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三国重生马孟起TXT下载三国重生马孟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重生马孟起全文阅读

作者:夏海苍松     三国重生马孟起txt下载     三国重生马孟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〇八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九九)

    第一,个人写的是小说,而且属于架空历史的小说,什么叫架空历史,这个就不用再多解释了吧,个人是懒得对这个说更多。

    第二,在网站看书的书友,个人从来都是感谢的,那一点儿没错。做不到把每个人都说出来,但是感谢一定有,从来都是。有你们,真的,个人感激。

    --------------------------

    灭江东军就是必须的,孙策结局也注定了,反正江东军结局注定了,他的结局也就注定了。很正常,那是。确实别光说是其人,就马超还有曹操,那都没大区别。而且必须承认,如果北方异族真没大举南下成功,这个最后一统天下的自然都是凉州军。而他们也是灭了江东军、兖州军,自然也是解决了北方异族的问题,那是。但是显然,确实没那么简单、容易。至少

    就现在来说、目前来看,可不就是那样儿。三方都在增加己方实力而努力,这个已经是根本了,毕竟还是那话那样儿,江东军不想一下就被凉州军还有兖州军给灭了、孙策还想着说让前二者损失更多的,没错。而凉州军还有兖州军,他们自然是想着对付北方异族,一点儿

    没错。可以说对付他们,那最根本的,肯定还得说是实力,一点儿不假。因此,这个你要是没有,那可真是。就是完蛋,一点儿没错。实力没有,就像江东军那样儿,比不上比不了凉州军还有兖州军,这就等着被他们灭,是啊。哪怕说增加着实力不假,可却改变不了结果

    了。能改变过程,这个也许,确实可以。不过那结果,就孙策和江东军,以他们如今的实力,那确实还不够、不行啊,太差。比除了凉州军还有兖州军外的其他诸侯实力都强,这个不假、没错。但是和人家两军一比,确实就是差距大了,这个实力啊,真心不如,也没错。因此,人家灭你,确实是没问题。反而你说能挡住凉州军还有兖州军的进攻,这个确实就不

    要多想了,是啊。所以还是想着改变过程什么的吧,那都不错,结果的话,那不注定了?孙策和江东军,他们自然不会觉得结果有什么变化,注定是了。有变化、不同的话就好了,但是显然,他们没多大信心啊,是。这个肯定比马超还有曹操,他们对付北方异族的信心来

    得更少,是。因此,这个其实也是,马超和曹操/他们对付北方异族,胜率什么的五五开,这个还有信心。可到了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那儿,他们可一点儿都不会认为,凉州军还有兖州军,他们灭己方,这个己方胜率和他们五五开?那可真是一点儿都没有啊,确实是没有了,

    没有信心,就说已经注定的结局,那么还指望什么?真心就只是说让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损失更多了。是,哪怕就算是到了如今,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还都没放弃过最后己方被灭的时候,让曹操和兖州军改变态度,这个一点儿都没错。可惜啊,知道成功不了,那是。但是却没放弃半点儿,那也没错。毕竟这个事儿对孙策还有江东军他们来说,到时候一定会那

    么去做的,是啊。成功不了,确实也没有办法。还是那话那样儿,孙策还有江东军,他们自然是觉得一切尽力了就好,不错。努力、尽力了,最后依旧改变不了结果,他们也真是可以说,这个己方尽全力了,没错。那样儿的话,结果还是己方被灭、最后败亡,确实也是,

    那都没办法,是啊。可以说己方不努力、尽力的话,那肯定不行。就得说是努力、尽力了,没错。那样儿后者一来,怎么还有那么点儿机会呢。可惜就是几率缺都没那么大啊,可不。可以说这个也没办法,不错。都是无奈,那是。还有更好的办法,怎么说孙策还有江东军,他们都义无反顾去做了。不像现在这样儿,可以说是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那一点儿都

    没错。可不就是,那一点儿都没错。有确实不那样儿啊,那是。问题就是没有,这个不错。对上凉州军还有兖州军,孙策还有江东军,他们确实是没更好的办法。不过也就只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都是。最后挡不住,己方被凉州军和兖州军灭了,也是没办法。孙策还有江东军,他们是都想到了己方结局。孙策也想了自己结果,真心是不想要,不过还有更

    好的办法?自己最后走什么路,能不能继续活着,确实就只是看己方如何,那都不错。己方不被灭,自己自然依旧活着,也许还能很好。可己方都被灭了、最后败亡了,最后确实,自己也不过就只是一个结果罢了,没错。己方都没有了,自己也不会说苟且活着,没大意义。

    己方确实,那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一点儿不假。毕竟所有有着部曲的将领、谋士,可以说己方同样儿是他们的,没错。哪怕自己才是江东之主,江东军的主公老大。确实那样儿的就只有一个,如今是自己。可自己是因为能给己方带来更大的好处、更多的利益,所以他们自

    然让自己当这个主公老大了。是,换一个人,怎么都不如自己啊,那是。因此,这个事儿也是,改变不了。孙策也确实,他想马超带着凉州军灭己方,最后的结果改变。却不想这个自己当不了江东军的主公老大,这个怎么都是不改变更好啊,没错。还是那话那样儿,他就想着说当这么个主公老大,自己是得到了更大的好处、更多的利益。没有如此的身份地位,

    话说就如今的自己,哪能说有那些?至少是没有如此的实力、没那么多的部曲,是啊。这个已经算是比较基本的了,不错。可以说自己不是江东军的主公老大,那么确实也绝对不是现在这样儿啊,和如今一定不同。比不上现在,那是。但是显然,从当初自己父亲被吕奉先

    咔嚓了之后,程普、黄盖、韩当、祖茂还有朱治,他们是一致同意让自己继承自己父亲的位置。那么可以说这一点,他们就已经是认可了自己,确实是认为自己可以带给己方足够的好处,是真能给他们更大的好处、更多的利益。结果其实也确实那样儿了,那是不假,如果

    说真是自己这个当主公做老大的不合格的话,他们得想办法说不让自己当这个主公做这个老大了,是啊。但是程普、黄盖、韩当、祖茂、朱治他们都没说那样儿,连点儿想法都没有,那么确实,这个可以说是说明了不少问题、那其实是挺多的。至少第一点来说,就是从根本上来讲,孙策他是合格的一个主公老大,没错。第二自然就是没有人能说比他来当主公做老

    大带给他们更大好处、更多利益了,是啊。所以说这个一直以来,还是说哪怕并非没有对其人有意见的,但是也不会多说。而孙策更是稳坐江东军老大这么个位置,那是。从这上看,还不能说明很多问题吗?真心是能说明不少啊,一点儿不错。江东军这边儿,那确实是再也

    没有合适的人了,确实。以前孙坚在的时候,他都未必比他儿子更适合。而孙策几个兄弟,几个弟弟也是不如他。哪怕说几个弟弟里面本事最大的孙权孙仲谋,真说起来,在江东军众人来看,如果说孙策不在了,那么自然就是前者来做这个江东之主合适。但是孙策在,就孙

    权来说,其人可真心不如他兄长。让孙仲谋作孙策那个位置,他还是不如后者更合适,至少

    有一点没错,就还是孙策能给江东军带来更大的好处、更多的利益。自然而然,这个就是给江东军众人利大于弊。虽说让孙权当主公做老大,一样儿是能利大于弊,那没错。但是确实,江东军众人却都知道,还得说是孙策,他当那个主公做那个老大,带给他们的好处更大、利益更多,是啊。因此,这个如何选择,那怎么都是很明显啊,是。孙权不如孙策,这个是

    根本,如果说他能带来更大的好处、更多的利益,超过了他兄长。那么显然,江东军众人会让他来当主公做老大,那是。其人说起来还是有野心的,可有孙策在,孙权也只能说把自己那点儿心思都隐藏起来。而且更知道,这个己方早晚要被马超凉州军所灭,这个时候他早

    都不想什么当主公做老大的事儿了,就只想着怎么能保住自己小命,这个重要。当然了,这个保住自己小命后,也得说是想着保住家族,没错。可以说他有和孙策不同的地方,其实还不少。但是有一点,两兄弟却都有、还没大区别,那就是对待家族。如今的孙权,其实还

    不是李宗吾口中那给又厚又黑的孙仲谋。怎么说呢,至少和那个孙仲谋比,现在的其人还差远了。可以说这个时代的马超,是真心领教过刘备刘玄德刘大耳朵的厚,而且他一直都认为,那可真不是一般般的厚,没错。这个说是自己见过的最厚的一个,他刘大耳朵当仁不让,真的。而其人一样儿是领教过曹操的黑,那真是。马超就敢说,这个时代的曹操,那绝对是

    比历史上的其人更黑、比演义里的也更黑,他是深有感触啊,没错。曹操,那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奸雄,反正这个上面,马超认为别说是自己和孙策比不了,就历史上下五千年的人物,在奸雄上面,能比得过曹操曹孟德?他反正是没见过,这个也许吧,可能会有,但是这个……

    就只有说孙权孙仲谋的又厚又黑,马超是真心一点儿都没领教过。这个他觉得也许是和其人终究不是江东之主有关,也许吧。但是孙权其人,自己又不是没见过。自己不能说其人就一点儿都不厚黑,可必须承认,那时候的孙权,马超真心是没太大的感觉,就只觉得是个人

    才,那都没错。厚黑?也许有,可终究是没领教到啊,不错。可事实其实就是如今的孙权、现在的孙仲谋,你还真心不能说其人又厚又黑。至少有一点没错,他是不能和刘大耳朵还有曹孟德相提并论的,是啊。历史上是可以、演义里更是,但是这个时代,那却不行,不行啊。这个时代能和刘玄德还有曹孟德相提并论的,就马孟起、孙伯符了,没有他孙仲谋。说起来

    这个他什么时候能达到他兄长那个程度,甚至超过了,也才能说可以。不过显然,真心是没有机会了。这个可不光是说孙策才是如今的江东之主,而估计也等不到他孙权如何的时候,这个江东军已经被灭了。所以说除了马超还能知道其人在历史上、演义里如何,这个还有谁

    能知道,是啊。哪怕就是在江东军将领、谋士,甚至士卒的眼里,他们是认识孙权,至少多知道,没错。可一说起其人,第一点就是他是主公的弟弟,然后了解其人的,自然是知道孙权有才,那没错。可不了解的,最多就只是知道他个身份,也就是那样儿了。江东军士卒

    的想法啊,正常,确实。所以就马超知道不少,那是。连在曹操那儿,说孙权,他第一想法也就只是其人是孙伯符的弟弟,孙/文台的儿子,第二个儿子……什么“生子当如孙仲谋”,这话他是半个字都没说过,其人倒是想过要是生儿子,那就得像孙策那样儿。不过曹操可没过什么生子当如孙伯符那样儿的话,那可真没有。是,他有那个想法,这个正常,但是却没

    说过什么,正常。如今这个时代的曹操,那不是历史上的、也不是演义里的,准确说就是两处加一起,也不如现在这个曹操,真的。这个就是马超的认知,他除了真心不怎么了解孙权知道,就刘大耳朵还有孙伯符,他们都是。绝对超过了历史、超过了演义,那都一点儿没

    错。甚至就说两处加一起,其实也没有现在强,真是。所以说其人可半点儿都不敢小看小觑了谁谁,那是。别说有名有姓的了,就是自己不知道的,他也没那样儿啊。

第五〇九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〇〇)

    毕竟马超还没自大自狂到那种地步,哪怕是古代,可必须承认,古人一样儿有地方超过了自己,那是。他是不敢说自己什么都冠绝天下,那也不是。可也确实不错,就是曹操还有孙策,就他们的话,那还是不如自己的,没错。马超确实不是吹,而那个就是事实。可以说比自己强的,就某方面的话,曹操是有孙策,他们都超过自己了,那是。但是总体来讲,还不

    就是自己比他们强,那是不错。因此,马超从来没小看了小觑了古人,但是在这个时代,自己是有本事的。可一样儿有超过自己的,这个说总体来讲。确实不是曹操、孙策,而是那些高人,不错。他们中有人自然是超过了马超,高人嘛,确实……而在某个方面,后者那可

    以说更是拍马难及啊,一点儿不错。所以这个算是超过马超的人,不是曹操还有孙策,是那些高人,没错。一想也正常,毕竟他们可以说绝对是在大汉、乃至说整个世界吧,那都是最顶层的人物了,是啊。所以说马超比不上比不了他们,其实都正常,那确实,所以说这个……

    正常,他是能超过曹操还有孙策,总体上那就是强过他们,本事比他们强,没错。但是分和谁比啊,真就和那些高人一比,这个却又不如他们了,是。因此,这个事儿就是那样儿,你要让马超和曹操还有孙策比,这个不光是凉州军实力超过兖州军还有江东军;就马超的本事,总体来说也一样儿是超过了曹操和孙策,那是。可以说这么多年了,凉州军钱粮超过了

    兖州军还有江东军、实力超过了他们、连自己主公老大,那也一样儿是超过曹操、孙策。那么试问,只要说他们最后能解决了北方异族,最大的问题,这个马超带着凉州军如何不能一统天下?反正解决了北方异族的问题,这个之前肯定是灭了江东军,不错。还得说那个也

    不光就只有凉州军,就兖州军也会一样儿参战。而之后只要说是真解决了北方异族的问题,最后就彻底剩下一个问题了,就是灭了兖州军,然后一统天下,没错。这个一直都是马超的想法,他也都知道,那却是必须的,不错。己方怎么都是要走那么一步,这个还是那话那样

    儿,就是三步最后己方一统天下。哪怕从来都是没那么简单、容易,是啊。已经说太多次了,可架不住他就总那么想。可以说暂时还没有更多的,可这样儿,其实也不能说就算少了,没错。而且曹操还有孙策,他们其实也不是不知道前者的想法,那是。就以凉州军的实力来说,你就让他们一方对付北方异族,胜率是没那么大,都不假。但是到时候他们大举南下,

    这个己方这边儿是统一战线好吧。就不止是他们凉州军一方、还有兖州军、更有大汉的其他势力,确实。那都少不了,多少势力,最后就只有一个目标,是啊。不阻截住北方异族、不赢了他们、不打退逼退对方,这个最后就是失败。大汉的势力,真心说是不好接受那些,

    反正肯定是一点儿都不想,那是。而反过来说北方异族,他们自然怎么都想成功了。鲜卑地界,弹汗山,这地方的细作,不说是最多,估计也差不多了。而且不光是凉州军、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细作一样儿是有不少,只是确实,这个还是没有凉州军派的多,没人家财大气粗啊,那是。派出去的细作,尤其是去了北方异族地盘儿的,那还是凉州军最多、然后是

    兖州军、江东军最少。这个和实力也是有关系,那不错。凉州军实力最强,他们派出的细作最多。兖州军在中间,他们派出的细作第二。而江东军最弱,这个他们派出的细作最少。其实对后者来说,也确实。可以说就算是不派细作去北方异族的地盘儿,这个对己方来说,也是没多大影响的,是啊。毕竟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清楚,等北方异族大举南下,那时候

    己方是早被灭了,没错。可说实话,有一点是让孙策和江东军他们觉得己方非派细作不可。就是他们要知道凉州军细作和兖州军细作在北方异族的一点儿动作、自然也都包括北方异族的一些情况,这个肯定是他们要了解的。因此,可以说对方大举南下的时候,己方基本上早

    被灭了。但是再如何,却也改变不了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的态度。哪怕是少派出细作了不假,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却依旧是想着这个必须要知道北方异族那边儿的情况,一点儿没错。并且也要知道,凉州军细作和兖州军细作,他们在北方异族那儿的情况,多少都是要了解点

    儿的。这个确实,孙策还有江东军,他们真心不会因为说到时候北方异族大举南下而己方早被灭了,就觉得一点儿都没必要派出细作去北方了,那可真是没有。只不过确实,也是和江东军实力有关,他们没派出太多的细作。就别说和凉州军比了,都比不上比不了兖州军。一想也都正常,那是。少于他们,那确实是。如果说多了,那反而说不正常了,是啊。因此,

    可不就如今这样儿?一切还都是很正常的,没错。这个就是马超还有曹操、凉州军与兖州军,他们可也都知道。其实这个别说到时候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了,江东军早被灭。哪怕说他们大举南下的时候,后者不被灭,那可以说都和如今没有大区别,是啊。这点没有什么不相

    信的,因为就是事实、也是现实,不错。可以说就算是那样儿,因为江东军他们依旧是天下三路诸侯中最弱的存在,这个派出的细作,也许比现在多,那倒是都正常;可实际上,却依旧不会比兖州军多;更比不上比不了凉州军了,是。因此,这个马超还有曹操,他们是没

    有什么不明白的,凉州军和兖州军,那也都知道。更大、更多的影响,其实还是实力。如果说江东军也有那钱粮物资,就算不和凉州军一样儿、但是确实不会说比兖州军差,是啊。所以说也可以那么讲,归根结底还是实力上面的因素。钱粮物资什么的,怎么都属于是实力里面的,那没错。可以说就算不像凉州军那样儿财大气粗、但是也别比他们少太多的钱粮物

    资,那么这个试问可能没有实力吗?确实就是曹操还有孙策他们所想那样儿,那也是现实、事实,就是马超凉州军从一开始,就有钱粮物资,慢慢越来越多。结果这个实力上的差距,他们比起对方来,差距就越来越大了,真的。就光比人才的话,江东军确实也没那么多人,

    是啊。但是曹操兖州军,就在这个上面,他(们)可真是不服马超凉州军,真的。至少知道后者一方有人才,那不假、还不少,事实。但是己方就没有人才吗?很少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那有、一样儿不少,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说就这么一点的话,曹操和兖州军,他们可真是不服马超凉州军啊,那是。也就是孙策江东军那样儿的,他们嘴上不会多说,可心

    里还是认可对方的,至少都知道,人家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人才可都比己方多,没错。这个自然也都是实力,怎么都是。而且就是,这个你一方有实力的话,那是绝对吸引人(才)来投靠,是啊。相反的,那确实就是反过来了。看看凉州军和兖州军、再看看江东军,确实是不难发现一些问题。显然抛开吃粮饷的士卒来说,就三方,投靠他们的,那依旧是和实力

    有关。最多的是凉州军、其次是兖州军、最少的是江东军,这个多少年了,一直都是。而江东军这边儿,其实这几年,好像就一个庞统这么个大才投靠了他们,然后也没谁了,是啊。并且人家投靠那都是有自己的原因的、有他自己的想法。所以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在这上,

    那真是不和马超凉州军还有曹操兖州军比,那是。毕竟和他们比,这个也比不上比不了他们,不错。多少人都看到了,这个最后能得天下的,确实还得说是马超凉州军。因此去投靠、投奔了他们,可以理解。而兖州军呢,反正孙策和江东军他们认为,十年内,兖州军不会

    被凉州军所灭。当然了,这个也只是他们的想法而已,怎么都不是绝对的、也没有绝对,是啊。毕竟十年之内,凉州军最后灭了兖州军,那也不是不可能。不过那个大前提,确实就是他们必须先解决了北方异族的问题,然后再说……但是在那儿之前,不说解决没解决了北方异族的问题,至少在解决他们问题前,这个凉州军肯定是灭了己方了,当然灭己方的也少

    不了兖州军。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许不会觉得有太多、太大的遗憾,只要是能让凉州军、兖州军,他们损失很大、很多,就够了。那样儿他们是不会有太大、太多的遗憾,正常。不是那样儿,那么最后确实就要变了,这个孙策和江东军他们要没更大、更多遗憾,就不对了。

    十年,那之后的事儿,反正他们是觉得己方也看不到了,没错。就只有凉州军和兖州军,还有个北方异族,那样儿,他们是都能经历。孙策和江东军都觉得己方不在了,那还扯什么啊?想能保存,可显然,那真就是不现实、也不会是事实。所以说他们在那点上,还不会说

    想更多,够了、可以了。很多时候,确实嘴上不说,可心里都承认、认可。当年的凉州军在马超的带领下,靠着丝绸之路、靠着马场,确实是给他们赚取了多少钱粮。尤其是前者,那实在是太多了,没错。哪怕就是孙策还有江东军、自然也包括曹操和兖州军,他们也不是说就都没想过,也许吧,自己要是马超的话,确实还有地方不如对方,那正常,可必须承认,

    如果说己方也有那样儿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样儿是占据了丝绸之楼、直接就是控制了,那么可以说己方实力肯定就不是现在这样儿啊、绝对不是如今这样儿。那可以说怎么都比现在强,真的。可惜啊,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却是凉州军他们独有的,可以说己方最多也就只是

    个羡慕嫉妒恨了,没错。因此,这个事儿其实也是,别看曹操还有孙策,他们有点儿想法不假,那正常。可却从来没说过怨天尤人什么的,那真是没有。人家马超凉州军,他们有那个条件,确实也不得不承认,其实也是命好。这个算是有绝对的地利吧,所以别和人家比这

    个了……曹操还有孙策,他们是都知道己方没有。丝绸之路就那么一条,而且要占据最关键的地方,就必须是凉州。可那地方,对曹操兖州军来说,基本上是不要多想了。而对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来讲,那真就更别做梦了,是啊。或许说做梦都梦不到吧,也许。太不现实了,不错。现实点儿吧,比很多都好。凉州那可不是曹操兖州军还有孙策江东军,他们能觊觎的,

    必须承认,如今都不和那地方接壤,试问还能如何?是啊,都没有州郡和人家的凉州挨着,确实,这个也绝对是问题。至少第一个,那得说是先是相邻,然后再说什么攻略的事儿啊。或者说点儿其他的,可这个基本的情况,那确实得有。可如今连基本的都没有,那就更别

    多去想了、觊觎不了,是啊。对此,曹操还有孙策、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其实都知道,丝绸之路,己方是没点儿希望啊,不错。

第五一〇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〇一)

    怎么都是没有,而丝绸之路你还得说派商队走,为了挣钱啊,然后还依旧是要给凉州军钱,那都没办法。除非你不走丝绸之路,那样儿是不用给他们钱,人家也没逼你非得走,只是走必须得给钱,这个没错。如果说不走的话,绕远去西域,并非去不了,但是肯定更远、然后还得经过异族的地盘儿,真心没有保障。往好了说,来回一次,都不知道要用多少时间,这

    还算是好。不好的呢,自然就是在异族的地盘儿上,商品还有财物什么的,基本上就不会剩下了,连人估计都没几个能活着的,就是。所以说走丝绸之路,是要给凉州军财物不假,但是却一节省了时间、二在到达西域的一路上,都有凉州军的保护,是有不开眼的马贼之类

    的,可以前有,现在还有吗?所以说做那利大于弊的事儿,曹操和孙策,他们自然是知道该如何选择。没错,选择走凉州军的丝绸之路,最后还得给他们财物,可己方一样儿是挣钱了,还是大头儿,这个是。并且可以说己方两军不派商队什么的,那世家大族、豪强地主还

    有富商巨贾一样儿走,一样儿给凉州军财物,所以说起来就己方给他们的,那真心九牛一毛啊,没错。因此,这个凉州军有没有己方给他们的财物,确实都没有什么影响,那是。可己方这个有没有丝绸之路上的商队,这个对己方来说,终究是有影响的,不错。所以曹操还有孙策,他们自然是知道该如何选择,那是。己方不走丝绸之路,对凉州军那真是没什么大

    不了的,可对己方呢,那就真是有影响了,没错。那么这个如何选择,其实也不用多说了。利大于弊的事儿,曹操还有孙策,他们真是没理由不去做。并非什么大是大非,他们怎么不会做?做了就太正常了,是啊。可以说不那么做,那才不正常。资敌什么的,话说你给凉州

    军那点儿财物,说起来连资敌都谈不上。其实人家真心是没看重,可以说要不是因为马超在这上管理也不是太过严格。说起来他们都能禁止兖州军还有江东军走丝绸之路的商队。不过有一点没错,就是他和凉州军都清楚,这个是禁止不了的,除非是关闭了、彻底封了丝绸

    之路,那样儿还行。要不然的话,确实是不好使。毕竟这个你哪怕就算是禁止了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他们的商队,可人家两军却能和世家大族、豪强地主还有富商巨贾,和他们合作啊。那些势力,可以说马超还有凉州军,他们是怎么都不可能都给禁止了。所以说禁止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他们的商队,其实没大用,不错。这个前者也都知道、太清楚了,是啊。因此,现

    在就是那样儿,维持如今这么个样儿,其实对三方来说,至少他们总体是觉得可以了,那都不错。就是兖州军也好,是江东军也罢,他们都有自己的商队走丝绸之路,不过最后要拿出一部分财物给凉州军,这个是必须的。当然更大头儿,那还是他们自己的,是兖州军和江

    东军的,不错。所以说曹操和孙策他们是义无反顾那么做了,这个对己方好处大、利益多的事儿,妥妥的利大于弊,那么有什么不去做的,是啊。所以要不然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怎么都能联合到世家大族、豪强地主还有富商巨贾他们一起合作。没有这点的话,马超是真心都想给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他们的商队给禁了,没错。可惜啊,终究还是禁止不了的,没错。

    真就得说是彻底封了丝绸之路,是谁都不能通过,也只有那样儿,才能说是彻底杜绝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他们在丝绸之路上得到好处、利益。但是显然,那事儿马超怎么都做不出来、做不到啊,不错。对他来说,这个如今己方有这么个实力,和自己怎么都有关系,那是没错。但根本还是己方有丝绸之路,这个才是根本。没错,马超敢说己方哪怕没有丝绸之路,这个

    己方最后,就现在一样儿是那实力最强的,这点儿信心,他还是有的。可必须承认,哪怕己方依旧是实力超过兖州军还有江东军,可确实,绝对没有了如今的实力,那一点儿没错。可以说己方有如今的实力,甚至抛开战损、不怕伤筋动骨那都能灭了兖州军、江东军,可己

    方因何有如此实力?不是因为自己,可就是因为丝绸之路啊,那不错。正因为有了丝绸之路,己方才有如此的实力,这个一点儿没错。那么己方没有丝绸之路,确实就没有了现在的实力,一点儿不假。哪怕实力也许吧,还是能超过兖州军、江东军,那么也许就超过不了前

    者,是啊。这个没那么绝对,不是你说超过了,就一定能超过的。不过马超好歹是穿越来的,要说争霸天下,还不能让己方实力大汉第一,这个也真是,太逊了、太衰了,真的。他敢说,真那样儿的话,换一个穿越者,不说一定超过自己吧,可基本上没太大问题。其人从来没觉得自己特别厉害,可以说一堆穿越者,那其实都超过自己的,不错。而且多少人都带

    着个系统,自己可没有那东西。马超敢说,一个系统,就这个时代,那就和无敌也没区别了,真的。别说这个时代,就一千八百多年之后呢,基本上也都如此啊,那是。所以说有那东西的,他是觉得自己可比不上比不了啊。自己也就比一些不如自己的穿越者吧,那肯定也

    和自己一样儿,都是什么都没有的。不过有个记忆,这个却是不可缺少的啊,少了这个,试问还有什么金手指了?有一千八百多年之后的记忆,那怎么都是个金手指啊,没错。没有的话,就说和这个时代的土著,好像也没大区别了吧。马超可没人家主角那样儿,一穿越直

    接带一堆东西来,那真没有。有多少人,那都带着玉米、地瓜、土豆来的,还都是生的,能当种子……说起来他其实也想,可自己哪有那样儿啊,真心没有。别说是那么三个了,其实随便一个,也真是宝贝啊,没说的。不过也确实,没有就没有吧,马超从来不会说因为这个而怨天尤人。反正都来了这么一个乱世,你还能说什么?就只是说“既来之,则安之”,

    自己怎么都脱离不了这个争霸天下,那是必须的。盛世,他不会。除非说是到了元朝、清朝,那另说。其他朝代,盛世他是不会这样儿,那没错。可没办法啊,谁让自己到了东汉末年,自己不争霸天下?去投靠某一路诸侯?这个反正马超自己觉得,还是争霸更好,投靠谁

    就算了。毕竟真说要会天下群雄,那就只投靠了某一路诸侯的话,他觉得其实还不够。但是要自己当主公做老大,这个其人是觉得可以了、够了。是啊,现实不就那样儿。马超觉得自己要是投靠某一路诸侯的话,肯定最后也得说投靠曹操,不会是孙坚父子、更不会是刘备刘大耳朵。其他人,那还不是他考虑在内的,不错。哪怕马超其实还有欣赏吕布一点儿,但

    你说要让他拜吕布当主公,那可真没有。当年的事儿,你看其人年轻时候能在丁原、吕布他们手下做事儿,那可以有。但是说要拜他们当主公,那可真心是没有了。也就是曹操,在马超眼里,能当自己主公,可自己却不会死忠于他,那不会。不过忠诚、忠心什么的,自己肯定不会少就是了,那没错。至少不会说背叛其人,那没有。因此,这个事儿就是那样儿,

    如果说马超真不自己争霸天下,就肯定投靠曹操曹孟德,那没错。而从以前他和后者的接触来看,那可真是。其人还是非常欣赏曹操的、还有佩服他的地方,那是。可惜啊,自己是无论如何都得走一条争霸天下的路,那么注定和曹操是敌对,那改变不了。但是再如何,确

    实,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个交情是怎么都有的。毕竟曹操和马超的关系,那怎么都不是他和刘备那样儿,那可真不是,比不上比不了啊。因此,这个其实那差别、差距,不用多说了。反正曹操、马超,甚至也包括刘备,其实他们能都知道、很清楚啊。毕竟三人的关系,彼此

    可都是门儿清。这么说,曹操和刘备,两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说以前最开始的时候,那是有交情的,没错。但是之后呢,基本上就都是仇恨了,可以这么讲吧,那是。因此,双方都是想灭了对方,这个是根本啊。兖州军一心想灭了刘备一方、后者一样儿,也是想灭了前者。不过最后的结果,却是马超带着凉州军灭了刘备一方。这个也是看得出来,其人是怎么都想

    着说灭了刘大耳朵,那是。首先马超是真心看不起看不上刘备,没错。这个原因说起来,其实真心是很多。不用详细去说,也没那个必要啊,是。可就如此,他是真心想着灭了刘大耳朵、最后其人看到己方败亡,他结局也只有一个。而且第二也得说,刘备一方是当时天下

    最弱的一路诸侯,那么马超带着凉州军一统天下,这个就该是从灭了他们开始。所以说最后刘备一方被灭了,也是正常。而曹操和马超的关系呢,可以说是比较复杂,这么讲的话,也不是不可以,毕竟也是事实。因为最开始的时候,马超就一心想着利用对方,这个没错。

    关键是他还成功了,是啊。而那个时候的曹操曹孟德呢,不说就一心为了大汉,可基本上真就是那样儿,所以让马超是有机可乘了,没办法。而且那个时候的曹操,还把马超看成是和自己一样儿,都为了大汉的一个。结果自然不是那样儿,让他失望了。但是哪怕如此,其人也没说怎么责怪马超,就只是想着自己,确实是该被骗,实在也是当初的马孟起太高明,

    抓到了自己的软肋,那也真是没办法啊。因此,他们还真是没什么仇恨,交情倒是有。也是马超那边儿,他知道曹操没怨恨自己,倒是自己这边儿,真心有点儿不好意思,没错。而且马超一直都没忘,自己可真是欠着人家人情呢,重要的是还有没还上的,是啊,这个……

    兖州军要灭凉州军,这个一直都是,同样儿,后者更是要灭前者,那都不错。而这个就只是因为双方敌对,却不是什么仇恨,那真没有。但是战了那么多年,可以说两军早就是敌人了,那一点儿不假。所以早也都是不死不休,一点儿没错。不过真是,他们和刘备一方,确

    实还有所不同,那不错。曹操和刘备有仇恨、但是马超和曹操,他们没仇恨。而刘备和马超,后者对前者怨恨确实深,但是前者对后者,说起来还真是没那么多恨,怨肯定有,那是。所以一直都是那样儿,最后也造成了刘备一方先出局了。其实一想也正常,还是那话那样儿,毕竟天下那时候就只剩下四路诸侯了,一点儿不假。可除了他刘备自己一方,其他那三路

    诸侯,其实都想他们最后被灭了吧。曹操想、马超更想、就孙策也想。是,对曹操和孙策他们来说,刘备一方不被灭,那么对他们好处可能要更大点儿、利益更多点儿,这个是。不过还是那话,既然刘备一方被灭都改变不了了,显然他们也不会为了对方和凉州军死磕,那

    一点儿都不会。而且还真是,他们想着刘备一方被灭对他们的好处、利益,这个就够了。毕竟真是想着刘备最后自己咔嚓自己,那真是……

第五一一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〇二)

    是啊,曹操可一直都没改变过自己的想法,没错。而孙策更是跟着他走,那也是不错。所以刘大耳朵的结局,其实也可以说是注定了,那是。是,他们被灭的话,怎么都有对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不好的地方,那没错。毕竟天下少了一路诸侯,关键是反抗凉州军的一路诸侯,这个性质很重要。就是反抗凉州军的力量又少了,那没错。而他们往一统天下又迈了一步,

    没错。这个不能说是最关键的,可不得不说,其实也挺重要了,没错。所以说这个其实也是……可以说是在灭江东军前的一步,那是。必须先灭了刘备一方、再灭江东军、对付完北方异族、最后灭了兖州军而一统天下,如此。这个真是,一直都是马超和凉州军的想法,那

    都不错。对他还有凉州军来说,已经是走出一小步了,就是灭了刘备一方。然后还剩下三大步,这个却得说慢慢来,没错。毕竟连去灭江东军,也都没那么简单、容易啊,是。因此,到底说要如何,这个马超是有想法不假,但是确实,还得说是慢慢来,“欲速则不达”,是啊。

    己方水军练好,再出兵去灭江东军,这个也是。灭他们是可以成功的,不过说己方要损失多少罢了,多了少了,其实都是。马超想损失少点儿,孙策还有江东军,他们自然是想凉州军损失多了,没错。然后和他们一样儿的还有个兖州军,这个一样儿损失多就好。那样儿的话,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确实,这个遗憾肯定少了,那没错。不能让对方损失多,这个就还

    得说是遗憾多啊,那是。现在的情况,那就那样儿,是啊。反正确实,这个想法还是挺好的。不过想法是挺好,不过实际的话,估计真是,未必就那样儿啊。还是有那个几率不假,也一样儿是说没有了。最后看不过就是可能几率大小,确实说可能再大,也未必发生。而可

    能性不大,确实就不代表发生不了。不管怎么说,这个还是没错,那就是马超、曹操,他们一种想法,灭了江东军而己方损失少点儿。孙策他们则是另一种想法了,是啊。就是己方哪怕依旧会被灭,但是让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损失更多,这个是。那样儿的话,确实是够了。

    这个又不是什么奢求,确实是孙策还有江东军他们的想法。关键是这个并非就达成不了,确实是能达到,没错。最后就看彼此的实力了,这个也是。差距怎么都有,还不小,那都没办法。想差距缩小啊,那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的想法,就和马超凉州军、曹操兖州军,他们想法也差不多。不过就是前者对象是己方与凉州军和兖州军;而后者所想的自然就是己方

    和北方异族了,没错。并非是没有可能,只是几率确实,并非那么大,不错。还是小啊,那是。不过确实,就是那话那样儿,马超也得包括曹操,他们最后是怎么都会灭了江东军的,不错,确实那样儿。可北方异族大举南下呢,这个成功与否,可真心就不一定了,不错。也

    就是说,孙策还有江东军,他们可真没办法,说在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强力进攻之下,最后不被灭。但是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了,这个最后大汉这边儿是所有势力统一战线,那何尝说就顶不住呢?阻截住他们、赢了对方、逼退打退北方异族,可真心就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那确实没有绝对的,只是几率大小问题,最后看双方的胜率,那是。所以说这个肯定也都不

    错。鲜卑地盘儿,弹汗山,这地方马超算是熟悉一点儿,毕竟他也是来过,没错。而凉州军的细作,就属在这儿最多,那是。当然了,也不止是他们,就兖州军、江东军,他们细作在弹汗山这儿一样儿多,没错。鲜卑也是三分,不过和大汉一直都不同。毕竟大汉属于凉州军,就算是一家独大,那两方是联合一起对付他们,不假。可鲜卑却不一样儿,和连、轲比

    能还有步度根,三人实力其实都差不多,所以三十年来也是谁都没奈何了谁,那是。而因为和连和檀石槐的儿子,这个占据弹汗山的势力自然是他,而不是轲比能还有步度根。不过确实,就是轲比能还有步度根,他们是做梦都想占据弹汗山一片,毕竟那地方属于鲜卑王庭

    的象征,在鲜卑那儿来说,多少还是有点儿意义的,不错。如果说什么用都没有,那么两人自然也不会有那儿想法,是啊。可和连从他父亲被吕布咔嚓了之后,他就一直占据着王庭弹汗山,这个也不得不说,至少轲比能还有步度根,他们随便一方那是怎么都奈何不了和连,

    没错。而两方又没有联合,毕竟联合的问题多了去了,这个最后得到的好处、利益都如何去分,还有其他的事儿,是啊。所以说真就没有联合的,因此,三方都是谁都奈何不了谁,如今就算是比较平均的三分天下了。这个和大汉那边儿的太不一样儿了,不错。哪怕都能说是三分天下,但是这个区别,那还是挺大的,没错。而他们和大汉确实也不同,那是。至少

    孙策还有曹操,他们想了,这个最后己方是要被凉州军所灭,他们一统天下。可鲜卑三大势力不是那样儿想法,真不是。和连、轲比能、步度根,应该说他们就和马超所想也没差,就是早日灭了那两方,己方一统这个天下,实际是鲜卑的地界。当然了,这个也没有忘了,

    说最后一定是要大举南下成功。当然了,这个大举南下成功,那却不是己方一方、也不光是只有鲜卑势力、还有其他异族的呢,没错。这个北方异族之间,与大汉确实是不一样儿。大汉管北方异族都叫异族,然后每一方也是有自己的名儿。北方异族那儿,确实也有,管除

    了己方之外的,都叫异族。但是北方异族之间,他们的关系,和大汉确实是不同,那没错。至少他们的共同敌人是大汉,那都不假。因此,最后有联合到一起大举南下,这个必须是。而彼此间的龌龊倒是少,也是。虽说矛盾什么的都有、也一样儿有战事,那确实都是,可和对付大汉不同。他们再怎么说,都被大汉称为叫北方异族,这个彼此间有合作,对付大汉啊,

    那是。所以说有大举南下,这个少不了。就像他们之间可以联合、对付大汉,却不会说和大汉联合什么的,那都没有。所以说就是如此,在大汉这儿,北方异族都是一伙儿的,这个一直都是。在北方异族那儿,不管彼此间如何打,最后肯定都是要联合到一起去对付大汉,

    不大举南下都不可能。所以说这个其实算是比较基础的了,没错。北方异族哪怕就是不同的民族,可也有那利益,最后让他们联合到一起。说不大举南下不可能,必须、必然啊。就真是说什么时候了,不错。从这也看得出来,这个北方异族,那一直都是把大汉当成头号的敌人,这个肯定是。毕竟北方异族不同的民族都能联合到一起,至少大汉还做不到那样儿。

    大汉最多就是统一战线,是自己地盘儿上的势力而已。最多就是到时候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了,马超拉几万南蛮的士卒来,那都多说了。如果说再给五溪蛮些好处,也是能让他们出兵,那都行。可这个和北方异族的联合,确实还比不了,是啊。你说人家那个联合,确实是为了更大好处、更多利益,一点儿不假。那么做了,就是利大于弊啊,是。可到时候大汉这边儿,

    除了说自己人统一战线,那么你拉过来南蛮的士卒、五溪蛮的人马,这个还不都是靠着给人家好处、利益才行吗?真的,如果说不给人家足够的好处、利益,就马超其实也强制不来太多,真的。就孟获那样儿的,可一直都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一点儿没错。没

    足够的好处还有利益,他可真心不会让南蛮来多少人马的。可要是够了,十万人,那都是最少的了。多了的话,自然就会比那个多,是啊。而五溪蛮的话,更是现实,那地方的蛮王沙摩柯,更是看重好处和利益。反正只要是给他(们)足够的好处、利益,哪怕就让他们来

    参战一半的人马,那也不是不行。所以从这也看得出来,北方异族那边儿,他们的联合,确实更重要是看好处和利益,没错。但是同样儿的,他们把大汉当成是头号大敌,那是。比他们来说,南边儿的异族就不同了,尤其是南蛮和五溪蛮的人。别的异族、异国,说起来基本上都靠不上,最多马超是让兀突骨多造藤甲,这个是必须的。而蛮族的人,说起来就是好

    处和利益,因为他们可没把北方异族当成头号大敌,毕竟这个还隔着大汉呢,确实距离不近啊,所以这个就看得出来,那还得说是北方异族是把大汉当成要灭的敌人了。可南边儿的异族,可没把北方异族当成大敌。当然了,肯定也不会是什么朋友。只能说是陌生人,因此,

    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好处还有利益,那么就不愁他们不派兵。而只要好处够大、利益够多,那么南边儿异族参战的人马,真心不会少,不过真是也没太大战力,比不上比不了凉州军和兖州军,但是却肯定超过了大汉的那些势力,这个不会差。毕竟人家的人马好歹也是正规的

    士卒,可不是世家大族、豪强地主还有富商巨贾他们家族的那些私兵能比的,确实。不过到时候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了,这个南边儿异族参战的事儿,那却还得是马超凉州军安排,和曹操兖州军没多大关系啊,那是。毕竟不管是南蛮那边儿、还是五溪蛮那边儿,可都是凉州军的地盘儿。一个在益州南面,准确说是再往西南、另一处是荆州武陵,那可都是凉州军治

    下。再说了,就比钱粮物资什么的,怎么都是他们最多,那真是财大气粗。所以又赶上了是凉州军地盘儿上,所以这个最后怎么都是他们给南蛮和五溪蛮好处、利益。这个在马超那儿,其实他也是想了。确实,肯定不能等着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的时候,这个才去联系他们,

    那肯定不行。毕竟益州西南距离北方不算近,关键是路不好走,这个才是问题。所以说等他们人马参战,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因此,马超的想法,要不就是早早通知他们,让南蛮那边儿早出兵,是能赶上。要不就是他们的人马至少一直在司隶,这样儿一来,北方异族大

    举南下的时候,那南蛮人马马上就能参战。不过不管说是如何,这个给南蛮的好处、利益,马超肯定不会吝啬的。大汉这儿统一战线那不假,可要联合南边儿的异族,其实也是挺需要的。至于说给了对方多大的好处、利益,那反而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南蛮和五溪蛮的人马能参战,这个才重要,不错。而给他们好处还有利益,确实是值得的。至少不可能说一下就用

    那些钱粮物资变出来一堆人马,那怎么可能呢,所以还是给,马超认可。到时候怎么说都没是让南边儿的异族参战,没说的。团结一切能拿出来的力量对付比方异族,己方大汉这边儿就一定不是对手?阻截不了他们?赢不了对方?打退逼退不了北方异族?确实,那肯定不

    是绝对的,看着己方这边儿的势力的总体实力,差距要没那么大,这个己方何尝是成功不了、成功不来,是啊,胜率怎么都是有的。

第五一二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〇三)

    还是那话那样儿,这个怎么都是增加了己方这边儿的实力,那是。马超到时候确实,不可能说不那么做啊,因为除了说要统一战线之外,能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去对付北方异族,这个是应该的。其实说起来,确实也可以说是统一战线了。不过这个统一战线却不是大汉势力的统一战线,那是加上了南边儿的异族。哪怕就是五溪蛮,生活在荆州武陵,可却依旧是

    异族,这个你得承认,就是啊。他们不是汉人,是蛮族。他们和北方异族,那是太大不同了,没错。前者想着灭了大汉,那可真好。但是后者显然不是那么个想法,在他们那儿来说,就是。毕竟北方异族不怎么会耕作,就会放牧,所以说也确实,并非是不想学习汉人,只是

    老祖宗留下来的就是草原文明。但是显然,南边儿异族、异国,他们没有草原、而且看到的真心太多了。汉人为什么比己方强,他们觉得少不了一点就是汉人会耕作,这个自己是比不上比不了、当然了汉人还有其他的优点,很多,比如说这个有学识,那知道的多啊,没错。

    确实,就在这点上,北方异族其实也有佩服汉人的地方,那都正常。而南边儿的异族、异国,那更佩服了,不错。前者有佩服的地方,可终究是和后者不同。如果说北方异族就只佩服汉人有学识、学问,最多就是那么两分而已。可南边儿的异族异国,他们佩服汉人的学识、学问,那至少得有个七分,还得往上,近八分,一点儿不错。所以这个就看得出来,这个北

    方异族,怎么南边儿异族、异国,他们彼此都不同,一点儿没错。北方不是南边儿、而南边儿的一样儿不是北方。区别大了去了,是啊。根本来说,南边儿的异族、异国,哪怕就是联合到一起,也是不如北方异族联合。实力上的差距,这个就是根本了,不错。如果说南边

    儿的异族异国也有那个实力的话,确实这个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的想法,那就不是如今这样儿了。可以说他们想着对付北方异族大举南下,这个胜率五五开。如果说南边儿的异族、异国,他们也有北方异族的实力,那么天下异族联合到一起,就真是能灭了大汉,后者

    都挡不住,是。不过好在南边儿的异族、异国,他们没那实力。别说和北方异族比了,就是比大汉的三路诸侯,他们也比不上比不了,是啊。所以说这个前者的是,那是必然要大举南下,那是必须的。到时候肯定是要联合那么做了,成功了最好、灭了大汉都可以。这个说灭了大汉是灭大汉朝廷、灭天下的诸侯,百姓什么的,显然是北方异族要利用的、就是当奴

    隶了,那是。所以说这个都是北方异族的想法,可南边儿的异族、异国,他们怎么都不是如此想法啊,不错。毕竟实力没有,不是说你去灭大汉,真说起来,倒是人家能灭了己方。因此,这个对他们来说,自然不会像北方异族那样儿想法了,怎么都不是。就他们大举南下

    了,南边儿的异族、异国,最后还得是参战,帮助大汉这边儿。只要说马超给了他们足够的好处、利益,这个就可以了。其实就算是没有那些,那么最后他们也许也会参战,确实不一定。但是去多少人,那肯定没多少,是啊。可马超如果是给了他们不少的好处、很多的利益,这个他们都不可能说出很少的人马。真心不会少了,去参战的,是啊。其实别说是他们

    了,南边儿的异族、异国,哪怕就是不来参战的大汉势力,不想着和凉州军与兖州军统一战线的势力,可以说给他们足够的好处、利益,你看他们会参战不?所以说这个归根结底,其实还是去参战能不能得到好处、利益,利大于弊的事儿,他们基本上也不会说不去做。所以说真让他们觉得去参战是弊大于利的话,这个就完了,那就不会去,这个很正常。看南边

    儿的异族、异国,他们还都那样儿呢,是啊。而大汉的那些势力,其实更是,没错。毕竟真说起来,他们怎么都是在大汉地盘儿上混,是怎么都少不了和凉州军或者说是兖州军,和他们打交道的,不错。你看连五溪蛮那样儿的,其实和凉州军的接触也不少,当然了,这个

    其实真就说和他们没有接触,对方也未必就活不了,是啊。他们毕竟和山越还不同。五溪蛮那是妥妥的异族,一点儿没错。而山越说起来,你说他们是异族,真把他们规划到那边儿,不是一点儿都没道理。但是实际上呢,他们是异族吗?你要问他们自己,反正有人说自己是

    汉人,有的不是,这个正常。而事实也确实是那样儿,那没错。就马超所知道、了解的来说,历史上到底什么情况,他不那么清楚,对山越这块儿,他可没了解过。但是这个时代的山越,那其人多少都知道些情报。可以说这个时代的山越,确实就是占山为王的山贼集团,不过真就是成了气候的。除了说不能争霸天下,但是给江东军带来麻烦什么的,那却是一直

    都有。而且也真是,里面有汉人,这个不假,那是事实。可一样儿也有异族,而且不少。当然了,更多的还得说是汉人,那没错,这个也是。异族和汉人比的话,那确实是少了。所以至少马超看来,你把他们放到异族那儿,是有点儿道理。至少山越那儿有异族,而且不少。

    是,他们比汉人少不假,可实际上真心不少啊。只能说山越里汉人更多,如此。因此,就是这么个情况。反正历史上什么样儿,他是真不知道、就只知道现在是这样儿了,没错。而且必须承认,这个如今怎么都不是历史、也不是演义,绝对超过两者合一起的,那是。所以

    说就如今这么个情况,那还不就是很正常?反正马超真是没觉得有什么不正常的,就如今这个时代的人口,那都是历史上的六七倍,甚至实际上还要更多,不错。所以说诸侯有那么多人马,一场战事一方不来个十万人,就士卒单纯十万,那都是少了,真的。至少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可都是那么看的,一点儿没错。一场战事不拉出来十万人马,可不就是少

    了,真的。只有说超过这个了,那才能说是多得点儿。而你来个十万,那倒是都正常了,是。历史上的话,那是真心没有这么多的人马啊。就一个赤壁之战,在三国战役里来说,那是参战人马最多的了。但是哪怕如此,曹军那边儿,曹操也就有个二十万人马,孙刘联军那

    就更少了,是啊。曹操的二十万人马,那绝对是超过了,这个实际是要多。而孙刘联军,人马再多,其实也就五万多人,和东汉末年的三大战役最后的夷陵之战的人马差不多,和一方啊。因为夷陵之战,刘备蜀军那边儿,有四万多人,然后五溪蛮有一万。而孙权那边儿呢,倒是有五万多人。所以说历史上来讲,反正三国时期诸侯真没那么多人马,一点儿不假。就

    之前的官渡之战,袁绍和曹操都有多少人?袁绍的人马多啊,毕竟北方霸主,确实不是曹操能比的。所以说那时候袁绍的人马,肯定超过十万了,不过不是十几万,十一万不到那样儿。而曹操呢,反正是不到两万人,那样儿。所以说这个差距好像更大,毕竟两万vs十一万,这个可是五倍还多了。赤壁之战也没说是五倍啊,就是。因此,看看曹操最后赢了,这

    个真是太不容易了。要不看电视剧演的,说一堆曹操手下通敌的信件,结果曹操是一把火都给烧了。这个确实,是有他收买人心的意思在里,那怎么说都有。手下那忠诚直往上涨啊,那是,但他也说了,这个己方和袁绍军战,你看我自己都没法说能赢是吧,自己都没说就能

    自保,更别说是手下这些人了。曹操的话,可以说收买人心不假,但是他也是说了事实。毕竟他和袁绍一对比,这个兵力上的差距,那真就是悬殊啊。不到两万对上人家十万多,试问到底还能有多少人认为其人能赢的?确实,肯定有,但是到底说能有多少?也许是几个吧,

    也许。所以说曹操最后的目的也是达成、达到了,那不假。可他确实,也是说了实话,对啊。毕竟你看其人手下都傻?都不知道自己主公是收买人心?古人也不傻,而曹操手下,更没有傻子是吧。所以说哪怕都知道自己主公的目的,可就看他说了真话,确实那也是事实,而且最后做到了,看都不看、一把火烧没,直接用行动说话,就是不再计较了,试问那么一

    说、一做,手下还有多少那忠诚不往上涨的?反正除了说死忠的之外、更多的还得说是涨忠诚、忠心吧。是,曹操收买人心,这个一点儿没错。可他一样儿是说了实话,因为连自己都没办法说自保,就手下人给他们找条后路,确实可以理解。在这个事儿上,自己这个当主

    公做老大的,可以不计较。其实从这上也真是能看得出来,其人可不光说是顶级谋士,有足够的谋略那么简单。更得说曹操作为一个政治人物,至少在这个上面,那也绝对是合格的,是啊。所以他那么一做,结果是可喜的。己方都赢了袁绍一方,那么不靠着那些信件收买点

    儿人心,曹操是真不会拿那些东西秋后算账。那时候的他和现在的他,还真是有不少地方一样儿的,那不错。就像如今这个时代,其人是奸雄;那时候也是,没错。像如今其人要做那对自己对己方利大于弊的事儿,除了大是大非;而那时候也一样儿是,都不错。所以说相同的地方,那怎么都是有的。但是却必须承认,这个时代的曹操,就马超认为,他可比历史

    上、演义里,那都更奸雄、更厉害,真的。甚至就超过历史上和演义里的加在一起,真的。至少这个时代的曹操曹孟德、历史上的他、演义里的其人,如果放到一起的话,这个事实会告诉你,最后剩下的一定是这个时代的曹操曹孟德。所以说还能说明不了什么吗?至少这个

    时代的曹操曹孟德绝对是超过了演义里的其人;而演义里的其人一样儿也是超过了历史上的他,如此。那么这个时代的曹操曹孟德比历史上的他加上演义里的其人还都强,那不就真是能说明不少问题了吗,是啊。至少马超清楚、他都知道,从来也不敢小看、小觑。反正至

    少他还觉得,与曹操在一个时代,这个其实真不是自己的悲哀,而是自己的荣幸啊。这个时代的曹操曹孟德,那可真是强,都没错。自己深有感触啊,当然自己更是超过其人,可马超真心不敢说超过对方很多,其实总体来说,没多少,真是。可再没多少,那却也是超过了,不错。可好歹自己是穿越过来的,而且不说是熟知历史什么的,但是该了解该知道的,那却

    都知道了解,没错。而且自己见识什么的,更是这个时代的人比不上比不了的。更何况自己是早就开始布局了,靠着丝绸之路,一点儿点儿发展到了现在。看看己方实力,超过兖州军、江东军。而自己总体是能超过曹操,其实也不容易,自己都清楚。就因为靠着那么多的

    优势,自己才能说是超过了这个时代的曹操曹孟德一点儿啊,还真心没多少,那都没错。毕竟马超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可不就是。

第五一三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〇四)

    是,超过了不假,但是却也没说超过一大块儿,那没有。还是,曹操曹孟德,那是这个时代的奸雄,更超过了历史加上演义里的,那么这个真就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实打实的存在,没错。马超是能超过对方,那不错,但是确实,那都是有限的,真心没多少啊,就是。所以说就是这么个情况,那是。他倒是想,如果说自己超过曹操一大块儿,那对己方来说,优势

    什么的肯定更明显,没错。但也是,哪有那么简单、容易,确实也没有,所以说这个……想法都不错,那真是。但是实际呢,确实就没有了。至于说曹操和兖州军那边儿,确实是没什么想法,实在是他(们)也知道,自己(主公老大)可不如马超啊,那都不错。所以说这

    个其实也算是比较基础了,没错。曹操是肯定想超过马超的,那都是。但就是超过不了、超过不来,那确实也都无奈了。必须承认,这个肯定也是,他都不承认自己不如马超,对方超过他一点儿,其人嘴上都不会多说。但是在心里,那怎么都是认可的,是啊,所以说……

    毕竟嘴上承认和心里承认,这个怎么都是两回事儿,那是。可以说别管是马超也好、还是曹操和孙策他们也罢,可以说嘴上承认的一回事儿,嘴上能去说的,那绝对没有说自己不如别人、己方不如别人,类似这样儿的话,嘴上绝对是说不出来,那是。但是他们心里却都承认,那都不错。但是让马超、曹操还有孙策,让他们嘴上承认,那确实是不要多想了,真心

    是没有。所以说这个嘴上说一个、而心里认可,那绝对是另外一个了,没错。像他们几个当主公做老大的,嘴上就不会多说、可心里认可、而且还会去做很多,那都不错。而要听他们嘴上承认什么,这个也真是没有。三人只会在嘴上说自己比对方强的、己方比对方强的地

    方,就只有说类似这样儿的了,那是。而不如的,那是真心没有,多正常,是。所以说他们嘴上和心里,怎么还是有不少不同的、不一样儿啊。都正常,不错。如果说嘴上都承认了,那确实就不是他们的性格作风了,不错。别管是马超、还是曹操、孙策,他们嘴上可都不会

    承认啊。都正常,那是。嘴上承认不如什么的,那确实也不是他们当主公做老大的人了,没错。显然,不承认,那确实才是他们啊,那是。在这点上,你别说是马超、曹操还有孙策,就凉州军、兖州军、江东军他们手下人,其实更多也那样儿,真的。确实,必须承认,哪怕说是这个时代,确实也真有满嘴都是大实话的人,而老实人更多,没错。可以说在古代,那

    样儿的绝对比一千八百多年之后的多,真是。毕竟古人的话,你必须承认,有的人确实,那就是一根筋啊,一点儿不错。可以说基本上真就有什么话就说什么了、都不藏着掖着,真心都没有。而且那样儿,绝对不止是一个两个,肯定还得多啊,没错。但是要在一千八百多

    年之后呢,显然这个就没有古代的多了,一点儿不错。可以说大多数,那绝对是有那个想法,但是却绝对不会多说、甚至都不表露出来什么,这个都正常,是啊。毕竟一千八百多年之后的人,很多那都是经验丰富,真心没错。并且这个担心、顾虑,或者说害怕的,那其实多了去了,不错。只要说做的事儿好处大、利益多,为了利大于弊,那能舍弃的更是很多,

    没错。所以这个就真是看得出来,那么多人都想着,这个人心不古什么的、还有想着古人好,其实都是。必须承认,古人有古人的好处、而一千八百多年之后的人,很多却都比不上比不了了,是啊。因此,还得说是看古时候了,那个时候的人。确实,一样儿说是为了生活、一样儿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那都正常。但是和一千八百多年之后的人不同,至少后者说为了

    大好处、多的利益,真心是能舍弃太多,除了说他自己,可能其他的一切都能舍弃,真的。包括父母亲人、那都舍弃了,朋友什么的更别说了,是啊。为什么有那话,叫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不就是因为利益吗,那真没错。可以说为了利益,别说是好朋友,你的亲人都能出

    卖你,所以说朋友什么的,那算什么。确实,有好的,真就不会那样儿。可你能保证说自己交往的就都是那样儿的?如果说真是都那样儿,那确实是好、没说的、就是好。可是,应该说不太现实,毕竟除非你朋友就那么一个两个,也许那样儿的话,交往的就是真正的朋友,

    多了的话,谁能保证?甚至说少了,其实一样儿保证不了,是啊。毕竟你觉得什么什么,那不是绝对的。最后为了好处、利益而出卖你,倒是都正常。应该说他们肯定不会为了好处、利益,而最后把自己如何如何了。那么出卖了你,最后得到了更大的好处、更多的利益,这点他们不一定做不出来吧。那话其实很有道理,就是说别人不是一定不会背叛什么的,是,

    有那样儿的,正常。可有不背叛的,不是死忠你,只是背叛的筹码不够,还是低啊,所以这个……这话怎么说呢,必须承认,确实是有道理。毕竟筹码够了,这个你能保证别人真就不会背叛你了?除了说你自己之外,其他人,你觉得还能相信几个?也许吧,你如果觉得还

    有很多的话,那倒是好事儿,没错。但是说起来,这个到底说你觉得没什么用,就得说是事实如何,那才有用啊,是。你觉得再多,可就那么一个两个,这个有什么大用吗?确实,其实没大用。反而你觉得可能没有、要不就是少,结果出来七八个不背叛你的,那都是好事

    儿,是啊。因此,这个还得说是看事实了,确实不是你觉得、更不是我觉得,就得说是看事实啊,那是了。事实最后多了少了,那才是。你觉得多少,都没什么大用。其实也影响不到、影响不了太多。所以说这个也是,你认为的,倒是没大用了。而实际的呢,确实是有用了。你必须承认,依旧是保证不了别人如何如何,这个只能说是尽量吧,那都是,但是再多

    的呢,其实没有了。因为,也许你觉得的,就是不对、错误的。那么对现实来说,好像也是没有什么意义,是啊。那么除非你觉得的是正确的、都是对的,那么倒是有用了,是。不过显然,这个也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至少在马超那儿来说,从来都是如此、向来都是那样

    儿啊。也许吧,如果说自己真有那么大的本事,学精了星象占卜,那么也许自己是能占卜出来不少东西,不过那也只是也许。就在占卜一道,天下除了神算管辂之外,其他人真心是没有其人更擅长吧。是,一样儿有占卜高手,这个马超承认、他也知道,确实有。可真和管辂比的话,显然还是人家更厉害,确实啊。不是这样儿,那就不是如此的名声了,不错。毕

    竟其他人在占卜一道,真心都没有管辂的名声大啊,那是。他可以说就是以这个出名儿的,要不世人都称其人神算呢,那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是啊。其他人,没有这么个称呼。虽说马超也知道,有人在占卜一道上,一样儿是强,但是分和谁比。和自己这样儿的,算是战五渣的比,那肯定是强得没边儿。但是和人家专业的人士管辂比,显然是后者更强,

    那一点儿都不错。而马超也从来没想过自己去找其人占卜一下什么的,哪怕管辂占卜绝对准。不过前者的情况,自己多少都知道点儿。真要说起来,属于占卜不太明确的人。就凭马超看了自己老师留下的那些星象占卜书,马超也是想到了,自己这样儿的,属于占卜不明显,

    一共是三种人,基本上都属于是不明显的。一是大善之人、一是大恶之人、最后是大异之人(作者虚构),自己正好就属于第三种啊,这个。大善、大恶、大异,这六个字是重点,一般般的的小善、小恶、小异,那肯定是比不上比不了。而马超就属于大异之人,他自己都

    知道,没错。毕竟自己什么身份,怎么来的、怎么都不是这个时代的人,那绝对是大异了。除了他自己,别人都不知道。所以这么一点,他是清楚。而且也真属于占卜不明确的,没办法。就算是当初的南华,其实也不敢说看透了马超,就真是只看到了不多。但是当初就那么一点儿,其实就足够了,毕竟他所追求的,其实就是那么点儿。被其人把握住了,那都没错,

    这个是。而就这么一点,也是马超非常佩服的地方。他是真心佩服自己老师,可能天下人都不知道自己来历什么的,但是自己老师的话,不敢说他都知道,但是比其他人知道多,那绝对是。不过好在自己老师是不在这儿了,那也都挺好。要不然的话,自己估计这个要悬,

    成不了守住的秘密。不过好在这个如今还都是自己一人知道,那都挺好,是啊。如果说不那样儿的话,肯定就是有不好的地方了。秘密什么的,那就得是自己一人知道,那才叫秘密。多一个人知道,确实就不是了,他一直都那么想。而好在当初哪怕就是自己老师,他其实都

    不知道太多,那是。因此,秘密其实还是秘密,那都不错。而这么多年了,自己没主动找过那些高人,他们也从来没说找过自己。这个马超敢肯定,那真是没人来找过,是啊。毕竟以那些个高人的水平、本事,性格、作风,可以说要找自己,肯定怎么都能见着自己,那是。但是这么多年了,都没来一个,显然是他们没什么找自己的,没有说要求的,那都不错。因

    此,这个也确实,他是觉得有好的地方,不错。但是显然,如果说那些人来找自己了,哪怕就一个,可也说明对方是有求自己或者说有求己方,没错吧。而真那样儿的话,这个马超觉得自己怎么也能利用对方一下,至少一个简单的要求,那绝对是没问题的。多了,或者说

    太过困难,他都觉得不太可能。不过其人想了,如果对方有求自己、有求己方,那么自己就算是对对方一个简单的要求,基本上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可以说那些高人,是真心不想欠别人的,一点儿没错。尤其说像人情之类的,那都是。所以说马超是有把握,这个可一点儿

    不错。只是也真有点儿可惜,这个还是没有什么高人来找自己,是不需要自己也不需要己方,那是。怎么说呢,肯定也有好处,是啊。这个马超一样儿是能看到,不错。毕竟那些高人来找自己了,真心不是什么都好,那可真不是。要都是什么都好的话,自己可不就得说巴不得他们来吗。但显然,真心不是那样儿啊。不好的地方一样儿有,那是不假。不过就是最

    后看,到底说是利大于弊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也是。但显然,那些高人要来找自己找己方,就真是好处大、利益多,确实是前者利大于弊,没错。因此,其实从马超的心里来说,他确实,还是希望的,不错。可却也是,不会主动,那都是。那还是那话那样儿,那些高人

    只能说是他们主动找你、来见你,却不是你主动去找人家、见人家,那可不是。前者,人家需要就来了,后者的话,人家会躲避的。

第五一四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〇五)

    这个不想见你可不就会主动躲着吗,那是。所以说还得是人家主动,而你是被动啊。这个事儿确实就是那样儿,你想见那些高人,确实是要他们主动找你才行。要不然的话,你想找他们,也许知道地方,结果一去,最后扑空了,对方只要想躲着你、不想见你,那么你是真心找不到他们的,是啊。所以还得说是人家想见你了,那么怎么都能找到你,是啊。可你想

    见人家,这个要看那些高人是不是真心想见你了,就是如此。不想那就完了,想是没问题。这个真是,话说这个和演义里还有不一样儿的,没错。毕竟如今可不是演义,是历史和演义结合的。可以说马超派人去寻找那些高人,没准前脚知道了对方在哪儿,后脚过去了之后,

    只要人家不想见你,你是一定见不着他们的,是啊。可以说不像演义里那样儿,知道对方住的地方,还能去拜访一下。关键是人家高人都见你了,这个是。不过如今肯定不那样儿,至少马超想主动见人家,其实都见不着。最基本的,他们要想见你,那不找就去找你了,是

    啊。这个确实,主要可不是在于你,还得说是在于人家。那一点儿不错,这个就是。人家要想见你,那可真是,怎么都能找到你啊,那是。可要是不想,那么这个怎么都是可以躲开的。好歹说他们是高人,就这么两个字,其实代表了很多,是啊。至少这么两个字,那也实在是超过其他人太多了,不错。如果都没有,那叫什么高人,不错。多少人肯定都比不上比

    不了啊,那是。就这个,至少马超就很清楚,一点儿不假。而自己也没想过说找他们,那真没有。没那么多想法,是。而且必须承认,自己和己方,那还真是没有什么说要求到他们的,没错。除非说他们亲自来找己方,那另说了。可以说他们来找你,那么你给了他们想要

    的,可以说最后就不要求他们什么,这个他们都不会同意啊。那些人马超清楚,可以说能不欠别人的,那是一定不会欠别人的。尤其还是人情什么的,这个就更没有了,不错。所以你就想着让对方欠人情,那都不太可能。人家能报答一下,肯定都报答完了,不会说肯定欠

    着啊。毕竟连普通老百姓,其实都不怎么想欠人家的人情,这个一直都是。当然了,实在说最后依旧是欠了,那也没办法。不过普通百姓都那样儿,那就更别说是那些高人了,是啊。在他们那儿来讲,这个最后的目标都是破碎虚空,但是能不能,那确实不一定了,不错。那么这个比较基本的,就真是不好说欠谁人情。毕竟你欠了行,但是要说不还,这个肯定不行。

    欠人的不还,那么想破碎虚空,这个基本上是不要想了。马超不知道别地方都什么样儿,反正在这个东汉末年,这地方,那就是。这个时代、这个地方,那样儿。可以说自己老师什么样儿,他都是知道点儿,没错。马超不敢说别人就没自己老师强。但是真有,如今还能有

    几个?也就是左慈那样儿的,但是他觉得对方应该也是早都不在大汉了,马超认为。当然了,这个事儿不是绝对的。毕竟演义里,左慈还来个掷杯戏曹操。不过就这个时代的话,估计是没有那样儿的事儿了。话说其人还在不在这个世界,那都是问题,所以说……马超也没说去找对方,那没必要,确实。对方要还在,需要找自己找己方的话,那早就来了,是啊。

    没来,自然也是有不来的原因,不在或者不需要,如此。肯定就是这么两点中的一个,当然了,其实都不在这儿了,那么肯定也是不需要了,不错。说你想着破碎虚空,那确实,也许也会用到,正常。可都已经完事儿了,那还能用什么?是啊,都不在这儿了,可不是。自己老师在那之前,他是来了,也算是安排好了最后的一些事儿,没错。结果呢,等他破碎虚

    空之后,就再也没消息,正常是吧,都不在这儿了。所以要那些人主动来找,确实不是所有的,可基本上就得说是你对他们最后达成目的、目标,那是有用,那样儿才能说是……那么人家都不来,甚至你就去拜访了,最后可能都扑个空。那么这个其实就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不错。至少在那些高人的眼里,找你都没什么用,那么确实就没必要了,没错。有必要的话,还可能不来?必须来啊,那是。那样儿可真就是对方来找你了,这个一找一个准,那都不假。而你去找人家,这个之前也不是没说,就不用再多说了。找不到都正常,那是。所以

    这个……如此就是那些高人的一点儿想法,都正常。这个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也没什么不知道的。确实也是,都没想过,说要找那些人啊,真心都没有。所以这个一直就是那样儿啊,没什么大不了的。弹汗山,鲜卑地界,这地方大汉的势力,他们细作在这儿最多,也都正常,是啊。而在这儿的凉州军细作,那是每年都想着让北方异族地盘儿上流行瘟疫,

    结果做了一些事儿,可最后却依旧没成功。这个他们也是都买办法、真心无奈。也许确实,就像自己主公爱说的那话,所谓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己方确实,这个运气也不够,这个运气都在人家北方异族那儿呢,没办法是吧。所以就得说是更努力,肯定是啊,要不然

    的话,这个肯定依旧是成功不了。而如今凉州军细作,别说是在弹汗山这片儿的,就在北方异族地盘儿上的其他地方,也都是早做了可能瘟疫流行的事儿。就是把病死的牛、羊,他们都给泡河水里。而且为了尽量不被发现,是晚上去泡着,白天时候就给捞上来了。本来病

    死的牛、羊,确实也不多,这个是。就几方的细作,那也不得不说,好像牛、羊更适合北方异族的地盘儿、地界,是啊。这个时候得病的牛、羊都没多少,有很多还是细做去偷的。因为有病死的牛、羊,很多都被北方异族给处理了。说起来这个他们也许不懂太多,可却还是知道,这个病死的牛啊、羊啊,其实和人好像也没大区别。你说人要那样儿,一下出来很

    多,那么你确定不是瘟疫?北方异族确实,他们不懂,很多都不懂,但是确实也知道预防点儿,那都不错。毕竟这个其实属于一代传一代的经验,可以这么说了。如果说他们都没那么小心的话,估计北方异族地盘儿上早就流行瘟疫了,是啊。可如今这么多年了,就凉州军

    的细作都没成功,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啊,不错。至少北方异族一样儿有预防,那一点儿都没错。没有的话,确实就不那样儿了,是。那么瘟疫早就在他们那儿流行开来,这个可以说是真心没什么好处。对北方异族没好处、自然对大汉这边儿,那就是有好处了,不错。仔细一想,其实这个肯定是马超还有曹操,是他们乐于看到的,只是还真可惜啊,这

    却一直都没成功,没能让北方异族地盘儿流行瘟疫。可虽说是没成功,但是凉州军都没放弃过,这不他们细作还是依旧那么做,甚至确实更是增加了病史牛、羊投放的数量。也就是他们不光从北方异族那儿偷了病死牛、羊,也有凉州军细作,他们在大汉地盘儿上,从百姓手里也收集了病死的牛、羊,还有猪。体型大、有体重的家畜,那肯定少不了。不过像是鸡、

    鸭、鹅之类的,确实就没收集了。说起来那些肯定有,不过凉州军细作却是没太过重视。很正常是吧,这个最后成事儿,你是觉得靠猪、牛、羊的几率大呢,还是说靠着鸡、鸭、鹅的几率大?一起收集,最后都投放就算了。毕竟鸡、鸭、鹅的话,这个还是比较麻烦的。就

    只有猪、牛、羊,其实够了。如果说病死的猪、牛、羊都不好使的话,那么细作的经验告诉他们,那么鸡、鸭、鹅就更不好使了。所以说这个哪怕就是细作,他们也是一样儿有自己选择的。不过也就是距离大汉近的,也就是和大汉相邻的北方异族地盘儿。那地方才能说是

    多收集病死猪、牛、羊,远了的话,确实就不用多想了。毕竟远了的话,这个不说时间什么的,就说这个如何运送、运输,这个就绝对是问题。毕竟那不是搞到手之后,就一下能运送过去?那不开玩笑吗,要经过北方异族地盘儿,运送那些?什么叫细作?至少凉州军在北方异族地盘儿的细作,一般还真是没有说明目张胆的,那和送死好像也没大区别,是啊。所

    以这个也得说,在大汉收集病死的猪、牛、羊,那怎么都比北方异族多,而且后者那边儿,没有几头猪,真心没有。所以说这个属于是很缺的东西,但是也就是周边的,挨着大汉的北方异族的地盘那儿样儿,那才能说不错。再远的话,那问题可真就是不少,是啊。所以说……

    大汉的病死猪、牛、羊多于北方异族,可是如何运送?这个就是难题,就算真送过去了,结果却不知道要暴露多少细作?这样儿的事儿,话说凉州军真心不会那么做啊。当然了,就是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他们也都不会那么做了,是啊。这个风险绝对大、还不是什么利大于

    弊,反过来,弊大于利啊。那么三方都是如何选择、如何做,其实不难知道了,没错。都可以理解,那是。当然了,这个从根本上来说,就只是凉州军的细作,他们会那么做。因为这个每一年,他们都那么做了,就只是没有成功、失败了。而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他们两方的细作,确实就不会那么做了,是啊。那么之前提到的,不过就只是那么一说罢了,如果两

    军也会做,那么就和凉州军没大区别啊,不错。可以说假设的话,那就是了。当然,这个肯定不好假设。而事实就是事实、现实就是现实。凉州军细作,挨着大汉的地方,他们会收集更多的病死猪、牛、羊,投入河流当中,为最后北方异族地盘儿流行瘟疫更加点儿几率。

    至于说远的地方,那真是没办法了。确实,有那个想法,也许吧。但是先不说到底能不能成功,就说要付出的代价,那最后就是得不偿失。那没什么好处、利益的事儿,非利大于弊,反而是弊大于利要,那么凉州军会去做吗?真心不会了,凉州军的细作,他们看得还是比较

    透彻的,是啊。如果说连这么一点都看不清楚的话,这个也白说在北方异族地盘儿混了十年都多了吧。所以说必须承认,那经验什么的,不可能说就一点儿用没有啊,肯定有用。不过看具体是在哪儿了。就这么一个事儿,凉州军细作、兖州军细作还有江东军细作,也包括那些大汉的势力派过去的细作,他们可都知道啊,所以……就主动去做那利大于弊的事儿啊,

    弊大于利的,主动去做?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可都没有、更不会,是啊。所以说三方包括大汉其他势力的细作,也自然知道而不会那么做。哪怕说就是有关系的呢,也依旧是不会那么做。所以说马超他们,就对此的话,其实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确实最不好的结果

    也就是和往年一样儿失败而已,又不是没经历过,只是又多了一次,那都没错。没成功却增加了经验,也算是有那么点儿的安慰吧,确实。

第五一五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〇六)

    毕竟这个肯定安慰奖每年都有,马超肯定都平淡多了,而且真心不想要,都想成功,没错。毕竟每年都一样儿失败啊,这个他实在是太习惯了,不错。也就是今年,其人是多了点儿信心,这个也正常。不过多了信心,哪怕就是信心爆满,也决定不了最后事情到底说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个终究是影响不大啊,那是。如果说有影响,那么信心只要爆棚了就好,那样儿

    不就成功了?可显然,是没那样儿。只能说你信心多了,显然从这上也看得出来,那成功的几率也大了……这个算是从一个侧面也是能看出来不少,是啊。至少这一次,马超就是信心多了,那么显然,这个就是成功的几率增加、增大了,没错。所以说这个,那还是反过来

    的。真不是你信心增加、增大,成功的几率也那样儿。而是成功的几率增加、增大了,最后才能说是让你更有信心了,是啊。所以说不是信心决定成功几率、而是成功的几率决定了信心,可以这么说。因此,其实就是这样儿,马超就很清楚啊,不错,所以说这个确实也是……

    只有说成功几率大,他才能说更有信心,这个才是前后关系,没错。因此,就是这么回事儿了。其实马超的,这个说是第六感吧,还是很有道理的。至少在弹汗山的凉州军细作,他们是整到手比往年更多的病死猪、牛、羊。其实别说是弹汗山那片儿的凉州军细作了,就北方异族其他地方的,基本上一样儿是到手了比往年还要多的病死牛,羊,那是。因此,这个

    可不就是直接说明了成功几率比往年大吗?至少越多的病死猪、牛、羊投入了北方异族地盘儿的河水中,可以说就让他们那地方流行瘟疫的几率就增加了,那是。肯定说是越少几率越小、越多,那自然就是几率越大啊,不错。所以说这个也是,马超是不知道那些,可说实

    话,今年这个成功的几率,那绝对是增加了,可不是吗。而最后到底如何是不知道、可就看这个几率,那怎么都是好。马超想要的,如果说每年都如此,那倒是都好了。可显然,往年真没这样儿,就今年多啊。因此,几率就大了,成功与否是不知道,但是几率大了就好啊。

    那一点儿都没错,是。所以说今年就是和往年不同,北方异族肯定是不知道那些了,不错。每年病死的牛、羊,确实都会有,不过就是今年多点儿罢了。可哪怕如此,他们也不觉得有什么太过担心的。知道凉州军细作要做的事儿,试问每年不都那样儿,可结果呢?确实都没成功过,还有什么担心、顾虑,是啊。至少今年的话,北方异族也没说是更认真对待,哪怕

    这年确实,丢了更多的病死牛、羊。但是这个能说明什么呢?不过就是说明这个凉州军细作要用的更多了,可多了就一定成功吗?确实没那样儿的道理,哪怕就是北方异族,确实也是知道很多,没错。多了也不会说就一定成功,当然你非说这个成功几率大了,是,不否认,

    那确实也不错。可那样儿又如何?几率增加、增大,可不是说一下就大了很多,那不是。既然没那么多,北方异族认为,这个他们还能如何?所以确实,这个也是没有了,都正常。那么对凉州军细作来说,这个倒是己方的优势了,是啊。至少整来更多的病死猪、牛、羊,但是北方异族依旧是和平时一样儿,都没什么更大动作,那可不就是好事儿吗。确实是他们

    更乐于看到的,一点儿没错。而在弹汗山,凉州军细作的头儿,至少在这儿的领导其他细作的,就是他,一个叫赵阳的,在这儿都十几年了,真是时间不短了。他也没忘了说动员下自己手下那些人的积极性,他当时说道:“我来这儿已经超过十年了,而在这儿做这么个事儿,其实也有十年了。只是可惜啊,确实一次没成功过。你们有的人和我一样儿、差不多,

    不说更多的,还是来这儿时间不如我。但是这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主公对咱们的支持,从来都是缺什么钱粮物资,那是都来了。所以这一次,依旧是要成功、尽量吧!”类似的话,也都在北方异族的很多地方响起,这个不得不说,凉州军在北方异族的细作,那是绝对够多。

    要不那么多地方那么都人,虽说不可能是同时,但是那话基本上的意思其实都差不多。而赵阳算是其中的一个,很普通的一个。从这上也看得出来,凉州军绝对是财大气粗,那一点热都没错。要不看看,这都多少年了,马超让他们是每年都那么做,没放弃过半点儿啊,就

    只是没成功过,那没办法、无奈。可以说在北方异族地盘儿上的细作,别说是凉州军的、哪怕就是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他们的细作、也包括大汉其他势力的细作,其实都那么个想法,自然是想着凉州军细作最后都能成功,那是。可以说那样儿怎么都是马超、曹操还有孙策、自然也包括大汉其他势力的老大,都是他们愿意看到的,是啊。可惜,每年都失望,这个也

    没错,所以说他们也算是习惯了,真的。而赵阳这么一个投靠凉州军十几年的,哪怕就是细作,可他却依旧知道自己主公那点儿心思。至于说这个称呼,说到这上,其实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是不那么在意手下士卒到底怎么称呼他们的。他们倒是想让张任了、关羽了、

    还有张辽,让他们叫自己主公,那没错。至于说手下的士卒,那真是随便了。毕竟真说起来,你手下的将领、谋士,叫不叫你主公,这个代表了他最基本的,对你认可程度。而士卒的话,说起来他怎么称呼你,其实都改变不了太多,那是。不是说他叫你一声主公,就代表

    其人肯定为你效死命,那可不是。那个还得看他们想法如何了,是啊。而基本上称呼马超,手下士卒就两个,要不就叫主公、要不就叫凉王。至于说叫马孟起的,太少了,这个这么说你,你要是敢这么称呼,估计就要出问题。至于说叫马超的,至少凉州军士卒表面儿上是没人敢,至于说背后,那那么称呼绝对有,背后骂他的也不是没有,太正常了。不过说实话,

    就马超自己,他是真心不怎么在乎在意手下士卒如何错称呼自己,那是。这个是叫自己主公、还是凉王,哪怕就是马孟起,其实都没太大所谓,只要说在战场上都能拼命,其实就够了。至于说叫马超骂人的,那别被自己知道,其实别说是自己了,就是自己手下,哪怕就是

    军中一个伍长,如果说他知道有士卒那么说了,也绝对不会放过对方的,那是。马超其他的不敢保证,但是士卒的忠诚,他还是有谱的。而在兖州军还有江东军那儿,其实也都那样儿,是啊。至少叫曹操主公、魏王的,那士卒也都那么称呼,不错。极其少数叫曹孟德,有。至于说叫曹操骂人什么的,这个别被知道,要不然下场那还用说吗?也就是江东军那边儿,

    那地方终究是将领谋士都有自己的部曲,所以他们的部曲,叫孙策主公的不多、更多都是称呼他为吴王,这个是。当然了,他们也没说就叫自己将军、谋士主公什么的,那没有。对他们来说,江东军就一个主公,那就是孙策。而这个主公你可以不那么称呼,但是称呼别人就不用了。可以叫孙策吴王,这个是给了他大面子。而对自己将军、谋士,都用官职称呼,

    而且也确实,江东军的将领、谋士,没有一个说让自己部曲叫自己主公的,真心都用不着。真就是那话那样儿,江东军就只有一个主公,而如今就是孙策。让手下部曲叫自己主公不是说就不行,但确实是没太大意义、也没好处。毕竟自己都是江东军的一员、自己都称呼孙策

    主公呢,这个就够了。而自己部曲,自然是跟着自己称呼,没错。不过和凉州军还有兖州军,和他们都不同。因为江东军毕竟是将领和谋士自己的部曲,所以说他们士卒更多的,确实不是称呼孙策主公,就只是吴王。确实啊,这个可定有差距的,一点儿不假。至少扬州的

    百姓就是那么称呼的,他们中可没几个叫孙策主公,基本上都称呼他为吴王了,那是。而马超还有曹操呢,至少他们治下的老百姓、甚至说整个大汉的老百姓,那基本上都称呼他们为凉王、魏王,那都没错。一想也正常,是啊,毕竟这个就是他们对两人的认可的,没错。而孙策,他显然就没有这个待遇。在扬州,那老百姓能称呼他一句吴王,那算是给其人大面

    子了,也是认可孙策。但是出了扬州呢,还是说大汉其他州郡的老百姓,真是也有称呼他为吴王的,这个正常,那算是一种认可。但是绝大多数,或者说基本上都是,没人那么称呼,就只是叫孙伯符了,最多有人知道他之前的官职,叫个太尉。因为最后朝廷给马超、曹操还

    有孙策他们的官职,是大将军、丞相还有太尉。其实这个毕竟曹操是掌控了朝廷,所以最后称公、称王,那都是朝廷认可的。马超凉州军还有孙策兖州军,他们确实都没被朝廷认可,是啊。但还是那话那样儿,马超,他最后的凉王确实没被朝廷认可不假,但是却因为凉州军

    的实力,最后就是被整个天下认可了。但是到了孙策还有江东军那儿,那确实就不同了。基本上他那个吴王,除了说在扬州、自己地盘儿上的百姓、势力、也包括孙策手下将士,就他们认可之外,其他地方,更多的其实还是不认可,是啊。毕竟实在江东军没实力、也不是朝廷认可的,这个就非法了。曹操,人家是占据了这个叫朝廷大义,天子亲自下的诏书,老

    百姓就认可,魏王。而马超呢,人家是没有朝廷亲自认可的诏书,可凉州军有实力啊,这个是王道,结果称王了,百姓、势力,那都认可。就到了孙策江东军这儿,是又没被朝廷认可、是又没有什么实力,结果他还不能说不称王。这个毕竟马超还有曹操,他们可都那么做

    了。可以说称王不是称帝,如果说是后者的话,孙策哪怕都看到马超还有曹操,他们那么做了,其人再想,也真不会说是马上称帝。说起来那真就要成笑话,估计也没比当年的袁术强多少啊,是。不过好在孙策清楚,曹操到了称王,确实是到头儿了。他不会称帝,而马超

    也不会。前提就是曹操不会、后者就不会、自己更不会了。孙策太清楚了,曹操不会,可马超有机会那么做,那就是一统天下之后。那个时候,其人是绝对会称帝的,一点儿没错。那也是必须的了,确实啊。也别说是马超,就曹操、自己,只要说一统了天下,那么你就算是再不想称帝,这个手下都给劝你那么做,这个肯定是。并且称帝什么的,那一统了天下,

    就是避免不了。有几个说像当年项羽那样儿的,其人也许吧,对称帝什么的没大概念。毕竟当年秦始皇称帝才多久?所以说这个也是,从这儿也看得出来,刘邦野心什么的,其实都超过了霸王,是啊。当然了,项羽毕竟不是说就只是自己打天下,他上面还有个楚王呢,这

    个多少都是得重视。哪怕其人真说起来,好像没有什么重视的。可最后好人坏人,都他一人做了,更多是做了坏事儿,这个没错。

第五一六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〇七)

    刘邦,妥妥一个小人,甚至有地方都不如刘备看得顺眼,这个就是事实。但是却不可否认,他确实是个有本事的,那没错。至少比项羽更会用人、更会收买人心,所以说其人最后得了天下,而项羽就只是个失败者。哪怕他武艺冠绝天下,但是最后不依旧是被人家给是十面埋伏了,四面楚歌,最后只能是拔剑自刎,“无颜见江东父老”,这个倒真是,都那样儿了,他

    要是还有脸就怪事儿了。项羽终究还是个挺好面子的人,不过比不上刘邦会用人、会收买人心,这个真心比不上比不了。所以哪怕你就天下第一的武艺,哪怕在历史上都是有那么一号的,可最后不还是失败了。你项羽再厉害,能对付几十万人?刘邦确实,他是没有你那武

    艺,但是其人有人啊,这个一点儿没错。你楚国还是不能和大汉比,最后对比一下,确实是差距。人才人才不如、士卒也没人家多了,所以说成王败寇,最后成功的是人家妥妥的小人刘邦、失败的是你霸王项羽。这个也看得出来,如果说以前机会把握住了,没准是咔嚓了

    刘邦。当然了,就看项羽那样儿,天下哪怕就没有了刘邦,可未必就不一定出来个什么张邦、王邦、李邦……那确实不一定啊,没刘邦这个人,就一定出不来像他那样儿的、甚至就超过其人的吗?真是,也许真有。毕竟看项羽的话,其实就不难知道了,没错。毕竟就他那样儿的,如果说没人反对、反抗他什么,那都不可能。在其人那儿,对手下,可以说就算是

    开始都可以,但是手下一立功,这个赏赐什么的,那都不够。和人家刘邦怎么比?前者在这上,那可真是没吝啬过。而且绝对会收买人心,那是。和他一比,项羽就完了,不光说不会用人、更不会收买人心,吝啬多了。所以说就他那样儿的,最后能成什么大事儿?至少人

    家刘邦那儿,真就是赏罚分明,一点儿没错。可到了项羽那儿,真心是不明了。手下有功劳的时候,没那么多的赏赐。你说就这样儿,还指望有多少给你效力的?并且也真是不会用人,就像是韩信,这个都不用多说了,之前都在他帐下来的,可其人事做什么的?不用多说

    了,都知道。说起来韩信这个人,别管评价如何、人品怎么样儿,确实是否认不了,他是个非常有本事的人。那汉初三杰,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历史认可的。而且其人怎么说呢,也挺有意思,这个大家也知道不少。像以前懒得一天什么都不干,那个漂母天天给他带饭吃。结果韩信怎么说的,说我以后发达了,肯定得报答你。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他还天天吃。

    最后确实,发达了之后,给漂母不少好处,算是报答人家。漂母没要那些好处,也说了,我这给你带饭吃,不是为了让你报答我,实在是看你可怜。你现在有本事了,我就挺高兴。

    而且历史上都说韩信是受胯下之辱,但是显然,在他那儿来说,好像不是那么看到的。至少

    当时的情况,你说其人不情愿吧,可韩信确实是那么做了,钻过去了。结果确实,是没什么麻烦事儿了。而之后他发达了,非但没说找当初那人算账什么的,还给对方好处。从这儿是不是也看得出来,韩信这个人,好像和一般般的人,确实不一样儿。要说一般人受到这么个侮辱,别说发达不发达,肯定都想着报仇吧。但是他估计不是那么个想法,最后还让那人

    当个什么官。不过这个事儿,对方哪怕当官了,看着韩信没报复他,也是一天都提心吊胆的,没错。所以看看韩信这个人,真是挺有意思。可惜啊,项羽就不会用人,这个哪怕当初项梁告诫他了,也没什么用。毕竟其人是什么性格作风?就韩信那样儿的“丰功伟绩”,项羽要是能看得起看得上他,那就怪事儿了。所以肯定不会重用其人,让他当个执戟郎,那都

    已经算是自己恩惠了。可对韩信来说,别看他是天天吃漂母给他的饭、受辱胯下,但是其人对自己的本事,那可没说看轻了。在项羽那儿,一天两天那都没事儿,可时间长了,你说韩信就没想法?没怨言吗?所以看之后“萧何月下追韩信”,最后算是把他彻底给绑在刘邦

    的战车上了。反正其人是真心把萧何当成知己,后者确实,他是看到了前者的本事,那是人才啊、大才。不过可惜,在萧何那儿来说,真心是大汉最重要,所以为了大汉,他是能“追韩信”,也能最后灭了他。都为了大汉,没办法。所以最后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真

    无奈、没办法。汉初三杰,本事都有,不过对刘邦对上位者的认知,这个还得说是张良,那是。毕竟他可以说是最后真就算是彻底慢慢淡出朝廷了,那一点儿没错。韩信被吕雉给咔嚓了、萧何也得来个自污为了自保。就只有张良,其人算是真正明哲保身,最后慢慢淡出朝廷,还云游天下去了。所以说汉初三杰,张良那是绝对的智者,不光有本事、而且有眼光,

    摆正自己的位置,那么大功劳,最后也能善终。可以说在历史上,那也是有那么一号的。韩信呢,其他的不多说,就说本事肯定有,这个一点儿没错。但是眼光什么的,确实就不行。至少最后没得个善终,真心说明很多问题。萧何,本事那绝对有,这个不用怀疑。只是也确

    实,和韩信比,他是更有眼光,但是要和张良那样儿的智者比,还是差啊,没办法。但是其人真真切切,为了大汉,那绝对的忠臣。刘邦就什么都不知道?显然不是,可萧何真是功高盖主,这个让他也是,你说上位者就一点儿想法都没有,那不可能。但是萧何和张良还不

    一样儿,后者是顶级的谋士,那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干这个的。一统天下之后,他真心慢慢淡出了朝廷,刘邦都没有更多想法。不是说特别需要张良了,而且不得不说,刘邦手下也不是没有其他的谋士,只是比张子房来说,确实还差。可归根结底,天下一统了,没张良更多事儿了,所以他可以慢慢淡出。可萧何那样儿的,他就不行了。想像

    张良那样儿,确实不好使。毕竟其人那可是搞内政的,第一。所以说为了大汉、为了自己,萧何也不可能像张良那样儿啊,刘邦也不能让。之后实在没办法了,不过其人好歹没说像韩信那样儿。后者就纯属是认不清现实了,没错。哪怕就没有吕雉、萧何,估计就他那样儿的,

    也得不到一个什么善终。实在是论威胁来说,好像就这个韩信,他比张良、比萧何,其实威胁都大。那么在上位者来着,吕雉要不把他给咔嚓了,就不太对了。要说刘邦就一点儿不想咔嚓了韩信?这个说起来,他要是一点儿都不想,那绝对假话。为什么,其实很简单,如果说其人真心是不想,那么怎么刘邦都有办法保住韩信一命。可他没那么做,就说了,韩信

    又不能那么死又不能那么死的,其实可以看出来一些东西,是啊。所以说韩信这个人,他绝对有地方超过了张良、萧何,那不假。但是就这个眼光,那真是不如两人。张良知道慢慢淡出朝廷,让谁都没话说,最后得个善终。萧何妥妥为了大汉、妥妥一个忠臣,都能咔嚓了韩信,确实,这个厉害。而且你可以说他也是为了自己,那没错。不过最后也得来个自污自

    保,那也没办法。可就是都比韩信强,最后这个,本事有啊、可惜就没啥眼光。最后还相信了萧何。要说你认识对方那么多年,还不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人?其人为了大汉、为了他自己,卖了你韩信不可能吗?后者要真是看不出来,那绝对是悲哀啊,没错。可显然他还是

    相信了萧何。要说张良不想被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萧何也是,那么韩信的话,他会想吗?所以肯定都想自己好好活着,但是其人就相信了萧何,没办法、多无奈啊,结果最后的结局。也是,你相信了对方,那么这个结果就注定了,是啊。那吕雉什么人?萧何什么人?了解

    的其实都知道。继续说弹汗山的情况,每日都是,晚上时间凉州军细作出马,把病死的猪、牛、羊,都扔到河里。然后天快亮的时候,再打捞上来。可以说真心是挺费劲、费事的,那不错。但是每年都如此作为,他们确实也早都习惯了,是啊。只不过是今年比往年这个病死的猪、牛、羊都多,所以说活儿就比往年多了,没错。并且不光说是在鲜卑的弹汗山,就北

    方异族地盘儿的其他地方,一样儿也有凉州军细作那么做,没错。只是这个和大汉相邻的地方,有他们拿到的病死猪,而和大汉不接壤的、很远的地方,确实就没有病死的猪了,就只有病死的牛、羊。很正常,毕竟北方异族这儿哪有猪?就只有牛和羊,这个一直都是。而

    且北方异族基本上是不吃猪肉的,实在是嫌弃那东西、觉得太脏了。吃的都是牛、羊,还有鸡鸭鹅之类的肉。猪肉的话,他们基本不吃。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有其他的肉,这个北方异族自然不吃猪肉。可要说他们都要饿死了,摆在面前的就只有猪肉,那么他们也不会

    说不吃,傻子才不吃?所以说还得看具体情况,就有其他的肉,北方异族是真心不吃猪肉的,这个和汉人还不一样儿。反正前者第一是嫌弃猪肉太脏、其实是觉得太不好吃。没错,这个年代的猪就是那样儿、而猪肉确实不好吃。都是贱肉,老百姓吃的。有钱人甚至都不吃。马超吃,因为他吃的都是阉割过的猪肉,没有骚味的,自然味道不错。而其人却也没说把这

    个传播下去,但是小范围内,阉割猪还是流行了。不过马超也想了,如果说在自己一统大汉之前,阉割猪已经在大汉流行了,那么自己自然就不会下令那样儿。如果说在自己一统天下之后,这个还没流行的话,自己确实,是需要颁布那么一个命令了,没错。而现在呢,可

    以说养猪的其实并非很多。毕竟自己吃饭都未必能饱,还去养猪?只能说是饿不死,那么去养殖点儿鸡鸭鹅,难道不比养猪强?就老百姓都知道,那猪肉不好吃,养猪那是下策。这个时代马超也没去推广养猪,所以老百姓觉得还是养牛羊更好,鸡鸭鹅也是都比猪强。毕竟

    牛的话,能种田,可以说是需要的劳动力。在北方异族那儿倒是吃牛肉,可在大汉这儿,牛基本上他们是不会吃的。吃的都是老死的或者因伤死的,有的病死的,实在说是没吃的了,老百姓也会吃,那不假。但是和北方异族不同,他们了不需要牛种田,养牛就只是为了吃肉,没错。他们的牛羊,其实就和大汉百姓的粮是一样儿的。只是大汉百姓的粮是素的,北方

    异族牛羊肉,那却是荤的,是啊。而从这上,那确实也看得出来不少,大汉这边儿,你吃素的身体,吃肉基本上太少了。和人家吃奶吃肉长大的身体,还真是比不上比不了啊。可以说北方异族人的身体,就真是比大汉百姓强,那没错。就真是事实、不承认行吗?人家可是

    吃肉的、你却只是吃素的,吃肉几次啊?人家天天都是肉啊,这个就像你也天天吃素一样儿……所以说这个其实也算是一个差距了。

第五一七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〇八)

    在身体素质上面,大汉这边儿其实是吃亏的,没错。毕竟优势可在人家那儿呢,那是。毕竟你一个从小就吃素的,和人家从小吃肉的比,话说身体的优势在谁那儿,这个不用多说了吧、确实不言而喻啊。至少就这点来说,马超是真心不觉得优势在大汉这边儿,确实那优势在人家北方异族那儿,没错。人家吃肉,你这连汤都喝不上,吃素真都未必吃饱啊,没错。

    应该说最近这么十几年,天下四分、三分,真心说老百姓生活那是比最开始强多了,不错。可哪怕如此,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却都不敢说自己治下就没有饿死的百姓。可以说绝对有,不过就是多少罢了,那是。相比之下,凉州军那边儿少点儿、而兖州军还有江东军,

    他们地盘儿多点儿,是。可这样儿,三人都得说是真心尽力了,是啊。如果说不是那样儿的话,话说就饿死的,那肯定更多啊。哪怕他们都知道,这个老百姓还真是基础,可世家大族、豪强地主还有富商巨贾,他们剥削百姓更严重,不过三路诸侯却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谁

    让他们也是豪强地主的一员呢,不是世家大族、富商巨贾的子弟,可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却都是豪强地主的子弟啊,那没错。这个可以说决定了很多事儿,那是。哪怕三人都不会说灭了天下的世家大族、富商巨贾,更不会说灭了豪强地主。他们和豪强地主合作的最多,还不就因为他们也是豪强地主的子弟。而当初马超凉州军和曹操兖州军联合一起对付袁绍

    冀州军的时候,谁让说后者那是世家大族子弟,哪怕是庶子,可却也依旧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关键是袁家人更看重袁绍,那可比袁术更加重视。因此,相比之下,他们确实是看不上袁术,所以后者那个心啊,最后那么不平衡,就算是可以理解吧,也是。至少要换成其他人,

    那未必就真比袁术强。怎么说呢,了解袁公路其人的,可以说他真是,年轻时候还算可以,至少没以后那样儿。但是心里一直都不平衡,以至于最后都那样儿了,做事儿让人看是傻x,所以这个还想和袁绍比?是,最后其人称帝了,到没那天,是个皇帝,袁绍就只是路诸侯。

    袁术最后那样儿,不是因为他本事如何,确实,也是看得出来,投靠袁绍的人才那么多,而且当时就是天下第一实力强的诸侯,没错。但是再看袁术呢,投靠他的人才有几个?真心连一个一流武将、顶级谋士都没有。要是一般般的世家大族子弟混成那样儿,倒也不是不能理解。但是袁公路什么人?那是袁家的嫡子,哪怕说是袁家确实是看不上他很多,但是却改

    变不了其人的身份啊,那都没错。可哪怕如此,却依旧是混成那样儿,和袁本初没法比。这个确实,可以说袁术的本事真心不如袁绍,那没错。别看后者那对付马超、曹操,最后也是败笔、糊涂。但是年轻时候的他,那可真就是个人才啊,确实。而且身份地位在那儿摆着

    呢。是,这个其人是袁家的庶子不假,可架不住袁家多少人都能看重袁绍,这个就没办法了。所以袁术心里是一直那么不平衡,这个也确实,都正常。换成谁,谁能平衡?尤其袁术可是嫡子啊,这个身份,袁绍只不过是庶子,这个在前者来看,如何能与自己比?可家里人就能看得上他袁本初、却看不上自己袁公路,所以说袁术就变成那样儿了,这个也是积累出

    来的。一天两天、哪怕就一年两年,其实也不至于说那样儿,真心都是长久演变成那样儿的,那就真没办法了。可以说袁家大多数人,都看得起看得上袁绍、看重其人,那不假。哪怕袁本初就是个庶子,但是却更看重他,比袁公路那看重多了。确实,这个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其实真是能说明问题啊,不错。而不是一日两日、也不是一年两年,可以说从小到大,

    这个问题就是困扰着袁术,他反正是没办法。自己是袁家的嫡子、袁绍就是个庶子,可家人却更看重其人,而不是自己。这让袁术真心没什么平衡的,他是觉得太不公平了。结果其人最后变成了那样儿,这个也是没办法。袁术变成那样儿,应该说原因有好几个,是啊。但

    是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这个不公平啊,实在让他觉得太不公平了,没错。所以这个最后那真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让其人变成了那样儿,也算是正常。毕竟袁术可不是一个有什么强大内心的人,至少这点肯定是不如曹操,那是。后者那奸雄,绝对有一颗强大的心脏。

    应该说袁术很多地方都不如袁绍,那真是。所以说袁家人更看重后者,这个也不是没道理,是啊。所以也是导致了,最后袁本初有那样儿的实力,强啊、而袁公路就不行了,没实力,弱。当然了,这个分和谁比,反正两人两军一对比,肯定是冀州军强,而袁术淮南军,那就是弱。一个一流武将、一个顶级谋士都没有,话说他好歹也是和袁绍一样儿,都是世家子弟

    啊,还是嫡子呢,就混成那样儿。确实是可以看出来很多问题,那也是。从历史上来说,郭嘉、荀彧那样儿的,都投靠过袁绍,可惜最后不过是觉得其人成不了大事儿,确实也是离开了,没办法。但是哪怕是那样儿,他手下却依旧有颜良、文丑、张郃,那样儿的一流武将。

    也有田丰、沮授还有许攸,那样儿的顶级谋士。所以看看袁本初的实力,手下人才。再看看他袁公路,话说袁术除了能在淮南剥削老百姓之外;拿个玉玺就敢称帝,其他的还有什么了?手下连个一流武将都没有,武艺最高的不过就是纪灵那样儿的,但是他武艺最多二流,

    还在二流里排不到最前面。毕竟二流的武艺,那最高的前几个都是二流巅峰的武艺,那没错。可以说只要是机会到了,就绝对能成为一流武将、大将啊。而纪灵那样儿的,成为二流巅峰将领都费劲,还能成为一流武将?所以说袁术手下真心没什么人才,一流武将没有、顶级谋士更没有。而看看他做的事儿,真心说没有一流武将和顶级谋士给其人效力,这个就算

    是看出来袁术也成不了大事儿了,没错。最后事实也确实是证明了,他就傻x一个,至少多少诸侯多少人,都是那么看的。是,真正了解其人的都知道,为什么说袁术最后那么做了。可不管如何,却也改变不了多少人,就是看他是傻x的这么个结果。其人被多少人就认为是

    傻x,觉得傻x的世界,他们还是不那么了解,也是。当然了,确实也有不少,是知道袁术为何最后那么做,拿个玉玺就称帝。但是不管他到底如何想法,那也改变不了最后的结果。也改变不了多少人认为他是傻x这么个结论,是啊。其实对此,其人也不是一点儿都不知道,但是确实,袁术从来不解释太多,觉得也是没大用。反正自己的目的达到了,这个就够了,

    是啊。他袁本初的官职再大,不过也还只是大汉的一个诸侯罢了。史书上记载的,那也不过是官职,那样儿。但是自己不同,至少史书上写自己,那就是称帝了,皇帝啊。确实,这个就算是个事实吧。至少袁绍没称帝,那没错。而是记载了袁术称帝,但却终究不是历史所承认的,这个也是。不过对袁术来说,确实这个什么样儿,那都不重要了,不错。只要说自

    己称帝了,是皇帝,而袁绍还只是大汉的臣子,自己超过了他,那么就足够了,是啊。要说前者也有自欺欺人的意思在里,这么说也不是没道理。可那就只是他还能做到的,让更多人说自己超过袁绍的地方,然后没其他的了。袁本初超过自己千万次,可自己就要超过他一

    次。这个其实都变成袁术心魔了,真的。所以到最后,临挂了前也还没忘了问,说自己到底是不是超过了袁本初。自己怎么都是超过了他、超过了其人。袁绍终于是比不上比不了自己这么一次、如此一回了。这就是好事儿,哪怕结果是自己和己方的败亡,穷途末路,那也

    没办法。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可是真都知道袁术那点儿想法,不错。而三人怎么说呢,是各自有不同的评价,对袁氏兄弟他们。对袁绍,就这个时代来讲,马超是认为其人年轻时候算是个人物、年纪大了老糊涂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也许确实就像郭嘉说的那样儿,不过事实确实也都那样儿:年轻时候其人是个人物,年纪大了完了,不过终究是曾经的

    北方霸主、这个没错。在这个时代,自己不加上曹操兖州军的话,很难说最后夺取冀州军那么多地盘儿,是啊。而袁术呢,马超确实,认为多少是能理解他的。不过最后称帝的事儿,败笔啊,直接让其人势力直接就走向了灭亡。也许吧,袁术要不称帝的话,最后没准说败亡

    时间要晚点儿,是啊。可直接拿个玉玺就称帝了,也不得不说,天下有几个人能愿意的?就看着你称帝,然后什么动作都没有。那真不是啊,至少除了联合到一起对付他的诸侯外,其他哪路诸侯没谴责下?就连袁绍还有袁家,那都马上和袁术划清了界限啊,这个可以看出

    来不少。因此,他这个称帝,马超认为是最大的败笔,直接就让他和他的势力走向了灭亡。而曹操呢,他是从小就认识袁氏兄弟,袁绍在他眼里,你说算个人物吧,其人肯定没小看小觑过袁本初,那绝对是。但是要说就高看他不少,那还没有。至少曹操就从来没觉得说自己不如袁绍了,应该说自己比其人要强不少,那是。不过他是有个好出身,哪怕是庶子,可却

    也是世家子弟,关键是袁家人看重其人啊,那没错。所以说在曹操那儿来讲,他对袁绍很了解,没小看过他却也没太过高看其人。但是确实也承认,那时候袁绍是北方霸主,这个己方实力可不如人家冀州军。好在是和凉州军一起,最后联合灭了冀州军,真心是好事儿啊,

    都利大于弊嘛,那是。而袁术呢,说实话,曹操真心就没有说看得起看得上他的时候,哪怕其人是袁家嫡子不假,但是连袁家都不看重,你还能指望多少人看重袁术呢?至少肯定没有曹操,那他形容其人是“冢中枯骨”,从这上还看不出来曹操对袁术到底什么个看法吗?

    所以说他就是看不起看不上其人啊,那是。什么叫“冢中枯骨”,汉语意思是形容没有力量的。其实仔细一想,还是那话那样儿,所谓“冢中枯骨”,这个你想啊,就是看着好像挺吓人,毕竟要看到一副枯骨,那么大多数人都得说别吓一跳吧,正常。可实际上呢,就是没什么用。是啊,看着吓人,但是实际没毛儿用,这不就是冢中枯骨吗,曹操形容袁术的。可

    以说在这个时代,这四个字就是袁术的专利了,没错。确实有名儿啊,那一点儿不假。要说他称帝让多少人记住了,那是不假。但是冢中枯骨这个称号,其实也算是伴随着其人,真的。而最后袁绍在孙策的眼里,可以说后者对前者是真心不熟,那可以说没什么熟悉的,那

    可真没错。但是哪怕如此,孙策却也依旧知道,当年其人那可是北方四州的霸主,这个就是绝对的实力,那一点儿没错,是啊。

第五一八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〇九)

    嘴上的话,他确实不会多说,但是心里却也承认,己方实力,那不如人家啊。孙策对冀州军的实力,反正心里是认可的。他对袁绍其人,实在是没什么了解,这个也是。毕竟那就是事实,一点儿不错。连曹操心里都认可当初冀州军的实力,知道己方兖州军可不如他们啊,那是。那么其人都那样儿,更何况是孙策了,确实,嘴上不会多说,但是心里就那么样儿的

    想法。而袁术呢,在孙策看来,真就彻头彻尾是个傻x,这个原因实在是太多了,是啊。从他还没称帝的时候,孙策就那么看的,一直说到了其人称帝时候,对方更是那么看了。并且他是很清楚,话说和自己想法一样儿的,那不要太多啊,真的。可不就是,那除了自己,

    还有不少人,真就说怎么都不是自己一个,那是。那以前的话,确实没那么多人认为,只不过这个“冢中枯骨”,确实这四个字就是袁术的专利。没有说别人是被如此形容,并且最后他是拿着玉玺称帝,真心就没几个不觉得其人是傻x的,是啊。所以说这个也都没错,那

    是……而孙策更是那么认为了,可以说他从一开始,就那么个想法,其人确实,不光觉得袁公路是冢中枯骨,也一样儿是傻x。而拿着玉玺称帝,袁术傻x算是到头儿了,没错。真就是,也许他不称帝的话,败亡的时候还要晚,这个正常,是啊。但是一称帝,可以说掌控着朝廷的曹操曹孟德,他是第一个就得反对袁术,没说的。而其人确实也都那么做的,联合

    几路诸侯,最后是给袁术灭了……如此也算是注定了吧,那是。可以说他称帝,最后的结果就注定了,没错。那时候的袁术,除了实在说是跟着他混的,手下人没办法,其他的,谁不和其人划清界限,没一个不是的。看看袁家、再看看袁绍,就不难知道了。而演义里说最

    后袁术想投靠袁绍,不管到底说如何,至少在这个时代,确实没有,一点儿没错。想来他是那么看不上袁绍,绝对的羡慕嫉妒恨,试问其人还能北上去投靠袁绍?至少这个时代真没有,袁术就只是往北跑而已,没有想着找袁绍的想法。他还能不知道吗,袁本初他们是等着

    看自己败亡、看自己笑话呢……别管历史上其人什么样儿、演义里都如何,至少在这个时候,袁术是真就不会去求袁绍什么的,没错。就看说他要超过后者那么一次,可以说就绝对是不会北上投靠袁本初冀州军。在其人那儿来说,更重要的,肯定不是那些,而且后者他们真心是想看自己笑话,所以还用多说吗?因此,在袁术那儿来讲,不会那样儿就是了。别管

    说历史上、演义里都如何,反正这个年代他是怎么都不会那么做。不过和历史还有演义肯定都有一样儿地方,那都是。就简单说称帝、最后走向败亡,那没大区别。而在最后败亡时候也是刘备给他灭了的,可以说其人第一就是看不起看不上袁绍,这个都已经是在袁术骨子

    里了,那是。然后排在第二的,让他看不起看不上的,那就是刘备,确实。在其人眼里,刘大耳朵不是什么汉室宗亲,就只是个“织席贩履之徒”,这话一直都是袁术挂在嘴边儿形容刘备的。而在他眼里,可不就一直都那么看的吗,那是。应该说从诸侯讨董的时候,其人就是那么个想法了,然后一直都没变过。不过袁术却认识到,刘备比袁绍强,这点没错,他

    是认可的。那么这个其实原因、就是因素很多了,没错。哪怕刘备是汉室宗亲,但是在他那儿,依旧是张口一个“织席贩履之徒”,闭口一个“织席贩履之徒”。其人那么样儿称呼刘大耳朵早都习惯了,那是。而且别说是袁术,就让手下那些个,说实话也真是,听自己主公那么称呼刘备刘玄德,真心都习惯了。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也都那么称呼刘备,是

    啊。所以也是,纪灵一样儿看不起看不上刘备,没有圆辕门射戟,没吕布威胁一下,他可真不会说给刘备面子就是了,真的。因为其人很清楚,自己要依旧进攻刘玄德的话,就等于是不给吕布面子。纪灵怎么都是个武将,他看不起看不上刘备不假,但是对吕布,其人还是

    有些想法的。至少后者那天下第一的武将,可真心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不错。那就是实际、是现实、也是事实,一点儿没错。因此,最后说如何选择、如何做,纪灵还是很清楚的没错,所谓这个“光棍儿不吃眼前亏”,那真是都不错,所以说他最后就那么选择,

    那么做了。很正常,确实啊。不过其人也是,纪灵可以说看不起看不上刘备,但是对方手下,他却不敢小看小觑了,不错。所以说这个事儿都没错,综合了那么多的原因、也是因素吧,最后吕布一个辕门射戟,其人直接就妥协了。可以说纪灵不管说是想还是不想,最后妥协都是注定的。毕竟看看他们三方,刘备、袁术还有吕布,可以说前者还有后者,是怎么都

    不希望和袁术的人马战起来。所以说刘备和吕布,他们想法既然都没大区别,那么最后这个战事就很难说打起来啊。历史演义就是如此,吕布最后来个辕门射戟,是解决了问题。当然了,真说起来,就纪灵自己,他真就想和刘备死磕?这事儿还真是,其实是不一定了。不

    过有袁术的军令在那儿,其人还能如何?好在最后吕布是给了,算是个台阶吧,至少袁公路确实是怪不到纪灵太多了,没错。很大的怨,都转移到吕布那去了。而后者,那绝对是为了自己为了己方啊,别说为了刘备,那太扯了。你让吕布为了刘备,那就是开玩笑呢,真的。

    可真也是,刘大耳朵这个人,也不怎么样儿。至少最后他是没给吕布求情,直接一句话,让曹操下定决心咔嚓了吕布。是,就只从人品这个角度来说,后者不怎么样儿。但是他对你刘大耳朵有不好的地方不假、可你刘大耳朵怎么不说人家一样儿也算是帮过你呢?是,就只从吕布那儿来说,他就只为了自己为了己方,那是。但是其人辕门射戟,算是帮了刘大耳朵

    吧、然后偷袭徐州,也没说斩尽杀绝,把刘大耳朵的家眷都给送回去了。是,其人为了自己为了己方,但是必须承认,吕布是有帮刘备的地方,这个还不好否认。而刘大耳朵一句话,让吕布直接就被曹操给咔嚓了,这个不得不说,其人人品也许比前者强,但是实际就强很多?

    反正马超看不起看不上刘备,那怎么都是有原因的,是啊。反而说他倒是能看得上吕布,哪怕其人人品确实。不过不说历史、不谈演义,就只说这个时代的吕布,他可真是,至少马超觉得,其人有自己的一些苦衷,那都没办法。你说不咔嚓丁原?不咔嚓董卓?马超觉得自己是他的话,估计也会那么做。只是这个时代,其人是认了丁原还有董卓当义父,这个最后

    咔嚓了他们,确实在这个时代,哪怕再有理由,其实也依旧让多少人唾骂,没办法。所以说这个时代也是,至少马超的话,肯定不会随便就拜谁当义父,那不开玩笑吗?但是吕布这个,你要说丁原的事儿,你还能说自己被逼无奈。但是到了董卓那儿呢,还不是你自己乐意去做那干儿子的?所以说马超也是,他没认为对方人品就好,可必须承认,这个时代的吕奉

    先,其实还是他自己可爱的一面,真的。就说当年为了父亲报仇,带千人就敢去鲜卑,这个事儿真心没几个人能做得出来、能做到。关键是最后还成功了,所以哪怕就是丁原,他有不小的意见,但是其人却也知道,吕布真心是立功了,那没错。檀石槐什么人?久在并州的

    丁原还能不知道?他太清楚了,真的。所以哪怕吕布是私自出兵,动兵去了鲜卑,但是立功了,也可以功过相抵。在治军上面,其人就是这样儿。其实真正说起来,这个应该是赏罚分明,功是功、过是过,相抵的话,那就算了。可丁原不光是如此想法,他更多的是想利用

    吕布,还不能一直给他兵权。而其人最后也是那么做的,让吕布认自己当义父、然后让他当个主簿。反正这个事儿丁原是自以为得计、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做得太好了,真的。但是实际上呢,其实就已经算是注定了其人最后的结果,真的。反正吕布那么样儿一个人,你不光说逼迫他,还让其人拜你当义父。就这么一个事儿,如果说你丁原要有好下场,那他

    就不是飞将吕布吕奉先了,真的。然后为了限制其人,让吕布当了主簿,估计这样儿的事儿,可能也就丁原做得出来。反正结果是注定了,他自己不知道、还觉得自己做得好呢。事实证明了一些问题,这个倒是不用多说了。而吕布咔嚓了自己那个所谓的义父丁原,他可真

    心是半点儿后悔都没有,没有。只能说再有一次的话,自己还要那么做。哪怕说天下人多少都唾骂自己,可自己都认了。他当然知道,其实自己没咔嚓丁原之前,其人就已经知道最后结果如何了。但是哪怕让天下人就那么骂自己,可也阻挡不了说咔嚓了对方,真的。由此

    也是看得出来,吕布对丁原的怨恨,真心就已经是不死不休了,没错。丁原属于没有什么自知之明的一个,最后结果注定了,也难怪。不过董卓的话,确实是有点儿倒霉了。不过怎么说呢,说他也算是注定了,可以那么讲吧。因为就算是没有吕布咔嚓他,估计其人最后也得不到什么好处,最后还是免不了说被人咔嚓,是啊。历史、演义还有这个时代,吕布咔嚓

    了董卓是因为女人,这个还真是。演义是因为貂蝉,王允来个连环计,吕布咔嚓了董卓。而历史上和这个时代,都没有貂蝉,可确实,是因为女人,最后让他们反目成仇的,吕布下了狠手。其实也正常,说起来董卓也是,他有比丁原强的地方,那不假,甚至就很多,是。

    可其人最后却也没说和对方有什么大区别,结果都是被吕布咔嚓了,也都是。这个也是他没看清吕布,他到底说是个什么样儿的人,真的。至少绝对不会因为说你是他义父,其人就不咔嚓你了。丁原那不就是前车之鉴?只是在董卓那儿,他肯定不会觉得自己不如对方,是

    对方不如自己,那比不上比不了自己更多吧。但是其人结果倒是和丁原也没大区别,都是让吕布咔嚓的。要说后者也真是,不光说一堆人就看不上他、唾骂其人。吕布妥妥一个义父杀手啊,真的。要不刘大耳朵为什么一句话,直接就让曹操下定决心,就直接咔嚓了吕布,那坚定地态度,真是……其实在曹老板那儿,他想法肯定就是,这吕奉先说投靠自己,然后

    也认自己当义父……其人那可是奸雄啊,吕布是怎么都留不下了。那么这个事儿假设一下呢,如果说当初刘大耳朵是给他求情,让曹操留其人一命,那么曹老板会如何?这个事儿也真是不好假设,但是有一点不错,就是曹操做那对自己对己方有好处、有利益的,他认为利

    大于弊的事儿。所以其实是不一定,其人只要认为留下吕布是利大于弊,那就会放过;认为留下让是弊大于利,自然就不会放过了,可不就是如此。

第五一九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一〇)

    可能有人就说了,你这不废话吗,怎么都那样儿啊。是,这个个人不否认,可从这上怎么都看得出来,决定权在曹操,而不是别人。不是说刘备就一点儿都不能影响到他,是。可以活刘大耳朵一句话,那是直接就让其人鉴定了要咔嚓吕布。如果说刘备是给他求情的话,曹老板不一定是坚定放过或者咔嚓。当然了,肯定是要看二者的结果对自己对己方的好处、利

    益,没错。做那好处大、利益多的。做的都是利大于弊啊,没错。所以说这个那是,不错。这个就是最根本的,是啊。那时候显然,刘大耳朵一句话,就让曹操觉得留下吕布弊大于利啊,所以还能怎么做。其实别说刘玄德一句话影响,哪怕就没有他那话,其人给吕奉先求情,

    只要曹老板认为留下吕布弊大于利,就绝对是义无反顾去咔嚓了其人,那都不错。谁都改变不了他的想法,能改变的,确实就只是只有利弊关系了,没错。咔嚓吕布利大于弊,那么其人是没有什么理由不去做。而咔嚓他弊大于利,这个曹操确实,那真就不会那么干了,是。

    所以说这个事儿那都不错,根本是对曹操对兖州军到底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才是说他最后如何选择的,是啊。因此,其实不管刘备到底怎么说,其实改变不了曹操的想法,那是。可不知道他是没想到还是有自己想法,反正其人最后是那么说出来了,也直接让吕布被咔嚓了,并且后者是记住了刘备,骂他不止啊。不过一想也正常,从吕布那儿来说,

    他是肯定想好好活着的。不过这个前提就是曹操能放过他,放不过就只是咔嚓了。而其人也是,把挺大希望放到了刘备那儿,绝对他给自己求情什么的,能改变曹操想法。反正吕布所想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刘玄德说句求情的话,怎么都是好处多。结果谁想到他却来了那么

    一句,吕布彻底是知道了,活不了了。他确实没想,其实刘备决定不了曹操什么,只是他那话,那可真是……看出来刘大耳朵什么人了吧,在整不灭你的时候,他知道灭不了你,那么肯定不会说像那样儿那么说话,肯定是啊。可到了关键时候,就像那样儿,一句话就必杀。

    由此也是可以看出来不少,真的。看以前的刘备,好不容易从陶谦手里拿到了徐州,可之后呢,是让吕布给袭取了。话说就他一点儿不想夺回来?不恨吕布?真心不可能,就刘大耳朵怎么都想夺回徐州,也不可能不恨吕布。但是他却也没有更好办法,因为从实力上来讲,其人的实力可不如那时候的吕布。并且有一点没错,如果说刘备真带兵和吕布死磕的话,最

    后肯定让曹操捡便宜、好处都是人家的,是啊。因此,他知道自己和己方,那该如何去做。哪怕再想夺回徐州、再恨吕布,可也都得说忍着,没错。其人也正是那么做的,而他和吕布、或者说吕布和其人,都是彼此相互利用罢了,这个也是,一点儿不错。刘备利用吕布、吕布

    也是一样儿利用他,他们就是彼此彼此,各取所需,那是。但有一点,那却一点儿没错,就是刘备是真心忍了,那一点儿不假。因为他也知道,自己可没那本事、没那实力,一下就咔嚓了吕布,没有。所以说一直不忍着,那也不对了。而等到最后曹操问他的时候,其人知道,机会来了,给吕布必杀,一句话,说出来是必须的。刘备也都那么做的,结果吕布完了。

    是,那时候刘大耳朵没多想,之后他是想到了,实际上自己如何说,其实都改变不了曹操最后的想法、决定。而他是直接咔嚓了吕布,显然确实就认为留下其人是弊大于利、而咔嚓了其人是利大于弊啊。这点刘备很清楚,而且他是必须承认,这个自己哪怕是那么说了,让吕布那么骂自己,可自己却半点儿都没有后悔,不错。毕竟那时候吕布让自己求情、曹操问

    了下自己,那么能让前者必杀的话,这个自己没有什么理由不说出来的。其实刘备很清楚,在曹操那儿,那都没什么,他可不会在乎在意这个。其实自己放过不放过吕布,真心对其人来讲,那不重要。可自己的话,在吕布那儿,他自然是觉得重要了,不错。因为其人看来,

    就因为自己一句话,最后让曹操咔嚓了他。其实就算是自己为他求情,试问曹孟德就能改变自己的想法?第一个刘备就不相信,觉得其实自己哪怕就是求情一句话,也改变不了他要咔嚓了吕布的想法、最后其人还得那么做。只是在吕布那儿,他不会骂自己,也就是那样儿。

    可那样儿,其实不是刘备想要的,哪怕他也知道,自己其实改变不了最后的结果。可必须承认,其人对自己那么一句话,一点儿都不后悔。哪怕实际上是,让吕布那样儿。可有了一句话必杀的机会,刘备刘玄德刘大耳朵,他是怎么都会把握住的,是啊。其人不会错过那么个机会,哪怕最后是想清楚了,实际如何。其实那都不重要了,刘备觉得自己是难得做了自

    己想要去做的,是啊。可以说就想那么说,所以自己那么说了,结果也自然是……而最后,他是觉得挺好。为什么那么说呢,就是其人也认为,可以说就是因为自己那么一句话,可以说让曹操一下就下定决心咔嚓了吕布、直接就想到了,那么做那才是利大于弊。而刘大耳朵

    更清楚,如果说自己沉默不语、或者说就给吕布求情的话,可以说绝对能让曹操稍微想那么一下,但是却也不会说很久的时间,真的。而最后他依旧是下令咔嚓了吕布,这个结果却不会改变啊。除非说其人是认为留下吕布,那利大于弊,但是显然,真心不是那样儿啊,那

    不是。因此,改变不了结果,刘备其实就只是觉得自己一句话,那是加快了曹操的想法,是啊。因为没有那话、或者自己求情的话,曹操肯定还得说是想一下,那是。也许这个是要想一会儿、甚至再多点儿工夫。可有一点没错,就是他可真不是那种会因为这个而耽误时间的人。至少其人可以说还是会很快就决定下来的,是啊。如果说这么个事儿都慢慢的话,那

    确实也不是曹操了、不是他曹孟德啊、其人真心不是那样儿。所以说哪怕就是刘备,他也不是不知道、不清楚,没错。可以说这个还得说他其人了解自己敌人,应该说那时候的曹操都没那么了解刘备,可后者确实,是有前者有不少的了解了,是啊。或者这么说,曹操没把

    刘备当成自己必须灭的敌人,至少那个时候没有。但是之后,刘玄德又是夺徐州、最后又是跑了的,那时候的曹操,确实,他就想着是要灭了刘备。在许都时候,有人建议过他,咔嚓了刘大耳朵,但是郭嘉就劝说曹操,怎么都不能动刘备。这个也说了,后者的话,他在许都没事儿,真心从侧面来说,也得是感谢下郭嘉,那是。演义里不就是如此嘛,后来煮酒论

    英雄,刘备就装傻……可以说他装傻还真是麻痹了曹操,反正演义里,其人还不是在那谁的眼皮子底下跑了,真是。所以说刘跑跑,那绝对不是吹出来的,是人家有实实在在的成绩,那没错。可以说曹老板都拿他没办法啊,那是。其人最后那可真是前者两大心病之一,可不。最后曹老板怎么说的,没自己的话,大汉都不知道多少人称王、多少人称帝?然后天下诸侯,

    让自己给灭的,就剩下两路了,自己是没灭了他们。一路就是江东孙权,自己拿其人其势力没办法。另一路就是西蜀刘备,自己这辈子都没灭了其人。是,从曹操那儿来说,自己是赢对方多少次,可一样儿,他也是赢过自己不少。可自己却没灭了其人,怎么说都是遗憾啊,

    是。如果说能灭了刘备,曹老板真心就不觉得有那么多遗憾了,怎么都是少,确实。如果说灭了刘大耳朵,天下就只剩下一个孙权,那么再灭其人其势力,其实真心都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当然了,就是先灭了孙权江东军,之后再灭刘备,也真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儿

    了。这个就是,毕竟那时候,那可是孙刘联合到一起对付曹军,一起对付北方。可以说从这上也看得出来曹操曹军的实力,哪怕刘备、孙权的联合,其实双方也不能说就一下分出胜负什么的。哪怕魏灭蜀,那都是什么时候了?灭吴呢,更晚?这个也得说,魏没曹操、蜀没刘备、最后吴也没了孙权,三国中更多的人物也都没了,三国后期没意思。就只是说分久必

    合,那样儿。三分归晋,司马家族有贡献不假,可必须承认,他们那样儿,不用多说了吧。功劳什么的,能和他们过错比?两晋都什么样儿,不用在多说了,司马家族的人,就是罪人,不用洗了。当然了,可能就换成说其他人,也未必就好,是吧。可就是你司马家族的人当皇

    帝的,也别想着假设什么的了。但是看看如今的马超,就知道不少了,他哪怕是不想着统一的大业,确实也得说是解决了北方异族的问题,没错。孰轻孰重,其人还是分得清楚的,是啊。如果说没那么样儿的想法,确实也不会说是现在这样儿了,那也都不错,所以说……

    分得清楚、看得明白、透彻,是啊。北方异族,那怎么都是大敌,一点儿没错。怎么都是那话那样儿,就兖州军也好、是江东军也罢,他们怎么说都不可能灭了大汉的那么多百姓。而北方异族却会,如果说可以的话,他们确实是不觉得灭了所有汉人是什么事儿。但是更多的,对方肯定是要利用汉人,这个没错。北方异族的想法,是要咔嚓了一部分汉人、那是必

    须要屠戮的,一部分,少不了。而另一部分,就是他们要利用的了,一点儿没错。所以说如此就是北方异族的想法了,因此,马超、曹操还有孙策,可能说不把他们当大敌吗?大汉的诸侯,那再如何,却没有说一个要灭了汉人的,没有。是,这个利用百姓什么的,确实还

    少不了,太正常了。但是再如何说利用,只要不像秦朝那样儿徭役太重,其他的是什么事儿吗?至少要和屠戮百姓比,说起来就老百姓的话,他们更想说自己被利用,而不是说被屠戮了,没错。因此,这个就算是他们都知道该如何选择,真心是不怕被利用啊,就怕没什么

    用。真是,这个不是所有老百姓,但是很多、或者说大多数,还都是那样儿想法。而且也真是,你问他们,到底说被利用、甚至说被剥削,和被屠戮比起来,这个显然他们会选择前二者,而不是最后那个,是啊。这个怎么说被利用、被剥削,却也都活着,那是。可被屠戮了,那就真是被咔嚓了,没活着了。在老百姓看来,真就是活着更好啊,没错。那个什么好

    死不如赖活着,这个话太有道理了,真的。反正老百姓就是那么想的,也许你还不能说是所有,但是大多数、绝大多数,那却都是那么个想法啊,主流。所以说这个肯定也都不错,你要觉得不想被利用、不想被剥削了,想被咔嚓,那样儿怎么都不会是主流、不会是大多数

    啊,没错。当然了,如果说能选择的话,他们肯定会想这个自己不光说不被屠戮,也一样儿是别利用、别被剥削啊,那是。

第五二〇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一一)

    老百姓也是,想着对自己更好的事儿,那都没错,人之常情啊,是。但其实不会有那么好,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啊,哪怕就是老百姓,他们也不是没人不知道。确实,知道的,那都知道了,不错。所以说这个也是,想法还是好的,想着对自己好。但是实际情况呢,肯定不会说和自己所想一样儿。能少利用、少剥削你点儿,其实就不错了,真的。凉州军、兖州军还有

    江东军,他们在这上,其实都没什么不同。哪怕就是马超都知道收买民心,可要说不利用、不剥削点儿百姓,那真心没有,只是说实际比兖州军还有江东军,比他们少罢了,那样儿。而比起三路诸侯来说,世家大族、豪强地主还有富商巨贾,他们可以说利用、剥削百姓更多、

    更严重,那是。对此,就算是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其实也都没太好的办法。毕竟那些势力可都控制着不少的百姓,都属于他们自己的财产。之前让他们拿出来不到三分之一,这个都是费劲了。三十年来,他们可就做了那么一次。而下一次什么时候,那真是不知道啊,

    不错。可不就是,三十年啊,就那么一次,那确实。马超凉州军、曹操兖州军还有孙策江东军,他们确实都有三十年了,甚至都超过了,没错。就孙策江东军,他是没带领江东军三十年,这个却还得说加上他父亲那些年,那都超过三十年了,是啊。所以说这个都没错,三方三十年啊,才做了这么一次,显然,他们也是不想说就把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富商巨贾,

    把他们给得罪完了,不错。毕竟之前看那逼他们那出来近三分之一的藏匿人口,不到三分之一。这个就是马超、曹操还有孙策、凉州军、兖州军、江东军,他们所认为的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富商巨贾他们的一个底线了,是。而结果也证明了,他们所想没错,确实,那不

    到三分之一的藏匿人口,确实是这个时候他们的底线。至少那些势力中有有意见的,那少不了啊,确实。可一样儿,更多的其实是中立的,哪怕说拿出来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藏匿人口,就是老百姓,但是这个所谓也是花钱买平安,这个世家大族、豪强地主还有富商巨贾,他们

    可以说都是认可。有意见少不了,正常,但是却没有说直接反抗的,那真没有。最多就是背后说几句反对的话,那就是了。其他的,绝对没有说因为这个而反抗三方的,那真没有。还是那话那样儿,可没有哪一方势力活得不耐烦了,想让马超凉州军、曹操兖州军还有孙策江东军,他们的一方灭了己方,那可真没有。那样儿不就断了传承,家族的延续没有了,那

    不就是罪人?可以说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富商巨贾他们看重好处、利益不假,这个和马超、曹操还有孙策,和凉州军、兖州军、江东军,和他们确实也没区别。可看重好处、利益归看重,他们更说是在乎在意家族的延续。真是,只有说家族延续下去了,才能说是怎么发

    展啊,不错。那样儿才能说是得到大好处、更多利益。家族都没了,你还能说什么?是啊,那都没什么用了。所以肯定还是保住家族最重要,然后再说其他的。当然了,那些顶级的世家大族,可以说他们不会就真被灭,不说还有不少的旁支,就是关键时候为了家族延续,最后肯定是要跑点儿人,至于说多少,那真是不一定了。而只要说跑了,那就算是能把家族延

    续下去,只是估计不一定能再次成为什么世家大族、豪强地主还有富商巨贾了,估计成为家族都费劲。而且马超还有孙策,他们倒都不是那种斩尽杀绝的人,就曹操那样儿的奸雄,确实是。不过显然,他们都不太可能说和那些顶级的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富商巨贾,和那些顶级势力有什么大矛盾,最后还彼此不灭可对方都不休……那不会有,就看如今需要他们

    到时候统一战线,一起对付北方异族,可以说马超、曹操那儿,他们就不想说还灭了那些顶级势力。可以说为了对付北方异族,马超都不想着灭兖州军了,知道灭对方都得说是在对付北方异族之前啊,那是。倒是灭江东军,那却是必须的了。所以说这个其实都是,马超和

    曹操,他们如今对顶级势力的态度,那反而是希望他们多点儿实力,真的。至少那样儿的话,到时候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了,这个己方大汉这边儿,确实实力也都高了,是啊。他们顶级势力要都没什么实力的话,这个不直接就说明大汉这边儿没什么实力吗?统一战线后,就

    没实力啊。所以说在马超和曹操/他们那儿,反而倒是觉得顶级势力有更多实力,这个倒是好事儿了,真的。至少他们有实力,这个可以说不是对己方有威胁,而是有好处。那么如此的话,马超和曹操,他们自然就是这么个想法了,有实力好啊,那是。并且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富商巨贾他们确实也是,都想着自己有实力,那绝对是好事儿。可以说那些势力,

    确实没那么都想法,可确实也想了,这个最近的、最简单的。那可以说只要己方有实力,这个马超凉州军、曹操兖州军还有孙策江东军,他们不会和己方多合作吗?说白了,只要实力达到一定程度,哪怕说三方不那么情愿和己方多合作,但是他们却也都会那么做,是啊。

    这个属于是必须那么做的,确实。你有实力,可以说哪怕就是天下三路诸侯,那都会给你一方面子,那是必须的。并且绝对少不了你的好处,那是,这个也是啊。确实,他们想法没错,真就是那样儿。至于说为什么,其实原因好几个,主要就是有实力肯定就能说上几句话,

    这个比较基本了。看天下三路诸侯,马超凉州军有实力,所以看着他哪怕是没有朝廷的敕令,但是马超自己给自己封个凉王,天下却依旧是承认的。为什么,还不就是因为实力,凉州军有实力啊,他马超一个凉王,天下就认可。而反观江东军,确实没有实力,所以孙策来个吴王,基本上出了扬州就不太好使了,真的。可哪怕如此,这个称王缺依旧是让曹操和兖

    州军大为不满,双方联盟的裂痕,真心又大了,没办法。反正还是那话,一个称王对孙策来说,只要曹操有、马超也有、那么自己确实,不会没有。并且他们速度那么快,就称王了,这个自己速度也不会慢,没错。毕竟只是称王,自己给了扬州地界的世家大族、豪强地主还

    有富商巨贾,给他们足够的好处,那些势力那是怎么都支持自己称王的。而最后也证明了,那确实是,并且真是认可了自己这个吴王,那么这些真心是够了。至少孙策是那么认为的、而江东军他们也是如此觉得的。其实正是,那么做,对孙策对江东军他们来说,还真就是好处大、利益多,真心利大于弊了。所以说还有什么理由就不去做呢,因此,曹操称魏王、马

    超也来个凉王、最后孙策马上就跟上个吴王,一切也都在意料之中,是啊。反正在马超看来,曹操称个魏王,朝廷承认的,天下认可。可以说这个也算是妥协的结果,是刘协与曹操的妥协、也可以是曹操与兖州军众人的妥协。可以说其人不是不想称王,马超自然不会认为就他那样儿的,真心不想当魏王。不要小看奸雄,称王什么的,其人绝对有那想法。是,不

    一定是这个时候。毕竟曹操没说就来个大胜什么的、兖州军更不是天下最强实力,那都没有。但是兖州军手下,除了荀氏叔侄之外,其他的可都支持自己主公当魏王。因为只有说曹操当了魏王,那才能给他们更大的好处、更多的利益啊,没错。不当魏王,自己主公也还只

    是个魏公,能给他们的官职,那都有限啊。于是曹操称王了,朝廷承认的,因为这么个事儿,荀彧是病逝了,也没办法。之前其实前者称公的时候,他就有点儿意见,不过没多说,那并非是其人接受不了。但是称王这个事儿,荀彧是真心接受不来,他是清清楚楚记得刘邦

    的话,大汉多久没异性王了?曹孟德这么做,大汉可以说就真剩下最后一口气儿了。可不是吗,这个时候的大汉,对三路诸侯,都是王的诸侯,可以说真心就没有什么好处了。以前还能给点儿,等都是王了,真心就没了。实在是这个是东汉末年,大汉朝廷只是傀儡而已。如果说是太平盛世,那么朝廷能给的好处多了去了,哪怕你是王爷,朝廷一样儿能给你好处

    啊,是。但是这个末年、一个乱世,朝廷给不了你什么好处了,你已经是王了。大汉最后一口气,这个谁称帝,就彻底灭了大汉朝廷。而刘协也清楚,所以他真心期望着马超凉州军被灭最好,但是显然,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都没那本事。就得说是尽量吧,凉州军能晚点

    儿灭了兖州军,马超晚点儿称帝,那就是好了,真的。那样儿的话,大汉是能晚点儿被灭啊,是。刘协说期望的,也就是这样儿了,是啊。可以说其他的,好像也真是没有。他倒是想,马超和曹操、凉州军与兖州军一直就那么相持下去,不过好像不太可能。自己期望那个,

    那还真是不如想曹孟德其人长寿呢,真的。这个也算是刘协的一个希望了,真的。还是那话那样儿,太tm讽刺了。很久以前,那时候他是刚被曹操当成傀儡,可以说刘协是巴不得曹操别活着、早没了早好。结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是真心想着曹操长寿,真的。因为只有那样儿,大汉才能说不被灭。早都寄托在其人身上了,一个曹贼、汉贼。可以说就是

    曹操,很多原因决定了,他不会灭了大汉。可马超孙策,很多原因也决定了,有机会的话,他们是一定会灭了大汉。由此也确实说明了不少问题,天下三路诸侯,刘协肯定都认定是乱臣贼子,一直都是。可是一直以来,把他把朝廷当成傀儡的曹操曹孟德,其人却不会灭了大

    汉,这个真是。但是马超和孙策,别给他们机会,反正时机成熟了,他们可不是曹操,确实是会灭了大汉,如此。孙策不多说,就马超的话,只要灭了曹操兖州军一统天下,最后肯定都是要灭大汉的。不那么做,手下都不会同意啊,所以说他到时候,还能不会灭了大汉?

    因此,这个事儿其实也是,真正说不会灭了大汉的,反而是那个曹贼,而其他两路诸侯,在刘协那儿来说,虽然没控制着自己和朝廷,但却也都是乱扯贼子,而有比曹操还不好的地方。不光说他们不像前者那样儿,就刘协更知道马超对他的态度、对大汉的态度,实在是清楚。而其人也知道孙策对大汉的态度,没错。因此,这么来看,曹操曹孟德,虽说他真是,

    把自己和朝廷,都给整成了傀儡,那确实都是。但是天下三路诸侯,却也是唯独他不会灭了大汉,而马超凉州军、孙策兖州军,他们却都会,只有有那个机会。所以说这个还不讽刺吗,太讽刺了。曹操这个人,不管怎么说,就这个时代,马超都认可,他是对大汉有贡献的,

    反正自己是不如,真是。自己不是为了大汉,就只是为了自己为了己方而已。是,曹操也为自己,可他对大汉有贡献啊,这个抹杀不了。

第五二一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一二)

    别管现在到底什么样儿,就只说对待大汉的态度上,曹操比马超比孙策他们都强,这个也是事实。就看前者不会灭了大汉、而后者都会,这个就已经是根本的区别了,没错。所以说这个就是讽刺吗,之前都说了。把大汉皇帝朝廷当傀儡的,反而不会灭了大汉。而没那么做的,确实就会。所以说刘协想着曹操长寿,真心是有道理的。就如今来看,可不就得说那样

    儿,是啊。曹操不长寿,他觉得兖州军很快就得被马超凉州军所灭,最后其人称帝……刘协太清楚了,这个前者都不是后者对手,更别说他儿子了,那是。马超超过曹操,那真不错。所以后者儿子不如自己,更何谈去和前者比呢?所以说真是,曹孟德其人不在了,大汉基本

    上也快被灭了,刘协很清楚。因此,他怎么都是希望好的,是啊。其人想着曹操好,哪怕他确实,刘协那儿永远都是汉贼、曹贼,乱臣贼子。可其人却不会灭了大汉,这个就是根本。而马超还有孙策,他们却会,这个是他们和曹操大不同的地方,所以刘协能怎么想,其实简

    单。他是怎么都不想大汉被灭啊,那是。别管以前都是什么想法,反正现在其人就是这么个想法,没错。大汉不被灭,就是好事儿了,如今就是。晚被灭就是比早被灭好,那都是。可以说这点在刘协看来,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他就是如此想法了,真是。什么振兴大汉、匡扶大汉,那些早都不想了,不错。就只想着大汉能晚点儿被灭,而这个就看曹操兖州军的

    表现了。可以说其人肯定以前没想过,最后大汉被灭与否,居然还是要看那个曹贼、汉贼……只有他支持住了,那么就基本上没大问题了,是。如果说其人顶不住马超凉州军的进攻,或者最后很早病逝,那么大汉也就没了,确实。曹操没了,大汉就没了,刘协也真是太

    清楚了。而只要他好好活着,那么可以说就有大汉,真的。这个他还是清楚的,是啊。有其人在,那么就有大汉。哪怕大汉已经给不了曹操和兖州军他们什么哈好处了。一样儿也是给不了马超凉州军、孙策江东军好处啊,那是。但是前者去不会说灭了大汉,后二者却是会。

    这个就是根本的区别,那不错。至少在刘协那儿,他就是如此想法。这个确实,曹操曹孟德什么人?哪怕他确实,其人是奸雄不假,这个是天下公认的,哪怕曹操自己也是认。可说起来,这个“乱世之奸雄”前面可还有一句话呢,是啊。“治世之能臣”,这个却是怎么都不能忽略的。他以前是真心有大汉的,绝对一个忠臣,那没说的。其人可不就那样儿吗,但是

    人总会变,尤其天下早就不是什么治世了,都成为了一个乱世,那么你还指望曹操不当奸雄,还当他那能臣?可以说其人没有那么大本事,还能匡扶起大汉来,真的,没有可能力挽狂澜了。别说是他,就马超都不好使,真的。大汉走到如今这么一步,说起来是彻底没救了。

    哪怕就是刘邦、刘秀再世,他们最多能说把大汉更晚被灭,而其他的,好像也真是做不到。毕竟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那绝对不是随便去说的。你必须承认,它是有道理的,不错。大汉四百年,有西汉、东汉,其实已经是够了,至少绝对是合久了,那是一点儿没错。所以说还能不分吗?肯定得说是要分啊,就像如今这样个,乱世来了,最后来个三分天下啊。

    一切都正常,至少马超就这么看。还是那话那样儿,如果说他穿越一个太平盛世,除了清朝,其他的,他是不会举旗起义的。当然了,要是元朝什么的,他也不可能老实。不过显然,其人是不觉得自己能穿越到那个朝代。所以既然来到了东汉末年,你说自己要什么都不做,确实就不对了,真的。现在这样儿,那才能说正常啊,确实。不这样儿,那可不就不正常了,

    是。在马超看来,太平盛世,除了说异族的之外,其他的自己不可能说不老实。而真要是穿到了元、清那样儿的朝代,那确实不管什么年代了,自己要老实去生活,那就对不起是个汉人了,真没错。元朝、清朝时候,汉人都什么样儿,这个都不用多说了吧,所以这个也真

    是。老实就对不起自己那么个身份,真的。只有说不老实,那才对、才正常啊,可不。而其他朝代,可以说都已经末年了,自己也不可能选择老实啊,那没错。该怎么做,他还是很清楚的。就看如今这样儿,真心也不难知道其人的一些想法了,那是。所以说这个肯定也是,

    那……必须老实不了了,是啊。这个肯定也是,那不错。至少说这个肯定是,那绝对是。太平盛世和乱世,怎么都不同啊,根本上就不一样儿,是。因此,怎么做,马超心里还没数吗?那怎么可能,就得说是那么做啊,他清楚。可以说这个肯定是,其人还是知道的,那是。赶上了,这个有什么的?确实就是没办法了,所以这个也是,就是那样儿啊。所以这个那……

    东汉末年,既然说来都来了,那么还能如何?让马超老实,那肯定不可能。而且还真是,你想要保住更多的,确实就得说是争霸天下,如今这样儿才行。至于说要投靠哪一路诸侯,从开始他也没那想法啊,确实。其人所想可就是争霸天下,而不是投靠谁啊。而除了曹操,

    马超是真心看不起看不上哪路诸侯啊?看孙策,他也不过就只是有那么点儿欣赏而已。可以说其人是不会投靠孙策作为手下。连曹操,马超都不会投靠你,更别说是对他孙伯符了,是啊。因此,这个事儿也是,连能看得起看得上的曹操,他都不会当其人手下,所以说这个……

    其人一直都是那么个想法,是啊。天下就没有诸侯让自己投靠了,那么除了说争霸之外,还有什么了?并且还得说,当初自己老师也是,可以说让自己绝对说是更下定了决心。他说自己能得天下,那就够了。必须得说,真是给马超增加了不少信心,那绝对是。所以说他还能不争霸天下?不可能啊,那肯定是。其人从小就那么个想法啊,所以说这个也都不错,那

    确实。都那样儿了,要说还不争霸天下,那也都不对了。对马超来说,就是需要那么做,那么做就是好处大、利益多的事儿,那不错。结果事情也真是那样儿,可以说就是利大于弊了,没错。而如今来讲,他是一点儿都没后悔的地方,都没有,这个肯定是。其人也是觉得,

    那都挺好。现在对自己对己方,那都是满意的,确实也是。可以说早灭了江东军、早解决了北方异族、早灭了兖州军,最后一统天下,如此。那是比什么都好,是啊。那样儿的话,可以说自己的目标、目的那就都达到、达成了。不过也真是,没那么简单、容易,一直都是。就第一个,都得说是己方训练好了水军,然后再说啊,那是。其他时候,就等着江东军他们

    给己方机会,那是别说了。肯定没有啊,那不错。就得说是孙策与江东军,是不会给马超凉州军什么机会的,那一点儿都没有。就只能说,等着己方真就训练好了水军,确实就是去灭江东军的时候了。没有训练好的水军,确实就没有去灭江东军了。所以一直以来都是,他就肯定不会说灭江东军啊。没有水军,己方确实是不知道要损失多少,那都不错。可以说这

    个一点儿没错,就因为这点,其人是一直都没那么做啊。所以要不然的话,马超就早带兵去灭江东军了,不错。就只能说水军没训练好,他也不可能出兵,这个就是最基本的了。还是那话那样儿,其人知道、曹操也清楚、自然孙策也都了解了,那是。因此,就是这么个情

    况,这个肯定是。如果说能早说去灭江东军的话,马超早都那么做了,是。可显然,一直都没有啊,确实。这点是孙策和江东军最愿意的,是啊。曹操也是,他和兖州军一样儿是乐于看到,不错。所以说这个肯定也是,那都是。因此,这个事儿就那么样儿了,一点儿没错。

    不过其人如今就想着说早点儿出兵去豫州,这个肯定是如今情况了,那没错。去豫州战啊,是好事儿。但是显然,没那么简单啊。现在就是那样儿,想着早去了,那是早好。不过如今这个就是,所谓是“欲速则不达”,那确实。如今来说,还没准备好,但是马超却也知道,其实己方不会说再准备更久了。还是那话那样儿,肯定就说这个是,那就肯定是,己方去进

    攻豫州的时间,那越来越早了,那是。而自然灭江东军时间,那也是越来越早了,是啊。所以说这个肯定也是,都不错。至少马超是满意的,没错了。如果说不满意,那就不是这样儿了。可以说不那样儿的话,不怎么样儿啊。如今就等着己方说彻底准备好了,去进攻豫州。

    显然他也知道,就曹操还有兖州军,他们确实也等着己方去进攻呢,真的。就看他们也一直都没什么大动作,可不就显然是有想法吗,不错。如果说这个他们还不想着好,那肯定是。己方去进攻豫州了,这个兖州军,曹操会马上就把他们人马带过去阻截己方,那是。所以说

    这个肯定也是。他们不就等着己方去进攻吗,其人还是很清楚的。如果说曹操和兖州军,他们不知道己方去进攻豫州,话说他们就不会去进攻己方地盘儿?可以说他们确定己方不去进攻,那就真是兖州军来进攻己方了,是啊。但是知道己方要去进攻豫州,而且还会很快就去,所以说曹操和兖州军,他们不会准备?肯定就是有啊,如今不就是那样儿吗,马超知道,

    他太清楚了。可以说有一点没错,就是要赶紧带兵去进攻豫州,这个是必须的。如果说,己方要慢了,确实也就都是问题。所以说其人也是,那么样儿想法。慢了的话,肯定不好,那都没错。还得说是加快点儿速度,只是自己也没说那么着急,是啊。那快了的话,实在真

    太快了,那绝对也是要出问题,真的。就现在这样儿,其实都挺好。如果说自己下令就加快速度,那么肯定也是,自己就现在都能马上带兵去进攻豫州啊。可以说别讲去进攻兖州军地盘儿的豫州了,就是去进攻扬州,那也不是不行。对马超来说,那确实就只是自己几句话

    的事儿。不过这个时候去进攻扬州,去灭江东军,那样儿一来,己方损失肯定不会少。虽说他不认为己方会伤筋动骨,但是己方损失,这个却一样儿是其人不能接受的,不错。如果说己方损失少,那么怎么都好。那样儿的话,马超就得马上带兵去进攻扬州、去灭江东军,是啊。可惜,这个没有那样儿,己方去了,损失就不会少。那么他就不会那么做,至少现在

    是真不会啊。而只有说己方训练好了水军,到时候就真可以去灭江东军了。可那个时候,到底说是什么时候,真心也是不一定。还是那话那样儿,就看甘宁的了,有其人在,训练水军,自己是不担心太多,只是想着早点儿结束,那确实是都好,显然啊。马超看到事儿,一

    直都那样儿,可不?可以说己方还是没准备好,那确实都没办法了,只有准备好了,那确实什么都好了,可不是。

第五二二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一三)

    就等着水军训练好了,再去灭江东军啊,那是。少不了,必须的。没什么机会的话,那还不就得说靠着这些,没错。不训练好水军,谁实话,马超是真心就不会去灭江东军了。一直都对付兖州军,那也都没办法,是啊。有选择的话,谁不想柿子就挑软的捏呢,他也没区别。可实际上,真就没什么更好的选择,真的。因此,其人也不是不知道,这个结果,反正就如

    今这样儿了,那也是。可以说一切还都在所料之中啊,不错。一切还都是正常的,确实是。马超想到了,那都是。对付不了江东军,因为去进攻,那就是灭他们。而占据扬州的郡县,他是觉得没大意义,真的。所以说其人都考虑清楚了,只要说己方水军训练好了,那么就带

    兵去灭江东军,这个是必须的。马超就是那么期待的,而在这之前,确实就是要好好去对付兖州军,那没错。从豫州开始,他也知道,确实是己方一统天下前进脚步。多少要看曹操和兖州军的,反正己方是不可能据有豫州全境,自己也没说必须那样儿。但是却不得不承认,

    这个其人清楚啊,己方一定会占据豫州郡县的。最后就只是多少的问题,那都不错。显然马超是想多占据兖州军的郡县了,不过看曹操和兖州军,他们到时候肯定要阻截己方、全力那样儿,那么也是,己方可真是占据不了太多的地方啊。肯定不会是全境,他都没想说是进攻豫州所有的郡县,其人没那个想法。所以在马超和凉州军他们那儿来说,己方也是尽力就

    好,是啊。哪怕最后实在说也是占据不了兖州军豫州太多的郡县,可好歹说己方努力、尽力了。那肯定都少不了,确实。如果说连努力、尽力都没有,那么最后也别说是什么好处、好事儿都是你的了,那可不是啊。哪怕就他也都不是那么样儿的想法,可以说己方最后进攻,

    灭了江东军是一定的,这个少不了、错不了。但是确实,到底最后损失多少,那其人也不清楚。马超只能说是己方尽量少损失,那最好。那样儿他都是满意了,其人是那样儿。不过就只是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不满意罢了、而且确实,那遗憾就多了,是啊,所以说这个……

    想法不同,结果是一样儿的、而只是过程不同罢了。都想着说对自己对己方好,那是。这个马超、曹操、孙策,他们可真心没大区别啊,不错。因此,这个事儿一直都是那样儿。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不可能说等着马超带兵来进攻、灭他们。那不可能,就只是说越晚越好啊,那是。那样儿的话,至少己方的机会,那其实是越来越多了,不错。那是孙策和江东军,他

    们想看到的,是。马超和凉州军,他们反而是想着早点儿了,这个自然。那是相反的,确实。曹操呢,他和兖州军更多还是站在孙策江东军那边儿。不过哪怕马超和凉州军很快去灭江东军了,他也不会多说什么,一切还都算是在所料之中啊。只是如今来看,说马超和凉州

    军,他们却还不会很快就去进攻扬州、灭江东军。实在也是因为他们水军没训练好啊,这个他没有什么不知道、不清楚的。还是,其人还有兖州军,那都了解。不过也是,肯定不会说期望着凉州军水军马上训练好,然后去进攻扬州、灭江东军。那肯定都没有,反而曹操想法,还真是马超他们越晚去越好了,那自然。他与孙策还有江东军,其实想法都差不多了。

    都正常,是啊。如果说想法都不同,那倒是不太正常了。就像马超带兵去灭江东军时候,曹操最开始肯定是要带着兖州军保住江东军啊,那是。只有说真保不住了,也是没办法,最后发现灭了他们对自己对己方利大于弊,他自然就不会再想着保住江东军了。其人就只能说和马超凉州军一样儿,最后都是灭了江东军。这个也不是说一次两次了,太多了,曹操就是

    那样儿想法,从来都没改变过好吧。因此,对他来说,马超什么时候去灭江东军了,这个其实也可以说真就是让天下又少了一路诸侯。从三分天下变成了二分天下,己方和凉州军,一起分了大汉。还不同的是,己方没人家那样儿的实力,相同的是都当着北方异族是大敌,

    他们大举南下了,这个怎么都是要阻截对方,是啊。其人如此想法,也依旧是没变过。大是大非,已经可以说是脱离了这个利弊关系。说曹操哪怕认为弊大于利的,他都会主动去做,那么就是这个关于北方异族的事儿,是。利弊关系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比那重要的,是……

    弹汗山的凉州军细作,也是包括在北方异族地盘儿上的凉州军细作,他们都不断在进行着污染河水的行动。反正这个是少不了的,可以说当初从自己主公那儿学到了这个后,凉州军细作就算是把这事儿发扬光大了,真的。并且他们不光说就只有污染河水的行动,还有其他的。比如说也让北方异族圈养的动物,让它们接触那些病死猪、牛、羊,那些动物的尸体、

    腐烂的肉。甚至直接就给它们吃,为了让那些动物更多病死,甚至说传播出来瘟疫,凉州军的细作,那真都是拼了。结果效果还算是明显的,至少北方异族已经开始有人得了瘟疫……不过他们自己确实,还是不知道、不清楚啊。虽说不是从鲜卑弹汗山开始的,可也是从鲜卑

    地界开始的,就从中部开始了。鲜卑和大汉其实差不多,这个差不多不是说别的东西,就只是说三方。大汉的三路诸侯的分布、三分天下是:马超占据了一半还多的领土,整个大汉分一半,东西两部分的话,凉州军地盘儿是占据了整个西部(除了九真和日南)。并且东部

    的话,并州部分、司隶部分、荆州部分还有交州部分,那四个地方都是马超凉州军的地盘儿,是他们的。所以凉州军又成了天下第一大势力、又是天下最强的实力(大汉)。而曹操兖州军呢,除了凉州军的那四块儿地方还有孙策江东军的扬州之外,东部其他的州那都是他们的。分别是:幽州、冀州、兖州、青州、豫州、徐州,这些州都是兖州军的地盘儿(西部

    有九真和日南两郡),那没错。所以曹操兖州军,那妥妥的天下第二大势力、也是天下第二实力诸侯(大汉)。最后的孙策江东军,他们从交州被马超凉州军夺走后,地盘儿就只剩下一个扬州了。虽说也是全境、也还是天下最弱的,并且也是最小的势力。但是必须承认,

    怎么有个交州、多一个州,那总比少了好,没错。可惜啊,就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可都知道,交州己方可守不住,那都不错。而事实证明了,可不就是那样儿吗,确实。最后的结果就是,二十万人马都扔那儿了,可还不是让凉州军给夺走了五个郡。而剩下两个己方实在是不想要、不能要,给了兖州军那也好。事实证明了,给了他们,那都是好事儿。对己方对他

    们,那可真都是。大汉是这么个情况,其实说鲜卑和他们差不多,确实是有原因的。至少鲜卑那地方也是三分天下,这个都一样儿。可不同的是,大汉是马超凉州军最强、而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他们属于弱了。必须要联合、联盟,一起对付凉州军,那样儿才行。可鲜卑却不是那样儿,他们那儿可真就是三分天下、三方实力不说是一样儿吧,可确实,没说像大汉

    那样儿,凉州军算是一家独大,那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要联合到一起对付前者。这个和连、轲比能还有步度根,三方实力其实都没说差距很大,打来打去、打去打来,是谁都没那和得了谁,这个是。而且三方确实,是有何大汉三路诸侯还相同的地方。看大汉,是马超凉

    州军地盘儿与曹操兖州军地盘儿、孙策江东军地盘儿,他们三方彼此都接壤。凉州军地盘儿挨着兖州军还有江东军;兖州军地盘儿也挨着凉州军和江东军啊;江东军地盘儿一样儿挨着凉州军和兖州军,所以说三方地盘儿彼此都接壤、相邻,一方可以随便攻击那两方,那

    那么同样儿的,某一方也是要面对着另外两方的攻击,是啊。大汉就是这么个情况,而鲜卑呢,其实也差不多。这个说差不多,肯定不是说和大汉一样儿,那还是不同的。毕竟大汉是三分了不假,但事实就是凉州军天下第一势力、而兖州军天下第二、最后江东军最没势力,就那么一个州,确实够可怜的。但是鲜卑和大汉就不同了,和连、轲比能还有步度根三方,

    他们可不光说是实力相比之下都差不多、没大差距。就是在势力上,其实也没什么大差距,真的。如果说从地盘儿上来说,三方可能还有不同,这个是。但是就只是从人口上来讲,其实他们都没太大差距,都是那些,谁也没说特别多、谁也没说特别少。因此,就是这样儿了,

    鲜卑那边儿和大汉,怎么说都是不同的。而且鲜卑地盘儿其实也不小,只是有地方都没多少人,真是妥妥的地广人稀啊,那是。和大汉都不能比,话说益州、荆州还有扬州,反正在大汉的州里,那绝对是地盘儿大的地方。但是地盘儿大不假,可那几个州一样儿是人口也多

    啊,那都不错。也就是荆州,这些年战事太多,为了争夺一个荆州,当年多少诸侯在那儿战,还那么多年。所以说那地方损失大了去了,第一个就是老百姓,因此,那地方人口哪怕挺多,却也比不上比不上益州和扬州了,是啊。益州经过当年刘焉的发展、黄巾之乱还没怎么波及,马超当初拿下那儿的时候,确实也没说破坏多少。因此,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那

    地方人口多了去了。看每年都能给凉州军提供个十万人马,甚至还多,就足以看出来那地方如何。综合实力就说是天下第一大州,好像也没什么不对。毕竟益州除了说当初马超带着凉州军从刘璋手里夺取了之后,可就真心没什么大战事了。南蛮的战事,那还在益州比较少

    人口的郡县进行的,那是。所以说还能有什么影响?所以说那地方在天下肯定是数一数二的,一点儿没错。哪怕就算是排不上个第一,怎么说排第二,也没问题啊,真的。再说扬州,那地方从孙坚时代就开始发展了,这个是实话,只是那时候不是现在这样儿,都没法比。而

    从孙策那儿开始,就真是大力发展,毕竟是大本营是后院,所以……而且黄巾时候,好像也真是没什么大战事。所以就看凭借一个扬州,六个郡,孙策就能三分天下、成为天下第三路诸侯,那地方就一点儿都不能小看、小觑啊,确实。扬州那地方,让孙氏父子经营了那么久,真心实力都不是吹出来的。看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就从来没染指过一个郡县,确实也

    能说明点儿问题,是吧。至少扬州六个郡,加一起的实力,那排不了天下第一州,但是前三,肯定没问题。甚至还就在益州前面,这个都不一定啊。至少有一点其实没错,就是如今的扬州比益州来说,前者是不一定就超过后者;但是说前者就不一定比后者差。而且必须承

    认,前者那是有超过后者的地方,那是一定的。这个也是事实,那却一点儿没错。扬州、江东军的大本营、他们的后院,有着……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248/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重生马孟起最新章节! 作者:夏海苍松所写的《三国重生马孟起》为转载作品,三国重生马孟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重生马孟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重生马孟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重生马孟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重生马孟起介绍:
重生三国马超,会天下群雄..三国重生马孟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重生马孟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重生马孟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