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三国重生马孟起TXT下载三国重生马孟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重生马孟起全文阅读

作者:夏海苍松     三国重生马孟起txt下载     三国重生马孟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十一章 凉州军番禺休整(二)

    对他来说,不会称帝什么的,那么如今做到了魏王,那么确实,在臣子这儿已经到头儿了。是啊,再进一步,那就是称帝了,可曹操会那么做吗?真正了解其人的可都知道,他不会那么做啊。所以说曹操不能,那么到孙策那儿,他更不会,而马超除非说都灭了江东军和兖州军,只有一统天下之后,他才能说称帝,要不然不会,因为曹操不会,他就不会,曹操和马

    超都不会的话,孙策更不会了,就是。所以说大汉还能苟延残喘会儿,这个肯定是。就刘协他都知道,那是。可确实,如今也是没办法了。以前还诸侯混战的时候,凉州军没如今这个实力,兖州军更没有,而那个时候的刘协,他都没什么好办法,更别说是现在了。当然,

    那时候的刘协,他也反抗过,努力过,一点儿不假。但是他那水平他那本事,在曹操和兖州军的面前,不说就是小儿科吧,可也差不多少了,真的。因此,从来不是曹操怕什么,他是不怕刘协,因为自己能拿捏住其人。可确实,是刘协怕他,以为曹操瞪眼就杀人,这个谁

    也拦不住啊。就是,之前刘协所做的,都失败了,而且还搭进去好几个忠心大汉的,这个确实是让他损失不少。刘协也知道,曹操心里是有大汉不假,哪怕现在的其人和以前那确实是不同了,太不一样儿了。可遇到忠诚大汉的人,除非是别犯到他手上,要不然的话,那就只有一个结果了。所以说也是没办法,对自己人,曹操有时候还能手下留情,这个可以有。

    但是对不是自己人的,那么就真没什么手下留情的了。你别犯在他手里,要不然的话,确实是没什么好的。是啊,对大汉忠诚的人,对曹操来说,就是要灭了的。除非说能为自己所用,那另说。当然了,就像荀、荀攸那样儿的,他都觉得还好。当然最好是不要像他们那

    样儿,那最好。不过就算是像,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还有几个有荀、荀攸那样儿本事的?所以说他们叔侄俩,曹操能容忍很多,要换成是别人,那么他肯定就变了,真的。曹操其人能容忍个一次两次,但是多了呢?你要有本事行,可要是没什么本事,那么对不起了,你最

    后还是一个下场。所以说这个也是区别对待,肯定是。连能利用的人,曹操都要下狠手呢,就更别说不是他们兖州军一方的人了,是刘协那边儿的,那是。对于曹操来说,不是己方的人,基本上就可以说是敌人了,那不错。因此,敌人在自己手里,落到了自己手里,自然就只有一个下场,没说的。就刘协都知道,所以他也就敢做那么两次,之后是再也不敢了,他

    也不傻,知道没用,并且最后都得失败,所以说他是早都不那么做了。如今大汉不被灭了,那么其实就比什么都好。哪怕他知道,大汉是早晚要被灭,可晚被灭也是比早被灭强啊,那是。是啊,现在的刘协,就这么多想法。以前还做梦光复汉室什么的,现在是早都没有了。

    就说天下有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三路诸侯在,他觉得自己一辈子也做不到那些,大汉早晚是要被他们给灭了,自己就是大汉的罪人,没办法。刘协是不想那样儿,可现实就是狠狠打击他。最后是必然要走到那一步的,不过是多少时日问题罢了,多少年,那样儿。这个对刘协来说,自然是没什么好的,可以说是一种煎熬。不过他也算是习惯了,那是。从其人知

    道自己再也没办法兴复汉室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必然有那么一日,不过早晚罢了。而最可能那么做的,就是那个看不上自己的马超马孟起!是啊,是让他们凉州军实力最强呢,这个他们笑到最后,正常。别看刘协就在许都,是没什么实力没什么势力的,可其人眼线倒是有几个,三路诸侯那儿都有。所以说该知道的,他可都了解。刘协是没什么实力没什么势

    力的,可确实,他该知道的,从来都没少知道啊,那是。至少其人不是瞎子,情报方面不如凉州军、兖州军和江东军,可却也还可以,那不错。毕竟对刘协来说,他看得很清楚,自己哪怕没什么实力没什么势力的,可在情报方面,自己可得有点儿,好歹天下事自己是得知

    道啊。曹操和兖州军不是不告诉他,可确实,太少了。刘协也不傻,知道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怎么都不可能说什么事儿都告诉自己了。就像自己要是曹操的话,一样儿说不会告诉他,那是一样儿。因此,这个自己都如此,那么更不用说是其人了就是。所以说在刘协眼里,自

    己算是不出家门就知天下事,能做到那种程度,就可以了。是,刘协所想的,就是如此。因此,他也一直都是那么做的。所以说哪怕他是没什么实力也没什么势力的,可以说是弱得不行,但是十几个细作,他还是能拿得出来的,就是。要说人多了他是没有,但是就十几个人的话,刘协是能派出去。如果说他连这点儿人都没有了的话,那么刘协这个皇帝当的,那

    也真是够了,够可怜的啊,真是。但是显然,不得不说,哪怕就是到了现在,却依旧有忠诚大汉的人,哪怕很少,没几个,尤其他们还害怕曹操和兖州军,那真是。所以说有是有,可确实是少。不过虽说少,但是钱粮方面,不多是,可给几十个人,那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而刘协就是这样儿,你要让他拉出来一支人马,这个就不要想了,他是有亲卫不假,皇宫中也有人马,可九成都是曹操都是兖州军的人,真正是他刘协的人,还真就没几个。要说一成,其实还多了呢,真的。所以说他这个皇帝比傀儡还傀儡,所以说这个也是,真心没实力

    没势力的。也是,就看曹操和兖州军那么强,那么强势,比凉州军的话,实力是不能和后者比了,但是刘协要比曹操兖州军,他们确实,这个比不了啊,那是。可以这么说,兖州军的实力,那是仅次于凉州军,当然也是有差距的,确实。如果说没那么差距就好了,真的。但是想法挺好,可实际上呢,还是人家凉州军最强,第一,兖州军也是有实力不假,但是分

    和谁比,和江东军一比,他们实力很有,那多了。可要是和凉州军一比,一下彼此差距就出来了,那是。差距其实没那么小,这个肯定是。曹操和兖州军众人,他们都是很清楚。除了说个别的几个之外,其他人那都知道。就像曹丕那样儿的,他确实不太清楚,知道己方不

    如凉州军,可却没觉得差太多。但是真正了解的人却都知道,说到底是差了多少,那真是。所以其人不那么了解,曹昂倒是挺了解,毕竟他都亲自参与过和凉州军的大战,还不止一次。所以对方都什么水平,他确实是都知道,战场上是了解大概,而从己方情报那儿,和自己父亲那儿,他确实就了解多了。而反观曹丕,他确实就没有说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了,还是那

    话,谁让曹操没那么喜欢他,所以不可能什么是事儿都和他说,就是和曹昂说了,也不和他说。所以说其人和曹昂一比,也是能看出来不少东西。至少曹操是更喜欢曹昂,这个肯定是。并且早把自己嫡长子当成自己的继承人了,而曹丕却不是,因为他上面还有个曹昂在,和历史可大不同。不过他也是,有自己的打算,那也都没错。对曹丕来说,只要自己父亲一

    不在了,身死病逝什么的,大位是给不了自己了,那么就只有说自己去争取,没办法。他倒是想自己父亲把大位给自己,但是现在看,真心是没机会啊,那不错。大位还是自己那兄长曹昂的,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甚至就是封王都封不了,哪怕曹昂当皇帝了,都未必能给自

    己什么王。当然了,比起这个来,曹丕肯定是更想称帝,自己把曹昂咔嚓了,自己当兖州军的主公,做老大。不过他也看得出来,其实自己不占什么优势,可自己能不拼一把吗?在他看来,自己父亲要一直都在,那么自己可以说都没什么动作,可他一旦是不在了,那么自

    己不争取什么,那都说不过去啊。曹丕野心确实大,所以说他肯定是不会说把大位拱手让给曹昂的,一点儿都没可能。但是有他父亲在上面,他是半点儿都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所想很清楚,就算是自己让人刺杀了曹昂,可最后大位也落不到自己这儿,而自己就会因为杀了曹昂,最后被自己父亲也给处置了,七八成是杀了,那两三成就算是能活命,也是不会好

    就对了,而且再也继承不了自己父亲的位置了,那没办法。所以说他不会那么做,至少曹操活着的时候,曹丕不会那么做就是了。当然了,等曹操没了的那天,曹丕就再也没人能管住他了,那么结果……其实曹操也不是说就什么都不知道。可其人是奸雄不假,但是所谓这

    虎毒不食子啊,他是怎么都不会说在曹丕什么都不做的情况,随便找个理由杀了他,那真不是曹操性格作风。就算是兖州军的将领、谋士,他都不会那么做,就更别说是自己儿子了。别看曹操是看不上曹丕,不喜欢其人,那都不假,但是却觉得不会说随便找个理由就杀自己

    儿子,那不是曹操。如果说真像之前所说那样儿,曹丕让人刺杀了曹昂,那么他也活不了,基本上就那样儿了。是,曹操未必就真能杀了他,可也没错,就是其人绝对不会再把自己的大位给曹丕就是了,哪怕曹昂都死了,也不会给曹丕,这个肯定没错。当然了,如今没有那样儿的事儿,曹丕他确实是不敢去做,那真是。对他来说,自己现在什么动作都没有,那么

    就等自己父亲没了之后,自己就算是再不占优势,却也有那么一点儿机会。可要是现在就动手,不管成功与否,最后的大位都不会是自己的,因为自己父亲是怎么都不会给自己了。所以说曹丕不想那样儿,他就得按兵不动,老实更老实,其他的,暂时就不要多想了,那是。

    因为自己只要犯了错误,就凭自己父亲那性格,更不喜欢自己,那么不处罚自己都不可能。如果说自己和曹昂犯了同样儿的错误,那么自己敢肯定,自己父亲处罚曹昂的话,那绝对比自己要轻,自己还能不知道?所以说曹丕这个时候,他可不敢犯错,因为只要到了自己父亲

    手里,那么就要出事儿了。他怎么都不会想让曹操去处罚自己,所以曹丕肯定是更加严格去要求自己,不去犯错什么的。他也是那么做的,确实,在兖州军中,他都没什么错误。要不然的话,曹操不处罚他都不可能。当然了,那不是曹操的想法,他没那个意思。如果说自己儿子很老实,大多时候,他还是乐于看到的。不过曹丕那个性格,到底都如何,曹操更清

    楚,知道他是忍住了,不想让自己处罚他。自己活着的时候,自己儿子是能老实点儿,这个肯定是,就怕自己不在了……曹操确实,他很清楚曹丕如何。但确实,只要自己儿子不挑战自己的底线,自己就不可能说把他如何如何了。哪怕他清楚,自己死后,曹丕这个儿子绝

    对不会安稳,可自己不能因为很大可能那样儿,就杀了自己儿子,或者软禁他,其人是奸雄不假,可更是一个有好几个儿子的父亲。

第七十二章 凉州军番禺休整(三)

    在曹丕没大错误的情况下,曹操是怎么都不会伤自己儿子的。至于说自己不在了之后,他知道,那也不是自己能解决的了。曹昂大多的情况,曹操是满意的。但是说实话,和自己一比,确实是不够。他虽说也没经过夺取大位什么的,但是对付天下诸侯,好几路诸侯都是自己灭的,这个自己儿子还比不上,差远了。曹昂是见识过凉州军,那不假,但是还不够,不

    管说自己还是马超再或者孙策,哪个当主公做老大的不是带兵征战几十年,就算孙策时间最短,却也都超过二十年了,那是。所以说自己儿子可比不上他们,不如马超和孙策啊。就说他们两人灭掉的诸侯,那都有多少了,真心不少。所以说自己儿子要经历太少,曹操觉得

    都不行。所以说有曹丕在,其实也能说看到点儿好处,那是。对曹操来说,要是一个当主公做老大的,自己的继承人,连那点儿事儿都解决不好的话,那么真的,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者,曹操就是如此认为的。因此,有曹丕给曹昂当垫脚石,他还是乐于看到的,挺好。

    而现在的曹操,只要说曹丕不犯错,他也确实不会说去动其人,这个肯定是。可他要是犯错了,小错误无所谓,但要是大错,那么真是,曹操不去处罚曹丕,那都不可能。这个不能说曹操就偏心,换成曹昂确实是不同,但是很正常。别说是曹操了,就算是随便一个人,不说所有人都是,但是应该说很多,都偏心啊,不就是。曹操哪怕是奸雄,也没什么不一样儿

    的,就是。所以在马超看来,还是这个一个孩子好啊。而自己虽说不是一个孩子,有一儿一女,但是对马焕来说,马卿云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威胁,对他来说,就只是自己的姐姐而已。如果说马卿云是个男孩儿,那么问题就大了,就算是马超他也不得不头疼,肯定是啊。可自

    己是一儿一女,可没有曹操家里那么多事儿。曹操的话,他儿子女儿都不少,儿子更多,那真是。所以说马超那边儿没那事儿,什么夺嫡之类的,孙策那边儿也没有,就只有曹操兖州军那边儿,曹丕是最不老实的,其他几个,倒是还都可以,确实。曹彰和曹植的话,他们

    不是说就一点儿想法都没有,但是和曹丕大不同。曹彰真说起来,其实就是有勇无谋,你让他去冲锋陷阵都没问题,但是让他去勾心斗角,那么还是算了。至于说曹植,其实是有点儿头脑不假,可绝对不是曹丕的对手,不管说是历史上还是演义里,或者说是现在,那都是。而且看看,曹丕都多大了?快三十的人了,可曹植呢,不过才二十出头儿而已,可不就是。

    因此,他是很多地方,还是不能和曹丕比的,曹植不行。除了他有点儿头脑之外,还比曹丕没强多少,那是。其他地方,是比曹丕有文采,可那也没大用啊。如果说在文学方面,曹丕是怎么都赶不上曹植的,那不错。但是在其他地方,就是曹植比不上他了。所以对曹丕来

    说,他最大的威胁就只是曹昂,只要说其人不在了,那么自己有很大的几率当主公做老大,前提是对方不是自己杀的,自己父亲能看得上自己。不过这个几率不大,那也是。而几率大的,就得说等自己父亲真不在了之后,那么到时候只有曹昂死了,那么大位就必然是自己的,曹彰、曹植他们都不好使。最大的威胁没有了,那么大位自然就是自己的了,确实,那真是。

    所以对曹丕来说,他也看不上曹彰和曹植,一个不过是武夫,而另一个说起来虽说不是纯粹的武夫,但是却也不能和自己比,那是。这个不是曹丕高看自己,而是事实,他觉得自己在有些地方上,其实都超过曹昂,更比曹彰和曹植强了。当然,自己在武艺上面,那肯定是不如曹彰的;而在谋略上,也有不如曹植的地方,也一样儿在文采上面,不如对方。可这个

    当主公做老大的,你文采如何,对你也是没什么太大帮助,真的。不过武艺和谋略,那自然是有用了。可曹彰不过一介武夫而已,对自己根本也没什么威胁,和自己没法比。曹植的话,也是不如自己,那是。就只有曹昂,曹丕说起来根本就是不服他,但是其人受到自己父

    亲的喜欢,那没办法。如果说自己是曹昂的话,只能是比他做得还好,这个就是曹丕心里状态,那是。当然了,其人也是没仔仔细细想过,到底说曹操为什么就不那么喜欢他,而是喜欢曹昂呢?曹丕绝对是自我感觉良好的那种人,那是一点儿都没错,所以走到了如今这一

    部。没办法,他这个身份就注定了其人也是,很骄傲的一个。哪怕说曹操不那么喜欢曹丕不假,但那只是自己家里的事儿,外人可是看不出来什么,那是。所以说家里人都知道什么情况,但是外人就不知道了。就是,毕竟家里的事儿,不说那些是家丑吧,但是在曹操看来,其实也差不多了。尤其其人还是个奸雄,那么一般般的人,绝对是不知道曹操家里什么情况,

    最多就只是知道表面儿的而已。这个那是,如果都是能告诉别人的,那都没什么秘密**了,就是。谁没点儿秘密呢,曹操肯定有,而且还得说,那是不能和人说的,正常。马超都有,更别说是他了,就是。所以说也正常,没有的话,那才不正常了,真的。就曹操那样儿

    的,他可能没有?没有的人是有,可不会是曹操,对吧。没那么觉得,也许有人就没有什么秘密,都说出去的,那叫秘密吗?所以说那不是,而马超有,曹操有,就算是孙策,他也有,那可不错。不过就是多少大小的问题,相比之下,马超这个穿越的身份,其实是更大啊。

    确实,他那秘密比起曹操孙策来,那才更像是秘密,一点儿都不能对人说的,正常。所以说也就是马超性格算是比较沉默的,要不然的话,如果说他是特别开朗外向好动的性格,那么没准就得憋出来毛病,真的。可他是个喜欢安静的,而且还是内向更多的性格,喜静不喜动的一个,那自然是能守住秘密。是啊,对马超来说,什么都不对别人说,他也没什么忍不

    住的,这不四十年都过了,那是。守不住秘密的话,他是早就告诉别人了,但是马超没做过那样儿的事儿,就足以说明问题了,他是能保守住秘密的,那不错。所以说他是没问题,而如今来看,其实曹操也可以,孙策也行啊,那是。他们虽说性格和马超还有不同,这个肯

    定也是,可他们那秘密却和马超的不同,大不一样儿。因此,他们那能守住,可马超这个,算是比他们还要大的秘密,要真是换成了他们,未必就真能守得住。小秘密的话,曹操和孙策他们都没问题,但是要着来个大秘密,这个……毕竟他们那些和马超的还没法比,就是。所以说马超所要承担的,那肯定是压力更大,必然啊,相对来说,曹操和孙策,他们就少了。

    可不是,马超那属于是大秘密,没错。相比他来说,曹操和孙策,他们那边儿的,确实就小了,这个真是。当然了,不管大小,确实都属于秘密,那都没错。所以说在这个性质上,其实是没什么区别的,都是秘密。当然,程度确实是不同,带给他们的压力也都不一样儿了。对马超来说,自然就是大,而到曹操和孙策他们那边儿,自然就小了,如此。不过不管如何,

    就说他们三人都有秘密,那是不假,也正常。说有正常啊,还是那话,要没有才不正常。所以说他们都正常,是有秘密,那不假。而曹操和孙策,他们也是,没和别人说过,就自己一人知道,确实就是机密了,这样儿的叫秘密。哪怕说还是不能和马超那比,可确实也是,

    那没错。都是秘密,都有秘密啊,大哥二哥都一样儿了,谁也别笑话谁,那是。此时马超时候宴请众人,也是没忘了犒赏城外的士卒。当然他的意思,还是让己方大军休整,这个还是必须要有的,如此也是为了更好去攻城,就是。所以说在番禺就只呆一晚上的话,他是觉

    得还不够,因此,至少还得说明日再呆一个白日外加一个晚上。以前马超的打算,他确实是没准备休息太久,但是看己方士卒的状态,也不能说是不好,可确实,还得调节,那没错。所以说他是很清楚,这就得来了,好好去让己方士卒休息,也算是休整一下,确实是。所以说一个晚上还不够,再加上明日白日再加上明晚,那样儿的话,他才觉得够了,这个也是。

    而对凉州军士卒来说,他们也是乐于休息,这个肯定是。当然了,他们也清楚,自己主公不会说让他们休息太多时日,这个肯定也是。然后到时候己方就再去进攻江东军交州地盘儿,一点儿点儿去蚕食他们交州之地,最后全据交州。九真和日南的话,也许是不用要了,这个

    确实。那两个郡留给江东军吧,好像那样儿更好,真的。在己方手里的话,好处没那么多,而到了江东军手里,那倒是对己方好处更多了,所以说马超自然是知道该如何去做了。其实凉州军众人也都那么个想法,都正常。如果说他们不想着休息了,那么就不是他们的性格作

    风了,还得休息啊。如今的话,己方是拿下了交州南海郡一多半了,这个马超也是看得出来。不过虽说如此,可己方损失可不少,也是。他不想那样儿,但是这个确实是避免不了的。马超所想,己方还没拿下交州的五个郡,这边儿己方就没人马了。真那样儿的话,自己却还得说调兵过来,那没办法。不过耽误时间啊,真那样儿的话,肯定说自己还得提前,那没错。

    他是不怕己方人马少了的,那不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己方人马少,肯定对己方没什么好处,反而说对江东军,对他们自然是好事儿了。仔细一想的话,真那样儿的时候,确实是江东军他们想要看到的,而不是自己和己方众人想看到的。己方损失人马多了,其实也都正常。这

    个可不是你说不想,那就没有的,确实不是,该有必须有啊。关键是孙策直接就让周瑜带到交州十万人马,再加上交州本地的人马,这个比己方两倍的人马都多,那可不就是。但是马超也什么都不怕,反正自己来人进攻,都打算着十万人马就扔这儿了,那没办法,再来多

    人,也是。毕竟交州本地的人马是没什么战力也没什么经验,哪怕超过十万了,但是己己方十万人马,未必就对不不了,那是。可孙策又让周瑜带到交州十万人,从扬州来的,这个就不得不说,十万多加上扬州来的十万人,混合在一起了,马超是知道,那不是己方十万人马能对付得了的了。是,他不怕什么,但是己方人马要不够,这个也没办法,己方面对的可

    是超过了二十万人,哪怕有一半还多的战力不怎么样儿,但是还有不到一半的人马战力可以的,是啊。所以说不要妄想着己方用十万人马能对付得了对方二十多万人,这个他也地早想过了,没什么可能。己方强是强,早都是天下第一,可马超却也知道,第一你也不能那么

    不切实际啊,人还得说是接受现实。而如今就是,己方还没拿下南海全境,就剩下六万人马了,确实,损失可不小。

第七十三章 凉州军番禺休整(四)

    所以按照怎么个情况走下去,己方是占据不了交州的五个郡,就要没什么人马了。毕竟这个不说光有己方的战损,还有己方在县城留下的人马,所以说马超知道,肯定要不够啊,那是。所以说自己是得早点儿调兵过来了,肯定是。晚了的话,未必就有大事儿,可那还是问题,这个也不错。毕竟耽误时间啊,这个也是。马超是不指望去赶上兖州军进攻己方的时候

    回去,那也回不去。可早点儿回到司隶,确实早好。毕竟这个还得说是快点儿结束了,那肯定是,就郭嘉、崔安、马岱和马焕,他们都那样儿想法呢,马超太清楚了,所以真是……几人都想早离开交州,早点儿回去,这个真是。因此,他们既然都是那样儿想法,到了马超

    那儿,他自然也不会耽误时间,可以说是早离开早好,早走早好,那肯定是。占了交州五个郡之后,确实还得说是处理一下交州事宜,肯定还不能说马上就离开。可早点儿占地盘儿,那肯定都是好事儿,马超他们不怀疑什么。对他来说,就得说是这样儿,不耽误时间啊,是。

    怎么都是越早解决了越好,那是。对他和凉州军来说,就是如此。当然了,如果说能更早的话,肯定更好,但是没那么简单,确实也是不容易。是啊,都简单就好了,但是显然没有。马超是知道,凉州军众人也都明白,那是。不过己方人马少的时候,他是一定要调兵过来的,赶紧来,那不错。就只是为了不耽误时间啊,不好耽搁。江东军的话,他们都乐意,凉州军

    没人了才好呢,都全军覆没了那更好。可显然,他们会补充上人马,所以说全军覆没什么的,那绝对不是凉州军啊。江东军最后可能那样儿,凉州军的话,也不太可能。当然了,这个不是绝对的,不过对手是江东军的话,他们要拿出来多少人,才能说是让凉州军全军覆没

    呢?少了肯定不行,就得多啊,那肯定没错。而且你还得说让凉州军就安排那么多人马,他们不增兵调兵什么的。如果说能做到那样儿,那么就差不多了,就是。当然,这个也得说,如果真那样儿的话,马超和凉州军不去增兵,自然是有原因的,要不然的话,确实这个……

    可能是凉州军人马少了,但是那样儿的情况,不说基本上没有,但确实,那几率就和没有也差不多少了,就是。从当初冀州大战之后,凉州军就没有说调兵不了的情况了,人马一直都是充足的,那是。也许以后还会有那样儿的情况,可确实不是现在啊。如今你必须承认,凉州军还是有人马的,并且是真比兖州军比江东军多啊,那是。要不多都麻烦了,两军再联

    合到一起去进攻,那么吃亏的就得是凉州军了,可不是。所以说那样儿的情况,马超和凉州军都不想发生,己方不会再那样儿,让对方钻了空子。是啊,还是那话,如果说是技不如人的话,战力比不上兖州军或者江东军,那么凉州军败了,他们大多数人还是会服的,这个

    是。可就只是因为人马没人家多,这个在总体实力上就不如人家了,确实这个大多数人,凉州军的士卒确实是不服,那真不服。因此,这从上到下,从马超那儿开始就如此了,所以说他们不想说再有让己方人马不如对方,那可真是,不能那样儿。他们宁可是因为其他的方面,也不想因为是己方人马不如对方,最后才败了的。那样儿的话,凉州军士卒都憋屈,真

    的。毕竟他们不认为人马比对方少了,这个真就是一点儿都解决不了的。如果说他们战力不如人,甚至就中计了让人杀了很多人马,最后败了,凉州军也不是不能说就不服。可他们就只是人马少,这个确实是让凉州军士卒心里不爽,那肯定是。从上到下,连马超和凉州军那些将领、谋士,他们心里都不爽呢,更别说是士卒了,就是。因此,这个当初的影响,确

    实都是不好的多,肯定是啊,弊大于利,没办法。要好处多了,那还算是不错呢,可显然没那样儿。好处并非没有,可确实是少,而且不好的地方更多,那不错。毕竟所谓好点儿的地方,就只是说让凉州军大败,然后让他们吸取教训,如此,还算好。就算是马超,也能反

    思一下,看到己方的不足之处,没错。当然了,这个问题,他还是知道的,不过却没一下解决了,这个肯定也是。曹操兖州军抓到了好机会,那真是。马超觉得己方也是该败了,大败。毕竟一直都算是顺风顺水,那并非是什么好事儿,真的。别人不清楚,他还是知道的,

    将将领、谋士也看得出来,就得说己方士卒还是有傲气的,这个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因此,马超觉得败了那么一次,确实也算是有好处,至少不会说让己方士卒目中无人,看不起看不上兖州军和江东军了,真是。在马超自己看来,自己都不敢说小看了兖州军和江东军,那么己方士卒,更不该那样儿。说起来要他们都容易对付的话,这己方早统一天下了,还用

    那么费劲?所以说这个也是,必须承认,败了也是有败了的好处,不过就是多少问题。而且这个显然是好处少而不好的地方多啊,可不是。总体来说,肯定不是马超想要的,毕竟他所想的也是,想给己方增加点儿败了的经验教训,这个算是好事儿。不过马超所想的是,让

    己方小败就可以了,虽说不一定能达到大的目的,可小的还是没问题的。结果己方直接是来了一场大败,冀州之战一下就让己方全军覆没,丢了两个郡(国)。说实话,这个打击对自己来说,马超是没觉得大事儿,但是在凉州军将领、谋士和他们士卒来说,确实就不小了,

    那不错。毕竟马超家大业大,对他来说,这么一个当主公做老大的,不是那么看重冀州的两个郡(国)也正常,虽说他也觉得巨鹿要是不丢那更好,这个肯定没错,可丢都丢了,说别的想太多,都没大用。可在凉州军将领、谋士还有他们士卒看来,更多的其实是不服还有憋屈,那真是。毕竟己方大败,而且一下就丢了两个郡(国),这可以说绝对是丢大人了,

    他们都是如此想法。要说败了就败了,可好歹保住个巨鹿也行啊,但是面对兖州军那么多人马的进攻,最后巨鹿也守不住,很正常。如果说能守住,那也太高看己方而小看了兖州军啊。毕竟己方可是少了对方五万人,那五万人,就算是己方也不能说是小数目,确实多啊。

    所以说己方败了,败在人马少的问题上,这个就是凉州军的将领、谋士,也包括他们士卒,都是如此想法。当然了,有将领、谋士也和马超所想一样儿,都是认为让己方吸取教训,那算是好事儿,确实。不过这样儿的事儿,就这么一次就好,多了的话,那还是算了,真的。毕竟看士卒那样儿,没人想再来一次,就马超都是,这个必然啊,他不想输,还那么丢人的。

    哪怕说对现在的马超来讲,那都是,面子挺重要。虽说其人不是好面子的一个,那绝对不是,可你说他觉得面子不重要,那也肯定不是,那不对。毕竟别说是马超了,就凉州军手下的将领、谋士,当然也包括士卒,有几个就不在乎在意面子的?那是,不光这里有自己的面子,更是有己方的面子,可不是。因此,他们都不想丢,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己方的。可以说

    后者一旦是丢了,那么就等于丢了自己的大面子,这个肯定是。而你自己丢人的话,未必就能代表了凉州军,也是。别说是他们了,就算是曹操和兖州军,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没太大区别,谁不在乎自己面子?有时候自己面子可能丢了就丢了,那也没办法,算了。但是

    己方的大面子却不能丢,只要一丢,所有人都感觉自己的面子都丢了,那是。而之前凉州军大败于兖州军,冀州一下丢了两个郡(国)。就这一个事儿,确实是让他们觉得己方是丢大人了,一直都是。哪怕到了现在,还有多少人一想都不好意思,丢人啊,己方太丢脸了。

    所以这个也是,马超也知道,也都清楚,关键是他自己都觉得丢人了,那可不假。其实这事儿也没办法,你要是不想丢人,至少调兵过去,哪怕依旧是败了,可也比如今能强,好歹保住巨鹿可以吧。但是凉州军实在是没有人马了,这个也真是没办法。难道从益州那边儿抽调人过来?那地方不是一点儿人马都调拨不了,可那地方的人马到了,谁知道都猴年马月了,

    到时候战事都得结束好几个月了,真的。所以说归根结底,还是调拨不来人马,这个真心没办法了。其他地方并非没人,但是能动吗?马超和凉州军都知道,不能。防范北方异族的人马,就算是再大事儿,也不能动。毕竟兖州军再怎么说,都是自己人,是汉人,可北方异

    族呢,他们非我族类啊,这个不防一下能行吗?别说是马超了,就是曹操,哪怕就换成是孙策,他们一样儿会那么做,这个没说的。毕竟自己人和外人,谁都知道该彻底说防范谁,那肯定是防着异族,“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这话可没错。三路诸侯还是能做到这个的,是

    啊。什么是轻重缓急,这个他们太清楚了。马超有防范,曹操对异族更有防范,哪怕如今他没觉得异族是己方大敌,还是凉州军。孙策更没那么想了,凉州军是大敌啊。也就马超知道历史,可他却说不出来太多。他总不能去说北方异族有野心,不说他们要灭亡我们汉人,而且……这话就算是说出来,他估计也没几个人相信的。毕竟这将心比心,如果说有人那么

    对自己说,自己不是一个穿越者的话,就还是这个时代的土著,那么马超觉得自己也不会太相信,北方异族有实力不假,但是汉人的想法吗,他们怎么都觉得是比北方异族优越。毕竟北方异族就只知道放牧,去放个羊了,放个牛了,这种草原文明如何与农耕文明比?除了

    说实力之外,其他的还有什么发展了?他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有那么多的马匹,汉人觉得自己要有那么多战马的话,也一定会有很多骑兵,那是。说啊,他们就觉得对方的优势在于骑兵,北方异族还会骑射,你不服不行。汉人也有骑兵,可惜和人家没法比,并且有几个

    会骑射的?除了将领之外,就个别士卒会,其他绝大多数士卒,那真是不会。而北方异族呢,应该说他们有几个不会的,确实。有,但有几个啊?所以说这个实力的对比,别说是骑兵了,就是这个骑射,都是差距大了去了。马超也没办法,对上人家骑兵的冲锋,对方骑射的话,己方得防住啊。要不然的话,那不等着败吗?就是,他可真心是不想啊,这个己方不

    光说是地盘儿上有大汉土地,更有大汉的百姓。北方异族对待大汉百姓都什么样儿,他也不是不清楚。除了说抓走的之外,其他的大多都杀了。活着的那是跑了的,要不然的话,真心没好处。而他们又不是没做过屠戮方面的事儿,要是让北方异族屠戮一个郡倒是不太可能,

    但是一个小小县城,那还是可以的,他们可能会那么做,并非就是他们做不出来的做不到的,那是,马超还能不知道,他真清楚啊。

第七十四章 凉州军番禺休整(五)

    说实话,确实不要指望北方异族就不去做什么,毕竟他们作为基本上也不受到你的影响,这个马超还是知道的。要真能受到你的影响,还是对己方有利的,那么绝对能说明问题,确实。所以这个还是不要多想了,不是你影响人家,而是反过来,是人家影响你了,那不错。毕竟人家北方异族的实力在那儿摆着呢,要想让他们有所顾虑,这个不是说一点儿都不可能,

    但是几率很小啊。到了他们那样儿的实力,不说是无所畏惧,可也差不多了。马超觉得己方要是有那实力的话,什么兖州军?什么江东军?早就统统都灭了,那是。什么北方异族,也在己方一统天下之后,甚至都不用那时候,就早把他们给灭了。而那样儿的己方,肯定就

    更飘了,在有些方面上看,确实都不是好事儿。当然了,不管怎么说,哪怕是己方飘了,可要真有那个实力,马超觉得还是好处多,肯定是,绝对利大于弊,至少能很好解决北方异

    族的问题。其实他没想着己方要天下第一,可就比北方异族强,那就好了。当然那样儿的话,

    凉州军实际上还是天下第一,就是。毕竟北方异族实力天下最强,那么你超过他们,自然就成为了天下第一。不过成为天下第一,那不是马超的最终目的,他最终目的自然就是要解决北方异族的问题,那才是究极的,确实。对他来说,什么才是更重要的,马超一直分得很清楚。再不清楚的话,糊涂的主公、老大,那肯定还是不行,确实。可他的话,基本上是没

    什么糊涂的地方,该糊涂的时候,马超也许是那样儿,毕竟所谓是“难得糊涂”啊,这话还是有道理的,都那么精明没意思。该糊涂的时候,那就真是糊涂一下就过去了,真是。不过对其人来说,大多时候肯定是不能糊涂,那是。像袁绍那样儿的,关键时候就犯糊涂,那

    就真没救了,所以最后他不败亡谁败亡啊,正常。别说是他袁绍了,就是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要是都像袁绍那样儿,关键时候糊涂,那么就算是再有实力,该被灭也被灭啊,就是。都不好使,马超觉得要是北方异族像袁绍那样儿的话,自己可能就没那么多担心了,真

    的。毕竟他是巴不得北方异族他们犯糊涂呢,犯大错误,那最好了,真是。不过这个如今来看,好像不太可能。当然,还得说看到时候如何,这个时候,对方还没动作,己方更是没什么动作,足以说明一些问题了。不是北方异族怕什么,这个马超第一个就不相信,他们并非顾虑很多,自己都知道。而他们之所以按兵不动,无非就是还到最好的机会,没时机。当

    然如果说北方遭遇灾害什么的,那么北方异族他们怎么都要南下了,这个自己知道,挡都挡不住他们啊。不过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己方也没办法,就出兵去对战好了,没什么说的。马超是不想北方异族现在来进攻,可他们也不听他的,所以这个也确实。因此,马超也是希

    望北方可别来什么灾害,那确实不是什么好事儿,都不好了,怎么都是弊大于利的,一点儿没错。自己倒是希望什么都好,可显然,不可能都像自己所想那样儿。好在气候还算是给力,至少没那么不好,北方也没什么灾害,这个确实,他是觉得不错。毕竟马超本事再大,他也影响不到天气气候,这个根本就是他没办法的事儿。只能说灾害过后,他再如何,而之

    前最多也就是防范一下而已。是啊,别说是这个时代了,就算一千八百多年之后,很多灾害也一样儿是预警不了的,那可没错。所以说就马超对此也是没办法,真是。要他都能预防什么的,预警好了,那确实也就好了,可显然,是没有。你要说其人会看点儿天象什么的,但是那怎么没大用。最多他看看天气可以,但是别的预警什么的,马超确实也没有了,是啊。

    所以说对这个时代的天灾,马超也是和其他人差不多,没太好办法。他也只能说做好预防措施,就只是在灾害来临前,他最好准备。之后的话,最好补救措施,如此。当然了,这个方面的话,他比这个时代的能强点儿,好歹也是从一千八百多年之后过来的,那可以说见识

    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比的,确实。可以说马超是能做到最好的了,在这个时代来说。别人的话,真心是比不过他,比不上。毕竟其人见到的听到的,那可多了去了,见识并非这个时代的土著所能比的,那是一点儿没错。马超要是连这个都不行的话,那白有那么多的见识了,

    就是。所以这个肯定不是白有的,那必然啊,太有用了。可以说马超的那些见识,给他和凉州军,带来了不少好处,都不用说太多,那不一直到了现在,都有用啊,就是。而这个时代的人,终究是有局限性的,那没办法。还是那话,很多事儿他们懂,可解释不清楚,更没去深入研究。要不然的话,在古代的华夏,没准还能多出来几个科学家真的,比现在还要多

    啊,那是。怎么说呢,古人也并非就不去研究探究了,实在是那时候的条件也有限,现在是好了,可却还得承认,有些东西古人是能做出来,可到了现在,现代人却仿制不出来了。更多还有失传的东西,老祖宗的手艺都没保存下来,这个也是真可悲啊。因此,你还不能小

    看了古人,那肯定不行。就说人家一样儿有智慧,有的还不简单呢。古人能做出来的,有的现代人是做不出来了。就看这么一点,就能知道一二,确实。所以要说古人有比不上现代人的,那自然是,有,太多了。可也得说现代人依旧是有不如古人的地方,虽说不对,却还

    是有啊,那不错。所以说也确实是,古人很多地方都不如现代人,那肯定是。可现代人一样儿有地方不如古人的,那是。毕竟老祖宗的手艺都丢多少,这个那可多了去了。所以古人会的,现代人反而不会了。虽说那不是所有的,可确实是有些东西失传了。这个有古人的错误,有的古人太重男轻女,传子不传女,那么手艺不失传才怪。可有的确实是没传下来,哪

    怕有人继承不假,可一代不如一代,试问还怎么能很好传下去,真心是不行。所以说一代不如一代,那就真没办法传承了,就是。所以说这个也是,有的那就是因为后人不肖,没办

    法,手艺也一样儿是失传了,这个也挺遗憾的,真的。你说前面所说,传子不传女,这个有

    古人局限性在里,可以理解一下。但是后人要真是不肖的话,那确实就不该去怎么理解了,不过也是,不能指望太多啊,确实。所以说有个出色的传承人,有时候甚至比传承更让人看重,真是。要不当师父的收徒弟,见到一个能传自己衣钵的弟子,那确实都是乐得不行了。其实仔细一想,也是能理解。可以说大多数的师父,那还都希望自己徒弟超过自己的,确实。

    毕竟这个就说明越来越强越来越好了,如果说都不如自己,那么并非是什么好事儿。当然也有师父不想自己徒弟比自己强,确实也有那样儿的,很正常。毕竟有的当师父的,还是比较自私的,想着那话,所谓“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其实这话也不能说就没道理,遇到真是那样儿白眼儿狼的徒弟,也没办法。可大多数还是不错的,那是。不能说因为个别的几个,

    就打翻一船的人啊。就是,总有不一样儿的,不同的,甚至那是大多数啊,是。善良的群众,那终究是大多数,而不是少数。确实,怎么都是好人多,那坏人要多,社会不就乱了,真是。所以说怎么都得是好人多啊,那不错。是啊,怎么都是邪不胜正,好人多啊,坏人要

    多的话,那真就乱套了,就是。所以说社会怎么都是好人比坏人要多,这个没错。哪怕就是这个时代,其实更是,那对。毕竟古人说起来,环境在那儿摆着呢,封闭多了,那真是。他们可没什么网络之类的,还能说不出家门就知道很多事儿,但是这个时代,那可真不行啊。

    是,这个时代能不家门就知道天下事的,其实也没多少,那真是。就算是皇帝,刘协那样儿的,不过是傀儡,要不然的话,他只会知道更多。但是虽说如此,他知道也不少,勉强算是这个了,那不错。而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三个那自然都是。别说他们不是不出家门,所以都出去,就算真不出,那么该知道什么的,没有不知道的,那不错。当然除非说很机密

    的东西,知道的人特别少,那么他们不知道不清楚,其实也正常了,就是。是啊,毕竟细作可不是万能的,一样儿有他们所不知道的事儿,太正常了。而他们一不知道,那么派他们去的一方那自然也不会知道就是了。就是,所以说这个一样儿有他们所不知道的,那太正常

    了。不过该知道的,尤其是大事儿,他们自然都清楚,也没错。就像如今凉州军占据了交州南海的但个县城,可以说第一时间这个消息就已经送去了建业和邺城,当然也少不了长安,那是。所以说很快,孙策还有曹操,自然也包括长安留守的陆逊他们,会知道的,那是不错。

    当然由远及近,最先知道消息的肯定是孙策江东军他们,然后才是陆逊众人,最后是曹操。当然了,兖州军的探马包括细作,都有一手,确实不一般,所以说那速度绝对是他们三方中最快的,不说是距离远要不然的话,肯定他们能第一个到,如果说三方距离都一样儿的话,那肯定是啊。不过谁让兖州军的大本营冀州距离交州最远呢,那真没办法,他们细作哪怕速

    度最快,也得说是最晚,曹操和兖州军众人才会收到消息,没办法,太远了,这个确实不是什么好事儿。如果说他们距离交州近点儿的话,倒是挺好。可曹操和兖州军众人,他们其实都不惧这个,毕竟可以说远离交州那地方,对他们来说,并非影响什么,反正他们如今的

    重心又不在南方,而却就算以后再转移的话,兖州军觉得他们怎么都不可能说把重心给转到交州去就是了。曹操和马超还有孙策,应该说他们都一样儿,那差不多,都是没那么看重交州,确实。如果说他们看重的话,就不是如今这样儿了。其实也是,交州就是大汉十三州

    综合排在第一的,倒数第一,所以说最末尾的那个州,还能让他们怎么看重?并且和南边儿的异族还有异国挨着,这个可真是不怎么样儿啊。就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三个本来就不怎么看重交州,而那地方更和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挨着,这个更是让他们觉得次了,真的。如果说交州要是一个内陆的州,哪怕不临海,也不和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挨着,他们都

    觉得可以,还不错。但是交州临海不假,从交通上来说,确实是可以,能出海啊。可惜却和南边儿的异族还有异国挨着,这个事儿就要多了。看着他们暂时老实,可是谁都看得出来,那也不过是一时的而已。如果说他们觉得己方的实力强了,那么不进攻大汉的地盘儿才怪了。

    他们和北方异族真就不同,至少后者并非那么在意地盘儿势力,可前者不同,南边儿的异族异国,他们真心是很在乎,那不错。

第七十五章 凉州军番禺休整(六)

    确实,就是不一样儿啊,不同。毕竟南边儿的异族异国,他们想要的,更多是汉人的那种文明,他们觉得要是自己也学了去,己方也一样儿是能很好发展。而北方异族不是那么想的,他们不觉得要放弃草原文明,去学汉人种田什么的。他们想要的是好处,是汉人的钱粮,是人口,这个是他们想要的。而不是说去学习什么,这个基本上太少了,真的。所以南边儿的

    异族异国,他们和北方异族大不同,不一样儿啊。是,怎么看怎么想,那都不一样儿。实力更是不同了,不错。如果说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有北方异族那实力的话,他们早就来进攻了。看孟获南蛮那边儿,实力还不如北方异族呢,甚至还不如江东军呢,可他们确实,依旧

    是去进攻益州了。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那是。孟获不傻,他很清楚,南蛮的出路到底是什么。不和汉人接触,不学习汉人,他们是没发展的,就只能说落后,而落后就意味着没实力,而没实力就代表要被欺负,就是这样儿。而他怎么都不想着南蛮被欺负,所

    以和汉人一战,这个是必须的。说起来要没好处的话,孟获还真就犯不着那样儿,毕竟他虽说是南蛮王不假,可这个王是联合的,不是说你孟获一个人能指挥动南蛮所有异族,而是联盟推举你当首领,你孟获实力最强,却只能号令你自己的部署。他们和江东军有像的地方,可确实,还是不一样儿。毕竟孙策是当主公做老大的,孟获虽说也是不假,可他不过是南蛮

    推举出来的首领,往好听说叫南蛮王,实际就是他们联合在一起的一个头儿。如果说孙策的话,他在江东军中,其人下命令,那么手底下的人就没有不听的,不听的,那么你想想后果。但是孟获不行,他就算是下令,有人就真是未必听,他还处罚不了,毕竟对方未必就没

    实力,也许实力是不如他,但是也没说差太大差太大。所以说南蛮那边儿,队伍不好歹啊,看孟获去找人,有的甚至得亲自去请,这个洞主那个洞主的。要换成孙策的话,他还用去请人?直接下令,人就都来了。可孟获确实不行,他下令的话,来不了几个人,那可真是不错。

    这个就是区别了,而且还不小,是啊,所以说南蛮那边儿,确实还不如江东军,肯定是。因此,凉州军对付他们还不是手到擒来了,真是。毕竟江东军的话,人家可有水军,现在的凉州军水军和江东军水军战,前者不是后者的对手,所以马超一直都让甘宁练兵,就为了能和江东军一战。确实是没指望怎么赢,可是不败的惨就可以了,那是。毕竟己方都已经占据

    了交州的南海郡,那么己方说是陆地决战,江东军就用不了水战。历史上曹操赤壁之战他们是没办法了,曹军的话只有两个方向去战,要不就是从从北伐南,要不就是从荆州出兵,从西面或者西北往东和东南方向进兵。可最后不管是从北边儿的豫州还有徐州,或者从荆州

    出兵,是怎么都要经过长江的,这个避不开。曹军能占据长江以北的两个郡多说了,可扬州那四个郡呢?所以说只要江东军封锁长江水道,曹军怎么都是必须要和他们水军决战,主动权掌握在江东军手里,而不在曹军。并且建业可是在长江以南,这个怎么说都得突破长江才行,所以说历史上就有了赤壁之战。但是马超带着凉州军占据南海,就没那些事儿了。孙

    策他们不是不知道那些,可确实没看重,主要是都没用。不管怎么说,就算是己方投入再多的兵力,凉州军对南海都是势在必得,这个孙策和江东军太清楚了,所以说南海怎么都得丢啊。他们也想守住,可显然,守不住。确实对孙策他们来说,一个南海顶得上交州其他几个郡了,就重要性而言,那是。可马超一样儿,凉州军他们也是势在必得,那没办法。他们

    为了不让水军决战,就得那样儿。而己方的话,是守不住一个郡的。要说孙策他们也是识时务,那确实。要着是派兵死守南海的话,那么肯定说最后两军伤亡都很大,而且还守不住。那不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想要的,必然。就得说他们想要就只是让凉州军损失多就好了,而

    己方就派那么多人马了。对孙策来说,再多人马,其实也没有太大意义。人多了,那么己方和凉州军损失都多,这个肯定是。而己方就派过去十万,其实够了。而凉州军过去多少人,他是知道和自己还有己方已经没太大关系了,就是。他和江东军也不考虑那么多,没大用啊。

    所以说他们不会多想,如今南海都要丢了,那确实也是没办法。他们不想,可确实,还都在所料之中,那不错。守不住的地方,那就不要多想了,确实没太大用,真的。毕竟对一个南海郡,孙策是不可能再怎么多投入的。可以说他给了最大的程度支持交州的战事,可一点儿都没错。毕竟其人直接拿了出来十万人马,关键是那十万人马还只是他自己的,这个确实

    是厉害了。所以说这个江东军其他人是没说什么,自己主公做到这样儿的程度,那确实是不错了。毕竟派十万人马,还是他自己的部曲,那么怎么说都比不派人强啊,那是。所以说江东军众人关心关注的是有援军过去了,去了交州,十万人马呢,还是自己主公自己的部曲,

    这个其实就足够了,那是。当然如果说自己主公派更多人马,那自然是最好了。而在江东军众人那儿,也依旧是他们不出人马,就自己主公的部曲过去,那样儿的话,确实不错。可显然,不是那样儿。自己主公是派人去了,可绝对不能说去了很多人。当然十万的话,其实

    也不少了。就是,江东军众人没觉得少,反而真说起来,其实不少。毕竟十万人,哪怕就自己主公亲自带兵过去,其实也就那么多了。不一样儿的只是,自己主公不去,那么十万人都是他自己的部曲,让周瑜带去了。可他要亲自带兵过去,那么十万人马确实不会说就只是他一个人的部曲了,那是。这个他不过去,不亲自带兵,那么就让周瑜带着自己的部曲,十

    万人马过去,江东军众人确实也是没话说,毕竟自己主公做到如此程度,那其实就算不错,或者说是如今最好的结果了,就是。他们没什么太大意见,就算是损失什么的,都只是自己主公的部曲,和自己等人没一点儿关系。他们是不惧损失,哪怕换成是他们自己的部曲,最

    多也就想想而已,哪怕他们是不想,可也知道,很清楚,那是改变不了的。当然了,如果说凉州军要进攻是没那么激烈的话,他们是觉得都不错。可显然,那不可能。他们是没看到没错,可也是,他们清楚,一想也知道,到底说对方和己方的战事有多激烈了,那肯定是啊。想不激烈都不可能啊,就得说是很激烈,这个肯定是。所以说己方损失不会少,凉州军也是

    那样儿。虽说他们想要凉州军损失更多,可己方将领士卒尽力了,就算是达不到最理想情况的话,那也是没办法。当然,不管怎么说,他们是相信己方的将领还有己方士卒,哪怕扬州去的援军和交州本地的人马混合在一起,真是没什么战力,至少比扬州去的人马那战力还低,确实是不怎么样儿。当然了这个也是,战力不强是不错,可架不住己方的人马多啊,那

    也真是。如果说己方人马战力不行,而且人还少的话,那么那样儿就真是别指望让凉州军损失多,因为比起他们来,己方损失更多,而对方的话,损失并非就会很多,所以……那么在己方人马多的情况下,不说让凉州军全军覆没了,也可差不多了,就是,所以这个他们也

    都清楚,己方优势不在别的,就只是说人马多,那是凉州军在交州人马的两倍还要多,一点儿没错。所以说己方占据了城池,人马还不少,这样儿的情况下,哪怕说一样儿是守不住交州,可却绝对是能让凉州军的人马伤亡更多,这个孙策和江东军众人可都有信心啊,那是。

    毕竟在交州的己方将领,那可都是二流的武将,各郡的太守就是,所以……别看凉州军大将都去了,可崔安不是带兵进攻的将领,就这个,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是不惧什么的,那是。就马岱的话,他们所知道了解的来说,对方都不如凌操父子加一起,那是。毕竟一个凌操虽说他是不如马岱,可也没说差距太大,差得太远。那么再加上一个和马岱更接近的凌统,其

    人真是比不上他们父子俩了,就是。如果说凉州军要是崔安上的话,那么己方确实,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不认为己方就是对方对手了。但他们就只是马岱带兵,那么可以说己方是一点儿不惧,毕竟对方可是不如凌操父子啊。后者加一起,那水平是超过马岱的,确实,这个他

    们都知道。知道崔安不能上,其人不爱带兵攻城,而马超也不会让他上就是了。所以说怎么都是马岱,但他可不如凌操父子啊。后者两人随便一个,确实是都比不上前者一个。但是他们父子俩加在一起,确实马岱就比不上他们了,可不就是,所以说他们知道,那确实是。

    在将领上面,己方不惧什么,当然到了士卒的话,己方确实是完了,孙策他们都知道。就己方扬州来的人马,那战力都不如凉州军正规军呢,就更别说是扬州和交州本地土著士卒合一起的人马了,更是不如啊,就是。所以说就孙策他们也是想过了,己方将领还可以,主要是凌操父子那是没问题,可己方的士卒,那就确实是问题了,真的。如果说己方士卒不是说

    人多的话,没准交州是早就让人家凉州军给占了,真的。除了说九真和日南之外,就其他五个郡,到底能抵挡多少凉州军的兵锋,真心是不行了,那没错。本来就是,己方人马少,还那么样儿的战力,确实就是要顶不住凉州军多少时日。可己方人马多呢,哪怕说战力还是

    那样儿,确实不如凉州军,可却能让他们都全军覆没,不过己方损失更多而已,那却是没办法的事儿。不过就那样儿,还算是孙策和江东军众人乐于看到的,就是。如果说真那样儿的话,他们其实是觉得不错,是啊。其实现在来说,交州的战事那是往那个方向在发展着。

    如果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知道现在交州的情况,就知道现在这个对他们来说,总体上还是不错的,那是。如果说要是真不好的话,那么就不是那样儿了,可不是。所以说现在可以,至少孙策和江东军众人要知道了,他们会觉得不错,那是。己方损失人马,那不怕,也正常,这个都在他们的意料之中。主要是也让凉州军他们损失不少,让他们全军覆没才好呢,让马

    超调兵过来,这个就是孙策他们的想法,而如今也真是那样儿,可他们还都不了解,毕竟现在最新的情报战报,还没到建业。是啊,哪怕扬州和交州挨着,那是不假,但是江东军的细作探马还没那么快的速度,所以还没到。但是也快了,就这么一日多的事儿了,那确实也

    没错,毕竟扬州可是和交州挨着的,那算是近水楼台了,肯定没错。这个他们速度就算是再慢,也比那到司隶和冀州的快,那是。

第七十六章 凉州军番禺休整(七)

    所以说这个也是,哪怕江东军的细作探马再慢,可扬州终究是挨着交州,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可不是其他地方能比的,至少司隶和冀州,那那两个州肯定是比不了了。毕竟那么远呢,和交州不挨着啊,还远,不能和扬州比。如果说挨着的话,那就好了,可显然没那样儿啊,司隶和冀州的话,一个地方比一个地方远,那真是。和扬州挨着交州,那是比不了了。

    马超带着大军在番禺休整,先是过了一夜,对他来说,还是觉得不够,那么再休息休整一个白日再加一个晚上,那么就差不多了。说起来己方士卒经过了三场攻城战,中间第二场是没什么大不了的,对方就不到六千人马,还是个三流武将守城。但是第一场,尤其是这个刚

    结束的第三场,可以说自己看着都累。不得不说,凌操父子之强,他们加在一起,就现在自己带来的人里,也就崔安能对付,马岱不行。所以说己方士卒损失也不少,那都正常。还得说是他们那三万五千人的战力不行,要都是扬州那边儿来的江东军宿卒的话,己方能赢还

    能赢,可却绝对是要损失更多人马,必然啊。不过好在他们是混合的,只能说是让己方少损失点儿了,那没错。这个就没办法了,交州一直都没什么战事,还能指望什么?确实,就江东军他们都知道,那是。士卒战力不行,这个真没办法,总不可能说孙策带着交州的人马去出征,那就是开玩笑了。所以说肯定还得说孙策带不了他们,就只能是让他们自己训练,

    那没办法。所以说交州那么个情况,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太清楚了。就自己派出去十万援军,最后也挡不住凉州军啊,那是。你能派援军,就算是让对方全军覆没了,那倒是好事儿,可人家马超凉州军就不能调兵了?而且人家人马还不少,至少比己方多,这个自己和己方众人

    可都知道。挡不住人家凉州军,最后结果也就只有一个了。交州要丢五个郡,那也都没办法,确实。而凉州军势在必得的南海,现在孙策他们都不知道最新战报,可却也都了解,这个他们是根本守不住啊,那是。因此,这南海就要丢了,也没办法,而他们凉州军最想要的

    地方,那肯定能到手。所以己方是守不住,那没办法。毕竟己方人马再多,可也不可能说一个交州的郡就能有十万人,那真不是。交州的地方,还没那样儿。就算是人马最多的南海,在孙策援军过去了之后,那地方才有多少人马?哪怕比以前多了是不假,可却还不到十万人,这个肯定是。中宿加上四会再加番禺,一共有五万人马,那么其他的县城加一起,也肯定没

    到两万,所以说也就是七万人那样儿。可以说七万人真心不少了,那是。毕竟南海怎么都不能和汉中还有南阳那样儿的超大郡相比,那是。这两个郡,人马那是一个郡比一个郡多。汉中的话,有超过十万的人马,凉州军的正规军。而南阳更厉害了,那地方没个二十万人马

    也差不多了,就是。所以说南海不能和汉中还有南阳比啊,那真是比不了。就三路诸侯的王府所在地,那倒是能比得上。比如说长安所在京兆尹,邺城所在魏郡,最后就是建业所在的丹阳,这三个地方差不多,那比汉中南阳的人马都多。毕竟这个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都在那儿,是凉州军、兖州军和江东军的大本营,那么那地方人马少得了?肯定不会少,那是。

    是啊,要是连大本营都没多少人马的话,那就可以说是太弱了。就江东军那样儿的,在建业可有的是人马,没比长安还有邺城少太多,这个是。当然了,孙策这个刚拿出去十万人,虽说不都是建业的人马,可大多也是,因此,如今建业一比长安和邺城,人马是少了。不过毕竟马超也是从长安带兵来的交州,所以说凉州军一样儿少了。而等兖州军去进攻凉州军的

    时候,他们的人马一样儿少。可哪怕那样儿,却依旧是比江东军的人马多。毕竟本来从这个人马数量上来说,他们就是最少的,就这个实力,那没办法。势力也就那样儿,以前两个州,现在的话,交州就要丢了,最后只能剩下一个扬州,最多就再多两个郡,那样儿。那不

    是江东军想要的,可确实,他们决定不了什么,改变不了啊。主动权可不在他们那儿,而在凉州军那了,就是。而最后五个郡都得丢,那没办法,凉州军就为了这个来的。第一个就是南海了,那没什么说的。然后其他的几个,除了九真和日南之外,那就都要被凉州军占了。

    留守在番禺的,不过是一个凉州军的三流将领,对马超来说,不留人肯定不行,那么别人也都不行,就只能说是让一个三流将领在这儿了,那是。之后也是留守在这儿三千人马,这个现在己方已经不到六万人了,人越来越少,后面至少还有四个郡呢,马超没大信心用不到六万的人马就能破四个郡,就南海还有几个县城呢,所以说压力很大,他觉得是成不了啊。

    没办法,江东军扬州加上交州人马就是混合的战力,那是不高,可架不住他们人多啊,那马超就没办法了,只能是到时候调兵,让己方人马多了再说。就现在的话,那是不用,可之后呢?所以说也确实是,他是觉得现在还没必要。那么之后自然就有必要了,可确实不是现

    在啊,那不是。如今己方还有近六万人,至少马超是觉得破了南海剩下的几个郡,再破两个郡,他觉得还是没问题的。那么用十万人马占据三个郡,交州这儿的,马超觉得其实也挺好。毕竟真说起来,你还不能说就指望太多,这个肯定是。因此,夺了三个郡,至于说剩下

    的两个,那就只能说调兵来进攻了,没错。要不然的话,己方人马就该不够了,还谈什么破城?所以说那个时候是要调兵,现在的话,还都用,马超是不会那么做的。当然了,这个如果说现在调兵,就只能说明己方没多少人马了,确实不是什么好事儿。己方人马要一直都够用的话,可也不用说去调兵什么的了,可显然没那样儿啊。他觉得到时候还得那样儿,那

    是。不用最好,可显然,就得用啊。毕竟人马少了,到时候不够用了,那没办法。该调兵,肯定得那样儿,要不然的话,剩下的郡县,没人马夺取不了啊,就是。除非说凉州军不想要交州的地盘儿了,但是除了说九真和日南之外,他们没有不想要的地方,那五个郡,他们确

    实是都想要,一点儿没错。对他们来说,那四个郡虽然比不上南海,可也确实,他们想要。九真和日南的话,那就算了,可那四个,那确实,马超和凉州军将士,是都想要,不错。毕竟他带着凉州军夺交州,可不光就只是为了南海,那绝对不是。当然了,最重要的地方,那莫过于是南海郡,这个肯定是。尤其马超是带兵第一站就到了南海,这个足以说明问题了,

    那是。他要是不看重这个郡的话,就不一定会带兵第一来,那是。当然了,马超带兵进攻交州有三个选择,要不进攻南海,要不进攻苍梧,要不就去进攻郁林,三个地方随便一个都可以。因此,他们并非没其他的选择,可马超还是带兵第一站就到了南海,那么确实,足以说明很多问题啊,那是。其实最简单来说,交州那地方确实,两个郡都不如南海来得更重要。

    至少苍梧和郁林,那是没法比上南海的,是啊。因此,马超也是第一站就带兵去了南海。他是可以选择去苍梧或者郁林,可说实话,那两个郡真心是没南海来得更重要,真的。所以说他带兵去了南海,而不是说那两个郡。当然了,那两个郡也是一样儿要去进攻的,不会落

    下,不过就是要先到南海,先拿下南海,这个来说,其实更重要啊。对马超和凉州军来说,其实就是那样儿。毕竟南海可是挨着扬州,这一点对他们来说,那真是太重要了,可不就是。占据了南海,己方和江东军决战时候可以不选择水战,就是己方和对方的陆战决战,这个是。

    所以说苍梧还有郁林,那两地方真心是不能和南海郡比啊。确实,如果说那两个地方也挨着扬州,那就好了,可显然没有,不是啊。挨着就好了,可惜是不挨着。交州就只有南海是挨着扬州的,其他地方都不是。所以说其他地方,那确实是不能和南海比了,就是。当然了,南海也是交州治所,州牧府所在,那确实不是其他郡能比的。如果说孙策不是叫走了骘,

    那么其人也是一定在交州南海的番禺,不在其他地方。但是守城上面,其人也不是那么擅长,交给了凌操父子就够了。而孙策显然也是那个意思,把骘叫回扬州,交州爱怎么怎么样儿了。不说这地方是彻底让孙策和江东军众人给放弃了吧,也差不多少了,就是。要不然

    的话,也许能比现在好点儿,是了,强还是可能强点儿的。所以说他们其实已经是想到了,既然都不那么重视,那么结果如何,其实众人也都没那么看重。而且也得说,他们那其实都早想到了,不错。交州五个郡,那都得让凉州军给夺取过去,就只有九真和日南,那两个郡

    凉州军他们不会要。当然了,那两个地方,就己方都不想要,更别说是凉州军了,对吧。所以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是早已预料到了,九真和日南,马超和凉州军就要给己方留着,那也没办法,确实。如果说可以选择的话,孙策和江东军是举双手双脚都不要那两个郡。更多的,真心是负担啊,那不错。有了那俩地方,还真不如没有,确实啊。所以说这个也是,他

    们不想要啊,也知道,凉州军一样儿那么想的。毕竟不占那两个郡,就是利大于弊了,那么占了反而是要变成弊大于利,那真不好啊。所以还是那话,他们如何选择,自己这些人太清楚了。应该说己方都那样儿,更别说是他们了,那是。己方如果是凉州军的话,也一样儿

    不会要九真和日南两个郡,留给对手,和之前一样儿的情况,那么是再好不过了,真的。而那两个郡,不管说是哪一方拿到手,都不可能随便给让出来,因为你不是让给对手,那是拱手送给南边儿的异族异国,那确实不是什么好事儿。与其那样儿的话,你还真不如说自己

    占据着呢,确实。己方占着,哪怕说不好的地方要很多,那不假,可确实是比直接拱手送给南边儿的异族异国强啊,那是。郡县丢了,最多也就不过是被己方将士骂几句,那都多说了,背后那样儿。可要是直接拱手送地给南边儿的异族异国的话,那么基本上就要被天下很多人唾骂,那可一点儿不假。也许是,如今天下大乱,普通百姓的话,有人就不会想太多,

    这个很正常。但是绝对有人会那么想,这个孙策他们太清楚了,真的。毕竟有的人他还是很有想法的,并且天底下除了普通百姓,还有别的不怎么普通的人,所以说他们也是,想让他们不多想,那都不可能。也许他们做不了太多。毕竟己方靠着的是江东,是扬州,而不是

    天下,但是这个悠悠众口,确实还得防着,不能让老百姓对你印象不好,这个肯定是。与其说那样儿,孙策他们怎么都想好。

第七十七章 凉州军番禺休整(完)

    毕竟江东军也不想在天下有个什么不好的名声,因为那样儿没什么好处,这个是直接的,那不错。毕竟他们不想,在天下总体说都没好名声的话,那么在江东之地,在扬州这儿,估计更是了,真的。毕竟一个好的名声,那还是有用的,必然啊。哪怕说在其他地方,并非就有着大用,可在扬州这地方,那绝对是,有大用,确实。这个怎么想怎么是,而且事实摆在

    眼前,那可是不假。毕竟在你地盘儿上,在你势力范围内的百姓都如何,那么对你来说,确实是很重要,那确实是。就像徐州百姓对兖州军是那样儿的态度,那么兖州军在徐州来说,很多事儿确实和其他几个州都不同啊,那是。别说是兖州军的大本营兖州,国都所在地豫州,

    就算是那几个州,包括幽州和青州,哪怕就是冀州,其实也是比徐州强,在有些地方上,那真就是啊,确实。连新占据的冀州,可以说很多地方都超过了徐州,这个曹操和兖州军众人都知道。所以说就看得出来,到底民心重要不重要。至少有一点是直接的,那就是兖州军

    在其他几个州,征兵都比较顺利,人马也还都可观。就唯独是徐州,不是说不顺利,实在是没多少人当兵去了。并非没有,可确实少,而且里面还有不少可不是徐州本地人啊,这个就看出来点儿东西。并非是有人不想当兵去,实在是家里人有管他们的,就不让去,你还有什么办法?这个确实,你上边儿要是没有父母长辈管着,那么其实以年轻人来说,他们确实,

    没说就都一直记着曹操兖州军作为。可老一辈儿的却没几个记不住的,关键是他们还让自己家人、后辈,不让他们加入兖州军中,这个他们不少都那么做的。而征兵的时候,加入到兖州军的,不少却都不是徐州本地人,可以说那地方算是太平,因此战事多的州,有的百姓

    宁可是背井离乡,也跑去徐州了。毕竟现在的情况就是,可以说在战事比较多的州郡,那么没准两军来场大战,你这个小命儿就没有了。可以说如今乱世,就没有哪一路个诸侯就真是特别在乎在意百姓性命的。你看马超和孙策他们做不出来屠戮百姓的事儿,但是因为他们

    战事,确实是让不少百姓都没家了,这个真是,还有连命都丢的,那可真是。因此,他们宁可是背井离乡,远走他乡,也不在故乡呆着了,实在是性命也没保证啊,就是。你要说世家大族,也包括豪强地主,他们就算是碰到自己所在的势力被灭了,也一样儿无所谓,有的甚至比之前还要更发展了。所以说这个也真是,你就得说,他们可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比的,

    确实。因此,后者的话,背井离乡,远走他乡,那确实是都有,可前者的话,也没几个啊,一共才几个?就说当年的糜家,确实是那样儿。毕竟他们要跟着马超混,徐州的话,怎么也不会是凉州军地盘儿,就算是到了现在,也一样儿不是。因此,他们之前的离开,是一点儿

    错都没有,但是给他们所带来的损失也大,不过好歹他们得到更多,毕竟糜家算是当今天下第一商贾,比甄家实力还要强,那确实。毕竟最开始的时候,糜家不比甄家差多少,当然后者是实力更强。可等糜家投靠了马超之后,他们确实,是慢慢变得比以前强了,强多了,那是。所以说超过了甄家,也就是甄家最后也投靠了马超,要不然的话,可能他们和糜家的

    差距会越拉越大,也不一定啊,就是。所以说甄家也是,他们觉得投靠马超投靠凉州军也算是挺快了,当然还不能和糜家比,可至少差距不那么大啊。是啊,如果说自己家族要一直都没投靠马超和凉州军的话,就凭自己家还在冀州,最后就得到曹操的势力范围,那么和糜家的差距,就得越来越大,这个甄家人都清楚。当然了,他们得说,如今和糜家还是有差距

    不假,可主要还是因为凉州军的主公老大是马超,人家都王了,马焕比不了啊。但是总有一天,他们凉州军的大位就得传到马焕的手里,所以说也是,等什么时候马焕到了如今马超这个位置,那么自己家族甚至都能超过糜家,那也不一定啊,也许就那样儿了,确实。甄

    家人还是很清楚的,那是。如果说就像现在这样儿,依旧是马超当家做主的话,那么自己家族确实是不会比得上糜家。自己家女儿嫁给马焕了,但是她得叫马焕夫君,叫糜贞母亲,这个是肯定没错,所以说糜家比自己家更早投资啊,那没办法。甄家人觉得要是自己家族更

    早接触到了马超的话,没准没有糜家什么事儿了,也不一定。虽说他们知道那个时候甄宓的话还没出生,可甄家虽说在相貌上是没有再超过她的了,可不比糜贞差的,他们知道自己家族可是有。但是谁让人家糜贞先碰到了马超呢,那没办法。而在甄家看来,要是自己家族的女子看上马超了,那么马超也未必就看不上她,毕竟自己家族虽说没太多,可那时候找一

    个不说是超过糜贞的,可就和她也不差多少的,那还是能找到的。所以说甄家就觉得自己家族是遇到马超晚了,那没办法,早的话就好了,在糜家之前啊。所以他们确实,真心是不服糜家,这个肯定是,无非就是自己家族遇到马超时候晚了,没赶上最早的时候,那真是运

    气不太好啊。是啊,可谁让糜家就运气好呢,在马超其人还没发迹前,就已经认识他了,关键是他们家族的女儿还嫁给他了,这个最重要。最后糜竺更是举家族,从徐州迁到了凉州军,这个也是真有魄力。不过这样儿的事儿在甄家家主看来,如果说那也是自己父亲的意思,

    让家族女子嫁给马超的话,那么他们家族会和糜家一样儿,最后举族迁到凉州,那肯定是啊。毕竟既然是那么决定了,就肯定是跟着马超干了,这个必然,没什么说的。因此,甄家是不觉得自己家族没魄力,实在是没糜家那么幸运了,那没办法,谁让他们早遇到马超了呢,那是,要是换成是自己家族呢,那么绝对是和现在不同了,真的。毕竟凉州军大位迟早是要

    传到马焕那儿的,但是现在没有啊,他们当家做主的却还是马超马孟起,因此糜家只要马超还在当主公做老大一日,或者说其人还健在一日,那么他们家族没大事儿就绝对没大问题,那是。是啊,有糜贞在呢,确实顶很大事儿。一般人也许不知道,但是和马超亲近的都知道,

    其人大多时候,那还是能听进去妻子的话的,这个就足以说明问题了,那是。毕竟马超什么身份地位?如今都已经是王了,而朝廷承认的都是大将军,在臣子上面,那是已经算是到头儿了。毕竟曹操掌控朝廷,还不能和他那个朝廷任命的丞相比。不过他让朝廷给他封个魏王,马超虽说没有朝廷的敕令,可一个王也不小了。关键是这事儿是要看你实力,而不

    是别的什么东西。像袁术那样儿的都称帝了,可该被嘲笑一样儿被嘲笑,还不是没实力的原因。而你有实力,你就不想称帝,手底下的人都得想方设法怂恿你去称帝,这个真是。但是如今的话,三方都不会那么做,就马超都得说是一统了天下再说吧,那是。他就是那个想法,而在曹操之前称帝,那不可能。那么曹操会称帝吗?不会,那么马超也不会,孙策更不

    会了,如此。所以说谁一统了天下,那么到时候后再说。马超一统天下后,他肯定称帝,这个怎么也避免不了啊。当然换成是曹操的话,他是未必了,哪怕一统了天下,其实最后不一定。对其人来说,早就不是那么太在乎在意那个名儿了。毕竟曹操称公当王,与其说是他

    想,更多还是在手底下人让自己足够那样儿。知道他不会称帝,那么称公当王,这个是必须有的,而且在自己主公还健在的情况,他们怎么都得怂恿着他当这个魏王。因此,这个曹操当魏王,他算是到头儿了。称帝不会称帝,那么就这样儿了。孙策的话,他是和马超一样

    儿。自然也是一统天下的话,肯定称帝啊。这个都不用手下主动太多,他都那么想的。当然了,这个其实也不太现实,如今他们连自己一方都保不住了,还谈什么一统天下?这个也是,都知道能一统的,不是凉州军,那就是兖州军,和他们江东军是没什么太大关系。如今他们连自己都保不住了,还说什么啊。交州肯定要丢了,而扬州的话,就只是时间问题,到

    底说是多久,不一定啊,早了晚了都可能。他们不想被灭,但是看兖州军那个态度,就曹操那个性格,他那想法,想让他们和凉州军死磕,这个几率太小了,己方要做到,太不容易了,几率很小,就和不可能也差不多了。所以说就这么个情况,还得说是凉州军和兖州军,

    不是江东军,人家俩是天下大势,可江东军不是啊。差距,那没办法,没人家那实力,连兖州军都不如。只要说凉州军和兖州军一起对付他们的话,己方是被灭,那可没办法,挡不住啊。不过对江东军来说,是还有那么一线希望,那也不错,把握住了,当然就好了,自然。

    而他们为了那一线希望去努力,但是凉州军要灭江东军的心,也从来都没变过。对马超来说,依旧是先易后难,先灭江东军,之后再灭兖州军。其实灭了江东军之外,天下就彻底是己方还有兖州军的了。是,对兖州军来说,损失个盟友,那不假,可他们确实,也都能从灭江东军中得到些便宜好处,那也是。如果说己方灭江东军,曹操兖州军挡不住了,他们必然

    也改变主意去灭江东军,因为那样儿才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当然还是那话,要说他们能保住对方,也会说义无反顾去保住他们,那也不错。可显然,凉州军不觉得那样儿的事儿能发生,还得说,最开始他们要保住江东军,那么之后知道也保不住了,自然就变了,和己方

    一样儿,就灭江东军,肯定是。曹操绝对是知道怎么随机应变,那是一点儿没错,所以说这个就是,他知道该怎么做,到时候就那样儿。毕竟还是那话,怎么整对他们好处更多,那就怎么做了,可不就是。当然了,开始和之后,怎么都是不一样儿的,除非孙策和江东军真

    让曹操和兖州军看到了保住他们的大好处,那么曹操也就义无反顾了,那是。可就现在的情况来说,想要让曹操和兖州军义无反顾去保江东军,这个就是不要多想了。但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是一直都在努力,那没错。一直都是如此,那可是。江东军为了让兖州军彻底保住他们,孙策众人也都拼了。交州都不要了,为了更好去发展扬州,这地方才是己方的根基,

    而交州如何,对他们影响其实也没那么大。当然他们不想交州丢,可马超和凉州军他们是有备而来,就为了夺取交州,所以己方是守不住,对方是拿下交州,不过多少日的问题罢了。此时马超已经带兵离开了番禺,都已经休整完了,自然是要进兵去其他县,不过有的地方是

    不用他亲自带兵去,让马岱带兵去就可以了,自己只负责在城内休息,那是。所以说这个也是,不必自己非得先起,马岱去就可以了。

第七十八章 凉州军攻苍梧郡(一)

    毕竟其他的县城已经不像番禺那么重要了,肯定是。而连番禺都已经让己方夺取了下来,那么南海的其他地方,就是不在话下,可不是。因此,马超觉得也并非得自己亲自到城外,就马岱其实就足够了,真的。确实,之前三个县城,自己都去了,但是之后南海的那几个,自己就不用去了,有马岱就好。其实这个也是,马超去与不去,影响确实不那么大,肯定是。

    要不然的话,像番禺这边儿,他肯定是要亲自带兵过来的,那是。可其他的县城,用不着自己那样儿啊,他都知道,就是。有马岱去就可以了,不用自己。用自己去,那自己肯定去,不过不是再在南海这个地方的,是其他的郡,那都没错。马超的话,就是如此想法,带兵的

    事儿都交给马岱了,这个他放心,而自己就只是跟着后面慢慢走,最后进城,那其实就够了。当然了,也许自己到了的时候,马岱还没破城,但是那不要紧,只要自己再等了一日两日,基本上就可以了。所以说,马超也没在番禺呆,他倒是让马岱先走了,然后他才随后慢

    悠悠跟了上去。毕竟马超可不着急,等自己到了,直接进城,那就好了。不过就算是再等个一日两日,其实也无所谓。对他来说,之后南海的县,再也没有凌操父子那样儿的将领了,更没他们那么多的人马,所以说马岱带着五万多人,那绝对是无往不利啊,这个马超还是相信的。肯定是,要不然他也不让马岱带兵先走了,而他是随后离开,当然是慢慢走,那不错。

    于是就是如此,马超让马岱拿下了南海剩下的几个县,终于是在二十日多点儿时候,占据了剩下的四个县,全据了南海郡,在交州马超和凉州军最为看重的。毕竟南海对凉州军来说,那确实不是交州其他郡能比的,确实。九真和日南不用多说了,就那其他四个郡,真就比不

    上南海啊,那是。还是那话,其他几个郡都不和扬州挨着,就只有南海和扬州挨着啊。要不然的话,马超也不是那么看重了,毕竟挨着扬州,尤其是挨着他们南面的郡,这个地理位置,那真是重要啊。就孙策他们都认为南海在交州的几个郡中,那确实都是最重要的,没错。

    可再如何,也一样儿是保不住,那就没办法了。改变不了最后的结果,那就只能说是现在这样儿,其实也算是可以。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是那么看的。能改变最后结果的话,他们未必就不会尽力,和现在不同。可结果还是一样儿的话,那么除非说他们是被灭,其他方面的话,孙策和江东军不会说去想改变。那样儿付出太多代价,关键是还改变不了最后的结果,

    所以说这个也是……实在就因为没实力啊,这个是根本。有实力还怕什么,还至于说改变不了结果?那个就不是说江东军敌不过凉州军了,而是要反过来,那是。不是凉州军来进攻己方,是己方要去进攻他们。不是他们夺己方州郡,而是己方夺取他们的州郡。不是他们灭

    己方,变成是己方灭他们了,可不就是那样儿。可显然,那就是做梦,甚至做梦也梦不到。所以说那样儿的事儿就别说了,真都是不可能啊。如果不是他们看到还有那么点儿希望,让曹操让兖州军改变的希望,这个时候也不会说那么尽力,征兵增加实力,就为了不被凉州军灭,让兖州军能死保己方,那样儿的话,确实是不错,他们觉得都可以,不过这个也是……

    所以比起被灭来,丢一个交州,那真不算什么。如果说能不被灭的话,对江东军他们来说,别说是一个交州,就算是两个三个,那相比之下也不是不能丢了。但确实,他们也没那么大地盘儿,有的话也不至于说是那样儿实力了。没实力没势力的,确实是不行。和人家兖州军一比,和人家凉州军再一比,差距太大了,一个比一个差距大啊,那是。而他们其实也真是

    没指望超过凉州军还有兖州军,最想就是别被灭就好。但是如今来看,孙策他们还真是没什么信心啊,要说被灭,他们是觉得很大程度上就那样儿了。可要说不被灭,这个想太多。毕竟实力的差距,哪怕现在凉州军水军战力还是不行,他们也是没找到好机会,可这个不是

    太大事儿,至少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是不觉得。是,别看如今凉州军确实,他们水军不行,可孙策他们却都清楚,对方真要是来个几十万水军,那么己方那点儿人马也是不够看的,确实。因此,战力不行,就拿人补充上,反正凉州军他们人马也不少,那可一点儿不假,真是。

    关键是江东军不是历史上的江东军不假,而马超凉州军,他们更不是历史上的曹军啊,那是。要说曹军水军真是没什么战力,和江东军水军一比,差距挺大。但是到了凉州军那儿,他们的水军可比历史上的曹军强多了,而和江东军差距有是不假,可却绝对就很大很大,没有什么天壤之别。江东军水军有大将,周瑜更是水军指挥能力第一人,那确实不弱也不差。

    可凉州军也不是包子,至少他们水军也一样儿有大将,这个兖州军是比不了啊。那甘宁不就是,人家是水军大将,就算在指挥能力上还和周公瑾有那么点儿差距,可差距也不大好吧。关键是甘宁从家出来之后,当了那么多年的水贼,那经验绝对没说比周瑜少,甚至在有些地

    方上,其实是他经验还多了,真的。所以说周瑜指挥个二十万水军不费劲,还能很好发挥他们的战力,那是不错。可甘宁也一样儿,你让他指挥二十万人马,一样儿是能很不错,不过在指挥上面,他差着周瑜点儿,那没办法,谁让人家是第一人呢,哪怕甘宁他水贼出身也

    不好使!甘宁其人,在水战方面,他可以说是谁都不服,但是唯独对周瑜,其人嘴上不会说什么,但是心里还是佩服的,那不错。毕竟周瑜其人那水军指挥的本事,他是很清楚的。应该说当年荆州水军和江东水军还在长江战过,而显然就是前者败了,虽说不是大败,可也是输了,还挺丢人。而周瑜的本事,那却也是打出来的,可不是吹牛吹出来的啊。而且可以

    说在长江当水贼的,不怕荆州军和江东军,没那么惧怕,哪怕后者水军天下第一。但是对于两军水军战力的认知,他们都很清楚,前者不如后者,周瑜一个人,那是能顶很多,就是。不说是能顶多少多少人,可确实,有了其人和没有,那怎么都是不一样儿,不同的。而且还

    得说,所谓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那么要是一个特别强特别厉害的将领呢,那么就绝对不是说累死千军啊,而是挡得住千军万马啊。周瑜显然,人家就是那么一个将领。陆地上指挥水平,他在江东不是第一,但是水战的水平,其人在天下都是第一,那可一点儿没错。就甘宁在这个上面那么骄傲的一个人,他嘴上不承认,可心里也是认可周公瑾的,那是啊。

    拿下了整个南海郡,马超带兵去了苍梧,凉州军第二个目标,又拿下了苍梧的两个县后,马超是带兵直奔苍梧郡治所广信,不过这个时候的凉州军确实已经没多少人马了,不光说是在之前战事上损失的,还有留守在各个县城的人马,因此他们人马就少了。虽说除了之前的三个县外,其他地方凉州军都只是留守了一千人,可架不住交州这地方县也不少,所以如今

    的凉州军就只剩下了四万多的人马。马超也看得出来,也许己方拿不下苍梧,就得说调兵过来了,因为人马已经不怎么够了,这个和自己所想,还有差距。而广信有多少人马?就自己所知道的,不下两万人,太守也是守城主将,是江东军的元老宋谦。宋谦其人本事就只是

    二流,可确实,那绝对是江东军元老。虽然跟程普他们几个比还差点儿,但是比别人可不差,比凌操都要元老,所以说其人本事二流不假,可却是江东军元老人物之一,深受孙策的重用,把他安排在苍梧郡当太守,就看得出来。毕竟江东军实力是不怎么样儿,可他们二流

    的武将也不止是那么几个。因此,能让宋谦哪怕是让他到交州来当太守,也不得不说是孙策对其人的重用了。毕竟这个时代的太守,官职还是不小的。就以前诸侯混战的时候,一个太守就是一路诸侯。现在的话,虽说孙策是顶很多个太守了,但是因为江东军组成,所以说当太守的,那是真有兵权。你在凉州军也好,在兖州军也罢,那军队都是马超或者曹操的,

    他们效忠自己主公。但是在江东军不同,部曲就是将领的,他们第一个效忠的是自己将军,如此。所以说江东军来一个太守,那军权可比凉州军比兖州军更狠。他们人马没了,更加心疼,这自己的部曲没了,还不得从头开始啊。而在凉州军和兖州军那儿,那确实还差点儿,

    毕竟他们的人马可不是将领谋士的部曲,而是自己主公的,和他们没太大关系,就说是造反,都没几个能真正跟着他们,所以说这个的区别还是挺大的。可江东军不同,他们将领谋士要造个反什么的,自然也是有士卒不会跟着,但是绝对说跟着的人比凉州军比兖州军要多

    太多。毕竟这个组成形势不同,士卒想法自然也不会一样儿,那不错。凉州军和兖州军的话,他们拿着马超和曹操/他们发的粮饷,自然是忠心他们。但是到了江东军那儿,那确实不同,所以说可能所有人都忠诚孙策吗?显然不是,因此,他就只是说笼络住手下,让手下人给他卖命,孙策觉得就足够了。至于说士卒的问题,那么自己的部曲,自己肯定是得照顾

    好,其他将领谋士的,和自己确实说没太大关系啊。毕竟自己这个当主公做老大的,就需要他们效忠其实就够了,那是。所以说凉州军和兖州军那样儿,到了江东军那儿,那确实是另一样儿了。当然不管怎么说,各有各自的特点,而实力还是凉州军最强,其次兖州军,而

    江东军最弱,这个基本上是改变不了了。后二者的话,他们其实都想改变,马超和凉州军,他们倒是不想,那不错。毕竟第一其实挺好,有了灭江东军和兖州军的资本,那是。当然了,现在来说,还得一步一步来,那肯定是。如果说不那样儿的话,一口也吃不了一个胖子,这

    点马超和凉州军他们还是很清楚的。所以怎么也得慢慢来,并非说凉州军就灭不了江东军,他们要投入多的人马,也不是不可以做到。可那样儿的话,不知道要损失多少,之后估计很大可能是被兖州军所乘,那时候己方没得到最大的好处和利益,让兖州军给拿到手了,马超就得后悔,肯定是。因此,他和凉州军都不会那么做,那么做的也不是他们了。显然曹操和

    孙策,兖州军包括凉州军,他们可都知道,就是那样儿。所以说在孙策看来,这何尝不是己方的机会呢?为了灭己方,凉州军是苦练水军,这个是必须的,他们想损失少点儿。而己方在水军上面一点儿不惧他们什么,就只有说征兵增加实力,拉着兖州军下水,一起对付凉

    州军,如此己方还有一线生机,其他的,确实是都没了,真的。所以凉州军放慢了脚步,孙策和江东军是乐于看到的。

第七十九章 凉州军攻苍梧郡(二)

    对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来说,凉州军一慢下来,确实是他们乐于看到的,因为那样儿的话,就代表他们不被灭的希望增加了。如果说马超一下来了一堆人马灭己方,那么不管对方损失多少,这个和己方都没大关系了,因为己方最后要被灭,所以说己方被灭,凉州军损失很多的话,那绝对就只是对兖州军有好处。那是他们想看到的,却不是己方和凉州军想要的。所

    以凉州军一慢下来,孙策觉得也是正中下怀,应该说挺好。可能就只是对兖州军来说,不好更多。就是,他们从根本上是一点儿都不想看到凉州军好,而江东军也一样儿不好的话,那绝对是他们很乐意看到的,不错。不过就是如今的形势决定了曹操和兖州军,他们肯定是

    更希望看到马超和凉州军不好,这个肯定是。然后江东军的话,他们稍微好那么点儿,是更符合如今他们的利益,确实。毕竟江东军他们都想着拉上兖州军一起和凉州军战,利用对方。可兖州军他们又何尝不是那样儿的想法呢?都一样儿啊,大哥别笑话二哥,咱们没区别。

    所以说在这上面,他们很多想法那都一样儿,关键是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这个就足够了。应该说在凉州军依旧是天下最强,威胁到了双方,在他们没有大变前,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哪怕是再有龌龊,也绝对不会做出来什么,这个真是。毕竟一起对付凉州军,那才是他们双方的首要任务,而只要凉州军一日最强,那么两军就有合作的基础,有共同的大利益,那

    是。所以说有凉州军最强,那么对两军来说,还算是个好结果,至少彼此的龌龊是不如对付凉州军这个的。毕竟共同的利益啊,这个比他们彼此攻伐可重要多了,那都没错。曹操兖州军和孙策江东军,他们可都不想马超凉州军天下第一时候,两军还彼此攻伐,拼死拼活的。

    真要那样儿的话,他们都预料到后果了,那是。当然了,这个也得说,如果凉州军,别说被灭,只要他们变成了最弱的那一方,那么兖州军和江东军必然一战,甚至在他们不灭凉州军前就战上了。不过那样儿的事儿,想都不太可能。凉州军最弱?他们是看不着了,以前不

    是,那么以后也绝对不是。这点儿信心的话,马超和凉州军他们还是有的,在己方、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三方中,己方怎么都不会最弱,就是最强,那没说的。要是这第一都保不住了,马超觉得己方也别混了,还说什么对付北方异族,真的。毕竟对方的实力可要比己方加上兖州军再加上江东军都强啊,不错。所以说就是,实力要都超过不了兖州军和江东军的话,那

    么以后对付北方异族,那就等着败吧。就己方这天下第一,对北方异族都不一定好使呢,更别说己方还不如兖州军甚至江东军了,真的。那样儿的事儿,马超觉得不会发生,自己也不会让那样儿的事儿发生,就是。所以说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有那样儿想法,还是有点儿

    不太现实。当然了,这个也得说,如果凉州军真要变成不是天下第一了,不是三路诸侯中最强的那个了,那么他们基本上也不会是因为兖州军和江东军,就会是北方异族,那是。毕竟要说他们真有那个实力的话,也不至于说是现在这样儿了。因此,可以说不会因为他们,凉州军变弱很多,一下跌落了第一。就只是会因为北方异族,实在是因为他们实力太强啊,

    那是。如果说己方也有那个实力呢,那真是都好了,可显然不太可能。别说和北方异族一样儿,就差不多,这个也难啊。确实,毕竟马超有自知之明,也一样儿知道北方异族的实力,那是。如果说他们没那么强的实力,自己和己方也不至于说那么想了,可显然,对方实力强大啊,那是。因此,哪怕凉州军都天下第一了不假,大汉的第一,可马超很清楚,确实还不

    够,也不错。比兖州军和江东军强,那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儿,真的。和北方异族比比,那才是马超觉得己方该去努力的,毕竟他们才是己方最大的敌人,而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却不是。还是那话,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都是汉人,可北方异族呢?真就是非我族类啊,那一

    点儿都不假,马超一直都是那样儿想法。当然了,如果说北方异族没那么强,估计马超和凉州军也不会把他们当成是最大的敌人了,那是。可怎么看怎么是,就现在来说,他们就是己方最大的敌人,那可一点儿没错。己方是能对付得了兖州军和江东军,但是对上北方异族,

    这个大多还是对付不了,正常。因此,马超从来都不会满意己方的实力,哪怕确实,凉州军是三路诸侯中最强了,第一啊。可那没有北方异族,和兖州军比和江东军比那是可以了,但是再和北方异族比呢?马超此时已经带兵到了广信城外,毕竟拿下苍梧郡的治所基本上就等于拿下一多半其郡之地了,是啊。所以他进兵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哪怕如今凉州军人马是

    越来越少了,那没办法。因此,马超之前不是想了,要赶紧调兵来,那是要提上日程了。如果说还在南海的时候,他确实没想到这么多,还想着占交州几个郡之后再调兵,结果如今人马都不够用了,这个可很是……不过就算是马超早预料到如今这样儿,他也绝对不会说现

    在就调兵的。尽管说那样儿的话也是,能让己方少损失点儿,那是一点儿没错。但如今损失多寡对马超来说,真心不是最重要的,那不错。还得说是拿下除了南海之外的其他交州四个郡,排除九真和日南,如此。当然了,人马多了,拿下那四个郡不过就只是时间问题,真

    的。看着城外的凉州军,苍梧郡的太守宋谦,其人也是感慨不少。他和凌操还不同,哪怕他们同为江东军的元老,可还是很大不一样儿的。凌操想对上凉州军和他们大战,更多是为了自己儿子凌统,为了给他好处,增加经验、见识,增长实力,当然自己也能提升,那最好。不过宋谦这边儿,他也没儿子在江东军,也不是说要怎么提高自己,就只是想更多见识一下

    凉州军,毕竟对他来说,凉州军是绝对的高人了,那可没错。因此,他和凌操父子可太不一样儿了,其人可没那么多想法,就只是想着守好城池什么的,那最好,真的。尽管他和凌操父子有一样儿的想法,那就是城池怎么都守不住。但是凌操父子是为了提高自己,尤其是

    后者,这个肯定是。但到了宋谦那儿,确实是有所不同,这个也不错。他想的更多都是守城的事儿,可也不假。至于说凌操父子,他们并非不想着守城,但是知道守不住啊,所以这个提高自己,他们看得更重要。而守城方面的事儿,他们觉得尽力就好,到自己主公那儿有了说法,那就可以。自己父子俩尽力了是吧,所以说自己主公不会去处罚自己父子俩,那就

    够了。所以说这个也是,他们侧重的地方还是不同的,但是肯定都想守好城池,不过宋谦的话,确实他是没有凌操父子那么多想法就是了。毕竟他们是觉得提高自己,那是相当重要了。但是宋谦不那么想,他还是想着守城什么的,那绝对最重要。毕竟见也见着凉州军了,而剩下的,在他看来,自然就是自己带兵对付他们,和他们一战,就是如此。对宋谦来说,

    也没有比守城还重要的了。当然了,他是乐于提高自己,这个肯定是。但却和凌操父子都不同,这点也是没错。宋谦至少不用说为了自己儿子,让自己儿子如何如何的。凌操父子他们是都在己方,那他们那么做,其实也可以理解,至少宋谦也是没觉得什么。他认为自己儿

    子要是也在军中的话,自己也得和凌操一样儿,那么做了,是吧。这个当父亲的,自己提高不提高的,不那么重要,可自己儿子的发展,那确实,当父亲的不可能说不看重不重视啊。因此,凌操那么做,他也不是说不能理解,都正常,这个是宋谦的想法,那是不错。不过他

    也是想了,番禺还有凌操父子俩守着,而广信这儿就只有自己守着了,在将领上面,自己苍梧这儿可不是南海啊,那是。但这个也不重要了,毕竟和凉州军一战,尽力守城,这个才重要。苍梧已经是丢了两个县了,等自己广信再丢了,那么基本上整个郡一大半都在凉州军手里了。宋谦也是,他也没想过能守住城池,不过也是想着尽力,而他还没凌操父子那么多

    的想法,所以到了他这儿,就算是轻松了不少,压力小啊,那是。没有压力是不可能了,但是相比之下,和凌操父子俩一比,宋谦这儿,他是压力小了,不错。比他来说,凌操和凌统他们自然就是压力大啊,关键是还想着别被自己主公处罚,这个他们都小心翼翼地,不敢

    犯错。当然了,其实宋谦这儿,他也一样儿会小心,毕竟都不想被自己主公处罚。当然这个前提就是你不犯什么错误,那么基本上就没问题。他知道凌操父子俩是没事儿了,两人尽力了,不过最后结果是没守住城池,可他们却也没什么错误,这个很重要。因此,这个没功

    劳还有苦劳呢,肯定是啊,他都知道。那么宋谦没觉得自己比凌操父子强,这个自己比凌操其人,他心里都知道是略有不如,那么就更别说还得加一个凌统了,真的。就凉州军马岱都不是对手呢,那么自己更完啊,是。而自己的话,只要也是不犯错,那么尽力守城了,最后结果也是和凌操父子一样儿,回了扬州到自己主公那儿,自己也是有的说,不至于没话说

    啊。而自己主公不会说处罚自己,那么就可以了。凉州军人马是多不假,但是到了现在,连十万的一半都没到呢。自己不指望说就一定比番禺那边儿强,毕竟宋谦很清楚,自己可不如凌操父子。但是和他们差不多,他觉得基本上没问题。毕竟凌操和凌统,他们面对的是凉

    州军虽说不是现在两倍的人马,可也不是不到五万人能比的。而自己不过面对凉州军不到五万人,关键是己方在广信这儿还有两万人马,所以说压力的话,也比之前番禺能小点儿了,确实。当然守城还是依旧守不住,那没办法,就看是多少时日的问题,这个宋谦也清楚,不

    错。他怎么都希望自己能多守住几日,超过不了凌操父子,但是和他们差不多的话,宋谦觉得还是没问题的。当然了,这个更关键的其实还不在自己,自己一个人是不如马岱的,还得看己方士卒啊,那没错。只要说他们发挥好了,别说是守住十几日,就算是再多,也并非就没可能。要说凌操父子为什么守御了近二十日,不光说是他们父子俩本事不错,更得说是

    己方士卒表现不错,那是。如果说己方士卒表现不好的话,甚至发挥超常了,那么没多少时日,这个己方就得被对方破了城池,那也不错。宋谦不想那样儿,至少在自己苍梧广信这儿,他是不想。因此,还得看己方士卒表现如何了。在番禺那边儿,他们表现尚可,那么在

    自己这儿呢?虽说不是一样儿的人马,可都是相同的组合,这个扬州士卒加上交州人马,这么一给综合的组合,能不能挡住凉州军多日?

第八十章 凉州军攻苍梧郡(三)

    主要看己方士卒了,而不是自己啊。因为自己再强,己方士卒不行,那么城池有守住不了几日,宋谦清楚。可要反过来说,如果说自己要是不那么强,但是己方士卒强的话,那么城池或者能守住时日多点儿,就是。不行的话,那真就不要多想了,这不错。现在这个情况,宋谦觉得自己这儿比番禺那儿强多了,就只是说自己不如凌操父子罢了。当然了,凉州军却

    还有那么多人马。虽说不到五万人了,可宋谦没觉得少啊,毕竟自己这广信不过才两万人。关键是己方的两万人是组合而成的,和人家凉州军的人马,那还是不能比的。连己方扬州人马的战力都不如人家,那就更别说是己方扬州的人马加上交州的人马了,对此他还是很清楚

    的。当然了,不管怎么说,其人是没有凌操父子那没多想法,那么压力也小,守城人马是少了不假,可凉州军的人马一样儿少了啊。所以按照比例来看,倒是自己这边儿比番禺那儿强点儿,真是。所以宋谦觉得自己这儿比番禺那儿好,其实就够了,其他的,没那么重要啊。

    就是,自己也不像凌操父子那样儿,要求还有好几个。自己都这个年纪了,宋谦不敢说无欲无求,可真是,需要的不是那么多了。自己那点儿部曲,就算是全扔在广信了,那也没办法。毕竟真要说起来,凌操父子他们损失的部曲更多,这个自己还是知道的。当然了,自己部曲是怎么都没他们父子俩加一起多啊,那是。是有超过他们的,可却绝对不是自己,那不

    是。如果说自己要是能有那么一日,部曲比凌操父子加一起的还多,那么自己也就都满足了,真的。毕竟那父子俩的部曲可不少啊,而自己有朝一日能超过他们的话,确实是说明了不少问题,那是。宋谦这个人肯定不是什么无欲无求之辈,可也真是,想法没那么多,这个

    也是不错。而其人还是有上进心,有想着进步的思想,那也不错。他不指望自己超过凌操父子多少,可在某方面比对方强了,那么其实就好,真的。就比如说他想在这个部曲上面超过凌操父子,那是。真那样儿的话,宋谦是觉得都好了,这个肯定也是,一点儿都没错啊。

    毕竟虽说他并不想一定去和凌操父子俩比什么,可同在自己主公那儿效力,更是同在交州,这个他要说没一点儿比较的意思,那都不可能。毕竟孙策可是让凌操父子俩都在番禺,而让宋谦在苍梧。他就知道,自己不如凌操父子,要不然的话,自己主公就不是那么安排了。是啊,把凌操父子俩安排到了番禺,还不就是认为他们比其他六个郡的太守都强吗?这个意思

    宋谦自然都懂。他其实也不说自己比凌操父子强就好什么的,现实就是自己不如人家父子俩,别说和凌统比了,就是比其父凌操,自己都略有不如,那是。宋谦嘴上未必承认那个,可心里有数,真的。因此,他对自己主公的安排,是一点儿反对都没有,反而觉得都是应该

    的。当然,要说在某方面超过凌操父子俩,这个绝对是宋谦想要的,而其自己也确实是,在某些地方,是比凌操父子俩强那么点儿的。他不敢说有多少,可某一个两个地方,那确实是超过了。而有朝一日他自己的部曲真比凌操多了的话,那么宋谦肯定会更满意,那是。如今的话,他是比对方多,可那不是人家部曲都损失了吗。到自己这儿,没太久,也得那样儿。

    是啊,十几日自己就得步凌操父子后尘,广信就得和番禺一样儿,最后失守丢了,让凉州军给占去。和番禺也没什么不一样儿的地方,也许不同的就只是自己坚持不了凌操父子那么多时日,这个是。所以说就是这么个情况,宋谦清楚啊。他不觉得自己这个城池,广信就比番禺差多少。可也真是,自己这儿的人马不如番禺那儿多,自己还不如凌操父子俩,这个也

    是。好在凉州军比起在番禺来,在那地方进攻的人马数量上来说,那可真是少多了。因此,自己这儿压力也小了,所想的更是少了,那可都不错。所以说哪怕宋谦也是,他不觉得能守住时日比番禺那儿还多,可也不会说差距太大。这点儿信心其人还是有的,那可都没错,就

    是。不过不管怎么说,先看凉州军来这儿第一次试探进攻,这个是他们的试探,何尝不是自己对他们了解呢?说起来对方试探,那么自己和己方其实也是,那不错。更多的是要让己方士卒对凉州军士卒有个大概的了解。要说从扬州来的那些,他们和凉州军战过,但是在交

    州本地的士卒,他们可都没有。还没什么战力没什么经验的,那是。和扬州的人马都比不了,更别说去和凉州军比了。而他们没见过凉州军,更是拖后腿,那真是没太好办法啊。对宋谦来说,他真是没什么好办法。说起来要真有的话,宋谦觉得凌操父子俩肯定能想到。可他们都没做什么,那么可想而知,到底是为什么。还不就因为是没办法,那就真心是无奈了。

    所以说他们父子俩没办法,到自己这儿,那也依旧没办法啊。总体来说,宋谦是觉得自己不如凌操父子。他们不行的,至少在这上,自己也不行。就是,凌操父子的话,他们本事都有,还比自己强。但是他们没什么谋略,也就是凌统,确实他是比他父亲比自己,那都有些

    头脑,但是没什么大谋略啊,就是。所以说自己和他们在这上,都属于是没什么头脑的。当然,凌统能稍微强点儿,他是比其父和自己都强,那是。毕竟其人虽说也是没大谋略,可头脑比自己和他父亲都强,那却一点儿没错,所以说这个就是这么个情况,他能稍微强点儿。

    现在来说,可不就是,凌统没什么大谋略,最多也就是有那么点儿小聪明而已。不过哪怕那样儿,也确实是比凌操和宋谦都强,那也是。两人可以说连小聪明都基本没有,有的不过是经验罢了,那是。而凌统确实是缺少经验,没多少啊,那是。所以说这个也是,各有所长,也有所短,就是。凌操和宋谦他们是没什么头脑,可他们擅长其他的,这个也是。凌统的话,

    其人有点儿小聪明,可现在还缺少经验啊,不错。此时城头儿的宋谦就等着凉州军过来一战,虽说不是今日,明日的话也不晚。自己所期待的,那不是对方怎么进攻己方城池,而是说了解一下凉州军到底都如何。传言什么的,大多都是假的,真实的情况并非没有,可终究

    不是那么多啊。你还得从你所听到的里面找出来什么是真的,而什么是假的。反正有些事儿简单,一想就知道,但是有些事儿,你就算是亲眼看到了也未必就一下相信了。当然了,大多时候你亲眼看到的,其实还都是真的,这个就是所谓的“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还不就是那样儿。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这个确实不错,你看到的,确实不一定了,不过还

    得说是真实的多。毕竟亲眼所见的,基本上大多数人还是相信的,而且也确实,真的多,不排除有假的,很正常。所以说你只要区分开来,也就好了。肯定不是所有都是真的,当然更不可能说一切都是假的,那都不可能。还是那话,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就那样儿了。而宋谦毕竟作为沙场宿将来说,他是不会觉得凉州军传言夸大了的,哪怕其人也没和他们有过

    什么接触。可就拿自己这么多年所听过的来说,确实是那样儿。凉州军实力不知道比己方强多少,如果说不是因为他们水军战力不行,那么他们早就去扬州了,这个自己相信。别说是马超和凉州军了,就算自己是他们的话,也得那么做,正常。可他们水军不如己方,这个

    就得去训练,还不能有什么战役。自己就敢说,如果这个时候凉州军派水军来战,不说所有的,可他们来的八成都得没,实在是战力和己方相差还是不小,而等什么时候他们觉得和己方战力差距没那么大了,甚至是大好时机的时候,他们才会出兵扬州,这个肯定是,那没

    错。可惜现在两样儿还没一样儿呢,凉州军既没在水军战力上大提高,和己方差距缩小到很小,有没有什么大好机会,因此,他们就只能说是按兵不动,攻略交州开始,暂时也不会说去进攻扬州,那是。对宋谦来说,这个倒是好事儿。他其实心里都巴不得凉州军不去进攻扬州,至于说交州,丢了都无所谓了,连最重要的南海都丢了,其他地方,那么肯定也得丢。

    毕竟最重要,防守最严密的郡丢了,其他郡基本也守不住了,而且守住其实也没大用,这个是。宋茜是巴不得让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死磕,只有那样儿,己方才能说得到更多更大的利益,肯定是啊。但是江东军众人却都知道,马超和曹操,他们却不会那么做就是了。两军

    以后还得走到那一步,可却不是现在,不会在己方之前。他们只能说凉州军先来灭己方,然后再和兖州军对上。不管说是凉州军也好,还是兖州军也罢,他们都愿意凉州军先灭己方,最后他们两军再对上,虽说不一定什么时候,但是先灭己方,这个绝对是他们的共识。曹操

    并非不想保住己方,可要看实际情况,还是之前那样儿,那都不用多说了。所以说宋谦也知道,己方压力太大,好在现在凉州军的意思不是灭己方,就只是夺交州,给己方的时间,那还是有的。曹操和兖州军他们,属于“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只要他们看到更多的好处,那么他们做什么都是可以的。因此,这个对己方还有点儿好处,看最后情况如何,肯定

    是。所以如何说能在凉州军的死磕之下,保住己方,关键还得看己方和兖州军的,主要是后者也的态度,真心很重要。如今来看是,最开始曹操怎么都是想保住己方,但是之后呢?不用多说了,就得看保住己方到底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利益,只要好处更多,那么就可以。

    要是不好的地方多,那就不用多说了,孙策都不会那么做,更别说曹操那个奸雄了。别看宋谦对守城表示没太大压力,这个确实也是不错,至少比凌操父子那儿小多了。可对于己方最后和凉州军在扬州的决战,他确实也没多大的信心,自然是对己方没什么信心了,没办法。

    实力啊,太重要了,尤其是在这样儿的乱世,实力就是生命,那没错。你一个没实力的,碰上有实力的,基本上就是任人宰割的货,那可是不错。就像己方最后要对上凉州军的话,显然人家就是那个有实力的,而己方就属于没什么实力的,相比之下,和他们一比,就是。因此,己方可以说要被凉州军宰割了,那没办法。兖州军不帮忙,不和凉州军死磕到底的

    话,己方就得被灭。当然也不是说兖州军那么做了,己方就一定不被灭,可确实,结果就不一定了,不被灭的几率,那是增加了很多,就是。所以说这个根本还在于实力,有实力就什么都有了,也差不多。那么没实力的话,你就算是有点儿好东西,基本上也得被人抢走,

    那太正常了。你有实力,自然是能保护住想保护的,那不错,可要是没有呢,你还能保护什么?所以说宋谦是早看出来了,就是如此。

第八十一章 凉州军攻苍梧郡(四)

    实力啊,己方要有实力的话就好了,可和兖州军和凉州军比,己方就是最弱的那个,没说的。如果说什么时候不是了,那么自己也自认为己方不会被凉州军灭,当然这个不是绝对的,可他们灭己方的几率,其实就小了,小很多,那是。宋谦其人,真是不指望太多,这个不错。但是能往好地方发展,他肯定是觉得都好,那也是。虽说其人也不是不知道,己方也就那样

    儿了,可却依旧是想着,万一有什么奇迹呢,是吧。所以说他也知道努力,虽说是没凌操父子那么多想法,可也是不少了,不错。因此,这个就得说,江东军从上到下,哪怕就是普通士卒,觉得己方战不过凉州军,可却一点儿放弃的意思都没有。那么他们都没那样儿,凉

    州军和兖州军他们更不会了,就是。不过这个也得说,他们不会放弃没错,但是总体来说,如今实力增加,可也在减少,毕竟一个交州就让孙策拿出来了十万人马,那可一点儿都不少啊。说不上是伤筋动骨,可确实不少了。如果说他们总这样儿的话,也拿不出来几个十万人。

    是啊,你就让己方一下拿二十万人出来,那都挺难,更别说是几十万了,就是。宋谦作为江东军的一个元老人物来说,其人也真是,绝对对江东军特别了解了。而且哪怕其人在交州,那也是一样儿对己方了解,那是。也许对扬州的话,他是没那么多的了解,可该知道的,那绝对都知道。毕竟其人虽说不是大将,可也是二流武将之一,关键还是江东军元老,这个很

    重要,所以说在扬州还能没眼线?不光说是有,而且也不算少了,这个肯定是啊。就孙博那样儿的,在番禺都有几个眼线呢,更别说是宋谦了。而这个眼线什么的,不在于是谁的部曲,可他们给其他将领传递消息,那根本也不算什么大事儿。消息给了己方将领,又不是敌

    军细作,所以说哪怕就是江东军士卒,他们也觉得没什么,就是。当然了,这个凉州军和兖州军的细作,他们多少也是能从江东军士卒那儿打听到消息,这个肯定是,不过多少的问题。这个也得说,有的江东军士卒表现都不错,大多数还是可以的,那不错,所以这个……

    哪一方都是,不好的终究是个别,总是少数。应该说多了的话,那真就出问题了,确实。少是一定的,都那样儿。少好啊,多了就完蛋了,哪一方都不想那样儿。都是,觉得己方还都可以,那不错。毕竟都知道己方还是没多少那样儿士卒的,怎么都是少数,所以这个自然是好。至于说排查什么的,那确实也没太大必要,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可都不会那么做。

    这个就和查细作一样儿,对他们几人都不会排查,就更别说是己方士卒了,真的。所以说三人都是有自己的想法,己方士卒就算是无意告诉了点儿消息,那其实也不算什么,这个肯定是。毕竟三方细作各有特点,要说他们从士卒口中知道的东西,只要花点儿时间,是怎么

    都能得到的,那是。该知道的,必然都知道,一点儿没错。再说了,肯定有一点也不错,就是士卒所知道的,那绝对不是什么机密,那肯定不是。所以说从一个士卒那儿能得到,那么就算他那儿不行,其他人的话,总是能从别人那儿得到消息的,就是。知道了的也不是什么太重要的消息情报,更不会是什么机密就对了。要说从某个二流将领那儿,倒是能知道点

    儿,可能从某个将领哪儿知道消息吗?至少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还做不到啊,就是。所以说也别指望太多,至少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都不行。而凉州军的话,倒是有那么点儿可能,甚至就是,毕竟……这个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确实还不能和凉州军比啊,那是。所以说将领什么的,确实也不要多想了,就是。所以说细作还得是从其他的渠道得到情报消息,那是。

    不过三方的细作也是各有各的特点,那确实也是。所以说是有他们的优势,当然也有不足了,这个都正常。如果说都是那么强的话,也不对了。当然不管说是马超还是曹操,自然也都包括了孙策,他们没一个人不看中情报的,哪怕就是换成刘协,他也一样儿,没太大区别。

    是啊,都知道情报的重要性,那是。尤其是马超,他最清楚了,那都不用说太多。当然他投入的钱粮物资什么的,其实也算是三方中最多的。至于说效果,自然也都挺好,那是。凉州军细作得到情报的能力,那可一点儿都不弱,这个和他们的支持也是有关,毕竟那个钱粮

    物资……所以说他们都投入了那么多,那么收获的话,还会少吗?肯定不会少就是了,这个马超他们都知道。所以说财大气粗,那绝对是有优势,还不小。从这儿就看得出来钱粮多的好处,而这也不过就只是一个罢了,还有更多呢,确实。是啊,直接就让凉州军实力变成三方中最强了,就比不上北方异族,那个确实,差距啊。北方异族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不是

    你有钱粮就一定好使的。当然了,汉人怎么都是比异族多,这个其实是最大优势,至少在马超看来,就是。从历史也看得出来,从来都是汉人把异族给同化了,你听过异族把汉人给化了的吗?是,血脉什么的,也许并非就是传统纯种的汉人,可确实,在历史的长河中,最

    后是汉人的天下,而并非异族。而汉人一直在,哪怕是被统治。可却有多少异族是都消失了,这个也是。当然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消失的那些异族,其实还是民族的升华,他们融合到了汉人中,哪怕是消失了,可确实升华了,这个是历史发展必然,也正常,就是。

    这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异族融合到汉人里了,至于说为什么不是反过来呢,自然是汉人最多,并且异族文明能和汉人的文明比吗?所以说自然是那样儿了,异族融合到汉人里了,他们都升华了。是啊,从历史的发展来说,就是如此。不过你要觉得连民族都没了,这个就没法说了,那也没办法。确实,那都是事实。毕竟他们融合了不假,可也一样儿是消失在了历

    史长河中,那也没错。其实要说消失的异族,他们可定不想自己民族消失,但是汉人的话,至少让马超来看,他倒是很愿意,那没错。可要是异族呢,他们自然不愿意,这个都正常。马超觉得,要是北方异族都融合到汉人中,那可真好了,没什么威胁了,可那也许以后可以,

    但是现在的话,那真是不行。可以说没那时间,更没那条件,这个他还是很清楚的。所以说这个还是,得交给历史,自己肯定是不行了,改变不了什么。就只能说是挡住北方异族的进攻,灭不了他们,可也不能说让对方灭了吧。所以说他也是觉得时间都不够用,实在是希望早点儿一统了天下,那就是好。而如今来看,江东军己方都没灭了,那么等灭了兖州军的

    时候,确实都不知道要多少年了,那是。毕竟他们是一个比一个强啊,没江东军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更不用说是兖州军了,真的。马超是,他有那么点儿信心说灭了两方,要这个都达不到,还谈什么去对付北方异族?可到底说是什么时候,这个确实已经不确定了,还是那话,早了晚了都是。他是希望早点儿,可还得看天意,毕竟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老

    天不让你成,那么你有逆天的实力,最后估计一样儿不好使。想要快,不是不行,可那确实不一定,那怕你有实力,可人家兖州军就没有吗?可以说江东军弱,可能说兖州军弱吗?至少马超是一点儿那样儿感觉都没有,而且对江东军,他也没小看小觑过,那也是一点儿没

    错。江东军是弱不假,可直到现在,己方也没说灭了他们,这个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就刘大耳朵,看着挺有实力,也没比江东军就差多少,但最后还不一样儿让自己带己方给灭了,就是。马超没指望太多,就想着能尽量早点儿灭江东军和兖州军,那样儿就好了,毕竟己方

    还得对付北方异族,那是缺少不了的。你不去对付人家,人家还得对付你,这个少不了。所以说己方和他们肯定有战事,就不知道是要战多少次,或者说是他们和己方要战,这个是。凉州军在广信城外休息了一夜后,第二日开始试探性进攻,依旧是马岱带着人上去。这次是马超也跟着,像广信这么重要的一个县,他是肯定要亲自带队的,刚马岱一个人,马超还不

    是那么放心。可以说这地方仅次于番禺,他就是如此想法。毕竟番禺有着凌操父子和三万五千人马,这个广信是比不上了。宋谦一个人比不上凌操父子俩,可却也是二流武将。这地方更有两万人,不是之前除了番禺的其他县城能比的,更是有宋谦在,也不是除了番禺的其

    他地方能比的。宋谦此时带着城头儿的江东军士卒展开了防御,对他来说,今日也终于是见着凉州军如此强军了,就这个确实不是己方士卒战力能比的啊。也见着马岱这个算是闻名天下的将领,看着其人确实是比自己强。要说对方那么有名儿,也比自己强,自己倒是没什

    么名声,在己方还算是小有名气,但是拿到天下去,那谁认识你宋谦啊?不过不管怎么说,今日确实也是达到了自己的一个目的了,那就是和凉州军开战,自己也算是见识到了凉州军的“高人”,那是。对宋谦来说,守城很重要,那不错,可自己要想见识一下,这个一样儿重要。守城第一位,那么这事儿就是第二位了,就是如此。他是没有凌操和凌统那么多想法,

    可不代表他就什么都不想。还是那话,其人哪怕那么多年一直在交州,可却不代表宋谦就是无欲无求的,那绝对不是。当然他也知道自己年纪大了,如今可都是年轻人的天下,那都是不错。看看凌统,己方的后起之秀,自己也不得不感慨一句,自己是真老了,那可不假。

    所以说别讲以后了,就现在都算是年轻人的天下,那一点儿不错,因此,自己这个年纪了,真心就是没什么要求了,就是。就像凌操,他更多都是为了自己儿子,而非是为他自己。宋谦还是,他儿子不在军中,自然没那样儿的事儿,就只是说为了自己,不过也知道,那都有

    限,毕竟自己再如何,能超过凌统?现在也许能,至少自己比其人有经验,可以后那就是他慢慢超过自己了,没错。不过总体来说,自己能看到己方的后起之秀在慢慢成长,说起来怎么都是好事儿。要说己方实力不行,就得靠着有本事的将领、谋士,他们多尽力,让己方是尽量不被凉州军灭。说起来江东军的话,不是没有死忠,可是少,也就孙策那些嫡系人,

    还不是所有的都那样儿。就像宋谦,别看其人是江东军元老,那一点儿没错,可江东军就算是被灭,他也不会尽忠什么的,也不会想着报复马超报复凉州军。最多他就归隐,能觉得如此就算是对得起自己主公知遇之恩了,其他的,就真都没有了。可以说在江东军中,像他

    那样儿想法的,其实是大多数,或者说绝大多数,毕竟他们也没受到过孙策什么大恩,在他手下做事儿,更多的还是好处。

第八十二章 凉州军攻苍梧郡(五)

    那么这个好理解了,既然能因为利益而聚在一起,那么也一样儿是能因为利益而分开,是一点儿没错。像江东军和兖州军,他们就是那样儿典型。他们双方因为利益而联合合作,那么一样儿是因为利益,兖州军保住他们,可一样儿会因为利益,兖州军要灭他们,最后无非就是看哪个对兖州军他们利益多罢了,他们就是如此看的。利益啊,这个才是曹操最看重的,

    而不是其他的,那不是。毕竟不管说江东军能不能保住,那绝对不是最重要的,那是。而最重要的,曹操和兖州军都知道,他们清楚着呢,就是己方的利益,能得到多少好处,那才是他们所追求的。说句不好听的,只要能让他们兖州军得到大好处,就算是管江东军叫爹,

    他们都认了,也不是不可以那么做,可以啊,就是,只要有好处就行。但是叫爹也没好处,所以说还是不够啊。是江东军他们要靠着兖州军,而不是说反过来,不是兖州军要靠他们,那绝对不是。还是那话,兖州军可以说少了和江东军结盟,那无所谓,影响不大。可江东军

    却不行。对方是能少他们,可他们少不了兖州军帮衬,这个是。所以说一直都是兖州军他们占优,他们掌握着主动,而江东军他们确实就是相反的。他们倒是也想有实力,不必看兖州军的眼色行事,可那不过就是一种好的想法而已。那是美好的愿望,甚至说做梦都梦不到啊,那是。总得说是看人家,而不是人家看己方,是己方靠着他们,不是反过来他们靠己方。

    这个就得说,一直是那样儿啊,己方没实力。不像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可不像己方这样儿。没己方这样儿,那确实是好多了。是啊,凉州军那实力最强,兖州军第二,也没比对方就差很多,而自己和他们两方才是真差很多,那不错。己方是不想那样儿,可却也没办法。

    必须要承认,这个真就不是一朝一夕最后才那样儿的,还是……所以也别指望着对方一下就说在实力上面不如己方了,那样儿情况并非就真发生不了,可几率呢?有和没有也没太大区别,真的,怎么看怎么都是。所以说江东军他们也不寄托太多,就这样儿了,那也是无奈。

    此时宋谦是带着己方士卒抵挡着马岱带着的凉州军士卒,对方不过才第一日的试探进攻而已,自己当然是能挡住。不过就是看双方损失多少的问题罢了,就是。但是自己要是和番禺那儿比,那么还是不如的,这个宋谦很清楚。毕竟那地方可不光说是守城的人马多,而守将凌操父子,加一起一样儿是比宋谦强啊,那真不错。所以说广信这儿就比不上番禺那儿了,

    那都正常。宋谦也是,他并不想说就超过番禺那儿,那不是最主要的,自己做好自己,那其实就够了。是啊,并非说什么都要和凌操父子那儿比,和番禺比,那不是他的作风啊。宋谦的话,真就是没那么多想法,那是。而和他一比,凌操父子俩那想法确实就多了,可也是,

    还是那话,正常。他们有想法正常,要说没那么多,那才不正常呢。凌操和他儿子凌统可都在江东军,这点很重要。那么其人为了他儿子着想,都是那么做的,哪怕就到了宋谦那儿,他一样儿是觉得其实凌操做得挺对,挺好。反正自己如果是他的话,也得那么做啊,那是。可自己不是他,自己儿子更不在江东军中,那么就不会那么做了,而想法更少了,可不就是。

    反正在他看来,自己和凌操的最大不同之处,那绝对不是说自己不如其人。是,在宋谦心里,他也一样儿承认,自己是有不如对方的地方,那都不假。可自己一样儿有超过他的地方,那也是。而和凌操最大的不同之处,还在于,自己儿子不在江东军,而凌统却在啊,就是这个。宋谦觉得凌统要不在己方的话,凌操很多事儿都不会那么做了,就是。毕竟他之前的事

    儿,很多都是因为凌统,而不是别的什么。可以理解,这个肯定是。他都那么大年纪了,可以说需求绝对少了,而宋谦所了解的凌操来说,他也不是官迷什么的。因此,其人那么做,确实更多不是为了他自己,而就只是为了他儿子凌统,那是不错。所以说他那么做了,事情

    也是往好地方发展了,可是不错。不过不管如何,最后番禺一样儿是没守住啊。这个不光说是凉州军之强,也得说己方士卒,混合在一起的,战力不如扬州来的己方士卒。因此,那样儿其实也并非就预测不到,至少在宋谦眼里,自己也是早就想到了,可不就是那样儿,是

    啊。凉州军之强,只有说亲眼看到了之后,才知道己方和他们在战力上的差距,那是。以前不过就是听传言罢了,是说他不觉得那是不可靠,但是谁能知道,到底有没有夸大的嫌疑?所以说就得自己亲眼看见,再认证一下,那样儿才行。而如此一来,宋谦是心里有数了,凉州军实际上,他们比传言的好像还要强点儿,己方不是对手。就说己方从扬州来的人马,他

    们战力都不如对方呢,更别说现在是扬州那边儿来人加上交州本地的土著士卒了,就是。这个己方和他们的差距啊,真是不小。而不是人家不如己方,是己方不如人家啊,这个确实是问题。因此,到了宋谦那儿,哪怕今日就只是凉州军的一个试探而已,可他确实,依旧是

    对自己对己方没什么信心。说起来自己不如马岱,而己方士卒更不如凉州军士卒,更没人家多,所以说破城不过是多少时日问题。想和番禺一样儿,这个是不要想太多了,能和他们差不多,自己都觉得好不错了,可到底自己能守住多久,那不一定,更多还得看己方士卒的,

    而并非是自己啊。宋谦知道自己也守住不了太多时日,那都正常。别看凉州军比起番禺来,那是少太多,可己方守城的人马比起那儿一样儿是少了不少,那是。只能说自己压力小了,更多的这是好事儿,宋谦知道。毕竟凌操父子俩可面对很大的压力,而到了自己这苍梧,在广信这儿,那确实,自己压力小了,不错。所以说在这点上,他是觉得不错,也是超过番禺

    那儿的,那是,绝对比凌操父子俩那儿强点儿啊,就是。不过宋谦更多的不是比这个,而是想着自己尽力守城,至少就不会让凉州军那么轻易就破了城池,夺取城池,那不行。自己尽力就好,至于说最后的结果,那确实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凉州军一路而来,是攻城略地,

    那可以说经验丰富而且还无惧艰难险阻,不是己方士卒能比的。那么想让他们发挥不好,甚至就失常什么的,这个就不要多想了。不是说就一点儿可能都没有,但是那几率其实也没比没有多多少,几率太小了。倒是己方,宋谦觉得己方要发挥不好,那么就得早别凉州军破了城池,夺取县城,那不是自己想要看到的。好歹自己也是个二流武将,在广信这儿更是有

    己方的两万人马,别那么轻易就让凉州军破城,这个也实在是太丢脸了,不光是自己的脸,还有己方的,自己主公的。要是不丢人的话,那倒是好了,城池就算是早点儿丢了,自己也没办法,只能说凉州军他们发挥太好,反而己方发挥就不怎么样,就是。但是丢人的话,宋谦是第一个不想要,毕竟自己丢脸是小,可己方的面子,自己主公的面子,那不是自己的能

    比的,确实。因此,那样儿的话,他是不想接受,所以还得说是尽力守城,别丢人啊。这点他也不得不承认,凌操父子俩做得就挺好,哪怕最后城池依旧丢了不假,可确实,没丢人,这个就不错了。如果说自己也守住十几日,那么也不丢人,但是要连时日都守不住,那可真

    就丢脸了,而且不光是自己的脸,己方和自己主公的面子,有一起丢了,那是。要说宋谦都那个年纪了,他确实不是那么太看重自己的面子,可己方和自己主公的面子,其人却不可能说不重视,一直都是那样儿,看得可比自己重多了。所以说宋谦想法简单,自己可以丢脸,

    但是己方和自己主公却不行!这个就是区别了,而且还是大区别,真是。不过宋谦也是想过了,只要己方士卒能发挥正常,那么守住个十几日还是可以的。那并非就是做不到的事儿,哪怕自己亲眼看到,也见识到了凉州军的战力,可己方也不是乌合之众好吧,比那肯定强多了。现在的宋谦都把江东军和乌合之众比较了,这个也不得不说,其人也是在安慰自己,真

    的。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广信这儿也都是硬仗,马岱虽说不知道己方到底多少时日能破城,可宋谦其人身为苍梧太守,一个二流武将,哪怕不如凌操,其实也相差不远了,那是不错。因此,自己却不能掉以轻心,哪怕自己比其人能强,但这个却也不能小看小觑了对方,那

    不能。而且马岱也看得出来,宋谦确实是和己方拼了,就和番禺凌操父子也没大区别,那是。马岱是不惧不怕这个,对他来说,其实对手越强越好,那样儿的话,对自己突破有好处。这个突破实在太难了,和凌操父子都快战二十日了,最后自己也没突破,是没一点儿迹象啊,

    真是无奈了。所以说他希望宋谦强点儿,可实际上其人还不如凌操,所以马岱也没对他有什么信心,不如凌操就更不如自己啊。要是有两个宋谦守城就好了,可惜就他一个,这个也没办法。马岱希望来两个宋谦,那倒是都好了,可显然那不过是一个好的想法罢了。别说广信这儿了,就算是在整个苍梧,也只有宋谦那么一个,没有能超过其人的了,他比其他将领

    都强,那是。所以说马岱那样儿想法,确实是不现实。看番禺那儿是可以,在南海没错,但是到了苍梧这儿,在广信这地方,那真没有。有一个宋谦,那其实就不错了,还不能指望太多啊?孙策没那安排,就只有说南海有凌操父子俩,也算是一个例外了,确实。交州其他

    的郡,却没有了。这个也得说,南海就不是一般般的郡能比的,至少在交州来说,南海郡肯定是第一重要,其他的郡那是比不上啊。所以说那地方有凌操父子俩在,那确实是可以理解,而其他地方则不然,那区别可是不小,挺大的。如果说其他地方也像南海那么重要的话,

    那就真不同了,可不就是。但是显然,交州就是这么个情况,就只有南海是最重要,让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最看重,他们除了不会亲自带兵去,其他的支持,真心是没少过啊,那不错。可也想到了,早想过了,凌操父子最后挡不住,那么基本上就是守不住了,正常。结果也是和他们所想一样儿,凌操父子俩最后没到二十日,丢了番禺,这个也是在孙策和江东军他们

    所料之中。当然了,父子俩都没什么错误,到了扬州去见了自己主公,孙策也绝对不会处罚他们就是了,江东军一样儿是赏罚分明,你要连这个最基本的都做不到的话,还能有几个人给你卖命的?真是,孙策清楚啊,看看人家凉州军,看看人家兖州军,就能知道很多了,

    那不错。人家两军实力比己方强,可更是赏罚分明,一个比一个严在这个上面,因此,这自己和己方还能如何?

第八十三章 凉州军攻苍梧郡(六)

    孙策更多是看曹操,看兖州军都如何,他们都如何做,基本上他也那样儿。更何况连马超和凉州军都那样儿,那么他自然知道,自己和己方如何做了。不说比他们两方更好吧,可至少也不能差啊,这个肯定是。要不然的话,在这个事儿上,那就要差他们两方了,就是。孙策肯定是不想那样儿,所以说自己该如何做,让己方如何,他心里早就有数,知道该如何做。

    那肯定是,可以说孙策知道己方实力不如凉州军和兖州军了,但是在其他方面,可别比他们差更多,那一点儿都不好。可不就是,他不怕追着对方的脚步,就只是不想差距越来越大,这个肯定是,孙策和江东军众人都是那样儿想法。你让他们江东军一直都是最弱的那个,他

    和江东军众人都认了,但是你要说孙策做不出来和马超还有曹操一样儿的事儿,只要是对江东军有好处的,他还能做到的,那就一定会做,这个不用怀疑,孙策就是那样儿。确实啊,他一直以来,都是那样儿,为了自己为了己方,也确实是拼了。至于说世人都如何看如何说,

    那他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是啊,毕竟这个要己方更多好处的那个,那就没错。怎么都是选择利大于弊的,一点儿不假,怎么做好处更多,孙策自然都那么做了,就是。所以说在这个上面,他和马超还有曹操,都没大区别。毕竟都是为了自己为了己方利益,那可一点儿没错。不管说是马超还是曹操,他们那样儿不都是为了自己和己方嘛,孙策他自然也不例外了。

    从根本上来说,他是不想和马超还有曹操一样儿,这个肯定是。但必须承认,不管说是马超还是曹操,他们对孙策来说,绝对算得上是标杆了,这个肯定是。要两人没有这个标志性的作用,孙策未必就会学他们。毕竟从根本来说,他是不想那样儿的,而还那么做了,自然

    更多都是无奈啊,确实。学他们是无奈,有选择的话,不那么做还有对己方有大好处,那么孙策自然都不会那么做,还得按照自己所想那么做。可实际来说,孙策更多还是要和马超还有曹操/他们都一样儿,为了自己为了己方,那没办法,就得那样儿啊,除非说这个是……

    毕竟对己方有利的,有好处的,孙策肯定要那么做,哪怕是被人说模仿什么的,那真不是事儿了。这个主要还是己方的利益,而不是其他的。己方的利益,那才是第一位的,而不是其他的。对孙策来说,只要己方能得到好处,那么自己哪怕就算是丢点儿人,其实也认了,真的。当然了,那个前提就是己方能得到大好处,那就可以,确实,这个不错。孙策好歹其

    人也是当主公做老大的一个,所以说他不可能不在乎在意自己的面子,关键是他那面子更是和江东军的面儿挂钩的,所以说孙策也不得不小心谨慎。应该说自己丢脸无所谓,但是自己丢脸就是己方丢人,那不是小事儿,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当然了,不管是自己还是说己方,

    丢人没事儿,只要能得到大好处,那么再丢人的事儿,自己也做了,丢人也认了,那没什么大不了,真的。当然了,如果说能不丢人,那还是别丢人。并且这个丢人什么的和己方得到好处利益,其实不冲突。不是说己方丢人了就一定能得到什么好处,也不是说想要得到好处,自己和己方就一定要丢人,真心都没有那样儿的说法,那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有很大关

    系。是啊,毕竟孙策是能分得清楚,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说和己方获得大利益比起来,那么面子什么的事儿,真心就不重要了,是啊。他还是能分得清的,那是。好歹孙策也是当主公做老大的人了,那没错。还有多少是他不知道不了解的呢,至少这个让己方得到好处,能得大利益,孙策就那么做了,不错。丢人什么的,倒是变成小事儿了,真没什么大

    不了。是啊,所以就是那样儿,对孙策来说,模仿无所谓,只要是能给己方带来好处就行。而且这个其实也没那么丢人,是,这个是。对他来说,模仿什么的,真心是不丢人。真说起来,那丢人的事儿多了,可绝对不是这个什么模仿了。当然,你要是连模仿都模仿不好,那

    么可就真是有那么点儿丢脸了。不过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不是那样儿,不是。毕竟这个其人不是什么废物饭桶,反而还可以说是个明主,那真是。江东军实力是不如凉州军也不如兖州军,但是孙策却和马超曹操/他们一样儿,都是当主公做老大的人,那可一点儿都没错啊。

    所以说他们身份那其实都一样儿,三军是有实力差别,可他们身份没区别,都是当主公做老大的,还都是称王了。别管是朝廷认可的还是不承认的,三人可都是王,这个才是最重要的。都已经如此实力了,那么朝廷承认与否,真心不重要了,那是。曹操那个魏王是朝廷承认的,天子诏书都发下了,但是他那魏王和马超的王还有孙策的吴王,和那两个朝廷不认

    可的,其实也没大区别,真的。是,就说三军的实力不同,可这个称王,其实也没太大区别。哪怕曹操那个是合法的,而马超还有孙策他们是非法的,可那不重要,真心是影响不了什么,那是。曹操是没办法了,他必须那么去做,掌控了朝廷,怎么都得让皇帝给自己一个

    王,朝廷承认的。但是马超孙策他们就不行,至少朝廷肯定不承认。但是这事儿没错,不是说你称王称帝了就一定有什么大用,还得说你是真有实力。有实力的话,还是那话,别说是称王了,就是称帝,也没人会去多说什么,就是。没实力的话别说是称王了,估计早就让

    人给灭了,真的。刘备不就是,他实力有,但是一比较的话,还是不如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因此,是让人给灭了,那都正常。他们是都不想,可却绝对是改变不了什么,那是。要不他们怎么也得争取不被凉州军灭,可显然,那就不可能了。所以说还得是有实力,至少江东军就比他们有实力,所以说刘备一方让凉州军灭了,可江东军他们现在却依旧存在着,

    马超带着凉州军攻略交州,可还没打算去扬州呢,哪怕那个其实是早晚的事儿。孙策也觉得己方最后是要步刘备军的后尘,但是己方却一点儿都不能放弃。那时候马超带着凉州军灭刘备军的时候,最后兖州军和己方都不帮他们,反而还是从中得到好处,那就和马超凉州军

    一样儿。而事实也证明了,曹操和自己的想法,那其实都没错。刘备军是真挡不住凉州军的激烈进攻,当然了,就江陵那地方,霍峻是表现最好,那可是。但是遗憾的是,其人最后还是让马超派出去刺客给刺杀了,这个也没办法,绝对是刘备军的一大损失。而马超和凉州军呢,可以说这一步棋走得那是相当对了,而且也精彩,可以是直接就让刘备军灭亡的脚步

    快了。那是,这个就是实力对比,凉州军是说死就要灭刘备军了,是怎么都改变不了。如果说己方和兖州军都死战力保刘备一方的话,也许他们还有那么一线生机,可曹操最后放弃了,没那么做,自己更不会那么做,所以刘备的败亡,都是在预料之中的,那是。这事儿从大局上,从三方联合去对抗马超凉州军这个方面,孙策是不愿意看到刘备军灭亡的,他知道

    就算是曹操,他其实也一样儿。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天下少了一路诸侯,这个总体上对马超,对曹操和对自己,那都是好事儿,确实。毕竟天下原来是四路诸侯,可以说是四分天下,那么从四路变成了三路,这个肉还是那么多,但是狼变少了,确实是好事儿,孙策和曹操都

    知道。而且也不得不说,孙策还好点儿,毕竟他们江东军和刘备还有他们一方没太大过节,这个是。当然也是没什么接触,关系肯定不会怎么好。但是曹操兖州军却不同了,他们的过节太大,而且彼此在心里,其实都巴不得对方被灭,那真是不错,所以说这个结果是曹操更

    愿意看到的。而孙策跟着曹操走,基本上对方怎么做了,他就如何,所以说算是以其人马首是瞻,所以刘备军被灭,除了马超凉州军是主要原因外,就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多少都算是帮凶,不过是小帮凶罢了,这个不错。不过也是,应该说从一开始的时候,刘备就已经想到了,他看得出来,根本就指望不上兖州军和江东军什么,尤其是前者,曹操和兖州军将

    领,他们和自己和己方的过节太多,都巴不得己方被灭呢。然后江东军呢,他们看曹操和兖州军眼色行事,所以说都如何做,刘备太清楚了。靠他们的话,己方灭亡更快,怎么都得靠着自己,那不错。要说刘备这人当世之枭雄,确实是能看出来不少。这事儿有人能看出来,

    可也有一样儿看不出来的,那没办法。刘备其人你看他没什么谋略,至少不能和曹操比,可比孙策强多了,而其人是有点儿头脑。关键是在政治上面,那可是高手,看得清楚,不错。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的想法,其人可都算知道,不说百分百,可百分之八十,那是没错。

    所以说他确实,想得很清楚,己方挡不住马超凉州军的进攻。凭其人这么多年对马超对凉州军的认知来说,只要是他们想做的事儿,基本上就没有不成的,确实。别说是灭自己这么久一路没大实力的诸侯了,就算是灭兖州军,凉州军他们用己方的伤筋动骨,其实也是能换来的,不过真那样儿的话,能得到大好处的肯定不是他们凉州军,而就是己方和江东军啊,

    那是。因此,刘备更知道,马超不会那么做。他能灭己方,可什么时候去灭江东军,那都不知道了。至少你水军不行的话,何谈去灭江东军?他太知道了,反正凉州军是有水军不假,可确实和江东军的差距太大,说是天壤之别,其实也并不为过。那时候就那样儿的情况,刘

    备多少也是个当主公做老大的,所以说该知道了解的,那确实都知道了解了。可惜最后己方不能力挽狂澜,在凉州军激烈的进攻之下,还是被他们灭了。而最后刘备也是兵败自刎,他知道,自己落到马超落到凉州军手里,确实是没好。至少马超也许不会杀曹操、孙策,可

    却绝对不会放过自己,这个他太清楚了,毕竟认识其人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刘备确实是知道很多。他知道,曹操要落到马超手里,就算是马超不杀他,可其人也得和自己这样儿,那没说的。而孙策呢,基本上也是没大区别。为什么,这个就不是马超杀他们不杀他们的问题了,而是他们就算是苟活,还不如死了呢,真的。并且马超能放过他们,

    但是凉州军那些将领和谋士呢?不说所有人,可绝对是有人不会放过他们,就想让他们死,这个肯定是。因此,刘备自刎的时候,他都已经想好了曹操和孙策他们的下场,不会比自己好多少,甚至就和自己一样儿,那是,不过就是早晚的事儿罢了。己方是被凉州军早灭了,

    那么之后就是江东军,孙策这样儿,然后就是兖州军,曹操也得步后尘,至于到底什么时候,那确实都不一定了,是啊。

第八十四章 凉州军攻苍梧郡(七)

    所以刘备不认为自己自刎就是很孤单的,因为孙策和曹操,他们会步了自己后尘,不过是早晚问题,什么时候他不知道,可早晚会那样儿就是了,所以他并不觉得孤独,还有曹操和孙策他们陪自己呢,早晚的事儿。因此,刘备是没觉得有什么,曹操和孙策他们,最后和自己也不会有太大区别。而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也一样儿会步了己方的后尘,可以说刘备所

    想很清楚,而且基本上就是事实了。现在没发生,那是不假,可却不代表以后也不发生了。是啊,其实刘备想法不错,那不过就是时间早晚的事儿,没大问题。如果说马超凉州军一直都是三路诸侯中实力最强的那个,一直都是第一的话,那么就是刘备所想那样儿,没大区别

    啊。当然了,肯定还得有那么点儿不同,这个也是。毕竟刘备是刘备,而曹操和孙策他们,终究是和他不一样儿。最简单的来说,马超觉得刘大耳朵必须死,但是真到了曹操和孙策那儿,他还有点儿下不去手,要他们自己解决最好,实在不行,就算是活着也可以,不过己方

    的将领和谋士呢?这个是问题,而且曹操和孙策他们那个性格,马超太清楚了,连刘大耳朵那样儿的都不苟活了,更何况他们俩?是啊,至少曹操和孙策,他们不会觉得自己还不如刘备了,真是。那么其人能做到的,两人觉得自己自然也做得到,而且比他做得更好。是,从根本上来说,曹操肯定是看不上刘备的,一点儿不错。而孙策呢,他虽然与刘备没太都接

    触,但是从来没觉得自己比对方差,甚至不少地方其实是自己强了。孙策觉得自己是有不如马超的很多地方,也有不如曹操那个奸雄的地方,也不少,虽说有超过他们的地方,但确实是少。可他真是不服刘备,哪怕其人也是一路诸侯,没比己方差太多,可他觉得还是自己

    比其人强了。而这个差距,不敢说就是自己和马超和曹操那样儿,可对方也有比不过自己的地方更多,这个就是孙策的想法。当然要是到了活着的刘备那儿,他一样儿是从心里不服孙策,这个肯定是,要知道其人连马超和曹操,他都不觉得他们就真比自己强了,就更不用

    说是孙策了,真的。所以说孙策是觉得自己比刘备强,所以看己方实力也比对方的强。而刘备呢,他心里也是觉得孙策比不上自己,别看江东军比己方强,那是不假,可强也是有限的,就是。给己方时间的话,己方能超过他们。结果刘备是没有时间了,这个也是没办法。马超那人,知道他什么样儿,所以不会给他多少时间的,那就是给刘大耳朵机会,他知道。

    所以说是必须要灭他们,那没错。因此,刘备是没时间了,那真没办法。也许真给了他时间,没准最后他们实力就真超过了江东军,而那时候被灭的可能就是孙策他们了,而不是刘大耳朵。所以说就算是孙策他心里都乐意说让马超凉州军灭了刘备,那是。要不是对方被灭,

    就得换成是己方了,真可能,所以说他可不想那样儿啊。因此,己方实力比刘备军强,要不就变了。孙策认为也是自己比其人强,当然了,他自己属于继承他父亲的家底儿,而刘备是白手起家的第一代,这个孙策倒是没多想。也许其人像刘备那样儿的话,白手起家,未必做得比他好。可现实是孙策有孙坚留下的家底儿,所以说江东军发展还行,都三分天下了,

    而刘备就得靠着他自己,所以说最后是先被灭了,那没办法。毕竟他是没江东军那个实力,更没那个底蕴。当然了,其人是汉室宗亲,是刘协亲口认下的皇叔,这个在大汉来说,确实有用,有大用。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是都有实力不假,可却没一个姓刘的,这个和刘备一比,那就是劣势了。毕竟就他刘备一人姓刘啊,别人都不姓刘。所以说这个绝对是刘备的

    一个优势,关键还是他独有的。以前也是有汉室宗亲的诸侯,可却都没留存到最后啊,都让人灭了。刘焉有点儿本事,但是天下刚乱点儿他就病逝了,没办法。到了刘璋那儿,那纯粹就是给马超送菜的,那是。也就是刘表,他还能比刘璋强,可最后还是没整过刘备。至于

    说再之前的诸侯,像什么刘虞、刘岱之类的,真是不算什么,真的。刘虞还能有点儿本事,但是也有限,比不上刘备啊。后者那个叫刘岱的,说是饭桶废物,也差不多了。所以说在汉室宗亲这儿,你当诸侯的,没有落到什么好下场的,如今三分天下的,却没有汉室宗亲啊。

    有个刘备,能算得上是四分天下,可一样儿是被灭了,那没办法。汉室宗亲啊,大汉皇叔啊,确实有优势,可实力却差点儿,最后也还是一样儿步了其他汉室宗亲诸侯的后尘啊,那是。所以说最后连刘备也不行了,这个汉室宗亲的诸侯队伍,是彻底完了,这个也是。是啊,随着刘备军被灭,最后的那点儿火儿也没有了,就是。有的皇帝刘协,一直都有,可能指望

    什么啊,真就指望不上。刘协要是能指望上的话,大汉也不是这样儿了,绝对不是,怎么都和现在不同啊,就是。可朝廷被曹操把持着,大汉是早就名存实亡了,而他也只是一个傀儡皇帝而已。都不如一路诸侯,那是。所以说真是不能和汉室宗亲的诸侯比啊,那是。刘协

    就算他不落到曹操手里,说实话他也不会太好。周天子那样儿算是可以,但是估计他还不如周天子那样儿。是啊,这个并非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反而还很有可能,甚至就是那样儿。你必须承认,周天子作为诸侯共尊的那么一个王,至少也比傀儡强点儿,这个那是不错啊。

    所以说要刘协有周天子那样儿,其实倒比现在好点儿了,就是。可实际上呢,他就是傀儡啊,说起来还不如周天子呢。好歹别管是谁,那些诸侯可没谁就敢说去一下把周天子杀了什么的。但是对刘协,说起来不管是马超,还是曹操孙策,他们都敢,不过就只是不好的地方多了,那没办法。确实,刘协本事还是有的,但是分和谁比啊,和曹操一比,他就不好使了,

    真的。也一样儿比不上马超和孙策,肯定是,一点儿没错。如果说如今还是天平盛世的话,不说刘协能当个有道明君,名留青史,可却绝对能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皇帝,这个没问题。可惜啊,命不好,不幸生在了这个乱世,关键是对手一个比一个厉害,所以就没他什么事儿

    了,基本上可不就是那样儿。要都不如刘协,那可就有意思了,真的。可现实明显不是那样儿,他们一个比一个厉害,可不是刘协能比的,所以说这个也是,他命不好,和这些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是啊,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三个随便拿出来一个,那都是当世的人杰,而刘协本事是有,但是和他们一比,确实是有差距,那也没错。要不然的话,怎么说现

    在大汉也不是这样儿了。这个肯定是,那是最基本的了。而刘协如今这样儿,显然就是他本事不行,和曹操比,差距大了。所以说这个也是无奈,没看现在刘协都不指望什么了呢,这个就是接受现实啊。刘协应该说其人很现实,那一点儿没错。而如今的情况,更是让他变得更加现实,那没办法。当然了,可以说这个他其实并不想那样儿,不是说不想现实,而是

    不想自己什么都不去做。可这个如今的情况就让他什么都不能做,这个也是。因此,他变成现在这样儿,更加现实了,也没办法。可以说其人早已接受了现实,那也是不错。因此,刘协的想法早就不是对付曹操对付兖州军什么的了,而是让大汉不至于那么样儿被灭了,尽

    量是晚点儿,这个就是他的想法。确实是,年轻时候的刘协,你说他还有很大心思想着光复汉室什么的,但是现在呢?基本就没有了,正常。有了的话,那才不算正常。其人对曹操对马超乃至于对孙策,都是一个想法,都晚点儿灭大汉,如此的话,就算是如今最好的了,

    那是。如今刘协就是这么个想法,他确实是如此,觉得那样儿的话,其实就是最好,没错。毕竟他是早知道自己是没办法力挽狂澜什么的了,对付不了人家曹操和兖州军,就只能说当这么一个傀儡,都是没办法的事儿。而不管说是马超还是孙策,他们只要一统了天下,最后怎么都得灭了大汉。就只有曹操,凭刘协对其人的了解来说,哪怕其人一统了天下,至少他

    不会灭了大汉。称帝什么的对曹操来说,无非就是个名儿而已。他不是那么太在意太在乎自己名儿的一个,那可不错。刘协所知道的曹操,他是不在乎那样儿的名儿,就是魏王,还是魏皇帝,他觉得都无所谓,但是其人却绝对在乎史书对他如何评价。如果说他是权臣,曹

    操不会多想,因为本来就是。可要说他篡汉了,这个确实是曹操接受不了的。因此,其人不会那么做,他儿子会那样儿,可他不会。曹操不会称帝,这个就是刘协的认知,所以说他更希望曹操能灭了江东军和凉州军,至少其人一统天下,却不会灭了大汉,但是那两路诸侯,

    不过不管如何,刘协都想着就保持现状,那其实就是最好的结果了。是啊,三方都三分天下,至少暂时是谁都灭不了谁,哪怕就是凉州军也一样儿。至少现在来说,他们是灭不了江东军啊,兖州军更别说了。不过马超和凉州军一直都在努力中,现在去进攻交州,就是一步步在灭江东军,刘协也不是不知道。他更清楚,凉州军水军要一直不行,那么除非是有大机

    会,要不然的话,马超不会出兵去灭江东。当然这事儿不是绝对的,刘协也不敢肯定,但是八成那样儿了,就是。而如今曹操带着兖州军虎视眈眈,他一样儿清楚,那是其人要带着大军去进攻冀州的常山国了,没错。别看曹操如今是在邺城,而刘协还在许都,可细作探马

    之类的,他可没少派。而且关键是这个消息曹操和兖州军都没怎么隐瞒,就连赵云和典韦他们都知道,更何况是当皇帝的刘协了,就是。不过这个也确实,在他看来,江东军对比凉州军实力,他们交州守不住。那么凉州军是比兖州军强了,实力强,可就一个常山国,只要

    曹操带着大军死战,那么赵云和典韦,他们是守不住的,不错。别看两人都是一流武将,是大将,但是在兖州军拼死进攻的前提下,他们最后怎么都是守不住。毕竟常山国才有多少守御的人马?而兖州军呢?真就是后者比前者多很多啊,那是。常山国有大将,可人家兖州军又不是说没有,不过曹操不会让他们上罢了,基本上是不会。而赵云和典韦他们守城,刘

    协也认为他们能守住不少时日,可最后却还得说让兖州军破了城池,夺取城池。赵云和典韦他们两人再强,还能敌得过千军万马?那自然是不行,所以说最后常山国依旧是守不住,这个肯定是,连刘协都知道。所以说他都清楚的事儿,那么马超和凉州军,自然也都包括了

    赵云和典韦他们,那确实都知道。不过该防御却还得防御,赵云和典韦,他们可就等着兖州军过来呢,最后也不过就是守不住而已。

第八十五章 凉州军攻苍梧郡(八)

    守不住很正常,毕竟差距不小啊,这个赵云和典韦他们都知道。所以说他们也没指望太多,就一定守住城池什么的,那都没有。所以说都正常,让兖州军破城,那是。他们是早已预料到了结果,不过自己两人肯定还得尽力,这个肯定是。他们和一般的将领所想也没大区别。城池可以丢,己方和对方的实力差距决定了他们守不住城池。那么尽管守不住,可却能尽量

    守着,让敌军伤亡更多,那是。这个才是他们的问题,而不是守住城池什么的,那是。而兖州就想法就只是破了城池,早日拿下常山国,那也不错。当然了,常山国有两个大将,这个他们怎么都得说是重视,那必然。没赵云和典韦在的话,兖州军是不会顾虑太多了,那是。

    可对方一个郡(国)有两个大将,确实也是给了兖州军压力,那不错。没有大将在那儿,哪怕他们一样儿有压力不假,可却没那么多,这个必须承认,就是。毕竟赵云和典韦他们都是一流武将,是绝对的大将,那可不是一般般的将领啊,这天下一共才有多少大将?十多个,

    那样儿了。所以说一个郡(国)却有两个大将守着,足以见得马超对常山的看重了,那没错。人马虽说不是特别多,可也不少,那不错。所以说对兖州军来说,还是硬仗啊,那是。不过曹操和兖州军是一点儿不惧,因为没什么,他们知道己方必胜,所以就是无所畏惧。顾虑也没多少,那是。凉州军也是,至少赵云和典韦,他们都那样儿,无所畏惧,当然顾虑什

    么的自然是有,比兖州军多,那都正常。毕竟不管怎么说,兖州军给他们的压力从来都不小,关键是真有用。对曹操对兖州军来说,是没什么太大压力。但是相反对赵云对典韦对在常山的凉州军将士来说,那压力可一直都不小。而等兖州军过去进攻的话,这个就会达到最

    大值,可不是。因此,对兖州军和凉州军来说,怎么看怎么都是两种不一样儿的情况。而赵云和典韦,他们倒是希望己方都好了,可显然是没那么简单。人家兖州军依旧是能破了城池,夺取己方郡县。当然,自己两人,也包括己方在常山的其他将士,那也是不会让他们好

    过的。毕竟这个守住有守住的说法,而守不住呢,自然也是有守不住的这个说法吧,就是。在常山的凉州军将士,他们可都知道,己方守不住啊。本来己方也是没把重心放到冀州来,那可真是。所以怎么都是指望不了太多,没错。更何况自己主公带兵在交州呢,都不在司隶,没在长安啊。那么他不来的话,己方这个常山那就真守不住了,正常。只要说兖州军他们想

    要,基本就没问题。凉州军将士可真没觉得己方有什么优势,反正除了守城和战力之外,至少人数上,那是不行了。当然他们不怕什么,将领不惧什么,至于说普通士卒,早在他们来常山这儿,其实就想到了,确实,他们是真守不住,只要兖州军强力进攻,他们说死也要

    拿下常山,就那样儿。那么结果都是守不住,就只能说是让兖州军多伤亡点儿,这个他们和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与防御的他们士卒想法也没什么区别,就是。曹操带着大军快来了,他们就是等着兖州军来呢,两军在常山必有一战,还是大战,所以这个……最后兖州军会夺了常山,让凉州军在冀州的地盘儿就只剩下中山那么一个郡(国),这就是曹操众人的想法。

    那样儿对兖州军来说,自然是不错,而凉州军的话,也不是不能接受,就是。当然了,他们也知道守不住,可要是等守住,那就好了。可显然,就是守不住啊,那没办法,除非己方人马比对方多了,那可以,没问题。可现实就是己方人马没人家兖州军多,到时候城池还得丢,那没说的。所以说凉州军将士确实都已经想到了,最后的结果,那是己方城池都丢了,

    让兖州军夺走。他们是不想那样儿,可不得不说,这个己方人马少,就不如兖州军。人多了自然好,可现实不是人少吗,那没办法。知道自己主公不会调拨兵马到这儿来,就算是士卒不知道他多,可将领却都懂,交州那地方,己方还缺人马呢,那是。所以怎么说,自己主

    公调兵都得到那儿去,而不是冀州啊。士卒不知道太多,可他们却知道。而士卒所了解的,就是自己主公不会派兵到冀州,他们知道这个也是足够了,那是。所以说常山这个地方,说起来不会是马超主动放弃,可如今看也有那意思,他确实是不准备要了,不会让将领死守的。

    是啊,损失多少士卒,人马那终究是小事儿,马超不是接受不了。但是己方将领如果也损失了,三流的就算了,但要真是二流的,那就完了。马超是一点儿都不想己方损失二流的将领,三流的那没办法,真损失了,自己也是无奈。反正己方还有那么多三流将领,无所谓啊。可二流将领,那可真是……马超也得说自己和己方损失不起,当然了,这个损失的话,也不

    会一下就很多,那也不错。毕竟除非是那种生死大战,实在没办法了,二流将领才会说很大损失,不一定。要不然的话,他们还不知道跑吗?至少马超也好,是曹操和孙策他们也罢,都没说让将领死战,那真没有。都说能保住性命,自然还是保住性命为先,城池不是最重要

    的。至于说己方的士卒,那没办法,打仗就没有不死人的,不过就是多还是少的问题。大战来了,三流将领有的确实都不能幸免呢,更何况是普通士卒了?他们是有生存十几年的,有退伍的,可终究是少数啊,战死的和伤的,那都是大多数,绝大多数,那是一点儿都没错。

    所以说这个也是,你要不想己方伤亡,那不可能,不过就是多还是少的事儿,那没错。所以说当主公做老大的,那肯定看重将领,尤其是己方的二流将领,士卒的话,那确实都无所谓了,就是。他们改变不了士卒什么,或者说哪怕就算是干预再多,也改变不了太多,这个是。可对于己方将领,他们觉得只要对方想要保住性命,那么基本上都没太大问题。当然,

    这个前提是二流将领,也包括二流以上的,三流将领的话,比起士卒来,其实也并非就真强一大块儿一大块儿的,这个还得看和谁比。毕竟有的士卒还不差三流将领很多,有多少的三流将领就是士卒升上去的,并非没有,而且不算特别少。所以说这个也看得出来,要靠着

    将领,他们是中流砥柱,不是说就不靠着士卒了,他们是基本,那没错。可要说当主公做老大的,他们肯定更看重武将啊,尤其是二流和二流以上的。毕竟对他们来说,只要有钱粮,这个足够的话,那么再多的人马也出来了,就是。不过就是新兵蛋子而已,经验和战力都不行。前者是不足,后者是差。可武将呢,至少你有钱粮,也未必真能整来多少武将,二流和

    二流以上的,那是。毕竟他们和士卒那可不同,大不一样儿啊,这个也是不错。士卒你有钱粮就好使,能征到兵。哪怕本地人少,就算是从别的诸侯那儿来的百姓,也不是没有参军入伍的。但是二流武将甚至更高的一流武将甚至超级武将,那些就不是钱粮能解决得了的,就是。你有钱粮都不好使,还得看其他方面了。这个也是,士卒和武将可都不同,那真是。

    是啊,前者确实就是挺好整,可后者确实,不好整啊,那没错。当主公做老大的,那确实是希望武将要是能像士卒那样儿好整就太好了。可显然那就是没什么可能,确实不同。所以说也是,武将没那么容易,都不会像士卒那样儿。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可都知道,那是。

    马岱第一次试探进攻,自然是没上去,让宋谦带着士卒打落下了云梯。不过他也知道,这不过就只是第一次而已,关键还只是自己试探,更还就是第一次呢,之后还有好吧。对马岱来讲,这个上去不上去的,就试探进攻来说,其实还没那么重要,可不就是,所以说这个……

    可以说凉州军确实,想早日破了广信不假,但是他们也知道,这第一日还得是如此,试探进攻,那都是江湖规矩啊,就是。第一日的试探进攻,不在于其他的,就是磨合,然后熟悉对方,这个肯定是。毕竟对凉州军来说,这两点还是很重要的。而广信这儿比之前苍梧两个县都强的地方,不光说是这地方的守御人马多,更是扬州来的人马和交州本地的人马相结合,

    确实战力比之前的苍梧那两个县城强,那是。是比不上南海的番禺,可却比之前苍梧的两个县强啊,那没错。不过哪怕如此,马岱也是一点儿都不会小看小觑了广信这儿,不说这儿人马也不少,就宋谦虽说他比不上凌操父子俩,可却也是个二流武将,那是一点儿都没错啊。

    凌操父子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二流水平,尤其是凌统,就以本事来说,他是比交州其他郡太守要强点儿的,除了经验不够之外,那没办法。所以说他们父子俩随便拿出来,都是超过宋谦的,那真是。后者的话,确实是比不过他们父子俩,也就有的地方比他们强罢了,这

    也是。毕竟其人作为一个二流武将,在江东军中,确实也是有可取之处的,那不错。而且更是江东军元老之一,要不然的话,江东军虽说实力不足,缺兵少将的,可却不差这么一个太守,能当太守的多了去了,为什么非要让宋谦?还不就是因为孙策信任其人,也是其人的本事足够,要不然的话,这两个基本条件少一个,那都不太可能是他当这个太守了,是别人。

    所以怎么都能看出来点儿东西,这个也是。毕竟苍梧郡在交州来说的话,虽说是不如南海郡,不挨着扬州,可不能说其地就一点儿都不重要,因为这地方挨着荆州,所以在交州郡排行里面,那怎么看都是前三,没错。所以说这么一个地方,孙策让宋谦来当太守,可见其人

    的那些想法了,如果说是觉得宋谦不合适的话,他是怎么都不会那么做的。而且关键是宋谦其人虽说不是什么无欲无求的一个,可也确实,他更希望的是自己在建业,哪怕自己主公不带着自己征战,自己在家一呆,也乐得轻松,真的。不像现在当太守,交州苍梧这儿是没

    什么事儿不假,可你既然是做了太守,事儿就不会少,只是相对来说,苍梧这儿少。而且凉州军又来了,那么更得是肩负着守城的重任,他觉得还不如自己在建业呢。其人肯定不是官迷什么的,那不是宋谦。江东军自然也有那样儿的,可不是宋谦。其人可不是官迷,这个凉州军、兖州军和江东军是都有,那没错,可宋谦确实不是,别人是。因此,其人更多希望

    自己在建业,而不是在这儿。毕竟当太守还得劳心劳力去管理,要只是一个将军的话,确实也没这么多事儿,他太清楚了。而且还得多,你守御郡县的,只要敌军过来进攻,那么之后不管说你有多少部曲,最后基本上都是要全军覆没。可在建业却不同,他认为自己的部曲

    再怎么损失,也不会说全军覆没。因此,宋谦怎么都认为在建业好,毕竟官职都差不多的话,他肯定希望更轻松点儿。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248/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重生马孟起最新章节! 作者:夏海苍松所写的《三国重生马孟起》为转载作品,三国重生马孟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重生马孟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重生马孟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重生马孟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重生马孟起介绍:
重生三国马超,会天下群雄..三国重生马孟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重生马孟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重生马孟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