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去了镇上卖香蕉
到了第二天早上,于妈煮好了早饭,一家人都吃了,于爸和儿子儿媳一起挑着香蕉出门了。www.uu234.net
于妈留在家里忙,一共八筐香蕉,今天先挑大个的去镇上卖,还有两筐小的留在家里。
一家人挑着一起走在大马路边上,放下扁担停了下来等三轮车。
带了两把杆称,家里有时候会卖点东西,没过多久三轮车开来了,于爸赶紧招手停车。
三轮车在他们面前停下,司机师傅看了一下,还好有位置放下,叫他们赶紧抬上去,于爸点头说好。
司机师傅帮忙抬,过了一会儿全部上去了,司机师傅马上说:“你们要多交十五元的车费,你们的东西这么多,我等一下不敢让其他挑东西的人上来了。”
于爸笑着点头说好,东西太多了,都会收的,这是乡村公路司机的规矩。其实单独叫别人拉货也会要收钱的。这样子算是收的少点了。
司机师傅上车后,开车走了,半个小时后,终于到了镇上,司机师傅停车后,帮忙把香蕉抬下来。
德昌赶紧把车费给了,一家人挑着香蕉走了,来到卖菜的地方,人很多,今天是赶集,二十一个村的村民都会来,所以街上特别热闹。
街两边的商店里也在放着喇叭吆喝着,卖菜的村民也是,各自大声喊着价格,叫路过的人快来买。
德昌一家人在人少的地方停了下来,因为已经摆满了,没有地方放了。
放下扁担于爸大声吆喝起来:“香蕉,两元一斤,刚刚砍的,大家快来买啊。”
路过的人只是看了看,没有问价格,德昌和爸爸挨着,大声吆喝起来:“大家快来看啊,香蕉两元一斤,吃了身体好,老人小孩都喜欢吃。”
这个时候忆之也大声吆喝起来:“本地香蕉,自然成熟,味道香甜,吃了还想吃,大爷大娘快点来买啊。”
各自喊完后,几个大娘去了忆之那里,两个大叔去了于爸那里,一个年轻男子去了德昌那里。
纷纷拿起箩筐里的香蕉,看到香蕉皮不是很黄,纷纷问:“你这个香蕉真的现在可以吃吗?怎么皮不黄。可以便宜点吗?”
忆之马上笑着对那四个大娘说:“各位大娘,现在可以吃,你买回去放上两天吃更熟,更加香甜,我们都是等长在树上有点黄了才敢砍的。我们老家在农村,来回要车费,这个价格已经最少了。”
几个大娘听了后纷纷说:“妹子,你便宜五毛钱,我们每个人买四斤,行不行?”
忆之看着四个大娘的穿衣打扮,应该是城里人,她们买东西都是人精,她只好笑着说:“大娘,你们应该不是农村人,不知道这香蕉要怎么管理,我们在家里要细心管,才能结的香蕉大个一些。我们只是卖个管理钱,赚不了什么钱的。
如果你们家里有亲戚是农村的,你们就会知道了,这个两元一斤真的最便宜了。你们在城里买,根本不是这个价格。”
几个阿姨听了后,互相商量了一下,然后才说:“好吧妹子,我们每个人都称五斤吧。”
忆之笑着说好,赶紧拿出秤来,把口袋分给四个阿姨,让她们自己装。
她们拿过口袋装了起来,每个人选了两串到三串,装好以后提着,让忆之挨个称。
忆之小心提了过来,放在秤盘上,放好秤砣开始称,少了问大娘要不要再装一点,大娘笑着说:“就这样吧,看有多少斤?”
忆之让她自己看秤,有四斤八两,大娘点头说好,赶紧掏出钱,给了十元,忆之拿过来看了真假后,赶紧找了零钱给她。
接着三个阿姨也分别称了,有五斤三两的,有五斤五两的,有五斤一两的,都超过了五斤。
忆之称完叫她们自己看,三个阿姨看了后说好,她才放下,三个阿姨给了钱,忆之分别找零钱给她们。
卖完后四个阿姨把自己背上的背包放下,纷纷把香蕉放了进去,放完后才笑着说:“妹子,我们走了,现在去逛一会儿,等一下回城里,我们偶尔会来一下镇上,这里也挺热闹的。”
说着四个阿姨转身说着话走了,忆之马上笑着说:“阿姨,你们慢走。”
阿姨们边走边说好,一下子卖了二十一斤多,忆之心里放心不少,这几个阿姨买回城里,应该是要送点亲戚,忆之心里想。
她继续吆喝着,于爸也卖了六斤多香蕉,两个大叔分别买了三斤多点,两个大叔是这镇上的,他们说买来自己家吃。
刚开始两个大叔问了好一会儿,问于爸真的是在树上长得熟了才砍下的,他们不想买用谷草和米糠催熟,还是自然成熟的香蕉好吃。
于爸和他们说了好一会儿,说每年都是在树上成熟了才砍下来,家里有二十五棵树,都是忙完家里其他活了,会去看好几次,看着香蕉长成了这样才砍,大多数都是坐三轮车到这镇上卖。
两个大叔拿起来看了又看,闻了又闻,看着香蕉皮的颜色好一会儿才决定买了。
等他们各自选好装好,于爸拿过那把秆称分别称了,叫两个大叔看了一下斤两,说了各自的重量,他们各自掏出钱来给了于爸。
于爸看了真假后,找了零钱给他们,他们才提着香蕉转身走了。
于爸又大声吆喝起来。
德昌也卖了五斤多点,那个年轻的男人是买给女朋友家的,他是这个镇上的人,女朋友也是这镇上的,买的时候他和德昌说了,要外表稍微好点的。
他在德昌的两箩筐里选了好一会儿,德昌也知道男孩子买东西送给女方家肯定要好的,站在那里看着他选,那个男孩子拿起来好几串看了又看,选了好一会儿才买了。
装进口袋里让德昌秤,德昌笑着说好,拿过秤开始称,称完后叫男孩子看,说了重量,男孩子掏出钱包,给了钱给德昌,德昌看了真假后,找了零钱给他,他装好钱,提着香蕉走了。
德昌继续吆喝起来,时间慢慢地过去了,太阳升高了,赶集的人慢慢散了,买了自己家需要的东西,慢慢地回了家。
于妈在家里已经洗好了衣服,晒好了谷子和花生,把家里的家畜喂了。
去自己的地里砍了几样蔬菜回来,抓了一只鸭来杀,杀完后,开始煮午饭了。
等到街上很少人了,于爸才叫儿子儿媳回去,德昌和忆之笑着说好,忆之的两筐已经卖完了,于爸的两箩筐剩下四串,德昌的两筐剩下六串。
看来今天卖不完了,只好明天再来一次,家里还有。
一家人挑着箩筐走了,边走边说,卖的还算可以,都是两元一斤。
一起朝车站走去,准备去坐车回家,下午还要干活,下午镇上没有什么人。
没过多久三轮车来了,一家人把箩筐抬了上去,等到坐满了人,司机师傅才开车走了。
这个时候应该快到中午了,坐车的人要少些,不会那么挤,到站后一路上都在停,等到德昌他们到了,车上只有两个大娘了。
德昌一家下车后,司机师傅马上说:“你们要多给一个人的车费,你们的香蕉最少三十斤以上。”
德昌笑着说好,掏出钱来,给了车费给他,司机师傅看了后,找了零钱给他,才上车开车走了。
一家人挑着朝家里走,这个时候太阳很大,早上都戴上草帽,卖完了大部分,心里面轻松不少。
挑着箩筐也轻,一会儿就到了家里,把扁担放下,一家人摘下草帽,坐在饭桌前,把自己衣服口袋里的钱全部拿出来。
早上都分好了零钱,每个人都有五十元,现在各自把钱数了一下,数了两遍,把一百五十元除开,各自说了卖了多少钱,一起加了起来。
德昌加了两次,一共有三百八十二元,于爸点头笑着说:“还算可以吧,在村里一天卖不了这么多的,而且可能卖不了两元一斤,最多一元五角一斤。除去来回的车费,可能多卖三十元左右吧。”
德昌点头说是啊,忆之早已经去厨房里洗手,洗完后帮忙,这个时候于妈已经把饭菜煮好了。
忆之帮忙端过来,叫他们吃饭,两父子赶紧去洗手,一家人坐下来开始吃饭。
于妈边吃边问:“卖完了吗?卖了多少钱?”
德昌啃着鸭肉,边吃边说了,于妈啃着鸭腿笑着说好,边吃边说:“剩下的明天你们两父子去,忆之在家里帮忙吧。”
德昌赶紧说:“妈,还是忆之去吧,今天她卖得最多。”
于妈笑着说好,一家人吃完后,于妈收拾碗去洗了,忆之去院子里晒谷子和花生。
两父子各自回到自己屋里休息,于妈和忆之忙完后,也去休息了。
看到忆之进来后,德昌坐在床边,笑咪咪地问她:“忆之,我们明天忙完后就准备出去打工了,你说好不好?”
忆之也坐了下来,点头说好,又站了起来,找出那个笔记本,把自己写得计划拿给德昌看。
第294章 德昌家里交公粮
德昌拿过来仔细看了起来,看完后笑着说:“忆之,你考虑的很周到,函易也是这么写的吧,你们的心情我们能理解。
放心吧,我和你哥不会为难你和函易,你们想什么时候生孩子你们说了算,毕竟现在养一个孩子的成本不像以前。
反正我和你哥最好不要超过三十五岁才要孩子。我们爸妈会说的,而且你们到时候也三十岁了。
我们会努力的,我和你哥用钱都知道,最少也要为你们存够三年的钱,你们有三年不能打工挣钱,这点是必须的。”
忆之拿过笔记本,叹了口气说:“好吧,我知道了,希望你和我哥说到做到,我先睡一会儿。”
说完脱了鞋子爬上床睡里面,一会儿就睡着了。
德昌也脱了鞋子爬上了床,平躺着,望着旁边睡着了的忆之,心里面很沉重,因为忆之写的计划是事实,自己没有能力养活孩子,还生他干什么呢?
结婚时只是头脑发热,只是心里面爱着忆之,觉得娶了她,自己以后才会更加努力。
德昌在心里面叹了一口气,努力吧,到时候再说吧,如果她和函易不降低要求,自己和昌盛就好像在打光棍,虽然已经结了婚。
现在的物价已经涨了不少,再过十年,物价可能会涨几倍,挣的钱永远够不上。
只能在家里修这个新砖房,今天中午德昌睡不着,心里面想着事,他和昌盛也不想现在要孩子,过四年再说吧,看时间久了,忆之和函易怎么说。
想了好久,直到下午两点半了,德昌才睡着了。
到了下午四点,德昌一家人起来了,今天下午准备把谷草收回来。
于妈留在家里,两父子和忆之拿着千担和扁担出门了。
太阳没有那么晒,他们戴上草帽慢慢走着,没过多久就到了。
到了后放下千担和扁担,开始捆谷草,已经晒得很干了,挑回去可以放在屋檐下。
一家人把谷草放整齐,捆成一大捆,抱起来还可以,等到全部捆完后,一家人才各自挑了两捆回家。
这样来回挑了五次,终于挑完了。
于妈在家里忙完后,开始做饭。忆之回来后洗了手去帮忙。
两父子把剩下的香蕉放在了一起,放好后于爸笑着说:“这两箩筐小个的卖一元五角一斤,卖到剩下有两串就挑回来自己吃。明天村里街上赶集,你们挑去卖吧。如果卖不完挑回来,挑到镇上卖。”
德昌点头说好,两婆媳煮好饭后,端上桌叫他们吃饭,他们马上洗了手,一家人坐下来开始吃饭。
吃完后,忆之收拾碗去洗了,于妈热水。
热完后,一家人都洗了,各自回到屋里睡了。
第二天早上一家人吃过早饭,于妈于爸在家里忙,德昌和忆之各自挑着两箩筐香蕉去了街上。
家里离街上有三公里的路,他们挑着歇了三次才终于到了。
街上已经有不少人来了,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都来赶集。
大家挑着自己家的各种东西放在街上,大声吆喝叫卖,德昌他们只好挑着去了菜市场,放下扁担开始叫卖。
四处看了看,忆之发现有五家在卖香蕉,心里想可能卖不完了。
德昌也看到了,只好先卖试试,两个人像在镇上一样吆喝,路过的村民很少过来。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过来,笑着问了忆之:“阿姨,你这个香蕉卖一元五角一斤,是吗?我妈妈让我买两斤。”
忆之笑着说是啊,拿出口袋,让她自己拿了一串,拿出秤称了,告诉小女孩有三斤,让她看了重量,小女孩点头说好,掏出十元给了忆之,忆之看了后,找了钱给她,她提着香蕉走了。
德昌卖的是大个一些的,有一个婆婆拄着拐杖,再三问他卖多少钱一斤?
德昌笑着说两元,婆婆叫他少点,他只好说都是这样卖的,婆婆让他少五角,德昌只好叫她买忆之的。
婆婆不同意,在那里说了好一会儿,另外有人来买了几斤走了,她才说卖,德昌拿出口袋给她。
她选了一串装好,德昌拿过秤称了,告诉她有三斤,婆婆说好,马上掏钱,在身上摸了半天,没有拿出来小声说:“不好意思小伙子,可能忘记带钱了,我先回去拿。”
说着拄着拐杖走了,德昌只好放在一边,随着时间的过去,他们都是卖的那个价格,到了人开始散了,只卖了三分之一。
德昌小声对忆之说:“我们回家吧,明天去镇上卖。”
忆之点头说好,那个婆婆现在也没有回来,德昌只好走了,农村人买东西的人很少,水果和粮食没有那么好卖,不像镇上和城里。
太阳已经升高了,德昌和忆之戴上草帽挑着回家。
在路上歇了两次,终于回家了。
于爸于妈在家里,看到他们回来了笑着说:“不好卖,还是去镇上才可以,先休息一下吧。干了几天活,你们也累了。”
德昌他们笑着说好,坐下来聊天,问家里还有哪些活要干,于爸摇着扇子笑着说:“不用了,你们可以出去打工了,在家里已经有三个多月了,剩下的活我和你妈干吧。
出去打工几年挣点钱回来,过几年再生个孩子就行了,我和你妈就帮你们带。”
于妈也摇着扇子笑着说:“是啊,到时候忆之在家里给孩子喂到断奶了,孩子有两岁多了,我们会帮忙带着,你们又出去打工挣钱就行了。”
德昌点头说好,忆之也只能说好。
坐了一会儿,忆之和于妈去厨房里做午饭去了。
于爸叫德昌不要担心,我和你妈的身体还好。
两父子说了不少心里话,直到饭菜煮好,一家人才坐下来开始吃饭。
吃完后,忆之收拾碗去洗了,他们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了。
到了下午四点左右,于爸于妈抬出风箔把谷子吹一下,要交公粮了。
德昌和忆之把花生收了,装在了六个米口袋里,花生已经晒得很干了,没有太阳可以不用晒了,有太阳就再晒一下。
于爸右手摇着那个铁手柄,左手扶着那个木开关,随着摇动,里面的木转页把谷子里灰尘全部吹了出来。
于妈不停用簸箕装好谷子,倒在风箔里。
忆之她们收完花生后,抬着进了堂屋放好。
这个时候于爸已经风好了三个箩斗了,德昌走了过来笑着说:“爸,我们先去交公粮吧,让妈和忆之在家里。”
于爸边摇边说好,停了下来关好木开关,现在下午五点钟了,街上收公粮会到天黑才关门。
于妈打开木开关,她开始摇铁手柄,忆之用簸箕装谷子倒进风箔里。
于爸和儿子各自挑着两个箩斗的谷子走了。
现在下午不是那么热,于爸两父子在路上歇了两次才终于到了街上。
街上的供销社的那个仓库专门收公粮,等到两父子挑着到了后,已经有人在排队称了。
两父子放下扁担,擦了一下汗水,耐心等着。
以前小时候都是于爸于妈挑来交,等到德昌十五岁长高了,他就和于爸挑来交。
第一次挑在街上,走了三公里路,德昌在路上歇了六次才到了。
因为路远又是小路,走起来弯弯曲曲的,绕来绕去,于爸只好跟在后面。
后面两次也是他和于爸挑来交,没有歇那么多次,只歇了三次就到了。
德昌的身体也长结实了不少,每次挑来都会多些,然后挑着剩下的谷子回去。
后来德昌出去打工后,就是函易和于爸挑来。函易的力气小点,会少挑一些。
交完后就没有剩的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到两父子,收公粮的两个村干部帮着抬上了那台大秤,开始称,称了后说了重量。
然后倒了一些出来,重新又抬上去称,看着斤两又加了一些进去,接着说了重量,一个人问名字,记了下来。
剩下的谷子叫于爸挑回去,于爸笑着说好,挑着箩斗和儿子走了。
两父子边走边说:“交完了就放心了,我们回去吧。明天你们挑去镇上卖,卖了的钱你们留着,要出去打工了,总是要车费的。
我和你妈身体好,不生病用不了多少钱的,只是在家里走亲戚会送礼钱的,现在送礼都是一百元,过几年可能要两百元了。”
德昌点头说好,两父子边走边说,很快回了家。于妈和忆之已经风完了谷子。抬着进了堂屋。
现在已经在厨房里做饭,两父子回来后,坐下来休息了一下,帮着把家里的家畜喂了。
然后把香蕉全部拿出来看,看有没有坏了的,分完收拾好放回箩筐里。
这个时候饭菜也煮好了,一家人坐下来开始吃饭。
德昌边吃边说:“爸妈,我们出去打工,可能过年才能回来,你们在家里保重。
我们找到工作后,忙起来没有时间,写信打电话可能会很少,你们也不要担心。”
于爸于妈点头说好,叫他们带够衣服,家里的衣服可以穿的都带走,先不要花钱去买。车费也要带够,出门在外都辛苦。
第295章 终于卖完香蕉了
一家人吃完后,于妈去热水,德昌收拾碗去洗了,忆之回到自己屋里开始收拾自己的衣服。www.uu234.netwww.uu234.net
后来她和函易还是把自己的衣服换了回来,打开衣柜,把自己的衣服全部抱了出来。
夏天的和冬天的各自装了三套,现在天气还好,过一个多月就会冷了。
把自己的内衣内裤和袜子装了四套,只留了一套在家里,整整齐齐装完后,把那个黑色旅行包拉好。
德昌和昌盛打工了几年,只买了三个旅行包,这样方便点,也不是很重。
他们自己的衣服装了一个包,拿了一个旅行包装鞋子,在外面打工鞋子穿坏了就扔了,没有提回来。
家里还有两双,这次都带走,放在家里不穿也会坏。这次回来他和昌盛都给爸妈买了新鞋子,知道他们舍不得买。
于妈热好水,大声叫他们洗澡,一家人都洗了,各自回到自己屋里睡了。
第二天早上吃完饭,德昌和忆之挑着香蕉去镇上,早上他们还检查了一下,看有没有坏的。
于爸于妈在家里,今天准备杀鸡杀鸭,做一顿好吃的,儿子他们要出门了,要几个月才能回来。
德昌和忆之挑到大马路上等车,没过多久三轮车来了,也像上次一样抬上去,司机师傅说了车费,让他们多交十元,德昌点头说好。
坐好后司机师傅开车走了,一路上装了几个人,坐满后司机师傅直接开到了镇上。
到了停车后,德昌给了车费,司机师傅帮忙抬下来,忆之和德昌说了谢谢,才挑着香蕉走了。
这个时候镇上已经来了很多赶集的人,忆之她们挑着来到上次的地方,放下扁担喘了一口气,才开始大声吆喝起来。
这次忆之卖小个的,德昌卖大个的,争取今天卖完,因为香蕉皮已经变成了黄色了,再放两三天就不新鲜了,没有放保鲜剂就是这样。
忆之喊着响亮的声音,她的声音很好听,大声吆喝着:“各位大爷大娘,香蕉一元五角一斤,大家快来买啊,自己家里种的,味道香甜。”
德昌的声音也非常好听,大着嗓门吆喝着,路过的人看了看走了,吆喝了好一会儿,才终于有人来买了。
几个大娘到德昌那里挑选,两个十岁左右小男孩在忆之那里选,小男孩笑着问:“阿姨,这香蕉一元五角一斤吗?我妈妈叫我们买两斤。”
忆之笑着说是啊,给了口袋给他,他们自己选了一串装好,给了忆之称,忆之拿出杆称称了,让他们看了斤两,说有两斤七两,两个孩子点头说好。
掏出衣服口袋里的钱给了十元,忆之看了之后补了零钱。两个孩子提着走了。
德昌面前的几个大娘看着箩筐里香蕉,纷纷问他:“小伙子这个香蕉两元一斤吗?可以少一点吗?我们每个人称三斤。”
德昌只好说:“阿姨,已经不能少了,真的是自己的,卖点辛苦钱,一年只有这么多。我们也舍不得吃。”
六个阿姨拿起两串香蕉闻了闻,纷纷说:“还可以,但是好像已经很熟了,放不了两天。”
说着又放下,继续叫德昌少五角才买,讨价还价半天,她们都是人精,买东西都是货比三家。
德昌还是没有让,她们转身走了,德昌只好叫住她们说少五角卖,她们赶紧回来了。
德昌拿了六个袋子给她们,让她们自己选,几个大娘选了好一会儿,各自选了一串装好,分别给了德昌称。
德昌拿出杆称帮她们称了,让她们看了斤两,她们看完后,点头说好,各自拿出钱给了德昌,他看了之后,分别找了零钱给她们。
她们才提着走了,看到剩下的四串,德昌松了一口气,这个价格是少了,能够卖掉就行了。
德昌继续吆喝着,忆之后面也卖了几个人的,加起来有二十斤左右。
于爸于妈在家里的院子里逮了一会儿,就捉到了一只大公鸡和一只大肥鸭,提着出来先杀了,烧了开水,烫了之后,开始拔毛。
于妈让于爸在家里宰出来,自己去河边上洗衣服。
忆之她们又卖了快一个小时了,德昌已经卖完了,忆之那里还剩下六串,街上的人慢慢少了。
太阳已经升高了,两个人耐心等着,希望可以快点卖完,后面来了两个客人,各自买了一串,剩下的四串只好挑着叫卖了。
两夫妻挑着沿街叫卖,朝车站走去,这个时候路上很少人了,到了车站也没有卖掉,只好挑回去吃了。
等了一会儿三轮车来了,两夫妻赶紧上车,司机师傅等坐满了七个人才开走了,快到中午了,赶集的人早已经回去了,剩下的都是卖东西的人。
三轮车上放着各种家什,大家小心扶着,到了后一路上都在下车。
德昌和忆之到了后下车了,忆之给了车费,两夫妻才挑着箩筐朝家里走去。
没过一会儿就到了,堂屋的饭桌上已经摆好了菜,香味飘来,直流口水,早已经饿了。
于爸于妈还在厨房里,两夫妻放下扁担,看到桌上的几大碗肉,心里面很高兴,今天可以吃顿好的,赶紧去洗手。
来到厨房里打了水放进盆里,于妈妈看到她们笑着说:“你们回来了,卖完了。”
忆之洗完后走了过去笑着说:“还剩下四串。”
于爸正在往锅里放滑肉,这是用红薯粉和肉沫搅拌均匀做成的,这些地方的人都喜欢这么吃。
两夫妻帮忙把饭碗端过去,于妈在烧火,等煮好了,一家人才坐下来开始吃饭。
今天中午的饭菜最丰富,于妈边吃边说:“你们要出门打工了,几个月才能回来,今天吃好点。”
两夫妻笑着说好,各自啃着鸡肉和鸭肉,于爸于妈也吃了好多,等到吃完后,还剩下一半的菜,晚上可以吃。
忆之收拾碗去洗了,一家人坐在桌上旁,开始清点今天卖的钱,德昌数了两次,今天卖了两百四十三元,还算不错。
于爸叫他用来买车票,德昌把钱给了他笑着说:“爸,你拿着,我们有钱,今年回来修了这个新房子,剩下的钱不多了,你们在家里多少都会用点。”
说着把所有钱给了于爸,于爸笑着说好,把钱装好,于妈笑着说:“下午我和你爸去把箩卜砍了,明天挑一点去卖,老了就不行了,你今天下午不用去了,你和忆之去把该办的事情办好,不要忘记带东西了。”
德昌笑着说好,于爸于妈才回屋里睡了。
忆之洗完后也回到自己房间休息,看着德昌躺在那里,推了推他才小声说:“今天下午我去叫函易一起去剪头发,你和我哥先商量,行吗?”
德昌小声说好,继续睡了,忆之把结婚证拿了出来,仔细看着上面自己和德昌的合照,那个时候自己有点不情愿,脸上也没有笑容。
然后又看了看睡着了的德昌,德昌感觉忆之没有躺下休息,睁开眼看到忆之拿着那本结婚证,赶紧坐了起来,伸开双手一下子抱着忆之的腰,忆之用手打了他双手几下,有点生气地说:“这么热,抱着干嘛?快点放开。”
德昌的脑袋放在她的肩膀上笑着说:“怕什么,大不了等一下去洗澡。”
忆之双手掐他的胳膊说:“这个结婚证要不要带?”
德昌松开双手点头说:“当然要,以后我们住在一起,会有当官的来检查,赶紧装好吧。”
忆之赶紧把旅行包打开,把结婚证放在里面,不放心地问:“这样的旅行包会不会被别人拿错,要不要做个什么记号?”
德昌爬了起来,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串钥匙,上面有一个挂饰,两个圆木头,上面刻着三个字时忆之,还有一个刻着于德昌。
他把刻着时忆之的那个圆木头取了下来,给了忆之笑着说:“这是我和你哥在外面打工时找师傅刻的,花了三十元,你拿去做记号。”
忆之点头说好,把那根编的红绳子系在了旅行包上。
德昌也取下那个刻着自己名字的圆木头,把红绳子系在旅行包上。
系好后忆之坐在床上,德昌在她旁边坐下,把枕头下面的一个红色丝绒盒子拿出来,打开来给忆之看笑着说:“这是戒指,我和你哥都买了,我帮你戴上。”
忆之脸红了,有点别扭地说:“干嘛买这个?多给我买点衣服和吃的就行了。带这个干活很不习惯。”
说着抽出自己的手,不让德昌给她戴,德昌只好放回去笑着说:“好吧,以后你喜欢戴再戴吧。”
说着把盒子也放在了旅行包里面,看着忆之认真地说:“我会对你好的忆之,我们睡觉吧。等一下去剪头发。”
忆之点头说好,有点困了,很快睡着了,德昌知道忆之还没有真心喜欢上自己,毕竟以前只是像邻居一样相处,现在刚结婚,就慢慢相处好了。
看着睡着了的忆之,德昌心里很满足,也慢慢睡着了。
第296章昌盛一家砍香蕉
第二天早上昌盛一家吃过早饭,昌盛和函易,还有时爸一起出去砍香蕉,时妈一个人留在家里忙。www.uu234.net
函易挑着空箩筐,时爸和昌盛各自抗着木梯子,还有绳子和菜刀,朝自己家的香蕉树走去。
昌盛家有十棵芭蕉树和十五棵香蕉树,是在另外一片香蕉林里,他家的香蕉栽晚了两年,每次去砍的时候都会看上好几遍。
芭蕉长得要比香蕉短些,味道没有香蕉好吃,时爸有时候想把芭蕉砍了,时妈妈不让。所以一直留着。
每年空闲的时候时妈妈总会去芭蕉树那里,把已经黄了的叶子割掉,最先几年没有开花,结不了果,时爸时妈把自己家里烧过的柴灰,还有家畜的粪便倒在树下当肥料。
那个时候于爸家里的香蕉终于结上了,他们两家住在很近,他告诉时爸还是要倒些买的化肥,这样好些,于爸两样都用了。
时爸听了后也回家挑了一点化肥来,每棵芭蕉树和香蕉树都倒上一点。
过了一年终于开花结果了,时爸时妈很高兴。
第一年结得少,有些结了,有些没有结,等到砍完时,时爸时妈又倒上两种肥料和柴灰。
到了第二年大部分又结了,这次结得多,时爸时妈挑去街上卖,没有那么好卖,后来去了镇上卖。
昌盛十五岁时,家里的香蕉和芭蕉是他和爸爸砍的,砍好后时妈帮着挑去镇上卖。
那个时候忆之只有十岁,让她在家里看着,这些树已经快二十年了,前面六年都没有结果。
后面才开始结,时爸时妈卖了几年香蕉的钱,都是给两兄妹凑学费。
没过多久,一家人到了后,看着树上挂满了香蕉和芭蕉,脸上露出了笑容。
放下手里的家什,找好位置开始搭木梯子,先把香蕉砍了,已经晒成了淡黄色。香蕉皮要薄些,熟得快些,快点砍去卖了好点。
手里拿着绳子和菜刀,函易和昌盛慢慢爬了上去,时爸在下面扶着,本来时爸要上去砍,函易笑着说自己可以,让他在下面帮忙扶着就行了。
昌盛和函易小心爬上去后,站稳之后,把手里的绳子绑好香蕉,开始挥舞着锋利的菜刀砍,昨天下午时妈妈在家里已经磨好了。
两夫妻左手抓好,右手拿菜刀砍,只听到霍霍的声音传来,等到终于断了,两夫妻才松了一口气,两手赶紧抓住,慢慢爬下木梯子,把香蕉递给时爸,他马上小心放进箩筐里。
两夫妻又继续砍,随着太阳的升高,叶子上和香蕉皮上的水珠慢慢干了。
透过叶子的阳光,微风吹过,渐渐枯萎的香蕉叶发出哗哗的响声。
时妈妈先把家里的猪喂了猪草,现在都吃生的猪草,小时候的小猪还要煮熟了它才会吃,和人一样。
喂完后,把鸡和鸭也喂了,小时候的鸡和鸭都是吃大米,和人一样,长大了一些才会喂玉米粉和煮熟的红薯。
现在可以吃点青菜叶,时妈妈每天都会宰点牛皮菜和玉米粉红薯调好喂它们。
农闲时会在锅里煮好才喂,现在农忙,没有时间,只好喂生的,它们饿了也会吃。
家里都是烧柴,外面地里可以当柴烧的都搬了回来。
喂好以后,时妈妈把一家人的脏衣服挑去河边洗了。
以前忆之在家里,平时都是忆之和她洗,现在是函易和她。
时妈妈到了已经有几个大娘在洗了,她笑着打了招呼,开始在河边上打上水,倒上洗衣粉泡好,拿出那把木头猪毛衣刷刷了起来,刷完后又用一根木棒捶。
全部刷完捶完才开始清洗,河面的水很宽,村里的人都来这里洗。
清洗完后时妈妈挑着走了,回到自己家里,找出衣架晒好,晾在外面的竹竿上。
时妈妈马上回到屋里,谷子和花生再晒两天也差不多了,她赶紧搬出来晒。
这个时候昌盛他们在外面已经砍了十棵香蕉树了,已经放满了四个箩筐了,两夫妻脸上已经流汗了。
两只胳膊砍久了也发酸痛了,时爸站在下面,看到函易在那里叫好累了,砍起来速度也慢了,他笑着大声说:“昌盛,你们下来休息一下吧。”
昌盛停了下来,看到旁边的函易,看到她真的很累了,赶紧叫她下去。
函易砍完手里的那串说好,才慢慢扶着木梯子下去,下来后把菜刀放下,蹲在地上慢慢喘气,昌盛继续砍着,函易在下面大声叫他休息一下,他停了下来转过头笑着说:“你休息吧,我等一下就下来。”
说完继续砍着,男生的体力多数比女生要好,因为他们的骨头更重,密度更好吧,支撑全身的骨头比女生更大块,力气总会比女生大些吧。
时爸拿过菜刀把箩筐里的香蕉小心拿出来,把那些香蕉枝砍掉,这样才能挑回去,这样才能卖掉。
时爸砍完后把大个和小个的分出来,然后小心放进箩筐里,放完后已经有三个箩筐了。
函易帮着昌盛把砍好的香蕉拿过来,太阳已经很晒了,昌盛穿的衣服早已经被汗水打湿了。
时爸看着晴朗的天空,大声叫昌盛不要砍了,昌盛停了下来说好。
砍完后手里的那串慢慢走下木梯子,把香蕉递给函易,才放下菜刀蹲下来休息。
用衣服擦了一下汗水,已经热得满脸通红,时爸把剩下的香蕉枝砍完,放在箩筐里。
昌盛已经饿了,伸手撕开一个香蕉递给函易吃,函易也饿了,拿起吃了起来,昌盛又撕开一个自己吃,香蕉的味道又香又甜,昌盛边吃边说:“这个香蕉挺甜的,希望明天可以都卖掉。”
时爸已经拿起了扁担,把绳子打了结,放了进去,准备挑回去,昌盛马上站了起来笑着说:“爸,我来吧,你抗木梯子就行了。函易和我挑就行了。”
函易点头说好,拿起扁担放进绳子里,昌盛一下子挑着走了。函易挑着跟在后面。
时爸抗着两个木梯子和绳子,拿着两把菜刀走最后。一路上歇了两次,终于挑回了家。
放下扁担函易直喘气,昌盛歇了一会儿去了厨房里,时爸把木梯子放好后也去了厨房里,时妈在煮饭,看到他们回来了笑着说:“你们砍完多少了?”
时爸走了过去笑着说:“已经砍完香蕉了,下午再去砍芭蕉吧,明天我们一家人都去卖,下午你在家里忙。”
时妈笑着说好,函易休息好了,也走了过来洗手,昌盛洗完后把煮好的饭端了过去,函易拿碗筷。
已经炒好了三个蔬菜,还有一个炒鸡蛋。
时爸帮忙烧火,等到一碗炒鸡蛋炒好了,时妈叫大家吃饭,一家人坐下来开始吃饭。
时爸边吃边说:“昌盛,你等一下去德昌家里,问他们卖多少钱一斤?他们砍了没有?”
昌盛边吃边说好,时妈边吃边说:“今年的香蕉结得还可以吧。”
昌盛吃着炒鸡蛋,边吃边说:“还可以,大个的多数,每棵都是两串,少数三串。”
函易吃着饭也点头说是,一家人吃完后,时妈收拾碗去洗了。
昌盛去院子里晒了一下谷子和花生,晒完后才回到自己屋里睡了。
时爸时妈在那里拿岀香蕉来,放在地上,再检查了一下,才小心放进箩筐里。
函易躺在床上睡不着,两条胳膊有点痛,昌盛进去后看到她坐在床上用自己的手在按摩胳膊。
昌盛坐了下来,伸出自己的双手帮她按摩肩膀,边按边说:“函易,我帮你按摩,礼尚往来,等一下你也帮我按一下。”
函易点头说好,昌盛按摩完了,又敲了几下,开始帮她按摩胳膊,两只胳膊按完后,昌盛笑着说:“怎么样,感觉好点没有?”
函易点头说好点了,昌盛停了下来,伸出自己的两只胳膊笑着说:“到你了,函易帮我按一下。”
函易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按的很大力,昌盛躺了下来,闭着眼睛睡着。
按摩完了两条胳膊,函易又按昌盛的肩膀,又敲又捶,按了好一会儿,才停了下来。
看着昌盛睡着后,函易也躺了下来,昌盛伸出自己的右手一下子抱着函易的腰,靠近函易笑着说:“有个老婆真好,可以随时按摩,缓解疲劳。”
这下子函易脸红了,天气有点热,抱在一起更热,函易小声问:“可以放开吗?这样真的好热。”
昌盛好像没有听见,函易以为他睡着了,伸手拉开他的手,昌盛用力抱着,函易伸出的手指甲,掐了一下他的手,昌盛痛的‘哎哟’一声,马上放开了,不甘心地说:“好了让你睡,以后记得补偿我。”
说完转过身睡了,函易马上安心睡了起来。
到了下午四点,一家人都起来了,两父子和函易又出去了,时妈妈马上关好门,去了于妈家里,问问她们卖了没有。
到了后于妈在家里,时妈笑着叫了她,然后问了,于妈说了:“今天才去了,大个的卖两元一斤,小个的一元五角一斤。”
第297章昌盛家砍完芭蕉
时妈听完后笑着说好,接着说:“那我先回去了,家里还很忙,你慢慢忙。www.uu234.net”
于妈笑着说好,时妈转身走了。
没过多久昌盛两父子和函易就到了那片香蕉林,放下手里的家什,昌盛和函易检查了一下,还有两棵香蕉树没有砍,其余都是芭蕉了。
昌盛和爸爸说了一下,赶紧把木梯子放好,先把那两株香蕉砍了,他和函易一起慢慢爬上去。
两夫妻站好后,开始挥舞着锋利的菜刀砍,出来的时候,又在磨刀石上磨了一会儿,这样稍微锋利点,砍起来好点。
过了一会儿,两夫妻先后砍完后了,慢慢扶着木梯子下来,时爸赶紧接过来放进箩筐里。
两夫妻又把木梯子放在了芭蕉树上,小心地爬了上去,站稳后把绳子绑好在芭蕉枝,挥着菜刀砍起来。
这个时候还有太阳,砍了一会儿函易觉得好热,速度没有上午快,昌盛和上午一样,砍得快些,等到砍断了一串后,昌盛扶着木梯子下来,把芭蕉递给了时爸。
时爸接过来后小心放进箩筐里,昌盛又爬上去继续砍,砍完了一棵下来后,函易才砍完一串。
昌盛没有管她,知道她已经累了,赶紧把木梯子放好,爬了上去继续砍。
时妈妈在家里把谷子和花生收了,把米口袋分开装好,收完花生后剥了一颗吃了一下,用手搓了一下花生的红衣,勉强能掉。
吃进嘴里很香甜,时妈妈吃完后小声念:“已经很干了,再晒两天吧。”
把装满的米口袋用绳子绑好,双手抱着搬了进去。
农村的家里面都有老鼠,农村人都很头疼,总会赶集的时候买上两包老鼠药拿回来,调好大米放在屋角下,把鸡和鸭关好,很怕它们吃了,药死了它们,那就白养了。
时妈妈她们也是过一个月就会买药回来,农村的老鼠就像土边的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春又生,繁殖能力不是一般的强。
生的小老鼠和养的兔子一样大小,一窝有好几个,那个时候农村种粮食比较多,所以吃点粮食根本没有问题。
时妈妈在堂屋的木柜子里早已经下药了,这次药死了两个小老鼠,她小心用烧火的铁夹子夹出来,用锄头在外面的土里挖了一个大坑埋掉。
每次都会药死一个或者两个,最多时五个,找了出来埋掉,如果找不到,时间久了家里就会很臭。
现在新修的砖房,不怕老鼠在土墙上打洞,钻来钻去很烦人,只是到了晚上在屋顶瓦上爬来爬去,吱吱的叫着。
以前家里还养了猫,后来老死了,又去买了两个回来,两个猫时间久了,居然跑走了。
家里能吃的东西老鼠和人一样,都会去找,时妈妈把花生放进了堂屋里,把装在箩斗里的谷子用扁担挑了回来,再晒一天就可以去交公粮了。
时妈妈挑完后,洗了手把晒干的衣服也收了。
收到屋里放好后,去了厨房里开始做晚饭,今天晚上早点吃,早点睡,明天都去镇上卖。
过了好些时间,昌盛和函易已经砍完了六棵芭蕉树了,还剩下四棵。
昌盛已经满头大汗,他砍得很快,现在可以慢慢砍,他的速度也慢了下来。
时爸在下面看到后没有叫他,知道他也累了,昌盛的两只胳膊酸痛不已,他现在咬牙坚持着。
函易也是,以前都是爸妈砍,现在他们年纪大了,让他们休息一下,自己和函易出去打工后,又是他们砍了,想到这里昌盛有点无奈。
如果不砍爸妈又舍不得,昌盛在心里只能叹气,如果可以请假回家,打工的老板不一定会批准。
算了吧,让爸妈他们慢慢砍吧,如果爬不上来,他们自己也不会砍了,还是打工挣钱重要一点。
昌盛想完后又加快了速度,函易今天下午都很慢,到了太阳下山了,他们才终于砍完了。
两夫妻扶着木梯子慢慢地爬了下来,放下菜刀,蹲在地上休息,时爸拿过菜刀把芭蕉枝全部砍掉。
昌盛用衣服擦了一下汗水,撕开一个芭蕉递给函易吃,函易家里没有,她拿过来看了看才说:“这个芭蕉皮好像要厚点。”
昌盛点头说是,又撕开一个芭蕉吃了起来,味道和香蕉比起来,没有那么好吃。
函易边吃边问:“昌盛,你们以前卖的芭蕉好卖吗?多少钱一斤?”
昌盛也边吃边说:“和香蕉价格一样,后来实在不好卖,只好少五角。”
两夫妻吃完后站了起来,昌盛拿过菜刀帮忙砍掉芭蕉枝,函易叫时爸把菜刀给她,时爸停了下来笑着说:“函易,你也累了,休息一下吧,让爸爸砍。”
函易只好在旁边把大个和小的分开,小心放进箩筐里,等到全部砍完后,也装上了四箩筐。
昌盛和函易拿过扁担系好绳子,挑着走了,时爸抗着木梯子和绳子,拿着菜刀跟在后面。
在路上歇了三次,终于挑回了家。
放下肩膀上的扁担,两夫妻松了一口气,去了厨房里打水洗手,手上戴了毛线手套,才没有那么脏。
时妈妈看到他们回来后笑着说:“砍完了?”
昌盛点头说是,时爸也过来洗手,时妈妈正在炒菜,炒完后叫大家吃饭。
一家人帮忙端了过去,坐了下来开始吃饭。
今天晚上吃饭还算早的,外面天色还没有黑,一家人吃完后时妈收拾碗去洗了,叫他们休息。
他们把香蕉和芭蕉分开来装好,小个的放在一边,拿了一个背篓来装,刚好装满。
分好以后一家人坐了下来,等着时妈叫洗澡。
没过多久热好后,时妈过来了,叫大家去洗澡。
一家人都去洗了,昌盛和函易回到自己屋里休息了。
时妈关好外面的门,也回到自己屋里休息了。
躺在床上函易小声对昌盛说:“哥,你帮我按一下吧,我全身不舒服。”
昌盛今天也很累,听到了还是坐了起来,看着函易小声问:“你刚才干嘛叫我哥,应该叫老公,或者昌盛老公,乖老婆,叫声老公听听,老公马上帮你按。”
函易马上脸红了,有点别扭地说:“这点要求都不帮,我以后不理你了。”
说完转身背靠着昌盛睡了,看到函易有点生气了,昌盛低头马上靠近函易小声说:“函易老婆,现在我帮你按,你不要生气了。”
说完伸出双手帮函易拿起胳膊按起来,函易马上平躺着,闭着眼睛打瞌睡,昌盛按完一边,换了一个位置继续帮函易按着胳膊。
按完后,把函易扶起坐好,这个时候函易已经快要睡着了,昌盛让函易靠在自己的怀里,伸出双手帮她揉着双肩,又按又捶,过了好一会儿才放下。
灯光下函易穿着红色的睡衣,睡的很安稳,昌盛小心放好她,让她平躺着好好睡。
本来想叫她帮自己也按一下,现在睡着了,还是算了吧,伸出自己的手摸着函易的脸蛋,感觉很舒服。
昌盛凑近一点低头看着函易,望着她的红唇,小心凑上去,轻轻的吻了上去,醒了的时候昌盛不敢,因为怕函易生气。
每次只有函易睡着了他才会放下心来亲她,抱着她的脸亲了一会儿,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伸出自己的手小心解开函易的衣服扣子,他的双手在发抖,他怕函易醒来发火。
已经结婚有好几天了,他很想全面了解函易,直到解开完了函易的衣服,看到里面美好的身材,昌盛感觉自己有眼光,函易的身材果然很好。
很想伸出手去摸一下,自己的老婆应该可以的,想到刚才函易生气的模样,昌盛赶紧伸出自己的双手,小心把函易的衣服扣子扣好。
喘了一口气,心里面咚咚地跳个不停,还好函易现在没有醒来,昌盛马上躺了下来,离函易有点距离睡着。
因为他怕自己控制不住现在把函易那个了,函易还没有真的同意,这种事情还是她点头同意了才好。
昌盛不想失去她,虽然已经是夫妻了,有些事是义务,双方同意了才是最好的。
昌盛慢慢地安静了下来,闭上眼睛慢慢睡着了。
梦见自己以前小时候和德昌,还有函易和忆之,又梦见出去打工后,自己和德昌在外面打工的情景。
过了好一会儿,又梦见自己和函易,还有德昌和忆之结婚的情景,一幕幕在梦中出现。
只是梦中更美好,自己和函易当着亲戚的面十指交扣,说着彼此托附终身的话,最后还当着亲戚的面和函易热情拥吻。
德昌和忆之也是,两对新人都很情投意合,梦到了这里,昌盛的脸上笑开了花。
函易在睡着时也在做梦,她梦见昌盛在亲自己,自己想醒过来,只是觉得好累。
梦见昌盛在解开自己的衣服,她好想打他,但是眼皮太累,只想睡觉。
昌盛睡了一会儿,翻了一个身,一下子伸出自己的手无意识放在函易腰上,继续睡着。
其实这几天他也非常累。
第298章昌盛一家卖香蕉
到了第二天早上,昌盛一家吃完早饭,关好门,一家人都出门了。顶 点 X 23 U Sm.www.uu234.net
早上起来时妈已经把家畜喂好了。出门前已经检查了一下香蕉和芭蕉,检查完后才又装好。
今天一家人都去镇上,时爸和昌盛都挑着两箩筐香蕉,函易挑着一箩斗芭蕉和一箩斗香蕉,时妈挑着两箩斗芭蕉。
带着两把秆称,戴上草帽向大马路边上走去。
没过多久就到了,一家人放下扁担开始等车。今天是x家镇上赶集,坐车的人会多些。
耐心等了一会儿,一辆三轮车燃烧着柴油轰隆轰隆地终于开来了,时爸早已经招手停车。
三轮车在他们面前慢慢地停了下来,一家人帮忙抬上车,司机师傅看到后笑着说:“你们要多交二十元车费,你们的香蕉这么多,等一下都不能让其他人上车了。”
时爸点头说好,一家人赶紧坐了下来,车上已经坐了四个人了,现在坐还有位置。
司机师傅马上开车走了,大马路不平坦,司机师傅开起车来有点费力,不时把油门加大,朝镇上开去。
时间过了大约半个小时之后,司机师傅终于开到了x家镇上。到了后,一家人帮忙抬下来。
抬完后,时爸给了车费给司机师傅,师傅看了之后,找了零钱给他,一家人才拿起扁担挑着走了。
这个时候街上已经有很多人了,人来人往,显得拥挤又热闹,各种叫卖声传来。
时爸一家赶紧挑着去市场,因为那里政府规划好的,卖东西都是去那里,一家人挑着没有歇,快速朝那里赶,晚了就没有位置了,只好挑着叫卖。
昌盛最先到,过了一会儿时爸也到了,接着函易和时妈,到了后一家人放下扁担,把箩筐放好。
喘了一口气开始叫卖,时爸大着嗓门叫了起来:“本地香蕉两元一斤,各位要吃的快来买啊,刚砍的,很新鲜。”
时妈咳了两声,也大着嗓门叫了起来:“本地芭蕉两元一斤,好吃又新鲜,路过的大姐大哥快来买啊。”
昌盛拿出准备好的口袋和秆称放好后,开始大声叫卖:“各位喜欢吃香蕉的老乡们,我们家自己种的香蕉,大家快来买啊,两元一斤。”
函易以前来卖过,刚开始不好意思叫卖,后来看到爸妈这么努力,也厚脸皮叫了起来。
现在卖东西她不会感到别扭了,擦了一下汗水,开始大声叫卖起来:“又香又甜的芭蕉和香蕉,大人小孩都爱吃,两元一斤,路过的各位叔叔阿姨买点吃吧。”
一家人各自叫卖着,过了一会儿还是有人来了,时妈那里围绕着几个大婶,纷纷问芭蕉多少钱一斤?
时妈看着几个背包的大婶笑着说:“自己种的,两元一斤,各位大姐买点。”
三个大婶各自拿了一串,仔细看着,边看边议论,这芭蕉挺大个,咱们买点吧。
时妈赶紧拿出口袋分给了她们,三个大婶各自装进了口袋,每个人拿了两串,让时妈称。
时妈赶紧拿出称来称了,让一个大婶看了一下重量,确认后算了总钱,和大婶说了,大婶自己也算了,才掏出钱包,拿出钱给了时妈。
时妈仔细看了,找了零钱给她,确认好后,继续帮另外两个大婶称。
也像刚才这样,两个大婶给了钱,时妈找了零钱之后,三个大婶才打开自己的背包,放了进去笑着转身走了。
时妈算了一下,一共卖了十三斤芭蕉,把箩斗里的香蕉重新拣了一下,又继续叫卖起来。
时爸那里也来了两个大爷,笑着问了香蕉怎么卖?
时爸看着两个穿着整齐的大爷笑着说:“自己家种的,两元一斤,两个老哥买点吧,牙齿好咬。”
两个大爷各自伸手拿了一串,仔细看着,边看边议论,这个香蕉还可以,咱们买点吃吧。
时爸赶紧拿出口袋分给他们,两个大爷各自拿着,把选好的香蕉装了进去,各自拿了一串,让时爸称一下。
时爸赶紧拿出那把杆称称了起来,让一个大爷看了一下重量,确认之后,算了总钱,和那个大爷说了,大爷自己也算了一下,从衣服里掏出钱包,拿出钱来给了时爸。
时爸看了一下,确认之后,找了零钱给他。
接着又帮另外一个大爷称,像刚才一样,大爷给了钱,时爸找了零钱,两个大爷才笑着提着走了。
时爸算了一下,刚才卖了五斤半,把箩筐里的香蕉重新放好,继续叫卖起来。
昌盛那里也来了两个大娘,各自牵着自己的小孙子,笑着问昌盛香蕉卖多少一斤?
昌盛看着两个慈祥的大娘笑着说:“大娘,我们自己家里种的,两元一斤,买点吧。”
两个四岁左右的小孩子伸出自己的小手,指着箩筐里的香蕉奶声奶气地说:“我要吃,外婆。”
两个大娘蹲下来一手抱着自己的小外孙,笑着对昌盛说:“那称点吧,小伙子。”
昌盛赶紧拿出口袋分给两个大娘,两个大娘各自选了一串,昌盛帮忙牵着口袋,让两个大娘放了进去。
叫爸爸把称给了他,他赶紧称了起来,蹲下来让一个大娘自己看重量,确认之后,才算了总钱,和那个大娘说了,大娘抱着小孙子,自己也算了。
确认之后,掏出自己的黑色小钱包,拿出钱来给了昌盛,昌盛看了确认后,找了零钱给她。
大娘把钱装好以后,把香蕉提了过来,四岁的小孙子伸出小手去拿香蕉,大娘赶紧撕开一个香蕉皮,拿着香蕉喂孙子。
昌盛继续帮另外一个大娘称,像刚才一样,大娘给了钱,昌盛看了找了零钱给她。
大娘放好钱,她的小孙子早已经不停叫外婆,我要吃,大娘麻利撕开一个,拿着香蕉喂他。
两个大娘赶紧让开,因为昌盛还要继续叫卖。
两个大娘喂了一会儿,自己也咬了一口吃,两个小孙子咯咯地笑了起来,两个大娘提着香蕉,牵着小孙子走了。
函易那里围绕着几个学生,有两个高点的,有两个矮点的,应该是两兄妹。
两个少男看着函易笑咪咪地问:“姐姐,这个香蕉,这个芭蕉吗?”
函易点头说是,两个少女仔细看着箩筐里的香蕉和芭蕉,抬起来头来问:“哥哥,我们买什么才好?姐姐,这两个怎么卖?”
函易看着两个美丽的少女笑着说:“两个妹妹,都是两元一斤,可以一样买点,都好吃。”
两个妹妹笑着说好,函易赶紧拿出四个口袋分给他们,两个哥哥在旁边提醒说:“妹妹,妈妈只给了十元钱,你们看着选,不要称多了。”
两个妹妹点头说好,分别选了一串香蕉和一串芭蕉装进了各自的口袋里。
拿给函易称,函易叫妈把称给她,时妈马上给了,她马上放好称了起来,让一个妹妹看了重量,两个哥哥帮忙看了,确认之后,算了总钱,函易说了。
四个孩子也算了,把钱给了函易,她看了确认之后,补了零钱给那个妹妹,妹妹拿过来,哥哥提着香蕉。
函易继续帮另外一个妹妹称,像刚才一样,妹妹给了钱,函易找了零钱,她的哥哥提着香蕉。
两个哥哥看着剩下的一元和八角钱,纷纷笑着说:“还好刚刚够,咱们走吧。”
两个妹妹点头说好,各自撕开一个香蕉边吃边走,两个哥哥也撕了一个香蕉吃,慢慢地走了。
函易把箩筐里的香蕉和芭蕉重新放好,继续开始叫卖。
随着时间的过去,街上的人慢慢少了,一家人叫卖了一个上午,箩筐里也卖了好多了。
渐渐的太阳很晒了,一家人准备回家了。
把香蕉和芭蕉放在一起,香蕉好卖些,函易卖得最多,只剩下一串香蕉和两串芭蕉。
昌盛也卖了好多,他只剩下五串香蕉,时爸剩下七串香蕉,时妈剩下八串芭蕉,全部重新放好。
有两个箩筐,还是把香蕉和芭蕉分开。时妈把卖了的钱给了时爸,叫他装好。
函易把香蕉又重新放一下,她和昌盛两个挑一点,叫爸妈走前面。
时爸挑着空箩筐走了,时妈跟着,两夫妻挑着跟在后面,一起朝车站走去。
没过多久就到了,有一辆三轮车在等客,时爸大声问了司机师傅,师傅叫他们赶紧上车,一家人帮忙抬了上去,司机师傅马上说:“你们要多交五元车费,你们有香蕉。”
时爸点头说好,坐满后,司机师傅开车走了。
一路上都有人下车,等到站后,昌盛一家也下了,时爸给了车费,一家人戴上草帽挑着回家了。
过了一会儿就到了,放下扁担,时妈赶紧去做饭,函易跟着去帮忙。
两父子把家里的谷子和花生搬出来晒,今天晒了,就可以不用晒了,明天可以去交公粮了。
等晒完了以后,两父子把今天卖的钱数了两次,一共卖了三百八十五元。
一家人各自忙着,等到时妈她们做好了午饭,一家人才坐下来开始吃饭。
第299章函易收拾东西了
时妈边吃边问了今天卖了多少钱?昌盛说了,时妈笑着说好。m.www.uu234.netwww.uu234.net
一家人吃完后,时妈收拾碗去洗了。
昌盛和时爸把箩筐里的香蕉和芭蕉重新检查了一下放好。
函易回到自己屋里休息,忙完后一家人各自回屋休息。
函易在床边上坐了下来,把头发梳了一下,边梳边说:“昌盛,明天卖了香蕉,下午我叫忆之去剪头发。”
昌盛点头说好,躺下来睡了。
函易看他疲倦的模样,没有问他。也在旁边休息了。
下午四点左右,一家人都起来了,时妈去院子里看了一下花生,剥开来吃了一下,已经晒得很干了。
时爸拿起谷子用牙齿咬了一下,已经很干了,他马上笑着说:“这谷子晒干了,要不今天下午风干净谷子,去把公粮交了。”
时妈笑着说好,时爸时妈抬出风簸,开始风谷子。
昌盛和函易收花生,用米口袋装好。
装满口袋用麻绳绑好,然后抬进去放在堂屋里的木柜子。
收完后,时妈她们还在风谷子,昌盛帮忙扫,时妈用簸箕装,倒进那个像牛一样的木风簸。
随着时爸左手控制木开关,右手摇铁手柄,谷子从一个四方形的空框子流进了下面的箩斗里。
只听见哗哗地响,其他杂草和灰尘全部吹走了。
函易去宰猪草喂猪了,还有鸡和鸭。
等到风完后,时间还早,五点多了,时爸叫昌盛和他一起去交公粮,昌盛说好。
两父子一人挑了两箩斗谷子,没有挑满,应该还有多。
两婆媳在家里收拾,打扫完后,收完干衣服,准备做晚饭。
这个时候太阳没有那么晒了,两父子在路上歇了三次,终于到了街上。
村里有摩托车拉货的很少,也没有马,因为这两样用得时间少不划算。
到了后两父子歇了一会儿,看了一下街上,有少数挑着谷子来的村民,都是来交公粮的。
两父子休息了一下,一口气挑在了x碑供销社,那里已经排着队交公粮了。
站在队伍的后面,两父子耐心等着。
一个村干部在记数,问名字,然后叫刚才交了公粮的签字按手印。
两个人帮忙抬在那台大秤上,称完后报数,多了会退给村民挑回去。
很快到了时爸两父子,几下称完写上后,叫时爸按手印签名,昌盛帮忙写了。
剩下一点两父子挑着回家,时爸边走边说:“今年的公粮比去年少了几斤。”
昌盛点头说好,看着街两边,看到有两间理发店,比以前稍微好点,以前出去打工在这里剪过头发。
昌盛边走边说:“爸,明天下午我和函易一起来剪一下头发,差不多我们就要出去打工了。”
时爸点头说好,两父子边走边说,今年养的猪什么时候才卖?时爸挑着空箩斗边走边说:“到过年前一个月,那个时候猪价高点。一年喂一个也可以了。”
昌盛点头说好,讨论着家里和外面的收成,其实时爸时妈已经计划的很好了。家里能卖钱的东西都会挑去卖了。
边走边说,两父子终于回家了,两婆媳还在做饭,两父子看了一下时间,赶紧去田岸边,把那里的谷草挑了回来。
等到煮好饭了,他们已经挑了两次回来了,一家人开始准备吃饭。
饭菜三个蔬菜一个炒鸡蛋,时妈边吃边说:“明天我在家里杀鸡杀鸭,你们卖完后回来好吃,你们也快要出去打工了。”
昌盛笑着说好,一家人吃完后,函易收拾碗去洗了,时妈去热水。
热好后,一家人都洗了,关好门各自回到自己屋里睡了。
想着明天还要卖东西,昌盛和函易很快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吃完了早饭,昌盛和函易挑着箩筐里的香蕉和芭蕉去了街上。
今天村里赶集,只能去卖一下,他们走后,时妈先挑着衣服去河边洗了,时爸把家里的家畜喂了。
把花生给昌盛装好,到时候让他带点出去吃,自己的儿子虽然挣不了大钱,但是老实干活,不乱用钱,知道拿钱回来修房子,已经算可以了。
自己和老婆一辈子在农村,没有挣到什么大钱,刚够吃穿,日子勉强凑合,时爸心里很感谢时妈,也对儿子媳妇也满意。
装完后,去院子里的围栏逮了一只鸡和一只鸭,关好竹门,绑好后放在厨房里。
时妈去了河边洗衣服,一个小时后才回来,时爸在厨房里已经烧了开水。
等到水开后,时妈也回来了,拿出衣架晒好衣服,晾在外面的竹竿上。
时爸时妈开始杀鸡杀鸭。
昌盛他们在路上歇了两次,赶紧挑着去了街上,几个村的村民已经来了,挑着自己种的菜,还有鸡蛋,家里的水果,放在菜市场的两边,排好队放着,开始各自大声叫卖着。
昌盛他们只好挨着他们放,放下扁担两夫妻开始叫卖,街上有好几家卖香蕉的,昌盛看了之后,像昨天在镇上一样叫卖。
街上只有一个村里的学校,买东西的都是老师和住在街上的人,还有家里没有种香蕉的才会买。
函易也像昨天一样叫卖,叫了好一会儿,过来看的人好少,两夫妻耐心等着。
旁边其他卖水果的也是,买的人很少。
随着时间的慢慢过去,昌盛和函易终于卖了五斤香蕉和四斤芭蕉。
都是卖得一元五角一斤,看着箩筐里的东西少了一点,两夫妻松了一口气。
街上的人越来越少,后来又卖了四斤香蕉和五斤芭蕉,两夫妻看着快中午了,也收拾了一下,挑着剩下的香蕉和芭蕉回家。
函易挑着空箩筐,昌盛挑着剩下的三串芭蕉和四串香蕉,走路回家了。
两夫妻边走边说,剩下的可以不用卖了,下午来剪头发,叫忆之她们一起。
两夫妻走得很快,没过多久就回了家。
时爸时妈已经宰杀好了鸡和鸭,正在做午饭。
挑着箩筐放在堂屋里,两夫妻坐下来休息。
函易把卖的钱全部给了昌盛,昌盛让她自己装着,函易点头说好。
坐了一会儿两夫妻去厨房里帮忙,时妈笑着问昌盛:“卖完了吗?”
昌盛打来水,边洗边说:“没有,剩下有几斤,咱们自己吃吧。”
时妈笑着说好,接着问:“你们快要出去了,把自己该带的东西收拾一下,快点去吧。”
两夫妻点头说好,回到自己屋里收拾起来,函易马上问昌盛要带些什么?
昌盛坐在床边想了一下,开始说了:“冬天和夏天的衣服各自带三套吧,内衣内裤可以带四套,厚袜子带三双,薄的也带三双吧。
鞋子可以带四双,凉鞋和冬天的鞋,晚上的凉拖鞋和厚拖鞋。
毛巾牙刷牙膏带上,香皂带一盒,肥皂一块。”
昌盛说完后,函易马上笑着问:“这样就可以了,上班的地方有卖的吗?”
昌盛叹了口气说:“有是有,比我们家里卖的贵点,上班了可能会没有时间去买。”
函易点了点头笑着说:“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
说完转身开始收拾起来,昌盛拿出那个黑色旅行包打开,让函易把东西都放进去。
他自己也有两个旅行包,也是装的这些,每次回家都带了回来。
函易把自己的衣服和内衣之类先清理好,装了进去,然后把自己的鞋子和袜子放在另外一个旅行包。
放完后,昌盛看了一下然后说:“下午我们去买香皂和肥皂,还有牙膏和毛巾,牙刷。其他的你要买,钱不够找我要。”
说着又把卖的钱拿出来,数了五十元给函易,函易拿过来之后说好,她想买点卫生巾,出远门这个也要带上。
收拾好后,昌盛马上又说:“函易,把结婚证也带上吧,到时候当官的会检查。”
函易点头说好,找出那本红色结婚证放在旅行包里。昌盛打开自己的包,拿出一个红色丝绒的盒子,里面放着一对戒指。
昌盛看着函易笑着说:“函易,这是戒指,我和你哥早就买好了,你戴一下试试。”
说着拿出一个小的要给函易带上,函易抽开自己的手小声埋怨说:“干嘛买这个?给我买吃的多好,我又不会这么讲究,你先放好,我现在不想带。”
看着函易拒绝自己,昌盛有点失望,马上笑着说:“好,你想带的时候再戴,记住了你是结过婚的人,你是我的老婆。”
说完把戒指放好,重新放在旅行包里,从自己的身上摘下钥匙扣,上面有两个圆木头的挂饰,用两根红绳子编着。
昌盛取下了一串拿在手里放着,指着上面的字笑着说:“函易,这是我和你哥都买了,两串花了三十元,这是刻着你的名字,你拿去绑在旅行包上,做个记号,在车上不要拿错了。”
那个圆木头刻着于函易三个字,函易拿过来点头说好,笑着说:“这个好我喜欢,你的也有吗?”
昌盛拿了另外一个给她看,上面刻着时昌盛三个字,函易看了之后,转身把那个红绳子绑在旅行包上。
第300章函易忆之剪头发
绑好后,时妈在外面叫吃饭了,两夫妻赶紧出去了,桌上放着四个大碗鸡肉和鸭肉,香味飘来,直流口水。m.www.uu234.net
两夫妻赶紧去洗手,洗完后一家人坐了下来开始吃饭。
时妈给昌盛和函易分别夹了一大块鸡肉,然后笑着说:“你们要出去打工了,爸妈希望你们平安,挣点钱不容易,要小心放好,到时候你们要用。
今天终于不用那么忙了,所以做顿好吃的。你们快吃吧。
爸妈在家里也会平平安安的,你们不用担心,我们知道自己的身体。”
昌盛拿起筷子给爸妈分别夹了一大块鸭肉,然后笑着说:“爸妈你们也吃,我们都会平安的,辛苦你们一上午做饭。”
时爸时妈笑着说好,一家人拿起筷子吃了起来,边吃边说着出去打工找什么活干最合适。
大家一起议论着,函易说了自己的想法,昌盛给她分析了一下工作的环境和职位要求。
时妈叫昌盛和函易最好在一个地方上班,这样也好互相照应着,一家人就应该这样。
等到吃完后,时妈收拾碗去洗了,昌盛和函易回到自己屋里,昌盛让函易坐下,他有话说。
函易在床边上坐下,昌盛认真地看着她,严肃地说:“函易,我知道你有想法,但是我们已经结婚了,希望你以后不要变心离开我,我知道我能力有限,过上很好的生活那是不可能的。
人活一生只求平安,日子过得去就行了,我对你要求也不高,只是你能和我生个我们的孩子,我们一起赚钱把他养大就行了。
无论男女我都喜欢,我们只生一个,我希望你能理解,我这个平凡的男人还是要有一个家。
我要你写一张保证书,以后不能因为你的原因要离开我,你去找笔和纸来,我们一起写。
如果你敢离开我,我会杀了你,然后我自杀。”
说到最后昌盛的眼神充满了绝望痛苦的表情,函易看着他只觉得浑身打了一个哆嗦,小声说:“我不会的,我去拿笔和纸来。”
说着站了起来去找,昌盛看着她去找,一会儿在书桌上找到了。
昌盛让她先写,函易点头说好,去外面拿了一个矮板凳,坐在床边开始写。
函易认真想了一下,拿起笔开始写了,昌盛坐在旁边看着她写。为了昌盛心安,她认真写着。
她的字迹工整,开始写保证书,下面写着:于函易和时昌盛已经结婚了,双方遵守中国的结婚法律,以后于函易好好地和昌盛过下去。
如果于函易变心了要和时昌盛分开,于函易会从金钱上赔偿时昌盛,直到时昌盛满意。
写上了于函易的名字,还有今天的日期。
函易写完了,拿起来给昌盛看,昌盛早已经看完了,他拿起笔签上时昌盛的名字。
自己也写了一份保证书,和函易写的一样,只是换了一下名字,写上了时昌盛三个字和日期,叫函易也签上名。
两夫妻重新各自看了一下,昌盛叹了口气说:“好了函易,我们各自尊重对方就行了,我们以后好好过日子,我们各自放好吧。”
函易点头说好,把那张保证书仔细折好,打开那个红色的枕头放在里面。
昌盛放进另外一个红色枕头里面,放好后才笑着说:“函易,我们把枕头也带去,不要弄丢了。”
函易想了一下才说:“我们这样带出去,不是住在一起,枕头丢了怎么办?还是放在家里吧。我们另外买两个枕头好了。”
昌盛点头说好,两个人躺下来睡了一会儿。
到下午三点时,函易醒了,她马上起来了,昌盛还在睡,函易没有叫他,知道他这段时间都很累。
打开门出去了,她看了一下外面的太阳,找来草帽戴上,准备去叫忆之去街上剪头发。
走了一会儿就到自己家,叫了几声忆之,忆之听见了,马上打开门出来了。
函易走了过去,小声笑着说:“忆之,我哥还在睡觉吧,我们去剪头发,顺便买点要带走的东西。”
忆之点头说好,转身进去找了一把蓝色的雨伞。
关上门,打开伞和函易一起去街上。
两个人边走边说,函易笑着问忆之:“忆之,我哥有没有叫你写保证书,就是叫你不要离开他的誓言。”
忆之叹了口气说:“写了,今天上午没有事,他叫我写了,我和他都写了。你呢?”
函易也叹了口气说:“我也写了,今天下午写的,你哥也写了,他们是不放心我们,反正我们以后勉强过得去就行了。”
两个女生边走边说自己的头发要剪成什么样子?
不能剪的太短了,卖少点钱就可以了,毕竟要出去打工了,议论着自己还要买点哪些东西。
她们走得很慢,感叹着结婚这么快,一下子离开了家乡,去外面还是有点想念。
走着这条熟悉的通往村里街上的路,看着周围熟悉的土地,养育自己长大的山和水,还有自己辛勤的父母,心里面还是有点舍不得。
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见见外面的世面,以后可以更好地建设自己的家乡,只有出去打工。
两个女生心里面想的都一样,她们都是勤劳朴实的女孩子。
走了好一会儿才到了街上,街上下午没有什么人,村里的人都是上午赶集,下午有事的村民才会来。
两个女生慢慢地来到那家理发店,店里装修的简单,已经开了十年多了,是位中年大姐。
这个时候没有人,老板大姐坐在那里休息。
两个女生走了进去,老板大姐赶紧站了起来,热情打招呼,问她们要剪头发吗?
两个女生点头说是,先说了自己要剪成学生妹的发型,问要不要收头发?
老板娘让她们先把头发放下来,先看看有多长,两个女生点头说好。
各自取下橡皮筋,还有那个头花,把自己乌黑的头发放下来。
函易对老板娘说:“我们的头发已经留了三年了,现在太长了,要剪短洗头发方便点,主要是我们要出去打工了。”
老板娘拿起函易的头发,认真看着,问她用的什么洗?
函易转过头来笑着说:“便宜点的洗发水,从来没有烫过头发。”
老板娘看着乌黑发亮的头发,发质很好,收来做成假发很合适,考虑再三才说:“妹儿,你的头发如果按照你说的那么剪,价格会少点,你想怎么卖?”
两个女生知道老板娘自己也要赚一点,互相看了一眼,函易马上笑着说:“老板娘,你先说吧。”
老板娘收这样的头发有经验,马上说了价格,函易她们听了觉得太少了,用商量的口气笑着说:“老板娘,再多给五十元吧,我们留这么长的头发不容易啊。”
老板娘不肯加价笑着说:“妹儿,我们收一个头发只会赚十元,我们也不容易啊。”
两个女生听了后有点失望,这村里的街上只有她一家理发店,要急着出门,只好在这里剪,早知道在镇上卖了香皂,就在镇上剪了,总会多卖三十元。
下午的时候应该坐车去镇上剪,两个女生犹豫不决,最后忆之笑着对老板娘说:“老板娘,我们的头发你再加四十元,一共多加八十元,你如果不同意,我们就去镇上剪,以前我们也是去的镇上剪。”
老板娘知道这个生意再不要,一分钱也赚不了,只好少赚一点钱了,马上笑着对她们说:“好吧,看到你们这么诚心要卖,我就现在帮你们剪吧。你们谁先来,先坐下。”
两个女生听到老板娘答应了,心里面松了一口气,点头说好,函易先坐在那块大镜子面前。
老板娘找来专用大铁剪和一把黑色的挑梳,开始帮她梳一下头发。
再次问了剪多长,等到函易确认之后,老板娘拿起剪刀开始剪了。
看着乌黑的头发慢慢剪下,函易心里很高兴,她和忆之留长头都是为了卖钱。
以前她们剪过四次,最先两次是妈妈带她们剪的,卖了头发的钱妈妈只给了十元零钱给她们。
后面两次是她们自己去镇上剪的,卖了头发的钱她们自己用了。
这次为了打工又剪了,以后可能不会留长头发了,有点不方便。
二十分钟过后,镜子里出现了学生妹发型的函易,函易看着很满意。
老板娘问了她,可以吗?她点头说好,站了起来让忆之坐下来剪。
忆之坐下后,老板娘像刚才一样拿了一个罩衣让忆之先穿上,拿起梳子先梳,问了忆之是不是也像刚才那么剪。
忆之点头说好,老板娘梳完后,拿着剪刀开始剪了。
函易在旁边耐心等着,等着忆之剪完后,老板娘问忆之:“可以吗?”
忆之点头说好,老板娘放下心来,看着两个同样的发型,可爱的女生,老板娘心里也高兴,赶紧拿出钱包,数了一百二十元给函易。
接着又数了一百二十元给忆之,笑着叫她们点好,两个女生拿过钱来,数了两次笑着说:“可以了,老板娘我们先走了。”
第301章函易忆之买东西
函易和忆之装好钱之后,一起出来了,函易边走边说:“忆之,我们现在去买点东西吧,现在时间还早。m.www.uu234.net顶 点 X 23 U S”
忆之点头说好,问她需要买点什么,函易和她说了,忆之也说那我也买点。
两个人来到日用品商店,那家还是挺宽,几排货架上放着各种日用品,小百货之类。
函易和忆之来到卖卫生巾的货架,各自拿了两包,是她们经常用的牌子。
两个女生拿好后,来到卖枕头的货架,看着这里的枕头很大个,只好放弃选了。
去找了牙膏牙刷,各自买了两套,还有毛巾。
拿到老板那里付钱,老板说了价格,两个女生赶紧掏出钱来给了老板。
老板看完之后找了零钱给她们,她们提着买的东西走了。又去了另外一家商店,应该是两家店面打通的,有六十到七十平方。她们想买两个枕头。
进去之后老板热情招呼,两个女生直接找放枕头的货架,转了一圈,这家卖的是床上用品,棉被之类全都有,多数是大红色的,款式也有好几种,这里的枕头有大有小。
忆之边看边问:“函易,我们光买枕头吗?被子不买吗?”
函易想了一下才说:“被子要不就带家里的去吧。反正我们不在家也是放着。”
忆之点头说好,接着问:“那哥哥他们呢?他们应该有吧。”
函易仔细看了一下这里的枕头笑着说:“我们先买回去,他们肯定有。买两个蓝色枕头好了。到时候需要凉席和草席就在上班的地方买吧。这个带起来不方便。”
忆之点头说好,两个女生各自拿了一个抱着,问老板多少钱?
老板说了,两个女生没有讲价,直接掏出钱来给老板,老板看了之后找了零钱给她们。
她们提着两包东西走了,老板说的价格合适,枕头也可以,她们买过东西,还是知道的。
边走边说,函易问忆之:“要不要去买点晕车药,坐远了不知道会不会晕车?”
函易想了一下说:“走吧,我们去买点。”
说着往街上那家x家药店走去,药店不大,墙上挂着营业执照和医师资格证,有四个明亮的玻璃柜子,里面放着各种药,有两个村民在问老板医生,他们在买药。
医生卖给他们之后,忆之才笑着问了老板:“有晕车药吗?我们要买点。”
穿着白色医用工作服的医生笑着说有,问她们买哪种?
接着说了有两种,一种贴在耳朵后面的,一种是吃的药。然后医生笑着说:“如果你们很晕车,建议买吃的那种,如果不是,可以买贴的那种。”
两个女生想了一下笑着说:“好吧,我们买吃的那种,怎么卖医生?”
医生介绍一次吃一颗就行了,就看要坐多长时间,过段时间感觉又晕可以再吃一颗。
大部分人吃一次就可以了。医生说了价格,两个女生决定买了。不知道坐多远,买三颗应该可以了。
两个女生商量后笑着对医生说:“我们买三颗吧。”
医生笑着说好,把晕车药从玻璃柜子拿了出来,拿出一把小剪刀,分别剪下三颗给她们,都是白色的药片。
两个女生赶紧掏出钱来给了医生,医生看了之后找了零钱给她们。
她们小心放在衣服口袋里,提着买的东西走了。
买完需要的东西,两个女生也放心了,边走边说,明天就可以出去打工了。哥哥他们应该起来了。
这个时候太阳没有那么晒了,函易看了一下自己的手表,已经下午五点多了。
剪头发花了一些时间,忆之也有手表,她们的手表已经戴了三年多了,是她们自己在镇上买的。
是两块女式的黑色皮带扣手表,手表还没有坏过,她们只会上学时才戴,平时在家里干农活都不会,怕不小心进了水坏掉,拿去修要花钱。
就要出门打工了,随时要看时间,不用去问别人。
昌盛和德昌也买了两块男式手表,他们没有买手机,那个时候的手机比较贵,因为那时候没有这么多做手机的厂家。
一般的手机刚出来也有好几百元到一千五百元才能买到,功能没有现在的多。
他们的工资只有那么多,还要想着修房子,所以只好节约用钱,平时就打公用电话和写信,寄点钱回来。
两个女生慢慢走着,没过多久就到了家。
函易和忆之分别回到自己家,时爸时妈出去挑谷草了,昌盛在家里煮饭。
函易找了一下,先把东西放好,然后去了厨房。
昌盛看她来了笑着问:“你们去剪了头发了,买了东西了,也不叫我一起去。”
说着站了起来,仔细看了一下函易的发型,发现还可以笑着说:“剪的挺好看的。”
函易帮着烧火,边烧边说:“我走的时候才三点多,我知道你那么累,所以没有叫你,忆之也剪了,像我一样,我们还买了东西,等一下给你看吧。”
昌盛笑着说好,接着说:“爸妈出去干活了,要一会儿才回来。”
函易点头说好,问昌盛他的东西那些要买?
昌盛边洗锅边说:“不用了,你们买就是了,我们明天一起去镇上照一下七寸的相片,到时候上班时会用到,我们不要忘记了。”
函易点头说好,两夫妻在厨房里忙着,直到煮好饭了时妈时爸才回来。
两夫妻赶紧叫爸妈吃饭,时妈时爸笑着说好,昌盛打来热水让爸妈洗。
函易把饭菜端上桌,一家人坐下来开始吃饭。
中午还剩下鸡肉和鸭肉,今天晚上只炒了一个蔬菜,希望可以吃完,不用剩下。
时妈边吃边问:“昌盛,你们出门带的东西已经好了吗?”
函易边吃边说:“妈,差不多了,今天下午我和忆之都去买了,明天就去镇上照一下相片,明天就可以走了。”
时妈点头说好,一家人彼此说着以后工作努力,注意身体的祝福。
等到吃完后,时妈收拾碗去洗了,时爸去热水。
两夫妻回到自己的屋里,函易打开袋子给昌盛看,昌盛仔细看了之后笑着说:“还可以,你们剪头发卖了多少钱?花完了吗?”
函易从自己的衣服口袋里掏出钱来,自己数了一下笑着说:“还没有,卖了一百二十元,忆之也是,我们讨价还价才会卖这么多的。”
昌盛马上叫函易把钱装好笑着说:“我再给你三百元,到时候不够我再给,这是生活费,车费我包了,先说好,不能乱花钱啊,现在你是我的老婆,你要听我的。”
函易点头说知道了,昌盛马上从自己衣服口袋里掏出钱包来,里面有一些现金,两张银行卡。
数了三张百元的钱给了函易,函易接过钱后放在衣服口袋里,昌盛转身打开自己的旅行包,拿出一个红色的女式小钱包,给了函易笑着说:“把你的钱装进这个包里,还有身份证也放在里面,千万不要弄丢了。”
函易点头说好,把自己的钱叠整形,小心放了进去。
昌盛现在不愿意拿自己的银行卡给函易,因为函易和他只是刚结婚,还没有生过自己的孩子,他对函易还是有点不放心。
只是想着慢慢和函易相处好,日子久了,多少有点感情了,慢慢自己存点钱,可以生个两个人的孩子,到时候他自己也会把钱分一半给函易。
等到收拾妥了,时妈在外面叫她们出去洗澡,两夫妻点头说好。
函易想着明天要出门了,把头发也洗了一下,今天晚上她比平时洗的时间要久一点。
洗干净出门,这样心情也会好点,别人也闻不到自己身上的臭味。
一家人都洗完后,关好门各自回到自己屋里休息了。
两夫妻躺在床上,函易小声问昌盛:“昌盛,你晕车吗?我只买了三颗晕车药。”
昌盛揺了摇头说不晕,和函易说起自己刚刚出门的时候,那次坐车久了,才晕了一下,下车时已经吐了。
后来坐车买了晕车药吃,慢慢地坐车多了,自己也就不晕了。
函易马上小声问:“明天我们和我哥他们一起出去,我们吃了饭,过去叫她们。”
昌盛点头说好,函易又问:“你和我哥的被子和凉席带回来了吗?”
昌盛马上小声说:“被子带了,凉席没有,不方便,我们到时候去上班的地方买就可以了。”
函易点头说好,小声说:“那我们早点睡吧,明天还要早点起来。”
昌盛点头说好,函易说完后转过身睡了,昌盛看着外面窗外的天色,已经黑了,他也闭上眼睛睡了。
睡了一会儿,感觉函易睡着了,他轻轻伸出自己的左手,慢慢靠近函易,左手抱着函易的腰,闭上眼睛慢慢睡了。
现在在家里还可以抱着函易睡,到时候上班了就不一定了,工作的地方多数是男女员工分工住的。
昌盛睡着在心里叹了口气,昌盛觉得很无奈,只是希望日子久了,函易真的喜欢自己就可以了。
第302章德昌拿钱给忆之
忆之回到自己家后,把买的东西放好,于爸于妈出去干活了,德昌一个人在家里煮饭。顶 点 X 23 U Swww.uu234.net
忆之放好之后去了厨房里,德昌看到她来了笑着说:“忆之你剪头发了,怎么不叫我一起去了,我也想剪一个。”
说着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忆之点头说是,笑着说:“和函易一起去的,我们剪完后买了一些东西就回来了,你睡的那么舒服,我就没有叫你。
你头发那么短,可以以后再剪,我们剪完卖了一百二十元,函易也是,用钱买了需要的东西。爸妈他们出去干活了。”
德昌笑着说是,忆之帮忙洗菜出来,两夫妻在厨房里煮饭。
中午也吃了一顿好的,杀鸡杀鸭,因为他们要出门打工了。
中午还剩下肉,今天晚上炒个白菜就行了。
忆之快速洗完,拿起菜刀快速切了。德昌放柴烧火,切完后洗干净锅里,开始炒菜。
于爸于妈去了自己的土边砍柴,每一年都会砍一次。
经过一年的成长,土边的各种杂草和树木都会长得有人高,只有拿镰刀砍了,才会走路方便一点。
砍好的柴放在那里晒干,等可以烧了再挑回来。
今天上午于爸于妈已经砍了一块土边的,德昌两夫妻在家里杀鸡杀鸭,收拾自己要带走的东西。
今天下午四点半以后,于爸于妈又出去了。
忆之两夫妻煮好饭以后,爸妈还没有回来,他们把家里的家畜喂了。
于爸于妈把那块土边砍完了才收拾着回来了,看到爸妈回来以后,两夫妻笑着叫爸妈吃饭。
于爸于妈点头说好,德昌打来热水,让爸妈洗脸洗手,洗完后,两夫妻已经把饭菜端上桌,一家人坐下来开始吃饭。
德昌边吃边说:“爸妈你们砍完了那块土边才回来的吗?”
于爸边吃边笑着说是,还剩下一块土没有砍,你们要走了,家里的活现在也不是很多,我和你妈慢慢地干吧。
于妈吃着饭菜,边吃边说:“德昌,你要拿点钱给忆之,出门在外你要照顾着忆之,你们在外面平安的打工,挣钱回来就好了。”
德昌笑着说我知道了,我会的。
等到一家人吃完后,于妈收拾碗去洗了,叫他们自己再看看还有什么东西要装上。
于爸在热水,两夫妻点头说好,回到自己屋里,忆之打开口袋让德昌看,德昌仔细看了一下,点头说好笑着说:“你还有多少钱?我给你三百元吧,车费我买了。”
忆之从自己的衣服口袋里把钱全部掏出来,数了一下说:“就只有这些了。你给多少无所谓,不够我再向你要,我不会乱花钱的。”
德昌点头说那就好,从自己衣服口袋里掏出钱包来,打开来里面放着一些现金,还有两张银行卡,和昌盛一起办的,开户的银行是一样的。
德昌拿出三张百元给了忆之,叫她放好,忆之折好后放在自己的衣服口袋,德昌看了之后笑着问:“你和函易没有买个钱包吗?这样放钱容易掉。”
说着转身打开自己的旅行包,从里面拿出一个蓝色的女式小钱包,放在忆之的手里笑着说:“这个钱包拿去装吧,我给你买的,把你的身份证放在里面,我们明天一起去镇上照一个七寸照片,上班时可能会用。”
忆之点头说好,把自己的钱叠放整齐,和身份证放在里面,把拉丝拉好,才放进自己的裤子口袋里。
德昌看了之后笑着说:“出门在外,钱包一定要放好,你和函易都要记住了。”
忆之点头说好,于妈在外面大声叫他们洗澡了,德昌大声说好。
德昌找到自己的衣服,拿着先去洗了。
忆之坐在床边等,看了一下手表,已经晚上七点了,取下手表放在枕头下面。
看着住了十多天的新房子,和自己家里一样,虽然屋里的家具有点不一样,现在离开出去打工,还是有点舍不得。
叹了口气心里想,还是出去打工吧,挣点现钱,爸妈不用那么担心。
没过多久德昌就洗好了,走了进来叫忆之去洗。忆之说好,拿起自己的衣服去了。
忆之洗了头发,洗发水比平时少用点,洗完后再洗澡,用香皂全部抹上,把自己洗得很干净。
洗完后一身香味,这样出门舒服点。
换下的脏衣服只能妈妈帮着洗了,明天上午就要走了。忆之回到自己的屋里,德昌已经睡了。
忆之看他睡了之后没有叫他,以为他睡着了。
关上灯上了床,在他旁边睡了起来。
忆之想着明天要早点出门,慢慢地睡着了。
德昌还没有真的睡着,他的脑袋里现在胡思乱想,他也叫忆之写了一个像函易写的保证书,他也怕忆之出去后会变心。
所以今天下午她们出去上街之后,他等忆之走了一会儿就醒了,他有点失望忆之没有叫他一起去。
他起床后去了昌盛家里,昌盛等函易走了之后,过了一会儿也醒了。
他来找昌盛,问他是不是函易和忆之一起去剪头发,忆之没有叫自己,昌盛点头说应该是吧。
两个男生坐在一起商量,出门打工后给自己老婆多少钱合适?
昌盛小声问德昌:“你说呢?我和函易又没有真正洞房过,我觉得先给三百元好了,到时候不够再给她们。如果以后她们的心变花了,再多钱也没有用,只有打水漂了。”
德昌也在叹气地说:“是啊,我和忆之也没有,就先给三百元吧,以后看情况,如果以后有了孩子,我会把钱分一半给忆之的。”
两个男生坐在一起商量后,决定明天走,先把要用的照片照一下,可以现在取的那种,会多收十元。一个小时后就可以拿了。
两个男生商量完后,还是去以前干的那个食品厂试试。那个厂工资待遇还可以。
只是回来修房子花了三个多月,厂里不可以请这么久的假,后来去了工地干了一年,领到工资后才回来的。
商量完后,觉得那个食品厂忆之她们去干,应该可以干得下来,他们也可以去。
只是工资没有工地高,他们想着先去食品厂和忆之她们一起进去,等她们熟悉了,同意了两个人再去工地干活。
商量完后,两个男生才各自去煮晚饭了。
现在德昌躺在床上等忆之睡着后,他慢慢地睁开眼睛,把灯开亮,坐了起来。
低下头仔细看着忆之,伸出自己的手轻轻的摸忆之的脸蛋,光滑无比,她们没有用化妆品,只是平时洗脸时用了香皂。
喜欢吃点辣椒,平时都吃蔬菜,不喜欢吃零食。平时心里面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才会这么有青春朝气。
德昌低下头凑近忆之,看着她红润的嘴唇,双手捧着她的脸小声说:“忆之,我爱你。”
说完轻轻的亲上她的红唇,过了好一会儿才离开,看着忆之熟睡的模样,他好想看一下忆之的身材。
双手有点发抖,轻轻地解开忆之的蓝色睡衣的扣子,直到全部解开,忆之美好的身材出现在他面前。
忆之没有醒来,德昌心里面感叹道,忆之的身材果然很好,自己和她结婚算是有福气。
看了好一会儿,怕忆之醒来,双手发抖轻轻的又全部扣好。
不是每个女人的身材都是那么好的,忆之的身材算是货真价实的,自己算是捡到宝了,自己和昌盛虽然没有找过女朋友,但是对女人的身材还是有点印象的。
他们买过美女的油画,仔细观赏过美女的身材比例,所以和大部分男人一样,希望以后自己找的老婆身材好,这样有面子,有眼福。
德昌把灯关上,自己躺了下来,想起刚才看到忆之的身材这么好,心情好激动,还好忆之现在没有醒来。
自己这么偷偷摸摸地看忆之,还是怕她知道了生气,在心里面有点叹气。
现在知道了,以后对她好点,挣了钱存起来,到时候忆之真的对自己有感情了,愿意和自己亲近,自己再提出来和她生个孩子。
现在刚结婚,忆之多少不适应,现在她有点不心甘情愿,德昌在这里胡思乱想,慢慢地困了,靠近忆之,抱着她的腰慢慢地睡了。
外面的各种虫叫声和鸟叫声慢慢少了,只有屋顶上有老鼠在跑过,不时发出吱吱的叫声。
睡着了也顾不上那么多了,现在只想好好睡觉,明天早点起来,准备出去了。
于爸于妈也去睡了,他们把蚊香点上,现在天气还有点热,晚上还有蚊子。
于爸拿起扇子扇了一会儿,觉得凉快了才躺在床上睡了,于妈也是。
家里买了一个电风扇,已经吹了三年了,只会天气很热的时候才会吹一下。
于妈躺下后小声问于爸:“大于,你说他们出去打工后,会不会变心啊?”
于爸叹了口气说:“这个不好说,毕竟两个丫头不是怎么喜欢德昌他们,但愿她们不会变吧,毕竟她们还会回来见咱们,现在担心也没有用。”
第303章四个人照相坐车
于妈听完后,小声说是啊,年轻人的事不好管,后来慢慢地困了,两夫妻也慢慢地睡了。www.uu234.net
到了第二天早上,于妈很早起来了,煮好饭和四个鸡蛋,还有四个鸭蛋,吃饭时于妈笑着说:“我多煮了几个蛋,你们先吃,走的时候带两个走。”
德昌点头说好,一家人吃完了早饭,于爸于妈送他们出去,德昌他们去叫昌盛。
早上起来的时候,时妈也煮了好几个鸡蛋和鸭蛋,叫昌盛他们带去路上吃。
昌盛说好,一家人吃完了早饭,时妈时爸送他们。
德昌和忆之来到昌盛家,他们也刚好提着旅行包出来了。几个人互相打了招呼。
两家爸妈都要送他们出去,忆之和函易各自提着一个旅行包,背着一床棉被。
德昌和昌盛各自提着两个旅行包,关上门一起出去,往大马路上走去。
两家爸妈边走边说,叫他们到了打个电话,找到工作上班了,也打个电话,这样在家里才放心。
德昌他们点头说好,函易她们也是。
走到大马路边上,一家人停了下来,等三轮车来。
函易和忆之的心情激动又紧张,第一次出门打工总是心情复杂的。
等着三轮车来后,四个年轻人上车了,两家爸妈看着各自的儿女,不停地说:“记得打个电话啊,路上注意安全啊。”
四个年轻人点头大声说好,等到三轮车开走后,两家爸妈还没有走,直到看不见车了,才各自回去了。
家里还有活要干,两家爸妈各自说着宽心的话,家里一下子没有儿女了,心里面总觉得有点想念,但是为了挣钱,别的年轻人都出去了,自己的儿女也应该出去。
两家爸妈各自问了家里还有什么活,彼此都说了。各自回家拿家什又准备出去干活了。
德昌他们坐上三轮车,小心拿着自己的行李,司机师傅快速朝x家镇上开去。
一路上停了几次,又上来五个人,坐满之后司机师傅一口气开在了镇上。
到了镇上以后,提着行李下车后,德昌和昌盛各自掏钱给了车费。
司机师傅看了之后找了零钱给他们,他们才提着行李走了。
德昌叫忆之她们跟着,现在一起去照相,照完拿到后就去坐车。
早上的时候忆之和函易已经吃了晕车药,他们顺着街边找,今天不赶集,来镇上的人少些。
他们也是选的今天出门,两家爸妈还看了黄历书,老年人喜欢看这个,因为是老一辈人的传统。
街上的商店比较多,卖各种百货,药店,水果都有,四个人仔细看着街上两边,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了一个照相馆。
四个人提着行李进去,一个三十多岁的男老板热情招呼他们,问他们需要照相吗?
德昌点头说是,说是要照七寸相片,马上就要带走,要照四个人的。
照相老板点头说好,叫他们把手里的东西先放下,排队坐好,四个人把手里的行李放在一起,让忆之和函易先照。
照相老板让她们先在屋里的那把黑色椅子上坐好,自己拿着脑前的照相机调好焦距。
忆之先坐下来,墙的背景是白色的,忆之穿着一套紫色衣服,忆之坐好后,老板叫忆之看着他,面带微笑。
忆之马上笑咪咪的,老板按下快门照了下来,笑着说可以了。
忆之站了起来,函易坐了下去,像刚才一样,老板也叫函易像忆之一样。
照完后,函易站了起来,让德昌和昌盛也照了,照完后老板叫他们等半个小时,应该就可以取了。
昌盛他们点头说好,以前他们出去的时候没有在镇上照,上班之后才知道要照相。
以前打工在外面照了一次,用底片洗了四次,后来很有点模糊了,只好现在重新照。
四个人结婚的时候只照了合照,四个人看着自己的行李,耐心等着。
打量这家照相馆,店面大约四十到五十平方,墙上挂着营业执照,店里的一面墙上全部贴满了各种照片。
彩色照片和黑白照片都有,有证件照,有儿童的照片,还有婚纱照。
店里写着照相可以预约,还有座机电话。
老板进去了里面的屋子,应该是去洗照片去了。
四个人耐心等待,看着墙上的婚纱照,四个人有点羡慕,他们只是简单的照了一个合照。
昌盛和德昌问过,照婚纱照要多少钱?
老板说至少一千五百到两千元,那个时候的物价要便宜点。
两个男生想着自己打工一个月才只有一千二百元左右,那时候的工资低。想着还是算了,以后工资高了,挣的钱多了再说吧,这些可有可无。
忆之和函易没有说要照这样的婚纱照,因为结婚有点不情愿,所以也没有心情,再说自己的爸妈都是农村的,不会讲究这些。
想着爸妈在农村挣点钱那么辛苦,自己应该懂事,不应该提出别的要求。
四个人看着那些照片看了好一会儿,觉得还是吃饭才是最重要的。
昌盛看了好一会儿笑着说:“以后条件好了,我们也买个自己的照相机,便宜点的那种,给自己家里人照,这样也能省钱,十年之后吧,咱们一家人,有了孩子后,叫我们的爸妈一起照个全家福。”
德昌点头说好,我们一起出钱买,两个女法生听了也点头说好,纷纷笑着说:“这个办法好,我们也出钱,到时候我们一起出钱买。”
说完议论着墙上的照片,觉得照的很不错。
时间慢慢过去了,昌盛看了一下手表,已经快半个小时了,叹了口气说:“应该快要洗好了吧,已经进去了这么长时间了。”
德昌笑着说是啊,我们再等等吧,看着自己手上戴的表,他们一起买的,各自花了五十元,已经戴了三年了,还没有修过,只是换过里面的电池。
第一次买的要便宜点,只有二十元一个,也戴了三年,每年换了一次电池,还修过一次。
后来觉得不划算,才买了这种五十元的黑色皮带扣男式的手表。
一直戴到现在,舍不得买个手机,那个时候手机和电脑就是奢侈品,多数打工的农村人舍不得买。
忆之和函易的手表也换过两次电池,她们不想买新的,想着以后打工赚钱了再买吧。
又过了好一会儿,老板才出来了,看着他们笑着说:“已经洗好了,你们先看一下。”
说着把四个装着相片的口袋给了他们,昌盛拿过来之后,打开来看了照片,分别给了他们。
各自手里拿着自己的照片看了起来,觉得还不错,一起笑着说了谢谢,德昌问了老板要多少钱?
老板打量着他们,知道他们应该是出去打工才会要照这个,马上笑着说:“你们急着要,每个人二十元吧,因为用的材料要好些。”
昌盛点头说好,和德昌各自掏钱出来,各自拿了一张五十元给老板。
老板看了之后补了钱给他们,他们把照片和钱放好之后,才提着行李走了。
两个女生跟在后面,四个人边走边说:“把底片放好,以后可以洗几次,这样也会省点钱。我们前两天应该卖完香蕉就去照,只是身上的衣服有点脏。”
四个人一起朝车站走去,现在坐车去x江城里,提着行李走了一段路,终于到了x家镇的车站,那里有四辆客车在排队。
二十分钟一班,因为镇上去城里还是有点远,平时坐车的人比较少,不像过年过节,坐车的人很多。
这个时候司机师傅坐在驾驶位,售票员大姐站在车门口,大着嗓门喊:“上车了,去x江的先上来了,要走了,大家快点啊。”
四个人听见后赶紧走了过去,提着行李上车了,找到座位坐了下来,昌盛问了那个男司机师傅:“到x江车站吗?”
司机师傅点头说要,这个时候车上已经又陆续上来了一些人,渐渐地装满了,司机师傅开车了,时间也到了。
售票员大姐开始走过来依次卖车票,问他们到哪里?
每个乘客都说了,把钱给她买票,德昌和昌盛各自掏钱买了两个人的车票。
看着汽车快速开走,离开了自己老家的镇上,两个女生心情激动又紧张。
两个男生各自和她们坐在一起,纷纷小声问她们:“现在晕车吗?”
她们摇了摇头说不晕,昌盛叫函易可以睡一会儿,到站了会叫她,她点头说好。
闭上眼睛睡了起来,她和忆之都是靠在车窗坐,忆之看她睡了,自己也闭上眼睛睡了。
德昌看她睡了,把她的头靠在自己的肩膀上,昌盛也是,看着她们睡了,两个男生也放心了。
怕她们晕车,这样坐车会好点。
看着外面快速闪过的树木,这是第三次出门打工了,昌盛和德昌有点感叹,不知不觉自己已经出去打工了六年了。
到城里的公路还是泥巴路面,不下雨时司机师傅会开得快点。
这次带着已经结婚了的老婆出去,两个男生心里很满足。
第304章四个人坐上客车
如果没有两个妹妹,他们可能不会这个时候就结婚了,现在农村和城里一样,结婚也会花不少钱的,不少女孩子不愿意嫁到农村来。m.www.uu234.netwww.uu234.net
他们没有挣大钱的本钱和勇气,现在两个妹妹愿意嫁给自己,两个男生心里面很感谢自己的爸妈,虽然两个妹妹是超生的,违反了国家的计划生育。
也交了罚款,两个男生各自在心里想,到了他们这一代,一定要遵守国家的政策,只生一个,他们在外面打工就商量好了。
这几年打工找工作吃了不少苦,看着一起出来打工的农村兄弟姐妹,问了他们家里的情况,都是和自己家里的情况差不多的。
他们的家里多数都是有超生的,八十年代的那个时候,计划生育是最严的。
孩子多了,爸妈根本顾不上儿女的理想,儿女的教育,只能让他们自己努力,有的家里父母只会让子女读一个初中,到了十八岁了,就会让他们出来打工。
有的父母看到子女读书还可以,只能去借钱,向亲戚朋友,有的会向银行贷款。
子女读完毕业了,会叫他们自己还,农村的父母思想觉悟没有城里的父母高,他们只会让子女自己奋斗。
不管子女在打工路上有多艰难,他们想帮也帮不了。
一个国家实行的政笨,都是政府深思熟虑的,超生太多人,给国家带来了负担,管理程度相当艰巨困难的。
主要是成年工作,每个工作岗位只会需要那些人,多出来的人就不好找工作了。
农村的活,年轻人总是没有那么愿意干了,因为地理条件,成本可能会更高。
昌盛和德昌在打工的时候,认识的那些人多数家里面都很穷,才会坐这么远来这里工作,挣点现钱。
成了一个家,开支多少,其实两个男生也算过,所以他们不敢在外面找女朋友回来。
怕外面的女孩子来了这里不习惯,吵着要走,他们刚开始出来打工之后,也和工作中的女孩子说过话,从她们的谈话中,知道她们不想嫁的离家太远,怕以后感情不好了,爸妈伤心。
他们刚开始只有十八岁,心里面根本没有谈恋爱的打算,他们心里面还是孩子。
后来过了四年了,自己打工挣了点钱,心里面开始对漂亮的女孩子有点向往,很想找一个那样的老婆。
他们试着在上班的地方找一个,那些长相漂亮的女生不愿意和他们交往,觉得他们的长相一般,没有什么好的前途。
两个男生这个时候才知道,在这个日渐发展壮大的中国,长相好看的人可以当饭吃,但是前提你必须优秀,挣钱厉害,可以像城里人一样,买房买车,这样可能长相美丽的女孩子才看的上。
两个男生厚着脸皮谈了两个,全部告吹,两个人还各自花了五百元,觉得有点可惜,有点肉疼。
后来两个男生放弃了,觉得自己的本事也配不上那些好看的女孩子,也就没有现在谈恋爱的打算了。
后来回到自己家里,突然看到各自的妹妹长的这么好看,马上把目标转向她们。
自己看着长大的妹妹,多少都会了解一些,所以这次回来铁了心要娶她们。
好在轮番劝说,两个妹妹总算答应了,两个人心里面还是很高兴。
虽然两个妹妹还没有真正爱上自己,但是可以慢慢来,有了结婚证,她们总会有点责任的。
两个男生伸手把自己的老婆紧紧抱住,防止她们摔倒,两个男生想了一路,直到车到城里。
司机师傅大声叫:“到站了,大家可以下车了。”
两个男生才小声叫醒各自的老婆,叫她们下车了,两个女生才醒了,拿着自己的行李,和他们一起下了车。
在车上睡了一会儿,精神好点,也没有晕车。
看着城里来往的汽车,两个女生有点不习惯,她们很少来城里。
两个男生带着她们来到公交车站,坐车去x江市的汽车客运总站,那里有各地的长途汽车。
本来想坐火车,但是坐的时间有点长,怕自己的老婆晕车,还是汽车好点,坐最多三到四个小时就到了。
等x02路公交车来后,两个男生叫她们上车,自己跟在后面,城里公交车人很多,都会超载人。
四个人上车后把行李放在自己的脚边看好,两个男生买了车票。
抓好车上的扶手,两个女生还是感觉比农村乡村公路好多了,毕竟是公交车,但是人多了已经没有座位了。
两个男生叫她们抓好扶手,随着都会到站停车,两个女生点头说好。
过了好几个站,终于到了x江市汽车总站,两个男生提着行李叫她们下车。
两个女生点头说好,拿好自己的行李跟在后面,下车后两个男生朝前面快速走去。
两个妹妹紧紧跟着,有人来问要不要坐车?
两个哥哥马上说不要,快速朝车站里面走去,进了里面,听到里面的广播在叫到站的车次,车站里面还是有不少人,只是比过年时少多了。
两个哥哥叫妹妹看好行李,自己去买车票,两个妹妹点头说好。
两个哥哥马上去排队,准备去买x都的车票,两个妹妹站在那里耐心等着。
过了好一会儿终于到了哥哥那里,他们赶紧掏出钱来,各自买了去x都的车票。
两个哥哥各自买了两张,那个时候可以不用身份证买票,等到买好后,两个哥哥小心放好,走了回来。
先找了里面的座位坐下,昌盛笑着说:“我们还要等一会儿,先坐一下,车等一会儿就来了,我们先去上厕所。”
说完站了起来,叫两个妹妹看着,他们去了就回来。
两个妹妹点头说好,两个哥哥转身去了,这个时候车站里面有人过来问她们坐那里去,他有票。
忆之和函易看了一下笑着说:“对不起,我们不出去,刚刚从外面回来。”
那个年轻的男生笑咪咪地说:“那你们回家吗?我送你们,到哪里说一下,才好给车费。”
看着面前想跑生意的年轻男孩子,应该和哥哥他们一样大,函易马上笑着说:“不用了,我们在等人,你去问别人吧,真的对不起。”
这个男孩子仔细打量着她们,觉得她们打工回来多少都会有钱,而且长相还不错。想问一下她们,看她们有没有男朋友?自己可以交一个。
于是厚着脸皮再次笑着问:“两个妹妹你们有男朋友吗?”
忆之和函易互相看了一眼,觉得哥哥他们说的是真的,在外面真的会碰到别人搭话,问的这么直接。
函易再次笑着说:“对不起,我们已经结婚了,所以请你不要再问了。”
那个男孩子马上很失望,漂亮的女孩子总是会被别人先抢到。男孩子只好笑着说:“好吧,祝你们幸福。我先走了。”
说完才转身走了,忆之她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小声说着,怎么哥哥他们还不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们终于回来了,两个女生说她们要去一下,两个哥哥叫她们快点,她们转身走了。
两个哥哥坐了下来,仔细听着广播,广播里不时传来各地车次的叫声,让乘车的旅客准备检票上车。
有的人已经排着队在那里检票了,两个哥哥仔细看着行李,希望两个妹妹早点回来。
车站的厕所总是要等,因为人多,两个妹妹过了好一会儿才回来了,这个时候广播在叫去x都的旅客请上车。
两个哥哥赶紧提着行李叫两个妹妹跟上,两个妹妹点头说好。
到了检票口,一起排队拿出车票给工作人员检查,查完后,大家才提着行李一起来到外面。
外面已经有各地的长途汽车在等候,两个哥哥找到去x都的车次,司机师傅在车门口大声喊:“各位旅客去成都先上车啊。”
昌盛他们提着行李赶紧上去了,把自己的行李放在车上的行李架上。
两个哥哥先放好,帮着两个妹妹放了。
放好以后找到位置坐下来,这个时候旅客陆陆续续上车了,直到坐满了座位,司机师傅才上来了,关好车门。
长途客车不能超载,车站的工作人员会检查,到了时间客车会马上开车,没有坐到车的人只有等下一辆。
司机师傅开车走了,一会儿开出了x江长途汽车总站。
开出去后一会儿上了高速路,车子开得快起来,两个哥哥已经来回坐了两次了,这是第三次了,也习惯了。
担心两个妹妹晕车,马上叫她们睡觉,到了之后叫她们。
两个妹妹点头说好,闭上眼睛睡觉了,两个哥哥看着自己的行李,让两个妹妹靠在自己的肩膀上。
两个哥哥希望早点到,可以去找一下旅店,这样住店便宜点,到了晚上就没有那么好找了。
车上的旅客有的已经睡觉了,想着还要坐至少两个小时以上,有点无聊,只能睡觉。
高速公路是水泥路面,开起来车子平坦,没有那么损耗车轮胎,也会省点汽油钱。
第305章四个人找到旅店
随着时间的过去,两个哥哥在旁边不时看一下手表,计算着到车时间,两个妹妹睡久了,也慢慢地醒了过来。www.uu234.netm.www.uu234.net
醒来后,问两个哥哥什么时候会到,两个哥哥马上说:“应该还有半个小时吧。”
两个妹妹点头说好,看着外面的山和树,和自己的老家一个样。只是这里被修成了高速公路。
路边总会有标识牌,提醒司机师傅前面到了什么地方,有多少距离,还有车速的提醒,这些在乡村公路有些地方没有。
两个妹妹看完后,问了两个哥哥那是什么标识,意思是什么?
两个哥哥以前也不知道,后来问了坐车的老乡,有学过车的人就知道,告诉了他们,他们才明白了。
两个哥哥小声和她们解释,说了三遍之后,她们才听明白了。
两个妹妹听完后,感叹地说:“还是高速公路规划好些,我们乡村公路只能那样。”
两个哥哥也点头说是啊,慢慢小声议论着,过了好一会儿,司机师傅才提醒大家说:“各位旅客,快要到站了,你们各自的行李一定要拿好。”
车上的人马上清醒过来,睡觉的人也醒了,快要下车了,坐了快三个小时了,手脚有点麻木了,盼望着早点下车。
随着到站时车站广播在报车次,司机师傅停车后,车上的人赶紧纷纷站了起来,拿起自己的行李排队下车。
忆之她们也起来了,她们坐在中间的位置,好在没有下雨,车上开着空调。
昌盛他们先把行李拿下来,让两个妹妹先拿着,排队走下去。
下来后两个哥哥提着行李走前面,两个妹妹跟着,他们一起出了车站,两个妹妹边走边问:“哥,我们现在去哪里?”
昌盛看了一下手表,已经快下午一点了,马上笑着说:“我们先去找一个旅馆,住下来之后,再去吃饭。”
德昌也看着她们说:“你们饿了吧,我们先去把找住的地方,这个时候去找,旅馆才会有,到了晚上可能就没有了。住宿会少点钱。”
两个妹妹点头说好,出了车站门口,来到外面的路边,两边都是街道,来去都是车。
两个哥哥带着妹妹来到公交车站,准备坐车去下面的一条街,这里车站的旅馆收费多点。
很快公交车来了,是x08路车,两个哥哥赶紧上车,两个妹妹跟上。
两个哥哥各自买了车票,车上的人有点多,已经没有了座位,只好放下行李,抓好扶手。
随着车子的开动,两个哥哥仔细看着行李,坐了两个站,赶紧叫两个妹妹下车。
各自提着行李都下车了,下来后,两个哥哥直接往前走,他们来过这里,看着街上写着x运来旅馆,带着两个妹妹去问。
来到二楼的门口前台,上班的一位大姐坐在那里,看到来了客人,赶紧站了起来笑着说:“你好,你们需要住宿吗?”
昌盛赶紧点头说是,问了价格,大姐说了,并且还说这是最便宜的住宿了,一天晚上五十元,一间房可以住两个人。
昌盛和德昌赶紧掏出身份证给那位大姐登记,然后昌盛指着函易说:“这是我的老婆,也需要身份证吗?”
那个大姐马上说:“最好登记一下,到时候有当官来查就会好说一点。”
两个女生听完后,赶紧从自己衣服口袋里掏出钱包来,拿出身份证来,给了老板娘登记。
等全部写完了,老板娘把身份证还给了她们,她们自己马上放好,老板娘从自己的柜台里拿出一串钥匙,叫他们跟着来。
四个人马上跟着去看,老板娘拿钥匙打开了两间屋子,上面贴着门牌号x05和x06,是挨着的两间,看到里面还算干净,他们决定住了。
老板娘马上关上门笑着说:“你们觉得怎么样?要住吗?”
四个人又跟着她来到刚才的前台,昌盛点头说要住,仔细问了租金,几点钟退房,如果多住几天租金可以少吗?
老板娘仔细打量着他们,看他们的穿着和行李,应该是农村来的,才会住这种最便宜的旅馆。
她这里的房子是自己家的,只有一层,想到这里马上笑着说:“各位客人,这个已经是最便宜的租金了,如果你们要住上一个月以上,价格可以少点。”
昌盛他们考虑了一下,讨论了一下,决定先住两晚,工作了再退房。
老板娘站在那里安静地等他们决定,过了好一会儿德昌才笑着说:“好吧,我们先住两晚,一共要交多少钱?”
老板娘拿出一支签字笔和一本帐本,翻开空白页笑着说:“你们住两间屋子的话,各自要交两百元,一百元押金,一百元租金,退房时我会检查一下,然后退你们交的押金。
我这里还是挺正规的,你们以前应该也住过。”
两个哥哥以前住过两次,都是这样的,要收押金。
两个哥哥点头说好,马上拿出自己身上的钱包,各自拿了两百元出来,交给了老板娘。
老板娘马上看了一下真假,在旁边的一个验钞机上验了一下,收好放在柜台里,才在他们的名字后面写上交的金额。
写完后,拿出*本写了两张,上面写上名字,住店一百元,押金一百元,*本上还盖了一个红章,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写完后放下笔分别给了他们,两个哥哥拿过来仔细看着,老板娘马上大声说:“你们要把这个收据放好,退押金时要还给我。我会收回来撕掉。”
两个哥哥点头说好,老板娘又从柜台里拿出那串钥匙笑着说:“跟我来吧,你们现在可以住了。”
四个人赶紧提着行李跟在她后面,来到刚才的那两间屋子,老板娘打开了门,把钥匙取下来分别给了他们,叫他们放好,不要掉了,到时候把钥匙退给她。
他们点头说好,问她这里可不可以吃饭?
老板娘笑着说不可以,没有请厨师,平时都是自己做饭吃,如果不嫌弃,她可以多煮点饭,每个人收十五元,吃三顿,只是饭菜一般。
两个哥哥考虑了一下马上说:“谢谢了,那就算了,我们出去吃吧。你这么忙就不用麻烦你了。”
老板娘点头说好,叫他们有什么需要可以问他。他们说好,老板娘转身又回到了刚才的前台。
他们马上进了屋子,把门关上,里面放着两个单人床,他们把行李放下,在床边坐了下来。
函易摸了摸白色床单,打量了一下,屋里很简单,只有床,还有一台电风扇,一台座机电话放在那个床头的书桌上,其他的就没有了。
昌盛站了起来,来到里面的一扇门,打开来看是卫生间,看起来也干净,住这里也很好,出门打工不能讲究太多。
昌盛叫函易洗一下手,函易说好,两夫妻洗完后走了出来,看着白色的墙面函易笑着说:“昌盛,这个旅馆还可以,价格便宜又干净。”
昌盛笑着说是啊,这外面做生意竞争大,各位老板都会把自己的地方弄好,这样才会有人来住。
函易点头说是啊,我们现在出去吃饭吧。
昌盛点头说好,叫函易把自己的钱包带上,他也是,打开门走了出去,把门锁上,仔细看着门牌号,记了下来。
去旁边敲门,德昌和忆之也放了行李,洗了一下手,准备出来。
忆之马上把门开了,函易叫他们一起去吃饭,忆之说好,锁上门四个人一起走了。
老板娘看到他们过来了,笑着打了招呼,四个人也笑着叫了她。
一起下了楼,来到外面的街上,看着街道两边,各种商店都有。马路上车来车往,行人不是很多。
两个妹妹问哥哥:“我们去吃饭吧,晚上买点馒头吃就行了。”
两个哥哥点头说好,带着她们往前走,边走边看店面,看到一家写着x湖豆花,从外面看,明亮的玻璃门里面坐着两桌人在吃。
昌盛看了一下手表,已经是下午两点了,现在吃饭刚刚好,不会太多人。
两个哥哥带着妹妹走了进去,里面还是有八张饭桌,都是长方形的,一个服务员大姐赶紧过来问他们:“四位客人,你们要吃饭吗?”
昌盛点头说是,问她这里主要吃什么?
服务大姐转身拿了桌上的菜单笑着说:“主要是吃豆花饭,还有其他的菜,你们先坐,可以看一下再决定。”
四个人点头说好,找了一张中间的桌子坐了下来,服务大姐手里拿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耐心的站在那里等。
德昌看完菜单后笑着说:“我们已经饿了,先来四碗豆花,吃了再说。”
服务大姐点头说好,在笔记本上写上了,写完后笑着说:“马上就来,各位等一下。”
说完转身走了,四个人都看了一下菜单,上面的菜都比豆花的价格贵,现在刚出门,还是节约一点吧。
过了好一会儿,两个服务大姐端着两碗豆花来了,放在桌上,一股豆花味飘来。
豆花是四川地区的饮食特色,男女老少都喜欢吃。
第306章吃饭后找到工厂
闻着熟悉的香味,四个人纷纷拿起桌上的筷子,两个服务大姐马上端来四碗白米饭,放在桌上笑着叫他们先吃。www.uu234.net
他们点头说好,纷纷各自端了一碗米饭,拿起筷子夹着成块的白色豆花,放在旁边的香辣碗里,马上夹在自己碗里吃起来。
这种豆花农村人有些会做,在自己家里用石磨推成浆,做法的工序有几道,耐心好点的农村人会自己做来吃。
石磨有的家里会有,是两个打磨圆形的石头,高度和宽度可能都不一样。小的石磨推起来没有那么费力。
上面一个石磨会打一个石孔下去,黄豆要泡上两天,泡好后就可以推了。黄豆从那个石孔流下去。
上面的石磨还会装一个木制的推头,大小长度都会不一样。
木头小推起来方便,上面还会一条绳子,推的那个人会背上那个绳子,防止木头掉下来。
绳子都是拇指粗的麻绳,这样可以用上好几年到十年都不会坏。
一个人也可以推磨,只是速度会慢点,因为还要自己把泡好的黄豆用勺子倒进那个石孔,还要加点清水,然后再背上绳子把上面的石磨转起来。
经过来回碾压,黄豆就会被磨碎,慢慢变成豆浆流下来,下面还要有一个桶来接住。
推豆花最好两个人,一个人倒黄豆和水,一个人推,这样没有那么累。
推完一桶大约要一个小时左右,然后把豆浆倒进大铁锅里,开始煮沸。
用柴烧火,豆浆更快煮沸,等到豆浆在锅里煮开了,这个时候还要用一种专门的胆水,可以使豆花快速凝结成块的。
豆花基本上可以吃了,自己做大约一个半小时才能吃。
昌盛吃着豆花,边吃边说:“这豆花味道不错,你们觉得呢?”
德昌边吃边说:“还行,我们以前在家爸妈也做过,挺好吃的。”
忆之她们边吃边说:“还可以,不是很辣。”
等到四个人吃饱后,两个哥哥各自吃了两碗米饭,两个妹妹各自吃了一碗。
把四碗豆花吃得很干净,饭也吃光了,昌盛等她们吃好后,叫来服务大姐问了多少钱?
服务大姐马上拿起笔算了一下,六碗米饭六元钱,豆花四元一碗,四碗十六元,一共二十二元。
算完后,服务大姐把本子上算得给他们看了一下,他们看了后点头说好,两个哥哥各自拿了钱给服务大姐。
服务大姐看了一下,找了零钱给他们,他们才站了起来走出饭馆。
四个人出来后,服务大姐小声说:“这几个人才是节约人,吃得这么干净,不用倒剩下的,省事了,唉只是赚钱少了。”
边说边收拾了,四个人走在外面,忆之看了一下时间,已经下午三点多了,德昌他们也看了。
昌盛问他们:“我们现在要不要去那个食品厂?以前我们上过班的。”
德昌又看了一下手表,有点犹豫地说:“我们现在坐车过去应该四点多了,办公室有人在吗?今天星期一吧。”
忆之点头说是啊,昌盛马上说:“过去试试吧,反正我们都要找工作,如果不行我们明天再去找。”
德昌点头说好,带着两个妹妹一起来到这里的公交车站,站在那里等着,过了好一会儿x07路公交车来了。
昌盛赶紧上去问司机师傅:“师傅,请问要到x江的工业区吗?”
司机师傅点头说要,四个人赶紧上车了,两个哥哥买了车票,车上已经坐满了人,他们只好抓住扶手站好。
司机师傅等了一会儿开车走了,这班公交车要坐十几个站才会到那里,以前他们坐过。
只是不知道改了路线没有,所以要问一下,公交车是大客车,车窗全部打开,人多才会没有那么晕车。
刚刚吃过饭,坐了几个站后,两个妹妹有点晕车了,两个哥哥挨着她们站,她们纷纷赶紧说要一个口袋,到时候不要吐了。
两个哥哥马上各自从身上拿出来两块糖果,叫她们先含在嘴里,这样会好点。
剥开糖纸,把糖含在嘴巴,一下子好多了,这样又坐了几个站,车上已经下车了一些人了,终于有座位了,四个人赶紧找到位置坐下。
坐好后两个妹妹小声问:“哥,还有几个站,感觉已经坐了好长时间了。”
昌盛马上说:“应该还有三个站就到了,你们坚持一下,现在还晕吗?”
两个妹妹坐在靠近车窗,两个人赶紧说:“没有,好多了。”
看着外面不断快速闪过的树木,两个妹妹第一次感觉坐车好麻烦,已经坐了五次车了,觉得打工真的很艰难。
两个人各自叹了口气说:“希望明天就可以工作了,这样就不用坐好多次车了。坐久了会头晕。”
两个哥哥只好点头说好,希望那个食品厂还要人吧。
过了好一会儿终于到站了,原来这里是终点站,车上已经只有几个人了,司机师傅叫他们可以下车了。
他们赶紧下去了,下去后一眼看去,那里写着x江工业区几个大字,两个哥哥带着妹妹走了过去。
这个工业区还可以,工厂有三十到四十家,各种厂家都有,不过有的是库房,工厂只有二十多家,以前两个哥哥有时间来转过。
只是不知道以前的那个食品厂搬走了没有,已经有一年没有来这里了。
这里的路他们还熟悉,带着两个妹妹绕了两圈,终于找到了那个x波食品厂。
这个工厂以前大约七十到八十人,后来就不知道了,工资待遇还可以,发工资还准时。
昌盛他们来到厂门口,有一个保安大叔在守着,德昌他们看了一下公告栏,那里贴着招工广告,写着工资待遇。
昌盛他们仔细看了一下,一般员工工资底薪涨了五十元一个月,还有加班费也随着涨,看来还是按照劳动法来的。
他们看了几遍,忆之她们没有上班过,觉得这工资还是可以的。
看完后四个人来到厂门口,昌盛笑着叫了保安大叔,还是原来那个,昌盛和德昌认出是他,他没有认出他们。
因为一年没有来过,保安大叔记不了那么多人,昌盛笑着问他:“大叔,这个厂里还招人吗?我们想进去看看。”
保安大叔点头说是,让他们先拿出自己的身份证,先登记一下,才可以进去。
昌盛他们点头说好,从自己的钱包里拿出来,忆之她们也是。
保安大叔全部拿了过来,拿起笔在那本出入登记表上写上他们的姓名,写完后把身份证还给了他们。
打开那道小铁门,让他们进去,他们赶紧大声说谢谢,四个人赶紧走了进去。
昌盛他们知道办公室在二楼,直接从楼梯走了上去。
四个人把自己的身份证捏在自己的手里,到了二楼后,门口贴着一块匾x都市x波食品厂,几个红色的大字,推开一扇玻璃门,四个人走了进去。
里面是隔开的办公室,几个工作人员在上班,看到他们进来后,人事经理马上拦住他们笑着问:“请问几位有事吗?”
德昌和昌盛已经认出了他,还是原来的吴海经理,吴经理没有认出他们。
昌盛马上笑着问:“吴经理你好,请问这个厂是要招人吗?”
吴经理看着他们四个人笑着问:“要,你们都是来应征的吗?”
四个人点头说是,吴经理马上叫他们一起去隔壁办公室,打开门里面是一间大的办公室。
吴经理叫他们先坐下,然后他也坐了下来,四个人点头说好,吴经理看着他们问:“你们以前在哪里工作过吗?”
昌盛马上笑着说:“三年前我和这位兄弟一起在这里干过两年,后来我们老家要修房子,我们只好辞职了。
回到自己家里已经修好房子了,现在又出来打工,觉得这里工作还可以,所以又来看看。”
吴经理听完后笑着说:“原来如此,那你们的名字叫什么?把身份证给我看看。她们两个呢?”
德昌赶紧笑着说:“这是我们的妹妹,也是我们的老婆,她们没有工作过,所以带她们来这里。”
吴经理看着青春美丽的两个女孩子,叫她们拿身份证看一下。
她们马上给了他,吴经理仔细看了一下,她们的住址是一个村的,看着她们的年龄,感叹地说:“还是你们先进,这么小都结婚了。她们是你们的妹妹,对吗?”
昌盛他们点头说是,吴经理看完后才笑着说:“这次招人主要是厂里忙,既然你们干过,那就应该会熟悉点,你们以前在什么部门,现在可能会分到别的部门,所以你们也要认真学。
还有说一下上班的时间,厂里现在是上十个小时,白天八个,晚上加班两个小时。
现在只有白班,我们厂里一直都是,还是算比较有规律的,你们的吃住都会在厂里。
食堂里吃饭厂里会出一半的钱,其余扣一半你们自己的,和以前一样。
上班不能迟到早退,有事可以请假,部门主管答应了,才能离开,这点你们一定要记住。”
第307章经理面试四个人
昌盛他们听了后点头说好,吴经理点了点头说:“好吧,你们先坐一下,我去拿表给你们填一下。顶 点 X 23 U S”
说完转身走了出去,忆之她们笑着问:“哥,这样就可以了。”
德昌把身份证还给她笑着说:“还没有,要填一张表。你们等一下认真写。”
函易她们点头说好,坐在那里耐心等着,看着外面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有点羡慕,以后就可以在这个厂里上班了。
函易她们很高兴,这样可以不用去找工作了。
她们小声问哥哥:“这个厂里当官的很严吗?”
两个哥哥点头说是,安慰她们说:“放心吧,只要你们听话,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出来打工都会有规定,慢慢地习惯就好了。
毕竟人多还是需要管理的,当官的怎么说,你们要仔细听,不懂就问,因为我们可能不在一个部门上班,这样我们也帮不了。
我们在一个部门上班那是最好的,到时候再说吧。”
函易他们点头说好,吴经理出去了好一会儿才进来,因为他拿着昌盛他们两个的身份证在那里查,看看是不是真的在这里上过班。
他在人事档案离职申请表的那堆纸里翻了好一会儿,才终于找到,确认是他们两个之后,把他们的表拿出来,从自己的办公桌上拿了四张入职申请表,才又来到那间大办公室。
进来后吴经理又坐了下来,把入职申请表发给了德昌他们,发完后笑着说:“你们先填一下这个表,写完后交给我,你们带笔了吗?”
昌盛点头说带了,吴经理马上说:“那你们先写,我出去一下。”
四个人点头说好,吴经理转身出去了。
忆之她们赶紧从身上掏出笔来,昌盛他们也是,以前他们上班每天要自己记数量,所以都会随身带一只笔。
四个人拿起笔各自写了起来。
昌盛和德昌的字迹一般,他们小心写着,生怕写错,这样给吴经理的印象不好。
忆之她们也是,她们的字迹干净,整齐,看起来一目了然,这种严肃的事情她们都很认真。
吴经理出去后在自己办公桌上拿起座机电话,打给每个部门,看那里缺人,把这四个新员工安排一下。
各部门主管接到电话后,吴经理问了一下,他们缺人的话就来办公室。
过了好一会儿几个部门的主管来了,吴经理马上和他们说了一下,有两个员工以前在这里干过两年多。
把昌盛他们的名字给了几个主管,问他们以前是在哪个部门?
几个主管看完后纷纷说:“已经离开了一年了,没有什么印象了,他们写的是生产部,应该就是那个部门了。
既然这两个员工又想来上班,就让他们来吧,他们应该也听话,做事勤快就行了。”
吴经理点头说好,因为厂里有规定,如果是听话离职后的员工又想回来上班,这种情况是可以的。
如果是被厂里当官的开除的,这种员工厂里是不会再录用的,也不是所有打工的人都那么听话,做事勤快有分寸。
吴经理看着生产部的庄主管说:“那这两个人还是分到你那个部门好了。”
庄主管点头说好,吴经理又看着穆主管问:“还有两个女员工,分到你包装部门好了。”
穆主管点头说好,庄主管是位中年大哥,穆主管是位中年大姐,他们在这里都是干了快八年了,才当上主管的。
这个厂里的主管都是从老员工提拔起来的,吴经理亲自考验,因为他是这个厂的股东。
优秀员工总是很难的,吴经理会看他们平时的工作记录。
这个厂不会在人才市场招当官的,因为这样对厂里的优秀员工不公平。
所以这个厂还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厂吧。
吴经理吩咐完后,叫两个主管先下去,他自己又去了那间办公室。
忆之她们已经写完了,坐在那里耐心等他,吴经理看着他们都放下了笔,知道他们写完了,马上笑着说:“你们写完了,先交上来吧。”
四个人点头说好,把四张表递给了他,吴经理收起来仔细看了一下,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好了,你们写得没有错,现在你们把身份证拿出来,我先去复印一张,还有每个人要交两张七寸相片上来。
如果没有带,可以明天交,住宿问题,是男女员工分开住,既然你们已经结婚了,要把结婚证带上。
如果你们不愿意住厂里,可以去外面住,但是不要迟到了,你们自己考虑。
你们明天就可以来上班,没有问题的话,等一下我复印完了,给了身份证以后就可以走了。
明天来了之后再告诉你们去哪个部门。你们先等一下吧。”
四个人点头说好,吴经理转身出去复印了。
忆之她们坐在那里等他,心情有点激动,明天就可以上班了。
昌盛小声问他们:“我们还是住厂里吧,这样不用担心迟到。反正在这里也可以经常见面。”
忆之她们点头说好,吴经理去外面的复印机上复印了四张身份证复印件。
印好后又走了进来,把身份证还给了她们,昌盛马上笑着说:“吴经理,我们还是住厂里吧,我们现在就把行李搬过来。你现在可以帮我们安排一下宿舍吗?我们明天要坐车过来,可能会迟到。”
吴经理想了一下说:“你们明天过来上班了再说,这是厂里面规定的,你们的行李可以先放在门口保安那里,下班了再来找我,我会给你们分的。
还有就是发工资是打进银行卡里面,你们应该有吧,到时候发工资以前把银行帐号交给我。”
昌盛只好点头说好,四个人马上笑着说:“谢谢吴经理,我们知道了,那我们先回去了。”
吴经理点头说好,送他们出了办公室,自己才又回到自己的办公桌上。把他们的身份证复印件放好。
四个人走到了一楼,来到保安大叔那里,保安大叔让他们自己登记一下时间和签名。
他们马上拿起笔依次写了,写完后保安大叔问:“怎么样,你们要在这里上班吗?”
昌盛他们笑着说是,明天就来,大叔我们先回去了。
大叔笑着说好,他自己也有儿子,也在这个厂里上班,他觉得年轻人还是老实上班好,做生意不稳定。
主要自己也没有那么多本钱,所以看到这四个年轻人找工作,还是希望他们能被录用上。
大叔马上打开那道小铁门,让他们出去,他们谢过之后才走了出去。
来到外面终于松了一口气,刚才昌盛他们有点担心自己录用不上,因为辞职过,有的厂里面不会再录用已经辞职过的员工。
昌盛他们本来不想说自己在这里干过,但是又怕那个吴经理查出来,还是老实说了。
有的工厂会保留开厂以来所有员工的档案,这样方便人事经理查表,再决定要不要这个员工。
所以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是那么好找,有的要求会很严。
四个人走到车站等车,准备回那个旅馆,德昌看了一下手上戴的表,马上笑着说:“现在已经快六点了,我们先回旅馆吧,明天早上退房,明天上班可能会迟到。”
昌盛看着后面的工业区,叹了口气说:“没有办法,我们还没有去上班,可能吴经理担心我们不去吧。才现在不分宿舍给我们住。”
德昌点头说是啊,吴经理担心也有道理,算了,既然他这么说,我们明天早上尽量早点起来,退了房就坐公交车去,最早一班车是六点半。
昌盛点头说:“也只能这样了。”
四个人耐心等着,过了好一会儿x08公交车来了,德昌上去问了一下司机师傅,知道能坐到那个旅馆那个站,四个人赶紧上车。
找到座位坐了下来,两个哥哥把车票买了,忆之小声问:“哥,等一下回去我们先写一封信给爸妈吧,说我们已经上班了,打电话他们接不到。”
昌盛点头说好,四个人小声议论着:“还是城里的人舍得用钱,可以买个手机。我们再过几年也买一个吧,我们四个人一起用一个手机,家里的爸妈一起用一个手机,这样方便点。”
函易马上小声说:“我们到是可以,爸妈他们可能舍不得,觉得每个月都交钱,有点浪费。”
德昌想了一下才说:“要不这样吧,到时候我们买了,他们不想用,我们自己用好了,到时候我们如果不在这个厂上班了,也好联系。”
忆之看着德昌小声问:“你们怎么说都好,到时候再说吧。”
四个人安静了下来,随着时间的过去,车上不断有人上下车,已经坐了几个站了。
看着外面慢慢变黑的天色,路边的灯光不断闪过,四个人希望早点到站。
这次还是坐了那么长时间才到,到站后四个人赶紧下车,忆之小声问:“哥,我们去买点吃的吧。”
昌盛他们点头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