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会那么巧吧?
其实恐怕不只是七夕一个人这样想,怕大家心里头都有过这样的念头,包括老宅那些跟沈承怀如今还算是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以及像是七夕家这样已经分出去的,也都是要算上的。
因为尽管少有人会真的去在意沈承怀的想法,彼此感情不深的情况下,谁又会没事儿花心思去在意旁人在想什么呢,可这件事儿大家伙儿一定是都希望早点儿完结了的,不然就凭着沈承怀这个折腾劲儿,保不齐哪一日就会弄出点儿啥事儿来。
不说别的,就是老宅这一两年来都闹腾成啥样儿了,旁人家是大事儿没有小事儿或许有一些,到了沈家老宅这里,基本就是小事儿不断大事儿隔三差五也来一件,稍微长心一些的都被弄得有些提心吊胆了,谁会不希望平静一些呢?
更何况平心而论,沈承怀对王怀玉母子还是不错的,当初也是将这母子放在心尖上疼着,曾经王怀玉不也很是享受丈夫对她的好吗?如今哪怕是心里头瞧不上他了,夫妻缘分尽了就尽了,可总要让他死心才是,招呼都不打一声带着孩子就走了,曾有的夫妻情分不顾了也就罢了,到底这样不让父子相见,委实有些说不过去了。
是以在七夕这样说了之后,云朵也没有说什么反驳的话,确实这一场闹剧她们都是看在眼里的,甚至因为无意间瞧见了王怀玉,她们还成了比大多数人知道的多的,加上云朵打从一开始就在意那个孩子,自然也就希望能妥善解决了,总好过如今这样吊着吧。
“这倒也是。看他们这一个躲一个找的,我都跟着累得慌……”所以云朵听了就点点头,想了想之后好似很有感触地说道。
“你累啥?其实本来跟咱也没啥关系不是?”七夕听了就乐了,看着她二姐道,“我刚才这么说是因为觉得他们就没有个消停的时候,,虽说如今他们咋样都跟咱家没关系吧。可你看往前没少牵扯咱家。我可怕他们再折腾折腾又让咱跟着烦扰了,再有就是那孩子,想一想。爹娘闹成这样,他们有啥没啥的咱不管,好歹都是大人了,可往后苦的是孩子啊……”
“就是。这根本也与你无关啊,何必跟着操心?只除了那孩子……”蒋朝也在一旁跟着点头。还插话道。
对于沈家前前后后这些事儿,蒋朝跟赵天慈一样很有兴趣知道,说是好奇心也好,说是关心也罢。原本关系好不就是要对对方的家事儿更为上心一些吗。
当然知道归知道,她却不会什么都回家跟她娘说,别看蒋朝年纪小。心里可是很有数的,对于日后将要嫁进家里的大嫂云容。她是打从心底里希望日后成为最为亲近的一家人的,所以一些听起来不是特别好的事儿,一般到了她这里也就算了。
但其实也正是因为蒋朝是这样的性子,所以云朵和七夕说起很多事儿的时候,才会基本都是都是不会避着她的,只因蒋家虽跟沈家不同,可其实不管是大家还是小家,会有的矛盾都是大同小异的,不过是因为门第不同,同样的矛盾也有程度上的差距罢了,而蒋朝显然看待事情的角度跟她们也基本是一致的。
是以关于云朵七夕对沈承怀王怀玉她们矛盾所采取的态度,蒋朝私心以为是正确的,毕竟对她们的关系是清楚的,从前彼此之间有过那么多的过节,如今虽然过去了,可原本就没有的情分更是提不上,真要说关系那也是敌对关系。
所以就算是做好人也要有个底线的,无论今日他们要面对什么,都是从前自个儿的选择,也是他们自个儿折腾弄出来的,自然没必要给予同情,那些个好心一类的,完全可以留给更为需要的人。
不过是如同七夕所说,唯一觉得无辜的就是孩子罢了,若不是还有这个孩子的缘故,他们大约也不会一直在意这件事儿了。
“我才懒得搭理他们呢,我也就是觉得那孩子跟着遭罪。”云朵见这俩人在那儿一唱一和的,就伸手推了一把,随后撇撇嘴解释道,“夕儿你不是也说了,沈承怀王怀玉没好地折腾,到头来苦的就是那孩子,瞅那孩子还那么小,根本是啥都不懂的,就让他娘给抱走了,不能让爹娘一起照顾着长大也就算了,谁知道往后到底是咋样呢……”
说到底就是在担心那个孩子,不管是啥时候,夫妻间若是有了罅隙乃至分开,最无辜的永远是孩子,尤其还是那般小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只能是被动接受而没有选择的权利,没有谁问过他想要过什么样儿的日子。
“哎,谁说不是呢……”七夕听了也不笑了,跟着点了头。
按说她也不是多没原则善良的人,对于王怀玉更是根本就看不上,当时对于王怀玉的真面目,她不说是头一个看清楚的也差不多了,自然没有任何的好感。
可就算是这样,当初在王怀玉怀孕有事儿的时候,她也依旧二话没说就去帮忙诊治了,自然不会是为了她,而是为了她肚子里的孩子。
是她帮着诊过脉,甚至是在孩子要生了的时候她都是在场的,到后头刚生下来有个不舒服啥的她也都知道,甚至还帮着王怀玉调理过身子,正是因为前前后后牵扯了不少,说是有了感情也不为过,毕竟是那么个还小的孩子。
所以其实每每谈起沈承怀王怀玉夫妇俩,与其说是在意他们之间的进展,不如说是希望事情早日解决,也让孩子能够安稳下来才好。
“好了好了,咱不提这个了,待会儿就去姥家了,咱干啥老想旁人的事儿啊……”几人沉默了一会儿,七夕感慨了一下,见那俩人都不吭声,想起此去的目的,连忙又摆了摆手说道。
“对,去姥家是要好好玩儿的,可不能再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了……”云朵一听也反应过来了,连忙附和着七夕道。
这因为突然间想起来还真是被拐带得忘了先头在说啥了,好在七夕还记得回归正题,要不原本高高兴兴的,因为提起这个却弄得几人心里头有些不乐呵了。
蒋朝听得直乐,跟着道:“怕什么,就依着咱们自个儿找乐子的本事,还愁说不到高兴事儿了?”
这倒是实话,别看刚才因为无意间提及沈承怀而弄得有些沉闷,但要想转变气氛也是极为简单的事儿,原本沈家三房若是不跟老宅牵扯的话,也基本都是叫人高兴的,自然不会长久地因为这些而影响了心情。
云朵七夕也就跟着笑了,正要接着说什么,就觉得马车慢了下来。
七夕先感觉到了,看见蒋朝有些不明看过来的目光,就笑着开口道:“许是到了不好走的路,乡下不比县里,越是偏远一些的村子,路可不好走了。”
蒋朝听了就点头,伸手去掀窗帘,想要瞅瞅到底是咋样的,毕竟鲜少来乡下,而走到往里头的村子更是稀罕了。
七夕见了她的举动,就笑着继续说道:“现在还好一些,天虽然冷,但又不至于像是下过大雪那样路滑,车轱辘都打转,滑得马都站不住脚,走两步退一步的,还有大雪封山之后才是寸步难行呢,不等到大烟儿炮过去,住得偏一些的人家都别想出来了,再就是下大雨之后那泥泞的,这路没有官道那么平整,一到下完雨之后别说车了,就是人一脚踩下去,那都是半天拔不出来的,深一脚浅一脚的走起来可费劲了。”
蒋朝听得兴致勃勃,不住地往外头看那小路,想象着七夕说的那几种情况下,这路会是变成什么样子了。
七夕看了就笑,接着道:“所以其实现在还好,也就是没有县里那么平整,说起来这时候赶路还算是最快的呢……”
“确实不如县里……”蒋朝已经开始往外看了半天,也算是比较出来了,听见七夕的话就跟着点头,随后又道,“还有就是路太窄了,你看这两辆车并行,咱们这车就得慢下来,否则说不得就要碰上了呢……”
七夕云朵原本没有多想,听蒋朝这样说就也都点头,顺道往外看去,谁料这一眼就瞧见了不同。
七夕还正看着,云朵已经先她一步揉了下眼睛,然后看向七夕道:“夕儿,我不是看错了吧?刚才那车里坐着的是王怀玉?”
“我也以为我看错了,不过既然你也看见了,应该就是没错了。”七夕也一副愣愣的表情,听了她二姐的话回道。
“不会这么巧吧?”云朵一听就圆睁着两眼往外一个劲儿地看,不敢相信她们跟王怀玉这么有缘,这说出去让人听了都要觉得惊奇的,而且还是这样的孽缘。
可不是巧怎么着,不过就是刚才往外看的那一瞬,竟然就看见刚才过去的那辆车里头坐着的人是王怀玉。(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四章 你看那是谁……
车帘放下前叫她们看见了,估么也是如她们一般想要看看路啥的,而相比起她们俩,王怀玉显然是没有注意到的。
“第二次了……”七夕也深觉无语,又跟着往前看了看,随后开口说道。
因为她们这赶车的并不与人争抢,所以即便是这样的乡间小路,遇上有个先后的时候,也是让一步的,就像是在县里的时候一样。
这自然是听了云朵七夕的话了才会这般,用七夕的话说,何必非得要去争那一时的快慢呢,又不是就指望着快了那么一点儿好去做什么的,那些非得要争个高低的,其实说白了不过是虚荣心作祟罢了,可真的先走过去就代表着地位更高吗?
不见得吧,这样小事儿上也不让人,比起说体现地位来,反倒是更看出一个人的涵养,反正七夕是没瞧见哪个真正有本事的人,是非得在这样无关紧要的小事儿上争个高下的。
“什么第二次?”云朵眼睛还没从那马车上移开,一直就那么盯着,因为这突然的遇见实在让她觉得惊讶,不过这不妨碍她听到七夕的话,有些不明白是七夕这么说是甚么意思,是以就转身问道。
“我是说,上次在县里也是咱们瞅见她了,她却没瞅见咱们,跟这次是一样的……”七夕解释了一句,随后又道,“这到底算是咋回事儿,沈承怀见天儿可哪儿找王怀玉却瞧不见,咱们却是三番两次说遇上就遇上了……”
“倒还真是,怎么偏就是又遇上了?”蒋朝也知道上次云朵非要跟着王怀玉的事儿,听七夕这样说也跟着感叹道。
“哎呦夕儿……”云朵显然心思没有在刚才的对话上,又往外瞅了瞅。见那马车错过身之后已经越走越快,很快就落下她们的马车了,想了一下,就突然开口叫道。
“你别一惊一乍的,怪吓人的……”七夕已经收回身子坐好了,冷不丁被这突然提高的声音给吓了一跳,白了她二姐一眼。问道。“叫我干啥?”
“不是,夕儿,我刚才才想起来。那沈承怀不是见天儿去王家守着吗,难不成王怀玉不知道?不然这一回去不就叫沈承怀给遇上了吗?”云朵没介意被白了,只是继续说道,“难道。像是咱们刚才说的,这王怀玉是想开了。不躲着藏着了,这是打算回来跟沈承怀把事儿说清楚?”
“虽然我也希望是这样,就不用连累孩子跟着东躲西藏的了,但我还是想说。这种可能性咋想都不大,王怀玉就不是那种会替人考虑的人,哪怕是她的亲骨肉也一样。”七夕听了就摇摇头说道。
显然她说得才是极有可能的真相。虽然说比起云朵刚才的猜测来说,这个明显没有那么美好。不过事实就是事实啊。
说话的功夫,刚才不过瞥见一眼的王怀玉,已经乘着马车走远了,自走上小路开始七夕她们的马车就慢了下来,这是云朵要求的,左右也不着急赶路啥的,不如就慢慢走,否则就算是她们乘坐的这马车好,也说不得会觉得颠簸了。
所以既然人和车都已经走远了,她们这会儿也干脆是放下了窗帘好好坐回去了,并没有人提及要跟着王怀玉的马车啥的。
这跟上次在县里遇上的时候还不一样,那一次是沈承怀去三房闹腾过的,原本就正是对王怀玉举动万分不解的时候,突然在县里遇上了,可想而知是会觉得多惊奇了,所以云朵非得要求要跟上去也是可以理解的,加上她本来就是个好奇心强的人。
而在那之后她们又说起过关于王怀玉沈承怀的事儿,云朵也想过了,自然不会再那么吃惊,跟着更是不必了,会猜测一下王怀玉突然回来的原因,但却绝对不会非要跟上去了。
所以这样说起来,她们还真是镇定许多了,相比起上次瞧见王怀玉那个激动劲儿,这次竟然只有一开始的愣神,随后即便是王怀玉的马车过去了,她们也能像是看见了再寻常不过的人一般,很快就如常坐着说话了。
“那她这回来干啥?”云朵听了七夕的话也没有失望,显然她也知道她刚才所说的可能性不大,是以很快接受了七夕的说法,只是又道,“要真回来不是为了解决问题,县里头也不近,她还是带着孩子偷着走的,难不成就是为了这回娘家瞅瞅的?”
“没准儿啊……”七夕听了就笑了“毕竟离了沈家,也就只有娘家人才是她的亲人了不是吗?再咋地也是有可能想家的啊。”
“哎?对了,咋没看见孩子呢?”云朵的注意力一般都在孩子身上,刚才虽只是看了一眼那车帘就放下了,可还是让她瞧见车里坐着的只有沈云仙和身边陪着的一个小丫头,上次见到的那个妈妈还有帮忙抱着的孩子都没有瞅见,这会儿才想起来,就有些诧异地说道。
“是啊。”七夕听了稍稍愣了一下,然后就模糊地应了一声。
她也是听了她二姐这样说后知后觉才想起来的,刚才确实是没有看见孩子,按理说王怀玉回来不稀奇,不管是咋躲到县里去了,到底娘家在这里,回来看看也是无可厚非的。
可怎么没有带着孩子一起,那样被她带走躲着藏着的孩子,想来应该是走到哪里都要带在身边的才是,可这次却是没跟着一起,难不成留在了县里,孩子还那么小,她怎么会放心呢?
“你们说,刚才那个王怀玉瞧见咱们的车没?”蒋朝突然开口问道。
因为刚才王怀玉等人是云朵先瞧见的,七夕其实也差不多先后,不过是云朵先反应过来并说了出来,到蒋朝的时候人家都已经是要走了,所以她还真是没有瞧见车里都坐着什么人,是以注意力自然就放在了旁的上头去了。
“不知道。”七夕听了就摇了摇头说道。
确实是不清楚,要说就那么一瞬,因为她俩眼神好一下子就看见了,而王怀玉因为没有留意所以没看见也是可能的,毕竟在车帘放下来之前都没有瞧见什么异常的。
或者是因为王怀玉没有想到要去留意路过的马车吧,不过其实王怀玉想来就算是注意到了这马车,也应该认不出来是沈家三房的才是。
毕竟七夕家不比那些个县里或者府城的大家,就算是寻常的马车也要有了标志的,七夕家的马车是特别,但却没有弄那些在上头的。
“哎,咱们在这儿猜来猜去的也没用,到底是咋回事儿恐怕就只有王怀玉自个儿清楚了……”几人面面相觑了一会儿,云朵突然叹了口气说道。
“是啊。”七夕跟着点头表示赞同。
那些个剪不断理还乱的事儿,恐怕也就只有王怀玉这样亲自折腾起来的才不觉得麻烦了,像是七夕她们,光是在一旁瞧着就觉得够了,不能明白好好的日子不过,王怀玉整天这都是在瞎折腾啥。
或许是因为现有的日子让她不能满意,也可能折腾折腾真的就能让她如愿过上想要的日子,只是到那时候,到底是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还真就是没有人能够说得准了,恐怕就连王怀玉自个儿都不知道,所以如今才会无所顾忌地按着自个儿的心意行事吧。
“别想了,这往前头再拐过去,没多远就到我姥家了……”过得一会儿,七夕看那俩人还在琢磨着,就笑着冲着蒋朝道。
刚才看见王怀玉的时候她就已经注意过走到了哪里了,虽说一向不咋记得路,加上没来过她姥家几次,可这一段她还是记得清楚的,究其根源还是因为这一处看起来显眼些,要不她哪里会记得住呢。
蒋朝听了就笑了:“真的?倒是挺近的,我刚才都忘了记路了,就只顾着说那王怀玉了……”
“谁让你爱知道得多呢,啥都能插话,你要是不清楚的话,估么就心里只惦记着往外看了。”七夕笑着说道。
蒋朝听了就一直笑,大约这样不论说起什么彼此之间都能够接上话,也是她们相处如此融洽的其中一个原因了。
“夕儿……”七夕已经在收拾桌上摊开的东西了,因为很快就要到她姥家了,结果就听云朵用一种满是惊讶的语气叫她。
“嗯?”七夕没抬头继续干活儿,只是顺口应了一声。
“我觉得……更巧的事儿来了……”云朵也没理会她抬不抬头,只是用一种很是缓慢的语调一字一句说道。
“什么?什么更巧的事儿?”七夕有些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地抬头看着她二姐问道。
云朵也回过头来看了她一眼,然后往外指着道:“你看那是谁……”
因为这段路不是特别好走,所以马车行得极慢,至于说刚才王怀玉的马车为什么走得那么快她们就不清楚了,而这也就让一直往外头看的云朵瞧见什么都瞧得极为清楚,自然地,七夕顺着她指着的那里也看清楚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五章 没立场
“谁啊谁啊,你们在说谁?”蒋朝也跟着探头探脑的,顺口就问道。
不管是不是她知道的事儿其实,在跟云朵七夕还有赵天慈一起的时候,蒋朝永远都是真性情的,像是这样好奇心也从来都不会掩饰的。
自然也不用担心云朵七夕会不告诉她,更是没有说会对她的问题不耐烦之类的说法,因为彼此性子有太多相似之处了。
“看,就那个……”云朵就伸手指了一下给蒋朝看,接着感叹一般解释道,“真是说谁谁到啊,先头提起王怀玉,咱就遇上了,等她过去了吧,这又看见沈承怀,不会俩人待会儿真就在王家遇上了,然后再闹一场吧?”
“这……确实巧啊。”探头往外看的时候七夕脸上还带着笑意,觉得她二姐一天太过能大惊小怪了,可等瞧见她二姐让她看的是啥,七夕却也只能是如她二姐一般感叹一句,甚至连语速都是一样地慢了。
而且不得不说云朵的眼神太好使了,一次两次的,不管是啥都是她先瞧见的,所以真要说有孽缘,那也是她跟王怀玉和沈承怀她们了,否则咋就旁人都瞧不见,每每都是云朵先看见她们呢。
“沈承怀?所以真的谁说就看见谁?”一旁先前听见她们这像是在打哑谜一样的对话的蒋朝,在听见云朵的解释后就明白了,连忙更凑过来往外看。
顺着往外头瞅去,除开是乡间小路之外,并没有看见什么特别的,因为天气越发凉了,加上又不是啥大的村子所在的地方。不过是村与村之间的路,路上连行人都寥寥,只在近处有个背影在慢慢走着,所以蒋朝实在是没有看出来有何稀奇之处。
难怪蒋朝没有认出来了,对于沈承怀这人,就算是蒋朝因为沈家三房的缘故见过他,想必也不会记在心上的。毕竟不论是生活还是其他。都不会是有所交集的人,而这会儿若不是因为云朵七夕提及,她更是连留意都不会留意的。
但虽说仅仅是个背影。可对于云朵七夕来说就已经足够了,不然怎么有人说最了解你的除了朋友之外还有敌人呢,云朵自然不想了解沈承怀,但是因为打过太多次交道了。对他的厌恶不说已经到了骨子里也差不多了,所以想要凭着一个背影认出他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儿了。
“夕儿你看。他这去的方向跟王怀玉一样儿吧?所以这也是去王家?”随着马车的行进,她们跟沈承怀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云朵瞧了瞧她们走的这条路,就疑惑道。
刚才说那两人遇上会闹一场不过是顺口一说。这会儿真的想到这种可能性,云朵才忍不住这样问道,毕竟事情拖了这么久。若是真遇上会是怎样,还真想不到。
“应该是去王家的。不是都说了他每天都往王家跑吗,不过今儿个这时辰才去?我还以为每日早早就去守着了呢……”七夕点了点头说道。
眼睛还一直看着沈承怀的背影,说实话其实并非是滥好心的人,七夕也知道沈承怀那样性子的人是最不值得同情的,只看从前在老宅,不管老沈头到底是因为啥一直惯着沈承怀,到底老宅待沈承怀不薄,可最后如何呢,那些个好吃好穿的,到头来都喂了狗。
但就仅仅说找寻妻儿这件事儿,仅仅这会儿看着沈承怀的背影,七夕突然看出了一些沈承怀的心酸来,不管他本性如何过往做过多少错事,此刻在一心寻找妻儿上,沈承怀的执着多少让人有些不知说什么好。
是以七夕就忍不住唏嘘了一下,惹得云朵蒋朝全都转头看她,有些不明白她为何突然露出那样的神情来,虽说就现在的场景看,外头今儿个风还挺大的,沈承怀一个人弓着身走在路上的背影,看着当真是有几分凄凉的。
“哎呦不对啊,夕儿蒋朝你们想起来没,王怀玉的马车就在咱前头刚过去啊,那不是说也应该看到了沈承怀?”云朵突然想起来,连忙语带担忧地道,“哎呦那她会不会因为看见沈承怀就躲起来了啊?要是这样的话,她们可就遇不上了……”
七夕原本还在瞧着沈承怀,闻言扭头满脸无奈地看了她二姐一眼,这要是不了解内情的人,光是听见她二姐这样说,没准儿还以为这俩人是有情人被人阻隔呢,岂不知就目前两人的关系,说是冤家才是比较合适的说法了吧。
不过她倒是能理解她二姐为何会这样说,想着今儿个这事儿太过巧合,说不得就是老天看不过他们这样折腾,想着给他们一个机会见见把话给说开了吧。
“估么你想多了,也不是谁都跟咱一样儿,没事儿就掀开帘子往外瞅的……”七夕扭头继续往外看,“而且你看沈承怀那着背的样子,王怀玉一直坐马车里头应该注意不到他的吧……”
这倒是实话了,每每一出门就掀开车帘往外瞅,已经是七夕她们的习惯了,连带着赵天慈蒋朝这样一贯挺有规矩的也都学会了,不知道她们家人若是知道她们跟着云朵七夕学得如此不羁,会是什么表情了。
还有就是七夕强调的沈承怀如今的样子,也是她们三个刚才看了半天的原因,抛开旁的不提,单看沈承怀的样子,也会叫人忍不住这样想,所以云朵刚才才会说了那番话了,要是能坐下来谈一谈,不如还是别逃避了吧。
她们的马车就算是走得再慢再平稳,也必然要比两条腿走路快多了,是以说着话的功夫,她们就超过了沈承怀了。
几人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在靠近沈承怀的时候闭了嘴,连着车帘子都放了下来,直等着越过了沈承怀之后才重新掀开帘子开口。
自然不是说怕了沈承怀,而是还是如同以前的想法一样,不想跟他们那些人有什么牵扯吧,今儿个这样巧遇就巧遇了,但却绝对不会去搀和更多的,所有连让他们瞧见七夕几人也经过这里都不想。
转身扒在窗口继续往后看,云朵这会儿倒是不怕会被沈承怀瞧见了,因为她觉得刚才七夕说对了,就依着沈承怀那般低着头默默走路的架势,除开她们这样闲得无聊一直往外瞧的,旁人当真不大会注意到他了。
只是想着先后遇到的两人,云朵又有些蠢蠢欲动了,主要是这实在是太过巧合了,前次只是看见王怀玉的时候,她就已经是软磨硬泡非得要跟上去了,这会儿一次遇见俩,她那点儿好奇心就又起来了。
七夕自然明白她二姐的意思,就直接摇了摇头道:“别想了,他们就算是真的遇上了,是能趁机把事儿解决了也好,还是说闹得更大了也好,都是与咱无关的,咱没立场去凑那个热闹,知道不?”
云朵就扁了扁嘴不说啥了,她心里自然知道七夕说的确实是实话,就算刚才她们在说话时都表现出了对那孩子的担忧,可说到底这真的不关她们的事儿。
更何况还有七夕说的立场问题,她们对这事儿一直的关注,无非一开始是因为沈承怀找到了她家,跟她们家有了牵扯所有才会注意到,后头则是因为心善对那孩子的在意,可不管是依着她们跟沈承怀王怀玉之间的关系来看,还是说这事儿的前因后果来看,真的就如七夕所说,她们没有立场去凑热闹。
难不成就因为她们想要知道,所以就这么跟上那俩人去瞧瞧到底是如何的?估么让人家知道还以为她们脑子不正常呢,而且若是真跟着到了王家,她们是能大摇大摆进门去,还是说躲在门外偷听啊?
所以不管是从哪方面来看,今儿个这般跟王怀玉沈承怀的偶遇,也就到此为止了,至于她们刚才的那些个猜测会不会成真,也许以后会有知道消息的时候吧,但很显然不会是现在的。
因为明白这些,所以云朵在提出了不靠谱的提议之后,听了七夕的话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老老实实坐在那里,当然不会再想着要跟上去,不过脑子里头没有停止去想倒是真的了。
蒋朝就在一旁看得直乐,其实在云朵一直瞅的时候,她就猜到了接下来这两人的对话会是什么样儿的,所以才说这几个相处亲近的,其实对彼此的性子都是极为了解的。
其实云朵七夕两姐妹的相处方式,在蒋朝这个时常与她们一起的人看来,虽说平日里七夕很尊重云朵这个姐姐,且很多时候也是云朵会更为脾气急一些,但是真的到了要做决定的时候,却往往是七夕说话的。
似乎有一种奇异的平衡,两姐妹对这样的相处情形都很是习惯,姐姐不曾觉得这样对威严有损,妹妹也没觉得年纪小做主有什么不好,而云朵跟谁脾气都急,可面对妹妹的时候却是挺不错的,七夕说什么她也都是听得进去的。(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六章 左邻右舍
当然蒋朝会这样想,是因为她不清楚里头有个最大的不能为外人知晓的原因,这原因恐怕除了七夕自个儿,外人是永远都不可能知道的了,不过依着她这个年纪来说,能察觉到这一点已经是观察力很惊人了。
马车里这会儿三个人是三种状态,蒋朝是笑着看向那两人,就算她知晓一些关于王怀玉沈承怀的事儿,到底比七夕她们的关注要少一些,是以这会儿注意力更多是放在面前两人身上。
而云朵则脸上依旧刚才那般的神情,显然还在琢磨着刚才看见的人,她这性子就是如此,对很多事儿的好奇心要比一般人强,当然思考事情除了有些急躁之外,多是从善良的角度去考虑的。
跟云朵比,七夕是很快从中抽离出来的,大约是这样事儿比云朵见得多了吧,不过惦记那孩子的心倒都是一样的。
“醒醒,还琢磨呢,过了前头路口就是咱姥家了,二姐你可别下了车还这样走神啊……”随手把身边的东西归拢好了,其实刚才就已经离得不远了,只是她们的马车一直都走得很慢罢了,但也马上到了,七夕就在她二姐面前晃了晃手,笑着道。
“到了啊?”云朵第一个动作就是又掀开车帘往外看,这都成老习惯了,等都瞧见村子口了,就笑了,“姥和姥爷她们应该都在家吧,还有大舅大舅母文敏姐她们……”
说起来李家这头人也不是特别多,尤其李泰和一家还在镇上住,比起沈家老宅没分家之间那一大家子二十来口人住在一起,李家当真算是清净的了。
所以这会儿过来李家,估么能聚一聚的人也并不是很多。尤其孙子辈的几个男孩儿都在镇上县里念书呢,反倒是在县里他们休沐日的时候见得要多一些了。
“要是文兰姐也能一起来就好了……”七夕想起来之前去二舅家没找到李文兰,忍不住又提了一句。
李家这头本来孩子就少,女孩儿更是李文敏李文兰两个,从前或者因为没分家之前不方便,或者因为分家之后忙的事儿太多,总之一直以来聚在一起的时候极少。
原以为这次是可以小姐妹们一起过来陪陪老人的。没成想还是错过了机会了。不过也还好,估么着年后正月里想要一起聚聚是不成问题的。
“到了到了……”云朵一直往外瞅,从进了村就急着要下车。李家也很好找,还不等停稳车,她就嚷了一句,然后就急着要下车。
“等会儿啊。不急在一时,别再碰着了。”七夕还没伸手去拦。蒋朝已经一把抓住了云朵,顺口说道。
其实往往是一些小举动才更能看出来关系的亲疏远近,好比此刻蒋朝伸手阻拦,一来自然是因为对云朵的关心。知道云朵脾气急,可马车没停稳,其实真的挺容易磕着碰着的。二来也说明两人之间亲近到说话不必太过顾忌的程度。
果然云朵听了就嘿嘿一乐,顺着蒋朝的动作定住了身子。真的没有再往下跑,那小样子看得七夕和蒋朝都忍不住乐,真是拿她没有办法了。
“小姐,到了……”赶车的并不多话,一路纵然是听着里头几位小姐说个不停,也都是谨守本分不插话,只是心里记着告知要去的地方,这会儿到了李家门口了,才说了一句。
“可算能下车了……”云朵立刻坐不住了,冲着那两人一笑就起身下车。
七夕蒋朝两个被她落在后头,对她这般着急委实有些不能理解,早上从镇上过来,就算中途还去给旁人送了信儿,但其实也并不算远,最起码比起从镇上到县里可是近多了,而来往县里镇上也都不知道几次了,哪就至于这般在车里坐不住了呢?
但就算云朵不说,她们稍稍想了想,也大约可以猜到关于云朵这般的原因,想来还是因为刚才偶遇了那两人了吧,明明想要跟着去瞧瞧到底是咋回事儿,却是不能过去只能一直在车上,对于云朵这样的性子来说,还真是为难她了。
不过好在到了李家了,好久没过来看老人了,亲人见面足以让她忘了刚才的事儿了,所以七夕就由着她二姐当先跳下了马车。
“文兰姐?”马车在李家院子门口停下,云朵先下车,七夕第二个跟着跳下来,然后回身拉了蒋朝一把,等再转过身来的时候,第一个看见的人竟然是李文兰,就惊讶地张口叫道。
李文兰正站在院子里弯腰不知道在做什么,听见身后有人叫她转身,等看见门口停着的马车,还有马车旁边站着的几人之后,顿时露出又惊又喜的笑容,放下手里的东西就跑了出来:“朵儿夕儿,你们咋来了?”
“文兰姐你咋在这儿啊?”七夕也笑着拉住她的手,又把疑问给问出口,然后解释道,“我跟二姐过来看看,来之前还去你家铺子找过你呢,想着你要是有功夫就一起过来,不是说你跟着二舅二舅母去了,咋来这儿了?”
“你们去我家了?”李文兰有些惊讶,没想到她们会先绕道去找她,就马上解释道,“我是跟我爹我娘去我姥家了,但我姥家忙着人也多,我娘就托人把我送这儿来呆两天了,哪想到你们这也来了……”
“这可太好了,原来还觉得不能跟你和文敏姐一起聚有些可惜呢,看来这是早就注定的了……”果然云朵见着亲人马上就欢快起来了,听了七夕和李文兰的话,就笑嘻嘻地跟着插话道。
李文兰也真的是特别高兴,她原本就很喜欢这几个表姐妹,好长时间意外遇上,自然格外开心,就不住点头道:“嗯,昨儿个我跟文敏姐还说起你们了呢,说你们这住在县里,咱想要见见都不容易了……”
“咋不容易,等回头……”七夕一听就摇头开口道。
她想说若是想要见面的话,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如今来往镇上县里根本不是啥难事儿,先别说家里现在有了马车了,就是先前没有的时候,通信来回啥的不也都是很方便吗?
更何况如今李文敏李文兰都还没有嫁人,这样的年纪,还是在家里的小闺女,这个时候最是自在不过了,想做什么也都没有那么多的顾忌。
而且家里人又不是那等顽固不化的,也不指着孩子们干啥活儿,跟亲戚多走动走动想来也不会阻拦,尤其七夕家现在在县里,去玩玩儿就当是让一直住在乡下的孩子见见世面也好啊。
“文兰,你跟谁说话呢?”几人站在门口就聊开了,只是七夕的话刚开了个头,院子里又传来说话声,随后李文敏从东厢房那头转过来。
姐俩是一起在院里帮着收拾东西的,李文敏刚才进屋去找东西,出来就听见说话声,原还想着李文兰这是跟哪个邻居在说话,没成想走过来竟然瞧见门口站着没想到的的几人,顿时笑开了。
“朵儿夕儿,你们咋来了?”连一开口激动地问话都是一样的,可以想见此刻李文敏跟李文兰的心情也都相同,见着表姐妹高兴极了。
几个久未见面的小辈儿都堵在门口说话自然热闹,很快就有邻居注意到了,有认识的瞧见是李家的外孙女来看老人了,又瞧见那马车连带着几个孩子的穿戴,都羡慕不已。
但这还不算啥呢,等李远、汤氏、李泰平和王氏听着动静从屋里出来,几人说过话之后,七夕她们开始往下一点儿点儿拿带来的东西,才叫一个让人眼花缭乱。
本来就是件热闹事儿,村子里头原就少来外人,尤其是这样自家赶着马车过来的,是以过来瞧热闹的邻居就越来越多,等瞅见那带来的为数不少的东西,都觉得就算是闺女回门啥的也没有拿这老些的,更何况这就是几个孩子过来。
“老哥老嫂子,你这外孙女有孝心啊……”李家邻居瞅见那往下搬的东西,都笑着恭维道,“瞅你闺女家日子这是过起来了啊……”
邻居跟李家相处得感情极好,这话说来也仅仅是羡慕,且也因为知道一些实情才会这样说的。
其实很多事儿众人都是看在眼里的,好比李家闺女嫁到沈家之后过得如何,作为李家的老邻居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想当初李家闺女就是回门都带的东西极其寒酸,而且这十里八村的哪有真正的秘密,七拐八拐的说不得就都认得了,因而关于沈家三房有多不受待见也不是啥秘密了。
可同样的,在沈家三房分家出去之后的事儿他们也都是知道的,如今三房日子过好了,能这样记挂着娘家人孝敬老人,瞧在邻居眼里自然觉得羡慕。
“姥,咱自己家的差不多都拿屋里去了,这些是预备着看是不是要给邻居拿去一些的……”等东西往屋里搬得差不多了,七夕就把最后一包东西提过来跟她姥说道。(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七章 都想到了
说起来算是个习惯了,当然也是家里慢慢日子过得殷实起来之后才有的,就是只要家里亲人过来,或者去探望亲人,总是大包小包连吃带用可劲儿地买。
毕竟来一次县里不容易,倒出功夫来去探望亲人同样不容易,心里头原本就是相互惦记着的,自然啥都愿意给了。
但其实这也都是应当的,只因真正跟七夕家走得近的亲戚,从前到现在都是感情好且真的对她家帮过不少的,本来就是应该存着感恩之心的,更何况是血浓于水的亲人,所以别说只是一些东西,要是有用得到她家的地方,三房一定不会犹豫的。
汤氏没想到几个孩子考虑这么周全,给他们带来也就算了,连带着给邻里的一些也全都考虑到了,不过显然这样做很给他们长脸。
这是孩子们有心了,自然也是他家孩子有教养,这说出去都是叫人要称赞一声的,还没见村里哪家亲戚来了能想到这个的。
汤氏当时就笑着接过来,然后转手递给了大儿媳妇:“快接着,孩子们这是啥都惦记着了,瞅瞅看都给谁家送去……”
看汤氏的举动就能够看出来,在李家有跟在沈家很不一样的一点,就是老人们从来都不像是老沈头一样,非得把着家里的事儿不放手。
其实像是沈家那样的,三代甚至眼看着要四代同堂,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甚至孙子辈都娶妻生子了,按老理儿讲早就该让长子长媳来管家,等有啥大事儿的时候老人再做个决断啥的。
毕竟家业原本就该是一代一代传承的,老人总是那样不放手。下一辈的要什么时候才能学着开始理家事儿呢?没见大户人家都是从小开始培养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开始慢慢放手让他们独立去处理一些事情,原本这样的本事就是慢慢培养锻炼出来的,这本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会的事儿啊,偏生沈家是个例外。
当然沈承业和于氏不争气也是真的,沈承业性子太过老实窝囊,到如今连在家里大声说话的时候都没瞧见过。真要是让他掌家的话。估么是根本不能服众的,怕他自个儿也没有信心没有胆量撑起来,不能那般不能做决断的性子。可怎么能管家?
于氏也是一样的,若是长子不争气的,长媳厉害一些帮着管家的也不少,偏生于氏厉害都在没用的地方。撒泼耍赖争这争那的本事一流,可真要到了见真章的时候。她就啥都不是了。
话虽这样说,可到底还有下头旁的儿子儿媳妇,像是沈承才和姜氏,平时不多嘴但办事儿都行。还有沈承厚和李氏没分家的时候,让干啥也从来都没有办不成过的,所以几个兄弟搭把手咋也不至于连个家都管不好吧。再说了总要放手的不是吗?
偏老沈头就是死抓着不放,而且要不是他一径偏心。干啥都凭着他自个儿的喜好,身为一家之主却半点儿公平都不考虑,能把好好一个家给折腾成那样吗?
相比较而言,这上头李家就和睦多了,李远和汤氏虽说还是在大事儿上做决断,毕竟年纪大经验也多,多听听老人的还是没差的,可以少走不少弯路,可平时管家早就交给儿子儿媳妇了,而且在很多事儿上都不会非得插手,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只要不损家风,其实没必要啥啥都管。
且这样看来,虽说他们不啥都管,可偏偏儿孙们很是尊敬他们,家里头上上下下还从来没有因为啥事儿闹得脸红脖子粗的时候,就算有意见不同的时候,一家人坐下来好好说说也就是了,像是沈家那样一家人因为种种事儿弄得比陌生人还不如的,更是不可能了。
其实说来像是李家这样还是不错的,老人到了该享清福的时候,在大事儿上帮着孩子把把关,余下就保持心情愉快,瞅着儿孙们越来越长本事,全家人都好好的不是更好吗?
王氏也听见了刚才七夕的话,再听了婆婆的吩咐就忍不住笑了,连忙伸手要接过来,一边应道:“要不咋说朵儿夕儿懂事儿呢,娘给我吧,我这就赶紧给分分……”
“大舅母我帮你拿着……”七夕连忙跟着走,把东西还是都抱在自个儿怀里,一边扭头道,“大舅母瞅瞅东西买得够不够,不够咱再看看咋弄……”
给姥家带来的东西自然是多的,给邻居的也不少,不过不能比就是了,像是给邻居的多是一些县里头的小吃食之类的,又新鲜又拿得出手,而且都已经分好了。
其实她们也不是头一次来姥家了,姥家跟村里人家关系咋样,又有哪些人家是比较交好不能落下的,她们姐妹自然都是心里头有数的,所以在买东西的时候是都记得的。
不过自然是不好当时就在门口就给都分了,过来围观的除开平日里头交好的,还有一些只是过来看热闹的,到时候是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毕竟就算是都在一个村里,也还是有亲疏远近的,而李家又不是说是啥里正啥的,自然不必全都顾忌到的。
“行,夕儿懂事就帮大舅母拿着吧。”王氏也不推辞,只是拉着七夕往屋里头走,态度很是亲昵。
李家两个儿媳妇,王氏和姜氏两个都是,跟李氏这个小姑子感情一向都很好,在李氏还没有出嫁的时候就很是亲近,到现在都对李氏的几个孩子如同自家的孩子一般,所以对七夕和云朵自然也不必像是客人一般客气。
李泰平李文敏李文兰她们也都瞅着笑,全都没有说非得上前去跟七夕抢着拿,只是跑到前头先把门给打开,省得她分不出手来开门了。
至于说蒋朝,从刚才一下车就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七夕先是把她介绍给了两个表姐,随后等大人们出来了,又引着蒋朝过去见了,对于云朵七夕还领了个县里的大小姐过来,李家人都有些惊讶,自然也都很是欢迎。
本来就是淳朴的人家,对于蒋朝这个大小姐纵然觉得稀奇,可也不会像是有些人对有钱人家巴结那般,至多是因为跟七夕家亲近的缘故必然会热情招呼罢了。
其实这样的态度正好,一下车瞅见围过来越来越多的人,蒋朝一开始还是有些担心的,自然不是说害怕人多,怎么都是见过世面的大小姐,只是担心自个儿这个外人过来会让他们觉得不便。
不过瞧见李家人对她态度亲切,尤其李文敏李文兰怕她觉得不自在,一直笑得很温暖,让蒋朝也高兴了。
一家人这才进了门,外头刚才瞧热闹的邻居自然也都散了,当然边走还在说着刚才瞅见的那老些东西,像是这样的村子,原本有个镇上县里的亲戚就已经够稀奇的了,像是这样走动多又亲近的,自然更是惹人注意了。
纵然是觉得李家来了亲戚稀罕,甚至都想跟进来瞅瞅都给带来了啥,可也少有那么没眼力见儿非得跟进来的,不然人家一家人咋说话咋看东西啊?
“敏儿兰儿你们都过来吧……”东西被七夕放在炕沿上打开来,汤氏和王氏上前查看了下,王氏就叫两个孩子过来。
李远汤氏也都是一个意思,刚才几个孩子带了那老些东西过来,左邻右里的都看在眼里呢,总也不好不顾着,再说孩子们也都把要送人的给单独整理出来了,就先送过去好了,也不会费啥事儿,等送完了东西自家人再坐下来好好说话。
而且都不是小气的人,不会觉得这是拿来给自家的就不想送人了,原本李家日子过得就不差,也不是没见过好东西的,平时里住在镇上的李泰和也总是往家里送东西,到后头三房日子起来了,来来回回送过来的东西更是不少,是以也不会大惊小怪的。
其实还有一点,就是虽然看见云朵七夕带来好些个东西,但谁都没说她们破费啥的,因为李远汤氏她们都知道,如今是闺女女婿家里日子好过了,这是孩子们的心意,给她们带来就带来了,收着孩子们的心意就是了,这要是换在从前沈家三房日子不好过的时候,他们必然不会收的,且不只是不会收,还会反过来多给他们一些东西的。
七夕云朵都在一旁看着笑,一路过来其实也没多累,本来路就不算远,中途还因为偶遇沈承怀王怀玉的事儿注意力被吸引,更是觉得时间过得快了。
是以这会儿听见王氏吩咐说去送东西,就都没说要歇着,而是都站起来帮忙,还带着好奇心强的蒋朝一起,三人都去给李文敏李文兰打下手。
见她大舅母有些担心蒋朝,怕让客人跟着去干活儿有些怠慢了,七夕就笑着过去小声道:“大舅母别担心,我跟我二姐要在家里待几天呢,蒋朝也跟我俩一起,不用太过在意的,我们跟文敏姐文兰姐干啥她就跟着一起干啥就行。”(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八章 包了
以往过来的时候,因为那时候家里还忙着,所以总是匆匆来了匆匆就走了,甚至还有上午过来下午就回去的,甚少在这里待得久,像是这次打算多待几天的还真是挺少的,所以七夕才特意说了一下。
而这样提及也是告诉她大舅母,既然是带着蒋朝过来要作客好几天,就别那么客气了,像是自家孩子一般该咋样就咋样就是了,否则这好几天相处下来,要是每每啥都不叫她做,必然是会彼此都觉得不自在的。
王氏一听就也没再说啥,本来这样寻常人家的孩子,让帮着家里干点儿活啥的也都不稀奇,甚至像是李文敏这个年纪已经是家里啥活儿都一把抓了,不过因为蒋朝是县里来的,怕会不习惯了。
但听七夕这么一说就放心了,能跟俩外甥女处得好的,想必也不会是啥矫情的孩子,来家里玩儿就自在点儿,非得特意照顾说不得反倒叫人不自在了。
几个孩子就高兴地送东西去了,云朵七夕对这事儿都挺乐意做的,来姥家看老人,自然也不能忘了左邻右舍,毕竟都是李家一个村子里多少年住着的。
七夕云朵是没觉得有啥的,因为不累也因为跟两个表姐一向相处得好,加上来这村子不是第一次,去邻居家送个东西也不觉得拘束,以往也都是认得的,唯一一个感到很新鲜的就是蒋朝。
乐呵呵捧着东西跟在身后,到哪家都忍不住悄悄打量几眼,而且特别乖巧,听见李文敏李文兰叫啥,她也跟着马上开口叫人。
云朵七夕就不说了。从前过来都见过,早就知道李家的外孙女长得好性子好,从来都是待人有礼的。
倒是蒋朝吸引了注意,蒋朝原本长得就好,出身不同从小锦衣玉食的,自然周身的气度也不一样,就算是这会儿笑得好看乖巧。也能看出来跟很多孩子不一样的地方。是以自然叫邻居们瞧得稀奇,直说这老李家来的客人可真不一样。
所以跟着出去走了一遭之后看着最高兴的就是蒋朝了,从一户人家出来就叽叽喳喳地说着刚才瞅见了啥了。再进去下一家也是满心欢喜的。
云朵七夕早已习惯她这样子,李文敏李文兰倒是有些惊讶,一开始之所以主动过去跟蒋朝搭话,也是因为表妹的关系。生怕带来的小客人会觉得不自在,但是真没想到性子是这样开朗的。自然更喜欢她了,谁不愿意跟性子好的人来往呢,所以蒋朝注定是很讨喜的,到哪里都一样。
等将给邻居的分送出去之后才回来算坐下来。这也是李家人缘好的一个原因了,让人羡慕的时候就先把心意给送过去,高兴事儿就让大家都跟着高兴高兴。所以即便是李家如今儿孙争气又孝顺,却也只是每每引得人羡慕不已。但却少有说什么酸话的。
回来之后才开始看给李家的东西,上房屋里地上桌上已经都摆满了东西了,李泰平王氏夫妇俩在那儿一样儿一样儿归拢,忙活半天都还没有收拾完,连李远和汤氏都上手帮忙了,要知道往常家里做这些李泰平夫妇俩是根本不让老人动手的,虽说老人也都闲不住,可他们年轻力壮的,啥活儿自然都是多干一些的。
等李泰平不知地第几次把一些用的吃的往厨房抱去的时候,李远终于忍不住笑了,瞅了瞅地方还老些没拿走的东西,还有铺了一炕沿的衣裳料子点心匣子啥的,笑道:“这俩孩子,你们这是给送年货来的吧?”
刚才只是拿出来蒋朝特意带来的见面礼的时候,就说这孩子拿得东西不少了,可这是蒋朝对长辈有礼,自然不能拒绝,而等再看到孙女们带来的,就知道为啥蒋朝只是见面礼都拿了不少了,根本就是几个孩子一个赛一个地多。
分明还不到要送年货的时候,可瞅着这老些东西,比旁人家置办年货还要齐全,而且还有些是根本就在镇上买不着的,这些孩子也真是舍得花钱,不过也知道这是孩子们孝心,要不就俩孩子咋能想得这么齐全,还不是因为心里头有家人吗。
李泰平正好把肉啥的都搬去了厨房,进门就听见这句话,马上就笑着插话道:“可不是,爹你没看刚才那些肉,刚才咱掀开只瞅上头还没啥,我一抱起来,嗬,可真沉哪,拿外屋儿又往地下翻了翻,装得可实诚了,我瞅着咱这头年儿见天儿啥都别吃了,光吃肉都够了,要不抓紧吃都得坏了……”
李家虽说日子过得不错,家里肉啥的也没咋断过,除开在附近买的,还有赶集啥的多买的,自然还有李泰和托人给送回来的,可到底这儿离镇上不算近便,自然也不能说老去镇上买肉啥的,尤其是天还没凉的时候,村里和附近村里杀猪的也少,怕天热卖不了就坏了,再说肉也不便宜,当然不会见天儿都吃肉。
所以刚才因为太沉往下一翻看,李泰平是真吓了一跳,这俩孩子是不是把半头猪都给弄来了,这还没过年呢,连猪头肉都能吃着了,再说家里人也不多,一瞅这老些肉,可不是得全家可着劲儿地吃是咋的,所以进来才这么打趣的。
“咋没瞅见,你刚才抱起来用多大劲儿我能没看着?”李远一听就摇头笑道。
老人家的眼力可不是一般的,他不比李泰平是抱起来才察觉,只是刚才一打开,看着压着密实的肉就已经知道了,还寻思着这俩孩子买东西可真是敢下手。
“大舅,你这可就说错了……”七夕一听也跟着乐了,冲着她姥爷笑了笑,这才扭头看着她大舅笑嘻嘻道,“我跟我二姐早就想过了,那肉可是算着咱家多少人买的,二舅放心,指定不待吃坏了的……”
“是,你俩心眼最多,大舅是看出来了,你们这吃的是惦记着怕放不住,算着吃到啥时候送来的,剩下这老些都是不怕会放坏的,所以就使劲儿买,是不?”李泰平见七夕说得头头是道的,就伸手指了指炕沿儿上的东西笑着说道。
李泰平的性子跟李泰和比起来,当真是沉默寡言的,不像李泰和时常逗着孩子们玩儿,可他对孩子们也是真的好,自来跟孩子们说话都是语气温和的。
像是这会儿听见七夕这么说,就忍不住逗起她来了,谁都看得见那炕上摆得满满的东西,还说啥放不放坏的,就是放不坏也真是没见谁买那老些的。
云朵听了就嘿嘿乐,她可不管大舅是不是在打趣她们,就小得意道:“那是,吃的还担心天不够冷怕放坏了,可料子啥的就是暂时不穿也坏不了不是,我跟夕儿早就商量过了的。不过也就是现在还没上冻呢,等上冻了就连吃的也不担心了。”
七夕深以为然,就跟着点头道:“嗯,这些咱家现在够吃就行,等上冻了东西就都能放住了,到时候再送来,咱家住得离镇上远,老去买东西啥的也不方便,我二舅家铺子生意越到年跟前儿越忙,正好现在有马车了,而且县里东西全乎,看着啥了一车就全都拉回来了,也省得一趟趟去置办了。”
这姐俩一唱一和的,听得屋里人全都笑了,这送东西还真是前前后后都考虑过了,听着这意思不只是眼巴前儿,就连年货啥的也都不叫他们操心了,这全都大包大揽让七夕家给包下来了,而且还有不让他们拒绝的意思。
别说,他们还真是都理解对了,对于给李家送年货的事儿,三房一家是早就想好了的,从前那么些年,三房一家因为在老宅不受待见,别说逢年过节想要拿点儿好的孝敬老人了,说不得还得从老人这里拿去的东西都比给的多。
原本沈承厚李氏就都是孝顺的,若是可以的话,必然什么都舍得拿出来给老人的,可偏偏因为条件限制,那么些年都没有法子给老人点儿啥,可想而知心里头是有多难受了。
如今好不容易有能力给老人买东西了,自然是看见什么好的都想要给送来,其实不光是李氏娘家这头,沈家两位老人也什么都没有落下,不说张氏什么都给买,就连老沈头做了那老些事儿,身为儿女该有的孝顺也从来都没有少了。
而且相信李泰平李泰和他们也不会有意见的,因为都知道过去那么些年妹妹妹夫心里头觉得愧对老人的,如今不管是想要弥补也好,总之是一片孝心,一家人之间从来都不需要计较那么多,从前是那般,现在也是。
所以才会云朵七夕过来就带了一堆,等沈承怀李氏过来还会有一些,等到年前的时候必然还会再次送年货过来的,说是让他们给包了也挺准确的。
当然这也是因为去了县里之后见过多了,尤其家里要开酒楼,不说旁的,就是在吃食上头所选择的也不同,自然也能叫家里人多吃些新鲜的东西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九章 没啥可争的
“而且大舅你就放心吧,别看肉啥的多,可就是天天吃肉也吃不腻的,因为夕儿说了这几天她都下厨给咱做好吃的……”云朵想了想,就又乐呵呵说道。
云朵之所以特意提出来这个,是因为全家人都深知七夕的厨艺是咋样的,就冲着她会的那些菜,真要是上心的时候,保管天天给你做不重样儿的,所以就是想要觉得吃腻了都难啊,最起码云朵吃过那么多次七夕的手艺了,还是每次一听七夕要下厨都很期待。
不过之所以这么高兴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不得不说一句,对于下厨七夕可是比以前懒多了,往前几乎天天她都做饭,如今要看是不是来客人,或者是不是愿意的时候了。
其实也好理解,对于下厨这事儿七夕也是真的喜欢的,但她本来就不是那么勤快的,从前之所以一直主动做饭,是因为家里那时候还没有现在条件好,全家为了生意忙活着都挺累的,想着要帮家里多分担些,自然能干的活儿就都主动干了。
而今不必像是以前那样了,七夕自然就不会啥啥都非得做了,只不过时常在她大姐二姐下厨的时候在一旁瞅着教一教啥的,也算是提高她们厨艺了。
李泰平听了更是一直笑,随后看着汤氏道:“娘,那你可得瞅着点儿我爹,夕儿这一做好吃的,我瞅我爹又得忍不住馋酒了……”
好酒配好菜,这有了好的菜,不来两盅酒哪行,尤其天凉了,热腾腾的好菜往桌子上一摆。再烫两盅好酒,没治了。
对于他爹的喜欢李泰平自然是极为清楚的,当然更清楚如今他娘不咋让他爹喝酒,也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让他少喝一些,是以一听云朵的话,立刻想起来他爹的心思,连忙笑着这样说了。
“他就是想喝也没那么多。我瞅俩孩子也都心里头有数。知道你爹贪酒,干脆就少那点儿过来了……”汤氏听了就白了自家老伴儿一眼,语带笑意地道。
刚才查看带来的东西时候她就发现了。不得不说两个孩子是真的有心的,不光是惦记着家里人吃啥用啥,就连老人喝酒啥的身体的都是注意的,要不然若是只顾着老人高兴的话。完全可以啥都不想,只要给李远多带些好酒就是了。
可她们自然不会这样做。买点儿酒自然不是问题,又不是要花多少钱的事儿,但要为了老人的身体着想,所以吃的用的都不少。唯独酒不多,也是让她看了很放心的。
其实汤氏根本不用担心的,家里头不想让老人多喝酒这一点是都知道的。尤其七夕在这上头懂得尤其多,所以怎么会不注意呢。对老人好并非是一味由着老人来,都说越老越像是小孩儿,老人有时候会有些小固执,若是真的什么都由着他,尤其是一些对身体不好的小习惯,那当真是使不得的。
“姥爷放心吧,我这几天做啥都教给我文敏姐文兰姐,等啥时候你想吃了就让她们给你做……”七夕听了她二舅和她姥的话,连忙转头看着她姥爷道,“酒是少点儿,不过等年前指定还会再给送来的,姥爷别担心啊……”
这也是听了她大舅和她奶的话故意说的了,事实上关于这一点全家心里头都有数,也都知道她为何会这般说。
当然她没有说的是,就是再送的话,酒也不会送很多的,因为刚才还真是叫汤氏给说着了,虽说李远只是小小地在喝酒上执着一点儿,并非是喝酒没数的,而且从很早以前就已经是有节制了,只看很久之前去沈家那次就看出来了。
可到底是年纪大了,还是少喝一些比较好,是以七夕和云朵带来的东西里头,酒算是最少的了,而且还基本都是七夕给加过东西的,说是药酒也差不多了,真要喝一些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
李远哭笑不得地听着儿孙们说话,他这刚才分明是一句话都没说,结果啥都让他们给说完了,还后头还弄得好像是在安慰他的样子,弄得他都不知道自个儿该说啥了。
“就是,姥爷你别担心啊。”云朵本来就是个爱凑热闹的,这会儿瞧见她姥爷一脸无奈的表情,连忙凑过去跟着说道。
“好好好,姥爷不担心,姥爷等你们下次再给买酒啊。”李远摇着头笑,干脆都给承认下来了。
还没等去比量那些个衣裳料子啥的呢,光是收拾个吃食说个酒水啥的就叫屋里热闹不已了,打从云朵七夕蒋朝她们进门,就一直说笑个不停。
蒋朝坐在炕沿上,学着七夕的样子两手撑在身侧,刚才一直在跟李文兰说话,随后听着屋里热热闹闹地说话,就听得挺专注的。
这会儿见大家都笑了,就忍不住侧身在七夕身边小声道:“夕儿,你外祖母家可真热闹……”
语气里带着笑意,听起来就是觉得挺轻松的,显然从跟着七夕她们到了李家开始到现在,无论是跟着出去送东西,还是这会儿坐在这里一起说话,蒋朝都还是觉得挺自在的。
其实来之前听云朵七夕说过的,知道她们一家人感情都很好,只是蒋朝没想到相互之间这样亲近,李家的长辈都没有啥架子,跟孩子们相处那种亲近就是看都看得出来,甚至连李远这样家里最大的长辈,都是笑着任孩子们打趣的。
说实话蒋家家里也很是和睦温馨,只是到底家世不同,蒋朝除开可以跟爹娘哥哥们这样说话,换了旁的亲戚其实就注意多了,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毕竟不比李家这样简单的。
而且她家还算是好的了,换了县里另外的许多人家,怕是连自家人的温馨都是做不到的,没见那勾心斗角整日里宅子内乌烟瘴气的有多少,所以像是这样几辈人几房人在一起这样亲近说话的,她还当真是头一次见。
七夕听了就笑了,转头道:“我们在乡下都这样,家里地方不像是在县里或者府城那么大,也没有一人住个小院子啥的,平时干啥都一起,所以就格外热闹,而且这还不算啥呢,等过年才更热闹,一般过年就全都聚在一起了,还有邻居来串门的,一天都不带断了人的……”
蒋朝听了就稍稍有些疑惑地歪了下头,看样子是想要说些啥,不过动了动嘴却是没吱声,估么是看旁边还有不少人在。
七夕看着她呢,到底是性子很像彼此很了解的,瞅着她那表情大概就知道她在想啥了,就笑了,直接道:“想啥呢,是不是想起我奶家了?”
会这么问是因为蒋朝的表情太明显了,而且因为蒋朝一直是住在县里头的,对于乡下人家其实了解得并不多,真要说见过几次,其中还一定包括跟着七夕她们回乡下的那一次了,所以七夕才会这样问。
所以七夕问着了,蒋朝还真的就是在琢磨这个,她跟着来过沈家老宅的,自然是记得沈家老宅相处起来是个什么气氛,还有从赵天慈那里也听说过,不说旁的,跟李家这热乎亲近劲儿完全是没法比的,尤其在蒋朝看来,眼下屋里坐着的这些人,哪怕她们不说话,光是看着脸上的表情也都看得出来她们是亲近的。
可在沈家的时候就不一样了,除开云朵七夕她们跟张氏很是亲近,余下她见过几个瞅着是连话都不说的,彼此之间往那儿一坐看着连陌生人都不如。
不对比也就罢了,毕竟各家相处都是不同的,可看看两头这差距,难怪蒋朝听了七夕的话会表现出疑惑来了。
听了七夕直接问出来,蒋朝就笑了,点了点头承认了。
七夕自然不会介意这个,从没有瞒着蒋朝赵天慈开始就已经表明了,再说事实就在那里摆着,不是说你避讳就不存在了的,更何况她打从心里头不觉得这事儿怪自家,自然就更不会介意了。
是以就笑着说道:“我奶家到底是咋回事儿你也知道,也算是够特别的了,但其实大部分乡下人家并非是那样的,争吵矛盾哪家都有,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不可能说连个争执都没有的,可到底是一家人,就算是有个啥矛盾的,说开了也就是了,又没有那么多可争的,所以说起来,还是像我姥家这样的比较多一些。”
蒋朝听了就点了点头,对七夕的话表示赞同。
尤其是说的那句没有什么可争的,说实话像是七夕蒋朝这样的,都不是啥都不懂的,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之所以说那些个大家门户里头争斗那么多,说到底还不是在争财争争产的,钱帛动人心啊。
而乡下人家相对简单许多,一来自然是一家人之间亲近,但不可否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家底薄,全家劲儿往一处使努力吃饱穿暖日子过好尚且来不及呢,哪里有那个精神头还去天天算计来算计去的。(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章 跟你家挺像
当然也有事儿多的,那只能说是家风使然了,没有说哪家会都是一样的。
俩人小声说了几句就没再继续,毕竟一大家子在一起,俩人就不好说小话了,还是一起唠嗑比较好。
这么前前后后一折腾,眼看着就要中午吃饭了,王氏就说让大家伙儿坐着,她去做饭了,七夕一看连忙也站起来道:“大舅母你歇着,都说了这几天做饭我包了,让我二姐她们给打个下手,你们就歇着吧。”
王氏听了就摇头道:“你要做饭大舅母不拦着,可今儿个刚过来,先歇歇,等明儿个再做,啊。”
其实让外甥女做个饭啥的都没啥,一家人不必计较那么多,又不是要当客人伺候着,可到底看几个孩子刚坐车过来,怕她们还没歇过来就去做饭,所以王氏才会拦着的。
“这才多远的路啊,不信大舅母你问问我二姐和蒋朝,问问她们累不累?”七夕摇头,按着她大舅母不让动,转头笑嘻嘻道,“姥,姥爷,你们想吃啥,做得快的我现在就能做,要是需要提前准备的,我就这会儿都给弄好了,晚上可以做。”
还真是觉得不累,要不她也不会跟大舅母装假,加上做饭根本不算个啥事儿,所以七夕问起来底气特别足,大有你想要吃啥尽管说,我一定都给你做出来的意思在。
李远和汤氏一听就笑了,汤氏仔细瞅了瞅云朵和七夕的脸色,见果真是挺有精神,并不像是累着的样子,就也没坚持让她们歇着。
于是冲着王氏摆了摆手。汤氏道:“就让几个孩子折腾去吧,你也歇歇,看夕儿都这么问了,想吃啥你们就说。”
其实平时家里头做饭也是有李文敏帮手的,而且虽说孩子们孝顺不让汤氏累着,可老人闲不住,往常也都是跟着在厨房帮着忙活的。加上家里人并不算多。所以王氏也累不着。
汤氏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听着七夕说得有意思,所以才附和着说的。而且反正七夕都是要下厨露一手的,既然问了要吃啥那就说就是了。
听她姥这么说,七夕连忙赞同道:“就是,我反正是要做饭的。想吃啥就说,咱吃点儿爱吃的多好。”
老人都发话了。又听七夕说得有道理,大家伙儿还真就没客气,李远凑趣带头说了道菜,几个人也都跟着凑热闹说了。因为是七夕下厨,也不讲究什么接风宴非得做多少道菜的,就果真按着刚才说的。复杂一些的等晚上做。
其实到了冬天北方很多人家都是吃两顿饭的,毕竟不像是下地干活儿的时候。一天要三顿饭要应时应晌的,得保持体力好出活计。
而到农忙过了之后其实就不必了,基本整个冬天因为天气冷的缘故,除开那些个要做些生意的,或者是找些短工去干的,余下基本都是在家猫冬的。
是以在很多人看来,不动也就不消耗体力,加上冬天天短,早早就天黑了,吃两顿饭也就是应该的。
不过李家如今还是吃三顿饭的,并非是因为七夕她们来了之后才这样的。
因为七夕她们的到来,更因为七夕这个厨艺大手下厨,厨房里头格外热闹,李文敏李文兰比云朵和蒋朝还要上心,跟在七夕身边认真地瞧着,七夕也乐意教她们,不管做啥都顺道给解释一遍,末了笑道:“先前你们不是也都学过一些吗?不要着急,就是一遍学不会也没啥,我这几天天天做饭,有啥不懂的随时问就是了。”
李文敏李文兰听了就都笑了,点头道:“嗯,这几天可得跟你好好学。”
要说女孩家对厨艺上心也都是正常的,就算不是学来开铺子开酒楼做生意,将来也都是要管着一大家子的,谁不想手艺好一些,家里人也能吃得好一些,如今有这个机会可以跟七夕云朵学一学,自然都不会错过机会的。
午饭七夕几个一起动手,很快就做好了,到底老人还是惦记着让七夕她们午后好好休息一下,是以李远李泰平也都没有喝酒,吃过午饭就让她们去歇着了。
跟七夕家里差不多,李家也基本都是那样的格局,不过是因为李泰和他们好些年前就已经搬去镇上住了,如今李家还算宽敞的院子,其实就住了老两口和李泰平一家,而且孙子还在县里念书,一年到头回家的次数也不多。
所以平时上房就只有老两口住,大房一家住在东厢房,西厢房平时没人住,只是打扫着等过年李泰和他们回来才住的。
这会儿因为七夕她们过来,李泰平夫妻俩就搬去上房暂时住几天,整个东厢房都空出来给几个闺女住,说沈承厚李氏过两天也要过来,到时候家里也有地儿,西厢房整个都是空着的呢。
帮着一起收拾了碗筷,几个孩子就全都跟着李文敏去了西厢房,王氏刚才就带着李文敏全都给收拾好了,家里一向打扫得干净,也不用非得收拾啥,就是多添些被褥就是了,且都是啥收着干净的,专门拿出来给他们用了。
“这屋跟你家挺像的……”蒋朝进屋之后瞅了瞅,就看着七夕笑道。
说的是七夕家在村口的房子,原本乡下的房子就都是差不多的,除开七夕家因为住在村口人少的地方,所以把院墙修得格外高以外,里头的格局基本都是差不多的。
自然都是为了家里日后或许会添丁进口考虑的,除开上房之外必然会有东西厢房,只是没有想到七夕家那么快就搬去镇上,如今更是搬去县里住了。
不过当时家里建房子时候的心情还记得,可算是有个自个儿的家了,当时家里所有的银子算起来也没有多少,可不管咋说先起个属于自个儿的房子都是头等大事儿。
所以尽管现在已经很少回去住了的,但那宅子七夕家是说啥都不会卖了的,哪怕跟沈家老宅的人并非是那么亲近,但那里也依旧算是她家的根,不管将来搬到哪里,说起老家,其实就是村口的那一处并不算华丽的院子。
“熟悉吧?那就不愁住着觉得不自在了……”七夕就笑着跟蒋朝道。
“哪里会不自在?我第一次去你家住的时候就很习惯,都觉得比我在自己个儿院子住要好得多了。”蒋朝一听就说道。
“扑哧”一声,一旁的云朵听了就笑了,指着蒋朝对李文敏李文兰道:“你们听听她说得这话,文敏姐文兰姐我跟你们说,蒋朝在县里自个儿家里,是自个儿住个小院子的,咱不用想都知道,指定院子里啥啥都是好的,可你们不知道,她守着那院子还不乐意住,整天往我家跑,就跟我们挤一屋儿。”
李文敏李文兰听了都直乐,她们虽然没有住过蒋朝家的宅子那般的,但李文兰原本就是在镇上住了许多年,李文敏也去二舅家小住过不少次,对于有钱人家的宅子是啥样儿的自然也是清楚的,所以听了云朵的话也都跟着笑,显然也都觉得蒋朝有意思。
倒是蒋朝根本不在意,事实上云朵这样说她也不是第一次了,是以马上就笑着道:“又不是我自个儿这样,天慈不也一样,再说我为何这样,若是换了你,叫你独个儿去住个院子,换我来跟大家一起热闹,你可愿意?”
“不愿意,当然不愿意。”云朵一听连忙说道。
这反应迅速得让大家都笑了,蒋朝乐不可支道:“看,你都说了不愿意,那刚才还说我?”
云朵就伸手拍了她一下,也跟着乐了。
其实当真很好理解,像是蒋朝这样的大家小姐,从小虽说娇生惯养的,从来都是不愁吃不愁穿,见过的世面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可以比的,可同样的,也因为身份家世的原因要显得孤单一些。
毕竟身边一样年纪的孩子出身都差不多,正是因为这样的出身,反倒是从小开始就懂得多一些,即便是年纪还小,却也比旁人要懂得多,因而彼此交付真心也就更难一些了。
尤其蒋朝这样开朗的性子,让她独个儿着实是为难她了,原本就爱说爱笑的,如今意外结识这许多性子相投的,不惦记着总在一起才怪呢,到底还是不大的年纪啊。
这样说来,对于她们这些人来说,其实彼此相识都是幸事一件,原本人跟人之间的缘分就是一件挺奇妙的事儿,能有机会相识就已经不容易了,更何况还可以这般相知。
说着说着就又闹腾起来了,七夕在一旁听着乐,由着她们又说了几句,就开口催促着都去简单洗漱一下,午间还是休息一下的好。
几人自然都听着了,做饭之后温着的水还有,此刻换下外头穿着的衣裳,又重新洗了手脸,这才上炕午睡。
怪不得蒋朝说跟七夕家那屋子像,就连这屋里的热乎气儿都是一样的,像是李家这样勤快的人家,早早地就把冬天要用的柴火都备好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一章 可以现在就去啊
不提院子门口那高高的豆该垛,连木头柈子都码得高高的,就是从现在开始一直烧到明年春都用不完,是以也不必像是旁人家那般省着用,天冷起来的时候,屋里火就不断,最起码要保证炕上有温乎气儿的。
“蒋朝,你冷不?”李文敏从外屋进来,看着蒋朝已经躺下了,就笑着问了一句。
屋里的炕下头是有个灶坑可以烧的,冬天天冷的时候,除开外屋炉子烧热火墙一直暖着,屋里这灶坑也会烧,等烧得差不多了,就把火给压上,灶坑门也给关上,屋里不会有烧火的烟啥的,反倒是炕洞里头的热乎气儿可以一直留着,一晚上睡在被窝里都是暖呼呼的。
只是这时候天还没有那么冷,所以一般都是借着外屋做饭或者是烧水的那点儿热乎气儿也就够了,要不屋里都待不住人,刚才李文敏就是出去外屋儿看看炉子去了,咋说如今家里头不只是表妹过来了,还有个客人在,自然要格外在意些的。
其实一开始李家人都是叫蒋小姐的,毕竟听说了蒋朝身份是不同的,可七夕说了,算来算去蒋朝在这些人里头都算是小的,加上这样亲近的关系,根本不必去在意那些,蒋朝自个儿也是笑眯眯点头,众人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不冷,文敏姐快过来歇着吧,这屋里已经很暖和了。”蒋朝撑起身子冲着李文敏招呼道。
一旁的云朵也插话:“文敏姐,这炕够热乎了,快上来,咱也睡不多会儿。再说其实根本不咋累,就躺着眯一会儿,待会儿起来也更有精神头。”
七夕也在一旁跟着点头,确实是如此,其实要说累并没有多累。只是从早上起来到现在都没有闲着过,加上一直以来午休都习惯了,尤其是天凉了以后,其实待在暖和的屋里是最舒服的了,所以这么歇一会儿会让人觉得格外舒适惬意。
“你们不冷就行,我把外屋儿门都给挂上了。没人来吵咱们,想歇到啥时候就到啥时候……”李文敏温柔笑道。
从李文敏进屋说话开始,七夕其实一直就在看着她,越看越是有种感觉,似乎每家的长女。性子都是这样比较温柔的,好像因为是姐姐,下头有弟弟妹妹们要照顾,所以显得格外懂事勤快。
她家大姐云容是这样,沈家的沈云兰也是,包括林晓筠,当然沈云仙是个例外,不。该说那一家子都是例外,就连沈敬鸿这样正常的人,在那一家子里头都成了例外了。
如今瞧着李文敏笑容与云容如出一辙。一下子想起自家大姐刚刚订了亲,说起来李文敏应该也差不多开始张罗了,大概也就这两年吧,就不知道姥和姥爷还有大舅大舅母是想给她找个啥样儿的。
这会儿瞧着李文敏,单说起相貌来说,或者不如云容那么出挑。但也很是秀气,加上有种温柔端庄的气质在。在七夕看来,李文敏这样的女孩才是老人家选儿媳妇的首选呢。
长得好性子好家风好。这咋看将来找婆家都是可以好好选一选的,想起自家大姐要定亲事时候全家那个着急劲儿,七夕就准备回头找机会问问她姥,咋说也都是亲近的表姐,她也得关心一下不是?
李文敏那头也脱了外衣上炕了,根本不知道那头小表妹正琢磨着她以后会嫁个啥样儿的人呢,这要是知道了八成会比云容还要害羞,毕竟云容早已习惯了。
七夕自然是不会说的,自个儿偷偷想了想,就打算再私下偷偷去问她姥,于是看了李文敏也上来后,就老老实实地躺回了被窝。
其实七夕很早以前就发现了,什么时候才会让人觉得舒适,就是有比较的时候才会觉得舒适,好比你一整天啥都没干,到了晚上要睡觉的时候躺下,其实并没有啥感觉,而且说不得因为一天都闲着还睡不着呢,有时候就会躺下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睡。
可要是白天一直在折腾呢,到好好洗漱之后躺下的时候,当真是有种非常解乏的感觉在,尤其是被褥软绵,更是觉得好像是一下子就舒展开来了。
“对了,朵儿,你们能在这儿待几天啊?”几个女孩都找好了舒服的姿势准备午休,李文兰突然想起来这个问题,就扭头问云朵。
先前刚见面和在上房其实也提了,她们也都听了一嘴,只是当时李文敏和李文兰忙着招呼蒋朝,倒是没咋留意到,如今她们刚到了没多会儿,家里头就已经热闹成了这般,李文兰自然是舍不得她们走,就赶紧问道。
“这次可以多待几天呢……”云朵也侧身冲着李文兰,笑着道,“我爹娘去喝喜酒,等那头完事儿了还得有点儿事要办,然后也过来这里,到时候我们再跟着一起回去……”
“那少说也能待个两三天了吧?”李文敏高兴道。
之所以把两三天都当成是不短的时间,实在是因为此前过来连一整天都少有完整待下来的时候,本来家人团聚乐呵呵的,结果没待多久就又要去忙了,咋能不觉得遗憾呢?
“嗯,所以这几天咱想想都干啥……”云朵乐呵呵点头应道。
七夕在一旁听了就乐,知道她二姐跟她一样,是来了姥家觉得挺高兴的,不过说能干点儿啥,还真是没啥可以选择的,原本村里就那么大点儿地方,又是如今这样天冷的时候,出门去没啥景致可以看,自然都在家窝着。
可在家能干啥想都想得到了,就算出门去旁人家作客,也没有啥更多的选择了。
因为不像是在镇上或者是县里,还可以坐车出去铺子里逛一逛,买买东西吃吃东西啥的,到了村里头真就没啥可以去的地方了。
不过好在七夕也不是待不住的人,事实上她还真是最能待得住的,要是没有啥特别的事儿,比方说不需要出门的话,她可以好些日子都在家待着,平日里看看书算算账啥的,总是能给自个儿找到事儿做,且并不会觉得无聊。
所以这会儿听着她二姐兴致勃勃提议,七夕也没插嘴,就想着不管她们说要干啥,她都跟着一起就是了,反正姐妹们在家,只要觉得轻松自在,就是啥都不做她也高兴,更何况指定是有说不完的话的。
到底是年纪还不算大的小姑娘,原本还是说要歇着的,结果真的躺下来了,随便起了个开头,就开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了。
七夕就往下躺了躺,闭着眼睛听她们在那儿你一言我一语说得不亦乐乎,其实能做得也无非就是那几件事儿罢了,可到了她们嘴里还真是觉得挺有趣的,并且听着这样安排下来,还显得时间根本不够用一样。
“不过还是可惜,你家在县里还有生意要忙,要不就在这儿过冬多好,冬天家里也没啥事儿,咱还能一起玩儿,你们要是都在这儿的话,我也不回镇上了,原来还说让文敏姐跟我一起回镇上,可那也就只有我俩啊……”果然,很快就听见李文兰叹息着说道。
其实认真说来,李文兰也不算是特别开朗的性子,相反还有些文静,不过跟亲近的姐妹在一起的时候就好多了,尤其现在越来越熟悉,性子里头活泼的一面儿也都渐渐开始显现出来了。
李家这头原本小辈儿人就少,李文敏和李文兰在沈家三房没分出来前,就是想要跟表妹多来往都不大可能,也就是后头才越来走动密切了,所以从前其实真的就只有她们姐妹一起玩儿。
如今多了几个人一起,又都是这样亲近的,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自然觉得两三天根本就不算啥了,巴不得一直在一起才好呢。
尤其一说话就发现了,因为蒋朝一直住在县里,又是那样出身的大家小姐,云朵和七夕因为家里的关系,跟她们比起来也算是见得多了,所以一聊天就觉得她们说啥都挺有意思,全都很爱听,自然更是不愿分开了。
“其实也还行,去镇上玩儿也挺好啊,文兰姐你可不知道,早两年的时候,能去一趟镇上我都高兴得不行……”云朵听了就摇头说道。
显然她这是想起来当时家里的情形了,尤其在夕儿还没鼓动她一起去镇里的时候,那时候就算想要去县里瞅瞅,也只是想想罢了,哪怕是心里头有不满也只能是憋着,更不知道要怎么改变那样的状况。
现在想想那时候还真是傻,凭啥就那么受委屈了,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那时候年纪还小不是吗?尤其连爹娘都一直那么受着了,她一个小姑娘又能如何呢,也没人跟她说过觉得不公平就可以反抗。
当然后头一切就都不一样了,三房一家人,除了本身性子老实好欺负的沈承厚夫妇俩,几个孩子认真说来就没有一个是软趴趴的,连云容这样看起来温温柔柔的都一样。(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二章 性子相投
“那倒是……”李文兰听了也跟着说道,“那时候我跟文敏姐一待在一起,就老说啥时候你们也能一起,可就连过年回来这里,你们也不能多待……”
显然对于当时的情形,不只是三房孩子心里头有怨言,就连李家也是一样的,毕竟是至亲的关系,原本一家人都该是亲近的,可就因为老沈头的关系,明明住得那么近,却好像隔了多远一样。。更多最新章节访问:щw. 。
要是这也是李家厚道的地方了,其实李家除了李泰和偶尔脾气会急一些,面对妹妹一家受的不公平对待会表示不满之外,余下人就连李远和汤氏都没说过什么。
换了一般人家可是做不到这样的,毕竟李远和汤氏是心疼自个儿‘女’儿‘女’婿和外孙外孙‘女’们的,若是当真是那护着孩子的,依着他们的辈分其实是完全可以直接跟老沈头去表达不满的。
可他们却是从来都没有那样做过,自然不是说怕事儿或者如何,说到底还是识大体,想过若是‘女’儿‘女’婿‘性’子就那般的话,即便是帮着争执个一两次的,到头来他们怕自个儿也还是不适应。
所以他们一直想着孩子们的事儿,若不是真的特别严重,做老人的不要非得‘插’手去管,尤其闺‘女’已经嫁出去了,总是‘插’手说不得也让闺‘女’在婆家难做,当然这是因为沈承厚李氏经常是报喜不报忧,导致他们所看到的不公平其实仅仅是一小部分罢了。
是以他们就想着,倒不如就能帮着的时候多帮着一些,也让他们日子好过一些,当然在一些大事儿上是不能就那么糊‘弄’过去的。好比一开始并不知道沈敬文沈敬晟不去念书了,还是后头从李泰和嘴里听到的。
而在他们知道了之后,可是给气坏了,像是这样的事儿就已经不是说该不该‘插’手的问题了,到这时候哪里还顾及到那些。真要是再东想西想的话,那耽误的就是孩子的一辈子了。
所以李泰和回家说起的时候,连李远汤氏都来气了,说法跟李泰和是一样的,沈家不让俩孩子念书,那就李家来管。咋能就那么耽误了孩子了?
好在后头三房自个儿把日子过起来了,李远汤氏问起闺‘女’‘女’婿的时候,他们自个儿也说了来年开‘春’就让孩子回学堂,这才让他们算是放了心了。
所以说这算是苦尽甘来也差不多了,当时全家吃过太多苦头。如今终于是熬出头了,可以把日子安安稳稳地过下去,也从来没有太多不切合实际的奢望,只要全家都好好的,就比啥都强。
一旁的蒋朝这会儿倒是没‘插’话,就在安安静静地听着,对于当时沈家的事儿,她自然也是知道的。这会儿听这表姐妹几个说起,声音并不大,语气里也没有什么‘激’愤的意思在。可就是听着莫名心酸。
似乎可以想见那时候,年纪还不比现在大的云朵七夕,还有三房的其余人,她们每天在沈家老宅过的是什么样儿的日子,心里头是有多不自在的,就像根本不是自个儿家一样。而且说不得要比在外头更加小心翼翼的。
因为在外头也不至于随时有白眼和冷嘲热讽的话啊,可在当时的沈家。这些都是专‘门’属于三房众人的,因为老沈头本身的态度和他的纵容。不知道让三房受了多少的委屈了。
想着蒋朝就又看了云朵七夕一眼,有些遗憾没有在那时候就认得她们,不然她一定可以像是赵天慈一样,可以尽力帮助她们的。
不过现在能结识也‘挺’好,总归还是有缘分的,自打跟七夕赵天慈她们相识‘交’好,蒋朝整个人都更高兴了,只因这样‘性’子相投的知己从来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见到几句话说得大家竟然有些伤感了,原本屋子里就暖呼呼的,再配上这气氛,更是觉得伤感了,让云朵有些哭笑不得。
扭头看看就连蒋朝都一脸替她们心疼的表情,云朵扑哧一声笑出来了,赶紧摆了摆手道:“得了得了,咱不说这个了,还说刚才你们提起的,文敏姐文兰姐,要我说你们要是觉得镇上待烦了,可以直接去县里啊,到时候咱不是还能在一起吗?”
“去县里?”李文敏诧异道。
关于这个先前不过是稍稍提起一些,且更多的是跟汤氏说了一嘴,因为还没得了大人的同意,还有具体啥时候去都没有说准呢,自然李文敏李文兰就都不确定。
“可不是……”云朵越说越来劲儿,干脆半撑起身子看着她们道,“刚才你们也说了啊,赶年前家里啥事儿都没有了,那干啥非得等年后才能去县里呢,我姥和我大舅母二舅母她们估么不带去的,家里这头舍不下,年跟前儿也得收拾收拾啥的,镇上的铺子更是离不开人,可你们没事儿啊,在家待着也是待着,就跟我们回家玩儿呗……”
“你说年前就去?”李文兰一直认真听着云朵的话,几句下来马上就听出来重点了,连忙问道。
“嗯,就是年前就去。”云朵点头道,“这不离过年还早着呢吗,你们干在家待着也没事儿干,上我家去就热闹多了,你们也知道年前家里酒楼就要开张了,到时候指定人多热闹,咱都一起去瞅瞅开张啥的多有意思啊,等不忙了还可以在县里头好好转转,要是不愿意待了再送你们回来,咱家也有马车,多方便啊……”
“对啊,你们也可以去县里啊……”还不等李文敏李文兰再次接话,一旁一直闭目养神听着她们说话的七夕也睁开眼说道。
要不是她二姐说她还真是没想到,她这想法当真是局限了,先前只想着年后正月里可以让姥和姥爷带着她们去,大家一起过十五看‘花’灯啥的,却没想到干啥非得等到那时候呢,年前这老些天也完全可以去玩儿啊。
听七夕和云朵两个都这样说着,而且明显是很欢迎的语气,李文敏和李文兰也都笑了,显然表妹的欢迎让她们很是高兴。
一直笑眯眯只顾听着的蒋朝也乐了,跟着道:“那都去县里,等你们去了我必然好好招呼你们,县里我就熟悉了……”
这话说得当真是‘挺’霸气的,不过也是应该的,谁叫蒋朝原本就是在县里土生土长的呢,加上如今蒋朝在县里头的地位,说她可以毫无顾忌好好招呼这些小客人,还真是没人能有啥反对意见的。
“对,到时候有蒋朝在,而且天慈也跟着回去县里,到时候咱们就去吃她们的,出去吃啥的都叫她们请客。”云朵笑嘻嘻凑热闹道。
其实谁家都不差一顿饭,尤其这些走得近的只要去了沈家,必然都是留下来好吃好喝地招待的,之所以这样说自然是为了逗趣,这是干脆就把蒋朝连带着根本不算是县城人的赵天慈都给当成主家了。
“这个自然,只要你们去了,我必然给安排得好好的,要是到时候你们家里酒楼开张人多住不开,那就住去我那里,我每日里就自个儿还觉得无趣呢……”蒋朝大方得很,知道云朵是故意跟她说笑,不过还是认真说道。
云朵七夕听了毫不以为意,若是李文敏李文兰去了县里的话,当然不可能说真的让她们住去蒋家,不过也看得出来蒋朝跟她们的亲近了。
事实上就算是还没有云容跟蒋煜的亲事之前,蒋朝也是自来熟地每次来沈家都丝毫不会觉得不自在的,而如今还有了这样的姻亲关系,先别说逢年过节必然会相互走动,就是招呼着沈家的亲戚去家里玩玩儿也都没啥的。
“还有天慈,都不用问,她指定也是一个意思,而且她家县里宅子还没有长辈,想什么时候去玩儿都行,她家宅子还大,也根本都不会打扰到她哥念书的……”云朵又跟着说道,并且已经帮不在场的赵天慈做了决定了。
“所以你们瞧啊,若是去了县里,几家都随着你们挑,想去哪里玩儿也必然都可以,人多也热闹一些不是?”蒋朝兴致全都起来了,赶紧附和着云朵说道。
两个都是爱热闹的‘性’子,在县城里头的时候,其实算起来一起玩儿的也还算人多了,只是到底云容林晓筠‘性’子更沉静内敛,平时话也不多,七夕时而还要忙着,并且她还真是看着大家说笑的时候多一些。
所以就会想着若是‘性’子相投的,像是前前后后因为沈家的缘故而结识起来的一众人等,既然都玩儿得好,自然是全都愿意聚在一起才好,这样想的包括没来的赵天慈在内,算是她们共同的想法了。
两个人不住轮换着游说,反倒是七夕说得少一些了,不过一直看着两人的目光,完全可以叫她们感受到那期待了。
越说就越是让李文敏李文兰心动,其实该说她们算特别的,要真是寻常人家的孩子,家里没有亲戚在县里的话,没有大事儿真的不会往县里去的。q--58309+dsuaahhh+25698761-->
第六百七十三章 去趟不容易
别说村里头离得县里有多远,去趟县里还要雇车啥的,就不去想那路费,到了县里头吃住哪儿哪儿不得花钱啊,毕竟不是守家在业的,离了家里那真是喝口凉水都要花钱的。
像是李家一般的乡下人家,即使算是家底殷实的,并非是连次县里都去不起,也不是说县里那些东西就有多贵到让他们买不起啥的,而是性子里头就是勤俭惯了的,原本也不是非不可的,自然就不会浪费那个银子的。
倒是如今七夕家在县里安家落户了,家里亲戚要是有个啥事儿去县里,除开往前过节太深到现在都还存着偏见的老沈头等人,余下的去了自然都是住在七夕家里的。
像是沈家和李家在县里念书的孩子,往日里来往县里镇上乡下不方便,休沐日自然都是在沈家待着的,为此还把西厢房整个给收拾出来了,孩子们去了都有自个儿住的地方,连着书桌也不偏不向全都有,原本就是一家人,在县里既然自家有宅子,自然要让孩子们在休沐日的时候都吃好住好了。
剩下的闺女们也都是一样的,打小就在村里待着,李文敏还好,时而去镇上住一住,可到了沈家几个闺女,当真是没处去了,是以才会在年前年后的总是邀她们去县里玩儿。
如今正是最好最无忧无虑的年纪,等再大一些就要考虑亲事了,到时候就更不方便随意出去玩儿了,没见好多次姐妹几个出去,云容都是留在家里的,等到定了亲事之后就更是要多注意着些了。
而像是沈云兰李文敏这样的。依着年纪也就在云容之后了,自然要趁着现在这时候多出去走走,说不得见得多了一些之后,对人也会有一些影响的,当然因为她们本性的缘故。加上是去七夕家也不是去别处,所以可以想见这影响应该也是好的。
“怎么样?想去不?”见李文敏李文兰半天不说话,云朵有些着急地追问道。
两人刚才其实真的是想了半天了,原本就是心动的,又听见这样问,就笑着点了头。毕竟也不是啥难以启齿的事儿,只是随着心意来就是了,何况该不该去刚才云朵七夕也都说过了,她们想了想也正是那样的。
只是李文敏到底年纪大些考虑事情周全,是以想了想又道:“我俩是想去。不过还得问问奶她们……”
“我去问。”七夕一下子坐起身,笑眯眯道,“咱先休息,等待会儿起来了我去问,我估么姥和大舅母她们都能同意……”
其实对于这么积极想要表姐妹堂姐妹们都聚到自己家里,除开跟她们关系好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就是会让她想起自家还没分家出来的时候。想起二姐提及连镇上二舅家都不敢多去,那时候满满的都是心疼,如今想起来也都是心酸的感觉。好在今时不同往日了。
所以若是可以让这些个女孩心里高兴,可以让她们出去看看不一样的地方,七夕很乐意邀请她们去,尤其都是懂事儿的,还都是至亲,不管到什么时候都是可以相互关心的。自然想要多走动一些了。
“行,那就夕儿去问。夕儿会说话,到时候就算奶和大舅母不放心。我估么也能让她给说动了。”云朵马上点头表示同意。
并且其实她觉得她奶和大舅母应该没有啥不放心的,这大概也是云朵如今因为家里的事儿锻炼出来了,事实上还真是少有哪家像是她这个年纪的女孩这么闯实的,七夕也是有特殊的原因的。
而云朵当真是比一般的孩子要厉害多了,似乎因为性子还有因为这些经历的原因,如今真的是少有让她觉得害怕的事儿,并且在很多大人和孩子想都没有想过的事儿,在云朵看来根本就是理所当然的,好比这独自来回县里啥的。
见七夕主动把差事给揽过来,云朵也跟着打了包票,另外几个就都点头表示赞同了,确实让她去说比较好,虽说七夕是几个表姐妹之中年纪最小的,但是全家人都知道,因为七夕性子和做过的事儿,在大人眼中往往她说话才是最可信的。
所以假使是旁人提及会让大人不放心的,但到了七夕这里,说不得就啥都说得通了,因为七夕大概会把这件事儿说得根本不值一提,不是说去县里玩儿不值一提,而是这件事儿不需要那么大惊小怪,好似这根本就是再为正常不过的一件事儿了一般。
终于说定了这事儿,原本是进门就要打算睡觉的,结果这么说下来,到躺下都许久了还没开始歇着,七夕看都点了头,就连忙说道:“那就这么定了,待会儿我去说,这会儿咱赶紧睡吧,要不一会儿起来奶她们还不定以为咱多懒呢……”
这话听得几个人都笑了,李文敏就带头道:“成,咱都小睡一会儿吧,有啥事儿起来说。”
几个人就都笑笑不再说话了,各自躺回了温暖的被窝里,纵然有刚刚相识的,可也并没有觉得躺在一铺炕上会别扭啥的,毕竟就连蒋朝都是习惯了跟大家睡在一起的。
屋里屋外顿时都静悄悄的了,只有轻微的呼吸声传来,反倒更让人觉得安心,刚才又兴奋了半天一直说个不停,这不说话了之后没多会儿就都睡意袭来。
乡下这就是这点好,若不是家家户户都忙着干活儿的时候,尤其外头天还冷的话,就连串门的都少,所有格外安静,像是午休啥的很少会有人来打扰的,任你想要酣睡到啥时候都行。
不过显然七夕是不会睡那么久的,曾经因为白天睡得太多晚上走了困,打那以后七夕就极少由着自个儿性子白天一直睡觉了,多是午间歇一歇,这是对身体好的,但也是有节制的,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并不会全都把时间给睡过去了。
关于这一点,三房几个孩子其实差不多算是养成了习惯了,吃食休息还有锻炼身体啥的,还真是按着七夕的说法养成了不少好的习惯了,所以这会儿小睡过后,七夕和云朵基本算是差不多同时醒了的。
“你再眯一会儿吧,也别吵醒她们,我去找咱奶她们……”瞅见二姐也醒了,七夕就做了个噤声的动作,随后压低声音说道。
云朵自然还记得睡前说的去找大人说让李文敏李文兰去县里的事儿,就点了点头,也小声回道:“行,你去了,我等她们醒了再一起去找你。”
“嗯。”七夕应下。
起身穿衣裳收拾好,就轻声轻脚地出了门,直到把门都给关严了,也没有发出什么大声音来吵到还在睡觉的几人。
这算是七夕的一个习惯了,从前她就因为念书的缘故与人一同住过,打从那时候起就养成了凡事顾忌旁人的习惯,其中之一就是很少会弄出大动静来,尤其是在旁人休息的时候,她更是可以做到做任何事都轻手轻脚的。
在七夕看来这都是应该的,毕竟不是独个儿生活,且你若是这样做的话,旁人也会回报同样的给你,当真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了。
刚从温暖的屋里推门而出,就被冷得忍不住哆嗦了一下,人常说春捂秋冻,可这会儿早就不是秋天了,所以七夕其实穿得当真算是挺多的,不过就算是这样,一出门还是觉得一股冷意了。
七夕赶紧小跑着几步就去了上房,到门口反倒是慢下来了,想着刚才她们在东厢房睡着,就不知道姥她们是不是也还歇着没起来呢。
就轻轻推开了门,很快七夕就放心了,因为一开门就听见里头传来的说话声,连忙顺手把门给关上,就直接往屋里走去。
里头几个大人都在,并且看着中午显然都没有歇着,而是一直都在唠嗑的,看见七夕独个儿进来,王氏赶紧过来拉着七夕坐下,然后问道:“咋了,夕儿,咋就你自个儿起来了?是没睡好?”
“不是,大舅母放心,那屋炕烧得可热乎了,我们几个都睡得挺好的,就是我以前在家也是中午就只睡一小会儿的……”七夕赶紧解释道。
之前每次来李家的时候,因为来的时间短,自然就基本都是把时间用在唠嗑上了,鲜少有在这里歇着的时候,是以王氏才会不咋了解,不过一听七夕这样说也放了心,要不还担心是孩子在这里睡不习惯呢。
七夕就乖巧地挨着她姥和大舅母坐着,原本屋里几人在说啥七夕不知道,不过她一进来自然都看向她了,她也没拐弯抹角,就直接把睡前几个人商量的事儿给问了出来,然后就等着她们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大人们听了其实也都不觉得惊讶,早在先前七夕她们还在县里的时候,这个意思就已经跟李文彦李文赋他们说过,休沐日偶尔回来的时候自然都说过,李家人也都知道的。(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四章 到时候了
虽说原本的提议是全家都去县里过十五,可为啥要让俩闺女提前去的原因七夕刚才也说了,只是听七夕说完还真就没啥疑问了。
王氏性子一向好,对于家里的孩子们都很疼的,所以自然不会有啥意见,原本她也觉得没必要非得拘着孩子在家里,出去小姑子家溜达溜达也不是啥大事儿,本身就是至亲的人,她也不会说非得想着就得全家一起去的时候才去。
不过她一向尊重婆婆的意思,是以就转头道:“娘看呢,俩丫头是这阵子去,还是年后跟娘一起去?”
李泰平也跟着一起看向他娘,在这样的事儿上,家里人一向都是听从老人的意思的,这是最起码该有的尊重,当然李远和汤氏也从来没有偏心过,更不会仗着老人的身份提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而至于这次没有问李远却只问汤氏的原因,那是因为李远其实更不爱插话,因为他一向觉得家里孩子干啥事儿心里头都是有数的,也不需要他操太多心,更是因为像是这样的事儿有妻子做决定呢,他就更不用说话了。
见一屋子人都瞅着自个儿,汤氏就笑了,看了儿媳妇一眼,自然看出儿媳妇是已经同意了,就又看向七夕道:“你们姐妹处得好,要让她俩去家里玩儿,姥还能不让是咋地?”
说起来刚才一听到七夕说想让俩孩子这阵子就跟去县里玩儿的时候,汤氏不但不惊讶,反而还是挺高兴的,像是李远汤氏这样的才是最为寻常的老人家。对下头儿孙永远都是一副慈爱的心思,期盼看到所有的儿孙都是亲近的。
所以听见说几个孩子感情好像要一起玩儿,汤氏是乐得瞧见这样,当真说起来是没有拒绝的理由的。
先前所有的一些本来或许会有的顾虑也全都让七夕给说完了,而且云朵有一句话给说对了。因为这事儿是七夕来提的,所以连带着原本汤氏或者王氏还应该问一问到底是不是跟着大人一起回去啥的,就连这些他们都没有问,仿佛有七夕跟着一起就真的不用担心了。
只不过她们没有说出来罢了,所以七夕要是知道这一点的话,可真的是要感谢一下自个儿一向做事儿还算是让人放心的。不然也不会让长辈这样信任了。
自然这会儿七夕不知道这些,她只是听见了想要听的结果,因而乐得追问道:“姥同意了?”
说着又去看了她大舅母一眼,就跟刚才怕听错了一样,虽说过来之前其实还算是有信心的。因为想不到这事儿有啥要拒绝的理由,可真的没想到几人听她说完之后连问都没多问,就这么直接就同意了。
“姥答应了。”汤氏伸手拍了外孙女一下,笑着道,“这两天你们就好好在家待着,等你们走的时候,就让你大舅母她们给收拾收拾东西啥的,就跟你们一起去。”
“太好了。我待会儿就告诉文敏姐文兰姐去。”七夕乐滋滋道。
至于说没有在场的李泰和和姜氏,这个七夕就更不担心了,她二舅二舅母的性子一向都好。对待孩子也比寻常人更为没那么多的规矩,李家镇上的铺子也不需要李文兰帮着干活儿啥的,自然有小伙计忙活,所以想来一定也是会答应的。
见李远汤氏都点了头,李泰平王氏自然没有不乐意的,并且也完全没有说什么孩子去了不知道会不会打扰带来麻烦啥的。事实上家里儿子在县里也是多让小姑子一家照顾着,要真说麻烦她们的话。早就开始麻烦了,只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所以才会不去计较那么多罢了。
而起如今小姑子家日子过得好,愿意照拂自个儿亲戚家,愿意让侄女去县里住着玩着,也是亲人之间很正常的来往,像是李泰平王氏这样厚道淳朴的人,反倒是更不会去计较在意这些,他们心里这只是自家人之间的事儿。
所以果然像是七夕云朵所想的,王氏她们只有觉得高兴的,而没有觉得不想让她们去的,几个人睡前在那屋说了半天的事儿,七夕过来简直就是三言两语就得到了好结果了。
不过七夕其实也明白,认真说来,虽然几个大人没有解释这么痛快答应的原因,但其实内心深处的想法跟七夕猜得得都差不多,自然是因为长辈疼孩子的原因了。
说起来李家是真正心疼孩子的人家,是以很多事儿都是从替孩子考虑的角度出发,也因而七夕前头所想其实正是跟她们一样的心思了。
就是趁着孩子们年纪还不大,还没有到需要为了考虑亲事而诸多顾忌的时候,闺女在家的时候才是日子过得最自在的时候,以后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了,就有太多要牵绊的事儿了,现在不叫她们好好玩儿还要等到啥时候去了?
其实原本来的时候就是打算要提及了说年后去县里过十五的事儿,七夕云朵都打算要舌灿莲花,先是让李文敏李文兰心动不已,纷纷表示就算家人里不同意也要努力说到让他们同意为止,然后再让大人也都同意了。
结果说动了让李文敏李文兰这次就跟着去县里完全不费吹灰之力,随后大人们答应更是不费事儿了,其一自然是以往也没带孩子去县里玩儿过,其二如今家里也没啥事儿,让孩子跟着去瞅瞅也好,还有一点就是,三房这次回去赶在年前酒楼必须要开张,孩子们都是能干的,去了咋说也能帮上些忙的。
没想到这事儿会被答应得这么痛快,七夕心里头格外高兴,简直想要现在就跑过去把几个姐妹给叫醒告知她们了,好在还是忍住了,于是就仍是乖巧地坐在那里。
刚才跑过来也就是为了要问这事儿的,既然得到答案了自然也就没有旁的疑问了,就坐着听大人们说话。
这才知道在她过来之前,其实大人们在说的是关于沈云仙的亲事,毕竟若不是有这次的亲事,张氏也不用那么急着回来,沈承厚李氏也就不用送回来,那七夕他们要跟姥家的人见面,大概就得等到酒楼开张,或者说是年后正月十五的时候了。
而这会儿说起沈云仙的亲事,按理说李家跟沈家是亲家,这样的关系其实不管是哪家有个啥大事儿的,都是应该过去帮衬着的。
当然这是说亲家之间走动多且感情好的,但显然这种情况并不适用于如今的李家跟沈家之间,唯一的姻亲关系是建立在沈家的沈承厚和李家的李氏之间的,可看看沈家是如何对待李家的闺女和女婿的。
过去那么些年一直都亏待着,即便是保持着极少的往来,那也是因为李家做人厚道不与之计较,否则就冲着沈家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恐怕早就翻脸了。
而后头分家的事儿又闹得那般沸沸扬扬的,加上分家之后的一些矛盾冲突,如今沈家跟李家整个就是个水火不相容,要不是沈承厚李氏是有孝心的,李远汤氏也并非是得理不饶人的,恐怕早就老死不相往来了。
所以就冲着这样的关系,当真是不能用一般的规矩来要求了,真要说人家有个喜事儿他们全都拿着贺礼乐颠颠去了,那才叫人不能理解呢。
那原先及现在老沈头的苛待和不公平又算什么,看老沈头的举动,人家也本来就没有在意这门姻亲,又何至于那般,没有说这么上赶着去讨好的,更何况说不得去了之后也不会招人待见的,那才叫自个儿找不自在呢。
所以在连张喜帖都没有特意给李远汤氏送来的时候,作为跟老沈头同样辈分的人,李远和汤氏自然不可能说去给随礼啥的,那也太自掉身价了。
但虽说这次李远和汤氏都没去,到底是厚道人家,老人不去就算了,孩子咋说都要过去送个礼,不看老沈头那行事差劲儿的,也要看在张氏的面子上,毕竟这是个待孩子们好的。
是以镇上去娘家办事儿的李泰和姜氏夫妇俩,应该今儿个就会回去镇上,明儿个得去坐席的。
这个倒是七夕刚刚听了之后才知道的,原本她以为姥家是谁都不会去的呢,没成想还是让而就喝二舅母去了,不过她也没有说啥了,因为知道姥家人一直都是这样性子好的,换成她必然不会去的,不过连她爹娘都留在那儿帮忙了,她也就不说啥了。
因为说的是亲事,听过这个之后七夕就又想起李文敏的亲事了,先头她就想问问了,但也没有直接说,而是先提起她大姐的亲事。
关于云容的定亲,其实当时张氏是有些对三房的愧疚心理在,所以才会那时候就过去一趟的,而李家没去,则是想着正式定亲的时候一定要去的,通常一般人家也都是这样的。
这会儿又提起来,自然而然就也提到了李文敏了,李文敏也差不多到了要说亲事的年纪了,而且因为她是李家的长孙女,更是第一个议亲的,全家都很是在意。(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五章 近一些好
其实李文彦李文赋年纪都比李文敏大,不过因为他俩还在县里头念书,所以根本就不着急,因为不管他俩以后到底能不能念出来,只要曾经念过书,那就会让旁人高看一眼。
假使日后不念书了回家了,也不必担心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李家的孩子着实不是那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念书归念书,下地干活儿也都是一把好手。
更何况李家家底不薄,怎么瞧都是个合适的人家,所以就算等着念书看看能不能有个出息之后再来寻亲事也不急。
其实像是蒋家父母那般急着给儿子寻亲事的还真是少,毕竟蒋家就连在县里也都是数得上的,蒋煜本人更是拿得出手,多少家里有闺女的都盯着的,偏就蒋家父母说什么都要先把亲事给定下来,也着实是少见的了。
可李家也多少年没有办过喜事儿了,就算跟云容一样不会马上就嫁出去,但这眼巴前唯一一个可以张罗的女孩的亲事,自然全家所有人眼睛都盯着呢。
“咱们家文敏啊,也不求嫁个啥多有钱的人家,就想找一户本分人家,日子过得不差,关键家风得好,人也得好,对咱文敏好,剩下我真不求啥了……”说起孙女的亲事,汤氏笑着道。
李泰平王氏闻言也都跟着点头,显然一家人就这个问题早就商量过了,七夕听了就在一旁跟着笑,所以她才总是觉得外祖家让人觉得温暖呢,很多事儿都能体现出来,就像是这李文敏的亲事一般。只看她们寻亲家的条件,就知道她们真正在意的是啥。
所以说像是李文敏李文兰这样的闺女,生在这样的家里是十足的幸运,虽然不比那些个高门大户一样自小可以锦衣华服出入仆从如云,可得到的爱却是不比任何人少。且因为少了那些个勾心斗角阴谋陷害,她们的幸福才更为纯粹。
“咱文敏性子好,又勤快,咱不愁,好好看看,啥都不急。”李远手里捏着烟袋锅子。听着家人说话,也笑着开口道。
七夕注意到她姥爷有一点,就是鲜少在一家人都在的时候抽烟袋,说实话自打到了这儿之后,就真的没见过有人会特意在意这个。尤其是像她姥爷一样年纪的人,在家里一般都是说一不二的,自然都是小辈顺着老人,哪有说老人还会非得去在意旁人的。
她其实不知道是家里人谁闻不了那烟袋的味道,还是说姥爷年纪大了抽多了烟袋会咳嗽,总之她常见到的是姥爷捏着烟袋,却是鲜少会点起来,至多跟同样的老人聚在一起说话的时候才会抽一袋。
不过听到她姥爷这样说。七夕又忍不住笑了,这也是李家人跟沈家人的不同,光是听李远的话就能听出来。他对自个儿的孙女是打从心里头疼爱的,他觉得自家孩子是个好的,自然会多为她考虑。
不像是老沈头,怕整个老沈家除了沈敬博他放在心上,且那还是因为那是沈家的长孙,对老沈头来说是最可以光宗耀祖的一个。余下别说孙女了,就是几个跟沈敬博一样都在念书且念书还不错的孙子。他都一样不会放在心上,还真就跟中了邪一样。就把全副心思放在了沈敬博身上。
真不是七夕跟他有天大的矛盾所以说话难听,她觉得她算是个说实话的人,所以对于沈敬博光宗耀祖这件事儿,她要发自肺腑地说一句,除非天上掉馅饼,而且还得掉很多,多到是个人头上就能砸一块儿,否则七夕真想跟老沈头说一声,你还是死了那条心吧。
“爹娘说得是,咱不急,慢慢看着……”王氏跟着点头,知道公婆是打从心里头疼孩子们,她自然是啥啥都信服的,又道,“上回不是有人来问娘了吗,我估么着,往后来问的不会少。”
一家有女百家求,尤其像是李家闺女这种样样都挺出挑的,自然早早就会有人注意到了,这十里八村的有个啥事儿都瞒不住人,更何况是那么大个闺女了,有那想要找个好媳妇的人家,自个儿早就开始打听不说,媒婆更是早早就盯上了。
换了旁人,假使事实就是如此,怕也不会这么直接说出来,尽管心里头得意极了,嘴上也得谦虚谦虚不是?毕竟有些事儿自个儿知道也就是了,纵然那就是事实,可要真是非得说出来了,没准儿就会让人在背后说三道四的,这样的事儿也不是没有的。
可偏偏王氏这样的老实人,她就不来那一套,有啥就说啥,反倒是叫人不会觉得她实在炫耀,再说这都是家里人,也没啥需要拐弯抹角的,她还真的就是心里头是咋想的就咋说的了。
汤氏听了就笑容满面,不住点头道:“可不是,我都没想到这么早就有人来问了,还真是,咱文敏这可真是不愁了……”
语气里头满满的都是骄傲,吾家有女初长成,这种旁人都瞧着自家孩子好想要求娶的,咋可能不觉得骄傲呢?对于长辈们来说,再没有啥比旁人觉得自家孩子好更觉得骄傲的了,比说别的都更高兴。
七夕也能感受到几个大人心里头的高兴,听了半天,旁的倒是不想问,只是对一个问题好奇,就插嘴道:“姥,大舅母,你们想让文敏姐嫁得离家近一些吗?”
其实与其说是问关于李文敏的,倒不如说是想起大姐云容的了,在云容的亲事上头,七夕此前的态度一直都是不着急,家里如今啥啥都没有定下来呢,若是以后生意做好了,谁知道会不会搬去县里呢?毕竟当初也从村里一步步到了镇上如今又到了县里了不是吗?
只是蒋家确实是一门挺不错的亲事,七夕家也不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她们跟李家一样,都是想给亲近的人找一门最适合的亲事,也看到了蒋煜的心思,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云容自个儿也乐意,所以前前后后查探一番,也就定下来了。
不过虽然目前看来这亲事不错,当然也希望一直都好下去,但七夕有时候还是会想到,若是将来因为哥哥们念书或者家里生意做大了搬到了府城去,大姐到时候已经嫁到了蒋家而留在县里可怎么办,那岂不是见一面儿都要很不容易了?
所以这功夫她大姐根本连正式定亲都还没有呢,七夕就已经开始往后琢磨了,希望她大姐夫可以念书念好了,当然不是说非得要求过高希望他出人头地啥的,只要她大姐日子过得顺心,平平常常就够了,她就是希望若是去往后去府城的话,一家人还在一起。
当然她也知道自个儿是因为太过看重感情,所以总是舍不得一家人分开了,其实孩子长大了,要娶妻嫁人,要念书走出去,哪一样都有可能让家里人分开来,再不复以前那般全都在一起,不见敬文敬晟来县里念书之后也不能每日回家了吗?
可她就是不愿离得太远,纵然知道比如像是大姐成了亲之后不能每日回娘家,但也希望就在住在不远的地方,若是有个什么事儿的话,也能随时都知道,随时相互照应着。
所以她才想要问问她姥和大舅母的意思,其实不问也已经大概能够猜到答案了,想要一家人在一起的念头都是一样的,毕竟至亲之人,谁会想要分开得太远呢,离得近了才会可以常常走动,远了就是有个啥事儿都不知道消息。
当然若是为了孩子好,像是七夕家里一样遇到一门好亲事,或者也就计较不了那么多了,很多事儿总是难两全的,这样的情况下就只好是选择更为看重的了。
果然,就见汤氏和王氏两人笑了一下,随后汤氏道:“指定不想你姐嫁得太远了,住得近了相互也能有个照应,姑娘家家的,这要是独个儿嫁远了,家里头也不放心不是?咋,你想让你姐嫁哪儿去?”
汤氏之所以会问七夕,是因为知道这个外孙女别看年纪不大,可却是啥都懂的,当初沈惠君的亲事啥的,她也不是不知道几个外孙外孙女跟着在里头搀和啥了,这孩子就没有啥不懂的,是以听见七夕这么问,以为是念着想要她表姐往镇里县里嫁啥的。
七夕听了就摇头笑了,道:“嫁得近了好,不管咋说,离得家里头近一些,可能找到的的人家更知根知底一些,毕竟这十里八村的一打听,还真就没啥事儿能瞒得住的,好不好的问一问就知道了。再说嫁得近了,以后要是想家人了,就是回头瞅瞅都方便,那厢说嫁得远了,就是回来一趟都得琢磨顾忌挺多的。”
见她说完话几个长辈都跟着点头,七夕就知道她先前的猜测都是正确的了,说着又扭头去看她大舅母,笑道:“不过大舅母要是想让我文敏姐嫁去县里啥的,那就跟我说,我们保管尽力给我姐找户好人家。”(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片心意
一边说着一边做出一副打包票的样子来,那信誓旦旦的表情逗笑了屋里一众人等,王氏乐不可支道:“好好好,咱要是想让你姐嫁去县里享福啥的,就找你们给寻人家。”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七夕又点头应道,答得痛快极了。
其实知道大舅母是在说笑的,只听她姥先前的话就知道,李家人还是希望李文敏能嫁得离家近一些的,毕竟不管是出于家人的关心还是说就李文敏本人来说,这样应该都是比较合适的。
李文敏性子比较沉稳内敛,并非是那种性子跳脱外向的,比如说像是云朵这样的性子,当然七夕是希望家里人都在很近的,但假如说有一日云朵嫁得离家远了,七夕相信就依着她二姐的性子,到了哪里也不会叫自个儿吃亏的,并且看着她二姐如今越来越懂事了,比从前鲁莽也少了不少,这样一来更是让人放心,以后除开不用担心她会被人欺负,说不得还要担心若是惹了她了,她会回报太狠呢。
而李文敏却是个十足十的老实人,甚至都不如云容那般平日里温柔,但若是真遇到了什么事儿了,绝对不是个好欺负的,可能是不总见面的原因,总之到现在七夕都还没有见过李文敏有过不好的情绪表露出来,一直是个温柔可人的姐姐,所以也会因为是一家人的缘故多想一些,这一想就难免会觉得她太过老实了。
所以若果真是个老实性子的话,还是离家近一些的好,不然哪怕是嫁了个好人家,人这一辈子总是难免遇到些不如意的事儿。若是自个儿不是那厉害的,遇事岂不是要叫人欺负了去了?所以到时候有娘家人离得近那也是依靠不是?
不过七夕刚才这样答应也是发自内心的,假使说这附近找不到可心的人家,而县里又有合适的亲事的话,那她一定会好好帮着瞅瞅的。还真就没啥不可能的,沈敬博也就是寻常农家出身,不也娶了县里头勉强算是官家小姐的吗?
就算是嫁到了镇上县里啥的也都不怕,镇上不是有二舅家在吗,再说她家铺子也在,镇上也有相识的人家。只要拜托一下,咋还不能照顾到她表姐呢,当然不是说以恶意揣度人,只是是假如有一天真的遇上了那等仗势欺人的,看着李文敏身后的亲戚也不敢欺负了。
不过想到刚才那个对比。哎呦拿这个来说可不咋好,七夕连忙在心里头给了自个儿两下,咋能把李文敏的亲事跟沈敬博杜锦绣给扯到一起,那俩人可不是一般人,人家那是真正的相配,她文敏姐还是找个踏踏实实的人家好了,可比不了那么好高骛远的。
“啥包在你身上?啥事儿说得这么保准儿啊?”七夕刚说完,就听见有人跟着插话。她都不用扭头就听出来了,自然是她二姐云朵的声音,听起来就格外有精神。看来刚才是睡好了。
屋里几人也都跟着转头看过去,见当先开门进来的就是云朵,完全是一副自家人的样子,把李文敏李文兰蒋朝都给落在后头,她自个儿就先推门进来了。
剩下几个人这才规规矩矩依着顺序进来,几个长得秀秀气气的闺女。这么一起走进来看着还真是叫人觉得高兴。
而云朵一进来正好听见七夕那话,对这语气太熟悉了。因为在家里的时候要是有个啥事儿的时候她也老这样说,所以一听见就赶紧插话了。
这么看来七夕还真是算是精力旺盛的了。虽说她寻常看起来话没有蒋朝云朵她们多,可瞅着一路过来之后全都没闲着,她却是睡了一小会儿之后就起来了,而云朵因为没跟过来,在七夕出门之后又躺下去,屋里头太过暖和被窝太过舒适,她竟然又睡着了。
一直到李文敏先醒了有了动静,剩下几个才相继都醒过来,等看见七夕没在屋里的时候,都觉得有些奇怪,云朵这才迷糊着说七夕早就醒了去了上房了,几个人就也都跟着起来过来了。
期间李文兰还模模糊糊说着她咋睡得这么沉,以往她可是有动静就会醒过来的,结果一铺炕上睡着,七夕都起来穿衣出去了,她却是啥都没听着一直睡到了现在,这可真是稀奇了。
云朵听了就笑道:“那得看看是谁,这可是夕儿啊,她那动静小是出名的,往前我们都没留意过,后来瞅见了,现在全都跟她学着,就算一个屋住着,有起来的也指定吵不着剩下的,除非你是自个儿醒了的。”
蒋朝听了也笑,跟着说道:“我也想到了,此前我在家的时候,午间歇着有小丫头在外头开一下门,动静根本不大,我都能听着醒了,可打从我常跟大家一起住,如今倒是越发习惯了,不过想想还是刚才说的,夕儿动静可轻了,看着她是起来穿衣的,却是根本听不着动静的。”
李文敏李文兰听了就都笑了,因为跟云朵她们住在一起的时候少,自然这些不是特别了解,不过听了就觉得挺有意思,李文兰就笑着道:“那可好,咱们也得都跟夕儿学学,这能不吵着旁人最好不吵着,要不醒了可就难睡着了……”
原本这就是个好习惯,不管是谁听着了,哪怕是从前根本没有留意过的,这会儿听见了也指定会赞同的,毕竟这算是将心比心,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事儿了。
李文敏也点头表示赞同,不过马上又道:“倒是这次咱们睡得久了些,我可没想到一觉睡到这时辰了……”
确实是久了些,也是屋子里太安静了,有暖和,只有外头偶尔吹过的风声,反倒更添了几分静谧,这样的时候咋能让人不想睡觉呢,是以自然是睡得格外香甜了。
“快走快走,咱也去上房,都不知道她们在干啥呢,夕儿这光顾着去唠嗑了,也不说回来叫咱们一声。”云朵就小小抱怨了一句,随后当先收拾妥当准备出门了。
说话的功夫其实都在动作着,是以这会儿云朵头一个收拾完,剩下也都差不多了,便都起身跟着鱼贯而出了。
这头七夕跟几个长辈唠嗑也听着迷,她是真的没想起来东厢房还睡着好几个姐妹呢,只是听着长辈们说得有意思,又正好是她感兴趣想要听的,所以等门口再传来动静看见云朵她们进来的时候,才发现已经过去挺久了。
“睡醒了啊?快进来坐,刚睡醒出屋儿可别着凉了……”王氏看见几个闺女进来,连忙招呼道。
瞅着几个闺女就是刚睡醒的样子,这两天天已经是越发凉了,屋里屋外走一遭都是一身寒气了,尤其是刚从热乎乎的被窝里起来,可是最容易着凉的了,是以王氏就马上担心地催促道。
怕她大舅母起来招呼啥,七夕连忙主动站起身来过去拉着蒋朝过来坐,余下人就不用她管了,之所以特别对待蒋朝,是因为纵然蒋朝性子不是怕生的,到底也是第一天过来,她还是要照顾些的。
李文敏进门就主动过去拿茶杯给倒茶水,乡下人家自己家人一起的时候,哪会像是这样还用茶壶茶杯的,当然也喝茶水,不过不会那么讲究罢了,自家人随意就好。
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外头冰天雪地的,屋里头烧得热乎,炕头更是发烫,再有点儿热茶水啥的,坐着唠唠嗑成了很好打发时间的方式。
而李家从前也有茶杯,自然是李泰和姜氏夫妇俩带回来的,毕竟他们在镇上生活了那么多年,吃的用的啥都习惯往家里拿,连带着李家的过日子习惯也跟着改了不少。
当然如今用的这个已经不是当时那些了,自打七夕家啥啥都往这里送开始,家里已经换了好些东西了,且每次叫李家人啥都说不了的是,这些一般都是沈承厚让给送来的。
要说是闺女让给娘家送的,那他们指定得说两声,哪有嫁出去的闺女还啥啥都往娘家拿的,往前闺女家日子过得不好的时候他们没惦记过,如今过好了他们也依旧不会去多想,当然要他们给闺女女婿他们是愿意的。
可偏偏这些都是女婿让送来的,纵然明知道是一家子的心意,但就是借着女婿的名义,这让他们如何拒绝,这是女婿的一片孝心,也看出来女婿对闺女的看重,所以他们能说啥,难不成要说快别送了,有啥东西自个儿留着吧,家里也不缺这些东西?
当然不缺这些,李家日子一向过得不错,可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不在东西值多少钱,关键是孩子有啥都想着老人,孩子们这都是一片孝心,光是冲着这点就没法拒绝。
好在三房如今也不差这些了,不像是当初就是起个房子也要仔细盘算着手里头那几个银子,既要有个栖身之地,还得想着要打算营生,毕竟日子要过下去,还想要孩子们重新去念书啥的,不能不多想。(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八章 不遗余力
这会儿姐俩想要说出来,是想着正好王氏刚才语气里充满惋惜,既然觉得全家聚在一起的时辰短,七夕家有县里的酒楼生意要顾着,尤其算着年后也还没开张多久,自然不能长久离开人。
而李家这头大正月里除了在家过年走走亲戚啥的,还真是没有啥大事儿要忙的,反正都是要团聚的,都去到县里也是一样的啊,正好几个念书的孩子也都在,那才真的是叫人都齐了呢。
其实七夕心里头还真没觉得这个有什么难的,想过姥她们有可能会犹豫的原因,大概就是这么多年都没有说正月里离开家全家都去别处过十五,毕竟要是说去的话,那指定就是都去了,本来就没有几个人,这要是把谁给扔在家里了,那得多孤单啊。
所以到时候请邻居帮着照看家就是了,要去就全都去一起热闹热闹,至于说跟往年不一样啥的,那又有啥的,谁家不是在改变的呢,要这么说的话,那她家当初还不能非得要求分家分出来单过了呢。
这又不是啥不好的事儿,可以去县里头瞅瞅不一样的地方,看看县里头花灯节的热闹啥的,原本就是挺好的事儿,哪就至于说不适应了。
要说她姥和姥爷如果是原本就爱清净怕吵闹的也就算了,可他们分明就是希望儿孙们都陪在身边的,没见家里头冷冷清清的他们会觉得不得劲儿了吗。
到了县里头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先不说人多不多了,要是怕冷清的时候,只要去前头转一圈就啥都没了。虽说家里酒楼现在还没有开张,但是七夕总觉得生意不会太差的,自来吃喝都是头等大事儿,她对自个儿的厨艺有信心,自然就对酒楼的生意有信心了。
当然也别怕吵了。虽说她家前头就是酒楼,可像是那样前头门面后头住家的宅子,早就考虑周全了,是以只要门一关,不管前头再多客人吃饭喝酒啥的,也绝对不会影响到后头住家休息啥的。反倒是想要热闹的时候随时都可以去前头帮忙了。
吃住又不是问题,自家有宅子在,就算去得人多,正房东西厢房分一分,也全都够住了。原本几个孩子就总是习惯住在一起的,东厢房女孩子们咋都住下了,西厢房不动还是给家里的男孩子们住,沈家李家孩子都算上也都够住。
剩下大人们就都住在上房,其实上房才是最为宽敞的,屋子那么多间,分给几对夫妻去住完全住得开,往前也都是空着的比较多。更别提前头还能住人啥的。
七夕家里原本就不少人,算上林启年几个还有她小姑小叔她们,就是人多热闹着住一起才好呢。这些人都是相处极好的,过年的时候一大家子全都聚在一起,干啥都是有滋有味儿的。
李远汤氏几个听了就都笑了,自然清楚孩子们的心思,其实果然叫七夕给猜着了,原先她们有的一点儿小犹豫也不过就是因为人都去了家里没有人照看。不过因为这事儿提了挺久了,自然就在心里头记住了。越想越是觉得可行,毕竟一家人团聚的吸引比啥都要大。
至于说先前的一点儿小顾虑。那也是很容易解决的,因为她们又不做生意,没有说非得把人留着要照看的,也不像是七夕家村口的宅子那样,还有个暖房离不开人照顾着,冬天农活啥的不用惦记,真就可以门一锁让邻居时不时帮着烧烧炕啥的就可以去县里了。
所以这事儿也在几人心里头琢磨挺久了,不然这要是搁在一开始的时候,怕就是汤氏也会先想着要拒绝的,毕竟一开始这事儿她们都是没有想过的,但现在就不同了。
不过其实还真是没有说想到去了会给闺女女婿家添麻烦啥的,她们对自个儿闺女女婿外孙外孙女的性子还是了解的,这样想要她们过去自然就是真心的,再说也知道她们要开酒楼的,知道她们住了去住在后院,在县里过十五的时候,就算帮不上旁的忙,要是生意忙了去后厨帮着洗菜收拾洗碗筷啥的还是行的。
云朵七夕可不知道她姥她们是心里头这样想的,不然指定哭笑不得,这还真是老人心里惦记孩子们,孩子明明是想要接她们去县里好好过十五,指望她们高高兴兴地出去看花灯买买东西啥的,可老人却是想着一不能给孩子添麻烦,二最好是能帮上孩子忙,这样才会没有顾虑地说去县里瞅瞅啥的。
既然看出来她们态度并非是拒绝了,云朵这样善于察言观色的自然头一个就知道该咋做了,连忙笑嘻嘻地开始说
同时七夕也悄悄挨着李文敏李文兰说了她一过来就先问明白的事儿,听说家里人已经答应她们这次就跟着先去县里玩儿,俩闺女都挺高兴,连忙去帮着云朵一起说,光是她们去了自然不行,还得说一家人都一起才有意思。
想到可以去县里好好玩儿,过了年还能一起过十五看花灯啥的,到底是年纪不大的姑娘家,
说起这些真是没有谁比蒋朝更熟悉了,别看是个大小姐,可就蒋朝这样的性子,还能指望她那么热闹的日子在家里老老实实待着吗,自然是想都不要想了,是以这说到她最熟悉的部分,蒋朝连忙凑过去跟着说起来。
其实往前的花灯节蒋朝没有一次落下的,只是除开跟家里人之外,还有跟县里一些人家的小姐一起的,自然也有玩儿得来的,只是怎么说,到底是因为出身和性子缘故,总之蒋朝觉得跟那些人相处的时候,跟她与七夕天慈等人相处是完全不同的。
就是跟那些人一起也可以很热闹地看花灯,还会找了好的茶楼酒楼好的包厢可以坐在那里安安稳稳地看,但总归是少了些什么。
而虽然还没有跟七夕天慈她们一起看过,但可以想见必然是极为热闹的,只因都不是那顾忌太多的,相处起来极为自在,这样才是过节和玩耍该有的情形了。
而蒋朝这么积极,一方面是说到了她了解的东西,作为自小在县里长大的,这时候自然是要多说一些了,另外就是因为沈家到时候不管怎么热闹,必然是少不了她的。
原本不相识也就罢了,原本没有姻亲关系也就罢了,或者平时她可以去找七夕她们玩儿,到了十五这样的日子还是得听着家里的跟那些个小姐们一起,可如今不同了,她们可说是至亲了,到时候她必然是要跟着一同热闹的。
所以人愈多越多,一大家子所有玩儿得来的小姑娘们全都一起,她现在都可以想到这个年会有多热闹了,所以不论是沈家沈云兰她们去县里还是说如今邀请李文敏李文兰去,她都是头一个赞同的。
当然这话她不敢在赵天慈面前说,不只是她不敢,七夕云朵哪一个也都不敢,因为都知道若是没有特别的原因的话,赵天慈是要跟赵天宝一起回镇上陪着祖父祖母一起的。
到时候几个玩儿得好的全都在县里头热热闹闹团聚在一起,就唯独赵天慈一个人在镇上,就算是跟家里人在一起,想必她也一定是心有不甘的。
这个年纪的孩子,赵天慈自然是孝顺的,不然也不会什么时候都记挂着祖父祖母,这次回来也是没有跟着来玩儿,而是在家里陪着老人的,可到底也希望可以跟知己们在一起才是,尤其几人性子这般合得来。
所以赵天慈如今格外想要她祖父祖母也来县里头过年,原本赵家在县里头就有宅子啊,不比镇上的祖宅差,也同样的祖父祖母还有她和她哥,在镇里和县里不也都一样吗?
不过对赵天慈来说就绝对是不同的了,若是她留在镇上的话,
因为还不确定她这头是怎么个情况,自然就存在着她还要留在镇上的可能,所以七夕她们全都特别乖巧地不在她面前描绘正月十五的热闹等等,就怕说多了万一她真没法子来县里一起过十五,那说不得就会引起她的“嫉妒”,到时候她一定会收拾几个人的。
所以关于县里过十五的热闹,蒋朝这个见过无数次的过来人,也就只能是在眼前这些人面前描述一番了,还可以吸引得众人更为向往,只看李文敏李文兰亮晶晶的眼睛就知道了,连云朵这个先前想要说服旁人的,如今都不说话了只顾听着,毕竟她也好奇啊。
七夕也一样,自打蒋朝开始说了之后就没有插嘴,因为这事儿显然就是蒋朝比她要了解得更多,且听着她说得也是极为吸引人的,其实从她过来开始,真的插嘴说她意见的就很少,当然很多事儿她都是想问一问的,但她一个小辈,尤其在啥都不了解的时候,自然不会随便说话,老实在一旁听着就是了,不管是家里人的什么事儿,若是日后有需要她的时候,自然会不遗余力的就是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