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能够争取的人才(2)
“陛下,尚书令已经到了外边了。”
陈广再次入大殿禀报,让刘协,刘冯这对父子把注意力从这家事上边,又挪到了当前大事上边。
父子而对视了一眼,刘协重新坐好,而刘冯则也正正经经的坐在了刘协的旁边。
“宣。”坐好后,刘协才抬手说道。
“诺。”陈广应诺了一声,走了出去。
片刻后,荀彧走了进来。
“拜见陛下,太子殿下。”进入大殿后,荀彧就很恭敬有礼的对刘协父子一拜,道。从这一拜上边,就多少能看出荀彧的立场,他确实是对汉室还存了几分希望的。
“尚书令请起。”
刘协点头说道。
“不知尚书令入宫求见,有何要事?”随即,刘协又开口说道。声音清远,似从远处传来。兼有威仪。
不得不说,刘协作为一个皇帝,是非常有仪态的。
见到刘协身怀这等君临天下的气概,本身又是比较聪慧,乃是中上之资。荀彧的心中,就说不出的感觉。
又更不忍心,过分逼迫刘协废掉刘冯了。
但是随即荀彧一想,这件事情冲击力太大了,而且曹操都开口了。刘冯保不住也就罢了,若是闹个不好,连天子都保不住啊。
荀彧的心中对汉室还存在几分幻想,知道刘协还在,汉室还是有几分希望的。但若是这个时候,天子被废掉,另立他人。
汉室就真的完了。
因此,咬了咬牙,荀彧说道:“敢问陛下,对于今日宫内发生之事,如何处置?”
来了。
刘协,刘冯的心中一震,同时暗道。
“不过是太子刺死了人,有什么好处置的?”刘协面泛轻松,笑着说道。
“这。”荀彧几乎一口气堵在了心中,不过是太子刺死了人,有什么好处置的。这是多么,多么直白的回答啊。
不过还不够简单,再简单点说就是太子闯祸了,老子保了。
荀彧一心想要保全刘协的地位,却得到这样一番回答,当真是一口气出不来。
看着荀彧的表情,刘冯心中暗自道了一声抱歉了。虽然说荀彧的人品可靠。但目前毕竟是曹操一边的人。
代表曹操来废掉他,也只气气这位老臣了。等来日,若是有机会能够脱离曹氏的魔掌,就亲自登门谢罪。
若是他这个太子被废掉,或者被毒杀了。那就什么都不用解释了。
“太子刺死太子少傅,简直闻所未闻。敢问陛下,若是天下人知道了,如何还能尊崇汉室?”荀彧一阵激动后,勉强恢复了平稳的心情,对着刘协说道。
已经不再是缓缓劝说了,有死谏的气势。
“尚书令以为呢?”刘协的目光一下子冷了下来,冷声说道。
“太子德行不足,当让贤。”荀彧一字一句,对着刘协说道。说完后,荀彧立刻底下了头,他不希望天子认为他是咄咄逼人。
“哼。尚书令恐怕是孤陋寡闻了。没错,太子刺死太子少傅,确实是闻所未闻。但是孤与尚书令大人说一说闻过的事情。”刘冯在旁边冷哼了一声,说道。
“请太子赐教。”
荀彧对于刘冯没有什么好感,闻言举拳沉声道。
第二十四章 力压荀彧(1)
第二十四章力压荀彧
“太子者,乃大汉储君也。向来威尊无上,谁敢冒犯,就是死罪。太子少傅陈锋,为人阴险狡诈,不敬孤这个太子,杀之,乃理所当然。”刘冯冷冷一笑,随即,又说道:“尚书令且不闻孝景皇帝在做太子的时候,也因为吴王太子不恭,而杀之的事情吗?”
“孤与那时候的孝景皇帝一样乃是太子,况且吴王太子乃刘氏宗族,贵重一时。太子少傅不过外臣,此人对孤不敬,孤杀之又有何不可?”刘冯说的掷地有声,并且咄咄逼人。
八岁,却双目泛冷,面上泛煞,煞气很重。
刘冯说的事实,这件事情确实发生了。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在做太子的时候,设计杀死了吴王的太子。
汉文帝没有因此降下罪责,国人也不因为太子杀人,而觉得太子有罪。
“这。”饶是荀彧见惯了大世面,也被眼前这个太子震惊的不行。刘冯的言语算是犀利的了,并且举了例子,太子杀人,不算罪过。
只要太子少傅真的不敬,杀之,无罪。
但是这不是让荀彧震惊的原因,他震惊于刘冯能说出这样一番调理分明的话,而且那样的态度。
太子者,大汉储君也。
太子贤明,则大汉国祚必将延续下一代。如今看刘冯的言语,表情,都能发现刘冯是一个咄咄逼人,并且野心十足的人。
自比孝景皇帝,孝景皇帝是什么人,文景之治的缔造者之一。在位的时候,扫平七国,威荡四海。
为少有的明君。
刘冯自比孝景皇帝,不是野心十足是什么?
最主要的,刘冯才八岁。八岁是什么概念,即使这个时代的人早熟,一般都的十三十四都能嫁娶了,但是八岁仍然算作是孩童,稚子。
一个稚子能够说出这番话,当真是天赋异禀。
原以为太子不过是一个被皇后骄纵了的竖子,没想到转眼变成了这等人物。种种结合在一起,荀彧的心中又如何不震惊?
其实,刘冯这么做是有目的的。他通过历史结局的判断,断定荀彧为汉室能够争取的对象。于是他对荀彧露出了心中的野心。
并且展现出了超人一等的智慧。除开刘协,伏皇后以外,可以说荀彧是第一个见到刘冯这幅摸样的男人。
这个男人,太重要了。社稷之重臣,若是想要平定天下,无此人不行。
现在刘冯就要赌,赌史书上写的是真的。荀彧是一个还对汉室仍然有几分幻想的人,为今后的一系列摆脱计划做准备。
这一刻,刘冯可以说是一个赌徒。不过,刘冯赌博不是单单靠运气的人。
“莫非尚书令以为,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兼并,汉室已经风雨飘摇,太子连诛杀一个对自己不敬的人,都要被治罪?”刘协在旁咄咄逼人的问道。
因为刘冯还没盟友,只要刘协力挺他,摆出一副若是废掉太子,他就与曹操作对的架势。荀彧就会败退。
第二十四章 力压荀彧(2)
袁绍未除,曹操不过二流。刘冯一切的行动,都是建立在这个借力打力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来,荀彧的心中已经泛起了更加要废掉刘冯的决心了。
因为刘冯表现的太过咄咄逼人,野心十足了。作为大汉储君,将来的天子。可能比他的父亲刘协要更加的精力充沛,更加的能干。
但是现在刘冯生出来的不是时候啊。
旁边还有个曹操啊,一个刘协已经够难搞定了,野心不小。若是再加上这么一个野心十足的儿子,父子两个闹个没完,与曹操起了冲突。
到时候,好不容易平定的天下,恐怕就要分崩离即了。
史书的记载没错,刘冯的猜测也没错。荀彧之所以一方面能够对曹操忠心耿耿,一方面又对汉室存了几分幻想。
可以说是立场并不坚定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相信曹操还能够维持汉室,做一个周公旦,匡扶社稷的名臣。
在内心深处,荀彧确实是一个忠诚于汉室的人物。
但荀彧为什么不反抗呢?这段时间以来,曹操都总揽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了一步步走向权臣之路的态势。
为什么荀彧视而不见?
那是因为他觉得非曹操不能平定天下。所以,荀彧就把一切都赌在了曹操能够做一个忠臣,能够做一个匡扶涉及的忠臣,名臣。
就算这是他的幻想,荀彧也仍然相信。因为若是把权柄交给天子,这天下没准就被更加野心勃勃的袁绍给夺走了。
当年,荀彧就曾经投奔过袁绍。知道曹操还有点尊重汉室的意思,但是袁绍却是个**裸的野心家。
若是袁绍称霸天下,则汉室必亡。曹操还算好一点的了。
非天下又非曹操不能抗衡袁绍。
但是他真的是一个对曹操死心塌地的忠臣吗?显然不是,他的心是向着汉室的。
荀彧见刘冯野心勃勃,就几乎可以预见刘协,刘冯父子在一起,定会山崩地裂。因此,他更加的想要废掉刘冯。
让曹操与刘协维持关系,让汉室暂且稳住,让刘协这个天子暂时稳住。只要刘协还存在,汉室总还是有希望的。
但是当他听到刘协咄咄逼人的话语,看到刘协那坚定且桀骜不驯的眼神的时候。荀彧却无力的发现,他发现的太迟了。
他发现刘冯的野心太迟了。
他太糊涂,看错了刘冯,导致事情太迟了。
这个外表骄纵放任的太子,实际上野心勃勃。才八岁,就已经展露出了自己的牙齿,爪牙,成功的铲除掉了一个太子少傅。
野心勃勃的想要挟持他的父亲与曹操对着干了。
这对父子已经肯定会曹操势同水火,不死不休了。他再多费唇舌,劝解也没什么用。如果强行逆了刘协的意思。
看刘协的态度,没准会当场与曹操决裂。
而后,中原动荡。天子可能被废,曹操的威严会受损。然后河北的袁绍就会乘势而入,天下动荡,甚至易主。
荀彧是一个忠臣,他帮助曹操出谋划策的原因是想要曹操能够匡扶汉室,平定乱世。因此,他最不希望的就是汉室倒塌。
但是这一刻,他却面临这样的压力。天子刘协,太子刘冯咄咄逼人,野心迫人。一个年二十余,精力旺盛,正是血气方刚。
一个年八岁,但却天赋异禀,比之其父更加的咄咄逼人,更加的霸道无比。
设计杀太子少傅,铲除异己。
荀彧还不知道,刘冯铲除的主要目标是夏侯尚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征南大将军。但是刘冯设计杀死太子少傅已经够让人震惊了。
这两个人是那样的锋芒毕露,势要与曹氏战一场。
父子上阵,诛权臣。权臣必定反抗。稍有不慎,汉室将危。
这一刻,强如荀彧仍然冷汗盈盈。
第二十五章 整个许都都目瞪口呆(1)
第二十五章整个许都都目瞪口呆
这一刻,荀彧真的感觉到了一种危机。
但是对于废掉刘冯这件事情,荀彧也不敢再提了。
“请恕臣失言了。”最后,荀彧告罪道。
“尚书令既然知道自己失言了,就退下了。”刘协淡淡的说道,随即,又似乎想起了一件事情,说道:“太子少傅陈锋,此人对太子不敬,该杀。不用为了欲盖什么而抚恤之。以普通的士大夫礼仪下葬吧。”
“诺。”荀彧闻言嘴角抽动了一下,但仍然应诺了一声,转身离去。
荀彧离开后,刘协对着刘冯露出了笑容,说道:“果然很轻松的就搞定了这尚书令。”但是随即,刘协的笑容又是一敛,担忧道:“但是今日你也向荀彧露出了心中的野心,不知道此人会不会告知曹操?”
“只要父皇保儿臣,曹操就不会动儿臣。还是那句话,袁绍未除,汉室还是较稳的。再则,儿臣才八岁,乳臭未干,即使是尚书令忌惮儿臣,告知曹操。曹操顶多重视,不会太过忌惮儿臣的。”刘冯笑着说道。
对于这一点,刘冯是相当有自信的。八岁,往日骄纵的名声,对于他来说都是一种保护外衣。
“嗯。”刘协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现在刘协的心中是非常轻松的,觉得身边有了一个可以完全信任的儿子商量大事,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这会儿,你母后煮的膳食也该差不多了。走,出去用膳去。”随即,刘协笑着说道。
“诺。”刘冯应诺了一声。
随即,刘协,刘冯二人摆驾,一起往椒房殿而去。
对于刘协,刘冯来说,这件事情已经到此为止了。铲除掉了一个太子少傅,干掉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征南大将军夏侯尚,顺便的干掉了一票碍眼的太子舍人。
最主要的是,设计做了这么多事情,他们借助袁绍的力量,仍然安然无恙。实在是可喜可贺的一件事情。
但是,对于许都的很多人来说,却是非常震惊的。
荀彧出宫的消息,瞒不过有心人的耳目。按照道理,荀彧出宫了,应该是马到成功了。随之,天子会下令,废掉太子刘冯。
但是等荀彧出宫了一段时间后,宫内还是没有动静。也就是说,太子没有被废掉。这让很多人都为之惊讶,震惊。
杀了太子少傅,放了恶狗咬伤了数名太子舍人。太子这一次的骄纵可以说是闯了大祸了,在荀彧入宫以前,众人的猜测都是天子还不清楚,太子肯定保不住,皇后可能悬。
但是没想到,事情就这么风清云谈的过去了。
闯了这么大祸事的太子居然屁事没有。
能不让人震惊吗。
随即,皇宫内终于有了动静,是为了已故太子少傅陈锋的事情,天子下旨,太子少傅陈锋,言语冲撞太子,大不敬,被诛而死,实在是当有所报。
不过,考虑到太子少傅曾经为太子师。天子宽免其罪责,仍以士大夫之礼安葬。
第二十五章 整个许都都目瞪口呆(2)
这一次可能会造成曹氏,刘氏大冲突的事情,居然就这么风清云谈的被解决掉了。太子少傅陈锋生前名气不大,死后哀荣也不怎么样。
只是做了一个千古以来,唯一被太子诛杀的太子少傅。死的实在不值。
而荀彧出了皇宫后,没有回去府邸。而是命令车夫,把车驾到了司空府门外。他要向曹操复命。
很快,车到达了司空府的门外。荀彧不用通报,就进入了司空府中。直入书房。
书房中,曹操还在等待消息。
见荀彧走了进来,不由问道:“如何了?”
“天子维护太子,我不敢过分相逼。”荀彧苦笑了一声,说道。
苦笑是发自真心的,这一会儿,他也不能跟曹操说,他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刘冯的野心勃勃,以及刘协的精力旺盛。
这对父子已经开始展露锋芒了。这不能跟曹操说啊。
“也算是在意料之中。”曹操闻言先是微微一愣,随即点头说道。虽然荀彧出马,大半是能够说服天子刘协废掉太子的。
不过万事都有两面,刘冯要么被废掉。要么不被废掉。荀彧与他都不敢过分相逼,这就增大了刘冯的生存几率。
如今,荀彧空手而回,也算是意料之中了。
“那这件事就暂且放下了。”曹操点头说道。
“那我先告辞了。”荀彧弯身行礼道,他要一个人静一静,考虑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做,该怎么对待汉室,对待曹氏。
“慢走。”曹操举拳说道。
荀彧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
“这样都不废太子,要么是特别宠爱,要么就是伏后在此出力了。”荀彧离开后,曹操在心中暗自猜测。
不过,这件事情对于曹操来说,真的不大。很快就抛之脑后了。至于曹丕会不会因为这件事而不开心,也不是曹操会考虑的事情。
…………………
司空府,后院。
曹丕在离开书房后,就来寻找卞夫人了。
卞夫人早就听说曹丕在皇宫内吃亏了,甚至被人打了。一直非常紧张,见到曹丕后,见到曹丕额头上的伤口,更是心疼的不行。
之后,更是亲手为曹丕包扎伤口。
此刻,后院卞夫人的房间内,曹丕的额头,已经被重新包扎了一下。抹上了司空府中上等的外伤药。
“太子才八岁,怎么能下这么重的手啊。”虽然包扎好了,但卞夫人仍然觉得心疼不已,不由埋怨起了太子刘冯,说道。
卞夫人年近三十,五官精致,皮肤白皙,身材更是苗条。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人,再加上又处在女人最成熟艳丽的时候,对于一般男人的杀伤力非常足。
不过,此人乃曹操夫人,倒是没人敢亵渎。
“八岁没错,但是心肠却是歹毒无比。”曹丕冷声道。一想起在宫中所受到的羞辱,他的心就隐隐作痛,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啊。
要是往常见曹丕对太子如此不敬,说不定卞夫人会训斥上几句。但是这次真的是她儿子吃亏了,因此卞夫人也沉默了下来。
甚至脸上隐隐露出了赞同。
毕竟是一家子,即使是太子身份再尊贵,也是外人。
“不过,这一次他也不会好过。父亲已经招呼了尚书令荀彧大人前来商议了,估计接下来就会有废掉太子的旨意下了。”
随即,曹丕又露出了舒爽的神色,说道。
太子又如何,得罪了他照样没好下场。而且报复迅速,只是今天发生的事情,今天就报了,这就是权势带来的好处了。
一个傀儡的儿子,也敢惹我。曹丕的心中畅快无比。
第二十六章 曹丕发狠了(1)
第二十六章曹丕发狠了
“母亲,我出去一下。”
忽然,曹丕站起了身体,对着卞夫人说道。
“有伤在身,还不好好歇歇。”卞夫人嗔怪道,风情十足。
“我要去问问父亲,太子的事情怎么样了。再去看看夏侯尚,也不知道他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曹丕的脸上露出了担忧之色,说道。
当时,虽然他也心惊胆颤了。但也有留意到夏侯尚的情况,真的是不妙,非常的不妙。
想起夏侯尚与他的友谊,曹丕的心就如同被刀割一样,一阵阵的疼痛。刘冯。虽然报仇了,但若是夏侯尚死了。
就算是你死了,也赔不起。
曹丕的心中大叫。
“应该的。”卞夫人闻言倒也不阻止了,反而点头说道。她知道曹丕与夏侯尚的感情颇好,向来是形影不离的。
这一次,夏侯尚的伤势很重,他去看看好友也是应该的。
“那儿子先走了。”曹丕见卞夫人同意了,抱拳朝着卞夫人拜了拜,随即,立刻转身走了出去。
“哎,曹氏的儿子,也不好做啊。”曹丕走后,卞夫人叹了一口气,说道。
因为心急情况如何。曹丕出了后院后,立刻直奔前院书房。比较急躁。只是当站在书房门前的时候,曹丕还是整理了一下衣衫,仪容。
深呼吸了几口气,收起了急躁的心情才走了进去。
“父亲。”进入书房后,曹丕很恭敬的对着端坐在上座的曹操下拜道。
“嗯。”曹操见儿子又来了,哪里不知道他来是干什么的。淡淡的点了点头。随即,不待曹丕发问,就说道:“太子的事情到此为止了。”
“什么?”这实在是大出曹丕的意料之外,曹丕不由失声道。
“天子保太子。就算是我,也不能动。”曹操对于曹丕的失态颇为不悦,说道。
“诺。”曹丕闻言一个机灵,顿时不敢造次,低头说道。
“下去吧。”曹操见曹丕这幅摸样,更加不悦,不由说道。
“诺。”曹丕再次应诺了一声,飞快的走了出去。
“孺子不可教也。”曹操叹了一口气。
几乎被曹操赶着出了书房后,曹丕在书房外顿足了片刻,但仍觉得心绪难平。
本以为刘冯会因为这件事情而被废掉,但是没想到刘冯还好好的。一点牵连也没有。虽然曹丕能够理解曹操是为了大事考虑,才放过了刘冯一马。
但是理解归理解,心气难出,却是实实在在的。
堂堂曹司空的长子,被人鞭打了。但是鞭打的人,却一点事情都没有。说出去,曹丕都觉得丢人。
以后如何在众多权贵子弟之间立足啊。
再加上刚刚又被曹操给训斥了几句。曹丕心中对于刘冯的痛恨,几乎又上了一个台阶。
“必定要找你算账。”在书房驻足了许久,曹丕的心情才稍稍平复了下来。双手握拳,双目中泛着极为寒冷的光芒,曹丕狠狠的道了一声。随即,迈出脚步,朝着大门走去。
他要去看看夏侯尚。报复刘冯的事情可以以后再说,但是夏侯尚却是不能不看。
第二十六章 曹丕发狠了(2)
因为即是亲戚,又是朋友。
因为额头受伤了,曹丕觉得颜面无光。因此,下令护卫,弄了一辆车厢式的马车乘坐。才往夏侯渊的府邸处行去。
两家是亲戚,夏侯渊本人又是曹操心腹中的心腹。因此,两家的府邸相隔不是太远,很快就到了。
当曹丕来到夏侯渊府上的时候,神色不由一变。
因为气氛似乎太对劲。
“发生了什么事情?夏侯尚怎么样了?”曹丕抓住了一个迎面而来的下人,问道。
“医者还在为夏侯公子诊治,不过医者说伤势较为严重,恐怕,恐怕。”下人脸上露出恐惧之色,道。
夏侯尚是夏侯渊最疼爱的侄子了。夏侯渊这个人啊,非常重感情。当年,郡内饥荒,夏侯渊他也有上一顿没下一顿。
他的弟弟早死,留下一个孤女。也没饭吃。夏侯渊就牺牲了自己的一个儿子,养活了这孤女。
从中就可见其性情。要是让他知道,他侄子居然被狗咬死了。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什么?”曹丕虽然已经有了点心理准备,知道夏侯尚伤势不轻,但是当这个消息真正的传入他的耳朵内的时候,他仍然觉得一阵晕眩。
夏侯尚,这个已经陪伴了他几年的朋友。居然可能会因为被恶狗所咬,而死掉了。这种事情,居然发生了。
“现在夏侯尚在哪?”
过了许久,曹丕才定了定神,问道。
“在后院,由夫人在亲自照料。”下人说道。
下人一说完,曹丕就立刻甩开了下人,大步朝着后院走去。以曹丕的身份,在夏侯渊的府邸内自然是畅行无阻的。
很快,曹丕就来到了后院,夏侯尚的房间内。
“丕儿。”
房间内,弥漫着一股药味。夏侯尚正趴在□□,看不清面色,但曹丕知道非常不好。有医者正在为夏侯尚清理大腿,臀部等处伤口,很血腥。
夏侯渊的夫人陈氏则在旁抹泪。见到曹丕进来,陈氏不由哭着喊道。
“婶婶。”曹丕看了一眼夏侯尚,也是眼眶微红,随即,对着陈氏抱拳道。
二人见过后,对保持了安静,因为惊扰了医者。
直到医者处理完了伤口,并为夏侯尚包扎完毕后。曹丕才迫不及待的问道:“怎么样了?”
“伤势很重。”这医者没有说后果,只是说了一句。但是已经很明显了,恐怕凶多吉少。
“治,不管是什么代价,尽量救治。”得到明确的回答后,曹丕只觉得一阵阵晕眩,随即强打精神,说道。
“诺。”医者也知道这一家人不好惹,立刻应诺道。
随即,曹丕对着陈氏道:“婶婶,写封信去通知叔父吧。”
“已经通知了。”陈氏说道。
“嗯。”曹丕点了点头,随即来到床边,看着躺在□□的夏侯尚,心里发狠道:“夏侯尚,你放心。我会为你谋划报仇之事的。若是你能挺过来,就暂且作罢了。若是不行,我就请叔父做主。这次不用废了,直接让那家伙死。”
……………….
城外,车骑将军董承的军营,中军大帐内。
董承,与伏完都颇为意外。城中的权贵,基本上都有耳目,人手,他们这些保皇派的势力,当然也就不少了。
荀彧出了皇宫,然后皇宫内的有无动静,就很快就传到他们的手中了。
本来,他们还在苦思,如何保住太子。
但是没想到,根本不用他们出马了。
“原来你我不过是杞人忧天了。”董承自嘲一笑,对着伏完说道。不过,脸上也是有几分轻松的,在这种情况下,太子没有被波及,维持原状,真是太好了。
“是啊,我们也是杞人忧天了一回。”伏完也笑着说道。随即,伏完又疑惑道:“不过,这件事情曹操已经派遣了荀彧入宫了,摆明了是要追究了。不知道天子用了什么办法,才摆平了曹操。”
这件事情董承也颇为疑惑。
二人面面相视了一下,都觉得没道理。曹操居然这么容易就被摆平了,而且还加上一个荀彧。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第二十七章 夏侯渊登场(1)
第二十七章夏侯渊登场
陈留。
也算是一个比较尊贵的地方了,曾经刘协的封号就叫陈留王。历史上,曹植也被封为陈留王,这都显示了陈留的尊贵。
陈留郡是许都隔壁的郡,地理位置也算比较重要了。因此,曹操派遣了心腹大将夏侯渊作为太守,镇守陈留。
陈留的郡城,叫做大梁。距离许都不过是二日路程罢了。
这日,天气晴朗。
夏侯渊就在城外,巡视军营。夏侯渊乃大将,本身是有数营二千兵马。这数营兵马其实就等于是私人部曲了。
不管夏侯渊到哪里任职,镇守。这数营兵马都会跟随。夏侯渊也是格外珍重。
只要有空,就会来巡视军营。
这一次他到达军营后,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有条不素,军士训练的也比较刻苦。夏侯渊觉得比较满意。
夏侯渊有三十多岁,与曹操的年纪相差不大。体态高大,面相雄峻,下颚留着胡须,非常有威仪。
“做的不错。”中军大帐附近,夏侯渊刚刚巡视完毕,准备返回。他对着旁边的一个副将说道。
顿了顿,又道:“虽然现在是比较安稳的时候,但是不可懈怠。这种训练的气势,一定要保持。我预感,战争不远了。”
“诺。”副将应诺道。
“呵呵。”夏侯渊微微一笑,拍了拍副将的肩膀,打算回城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匹快马从营外驰骋了进来。片刻后,就到达了夏侯渊的面前。来到夏侯渊面前后,马上的骑士立刻翻身下马,报告道:“将军,夫人的家书。”
“家书?”夏侯渊比较恼火,家书居然这么劳师动众,还在营内驰骋。
怀着不悦的心情,夏侯渊接过了所谓的家书。打开竹简,只看了一眼,夏侯渊的一张脸就变黑了。
上边明明白白的写着,夏侯尚受伤了,而且还是被恶犬所伤。放出恶犬的还是皇太子。
夏侯渊是什么人,他几乎是沙场上勇猛无敌的将军,非常骁勇,常领兵作战,见惯了生死。又经历了无数次叛乱,剿灭了无数次叛乱。
对于所谓的汉室天下,基本不怎么认同了。反而,对于曹氏的天下,却是忠心耿耿。自然,也就对什么皇太子没什么感觉。
可以说,在夏侯渊的心中,侄儿夏侯尚比什么皇太子要重要多了。而现在这个所谓的皇太子,居然放恶狗咬他的侄儿。
而且伤势很重,可能熬不过来。
要是别的侄子,或者是他自己的儿子。夏侯渊还能比较克制,但这是他的侄子,而且还是他看重,并且认为能够光耀门楣的侄子。
夏侯渊岂能保持平静?
“若是尚儿有何三长两短,别说你是皇太子了。就算是董承那个老匹夫,我照样杀。”夏侯渊的心中发狠道。
“走,回城。”夏侯渊此刻的心情可以说是极为恶劣,也不管军营内的事情了,大声下令后,立刻率众离开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副将见此不由心惊胆颤。要知道,夏侯渊可是很少这样失态的,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第二十七章 夏侯渊登场(2)
什么大事。
…………………
许都,皇宫内。
刘冯刚刚下了课,乘坐辇车缓缓的往未央宫而去。旁边除了一些甲士,以及随身的宫女,内侍以外。
还跟着刘冯的近身小内侍董喜。
最重要的,还是董喜牵着的一头大黑狗。虽然被绳子栓的很紧,但是大黑狗还是不安分,不断的张目四顾,凶光四射。
至少在众多甲士的眼中,绝对是凶光四射了。
这头名叫大将军的大黑狗,现在已经是凶残的代名词了。它一举咬伤了众多权贵的子弟,而且事后还没有被处死。
因为维护他的皇太子更加凶残,他鞭挞了曹操的儿子,曹丕。
再加上曹操也没有追究的原因。这件事情,使得皇太子刘冯本人,以及这条大黑狗在宫内的威望大增。
没人敢怠慢大黑狗,更没人跟怠慢皇太子。
很快,辇车就到达了未央宫的宫门前了。
“殿下,未央宫到了。”
坐在辇车上的刘冯其实有点出神,直到董喜出声后,他才惊醒了过来。并且点了点头说道:“嗯。”
点头后,刘冯走下了马车,并且进入了未央宫。
这段日子,刘冯过的日子比较安稳,因为那一天的表现,他在宫内的威望大增。也导致在一众太子舍人之间的威望增加了无数倍。
基本上,现在刘冯已经能跟董盖,以及王坤等人交流了。刘冯感觉到他在太子舍人之间的凝聚力,已经超过董盖了。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收获。再加上荀彧之后,曹操没有派遣另外的人过来追究曹丕的事情。因此,这段时间以来刘冯的心情一直不错。
不过,刘冯也不是没有烦恼的。因为夏侯尚到现在都还没死,与夏侯尚一起被咬伤的那几个太子舍人,已经死了大半了。几乎是在被咬伤的次日就死在了□□。
唯有许褚的儿子许康,以及夏侯尚还坚挺。听说,夏侯尚恢复的还不错。虽然,刘冯对于狂犬病还是自信的,但总归是心中没底啊。
要是不死,这不就是白干了一场了吗。
不过,刘冯经过上次的事情后,刘冯已经是一个心理素质非常不错的阴谋家了。很快,他就收起了心中的心绪。
踏入了未央宫的大殿中。
未央宫是天子刘协的寝宫,他一般很少踏入。不过,今日却是刘协主动要找他的。因此,下课之后,他很快就来了。
进入大殿后,刘冯为之一愣。
因为大殿内,除了刘协,伏皇后以外,还有一个外人。刘冯很熟悉的外人,尚书令荀彧。
对于荀彧,刘冯已经不再关注了。现在还不是拉拢这个人的时候,真到了天子掌控许都,摆脱曹操掌控后。
再行谋划也不迟。因此,刘冯从没有想到过他还会在皇宫内与荀彧见面。因此,才会一愣。
不过,刘冯的反应很快,他很快就收起了心中的惊讶,对着刘协,伏皇后一拜道:“儿臣拜见父皇,母后。”
随即,刘冯又转身对着荀彧一礼,说道:“见过尚书令。”
第二十八章 太子少傅的人选(1)
第二十八章太子少傅的人选
行了这一礼后,刘冯就开始猜测这一次刘协找他来是干什么了。先前因为不知道荀彧也在场,因此,刘冯没有太多的想法,但是看到荀彧后,刘冯就知道,事情可能比较重大了。
要不然荀彧也不会出场了。
“免礼。”大殿内,刘冯拜见了刘协,伏皇后,刘协微微一抬手,说道。
“老臣见过太子殿下。”荀彧也对着刘冯微微一行礼道。这是荀彧第一次真正的重视刘冯,在上一次大殿内,劝说刘协废掉刘冯的时候。荀彧虽然也行礼了,但显然对刘冯不在意。但是这一次,绝对是发自内心的,完全的重视。
至于自称老臣,也是理所当然的。古人三十自称老夫了。
对于荀彧的行礼,刘冯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随即,对着刘协举拳问道:“不知父皇召集儿臣前来,所为何事?”
“是关于太子少傅的人选。”旁边的伏皇后,出口说道。
刘协闻言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太子少傅?”刘冯微微一愣,道。
“对。”
伏皇后点头道。
太子少傅死了,自然要有新的人选代替。不过,因为皇太子刘冯太过凶残,连太子少傅都动手杀掉了。
再加上现在曹氏掌权,做太子少傅是要冒政治上风险的。因此,不少人都望而却步。
本来刘协议定的人选都利用各种理由给推却了。刘协虽然大怒,但也不好报复什么。没有权利啊。
因此,这件事情就稍微耽搁了一段时间。暂且由刘协选了一个小官,教导刘冯等太子,太子舍人们的学业。
不过,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教导太子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请那些名声不错,又富有才学的名士才行。
为了儿子,伏皇后已经有了中意的人选,就是她的父亲外戚伏完。她父亲不仅是世家大族,而且还是闻名海内的名士。
再加上现在也是闲着,做太子少傅不错。
就在伏皇后有了人选的时候,荀彧却找上门了。这不得不让伏皇后犹豫。最后,她与刘协商议之后,决定让刘冯自己做决定。
毕竟,先前刘冯设计杀了太子少傅,以及铲除掉了夏侯尚等可能成为曹氏势力基石的人物,并且成功趋吉避凶。
躲过了曹操可能的报复。在刘协与伏皇后的心中,刘冯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了。虽然他才八岁。
还是个孩子。
“不知父皇与尚书令可否有人选?”微微一愣后,刘冯问道。
其实对尚书令的人选,他也是比较头疼的。因为这个职位可不仅仅是教导他的,而要教导董盖,王坤等太子舍人。
如今的刘冯已经视董盖等为羽翼了,若是有朝一日能够夺权成功。他们就是未来的大臣,忠诚有保障的人物。
因此,对于他们的教育刘冯是非常重视的。
不过,一直以来没什么好的人选。
刘冯并不知道伏皇后曾经想用伏完做太子少傅,及时是知道也会反对。因为现在局势够紧张了,若是把伏完给弄出来做太子少傅。
第二十八章 太子少傅的人选(2)
就有可能会让曹操怀疑,天子刘协是打算为儿子即位摆平道路。很可能尖锐矛盾,导致情势大变。
反而,伏完若是继续选择清闲的职位,会让曹操的神经松一些。因此,伏完是绝对不能做太子少傅的。
“老臣自荐为太子少傅。”荀彧回答道。这个决定是荀彧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在那一日,他见识到了刘协父子的野心勃勃,也见识到了才八岁,但却智若成人的堂皇大气。以及那咄咄逼人的野心。
这让荀彧深感不安,怕会成为汉室覆灭的重要原因。因此,荀彧决定亲自交到刘冯,把刘冯教育成为一个谦谦君子。
“什么?”刘冯小吃了一惊。
荀彧要做太子少傅,这实在是出乎刘冯的意料之外。若是让荀彧做太子少傅是很好的人选,荀彧的智慧与人品绝对是有资格教导董盖,王坤等人成才的。
但是刘冯却不想荀彧与他太过接近,也是曹操的原因。若是荀彧做了太子少傅,可能会使得他在曹氏的低位不稳。
更有可能是曹操不答应,并且把荀彧远远的支走。
这样一来,等有一日他夺权成功,占据了许都。荀彧却在外边,当真是望洋兴叹了。
所以,荀彧什么都可以做,就是不能做太傅。
但是要怎么劝服这位大才呢?用别的可能很困难,因为越是人品正直的人,就越是固执。刘冯觉得非常的为难。
最终,刘冯想到了若是能够物色道更好的人选来做太子少傅,没准荀彧会放弃。因此,开始苦苦思量人选。
但是要在这个天下找寻才智与名声,德行比荀彧更加出色的人,是何其的困难。不过,若是能找到一个相差不大的大才却是不难。
最终,刘冯选择了退而求其次。找一个能够媲美荀彧,但又能够让荀彧心服的人。
那天下就只剩下了少少数人了。其中就是与荀彧并列的曹氏五大谋臣了。郭嘉,荀攸,程昱,贾诩,以及非常出色的魏国开国三公之一钟繇,魏国未来的重臣陈群等等。
其余的还有一些在野但名声比较大的一批名士。不过,那些人一方面未必回来。这个时代的名士是有权拒绝朝廷的征召的,尤其是现在天子的日子不好过。
郭嘉是刘冯第一个排除掉的,不是因为郭嘉的才智不足,而是因为郭嘉行为放荡,比较时髦。让他做什么太子少傅,估计天子不会允许。
程昱是第二个放弃的,因为程昱性格刚戾,在才能上也未必会让荀彧屈服。
第三个放弃的钟繇,因为现在钟繇在长安督阵各路关中诸侯。
最后只剩下荀攸,陈群,以及贾诩了。
细想之后,刘冯决定选贾诩。因为荀攸,陈群这两个人不同于荀彧,有比较忠诚于汉室的倾向。
陈群可以说是一个坚定的魏臣,而荀攸这个人一直弄不清楚。因为这个人外表木讷,但是内在却极为厉害。
趋吉避凶,可以说是一个大智若愚的大人物,一生算无遗算。但是在政治立场上,他与他的叔叔荀彧有着完全的不同。
第二十八章 太子少傅的人选(3)
除了在史书上留下绝世谋臣的风姿以外,基本上没有他其他作为的记载了。也就是一个不确定性的人。
要他做太子少傅,会让刘冯觉得压仰。
而贾诩就不同了,这个家伙完全是一个墙头草。不对,说是墙头草是有辱了贾诩的智慧了。墙头草是墙上的草,风吹两边倒。
都是势利眼,目光短浅的人物。但是贾诩却是个非常精明的人物。他先后投效了董卓,李傕,段煨,以及张绣,曹操。
即使是后来离开了,但是再任上的时候都是忠心耿耿的。
先撇开董卓等人吧,在张绣帐下的时候,他为张绣设计战胜过曹操数次。最后,更是以卓有远见的目光劝说张绣投降潜力无限的曹操,而不是看起来更加强大的袁绍。
可以说确实是忠心耿耿的,投降曹操以后,也是依然如此。为曹操平定北方立下了不少功劳。
此人的智慧能够胜任太子少傅,足以教导好董盖,王坤等人。立场也是一个好的因素,若是有朝一日,能够在许都夺权成功,就能依靠太子与太子少傅之间的特殊关系,扣下贾诩,收编之。
唯一比较不靠谱的就是这个人的德行,也不算是德行了,而是所作所为了。贾诩劝说李傕等人进攻长安,打败了王允,被认为是干掉了汉室最后的一点资本。
史称乱汉者,此子也。
彻底的打垮了这个帝国。因此,在刘协的心中,贾诩这个人是比较痛恨的。
虽然刘冯对于贾诩没什么痛恨的地方,因为那个时候汉室的情况,跟他没什么太大的关系。没有切肤之痛啊。
更何况,若是论计安天下,贾诩绝对是超级人才。刘冯拉拢还来不及,怎么会存偏见。
现在,刘冯假设荀彧是一个真正忠诚于汉室的大臣。其实也不用做假设了,看那人他与荀彧对话,展现出了**裸的野心之后。曹操并没有什么举动就知道,那天的事情荀彧没有告诉曹操。
从这一点就可以肯定荀彧这个人确实是忠臣。应该是对贾诩比较痛恨的。
这就让人为难了。
不过,刘冯考虑到若是来日真的能在许都夺权,摆脱曹操的控制。能够一瞬就就获得荀彧,以及贾诩这两个大才。
心中就升起了一股熊熊的烈火。这种好事上哪里去找啊,现在不下定决心,倒时候后悔晚矣。
“尚书令大才,为太子少傅,定能胜任。不过,这一次尚书令怕是要失望了,因为孤心中已经有了人选。”心中沉思了利害得失后,刘冯微笑着对着荀彧说道。
“喔?”荀彧微微疑惑,刚才与刘协交谈,刘协还告诉他,太子少傅的人选还没确定,怎么这会儿就有了人选了。
与此同时,刘协,伏皇后都是用疑惑的目光看着刘冯。按照昨日的情况看,刘冯确实是没什么人选。
今天忽然说有人选了,是谁?
第二十九章 摆平天子,尚书令(1)
第二十九章摆平天子,尚书令
“执金吾,冀州牧贾诩。”
刘冯迎着刘协,伏皇后二人的目光,微笑着吐出了一个名字。
执金吾与冀州牧就是现在贾诩的官职,因为贾诩劝降张绣有功,而被曹操赏识,做了实权的执金吾,也挂了冀州牧这个虚职。
执金吾是掌管禁军,以及保卫京师的长官,不过却不是唯一的。与它同类但又各不同属的还有司隶校尉,以及中领军,卫将军等等。
这全是因为古代的帝王,不习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才会出现这种事情。
“不可。”
几乎是同时,刘协,伏皇后齐齐反对道。就连荀彧也是面上微微颤抖了一下,露出了有点不敢相信的神色。
乱天下者,贾诩。
当初王允与吕布一起诛杀掉了董卓,本有机会重振汉室。但结果王允太刚强了,下令要铲除掉西凉旧部。
贾诩为了保命,献上计策,联合西凉旧部攻陷了长安。挟持汉献帝。
那段日子,几乎是汉室最黑暗的日子。除了刘协,伏皇后这些少数重要的人物,有那么点自尊以外。
其余宫女,宗室女,被奸淫者无数。大臣,宗室被杀者也无数。
刘协,伏皇后二人一想起那种情况,就不寒而粟。而这个情况的始作俑者恰恰是贾诩。
“贾文和虽然奇才,但德行不足,岂能坐太子少傅?”荀彧也忍不住说道。
“德行?当今乱世,如尚书令一般,还念及汉室的人能有多少?统统都是乱臣贼子。所谓乱世,需要的不是德行,而是权,术,威信。如今我刘氏已经没有了威信,没有了权利,就只能以术起家。贾诩无德,却有术。孤向其学习,百利而无害。”刘冯微微冷笑。
所谓权,自然是权势,地位。汉室身为傀儡,权早没了。威信,也早在孝灵皇帝时期就没了。剩下的,就只有术了。
所谓术,就广泛很多了。是指智谋,机智,决断。
简单的来说,就是随机应变,但却能处处抓住先机,先人一线,以术获得地位,权势。这也正是贾诩的强项。
史书记载,贾诩在年轻的时候,曾经遭遇过外族人的挟持,他极为机灵,自称是朝中太尉的外甥,保住了性命。
贾诩在逃命的时候,游说了西凉旧部,反攻长安,保住了命。
贾诩在投奔关中诸侯段煨颇受到忌惮,贾诩依照自己的决断力,把家小留在了段煨处,自己投奔了张绣。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命,也保全了家小。
这些都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
还没有发生的,历史上还有贾诩投奔曹操后,极为隐忍,嫁女不嫁高门,娶妇不结大族。后来,还投机取巧,在继承人的立场中,支持了曹丕。于是成了魏国三公。
这就是术。
历史上,贾诩可以说是一部活命宝典。而在军事上,战略上,贾诩也有超乎寻常的智慧,他游说西凉旧部打败了吕布,王允。他帮助张绣,打败了曹操。在曹操时期,贾诩所贡献的智慧,更是多不胜数。这样一个人,是乱世之中,最佳的谋臣。
第二十九章 摆平天子,尚书令(2)
即能帮助君上审视夺度,又能贡献计策。当然,作为一个老师,贾诩也是合格的。假设刘冯能从贾诩那边学得几分本事。
那么振兴汉室,也将多了几分把握。
贾诩这个人在北方名气较大,刘协,伏皇后更是清楚。因此刘协,伏皇后听完了刘冯的一席话后,心中也渐渐的察觉到了让贾诩作为太子少傅的好处。
就算是古板如荀彧,也觉得似乎是那么一个道理。
若是汉室想要振兴,不能靠权势,不能靠威信,只能靠术了。诡诈,谋略,以及机遇。
但是若是用贾诩,真的使得刘冯成为了那样的人物。又背弃了荀彧的本意,在他的心中还是那矛盾的心理。
即忠诚于汉室,但又觉得安天下者,非曹操莫属。
有曹操在,汉室似乎还有那么一点生机。建立在曹操的忠诚身上。而若是把重担交给刘协,以及眼前这个虽然天赋异禀,但仍然是个八岁稚子的孩童上。似乎不怎么靠谱。
见荀彧忽然沉默,刘冯猜出了其心中的顾虑,打算坦言了。先前在荀彧的面前展露出了野心,荀彧没有像曹操打小报告。
刘冯在心中,就已经把荀彧作为自己人了。如今,接纳贾诩,必将为汉室谋主。犹如羽翼也,非常重要。
向荀彧坦言,双方达成默契,已经非常重要了。
“如今汉室倾颓,天下多有异心。曹操虽然护卫汉室,重整声威,但对汉室却也颇为欺凌,曹氏旧臣也大多如此。孤观朝中大臣,唯有尚书令心中对汉室仍有几分敬意。因而敬重先生。”刘冯心中沉吟了片刻后,对着荀彧诚恳的说道。
在此之前,刘冯没有跟刘协,伏皇后商议过这件事。因此,当听到刘冯向荀彧坦然之后,刘协,伏皇后都吃了一惊。
但因为相信这个儿子,所以,吃惊之后,又保持了沉默。
荀彧本人更是吃惊无比,在上一次,他体会到了刘冯的勃勃野心。但毕竟只是猜测,而如今见刘冯如此说话。
是料定了他心中有几分汉室之心。说的非常坦白,很诚恳。但是诚恳中又带着拉拢,甚至是胁迫。
若是他荀彧真的是有几分汉室之心,那么听了刘冯这几句话后,就会被诚恳感动。继而惟命是从。
若是他荀彧真的是对汉室忠诚的,刘冯就可以为所欲为,以达到胁迫的目的。强行拉他上船,进行征讨曹氏的战争。
貌似忠厚,诚恳。但却带着滔天的自信,以及无比凌厉的杀机。
自信能够说服他,拉拢他。凌冽的杀机,自然是指向曹操的。已经有所图谋了。听了刘冯的话后,荀彧的心中有了判断。
一切都迟了。
即使是他真的任职太子少傅,恐怕也难以管教这个已经初露锋芒的野心家了。
荀彧的心中苦笑。
现在摆在荀彧的面前,还有一个难题。到底是接受刘冯的坦白,甚至是胁迫。而加入刘冯的阵营。
还是坚定以前的思想,认为曹操才是安定天下的人物。继续与曹操周旋,希望能够既帮助曹操平定天下,又能保存汉室。
摆在荀彧面前的选择题,非常的难以决断。
第三十章 衣带诏(1)
第三十章衣带诏
刘冯。这个在整个天下几乎没有任何名气,只是一个霸占着皇太子身份的稚子。却横空出世,给予了荀彧这样的绝世之才,以两次的抉择。
第一次是在杀太子少傅陈锋之后,那个时候刘冯给予了荀彧,要不要废掉他这个皇太子,从而导致刘氏与曹氏彻底冲突。
那一次,荀彧败退了。
而如今是第二次。
荀彧甚至是搞不懂,刘冯这个稚子是从哪个地方,抓获了他心中确实是向着汉室这个软肋。
荀彧对自己很自信,内心深处的这个立场。恐怕连刘协都不知道。但是刘冯知道了。
在这个自信的基础上,步步进逼,士气高昂。
甚至霸气外露,把他逼到墙角了。
真他妈的自信。
荀彧的心中没这句话,要是有,肯定会骂一声。
但是最终要是要做抉择的,是抛弃的立场,把刘冯供给曹操。还是坚持自己的立场,拥护汉室。
荀彧是经过历史考验的,他在历史上,就是因为反对曹操称魏公,为被下贬。历史记载是忧死,但更有可能是被曹操毒死。
历史上,荀彧到那个时候,也是知天命了。五十多岁了,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但仍然坚持立场不倒。
是非常坚定的。也是刘冯相信荀彧的重要依据。
因此,在经过再三决断后。荀彧说道:“既然太子殿下心中已经有了人选,臣就不擅自做主了。”
这句话,也可以解读成为,荀彧终于靠向刘冯了。刘冯靠着死死拉住荀彧的小辫子,两次逼迫终于迫这位汉室的隐形忠臣进入了他的战船。
刘协,伏皇后闻言心中松了一口气,也露出了喜色。刘协在朝中势力比较足,但是实际权势,却是没有。
而尚书令乃是掌管朝中文书往来,可以截取文书。甚至于,荀彧这个人是深得曹操信任的。要拉拢这个人,以前刘协从来没有想过。
根本不敢想,因为荀彧藏的太深了。谁知道他是忠臣,他是奸贼?及时隐约有点感觉,刘协也不敢擅自做主。
“这件事上,尚书令不用操心。”见到荀彧终于被他逼到墙角,并且举双手投降了。刘冯当然也收起了咄咄逼人的态度,说道。
随即,又道:“尚书令也不必担心。孤即使是与曹氏为敌,也不会借用尚书令的力量。更不会常与尚书令见面,更加不会留下任何文书。”
“诛贼,大事。只言片语,都要慎重。这个孤心中明白。因此孤与尚书令之间只有默契,不会累积尚书令宗族家小的。”刘冯继续说道。
一番话,当真是诚恳了。也证明了刘冯的谨慎。只言片语都要慎重,更不会留下证据。是一个谋反者,必须的素质。
虽然说,刘冯本身才是正统,但他反对曹操,其实就是一个谋反者,夺权者。
见才八岁的刘冯,脸上所显露出来的坚定之色,极为诚恳的承诺。以及刘冯所展现出来的不凡才能,终于让荀彧为之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