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动力之王TXT下载动力之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动力之王全文阅读

作者:千年静守     动力之王txt下载     动力之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030章 Z-8换发

    “王总,你好,”见到王大志,张总连忙快走两步,上前主动握住王大志的手:“好久不见了。”

    大家都是航天系统内的人,说一声“好久不见”也确实说得过去。

    “是啊,好久不见了,”看到张总,王大志有些感慨:“咱们上次见面的时候,还是去年年底系统内的年底总结大会上吧?”

    “没错,”张总也同样颇为感慨:“当时就想要和王总您好好聊聊的,可大家将王总您给包围了,我是一直努力的往里面挤,可一直没有挤进去。”

    王大志就哈哈大笑。

    商飞集团作为国内商业化最成功的航空制造企业集团,大家自然都想要效仿一下,别的不说,商飞集团的这些老总们可是拿分红的,仅这一点就让系统内的无数高管们羡慕的眼珠子通红:虽然他们的年薪也不低,可与动辄拿上千万的商飞集团的高管们相比,就太不够看了,自己的年薪还不如商飞集团的高管们的月薪多。

    也不是没有人向上级领导提出在自己的单位也实行分红制,但上级领导一句话就给怼了回去:“想要拿分红?可以啊,你先给我把你们单位的那些破事理清楚了再说。”

    一句话,这些企业的高管瞬间败退。

    上级领导精明着呢,虽然他们可以容忍一些现状的存在,但并不是不知道这些单位内的那些龌龊,毫不客气的说,如果不是有国家给续命,航空系统内的这些企业,有几家能够像商飞集团这样靠自己就活下来的?

    就你们这样的,你们还想要分红?

    你们这是想屁吃!

    就像是学生考试考个零蛋还不知天高地厚的叫嚷着要吃KFC一样,你爹不拿皮带揍你都对不起你好不容易才考出来的零蛋。

    被上级领导给怼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都是没有理想的咸鱼,聪明的人还是听出了领导话里面的意思:想要分红?可以啊,你们先把企业做好了,那就什么都好说。

    于是一些聪明的、同时也有野心的领导,开始琢磨起了这件事,而最好的学习对象就莫过于商飞集团现在的这个领导团队,不提平日里来逮着机会来求教的,一到年底,系统内召开年底总结大会的时候,商飞集团的领导跟前更是人满为患,大家都想要和商飞集团套个近乎,如果能够给自己单位拉点业务,那就更好了。

    聊了一会,张总终于说明了自己的来意:“王总,我这次过来,是希望与咱们商飞集团合作的。”

    “合作?”王大志微微点头:“具体的呢?”

    “我们有意采购你们的WZ-2000发动机,希望你们能够和我们一起做好发动机与飞机的匹配工作,不知道王总您意下如何?”

    王大志闻言,有些惊讶了。

    在昌飞之前发给自己的公函中,只提到了张总这次过来是和自己谈合作的,但具体是在什么地方进行合作,公函当中并没有提及,王大志也跟几位老伙计一起商量过这件事,但大家都觉得昌飞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可万万没想到,昌飞这次竟然是冲着自家的WZ-2000发动机来的。

    而考虑到昌飞集团现有的产品当中唯一有可能用到WZ-2000发动机的机型,也就只有Z-8这款大型直升机了,也就是说,昌飞实在是忍受不了涡轴-6那糟糕的可靠性和性能,准备为Z-8换发了?

    “我们当然没问题,”心中快速的的思索着,王大志的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这次换发,是给Z-8换的吧,但涡轴-6A的功率只有1310千瓦,而我们的WZ-2000可是2000马力。”

    PS:兄弟们不好意思,请稍等几分钟。

    一句话,这些企业的高管瞬间败退。

    上级领导精明着呢,虽然他们可以容忍一些现状的存在,但并不是不知道这些单位内的那些龌龊,毫不客气的说,如果不是有国家给续命,航空系统内的这些企业,有几家能够像商飞集团这样靠自己就活下来的?

    就你们这样的,你们还想要分红?

    你们这是想屁吃!

    就像是学生考试考个零蛋还不知天高地厚的叫嚷着要吃KFC一样,你爹不拿皮带揍你都对不起你好不容易才考出来的零蛋。

    被上级领导给怼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都是没有理想的咸鱼,聪明的人还是听出了领导话里面的意思:想要分红?可以啊,你们先把企业做好了,那就什么都好说。

    于是一些聪明的、同时也有野心的领导,开始琢磨起了这件事,而最好的学习对象就莫过于商飞集团现在的这个领导团队,不提平日里来逮着机会来求教的,一到年底,系统内召开年底总结大会的时候,商飞集团的领导跟前更是人满为患,大家都想要和商飞集团套个近乎,如果能够给自己单位拉点业务,那就更好了。

    聊了一会,张总终于说明了自己的来意:“王总,我这次过来,是希望与咱们商飞集团合作的。”

    “合作?”王大志微微点头:“具体的呢?”

    “我们有意采购你们的WZ-2000发动机,希望你们能够和我们一起做好发动机与飞机的匹配工作,不知道王总您意下如何?”

    王大志闻言,有些惊讶了。

    在昌飞之前发给自己的公函中,只提到了张总这次过来是和自己谈合作的,但具体是在什么地方进行合作,公函当中并没有提及,王大志也跟几位老伙计一起商量过这件事,但大家都觉得昌飞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可万万没想到,昌飞这次竟然是冲着自家的WZ-2000发动机来的。

    而考虑到昌飞集团现有的产品当中唯一有可能用到WZ-2000发动机的机型,也就只有Z-8这款大型直升机了,也就是说,昌飞实在是忍受不了涡轴-6那糟糕的可靠性和性能,准备为Z-8换发了?

    “我们当然没问题,”心中快速的的思索着,王大志的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这次换发,是给Z-8换的吧,但涡轴-6A的功率只有1310千瓦,而我们的WZ-2000可是2000马力。”

第2031章 拒绝

    张总也是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把这个给忘记了?

    商飞集团现在生产的“塔赫”直升机,除了整体结构和外观看上去和“塔赫”有点像之外,实际上与西科斯基公司生产的原装“塔赫”直升机已经有着本质的不同,商飞集团生产的“塔赫”,发动机采用的是4台WZ-2000/2500发动机,而主减速器和副减速器也都是商飞集团自己的设计的,相比于“塔赫”原来的减速器,商飞集团设计的这个减速器不但传动效率更高,最重要的是自重还更轻。

    既然商飞集团能够设计最大输入功率高达一万马力的主减速器,那么帮昌飞设计一个最大输入功率六七千马力的主减速器还不是手到擒来、轻轻松松?

    想到这种可能,张总顿时兴奋了,他连忙道:“王总,您同意帮我们设计新的主减速器?”

    “这个嘛,”王大志笑眯眯的道:“我个人是没有意见的,但具体还要看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先生个人的意愿,您知道的,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先生作为我们集团最核心的总设计师之一,他是有项目选择权的,而且他现在手头上正在做的项目也有好几个,如果他觉得太累、不想接你们这个活儿,我也不好勉强人家。”

    张总心里顿时暗骂:说的好听,还不是想要钱?!

    可骂归骂,他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谁让当初的昌飞没有想办法将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这位米里设计局的副总设计师、同时也是米-26重型直升机的副总设计师、米-26重型直升机上的VR-26主减速器的总设计师挖来呢。

    如果当初昌飞将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挖到了自己的手里,自己又何必要看他王大志的脸色?

    可骂归骂,“商飞集团能够设计出更好的主减速器”这个念头,却如同一只藏在心底里的小猫一样,不停的抓挠着他的心。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王大志接着说道:“另外,话我可先说在前面啊,就算我们的合作能够达成,我们也只提供发动机和减速器,你们昌飞跟730所、跟东安之间的扯皮官司,我们是一概不参与的。”

    Z-8直升机上面现在使用的WZ-6A型涡轮发动机就来自常@州730所,而主减速器则来自东安,那么可想而知,如果商飞集团给昌飞提供发动机和减速器了,730所和东安的日子还怎么过?

    可想而知,730所和东安为了填饱自家几千张嘴,那是一定要跟商飞集团打官司的。

    张总顿时面有难色:“王总,您这个……咱们商飞也不能一点力不出吧?毕竟咱们单位也得到了订单。”

    “这话倒也在理,”王大志闻言,点头道:“不过话说回来,好处拿的最多的还是你们昌飞,所以还得是你们昌飞定在前面,这个没问题吧?”

    王大志咬死了一点:既然我们商飞集团跟着你们昌飞喝了汤,出声支持你们一下,这个是可以的,但既然你们昌飞才是吃肉的那个,那没说的,谁拿到的好处多谁就冲在前面,这个没什么好商量的。

    张总眼珠子一转,笑嘻嘻的说道:“王总,咱们现在提这件事是不是太早了些?您总要让我先和卡帕亚先生见一面、确定卡帕亚先生有时间帮我们这个项目再说这些事吧?”

    “也好。”

    尽管知道昌飞在打什么主意,不过王大志对于昌飞的小算盘并不介意。

    ……………………

    出于对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正在研发的项目的保密,王大志并没有同意张总想要去拜访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的请求,而是将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请来了总部办公大楼。

    来到会客室的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有些不乐意:“王总,你知道我现在的工作很忙的,有什么事情不能在电话里说明白,非得让我跑一趟?”

    “维克多,非常抱歉,但请你过来也是没办法,”王大志一脸歉意的对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说道:“是这样的,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先生是昌飞集团的张总,之所以请你过来,也是张总有事想要请你帮忙。”

    “昌飞集团?”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皱着眉头想了想,问道:“就是生产Z-8直升机的那家公司?”

    “没错,就是生产Z-8直升机的那家公司。”王大志肯定的点头。

    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闻言,眉头皱的更厉害了:“我没记错的话,咱们公司和昌飞没有什么业务往来吧?”

    “以前是没有,但不代表现在没有啊,”王大志笑眯眯的:“事情是这样的,在Z-8直升机这个项目上,昌飞集团一直深受发动机功率不足以及主减速器的传动效率的影响,而Z-8在部队的实际评价大概你也是听说了的,我就不多说了,所以呢,这次张总找上门来,一个是希望采购我们的WZ-2000涡轮轴发动机。

    还有一件事,就是考虑到换装了发动机之后,他们原本的主减速器的冗余不够,希望你能帮他们研制一款更高效的、重量更轻的主减速器……”

    没等王大志说完,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就打断了王大志的话:“王总,很抱歉,但我真的没时间,你知道的,我手头上现在正在进行的几个项目都到了关键时刻,我没有时间帮他们设计一款新的主减速器。”

    王大志闻言,没有说话,而是看向张总:老张,你看到了吧,不是我不帮你,而是我们的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先生现在真的是很忙,所以,抱歉了。

    张总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会是这种情况。

    在这之前,他想过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可能会拒绝,但在他看来,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的拒绝不过是变相要价而已,最起码总要听听自己的条件吧?可此刻,情况的发展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竟然连昌飞这便是什么条件都没听就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第2032章 撞车了?

    有些不甘心的张总,忍不住向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问道:“卡帕亚先生,我能不能问一句,您现在在做的是什么项目?”

    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没有说话,而是看向了王大志。

    王大志微微点头,示意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可以说。

    见王大志点头了,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这才说道:“也没什么,一个是我们的倾转旋翼机项目,还有一个是我们的高原型‘塔赫’项目。”

    高原型“塔赫”?

    张总吃了一大惊!

    早些年,为了满足高原地区的补给和物资运输的要求,军方高层曾经提出了“三个5”,即直升机可以在5000米以上的高度载重500公斤起飞,同时飞行500公里,在当时,全世界能够满足“三个5”要求指标的也只有米国的“黑鹰”直升机,于是在八十年代中米蜜月期间,我们引进了24架“黑鹰”直升机的民用型号:S-70。

    S-70曾经一度是我军唯一一款可以在高原地区使用的直升机,一直到我军引进了米-17直升机的高原型:米-17V5,我们才有了大量可用的高原型直升机。

    但不管是S-70还是米-17V5,这都不是我们自己生产的直升机,这在和平时期问题还不大,可一旦到了战争时期就会很麻烦,所以一直以来,高层都在谋求能够制造我们自己的高原型直升机,而相比于八十年代的“三个5”的目标,进入千禧年之后,这个目标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变成了“三个6”:6000米高度、600千米航程、600千克商载。

    在军队现役的几款直升机当中,Z-9个头太小,首先就被排除在外,Z-11就更不用说了,唯一具有“三个6”发展潜力的就只有昌飞的Z-8直升机,昌飞也确实是够努力,在2002年的时候,推出了换装了普·惠大家拿公司生产的PT6B-67A涡轮轴发动机的Z-8F,并且成功的在去年进行了高原地区的首飞。

    虽然距离“三个6”还有一段距离,但昌飞内部都是信心十足,认为假以时日,昌飞终归是能够实现完全的“三个6”。

    可没想到啊,就在昌飞这边优哉游哉的让Z-8向着“三个6”进军的时候,商飞集团居然偷偷摸摸的也搞起了高原型直升机……

    一瞬间,张总就感觉到了巨大的威胁!

    商飞集团自产的“塔赫”的最大起飞重量超过了24吨,而Z-8F的最大起飞重量只有13吨,先天就“身高体壮”的“塔赫”之所以没有发展出高原型号,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此前商飞集团并没有将WZ-2000/2500发动机进行高原优化,同时在航程方面,只有1吨出头的载油量也满足不了飞行需求。

    但飞行距离其实是可以通过加挂外挂副油箱解决的,在加挂了满足航程需求的副油箱之后,如果商飞集团再对WZ-2000/2500发动机进行优化,别说实现“三个6”了,实现在6000米的高度、载重2000公斤飞行600公里也不是没办法实现的啊。

    而一旦商飞集团的高原型“塔赫”当搞真成了,这款飞机也就再也不用顶着“塔赫”这个名字了,说不定能够获得正式的编号,比如Z-10……

    脸色阴晴不定的张总,向王大志确定道:“王总,你们真的在开发高原型的‘塔赫’?”

    王大志点点头:“‘塔赫’的底子这么好,我们在发动机和主减速器方面的技术也不弱,这些年来我们也积攒了许多的经验,不去开发一款高原型的的‘塔赫’,实在是浪费了这么好的直升机。”

    “那……你们进行到哪一步了?”

    张总原本以为张总不会回答,却不成想王大志直接看向了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维克多,你向张先生介绍一下咱们的高原型‘塔赫’的项目进度。”

    “好的,”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点点头,虽然他有些奇怪王大志为什么对这位张先生毫无隐瞒,但既然王大志这么说了,他也不会反对:“为了应对高原特殊的气候条件,我们的高原型‘塔赫’的优化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发动机,一个是主旋翼,主旋翼的优化已经基本完成,现在正在测试当中,现在我们主攻的方向是发动机。”

    尽管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并没有说太多,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商飞集团的方向,可听到这话,张总的心都凉了半截。

    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商飞集团在涡轮轴发动机方面的实力:为了研制高原型的Z-8F,昌飞就只能去找普·惠大家拿公司采购发动机,但显而易见的是,普·惠大家拿不会专门为了昌飞而对PT6B-67A涡轮轴发动机进行高原性能优化,而商飞集团就不一样了,WZ-2500和WZ-2000这两款发动机都是他们自己生产的,也是他们自己研发的,技术都是被他们吃透了的,自然是想要怎么改就怎么改。

    可这么一来,昌飞的Z-8怎么办?

    在来商飞集团之前,张总对于自己这次的来访是信心十足的,觉得商飞集团为了得到昌飞的订单,必然会有所妥协,可现在来看,昌飞能不能保住自己原来的订单都要打个问号了……

    张总也是个能屈能伸的角色,在意识到事情和自己之前想的不一样之后,很快权衡好了轻重的他,当机立断,满脸堆笑的低声对王大志说道:“王总,咱们一边去说句话?”

    “也好,”王大志没有拒绝,和张总来到一旁之后,他低声道:“张总你想要说什么?”

    张总试探着道:“你们的这个高原型‘塔赫’能不能……”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说不下去了——王大志正在用“你是不是个棒槌?怎么会这么想”的眼神看着他,让他嘴里的那句“能不能停止研发?”的话彻底说不出来了。

    是啊,商飞集团凭什么为了你们昌飞停下自己正在研发的项目呢?

    深吸了一口气,张总道:“王总,我觉得我们其实还是可以合作一下的。”

    王大志眉毛一挑,一副感兴趣的模样:“哦?怎么说?”

第2033章 合作

    “我仔细想了一下,咱们两家公司的产品其实不冲突,”张总说道:“就像是现在,部队需要2吨级的Z-11直升机,也需要4吨级的Z-9直升机,可10吨级的米-171和13吨级的Z-8,不也一样有需求吗?具体到我们的Z-8直升机和贵单位的‘塔赫’,其实也一样,谁也没说高原上只能装备Z-8或者‘塔赫’一款飞机吧?”

    是的,不同的直升机对应不同的需求,2吨级的Z-11直升机有它的用户,25吨的“塔赫”也有适合它的市场,这一点毫无疑问,王大志点点头:“所以呢,你想要说什么?”

    “我们现在研制的高原型Z-8直升机,发动机来自于普·惠大家拿,可您也知道,谁也不知道美国人什么时候会抽风,万一美国人不许普·惠大家拿公司将发动机出售给我们,我们就麻烦打了,”说到这,张总一脸热切的望着王总:“不如我们合作,我们一起联合研制高原型的Z-8?”

    王大志眉毛一挑:“张总,你说的联合研制是什么意思?”

    张总道:“意思就是这个Z-8高原型算是一个单独的项目,我们两家合作,赚到的钱我们平分,但我们昌飞可以将这个型号上的技术应用到其他改进型的Z-8直升机上。”

    王大志明白张总的意思了:双方合作开发高原型Z-8直升机,但仅限于这一个型号,而作为对昌飞在这个项目当中的让利,商飞集团要默许昌飞集团在将来可以使用这款高原型Z-8直升机中的一些技术。

    合算吗?

    对于商飞集团来说这种合作是吃亏还是占便宜?

    沉吟了一下,王大志问道:“将来昌飞集团开发的新型Z-8直升机,如果也需要用到我们商飞的发动机和主减速器呢?”

    “当然是花钱买。”

    张总回答的毫不犹豫。

    明白了!

    昌飞将这次与商飞集团合作的机会,当成了一次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的机会,为此,她们愿意交一些“学费”,这个“学费”就是与商飞集团共享高原型Z-8直升机的利益。

    “两个型号,”王大志沉声道:“除了高原型之外,我们再合作开发一个可以折叠旋翼和尾梁的舰载版本。”

    张总的目光猛然一凝!

    其实早在前年、也就是2004年,昌飞就开始了Z-8直升机的“上舰”工作,并且在去年将首批6架舰载型Z-8直升机交付给了海军航空兵部队,但其实严格来说,交付给海军航空兵部队的首批6架Z-8舰载型直升机并不能满足部队的要求,因为这批舰载型Z-8直升机并不能对尾梁和旋翼进行折叠。

    军舰的空间很有限,可以说是“寸土寸金”,而直升机长长的旋翼无疑侵占了大量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的多携带几架直升机,最早是从米国海军开始,要求舰载机的机翼要能够进行折叠,舰载直升机的旋翼和尾梁也要能够折叠,以提高机库的利用率。

    在这个要求下,米军的舰载型飞机,从固定翼飞机到旋翼机,都是可以对机翼进行折叠的,而个头庞大如CH-53E“超级种@马”,它的旋翼和尾梁也是可以折叠的,为的就是尽可能减小对机库空间的占用。

    而我们国家却暂时没有掌握舰载型飞机的折叠与展开技术,虽然舰载型Z-8直升机已经专门针对海洋使用环境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可却还是不能折叠的,而现在,王大志竟然说要与昌飞一道开发可以折叠旋翼和尾梁的舰载型Z-8直升机。

    张总激动了!

    深吸了一口气,张总沉声对王大志说道:“王总,您是认真的?还是说你们商飞已经掌握了直升机的旋翼和尾梁的折叠技术?”

    细细想来,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毕竟商飞集团已经开发了两款武装直升机,那么他们开发舰载版本的武装直升机也完全符合逻辑,毕竟,“眼镜蛇”系列武装直升机本身就是为米国海军陆战队而设计的。

    “那倒没有。”

    “……”

    张总顿时有些失望:没有啊……

    对于张总的反应,王大志也没有觉得意外,他接着说道:“不过,虽然我们暂时没有旋翼和尾梁的折叠技术,但这是我们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另外,您知道的,苏联也有自己的直升机桨叶折叠技术,而我们商飞集团正好有一些来自于卡莫夫设计局的工程师。”

    张总觉得眼前一亮:原来如此!

    是的,苏联也是有自己的舰载直升机的旋翼折叠技术的,不过因为苏联不同于米国,米国在装备方面尽可能强调通用,所以同一款直升机会有陆军版和舰载版的区别,以大名鼎鼎的“黑鹰”为例,陆军版的“黑鹰”当然不具备旋翼和尾梁的折叠能力,而舰载版本的“黑鹰”则可以对旋翼和尾梁进行折叠。

    而到了苏联这边就不一样了:为了缩短直升机长长的尾梁对机库内空间的占用,苏联直接将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作为自家的舰载直升机,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卡莫夫设计局的卡-27/28/31系列舰载直升机。

    因为采用了共轴双旋翼设计,不再需要尾桨来对动力进行配平,自然也就不在需要长长的尾梁,所以苏联的舰载直升机无一例外的看上去都是格外的短小精悍,再配合旋翼折叠技术,KA系列舰载直升机在飞机上的占地空间小的惊人!商飞集团这些年来不知道送苏联搜罗到了多少人才,如果他们有从卡莫夫设计局搜罗到了一些旋翼折叠系统方面的人才,那张总是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想到这,张总没有犹豫,当即点头:“高原型Z-8和舰载型Z-8是吧?没问题,我们什么时候开始?”

    想到商飞集团在直升机技术方面的水平,张总甚至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这个不急,”王大志微微一笑:“等我们的高原型‘塔赫’完成这次的高原实际测试再说吧。”

    毕竟,高原型“塔赫”可是关系到商飞集团能不能帮“塔赫”争取到也正式的军方编号呢,必须得高度重视。

第2034章 好大!

    就在王大志提到正在高原上进行测试的高原型“塔赫”的时候,高原地区某边防哨所,挂了电话,哨所的肖班长拍拍手,开心的大声说道:“兄弟们,兄弟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待会儿有架直升机来给我们进行补给,这次给咱们带来的,不仅有米、面、奶粉,还有新鲜的肉和蔬菜……”

    说到这,肖班长兴奋的道:“兄弟们,这次咱们可以包饺子啦!”

    肖班长的话音一落,听说这次能获得新鲜的蔬菜和肉的补给,战士们顿时激动了,一个个子不高、黑瘦黑瘦的小战士连忙问道:“班长,这是真的?这次咱们真的能够吃到新鲜的蔬菜?”

    “哎呀妈呀,我都快两年没吃过我妈包的饺子了,”另外一个同样很黑、但个子比较高的战士“哇呀……”一声怪叫:“昨天晚上做梦我还梦见我妈的饺子了呢,现在来看,这梦果然是准……”

    战士们嘻嘻哈哈的,对于这次的补给,大家又是期待、又是兴奋。

    高原地区,补给不便,尤其是肖班长他们驻守的这个哨所,即便是在高原地区,也是数得着偏僻的哨所之一,补给自然就越发的困难,不提秋天之后一直到来年春天这长达半年的大雪封山时期了,就算是现在这个时期,补给也相当的不容易,所以一直以来,大家的补给都是以脱水蔬菜、冷冻肉类、免费以及奶粉这类物资为主。

    对于内陆地区的战士们来说,想要吃顿饺子很容易,可对于肖班长他们来说,想要吃顿饺子、而且是用蔬菜和鲜肉包出来的饺子,那难度……就算是过年的时候都没吃到过啊。

    一时间,大家又是期待、又是兴奋。

    不到一个小时,天空中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直升机轰鸣声,听到这个声音,肖班长眼睛一亮,连忙喊道:“兄弟们,飞机来了!”

    根本不用肖班长喊,直升机那特有的旋翼搅动空气的“呼呼呼……”的声音已经变的越来越清晰,除了还在执勤的两名哨兵之外,其他所有不在岗的战士全都兴奋的冲到了院子里,摩拳擦掌的准备搬东西。

    随着天空中的直升机越来越近,忽然有人奇怪的道:“咦?这个直升机怎么感觉不太一样?”

    “不一样?”肖班长闻言,顿时一愣,连忙问道:“小任,怎么不一样了?”

    “现在距离咱们还太远,看不清到底有哪儿不一样,就是感觉不太一样,”小任皱着眉头说道:“这次来的这架直升机似乎大了很多……”

    这架直升机很大吗?

    肖班长有些疑惑,但他不是军迷,在参军之前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对于华夏的军事装备根本不了解,就算是参军之后,对于军事装备的了解也仅限于自己看到和接触到的这些枪械、服装等装备,至于再多的,那就没有了。

    其实像是肖班长这种情况才是部队最普遍的情况,很多人都以为当兵的应该对军事以及军事装备特别了解,毕竟他们就在部队服役嘛,优势得天独厚,但其实完全不是那什么回事,大多数参军的年轻人都是普通人,对于军事装备的了解很少,水平大致相当于“这个我知道,是手枪”、“这个我知道,是飞机”、“这个我知道,是步枪”的水平,如果你问他“这个是什么型号的飞机?”或者“这是哪个国家的步枪?”等在军迷看来也就是入门级水平的问题,他通常是一脸懵逼的。

    如果是军迷,一眼就能分辨出这架迅速靠近的直升机是产自商飞集团的“塔赫”重型直升机,但对于肖班长而言,他对这架飞机的认识就是“哦,这是一架直升机”,但小任就不一样了,作为一名入门级的军迷,他对于国内装备的这几款直升机并不陌生,眼前这架直升机怎么那么像……

    “塔赫!”小任眼睛一亮,开心的大声叫道:“这是塔赫!是商飞集团自己生产的‘塔赫’重型直升机!我的天,真没想到我竟然能够在这里遇到塔赫?!”

    小任又是开心,又是激动,还有点不敢置信。

    看着小任高兴不已的样子,肖班长有些懵逼了,不过他也知道小任是个军迷,对于国内以及国外的各种军事装备都可以顺手拈来,完全是整个哨所的军事装备专家,所以看到小任的样子,他连忙问道:“啊?这个飞机很厉害吗?”

    “很厉害,是非常厉害!”小任连连点头:“这个飞机是商飞集团在米利坚西科斯基公司的CH-54‘塔赫’重型直升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大载荷超过12吨,采用了4台发动机!班长,整整12吨呀,你知道这个飞机有多厉害了吧?”

    “……”

    肖班长已经震惊的话都说不出来了:真的假的?这个飞机居然能装12吨的货?

    这会儿,天空中的那架“塔赫”距离哨所更加的近了,也是这个时候,肖班长才真正感受到了天空中的这架直升机到底有多么庞大:简直就像是一座楼一般缓缓的在向地面靠近。

    因为身躯太过庞大,就在这一瞬间,肖班长甚至有些恍惚:这么大的一个用钢铁制造出来的东西,怎么就能在天上飞?

    倒是小任,看上去有些狂热,嘴里还在不停的念叨着:“乖乖,这次老子居然看到真正的‘塔赫’了,将来回到家,有的跟那帮牲口吹了……”

    因为直径高达25米的旋翼吹下来的风实在是太大,而哨所中间的空地又是没经过硬化的,风一吹,全都是土,不得已,大家只好退的远一些。

    当巨大的直升机终于在哨所中间的空地上停下来之后,整个哨所的战士都被眼前这架巨大的、宛如一座楼一般的直升机给震撼了:太大了!真的是太大了!

    也是,从个头上来说,高达7米多、不算旋翼的机身长度也有将近30米的“塔赫”,看山谷跟一座三层高的楼也没什么区别了。

第2035章 两吨半!(兄弟们,新书《起航1992》求推荐、求收藏)

    “真大呀……”

    望着眼前这架巨大的、造型和自己认知当中的直升机很不一样的直升机,肖班长的脸上全都是震撼:“这么大的飞机,到底是怎么飞起来的?”

    嗯,几乎所有人在看到这类巨大的人工造物的时候都是同样的感觉,比如很多人在去航母公园玩的时候,看着眼前这么一大堆钢铁,也会感慨这么沉的一堆钢铁,竟然能够在水上浮起来?

    “因为发动机厉害啊,”同样是一脸震撼的小任,在一旁感慨道:“这个飞机装备了4台最大功率2500轴马力的涡轮轴发动机,总功率高达10000轴马力,当然就能让这架飞机飞起来。”

    “10000马力?”

    自动的将“轴”字给忽略了的肖班长一脸的震撼:这飞机的发动机看着也不大啊,怎么就能有一万马力的?

    而更让他震撼的是,这么厉害的直升飞机,竟然是咱们自己造出来的……

    这一刻,对于国家的强大没有一个直观的概念和印象的肖班长,心里头忽然就感动起来:原来,我们国家已经这么厉害了吗?

    不止是肖班长,整个哨所的其他战士,眼中也满满的都是震撼:原来,我们国家已经这么厉害了,连这么大的飞机都能够造的出来!

    就在战士们感慨无比的时候,吊挂在机身下面的巨大的集装箱忽然被人从里面打开了,一名军官捂着帽子从里面跳出来,在快步向肖班长等人走来的时候还大声的吼道:“都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过来帮忙搬东西?”

    搬东西?

    哦……对了!

    肖班长等人一愣,这才反应过来:对了,这个飞机是给我们运送补给的,不但有米面等日常必需的东西,还有新鲜的蔬菜和肉!

    用力的一挥手,肖班长大声道:“都愣着干什么?赶紧过来搬东西啊!”

    战士们这才反应过来,顿时欢呼着一拥而上……

    肖班长没有上去搬东西,作为在场的级别最高的负责人,他快步来到那位军官的跟前,也是到这个时候,肖班长才看清这位同志的军衔:居然是一名中校。

    来到中校的面前,肖班长站定,在向对方敬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军礼之后,大声说道:“首长你好!边防XX哨所班长肖长生向您报道,请首长指示!”

    中校也同样严肃的向肖班长回礼:“肖长生同志你好!”

    双方敬礼完毕,肖班长这才好奇的向对方问道:“首长,今天是怎么回事?不是还有三天才进行补给吗?”

    因为交通不便,肖班长所在的这个哨所只能定期进行补给,即便是现在气候条件不那么糟糕,也基本上都是一个星期才获得一次补给,而现在才过去3天,居然获得了一次额外的补给,这让肖班长感到格外的惊奇。

    “是这样的,”中校同志笑呵呵的说道:“这架飞机是咱们国家的商飞集团专门为咱们高原地区研制的飞机,这次来是进行试飞的,咱们首长就说了,既然是试飞,那不如顺便敢给咱们的边防哨所运点东西?反正都要装载物资的嘛,这样就当是测试了,所以……你明白了吧?”

    “明白了明白了,”肖班长连连点头,一脸的恍然大悟,他嘿嘿的笑道:“还是首长想的周到。”

    中校同志也不见外,嘿嘿的笑着:“那当然,你以为谁都能当首长呢?”

    倒是肖班长,一脸肉有所思的望着眼前的这架直升机:“首长,您的意思是,如果这款飞机能够完成试飞,以后咱们就有可能装备这款飞机了,对吧?”

    “差不多。”

    “那以后咱们有点什么事不是方便的多了?”指着安装在机身下面的那个硕大的集装箱,肖班长兴奋的道:“这么大的肚子,这飞机能装多少人啊。”

    “何止是装人啊,”中校同志笑呵呵的,意有所指的道:“知道这架飞机这次带来了多少物资吗?”

    “多少?”肖班长心中热切:“这么大的的飞机,怎么着也能装个一吨吧?”

    高原地区补给不便,用直升机给大家提供补给更是尤其的困难,肖班长尤记得去年的时候,也有一支直升机测试队伍来过自己所在这个这个哨所,那个直升机当然也很大,但相比于眼前的这架直升机,那就小的多了。

    肖班长记得很清楚,去年的那次测试当中,对方的带队军官一脸自豪的对自己说,他们的这架飞机可以实现“三个6”:在6000米的高度,携带600公斤的物资飞行600公里。

    在当时,那位军官自豪的告诉自己,说国内没有任何一款直升机能够在高原地区达到这样的数据,这架飞机比去年的那架飞机大的多,想来载重达到1吨应该没问题吧?

    “一吨?”中校顿时笑了,他摇摇头,竖起两根指头,一脸得意的道:“两吨半!知道吗,整整两吨半!”

    “两吨半?!”

    肖班长很是吃惊:没想到这才过去一年,我们的直升机就能做到携带两吨半的物资来自己所在的这个哨所了?

    他忍不住说道:“去年的时候,我们哨所也来过一架测试的直升机,当时那架飞机上的人说,他们的飞机只能带600公斤的物资。”

    中校同志立刻就知道肖班长说的是哪款飞机了,他微微点头:“我知道你说的那个直升飞机,是昌河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Z-8直升机,那个飞机其实也不错,不过给人家商飞集团生产的这个飞机一比,那就差的太多了。”

    “是啊是啊,”肖班长连连点头,一脸憨厚的笑容:“2吨半呢……这要是和对面打起来,两吨半的物资可够我们支撑好长一段时间了。”

    尽管肖班长对“塔赫”的认知有限,可多年来在边防哨所与对方斗智斗勇的经验,让肖班长以一名军人的直觉,敏锐的意识到了这种大飞机对于自己哨所、对于整个边防所能够带来的巨大优势:有了这种大飞机,就可以让自己的哨所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物资以及弹药补给,哨所完全可以在平日里囤积大量的各类物资,而一旦发生了冲突,那没说的,狠狠的干丫的!

    PS:首先,谢谢各位兄弟这段来对千年的新书的支持,只是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千年还需要各位兄弟姐妹来推千年一把,各位兄弟姐妹,给《起航1992》来点推荐和收藏可以吗?没有收藏的兄弟,现在书已经肥了,可以下手宰了。

第2036章 低头了

    “塔赫”试飞团队在高原地区的试飞报告,借助当今时代发达的网络源源不断的发送回了商飞集团,而看着“塔赫”试飞团队经过的那一个又一个的哨所,张总就知道了一件事:商飞集团针对高原环境而特意优化的WZ-2500发动机以及新型旋翼,在高原上表现优异。

    虽然明知道王大志将这些试飞报告给自己看,目的就是在“勾引”昌飞,可昌飞偏偏就很不争气的上了当:“王总,我们内部讨论过了,同意您之前提出来的合作研发Z-8高原型和Z-8舰载型的建议,只是在具体的利润分配上,我们有些不同的想法。”

    王大志微微点头:“您说。”

    “按照之前我们初步沟通的结果,不管是高原型的Z-8还是舰载型的Z-8,使用的都是你们商飞集团的发动机和减速器……”

    “张总,您稍等,”张总的话刚刚开了个头,就被王大志给拦住了:“您可能是误会我们的意思了,您是想说我们商飞集团已经在发动机和减速器上赚了你们昌飞一道钱了,希望我们在整机利润上有所让步,对吧?

    我要说的是,其实不管是高原型的Z-8直升机还是舰载型的Z-8直升机,如果你们昌飞这边有更合适的发动机和主减速器,我们也完全不介意。”

    张总苦笑起来:“王总,数遍整个华夏乃至全世界,除了你们商飞,还有谁能够给我们提供2500轴马力的涡轮轴发动机?您让我们去找其他的发动机和主减速器供应商,我们找得着么?回过头来不还是要找你们?”

    “那也不能怪我们头上啊,”王大志笑着道:“总不能我们能够提供这个发动机,结果反倒还成了我们的错了吧?”

    “那不能,”张总知道不好在这件事上纠缠,连忙说道:“可说实话,王总,您在这一个飞机上赚了两道钱,这总归是没错吧?”

    “您这话说的……难不成你们从730所和东安公司采购发动机、减速器还能不给钱?这钱你们还能不让730所以及东安公司赚?”王大志有些苦笑不得:“怎么着?和这这笔钱东安能赚,730所能赚,我们商飞就赚不得了?如果你们是这么认为的,那我什么也不说了,这次的合作也算了吧。”

    他实在是服气昌飞的这帮子人了,我能在这个项目上赚两道钱是我们商飞集团的本事,你们昌飞集团要是有这份本事,你们也可以赚啊。

    原本还意图借着这件事帮昌飞一把的王大志,这会儿心里头很是不爽:既然你们是这么一副态度,那什么都不用说了,大家干脆一拍两散算球~!

    看到王大志脸上的表情不像是在开玩笑,张总有些慌了:现在的情况是昌飞对于商飞集团来说完全就是可有可无,可对于昌飞来说,这次与商飞集团的合作直接关系到昌飞今后的路子是否走的顺利,既然如此,他怎么能让王大志就这么走了?

    连忙拦住王大志,张总委婉的低头道:“王总,王总,我就是提这么一条建议,毕竟我们昌飞也有这么多张嘴要养活,我这个当总经理的又能怎么办?当然是只能想办法多赚点钱,您要是觉得不合适,这个咱们都可以商量的嘛。”

    看着低头认怂的张总,王大志的眼中抹过一丝意笑意:“这样啊,那张总您的意思是就按照之前的办法来?”

    张总立刻点头:“就按照之前的办法来!”

    没办法,在这次的合作当中,昌飞与商飞集团的身份和地位本身就是不对等的,商飞集团没有借着这个不对等来欺负昌飞已经是很给昌飞面子了,如果昌飞再不知道分寸,商飞集团直接取消合作也不是没可能的,毕竟对于商飞集团来说,这次的和这个项目,本就是意料之外的。

    “好。”

    王大志微微点头。

    张总这才松了一口气,他接着说道:“王总,还有一件事,”见王大志点头,他这才接着说道:“我知道你们商飞集团以往的项目都是自筹资金、自己先搞起来的,但这次的情况不一样,咱们得争取国家财政的支持。”

    王大志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咱们先把这次要做的项目形成文件上报,等上面通过了、拿到了财政拨款,这个项目才正式启动。”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张总点点头:“以我们这些年来和上面打交道的经验,等文件批下来,怎么着也得四五个月乃至半年。”

    话说起来,国内军工系统的项目,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甚至于这种操作模式已经算是主动了,更多的情况都是“拨一下、动一下”这种算盘珠子模式:国家觉得以当前的国际形势,咱们需要某款或者某种类型的装备了,领导掰着指头盘算一下:嗯,XXX单位可以,有这个能力,让他们搞这个项目吧。

    于是项目和资金就带着帽子去了这个单位。

    像是之前的舰载型Z-8直升机项目就是这样,国家结合当前的形式,认为我们需要发展一型大型舰载直升机了,这才给昌飞下达研发命令,要求昌飞集团在现款Z-8直升机的基础上开发出一个舰载版本,由国家全程提供资金保障。

    而像是这次研发高原型Z-8直升机和舰载型尾梁和旋翼可折叠的Z-8直升机的建议,如果不是商飞集团这边主动提出来了,昌飞集团是绝对不可能自己主动去搞这个项目的……反正国家也没有提这个要求,咱们费那个力气干什么?有空歇着不好吗?

    这与商飞集团一直以来的习惯几乎背道而驰,商飞集团是“我觉得这个项目不错,咱们搞吧,肯定有搞头”,于是就自己出钱搞了。

    当然,严格这也怪不到商飞集团后者昌飞的头上,毕竟在成立的哪一天开始,商飞的性质就决定了他们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将日子过好,而不是像国内其他的军工单位一样,可以靠着国Z委爸爸养活。

第2037章 非你不可

    这一次,王大志倒是没有犹豫,点头道:“那就写报告吧。”

    这种事情,自己必须尊重人家昌飞集团的意愿——除非自己先掏钱垫上,但怎么可能?同时在进行这么多项目,这段时间来商飞集团的压力也很大,而且说不定站在昌飞的角度,他们是巴不得商飞集团自己掏钱先垫付前期开支呢。

    见王大志点头,张总也是松了一口气,他没想到王大志居然答应的这么痛快,一时间竟然有些小惊喜:“那么报告上我们一起联名?”

    “应该的。”王大志答应的很痛快。

    见王大志答应了,张总接着说道:“至于项目的总师,必须由卡帕亚先生来担任这两个型号的总设计师以及主副减速器的总设计师。”

    “由卡帕亚来担任这两个型号的总设计师?”王大志皱起了眉头:“但问题是卡帕亚手头的研发任务很重啊,他能不能忙得过来?”

    “王总,这是咱们这次合作的前提,”张总郑重的道:“我认为没有人比卡帕亚先生更有资格担任这两个型号的总设计师。”

    王大志有些犹豫,他知道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的研究任务很重,但迟疑了一下,王大志还是点头:“要不我们先听听卡帕亚先生的意见吧,如果他认为自己忙的过来、愿意接下这个任务,那就由卡帕亚先生担任这两个型号的总设计师,但如果卡帕亚先生忙不过来……”

    “如果卡帕亚先生暂时忙不过来,那也没关系,”张总坚定的道:“我可以等!昌飞也可以等!我们可以等到等卡帕亚先生忙完手头的任务之后再启动这两个型号的研制,总之,在我看来,只有卡帕亚先生才最有资格担任Z-8的这两个型号的总师。”

    张总的态度很坚决,但隐藏在这份坚决之后的,其实是张总深深的无奈:昌飞现在的设计和研发团队,太拉垮了啊。

    身为昌飞集团的一把手,昌飞集团的那些设计师的水平怎么样,他心里一清二楚,毫不客气的说,和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一比,昌飞的设计师就是小学生,如果高原型Z-8和舰载型Z-8交给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来负责,说不定两年就能拿出原型机,可如果是昌飞的那些人来搞,三年五年那是祖坟冒青烟,十年八年那是常规操作,但问题是张总等不了那么多年,他还希望快速搞定这两个型号,然后用这两个型号当做敲门砖、将来再进一步呢。

    而张总如此坚决、明确表示哪怕是等也要让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来担任项目总师的态度,也让王大志有些头疼,他揉了揉太阳穴:“这样吧,咱们先听听卡亚帕先生自己怎么说。”

    “卡帕亚先生多忙啊,”张总立刻说道:“咱们不能耽误卡帕亚先生的时间,反正咱们的时间有的是,不如咱们去拜访卡帕亚先生?”

    王大志有些无奈,但张总都这么说了,他还能说什么?

    ………………

    再次见到王大志和张总,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有些惊讶和疑惑,不明白这俩人怎么又来了?

    “卡帕亚先生,是这样的,”王大志给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解释道:“我们已经初步确定了与昌飞集团合作,联合开发Z-8直升机的高原型好以及可以折叠旋翼和尾梁的舰载型号,发动机就用咱们商飞集团的WZ-2500,现在的情况是,张总希望由您来担任这两个型号的项目总师,同时由您来担任Z-8新一代减速器的总设计师,我和张总过来,就是想要问问你的意见。”

    “这样啊……”

    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一脸的为难:“我同时忙着好几个项目呢,唔……先不说我能不能忙的过来,就说最重要的一点,我对Z-8直升机是一点都不了解啊,由我来担任项目总师,这个也不合适吧?”

    张总立刻说道:“卡帕亚先生,我们可以等您忙完了手头的工作之后再启动启动这两个型号的研制,您完全可以在这段时间里了解Z-8这款飞机,不管您是想要下部队和用户直接进行沟通还是来我们昌飞,这些我都可以帮您协调。

    至于现在,您只需要大致的给出一个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立项和项目资金的报告就行。”

    项目报告是必须的。

    你说要研究新型号,起码你们对这个新型号应该有个基本的设想和可行性的草案,对不对?

    上级领导根据你们的设想和草案对整个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如果觉得这个项目靠谱,并且也是国家急需的项目,那么就大概率的就会同意你们这个方案,可如果你们的方案里面什么都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就一句“领导,我们要研究高原型Z-8直升机和舰载型Z-8直升机,所以,打钱!”,你看领导会不会理你?

    毕竟,领导也不是傻子,而你这做法,将就是指着领导的鼻子嘲笑他是个傻子。

    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迟疑了一下,没有说话,而是看向王大志。

    王大志微微点头:“维克多,我知道你现在手头上的研发任务很繁重,如果你想要接这个项目,那就接,如果不想接也没关系,所以我完全尊重你的个人意见。”

    王大志都这么说了,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沉吟了一下,说道:“我现在忙不过来,最少也要半年之后才能腾出一些时间,如果你们能够等到半年后……”

    “没问题,绝对没问题!”

    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的话还没说完,张总就激动的道:“我们写报告需要一些时间,报告送上去之后等待领导的审批也需要一些时间,这些事情都需要时间,等所有的流程走完,也差不多要半年了,到时候正好赶上。”

第2038章 卡帕亚的方案

    说完,张总一脸热切的望着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

    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犹豫了一下,终于点头:“如果这个项目确定是半年之后开工,那倒是可以。”

    “太好了,”张总顿时大喜:“回头我马上让人将Z-8的资料送过来,我们也好尽快敲定报告。”

    唯恐夜长梦多的张总,在这件事上表现的格外痛快,两天后,Z-8的资料以及这些年来部队就Z-8直升机使用过程当中反馈回来的一些问题,就由昌飞的人员直接送到了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的手里。

    在仔细研究了这些资料之后,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给出了高原型Z-8直升机和舰载型Z-8直升机的初步改装方案……

    在方案说明会上,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用激光控制器指着投影幕布上的一张简图说道:“发动机和主减速器我就不说了,按照您两位之前达成的一些,新的高原型Z-8和舰载型Z-8使用的都是我们商飞集团提供的最大功率为2500轴马力的WZ-2500型涡轮轴发动机,而主减速器还需要我这边研制,所以这一点先掠过,我们重点说的是我对这两个改进型Z-8在机身结构方面的一些想法。

    首先是高原型……”

    让PPT翻了一页,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接着说道:“根据之前用户的反馈,Z-8直升机最大的问题有三个:分别是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噪音问题以及维修保养方面的便利性,此外就是地板距离地面的高度较高带来的上下不便的问题,以及机舱过于狭窄导致一些装备没办法运载的问题。

    可靠性、易维护性以及噪音这三个问题只能在研发的过程当中逐步解决,这些是我们在研发时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递交上去申请项目立项和研发资金的报告当中,我主要向大家介绍对飞机结构的改进。”

    对飞机结构进行改进?

    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的这话一出口,不但是张总,连王大志也有下意识的坐直了身子:到了这会儿。这个项目有点意思了啊。

    “首先就是机身,”再次翻过一页PPT,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接着说道:“Z-8直升机现在的机身宽度是1.83米,我的计划是将机舱的宽度加宽至2.5米,达到华夏路航部队主力通用直升机:米-17和米-171的宽度,以兼容陆航部队大部分空运车辆的运输需求……”

    “这个,卡帕亚先生,我打断一下,”张总忍不住了,举手说道:“机舱的加宽必然涉及到整个机身结构的改变,这可是个大工程……”

    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眨了眨眼,疑惑的道:“这个工程很大吗?我怎么不觉得?”

    张总:“……”

    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的表情很轻松、很无辜,显然在他的眼里,将一架运输直升机的机身加宽真的就是一件非常轻松、没有任何难度的事情。

    可这件事真的那么简单吗?

    当然不是!

    部队反应Z-8直升机的机舱太窄、希望昌飞对机舱进行加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了获取到更多的部队订单,昌飞也不是没有尝试对Z-8的机舱进行加宽,但每一次都放弃了,原因无它,在不知道SA321“黄蜂”直升机的原始设计思路的情况下,加宽机舱这件事实在是太难了,以至于昌飞的设计师、工程师们根本不敢下手——下手不是问题,但如果我们下手了,导致飞机的结构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这个责任谁来承担?谁又承担的起?

    可没想到这件让昌飞集团头疼了十几年的问题,在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的眼里竟然压根就不算是个问题。

    可怜的张总,只觉得自己喉咙里有一口气,上不来又下不去,实在是太难受了!

    倒是王大志,对于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的话一旦都不怀疑:身为米-26这款全球起飞重量最大、载荷最大的直升机的副总设计师,或许在他的眼里,给Z-8直升机加宽一下机舱真的很简单吧——这就相当于是一道大学难度的题,对于只有高中水平的昌飞来说难度之大近乎无解,可对于博士生导师水平的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来说,就是soeasy。

    张总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好不容易顺过了气的他,点头道:“好吧,卡帕亚先生,请您继续。”

    微微点了点头,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接着说道:“部队反应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地板距离地面的高度太高,我在对Z-8进行了分析之后,发现Z-8直升机的货仓地板之所以距离地面这么高,主要是由于它独有的‘船型底’造成的,而这部分也是油箱。

    既然要降低离地高度,我的想法是将货仓下方油箱的容量大幅度减少,同时将这部分容量转移到外部,”

    说到这,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再次切换了一张PPT:“转移到机身外部之后,我们在机身外部做一个类似于米国CH-53E‘超级种@马’重型运输直升机的机身短翼油箱。

    这个油箱不但起到了Z-8直升机原本的机身浮筒的作用,也大幅度扩大了飞机的载油量,同时还解决了货仓地板距离地面过高的问题。

    另外,我还借鉴了CH-53的思路,在这个机身油箱上面还设置了短翼接口,可以外接一个1500升的大型副油箱,满足飞行转场以及安装其他特种装备的需求。

    这是高原型Z-8直升机的改进,而舰载型则是在高原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改进,除了要使用特殊的零配件以满足海上高盐、高湿的环境之外,还要具备旋翼和尾梁的电动折叠能力……”

    说到这,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望着王大志和张总:“王总,张总,我的想法就是这样的,您两位觉得呢?”

第2039章 总装的要求(兄弟们,能支持一下《起航1992》吗)

    望着PPT上那个简直就是个“mini版”CH-53E的大改版Z-8直升机,王大志沉默了片刻,一脸凝重的向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问道:“维克多,你确定这么大幅度的修改真的没问题?”

    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一脸轻松的耸耸肩:“这毕竟只是一款运输直升机,比同吨位的武装直升机的难度小多了。”

    王大志和张总顿时无言以对。

    两人这才想起来,商飞集团的现款武装直升机还是出自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之手呢,在自己的眼中或许很难,但在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的眼里,大概这就真的很简单吧?

    “那就这么递上去吧,”沉吟了片刻,王大志终于点头:“反正,如果上面对这两个型号真的感兴趣,一定会下来跟咱们沟通的。”

    听王大志这么说,张总也反应过来:“没错,如果上面对咱们这个改进型号感兴趣,他们一定会下来的。”

    毕竟,与现款Z-8相比,这个型号的进步幅度之大,已经相当于CH-53A与CH-53E的区别了,虽然大家都叫“种@马”,但两者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说是一款全新设计的飞机也没什么问题了。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为了表示对这两个Z-8直升机的改进型号的重视,王大志和张总一起跑了一趟总装,但让王大志和张总都没想到的是,因为自己和老张两人的期期到来,竟然引起了刘主任的领导重视,刘主任亲自对这个项目进行审核,在看了关于Z-8高原型和Z-8舰载型的项目介绍之后,刘主任震惊了,他看看眼前的PPT,再看看王大志和张总两人,忍不住说道:“老王,老张,你们两个不是在拿我开涮吧?我承认这两个飞机确实很先进,但这样的飞机是你们现在能够做的出来的?”

    张总看了王大志一眼,信心十足的说道:“我们昌飞肯定是没有这个能力和实力,但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先生有啊,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是这两个改进型号的总设计师兼主减速器的总设计师,他认为可以做到,我们当然相信他。”

    “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先生是总设计师?”刘主任听得一愣,然后立刻点头:“如果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来担任这俩改进型号的总设计师,那确实没问题,但老王啊,卡帕亚先生他忙的过来?我没记错的话,他先生手头上就好几个项目在忙着吧?”

    刘主任从不怀疑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在直升机领域的造诣和水平,但你们这些家伙,也不能逮着人家往死里使唤吧?

    毫不客气的说,在华夏的直升机领域,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就是国宝级的存在,你这么逮着人家往死里使唤,真的累出了什么毛病,那可是整个国家的损失!

    “是,”王大志肯定的点头:“所以维克多答应这两个型号的总设计师的前提,是等半年之后他有时间了再说。”

    “半年之后?那就是明年春夏之交那会儿了?”刘主任恍然:“如果是那个时候,那倒是差不多……”

    说完,刘主任沉吟了片刻,忽然问道:“能不能将机舱宽度再加宽一些?”

    “为什么?”张总听的一愣:“改进之后的机舱宽度已经有2米半,去掉两边程度折叠座椅所侵占的空间,实际上可用的宽度也有差不多2米25,就我军现役的装备来说,已经足够用了。”

    刘主任摇摇头:“现在来说肯定是够用了,可将来呢?米军CH-53A的机舱宽度还不到2米,可他们现在在研的CH-53K的机舱宽度是多少?据说已经达到2米八、2米九了,咱们还得向前看不是?”

    倒也是这个道理。

    王大志和张总一起点头:装备的研发要有前瞻性,不能只满足于当前装备的尺寸需求,还要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内装备发展的情况,而纵观世界范围内军事装备发展的趋势,大家都在朝着更大、更宽、更重的方向发展,可能2.5米的机舱宽度能够给满足今后几年内军事装备运输的需要,但再过个几年,这个宽度很有可能就成了瓶颈,以至于那些军事装备的研发单位,为了满足让Z-8空运的需求而不得不在装备尺寸方面进行妥协。

    但如果一开始就留下足够的机舱空间,那就不一样了,空间有了,将来装备越来越大、越来越重,咱们换更大功率的发动机就行了被,更换发动机总比给机舱加宽简单的太多了。

    王大志立刻问道:“那……主任,您觉得货舱的内部尺寸定在多宽比较合适?”

    “我觉得可以参考CH-53K,”刘主任说道:“米军在研的CH-53K的货舱可以容纳下一辆军用悍马,而咱们的东风集团研制的‘猛士’军用越野车不也开始进行测试了吗?我觉得,起码在宽度上要满足可以内部空运一辆‘猛士’,而不是吊挂。”

    “悍马”其实是HMMWV民用版本的中文译名,但相比于HMMWV这个拗口的称呼,民用版“悍马”的称呼简单明了、朗朗上口,所以即便是在我军内部,大家也习惯于用“悍马”来称呼HMMMV”这个称呼反倒是没人使用了。

    听到刘主任这么说,王成志和张总都开始沉吟起来。

    东风集团在研制新一代的“猛士”军用高机动性越野车的事情,他们当然是知道的,其实早在2001年的时候,总装就向国内相关单位发出了研制1.5吨级高机动性越野军车的竞标通知,最终的结果可就是东风集团的标书在选型会上获得了全票通过,被批准立项。

    到2003年,总装与东风集团签订了研制合同。

    2004年,东风就集团布了EQ2050概念车,并正式命名为“猛士”,而在历经了四个批次的改进设计、试制、试验后,今年,东风猛士通过了定型审查,预计将从明年开始陆续装备部队服役。

    如果新一代的Z-8直升机可以在机舱内装一辆“猛士”越野车,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PS:首先,谢谢各位兄弟姐妹这段时间来对千年的支持,只是千年还需要各位兄弟姐妹来推千年一把,所以就后者脸皮继续向各位兄弟姐妹张嘴了,请大家给《起航1992》来点推荐和收藏可以吗?没有收藏的兄弟,现在书已经肥了,可以下手宰了。

第2040章 越变越大

    “我没记错的话,‘猛士’的车身宽度是2.2米吧?”片刻后,王大志终于开口了:“想要装下一辆2.2米宽的车,一边起码要预留10公分的距离,这就是2.4米,另外,机舱两侧还要固定折叠的座椅,一边起码也要15公分距离,两边加起来至少30公分,也就是说,机舱的宽度至少也要2.7米才行?”

    如果是2.7米的机舱宽度,就意味着比现在的机舱宽度还宽了20公分。

    刘主任点头:“有没有问题?”

    王大志慎重的道:“我觉得以维克多的能力,再把机舱加宽20公分应该问题不大,但到底能不能做到,这个还要问维克多本人。”

    倒是张总,忽然提议道:“主任,对于我们的新一代中大型直升机有什么样的需求,您比我们更明白,不如您直接面对面的与卡帕亚先生沟通一下,确定下来方案?”

    咦?这个办法不错啊。

    张总的话提醒了刘主任,他立刻点头:“你说的没错,我去一趟商飞,其实和卡帕亚先生谈谈。”

    张总张了张嘴,但随即,他又紧紧的闭上了。

    他的想法是让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来京城,跟刘主任见一面,大家面对面的沟通一下,但既然主任觉得他去一趟冰城更好,那就去吧。

    ………………………………

    听了刘主任的想法之后,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点头:“将机舱的内部宽度加宽至2.7米是吧?没问题,这完全可以做到,不过这个‘猛士’军车的尺寸数据和重量数据怎么样?”

    虽然“猛士”还是在研的军用车辆,但当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问起这件事的时候,刘主任还是毫不犹豫的将“猛士”的这些数据告诉了他:“我们的‘猛士’军车在数据和性能上全面对标米军的HMMWV军车,长4.7米、宽2.2米、高1.8米,自重在2400公斤……”

    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一咧嘴:“果然是全面对标了HMMWV,不过我有个问题啊。”

    刘主任立刻点头:“您说。”

    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也不客气,他好奇的问道:“既然你们都想到要空运‘猛士’军车了,那为什么不干脆再将机舱的长度加长一米,将机舱的长度设计成可以容纳2辆‘猛士’军车呢?毕竟,两辆‘猛士’军用越野车的自重才4800公斤,而根据我的计算,在采用三台WZ-2500发动机之后,即便是飞机本身会增加一些重量,但最大载荷仍然可以达到6吨的水平。

    而如果大量应用复合材料对机身进行减重,最大载荷甚至可以达到6.5吨。”

    刘主任听的直接呆住了:用这款最新的Z-8直升机直接一次空运两辆“猛士”军用越野车?

    这画面太美,在这之前,刘主任从来不敢去想,可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此刻的话提醒了他:对啊,在换装了商飞集团的WZ-2500发动机之后,按照自己之前看到的那份报告,新的Z-8高原型的最大起飞重量能够达到17吨,即便是将机身加长再加宽。

    PS:兄弟们不好意思,请稍等几分钟。

    “我没记错的话,‘猛士’的车身宽度是2.2米吧?”片刻后,王大志终于开口了:“想要装下一辆2.2米宽的车,一边起码要预留10公分的距离,这就是2.4米,另外,机舱两侧还要固定折叠的座椅,一边起码也要15公分距离,两边加起来至少30公分,也就是说,机舱的宽度至少也要2.7米才行?”

    如果是2.7米的机舱宽度,就意味着比现在的机舱宽度还宽了20公分。

    刘主任点头:“有没有问题?”

    王大志慎重的道:“我觉得以维克多的能力,再把机舱加宽20公分应该问题不大,但到底能不能做到,这个还要问维克多本人。”

    倒是张总,忽然提议道:“主任,对于我们的新一代中大型直升机有什么样的需求,您比我们更明白,不如您直接面对面的与卡帕亚先生沟通一下,确定下来方案?”

    咦?这个办法不错啊。

    张总的话提醒了刘主任,他立刻点头:“你说的没错,我去一趟商飞,其实和卡帕亚先生谈谈。”

    张总张了张嘴,但随即,他又紧紧的闭上了。

    他的想法是让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来京城,跟刘主任见一面,大家面对面的沟通一下,但既然主任觉得他去一趟冰城更好,那就去吧。

    ………………………………

    听了刘主任的想法之后,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点头:“将机舱的内部宽度加宽至2.7米是吧?没问题,这完全可以做到,不过这个‘猛士’军车的尺寸数据和重量数据怎么样?”

    虽然“猛士”还是在研的军用车辆,但当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问起这件事的时候,刘主任还是毫不犹豫的将“猛士”的这些数据告诉了他:“我们的‘猛士’军车在数据和性能上全面对标米军的HMMWV军车,长4.7米、宽2.2米、高1.8米,自重在2400公斤……”

    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一咧嘴:“果然是全面对标了HMMWV,不过我有个问题啊。”

    刘主任立刻点头:“您说。”

    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也不客气,他好奇的问道:“既然你们都想到要空运‘猛士’军车了,那为什么不干脆再将机舱的长度加长一米,将机舱的长度设计成可以容纳2辆‘猛士’军车呢?毕竟,两辆‘猛士’军用越野车的自重才4800公斤,而根据我的计算,在采用三台WZ-2500发动机之后,即便是飞机本身会增加一些重量,但最大载荷仍然可以达到6吨的水平。

    而如果大量应用复合材料对机身进行减重,最大载荷甚至可以达到6.5吨。”

    刘主任听的直接呆住了:用这款最新的Z-8直升机直接一次空运两辆“猛士”军用越野车?

第2041章 如此无耻

    这件事就算是这么定下来了。

    虽然刘主任回去之后还要将这件事与相关部门、领导进行沟通和协商,但面对一款可以实实在在的改善和增强我们的战斗力的装备,不管是刘主任还是王大志、张总,都相信没有人会拒绝,接下来不过就是走流程、然后等维克多·弗拉迪米洛维奇·卡帕亚忙完手头的工作,在明天的春夏之交正式启动这个项目而已。

    也是在这个时候,东瀛横滨尼桑汽车总部,卡洛斯·戈尔正一脸不悦的望着无限汽车全球总裁约翰·德·尼琛:“这么说,自上次之后,商飞汽车的聂一直没找过你?”

    “是的先生,”面对大boss,约翰·德·尼琛不敢大意,小心翼翼的说道:“自上次之后,商飞汽车没有以任何的形式……包括试探……跟我联系过,我个人估计,他们对无限汽车真的不是非常有兴趣。”

    卡洛斯·戈尔皱起了眉头,好一会儿,他才开口道:“对于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

    约翰·德·尼琛没有犹豫,说道:“我个人认为,或许在华夏人的眼里,我们的M系真没有资格与奔驰、BMW、lexusLS这些D级车平起平坐,毕竟不管是在硬件配置上还是在空间上,M级比这几个品牌的D级车确实都差了一些。”

    “所以呢?你是怎么认为的?”卡洛斯·戈尔皱着眉头道:“你认为我们应该按照他们的意思对我们的M级进行修改?要知道,这可是需要很大一笔钱。”

    望着这个号称是“成本杀手”的家伙,约翰·德·尼琛心里也是格外的无奈:以前的尼桑汽车不是这样的。

    以前的尼桑汽车,自豪的宣称自己是“技术的尼桑”,尼桑的VQ系列发动机连续多年被国际顶级汽车媒体评为“全球十佳发动机”之一,但也正因为沉迷于技术(起码是原因之一),尼桑汽车债台高铸,不得不请来了有着“成本杀手”之称的法国人卡洛斯·戈尔。

    卡洛斯·戈尔这家伙在控制成本方面也确实厉害,在他正式担任尼桑汽车CEO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对尼桑汽车最耗费自己的部门:技术研发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许多正在研发的项目被叫停,以此来控制成本。

    不但对内是如此,对外也是如此,对尼桑汽车持股的重要配套企业、著名的变速箱生产企业:JETCO公司,卡洛斯·戈尔要求JETCO停止对新一代8速AT自动变速箱的研发,转而权利公关成本更低的CVT变速箱,并且要求在未来,尼桑旗下的B级车一下的车型,全部使用CVT变速箱(所以08款开始,尼桑的当家B级车:天籁,将变速箱从AT更换成了被无数人诟病的CVT,就是卡洛斯·戈尔严格控制整车成本的结果)。

    一系列的成本控制策略下来,尼桑汽车迅速扭亏为盈,靠着以前的老旧技术以及对尼桑品牌的透支,股东们赚的盆满钵满,但也正因为如此,尼桑沉迷于吃自己的老本的快感中无法自拔,再也不肯花钱去研发新书,尼桑也逐渐骄傲的从“技术的尼桑”变成了“技术老旧的尼桑”。

    这种蔓延在整个集团的想法,甚至波及到了日产旗下的高端品牌:无限汽车的身上。

    做为一款定位于高端的汽车,无限M级本身应该是凝结了整个尼桑最高端的技术和设计理念,毕竟,在自身的品牌力不够强的情况下,用更好的技术和设计来吸引消费者本身就是新兴豪华品牌打开市场的不二法宝,可卡洛斯·戈尔是怎么做的呢?

    在意识到无限Q45买的不好、需要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的时候,新的M级竟然还是延续了Q45的发动机和变速箱!

    等于是新瓶装旧酒,只是换了个壳子而已,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这些核心系统全都没变!

    当奔驰已经在自家的旗舰级轿车S级上使用7AT、BMW则宣布已经在开发8AT且以及两年后开始正式装配在自家的旗舰级轿车7系上、LexusLS则高调的宣布自家下一代的LS将采用混合动力的时候,尼桑汽车还在使用老旧的5AT,如此“控制成本”,不拿消费者当一回事,新的M级能卖的好那才是真的见鬼了。

    可是没办法,尽管对卡洛斯·戈尔充满了怨念,但身为无限汽车的全球执行总裁,约翰·德·尼琛觉得自己还是要努力一下:“或许,我们可以同意商飞汽车之前的那些建议,但修改的这部分成本让他们来出?”

    “嗯?”听约翰·德·尼琛这么说,卡洛斯·戈尔眉毛一扬:“你觉得有可能?”

    “先生,我觉得可以试试,”约翰·德·尼琛不得不硬着头皮说道:“另外,JETCO之前不是在研发纵置7AT变速箱么,只是这个项目被暂时叫停了,或许我们可以借着这次的机会将这款纵置7AT变速箱完成……有VK45DE发动机,有了这款7AT自动变速箱,如果我们再同意将M级的轴距加长、车身加宽,我觉得还是有把握说服商飞汽车的。”

    “……这样吧,”一阵沉吟之后,卡洛斯·戈尔终于开口了:“如果商飞汽车可以承诺这部分资金全部由他们自己承担,且技术归我们所有,那就可以试试。”

    约翰·德·尼琛眨了眨眼,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先生,您说的是‘技术归我们所有’而不是‘技术归双方所有’?”

    商飞汽车花钱研究出来的技术,最终他们竟然还没有所有权?

    约翰·德·尼琛严重怀疑卡洛斯·戈尔的脑袋是不是坏掉了:花钱研究出来的技术,自己还没有所有权,人家凭什么啊?

    “你没有听错,”卡洛斯·戈尔认真点头:“他们可以出钱,但整个合作模式是“华夏人出钱给我们,由我们来搞研发,同时这个过程当中产生的技术和专利归我们尼桑汽车所有”,他们唯一拥有的,就是产品销售的分红。”

    约翰·德·尼琛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家伙的脑子绝对是坏掉了!

    PS:元宵节了,祝各位英俊帅气的帅哥书友以及各位可爱漂亮的美女书友元宵节快乐!

第2042章 梦不是这么做的

    约翰·德·尼琛是完全无法想象华夏人怎么可能会同意这样苛刻的合作条件:商飞集团出所有的研发费用,可最终却没办法拥有研发出来的技术和专利的所有权,只能拿到产品销售的分红,并且还不是全部的产品都能够拿销售提成,他们疯了吗?

    约翰·德·尼琛连连摇头:“先生,这是不可能的,华夏人绝对不可能同意这样的合作条件。”

    “不试试又怎么会知道呢?”卡洛斯·戈尔一脸的淡定:“如果他们答应了,那我们岂不是赚到了?”

    约翰·德·尼琛:“……”

    他完全不法想象,到底是什么给了卡洛斯·戈尔这样的自信?他凭什么认为华夏人又要出钱,又要心甘情愿的当孙子?

    但谁让对方是boss呢,约翰·德·尼琛深吸了一口气,道:“好吧,我可以试试,但如果对方不答应的话我该怎么办,我们是否有planB?”

    “为什么要有planB?”卡洛斯·戈尔一脸的诧异:“约翰,不要为你的失败找借口和理由,在我看来,如果你没能成功,唯一的原因就是你没有将全部的精力铺在这件事上,而失败者,是没有资格出现在我面前的。”

    约翰·德·尼琛:“……”

    他听的直接惊呆了,什么意思?如果我不能让商飞汽车接受这样的合作条件,我就要滚蛋?

    而迎着约翰·德·尼琛震惊的目光,卡洛斯·戈尔淡定的点头:“没错,和你想的一样,如果我们不能成功的进入华夏市场,约翰,你就需要重新找一份新工作了。”

    别看凭借着对尼桑汽车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及让尼桑汽车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扭亏为盈,卡洛斯·戈尔俨然已经是新时代的“经营之神”,可很多事情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因为无限汽车的迟迟不能成功,其实卡洛斯·戈尔身上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而在卡洛斯·戈尔看来,能够拯救无限汽车的只有华夏市场,只是这话他不能说出来,更不能低头,因为皇冠会掉。

    …………………………

    从卡洛斯·戈尔的办公室离开后,约翰·德·尼琛犹豫了一下,还是拨通了聂光的电话:“聂先生,你好,我是无限汽车的约翰·德·尼琛。”

    接到约翰·德·尼琛的电话,聂光明显的有些意外,但他还是客气的道:“尼琛先生你好,真没想到你会给我打电话。”

    “呵呵……好久没有联系了嘛,”约翰·德·尼琛呵呵的笑着:“是这样的,我是想要问一下,对于我们双方的合作,您是怎么考虑的?”

    “我是怎么考虑的?”聂光被约翰·德·尼琛的这番话给问的一愣:“尼琛先生,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在上次分别的时候我就说了,除非对M级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M级才会在华夏市场上实现‘高举低打’的战略,如果是现在的M级,这款产品在华夏市场上的表现绝对不会比它在米利坚的表现更好,我们当然不会引进。”

    “呵呵……您说的对,”约翰·德·尼琛笑了两声,说道:“如果我们可以按照您之前的建议对M级进行修改呢?”

    聂光听的还真是愣了一下:“我没听错吧?你们愿意按照我们的整改方针对M级进行修改?”

    “是的,”约翰·德·尼琛点头道:“当然,我们也有一些小的要求?”

    听到这,聂光顿时了然:这才是戏肉吧?他微微颔首:“比如?”

    “整改的这部分经费,必须要你们来承担。”

    “what?!”听到约翰·德·尼琛这话,聂光整个人都愣住了,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尼琛先生,您刚刚说了什么?请你再说一遍?”

    “我的意思是,”约翰·德·尼琛深吸了一口气:“我们可以按照您的要求对M级进行修改,但这部分经费必须由你们来承担……”

    原来我没听错啊。

    聂光被约翰·德·尼琛的话都给气乐了,忍不住摇摇头:到底是什么事情给了的东瀛人这样的自信,让他们误以为自己会同意他们的条件?

    “如果是这样,那么尼琛先生,您接下来什么话都不用说了,”聂光打断约翰·德·尼琛的话,说道:“如果你愿意来华夏旅游,我请客,怎么样?”

    PS:兄弟们不好意思,请稍等几分钟。

    “我是怎么考虑的?”聂光被约翰·德·尼琛的这番话给问的一愣:“尼琛先生,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在上次分别的时候我就说了,除非对M级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M级才会在华夏市场上实现‘高举低打’的战略,如果是现在的M级,这款产品在华夏市场上的表现绝对不会比它在米利坚的表现更好,我们当然不会引进。”

    “呵呵……您说的对,”约翰·德·尼琛笑了两声,说道:“如果我们可以按照您之前的建议对M级进行修改呢?”

    聂光听的还真是愣了一下:“我没听错吧?你们愿意按照我们的整改方针对M级进行修改?”

    “是的,”约翰·德·尼琛点头道:“当然,我们也有一些小的要求?”

    听到这,聂光顿时了然:这才是戏肉吧?他微微颔首:“比如?”

    “整改的这部分经费,必须要你们来承担。”

    “what?!”听到约翰·德·尼琛这话,聂光整个人都愣住了,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尼琛先生,您刚刚说了什么?请你再说一遍?”

    “我的意思是,”约翰·德·尼琛深吸了一口气:“我们可以按照您的要求对M级进行修改,但这部分经费必须由你们来承担……”

    原来我没听错啊。

    聂光被约翰·德·尼琛的话都给气乐了,忍不住摇摇头:到底是什么事情给了的东瀛人这样的自信,让他们误以为自己会同意他们的条件?

    “如果是这样,那么尼琛先生,您接下来什么话都不用说了,”聂光打断约翰·德·尼琛的话,说道:“如果你愿意来华夏旅游,我请客,怎么样?”

第2043章 更高的要求

    约翰·德·尼琛沉声道:“既然我都要走了,那么聂先生,我有一番忠告,至于听不听,那在您自己。”

    “您说。”

    约翰·德·尼琛说道:“如果我没猜错,您之前之所以想要和无限汽车合作,是希望打造商飞汽车的高端生产能力,为今后打造你们自己品牌的汽车创造基础,对吧?”

    “是有这个想法。”

    聂光点点头,并没有否认这一点,不止是商飞汽车是怎么想的,伊汽集团、魔都汽车集团也都是这么想的,毕竟,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乘用车生产企业,每年在合资项目当中获得了那么多的分红,却没有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民族汽车品牌,这委实是有些说不过去。

    如果是前几年也就罢了,可这几年,随着吉利、BYD以及长城等民族汽车品牌的逐渐发展和壮大,对伊汽、魔汽甚至商飞等这些最早开始与外国汽车品牌合作的老牌商用车生产企业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了起来:以前你们总说发展自己的民族汽车品牌需要什么样什么样的条件、需要达到多少多少的年产能才行,说我们汽车零配件行业的配套能力不行,这既然这不行那不行,为什么吉利、BYD、长城等这些民族汽车品牌没有得到你们之前说的那些条件,却也发展起来了呢?

    被打脸了,大家的压力很大!

    但聂光有些不明白,约翰·德·尼琛和自己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要对你说,你们之前想要通过引进无限M级的方法来发展你们自己的汽车品牌,这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在全世界范围内,从来没有出现过一家盈利良好的合资汽车品牌能够将自己的独立品牌做好的事情,”约翰·德·尼琛沉声说道:“如果你们真的想要做自己的民族汽车品牌,我建议您看看你们国家的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我认为这两家企业成功的几率更大。”

    聂光愣住了,有那么一刻,他甚至以为约翰·德·尼琛之所以和自己说他要从无限汽车离职,是希望能够在自己这里获得一份工作,可他竟然是给了自己一番忠告?不过相比与此,更让聂光震惊的是:“先生,琛你竟然知道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

    一个世界顶级豪华汽车品牌(哪怕是他们自己自封的)的全球执行总裁,竟然知道遥远的华夏的两家年产量只有二三十万辆的汽车品牌,在聂光看来这简直不可思议。

    “这没什么好震惊的,”倒是约翰·德·尼琛,他的语气很淡定:“聂先生,您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尼桑汽车从来没有放松过对华夏汽车市场情报的搜集工作。”

    “……好吧,”良久,聂光深吸了一口气:“尼琛先生,您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些?”

    难道约翰·德·尼琛是真的想要将这个当做投名状,在自己这里谋求一份工作?

    “也没什么,”约翰·德·尼琛说道:“任何一个有些眼光的汽车行业从业者都能够看得出来,华夏必然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而一个全球最大的市场,培育出来几家世界顶级的汽车品牌也只是迟早的事。”

    聂光:“……”

    他有些无语,约翰·德·尼琛这家伙给自己的感觉,怎么颇有种他对华夏汽车产业的未来的信心比自己还要足的样子?

    就在聂光以为约翰·德·尼琛还要和自己说些什么的时候,却不料这家伙说道:“好了,这就是我全部要说的,就这样吧,聂先生,再见。”

    说完,不等聂光反应过来,约翰·德·尼琛已经挂了电话。

    听着电话里传出来的“嘟嘟……”声,聂光眉头紧皱。

    ……………………

    当聂光在沉思约翰·德·尼琛的话的时候,王大志正在参加首批JL-9教练机的交付活动,停机坪上的首批四架等待交付的JL-9教练机的机头部位系着硕大的大红花,整个场面喜气洋洋,而之前的试飞小组、现在的验收小组的方组长则小声的和王大志聊着天……

    “王总,你们的这个飞机确实是好飞机,不过我还有个想法,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

    “方组长您的建议肯定是有价值的,”王大志连连点头:“就是不知道方组长您有什么建议?”

    方组长说道:“咱们现在的这批JL-9,机身强度和尾钩的强度都是没有问题的,我觉得唯一的遗憾就是如果机翼能够折叠就更好了。”

    王大志皱起了眉头:折叠机翼吗?

    JL(教练)-9是商飞集团生产的雅克-130所获得的正式军方编号,作为一款教练机,JL-9的个头并不大,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款轻型机,即便是LIFT入门战斗构型的版本,也不过是因为装备了更多的机载电子设备和带有加力燃烧室的AI-222-25F型发动机而导致重量上稍微重了一些,但外形尺寸上与教练版本是一样的,翼展也都是9.84米,这样的翼展,之前商飞集团根本没有考虑过折叠机翼——机翼本身就不长不是?

    可现在方组长这么说,王大志就不能不重视了,他很清楚,方组长将来的身份可不只是验收小组组长那么简单。

    沉吟了一下,王大志向方组长问道:“方组长,您觉得JL-9折叠机翼……有这个必要?”

    “我觉得能折叠还是折叠的比较好,”方组长意味深长的道:“机库的空间有限,能多装两架飞机当然是好事,您说是不是?”

    “也是这个道理,能多带两架飞机终究不是什么坏事,”王大志立刻点头,不过是用户要求这款飞机具备机翼的折叠功能而已,这不算什么过分的要求,他立刻道:“就是不知道方组长您是否知道沈飞那边那款战斗机的研制情况?他们的机翼折叠技术通过验收了没?您能不能帮我们和沈飞联系一下,我们直接从沈飞那边引进机翼的折叠技术?”

    “这个当然没问题,”方组长痛快的点头:“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的工程进度。但联系一下肯定没问题。”

    PS:神兽明天回校啦,小神兽在假期期间表现的很好,作为奖励,今天带他出去痛痛快快的玩了一天,回来的完了,还请大家见谅。

第2044章 都是因为穷

    “那谢谢了,”王大志笑道:“方组长,不知道除了机翼折叠之外,您认为我们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方组长也没客气:“我们仔细试过你们公司在研的两款JL-9,不管是最基础的教练版本,还是LIFT构型的入门战斗版本,老实说都差了那么一点意思,你们能不能搞一个战斗力更加强悍的版本出来?”

    王大志苦笑起来:“方组长,这家伙只是一款高级教练机啊,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开发出LIFT入门战斗构型已经算是‘另辟蹊径’了,如果是再往上走,这货还能算是教练机么?那可就是纯纯的战斗机了,如果雷达系统和电子系统再发达一点,您是不是还打算将这货当成轻型舰载战斗/攻击机来使用?”

    王大志这话不无调侃的意思,却不料方组长竟然用力的一拍大腿,叫道:“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

    王大志有点傻了:我就是这么随口一说,怎么看着你的反应,反倒像是认真的?

    “我们仔细分析过你们的LIFT入门战斗构型的JL-9,”方组长接着说道:“以现在这个版本的LIFT入门战斗构型的JL-9而言,最多可以携带2.5吨的武器弹药,以这武器携带量而言,LIFT入门战斗构型的JL-9实际上完全可以携带4中2近总计6枚空空导弹执行舰队前沿的警戒以及低强度任务……”

    王大志觉得不能让对方这么说下去了,他不得不打断方组长的话,说道:“方组长,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您似乎忽略了战斗机之间雷达性能的差距,作为一款轻型战斗机,LIFT入门战斗构型的JL-9能够搭载的雷达功率有限,而雷达功率有限,探测距离就更有限了,强敌的F/A-18E/F战斗机可能在距离我们上百公里的距离上就发现JL-9,可这个时候,我们的JL-9还一脸的茫然,浑然不知道强敌已经逼近了呢。

    所以说啊,要是我们有自己的舰载预警机,您说的这些当然没问题,由预警机来充当舰队的眼睛,我们执行警戒任务的飞机的雷达性能强一点还是弱一点关系都不大,可问题是我们没有预警机啊。”

    方组长却是笑了:“你说的这个我们当然知道,但你就没考虑过另外一种可能吗?”

    “什么?”

    “由JL-9和研发当中的重型机进行搭档,共同巡逻。”

    王大志心头一振!

    他明白方组长的意思了,如果由LIFT入门战斗构型的JL-9和研发当中的重型机相互搭档,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由研发当中的重型机充当整个小编队指挥官和眼睛,毕竟,重型机所能够搭载的雷达的性能更先进、探测距离也更远,可以很好地承担“眼睛”的职责,而有了这个“眼睛”之后,通过数据链系统,LIFT入门战斗构型的JL-9也就有了与研发当中的重型机进行配合作战的能力……就算是正面应敌不行,那偷偷的躲起来当个刺客,关键的时候发出猥琐的一击总还是可以的吧?

    当然,必须得承认的一点是,方组长的这个战术战法其实还是有些小家子气,可之所以小家子气,像是强敌那样当然很爽了,但这还不是因为穷闹的么?

    因为穷,所以每一分钱都必须精打细算,重型机的战斗力是强悍,可重型机的采购单价以及每小时使用和维护成本也非常对得起自己重型机的身份。

    放飞巡逻的时候派出两架重型机组成的小队与派出一轻一重组成的小队,那成本自然是能够降低许多。

    PS:兄弟们不好意思,请稍等几分钟。

    “我们仔细分析过你们的LIFT入门战斗构型的JL-9,”方组长接着说道:“以现在这个版本的LIFT入门战斗构型的JL-9而言,最多可以携带2.5吨的武器弹药,以这武器携带量而言,LIFT入门战斗构型的JL-9实际上完全可以携带4中2近总计6枚空空导弹执行舰队前沿的警戒以及低强度任务……”

    王大志觉得不能让对方这么说下去了,他不得不打断方组长的话,说道:“方组长,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您似乎忽略了战斗机之间雷达性能的差距,作为一款轻型战斗机,LIFT入门战斗构型的JL-9能够搭载的雷达功率有限,而雷达功率有限,探测距离就更有限了,强敌的F/A-18E/F战斗机可能在距离我们上百公里的距离上就发现JL-9,可这个时候,我们的JL-9还一脸的茫然,浑然不知道强敌已经逼近了呢。

    所以说啊,要是我们有自己的舰载预警机,您说的这些当然没问题,由预警机来充当舰队的眼睛,我们执行警戒任务的飞机的雷达性能强一点还是弱一点关系都不大,可问题是我们没有预警机啊。”

    方组长却是笑了:“你说的这个我们当然知道,但你就没考虑过另外一种可能吗?”

    “什么?”

    “由JL-9和研发当中的重型机进行搭档,共同巡逻。”

    王大志心头一振!

    他明白方组长的意思了,如果由LIFT入门战斗构型的JL-9和研发当中的重型机相互搭档,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由研发当中的重型机充当整个小编队指挥官和眼睛,毕竟,重型机所能够搭载的雷达的性能更先进、探测距离也更远,可以很好地承担“眼睛”的职责,而有了这个“眼睛”之后,通过数据链系统,LIFT入门战斗构型的JL-9也就有了与研发当中的重型机进行配合作战的能力……就算是正面应敌不行,那偷偷的躲起来当个刺客,关键的时候发出猥琐的一击总还是可以的吧?

    当然,必须得承认的一点是,方组长的这个战术战法其实还是有些小家子气,可之所以小家子气,像是强敌那样当然很爽了,但这还不是因为穷闹的么?

    因为穷,所以每一分钱都必须精打细算,重型机的战斗力是强悍,可重型机的采购单价以及每小时使用和维护成本也非常对得起自己重型机的身份。

    放飞巡逻的时候派出两架重型机组成的小队与派出一轻一重组成的小队,那成本自然是能够降低许多。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16675/ 第一时间欣赏动力之王最新章节! 作者:千年静守所写的《动力之王》为转载作品,动力之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动力之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动力之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动力之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动力之王介绍:
被大宇宙的意志给踢回了1978年的陈耕,故事再次开始。动力之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动力之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动力之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