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辛亥大军阀TXT下载辛亥大军阀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辛亥大军阀全文阅读

作者:雨天下雨     辛亥大军阀txt下载     辛亥大军阀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三十二章 双方计划

    不得不说,北洋军和国民军双方高层的想法都很相似,那就是避开双方重兵驻扎的苏南地区,选择靠西,双方兵力没有没有太过集中,并且没有大量防御工事堡垒的安徽地区作为南下或者北上的突破地区。

    而这种战略想法甚至可以追溯到双方刚结束第一次苏南战事的时候,毕竟第一次苏南战事他们都给了对方极大的震撼,北洋军不用说了,不但彻底退出了江南,丢失了南京,而且还在南京损兵折将,一个第八师被彻底击溃,只逃出了张勋等几个高级将领以及少数残兵。第五师和第三师也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包括后续增援而的王汝贤第七师都受到了不小的损失,历尽一场苏南战事后,几乎让冯国璋手下的第二军损失过半,用了小半年的功夫才缓过气来。

    而国民军也不好受,面对国内第一强军北洋军,国民军尽管最后守住了镇江,并且最后夺取了南京奠定了苏南局势,但是自身损失不小,第一师一开始就被打残,渡江进攻江北的jǐng卫师损失过半,后续围攻南京的过程中采取了正面突破硬攻的方式,参战的第二师、第四师、第七师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一场战事结束后,北洋军固然损失了两万余人,但是国民军的损失比北洋军不少,甚至更大。

    可以说,从双方的兵力损失情况来看,这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可谓是最好的写照。

    经此一役后,双方对敌人的看法并没有减轻,反而是更加的看重,都把对方当成了和自己实力相差无几的敌手。

    如此情况下,不管是国民军还是北洋军,都没什么信心以同等兵力去击败敌人,更加不要说去进攻敌人重兵驻防,而且还有固定工事堡垒的地区了,,而偏偏苏南战事后的双方进行军事对持,不但国民军修筑了大量的工事,人家北洋也没闲着,同样在江北修筑了大量的工事。

    所以说,在苏南采取正面突破渡江作战,都被双方的高层将领所抛弃,乃至第一次国民军参谋部提出的作战计划中,也只是以扬州为主攻方向,同时还加入了从皖南芜湖地区渡江伴攻的做法。

    既然正面无法突破,那么就采取迂回进攻了,而迂回到那里呢,那自然是安徽了。

    于是乎,占据安徽的黄兴和柏文蔚就被国民军和北洋军两家同时给盯上了,陈敬云一找到机会就利用暗杀事件,把涨水泼到了革命党人身上,然后毫不犹豫的发动了皖赣战役,袁世凯也不甘落后,紧随陈敬云后头就是出兵安徽北部和中部地区。

    革命党人的江西和安徽在不到一个月内就被国民军和北洋军所瓜分,不但如此,连孙文、宋教仁、黄兴等人还被以叛国罪所通缉,现在只能躲在rì`本。

    国民军占据了江西和安徽后,众多的高层将领们就迫不及待的把目光投向了北洋,准备和北洋来一个生死大决战。而后参谋部袁方、陈仪等人和沈纲联合提出的渡江作战计划当中,虽然最后的战略目标还是放在了江北地区,但是前期和中期的一系列战事都是围绕着安徽合肥、滁州等地展开,为此国民军已经准备抽调高达六个师加一个旅的主力部队渡江进入安徽作战,同时还准备了数量众多的预备队,而前期和中期苏南地区的部队不过是作为防守和牵制兵力而已。

    巧的很,袁世凯和冯国璋以及段祺瑞这三个北洋大佬也是抱着差不多的想法,虽然最终的战略目标还是南京,镇江等江南地区。但是前期和中期的突破方向却是选择了皖南地区,预备在皖南地区投入重兵,拿下安徽和芜湖后转道向东,继而拿下南京和镇江,甚至还可以直接继续南下拿下杭州,彻底切断苏南地区大量国民军的退路。为此,北洋军不但准备投入扩兵后的曹锟第三师以及收编而来的安徽陆军三个师,还准备投入驻扎在滁州的唐天喜第十师,驻扎在河南以及安徽北部的第九师。最后还准备派遣驻扎山东的徐树铮的第十一师(PS1)继续南下,增援安徽,战局紧张到了必要之时,袁世凯还可以继续抽调江北地区冯国璋手下一个混成旅的部队。

    而为了填补这些部队被抽调后的空白,袁世凯已经秘密调遣东北地区的第二十师和二十三师入关,至于东北地区的镇守,则是交给了东北地区的地方部队和新成立的zhōng yāng陆军第三混成旅、第四混成旅。

    袁世凯得到大批善后大借款后,除了补充恢复现有的zhōng yāng陆军外,还仿效第二混成旅的模式,从现有主力部队中抽调部分部队,然后组建zhōng yāng陆军混成旅。至于整编的各省陆军师旅,袁世凯从来就没指望过他们能打仗,更多的是出于军权和控制地方部队的想法。而扩编的zhōng yāng军才是北洋军的嫡系力量。由于时局紧张,也没什么时间让袁世凯和之前编练第十师和第十一师那样慢慢来,有足够的时间全新的组建两支新整编师。时间紧张,暂时又不缺钱的情况下,袁世凯就仿效了第二混成旅的模式,直接从各主力师当中抽调部分的部队,组建若干混成旅、分别从第十六师抽调部分部队,加上直隶的部分地方部队组建的zhōng yāng陆军第一混成旅驻扎京畿。从第二十师中抽调的骨干加上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地方部队组建的zhōng yāng陆军第三混成旅、从第二十三师抽调的骨干部队加上东北地区部分地方部队组建的zhōng yāng陆军第四混成旅,驻扎东北地区。从山东一部分部队,加上第十一师的一个团组建的第五混成旅驻扎山东。然后抽调了第二师的一个团,补充了其他一些地方部队后,编练成第六混成旅,驻扎山西。

    至于在苏南和安徽的几个主力师由于身处前线,袁世凯没敢轻易动,所以也就没从这些部队里抽调骨干用来扩编混成旅。不过这几个没有抽调骨干去组建zhōng yāng混成旅,但是他们自身却是不同程度的进行了私底下的扩编,比如曹锟的第三师历尽大半年的休整后,不但恢复了原来的满编制,还新练了一个第三师dú lì旅,使得第三师成为了兵力高达一万六七千人的庞大编制,拥有三个步兵旅和一个炮兵团。第五师和第七师也是各自弄了一个dú lì团。所以北洋军的十几个zhōng yāng陆军师里头,虽然正规编制都一样,但是实际编制是有所差别的。

    说起来,北洋军的这个混成旅扩编计划除了仿效第二混成旅外,同样也参考了国民军的混成旅模式。这两个对手都是在相互学习和吸收对方的优点。

    如此大规模的混成旅扩编计划比起国民军的混成旅扩编计划要大多了,六旅计划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但是哪怕现在袁世凯手中有了不少的闲钱,但是他还有那么多军队要养呢,所以也不可能全部把钱给花出去,所以这六旅编练组建就有快有慢了,第一混成旅在京畿地区有着袁世凯重点关照,所以是最快成军,袁世凯还任命了他的心腹将领陆建章为旅长。第二混成旅原本就是从第一师第二旅直接抽调的,乃是北洋军中最早的混成旅部队的,尽管算在了六旅计划中,但是它自身却是不用改动的,连名字番号都不用变。

    剩下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混成旅有快有慢,大多还在组建当中,发挥不了太大的战斗力,也就不太可能把它们调往前线和国民军作战。但是留在后方镇守让几个主力师空出手来南下还是不成问题的,实际上这也是组建这些混成旅的最大目的。袁世凯可没希望这些新成立的混成旅就能够和苏南和国民军硬拼了,而是用他们接替原来几个主力师的位置,使得第十一师、第二十师、第二十三师空出手来,得以南下参战。

    北洋军和国民军都以自身的计划进行准备着,国民军准备抽调大量部队汇集在芜湖,同时调第三师和第十一师北上,等长江流域的雨季一过去后,就挥兵渡江进攻安徽合肥。而北洋军也在抽调兵力准备进驻安徽,同样等待着天气好转,然后一举渡江南下。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空军部队则是手段频出,企图最大化的侦查到对方的一举一动,双方的侦察机在空中甚至也遇到了几次,不过国民军的战斗机部队却是很少能够发现并且及时赶到击落北洋军的飞机了,前后半个月里也只击落了五架飞机,其中两架还是头一天的时候击落的,也就是说北洋军发现对方可以在空中击落自己的飞机后,采取了变更航线躲避等战术,后半个月里竟然只损失了三架飞机而已,而同时国民军的地面部队的调动却是被北洋军的空中侦查得知,不得已之下,参谋部减缓了调兵计划,采用了昼伏夜行,乃至绕行南方的方案,使得调集兵力的速度大大减缓,更迫使参谋部把渡江作战计划的发动rì期连续推迟。为此参谋部对空军很不满,陈仪甚至在联合作战会议上对伍世钟公然指责,称空军没有尽到应有的努力,拿了那么多军费却还拦不住敌军的空中侦查。话里意思就是说空军占着茅坑不拉屎。

    这让国民军的空军头子伍世钟极为不满,在联合作战会议里对袁方,沈纲等一群军衔只比他高,不比他低的陆军将领们发火是不可能的,只能是黑着脸回到空军处后对着手下大发雷霆,然后直接越过第一联队,把第2战斗中队的中队长撤职,把黄飞航提升为中队长。同时给侦察机部队下了严令,务必尽快找出北洋军的空军基地来,只要一找到北洋军的空军基地,伍世钟什么都不管了,数十架轰炸机全出,发誓要把北洋军的航空基地炸个底朝天。

    七月的苏南持续紧张,而陈敬云却是在七月二十二号悄然乘坐专列离开了南京,这一次他没有惊动太多人,只到了卫队和一个营的jǐng卫师而已,他的专列后也没有在镇江停留,直奔上海而去。

第三百三十三章 午夜初啼

    上海陈氏公馆内此时灯火通明,大厅里几个老妈子和女仆们脸上紧张兮兮的说着什么,而楼上不是可以看见几个护士和医生进进出出,整个公馆内充满着一种紧张气氛。

    楼下的一个中年男子不停的来回渡步,不久后见董白氏的母亲白夫人下楼来,他连忙上去:“母亲,三妹如何了?”

    白夫人露出一脸忧sè,嘴上却说着:“没事,有斯密特医生在,出不了什么事,你怎么也跑过来了,你不是在杭州吗?”

    “儿子在杭州虽然忙,但是这边发生这么大的事,儿子怎么能不来!”中年男子一脸的忧sè。

    此人乃是董白氏的大哥白chūn林,之前也是在福州军zhèng fǔ任职,不过是个小小的科员而已。自从董白氏跟了陈敬云后,虽然董白氏没说,陈敬云也没说,但是这年头自然还是有不少人会照顾到董白氏的哥哥白chūn林头上,于世峰那边只不过是随口向民政部那边提了提白chūn林这个名字,然后这个人就是快速升迁成为了科长,东南宣抚使搬迁到南京之时,他有进一步高声,到了浙江民政部下当了个司长,也算是跨入中层官员的行列了。

    白chūn林对自家三妹跟了陈敬云一事自然也是知道的,他也是三十多的人了,自然明白这事不能宣扬,免的和自家四弟一样招来麻烦。不但他同样知道,自己从普通的科员一路升到司长,虽然人人都没说,但是也是和董白氏脱不了关系。

    因为他比白家里的其他人更注重董白氏和陈敬云的安慰,现在董白氏要生产了,他当天就请假从杭州做火车赶了过来,虽说什么忙都帮不上,但是这不亲自来他是不放心的。

    不但他来了,他还听说远在南京的陈敬云都已经正在路上,专程从南京那边乘坐专列来上海。

    身为陈敬云的女人,董白氏身上怀着的这个孩子引起了太多的关注,陈俞氏那边早就派人在上海陈氏公馆里候着了,而且还请了好几个杏林高手备着。而陈敬云这边也没轻视,半个月前就已经派了他的私人医生斯密特医生前来上海,又在上海的几家医院里头邀请了两个医术高明的医生,两天前董白氏出现临盆征兆的时候,斯密特带着两个医生以及好几个护士就是住进了陈氏公馆了,并且在陈氏公馆内早就准备好了各种生产所用的用品,同时还准备了发生意外时的各种医疗器材。

    早上的时候董白氏喊疼,斯密特医生说要快生了,陈氏公馆里忙着准备的时候,也给南京的陈敬云发去了电报告知此事。

    对于自己那还未出世的孩子,陈敬云看的是很重的。甚至比当初和林韵结婚的时候都还要看重,如果说身边的这几个女子让他找到了在这个时代的归属感的话,那么自己孩子的出生给他带来的感觉就是自己已经彻底属于这个时代,自己终于在这个时代里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痕迹。

    所以他几乎是顾不上其他事情,把所有的行程都往后推了后,直接带着卫队直奔上海,一路上连镇江都没停靠,直接抵达火车站,到达上海后也没有也往常一样大张旗鼓,而是悄然的上了车队往陈氏公馆而去。

    现在的白chūn林就等着陈敬云来,实际上他白chūn林比陈敬云更紧张!前些时候他已经从白夫人的口中得知,等自己的三妹生产后,陈敬云就会带着她们母子去南京,然后正式纳三妹入门,到时候自己的这个三妹也就终于有了正式的身份。而生出来的如果是儿子的话,那么自己的这个外甥可就是陈敬云的长子。

    而现在陈敬云现在是什么身份,那可是南京临时zhèng fǔ的大元帅,和北边的袁世凯号称中国两大领袖,而如果陈敬云能够率领国民军击败北洋的话,那么将来陈敬云当上总统是毫无悬念的。现在帝制过去不过两年而已,国人对总统和对皇帝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两者的地位是近似的。不但林韵的母亲林夫人是这么想的,就连白chūn林也是这么想的。

    如此一来,陈敬云的后代问题就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哪怕以后这总统不是世袭的,但是只要是陈敬云选择了他某个儿子来继承他庞大的政治影响力,当上总统继续掌控中国不是什么问题。如此一来,未来陈敬云后代的儿子们的竞争也就成为人们心目中现代的储位之争了,只要董白氏肚子里生出来的是儿子,那么就是陈敬云的长子,哪怕不是正妻的嫡子。但是长子的这个身份也是有很多优势的,哪怕是继承不了陈敬云那庞大的政治影响力,也可以继承陈敬云名下的庞大财产的一部分,陈敬云手中控制着华夏银行,而华夏银行的规模有多大现在已经没几个人能够说的清楚了。

    不管是钱还是权,长子的身份都有着优势。

    白chūn林也知道未来数十年的仕途就得靠董白氏肚子里面的那个儿子了。

    如果不是,一切休提!

    除了担心生出来的不是儿子外,白chūn林更担心自己的这个三妹撑不过生产这一关,这次生个女儿虽然没有了先发优势,但是只要人在,那么还可以继续生下一胎。但是如果人没了,那可就彻底完蛋了。

    白chūn林知道自家妹妹在怀孕初期的身体就很不好,虽然有着医生保着,众多名贵药材补着身子,但是身子骨依旧羸弱却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这身子不好要生产的话危险是极大的。上午有反应到现在,已经差不多十个小时过去了,但是任旧没有消息传来,这让白chūn林心中担忧无比。

    白夫人道:“放心,你妹妹吉人有天相,不会出问题的!”

    白chūn林也是点头:“没错!”

    就在这两人担心的时候,门外嘈杂声响起,还没等白chūn林反应过来,外面就是一群人鱼贯而入,白chūn林抬头一看,不是陈敬云是谁。

    陈敬云走进大厅,见了白chūn林也是点头,这个董白氏的大哥他也见过两次,印象没多深,但是知道这也是稳重人,当即过去道:“情况怎么样了,她还好吧?”

    白夫人向来是有点怕陈敬云这个女婿的,连话都不敢说只是缩在一旁,白chūn林却是不卑不亢道:“大帅放心,三妹她现在很好!楼上的医生们正在帮她生产!”

    陈敬云皱眉:“怎么还没好吗?上午不是说已经要生了吗?”

    白chūn林也是一脸忧sè:“是久了些!不过医生说现在没有危险,只是三妹的身子弱所以时间久一些!”

    陈敬云本想再开口问,这个时候,一个医生却是走了出来,陈敬云当即就转而问向医生:“情况如何了?”

    那医生是个英国人,当即就是用着蹩脚的中文道:“夫人情况稳定,生产还需要一段时间!”

    陈敬云听医生这么说,也是松了口气,但是浓眉还是皱着,这生产拖太久了可不是什么好请,当即对医生道:“还请医生多用心!”

    随后医生很快就重新进去了,偶尔里面还会传出来一声声董白氏的痛叫声,让外头的陈敬云听的心急如焚,恨不得痛的是自己。但是现在的他连进去都不敢进去,白夫人说进去不吉利,医生说外人进去会造成感染,所以他只能是在外面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转着,浑然失去了往rì的镇定。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陈敬云心里也是越来越急,而房屋里面董白氏传来的叫声也是慢慢弱了下来,这让外头的陈敬云更是着急了,这种状态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女人生产要是没了力气,连痛都喊不出声的时候,那已经是说明到了危急关头,一不小心就是一尸两命。

    心急如焚的陈敬云甚至顾不上脸面了,一个医生刚出来,他就直接上前道:“不管如何,我都要她们平安,否则……”

    这已经是**裸的威胁,而且他的威胁比寻常人的威胁更直接,更有力!

    实际上,里面的斯密特医生现在也是满头大汗,身边的护士不停的给他擦着额头的汗水,不时转头对身边的一个医生不时的低声说几句,床上的董白氏已经是脸上毫无血sè,脸sè苍白的她已经差不多陷入昏迷。

    外头的陈敬云不停的在大厅里转圈,随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他已经是完全失去了往rì的镇定,甚至脑海里已经闪过一丝想法,如果真的出事了,如果真的出事了,他就要让今天所有参与接生的人全都死,给他未出生的孩子和董白氏陪葬!

    一边的白chūn林也不必陈敬云好多少,担心着妹妹的安全,更担心着自己的未来。白夫人也只是在一边坐着,手里拿着一串佛珠念起了佛经。

    当红木落地大钟的指针指向了晚上十二点整的时候,一声初啼从屋内传出!让外头的陈敬云猛然的愣了愣后,然后跳了起来:“生了,终于生了!”

    旁边的白chūn林同样和陈敬云高兴,然而这两个大男人竟然是狠狠的抱了一下。

    不多时,里面就走出了刚才那个英国医生,虽然一脸的疲惫但是带着微笑对大厅内的众人道:“生了,母子平安!”

    不等陈敬云发话,一边的白chūn林就是快走两步:“是男孩还是女孩?”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上海事

    5.5K二合一大章,过几天来几天的万字爆发!敬请期待!

    ----------------------------

    对于儿子或者女儿,陈敬云自己倒是没有太大的区别,他所在乎的只是董白氏是否平安,孩子是否平安,以他在知道了母子平安后,脸上的喜sè明显浮现。

    但是一边的白chūn林除了关心自己妹妹的安危外,更关心生出来的孩子是男还是女,所以他甚至赶在陈敬云前面就面带期翼的问向医生:“是男孩还是女孩?”

    医生并没有买关子,而是直接回答:“是个男孩!”

    “男孩?真的?”听到这个消息后,白chūn林比陈敬云还高兴,甚至忍不住联想起来,等自己这个外甥慢慢长大后,然后被陈敬云选为接班人的景象,届时对于自己,对于整个白家来说都有着天大的好处。他甚至已经可以想象白家成为中国顶尖家族时的盛况了。

    对于白chūn林的幻想,陈敬云却是没心思去顾及的,他上前道:“里面没事吧?”

    医生回答:“放心,没出大事,夫人现在很疲倦已经昏睡过去,斯密特医生正在里面做善后工作!”

    陈敬云点头:“那就好,那就好!”

    得知母子平安后,整个陈氏公馆都是蔓延着喜庆sè彩,一边的于世峰在个时候也是上前恭喜:“贺喜大帅喜得贵子!”

    陈敬云也是面带笑容点头:“同喜,同喜!嗯,吩咐下去大伙也都折腾一夜了,早些去睡吧!对了,给福州那边也去个电报,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她老人家!”

    虽然因为董白氏的事情他对陈俞氏很不满,导致母子之间关系一度破裂,但是也没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陈敬云有时候为了维持表面的孝顺心而主动问候陈俞氏。他知道陈俞氏对自己的后代问题极为关注,对董白氏肚子里的孩子也极为关注,要不然也不会派了那几个老妈子过来,而且还带上了大夫一起来,这个消息还是得尽快通知她。

    “属下明白!等会我就派人连夜去电报局,明rì一大早老夫人就能知道了!”于世峰如此说着,不过这个时候,他的心思也是有些乱想起来。现在董白氏生了个儿子,那么就是陈敬云的长子了,这个消息固然能够让陈敬云和陈俞氏开心,但是南京那边的夫人怕是不开心了。

    身为陈敬云的秘书处处长,他和陈彩算是国民军体系里和陈敬云私人关系最为亲密的人了,陈敬云的各种龌龊事他基本都知道,甚至是参与其中,所以对于陈敬云的家宅私事也是知道的,对于董白氏的身份来源,乃至前后和陈俞氏的冲突等等都知道。

    这一次,怕是元帅的内宅里又要闹出一场风波来吧!但愿几个夫人和老夫人别把罪都弄到他头上,之前他可是已经经历过一会了,林韵得知陈敬云在外头养了个董白氏之后,固然不敢对陈敬云说什么,但是对整天跟在陈敬云身边的那几个人可是好生的敲打了一番,尤其是暗中安排两人私会的陈彩更是没被林韵有什么好脸sè看,就连于世峰这个秘书长也是受到了波及。这一次,他可是不愿意在掺和到陈敬云的内宅事务里头了。

    陈敬云在外间又是等了小半个小时,斯密特医生才带着一脸疲倦走了出来,董白氏生产固然是累,但是作为接生主医生,他也没能轻松到那里去,这已经是累了一整天了。

    他一出来,陈敬云就是走了上去:“密斯特医生,这一次多亏了您了!”

    密斯特医生是个四十多岁的苏格兰人,医术纵然算不上当今顶阶大事,但也是中国里最为出sè的几个西医之一了,尤其是对内科研究极深。当初陈敬云在福州要建立福州新医院,高薪聘请了多名洋人医生,斯密特医生也就从上海一家医院里跳槽到了福州新医院当了内科主任,后来陈敬云顺势邀请他为自己的私人医生。碍于陈敬云的身份和开出的高价薪资,他也是心动了,这才跟在了陈敬云身边成为了他的私人医生。

    而随着陈敬云的权势rì益加大,现在已经是成为国内两大政治巨头了,这对于斯密特医生来说也是好事,毕竟担任一国领袖的私人医生,这也够他在同行面前吹嘘的了。对比以前的身份地位,现在的他可是要好的多,同时陈敬云以及陈敬云的家人也不是每天都生病的,这空闲的时间极多,所以他还在南京新医院那边挂了个院长的名头,潜心研究医术。近一年来陈敬云的妻子林韵和外室董白氏相继怀孕,他又是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接生保胎方面,甚至和多名外科医术jīng湛的医生们讨论着剖腹产,以防出现难产情况,这一次董白氏快临盆之际,他提前从南京到了上海,并且邀请了两名已经有过剖腹产经验的医生一同来,准备了一套备用的剖腹产方案,,但是现在剖腹产危险度太高,哪怕是手术成功后,孕妇大多也会因为术后的感染而死,死亡率是绝对的超过一半,所以是能不用就最好不用。好在虽然差点难产,但是董白氏毕竟是撑了过来,母子平安,这让斯密特医生准备的外科手术破腹产方案没有用上。

    又和斯密特医生说了几句后,见他脸上露出明显的疲惫,陈敬云也不留他,就让他先去休息了。

    随后陈敬云才是走进了房间,见房间里的董白氏正在沉睡着,旁边一个护士正抱着小孩。陈敬云走了过去,坐在床边,伸出手抚摸着董白氏的手,没说话,就这么看着。半晌后才转身看向孩子,现在孩子和他的母亲一样,正在沉睡着,陈敬云没敢伸出手去直接抱,他大半个辈子了就没抱过婴儿,而他听说抱小孩是有很多讲究的,一不小心就会弄伤孩子,所以他也就是忍住了心中的那份冲动,然后低头就这么看着小孩的脸,嗯,鼻子有点小,嘴巴也很小,耳朵也很小,而半露出来的小手更小,彷佛轻微的触碰就会伤到了他。

    这个时候,年逾三十多的护士轻道:“大帅要抱抱他吗?”

    陈敬云心里犹豫着,然后问:“这怎么抱?”

    护士显然是看出了陈敬云的紧张,然后轻声的交代了陈敬云几句注意事项,然后才把小孩子抱在了怀里,睡着的小孩子彷佛感觉到了变动,这个时候突然睁开了眼睛,小小的黑黑的眼睛没有任何杂质,眼珠子一动不动的看着,好半天都是不眨眼。

    陈敬云看着怀里的孩子,露出轻轻的微笑:“嗨,看清楚了,我是你爸爸!”

    次rì的福州,天没还亮,陈俞氏就是早早的起身了,昨天她就收到了电报说上海那边的董白氏要生了,尽管她对那个董白氏没什么好感,甚至一度认为她是造成来了自己和儿子陈敬云关系破裂的罪魁祸首,但是她肚子来的总归是陈家骨肉,所以就造成了非常奇怪的场合,陈俞氏对董白氏没什么好感,但是对她肚子里的孩子抱着极大的期待,以前三天两头就往上海送去各种名贵滋补药那也不是为了董白氏,而是为了那未出生的孩子。

    昨天得到董白氏要生之后,她也是难得的紧张了起来,在佛堂里整整念了一天的佛,但是白天里没有消息传来,一直等到了晚上十点多的时候还是没有消息,尽管心里着急,但是那时候的她也是等累了就是躺上了床,可是也睡不好,天还没亮就已经起来了。

    “这会已经是一天一夜了,算起来昨晚应该已经生了,怎么这会还没有消息过来!”陈俞氏心里嘀咕着,然后再问旁边的一个老婆子:“啊翠,是谁在电报房里候着?”

    一边的啊翠年纪只比董白氏略小,乃是她当年从娘家带过来的丫鬟了,当即用着略微低哑的声音道:“老夫人放心电报房的是我家三小子,一有消息就会回来的!”

    这话刚说完不久呢,远处院门里就是小跑着进来一个二十多的家人,然后快步走到了陈俞氏身前:“老夫人,上海那边来消息了!”

    “哦,终于来消息了!”陈俞氏面带喜sè。

    那啊翠的三儿子当即展开手中的电报:“老夫人请看,这是我刚拿到的电报,上头说三夫人昨夜午时已经平安生产,母子平安!”

    “真的?”陈俞氏接过电报,然后仔细的看了起来,电报不长陈俞氏自然是一眼就看完了。“好!是个男孩,我老陈家有后了!”陈俞氏满脸的喜sè:“也不枉我善待她一场,果然是给我陈家立了大功!”

    这会的陈俞氏自然就是忘记了当初她不让董白氏回福州的事情!

    南京的林韵知道的消息也不晚,刚吃过早饭她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不过她虽然心里有些不太舒服,但是也没发脾气什么的,倒是罗漓知道这个消息后躲在房间里狠狠的骂了几句狐媚子之类的话,然后又是黯然神伤的小哭了起来,董白氏和林韵先后怀孕了,但是偏偏最早和少爷行房的她到现在也没怀上,她跟在陈敬云身边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了,而是有两年多了,自从林韵怀孕之后,大多数晚上也都是她陪在陈敬云身边,可是偏偏就是没怀上。她自己也悄悄看过大夫,吃过不少药,但就是不见效,这让她无可奈何的同时也神伤不已。

    这些家宅中人的反应都不是陈敬云所关心的,现在的他陪在董白氏身边,手里端着一小碗的粥,董白氏依旧躺在床上,看上去脸sè虽然还苍白了些,但整个人看起来比昨夜要好多了,这让陈敬云放心了不少,密斯特医生也说了:“只要休息一段时间就能恢复如常了!”

    陈敬云一口一口喂着董白氏,董白氏小口小口的吃着,半天后才算是把一碗粥给吃下去,

    放下碗后,陈敬云走到床的另一边,看着董白氏身边睡着的小孩,然后道:“你说给他取个什么名字好?”

    董白氏看着陈敬云身处了手指轻摸着小孩的脸,也是露出了微笑,陈敬云的这个样子她还是头一次看见,陈敬云的几个女人中,她算是最得宠的那一个了,陪在陈敬云身边的时候陈敬云向来也是没有太多做作的,但是今天这副模样却还是头一回看见,这难道就是父亲的样子了。

    见董白氏没有回答,陈敬云抬起头:“你想好给他取什么名字?”

    董白氏这会才答:“名字你没想好吗?”

    陈敬云笑了笑:“以前是想过几个,但是又觉得不好,想来想去,还是让你决定了!”

    董白氏略微沉思了会后道:“陈家里你这一辈是敬字辈,下一代就是华字辈。你看取一个天字可好?”

    “陈华天”陈敬云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听起来也满顺口的。

    这会董白氏道:“希望他长大后也能像你一样成为顶天立地的男人!”

    “嗯,那就叫这个名字了!”陈敬云再一次把视线转回了董白氏身边的孩子脸上:“陈华天,这就是你的名字了!”

    陈敬云在上海里陪着董白氏和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时,国内局势并没有因为陈敬云的私人内务就停顿下来,反而是越演越烈。

    国民军第一混成旅在夺取了湖南南部重要交通要道宜章后,随即挥军北上,终于在七月二十五号抵达湖南郴州城下,而这个时候,从赣州出发的国民军第十师也随同抵达,两部合兵之后,迅速对郴州发动了攻击。

    而在两天前,陆荣廷的第五军已经夺取了湖南西南部的永州,随后兵分两路,一路进军衡阳,一路进兵邵阳。

    唐继尧的第七军也已经在湖南西部地区占领了怀化,随即挥军东进。

    如此,在湖南的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分别有国民军第一混成旅、国民军第十师、桂军第五军的两个师再加两个旅,唐继尧第七军两个师,这部分的总兵力已经高达六万余人。而原本负责湖南省南部和西南部防卫的不过是湖南省两个师而已,分散部署湖南郴州、永州和怀化以及邵阳、衡阳地区。随着永州和怀化相继落入桂军和滇军之手后,被击溃的这两部分湖南省陆军撤回了衡阳和邵阳地区。好在战前扬善德已经派遣了第四师第七旅南下衡阳,准备对那里的湖南省陆军进行增援。

    然而,兵力不足又过于分散的湖南省陆军根本就无法抵挡数倍于己的南方联军,郴州的五千守军只守了三天不到,就已经露出奔溃迹象,扬善德也不是个迂腐的人,很快就是命令滁州的第六旅向北撤退,他是准备把兵力收拢起来后,以衡阳为依托,挡住南部的南方联军。

    湖南南部地区形势危急,可是扬善德根本就不敢从长沙和湘潭地区继续抽调主力去增援。这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进攻湖南南部的南方联军当中,真正能够被扬善德看重的不过是国民军第一混成旅和第十师而已,其余的桂军和滇军部队并没有被他放在眼里,哪怕是兵力有好几万也不足为惧。因为他想着,哪怕是邵阳也失守了,但是衡阳也是能够守住的。只要能够守上一两个月,等他在长沙和湘潭地区把国民军从江西萍乡出发的部队击败后,那么他就能够抽调主力部队南下增援了。

    四个方向进攻湖南的南方联军中,真正被扬善德视为对手的只有国民军而已,鉴于国民军和北洋军的多次交战中,北洋军内部的高级将领们尽管心里不舒服,但是也都是认清楚了现实,那就是国民军的战斗力并不比北洋军弱多少。真正打起来的话不可能做到对付其他省的地方部队一样轻松取胜、

    为此扬善德战略几乎都是根据国民军的进兵来安排的,他已经初步探知,从萍乡进攻的乃是国民军第四军林成坤部下属的一旅而已。这点兵力远比从南方进攻的一师一旅要弱的多,扬善德就是打算先在北边把这个国民军混成旅给击败了,然后调集主力南下衡阳增援,再和国民军的第十师和第一混成旅决一死战。

    湖南战事沸沸扬扬之际,唐继尧手下的第六军也在四川打的风生水起,由于和桂军的对持结束后,唐继尧从云贵两省抽调了大量的兵力和物资增援第六军,并且还拉拢了当地的几家四川小军阀,然后以横扫的态势从新发动了四川的大规模战役,和那些被袁世凯扶持起来的四川军阀联军发动了好几场的大规模战役,双方死伤众多,虽然第六军已经拿下了不少的地盘,但是由于损伤不小,尤其是武器和弹药消耗众多,不得已之下已经是再一次向陈敬云求援,想要让南京大元帅府给予部分的武器和弹药支援。

    陈敬云没有考虑过久,就是给他送去了一部分枪支和弹药,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也可以稍微缓解滇军的困局。

    湖南和四川相继爆发大战,而苏南地区依旧是局势紧张之下保持着大体的平静,不管是国民军还是北洋军,这个时候都在大规模的调集兵力,而且调集兵力的方向都是安徽地区,到七月末,国民军下属的第九师、第八师、第五师、第五混成旅已经在芜湖完成初步集结。同时,第三军指挥部也已经抵达上海,第三师和第十一师已经通过多次的海运相继抵达上海。第三军的这两支不会抵达后,迅速和第一军的第一师和第四师换防,第三师进驻泰州,第十一师屯兵上海。而第一师和第四师则是准备调集到芜湖地区,作为渡江进攻安徽的第二梯队。

    双方大规模的兵力调集自然不是公开进行,而是秘密进行的,国民军的兵力调集为了避免北洋的侦查,采取了绕行。昼伏夜出等多种迷惑手段,避免被北洋军的间谍所探知,同时国民军空军也是加紧了空中巡逻,伍世钟撤换了第一联队的第2战斗中队中队长后,换上黄飞航,同时紧急把福州飞机制造厂刚出厂的D5A战斗机都是调了过来,补充到第7战斗中队当中,使得D5A战斗机的数量多了不少。

    空军的随后也是取得了不少的战果,甚至取得了连续两天之内就击落三架北洋军飞机的战绩。使得北洋军空军的侦查活动大大较少,让空军处在联合作战会议上,也终于是不会被陈仪那帮陆军将领们指着鼻子骂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 航空变革

    国民军空军在苏南地区取得了不少的战果,极大的压制了北洋军空军的侦查活动,伍世钟固然是不被那群陆军将领们指责了,但是北洋军空军的空军却是不好过。

    自从北洋军空军进驻江北将近半月以后,北洋军已经连接损失了超过十架飞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被国民军空军的D5A战斗机所击落,只有一架才是因为故障原因而在起飞阶段损坏。北洋军空军被连续击落了那么多架飞机,一开始几天还好,还以为是飞机故障或者被国民军的地面防空火力所击落,但是当有一架鸽式飞机远远的看见国民军D5A战斗机在空中追击一架友军鸽式飞机并成功击落后,这架鸽式飞机的驾驶员大感不妙,然后掉头就是往回飞,而那家D5A战斗机也因为航油不多,而无法继续追击,导致北洋军空军的这架鸽式飞机成功的逃了回来。

    而这架鸽式飞机逃了回去后,给北洋军的空军带来了一个极为震撼的消息,那就是对面的国民军空军飞机不但各方面的飞行xìng能良好,而且具备空中战斗能力,并且根据飞行员自己的说法就是,那架国民军飞机完全是追在鸽式飞机的后头,并向前开火。

    这样的空中作战方式让北洋军空军处处长刘宝明极为震撼!北洋空军可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他本身的飞机驾驶能力不出众,但是他却是货真价实的技术人才,当初和秦国镛,伍世钟等人在法国留学的时候,成绩并不比秦国镛等人差。他同样也非常清楚当即世界空军的主流,北洋军空军所能够购买到的鸽式飞机和高德隆飞机已经是当今德国和法国所能制造出来的顶尖飞机了,但是各方面的飞机xìng能依然落后于福州飞机制造厂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如果仅仅是飞行xìng能的话,刘宝明还可以理解,毕竟就算是现在的北洋军空军在发现购买不到更先进的飞机后,已经采取和国民军的一样的模式,那就是进口发动机后,然后尝试着自己设计飞机,并且刘宝明已经亲自设计出一款比鸽式飞机速度更快,航程更远,安全xìng更好的飞机了,就等着小批量制造了。

    但是对于如何在飞机上加装机枪,刘宝明还是一头雾水,限于现在飞机的结构强度,要在机翼两侧安装机枪向前shè击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哪怕是国民军当中现役的B3双发轰炸机都难以在机翼两边安装机枪,硬要安装机枪也可以,但是会严重影响到飞机的机翼的强度结构,甚至影响载弹量。而在小型单发飞机的两翼安装机枪,国民军在研制出凹凸协调shè击结构之前,已经进行过大量的试验,但是根本就没有成功过,D4A战斗机只是在后座上安装机枪,然后由后座飞行员进行手动cāo控,只能向飞机的两侧shè击,而且shè角受到极大的限制,只能是飞越到敌机的一侧再向敌机开火,而且一不小心就会打到自己飞机的机翼,没打到敌人反而会把自己给打下来,类似的事故已经发生过两回了,这也是D5A战斗机一研发出来,伍世钟甚至都等不及D5A大量量产满足三个联队的需求,就匆忙的把D4A战斗机退役,一部分改回D4侦察机,一部分则是直接拆除回收发动机。

    所以不管是对于现在的刘宝明还是对于列国的航空界来说,在飞机上加装机枪用于对地扫shè已经成为了共识,甚至刘宝明也认为如果双方的飞机在空中相遇的话,那么也完全可以用机枪对敌人飞机进行扫shè打击。空战的概念并不是太虚无缥缈的东西,只要有了实战的需求,很多人都能够提出来。

    但是现在的空战概念刘宝明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只是改装了少部分飞机安装了机枪而已,而这部分飞机也没机会和国民军的D5A战斗机一战高下,而现在前方的飞行员竟然回报说国民军出现了一种可以直接向前shè击的飞机,这让刘宝明百思不解。

    双翼的结构根本不可能加装机枪,如果硬要加装的话,那么为了增强飞机结构,那么这个飞机就会变的很大。但是刘宝明对于飞机的概念还停留在单发飞机上,也不认为国民军有能力研发出来了这种大型飞机。并且根据前方飞行员的回报,在空中击落鸽式飞机的国民军飞机并不大,而是一种单发双翼飞机。

    如此小型飞机到底是怎么把机枪给撞上两翼的?刘宝明百思不得其解,至于在机头上加装机枪,刘宝明从来就没想过,机头的前方是螺旋桨,而shè击协调器这个东西根本没什么技术难度,就是一个原理思路而已,而没有见过实物的人哪怕是天才也想不出来,历史上一战中,德军的福克战斗机率先加装了shè击协调器后,几乎是把英法空军打的喘不过气来,一度有福克灾难之说,而德军也对这种设计巧妙的shè击协调器进行了极大的保密,装备了这种装置的福克飞机很少深入英法联军腹地作战,由此获得了很长时间的制空权。而英法空军对此毫无解决方式,直到后来英法联军得到了一架坠毁福克飞机的残骸后,通过分析才是发现了shè击协调器的巨大作用,不用几个月功夫英法联军的所有飞机都加装了仿制装置,挽回了空战颓势。

    尽管想不通国民军的飞机到底是怎么做到把机枪向前shè击的,但是刘宝明还是做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一方面是加速改装现有的飞机,出去执行侦察任务也得带上一挺机枪才行,哪怕是敌不过国民军的飞机,好歹也算是有一种自保能力。除了这个外,他已经准备召集人手对自己先前设立的飞机进行改进,先前注重的大航程已经不在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加强机枪火力。同时他已经准备向国外的几个飞机厂家发去招标书,要求购买一种能够用于空战战斗,并且是能够向前shè击的战斗机,鸽式飞机的德国厂家和高德隆飞机的厂家以及其他欧洲几家飞机厂家都受到了相关的招标要求。

    而面对北洋军如此奇异的设计要求,欧洲的那几家飞机制造厂也是愁白了头发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只能是尝试着通过加强机体架构,然后在两翼加装飞机的方案。

    北洋军空军新一轮的飞机招标要求也是引起了英法德几国空军的注意,要知道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有了成规模的空军对抗,可以说中国方面的飞机战斗经验是列国都没有的,欧洲国家里也只有意大利在1911年的时候进行了小规模的侦查行动而已,而空战,除了中国上空外,其他都没有发生过。

    而现在飞机的作用已经逐渐引起了各国的注意力,各国都已经进行了军用飞机的研制,但是之前的主要研制方向还是放在了侦查能力上,现在北洋空军提出了空战能力,所以现在北洋军提出了这样的设计要求列国空军注意并借鉴是很正常的。

    甚至在北洋军在没有拿出大批的经费的情况下,各国空军自己就已经事先拔出了研究经费,准备设计类似的飞机,然后交付北洋军使用,他们是准备着把中国当成了飞机试验场,用来检验飞机的实际效果和未来飞机的发展方向了,这种情况很类似历史上的西班牙内战,当时英法德苏联都是被西班牙战场当成了各种新式武器试验场,大量的坦克和飞机被送到了西班牙战场上检验实际作战xìng能。

    如果说陈敬云给世界带来的最大影响是除了中国局势变动进而造成远东动荡外,那么就是给世界航空界带来的提前革命,各国提前重视飞机的实际作战效用。

    尽管刘宝明已经想尽了办法,但是任旧不能够阻止北洋军空军在苏南上空的颓势,在得知了国民军有着专门空战飞机的存在后,北洋军空军的出动次数大大减少,而且有限的侦查行动中也尽量避开国民军空军的巡逻地带,避免飞机被击落。如此一来,北洋军空军能够侦查到的情报就大大减少,使得前线的冯国璋对对面的国民军调动又陷入了一无所知的状态。

    “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如此大规模的调动绝对不是正常的军事调动!”冯国璋面对苏南战局面sè担忧着。

    一边的王汝贤也是忧心忡忡道:“从上海那边来的消息,国民军第三军的第三师和第十一师已经登岸,他们把南方的这两个师调来苏南,肯定是有什么大动作的!”

    不管是冯国璋还是王汝贤,都能够通过蛛丝马迹得知国民军近期内军事调动频繁,看样子是准备着一场大动作,而这个大动作很有可能就是渡江北上,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详细情报,冯国璋等人根本就不知道国民军准备怎么样进行渡江作战,更不知道国民军的主动方向是放在那里。

    到底是扬州还是南京这两处正面突破,还会和冯国璋自己的计划一样,绕行安徽呢?

    这一切冯国璋都不得而知,如此情况下,北洋军的南下计划也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毕竟现在要是判断不出国民军的主力到底在那里的话,万一北洋军的主力全部都集中到安徽地区,国民军乘虚而入,集结主力从苏南渡江的话,那么很有可能造成被动。为此,冯国璋暂缓了滁州唐天喜第十师进入安徽的计划,并且已经连续给袁世凯发去数封电报,要求尽快派遣第十一师南下,后续第二十师和第二十三师的第二梯队也要尽快准备好。

    -------------

    等下还有一章

第三百三十六章 总攻命令

    时间进入八月,长江流域的雨季也终于是在连续了一个多月后慢慢结束,尽管此时部分地区还有绵绵细雨,但是在大范围来说已经不影响大军作战。因为大战一起,那就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事,而是会连续持续多月的大规模战事,这八月初还会持续的小规模地区雨水已经不会造成双方决战的主要障碍了。

    八月一号,刚从上海返回南京召开了扩大会议,这一次的会议不但有军队方面的高级将领参加,还有部分文官高级官员。

    巨大的长方桌上,陈敬云身穿一身棕绿sè上将礼服坐在主位,而桌上的两侧则是分别坐着大批军政要员们,其中还有唐继尧和陆荣廷的特使。

    右手侧的是以袁方为首的军方将领,包括参谋部总长袁方中将,后勤部总长孙广亮中将,装备部总长欧阳天中将,作战司司长陈仪少将,战略司司长陈卫华少将。另外还有第一军军长沈纲中将、第二军军长马成中将,第三军军长李继民中将。这三部总长和参谋部最重要的两个司的司长都来了,而国民军的四大军长中,来了三个,只有远在南昌的林成坤因为距离关系而无法到达。除了这批陆军将领外,海军的海军部总长萨镇冰中将也在,空军部总长伍世钟少将也在。

    可谓这一群将领中包含了国民军所有高级实权将领,乃是国民军的核心高层了。其他的甚至连师长都没有资格参加这一场战略会议,可见规格之高。

    军方的规格高,文官那边也不差,政务院中由于没有设立政务院院长之类的职务,而是以各部总长直接向陈敬云负责,所以这出席的就是民政部总长郑祖荫,次长岑chūn煊,财政部总长安华林等几个重要角sè。

    “各位都知道,我军为了这一次的大战前后已经准备了大半年之久,去年苏南战事一结束就进行了相关的作战物资准备,三个月前就已经进行兵力的部署调动,可以说我们在过去的一年里都是在为了这场大战而准备着。而现在,各项准备已经完成了准备,箭已在弦上,是是了发出去的时候了。”陈敬云首先说了这场开场白后,随后停顿了后继续道:“此战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就不要我继续说什么,你们心里都是有数的,赢了我们就能够主管zhōng yāng,败了,那就是万劫不复。”

    “所以这一战里,我要大家务必用尽全力,不得有任何的松懈!”陈敬云说罢后眼光环视在场诸人,和他想象的一样,在场众人中多数是露出兴奋神sè,少数也有着担忧神sè。

    如此会议中,自然不是讨论详细军事计划的时候,此次渡江作战虽然国民军的很多高级将领都猜得出来是在皖南地区,毕竟国民军现在大军云集芜湖,这满的了北洋军可满不了国民军自家的这些高级将领们。然而详细的作战计划,整体的战略部署知道的人不多,不过是陈敬云自己,沈纲,袁方和陈仪这四个人而已。其他的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但是绝对无法得知全部计划的。

    这一次的战前会议,更多的是关注到后续情况,比如后勤供应,政务院负责的一些舆论宣传,安定民心等等。最重要的就是陈敬云要给他们一个信号,大战就要开始了!

    会议当中,民政部也已经拿出了关于此战的计划,除了用最大的努力保障大军后勤,解决好受伤士兵的治疗以及安定民心外,民政部也提出了计划,民政部会派出大量的官员跟随国民军身后,安定国民军所占据的地方,避免国民军把jīng力浪费在维护地方上面。

    而财政部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事务就是解决军费问题,安华林近年来已经越来越有政治家的气势了,顿了顿声后道:“军费问题大帅完全可以放心,现在我财政部剩余款项充足,而且最新发行的五千万光复债券现在的销售势头良好,未来数个月内还能够收入一笔。不过军费问题,还需要华夏银行那边多多配合!”

    安华林所的需要华夏银行配合陈敬云自然是明白什么,现在华夏银行在国民军体系当中除了充当商业银行外,更重要的职能是充当zhōng yāng银行发行纸币。现在南方临时zhèng fǔ的财政收入几乎都是寄存在华夏银行,要用钱的时候就直接去提,乃至国民军十余万军人的薪资也是通过华夏银行发放。

    而华夏银行发出去的自然是华元这种纸币了,而通过纸币的发行,实际上华夏银行能够筹集的资金是要远远高于他所储备的本金的。

    而安华林所说的配合,不外乎就是让华夏银行在国民军财政紧张的时候,适当的放宽纸币发行比例,用来充当军费,尤其是军人的薪资。

    虽然这种举动会造成华元的贬值,甚至会因为通货膨胀而影响到民众的生活,但是如果真的到了财政部拿不出钱的时候,直接印大量纸币当军费也是迫不得已的方法。毕竟到时候如果败了,这些纸币会不会成为废纸也轮不到他们来担心,如果赢了,这纸币的价值有zhèng fǔ担保是有保障的。

    而华夏银行虽然充当了zhōng yāng银行的职能,但实际上就是个私营银行,陈敬云自己还在里头占据了大量的股份,财政部要华夏银行配合扩大纸币的发行量,没有陈敬云点头是不可能的。

    “放心,华夏银行那边我对吩咐的,财政部尽管把相应的计划拿出来。不过也要注意分寸,前期适当的扩大比例就行,不到紧急时刻决不能让华元贬值的!”陈敬云可是很明白华夏银行为了建立起华元的流通和信用是花费了多大的功夫,华夏银行依靠着陈敬云的鼎力支持,到现在也不过是让华元在福建和浙江以及上海部分流通而已,而且很多民众根本就不认这纸币,非要用真金白银才放心。尽管如此,其中花费的努力也不是外人所能够了解的了,而这信用建立起来难,但是要毁掉只是一夜之间的事情而已。

    而华元的信用已经不仅仅是影响到华夏银行自身,而起还影响到已经用华元进行zhèng fǔ结算的南方临时zhèng fǔ。

    南方临时zhèng fǔ中,已经把商税等部分税收设定为只收华元纸币、另外公务员的薪资、军人的薪资采用纸币发放,同时一些内部军事采购和zhèng fǔ采购也是用华元纸币支付。这一收一发,就形成了华元纸币的一个巨大流通循环,尽管这个循环还只限于国民军体系内部以及附属体系,但是华元要是过度贬值,这个循环一旦崩溃的话,国民军不用北洋军来打也就完蛋了。毕竟当十多万国民军士兵们发现拿到手的纸币一文不值的时候,恐怕第一时间就会造陈敬云的反。

    安华林也是知道轻重的:“这只是财政部的预留计划,前期不会进行大规模的增发纸币计划!”

    打仗,第一是要钱,第二是要钱,第三还是要钱!

    所以这财政才是最为关键的,所以这财政军费等问题不但陈敬云和安华林在说,也引来郑祖荫和袁方等一群将领偶尔也问几句,而安华林则是拍着胸口保证:“以财政部现在的钱和未来的预期收入,财政部完全可以支撑起国民军持续进行长达半年大规模战事!”

    安华林口中的所谓的大规模战事是以苏南战事为参考,一个月的花费高达上千万的那种!

    安华林如此保证,让一群将领们安心了不少,他们可不想前线打的紧张的时候,后方就拿不出钱来补充子弹炮弹等作战物资,也拿不出钱来发放士兵的军饷,到时候可就不战而败了。

    临近尾声,陈敬云道:“大家都回去准备吧!”

    会议散了后,陈敬云又在统帅部内召开了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是刚才那些高级将领,陈敬云在会议当中没有多余的废话,重申了渡江作战的要点后,就是给各部队分配任务并签发作战命令,当夜马成和李继民连夜赶赴他们的军指挥部,李继民回上海,而马成则是奔赴芜湖。

    为了更好的指挥安徽战事,陈敬云命令第八师、第五师也划入第二军指挥。使得马成指挥的第二军拥有第五师、第六师、第八师、第九师以及第五混成旅。四个师加一个混成旅,总兵力超过五万人。并从参谋部内调遣了多名科班出身的参谋加入第二军指挥部里,为马成出谋划策。

    等马成的第二军渡江之后,第一军的第一师和第四师将会紧随其后,作为第二梯队担当第一军的预备队。

    其余留在苏南的第一军第二师、第七师、第三军第三师、第十一师以及jǐng卫师将会守备苏南。如果安徽进展顺利的话,第三军的第三师和第十一师也会择机从扬州等地区渡江,进攻江北地区并对江北形成包围圈。

    这一番军事调动中,陈敬云也是充分体会到了不固定军级编制的好处,军指挥部负责一面战事,而下属的具体部队则是临时调动过去,随时可以变化。国民军的军就是应对战略方向的,而师则是战术级别的存在。

    八月三号,陈敬云签发最新的作战命令,批准了参谋部已经连续延后三次的总攻时间,下达了总攻命令!

    --------------

    以下字数不收费,简单罗列南方联军和北洋军的兵力对比和部署:

    北洋军:

    第一军部署在湖běi jīng汉线,段芝贵为军长,辖第二师、第六师。另湖北省陆军三个师归属段芝贵指挥。

    第二军部署在苏南津浦线,冯国璋为军长,辖第五师、第七师、第十师、第二混成旅。

    安徽地区:曹锟为安徽护军使,辖第三师(三旅制)另外安徽陆军三个师归其指挥。并有河南第九师第第十七旅驻扎皖北。

    湖南地区:扬善德为湖南护军使,辖第四师,另外湖南陆军三个师归其指挥。

    京畿地区:第一师、第十六师、第一混成旅。

    山西地区:第六混成旅(另外阎锡山两师两旅)

    东北地区:第三混成旅、第四混成旅。

    机动部署兵力:第十一师驻扎滁州,第二十师和第二十三师正在从东北调遣南下!第五混成旅驻扎山东济南,清江浦地区张勋第八师一个旅。

    一共有:第一到第十一师、第十六师、第二十师、第二十三师。十四个zhōng yāng师,另有六个zhōng yāng混成旅。附属地方省军若干,包括湖南和湖北安徽地区的地方部队,陕西和山西以及东北等地区的地方部队。

    南方联军:

    国民军:

    第一军(苏南):第一师、第二师、第四师、第七师

    第二军(安徽):第五师、第六师、第八师、第九师、第五混成旅

    第三军(苏南):第三师、第十一师

    第四军(江西湖南):第十师、第一混成旅、第二混成旅、第三混成旅、第四混成旅

    第十四混成旅:广州

    桂军:

    第五军:第十二师、第十三师、第十四师、第六混成旅、第七混成旅、第八混成旅

    滇军:

    第六军:第十五师、第十六师、第十七师、第九混成旅

    第七军:第十八师、第十九师、第二十师、第十混成旅、第十一混成旅、第十二混成旅、第十三混成旅

    南方联军一共有20个师加14个混成旅。

    双方都有地方守备团xìng质的部队,战斗机极差,忽略不计!

第三百三十七章 渡江

    长江江面上,三艘体型庞大的军舰小心翼翼的沿江上游驶去,这三艘军舰正是国民军上半年才服役的长乐级炮舰。

    陈敬云成立大元帅府后,下设统帅部和政务院,原来的海军处也就顺势成为了海军部,萨镇冰就任海军部总长。原属的国民军海军自然也就全部转入到南京临时zhèng fǔ所属,编制和船只以及人事任命没有任何的变动。第一舰队任旧是以海圻号、海筹号、海容号、海琛号这四艘巡洋舰为主力,以陆续归国的五艘四百吨级小型驱逐舰加上原有的飞鹰号驱逐舰为辅,组成了巡洋舰舰队。

    第二舰队则是收拢了众多的炮舰,包括了长乐级五艘炮舰,江字级炮舰,楚字级炮舰以及剩余若干炮舰,其中的部分老旧炮舰已经被迫退役,挪出军费来用于其他军舰的费用。第二舰队和第一舰队的定位不一样,第一舰队是远洋作战的巡洋舰队,主力舰队都集中在江yīn基地和上海基地,并活动与在南京以东的长江部分,南京以西的长江对于第一舰队的战舰来说,水深以及其他河道的障碍是巨大的威胁,同样大小的远洋驱逐舰要比同型炮舰吃水深得多,所以没有必要情况下,第一舰队的主力是不会轻易沿江西进,怕的不是北洋军的陆军重炮,而是怕自己搁浅了造成船只破损。

    但是第二舰队装备的都是炮舰,装备了那么多炮舰,那么内河的巡弋以及其他任务自然是交给了第二舰队居多。国民军控制区下有三条水系,分别是长江,珠江,闽江,其中的闽江算不上大江大河,也开不进去大军舰,所以第二舰队只是在福州港里驻扎了一支炮舰支队,为第四炮舰支队所辖不过两艘三百吨不到的炮舰甘泉号和舞风号。但是福州还有一个训练舰队,也就是第三舰队还有三艘今年才入役的训练巡洋舰,这可是三千两千五百多吨的大家伙。好在长江里海军实力尚可,北洋军现在又完全丧失了海军,所以海军部才会把第三舰队的这三艘大家伙留在福州做它们的本职工作:训练海军官兵!

    在珠江,海军部也没有留下太多的兵力,只部署了一个第五炮舰支队在广州,辖四艘五百吨到八百吨不等的炮舰,分别是联鲸号、福安号、建威号、建安号。

    珠江和闽江都没有太多的海军兵力,那是因为长江牵制了海军部太多的兵力。第一舰队不用说了,是巡弋扬子江的主力舰队,同时也是保证国民军从苏南渡江的最主要武器,更是阻止北洋军在苏南渡江的重要因素。而第二舰队也把下属的第一炮舰支队五艘长乐级炮舰,第二炮舰支队六艘楚字级炮舰,第三炮舰支队四艘江字级炮舰全都部署在长江。

    并且海军部已经决定蒋这三个炮舰支队作为长江中游的主要海军力量,除四艘江字级炮舰部署到九江外,还有五艘长乐级和六艘楚字级炮舰作为海军在芜湖以及安庆等皖南地区的海军存在,必要时候,海军还会调遣第一舰队冒险进入长江中段水道。至于现在嘛,还没有到那个地步,海军自然舍不得把少数几艘主力舰冒个搁浅的危险驶入长江中段。所以这国民军发动渡江作战计划之时,最主要的海军火力掩护就是来至于第一炮舰支队和第二炮舰支队,五艘长乐级和六艘楚字级,一共十一艘炮舰。

    尽管长乐级炮舰是专门作为内河炮舰而设计建造的,但是长乐级的吃水深度其实也不浅,足足有两米五左右,加上接近八百吨的排水量,长足足达到了六十多米,宽也有九米。这样体型如果放在海面上显得十分渺小,那么是南京以东的扬子江流域也足够让长乐级炮舰全速驰骋。然而长江水道一过南京后,就是突然变得窄起来,水深也不高,更关键的是这些航道里有着不少暗礁的存在,让长乐级这样的炮舰纵然能够开进来,但是为了避免搁浅它也是小心翼翼的向上游缓慢前进。

    第一炮舰支队支队长金宏业海军上校站在他的座舰长乐号的指挥台上,低头看着手中的一份命令。这份命令是海军部昨夜直接发到长乐号,命令当时在芜湖附近的第一炮舰支队继续西进,协作陆军渡江,并给陆军提供火力支援。接到命令后,金宏业就知道,传的沸沸扬扬的渡江计划终于是开始了,尽管金宏业自己还不知道国民军的主攻方向在那里,但是现在来看,芜湖必然是其中之一。

    昨夜收到命令后,金宏业率领第一炮舰支队西进前往指定地点,但是刘宏业的运气差了些,刚起航不久,一艘炮舰就不小心搁浅,迫使刘宏业不得不放弃这艘炮舰然后率领四艘长乐级炮舰继续西进,可是到早上的时候,一艘炮舰由于cāo作不慎,和一艘经过的货船相撞,装也就算了,偏偏还把自己的船首撞出一个大洞来,不但前主炮受到损伤,甚至船体也进水。这让刘宏业气的直骂娘:“这群新兵蛋`子完全就是渎职,渎职……”

    刘宏业自己以前出身福州船政学堂,随后又前往英国留学数年,在英**舰上实习过,回国后在前清第一巡洋舰的海圻号上任职。长乐级炮舰大规模服役后,他刘宏业成为了长乐号的舰长。随后划分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的时候,第二舰队以多艘同型炮舰为原则设立了五个炮舰支队,五艘长乐级炮舰也就被划分为第一炮舰支队,刘宏业也得以继续高升,任职第一炮舰支队的队长,挂海军上校衔。

    刘宏业的求学和任职经历算得上是目前中国海军中高层海军将领的一个缩影,几乎都是差不多一个模式。不过在现在海军的众多海军基层军官中,却是存在着大量的低素质军官,中国海军现在是大规模扩张的阶段,今年已经有十余艘军舰服役,而且这都是大船需要众多的海军军官来驾驶这些战舰,而国民军海军虽然整体上继承了整个中国海军,但是前清时代培养出来的合格海军军官也就这么多,这一下子扩编太多的话,根本就满足不了众多高级军官的缺额。更不用说,中国在美国订购的军舰即将回国,其中少数几艘军舰甚至已经下水进行舾装海试的阶段了,为此中国海军派出了大量的海军人员前往美国接受战舰。如此一来,原本就合格官兵不足的海军就人手更加紧缺了。

    不得已之下,海军部也就大量启用那些福州海军学校里学生,甚至把那些还没有毕业的学生都抽出来让他们提前服役。这些没有经过培训,没有到列强海军中进修深造过海军军官素质自然是好不到那里去。

    刘宏业手下就有很多这种基层军官,这些人的技能素质让刘宏业极为不满,但是不满归不满,他也没有办法来改变这个现状,他说破嘴了海军部也不可能给他找来众多的合格海军军官。

    经过一路的崎岖,刘宏业终于率领着剩下的三艘长乐级炮舰抵达了制定地点,而在他们的前面,早已经有着国民军第二炮舰支队的六艘楚字级炮舰等着了。刘宏业到达的时候,第二炮舰支队的队长吕健乃是刘宏业的同学,不但是福州船政学堂同一期的毕业生,而且在英国留学的时候也是同一期,连后来上英国舰队实习的时候还是一期,所以这同学十几年的两人见到后自然免不了问候几句,当吕健得知刘宏业率领的两艘炮舰竟然因为一艘搁浅一艘被撞而损失战斗力的时候,把嘴巴张的老大,让刘宏业脸sè涨得通红,最后是冷哼一声就是走了出去。

    回到长乐号上后,刘宏业依旧有些心烦,不过烦归烦,很快他就接到了来自于芜湖方面第二军指挥部的命令,让海军舰艇向某某方向进行远距离炮击。刘宏业接到传令后不敢怠慢,和吕健商量一阵后,就是简单确立了炮击的计划,随即停泊在江面上的这九艘炮舰已经对这北方陆续开火。长乐级上的主炮乃是一门105毫米舰炮,而楚字级上的主炮为两门120毫米舰炮(舰炮型号繁杂,前文中全用三寸、四寸、五寸炮描述有失准确,今后用准确数字),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长乐级的舰炮以及楚字级乃至江字级上的舰炮都是用的rì制舰炮,所以才会出现105口径,120口径,而不是标准的英寸口径!现在上海兵工厂得到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后,已经开始仿制美式的四寸舰炮,东南钢铁厂也根据兵工厂的要求试制相关的特种钢材。

    相对于陆地火炮的进展较为顺利,海军舰炮的研制尤为困难。虽然现在的陆军加农炮对于福州兵工厂来说难度也不小,七十五毫米的野炮到现在也没能够大规模量产,但是海军用的舰炮口径比陆军野炮更高,动则四十倍、四十五倍以上,这对火炮身管的要求极为严格。尽管困难,但是这种困难并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基于中美军事援助计划,陈敬云已经用大量的贷款资金购买了众多的武器,尤其是火炮的技术专利,而制造火炮所需要的各种特种钢材的专利也购买了回来,所以东南钢铁厂只要按照美方交付的图纸进行仿制生产,就能够把大量特种钢材仿制出来,而福州兵工厂也能够利用这些原材料进行相关的仿制生产。现在对于东南钢铁厂和福州兵工厂以及上海兵工厂来说,所欠缺的不是技术图纸,而是时间,他们需要时间把购买的设备安装调试,东南钢铁厂现在是手里有着技术图纸,就等着把大批的设备安装扩建厂房进行生产,现在他们欠缺的是时间而已。毕竟要建设一个大型钢铁厂和一个大型的兵工厂,所需要的时间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而是要一年,甚至两年,三年以上的时间。

    现在,楚字级和长乐级的主炮和相当数量的三寸副炮就是根据陆军提供的目标指示,进行了远距离的炮击,这些海军舰炮都是高倍径的加农炮,shè程可比陆军的火炮大多了,炮击一开始后,就一直持续了很久,各舰的主炮陆续开火,它们并没有打的很急,而是间隔一会才会开下一炮,免的打的太快损坏身管寿命。而在众人的视线之外的某处山谷内,一个北洋军的炮兵阵地爆炸声连连,让北洋军第三师dú lì旅下属的炮兵营营长听的心惊胆颤,第三师dú lì旅被部署在前沿,就和芜湖隔了个长江,国民军要从芜湖方向渡江的话,那么第一个遇上的就是这个dú lì旅。

    碍于情报侦察能力,现在冯国璋都不知道国民军到底在那里云集了主力,虽然大体上能够猜的国民军不是在皖南就是在苏南,但是这一段距离这么长,到底哪里才是渡江地点呢?冯国璋不知道,这个第三师dú lì旅自然也就不知道了,隔了个长江,他们连对面的国民军现在到底有多少人都不清楚。

    而第二军指挥部早已经通过空中侦查,得知了这个dú lì旅的大致驻地,并在数天前侦查到了他们的炮兵营驻地,当时马成并没有对他们进行隔江炮击,因为隔着距离太远,第二军下属各部队中装备的都是75口径的火炮,其中的野炮shè程不过六千到七千米,山炮更低只有四五千米而已,隔着一条长江后要打击到敌军的炮兵营很有些困难。所以马成就一直等着,等到了总攻那一天,用海军舰炮为主力,再陆军的野炮配合进行密集轰炸,一次xìng把这个炮兵营给断掉,从而消除这个渡江作战计划的最大威胁,为大军的安全渡江取得安全上的保障。

    现在海军的火炮已经开始,第二军也是集中了各师的野炮营,继而对对岸的北洋军炮兵营进行密集的炮击,这突入起来的炮击让北洋军的这个炮兵营都慌了,当下是人荒马乱,不但有部分火炮被国民军的炮火直接击中,更多的是乱跑的人被炮火所杀伤。持续长达半个小时的炮击,已经让这个炮兵阵地彻底成为废墟,纵然还剩下半数火炮完好,但是炮位被炸毁,甚至有少数弹药被引发殉爆,更关键的是,这个炮兵阵地已经被国民军所知,如果不进行转移的话,那么国民军随时能够对这里来一场炮击。而且从落下的炮弹爆炸威力来看,对方绝不可能是陆军常用的75火炮,而是四寸、五寸炮,这些舰炮的shè程可比常用的陆军75火炮远多了,所以这进行原地反击是不可行的。

    所以那个北洋军的炮兵营营长也是果断,当即就是下令进行紧急转移,收拢了尚完好的十二门山炮就是一溜烟的转移了,准备到达下一处备用炮兵阵地。

    如此同时,芜湖城内,第二军军长马成对着下面的众将冷着脸道:“此战关系到我国民军存亡,关系到华夏一统。元帅把主攻的任务交给我第二军,是对我马成,也是对在座诸君的信任!还请诸君不要辜负元帅的期望,用尽全力打赢这一仗吧!”

    下面的第二军诸多将领自然是出声附和,更多人则是一脸兴奋的期待着,期待着这一场战事给他们的肩章上在添加一上一颗金星。

    陈敬云已经放出话来,此战中他已经把上将的军衔给众位将领准备好了!就等着各位立功来拿这军衔了,上将的军衔拿出来了,那么中将的军衔就更多了,每一次大规模战事中,都是陈敬云给手下将领大肆晋升的时候,而可以预料的,这一场战事中,国民军会多出不少的上将,中将,同时一大批有能力的校官也会晋升为少将,进入国民军将官序列中。

    之前陈敬云的军衔是上将,为了避免和手下有着相同的军衔,更为了能够和唐继尧和陆荣廷分出差距了,陈敬云又是毫无廉耻之心的宣布在上将之设立元帅,并且将这个军衔颁发给了自己。

    如此一来,陈敬云的职位乃是大元帅,而军衔则是元帅。这很多人把对陈敬云的称呼改为了元帅,之前的司令二字除了自持陈敬云嫡系,较为亲近的将领外在私下场合偶尔说说外,公开场合上已经无人用了。

    陈敬云自己给自己升为元帅,为的就是给手下让出上将这个级别的军衔来,不然他一天是上将,下面的那些将军们就一天都别上也晋升上将。而陈敬云如此举动,摆明了就是说,位置已经给你们腾出来了,谁能头一个当上上将,就看你们自个的造化了。

    眼中能够盯着上将位置的不外乎国民军内的众位中将,尤其是四大军长以及三部总长等少数几个人而已,而更多的少将则是盯着中将的为止,那些校官,尤其是一些久居上校的资深校官们已经是等不及要把自己的肩章换成将官特有的肩章了。

    马成在指挥部说的时候,实际上第二军下属各部队已经开始行动,在海军和炮兵部队发出炮击后,第九师下属一团已经在海军的掩护下,登船准备渡江,紧随他们后头的是大批的工兵部队,工兵们需要用准备了多时的各种材料快速架设浮桥,架设浮桥后才能够接应大部队渡江,毕竟要渡江的除了五六万人外,还有大批的武器辎重,不可能全部用船运输过去,而且除了部队自身外,后方还有后勤部组织的大批民夫,这些民夫同样会跟在部队后头,为前线的国民军战斗部队运输后勤补给。

    统帅部提出渡江计划的时候,甚至是提出直接在长江上建一条永久大桥,但是由于工程浩大,技术难度太大而放弃,只能是选用加固加大的浮桥用来后勤补给的运输。

    第九师的一个团两千余人乘坐小木船等小型木制无武装船只在海军的掩护下很快抵达对岸,虽然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抵抗,但是北洋军第三师dú lì旅的抵抗力度并不大,显然他们也是知道在岸边和有着舰炮支援的国民军对打对他们是很不利的,所以防守的重点并没有放在江边,而是长江以北的城镇里。

    第九师的第92团建立了滩头了,开始掩护工兵部队架设浮桥!

    国民军筹备多月的渡江作战计划终于在这个时刻开始了,等浮桥架设完毕的那一刻,就是国民军主力挥军北上之时!

第三百三十八章 主攻方向

    北洋军第三师dú lì旅的旅部并没有部署在太靠近在江边,而是部署在芜湖以北十里之外雍南。以雍南为依托,在长江北岸构筑了前沿防线,这个距离虽然还在那些大口径舰炮的shè程之内,然后距离过远,加上国民军也没有准确指示目标的能力,所以相对来说部署在雍南的dú lì旅旅部还是可以避免国民军的远程炮火打击的。

    然后dú lì旅旅部以及主力部队虽然是在雍南内,但是dú lì旅的少数部队还是分散在几个地方,用来监视对面的芜湖国民军,防止国民军的部队发动渡江进行偷袭。而所配属的炮兵营也是部署在略微靠近的几座小山头上,但是dú lì旅旅长王承斌没有想到,部署的炮兵营阵地竟然被国民军提前从空中侦查得知,仅仅是一轮炮击就让炮兵营损失小半,迫使炮兵营进行了紧急转移。

    “前面到底情况如何了?国民军有多少人渡江?”王承斌皱着眉头问着。

    身边的一个副官道:“前方情况不太清楚,不过看国民军在江面上已经云集十余艘军舰来看,怕是规模不小啊!少说也是一师以上的规模渡江!”

    “是一个师还是两个师,还是说有更多的国民军要渡江?”王承斌似乎是自问着,似乎也是问向身边的几个军官,可是不管是他自己还是那些下属们都无法回答他的问题。

    王承斌之所以执着于要弄清楚到底有多少国民军渡江,这并不是他自己的打算,而是来之于曹锟的命令。不管是冯国璋还是袁世凯,或者是曹锟都急需知道国民军的主攻方向到底在那里,通过有限的情报已经得知,国民军是准备近期内展开大规模的渡江作战,北洋军也为此做出了相当的准备,然而在没有搞清楚国民军的主力到底在那个方向渡江之前,大部分的北洋军主力都不敢轻易调动,唐天喜的第十师已经在滁州紧急待命,如果国民军的主力在苏南渡江的话,唐天喜就会率领第十师进驻江北,如果国民军主力是在皖南渡江的话,那么唐天喜的第十师就会迅速奔赴皖南地区,除了唐天喜第十师外,原本部署在徐州的徐树铮第十一师也已经启程南下,并且会根据国民军的主力在那里而做出进一步的调动。

    “如果渡江的只是一个旅左右的兵力,那么我们就把他们挡下来!那么这里也就不可能是国民军的主力进攻方向,也就可以回报上去,让上头注意其他方向了,如果渡江的国民军有一个师以上,乃至更多,那么我们就且战且退,迅速向上头求援,面对国民军的主力部队,我们只要拖住十天半个月就可以了。用不着和他们硬拼!”王承斌说完后,道:“让骑兵营前出,务必把国民军渡江的情况侦查出来,另外通讯营给南京去电,请求空中支援,让空军务必派出飞机来侦查情况!”

    王承斌也知道,面对大敌面前,自己的那个只有一百多骑的骑兵营不太可能把所有情况都侦查出来,详细的情况还得靠南京那边的飞机来。只是王承斌也听说南京那边的空军似乎近期损失很大,不知道会不会派出飞机来进行侦查。

    王承斌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当冯国璋一收到王承斌发来的敌情电报后,眉宇紧皱:“终于是来了,现在芜湖方向国民军已经开始渡江,虽然不知道规模大小,但是总算是确定了一个方向。”

    “传令下去,让扬州,南通等地的部队加强守备,随时应对敌军可能之渡江,再给合肥曹锟去电,让他注意安庆和芜湖两地的国民军情况。如发现国民军之主力,务必第一时间通报,我会立即派遣第十师前往支援。”冯国璋说罢后继续道:“再和空军那边说一说,让他们务必派出飞机前往芜湖方向以及扬州等长江沿线侦查!”

    冯国璋知道前段时间空军损失很大,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空军已经极大的减少了侦查活动。但是如今事情已经到了紧急之时,空军也是不能继续藏着掖着保存实力了,今天冯国璋是势必要把国民军的主攻方向给搞清楚。

    果然,冯国璋很快就得到通报,安庆方向的国民军也是出动了,并对当地之的安徽陆军第二师进行了猛攻,安徽省陆军第二师称安庆方向的国民军至少出动了数万人,对其防线猛攻,敌军火力猛烈无比,我部伤亡惨重,恐无力继续坚守,除了向曹锟求援之外,更是说明他们已经准备在今夜连夜向东北方向转进。

    “这些省军果然都是废物一群,一个师万余人竟然一天都守不住!”冯国璋脸上有着怒气:“不过他们说是安庆方向之敌军至少三倍于己,说是至少有三万人以上,不过以这帮省军的夸大行径,国民军不可能有三万人以上,不过小两万人应该是有的,按照国民军的编制,怕是两个师的规模!”

    “安庆那边不用渡江,可以直接朝着北方前进,国民军在那里部署两个师以上是正常的!”王汝贤继续说道:“不过国民军主力众多,兵力不在我军之下,这区区两个师要完成北上作战是不可能的,可能是一支偏师。而主力方向,如果扬州那边还不传来国民军大规模渡江的消息的话,那必然是芜湖无疑!”

    冯国璋也是点头:“应该就是芜湖了!不过国民军兵力虽然不少,但是苏南那边依旧重兵部署,这芜湖方向应该也不会有太多兵力,顶多两个师。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恐怕陈敬云是打着两兵合二为一,最后目标怕是要谋取合肥。”

    战事已经爆发,今天芜湖和安庆已经相继爆发战事,国民军在安徽要发动大规模进攻已经是无疑了。通过有限的情报,冯国璋和曹锟等人虽然还不知道这一次国民军渡江北上的兵力有多少,但是多少也能够猜测出来,然而,现在扬州那边依旧没有传来国民军大规模渡江的消息,这让冯国璋极为担心!

    “根据前些时候的情报,国民军的第一军四个师依旧部署在苏南,而南边海运而上的第三军两个师,如果再加上国民军jǐng卫师和其他几支部队,苏南地区依旧云集了国民军主力。相对而言,安徽那边三四个师不过次要方向而已。军长,你看国民军是不是想要把派遣一部高调进攻安徽合肥,牵制我军安徽方向的兵力,也引诱我军第十师和第十一师前往安徽。到时候他们国民军再云集主力一句从苏南渡江,到时候我军在江北面对敌军优势兵力,又不能在短时间得到增援,恐怕?”靳云鹏说出了心里的担忧。

    是啊,如果安徽合肥不是国民军的主攻方向,只是偏师的话,一旦第十师和第十一师前往安徽,那么江北的北洋军第二军冯国璋就很难短时间内得到增援了。这样的可能xìng让冯国璋犹豫不决,一时间也是不敢轻易让滁州的第十师和蚌埠的第十一师进入安徽。

    “我们先等等,等空军那边把情况摸清楚了!”冯国璋沉住气了,这是一场大战,自己是决不能和去年一样意气用事,既然现在还摸不准国民军的动向,那么自己就以不变应万变,自己江北不失,滁州和蚌埠在手,就能确保津浦线不失。到时候哪怕是把安徽合肥丢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冯国璋焦急的等待着空军传回消息,北洋空军的人虽然不想要出战,但是来之于冯国璋亲自命令却是让他们无法拒绝,当下就是连续派出了两架飞机前往芜湖方向,另外派了两架飞机前往扬州方向,意图摸清楚这两个的国民军到底有多大规模的渡江。

    这四架飞机升空后,先向北飞了一段,然后才各自转向东以及西方飞去,基本是避开了南京以北以及长江江面上空这一段国民军的飞机巡逻空域。尽快开始没有碰上国民军的飞机,但是两架前往芜湖方向的飞机运气不太好,刚向西方飞了不久,就是在前往遇见了两架执行空中巡逻的D5A战斗机。为了彻底封锁南京附近空域,除了泰山镇附近北洋军地面防空火力极强的少数区域外,国民军的战斗机巡逻已经除了长江江面外,以及延伸到南京北岸的部分空域。正是因为国民军空军的这个巡逻范围扩大后,才使得北洋军的活动受大了极大的限制,有时候甚至一天都出动不了一架飞机,出动飞机的时候也尽量选择在早上黎明或者是黄昏阶段,尽量避开国民军的巡逻战斗机。

    而这两架北洋军的鸽式飞机今天就是倒了霉,远远的就看见两架国民军的双翼战斗机正朝着他们冲了过来,北洋空军的鸽式飞机驾驶员心中一慌,然后就是迅速转弯想要往回逃。不过这两架国民军的D5A飞机却是没有和往常一样,见到了北洋军的飞机就大开杀戒,而是控制着速度远远跟着,不上来打但是也不走,就这么在后头跟着。

第三百三十九章 渡江第一天

    鸽式飞机的驾驶员不知道为后面身后的国民军飞机为什么不来打自己,但是能逃回去就逃回去,所以就直奔机场而去,他们可不想和国民军的这种双翼战斗机进行空中格斗,他们所驾驶鸽式飞机虽然已经经过了改装,后座上飞行员可以cāo控一挺轻机枪进行shè击,但是shè角极其有限,别的不说,只要国民军的飞机只跟在他们的后头并不同行飞行的话。那么鸽式飞机就只能干瞪眼,眼睁睁的看着对方从机头上shè出子弹把自己的飞机打成粉碎。

    不想和国民军战斗机进行空中战斗的他们还不知道,伍世钟为了找到北洋空军的机场而费尽了心思,侦察机由于航程和续航时间有限,要短时间内找到一个机场并不容易,要知道这年头的野战机场都很简单的,不过是一片草地平地就是了,唯一的标示物也就是机场旁边的机库等建筑物了,并不像后代的大规模机场一样,一眼就能够看出来。

    既然侦察机找不到,李屯洋想了个办法,说是跟着北洋飞机的后头,只要他们返航的话就能够顺带着找到北洋空军的机场了,这个想法伍世钟一听到就觉得可行,于是乎这几天里的国民军空军的不管是侦察机还是战斗机,都是想要遇一架北洋空军的飞机,然后跟在他们的后头找到北洋空军的机场,然后北洋空军前段时间被打怕了,平时很少出动,哪怕是少数的出动也是尽量选在黎明和黄昏时分,而这年头飞机可没有夜间飞行的能力,一到晚上飞机如果还没回到机场的话,那肯定是下场不妙,连迫降的机会都没有,只有死路一条。以为国民军空军也是极力避免在黄昏时分进行战斗巡逻的。所以这一连好几天都是没有遇上北洋军的飞机。

    然而今天,国民军在芜湖和安全方向的大规模进攻迫使北洋空军不得不冒险立即出动,进行侦查。这也就终于让苦守了多天的国民军飞机等到了机会。

    那两架鸽式飞机的飞行员还不知道国民军空军处心积虑的跟着他们就是为了找到他们的机场,所以就是很快的返回了机场,两架跟在他们后头的国民军空军D5A战斗机也很快就返航离去,让一群北洋军的飞行员放下了心来。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两架D5A战斗机返航后,立即就是把北洋空军的基地位置给汇报了上来,伍世钟得知终于把北洋空军的基地位置给侦查出来了后,当天就是命令位于南京基地的三个轰炸中队进战斗准备,同时相关的侦查机和战斗机中队也要做好相关准备,他伍世钟要来一场大规模的轰炸,从地面上解决北洋空军的飞机。

    当伍世钟在南京空军基地里准备着发动一场大规模的空中轰炸的时候,在安庆的国民军第六师已经全体而出,并且按照第二军的命令向东北方向突进,而他们的前面是安徽省陆军第二师,尽管两者人数相当,但是战斗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实际上第六师只需要出动一个旅,甚至一个加强团就能够把这支安徽省地方军队给彻底击溃,然而第二军军长马成给第六师的命令乃是让第六师尽快向东北突进,抵达合肥城下和南部方向进攻的第二军主力一同进攻合肥。所以第六师并没有保存实力,而是直接全师进攻,这也是安徽省陆军第二师连一天都抵挡不了的原因,也是安徽省陆军第二师向上汇报的时候,把一个国民军第六师就描绘成了三倍之敌,夸大了国民军的兵力之外,更加也让曹锟和冯国璋的判断失去了准确。

    因为到现在为止,冯国璋从安徽省陆军第二师上传的战报来分析,得出的结果是安庆方向之敌军应该有两个师。这安庆方向多算了一个师,那么其他方向自然也就少算了一个师,比如芜湖方向。

    芜湖方向才是国民军的北上主攻方向,第一阶段就发动了三个师和一个混成旅的兵力,而且还有第一军的第一师好第四师在后方等着随时紧随第二军北上。这一个方向国民军已经是预计投入高达五个师加一个混成旅的兵力,远远不是冯国璋所估计的两个师而已。

    第二军第九师第92团轻装渡江后,随即接应工兵部队渡江,并掩护他们进行浮桥的架设。同时,海军的一百零五毫米舰炮和一百二十毫米舰炮已经把炮击的方向向内陆延伸,并对雍南进行了持续炮击,虽然由于距离过远造成舰炮的炮击效果不大,但是也让第三师dú lì旅的旅长王承斌心中震撼不小,并且一定程度阻碍了dú lì旅的后续布防。

    而舰队的大三寸左右的舰炮和芜湖内的大量陆军七十五毫米火炮也是对准了江边少数几个北洋军的据点进行了猛烈轰炸。后续甚至还对前来侦查的dú lì旅骑兵营进行了拦截xìng质的炮击,一番猛烈炮击后,让着个骑兵营损失惨重,不得不放弃了抵近江边进行侦查的目的。

    工兵们利用已经准备多个月的材料,很快的就架设除了一条小规模的浮桥,然后准备架设更大的浮桥,而这条小浮桥架设完毕后,第九师下属的第91团也迅速渡江,并且还带上了少量的重武器,比如迫击炮和重机枪。要知道最初渡江的第92团因为是乘坐小型无武装的小木船渡江,只带了步枪等轻武器,支援武器只带了轻机枪和少数六十毫米迫击炮,其他的则是因为重量以及船只不足等因素无法带过来。现在第91步兵团却是带着整编的武器渡江,等他们到达后势必会极大的加强北岸的滩头防御力量。

    由于浮桥很小,无法同时容纳太多人渡江,所以第91步兵团的渡江整整持续了好几个小时。等第91步兵图渡完江之后,已经是下午两点左右了,紧随第91步兵团之后,乃是第九师的第93步兵团,要等的第93步兵团渡江南完毕,至少也要到晚上了。也就是说,第九师轻装渡江就需要大半天的时间,这还是不携带大批后勤辎重,更加没有携带重武器的情况下,第九师的炮兵团以及骑兵营、辎重营等部队都需要在大型浮桥架设完毕后才能够渡江,原因也简单,那就是现在的小浮桥无法同时承受火炮以及大批拉炮的马匹的重量,而且也不够宽,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让这些价格昂贵的重武器装备落入长江之中,更加可能会损坏浮桥。

    第九师的三个步兵团相继渡江,等庄先河也带着第九师的指挥部人员渡江后,时间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在临时部署的指挥部上,庄先河看着地图,然后问着:“92团到那里了?”

    当即身边的一个参谋回道:“92团接应了工兵和91团渡江之后,已经于下午四时按照师座的命令向北延伸,而根据半个小时前92团传来的电报消息,92团现在已经到达雍南附近,不过由于夜幕之下,加上敌军情况不明,所以92团并没有冒进,而是在雍南附近待命!”

    庄先河听罢点点头,92团的做法还是不错的,根据情报所知,这雍南附近可是有着北洋军一个旅,而这个旅可不是安徽省陆军这种省军,而是属于北洋军嫡系第三师的dú lì旅,而第三师历尽多场战事后,已经号称为北洋军第一强军,所以哪怕这dú lì旅是扩编而来的,但是依旧不容小视。现在自己的第九师虽然已经渡江了,但是三个步兵团都是轻装而来,此刻连一门火炮都没有带过来,在江边的时候虽然有后方火炮和舰炮的支援,但是深入雍南的话,那就很难得到后方火炮的支援了,在主力没有抵达之前,冒险进攻雍南是不可行的。

    庄先河的谨慎也不是没有理由的,除了重武器没有抵达这些因素外,也是因为马成亲自交代过他,这次渡江作战,第九师第一个渡江,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掩护后方主力渡江,快速渗入敌军境内甚至歼敌都不是第九师的主要任务。

    安庆和芜湖的进攻已经相继展开,同时冯国璋得知,北洋空军的只探明了扬州方向的情报,说并没有发现国民军有大规模渡江的迹象,别说大规模渡江了,小规模的渡江都没有。而芜湖那边则是没有去成。

    这一夜,冯国璋是难以入睡了,和下属同僚们商谈军旗你一直到半夜十二点多,才是各自散去睡觉,而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是起来了。

    然而还没有等他梳洗完毕,耳中就实际隐约听到了一丝嗡嗡声,声音似乎是从很远传来的,也很密集,让冯国璋听不真切,露出一丝疑惑的他没有多想,而是继续用手帕擦着脸,然而半刻之后,他突然想起了什么,然后脸sè一变就是把手中的手帕扔下,然后快速的走出了房门,抬起头向空中四处望去。

    冯国璋的举动也是身边人惊奇,很快几个人就是跟在了冯国璋身边,然后一脸疑惑的看着冯国璋,少数几个也是学着和冯国璋一样,抬头望向空中。

    然而这几个人抬头向南边的天空望了眼后,似乎发现了什么,然后拿出望远镜再看,脸上冒出一片惊骇之sè,他们看得的是南方的天际边飞来了一群黑点,而依他们的见识自然不会把这群黑点当成大雁等鸟类,他们一眼就是认了出来,那些是国民军的飞机!

    冯国璋看着远方天际边规模宏大的机群,脸上深沉,远边天际的国民军飞机至少也有三四十架之多,而上一次看到这么大规模的机群,已经是去年的苏南战事时候了。而几乎每一次国民军空军出动大规模的机群时,都是为了轰炸重要目标。什么才是重要目标了,冯国璋毫不犹豫的想到了炮兵阵地和后勤仓库等地方。

    “传来各炮兵阵地,尤其是重炮阵地做好防空准备!”冯国璋冷笑着,苏南战事时吃了那么大的亏,冯国璋又不会笨人,早已经安排了大量的防空火力保护重要的炮兵,至于那些后勤仓库,大多数都建设在民居当中,混杂其间料想国民军也发现不了。

    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一次国民军轰炸机群的目标并不是北洋军的炮兵阵地,而是北洋空军的机场!

第三百四十章 八月轰炸

    1913年的空中轰炸概念,尤其是飞机的轰炸概念世界各国都还没有搞清楚,哪怕是各国中已经成熟装备的飞艇用于空中轰炸,现在也只是一个概念,但是并没有经过大规模的实战。而在中国战场中,国民军已经率先使用飞机进行了小规模的轰炸,尽管去年的时候国民军所装备的D4B轰炸机还有着极大的缺陷,但是国民军已经使用了这种轰炸机对北洋军进行了空中轰炸,而轰炸的规模达到了将近三十架飞机,在头几次的轰炸行动当中,国民军的轰炸机群取得了不俗的成果,甚至一度摧毁了北洋军重炮团的部分重炮,为国民军的胜利立下了不小功劳。

    然而数次轰炸过后,北洋军也就有了防备,北洋军迅速的列装了不少麦德森轻机枪,并且对部分的重机枪进行了改装,抬高shè界用于对空shè击,国民军的轰炸机群在后续几次行动中为此受到了不小的损失,连接被击落了数架轰炸机,再加上部分因为事故坠毁的轰炸机,使得国民军的轰炸机群最后只剩下了差不多二十架的D4B轰炸机,因为D4B轰炸机缺陷较大,所以停产了后就改装B3轰炸机,到现在,国民军已经拥有了两个B3轰炸机中队,一个D4B轰炸机中队,总数已经高达四十余架轰炸机。

    而这三个轰炸中队中,第3轰炸中队和第4轰炸中队分别装备的是B3轰炸机,其中第4轰炸中队的B3轰炸机是新近接受的,最新的四架B3轰炸机乃是福州飞机制造厂这个月刚生产出来的,这飞机一出场,就直接通过连续转场后抵达南京加入第4轰炸中队。

    为了让轰炸机发挥出最大的作战效能,同时为了避免让轰炸机减少损失,所以之前伍世钟之前很少让轰炸机出动,现在的轰炸机要进行轰炸的话,就不能飞的太高,不然扔下去的炸弹就不知道飞到那里去了,而且现在的轰炸机速度过慢,不过一百五十公里左右的时速很容易遭到地面火力的击毁。

    自从七月份陈敬云宣布要北伐开始,南京基地的三个轰炸中队都一直在进行着训练准备,静待出战时机。并没有让轰炸机部队对江北的北洋军固定堡垒阵地进行大规模轰炸,真要进行轰炸的话,别说无法让北洋军损失多少,更有可能的是让国民军自身的轰炸机损失惨重。而在七月份下旬北洋空军进驻江北后,伍世钟是费劲了心思想要毒霸北洋空军的基地找出来然后进行空袭,所以也就一直让轰炸机们待命,而不是随便出动作战。

    而现在,时机终于是成熟了,伍世钟在黎明时分亲自在基地目送数十架飞机升空,准备对北洋军空军基地进行空袭。从昨天接到战备命令后,整个南京空军基地就是忙绿了起来,大量的地勤人员为飞机进行着最后的维护,进行维护检查的不但有轰炸机,还有战斗机和侦察机。

    经过一夜的紧急准备,机群已经在黎明时分准备完毕,随后第一联队的联队长李屯洋上校亲自率领机群执行轰炸任务,参与行动的主力自然是以三个轰炸中队为主,三个中队派出一些因为故障不能出动的飞机外,其他的全部参与行动二十五架B3轰炸机,十五架D4B轰炸机。除了这四十架轰炸机主力外,还有为轰炸机群进行护航的第2战斗中队的全部十六架D5A战斗机。

    总数为五十六架的轰炸机群乃是现在国民军空军在南京基地所能够汇集起来的最大战斗力了。

    如此大规模的轰炸机群编队飞临泰山镇上空的时候,自然是被众多北洋军所发现,冯国璋看着天空上缓慢飞过的机群,眉宇紧皱着。

    一边的一个副官看到天空中那密密麻麻的机群,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足足五十多架,这那边的空军实力不小啊!”

    也有些人看出来了上空的国民军飞机似乎有些不一样,王汝贤看和天上的飞机道:“其中半数飞机比周围的飞机要大上一圈啊!”随即对身边的一个空军中校道:“李中校,你对南边的飞机知道的多,给我们几个说一说!”

    王汝贤是个陆军将领,对飞机也是一知半解,看到的只是大上一些,但是冯国璋第二军的指挥部当中,也有来之于北洋军空军处的空军军官,这个李中校就是空军处派往第二军军部的联络官,主要就是负责陆军和空军的联络事务。

    李中校看到天空中的那些国民军飞机,脸sè变的极为不自然,而他对空军的见识自然不是那些陆军将领能够比较的,当下就解说了起来:“最外边的那种应该就是国民军空军的那种空战飞机了,我军飞机中至少有半数都是被它们所击落的!据传它们在国民军空军那边的编号是D5A!”

    国民军的飞机xìng能等都是保密,但是飞机型号普通人虽然不知道,但也不是什么高级机密,北洋空军那边花费些心思还是能够打探处得来的。

    “这种飞机乃是福州那边自己造的,这飞行的xìng能虽然没有个准确数值,但是比我军所装备的高德隆飞机和鸽式飞机要好是肯定的,要不然我军飞机也不会处处受到限制,无法进行空中侦查。所以说,此款飞机乃是我北洋空军的头号敌人,不过我空军处也已经正在想办法采购或制造更先进的飞机了,这国民军的空战飞机得意不了多久!”李中校对自己的话很有信心,在他看来,自己制造一款比D5A战斗更先进的飞机怕是有难度,但是其他各国却是可以制造出来更先进的飞机啊,到时候北洋空军买到了更先进的飞机后,自然能够击败国民军的D5A战斗机了。

    李中校说完这D5A战斗机后,继续说着:“而左边的那一种飞机,在国民军里叫轰炸机,编号为D4B。根据以前的情报来看,此款飞机能够挂载航弹,对地面目标进行投弹轰炸。这种飞机去年里对我陆军进行过多次轰炸,想必诸位对它不会陌生了。”、

    王汝贤点点头,虽然知道的情况不多,但是去年的那几次空中轰炸他还是略有了解的。

    此时,李中校也继续道:“至于剩余的那款比较大的飞机,倒是没见到,我们空军处也一直在收集国民军空军的相关情报,知道国民军的空军今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扩编,并且列装了一款大型的飞机,不过之前一直没有相关的准确消息,现在看来,多半是会这款飞机了。”

    李中校一边说着心里也是一边暗惊:头上的D5A战斗机和D4B轰炸机他是见过的,但是哪款大型飞机却是没见过,而且通过望远镜,他可以清晰的看见这款大型飞机竟然把发动机装在了两侧的机翼上,竟然是一款双发大型飞机,体型比旁边的D4B轰炸机要大上许多。这种飞机李中校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了,绝对不是那种用于空中格斗的飞机,而是一款轰炸机。而这双发的飞机那么大,载弹量肯定小不到那里去。

    唉,现在那边的空军发展是越来越迅速,那个福州飞机制造厂设计生产出来的飞机甚至连欧洲的几家飞机制造厂都是甘拜下风,现在欧洲各飞机厂商还在为了如何把机枪加装到单发飞机上,并可以让机枪向前shè击的时候,国民军飞机已经有了D5A战斗机,当欧洲各国还停留在从飞机上往下扔手榴弹,专业轰炸机还停留在概念设计图的时候,国民军的大型双发轰炸机已经装备了数十架,并且已经是用于实战。

    李中校感慨着的时候,那边的冯国璋已经吩咐下去各部做好防空准备,尤其是炮兵部队,更是严阵以待,冯国璋冷笑着:“如果这一次国民军的飞机还想要和去年一样单靠飞机就摧毁自己的重炮团的话,那么少说也得付出几十架飞机的代价!”

    就在北洋军第二军下属各部快速做着各种准备的时候,头顶上的轰炸机群却是没有降低高地,也没有转向或者分散,而是继续向北飞去。

    这让地面上的北洋军诸多将领疑惑不已,再往北的话可就没有什么北洋军的重大价值目标了,他们总不能去轰炸荒山原野吧。

    而这个时候,那个空军处的李中校却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然后大声叫了起来:“他们不是要轰炸炮兵阵地,他们的目标是我空军基地!”

    而后,他是顾不上其他的了,转身就是向后跑去准备进去司令部内给空军基地那边发报,让他们做好防空准备,可惜这已经迟了。

    天空中的国民军轰炸机群速度再慢,那也是时速高达一百多公里,很快就是飞越了泰山镇上空,然后抵达了北洋军空军基地上空。

    率领机群的李屯洋坐在一架B3轰炸机的后座上,眼看着已经快到目的地,当即道:“按照预定计划行动!”

    李屯洋说罢后,前座的飞行员立即cāo控着飞行进行了小幅度的摇晃用以传递信息,很快整个轰炸机群就是按照着预定的计划行动起来。两侧的D5A战斗机前出,他们快速飞越过北洋军空军基地上空,并对地面进行扫shè,而后方的轰炸机群则是排成队从北洋空军基地上空通场而过,并且扔下了一连串的航空炸弹。

第三百四十一章 轰炸机和飞艇

    战斗机的数量不少,对地进行扫shè的时候其实威力并不大,只是给下面造成了一片惊慌而已,真正的杀伤却是没有多少,而后面连接而来的轰炸机群才是重点。

    由于没有发现机场有着大规模的防空火力,加上前面的战斗机给机场造成了一定的sāo扰,所以李屯洋立即就是命令驾驶员继续降低高地,实行低空轰炸,而后续的轰炸机也是跟着降低高度。作为轰炸机的领队,李屯洋的轰炸机第一个打开了弹仓门,然后一连串的轰炸炸弹落下,如同母鸡在天空上下蛋一样,这些轰炸炸弹乃是清一sè的五十公斤的航弹。为了取得更好的轰炸效果,这一次轰炸行动并没有携带数量更重的一百公斤的轰炸,也没有携带重量更小的二十五公斤级航弹由于威力小。一百公斤的航弹由于研制和生产有些困难,福州兵工厂那边虽然少量的生产了部分,但是产量不高,国民军不可能大规模使用,而且一百公斤航弹重量太大,只能使用在B3轰炸机上,并且B3轰炸机也只能携带四枚,更多的话,带到五枚乃是六枚就会到达B3轰炸机的载弹量极限,对飞行xìng能构成严重威胁,而且也严重制约航程。至于二十五公斤的航弹,威力太小现在已经不能满足国民军轰炸机群的要求,就连D4B轰炸机也是改换五十公斤的航弹,而这二十五公斤的航弹,空军则是尝试着看能不能在D5A这种战斗机上挂载,也勉强增加一些D5A战斗机的地面轰炸能力,不过尝试过后发现挂上了哪怕是两枚二十公斤的航弹都会对D5A的飞行xìng能造成了严重降低,所以无奈之下就放弃了装备,暂时把二十五公斤级别的航弹技术作为储备,库存的航弹消耗完毕后也就不继续大量生产。

    一架B3轰炸机就可以携带十枚的五十公斤级航弹,一架D4B轰炸机也能够携带五枚五十公斤级的航弹。而国民军此次的轰炸机群足足有四十架之多,这一连串的航空炸弹扔下来,纵然有部分航弹没有命中目标,但是落在机场内的航弹数量也是极为恐怖的,只见下方的北洋军空军机场传来连续不断的爆炸声,然后烟尘滚滚。短短十分钟过后,下方的北洋军空军基地已经是被烟尘所笼罩,化为了废墟一片。

    而这个时候,李中校的电报才刚刚发出去,可惜北洋空军基地里已经没有人能够接受到他的电报了。

    李屯洋看着下方已经变成了废墟一片的北洋空军基地,露出了一丝笑容,这一次的行动到目前为止堪称完美,己方甚至没有遭到北洋的任何防空火力的shè击就顺利完成任务,而北洋空军的飞机不管是停在机坪上的还是躲在机库里的,十有**都在这次的轰炸中被摧毁。

    “这一次过后,北洋空军只怕只剩下个空名而已了!”李屯洋心中如此猜测着,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这一次国民军的轰炸行动过后,反而没有让北洋空军败亡,反而是让袁世凯乃是冯国璋等人对空军更加注重,甚至是抽调了不少原本打算用于陆军的军费,转而投入空军之中,不但又采购了一批鸽式飞机当成侦察机作为急用,甚至向欧洲的数大飞机厂商尽心公开招标,采用现金支付的方式采购空战飞机,并且提出了轰炸机的采购计划,空战飞机的设计指标之前就已经把欧洲各国空军给震惊了一把,而这一次北洋空军提出的轰炸机设计要求又是让欧洲的各国空军震撼了一把,要求是双发,而且速度不得低于一百四十公里,航程达到五百公里以上,载弹量至少要达到五百公斤。这个设计要求完全就是瞄准了国民军现今装备的B3轰炸机。

    其实这些设计指标对于欧洲各国飞机厂商来说不算什么,毕竟这个轰炸机所缺的也只是概念,以前没有出现这些的双发大型轰炸机,那是没人想着要造这种飞机,更加不知道造出那么大的飞机有什么用,如果真的提出了需求,依照各国的实力,不用多久就能够设计制造出一款合格的轰炸机出来。不过对飞机已经很有兴趣的各国空军,依旧没有把对地轰炸的希望放在飞机上,而是放在了飞艇上,不但是德国还是法国和英国,都投入极大的jīng力去研发大型飞艇,那可是载重量高达数吨的大家伙,根本不是现在的小型飞机的载重量可以相比的。

    北洋军提出空战飞机的设计要求还好,各国空军都能够接受,毕竟飞机对比飞艇更灵活,速度也不慢,装备机枪的话是能够对敌方的飞艇和侦察机构成很大的威胁,所以他们现在已经是相继开始了战斗机的研发。但是轰炸机对于现在的各国来说就有些鸡肋了,不管是航程还是载弹量,飞艇都远远超过现在的飞机,所以北洋空军提出的轰炸机计划在各国空军看来是很鸡肋的产物。不过也有些人认为,飞艇对于中国这种落后国家而言太过先进了,中国没有办法才把飞机作为地面轰炸的手段。就把国民军大量装备的迫击炮一样,乃是技术落后情况下的无奈代替品。

    所以这一次的北洋空军轰炸机招标技术没有让各国空军很关注,不过北洋空军却是依旧固执的进行了招标,袁世凯是铁了心的,陈敬云不是要玩飞机嘛,而且玩的还很成功,让自己吃了不小的亏,这敌人有,他自然也要有。甚至他也是想过装备飞艇的,不过飞艇那玩意对于1913年的列强来说技术含量还是很高的,至少比飞机高多了,北洋军还没那个资本玩大量的飞艇,他想着,国民军那边应该也是玩不起飞艇的,只能用飞机。

    不管如何,陈敬云建空军他也建空军,陈敬云玩轰炸机他也玩轰炸机,反正双方都是半斤八两的,谁也不比谁更好一些,跟在陈敬云屁股后头虽然没有先机,但是总不会出错,哪怕是真的错了,那也是国民军先错,对方的损失也会比北洋军更大。

    袁世凯铁了心要和陈敬云拼空军,陈敬云自然是不会知道袁世凯心里到底想的什么,至少在袁世凯在把一支强大的北洋空军建设出来之前,陈敬云是不会知道袁世凯要铁了心和他在空军拼一把。

    得到了空军成功轰炸了北洋军的空军基地,并且炸毁了大部分的北洋飞机后,陈敬云心里也是有一丝喜sè:“这次你做的还是不错的!”

    江北的北洋空军之前虽然被压制着,但是也偶尔会出来侦查,也能够探知不少国民军的调动情况,现在空军把北洋空军的基地都一锅端了,可以说苏南以及皖南的战场上重新回到了空中情报一边道的情况,国民军再一次获得了单向透明的情报优势。

    伍世钟被陈敬云亲口夸赞,当即道:“这都是大帅教导有方,世钟不敢居功!”

    他说在也是实话,空军的整体战略建设,乃至飞机的研制,装备甚至是具体使用战术都是陈敬云踢出来的伍世钟不过是个执行者而已。可以说,国民军海陆军三军当中,陈敬云对空军的影响是最大的,也是最深刻的,陆军方向,陈敬云只是作为一个领袖人物的存在,并没有提出太多的战略xìng想法,至少陈敬云是不知道该怎么教下面的那些将领们进行打仗的,充其量只能算是在引进轻重机枪和迫击炮这一点上有些贡献,不过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国民军很多将领都是有这种主张的,所以没有他的指点,陆军的发展步伐是不会有所偏离的。海军方面也差不多,虽然陈敬云心中有着未来航母编队想法,也提出了高速巡洋舰编队的建议,但是总体来说现在还没有给海军造成重大的改变。只有空军,这个陈敬云一手建立的空军才具备了陈敬云最深的烙印,从航校的设立,到飞机的设计制造,再到具体战术的制定,都充满了陈敬云的身影,而身为空军部总长的伍世钟不过是个执行者而已。

    伍世钟身为空军部总长,自然很清楚陈敬云本人对空军的发展有多大的影响。

    “现在北洋空军的空中侦查威胁已除,空军方面除了保持压制外,还需要加大空中侦查的范围,为陆军提供更多的情况。另外,空军的对地轰炸已成规模,空军处也要继续加大对地的轰炸,对敌的轰炸不必执着与江北地区的北洋军固定阵地,那些地区的防空火力太强,没必要让数量有限的轰炸机去冒险,不过空军可以派出少量的轰炸机对运动中的敌军进行轰炸,积少成多之余,更可以拖延敌军的机动步伐!”陈敬云对国民军的战果还是非常满意的,也希望国民军在未来的时间里发挥更大的战果。不过也没必要去闯北洋军防卫森严的地区,比如泰山镇附近,北洋军的防空火力还是不弱的,对其进行高空轰炸由于那悲剧的命中率,除了浪费弹药就没有其他效果了,而进行低空轰炸的话,在密集的防空火力下,对自身的轰炸机部队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不到紧要时刻,没必要拿轰炸机部队去冒这种险。

    讨论了这些外,陈敬云还和伍世钟说了说研发新飞机的事情,包括下一代战斗机和轰炸机,空军部已经拨付了相关的研发资金,和福州飞机制造厂签订了研发合同,福州飞机制造厂已经为此成立了新飞机的研发部门。

    不过,事实上福州飞机制造厂的新式飞机的研发一直没停,只是缺乏资金只能在现有的飞机上进行小规模的研发改进而已,现在有了空军的资金支持,这才成立了专门的新式飞机的研发部门,为空军研发下一代的战斗机以及轰炸机。

    送走了伍世钟后,陈敬云看看了时间,乃是下午三点多,而今天的公务也算是结束了,当即就是离开了办公室往内宅去。

第三百四十二章 渡江第三天

    泰山镇北洋军第二军司令部内,冯国璋皱着眉看着墙上的巨幅军事地图,地图上范围很大,几乎涵括整个长江流域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区在内。而在这幅地图上,有着诸多的箭头,并清楚的标志着北洋军和国民军下属的各支部队方位。

    冯国璋对着地图上仔细的看着,而眼光关注的自然是苏南和皖南地区,在这一片地区当中,有着密密麻麻的双方部队,这里不但云集了北洋军和国民军的主力,同样也是决定双方胜负的地方,其余的湖南、四川战场不过是次要的,甚至湖北那边向九江进军也不过是无伤大局的次要方向。真正影响偶倒双方胜败的只能是安徽苏南地区,只要在这里赢了,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水到成渠,翻不出其他风浪来。

    就在冯国璋看着地图思虑着相关战略的时候,副官慢慢的走过来,然后轻声道:“安徽曹将军来电!”

    冯国璋:“哦!”随即接过来电文看了起来!

    “第六师和第九师!”冯国璋自言自语的说着:“怎么到现在只发现这两个国民军部队的番号吗?没有其他部队的消息?”

    冯国璋有些不解,哪怕是曹锟那边手下的部队战斗力不足,挡不住敌人的前期进攻是正常的,但是怎么会连敌军的番号都没能搞清楚。北洋军的情报能力虽然不咋地,但是南京临时zhèng fǔ组成大元帅府后,设立统帅部并直接下令组建整编二十个zhōng yāng师和十四个混成旅却是公开信息,就和北洋军的zhōng yāng陆军十几个嫡系师一样,部队的番号都是公开的,可不是什么秘密。陈敬云能够知道北洋军一共有十几个zhōng yāng嫡系师,他冯国璋同样也能够知道国民军的嫡系部分一共有十二个师加六个混成旅,甚至连番号都一清二楚。

    然而知道国民军的部队番号是一回事,这些部队部署在那里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根据一些公开或者半公开的消息,这些部队的大致部署冯国璋也清楚,比如第四军在江西和湖南地区,又比如国民军第一军和第三军在苏南,第二军在皖南。但是更详细的调动却不是他所能够知道的,尤其是七月份国民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很多部分都是调离了原驻扎地区,这就极大的影响了北洋军的情报来源,原本冯国璋寄予极大希望的空军也一直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空中情报,而昨天更是被国民军空军进行了猛烈的空袭,现在北洋空军的基地被炸的面目全非,人员死伤惨重,大批飞机在地面上被直接炸毁,现在所剩下的完好的飞机不过三五架而已,而且已经是轰炸过后就紧急转移生怕遭到国民军空军的第二次空袭,果然中午的时候国民军的空军轰炸机群再一次抵达北洋空军基地上空,对着已经空无一人的空地基地进行了第二轮空袭。

    在严重缺乏情报支持的情况下,导致冯国璋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国民军在安全和芜湖投入了多少部队,是自己预测中的四个师左右部队,还是说前线部队现在所汇报的只有两个师,还是说更多。

    在没有搞清楚国民军动向之前,冯国璋没有轻易调动作为预备队的唐天喜第十师和徐树铮第十一师,而是准备继续观望,同时已经严令江北地区的部队加强防备,防止国民军从苏南地区渡江。

    江北以及津浦线上的冯国璋第二军没有动,在合肥的曹锟则是一脸黑线的发牢sāo:“怎么第十师还不动,我以前对老唐可是不薄啊!”

    身边的新任第五旅旅长吴佩孚道:“这也不能怪唐兄,唐兄出身我们第三师,当上第十师师长也是护军使您一力举荐的,断然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只是现在第十师归属第二军下辖,唐兄一举一动还得冯军长点头啊!”

    吴佩孚接着道:“再说现在安庆和芜湖那边虽然国民军来势汹汹,但是毕竟只有国民军第六师和第九师两支部队的番号,如果只是这两个师的话不足为虑。想必冯军长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才让第十师按兵不动的!”

    曹锟对这些事情当然是知道的,但是他却是有着很不好的预感,以他和国民军交手的经验来看,国民军绝对不是那种随便乱来你的军队,而对面坐镇皖南的乃是国民军第二军军长马成,曹锟对马成虽然看不太起,觉得此人能力有限,真正能够让他当对手的也只有国民军里头的沈纲了。但是此人一直都是陈敬云的心腹,能够一直被陈敬云委以重任没有点本事自然是不行的。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派了两个师进军安徽,怎么看都像是败笔,这些少的部分要拿下合肥乃至安徽威胁到江北是不可能的,单凭一个第三师就能够把他们挡下来,所以曹锟就猜着,绝对不止两个师。

    但是自从八月五号国民军发起渡江战役开始,到现在已经是八月七号了,差不多三天过去了,前线部队中部署在安庆方向的安徽省陆军第二师已经连续溃退三十里,怀宁县已经丢失,正准备撤往桐城,兵力虽然损失的不多,保存了大部分主力撤退,但是任旧没有摸清楚从安庆方向出击的敌军到底有多少,只是说有很多,到目前为止只确定了国民军第六师的番号,是否有更多的部队还不清楚。而第三师dú lì旅也已经从雍南撤离,雍南太过于靠近长江,而且是平原地带,不适合进行防守,dú lì旅本来也没打算在长江沿岸进行防守,主要就是防止国民军小规模渡江偷袭和监视而已,一旦遇上国民军主力渡江,dú lì旅就会立马撤往巢湖一带,利用那边的丘陵地形进行防守。

    而在巢湖,已经事先部署了安徽省陆军第三师,预先构筑了相关的防线,dú lì旅一撤回巢湖,就能够以dú lì旅为核心,安徽省陆军第三师为辅,进行坚守。按照曹锟自身的预计,事先构筑了防线,并且还有地形优势,用这一万五千左右的兵力抵挡国民军一个师是轻而易举的,哪怕是对上国民军两个师也能坚持下去。

    dú lì旅撤退过程中,也只接触到了国民军第九师相关番号的部队,派出去的骑兵营由于损失惨重,并没有查探到相关的情报。

    所以第三天了,曹锟依旧没有能够得到前方到底有多少国民军渡江进攻的消息,处于谨慎,他还是向冯国璋进行了求援,请求其派遣驻扎滁州的唐天喜第十师西进,配合自身的第三师进行作战。可是曹锟他谨慎,冯国璋也谨慎,所以拒绝了曹锟的请求,称局势不明,不可轻动预备队。

    如此情况下,曹锟一方面是命令安徽省陆军第二师撤往桐城后,务必建立新防线,并且从合肥派遣第六旅向舒城一带行军,准备对安徽省陆军第二师进行增援。而在巢湖方向他则是不太担心,巢湖有个dú lì旅和安徽省陆军第三师,兵力不弱,国民军要拿下来的话哪怕是几个师围攻也要一段时间。

    曹锟和冯国璋等前线将领们不确定国民军的在皖南投入了多少部队,远在běi jīng的袁世凯也不敢轻动,除了催促第二十师和第二十三师加快南下外,也是命令湖北的段芝贵采取相关的行动,命令他派遣一部东进威胁九江,进而威胁南昌,甚至沿江南下切断国民军的安庆方向军队的退路。除此之外,段芝贵还派遣了第六师之第十一旅准备进入四川境内,唐继尧虽然在四川损失惨重,但是也相继打下了好几个重要地区,第六军的兵锋已经威胁到chóng qìng了,而按照现在这势头发展下去,如果北洋军不亲自进入四川抵挡滇军的话,chóng qìng很快就会被滇军占据,甚至成都也会被滇军占据,那时候四川局势可就不妙了。为此段芝贵早在七月份的时候,就已经派遣第十一旅进入chóng qìng,有第十一旅和chóng qìng内的其他四川小军阀的部队,滇军要拿下chóng qìng的难度是很大的。

    四川,湖南,湖北等几个省的行动只是次要方向,不会对双方的整体布局造成很大的影响,北洋军和国民军决定胜负的地区任旧是苏南和皖南地区。

    而这场关系到双方生死的大战从一爆发开始就已经是规模宏大,前三天内国民军就已经投入了四个师以上的陆军,十余艘军舰和大部分的空军,如此规模庞大的兵力调动不是其他省份可以相比的。现在北洋军之所以没有发现国民军在安徽地区投入了这么多的陆军,那是因为现在投入前线作战的只有国民军第六师和第九师而已,后续渡江的第五师、第八师、第五混成旅乃至第九师的炮兵团都还在进行紧急渡江当中。

    第一天,第九师的三个步兵团轻装渡江后,到第二天,第二座浮桥架设成功,这座浮桥比第一座浮桥要大的多,并且能够承受重武器装备的过江,很快,第九师的炮兵团以及大批辎重第一个渡江。第九师的炮兵团在第二条浮桥渡江的时候,国民军的工兵们并没有停下来,而是马不停蹄的修建第三条规模更大浮桥。

    第二军部队的渡江一直持续了三天之久,而第九师在所属第九炮兵团渡江之后的,就根据第二军指挥部命令向前推进,目标直指巢湖!

第三百四十三章 骑兵对决

    巢湖东南部一直靠近到长江沿岸都是大片的开阔原野地区,这种地方自然是是不太适合北洋军进行防守作战的,所以dú lì旅很干脆的从这片地区撤出后,进入到了巢湖地区,准备依靠这片丘陵地形进行防守作战。

    尽管主力已经撤往巢湖,但是在这边原野地区里依旧有着不少的北洋军零星部队,其中最为主要的自然就是北洋军第三师dú lì旅下属的骑兵营了。

    按照北洋军编制,第三师是有着一个满编的骑兵团的,而下属的两个步兵旅是不会直接配属骑兵编制,指挥在战时临时加强骑兵部队,就和炮兵团一样临时给步兵连配属一个一个炮兵营,组成混成旅的模式进行一个战线上的作战。而曹锟编练这个dú lì旅的时候,却是给dú lì旅直接配属了炮兵营和骑兵营等附属编制,一开始打的就是混成旅的模式,由于是曹锟自己得弄出来的混成旅,所花费的军费都是搜刮地方而来,第三师的小金库虽然不小但是也无法让这个dú lì旅和那些zhōng yāng混成旅一样满编制什么都不缺。炮兵营还好,好歹让曹锟给筹齐了十八门炮。尽管其中有半数都是五十七毫米的汉阳造山炮,但是能够给师附属下的dú lì旅配齐一个炮兵营,足以看出曹锟的手段不小,要知道其他一些北洋军的部队自身的炮兵团都没办法满编呢,北洋军近几年大肆扩编,加上连年征战损失的装备也不少,虽然花费了大价钱不断进口,但是也无法满足这么多军队的火炮需求。

    炮兵部扩编了,这骑兵部队自然也是跟了上去,第三师自身是有着一个满编的骑兵团的,在苏南战事中损失也不小,甚至连骑兵团的团长孙殿荣都受了伤,不过战后袁世凯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很快就把第三师给布满编了,然后曹锟自己扩编dú lì旅的时候,也就随手建了个骑兵营的编制,只是骑兵比炮兵还要难弄一些,到国民军渡江前也没能够把dú lì旅的骑兵营给筹满编,后来国民军渡江的第一天,dú lì旅旅长往常王承斌派遣骑兵营去查探情况,结果还没靠近呢,就被国民军猛烈的炮火所阻击,然后又被第九师用机枪狠狠的打了一阵,损失惨重的情况下撤走。

    到现在,已经只剩下百骑不到而已,然而尽管如此,这个dú lì旅的骑兵力量也远远胜过国民军先遣部队第九师所属的骑兵营。

    如果说,国民军在海军和空军上远胜过北洋军,在炮兵上和北洋军不相上下,在步兵上乃至重机枪和轻机枪上也相差无几的话,那么在骑兵上,两者根本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现在国民军最大的骑兵编制乃至统帅部直属的dú lì骑兵团,全团骑兵不过千余人。而在下属各师当中,随便编制表上说要给各师配属一个骑兵营,然而实际上除了少数几个主力师外,其他部队根本就没满编过,很多师的骑兵营都是空架子,大多百骑不到,而且大多数也是作为侦察兵所用,要让他们进行骑兵之间的冲锋决战,那肯定是不行的。

    国民军的骑兵发展不起来,这也是硬件所限制,国民军控制区内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马场,也没有其他适合的地区进口马匹,国民军现在连驮运马匹都无法做到满足,包括第一师这种王牌部队在内,炮兵团的驮运马匹都是不够,被迫选用大量的骡子,甚至驴子之类的牲口,更不要说乘骑用马了,这些为数不多的战马都是国民军想尽了办法搜罗而来的。国民军的主力师都无法做到让所属的骑兵营满编,后续建立的第九师就更没有办法让所属的骑兵营的骑兵满编了,甚至连一个连的编制都没有,只有两个排八十多骑兵而已。

    国民军的骑兵编制和北洋军所有不同,北洋军沿用前清旧制,而国民军一开始也是沿用前清旧制,但是因为骑兵实在不足,就缩小了骑兵编制,给师配属一个骑兵营,配属三个骑兵连,每个骑兵连辖三个骑兵排,每个排四十人,满编制的话能够做到五百余骑。而dú lì骑兵团则是暂时配属了两个骑兵营,总共千骑兵力。

    而此时,第九师的骑兵营唯一的两个骑兵排在一个上尉连长的率领下向北缓缓而去,和国民军大多数的骑兵营一样,这些骑兵并不是出来寻求什么骑兵之间的决战或者是其他的战斗任务,他们只是出来侦查而已。

    然而这支骑兵连经过原野的时候,远方同样一支骑兵已经下了马,隐藏在原野当中,其中一个北洋军少校拿着望远镜望着远方缓缓而过的国民军骑兵连,看着从他前方经过的这支国民军骑兵,他脸上露出一丝不甘。如果是换成数天前,他的骑兵营没有受到重创之前,他肯定会毫不犹豫的率领属下的骑兵来一场强袭,彻底的击溃那一支看上去连马都不会骑的国民军骑兵,然而现在他却是不敢。

    渡江第一天他的骑兵营就受到了重大的损失,现在兵力不过剩下一百骑不到,和眼前的这支国民军骑兵兵力不相上下而已,然而他却是还有着更为重要的任务,他需要去把国民军的兵力给侦查出来,而不是和一支敌军骑兵部队进行冲锋式的决战。

    如果没有出现意外,那么这两支规模相当的骑兵部队就会交叉而过,各自执行着各自的侦查任务,然而战争中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意外总是伴随而来,让人们措手不及。

    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国民军骑兵队伍中突然传来一声大叫:“有敌人!”

    尽管距离有些远,北洋军的骑兵已经全部下马进行了一定的隐秘,但是任旧让一个国民军骑兵所发现,并且立即喊出来大声jǐng告着。当下对面的国民军骑兵离开散开了队形,然后下一瞬间就有数骑掉转马头朝着北洋军骑兵的方向而来。

    北洋军的少校营长脸sè一黑,骂了声:“王八蛋!”后就是大喝:“上马!冲过去!”

    两者都已经靠近千米之内,北洋军被发现也纯粹是国民军那个骑兵的眼神太好了点,现在,这个距离被发现后也就没有必要继续隐蔽,要么上马疾驰离开,要么上马往前冲过去,和国民军打一仗!

    北洋军少校并没有选择转身就逃,如果向后方逃的话,就不能实行侦查任务,如果向前方逃的话,国民军的骑兵势必会紧跟而来,双方都是骑兵,不可能拉下太多的距离,被人后退跟着自然也就无法隐秘的执行侦查任务了。

    那么剩下了的选择就只能和打一场了!

    少校翻身上马,抽出马刀后熟练的挽了个刀花,此时他的身后近百骑已经全部上马,骑兵们大多数已经把马刀抽出。近代骑兵中,虽然骑枪已经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对于现在这种即将到来的短兵相接的骑兵对决来说,骑枪是远不如马刀好用。

    少校回头看了眼自己所属的jīng锐骑兵,然后双脚一夹,手中马刀向前一挥:“杀!”

    瞬时,数十骑身穿青sè会军服的北洋骑兵就跟cháo水般向国民军骑兵涌了过去,第九师的骑兵营显然是没有预料到会在这里遇上北洋军的大股骑兵部队,而且看样子似乎还是埋伏已久的骑兵部队。那个骑兵上尉连长虽然是去年就已经从福州军校骑科中毕业,但是福州军校的学制太短,不过三个月而已,这三个月里教授步兵军官还好,但是对于骑兵以及炮兵军官而言就差的一些了。如果说炮兵军官还可以在后方安稳的发炮,慢慢学的话,那么经常出现在战场最前线执行侦查任务的骑兵军官就很少有这样的机会慢慢成长的。

    眼看着突然出现的大股骑兵,国民军上尉连长脸sè大变,口中大喊着:“备战,备战……”

    然后国民军的骑兵虽然有些慌乱,但是还是按照平时的训练一样,立即集合起来,并且已经拿出了骑枪!

    从这里就已经可以看出来了,一支骑兵是挥舞着马刀向前冲锋,而另外一支骑兵却是第一时间拿出了骑枪准备拦截shè击!

    胜败已经不用太多的言语去预测,北洋军骑兵在那个少校营长的带领下,挥舞着寒光闪闪的马刀从原野上一跃而出,国民军骑兵手中的马枪并没有几次的shè击机会,此时国民军的那个上尉连长似乎也察觉到了不妙,当即又是大喝:“弃枪,抽刀冲锋!”

    然而已经迟了,骑兵的冲锋也是需要慢慢提速的,北洋军从远处慢慢过来,然后接近数百米之后突然加速,速度已经加到极快,等国民军的骑兵反应过来要用抽刀向前冲锋的时候,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距离给他们,战马刚跑动起来,对面的北洋军骑兵就已经挥舞着马刀冲到了身前。

    北洋军少校营长看着身前这一堆乱轰轰的国民军骑兵,脸上露出一丝冷笑:“不堪一击!”随后他手中的马刀轻挽,就是将一个对冲而来的国民军骑兵砍翻,鲜血涌喷而出,在阳光中散发出迷人的鲜艳sè彩。

    国民军上尉连长此时他手中的马刀也是沾上了一个北洋军骑兵的血迹,不但让他的马刀沾上了血迹,就连脸上也有,一番冲锋过后,上尉连长左右一看,发现自己手下的骑兵已经不足半数。而对面的北洋军骑兵已经重新整队,正准备朝着他们发动第二次冲锋。如此情况,上尉连长也知道是不可为,当即大喊:“撤!”

    国民军在芜湖渡江三天后,双方以骑兵为主发生了第一次正面交火,而此役,国民军骑兵惨败!

第三百四十四章 巢湖激战(一)

    巢湖城内的某栋大院内,北洋军第三师dú lì旅的王承斌听着下属骑兵营的汇报,然而他却是越听面sè越黑,好半天后才道:“你确定没错?”

    骑兵营的少校营长面带肯定道:“绝对没错,属下率队冲破了敌军一队骑兵后,又是疾驰了半rì功夫才抵达雍南附近,虽然不敢靠的太紧,但是远远的一样能够清楚看见他们的大批人马,而且还发现了国民军第五师的番号。雍南那边有那么多的大炮和辎重,绝对不是一个师能够拥有的,所以卑职才判断,这一次渡江的国民军至少也是两个师以上,甚至还有可能更多!”

    dú lì旅的骑兵营在和国民军第九师的骑兵营发生一阵短兵交接后,以伤亡不足十人的代价杀伤了半数国民军骑兵,取得了一比五的巨大战果。国民军第九师骑兵营不敌而逃后,北洋军骑兵也没有持续追击太久,追了一阵后就是转向而去,他们的主要任何可不是和敌军骑兵拼杀,而是要去侦查国民军的情况。没有了阻拦,加上这批北洋军骑兵的运气也实在不错,竟然是绕过了国民军第九师的大批步兵主力,深入到已经被国民军所占据的雍南一带,并在那里发现了大批刚渡江不久的国民军主力部队,尤其是各师的炮兵以及大批辎重部队。

    王承斌面带疑惑:“国民军第五师,不是在溧水吗?怎么会出现在芜湖这里?”

    此时,一直没有怎么说话的安徽省陆军第三师师长顾琢塘也是开口了:“国民军那边前些时候调动那么大,显然是提前把第五师也给调过来了!”

    王承斌也是点点头道:“应该是这样了!只是现在国民军已经出现两个师的番号了,我们巢湖这边怕是要打一场硬仗了!”

    这话一出,一边的顾琢塘也是沉闷了起来,王承斌都没有信心了,他这个安徽省陆军第三师师长就更没有信心了,要知道,此战的主力可不是他的安徽省陆军第三师,而是王承斌的dú lì旅,他的安徽省陆军第三师的战斗力可没办法和zhōng yāng嫡系第三师的部队相比,一打起来如果dú lì旅不敌的话,他的安徽省陆军第三师是无论如何也挡不住国民军的进攻的,这不是贬低自己,而是事实如何。所以他表面上是个师长,王承斌只是个旅长,但实际上这巢湖的战事是以王承斌为主,他顾琢塘不过是配合的角sè罢了。

    袁世凯派曹锟率领第三师进入安徽后,把安徽省内的地方部队收编后,编练了三个安徽省陆军师。这三个安徽省陆军师也是有所区别的,比如第一师乃是倪嗣冲的倪军,原本倪嗣冲的部队来源有些复杂,去年的时候就悄然进驻了皖北边缘地区,并被袁世凯任命为皖北镇守使,今年年中的时候袁世凯派军全面进入安徽,他倪嗣冲的倪军也就跟在河南省第九师之十七旅从北方南下安徽腹地。攻占安徽后,安徽省内地方军队编练三个师,他倪嗣冲的倪军就趁着这个机会获取了正式番号,成为了安徽省陆军第一师,此时正驻扎在合肥。

    而安徽省陆军第二师、第三师,则是由原来的安徽省陆军整编而来,大半是胡万泰和顾琢塘的部属,所以袁世凯就很干脆的把这两人任用为安徽省陆军第二师和第三师的师长,分别驻扎怀宁和巢湖,防备来之安庆和芜湖方向的国民军。

    顾琢塘原本以为投靠北洋后,会过上好rì子,甚至有朝一rì飞上枝头成为举足轻重的人,而率部进驻巢湖后,他也的确是过了段好rì子,正准备了扩编部队把巢湖当成自己的地盘好好经营一番的时候,国民军就已经和北洋军彻底闹翻脸了。随后曹锟派遣dú lì旅王承斌部南下进驻巢湖和雍南一带,并且命令巢湖方向的战事以王承斌为主,他顾琢塘为辅,如此一来,这好rì子算是又到头了。

    “王兄,你看是不是给护军使去电,让他们再派一部分来增援我们,不然只凭你我两人的部队很难守住了!”顾琢塘忧心忡忡的,他可不想在巢湖这里把自己的部队拼光,更不想在这里兵败身亡。

    王承斌也是沉默了会后道:“国民军真的来两个师的话,单凭我们两部固然能守个十天半个月,怕也是不能持久。然而不管如何这巢湖都要守,我家师长已经给我下了死命令,巢湖不能失。所以我准备向师长求援!”

    和顾琢塘不同,他王承斌可是和国民军打过的,去年苏南战事的时候,他在第三师第六旅任职第十一团团长,授上校衔。苏南一战中,第三师打的极为艰苦,但是也着实打出了第三师的强悍战斗力,不但出了唐天喜这个在苏南战事中崛起的将领,下面几个团长也是因功升迁的不少,比如炮兵团团长吴佩孚就是接任了唐天喜的第五旅旅长之位,授了少将衔。第十一团团长王承斌也在曹锟扩编dú lì旅的时候被提起来任职旅长,授少将衔。苏南战争中,不管是国民军还是北洋军,都涌现出了不少的优秀将领,这些人出现后被上司看重然后在那些苦熬资历的军官的羡慕下快速崛起,所谓将星升起说的就是如此了,只是这些将星们能够闪耀多久却是不知道其他人所能够知道的了。

    王承斌是在苏南和国民军实实在在的硬拼过的,对于国民军的战斗力自然是清楚的,顾琢塘这些虽然也知道国民军能打,但是却都是道听途说而已,远不如王承斌这些的切身感受那么深刻。

    在苏南和皖南的诸多北洋军高级将领大多已经是有了一个不会说出口的共同认识,那就是北洋军和国民军的战斗力已经是半径八两,谁也不必谁弱多少了,要想取胜就要把国民军当成真正的对手来对待,而不是向那些普通地方军队来对待。

    这次如果来的国民党军只有一个师的话,王承斌依靠自己的dú lì旅为核心,再辅以安徽省陆军第三师配合的话,加上还有地形和事先修筑好的工事,要挡下来应该是问题不大的。但是如果来的是两个师,敌军兵力翻倍的话,单凭自己一个dú lì旅和一个安徽省陆军第三师怕是要很难抵挡的了。甚至可能一些很搞笑的情况,比如敌军两个师的炮兵团一起炮击,那种数十门火炮一起进行炮击的猛烈举动可能就会把没有经历过激烈战事的安徽省陆军第三师给吓跑了。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当初第三师进攻安徽的时候,就已经试过只进行大规模炮击那些安徽省陆军就奔溃逃跑了。

    王承斌并没有太多的犹豫和延迟,当今就是给曹锟发去了电报,声称发现了国民军第五师的踪迹,巢湖即将面临敌军两个师的部队进攻,希望给予增援。

    曹锟接到电报后,沉思了许久:“巢湖两个师,安庆那边两个师。国民军这次可是下了大本钱了,足足四个师来打安徽!”

    一边的吴佩孚道:“国民军此次乃是有备而来的,一次xìng出动四个师,就算是国民军兵力众多,怕也是把预备兵力抽调一空了!师长,现在已经算是确定了,这次国民军就是冲着合肥来的,你看从安庆和芜湖两地出兵,然后这两边一路沿着合肥而来就能够在合肥城对我部形成围攻。事不宜迟,既然已经确定了他们的主攻方向,我们不动的话恐怕就晚了!”

    曹锟何尝不知道国民军的目标是对着他的合肥而来,然而要主动出击的话怎么主动,他已经连续给冯国璋发去了多封电报,要他派遣援军支援自己,可是他依旧严令滁州和蚌埠的部队按兵不动,他这是要见死不救吗?

    曹锟此时也不得不怀疑冯国璋是不是有其他想法了,说实话,现在国民军已经出现了四个师的番号,他曹锟加上三个安徽省陆军师的帮忙,要守的话也不是不能守住,但是万一国民军要是知道冯国璋不派援军的话,要是再派遣一支部分继续进入安徽,到时候他曹锟就算手段通天只怕也是受不住合肥啊。

    曹锟还真冤枉冯国璋了,冯国璋并不是对曹锟见死不救,而是觉得还没有需要去救的地步。每一个人所站的地位不同,那么所考虑的方向都是不一样的,曹锟地处安徽,考虑的自然是安徽的安危和他自身第三师的安危。然而冯国璋坐镇津浦线,指挥第二军众多北洋军jīng锐部队,他要的是整个津浦线的安危,所考虑的可不是安徽一地。在冯国璋看来,哪怕是合肥丢了也影响不了大局,只要江北、滁州、蚌埠这些军事重镇不丢,那么北洋军在津浦线就稳如泰山,甚至还能够派出兵力包围深入安徽境内的国民军。

    冯国璋考虑的是津浦线战事,而袁世凯所考虑的就是整个中国局势了,对于袁世凯来说,津浦线战事也不过是诸多战事的一环而已,只能说是比较重要的一环,除了津浦线外他还要关注其他方向,比如湖南、四川和湖北。

    当国民军大举在安庆和芜湖渡江的时候,袁世凯就已经命令段芝贵派遣兵力东进,试图谋取九江,接下来可以攻占南昌,也可以继续东进攻占安庆等地。

    当那些大人物们考虑着所谓的整体局势的时候,在巢湖前线,双方的底层军官和士兵们却已经短兵相接,子弹在夜空中飞驰而过,拽光弹划过夜空如同流星一样一闪而逝,伴随着枪声和爆炸声,鲜血洒遍了整条战线。

第三百四十五章 巢湖激战(二)

    夜幕已经完全降临在这片大地上,没有月亮的今晚漆黑无比,即便是有煤油灯散发出微弱的灯光,但是这个国民军的前线小型指挥部内依旧昏暗无比,带着眼镜的少校摊开了手中的一副手绘的附近地形图,一边看着一边沉思着,半晌后他才是收起了手中的地形图,然后站了起来,理了理衣领后他走了出去,门口的副官似乎早已经在等着他了,等他那一出来后就是连忙上前道:“营长!”

    少校营长点了点头,然后拿出怀表看了眼:“快开始了吧!”

    副官道:“还差十五分钟!”

    少校营长没有其他表情,也不说话,就是这么站着,看向了远方的夜空。

    十余分钟后,突然后方传来数声炮弹划过夜空的声音,少校营长脸sè此时略微一变,然后拿出怀表看了看,此时的时间正好在凌晨五点,远方的天际边已经有些一丝黯淡的光亮,在黎明前进行突袭,向来是国民军的优良传统,很多前线军官们都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强行突破敌军的防线。

    此时少校营长开口了:“传令,各连按照预定计划出击!”他的声音还没说完,远方北洋军的阵地上就已经传来了数声爆炸声,于此同时更多的炮弹划过空际落到了北洋军的阵地上,爆炸声甚至比昨天晚上的夜袭时刻更加密集。

    而少校营长此时却是没有继续留在原地,而是转身就回到了营部里面,转身前还对副官道:“有事叫醒我,没事就不要吵着我了!”彷佛下令出击后就已经完成了工作,剩下的事情已经不在关心。

    副官自然知道自己这个营长已经是一夜没睡,这个营乃是第九师92团之第一营,上半夜他们营担任全师的前锋率先抵达巢湖外围,并和防守的北洋军一部发生交战,这一次交战双方都没有投入太大的兵力,很快就停止了进攻行为,而这一夜里第一营却没有停下步伐,而是调遣兵力进行运动,而这个营长也是坐镇一夜,最后在凌晨时分终于是确定了下一部的作战计划,并和后方的炮兵团进行了联系,炮兵团答应了会在凌晨时分准时对第一营进行火炮支援。

    花费了一夜工夫把计划安排好后,剩下的就是等待结果如何了,至于原地苦等消息可不是第一营营长的风格。第一营营长程子贤,乃是福州军校第四期步科毕业生,毕业时成绩并没有和那些天之骄子一样名列前茅,只是名列第二十八名而,这样的成绩虽然没有太低不至于垫底,但是也不会说优秀到让上司另眼相看,从而迅速提拔上去。程子贤就和福州军衔的绝大多数毕业生一样,毕业后被派到各部队中任职基层军官,先担任排长,然后过一段当连长,或者是就职基层的文职军官。普遍来说,这些福州军校的毕业生们,稳步升迁当上一个连长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要更上一步摆脱尉官军衔,晋升到校官军衔的话,那么难度一下子就大起来了,当了上尉后要继续往上爬,除了在野战部队里当上实职营、副团长这两个职位外,就只剩下文职军官的路子了,比如担任少将将领的的副官,又比如到军指挥部或者直接到统帅部中任职,要在那么多尉官中杀出一条血路来晋升校官可是不容易的事情。

    程子贤虽然毕业时成绩不算太优异,但是的好歹凭借着资历以及在进攻芜湖时立下了不小的功劳,让他成为了众多上尉当中被晋升为少校的一员,成为第一营的营长。这个晋升速度比起普通的福州军校毕业生而言也算快一些,但是和那些福州军校以优异成绩出身,并快速晋升的天子骄子来说,却是差的很远,据程子贤所知,和他同期毕业的同学中,除了为党、国捐躯的外,大半数已经成为校官,其他剩下的基本都徘徊在上尉这一级别上。可惜的是,他们这一期当中还没有一个被晋升为将军的,只有七八个上校而已。和另外前面几期的毕业生相比要差一些,福州军校第一期的不用说,晋升为将领的已经不少,比如jǐng卫师师长俞若飞,比如第三军参谋长陈景飞,比如第二混成旅旅长叶冬青都是。而第二期里面季良彤现在是第二混成旅的旅长。第三期里面也有一个戴阳红为第三混成旅的旅长,就算第五期也有个在第四军任职参谋长的邓潘之,如此一算下来,就只有第四期里没有将军而已。

    程子贤下了命令进攻后,就自个睡觉去了,而第一营的相关作战计划昨晚就已经安排后,不出现什么意外的话自然是没什么差错的,哪怕是进展不顺利也足以让程子贤谁上一两个小时。

    可是他刚躺下没半个小时呢,他的副官就是走了进来:“营长!”

    程子贤半眯着眼,掀开身上的军大衣,此时的他的脸sè有些不好,当即道:“前边出事了?”

    副官忙道:“前线第二连来报,他们已经突破敌军防线,正在向敌方纵深挺进!”

    程子贤听罢后有些没反应过来,当即又问:“突破防线了?才半个小时不到吧?”

    副官也是觉得有些奇怪:“的确是出乎我们的有预料之外!”

    程子贤也没起来,直接拿过一副地图看了起来,虽然这次的作战计划是他一手安排的,计算投入两个连进入作战,在后方炮兵的支援下进行攻击,但是他可没想过,也没打算说一次xìng就把对手防守的阵地给夺下来,现在的进攻不过是一次火力试探,等他睡几个小时后,后方的炮兵团估计也就能够到位了,支援而来的92团其他部队也就到了,有了大量火炮的支援,有了兄弟部队的配合,护住他的左右两翼之后,到时候他才会汇集全营兵力,发起突袭为全团打开一个缺口。在这之前嘛,他可没想过现在就能够敌军阵地,要知道他昨夜发起火力试探时,发现敌军兵力足足有上千,而且战斗力不俗,不像是那些普通地方部队,后来也的确确认了敌军番号,应该是第三师dú lì旅的部队,这也是昨天他没有继续强攻的原因所在。

    可是没想到,这才半个小时功夫呢,一次试探攻击就把敌军的阵地打开了一个缺口,自己的部队已经能够向纵深挺进了,这让他深感意外的同时也觉得,这对面的北洋军是不是有诈。

    不过程子贤很快就把敌军有诈的想法给抛之脑后,哼,哪怕前方真的有陷井又如何,自己本来就是要在几个小时按照命令向前方突进的,而且届时己方的主力也会抵达增援自己。而且自己一个营七百多人,对方要布下什么陷阱吃掉自己这一个营,就算是北洋军嫡系上阵,至少也要两三倍之敌,而且程子贤就不信自己一个营连几个小时都支撑不了。

    当即,匆匆一番思虑过后他迅速下了决断:“命令第一连加大攻击力度,第三连增援第二连,机炮连抽调两门迫击炮和两挺轻机枪增援第二连!”

    原先一番进攻之时,营部就已经给第二连以及第一连各自加强了两门迫击炮和两挺轻机枪,而现在国民军的编制中,营属步兵连和以前的没有变化,但是营属机炮连却是要扩大了一些,一开始编练营属机炮连的时候不过是三挺轻机枪和六门的六十毫米迫击炮,甚至很多部分在去年的时候都不能做到满编,历尽去年和今年后福州兵工厂的各项军械产量大幅度攀升,尤其是机枪和迫击炮的产量持续上升,军械产量上升之时除了对各师补充满编后,也有部分的剩余,再考虑到福州兵工厂还在不断的生产,所以陈敬云就决定进一步增加步兵营的火力,对步兵营的主要火力来源营属机炮连进行扩编,打算增加到八门六十毫米迫击炮,八挺轻机枪。并对团属迫击炮连以及重机枪连进行扩编,六门八十毫米迫击炮增加到十二门八十迫击炮,六挺重机枪也增加到十二挺的重机枪,这个火力加强的计划刚执行不久,是第十一师三个步兵团初步完成编练,国民军对各师的步兵团完成了初步满编后才开始的,左右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内,自然是无法让国民军这么多主力部队完成满编,但是第九师由于在芜湖担任渡江的全军先锋部队,所有武器配额上有较大的优先权,这才在苏南地区的jǐng卫师,第二师,第七师等部队都没有进行扩编的时候,第九师就已经完成了扩编。乃是国民军中第一个完成扩编计划的部队。

    这个挽马制的第九师扩编后主力炮兵团拥有二十四门七十五毫米野炮,十二门七十五毫米山炮,三个步兵团共有:三十六门八十毫米迫击炮,七十二门六十毫米迫击炮,三十六挺重机枪,七十二挺轻机枪,其余师属jǐng卫连等少数附属部队还有部分的轻机枪和六十毫米迫击炮。这林林总总加起来,火力强度超过了现有的任何一个国民军主力师,甚至比北洋军的一个主力师也差不到那里去,虽然炮兵团的火炮数量任旧不如北洋军炮兵团,但是有着众多的迫击炮作为补充,而机枪等轻武器火力上更是超过了北洋军。这扩编后的兵力上也是增加不少,一个步兵营从以前七百人攀升到了八百人,一个步兵团从两千五百人攀升到了三千人。而一个师的总人数从以前的满编九千六百余人到达现今的一万一千五百余人,这个数量的兵力上已经接近北洋军的zhōng yāng师了。

    如此大幅度增加火力的扩编行为,耗费自然是不小的,国民军要想把全部十几个师完成扩编,没有一年半载的功夫是不可行的,而考虑到在战争中各部队都会有所损耗,要补充这些损耗可能就占据福州兵工厂近半产量了,要腾出产量为部队扩编提供军械的话就更困难了,所以短时间内,这种完成了扩编的部分也就只有第九师一个了。

    程子贤再抽调了部分增援第二连后,他也是不睡了,而是起来等待了消息,果然很快就传来了消息,第一连也已经突破了正面之敌。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程子贤仔细想着,然后道:“现在前面的那些还是北洋第三师dú lì旅的部队吗?”

    来传令的中士似乎也不太清楚,当即道:“这个不太清楚,都是穿着青灰sè的军服!”

    这说了等于没说,北洋军和安徽陆军都是穿着青灰sè的军服,要分别他们的话除了正式番号外,也没有太好的方法!

    这一次,程子贤并没有立即给第一连派遣援军,而是等着,并且命令前线之第二连放缓进攻步伐,配合第一连,两者相互掩护,免的被袭击侧翼。

    程子贤虽然还没发现有什么不妥,但是直觉已经告诉他,这事不是那么简单,这背后绝对有着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要发生或者是正在发生!

第三百四十六章 巢湖激战(三)

    巢湖东南十余公里外的东关镇上,布满了众多的身穿棕绿sè军服的国民军士兵。此地名为东关镇,从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乃是一处要紧地方,算得上是巢湖的东南门户了,也是离开长江沿岸平原后进入巢湖附近丘陵地区内的第一个小镇,拿下这个小镇后就能够沿着裕溪河一路向西北方向的推进,直抵巢湖城下,随后更是能够进入巢湖(湖泊)内。其军事价值基本上和裕溪河和长江的交界口裕溪口不相上下,而裕溪口位于长江岸边,基于南方联军掌控了海军,江边的裕溪口必然会受到来自海军方面的猛烈炮击,所以北洋军很干脆的并没有在裕溪口设立阻碍,只是部署了小股部队用于监视,。国民军大举渡江之后,这些dú lì旅的部队就一股脑的退往巢湖方向了。

    按照第二军司令部内的众多参谋们预计,北洋军坚守裕溪口的话必然是自取灭亡,不守也是情理之中,而既然不守裕溪口的话,那么北洋军可能就会退守到东关镇一带,利用这些的丘陵地形部署方向,作为阻拦国民军北上的第一道阵地。

    事实上,第二军指挥部给第九师发去的命令当中,也是尽快北上,攻占东关镇,为大军取得沿着裕溪河继续往巢湖前进的桥头堡,而庄先河也是预计在这里可能会有一场硬仗,所以才会极为谨慎的调遣了主力部队到达后才打算攻下东关镇,并没有给全军的先锋第92步兵团下达类似一定要攻克东关镇的命令。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是出乎了庄先河的意料之外,前线的第92团甚至连主力都还没派遣,只是一用了一个营就是拿下了东关镇的前线大部分阵地,而担任前锋营的第一营营长程子贤回报,昨夜在东关镇防守的北洋军dú lì旅的千余人已经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不到数百安徽省陆军第三师的老弱残兵而已,第一营只花费了三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彻底击溃这一股安徽省陆军第三师的部队,随即控制了东关镇。

    虽然结果和庄先河乃至第二军指挥部内的众多参谋官们预料的不一样,北洋军非但没有在东关镇进行坚守,反而是放弃了东关镇,临战前选择了收缩退兵,这让国民军上下大为不解的时候,也没有影响到第九师的正常进军步伐,毕竟第九师本来就是要拿下东关镇的,现在拿下了总是一个好事情,但是庄先河也是极为谨慎的给第二军指挥部上报,详细的汇报了东关镇一事,并且着重的说明,拿下东关镇并不是因为自己战力凶猛,而是北洋军的主动退却。

    北洋军临时放弃这么重要的这一个地方,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尽管前线的程子贤乃至后方的庄先河都不知道北洋军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他们知道的是,这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只是他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而已。

    夺下东关镇后,身为前锋的第一营并没有停留,当天下午就已经离开东关镇,随即继续向西北方向进军,而目标乃是林头镇,实际上前锋的第一营刚走,后方的第92步兵团剩下的主力部队也继续北进。如果从地图上来看的话,就可以发现第九师的前进方向是很简单的,那就是沿着裕溪河进军。

    这一点并不是没有理由的,而且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后勤运输的问题。裕溪河虽然不大,但是也足以承担一部分军事物资的运输,而用河道运输总比用陆军徒步运输方便的多,某种程度上,国民军之所以把芜湖这里当成主攻方向,并且把巢湖当成了第一个战略目标,就是因为裕溪河的存在。

    由于裕溪河连接了长江,那么国民军后勤部运输补给的时候就能够充分利用这条小河为前线大军运输补给,虽然由于运量的问题不能够完全的满足前线大军的需求,但是也能够解决相当大的一部分,基于国民军海军的存在,只要国民军能够控制住裕溪河沿岸,那么就能够通过裕溪河进入巢湖(湖泊),然后直抵巢湖北岸的合肥,通过小型运输船源源不断的为合肥方向的大军提供补给。

    这个年代的军队作战,对于后勤运输线的要求可是极为的依赖,没有一条稳固并有效的后勤运输线,是很难支撑前线大军进行大规模战斗的。而路上徒步运输的麻烦国民军已经尝试过好几次了,进攻皖南和江西的时候,为了给前线数万大军提供足够的后勤补给,后勤部可是足足征集了六七万的民夫,通过肩挑独轮车拉等方式翻山越岭为前线大军提供后勤补给,可是让后勤部吃足了苦头,而且耗费庞大,单单是这些民夫们的吃喝拉睡就是一批庞大的开销。

    七月份陈敬云宣布要北伐后,国民军从粤北和江西的数个方向向湖南进攻,依靠的大半也是路上徒步补给,让后勤部苦不堪言。所以在制定皖南渡江作战计划的时候,孙广亮就是很严肃的告诉那些打仗平时不懂得节省子弹炮弹,没了炮弹子弹就只会找后勤部要的陆军将领们:如果在皖南地区发动大规模的渡江作战,渡江作战的部队超过六个师,并且距离超过长江沿岸三百公里之后,后勤部就无法保证前线部队的物资供应,哪怕是后方的数个兵工厂有着源源不断的弹药生产出来,后勤部也没有足够的运力把他们运输到前线去。

    国民军的运输补给线中,军粮运输较为简单,国民军除了在控制区内收获的大批赋税粮食外,还大量从东南亚进口粮食,这些粮食按就近原则,由后勤部调配给各部队。而军服、军鞋、乃至子弹炮弹枪支军械等需要工业生产的军事物资中,这些生产军事物资的工厂一般都是沿海城市,比如福州,浙江,乃至上海等地,而向外调运的时候也是通过海运为主,并且集中运输到广州、上海、南京等地进行囤积,为此后勤部在上海、南京、广州都建立了大型的后勤物资调配中心。随后从这些调配中心中通过各种交通手段向各部队配发物资,而皖南乃至江西和进军湖南的部队所需的后勤物资运输都是以长江河道运输为主力,经常都是一两艘炮舰护送一大批的运输船往芜湖,安庆,乃至九江地区运输后勤物资。比如江西和湖南方向的物资运输是船队从上海或者南京出发,然后在海军炮舰的护送下抵达九江,上了九江后通过铁路运输到南昌,较为小型的运输船也会直接输入潘阳湖后抵达南昌,然后再从南昌运输到前线各部队中。

    实际上海军驻扎长江内的众多海军战舰除了偶尔对陆军进行火力支援外,其他大多数的任务都是为后勤部运输物资进行护航。

    某种程度上来说,国民军现在的后勤运输体系是建立在海运和河运之上的,而北洋军的后勤运输则是建立在铁路之上的。

    基于后勤运输严重依赖海运和河运,国民军除了自身大量制造和订购各种运输船只外,也积极的向民间船只委托运输业务,而这个民间船只嘛自然也就是华夏银行所属的太平洋航运公司了。基本上国民军的后勤运输当中的海上运输,尤其是福州到上海到广州这一段,全都是被太平洋航运公司所包揽。为此太平洋航运公司向外界收购了大量的现成的运输船,并且向国内的两家船厂马尾船厂和江南船厂下了诸多运输船的订单。

    太平洋航运公司和国内其他的航运公司不同,运载旅客的业务只是其很小的一个部分,也只是开通了为数极少的几条国内航线,比如上海到福州到广州。太平洋航运的主要业务是货物运输,不但有军事物资运输,也有部分民间物资的运输,比如华夏银行下属的诸多企业当中,诸多的货物运输业务基本都是给太平洋航运公司接手。

    可以说现在困扰太平洋航运公司的不是没有业务,而是运力不足,哪怕是花费了大价钱不断收购了诸多运输船,以及连续下国内的两家船厂下了十余艘船的订单,依旧无法满足太平洋航运公司的极大运力缺口,不得不把部分民间货物运输业务外包给其他几家航运公司,。

    尽管海运的大头是有着太平洋航运公司撑着,但是内河运输的话太平洋航运公司由于缺乏众多的小型船只就无法满足,只能是靠后勤部自己解决,依靠征集部分民间的小型船只,同时订购一批百吨、数百吨的运输船,大体上也是能够满足长江流域的后勤运输的。

    由于国民军的后勤部意见,所以统帅部制定渡江作战计划的时候,就把裕溪河、巢湖(湖泊)作为重点考虑了进去。甚至海军还改装了一批数十吨的小型船只,加装了重机枪后用于出入裕溪河和巢湖。

    由此可见裕溪河的重要xìng,理解了裕溪河的重要xìng也就知道了第九师为什么要沿着裕溪河向巢湖进攻,为什么要知道第一个作战目标就是要拿下巢湖。

    然而庄先河不能理解的是,自己知道裕溪河的重要xìng,难道北洋军就没人知道?

    这肯定是不可能的,那么又怎么解释北洋军弃东关镇不守呢?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1592/ 第一时间欣赏辛亥大军阀最新章节! 作者:雨天下雨所写的《辛亥大军阀》为转载作品,辛亥大军阀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辛亥大军阀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辛亥大军阀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辛亥大军阀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辛亥大军阀介绍:
命党人肆无忌惮的四处奔走,企图把武昌起义化为燎原之火,掀起一场千古未有之大变,在这场千古大变中,陈敬云很悲催:因为中国革命了,他却是属于被革命的对象
这是一个属于陈敬云的故事!
这是一段没有七七事变的中国历史!辛亥大军阀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辛亥大军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辛亥大军阀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