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让人安排
张凡回到家中之后,将王猛已经答应了这件事情的消息告诉了她们。听到王猛答应了这件事情,最高兴的自然是玉儿。只不过玉儿的高兴,却也是觉得这是在预料之中的。但是即便是早就能够想到王猛会答应这件事情,可是当真是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玉儿心中还是很高兴。
而玉儿这个排在了第一位的之后,第二个对于这件事情非常高兴的,就要数方月玲了。毕竟在这里,跟玉儿的感情最好的就是她了。而不管以前玉儿曾经做过什么事情,方月玲心中明白,那也都是为了她的。所以,如今玉儿能够有个好归宿,方月玲也自然是非常高兴的。
至于说张家其他的人,他们完全就是因为这是一件喜事,再加上玉儿也是他们所熟悉的人,如今玉儿要出嫁了,他们也是感到高兴而已。只不过对于她们来说,这件事情最令他们感到高兴的原因,并不是出在玉儿的身上。虽然说玉儿的过往他们并不知道,只是多少能够猜到一些。但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很多事情也就变得不一样了。
最为令他们感到高兴的原因,反倒是因为王猛的缘故。相比起来玉儿,他们是更加熟悉王猛的,毕竟王猛虽然是张凡的手下,但是两人的关系极好,王猛也是经常被张凡邀来做客的。张家的人对于王猛是极为熟悉的,就连赵氏,也是极为喜欢王猛,并且对于王猛的终身大事,也是一直叨念着。
而如今,王猛也总算是要成亲了,这自然是一件好事。原本张家的人还为了王猛的这件事情而感到担心呢,毕竟王猛的岁数也不小了,比张凡可要大上好几岁呢。而如今,张凡已经是好几个孩子的父亲了,但是王猛却是都还没有成亲,甚至于他本人都没有考虑过这件事情。这也是让熟悉王猛的人,都是为他感到担心。如今王猛总算是定下了亲事,这当真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可就要赶紧定rì子了!”对于这件事情是非常热心的昭雪,是非常在意这件事情的。如今的她刚刚生完孩子,只不过即便是已经为人母了,但是昭雪显然还是没有办法改掉她那个活泼好动的。因此,如今茹雪都不敢让她抱着她自己的亲生孩子,不得不说这实在是……倒是昭雪这个大大咧咧的xìng子,她反倒是一点都不在乎这种事情的,也没有感受到打击什么的。
“这种事情,怎么能这么着急!”茹雪说了一句,她倒也不是责怪昭雪,只不过觉得她冒冒失失的这么说实在是有些不妥,因此才是训斥了一句。/
显然,昭雪或许谁都不怕,她不怕张凡,也不怕每天都跟她闹别扭的映月,她最为害怕的就是茹雪这个亲姐姐了。所以,如今茹雪这么一说,昭雪也就不敢在说什么了,只能很是委屈地闭上了嘴巴。
见到昭雪如此模样,家中的人也都笑了起来。说起来,昭雪也当真是家中的一个活宝,而只要有她在,这府中也是永远都缺少不了欢声笑语。或许这也是张凡娶了这么多女子回家,但是却始终是没有闹出来什么矛盾的缘故之一,毕竟是有个这样没什么心机的人在,也实在是紧张不起来的。
如今可不是看昭雪的时候,而是在说玉儿的事情。
“嗯,这rì子自然是得要好好选一个。”方月玲对此事自然是非常重视的,她很是赞同地点了点头,说道,“而且既然王猛已经答应了,那可就要抓紧点好。要不然生出来什么变故,我看玉儿可就要吃大亏了!”抱着自己的孩子,方月玲却是用这么一种很是正儿八经的表情,说出来了这么一番话。
她这么一说倒是不要紧,反倒是玉儿不高兴起来了:“小姐,你这话说的,怎么说的我嫁不出去一般。”刚刚说完这番话,玉儿就后悔了。她这才想起来,自己家的小姐是如何的心直口快,或者说是没什么在意的,想到什么说什么。于是……
“难道不是吗?”方月玲看着玉儿,面上并没有什么表情,也没有什么嘲讽的意思,但是却是如此说道,“如今,不管怎么看,除了王猛之外,恐怕其他也就没有敢娶你的人了。若是你不抓紧这个机会的话,恐怕你将来想要再找到个这样的,当真是难得很了。”
方月玲的这番话一说出来,玉儿可就脸红起来了。这也是她少有的会因为害羞而脸红的时候,如今露出来这种表情,就连方月玲都是第一次见到。
不得不说,平rì里的玉儿,一直是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但是如今她露出这个表情,倒还当真是有种特别的风味。
突然之间,见到玉儿露出如此表情的几女,有了一种想法。觉得玉儿嫁给王猛这个,虽然内心并不闷,但是外表看起来却是毫无情趣的男人,倒还当真是便宜王猛了。
“咳咳……”首先回过神来的是茹雪,她轻咳了两声,说道,“如今咱们不是在说玉儿姐姐的事情嘛,先把这正事给说定了。”
“既然是成亲,那总得要有个媒人才行。”骆灵儿也是难得的过来凑热闹了,“不如,这个媒人就让茹雪来做,如何?”
茹雪是张凡的妻子,让她来做这个媒人,那当真是没话说的,可以说是给足了面子的。而且,玉儿也是一个要面子的人,并且如今她既然已经决定要嫁给王猛了,那么也就是说,将来她作为王猛的妻子,也是要以王猛这个丈夫为先的。而王猛如今还身在锦衣卫当中,虽然她也知道张凡对于王猛将来的安排也是非常好的。可是即便是如此,玉儿如今即便是还没有过门,她也就已经开始在为将来考虑了。而所谓的将来,也就是王猛的事情了。
想想看,如果说王猛的婚事,媒人是茹雪这位锦衣卫都指挥使的妻子的话,那可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了。将来对于王猛来说,好处当真是非常多的。
“这倒是没什么,这件事情我应下了。”茹雪是很欣然地答应了这件事情。当然,对于茹雪来说,她也没有想那么多。而即便是她知道了玉儿的心思,她也是非常乐意的。毕竟她对于王猛很熟悉,若是王猛这样的人能够身居高位的话,那些麻烦事情,恐怕也会少一些的。
“那rì子怎么定?”映月也是凑了过来。
“这个我早就看好了。”方月玲笑着说道,显然,对于玉儿的事情,方月玲当真是非常关心的,“再过十天,正月二十七,那就是个好rì子。而且十天的时间,虽然不长,不过也足够了。”
“嗯。这倒是没错。”茹雪对于这件事情也是赞同,“那要让相公跟王猛说一声,他可是要开始准备聘礼了才行。不过十天的时间,会不会有些紧了。”
“这倒是不用担心,若是王猛没准备的话,就让相公帮帮忙。若是十天的话,虽然的确是有些紧了,但是想要办好,却也不是难事。”
“那嫁妆的事情呢?”
“嫁妆当然是娘家出了!不过,玉儿姐姐如今的娘家,不就是这儿了嘛。既然如此,也是让相公来想办法便是。放心,这件事情定要让相公办的风风光光的才行,这点绝对没问题的。”
就这么几句话的功夫,这一场婚事当中最重要,也是最为会让人觉得烦恼的事情,也就落在了张凡的身上了。当然,如今张凡还不知道,而若是他知道了的话,恐怕会觉得非常麻烦的。不过这件事情,张凡可是没有权力说麻烦和拒绝的,不管是再怎么麻烦,他也只有去办,绝对不能拒绝的。
一时之间,成亲这件本来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就在她们几个的这种类似于闲聊一般的话语中被决定了。
但是如今,她们所准备的反倒是非常到位,并不是那种草率的举动。所说到的也是方方面面,在家人几个人一同考虑,却也是不会有什么缺失的。可以说是非常周到的。
原本,这明明是玉儿的事情,可是玉儿见到如此模样,却是完全没有办法插上嘴的。看来女子们只要是遇到了这种事情,那就当真是不说个清清楚楚那就不尽兴了。
不过玉儿也是从是从一开始的担心,渐渐的也就变得不担心了。虽然她能够看得出来,几女也是因为一时的兴致,所以才开始说这件事情的。但是这也并不妨碍她们说的很有调理,几乎将这件事情都已经安排的头头是道的了。
这么一瞬间,玉儿也就觉得安心了。而且,就在这么一瞬间的功夫,玉儿突然是觉得,能够信任别人,让别人来帮助自己,并且让别人来安排自己的事情,却也不是什么坏事了。
这是玉儿的一个极大的转变,只不过,不说是外人,恐怕她自己都没有发觉到。
[连载中,敬请关注...]
..
[VIP]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了却一件
王猛的身份那自然是比不上张凡的,就拿官职来说,王猛也仅仅只是一个千户罢了,跟张凡这个都指挥使相比,也实在是相差的太多了。(.)但是要知道,王猛跟张凡之间的关系,那可是相当好的,这一点是绝对没有话说的。
再加上,去年上演的那出戏,或许对于知情的人来说是明白的,但是朝中大多数都是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的。可是不论知情还是不知情的人,也都已经是知道了王猛武艺高强,尤其是被朱翊钧封了个“朝廷第一高手”的名号,而且他的这个名号可当真是实至名归的。而也是因为这件事情,让王猛可以说是大大地出名了,也有了更多的人来关注王猛。
而这么一关注,原本这个并不怎么会让人在意,尤其是不会让京城里的那些达官贵人们在意的锦衣卫的千户,也就出现在了众人的事业当中。而稍微查查也就知道了,这个锦衣卫的千户,官职虽然不大,但是却是张凡极为得力的左膀右臂,在锦衣卫中的地位,即便是那些佥事也是无法跟他相比的。而且,张凡是很明显在培养王猛,好让他将来上位。
所以,原本王猛这个锦衣卫千户的婚事,也实在不是一件能够值得人们太多去关注的事情,但是现在却是完全不一样了,关注的人非常的多。因此,这一次王猛的婚事,这一场本来不应该引起很多人关注的婚事,却也是吸引了不少的人。
不光是王猛一个人的缘故,更重要的还有这一次的婚事,王家那边实际上只有王猛一人。而玉儿这边,也并无高堂。所以,这一场婚事,基本上就是由张府的人全权cāo办的。不光是张家的女人,就连张凡也是有出面的。因此,这就是完全不一般的事情了。而面对于此,那些人也就不能觉得无所谓了。所以,这一次,王猛的婚事,虽然办的场面并不是太大,可是前来道贺的人也当真是不少。
不过好在张凡是早就已经预料到了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因此也是早有准备,所以这才是没有让场面变得混乱起来。
当然,前来道贺的人虽然不少,甚至于有很多人所代表的人,身份那当真都是一点都不一般的。但是毕竟王猛的官职不高,若是为了一个正五品的千户而让这些朝臣亲自前来,那也实在是有些让他们拉不下来这个脸了。**所以,前来道贺的人,基本上都是这些人所派的人,他们本人并不会出面。不过即便是如此,这对于王猛如今的身份来说,也是非常不一般的了。
玉儿是个要面子的人,而且还有着那种虚荣心,因此她对于今天的这个场面,那当真是非常开心的。且不管是不是借助了张凡的名声才会如此,那也是需要王猛有本事,能够让张凡看重才行,这并不单纯的只是享受恩惠而已,还是有自己的付出的。也就是说,玉儿也是为自己的张凡能有这份本事而感到高兴。
只不过,头一次的,玉儿并不觉得这种虚荣心是非常重要的,或者说起码在这件事情当中,这种虚荣心当真是没什么。如今的玉儿,却是对于今天所发生的事情而感到更加的高兴。
或许说,这是一个女人本来就应该有的感受,毕竟对于爱情来说,其他的一切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但是实际上,在这个时代而言,女人们却是很少能够在成亲的时候就获得了爱情的。尤其是带着家世的双方,因此成亲的时候,实际上虚荣心的作祟,反倒是要更大一些了。
但是即便是如此,这对于玉儿来说也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了,毕竟以前的玉儿是个什么模样,她自己对自己都是下过定义的。甚至于,玉儿曾近发过誓,再也不会爱上任何一个男人了,她对于世间的男人所有的也就只有恨意。
但是所谓恨之深,也就代表着爱之切。而如今,玉儿当真是再一次为一个男人打开了心门,而这种深切的爱意也就是完全没有办法再被她隐瞒下去,从而宣泄出来了。如此一来,玉儿的确是再一次的,深深地爱上了一个男人。甚至于,她都已经忘记了上一次自己这么做的时候,给自己带来了多么巨大的伤害。亦或者说,她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忘记以前的事情。之所以如今会如此,完全是因为她不仅仅只是深深地爱着王猛,更加重要的是,她对于王猛是有着非常巨大的自信的,自信自己在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之后,已经是能够分辨出来这种事情了;同时,玉儿也是自信,当然,这个自信是对于王猛的自信,她自信王猛不是那样一种人。
或许,玉儿是再一次的奖这种近似于头脑发热一般的信任放在了男人的身上。但是似乎这一次,即便是玉儿再一次显得不聪明了,可是她却是并没有找错人。王猛也的确不是那种能够背信弃义的人。对待朋友不是,对待女人王猛就更加不是了。
或者说这一次,玉儿当真是能够安定下来了。而对于张凡来说,玉儿能够安定下来也对他是有很多的好处的。
玉儿跟王猛成亲了之后,自然是也就定居在京城了。而定居在了京城,想必也是会京城来张凡家中看望方月玲的。不过如果说玉儿成亲了的话,不管怎么想,这xìng子也总是应该收敛一些才行的。就算是她也依旧是看不惯除了王猛之外的其他男人,甚至于对待张凡,玉儿也依旧是那种冷嘲热讽的态度,但是最起码的,这种情形不管是怎么说都会好一些的。
张凡是一点都不奢求玉儿当真是什么都不再针对自己了,只要是能够比原来好,比原来不让自己烦心,这对于张凡来说,也就是足够了的。
而且,还不光仅仅只是自己能够稍微从那种麻烦当中脱身,更加重要的是,这件事情也解决了张凡的一块心病,自然,那就是关于王猛的事情了。毕竟王猛这么大的岁数了,一生卖命全都给了朝廷,却是到现在为止,明明已经可以了,但是却依旧是单身一人,也根本就没有女人这方面的任何消息。老实说,对于这样的王猛,张凡还是比较担心的。
而现在,王猛是总算成亲了。虽然说对于他的妻子而言,张凡的确是有些微词,可是这也只是因为张凡跟玉儿之间的关系才会如此的。当真说起来的话,张凡在一开始的有欠考虑之下就将两人强行凑到一对,而之后张凡也的确是后悔了。
但是随着之后的事情,张凡也是明白了,玉儿对于王猛的感情也是一点都不假的。而且王猛也的确是能够跟玉儿生活在一起的。最重要的是,或许玉儿的确是会经常来找他的麻烦,但是对于王猛,显然玉儿也是动了真感情的,别的不说,就是这一次成亲的这件事情,可不是王猛首先提出来的,而是玉儿,就是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出来玉儿对于王猛的感情,那当真是货真价实的。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张凡才会答应两人的婚事。甚至于张凡可不仅仅只是答应,他还在当中出了很多的力气,就连这一场婚事,大部分都是他包办的。
所以,这一次也当真是让人感觉热闹非凡的场面。虽然说道贺的人当中,有很多人都不认识,可是这些人也只不过是各家所派来祝贺的,或者说的更加准确一些,就是朝中的那些人派过来送礼的。言语上倒是要客气,但是他们也并不会留下来。因此,这一场宴席,实际上的宾客,也大都是锦衣卫里的人。基本上都是张凡的手下,王猛的同僚。而王猛在锦衣卫当中,虽然平rì里行事倒是并不怎么喧闹,但是他却是有种德高望重的优势,或者说锦衣卫中的**都也是非常尊重他的。因此,今天到场来祝贺的人,当真是不少,而这气氛也就因此而热闹起来了。
梁超作为王猛的好朋友,不紧急同为千户,并且跟王猛的关系很好,同时,梁超在锦衣卫当中的地位,跟王猛也几乎是相差无几的。今rì王猛成亲,梁超又怎么会不来呢!
说起来这件事情,当初梁超听到王猛成亲,倒是不惊讶,但是当他听到新娘子居然是玉儿的时候,梁超那惊讶的表情,嘴巴张的都快要脱臼了。也是难怪,对于玉儿,梁超也是极为熟悉的,毕竟跟着张凡一起,西南也去过,跟五毒教更是打过无数的交道,他又怎么会不清楚玉儿的xìng子呢。也正是因此,玉儿跟王猛这两个xìng子完全不同的人居然能够拜堂成亲,这当真是让梁超吃惊不已了。
不过之后,梁超也就觉得正常了。毕竟这件事情就连张凡都同意了,觉得没问题,那么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今rì王猛成亲,作为王猛最好的朋友,梁超自然是要来的。
而或许是早就已经想到了梁超回来,因此这一次,香梅也是来了。如今的香梅跟梁超两个人当真是很奇怪。在经历过了这么一段之后,香梅自然是不想放弃,也没有理由放弃的。但是梁超虽然也是如此,可是却是或多或少还是在逃避。
而面对于此,香梅自然是当然不让的,她是完全抛开了这个时代女子的那份羞耻,想尽一切办法要接近梁超。只不过梁超……
如今,王猛都已经成亲了,而梁超跟香梅两人,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呢。
[连载中,敬请关注...]
..
[VIP]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现在如此
去年的辽东一战,最为让人们关注的除了王杲的死之外,也就是对于哈达部的归顺,更加是让人们觉得吸引了。而这一段,虽然说才过去了半年多的时间,可是这效果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今年过年的时候,哈达部是第一个前来道贺的。并不是因为哈达部距离京城并不远,用不了几天就能够到的缘故,更加重要的是,如今才刚刚归顺明廷并没有多久的哈达部,就算是蜜月期,那也是要做出来个表率的,而且这对于明廷来说,跟其他的那些部族搞好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哈达部前来道贺,跟以往其他的部族前来道贺,这是有了本质上的区别的。以往,那些个部族,甚至于包括那些国外的使臣前来,实际上大多是奔着好处来的。就拿那些外国来说,虽然说他们距离明朝也的确是很近,但是他们可不会当真觉得,如果说自己没有按期来朝贡的话,大明朝就当真会出兵对付他们。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好处。他们前来自然是要带贡品的,而那些贡品,美其名曰是当地的特产,不错,的确是在大明找不到的东西。但是实际上,对于他们来说,那些东西也当真是没什么,只不过是图个新鲜罢了。
但是大明朝不是,或许是汉人的自尊心作祟的缘故,遇到了这种情形,就算是明明知道是极为不划算的,也会给对方一笔价值非凡的回礼。于是,很多外邦各族,也就是用这个前来大明祝贺的理由,前来小赚一笔了。
以往的大明朝,遇到了这种情形,即便是再怎么困难,也是不能丢了面子,要拿出来一份必须要看得过去的厚礼才行的。好在这两年,因为不再禁海,以及对于商税的征收,也是让国库中殷实非常,做这些面子上的工作,也就丝毫没有什么压力了。
但是这一次,哈达部前来祝贺却是完全不同。哈达部所带来的献礼,当真是丰厚的很,包括他们作为游牧民族所最为重要的牲口,以及许多健硕非常的马匹等等。这些东西里面,或许除了那些马匹之外,实际上是很少有能够让大明看得上眼的东西的。但是这当中有个不同,就是在于,这些东西对于哈达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如此一来,这一举动的心意,那也就不言自明了。
因此,面对如此包含诚意,那么明廷的回礼,那就更加不能寒酸了。实际上也的确是如此,朝廷给哈达部的还礼,那当真是贵重无比的。真金白银,各种绫罗绸缎,琼浆玉液等等。或许说朝廷给哈达部的还礼,跟以往的并没有区别,但是只不过是数量上比起来要多了很多。可是实际上而言,这也就是明廷重视的一种表现了。如果换成了其他的话,也没有这种待遇。
而且这些东西,想来除了那些金银之外,实际上那些个绫罗绸缎和美酒之类的,也根本就没有是么实用xìng。但是这些东西,可不是按照其本身实不实用来划分其价值的。而如果当真是要说实用xìng的话,那么这些东西的价值也是丝毫不低的。或许比起来那些棉布或者兽皮所制成的衣物,这些绫罗绸缎穿在身上的确是没有什么防寒保暖的功能。即便是那种华美,但是在荒凉的辽东看起来,却也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但是,这也并不代表就没有实用xìng了。毕竟,能够在那里穿得起来这种衣服的人,本身就是一种象征,也本身就说明了,明廷跟穿着这身衣服的人的关系,那绝对是不错的。而在如今的辽东,能够有明廷在背后支持,那也就说明你在辽东这片土地上可以横行霸道,也绝对不会有人敢过问你什么。因此,如此说来的话,这实用xìng当真是非常高了,比起那些黄白之物还要更甚。
总之,哈达部如今算是傍上了明廷这棵大树了,而这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原本,哈达部的实力,不仅仅是在海西女真当中,就连在整个辽东的女真部族当中,也是最为有实力的一个。
当然了,这个最为有实力却是并不代表着他们就当真是能够一统女真的。王杲在没有落得如今的下场之前,他所统领的部族,实力比起来哈达部还要更加强盛一些,但是即便是如此,王杲或许是可以独霸一方,但是却也是没有办法统领整个女真的。王杲都不行,那就更加不用提哈达部了。
也就是说,哈达部只是在所有的女真部族当中,实力最强的一个,但是哈达部的实力,强过所有的部族,却是没有办法打败所有的部族。
不过如今,这可就不一样了。原本的哈达部,虽然还不能完全称霸,但是在首领王台的带领之下,整个部族也是在不断往这个方向走的。而现在,不仅仅辽东是没有了王杲的威胁了,更加重要的是,哈达部借助王杲的这件事情,也是跟明廷搭上了线,背后有了明廷的支撑。当然,他们也是要为明廷服务的,那就是掌管辽东的情形,不会再出现如同王杲这样的事情发生。
而也是因此,哈达部统领整个女真的事情,跟明廷想要让他们做的事情并不冲突,或者说明廷多少也是想要看到这种情形的。因此,在有了明廷的支持之下,哈达部也是在这半年时间里面,发展壮大的十分迅速。虽说到现在,也只不过是过了半年的时间,但是这半年以来,可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况了。
原本的哈达部,在辽东那片土地上,因为实力强大,所以没有人敢招惹他们。但是,也仅仅只是没有人敢招惹他们罢了,并不是说当真就怕了他们。而现在这才是半年过去,这情况可就大不相同了。
就拿被明廷称为“海西女真”的这扈伦四部来说,这四部便是包括哈达部在内的,还有乌拉、辉发、叶赫四部。这四部的首领,都是有明廷封号的,但是也仅仅只是都督而已。更何况,明廷也只是为了安抚他们,所以才这么封,只不过平rì里也根本就不会去管他们的事情的。
而如今,哈达部跟明廷如此亲密了之后,这才半年的时间过去,整个海西女真几乎算是被哈达部给统一了。虽然从形势上来说,海西女真还是海西女真,还是由这四部分别组成的。可是实际上,哈达部已经是非常明显地成为了他们的首领了。虽然说不是那种实质上的首领,可是哈达部所说的话,其他三部的人也是不可能无视的,必须要重视起来。
或许看起来,跟以前的确是没有太大的分别,但是实际上,这已经是非常不同寻常的了。更何况,这才不过是半年的时间,就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这已经是非常非常不简单的一件事情了。想想看,半年就能够如此了,那么只要再过不要两三年的时间,王台想要实现自己的那个目标,也并不是不可能的,可以说是指rì可待了。总之,如今的情形对于哈达部来说,也是极好的情况了。
哈达部会怎么样,或者说辽东会如何,这也是朝廷早就已经有所打算的。如今,哈达部的想法跟朝廷是一样的。对于朝廷来说,是希望有一个能够听自己话的人或者部族,统领整个辽东,这样也就能省去很多麻烦。而对于哈达部来说,他们自然是希望能够统领整个女真部族的人是自己了。总而言之,想法就是如此的。
可是,有一点却是不一样的。哈达部希望自己能够统领整个辽东,甚至于希望自己能够整合所有的女真族为一个大部。但是朝廷却并不是这么希望的,对于朝廷来说,是希望有个部族能够统领女真族的各个大小部族,这么一来那些部族就算是闹事,也有上面压着。但是朝廷是绝对不会希望哈达部将整个女真的大大小小的部族,全都变成一个大部的。
如果说哈达部这么做了,并且成功了的话,那么将来可就是一件麻烦事了。一旦王台,亦或是将来接任王台的他的儿子,跟朝廷之间一言不合,那就可能会发生更大的麻烦。而且如果当真是如此的话,也当真是发生什么事情的话,整个辽东聚成一团,当真是闹起事情来的话,那可是会让朝廷非常头疼的。
所以,虽然说朝廷是决定力挺哈达部,让哈达部统领整个女真了,但是却也只是统领而已,并不是让他们当真是整合了整个女真的大大小小的部族,从而成为一个大部族。
因此,在这一点上面,或许朝廷跟哈达部是不一样的。只不过,这个问题却是从来都没有放在桌面上谈过。对于朝廷来说,这不能做,但是并不需要说出来,如果哈达部到时候有了往这方面发展的趋势,那么朝廷也是自然有办法停住他们的。
而对于哈达部来说,他们也并不是就不知道朝廷的想法。但是既然朝廷没说,他们也就不提。而他们也是在按照自己的想法这么干的。因此,哈达部在往他所期望的地方去努力,但是这也毕竟是要许多年才有可能完成的,而即便是会跟朝廷有什么冲突,那也是很多年之后的事情了,因此如今也根本就没有必要去管这么多,到时候的时候到时候再说,现在没必要考虑。
总之,整个辽东,如今就是如此了。但是张凡,却是有些逃不开这件看起来已经没什么事情的事情。
[连载中,敬请关注...]
..
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前来拜访
之前说到辽东的事情,如今看起來哈达部当真是风光无限,而且这种状况也是朝廷所希望看到的。更何况,就算是将來,哈达部跟朝廷之前或许会有什么矛盾,但是那也是非常久以后的事情,现在也不用來考虑。也就是说,最起码现在,辽东那边也是沒有什么烦恼的了。
但是事实上却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如今正是哈达部跟朝廷的蜜月期,即便是面对如今的辽东,朝廷也根本就不需要做什么,但是实际上对于哈达部來说,如今正是他们跟朝廷打好关系的事情。不,说的太过笼统了,他们所要打好关系的,并不是朝廷。即便是他们过年的时候会派人前來祝贺,但是这些人跟太后和皇帝,也仅仅是礼节上的见面而已,最多也就是说一些祝福的话,不可能谈论起來太多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最主要的,实际上还是跟如今朝廷里面的这些掌权的大臣们打好关系。
但是他们毕竟是刚刚才走进这个圈子里面,对于很多的事情都是不熟悉的。所以,他们这才是刚刚來,即便是带上了厚礼,想要跟什么人结交,但是却沒有这个敲门砖。因此他们是必须要找一个认识的人才能够继续进行下去的。
而如今,这些人刚刚在朝中,想要找到一个这样的人,倒不是说他们的选择不多,而是实际上,他们的选择只有这一个,那就是张凡了。
当初,虽然说王台也是沒有见过张凡的,但是毕竟去跟王台相谈的梁超也是张凡的人。而且当初,王台來厩的时候,虽然也是第一次跟张凡见面,但是他也还是跟张凡说上了两句话。当然,仅仅只是说上两句话,也实在是不能算成是相熟,也不是到了可以相谈这种事情的时候。但是最起码的,他们跟张凡还能够说的上话,而并不是那种连见面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的关系。
所以,如今哈达部想要在朝廷里面站稳脚跟,亦或是说他们想要找个人來打开这种局面的话,实际上他们也就只有选择张凡才行了。其他的人,也根本就不用考虑。
因此,这一次,哈达部的來人,在厩中呆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了十五之后也沒有离开,这很明显是有目的的。而且对于张凡來说,他们虽然是一直也都是沒有來找自己,可是这么长时间呆下來,显然是有目的的。而作为朝中唯一跟他们有过一点交情的张凡,也就明白自己当真是逃不掉了。
虽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一直都沒有來找自己,可是张凡却是坚信这一点的。而之后,虽然是等了一段时间,但是是果然如同张凡所想的那样,有人是找了过來。
來的并不是其他人,正是当时跟随王台一同來厩的,王台的其中一个儿子,康古鲁了。而且康古鲁这一次來,可不是找到衙门里,而是直接敲响了张府的大门了。显然,康古鲁这一次前來,可是带着厚礼而來的。而且他是什么目的,实际上也是昭然若是,根本就不用多想的。
虽然是在家中,张凡是很少将公事带回家中的。不过面对康古鲁这个他实际上只不过是在纸面和卷宗上看过,但是实际上却是沒见过几次的人,张凡倒是破例,将他请进了家门了。说來也是沒有办法,毕竟人家都敲响自己的家门了,如果拒之不见,或者根本就不让他进门的话,那也实在是太过不近人情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对于康古鲁所带來的这些厚礼,张凡当真是连看都沒有看一眼。实际上有些事情张凡并不知道,这一次康古鲁前來厩贺年,完全是他自己所要求下來的。王台当然是來不了的,而扈尔干也是不想來的,相比起來,扈尔干虽然也知道到厩來,相比起來呆在家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但是扈尔干多少也是个纨绔子弟,而现在他更是被朝廷封赏了之后,在整个辽东是风光无限的。相比起來到厩來,处处都要当孙子,还是在辽东当他的大爷好。所以,扈尔干是百般不愿的。
而康古鲁知道了之后,立刻就知道这对他來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因此他就跟阿玛王台主动请缨,前來厩了。
而王台也是同意了这一点,并且王台虽然相比起來康古鲁,更加喜欢扈尔干一点,可是并不是那种非常偏颇的,因此他对于自己这个庶出的儿子,实际上也是非常了解的。而且相比起來从小就是受宠非常的扈尔干來说,康古鲁也是更加会做人一些。再加上这一次上京,最主要的还是去结交厩当中的那些个大人物,因此王台也是觉得,还是让自己的这个二儿子去比较好。所以康古鲁也就是來了。
而康古鲁这一次來,自然不只是带了要给朝廷的贺礼,还有许多要给朝中那些个官员的礼物。只不过,张凡的这一份,那自然是特别准备过的。但是即便是特别准备过的,实际上也并不是很如今康古鲁带來的这么多,毕竟这是王台所定下來的。而如今康古鲁带到张府來的这么多,有一半是王台给的,而另一半,可算是康古鲁自己拿出來自己的财产,凑出來的。由此可见康古鲁这一趟來见张凡,当真是用心良苦,甚至于可以说是赌上了很多的东西了。
而如今,张凡却是对他所带來的这些东西是一点兴趣都沒有。不过康古鲁对此倒是沒有什么失望的,在他所料想的当中,张凡如此的身份,也就应该是有这种反应才对。如果说张凡只是因为看到了一些小恩小惠就眉飞sè舞的话,那么康古鲁也就能够认定,张凡也是根本帮不了他什么的。
“世子这次前來厩,却是沒想到逗留了这么久的时间。”张凡将康古鲁请进了屋,坐下之后,这才是如此说道,“看來如今的辽东,也当真是一片安定啊。”
“哪里。”康古鲁说道,“这也是要多亏了张大人,要不然的话我哈达部哪里能够有如此情形。我这一次也是受了阿玛的所托,前來感谢张大人的。至于吗……张大人也知道,辽东之地,一片荒凉,即便是进到城中,也是无法跟厩这繁华之所相比的。我这也是头一次见到如今景象,所以也就有辛迷此间,忘记时间了。如今才來看望张大人,实在是罪过。”
“唉,世子这是哪里话。”张凡一副并不在意的模样,“这也是必须的,毕竟如今的情形跟以往也不一样了。贵部如今在辽东,有了朝廷的支持,想必也是比原來要好的多了。能轻松一些,那自然是好事。”
“这都是张大人的功劳。”康古鲁趁势说道,“所以,这一次阿玛派我前來拜访张大人,也是献上一些见面礼,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倒是要令尊费心了。”张凡也并沒有拒绝的意思,或者说是这个时候,为了稳住人心,他反倒是沒有办法拒绝了,“只不过,世子这一次前來见张某,恐怕不只是感谢这么简单吧。如果仅仅如此的话,就算是这厩当中再怎么繁华,也是不会让世子这么迟才來寒舍打门的。想必世子此次前來,必然是还有别的事情要做才是。所以,还请世子大方一些,说说來这里到底有什么事情。放心,我这里不怕隔墙有耳,世子尽管大着胆子说出來便是。”
“我虽然跟张大人交集不多,却是知道张大人是个爽快人。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再遮掩了。”康古鲁说道,“实际上这次前來拜访张大人,是有两件事情。
“这第一件,自然是阿玛的意思。不过不仅仅是要感谢张大人的帮忙才让如今的rì子这么好过,还要请张大人再帮一件。”
“哦?是什么事情?”张凡问道。
“这个嘛,是这么回事。”康古鲁说道,“阿玛虽然也跟朝廷打交道这么多年了,可是实际上却也并不熟知。如今这正是个机会,因此想要借此,结交一携中的人物。只是苦于朝中的情形咱们也实在是不知晓,若是胡乱闯的话,到时候就算是得罪了什么人都不知道。因此这件事情还是要劳烦张大人,为我引荐几位朝中的大人才是。”
这倒也不怪康古鲁的出身了,毕竟是在辽东,毕竟是女真人,张凡说让他不用藏着掖着,大胆说出來,他还就大胆说了,而且说的这么毫无遮掩。
但是面对康古鲁的这番话,张凡却是并不觉得刺耳。最起码,不绕弯子,來人的目的听得一清二楚的,也不会有什么误会产生。
而之后,就是康古鲁所说的事情。这对于张凡來说,也并沒有什么,也是他早就已经想到的。而且这件事情也并不是太过困难。虽然说对于朝中的那些人而言,跟哈达部的人接触并不是什么必要的事情,可是他们也并不会拒绝这件事情。总而言之,对于张凡來说,这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麻烦。
“这件事情倒是沒什么。”张凡点了点头,说道,“朝中的那些人,也是希望多多结交世子这样的人物的。这件事情我就应下了。那另一件是什么?”
“另一件……另一件事……”康古鲁说到这里的时候,却是停顿了一会,但是随即,他眼神一变,似乎是想明白了什么,坚定了神sè,开口说道,“另一件事情,是跟我自己有关系的。”
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未来投资
哈达部的人这一次会來朝中恭贺新chūn,这自然是不出张凡所料的,实际上不管怎么想,这都是非常应该的事情,根本就不用怀疑。而且张凡也是早就能够想得到,这一次哈达部來人,不管是谁,那都是会來见自己的。虽然说之前康古鲁是一直都沒有动静,但是最终他也还是不出张凡所料的來了。
在张凡问道他这一次來的目的的时候,康古鲁也是非常坦白地说了两条。第一条那自然是无可厚非,毕竟这件事情,不管是怎么想,刚刚才靠上朝廷的哈达部,想要站稳脚跟,那也自然是少不了要在朝中的各处打点一番才行,而对于他们來说,现如今也只能靠张凡了。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未来投资
但是这第一条之后,第二条,就有些让张凡想不明白了。康古鲁说的很明白,这第二条是为了他自己。不是为了哈达部,也并不是为了大好什么关系,而就是为了他自己,他一个人。
张凡在刚刚听到他这么一说的时候,还以为是不是自己听错了。毕竟这件事情,或者说康古鲁所说的话,根本就让他有些弄不明白了。而转念一想,虽然是之前沒有考虑到的情况,可是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张凡,也是马上就明白过來,康古鲁的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沒错,张凡对于哈达部,不管是王台,还是他的两个儿子扈尔干和康古鲁的事情,张凡之前虽然也是见过他们,但是并沒有跟他们有过太多的接触,或者说只是大致上见过他们,最多也就是说说客套话而已。但是这却并不代表张凡就不了解他们了,实际上张凡对于他们的事情,也是非常了解的。
即便张凡的了解,也仅仅只是通过纸面上罢了,但是那可是锦衣卫所调查出來的消息,那可都是有真凭实据的,相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未来投资比起來那些凭空猜测,自然是不会那么不靠谱。因此,虽然张凡跟哈达部的人接触的不多,但是对他们的了解,却也是并不浅薄的。
张凡知道康古鲁庶出的身份,也知道他在部族当中的rì子,即便是并不算过的很坏,但是最起码也称不上好。而且同样的,他也是知道,扈尔干对于这个弟弟并不觉得威胁,虽然平rì里并不会太过欺负他,但是也绝对是瞧不起他的。因此,即便是沒有任何的卷宗当中写过康古鲁的打算,也不会有人看得到到底康古鲁的心中在想些什么,但是这种事情,只要随便猜猜就能够想得出來了。
而现在,康古鲁來到张凡的面前说了这么一番话,张凡又怎么会不知道他的想法呢。因此,在康古鲁说还有一件事情是关于他自己的时候,张凡在惊讶之后,也就是多少明白他到底是想要说什么了。
而面对这件事情,张凡一点都不觉得惊讶,毕竟这实在是太过平常的了。但是最重要的是在于,张凡对于这件事情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的,甚至于张凡不只是觉得不会不妥,反倒还觉得这件事情应该算是一件好事才对。
或许会觉得奇怪,为何这种事情会算是好事!要知道这件事情,如果康古鲁如此有心的话,那么将來哈达部必然是麻烦不断的。但是这个麻烦也仅仅只是对于哈达部來说是麻烦,可是对于大明朝來说,却并不是麻烦,反而是好事了。
如今,大明朝跟哈达部的关系,让哈达部当真是在辽东如鱼得水一般。这才过來仅仅半年的时间,哈达部发展的状况,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而面对这么快发展的哈达部,朝廷自然是高兴的,毕竟哈达部发展的越快,也就能够越快地掌握整个辽东,这么一來辽东也就能够在朝廷的管理之下,也就不会出现之前那种王杲的麻烦了。
但是在希望看到这个结果的背后,朝廷同时也是在担心这件事情。如果说哈达部以这个速度发展下去的话,的确是能够很快就统领整个女真族,将各个部族都放在他们之下來管理。可是如果这样的话,按照这种速度下去,用不了多久,哈达部当真是想要整合整个女真族,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而这,就是朝廷所不希望看到的画面了。
关于这一点,实际上不仅是朝廷,包括朝中的那几位,甚至于包括张凡本人,也都是不希望看到的。尤其是张凡。
虽然他上辈子对于历史这门学科实在是太过不jīng通了,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什么都不知道,或者说他不可能不知道。他知道大明朝灭亡了之后,取代明朝统治中华大地的是满清。而满清就是建州女真,发源地也就是辽东。或许张凡的所知,有着一定的错误,但是这大体的方向,却是沒有错的。
而对于张凡來说,他自然是要想法设法來阻止这一切的发生的。当然,张凡心中也是明白,如果说大明朝当真是要灭亡的话,那么绝对不会是外因,或者说外因并不是主要的原因。而最重要的还是大明朝本身不会灭亡。因此,想要改变这个事实,也就只能够从大明朝的内部來改变才行。
但是,这并不就是说张凡对于那些个外在的因素就毫不关心了。沒有遇到就算了,但若是遇到了,那么张凡自然是要想方设法來消除这种威胁的。
辽东的事情,自从张凡当年第一次见到努尔哈赤之后,也就已经开始盘算起來了。张凡并不打算杀掉努尔哈赤,因为他知道这只最多只能改变历史的一小部分,却是根本就沒有办法改变历史的进程。杀掉一个努尔哈赤,万一再出來一个他根本就不知道的人,那岂不是更加麻烦了。
而在张凡的这种努力之下,显然如今努尔哈赤的问題倒是不用考虑了。但是如今,哈达部的事情,虽然这是原本的历史上就有的,可是张凡不知道。在张凡看來,他也是看出來了这是一个威胁。因此,张凡也是打算改变这个威胁的。
如果放任哈达部去发展的话,那肯定是不行的。甚至于,即便是朝廷对此已经是有了打算了,可是张凡也不可能放心的。
因此,张凡对于哈达部的事情,也是有了关注了。而这一次,康古鲁來找自己,正好是帮了他一个忙。这件张凡早就已经开始思索到底应该怎么办,但是却一直沒有找到适合的办法的事情,在这一刻,却是一下子就让他找到了办法了。
而这个办法,也是简单的很,甚至于条件早就已经自动为张凡准备好了,根本就不用张凡自己去营造。
所谓的条件,自然就是康古鲁了。并不是非常,但是康古鲁也的确是跟他那个嫡出的哥哥扈尔干不合。如此一來,对于张凡來说,这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如今哈达部的首领是王台,而且王台是有着绝对的统治权的。但是王台毕竟也是个普通人,他总有老去、死亡的那一天。而等到那一天了,那么王台也必然是要有个接班人才行的。而这个接班人,也就自然是只能在他的两个儿子,扈尔干和康古鲁之间产生。
扈尔干是嫡出,而康古鲁是庶出,自然扈尔干能够继承王台的位子的可能xìng是要大很多的。可是显然,康古鲁并不甘心,毕竟他觉得自己不管是在哪一方面,除了那天生的,不能够由他自己來决定和改变的身份之外,他都要比扈尔干出sè。所以,康古鲁觉得不缀,觉得不公平, 也觉得自己必须要为这种不公平竞争一下才行。
这就是张凡所想的了。或许到时候,不管康古鲁是准备了多少,准备的多么充分,但是他也未必能够成功,或许登上首领之位的还是扈尔干。但是显然康古鲁这么一闹的话,将來的哈达部肯定是会出乱子的。
这么一來的话,也就会让到时候已经风光无限的哈达部陷入麻烦当中,从而也不会让哈达部有机会统领这个女真了。
不过这么做,岂不是会让哈达部在有了麻烦至于,也是让其他的女真部组反抗吗?如果这样的话,岂不就是违背了当初朝廷所想要做的吗?
但是张凡并不觉得这会是什么问題。如果说事情到了那个时候,当真是让张凡发觉哈达部无法再统领女真了,那么他会说服朝廷,让朝廷出面帮忙的。而且想來这件事情,到时候也根本就不用张凡出面说什么,朝廷也是不会坐视不问的。如此一來,就能够让朝廷更加牢固地掌握住哈达部,从而通过哈达部來控制整个辽东了。
当然了,这一切即便是会发生,即便是张凡当真料事如神,但是也是非常久,也不知道是多少年之后的事情了。不过即便是如此,张凡还是坚信这一点,从而也是要早做准备才行的。
如今,康古鲁到他面前,说了这件事情之后,张凡是马上就反应过來,也是立刻就知道,这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朝廷來说,都是一个机会。再说了,这件事情张凡所要花费的力气也并不大,就当做是对未來的投资便是。若是以后当真是发生了,那就更好不过。若是以后沒有发生预料当中的麻烦,那么张凡也并不会觉得这件事情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付出的也不会很多。
想明白了这些的张凡,对康古鲁露出了微笑,说道:“世子有话请说,若是有什么难处,也尽管说來,张某自当量力相帮。”V!!!
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装模作样
康古鲁的到访以及他所说的那一番话让张凡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題有了突破口张凡也是如此既然已经找到了可能的办法那么他就绝对会马上开始行动起來而如今虽然康古鲁这才是刚刚找來可是张凡却是已经准备好了要开始想办法了
于是张凡在听到康古鲁有事情相求并且也是已经猜到了康古鲁大致的打算之后也是赶忙做出了回应但是张凡的回应却并不是那种热情满满的虽然张凡也说了有问題说出來便是可是张凡却并沒有说一定会帮他也沒有说一定能帮他办成只是说自己会量力而行
这就是张凡的办法了这件事情他不管是有沒有先听过康古鲁说话也都会这么说的不会让他完全绝望但是同样也不会让他充满希望因为如果是这两种情况的话那么康古鲁的将來也就变得比较难以控制了
而如果说用这种有可能存在的希望吊着他的胃口的话这么一來本來就有求于张凡的康古鲁才会觉得张凡对于他的事情并不是很感兴趣也并不觉得很重要而同时这件事情对于康古鲁來说却是重要无比的因此康古鲁也就从一种询问变成了请求了而变成了请求的话对于张凡來说他也就更加容易控制康古鲁或者换个方式就是康古鲁会更加听话了这对于张凡來说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今张凡这才是摆出來了这种虽然可以帮忙但是却并不是特别热心的态度
果然见到张凡是这么一副态度之后康古鲁面上的神sè是立刻就起了变化了完全不是之前那种自信满满的模样张凡可以很明显地从他的眼神当中看出來那种担心的情绪仅仅只是这么一会功夫这么一个眼神张凡就知道不管接下來要说的是什么张凡都能够确定自己已经是占到了绝对的优势了
“张大人”康古鲁或许也是明白自己的表现有些心急了他是赶忙有所收敛只不过他并不知道这根本就已经來不及了自己刚才的神情已经流露出去也已经让张凡看了个一清二楚的了只不过张凡的不动声sè并沒有让康古鲁发觉到什么而已“这件事情对我來说即便不能说成是关乎身家xìng命的大事却也是小人无法就这么不管不问的事情所以还请大人……”
“看世子如此想來也不是骗人的”张凡说道“只不过如此一來我就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帮到世子了毕竟这件事情对世子如此重要万一说我一个不慎反倒是适得其反的话那可不就是我的过失了嘛这种过错我可承受不起啊”
“不不不张大人有所误会了”听张凡这么一说康古鲁马上摆着手说道“这件事情对于我來说的确是重要的很可是实际上对于张大人來说却仅仅只是举手之劳罢了不会劳烦张大人的即便是到时候这件事情有了什么差错的话那也只能是怪我自己沒有做好绝对怪不到张大人头上的”
“那可难说了”张凡显然还是在吊康古鲁的胃口而即便是康古鲁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可是张凡依旧是不愿意爽快地答应下來说到底这还是因为康古鲁实在是太嫩了才几句话就将自己的意图给完全暴露了将这件事情说的如此重要而张凡也根本就不怕他会就此放弃“我这番话倒不是再说世子只不过这种事情我实在是见得太多了也在这上面吃过不少亏因此如今有人让我帮忙即便是那种无法拒绝的事情我也都要谨慎再谨慎才行要不然我可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张凡如此说而且他的表情也是带上了一些曾经被伤害到过的模样当然了这件事情张凡也当真是有过如此的遭遇的只不过对于张凡來说那些事情对他的伤害实在是不值一提的当然张凡对于康古鲁自然是要这么说的毕竟这说到底还是为了吊胃口嘛
不过实际上张凡说的这一番话已经是露馅了且不说别的如果说当真是想要拒绝的话甚至于拒绝的理由也就是这个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张凡是绝对不可能这么说的如果这么说也就实在是太沒有水准了
也就是说若是换成别人的话张凡的这番话一说出來对面也就明白过來张凡到底是什么意思了当然面对别人的话张凡也是绝对不可能说出來这么一番话的但是康古鲁可不是其他人他生长在辽东那片土地即便是有什么勾心斗角却也是最终会发展成为那种一言不合就拳脚相向的地方所以什么谋略什么心机对于他们來说都是很陌生的东西因此张凡的这番话他是听不出來当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的他只知道张凡在这件事情上面很是为难而对他本人而言这件事情他还要多加把力气才行
“张大人”说到这里的时候康古鲁是站起來对着张凡躬身作揖很是诚恳地说道“康古鲁的将來就全都要靠张大人了还请张大人成全才是”
这一会张凡也是坐不住了之前他虽然的确是在吊康古鲁的胃口那是因为张凡知道这件事情对于康古鲁來说非常重要或许张凡对于这件事情也是非常在意的但是他知道相比起來他的在意这件事情对于康古鲁來说更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所以即便仅仅只是知道这一点但是这对于张凡來说也就已经是足够了的因此张凡也不会害怕自己会说出來什么不适宜的话从而让康古鲁退却所以才有了张凡之前的那种婉拒
可是张凡当真是沒有想到这件事情对于康古鲁來说如此的重要不这件事情对于康古鲁來说很重要这一点张凡是早就已经想到了的但是张凡所沒有想到的是康古鲁会如此郑重或者说是做出这么大的反应來这是张凡所沒有想到的
因此康古鲁这么一來张凡也是吓了一跳而如此一來张凡也是沒有办法能继续这么坐着了他必须要有所回应才行
同样也是站了起來张凡将躬身向自己行礼的康古鲁给扶了起來让他重新坐下
虽然张凡如此做了可是张凡始终是还沒有答应他的话因此即便是被张凡重新请到座位上坐下的康古鲁神情上也依旧是一副不安定的模样不得不说张凡所考虑的是一点都沒有错事实上也就是如此对于康古鲁來说这件事情对他而言无比重要也是他这一次來的主要目的如果不能够说服张凡答应帮他的话康古鲁显然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罢休的
因此康古鲁会突然之间有这种反应这对他來说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了倒是张凡却是因为他考虑的不周这才是沒有料到这件事情的严重xìng对康古鲁來说的严重xìng因此康古鲁这么一动也是让他吓了一跳张凡沒有准备之下沒有考虑周全的确是沒有想到康古鲁如此看重
让他重新坐下來之后张凡也是意识到了这件事情对于康古鲁來说的确是太过重要了他不得不重视不得不听到张凡亲口说出來帮忙的话才行这一切加起來这才是有了以上的那一幕
但是实际上这对于张凡來说却也并不是什么坏事虽然张凡想要吊胃口的想法也是随着康古鲁的这一行动而结束了但是对于张凡而言他的目的实际上已经是达到了既然目的已经达到了那么就一切都好说了也沒有必要再继续吊胃口了
看着用无比紧张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康古鲁张凡是故作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说道:“还请世子说说看到底是什么事情居然让世子会如此施为”
听到张凡这么说康古鲁也就明白不管怎么说张凡也算是答应下來了这也是让他放心了不少但是同时也是因为张凡所问出來的这个问題康古鲁也是变得无奈了起來而且他面上所露出來的表情可不仅仅只是无奈这么简单更多的实际上却是悔恨和不甘
“世子这到底是……”虽然心里面是明白的一清二楚的但是在这个时候张凡还是要转出來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才行
“张大人应该也知道……我……我是阿玛……庶……出之子”康古鲁很是艰难地说出这么一句话而且尤其是他说到“庶出”这两个字的时候当真是一副难以出口的模样
“这……这我自然知道的”张凡这个时候依旧是继续装模作样做出來一副“原來是为了这件事情”的表情
想……”但是说了这句话之后的康古鲁却是变得有些犹犹豫豫或者说是仿佛在掩盖什么会令他羞辱的事情一般吞吞吐吐的说不出话來
“世子在想什么多少我算是有些明白了”张凡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太过逼迫的说的差不多也就行了因此他接着说道“只不过我虽然能想得到但是却不知道世子到底是什么打算”
而听到张凡这番话的康古鲁也是露出了一副咬牙切齿的表情
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不甘之心
见到康古鲁露出如此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张凡洗澡呢红多少也是明白了一序许康古鲁作为王台的庶出之子在部族当中并沒有受到过什么歧视甚至于就算是扈尔干瞧不起他但是也并沒有羞辱过他而王台对他即便是沒有如同扈尔干那么的好却也差不到哪里去但是即便是如此康古鲁还是会因此而感到不甘心
虽然说康古鲁即便是不说他跟扈尔干嫡出或者庶出的问題但是他也毕竟是弟弟既然如此立长不立幼将來继承王台位置的是扈尔干也是非常正常的可是康古鲁却还是不甘心因为原本这种事情当真是说不定而他相比起來扈尔干实在是有才干的多了这一点不光只是他自我感觉不管是谁只要是知道他们兄弟俩的事情的也都是这么看的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身份的问題那么将來谁能够继承王台当上哈达部的首领还当真是不一定而且康古鲁的机会明显是要更大一些
但是如今的问題在于扈尔干是嫡子而康古鲁却是庶出这么一來不管康古鲁再怎么有才干但是却都是不可能继承王台的位子了不也不是不可能继承如果说扈尔干到时候沒有办法继承的话那么康古鲁也就自然当然不让了只不过那种事情即便是康古鲁考虑过但是却沒有办法做出來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当中的原因很多
但是在扈尔干沒有消失的情况下康古鲁想要登上首领的位置虽然是极为困难但是却也并不是连丝毫一点的可能xìng都沒有的因此康古鲁平rì里为人不仅仅只是低调但凡是什么脏活累活或者是什么扈尔干嫌麻烦而不愿意去做的康古鲁都抢着去做所为的也就是为了在他的阿玛王台的心中留下个好印象
但是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老实说康古鲁庶出的身份原本王台对于他也当真是很不在意的而如今王台对他还算不错但是也仅仅只是如此而且这还是靠着康古鲁如此拼死拼活才换來的可是换來的却是如此微薄
对此康古鲁自然是不会满足的毕竟如果仅仅只是如此的话那么就跟原來根本就沒有任何区别了而康古鲁所想要的显然可不仅仅只是这么多他还有更加多的想法想要实现
但是虽然话是这么说可是对于康古鲁來说他当真是已经尽力了并不是说他已经把能做的都做了而是说他把能够让王台感到高兴的事情都给做了他虽然还留有余力可是其他的那些事情做了也无济于事最主要的问題在于如今的情形对于康古鲁來说根本就是有力沒处使他不知道除了那些事情之外自己到底还要做些什么才能够让王台更加看重他甚至于超越对扈尔干的看法
这个问題原本就一直在烦恼着康古鲁但是王杲的那件事情以及锦衣卫的人找到了哈达部当康古鲁从王台的口中知道了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件事情对他來说绝对是一个机会即便是同样被找去的也有扈尔干但是康古鲁也并不觉得气馁毕竟这件事情是明廷的明廷可不会管他和扈尔干谁是庶出谁是嫡出的事情只要办成了那么就统统有赏
康古鲁明白这件事情明廷绝对不会仅仅只是赏赐一衅白之物肯定是有封官的虽然说他并不知道明廷的打算是要借用哈达部统领女真可是他只要明白这件事情对他來说是一个机会也就足够了
而最后的结果果然是如此在他们将王杲抓到之后朝廷审王杲的时候他们父子三人也是被视为功臣而受邀入京在审过了王杲之后也各有封赏也就是说如今的康古鲁虽然出身并沒有扈尔干那么高贵但是他现在跟他却是站在同一位置了相比起來部族当中的身份亦或是在辽东的女真人力所有的名号而言显然明廷所封的官位要更加重要一些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期
而且很明显的在经历过了这件事情之后王台对于他的看法也是比以前更好了而他的那个哥哥扈尔干却还是如同以前一般到处招摇当然现在是更甚了只不过扈尔干也沒有惹出來什么事情因此王台也不会怪罪他什么
康古鲁的地位的确是因为这件事情而得到了改善但是显然他明白这样还是不够的因此康古鲁还想要更进一步而这一次前來厩贺年他争取了下來來到了厩为的就是为了自己的将來而打拼如今康古鲁也是坐在了张凡的面前正式开始了这番谈话
不甘这种不甘的情绪张凡之前倒是沒有想到的但是如今他看到了康古鲁所露出來的这种表情却也是立刻就能明白了或许说起來这种感觉实在是会让人觉得很奇怪毕竟就如同之前所说的那般关于康古鲁的一切事情张凡也仅仅只是从卷宗上看到的他并沒有接触过康古鲁所以他也并不知道到底他所遇到的是什么事情更加不知道康古鲁的心中到底是怎么考虑的
如果这么看的话康古鲁在张凡面前所露出來的这种表情张凡应该是想不明白才对或者最起码也不会那么快就想明白但是却偏偏的张凡还就是如此轻易这么快的就想通了这当中的道理这么一來也当真是让人觉得奇怪了但是张凡还就偏偏是想通了而且张凡即便只是这么想象却是多少能够感受到康古鲁的心情
那种不甘明明自己比起來那个哥哥更加优秀而且不仅仅只是优秀不管是什么事情康古鲁都愿意去做而且不管什么事情康古鲁都能够办好不只是如此康古鲁对于族中的事情更加明白做起來也是更加顺手可是这样的康古鲁如此努力也仅仅只是获得了王台的一些好感罢了
而反观扈尔干虽然并不真的是好吃懒做、一事无成可是毕竟扈尔干也是仗着自己嫡子的身份如此的肆无忌惮虽然说他倒也是沒有干出來过什么天大的坏事可是却也同样沒有办过什么实事可是即便是如此就是因为他是王台的嫡出之子因此即便是他根本什么都不做但是只要他不会惹麻烦那么王台对他的看法却也是跟康古鲁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的
这种事情古已有之而且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时光却也是依旧沒有任何的改变可是不管是经历了多长的时间这种事情也依旧是沒有办法让人觉得平衡觉得能够忍受这件事情毕竟不管经历了多长时间可是作为人來说生命也就只有那短短的几十年罢了而这件事情却是要决定了他们的将來到底会如何换成了任何人站在康古鲁的立场上看待这件事情那都不会觉得好的因此对于张凡來说他能够这么快就能理解了康古鲁的想法也沒什么很正常
“世子的情形我大致是明白了”虽然说张凡明白了康古鲁的感受可是说到底这也还是一件事不关己的事情因此张凡只能够装出一副无奈的模样叹了一口气说道“只不过这件事情我虽然很是同情世子也为世子的遭遇感到不忿只不过这件事情我却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帮忙了世子可有什么想法”
“张大人这件事情我也考虑过了”显然康古鲁这一次是有备而來的他是早就想好了到底应该怎么跟张凡來谈这件事情“我并不要大人平rì里提起我想來这也是让大人难办的事情只不过若是以后辽东有了什么事情还望大人能够交给我來办我若是事情办得好也不求朝廷的赏赐只是希望大人能够稍稍提起我便是最好是能够让我阿玛知道知道朝廷对我很是信任变行了毕竟这是长久之事也不急于一时不需要大人如今就开始考虑若是无事便罢一旦有什么事情还望大人多多关照便是”
康古鲁所提出來的要求其实就是如此简单而且这当中也有着很大的运气成分在其中说是有事但是如果说沒事的话那么岂不是也用不着他了嘛可是即便是如此康古鲁却还是要这么做如今这一趟來厩不仅仅是要跟张凡说这件事情之后他还想要通过张凡的引荐最起码的先跟朝中的那些大臣们混个脸熟到时候即便是朝中的人都知道他康古鲁只不过是王台的庶出之子但是不管是王台还是扈尔干却是跟他们并沒有什么交集反倒是他这个庶子却是这些大臣们所熟悉的如此一來将來也就非常好办事了
总之这件事情这么着的话实际上也就算是康古鲁对于自己未來的一项投资了只不过这个投资到底有沒有用或者即便是有用了什么时候才能起效这都完全是不知道的事情但是即便是如此这对于康古鲁來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对于张凡來说这件事情也根本就不麻烦实际上即便是张凡原本的考虑也找不到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再说了即便是沒有事情弄出來一点事情让康古鲁去做这对于张凡來说还不是翻翻手的事情嘛
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掌握之中
康古鲁的事情,张凡是欣然答应了。并不是因为康古鲁送的礼,也不在乎张凡同情康古鲁的事情。真正让张凡会答应下來这件事情的原因,是因为康古鲁所想要的,跟张凡所想要做的不谋而合了,所以张凡这才是会同意了康古鲁的事情。
而且,这件事情张凡虽然是同意下來了,可是张凡所需要做的也并不多,很简单。之前都说的很明白了,一旦辽东有什么事情,而且是需要哈达部的人出面的时候,张凡这才会推荐让康古鲁去做。虽然说这种事情,说到让哪一个具体的人去做也实在是太明显地说明张凡跟康古鲁之间有关系了。可是这并不要紧,这种事情朝廷里面多的是。再加上张凡是锦衣卫都指挥使,对于这种事情比较了解,他完全可以说自己已经对王台父子三人调查的清清楚楚,从而这才是得出來了这个结果的,这并沒有什么问題。
当然了,如今的辽东,平常有李成梁这个总兵管理,再加上如今的形势,想要再发生什么大的事情,那也是不太可能的了。而其他的事情,就比方说女真族内部的事情,包括原先在王杲手下的那些人,那就要哈达部去做了。但是即便是如此,这种事情实际上朝廷只需要给哈达部定下规矩,也就不用太过过问了。也就是说,实际上朝廷能够插手的方面并不多的。
但是,就如同张凡之前所说的那样,这种事情,或许对于其他人,乃至于对于康古鲁來说,这完全都是要看运气,运气到了,当真是出了什么事情,是需要朝廷去过问的时候,张凡再在适当的时候提到康古鲁,也就成了。可是这种靠运气的事情,也实在是沒有办法让人觉得会保险。
可是,这种事情对于张凡來说,那可就完全不是事了。如果说沒有事情可做,那还不简单,暗地里找点事情出來不就行了嘛。对于其他的人來说,也能这么做,但是其他的人所找的事情,恐怕光是靠哈达部自己就能够解决,也沒有必要上报朝廷,那就达不到目的了。
但是张凡可不一样,他身为锦衣卫都指挥使,这种事情可不是第一次做了。想想看,当初就连陷害朱宣圻派刺客行刺朱翊钧,这种事情他们在李太后授权了之后都能够做得出來,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们做不出來的?
而不仅仅是张凡,张凡手下的那些人,对于这种事情也是非常有心得的。在他们的这种经验之下,他们是完全可以控制好办事的力度的,让这件事情绝对不会小到哈达部自己就能够解决的同时,也绝对不会让事情大到天下皆知的地步。控制在一个范围之内,让朝廷需要开口,但是同时也不会太过张扬。这种事情听起來很困难,但是对于张凡和他的锦衣卫來说,这种事情实在是太轻松了。
或许说这么做也实在是有些不道德,但是这对于张凡來说,想要完成他的打算,这么做却也是必须的了。好在,对象是女真人,光是这一点,也就让张凡少了很多罪恶感。至于说康古鲁这个女真人,他倒是对于这种事情无所谓,对他而言,只要是能够完成自己的心愿就行。至于说在他完成心愿的道路上,会不会有他的同族人因此而受伤,老实说这还真不是现如今的康古鲁所需要去考虑的事情。
当然,这个决定虽然是已经做出來了,但是张凡却也不可能就马上去这么做。毕竟这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情,虽然说不会到处传扬,但是如果说发生太多了,也是会引起其他人的怀疑。张凡倒是不害怕会查到自己头上,他只是担心如果暴露了这件事情的话,他的打算会受到影响。如今张凡才是找到康古鲁这么一个完美的棋子,让他舍弃了再去找另一个,张凡显然是不会同意的。
而且,虽然跟康古鲁说定了这件事情,可是要做也绝对不是现在。毕竟如今辽东诸事初平,如果说现在当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话,那么张凡也自然是会遵守跟康古鲁所定下的,让他去做。但是如果说现在沒有,却也不是个时候去弄出來什么事情了。
因此,虽然如今张凡就已经跟康古鲁说好了这件事情,但是实际上要去做,却还是要等上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行,要不然太过明目张胆了,自然是不好的。
不过好在,就如同之前所说的那样,这毕竟是个长久之计,并不是迫在眉睫的,不需要马上就做。如今,王台也是正值壮年,距离那个时候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而即便是康古鲁如今就开始为自己的将來而考虑了,可是那也毕竟是很长时间之后的将來,不是现在就能够马上去做的,更何况现在去做,也未必就能够做得好,甚至还会有麻烦。
对于这件事情,张凡并不急,而康古鲁同样是不急。或许对于康古鲁來说,他自然是希望能够马上就解决了这件事情的,但是他也知道这件事情不可能马上就办成了。更何况,他也是如此忍了二十多年了,而如今总是是开了个好头,就算是再让他多忍二十多年,那又能如何!总之,这一切都已经开了个好头了,那就要继续下去,不能因为一时忍不住而坏了大事。
也就是说,现在,还是准备的时候,还不到发力的时刻。对于张凡來说,他是更加沒有必要如今就开始准备的。虽然到时候如果沒有事,需要他去找事,可是即便是如此,对于张凡來说,那些事情也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很容易就能够办成的,不需要现在就花费太多的心思去费心。
但是对于康古鲁來说,如今他是看到了希望,这jīng气神自然就是不一样了。在跟张凡讨论过了这件事情之后,张凡也就是按照之前的预定,为康古鲁引荐朝中的几位大臣。当然,张凡所引荐的人并不是毫无关联的,他是专门去找了那些能够跟哈达部,或者辽东扯上关系的人去说的。而康古鲁在见这些人的时候,虽然他无论在说话还是在表情上,面对这种事情都是有着许多稚嫩的。可是显然,这人的jīng神一旦有了,那么他看起來也就不一样了。
即便是康古鲁对于这种事情是第一次,行为上还是非常稚嫩的。可是他所能够给做的,在张凡看來,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有的时候张凡都觉得,即便康古鲁的这个庶子的身份,甚至于张凡答应下來他的请求,实际上也并不是因为同情他就当真是为他考虑了,更多是还是因为张凡想要利用康古鲁來完成自己的打算。但是即便是如此,看到康古鲁如此,张凡有的时候都在考虑,或许就如此让康古鲁继承哈达部的首领位子,也是不错的事情。当然,这件事情如果张凡当真是想要去做,也是非常简单的。
但是,在经过几天之后,张凡回去一想,这件事情不行,不能这么做。康古鲁很聪明,也很优秀,而且还能吃苦,能忍耐,做事也比较实在。这样的人,如果当上了哈达部的首领的话,对于哈达部來说,那自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是这件对于哈达部來说天大的好事,却是未必会对于明廷來说就好了。
如果说将來的哈达部有了康古鲁这样一个首领的话,那对于明廷來说,或者说是对于张凡的未來规划來说,都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想明白了这一点,张凡也就是打定了以后的主意了。如今他答应了康古鲁要帮他,而张凡也并不打算食言,他的确是会帮康古鲁的,这一点绝对不会有问題。
但是张凡虽然答应了会帮助康古鲁,却只是答应了要帮助康古鲁提升他在王台心目中的地位而已。张凡可从來都沒有说过他要帮助康古鲁登上哈达部首领的位子。
甚至于等到将來,张凡都可以倒过來帮助扈尔干,却也是并不会违背他如今对康古鲁所作出的什么承诺,这完全就沒有关系。
张凡的计划就是,用康古鲁來扰乱哈达部。或许哈达部本身,在这段时间里,是会不断壮大的,而张凡帮助康古鲁,对此不会有任何的影响,甚至对于哈达部來说还是个好事。但是张凡的帮忙,本意就是为哈达部的内部安下了一个不安定的种子。将來,等到王台将要死去的时候,张凡也是盘算过,恐怕那个时候的哈达部也是发展到了需要有人去抑制它的时候了。而这个时候刚刚好,被张凡培养起來的康古鲁,也就有了跟扈尔干叫板的实力。如此一來,哈达部的乱,也是会让它的繁荣,稍稍降低,甚至于有崩落的危险。
但是这些事情,对于张凡來说,都是以后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对于张凡來说也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做起來这些事情,绝对不会有任何的不忍和同情,绝对是抱着一副理所当然的态度去做的。
至于说到时候到底会如何,如今谁都不知道。但是这颗种子,终究是已经被张凡给埋下了。而剩下來的,也就是需要张凡以后去如何灌溉了。但是这件事情,张凡觉得并不会有多么麻烦,或者说这件事情对于张凡來说,实在不是难事。
总之,辽东的事情,就在这么一会功夫,就已经被张凡给决定了。并且将來的情形,也不会差出张凡的掌控。
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开始行动
随着一天一天过去,天气也是渐渐转暖了。这冬天,当真是很冷,最起码在张凡知道他來了京城之后,这是他所度过的最冷的一个冬天。不过这冬天过了之后,一到开chūn,这天气也就暖和了起來。当然,这是一件好事,起码不用在明明已经是chūn天的时候,还要穿着那么厚重的冬衣,这对于朝中的那些个老骨头们來说,都是一件好事。
这chūn天一开,朝中也是沒什么事情的。当然,虽然说沒什么事情,但是也并不代表着朝中就安生了。实际上如今的朝中,人们还是很担心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张居正了。毕竟他去年弄出來了那么大的动静,而且年前又做了那么一件事情。并且那件事情,在还沒有完全做完的情况下,就被张居正这么果断地给停下來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显得非常不自然的。而在这不自然的背后,必然是有着其原因的。就比方说这件事情,在去年年底的事情之前,朝中的人实际上就已经知道了张居正是有着什么新奇的打算的。只不过在那个时候,人们还不知道张居正到底是打算什么时候做这件事情。
而去年年底,张居正借着朱希忠逝世的事情大做文章,在朝中是大打忠诚的口号,惩治**。张居正这么做本身并沒有什么过错,而他作为内阁首辅大学士也的确是有这个义务來做这件事情。只不过问題在于,不管是谁,也都能够看得出來张居正这看起來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实际上背后是有着很深的企图的。
而且事情直到去年年底就突然间停下來,朝中的那些人也是知道,张居正的行动如此诡异,必然是预示着,不管他想要做什么,也都已经不远了。
不过张居正并沒有在停下來那件事情之后就马上开始这一件。张居正是有自己的考虑的,毕竟连番几次的施为,朝中的人各个都是人心惶惶的,也各个如同绷紧了的弓弦一般。如果说他毫不停顿的,结束了一件事情就马上开始另外一件的话,会不会造成什么麻烦,以及这种麻烦所会带來的连带后果,老实说就连张居正本人都不确定。因此,张居正是暂缓了他正在做的事情。
而且张居正所选择的这个时机也是非常的好的。虽然说在这么连续两次的施为之下,弄得朝中的这些人是各个紧张的要死。如果说就这么停下來了之后,会不会让这些人渐渐放开这种紧张的情绪,从而再回到之前的那种情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张居正之前所做的也就完全是沒有意义了,甚至于这样反而会加深这些人对于他的恨意。
不过张居正所选择停下來的时候,当真是非常好。正好就是在去年年底,将要过年的时候,张居正停下來了。作为一个缓冲的时间段,过年这个时候那是最好不过的了。最好的就是,过年的时候,即便是沒有什么事情,但是过年这件事情本身就不是小事。如此一來,即便是停下來了那件事情,却也是让朝中的那些人无暇去多想的。
再加上在经过了这件事情之后,这个年,恐怕朝中的那些人也是过的不安稳的。即便是张居正在年前将事情停下來了,可是这件事情的影响,也是让这些人连个年都沒有过好。
而如果说就连过年的这段时间,张居正都沒有停下來的话,那可就当真是闹得朝中一点都沒有办法安生了。原本,张居正所做的这件事情,朝中的人,包括李太后也都是知道的。但是对于李太后來说,她也是多少知道张居正的心思,再加上李太后对于张居正的信任,所以她也是非常支持张居正去这么做的。但是如果说这件事情闹得实在是太厉害了,即便是李太后明白张居正这么做的理由,并且也是信任张居正,可是她也是依旧会出面的。朝中太乱了可不行。
而如果李太后一旦介入这件事情了,即便是朝中的人也是明白,李太后即便是介入,可是她却也还是向着张居正的。但是朝中的人这么一來就会知道,李太后是不希望朝中太过混乱的。那么将來,如果说张居正再有什么提议是会让他们觉得不行的,那么他们还不狠劲闹!即便是再小的事情,只要这些人闹起來,那也就不是小事了。而到时候,也未必难说李太后就不得不在这种压力的逼迫下,向朝中的那多数人妥协了。如此一來,张居正以后再想要做些什么,那就更加是难上加难了。
在这方面,张居正清楚的很,毕竟他可是从严嵩统治朝政的时代就已经开始在这当中看着了,这些东西,张居正心里面明白的很。所以如今他行事起來,也是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闹出來什么事情的。
而现在,这个年也过去了,朝中的那些人,这个年本來就沒有过好,而随着rì子一天一天过去,他们也开始担心起來了。这种事情,他们了解的可不比张居正的差,而他们自己算算,这rì子也是差不多了。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张居正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提出來他的那不管是什么办法的。而且多少知道张居正会怎么做的这些人也是明白,张居正所要提出來的事情也绝对是他们沒有办法接受的。而更加让他们觉得难受的是,他们更加明白,即便是张居正所提出來的事情是他们所沒有办法接受的,但是他们也是依旧还要去那么做。甚至于在经过了张居正这么两次之后,他们自己都明白,就算是张居正的提议,他们再怎么不赞同,恐怕到时候他们也沒有办法反对的了。
那些人就都是抱着,到时候,张居正所提出來的事情,自己是沒有办法站出來反对的,因为他害怕张居正会对他做什么。在他们看來,这件事情也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即便是他不站出來,还是会有人反对的。既然如此,自己又何必cāo那份心,还是将事情交给别人去吧。
这个想法固然是沒有错,但是如果说每个人都是抱着这种想法的话,那又会变成什么样的一副场景了呢?
而可笑的是,这些人却是不知道,或者是明明已经知道了而装成不知道,如此一副自欺欺人的表现,这也实在是让人觉得,这件事情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不过,在料想到张居正就在最近,可能随时都会在哪一天早朝的时候,提出來这件事情。但是他们毕竟不是张居正,甚至于这件事情连张凡这个张居正的学生都不知道。因此,这段时间,这些人过的是更加提心吊胆的了。
而这些人的这种表现,张居正绝对都是看在眼里的。只不过张居正对此是沒有任何的表示,他依旧是如此,一副仿佛根本就不知道的模样。
张居正的这种表现,在让朝中的这些人恨得咬牙切齿的同时,他们也是对此毫无办法,只能这么受着。
不过说到张凡了,不得不说一句。之前发生的事情,从去年开始。第一次,张居正挑选朝中的那些,到时候是有可能站出來反对他的人去找他们单独谈话。在这一段当中,张凡是帮了张居正很多忙的,甚至于可以说,这一段如果沒有张凡的帮忙,张居正是根本沒有办法做起來的。
不过即便张凡是帮了忙了,但是张凡所做的也仅仅只是给张居正提供一些消息罢了。真正的事情,去找那些人说话的事情,张凡是沒有露面的。虽然说朝中的那些人都知道,张居正所做的事情,沒有张凡的帮忙是不可能的。但是毕竟张凡沒有露面,所以这些人也就沒有将责任放在张凡的身上了。
而之后的时候,张凡根本就是沒有参与的,全部都是张居正一个人所做的。因此,那段时间里面,在朝中所有的人全都人心惶惶的时候,张凡却是最沒有事情,最闲的时候。那段时间张凡当真是在朝中无事,无事到他请假,花了将近三个月的功夫,从京城到四川一个來回,居然都沒有发生什么事情。由此可见,张凡当真是太闲了。
而如今,即便是在这个所有的人,包括张凡在内都是觉得这一次,张居正恐怕是用不了多久,随时随地都会开始行动的时候,张凡却是依旧沒有什么事情。除了年初,张凡要对锦衣卫的事情有些忙碌之外,朝中还当真就沒有任何事情。再加上朝中被张居正这么一弄,人人都不敢做什么大动作。如此一來,整个朝廷,即便是张凡每rì所收到的锦衣卫当中的汇报,也是沒有发生任何的事情。那张凡当真是闲着了。
而这种闲着,张凡倒也沒有觉得不好。再说了,朝中无事,张凡家中还有很多事情。
去年过年前的时候,张凡是又添了两个儿子,对此张家自然是高兴的很了。而张凡本人也是因此,在家中也是忙碌了起來。
如今,这都已经快二月了,而张凡是又添了一个孩子。是卫嫆瑶生下的,也是个男孩。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面,张凡是一口气多了三个儿子,这让他怎么能不高兴呢!所以,如今的张凡,让他去管朝中的那些事情他都不想管,更加不用提让他自己去过问了。
不过,事情可不是随着你想过问就问,不问就不问的。就在张凡不想问的时候,张居正开始行动了。而张居正这么一动,张凡也就沒办法再继续闲下來了。^-^無彈窗閱讀^_^
[VIP]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果断非常
张居正那是一点都没有辜负众人对他的期望.就众人都觉得他会开始有所行动的这个时候,他还就当真是动了。但是即便是张居正的这番行动是朝中的那些人早就已经有所预料的.可是当张居正真的这么做的时候,他还是让朝中这些明明已经有了准备的人吃了一惊。
当然.之所以会吃惊,并不是因为这些人准备不充足。毕竟之前都已经被张居正那么三番五次的“jǐng告”过了。甚至于就连张居正具体打算做什么事情这些人即便是不知道所有的内容.却也是知道个差不多了。
之所以会让他们这么吃惊,实在是因为张居正所说出来的事情.实在是有些太过超出他们的心理承受范围了。当然,这里所说的也自然就是他已经准备了非常久的《一条鞭法》的事情了。
不过,显然朝中的人会对这件事情有这么大的反应,这也是在张居正的预料当中的.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张居正当真是沉着冷静,丝毫没有一丝慌乱的应对。
张居正能做的如此完美,毕竟他准备充分,再加上他身为内阁首辅大学士.并且他还深得太后的信任,因此如今朝中的大小事物,基本上只要张居正做出来决定了.那就只能这么办了。
因此,即便是朝中的人对于张居正所提出来的《一条鞭法》再怎么不同意.但是实际上,他们的反对都是无力的。张居正说这么做.那就只能这么做了。
实际上,这《一条鞭法》被放在朝堂上来说.这早就不是第一次了。早在嘉靖年间,或者说的更准确一点.是在嘉靖十年的时候,当时就有人提出来了。而且不仅只是提出来了.当时的嘉靖帝也同意了这件事情。可是到头来,却也还是因为这个法子让朝中的那些人利益大损.最后也是不了了之了。
而从嘉靖十年到现在,这都已经四十多年了。而这四十多年当中,这《一条鞭法》更是屡行屡废,就是始终没有办法稳定的实行下来。
不过如今,想要这么做的人可是这个已经完全掌握了实权的张居正。而且张居正为了这件事情当真是用心良苦.准备了很多。可以说张居正这一次,那当真是抱着必须的决心来做的。因此,对于朝堂上那些他早就已经预料到会有的反对,张居正在准备之下也是一点都不担心的。
不过,正是因为这《一条鞭法》的威力当真是不小的缘故,所以即便是在张居正如此的准备之下.还是引得朝中的大臣们很是反对。就因为一点,这件事情那可当真是触动了他们的根本了。
原本,张居正弄出来的《考成法》,虽然说他们对于《考成法》也是反对的.但是毕竟《考成法》是朝事,而且是有理有据,因此那些人也根本就没有理由来反对了。
虽然说因为《考成法》的缘故,官员中饱私囊的状况可以说是大有改善了。而朝中也算是为了照顾这些少了许多灰sè收入的人.也是提高了给他们的俸禄。只不过这俸禄自然是比不上他们原先的情形的。
不过好在这些人即便是很难再大笔收受贿赂了.可是朝中的这些人,哪个家中没有田地,靠着这些.他们也能维持过去的那种花销。
但是这次,张居正提出来的这《一条鞭法》.那可是大不相同了!当中的一条,以后不再有瑶役.所有的人头税全都折算成银钱,而且这钱不是按户,是按亩来计算的。也就是说你有多少亩地,以后就得交多少银子才行。
谁都知道.朝中的这些人家中都是有许多田地的。而以前,他们让那些雇农家的人前去赴役.而有的就干脆是隐瞒田地。这些人就是靠着这种办法来敛财的。
如今.张居正所提出来的这《一条鞭法》,就连这一块都给他们截断了。如此一来.这让本来就已经收入变少的这些人如何愿意!
而且如今的情形,即便是想要隐瞒所有的田地都不成。张居正在这件事情上面花费了巨大的心思,又怎么可能没有想到这一点呢!因此早在之前.在张居正刚刚确定要这么做的时候,他就开始行动了。所做的自然就是清丈全国的土地这件事情。
而清丈下来的结果,全国查出来的亩数,相比起原本户部所记载的.要多出来近三万万亩!由此可见,这么多年下来.到底有多少土地被这些人所兼并,更加不用提有多少百姓因此而破产,失去了家而流离失所了!
而这一次清丈土地所得出来的结果,也是让张居正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打算。他明白.改革之事是势在必行、不得不做的了。
于是,经过了这么多事情的沉淀.以及张居正这么长时间的准备之后,这才是有了如今的这个情形。而就如今看来.有张居正这样身份的人来主导此事,显然,《一条鞭法》的施行已经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可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朝中的那些人才会对此极为反感。
只不过.如今的张居正可不再是当初那个处于徐阶的保护之下,即便是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随意说出口的雏了。现在的张居正.大权在握,再加上经过了那么多的历练,不管是为官还是做人.那都是到了一个炉火纯青的境界了。所以,他也是根本就不在意这些事情。
只不过这件事情也实在是太过牵动那些人的实际利益了,因此即便是之前有张居正所做的那些事,让这些人感到害怕了。但是现在,这《一条鞭法》出来了之后,还是让这些人鼓起胆子.前来找张居正理论来了。
只不过如今的张居正,那不仅是有实力.还能拉下脸来。即便是对面的人也放开了,可是张居正只要摆出来一副“你随便说,我听着,但是我就是不搭理你”的模样来,这些人也还是只能没辙了。
只不过.这些人在张居正这里碰了钉子,但是他们显然是不会就这么放弃的。于是.张居正这里的这条路走不通那么他们就去找别的路了。当然,所谓的别的路.实际上就是去找那些能够跟张居正说上话,而且张居正也不会听都不听就回绝的人了。
而这么一来.内阁当中的其他五位大学士,如今各个家门口是人来人往不断,全都是来找他们.希望他们去跟张居正说说情的。
当然,作为张居正的学生.并且是最能够跟张居正说得上话的张凡,也就成了这些人最为“重点关照”的一位了。
唯一没有因为此事而受到太大影响,且又跟张居正关系不错的人.也就只有冯宝一个了。不过张凡他们可没人羡慕冯宝,毕竟冯宝那可是属于特殊情况了。
虽然这些人为了这件事情,这段时间,当真可谓是跑断了腿.有的人更是这家不行换那家,将所有能够找的人都是找了个遍。可是.很显然这么做也根本就没有任何用处。
他们这只不过是临时想出来的主意罢了,既然如此.早就已经开始准备这件事情的张居正又怎么可能没有想到呢!
张居正是早就已经想到了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因此在他做这件事情的最后那个阶段.他没有让任何人来帮忙,就连张凡都没有。
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撇开这些人,而就是为了现在。而如今.这效果也就体现出来了。
就拿张凡来说,不管是谁来找他.他完全就可以用一句“我不知道”就能够回绝所有的人。而事实上,就算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可以说,但是最起码表面上是没有办法再逼张凡的了。这就是张居正所打的主意了。
所以,如此一来.这些人在张居正面前是说不通的,而在张凡那些人面前,他们又吃了个很没道理.但是他们还就是没有办法的闭门羹。也因此,即便是朝中的**部分都反对这件事情.但是他们偏偏就没有办法。不管是走明路还是暗道,都走不通。
于是,这《一条鞭法》的事情,就是在这么一种情况下.在所有的反对者明明是不想赞同,却是因为许许多多的原因而不能够反对的情况下,这才是被通过了。
或许,不能够用“才是”这两个字,因为这件事情在张居正的推动之下,根本也就不可能失败的。只不过张居正前期所做的那些准备,只是让事情变得更加顺利了而已。
对于张居正来说.这自然是一件大好事,毕竟这是他一直以来都想要做的事情,如今成功了.那他自然是高兴了。
但是对于张凡来说,这可就是一件麻烦事了。事情本身也是让张凡高兴的,但是即便最后,张凡完全可以推卸责任.他也依旧是烦心无比的。毕竟所牵扯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可想而知.如果当初张居还继续找他帮忙的话,那张凡现在还不得被烦死了!
但是.这件事情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不是说到这时候就能够结束了。毕竟这才是刚刚实施.而之后必然是有许多问题的。并且张凡自己也知道,自己也是逃脱不了那些问题所带来的麻烦的。
只能说,如今这只是让张凡为将来做个准备而已,而到时候的麻烦.那是绝对比现在的要多出太多的。
实际上,就连张凡自己都已能够预料到.将来的麻烦事情会有多么烦恼了。不过这跟现在的麻烦可不同,若是因为这的话.就算是会麻烦,张凡倒也是打算接下了,毕竟.这是好事。
[VIP]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闲不下来
原本.张凡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面就多了三个儿子,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了。不只是张凡.张家全家上下都为此感到高兴无比。不过如今,张凡当真是爱死他这三个儿子了。
原因其实有些让人觉得好笑。这不,张居正不是开始《一条鞭法》的事情了嘛.如此一来,整个朝中都是被弄得不得安生。毕竟这《一条鞭法》一旦施行起来.也就等于这些人将来每年都要少掉很大一笔银子,而对于如今已经施行了《考成法》的朝中来说,这些人若是连这些钱都要多交的话.那他们当真是不愿意的。
说起来,这《一条鞭法》的事情.张居正是从很早就开始考虑了,时间上来说的话更是要早于《考成法》的时候,甚至于在张居正没有考虑《考成法》的事情之前.他就已经开始琢磨这件事情了。
其说,《考成法》实际上就是张居正在考虑《一条鞭法》.不,那个时候虽然已经有“一条鞭法”了,不过张居正却没有决定,只是想要改革朝中的现状而已。总之,在张居正开始考虑这件事情之后,他也是意识到了.这件事情可不是这么简单的,要知道如果朝中的形势不改变的话,那么将来不管张居正想出来什么再好的办法.那也是没有用的。
因此,也可以说《考成法》实际上完全就是为了之后的这《一条鞭法》能够顺利实施而铺路的行为了。也就是说,《一条鞭法》那才是重中之重的。
总之.当初张居正是这么个想法。不过当时的张居正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其实当初他并不是没有抱负.只不过这施展抱负的成分倒还是不多的。更多的实际上是当时张居正出于朝中内斗的那个大环境之下,再加上当时张居正也是刚刚入仕没有多久.在徐阶的庇护下,虽然不会受到什么伤害,但是却也看到了许多许多东西。
再加上那个时候,嘉靖皇帝不问国事,只知道跟大臣们斗来斗去的。虽然嘉靖皇帝倒是赢得了作为一个皇帝该有的尊严,可是这国家却是被他弄得破败不堪了。而之后的嘉靖皇帝.更是一心迷于炼丹之术,更是耗费了无数钱财。
总之.一句话,那个时候大明朝每年都是入不敷出的。(.)而张居正也是看到了这方面.因此才想要改革民法,最起码的,能够让朝廷的收入变多.也能够让百姓好过一些。只不过当时的张居正,虽然有这么个想法.但是他的身份,让他没有办法做这件事情。
但是现在却是不同了.情况掉转了过来。当初的张居正,想要做.而且国家也急需着这么做,但是张居正却是没有权力这么做。如今.张居正是有权力这么做了,而且他想要做的想法也没有改变。可是如今的大明朝.最起码的对于钱这方面的事情,倒并不是太过需要了。
不过即便是朝廷并不是很需要.可是张居正也依旧是打算这么做。并不是说这是他准备了这么多年的事情,不做不行。而是如今,虽然朝廷的情形的确是好多了,但是要知道.百姓们的rì子却并不好过。或许比起那个时候来也的确是要好多了,但是实际上.还是有很多不好的情形的。因此,张居正也就这么做了。
但是,这么做的话,却是牵动了朝中那些人的利益.而且是非常根本的利益。而即便是张居正之前是三番五次地威胁过这些人了,可是显然.在这种利益之下,这种威胁却是作用很小的。
再说了.对于这件事情所反对的人,可不光仅仅只是朝中的这些人。毕竟土地兼并这种事情.如果说光是朝中的这些大臣,那也根本就不用担心了。就算是什么都不管.随着他们去怎么做,就凭着朝中的这么几百号人,在这么大的疆土上.又能兼并多少土地?又能祸害多少百姓?又能让朝廷亏空多少呢?
所以,这件事情也根本就不光只是朝中的事情。土地的兼并.或许朝中的这些大臣们,在他们单人的数量上来说,他们的确是很多.不是下面的那些人能够比得上的。可是这总数加起来,朝廷当中所有的官员所兼并的土地数目全都加起来.也不及民间那些土豪们所兼并的土地数目的百分之一。
因此,真正会强烈反对这件事情的.实际上是下面的那些人。
想想看,如果仅仅只是朝中的话.在张居正之前所做了那些事情之后,这些人也就罢手了。虽然会损失很多钱.可是他们还不至于活不下去,也照样能奢侈,只不过比原来要少一些罢了。更重要的是,如果跟张居正对着干的话,恐怕到时候他们会失去的可就不仅仅只是钱财了.恐怕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东西也说不定。
而如今,在张居正公布了《一条鞭法》之后.这些人虽然没有在朝堂上据理力争,但是在下面,他们却是积极活动.内阁的人,甚至于张凡,都是不厌其烦的。就是因为有地方上的人在他们背后,鼓动他们这么去做的。
为什么朝中的这些大臣会因为地方上的这些土豪就这么做了呢?更加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说地方上的那些土豪没有关系,不能跟朝中的这些大臣们串通一气的话.他们凭什么兼并这么多的土地,并且可以隐瞒自己的土地这么多年,逼得张居正要清丈全国的土地.才能查出来!
简而言之,就是地方上的这些大地主.跟朝中的人都是有关系的,而如今《一条鞭法》的事情出来了之后,这些大地主和土豪们知道.如果不做些什么的话,那么他们可就当真是麻烦了。
这件事情最严重的影响.就是关于钱财的。而对于朝中的人来说,没有了这额外的收入.他们也照样做官,只不过是平rì里少点花销罢了。但是对于这些大地主和土豪们来说.他们所拥有的土地就是他们的财产了。而若是《一条鞭法》顺利施行的话,那么对于他们来说的最大的收入.就会减少许多,这是他们绝对没有办法忍受的。
于是.这些人也就开始找朝中这些人的麻烦了。当然,能够说得动朝中的这些人.让他们胆敢在这个时候找张居正的麻烦,很明显,他们之间绝对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的。
可以说,如今朝中的这些大臣们当真是被放在了两难的境地。原本.他们是打算就吃了这个亏了,就算是张居正让他们的收入大大减少,可是他们就算是现在惹不起张居正.忍了总可以。但是谁知道,这件事情已经不是他们可以说了算的。他们不想管,但是他们下面的那些人可不会如此吃这个亏。所以.就有了如今的这幅场面了。
于是,内阁和张凡就遭殃了。不过就如同之前所说的那样,张居正是早就想到了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因此在最后阶段.他是撇开了所有的人,自己单干。这么一来这些人就算是被找到了.也完全可以用什么都不知道来推卸责任。
就拿张凡来说,即便是朝中的人都知道.这件事情跟张凡是脱不了关系的,但是他们还就是拿张凡没办法。
可是显然.这些人也是不会放弃的。虽然张凡是锦衣卫,但是他可是脾气最好的一位锦衣卫都指挥使。因此很多人在来找了张凡,并且碰了钉子之后,却是还不放弃.甚至会来找张凡第二次、第三次。
对于张凡来说,这当真是不厌其烦。而偏偏的,对于这些已经逐渐有些失去理智的人来说,张凡也不能恶语相向.即便是劝,即便是有的话都已经说了好几遍了,可是张凡还是得要做出来一副非常耐心的模样才行。而即便是有了张居正的安排,让他好受了很多,可是张凡还是因此而烦恼无比的。
这就要说到开头说的那件事情了。正是因为张凡如今又新添了三个儿子,这回他可是有理由了。简单得很,就说孩子这才是刚刚出生,再加上如今朝中又没什么事情.所以他想要多花些时间在家中陪陪老婆孩子。
这个理由,实在不是一个朝中大员应该说出来的。毕竟用老婆孩子来挡驾,也实在是有些丢面子。不过在这个时候.张凡哪里还能在乎得了面子的问题,只要这些人能够少来烦恼他,张凡就是谢天谢地了。
当然,张凡也当真是想躲在家中陪陪家人。而如今.不管是事实还是找的理由,他都有这么做的理由了。总而言之.如今张凡这rì子过得倒还是可以。如果每天敲门的人能够少一些的话,那可就更加完美了。
不过,如今的张凡,虽然烦恼不多.但是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烦恼的。而他的烦恼,可不光仅仅只是关于朝中的这些人每天来烦他的这件事情.最重要的是,他还有别的事情在烦恼着。
而张凡现在在烦恼的这件事情.其实就是关于这《一条鞭法》的事情。
虽然说当时,张居正在制定的时候.张凡也是一直在他身边帮忙,因此《一条鞭法》当中的条款,张凡都是知道的。可是那个时候毕竟只是理论阶段罢了。而真正到了施行的时候,即便是现在也没有正式开始.不过张凡也是想到了几个问题。
而这几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一条鞭法》是没有办法长久的。如今的张凡,就是在考虑这个问题。
[VIP]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问题涌现
《一条鞭法》的施行.那自然是一件好事,这是肯定的。可是有的时候.好事却是也有可能变成坏事。这完全就是要看,施行的过程当中.是不是有什么疏漏,亦或者是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是不是有人不遵守.这些东西,那可就是不太好说的了。
就比方说.《一条鞭法》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免除一切加诸在百姓身上的杂役之害。从此以后.里甲的形式,在大明朝,不论是明面上还是实际上也都不存在了。但是,当真在施行的时候,是不是能够做得到.或者说管束当真是能够严格控制。毕竟大明疆土实在是太大了,有些地方的官员觉得自己这里山高皇帝远的.就变着法子做。报上去是一回事,自己坐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了。
这种事情,绝对会有,实际上不管是什么朝代.也不管是不是改革的任何条例,只要是朝中有颁布,那么下面就有相应的应对措施.绝对是能够瞒天过海的。就算是会被查出来,那也不知道是多久之后的事情了。
而且,这《一条鞭法》一旦施行起来,如果当真是有人敢这么干的话.那可就遭了。这银子还是要收的,要不然等到时候交不上朝廷.那就麻烦了。但是同时,却还要百姓服徭役。如此一来,怨声载道却是没办法传过来,而朝中的人还以为是一副天下太平的模样。这绝对是乱国之根。
因此,如何才能够有效地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而到底应该怎么做,如今却还不知道。毕竟现在,张凡也只是发现了这个问题而已,却是还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
而这件事情也是刻不容缓的,因此,张凡在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也是马上就去跟张居正商量了。
如今张凡倒是不怕去见张居正了,实际上张凡还想这么做。这么一来的话,朝中的那些人还以为张凡是不厌其烦,终于决定去跟张居正商量他们的那件事情了呢。因此,张凡自从去张居正那里之后,家中的烦恼也是少了不少。
回来,这件事情当真是有些麻烦。虽然说.执行命令的都是地方和朝中的官员,而既然是官员,那就是读人.而既然是读人出身,那就应当诚实守信,并且作为一个官员.那就要谨遵朝廷的号令才是。但是人实在是难以让人相信,要不然的话.历史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朝代灭亡了。**
总之,到底应该怎么来遏制这种有可能的情况发生.这就是一个问题了,而且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不管是对于张凡还是张居正来说.这件事情也都是必须要解决才行的。要不然的话,放着不管.那么《一条鞭法》不仅仅不会让百姓得利,反倒是会让百姓深受其害。甚至于.最后演变成不得了的情形。这可是张居正绝对不想要看到的。
但是.这个问题虽然已经被提出来了,却是很难弄明白到底应该怎么办才好。
如今朝中已经有《考成法》来相辅相成了。但是同样的,如果是太过于偏远的地方的话,《考成法》能够发挥的效力也是非常有限的。
当然,也可以增加人手,由朝廷加派人前往各地去监督。这虽然会增减一定的成本,但是对于如今的朝廷来说,这倒也没什么。更何况,如果说这样能够有效地遏制这种情况的发展的话,那么这个办法也相当不错。
但是即便是如此,张居正心中还是有所担心。他是害怕这个由朝廷指派过去进行监督的人.等到了地方上之后,会跟那里的人同流合污。如此一来.不仅仅不能够起到作用,而多了一个人分一杯羹的话,对百姓的剥削又更深了一步。而且这么一来的话,反作用的效果也就会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背离初衷了。
不过张凡倒是提出来了一个办法。这倒不是他突发奇想,而是用以后的见闻所得出来的一个办法。由朝廷派人到地方上去监督,这个办法固然是没错的,而且也是能够极大地遏制那种不想看到的情况发生。而为了不让派过去的人也腐化,光是挑选那种信得过,或者是名声外在.很诚信的人那是不行的。因为人的变数实在是太多了,即便是在你面前再怎么表现良好的人.谁也敢肯定,他换了一个地方,换到了你没办法去监管他的地方之后.他还能始终如一呢!
所以,张凡的打算是.这个人是必须要派过去的。但是,派过去的人不能长期驻在那里.在一段时间之后,是要换人的。
官场上的事情.张凡如今也是熟悉的很。如今大明朝的风气,虽然说**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并且一直都有,但是毕竟相比起来原来要好的太多了。而即便是派过去的人想要收些钱财.而那边的人也想要买通关系,可是即便是如此,也不可能说到那里.根本就没有见过面,没有一点交集的两个人,马上就能一拍即合.立即开始合作了。这总是要有一个过程才行。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派过去的人,还是会履行朝廷给他的任务的。
等到一个时期之后.等到他们两方也都差不多熟悉了,可以建立那种灰sè交易的时候。但是这个时候.派过去的人任期也就满了,也该换人了。如此一来.地方上的人就不可能发展一个稳定的关系,而想要在这种不稳定的状态下还继续行着原本的事情,那就实在是有些不太可能了。
当然,如此一来的话,花费自然就更加巨大了。原本,大明朝疆域辽阔,想要这么做的话.就要新增很多人,而这本身就是一笔开支。如果说按照张凡的办法的话.规定个任期,到期换人,那么这开支也就更大了。
但是,如果说这么一来能够有效遏制那种腐化的情况,并且让《一条鞭法》能够顺利执行的话.这么做的价值还是有的。即便是开支会增大了不少,可是这《一条鞭法》若是能够有效施行.所带来的效益,也会让朝廷根本就不在意这种事情了。
当然.这个办法还有个问题,那就是任期的规定。如果说派过去的地方.距离京城,或者距离地方上的大府比较近,那么还好办.毕竟路程不远。如果说是那种很是偏僻的地方,那可就麻烦了。而偏偏的,大明朝这种地方还非常多,不可能不考虑。而若是将这种地方的任期调整为三年一换的话,也是不好,毕竟三年的时间太长了。
也就是说,张凡虽然是提出来了一个可用的办法,但是这个办法本身还是有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的。
但是即便是这个办法有着许多问题,可是对于张居正来说,如今他一时半会的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了。于是,两人也是觉得,在这个办法的基础之上.再去想想看是不是有什么能够完善的办法。如果能够完善的话,那就更好不过了。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问题。当中一个.就是张凡前世的专业所涉及到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张居正却的确是没有想到,毕竟张居正在这方面也的确是没有张凡专业。
《一条鞭法》免去了百姓们的徭役.还有各种人头税,粮食税等等。全都换成了sè银.百姓们用银子来纳税。这自然是一件好事,而且各个地方的纳税标准不同.也不会有什么厚此薄彼的情形发生。最重要的是,百姓们从徭役中解放出来之后.也是间接地增加了百姓们自愿的劳动时间,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财产。
而收税的人.也不再有里长、甲长之类的,而是直接由官服征收。
只不过.张居正所提出来的,是百姓们直接缴银子。而在这个时代.白银虽然作为通用货币,但是价值却是非常高的。对于那些普通的百姓们来说.平rì里他们很少用到银子,大都是用铜钱来进行买卖交易。也就是说.百姓们需要将平常用度的铜钱兑换成银子,才能去缴税。
如此一来.问题就来了。百姓们要将铜钱换成银子,找谁去换呢?自然是那些商人了。而如果说,这些商人们.每到缴税的时候,便是哄抬银价的话,那会如何?
每亩地应该缴多少税,这都是规定好的,而且是以银子为单位来计算的。也就是说,不管现在的白银值多少钱,五两就是五两.哪怕现在的五两能够当之前的八两来用,百姓们也还是要缴五两。
可是百姓们在换这五两银子的同时.他们却是需要付出八两银子的价钱才行。如此一来,商人们倒是赚到了.但是百姓们却是要赔钱了,甚至于入不敷出都有可能。
想到这点.张凡也是不由得感叹,jiān商二字,当真是不假。大明朝如今不收商税,唯一的还是针对那些出海的人,但是要知道.出海的可以有战船保护的,这都是要钱的。因此.这也根本就不算是什么商税了。
可是即便是如此,那些商人还是会贪心不足。而这《一条鞭法》,即便是如今还没有施行,但是张凡却是能够预见到.这反倒是给了这些个商人们一个赚钱的好机会。最起码,如果张凡是这些商人的话.他就算是干不出来,也绝对会有这种想法。
如今.这第二个问题又出来了,到底应该怎么办,这又是一个难题了!
[连载中,敬请关注...]
..
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慢慢解决
“你是说这银子的事情……”听到张凡所提出來的问題,张居正也是皱起了眉头,开始思索起來了。之前张凡所提出來的,关于人的问題,以及监管的办法,虽然有些麻烦,并且会增大开支,但是对于张居正來说,这些也并不是不能接受的。甚至于对于张凡的提议,张居正这时候就已经在心里有些答应了。所欠缺的也只是一些具体的办法罢了。
可是现在,张凡所提出來的这第二个问題,这也就更是是让张居正皱眉了。这可是张居正从來都沒有想到过的问題,就连他在制定《一条鞭法》的时候,原本自以为是将所有的问題全都考虑到了,但是现在,他却是发现,这问題不仅仅沒有考虑到,而且还是个非常大的问題。一旦是处理不好,《一条鞭法》施行起來,只会成为拖累大明朝的一颗毒瘤,绝对不会是什么好事的。
当然,这也不能怪张居正想的不周全,毕竟他自小读书,之后入仕。如今更是内阁首辅大学士,实权握在手中,整个朝政都是由他说了算。但是即便是如此,张居正却是从來都沒有接触过太深关于银子的事情。可是既便是如此,这并不代表张居正就不了解了。而且,如今身边还有张凡给他作解释,并且这种事情本來就是张凡的专业,所以张凡说起來也是头头是道。仅仅只是听了一遍,张居正也就懂了。
可是问題在于,懂了之后,张居正就更加担心起來了。正是因为张居正听懂了,所以他也就意识到,这的的确确是一个问題了,而且是个很严重的问題。而他之前沒有想到,可不代表那些商人就想不到这是一个敛财的好机会。并且,张居正在听到张凡说出來这种可能xìng之后,他就马上能够想到,事情一定是这样的,到时候那些商人绝对是会做跟张凡所说的一样的事情的。
这一次,又是如同上一个问題一样,不,比起來刚才的那个问題,这个更加让张居正感到为难了。刚才的那一个,说到底虽然是人的事情,但是却也可以归于官场上的制度。而只要是官场上的东西,张居正都不怎么害怕,毕竟他也经历过了那么多了,他明白,不管是再怎么看起來麻烦的事情,也总是会有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才对的。更何况,刚才实际上已经是提出來了一个办法了,只不过还不够完美而已,只要多想想,肯定能行。
可是现在的这个问題,却是让张居正在为难的同时,他根本就一点头绪都沒有,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办。毕竟,张居正以前是从來都沒有接触过这种事情的。而这种事情,就算是刚才张凡已经跟他解释的非常明白了,而且他也理解了这当中的难題。可是理解归理解,当真是要让张居正想办法來解决这件事情,他是一点头绪都沒有的。
而且,这还是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題。要不然,什么《一条鞭法》也只不过是个空谈罢了,甚至于当真施行起來,比起现在來说还有更大的危害。
“远德,这件事情你可有什么办法?”实在是连一点头绪都沒有的张居正,也并不觉得向自己的学生发问会是一件难堪的事情,他很是直白地问道。
“这……”张凡提出來了这个问題,但是同时他也是一直在想。而且,张凡可不仅仅只是想而已,他也是已经有了个办法了。但是,这个办法虽然有,张凡却是觉得有些行不通,或者说不合时代。但是想了想,张凡还是说道,“老师,学生倒是有个办法了。”
“快说说看。”听张凡说已经有解决的办法了,张居正赶忙问道。
“若是害怕商人们会哄抬银价的话,那么到时候,由朝廷出面,稳定银价。如此一來,商人们不就是沒有办法了嘛!”张凡首先想到的是这个,“这么一來,百姓们就能以公道的价格换到银子來缴税,也就不会有这些问題了。”
听了张凡的办法之后,这一次张居正是深思了起來,面上是一点表情都沒有,他正在考虑这个办法能不能够行得通。
而张凡见张居正如此,也是沒有打扰,静静等候。
实际上张凡心中已经多少有数了,自己的这个办法行不通。他之所以会想到,也是因为经济方面的事情,在这一世接触的并不多。虽然他上辈子就是学这个的,可是他上辈子所学的经济方面的东西,也是以后世情形为基础的。再加上国内的教育,经济学的历史,以及分析,这方面的课程本來就很弱,而张凡也对这些不是太感兴趣。因此,张凡首先想到的就是“宏观调控”这么四个字。
可是同时,张凡也是明白,时代的不同,局限xìng也就让情形发生了根本的不同了。实际上,张凡别说是说出來了,就是在他刚刚想到这个办法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这是行不通的了。但是如今,张居正也是比较担心这个问題。所以他还是说了出來了。不过,显然就如同张凡所想的一样,张居正虽然对于经济方面,这种具体的事情并不拿手,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张居正的判断力,他能够看得出來怎么做才对。
而现在,张居正的这种寂静的思考,也就说明张凡是考虑对了。
“不妥,这个法子不妥。”果然,张居正说出來了张凡早就已经预想到的话,“诚然,若是由朝廷出面稳定银价的话,这自然是不难。可是若是朝廷來做,恐怕全国上下的银价,也就变得一样了。可是远德,你也知道,我大明疆土辽阔,而各个地方的情况都不一样。若是这么做的话,有的地方倒是合适,而有的地方的商贾却是能赚到一笔。可是有的地方,银价本來就较高,这么一來的话,那些商人也就会亏本了。虽然说这个事情,就是要防范这些商人做手脚,但是如果让他们也破产的话,这可就不是我的本意了。”
沒错,就是这个道理。虽然说这个问題,的确是由对商人的不信任而产生的,但是同时,即便是想办法,也不能转过來从这些商人们身上來找平衡。更何况,就如同张居正所说的一样,各地的物价不同。按照规定來说,一两银子应该是一千文铜钱才对。可是有的地方只要八百文铜钱就能换得一两银子。而有的地方则是需要大概一千两百文铜钱才能换到一两银子。
可是这种奇异的物价差距,却是这么多年以來都是一直存在的。而且存在了那么多年,也沒有任何的矛盾发生。原因就是在于,各地的情况不同。而各地的物价,也是因为这种情况而有所差别。
想想看也是,即便是在后世,有的东西,小城市和大都市的价格都是不同的。更何况是这个时代了,这种情况非常正常。
如果说当真是按照张凡的办法,用朝廷來稳定银价。那么很有可能,会将全国的银价定在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么一來的话,那个地的差别可就大了。但是如果说朝廷也是按照各地的情况不同來定价的话,那么所要耗费的,不论是钱财还是时间,都是一个相当巨大的消耗。而即便是不谈钱财,只谈时间也是不成的。若是时间不够,税银收不上來,朝中也无法统计。甚至于有的人会利用这个时间差在当中做什么手脚都说不定。
总而言之,这个办法是漏洞太多,的确是不能用的办法。
不过不能用,倒也沒什么,毕竟现如今还是在思考的阶段,就是为了找办法的。即便是张凡的办法被张居正给否决了,张凡也觉得沒什么。他在提出來的时候就知道不行了,毕竟时代不同,办法也都不一样了。
但是,虽然张凡的办法让张居正给否决了,可是张凡并不是一点忙都沒有帮上的。张凡所提的办法虽然行不通,但是他的思路,却是给张居正提出來了一个可能。
“我说,远德啊。”张居正想到了什么,说道,“若是说……这件事情这么办的话……以后的税只收钱,而朝中只用银子。但是百姓们交到官府手中的话,使用铜钱。之后再由官府去兑银子。如此一來的话,就算是那些商人想要涨银价,可是官府也不会吃亏的,让官府來做这件事情。想來那些商人也会有所顾忌,这件事情多少也是好办一些了。”
“老师的这个法子倒是不错。”张凡很是认真地听了张居正的话,思索了一番,这才开口说道,“只不过如此一來的话,各地的府衙每年都会收到大量的铜钱,这兑换起來,也是个麻烦。当然,若是朝廷这么决定的话,那么下面的人,也就只能这么去办了。只不过,全部收铜钱,官府清点起來也是个麻烦,恐怕这耗费起來,也是需要不少时间的吧。”
“这个我倒是不担心。”张居正说道,“我可以让朝中每年给各地一笔银子,专门用在这上面。这都不是什么大事,也花费不了多少。而且,如果这么一來能够解决这件事情的话,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了。”
“既然老师这么决定,那就这样便是。”张凡想了想,或许这个法子有些麻烦,但是却是暂时最好的了。先这么办,以后若是有好办法了,再改便是。
如今,两个麻烦,一个基本被解决,一个算是已经定下來办法。但是这《一条鞭法》施行起來肯定还有更多的麻烦。今后,可是有的忙了。^-^無彈窗閱讀^_^
[VIP]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帮不了忙
虽然说,在从张居正提出来《一条鞭法》,到真正的实施,并没有花费太长的时间。**一来,朝中的人虽然反对,不过毕竟张居正大权在握,因此很难让朝中的人反对他;而来,这《一条鞭法》的事情,实际上李太后也是知道的。虽然说或许李太后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内容,但是李太后绝对知道张居正想要改革,而这个改革,她也是同意的。如今,既然连太后都同意了,下面的人就算是再怎么不同意,再怎么反对也是没有用了。
于是,张居正,当真可谓是力排众议,还是强行实施了这《一条鞭法》。而这“力排众议”四个字,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可以说这当中的阻碍当真是非常的大。即便是张居正早早就预见到了这种情况有可能发生,从而是因此而做了许许多多的准备,甚至于可以说是将朝中的人都得罪了个遍。但是既便是如此,却依旧是还有许许多多的麻烦。因此,可以说这一次事情能够通过,虽然是早就已经预料到的结局,但是实际上却是非常难办的一件事情。
不过总而言之,不管再怎么难办,可是这个艰苦的时刻也都已经过去了。而更加重要的是,《一条鞭法》也已经确定要施行了。
当然,这《一条鞭法》当中肯定是还有着许许多多的问题的,而且就在之前的几天,张凡还是给张居正提出来了几条。而且张凡所提出来的那几条,也当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不好,很有可能反过来将《一条鞭法》变成那些官员们另起牟利的工具,更加有可能成为一件害国害民的东西。
当然,麻烦虽然大,但是毕竟是已经被找到了。而且不仅仅只是找到了这两个麻烦而已,最重要的是还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当然,虽然说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了,可是问题是,这个解决的办法所找到的时间,却是在张居正在朝堂上提出来《一条鞭法》之后的事情了。
如果说在没有提出来之前,哪怕是张居正仅仅只是说了个名头的话,现在想要改,那自然是没有问题。只要内容没有被公布出来,那自然是随便怎么改都行。但是问题是,如今这《一条鞭法》的内容已经被公布出来了,而现在就想要改,那当然是不行的了。
不过这倒也是不用太过在意。虽然说张凡所想到的那两个问题,也当真是这当中的漏洞,可是毕竟如今这才是刚刚颁布。/不管是什么新发,就算是有着再大的漏洞,但是刚刚颁布出来的时候,都会是让下面的人非常担心的。而担心之下,即便是下面的人也是已经发现了这个漏洞,可是刚刚颁布的时候,他们还是会遵守的。
虽然说不知道这个遵守的时间到底会有多久,但是对于张居正来说,只要能够持续半年以上的时间,那么也就足够了。而半年以后,张居正再提出来要更改内容,也就没有问题了。
而且,这半年试用下来,或许还能够找得到其他的什么问题,到时候也能够一并解决了,这也是种好事了。
总之,如今这倒不是将错就错,而是只能如此。只不过这一次的这个只能如此,倒是并没有让人觉得有太多的遗憾,毕竟都已经是有数的事情了。
而张凡也是明白这当中的道理,因此对于张居正的这个决定,张凡并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
既然已经决定了,那么就一切都好说了。
说起来,在决定之前,张凡和内阁当中的人当真是深受其扰。那些人不敢找张居正,全都跑来找他们的。张凡还好,有三个儿子做挡箭牌,但是内阁当中的其他那些人,如今可没有新出生的儿子女儿,或是孙子孙女,他们可是烦透了脑筋的。
但是,之后这些人就不在烦扰了。并不是因为事情已经确定下来,不能改了。当时还并没有确定。最主要的是因为,当时李太后有话传了出来。虽然并不是太后的懿旨,可是作为如今执掌朝政的人,李太后的话根本就不需非得要写下来才能够成为懿旨的。而实际上,李太后的这番话,连口谕都算不上,她甚至都没有用什么肯定的口气,只是说了一句,觉得这《一条鞭法》不错罢了。
当然,李太后自然是会觉得这个办法不错的,毕竟只要这《一条鞭法》一旦施行起来的话,那么收益最多的还不是百姓,而是朝廷。既然是对朝廷有利的事情,那么李太后作为一只想要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一个殷实的家底和太平的天下的心愿来说,这么做自然是绝对没有错的。因此,最起码作为李太后来说,她是绝对会同意,或者说,她也根本就没有立场来反对这件事情的。
如此一来,就连李太后都已经开口说话了,那么这件事情也就等同于已经是确定无疑的事情了。这么一来,下面的那些人如果还再继续sāo扰张凡和内阁的其他人的话,这不就等同于自己找死了嘛!毕竟,如今如果这件事情,他们是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既然如此,横竖都是只能如此的事情,他们却还要争什么!
不争的话,将来的rì子或许会不怎么好过,但是却也不是不能过。但是如果他们现在就非得要私营这不同意的话,那恐怕以后的rì子,不管是甜还是苦,那就都不要过了。
于是,这些人见事情已经如此明朗了,所以也就不再来sāo扰张凡他们了,而是变得安安静静了起来。已经知道的事情,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而张凡面对于此,倒也当真是有些感激的。毕竟那些人,虽然说各个,不论是在京城还是在全国,都可以说是声名显赫的人。但是这些人,一旦是有什么问题是牵扯到了他们的根本利益了,那他们也就会马上丢掉那层外衣,脸皮也是变得无比厚实。能够让这些人不来烦自己,那当真是要谢天谢地了。
事情告一段落了,至于说接下来的事情,也就是关于《一条鞭法》的施行,这当中还是需要张凡的帮忙的。虽然说张居正并不是很担心那些问题现在就暴露出来,从而惹来麻烦。但是张居正也不得不防着一手才行。因此,张凡这个锦衣卫都指挥使以及他辖下的锦衣卫,也就成为了监督这件事情的最好工具。
不过张凡倒是有些不太想答应。并不是因为出了什么原因,或者是他跟张居正之间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实在是因为,锦衣卫的人手实在是不多。虽然说锦衣卫如今实际上的人手,比起来朝廷中能够查到了要多了一倍。但是既便是如此,这些人相比起来全国来说,那也当真是杯水车薪,毕竟大明疆土如此之大,而《一条鞭法》又是要通行全国的。当然,一些实在是太过于偏远的地方,倒是缓了缓。但是即便是如此,施行的地方也当真是很多。
再说了,这《一条鞭法》的范围,可以说是直接作用到最低一层的,因此,想要监管过来的话,那么就需要许许多多的人手才行。而光是靠着锦衣卫,显然是不行的。如果锦衣卫当真是要做的话,那么张凡只能停下如今他们所有的行动,专门为张居正监管这些人了。不过,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当然,实际上也并不是一定就要监管所有的地方,只是调几个比较显眼的地方,然后再选几处极为不显眼的地方。如此一来,也就差不多了。即便是如此一来,有很多的地方都没有办法兼顾到,很有可能就是在这些没有人监管的地方发生了什么问题。但是如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更何况,这也只是少数。只要等一段时间,等到何时的时候,张居正再去改变了。
但是即便是如此,人手也依旧是不够。如今虽然说天下太平,即便是疆外的情形也是一片大好,稳定的很。可是稳定就不是说不存在隐患了。再说了,锦衣卫是搞情报的,而情报这种东西,不管是在任何时代,都是有着时效xìng的,过时的情报根本就毫无价值。而锦衣卫总不可能等到当真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再派人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比起来,之前就派人在当地,一旦出了什么事情,也就能够马上报回来了。甚至于,或许在出事之前,就能够打探到消息。如此一来的话,还有可能防范于未然,那岂不是更好。
总之,如今的锦衣卫,虽然天下太平,但是人手也并不是非常宽裕。因此,即便是张居正所要求的不多,但是张凡却也是为难非常。他倒是相帮,可是力不从心啊!
不过虽然张凡不行,但是张凡知道有人行。那个人自然就是冯宝了,甚至于可以说这件事情,除了冯宝之外,根本不用做第二人想。
不过,当张凡向张居正提议冯宝的时候,张居正却是露出来了一副不太乐意的表情。而张凡看到张居正如此,顿时就诧异起来了。
若是说到有什么事情,张居正是需要人帮忙的。而这个人,张居正第一个想到的肯定就是他跟冯宝,这并不分先后。但是如今,张凡提到冯宝的名字之后,却是见到张居正露出一脸不情愿的表情。这种事情,张凡可是第一次发现张居正跟冯宝之间会如此。
到底,张居正跟冯宝之间出了什么事情,张凡也是好奇了起来了。
[连载中,敬请关注...]
..
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有些奇怪
在《一条鞭法》已经确定开始实施的时候张居正也是前來找张凡希望他能够派些人到地方上去监管新法的实施情况张居正也不求张凡当真是要做些什么只要是他的人将情况汇报上來就成甚至于若是沒事也根本就不用汇报了
而对于这件事情张凡自然是想要帮忙的且不说这《一条鞭法》从制定到实施这当中都是有着张凡的一份力更何况张凡也是极为想要看到《一条鞭法》能够做出成效了而张居正所要求他的事情也正是帮忙完成他的这个心愿
但是这说到底也只是张凡的心愿罢了可是不管张凡是多么想要來做这件事情但是如果实际情况不允许的话那么也是不成的也就是说这件事情张凡当真是极为想要去做的但是却是因为一些外在的原因张凡根本就沒有办法这么去做
当然实际上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完全就是因为锦衣卫的人手不够用了虽然说如今天下太平可是有很多事情还是需要锦衣卫cāo心甚至于如果现在当真是有很多混乱的话锦衣卫反倒是会清闲不少因为既然已经混乱起來了有的地方甚至于已经是打起來了那么对于锦衣卫來说那种地方的情况已经是如此明朗了那还需要调查什么呢
反倒是如今这种状况明明是天下太平各处或许有些小矛盾但是那些矛盾也是绝对不可能闹出來什么麻烦的事情这个时候却是锦衣卫最为繁忙的时候了因为作为对情报的调查他们更加重要的是要有个提前预防的措施才行因此如今各处都沒有混乱反倒是要加强调查的时候所以张凡也是因此而根本就派不出人來的并不是张帆不想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不过这件事情既然也是张凡的想法那么张凡自己不行他就要想另外一个办法了而对于张凡來说这种事情根本就想都不用想他就已经有了人选了沒错就是冯宝或者说的更加准确一些是冯宝的东厂
当年东厂之所以会成立那就是为了监管锦衣卫的只不过既然是监管锦衣卫的专门组织那么显然规模也是不需要太大的只不过在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之后东昌的规模那可不是用庞大两个字就能够单纯地形容的了
虽然说或许在明面上的编制來看东昌从成立之初一直到现在它的规模也一直都沒有锦衣卫大以前沒有现在沒有将來也不会有可是实际上如今的东厂的规模早就已经超过了锦衣卫了
锦衣卫作为皇帝的十二亲卫之一其中最主要的职责就是要监管朝中的官员而其余的比方说军事上的侦查等等锦衣卫也有参合
可是锦衣卫所参与的这些事情东厂是全部都有触及的甚至于相比起來锦衣卫东昌的行动范围还多了一个地方民间
要知道锦衣卫是不会去管民间的事情的不管民间到底如何了锦衣卫也不会去过问除非是上面有命令下來让他们去锦衣卫只管那些官员们的事情
但是东厂可不是东厂的活动范围也包括监管民间的情形
如此一來可想而知想想看大明朝到底有多少官员恐怕就连吏部的人翻着卷宗都未必能数的清楚但是相比起來百姓來说大明朝所有的官员全都加起來也只是整个百姓的九牛一毛罢了大明朝的疆域实在是太大了而因此的大明朝的百姓数目也实在是太多了
想想看即便是锦衣卫仅仅只是监管朝中的官员但是这样也有很多人沒有办法监管的很多地方很大的一片区域有十余跟官府有关系的人但是负责监管他们的锦衣卫或许只有那一人罢了这也是难怪张凡会说人手不够用了
而再看看东厂的情况锦衣卫有所涉及的地方东厂是全部都有参合的而且不仅仅是这些地方东厂居然还监管民间的事情
虽然说这种事情只要听一下就能想的明白东厂是绝对不可能监管所有的人也只是挑选比较重要的地方或者那些明摆着局势不怎么稳定的地方去监管的但是既便是如此这种行事所需要的人手那可不是一般的多的因此东厂能够做到这个份上不得不说规模实在是太大了明面上或许看不出來但是实际上东厂的人数之多那可是锦衣卫完全无法望其背项的
因此张居正想要做这件事情那么找张凡如果不行的话显然找冯宝和他的东厂那是最合适不过的了甚至于可以说这件事情从一开始那就应该是去找东厂的更何况张居正跟冯宝之间的关系那也是相当好的而这件事情对于冯宝來说也更是举手之劳再加上对于《一条鞭法》的事情冯宝原本就非常赞同
总而言之这件事情找冯宝一点都沒错
但是让张凡沒有想到的是当他提到冯宝的时候却是发现张居正居然沒有应声当张凡好奇地看过去的时候却是发现张居正的面上露出來了一些不愿的表情
张凡早就已经不是雏了因此当他看到张居正露出來这个表情的时候顿时他的心中是想到了许许多多的东西
他跟张居正和冯宝都是非常熟悉的人甚至于可以说只要是在厩他们就天天都能见面而且见了面之后张凡不管是跟谁也都是有说有笑的而且这种有说有笑也并不是朝中的那种虚与委蛇他们三人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好的
而且不光是张凡跟他们如此实际上张居正跟冯宝之间的关系那也是沒话说比起來跟张凡的都要好
但是如今张居正在张凡提到冯宝的名字的时候却是露出來了这样一种表情而这也是不由得张凡不去胡思乱想起來了而他胡思乱想之下所能够想到的第一个可能就是张居正跟冯宝两人在自己不知道的什么时候发生了分歧了
虽然说张凡跟张居正和冯宝二人是天天见面可是张凡也不是一天到晚都跟他们在一起或许在什么他不知道的时候张居正跟冯宝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也说不定
当然如果说是这种情况的话张凡已经是接着往下想了张居正如今跟冯宝的关系或者说是他们两人的关系在联系到朝中如今的状况当真是很是奇妙的而这么一來很有可能张居正和冯宝之间张居正是不会找冯宝的麻烦的
虽然说如今张居正在朝中可以说是大权在握什么都不用害怕的但是冯宝却是有一些不一样老实说张居正能够有今天的如此地位的确是因为太后的信任但是冯宝在这当中可以说是功不可沒的甚至于可以说如果沒有冯宝张居正或许也还是能够站到今天的这个位子但是手中的权力也绝对不会如同现在这样牢靠和稳固的
而张居正可不是一个得利小人他明白跟冯宝保持这种关系的必要xìng所以张居正是绝对不会去触冯宝的霉头的
也就是说如果说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矛盾的话那也必然是因为冯宝做了什么令张居正不爽的事情
虽然说张凡的这番分析可以说是毫无根据胡乱瞎猜的但是如果说当真是因为两人之间发生了点什么事情才会如此的话那么张凡是敢打赌自己所猜测的这些的
虽然说如今也根本就不用猜测如今张居正就在他面前张凡只需要开口询问就可以了但是这件事情张凡也是明白其重要xìng所以也是不敢随便开口
想到了一个可能之后却是想不出來第二个张凡是不管怎么绞尽脑汁都想不出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能会让两人之间如此那么话反过來说也就只有这种可能了
因此张凡最后还是下定决心开口问道:“老师是不是……是不是冯宝那边又出了什么事情了”即便是下定决心这么问了但是张凡也是断然不可能直接问出來他跟冯宝之间是不是有了什么分歧的因此张凡也就只能这么问了
“的确是有些事情”张居正说道而他的话也是证实了张凡的猜测只不过……“不过倒也不算是什么事情实际上也根本就沒有什么矛盾只不过……
“这么说吧冯宝他最近……最近有了不少改变你可知道”
“这个学生当然看得出來”张凡自然是知道的实际上冯宝会如此张凡还出了很大一份力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的确”张居正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他改自然是沒问題更何况他还是往好的方向改那就更加不用说什么了只是……只是如今的冯宝老实说我当真是不知道该怎么來说她了总之如果说以前我找他帮忙自然是沒问題但是面对如今的冯宝我总是有种说不出口的感觉”
听了张居正的这番话张凡一开始是有些摸不着头脑的不过当他仔细一想的时候却是想明白了这当中的道理只不过这个道理他虽然想通了但是却沒有办法跟张居正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