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阿尔卑斯,永恒的美
不过,有件事情,叶超就做得有些没有良心啦他居然带着这八十位在校美女去登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景色十分迷人,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被世人称为“大自然的宫殿”和“真正的地貌陈列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这里还是冰雪运动的圣地,探险者的乐园。
山地冰川呈现一派极地风光,是登山、滑雪、旅游胜地。阿尔卑斯山地冰川作用形成许多湖泊。最大的湖泊莱芒湖,另外还有四森林州湖、苏黎世湖、博登湖、马焦雷湖和科莫湖等。美丽的湖区是旅游的胜地。
西、中阿尔卑斯山风景宜人,设有现代化旅馆、滑雪坡和登山吊椅等。
冬季滑雪运动吸引大量游客。山麓与谷地间的不少村镇,山清水秀,环境幽雅,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来此旅游。
另外,阿尔卑斯山也是每年环法自行车赛的必经之地,每年有大批游客被这两块金字招牌吸引来,一边欣赏阿尔卑斯山的美景,一边现场观看环法自行车赛,站在路边给运动员加油助威。
阿尔卑斯山脉呈弧形,长1200千米,宽130千米--260千米,平均海拔约3000米,总面积大约为22万平方公里。
其中有82座山峰超过4000米的海拔,最高峰是勃朗峰,海拔4810米,位于法国、意大利和瑞士的交界处。
阿尔卑斯山脉地处温带和亚热带纬度之间,成为中欧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和南欧亚热带夏干气候的分界线。
高峰全年寒冷,在海拔2000米处年平均气温为oc。山地年降水量一般为1200~2000毫米,但因地而异。海拔3000米左右为最大降水带。高山区年降水量超过2500毫米,背风坡山间谷地只有750毫米。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脉,同时也是是个巨大的分水岭,欧洲许多大河如多瑙河、莱茵河、波河、罗讷河等均发源于此。各河上游都具有典型山地河流特点,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西阿尔卑斯山脉,从海岸向北伸展,穿过法国东南部和意大利西北部,抵达瑞士的日内瓦湖和隆河河谷。
山脉的形态有:地中海附近滨海阿尔卑斯山脉是低洼而干燥的石灰岩,法国韦尔东峡谷是深壑,默康托尔山(mercantour massif)是结晶体的山峰,白朗峰是冰川笼罩的圆丘(海拔4,807公尺〔15,771尺〕,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
中阿尔卑斯山脉,自坐落在从法国、意大利和瑞士边界上勃朗峰以东的大圣伯纳山口(great st. bernard pass)地区到科莫湖(lake o)以北的施普吕根山口(splugen pass)地区。
阿尔卑斯山脉中大部分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位于此段,如杜富尔峰(dufourspitze,4634米)、多姆峰(dom,4545米)、魏斯峰(weisshorn, 4505米)、马特洪峰(matterhorn,4478米)等。
东阿尔卑斯山脉,包括有瑞士的拉蒂舍山脉、意大利的多洛米蒂山脉(dolomites)、德国南部和奥地利西部的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脉、意大利东北部和斯洛文尼亚北部的尤利安阿尔卑斯山脉(julian alps)。
在阿尔卑斯山脉范围内,各地的高度和形态大不相同:有主山脉周围低洼的前阿尔卑斯形成褶皱的沉积物,也有内阿尔卑斯结晶体地块。从地中海到维也纳,阿尔卑斯山脉可分为西段、中段和东段,各段都有几个不同的小山脉。
冰川作用改变了自然环境:谷地的气候比周围的高处温和得多,人类可深入山区建立居民点,交通便利了;由于冰碛沉积,土质也较为肥沃。在现代,仍有严重的冰川侵蚀在继续。在阿尔卑斯山脉中,仍有成千平方哩以上的冰川。
阿尔卑斯山脉东西延绵1200公里,南北宽约120~200千米,东宽西窄,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一共有82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山峰,其中又有超过一半位于瑞士瓦莱州。
阿尔卑斯山脉还有1000多条现代冰川,总面积达3600平方公里。
朗峰(mont blanc)海拔4810米,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位于法国的上萨瓦省和意大利的瓦莱达奥斯塔的交界处,它是西欧的最高峰,由jacques balmat和michel-gabriel paccard于1786年首登。
而马特洪峰(matterhorn或monte cervino)海拔4478米,马特洪峰是阿尔卑斯山脉中最著名的山峰,位于瑞士和意大利的边境,附近是瑞士瓦莱州小镇采尔马特和意大利亚奥斯他谷的小镇布勒伊-切尔维尼亚。
马特洪峰的名称是由德语“matt”(意为山谷、草地)和“horn”(意为山峰呈锥状像一只角)组成,由edward whymper和michel auguste croz等在采尔马特当地父子向导大peter taugwalder和小peter taugwalder带领下于1865年7月15日由著名的霍里山脊(h?rnligrat)线路登顶成功,但最终只有edward whymper和taugwalder父子成功下撤,其他人均不幸遇难。
2015年是马特洪峰登顶150周年纪念,在2015年7月到8月期间每晚9点到9点半,有沿着霍里山脊点亮马特洪峰的庆祝活动,颇为壮观。
阿尔卑斯山脉提供欧洲饮水,灌溉与水力发电。面积虽然仅占欧洲的百分之十一,但提供欧洲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水源,尤其是干旱地区与夏季。
米兰等城市就有百分之八十的水依赖阿尔卑斯山脉供应。
河川流域里有500座以上的水力电厂,发电量达2900千瓦。其它河川如多瑙河,主要支流也源自阿尔卑斯山脉。
隆河是地中海第二大水源,仅次于尼罗河;冰川融化为隆河水源,流入日内瓦湖后再流向法国,在法国还用来冷却核能电厂。
莱茵河源自瑞士一个30平方公里的区域,约占瑞士输出水量的百分之六十。阿尔卑斯山脉地处温带和亚热带纬度之间,成为中欧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和南欧亚热带夏干气候的分界线。
同时它本身具有山地垂直气候特征。阿尔卑斯山脉的植被呈明显的垂直变化。可分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山脉南坡800米以下);森林带(800~1800米),下部是混交林,上部是针叶林;森林带以上为高山草甸带;再上则多为裸露的岩石和终年积雪的山峰。
阿尔卑斯山脉中几个植物带,反映了其海拔和气候的差异。在谷底和低矮山坡上生长着各种落叶树木;其中有椴树、栎树、山毛榉、白杨、榆、栗、花楸、白桦、挪威枫等。
海拔较高处的树林中,最多的是针叶树,主要的品种为云杉、落叶松及其他各种松树。在西阿尔卑斯山脉的多数地方,云杉占优势的树林最高可达海拔2,195公尺(7,200尺)。
落叶松具有较好的御寒、抗旱和抵抗大风的能力,可在海拔高至2,500公尺(8,200尺)处生长,在海拔较低处可有云杉混杂其间。在永久雪线以下和林木线以上约914公尺(3,000尺)宽的地带是冰川作用侵蚀过的地区;这里覆盖着茂盛的草地,在短暂的盛夏期间有牛羊放牧。
这些与众不同的草地──被称为“alpages”(高山盛夏牧场),阿尔卑斯山脉和植物带都是从这个词衍生出来的──都位于主要的、横向的山谷的上方。
在沿海阿尔卑斯山脉南麓和意大利阿尔卑斯山脉南部,主要是地中海植物,有海岸松、棕榈、稀疏的林地和龙舌兰,仙人果也不少。
阿尔卑斯山动物种类也较多,岩羚羊、猞猁、狼、红鹿、金雕、水獭等动物都已经适应山地环境,虽然部分地区熊已消失,但高地山羊(它同岩羚羊一样,动作异常敏捷)却被意大利皇家猎物保护区所挽救。
旱獭在地下通道中越冬。山兔和雷鸟(一种松鸡)冬季变成白色(保护色)。在一些小山脉的中间,设有几座国家公园可使当地的动物获得稳妥的保护。
瑞士-意大利边界上白朗峰以东的大圣伯纳山口(great st. bernard pass)地区到科莫湖(lake o)以北的施普吕根山口(splugen pass)地区有一些较大的湖泊。
南边有科莫湖、马焦雷湖(lake maggiore,波河排水系统的一部分);北边有图恩湖(thun),布里恩茨湖(brienz)、琉森湖。
早期在阿尔卑斯及其他的一些山中存在着某种山神形象,他们主要化身为大型岩石、石块、水源、山洞及树木。
至今保留下来的是阿尔卑斯山居民的上帝护卫兵列队仪式及朝拜活动。格劳宾登州的小教堂(ziteil)每年被朝拜两次,它位于海拔2433米高处,是欧洲最高圣地。
接近自然派宗教认为山是有神灵的,而且神灵居住在渺无人烟的顶峰中,因为那里是天地交接之处。而阿尔卑斯地区却正相反,他们的传说来自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是一些小野人或者是被理想化了的男女牧民,当人们做了好事的时候,会得到他们的奖赏,做坏事时会受到他们的惩罚。
美丽的阿尔卑斯山,当然不是人人都能登上山顶的。
叶超带着八十位美女,浩浩荡荡地杀去上去,也只是去登一些让她们力所能及的地方,赏赏雪,品品美酒美食罢了。
没错,登山也是可以带美食的,只不过,是零食居多罢了。
叶超的能力可以保证她们所有人的安全,这让这些美女们都很兴奋。
她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莫名其妙地跟上了这个魔鬼一般的男人,只是觉得他的身上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
但是,这么多女人一起跟着一个男人,而没有吵架也没有打架这是难以想象的。
而且,最难以想象的还是她们居然都不介意共享一个男人。
美丽的阿尔卑斯山,因为这么多美女的衬托而变得更加美丽了。来这座山的人,当然都不会是来登山的,世界上真的没有那么多的登山爱好者。
很多人是来玩的。
见到叶超带着那么多美女,人家眼红的可不少,想开撩的也不少,可是,无一得手,而且,还莫名其妙地会遇上不少倒霉事。不是被雪埋,就是看别人不顺眼,或者别人看他不顺眼而干上了几架,打得不可开交……
这就是心魔术的妙用,伤人于无形,控人于无踪……
第367章:美女是可再生资源
滑雪、打闹、游玩……
在玩了一天,过足了一天的瘾之后,叶超很有良心地带着波涛汹涌浩浩荡荡的瑞士娘子军们去寻找她们最喜欢的美食和美酒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当然,有不喜欢美酒的,可以喝饮料和咖啡。一场美食派对,令所有美女笑逐颜开。
这种情景令外人看得莫名其妙,都搞不懂为什么这个可恶的男人能拥有这么好的艳福……
眼红的人很多,但是,他们大多都没有什么好结局。
叶超的艳福之旅,居然也没有被人打断,这让很多人意外,但是只是意外而没有恶意的人呢,没有遭殃。
美食派对之后,只是高兴地又入住了之前的酒店,一夜无话,只剩下熟睡声以及叉叉圈圈的欢娱和伸吟声……
一夜八十次郎对于别人来说也许是个传说,但是,对于叶超这个大魔头来说,只是一个事实,小菜一碟。
对于他来说,这是一顿美女大餐,如此而已,没有什么吃不完的,也没有什么吃不了的,更没有什么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第二天,叶超就很有良心了,他没有再带美女们去登山也没有带她们去滑雪。
经过一夜的激战,她们也挺累的,还有,前一天也玩累了。
所以,第二天,叶超带了她们去游湖。事实上,叶超也想游湖,静静地欣赏一下日内瓦湖的美景。
他问过这些美女们的意思,她们绝大多数人愿意去游玩。
游湖看美景,品美食、喝美酒,还可能喝荼、喝咖啡,多么惬意的事啊,这么好的机会,谁都不愿意错过,既然是以前游过湖的,也愿意再去的。
在去之前,叶超就带着她们准备了不少的美食……女人,天生对于美食有着热烈的喜爱……
日内瓦湖(法方称莱芒湖)是阿尔卑斯湖群中最大的一个。
湖面面积约为224平方英里,在瑞士境内占140平方英里,法国境内占84平方英里。日内瓦湖是罗纳冰川形成的。
湖身为弓形,湖的凹处朝南。罗纳冰川消溶后,形成罗纳河,它是吐纳日内瓦湖水的主要河流。日内瓦湖海拔1230英尺,长46英里。
湖面最宽处为8.5英里。湖水最深处1017英尺。湖畔和毗邻地域,气候温和,温差变化极小,建有许多游览胜地。日内瓦湖是世界第一大高山堰塞湖。
日内瓦湖是一个冰碛湖。据说在第四纪冰期,发源于阿尔卑斯山的罗纳河在埃克吕泽地区被冰碛物质所阻断,因此汇水成湖。当时,湖面一直上升到海拔425米。
后来,罗纳河得到了新的出口,日内瓦湖景观湖水才逐渐下降。日内瓦湖的海拔为372米。共有41条河、299个冰川的融水注入日内瓦湖,其中最大的河是罗纳河,它以每秒180立方米的流量从湖的最东部流入,又在日内瓦从湖中流出。
由于罗纳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水从山中流出,流势湍急,夹带有不少泥沙,据估计,它每年带入日内瓦湖的泥沙约有400万吨。因此有人说,罗纳河促成了日内瓦湖,但却又在不断地填塞它。
日内瓦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工喷泉。
那冲天而起的高大水柱,从湖面直射天际,蔚为壮观。这个人工喷泉最初是1891年建成,当时所喷射的高度只有90米。1958年改建后至今。
它的动力是两组安装在水下的水泵,总重为16吨,由每分钟达1,500转的500千瓦2,400伏的发动机带动。每个水泵的功率为1,360匹马力,喷泉的流量为每秒500公升,喷口处的水速达每小时200公里,进入喷水管中的水的压力为16个大气压,水柱的高度在无风时可达140米,停留在空中的水量达7吨之多。
水从喷嘴喷出达到顶峰再回到水面,每个回合为16秒。日内瓦湖是美丽的。
自古以来,许多名作家、大诗人都赞美、讴歌过它。
亨利?詹姆斯称它是“出奇的蓝色的湖”;拜伦则把它比喻成一面晶莹的镜子,“有着沉思所需要的养料和空气”;巴尔扎克则把它说成是“爱情的同义词”。
今日,在港湾两边绿树掩映之间建起的一栋栋漂亮的别墅和豪宅,又给日内瓦湖增添了几分秀色。
天鹅和水禽搏戏水上,游艇和彩帆游弋湖中。群群白鸽在湖畔倘佯,和平宁静。
入夜后,两岸无数霓虹灯映照在湖面上,使湖水大放异彩,一些豪华游船上常常举办音乐会或舞会,乐声与波声组成一支绝妙的交响曲,别有一番风趣。
日内瓦湖以勃朗峰桥为中心,沿湖公园四布,如激流公园、玫瑰公园、珍珠公园、英国花园、植物园,还有湖畔的花钟。
湖滨别墅连绵,红墙碧瓦掩映在绿荫丛中。花木扶疏,水色澄碧,素被视为人间胜境。
这座湖自罗马帝国时期有记录以来的第一个名称叫lacus lemannus,而在中世代时有lacus lausonius、lacus losaes和lacgenève等不同的名称演变。
到了日内瓦公国的时候,日内瓦湖这一名称才出现。
十八世纪时,莱蒙湖(lac léman)开始在法国流传。它从前在日内瓦称做日内瓦湖,在其他地方称做莱蒙湖,但大家习惯的称法是莱蒙湖(lac léman),即使在英语里依旧称它为lake geneva。
有些地图则会标示此湖为lac d'ouchy,自从洛桑的港口建造完成之后。
叶超弄了一艘可以载八十几人的船,湖上的游船,绕湖一周要十二个小时,缓慢的船速让游人得以轻松地欣赏湖景甚至用餐。
最令人旁人眼红,以及令船上美女兴奋的是,叶超已经提前准备了生鱼料,在游湖里,就湖取材一口气弄了二十条又肥又美的鱼,当场宰了、切了,现做生鱼片!
这让船上的美女们沸腾了,她们有的敢吃,有的不敢吃,但终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尝试吃的也有不少。
当然,叶超没有让那些不敢吃的美女们失望,他又快速地弄到了十几条大鱼,在游湖期间,利用提着带的工具一下烤出了十几条烤全身,鲜美的味道,令一船美女赞不绝口,收获香吻无数。
游湖一天,再宿一夜,宾主尽欢……
此后,叶超就不再占着这么多的美女资源了,他带着八十位美女去珠宝店、服饰店、包包店……给她们买齐了一身豪华的装备,让她们自己选。
当她们被送到学校门口时,一身珠光宝气,而且,她们的户头,还被叶超转入了一笔不菲的酬金。
三天,三夜……
有吃、有玩、有睡,又有礼送又有酬金的,叶超觉得这样应该对得起人家啦。
毕竟,除了睡觉这种事情之外,所有的事情对于美女们来说都是很愉快的嘛。不过话说回来,睡觉对于美女们来说,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哦。
名校借美女的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叶超只是占用了几天,也没用多久,这些资源,又不是不可再生资源,美女嘛,咳……说得现实一点,难听一点,其实洗洗还是可以用滴。
再说,八十名在校美女,其实……无一是楚女,所以说,没有什么吃亏滴……
至此,叶超就走啦,离开了日内瓦。
世界不大,但也不小,还有很多地方他没有到过和走过呢……
第368章:熊出没的地方
带着对八十位美女的留恋,叶超离开了日内瓦,来到了“熊出没的地方”伯尔尼。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伯尔尼,德文是bern,意思是“熊出没的地方”。
伯尔尼气候温和湿润,冬暖夏凉。建于1191年,1848年成为瑞士联邦政府所在地,直到现在,仍然是瑞士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是瑞士的联邦政府所在地(瑞士宪法规定瑞士不设首都)。
阿勒河把该城分为两半,西岸为老城,东岸为新城,横跨阿勒河的7座宽阔大桥把老城和新城连接起来。旧城区(伯尔尼古城)今日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核定的世界遗产。
伯尔尼这一名称是从德文“熊”字演绎而来,德语中熊一词的发音是“拜尔”,后渐变为“伯尔尼”。
传说12世纪末,统治瑞士中东部的扎灵根公爵要在伯尔尼这个地方建立要塞,为给城市取名扎灵根公爵决定外出打猎,以打到的第一只野兽作为城市名,结果打死一头熊,于是以“熊”字为该城命名。因为这个历史的渊源,至今伯尔尼人对熊仍特别偏爱,熊的形象处处可见。
无论是街道中心的喷泉中,还是那些古老的建筑物上,几乎都有熊的雕塑。扎灵根喷泉是为纪念伯尔尼的缔造者扎灵根公爵而修建的。但喷泉上却看不到他的形象。只有一只随处可见的伯尔尼熊穿着公爵的服装。
市政厅外建筑精美的阶梯是15世纪修建的。
在它前面是旗手泉,上面是一只想出风头的小熊。在巧克力糖上,在大蛋糕上,甚至在男人的皮带、女人的发卡、儿童的衣扣以及其他许多日用商品上,都有熊的各种姿态。
每逢节日,旅馆、商店、机关、民宅的门前楼上,无不挂起饰有各种艺术造型熊标的大副彩旗,成为伯尔尼的一大景观。
就是平时,熊标彩旗也是处处可见。所以,伯尔尼也被称为“熊城”。阿勒河的弯道东岸是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的“熊苑”。
伯尔尼人对熊感情深厚,会经常来熊苑看望熊,复活节时人最多,若有了小熊仔,就会欢天喜地奔走相告,若有熊死了,就会难过许多天。在瑞士联邦伯尔尼州的州徽上,也画有熊的图案。
伯尔尼市于1191年由z?hringen的berthold v建立,一般认为这座城市得名于一只被击退的熊。(这个地区经常有熊的出没,人们可以在邻近nydeggbrucke的地区看到)1353年,伯尔尼成为联邦瑞士的第八个州,彻底重建于1405年一场大火之后,
1848年新的联邦宪法将伯尔尼定为瑞士首都,或是更精确地称为联邦之城。
伯尔尼(berne)是瑞士的首都和伯尔尼州的首府,位于瑞士的中西部。阿勒河把该城分为两半,西岸为老城,东岸为新城,横跨阿勒河的7座宽阔大桥把老城和新城连接起来。伯尔尼气候温和湿润,冬暖夏凉。
伯尔尼是一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名城。
1191年建城时为一军事哨所。1218年成为一个自由城市。1339年从德国统治下获得独立,1353年作为一个独立州加入瑞士联邦。1848年成为瑞士联邦的首都。
伯尔尼在德语中是“熊”的意思,故“熊”成了伯尔尼流行的装饰图案,也成为该市的市徽。
对此人们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11世纪时,这里一片荒凉,是熊经常出没的地方。因此,1191年在这里建立军事要塞时,就以“熊”来命名。
另一种说法是,新城建成后,创建这座城市的伯赤脱德?冯伯爵决定以他猎捕到的第一头野兽来命名,结果被猎杀的第一头野兽是熊,伯尔尼由此而得名。市内有一个著名的熊苑,从1513年开始就一直在养熊,现已成为伯尔尼的著名标志。
伯尔尼市政府在城市建设中重视发扬民族传统和风格,老城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中世纪的建筑风貌,并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市内,形式各异的喷泉、带拱廊的走道、高耸的塔楼,百看不厌,引人入胜。
市政厅前面的广场是保存最好的中世纪广场。在伯尔尼众多古迹中,钟楼和大教堂独具特色。建于12世纪的钟楼,其内部和面向城市的一面都是木结构的。1405年一场大火曾将其烧毁,后又用石头重建。
1530年,当地的一批能工巧匠制做了一座精巧的天文日历钟,该日历钟除了显示日期、时间和日、月、星球的位置外,还有玩偶戏表演,现在,古钟仍照原样由钟楼上的小铜人打钟报时,这一有趣的表演,既给儿童带来了喜悦,又使来伯尔尼观光的游客赞叹不已。
伯尔尼哥特式大教堂建于1421年,1893年完工,历时472年。100米高的尖塔巍然耸立于屋顶之上,入夜灯火通明,塔形建筑更显得雄伟壮观。此外,伯尔尼还有1492年建造的尼德格教堂,1852至1857年建造的文艺复兴时期宫殿式的联邦政府大厦。
伯尔尼市政当局对新的城市建设项目控制得非常严格,并制定了有关的法律,如旧城区不许修建新建筑,新市区也只能修筑办公楼、生活服务设施和住宅。
楼房的高度也有一定限制,并要求建筑风格和式样同原有的建筑物相协调。著名的伯尔尼大学建于1834年。国立图书馆、市立图书馆和伯尔尼大学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手稿和珍本图书。
另外,市内还有历史、自然、艺术、兵器等博物馆。万国邮政联盟、国际电讯联盟、国际铁路联盟和国际版权同盟等国际组织的总部也都设在这里。
伯尔尼是许多革命家活动和居住过的地方。1848年秋天,恩格斯曾在这里指导了瑞士工人运动。1914至1916年,列宁在伯尔尼居住期间,撰写了大量揭露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文章,并领导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在国内的革命斗争。
此外,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艾伯特?爱因斯坦也曾在这里居住了7年,期间曾创作了不朽巨著《相对论》。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伯尔尼市还专门建立了爱因斯坦纪念馆。
伯尔尼还以“表都”闻名于世。
除手表生产外,还有巧克力加工、机械、仪器、纺织、化工等行业。
提及瑞士,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钟表,因这个国家以钟表工业闻名于世,享有“钟表王国”的美称,而首都伯尔尼也以“表都”著称,钟表商店比比皆是,即使到了郊外山乡小镇,也随处可见装潢雅致的钟表铺。
走在伯尔尼大街上,犹如漫游在钟的海洋,表的世界,到处都是醒目的钟表广告。
随意走进一家钟表店,橱窗里陈列的钟表使人眼花缭乱:有的表小得似一颗有机玻璃扣子,玲珑精巧;有的表有豆腐干那么大,敦敦实实。
有的是专门为小学生生产的塑料表,表面上绘有各种生动的小动物图案,价格非常便宜;有供国际旅行用的双面手表,一面表盘上显示国际标准时间,另一面显示当地时间;还有安装在打火机,钢笔和计算机上的表;有的手表采用黄金、宝石、金钢钻镶嵌而成,是一件珍贵的工艺品。
伯尔尼市区街道中有许多街心泉,所以伯尔尼也被称为“泉城”。伯尔尼市内有11座喷泉矗立在街道的中央,不但为人民了解瑞士和伯尔尼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可视的物件,逛街时口渴也可作为饮用水。
伯尔尼城始建于12世纪末,至18世纪建成我们看见的规模,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自从1848年瑞士联邦政府设立在这里以来,伯尔尼一直是瑞士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伯尔尼位于瑞士西部高原中央山地,坐落在莱茵河支流阿勒河一个天然弯曲处,湍急的河水从三面环绕伯尔尼老城而过,形成了一个半岛。
伯尔尼新城在右岸,老城在左岸,有七座桥梁相连。居民主要讲德语。伯尔尼面积(包括郊区)230多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2.4万,海拔550米。
伯尔尼于1191年建立军事要塞。1218年成为独立城邦,1339年摆脱德国统治获得独立,1353年参加瑞士联邦。1848年起为瑞士联邦政府所在地,又称为“联邦城”。工业有电机、精密机器、纺织、化学、制药、食品、印刷等部门。
以经营钟表著称,“表都”闻名于世。伯尔尼汇集了80多家外国驻瑞士大使馆,许多国际组织机构也在这里落脚如万国邮政联盟、国际铁路运输总局、国际版权联盟等均设在这里。
伯尔尼城市面积的30%是树林和公园。伯尔尼市政当局对新的城市建设项目控制得非常严格,并制定了有关的法律,如旧城区不许修建新建筑,新市区也只能修筑办公楼、生活服务设施和住宅。
楼房的高度也有一定限制,并要求建筑风格和式样同原有的建筑物相协调。伯尔尼市政府在城市建设中重视发扬民族传统和风格,老城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中世纪的建筑风貌,并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伯尔尼市内,形式各异的喷泉、带拱廊的走道、高耸的塔楼。伯尔尼市政厅前面的广场是到2009年1月为止,保存最好的中世纪广场。在伯尔尼众多古迹中,钟楼和大教堂独具特色。
建于12世纪的钟楼,其内部和面向城市的一面都是木结构的。1405年一场大火曾将其烧毁,后又用石头重建。
伯尔尼是一座静谧安详的袖珍城市。伯尔尼在德语中是“熊”的意思,原来伯尔尼的创建者一日突发奇想,决定去城外打猎,并用猎获的第一头野兽为城市命名,而他在邻近的森林里最先猎到的是一头熊,“熊城”由此得名。钟楼始建于12世纪,楼台下有四幅已染上烟灰色的古画,绘着贵族狩猎黑熊和修建城市的场景。
旧城区冬面的公园里饲养着象征伯尔尼的熊。州旗上绣着一只壮硕的黑熊,样子庄严而俏皮,与飘在旁边的红底、白十字的瑞士国旗相映成趣。
老城离奇的安静,城脚下的河畔更是静谧,城内城外皆在自然的怀抱里。伯尔尼的旧城区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伯尔尼城始建于12世纪,至18世纪建成我们看见的规模,已有800年的历史。
瑞士过去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固定的首都,1848年11月28日,伯尔尼被定为瑞士联邦首都,成为联邦政府所在地和全国政治和外交中心。
联邦政府和联邦议会设在阿尔河北岸铜绿色的联邦大厦中,这是一组用花岗石建造的宫殿式的大型建筑群,建于1852年~1857年。大厦左右两翼是联邦各部的办公楼,中间圆顶下面是联邦议会两院的会议厅。
大厦于1894-1902年进行扩建,1993年再次进行修缮,并添置了电子表决装置。由于市民反对噪音和地势等原因,伯尔尼未建大型机场,仅有一小飞机场,设有通往西欧主要城市的航线。
伯尔尼有通往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也是全国铁路枢纽之一。二次大战后,伯尔尼主要是行政和银行业中心,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和旅游城市。
市内有古老学府之一的伯尔尼大学,建于1834年,以研究宇宙射线著称。此外,还有历史、自然史、艺术、兵器等不同类型的众多博物馆,伯尔尼还是万国邮政联盟和国际铁路运输总局所在地。
历史上,许多革命活动家都曾在伯尔尼居住过。恩格斯1848年秋曾到伯尔尼指导瑞士的工人运动。列宁从1914年9月到1916年初也曾在伯尔尼附近的齐美瓦尔德和昆塔尔逗留过,并写过不少揭露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叛徒的文章。
伯尔尼市位于瑞士国土中间偏西,1848年联邦宪法定为瑞士首都,又称为“联邦城”,同时也是伯尔尼州的首府。面积(包括郊区)230多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2.4万,海拔550米,位于莱茵河支流阿尔河的一个天然弯曲处,湍急的河水从三面环绕伯尔尼老城而过,形成了一个半岛。
传说为给城市取名,当时的统治者扎灵根公爵决定外出打猎。“熊”自然成了伯尔尼的城徽,进而又变为伯尔尼州的标志。
伯尔尼市有些古建筑上至今仍留有熊的雕塑。在阿尔河东岸山岗尼德格大桥附近,还辟有熊苑,喂养着一些供游人观赏的熊。
伯尔尼老城,原本是木质结构的建筑。中世纪的几次大火,把木质建筑全都烧毁。后来重建,改为石头结构,至今保持完好。
圆石铺就的光亮街道,街道两旁彼此相连的拱廊,红瓦白墙相映生辉的古老房屋,各有典故的街心彩柱喷泉,16世纪的钟塔以及始建于1421年的哥特式大教堂等,使伯尔尼老城显得古香古色,充满中世纪的神秘色彩。
因此,伯尔尼老城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83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伯尔尼古城,公元12世纪建在阿勒河环绕的山丘之上,1848年成为瑞士的首都。
从伯尔尼古城的建筑,可见历史的变迁。古城保留了16世纪典雅的拱形长廊和喷泉。这座中世纪城镇的主体建筑在18世纪重新修建,并保留了原来的历史风貌。
漫步伯尔尼老城,古迹处处可见。特别是从火车站到熊苑这一条几公里长的路上,吸引游人的古迹名胜最多也最为壮观。顺正义街走到阿勒河弯曲处过桥,就到了伯尔尼最古老的地区。
14世纪的奈戴格教堂里竖立着伯尔尼的缔造者扎灵根公爵的雕像。而大门上的青铜浮雕,描绘耶稣的故事,至今保存照旧。
坐落在阿勒河边上的伯尔尼大教堂全名为munsterst.vinzenz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造型宏伟壮观。建筑工程开始于1421年,历经一个多世纪才建成,中堂大殿前后修建了150年。
19世纪末,在教堂顶上修建了尖塔,塔高100米,成了瑞士最高的教堂。1611年在教堂里铸造了一个重10吨的大钟,这个大钟颇具传统特色,声音洪亮。它至今仍是瑞士最大的钟。
这座教堂最伟大的艺术品,是15世纪末由明师erhart kueng创作的浮雕《最后的审判》。教堂里15世纪的彩画玻璃和其他雕像,也都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在定期的音乐会和圣诞节时,能听到18世纪的管风琴奏出的美妙音乐。
沿着254级台阶的螺旋楼梯登上塔楼的第二层,可到望台鸟瞰伯尔尼全景。每到圣诞前夕,教堂的广场上都有会有圣诞市场,而每个月的第一个周六则是手工业品市场。由大教堂向西南走,就是铜绿色顶盖的联邦宫,这是一组用花岗石建造的宫殿式大型建筑群,建于1852年-1857年。
联邦政府和联邦议会就设在大厦里。联邦宫里有许多名贵的宫廷壁画,反映联邦历史的雕塑,和稀奇珍宝。
除了节假日和议会开会期间,每天都有免费导游带领游人参观。联邦宫前的空地叫联邦广场。
它是停车场、菜市场,也是民众集会或抗议示威的场所。每逢周二、周六,小贩一早就在广场上搭棚设摊,蔬菜、水果、鲜花、小吃,人流熙熙攘攘,一片生机祥和。
在老城里还有许多历史文化价值很高的景点。比如伯尔尼火车站的地下通道里,陈列着600年前伯尔尼防御工事的遗址,行人进出站口随时可以观赏。
火车站斜对面,有一座基督教教堂,建于1720年。据说它是全瑞士最重要的巴洛克风格的宗教建筑。
伯尔尼历史博物馆则是16世纪哥特式风格的建筑,门前有高大的青铜雕塑和古典式的喷泉水池。而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还有珍藏着伯尔尼著名画家保罗?克利大量作品的“伯尔尼美术博物馆”;展示滑雪知识的“瑞士阿尔卑斯博物馆”;被称为集邮爱好者乐园的“瑞士邮电博物馆”;名列欧洲前茅的“伯尔尼自然历史博物馆”;“伯尔尼兵器馆”等等。
伯尔尼有着闻名世界的拱廊。
其中以火车站前的医院街到克莱姆街的古老钟楼这一段最为精彩。
拱廊结构独特,是典型的中世纪建筑。沿街的楼房底层门前是便道,便道的顶部向外延伸,偏形成了走廊。走廊临街的一面有拱柱支撑,两柱之间好似宽大的拱门,廊道相连,拱门相接,蜿蜒漫长,形成拱廊。
这种建筑风格是中世纪的文化特征。在老城,这种拱廊总共有七、八公里。如今的拱廊里面集聚着大商场、时装店、珠宝店、古董店、钟表店、工艺品店、甜食店、巧克力店、咖啡店和饭馆等等。
而市场街和医院街等街道上的店铺里全都是最新款式的奢华时装和摩登饰物;米兰的前卫时装则在贵族街和教堂街上轮番登场;杂货街、邮局街、正义街上店店货品琳琅满目,家家服务细致周到。
沿拱廊向东去到市场街,会看到一座300年前建造的狱塔。
当年狱塔也是望台,如今成为了伯尔尼旅游咨询中心的所在地。狱塔前的巴伦广场上有露天餐座和棋坛茶座。
大棋盘就画在地上,棋手提着特大棋子,来回走动对弈,成为伯尔尼街头的一景。继续向东走到克拉姆街,街头上就是驰名世界的古老钟塔。
正点敲钟时,硕大的钟盘下面,就会有一个浑身披金的小机器人开门出来,用锤子敲打头上的钟,报出时间,同时,又有“时间老人”挥动手中琵琶,一只公鸡打鸣拍翅,一对小熊走马灯似的鱼贯而过,整个表演极为奇妙有趣。
这座钟的机件是16世纪瑞士制造,至今保养得完好,运转无误。古老钟楼不仅是科技发展的象征,也是瑞士钟表工业的象征,海尔维希亚文化艺术的象征。
在几百年里,它接受过多少人的瞻仰,又和多少人合影,无从计算。走过老城,来到熊苑东边高坡上的玫瑰园。园里种植各色名贵玫瑰,品种格外齐全。
玫瑰园是伯尔尼的骄傲。从玫瑰园眺望伯尔尼,老城的全貌尽收眼底。哥特式的建筑错落有致,房屋街道上下排列,建筑群中片片绿荫,整个城市宛如一个立体花园。
在园中咖啡店前的露天餐桌选一个座位,要一份瑞士雪糕或一小杯浓缩咖啡,来慢慢品尝一下伯尔尼老城的味道吧。贵族街两旁是伯尔尼城最豪华的宅邸。
据说其中一所宅邸有搬家鬼出没,他们常在夜间搬移家具。
联邦首都伯尔尼是瑞士电子通讯、电脑技术、医学保健和服务行业的中心。
伯尔尼具备瑞士标准城市的所有优点,如经济、政治和经济稳定性。伯尔尼的机械、仪表、电器、制药、纺织、食品、建筑和印刷工业逐年发展,但均系一些中小企业,在瑞士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
伯尔尼主要是行政和银行业中心,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和旅游城市。伯尔尼市内有古老学府之一的伯尔尼大学,建于1834年,以研究宇宙射线著称。
伯尔尼的经济特色是拥有很多中小型企业。出产于伯尔尼的不仅有ovomaltine和toblerone巧克力。
伯尔尼在电子通讯和电脑技术方面也拥有优势,此外较强的还有医学包括药品工业,精细工业(如制表、工具机械、微电子工业等)。服务行业、环保技术和能源、以及设计和奢侈品也是伯尔尼的经济重点。
这座被历史与高科技装点的城市,令叶超是大开眼界了。
“熊出没的城市,我喜欢,哈哈哈……”叶超看着这座城市,以及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气息。这种地方,最不缺的,就是美食、美酒和美女了。
男人,爱的可不就是这些吗?
第369章:迷人的细节
叶超真的是喜欢上了这座异国的城市。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它是现代化都市,却带着历史的气息,最重要的是没有被现代化的工来污染……
这里的一草一木,动物和人都带着自然的气息。
伯尔尼坐落在青山绿水间,丝毫未显示出它的光环和霸气,相反,却古朴得带有些温暖的乡村气息。
伯尔尼位于瑞士西部高原中央山地,坐落在莱茵河支流阿勒河一个天然弯曲处,湍急的河水从三面环绕伯尔尼老城而过,形成了一个半岛。
叶超顺着伯尔尼老城中心的克拉姆街道漫步。
那老式的房屋,狭窄的街道,尖尖的塔楼,带有走廊的商店,街心的彩色石刻喷泉等,处处都显示出古老、典雅的风貌。
街道两边廊道相连,拱门相接,蜿蜒漫长,这种建筑风格是中世纪的文化特征。在老城,这种拱廊总共有七、八公里。
如今的拱廊里面集聚着大商场、时装店、珠宝店、古董店、钟表店、工艺品店、甜食店、巧克力店、咖啡店和饭馆等等。
叶超来这里遇上了星期天,所有的商店都不营业,正好,可以让他抛开对物质的贪婪,静静享受这明媚的阳光,古老的街道。
魔性的叶超,也有自然的一面,魔鬼也喜欢明媚和纯洁的气息……
这里的空气纯净透明到居然可以用肉眼看见太阳的光芒像舞台的追光一样射向人间。
突然,叶超目光被一座古老的钟塔给吸引住了……
不错,是钟塔。
克拉姆街头上有一个驰名世界的古老钟塔,正点敲钟时,硕大的钟盘下面,就会有一个浑身披金的小机器人开门出来,用锤子敲打头上的钟,报出时间,同时,又有“时间老人”挥动手中琵琶,一只公鸡打鸣拍翅,一对小熊走马灯似的鱼贯而过,整个表演极为奇妙有趣。
叶超惬意地欣赏着,这是一件很精美的……艺术品,是的,钟塔太精美。
或者,叫它钟楼也行。钟楼是这个城市里最古老的建筑物。
同时也是这个城市中最有吸引力的旅游景点。每当整点,当钟声响起之时,钟上的金鸡引颈长鸣,一群小人应声而出,最后,最上面的小人将铜铃敲响。
世界各国的游客来伯尔尼,钟楼是必到之地。
如果有机会上去看看,你会对瑞士13世纪的机械设备感到惊讶。
这座钟的机件是16世纪瑞士制造,至今保养得完好,运转无误。古老钟楼不仅是科技发展的象征,也是瑞士钟表工业的象征。
可以说整个伯尔尼就是一件玲珑的艺术品,经过了历代巧匠精心制作,那些堂皇的建筑物(中古式、哥德式、巴罗克式)都神妙的彼此依托,恍若一体。
就是这样一个朴实无华的城市在世界上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尽管也有一条叫班霍夫的大街,但在伯尔尼,更大的乐趣则是来自街头巷尾的那些角角落落。
叶超就很喜欢去逛那些街头巷尾,就算那里有流氓……呃,他也不怕,他怕什么流氓啊,很多时候,他比流氓还要流氓。
这回,叶超是用走了,没错,在这座城市,走路是一种享受。
可以时时看到美,也许你也可以说是时时可以看到艺术……不过,说是技术也可以,瑞士的钟表技术,认真得、精致得可以当成是艺术。
没错,这就是艺术品。
叶超的眼中,丝毫不掩饰对伯尔尼的钟爱。
是的他喜欢她作为一个首都的小巧低调,喜欢静谧的古城到现在依然保持着中世纪的老样子,喜欢碧绿清澈的阿勒河水用一个大大的u形,将古城拥抱在臂弯里;喜欢坐在拱廊下看月亮或星星从桥的后面探出身来。
这整座老城已被评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直到现在,她仍然只有一个离城市约10公里的小机场,有着通往西欧一些国家的航线。
只因为伯尔尼人不想飞机噪音打扰古城而不肯扩建机场,更多的时候,他们宁愿开一个多小时的车或是坐火车去别的城市搭飞机。
火车站是伯尔尼的交通枢纽:一座将历史与现代融合起来的建筑,从那里出来只需要往东走上几步,就会看到欧洲最长的古代拱廊伯尔尼人亲切地叫它lauben。
现在,这条长6公里的拱廊汇聚了最具伯尔尼风格的生活元素:古董店、工艺品店、独立设计店、画廊、珠宝店,还有本地人常去的咖啡馆和餐厅。
叶超很欣赏这座城市的人的心态,这才是真正的好城市。不像国内的城市,一味地追求高大上,失去了自然和城市的本色。
中国很多城市在进步,在现代化,但在获得的同时,其实也在失去……
伯尔尼人保住了这座城市的本色和自然。
伯尔尼人喜欢懒散的走走停停的购物方式,不管天气如何,他们都是这样。
其实,以前的叶超就很喜欢这种方式,想起从前连走路都费力的日子,真的是晃如在梦中一样。
从前与现在,天壤之别啊。
叶超不知道是这6公里长的拱廊成就了伯尔尼人这种生活方式,还是伯尔尼人的这种生活风格造就了长长的拱廊。
反正在伯尔尼古城看到有人拖着一只蓝绿色的箱子向他走来时,就觉得这种生活方式很亲切。
他们不是打不起车,只是他们喜欢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不像国内的人,好像一个行礼箱有多重似的,几百米上千米的路程都要打一下车,或者打电话叫朋友开车接。又或者,挤上一站公车也好……
对于一个行李箱控来说,这样的箱子意味着很多它不是满大街都能看到的款式,但它有不常见的优雅、特别的色彩,同时还有细致体贴的人性化设计与相当靠谱的品质感。
更让人咬牙切齿的是,它真的比很多行李箱便宜。
这里的拱廊,还有一个别有洞天的独特结构:每一小段拱廊的门洞处,都有一个小小的斜坡,坡面是一扇厚实的木门,白天打开便可以走向地下商铺。
叶超看得很有兴趣……
这些当年富人们的酒窖,如今变成了设计别致、充满个性的地下商铺。
空间宽敞,完全没有地下室的局促感。
有的店主将通往地下的台阶一侧改成滑梯,孩子们可以顺势滑下。这样层层叠叠而又布局统一的建筑好像只有在伯尔尼见得到,它们仿佛是为了探索的乐趣而生!
这,也正是伯尔尼的迷人之处吧……
反正叶超觉得这是一座很迷人的城市,熊出没的地方,果然与众不同。
第370章:有山有水有人陪
迷人的城市,闲逸的生活,纯香的美酒,高大挺拔的瑞士美人……这座城市,有太多迷人的地方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叶超很喜欢这里,像这样的城市,国内不是没有,但是达到这种高度的,已经不多了。
有山有水,有自然,有城楼,有历史,有底蕴,有未来……
熊出没的地方,叶超决定要在这里多住一段时间。
伯尔尼这座城市,也有些一座大学伯尔尼大学。
伯尔尼大学创建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早期建立的神学院,当时建校的目的是为宗教改革培养清教徒牧师。
学校在建校时拥有3位教授,到十七世纪末拥有6位教授。到十八世纪学校在人文和神学领域一直处于统治地位。
伯尔尼大学下辖神学院,法学院,经济与社会科学学院,医学院,vetsuisse动物学院,人文学院,人类科学学院,科学学院等八个学院。
伯尔尼大学提供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的高等教育,开设的专业丰富多彩,比如神学,工商管理学,法律,政治科学,社会学,医学,艺术史,戏剧,考古学,东方文化研究,哲学,牙科学,宗教研究,地理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与分子科学,统计学,体育等等。
如今,它已经是一座多元化的大学。
但说到它的历史,但从启蒙运动开始之初说起。
那时,伯尔尼大学建立起了法学和数学教育,1805年伯尔尼政府改革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学校从原先的神学院扩展为拥有四个系的大学院,至此学校不仅培养牧师同时为社会输送律师和医师(包括内科学和兽医学),其中哲学系(包括人文和自然科学)为其他三个系提供基础教育。
1831年伯尔尼的贵族让位于自由党人,新政府忠诚地满足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同时通过将原来的大学院转变成一所德国模式的伯尔尼大学来培养社会精英。
1834年在教育总长卡尔诺伊豪斯(karl neuhaus)的提议下伯尔尼大学正式建立,同时通过的大学法为大学的教学和研究引入了学术自由,教授数量也从29名增加到45名。
1885年学生数量超过500名,十九世纪末随着外国学生的涌入学生数量超过1000名。
在1868和1870年期间来自俄国的女生增加了学校的女生数量。安娜图马金(anna tumarkin)于1898年在伯尔尼大学获得大学授课资格(habilitation),成为欧洲第一位拥有博士头衔和大学授课资格的女教授。
之前的神学院和大学院坐落于伯尔尼的巴修色修道院(barfusser monastery),1678到1684年修道院被改建成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在十九世纪晚期伯尔尼大学的自然科学学院离开了市中心的修道院搬入自己的大楼。
1903年坐落于格劳森商策(grossen schanze)的伯尔尼大学主楼落成。
世纪之交的伯尔尼大学,学院和系所都得到了增加。
1874年建立的基督天主教神学学院被视为国家建立独立于罗马教皇的国教的基础。
兽医学学院与1868年从伯尔尼大学分离出去,于1900年作为伯尔尼大学的一个学院重新得到回归。哲学学院的两个专业方向在十九世纪逐渐分离,1921年哲学学院正式分为哲学历史学学院和哲学自然科学学院。
原来位于法学院的经济学声名鹊起,1912年成为法学院的一个独立部门,1954年原法学院更名为法学和经济学学院。
到二战结束,经过了一段时期的扩张使伯尔尼大学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国家对人才储备和教育部门在学术和科技领域的扩张的需求显著增加。
到1956年伯尔尼大学拥有教授250位,学生2122名,随后伯尔尼大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伴随着发展,伯尔尼大学在空间上也得到扩张。为了获得更大的空间,人文学院从大学主楼搬出,并对瑞士著名的陶伯乐(tobler)巧克力工厂原址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建筑在国内外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这一建筑成为了伯尔尼大学的人文与社会学学院所在地。
伯尔尼大学始终以校训中的使命来鞭策其发展,即以最高的标准来制定伯尔尼大学的办学方针,同时以多边灵活的教学方法将伯尔尼大学办成世界一流大学,时刻履行校训中的使命。
为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理解,伯尔尼大学有意将学生和老师安排在一个生活区中。因此不论是知名的教授还是讲师,不仅在课堂上为学生传道授业,同时还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上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困难。
他们很注重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由于该大学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使得伯尔尼大学不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学生到此求学。
还有,伯尔尼大学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得毕业生深受就业市场的青睐。
一座务实的大学,一座学以致用的大学,它所教出的人才当然是受社会上各行各业所欢迎的人才。
伯尔尼对于别人来说,是一座神圣的大学,但对于叶超来说,它不仅仅只是一座神圣的学府哦咳,它还可以是一座年轻人云集的地方,也就是说,还是一个有着众多美女的地方。
学校本来就是年轻人学习的天堂。
可是,也是色狼目光经常会瞄准的地方哦,多少学生妹子在此献出了宝贵的no 1啊……
魔性叶超,也是瞄准了伯尔尼大学年轻美丽,而且浑身充满了活力的女生们……
魔鬼所过之处,美女纷纷回头,侧目……
这是一种发自心底的引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叶超所过之处,美景看尽,美色阅尽,美男靠边站,美女身边随。找美女,去大学,几乎已经成为了叶超的惯用手法,大学的美女,再怎么说也是有学识,有气质有活力的居多。
到了现在,就算是魔性叶超,也已经不是色中饿鬼了。他找女生,只是习惯有美女相陪。
有美食,有美景,有美酒,而没有美女的话,终究是一种缺憾,就是如此而已。
征服美女,对于魔鬼来说,有一种莫名的快感。
但是,当魔性的叶超阅女无数之后,这种方式,似乎已经不再那么新鲜和刺激了。但是,有好过没有,快乐总好过平淡。
第371章:想去,只是因为心情
一时间,叶超的小日子过得很悠然。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他现在,是一个坏人,但偶尔也是一个好人。
他尽力寻找快乐,尽量不去做那些罪大恶极的坏事。闲下来时,他也会读一下《道德经》。
有烦恼时,他也许会读一下《清静经》,又或者去找位漂亮的妹子谈谈心情,交流一下人生。
当然,如果对方很漂亮,人很温柔,或者彪悍得很有特色,那么交流一下身体,叶超也是很愿意的。
人呐,怎么能没有交流呢,是吧?
和自然交流,那叫天人合一,和女人交流那叫男女合一,和下属交流那叫上下同心,和上司交流那上下一心……
品美食,喝美酒,吸雪茄,带美女,漫步在伯尔尼最诗意最安静的地方,安静地做一个被美女环绕的美男子。又或者,带着美女去最热闹的地方,体验着被小孩羡慕,被男人嫉妒,被美女欣赏的酷男人……
呃,总之,瑞士不错,伯尔尼很好,叶超一连在那里呆了十天才恋恋不舍地与伯尔尼……的美女们依依作别。
“心魔术是好东西啊,可以让女人不得不喜欢上我,有如此神术,钱算什么?权算什么?得人心好过得天下……”
“女人为我疯狂,男人为我战斗,这感觉真的是太美妙了,再见了,熊出没的城市……”
叶超终于走了,他把这座城市最美妙的资源美女放回了自然,不再吸引她们了,占有这种顶级资源太久了,对于这座城市的男人来说是一种伤害啊。
叶超是坏人,但也是好人,所以他走了。
离开了熊出没的地方,叶超去了一番气势磅礴的莱茵瀑布……
莱茵瀑布,是莱茵河的上游的一个瀑布。位于波登湖之下。
瀑布同时也位在瑞士北部的沙夫豪森州境内,距离州政府沙夫豪森约4公里。
瀑布旁有一座城镇,称为莱茵河畔纽豪森。
作为中欧最壮观的瀑布,莱茵瀑布在瑞士北部莱茵河上游。包括一些险滩在内,全部落差约30米,宽150米。
一块柱状岩石把瀑布分成两个主要部分,位于河右岸的落差约15米,左岸约20米。
莱茵瀑布大约在1万4千年前到1万7千年年形成,是目前欧洲流量最大的瀑布(另外冰岛西北部的黛提瀑布高度最高,但流量及宽度较小),其平均流量与世界上其他瀑布相比排名第22名。
它的宽度约150米,高度约23米。
每年初春的融雪时期,是莱茵瀑布的水流量最大的时候。
夏季的平均水流量大约是每秒600立方米,冬季约每秒250立方米,全年平均则约每秒700立方米。
最高流量纪录在1965年,是每秒1250立方米;最低流量纪录则在1921年,为每秒95立方米。
莱茵瀑布周围区域形成了一个小型湖泊,最深处约为13米。
由于水量丰沛,自从19世纪以来这里就设有水力发电厂,因为这些电力的供应,使得附近的沙夫豪森得以工业化。
瀑布中央有两座岩石,必须搭乘游船抵达。其中一座岩石上设有阶梯,可以让人走上著瑞士国旗的顶端。每年的瑞士国庆日(8月1日)在此有烟火表演。
铁路在瀑布南岸的劳芬城堡设有一个车站。
劳芬城堡除了是火车站之外,也是一个需要收费的观景台。并设有一家旅社。
50万年前,冰河时期结束产生的大量水流,形成了现在瀑布周边的地形。到了大约20万年前,也就是另一个称为“里斯冰期”的冰河时期开始之前,莱茵河形成,并且从沙夫豪森西侧流过。
现今的莱茵瀑布,当时在河道的南方。
直到约12万年前,也就是“里斯冰期”期间,莱茵河开始往南方转向。由于不断进行的侵蚀作用,到了大约1万5千年前的“威斯康辛冰期”,莱茵瀑布终于成形。
瑞士苏黎世周边有许多美景,但最令人难忘的路线当属沿着莱茵河流域一路向北。
这一路不仅能经过许多有特色的美丽小镇,也不乏平原、湖泊、河谷等壮丽的自然风光,其中最不容错过的一站是莱茵瀑布( rhein falls),它不仅具有瑞士境内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还有许多让游人流连忘返的好玩去处。
从地理位置而言,莱茵瀑布距离瑞士北部城市沙夫豪森(schaffuhausen)最近,这座名字寓意为“船之家”的城市也因莱茵瀑布而闻名欧洲。
虽说莱茵瀑布宽150米,落差23米,不能和世界上许多气势磅礴的瀑布媲美,但面对这个排名欧洲第一的瀑布,您绝对会有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超凡体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叶超已经不再做短期旅行的计划了,只需一个念头就行动的感觉真的很棒。
旅行,俨然成为叶超生活的一种习惯。
没到莱茵瀑布就听到了瀑布传来的隆隆声响,这样巨大的声音着实让人迫不及待。
寻声远望,只见蓝天下,瀑布飞溅红艇;绿水间,天鹅嬉戏清波。
真的只是一眼啊,就能感受到莱茵瀑布所蕴含的势不可挡的力量,最难得的,力量之后它还抒发着一种超然纯净的气息,令人神清气爽,内心无比舒服。
莱茵瀑布作为瑞士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旅游资源和设施都相当丰富。
乘坐观光小火车游览是许多家庭旅行者的最爱,这无疑也是最轻松最自在的方式;一年四季伴着瀑布巨大的轰鸣声,围绕着壮美风光徒步,也是许多徒步爱好者的不二选择。
而在夏天,人们更喜欢来到莱茵河上近距离亲密接触莱茵瀑布,独木舟、皮划艇、游轮,全凭个人喜好;如果你期待更激动人心的感受,那么请无限接近瀑布能量的爆发点。
站在建于瀑布边的两座几十米高的巨大岩石的观望台上,咫尺感受汹涌的河水在这里穿过礁石直泻而下,让磅礴的水气扑面而来,让清凉的水花溅满衣衫,让巨大的轰鸣响彻耳畔,让千万股水流幻化成最激情澎湃的舞姿。
那一刻的感受犹如进行中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酣畅淋漓,终身难忘!
有些时候,只有身处其中,才会明白莱茵瀑布的无限魅力。
莱茵瀑布铁路桥,瀑布上火车疾驰而过,现代化交通工具与自然的结合,不但不令人感到嚣喧,而是让人感觉到了生机和活力。
瀑布附近的古老城堡现是当地最著名餐厅,在此品尝瑞士大餐别有一番情趣。
那里,当然是叶超不可错过的地方。
对于叶超来说,走过的地方多了,再到莱茵瀑布虽然是第一次来,但似乎已经和旅行无关了。
之所以想来,只是源于心情。
也许,只想绕过山中的丛林,透过树叶的间缝,看河水在阳光中闪烁。
或者,沿着河岸走走,一会儿,因耳畔响起的巨大轰响而激情荡漾,一会儿,看着清澈恬静的浅浅水流而舒畅愉悦。
甚至有的时候,只是想看那些在河里自由自在游泳的天鹅了。
就这么简单。
当然,不看天鹅可以看野鸭,不看野鸭可以看野鸟,不看野鸟可以乘般冲浪,或者,看野美人……
这时代还有野美人吗?
野人都少见,更别说是什么野美人了,所以呢,在野外游玩的美女,就是野美人了。
第372章:湖光山色惹人醉
当然,此时的叶超没有去勾引这里的野美人。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只一天,他便离开这里,随波逐流,犹如一只快乐的闲云野鹤一般,随心所欲地游玩着,想去哪里了,就去哪里……
再见叶超出现时,是在一座湖光山色相互映衬美丽城市。
这里,是瑞士中部的卢塞恩(琉森)(luzern),这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城市,瑞士最大的夏季避暑胜地之一。8世纪建城,1332年卢塞恩(琉森)与环湖的乌里、施维茨、下瓦尔登结成联盟,成为瑞士联邦最早的四个州,随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联邦的行政中心。
四个州围绕的湖也因此定名为“四州森林湖”。
现今虽挤不进三强的城市排位,却是到瑞士时不可错失的地方。卢塞恩(琉森)的古城区小巧玲珑,主要景点都可步行到达。
历史悠久的卢塞恩(琉森),中世纪的教堂、塔楼,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厅、邸宅以及百年老店、长街古巷,比比皆是。
四森林州湖水,也就是现在俗称的“卢塞恩湖”,流入罗伊斯河,将市镇隔为新城和旧城两部分,湖光水色映照城中美景,悠游其间,亦真亦幻。
卢塞恩具有21世纪的现代化,更具有中世纪所特有的美、和谐及生命力。
这里街头随处可见的时代和风格的壁画,市内古老狭窄的街道和广场,到处是令人驻足的商店。
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到悠闲气氛,在冬日的琉森狂欢节,夏日的琉森和琉森音乐节期间,全城则充满欢乐奔放气氛。
早在罗马时期,它还只是一个没有几户人家的渔村,后来,为了给过往的船只导航而修建了一个灯塔,因此得名“琉森”,拉丁文便是“灯”的意思。
1178年正式建市。岁月的悠长给这座城市留下了上古人类历史的文明。中世纪的教堂、塔楼、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厅、邸宅以及百年老店、长街古巷,比比皆是。
卢塞恩市中心本身并不很大,主要景点都散布在步行可及的范围内。卡佩尔桥和八角水塔是琉森的地标,也是最经常出现在瑞士明信片上的建筑物。
狮子纪念碑诉述了瑞士的一段历史,是瑞士人忠贞坚毅的象征。到卢塞恩,畅游四森林州湖,最为赏心悦,不同的游船线路还可以通往湖畔的各个度假小镇和阿尔卑斯的著名山峰。
卢塞恩市内不乏文艺复兴时期及巴罗克式的建筑物及喷水池。
广场均以鹅卵石铺砌,人字形的小屋都涂上鲜艳的色彩,此等景色实在令人神往。
古城内有数个主要广场:五谷广场、鹿儿广场、美酒市场及谷物市场。在古城内的大多数地方都能够眺望到琉森的门户皮拉图斯山,以皮拉图斯山为背景的卡佩尔木桥和八角水塔卢塞恩的地标。
交通博物馆距市中心数分钟车程,是欧洲最大的交通类博物馆,更设有瑞士唯一的天象馆。
卢塞恩(琉森)的特产是瑞士钟表,高级珠宝,巧克力,军刀,手工精制的花边及刺绣品。新城的购物区在以火车站为起点的皮拉图斯大街沿线,旧城的购物区由临湖的瑞士庭园(schweizerhofquai),天鹅广场(schwanenplatz),礼拜堂广场(kapellplatz)开始向古城内发散开去。
天鹅广场及周边表行、珠宝店、手表品牌店林立,与巴黎旺多姆广场并列为欧洲两大手表珠宝购物中心。
琉森市旧城区有三个著名的旅游点。
首先是廊桥水塔(卡佩尔木桥和八角水塔),第二个景点是狮子纪念碑,第三个景点是奇妙的穆赛格城墙。
旧城内weggisgasse小巷里的stadtkeller餐厅在4-10月的每晚有民俗歌舞表演,供应当地啤酒和瑞士特色菜。
琉森湖有号称瑞士最多的游湖线路和最大的内陆湖船队,包括5条古董蒸汽游船。坐游船从琉森出发,可以轻易达到瑞吉山,亦是热门的滑雪及观光胜地;也可以到达拥有世界上最陡斜的齿轨式登山列车的皮拉图斯山,此峰亦是琉森的门户。
说起瑞士,翩翩的联想便是一幅明媚秀丽的山水画卷:湍急见底的溪流,湛蓝如镜的湖面,挺拔幽深的杉林,雄伟峻峭的雪峰……在这片沁人心肺的大自然中,点缀着一个个玲珑别致的城郭。
上天造就的自然美与人工修饰的建筑美和谐地融为一体,世间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处如此美的地方了,这里便渐渐形成了令人心荡神驰的旅游胜地。
从西南方的日内瓦到东北方的圣?加仑;从西北方的巴塞尔到东南方的卢加诺,哪个城池不像仙女撒下的明珠?然而,这些明珠的中央有一颗竟是那么不凡:它不仅闪烁着今日辉煌,而且透射出昔日的光彩!这就是美丽的古城卢塞恩(琉森)。
岁月的悠长给这座城市留下了上古人类历史的文明;在这个靠旅游业变得越来越富有的国度里,卢塞恩(琉森)的地位也显得日臻重要。漫游卢塞恩(琉森),定会让你找到许多非同一般的感觉。
到18世纪末,卢塞恩(琉森)仍然是一个中世纪小镇,但是自1830年旅游业的兴起,卢塞恩(琉森)变化了,发展了。随着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为代表的英国上流社会度假潮流的兴起,19世纪初,在河边和湖畔的垃圾填埋场上建起了优雅的步行区,如耶酥会码头(jesuitenquai),?unter der egg?和瑞士宫廷码头(schweizerhofquai)。
随后,又在国家码头(nationalquai)修建了娱乐馆casino。与此同时,宫廷桥(hof bridge)和有40个了望塔和入口的一整段防卫城墙被拆除,打开了完全封闭的老城区。
1875年后有垒起了穆塞格山岗(musegg hill)。19世纪中叶,在城区57公顷的土地上居住着10000名居民。
到1890年,城区扩大了3倍,人口扩大到20000人。此后不久,也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城市内已有40000名居民。
1900年前,建造了一些大型奢华的酒店,还建了不少供游客使用的旅店。现在临湖的五星酒店hotel schweizerhof luzern, palace hotel luzern, grand national hotel luzern都建于那个年代。
1836年是琉森湖上蒸汽船时代的开始,1859年后,火车通到了卢塞恩(琉森)。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卢塞恩(琉森)的tribschen 甚至有一个瑞士航空基地。
叶超觉得,伯尔尼很有艺术之美,但是,卢塞恩显然更有自然之美。
第373章:琉森历史
据说,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让卢塞恩(琉森)的旅游业倒退了好几年。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然而,armin meili 设计的艺术和会议中心仍然在1933年开幕了,并在1938年举办了首届国际音乐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卢塞恩(琉森)又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期。战争结束后,经过好几年才得以恢复。
美**人到卢塞恩(琉森)来度假,帮助了当地旅游业的复苏。50年代和60年代,住宿天数从700000持续增长到850000。70年代,住宿天数达到了1000000。
在以后的几十年间,住宿天数又多次突破这个记录。2000年琉森旅游业的产值是715000000瑞士法郎。旅游从业人员达到9400人。旅游业的产值占琉森市国内生产总值的8.7%。
在琉森坐火车,1小时后就可到达风景如画的山中小镇英格堡。相传,本笃会的修士循着天使的声音进入这片山谷,建起修道院,小镇因而得名engelberg(天使之乡)。
小镇内有30多个天使像。一次世界大战前,英格堡就已经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的夏季疗养地。小镇内最恢宏的建筑就是英格堡本笃会修道院,曾经统治这片山谷,直接上通罗马教皇的修道院终究归于平静。
游客们到修道院花园里品尝修士们发明的英格堡奶酪。
瑞士中部的最高峰铁力士山(mt. titlis)就坐落在这里。虽然铁力士山海拔10000英尺,只需乘坐三段缆车,45分钟就能到达山顶。铁力士山高空缆车的设计十分独特,最后一段是能够360°旋转的缆车,视野相当开阔,是世界首创的。
铁力士山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山上有万年冰川。到达山顶缆车站后,游客可以进入冰洞触摸原始冰层;可以乘坐“冰川飞渡”吊椅,飞跃冰川裂缝;可以冰川漫步;还可以到冰川乐园嬉雪,8种免费的雪上玩具让人过足瘾。
山顶设有多家餐厅,冰淇淋站,纪念品商店,民族服饰和古典服饰照相馆以及欧洲惟一一家设在山顶的专业名表店swiss lion。特别要试一试铁力士山顶的全景观餐厅,在白雪皑皑的群山环抱中用餐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2013年初,为纪念铁力士山缆车公司建成100周年,在山顶3040米处建成开放了百米长的欧洲最高的悬索桥-铁力士凌霄岩道。
就像铁力士山的宣传语“冰雪之旅,四季乐趣”说的那样,一年四季铁力士雪山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迄今已超过300万人次。
英格堡-铁力士山冬季雪场位列瑞士10大滑雪场之一,滑雪季通常在每年的11月底到次年的4月。
在滑雪季,还会在半山的特吕布湖区用雪堆砌起爱斯基摩人式样的圆顶雪屋酒店igloo。
在琉森的卡佩尔廊桥边一抬头就能看见流传着龙的传说的巍峨险峻的皮拉图斯山(mt. pilatus)。
皮拉图斯山是琉森的门户和地标,琉森有皮拉图斯大街和皮拉图斯电台,可见其重要性。皮拉图斯山以拥有世界最陡的登山列车和“皮拉图斯山金色环游”项目而成为世界级的景点。
游览的最佳路线是从琉森出发,走水路,舟行琉森湖上,迎着微风陶醉在两岸风光;1.5小时后,弃舟登岸,搭乘缓慢地在世界上最陡峭(48°)的山壁齿轮铁道爬升的齿轮列车到达山顶,沿途能欣赏到高山植被的变化,雄奇的山体和偶尔从眼前掠过的羚羊。
山顶有龙道、餐厅、酒店、纪念品商店、观景台和名为“龙之论坛”的设备完善的会议大厅。欣赏完阿尔卑斯山的73个山峰和无数的湖泊后,下山可以选择缆车,有大小两段索道,琉森古城就逐渐地靠近。
在缆车中间站,设有瑞士最长的夏季旱地雪橇道和绳索攀爬乐园。下山后可以步行或坐公交车回琉森老城。
阿尔卑斯山的最前沿,mt. rigi被称为“山峦皇后”,是瑞士中部最有名的望台。自古以来,它就是一个很有名的观赏日出和日落的地方。
在山顶的望台上可以欣赏到阿尔卑斯山脉的全景观和延伸到德国的黑森林和法国的平原。19世纪前期,韦伯、门德尔松、维克多?雨果等文化名人就到访过这里。
1864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也亲临瑞吉山。1871年这里修建了登山铁道,也是欧洲的第一条登山铁道,至今仍保留有蒸汽机车。现在,游客可以从菲茨瑙或者高尔道坐登山列车,或在韦吉斯乘一段缆车,再转登山列车上山一览胜景。
瑞士山脚下的菲茨瑙和韦吉斯小镇是琉森湖区著名的spa疗养胜地。从琉森码头坐船不到一小时就能到达在菲茨瑙的登山列车车站。瑞吉山山势幽雅舒缓,山上有100多公里的步行道。
各种宾馆、饭店和度假公寓众多。美丽的景观和浓郁的瑞士风情,每年都吸引众多的游人和商务客人在此举办会议和培训。
在瑞士几乎找不出第二个可以和琉森这片“荒野西部”的自然宝藏匹敌的地方。400平方公里的面积是一片神秘和色彩缤纷的世界,充满平和、灵感和兴奋。
未受破坏的高沼地,崎岖的喀斯特原野和宁静如画的山坡是瑞士第一个生态保护区的典型风貌。entlebuch biosphereh还是进行各种活动的好地方,如山地自行车、健步、高尔夫球等等。
参观位于fluhli的schwandalpweiher的kneipp疗法中心是一此令人有焕然一新感觉的体验。
卡佩尔的德语意思为“小教堂”。因桥头不远有圣彼得教堂,因而得名“教堂桥”(卡佩尔桥)。桥两侧的栏板上常年装饰以红色鲜花,看似一座花廊,又称作花桥。
卡佩尔桥是琉森的重要标志,始建于1333年,是卢塞恩(琉森)的水上城墙。此桥是欧洲最古老的木制廊桥。桥长约为200米,但不是一座直桥,有两个小的转弯。
廊桥顶部每隔几米就有一幅彩画,共有110幅,开始绘制于17世纪,每幅画的内容多为卢塞恩的历史风貌和琉森历史英雄人物的故事。桥身中间的折弯处建有一石头的八角型水塔,34米高。塔建在水中的礁石上。
塔建于1300年前后,木桥是依附于水塔而建。水塔作为望哨所,是城市防卫设施的一部分。另外,还曾是战时保存战利品及财物的仓库,有一段时间也用作监狱及行刑室。
现在的水塔是琉森军械协会的会馆和古军械展示厅。水塔与花桥一个伫立,一个横卧,共同构成绝妙的水塔花桥(水塔廊桥)美景。不幸的是,卡佩尔桥的大半在1993年8月17日为一场火灾所毁,水塔未受损失。
现存的卡佩尔桥是火灾后修复的。
第374章:名胜和美食
位于卡贝尔桥的西侧,是另一座木制廊桥。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始建于1408年,长度只有80米,和卡贝尔桥一样,也不是一座直桥,不过只有一个小的转弯,桥的中部有一个小礼拜堂。
廊桥顶部也有67幅木板彩画“死亡之舞”,由卡斯帕?梅格林格1626年绘制,描述了当年欧洲的黑死病流行的景象,无论贵贱贫富在死神面前都是平等的。因为磨坊主常在这里把谷糠倒入河中而得名。
濒死的琉森狮子,是世界最有名的雕像之一,1821年由丹麦雕塑家雕刻在天然岩石上。
这头长10米、高3米多的雄狮,痛苦地倒在地上,折断的长矛插在肩头,旁边有一个带有瑞士国徽的盾牌。这座雕像是为了纪念1792年8月10日,为保护巴黎杜乐丽宫(tuileries)中的路易十六家族的安全,全部战死的786名瑞士雇佣兵,雕像下方有文字描述了此事件的经过。
当年,瑞士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男子迫于生计,纷纷到欧洲各国当雇佣兵。瑞士雇佣兵忠于雇主,英勇善战,但荣誉和金钱掩盖不了雇佣兵制度的残酷,这次事件之后,瑞士停止出口雇佣兵,仅留下在梵蒂冈为天主教廷服务的近卫军。
由于著名的忠勇,教廷的这支瑞士近卫军一直服务到现在。
后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来到卢塞恩,将“濒死的琉森狮子”誉为“世界上最悲壮和最感人的雕像”。
耶稣会教堂(jesuitenkirche),是瑞士第一座大型的巴洛克式教堂,内部装饰华丽。1666年由christoph vogler神父为耶稣会(天主教修会之一)建造。
穹顶的装饰,为18世纪中叶改建完成的。
有两座美丽尖塔的豪夫教堂(hofkirche),位于琉森湖的北面,是琉森最重要的教堂。
公元735年开始建造,是罗马式建筑,到14世纪改建为哥特式,17世纪的一场大火中受到了严重破坏,随后又改建为文艺复兴式。
教堂内部庄严肃穆,礼拜席上有生动细腻的雕刻图案。教堂的管风琴,1640年制造,共有4950根风琴管,至今仍在琉森的夏季音乐节上使用。
圣方济各会教堂(franciscan church),建于13世纪后半期,为哥特式建筑。和瑞士其它的建于文艺复兴与巴洛克的中间时期的教堂相比,这里有最华丽的讲道坛。
德国伟大音乐家里richard wagner1866年至1872年间,在琉森居住,这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时光。住所为琉森郊外tribschen的临湖别墅,现为博物馆。
瓦格纳在这里完成了《纽伦堡的诗人》和《众神的黄昏》等名作,并与李斯特的女儿科西玛结婚,瓦格纳唯一的儿子也出生在这里。
博物馆内收藏瓦格纳在琉森居住时期的私人物品和音乐手稿,瓦格纳与朋友们的信件,包括尼采、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等名人,瓦格纳的卧室,瓦格纳在瑞士游历的绘画展。
还收藏有许多产自欧洲、非洲、亚洲的古代乐器珍品,多数为博物馆后来收集的,与瓦格纳并无关系。小别墅位于湖畔的别墅区,有开阔的草地,景色非常美。
rosengart家族收藏的经典现代主义画家,如毕加索和paul klee座位为特色,并且还收藏了19世纪和20世纪世界著名的艺术家,如mo,cezanne,vuillard,bonnard,matisse,braque,leger,miro,chagal,kandinsky等的作品。
同为rosengart家族所有的,原位于旧城市政厅边17世纪大宅中的毕加索博物馆的藏品,也已经移至此处。这部分藏品主要是rosengart的好友,毕加索生前最后20年的作品和手稿,其中多为毕加索遗赠。
还有david douglas duncan拍摄的200余幅摄影作品,为毕加索创作时的工作照和日常生活照,与rosengart家族一起度假时的照片。
塞格城墙城墙建于1386年,与原来罗伊斯河及四森林州湖上的木结构廊墙一起,包围整个旧城,组成陆地和水上的城墙。现在水上城墙留下卡佩尔桥和谷糠桥,陆上城墙现在只剩基本保存完好的900多米的一段。
城墙上面有9座塔楼,3座塔楼对公众开放,人们可由此登上城墙,俯瞰整个旧城。在zyt 塔楼上,有最古老的城市钟,由hans luter在1535年建造,在每个整点小时,这个钟比所有其他的城市钟提前一分钟敲响。
有中世纪的建筑和街巷。
旧市政大楼建于1602年到1606年间,为意大利式的建筑物,风格古典庄严。旧城区广场众多。卡佩尔广场,边上有圣彼得教堂,广场中央有哥特式喷泉,是著名的琉森狂欢节的开幕仪式场地。
谷物市场,邻近旧市政大楼。葡萄酒市场,四周房屋绘有壁画,可在广场上欣赏广场中央有哥特式喷泉。鹿儿广场同样为绘有壁画的房屋包围。还有米伦广场,这里有许多古建筑。
这里街头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特色面具,古老狭窄的街道和广场,到处是令人驻足的商店、文艺复兴时期及巴罗克式的建筑物及喷水池。广场均以鹅卵石铺砌,人字形的小屋,墙上是五颜六色的花草彩绘,清新而美丽。
沿河及湖边漫步,一路都可见到一座斜跨在河面上的木制廊桥--卡贝尔廊桥。
瑞士交通博物馆是全欧洲最大的展品最丰富的交通博物馆,有7千多件文物和15万份重要历史文献,这里有3000多年前的独木舟、中世纪的马车,19世纪的蒸气机车和登山火车、20世纪的老式汽车
和飞机,还有未来的宇宙飞船,多达3000多见实物展示品。
展览系统地介绍了公路,轨道和水上交通的发展,以及太空交通的内容。展览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有模拟的战斗机、列车驾驶、汽车撞击试验、划船比赛、汽车展示台等等有趣的活动。
馆内还有专为儿童设置的活动区,通过游戏了解驾驶交通规则,公路铁路的修建等项目。《瑞士大地图》可能就是谷歌地图的雏形。
馆内还设有的imax影院、天文馆和hans erni美术馆。
冰川公园,这里有第四纪冰川留下的地貌遗迹,1872年工人们挖掘地时发现。由冰川侵蚀的地层、岩石、石洞、石穴,展现了古时的瑞士地貌。
公园里还有一个冰川博物馆,有实物、模型及图画等,让人们了解冰川。园内有花园和望塔,瑞士屋,百万年奇观展和爱尔汗布拉镜子迷宫。
kkl卢塞恩(琉森)文化和艺术中心,这座美轮美奂的现代建筑物依琉森湖而建,功能更是完备之极,能够满足演出、会议、展览和庆典等各种活动的要求。
这座建筑是由法国杰出的建筑设计师jeannouvel设计的,巧妙地把湖水引入了大厅。其中的大型组合式音乐厅是russeljohnson设计的,有着多达1840张舒适的座位,音响效果极佳,得到了世界首屈一指的指挥家、音乐家和管弦乐队的高度赞赏。
每年的琉森音乐节(lucerne festival)都在此举行。
文化广角,每年8月,卢塞恩(琉森)便成了瑞士最有魅力的旅游胜地,原因之一就是这里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国际音乐节。
从书店到杂货店,橱窗里的摆设都以音乐为主题。人们可以看到贝多芬、莫扎特、肖邦、施特劳斯等音乐大师的肖像放置在鲜花或各式商品中;小提琴、大提琴、钢琴、笛子甚至乐谱都成了畅销品。
在持续几个星期的音乐节里,大大小小的音乐厅举行各种形式的演奏,每每座无虚席。即使没机会去音乐厅,人们也不难目睹音乐家们的风采:从车站到旅馆,从河堤到湖畔,常常会遇见一些熟悉的面孔,那多是些音乐明星。
这种邂逅也是一种欢愉和熏陶。音乐节的洗礼使卢塞恩(琉森)人对音乐情有独钟,人们或多或少都成了这门艺术的知音。
何时候这里都是平常世界美食的所在。随着各国游客的到来,在琉森不仅能找到瑞士传统佳肴,还有各国美食,包括地中海风格,西班牙菜式,亚洲风格,纯正的中餐。
奶酪火锅被奉为瑞士国菜,在老城的fondue house里可以尝到包含奶酪火锅,油炸肉火锅和巧克力火锅在内的火锅大餐。
wirtshaus taube的标志是一只蓝色的鸽子,据说是卢塞恩(琉森)最古老的餐厅。餐厅供应正在的琉森地方特色菜:chuegelipastetli(配在酥皮盒子里的蘑菇牛肉粒,按季节有时也会加入些栗子),非常容易入口。
stadtkeller瑞士民间歌舞餐厅供应瑞士传统美食,在4-10月的中午和傍晚都会上演瑞士传统庆典,包括真假嗓互换的yodelling山地唱法,舞大旗和阿尔卑斯长号表演。
old swiss house餐厅位于狮子纪念碑边,从餐具到家具装潢都是古董。服务员都是民族服装。在客人面前烹制的瑞士版的维也纳炸猪排是这里的特色之一。
lunch boat午餐游船是非常有特色一间“餐厅”。
每天12点正从码头出发前往weggis和vitznau小镇,再返回,每天只有这班船有餐供应。这是一间特别在水上的移动餐厅,鱼肉餐是特色。如果敢不上这趟船,可以去停靠在岸边的船餐厅。
bachmann是源自琉森的糕饼店,能够找到以卡佩尔木桥为造型的特色巧克力,也是一份对卢塞恩的纪念。最受当地人喜爱的是店里的特产chatzestreckerli杏仁酥排。
max chocolatier是琉森新晋的高级手工巧克力店,开在五星酒店hotel schweizerhof luzern的西翼,卡地亚专卖店的隔壁。只选取最上品的原材料,并根据季节选用本地产的配料纯手工制作。
价格不便宜,是送礼和犒赏自己的佳品。
叶超住着五星级酒店,吃着高级手工巧克力,拿着杏仁酥排,走去了移动餐厅。
第375章:有钱天下可去
提到水上的移动餐厅,就不得不说卢塞恩湖,也就是琉森湖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叶超去了。
据说那里,可以旅游观光,所有的配套设施完善无比。如果要去的,什么都可以不带,当然,前提是你得有钱,得要带钱……
有钱天下可去,无钱寸步难行。
琉森湖是位于德国的一个湖,琉森湖(德语:vierwaldst?ttersee,即“四森林州湖”)位于瑞士中部,是瑞士的第四大湖,也是完全位于瑞士境内第一大湖。
琉森湖区可称为是瑞士联邦的发祥地?。
瑞士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威廉?退尔(wihelm tell)就出生在美丽的四州湖畔。湖岸线蜿蜒曲折,生出许多枝杈,将琉森(卢塞恩)城和周边的山峰连接起来。
湖面有114平方公里,最长39公里,最宽处有3公里,海拔434米,最深处达214米。总体量是11.8立方公里。很多湖岸线是耸起达海拔1500米的峭壁和山峰,由此产生出许多美丽的风景,包括瑞吉山(mt. rigi)和皮拉图斯山(mt. pilatus)。
罗伊斯河(reuss river)在fluelen(乌里州uri,,部分湖面也被称为 urnersee)流入湖中,再从琉森(luzern)流出。
此外,有三条河流流入琉森湖,muota河在brunnen流入,engelberger aa河在buochs流入,sarner as河在alpnachstad流入。环湖有公路,尽管道路曲折,驾速较慢,部分路段是在隧道内。
蒸汽船和客轮在琉森湖沿岸的城镇间航行。
琉森湖无论是在瑞士本地人心中还是外国游客中间,都是非常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湖畔有很多酒店和度假地。此外,位于琉森湖东南沿岸的吕特利吕草地(rutli)是瑞士联邦1287年结盟之地,。
为了纪念瑞士建国700周年,在琉森湖畔设立的纪念性的徒步旅行路线。
从被称作瑞士发源地的吕特利草地到对岸的布龙嫩,总长达30公里。
按照一个居民5毫米的比例,根据各州人口多少设定了每个州路线的长度。从以乌里州为首的瑞士联邦最初的4个州开始,到1979年加入的汝拉州共26个州,按照加入瑞士联邦的顺序,设定了各个州的位置。
琉森湖跨过四个古时的瑞士州,乌里州(uri),施维茨州(schwyz,瑞士德语名字schweiz的源自于此,建有施维茨宪章博物馆),瓦尔登州(unterwalden,现分为obwalden上瓦尔登州和nidwalden下瓦尔登州),还有琉森州(lucerne),这也是琉森湖德语名字vierwaldst?ttersee的由来,字面意思是“四森林州湖”。
沿湖岸有许多古老的瑞士社区,包括kussnacht, weggis, vitznau, gersau, brunnen, altdorf, buochs,和 treib。
weggis(韦吉斯)和vitznau(菲茨瑙)一带被称为琉森湖的“里维埃拉”,气候温和,是官方认证的spa疗养地。
建有park hotel weggis,park hotel vitznau, hotel vitznauerhof等豪华五星spa酒店。
13世纪末期,四森林州湖被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的奥利地人所统治,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威廉?退尔带领人民赶走了哈布斯堡的统治者并捣毁了敌人的巢穴,彻底推翻了侵略者的统治。
他的英雄故事在瑞士一代一代地流传了下来,鼓舞着这个民族为独立自由而不懈斗争;艺术家们也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不少文学艺术作品,如:德国剧作家席勒的最后一部剧作便是《威廉?退尔》。
作品描述了十三世纪,统治瑞士的奥地利总督肆意压迫人民,于闹市竖一长竿,竿顶置一帽,勒令行人鞠躬于帽。
一日,威廉?退尔因未鞠躬而被铺。总督命于退尔幼子的头顶置一苹果,令退尔以箭射之,中则方得免罪。退尔射中苹果。但总督食前言,仍旧逮捕了退尔。押解途中,登舟经琉森湖面,风浪大作,将士危惧,退尔伺机一箭射杀总督后逃脱虎口。
民众拥之,共起反抗奥地利统治,终得自由。
还有由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创作的有关威廉?退尔的歌剧,其中的《威廉退尔序曲》已经脍炙人口,流传在世界各地。
贝多芬的《月光曲》,据说就是受了诗人雷尔斯塔布的评论影响:第一乐章使人想起“犹如在瑞士琉森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船儿一样”。
至少在1230年圣哥达山口通道(gotthard pass)打通之前,琉森湖在几个世纪里都是瑞士交通运输的重要部分。1830年开通连接圣哥达山口通道的邮政巴士路之后,贸易量增长。
这条路的北部终点位于琉森湖的最东端,琉森湖因而成为唯一有效连接琉森市以及瑞士北部城市和更北方地区的的交通要道。
随着瑞士公路和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湖上的航运交通量逐渐下降,但是仍然有大量的私人和公共船只在湖上航行。很多是以旅游和休闲为目的的航行,但是这些航线对于湖边上小型社区的人员和货物运输依旧是最有效的方式。
琉森湖航运公司拥有瑞士内陆湖上最庞大的船队,包括古董级的五艘蒸汽明轮船。sgv公司服务于琉森湖岸边的32个站点,与陆地上的交通网络以及众多登山缆车、铁道连接。
著名的湖上观光线路有lucerne - weggis - vitzanu之间往返的午餐游船(lunch boat),威廉?退尔快线(wihelm tell express)的游船段,皮拉图斯金色环游(pilatus golden round trip)。
景观列车“黄金快线”(golden pass line)和“天使之乡快车”(lucerne - engelberg express)也在琉森湖岸边经过。
一小时的琉森湖口游很受欢迎。游船从琉森市区码头出发,驶出港口,游客可以欣赏到老城的全景,琉森的地标-横跨在罗伊斯河(reuss)上的教堂桥和八角水塔,城墙上的9个钟塔和教堂的尖顶,教堂桥方后山坡上的白色gutsch城堡常常被人称为瑞士的新天鹅堡。
游船向着阿尔卑斯诸多雪峰的方向驶去,沿湖岸先驶过湖畔的瓦格纳故居和新城区。接着将看到stutz别墅和比利时皇族的别墅。
随后,游船驶向湖中央,经过琉森湖畔的高级度假地,型似半岛状的buergenstock,著名好莱坞影星奥黛丽?赫本曾在此处的小教堂举办了婚礼。继续驶向湖对岸,游船靠岸行驶,将经过为名人别墅区围绕的meggenhorn城堡。
经过meggenhorn时,您将见到湖畔高21英尺的耶酥雕像。接着是琉森的“里维埃拉”度假区,hermitage酒店,park hotel weggis酒店,seeburg酒店一一经过,返回琉森。
第376章:看到了坦然
叶超在瑞士浏览过几个湖了,瑞士人将他们的自然风光之美打造成了如此美丽而又能赚钱的地方,真的令叶超赞叹不已。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既可以让他们山川湖泊继续美丽下去,又可以为当地的人增加就业,为他们赚到钱,为当地的经济作出长远的贡献。
这是一条被精心打造出来的绿色产业。
在瑞士这里,无论是自然奇观,还是历史文化景观,都被他们好好地维护下来,用来留给世人看。用它们来赚外国人的钱……
比如,卢塞恩的廊桥,曾毁于大米,但现在被瑞士人打造成了卢塞恩的标志性建筑。
现在,世界上很多人都知道卢塞恩是瑞士最美的旅游城市,到了这个城市,廊桥一般都是必到的地方。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卢塞恩廊桥据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桁架桥。
它有着欧洲最古旧的桥身木刻,晴空万里时,可以看两座一百多米闪着金红色的廊道蜿蜒于罗伊斯河之上,就像两座放大了的精致玩具城道,甜甜地散发着糖果气味。
还有呢,桥身内部好像却有着一派阴森诡谲的气息……
卢塞因的廊桥初建于十四世纪,开始时是作为防御工事的一部分,连接新城于左岸,旧城于右岸,同时可以抵御来自南面的敌船。
在十七世纪时,反宗教改革者于桁架桥的三角木梁上画上卢塞恩城建城史,宣示天主教在这座城市的绝对权威。
画上的城建史始于卢塞恩庇护圣徒圣莱热的生平,止于另一位守护圣徒圣莫里斯时代。
每幅画下方呢,都有小片文字讲述场景所描绘的事件,相当之精简,158幅木梁画直至1993年仍有147幅保存完好。
可惜的是,就在93年的大火中,原木梁画完全焚毁,如今仅30余幅修复。
叶超到廊桥时,跟着川流而过的行人登上廊桥内部,人们大多完全没有注意到木梁上的画作,可是叶超注意到了,一眼扫过,觉得相当有趣。
瑞士人,显然在修复上下过苦功的。
有些游客呢,显然也注意到了,也为修复过的圣莱热大战怪兽的灿烂画面赞不绝口。
叶超放眼看去,看到画面右下方一个小小的死神,显得很阴森。
下一幅呢,是守城军队在天使的指引下击退敌军取得大捷,这回死神更明显一些了,在一个透视角度十分惊人的画面上,死神仿佛在不远处的山坡上俯瞰着整个战场,讥笑所有庸碌的战斗……
几个画面,联系在一起,就可以读出一个故事。
这时,廊桥的看护者走过来向费尽心神给死神形象对所有游人说道说“你们看得没错,死神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他说的是德语,叶超完全可以听得懂,他怕有些人听不出意思,用英语又说了一遍。
阳光耀目的大半个白日就这么过去了,叶超走访了圣彼得教堂和山顶修院,乘船驶过雪山下晶莹的湖泊,眺望整个旧城的风光。
卢塞恩就如传说中那么美丽,也亦如很多人预想中的一样,除了拍下如明信片般的照片,很多人好像在这里无事可做。
叶超本来就是出来散心的,无所谓在哪里。
午后浓雾忽然就从罗伊斯河道上升起,空气变得极为寒冷。
上午时分,看来完全烧成一片焦黑的一些横梁上,慢慢透出了一些画的痕迹。
此时再看,叶超的位置,可以看到死神微笑着接过助产士手中的婴儿,一个裹在襁褓中个头很大的孩子。
据守廊桥的老人说,那是1799年时,一位王族的孩子在出生时死了。说起来,这里面也有一个故事……
每一幅画,都有着一个故事,有的人喜欢听,有的人不喜欢听,他们只喜欢玩,只喜欢看,只在意来过,不在意历史的人大有人在。
因此,守桥的老人只对那些看起来感兴趣的人讲故事。
再看下一幅,死神微笑着把年轻的士兵引向他们的命运,老人解释说,那些士兵看到的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指路人。
“你觉得死神在微笑?”老人说道:“我觉得它总是在微笑呢,呵呵……”
说着又看,其实并没有确实的笑的样子,只是一眼看去的感觉。雾越来越浓,近处的湖水在晴时原是乳白泛蓝,一片清澈的欢愉,在雾中是苍白的豆绿色,教堂和山顶的朦胧轮廓也消失了。
而此时,焦黑的横梁却仿佛在轻轻地把画面往前透出来。所有的人看到此时,死神站在一对恋人中间,向他们伸出它看不见的双手,和他们一起在爱的春光中翩翩起舞。
还有一片精致的,死神的花园,一切象征死亡的花木在热烈地生长,装点出一片旖旎的夏日风光,而卢塞恩城的人们像在赴一场盛大的野餐会,穿着轻薄的夏装,一拨拨走向死神的花园……老人问叶超和其余几位对故事很感兴趣的游人,“你害怕么?”
叶超自己就是一个活着的大魔头,他才不会怕,只是他还是笑着对老人说道:“我感觉有点不安,这本不是一种美好的装点,而且我热爱生命……呃,但我似乎也觉得画面很平静,不叫人悲伤,反而让人很坦然……”
叶超说的是德文,很流利,老人听后,有些遇到知音的感觉了,高兴地点点头,说道:“其实生命不过如此,画中人经历过的,普通人也都经历过,只是看人认为自己在走向微笑的死神,还是某种全然的未知,如是而已……”
“你的话很有哲理,我很认同,但我目前还不能完全理解。”叶超笑道。
“哈哈,年轻人能认同就很不错啦,等你年纪大一点,阅历多了自然就会明白的。”老人得到了认同,对叶超相当有好感。
叶超点了点头,辗转几个地方,买了一些美食,带上几瓶美味的葡萄酒来找老人分享。老人很高兴,他接受了叶超的美食,但只饮了少量的酒,相对于美食,他更乐意为游人解说……
天晚了,叶超道别了老人回到了酒店。
此时,叶超突然在想着,在爱的激情中,人们看到的是天国的花园砸下的小小碎片,是维纳斯之镜的倒影,如何觉得自己不是永生的呢?
每一个孩子出生之时,他们的父母会觉得自己的生命得到了延续,整个宇宙也随之重新出生,如何觉得自己不是永生的呢?
季节交替的日夜,人们在花园里第一道光中看到宇宙的循环。
如何觉得自己不是永生的呢?错位的死神一直在微笑,微笑着……
死,是每一个生灵的归宿吧……用得着害怕?你害怕或不害怕,都要面对的,所以叶超才会说,他看到了坦然……
第377章:心有魔,随遇而安
叶超的确是很坦然。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从小,他的人生际遇就与人不同,但他真的很坚强,很顽强,甚至可以说是犟强。
是小魔灯的出现改变了他,是心魔术的改变了他。
如果没有这个说好不算好,说坏不算坏的机缘,叶超的人生就是一个连狗都不如的人生。
与其这样,他还不如选择像现在这样的人生。
所以说,就算是现在,心有魔,不受本心把持了,但是,叶超从未想过要后悔。
真的,从未想过……
再说了,就算是后悔又有什么用?
况且,叶超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这是他的选择,选择了就要承载,就要承担,就要去接受……一切的一切,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人生,选择了,就不能后悔。
心有魔,喜欢随心所欲,但叶超同时心有善,所以趋利避害,他在尽他最大的能力,不给这个世界造成伤害……
他在引导……
与其说是在引导心魔,不如说是在引导自己……
不后悔。
心有魔,随遇而安。
卢塞恩市湖光山色,真的是美不胜收。
卢塞恩的拉丁文是“灯”的意思。小城位于瑞士中部高原,早在罗马时期,这里是默默无闻的渔村,为给过往船只导航修建灯塔后而得名。
除了看廊桥,犹如闲云野鹤一般的叶超又辗转到了卢塞恩很有名的垂死狮子像。
这件雕塑位于瑞士著名的卢塞恩湖附近,位置较为偏僻,在一个街头小公园里。
许多到卢塞恩旅游的游客如果没人指点,未必能顺利地找到它。这是世界上著名的纪念碑雕塑之一。建造这座雕塑的目的是为了纪念在1792年保卫法国的杜伊勒利王宫的战斗中光荣牺牲的瑞士雇佣兵。
在瑞士还没有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之前,瑞士人的职业之一,是外出当雇佣兵。
骁勇善战的瑞士雇佣兵直到现在,仍然还担任着梵蒂冈的守卫工作。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一生游历了无数的地方,唯独对这座纪念碑雕塑赞赏有加,他称其为:“世界上最令人难过,最让人动情的石头。”
叶超更感兴趣的是这座纪念碑雕塑的建造形式。
据说,岩壁上的这个洞是早年为了建教堂,在取石头的时候留下的。而纪念碑雕塑的建造者巧妙地利用这个洞,将其重新雕凿成为一座纪念碑雕塑。
这种方式让叶超想到了中国古代的摩崖龛像。
在中国古代的佛教造像中,摩崖龛像也是在山崖壁上选一个地方,开凿出一个龛,然后雕造佛像。佛教造像中,窟和龛的主要区别是,窟是人可以进去的,可进去礼拜或修行,而龛则较小,人一般不能进去。
《卢塞恩垂死的狮子》如同中国的摩崖龛像,尽管狮子的造型是西方式的写实语言,但在巧妙地利用遗存的龛洞进行雕凿和因势象形的环境处理方面,东、西方艺术家在无意间有了一次神奇的相遇。
不管东方、西方,优秀的艺术都有某些共同之处,因为好东西常常都是相通的。
垂死狮子像是位于瑞士城市卢塞恩的一座负伤狮子的雕像。这座雕像由丹麦雕塑家巴特尔?托瓦尔森设计,用以纪念在1792年保卫巴黎杜伊勒里宫的战斗中的约1100名瑞士雇佣兵。
在这1100名士兵中,大约760名战死,350名生还。在石像的上方刻有拉丁文“helvetiorum fideivirtuti”,意为“献给忠诚和勇敢的瑞士”。
下方刻字的第一行是“die x augustiet iii septembris mdccxcii”,表示惨剧发生的时间:1792年的八月十日和九月狮子纪念碑,为纪念法国大革命时期在巴黎保卫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和玛丽.安东瓦内特王后,而全部牺牲的786名瑞士佣兵。
山壁中央的石狮子,被惟妙惟肖地雕刻成倒地垂死的模样,喻意战士们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壮烈。
瑞士佣兵以忠勇著称于世,直到现在,守卫梵蒂冈大教堂的不二之选还是瑞士佣兵。
成长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叶超,从小受的教育是“为富不仁”,被灌输的是穷人心善勇敢,富人贪婪无耻;穷人家的孩子勤劳忠诚,富家子弟纨绔懒惰。
一年前看电视剧《唐顿庄园》,看到一战时贵族子弟们带头冲锋陷阵,伤亡最惨重;这次到了瑞士,见到狮子纪念碑,进一步了解到富甲天下无穷户的瑞士人,竟然培养出一代代“受人雇佣,豁命相救”的勇士。
人之忠勇信义,非但不一定泯灭于优越富足的成长环境,反而因有了高贵与信仰而愈加坚实可靠。
垂死狮子像,在这里,真的有一个悲伤的故事。
在前篇游记《初见?维也纳》中数次提及过特蕾西亚女王的小女儿,嫁给法国国王的玛丽皇后被推上断头台的故事。
1792年8月10日,法国大革命的民众攻击法国杜乐丽宫(tuileries)时,786名瑞士雇佣兵组成的卫队为保护法王路易十六及玛丽王后,全军战死,无一生还。明知事无挽回,却向死而生,毫无迟疑的履行了自己保卫国王的职责。
而在这之前的1527年5月6日,在罗马,受雇保护教皇的瑞士近卫队为掩护教皇撤离与数倍与己的敌军死战,189名士兵中有147人战死,罗马教廷称赞瑞士雇佣兵“绝对忠诚“。
从此成就了瑞士雇佣兵的忠诚之名。
各国王室争相聘请瑞士士兵作为皇家卫队,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刚才所述的法国王家卫队中的瑞士分队。这座垂死狮子像(德语:l?wen denkmal)是一座负伤狮子的雕像,由丹麦雕塑家巴特尔?托瓦尔森设计雕刻而成。
在石像的上方刻有拉丁文“helvetiorum fideivirtuti”,意为“献给忠诚和勇敢的瑞士”。
下方刻字的第一行是“die x augustiet iii septembris mdccxcii”,表示惨剧发生的时间:1792年的八月十日和九月二、三日。狮子右前爪的两面盾牌上分别有象征瑞士的十字徽章和法国王室的香根鸢尾。
这是一座意在祈求世界和平的纪念碑,碑的下方有文字描述了此事件的经过。
看着面前这尊石狮苦痛的哀容,难怪马克吐温会说这卢塞恩的石狮是“世界上最哀伤、最感人的石雕”。
1874年,瑞士宪法规定禁止国民接受外**事雇佣,颁布禁令后的唯一特例是,允许志愿者加入以护卫教皇宫殿为职责的卫队。
从小就听说瑞士人“迈开左脚是公民,踢出右脚就是士兵”,前者是指瑞士人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
而后者,虽永久中立、却全民皆兵的瑞士人的秉性由此可见一斑。
这一点和日本人的武士愚忠又好像有一些不同。二战时期,对于进入瑞士领空的飞机无论盟军还是德军,瑞士人一律是二话不说就开火。
虽然瑞士并不介入战争,但是至今,瑞士一直保持一支全民皆兵、全民动员的民兵制军队。每年要花费55亿美元作为军费,属于世界上最昂贵的军队之列。
18岁至42岁的健康男子每隔两年必须抽出3个星期时间到军队服役,服役人员也可选择一次性服役。
男子的总服役时间为260天,女性有与男性同样的权利,可以持枪参加各项军事任务。这让我想起了以色列的女兵,但从建国那天起就资源困乏、战火不断的犹太国度和风光秀美、持久中立的瑞士不可同日而语。
感慨于中立也是需要前提的,除了精良的战备之外,最重要的是其令人生畏的精神和勇气!
所以说,这个狮子像,也是叶超最为喜欢的塑像之一。
如今得见真容,算是得偿平生所愿了。
叶超觉得自己得到小魔灯之前的自己,与这个狮子在某种精神上有些相通之处……
第378章:艺术家的避难天堂
相对周围的大国,以及世界上各个大国来说,瑞士这个国家很小。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但是,他们的士兵,英勇,无畏。
这很让人佩服。
而且,瑞士之所发达,与他们做人、做事的忠、勇、信是分不开的。
没有信,他们做不出世界闻名、品质过硬的钟表,也做不出令世界都信赖的瑞士军刀,当然还有美味好吃,品质卓越的巧克力。
离开了狮子雕像之后,不用担心经济问题的叶超,随心而动,走到哪就算哪……
在此期间,叶超没有主动地去勾引女人,但他的身上真的有一种难以名之的魅力,令不少女人为之着迷。她们有主动找叶超搭讪的,但若不是叶超喜欢的品种的话,他只会微笑地婉拒。
但如果有喜欢的菜呢,他不介意与美人共舞,与佳人同游,送她们礼物,给她们买衣服首饰,与她们共进晚餐,还有同床共枕,行水流无所不及,共赴巫山翻云覆雨……
人生至此,好像已经圆满了……
夫复何求?
叶超,好像还是没有离开瑞士,这里安定,平和,宁静,美丽,非常好的国度……
这一天,他辗转到了洛桑……
洛桑是一个古都,城市的历史源远流长。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罗马人在如今的乌契附近的凯尔特人聚落遗址上建造的名为“lousanna”的军营。而在山坡上,也有一个名为“lausodunon”或“lausodunon”的要塞。公元2世纪,这个聚落被作“vikanor(um) lousonnensium”。
到了公元280年,它被称为“lacu lausonio”。
公元440年[1],它被称为“civitas lausanna”。直到公元900年,“losanna”(洛桑的罗曼语名)的称呼才被最终确定下来。
罗马帝国崩溃后,安全因素导致洛桑的城市中心从日内瓦湖畔向山上转移,被萨伏依公爵和洛桑主教统治。
1536-1798年,洛桑属于伯尔尼州统治。
同时,很多当地的文物被伯尔尼人洗劫一空。洛桑已经向伯尔尼提出了归还文物的要求。
1685年,法国国王撤销了南特敕令,洛桑成为了胡格诺派教徒的避难中心之一。
在1729-1812年,洛桑开办了胡格诺派神学院,并派遣传教士秘密返回法国传教。
在拿破仑战争中,洛桑提高了城市地位,并于1803年以沃州首府的身份加入了瑞士联邦,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现代洛桑,在1964年,举办了瑞士国家展览会,展示了洛桑承担大型国际活动的能力与信心。在20世纪50-70年代,大批来自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移民定居在洛桑西郊的勒南,改变了洛桑的饮食。
洛桑一直是欧洲艺术家们的避难天堂。
海明威曾偕同其妻子专程从巴黎来此度假。
许多著名的欧洲文学家如拜伦、卢梭、雨果和狄更斯等都先后在此居住、生活、工作过,故洛桑又有“国际文化城”之称。
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青年人的**打破了洛桑素来的宁静。直到2003年,对g8会议的抗议游行仍然引发了骚乱。
洛桑建在伯尔尼高地南坡,依山濒湖,南北海拔差可达500m[1],最重要的地理区划就是日内瓦湖,弗隆河(flon)和卢夫河从市区穿过,将市区分为3部分。
弗隆河是洛桑最重要的水道,它位于洛桑市中心。19世纪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弗隆河被地下化以增大城市建筑面积。弗隆河峡谷位于洛桑老城中央,约在如今中央路(rue centrale)附近。
由于城市南北海拔差巨大,直线距离很近的两地可能要通过许多曲折的盘山公路连接。
洛桑地区以法语为官方语言,多数人以英语为第二或第三语言。在2000年, 78.8%的洛桑人使用法语,4.3%的人使用德语,4%的人使用意大利语。
同时,整个洛桑还有62人使用罗曼语。
洛桑也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地区,有很多外籍人士在此居住。
现在的洛桑(lausanne),为瑞士西南部法语区城市,是瑞士沃州的首府,也是洛桑区首府。是瑞士第二**语城市。
位于日内瓦湖北岸,与法国城市埃维昂莱班隔湖相望,北面是汝拉山脉。洛桑位于日内瓦东北约50公里处。
它是瑞士联邦沃州和洛桑区首府,同时也是洛桑都会区的核心城市,是瑞士的第五大城市。洛桑与日内瓦一样,是国际奥委会等许多著名的国际组织的总部所在地,因此也被称为“奥林匹克之都”。
洛桑境内的洛桑管理学院亦是世界一流的著名学府与研究机构。洛桑也位于瑞士酿酒区的中心位置。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是瑞士两所联邦理工学院之一。
据说,洛桑还将举办2020年冬季青奥会。
在洛桑,有一个大教堂,被誉为欧州最为美丽的大教堂。
洛桑大教堂,是高高耸立在洛桑老城区中心的哥特式大教堂,它是洛桑城市形象的象征,它是瑞士规模最大的教堂,它被誉为“瑞士最美丽的教堂”。
洛桑圣母大教堂也被称作“洛桑大教堂”(lausanne cathedral)。这座教堂起建于1175年,1232年完成,1275年时被罗马教皇格雷戈里十世(pope gregory x)视为神圣之地。
16世纪以后,这里逐渐成为了新教徒的教堂。
洛桑大教堂这座中世纪教堂至今保存完好,被誉为瑞士最美丽、最华贵的教堂。
在教堂正门上,是13世纪时以圣经中的圣徒摩西?约翰等为主题的雕像,虽然许多颜色已经斑驳,但其精致的程度仍令人赞叹。
教堂内部庄严肃穆,许多石柱上都留有中世纪的彩绘,这里最有名的当属玫瑰窗(rose window),窗上的彩绘如按以不同季节与月份所形成的宇宙意象为主题,玄妙精致,美轮美奂。
1536年,教堂迎来了较为重要的一段时间,在这期间,教堂进行了革新,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动。在18世纪和19世纪期间,教堂多次进行了维护修复。
进入21世纪,教堂仍然进行了多番翻新修复,特别是2003年之后,一架可以载入史册的新管风琴安置在了教堂之中。
这架管风琴,有世界独一无二的设计(来自giugiaro的意大利设计和fisk的美国制造工艺)、显著的音乐特征(拥有法国古典和交响乐风格,德国巴洛克浪漫曲风),以及绝无仅有的尺寸规格(近7000个小管、40吨重、花费15万小时安装完成)。
教堂内还有一座高耸的钟塔,走过通向钟塔的232级台阶,从高塔上方可以远眺巍峨的阿尔卑斯山脉、波光粼粼的莱蒙湖,以及整个洛桑的景色。这座钟塔之所以格外不同,还在于这里保留了世界上唯一的“守夜报时”习俗。
这个习俗,一直沿用至今。不过现在只有晚上10点开始到深夜2点这段时间才报时。
建于1175年的洛桑大教堂,当年是为了奉献给统治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家族鲁道夫国王,洛桑大教堂可说是洛桑市区内历史最悠久,同时最为显著的建筑,其高耸的哥德式尖塔耸入云霄,成为洛桑的显著标志,同时也被公认为瑞士最美的早期哥德式建筑。
教堂外观雕刻着许多繁复的人物,据说第个雕刻都诉说着一段圣经里的故事;至于教堂内部,则有着相当炫丽的彩绘玻璃,勃艮地最后一位国王鲁道夫三世(rudolf iii)即在此加冕。
洛桑大教堂是高高耸立在洛桑老城区中心的哥特式大教堂,它是洛桑城市形象的象征,它是瑞士规模最大的教堂,它被誉为“瑞士最美丽的教堂”,它就是洛桑圣母大教堂(cathedralnotre-dame)。
旧城区多沿山坡而建,而且道路多为鹅卵石所铺砌,建议你最好穿双舒适的鞋来此,以免走得脚痛扫兴。
直径达9米的彩绘玻璃窗相当漂亮。至今仍沿袭着守夜人报时的传统。有很多路都可通往山丘上的教堂,顺着上面带屋顶的台阶,拾级而上是个不错的选择。
由于地处制高点,几乎在全城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它的雄伟身姿。
教堂外观雕刻着许多繁复的人物,据说第个雕刻都诉说着一段圣经里的故事。
教堂内部非常的庄严肃穆,许多石柱上都留有13世纪的彩绘,直径达9米的彩绘玻璃相当漂亮,在阳光照耀下倒映在教堂的地上,形成另一种庄严之美。
第379章:人的信仰
宗教,作为一种信仰的寄托,曾经对世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而教堂,作为宗教日常祷告和进行宗教事务的地方,被打造得如此宏伟,实在是情理之中。
如今,这里依然能看出它昔日的辉煌。
当然,直到如今,它也还有不少人信仰之所在……
叶超觉得,人呢,有信仰,其实相对来说,是一件好事。
很多人总是把信仰和宗教挂钩起来,觉得要必须加入一个什么样的宗教组织,我们才算有了信仰。
其实叶超觉得完全是混淆概念。
事实上是,大部分人本身就有信仰,只是比较小众,没有系统命名法给它取名字罢了。
那么,有信仰好不好?
当然是好的啊!
比如小孩子没有具体的三观,他们由于经历少,见识少,就显得有些幼稚。只不过,这其实也不是幼稚,只是还没有成长……
所以,缺乏信仰,可以理解为缺乏对自我的认知、对世界的认识、对他人的理解,通俗来说就是不成熟。
这方面,和小孩子的“幼稚”有些类似哦。
缺乏信仰的表现很明显,就是容易意气用事、不考虑后果,渴望外界的认同感,缺乏归属感等等等问题。
吧,通俗地说,就像小孩子一样。
很多女孩子……她们指着她们的男朋友生气,说男人怎么可以这么不成熟的时候,不知道她们有没有想过,她的男朋友为什么表现如此?
到底要怎么定义成熟呢?
这是什么导致的呢?她们还有他们真的了解自己吗?
孔子云,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换个角度来理解,也就是说:三观估计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经验积累才会成型,在此之前都可能随着事情的发生而改变。
以前,叶超曾经见过一个老先生,以前是基督教家庭出身,后来因为痴迷科学到了20岁左右放弃基督教变为无神论,最后家庭遭遇重大变故。
然后呢,他在50岁时信了佛教。
他说,这才是对世界理解的方式,以前太年轻啊。
然而,这不是个例,不是,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从佛,改无神论者,再从无神者改基督,再转摩门教,这种人都有过的。
所以说稳定信仰是有前提的:就是这个信仰必须经得起时间的磨砺、经得起世俗的考验。
其实,20多岁的年轻人很少能有什么固定的信仰。
你说你信基督?你真的信吗?为什么?你不会好奇吗?
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同的教派?圣经里没写恐龙的,你不好奇吗?圣经里没说进化论,没说量子理论、没说飞机制造技术、没说互联网、就连电力都没讲?你不好奇吗?
只要你是好奇的,那么你的信仰就仍在发展中。
如果有东西说服不了你,那么你就需要寻找能说服自己的解释。
仰这东西,本来就是一个人不停寻找答案的过程。
叶超认为,目前世界上的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优势,当然也有缺陷。
如果对宗教信仰有兴趣,不推荐看原著,推荐去各地方的教会,去理解他们的三观和做事风格,时间久了,你就能了解这个教派的信仰可能是什么样的。
信仰从本质上可分成两类,一类是有神论信仰,另一类是无神论信仰。
信仰是人生存的根基。
信仰使人明了生命的真相和宇宙的奥秘。
信仰使人脱离空虚、世俗、卑贱、持守生命中的神圣,信仰使我们有面对苦难和死亡的力量。
信仰也是人生**产生的源泉。
那些坚持活下去的人是有信仰的,只是信仰不同而已。那些支配精神的信仰不仅是唯物的,更是唯心的。
如果一个人只有唯物的信仰,当一切物质**都已满足之后,人就会走向穷途末路,一个只有唯物信仰的人是可怕的。
如果他唯财是求,那么这个人最终就会变成葛郎台一样的守财奴;如果他唯性是求,那么这个最终不是死于艾滋病就会死于性病。人一定是先有唯物的信仰,然后才有唯心的信仰,如此才可以使人有永远生存下去的动力和体力。
叶超有时候很认同鲁迅的观点他觉得,历朝历代中国国民性格的最大缺点就是没有诚信,不讲信用,不仅普通百姓是这样,古往今来上层官僚更是这样。
国民没有诚信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人缺乏对于诚信的信仰。
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堕落伪善的,是油腔滑舌的,是口是心非的。
为什么诚信必然而且唯一是来自信仰?
原因是:信仰为人生解决了生存的意义即价值问题。
什么是价值?价值就是我所需要的。一个有信仰的就是有明确价值观的人,就会知道什么是他所需要的,什么是他不需要的。有信仰的人就是懂得取舍的人,而懂得取舍即懂得价值实现的原则,因此也就树立了为人处事的标准。
为人处世的标准简单地说就是能够明辨是非、懂得对错,绝不含糊。所以我们只要与一个人进行简单地交流,就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是有信仰的人,就是从他说话的清晰程度去判断。
没有信仰的人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但是常常前言不搭后语、甚至自相矛盾,自我否定。因为这种人没有是非观,与这种人打交道必须十分谨慎。
一个人的人品好坏也完全可以从有无信仰来进行判断,没有信仰的人无法与之打交道,原因是这种人一天一个想法让人琢磨不透。中国大多数人都是这样,从我生活经验来判断,中国东部的人比西部的人更一是一、二是二,即东部人比西部人性格更硬。
这一点反映的恰好是中国东部和西部的文化差异,中国东部人的文化比西部人更高一些,至少近代历史上东部比西部更发达一些,人民更富裕一些、受教育的程度更高一些。
因为中国目前的主流信仰处于空虚的状态,所以佛教开始兴盛,道教开始光大,儒教开始复兴,基督教卷土重来,据说有了7000万的信众。
这些宗教诚然是不同的:佛教的基本教义是教人无欲,因为无欲才不会有人生的一切烦恼,这个宗教适合于那些受到空前创伤以至于难以康复的人,在古代基本上是最下层的民众信仰的。
道教的宗旨实际上是追求逍遥快乐、长生不老,这个宗教适合于那些追求身体健康的人,在古代基本上是有钱有势、但无政治前途的人信仰的。
儒教的目的是教人追求道德,做一个合群并且在群体中追求统治地位的人,在古代基本上是读书人所信仰的。
而基督教是来自西方的,其基本的教义在《创世纪》篇中已经说明:那就是只要你信仰上帝,那么上帝就给予你一种支配地球上的任何生物的权力,因此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信仰,因为这个宗教把人看得高于一切、是万物的主宰。
人必须要先解决有无的问题,然后才能解决好坏的问题。
一个人只要有信仰、不管是那一种信仰,都比没有信仰的人活在世上更能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
找准自己生活的定位和准则,只有在解决了有无问题之后,即人必须要从无信仰状态转变为有信仰状态之后,才能进一步来解决信仰的好坏问题。
信仰有好坏之分吗?
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
第380章:从信仰到情怀
通过读马克思的著作,叶超认为,在马克思看来,信仰的好坏是泾渭分明的,一切有神论宗教都是邪恶的,只有无神论宗教是正义的。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当然,这是无产阶级导师的观点,叶超不认为他全对也不认为他全错。
不过呢,从这个标准来看,中国本土产生的道教和儒教恰好是符合马克思的标准的。
实际上,实情也是这样的:中国人大部分是不信鬼神、不信上帝、不信真主的。
那么中国人一点儿信仰都没有吗?
有的。
中国古代人真正信仰的东西是道教和儒教的统一体,这就是道德。
但是,相对而言,只是把道德作为信仰而言是不健全的,这个不健全带来的危害,长久积累下来是及其巨大的。
有人说,中国近代三百年的落后实际上就是因为中国信仰了两千年的道德,这个说得有些严重,但也有它的道理。
那么,道德的实质是什么呢?
有些人认为,这要分两个方面来理解:道是道路、德是组织,因此道德合在一起就是发展团`伙`主`义。建立团`伙、发展`团伙,这就是中国信仰了两千年的“宗教”,说白了中国人的信仰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在今天看来,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不是一个人格真正完善的人,甚至不能称为一个正直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道德不等于高尚,道德也不等于世界真理,有时候“道德”实际上就是拉帮结伙。
那些不懂得拉帮结伙的人实际上是没有“道德”的人、是不谙中国传统文化真蒂的人,是在中国混不走的人,是不合群的人。
但是只讲“道德危”害了中国两千年,所以以前,鲁迅才勇敢地站出来大声疾呼:孔孟所讲的仁义道德才是中国杀人不见血的刀。因为这个宗教扼杀了导致中国前进的一切异端、一切变化、一切不合群,因此也就扼杀了孔子自己所讲的“和而不同”。
孔子本身的理论也是自相矛盾和空洞的,因为他没有解决“和而不同”所需要的政治体制。
更明确地说,是没有解决一个群体的核心君即领导应该怎样产生和轮换的问题。试想一下,一个组织的核心怎样产生和进化都没有解决、这个组织会有前途吗?
叶超认为,鲁迅其他说得是很有道理的。
鲁迅不是全盘否认孔孟,他否认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思维方式,不是否认一两个人。
鲁迅是希望喝醒国人,不是只想着要打击传统文化,更不是想着要打倒孔孟,来出风头。
他无疑是个斗士。
其实,说实话。时代在发展,今人如果一直用古人的“圣人”观点来治世而不加变通那就是愚蠢的。
圣人,他不是神,他了解的只是他所处时代的那个世界,然而他不可以了解当今世界的形势。那么,再以他的思想不加变通来利用在如今的世道合适吗,肯定不合适啊。
现在看来,鲁迅的言论是有些激进,但那时就需要这种激进才能唤醒“沉睡的国人”。他认为孔子不过是《道德经》作者老子的学生而已,远没有想象中的伟大。
孔子的学说放在今天,其实已经上不了台面的,更何况他的一代又一代徒子徒孙呢?
叶超认为,他的学说,目前来说,只适合当成一种经典来研究。
真正的信仰决不是来源于有字书本,而必然是来源于对无字天书宇宙本源的探索。对于一个勇于探索真理的人而言,书本上的一切都是虚虚实实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实践出真知,信仰在于真理,真理在于对世界的最新认识。信仰来源于我们对这个唯一世界的领悟,信仰的好坏源于我们对世界真理领悟的多少。
也有人说,信仰有层次之分,从最低层信仰到最高层信仰依次如下:
“丛林法则“的信仰。
这是思维仍处在动物层面上的一种信仰,很原始但也很有市场啊“胜者王侯败者寇“、“无毒不丈夫“、“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等等就是这种信仰的代表。
“有钱便是爷,有奶便是娘“的信仰。
这可以说是浑人、俗人的信仰,目光聚焦的永远是眼前和当下的利益,只要诱惑足够大,政`府`官`员可以贪污渎职,警`察`可以庇护罪`犯,知识分子可以颠倒是非,`处`女可以“赴汤蹈火“,恩爱夫妻可以反目,手足可以相残。
这可就相当之堕落了,比之第一条信仰还要自私得多。
“贫贱不移,富贵不淫“信仰。
这种信仰者看重的是人格和尊严,注重名声“不吃嗟来之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己所不欲,不施于人“等都是其代表。
“忠孝“信仰。
中国儒家的全套说教都属于这个信仰范畴。
为家、为民、为国、为教的信仰。
呃,这个嘛……可以说这是典型凡人的信仰……
天人合一信仰。
这是以道家为主的信仰,包括“独善其身“、“无为“、“不欲“等等,这个信仰在中国有很悠久的历史……
神佛信仰。
这方面,主要是以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为主的信仰。
生命禅院式的信仰。
主旨是“走上帝的道。“这是基于耶稣、释迦牟尼、穆罕默德、老子的智慧和科学成果及人类贤哲仙圣的思想精华而建立起来的万条江河归大海的信仰,被不少人认为是信仰的最高层次,是人类智慧的极限。
信仰是反物质,是灵魂的导航仪,有什么样的信仰,就会有什么样的生命结局。
只要是人,都会有信仰,没有了信仰,“刍狗“动物而已。
不过,有信仰,其实也是刍狗而已,没见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但是有信仰的刍狗,毕竟比没信仰的刍狗要好得多。
有信仰的人,他的行为举止都有一个主心骨……
人活着需要信仰,什么信仰都好过没有,当然,需具备宗教情怀的虔诚信仰是一般人的选择。
大部分人,有一些宗教情怀,其实也是好的。
人有没有宗教情怀完全不一样,有一点宗教情怀,人就活得踏实、笃实、诚实、老实、祥和、宁静、丰足、坦然、超然。
人若没有一点宗教情怀,就活得着急、浮躁、焦虑、担忧、恐惧,处处怀疑防范,时时提防警惕,心不宁静,如坐针毡,或者自满高傲,虚张声势,又觉得怀才不遇,觉得世道不平,总之无法获得心底的宁静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