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国崛起1857TXT下载大国崛起1857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国崛起1857全文阅读

作者:狂人阿Q     大国崛起1857txt下载     大国崛起1857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八百三十一节 日本人的小算盘

    工部出身的门下省官员陈高亭脸上挂不住了,他是陈启沅一个远房亲戚。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陛下,只有日本最好的缫丝女工能拿到这个钱,他们称之为百元女工。”

    朱敬伦哼道:“我国最好的缫丝工能拿到这些钱吗?”

    陈高亭低头:“我国的工资比较平均。”

    之后朱敬伦参观了缫丝工厂的食堂,看得出来他们刻意加餐了,每个工人分到一个豆包加一个寿司,但就食物本身来说,就真的比不上中国工人了,因为中国工人往往每天都能吃到肉蛋,稻田养鸭的推广,让中国南方地区鸭蛋泛滥,极其廉价。

    朱敬伦也要吃他们的食堂,让工场主极为恐慌,他可没给中国皇帝准备食物。

    现在的加餐也不是给人看的,而是为了庆祝,能得到大人物的青睐,中国皇帝这样的权贵来参观,对他们工厂是巨大的广告,以后卖给国际市场的丝价变不了,但给国内的甚至都能提一提价格。

    让中国皇帝吃女工一样的食物,这不但是失礼,关键是,如果中国皇帝的肚子金贵,吃的拉肚子的话,这可是巨大的外交纠纷啊,他一个小小的缫丝厂可承担不起。

    他用恳求的目光看着依仁亲王,亲王面色沉重,喝斥他还不去准备。

    朱敬伦连吃了三个豆包两个寿司才吃饱,但看到每个女工只有一个豆包一个寿司,知道这些女工恐怕常年吃不饱。

    日本用三分之一的土地种上了桑树,人口这些年激增了几百万,耕地降低了三分之一,傻子都知道他们的粮食不够吃,但日本前些年还在出口大米,被视为明治维新对农业的促进作用,简直是扯淡,只能说高效的现代政府提高了对农村搜刮的能力。

    这几年工业发展了,就开始从朝鲜进口大米,导致朝鲜的饥荒不断,造成一种工业国向农业国输出饥饿的经济学现象。

    朱敬伦觉得,这里面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可挖。

    于是故意问道:“日本的生丝质量不错,不知道有没有向我国出口啊?”

    依仁回答:“主要出口美国。”

    陈高亭在旁边不断的给朱敬伦使眼色,他很清楚,日本生丝没有出口中国,是因为中国的高税率,如果降低税率,日本低廉的生丝会冲垮两广地区的生丝生产的。

    桑葚鱼塘的农业结合,在生物学上确实很棒,但在经济意义上,没有那么大。跟普通桑田相比要优越,但还比不上大规模种植。

    依仁敏锐的抓住了机会,他还是日本桑蚕协会的会长,如果能向中国出口,那市场不会比美国小。

    感叹一声:“贵国的关税”

    他没有说下去,很显然意思表达出来了。

    朱敬伦点了点头:“我觉得,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合作合作。”

    珠三角地区的桑蚕这几年其实已经步入衰退,一方面是日本竞争引起的,另一方面也是自己的经济结构调整,很多农民开始放弃种桑养蚕,将土地开始种植甘蔗榨糖,老百姓富裕之后,开始食用更多的糖类食品,蔗糖比桑蚕经济效益更好。

    日本用三分之一土地种植桑树满足美国市场,可不可以让他们用百分之百的土地种植桑树来满足中国市场呢,以日本桑树的生长周期,两广地区的土地退出桑蚕一亩,他们就要开发两亩,如果两广的桑蚕退出一半,日本全国都得种上桑树。

    那么日本的粮食怎么办,只能进口,朝鲜是不可能满足日本的粮食缺口的,但中国可以啊。尽管中国粮食也在进口,其实是自给自足的。进口粮食不过满足两三千万人口所需,而每年用来饲养牲口的粮食,则满足五千万人所需。

    挤一挤填补日本粮食缺口绰绰有余。

    只要日本依赖中国粮食,他们还逃得出中国手心吗?

    依仁也很高兴,马上躬身:“如果敝国商品能得到贵国的青睐,将不胜感激和荣幸。”

    谈商业自然有户部的人谈,朱敬伦只是提出一个引子而已,但他开口了,无论如何,都会有一些进展的,这一点依仁非常确信,这将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利益,他看了工场主一眼,赞许的点点头,让工场主受宠若惊。

    日本人大概是误会了什么。

    之后几天的走访中,朱敬伦发现日本安排那个叫阿信的女工随行,但凡有端茶倒水的工作,都会让阿信在朱敬伦面前露脸。

    显然他们误会朱敬伦看上这个瘦小的日本女孩了,尽管在日本人眼里,阿信长得白白净净,优渥的工资让她的生活水平显然更好一些,也许中国皇帝就喜欢这种瘦小的丫头呢,不是有句古话叫楚王好细腰吗。

    朱敬伦真是有口难言,这么个小丫头,推到也就推倒了,日本人巴不得呢。能牺牲一个女工,换来日本生丝向中国出口的一点优惠,那简直是太划算了。

    但朱敬伦很清楚,自己今天推倒了这个女工,明天这个女工会死的很惨,高媛和张柔都不是省油的灯,宫斗的血腥是他不想深究的。

    但他还是有意加重了日本人的错觉,让手下帮忙留下了这个女工。

    日本人或许有小心思,讨好中国皇帝是一方面,如果阿信能得到中国皇帝的青睐,留在身边对日本来说,无异于多了一个消息渠道,可以方便的了解中国皇帝的真实意图,以及对日本的态度。

    而朱敬伦也需要这么一个向日本传递消息的方式。

    他不是要睡阿信,这些年来也没在女人上投入太多精力,对这么一个瘦小丫头真提不起精神。

    “阿信啊,中国菜吃的惯吗?”

    跟中国皇帝接触之后,阿信十分惊讶中国皇帝竟然懂得说日语,随即就释然了,皇族,那都是神一样的物种,会说什么都不奇怪啊。天皇可是太阳神的后代,最近看报纸,不是宣传中国皇帝是天子,中国苍天的儿子吗,也是神啊。

    “吃的惯!”

    阿信习惯性的低头回答。

    “真吃的惯?”

    朱敬伦随性带来了各种服务人员,御厨也是必带的,各大菜系轮番准备不说,连食材都是直接从中国进口,担心日本的食物不安全。

    “就是有些油!”

    阿信说完,连忙道歉。

    “不过很好吃,真的很厉害,一点都不腻。”

    日本女工的胃里没有多少油水,常年吃素让中国菜显得很油腻。

    朱敬伦笑了笑跟她拉了拉家常,今天朱敬伦休息一天,高媛被日本女亲王邀请去茶社喝茶了,还会进行一些手工艺品方面的参观,他就在日本人准备的高档住所中跟阿信闲聊。

    这是一个旗本家的家宅,位于福冈县,算是当地有名的豪宅了,主人给撵了出去,给中国访问团留了出来。

    通过阿信,朱敬伦了解到了很多纸面上看不到的情况,日本人卖儿卖女的情况很普遍,农民对地主和资本家的怒火很大,三井银行竟然能将银行布局到农村,真的让人感叹,同时也意味着日本农民需要借债才能完税,负担比中国农民重的多。

    阿信家就是这样一户农家,尽管有阿信的工资补贴,但生活依然很困苦。一年五十两的收入,足够中国一个五口之家过上相当不错的生活了,但日本人却要挨饿。因为日本的食物比中国贵了太多,他们进口粮食的关税很高。这显然不是为了保护本国农业,大概是为了关税收入,以及防止资本外流。

    日本是吃大米的,全世界生产稻米的国家,除了印度之外,基本上都在中国的影响之下,最大的稻米产地,越南的红河和湄公河三角洲,还有暹罗的湄南河地区,不但两国直接受中国影响,在当地经营大米生意的,最大的就是中国商人群体。

    另外南洋地区的大明种植区,菲律宾的稻米产区,也在打开市场之后,越来越被中国商人控制,如果能向日本出口粮食,中国商人是能够控制这个国家的食物来源的。至于日本政府会不会担心粮食安全问题,这是一定的,但只要他们咬朱敬伦抛出的生丝出口这个金钩,他们就必须接受开放粮食市场。

    一旦廉价的东南亚大米进口,很快日本本国的粮食生产就会被摧毁,加上生丝出口的强大拉力,日本很快就会将土地集中到生丝生产上。甚至日本工业部门还会助推这种转变,出口换汇始终是他们最大的目的,这个动力高过让本国农民吃饱饭。

    “阿信,愿不愿意跟我回中国啊?”

    跟阿信聊的越来越多,一个十八岁的小丫头,在工厂里关了好几年,能有什么见识,很快就将知道的东西,都说给了朱敬伦。

    朱敬伦担心之后日本政府会找她麻烦,她暴露的日本实情,有可能被日本接待方认为丢了面子。所以朱敬伦想带她回国,至于回去后如何安排她,那太容易了。随便打发去那家官员家做女工,都要比在日本过的好。送到工厂做技术工人,也能当上师傅级别的女工了。

    但阿信很犹豫:“我,我要请示”

    朱敬伦接口道:“请示父母吗?”

    阿信连忙点头,额头渗出汗水,显然她险些说漏嘴了,是官府的大人让她有求必应,中国皇帝要做什么,她都不能拒绝,包括陪寝,甚至紧急找来了专家培训过她相关技术,很少羞臊了一番。但从没交代过,她是不是能给中国皇帝去中国。

    不过官员们强调过,让她不要将跟日本政府的关系说出去,否则让她切腹。

    刚才险些说出去,让阿信觉得她在鬼门关口走了一圈。

    日本官员巴不得呢,阿信能进入中国皇宫,这是巨大的外交影响啊。

    朱敬伦在谋算日本的时候,日本人的小算盘多着呢。

    高媛跟几个日本贵妇到处参观,可是不是平白无故,回来后告诉朱敬伦,日本有意跟中国联姻。

    有日本贵妇透露,天皇有两个小女儿,跟中国皇太孙年纪相仿。

    朱敬伦犹豫了一下,跟日本皇室联姻,这可不是什么好买卖啊,日本皇室的基因让人很担心,常年的近亲结婚,让日本皇室的遗传基因,恐怕连平民都比不上。

    但又非常有政治利益,一旦跟日本皇室联姻,那么短期内就能让日本配合中国的外交行动,日本大概也想通过跟中国联姻,抬高他们在东亚的地位,化解他们在东亚几乎是让东亚国家封堵的不利状态。

    当然,日本人其实想的更多,日本人认为,一旦能跟中国联姻,日本就能跟中国共同主宰东亚地区政治,这一点朱敬伦是小看了日本的野心。

    所以他让高媛在去跟日本贵妇们接触接触,不妨表达一下中国的诚意。

    但日本人回馈的热情确实吓到了朱敬伦,他们不是要嫁一个女儿,而是打算将明治天皇最小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中国皇太孙,其中有年纪十四的富美宫允子内亲王,十二岁的满宫辉仁亲王,以及只有九岁的泰宫聪子内亲王。

    中日两国都没有废除纳妾制度,明治就有好几个老婆,但一次性嫁三个女儿,还是让朱敬伦感受到了日本人内心深处的某种野望,这已经不是小算盘,而是大野心了。

第八百三十二节 德法战争爆发了

    日本的野心有多大,他们显然是想保证中国皇室直系后代身上,都带上日本血统。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将三个年纪不一的的日本公主同时嫁给一个中国皇孙,大大提高了这些公主受孕的机会,几年之后就能诞下皇子,将来继承中国皇位,中国皇帝岂不是带有一半日本血统。

    朱敬伦突然发现,日本邀请中国皇室来日本访问,这些都是早就计划好的。

    这让朱敬伦面对了一个难题,接受的话,日本影响力将渗透进入中国,因为中国可没有一个女人能嫁给日本皇室,不是朱敬伦没有孙女,实际上他有两个皇孙,三个皇孙女呢,问题是日本天皇皇太子是一个傻子,所以朱敬伦不考虑。

    但如果不答应的话,在这个最需要稳住日本的时刻,如何取得日本的信任。日本尽管也想打这场战争,否则也不会积极回应,根据洋务司目前发来的情况,日本对联合中国对抗俄国很有诚意。

    可毕竟中国更需要日本一些,因为中国政府是收复旧版图,日本不过是争夺殖民地。日本的外交余量比中国要大,中国必须跟俄国开战,而日本则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现在俄国就在拉拢日本,希望日本跟俄国联合对抗中国,承诺的肯定是朝鲜。日本什么都不用做,就有可能得到朝鲜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跟中国一起出兵呢。

    所以以目前的局势来看,朱敬伦没有拒绝的余地,可又觉得被日本人坑了。

    那么就只能在其他方面做手脚了,比如推迟婚姻,先定下婚约拉住日本。至于娶一个还是三个,这一点都不重要。中国皇太孙就是娶十个妃子,也没人会说什么,当然该交的小妾税是一定要交的。

    让高媛以皇太孙年纪太小为由,将婚约推迟到八年后,等皇太孙十八岁成人的时候。

    日本贵妇则表示说,用不着成年啊,日本内亲王可以先去中国皇宫适应,内亲王年纪稍大,也可以在生活上照顾中国皇太孙。至于成婚可以先放放,等俩人都大一些在办。

    日本人看来是算准了时机。

    多次交流之后,达成了一致意见,日本最大的富美宫允子内亲王在中日达成协议之后,富美宫允子内亲王以学习中国宫廷礼仪的名义先进入中国皇宫,其他两个稍小的日本公主,则在中国皇太孙成年后迎娶。

    果然这边高媛装作高兴的接受了这份婚约,拜托日本贵妇代表中国皇室去向日本皇室提亲,那边日本外务省马上就做出一些让步,跟中国就主要条款达成了协议。

    两国共同承诺,两国中的任何一国,一旦跟俄国发生战争,另一国将予以全力支援。

    中国在战争中还将给予日本经济和武器装备上的援助,主要是提供优惠贷款,让日本可以购买中国武器,对一个钢铁资源无法自给自足的国家,向外采购军火是避免不了的。

    日本则承诺,日本对俄作战的兵力,为全部海军以及最少三十万陆军。

    再多就超过日本动员的极限了。

    而两国战后对战利品的分割上,日本十分明智的将自己的要求只局限在朝鲜半岛。

    接收所有俄国在朝特权,包括俄国在朝鲜修建的铁路和经济、政治上的特权,比如俄国帮助朝鲜训练队的权力都转让给日本。

    不到一个月时间,中日协定签署,而且马上公之于众。让日本想反悔都不行,也打消俄国拉拢日本的图谋,省的日本二三其德。

    此时德国人已经做好了军事准备,他们向中国洋务司发出了秘密照会,要求中国重申在德法战争中的态度,中国洋务司表示将无条件支持德国,一旦俄国对德国有任何军事行动,中国将予以牵制,俄国进攻德国的话,中国将发动对俄国的战争。

    接着德国跟中国商议之后,公开了两国的秘密协定。

    不出意料,英国表达了遗憾,向中国政府表示,这份协议对英国利益有所妨害,希望中国政府能解释其中的某些条款。

    中国政府马上开始跟英国接触,表达善意,解释只针对俄国,不针对英国。此时拉拢英国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只有拉住英国,才有可能在战争中让英国帮忙牵制美国。中国始终担心美国会在战争中有所行动,借机再次对加州发动军事行动,到时候中国两线作战,一线还要远渡重洋,实在是超过了投放能力。

    中国政府的解释,英国不太能接受,他们强烈要求中国政府明确表态,保证中英太平洋协定的效力在中德同盟之上,借此保证中英两国更紧密的关系。

    这个保证不能给,此时不适合刺激德国人,所以中国政府一边拖着英国,一边催促德国尽快展开军事行动。

    德国表示军事行动都在计划之中,但是他们表示可以先进行外交行动,比如向法国发出通牒。

    他们要求法国马上撤走在摩洛哥的军事顾问,向各国保证尊重摩洛哥的独立和自由,并保证永久性放弃在摩洛哥取得任何特权的权力。

    这简直就是准备让法国拒绝的一份通牒,果然法国强硬的拒绝了,其实法国也做好了军事准备,就等着德国宣战呢,他们要让德国负担挑起战争的责任,同时借此动员本国的民族情绪。

    同时一场德国挑起的战争,也会让俄国盟友没有任何推脱责任的理由,必须已义无反顾的加入战争,否则俄国信用必定破产。

    1904年8月,在准备了三个月后,德国以法国拒绝通牒为由,宣布进行战争动员,法国同时宣布进行动员,三天后两国互相宣战。

    普法战争爆发三十年后,欧洲再次爆发了大国间的战争。

    英国在三个月间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德法之间进行协调,可是他们的调停没有收到任何效果,反而让德国人误以为英国对法国的支持是虚假的,助长了德国发动战争的信心。

    德国队宣战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进入法国境内,反而是转向北,在众人意料之外,侵入了比利时,前一天他们向比利时提出了借道的要求,比利时拒绝了。

    英国向德国发出了强烈抗议,要求德国保证比利时的安全,中国则向英国提出了建议,建议英国保持中立,并且向英国保证,一旦战争结束之后,会与英国一起要求德国撤出比利时。

    中国的建议让英国人考虑了三天,三天之后他们放弃了立刻加入战争的打算,因为法俄同盟经受住了考验,俄国在第二天以法俄同盟义务为由对德宣战。

    在德国的要求下,中国第三天向俄国宣战,日本第四天向俄国选择。

    一场规模巨大的同盟战争,让英国更加顾虑。中国则继续游说英国保持中立,认为英国的中立有助于将来结束战争,为了战后欧洲的平衡,英国必须站在一个有利的战略位置上,一旦英国卷入战争,势必成为战争的一方,很难起到平衡和调停作用。

    英国接受了中国的建议,同时跟中国签订了保证比利时独立的协议,一旦战争结束,德国必须恢复比利时的独立,否则中国和英国有责任联合向德国施压。

    让英国保持中立的原因还有德国进军的速度,他们三天内就攻陷了比利时首都,一周内占领比利时全境,第二周就攻入了法国。

    施里芬亲自主持的施里芬计划,将德国七成兵力投入到了北线作战,在南线只留下了一成兵力阻挡法军正面进攻,在东线留下了一成兵力阻挡俄国进攻,一成兵力留作预备队,其余七成兵力都用于向法国北部迂回,结果第一周就打垮了法国匆忙调到比利时边境的队,第二周、第三周连续追击法国溃军,俘虏了十余万法国俘虏。

    第四周德军兵临巴黎城下。

    德军的快速胜利,让在布尔战争中对自己陆军实力极不放心的英国不敢贸然加入陆战,但他们的海军已经开始撤回本土,英国海军在全世界范围内收缩,一个巨大的地缘权力真空出现了。

    此时俄国还没有完成动员呢,他们已经组建了两百万队,但部署在前线的兵力还不足三十万。

    而且俄国开始面对两线作战,此时他们是将兵力投入东方,还是留在西方,这是俄国最难的一个选择。

    不给俄国留下选择的余地,中国和日本队已经在宣战第二周,同时向俄军发起了攻击,日军因为跟中国的盟约关系,现在可以利用德国的釜山港口,在釜山大规模登陆,然后向朝鲜内陆挺进,日本打算先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然后向海参崴一带的俄军进攻。

    中国队则兵分三路,一路兵出张家口,向张家口俄军发动攻击。一路兵出山海关,进攻葫芦岛俄军基地。一路进入吉林,在东北发动攻击。

    还有一路在哈密方向,暂时保持守势。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13467/ 第一时间欣赏大国崛起1857最新章节! 作者:狂人阿Q所写的《大国崛起1857》为转载作品,大国崛起1857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国崛起1857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国崛起1857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国崛起1857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国崛起1857介绍:
满清说他是欺天的反贼,洋人说他是恐怖的暴君。但他的人民爱戴他。 那一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那一年太平天国陷入低潮,那一年江南富商地主涌入上海的十里洋场。 那一年,朱敬伦来到这个世界。 他从洋人手里收复国土,他带领百姓赶走总督,部下给他黄袍加身,要他敬天法祖,君权神授;他脱下龙袍,说要敬民爱人,他要民授。 那一年,是1857年!大国崛起1857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国崛起1857,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国崛起1857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