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零失误(五更)
红色的赛车在赛道上飞驰,油门与刹车让引擎的声音变得愈加张弛有力,而换挡拨片则使得那“嗡嗡”声愈加的充满了节奏感。
直道进入弯道、弯道进入直道、连续的弯道,无论是哪一种,张冠都表现的游刃有余,那辆红色的赛车,也不断的刷新出新的最高圈速。
一圈,一圈,又一圈,记者们焦急的等待着,然而他们所等待的事故并没有出现,赛道上的张冠稳如泰山。
“看起来我们没有必要出动了!”安全车驾驶员伸了个懒腰,对他的同伴说道。
“是啊,张冠开的还真不错!完全不像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菜鸟!呵呵,我觉得他比你开的都好!”副驾驶开玩笑的说道。
“比我好?怎么可能,我怎么可能输给一个菜鸟!”驾驶员开口说。
“那可不一定哦!我觉得换做你我上去,都不可能开的这么好!”
……
“张冠跑的还真不错啊!”一名来自欧洲的记者一边说着,一边按下了相机的快门,捕捉到了红色赛车飞驰而过的影子。
“可不是么!我觉得不比其他车手差,你看看刚才那个过弯,把握的恰到好处。”另一名同样来自欧洲的记者应答道。
“不愧是张冠啊!总能够给我们带来惊喜。有运动天赋也就罢了,开赛车都这么强!”又有人开口说。
“我之前就说了么,f1不会胡乱给人发超级驾照的,既然张冠能拿到那张超级驾照,就肯定有驾驶一级方程式的实力!”
这位欧洲记者提起超级驾照的事情,顿时让身边的一名澳大利亚记者表情一阵尴尬。
这名记者就是昨天围堵张冠时说“有权表达个人看法”的那个人,他今天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看张冠笑话,一旦张冠出了事故,他就可以大肆的报道,他甚至准备等张冠出了事故后,在上去采访张冠,顺便打打张冠的脸,但没想到的是张冠自从上了赛道之后,几乎是零失误,表现堪称完美。
而周围欧洲记者的议论声更让他觉得十分的害臊,张冠的成功毫无疑问就代表着他的“无知”,此时张冠在赛车场上的表现,真的让他觉得自己在“展现无知”。
“怎么会这样?张冠真的能开一级方程式的赛车,而且还开的这么好!万一后天的正赛,他要是真的夺冠的话,那么我们可又成笑柄了!”澳大利亚记者想起了两年前澳网被张冠打脸的情形,一个比一个觉得郁闷。
……
奥米睁大了眼睛瞪着赛道。
“怎么回事?都已经十圈了,他还在跑!他怎么还没有出事故?他不是花钱买来的超级驾照么?怎么真的会开一级方程式?之前媒体不是说他上路一定撞车么?冲出赛道?装上护栏?现在连个打滑都没有!你倒是打次滑也能安慰安慰我啊!不是说张冠是‘马路杀手’的么?怎么开的这么顺畅!”
奥米紧紧的攥住自己的双拳,心中的那种对张冠的憎恨渐渐的转变为高度数的陈年老醋,心口仿佛是被按上了一个瓶塞。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但也先得有吃葡萄的资格才行,而如今的奥米,显然连吃吃酸葡萄的资格都没有。
……
红牛车队指挥站。
“都已经十二圈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十二圈里,张冠好像没有一次失误吧!”纽维盯着赛道,开口说道。
“严格的说的确没有,虽然有两次转弯稍微走大了一点点,但是对速度影响微乎其微。”他的助手开口说。
“十二圈没有失误,估计以后也不太可能会有了,这是顶级车手才会有的专注力。看起来张冠买下本田车队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他真的要开f1赛车!”纽维苦涩的笑了笑,低声说道:“而且开的还挺棒!”
……
另一边的迈凯伦车队,赛道上传来的引擎轰鸣声让车队领带惠特马什有些坐立不安。
中国力量车队和迈凯伦车队一样,使用的也是梅赛德斯奔驰的引擎,而迈凯伦车队是厂商车队,惠特马什更是参与了这台引擎的研发,所以惠特马什可以从声音判断出引擎的工作状态。
“从引擎声音判断,张冠几乎将这台引擎的功率发挥到了完美,这可是老车手才会具备的技能,新车手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张冠真的是一个刚刚接触赛车的菜鸟么?一个菜鸟怎么能将引擎发挥到这种程度?”惠特马什满脑子的不解。
此时,惠特马什的耳机中响起了汉密尔顿的声音:“我听说那支新车队刚刚把最快圈速提升到了1分28秒50以内?他们用的是软胎么?”
“不,他们用的是中性胎!”惠特马什开口答道。
“中性胎?那岂不是说明他们用软胎跑的话,有可能跑到1分27秒以内?”汉密尔顿的声音有些不满,他开口说道:“他们只是一直新车队,但是从成绩看,这支新车队已经超越了他们的前身本田车队了,双层扩散器的效果很好,我们得加快研发步伐了。”
“你就放心吧,我们的研发绝对是最快的。”惠特马什对着耳机说。
“不知道怎么了,看到新车队的成绩,我觉得有些不安。”汉密尔顿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张冠一个新人都能跑这出这种成绩,这说明新车队的赛车很棒,或许这支新车队,会成为我们接下来最主要的对手……”
……
法拉利的指挥中心。
车队总工程师戴尔看着张冠最新创造出来的圈速,开口说道:“这个成绩对于一支新车队来说,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考虑到他用的是中性胎而不是软胎,这会损失一些速度,如果换做软胎的话,成绩应该还能提1秒钟。”
“但别忘了车上的是张冠!如果是巴里切罗的话,跑出这个成绩我不会觉得意外,但张冠是个从来没有参加过赛车比赛的菜鸟,他能够做到这一点,真的像是天方夜谭一般。”旁边的舒马赫盯着屏幕,渐渐的皱起了眉头。
“不过我怎么觉得,张冠驾车的这种节奏感这么熟悉?”(未完待续。)
今天还有第六章,过关在努力,求下月票!
先跟各位报告一下,今天还有第六章!
我还是那个习惯,不爆发不好意思开单章求月票。
好像连着两个月都没有发单章求票了,今天九月第一天,发个单章求下月票吧。
今天的第一章是定时发布的,其实昨天晚上家里出了点意外,我在医院里待了一通宵,也是一整夜没睡,上午十一点回来,马上把第二章放上来的。算起来从昨晚到今天还一个字没写呢,存稿没了,第六章得现写。
虽然现在很疲困,不过好在最终家人都安康,幸事!
接下来我还得攒稿,九月中旬的时候要配合网站的宣传推广,会有一次大爆发,史无前例的大爆发,或者说我写网文这么久了,从来没有爆过这么多,这里先跟各位预告一下。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未完待续。)
第237章 排位赛(六更)
周五上午的练习赛一共90分钟,但没有赛车会选择跑完整场,一般车手会根据实际情况,将圈数控制在20圈左右。之所以如此,也是有多个原因。
首先轮胎消耗就是个问题,一级方程式赛车的轮胎磨损非常厉害,根据不同轮胎种类,一套轮胎也就是能撑十到二十圈,规则要求一站比赛中一辆车只有八套干地轮胎可以使用,要在练习中把轮胎都磨光了,正赛可就没得用了。
其次车手还得保护引擎,规则规定一辆车一个赛季只有八台引擎可是用,所以引擎这东西是用一台少一台,本赛季十七站的比赛,现在才刚刚是第一站的练习赛,汽车引擎可不能磨损的太厉害。
最后车手还要保持体力,为后天的正赛做准备。赛车运动其实也是一项很消耗体力的运动,特别是一级方程式赛车。一级方程式赛车是没有电子助力系统的,所以很多操作全靠车手的力量来完成,同时赛车在转弯的时候车手还要承受数倍的重力加速度。正常情况下一场比赛下来,每位车手都会脱水好几斤,这和剧烈运动脱水是一样的道理。
基于以上原因,张冠被叫回了维修间,罗斯-布朗根据赛车上传感器返回的数据,对赛车进行了一次调整,然后又让张冠上去跑了三四圈,接着又是回到维修间,开始对赛车进行调整。
将赛车调整到最佳状态,是每个车队在练习赛中的最主要任务,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考虑到每一个赛道的特点不同,有的赛道速度快,有的赛道弯道多,每一站比赛,赛车都会进行一次全新的调校。
上午90分钟的练习赛很快就结束了,当张冠走下了赛场,和巴里切罗一同向着休息区走去。
“嗨,张冠!我是维特尔!”红牛车队的维特尔走了过来。
“你好,张冠,我是罗斯伯格。”威廉姆斯车队的罗斯博格也向张冠打招呼。
这就是变化,或者说是一种认可。在此之前那,车手们或许不把张冠当成是自己的同行,甚至他们当中也有人认为,张冠的超级驾照是花钱买来的,但是今天的这场练习赛显然转变了车手们的看法,张冠的实力获得了大家的认可,获得了同行们的承认。
……
周五上午的练习赛,威廉姆斯车队表现的比较耀眼,威廉姆斯车队的两位车手罗斯伯格和中岛一贵包揽了练习赛的前两名。而中国力量车队的成绩则是中游偏上。大车队中法拉利依旧名列前茅,而迈凯伦的表现却差强人意。
到了周五下午,威廉姆斯车队依旧抢眼,罗斯伯格再次拿到了第一,红牛车队和丰田车队的状态有所回升,而迈凯伦依旧低迷。
到了周六上午,车队们开始换上了超软胎进行练习,这使得车手们的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周六上午的练习赛中已经有车手跑进了1分26秒以内了。
而张冠在这三次练习赛中,表现的可以算是不温不火,他没有去冲击前几名的圈速,但是也没有落后,差不多都是在中游偏上的位置。
张冠觉得自己一个新车手,第一站比赛应该要低调一些,而且毕竟练习赛,没有必要去争第一,但实际上,他的表现已经让所有人觉得震惊。
一个刚刚进入一级方程式的车手,首场比赛中成绩垫底才是正常的。比如同为今年f1新人的瑞士车手布艾米,周五练习赛的成绩是倒数第一,这才是一个新人应该有的名次。
不过经过短暂的吃惊后,人们还是将注意力都放到了法拉利和迈凯伦这种大牌车队身上。追大牌是体育运动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比如足球中的皇马、篮球中的湖人,即便他们的成绩比较一般,依旧可以获得大量媒体的关注。
……
3月28日下午,阿尔伯特公园赛道迎来了大量的观众,f1澳大利亚大奖赛的排位赛即将开始。
赛车不可能像田径短跑一样,所有人排成一排一起起跑,别的不说,单从赛道宽度上面就是不允许的。而且赛车运动超车不易,排在前的起跑的人毫无疑问是更有优势,那么谁在前谁在后,就需要一个排位赛来比一比。
排位赛比的是最快圈速,这些年一级方程排位赛的规则不断的变化,之前的排位赛是每个车手轮着上来跑圈,谁的成绩好谁就在前面发车,后来国际汽车联合会觉得这种跑法太无聊了,一个车子自己绕圈没有意思,所以就进行了改革。
现在的排位赛是分成三节进行,实行淘汰制。维修区开启后所有的赛车都可以出来跑圈,规定时间内跑多少圈都行,排位赛结束后按照车手的最快成绩排名。也就是说如果你速度够快,跑一个计时圈就能拿到第一,但如果速度不够,跑十圈也有可能是倒数第一。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在以往的比赛中,像是法拉利这种车队,他们有最快的赛车和最快的赛车手,所以经常只会跑一个计时圈就收工,因为他们的速度够快,跑一次就可以拿到第一名。但是一些小车队,他们会不停的在赛道上跑啊跑,希望运气好一些超常发挥获得一个更好的发车位置。
一个节排位赛的时间是20分钟,最终成绩排在前16的可以晋级到第二节排位赛。今年只有20辆赛车参赛,所以实际上第一节排位赛实际上只是会淘汰四个人。
“我觉得以我们赛车的水平,可以用中性胎来跑第一节排位赛,这样我们可以省一套软胎。”罗斯-布朗的声音从耳机中响起。
“你是指挥,我们听你的。”张冠开口说道。
维修师给赛车换上了中性胎,但是却没有拿到车胎上的保温罩。因为赛车轮胎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才会有最好的抓地力,保温罩可以让赛车轮胎不至于冷却下来。
“维修通道开启了,听我指令准备出去,我们需要找好一点的时机,免得被其他赛车阻挡。”罗斯-布朗开口说道。
十几二十台赛车同时在赛道上跑,人人都想要跑出最快圈速,然而赛车有快有慢,经常有快车被慢车阻挡的情况。就比如前面的车跑完了准备回维修区,速度肯定会放慢一些,避免磨损轮胎,而若是后面恰巧有一辆正在冲刺最快圈速的赛车,成绩必然会遭到影响。
因此出车的时机,对于排位赛来说至关重要。出车的时机好,前面没有慢车,可以比较顺利的跑完一圈;出车时机不好,前面有一辆甚至几辆慢车,成绩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
终于,罗斯-布朗看准了一个时机,他向着对讲机说道:“就是现在,马上出去!”
维修师迅速将赛车推出来,撤掉轮胎保温罩。张冠一踩油门,驶上了维修通道的大路,而与此同时,摄影机镜头也对准了张冠。
“是中性胎!张冠竟然使用中性胎出赛!我还以为他会使用超软胎呢!”
“他为什么会使用中性胎?难道他就那么自信,觉得用中性胎就能进入到第二轮么?”
“中性胎可要比超软胎慢了不少的。一支新车队,在第一节排位赛中不选择超软胎去拼一把,而是选择了中性胎!中国人的想法也是够独特的!”
远处,奥米望着这一幕,嘴角微微上翘。
“你以为你是谁,法拉利还是迈凯伦?凭着中性胎就想要进入到第二轮?狂妄!”
ps:六更完成,九月第一天,求下保底月票,谢谢大家!(未完待续。)
第238章 第一!
轮胎和引擎赛车身上最重要的两个部件,因为这两个部件不仅仅关系着赛车的速度,而且还会不断的损耗。赛车上面的传感器十有**是都是在检测这两个部件的性能。
今年的一级方程式赛车,轮胎统一由普林斯通公司供应,普林斯通一共为车队提供六款轮胎,分别是四款干地轮胎和两款雨地轮胎。
四款干地轮胎包括超软胎、软胎、中性胎和硬胎,每一站只会有其中的提供两种供车队选择。比如澳大利亚站用的就是超软胎和中性胎,而没有软胎和硬胎。
在轮胎达到最优工作状态时,越是软的轮胎,抓地力就越好,抓地力越好的轮胎,车速也就越快。但偏软的轮胎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磨损的会很快,当轮胎磨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抓地力会渐渐的消失,转弯的时候反倒会失控,车手被迫的要降低车速。
至于两款雨胎就是下雨时候用的,分别是中雨胎和大雨胎,大雨胎的纹路更多,排水能力越强,更不容易打滑,但是速度会越慢。
软胎比硬胎跑的快,如果用数据来说,最软的超软胎和最硬的硬胎,一圈的速度能够有1秒左右的差距。而超软胎和中性胎之间的差距,肯定也有半秒以上。半秒的差距,在比拼最快车速的排位赛中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法拉利这种大车队,他们的赛车性能足够好,赛车手的技术也足够出色,所以即便是他们使用中性胎跑第一节排位赛,也可以轻松的晋级,所以在第一节排位赛里,大车队往往都会使用硬一点的轮胎,这样可以避免过多的磨损软胎,他们要将软胎留在后面的第二节和第三节使用。
而对于小车队来说,他们赛车的性能本来就一般,车手水平也一般,他们如果想不被淘汰,就必须使用速度更快的软胎去拼。对于一辆随时可能被淘汰的赛车来说,轮胎磨损算不上什么。
印度力量车队就是以超软胎出赛,他们是去年的倒数第一,正常情况下肯定是第一轮就被淘汰的,所以他们直接选择了超软胎来提升速度。即便是这样,他们的成绩仍然比使用中性胎的法拉利差一大截。印度力量目前的单圈速度超过了1分27秒,而法拉利的莱科宁第一个计时圈就轻轻松松跑了一个1分26秒615的成绩。
威廉姆斯车队在练习赛中连续三次获得第一,这让他们信心大增,所以使用中性胎出赛,现实却无情的打了他们的脸,几圈之后法拉利等大车队轻松的将成绩刷到了1分26秒以内,威廉姆斯车队又处于淘汰的边缘。
这就是小车队的悲哀,使用软胎跑不过人家硬胎。在练习赛中,那些大车队根本就没用出全力。
威廉姆斯车队怏怏的回到维修区,换上了超软胎出来跑圈。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人都觉得,中国力量车队应该是用超软胎才对。毕竟是一支新车队,能够在第一节不被淘汰就已经可以谢天谢地了,所以应该使用更快的超软胎来拼一把。
然而让大家没有想到的,张冠竟然使用中性胎跑出了维修区。
“中性胎?新车队是准备放弃排位赛了吧!或许他们知道自己会排名垫底,所以干脆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了!”现场的一名车迷开口说。
“不可能,如果是破罐子破摔,那不如待在维修区里不出来,这样连中性胎都省了。我猜他们估计是想先用中性胎跑两圈,等过一会,肯定还会换上软胎的。”旁边一人开口说道。
大家短暂的惊讶过后,又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法拉利和迈凯伦这种大车队身上,他们才是比赛的焦点。
迈凯伦的两辆赛车才跑了没几圈就回到了车房,他们仿佛对自己的成绩很有自信,同时回到车房的还有雷诺的阿隆索。而赛道上,法拉利的莱科宁已经将成绩提升到了1分26秒以内。
“莱科宁做出了1分25秒899的成绩,这是目前的最快单圈速度,而且他使用的还是中性胎,真不会是法拉利啊!虽然在练习赛中表现的一般,但是到了正赛,可真是一点儿也不含糊,他们发挥出了真正的实力。”解说员开口惊叹道。
现场的观众也纷纷报以掌声,毕竟是法拉利,在一级方程式比赛中有着最多的车迷,他们拿到第一也是众望所归。
奥米望着成绩的排名,心中有些焦急。
目前印度力量的两辆赛车分别排在第16名和第17名,按照这个排名结束比赛的话,印度力量将会有一辆赛车被淘汰掉。
“我们还得再快一些,我们距离第十五名只有0.15秒的差距,说不定能够冲进前十六名!实在不行就再换一套超软胎,上去拼一把!”
奥米正想着,车手排名却又刷新了一次,印度力量的两台赛车变成了第17名和第18名。
“又退后了一位,是谁超过去了?”奥米率先看向了第十六名,那是雷诺车队的皮奎特。
“刚才皮奎特就是第十五,他也是被挤下来的!”奥米接着向上望去,中岛一贵、韦伯、特鲁利、格洛克、阿隆索、维特尔、罗斯博格……一个个全都是他熟悉的名字,他们的相对位置并没有变化,只是集体向后退了一位。
“是有人跑到前面去了……”奥米接着向上望去,眼睛终于停留在了最顶端,排名第一的位置。
“什么!”奥米吃惊的张大了嘴。
……
电视的转播画面对准了的是法拉利车队的马萨。
马萨是去年的亚军,他仅仅以1分之差输给了汉密尔顿,而实际上他本来可以获得冠军的,但是因为车队的低级失误让他丢掉了最后的冠军。所以可以说马萨也是拥有冠军实力的车手。
冠军的实力加上身在法拉利车队,这肯定是全场的焦点,而且他的队友莱科宁刚刚作出了最快的圈速,所以此时的转播镜头,一直盯在马萨身上。
马萨正在跑自己的计时圈,在马萨身后大约五百米开外,同样有一辆红色的赛车,那正是张冠,张冠同样也在跑自己的计时圈。只不过前面有法拉利的马萨,所以没有人会在意后面的张冠。
一支新车队,怎么比得过法拉利的关注度?
赛车内,马萨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赛道上,他顺利过了第16号弯,然后全力冲刺。
“马萨的计时圈……1分25秒844!第一!马萨超过了他的队友莱科宁,排在了第一位,法拉利又是占据了第一和第二名!在昨天的练习中,法拉利表现平平,但是到了比赛中,他们果然还是最强的。”解说员开口说道。
马萨已经冲过了终点的计时点,然而转播镜头仍然对准了他,至于后面的张冠,连半个画面都没有,只是在电视的右下角出现了一个张冠的计时。
赛车里面的马萨还很专注,而此时耳机中传来了车队的声音。
“菲利普,你可以慢一些了,保护一下你的轮胎。下次进入维修区的时候就回来吧!干的不错,你刚刚超过了莱科宁。”耳机中响起了车队技术总监戴尔的生意。
“哦,那我现在是第一,对么?”马萨开口问道。
“当然,你当然是第一……恩?什么!”戴尔突然惊呼一声。
“怎么了?”马萨诧异的问。
“呃,菲利普,你是第二!”戴尔开口说。
“第二?有人超过了么?是谁?汉密尔顿和阿隆索不是都已经回到维修区了么?有谁还能跑第一?是维特尔么?”马萨有些恼怒的问。当了几秒钟的第一就下去了,任谁都会觉得恼怒。
“有人超过了你!第一是张冠!”戴尔开口说道。
ps:先求下保底月票。跟各位报告一下,这个月中旬的时候过关得配合网站的一个推广推荐,到时候要一次性的爆发几十章稿子,过关还有差不多十天的时间攒稿子,所以这几天我也只能稳定更新了,大概下周过完吧,会爆发一大波,预计会有三四十章吧!希望各位能多多捧场。谢谢。(未完待续。)
第239章 包揽前二
解说员还在谈论法拉利车队包揽了第一和第二,而张冠依旧只出现在屏幕右下角字幕里的计时上。
当张冠冲过终点的那一刻,计时停止,紧接着,转播画面右上角的车手排名,马萨被从第一挤到了第二。
这个车手排名是系统自动抓取的,所以当马萨的成绩被挤到第二时,解说员也吃了一惊。
“咦?”三个令解说员陌生的字母出现在他们眼前,而且排在了最上方第一名的位置。
在排位赛名次的显示中,车手的名字是有他们姓氏的三个大写字母的简写来表示的,比如阿隆索是alo,莱科宁是rai,维特尔是vet,汉密尔顿是ham等等。由于是简写了,所以一个新出现的名字,即便是解说员也得琢磨一下才能知道是谁。
一直过了两秒钟,解说员这才反应过来,他马上惊呼道:“张冠!张冠超过了马萨,排在了第一名!1分25秒211,天哪,比法拉利要快了0.6秒!”
此时电视机前的观众们这才意识到,新出现的这个名字原来是张冠。
转播画面终于给到了张冠和他驾驶的那辆红色赛车,但是他已经冲过了终点处的计时点,而且张冠也接到了车队的指令,放慢车速,然后回到维修区,这个成绩已经足以确保他们进入到第二轮的排位赛。
然而这个结果却令现场的所有人大吃一惊,新车队的成绩都应该是垫底的,而且车上的还是一名新车手,这样的组合竟然超过了法拉利的两台车,登上了第一位置。
“怎么可能?张冠跑到了第一?1分25秒211?速度竟然要比法拉利快这么多!”
“关键是他和法拉利一样,用的是中性胎,而不是超软胎,中性胎超过法拉利0.6秒,那他换了软胎,岂不是会更快?”
“一支新车队,怎么可能比法拉利更快?是法拉利没发挥好吧!”
“法拉利都已经跑在第一了,怎么可能没发挥好?是中国力量车队真的够快,是张冠真的够快!”
“张冠是怎么跑出来这么快的成绩的?刚才镜头完全没有给张冠画面,我们都没有看到!”
“是啊,张冠怎么就跑到第一去了?而且还快了0.6秒,赶快来个镜头的回放啊!”
一级方程式的圈速可是以千分之一秒为单位计算的,0.6秒的差距完全可以算是两个档次的赛车,否则的话小车队也不会为了快半秒钟用超软胎去拼速度了。
法拉利一直都是一级方程式中的豪门,他们也一直拿出最棒的赛车,即便不是速度最快的一辆,但也觉得是最顶尖行列的赛车,而事实上一级方程式中最好的几支车队,他们赛车的速度基本上是在一个行列。
但现在,有一支车队比法拉利还快了一个档次,这个结果任谁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
“巧合!这一定是巧合!”奥米的身体不由自主的向后退了几步。
印度力量车队使用了超软胎,但依旧处于被淘汰的位置。印度力量车队是一支“一年级”的车队,有这个成绩很正常。在奥米看来,中国力量这个“新生”必然会排在倒数第一。奥米本来还想要借此嘲笑张冠一番呢,但现在,张冠却是是第一,但并不是倒数,而是头名!
除了奥米之外,也有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巧合,比如那位解说员。
“真没想到张冠竟然会比马萨快了0.6秒,我想这一定是张冠过弯的选择比较极限,或者我们应该说他在绝大多数的弯道都比较的极限,所以才能累积出来这么多的优势。毕竟是排位赛,极限的跑法是有优势的,但是到了比赛当中,车手是无法保证每一次转弯都是那么的极限!”解说员为这0.6秒的差距找了一个理由。
人们议论声中,中国力量另一名车手巴里切罗也开始了自己的计时圈。
或许是因为之前张冠的优秀表现,转播方给了巴里切罗一些镜头,而当巴里切罗冲线的时候,他的成绩定个在了1分25秒216,仅仅比张冠慢了0.005秒!
更重要的一点是,巴里切罗使用的也是中性胎。
两辆中国力量的赛车,包揽了前两名,而第三名法拉利的马萨,被他们甩开了超过0.6秒的差距。
“连巴里切罗都这么快,中国力量包揽了前两名,刚才张冠的那一圈不是巧合!”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如果说只有张冠跑的这么棒的话,说是巧合还说得通,但是两辆中国力量的赛车都这么棒,显然就不能用巧合来解释了。
巴里切罗是一名老车手,开车的人都知道,驾龄越长,胆子越小,驾驶风格就越稳重,那些路上狂飙车的往往都是些年轻的小伙子,真正老司机开车都是心平气和。而赛车这种玩命的运动更是如此,25岁的舒马赫在驾驶风格上肯定要比35岁的舒马赫狂野的多。今年已经37岁的巴里切罗,那更是稳的不能再稳了。
一名驾驶风格稳健的车手,同样能跑出这种成绩,这只能说明,中国力量的赛车速度真的比法拉利赛车要快。
本来应该是倒数第一的新车队竟然快过了法拉利,而且还包揽了前两名,这让绝大多数车迷都无法接受。因为中国力量所超越的不仅仅是法拉利,还有其他的八支车队,这等于得罪了几乎所有的车迷。
中国力量作为一支新车队,不可能像法拉利那样有着大批的车迷。当然中国力量也有自己的车迷,至少中国车迷都会支持这支车队,只是和欧美国家比起来,中国的赛车运动还处于起步阶段,车迷的数量自然也少了很多。
接下来的比赛中,张冠和巴里切罗都待在维修区,一直到第一节排位赛结束,而他们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位置,也没有遭到其他车辆的挑战。
第一节20分钟的排位赛结束了,当最后一辆赛车冲过终点时,最终的成绩也出来了。雷诺的皮奎特、红牛二队的波尔戴以及印度力量的两辆赛车排在最后四位,遭到了淘汰。而张冠和巴里切罗包揽了前两名。
现场传来了一片低沉的嘘声,显然观众们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看起来澳大利亚的观众们并不希望一支来自中国的车队占据了前两名。
那名“有权表达自己看法”的记者此时脸色铁青,周围欧美记者阵阵惊叹声,让他已经有了一种被人打脸的感觉。
“我猜中国力量车队肯定是没有加多少的油,对一定是这样的,他们是轻油出赛,所以才会跑的这么快!这种方法,到了第二节排位赛就行不通了,因为第二节比赛,所有人都会轻油出赛的!而且大家还会换上超软胎,到时候那个张冠说不定就被淘汰了!”这名记者叫嚣着说道,而旁边的澳大利亚记者们纷纷赞同的点着头。
……
维修区。
“第二节排位赛马上就要开始了。”罗斯-布朗冲着耳机说道:“我们要轻油出赛,另外准备给我换上超软胎!”(未完待续。)
第240章 又是第一
第二节排位赛的规则和第一节一样,比的是最快圈速。一共有16辆赛车参加第二节的排位赛,其中有10辆会进入到第三节排位赛,6辆赛车被淘汰,而这6辆被淘汰的赛车将会按成绩在第11到第16位发车。
与第一节排位赛不同的是,第二节排位赛只有15分钟的时间,这比第一节少了五分钟。
如果说第一节排位赛淘汰掉的是一些差点的车队,那么第二节排位赛淘汰掉的就是中游的车队了。
而那些中游的车队来说,如果他们想要进入到第三节,就必须去拼,用更少的油量来减轻车重,用更软的轮胎来提高车速。一旦他们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就能够威胁到那些上游的车队。
为了不被这些中游车队挤掉位置,即便是法拉利这种顶级车队,也会选择同样的战术,少加一些油来减轻车重,配合着较软一款的轮胎,确保自己可以顺利进入第三节,毕竟同样配置下,一流车队的赛车性能,还是有优势的。
轻油加软胎,第二节排位赛也会出现整个排位赛中最好的成绩。反倒是第三节排位赛,因为要加上比赛用油,车手的成绩也会差一些。
当维修站通道打开以后,第二节排位赛正式开始,法拉利的莱科宁率先登场,果然是使用的超软胎。而他第一个计时圈就跑出了1分25秒380的成绩,将自己的成绩提高了0.5秒。
这就是超软胎的功效,相比起中性胎,莱科宁的确快了0.5秒。
紧接着登场的几位车手,都轻松的跑进了1分25秒以内,比如同样对扩散器进行改动的丰田车队特鲁利,就跑出了1分25秒265的好成绩。
红牛车队的韦伯更是跑出了1分25秒241的好成绩。现场一片的掌声,因为韦伯是澳大利亚本土的车手,有的车迷甚至开始高呼“韦伯第一”的声音。
只不过这个声音才刚刚发出,宝马索伯车队的库比卡就跑出了1分25秒152。紧接着红牛车队维特尔的1分25秒121再次将最快圈速刷新了0.001秒。
红牛车队好像很习惯这一套超软胎,速度比使用中性胎快了不少。
而张冠和巴里切罗,他们的前两个计时圈都遭到了慢车阻挡,成绩虽然是排在前十,但并不算是很保险,所以仍然在赛道上飞驰。
“嗖!”巴里切罗冲过了终点处的计时器,这是他在前面没有阻挡的情况下做出的第一个计时圈。
“1分24秒783!巴里切罗跑进了1分25秒以内,这是今天第一个1分25秒以内的成绩!中国力量车队又拿到了第一名!”解说员的声音中充满了惊异。
此时,镜头不由自主的切换给了张冠,因为这时候导播已经意识到,能够超越巴里切罗的,或许就只有他的队友张冠!
中国力量的赛车第一次获得了如此的关注,张冠也第一次获得了如此的长镜头,这时候认可你终于可以清楚的欣赏到张冠的驾驶,欣赏到张冠每一次加速、每一次刹车、每一次转弯。
“这刹车点选择的简直可以说是完美,赛车过弯的时候恰好贴着塞到边缘,这样损失的速度是最少的!”
“这个过弯好极限,路肩的使用也是恰到好处!”
“转向中性侧滑!他竟然用这种方式过弯!他充分利用的转向中性侧滑,这样赛车出弯的时候车头正好可以瞄准出弯的方向!”
“行云流水,这路线走的简直是行云流水!这辆赛车,好像是一个舞者,正在赛道上翩翩起舞!”
“怪不得,怪不得他在第一节能够超过法拉利那么多!原来张冠有这么棒的驾驶技术。”
人们一片惊叹的声音,特别是一些行家,一眼就看出了张冠优秀的驾驶技术和对路线的预判能力。
然而在专业车手眼中,张冠的这种驾驶又是另一种情况。
法拉利的指挥中心,舒马赫一脸的震惊,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赛道上的张冠。
“张冠的汽车调校应该偏向于转向不足,这很适合普林斯通的轮胎,你看,他利用轮胎逐渐递减的转向锁死,保持极快的入弯速度,他现在的刹车应该是递减的。舒米,这是你发明的驾驶技术!”法拉利技术总监戴尔开口说道。
舒马赫点了点头:“不仅如此,你听他的油门,是渐进式加油,他在控制油门!”
戴尔听了这句话,不由自主的尖叫起来:“你说张冠懂得控制油门的驾驶方式,这也就是说他不会完全松掉油门?我的天哪,这不可能!自从塞纳去世之后,这世界上就只有你会这一招了!你是不是听错了?”
舒马赫摇了摇头:“不会的,不会错的,正因为世界上只有我会使用这一招,我才知道这是控制油门!如果不是控制油门,他不可能这么好的控制中性侧滑的!你看他的入弯速度、弯心速度和出弯速度,几乎都达到了极限化,这绝对是使用了控制油门的方法!”
所谓的“中性侧滑”实际上有个大家所熟悉的名字——漂移!专业车手称之为中性侧滑。我们看一些影视剧都知道,想要快速过弯就会选择漂移的方式,而一级方程式作为世界上最快的赛车,自然也会用到这种技术,只不过一级方程式的漂移没有那么的明显,而且车手的控制轮胎锁死也要好的许多,寻常人或许根本就看不出来赛车在漂移。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漂移的话,也也不可能三百公里的比赛就要换两三次的车胎。
一级方程式中的车手在驾驶中都会选择彻底给油门的刹车方式,加速的时候一脚油门踩到底,直道末端松油门的时候也是完全放松,唯独一个人不是这样的,那就是舒马赫。舒马赫几乎没有完全松掉油门的时候,即便是在直道末端的刹车点也是如此,这种技术目前也只有舒马赫能够掌握。
舒马赫曾经有一场经典的比赛,他在比赛中遭遇到变速箱故障卡,档位在了五档,汽车不能挂档也不能减档,要是其他车手肯定就退赛了,但是舒马赫只用一个五档跑了几十圈,而且还拿到了那一场比赛的亚军,他所凭借的正是这种控制油门的技术。试想一下,别人在遇到弯道松油门踩刹车,减速建档,而舒马赫只有一个五档,别人是二挡三挡入弯,舒马赫是五档入弯,难度可想而知。
也正因如此,舒马赫才会一脸的惊讶,因为他知道这种驾驶技术掌握起来有多么的困难。恰到好处的刹车点、极限的过弯、优秀的线路选择,这些其他优秀的车手都能做到,唯独这个控制油门的能力,可是他舒马赫的独门绝技,特别是塞纳死后,舒马赫确信没有人也可以做到这一点。而今天,他的独门绝技竟然出现在了张冠的身上。
此时,赛场上的,张冠也冲过了终点的计数器。
“1分24秒688!中国力量彻底又跑出了一个1分25秒以内的成绩,张冠又是第一!张冠拿到了第二节练习赛的第一名!”(未完待续。)
第241章 策略选择
现场的观众又是一片的惊叹声,本来大家以为巴里切罗的成绩已经足够快了,但是张冠却比巴里切罗还要快了接近0.1秒。
而更重要的是和第一节排位赛的结果一样,中国力量的赛车又包揽了前两名。
张冠已经将车开回了维修区,而仍然在赛道上拼搏的其他赛车,却再也没有能够跑进1分25秒以内的。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法拉利的赛车也回到了维修区,虽然没有能够获得前两名,但他们的成绩已经足以进入到第三节排位赛了,所以也没有必要继续待在外面消耗体力。
几名成绩不理想的车手则继续在赛道上刷着自己的最快圈速,但他们已经对中国力量的两台赛车构不成什么威胁了。
“看起来第二节练习赛,中国力量车队再次包揽了前两名啊!”
“没错,现在这种情况,赛道上还在跑的车手,显然是没有能力进入到1分25秒以内的。”
“真没想到,一支新车队,不但在第一节练习赛中包揽了前两名,到了第二节练习赛也包揽了前两名,而且只有他们可以跑进1分25秒以内,看起来他们的赛车真的很快啊!”
“不仅仅是赛车,你们刚才没有看到张冠的驾驶么?那技术也是一流的!特别是那种过弯的技术,一般车手绝对没有这么棒的技巧。”
“新车队新车手,能够有这么强的实力,看起来今年的f1要变天了。”
……
第二节排位赛结束了,令人吃惊的是作为大车队的迈凯伦表现不佳,遭到了淘汰。红牛和丰田两支车队则表现抢眼,成功的进入到了第三轮排位赛。
第三节排位赛只有10分钟的时间,车手们仍然要比拼最快的车速,速度最快的两个人可以获得明天正赛的头排发车。
一级方程式的比赛发车位置是按照斜z字型排列的,第一名在最前面,第二名在第一名的斜后方;第三名在第一名的正后方,同时也是第二名的斜后方;第四名在第二名的正后方……以此类推,所以发车的时候,前两名车手前面是完全空旷的,他们不用担心被前车阻挡,而第一名的优势则在于位置靠前,可以更早一步拐入到第一个弯道。
另外规则还规定,第三节排位赛中,赛车要加上明天正赛时候用汽油。这条规定也就使得赛车不可能轻油出赛,否则的话明天比赛一开始跑就没有油了。只有加多少油,就是一个很值得考究的问题了。
油加的少一点,车子更轻,车速也就更快,可以在第三节排位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明天发车的位置也就更靠前,不过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明天正赛时候的油会比较少,需要更早的进维修站加油。反之油加的多,排位赛成绩肯定要差一些,但明天的正赛可以晚一些进维修站加油,能够在赛道上多跑两圈。
赛车进站加油是要浪费很多时间的,维修区内赛车限速是80-100公里(每个赛道不同),也就是说别人在外面二三百公里的跑,而去加油的车只能跑80公里。同时加油的过程也需要时间,从进入维修区开始计算累计一次进站加油大概需要超过20秒的时间。对于车手来说,在赛道上一圈才能够跑出零点几秒的优势,20秒不知道要跑多少圈才能追回来,而只要多进一次站,就等于是浪费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舒马赫四次进站仍然获得冠军的那场比赛,被誉为是经典。别人都是一次进站或是两次进站,而舒马赫四次进站等于让了其他人至少三四十秒的时间却仍然能够获胜,的确堪称经典。
加多少油来对车队来说,就像是一道很复杂的选择题。但这只是其中一道选择题,另一道选择题就是轮胎的选择。
规则要求,第三节排位赛的轮胎也是次日正式比赛开始所用的轮胎,这也就让车队必须要考虑轮胎磨损的问题。要是在排位赛中轮胎磨损的太厉害,第二天正赛中轮胎可能会提前撑不住。试想一下别人的轮胎能跑15圈,而你只能跑10圈,这就得提前五圈进站,20秒的时间就没了。
如果车队想要在赛前更换轮胎的话,只能换曾经在排位赛中使用过的轮胎,也就是到了正赛,铁定得用一套二手轮胎了,想用新轮胎是没门的。当然下雨就另当别论了,雨天为了安全,肯定得用雨胎的。
以上这些规则实际上只针对进入第三节排位赛的赛车才有效。之前被淘汰的赛车只是没有资格参加第三节排位赛,但是他们仍然有资格在排位赛结束之前加油和换胎,效果相当于是他们参加了第三节排位赛,但是没有在比赛中登场。他们可以加满了油,换上一天新轮胎登上明天的正赛,虽然赛车在起步的阶段会比较的重,速度会慢一些,不过却可以少一次加油,赚到20秒的时间。
所以比赛中会有排在倒是第一发车,最终却登上了领奖台,不要觉得这很神奇的事情,或许他比别人少进一次甚至两次的站。
……
维修区内,张冠正和罗斯-布朗讨论接下来的加油和轮胎策略。
“第三节排位赛,超软胎肯定是要用的,我们要争取杆位,我们需要超软胎来提高车速!关键是我们需要加多少的油。我们要考虑到其他车队很有可能会轻油出赛,来争夺一个前排发车的位置。”罗斯-布朗开口说道。
“如果我们也是轻油的话,肯定能够拿到头排发车,从第二轮的情况看,我们有接近0.5秒的优势。我建议我们还是加中等的油量。”张冠对着话筒说。
罗斯-想了想:“今年超软胎的磨损程度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厉害,超软胎跑十一二圈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颗粒化,中等油量差不多可以跑十七八圈,但是我担心超软胎撑不住那么多圈,那时候反倒会被迫提前进站,中油量的优势就体现不出来了。”
“一会换上中性胎,我去跑一圈,然后马上回来,这样我明天就可以更换这套用过的中性胎了!我们用中性胎起步,只要明天的天气不是很热,应该能撑十五圈以上。”张冠开口说。
“可以,但是你们必须要确保拿到杆位才行。如果你们前面有赛车,而且恰好他们使用的是超软胎的话,超车会比较麻烦。”罗斯-布朗开口说。
“没有问题,我相信头排发车肯定是属于我们的!”(未完待续。)
第242章 杆位首发
赛道上显得有些空旷,余下的10辆赛车并没有全部出现在跑道上。有的车手是在等待更好的时机,而有的车手则想看看其他人使用的是什么策略。
令人们没想到的是,前面第一节和第二节排位赛都在比较晚才出来的中国力量的两辆赛车,竟然率先的走出了维修区。
“中性胎?中国力量的两辆车都使用的是中性胎。”摄影机给了两辆车的轮胎一个镜头。
今年的一级方程式比赛为了体现绿色和环保,特意在轮胎上做了一番功夫,每一站比赛中比较软的那一套轮胎,会漆上一条绿色的线,而比较硬的那一套轮胎则没有。就比如澳大利亚站使用的是超软胎和中性胎,超软胎上会有绿色的线,中性胎则没有,所以只需要一眼就能够分辨出车手使用的是什么轮胎。
两辆中国力量的赛车一前一后,暖胎圈后是一个计时圈,随后再次进入维修区,整个过程差不多花费了五分钟的时间。而两人也顺利的成为了前两名。
“中国力量的赛车真的很快啊,法拉利要比慢了接近两秒钟的时间。”
“好像只有红牛车队的维特尔能够勉强的跟上中国力量,但即便是这样,红牛也是要比中国力量差的!”
人们悄悄议论起来。此时赛车纷纷回到维修区,开始换胎加油,然后准备出来跑最后一次的计时圈。
第三节10分钟的时间,除去暖胎圈,最多也跑五到六个完整的计时圈,如果再算上回维修站换台加油耽误的时间和被前面慢车阻挡的时间,一辆赛车能够跑三个完整的计时圈就算是不错的了。当赛车第二次走出维修区的时候,时间基本上只够车手跑一个计时圈了。
法拉利车队。
技术总监戴尔脸色无比的阴沉,法拉利在今天的表现并不尽如意人,不仅仅是两辆中国力量的赛车跑在了前面,红牛的的维特尔、宝马索伯的库比卡和威廉姆斯车队的罗斯博格,成绩竟然都在法拉利之上。
“必须要拼一枪了!载轻油,换一套全新的超软胎!”戴尔开口指挥道
然而做出这种选择的可不仅仅是戴尔,其他车队也都换上了一套新的超软胎,大家都准备拼最后一圈。
按照规则,只要是能够在比赛结束倒计时结束之前,开始自己的计时圈,该计时圈就是有效的。所以很多赛车喜欢在最后三分多钟的时候走出维修通道,先跑一个暖胎圈,然后跑一个计时圈,如果这个计时圈成绩不理想或是遭遇了慢车阻挡,只需要在倒计时结束前冲过终点,就可以获得一个新的计时圈。
所以当比赛还剩下最后三分多钟的时候,赛车纷纷走出了维修区,发动机的轰鸣声让整个赛道变得像是清晨的菜市场一般的喧闹。
“你们说中国力量会不会还是包揽前两名?张冠会不会还是第一?”
“可能性非常的大,毕竟前两节练习赛,中国力量都是第一。”
“我觉得要看车队的策略,现在他们用的都是超软胎,就看有没有车队选择轻油了。”
“第三节排位赛的车子应该都不会加太多的油,与其说是轻油,不如看看有没有赛车选用重油的一次进站策略。”
“法拉利要冲线了!是马萨,1分27秒033,这个成绩连中国力量的上次成绩都不如。虽然他还可以再跑一圈,但是我觉得他不可能超过中国力量了。”
“丰田的特鲁利,1分27秒127,也比较的一般。而且第三节的倒计时已经结束”
“中国力量,巴里切罗,1分26秒505!第一!中国力量又拿到第一了!”
“红牛车队的维特尔,他或许是唯一一个能够威胁到中国力量的车手……哎,1分26秒830,比巴里切罗慢了0.3秒。看起来杆位已经归属于中国力量了。”
“等一下,还有张冠!看看他能不能快过巴里切罗?”
赛道上,张冠已经拐过了最后一个弯道,然后全力开始冲刺。
“1分25秒998,张冠竟然跑进了1分26秒以内!比他的队友巴里切罗快了0.5秒!两辆同一个车队的赛车,差距竟然有这么大,关键巴里切罗的速度并不慢!难道是张冠只加了很少的油么?”
第三节排位赛,赛车要加上明天比赛的用油,所以车子会重一些,速度会比前两节慢一些,同一车队的两辆赛车有着超过0.5秒的差距,只能用油量不同来解释了。
然而此时中国力量车队中,罗斯-布朗望着这0.5秒的差距,却是一脸的吃惊。因为罗斯-布朗知道,张冠和巴里切罗的油量策略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两个人的赛车加的油量也是基本一样的。
同样的载油量,同样的轮胎,却跑出了0.5秒的差距,这完全可以看做是两个档次的驾驶技术。
此时,罗斯-布朗的耳机中响起了巴里切罗的声音:“我们的老板跑的怎么样?”
罗斯布朗知道,巴里切罗这实际上是在询问自己有没有获得杆位,因为巴里切罗也知道,整条赛道上能够超越自己的,就只有张冠。
每一位车手都希望获得排位赛的杆位,巴里切罗也是如此,只不过他的搭档是车队的老板,所以他不能表现的太过明显。
罗斯-布朗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道:“张冠跑进了1分26秒以内。”
“什么?那岂不是比我快了0.5秒?”巴里切罗吃惊的说道,随后他接着问:“那我们明天比赛的策略?”
“策略不变,还是和原来一样。”罗斯-布朗知道,巴里切罗是误会了张冠的赛车加的轻油,所以开口解释道:“鲁本斯,你和张冠的油量是一致的,所以明天的比赛中,我们策略不变!”
“油量一致?”巴里切罗瞬微微长大了嘴巴。
“一样的赛车,一样的油量,一样的轮胎,我竟然比张冠慢了这么多!可是明明我已经要比其他的车手速度更快了!”巴里切罗深吸一口气:“这不是因为我慢,而是因为他太快了!”
……(未完待续。)
第243章 两次进站
一支新车队取得了排位赛的第一,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人们的印象当中,新车队都应该是成绩垫底的才对,排位赛能够进入第二轮已经是重大突破了,至于杆位,那是大车队的那囊中之物。
而今天,一支小车队、更是一支新车队、而且还是一支去年差点破产的车队,包揽了发车的第一二名,一下子打破了大车队的垄断,这个结果,是赛前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
无论是现场还是电视机前,所有人都发出了惊叹的声音。
“中国力量竟然包揽了前两名,这简直太让人难以置信了吧!今年的f1到底是怎么了?今年的法拉利到底是怎么了?今年的迈凯伦到底怎么了?阿隆索、莱科宁、汉密尔顿……这些世界冠军到底怎么了?”有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别忘了这毕竟是罗斯-布朗的车队!罗斯-布朗做出来的赛车,包揽前两名有什么奇怪的么?”有人这样答道。
许多人顿时觉得恍然大悟起来,他们想到了巅峰时候的法拉利,想到了那个属于舒马赫的时代,那个时代法拉利的技术总监就是罗斯-布朗,罗斯-布朗拿出来的那一辆红色的法拉利,包揽排位赛的前两名,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而今天,罗斯-布朗又拿出了一辆红色的赛车,只不过这次的红色不是法拉利,而是中国力量,但最终结果却是一样的,他们再次包揽了排位赛的前两名。
这个解释让很多车迷释然了许多,“中国力量”这个车队的名字无法得到车迷的认可,但是罗斯-布朗这个名字却可以。
但也就在这个适合,旁边有人说道:“那张冠又该怎么解释?”
“也是啊!赛车比赛拿到杆位,可不只是有一辆跑最快的赛车就够了,还要有一个一流的车手!”
“你的意思是说张冠是一流的车手?”
“张冠是不是一流车手我不知道,但从成绩上说,他要比巴里切罗快!而巴里切罗算得上是一个一流车手吧!至少曾经是。”
“刚才的比赛你们都看过了,张冠的技术绝对算得上是一名一流的车手。而且你们别忘了,张冠可是天才运动员,说不定他明天真的能夺冠呢!”
……
张冠、巴里切罗和红牛车队的维特尔分别获得了排位赛的前三名,此时三个人正站在一起,接受车迷的祝福和现场记者的拍照。
耀眼的闪光灯缠在在夕阳的余晖下,三个人都是一脸的笑容。但是人群当中,却有一些人不是滋味,比如那几位澳大利亚的记者。
“哼,不就是一个杆位么!这只是排位赛而已,这还不是正赛。第一名发车最后连一分都拿不到情况,在一级方程式中也是经常发生的!”那名“有权表达看法”的记者冷哼着说的。
“说的没错!”他的另一名同行对他表示了支持:“排位赛只需要跑好一圈就够了,而正赛可是要跑五十多圈的!一圈跑的好,不代表五十多圈都能跑好!别看张冠明天为杆位发车,但说不定他明天真的连一个积分都拿不到。”
……
三至五月的墨尔本气候非常一宜人,南半球正好是秋日,阳光明媚带不冷不热,晚上海边的微风也并不会让人觉得寒冷。
不过张冠却没有心情欣赏墨尔本的夜景,此时他正和中国力量的策略团队,商讨明天比赛的策略。
“我们两辆赛车都是加的中等油量,这使得我们可以比较从容的安排策略,所以我们明天可以选择两次进站的策略,也可以选择三次进站的策略?一次进站就不用考虑了,我们的油撑不住那么久。”技术总监詹德尔开口说道。
“从测试的情况看,今年的超软胎磨损的太快了,大概只能支撑十二三圈,而且规则上我们必须要用到两种轮胎才行,所以如果两次进站的话,最好是两次中性胎加一次超软胎的选择。而如果是三次进站的话,我们可以用两次中性胎加两次超软胎。”罗斯-布朗说着转头问道:“我们现在轮胎情况怎么样?”
“我们还有一套全新的中性胎和一套全新的超软胎,另外还有一套磨损幅度很轻的中性胎和一套磨损幅度很轻的超软胎,都是排位赛中使用过的。除此之外还有一套旧的超软胎可以更换,余下的两套中性胎和一套超软胎,在练习中磨损的比较厉害,已经不能用了。”詹德尔开口说。
“轮胎够用。”罗斯-布朗望向张冠和巴里切罗:“你们觉得我们选择哪种战术?两次进站还是三次进站?”
“还是两次进站吧!三次进站太冒险了。如果明天的比赛有触发安全车的话,我们或许可以找到更合适的进站时机。毕竟今年的规则又改了,安全车出动的话,是可以进站的。”张冠开口说道。
“我觉得两次进站也是更保险一些。我想绝大多数车手都会选择两次进站的。”巴里切罗也从旁说。
“这可是今年的一站比赛,各个车队可都想得到一个开门红,即便是拿不到分数,但至少也是希望完赛的。我可不希望在明天的比赛中看到安全车的出动。”罗斯-布朗摊开双手,接着说道:“还有一点,我要提醒你们,法拉利虽然在你们身后,但是你们一定要留意他们。他们的赛车是载有动能回收系统的,也就是说他们的起步会更快。”
“除了法拉利还有谁也带了动能回收系统?”张冠开口问道。
“目前我们从官方获得的数据是,法拉利、迈凯伦、雷诺以及宝马索伯的海菲尔德,他们的赛车将会搭载动能回收系统。这些人中法拉利的两台赛车分别是在第7和第9发车,宝马索伯的海菲尔德在第11发车,雷诺在第12和第17发车,迈凯伦的两辆赛车则是在第14和第15发车。也就是说真正会对我们造成威胁的,只有法拉利的两台赛车,特别是第七位的马萨。”罗斯-布朗开口介绍道。
“都是厂商车队啊!看起来我们这些独立车队的研发进度都差不多,对动能回收系统的研发还没有到厂商车队那种程度。”张冠开口说。
“动能回收系统是这个赛季刚刚开始使用的,目前这个技术还不成熟,贸然使用的话或许会影响到我们赛车的整体性。不过我们的实验也在进行中,我争取让你们在下半年,用上这个动能回收系统吧!”罗斯-布朗开口说道。(未完待续。)
第244章 发车
动能回收系统,英文名称简写为kers。
这套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车身制动能量储存起来,并且在加速过程中将其作为辅助动力释放利用。而用在一级方程式的赛车中,这套系统实际上就是将赛车刹车时候的那一步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池里,能量储满之后使用,可以在大约6.5秒的时间里为赛车提供额外的大约80匹的马力。
这个数字对于一般人来说都比较的抽向,举一个更具体化的例子,赛车到了直道肯定会全力的加速,我们假设赛车在直道上的最高速度可能够达到300公里每小时,而有这额外的80匹动力,最高速度就能达到320公里每小时,也就是多了20公里的速度。
当然这20公里的速度只能体现在最高尾速,毕竟这额外的80匹马力只有6.5秒的时间,而且加速也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一级方程式的比赛中,一圈里面也就只有在直道才能用得上这个系统,但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这80匹的马力却是非常有用处。比如直道超车的时候,额外的这80匹可以起到决定性的效果;又比如在起跑发车的时候,额外的80匹马力大约可以让赛车获得十米的优势。
2009赛季被誉为是近几年一级方程式规则改动最大的一个赛季,这个赛季重新启用了光头胎,重新对尾翼的高度和宽度进行了定义,取消了赛季中测试,限制了风洞测试,同时也启用了动能回收系统。
只不过目前来说,这项技术运动到一级方程式的赛车上还并不成熟。即便是自己可以生产发动机的厂商车队,也还是处于试验阶段,毕竟赛车发动机这东西属于精密机械,从设计到实验到生产全都有严格的把控,突然要加上一个动能回收系统装置,肯定不是说加就能加的。
目前为止法拉利等几支厂商车队虽然拿出了动能回收系统,但并不是最终的成品,这套系统还很不稳定,而独立车队没有自己生产赛车引擎的能力,动能回收系统的研发进度就要慢的许多。甚至红牛车队的设计大师纽维公开表示,不愿意使用动能回收系统。
动能回收系统装置的整套重量要达到五十公斤,特别是那一枚储存能量的电池是很重的。一辆一级方程式赛车加车手的重量差不多在610公斤左右,一下子多了五十公斤等于多了十二分之一的重量,对圈速至少会造成0.3秒的影响。未来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动能回收系统组件的重量降低到三十公斤以下,这才逐渐被车队所接受。
当然以上只是理论上的叙述,实际上一级方程式的赛车材料是很轻的,即便是地盘也是使用碳纤维,所以维修区经常看到一个人就能扛着一个赛车前鼻翼或是尾翼飞奔。
f1规则要求赛车加车手的重量必须要达到600公斤以上,在现代材料科技下,所有的赛车都达不到这个重量,因此赛车都需要加上一定的重物来配重,而动能回收系统装置恰好可以抵消一些配重,所以安装动能回收系统对赛车速度的影响并没有理论上的那么大。
车队不愿意使用动能回收系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重量,除了技术不成熟之外,更主要的是会改变赛车的空气动力学布局。虽然动能回收系统组件是安装在赛车内部,对赛车外形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却影响了整个赛车的配重体系,比如原本的配重在前面,现在放到了后面,赛车的整个空气动力布局就受到了影响,这意味着数据需要重新进行计算,重新进行风洞试验,重新进行赛车的测试。可新赛季中偏偏取消了赛季中测试和限制了风洞试验,所以对于车队来说,我宁愿不用动能回收系统这东西,不要这额外的80匹马力,也不要改变赛车的空气动力学布局。
……
3月29日,2009年度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的首站比赛在阿尔伯特公园赛道拉开了帷幕。
比赛还没有开始,去年一级方程式的卫冕冠军就因为更换了变速箱遭到了处罚,从第18位发车。而排位赛表现抢眼的丰田赛车,由于使用了可变尾翼也遭到了处罚,他们不得不重新调整赛车的零部件,然后从维修站起步。维修站是有限速的,维修站起步肯定要比赛道起步慢,这也就说明他们会在最后两名起步。
赛车被推上了跑道,记者们顿时蜂拥而来,他们不会放过这个在赛前和赛车近距离接触的最后机会。
而车队之间更关注的是对手们使用的是什么轮胎,他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轮胎来判断对手将会使用的是什么策略。
两台法拉利的赛车取下了轮胎的保温罩,轮胎上绿色的那条线说明法拉利使用的是偏软一款的轮胎。
“法拉利使用的是超软胎,他们果然是要冲发车了。”罗斯-布朗的声音在耳机中响起,他顿了顿,接着说道:“目前赛道温度是31摄氏度,空气温度是21摄氏度,天气晴朗,看起来今天是不会下雨了。这个温度很适合中性胎的发挥,不过超软胎也会多坚持好几圈。我这边看到安全车已经走出了维修区,暖胎圈快要开始了,祝你好运……”
安全车从维修通道中走出,它将带领着所有赛车跑过一圈的暖胎圈。
暖胎圈结束后,所有赛车回到了起跑点,前方悬挂着的红灯也在此时亮起。
这是发车的信号,一共五盏红灯,会依次亮起,当五盏红灯全部熄灭的时候,比赛也随之开始。
“这是张冠的第一次正赛发车,他会不会紧张的望了踩油门呢?然后被其他的赛车超越!又说不定他会在发车中撞车,直接退出比赛?”那名“表达个人看法”的记者心中不断的诅咒着张冠。
观众席上已经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静气凝神,注视着赛道上,等待着发车的那一刻。
终于,五盏红灯全部熄灭,引擎的轰鸣声响彻起来,不少赛车后面都出现了一缕浓烟,这是汽油燃烧不彻底的表现,在起步的时候很常见。
“张冠!发车很顺利!没有失误!守住了第一!”(未完待续。)
第245章 一圈慢一秒
张冠本来就在第一名发车,理论上说他在发车的时候只要不出现什么失误,就可以站稳第一的位置。特别是顺利的跑过第一个弯道的时候,第一的位置已经比较的稳固了。
罗斯-布朗长出一口气,张冠毕竟是第一次参加比赛,所以罗斯-布朗很担心张冠的发车,而目前看起来张冠发车很顺利,走的线路也很棒,守住第一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罗斯-布朗很快又皱起了眉头,因为巴里切罗的发车出现了失误。他的起步非常缓慢,进入第一个弯道的时候,接连被身后的红牛、宝马和法拉利所超越。
“档位明显加慢了!”罗斯-布朗无奈的摇了摇头,这种失误大多数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所造成的,这对一名在一级方程式中奋战了接近二十年的老车手来说算是非常低级的失误。
这是今年的第一场比赛,更是这支新车队的第一场比赛,即便是巴里切罗这种老将,也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出现了本不该有的失误。
法拉利的动能回收系统果然让他们在起步的时候获得了优势。原本排在第七和第九的两台法拉利,分别冲到了第四和第五的位置。
起跑后的第一个弯道是最重要的一个弯道,绝大多数的起跑事故都发生在这第一个弯道里,赛车为了抢第一个弯发生碰撞是常有的时候,有的时候起跑的第一个弯没有发生事故,反倒是成了新鲜事。
而今天,在起跑后的第一个弯果然就发生了事故。澳大利亚本土车手红牛车队的韦伯撞坏了前定风翼、宝马索伯的海菲尔德后胎踩到了碎片爆胎了,紧接着又撞到了印度力量车队的苏蒂尔,这些车都要回到维修站更换部件。而最惨的是迈凯伦的科瓦莱宁,他赛车的前部龙骨结构被撞坏了,这使得他直接退出了比赛。
这仅仅是第一个弯道,二十辆赛车就被淘汰掉一辆,而维修站中还有一大批车等着换定风翼换鼻椎换轮胎……
作为领先者,张冠感觉到了排在第一名的好处,前面是空旷的赛道,没有一辆赛车,他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跑。
赛车运动中,一名车手不用去追前面的车,不用担心自己被其他赛车所干扰,全程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比赛,显然是最幸福的事情。
不过在张冠身后,却有一个人一直想要对张冠发动进攻,那就是红牛车队的维特尔。
维特尔是德国人,同时也是舒马赫钦点的接班人,而他的履历也和舒马赫十分的类似,年幼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过人的赛车天赋,在低级方程式中获得了好的成绩,被一级方程式的车队看重,先从小车队开始,然后通过自己的优秀表现进入到了大车队。然后刷新了一个又一个的纪录,比如参加正式比赛的最年轻车手、获得积分最年轻的车手、最年的杆位获得者、最年轻的分站赛冠军等等,未来的维特尔更是在2010年到2013年获得了一级方程式的四连冠,这一点也仅次于车王舒马赫的五连冠。
2009年的维特尔虽然还没有获得过世界冠军,但他的技术绝对是顶尖的,而他所驾驶的红牛rb5赛车,也是设计大师纽维的力作,虽然没有双层扩散器,也没有动能回收系统,使用的也是雷诺的引擎,但却可以纯靠优秀的空气动力学,成为超越法拉利的存在。
现在的维特尔排在张冠的身后,而他的目标,显然是要超过张冠,处在第一的位置。
维特尔的驾驶风格很向舒马赫,技术优秀、沉稳老练、沉定自若、恰到好处的弯道技巧,他的超车不是那种霸道型的超越,他更喜欢在对手身后不断的给对手施加压力,逼迫对手犯错误,然后抓住对手的失误,完成超越。
所以此时的维特尔就好像是一头躲在暗处的狼,他一直盯在张冠的身后,盯住自己的猎物,想要给张冠造成致命一击。
“我现在的任务就是不断的给张冠施加压力,逼迫他出现失误,只要能够抓住他的一次失误,就可以超越过去,拿到第一名!这是张冠参加的第一场一级方程式赛车的比赛,哦,不!应该说是第一场赛车比赛!他肯会非常紧张的。我当年好像也是很紧张的。”维特尔脑海中不由的浮现出自己第一次参加一级方程式赛车比赛的那紧张情形。
维特尔一边想着,一边紧紧地跟在张冠身后,此时他们已经进入到了的第三圈,经过二号弯后一路加速,拐过3号弯,然后通过了弧度稍微大一些4号弯,再次进入到了短暂的直道当中。
“咦?我们之间的距离好像变大了?”维特尔愣神之间,两辆车又相继通过了五号弯,然后过了1号测速点。
转播的字幕上出现了赛车之间相差的秒数,张冠和维特尔之间有着1.225秒的差距,这在第三圈算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数字。以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1.225也算是可以发动超越的范围之内,而差距在1秒以内的话,对后车来说就算是一个比较棒的攻击范围了。
6、7、8这三个弯道都是高速弯,随后9号弯和10号弯差不多是一个100度的弯角,随后加速到11号弯的时候,会遇到第二个测速点。
转播字幕上再次出现了赛车之间相差的速度,张冠和维特尔之间的差距变成了1.557秒。
赛车开始加速,13、14、15、16这四个都是接近于直角的弯道,不过互相之间离得比较远,基本上是大脚油门后马上减速,然后再大脚油门再减速。当过了16号弯以后,就可以全油门冲过终点。而终点正是第三个测速点。
此时,张冠和维特尔之间的差距变成了1.858秒。
“我怎么觉得我和张冠之间的差距拉大了不少?”维特尔目测了一下和前方张冠之间的距离,他已经察觉到了这一点。
弯道中或是短的直道中,赛车因为要过弯减速,车手对于赛车之间的距离敏感度要低一些,但是一旦到了直道,赛车速度提起来,互相之间的距离拉大,这时候车手就能够比较直观的感觉到差距。
“难道我要比张冠慢不少么?”维特尔想到这里,按下了无线电按钮,冲着话筒问道:“我上一圈比张冠慢了多少?”
红牛的指挥中心,纽维看着屏幕上的数字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开口说道:“上一圈,我们慢了超过1.105秒……”
“什么?一圈?我比张冠慢了一秒!”维特尔顿时惊叫起来。(未完待续。)
第246章 油量少,跑的还慢
一圈就慢了一秒,这对维特尔的打击不言而喻,如果每一圈的都是这样的话,维特尔可以直接放弃超越的想法了。
正常情况下,两辆差不多的赛车,一圈能有0.2秒的差距就算是很大了,一圈一秒的差距,要么是两辆赛车的差距很大,要么就是有车手出现了失误。
维特尔从来没想到过有人可以一圈比自己快一秒的时间,在上一圈中,维特尔表现的虽然不是非常的完美,但是并没有出现失误,如果只是落后一个0.2秒或是0.3秒,还算是正常的,落后0.5秒的话,维特尔也能勉强接受,但一圈落后一秒的话,显然已经超出了维特尔可以接受的范围。
“为什么?我上一圈怎么慢了这么多?”维特尔冲着话筒问道。
“中国力量的赛车真的很快,虽然我不愿意承认,但我却不得不承认,双层扩散器真的很有效果,张冠的赛车在弯道中的优势非常的明显,特别是一些高速的弯道,他的速度明显要比我们快的多,这说明他的下压力要好的多。而且在直线跑道上,他们也不弱于我们。毕竟他们使用的是梅赛德斯的引擎。”纽维的声音响起。
不同制造商提供的引擎,性能当然不同。比如法拉利一直都是以速度著称,所以他们可以称霸蒙扎那种的高速赛道,而梅赛德斯的引擎在速度方面,其实并不比法拉利逊色多少,他们在直道的表现也很棒。红牛车队使用的雷诺引擎,综合性能虽然不差,但是在绝对速度方面当然是不如法拉利和迈凯伦的。
“中国力量虽然有一辆很快的赛车,但不要放弃,我们还有机会!”纽维接着说道:“虽然中国力量使用的也是中性胎,但目前我们还并不缺人他们的油量,说不定他们是轻油出赛,所以才会比我们快这么多。加油,跟住他,不要放弃!”
……
迈凯伦使用的也是轻车加超软胎的组合,所以第18位发车的汉密尔顿,经过了6圈就来到了第九名。更换了变速器以后,迈凯伦还是发挥出了自己在四度方面的优势,而汉密尔顿这位世界冠军,也不可能满足于这个名次,他要向着领奖台发起冲刺。
但是超软胎的衰减程度的确很厉害,大约10圈的时候,超软胎就有些扛不住了。巴里切罗利用这个机会连续超过了两辆法拉利。
法拉利也知道自己的轮胎扛不住了,所以两辆赛车分别在第11圈和第12圈进站,同时进站的还有冲到了第九名的汉密尔顿,他们都是超软胎。而这一次他们都只加了比较短时间的油,这又是一次轻载油的策略,也就是说他们肯定还会再次进站加油。
维特尔跟在张冠的后面,越来越力不从心。他和红牛车队都只留意了那个双层扩散器带来的好处,却忽略了张冠本身的技术。
中国力量的赛车的确很快,但看看巴里切罗就知道,赛车的优势还没有大到一圈一秒的程度,但是张冠的驾驶却使得赛车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水平,他仍然保持着一圈一秒的优势,不断的拉大和维特尔的之间的差距。
当然阿尔伯特公园赛道有一些比较缓的弯道,这对赛车的牵引力和抓地力要求很高,双层扩散器的优势在这条赛道上显得愈加的明显,如果是其他的赛道,张冠未必能够取得那么大的优势。
“追不上,完全就追不上!我们的差距越拉越大了!”维特尔心中满是不甘,他只能寄期望于张冠的赛车轻载油出赛。
“张冠进站了么?”维特尔开口问道。
“不,他刚刚通过维修站的入口,并没有进来,他还在外面。”
一圈之后,当维特尔即将进入到第十三个弯道的时候,他再次问道:“张冠进站了么?”
“还没有,他还在外面跑。”
又过一圈。
“张冠进站了么?”维特尔再次问道。
法拉利和迈凯伦都是轻载油,所以在第十一二圈的时候就开始进站,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维特尔开始询问张冠有没有进站,而且每一圈都会问,可是到了第十五圈,张冠仍然还在赛道上。这个时候维特尔已经隐约的猜到,张冠或许并不是轻载油。
第十六圈,维特尔赛道上早已经看不到掌管的影子,阿尔伯特公园里面郁郁葱葱的树林更是阻挡的引擎的噪声,但是维特尔却估算着,张冠应该已经抵达了维修通道的入口。
他刚准备要再次询问张冠有没有进站加油,耳机中却传来了车队的通话声。
“有个消息要通知你。”车队的策略工程师说道。
“是不是张冠进站了?他果然要没油了!”维特尔的语气中透出了一丝的兴奋。
“不,张冠刚刚通过维修站入口的位置,但是他并没有进来,他现在已经要跑到了直道末端。”策略工程师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我们要通知你的是,下一圈准备进站,你的汽油已经不多了!”
“我要先加油?这么说张冠的载油比我还要多!”维特尔发出了吃惊的声音,他望着前方的赛道,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前一秒他还在为张冠没油了而兴奋,没想到后一秒车队却通知他,没油了的是他自己,这种落差实在是太伤人了。
维特尔的那套中性胎其实还是可以支撑一段时间的,但是他的油量却撑不了那么久了,所以他必须要进站加油。
维特尔本来以为张冠能够一圈快自己一秒钟,是因为轻载油的原因,所以他一直期待着张冠进站加油,那样的话他就可以利用自己车重比较轻的优势,跑出几个最快的单圈,追回一些成绩,但现在看来,他的计划完全落空了,张冠的油显然不比他少。
即便是双方油量一样,张冠在下一圈也进站加油的话,双方顶多也就是一个平手,而目前张冠拉开的优势,却是维特尔无法弥补的。
“怎么会这样?我的油量要更少,但是跑的却比张冠更慢!”维特尔开口抱怨起来。(未完待续。)
第247章 变数
“我们领先第二名维特尔的优势已经超过了15秒,你有一次完美的进站窗口期。”罗斯-布朗的声音在耳机中响起。
每一条赛道的维修区长度不同,而且每一次进站加油的油量也不同,所以进站的时间也会有所差异,从进入维修区开始,停车换台加油,然后在走出维修区,最少也需要20多秒的时间,维修区和大直道基本上是平行的,经过一次维修区等于是跑过了终点的大直道,也就是维修区内的路程也可以当做赛道到了路程,只不过停车启动以及维修区限速会损失一些时间。
比赛当中15秒的优势,只要将加油的时间控制在10秒左右,基本上可以保证加完油从维修区出来以后,依旧排在对手的前面。这也就是所谓的“完美进站窗口期”。
简单的说,如果张冠现在进站加油换胎,出来以后还会排在第二名维特尔的前面,只不过当他加完油后,这15秒的优势差不多会全部失去。
“那我需要回去加油么?”张冠开口问道。
“当然不!”罗斯-布朗接着说道:“只要你现在的轮胎和油量能撑得住,就一直跑下去。趁着油少车比较的轻,多刷新几个最快的圈速,争取扩大优势!最好我们让维特尔先进站。哦,等一下,维特尔进站加油了!这样的话我们优势已经非常的大了。”
第十七圈,维特尔选择了进站加油换胎。他加油花费了11.6秒,大概是加了不到20圈的油量。
第十八圈,威廉姆斯车队的车手中岛一贵出弯的时候发生了策划,车头直接撞上了防护墙,碎片散落了一地,赛段出示了黄旗。
出现了黄旗是不允许超车的,赛段黄旗就是在这一个赛段内不许超车,而全场黄旗则是全场都不能超车,往往那个时候安全车就会出来引领大家跑圈。赛段黄旗一般都是说明某个赛段有了突发情况,比如撞车、积水、异物等等。
如果出示红旗的话,往往都会是比较严重的情况,这个时候所有的赛车必须要在下一次经过维修站入口的时候回到维修区。
蓝旗则是给被套圈的车手,告诉他们让快车先跑过去。黑旗则是直接被罚出比赛。
为了方便车手知道这些情况,在车手的方向盘上往往都会有灯来提醒,比如赛段黄旗的时候,进入不能超车的赛段时,灯就会亮起提醒车手。
这次撞车的中岛一贵听名字就知道是一名日本车手,他是带着赞助商合同加入到威廉姆斯车队的,别人来开赛车都是赚工资的,他则是掏钱来参赛的。而驾驶风格上,中岛一贵则是非常的凶狠和彪悍。所以他发生事故撞车,更多的是他的那种驾驶风格所造成的。
其实日本车手在一级方程式的驾驶风格都差不多,都是很敢去拼,比如超车,有的时候拼赢了就超过去了,拼输了就是撞了。因此之前两名日本车手佐藤琢磨和山本左近,都是马路杀手型的车手,他们的完赛率不足三分之二,比如被套圈看到蓝旗不愿意让车,这都是日本车手做的事情。
此时的张冠虽然还没有到达那个黄旗赛段,罗斯-布朗就已经开口提醒了:“告诉你一个坏消息,前面出现了事故,威廉姆斯车队的中岛一贵撞车了。”
“严重么?会不会出安全车?”张冠开口问道。
“碎片一地,或许真的有可能出安全车,下次经过维修站入口的时候,进来加油!”罗斯-布朗的声音愈加急促起来。
此时选择进站加油的可不止张冠一个人,其他还没有进站的赛车也都在这个时候纷纷选择进站加油。赛段黄旗会影响赛车的速度,当然也会影响到车手们的成绩,反倒不如进维修站加油,让工作人员将赛道上的赛车碎片清理干净。所以即便是一些排在后面的慢车,也在这时候选择了进站。
张冠跑出维修站的时候,依旧排在第一的位置,他之前积累的优势足够大,第二名的维特尔距离他仍然有15秒的时间。
第20圈,赛会出动的安全车,这对张冠来说是一个极其糟糕的消息。而对后面想要追赶的赛车来说,却是一个好消息。
规则要求,安全车出动以后,会卡在第一名的前面,所有的赛车都不允许超车,都必须根据自己的名次跟在安全车后面。但是安全车的速度比赛车要慢的多,所以后面的赛车会快速的追近前面的赛车,基本上安全车的出现,代表着领先者在之前取得的一切优势瞬间化为乌有。
安全车让过慢车后,找到了第一名的张冠,然后在张冠前面开始引领,张冠的速度瞬间慢了下来,他只能开启省油模式在后面跟着安全车,后面的赛车则迅速的追了上来。
第二名依旧是红牛的维特尔,第三名是法拉利的马萨,第四名是宝马的库比卡,第五名则是法拉利的莱科宁。后面的赛车也都跟了上来,十八辆赛车形成了一字长蛇阵,即便是那几辆已经被套圈的赛车,也都再次排到了大队的末尾。
张冠的心情有些糟糕,之前手握巨大的优势,现在因为安全车的出现全部化为泡影。他又回到了起跑时候的样子,等于是前二十圈的努力白费了。
“一会安全车离开的时候,要注意法拉利,他们有动能回收系统。”罗斯-布朗的声音再次从耳机中响起。
刚才的静态发车中,法拉利原本是在第7和第9,凭借着动能回收系统的80匹额外马力冲到了第4和第5,而如今是动态发车,动能回收系统的优势将会更大,而且如今法拉利分别位于第3和第5,是绝对有可能威胁到第一名的张冠的。
……
“这个安全车让我们看到了机会。刚才我们落后张冠已经超过了十五秒,而现在通过这次安全车,我们已经抹平了这个差距。”红牛车队的策略工程师对着话筒说道。
“是的,我们又重新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了。”维特尔的声音显得很兴奋:“我喜欢这种变数。”(未完待续。)
第248章 胜局
法拉利车队的两台赛车摩拳擦掌,希望能够利用发车的时候冲到前面。他们的动能回收系统所提供的额外80匹马力,对于发车是很有帮助的。
红牛车队的维特尔也是虎视眈眈,他刚刚换上的是一套崭新的轮胎,这让他倍感自信,他可以在接下里的几圈里不断的对张冠施压,而不用轮胎损耗的问题。
安全车带领下足足跑了四圈,这四圈当中赛车使用的都是省油模式,轮胎的损耗也很轻,所以无论是油量还是轮胎,都必须要重新计算。
第23圈,安全车的顶灯熄灭,这说明它要在下一圈返回维修区。
“安全车要回去了,机遇来了!只要能够在直道中利用前车的尾流,说不定可以在直道末端完成超越。”后面的车手圈都憋足了劲,等待着下一圈安全车进站的那一刻。
中国力量车队的指挥中心,罗斯-布朗的脸上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缕忧色,他还是在担心张冠。
“这次不是静止发车,而是动态发车,不知道张冠能不能应付得来。动态发车和静止发车的档位控制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24圈。距离维修站入口还有比较长的一段路程,张冠却刻意的放慢了车速,与安全车之间拉开了一些距离。
只要是安全车还没有回到维修区,赛道上所有的赛车就不能超车,所有张冠即便是张冠放慢了车速,后面的一些赛车也不能超过去,只能也跟着放慢车速。
张冠这么做有两大好处,拉开了和安全车的距离,也就意味着他将会有更大的加速空间,另外则是便于掌控节奏。因为张冠是头车,他可以在安全车即将回去的时候率先选择加速点,而其他的赛车只能等待张冠加速以后,再选择跟进。
“张冠在控制节奏,干得漂亮!”罗斯布朗长出一口气。
安全车距离维修站入口越来越近,而张冠距离安全车却越来越远。
拐过第16号弯,安全车已经接近维修站入口,而这时候张冠突然开始加速。
张冠并不担心自己的加速会超过安全车,他与安全车之间已经有了一定的距离,当自己追上这段距离时,安全车早已经跑进了维修站。
后面跟车的维特尔也不傻,他知道张冠肯定会选择提前加速的策略,但是他却无法预知张冠什么时候加速,而且只要是安全车还在赛道上,他就不能超车,从这一点上来说,他是处于被动地位的。
维特尔集中注意力盯着前面的张冠,当张冠加速的时候,维特尔第一时间选择加速,赛车手的反应还是挺快的,表面看起来两人几乎像是同时加速。
但是前方的张冠却又是一个减速,而此时安全车才还没有拐向维修区的入口。
维特尔不得不也跟着减速,他还不能超车,否则就是犯规了,即便是超越过去,也得让出自己的位置,说不定还得受罚。
然而就在此时,张冠却又一次的踩下了油门,而这一次,维特尔并没有刚才那么快的反应。
“糟糕,中计了!”维特尔此时已经明白,刚才张冠的第一次加速不过是诱敌之计而已,张冠通过加速再加速,迫使自己减速,而张冠却趁着这个空挡再次加速。
维特尔的反应比刚才慢了一秒钟,然而在一级方程式这种告诉的比赛里,一秒钟已经相差了很大的距离。维特尔再次被张冠甩在了身后。
然而法拉利了的两辆赛车却没有能够赶超到前面,无论是张冠还是维特尔,他们的速度都足够的快,中国力量车队使用的梅赛德斯引擎在直道上本来就不逊于法拉利,而红牛赛车优秀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也让法拉利占不到半点便宜。
他们都顺利的通过了第一个弯道,不过雷诺的皮奎特却在张冠弯道冲出赛道,一头栽进了砂石的缓冲区。
赛道上暂时恢复了平静,领先的张冠又一次的拉开了与第二名维特尔的距离,然后按照自己的节奏开始前行。
……
“又是这个样子!”维特尔望着前方的张冠,上一圈他经过这里的时候,和张冠之间还没有这么大的差距,而这一圈再次经过同样位置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差距却拉大了许多,这和比赛刚开始的是一个样子。
“追不上,完全你追不上!我们的差距又被拉大了!”维特尔心中的希望之火又一次被浇灭,本来他觉得安全车的出现可以助他一臂之力,但是现在看来,安全车没有任何的效果。张冠还是跑在最前面。
维特尔原本的计划是在比赛中不断的向张冠施压,逼迫张冠出现失误,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得能够追的上张冠才行,而现在,他又一次陷入到了一圈落后一秒的境地。
现在看起来,安全车根本算不上是变数,只不过是拖慢了比赛的节奏而已。
……
第32圈,法拉利的马萨率先第二次进站加油,这次进站比人们想象中的来的慢了许多。他上一次进站是在第10圈,这等于是在赛道上又跑了22圈,如果不是安全车引领大家跑了四圈,他是不可能坚持这么多圈的。
法拉利的这次进站也拉开了个支车队进站的序幕,其他车队纷纷选择进站。
第46圈,张冠领先第二名的维特尔近20秒的瞬间,他选择了进站加油,同一圈维特尔也选择进站加油。此时距离比赛结束还剩下12圈,车队毫不犹豫的给张冠换上了超软胎。
张冠从维修区出来以后,依旧是排在第一名,而现在他使用的还是超软胎,也就是说他的第一已经无可动摇了。
……
“第一名已经稳了。”罗斯-布朗靠在了椅背上,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
对于一支新车队来说,第一场比赛真的是太重要了,能够第一场比赛中就登上领奖的,甚至是拿到冠军,更是让罗斯-布朗觉得无比的欣慰。
而此时,赛道上又出现了新的变故。
一辆红色的法拉利,缓缓的停在了路边。(未完待续。)
第249章 香槟的味道
张冠的心情也很愉悦,经过了一圈的磨合,他刚刚换上的那套超软胎已经开始慢慢的发挥出了作用。这套超软胎虽然不抗磨,但是抓地力还是很不错的,所以张冠在弯道中也显得更加游刃有余,他甚至开始和车队聊起天来。
“巴里切罗怎么样了?他现在在第几了?”张冠开口问道。
“巴里切罗刚刚超过了威廉姆斯车队的罗斯博格,他现在排在了第四的位置,只要再超过前面的那辆宝马索伯,就可以登上领奖台了。”车队回答道。
“还有10圈,巴里切罗有机会上到第三么?”张冠接着问。
“应该是有机会的。维特尔这几圈的速度慢慢降下来了,应该是在保护轮胎,而第三名的库比卡已经开始接近维特尔了,他们两个人的速度都不快,巴里切罗应该能够在最后几圈追上去的。”车队策略工程师话音顿了顿,接着说:“另外还要告诉你一个消息,法拉利的马萨刚刚把车开回了维修区,他退赛了。”
“退赛了?为什么?难道是出事故了?我方向盘上没有亮黄灯,是没有黄旗吧?”张冠接着问道。
“应该是赛车引擎的问题,加不上挡了。”策略工程师接着说道:“不过布朗先生认为是动能回收系统的问题。动能回收系统显然还不成熟,即便是法拉利,也是如此。”
这一站比赛,法拉利的动能回收系统的确没有带给他们帮助,反而是让他们的引擎接连出现问题。其他车队的动能回收系统也差不多,有的干脆在比赛跑到一半就坏掉了。
比赛到了这个时候,最后一次进站加油换胎已经完成,中国力量的这位策略工程师看起来也很无聊,干脆陪着张冠聊了起来。
第53圈,第三位的库比卡终于咬上了第二名的维特尔,随后库比卡对维特尔发动了进攻。
维特尔的轮胎磨损程度显然要更大一些,但是他依旧靠着优秀的驾驶技术进行防守,一直到第55圈,库比卡从外线超越了维特尔,维特尔则站住了内线不肯相让,两人就这样并排着进入到了右转弯当中。
库比卡的驾驶风格也是那种既具有攻击性的,他曾经在加拿大站的比赛中以超过300公里的时速撞车,当时赛车在空中翻了好几个跟头,整个赛车撞的只剩下座舱。这也是一级方程式近几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事故,也多亏了现代的f1对车手的保护比较到位,若是放在十年以前,同样的事故他肯定会送命。
库比卡敢玩命,而维特尔同样不怂。这是一个右转弯道,维特尔占据了内道,所以按理说库比卡应该是给维特尔让车的。维特尔也是这么认为,所以他没有减速,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库比卡压根就没让,那辆宝马索伯赛车直接撞到了红牛的前悬挂上,维特尔已经不能再继续比赛了。而库比卡也好不到哪里去,撞车之后他失去了对赛车的控制,直接撞到了墙上,一场争斗的,最终双方两败俱伤。
第二名和第三名都出局了,身为第四名的巴里切罗满心的欢喜,他上升到了第二的名次。而迈凯伦的汉密尔顿,也因为之前法拉利的退赛,以及这次事故,成为了第三名。
安全车再一次走出了维修站,而这个时候安全车的出现,也就意味着锁定了最终的比赛结果。因为安全车初赛中赛道以后是不允许超车的,以最少圈速计算,安全车出车算是占用一圈的时间,引领车手再占用一圈的时间,回到维修站还要再占用一圈的时间,也就是出动一次安全车,最少要跑三圈,而如今比赛已经到了第55圈,距离比赛结束的58圈正好还剩下最后的三圈,这等于是让比赛在安全车引领之下结束了。
其实即便是再有个几圈,结果估计也不会改变,第一名是张冠,第二名是巴里切罗,巴里切罗肯定不会那么不开眼,在比赛最后的时候超越自己的老板。因此到了这个时候大局已定,唯一剩下的就是车手们在安全车的带领下,以此通过终点。
……
安全车的引领下,前两辆红色的赛车格外显眼。
“前两名都是中国力量的赛车,而且他们也将按照这个顺位完成比赛,我想在赛前,没有人会想到是这个结果吧!一支新车队,竟然在揭幕战中包揽了前两名,而这是他们所参加的第一场比赛。”
“大车队中,法拉利颗粒无收,迈凯伦排在第18位发车的汉密尔顿竟然也登上了领奖台,不得不说迈凯伦的策略还是很成功的。但是相比起中国力量这支新车队带给我们的震撼,这个18位发车登上领奖台,真的是有些不值得一提了。”
“冲过终点,完赛!张冠获得了的第一!一级方程式的比赛又诞生了一位分站赛冠军。而且这是张冠的第一场比赛,更是他第一次参加赛车比赛,第一场一级方程式的比赛就获得了分站冠军,张冠又创造了一个历史。在此之前,车手第一次参加一级方程式比赛所获得的最好成绩是分站赛季军,那是连年前刘易斯-汉密尔顿所创下的。而今天,张冠打破了这个成绩!分站赛第一,已经是最棒的成绩了,以后已经不可能有人可以做的更好!”
“张冠不愧是世界上最棒的运动员,他果然是为冠军而诞生的。他曾经无数次的挑战了人类身体的极限,他是世界上跑的最快的人,而在今天,他又一次的挑战了赛车的极限,他在这项陆地上最快速的运动中,夺得了第一个冠军!”
“中国力量不但拿到了这一战的车手冠军,还拿到了车队冠军。一支独立车队包揽了一站比赛的前两名,已经有多少年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了。难道法拉利这位巨头称霸一级方程式的时代要结束了么?说不定今年的一级方程式比赛,会迎来一次新的洗牌!”
……
颁奖台上,张冠站在正中,他脱下了帽子,耳边响起了国歌的声音。
随后,他开启香槟,他将香槟喷向了他的队友巴里切罗,喷向了一同上台领奖的罗斯-布朗,喷向了下面的观众。
香槟瓶内的气泡终于消失,一大瓶的香槟,已经被喷出了一大半。
张冠举起瓶子,自己猛的喝了几大口。
“香槟的味道怎么样?”罗斯-布朗的声音从旁边响起。
“没尝出来。”张冠举起香槟瓶,向着观众挥手,同时接着说道:“我想应该是甜的吧!至少我的心里是甜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