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六章 投票表决
听到刘扒皮的话,舒城不由得一愣,他不怀疑刘扒皮这话的真假,如果雷云昌和赵武昌走的比较近的话,很有可能对舒城的话,不屑一顾,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沉思片刻之后,舒城问道:“老刘,你那边能帮小武的公司找到专业的干连续梁的队伍吗?”
“专业干连续梁的队伍?舒总你想干嘛?”刘扒皮眉头微皱,及其疑惑的问道。
“你直接问我能不能就可以了,而且保证将对方挖过来,当然,所谓挖过来,我不是让你挖那些农民工,我要你挖的是那些干过不少连续梁的技术人员,只要挖过来安排到小武的公司,我可以给他签订劳务合同!”舒城道。
舒城这么一说,刘扒皮也愣住了,他完全不知道,舒城到底打什么注意。
不过刘扒皮想了一会,点头道:“应该问题不大,你给我一个星期时间,到时候我给你信,舒总你觉得怎样?”
“好,那我就等你一个星期,还有,蔡指挥长和张指挥长那边,你可以派人去干活,但是不许转包出去,必须你自己的人手去干,另外,小武那边的公司,还得你多操心,其实你只要把小武那公司管理好,还用的着跑一线去干劳务分包吗?”舒城道。
“嘿嘿,干了这么多年的工程,一天不干就闷的慌!”刘扒皮道。
刘扒皮这么一说,连舒城也愣住了,当一个人干一项工作干久了,还真有依赖性,就像自己老爸舒明一样,刚开始不干泥水匠的时候,就是闲不住,好在有几个孙子,不然都容易生病。
而在工程单位,一些干施工的领导,退休之后,在工地的时候,原本身体很好,可退休在家没几年,就一命呜呼了,这种情况很常见。
像刘扒皮也一样,直接去帮舒武公司的忙,一年赚的钱也不少了,可这小子就是想自己乱跑,舒城也拿刘扒皮没办法。
“好吧,你先去找吧,我等你消息。”舒城道。
“那雷指挥那边的事?”刘扒皮欲言又止道。
在刘扒皮看来,雷云昌不给舒城面子,是不是要扇回去?
“这你就不用管了。”舒城摆摆手道。
看舒城这副模样,刘扒皮也不好多说,便起身道:“那行,舒总你先忙,我联系上了立马电话你。”
说完之后,刘扒皮便拉开门走了出去,随手又将门带上了。
舒城坐在办公室的老板椅上,陷入沉思当中。
接下来几天,舒城都是忙分公司机关的工作,同时也将公司的名称全部挂好了,各项手续在这段时间也跑全了,舒城为了办这些手续,可花了一些功夫,当然,这酒也喝了不少,领导也认识不少。
毕竟往后还要长齐在沈阳待,和一些部门的领导打好关系,显得极其重要,铁路三十一局东北分公司是否能在这片地方生存发展下去,完全靠各种关系。
转眼间一个星期过去了,而刘扒皮也给舒城打来了电话,告诉舒城一共找到三个,在听到舒城可以给三人签订劳务合同之后,三人都很乐意来东北分公司,而且这三人的年纪都不大,只有三十岁左右,从十九岁便开始干农民工,有两人一直是干连续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周一,开完早会之后,舒城让办公室通知机关全体领导班子成员,下午两点召开分公司领导班子会议。
下午三点,东北分公司总经理舒城、书记占云天、副总经理余淳安、赵越胜、总工程师朱凯、财务总会计师商航以及安全总监陈强,一起在会议室开会。
至于副总工程师林小勇和工会主席常凯,舒城并没有要求两人参加。
当大家落座的时候,在场的七人,另外六人都望着舒城,不知道舒城在下午一上班,就召集大家开会,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
舒城咳嗽一声,道:“今天召集大家来开一个会,是关于公司新运营模式的事,想必大家也知道了,现在我们分公司是铁路三十一局,唯一一家采用新运营模式的分公司,可以说,成败与否,整个铁路三十一局都看着,为了尽快的走出一条可行的运营之路,我有个提议,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大家商量完之后,集体投票表决!”
众人一听舒城这话,就更加好奇了,在此之前,可是毫无征兆啊,舒城突然来这么一手,到底有什么目的?
至于投票表决,在座的基本上都清楚,只要说出说出了他的提议,九成是要通过。
舒城环视一圈,继续道:“大家也知道,我一直推崇一个标段的工程,全部公司内部成员施工,不采用劳务分包队伍,这几天经过和局公司相关领导的探讨,觉得必须拿出一个标段来做试验,经过探讨之后,局公司领导认为,把哈大铁路中的标段,拿出来做这个试验,最好不过!”
舒城这么一说,在座的人,每一个人表情都不一样,而赵越胜的脸色,刷的一下就白了。
原因很简单,哈大铁路是雷云昌分管的,雷云昌是指挥长,而雷云昌和赵越胜都是赵武昌的人,一旦实行这种模式,也就是说,其他劳务分包队伍,根本就没机会进场,标段内所有的工程,全部由公司内部的成员施工。
而没有劳务分包队伍进场,那么这些领导的外快从哪里来?因为不管是指挥长还是项目经理,他们的很多资金,都是从劳务分包队伍那边走账,有些甚至直接在劳务分包队伍里面占股,劳务分包队伍赚钱之后,这些领导直接从劳务分包队伍那里拿钱。
从劳务分包队伍那边走账的好处在于,不怕审计和公司的查账,只要这些钱给的合理,你爱怎么说怎么说,都没有什么事。
可如今一旦把劳务分包队伍这只手斩断了,这完全就是要断绝某些领导的收益啊,因为资金都在公司的账面上,你想走账,那得看你本事了,而且很容易出事,一旦出事,就要做好蹲监狱的准备!(未完待续。)
第五七七章 完全舒城说了算
对于舒城口中说的和局公司领导已经商量过了这事,在座的也不知道真假,不过听舒城说的有模有样,到有几分真实。
即便这样,在舒城说完的时候,赵越胜还是开口了,道:“舒总,我看这事是不是先拿一个项目部来做试验为好,一次性拿一个标段做试验,范围有些大了啊。”
既然舒城想全部采用公司内部的成员干活,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赵越胜肯定不能说不行,可不阻止舒城这样干的话,这完全就是断赵家的利益啊。
因此,关键时刻,赵越胜便想出了这个办法,既然舒城你要这样干,我赵越胜也不阻止你,但我可以建议让你先用小范围的地方来试验,用这个做为借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不错,我觉得赵副总说的没错,一次性使用一个标段做试验,规模性的确有些大了!”赵越胜说完,安全总监陈强也开口了。
这还是陈强自加入东北分公司以来,第一次和舒城站在对立面,在此之前,根本没有这样做过。
不过舒城随即一想,便知道因为什么事情了。
在雷云昌分管的指挥部下属,有两个项目部的项目经理,正是陈家那边派来的,也就相当于,舒城这个尝试,不但损害到了赵家的利益,连陈家的利益,也相应的受到损失,因此,陈强真出来反对舒城,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毕竟赵越胜和陈强来到东北分公司,主要的目的,就是为自己派系,争取更多的利益。
舒城是东北分公司总经理没错,可一旦触犯了对方的利益,对方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我到觉得,与此拿一个项目部来做试验,还不如直接拿一个标段来做试验好一些,毕竟一个项目部太小,上面还有指挥部的影响,最终的成效很不明显,更何况这种试验,需要的时间及长,短着两年,长着四年,如果花费四年只用一个项目部来做试验,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啊!”陈强刚说完,余淳安这边开口了。
赵家和陈家都站出来反对舒城,余淳安作为李家一派,当然也要站出来反驳对方,而且一旦赵越胜和陈强真阻止了舒城,搞不好对方还会把试验的项目部,搞到余淳安分管的标段来,到时候受罪的恐怕就是余淳安了。
因此,关键时刻,余淳安必须站出来。
“的确,余副总说的没错,如果用一个项目部来做试验,花费三四年,就算得到效果,到时候恐怕还要用一个标段来做试验,如此下来,花费五、六年之久,太得不偿失了。与此这样,还不如直接拿一个标段来做试验呢!”朱凯这时也站出来道。
这种时候,舒城已经将这个问题抛出来,赵越胜和陈强出来反对,不能直接由舒城出面去反驳,唯有让在场的几个先斗上一番,好好的把各自的理由说出来,最后实在不行,再来一个投票表决,这事差不多就完成了。
可一旦没人站出来说话,也没有支持舒城的,舒城就来一个投票表决,这算什么意思?
而在座的七人当中,除掉以外的六人,占云天作为书记,对于这种事情,一般很少开口,商航是财务总会计师,也不好参与,因此,只能是余淳安和赵越胜等四人对决了。
“余副总、朱总,这事完全没必要花费这么长时间嘛,我们可以先用一个项目部尝试一年,如果效果好的话,再推广到一个标段嘛,一步步来,毕竟这种事情,才刚试验,如果走的太快,问题可不少,如果先用一个项目部做试验,到时候再拓展到标段,也许遇到的问题就少多了!”赵越胜微微一笑,说出了自己的理由道。
正如赵越胜所说,一开始就拿一个标段来做试验,在他看来,太过急功近利了,孩子还没学会走路呢,这边就想跑了。
“而且还有其他一些问题,比如公司下属员工自己干活,这农民工如何寻找,还有真正自己上手的话,就拿连续梁来说吧,项目部的技术人员,真能干下这个活?”赵越胜持怀疑态度道。
赵越胜说出这话的时候,即便是余淳安和朱凯也是一愣,显然,他们没想过这么多,尤其像余淳安和朱凯,都在一线干上来的,对现场这些东西,都很懂。
尤其像大型的连续梁施工,如果没有专业的劳务分包队伍,的确很难施工。
而项目部虽然施工了不少连续梁,可没有那个技术员,真正的手把手的干,技术人员最多干的便是放线超平,其他安装浇筑等问题,肯定不会去细学,对于这些内幕,余淳安等人还是很清楚的。
听赵越胜这么一说,两人还真有些担心,如果真遇到这种情况,把一个跨越公路的连续梁干错了,到时候就大发了,搞不好还有损铁路三十一局的声誉。
舒城见余淳安和朱凯都望向自己,像是在求助。
舒城微微一笑,不慌不忙道:“赵副总这个你放心,对于施工的农民工,在长齐铁路的时候,我已经和一个劳务公司签订了合同,那个劳务公司专门为长齐铁路提供专业的农民工,和各工种的作业人员,这件事情,在长齐铁路的时候,已实行很久,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而如今组建了东北分公司,我前段时间和那家劳务公司的总经理意见洽谈过了,准备继续从对方这个劳务公司引进农民工和各工种的作业人员,对于一些优秀的带工人员,我还准备让他们和分公司签订劳务合同。除此之外,像赵副总你说的,连续梁方面的技术问题,怕施工出错等问题,这个你也不必担心,那个劳务公司,专门挖了几个专业干连续梁的技术人员过来,就是为了配合我这边实行新的运营模式,所以你提的这些问题,应该不会发生,因为这几个技术人员,常年干连续梁,基本上所有跨度的连续梁,他们都施工过。”舒城道。
听舒城这么一解释,不要说赵越胜和陈强二人一愣,连余淳安等人,也不由得一愣,显然,他们没想到,舒城居然准备的这么充分,似乎早就预料到,赵越胜会提什么样的问题。
而且对于长齐铁路的试验,赵越胜等人也听闻过,的确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个事情,是不能否认的。
赵越胜嘴角一抽,底气有些不足道:“舒总,我还是决定,做这件事要一步步来,而且我们分公司有三个标段,完全可以选择一个标段一个项目部,同时进行!”
显然,赵越胜不想自己一派系的利益受损,必须牵连到另外两个标段,毕竟哈大铁路,主要还是由赵家和陈家分管的。
“赵副总,至于选择哈大铁路,也是有我的原因的。”舒城没有回答赵越胜的话,而是如此道。
舒城说完,众人不由望了过来,显然都想听舒城解释,到底什么原因,才让舒城选择哈大铁路,即便是赵越胜和陈强二人,也好奇舒城的理由。
“想必大家也知道,在中标的时候,哈青高铁和哈大铁路,几乎是同时中标的,然而,中标的价钱方面,却相差很大!”舒城叹道。
由于哈青高铁和哈大铁路刚进场,和业主签订的合同,还没下到施工指挥部,都在舒城这边呢,对于两个标的单价,舒城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哈青高铁,做为东北区域的第二条高铁,就拿桩基来说,我们公司拿到手的单价是每延米两千六,这个单价,在东北这边,可以说不算很高,但也不低了。”舒城道。
在桥梁施工工程中,桩基是最赚钱的,利润也最大,一颗桩基算四十米,每一米工程局从业主那边拿到的价钱是两千六的话,一颗桩基便是十万多。
在这十万里面,劳务分包队伍拿到的手的价钱,可能只有两百左右每延米,剩余的钱,全部是项目部的,而项目部需要从这些钱当中,减去混凝土、钢筋、机械设备、水电、管理、安全等一切费用,去除完这些花费之后,剩余的钱除掉稅,就是利润。
“然而,哈大铁路的单价,却只有哈青高铁单价的三分之二不到,才一千七每延米,这个价钱给施工队干的话,我们项目部的利润很少,而且这还是最赚钱的桩基工程,像承台、墩身工程,相比于哈青高铁,都要相应的减少三分之二,如此单价,最终落到劳务分包队伍上面的单价,肯定也不会多高,一些优秀的劳务分包队伍,恐怕都不会进场施工。尤其像连续梁,我咨询过一些常年施工连续梁的队伍,他们都不太敢兴趣,因为利润太低了。”舒城解释道。
对于舒城说的这些话,不要说赵越胜等人不知道,即便是占云天也不清楚。
众人此刻才意识到,在分配标段的时候,舒城分配的时候像是随意说的,可早就给赵越胜下好了套,让他分管哈大铁路,而余淳安却分管哈青高铁和长齐铁路。
显然,赚钱的活都给余淳安了,而不赚钱的活,却给了赵越胜,谁知道,钱赚的越多,业绩也就越多。
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赵越胜眼中闪现一丝怒意,显然,舒城的这种做法,完全就是排外,把不是自己一派系的成员,排挤到外面去,好的标段,全部给了自己亲近的人分管,而不好的标段,直接给了对方,一举两得。
“舒总,单价不高,我们完全可以限制劳务分包队伍的价钱嘛,把和他们签订合同的价钱降低,保证我们公司这边的利润。”陈强这时道。
说白了,陈强还是不死心,不管如何,他也要尽力阻止舒城,不让舒城将这个计划,在哈大铁路整个标段实行下去。
“陈总监,根据我干施工现场多年的经验,一旦单价调低,劳务分包队伍利润太低,赚不到钱,这施工的质量是没法保证的,与此这样,还不如全标段采用新的运营模式,项目部自己干活,这样一来,整个标段赚的钱,都是项目部的,赚多赚少,都是项目部的,施工质量也有保障,还能试验新的运营模式,这可谓是一举三得!”舒城道。
“我赞同舒总的话,我觉得选哈大铁路这个标段,做为试验的地方,的确是最合适的。”舒城说完,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占云天开口了,直接支持舒城。
占云天这一开口,舒城这边支持的人数,直接从三人到了四人,七人占据了七分之四,还有商航还没有发言,不过赵越胜也知道,就算商航发言,也肯定支持舒城,毕竟商航在舒城手下可是干了不少年。
这次将商航提拔成了东北分公司财务总会计师,恐怕都是舒城提议的,如果不是看见商航肚子大了,已经怀孕了,赵越胜甚至怀疑舒城和商航有一腿呢。
“我也支持舒总的建议!”余淳安这时也开口道。
“我也支持!”朱凯二话不说,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赵越胜和陈强一看这架势,便知道今天这事差不多就这样了,就算他们两人反对,也无济于事啊,谁叫舒城人多呢,甚至可以说,往后舒城要有什么想法,赵越胜和陈强反对也没有,除非他们能再争取两人来支持他们,不然的话,根本没可能反对成功。
“我也支持舒总的建议。”这时,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商航,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舒城微微一笑,道:“既然大家都支持这个建议,那么哈大铁路,从进场开始,便开始使用公司自己施工的办法,会后,赵副总你给雷云昌雷指挥长那边下个文件,传达一下我们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开会的结果,用文件的形式下发!”
一旦分公司下了文件,雷云昌那边还不照着办的话,舒城就有借口整对方了!
ps:今天两章合一章,刚码完字,洗澡去了。(未完待续。)
第五七八章 欺人太甚
雷云昌最近可谓是意气风发,自毕业以来,他都待在机关里面,靠着背后的关系,一步一个脚印,干到了局公司部长级别。
年前,在雷云昌再三恳求下,赵武昌将雷云昌下放到了舒城分管的东北分公司,而且还给了一个指挥长的职位。
当然,雷云昌虽然得到了一个指挥长的位置,可干那个标段,却是舒城分配的,毕竟赵武昌明确让舒城安排雷云昌干哪个标段,不太合适。
雷云昌坐在宽敞的办公室内,望着周围的一切,感到很满意,在局公司的时候,他一个部长见了谁都要面带微笑,点头哈腰的,跟个孙子似的。
可如今,雷云昌做为哈大铁路的指挥长,却相当的硬气,看着其他人见了自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雷云昌突然感觉到,做为上位者的自在。
权利这种东西,握在手中,让他感到很爽。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他按下接听键。
“马老板,你好。”雷云昌声音洪亮,底气十足道。
“雷部……哦,不对,应该叫雷指挥长了,恭喜雷指挥长高升啊。”马老板在电话内殷勤的说道。
马成海是雷云昌之前认识的一个私人老板,雷云昌在局公司的时候,曾给马成海介绍了一些活,他从中抽了不少利润,让雷云昌手头宽松不少。
应该说,马成海是雷云昌私人劳务施工队,一点也不为过,当上哈大铁路指挥长之后,雷云昌便寻思着,是不是应该把自己手底下的几只劳务施工队全部叫过来,然后安排到下属四个项目部去感觉,到时候自己在他们这些劳务公司里面占股,拿些利润,这样一来,自己也有钱上缴给上面的领导,也许自己下一步就是分公司副总经理了。
前几天,已经有几个关系要好的劳务施工队,给雷云昌打过电话了,甚至有施工队的老板,还亲自来到铁路三十一局的哈大铁路指挥长,专门找雷云昌,目的当然是想要几个工程干干,发些小财。
对于这些施工老板,雷云昌还是比较欢迎的,如今这个时候,他缺少的就是这种主动找上门的施工队老板,要他堂堂一个标段指挥长给施工队老板打电话,雷云昌觉得这很掉面子。
“高升什么呢,最多算平调呢,甚至连平调都不如!”雷云昌嘴上虽然这么说,心里却乐开了花。
局公司部长级别的人物,到分公司下属干施工指挥部指挥长,好在哈大铁路不小,勉强算平调,不然的话,还是降了半级呢。
级别虽然没什么改变,可雷云昌却很愿意这样干,原因很简单,在局公司里面的油水,远没有下属的施工标段多,做为全标段最大的领导,大笔一挥,可都是真金白银呢。
“雷指挥,小弟我刚从南方回来,手头上的工程已经快收尾了,不知道雷指挥能不能赏赐几个小工程做做呢。”马成海也不和雷云昌客气,直接进入主题道。
雷云昌回道:“你现在都干些什么工程,还是桥梁附属设施吗?”
在雷云昌的印象中,前几年马成海都是干桥梁的附属设施,没有干主体,不过每年年终,马成海都会去自己家拜访一次,所以雷云昌对马成海的记忆,还算深刻。
“哪能呢雷指挥,现在不止附属设施,连桥梁的墩台身我都接,还有小型连续梁,我这边也干了两三个了,有了一定的施工经验。”马成海很自豪的说道。
这些年,经过雷云昌和铁路三十一局其他一些领导的推荐,马成海在铁路三十一局没少赚钱,这次听到雷云昌当上了一个标段的指挥长,他就立马给雷云昌打电话,希望能弄点活儿干。
毕竟这几年来,雷云昌虽然很少介绍活给自己干了,但自己每年年终的孝敬,却是一点都没有少啊,现在雷云昌干上施工指挥部指挥长了,所有的付出,终于到了要回报的时候了。
“呦,不错,连连续梁都干了一些,看来这些年磨练的不错,要不你找个时间过东北这边来吧,到施工指挥部来,我和你谈谈,随便给你介绍几个工程干干。”雷云昌道。
无论如何,马成海也得来哈大铁路,与其在电话里交谈,还不如当面谈来的方便,而且其中还好多利益关系,到时候都要交待清楚,这些事情,雷云昌可是清楚的很呢。
马成海一听,心中一喜,他知道有戏了,连忙道:“这个没问题,我今晚就启程,最迟明天下午就可以到东北,雷指挥你把地址发我,到时候我直接去找你!”
既然雷云昌都开口了,马成海当然也不能含糊,因为他从雷云昌口气中,听出了一丝急切,心中一想,不然晚上直接飞东北算了,先把雷云昌这边拿下。
“行,我把地址发你,到了你给我打电话。”雷云昌道。
随后,两人又聊了一阵,便挂断了电话,电话刚挂断,雷云昌的电话又响了起来,原本雷云昌还以为是马成海打过来的,一看居然是分公司副总经理赵越胜打来的。
“赵总经理!”雷云昌一愣,连忙接通,说话的语气,和刚才完全不同,像是变了一个人。
“老雷,刚分公司开了一个会,舒总专门讨论了一下关于你那个标段的一个问题。”赵越胜和雷云昌都很熟悉,毕竟都是赵家一派的,赵越胜也就没和雷云昌墨迹了。
“哈大标段的问题,什么问题?”雷云昌疑惑道。
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标段有什么问题,需要分公司总经理带头专门讨论。
“是这样的……”赵越胜将会议前后的事情都说了一遍,随后道:“舒总让我给你下文件,至于如何处理,你自己看着办吧,我是管不了啦。”
时赵越胜说完之后,直接挂断了电话,留下一脸愣住的雷云昌。
许久之后,雷云昌怒气冲冲的吼道:“舒城,你欺人太甚!!!”(未完待续。)
第五七九章 岁月匆匆
沉默许久之后,雷云昌三次拿起电话,最终又放下,依然没有打出去。
最终,雷云昌一咬牙,拨通了一个电话。
很快,电话被接通。
“云昌。”电话那头,传来赵武昌的声音。
“武昌总,你可要为我做主啊!”雷云昌一开口,便哀求道。
此时雷云昌和赵武昌说话的语气,与马成海和赵越胜的口气,又不一样,如果有人在他身边,肯定以为雷云昌这人是变色龙,各种场合,变成不同类型的人。
“云昌你这是怎么了?”听到雷云昌的话语,赵武昌一愣,露出不解之色问道。
在赵武昌看来,现在雷云昌身为哈大铁路的指挥长,通常情况下,什么事情雷云昌自己就可以解决,根本不需要借助赵武昌了。
“武昌总,你不知道啊,刚才赵越胜赵副总经理给我打电话,说东北分公司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在舒城总经理的召集下,开了一个对哈大铁路运营模式的试验会议,最终决定,哈大铁路将全部采用公司自己施工的模式,不采用任何一只劳务分包队伍,违者从重处罚!”雷云昌感叹道。
听雷云昌这么一说,连赵武昌也愣住了,他完全没有想到,舒城突然倒腾这么一出。
“怎么回事,你仔细跟我说说。”赵武昌不由得重视起来。
看玩笑,雷云昌是自己派系的人,赵武昌之所以派雷云昌前往东北分公司,不就是想分一杯羹吗?
现在看来,情况时候并不是想象中这么简单啊,舒城的手,似乎伸的有些长,这才刚进场呢,就可以遏制赵家一派的利益了,这怎么不让赵武昌皱眉。
雷云昌将赵越胜的话,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同时还强调东北分公司很快便会下发一个文件,就是规定哈大铁路劳务分包队伍等问题。
听完雷云昌的话,赵武昌顿时沉默了,他在思索,舒城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真的为了新运营模式改革,还是为了遏制赵家一派的利益。
最终赵武昌想出的答案是,可能两个原因都有!
“武昌总,你可要为我做主啊,这不是欺负人嘛?”雷云昌继续哀求道。
对于雷云昌这点心思,赵武昌当然知道,可赵武昌现在想的是,如果自己去找舒城,强压的话,的确可以改变舒城的意愿,可赵武昌总觉得,舒城这样做,的确有他的道理。
“欺负啥?人家舒城是为你好,专门把试验标段给你,一旦成功,你直接提升到分公司副总经理一职,甚至更高的层次,都有可能,云昌啊,我都跟你说多少回了,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要把目光看长远一些,要往前看,不是往钱看!”赵武昌批评道。
听到赵武昌的话,雷云昌直接愣憋了,今天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怎么连赵武昌,都开始给舒城说话了?
雷云昌仔细一想,难不成舒城真的是为了公司,可是雷云昌怎么想,都不感觉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钱途?
这完全就是不想自己发财,挡自己财路啊!
“武昌总,我……”
“好了,这么点小事,你就别上蹿下跳了,舒城怎么说,你怎么做就是了,好好在东北分公司干,希望两三年以后,你能独当一面。”赵武昌打断雷云昌的话,安慰道。
“好了,我这边还有事,就不跟你多说了。”赵武昌说着,还不等雷云昌反应过来,便直接挂断了电话,留下一脸愣憋的雷云昌。
……………………………………………………………………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转眼间,舒城担任东北分公司总经理一职,已经过去了两年半,舒城也迈入了三十八岁,眼看就要进入四十了。
这两年半中,整个铁路三十一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局公司,在赵武昌的领导下,整个铁路三十一局,经历了长达一年的改革,大部分分公司效果收获甚微。
铁路三十一局内,除个别特殊的分公司以外,所有的分公司,都进行了部分改革,新运营模式,并没有真正启用起来。
而这些采用新运营模式的分公司、施工指挥部、项目部,有赚大钱也有亏损严重的。
在这两年半中,如果说哪个分公司最耀眼,无疑要数舒城分管的东北分公司了。
东北分公司在这两年半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工程方面,从一开始的三个标段,长齐铁路、哈青高铁、哈大铁路,到后面东北三省,足足有十二个标段同时施工,虽然规模上还没有铁路三十一局第一分公司大,可在上缴的利润上,已经一步步的紧逼铁路三十一局第一分公司了。
与此同时,东北分公司专门组建了一个物质设备子公司,专门负责物质设备的调运,任长虹担任此子公司的总经理,在这家物质设备子公司里面,有多达二十台的旋挖钻、十台冲击钻、泵车、挖掘机、铲车、压路机等各种施工机械,一应俱全!
除此之外,两年前跟随舒城一起到长齐铁路的职工,除极个别外,所有成员,都迈入了领导的岗位,成为了东北分公司的中坚力量。
而东北分公司机关内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本只有七个领导班子成员,现在变成了十三个,林小勇、常凯、蔡武、张天虎、任长虹、雷云昌等老一批进场的人员,皆成为了东北分公司机关的领导班子成员,绝大部分人,都是担任副总经理一职。
另外,还有大量的农民工,进入东北分公司,与东北分公司签订劳务合同长达五年之久的各工种农民工,就多大上百位,还有一些专业的技术人员,都被签订合同,成为东北分公司的其中一员。
在组建东北分公司不到半年之后,商航生了一对双胞胎,随后便留在c市,并没有继续待在东北分公司,而取代商航位置的人,居然是商航的妹妹商天航,不过商天航下的令是机关财务部副总会计师。
ps:后面不好写了,写多了容易出事,而且好多东西现实生活中就存在,写出来书容易被屏蔽,一旦屏蔽就会直接删书,到时候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乳猪在此说一声,书快要结束了,不过该交待的我都会交待,也许还一个月,也许还一个星期,写完这本,我将写一本关于包工头的小说,从另外一个角度,让大家体验一下包工头的世界,算剧透吧,在此感谢所有人的支持,另外说一句,书还没结束,大家有能力订阅的就订阅一下吧,支持一下乳猪,拜谢了!(未完待续。)
第五八零章 趋势
十一月二十号,c市,香山阁五楼。
一年前,香山会所被改名成了香山阁,但服务的种类和样式,依旧没变。
此时,在五楼一间豪华包厢内,不少人齐聚在此,分别是局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正国、第三分公司总经理李逸风、东北分公司总经理舒城、副总经理蔡武、总工程师林小勇、东北分公司下属物质设备公司总经理任长虹。
一年前,李逸风从第一分公司调往第三分公司,担任总经理一职,完成了从副总经理到总经理的过渡。
而李正国如今做为局公司总经理,只等赵武昌外调,便可接任下一任的局公司总经理一职。
可以说,李家一派在李国庆去世之后,势力再次扩大了不少,尤其是东北分公司,基本上都属于李家一派了。
经过舒城两年的经营,东北分公司完全成为了舒城的个人王国,他在那说出的话,别人都信服,且会照做。
“还记得八年前,那时候我们还在泽西线,除了我二哥之外,也是我们五人,坐在一起,没想到八年后,也算是小有成就啊。”李逸风感叹道。
在泽西线的时候,李逸风还记得当时任长虹刚把舒城介绍给他,那个时候,舒城表现的很拘谨,也不太爱说话,谁也不曾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短短八年的时间内,从一个技术员,发展到了一个分公司总经理的职位,而且还是完全掌控着分管的分公司。
不止舒城,即便是任长虹、蔡武和林小勇三人,如今地位也不低,而且很有可能再进一步,往后极有可能担任分公司或子公司的总经理一职。
当然,李逸风知道,这一切,都和舒城分不开关系,可以说,舒城是铁路三十一局这次企业改革中,获利最大的一个人,正是因为这次新运营模式的改革,成就了舒城,不然的话,舒城很有可能还干着项目经理的职位。
“李总,你还别说,当时舒总老害羞了,见你可是连话都不怎么说呢!”蔡武嘿嘿笑道。
做为舒城的半个师傅,蔡武和舒城说话,都是没什么忌讳,不过这两年稍微有些收敛,偶尔开个玩笑,还是会的。
“呦,舒城什么时候还有这么一段风光史呢?”李正国微笑着道。
“那时候还年轻嘛,还好老任的眼光毒,不然的话,就埋没了一个人才啊!”李逸风道。
“哪能呢,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舒总当时虽然只是技术员,可干活却很利索,什么事情处理的都很妥当。”任长虹道。
“我说各位,能不能不这样揭短吗?小心回去我给你们小鞋穿!”见众人都说自己,舒城顿时不乐意了,苦逼着连道。
“哈哈哈哈~~~”众人哄堂大笑。
又聊了一阵,李正国开始转移话题。
“明年年初,总公司那边人员大调整,我大哥穿回来了信,说付中华将接任下一届的总公司总经理一职,到时候很有可能对下属的各个局公司,进行一次大考察,随后进行一次公司的大改革!”李正国道。
这两年来,付中华一直鼓励局公司进行新运营模式改革,不少局公司都实行了,而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像铁路三十七局、铁路三十一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尤其是铁路三十一局的东北分公司,以一个分公司作为改革试点,进行长达将近三年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期间,付中华三次亲自到达铁路三十一局东北分公司考察,可以说,现在不少局公司的新运营模式,多少都有东北分公司的管理模式。
正是因为新运营模式改革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才导致付中华回来居上,一跃成为下一任总公司的总经理候选人。
下属各局已经意识到,一旦付中华上台,将是大规模的企业改革,往后跟随这些局施工的劳务分包队伍,很有可能接不到工程了。
这对建筑市场来说,绝对是一场飓风,很多企业,要面临着改革,走新的运营模式。
面对付中华的上台,铁路三十一局内部,肯定要指定一系列的措施。
李正国这话一说,众人都收起嬉笑的神态,望向李正国。
“这段时间,经过我们局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的商议,为了迎合付总经理的上台,决定对公司内部成员的职位,做一定的调整。”李正国继续道。
听到李正国这话之后,众人都望向舒城,因为很简单,在这次改革中,舒城出力最大,而且舒城担任东北分公司总经理一职,也将近三年的时间了,潜伏磨练的时间差不多了,完全可以再次提拔。
加上舒城的业绩,也满足提拔的条件。
“你们都看我干嘛!”舒城见众人都望着自己,不由一愣道。
“没事,只是这顿饭要舒城你请了。”李逸风笑道。
对于李逸风的话,舒城当然能听懂,其实这段时间,舒城也在找机会,希望能再进一步,最好是进局公司。
“这多大的事呢。”舒城笑道。
“是该舒城你请,这次我们局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商量之后,决定将你调到局公司,担任局公司副总经理,分管改革和生产,迎合总公司那边,因为现在改革趋势已经形成,大势如此,谁也阻止不了!”李正国道。
国内的企业的大趋势如此,不是一个局公司的个别领导能阻止的,既然阻止不了,就进行重新的整合,蛋糕分配。
显然,这次改革,带动的利益分解分配事情,将牵扯到整个铁路三十一局。
“舒总走了,东北分公司谁来管理?”听李正国这么一说,蔡武问道。
“老蔡,这个你担心什么,这么多人才,还怕没人管理不成?”舒城瞪眼道。
其实说实话,舒城对于此次调任,心里也很矛盾,对于东北分公司,舒城还是有那么的一丝不舍。
“对于东北分公司,局公司这边会商量出最合适的人选,肯定不会让前期你们所做的努力,全部白费的。”李正国道。
ps:前文的三十八岁应该是三十六岁,已改。(未完待续。)
第五八一章 圆满完成
年后,总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大变动,付中华如愿以偿的坐实了总公司总经理一职,让舒城感到有些惊讶的是,李爱国在此次领导班子变动中,一举突围,成为一名总公司的副总经理。
而铁路三十一局内部,也在风云涌动,首先变动的是局公司,赵武昌被调往某铁四局,担任总经理一职,李正国被提拔成了局公司总经理一职。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成员变动也比较大,其中最让人惊讶的是舒城,舒城以东北分公司总经理一职的职位,直接跨越到总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一职,分管第二、三、四、六、物质设备公司、东北分公司、西北分公司的改革事宜,这些分公司,占据了铁路三十一局一半的江山。
李正国毕竟才刚上台,虽然有最多成员的支持,但考虑到一次性变动太大,怕引起突发事件,最终让舒城分管这些分公司的改革事宜,也就相当于这些分公司先一步进行新运营模式改革。
尤其是第一分公司,牵连太广,几乎占据了铁路三十一局的半壁江山,里面还有许多老一辈的关系,牵扯的利益太多,要干净利索的斩断太过艰难。因此,第一批改革的分公司里面,李正国并没有将第一分公司列入其中,以防引发一些不必要的事情。
东北分公司机关大会议室,此时,除了机关的所有成员之外,还有下属十二个标段的指挥长、书记,以及一些副指挥长、指挥部总工程师和下属的一些项目经理,都到齐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望着前台正中心坐着的那个人,不少人还带着崇拜和不舍的表情。
这两年来,在舒城的带领下,东北分公司绝大部分员工,收入都上了一个台阶,尤其是哈大线的员工,刚开始的时候,雷云昌像死了老爸一样,及其的痛恨舒城。
可经过一年的施工之后,雷云昌突然感觉,标段内的很多事情,不用他去吩咐,很多项目部就直接去办了,不管安全还是质量,都管理的很好,他这个指挥长当的及其的轻松。
而且这一年,分公司下发的奖金,明显比长齐和哈青高铁的多五分之一,这让哈大铁路的职工相当的满意。
到了后来,一些刚中的标段,指挥长一上台,就到舒城那里,要求采用新运营模式,这不止是指挥长要求的,更多的是下属的员工支持这样干,虽然这样的结果是自己本身的利益有些受损,可在舒城分管的分公司,真要想让大批量的施工队进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舒城那边已经要求,每一个标段进的施工队,数量上都是受限制的。
舒城落座后,环视一圈,看着这三年来一张张熟悉的门口,露出一丝的不舍,从一开始的长齐铁路进场,到后面组建东北分公司,再到东北分公司蓬勃发展,东北分公司已然成为舒城第二个家了。
而这些下属,也从一开始的不认同自己,到现在的信服,这些,舒城都是看得见的。
如今即将离开东北分公司,前往c市的局公司,舒城难免有些不舍。此刻,不止舒城,在场的不少员工,都露出不舍之色。
“大家都到齐了,那我们开会!”舒城咳嗽一声,开口道。
原本还有低声议论的声音,在舒城说出这话之后,大会议室内,静的出奇,所有的成员,都望向舒城。
“想必大家也听到一些消息,说我要调往局公司,这件事的确属实,而且令已经下来了,这次我之所以召集所有人参加这个会议,也算是一个告别仪式吧!”舒城微微一笑,不过这笑容却让人感觉有些苦涩。
对于舒城要调往局公司的事情,在场绝大部分职工都听说了,可没得到舒城的确认,一些人还真不相信舒城要被调走。如今舒城一确认,这事也就**不离十了,更何况舒城也说了,连令都下了。
“东北分公司组建到现在,短短三年左右的时间,经过在座各位和其他所有职工的努力下,业绩稳步上升,现在我们可以不吹皮的说,我们东北分公司的业绩,已经超过了第一分公司,不错,你们没听错,应该说,到去年年底,我们一年的业绩总额,已经超过了第一分公司!”舒城声音洪亮道。
第一分公司,做为铁路三十一局最强大的分公司,占据了铁路三十一局一片江山,一职被其他分公司仰望,从未被超越。
然而,今时今日,舒城领导的东北分公司,只花了三年时间,便超越了第一分公司,可见其成绩有多么的惊人!
这个时候,像占云天、余淳安、赵越胜、朱凯等一大批老一辈的东北分公司领导,突然想起舒城在组建东北分公司时说的一句话。
要将东北分公司,打造成铁路三十一局,最强的分公司!
当时的时候,还真没几人相信,可令众人没想到的时候,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舒城当年建立的这个不可思议的目标,居然在舒城离去之前,圆满完成了。
“此去局公司,我将担任局公司副总经理一职,主抓生产,同时分管第二、三、四、六、物质设备公司、东北分公司、西北分公司的改革事宜,也就是说,我虽然不再担任东北分公司的总经理一职,却依旧管着大家,所以大家不必担心,下一任东北分公司总经理,采用的运营模式,和现在肯定一般无二,这个大家可以放心,大家的利益,还是有保障的!”舒城道。
在舒城看来,不管谁担任这个总经理职务,职工们担心的还是利益问题,一旦舒城离去,他们的福利是否还有保障。
在听到舒城这话之后,众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我走了之后,不管是谁担任东北分公司总经理一职,我希望大家都齐心协力协助好新一任的总经理,把我们东北分公司做大做强做优,依旧让他保留铁路三十一局最强的分公司的位置,大家有没有信心!”舒城道。
“有!”众人应道,声音洪亮。
听到众人亢奋的表情,舒城露出了微笑。
会议结束后,舒城将东北分公司所有的占股全部交出,与占股一起交出的,还有购买机械设备投入的资金。
当最后结算的时候,连财务部总会计师商天航也不由得愣住了,舒城占股投入的保证金和东北分公司购买机械设备投入的资金,扣除机械设备的折旧之后,还高达八千万!
也就相当于,舒城投入进来的资金便有上亿!(未完待续。)
第五八二章 大结局
舒城离开东北分公司之后,直接进了局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一职,分管生产的同时,还分管数个分公司的新运营模式改革。
就在舒城离开东北分公司的第二个月,新一任东北分公司总经理的人选,最终确定下来了,是副总经理张天虎。
对于张天虎的能力,舒城知道的一清二楚,虽然在泽西线的时候,张天虎曾排斥过自己,可经过长齐铁路和东北分公司的相处,舒城对张天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最终向李正国推荐张天虎担任东北分公司的总经理一职。
张天虎担任东北分公司总经理一职之后,沿用舒城在时的管理模式,就连使用施工队伍的劳务公司,依然用舒武这家,未曾改变,最终,张天虎干东北分公司总经理,一干便是八年,是干的最长的一届总经理。
在张天虎五十三岁的时候,终于调往局公司,担任局公司工会主席一职,一职到退休。
蔡武在舒城离开东北分公司之后,一直待在东北分公司机关干副总经理,因为舒城的关系,三年后,调往第五分公司,担任总经理一职,在张天虎离开东北分公司之后,蔡武再次被调往东北分公司,担任东北分公司总经理一职。
蔡武干了东北分公司总经理五年,随后被调往局公司,担任局公司副总经理一职,三年后在此位置退休。
东北分公司书记占云天,最终未能再上一步,干到六十三岁,也就是舒城离开东北分公司第二年,从东北分公司书记一职退休,一直到九十三岁高龄才去世。
林小勇转成东北分公司总工程师之后,也一直待在东北分公司,八年内未能提拔,知道舒城后来当上了局公司总经理之后,才将林小勇调往局公司,担任局公司副总工程师一职,随后又下放到第三分公司,担任分公司总经理一职,并在这个位置上退休。
余淳安的路子走的比较快,在舒城离开东北分公司之后,他又在东北分公司干了三年,随后调往第三分公司书记一职,两年后转成总经理,三年后调往局公司担任书记一职,知道退休。
常凯却一直待在东北分公司,未曾离开东北分公司,最终干到局公司书记一职,知道退休。
赵越胜在舒城离开东北分公司之后,曾一度想跟张天虎争权,最终失利,调往徐州分公司担任舒城一职,两年后被查,铁路三十一局给予开除处分,落了个凄惨的下场。
许敏在舒城走后,被提拔成了局公司副总工程师,这个步伐虽然有些快,但并不属于领导班子成员,众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三年后,许敏如愿进入东北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的行列,再过了四年,许敏被调往第四分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一职,次年,担任常务副总经理,又过了一年,接任第四分公司总经理一职,直到八年后,才调到局公司,担任局公司副总工程师一职,退休的时候,干到了局公司副总经理的职位。
除此之外,东北分公司的其他成员,都没有干到局公司的成员,最多干到分公司副总经理的职位,已经是最高了。
不过舒城走了之后,东北分公司,一举成为铁路三十一局最强的分公司,这个名号,保持了四年之久,在第五年的时候,第一分公司进行了新运营模式的改革,重新将铁路三十一局业绩第一的名号,抢了过去。
而东北分公司在舒城离开十年之后,开始走向衰败,随着东北市场铁路建设的饱满,加上老一辈领导班子的离去,铁路三十一局东北分公司,在这片土地上,越来越不吃香。
李家一派的几位兄弟们,最终的结局都不错。
老大李爱国,在舒城离开东北分公司的时候,已经进入了总公司领导班子的行列,虽然年纪已经不小,可对李家在铁路三十一局的帮助,却是毋庸置疑的。
舒城后来听说,李正国之所以能这么快将赵武昌赶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李爱国当上了总公司的副总经理,是李爱国给赵武昌压力,最终赵武昌选择离开铁路三十一局的。
对于这件事,舒城也只是听说,具体是否这样,最终没法论证。
李爱国虽然当上了总公司的副总经理,最终却未能再进一步,知道退休,依然在这个位置上,不过已足以自豪了,毕竟帮李家在铁路三十一局,稳固了实力。
老二李正国,舒城离开东北分公司的时候,李正国正式担任局公司总经理一职,配合总公司的总经理付中华、副总经理李爱国,对铁路三十一局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虽然前期只有占据一半的分公司参与进来,但这部分蛋糕,依然不小,李家联合赵家、商家等派系,对这块大蛋糕进行了重新分配,舒城在其中得到了不少好处。
四年之后,李正国被调离铁路三十一局,前往总公司,沿着李爱国的步伐,一步步前进。
最终,李正国也走到总公司副总经理的位置,最终退休。
老三赵日天在铁路三十一局进行改革之后,便没有再施工工程,组建了一家金融公司,听说后来很赚钱,还开了几家娱乐公司,舒城去过几次,见到一些二三线小明星,赵日天的日子却过的很舒畅。
最后便是李逸风,李逸风从第一分公司调走之后,担任第四分公司的总经理一职一段时间,两年后,调往局公司,随后两年,李逸风接手局公司纪委书记一职,最终,李逸风未能走出局公司,干到局公司党工委书记一职,才退休。
商家的商雪姬,一直稳坐局公司总会计师一职,直至退休。
对于商航,生完双胞胎之后,有两年未曾上班,一直在家带孩子,第三年复出,便担任第一分公司机关的总会计师,两年后,调往局公司,担任局公司财务部长一职。
后来姑姑商雪姬退休后,商航如愿接替商雪姬的局公司总会计师的位置,一直到退休。
自从和皮特离婚之后,商航便没有再结婚,不过一直和舒城保持着关系。
至于商航的妹妹商天航,在东北分公司干了三年之后,被调往第二分公司机关,担任财务部长,后又被调往第一分公司机关担任财务部长,商航走后,担任第一分公司机关总会计师一职。
刘国雷后来没有再干工程,一直干着拉皮条的工作,并协助舒武管理劳务公司,由于舒城的关系,铁路三十一局将近三分之二的农民工,都从舒武这家公司培训出来,公司利润暴涨,刘扒皮也收入颇多。
五年后,刘扒皮离开了舒武组建的东北分公司,回到南方老家,舒城后来去过一次,这小子开了一家酒吧,日子过的很舒服,听说后来小七、小九又生了两个儿子。
舒城最后听到刘扒皮的消息是刘扒皮去世的时候,那是刘扒皮不到七十,听说是被老婆儿子争财产被气死的,出殡的时候,舒城和弟弟舒武千里迢迢赶去。
弟弟舒武后来又组建了一些公司,除了为铁路三十一局服务的劳务公司之外,舒武回家还组建了一家房地产公司,一家采矿公司,舒城离开铁路三十一局之后,舒武在北方又干了三年,便撤走了,回家照顾生意的同时,也照顾年迈的父母。
舒武一共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除了老大出国留学,老二老三都在国内名牌大学上学,从他们开始,也算正式走出了大山。
但舒武却不愿意离开老家,直到八十九岁去世,也是在老家生活,并采用当地的土葬。
舒城的父母老年过的很充实,四个孙子外加两个孙女,老两口晚年过的很安慰愉悦。
林瑜研究生毕业最后,成了大学教授,后来又考博,直到三十六岁也未婚,这段时间,舒城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
最终,林瑜还是找了一个人嫁了,林瑜结婚的时候,舒城并没有参加对方的婚礼,后来也没有再联系了。
吴轻灵一共生了三个孩子,和弟弟舒武一样,也是两年一女,一直以来,吴轻灵都在家照顾孩子,做起了家庭主妇,小学之前,和舒城父母在干市购买的别墅里,带舒城和舒武的孩子。
小孩上完小学之后,舒城给吴轻灵开了一家奢侈品店,吴轻灵顾了几个员工,开始做起了老板娘。
期间,吴轻灵还不时的前往舒城居住的地方,照顾舒城的生活起居。
直到舒城六十退休,两人才回到老家,舒城也选择回老家养老的方式。
对于三个孩子,两个到国外留学,一个考入厦门大学,留学后,两人又回归,进入了国内科研单位,舒城并没有让他们重走自己的道路,虽然他很清楚,自己孩子要进铁路三十一局,要提拔,只是自己一句话的问题。
舒城离开东北分公司之后,便到了局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一职,在李正国的支持下,舒城对分管的数家分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改革之初,不少指挥长阳奉阴违,明里一套,暗地里一套,直到一年后,舒城联合李正国等人,以雷霆手段,换掉十个指挥部的指挥长,此事震级整个铁路三十一局。
舒城的杀伐果断,在这一刻展现无疑,众人不由得感到脖子发凉,一些原本还有想法的指挥长,立马对本标段进行了整顿。
此次事件之后,铁路三十一局的新运营模式,彻底的展开了,一年后,舒城开始对剩下的一些分公司,进行新运营模式改革。
又过了两年,李正国去了总公司,舒城在四十不惑之年,终于当了铁路三十一局局公司总经理一职。
随后,舒城在这个位置上沉寂了一年之久,当李逸风担任局公司纪委书记后,舒城联合李逸风,对整个铁路三十一局,进行了一次大清洗,最终,在局机关领导班子里面,一共十三个位置,李家一派便占据了七人,超过半数之多!
有两个派系,直接被刷出了局公司机关领导班子行列。随着舒城的整顿,铁路三十一局该合并的合并,整合的整合,全局上下,全部采用新的运营模式,在舒城和李逸风的威压下,莫敢不从。
三年后,铁路三十一局的业绩,在总公司下属的局公司里面,一跃成为第一!
一年后,舒城四十五岁,如愿进入总公司机关,成为总公司一位副总经理,分管三十局到三十五局。
由于三十一局新运营模式改革在舒城离开的时候,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但三十三局和三十五局,进展却及其缓慢,在付中华的要求下,舒城专门对这几个新运营模式进展缓慢的局公司,进行了整顿。
舒城在总公司副总经理这个位置,一干便是五年,五十岁的时候,舒城越过李正国,如愿担任总公司总经理一职。
担任总经理之后,舒城对所属的局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合并重组,提高利润,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随后,此运营模式被铁.道.部推广实行,工程局改革浪潮,至于在这一刻被掀起。
六年后,舒城被调往铁.道.部,担任改革司司长一职,主抓企业改革。
又三年,舒城提拔为铁.道.部副部长,位高权重,而这一年,舒城已然五十九岁,离花甲之年不到一年。
最终,在舒城六十二岁的时候,从铁.道.部副部长一职上退休,告老还乡,回到了干市老家。
而也在这一年,儿子舒汪洋的二孩刚出生,老二的第一个孩子也六岁了,至于闺女,也两个孩子。
而舒城此刻做的,便是和吴轻灵游走全国各地,用舒城的话来说,就是年轻的时候不能陪你,老了也要陪你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岁月匆匆,转眼即逝,一甲子岁月匆匆而过,舒城重生后的第六十年,时年八十六岁,身体终于不支,半年后,舒城在吴轻灵和儿孙的陪伴下,离开了人世,终年八十七岁。
全书完!
写完了,从2015年3月12号开始上传,写到16万字的时候,断更长达一年,主要是因为我分管八个火车站改造,没时间码字。
今年重新捡起,从3月底开始至今,足足七个多月的时间,更新130多万字,虽不算多,但做为一个业余写作爱好者,已经很不错了。
原本此书还一百多万字的,但因为后面的内容太过敏感,斗争太多,写下去搞不好就封书删书了,为了不找麻烦,就这样吧,还请大家见谅。
说实话,写完全书完突然不知道自己要去干什么了,对于写书,还没开始写,题材已经选好了,包工头。
不错,就是一个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的职业,当然,还是会涉及到本人熟悉的铁路行业,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至于什么时候发书,至少要存稿五万字以上吧,现在还没开始写,可能要一段时间。
最后,非常感谢所有支持乳猪的朋友们,我会继续努力,写好下一本书的。
最后发一次铁路大时代读者群群号:194285429。(未完待续。)
新书已出,欢迎支持!
欢迎支持乳猪新书,悠闲包工头,刚上传,求收藏、推荐、点击、红包!/info/1004821171(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