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铁路大时代TXT下载铁路大时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铁路大时代全文阅读

作者:焚猪坑儒     铁路大时代txt下载     铁路大时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零一章 把医院建在工地

    如果你去青海、西藏,一定要尝尝青稞酒。

    青稞酒,藏语叫做“羌”,是青藏高原主要生产的一种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青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亲送友,必不可少。

    青稞酒色微黄,酸中带甜。

    晚饭是在一家酒店内举行,除了姚功军、舒城三人外,还有局指书记盛奇,总工孔之劲。

    “你们三人刚来没几天,这酒今晚就不多喝,每人一杯,二两半。”落座之后,姚功军开口道。

    第一次来高原地区,的确不宜饮酒过多。

    其实舒城带占云天和林小勇过来,就是想他们二人帮忙挡酒的,姚功军这样一说,舒城顿时轻松许多。

    “舒城,对于建设驻地,你有什么打算吗?”局指书记盛奇问道。

    如今一部的驻地已经确定下来了,就在离格尔木九十里外的一个中转站,那个地方还算有些人气,一项目部在那里租了一栋房子。

    至于属于的五个项目部,依旧没选好驻地,主要原因,除了刚来之外,真没有合适的地方。

    像舒城管辖的地段,大部分都是戈壁滩,要么就是沼泽和多年冻土等待,极少是草原。

    而施工地方离最近的中转站,也有八十多公里,如果将驻地建设在中转站,显然不太合适。

    “盛书记,对于驻地的建设,还得进一步考究,毕竟才来三天,施工范围内的情况还没摸透。不过通过既有的资料,我觉得在戈壁滩建设驻地的可能性比较大一点。”舒城想了想道。

    考虑到去工地路途的距离,舒城觉得,在戈壁滩上建设驻地,效果可能要好一些。

    “恩,戈壁滩虽然离工地近,可环境比较恶劣,而且用水、用电、保暖都比较困难。”盛书记道。

    “这个没事,驻地建设,首先就得考虑前往工地的路程,路程太远肯定不行,其次在考虑如何建设,对于盛书记刚才说的问题,也的确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不止三项目部,即便是二、四、五三个项目部,也遇到这种情况。”姚功军这时插话道。

    说到这,姚功军顿了顿,继续道:“而且,五项目部的线路完全被沼泽和冻土包围,他们如何建设、在哪建设驻地,也显得很重要!”

    “是啊,第一次上高原,以前从没想过,有一天干工程,会被在哪建设驻地而头疼。”总工孔之劲笑道。

    “老孔啊,这玩意习惯了就好,建设天路线二期工程,不管是对西藏地区的发展,还是对我们西部开发,都有重大意义,相比于这些,建设驻地这种事,不过小菜一碟而已。”姚功军解释道。

    的确如姚功军所说,连高原冻土都解决了,其他事情还是事吗?

    “姚指挥说的也对。”孔之劲点头道。

    “舒城,其实在这边施工,最主要还是高原反应,一旦高原反应不及时救治,那是会出人命的。建设指挥部对这方面已经做了充分的安排,每三十里,将建一个医疗服务站,每一个临近线路的城市,都将建立高压氧舱。对于超过一百五十里还没有城镇的,将按每一百五十里,建立一个高压氧舱。一旦工人出现身体不适,医生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姚功军对舒城道。

    对于这些事情,舒城是知道的,但占云天和林小勇,还是第一次听说。

    毕竟每三十里,建设一个医疗服务站,这花费可不是小数目。

    至于高压氧舱,更是连想也不敢想,因为代价太贵昂贵。工人一旦出现高原反应,进入高压氧舱之后,就像回到了海平面,高原反应便会消失。

    所以,一旦发现农民工高原反应厉害,可直接送到附近的高压氧舱内治疗,其中这三十公里一个的医疗服务站,在中间就起到接力的作用。

    在前世天路线二期施工中,没有一例,因为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死亡的案例,这在医学史上,绝对是一个奇迹。

    “这完全就是把医院建设在工地啊。”林小勇感叹道。

    一个标段就超过三十里,如此看来,几乎每一个标段,都有一个到两个医疗服务站,对救治农民工,完全可以达到及时救治的效果。

    “对,建指的意思,就是想把医院,建设到工地上,其实这也是国家的要求。”姚功军加了一句道。

    假如不把医院建设到工地,天路线又是在荒芜人烟的戈壁滩和沼泽地。很多地方离附近的城市,都超五百里,如此长的距离,当把高原反应的农民工送到的时候,可能已经出事了。

    高原反应,到那时候,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安全。

    众人聊着,酒菜便端了上来,在格尔木,川菜比较多,而今天舒城等人吃的,也是川菜。

    对于川菜,舒城是比较喜欢,对于南方到北方来施工的舒城,凉菜是舒城最讨厌吃。

    舒城今天来找姚功军的目的,其实就是熟悉一下,认识交流一番,怎么说舒城也是在姚功军手底下干活,来了之后,到局指跟姚功军报个道还是要的。

    吃完饭之后,舒城等人直接回了项目部。

    当舒城回到宿舍,徐晋将施工图给舒城拿来了一份。

    毕竟怎么说,舒城也是技术出生,虽然现在干项目经理了,依然喜欢看图纸。

    而且职位不同,舒城看图纸的深度,也有所区别。

    在技术员的时候,就看看尺寸,标高之类的东西。

    到了技术主管和副部长,就要考虑算混凝土和钢筋的量。

    到了部长和总工这个级别,便是根据图纸考虑施工方案问题。

    而到了舒城这个项目经理的级别,这些都不是舒城需要管的。

    舒城关注的,比如说一个桥,他有多少个墩台,从哪个位置到哪个位置,中间有没有连续梁,有没有河流,会不会影响施工,有没有便道可以进入施工场地。

    如何利用既有的资源,来修建进场便道等情况。

    所以说,每到一个职位,因为级别的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法,也就完全不同

    由于林小勇和舒城都是干技术出生,所以对于一些问题,两人还是聊的比较开。

    就在这时,舒城的电话响了起来,一看是李逸风打来的。

    “喂,李总,晚上好。”舒城笑道。

    来到格尔木的时候,舒城便和李逸风通过一次电话。

    “舒城啊,怎么样,这两天去看工地了吗?感觉怎么样?”李逸风笑道。

    “感觉很难干啊,李总!”舒城倒苦水道。

    “难干就对了,如果这么容易干,要你去干嘛!”李逸风笑骂道。

    舒城嘿嘿一笑,道:“李总,其实这活难不难干另说,不过这高原反应,的确让人头疼。昨天我们去了次现场,地方算是找到了,可天气说变就变,像个变脸大姑娘一样,太过无常了。”

    “像个大姑娘不要紧,你把他征服了就是了,任何事情,事在人为。”李逸风道。

    “对了,小勇哥在我身边,李总要不要和他说两句。”舒城道。

    毕竟林小勇比舒城跟随李逸风还早,那个时候,任长虹、蔡武和林小勇,都是李逸风的嫡系。

    后来因为自己执意跟随任长虹,任长虹才带自己去见了李逸风,也正是那个时候,舒城和李逸风牵上了关系。

    到如今,舒城和李逸风的关系,恐怕已经超过了李逸风与任长虹、蔡武及林小勇的关系。

    “行,那我先和小勇说两句,等下再和你说事。”李逸风道。

    “好的。”舒城一愣,答应道,心里却在猜测,李逸风找自己到底有什么事。

    “林哥,李总找你。=舒城将手机递给林小勇道。

    其实林小勇刚才也听到了舒城和李逸风的对话,此时已经在等待了。

    大约五分钟之后,林小勇又将手机递给了舒城。

    “李总。”舒城道。

    “我和你说个事,这边局指的常凯常总会计,你应该还记得吧。”李逸风问道。

    “当然记得。”舒城道。

    那个时候,舒城第一次去荒芜线,第一次和原荒芜线指挥长见面,还批了五十万,当舒城去找常凯的时候,对方还拖了一个星期才打到项目部账户里。

    因此,对于常凯,舒城还是比较熟悉的。

    “他在这边出事了,被公司贬职,职位和副经理差不多,我看你那边少副经理,要不就让他过去跟你干吧!”李逸风道。

    舒城一听,不由得一愣,让一个干了一辈子财务的人,来干现场副经理,这该有多操蛋的事啊。

    现场副经理,绝对需要施工经验,不然瞎指挥,没事也会整出事来,这副经理可不是这么好干的。

    舒城顿了顿,道:“李总,常总会之前也没干过施工,要不让他干安全总监吧,我让闫宇阳干副经理,这样的话,包括吴霸天和小勇哥,我这边正好满了三个副经理,却少一个安全总监。”

    安全总监虽然和副经理级别是一样的,却只管安全,不管生产,至于以后的发展,还是副经理广一些。

    不过安全总监转副经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李逸风沉默片刻,道:“也行,那就让常凯过来干安全总监吧,他也就过渡一下,等这边这件事过去之后,有可能被调走。”

    其实不用李逸风说的这么明白,舒城也大体猜测到了。

    像局指的总会计师,关系能不硬吗?弄不好这次出事,常凯还是给人背了黑锅也不一定,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只是降职,而是进监狱了。

    显然,常凯上面有人,为他说话,躲过了这一劫。(未完待续。)

第四零二章 生命禁区

    休整三天之后,舒城带着众人,凌晨五点,便从宾馆开始出发,前去自己管辖的施工区段,进行调查。

    虽然舒城将调查的事情已经安排给了两位副经理,可作为项目经理,前期到现场看一遍,还是有这个必要的。

    往后技术部出来的方案,舒城可以根据自己现场看到的大体情况,来审阅这份方案。

    更何况,现场调查,不可能只走一遍,开工之前,现场的两位副经理和技术部,还要经过一次次的调查,最终拿出最优施工方案。

    这次出去的人员有些变化,徐晋和程建灵留在家里,对到了的施工图纸进行工程量复核和图纸审阅,技术部由林小勇带队。

    同时,女生也没有再去,全部留在宾馆里面,上次之所以带商航和杨静,还是舒城不知道现场的具体情况。

    如今了解现场之后,舒城毅然不让女生前往。

    宾馆里,书记占云天留了下来做总负责,吴霸天、闫宇阳和林小勇,都跟着舒城前往。

    凌晨出发,天还没亮,舒城明显感觉到天气冷了许多,最多几度。

    众人都穿的很厚,许敏更是将羽绒服穿上了,这一次,携带的东西也比较齐全,除氧气罐之外,还带了一些氧气袋、打气筒。

    氧气袋在氧气供应站是可以补充氧气的,比氧气罐方便许多。

    出了格尔木,一路向南,四周漆黑一片,时不时能看见一些车辆迎面驶来。

    由于第一次去过的原因,这次车上都有导航,直接跟着导航走便可以,也方便许多。

    当众人到达风鸣山的时候,已经是早晨六点半了,这个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大家下车,准备吃早餐

    刚下车,舒城便感觉一阵大风吹来,怕打着舒城的脸,很冷。

    ”这里不能休息,风太大,我们到背风面去吧,没吃早餐的先把早餐吃了,等天亮了再跨越风鸣山,就到了昆仑山了,过了昆仑山,前面就是荒无人烟的冻土沼泽地。”舒城开口道。

    过了风鸣山,前段路都没走过,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情况,为了安全起见,舒城毅然选择天亮再走。

    在未知的情况下,安全是第一。

    其实不少人在车上已经吃过早餐了,就还四个轮流开车的司机,没有吃早餐。

    找了一个背风面,众人坐下来,一起抽烟聊天。

    如果不是修建天路线,这些人一辈子也不可能来到青海这边的戈壁滩,来到风鸣山。

    前方是巍巍昆仑山,雄伟壮观,山顶的白雪冰川,历历在目。

    通过这些天看施工图纸

    ,舒城了解了项目部大体的施工项目。

    其中隧道三座,分别是魔鬼窟隧道、风鸣山隧道以及昆仑山隧道。

    魔鬼窟隧道,处于地热层、地层褐红色,施工时,隧道内温度将急剧升高,氧气更加稀薄,对工人的人身安全威胁最大。

    风鸣山隧道,为常年冻土隧道,施工难度最大,同时也是最长的一座隧道。

    至于昆仑山隧道,地质情况比风鸣山隧道差不多,都是冻土地带。

    总体来说,这三座隧道,都面临不同的情况,唯一共同点便是,都是高原地带施工。

    除此之外,在三座隧道之间,是两座桥梁,穿过昆仑山之后,便是沼泽地,这个地方,由于常年冻土的情况不一样,不但有路基,还有桥梁。

    一共十二公里的路段,其中隧道占据了差不多三公里,桥梁五公里,路基四公里。

    十分钟左右,东边天气泛起了鱼肚白,天色逐渐放亮,众人再次起程。

    车近昆仑山,是一片石漠,越过一个又一个山谷,看到的都是干枯的河床。

    “那边居然还有河!”许敏坐在三菱车后排,突然惊呼道。

    听到许敏的惊呼声,舒城望向北面,只见在昆仑山北麓流淌着一条碧玉色的河流,断断续续,映衬着红色山岩。

    看到这条河流,众人忍不住激动起来,显然,这条河很有可能就是从昆仑山流下来的雪水。

    “要不把驻地建设在这吧,至少水资源是解决了,夏天还能洗个澡。”吴霸天打趣道。

    至于吴霸天有没有这种本事,身体素质能不能跟的上,就是他的事了。

    “水是解决了,电和其他东西,就麻烦了,还是选个离电毕竟近的地方合适一些。”闫宇阳这时也开口道。

    建设驻地,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关有水还不行,其实最好是离电线不远,至于水源,完全可以钻井,抽地下水来解决。

    “这荒芜人烟的地方,哪来的电啊,除非建在青藏公路中转站附近,不然的话,戈壁滩很难找到用电的地方。”吴霸天道。

    “调查完这次之后,我们可以沿着青藏公路,继续向南走走,毕竟天路线和青藏公路大体是平行的,也许在我们项目部中间地带,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来建设驻地。”舒城道

    “这个可以有。”吴霸天点头道。

    车继续向前,便到了昆仑山脚下,站在昆仑山脚下,更加感觉到昆仑山的气势磅礴,雄伟壮观,让人感觉自己的渺小。

    在昆仑山顶,此时被白云环绕,如同仙境。

    昆仑山产昆仑玉,属于白玉,洁白而通透,前几年因用做奥运会奖牌,价格得到爆炒,身价倍增。

    当舒城等人到达昆仑山口的时候,这里居然还有行人,还停放着许多车辆。

    “这还是一个旅游的地方呢!”许敏大惊小怪道。

    只见前方,有许多有许多帐篷,安扎在地上,帐篷前还停了许多车辆。

    在离开帐篷三四百米的地方,竖立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昆仑山口四个字,由于距离有些远,在石碑的两侧,还有两只怪兽一样的石雕,看不清到底是什么东西。

    “这里叫昆仑山口,原本就是一个旅游的地方。”舒城解释道。

    “对的,你看前面那两座遥遥相对,被白雪覆盖的山峰,就是玉珠峰和玉虚峰。”吴霸天也开口道。

    众人在这并没有多做停留,继续沿着导航方向,继续前行。

    穿过昆仑山,找了一条偏僻小道,驶入天路线的的常年冻土区域,也是传说中的生命禁区。

    刚驶入冻土区域的时候,舒城等人便下车,观看这冻土和普通土到底有什么不同。

    下车后,四周可以看见一些苔藓和地衣为主苔原植被,草本植物和灌木,几乎看不见,及其少见。

    踩在冻土上,丝毫感觉不到下沉,像是被固结了一样,拿开脚,地面上也看不到鞋印。

    现在才上午八点多一些,虽然太阳已经出来了,可冻土依旧没有融化,还板结着。

    舒城用带来的铁锨,费了好的的劲,才挖开小部分土,发现大部分还是土,相当硬,仔细看能发现,在泥土中,掺杂着一些冰晶,用来摸上去,一股凉意袭来,很冷。

    显然,夜晚随着温度的降低,土壤中的水,都凝结成了冰,从而板结土壤。

    一到中午,太阳直射而下,温度升高,土壤吸收热量,这个时候,土壤中的冰便融化成了水,土壤便变得松散、柔软。

    上车后,众人继续向前,时不时下来观察土壤情况。

    但是前面已经没有路了,毕竟前方就是广阔的冻土沼泽区域,一般车辆,都不会来这种无人区。

    走走停停,才走不到三公里,车轮便开始陷入泥土中,舒城发现这种情况后,立马让车停下来。

    随后众人下车观看,发现这个地方的泥土,相比于昆仑山过来的泥土,明显软许多,还带着些弹性。

    “车不能再往前走了,再走就进入沼泽了,怕到时候出不来。”舒城道。

    “离我们项目部施工地方的终点,还有多远?”闫宇阳问道。

    “还有大约四公里,在走一公里左右,便到了昆仑桥的起始里程。”许敏看了看手中的途中道。

    “要不走过去吧,把车调过头来,先在这等着,我们过去看看情况,四公里毕竟也不远。”舒城道。

    沼泽地开车,那是找死,只好步行。

    “行,拿出几把铁锨出来吧,到时候用在前面探探路!”王霸天道。

    由于这种荒芜地带的沼泽,也不知道前面是什么情况,加上没有棍棒之类的东西,只能用既有的东西,来探路了。

    随后,许敏等人拿着铁锨,舒城打头阵,带领大家,按照奥维地图上的显示,向前走去。

    一路上,舒城等人都小心翼翼,时不时还停下来,用铁锨将泥土挖开,看土质中冰渣的含量。

    很明显,随着不断深入,土质中的冰渣越来越多,土质更加柔软,像是橡皮泥,充满弹性。

    几公里的路程,舒城等人硬是走了一个多小时,主要是经常观察土壤情况,花费了不少时间。

    在后面这些路段,舒城发现不少水洼地还结冰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前进过程中,冰已经开始融化了。

    众人走了不到三公里,舒城一脚踏出,身子突然向前倾,脚便直接陷下去了。

    “舒经理!”

    “老舒!”

    众人神情一愣,纷纷上前,抓住舒城,将舒城拖出来。

    显然,舒城一脚踩到沼泽里面去了。

    从外表来看,这个地方,根本就不像沼泽地,和其他地方基本上一样,周围唯有一些水洼,上面还有一层薄薄的冰。

    可一脚下去,舒城便感觉显然泥潭之中,还好这个地方并不深,直到舒城大腿,就没有再往下陷了。

    在众人的帮助下,将舒城拖了出来,可他的一只鞋,却留在了沼泽里面。

    此时,舒城的右脚的裤子已经完全湿了,被风一吹,顿时感觉凉飕飕的,寒冷刺骨。

    “舒经理,你没事吧!”众人上前,关切的问道。

    “不碍事,就是丢了一只鞋,我看前面应该就是沼泽区域了,而且还有两公里左右,便到线路的尾部了,也没必要继续往前。”舒城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道。

    刚才舒城一脚踩上去,几乎是一点征兆都没有,然后就陷进去了。

    为了保证安全,舒城果断放弃继续向前,以防出现什么意外,再说,前面两公里的情况,站在这个地方便能看见。

    同时,舒城还让许敏拿出油漆,在原地喷上些油漆,做好标记,以防下次再来时,出现什么意外。

    很明显,前面就是沼泽区,在沼泽下面,就是多年冻土,冻土继续往下,便是冻土的永冻层。

    ps:额,责编说是两天免费。。。(未完待续。)

番外 01

    张涛是铁路三十一局的一个作业队长,十五岁的时候,便从父亲那里,接过了这份工作。UU小说,www.uu234.com

    因为没技术没知识,干了整整三十年,才混到一个作业队长,对张涛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他准备赶到五十岁的时候,就退休,如今,张涛的儿子,也成了铁路三十一局的一员。

    可以说,张涛一家三代,都为铁路三十一局奉献着青春和智慧。

    这天,张涛负责借助天窗时间,从铁路上用平板车运输工字钢到一个施工场地。

    四米的工字钢,足足十八根,分别放在前面两个平板车上,平板车的绝缘轮子,再放在两条钢轨上。

    在铁路上,两根钢轨,是绝对不能用导电的东西,搭接在一起,不然的话,就成了红光带,也就是所谓的事故!

    张涛指挥着八名农民工,前后各四人,推着平板车奋力的前进。

    前面就是一个上坡,坡度不大,却很长,足足费了二十分钟,才将十八根工字钢,推到坡顶。

    “把轮子刹车弄好,我们休息一下。”张涛见农民工额头冒汗,吩咐道。

    众人便开始忙乎,随后便在一旁休息,张涛拿着对讲机,时刻关注着站内驻站的信息。

    “张队,来抽根烟吧!”一个四十来岁的农民工,和张涛差不多年纪,递给张涛一根几块一包的烟道。

    张涛也没客气,接过点燃,随后深深的吸了一大口,他很享受这种感觉。

    “喀嚓!”

    就在这时,连着两声轻响传来,张涛一愣,还没反应过来,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好,平板车跑了!”这时,一个农民工首先发现,摆放十八根工字钢的平板车,不知怎么回事,居然开始向坡下滑去。

    由于是坡顶,又在光滑的钢轨上,所以在众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平板车已经滑出去了三米远,而且速度有加快的趋势。

    “快拉住!”张涛一愣,将手中的烟一甩,招呼大家向平板车快速跑去。

    离平板车最近的两个农民工,首先反应过来,他们反手一抓,死死的抓住工字钢,奈何此时正好是下坡,几吨重的工字钢,哪有这么容易抓住。

    两人还没抓稳,便被平板车托着走了。

    张涛等人刚上前,想抓住平板车上工字钢,奈何平板车下坡速度已经起来了,关靠这些人,根本无法阻止正在下坡的工字钢!

    最终,抓住了工字钢的农民工,也不得不松手,眼睁睁地看着平板车,向坡下滑去。

    “张队,快联系站上,让线路上的人让开!”一个农民工提醒道。

    此时,平板车的速度完全起来了,而且越来越快,加上这个重量,如果线路上有工人干活的话,绝对撞死撞伤一大片。

    张涛一边向坡下跑去,一边联系驻站,想追上平板车。

    奈何平板车此刻已经以四十迈的速度,快速的前进着,而且速度还在增加!

    就在离坡顶五百米的坡下方,这时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太太,正好从一个铁路道口通过,刚走到道口中间,还没反应过来,直接被飞驰而来的平板车撞上了。

    但是撞上老太太之后,老太太并没有掉下来,而是被平板车叉到肚子,快速的前进着,速度比刚才更快!

    线路下的枕木上,留下一条长长的血迹……(未完待续。)

第四零三章 集思广益

第四零四章 各方开始行动

第四零五章 不懂规矩

第四零六章 都是套路

第四零七章 高原冻土解决办法

第四零八章 趋之若鹜的原因

第四零九章 首战告捷

第四一零章 小爵爷

第四一一章 不能喝

第四一二章 如何降温

第四一三章 看不惯又能怎样!

    舒城隐约记得,在前世的时候,天路线控制搅拌出来的混凝土温度,的确加了一些冰在里面,用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这些冰不多也不大,只是适当的加入,因为加冰块有一个缺陷,那就是一旦冰块融化,成水之后,会稀释混凝土。

    工地上使用的混凝土,都是按照配合比来搅拌的,比如一方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粉煤灰、外加剂、水各多少,都是有规定的。

    而加了冰块之后,这部分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可由于冰块不能及时融化,就相对于混凝土在拌合过程中,就少加了水,这样的话,便影响了混凝土的配合比。

    可一旦加水量按照配合比加,等冰块融化的时候,就相对于多加了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又产生变化。

    这些细节,都必须考虑到,因为配合比一旦改变太大,很有可能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因此,加冰块的确可行,却有一个度,如果搅拌的过程中,冰块正好融化,成水融入到混凝土中,那么对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问题,主要在控制加冰块的多少上面。

    舒城顿了顿,开始说道:“刚才李经理两人都说了,从材料上来控制混凝土温度,我也非常赞同,但我觉得,从搅拌罐里出来的混凝土,是否可以经过冷却呢?”

    “对搅拌罐里出来的混凝土进行冷却?”众人一听舒城的话,顿时不少人皱起了眉头。

    通常情况下,搅拌好的混凝土,从一个漏斗型的罐里流出,直接被装入罐车中。

    然后罐车将混凝土运输到现场,众人不解的是,如何在这个过程冷却?

    “舒经理,你说说你的想法。”姚功军难得开口道。

    现在就是大家一起想办法嘛,刚才一二部的办法,大多数人都可以想到。

    可舒城说的办法,却不大一样,关键是还没人这样想过,大家的思维,都在考虑如何在搅拌之前,做一些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却没有想过,在混凝土拌合之后,如何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而舒城却是从拌合之后来考虑,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其实办法也很简单,就是我们在拌合完混凝土之后,不是将混凝土装入罐车。完全可以通过传送带的方式,把搅拌好的混凝土,传送到一个带制冷的房间内,走完一圈之后,混凝土温度降了下来,然后再装入罐车,运输到现场。”舒城道。

    其实舒城的办法相对简单,就像热水一样,传入到一个制冷的地方冷却一下,然后再装起来。

    如此一来,混凝土的整体温度将下降了,很明显,这个办法比其他办法要好一些,而且传送带的速度,完全可以控制,混凝土要冷一些,就慢一些。

    相比于加冰块这种人为无法控制的办法,舒城这个办法,明显变得切实可行。

    “不错,这个办法可以探究一番,如果真建成了,那么混凝土温度,控制在5度以内,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局指总工孔之劲也点头道。

    “办法虽然不错,可这种搅拌站,怎么建设和规划,却是比较困难。”二部项目经理道。

    “的确有困难,但只要有办法了,一切都好办,毕竟加冰块看着可行,可实际操作起来,相当困难,搞不好混凝土配合比还改变,影响混凝土质量!”姚功军这时开口道。

    如果其他铁路,要求没这么高,说实话,多些水也没什么大事,只是不能流传出去。

    可天路线不一样,天路线对质量要求及其高,加上建指对这方面抓的也很严,又是冻土区域,各种因素加在一起,姚功军也不敢大意。

    如果因为这件事,造成铁路三十一局声誉受损,姚功军的仕途,也就废了。

    因此,对于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姚功军不敢冒这个险,他宁愿麻烦一些,多花些钱,来保证质量。

    二部项目经理的建议是好,可真正实施起来很困难。相比于二部项目经理的建议,舒城提出的办法,明显优于他人。

    利用舒城的办法,即便的材料,也不用特意的改变,比如水泥用量,完全可以按照配合比最合适的用。

    如此一来,质量保证的同时,还加快了速度。

    毕竟像原材侵水冷却之后搅拌的方法,要实施起来太过麻烦。

    更何况原材一旦侵水,原材中的含水量还发生了改变,必须重新调整配合单,将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东西,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孔之劲也点头道:“不错,咱们都在想办法降低混凝土温度,可如何最合适,显得很重要,舒城的建议抓住了本质,非常符合实际情况,而且还不用担心配合比的改变,导致的施工质量出现问题。”

    舒城见姚功军和孔之劲都赞同自己,微微一笑,道:“这个办法唯一缺点就是要研究一台专门的制冷设备,因为开空调这种办法,我觉得效果很明显,不能真正让混凝土的温度降下来。”

    对于这个问题,的确也是舒城一直考虑的,通过传送带的形式,哪怕速度再慢,通过冷却房时,降低的温度也有限,比较空调的效果,几分钟内很难体现出来。

    就像一盆热水,放入空调房内,要他冷却的话,需要一段时间,不可能一放入便冷却下来,显然不合实际。

    “这的确是个问题,如果混凝土在冷却房内停留太久,一是影响工期,二来,混凝土初凝了,到时候就更加麻烦了。”姚功军点头道。

    混凝土毕竟是拌合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是会凝固的,一旦凝固,就达不到施工的目的了。

    “那这样说的话,舒经理的办法,还是不可行啊!”二部经理微笑着说道。

    刚才舒城的办法一说出,自己的办法几乎瞬间被否定了,让二部经理张翰心里很不爽。

    要知道,加冰块这个主意,可是他们费力想出来的,原本还觉得,自己这个想法会响彻整个会议室,绝对是最好的办法。

    可结果却让让张翰有些失望,舒城刚开口,姚功军便开始否定自己的建议。

    虽然说自己的建议是有缺陷,可在张经理看来,却是一个不错的建议。

    如今见舒城吃瘪的样子,张经理顿时感觉心里舒坦,暗骂道:让你得瑟,想出来办法,还不是没鸟用,无法用于实施的办法,根本就不是好办法。

    对于二部张经理的想法,舒城当然不知道,等姚功军等人说完,舒城才慢悠悠的开口道:“其实这冷却房根本就不要建,我们可以做一些冷气的喷头,产生冷却之后,通过一排排的喷头,向传送带上的混凝土喷射冷却,用来降温!”

    一碗水如何冷的快?

    在舒城看来,把这碗水端到空调前,对着空调口吹风的地方,让空调吹出的冷风,直接对着热水吹。

    这个办法,能很快的将水的温度降下来。

    而舒城现在的办法更加精妙,

    他考虑用喷头的形式,喷出冷气,来冷却混凝土。

    由于空调口太大,导致冷气出来没有目标,针对性不强,没有集中降温。

    用喷头却不一样了,他针对的是单独一个地方降温,而一排的喷头,排列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很快便将混凝土的温度降下来。

    而且喷头喷射冷气的多少,速度快慢,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如此一来,就算是混凝土的温度,也照样可以控制在每个方位内,甚至控制的很准确。

    当舒城将自己想法说完之后,又按照这个顺序,给会议室的众人解释了一遍,几乎所有人都露出一丝惊讶的神色。

    即便是姚功军,也露出一丝奇异之色。

    对于舒城的光荣事迹,他早就听闻过,都说他干施工很有一套,鬼点子多,如今看来,的确名不虚传。

    等舒城讲完好一阵,众人才反应过来,姚功军咳嗽一声,毫不客气的夸奖道:“舒经理,要是建设过程中,真按你的办法来实施,你高举首功!”

    “姚指挥你太夸奖我了,我只是说出我的想法而已。”舒城不卑不亢的回应道。

    对于这种办法,即便是刚才和林小勇等人交谈,也只是提了一个大概,没有说一些细节内容。

    开始的时候,林小勇等人根本没怎么在意,如今听舒城这么一说,顿时暗叹办法果然不错,不由拍案叫绝。

    舒城讲完之后,便轮到四、五项目的经理发言了,面对舒城的奇思妙想,两位经理也不敢献丑了,直接说没有其他好办法,至于从材料方面控制温度,一、二部项目经理已经说了,至于其他的好办法,和舒城的办法比起来,差的太远,还不如不说呢。

    最终,在姚功军的领导下,准备把舒城的想法,在三、四、五部推广,建成这种能控制混凝土温度的搅拌站。

    当然,在建设之前,还需要进一步的设计规划,甚至如何制造冷气,都是众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用空调肯定不行,必须专门制作一套这样的制冷设备。

    当天晚上,蔡茂和刘扒皮的施工人员,已经到了格尔木。(未完待续。)

第四一四章 说变就变

    第二天,项目部新购买的四台暖风机和四个专门定制的超大帐篷,被一起运送到驻地和钢筋加工厂建设的地方。

    舒城上午八点半便出发了,准备去看看现场的情况。

    当舒城到了蔡茂驻地施工的地方之后,只见前方,一群人正围在一起,从这些人的穿着来看,显然是蔡茂带来的农民工,蔡茂的霸道车,也在现场。

    在这群人四周,有一辆货车和帐篷,以及暖风机等各种设备,从现场摆放来看,应该是正在卸货,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意外。

    车停下之后,舒城直接开门走了下去,后面,技术部的相关人员也跟了下来,技术部成员此次跟舒城过来,原本是想做技术指导的,正好舒城要来,就一起过来了。

    “老蔡,怎么回事?”舒城下车后,大步向前道。

    “舒经理你来了,刚刚我两个员工在搬运东西的时候,出现了高原反应。”蔡茂道。

    昨天这些农民工来到格尔木的时候,舒城还专门给蔡茂打过电话,问过此事,蔡茂给舒城说一切正常,没人出现高原反应。

    没想到这才开始干活,就出现了高原反应。

    舒城一听,快速的上前,只见地上躺着两个约莫五十岁的男子,两人面色一看就不太正常,像是大病一场一样,精神不振,给人一种有气无力的感觉。

    其中一个男子还张开嘴巴,不停地呼吸,很明显是呼吸困难。

    高原反应,会出现厌食、呕吐、头痛、头晕和呼吸不畅等诸多情况出现。

    一般出现高原反应,如果不严重的话,最好不要吸氧,毕竟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可高原反应严重,且身体虚弱的话,及时吸氧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你车里带氧气管了吗?”舒城问道。

    “没有,我忘记带了。”蔡茂道。

    “我车里有,去哪一些下来,以后工地上准备一些氧气罐、氧气袋之类的,如果这次我没来,你怎么办?”舒城对蔡茂极度无语道。

    “我已经买了,今天走的急,忘记带了。”蔡茂道。

    说着,舒城让许敏等人,将车里的氧气罐拿了出来。

    “先把两人弄到车里面去,不要开空调,让两人吸一会氧气。”舒城道。

    “好的。”蔡茂道。

    出现高原反应,应该迅速将患者转移到没有风的地方,最好卧床休息,并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很可能会并发肺水肿等更加严重的并发症。

    众人一起用力,直接将两名农民工抬到了蔡茂的霸道车内,然后用氧气袋吸氧。

    同时,蔡茂安排其他农民工,将货车上的东西都搬下来。

    舒城发现,原本只要两个人就能搬动的东西,现在居然要四个人才能搬动。

    显然,高原地区让这些人有力使不出,身体明显不如平原地区好使,这也是高原的症状。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那两名农民工明显好一些,但看样子依旧浑身无力,精神不振的坐在车里面,今天恐怕是干不了活了。

    “老蔡,今天先把帐篷和暖风机弄起来,还有这些电缆,先牵扯好,别到时候来不及供电。”舒城提醒道。

    不管是暖风机还是生活,都必须要电,不然根本没法休息和生活。

    “放心吧,舒经理,我都会安排好的。”

    蔡茂道。

    其实舒城对于蔡茂还是比较放心的,这人干活比较细。

    安排完这边之后,舒城再次驱车前往三公里远的钢筋加工厂,这里由刘扒皮负责。

    说白了,这活就是刘扒皮和舒城干的,当舒城来到这里的时候,刘扒皮已经安排人将帐篷和暖风机卸载下来了。

    刘扒皮显然不太适应高原气候,直接就没下车,知道舒城来了之后,才走下车来。

    “老刘,这边没谁出现高原反应吧?”舒城问道。

    “舒经理,还行,多多少少有点,毕竟好多人身体还没适应过来,但大部分人状态还是比较好的,我也不敢让他们太使劲,怕用力太大,导致气虚。”刘扒皮道。

    “行,先把住处安排好,今晚如果在这里住的话,一定要通上电,要么就用发电机,不然晚上根本没法住人。”舒城道。

    高原地区晚上能到冷下,没有暖风机就住这样的帐篷,很不保险。

    “知道了,舒经理。”刘扒皮道。

    自从跟了舒城之后,刘扒皮几乎不用打点了,赚的钱比以前更多,但刘扒皮很识趣,虽然舒城只占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可刘扒皮给舒城的钱数,却是按照扣除所有花销,净利润的百分之五十来给的,相对于一人一半。

    即便是这样,刘扒皮还是赚了不少,而且很多事情,都不用刘扒皮自己出马,舒城便给他搞定了。

    所以,最近这段时间,刘扒皮都有些虚了,因为除了大宝剑还是大宝剑,现在他听到大宝剑就双腿打颤,发虚!

    同时,对舒城的话,几乎都是言听计从。

    “怎么突然跑来一片云呢?”这时,一大片白中带灰的云,飘了过来。

    刚才还晴空万里,现在突然被这片云遮住了太阳,不过很远的地方,依然可以看见太阳从云中穿过,照在地面上。

    刘扒皮还没说完,舒城便感觉有水滴掉下来,顿时感觉不太对劲。

    正当舒城疑惑的时候,天空突然下起了一些小冰雹。

    “卧槽,是冰雹,大家速度找地方躲起来。”还是刘扒皮谨慎,一看不对劲,连忙大声道。

    刘扒皮话刚说完,天空如同变脸一样,开始稀里哗啦的下起了小冰雹。

    有好几颗还砸在舒城的身上,舒城立马道:“大家速度上车。”

    说完,众人才反应过来,便纷纷上车,等众人刚走上车,霹雳喇嘛的,通过车窗,可以看见天空下起了密密麻麻的冰雹。

    不少冰雹砸在车顶、车窗上,声音很响。

    “这鬼天气,怎么回事,你们看前面还是太阳呢!”许敏在车上,郁闷地说道。

    刚才有几颗大冰雹砸中了他,痛的直咬牙。

    听许敏这么一说,舒城往前看去,还别说,几里外,阳光明媚,哪里有下冰雹的样子,看来就这片飘过来的云下面,下着冰雹。

    好在这场冰雹来的快,去的也快,大约十分钟左右的时候,那片云被风吹奏了,冰雹便消失了。

    众人纷纷下车,舒城问道:“有没有人被砸伤的。”

    “舒经理,我这有个民工砸出血来了,其他都没事。”刘扒皮道。

    刘扒皮说的时候,已经有人开始给那名农民工处理伤口了,还好不碍事。

    “舒经理,车被砸凹陷了好几块呢。”舒城的新司机赵鹏道。

    “没事,回去保养维修一下,老刘,往后建设钢筋加工厂的时候,停车位建个遮阳棚,用来挡冰雹。”舒城对刘扒皮道。

    “我也有这种想法,这冰雹说来就来,一点防备都没有。”刘扒皮郁闷道。

    “往后一旦看见有云飘过来,都要小心,今天我算是长见识了。”舒城道。

    “恩,我知道了。”

    这边安排完之后,舒城又回到蔡茂那里,想看看蔡茂这边是否下过冰雹。

    还别说,当舒城问起的时候,蔡茂等人居然连冰雹的影子都没看见。

    显然,这场冰雹只有刘扒皮那边下了,这边没下,这古怪的天气,让舒城都琢磨不透。

    接下来几天,工地进展都比较顺利,驻地方面,自来水净化厂也安装完毕,一个个大型的帐篷,被送到驻地,这些帐篷,将被用作项目部的宿舍。

    钢筋加工厂也在有序的进行中,就连搅拌站,在施工指挥部指挥长姚功军的监督下,终于按照舒城的建议,设计出一套降温的搅拌流程。

    为了给混凝土降温,专门特制两台冷气喷射装置,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至于效果如何,搅拌站建成之后,还要进一步试验。

    六月底,项目部驻地的宿舍全部安装完成,办公区的房子也建成了初苤,只差装修了。

    水、电、保暖都弄上了,就差办公区和食堂之类的了,舒城要求蔡茂先将食堂建设好,如此一来,舒城便能先让项目部员工住到驻地,至少酒店的房费能节省不少。

    毕竟现在还没开工,局指给的资金很少,能节省的还是要节省为好。

    七月四号,项目部三十二号人,来了二十八个,在这一天,全部搬进了驻地,安排进了一个个帐篷。

    普通员工住的是六人间,女生有两个帐篷,舒城和占云天比较特殊,毕竟是项目经理和项目书记,安排了两个可以住三人的帐篷,给他们两人一人一个。

    第一次住这种帐篷,舒城发现,暖风机的确不错,还能控制温度。

    由于办公区只装修了一半,大家大部分的时间,都呆在帐篷内,或者外出走动。

    周围植被虽然脆弱,可毕竟是夏天,还是能见到绿色,加上驻地旁边便是一条清澈的河流,给人神清气爽的感觉。

    只是突然间从喧闹的城市,来到偏僻的荒芜之地,让人很不适应。

    七月九号,项目部办公区装修完成,十号各个部门开始搬进办公室,开始办公,整个项目部,开始真正的运作起来。(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9885/ 第一时间欣赏铁路大时代最新章节! 作者:焚猪坑儒所写的《铁路大时代》为转载作品,铁路大时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铁路大时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铁路大时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铁路大时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铁路大时代介绍:
官场,很多时候就像一个舞台,有些人靠的是演技,有些是舞台效应,但绝大时候,还要看你入不入戏! ………………………………………………………………………………… 项目总工舒城,因工程事故,重生到二十年前,一个关乎到他命运的转折点上。 重生之后,舒城发现,在这个平行空间里,除了铁路倒退了十年之外,其他的一切,和前世一样。 而未来十年,正是高铁世代,祖国的高铁,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面对这样一个铁路行业的大时代,舒城该何去何从,是按部就班的沿着前世的步法,还是打破枷锁,走向一条从未走过的道路。 ……………………………………………………………………………… 敬以此书,献给为铁路工程事业奋斗的兄弟姐妹们。铁路大时代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铁路大时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铁路大时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