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他们都是恩爱的夫妻(2)
李翰林在姚村呆了整整一个下午,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段铁柱的老婆就来了,喊段铁柱回家吃饭呢。这个时候李翰林才想起要回镇里去了。但是段铁柱不让他回去,说回镇里的食堂也没饭了,干脆就到我家去吃吧。李翰林想想也有道理,更何况在农家是地锅烧的饭,香啊!至今他还想吃妈妈在老家给他烧的锅巴呢。这一次他没有拒绝段铁柱的邀请。
段铁柱的家住在离村小学校不远的村西头,两层小楼和一个占地一亩多地小院落,显得格外的清静,院落的周围栽上几颗枣树和葡萄树,葡萄树蔓已经爬满了门楼过道之上,形成了一个天然绿色走廊,煞是凉爽。
段铁柱的老婆是段铁柱的中学同学,但那时候都没有那种感觉,甚至于在农村男孩女孩同班都不说话,很保守的。等到两个人都谈婚论嫁的时候,还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河湾镇逢庙会,街上很热闹,他们就去看歌舞表演,两个人碰巧坐在一起,于是就聊了起来,当得知两个人都没有对象的时候,他们彼此都对对方有了一种莫名的情愫。还是段铁柱先开的口:“你对我的感觉怎么样?”
“还可以吧”她说这话的时候低着头,一张瘦瘦的脸涨得通红。
段铁柱知道,姑娘说这话的时候,本身就是一种害羞的本能。心里就有了数。于是趁热打铁追问道:“我家里很穷。”
“我嫁的是你的人,又不是你的家。”
段铁柱的老婆,长的既不算漂亮也不能说丑,一般化。段铁柱心想,找老婆就应该找这样的。看着虽说不是非常喜欢,但是看着也不烦,既聪明又通情达理。他认为找个漂亮的,不实用,还是这样的女人让自己过的安稳踏实。
把饭桌搬到了院子里,拉上了电灯照亮,李翰林感觉到在这样的农家吃饭还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在这里李翰林找到了一种归属田园的感觉,他就是喜欢这样的感觉,这种感觉真的太熟悉啦,那是儿时的记忆,让他嗅到了孩提时代的丝丝泥土的味道,这味道裹带着泥土的芳香,让他很喜欢夏季的乡下,尤其是夏季的夜晚。
第二十三章 他们是恩爱的夫妻(3)
段铁柱这个时候,突然想到了村小学的张柳维娜。他知道是李翰林的同学,上次还为自己要李翰林的电话号码呢。于是就让他老婆过去请她来吃个便饭。李翰林也感觉到好多天没见张柳维娜了,也很想和她聊聊。
张柳维娜穿着白色的连衣裙,一头的秀发好像刚刚洗过,还飘着洗发水的味道。一见李翰林就说:“我们的李书记真是个大忙人呀,相见你一面比较市长还忙呢,要不要提前预约了。嘻嘻嘻。”
李翰林笑着说:“怎么会呢,我这不是来了就让嫂子去喊你来了吗?”
段铁柱的老婆是个利索的人,几个小菜,眨眼的功夫就端上桌了。
段铁柱问李翰林喝什么酒,李翰林说随便。于是段铁柱就拿出了一瓶“醉三秋”。这可是当地的名酒呀!
李翰林笑着说:“拿这酒就招待镇委书记已经足够了。哈哈!”
段铁柱是个好酒量的人,他让柳维娜喝,柳维娜说自己从来没喝过酒,段铁柱就说,给李书记个面子,跟李书记喝一杯。于是张柳维娜就端起酒杯轻轻的在红的唇上沾了一下,说好辣。于是李翰林评价说是好酒。就跟她碰杯,她只是喝了一点点,评价说还是辣。李翰林又说:“老同学了怎么还那么扭捏呢。来在干一杯。”
柳维娜一首端起酒杯,另一只手轻轻辅助着,很想那回事说来吧,我敬李书记一杯,说完一饮而尽。就这样他们一边喝着酒,一边聊着姚村的今后发展。
由于是段铁柱酒量大,就让柳维娜和李翰林绑在一起都不是他的对手。他们结束的时候,李翰林送张柳维娜回家,这是她的脸颊绯红起来,看上去甚是艳丽,他看样子是不可以喝酒,不但脸颊红润,而且连耳垂儿,红的恰似鸡冠儿,娇艳欲滴。李翰林也感觉到自己没少喝。也有点头重脚轻。自己突然对这样一个女人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使自己酒喝多了,还是自己被她那火辣辣的眼睛挑起了自己那最为原始的欲望。
第二十三章 他们是恩爱的夫妻(4)
快到这个女人家的时候,李翰林停下了脚步,张柳维娜就大方提出说:“到我那儿去坐坐吧,你回去也睡不着”。
李翰林说:“我还是回镇里了。明天还有还多是呀要安排。”
酒精似乎已在张柳维娜的体内发挥了作用,她看李翰林看的很直接,但被李翰林拒绝了。感觉到有点不好意思,有点不自在起来。
如果说她的脸颊向三月里的桃花,那么她的目光就象春天里的阳光温暖而又热烈的照射在李翰林的身上。
但是李翰林心里明白,他不能迎接那目光,他是个有妇之人,而且自己老婆在家正在为他孕育小宝宝。为他“封山育林”呢!
他用手拍了拍张柳维娜的微颤的肩膀说:“晚安,好好休息吧!我走了,”说完之后他还是坚持回到了镇里。
张柳维娜轻轻的叹了口气,心里真的有种说不说的滋味,她很多时间里,渴望李翰林能够主动给她打电话,哪怕只是说一句问候的话。她都很知足了,但是他没有,有时她很想给他打手机,但是又都没有这份勇气,拨好了号又摁掉了,人家是一个很恩爱的夫妻啊!不由得深深地叹了口气。
柳维娜知道李翰林很忙,镇里的事全靠他一个人撑着。但是不知怎么了,她真的很盼望李翰林能够给他打电话。只从见了李翰林之后,一个人,有时候夜里,静静的呆在屋里,经常的会出现一种说不清的情愫纠缠着她,心里难受至极,有一种特想被李翰林点然的渴望。只有这样能想着他,柳维娜才能某些方面得到一种慰籍。于是失眠对于她来说是经常的事。
对于柳维娜的热辣表示,从她那充满饥渴的眼神当中,他能看出来其中的某些对自己的暗示,那是一种独身女人的一种焦灼的心绪。虽然李翰林曾经对她有过一段相思,那只是少年时代情窦初开的单纯情愫。
这种暗恋却留在心底的是一抹美好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已经把这些很纯真的感情磨去,这种斑驳的记忆只能成为过去,他心中现在也只有自己的妻子。那个需要自己用心呵护,用心宠着江南小女人。
第二十四章 可恨的车祸(1)
这一夜,李翰林却莫名其名的失眠了,失眠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酒精的麻醉作用,使得他异常的兴奋,但是他确实非常疑惑自己昨晚突然对柳维娜的那种冲动,有了一种罪过感,是对自己老婆的一种心境上的背叛吗?还是由于柳维娜的妖娆的诱惑,是因为自己离开老婆之后的一种对女人的原始欲望,他也一时找不出答案。
也没有最好地解释昨晚的心境,总之,昨夜的既想对柳维娜那种成熟女性身体一种占有的渴望。这是男人的一种征服欲的体现,每个成熟健康的男人,都有一种征服欲,只是体现的方式不同罢了,但是更多的是从征服女人的身体来实现自身价值的体现,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男人的自信,李翰林也不列外,他是一个很健康,而且很具有男性魅力的成功人士。
李翰林第二天醒来感觉到头疼得厉害,是昨晚酒喝的有点多的缘故吧,就倒一杯蜂蜜水喝了。
他迅速洗刷的时候,夏晶莹给他打电话说:“李翰林,我后天要开个乡镇一把手会,内容是围绕如何发展乡镇经济的。你准备一下,到时讨论的时候,你要现场发言。”
“嗯,嗯,知道了夏县,我会精心准备的。”李翰林一手拿着手机和夏晶莹说话,另一只手拿着牙刷。
李翰林本来想到白水桥工地上去看看,这一来,他只好改变了今天的工作计划。于是,就安排小徐到工地上看着,自己就在办公室准备发言稿。
他想,河湾镇的落后,关键是没有一个好的发展思路,他从段铁柱的加工厂的成功开办,得到了启示:首先,扩大开放,依托外力可以大力发展城镇。通过引进沿海发达地区的域外资金,利用当地剩余劳动力资源与他们联合办厂,发展乡镇经济。
在农业发展上,用工业理念和手段来制造河湾镇名优农副产品,培植出瓜菜、水果、淮河大米三大特色产业,推广大棚嫁接、西瓜嫁接等多项新技术,可以形成扬庄、良庄、姚村、白村等9个大棚嫁接技术协作区,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
第二十四章 可恨的车祸(2)
同时,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目前已有南湖大米、高台板鸭,几家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在申办中……李翰林思路逐渐的打开了,他越想越兴奋,如果都能在一年的时间内实现这一目标,那样河湾镇的经济会迅速赶上其他优势乡镇的。
正在李翰林沉浸在大力发展河湾镇经济建设的构想中的时候,手机的振铃声把他拉了回来,手机号显示是一个陌生电话。
李翰林连忙去接听:“喂,你是李翰林吧,我是县医院急救中心的,你爱人突遇车祸,现在在我们医院正在抢救,请你抓紧时候来一趟,病人很危险。”李翰林一听这样一个消息,“轰”得一下,就像一个晴天的霹雷当头一击,他下意识的想到妻子肚子里的“孩子”,一种不祥的兆头向他袭来,脑子里一片空白。
这时,他让小徐赶快送他到县医院。他的心里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希望老婆好好的,不会有事的。
可是河湾镇离县城还有1个小时的路程,又加之最近这条乡镇公路正在补修,最快也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这个时候,他赶紧给赵登打电话,他家离县医院比较近,让他先去急诊室,帮忙照看一下自己的老婆。说自己正在赶往去医院的路上,随后就到。
当李翰林和小徐赶到医院的时候,赵登正在门口静静的等着。
见李翰林到了,连忙告诉他说:“李翰林你要坚强,听医生说孩子是保不住了,弟妹可能还有希望,医生正在抢救。”
李翰林一听疯狂的用手拍打着手术室的门,声嘶力竭的喊着:“让我进去。”
这时,一个护士走过来说:“先生,你要冷静,伤者正在手术,你不能进去。请你理解!”
赵登慌忙把李翰林拉到了一边道:“李翰林,我理解你的心情,要坚强些,遇到事情,我们要冷静对待,事情既然出现了,我们只能面对。”
是呀,现在对于李翰林来说只能等,等待医生的最后宣判。
李翰林对赵登说:“给我一支烟,我突然想抽烟。”
赵登顺手掏出一只红塔山烟递给李翰林。赵登知道,平时李翰林是不抽烟的。
李翰林接过烟,赵登掏出了打火机给他点着火。他狠狠的抽了一大口,却被这口烟呛得连连的咳嗽几声,连眼泪都呛出来了。
赵登劝他说:“不能抽就不要抽了。别想那么多。会没事的。”李翰林脑子里一片空白。事情不发生在谁身上,谁都无法体会到这种心情。李翰林怎能不多想,怎么能够平静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李翰林的妻子已经进去3个小时了,据医生说:“手术还在进行,伤者一直在昏迷中,我们只能保证对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去争取。”
李翰林明白医生话里的意思,但他还是想:老婆会没事的,她不能有事,她会好起来的,他们曾经在结婚的时候,老婆算过命,说她造化大,命就会大。哪怕老婆这件事情之后落下残疾,也不怕,他愿意伺候她一辈子。只要她活着就好……
但是,约莫过了半个小时,医生和护士都出来了,李翰林冲向前问:“怎么样,我老婆怎么样了,她没事吧?”
第二十五章 妻逝(1)
正当李翰林焦急的在等待着医生的消息的时候,医生和护士同时出来了,他几乎是疯狂的奔过去急切地问道:“我老婆,——怎么样了——她——没事吧!”
医生无奈地说:“很抱歉,我们尽力了,但是还是没能把她挽救过来。请原谅,我们县级医院的水平,但是,即使到更高级别的医院,也无能为力,伤者伤的太严重了。先生请节哀随便吧!多保重!”
医生的话无疑已告诉了李翰林结果。他的妻子已经离他而去!
然而,这个结果对李翰林来说是当头一击,他感到他快支撑不住了,快崩溃了。但这是事实。
李翰林怎么也很难相信这是事实,这是真的。他不相信,前天他们还谈论着,要生个自己的孩子,要找保姆。要让她过好一点的生活。
怎么会,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一个大活人,就这样突然什么说没就没了呢。
不会的,他们说好的,要好好的过一辈子,相互陪伴到老。李翰林不相信,妻子说走就走了,李翰林做梦都想不到,妻子能够离开他,一个人就这样走了。
李翰林疯了似的直奔手术室,然而他看到的是一个用白布完全遮住的妻子。护士走过来拦住他,说不要看了,你会受不了的!但是他还是揭开了白布。李翰林看到的是已经被车撞的变了形的,而且面目全非的妻子。
他真的无法相信,这就是他的那个昔日里具有娇美面容、曼妙身材的老婆吗?他真的无法相信,喃喃的说:“这不是我的妻子,这不是,你们有没有搞错呀!”
但是,当他看到自己妻子身上穿的非常熟悉的衣服时,他再一次绝望了。这个面目全非的尸体,是自己的老婆。这是真的。
赵登赶忙上前用一只胳膊搂住李翰林的肩膀,几乎是把他半搀扶着,说道:“节哀吧!这是事实,快准备后事吧。”
这时,江海洋也自己开着车赶来了。当他知道这个消息后,很惊讶!怎么可能呢。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了。
第二十五章 妻逝(2)
县长夏晶莹不知怎么得到的消息,也赶来了。所有认识李翰林的人,听到这一噩耗的,都来了。
人们都深深为李翰林的妻子感到无限惋惜,她太年轻了,对于她的人生还长着呢!还有她肚子里尚未出世的孩子……
赵登和江海洋于是就开始帮忙张罗着后事了!
县交警大队的张队长,也来了。
李翰林原在县委当秘书的时候,张队长就认识,怎么也不会相信伤者就是李翰林的妻子,是他亲自接的警,一开始并不知道是李翰林的妻子,现在才知道,这起恶性交通事故的受害者是李翰林的妻子,他最先了解车祸发生的情况。
于是,他就向县长夏晶莹和李翰林介绍了当时的情况:据现场的目击群众说,事故就发生在李翰林家小区的附近,当时李翰林的妻子好像是要从小区门口往淮河路上的斑马线上过马路,属于正常行走,肇事车辆属于闯红灯,飞驰而过。到了斑马线的时候,丝毫没有减速的意思,车速大约有70码。
从李翰林的妻子面前擦过时,她就被挂住拖出了大约有50多米,周围的群众大喊,出事了车子撞到人了,快停车,要出人命的。最后还是一辆迎面而来的出租车追上后,才把肇事车辆强行拦停的。这才把她送到了医院急诊室。当时她还能说话呢,于是医生给李翰林打了电话。
目前,肇事车辆已被扣留,肇事者也已被拘留。事故的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李翰林妻子的追悼会就设在县殡仪馆内。他老婆在这里没有生前好友,只是单位的领导及同事们全都来为她送行。李翰林趴在妻子的遗体上哭的死去活来,这时赵登整个的抱着他说:“李翰林,要节哀,你也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人死不能复生,天有不测风云,人活着哪有一帆风顺的。”
人们都怀着无比痛惜的心情,憎恨着那个肇事者。
处理完了老婆的后事,李翰林一个人独自在家整整睡了三天,说睡其实是睁着眼躺在□□,就是睡不着。
第二十五章 妻逝(3)
这里已是人去楼空,他突然感觉,整个世界都完了,面对空荡荡的房子,感觉到妻子没有走,好像回了娘家。李翰林越想越痛苦,于是就放声恸哭,哭累了,就迷迷糊糊,看到了妻子正在对他微笑,和他说话,老公我回娘家了,你自己要好好保重自己,没有我的日子好好照顾自己,我还会回来的……
等到他再次张开眼的时候,看看表才是凌晨2点。
妻子的离去,对于李翰林来说真是一种重创,这个打击太大了。他看看昔日妻子用过的东西,化妆品,以及整整一衣柜的衣服。这些东西太熟悉了,他越想心里越难过,他睡不着,木纳的看着这些熟悉的物品,他也许一生都很难忘掉自己的老婆。对李翰林来说回忆是对自己老婆最好的悼念方式。他在没有人气的房间里,一闭眼,就感到妻子在对他微笑……
一睁眼,就看到泛着白光的墙壁,他一直麻木的坐在大床的床角,不时的扭头注意着黑洞洞客厅的动静……天哪,这是一种无助,无奈,一种无法言表的痛,一种难以说出的恐惧。喉咙里好像一直卡住了什么异物,异常憋闷。
人与人的依恋有时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地步。这周围房间里的一切,再熟悉不过了,妻子用过的一切东西都在,唯一变化的,只是她和他躺在上面的双人床,他伸手去触摸的一半,只能是空的枕头。他激灵一下,惊出一身冷汗。
失眠,黑夜,明亮如白昼的失眠;清醒,痛苦绝望中不想清醒的清醒。有时候清醒对于生者来说是一种痛苦。
前段时间,李翰林一直沉浸在要做爸爸的喜悦中,他将要有自己生命延续的小生命了,但是,人生往往就会这样的作弄人,突然的人生变故,使他感到措手不及。李翰林怎么也想不到,他现在又变成了一个人。
自己妻子的死,让李翰林感觉到,原来“生”与“死”之间的距离是那样的近,生命是那样的脆弱。
他不知自己醒来多少次,当他意识到,爱妻已永远离开他,自己孤身在床的时候,今后,黑夜对于他来说越来越漫长,从此失眠和噩梦象两个幽灵一样,交替的折磨着他。
第二十六章 同女县长一起出差(1)
就这样李翰林极像一个闷兽般的苦恼伤痛,但是人死不能复生,妻子的死去对于他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原本幸福美满的一个小家庭举这样顷刻之间倒塌了。
妻子和他从大学一直到现在,情感甚好,他们甚至都没成真正的离开过对方,就是李翰林在镇里挂职期间也是每天必通个电话相互说些关爱的话语。
然而,就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突然没了,这对于一个人的人生确实是一种灾难。不幸对于他来说简直来得太突然,他怀疑这件事情定是有人蓄谋陷害,故意肇事,然而这个肇事者能是谁呢?他李翰林在这个地方也没有与人何人为过仇啊?所有这些疑问都在李翰林的脑海里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他百思不得其解,这些疑问像一个蝎子在紧紧地叮咬着他那伤痛的心。
伤妻之后的第三天,一大早,夏县长给李翰林打电话,说要召开各乡镇一把手会议,主要是研究如何发展乡镇经济建设。
要不是夏县长给李翰林打电话,李翰林可能要被这个世界遗忘了。
这个会议很重要,开的时间也很长,李翰林在会上详细阐述了大力发展乡镇经济的构想和思路。主要集中一点,就是利用本地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如何借外力,引进外资来发展本地经济的思路。获得了夏晶莹县长的充分肯定。于是,采纳了李翰林的意见。夏县长决定,于近日到沿海省市,主要是上海,浙江,江苏去开辟招商引资渠道,建立该县与沿海省市、与沿海企业的联系与交流,最终与他们联姻搭建平台,以吸引更多的客商来我县投资办厂。
出发的这天,县委书记赵国梁亲自为他们举行的一个小型欢送会。赵国梁最后强调三点:“第一,就是外出招商引资工作人员要把握好为什么去招商;第二,到哪儿去招商;第三,招什么样的商。同时,还要统筹的选好地点,采取有效的招商方法,为我们县作出贡献,最后,我代表县委预祝夏县长,以及参加这次招商的同志们,把这次招商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第二十六章 同女县长一起出差(2)
由于其他乡镇的经济都比河湾镇财政收入好,一把手都带有自己的车子,李翰林的镇里只有个破吉普车,又不能跑长途。夏晶莹就让他坐上自己的丰田车。
夏县长的丰田车上,连司机小王总共做了4个人。前面副驾驶上坐着秘书段廉,人们习惯的谐音称他为“锻炼”。李翰林就和县长夏晶莹坐在后面。一般后面是比较安全的,领导都选择坐在后面。刚开始,整个车上,夏县不说话,谁都不敢先说话,李翰林由于妻子去世以后,心情还是没有调整过来,所以一直脸色阴沉。县长夏晶莹突然感觉到,一路很漫长,要都是这样,可让人憋闷了。她先打破沉默,关心的对李翰林说:“李翰林,心情放开朗些,这次外出主要是让你出来散散心,从那种悲痛中走出来。男人要能经受得起风雨。挺过来,就会好的。你的生活还得继续,我们还有好多事情要做,不是吗?忙起来,让自己充实起来。心情就会好的。”
李翰林“嗯嗯”的答应着,但是他怎么也提不起来精神。
车子在高速公路上面飞速的行驶着,李翰林自己的心情,这时也随着不停变换的景色而改变,他这才仔细的注意到,夏晶莹今天穿的很是漂亮,上身穿着低领的体恤,能够清晰的看到两个向上耸立的之间,呈现出白皙的乳沟。也更能完全的展现了美丽而白嫩的脖子,她那非常迷人的嘴角,轻轻向上微挑着。这时由于车速过快,车子超车的时候,突遇转弯,夏晶莹下意识的用她那娇嫩的小手抓住了李翰林,这时李翰林也随着车子往她那边倾斜了一下,李翰林的手一滑没能抓住扶手,又加之夏晶莹一用力抓他的胳膊,这样一来手正好按在了她的丰硕的胸上,李翰林本能的一种反应,为使身子放正,手一使劲,正好抓住那个包含汁液的凤梨上,这时,夏晶莹心里突然猛一荡漾,脸腾地红的像个熟透的果子。
的确,李翰林的这个无意中的动作使她浑身一颤,她已是很久没有这样近距离的身体接触过男人了。突然内心一种想被点燃的渴望。于是她就往李翰林那靠了靠,说:“我有点困了,休息一会,借你的肩膀靠一靠,介意吗?”
第二十七章 出差(3)
李翰林出于男人的一种风度,说:“当然可以,你睡会吧,马上到了服务区我喊你。”
于是,夏晶莹这个时候,倒不像是个县长,她像个邻家的小妹妹,娇羞的,软软的靠在了李翰林那厚实的肩膀上。而李翰林在这个时候,也突然有一种让她靠着的渴望。因为,这一阶段,李翰林感觉到自己太累,也太孤独了。他真的想像个孩子一样,把自己的头,深深的埋在她那诱人的山沟里,只有这样他才能觉得安全,他才能不感到恐惧。是啊!女人的怀抱时最为安全的地方,这很符合中国人的建房理论,一般房子都是建成女人的怀抱形状,所以孩子在母亲的怀里才会觉得安全。李翰林就是有这样一种体验,感觉很温暖。
李翰林不敢动弹一下,他生怕一动弹,就会惊醒夏晶莹,而使她再也不好意思靠在他的肩上,夏晶莹更是不愿意把头拿离他的肩膀。她完全沉浸在男人那结实的身体,所带给她的那种酥酥软软的感觉里。她已是很久没有体会到了这种美妙了!
他们就这样偎依在一起,好像谁也不愿意主动的分开对方。
李翰林他们第一站是上海,当他们快到南京的时候,已是晚上八点了。王秘书臼夏晶莹,我们是否先在南京住一夜,明天一早赶路。大家坐车也都很疲惫了。夏晶莹认为这个建议不错,于是就叫王秘书看着按排。他们在南京市靠近火车站附近,找了一家既便宜又干净的快捷宾馆,开了5个房间,由于夏县长是位女的,只能让她单独住一个房间,李翰林和王秘书住一个房间。
他们住下洗漱完毕之后,夏晶莹就给李翰林打电话,说愿不愿意出去逛逛,看看南京的夜景,找个地方喝茶。李翰林就答应说好的,马上在宾馆大厅里等着。
他们顺着宾馆门前的一条马路并肩走着,也不知这条马路叫什么名字,就这样默默的走着。夏晶莹知道李翰林由于伤妻之痛,最近心情不好,突然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安慰他,只是随便问李翰林:“你以前来过南京吗?”
第二十七章 出差(4)
李翰林说:“来过。”
那是在省城上大学的时候来这里玩过,李翰林记得那时,是他和妻子在大学刚刚谈恋爱的时候,利用一个周末,来南京玩了一天。而现在,亲爱的那个人已经离他而去,往事就象电影一样在他脑海里过着。李翰林记得就是在南京看了很多好玩的景点,包括夫子庙,中山陵等,玩的很开心。就在这里,他们留下了爱的誓言,他们曾经发誓要在一起,一辈子不分离。李翰林怎么也想不到,妻子就这样离她而去,不是说好要一辈子的吗?他们曾经相约,到老的时候再到这里去见证一下,他们留下爱情誓言的地方。然而,她再也实现不了自己的这个愿望了。现在再经过这里的时候,已经是物是人非了。想到这,他心里一难过,鼻子就酸的要留出泪来,但是这泪好象已经枯竭了,他的体内已经没有眼泪了,只是眼眶有点湿润。
夏县长看他走着直愣神,就说:“你需要很好的调整一下自己,忘了该忘记的,你才能很好的去面对今后的生活。振作点,你看现在你的精神状态,一直处于一种恍惚之中。”
李翰林也知道,她说的很对,觉得自己的大脑一直象一盆糨糊,稀里糊涂的。他变的烦躁不安,象一头发怒的狮子却无处发怒。李翰林的痛苦,夏晶莹看在眼里,她深深的被李翰林的这种痴情所打动,她感觉到他真是个真性情男人。为什么这样的好男人,自己这一生就没有遇到呢?
于是她递给他一只口香糖,说:“把她深深的藏好,放在心里吧!回忆对你来说,是她给你的最好的礼物。”
这句话让李翰林眼里有了泪水。他感觉到她是那样的了解他!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在最无助的时候,在绝望的时候大都象个孩子,他需要来自于女人的温暖。他用一种感激的目光看了她一眼说道:“夏县,谢谢你,其实你看起来,不象县长,倒象个邻家的大姐,你的贤淑,足以证明这一点。你和他现在怎么样了?你们好象长期不在一起生活。这样对于婚姻很危险。”
她说:“我能怎么样,只能这样,慢慢的往前过,走一步算一步吧!我们这样的身份,能离婚吗?你离婚那些看你不顺眼的,在政治上败下来的人就会想方设法的搞你,制造你的舆论。不把你搞倒,绝不会善罢甘休。知道吗?这很残酷的。所以别人可以去争取新的爱情,别的女人可以重新选择一次,而我不能!自己不幸福也得走下去。我必须装着家庭很和睦,很幸福的样子。”
李翰林明白,这就是政治。这就是官场上女人的悲哀。但又无可奈何。她们选择了政治,就要放弃牺牲自己的幸福,她的那个无赖老公,会无休止的纠缠下去。不要说是政敌的进攻了,光是王晓武这个无赖就够她缠的了。
他突然很同情这个女人。这一晚他们聊的很好,也很默契。他们都很不幸,只是不幸的遭遇各自不相同罢了。他们都能感受到来自对方所给予的温暖。他们都没有感觉到走了多远的路。丝毫没有觉得累。
夏晶莹说:“这是走到哪儿了,我们回去吧?”
“好”李翰林点点头。于是,他们拦个出租车,把他们送回宾馆。
第 二十八章 出差(4)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一行十个人,就出发了。到了上海之后,首先到浦东去看那些外资企业,给他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家台资企业,生产皮革制漆的。
公司的总经理孙键就是李翰林他们镇的人,在上海打工好多年了,这次听说家乡的领导来了,心里倍感兴奋,他激动的带着家乡招商的队伍看这看那,甚是热情。
他们商谈的很好,夏县长很高兴,让这位小伙子回家乡办厂兴业,咱县里会给他很多优惠政策。孙总经理也表示愿意考虑,他在这里已经掌握了很好的制漆技术,并且还有很好的国外营销的路子。办厂的前景定是很好的。夏县长让李翰林他们相互留了对方的电话号码.
之后的几天,他们招商的成绩也很好,先后谈了好几家企业都愿意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优势,去他们县投资办企业。可以说上海的招商很成功。晚上,孙总经理高兴的设宴招待这些来自于家乡的领导们。
他们从上海招商结束之后,第二站是宁波。这个浙江刚刚兴起的城市吸引了太多的外地客商,他们的成功经验,让夏县长一行叹服,这里同时也集聚了李翰林他们县的大多数农民工前来这里打工。
这个城市居住了他们县前来打工人数就有30多万,可以说大部分的流动人口都是他们县的。这里他们县来打工的已经形成了一条街,有的在这儿开了超市,有的在这里开饭店,都是卖给打工的,生意很是火。
在这里他们已经找到了一条属于他们的创业天地,收入都很可观。做超市生意的一年可以赚十几万,在这里开饭店收入也不错。先期来这里的人,都已经挣到钱了,有的做了外资企业的白领,有的在企业里是年薪几万的技术骨干。
但是,来这里打工的这些村民,感觉这里不属于他们,永远不属于他们,他们挣了一定的钱之后,还是要回自己的家乡发展。
叶落要归根呀!这是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就象他们的父辈那样要让自己的香火不断,不生男孩不罢休。所以他们挣到足够多的钱就会回家乡,那里有他们父亲母亲,有他们的亲人。这是一种亲情的维系,这是一种乡情的思念呀!
第 二十八章 出差(5)
李翰林他们感觉到,在这里到处都能听到熟悉的乡音。在宁波的北仑区,到处都能见到自己家乡的村民。
王秘书这一次,心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他激动的说:“我们的村民到宁波打工,真是太伟大了,这个港城的发展离不开我们这些来这里打工的乡亲们的奉献。于是诗兴大发即兴作诗一首,献给家乡这些背井离乡,前来打工的父老乡亲。
一句熟悉的乡音,唤醒的不止是一份记忆。
即使一杯清水,带来的却是满腔的豪情。
人生因机遇而改变,生命因有你而骄傲。
铺平的发家道路,架设致富的桥梁。
李翰林和夏县长一行,最后又到了江苏几个经济发展比较好的苏州、无锡等城市转转。
夏县长他们对于这次的招商感慨很多,回去要给这些农民工的父母温暖,让他们在外地,在异乡,安心挣钱,安心发展自己的事业,等有朝一日家乡等待他们衣锦返乡,回乡创业。
李翰林招商回来之后,一头扎进柳河大桥的施工工地上。
他走的时候,把这一摊子事交给了镇办的老刘负责这里的日常事务。他来到指挥部,准备听老刘的汇报。老刘告诉他,有一件事就是,县长的丈夫王晓武,最近经常来工地,好像和施工单位的人很熟。他们经常在这里向老刘要这要那。毫不客气,而且还经常聚在一起打牌,推牌九。
老刘显然对于王晓武的这种行为不满,接着又说:“这不,前几天他来,让我给他找间环境和条件都比较好的房子租赁,看样子要在这里常住呀,我就给他安排了镇西面,紧靠柳河旁边有一个不错的住处,原来是专门为洪彪他们招待上级,以及重要客人用的的小洋楼,洪彪没死的时候,经常组织人在那打牌。现在那房子空着呢,所以给县长丈夫住了,说是租,还不是白住,那能向他要钱呀。“
这房子要是给他王晓武住,那就等于白住了。
李翰林于是对老刘说:“这事我知道了。”
第二十九章 老汉(1)
老刘说:“李书记,他这个人好像素质不怎么高。”
李翰林说:“你别问了,我来处理。最近工程进展怎么样?”
老刘道:“工程进展蛮快的,可能他们也在赶进度。这几天其他没什么。”
李翰林听完了老刘的汇报,就步行来到了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的施工,他们正在把桥墩往水里下,只见水面上已经立好了圆柱形的铁模具。混凝土搅拌机在轰隆隆的响着,李翰林来到他们面前告诉他们要注意安全。
这时,李翰林发现自己手机振动得在腰间发麻,赶紧去接,发现是县长夏县长打来的。李翰林拿着手机离搅拌机远点接手机。
夏县长说:“李翰林,你在哪儿?在工地吗?这么吵。你把手机再拿远一点。
李翰林于是又往远处走了一节地远,说:“我的县长大人,这样说话可以了吧。”
“嗯,可以了,我们上次的招商见成果了,最近可能要来个台商到县里考察投资的事,我推荐了你们镇。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李翰林笑着说:“那感情好呀,我真要谢谢你,杨县对我们镇真是厚爱,对我们镇的关心我很感动,回头我请你吃大餐。”
夏县长道:“到哪儿吃呀!什么时候呀!我可是当真的,有人请吃饭,我可要提前两顿不吃饭,到时多吃点。呵呵……”
“说请就请,就怕你没时间,你是县长,大忙人呀!周末你有时间吗?到时就怕你为了保持身材,给我省着,不吃呢。”
夏县长道:“那就定在周末吧,地点到时候再说吧。”
看来夏县长的招商成果真不错,他们回来之后,已经有好几个镇都引来几家不错的投资人,来自己的镇投资办厂,来这儿经商。
李翰林今天的心情不错,自从妻子去死以后,从来都没有今天这样兴奋过。他要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调整好心态,慢慢适应一个人的生活。没想到他自己现在又回到了光棍生活了。
他正准备回指挥部这时段铁柱就给他打电话,说是村里出事了。本村里的白老汉因和儿媳之间有奸情,被打工回来的儿子捅了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