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青玉案
街上人山人海,可却并未让人生出厌烦之感.
花郎和包拯一行人在人群中走来走去,不时与人擦肩,而就在这个时候,整个街上突然传来阵阵欢呼之声,大家举目去望,只见街头那个地方,突然走来一群亮丽女子来,这些女子来到街上之后,欢笑不止,看到好看的饰品,便毫不吝惜的买下,有好吃的,也是如此。
包拯见街上突然冲进这么多女子,一时有些惊讶,道:“怎么会突然多出这么多女子来?”
花郎仔细看了她们一眼,发现那些女子形态十分妩媚,有几个好像还很熟悉的样子,再那么一看,发现竟然是青街的那些人。
而这个时候,包拯也已然看出来人身份,而当包拯看出那些女子的身份之后,突然怒道:“这些风尘女子,公然在这街上搔首弄姿,成何体统,真是有伤斯文。”
见包拯这么生气,花郎连忙笑道:“包兄又何必如此,那些风尘女子也是人,也有权力享受元宵佳节的快乐嘛,我们且自顾玩我们的,她们玩他们的,走吧!”
包拯心中虽是不爽,可也觉得花郎言之有理。
只是当他们正玩的开心的时候,一名衙役急匆匆跑到包拯跟前,在包拯耳边低语了一番,包拯听完之后,脸色顿时一惊,然后顾不得跟花郎道别,便急匆匆随那衙役离开了热闹的街。
花郎和温梦他们见包拯如此匆忙,心知出了大事,只是虽然出事,可他怎么连说一句都没有说呢?
疑惑一会之后,花郎苦笑了一下:“大家继续玩,切莫因为包兄的事情影响了我们的心情,至于包兄的事情,明天我们去问问便是了。”
在周围热闹的氛围下,大家自然是想要继续游玩的。
却说大家游玩到一处地方,发现那里有一个小摊,周围站满了人,而且有一个女子的身影尤其醒目,花郎看到之后,微微一笑,道:“那里好像在猜灯谜啊,我们去看看吧!”说着,便拉众人赶了去。
那的确是在猜灯谜,而且猜出的话还有奖励,此时那个说灯谜的人刚好说了一个,谜语是天子春秋鼎盛,猜唐朝一诗人的名字。
站在周围的人低首沉吟,想要想出这到底是说的那个诗人,花郎站在一旁,只淡淡笑了笑,却也不去回答,只望着众人,而他这一望,便看到了人群中的那个身影婀娜的女子,此时花郎只看到了一个侧面,只见那女子面颊白皙,如若凝脂,淡眉如柳叶,眼波摄人,给人一种好不清雅之感。
而这个时候,那女子红唇微启,道:“王昌龄!”
那女子这么一说,那说灯谜之人立马笑道:“恭喜柳如眉姑娘,你已经连续猜中三次了,不愧是才女啊!”
柳如眉淡淡一笑,接过自己应得的礼品,带着丫鬟转身离开了。
而柳如眉离开之后,那些猜灯谜的人顿时议论纷纷,花郎听了一会,也多少听出一点来,原来这柳如眉是敢进青街红香楼里的姑娘,今天晚上特地来这里游玩的。
这么听了一会,那说灯谜的人又说了一个,谜语是孔子登山,猜一字。
众人在思索的时候,温梦推了一把花郎,道:“你知道吗?”
花郎笑了笑:“是个岳字!”
说灯谜的那人听到花郎的答案之后,立马喜笑道:“这位公子说的没错,的确是个岳字,孔子名丘,孔子登山,不就是个岳字嘛!”
这么一解释,周围的人顿觉这谜语好容易,纷纷埋怨他们刚才怎么就没有想到。
温梦接过小礼品之后,便又拉着花郎到其他地方玩去了,这么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京城士子书生举办的元宵词会上来了。
此时这些士子书生纷纷一展才华,将自己的词作献上以博取名声,偶有好词,也能引得周围的一片掌声和赞赏之声。
花郎虽不会作词,却十分喜欢欣赏词作,所以他就站在一旁看着听着,却不置一词,这样几番词作之后,温梦颇有些奇怪,望着花郎问道:“你不去作一首?”
花郎耸耸肩:“这种热闹,我不是很喜欢,算了吧!”
正说着,只见词会之中突然爆发出阵阵称赞之声来,花郎和温梦他们连忙去望,见是柳永作了一首词,此时正接受大家的赞扬呢。
柳永在人群之中拱手,一点没有谦虚的意思,而他这么一转身,刚好看到花郎,于是漫步走来,道:“花兄弟,作一首吧!”
柳永这么一提,其他有认识花郎的人纷纷要求花郎作一首出来,而这个时候,温梦也接连怂恿,花郎很是无奈,只得点头答应。
于是欣然吟道: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么一吟完,本来很是热闹的词会突然安静了下来,接着便是比刚才更加热烈的赞叹声,柳永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不由得称好。
花郎连连表示谦恭,只是心里却想到,这首辛弃疾的青玉案,可以说是从古至今,描写元宵节写的最好的一首了,如果这首还不被人叫好,那么那首配呢?
在花郎这样想的时候,柳永在一旁赞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短短几句,把这上元节的热闹景象描写的淋淋尽致啊,不过更好的还不是上阕,而是下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这单单一句,便可闪耀词坛啊,只是那人是谁呢?”
柳永说着,望了一眼花郎,而这个时候,花郎正遥望不远的地方,那个地方,有一身材婀娜的女子,此时正陪自己的同伴说笑,她的摸样很是俊秀,在这样的闹市之中,仿若天人。
柳永望着眼前的一切,会意般的笑了笑。
第855章 夏辽使臣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温梦轻吟这首青玉案,当她吟道最后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时,好像突然间也发现了不对,心想花郎寻她千百度的人是谁?
而想到这里的时候,温梦不经意间望了一眼花郎,结果刚好看到花郎扭头去看柳如眉,此时的柳如眉在人群之中,不正是合了那句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温梦俏脸微怒,狠狠的掐了一下花郎,花郎猛然一痛,感觉有些不知所谓,心想温梦掐自己作甚?
不过当花郎看到温梦脸色的时候,顿时明白过来,而明白过来之后,他连忙解释道:“夫人误会了,这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说的并不是人,而是一种心境,一种无法言说突然而来的欣喜,这可是一种境界,夫人……”花郎说的并不是十分的好,而且越说越急,最后额头竟然还出现汗水来。
不过当温梦看到花郎为了解释这最后一句而着急样子的时候,她突然噗嗤一下笑了出来,并且敲打了一下花郎的胸膛,嗔怒道:“谁要听你的这些狗屁不通的解释,走啦!”
温梦说着,率先离开了元宵词会,而这个时候,词会之中,仍旧有不少人在轻吟花郎的那几句话,至于肯再作的人,却是不多了。
花郎跟着温梦,又在这灯火通明的街道上转了转,大概转到有些疲乏,行人渐稀的时候,他们这才向家赶去。
如此一夜无话,次日一早大家醒来,便急匆匆去开封府衙,询问昨天晚上包拯因何事匆忙离去。
今日的开封府衙甚是宁静,花郎一行人进得府衙,并未见到包拯,只公孙策在,而公孙策见了花郎等人之后,连忙迎上来说道:“包大人昨天晚上被应招进了宫,到现在还不曾回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花郎一听公孙策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心中顿时也担心起来。
而就在大家为此事忧心忡忡的时候,一名衙役匆忙来报,说包拯回来了。
一听包拯回来了,众人连忙迎了出去,只见包拯黝黑的脸上露出几分倦意,见了众人,先是一惊,随后微微摆手:“先回屋,等我喝点水再说。”
看包拯的样子,好像这一夜不曾休息。
众人见此,对皇上招包拯进宫更加的好奇起来。
却说包拯喝了茶,又休息了一会之后,不等众人来问,他便先开口说了起来:“皇上深夜招我进宫,是这么回事,如今辽国见西夏日益强盛,为了阻碍西夏人的野心,辽国皇帝派兵到了西夏边境,对西夏构成了威胁,而西夏国主李元昊见西夏被辽国和我大宋两面夹攻,心知难占便宜,于是便想与我大宋议和,皇上正为此事忧心呢!”
一听是这么回事,花郎顿时放下心来,然后问道:“这事有什么好忧心的?”
包拯叹息一声,道:“花兄弟有所不知,以前西夏跟辽国关系十分密切,如今辽国威胁到了西夏,我大宋军队很有可能因为这个时机而置西夏与死地,收复西夏抢占的我大宋领土,只是辽国又绝非笨人,他们若将我大宋与西夏对立,必然会顺手牵羊,捞些好处的,若与西夏议和,我大宋百姓和西夏百姓,兴许还能安稳的过几年好日子。”
包拯说完,众人对此事已然有了全面了解,而花郎略一沉思,道:“皇上已经同意跟西夏议和了吧?”
包拯一惊,望着花郎问道:“花兄弟怎么知道?”
花郎耸耸肩:“当今皇上以仁慈著称,若能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他又岂会发动战争?”
花郎说完,包拯忍不住叹息一声,道:“花兄弟说的没错,皇上的确已经决定跟西夏议和了,只是朝中有不少人觉得,应该趁此机会将西夏一举歼灭,彻底消除后患,只是皇上胸无大略,看来是难了啊!”
这句话了,包拯眼神有些疲惫的望了一眼众人,叹息一声道:“现如今,也只能希望议和能够成功了,不然两国再次开战不说,两国百姓又将陷入水生火热之中了啊!”
包拯这种忧国忧民之心跟范仲淹十分之像,花郎望着包拯,突然很是自信的说道:“包兄放心,议和一定能够成功的。”
花郎这话很能抚慰人心,而花郎这么说完之后,公孙策连忙劝慰道:“包大人一夜未睡,一定十分困乏,不如先去休息一会吧!”
大家都是这个意思,包拯颔首之后,便径直回了自己的房间。
却说包拯回去休息之后,公孙策神色微沉,道:“等西夏的使臣一到,京城恐怕又要发生一番风雨了吧!”
公孙策的话很快就应验了,只是应验之外,却还有了另外的风波,那便是在西夏使臣来到京城的时候,辽国使臣也跟着来了。
这让大宋的朝臣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辽国使臣前来,目的很明了,那便是防止西夏跟大宋结盟议和,不然他辽国岂不就孤立了吗?
西夏使臣来的是西夏国主李元昊的堂弟李璟名,以及两个文武大臣文远和武心,当然,除了这三个在西夏比较有势力的人外,还有一众谈判大臣。
辽国的使臣,则是大将军耶律叶,以及一个文官唐枫,这个文官唐枫以前是大宋臣民,只是在大宋得不到重用,心中很是不忿,于是便远走辽国,结果在辽国得到了重用,如今辽国出使大宋,自然是要派一个对宋朝十分了解的人,最后选来选去,便选中了唐枫。
辽夏使臣一同来到大宋,正如公孙策说的那样,立马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且就连给夏辽使臣安排驿馆,都是一个难题。
第856章 找事
上元节过后,春风开始拂面了。
这天正午,包拯急匆匆来到花郎的侦探社,一见面便开口说道:“花兄弟,这个忙你一定得帮我。”
夏辽使臣来的事情,花郎是知道的,只是他却不清楚自己能帮包拯什么,若是发生了命案,就是包拯不说,他也是会帮忙的,只是这几天,花郎并没有听到那里有发生命案。
“包兄客气,有什么事直说便是!”
“是这样的,如今夏辽使臣来到了京城,本来京城之中有两处驿馆,一处大点,一处小点,安排夏辽使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只是如今这夏辽使臣都要住大的驿馆,你说我该怎么办?”
明白包拯的困难之后,花郎顿时笑出了声来,道:“包兄,这是什么问题,那夏辽使臣既然都要住大驿馆,那就让他们住好了嘛,这有什么好纠结的。”
花郎说的轻松,可包拯仍旧沉着脸,道:“这怎么能行,将两国使臣安排在一处地方,这太危险了,使不得,使不得啊,他们不闹出事情来才怪。”
包拯说完,花郎微微一笑:“包兄多虑了,夏辽两国皆是虎狼之国,他们的目的无非是想从我们大宋这里捞些好处,他们若能互相恶斗,对我们大宋来说未曾不是好事,我想他们定然也不想相互争斗,如今要住大驿馆,无法是为了面子罢了,让他们住下也是无妨的嘛。”
花郎解释一番之后,包拯只得叹息一声:“现如今,也只好如此了。”
包拯离开之后,温梦立马问花郎:“将夏辽两国使臣住在一个地方,真的没有问题吗?”
花郎耸耸肩:“能有什么问题!”
见花郎这么说,温梦也只好不问了。
只是这天傍晚,一名衙役急匆匆跑到侦探社来,说包拯有请。
都已经这个时候了,花郎实在不明白包拯请他们做什么,不过既然是包拯来请,他们不能不去。
来到开封府衙之后,公孙策立马领他们去见包拯,而在去见包拯的途中,花郎望着公孙策问道:“公孙先生,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公孙策脸色很差,他微微点头之后:“见了包大人之后再说吧。”
包拯在客厅走来在去,很是着急,见花郎来了,连忙迎上来说道:“花兄弟,你总算是来了,出大事了啊!”
花郎眉头微皱,道:“出了什么事情?”
“今天你不是让我将夏辽两国使臣都安排在大驿馆嘛,我这么一安排,夏辽两国使臣立马不愿意了,说要分个高下,谁赢了谁住大的驿馆,若非我好说歹说,今天可能就打起来了,花兄弟,你说现在该怎么办才好。”
包拯为此事都快急坏了,可花郎却并不认为这是个事情,笑道:“他们愿意比,就比好了,何必如此担忧呢!”
花郎这么一说,包拯顿时沉声道:“花兄弟,这可不是小事,若他们两国比试倒还好,可他们争吵的时候,突然将我大宋也拉了进来,非得说明天去面见圣上,要我夏辽宋三国一同来一场文武比试,谁赢了就听谁的,这……这不是找事嘛!”
包拯说完,温梦立马插嘴道:“义兄,我大宋人才济济,难不成还怕夏辽两个国家?比就比,谁怕谁嘛!”
温梦此时很是豪气,阴无错花婉儿等也连连跟着附和,包拯望了一眼花郎:“真的比?”
花郎耸耸肩:“自然是要比的,不然岂不是让夏辽两国的使臣看轻了我们。”
见花郎都说要比,包拯突然嘞嘴一笑:“既然花兄弟说要比,那就比,只是明天,恐怕要多多仰仗花兄弟了。”
包拯就是不说,花郎他们也是会去帮忙的,只是这个时候,看着包拯的笑意,花郎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上当了,好像包拯刚才的急切都是装出来的。
越是这么看,花郎越发觉得包拯是装的,因为他知道,包拯并非笨人,怎么可能考虑不到自己刚才说的那点,他既然考虑到了,又何必来征询自己的意见,想来他这么做,为的便是要拉自己入局了。
见包拯敢算计自己,花郎眉头微皱,面露难色,道:“这事嘛,身为大宋臣子,自然是要帮忙的,只是这……”花郎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而包拯刚刚还笑的脸突然绷紧了,一双白多黑少的眼珠子盯着花郎:“只是这个什么?”
“只是我位卑权小,恐怕连进皇宫的资格都没有,所以恕我不能从命了。”
一听花郎这么说,包拯顿时急了,道:“什么你位卑权小的,这事你是必须帮忙的,无论如何,你明天都必须陪我一同进皇宫,这事,少不了你啊!”
包拯最后一句说的很重,花郎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头顿时一震,一股暖流瞬间袭上了心头,一个人若是被人觉得很重要,是不是应该觉得幸福呢?
就在花郎沉浸在这种幸福里的时候,温梦突然掐了一下花郎,然后冲包拯说道:“义兄放心,这个忙我们一定帮,花郎他要是敢不去,我就绑着他去。”
温梦这么说着,转而瞪着花郎:“你去不去?”
花郎见温梦这样,那里还敢不去,连连笑道:“温大小姐都发话了,我那里敢不去,去,一定去。”
“谅你也不敢不去!”温梦微一冷笑,随后对包拯说道:“义兄,搞定,他不敢不去的。”
包拯此时已然看出花郎刚才是作态,于是笑道:“好好,花兄弟若是肯去,我大宋必能不失体面,到时候让那夏辽使臣看看,我大宋人才济济,绝非他们能够比拟的。”
此时的包拯一身豪气,一点没有刚才为了夏辽两个使臣要来挑战大宋的担心着急,不知是因为有了花郎的加入,还是他早就算好了才会如此。
众人相互张望一眼之后,不由得会心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传的很远,隐隐传到府衙里衙役们的耳朵里,他们听着那些笑声,一时也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857章 狄青将军
次日天暖,微风。
包拯一众人等早早便进了皇宫大殿,静等夏辽使臣前来提及比试一事。
夏辽两国使臣比试一事,昨天包拯已然上禀赵祯,赵祯身为皇上,自然不可能做出有损国家威严的事情,当包拯一提及此事,赵祯立马应允下来,并说今天找群臣来商议一下如何迎敌。
文武百官朝列两侧,赵祯坐在龙椅之上,向众人遥望一眼,问道:“众位爱卿对夏辽两国使臣找我大宋比试一事如何看待?”
赵祯这么一问,朝堂之下立马吩咐议论开来,而这个时候,吕夷简立马出列禀道:“皇上,那夏辽两国竟然敢挑战我大宋,我们大宋绝对不能够怯场,要跟他们比,而且一定要赢,让他们知道我们大宋的厉害。”
吕夷简这话可谓是十分豪气中听的,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吕夷简是个很聪明的人,他自然看得出皇上是一定要比的,既然要比,那何不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语,来博取皇上的欢心呢?
吕夷简这么一说,其他朝臣立马纷纷跟着附和。
赵祯见大宋臣子如此激昂,心中也颇满意,只是这个时候,他见独独狄青一人在堂下不语,赵祯眉头微皱,望着狄青问道:“狄爱卿,你意下如何?”
狄青身为武将,此时却并未穿盔甲,如今的他已然四十岁左右,因为常年打仗的关系,满脸风霜,他见皇上问及自己,立马拱手道:“自然是要比的,我大宋人才济济,还怕他们不成,只是微臣觉得,夏辽使臣既然来者不善,我们务必要有十全的准备才行,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刚刚那些朝臣,都只是满嘴的附和,一点没有提及如何御敌,如今狄青提出了这点,赵祯立马欣赏道:“好,很好,狄爱卿言之有理,我听完夏辽使臣当中,颇有几个文武不错之人,既然如此,我大宋文就交给晏爱卿来布置,武嘛,就由狄爱卿来,此事是由开封府尹包爱卿总揽,一切事宜,你们三人尽可商量,等那夏辽使臣来了之后,与他们约定了日期,你们三人便下去准备吧。”
大宋朝臣这么一番商议之后,夏辽使臣便赶了来。
因为是觐见大宋的皇帝,所以来人并不是很多,西夏这边只来了他们的统帅李璟名,辽国则是大将军耶律叶。
他们两人给赵祯行过礼之后,那李璟名立马趾高气扬的说道:“我们西夏与大宋两国之间,常年交战,如今有机会议和交流,我们西夏很是珍惜,可没想到来了你们大宋之后,竟然如此不受礼遇,竟然要我们西夏人跟辽国的使臣住在一起,你们是什么意思?”
李璟名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长的身材魁梧,可是却又有一丝儒雅,他说的这些话虽然气愤,可脸色却平静如常,给人一种高深莫测之感。
而他这么一说,辽国的耶律叶立马看不下去了,扬起脖子就冲赵祯喊道:“我大辽与你大宋兄弟相称,如今来你大宋,却与西夏一个小国同住一处地方,是看不起我大辽吗?”
李璟名与耶律叶两人这么一喊,赵祯立马感觉头脑发沉,微微摸了一下额头,道:“我大宋若能与西夏、大辽和平共处,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只是那驿馆只一处,住下你们又足够,何必争来争去的呢?”
李璟名嘴角微微抽动:“此事关系我西夏颜面,决不妥协!”
“我大辽也是有脸面的,不妥协。”
两人这么一说,包拯立马觉得微怒,可他又不好发作,只得出列说道:“你们两国既然已经觉得以比试来定胜负,如今又说这许多言辞做甚?我大宋泱泱大国,岂容你们在这朝堂之上放肆?要比什么,什么时候比,你们列举出来便是。”
包拯一番话了,两国使臣顿时气的脸色通红,可是虽脸色通红,却也没有办法,最后只得定了日期以及比赛的项目。
这样商量好之后,赵祯随即宣布退朝,而晏殊、狄青以及包拯三人则根据各自负责的方面,考虑御敌之策。
包拯回到府衙的时候,花郎等人已经在等候了,大家这么一见面,花郎立马询问都比试些什么。
大家在客厅坐下,包拯喝了一杯茶,随后这才说道:“大方面只文武两项,只是文武却又细分了不少,其中文比诗词,武比射箭与兵刃。”
包拯说完,众人觉得这些比赛项目并没有什么稀奇的,而这个时候,包拯继续说道:“文比两场,武比两场,一共是四场,四场结束之后,谁赢的局数最高,便算谁赢,当然谁赢了之后,就要听谁的了,唉,真是没有想到,不就住个地方嘛,如今竟然演变成这个样子,几乎连正事都给忘了。”
包拯所说的正事,自然是指西夏与大宋议和的事情。
只不过议和一事,花郎他们并不怎么关心,他们关心的是这场比试,所以包拯叹息完之后,花郎很不合时宜的问道:“什么时候开始比试?”
包拯眼睛瞪的很大,随后又慢慢微合,道:“明天,如今晏殊和狄青都已经去物色人选,去负责每一场比试了,明天花兄弟一定要到,我大宋可是输不起的。”
这话就是包拯不说,为了凑热闹,他们也是一定要去的。
只是这句输不起,却让花郎有些费解。
而这个时候,包拯好像也看出了花郎的不解,于是连忙说道:“是这样的,如今在我大宋比试,无论文武,我们都必须赢,无论那一方面我们输了,都是奇耻大辱,这文比词这一方面,我倒不是不是很担心,毕竟我大宋词人甚多,随便捞出来一个,都比西夏和辽国的那些人强;只是这诗方面,却有些让人担心,自唐以来,在诗这方面有所成就的人越来越少,可以说是难及唐之十分之一啊,以大宋朝堂目前人之水平,很难有胜算。”包拯说完,忍不住叹息一声。
第858章 风波恶
包拯这番说完,花郎也不由得微微点头。
唐诗宋词,自唐之后,在诗作之上便难有大家,花郎思来想去,唯一能够称得上是大家的,恐怕只有苏轼一人了,只是奈何此时的苏轼,还只是个牙牙学语的少儿呢,又如何来拯救大宋的危机呢?
当然,若是比试的诗花郎刚好记得,还可救场,可若是记不得,那就只好听天由命了。
聊完诗词,包拯又说武比。
“若论武比,在兵刃上我们大宋倒与西夏、大辽势均力敌,可射箭,却是西夏和大辽人的强项,所以想要取胜,并非十分的容易啊!”
包拯说着,望了一眼阴无错:“在我们这些人之中,阴兄弟武艺最是高强,不知阴兄弟可善射箭?”
包拯这么问,阴无错脸色顿时一红,稍一犹豫之后,道:“我自小习武,却偏偏不善骑射,恐怕帮不上包大人什么忙。”
一听阴无错不善骑射,包拯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衙役急匆匆来报,说大将军狄青求见。
一听狄青要来,花郎顿时欣喜,他对狄青早就仰慕,只是一直无缘一见,如今他来府衙,这可是个机会。
包拯连说了几个请,不多时,一名衙役领着一个一脸风霜,面颊之上刻有烙印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这男子身材挺拔,虎虎生威,一双明眸不寒而栗,见了包拯之后,连忙拱手行礼:“包大人有礼,此时来找包大人,实在有些唐突,只是明天便是比试之期,不得已来此征询,还望见谅。”
包拯连说无妨,然后将花郎等人介绍给了狄青,狄青见了花郎,连忙拱手道:“早听闻花公子大名,如今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花郎连连表示谦虚,道:“狄大将军才是威名远播,若非狄将军在边境打击西夏,这大宋百姓又如何能够安居乐业,如今那西夏又如何肯议和,我这点小名跟狄将军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
狄青见花郎并不骄奢,对自己又极其崇拜,不由得对花郎有了好感。
而就当两人准备再说些什么的时候,温梦突然插嘴道:“你们两人就别互相恭维了,狄大将军今天来可是有正事的!”
大家相视一笑,包拯则连忙问道:“狄将军来此所为何事?”
狄青在客厅坐下,道:“皇上不是命我负责武比嘛,我回到军中,仔细思考了一番,觉得骑射我还行,能够跟西夏和大辽的人一拼,可兵刃,却多少差点,而军中的将士,更是没有兵刃特别出众的,毕竟行军打仗,多半靠的是时机和战术,所以思来想去,想跟包大人商议一下,如何找一兵刃出众之人来代替我大宋出战。”
狄青这么一说,包拯和花郎等人突然感觉到一股轻松,刚才他们还是担忧骑射不好之人,如今狄青自言他善骑射,那岂不是正好解了他们的担忧?
而花郎更是突然拍脑瓜暗笑自己好笨,《宋史》有云,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善骑射。他怎么现在才想到呢?
众人释然之后,包拯连忙说道:“既然狄将军善骑射,那么兵刃倒容易多了,这位阴兄弟,来自江湖,武艺甚是超群,代替我大宋出战,必能取胜。”
狄青早已经注意到阴无错,如今听包拯如此推崇阴无错,心中顿时一喜,于是向阴无错拱手道:“不知阴兄弟可愿代替我大宋出战?”
阴无错拱手回道:“这个自然是责无旁贷的。”
“好,既然阴兄弟同意出战,那这两场武比,我们便有必胜的把握了。”
一众人这番说完,狄青便要告辞离去。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衙役急匆匆跑来,说狄府的一名下人神色匆匆来到府衙,说要见大将军狄青。
众人一听,俱将目光投向狄青,狄青一时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于是连忙说道:“那就将他叫来吧,看看到底何事。”
衙役领命之后,将狄府的那名下人领了来。
那名下人见了狄青之后,立马跪下喊道:“老爷,二公子他……他被人给打了。”
“被人打了?”狄青一惊,连忙问道,而且隐隐之中,有着三分生气。
花郎听了这话,也有些奇怪,狄青的二公子叫狄咏,听闻是个美男子,深受京城万千少女喜爱,而且除此之外,他还甚是有文韬武略,这样的男人,又是狄青的儿子,谁敢打他?
狄府的下人连连点头之后,道:“是啊老爷,二公子今天走在街上,被人给打了,如今躺在家里,很是生气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狄青说着,便要领下人赶回去。
而这个时候,包拯突然喊道:“狄将军,我们随同前往,此事可不比寻找啊,明天还有三国比试,不可出什么毛病。”
其实包拯要跟着去,是怕狄青护犊子,以至于闹出什么事情来,他若跟着,多少还可劝谏一下,免得狄青因为感情激动而做出错事。
这事本是狄青的耻辱,可包拯提出了这个要求,他也不好拒绝,只得应允。
一行人从开封府衙离开之后,直奔狄青府邸。
来到狄府之后,一名四十多岁的妇人突然奔出来,一脸怒气:“好可恶的丫头,竟然敢打我的儿子,我非得教训她一番不可,不然她不知道我狄府的厉害。”
狄青见了那妇人,脸色微沉,道:“夫人,这么多人跟前,不可无礼,我且问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是什么丫头……什么,打我儿子的个丫头?”狄青一听打他儿子的人是个丫头,神情顿时变了。
而后,怒道:“你一个妇人,好不知羞耻,我儿子被一个丫头给打了,你去找她什么晦气?连个女人都打不过,活该,我以前怎么教育他的,不可与女人动武,更不能输给女人,真是气死人了……”
狄青这一番话,说的气愤,就好像他已经忘记包拯和花郎等人还在这里似的,而他这么一说,他那本来怒气冲冲的夫人,顿时安静的有些委屈起来。
第859章 小女子
狄青很生气,不过等他气消之后,随望着自己的夫人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咏儿怎么会跟一个女人打起来的,那女人是谁,竟然能够将泳儿打趴下?”
这些问题,也是包拯和花郎他们很关心的,所以当狄青问出这个问题之后,他们不由得伸长了脖子。
只见狄夫人略有嗔怒,道:“你骂我那么痛快,不让我给儿子报仇,怎么现在还问这事?”
狄青冷静下来之后,也觉得自己刚才说的话伤了夫人的心,一时间显得颇有些无措,许久之后,这才突然低下了身份,道:“夫人息怒,刚才为夫我也是太过着急了,你倒是先说说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狄青在战场上厮杀,是何等的英雄豪气,如今在自己夫人面前,竟然说起好话来,包拯和花郎等人相视一笑,觉得看一个人,只看他的表面是不行的,而一个英雄,在自己的爱人面前,也是会柔情的。
见狄青示弱,狄夫人这才展眉为笑,道:“具体事情我也不是很清楚,我还是听府里的下人说的,泳儿被人给打了,我这才怒气冲冲想替泳儿报仇的,你想知道具体事情,去问你哪宝贝儿子吧。”
狄夫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狄青见此,只得径直向狄咏的房间走去,包拯和花郎等人在后,向狄夫人微微颔首示意之后,便紧跟着走了进去。
他们进屋的时候,狄咏正捂着脸轻柔,当他看到狄青带人走了进来的时候,立马捂着脸,惊愕着问道:“父……父亲,您……您怎么来了?”
狄青一脸严峻,等着狄咏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狄咏虽捂着脸,可仍旧能够看出他是一个美男子,此时的他显得很不好意思,支吾了许久之后,才突然开口道:“是个误会,父亲就不必牵挂在心了。”
“误会?什么误会?”狄青并不肯善罢甘休。
见此,狄咏只得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原来,今天狄咏上街闲逛,发现一无赖在欺负一弱质女子,那弱质女子哭泣的厉害,他看不惯,上前教训那个无赖,可谁知打跑那个无赖之后,那弱质女子仍旧哭泣不止,好像很害怕伤心,这个时候,突然一个女子就冲了上来,啪的一下打了狄咏一巴掌,见狄咏被打,那个本来哭泣的女子立马上前解释,这才免除了一场打斗,只狄咏无缘无故挨了一巴掌。
狄咏将事情原委说了一遍之后,狄青这才气消,原来一切都是一场误会。
只是这个时候,花郎却淡笑着问道:“二公子文武双全,打你那女子若非不会武功,恐怕很难打在你身上吧,你可知那女子姓名?”
狄咏是早已经注意到包拯和花郎等人的,包拯他还认得,而花郎的姓名他也早已猜到,毕竟经常跟包拯在一起,又翩翩风度的,只有花郎和公孙策了,而他也知道,公孙策虽翩翩风度,却无花郎这种气势。
狄咏向花郎一拱手,道:“想必阁下便是花郎花公子吧?”
花郎连连拱手回应:“正是在下!”
双方这么认识之后,狄咏随即说道:“打我那女子我并不知姓名,因为当她发觉是个误会之后,感觉很不好意思,便急匆匆的逃去了,那个我救的女子,却是通报了姓名的,她说她叫柳如眉。”
“柳如眉?”花郎一惊,而温梦等人也俱是一惊,他们已经在短短的两天内,与柳如眉有了两次的交集了。
见花郎等人反应如此明显,狄咏连忙问道:“花公子认得柳姑娘?”
花郎点点头:“倒说不上认得,只元宵节那天晚上逛花灯,偶有遇到她罢了。”花郎说到这里,突然又问道:“那柳如眉可曾告知二公子她的来历?”
狄咏点点头:“这个也是说了的,她说她是红香楼里的姑娘。”狄咏说到这里的时候,一点没有感觉到不好意思,好像对他来说,闲来无事去逛逛青楼,是一件很雅致的事情,而他也并没有看轻柳如眉的意思。
花郎听得柳如眉并未说谎,便连忙笑道:“既然此事是个误会,那倒不必担心了。”
此时狄青早已经不像刚才那般生气,不过却也并未笑,只冷着脸道:“你先好好休息吧,以后办事切莫如此鲁莽了。”
狄咏连连称是,而这个时候,狄青带人离开了房间。
来到外面之后,包拯连忙拱手道:“二公子被打一事既然是个误会,那我们也就不便久留了,告辞。”
狄青颔首,随后命人将包拯他们送了出去。
来到府衙的时候,一名衙役说,晏殊晏大人在府内等候,大家一听是晏殊,便知他来是为了明日三国大比一事,于是连忙走了进去。
晏殊见了包拯等人,却并不与包拯谈话,只望着花郎道:“上元节那天晚上,花公子作了一首青玉案,其意境甚是深远,外人很难企及,明日三国大比,花公子可一定要去,不管诗词,总是要作一两首出来才行的。”
此时的晏殊无论是在朝堂上还是在大宋词界的地位,那都是首屈一指的,如今他这么推崇花郎,自然让花郎的朋友感觉很是自豪,花郎则连忙表示谦虚,然后说道:“晏大人就是不说,我也是要去的,只是晏大人在诗词方面的造诣比在下可是要高的多,所以在下不是很明白晏大人刚才为何说一定要我去呢?”
花郎这话极其谦虚谨慎,晏殊听完之后,笑道:“本来我们规定是每个国家出一首诗词来的,可是不久前,夏辽两国的使臣突然来说,诗词方面要每个国家出两首,综合比分高的才算是胜,想来他们也是知道我大宋泱泱大国,在诗词方面造诣颇深,而他们又担心出战的人失利,这才想出了这个办法,不过不管他们怎样调整,我大宋不能怯场不是。”
晏殊说完,温梦连忙跟着附和:“没错,不能怯场,明天我们一定要给他们好看。”
第860章 三国盛事
晏殊的到来,只是为了能够请到花郎,而当花郎同意到场之后,他便又急匆匆离去了.
而决定三国比试之后,整个京城顿时炸开了锅。
京城之中,一些比较激进的百姓很是冲动,听说要比试,纷纷在大街之上为大宋呐喊助威,而且,看到夏辽的人之后,便做出种种侮辱的动作来。
他们这样做让人很无奈,他们很爱自己的国家,可是这样做却少了大国风度,所以为了排解这件事情,包拯没少出面调停。
而当京城百姓如此群情激奋的时候,一些有关人员已经在皇宫后花园之中开始了布置会场。
此时正值初春时节,后花园里的花儿争相开放,花香扑鼻,让人深陷陶醉之中。
在傍晚时分,赵祯将包拯、晏殊和狄青三人叫到了皇宫询问准备的事宜,他们三人将各自想法说了一遍之后,赵祯眉头微锁,道:“花郎代表我大宋出战,合适吗,他虽有朕的令牌,可毕竟不是有官阶的人啊,他出场,会不会让夏辽使臣笑话?”
赵祯的担心并非一点问题没有,不过包拯却是早料到这点的,所以赵祯说完之后,包拯立马上前说道:“皇上放心,那些夏辽使臣若是连我们大宋的一个平民百姓都赢不了,就更显得他们无能了,那个时候,他们那里还敢说些什么。”
赵祯听完,顿时释然了不少,笑道:“包爱卿言之有理。”
如此之后,三人又是一番陈诉,直到赵祯觉得这次比试万无一失之后,才放这三人回去。
夜色渐深,整个京城还沉浸在热闹的氛围之中。
而在京城的驿馆,夏辽两国的使臣则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李璟名的屋内,站着三人,这三人神色凝重,头微低,眼睛却都望着李璟名,李璟名盯着三人看了看,突然有些生气的哼了一声,问道:“你们三人可有把握取胜?”
三人相互张望,随后一名身材魁梧,一脸络腮胡子的彪悍男子向前跨了一步,道:“将军放心,属下可是西夏第一射箭高手,岂会怕文弱如此的大宋?”
说话的人是武心,李璟名对他好像很是了解,当他说完这些话之后,李璟名微微颔首:“射箭上我倒不是很担心,我现在担心的却是诗词方面,文远在我西夏可谓是第一才子了,只是青云你呢?”
李璟名说着,将目光投到了一样貌英俊,一身书生气的男子身上,那男子微一拱手,道:“将军大可放心,小人虽比不得文兄才高八斗,但也绝非庸才。”
“这么说就是你们都有信心了?”
三人立马跪下道:“势必取得胜利,扬我西夏国威。”
“好,好,好,有你们这句话就行!”李璟名很是激动,而说完这句话之后,他目光有些深邃的望了一眼辽国使臣住的地方。
春风拂面,辽国使臣的屋子开着窗,不时有春风拂来,带着一股芳草的气息。
辽国将军耶律叶坐在靠近窗户的地方,随后望了一眼屋内的三人,他的视线从一个身上转移到另外一个人身上,最后停留在了一个一身书生气的男子身上,随后问道:“唐枫,我知道你以前是大宋人,如今要与大宋比试,你可有什么想说的?”
唐枫一身书生气,给人一种略显呆滞的感觉,不过在耶律叶问完这个问题之后,他立马躬身道:“属下之前是大宋人,但现在却是大辽人,所以属下对大宋的那些人,绝对不会手下留情,大将军尽可放心。”
听到唐枫说出这些话来,耶律叶只微微点了点头,而当唐枫看到耶律叶点头之后,他的心才突然一松,他对这个大将军耶律叶很是了解,他不会相信任何人,特别是他这种投靠了大辽的大宋人。
所以耶律叶刚才的那些话,纯粹就是为了试探唐枫是否真的忠心与大辽,如果让他发现一点不对的,唐枫恐怕就再难回到大辽了。
如今耶律叶点头,唐枫暂时放心。
而当耶律叶点头之后,随即将目光投到另外两人身上,另外两人,其中一人很是年轻,而且身材魁梧有力,另外一人,则是一个老头,这个老头虽老,双目却炯炯有神,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智慧来。
耶律叶望着那个年轻男子,问道:“耶律恭贤弟,你可有把握在弓箭上胜过宋和西夏的人?”
耶律恭神色中带有不屑,冷哼了一声,道:“大哥放心,兄弟我的箭法你又不是不知道,整个大辽就属我箭法最好,我若没有把握,何人能有?”
耶律恭如此自大,唐枫很是看不惯,不过就算看不惯,他也不会说什么,因为他知道如何明哲保身。
当耶律恭说完这些话之后,耶律叶笑着点了点头:“贤弟的箭法为兄自然是相信的,只是为兄我有些不明白,你因何要劝我把文比改成两首呢?”
耶律叶问完这句话之后,耶律恭立马转身看了一眼唐枫,问道:“你知道因为什么吗?”
这句话很是傲慢,可是唐枫却没有一点生气,他只微微一笑,连忙拱手道:“将军深谋远虑,属下实在猜想不出。”
耶律恭冷哼一声:“我想你也猜不出,我们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十足的打算,你不过是我们放出的烟雾弹罢了,真正的文学大家,是我们的耶律惊天先生。”
耶律恭提到耶律惊天的时候,语气中略有敬重,而那个耶律惊天,则连忙堆笑起自己满是褶子的有些松弛的脸,道:“将军折煞老朽了,老朽不过是一介书生罢了,不敢称什么文学大家。”
耶律惊天刚说完,唐枫连忙行了一个大礼,道:“耶律先生客气,你若不是文学大家,那谁是呢?整个大辽,谁不知道耶律惊天是大辽第一文人,您若是谦虚,就是让我等汗颜了。”
唐枫的马屁拍的很隐晦,耶律惊天听完之后,微微笑了笑,然后只说了一句定不辱使命,然后便再不肯多言一句了。
第861章 百步穿杨
次日,春风和煦,阳光静好.
皇宫后花园中,从一大早便聚满了文武百官,皇上赵祯则在自己妃子的陪同下,高坐昨天晚上刚刚搭建好的观将台上,而观将台上,除了皇上赵祯以及他的几个妃子外,还有吕夷简以及一众比较有身份的大臣,当然,包拯身为开封府衙,也是有这个资格登台的。
站在台上向下张望,只见百花丛中,有一根据花的位子而搭建的比试台,那台子很大,阳光照射下来,一只蝴蝶从花丛中飞到台中央,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只是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感觉到宁静,因为他们很清楚,这里很快将会发生一场大战。
不多时,夏辽使臣带着自己的人马赶了来,他们上得观将台见过皇上赵祯之后,李璟名和耶律叶在一旁坐下,其余人等则在比试台两旁,各安人马。
赵祯见人已来齐,随对包拯吩咐道:“包爱卿,开始吧,这第一场比试什么?”
“回皇上,第一场比试弓箭,每人三支箭,谁射中靶心的最多,谁就获胜。”
包拯这么说完,坐在一旁的李璟名立马有些不耐烦,道:“费什么话,直接开始吧!”
突然被李璟名抢了话,包拯眉头微皱,随后望了一眼赵祯,赵祯虽也觉得李璟名太不懂规矩,可也不想在这件事情上与之多言,于是向包拯微微点了点头。
包拯明白,随即喊了一声开始。
一声开始之后,狄青与武心、耶律恭三人飞身上了比试台,而在比试台的远方,则有三个靶子。
这三人一登场,那些文武百官纷纷替狄青呐喊助威,其中两处地方喊的最是响亮,一个地方是花郎和狄咏他们几人所在的地方,因为狄青是狄咏的父亲,狄咏自然是不甘落后的,而温梦最是喜欢这种场面,就算是为了热闹,也要疯狂一把的。
另外一个地方,则多传来女子之声,狄咏喊的时候就有些奇怪,心想谁这么喜欢他的父亲,竟然呐喊这么响亮,于是,在狄咏呐喊的时候,他向那个地方望了一眼,而一望之下,不由得大吃一惊,随口喊道:“是她!”
花郎等人离狄咏很近,听得狄咏说是她,不由得也向那个方向望去,只见那个地方有几多女子,那些女子个个英姿飒爽,很是风度,就连温梦这样的江湖女侠看了,也不由得自叹不如起来。
而在那些女子之中,喊的最是响亮的,则是一个圆脸女子,那女子给人一种活泼之感,呐喊的时候好像完全没有将周围的人放在心上,就算她身旁的女子拉她给她提示,她也不多在意。
花郎望着那女子,会心的笑了笑,随后向狄咏问道:“那天在街上是他打了你?”
狄咏一时尴尬,但还是点了点头:“就是那位姑娘,只是我却没有想到,她竟然也能够来到这皇宫大院之内。”
花郎此时并不知道那女子的姓名,不过看她的摸样以及她身边的人,便也猜的**不离十了,听得狄咏的话,笑道:“她恐怕是杨家女将吧!”
一听那女子可能是杨家女将,狄咏顿时神色恭敬道:“杨家将一门忠烈,是我大宋臣子之榜样,那女子若真是杨家女将,我就是让她再多打两拳也是心甘情愿。”
就在花郎与狄咏这番说着的时候,那边的女子突然也向他们这边望了来,想来是她也听出了声音的高低,一时也觉得奇怪,所以才做了跟狄咏相同的事情吧。
那女子向这边一望,立马见到了狄咏,而当她看到狄咏之后,脸霎时间便红了起来,而且显得有些犹豫,就在花郎和狄咏交谈的时候,那女子竟然忸怩着走了来,她的突然到来,让狄咏可吓了一大跳。
狄咏神情惊讶,那女子突然伸手拉住了他,道:“昨天在街上,真是不好意思,一切都是误会,我叫杨金花,给你赔罪了。”
一听女子姓杨,狄咏更是惊讶,随后则连忙笑道:“昨天的事既然是误会,我自然不会放在心上,姑娘可是杨家将人氏?”
见狄咏并没有生气的意思,杨金花连连笑道:“没错,我的确是杨家将人。”
“姑娘是何人之女呢?”
“我母亲是穆桂英!”杨金花说的自豪,而狄咏一听杨金花是穆桂英的女儿,顿时更生敬佩之情。
两人这番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花郎等人根本一句话都插不上话,最后只得将目光投到比试台上。
只见此时比试台上,狄青、武心以及耶律恭三人已然搭弓上箭,猛听嗖的一声,他们三人手中的箭便飞也似的向箭靶飞去,而后听得砰砰砰三声,他们三人的箭全部钉在了靶心之上。
这第一支箭,算是不分胜负了。
观将台上的赵祯和耶律叶、李璟名等人,不由得把心给提了起来。
三人第一支箭发出之后,武心和耶律恭立马搭第二支箭,可这个时候,狄青却把剩下的两支箭全部拿了出来,并且搭了上来,只见他搭上之后,弯弓移步,右手一松,两只箭便如飞般飞去,两箭同时飞去,皆中靶心,而且把那个箭靶射的几乎崩裂开来。
狄青这三箭射出之后,旁边的文武百官纷纷呐喊齐鸣,而武心和耶律恭两人,则感觉很是丢脸,连那最后一支箭也懒得去射了,气的把箭往地下一扔,转头走下了比试台。
狄青望着他们两人冷冷一笑,随即站在比试台上,隔空向皇上赵祯行了一礼,赵祯坐在观将台,很是高兴,并且对包拯说道:“包爱卿,狄爱卿他定然很累,让他去休息吧!”
赵祯这话,就是要说给耶律叶和李璟名听的,而他们两人听完之后,便气不打一处来,冷哼一声之后,两人立马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飞身下了观将台,然后又飞身上了比试台。
两人这么上台之后,皆一脸怒气,恨不能将对方给打扁,而他们两人上台之后,阴无错冷哼一声,也飞身上了去。
第862章 春初暮景
三人上得台上,台下顿时爆发出阵阵呐喊之声来.
李璟名和耶律叶两人都是有名头之人,可是见来人从未听说过,顿时有些不屑,转而向赵祯喊道:“你们大宋轻视我们西夏和辽国吗?”
赵祯在观将台上微微起身,喊道:“他只是我们大宋的无名小辈,你们两人若能打赢他,就算你们赢。”
这话很狂,让李璟名和耶律叶这两个西夏和大辽的将军很是生气,可就在他们两人生赵祯气的时候,阴无错的一句话让他们更生气。
“你们两人可以一起上!”
阴无错的话很冷,而李璟名和耶律叶听完,便再也等不及,立马从场上拿起兵器,向阴无错打来,李璟名一身力气,使用一柄很大的狼牙棒,耶律叶则用双锤,两人都是在战场上厮杀百遍的将军,临阵对敌很有经验,当两人决定出手之后,立马将阴无错给围困了起来。
而两人这么一围之后,一点不给阴无错喘息之机,挥起兵器便向阴无错打来,阴无错却也不怯,淡淡一笑之后,便也将自己的兵器拔了出来,当他们两人攻来之时,他飞身一跃,便避了开来,而就在他避开之时,突然反手挥刀,刷的一下把刀架在了李璟名的脖子上。
刀架在李璟名的脖子上之后,李璟名立马不敢动弹,可这个时候,耶律叶却像是发现了机会,突然挥动双锤向阴无错杀来,阴无错见耶律叶竟然向趁火打劫,于是微一冷笑,在他杀来之时,突然飞身一闪,啪一下打掉了耶律叶手中的锤子,在锤子还未落地之前,他的刀已然又架在了耶律叶的脖间。
这一切发生的极快,只在举手投足间。
而举手投足间,阴无错已然将李璟名和耶律叶打败,他们两人是将军,自然不可能输了不认,两人将兵器扔下,气呼呼的离开了比试台。
见阴无错如此轻易便赢了比试,赵祯很是高兴,而且很是惊讶,他之前说的那些话也不过是过过嘴瘾罢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阴无错真的就这么赢了。
阴无错飞身下台,台下众人发出阵阵呼喊之声,而这个时候,一名文官走上台来,冲众人说道:“刚才两场武比,我大宋皆胜,可有人不服?”
无论弓箭还是兵刃,阴无错和狄青两人都很是成功的震慑到了众人,所以夏辽使臣之中,无一人敢吭声。
见无人吭声,那名官员又开口道:“既然如此,那接下来就文比,文比不如武比,古人又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想在诗词之中分出好坏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这此文比,我们每个国家派出两人来,一共六个人,六个人对每个国家的两人所做诗词进行评比,最后得到票数最多的人获胜。”
文官说完了规则,大宋的晏殊和花郎,西夏的文远和青云以及大辽的唐枫和耶律惊天六人,漫步登了台。
因为文比不似武比,所以六人上台之后,立马有人给他们每个人抬来了桌椅,并且将笔墨纸砚等准备了妥当。
这样之后,那名文官望着六人道:“如今正是初春时节,百花齐放,大家就以这初春的风景来作首词先吧。”
文官说完,晏殊和花郎两人这便要提笔,可这个时候,西夏的文远立马制止道:“应景而作,的确很容易融入情感,但这样一来,反而不能看出一人之功底,我看不如这样,我们不如写暮景之词,如何?”
文远这么说完,青云立马表示赞同,而辽国的唐枫则望了一眼耶律惊天,耶律惊天微沉眉头,许久之后摇晃了一下脑袋:“这样也可!”
见夏辽使臣都这样说,那名文官望了一眼晏殊和花郎,问道:“两位可有什么异议?”
晏殊微一挥手:“随时恭候!”
众人都没有异议,那名文官随即道:“以初春之时写暮春之景,现在开始。”
文官一言开始,晏殊以及文远等人纷纷奋笔疾书,花郎抬头望了一眼,嘴角微微淡笑,随后也拿起了笔,只是花郎拿起笔之后,却有些犹豫,他应该写谁的词呢?
用笔头微微挠了些脑袋,花郎扭头看了一眼晏殊,突然间他灵光一闪,随即在纸上写了一首词来,那是一首清平乐:
千花百草。送得春归了。拾蕊人稀红渐少。叶底杏青梅小。
小琼闲抱琵琶。雪香微透轻纱。正好一枝娇艳,当筵独占韶华。
这首清平乐是晏殊的儿子晏几道所做,无论暮景亦或者是对小琼的描写,都是极尽神态的,花郎一挥而就之后,抬眼再看众人,他们都还没有停手,花郎略显得意,只是虽如此,花郎却并未有任何表示。
直到最后所有人都做好之后,那名文官才将六人的词作收上去。
他们几人的词作上都未署名,为的便是害怕评委因为知道了姓名而有所偏袒,因为不署名,所以无论是谁,都只能以词作的好坏来论。
六名评委将六首词一个个看过,不时露出惊讶之色,赞叹之声,几人这样看完之后,纷纷在自己认为好的词作上标明自己的名字,待六人这番标明完之后,文官命六人将那几首词展开给大家看。
只见六首词中,两首词分别有两个人支持,其余四首,有两首各得一人支持。
在这样亮过之后,六人纷纷说出那首是自己的。
这样一分之后,胜负立马显露出来。
对于这点,在花郎看到那几首词的时候,已然知晓,因为他看到了晏殊写的那首词,那是一首浣溪沙,词如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且充满了情思的暮春词。
据花郎所知,晏殊的这首浣溪沙可谓是晏殊所有词作当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如今有这么一首词惊现,那些评委就是想不欣赏都不行呢!
第863章 一年好景君须记
在词作上胜负已分.
而且就连文远、青云、唐枫、耶律惊天四人,也对花郎和晏殊两人所做之词大加赞赏,想来他们也是文人,懂得欣赏,知道有些好东西,不是说你们立场不同,他便不是好东西。
这样分了胜负之后,那名文官望着晏殊一众六人,问道:“如今词已比完,不知诸位在诗这方面,想比什么?”
几人相互张望,晏殊只淡淡一笑:“一切由夏辽两国使臣,我们一概接着。”
见晏殊如此自信,文远和唐枫等人心中多少有些紧张,不过虽是如此,他们还是仔细考虑了一番,现如今他们大辽西夏还是冻末,天气甚是寒冷,兴许写冬天的诗,对自己更有好处。
这样想过之后,便说写与冬天有关的诗。
这样决定之后,大家随即开笔写。
花郎一手拿笔,一首摸着下巴思索,这样思索片刻之后,立马挥笔而就,这样写完,随即放下了笔。
那六名评委在刚才写词的时候已经对花郎很是注意,如今见花郎写诗一蹴而就,很是惊讶,而惊讶之余,对花郎写的什么则更加的好奇起来。
当众人都已写完,文官将所有的诗都收了回去,这样六名评委纷纷看完之后,突然有些犹豫如何下笔评判了。
台下众人看着六名评委,观将台上的人也看着六名评委,一时有些搞不明白,难道选出自己喜欢的就这么难吗?
时间慢慢的过着,六名评委举棋不定。
温梦在台下望着那些人,有些奇怪的自语道:“这些人怎么啦,好像都下不了决定啊!”
狄咏听到这句话之后,微微颔首:“的确如此,难道这些诗都差不多,让他们无从下手?”
一听狄咏这话,温梦顿时嗔道:“不可能,我的花郎诗写的最好了,怎么可能跟那些人一个水平嘛!”
杨金花见温梦这么护着花郎,突然笑道:“温姐姐说的极是,花大哥才名谁人不知,那些人一定比他不过的。”
几人在台下议论纷纷,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而晏殊等人,则也觉得奇怪,刚才比词的时候,也不见有这么难啊,怎么现在就做不了决定呢?
众人都在等,直到半柱香之后,那六名评委才做了一个决定。
而他们的决定很奇怪,每个人在其中一首诗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也就是说,他们六个评委选了一首诗。
当众人看到这种情况之后,顿时明白刚才那是怎么回事了。
六首诗中,大家都只看好一首,可如果都选这首诗的话,那么胜负将毫无悬念,无论这首诗是谁写的,赢的都是这个人所代表的国家。
大宋的两名评委不敢赌,如果这首诗的人是其他国家的人,那其他国家在文比上就赢了,而夏辽两国的评委,自然也是做这样想。
待那六名评委做好决定之后,文官命人将那首词给拿了来,只见上面写着: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当众人看到这首诗的时候,纷纷叫好,而晏殊以及文远青云、唐枫和耶律惊天则个个露出失望的神色来,因为这首诗不是他们写的。
这首诗是花郎写出来的。
大宋赢了,无论文比还是武比,大宋都赢了。
台下传来欢呼声,惊叫声,一些有文化的人则议论纷纷,说在这个宋词称霸天下的时代,能有这样一首好诗出现,实在是难得,而且难能可贵。
花郎在接受众人称赞的时候,连连表示谦虚,而在表示谦虚的时候,则不忘隔空向赵祯行礼。
赵祯站在观将台上,一脸的得意,望着李璟名和耶律叶道:“现在两位可还有什么可说的?”
李璟名和耶律叶两人相互张望,虽很生气,可也只能接受现实。
“技不如人,甘愿接受大宋之命令。”李璟名沉着脸道。
而李璟名刚说完,耶律叶立马补充道:“接受你们大宋的命令,那只是在驿馆的住方面,其他方面,我们可是不听的。”
不管李璟名和耶律叶如何嘴硬,皇上赵祯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今天大获全胜,他已经让西夏和大辽看到了大宋的厉害。
在观将台接见了晏殊花郎狄青阴无错等人之后,赵祯便将分配驿馆的事情交给了包拯,包拯望了一眼花郎,花郎则只淡淡一笑,那一笑似乎并没有什么,可是包拯看一眼之后便已然明了,于是让夏辽使臣,仍旧住在大的那个驿馆之中。
因为夏辽使臣已经说过全听大宋的,所以如今包拯让他们住,他们也不能再说什么,而且,他们都不愿去小驿馆住,既然都不愿去小的住,那就只好继续住在一起了。
这样分配完之后,包拯便提议去府衙弄一座酒菜庆祝一下,只是在大家都准备去的时候,温梦突然悄悄将花郎拉到了一处隐蔽的地方,而且很是生气的问道:“我问你,小琼是谁?”
花郎一时没明白:“什么小琼是谁?”
“你还跟我装糊涂呢,小琼闲抱琵琶。雪香微透轻纱。正好一枝娇艳,当筵独占韶华。这不就是写的小琼像一只娇艳的花一枝独秀嘛,以为我不懂词意吗?”
听到温梦这些话,花郎才突然明白过来,于是连忙解释:“温大小姐误会了,这小琼只是一个虚指,并没有这个人的,我平常去那里你可都跟着的,我有跟其他女人单独见过面吗?夫人可不能怀疑为夫啊,我对你的情,天地可鉴,在天原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啊!”
花郎这么一番甜言蜜语,立马将温梦给哄住了,而温梦不再生气之后,嗔笑道:“还愣在这里干什么,难道要义兄他们等我们吗?”
“这不是怕温大小姐你生气嘛,为了你,让包兄他们多等一会也是无妨嘛!”此时的花郎还在给温梦说好话,温梦嬉笑道:“好了好了,我知道误会你了,还不行吗?”
第864章 争风
却说包拯与花郎等人在府衙中庆祝的时候,京城青街之中,则发生着一件影响了以后所发生命案的事情.
三国比试之后,耶律叶很是气愤,耶律恭等人则除了气愤外,还有担心。
所有在离开耶律叶的房间之后,唐枫立马对耶律恭说道:“耶律将军,我们这次失利,真是气人,要不去找个地方逍遥快活一番?”
耶律恭对唐枫很是看不起,而且不是很信任这个唐枫,不过今天他很气愤,正想找机会发现,于是问道:“怎么逍遥快活?”
唐枫微一嬉笑,道:“耶律将军,大宋美人最多,而质量最好的则在青街,耶律将军若想快活,我领您去青街,让那里的老鸨给您找最漂亮的来玩,如何?”
耶律恭平时是个色鬼,如今听了唐枫的话,顿时笑道:“还是你了解这个地方啊,好好,就去青街。”
唐枫连连拱手做请,然后笑道:“那里那里,小的去大辽之前,京城去青街玩,所以略知一二。”
两人出得驿馆,来到青街之后,直接进了红香楼,进得红香楼,唐枫立马甩出一大笔钱来,让老鸨将这里所有漂亮的姑娘都给耶律恭请来,那老鸨见了钱,那里还敢不办事,立马笑吟吟的把红香楼长的好看,又琴棋书画皆通的女子给叫了来。
京城的女子的确很漂亮,唐枫看到之后立马大流口水,顾不得耶律恭,搂住一个便当众亲了开来,他的样子,好像比色中饿鬼还要饿鬼。
耶律恭也不比唐枫好到那里去,当那些姑娘来了之后,他一手搂住一个,并且在她们身上不停的乱摸,好似玩不够。
而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两人从外面走了进来,这两人很是英俊潇洒,谈笑间颇有风度,他们两人一进来,立马引得整个红香楼里的姑娘侧目去望。
其中一人红香楼的老鸨认得,所以当看到那两人之后,她连忙迎了上去,笑道:“这不是狄二公子吗,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红香楼?我想想啊,您可是有一个多月不曾来我这里了吧?”
被老鸨这样问着,狄咏显得很是尴尬,于是连忙说道:“今天偶然得空,便来看看,听闻你们这里新来了一个叫柳如眉的姑娘,可是如此?”
老鸨一听狄咏提及柳如眉,于是连连点头:“没错,没错,的确来了一个叫柳如眉的姑娘。”老鸨说到这里,转而望向狄咏身旁的男子,笑道:“这位公子很是面生啊,狄二公子不介绍一下吗?”
狄咏更显尴尬了,不过在老鸨问完之后,他还是说道:“这位是我新结交的朋友,叫杨金,特来见一见柳如眉姑娘的。”
狄咏这么一解释,老鸨顿时笑道:“明白明白,只是现在柳如眉姑娘不方便见两位,所以两位不如先在这里等着,等柳如眉姑娘侍候完客人之后,我再请两位去见她,如何?”
狄咏是个美男子,在京城又十分吃得开,老鸨自然不敢得罪,可如今他竟然要狄咏等,便可知柳如眉现在服侍的人身份之尊贵了。
狄咏明白风尘女子的无奈,所以他表示可以等,只是他身边的杨金花,则不怎么乐意,她今天女扮男装来这青楼之地,为的是什么,还不是见一面柳如眉,将昨天的事情说清楚嘛,现在倒好,不让见,而且还要呆在这种地方等?
她可是女子啊,而且还是大户人家的女子,怎么能在这种地方等一个女子?
所以,在看到狄咏说他愿意等的时候,杨金花突然喊住了老鸨,可就当她准备说不要等的时候,一直跟女人卿卿我我的耶律恭突然大步走来,拉住老鸨便问:“那柳如眉姑娘很漂亮吗?”
见耶律恭如此无礼,老鸨很是生气,可当他看到耶律恭那凶神恶煞样子的时候,立马害怕起来,连连点头:“漂亮,漂亮的很,是我们红香楼最漂亮的姑娘。”
“既然是最漂亮的姑娘,那么刚才我让你将这里漂亮的姑娘都喊来,你怎么就只喊了这几个而没有将柳如眉给叫来?”
老鸨仍旧害怕,道:“这……这不是因为柳如眉姑娘现如今在陪客嘛,实在是走不开的啊!”
耶律恭一把推开老鸨,怒道:“什么走不开,本将军今天想见个人,还没有见不到的。”
耶律恭说完,便要大步向二楼走去,红香楼老鸨很是为难,望着狄咏央求道:“狄二公子,这……这可怎么办啊?”
狄咏早已经看不惯耶律恭,所以红香楼老鸨刚说完,狄咏已然飞身拦在了耶律恭跟前,他一双眼睛怒视耶律恭,冷冷道:“我这大宋青楼之中,还不是那么辽人撒野的地方,识相的话赶紧离开。”
耶律恭并不认得狄咏,冷笑一声,道:“你这个黄毛小子,算什么东西,给本将军滚开。”
可狄咏岂会滚开。
见狄咏不让路,耶律恭一拳向狄咏打来,狄咏先是躲过一拳,随后便要出手去打,这个时候,站在一旁的唐枫害怕了,连连冲上来说道:“两位两位,有话好好说,别动手动脚的。”
耶律恭一直很讨厌唐枫,所以当唐枫冲上来的时候,耶律恭微一闪身,躲在了唐枫身后,而狄咏那一拳打来的时候,刚好打在唐枫的脸上,直打的唐枫鼻子冒血。
虽打了唐枫,狄咏却也不怯,一脚踢开唐枫之后便要再去打耶律恭,可就在这个时候,楼上突然传来一个声音:“谁他妈的在吵,还让不让本爷快活?”
声音很响亮,而这个声音一出现之后,耶律恭和狄咏两人立马停止了打斗,因为这个人他们都认得,这个人竟然是西夏的将军李璟名,他竟然先耶律恭和狄咏他们一步来到了红香楼。
而当大家看到李璟名身后跟着的柳如眉的时候,更是惊讶,他们没有想到,李璟名不仅先他们一步来到了青街的红香楼,而且还先他们一步跟柳如眉姑娘见了面,成了入幕之宾。
第865章 吃醋
场面一时寂静.
场面一时尴尬。
很快,又突然喧杂。
耶律恭站在楼梯上望着二楼的李璟名,怒道:“你在谁前称爷呢?在你们西夏的狗前你称爷还可,在你耶律恭爷爷这里,你只能称孙子!”
耶律恭这么骂着,站在大厅的杨金花突然哈哈嬉笑道:“你们这爷爷孙子的,不都一家人嘛,分什么彼此。”
一听到杨金花这句话,李璟名和耶律恭两人立马愤怒,因为刚才耶律恭有说西夏的狗,那他们两人岂不都是狗类?
这个时候,李璟名冷哼一声,望着杨金花道:“你是哪里来的兔崽子,活的不耐烦了吗?”
杨金花顿时露出害怕的神色,可突然间又放大了嗓门,喊道:“在我大宋境地,你们夏辽的人想怎么样啊?”
“怎么样,教训你!”耶律恭脾气最是暴躁,说完再不去理李璟名,转而向杨金花打来,当然,他之所以弃李璟名而攻杨金花,除了因为他觉得杨金花刚才那话让他很生气外,再有便是他觉得杨金花瘦弱,更好欺负一些。
耶律恭刚要向杨金花出手,狄咏立马飞身拦了来,这杨金花是他领了来,若在这里受了欺负,他可不好向杨府交代。
可就在狄咏要拦住耶律恭的时候,那个已经被打的鼻子流血的唐枫突然冲了上来,要拦狄咏,而唐枫一冲上来,那个李璟名立马也冲了下来,他边冲边喊:“你们这群兔崽子,敢羞辱本将军,本将军要你们好看。”
李璟名上来便打狄咏,而唐枫则在楼梯口躲躲闪闪,可他毕竟太弱,所以躲了没几下之后,便被拳脚无眼的狄咏和李璟名每个各打了几拳,最后直打的脸上流血不止,一条臂膀还被打折了,他痛的跌倒在地,顺着楼梯便滚了下去。
此时整个红香楼几乎要乱套了,那些来此寻欢的恩客站在一旁看热闹,不时发出几声议论,红香楼的老鸨则着急的求饶,生怕把她的红香楼给打砸了。
就在众人看热闹的时候,耶律恭一拳已经打向杨金花,杨金花见来人凶猛,却也不惧,只微一闪身,便躲了过去,并且飞身闪到耶律恭身后,一掌向耶律恭脖颈后面砍去,这一砍之下力道虽是不大,可脖颈处最是柔软,砍一下也十分的疼痛,所以杨金花那一掌下去,只打的耶律恭眼冒金星,一时间脑袋昏沉。
而一掌解决了耶律恭之后,杨金花飞身上楼,和狄咏一起对付李璟名,李璟名见杨金花瘦弱的身躯竟然能打的耶律恭脑晕,心中大是吃惊,而吃惊之余,不由得加强了提防。
红香楼乱了套,打闹之声不断。
就在这个时候,一声令喝突然传来:“都住手!”
那是一声十分具有威严的声音,而这个声音喊出来之后,整个红香楼顿时安静下来,而打斗也瞬间停止,大家循声去望,只见包拯一脸怒容,带着花郎一众人等赶了来。
原来,自从这边一开始厮闹的时候,红香楼老鸨便连忙派人去了开封府衙报案,红香楼的人去的时候,包拯和花郎等人喝酒正欢,可如今西夏大辽的使臣在红香楼闹事,他们却是不得不管的,于是再顾不得喝酒,便急匆匆的赶了来。
乃至赶了来之后,才发觉闹事的除了夏辽使臣外,竟然还有狄咏和杨金花,这可让包拯一时不知如何是,只得先大喊一声,让众人停止打斗。
待打斗停止,包拯带人走上前来,沉声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恐怕谁都不知道吧,大家只是凑巧来这里玩,然后因为都想见柳如眉姑娘,就莫名其妙的打了起来。
花郎抬头去望柳如眉,只见柳如眉有些伶仃无依的站在楼梯口处,一只纤纤玉手搭在楼梯上,眼神颇有些幽怨,好像为发生这种事情,她感到很悲伤无奈。
她的样子楚楚可怜,让人的心为之一颤。
弄明白事情原由之后,包拯盯着杨金花道:“你真是胡闹,跟着狄咏来这种地方作甚,还有你,她要跟着来,你就肯了?”
包拯虽刚当上开封府尹没多久,却极具威严,所以他这么责问杨金花和狄咏两人,他们两人只是低头不语,连一句反抗的话都不敢说。
这样训斥完杨金花和狄咏,包拯随即望向耶律恭和李璟名:“两位身为辽国和西夏的使臣,怎么能在我大宋如此肆无忌惮的闹事?难道以为我大宋的法律奈何不了你们吗?”
见包拯刚训斥耶律恭,唐枫捂着满是鲜血的脸走来:“包……包大人,这……这事不怨我们将军……”
唐枫的话还没有说完,包拯顿时怒道:“怎的不怨?若非他非得要见柳如眉姑娘,会发生这种事情吗?”
唐枫被包拯的一句话骂的无力招架,只得缩着脖子退了出去,而这个时候,包拯再次望向耶律恭他们,问道:“你们想如何解决这件事情?”
刚才包拯已然给了他们两人下马威,两人多少有些忌惮,本来想着将此事闹到大宋皇帝那里,可想到包拯的话,最后只得作罢,道:“还能怎样,散了呗!”
耶律恭很生气,喊上唐枫便离开了红香楼。
李璟名本不想走,可当他看到包拯严峻的神色之后,也只得一脸怒意的离开。
却说众人都离开之后,红香楼的老鸨连忙迎上来笑道:“今天这事,多谢包大人了,要不是包大人您来,我这红香楼就别想开下去啦。”
对于红香楼老鸨的话,包拯并不在意,他见事已了,这便想着离开,可这个时候,花郎突然笑道:“老鸨,这么多人都是为了柳如眉姑娘,不知我们可否询问一下柳如眉姑娘呢?”
花郎的话有些突然,让在场的人都有些吃惊,红香楼的老鸨微微抬头看了一眼柳如眉,柳如眉站在楼上,微微颔首,红香楼老鸨明白之后,连忙喊道:“花公子包大人,请!”
第866章 惊杀
进得柳如眉的房间之后,红香楼老鸨便识趣的离开了.
大家坐定,柳如眉微一行礼,浅笑道:“上元节那天相遇,不知是花公子,还请花公子见谅。”
见柳如眉提及上元节那天晚上的事情,他倒有些尴尬起来,于是连忙笑道:“我们不过偶然遇见罢了,没有什么见谅不见谅的。”
柳如眉又是浅浅一笑,道:“花公子今天晚上要问什么呢?”
花郎眉头微皱,道:“想必柳如眉姑娘很清楚,今天晚上这么多人发生打斗,为的都是你!”
柳如眉点点头:“我知道,只是我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我是个风尘女子,客人来了我就得侍候着,可我没有三头六臂,如何服侍着一个又去见另外一个呢?”
这点花郎自然知晓,但花郎问的却并不是这个,他望了一眼柳如眉,问道:“李璟名什么时候来的?”
“发生打闹的半柱香前,我刚为他叹了一首曲子,下面便顿时吵闹起来。”
“柳如眉姑娘觉得李璟名来这里所为何事呢?”
听到花郎问出这句话,柳如眉眼角微翘,显得很是不屑,道:“男人来这种地方,还能为什么事情,花公子不会是想让我将具体细节都说一遍来听吧?”
柳如眉说这话的时候,眼神极其凌厉,给人一种不怒而威的感觉,当花郎看到她眼神的时候,身子不由得震了一震。
遇到这种情况,花郎颇有些无奈,于是对狄咏道:“你们来找柳如眉姑娘有什么事情吗?”
狄咏望了一眼杨金花,道:“没什么事情,就是来看看柳如眉姑娘。”
这个时候,杨金花连忙跟着附和:“上次在街上遇见之后,我得知柳如眉姑娘在这红香楼,所以便要狄咏带着我来,看看柳如眉姑娘。”
两人都是一番好意,可两人的话却触动了柳如眉心头的痛,当两人说完这些之后,柳如眉突然别过了头:“两位不必来看我,这是什么地方,你们来了脏身份。”
见柳如眉说出这番话,杨金花和狄咏两人一时愣在了那里,许久之后,杨金花连忙解释:“柳如眉姑娘,我们并没有看轻你之意,真的,我们拿你当朋友的。”
柳如眉浅浅笑了笑:“两位好意我心领了,不过这朋友就算了,我们风尘女子,不配有朋友的。”说完这些,柳如眉望了一眼花郎,问道:“花公子可还有什么要问的?”
花郎耸耸肩:“没有了,柳如眉姑娘休息吧,我们告辞。”
说完,花郎带人离开了红香楼,就好像他见一见柳如眉,为的只是问那么一个问题而已。
离得红香楼,外面天色已暗,风吹来带着隐隐的凄冷,月虽不如上元节那天的圆,却也不弯。
大家再无心情去府衙喝酒,所以走到一个路口之后,便各自分散离去,只是离去的时候,花郎眉头微皱,好像总觉得有什么事情会发生似的。
一夜无话,第二天,真的有事情发生了。
那是一个充满了鸟语花香的早晨,可消息来的时候,让人有些始料未及。
耶律恭死了,就在昨天晚上,他被人杀死在了自己的房间之中。
来传消息的衙役一脸紧张,当他说完耶律恭被杀之后,便连忙央求道:“花公子,如今大辽使臣耶律恭被杀,耶律叶很是愤怒,已经将此事闹到皇上那里了,包大人如今正在皇宫之中应对此事,而耶律恭的尸体,还停留在驿馆之中,您看,这该怎么办才好啊!”
事情的确很是危机,闹不好两国之间将会发生战争,而一旦发生战争,将不知有多少人会失去生命,不知有多少个家庭,将会妻离子散。
此时的花郎也给不出一个方法来,他只让衙役先回去,等包拯从皇宫回来之后,再做打算。
侦探社门前小溪里的冰已消融,不知何时,几只鸭子已经在里面嬉戏游玩起来,若是平常,花郎一定会诗兴大发,说上一句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可如今他却是一点诗兴都没有。
衙役离开后不仅,温梦便连忙问道:“谁会想着杀死耶律恭呢?”
花郎沉默不语,并未回答温梦的话,这个时候,阴无错最先开口道:“肯定是西夏的那帮人,因为耶律恭死了,大辽与大宋之间必然发生战争,这样一来,他西夏便可坐收渔翁之利了。”
阴无错说完,冷哼了一声,而花婉儿则连连跟着附和:“没错,西夏的人最喜欢做这种事情了,我看不如将西夏的人全部看起来,一定能够从他们身上发现线索的。”
阴无错和花婉儿两人这么一番说词之后,花郎仍旧不语,这让温梦有些看不惯,于是拍了一下花郎的臂膀,问道:“你到底是什么看法,说出来听听嘛!”
花郎颇有些无奈,耸耸肩,道:“无论凶手是西夏的,亦或者是大辽的,甚至是我们大宋的,这件事情都不好解决,不惯是那个国家的人,这三国之间必然要发生战争。”
听花郎说的这么严重,大家一时很是紧张,温梦更是连忙问道:“就算找到凶手,也没有办法化解战争?”
花郎微微皱眉,道:“这件事情不好说,一切都必须等事情明朗化之后才能够做定论,现在言之尚早。”
说完这些之后,大家便再不多说。
大概又过了半柱香的时间之后,花郎觉得差不多了,于是对众人说道:“包兄现在应该已经从皇宫之中赶了回来,我们去一趟府衙吧,兴许能够知道一些更重要的线索。”
此时春风妩媚,一路上的柳树已发了新芽,小鸟唧唧的叫着,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安详宁静,若是没有这件命案的话,兴许会更美好一点,花郎他们甚至会一时兴起,结伴到郊外踏青游玩。
只是有了命案,而且这命案关系到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他们什么心情都没有,他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早点见到包拯,早点看到尸体。
第867章 临危受命
来的开封府衙的时候,包拯已经从皇宫赶了回来,而看他的样子,好像是准备出门.
当包拯看到花郎等人之后,立马停了下来,脸上露出喜色,道:“花兄弟,你来的正好,我正准备去找你呢,如今耶律恭被杀,这事你一定要帮忙找出凶手,不然我大宋百姓,又将面临战争之苦啊!”
这些情况花郎自然知道,他微微点头:“包兄放心,此事关系大宋千万百姓的安危,我又岂能置之不理,只是不知皇上对此事有何看法?”
包拯叹息一声,道:“自从今天一早驿馆的人发现耶律恭被杀之后,耶律叶立马便到皇宫面见了皇上,要皇上派人彻查此事,若是给不出一个结果,他辽国必将用铁蹄踏破我大宋河山啊!”
听了包拯的话之后,阴无错顿时大怒:“好狂妄的耶律叶,难道我大宋百万雄兵,就怕他了不成?”
包拯叹息一声:“怕倒并不是很怕,只是战争若是发动,不知又要死多少人啊。”
“皇上的意思呢?”花郎又问了一遍这个问题,因为在他而言,此事的结果如何,多半取决于赵祯是什么态度,他若强硬,此命案无论破与不破,与结果并无多少影响,而赵祯若是一味的想着破案来化解两国之间的矛盾,那么此案就必须破。
因为只有破了案,才有机会化解矛盾,若是不破,连机会都没有了。
“皇上的意思很明确,必须破案,皇上在耶律叶面前可是说了重话的,说此案必须破,不破不行。”
听到这句话之后,花郎已经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他微一沉思,道:“既然如此,我们去一趟驿馆吧。”
大家从开封府衙离开之后,直奔驿馆。
此时驿馆之中,很是混乱,辽国的使臣到处嚷嚷,他们不是傻子,自然也能够想到,凶手很有可能是西夏的人,为的便是要大宋跟辽国打仗,他们西夏要坐收渔翁之利。
而此时的李璟名,却也一点不多让,辽国的使臣说他们是凶手,他们就反驳,打有大打一场的意思。
可是,当包拯等人赶来之后,他们立马将所有问题全部推到了包拯身上,耶律叶要包拯马上找出凶手,李璟名也要包拯马上找出凶手,耶律叶让找出凶手的理由很容易理解,他的手下在大宋的驿馆之中被杀了,对于这件事情,大宋必须给一个说法的。
而西夏李璟名要包拯早点找出凶手,则是不想再被辽国的人诬陷,他们需要清白,需要包拯他们找出凶手,还他们西夏人清白。
包拯对于此事应承下来之后,立马要求去看一看耶律恭的尸体。
对于这点,耶律叶虽不是很高兴,可还是应允了下来,并且让唐枫领着众人前去,唐枫脸上的伤还没有好,一只臂膀上缠着纱布,想来昨天被打折之后,到现在还没有好。
唐枫领大家来到耶律恭的房间之后,立马开口说道:“今天一早,丫鬟来给耶律恭将军送洗脸水,可是却推门不开,她有些惊讶,连忙将耶律叶将军叫了来,耶律叶将军一脚将门踹开之后,发现耶律恭将军死在了地上,发现耶律恭将军被杀之后,他便急匆匆进宫面见皇上去了。”
听完唐枫的话之后,花郎嘴角微微抽动:“这么说,这是一件密室杀人案了?”
“谁说不是呢,真是让人百思不解啊!”
这个时候,花郎已然来到尸体旁,不过他并没有俯下身子查看,只是先围着尸体走了一圈,好像是想看看尸体是如何倒地的。
耶律恭的尸体头朝门,双脚赤露,腿微微卷曲,脖颈处留有一道血痕,想来是致命伤,耶律恭的眼睛瞪的很大,眼珠之中布满了血丝,手背上已经微微有尸斑露出,想来是昨天晚上被杀的。
花郎这样大致看了一下之后,才俯身仔细观察,脖间的血痕很深,足够致命,而除去脖间的那道血痕外,耶律恭身上再无其他外伤,也没有中毒的迹象。
这样看过尸体之后,花郎起身望了一眼屋内摆设,随后问道:“发现尸体之后,并没有人动过这里面的东西吧?”
唐枫连连点头:“没有,发现耶律恭将军被杀之后,你们到来之前,再没有人进来过。”
花郎对这件事情似乎很满意,他微微点头,随后说道:“屋内的桌椅有移动过的迹象,不过并不是很明显,说明凶手跟耶律恭的武功相差十分悬殊,不等耶律恭反应过来,凶手便解决了耶律恭。”
听花郎说出这样的话,包拯眉头微皱,道:“整个驿馆之中,不管是西夏的还是大辽的人,没有一个人可以这么轻松的杀了耶律恭吧?”
花郎点点头:“的确没有人能够这么轻易杀了耶律恭,不过若耶律恭对凶手没有防备,则又另当别说。”
花郎说这句话的时候,不经意间看了一眼唐枫,唐枫神色十分正常,好似根本没有将花郎的话放在心上,花郎见唐枫如此镇定,冷冷笑了笑,随后来到门前检查了一下门闩,门闩的确是从外面踹开门弄断的,说明密室一事不可能是假的了。
见这是一件真的密室,花郎等人随即观察整个房间,只见整个房间之中,只有一扇窗,可是那扇窗也是从里面关着的,并且在窗户处并没有发现任何可以用来制造密室的线索。
也就是说,凶手真的是杀了人之后,从门口离开的,只是若是如此,这密室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里的驿馆包拯他们最清楚不过了,不可能有密室暗道,所以凶手不可能是从那种地方离开的,如果不是从密道离开的,这件事情看起来就无法解释了。
花郎望着躺在地上的耶律恭的尸体,觉得十分的不能够理解,凶手杀人的动作如此利索,而且对于伤口没有一点掩饰,那么他又为何要制造密室呢,难道纯粹只是为了向大家进行挑战吗?看看有没有人能够想到密室是如何形成的吗?
第868章 死者的野心
春风拂来阵阵暖意,屋内却有着一股说不出的寒意。
花郎望着尸体,又望了望屋内的摆设,许久之后,他望着唐枫问道:“昨天晚上是你陪耶律恭一同回来的吧?”
唐枫一听花郎问这个问题,连连点头:“没错,我们两人一同从青楼回来的,不过回来之后我们便分道扬镳了啊,我不是被打了嘛,就回房间让人给包扎,之后就休息了,我那应该是最后一次见到活着的耶律将军吧。”
唐枫这话有很明显为自己辩解的嫌疑,花郎听完之后,淡淡一笑,道:“那你知道谁最后一个见到耶律恭吗?”
唐枫摇摇头:“不知道,不过花公子若是想知道这些的话,我可以帮忙去问。”
花郎挥手制止了他,道:“不必,我会派人调查的。”
从命案现场出来之后,包拯命人处理尸体,而他们则直接去见了耶律叶。
见到耶律叶的时候,花郎很是直接的问道:“昨天谁最后一个见到耶律恭?”
耶律叶望着花郎,突然有些愤怒:“你是怀疑我是凶手吗?”
花郎有些不明白耶律叶为何会突然问出这么一句话来,这句话让花郎有些摸不着头脑,他皱着眉头,随后耸耸肩:“我可没这么说,你反应如此激烈,难道有人怀疑过你吗?”
“怀疑我?谁怀疑我?”耶律叶瞪着花郎,一种恨不能处之而后快的感觉。
可是耶律叶的眼神并没有吓到花郎,花郎淡淡一笑,继续问道:“你是最后一个见到耶律恭的吧?”
耶律叶皱着眉头:“这个我不敢确定,不过昨天晚上他从外面回来之后,的确跟我聊过几句。”
“你们都聊了什么?”
“自然是有关那个李璟名的事情了,他说自己讨厌死李璟名了,找个机会,要李璟名好看,可是没有想到,他还没有让李璟名好看,自己就先被杀了。”
耶律叶说完这些,花郎突然问了一个与之前问题跨度很大的问题。
“我能问一下你跟死者的关系吗?”
对于花郎的这个问题,耶律叶很惊讶,不过还是回答道:“他是我堂弟。”
“你们的政见一致吗?”
“你这是什么意思?”
耶律叶瞪大了双眼望着花郎,不由得加强了警惕。
花郎浅浅一笑:“问一下嘛!”
“你还是怀疑我!”
“算是吧,请问你们政见一致吗?”
“当然一致!”
耶律叶更生气了,可花郎却依旧平静,而且微一沉思之后,随即开口道:“那你们是主张跟我大宋和平相处呢,还是想要与我大宋发动战争?”
“这跟命案有关系吗?”耶律叶突然发觉自己掉进了一个陷阱里,他觉得自己说的太多了。
“当然有关系,如果你们主战跟我大宋和平相处,那么我就没有理由怀疑你是凶手,可若是主张发动战争,那我不得不对你产生怀疑,因为杀了耶律恭,你不正好有借口发动战争吗?”
耶律叶瞪着花郎,可却拿花郎一点办法没有,最后几番思量之后,才开口道:“我自然是主张与你们大宋和平相处的,不然我为何要出使你们大宋,不过你们若是调查不出凶手来,就休怪我大辽国与你们大宋发动战争。”
耶律叶的这句话回答的很含糊,可是对花郎来说已经足够了,只见花郎淡淡一笑:“这么说,如果我们能够找出凶手来,你大辽便与我大宋和平相处,是与不是呢?”
花郎说出这句话,耶律叶才发觉不对,可话已出口,他也无法挽回,只得心中暗叹,随后点点头:“算是吧,不过前提是你们必须找出凶手才行。”
花郎淡淡一笑:“这个你可以放心,凶手我一定会找到的。”
跟耶律叶说完这句话之后,花郎随即带人来到了西夏使臣住的地方,西夏使臣李璟名见花郎来了,顿时冷哼一声:“怎么,在那边找不到凶手,又来我这里怀疑我们来了?”
花郎淡淡一笑:“岂敢,以李将军的本事,恐怕还杀不得耶律恭,所以我是不会怀疑你的。”
“你……”听花郎语中有轻视之意,李璟名很是气愤,不过很快,他便恢复了以往神情,道:“你不怀疑本将军就好,说吧,来我这里做甚?”
花郎微微皱眉,道:“也没有什么事情,就是想问一下,李将军觉得你们这里的人,有没有谁有可能杀了耶律恭,好让辽国跟我们大宋发动战争,而你们好趁火打劫呢?”
花郎说的这句话并不是十分的合适,不过不管合适与否,花郎就是说了,而且说完之后,还望着李璟名等他的回答。
李璟名瞪大了眼睛瞪着花郎,脸色微露愤怒:“我西夏是那种喜欢趁火打劫的国家吗?”
花郎耸耸肩:“是与不是,看你们自己的行动,并非是你们怎么说,说了什么。”
李璟名紧锁眉头,许久之后,说道:“我们这里的人没有一个人有可能是凶手,我们不会希望你们大宋跟大辽发动战争,我们好坐收渔翁之利的,这点我用我的人格担保。”
虽然不知道李璟名的人格值多少钱,不过花郎的目的已然达到,所以这个时候,花郎淡淡一笑,道:“既然李将军这么说了,如果我有调查到你们这里的人有什么不轨行为的话,还请李将军莫要耍赖不认账的好。”
花郎的话总是能够让李璟名很生气,可又无话可说。
许久之后,李璟名愤怒道:“你只管调查好了,若凶手是我西夏的人,任凭你处置,我西夏也绝不会因此而拿借口发动战争,这总可以了吧?”
这对花郎来说自然是可以的,因为他的目的便是如此。
从一开始,花郎就很清楚,无论凶手是那个国家的人,对大宋来说并不十分有利,所以在调查凶手之前,先让西夏和大辽两国承认是要跟大宋和平相处的,这样一来,等花郎找出了凶手之后,无论凶手是哪国的,他们都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