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袁天罡
与辩才谈论了一些历史,对于这方面,李斌好些事情都没听过,从大唐到后世,一千多年肯定遗失了不少,甚至一些人物都没听说过。李斌虚心求学了一番。对于后世的一些见解也是让辩才受益匪浅。
李斌在道观,且不知李淳风去了他府上,同行的还有一个年老道士,若是李斌在场,肯定知晓,他估计就是袁天罡。
李淳风去府上一问。门房说李斌去了道观,顿时苦笑。这叫什么事,两人又踏上了回家的路。
刚吃过晌午饭,本打算与小晴雪中散步一番,外面响起了李淳风的声音。李斌走了出去,见旁边还有一人。顿时愣住,愣住的不光是他,那老道也是同样。手还不停的掐着,也不知道是发哪门子大功。
“咳,在下李斌,见过袁道长”李斌首先施了一礼,从辩才方面来说,理应李斌先行施礼,再者,袁天罡名气太盛。好多富贵人家不惜万金请他算上一挂。可以说他就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了。
“贫道有礼”袁天罡估计是掐指头无果,皱着眉头也是一礼说道。
“哈哈,子和,我方才与师尊去贵府上,才知道你来了此处,滋滋,听说你当了大官”
李斌摇了摇头,李淳风似乎一直没个正经,说话很是随意,熟悉之人也就罢了,但是去算卦骗钱,估计肯定被当成骗子。
几人去了书房,袁天罡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纸包,递给小童,让他去泡茶,李斌看的清清楚楚,正是自己府上出产的,而且送出去的很少,一共没有多少,估计这老家伙去宫里了,从李二手里掏出来了。想一想就可笑,李二估计是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
见李淳风向自己望过来,李斌只好苦笑说道“此茶今年出产不多,府上也没了,我在封地山上种植了块茶园,待来年估计百十斤差不许多,长安一些友人也需送些,十五斤如何”
“那几棵老树……”
“咳咳,那几棵树一共出产也就五斤上下,送来一斤”李斌一眼瞪过去,遇到强盗也是无法。十几斤茶叶,常人一年也是够了。恩,不行在让武士彟送来的茶,给他些。
袁天罡头望着天,好似与他一点关系没有一样。看的李斌很是无语,这个年代当神棍,也要有一副好脸皮呀。待两人话说完,小童也把茶水泡好了。
“小友,还未问师从何人”袁天罡泯了一口茶,说道。
“师从明华真人,现已仙去……”李斌又把这编的说辞说了一遍,有些口干舌燥端起杯子便饮了起来。
“可能让贫道看看你的手”
李斌也不介意,直接把手伸了过去。只见袁天罡抓着李斌的手腕,开始端详起来。嘴里还嘀咕着不可能,不可能。
过了好一会,李淳风在一旁说道“师尊,你看是否是被遮住了”
“不可能,世上绝对不可能有人能施展如此手段”
“那,这是……”
李淳风说完,袁天罡便陷入沉思,一边还摇着头。过了半晌才叹了口气,说道“也许你是对的,这世间谁敢说没有这等奇人,若真是如此,真渴望见上一面,做个端茶倒水下人也可”
“师尊何必妄自菲薄,您老人家不也只差一步吗”
“差一步如何,难如上青天,就是穷尽一生,估计也难以到达”袁天罡摇了摇头说道。又转头对李斌说道“子和有个好师尊呀”听他的话里意思,很是羡慕。
“呵呵,是师尊之能确实令我敬佩不已,可惜没学到其中一二”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大神棍面前总有一些不自在。尤其袁天罡的眼睛,总感觉能看穿到人的心里面去。
“呵呵,淳风,我等下便回长安,若是有闲暇,不妨去府上游玩一番”李斌说道。
李淳风一愣,说道“一定”
“随我去否”李斌转头对辩才说道。
辩才想了一下,说道“好”还不忘把杯中茶水饮尽,看样子也是个好茶之人。
半个时辰后,便出发回长安了,快上马车之时,袁天罡出现在道观门口,说道“子和小友,以后多来坐坐,贫道并无恶意”
李斌听着一愣,随即一礼,说道“袁神仙之名,在下早有耳闻,有空也不妨去我府上坐坐”李斌也知晓他无恶意,临走时还如此说,也不好拒绝。
与辩才论着佛学,一边赏着雪景,更添一番风味。李斌很是在意这点,有时真正的好风景就在入眼之界。只觉得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便到了府门前。
刚进府门,程处默便上门了,手里拿着不知什么东西。见李斌,急忙行礼,说是自家的商队回来了,带来李斌说的东西。
李斌一听,打开纸包,一看,果然是孜然,咦,竟然连辣椒也找到了。随即大喜,仿佛一道道川菜就在眼前。
“有多少”
“一车都是,不过这个红色之物到时不多”程处默回答道。
“此物叫辣椒,味道比茱萸更重,更纯一些,快去让下人都拉进厨房”李斌吩咐到。
对于李斌,程处默以前是又敬又怕,现在又多了感激,经过李斌的锻炼,也感觉自己力气明显涨了好些。练武场上最大的石狮原本一个也举不起来,现如今十个八个不在话下。
李斌往后院走去,还没走到就见李冉月站在门口,看着他,旁边小莲与春兰也在。见到李斌施礼。在怎么亲,但是礼不可废。
一瞬间李斌就觉得府上很是温馨,走向前去,说道,“都在外面做甚,天这么冷,快回屋子”说着,自己便领头走进屋子。炕上小桌早已摆好,上面放着几道小菜,还有一壶酒。
正好也快到了晚饭时辰,都上了炕,一起饮些,连平日不喝酒的小莲都倒了一杯,李斌明白怎么回事。心里暗笑,也不点破。有福不享是傻瓜。
“夫君,你看看还满意不”
李斌从李冉月手中接过递来的宣纸,只见上面写的好些东西。金饰,玛瑙,翡翠等物,直到看完也没明白个什么意思。
“呵呵,夫君,晌午已将这些送到箫府了”
“啊,咳咳……”
李冉月白了他一眼,说道,昨日拖人去的,箫大人想到我们婚事时,便说一切从简。今日我便派人将东西送过去了。
李斌有些尴尬,这个太不合常理了。随即一叹,说道,“月儿……”只叫了个名字,突然觉得说不下去了。
“夫君勿要如此,你我夫妻本是一体,说句实话,若是其他女子,我定不肯罢休,但是素素姐,真是便宜你了”
李斌只是低头一笑,李家天下呀,萧禹怎敢与宫里比排场,在加上李渊退位,现在有谁敢惹他。
第一百零六章:夜论
不知道是因为李斌来到大唐,还是被的原因,李二不正规上位之事,引起的不满和兵变很快销声匿迹了。该镇压的镇压,该罢官的罢官。现在的大唐正处于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好些有心人失望之极。当然也有高兴的。
至少李二看着国库日益充盈,心里满足了不少,从古到今就是盐贵呀,低价盐一上市,很快就被抢光了。
要是李斌知道是这么牟利的,肯定一个白眼过去,不愧是古时交易,在这个一诺千金的时代里,文书合同基本与废纸差不许多,更多的将其看成一个过程。人都是会变化,会进步的,当一次次吃亏,合同就逐渐重视起来。
李斌去往宫里的路上,正好与李道宗碰个正面,打过招呼后,两人便聊了起来。说句实话,李斌对这个喝酒喜欢耍赖的郡王很是对眼。可能两人性格很合的来。不一会便笑语不断。到了宫门口,两人作别,还定下去青楼日期。让李斌哭笑不得。他是去陪李渊打麻将。自己去找李二。
甘露殿侧殿,李二正在烤着火,寝宫正有一群工匠盘炕。自从昨日去了秦兄府上混了一顿青菜。还是首次见到炕这个东西。细细打听一番才知道是李斌弄出来的,心里还埋怨不已。完全忘记了李斌是第一个进宫说起此事的。
李斌被太监带进李二所在的侧殿,说是殿不过是个大点的屋子,大冬天还是屋子小暖和一些。不大的炉子上炖的肉,李斌鼻子好使,一闻便知道是牛肉,也不点破,估计以后李承乾杀牛吃肉都是传下来的。
见了礼,走到李二给指的位置上,两人谁也没有说话,但是一切显得又是那么自然,李二手里拿着一把长些的刀子不断翻滚着牛肉。感觉差不多了挑一块大的放进碗里,递给李斌。
李斌看着递过来的碗,先是一愣,随后眼角有些湿润,就像哥哥照顾弟弟一样,接过碗,便开始吃了起来。
“要喝酒自己去拿”李二给自己碗里盛了块牛肉,说道。
李斌心里一直有个疑问,这牛肉到底是怎么来的。不敢说呀。被打板子是轻的,再说今日看李二的神情明显不对,更不敢说什么了。想了想,心里到是有些难受,今年多事之秋,尤其是对李二来说,在坚强的男人也有软弱一面,累了就是累了。登上了皇位,死了两人亲兄弟,揭竿而起者又有许多,刚刚统一的天下差点又陷入分崩之势。直到现在可以说已然平息。还有许多乱兵,躲进了山林之中,做起了无本买卖。
今日李二能在他面前有这些动作,李斌心里也有些意外。估计他的虚弱一面也只有长孙皇后见过吧。
“五弟,你说后世会如何评价我”李二端着碗,单袖一挥,后面的太监便走了出去,屋门紧紧关闭。
“如何评价,在你,而不在后人”
李二哑然失笑,过了半晌,说道“子和不知那天死了多少人,尸横遍野,具体数字,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勿用说链带之人,更是不计其数,哈哈……”
李斌看着李二,真不知说什么,捧着手中的碗,也没了进食的心情。两人就这样沉默着。
“百姓不会在乎谁当皇帝,只会在乎日子过的好不好,我华夏百姓太过善良淳厚,只要有一口粮吃,就不会反,只要遇灾遇难,官府能管,心里就会存有感激,这天下,说白了就是百姓的天下,百姓主沉浮,而非皇帝,只要百姓日子好过了,还用怕后世如何评说否”
“好,不愧是子和”
在李斌面前,已基本不会用朕这个字。
看着李二又回复了往日的神采,说道“这个,二哥,今日我来有件事情”
“我就知道你来宫里定是有事,娶平妻之事?”
“非是,臣弟恐不能胜任弘文馆学士之职,怕误人子弟”李斌着话说的自己都有些羞赧。明明是懒,不想早上去宫中教书。
李二心里也明白,也不点破,过来片刻说道“这职位无须辞退,闲时去弘文馆便是”
既然李二这么说了,李斌也不好在多说什么。混迹朝堂之上,太多尔虞我诈,不会可以学,但是不想就没办法了。
话已说开,两人便交谈起来,天文地理,历史现代。直到夜快深了。才作罢,已经禁门。出宫也是很麻烦,索性派个宫人去府上报一声。今夜便在宫里休息了。上次在宫里过夜,还是夏天,刚来大唐,在看看外面的雪景,李斌只觉得时间过的好快,一晃半年而过。心里暗叹一声,估计自己交的友人关系,也沾染了上岁数之人的感慨。
“我大唐国土,当真只占了这大地不到一成”李二问道,好似不敢相信。
“当真,这天地太大,大海的面积有陆地的两倍之多,隔着海,还有一块好大的陆地,光那一块地方,就比我大唐大的多,还有一个大岛,也不比现今的大唐小,此外还有天底下最热的大陆与最冷的大陆”
李二听了满脸的不信,但是一想李斌的性格,也知道他不会拿这些骗自己。
“二哥,你看我大唐周边之地,还有许多财狼环视,清一清,才可考虑其他之事,但是战争又要有钱财国力支撑,缺一不可,上次臣弟说起粮食之事,有几成把握,让我大唐再无饥饿,若实在不行,只能发展江南之地,那里土地肥沃,却被一群顽固书生占据,太不像话,还有岭南之地,用好了都是出产粮食的好地方”
李二有些激动,远的不说,光是粮食问题,若此事能解决好,自己的名声定会彻底反转,古之历朝历代,有哪位君王可以说是能让百姓再无饥饿。
片刻之后李二突然,沉声道“子和,你叫李斌,李子和,乃我李氏皇族一脉,族谱有你与你的子孙”
这可以说是李二给李斌的一个承若了,若是其他人,肯定是感恩戴德,但是李斌心里除了一些意外,在无其他了,心里明白李二的意思。但是对于古时而言,太在乎自己的宗族。
“到现今为此,共收到颉利的羊皮三百多万张”
“哈哈,估计颉利把存货全送过来了,待来年,定会大力牧羊,最多两年,大草原就经不起折腾”
又过了半个时辰,李斌才被太监带下去休息,睡的很是舒心。
第一百零七章:小案
李斌走时可以说是满载而归,带着一车礼品,也没有清单,粗略看了一下,布匹不少,还有些蜀锦,最多的还是宣纸,自从上次说起世家之事,李斌把做宣纸步骤交给李二,估计车上的就是做出来的成品,丫的上当了,李斌怎么会不知道宣纸的价值。在外人眼中肯定羡慕的不行了。听说连尉迟府上都有近十匹宣纸了,估计那个大老粗也愁坏了。就他一共不识得几个大字,要来除了炫耀估计没别的用处了。
走在路上,李斌仔细想了下,大唐可以说几百年,到唐末才靠起义军将世家剿灭,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看样子李二是准备好了,也不知道会不会碰个满头钉子。不过话说回来,历史上有李二才干之人还真没几个,他办不到,估计世家也就是拖到唐末这个结果了。
冬日显得这么迷茫,一路的粥棚还是很多,天太冷了,虽然有一些外地来的农户回到了家乡,可还是剩了好些仍然靠领着粥度日了。这几年,朝廷盖的帐篷每年都没有减少。天快到晌午了,看着长长的领粥队伍,李斌心里还是不是滋味。想必其他城市也不会少吧。希望这些农民能安全度过这个冬季,撑到来年秋粮下来。虽然这个时代出去乞讨,也不算什么丢人之事。
到了东市,下了马车,李斌只觉得风越发大了,一路沿着路边走着,嘴里还不断嘀咕着,肉铺,杂物店,文墨轩,金铺……这些店铺在后世,也就是保留的古镇还能看见些古风了。就这样往前走着,看前面围着一圈人,走过去一看,只见一些差役手扶着刀把,围着一个店铺,肉汤馆,一看这个文笔就不是出自名门。
胡一回皱着眉头走了出来,李斌一看,得,这货几天不见,越发胖了,李斌甚至怀疑,这货要是步行十里地,估计都走不了。“咳咳”
“咦,侯爷”胡一回顺着咳嗽声望去,见识李斌,连忙说道。脸色也露出喜色。
“这是……”
“里面有一女子上吊而亡,真乃可惜”胡一回一边说着,一边摇了摇头。
“哦,能否进去看看”李斌说道,有个人上吊,真是太平常不过,在大唐,这种事情还算不得大事。但是看胡一回一脸惋惜之色,到是让李斌起了好奇之心。
两人一路走去,上了二楼,一楼是开饭馆之用,二楼是居住之所。见里面程设很是规整,一点争斗痕迹看不出来。房梁上挂一白布,下面有一凳子歪倒一旁。一白衣女子躺在地上,明显是被官差扶了下来。衣衫整洁。李斌一看,滋滋,怪不得胡一回一脸惋惜。此女不过二十出头,长相很是甜美。
“此女王姓,开了这家店铺,顾了几个长工,而该女还未出阁,估计出自没落的小世家”
听着胡胖子的话,李斌也是一脸没落,世事如此,走到旁边的胡凳上坐下,看着已去的女子,忽然对着胡胖子说道“将此女在吊上,你进来时如何,就如何”
胡一回一愣,虽说不明白李斌话的用意,见他说的郑重,也不废话,吩咐差役去做。而自己坐在李斌身旁,等着他的下文。
片刻之后,可以说现场已回复原样。李斌突然叹了口气,说道“此女乃是被谋杀的”
此话一出,胡一回来了精神,他知道李斌不会乱说,定有根据,从心内讲,他也认定此女是谋杀,但毫无证据。
李斌起身,把该女子上吊用的凳子扶了起来,众人一看,便恍然大悟,只见凳面与该女子脚底至少有一尺距离,明显是有人先将该女子杀害,在挂在梁上,一便逃避罪责。
“侯爷,你看此事是何人所为”
“此时已快到晌午,若是有客人从楼下上来,定会有小厮看见阻止,即是有,几率也很小”李斌说道。
“如此说来,难到是店里的长工所为……”胡一回说道。
“应是如此”
不过片刻功夫,店里的长工便依次站在众人面前,一共九人,李斌绕着他们转了一圈,突然在一人面前停下。“此人留下,其他人先去楼下等候”说完便去胡凳上坐下。
“大,大人,不知小的犯了何罪”长工有些哆嗦,说道。
“说吧,你把她衣衫藏在何处”李斌指了指白衣女子说道。
“小人不知道大人说什么”
“嘿,如此冷的天气,这楼上又未生火盆,此女只穿着一身夏日白裙,嘿嘿”李斌也未看他,手里摩挲着腰间的玉佩,说道。
“此事小人真的不知……”
“放肆,到了现在还不说真话,为何单单把你自己留下,你见色忘义,欲行不轨之事,此女与你挣扎之时,在脖颈间留下一道抓痕,虽衣领遮住了大半,但是还是漏出了些。此事在明显不过,将过程速速道来,免受刑具之苦”李斌此话说的很轻,依旧没有去看他。话刚说完,一差役便向前将其衣领掀开。几道抓痕便裸露在外。
见事已至此,那长工便在也隐瞒不住,噗通跪地,一一说来。
李斌起身往外走去,接下的事情与自己毫无关系,各有职责,也不能妄加干涉,还不如早些回去,与辩才谈天论地。与胡胖子打了个招呼,在众人的恭敬目送下,下了楼梯。
不知不觉走到箫府门口,李斌起初并没有在意,小二在一旁咳嗽一声,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李斌往边上一看,就见到箫府两个鎏金大字。嘴上不禁苦笑,现在自己确定,那天晚上肯定是让萧禹给坑了。现在却又无可奈何,事已至此,多想已是无用。估计萧禹是看穿了自己的心性,才会如此做法。当时的情景,有太多的方法可以解决。
想到这里,李斌也是有些无奈,心中的包袱可算是放下了。
回到府中,李斌看着几辆马车停在府门口,一筐筐的香瓜从车上搬下来,微微一想便明了,估计装车时不到十月。到了长安已是白雪纷飞了。今年的最后一次明显比以往多了些。想想也是,在要吃到,要等到来年七月了。想了想,便对一旁的小二说,待结账时,多给哈买提五十两银子。
第一百零八章:狗子的婚事
不得不说,这种瓜出产在大西北还是很有道理的,充足的阳光照射,昼夜的温度诧异,使香瓜更为香甜。想了想自己的大棚内还种了些西瓜。李斌就眉开眼笑,这年头可能香瓜不值钱,但是西瓜肯定稀奇,此物在长安还未见,完全可以当成贡品了。在有剩余,还可以换些钱财,坑一下世家豪族。
王狗子最近很是悠闲,李斌给他放了假,也不能每日都做活,现在李府上的躺椅,可以说畅销大唐,三日一张,物也稀为贵,这货都订到明年了。自己带了几个徒弟,有的还比他大,做这行,不以年龄论尊卑。靠手艺吃饭。父母在高陵县,听说侯爷给了几亩地,还有一块菜地。前些日子,天冷了,还让府上下人去给盘了炕。
“狗子,少爷叫你去书房”
“啊,六儿,你可知道,少爷有何事”狗子有些忐忑,想了想最近有没有犯事,不由定了定心思。整理下衣衫,急忙向书房走去。自己家主喊,可不敢耽搁。
一进门便看见,李斌坐在书桌边躺椅上,拿着书看着。还有个丫鬟在擦拭桌椅,急忙向前见礼。
“滋,你到是挺悠闲啊”
“小人不敢,不敢”听的李斌的话,狗子额头上出了一层冷汗。
“哈哈,勿用紧张,我只是打听个事情”李斌见状一笑,说道,也不好在吓唬他了。
“听说你还未成婚,可有定亲”
“还、还未”狗子说的有些不好意思,也是,这么大的人了,在大唐按理说早应成婚才对。
李斌欲言又止,实在不知怎么开口,这个做媒的活,自己还真是没干过,顿了顿说道“你看此女,陈氏,觉得如何”
“啊……甚好,甚好”狗子看了一眼陈兰,急忙低下头。
一旁的陈氏也未想到李斌让她过来会是这个结果,别看成过婚,也是低头不语。都红到脖子了。
“这个,陈氏以前成婚过,前些日子,也是因我之事,其夫损命,来府上也有些时日,任劳任怨。你看如何,若是可以,就早日成婚”李斌一口气把话说完,端起茶壶灌了几口。
狗子抬头看了陈氏一眼,说道“一切凭少爷做主”
“那好,选个吉日,把婚事办了吧,家就安在高陵,趁冬日,正好吩咐下人给你盖新房”
“多谢少爷”
狗子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走出去的,什么成过婚,自己都不在乎,想想以前自己什么身份,还指望有姑娘看中自己,这还是侯爷把身契还给自己。有了自由身,再看看陈氏,不觉浑身有些火热,这日子才有盼头啊。
狗子的婚事就这样确定下来,李斌吩咐管家取百两银子,让他在高陵把婚事办好。老谢临走时身子还发飘。狗子可以说是看着他长大的,算自己半个儿子。
闲来无事,叫上一家人去大棚里看看,从建好后,李斌就没去过几次,就在府后边。听下人说都早就出苗了,西瓜估计长藤都出来了吧。
“夫君,这里比家里都暖和”一向话少的春兰说话了。这让李斌有些意外。
“不温暖如春,如何使草木生长”
“说白了,万物都有生长规律,只要有适合他的生长条件即可,你看蚊子都有一些”李斌笑着说道。
西瓜都开花了,有的花蒂下面都有些大了,李斌知道那就是以后的西瓜了,想想都觉得流口水。夏日解暑的好东西。还有一些花木,桃花,牡丹,还有些李斌不认识。看着都春意盎然。
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过年了,说实话,李斌还真有些期待,古时过年听说很是繁琐,古意很是浓厚。当然这中间还有箫素素之事。咳咳。看样子又要多个夫人了。
“夫君在想什么呢……”李冉月在一旁看着他,说道。
“咳咳,没什么,过年,咳,年关将近矣”这话说的很是老成,但是一旁的李冉月翻了翻白眼,与李斌相处这么多日子里,平常的真假话,还是有些分辨的。
“月儿,你看,我在此设个小屋,闲时你与小晴等弹琴喝茶,打发一些时日也好”李斌指着对面的小木屋子说道,也是设在大棚里面,走进去一看,也是不错的,起码光线还是很好,打麻将都没问题。周围有些盆景,在里面还有案榻,累了可以休息一会。这个位置离火墙还是很近的,也不怕冷,可以说是个温室。至于后面的大棚与这个差不多大小,里面种的些蔬菜。黄瓜都开花了,韭菜头茬都出来了。在过几日就可以收割了。看着绿油油的一片,特别是在冬日,心里很是舒爽。
估计秦府上的大棚也差不多了吧,他府上还早几日,反正在市集上没看见又卖青菜的,估计今年秦府能发一笔,如了秦琼的愿。秦府至少不会在怀玉手中,走向没落。至于在往后,谁说的清楚。还能管几辈。在这片大地上,一辈传一辈,又有多少豪门世族成为过往云烟。
想到这里,李斌心里不禁有些黯然,对自己到是没有什么感觉,毕竟太过年轻,只是有感而发。
接连几日,都去串门,程府,尉迟府,孔府,唯独秦府没去,估计正是忙的时候了,现在去怕干活。野味吃了不少,连虎鞭都混了一根,李斌到现在还想着老程拿这个东西递自己手上猥琐的样子。这哪是朝廷大将,跟山上的响马差不多,哦不,就是山上的响马。忘记老程的出身了。这货可以说当了一辈子的响马,连以后的武氏朝廷都大闹过,谁得罪的起,估计也就是李二能约束一下。看着手中的虎鞭,李斌不禁苦笑,都啥盟友这是。
刚吃过早饭,李斌原本想去趟宫里,听门房说胡胖子来了,这货走路有个习惯,就是跺地面。碰碰直响,估计这就是胡胖子个头不理想的原因了。
“见过侯爷”很标准的礼仪,但是李斌怎么看都觉得奇怪,估计是胖的原因吧。
“胡大人请坐”李斌微微一笑道。
“别,侯爷还是叫我老胡吧,胡胖子也成,在不成,呼我子千也可”胡一回说道。说完,找个位子坐下。侧堂中,还真无太多陈设。
“胡胖子,说吧,什么事”
“无事,无事,只是来感谢侯爷相助之情”
李斌左看右看,半天也没看见有礼物。顿时心里暗骂,这丫的是来感谢的吗,你就是在清的官,也不至于一些小礼品也买不起。
“咳咳,侯爷请看”胡胖子从衣袖掏出个砚台。一看就是久远之物。
李斌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同,除了旧一些。
“此乃王右军用过……”
“噗……”李斌一时没忍住,丫的,太能扯了,顿时无语。
第一百零九章:半月
胡胖子走了,走的很是潇洒,大包小包提着,李斌坐在一旁,看着桌上的砚台,嘴角不禁抽了抽,丫的真想砸了他,砚台很小,很是古朴,几乎一点花俏也无,李斌怎么也不会相信这是王右军用过的,况且想想胡胖子的家况……李斌摇了摇头。得,这次是栽了。
胡胖子走在大街上,也是松了口气,别看他在李斌面前和没事一样。心里同样紧张不已。李斌以前在山中生活,入世也就半年,按他的想法应该能混过关。且不知李斌一看就知道地摊货。
都说人不能念叨,李斌在书房刚说到马周,门外就报,说是马周来了。
“见过师尊”马周推开书房门,见李斌坐在炉子边上,急忙行礼。
“什么时候过来,还用先通报门房了”李斌指了指一旁的位子说道。
知道李斌的性格,马周也不客气,直接坐了过去。说道
“学生本应该早些看望师尊,奈何太忙,家乡一些枣子,给师尊带过来些”
李斌想了想,马周从山东老家回来,应该是尽两个月了,听李二说是回来后就直接上任了,想到这里摇了摇头说道“我这里无须多礼,在官场上,多做,多听,多看”李斌原本还要说少说二字,想了想,终究没有说出口。心里明白,对于马周来说,这两字说出来等于没说一样。
马周严格来说,算是李斌第一个徒弟,但是跟随李斌时间太短,也不用说太多,两人在一起谈论了一会学问,李斌才知道,这是马周上任第一天休息。不禁有些感动。吩咐下人取来百两银子,已做家用。聊了一会朝政之事。马周就告辞了。
辩才这几日书法到是很有长进,屋子里有热炕。温暖如春,身着长衫即可,这货看样子是真想还俗了,袈裟都不穿了,也不知道几个月没理发了,与后世的分头差不多长了。李斌对他的分析是,该犯的禁律除了色戒外,几乎都犯过了,肯定是急色,要不然也不会还俗。昨日还与李斌一起论道。这货一句贫道,让李斌叫停。辩才顿时羞的遮面。
一上午就这样过去了,中午李斌在书房凑合一顿,现在李府包括下人都知道,在府上没什么太多规矩,只要干好自己的活就行,完全不用担心其他,至于府主人李斌,更是一个随和之人,半年了,还从来没看见处罚过谁。不小心打翻个盘子,先问的都是自己伤到了没有。至于府主人自己在书房吃个饭,更是太常见了。
在大唐,农户家中,不用说一日三餐,就是一天两餐,能吃饱,也是不错了,中午几乎就没有这一顿。以至于好些农户跑去山中做了猎户。也就是今年朝堂该了律令,鲤鱼可以吃了。停了近十年的船又动了起来。市集上又多了句吆喝。听着这句吆喝,李斌心里就一麻一麻的,丫的,你卖鱼就卖鱼呗。一个结巴就不要喊了。“卖鲤……鱼。卖鲤……鲤鱼”丫的这要让李二听见,非气死不可。
转了几个弯,到了宫门口,抬头一看,也见着苏烈的影子,估计今日不是他值班。找了两个认识的军士,两大篮子新鲜韭菜,一篮子送到李渊那里,一篮子送到甘露殿。几个军士看着韭菜也是个鲜,硬是没好意思动手扒拉检查,怕把韭菜弄烂了。
“哎呦,这就是你那个大棚种的菜”李二挑出一根,用手抹了抹,放在嘴里一嚼。忍着辣味说道。
一旁长孙也是满脸笑容,眼睛眨呀眨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想晚上把它变成什么菜。
“是呀,第一茬,这不给您送来了”李斌押了口茶,笑着说道。
“朕可上次听你说过,你那大棚里还有好些菜”现在李二与他说话,也是近乎家常了。甚至觉得李斌比李元昌他们更像亲兄弟。很是享受这一点。
李斌听着一愣,过了半晌,脸色有奇怪,说道“还有黄瓜,正在开花,有些瓜果,还有些青菜……”
李斌说一句,李二脸色就黑一分。大意了,怎么忘记了,作物生长周期不同哇。
“咳咳,我是说等成熟了在送来些与你嫂嫂尝尝”
李二这话说的,一旁长孙难得脸红了一下。这缸顶的有些冤。也不知道这两夫妻怎么练出来的,都和没事一样。直到李承乾推门进来。
“见过父皇,母后,见过五叔”
“不用多礼,起来吧”李二说道,原本有些笑容的脸,立马收了起来。看的李斌心里直摇头,父子间用得着这样吗。
“功课做的如何”
“今日功课儿已完成”李承乾从衣袖掏出几份宣纸递了过去,看的李斌直翻白眼,丫的,现在纸多了,浪费的起了。
“咦,你五叔的字,你到学的有个几分”李二瞄了正在喝茶的李斌一眼,对李承乾说道。
“咳,……”李斌干笑几声。心头暗骂,这话啥意思。
“陛下,臣弟要去南山小住些时日”觉得气氛有些怪异,李斌起身说道。
“哦,你怕要过些时日了……”李二似笑非笑道,还回头看了一眼长孙。接着说道
“昨日,萧禹过来……半月后,素素那丫头出阁”
听了此话,李斌顿时无语,虽说知道与箫素素之事会在年底办完,可也没想到会这么快,转念一想也就明了。不禁有些哭笑。谁敢等的比公主时间还长,尤其是箫府,很是在意这些规矩。
在某人大笑中,李斌逃出了皇宫,急忙回府,这也太急了,好些事情都未准备。还好有过这次经历。
刚回到府上,李冉月就很复杂说,去往箫府的媒人,定了日子。
李斌有些颜汗,这都什么事呀,要说定日子,若说这其中没有李渊一份功劳,李斌打死都不信。估计萧禹肯定去了大明宫,与李渊商谈一番才会有这个结果。恐怕萧禹在府上也是生闷气在。不去多想,眼前还是安抚一个是一个。顺手将李冉月抱在怀里,一步一步朝炕上走去。
躺在炕上不知道答应了多少不平等条约,反正李斌是没记住几个,也用不着记。太了解李冉月的性格了。估计她明日也都忘了。正好天也快黑了,吩咐丫鬟,说让小晴她们自行用饭。
第一百一十章:去往南山
日子不管平淡或是冷清,总要过去,今年的雪下的格外的多些,有时能连下几天,李斌坐在书房,看着外面的小雪纷飞,突然有种觉悟,古人之所以成熟早些,恐怕成婚早占了很大原因吧。看了看自身穿的衣服,像后世三十岁的感觉。
使劲摆了摆头,眼看快过年了,还是半个月,自从上个月箫素素进府来,李斌可以说是忙活到现在,不断有客上门,不禁有些哭笑。箫家的亲戚太多了点,在加上萧禹就这么一个女儿。
“呦,夫君这是干嘛呢,在这里站了这么久”
李斌寻着声音望去,只见李冉月与箫素素两人手拉着手,看着自己,看着两人身上的雪花,知道在这里站的时间不短了。走过去把两人身上雪花拂去。
“我在想些事情”李斌说道,到现在自己算是明白了,李冉月算得上古怪精灵的女子了,到时箫素素现在还显得有些拘束,都过门快满月了。见到李斌还会脸红。到是与小晴她们相处的不错。不愧是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教小晴下棋。春兰画画,李斌都觉得自己是外人了。
眼见天快黑了。李斌走回屋子,桌子上菜都满了,见他进来,六人眼巴巴看着他。李斌也是奇怪,菜是多了些,张了张嘴还是没多说什么。
自从箫素素进门。小晴和李斌提过,按规矩,妾不可与家主同桌。坚持要分开,让他与李冉月、箫素素三人一桌。余下等人一桌。这个提议自然遭到李斌的坚决反对,自己家中之事,别人又不知道。况且知道又如何,李府上从来不少流言。好坏都有,诗词与字,尤其是字,在市上被炒到百金一副。关键是基本没有流传在市。
只要李斌在府上,饭时不到,她们决计不会动筷子。说了好几次,也不见效。无奈之下也只能随她们去了。在这个男人当家的时代,所有人都会认为这是对的。
一顿饭吃完,天完全黑了下来,上了炕,李斌摸了摸左臂,还有个淤青没褪去。想了想去箫府迎亲那天。李斌还是心有余悸。太残忍了,黑压压一片人,拿着棍子追你,场景太震撼了,以至于宝林直接被抬回家了,长孙冲到现在出门都是遮面而行。
“夫君还疼吗”箫素素将帘子放下后,说道。也是一脸愧疚。
“还好,过几日淤青就下去了”李斌笑着说道,今晚轮到箫素素这里,来这里没有十次也有八次,李斌算是知道箫府规矩之严了。每次都是箫素素要先替李斌更衣后,在上炕。说了几次,李斌也不去管了,都有个磨合期。
窗外寒风呼啸,屋内温暖如春,李斌摸着怀中丽人的秀发,不禁有些感叹,万万没想到,府上几个女子中,箫素素性格是最柔顺的。按理说不该,想想诗会,在想想孔府中行事。想必箫素素内心很是刚强。
“素素,明日我们去南山住上几日可好”李斌知道她没睡,每次在炕上,箫素素很少说话,甚至都闭着眼睛。
“都听夫君的”蚊子一样的声音传来,李斌顿时一笑,都听我的是吧。转身便压了上去……
第二天,吃早饭时,李斌说起去南山别院之事。经过一番谈论,也就李冉月与箫素素同李斌去。小晴等人在府上,当然同去的还有秋菊。还有箫素素带来两个丫鬟。匆匆吃过早饭,李斌与管家老谢打个招呼,带上几个家丁。还有十名军士。便出发了,说是军士,也就是老程以前的老兵了,武艺是没有问题。至于邱阳,听管家说还未起身。李斌不禁苦笑,这是养了个大爷。
还有辩才,李斌没有通知他,估计他不会去,说是要过个暖冬。整天守个炉子,研读书籍,说是既然已经决定还俗,更应该读些书。不过在李斌看来,书没读几本,到是清理出来的酒坛子不少。两个月,头发也长了不少。且随他便吧。
近二十人队伍驶往秦岭,也就是南山。还好今日是个大晴天,风也小些。刚走出城门口,一骑赶了过来,李斌拉开帘子一看,得,邱阳这懒货。仔细一看,估计这货还没洗脸。
“侯爷出门也不叫我”邱阳在马上一礼说道。
“我看你睡的正香,就没喊你”
“咳,这个,昨夜研读太晚……”
李斌突然一愣,不禁想到他几乎每日都睡到晌午,脑子一转,知道错怪他了,府上防卫最松懈时,就是晚上。心下有些感动,正色道。
“邱兄,以后若有难事,直言便可”
邱阳也是一愣,抱拳说道,“多谢”也不多言。
李斌回到车中,三人在一起也不见得拥挤,就是有些颠簸,这个时代又没有减震。
“夫君,府上人手是少了些”李冉月说道。下嫁给李斌,原本有些军士,百十人是有的,此事李斌也知晓。后来找到李二,军士没要,换了些下人。在李斌看来,住家,下人比军士来的实在些。现在要他厚脸皮问李二要人,还真是有些过不去。
想了想说道“改日再去程府上走一遭吧”话说出口,顿时遭了个白眼。
原本李斌还想去招些会武艺的下人,一想还是算了。第一要考虑人可不可靠。关键是有些麻烦。还不如直接去程府来的实在,估计老程也就是几封书信的事。人多些不怕,养的起。
走了近三个时辰,到南山别院时,都快日落了。下了马车,十几个下人站在门口,李斌一看,这就是别院的下人了,人手还是老谢安排的,其中管事的李斌认得。
“见过少爷”一排人拜了下去。
“请起”李斌下了马车,说道。
一边安排屋子,一边与一旁管事说话。李斌才知道,此人也姓谢。三十余岁。得,谢二算了。好区别一些。
院子到是打扫的很干净,雪都堆在了一起。几株树,估摸着有个二十几年。花草不少,比长安的府邸大上一些。但是景色更胜一筹。心里暗赞,银子花的很值。
第一百一十一章:又是两人
李斌随车带了一些青菜,当晚箫素素与李冉月就开始包起了饺子。自从听说这是李斌在山里从师尊那里学来的手艺。两人就乐此不疲,李斌的师尊是谁,那可是神仙一样的人物。从他老人家手里传出的东西能差,特别是李斌还说,天下间能做此美食的也就剩她两人了。这话听的两人脸上美滋滋的。韭菜馅的,就是两人不知道为何要加豚肉,也就是猪肉。这个东西不是下人吃的吗。不过自从吃过李斌包的猪肉韭菜饺子。这话两人就没说过。果然吃货是不分朝代的。
听风声从林中而过,如听涛声。也是一波接一波。炕上一小桌,几盘饺子正在慢慢被消灭着。天色已黑,李斌三人不断说这话。自从箫素素来府上,虽说平常话不多,但是守着一个是自己夫君,一个是自己年少时好友。谈论起学问来,头头是道,特别是一些古籍,李斌听的满头是汗,都没听说过。心里暗自发狠,丫的过了今天一定把这些书排着看一遍。在这年头没知识太可怕。有时候后世的知识不管用呀。不过想想也是头大,书籍里面没有标点符号,完全是看自己理解。往往几页书就得琢磨一天。看着箫素素与李冉月说的头头是道,心里不知道想什么去了,反正是看着两个美女,嘴巴有些口水……
“少爷,宫里来人……”
李斌用袖子抹了抹嘴角,赶紧起身下炕。这个时候宫里来人,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天色已晚了。皱了皱眉头,说了句让去厅里等候。心里不知道嘀咕什么,不管怎么样,即是宫里的人,自己不能这样就出去,起码整理下。
“敢问……”来到厅里,李斌一看,是一名军士,刚要开口说话。
“见过侯爷,陛下书信”军士行过一礼,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递了上去。
李斌查看火漆,见完好无损,直接打开阅读起来,半晌后。说道,“劳烦了,你先下去休息,今夜在这里住上一晚”刚要开口让下人准备饭菜。就听军士说道。
“多谢侯爷,在下书信送到必须当即返回,此是规定”
李斌赶紧从袖子摸出一锭银子,放在他手中。看着那名军士欢喜的走了。回身找个椅子坐下思考李二信的内容。
今日卢照进宫,交出近两万亩良田,还有佃户近万人。李斌摸着下巴,脸上阴晴不定,这是还有留条后路呀。不过,这也应该是卢照所能做最多的吧。
李斌在椅子上坐了半个时辰,最后嘀咕着,明天要进宫一趟。不过按照他所想,李二不应该以此事照他回去,他才不相信李二不知道自己今日才到南山。摇了摇头,起身回屋。
一夜过去,不知道欺负了老实人箫素素几次,匆匆吃了早饭,便往长安驶去。天好不容易晴了几天,虽说雪厚了些,但是路上行人还真不少。大多是行商的,不乏一些胡人。
进了宫门,来到甘露店,门口的太监说李二正在进餐。匆匆进去禀报了,不一会李斌跟着他进去。转了好几个弯,终于到了。也是一间屋子,李斌一看,热炕头,和他家差不多。就是布局环境好了些。
“见过二哥”
“子和来了,快上来”李二放下筷子说道。屋里就他自己,今天也不知道长孙皇后去了哪里。
“嘿嘿,那臣弟就不客气了”李斌脱了靴子就上去,一看十几个菜,心里有些明了,一般李二一顿也就六样菜。
三杯酒下肚,李二就开始说正事“卢氏,哎,子和可有办法”
李斌心里很明白李二担心什么,无非就是立威不成,造成世家更大反扑。卢氏交出来的产业也就是最多三成而已,虽已伤筋动骨,但远远没有挫其底蕴。众世家看到皇家如此,本身就会强硬起来。联合更为紧密。这是李二与李斌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不得不说,卢照好心办了坏事……”说道这里,李斌突然一愣,明白此次李二让他进宫的目的,不禁有些苦笑,这个可是技术活。
“哈哈,看来,子和已经明白”李二夹了口青菜,说道。
“的确没有比我更好的人选了,不知道,二哥能承受到什么程度”李斌开口说道。
“侯爵”
“二哥果然是大手笔”自李渊以来,除去开国爵,近十年也没封出去几个爵位。光一个侯爵,按理说相当于个三品官,可就算一位无爵二品官员也比他不了。在等开国一些元勋过世一些。更是显赫。
“但是要等到一年后……咳咳”
李斌喝了口酒,差点没喷出来,史上说李二太过要脸面,果然如此,罢了,这也就算了“臣弟领命就是”说完,翻了个白眼。
“咳咳,子和,多饮些,多饮些”李二也觉得不好意思,虽然脸皮厚些,但是也要分场合。
李斌端起杯子说道“二哥,请……”
“请……”
半个时辰后,李二哭丧着脸,看着渐渐远去的背影,不用说,被坑了。天下能坑他的人估计也只有李斌了。
“两位大哥好呀”出宫的路上,李斌笑着说道。
“见过侯爷,小人,陈三”
“陆原”
这就是刚刚从李二手里坑下的人才,与之前的大治一样,都属于飞来飞去的。
“呵呵,你们暂住我府上即可,与大治俸禄一样,可以回去问他”李斌说完,自信端详两人,两人各自都不算高,也就一米七差不多。当然在大唐也算是中等个头了。从外表看都不属于很结实的大汉。不过李斌可不会小看两人,亲眼看见,两人从屋顶一跃而下。两人也就三十上下。
回到府上,找管家老谢收拾出来两间屋子,就在大治旁边。炕早已盘好了,就差被褥了等物件了。这还不简单。片刻之后就搞定。
三人一起去大治屋子,李斌进去一看,屋子很是干净,桌子上几本兵法。也算是破旧。还是自己在尉迟府书房淘出来的。
多余话不用说,留给他们三个多日不见,叙旧吧。
李斌不知道,带走他们两人,还真把李二心疼了好些日子。
第一百一十二章:运势
李斌心里有些着急,急的不是正事,主要是李冉月与箫素素还在南山别院等着呢,在说自己就住了一晚上,还没住够。还幻想着在那里整天弹琴作画。
第二天一大早,叫上陆原上了马车,便往卢府而去。路上不断翻看着手中的绢纸,宫里昨日晚间送来的,卢府的消息。
应该是卢氏一些元老听说卢照之事,从老家赶了过来,这几日卢府是大门紧闭,据上面说,府里很是不平静。李斌看了看陆原,有些后悔没多带点人过来,又暗自摇了摇头。人多无用,又不是过来抄家的。
“侯爷为何……”坐在对面的陆原见李斌如此神情,问道。
“此次去卢府,不会太过顺利啊”李斌叹了口气,说道,说实话,他真不想来,可是想想,还真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事情可以说因他而起,只能起负责也不为过。
“呵呵,侯爷放心,某拼死也会护你周全”陆原抱拳说道。看其脸色就知道其话不假。
李斌翻了个白眼,丫的,这次又不是去打架,说道“多谢陆兄”
不一会功夫,马车就停在卢府门口,两人下车来。看着紧闭的大门,李斌有些感叹,今天过来,是要搬倒几百年的氏族呀,虽说是个开头,可要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陆原上去敲门,出来一个小伙子,李斌眉头一皱,不是上次那个门房,也不知道府内到底出了什么事,不禁有些犹豫。转眼就咬了咬牙。都到门口了,岂有不进去之礼。
一路跟着门房去了堂里,两个丫鬟上了茶和一盘点心。便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卢照便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几位老者。
“李大人,又见面了”卢照勉强挤出个笑容。李斌虽来大唐不到一年,但是见过的事情也不少了。见此,哪里还不知道卢照此时的处境,毕竟在氏族内,有些元老,若是商量一致,可换了族长。越是大的氏族规矩越是严格。
“呵呵,冒昧打扰,卢公勿要见怪”李斌起身施了一礼。也在等候卢照介绍身后之人。
“李大人能来,蓬荜生辉,何来打扰一说”不管怎么样,该说的客气话,肯定要说的,接着说道。
“这几位乃我族中元老……”只是简单一介绍,甚至连姓名也未讲明。
双方施礼,各自坐下。跪坐式的谈话方式李斌现在也习惯了。气氛有些怪异,在场之人谁也没开口说话。几个都是老狐狸了,李斌的来意哪有猜不出来的。有些事情挑明并不是一件简单之事。但是谁先开口,往往就意味着被动。
过了片刻,就开始说着不痛不痒的话。眼看半个时辰过去了,几位老者竟然谈到了书法,李斌苦笑不得。丫的,都是狐狸呀。看了一眼卢照,见他也是眉头紧锁。李斌知道,今日之事,若是自己不开口言明,估计还能吃上午饭了。对着卢升的为首之人,说道。
“咳咳,卢公,今日斌为何而来,各位心知肚明,哎,我为救卢氏而来,各位却……”说话也是艺术,后世更是将此术发扬光大。
“呵呵,李大人口口声声说为救卢氏,地与人都交给朝廷,不用说百年,怕是二十年后,有没有卢氏还另说”老者也是饱读诗书之人,更是经历过大场面。隐隐之中,更是代表卢氏。
李斌知道若说不服此人,今日之事定不会如愿。过了半晌,缓缓说道。
“斌之身事几位定是清楚,可说与皇室非亲非故,只因有缘与当今陛下成为结拜,呵呵,若论身份,我不及各位万一,但是我随师尊生活与深山十余载,不敢说其他,运势还看的懂几分,恩,各位是否不信”李斌说到这里顿了顿。
“各位可知袁神仙”
“哦,此高人我等肯定知晓”
“袁神仙可说能算天下之人,却唯独在下算不出,呵呵,为何……只因我师尊将我运势遮掩”李斌押了口茶水,接着说道。
“我与袁神仙在道观见面,谈论一夜,其中就氏族运势,恩,对天下几大氏族卜了一卦,也不知道我与袁神仙谁对谁错,只能将此事寄与后人来凭个高低了”李斌说着,一脸苦笑。
几位在座的老者,这下坐不住了,尤其最后一位,脸色变了变。卢升接话道“还请李大人言明”
“呵呵,卢公真想知晓,告诉你也无妨,袁神仙讲这几个氏族不会超过两百四十年运势,将灭族。而在下算的是两百七十年,也不知道谁对谁错”
李斌说完,竟然没有一个人开口,但是连雷打不动的卢升,脸色也是变了变,任谁听到此种事情,都不会安坐。几位却不会当李斌之言是假话。有些事情瞒不了。
李斌也不着急,只是一边喝着茶水,一边打量着此堂。虽然朴实,但是都是好东西呀。估计就是自己身前的小案,也有百年历史。不用说墙上几幅字画。虽说自己看不出,出自谁人之手。肯定不会默默无名。看其字体也知道魏晋时期的。
“咳,李大人可知……”
“卢公,天下大势阻无可阻,人之计,安可与天斗,斌方才说过,此来是为解卢氏之祸,错过此时,解无可解。呵呵,我与你卢氏非亲非故,我所做之事,乃为大唐也,卢公心里清楚”李斌大喝一声,说道,说完便起身往外走去。刚到门口,回身说道。
“听与不听,全在尔等,换句话说,大唐也不差那点良田,恕斌告辞”说完,便大步向大门走去。
半个时辰过去了,堂里还是静如初,仿佛在座几人化为石头。
“几位堂弟,哎,我……却下不了如此决心,也不知,该不该赌上一把”卢升仿佛老了十岁。
一旁的卢照到是嘴张了张,又闭上。只是心里不断叹气。只身站了起来,对着几位老者一礼,说道。
“真的有千年世家吗,就算千年,也该到了”说完,也向外走去。只是身子有些萧索。身为族长,为族中之人考虑。着实无错。他相信自己的判断,自己也不是草包。这天下格局不会老是如此。朝代如此,世家也会如此。
第一百一十三章:品茶论道
李斌与陆原出了卢府门口,不由擦了擦汗,大冬天的……主要是卢府上大元老气场太足了,差点就没吼得住。…UU小说,www.uu234.com若是方才有一点点软弱,结果肯定会更为差劲。而现在,估计没有比这个结果更加好了。一切还是卢升自己想去吧。但是李斌心里总算还有几分把握。这么一个大族,所做的绝对也不是一两个人能做到的。在现在的大唐,几个氏族就相当于国中之国了,家为先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也不是几天时间能改的了的。
上了马车回府。不过片刻,便回到了府中。陆原去了宫中,毕竟当时他在门口听的一清二楚。
“看样子,陆原在李二心里分量不小……确实割肉了”李斌自言自语道。转念一想,也是一件好事。
不知不觉来到了书房,自从长孙冲几个走后,李斌来书房就少了些,每个府上,书房都是重地,前些日子,小晴每天过来打扫,后来换成秋菊。李斌见了,也不多说什么,自己知道说了也没用。片刻后把炉子生了起来,拿起壶,刚要走到水桶那边。突然摸了摸下巴,忘记了,尉迟那两个黑货上次来府上说是泉水冻住了,打不了。这倒是有点可能。不会把冰砸开吗?
正在程府上的宝林,刚端起一碗酒,突然有点心悸。顿了下说道。
“处默……好久没有见到李叔了”
程处默也是脸色一变,端着碗的手不禁抖了抖,顿时有些酒水洒了出来。
“宝林……不要胡言……上个月才去过……”
就在这时,程府一下人走了进来,面色带着古怪,说道。
“少爷,李府刚来人,说是……说是侯爷要泡茶,无饮用之水,正在书房等着”下人说完,就低着头向后退去,慢慢离开了屋子。用衣袖擦了擦额头。留下两个张着嘴的黑货,相互瞪眼。
“宝林”
“恩”
“我能揍你一顿吗”
“……李叔正在等着水”
“那回来再说……”
两人说的话声音很轻,不过两人神情却一致相同,都有些呆滞。不过片刻,便小跑到厨房,每人选了一个木桶,夺门而去。面色没有丝毫不满。心里都知道,不说其他,光是一个炼体之术,足可传世旺族。
书房渐渐暖和起来,李斌让下人送来一盘香瓜。先填填有些饿的肚子。小晴方才过来,说是饭菜准备好了。不知道为何,肚子饿,却不愿意吃饭。李斌觉得就是惯出来的毛病,肚子饿两天,什么都吃的进去。惹的小晴一阵暗淡,反倒让李斌吃足了豆腐。心里决定,明日去往别院。都带上。
没过半个时辰,两个黑货便拎着木桶走了进来,见李斌坐着,急忙见礼。
“呦,你二人,强壮了好些,今日快了很多”
李斌的笑容在两人眼中就是魔鬼的微笑。程处默还好些,宝林急忙摆摆手说道。
“李叔夸奖,李叔夸奖”神色尤为好笑。
“自己去厨房,刚炖好了蹄子,酒在什么地方,你们知道”李斌说完也不管两人,拿起壶便开始灌水。看见两人走了出去,笑了笑,这种感觉还是不错的。
躺在椅子上静静的看着水烧开,躺椅上铺着一层狐皮,也不知道是谁送的礼品,小晴拼补了下,铺在椅子上。
门被推开了,李斌头也没回,直到有人拉动了一旁的椅子。李斌才发现是孔颖达,急忙起身,说道。
“仲达恕罪,我还当是下人进来”
“我进来时悄然无声,何怪之有”孔颖达把躺椅往炉子边上拉了拉,看着他衣衫上沾了些雪花,李斌知道,外面的雪不能小了。
一旁孔元仁急忙走近两步,见礼道。“见过师尊”
李斌朝他点了点头“仲达来的不早不晚,泡茶之水刚开”说着把方才泡茶无水之事讲了一遍,顿时笑声不断传出。
“喝茶也是一种心境,与友人一起最为合适,所谓品茶论道,不外如是”看着孔元仁如行云流水般的茶艺,李斌感叹道。
“不外如是……佛家此言对极,缘起缘灭正合自然之道也,所谓道家也是如此,两家相似之处颇多矣……”
与友人论学问,何时起,何时结,一切都是这么自然,有什么说什么,特别是与孔颖达,虽说年纪相差极大,但也不妨碍引为知己。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孔颖达也不为过。
不到半个时辰,两人已然是第三壶茶水,两人躺椅边上各有一张小桌,放着各自茶具,喝完孔元仁便会倒满,孔元仁也是坐在一旁,品着茶水,脸上不时露出羡慕之色。
“元仁,你对佛道两家如何看”李斌说道。
“某觉得佛学,教人向善,应推广之。道家之学贴近自然,然其多为炼丹成仙之徒……”孔元仁正了正身子。答道。
“呵呵,也对,也不对。事情总有两面,大唐寺庙之多,已成泛滥之势,其所占之地,多为良田,若按你说朝堂推广佛学,其后果你可知如何”李斌说完顿了顿,又继续说道。
“农户越来越多加入寺庙,不留后也,致使大唐人口日益减少,良田多在寺庙,大唐……待到一定时机,权柄将覆”不是没有可能,想后世的好多国家,都是宗教建国,或者是宗教把持朝政。太多的例子了。
“子和此言极有可能发生”一旁孔颖达沉吟道。
“我已与陛下说过此事,一些政令将会在合适之时实行”李斌翻了个白眼,看到孔颖达这个神色,下句话肯定就是,我进宫与陛下说明此事。
“咳,子和果然有远见”年纪大果然也有好处,一句话就将此事翻过。
“不管道家也好,还是寺庙也罢,交出土地,才是根本解决之道,没有土地,就养活不了太多僧人,将他控制在一个范围之内,才是正理”
又是半个时辰,才将这话题打住。
“咦,子和,某记得上次来,此茶不是这个味道”孔颖达突然说道。
对面李斌咬了咬牙,这差别也能喝的出来,上次喝的是那几棵老茶树的茶叶。府上估计剩了半斤不到。平时李斌都不舍得喝。
随即苦笑道“元仁,打开那边第二个柜子,里面有个小盒,拿出来”
“哈哈……子和这表情可不多见”
李斌回答孔颖达的是一个牙根痒痒的表情。直道交友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