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不做赔本的买卖(3)
“当然,不过,我好像……”
“你这人说话怎么吞吞吐吐的,不像个男人。”
“我本来就不是男人啊!我们不说这个行吗?”小太监急于想言归正传。
“你不是男人?你不是男人我和你不说,我不和不男不女的人说话。”春妮也想探听出眼前这个男人是不是也让人做了手术。
“我说了实话你到外面可不敢乱说呀!”
“你放心,我不是那样出卖朋友的人。”春妮在被窝筒里摇摇头,才一会儿功夫她竟把小太监当成朋友了。
“我是男人。”小太监说得不自然但口气却是很肯定。
“啊,你是哥哥呀!”春妮把自己的一张脸完全转了过来。
小太监又成了哥哥。
人和人之间尤其是男人和女人之间无法一概而论,有的人一触成仇,有的人一见锺情,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缘分吧!两个人高高兴兴说了一会儿话,心里的疙瘩全解开了。小太监嘱咐道:
“好好活着吧,一朵花还没好好开开呢,就这样折损了,不划算。再说宫里也安全,至少没人打你的坏算盘。”
春妮道:“哥,你呢?”
她问了一句她自己也不知是做何解释的话。
小太监说:“有人的时候可别叫我哥,让人笑话。”
春妮懂事地点点头。
小太监突然发现这是个好姑娘,她不但美丽而且纯洁。她单纯得就像是一溪流水,一片绿叶,或者是一只刚由蛹而化成的蝴蝶,也许她的梦中都是五彩斑斓的世界哩。小太监发誓,以后如有机会一定把这个姑娘带出这座火坑,尽管他曾说过不希罕这儿的一草一木。
“我可能要离开一段时间。”小太监补充说。
“你不是说宫里安全吗?”春妮泛动着美丽的大眼睛。
“窝里再安全,兔子也要到外面去吃草呀!我要去办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哥哥早去早回呀,我可是天天为你祈祷,天天盼望你回来。”
小太监心里一热,他急忙控制住,借机站起来,说:“妹妹,起来洗洗,吃饭吧!”
“哎,哥哥我听你的,我这就去吃。”春妮说完就要起床。
第八十四章 专拣赚钱的生意(1)
“傻丫头,你是皇妃,用得着自己去吃饭吗?你等着,我让他们收拾好了送过来。”说罢,小太监动身要走。
春妮眼圈一红,小声嗫嚅道:“哥,你可常来呀?”
小太监点点头,走了。
小太监决定专程到丞相府上去拜访一下,一他不是去联络感情,二他不是去探王书贵的实底,他去干什么?他想去敲诈一下这个贪得无厌的老家伙。
王丞相听家丁报说“门外有内宫总管潘又安潘公公求见”。王书贵先是吃了一惊:他和小太监自从他这次出宫回来之后一直未单独见过面,彼此的嫌隙大家都是心知肚明,按说都是不共戴天了,这小太监今日为何找上门来?见不是不见不是,王丞相揣着一肚子的狐疑把小太监让进书房。
小太监大咧咧地坐下,客套话也不说了,二郎腿一翘,张口就和王书贵借钱。王书贵陪着小心,问道:
“潘公公,噢不对,应当叫潘尚书,你我同朝为官,还是称官职的好。你要借钱何用,说个数目我听听,一两百两银子老夫还是有的。”
小太监伸出一个巴掌。
王书贵大惊失色道:“你这不是要老夫的命吗?我上哪儿去搞那么多银子。”
小太监笑嘻嘻地摆摆手说:“丞相你想哪去了?我不要白的,我要黄货。”
“黄货,天哪!你要金子?不行不行,你到别处去借吧,打死我也拿不出五百两金子啊!”王书贵摇摇头说。
小太监两手端起盖碗茶,掀杯盖的功夫,眼光从手心里射出来,还是那样玩世不恭的口气,不以为然地调侃说:
“丞相,没听说见面分一半的吗?”
“那是强盗分赃!你把我当土匪了?”王书贵吼道。
“丞相,你声音小点行不行?”小太监故意压低嗓门。
“我又没偷人家的东西,我怕谁?”王书贵仍旧气咻咻的样子。
小太监不动声色,只顾自己闷头喝茶,杯盖在杯沿上刮得喳喳响。王书贵喊人添茶不便,自己提上壶给小太监茶碗里续水。小太监推开茶碗,轻轻拍拍桌子,笑道:
第八十四章 专拣赚钱的生意(2)
“丞相,我是来给你借钱,又不是到你家抢钱,你发什么火啊?”
王书贵自己也觉着有些失态,在一个二十岁的小毛孩子面前歇斯底里发牢骚,也太把他当人看了。略一沉思,王书贵稳了稳神说:
“潘公(他故意删去一个字),不是我薄你的面子,老夫实在也是无能为力。再说,你在宫中,吃穿全免费,享受供给制,据我所知你也没什么拖累,要那许多钱做啥使?”
小太监又端起了茶杯,掀开盖儿抿了一口茶,这才慢条斯理地说:
“丞相不瞒你说,我在女院挂了个彩麻子,姑娘还是个雏儿,老鸨子开价五千两……”
王书贵犯开了嘀咕:这小子云山雾罩的没一句实话,他到底想干什么?莫非是他听到了什么?因而随口就说:
“潘公,不是我说你,你一个宦官,花那么大价钱找个青楼女做何使?”
“丞相,这就是你的无知了。你是大学问家我不和你抬杠,你没听古人说女人为‘形色’二字,所谓形所谓色,还不是要用眼睛看的。”
“眼睛看了又能如何?见到好食物就要吃,见到好女人就要干呀!食者,你要有牙,欲者,你要有根,这两样东西不齐备,光看还不是白看。”王丞相不假索的揶揄道。
小太监语塞,不由暗忖:这老家伙不亏为当朝宰相,三言两语就把人套进去了。小太监当然不能交实底,不可能说出自己是假太监,即便是路人皆知的事,但也不能从他的嘴里说出来。想了想他说:
“丞相,有一种男人会一种功夫,在女人面前他可是男人,在男人面前她亦是女人。”
“你说的那是二尾子。”王书贵不屑的摇摇头说。
小太监不慌不忙地说:“某人一日去尼姑庵里闲游,见一大群貌若天仙的女子在庵里出出进进,他不禁动了色心。”
“怎样了?”小太监的话触到王书贵的痒处。
“此君回到家中略作一番修饰,扮成女人样,到那家尼姑庵里请求出家。庵主见这人似男非女的,有些疑心,遂命庵中老尼姑为他验身。老尼姑验罢回说,别样事不知,女身是真切的。”
第八十四章 专拣赚钱的生意(3)
“他混进去了?”王书贵咽了口唾沫。
“这样过了几年,庵中不时有婴儿送出。有人报于县官,县令派人暗访查勘,最后判断必是出了内鬼。这一日,县令亲自出马,带一班队伍,浩浩荡荡直奔尼姑庵。”
“查出来了吗?”王书贵有些迫不及待。
“县官把庵中所有的人全集合起来,关进一个大屋子里,让她们统统脱了裤子,逐一查验。验毕,主事的女衙役报说,没有男人。”
“还是查不出来呀!”王书贵脸显得意之色。
县官眉头一皱,略一沉思,吩咐那位管事的女禁子说:“取些黄油抹到所有人的,然后再牵一只狗逐个去舔。”
“这倒不失为一个妙计。”王书贵插言说。
未几,女官来报:“大人,舔出一样东西!”
小太监说罢,两人哈哈大笑。王书贵戏道:
“潘公莫非也有那人的功夫?”
“丞相莫非也牵条狗来帮我舔舔。”小太监坏坏地注视着王书贵。
“不敢不敢。”王书贵不知不觉进了小太监的套子里。
“钱借还是不借?”
“借借。”王丞相迭迭连声。
王书贵此时方才明白,小太监借钱是个由头,他必定是从春妮那个死丫头那儿打探到什么风声。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害了卿卿性命。他绞尽脑汁从皇宫里敲来一千两黄金,文世昌不能让人家白跑腿,给了他二百两,二百两作了嫁妆,如今又让小太监诈去五百两,他只剩下一百两。算来算去,这正好是他当初赎春妮的那个数,真是卖了□□子嫖婊子,不亏不赚,收支平衡,只是白忙活了一场。
小太监、胡三、王小五一行三人均是骑马,直奔南方而去。
路遇一乞者,年约二十来岁,面相倒也不差,只是羸弱异常,显是营养不足所致。小太监和王小五看此人有些面善,却实实想不起来。仨人下马歇息住店,乞者跟来讨钱。王小五心善,看了看小太监的脸色,遂从衣袋里掏出几枚小钱于他。随口问道:
“小小年纪,不务点正事,为何做这等勾当?”
第八十五章 莲塘镇初遇地头蛇(1)
“惭愧得很,小子是个残疾之人,干不得苦力的,家中又无人照料,只好沿街乞讨度日。”
王小五不禁噗哧笑道:“看你手脚齐全,不瘸不拐,而且耳聪目明,口齿清楚,怎么说是残疾?”
未等乞者回言,旁边有认识的,替他说道:“他是太监。”
一句话勾起仨人的兴趣,小太监抢先发话说:“太监不在宫里,焉何流落街头?”
乞者叹口气道:“提起来话长,不说也罢。”
小太监不依,定要问出个究竟,并答应多给他几钱银子。乞者才说:
“十年前我曾被选入宫中做太监,谁知割了我的蛋蛋卵卵之后又不要我了。”
“为何?”
“不知。只是我记得我在宫中的名字叫潘又安。”
小太监顿时大吃一惊,世上的事就是这样巧,当初那个他的替身不幸又让他遇到这儿。小太监想了想,说:
“朋友,以后不要再做讨饭的营生了,给你些银子做盘缠,我说一个去处你先在那儿存身,你这一生就由我来养活了。”
乞者扑通跪倒在地,唏嘘道:“恩公在上,请受小子一拜。你的大恩此生难报,来世变牛变马也要报的。”
小太监急忙双手扶起,连连道:“兄弟快快起来,该报恩的是我,我来世变牛做马才对呢!”
众人不知底里,还以为小太监仗义疏财,扶困救危,有好生之德呢。王小五和胡三自然也是一头雾水,王小五多少还能悟出一点影儿,胡三就更不知从何说起了。
小太监写好一封信,让乞者直接去找上官雪,乞者千恩万谢的去了。
小哥仨昼行夜宿,这日到了一个去处。只见街道两旁皆是店铺,有买有卖,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很是热闹。正行之间,突然有人狂喊“老虎来了!”只这一声,尤如一鸟入林,百鸟无声。关门的关门,走人的走人,大街瞬时之间成了空巷。小太监他们甚是纳闷:大白天岂会有老虎出入,又是在这繁华的闹市之中?
三人正犹豫间,突有一彪人马窜出,十几个年轻壮汉,个个骑着高头大马,中间簇拥着一个公子哥们模样的后生崽,后面还跟着一乘小轿,唿哨而来。小太监他们躲闪不及,马队中有人挥起一鞭,正中王小五的脖颈,顿时便起了一道血痕,并有殷殷鲜血溢出。胡三是个急性子,张口要骂时,被小太监使了个眼色,老胡便不再作声。
第八十五章 莲塘镇初遇地头蛇(2)
“打扰了打扰了!”
“顶累老胃,是一帮外乡佬!”那群人里头有人用粤语骂道。
小太监转身问胡三:“他骂的啥意思?”
胡三说:“不懂就算了,说明了反惹你生气。”
小太监急了,斥道:“说呀兄弟,不懂才生气哩!”
“意思是□□妈!”
“我日你们先人!”小太监朝远去的马队高声回骂了一句。
忽然听咣当一声,小太监他们身后的院门开了半边,里头探出一个脑袋,老人招手让他们进去说话。
三人下马进了院中之后,老人急忙回身把院门掩好,小声问道:
“你们三位是外乡人吧?”
小太监等点头称是。
“你们差点没惹下大祸,知道那些人是什么人吗?”老人问。
小太监摇摇头。
老人招呼几人到屋里坐下,找了些药物涂抹在王小五的创口上,接着介绍说:
“我们这镇名叫莲塘镇,镇里有家唯一的大户就是黄家。黄家世代在朝为官,他们家五个儿子,分别叫作黄皮虎、黄皮豹、黄皮狮、黄皮狼、黄皮豺,个个都是些欺男霸女的恶人。家中豢养了无数食客,集合起来怕有上千人的队伍。刚才打你们的是老四黄皮狼,这阵不知道又看上谁家的女人,找人家的便宜去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难道这儿就没有王法了?”小太监愤愤说。
“还不快走,找死哇?”马队里有人驻足勒马,恶声恶气的吼道。
按小太监的脾气,这十数个鸟人,不需半个时辰,定叫他们灰飞烟灭。但他有重任在肩,不便轻易杀人。所以忍了忍,笑回道:
“王法,什么王法?天高皇帝远,皇上也是鞭长莫及呀。之前听说倒是来过几任钦差,不是被黄家收买就是被黄家派人暗害了,再无结果的。”老人扼腕长叹说。
小太监这才感到事态严重,不似他原先想的以为当了钦差就是老子天下第一。他扭头瞅了瞅胡三、王小五二人,二人也是一副哭相,莫衷一是的样子。
小太监告别了老人,在附近找了家馆舍住下。三人开始合计黄家的事,胡三说:
第八十六章 小太监只身闯狼窝(1)
“大哥,莫如公事公办,到附近府衙调兵来□□方是上策。”
王小五也说:“胡哥说的极是,这事要么不管,要么还是走官道,或者索性绕过去算了。”
小太监猛一掌拍到桌子上,怒道:“反了他们了,老子是堂堂钦命皇差,还能怕了此等小人。走,今晚咱们哥仨就到他这个龙潭虎穴里闯一闯!”
小太监想了想,又说:“不行,还是我一人去,人去多了你俩又帮不上忙,万一有个闪失,连报讯的人都没有了。”
胡三说:“大哥,你把我胡三看成啥人了?你忘了,我还把王丞相拍了一砖头呢!不行,我得陪着你,要死咱俩死一起。”
王小五不甘落后,也争着要去。
小太监笑道:“你们以为我傻呀?我才不做赔本的买卖呢!我这次去是为了探探虚实,不行我就装扮成投丙们的食客,抓住他们的把柄,再和他们算账。”
胡三说:“这个办法倒能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嘛!大哥你可不敢涉险啊!”
王小五说:“可别让他们认出你来,白天刚见过一面。”
小太监说:“不可能,走马观花地那么一闪,他们咋会记那么清?再说认出来也无妨,我们又没招惹他们,他要问起你们俩,我就说我们是临时走在一起的。”
小太监来到黄府大院,睁眼一瞧,不由暗吃了一大惊:整个院墙高矮差不多跟个小城墙一般,院内建筑鳞次栉比,规模大小,绝不次于上官家的大寨。不过,他老丈人人家可是一方和官府有言在先听命不听宣的割据小郡王,他黄家这算什么?充其量不过是一处欺世盗名的土围子。
突然有十数个兵丁上来,不由分说就要将小太监从马上扯下,摁到地上,绳捆索绑。小太监急忙分辨说:
“不要动手不要动手,我是来投奔的。”
众人这才说:“早不吭声,还以为你是奸细呢!”
登记处的管帐先生对小太监说:“壮士,我看你也像是一条好汉,以后必有出头之日。不过我事先要把这儿的规矩说清楚,免得日后发牢骚说我们欺侮你。”
第八十六章 小太监只身闯狼窝(2)
小太监笑笑说:“说吧,怎样都行,只要管饭。”
管帐先生也笑说:“豪爽,我就喜欢你这样的人。明说了吧,你初来乍到,头一年这里只管你的吃喝穿戴和住宿。”
“不给点零花呀?”小太监调侃道。
“不给,头一年一分都不给,二一年多少给点。”管帐先生不容置疑的说。
“三年呢?”小太监又问。
“那也未必就给你很多,如果你本事不济,就是十年你也熬不出头,总之是我们这儿不养饭桶。”管帐先生很耐心的解释道。
“如想出头呢?”小太监觉着这老头挺逗。
“那就比武。”
“和谁比呀?”
“一年的武士和一年的武士比,两年和两年的比,以次类推,你要真是个人才,有三年时间就差不多可以出类拔萃了。”
小太监叹口气说:“哎,那多麻烦呀,可惜我空有一身本事,没处使啊!”
管帐先生盯着小太监看了几眼,然后又摇摇头说:
“办法倒是有一个,你小伙子人还年轻,我看还是算了,到时候别把自己的命搭上。”
“老丈你说呀,有了好处我不会忘记你的。”小太监央求道。
“我倒不希罕你的什么好处,我是怕你能力有限,误了自己的前程。你可别小看了我们这方小镇,虽是和平年间,但经过黄公祖孙三代的苦心经营,网络天下英雄无数,乃是藏龙卧虎之地呀!你一外乡之人,讨碗饭吃便了,惹那闲事做甚?”管帐先生摇摇头说。
“我行,真的我行,老丈麻烦你给我想个出头的法子吧!”小太监再一次苦苦央求说。
“你不怕死?”管帐先生正色道。
“不怕不怕,人生在世还不是为了图个痛快,男子汉大丈夫死在战场上,也不能死在炕上呀!”小太监拍拍胸脯说。
“好小子,有志气!老夫就成全你一回,不过咱把话可说在前头,到时你枉送了性命,可别赖我。”管帐先生笑道。
“那会呢?”小太监说着,从怀里摸出一块玉,谁送的也记不清了,双手递给管帐先生,说,“老人家你收下做个纪念,认识你真是我三生有幸啊!”
老头是个行家,他接过那块玉放在手心里掂掂,又细一瞅,惊道:
“这是块和田蓝宝石,少说也有一两,这么贵重的东西我可不敢收。”
小太监忙说:“老丈,我一个流浪汉带在身边也是个累赘,你费心费力替我谋出身,我岂能一点心意不表?”
管帐先生这才笑嘻嘻地说:“好好,权且我替你保管了,日后你需要,再来向我讨。”
小太监说:“怎么可能呢!送人的东西岂有再讨还之理?老丈教我,下一步该如何做?”
管帐先生说:“壮士,我即刻便去和老管家说知,做些安排。明日一大早,你收拾停当了,去后院演武场击鼓设擂,一般都是限期十天。若你能活着过了这十天,老夫举荐有功,也跟着你沾沾光。”
小太监大喜,道:“一言为定!”
管帐先生说:“我这里马上惊你颁发出入令牌,然后再着人领你安顿下处。”
小太监道:“老丈不必了,我在馆驿还有些零碎东西。今晚先歇在那儿,我有了出入令牌,明日一早前来击鼓摆擂就是。”
老丈嘱咐道:“我们这儿人欺生,见你是新来的,恨不得几下就把你整死,没准头天就是恶战。我帮不上你什么忙,你自己可得当心呀!实在打不过了,瞅空子跑了也行,光棍不吃眼前亏嘛,无非是落个笑柄。”
小太监笑道:“多谢老丈叮咛,我宁肯让人打死也是不会跑的。”
管帐先生摇摇头,笑道:“真是年轻后生的脾性,跟我年轻时一模一样。”
第八十七章 又是一员俏丽女将(1)
小太监回到住处,对胡三两人说了一下进黄家的情况,并把摆擂的事也说了一遍。胡三惊问:
“大哥你一人对付那么多人,行吗?”
小太监笑而不语,王小五替他说:
“王爷在宫中日日习武,从不荒废,加上又有高人指点,武功已是炉火纯青。一对一的打法,怕是无人能敌的了。”
小太监责备道:“我说小五兄弟,我说过非止一次,不到万不得一,不可称我为王爷,你总是不听。”
王小五伴个鬼脸,嘻笑说:“王爷叫了十年,一时半刻改不过口来。”
胡三说:“莫如我三人一同结拜了兄弟,大家日后也可互相有个照应。”
小太监点头说“好”,王小五巴不得认小太监为干爹才好哩,自然不会推诿。三人即刻焚香设祭,祷告天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芸芸。不论年庚,只按顺序,小太监为长,胡三次之,王小五排在第三,此为史上颇有些名气的“莲塘三结义”。所以史书上没有记载则是因为其中有两位是太监,在史学家的眼中,太监不男不女,不伦不类,是不屑为太监著书立传的。小子今日涉一回险,惊太监立一个小传看。
简短截说,小太监催马摇枪,直奔黄府家后院演武场,还未进门就看到些影影绰绰的人群往场子里头赶。他猜想这必是那位管帐先生做了安排,没说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他那块玉放到市面上少说也值千把两银子的。小太监不管那些,进到武场抬眼一瞧,果然见两根木桩上挂了一面大鼓,小太监抽出鼓槌儿,狠命地一顿猛打乱敲。
不大会儿,随着看热闹的人不断增加,管帐先生陪着老总管也进了场。老总管打量了小太监一下,叹道:
“还是个娃娃呀!少年人,看你细皮嫩肉的,哪能经得这虎狼之争?前程固然重要,生命更值钱啊,你不要命了?”
小太监“嘿嘿”一笑,说:“大叔,我不怕死!”
“不怕死不等于就不死,好了,不和你啰索了,按我们这儿的规矩,一旦摆擂的鼓声一响,就要见血收场,至于说死几个人就不好说了,年轻人你好自为之吧!”
第八十七章 又是一员俏丽女将(2)
按黄府的规定,摆擂者要坚守场子,直到被打死或是无人应战为止。攻擂者则不同,打得过升为擂主,武士等级加升一级,打不过可以跑,叫撤擂。管帐先生说小太监也可以跑,其实规则上是不容许的,而且他也不可能跑得了。说话间,武场大门陆续又进来不少人,门口已有兵丁把守,防得就是怕擂主跑了。
小太监正踌躇间,忽有一人一骑进来,也不问张三李四,举起手中家什就往小太监的头砸去。小太监早有准备,只见他轻轻一磕,那人的兵器竟被震飞。小太监也不追赶,任由他撒马溜了。
紧接着又进来一员猛将,进场就吼声如雷,大喝道:“哪里来的野鸟,跑到此处逞强?来来来,先让你认认爷爷的本事!”
小太监见此人声如巨雷,面似锅底,獠牙外露,是个丑鬼。他手举一杆狼牙棒,张牙舞爪地朝小太监冲来。小太监看此人无理,又面露凶恶,有心捉弄一下这个莽汉。
未及三合,黑脸丑鬼“扑嗵”一声从马上跌下,狼牙棒摔出八丈开外。丑鬼从地下爬起来时,恰恰没了两颗獠牙,面容较前从容了许多,不似开头那样狰狞了。
全场响起一片欢声雷动,有赞小太监武功高强的,有骂丑鬼不知天高地厚的。有人离座,纷纷喊道:
“杀了他,杀了他!”
看看快到正午,老总管喊道:
“年轻人,先就这样吧!从现在开始,你就不能随便自由出入了,府中有专人负责你的吃住,伙食自然不会亏待你的,马匹也有人照料。你好好准备一下,上午预演,下午才是正赛,没准五位公子也来一两个。”
下午再战。先出场的是位壮汉,只见此人身高约在九尺(老尺)以上,虎背熊腰,着盔贯甲,发纂高挽,头顶插个红缨,面如当年吕温侯一般,骑赤兔马,使的也是方天画戟。
那人笑道:“小子,谅你也非我吕小布的对手,不如这样,咱俩免打算了?”
“有何说教?”小太监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的说。
第八十七章 又是一员俏丽女将(3)
“你叫我三声爷爷,下了马冲我磕三个响头,我饶你不死!”叫吕小布的那人冷言笑道。
“反过来说吧!”小太监不愿和他纠缠。
“怎讲?”吕小布不解。
“我给你打折,你叫我一声爷爷,磕一个头,我就免你不死。”
吕小布大怒,挥开方天画戟,直冲小太监的头顶剌来。小太监不慌不忙,挺枪接招。十合之后,小太监方知世有高人,这位吕小布真不辱他的老祖宗,身高力猛,武艺精熟,招招都是狠招,欲置小太监于死地而后快。小太监也是,本经过战场无数,和什么人都交过手,遇猛将他用柔劲,逢弱敌他凭力气,因此实战经验异常丰富。
又战了约十个回合,吕小布怒道:
“呔,无能小儿,你焉何不还手,莫非等死不成?”
小太监也不搭话,乘吕小驳话的当儿,飞起一枪,直中吕小布的头顶,枪勾儿勾住吕小布的发纂,顺势一扯,直听“剌啦”一声,半个头顶,连带头皮,还有那颗红缨,从半边脸上上扯下,吕温侯顿时就成了吕瘟神了。
吕小布从马上跌下,死于非命。
未待全场响起欢呼,一员女将怒吼一声,冲了进来。小太监抬眼看这巾帼,银盔银甲,骑一匹雪白战马,背携长弓,手举银枪,粉面如花,声似银铃,如非南国异地,还疑是天波府里出来的穆氏桂英。
小太监正要动手,那女将道:
“将军可否听我一劝?”
“怎讲?”小太监停下手里的活儿。
“我乃黄家小女,名叫黄秋蝉的便是。我的五位哥哥不谋正事,专做些欺天诳地、霸男害女的坏事恶事。我屡劝不改,还诬我是丧门星,胳膊肘儿朝外拐。我闻将军摆擂,今晨已伤了两个,适才又毙了一命。如此这样下去,尽管将军有盖世武功,但双拳难抵四手,猛虎斗不过群狼,最后吃亏的必是将军你无疑。即便将军如愿夺得魁首,最终还不是帮狗吃食、助桀为虐,坏了将军一世的英名,有甚好结果?将军若听我一言,不如就此罢了,我拚上一命护送将军出庄,速速逃命去吧!”
第八十八章 潘又安南国娶佳偶(1)
听了黄女一席话,小太监方信一娘生九子,个个不相同的道理。黄氏一门,恶贯满盈,偏偏就出了这么一位通情达理、端庄贤淑的美女子。小太监稍一索,微微笑道:
“秋蝉姑娘,我非是来进香的,乃是来拆庙的。倘若我杀了你的五位哥哥,你不会要阂拚命吧?”
“将军差矣!小女虽深居偏野之地,大义灭亲之事还是晓得一二的。将军如杀了那五个狂徒,为地方除去一害,乃是万民幸事,我岂能记恨将军。如将军不弃,我愿持帚执箕,永远陪伴将军于左右。”
小太监大喜道:“一言为定!小姐但请退后一步,看我力杀群贼。”
秋蝉不放心,嘱咐道:“将军如不敌,可速退,我在门首接你出府。”
小太监道:“区区几个蟊贼,何足挂齿,我潘又安没有惊天的本事,也不敢入这虎狼窝。谅不妨事的,小姐但请宽心就是。”
未及三天,已经拖出去二十几具尸体,伤者数十。
此事早已惊动黄家五狼豺,这一日弟兄五个齐齐出场,想见识一下这个小太监是否是水货?
大哥黄皮虎坐镇中央台上,老二黄皮豹、老三黄皮狮负责压阵,武功最好的老四黄皮狼、老五黄皮豺俩人出场,双战小太监。弟兄几个事先早已经合计好了,这个北方佬武功不凡,将来以后收在帐下,必会有大用场。别说那二十几个废物,就是一百个也不换的。
黄皮狼嘻笑道:“北方佬,我们哥五个看你是个人才,有心提拔于你。今天我们哥俩先陪你玩玩,说好了不许来真的。”
小太监的目的终于达到,心中暗喜,面上却不丝毫不露,假意回道:
“久闻足下武功盖世,还望二位手下留情。”
“这是自然!”老五黄皮豺道,“刚才四哥说了,今天只是走些过场,做做样子让人看的。黄府的首席大将非你莫属,今后你就是咱家的看门狗了,吃喝花费断然少不了你的。不过话说回来,你手下可要留心了,如若伤及我哥俩的一根毫毛,定取你的顶上狗头!不信你四周瞧瞧,四百名刀斧手就埋伏在人群之中。”
第八十八章 潘又安南国娶佳偶(2)
小太监心中暗笑:将死之人还有这么多的唠叨?口里却搪塞说:
“岂敢岂敢,我小心就是。”
三人三马战在一处,未及半个时辰,仨人里有两个头上已经冷汗淋漓。想脱身又脱身不得,急得黄氏小兄弟张口大叫:
“二哥三哥快来帮忙,这个北方佬好生厉害!”
有道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老二老三见四五弟体力不支,渐渐处于下风,岂有不管不顾的道理?遂发声喊,一齐杀入阵中。此一举正中小太监下怀,先除了这四个剩下老大独身一人,孤掌难鸣就好处理了。这样想罢,小太监发神威,猛出枪,五个人中瞬间倒下一个。其余三个顿时慌了手脚,齐声骂道:
“狗北方佬,你不想活了?”
“老子活得自自在在,哪里就想死?”
小太监说罢,挥起一枪,又少了一个。剩下两个正待要喊大哥救命,话未出口,轰然从马上栽下。
老大黄皮虎坐在台子中央,眼见四个兄弟横尸演武场,心胆俱裂,刚要张嘴大叫武士动手,忽一箭飞来,正中咽喉,箭射其兄者正是黄女秋蝉。刹时之间,整个演武场乱成一团,埋伏在四周的武士们由于是群龙无首,正不知做何举动,观战的人群也是惊慌万状。小太监三步跨上高台,大喊一声:
“我是钦差,奉旨讨贼!”
胡三和王小五也从人丛中挤到台前,手中亮出金印、圣旨等,招示台下。
黄氏女也纵身跃到台上,大声喊道:“大家听清看清了,我的五位兄长,独霸一方,多行不义,残害百姓,搜刮民脂民膏,抢男霸女,致使众乡邻悲声载道苦不堪言,能有今日也是他们咎由自取。如今恶人已去,我是黄氏后人,理当由我善后。众武士愿走的,发给路费,不愿走的留下来继续帮我管理门户,但有一条再不能骚扰百姓。”
台下立时跪倒一片,纷纷说愿听小姐发配。
黄秋蝉依偎在丈夫的怀里,娇声道:“郎君,你果是钦差?”
小太监紧紧搂着新娘,玩笑说:“钦差难道也有假冒?不妨明日让胡三小五两人把金印和圣旨拿来,夫人再过目一回,验看验看,免得日后生疑?”
第八十九章 大坑镇丢了圣旨金印(1)
新娘举手加额道:“真是苍天有眼,善恶有报,亏得你来了,否则不知这一方百姓何时才是出头之日呢?”
小太监安抚说:“夫人乃是深明大义之女,如非你那一箭射得及时,埋伏在四周的武士一齐向我发难,怕这阵我早成了刀下之鬼了。回朝之后,我定要奏明皇上,授你风冠霞披,封你为一品护国夫人。”
黄氏女说:“才不希罕呢!我只要郎君日日在我身前,我和郎君举案齐眉,过寻常百姓家的日子,此生也就足了。”
小太监欣然道:“夫人所言极是,等捱过这一段时日,我把这一堆烂事搞利落了,就和夫人一起找个安静些的地方,度此一生。”
秋蝉还要说话,被小太监翻身上去,口掩口含混不清地言道:
“有话留待明日再说,先办我们的正事要紧。”
小太监新婚燕尔,正在如鱼得水、如胶似漆,然而皇命在身他时刻延搁不得。黄秋蝉怕他路上不安全,问他要不要多带些人手。小太监笑道:
“兵马带得多目标就大,一路劳民不说□□污吏个个有了准备,躲得躲藏得藏,证据统统销毁了,咱抓谁去?还是我们仨人仨骑最好。你们家的这支部队先不要解散,现在归朝庭指挥了,我令州县给你们按时拨些粮草。你带领他们加紧操练,没准还有用着的时候。”
黄秋蝉点头,知道留他们不住,只好由他去了,并嘱他一路多注意安全。
小太监他们一路往南,不消数日,到了一个地方。找人一问才知此地名叫作大坑,大也不大,是个小镇,约有三五千人口。小太监他们找地方住下,然后再打听这儿的风土人情。南粤两广如此之大,他们不可能一步步走过来,只能是了解个大概。做到心中有数了,到时就好说话。
大坑这个地方,地少人多,山水险恶,只是因为占着交通要道才繁荣,所以靠路吃路的居多。
小太监不知此处盗匪的厉害,他虽然走南闯北,经历风险无数,最终未料到却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吃了一大亏!他们哥仨找了家小店住下,店名叫清风店,老板娘是个风流女子,说好店钱饭钱,洗洗刷刷,吃了点东西就上床安歇了。第二天早晨起来,还未穿戴整齐,就听胡三变脸变色地喊道:
第八十九章 大坑镇丢了圣旨金印(2)
“大哥,大事不好了!”
“鬼摸了脑壳了,大清早你一惊一乍地乱喊什么?”小太监嗔道。
“大哥,东西丢了!”胡三哭丧着脸说。
哥仨有分工,王小五管钱账,胡三负责保管钦差金印和皇上颁发的圣旨。王小五听说胡三那里丢了东西,急忙检查自己分管的这一部分,幸好银两都在,分文无缺。小太监知道胡三是个精细人,向来是只占便宜不吃亏的,所以才把那么重要的东西交给他。如今这两样东西没了,他们狗屁不是,说是钦差,空口白牙谁信呀,不是找打吗?
小太监安慰道:“你再找找?”
“就这么屁大的地方,我找了好几遍了,没有。”
“兄弟,不着急,咱再想些办法。”小太监还倒沉得住气。
“你还说不着急哩,我都快急死了!这样东西一丢,我们算啥呀,这趟不是白来了吗?”胡三哭咧咧的说。
小太监想了想说:“咱丢的是官印和皇上批文,银两却分文未丢,这就怪了。据我分析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贼人偷错了,一种可能是我们的出现引起了某位权奸的注意,他派高手偷了我们的印授,使我们无功而返。”
“都怪我不小心,我们白来一趟不说,回去又让王老贼看我们的笑话。”胡三叹口气摇摇头说。
“也未必。”小太监笑笑说,“如果是前一种情况,是小偷偷错了,他必会给我们送来。”
“有这样的好事?”胡三和王小五齐齐叫道。
“很有可能。”小太监继续说,“你们想啊,皇上的圣旨放到平民老百姓手里不如一张擦纸,金印虽然值钱,谁敢出手倒换?这可是灭九族的勾当啊!这样要命的东西一般人也不敢藏在家里呀!不信你们等着瞧吧,不出两个时辰,就有好消息传来。”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呢?”俩人又问。
“也不怕!”小太监胸有成竹的说道,“打听一下附近归哪个府衙管辖,再探探他的官声如何?如是赃官□□,我必定叫他把偷我们的东西原封不动地吐出来。”
“大哥你真英明!”胡三和王小五双双伸出大拇指。
小太监有些洋洋得意,眉飞色舞地说:“这算啥?上回我出宫,王老贼派大批人马追了我仨月,硬连我一根毫毛也没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