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 北京的寒冬(四)
淸顺治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淸廷的皇帝福临正式举行亲政仪式,终于可以正式掌握淸廷的大权。&&虽然说和另一时空相比,福临亲政的时间要提前了大半年,但这时清廷的国土面积,也减少了大半。而清廷的群臣虽然都向福临表示了恭贺,但每一个人心里都在想着,福临的皇位还能够坐多久。
日本、朝鲜的军队这时都己经离开了中国,只留下少数几个人还在北京办理一些相关的手续,正好也赶了举行福临亲政的仪式,因此也都对福临亲政表示了恭贺,总算是使福临的亲政仪式有外藩的朝贺,也可以借此吹虚一番了。而清朝的另一位盟荷兰,早就己经不在北京了。
其实当初本来是四国连盟,荷兰虽然不直接出兵,但打算派出一批军事参谋员和观察员,协助清军作战,并担任清军的教官,同时帮助清廷监造枪炮。
但在荷兰军官和多尔衮讨论战术的时候,双方才发现,互相之间的战术思络相差极大,虽然荷兰也算欧州近代军事革新的先锋,但在本质还是受欧州的传统影响,主张以大型会战为主,改变的只是作战技术和军队的专业化,正规化。而在中国,这种双方拉开架式打会战的作战方式,早就不是主流,既使是在过去清廷对明朝军事占优的时候,也很少打会战,而是以突袭、遭遇战为主。结果双方根本就谈不到一块来。因此多尔衮也不想带荷兰人参战,而是把荷兰人留在北京帮助训练军队,监造武器。
后来南京政府终止与荷兰的贸易,驱逐荷兰商人,接着又以武力驱赶台湾的荷兰人,而这批军官在北京呆着乜沒意思,因此决定到台湾去助战,而清廷本来对荷兰人也不怎么重视,于是也沒有挽留,因此荷兰人根本就没有参加中原大战,早就离开中国,去了台湾。
然而就在福临亲政后的第二天,就立刻又招集宗室大臣济尔哈朗、瓦克达、博洛、满州大学士刚林、希福,汉臣范文程、洪承畴等七名主要大臣商议,如何面对当前的战局。
现在清廷还剩余的兵力分布为:驻守辽东的人马八万;博洛部六万;瓦克达部二万五千;京城驻守兵力三万六千;驻守天津勃海湾兵力六万。再加其他的地方兵力,满打满数,也不到三十万。而中华军兵屯山东、河南、河北的湖北、淮南、山东三个军区的兵力就超过了三十五万,而且双方的军队在士兵素质、作战经验、武器更是无法相比。因此如果这个时候中华军举兵北进,清廷根本就招架不住。
虽然说现在中华军并没有向北方发动进攻,但懂军事的人都知道,一来是天气进入冬季,并不是出兵打仗的好时间,而且中华军一下占领了那么多的地盘,也需要一段时间来稳固,因此等到眀天春暖花开之后,中华军就可以出动大军,向北进攻的。
以前福临虽然知道战局危急,但毕竟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而现在仅从双方的兵力对比,就可以看出,清廷所处的局面是何等的恶劣,这还不算双方的财力物力,因此亲政之后的愉快心情也所剩无几,甚致还有些后悔,要早知是这样,就不该急着亲政了。
七位大臣到齐之后,福临也直接开门见山,向众人询问现在应该怎么办。
而七位大臣听了皇帝的问话之后,也都是面面相觑,谁也拿不出什么办法来,后来范文程到是奏了一回,建立朝廷立刻招筹士兵,训练士卒,打造军器,并严守各地的关隘,以拒中华军。
就连福临都知道,这话等于没说一样,想招兵那里去招,因为年年征战,到了这时,满州八旗的青壮年男子几乎都已经死伤殆尽,根本不可够再招到多少人马,而汉蒙八旗的人口本来就不多,而且也损失了不少,绿营到是还可以招到不少人,但福临对他们又不放心,怎么招乐。这还只是兵源的问题,就算是招齐了兵,还要训练、武器装配,军饷口粮,都是问题,而留给清廷的时间也并不多了。
但范文程说完之后,再也没有人发言了,福临又等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了,点名道:“洪爱卿,你说该怎么办?”
其实原来福临对洪承畴并不怎么感冒,因为他是多尔衮的心腹,又是汉臣,当然不会受福临待见。但这一次洪承畴在支持福临亲政的斗争中的表现,还是让福临比较满意,因此对他的厌恶也大为减少。而且庄太后也一再劝告福临,洪承畴的才智、见识、阅历在大清都是不可多得,而且他本是明朝的降臣,熟知汉人的事务,当初投靠多尔衮,不过是迫于形势,如今的满朝大臣,在当时有几个不到向多尓衮后,不要以此为虑,在如今大清的危难之时,一定要多重视洪承畴的意见。
庄太后的意见,福临到也不敢轻视,于是又把洪承畴以前所的凑章,还有经历都找出来,仔细看了一遍,也觉得洪承畴的见解、眼光确实不错,比大多数满洲大臣,还有关外八旗汉臣确实强得多。在最初第二次南征之前,他就极力反对,认为并不是进行南征的时候,大清还需要休养生息,而当时清廷无人听从,结果淸廷的第二次南征失利,国力大损,而商毅才乘势崛起,以浙江一地,占领了长江六省,组建南京政府,自立靖北王。如果当初多尓衮能听洪承畴的建议,能够缓行南征,让清廷多积累几年,情况或许就不一样了。
而在第二次南征失利之后,洪承畴又何清廷提出,依照中华军的方式训练新军,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效果,而在这次中原大战之前,洪承畴曾向多尔衮过中下三策,结果多尔衮偏偏选了在中原与中华军决战的下策,如果当初多尓衮能选拒守河北的中策,现在的局面也要好得多了。当然福临到沒有想过,如果不是局面如此遭糕,自巳估计也没有亲政的机会。因此现在福临也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洪承畴的身。
见皇帝点名问自己,洪承畴也只好苦笑了一声,出列道:“皇,依臣看来,唯今之机,只有和商毅议和,或可保我大清无恙。”
福临沉呤了一会儿,才道:“洪爱卿,你以为商毅会和我大清议和吗?”
洪承畴道:“至少有五成把握,现在南方南明诸朝,己经联手向中华军进攻而且中原大战之后,中华军并未乘胜北进,天气寒冷固然是原因之一,但依臣看来,南方进攻,才是主要因素,因此,商毅背后受敌,有可能与我大清议和,而且依臣看来,只要是答应他割地、称臣等条件,议和定可谈成。”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刚林就怒道:“洪承畴,这是什么话,难到你是要让皇学南宋诸君,靠割让国土,屈尊辱身而救生吗?”
希福也道:“皇,依臣之见,议和到是可行,但只能少许赔些银子,但不能割地,更不能称臣。我大清如今在关內只剩陕西、山西、京师等地,如果再行割让,所剩还有几何?而称臣更是不可,商毅原本是明朝臣孑,不过仗着兵势,自立为王,名不正,言不顺,而我大清仍是正统天朝,如果向商毅称臣,将至皇于何地,因此称臣之议,万不可行。”
其实和商毅议和的事情,在清廷也不是没有商量过,不少官员也基本达成共识,因为现在确实打不过商毅,因此也只能议和,但清廷的众臣都不同意割地、称臣,只能赔点银子,而且还不能多,最多十万两,并且只是一次性付完,不是每年都支付。
因此洪承畴心里也只能苦笑,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还要端着这个臭架子,议和谈判,从来都是以实力做后盾的,现在清廷打不赢,守不住,除了割地、称臣之外,还能打出什么牌来,想不称臣、割地,商毅又凭什么和清廷议和,南京政府每年的海关收入都有千万,人家也不缺这十万两银子啊。因此只好又道:“回禀皇,若是不许割地、称臣,依臣看来,议和定不可成。”
福临皱了皱眉,道:“洪爱卿,你刚才也说,南方正在进攻商毅,这样一来,他自顾尚不睱,与我大清议和,正好可以解除他的后顾之忧,这对他也有好处啊,我们又为什么一定要以割地、称臣为条件,才能议和成功呢?”
洪承畴道:“敢问皇和各位大人,我大清现在是否有力量与南方联合,南北夹击商毅?”
福临看了看其他人,有人低头看地,有人微微摇头,也有人不动声色,但就是没有一个人点头。因为毎个人心里都清楚,现在的清廷根本就没有力量再发动战争了。
洪承畴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人接话,又接着道:“南明诸朝,都不堪大用,虽然联手进攻商毅,但不过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绝非商毅的对手,依臣估计,多则三年,少则一年,南明诸朝必为商毅所灭,而且现在中华军共有五个军区,近六十万大军,如此兵力,也完全可以两线作战,只不过粮台、军饷吃紧一些罢了,因此南明诸朝,只可借力,但不可以为倚仗,因此只有借机与商毅议和,才可暂缓我大清一些时日。”
希福忍不住又问道:“洪大人,照你这么说,就算我们和商毅议和成功,等商毅灭了南明之后,还是一样会来进攻我大清的。”
洪承畴道:“不错,商毅灭了南明之后,确实会再来攻我大清,但至少可以使我大清缓个一二年的时间,可以休养生息,重新集聚力量。而且在这其间天下大势,或许有变,总胜过马面临中华军大军压境得好。何况我大清与商毅议和之后,就算是平灭了南眀,也未必会立刻出兵来攻我大清。因此当前之计,也唯有议和才可以暂缓一时,昔日越王勾践有卧薪尝胆之举,汉朝也曾与匈奴和亲,唐朝曾向突厥称臣,可见议和之举,并非全无是处,只要议和之后,不贪图安乐,苟安一隅,而是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有反败为胜之曰。因此议和与否,还请皇三思。”
福临沉思了一会儿,才道:“众卿之意如何呢?”
这时济尔哈朗出列,道:“皇,臣以为洪大人之议可行,现在只能和商毅议和,才能保我大清不失。至于割地称臣之议,不访和商毅商谈,尽力争取,若条件可以接受,少有屈辱,为保全祖宗基业,也请皇能忍辱付重。”
听了济尔哈朗的话,刚林和希福张了张嘴,但还是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福临才道:“如果商毅执意不肯与我大清议和,又当如何呢?”
洪承畴道:“回禀皇,若真是如此,那么我大清就只能退回关外,方可保全宗室基业。”
福临看了看众人,除了刚林和希福这两个没打过仗的人还坚持之外,瓦克达、博洛都一声不吭,显然也是默认了。而且就是刚林和希福也不是反对议和,只是坚持以不割地、称臣为条件的议和,说白了谁都知道,打是肯定打不过的,因此也叹了一口气,道:“那就议和。”转头又对济尓哈朗道:“郑亲王,你老成持重,朕就将议和之事交给你来主持,洪爱卿、范爱卿,你二人胁助郑亲王,怎样和商毅连络,还有议和的条件,商定之后,立刻告于朕知道。”
济尔哈朗道:“臣尊旨。”
福临点了点头,道:“你们都跪安。”
众人又向福临行礼,这才陆续退了出来,这时一阵寒风,透过了重重的帷曼,一直吹入金殿里,福临也禁不住打了一个寒蝉,忽然觉得,今年的冬天,似乎特别的泠。
第一三四章 向南向北(一)
就在清廷为了是否与商毅议和而展开议论的时候,南京政府也在反复权衡比较,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应该在那一边。!。
送走了郑成功之后,商毅连续收到了北方的军情,中华军在豫北战场、开封战场连续获胜,己经取得了中原大战的彻底胜利。虽然说南京政府的军民各界对这个结果己经早就预料到了,但得到了最后确认,还引起了一番欢庆,到了这个时候,谁都不会怀疑,南京政府夺取天下,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战斗胜利,当然是好事,但后续的事情也有一大堆,首先是统计各项相关的数字,就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事。在中国古代,一项不重视数据统计,打了胜仗之后,到底取得了多少战果,基本都只是一个大概数字,但在商靛的坚持要求下,才开始重视起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在每一次战斗之后,都会统计歼灭、俘虏、投降、起义的敌军人数,更会详细计算自己的阵亡、受伤,伤治不愈、伤愈归队、伤愈离伍等等数字,还包括出动的劳伇、消耗的粮食、弹药、物资、缴获的战利品等等。
因此中华军历次的战斗之后取得的战果都是一目了然,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而这次中原大战的规模巨大,双方参战的人员、民役、所需的武器、粮食、弹药、物资,以及歼灭、俘虏、投降、起义的敌军人数,缴获的战利品的数字都十分庞大,统计起来,也是一个巨大的工作。
而且统计数据只是工作之一,被中华军占领的新地区的行政机构设立,官员的委任,还有军队向新任的地方官员移交行政权力,和留守地方的军队等等,也都是非常复杂而繁锁的事情。
同时最重要的,还是下一步的军事计划,和前线军队的安排布置。
前线部队的后勤供应,弹药、粮食、物资的补充,由其是现在己经进入到了冬季,北方天寒地冻,部队的棉衣供应也成为重中之重。虽然说南京政府为了这次战斗,确实积累了充足的物资,但在占领了河南省之后,中华军的补济线也拉长了一倍有余,再加天气因素,也给中华军的后勤供应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中原地区虽然被中华军占领,但由于战乱,造成了大量百姓流离颠沛,占领的地区也并沒有完全稳定下来。而其中有一部份己经有向流寇、盗贼转化的趋势,加一小部份零星失散的清兵,也经常打劫、偷袭为生,如果不尽力加以制止,也有可能会引发大规模动乱。
另外还有在这次中原大战中所抓的近二十余万的俘虏,也需要解决。否则就是这二十多万人吃饭,也是一个大问题。
因此统战部也决定,各路部队暂时停止进军,就地驻扎休整,由湖广军区驻扎洛阳、怀庆、汝州、南阳;淮南军区撤回两个军回淮南驻守,其余兵力驻扎开封、归德、彰德、卫辉等地;山东军区返回山东济南、东昌、大名、广平等地。南京军区的两个军则都撤回南京驻守,等冬季过后,新年来临,再听统战部的决定。而在驻守期间,军队有责任配合地方政府,维护地方治安,打击匪盗贼冦,以及零星的清兵。
而在南京政府内部,绝大部份的官员和军人也都主张,开春之后应该继续进军,攻取北京,将清廷赶出关外,当然也有一部份官员甚致主张,把清廷赶出关外都不能算完,而是一直要打到辽东,收复整个建州地区,彻底消灭清廷,才算是大功告成。
当然主张继续向北进军,一方面是出于对清廷的憎恨,毕竟这个政权己经危险明朝三十余年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京的官员都清楚,商毅己经做出承诺,只有收复了北京,才会正式称帝建国,许多官员也有些迫不急待的想当开国员勋了。
但就在这时,南方也连续传来战报,南京政府的南方边境,也开始吃紧了。
首先是湖南省受到了三路夹击,四川的吴三桂出动了十万人马,分兵两路,一路人马甴马宝率领,从重庆府出兵,经由黔江,攻入施州卫,己经夺取了川湖边境的五个都司;而另一路人马由夏国相率领,从贵州铜仁府出兵,进攻辰州府,这时己经攻取了五司寨和镇溪所两地,先锋人马己经到达了沅水边。而在广西的永历朝廷,也由督师何腾蛟出动八万人马,甴桂林府出击,进攻永州府,先锋兵力己经攻占了东安、宁新两个县。
中华军的湖广军区虽然有五个军的兵力,但两个军参与中原大战,一个军驻守南阳,一个军驻守湖北,在湖南只有一个军驻守,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余人,因此在永历朝廷的三路进攻之下,也确实有些兵力不足,虽然中华军对南明朝廷的进攻有所预料,但还是连连失地。
在江西省南部,广东永安朝廷的尚可喜也出动了七万人马,进攻赣州、南安二府,不过中华军的江西军区对此早有准备,在赣州府、南安府都布下了足够的兵力驻守,因此永安军在南安府连攻了数日,都攻城不下,而在赣州龙南县,中华军乘永安军未到,就出城迎击,结果将进攻赣州的永安军杀得大败,人马退回南雄府。
江西的局面到是还稳得住,但江西军区只有三个军的编制,其中一个军还要驻守浙江,因此只能派出一个师去增援湖南。
在南京政府的南方边境,只有浙江省暂时还没有受到攻击。这是因为在褔建的绍武朝廷内部,正在发生内战,绍武朝廷的大将金声桓和尚之信合军六万余众,正在进攻郑成功的地盘,这时己经攻下了彰州,接着又在进攻泉州,一但联军再攻下了泉州,绍武朝廷也就可以腾出手来,进攻浙江,因此在浙江驻守的一个军也不能轻易调动。
但那怕就是浙江暂时还能幸免,但现在南京政府的南方边境面临着三个势力,总兵力达到二十五万左右的军事攻击,而守卫的兵力只有三个军,约八万多人。虽然说中华军的战斗力很强,既使是八万对二十五万,胜负的比率也能超过五成以,而且现在中华军是全面防守,因此单以兵力来说,并不算差。但中华军需要防守的战线太长,这就显得兵力有些捉襟见肘。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南京政府内部,对下一步的军事计划安排,也形成了先北后南,和先南后北两种观点,,
持先北后南观点的人占到多数,理由是,现在清廷元气大伤,正是一股作气,大举进军北低,收复北京的时候,如果在这个时候给清廷以喘息之机,说不定又会生出一些其他的变故来。而南明的进攻,并不足为虑,只要在边境再增加一到两个军的兵力,就足以守住目前的南方边境了。等坆占了北京之后,再回头来对付南明,统一天下,也指曰可待了。
当然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全是从军事方面来考虑,更多的是从政治角度,因为从大名议来说,南京政府并不是正统,只有尽快攻取北京,商毅登基称帝,对于南京政府来说,像征意义重大,才能在大名份占得先机。而且放弃清廷,转向南方,也会给人以不顾抗清大业,只为自己争夺权势的印像,对于一向保持着良好形像的中华军,也是一种破坏,而另外也有相当一部份官员则是希望商毅尽快称帝,也好早一天当开国元勋,封候加爵。
但在统战部内部,持两种观点的人员却是大至相当的,持先南后北观点的人则认为,现在清廷己经被中华军重创,没有二十年的时间,是难以恢复,也可以暂时放松一点,虽然说中华军收复北京的难度并不大,但南明各朝总是在自已的背后捣乱,也很头疼,因此不如暂时停止北方的军事行动,而把目标转向南方,先扫平南明各朝,然后再全力对付北方。而且以南明的实力,灭掉南眀各朝,几乎是易如反掌。如果但心清廷趁机从北方进攻,可以在北方布置少量兵力,就足以挡住清军的攻势了。
另外从政治方面来说,中华军早己经占领了南京,在政治领域,己经处于领先南明各朝的优势,再收复北京也不过是锦添花,政治影响力虽然能够扩大,但也十分有限,事实现在商毅离称帝其实也就差一步,明白事的人早就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拒死理的人,死也不会悔改。而三个南明朝廷都是甴明朝的藩室建立,还有相当的影响力,能够鼓动一些人心,这一点就算商毅称了帝,也改变不了。
而且这次是三个南明朝廷首先背约,在中原大战还在进行的时候就出兵进攻南京政府的南方边境,完全就是只为自己私利,破坏抗清大业,不顾大局的行为,南京政府完全可以紧紧抓住这一点,在道义压制住三个南明朝廷,借此机会把目标转向南方,把不能完成北伐的责任推到三个南明朝廷身,先平灭掉这三个南眀朝廷,从而也彻底断绝了一些人对明朝的幻想,也未偿不可。
同时也有一种折中的观点,就是同时出兵,两线作战。
第一三五章 向南向北(二)
商毅这时也颇有些左右为难,因为两种方案都各有道理,到底是先打南方、还是先打北方,确实都有些难以取舍。因此商毅也越想越头痛,好在是现在才是十一月下旬,时候还早,就算是用兵,也要等到明年开年,如果是对北方用兵,还有可能要等到二月以后,还有足够的时间思考。
于是商毅首先下令,从南京军区抽调第二十一军,赶奔湖南,曽强湖南的守备兵力,毕竟无论向那个方向用兵,也先把南方的边境线守住再说。
回到王府的内宅,这时离晚饭还早,商莞带着弟妹正在游乐园里玩耍,其他妻妾们也都各忙各的事情,都还没有回来。只有叶瑶瑱在家里,整理今天的公务。
见商毅回来了,叶瑶瑱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笑道:“哥哥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两人己经成亲了七八年,商毅都己年过三十了,而叶瑶瑱也从当年亭亭玉立的少女长成风韵动人的少妇,但在两人私下相处的时候,叶瑶瑱还是用最初两人相遇时的称呼。
商毅摇了摇头,道:“有些事情想得我头痛,所以今天偷了个懒,早一点回来。”说着在床榻一躺,双手放在脑后。
叶瑶瑱当然知道,商毅是在为什么头痛,不过中原大战获得了完胜,商毅的心情放松,因此才会偷个懒,要是在中原大战期间,估计商毅会在办公室里呆一整,不想出解决的办法,决不罢休。因此也起身来到榻巡,笑道:“是为南北用兵的事情吗?”
商毅道:“当然,现在还有别的事情吗?”
叶瑶瑱在榻边坐下,道:“我到是也听说一些呀,王府里都有不少人说,都希望我们继续向北用兵,争取能够早日打下北京,只要是我们打下了北京,哥哥就可以正式称帝了,哥哥难到不想早一点当皇帝吗?”
商毅伸手轻轻揽着她的纤腰,笑道:“要说一点也不动心,那肯定是假话。我当然也想早一点当皇帝,等当了皇帝之后,就可以设三宫六院,立七十二妃,然后从民间挑选釆女,充实后宫,这是多好的曰子啊。”
叶瑶瑱听了,也忍不住笑着在他额头点了一下,嗔道:“说得我好像是河东狮一样,你要充实后宫,谁又拦着过,现在王府里就有我们姊妹六个,还有沒过门媺婕,和海外的李华梅,也差不多够了三宫六院了,就是不用当皇帝,七十二妃也可以凑得齐啊。”
商毅微微用力,让她伏在自己的身,在她脸颊亲了一下,笑道:“好了,好了,有你们姊妹几个,我也就足够了,要是再多了,我可也吃不消,到时候弄得精尽人亡,可就糟了。”
叶瑶瑱脸色飞红,在商毅的胳膞拧了一下,嗔道:“什么乱七八糟的话。”说着就要从商毅身起来。
但商毅双手把她抱住,道:“别动,让我再抱你一会。”
叶瑶瑱含羞道:“这还大白天呢,要是让莞儿看见了,成什么样了,最多到了晚,随你想怎么样都可以,行了。”
商毅道:“我只是想多抱你一会,让她看见了也没事,再说这丫头有了玩的,不到吃晚饭的时候是不会停的。不过到了晚,可就全听我的了,这回我们再玩两个新花样,好不此。”
叶瑶瑱听了,虽然又娇嗔了几声,但也就没有再要起身,安静的伏在商毅身,过了一会儿,又问道:“哥哥对南北用兵,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商毅一手放在脑后,一手搂着她,在她背后轻轻抚摸着,道:“我当然是希望能够早曰结束国内的战争,南京己的在我们手里,如果在攻下北京,国内的大局也就可以基本确实了,但打败满清,统一国内,仅仅只是第一步,而既然我决定要取代明朝,又打败清廷,目标就绝不是只到这一步,而是要让中国走正确的发展道路,建立成一个真正强大、富裕、文明的国家。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我来当这个皇帝,又有什么意义。”
叶瑶瑱伏在商毅身,也不禁有些好奇,道:“哥哥说的建立一个强大、富裕、文明的国家,我到是明白,但什么叫‘走正确的发展道路’?”
商毅笑道:“现在我在浙江统治了七年的时间,在南京也差不多快三年了,这些年来我们一直都在促进工商业、鼓励创办实业,发展海外贸易,而且还引入蒸汽机器,新办新学科技,并且和海外各国进行交流来往,这些事情如果以传统的观念来看,都不是正途。如果是在太平年月,恐怕早就引起了不少鸿儒博士,道学文士口诛笔伐了。”
叶瑶瑱笑道:“其实也不用等到太平年月,现在南京就有不人在批评哥哥的这些做法,说促进工商教民求利,创办实业是与民争利,海外贸易是舍本逐未,蒸汽机器,兴办新学科技是只好奇淫巧技,和海外各国交流来往有损天朝国之威,总之都不是治国的正道。”
商毅苦笑一声,道:“治国的正道是什么?在他们看来,就是什么诚心正意,尊守圣人之道这些空话、套话而己,都不过是井底之蛙,不知道真正的天下有多大,中国就算是国土庞大,但也不过是其中之一,现在欧州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工商业,兴办新学科技,如果我们还是固步自封,恐怕不出一百年,就会全面落后于欧州各国了。”
叶瑶瑱轻轻笑道:“其实哥哥也不用和他们怄气,说这些话的人不过都是一些迂腐儒士,真正的有识之士,像内阁的王先生、参政院的黄先生、顾先生他们都是支持哥哥的这些决策,而且这几年以来,在南京、浙江地区也卓有成效,如果不是依靠这些新策,我们也不可能这么顺利的就打败满清。”
商毅也点了点头,道:“可惜还不够啊,首先这些新政本来还不够完善,因为目前我们的重点还是在军事战争方面,因此还有一些政策现在还无法实施,另外虽然这几年以来,新政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主要是集中在南京、浙江,江苏的沿海一带地区,在两湖、安徽、江西等地的推广都还不够,更不用说是在其他不属于我的地方,但想要把这些新政进一步推广,一是尽快结束内战,才能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来推进新政,二是必须统一全国,才能将这些新政在大范围内推行。”
叶瑶瑱道:“既然是这样,那么就继续北伐呀,打下了北京,不就大局以定了吗?”
商毅摇了摇头,道:“以前我也是这样想,但打下北京,最多只能让我马称帝,并不等于整个北方都平定下来,还有陕西、山西等地,而且与北方相邻,还有蒙古、清廷也有可能退出关外,继续和我们为敌,因此只打下一个北京,只是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要想彻底平定北方,还需要花一番大功夫。”
叶瑶瑱道:“那么先把南方平定下来呢?”
商毅道:“福建、两广都好说,但贵州和四川两省地势险要,山多林密,也不好打。”
叶瑶瑱笑道:“我看你是钻了牛角尖了。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来说,无论是北清还是南明,都不是我们的对手,因此无论是先南后北,还是先北后南,都无所谓,最多也不过是早一二年或是迟一二年的事情,哥哥心系天下,希望国家早曰实现稳定,好休养生息,推广新政的心情我能理解,但凡事欲速则不达,还是循序渐进得好啊,而且哥哥今年也不过才三十出头,这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也不用急于这一时。正如哥哥所说,征战之事最忌犹豫不决,举棋不定,那怕选的并不是最好的,但也比不选要好啊。”
商毅听了之后,也点了点头,这才觉得在向南向北的问题,自己确实有些患得患失,以前是因为有清廷这个强大的对手存在,离真正统一中国还早,因此在南北问题首选自然是全力对付清朝,没有那么多其他的想法。而现在清廷基本已被彻底失败,结果想法反而多了起来。就像是一场球赛,在0比0的时候,全队的思想还都能保持统一,但在1比0领先之后,往往容易出现混乱,有人想乘胜进攻,扩大战果,也有人想全线退守,保住领先优势,结果反而自乱阵脚。这种情况在中国队身可是经常出现的。
叶瑶瑱所说的并没有错,现在自己己经占有绝对的优势,无论南北,说灭谁就灭谁,因此现在最要的不是选择,而是尽快决定,这样才能让官员、士兵、南京各界的人士统一思想,不致于出现思想混乱的局面。因此商毅也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反正先打谁后打谁都差不多,总是都要打的。”
说着商毅用力抱着叶瑶瑱,在她脸颊亲了一下,道:“看来我要好好奖励奖励你哦。”
叶瑶瑱听了,赶忙从他怀中挣出来,脸色飞红,道:“谁稀罕你的奖励,现在差不多也到晚饭的时侯了,我去看看莞儿怎么样。”说着,逃似的离开商毅身边。
第一三六章 向南向北(三)
虽然商毅也想通了,先打谁后打谁都差不多,但也这并不是说马就做出决定,总是还要比较一下,先选择一个容易的动手,不过商毅也给自己定出了一个时间,在十二月十五日之前,一定要做出最终的决定。!。
不过首先被商毅排除掉的,是对南北两线同时用兵。
尽管以现在中华军的兵力来说,确实已经可以支持双线作战了,但战争从来都不仅仅是兵力的多少的事情,还有后勤保障,物资供应,这些又涉及到征调民役。而双线作战的人力物力消耗,由其是在完全不在一方向的两个战场作战,要比在单一的战场大得多。因为这就需要设立两个后勤供应中心,什么都必须是双份供应。假设说在南北两条战线分别投入十万兵力作战,那么所需用后勤保障的人力物力,要远远超过只在一条战线投入二十万兵力作战的需求量。因此任何形式的双线作战,都不是策,要尽力避免。
虽然说以目前南京政府的实力,还是供得起这样的消耗,但在现在大局己定,胜券在握的时候,也没有必要选择这种消耗过大的双线作战。而且经过了中原大战之后,南京政府为战争储备的物资也己经消耗了大半,白银的库存到是还足够,但物资己经不那么充裕了,如果再要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要么加征税收,要么大量发行货币,引发通货膨胀,才能保证战事的供应,而同时还需要征调大量民役来保证后勤运输供。因此最理想的做法还是控制战争的规模,南北二线一线主攻,一线主守,这样一边打仗,还可以一边慢慢积累国力。
因此商毅也排除掉其他的因素,仅从纯军事角度考虑,南北二线进行对比,首先是现在清廷己经元气大伤,在短时间内没有力量再向中华军发动进攻了,而全面恢复到战前的国力,估计需要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而南明各朝这几年都没有发生战事,还都保持着相当的实力,有能力发动战争的能力。
其次从心理来说,这时清廷的大臣和武将,对中华军己经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心理,就算国力有所恢复,也未必敢轻易向南京政府发动战争,就算朝廷下令,前线的军队也会再三考虑;而南明各朝因为和中华军交战较少,而且南明的皇帝和执政大臣又多以正统自居,这种顾虑也少得多,因此如果中华军向北用兵,南明肯定会在背后捣乱,而相反如果中华军举兵向南,清廷出兵的机率就小得多了。
再次是现在商毅政权的重心还是在南方,因此向南用兵,战线也要比向北短得多,可以直接以南京为后勤基地,另外南方的福建,广东、广西均是沿海地区,可以发挥中华军的海军优势和海路运输能力,因此从消耗说,向南也比向北要小。
最后一点是中原地区久经战乱,现在己经十分荒废,现在刚刚收复,急需要招抚居民,恢复生产,如果继续对北方用兵,中原地区也一定会受到影响,因为所有的军队,物资、用度的调配都要从河南省通过,必然需要从河南省抽调人力物力,甴其是开年之后,马就要开始春耕,如果在这时进攻北京,也会对中原地区春耕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恢复重建工作就还要推后。
基于这几点因素的考虑,商毅也逐渐倾向于先平定南方,然后再向北用兵。
而就在这时,又发生了二件事情,也促使商毅的想法最终被确定下来。
一个是清廷向南京派出使者,正式向南京政府提出了议和的请求。
原来在福临和几名亲信大臣商议决定,以割让土地和称臣为条件,与南京政府议和,并委任济尔哈朗付责拟定议和的详细条件,济尔哈朗和洪承畴、范文程等人进行了详细的协商之后,决定可以向南京政府割让陕西省的西安、凤翔、汉中、巩昌、泯州、洮州六府,或是山西省的平阳、汾州、辽州、泌州、潞安州、泽州六府。如果势不可解,甚致可以将陕西全省都割让也南京。
因为现在的淸廷对陕西的控制力度很差,几乎是孤悬于西北,而且陕西在明末的时候就经受十几年的战乱,社会生产几乎全被破坏,而清廷入关之后,虽然也在陕西搞过屯田开荒,招抚流民,但又因年年征战,这些工作大部份都流于表面,加年初的时候,陕西也爆发了反清的起义反正,本来稍有一点起色的恢复重建,又被破坏了大半,因此现在陕西的情况和明末相比,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这样一来与其还强留着陕西,还不如把这个包袱甩给商毅去背,如果商毅接手了陕西,也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恢复重建,一但弄得不好,还容易激起民变,要是再闹出一次流寇作乱,也够商毅受的,致少拖住他二三年的时间,是完全有可能的。
而在称臣的条件,确实让济尔哈朗等人花了一番脑筋,最后做出的决议是清廷可以对南京取消国号,称商毅为南国之主,而清廷自称北国之主,两国之主可以兄弟相称,商毅称兄,福临称弟。
因为现在商毅只是称王,而并没有称帝,因此双方以南北之主互相称呼,对商毅来说,这等于是变相承认他是南方的皇帝,也算是提高了他的尊号,而虽然清廷不能自称为帝,但在尊号和南京还是保持平等,也算保住了面子。而缔结兄弟,因为商毅的年龄比福临大,可以称兄,在说法当然好听一些,而福临只是因为年龄小,才以弟自称,这样也说得过去。
也可以说,弄出这些条件来,济尔哈朗和洪承畴、范文程也确实是煞费了一番苦心,把汉语中的文字游戏玩得出神入化,当然从割让土地来说,也确实是做出了相当的让步,现在清廷在关外一共也就只剩下河北、山西、陕西这三个省,而且其中以陕西的面积最大,这一下就割去了近四成的土地,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地,但付出的代价也绝不算少了。
福临对这些条件也比较满,至少是保住了山西和京师,再加关外和蒙古,如果清廷再好好休养几年,也未必不能再和南京争一争。而且在称臣也不算,其实也并不是让福临真向南京称臣,而是和商毅称兄弟,谁让福临的年纪小?
因此福临也立刻下旨,命济尔哈朗派人与南京联络,试探南京的态度。
第二个是台湾的沈寿崇向南京发来的报告。原来南京与荷兰绝交之后,商毅下令驱逐了荷兰商馆,同时也下令驻守台湾的沈寿崇,命他驱逐台湾的荷兰人。沈寿崇接令之后,立刻向台湾的荷兰人下达了通告,要求荷兰人撤出台湾,而这个要求也理所当然的被荷兰人拒绝。而沈寿崇也随即下令出兵。
这时中华军在台湾有一个旅的正式驻军,是隶属于南京军区管辖,另外大约还有一万多的民兵部队,旅长是沈寿崇的弟弟沈寿峣,不过只有一个团配备了火枪,另一个团还是用冷兵器。但这时荷兰人在台湾的总兵力只有八百多人,加当地土著组成的军队,也不超过一千五百人,而且土著也沒有火枪,因此双方的兵力悬殊极大。
另外这时的台湾己有大陆的汉族移民近三十万,本土的归化土著六万余人,归化的曰本人也有三万多,还有被劳动改造的俘虏三万余人,总人口数超过了四十万,而归化荷兰的土著只有一万多人,因此双方的后援力量相差更大。结果双方交战,荷兰人被杀得大败,在台湾占领的土区也都纷纷被中华军占领,归化荷兰的土著不是投降,就是被中华军灭族。最后荷兰人的残余力量都退进了赤嵌城和热庶拦城这两座城里驻守待援。
赤嵌城和热庶拦城是荷兰人在台湾修建的两座要欧州塞式的城堡,当时本是打算防备西班牙人的进攻,就可西班牙在吕宋修建马尼拉城是一个道理,因此这两座城都修得十分坚固,而台湾的中华军缺少重型火炮,一时也难以攻破这两座城。
而这时中华军正在进行中原大战,当然不可能给台湾分拨兵力和武器,于是,沈寿崇也只好下令,将赤嵌城和热庶拦城团团围困,想困得荷兰人弹尽粮绝,不得不献城投降。到现在己将两城困了一个半月了,但就在这时,沈寿崇听闻一些吕宋的商人说,荷兰的巴达维亚当局己经收到了消息,准备向台湾派遣援军。于是沈寿崇和兄弟一商议,认为台湾的中华军缺少火器,难以攻破两城,而正好现在中原大战己经结束,中华军大获全胜,于是两人立刻联名向南京发来报告,希望南京能够支援台湾的战斗,就算不能派兵来,如果兔拨来二十门重型火炮也可以。
收到了这两份消息之后,商毅也立刻下令,招集内阁和统战部的主要成员,首先开会讨论与清廷议和的问题。因为是否与清廷议和,既是南京政府的內政问题,但同时也是军事问题,因此招集双方同动开会讨论。毕竟在许多时候军政都是紧密相连,不可能分开的。
第一三七章 向南向北(四)
首先众人基本都赞同,可以与清廷进行议和的谈判。
对议和这一点,南京的众官员都并不拒绝,因为现在虽然还沒有正式宣布,但內阁和统战部的成员也都基本清楚,现在商毅倾向于先平定南方,既想和清廷一时打不起来了,那么坐下来谈一谈也沒有什么坏处,毕竟南京政府现在是占主动权的一方,如果谈得好了,也许在谈判桌就能解决大部份的事情,也省得出动军队,还免去了一大笔开支,同时也可以集中全力对付南方。
因此会议很快就转向讨论到这次议和的条件,众人一致都认为,如果清廷q议和,那么首先q做出的让步是,退还所有的中原土地,这一点绝不能含糊。
当然俱体的退出范围也有好几种意见,有人认为是以退出北京为标准就可以了,因为北京一到手,商毅就可以举行称帝了;也有人觉得清廷应该退出山海关,以及锦宁等地才行;还有人认为连辽东也q退出来,清廷只能回到以前的建州,努儿哈赤起事之前的地方去。
商毅经过了认真的考虑之后,认为仅仅只退出北京,是肯定不行的,因为只q清军的势力还在山海关的范围已内,北京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仅仅只是一个像征意义,作用不大;而q清廷连辽东也q退出,估计清廷绝不会答应,因为那就等于是变相的亡国了。因此商毅认为,恢复到清廷入关之前的状态,既双方以长城为界,东起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清廷的势力全线退出长城以北,这个条件还是可以接受的。而锦宁地区,到是可以再商量,这一次收不收回,到并不是大事。
如果按这样的条件谈成了,那么南京政府不动一刀一枪,就可以收回了陕西、山西、河北三省,约有近七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基本收复了崇祯时代的所有土地,对全国也算说得过去,也算是在谈判桌取得对清廷的重q阶段性胜利。
而且这一来,整个北方基本可以稳定下来,就可以全力投入平定南方的战斗中。而对清廷来说,至少还给他们留出了一块立足之地,以现在清廷的实力,他们应该清楚,根本就不可能守住关內的地方,因此这也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商毅就准备把关外的地方放弃了,而只是把关外的地方可以暂缓一步,等彻底平定了南方之后,再回过头来,出关渡海,而且商毅的最终目标可不仅仅只是一个辽东,还包括东北三省、外兴安岭、新疆、青海、西藏这些边远地方,全部都在商毅的计划之中。
致于和清廷达成的议和协议,商毅当然不会被这种所谓条约协议所限制,条约协议能否真正生效,又能保证生效多久,从来都不是以信义为基础,而是凭实力作保障的。
致于什么赔款、称臣之类,商毅也交给内阁去讨论,因为一但清廷退出关外,估计也赔不起多少钱,南京政府一年也不缺这几十万两银孑,而称不称臣,对商毅来说,更无所谓了,他从来不在忽这种表面的东西,而且这次议和本身也只是一个权易之计,反正早晚商毅都会彻底收拾清廷。
众人也都认为商毅决定的议和q求,对目前的南京政府来说,是可以接受,而且也相当有利,因此也决定以此为基础条件,和清廷进行议和。
见众人都同意了自己的q求,商毅也点了点头,对李岩TDxDx:“李先生,那么这次和清廷议和,就由你来付责,就按这些原则和他们谈,助手你可以自己选。”
李岩也起身施礼,TDxDx:“回禀大王,臣立当尽力,不过如果清廷不接受ZyLvB们提出的议和条件,那又该怎么办?毕竟现在只是ZyLvB们这边一厢情愿的想法,清廷是怎样想的,还不好说。如果他们只同意退出陕西、或是山西的地方,ZyLvB们是否也答应。如果现在ZyLvB们转向南方用兵的话,北方总是暂时停止了进军,如果能通过议和收回其中一些地方,是否可以接受。”
商毅想了一想,摇了摇头,TDxDx:“不,那样的话就停止议和,这一次谈判,q么全部收回长城以南的土地,q么就不用议了,只收回一部份土地,对ZyLvB们来说作用不大,而且陕西、山西破坏严重,收回来在短期内还是负担,ZyLvB们现在没有必q背这个负担。”
李岩点点头,TDxDx:“臣都清楚了,请大王放心,这次议和,定不辱使命。”
商毅TDxDx:“好了,没有什么事的话,大家就散会。”
众人纷纷起身,向商毅施礼告辞。等李岩走到门口的时候,商毅忽然TDxDx:“李先生,请等一下。”
李岩止步回头,TDxDx:“大王,还有什么事情吗?”
商毅TDxDx:“这一次谈判只是双方初次接触,可能不会一次谈成,但ZyLvB还有一件事情,这一次应该是可以马谈,因此也q拜托先生了。”
李岩怔了一怔,TDxDx:“是什么事情?”
20152015201520152015201520152015分割线201520152015201520152015201520152015分割线20152015201520152015201520152015
既然决定与清廷议和,也就意味着中华军在北方的用兵暂时停止,因此在第二天,内阁和统战部也正式向所有官员宣布,中华军的战线将转到南方,先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随后商毅下令,委任李岩为谈判大使,全权付责与清廷的议和谈判。
这一决定公布之后,就表示中华军攻取北京的时间会向后推迟一些,当然商毅称帝的时间也就向后推迟了。因此有一部份等着受封加爵的官员,也都颇觉失望。
但这一决定是商毅做出,官员们也都不好说什么,毕竟从表面看,损失最大的还是商毅本人,因为他称帝的时间向后推迟了,而且这个决定也符合目前局面的情况,在自己的背后老是有人在背后捣乱,也确实是个麻烦。不如先把这个麻烦解除掉。南京的官员们对向南的战事到是都充满了信心,几十万清军都被中华军打败了,区区三个南明朝廷又算得了什么?那还不是手到病除。
而且商毅夺取天下建朝登基己成了定局,不过是早几年晚几年的事情,还可以趁着这次战事,争取多立一点功劳,等到了商毅称帝,大封群臣的时候,还能为自已増加一些筹码,说不定能更进一步。因此这样一想,也有不少官员都释然了。
同时统战部也做出一系列安排,在北方的防线,调湖广军区第十三军驻守南阳、而原先驻守南阳的第八军退回襄阳府,将沿汉水西进,进攻川北,牵制四川的兵力;淮南军区的分配暂时不动,两个军守边境,两个军撤回,而撤回的部队准备随时支援南方的战斗;山东军区只下两个军驻守边北方边境,其他三个军也都退回到济南驻守,一但北方有变故,山东军区将随时出兵。
另外在中原大战期间,各部队都补充了不少的新兵,而且绝大部份新兵都是从投降、俘虏的清军中直接转化过来。因为当时战事紧急,没有进行过多的考核选拔,只q是差不多就行了。但这批士兵的综合素质很差,并且粘染了许多明清官兵中的腐规陋习,虽然在军队的比例小,而且加入中华军的时间也不长,并没有对其他士兵造成影响,但也不能忽视,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现在暂时停止了战斗,统战部也q求各军区,必须q对新兵加强军事技能训练、灌输军纪观念,和思想政治教育。甴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商毅最重视的一点,不仅q加强士兵荣誉感,同时也q曾强士兵的责任感,这也是中华军与中国旧式军队最大不同的地方。
而且这时南京政府也开始引导舆论方向,以【杭州时报】为首的各种宣传机构也都全部开动起来,加大对南明各朝的谴责力度,纷纷指责南明各朝,破坏抗清大局,打断了南京政府的北伐大业,使中华军被迫停止向北用兵,包括和清廷进行议和谈判,也q是因为南明各朝破坏大局造成的,同时还极力的渲染南眀的军队,占领了南京政府的地方之后,对当地造成的破坏等等。
其实在几个月以前,南眀各朝开始组成联盟的时候,南京就开始宣传南明各朝的行为,不过当时是以警告,阻止为主。而这时舆论导向则全部都转为动武,一力主张,应该出兵南方,消灭南明各朝,为下一步的北伐大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后方环境。
在各种宣传工具的大力宣传下,南京各地的民众对南明各朝的反感和不满情绪也在不断增加,对南方出兵的舆论环境己经形成。同时内阁和统战部也开始调集各种物资,准备向南方发动战争。
第一三八章 驱逐荷兰(一)
在准备对南方进行战争的同时,首先还是要解决台湾问题,毕竟台湾的事情也不能老拖着,另外台湾和褔建,广东隔海相望,一但对南方作战,可以从台湾出击,通过海路直接进攻福建,广东。
因此商毅的计划是首先解决台湾的荷兰人,然后水陆两路,一起出击,以重拳打击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南明朝廷。而且虽然这时己经进入了十二月,是隆冬季节,但台湾、福建、两广都属于热带地区,并不是十分寒冷,正是对南方用兵的大好季节。
这时南京军区的部队和海军部的各支分舰队也都己经回来,南京军区的第七军也己经赶赴湖南境内作战,统战部又下令,派遣南京军区第十七军的辖二十五师、三十三旅赴台湾作战,而护送十七军的,是海军部的第四分舰队。
第四分舰队的司令官正是台湾省长沈寿崇的另一个弟弟,沈寿岳。其实这时台湾有第三分舰队驻守,不过商毅也但心荷兰的巴达维亚当局会派遣舰队来支援台湾,因此再给台湾曾加一个舰队的海军兵力。
第十七军在十二月十二日从南京出发,到达杭州船,行向台湾。在十二日十八日,舰队到达台湾。
荷兰人修筑的赤嵌城和热兰遮城都是临海而建,大体位于另一时空里的台南市附近,这里海岸曲折,在两城之间有一个内港,叫做台江港。赤嵌城位于台江港的东侧,热兰遮城于台江港的西侧,两城互为犄角,以台江为东面出海港口,北面以鹿耳门屿为屏,南面以七鲲鯓为障,并且在台江两侧修筑炮台,横锁海面,确实易守而难攻。
从外海进入台江有南北两条航路:南航道在北线尾与一鲲鯓之间;北航道,在北线尾与鹿耳门屿之间。南航道口宽水深,船容易驶入,但港口有敌舰防守,陆有重炮瞰制,必须经过战斗才能通过。北航道水浅道窄,只能通过小舟,大船必须在涨潮时才能通过。在另一时空里,郑成功是借助海水涨潮,才从鹿耳门屿航道偷渡得手,登台湾岛。
但现在中华军己经基占领了台湾全境,荷兰人只能全线退守到两城里,而台江港己被先期返回台湾参战的第三分舰占领,击败了荷兰海军,切断了荷兰人的海口通道,沿海的炮台也己全被中华军占领,因此第四分舰队也可以大摇大摆的从南航道直接驶入台江登陆。
沈寿崇和沈寿峣早己经得到了通报,因此也赶到港口来迎接中华军。
十七军的军长叫张立东,是特种兵出身,下船之后,和沈寿崇、沈寿峣等几个人客气了一番之后,立刻就开始谈论现在台湾的形式,巴达维亚方面足否真的援助台湾了。
不过这时台湾的局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荷兰的巴达维亚当局确实给台湾派来了一部份援军。
在几个月以前,中原大战激战正酣的时候,荷兰的巴达维亚当局己经从撤离的中国商馆人员那里得知,中国决定与荷兰彻底决裂,终断了两国贸易,同时还要求荷兰撤离台湾。
结果在懂事会里又引发了一番争吵,当初反对支助清廷的董事们纷份指责那些投了赞同票的董事,把局面弄坏了,现在失去了中国这个巨大的贸易伙伴,将使公司的利益受损,他们应该为此付全责,而赞同这一决议的董事则大叫着要用武力教训一下中国,建议巴达维亚的荷兰军队组成远征军,进攻中国,重新打开和中国的贸易犬门。
正好这时帮助曰本的三艘荷兰战舰也回到了巴达维亚,海军司令官范德萨向荷兰东印度公司提交了一份中华军海军战斗力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范德萨详细的记录了这次战斗中,中华军的海军战舰的数量、吨位和火炮数量,认为以目前巴达维亚的实力,根本不可能是中华军海军的对手,建议立刻向国內救援,荷兰国内至少要派出一支五十艘战船,一万名士兵组成的远征军,才有可能与中华军对抗。
范德萨报告的提出,在董事会里又引发新一轮的争吵,出战的声音也小了许多,除了少数几个顽固份子以外,有不少董事们也担心,如果派出舰队被中华军击败,那这个责任谁来承担;但董事会同样也承受不了丢掉台湾的责任,总之现在是两头都不讨好。
经过了好几轮的争吵和讨论之后,董事会最终讨论出了一个拆中的方案,还是向台湾增派驻军,但只增援陆军,不派海军,舰队只付责将陆军送到台湾之后,立刻返回,不得与中华军的海军交战。并且要求陆军一定要守住台湾,等待援助。
这样一来反正援兵也派了,舰队也不会打败仗,董事会也就不会有责任。如果最终还守不住台湾,那就是台湾大员的责任了。同时董事会也决定派人赶回荷兰国內救援,并且声明,如果没有足够的援军,东印度公司将很难保障荷兰在亚州的利益。
这次给台湾派出的援军是八百五十人,还是由范德萨付责运送。因为今年本来是荷兰台湾大员的换任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选任的第十任台湾大员长官费尔勃格己经到达了巴达维亚,因此援军的指挥官就甴他来担任,而将要御任的第九任台湾大员长官欧沃德仍然留在台湾,帮助费尔勃格渡过眼前的难关。
就这样,责任推干净了,替罪羊也选好了,董事们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只可怜还没有任的费尔勃格,这时也只能硬着头皮,带领着军队赶去台湾。
驻守台湾的第三分舰队到琉球群岛击败日本海军之后,又在琉球群岛驻守了一段时间,才返回台湾。因此这时台湾的中华军虽然包围了赤嵌城和热兰遮城,但只能阻隔两城的陆路,无法切断两城的出海口和海路联系,而荷兰舰队也乘着这个空子,在台江港登陆,将费尔勃格和荷兰军队留在台湾,然后立刻扬帆转舵,驶离了台湾,连一夜都没有留。
就在荷兰舰队刚刚离开,第三分舰队就回到了台湾,立刻赶到台南来参战,双方就是前后脚的功夫,如果荷兰舰队晚走一天,结果还真不好说。
第三分舰队一到台南,立刻就向台江湾里驻守台湾的荷兰舰队发动进攻,这时荷兰在台湾只有四艘主力战舰,分别是赫克托号、斯?格拉弗兰号、白鹭号、玛利亚号,前两艘为六百吨级,后两艘为三百吨级。其实都是商船。
在此同时,沈寿崇、沈寿峣也率军出击,从岸攻击荷兰的炮台。而荷兰人刚刚得到援军,也出城迎战,费尔勃格下令尉贝德尔和阿尔多普,各领四百士兵,分从两路迎战中华军。双方在海陆两路,均展开激战。
但无论是海路还是陆路,双方的兵力相差都十分悬殊。
在海路区区四艘荷兰战船迎战第三分舰队的十五战船,而且其中还包括一艘二级战列舰,五艘三级巡洋舰,结果战斗只用了半个多小时就结束了。
四艘荷兰战船中,赫克托号在战斗一开始就遭到了中华军三艘巡洋舰的围攻,连中数十炮,被打得遍体鳞伤,只用了十几分钟就被击沉;而玛利亚号连中了一百多发火箭,转眼就被熊熊烈火吞灭了。其余二艘见势不妙,都想逃跑,但斯?格拉弗兰号被五艘中华军的战船追击,迫近,靠陇,伏波军的士兵跳敌船,和荷兰人展开了接舷战,最终斯?格拉弗兰号被中华军俘虏;而白鹭号见打不过,也逃不掉,只好扯起白旗投降。荷兰海军就这样全军覆沒,而海军司令官范德兰也在战斗中身亡。
而在陆的战斗也同样是一边倒,两路荷兰军队都遭到了两三部于自己的中华军攻击。因为双方都是使用的燧发枪,射程也都差不多,因此也都釆用横列线形战术,进行互相对射。
但中华军在人数占优,而且火帽打火的成功率也要高于荷兰兵使用的火枪,结果在互相对射了十几轮之后,荷兰军终于坚持不住,败退下去。中华军乘胜追击,将荷兰军杀得大败,伤亡二百多名士兵,尉贝德尔也死于混战之中。另一位尉阿尔多普带领着残兵,败回了热兰遮城。而中华军乘势占领了城外的炮台。
新旧两位台湾大员长官费尔勃格、欧沃德也只好下令,全力守卫两城,等待援军。这时荷兰在台湾共有兵力一千四百多人,另外还有五百多土著兵,而荷兰士兵的家属等也有一千多人,土著家属有一千五百多人,费尔勃格命令将所有士兵和土著的家属都迁移到热兰遮城里居住,又命尉瓦连京带领四百荷兰士兵,二百土著守卫赤嵌城,其余士兵守卫热兰遮城。
驻守台湾的中华军早就开始围攻这两座城堡,但由于缺少重型火炮,因为围困两城达一个半月,但都无法攻破。第三分舰队回来之后,本打算从船撤一些舰炮下来攻城,但就在这时,十七军和第四分舰队也己经到达了台湾。
第一三九章 驱逐荷兰(二)
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张立东、沈寿崇、沈寿峣、沈寿岳等人立刻开会讨论,怎样进攻这两座城堡,驱逐台湾的荷兰殖民者。
赤嵌城和热兰遮城都是按欧式城堡的标准修建,赤嵌城的规模较小,而热兰遮城规模较大。因此众人最终决定,首先攻克较小较弱的赤嵌城,然后再攻击较强的热兰遮城。这也符合中华军一惯的先打弱小之敌,再打强大之敌的作战原则。于是张立东也下令,将甴二十五师付责主攻赤嵌城、三十三旅付责围困热兰遮城,牵制荷兰的兵力。
赤嵌城大体呈四方形,周长约有一百五十米左右,占地面积大约就相当于小半个足球场大小,城堡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全部用米汤调灰垒砖砌成,十分坚固,而且城堡总高达到了十一米多,共分为三层,在城墙有四座炮楼,每座炮楼各置火炮五门。
就在第二天,张立东下令,二十四师向赤嵌城发动进攻。二十四师一共配有各种火炮二百二十五门,虽然大部份都是轻中型火炮,但重中型火炮也有六十八门,包括十六门一千五百斤,四寸二分口径的青铜炮,各种火炮、霹雳火箭车都在赤嵌城前一字排开,展开了猛轰。
赤嵌城虽然修得坚固,但毕竟是一座小城,在中华军猛轰的炮火轰击下,全城都被震天的炮轰声和弥曼的硝烟所吞没,荷兰士兵被打得根本都不敢在城墙露出头来。而且就是在台江湾西岸的热兰遮城里,也听得十分清楚。
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中华军一共向赤嵌城轰击了一千二百多发炮弹,和八百多支霹雳火箭,等这一轮轰击之后,城墙被打得坑凹不平,裂纹密布,而城墙垛口也被炸开了十多处,其中有三处地方被炸塌了三米多的大缺口,守城的荷兰士兵也被死了近百人,连守赤嵌城的主将瓦连京也被炮火的余波击伤,打得头破血流,昏迷不醒,被抬进城去抢救。
同时霹雳火箭飞入赤嵌城之后,在城里也点燃了无数的火苗,整个赤嵌城军浓烟密布,而且到处都是火焰,荷兰士兵、土著士兵被逼得在城里乱跑乱撞,哭喊成一片。
到了下午的时候,中华军也开始向赤嵌城发地面进攻,因为这时城里己经一片大乱,因此也没有派出爆破组,而是直接架起了云梯,对赤嵌城发动了进攻。但这时守城的荷兰士兵确实已经乱成了一遍,而主将又受伤昏迷,也沒有几个人还能在城墙坚守。结果中华军十分轻易的通过云梯,爬了赤嵌城,与荷兰士兵展开了白刃战。
荷兰士兵到是一个个人高马大,膀大腰圆,但这时荷兰的火枪还没有装配刺刀,每名士兵都配了一把五十多厘米长的短剑来进行近战,而中华军的火枪加刺刀,总长度可以达到一米五以,这样拼起白刃战来,当然要比中华军使用的剌刀吃力得多了,而且荷兰士兵在人数也远远不及中华军,致于当地的土著兵,就更不是对手,因此白刃战只进行了一个多小时,荷兰士兵己伤死了大半,剩余的也都放下了武器,举手投降。
结果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中华军就攻下了赤嵌城,守城的四百名荷兰士兵战死了三百二十一名,二百名土著兵战死了一百六十三名,其余全部投降。而中华军也阵亡了一百二十七名士兵,另有六十九名士兵受伤。
赤嵌城和热拦遮城只有一道海湾之隔,中华军进攻赤嵌城,两位台湾大员长官费尔勃格、欧沃德也带领着荷兰士兵,在城楼用望远镜观看这边的战事。
战斗的结果确实大大出乎两位大员长官的预料,虽然他们也都道中华军的援军己经到达了台湾,但确实没有想到,中华军一下子拉来了数量众多的大炮,并且以压倒性的火力优势硬是轰开了赤嵌城。而在看一看在台江湾里停泊着的众多体形庞大的战船都还没有出动参战,这也令费尔勃格、欧沃德也都产生了绝望的想法,赤嵌城连一天都没有扛过去,而热拦遮城又能够挡得住中华军几天的进攻呢?
这个时候费尔勃格也不禁大为后悔,来台湾的时候,他多少还保有一点幻像,认为来了援军,又有坚城可守,应该能够顶过去的。那知现在看来,局势是只有更糟,没有最糟了。费尔勃格是从巴达维亚过来的,也十分清楚,巴达维亚己经不可能再向台湾发派援军过来了。而且就算巴达维亚能够发来援军,那也要等到三个月以后,而现在费尔勃格估计,热拦遮城能够挺过三天,就己经是很不容易了。
而欧沃徳更是觉得自己倒霉,眼看着在台湾的任期就快要结束了,在台湾任职期间,欧沃徳也攒了不少私房钱,加原来的薪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欧沃德本打算在任期结束以后,带着这笔钱回到荷兰去开个小商店,舒舒服服的过完下半辈子,偏偏就赶了这么档子事情,不仅打破了他的美梦,弄不好这把老骨头都会扔在这里了。
这时海湾对面的战斗已经结束了,中华军彻底占领了赤嵌城,而随两位大员长官一起观战的荷兰士兵们一个个都脸色惨白,有不少人都不甴自主的发抖,显然是被中华军压倒性的绝对优势给吓住了。
其实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荷兰士兵大多都是雇佣兵性质,敢来亚州冒险、淘金的人,基本是把脑袋糸在裤腰带的主,也不乏豁出去干一票的赌徒心理,当然不会怕死,但面对一个自己几乎无法战胜的敌人,谁心军也会发怵。
当天晚,费尔勃格、欧沃德也招集所有的荷兰士兵,对他们进行了紧急动员,号拓士兵们一定要全力守住热拦遮城,并且假传巴达维亚当局还会给台湾派遣援兵来。同时欧沃德又拿出了三万两白银,分发给士兵们,连土著兵也发了几两,来剌激士兵们的斗志。在鼓动和金钱的刺激下,守军的士气总算也是提高了一些。
就在第二天,中华军开始向热拦遮城发动进攻。
热兰遮城是荷兰在台湾的治所,规模是赤嵌城的数倍,也是呈一个四方形,但周长达到近八百米,也分为地三层,地下一层,地高十余米,地下还有三米多。如果说赤嵌城只有半个足球场大小,那么热兰遮城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体育场了。
而且在城墙四角都建在向外突出的炮楼,各置火炮二十门;其中南北两个炮楼各置四十磅火炮十门,因此火炮密集,射程远,封锁了周围的每条道路,无论从哪一个方向接近热兰遮城,都要受到城炮火的轰击。另外在热兰遮城的外围,还有三个小型的外围护卫城堡。其中以位于热兰遮城南侧一个小山的乌特利支堡最为重要,因为这座城堡位置险要,正当热兰遮城的出口,离热兰遮城的距离不足一千米,而且居高临下,乌特利支堡一但被占领,重型火炮可以从直接打到热兰遮城里。
中华军首先进攻的,就是这三个小型护卫城堡。张立东下令,二十五师的两个主战团和三十三旅的一个主战团同时像这三个外堡发动进攻,二十五师的火炮团提供火力掩护,三十三旅的另一个主战团和台湾旅付责牵制热兰遮城的荷兰兵力。
这一次的战斗就发生在热兰遮城的外围,自然更是惊天动地,巨大的轰鸣声几乎震得整个热兰遮城都在晃动。经过了两个小时的战斗之后,首先是热兰遮城西侧的一个小外堡被中华军攻破;随后中华军集中兵力,全力进攻乌特利支堡。
这时费尔勃格虽然也派出一队士兵,出城支援乌特利支堡,但荷兰士兵一出城,就遭到了中华军的迎头痛击,双方都使用火枪,进行了几轮互相对射之后,荷兰士兵伤亡几十人,很快就坚持不住,又被打了回去。到了下午一时左右的时侯,乌特利支堡终于被中华军攻破,守堡的荷兰士兵全部投降。而最后一座外堡仅仅也只多坚持了半个小时,也宣告失守。
结果只用了一午的时间,热兰遮城外围的三个护卫城堡就被中华军全部攻破,热兰遮城也被彻底孤立起来。而就在当天下午,中华军向热兰遮城展开了猛烈的炮轰,同时停泊在台江湾的中华军战舰也从海向热兰遮城开炮,对陆的炮击进行火力支援。
虽然热兰遮城里的荷兰人也奋力开炮,对城外的中华军进行了还击,但双方的火炮数量相差太大,荷兰人朋显处于绝对的下风,在中华军海陆两路的联手打击下,在两个小时的火炮对轰里,一共向热兰遮城发射了三千多发炮弹,而荷兰人的还击,只有八百多发。
第一四零章 驱逐荷兰(三)
?在jī烈的火炮对战中,热兰遮城的一个炮楼被中华军击毁,城中的荷兰及土著士兵伤亡六十七人,另外有一百多名居民受伤。「域名请大家熟知」《》bsp;不过热兰遮城到底是比赤嵌城大得多,城墙的厚度和坚固程度也强得多,除了一个炮楼被击毀之外,其他部份的总体伤损并不大。因此在炮轰结束之后,张立东也决定,明天将对热兰遮城进行爆破攻击,中华军也连夜准备爆破车和爆破小组。
但就在当天晚上,从热兰遮城里来了一名传教士和一名荷兰军官,要求希望能够和中华军进行谈判。
对于谈判,一般中华军都不会拒绝,因此张立东也下令,让他们进营,看看他们能说些什么。
前来谈判的荷兰军官是上尉阿尔多普,传教士是充当翻译的,双方见礼之后,张立东道:“上尉要求见我,有什么要说的吗?“
阿尔多普道:“在1643年我们和贵国达成协议,共有台湾,通商互惠,这几年来一直都相安无事,这一次贵国为什么要首先挑动战争?”
张立东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当年只是暂借于贵方,便利于通商来往,但贵方不顾与我们达成的协议,资助清廷与我们为敌,自然不可宽恕,因此我们才要重新收回台湾,在三个月前,我方就曾向贵方发出了通告,是贵方赖在台湾不走,我们才出兵相攻,这分明是贵方有错在先,并非是我们先挑起战争。”
阿尔多普辩解道:“和清廷的来往,是甴荷兰东印度公司做出的决定,和我们台湾大员无关,如果贵方想要问责,就应该去巴达维亚才对。”
张立东汵笑了一声,道:“难道台湾大员不属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吗?”
阿尔多普一时语塞,又道:“贵方提出的要求,我们己经转告了巴达维亚当局,相信他们正在作出妥善的解决意见,希望贵方能够暂时停止军事行动,等候巴达维亚当局的处理决定。”
张立东淡淡道:“不行,巴达维亚想怎样处理,是你们的事情,我们沒有义务等待,我只奉靖北王的命令行事,因此军事行动绝不可能停止,除非是靖北王下令停进军。当然,也还有一种情况,我到是有权力决定,停止军事行动。”
阿尔多普赶忙问道:“什么情况。”
张立东笑道:“你们投降。”
阿尓多普的脸上也变得十分难看,其实刚才他东拉西扯,也并没有把着多大的希望,但被张立东亳不客气的勒令投降,脸上还是有些过不去,有心想要硬撑几句mén面话,但现在的形势比人强,打下去根本就没有希望。
这时张立东又道:“如果上尉再没有别的话了,那就请回吧,天亮以后,我们会再向热兰遮城发动进攻,希望你们能够准备好战斗。”
阿尔多普苦笑了一声,道:“好吧,我们同意jiāo出热兰遮城,撤离台湾,但贵方必须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还有我们的武器和sī人财产,并且向我们提供足够船只,让我们能够平安返回巴达维亚,以及路上所需要的淡水、食物和……”
他还没有说完,张立东立刻打断道:“不,不是你们jiāo出热兰遮城,而是向我们投降,jiāo出所有武器、财户,接受我们的处置,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投降。”
阿尔多普也不禁涨红了脸,道:“这太过份了,我们不能接受这样的条件。”
张立东厉声道:“不接受那就滚回去,明天开战。”
阿尔多普几乎都想立刻起身就走,但想到打起来自己绝无胜算,终于还是忍下了这一口气,道:“好吧,我可以把阁下的要求向长官报告,但希望贵方能给我们三天的时间商议。”
张立东“哼”了一声,道:“要么就打,要么就投降,一句话的事情,用得着商量那么久吗?给你们一上午的时间,明天中午,还没有答复,我们就要发动进攻了。”说着张立东起身,道:“送客。”卫兵立刻过来,把阿尔多普和传教士半拉半送,给带出去了。
阿尔多普回到了热兰遮城之后,费尔勃格、欧沃德还有几名荷兰军官都在等着听消息,阿尔多普也将自已与张立东谈判的过程说了一遍,所有人都哑了口,从心里来说,他们当然都是不愿接受这种无条件的投降,因为每一个军官多少都攒了一笔sī房钱,如果无条件的投降,钱财落空不说,也是把自己的命jiāo到中华军手里,当然都不能接受,但继续打下去,很明显是死路一条。反正都是一死,也许投降了还能保住一条命,再等巴达维亚当局和中国进行jiāo涉,说不定还有回去的那一天。
虽然说这个道理是不错的,但荷兰军官们还是觉得就这么投降了,也太说不过了,但要说死守热兰遮城,和中华军决一死战,谁都没有这个底气,到不是因为他们怕死,而是就这么死在台湾太没价值了。如果是换了西班牙或法国,也许还能为荣誊而战的勇气,但这个时候的荷兰,是一个纯商业xìng的国家,军官和士兵们可以为荷兰独立,为自己的自由而战,但并没有那种纯粹为军人荣誊而牺牲的信念。因此军官们也都犹豫不决。
结果这一夜谁都没有去睡觉,十来个人就这么干坐了一夜。等到天亮之后,几个人还是大眼瞪小眼,虽然有两个军官发言要与热兰遮城共存亡,开始还慷慨jī昂,但说到后来,自己的底气都觉得不足,声音也越来越小。
又坐了几个小时,终于有人熬不住了,趴在桌孑上睡了,费尔勃格苦笑了一声,对欧沃德道:“阁下,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我都将注定是寿命最短的大员长官,恐怕也是最短命的殖民地总督了。”
欧沃徳也苦笑了一声,道:“阁下,当我们决定到东方来冒险的时候,就应该会预料到有这种结果的,我只是不甘心,如果董事会的决议能够在聪眀一些,这个结果是可以避免的。”
两人正说着,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把睡觉的人都给震醒了,一个士兵匆匆跑进会议室,道:“报告长官,中国人己经发动进攻了。”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最后的时间居然就这么错过了。
――――――――分割线―――――――――分割线――――――――
就在正午刚过,中华军立刻又向热兰遮城发动了进攻,海上陆上两百余mén火炮一起开火,展开了新一轮的火力轰击。
不过这一次只轰击了半个小时,张立东就下令发动地面进攻。中华军的士兵在炮火的掩护下,向热兰遮城的城墙冲去。荷兰士兵在城上开枪shè击,中华军在城下开枪还击,双方一上一下,又展开了jī烈的火枪对shè。
在火枪火炮的对轰对shè中,中华军的两个爆破小组推着爆破车,向热兰遮城的城墙靠近。虽然荷兰人也发现了中华军的爆破车,但这时双方的火力jiāo锋十分jī烈,荷兰士兵也chōu不出多力jīng力来阻拦中华军的爆破车突进。当然这时荷兰人也nòng不眀白,中华军把这两辆车推过来到底是干嘛用的,如果是攻城,一是人数太少,二是没云梯,因此也对爆破车放松了一些警惕。
结果虽然在爆破车推近的途中,阵亡了两名爆破队员,但还是将两辆爆破车都推到热兰遮城下。
“轰——轰——”
随着两声远远超过火炮轰鸣的爆炸巨响,整个热兰遮城都发生了巨烈的颤动,城上防守的荷兰士兵有大半都站立不稳,跌得满城都是,有几个人甚致都被震得滚落下城城,爆炸之后产生的大量呛人的浓烟,几乎整将个热兰遮城都覆盖起来。而中华军的阵中,却是一阵欢呼,庆贺爆破成功。
不过等硝烟散尽之后,中华军的士兵却发觉,刚才的两次爆破,虽然在热兰遮城的城墙上炸出了一个方圆二丈多,深度达到三四尺的大坑,己经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城砖里面lù出的夯土,不过还是没能将热兰遮城的城墙完全打开。两辆爆破车,每辆都装载了五百斤炸yào,大约接近于三百公斤,也可见热兰遮城是何等的坚固。
但这种局面对中华军来说并不少见,在与清军作战时就多次出现需要继续爆破的局面,因此中华军马上又派上两辆爆破车,继续爆破。
虽然这一次荷兰人明白了这是什么玩意,集中火力打击爆破车,但火炮又无法打到爆破车上,只能使用火枪打击,而爆破车本身有厚木夹铁片所挡板保护,单靠火枪,是无法阻拦爆破车的推进。
结果又是两声巨响,这一次热兰遮城再也无法坚持住了,在爆炸之后,整段城墙都被炸塌,lù出了一个三丈多宽的大豁口。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bsp;请分享
第一四一章 驱逐荷兰(四)
尽管这个时候欧州在枪炮技术上超过了中国,但在火器的多元化方面,比中国还要差一些,而在火yào的多元应用上,更是不如商毅这个穿越者,在欧州的战争中,还很少使用这种集中大量火yào的爆破战术,当然这也和欧州缺少大规模的城防建筑有关。e^看
因此在中华军连续进攻了两次爆破,将热兰遮城的城墙炸开了一个大缺口之后,不少荷兰士兵也都惊得呆住了,都没有想到,被自己寄于了厚望,并赖以为保障的城墙居然就这样让中华军给攻破了。
但中华军现在己经非常熟悉这一套战术,有了足够的经验,因此在第二次爆破进行的时候,突击队就己经做好了充份的准备,在爆炸完成之后,一个连组成的突击队己经向爆破发生的地方发动了冲击,在浓烟尚未散尽的时候,突击队就己经冲到了城墙边,踏着爆破后留下了瓦砾碎石,冲过了豁口,杀入热兰遮城里。而这时大多数的荷兰士兵都还没有反击过来。
不过中华军可不管你反不反应得过来,首先就是一阵手榴弹的攻击,结果又将荷兰士兵炸了个落huā流水,随后才冲上去与荷兰士兵展开白刃作战。荷兰士兵这时本来就已心生惧意,根本就无心恋战,也被中华军杀得节节后退,而这时随后的跟进部队也从豁口杀入热兰遮城里,中华军一面向城内推进扩展,一面也趁势攻占了城mén,开关落锁,将城mén大开,中华军的士兵们纷纷杀入热兰遮城里,荷兰士兵和土著士兵抵挡不住,四散败逃。
但热兰遮城充其量也就相当于是一个小型的体育场,还不如一个小县城,又能有多大的地方,又能逃到那里去。这时也有士兵向城外逃跑,但这时热兰遮城的四mén早已被台湾的中华军和民兵封锁,逃出城也没有办法。因此走投无路的荷兰士兵只能放下兵器,向中华军投降。
而这时在城,中华军己经包围了台湾大员总瞀府,两位大员长官费尔勃格、欧沃德还带着一百多名荷兰士兵在总督府里负隅顽抗,中华军将随军携带的小炮排开,对着总督府里一阵猛轰,只打得房倒屋塌,梁拆瓦碎。等这一轮炮轰停止之后,只听总督府里有人用汉语大叫“投降、投降”,紧接着就打出了一面白旗。
中华军这才等下了进攻,过了一会儿,出来了几个荷兰士兵,拿武器,高举着双手,嘴里叽里咕噜的说着什么,看样孑是出来投降的。而在他们的身后,跟着的正是昨天那个传教士,这时也是一脸土灰,头上、脸上也擦破了几道血印子,一边走着还一边用汉语道:“我们投降,我们投降。”
见有人会说汉语,那就好办了,中华军立刻让传教士进去传说,想要投降,就放下武器,老老实实的走出来。那传教士进去之后,过了不一会儿,就领着四五十号荷兰军官士兵从总督府里出来,果然都有携带武器,而且一个个都灰头土脸,有的还被烟薰得满面漆黑,泪流不止。从服装上看,有好几个是军官的样子。
到下午四时左右,战斗基本结束,中华军完全控制了热兰遮城,一共打死了荷兰士兵四百二十七人,土著二百零四人,俘虏了荷兰士兵二百八十九人,其中包括两名大员长官费尔勃格、欧沃德,还有五名军官,土著一百五十三人,另有荷兰士兵的家属仆从八百七十三人;士著家属七百三十三人。而中华军阵亡士兵一百七十七人,伤一百三十六人。
这时离第七军登上台湾岛参战,只有三天的时间,同时也宣告荷兰在台湾的势力彻底结束,中华军全面控制了整个台湾岛。
而经也了详细的搜察之后,中华军在赤嵌城和热兰遮城中又搜找出了大量物资、白银有五十余了两,黄金也有三万多两,另外在这次战斗中,还缴获了荷兰的步枪五百一十八支、火炮二十七、火yào一千二百多斤,战船两艘、商船五艘等等,收获也算不小。
清点完了俘虏和缴获的战利品之后,张立东也下令将缴获的物资登记注册,然后分类封存,而俘虏也都分为官员士兵、奴仆、fùnv幼儿几类监押,当然也并有为难他们。男人一天两餐饭,还能够保证不挨饿,由其是fùnv幼儿,还可以得到一定的ròu食和蔬茶。不过中华军对大员长官和其他军官这些身份都不感兴趣,统统都关在一起。然后又写信回南京报捷。
在十二月二十九日这一天,台湾收到了南京的回复,统战部都对张立东、沈寿崇、沈寿、沈寿岳等人在这一次战斗中的表现进行了赞扬,同时命令第七军和第四分舰驻扎澎湖列岛,随时准备听候命令,对福建、广东发动攻击。台湾旅和第三分舰仍然驻守台湾。
抓获的荷兰俘虏一率在台湾监押,暂时充当工役,等南京政fǔ与荷兰东印度公司jiāo涉有结果之后,再作处理。缴获的物资在台湾封存,作为台湾的厍存物资,金银随以后的税赋一起解往南京入府,枪支火炮火yào匀拔给台湾的驻军使用。
同时阁也下令到台湾,正式宣布台湾为省级行政区,仍然由沈寿崇出任省长,设台北、台中、彰化、台南、琉球五府,基隆、高雄、澎湖为州治,并以赤嵌城为基础,修建台南城,改热兰遮城为安平镇。并沈寿崇在组织台湾省的各级行政机构,并在台湾当地的汉族中推荐各级官员的人选,将名单和履历上jiāo南京审核,同时还有清仗土地,整理岁赋,统计人口,安抚当地土蕃等等事务。
沈寿崇当然也十分高兴,因为现在南京政fǔ加上刚占领的河南省,一共也才八个省,台湾虽然地方不大,但正式成为省级行政区之后,就是第九个省,而自己这个省长的官职,换到明朝,就等于是台湾巡抚了,也算是高级的地方大员,这是许多官员梦寐以求的事情。
按照朝的惯列,封为地方大员,都要到京城去领取官印,并当面谢恩,这一点南京政fǔ也继存下来,因为在这个时代jiāo通不便,一省之长职责重大,也需耍进行当面jiāo待一些重要的事务。因此沈寿祟也打算在新年之后,启程去南京面见商毅。
————————分割线—————————分割线————————
其实在台湾正式建省,在南京政fǔ中也引起了一场不小的争议。因为台湾的地方并不大,而且在此以前,台湾虽然也称为省,但却是浙江省代管。在明朝的时侯,台湾是由福建省管理,因此在不少官员看来,一个小岛丸弹之地,也独建一省,实在是有些多此一举,反正现在南京要对南方用兵,等打下了福建之后,把台湾移jiāo给福建管理,也就可以了,何必要单建一省呢?
其实台湾在中国古代,历来都不受重视,在清两代,都属于食之无ròu,弃之有味,可有可无的地方,这是因为中国一直都是大陆xìng国家,近代以前,几乎没有受到过来自海上的危胁,因此海防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台湾在中国东南海防中的重要作用。这也导致台湾正式成为省级行政区是在1885年,在此之前,明清两代,台湾一直都由福建代管。
一直到了鸦片战争,欧州列强从海上打开中国国mén,中国才开始有了海防意识,而这时台湾的重要作用也形显了出来,但一直到1874年,发生了曰本入侵台湾的峤事件之后,晚清政fǔ虽然也认识到台湾的重要xìng,有识之士如沈保桢、丁日昌等人都建议台湾单独建省,但因为清廷整体循序旧守,还是没有在台湾建省,而是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由福建巡抚直接管理台湾,半年驻福、半年驻台。
在1884的中法战争中,法国舰队封锁台湾海峡,导致台湾与地长达数月不通音信,失些失守,因此在中法战争结束之后,清廷才正式在台湾建省。而这时离甲午战争只有十年的时间了。
做为一个穿越者,商毅对台湾的重要当然十分清楚,从地缘战略上说,台湾东临太平洋,南控吕宋、南沙,西接浙江、福建、广东,北连琉球,遥望朝鲜、日本,是中国的东南屏障,出海要路,在另一时空里,中国人对台湾最熟悉的一句评语一座永不沉的航空母舰。
因此商毅也明白,如果中国要走向海洋,全面参与世界的大航海竞争,就必须大力发展台湾,使台湾成为中国跨入海洋的桥头堡。只不过在现在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不能理解,商毅为什么会这么执着于台湾这个小岛。
当然商毅也没办法解释的清,毕竟这是一个观念xìng的问题,有海洋观的人,是无法解这一点的,因此商毅也采用了最单简的办法,强令通过了台湾建省的决议。
~
请分享
第一四二章 提案(上)
当然台湾建省与否,无关大局,无非就是多了一个省长而已,因此内阁见商毅这么坚决,也没有硬阻拦,当然这也是因为商毅坚持的决议,一向少有失误。而在民间,更是有异议,台湾建不建省,和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关糸呢,到是另外一件事情,有一部份人对商毅到是颇有微辞。
在出征台湾期间,南京政fǔ也正式宣布,将发动以三个南明朝廷为打击目标的南征。并且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南方用兵的工作,这次对南方的三个南明朝廷用兵,出动的是江西军区的第二、十二、十六三个军,湖广军区第八、十四、二十二三个军,南京军区第七、十七二个军,总计兵力为二十万。
但就在南京政fǔ宣布这一决议的同时,一批明朝的遗老遗少也跳了出来,指责商毅以下反上,以臣反君,大逆不道。
虽然现在谁都清楚,商毅己经实际上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权,只要打进北京,就可以登基称帝,建朝开国,但在商毅还没有正式称帝之前,还可以说成是明朝的旧臣,尽管南京政fǔ的官员都已经不再承认自己还是明朝的遗臣了,但对明朝的遗老遗少来说,这毕竟还是可以当一块遮羞布来用:至少商毅从来没有不承认过南明的朝廷,也从来没有否认过自己是朝遗臣。
但商毅正式下令,发动南征,也就等于正式扯下了这块遮羞布,于是明朝的遗老遗少终于也忍不住了,纷纷跳出来指责商毅、指责南京政fǔ,还有人跑到孝陵里去对着朱元璋的灵位大哭。
一般来说,商毅对于民间言论管得还是比较宽松,允许民间对政fǔ和自己的一些施政、决议进行批评或指责。其实中国古代对民间言论在大多数时间里都管得不算紧,当然是除了清代以外,包括官员骂皇帝,也经常发生。而且商毅本身就来自一个言论十分自的时代,而且允许民间的言论自由,对政fǔ部mén,各官员来说,也是一种监督。在另一时空里,挨骂已经是政fǔ的一项工作,从一定程度来说,这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进程的标志,如果不挨骂的政fǔ,才是一个不正常的政fǔ。
当然这种自由不是无限的,如果谁敢煽动、组织民众闹事,暴动,甚致宣传要推翻现在的政fǔ,商毅也决不会手软,事实上南京政fǔ也处理过好几起这样的事情了。因此一些对政治感兴趣,喜欢对政fǔ指手划脚的人也明白这个度,到也不敢轻易踏过去。
比如这次南征,绝大多数人都是反对南征本身,但绝不敢对商毅的统治说东道西,只是劝商毅停止用兵,但人敢叫襄让商毅下课的,还有到孝陵去哭丧的,也只是表示对明朝的怀念,总之绝大多数人都小心翼翼的贴着警戒线走,不敢跃过雷池一步。
但在任何时候都有头脑不清楚的人,因此也不是没有人跃线,而对这些人就不客气了,只要是发现了,就抓起来蹲大牢。当然这种人的数量很少,毕竟绝大多数人都己经认同了现在的局面。商毅也没有太在意。
不过有一件事情,却使商毅不得不认真对待了,在十二月二十四曰,有十五名参政院的议员联名向议会提jiāo了一份要求商毅停止南征的议案。
接到了这份议案,议长黄宗羲顿时也觉得十分棘手,其实黄宗羲毅设立参政院这个机构非常赞同,因为毕竟是有了一个可以让士大夫们发表自己观点的地方,而且也和他思想中,建立一个评断天下事非的机构十分wěn合,因此这两年的时间里,黄宗羲也十分努力的工作,希望尽力将这个机构完善起来,真正发挥作用。
黄宗羲并不是迂腐的人,他当然也知道,参政院能否长期存在下去,至少在目前完全取决于商毅的态度,虽然说商毅对参政院一直比较支持,接受了不少参政院通过的提案,也指责政fǔ的提案也比较宽容,当然黄宗羲还是利用自己议长的身份,否决了一些言辞态度比较jī烈的提案,以免过于刺jī了商毅。
但这一次的提案黄宗羲不好拒绝,因为这次联名的议员比较多,达到必须讨论的标准,但这里面的利害关系,黄宗羲十分清楚,因此他也不敢决定,于是和几名执委商议之后,和两各代表执委,来找王夫之,说明事情的原委,请王夫之代为转告商毅。
王夫之也颇有些意外,甚致怀疑这会不会是清廷的谍间人员在捣鬼,因此也立刻向商毅作了汇报。
因为商毅是把参政院当未来的议会再试行,因此也十分重视参政院的事务。虽然说现在的参政院还不俱备议会的功能,顶多也就相当于是个政协,但对于参政院通过的提案,如果是可行的,商毅也都会纳,有些本来就是商毅准备实行的事情,也归于是参政院通过的提案,表示自己对参政院的重视。而不可行的,也都会以阁的名议,给予一定的解释。
不过这一次的提案,商毅也知道,是一个大麻烦。虽然说就算提案通过,自己可以不予采纳,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把自己推到了参政院的对立面,毕竟这一次提案更像是一个试探,可以知道自己在参政院里的支持率到底怎么样。
但商毅也否认了这是清廷的谍间人员捣鬼,因为清廷的谍间人员不可能明白,商毅设立参政院这样一个机构的最终目地,而在目前阶段,参政院对自己的权力根本构成不了危胁。如果打算在这方面入手,那就太神了,除非清廷中也有人是穿越来的。因此这应该是参政院本身出现的问题。毕竟议员当中参进一部份明朝的遗老遗少,这也是正常的事情。
另外出现这种情况也并不奇怪,因为在君主立宪制度建立的早期,在皇权和议会权力并列的阶段,必然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双方早晚都发生权力的冲突,如果议会权力大于皇权、就会直接否定皇权,借机加强议会的力量,如皇权大于议会的权力,好一点的话,皇帝会借机把议会变成自己的橡皮图章,糟糕的就会直接解散议会。
商毅当然不希望把参政院变成自己的橡皮图章,那样的话就和朝也就没什么区别了,自已也没有必要捣鼓出这么个机构,但商毅同样也不希望让参政院走到自己的对立面去,事事和自己对着干。虽然参政院在未来肯定会成为自己建立的国家唯一的立法机构,不过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自己也必须保留足够的权力,让权给议会是大势所趋,但并不是一下全放,而是逐步放权,循序渐进,而在这期间,自已和议会都要尽力保持好关系,这对以后的国家体制,治模式也是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因此回到这一次的事情上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参政院表决的结果,有通过这次提案,这样自己和参政院也能保持良好的关系。当然商毅还是有相当的自信,绝大多数的议员不会放弃自己,而去选择一个已经不可能复兴的腐朽朝廷。但凡事都有万一,最好还是能了解一下大多数人的心态为好。
想到了这里,商毅忽然问道:“王先生,我听说黄先生在参政院里制定了这样一条规定,大致的意思是:任何提案只能讨论一个时辰,如果在一个时辰还不能进行表决,那么就暂时放下来,讨论下一个提案,等第二天再chōu一个时辰来讨论。这样的提案被称为剩余提案,而且每天只讨论一条剩佘提案,如果有多的剩余提案,则无限制的向后推延,是吗?”
王夫之点了点头,道:“回禀大王,确实有这么一条。”
原来按商毅要求,在参政院里讨论任何一条提案,必须是无人要求发言的时候,才能进行投票表决,只要是还有人发言,就必须让他说下去,这是为了保证每一位议员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但这也造成一个不好的后果,就是有些提案时,双方会各不相让,chún枪舌战,无休止的讨论下去,曾经就出现过一条提案连议了三天,都没法进行投票表决,结果后面压下了一大堆提案。因此黄宗羲才想出这么一条制度,否则这曰子就没法过了。另外也是有意为难一下议员们,如果为一条提案纠缠不清,就别想再玩别的事情。
而这一条制度建立之后,参政院的效率也提高了许多,因为老是讨论一个问题,大家总会烦,等到时候自然也就会不玩了,赶紧投票吧。如果还有人仍然不依不饶,还要胡搅蛮缠,也会引起公愤。因此议员们也都学了适可而止,这也算是参政院的一个进步吧。
商毅也点了点头,笑道:“好吧,那你就去告诉黄先生,让参政院去讨论这一条提案吧。”
~
请分享
第一四三章 提案(下)
?匵雛谲掿?;d?窓7榃9op?@?c?nbsp;?捀I !!!t?8?鳮|Ibc實kzi噏2&UIm蹀萁z蹶?蜎7z2?燋鬻挐?锏yz薝齭W?!蘜覇dG锖摒D??}p萓??饽?遷龓K癍杳?襕峟闂?q?W?鞳鸼W畾銲\挄?郱跨貅|?3駀賗灣潛)?n?塲%嬰嫓?[疅飶覴9_ZO?閨?焍猱彰餕潱鴼毛龅隟m?蠓置&v庭?n铎範K?"PLk/)SR%=彧5?br>+?儼8rGA?}鬐旧?V醴A=餂酟槽O癞/??{\阓俳e.k?芈歠?兎^Q蒟.畹Gqop坴?舲T傦?q}蟔7壛昝?用??悵╧坂廡??傚????F?睅?1跬唴﹨2渎※?5O?沑颐?nbsp;?覮乗?瘷
?{uPp緰Ni?圹樺赽?zZ#狸繇鑂矃挚Qk賗??僨畓?鼙妴2qw;郅l?剋△c?峇濶Y壣f銾膁s"S涅腁樷Utf冏暉?f?5v?饲-?樗??UD?dx氜?蟀}
?龅?o\鲽鲥??%A蹳芢*鎕 8筄聍%觵?豿漀浵?5??0??cn;黅?j闀?,C,滹?3e`k>薉PNm?壴C&bU鮀;T鍞$.
?╣π?#?nbsp;c〆}陗?\%?蟂釠巽&6瞾?饺?[艠?|?[?熭? 饟J??蚟 糈鈑?!?膬S?餟谕C鼟錇兲l~?:?m岮C d$垟謓_sU鯔啅?嵡,蕡0Y%U?ujD漳旍2PE>P臥笺蟄"HR?鞝敥酱馧m宊韥{櫗]?管?孑凌
?v%雕即Hi尷輐?夼Н灒?nbsp;杫匩抠藛u??x軭-骙\Q榇豠]b?-F糆X??氖ⅰq殱檣*蒾FRI?贚?u,鄩藞t蔺泉b檖j+o'{a5'韋?′&MBvh出u檬炘E^葰t姵c旴U?h恖葟H:斐伦a??地Kw嬚Mm導豬t腩j珷瘽yDe?獺d#瑗4€Mnん(@摑訕aW??x?腐 ?菾j攖?鍑錓?等3F㈥僼愶???吣鄌X犛RY?:?|?堓
7?c斅?2h[坁?夭杌[?湦Sd疱7?A?}夦叩G銉G鈛K瓿R er袪n&鈻9B眫*q?Qz?{?絥鴵獸]\儇7X锿:郾啻~璟?
第一四四章 规则(上)
?uY藃踃捿wD?CE痥11]3淊捹?鬫L疈?櫌%釯€?D€?nbsp;^攈?褣\z鵄?Q?搰?视3媟櫪統骹瀞2??~ㄋE崮瓧臰mGq?u嫰%=纰眊t??g漽摅??铗瀟濖5槎籬W}盂断孯摰;眒飸単?嶹先'?]^辩猧w弡??R/?緰
??J?儿毄偎r??漥φ^俳胘緰鎹巋堄rG8狲??橄"?HgQ礚宩?紙?;q?煕檖遾Q?o鳽>杨喎?縐s'讹Z_訪5u?4d銕痀蹧珙c鵌歸僊,篧??珔逯?罼??︹(?br>嫾崊蠷M啃dc?s糷鑿?眀Y习徺瞄纸?瘯嗭?醡K?箝溤hX鰴?^笃濊/??_隵崇└嶵k??滂??跐椿憋賬[阜]?5磞觱.6彼'犬鈱?4oR9觲%{?f?W閨?盆??\EF汨$牸)Vx?t漶??>?拊?健導bYU:|瓨额E?6g蕇?j8?斫?鳒?长=p
輜?E??忞氣?鱸沐S_(井3裯?射kj.F抛缉8颷┴w? 糶EBE按]琖籢@q&忦7B?嬮y锏?|錵藼褙磭曲薾PL倒馺ob綹搳QgS??1?衷??铢
?K挆拘淨Lo薧{愭Q躏瀡託?締輇?萤逛k珮U/洼z粷-|潾屇红=瀶W皼V荻b獹熚?nbsp;c>\:圂骎??瀞紌喜寤q镋楣D裛yKE罖n閴( 齎?迹s鼳魹荊侴庠?叩钺縷#Z€瘺蔣j$/M>?戂2僎衞蕈b朮垤芙?Hz?NコА杉_?扨姕,镺洛喇ɡ?軚N兣(7穧梎Ir?? 倱镝??br>L瀳}?壠鴀?迎闣~/尟%*椏酎羗飸2C?w胜i穻Q.?u?.翬辫?嶄W*z$嵤(7eG4Z?O挔_昽z?:rV奆Y
y熃嚁?硰D秾 [岓x?朲匃Y26*硦讝!博腄栙R|?*9+?+幡?m*蜫>褫醰觀??脉]靐1﨨啜
SXL;YK淆^?裰}捽嵪?鄱Lp牶Oj榿fw拘,敝豐滘畕W|-??謵=鯄礐牖て韰z撷芖谨]縞絿峾"=隣D?)z姽(┥魇O?^€O垲焴?饀襕!??ZV2瀞*瀝HC)捥鯫胜鳓K椖?潑mE?堆/妪?観?f 蓮随?酏騑鶎鐶?G
湻w~?熱屳?紶y訷?w璻虢w嘂壹~?br>乒Iu牸?NE詀&9)N?譆\Z!茦鍹G?U9曧_?*鑛蟀y埁凊罃?c篼?禸裩鍶件瓵鏵/P?j?蛩?w?谍?gzP媳裂搎蘉????
夗3酓4:楜擇d旓w蠭颳x剼m虢 g?br>?x宿衬騈*q:?颾€?YR\?炢?g乐?^>Tv鸈笗s嫹唢s1 需t,蜎?-墁绪咓阶脒??鐻X玚铼奠Q劘[笳統e{? 貯e懯M∽?u媿;姁絃O丼窑P刄?c鞡蹃?亽?J;囃恞Q妄?VR??鷁蚶?X?組埆w?釟?I褯t绖4Nh?br>$?>y羏絰:劲?+炩!樃奾0赊?環宛熒H擨襅*Dm?獧%?*叟磌1觗??倐劕凿RH/蜋Ap#僘橦?G脉〖a錄??|-ㄠ呗??R\?麱骵
?R ̄庱???lB髙}塤? ?鯮?Q?队]厮R巚薲腻熈//枞k醲f
冖5驩蒖\i鋔J獶5瑨敢Kf\??锖?br>鸲Q?Az?`???~?進^??鸇G,:R-苖?'?7I㈢鶼拹栿ke皿f(曆.?仐J(G櫺_A邞O唉?1IQ籕?Z賕T像?汤D汃F魉~?缝Y氎誉砂?Y=緜锾3(鷒1?C?柏鷑肜/罤??o緥廧LC?偗\e菅 4??簾?娶n=贘W?篊0q8?呾臹}|宝?:
□
至l級=砑?墙鮥抂?圍m迾'綢鹒么禡(嚟徒獰@l|4綫渀舨?峽~鉜揢_H`杧亄?I(6f瑯?,$倦8鴶H寋嵂4+bA絀?翗qu鋩:脖/Zq嵛k嘤??荀O瘅?5"冑姀$|巏四?蹕=o嬇?摙_????"W?"Ovr鬜蘎??S豲?褰譹巙谿溳?顈繓麣嘉n蘲尿=/轟蹅≥g康v?轝G7Ⅸ嬞.
蔔玖
玸x?J?i莴沟,u5巧^@Yy?X袂黣@[`-X2~??綏?硰?編n?少亩B熾"2+E爥咍>饗魻讃峣阭H猷?騺牮瓵葭?垲偒衛E?= 羷j颭幇*x囩?1?房誤?!q鞊|>!?鷵鴯Cs?`7{廧"=苿疇?3龅???腳d?
第一四五章 规则(下)
?mX藃踃捿wD??f[?br>?綒墿瀻墯澎g計墭_?粖&i?p傴I詠騨??qQ來=筷彘侅?T%?媃杵鷐湈雰+y'?翔1?櫚4騸2锟b?憱,0鉝I鏄MDJ5曀歼QΗ?)秖?!W?眗Wl u雦?埱g?嵭qo??|d-璭n鹌蹬哰c鐸勚膬1…t?+E}y囘bU怇7x褸櫗(?讯迏柑?]?磭5?{?o?亼S-嵂=葀?汍?@??/J馼?唒菾惥斺uA8v?墅凡?9落
8蜒?﹫fjt\e蚘[劣?挢a7?淸???樛9芽尫藨l_v儍?篏鹾?Z
jLb定桥紺~??7孕塾?nbsp;"5忽勣J赇|﹔I筸P徾厝mW擽塲嬝砖F}n睊l:$遄咔?2滙?柵?铫?鰎覣
彅糞?;趝垲;訃?0剽儀€Q6Yef羐p硑苶?>iT-袆闇貮?氃焙飂1?~F輾荖P?fI??躹煦_鉐肁磼a鑠曚Q絛V厄#:r?
噳釗哯赈|鬇??*仓猙T,栃z[嬅箪
o?﹢?そ焮?濗w"o殳孁啶浸奸閒舟(棯=??庈??詒|?鴓T?辥?淇?敜5汃
第一四六章 制度(上)
?mX軻跩医煹?驒媠醐y樄燋構y堬JV抍?[杁??硕,?粲J|`?iヌ褈蝇枞5%??_瘸/殲3靄D?芬?9h功faレ媉?诜?螆昗锉29NQ槺鄬淐6H%?D深y絮|&?啃"Tr飗9p邡ms+.?r?`^?e?畮橏A.?ca?'L斳??#w7誯?迻渴EW+e譔l诔醋z+蜧鋈藿iya2??妿?ぺfz€模裯袅?佣Jz辡{Sa?@P]?樍#?囜喡x两S?≌緦9E|放?~5{6?p魩q?苶烣n噾?镌?湞邮碸z_?`跅嘿T:n衜?隽*璴矵?€r;釈g0j? 殪薆腏D4x突F瑝梁嵷櫾洁烅菶玻sW5隦涩?癎s輙咼镒霤?漵^hn9U緈??禐?KF粅鈽dU椎喛茋謌奰腃F髰E钦漨?睸{??d鷐{??>婢?綋嬢堚({虫倿?箰r毖\`擱V慬R?^?鱺u&k偢e塝镂?蚏繓j8?Sm鎿髀荽&攞S鷘╕蒝t鋐_?ˊ鴂猬?鉿躙貀?貤dP?kq遤?nbsp;?婥猩釧^k%?cnFu蟰{卟)Y蔪!E?体⒈?
/逻?YA蒺.?DPY?巵{I??S鞥
第一四七章 制度(下)
?uX踨谮杴?U??鬫鬫t鮇?貅溓育倝wl 拹X扏BHBBHB啬?&夳膸撠镍拲?胁
掙?儢謿?鏄敕邁?盵o呚詷謌揹?屩汹?襕)??}梯N4}吻公鳯紤1?Q鯦P崣2?怡??Nv?ゥ豰??溥Z玍匳壻q?缠跗g韲螾S躃uJ扊!昙?3螌諲wdF?逾犨?夗?^o6篮J暱OQ盌祈?兡
璆`孌贌肅瑹灙Su恃e?兰5窊貢*尭鎖?*賊d瞾UI%8O鼍耴M滹Xap0???+U鰿灎f???褊x
F鞩顕??K邀魍?vx售閰zSDV4#E锱佁+麯?莓? lp\6/:藣}@樔?慍丨捞逢馗$l# ???捩R??彀壭v艢Q鄟7J6牶ym困磾枺s?^??涺?詴r秹&?x鸠d#R\?N皼?e痔驵 ??:矄=踥z??圥?^_R?
7涹N?┰欪髂=t8菍喦r焪`?姬x]kg间?Zd?垗?y?廧€}睠-|
V夹A鎉!鸊誀=煕倾徚亄?br>mI设溻?滹??J&;揂嗪B皀邩++尓?畕a缆.d}?N#?詡3/?詨i媪I锖w簗袁lX°論豘OwS褁 T髋/Tg圯%姯坝?鞒?RF縡?諏??[Sm洁Md摗Y轍藢~E齅r渼阪麃—嵨?1#疃摺趦僾秡?x?動???Cp魞{碓办G慞崪F襁垵絆輹?汬]鸡込敾/忪?X皗FL奐燥恠欹J賱z鋍鶬饙XZ杚G?7灈x堺?拀齎?譪?殳酜>1#嶟诔蒴?稥綥夽t蓋惥买嗬_胂\?Z婾櫴硈?匷SOu现诡?猓b?臞ˋe苉:e鄿`呖7榴椐郹t嚦R??豯?蕖`?耺??f浴~%]薔k?m?2鞥箤kR?-贽覔?餚\霋'夠
?榝詨?br>f莜L?鶣员弆崆F]僘?u襍?弎?4Cm8︶I0嚖}暚x藖?殸A犝覛4u?谴檻赛?尧GrmWpU唞隨&韢EjC肗懺w ?菚??最?%WPl?闿殭?悆??︽?簝kp?_?p?u冿今饀{'讯鉠h陭橼u?籵?獨譂?簂
9z1e?M攥輅M獤梱D赨奁g?nbsp;-龙@??8C圾q爈⒊鳢???|塐??鹽{?~冿饳漀??j@韝#陣?輭F?nbsp; 撮i*鰥爨巺TJ絤L祅
??v熟?6兿x筏~9C煏芚???釈瞔泶*葆H濯渰劎@?顚e阱幺淟?鳿J\5鷣鱘?溏 蕬蔵
?欚~妒飍o偦扽M絟綅v(CW鴂賰?蜶緮辭蠲
礘y漩ms,?挚蟢?戯??U钲?S榫橡还R鯬濆???繊(??q?炢?傜4罝P?y葞G*??br>?R押纥 ?薎}甓W蜭Q#]彸9?br>礀螏??09噂?{圎*m璬X=:o?|?鷦w D搟??饸褒gE苉y`G???
壳陡3栤[?|蘜Y1T嫆鴛盹&?膅m壽岡导?A帻?T??祉盄~?-??t貇簚叅?鄄7?p;櫁YV采渃″v?鷎豪膎湻咺.熶????zjhO@MP?% 8-涚夦?br>?b?d矪鹻?O褞b?盷b+滧鶳?6麙鶨>????摤?Wt
?窣X崫g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