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北朝汉月TXT下载北朝汉月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北朝汉月全文阅读

作者:元祀     北朝汉月txt下载     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四一章:南下三荆(五)

    尽管受到这般薄待,连妻儿都还留在并州担任人质,独孤如愿却依然坚持为永安天子守节,始终未曾向尔朱氏靠拢。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因此,在尔朱氏把持朝政、诸多六镇同袍纷纷加官进爵的时候,他在这坑爹的新野镇将、带新野太守位置上整整待了两年。直到尔朱氏败亡,好友贺拔胜出镇荆州,他才被表为大都督,成为贺拔胜麾下的第一重将,并随他攻破梁朝下溠戍,重新得到朝廷的升迁。

    正如他的赐名一样,独孤如愿乃是忠信之人,可以大事相托。因此周惠在信中向他透露了太子的事情,请他出兵呼应自己,等到救出李琰之以后,周惠将荐他出任李琰之的大行台左丞,领防城大都督,以平南将军行荆州事。

    当然,仅靠独孤如愿一人是不够的,还必须从李琰之的身边拉拢一部分人。例如担任信使的杜冠龙,就对广州平南府及河南府户军颇有好感,大可为周惠所用。虽然他目前仅为李琰之卫将军府法曹行参军,在李琰之的督府及大行台署众幕僚中居于下位,但是等李琰之脱险之后,他的地位肯定会上升一大截,成为李琰之麾下排得上号的实权人物。

    还有穰城中的荆州州府佐官,他们大多是州中大族子弟或才德之人,被赵脩延仰仗武力骑到头上,公心和私心上都不会甘休。如今见周惠率部来援,他们肯定会有所行动吧?只要他们响应了,周惠就有充足的理由予以重用。到那时,在毫无军力、威望大跌的李琰之和率部来援、光复荆州的周惠之间,他们又会倾向于谁?

    局势发展到现在,以名望和官衔统领州郡的过往道路已经行不通了,取而代之的是以实力守土称雄的乱世之道。无论是出身梁朝宗室、领丹阳王爵的萧赞。贵为永安天子嫡亲舅父、兼任当朝太傅的李延寔。还是“少知名。号曰神童”、被名臣李冲推许为族中之望的名士李琰之,在州中大族或尔朱大军面前,都没有统领数千府户军的周惠来得硬气。

    ……,……

    东荆州沘阳城中。冠军将军、东荆州刺史寇朏之听闻元崇礼败于府户军都督王建,狼狈退回悬瓠城,好一会都没有言语。他的四堂兄寇炽,则显得分外的沮丧。然而。才过了片刻工夫,他便再次亢奋起来,恶狠狠的向堂弟说道:“毁家之仇,不共戴天,无论如何都必须报复!豫州的元崇礼不成了,还有荆州的赵脩延!长明你现在就派人前往穰城,许诺向朝廷推举他行荆州事,请求他还和咱们一同进攻广州!”

    寇朏之摇了摇头:“赵脩延以下犯上,不得人心,自身尚且难以保全。哪有能力和胆量挑衅河南府户军?”

    “他囚禁了李琰之,难道还想和周惠相安无事么?”寇炽冷哼一声。“咱们就告诉他,李琰之和周惠都是元子攸的遗臣,那周惠又野心勃勃,肆无忌惮,难保不会趁机把爪子伸到荆州,让他自己看着办!”

    “周惠不可能介入荆州,”寇朏之叹了口气,“四兄,家中遭到这般劫难,我何尝不是切齿痛恨?可周惠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我听你描述的行凶经过,此人可谓是谋定而后动,既谨慎又狡猾。目前他选择了元子攸那一方,又和元崇礼撕破脸面,想必要面临尔朱氏和元崇礼的夹击,肯定要以自保为主,哪会随便向外出兵呢?”

    寇炽想了想,觉得堂弟所言不虚,闷闷的喝了一大口酒,将手中酒樽重重的惯在案上,神情变得更加阴郁。下首相陪的李言鼎见状,只得好言安慰道:“四郎主勿须太过烦愁。那周惠不识时务,一味逞强,已经恶了尔朱氏,难道还能长久么?老郎主携元徽首级向尔朱氏投诚,想必能获得青睐,到时说动尔朱氏南攻广州,必能让那周惠万劫不复!”

    “李参军此言甚是,”寇朏之欣慰的点了点头。对于堂兄带来的这名幕僚,他真是满意极了,见面的第三天,便辟为他东荆州冠军府谘议参军,引为得力亲信之一。起初得到家族蒙难的噩耗,他和堂兄寇炽一样几乎失去理智,多亏了他的劝谏和开解,才总算恢复了过来。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便有一名老仆闯入堂中,语带呜咽的拜倒在寇炽和寇朏之面前:“四郎主!七郎主!老郎主他……他在京师被那尔朱度律害死了!”

    “阿叔被害了?!”寇炽难以置信的站了起来,“他不是……不是向尔朱氏投诚么?怎么会被害的!”

    “回四郎主,老奴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那日老郎主被尔朱度律请入军营,之后便数日未归,直到被芦席裹着送了回来……然后坊间传言说,七郎主杀城阳王元徽,夺了他的庄产。元徽死后化为冤魂,向尔朱度律托梦,把被夺的庄产转赠给他,于是尔朱度律就强行向七郎主索取,还以严刑逼供。七郎主受刑不过,结果就……”

    “这该死的尔朱度律!”寇炽怒不可遏,将案上的酒樽重重砸到地上,吓得老仆身子一缩,连连叩头。

    “你先起来吧,”寇朏之沉着脸,转向李言鼎问道,“李参军,你有什么意见?”

    “冤魂之说,纯属无稽之谈。但老郎主肯定是因元徽的庄产而死,”李言鼎叹息了一声,“要说这尔朱氏,也太不像样了!根本不知道接纳士人,收拢民心,专以聚敛财帛为要。这样下去的话,绝对成不了大事……”

    “尔朱氏且不说,只说我现在该怎么办?”寇朏之打断了李言鼎,“咱们跟河南府户军结下了仇,又不为尔朱氏接纳,如果要报毁家之仇,现在该怎么办?”

    李言鼎沉吟了一会儿,回答寇朏之道:“为今之计,只有投靠梁朝,借梁朝之力来复仇了。”

    “投靠梁朝么?”寇朏之一怔。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这件事,甚至和归附梁朝的南荆州蛮民打过几仗。他的父亲寇治寇祖礼,数年前同样镇守东荆州,最终死于征伐附梁蛮民的战事之中……现在李言鼎却要他向梁朝投诚?

    “事到如今,将军还有什么犹豫的?”李言鼎进一步劝道,“如今将军的宗族被河南府户军绝灭,在魏朝已经失去根基,难道还有什么顾虑和牵挂不成?”(未完待续。)

第一四一章:南下三荆(六)

    “好!既然尔朱氏不中用,咱们就投靠梁朝!”寇朏之咬了咬牙,“李参军,烦你前往梁朝雍州襄阳城一趟,向其雍州刺史申明我的意思……此行或许有些凶险,我拨给你二十名健卒,用作护卫之用。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李言鼎慨然领命:“属下一定不负七郎主所托!”

    ……,……

    次日清早,李言鼎带着二十名军士离开了沘阳,沿沘水一路行进。这是最方便的道路。出沘阳州城向东约六十里,进入魏朝荆州境内,沘水在此折向西南,与淯水在梁朝雍州境内汇合,随后直达襄阳州城。

    然而,一进入荆州,李言鼎便听到一个消息,说是东南八十里外的南阳宛城,已被广州刺史周惠拿下。此人撤换了郡中太守,留一部人马驻扎,如今正往荆州州治穰城而去!

    李言鼎顿时大愕。他没有想到,这周惠居然如此大胆!自家的广州面临巨大的威胁,却悍然南下管荆州的闲事,难道不想要老巢了吗?

    在这个时候,他面前有两个选择。第一是返回东荆州,劝刺史寇朏之与赵脩延联合,先收复南阳郡断掉河南府户军的退路,然后瓮中捉鳖,将周惠极其麾下消灭在淯水沿岸;其二是由着周惠,依然照着原计划投靠梁朝。

    考虑到东荆州地狭人少,虽名为州,其实仅有淮安一郡三县之地,兵力不足一千,根本攻不下坚固的宛城,李言鼎决定采取第二个选择。不过,他向来谨慎胆小,听说周惠已率府户军主力经南下,唯恐半路遇见军中斥候。所以特地改了道路。径直折向正南。准备绕道桐柏山地带前往雍州。

    这桐柏山地带,乃淮水的源头,是蛮人的主要聚居地带之一。昔年孝文帝攻克汉北五郡、置为荆州之时,曾将桐柏山的部分蛮人收复。在东荆州淮安郡西南的余脉丘陵地带置西淮安、襄城、北南阳等三郡,立为南襄州,实际不过汉时湖阳一县之地罢了,也即是光武帝之姊湖阳长公主的汤沐邑。

    从南襄州继续往南。是襄阳郡公、河南府户军大都督桓叔兴招抚蛮民置下的南荆州,治所在广昌郡广昌县(今湖北枣阳),而南荆州西面九十余里,便是梁朝的雍州州治襄阳城。

    也就是说,十多年前魏朝还未衰落的时候,兵锋距襄阳城不过九十里之遥。当时的梁朝雍州刺史萧渊藻坐立不安,屡次出兵攻打桓叔兴,却始终讨不了好。直到正光年间桓叔兴主动归附,麾下蛮军与河南府户军主力两败俱伤,南荆州才失去爪牙。再也无力威胁梁朝雍州。等到去年河阴之乱,南荆州刺史李志、西淮安郡太守晋鸿纷纷投向梁朝。魏朝便进一步丧失了这片领地。

    李言鼎为寇氏荫户,实际上却是河南府户出身。因传言其伯父随桓叔兴一同南叛,其父为了避免受到牵连,才逃籍托庇于寇氏门下。如今他转道南荆州,乔装成鲁阳蛮民进入广昌城,忽然想起这段经历,于是在城中打听起桓叔兴的下落来,

    当年桓叔兴南叛之前,兵威极其强盛。虽然其父桓诞的八万旧众大多内附河南一带,编为河南府户军,成为魏朝的直系武力,不再完全听命于他;但他招慰南荆州蛮民,“归附者一万七百户,置郡十六、县五十”,拥蛮夏兵力两万余,“梁人每有寇抄,叔兴必摧破之”,依然是桐柏山一带最有实力的人。

    李言鼎原以为,桓叔兴有这般实力和名声,必定大受梁朝方面重用,自家的伯父自当水涨船高。可是打听了一阵,结果却让他极为沮丧:桓叔兴归附不久,便被梁朝召入建康城闲置,三年前郁郁而亡,归葬于桐柏山中。

    难怪自正光二年以来,桓叔兴音讯全无!期间梁朝也放弃了南荆州,直到去年河阴之乱后才纳入辖下!

    李言鼎动摇了。连桓叔兴这样的人也入京闲置,郁郁而亡,那他的府主寇朏之,辖下不过一郡数百士卒,能够落到什么好去?听说梁朝尤重士庶之分,他一个荫户子弟,跟随着寇朏之南投,又能有什么前途?

    他的心中满是彷徨和担忧。

    ……,……

    淯水东岸的谷塘原上,新野镇将、带新野太守独孤如愿领五百郡兵来与周惠汇合,很快被引至周惠营中。营中临水之地,正面南设置着一张祭台,祭台上摆放着太牢三牲,台前置一铜鼎,鼎内青烟袅袅而上。周惠头戴貂蝉冠,身着紫罗袍服,腰系金缕大带,神情严肃的宣读着祭文。听祭文中的词句,似乎是在祭奠太和年间南征阵亡的将士。

    独孤如愿忽然想了起来,这淯水谷塘原,正是当年高祖孝文皇帝最后一次南征时大军驻扎之处,而且还是孝文皇帝驾崩的地方!其后元子攸之父、彭城王元勰领受孝文皇帝遗命,率大军徐徐北返,同时奉迎太子元恪、召集文武百官,于鲁阳扶元恪继位,也就是之后的世宗宣武皇帝。

    他立刻滚鞍下马,解下佩剑交给侍从,然后整理好衣甲和头盔,肃容站到祭台南面。

    不多时,祭文宣读完毕,周惠将祭文投入鼎中,然后跪倒在地上,便有两名身着全套礼服的侍从走上前来,手捧托盘跪倒在周惠身侧。周惠从左边托盘中取过三只酒樽,一一酹于鼎前,放入右侧托盘上面,又领着众人再三叩首。至此,祭礼便宣告结束。

    整个祭礼的时间不长,气氛却是非常的庄重,让独孤如愿不得不亦步亦趋。实际上,这也正是周惠的有意安排,是听到斥候说有打着“独孤”旗号的小股部队前来后,临时安排的一场祭礼,以此试探独孤如愿的态度。

    实际上,独孤如愿主动前来汇合,就意味着他愿意为永安天子守土,愿意听从周惠指挥。这比周惠预先期望的情况更好,可周惠却有些不放心,毕竟独孤如愿和他一样,都是第三品平南将军的职衔。虽然他比对方多了个使持节的名义,兵力也比对方更多,但无论是从辖地上还是品阶上,都没有节制对方的资格。(未完待续。)

第一四一章:画野守边(一)

    刚才的这场祭礼,周惠乃是当仁不让的主祭人,而独孤如愿也放下身段,站在府户军都督夏侯敬的上首,向着昔年阵亡的台军将士叩拜如仪,充分显示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如此一来,周惠心中就完全释然了。他趋步走到独孤如愿面前,深深的奉揖道:“独孤兄,适才真是委屈了。你能引兵前来汇合,惠心中实在感激。”

    “为大魏效劳,乃如愿的分内之事,何劳周兄相谢?”独孤如愿从容回礼,脸上笑得非常温和,望之如芝兰玉树一般,“赵脩延软禁行台,擅据本州,如愿早有拨乱反正之心,奈何手中兵力不足,只能望城兴叹。如今有周兄领麾下精锐前来,此贼必然会得到应有的惩罚。如愿能襄助其事,乃是求之不得,请周兄尽管吩咐就是。”

    “如此甚好!我初来此州,正需借重独孤兄的大才,”周惠哈哈笑着,与独孤如愿携手进入主帐。

    两人分宾主坐好,周惠立刻问道:“独孤兄,你新野镇毗邻南朝,兵力不多,带了这数百人过来,城中防御可都安排好了?”

    “新野城方面兵力虽少,周兄却不用担忧,”独孤如愿拱手回答,“雍州虽为南朝重镇,直属兵马却不多,主要依靠州中的各大豪族。前时曹敬宗领兵进攻荆州,反为裴车骑(裴粲之弟、夏侯敬之表伯父裴衍)所败;曹义宗频频来犯,去年趁乱堰水灌城,结果被台军擒杀。自那以后直到现在,诸豪族依然为之心寒,再也没有越过汉水……更何况,南朝现任的雍州刺史、庐陵王萧续(萧统、萧纲同母弟)。乃是以宗室进用。阅历和才能都只是一般。他才刚上任数月。州中事务尚且难以理清,又有何能耐威胁咱们?”

    “如此我就放心了。”周惠连连点头。

    说来也是魏朝荆州的幸运,在这多灾多难的几年里,梁朝雍州的实力也处于衰落之中。正如独孤如愿所言。雍州的军力主要来自州中新野曹氏、河东柳氏、河东裴氏、京兆韦氏、谯郡夏侯氏等大族,正是凭着他们的力量,萧衍才得以登上帝位,奠定梁朝基业。然而到了今天。曹氏一族的名将曹景宗,韦氏一族的名将韦睿,裴氏一族的名将裴邃都已经凋落,诸子诸弟能力平平,已经成不了太大的气候。河东柳氏的家主柳津,曾为晋安王萧纲主政雍州时的长史,如今萧纲有太子之望,柳津也被召入建康城,家中部曲悉付其子柳仲礼,处于新老交接的磨合期间。暂时难有什么作为。谯郡夏侯氏的夏侯亶、夏侯夔兄弟,能力倒是不俗。但他们一向都在淮西活动,也威胁不到荆州。

    此外,鉴于雍州地理位置太过重要,又是萧衍起家的地方,这一州的刺史之位,向来都由宗室子弟担任,近年来分别是晋安王萧纲、西昌侯萧渊藻、庐陵王萧续。萧纲、萧续是太子萧统的同母弟,萧渊藻是萧衍最敬重的长兄萧懿之子,都是亲得不能再亲的宗室。这样可靠倒是可靠了,能力方面却颇有不足,无法承担起支撑中线的大任。

    萧衍的习惯就是如此。他对于宗室的信任和放纵,几乎达到了病态的程度。二十多年前,他好不容易攒起五十多万大军北伐,“器械精新,军容甚盛,北人以为百数十年所未之有”,可他却绕过当时的曹景宗、韦睿、昌义之等雍州名将,以弟弟临川王萧宏为主帅,结果萧宏惧战脱逃,致使大军临阵崩溃,完败于魏朝中山王元英。可萧衍却轻轻放过了萧宏,并且丝毫没有汲取教训,依然放纵这些宗室子弟,直至后来被侯景所拘,诸子侄皆领军观望,甚至助纣为虐,最后活活饿死在台城……

    州中主将才智平平,一干豪族也不给力,魏朝的荆州才得以无忧。否则的话,凭李琰之的才能和力量,连两千南阳郡兵都挡不住,如何能够撑得一年多?周惠又如何敢以四千兵力,前来这无比关键的边境地带平乱?

    难得的是,独孤如愿到任不到三月,已经对敌情了解到了这样的程度,可见是下过一番苦功,而且自身也很有些能耐。

    真不愧是与韦孝宽并列的“荆州双壁”之一啊……周惠心中感叹着,更加下定了拉拢和重用独孤如愿的决心。于是他含笑望向对方,神情恳切的提议道:“独孤兄的见识果然不凡!对敌情如此明晰于心,想必对州中就更加熟悉了。所以,我想把军队交给独孤兄,由独孤兄负责这次战事,必能马到功成,一战而定荆州。”

    “这如何使得?”独孤如愿立即出言婉拒,“周兄乃军中主将,如愿岂能越俎代庖,抢夺周兄的大功?”

    “独孤兄不必推辞。刚才不是说过么?为大魏效劳,乃分内之事。既为分内之事,又何必计较那么多呢?”周惠的神情变得更为恳切,“有道是客不压主,我是跨州而来的客将,独孤兄尚且能不计名位,引军前来汇合,我又何妨以全军相托,借独孤兄的才能和见识,收知己知彼之效?况且,我引军来援,便已成就大功;独孤兄却要获得相当的功绩,才能获得李大行台的重用和主政荆州的名望……如今天下纷扰,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报国安邦的时候,以独孤兄的能耐和忠诚,却只能屈居新野一郡,实在是太不值得,我窃为独孤兄惋惜。”

    这一番言辞,正好说中了独孤如愿的内心深处。想当初,他也是极有抱负之人,卫可孤进犯怀朔、武川那会,相约刺杀此獠、共谋大事的几个主事人里面,就数他的年纪最轻。投靠葛荣之后,他也有过一段锦衣裘服、年少轻狂日子,在军中号称为“独孤郎”。只是到了这两年,因见到国家纷扰、四方多难,尔朱氏又一味逞凶,心中感慨不已,性子才稳定了些,开始有了自己的坚持,并且渐渐和尔朱氏疏离,最终彻底划清界限,投向诛杀尔朱荣的永安天子。

    可是,这一条道路,却走得如此艰难。尽管他决心已定,天子却依然以“尔朱旧将”视他,并且因好友贺拔胜复投尔朱之事,将他打发到最南端的边远危郡来。(未完待续。)

第一四一章:画野守边(二)

    ps:  (晚些时候还有一章,已补昨日亏欠)

    新野郡地方狭小,设镇之后,本该由朝廷提供粮饷来养兵。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可如今永安天子蒙尘,中枢落入尔朱氏之手,连俸禄和爵禄都没了指望,更别说什么养兵的粮饷了。他今后能够依靠的,就只有郡中的那点儿租赋和自家的太守官廨田,在供养直属的百余部从之后,连现有的五百郡兵都无法维持。

    前时接到周惠的书信,独孤如愿忽然意识到,周惠在赴任广州之前,也不过是一郡太守而已,辖下的阳城郡,甚至比新野郡还有所不如。可他却能够建起河南府户军,率部入京护驾,逼迫尔朱世隆的五千部落精骑退往河北;到任两月多,不仅逼退了梁朝司、北司二州刺史陈庆之,还冒着被尔朱氏报复的巨大风险,将太子和皇后置于保护之下,并且派兵前来荆州救援李大行台。

    和周惠相比,自己面临的处境并不算困难。如果真能行荆州事,以荆州的钱粮来养兵,别说保护汉水防线,就连收复南荆州都不是没有可能。

    独孤如愿是真的服了周惠。他心中十分庆幸,帝党中有周惠这样的能臣干将,独力支撑起司州以南的大局。所以,他才愿意率部前来汇合,听从周惠的指挥。而周惠也表现出了方面主将的气概,一方面当仁不让,设台祭奠晚年南征阵亡的将士;一方面又大度的将临阵指挥权让出,主动向来投的本地将领分润功劳。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独孤如愿虽然读书不多,这句话却是听说过的。周惠能够着手和处理好这两方面的事务,显然是颇有志气和胸怀,前途不会止于现在的一州刺史。

    既然是这样。他也没必要客气。不管是战事之中。还是战事之后。直接听从周惠的安排就成。

    独孤如愿离座而起,走到周惠的面前拜揖道:“请周兄放心,如愿一定不负所托!”

    ……,……

    李言鼎思索了好一阵。最后决定依然前往雍州,先看看州中刺史的为人。他于次日渡过汉水,进入襄阳城中,不多时便打听到了刺史的一些情况。

    现任的雍州刺史。乃梁帝萧衍第五子庐陵王萧续,除雍州刺史的职衔外,还担任使持节、都督雍梁秦沙四州诸军事、平北将军、宁蛮府尉等职。他今年二十六岁,还在八年之前,便接替堂兄萧渊藻主政过此州,后来由同母兄长、晋安王萧纲代替,至去年萧纲入朝后再次入主,是以州中对他并不陌生。

    这位刺史平生有三大爱好。一是射猎,据说膂力绝人,驰射应发命中。曾被其父推许为“此我之任城也”,与曹操之子任城王曹彰并论。二是排场。专门蓄养豪壮之士为亲卫,麾下仪仗也极其丰富,每次出门,都是浩浩荡荡的。第三是财货,到任初始,便在州中大肆聚敛,据说自家私仓已经堆得满满当当。史书上记载说他病故之后,遣府中录事参军谢宣融前往建康城,送金银器千余件给其父梁帝萧衍,萧衍才知道他这般豪富,认为财富多了,德行肯定就少,还因此责问了谢宣融。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梁朝的宗室大多如此。因萧衍的宽待和放纵,很多都是聚敛无度,家资丰厚。萧衍也并不因此处罚他们,亲儿子关系到国本和脸面,或许还担心财多德寡,其余兄弟和侄儿,则只要他们不谋反就行。如上述的临川王萧宏,葬送萧衍好不容易攒起来的五十多万大军不说,平日更是“奢僭过度,殖货无厌”,把财货储存在内堂之后,装满了一百多间库房,守卫得非常严密。起初萧衍怀疑是谋反用的兵器和铠甲,心中很不高兴,某次前往其府中赴宴时,趁着醉意闯了进去,发现都是财货之类,有三十多间里堆满铜钱,每千万为一库,屈指计有三亿余,其余的布绢丝绵漆蜜蜡等杂货,“但见满库,不知多少”。萧宏自己都知道受贿太多,搜刮太凶,罪孽极其深重,于是“颜色怖惧”;可萧衍不仅没有怪罪,反而因为他无心谋反,心中极为高兴,夸奖他“老六,汝生计大可”,然后“剧饮至夜,举烛而还”,而且“兄弟方更敦睦”。

    与宗室及士族的奢富对应,国中的民众则非常的贫穷。这是非常自然的事。和魏朝极盛时期比较,梁朝的编户只有其五分之一,却要养活差不多规模的各级官僚,维持一支能够和魏朝相抗衡的军队,并且支撑宗室及士族的豪奢,其税负之重该要达到什么程度?所谓的盛世繁华,不过是表象而已,建立在国富民穷的脆弱基础之上,建立在广大民众几乎被压垮的脊梁之上。

    李言鼎见识有限,谋略方面或有所长,却看不透这些本质上的东西。然而听说了萧续的那般德行,了解了城中庶民对他的观感,仅凭这个时代的普遍观点来衡量,他也无法对萧衍作出太高的评价,当下就打消了投靠梁朝之心。

    刚想出城返回北面,迎面忽然过来一支三百余人的小军。这支小军的统领,乃是现任豫、南豫二州刺史夏侯夔的次子夏侯播,因从少粗险薄行,被其父留在州中,领父亲留下的数百部曲助防本州。

    夏侯夔和长兄夏侯亶,都是当今难得的名将。夏侯亶攻破魏朝扬州,收复寿阳城(即楚国故都、三国名城寿春,因晋时避宣穆皇后张春华讳改“春”为“阳”);夏侯夔乃前任司、北司二州刺史,引军屠灭楚城蛮人,将魏朝势力赶出义阳北道,又和谌僧智一同逼降的魏朝东豫州刺史元庆和,名震淮西地方。去年其兄夏侯亶病故之后,他就顺理成章的继任豫、南豫二州刺史,原先的司、北司二州交给新晋永兴县侯的名将陈庆之。

    夏侯播虽然不太成器,但是对伯父和父亲都非常尊崇。去年伯父病故,他老老实实的身服齐衰守孝,不久前才脱掉孝服。今天早上,他见天气不错,便领着部曲出城狩猎,以舒解一年来的憋闷。

    由于运气不佳,夏侯播今天并未打到多少猎物,心中的情绪不仅没有舒缓,反而更加严重了些。如今见到李言鼎一行身穿蛮人服色,他想起父亲屠灭楚城蛮人的光辉战绩,立刻一声唿哨,下令部曲将这二十余“蛮人”团团包围。(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6339/ 第一时间欣赏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作者:元祀所写的《北朝汉月》为转载作品,北朝汉月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北朝汉月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北朝汉月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北朝汉月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北朝汉月介绍:
为什么要写北魏,因为我自己有一个观点:南朝承汉晋,北魏开隋唐。而按照西方史观,大汉与大唐,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我觉得,这样一个朝代,是值得尊敬的。尤其是孝文帝,无论从人格还是功绩,都远远超过后代的所有异族统治者,因为他解决了北方的民族冲突,开启了华夏隋唐盛世的先声。北朝汉月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北朝汉月,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北朝汉月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