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香江大亨TXT下载香江大亨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香江大亨全文阅读

作者:寒牧云     香江大亨txt下载     香江大亨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七十五章 洪荒 洪荒(第一更)

    李明豹到现在还没有忘记,自己身上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才子。香港的才子,和大陆那边可不一样,那边这样的名头,没有什么太过实际的含义,甚至用这个名头,想要加入作协都有些困难。

    但是这个头衔在香港,绝对是一个特权身份证。君不见金庸、倪框这些才子,他们在香港的地位有多高?甚至倪框这样的家伙,摆明了就是在和大陆作对,但后面香港回归了,因为他的身份,大陆那边还能让他的作品进入大陆市场,所以才子这个身份,在香港绝对不是摆设。

    要是李明豹现在就把洪荒这个题材放出来,全香港的报纸报道最多的,肯定就会是李明豹的小说,而不是李明豹的花边。天知道,李明豹自从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电影行业当中以后,有多久没有在明报上面发表过文章了。

    香港这边的书友就差没有拿着红漆去泼明报大门了,而现在李明豹在这风口浪尖上面却开始写书,绝对能够把大部分人的眼光都扯过来,到时候就算星岛日报还得瑟,都不会有太多的人理会。而如果到时候报道关于李明豹立场消息的就只有星岛日报一家报纸,李明豹反而会好办很多。

    你胡闲不是一定要我说出一个所以然么,那你胡闲为什么自己不说?凭身份,凭地位,他李明豹何德何能,能让所有的人都关注自己的立场?再怎么说,香港也有那么多德高望重的长辈,不去采访他们,却把我这样的小辈拿出来说事儿,不摆明了不给那些长辈们面子么?

    到时候只要李明豹把这个疑问说出来,星岛日报那边要还抓着李明豹不放,李明豹就真心佩服胡闲的勇气了。当然,这样的反问,其实也就只有李明豹拿出一个转移注意力话题之后才能说出来。

    要是现在就把这个封后路的方法拿出来,根本不可能达到预期目标,星岛日报大不了就说香港最近的风云人物是李明豹,而不是那些大佬,风云人物就得有风云人物的待遇,不先问他怎么行?

    但要是等李明豹的洪荒出来了,李明豹就能有托词,说最近在考虑这个关系到华夏神话文明传承的问题,政治上的东西没有太多考虑,就能把星岛日报的嘴巴给堵上。

    香港虽然现在是在英国佬的控制下,但是文化传承方面,却比现在的大陆的情况要好很多,也更加有人重视。李明豹已经在考虑一件极其严肃的问题了,哪里还有时间想别的?所以绝大部分人都会宽容,就算是港英政府,也不敢在这个问题上对李明豹说三道四,文化这东西,无论是在什么地方,都是得严肃对待的东西。

    君不见美国这样建国历史还没有华夏一个朝代时间长的国家,都把自己的文明传承看得无比重要?英国佬要敢在这个问题上唧唧歪歪,别说香港民众不答应,就算是全世界华人,都不会答应。

    有了这个借口,李明豹就能无损的化解现在的麻烦,进而还可以为自己的电影事业做更多的贡献,所以现在推出洪荒,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想到这里,李明豹突然哈哈大笑,然后对着赵雅姿的嘴巴,就来了一个法式深吻,直到双方都快要断气了,才舍得离开。看到赵雅姿那红红的脸庞,李明豹不由得称赞到:“姿姐,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啊,要不是你突然说起观音娘娘,我还想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好了,我有解决的方法了。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的出去走动了,实在是太让人高兴了。”

    对于李明豹这发呆半响,然后就抱着自己猛亲的状态,赵雅姿开始还摸不着头脑,但等到李明豹说他找到方法了,赵雅姿也跟着高兴。差不多半个月都没有怎么看到李明豹笑脸的赵雅姿,对于李明豹的痛苦有着很深的了解,而现在看李明豹这模样,很明显是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所以赵雅姿也跟着高兴。

    “有办法就好,但你的办法到底是什么啊?说出来让我听听。”

    “姿姐,你别忘了,我不但会拍电影,还会写小说。原本我打算实在躲不过去,那就用拍电影的方式来解决,到时候拍一部电影,来解决麻烦。但这样终归是有些手尾处理不好。但刚才听到你说观音娘娘,我后面又说起女娲娘娘,我就想到一个主意。我好久没有在明报上面发表我的文章了,乘着这个时候,我觉得有必要发表一篇文章,或者说是小说。”李明豹说到。

    “你又要写小说了?我都好久没有看到你写的小说了,这次你又想写什么?”赵雅姿要说起来,也算是李明豹的书迷,所以对于李明豹要写小说,她也很关注。

    “我要写洪荒!”李明豹自信的说到。

    “洪荒?什么叫做洪荒?李生你这个词语,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啊。”在金庸的办公室里面,金庸扶着自己的眼镜纳闷的问道。

    这个时候,离着那天给赵雅姿讲洪荒故事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三天。在这三天里面,李明豹废寝忘食的在写着关于洪荒的故事。

    这个时候还没有人提出这个概念,所以李明豹也不用画蛇添足的弄出一个穿越的人物,直接就从盘古开天开始写,一直写到龙汉初劫。在这里面,没有突然多出一个人来搅局,从盘古身陨到三族鼎立,然后魔主罗睺出手搅乱天机。

    如果单单是用嘴巴讲故事,那洪荒的故事用不了多久都可以讲个大概,就像最开始李明豹和赵雅姿讲的那样,讲个大概,压根用不了两三个小时。

    但是写小说和讲故事,不是一个概念,一秒钟可以讲出几个字,但是用手写,两秒钟都写不出来一个复杂的字。所以虽然故事李明豹可以讲到封神演义,但写小说,李明豹硬是花了三天时间,才写到龙汉初劫。

    这不是李明豹的手速不给力,实在是洪荒的世界体系太过庞大,很多东西都需要写,像什么法宝先天灵根,各种异兽,在写到龙汉初劫的时候,李明豹就隐约感觉写不下去了。

    龙汉初劫之前的事情,倒还好写一点,毕竟那个时候流传到现在的神话人物还有物种大部分都不知道名字,直接写奇花异草就行了,除了某些开天就出名的东西,其他的东西名字不太重要。但后面的巫妖之战,就不能不写得全了,毕竟这时候出战的,巫族还好写总共也就那么几个大巫,还有十二巫主,其他的巫压根就没有名字。

    但妖族就不那么好写了,妖皇就有四个,下面还有二十八星宿,三十二天罡,七十二地煞,三百六十五天辰,还有各路妖将,这不像巫族,两族大战之后,巫族算是彻底的灭绝了,剩下的要么就去填了海眼,要么就去地府当了冥王,牛头马面,总共也就那么几个人物,其余的连名字都混不到一个。

    而妖族虽然没有了天庭,但后面牵扯到的西游还有无数大小妖,甚至截教那边的万仙,都少不了通天圣人在天庭打劫过来的人物,而西方教那边各种护法,也没少从天庭抢人。

    出镜的人物,比起巫族大猫两三只来说,就要多太多了。李明豹故事最多也就能讲个大概的东西,但是实际上写,李明豹却要把各种人物的出场都给写出来。

    他要写的洪荒,可不仅仅是为了写个小说,还要借这本小说,彻底的把那些从华夏流传到现在的各类人物给分类断代。这绝对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所以写完龙汉初劫之后,李明豹就知道这个工程单单靠自己,想要完成,起码要花好几年的时间。

    这还是在李明豹有着白度可以查阅资料的前提下,要是没有这个东西,单单是把那么多的神仙给写出来,都能让李明豹花无数时间查阅资料。

    所以明白这事情是自己短时间内解决不了的,李明豹立马就来找金庸大侠帮忙了。而现在李明豹也就在和金庸大侠讲洪荒的概念。

    看到金庸那一副摸不着头脑的样子,李明豹也不是第一次看到,因为之前在给赵雅姿讲故事的时候,赵雅姿也是这么一副表情,所以李明豹并不奇怪,立马就给金庸讲解起什么叫做洪荒。

    等到李明豹大概讲了一遍以后,金庸吸着冷气说到:“李生,你知道你这样做会掀起多大的风浪么?中华上下五千年,各种神仙故事何其多?你这本洪荒,居然要把所有的神仙都归纳收集到一起,这样庞大的工作量,怎么可能完成得了?”

    “所以我现在就来找金大侠你帮忙来了,我一个人或许会忙不过来,但要是金大侠能推荐一些人物来帮忙,那这工作肯定会好做很多。再说了,我这第一本也算是写出来了,就让金大侠看看,这样的路子到底对不对。”说着,李明豹就拿出自己三天来的劳动成果,递给了金庸。

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庸议佛教(第二更)

    看到李明豹递过来的稿子,金庸立马就开始看了起来,这一看就花了一个多小时。要知道像金庸这样的人物,看书的速度肯定不会太慢。而从盘古开天之后到龙汉初劫,其实也没有多少字,总共也就才十万字左右。

    这还是李明豹为了小说而特意改编的,要是按照传记的写法,字数还会少很多,至少一大半字数不会有。毕竟洪荒这样的书,最深入人心的东西就是洪荒不计年。

    什么叫做洪荒不计年?就是上古洪荒那些人物,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岁月,什么叫做时间。作为第一批开天生灵,他们的寿命只要不是因为意外而了结,基本上就不会死。至少在李明豹所知道的神话当中,那些年活着的小人物,像什么牛一类的平常物种,到西游的时候都还能蹦达。

    就像老君那头牛,本就不是什么高贵的物种,也不是独一无二的洪荒物种,但就是这么一头牛,在西游里面也能抖起来。就连孙悟空这样的天生物种,由于出生的时间晚,结果连牛都惹不起,随便两个法宝都能弄得他灰头土脸。

    要知道洪荒的时候,不少牛人压根就不买法宝的面子。别说法宝,就算是先天灵宝这样的东西,别人也是说弄坏就弄坏。孙悟空那金箍棒,看起来牛得要死,打谁谁死,砸谁谁伤。

    但金箍棒这玩意,也不过就是后天功德灵宝,连至宝都算不上,这个类型的至宝,顶尖的就是九天玄黄塔,仅仅是身上的玄黄二气,就能压死一大堆西游里面的大人物。

    所以洪荒年月的神话,根本就不能用常理来述说。别说洪荒了,就连后面封神都能把洪荒最后的地盘都给彻底弄坏了,洪荒里面的牛人何其多?封神可是圣人在争斗,但洪荒可没有圣人,那个时代的武力值,简直大到没有边。

    李明豹一边想着洪荒的情节,一边在发散思维。而金庸看到李明豹的书,也很慎重。虽然以这个故事构架上来看,李明豹是写的小说,但金庸却不敢把这个故事当成单纯的小说。

    神话这种东西,每个只要有历史的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神话体系。而像华夏这样繁杂体系神话的,也就只有华夏。所以只要是沾上这样类型的小说,那都不能单纯的当小说来看。

    所以金庸是一边看,一边想,李明豹写的这些东西到底有没有什么漏洞,但是金庸越看,越是觉得李明豹写的这个庞大的体系,真就没有什么漏洞,就连什么十大灵根,十大先天至宝一类的东西,好像真就是那么一回事儿,还有那些神话当中的物种,就连金庸这样博学的人,能知道来历的,都不算多。

    区区十万字,金庸却看了一个多小时,等到稿子看完以后,金庸才松了一口气,感慨的说到:“李生大才,或许也就只有李生这样的人物,才能把一部洪荒写得这么荡气回肠。麒麟的高傲,凤凰的自傲,龙族的霸道。寥寥十万字,李生却写得那么透彻。就好像李生亲眼所见一样,这样的书,我评价不了。

    但为什么李生写的这些内容里面,却没有佛教?要知道,佛教在华夏神话体系当中,可是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东南亚一代,佛教是很盛行的,没有佛教,又怎么能说是神话体系完全了呢?”

    金庸是个佛教徒,所以对于佛教也是有自己的偏爱,但是整篇小说看下来,金庸却没有发现一点佛教的影子,这就让金庸觉得奇怪了,所以看完书就忍不住提了出来。

    “我不是说这部书到现在才写到第一部么?而第一部的时候,别说佛教了,就算是道教,不也没有么?圣人不出,哪里能出现教派?”李明豹笑着回答到。

    听到李明豹这样说,金庸想了一下才猜测到:“这么说来,李生你这部洪荒里面,只有出现了圣人,才能出现教派?圣人的意思,就是有教化才能成为圣人?”

    听到金庸这么说,李明豹也是十分佩服,要知道圣人这个概念,真正把他实际化,而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就是因为写明了圣人需要教化别人,才能成为圣人,要不然,圣人也是凡人。

    而李明豹还没有说出这样的概念,金庸却能敏锐的察觉到这个问题,说明金庸的脑子,并不一般。要知道最开始的时候,李明豹给金庸介绍洪荒,也就仅仅说是要把华夏的神话体系整理一下,然后就立马给金庸龙汉初劫的稿子,后面的话压根就没有说,而金庸却能够在李明豹的字里行间当中猜出一些事实,真的很恐怖,要不是李明豹有着大量的知识记忆,对上金庸这样的大拿,真就不够看。

    既然已经透剧了,李明豹就不介意多透露一些,反正等下他还是要说的,倒不如先把圣人这个概念给彻底的落实:“要说到圣人这个概念,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鸿钧道祖。这开天之后第一个圣人,其实就是他。而后面的圣人,大部分都是鸿钧的徒弟,就像佛教的始祖接引、准提,道教的始祖,三清,造人始祖女娲娘娘。这些人,要不是听鸿钧讲道,他们不可能那么快就成圣。而鸿钧成圣的宏愿,就是教化。后面这些人成圣,也都是通过教化。

    所以在洪荒里面,成圣的先决条件,就是需要教化,没有教化之功,就算你有成圣的机缘,也不可能成圣。所以圣人地位崇高,所谓量劫之下,除了圣人,皆为蝼蚁,就是说就算是无量量劫,也损伤不到圣人。”

    听到李明豹的解释,金庸的眉头就皱了起来,作为一个传统的佛教徒,听到佛教的始祖被李明豹说成是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就很不高兴。

    于是开始反驳起来:“要说接引道人的来历,我也知道一些,接引称之为道人,还不如称之为是佛主,他就是阿弥陀佛,这要说是佛教的始祖,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准提道人的来历,除了在封神演义当中出现过,其他的传记神话,对他的描写都不太多,李生你为什么就认为准提道人也是佛教的始祖,这就有些说不通了。”

    信仰问题,一向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关于信仰当中的人物,更是不容有人诋毁。尤其是像金庸这样的佛教徒,在关系到佛教始祖这样严肃的问题上,他肯定是要和李明豹辩论明白的。

    在后世,洪荒这个体系没有被绝大多数人认同的原因有很多,一个是传统文学不容忍,而佛教徒不接受,其实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佛教徒不接受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对准提道人的身份上不认同。毕竟这位大佬,在任何传说当中的出场几率都不高,贸贸然就抬到了这个位子上面,谁都不会接受。

    但李明豹现在既然就弄出了洪荒这本书,自然要把这个话说圆了,要是连金庸一个人都说服不了,又怎么能说服其他的人呢?

    所以金庸一开口,李明豹就笑着说到:“要说到准提道人,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需要提一下,不知道金庸先生对于菩提老祖这个人物,有没有了解?”

    “你是说西游记里面孙悟空的师傅菩提老祖?”金庸不知道李明豹怎么又把西游记给扯出来了,于是皱着眉头问道。

    “对,我说的就是这么一个人物。在西游记里面,菩提老祖这个人物出现得很突兀,没有来历,也没有去路。但他的所作所为,却是在为西游布局,这点上金庸先生应该没有什么疑问吧?”李明豹说到。

    “这点不错,要是没有菩提老祖这么一个人物,孙悟空也不可能学得到那么多的本事,自然也就不能成为西游的护法者,而西游也就施展不开。”金庸点头承认。

    “西游对于佛教是有大好处的,也就只有这样,佛教才能够进入到东方世界,在这个时代之前,佛教在中原并不占据优势地位,但在西游之后,佛教却比起道教来更加的昌盛,这点想必金庸先生应该不会否认吧。”

    “不对,李生,你这点上就说得不对了,自从西汉末年佛教就进入中原了,兴盛起来的时候也不是唐朝,而是南北朝,真正鼎盛的时候,才是隋唐。”金庸反驳的说到。

    “金大侠,我们现在说的并不是历史,而是神话,神话这种东西,对于年代什么的,都是忽略的,南北朝离着唐朝也不算远,而唐朝也是佛教真正鼎盛的时候,所以这样说,基本上也没有太大错误。

    要是洪荒写的是正史,那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神话人物了,我写这本书,最主要的事情是要把神话里面的人物彻底梳理起来,不让这些人物的来历变得混乱。所以自然是和正史上有些出入,我从一开始就没有说洪荒是正史,而是说这是小说。而事实上神话故事里面的人物,出生绝大多数都是小说,我这也算是一脉相承。”要真正在金庸面前讨论正史功底,李明豹可没有那个底气,所以干脆就把小说的本质给抬了出来。

    听到李明豹这话,金庸也是一愣,继而也笑了:“是我着相了,本来神话就是荒诞的东西,又怎么可能和正史比较?那么李生你还是接着说菩提老祖的事情吧。”

第一百七十七章 好奇宝宝的麻烦(第三更)

    (今天的三更比昨天的早一些吧?蒹葭说话算话,所以还求各位看书的兄弟们,来点订阅打赏,现在这成绩,太苦逼了。)

    好在金庸不但是一个佛教徒,也是一个写小说的,所以对于李明豹这样写,站在小说作者的位子,多少也是能够理解李明豹的心思。要是换了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并且对小说没有什么概念,那么李明豹单单是议论佛教始祖这个话题,就不会有人给他好脸色看。

    而现在听到金庸让自己继续说菩提老祖,李明豹也松了一口气,赶忙把菩提老祖的设定给说了出来:“菩提老祖在西游记里面,是最为神秘的一个人,但他的本事,却绝对不算小。孙猴子在他那里学了点功夫,就可以和天上的天兵天将大打出手,甚至连玉皇大帝都不放在眼里。

    我们可以说玉皇大帝是做天帝的,功夫上不高也说得通。但是他能和二郎神打得不分胜负,这就是最奇怪的事情。金大侠你也应该知道二郎神的来历,二郎神的身份可不简单,他不但是玉帝的外甥,还是玉鼎真人的徒弟,就算是封神演义当中,他也是一个厉害的人物。虽然后面一样的是上了封神榜,但他的实力却没有多少缺失,因为他是以肉身上榜,比起那些以真灵上榜的神仙,实力上不会有太多的压制。

    从封神到西游,这里面有多少时间,二郎神的实力肯定还有提高,但就是这么一个牛人,对上孙悟空的时候,却打得旗鼓相当。孙悟空的实力,差不多就能算得上是阐教三代弟子当中的佼佼者。

    但是阐教的那些人物,三代当中就算是洪荒走过来的也不稀奇。虽然孙悟空的出生也很高,是补天石的遗留,但他出生的时间太晚,要是没有一个好的师傅,怎么可能有那么高的实力?

    所以,他的师傅菩提老祖的身份,就很有问题。这么一个大人物,没有来头,没有去路,本就是奇怪的事情。但如果菩提老祖是大人物的化身,这一切就能说清楚了。”

    “李生你的意思是,这个菩提老祖,其实就是准提道人的化身?要这样说,也能说得清楚,但是为什么就不能是接引佛主,或者是燃灯过去佛呢?”金庸是写小说的,他编故事的能力自然很强,所以单论到安排身份,他的能力绝对不比李明豹差,所以立马就提出疑问。

    “接引是阿弥陀佛,作为佛教的面皮,亲自去教导孙悟空,那样意图太明显了,不利于接引的形象。而燃灯过去佛,虽然是佛主,但是他的实力却没有高到那个程度。燃灯的原型,是阐教大师兄,但却不是阐教十二金仙。

    所以他的确有实力,可以压制其他十二金仙,但是他仅仅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也就可以证明他没有成圣,要是成圣,他就不可能在元始天尊下面当弟子。玉鼎真人也是阐教十二金仙,但他教导杨戬从封神之前就开始了,那么多年的教导,要仅仅是燃灯教导几百年的弟子就可以超越,玉鼎真人真就是白混了那么多年。他们之间的实力,不可能差距那么大。

    而佛教当中有这个能力的,除了接引佛主,也就剩下一个准提道人,也就只有圣人,才有这样的能力。所以菩提老祖,必定就是准提,而不是燃灯或者接引。最最重要的是,准提道人的身份,在外界流传并不多,世人只知道阿弥陀佛,又有几个人知道准提道人?用现代的说法就是接引佛主是门面,准提道人是管家,两个圣人不分彼此,才能把佛教发展壮大。”

    “李生这样解释,的确就能说得通了,但是准提道人为什么会是圣人,他又有什么教化功德呢?”越是听李明豹说,金庸的神情越是兴奋,因为李明豹讲了那么多的东西,在金庸的脑子里面,依旧没有找到什么破绽,所以李明豹这洪荒,或许真就有那个可能,把华夏的神话故事给梳理一遍,里面的人物,也能够讲得清楚来龙去脉。

    听到金庸这么问,李明豹本来想立刻把人物故事结构给说出来,但嘴巴却干了,等到喝了一口水之后,李明豹才觉得这样讲解,对于洪荒这个体系,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因为现在单独讲某一个人,在洪荒体系当中,就会牵扯出来很多人。洪荒体系当中,只要是出场的人物,基本上都是牵连了因果,没有因果,他们也就不可能出场。而要讲明白因果问题,需要讲的人物也就太多了,现在一个一个讲,那最后金庸或许会知道有哪些人物,但是对于这个体系的了解,却是支离破碎。

    所以李明豹认为,还是应该从源头上面讲解,这样金庸才能够对洪荒体系,有个大概的认知。于是李明豹开口说到:“关于这个问题,我不打算讲,因为这样讲着太累,我还是从源头上面讲解吧。这样查先生你才能够快速的了解洪荒体系。”

    于是李明豹也就开始讲解起洪荒这个体系,龙汉初劫的内容,李明豹在稿子里面也就说得很清楚了,所以李明豹开始从龙汉初劫之后开始讲,讲到了十二巫祖出世,东皇太一和妖皇帝俊建立天庭,而巫族统治大地。鸿钧出世讲道,三千紫霄宫中客,成就鸿钧大道。分鸿蒙紫气,埋下红云祸根,然后两族争霸,之后共工撞倒不周山,洪荒大陆崩坏,致使女娲补天,斩杀玄龟撑天。

    比起给赵雅姿讲故事的心态,对上金庸李明豹就显得头疼,因为赵雅姿听这个故事的时候,是很安静的,就是觉得李明豹这个故事太新奇,并且各种人物都能找到出处,觉得李明豹很有才。

    但是金庸听李明豹的故事,却是带着思考,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当面就提出来了。就比如为什么鸿钧就有能力讲道?大家都是洪荒出生,凭什么你鸿钧就能先别人那么多步?

    于是李明豹就讲鸿钧那么牛,也是有理由的,首先鸿钧的出生也不一般,本就是三千魔神转世,然后转世又成为开天第一道先天一气。只要是洪荒第一次出现的物种,就没有不牛逼的。

    而鸿钧更是先天一气,这本体自然就高高在上,再加上鸿钧又有造化玉碟,直接参悟的就是三千大道,再加上他本体的能力和造化玉碟的功能,找到除了隐藏起来的那道鸿蒙紫气之外的鸿蒙紫气,也不算稀奇。

    最重要的是,鸿钧在龙汉初劫三族大战的时候,就把魔主罗睺给干掉,顺应了天道,降下无边功德,这样他的先天条件上就满足了成圣的基础,当然因为他和罗睺是在西方打架,直接把西方打崩溃了,他也欠下了西方一个大因果,最后给了西方两个圣人的名额,也算是还下了这份因果,再加上开天之后第一次讲道,有了第一次教化功德,鸿钧功德圆满也就正常了。

    但李明豹这样解释,也没有能让金庸满意:“照你这样说,那三千魔神转世,岂不都是大人物?洪荒生灵当中,原住民岂不是在弱势地位?但为什么你这洪荒第一本书里面,根本就没有写这样的东西呢?”

    “三千魔神毕竟是过去式,他们在洪荒转世,身份上自然就是洪荒的人,所以说他们也是原住民其实也没有什么错误。就像鸿钧这样的,你能说他不是洪荒的人物?再说了,三千魔神也不可能都幸运的修炼成功,还有很多没有修成灵智就被干掉的,甚至被别人炼成了后天灵宝,所以三千魔神根本就不好讲,最多是写一个外传,和洪荒没有太大的直接联系。在洪荒的人物,他就是洪荒的人物,而不是魔神。就像鸿钧为了补全天道,以自身合道,最后鸿钧就是天道,但天道却不是鸿钧。一样的意思,三千魔神是洪荒的人物,但他们却代表不了洪荒。”

    一个一个问题下来,原本和赵雅姿仅仅讲了两三个小时的故事,在金庸这边,却是连一小半都没有讲到,但时间上却花费了一个下午。等到沈宝兴来敲门的时候,李明豹和金庸才发现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六点多钟,可以吃晚饭了。

    看到沈宝兴出现,金庸苦笑的说到:“宝兴,这次李生可是把我害苦了,谈了一下午的小说,弄得我本职工作都还没有做好,看来晚上是要加班了。”

    “什么样的小说能让查先生你这么心动?李生你也是好久没有来我们明报了,我都还以为李生你准备封笔了,没想到又拿出一个新的稿子了。看来香港的读者们有福了。你是不知道,你那么久不在我们明报刊登小说,差点就有激进的读者在我们明报门口泼红漆了,现在有了这份稿子,总算是能够把一些人安抚下来了。”沈宝兴由于李明豹来的时候正在外面,所以等到开门以后才看到李明豹,又听到金庸说李明豹有了新的小说,立马就高兴的说到。

    “这份稿子,不能立马就发出去,有些东西,需要调整,再加上一些问题,这个稿子想要发出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金庸无奈的说到。

    “怎么了?李生的新稿子,难道是关于时政的。我看李生你也该反击一下了,现在香港报界,可是把你当成了个靶子,李生你既然要发出声音,在我们明报发就再合适不过了。难道查先生认为李生的小说和我们明报的立场有冲突?”沈宝兴也知道李明豹最近的麻烦,然后又听到金庸说稿子不能立即发出去,立马就以为李明豹的这份稿子,或许是染上了时政问题。

第一百七十八章 奇书《洪荒》(第一更)

    “要仅仅是时政问题,对我们明报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毕竟我们明报刊登这样的文章小说,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了,所以这根本就不是麻烦。但李生这部小说,规模实在是太过宏大了一点,直接就是拿我们华夏上下五千年的神话下手,给神话人物排一个座位,这样的小说,贸贸然的刊登,对我们,对李生来说,都不是好事儿。”金庸没有太过忌讳这个话题。

    “神话?”听到金庸的话以后,沈宝兴也明白了金庸为什么那么踌躇,这个题材,即便是小说,能够影响的人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对比起这个题材来,时政这种东西,还真就算不上什么太大的事情。

    看到沈宝兴听到金庸的话都是一阵了然,李明豹就忍不住有些羡慕嫉妒恨了,在自己觉得是大麻烦的时政上面,无论是金庸还是沈宝兴,表现得都很淡然,偏偏自己弄出来的小说,他们却都觉得是个大问题。这站的位子不同,想法就不同,实在是至理名言。

    明报这样的报纸,压根就不在乎讨论时政,反而他们更加积极喜欢讨论这个问题,就算是偏向某一方,然后抨击另外一方,别人拿他们都没办法。但是像李明豹这样的人,却偏偏就怕讨论这样的问题,到现在李明豹都不得不拿出洪荒来救急。

    对比起金庸和沈宝兴的淡然,李明豹对自己却只剩下蛋疼了。也就是这一刻,李明豹觉得自己在拿下电影界之后,还要再拿下香港的报界,至不济也要掌控一定的话语权,要不然以后遇到这样的麻烦,也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

    “查先生,沈先生,既然到了饭点,那我们就出去吃点东西,顺带的谈一下关于洪荒的事情。这本书的意义,想必查先生很明白,可能争议会比较大,但是只要是做好了,那么对于华夏的神话体系来说,就有着不可估量的好处。我们华夏的神话虽然丰富,但一直以来这些神话人物都是零零散散,不成系统。

    但只要洪荒能够深入人心,以后我们华夏的神话体系,也就有个谱了,西方神话,奥林匹斯神话虽然人物内涵上很乱,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神话人物排序很正常,这对于他们的传播也有好处。而教会神话体系,也就是上帝那一个体系,虽然人物少,但传承有序,每一个能说得出来的人物,都能立即让人知道这个人物代表着什么,但我们华夏的神话却没有这样方便,就连我们自己都觉得矛盾,还怎么能够传播?”李明豹继续说到。

    “这个道理我们也明白,洪荒很符合我的口味,李生你知道,我也是写小说的,只要写小说的人,就忍不住想要创造一个不一样的历史。看着自己小说里面的人物综横披靡,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更何况李生你这本恢弘大气的小说,更是能让人热血沸腾。但毕竟这本书牵扯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要是没有一个稳妥的处理办法,我并不赞成这本书这么早就发出来。”金庸说到。

    “好吧,这个问题还是等一会儿再谈吧,我们先去找一家吃饭的地方。这里是明报的地盘,想必查先生很清楚这边饭店的口味,那就要麻烦你了。”李明豹微笑的说到。

    “好吧,我来带路,这里还真有一家才开业的饭店,味道想当不错,今天既然李生你来了,我们就去那一家,他们的鲍汁捞饭味道很好。”金庸很有兴致的点评到。

    金庸在食物上面的成就比起蔡岚这样的美食家来,自然是比不了。但多年优越的生活,多少也是能够改变一些金庸的饮食习惯,对于一般人来说奢侈的鲍汁捞饭,对于他和李明豹这样的人物来说,也算不得什么。

    这年月,鲍鱼的资源虽然也算不上太过丰富,但是两头鲍和三头鲍这样的好食材,还并没有以后那么紧张。这样的大鲍鱼都尚且如此,就更别说鲍汁捞饭里面的小鲍鱼,价钱虽然贵,但还没有到昂贵的地步。

    进了饭店,沈宝兴选了一个小型的包厢,然后金庸点菜,在上菜之前的一段空闲时间里面,金庸和李明豹他们,又开始讨论起关于洪荒的问题。

    对于洪荒这本书,金庸的评价就是奇书。这本书真要是出版了,那或许就是一部现代的封神演义。但如何发表,金庸却有不同的看法,这点在之前金庸的办公室里面就讨论了好久,而现在金庸依旧还在计较这个问题。

    听到金庸絮絮叨叨的说洪荒这本书有什么样的麻烦,李明豹干脆就把自己早就想好的东西给说了出来:“不瞒查先生,其实我在写完洪荒第一部,也就是龙汉初劫这一部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自己好像有些写不下去了。

    虽然这本书的大致内容都装在了我的脑海里面,但具体到每一个人物,我却觉得有点力不从心。这也是我到明报来的其中一个原因。我打算让一些经验丰富,或者说是对神话里面的人物很了解的专家教授们,来一起讨论关于神话人物的出处。

    毕竟单单靠我一个人就把这么庞大的体系给弄出来,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查先生也知道我的主业并不是在小说上面,虽然我有很好的创意,但是在这样一部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小说上面,我却不认为我能够坚持得下去。万一什么时候我又开始忙了,那这本书后面的内容,就不知道还需要写多少时间。

    虽然对于我自己来说,时间早晚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对于这本书来说,我觉得越早让他出来面世,就越能够起到更多的效果。华夏的神话体系,也到了一个该整理的时候了,以前根本就没有人想过这方面的问题,而现在既然我想出来了,那就不能怠慢。

    不能让西方那些神话体系传播的时候,我们华夏的神话体系还是一团混乱,这对于后辈的教育上来,是一种极大的缺失。神话也是我们华夏的传承文化的一种,又怎么能不让他完美起来呢?其他的东西都有人能想到要整理,但偏偏神话的地位却非常尴尬,这本就很不正常。所以这个事情,我觉得靠我一个人不行,最好是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编撰工作当中。”

    听到李明豹这话,金庸的眉头皱得更深了:“请那么多的专家,是需要花大价钱的,单单是为了这么一本书,就算是把利润都拿出来,也未必能够请到那么多的专家,李生你这样做,会亏本的。难道李生你为了你现在的麻烦,肯舍去这本书的利益?”

    金庸这话一出口,就弄得李明豹脑门上都是冷汗,他还以为金庸把这个事情给忘了。没想到金庸会在这个时候把这个问题给提了出来,看样子金庸在听到李明豹出书的时候,就已经明白李明豹为什么会突然弄出一个洪荒小说。李明豹那点小心思,在金庸这里压根就不顶用。

    当然对于金庸这样直白,李明豹也知道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掩饰。或许对香港的民众来说,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很难,但是对于金庸这样的人物来说,李明豹只要把东西给抛出来了,金庸多半都能猜出来李明豹的目的。

    好在李明豹知道金庸并不是想要刨根究底的研究李明豹到底偏向哪一边,说出这个事情来,也不过是为了成本做铺垫。在香港,绝大多数大佬对于成本这个问题,都很关心。

    而关心的后果就是很多香港行业的酬劳过低。这点在六叔身上,在金庸身上,都可以得到很多的解释。对于抠门的人来说,成本这个东西,就是要人老命的玩意。

    所以在流了冷汗之后,李明豹侃侃而谈的说到:“关于麻烦的问题,查先生你也知道这里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所以我有些动作,也是正常的。但是查先生你要是认为请那些专家需要花钱,这就说不通了。就算我们请再多的专家,那些专家在这个事情上,也不会收钱。

    相反,那些没有被我们邀请到的专家,才会骂我们。要知道,我们现在讨论的东西,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找他们做讨论,是在给他们发挥的机会。这个东西要做好了,虽然不至于青史留名,但至少在某一方面上,他们就会成为这方面的精英,在学术上面,肯定有更大的发挥余地。所以我认为请专家,不但不会花钱,他们还会很努力的白干活。

    甚至我们不但要请专家,还要请宗教人士,专家对于某些人物的讨论,总归是没有宗教人士知道的东西多。很多隐秘的事情,外面的专家未必知道,但是宗教界的人,却可能在一些孤本里面,知道一些外人所不知道的事情。

    既然要把这本小说写成经典,那我们就必须全方位的考证这些人物的关系,把他们的来历和去路,彻底的查个清楚。也就只有这样,洪荒这本书出来以后,才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才能够真正的影响到神话体系,单单几个人就盖棺定论,就算故事说得再好,那也仅仅是一个故事而已,并不会深入人心。”

    听到李明豹的野望,金庸也忍不住热血沸腾了。在他听到李明豹的解释以后,他自己都认为自己要是参与到讨论当中,都不可能会要李明豹的钱。

    所以在思考了半响之后,金庸才缓缓的说到:“这事情要真的做成了,李生你这部洪荒,就会成为奇书,其内涵价值上面,绝对不会差于历史正本。”

第一百七十九章 交锋(第二更)

    金庸这样的评价,绝对不是开玩笑,要真像李明豹这样搞,不但邀请专家教授,还要邀请宗教界的人士。那么即便洪荒这本书一开始仅仅是小说,等到最后写完了,也不会有多少人认为这本书真就仅仅是一本小说那么简单。

    就好像封神演义,这本书实际上算起来,也是一本小说,但是在华夏神话体系当中,这本书的意义不下于圣经!为什么?就是因为这本书里面那么多人物,全都是有名头的神仙。甚至很多研究这个类型的专家教授,查找资料,都会用到封神演义。

    这样的情况下,封神演义就不单单是一本小说了,而成为了重要的科研资料。但封神演义比起还没有成书的洪荒来,又是小巫见大巫。因为这本书里面,不但囊括了封神演义,之前几次量劫也囊括在其中,之后的情节也囊括在其中,甚至就算是封神演义,洪荒也囊括在其中。

    这样宏伟庞大的体系,真要是建成了,那基本上就相当于是一本华夏神话百科全书,只要是在历史上有名有姓的神仙,你都能在这本书里面找到他们的来龙去脉。以后谁要是想要了解华夏神话历史,直接看看洪荒,立马就能够得到答案。

    这样一本书出来,基本上就没有其他神怪类型小说生存的余地,甚至就算是封神演义,地位上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李明豹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也是想当的聪明,不但从专家教授身上入手,这样可以让这个体系不至于有太多的错漏。

    还从宗教界人士身上下手,这才是真正的高明。别的行业,或许对于神话故事不会太过有兴趣。但是宗教界人士却不一样,他们对于神话的重视,绝对不是别的行业能够了理解的。毕竟他们玩的就是神话,没有神话,宗教该怎么玩?自家供奉的神仙,在神话体系当中是个什么样的位子,岂能不关心?

    用现代生活当中的话来说,就相当于比后.台。在一个公司里面,一个有着董事长后.台的人,他在公司里面就是横着走,像螃蟹一样没有人敢动。

    另外一个人的后.台是公司副总,他的底气就要少上一些,至于那些部门经理后.台的人,对一般人自然是顺风顺水,但对上后.台强硬的人,他们也就只有看着。

    而洪荒这部小说,让宗教界人士参与,其实就是让他们找自己的后.台。佛教在香港和东南亚地区都有着广泛的吸引力,信徒不乏大亨大佬,所以他们要是有机会对洪荒下手,那么肯定不会放弃那么好洗地的机会。

    接引准提这两个佛教大佬,都是圣人,无敌的存在,除了合天道的鸿钧之外,别的压根就没有什么对手。这样的后.台绝对硬气。而道教的后.台是三清,甚至鸿钧都是他们的后.台,道教也能满意,虽然三清最后分裂了,没有佛教团结,但这三个圣人本就是一体,自然也就没有问题。而造人的女娲娘娘同样是圣人,这样也好给人来个好的交代。

    这样一来,洪荒这本小说,基本上就相当于大家在给自己的后.台排位,我的后.台牛逼,我自然也能牛逼,由不得那些宗教界的人士不响应。以后传道的时候,也可以吹嘘自己的信仰多牛逼。

    当然,最后肯定会有人不满意,就比如那些后.台算来算去不够硬的,但这样的宗教本就不占据很大势力,圈地搞不好,也怪不得李明豹,因果都让那些大教派给接过去了,反正不会有李明豹什么事儿。

    既然李明豹都有了一个周密的安排,金庸也觉得这样一本书,应该早日问世。至于第一部龙汉初劫为什么不用探讨就可以发出来,那是因为龙汉初劫的时候,什么教派都还没有出来,和现实的牵连并不多,也就起到一个引子的作用,还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自然,李明豹的问题也就可以在这本小说出来之后,得到解决。

    所以在刊登洪荒这个问题上,金庸和李明豹都达成了协议。但洪荒这本书的刊登,不可能像李明豹之前那些小说那样刊登了就完事儿了,这牵扯到的东西太多,所以在刊登这小说之前,李明豹和金庸都准备先开一个新闻发布会,第一是要扩大这本书的影响力,第二就是要让那些专家教授,宗教人士主动参与,把这事儿尽可能的搞得轰轰烈烈,对于传播这本书也是有大好处的。

    总算是搞定了这个事情,李明豹在回去以后,也睡了一个好觉,等到第二天,明报就刊登出了李明豹出新书了,然后在后天会召开新闻发布会。

    对于最近香港闹得沸沸扬扬的李明豹,绝大多数香港人都是有兴趣看看关于他的新闻的。而现在明报突然刊登出了不一样的李明豹新闻,自然能够引起香港人的轰动,明报的报纸才发出来没有多久,很多人就知道李明豹又出新的小说了。

    对于那些等李明豹小说等到花儿都谢了的人来说,这样一个消息就好像及时雨一样。而对于星岛日报来说,这个消息就像一个苍蝇那样,恶心得他们难受。好不容易把李明豹这家伙逼到了墙角,只要出现,就必定会得罪某一方面,眼看就要成功了,结果李明豹现在却说要发表什么小说,这不是在扯蛋么?

    李明豹的小说在香港有多流行,他们又不是不知道。真要让李明豹的小说发布成功了,别人哪里还会议论李明豹政治立场问题,原本好好的局面,居然因为一本小说就可能要翻盘,这可不是星岛日报想要得到的消息。

    于是晚上星岛日报就报道出李明豹写小说仅仅是一个幌子,他想要逃避一个严肃的,关系到香港命运的问题,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值得大家期待呢?

    星岛日报这样的消息,自然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注意,但是其影响力,却远远没有达到他们想要达到的效果。毕竟李明豹可以逃避问题,随便弄一本小说出来应付,但是明报这样的报纸,却不可能拿着自己的信誉开玩笑。

    能让明报和李明豹两家联手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小说,又岂会是儿戏?再加上李明豹出手贿赂一些报纸,然后晚上香港的报纸,很多都在报道李明豹新出小说,并且还要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消息。

    虽然不可能一下就扭转讨论李明豹政治倾向的话题,但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开始转移话题讨论李明豹新的小说到底精彩不精彩的问题。

    等到新闻发布会开始,李明豹和金庸都是一身正装的出现在发布会的现场,然后立马就有很多照相机对着李明豹他们猛拍。等到李明豹他们坐好以后,就有人迫不及待的发出问题。

    “请问李先生,最近一段时间香港各大报纸都在讨论关于你的政治倾向问题,在这样的场合,请问李先生你能发表一下关于自己的看法么?”一个记者压根不守规矩的站了起来,并用大声的话语来提问,摆明了就是在踢场子的。

    早就知道这个发布会不会那么轻松的就开下去,所以李明豹对于这样的事情,有了自己的打算,现在这个记者站起来大声发言,李明豹也不害怕,直接冷冷的问道:“你是哪个报社的?难道连一点规矩都不知道?今天是关于洪荒的发布会,而不是其他问题的讨论会,你这样问,岂不是喧宾夺主?”

    看到李明豹这幅模样,那个记者一脸淡然的说到:“我是星岛日报的记者,至于我没有守规矩的问题,我向查先生和李先生道歉,但是关于这个问题,全香港的人都等了好久,好不容易李先生你出面,我自然要代香港人问个明白。只要李先生你回答了这个问题,那我们后面的问题自然会讨论到洪荒这部小说。

    其实我也很期待李先生你的新小说,因为我也是李先生你的书迷,但是小说的问题,毕竟是小事儿,而关系到香港未来前途的问题,才是大事儿。我们不能忘记大事啊。”

    听到这家伙是星岛日报的记者,李明豹就知道这家伙为什么那么迫不及待的就跳了出来,经过这次的事情以后,李明豹和星岛日报那边算是彻底的成了仇家。星岛日报也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那么容易就脱困,所以用手段也成了必然的事情。

    “既然这样,那我就说两句,香港的前途问题,我也很关心。但我知道我人微言轻,在香港这地方,我也就是一个小人物。大人物们都还没有发言,我这样的小人物又怎么可能敢说出自己的看法呢?

    既然你们星岛日报那么关心香港的前途问题,那么为什么到现在我都还不知道你们星岛日报老板胡闲的态度?你们自己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表态,却偏偏要我这样的小人物来回答问题,岂不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甚至即便是胡闲女士发言了,也轮不到我。论年龄,我才刚刚满二十岁,算是一个愣头青。论资历,香港有无数的前辈楷模,你们星岛日报却偏偏要让我发言,岂不是完全不把那些前辈楷模们放在眼里?你们星岛日报没有教养,也不能让我李明豹没有教养啊?”

完本感言

    这是蒹葭在纵横第三本书完结,感谢各位书友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才有了这本书正常完本。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说实话,这本书从一开始发布就充满了波折和打击。原本这本书是可以写得很有味道的,毕竟香港娱乐行业那年月的事情,有很多可以写,蒹葭为了写好这本书,也找了好多资料,很多大家不太知道的爆料,相当的给力。

    但可惜这本书才写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网文行业就开始严打,虽然之前一直都在严打,但毕竟重点不是在娱乐这一块,但蒹葭写书的时候,恰恰就倒霉了。娱乐行业,潜规则不能写,黑道不能写,那个年月的大陆不能具体的描写,甚至就连亲热戏,都只能写肩膀以上,连胸部都是违禁的,而娱乐文不写这些东西,基本上就相当于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样一来,蒹葭想要写的东西,压根就写不了,最终这本书就成了现在这样看着没劲,写着更没劲的三无产品。

    当然,蒹葭也不是在抱怨什么,点背不能怨社会,命苦不能怨政府。好坏都得自己来扛着,只不过就是觉得很可惜,原本一切的努力,都因为题材的问题,白白的浪费了。好在蒹葭在这本书上面也吸取了无数的教训,所以下一本书,坚决不以现实社会为蓝本来创作,直接写架空一类的文章,那样限制也就没有那么多了。

    新书已经开始准备,或许这个月底,或许下个月底,就会正式上传。待到那个时候,我们再次相会。有了这次的教训,蒹葭肯定不会犯意外的错误,努力弄出一些我喜欢写,大家喜欢看的。再次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下次再会。i1387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6187/ 第一时间欣赏香江大亨最新章节! 作者:寒牧云所写的《香江大亨》为转载作品,香江大亨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香江大亨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香江大亨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香江大亨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香江大亨介绍:
香江大亨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香江大亨,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香江大亨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