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进入了奥尔特星云层
宇宙飞船进入了木星轨道以后,开始高速绕着木星渐渐向外飞行,同时寻找着木星与太阳在黄道面上的引力平衡点,当宇宙飞船绕着木星高速飞行八周以后终于以最快的速度在引力的平衡点处逃逸出去。
木星绕太阳的速度仅仅是13千米/秒,然而在太阳和木星引力势能的作用下,宇宙飞船在巨大的引力势能下到引力的零点,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动能。
这时候宇宙飞船获得的逃逸加速度达到了1200千米/秒,这个加速度就是从木星和太阳引力势能中获得的,如果仅仅依靠核动力发动机提供的动力,宇宙飞船只能飞到15千米/秒而已。宇宙飞船此刻的速度虽然快的恐怖,可是和太阳系内的有些彗星相比较起来还是要逊色太多,因为有的彗星速度都可以接近光速了。
在宇宙中考虑到星系的星云层保护,并不是速度达到第二宇宙速度就能飞出太阳系的,甚至第三宇宙速度都是飞不出太阳系的。一个适当的小天体如果要想冲出太阳系的星云外层,就必须要有接近光速一样的速度,这样才能冲出太阳系的星云外层(奥尔特星云)。
宇宙飞船的速度达不到光速,还有宇宙飞船的质量相比于彗星就小的太多了,它根本不能直接从奥尔特星云层中穿越,因此想要飞出太阳系只能按着白牛提供的星系星云两极虫洞中穿越出去。
宇宙飞船达到了最快的速度以后就是向太阳系的北极轴线方向飞去,在这个飞行方向上不用考虑柯伊伯带的影响,因为柯伊伯带是在太阳系黄道面上的一个环状小行星带,这样对宇宙飞船所能产生影响的就是奥尔特星云层了。
宇宙飞船用了十个月的时间终于接近了奥尔特星云层,这时候宇宙飞船的速度降到了1000千米/秒,在这漫长的飞行过程中,宇宙飞船受到太阳引力势能的影响,因此速度会渐渐的慢了下来。还好宇宙飞船在在向北极点飞行的时候,它不是沿着北极轴线方向直接飞行的,而是采取了彗星的椭圆形轨道飞行,这样才避免了太阳引力势能的逆向影响,反而却是利用了太阳引力势能,因此它的速度仅仅降低了200千米/秒而已。
宇宙飞船在靠近奥尔特星云的飞行过程中,所有的宇航员都没有闲着,尤其是四位工程师,他们完成了大量的太阳系内观测数据,尤其是在北极方向上观测到整个太阳系的面貌场景,可以清楚的看到八大行星绕日的画面。除了这些,还有包括从奥尔特星云飞过来的彗星的观测记录,不过大多数的彗星最终会被吸入水平方向上,从而彗星会被柯伊伯带所挡住,偶尔过去的几个彗星也会被土星和木星的引力场所捕获,那里就是成了彗星的归宿。但是有极少数的拥有特别速度的(接近光速)大质量彗星,它们可以不被黄道面上的天体引力所吸引而完成对太阳的旋转,然后再飞回去。
宇宙飞船上记录拍摄了很多珍贵的有价值的太阳系天体影像资料,接着通过飞船上携带的暗光波发射器发射到火星基地的接收站,然后再把这些观测数据全都传回到了地球上。
宇宙飞船传回到地球上的观测数据对世界各国的航天工程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华夏航天部门能够实时的和宇宙飞船保持联系,因此通过宇宙飞船的望远镜和探测器也能看到宇宙飞船周边天体的景象以及从那里视角看到的太阳系景象。
宇宙飞船离开地球整整一年时间了,这一年时间地球上的科技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因更是牵挂着远行的宇宙飞船,因为宇宙飞船是代表着太阳系中地球上智慧人类的文明使者,他们都希望着宇宙飞船能把地球文明带出去,也把外星的文明带回来。
经过了一年时间,宇宙飞船的运行非常正常,宇宙飞船所有的十八人都是很健康很快乐的在忙碌着他们的工作,他们的事业与探索文明的宇宙飞船联系在一起,仿佛此刻的宇宙飞船就是他们的家。
一年的时间来到了奥尔特星云层,这比预期的时间提前了两个月,本来这次星系外的探索规划时间便需要二三十年,因此一年时间就不觉得漫长了。
不久宇宙飞船便进入了奥尔特星云层,不过进入的位置是在太阳系外围奥尔特星云层的北极轴线上,这里正是星云层的漩涡轴线带,由于引力内外作用以及星云层旋转的原因,这条北极的轴线带便成了星云层的高真空带。
宇宙飞船在这条高真空带里穿梭飞行,就不用考虑碰撞到星云层的天体了,同时这条高真空带的真空引力方向竟然向着外部,于是宇宙飞船就是获得了很大的牵引力。
宇宙飞船进入奥尔特星云层北极轴的高真空带中,在高真空场引力的作用下,宇宙飞船的速度竟然越来越快,最后甚至达到了2900000千米/秒,这几乎达到了光速。在这种情况下,李爱牛只能通过控制核动力系统让宇宙飞船的加速度,当宇宙飞船达到了最快的速度,他就是关闭了宇宙飞船的核动力发动机,因为宇宙飞船动力系统已经没有多大的作用了,甚至想要停下来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时候宇宙飞船近乎光速的速度,让它拥有了超大的动能,虽然没有办法去让宇宙飞船停下来,不过想要穿越这厚厚的奥尔特星云层没有这样的速度恐怕还真的无法冲出去。如果让宇宙飞船以原来的1000千米/秒的速度,恐怕飞行一千年也未必会飞出太阳系。
宇宙飞船在高真空带中的接近光速的飞行,这是李爱牛事先知道的,因为白牛已经告诉他其中的道理了,于是他才会这样的去做。这些事情李爱牛和苏婉婷心里有数,但是二人没有让其他的十六人知道宇宙飞船已经处于失控的状态,与其让他们提心吊胆还不如保持装着正常的飞行。
宇宙飞船选择这种路径飞行本就是一次挑战,虽然宇宙飞船已经失控,看似又充满了危险,但这也是唯一的方法可以以最短的时间飞出太阳系。不过在高真空带中,即使里面有着其他的小的彗星或者天体,也会被高真空的引力加速向着形成真空源的外部飞出去,因此宇宙飞船在这种高真空带中飞行却又是非常安全的飞行。
在宇宙飞船达到了稳定的超级速度以后,这时候的宇宙飞船就向均匀行驶的飞机,内舱里面的众人已经没有了那种加速的不适感觉,现在反而觉得变得轻松了许多。
第618章 术业有专攻
飞船内的众人感觉到了舒适以后,可是让众人感到奇怪的事情出现了,那就是宇宙飞船和地球联系不上了。
这时候李平复了众人诧异的心情,因为宇宙飞船的速度太快了,当宇宙飞船打出去的射电波或者暗光波就是相对变得慢了,再加上高真空带的引力场屏蔽作用,因此宇宙飞船上发出去的联系信号根本不能传递出去,同样宇宙飞船也是接收不到来自地球上的消息。
宇宙飞船和地球失去中断了联系!
在宇宙中飞行的航天飞行器偶尔失去或中断联系这是很正常的情况,有时候在太阳风暴强烈的瞬间,地球上电离层都会受到干扰,从而导致地球上的无线电通讯受到影响。
经历了几天和地球上中断联系的时间,渐渐的众人又是不再焦虑了,他们觉得李爱牛队长说的有道理,只要等着宇宙飞船离开了奥尔特星云层,那就可以再次和地球取得联系了。
虽然宇宙飞船上没有日出日落的昼夜变化,也没有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不过宇宙飞船有着准确的原子时钟,它能告诉众人此时此刻相对着地球上的日期和时间。
这时候的宇宙飞船如同一次远程的航船,所不同的是航船可以看到外面的大海,而宇宙飞船的外面就是一片漆黑的世界。在如此超级速度下所有的近距离探测器和视频摄像头都是不起作用了,其实这个时候长距离的射电望远镜也是不能得到准确的观测数据,唯一好用的就是暗光波探测器可以探测到前方的一些情况。
当外面的世界不能去察看了,剩下的时间就是守在宇宙飞船里面,这个时候就如同宅在家里,除了吃睡做点家务活,那就是自娱自乐的打发时间了。大多数的宇航员空闲下来会打打游戏,因为这样的时间就是变得不再枯燥无味了。
参加这次太空探索任务的人大都成了家,不过姜卫国和沈鹏飞没有娶老婆,因此他们还是单身。后勤宇航人员秦丽丽、陶昕和唐若曦,她们三人是从军中来到了这里执行任务,她们三人都是二十四岁,也都是没有婚配成家的。
考虑到探索任务面临的各种复杂严峻的条件,因此才有了男女搭配的航天探索之旅,虽然原则上不允许任务中谈恋爱,可是特殊时期总会有特殊的一面。
经过了一年多的航天飞行,慢慢的唐若曦就和姜卫国有关系越来越亲近了,最后二人便谈起了恋爱。对于这样的事情,李爱牛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有时候说话的时候还是带着祝福的言语,毕竟在执行任务中日久生情才正常了。
宇宙飞船里有四位美女,除了苏婉婷和李爱牛的特殊关系,还有唐若曦和姜卫国确立了恋爱关系,剩下的秦丽丽和陶昕,她们二人可就是成了诸位男宇航员心中的香饽饽小可爱了。
李爱牛预计宇宙飞船如果飞行顺利的话,用一年多一些的时间就能飞出太阳系的奥尔特星云层。目前宇宙飞船在奥尔特星云层的高真空带中已经飞行了八个月时间,按着前面探测情况来看,再有半年时间就能飞出太阳系的外围层。
李爱牛每天都会对宇宙飞船进行安全巡检,到目前宇宙飞船的一切功能正常,所有的零部件和仪器仪表都是没有出现坏的故障。不过宇宙飞船内存储的食用物资消耗的不少,已经用了二十分之一了。随着食品物资的消耗,而水资源的消耗更多,从地球上携带的饮用水已经用了十分之一了,至于加工合成的水只是用于生活用水所需。好在宇宙飞船的核动力系统停止了工作,这就是节省了水向制冷剂中的添加。
只要有饮用水在,心里就有了底,如果饮用水用完了,那只能饮用净化处理的水,最后在饮用加工合成的水。
李爱牛相信在银河系或者仙女座星系里面,一定还会有智能生物体存在的星球,那么星球上就一定会有液态水的存在。如果发现了这样的星球,偶尔的拜访停留一下,除了可以补给供养所需,同时也能和外星人建立起友谊,这是未来星系间合作的大方向。
通过这次在太阳系内的飞行,让李爱牛对形成生命体的星系有了新的认识,按着白牛的话说要满足三个条件,并且缺一不可。在宇宙中的天体星系中想要孕育出高等的生命体,那么这个星系就必须要有大的恒星,这是最重要的条件;第二个条件是星系内要有合理数量公转的行星;第三个条件是星系外层要有一定厚度的星云保护层。银河系中的太阳系就是拥有了所谓的三项条件,而且在类地行星的外围还有类木行星和柯伊伯带的小行星带,因此更加可以保证内部运行的行星不受外部小天体的意外碰撞,因此确保了内部行星的安全,于是有了合适的环境和条件,这个行星上就能孕育出生物体。
以后宇宙飞船飞出了太阳系,想要找寻外星的文明就可以按着那三项条件去找寻,不满足三项条件的星系内是不会诞生出高等生命体。
之所以伽玛星球和地球上拥有高等的生命体,这是伽玛星球和地球有着相同的星系环境。二者周围的行星个数和质量都是非常的相似,同样在伽玛星球的外面的斯坦星云就跟太阳系外的奥尔特星云一样,因此这次从奥尔特星云层中的穿越,为以后去往伽玛星球穿越斯坦星云层提供了经验。
随后的时间,李爱牛会每天拿出两个小时给宇航员们集体上课,就连钱大壮和魏小东没有高中毕业的人都是认真的学习起来,还别说在这段时间里所有的宇航员们都是受益匪浅,他们的知识水平都是提升了一大截。
术业有专攻,和专业的人就能学到专业的技术知识,慢慢的除了四位工程师,其他的十二人也是成了天文方面的高级专家。
天文知识学的越多,越是觉得自己不懂的东西就更多,这如同笛卡尔说的,学习就像面对着不断扩大的圆圈,而圆圈越大,外面的不懂的越多。
越学越觉得无知,越无知就越想去学习。
李爱牛的知识渊博,必然成为了众位宇航员心目中的大导师。尤其是对于天文物理学知识的学习,这更是没有止境的课题,这样在宇宙飞船悠悠飞行的黑暗之光中,跟随李爱牛学习成了众人的乐趣。
李爱牛想让宇宙飞船中的每个人都变得强大起来,一个人有了大量的知识储备,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强者。
未来的路程未卜,因此所有的人只有把心连在一起,同时拧成了一股绳,这样才能战胜遇到的一切困难。
第619章 喜讯传来
现实生活中的传销组织会通过授课来给学员们洗脑,然后让学员们心无旁贷的觉得有道理,以后就是死心塌地的帮着传销组织做事。
李爱牛给宇航员们的授课,虽然不同于传销组织的洗脑,不过也是改变了宇航员们的认知,让这些宇航员们喜爱上了李爱牛的授课。当初他们把李爱牛当成了计划任务的队长,但在经过了跟随李爱牛的学习之后,他们就把李爱牛当成了他们心目中的大导师。
有一天,常庆辉博士对李爱牛叫出了“李导师”的称呼,于是众人开始称呼李爱牛为“李导师”。
李爱牛听了众人的称呼,他自己也是偷着乐的,因为很多的知识都是来自白牛的传授,这才让他有了讲不完的高深莫测的天文物理学知识。
其实“导师”的称谓应该是属于白牛的,可是白牛已经是伽玛星球上最出名的学者了,拥有了最高的“宙士”学位,他才不会在意这些宇航员们的称谓了。
从每天的两小时渐渐的变成了每天八个小时的学习,仿佛这次穿越奥尔特星云层之旅成了学习上课的过程,李爱牛每天都要给他们上课讲着综合性的知识。
学习天文知识就离不开物理学知识,而物理学中的内容又都是各种的定律和公式,这些又要有数学的基础。同时物理学和化学又是密不可分的学科,因此从天文学就变成了数理化三门学科的知识学习,以点带面的学习便是全面展开了。
四位工程师倒是能够轻松的学习理解李爱牛的授课,不过其他的人就是需要一点点的打基础,他们有不会不懂的再由李爱牛由浅入深的讲解着,于是他们的物理和数学知识水平也变得非常优秀了。
有了共同学习的难得机会,让宇航员们的关系变得融洽多了,甚至都是成了好同学,大家可以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钱大壮就跟魏小东说:“小东,等着我们返回到地球上以后,我们一起去参加高考,我们也上大学做个大学生,将来也能成为工程师。”
魏小东开心的回答:“大壮哥,这是必须滴!”
从二人的调侃中就能体会到他们愉悦的心情,也许根本没有笨的学生,只有碰不到好的老师。
如果不是时钟日历的时间更新,身在此时此刻宇宙飞船之中,根本不会有时间的概念,这才体会到时间也许就是参照物的意念变换罢了。在地球上看到有日出日落,有人慢慢的老去,这才有了参照物的变化而引起的感觉,于是时间就是成了一个物理量,为了表现变化的快慢还是有了时间的单位。
这个时候想到有位科学家说的,如果有超过光速的存在,时间也许就会倒流,想想也许真是这个理儿。此刻的宇宙飞船接近于光速,于是宇宙飞船里面的人就是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了,似乎这就是时间的分水岭。如果比光速慢了,会感觉到时间的过去;如果超过了光速,仿佛时间是逆时的发生着。《大话西游》中的至尊宝拿出了月光宝盒,当打开月光宝盒回到过去,也许就是坐上了超光速快艇,然后渐渐的回到了过去。
虽然宇航员们感觉不到时间的变化,可是日历和时钟提示着,他们离开地球已经有两年又两个月了。
两年又两个月,那就是说明宇宙飞船在奥尔特星云层中飞行了一年零两个月了,按着李爱牛的说法,宇宙飞船就要飞出太阳系的奥尔特星云层了。
宇宙飞船这次的飞行还是顺利的,并没有遇到奥尔特星云轴线真空带的闭合现象,其实就是遇到了星云层偶尔的瞬间闭合现象,以目前宇宙飞船所具有的冲量,也能容易的冲出闭合区域的。就像真空中高速飞行的子弹,就是突然遇到了一块云层,它也能轻而易举的穿透过去,这就是小物体具有冲量大的优势所在。
通过暗光波传来的温度波动情况来看,宇宙飞船再有七天时间就能到达奥尔特星云层的终点,因为检测到的宇宙飞船的前方地带有了明显的分层变化,因此可以判定那里就是奥尔特星云层和外围的分分界处。
“还有七天时间,我们飞出太阳系的奥尔特星云层啦!”
李爱牛激动的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苏婉婷,很快宇宙飞船里所有的宇航员都是得知了这个消息,于是大家都是开心的庆祝着。
又过了四天时间,李爱牛在对终点出口情况进行探测了解的时候,他意外的发现出口处的真空带范围变窄了,就是目前通道的四分之一大小,而且延续有60万千米的距离,而且到尽头的地方范围变得更小。
李爱牛把这个发现立刻回报给了意识空间里的白牛,就想听听白牛的意见。
白牛一直隐身在李爱牛的意识空间里,因为这是赶往回家的路程,因此让他无比的兴奋,对于李爱牛的各类问题都是详细的一一作答。
“哈哈!这是好事,是个喜讯!”白牛哈哈大笑的说着。
“什么?这是喜讯?”李爱牛不解的问着。
“对啊!”白牛还是沉浸在喜悦之中,缓了一下他才说道:“星云真空虫洞经常会有不同的变化,在出口处虫洞范围能够缩小,那可是有着莫大的好处。你知道航空母舰或者空中母舰上的飞机要降落停泊的时候,是不是会有几道阻拦索或者阻拦网,当飞机快落在甲板上时候,飞机的尾钩便勾住了阻拦索,于是飞机经过了缓冲便能够安全停下来。我说的这些你能懂得其中的含义吗?”
“航空母舰上的阻拦索、阻拦网,这……”李爱牛说着一拍脑袋,他顿时明白过来。
在航空母舰甲板上的尾端60米处开始,每隔14米会横设一根直径6.5厘米、离甲板高50厘米的钢索,钢索两端用滑轮与甲板缓冲器相连,这就是阻拦飞机用的阻拦索。飞机着舰时尾钩只要钩住一根阻拦索,在前冲60—70米后即可停下。考虑到飞机不能勾住阻拦索的情况下,还可有供紧急迫降情况下使用的阻拦网,高约4.5米,飞机撞网后可在50米左右距离内安全停下来。
“白牛,是不是虫洞变小,就是起了阻拦索的作用。”
“哈哈,对!黑牛,现在宇宙飞船的速度几乎就是失控状态,如果这样冲出了太阳系,那么会遇到很多不可预测的情况发生。不过现在就不用担心了,有了虫洞范围缩小现象的阻拦作用,那么宇宙飞船就能自由减速下来,然后就能变得可控了。”
听了白牛的话,李爱牛的心里才踏实下来。
第620章 飞出太阳系
李爱牛随后把宇宙飞船的核动力系统重新启动了,虽然暂时不需要核动力发动机的动力,不过遇到了特殊的情况或者冲出了太阳系的外围,有了核动力发动机的强大驱动力,也会让宇宙飞船变得可控。
剩下的三天时间,每个人都是显得异常的兴奋与开心,在这样的愉悦心情下,三天时间就是转眼即逝的。
由于奥尔特星云层的屏蔽作用,还有宇宙飞船的近乎光速的速度,探测系统对于宇宙飞船外围的情况,以及前方的具体的位置条件,所有的这一切都不是很明朗,不过可以判定出口这里没有其他的大的星系存在。
整个宇宙都是运动旋转着,所有的星系也是位置不断的变换着,有的相互远离,有的相互靠近着。
李爱牛根据前期的观测,然后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他感觉出口这里之外是一片广袤无垠的真空地带,似乎范围也有半个太阳系的大小。
这样一来,李爱牛就不用担心高速中的宇宙飞船会碰撞到其他的太阳系外天体,这样就可以安心的等待着宇宙飞船的飞出太阳系。
李爱牛还是把宇宙飞船最后的经过的出口通道情况向众人说了一下,因为他怕宇宙飞船遇到阻拦作用的减速冲击引起众人的恐慌,于是就把会出现的现象跟所有的宇航员们陈述了一番,最后他让除了苏婉婷其他所有人都进入到底舱的安全仓中。
底舱的安全仓有着很好的弹性范围,因为底舱的安全仓关闭了通道以后,它便漂浮在自动压力液体中,宛如一个婴儿在腹中一般的受到保护。
当十六位宇航员进入了底舱安全仓,李爱牛算计了一下时间,大约半小时后宇宙飞船就能飞入缩小的狭窄地带,这时候他便让苏婉婷进入到重力舱去躲避一下,不过苏婉婷没有答应他的要求,而是留了下来。
到了最后的十分钟,宇宙飞船终于进入了奥尔特星云层的狭窄真空带,于是宇宙飞船有了一下明显的抖动,不过短暂的抖动过后,还是很平稳的向前飞行着。
宇宙飞船的设计动力时速就是19千米/秒,不过它能对大于19千米/秒的速度进行反映出来,即使是接近光速的速度,它也能正常的表现着速度的变化。
奥尔特星云层的出口通道虽然变得狭窄,不过却是一点点的缩小的,因此对宇宙飞船的缓冲减速不是那么的明显,这样宇宙飞船可以继续高速的保持飞行。
随着宇宙飞船受到星云层气流层的影响,它的速度还是有了减速的趋势,加上通道口的慢慢缩小,宇宙飞船的速度从1200千米/秒便减少到了1000千米/秒。
十分钟后,宇宙飞船顺利的通过了奥尔特星云真空带,宇宙飞船以1000千米/秒的速度冲出了太阳系。
宇宙飞船能这样的飞出来,这是最完美的飞行,如果奥尔特星云层通道出现闭合现象,那么宇宙飞船受到阻拦会急切的减速,从而会使就飞船内的宇航员全部因为超重力而失去生命。
如今宇宙飞船还可以保持的具有的速度在飞行,而太阳系外的这一片区域是真空的无星系区域,这样宇宙飞船可以向着目标的星系飞去。
李爱牛通过打通底舱安全仓的通道门,这样十六位宇航员都是重新回到了飞船的内舱里面。
这时候宇宙飞船的探测显示仪器和仪表都能显示出探测到的画面和信息,同时也有了飞船在宇宙中的坐标位置。
宇航员们又是欢呼雀跃起来,他们的心情激动不已,因为地球上的飞行器终于飞出了太阳系。
人类能够飞出太阳系,这是航天航空历史上的一大进步,从此地球人类能够真正实现星系旅行了。
曾经科学家们认为飞行器是不能飞出太阳系的,但随着华夏的宇宙飞船冲出了太阳系,这让飞不出太阳系成为了历史。
在这历史性的时刻,李爱牛团队立刻联系上了地球上的通讯设备,然后就把飞出太阳系的喜讯传递了出去。
当宇宙飞船的信息传递回了华夏的西盛基地,立刻基地里就是沸腾了。
当初宇宙飞船失去了联系以后,华夏的航天部门就是想到了各种的可能情况,包括宇宙飞船被奥尔特星云层给吞噬掉了。没想到宇宙飞船失去联系的一年零两个月时间,突然间就是和基地的塔台恢复了通讯联系,而且传来了飞出太阳系的喜讯。
宇宙飞船飞出太阳系,这不仅仅是华夏人的骄傲,这也是整个地球人类的骄傲时刻,这是代表了地球上的科技进步。
宇宙飞船和地球基地塔台有了通讯联系,地空之间就有了频繁的信息和视频交流,人类终于可以亲眼看到太阳系外的宇宙世界。
宇宙飞船中的所有人都和他们的家人或者朋友进行了视频联系,李爱牛把视频交流的机会先给了其他的十六位宇航员,等着他们都交流结束了,他和苏婉婷一起才跟家人朋友们视频联系着。
由于时空距离的遥远,视频交流会有很长时间的延迟,但是经过了延迟系统的无缝对接处理,这就让通讯联系变得通畅了许多。
宇宙飞船能够和地球上的塔台取得联系,这是得益于暗光波发射接收的灵敏性,没有暗光波发射接收技术的运用,而靠电磁波通讯是太难以完成了。电磁波在宇宙中的传递会出现很大的衰减,这由于磁场的的存在,而要想加大电磁波的功率,那就要有超大的电能发射设备,同时还要有强大的放大电磁波接收设备,这样才能接收到超远距离的电磁波信号。
当然宇宙飞船是最先进的航天飞行器,因此它的科技水平就是顶尖的水平,坐上了宇宙飞船航天的那一刻起,就是开始了一段不寻常的航天之旅。
接下来的时间,宇宙飞船就是在太阳系北侧的广袤无垠区域飞行着,这里的真空度没有奥尔特星云真空带的高真空强,不过还是非常适合宇宙飞船的高速飞行。
宇宙飞船飞行了七个月,这期间并没有遇到有危害性的天体,虽有开始时候几个奥尔特星云内的流星在周边出现过,不过它们都是和宇宙飞船有着很遥远的距离,因此更谈不上擦肩而过了。
宇宙飞船飞出太阳系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是宇宙飞船最终的目的地是伽玛星球,只有能够到达伽玛星球这才是完成了任务。
从宇宙飞船的宇宙坐标位置来看,要到仙女座星系的伽玛星球还是有着非常遥远的距离,190光年的距离这可是遥不可及的,因此漫长的旅程仅仅只是开始,一切都是在路上。
第622章 斗转星移与天苑四
190光年的距离,如果和上亿光年距离相比较起来,这可是非常近的距离。
普通的飞行器是很难飞出太阳系的,可是宇宙飞船不是普通的飞行器,同时飞船内有着不一般的驾驶员李爱牛。李爱牛可以驾驶宇宙飞船飞出不可能飞出的太阳系,那么对于他来说,到达伽玛星球的190光年的距离,这都不是问题。
星系间的飞行可不是简单的直线飞行,其中这里还有一种特殊的飞行——斗转星移。当初白牛给李爱牛提供了两条星系间多维度引力势能加速度原理,第一条就是借助大的类木行星提供的引力加速度进行边缘切线瞬间逃逸;第二条就是利用星系间多维向真空加速度飞行,这个第二条说起来就是斗转星移飞行。
所谓的斗转星移飞行,就是在星系之间飞行,同时借助其中一个星系引力势能跟着星系高速飞行,同时在星系旋转移动的时候就能达到所要的位置一侧,然后再通过几次的星系位置变换就能出现在目标的位置,从而实现了斗转星移。
斗转星移的转换与直线距离的飞行都是时空穿梭中的位置变换,不过斗转星移的位置变换可是要比直线飞行(光速)都要快的许多,因此在宇宙中的位置变换还是以斗转星移为最快。
有了宇宙中的捷径可走,这对于达到190光年距离的伽玛星球,就不需要用那么长的时间,也许通过宇宙中特殊的捷径只要几年或者几十年就能达到需要达到的地方。
宇宙飞船在真空的环境下飞行,几乎不需要太多的核压缩燃料消耗,就可以保持着具有的速度。
一边飞行,李爱牛一边和意识空间中的白牛做着沟通,白牛根据探测得到的数据,他认为李爱牛可以选择天苑四星,大角星,北河三星,毕宿五星,然后以这几个大恒星作为斗转星移的对象,最后就能飞出银河系进入到仙女座星系的边缘,从而进入到仙女座星系内。
在太阳系周围最大的恒星是天狼星,能够以天狼星加速为最好,不过这时候宇宙飞船距离天狼星太远,同时由于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外位置的关系,这期间它又不能达到其他更近的恒星,于是可以利用借助的天体只好选择天苑四星。
天苑四星(简称天苑四),李爱牛在没离开地球出发前的航天研究中就是研究过它,因为他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有行星的一颗主序恒星。天苑四是一颗主序带上分类为K2的恒星,它是波江座内最靠近我们,也是在近距离恒星中能以裸眼看见的全天第三靠近的恒星。当时对它估计的年龄少于十亿年,相对来说还是颗年轻的恒星,因此这颗恒星的磁场活动比太阳强,而恒星风的强度估计是太阳的30倍。它的自转也比较快速,大约周期约为11.1 天。
通过观测数据对天苑四进行分析,观测数据暗示可能它的周围存在一颗大行星,大行星的轨道周期应该是2502天,与天苑四的平均距离为3.4天文单位。同时观测数据显示天苑四有两条小行星带,一条在大约3天文单位的距离上,另一条在20天文单位,并且可能存在着其他的行星。
既然要借助利用天苑四,李爱牛也是再次对天苑四做起了研究,同时他感兴趣的是这是有着行星的恒星。虽然天苑四没有太阳系的星云层,不过作为年轻的恒星,它是有机会成为像太阳系那样的星系结构,因此在它的行星宜居带内也许以后会出现第二个地球。
天苑四是波江座内最亮恒星中的第五颗亮星,在佛氏星表中将它编为波江座18号星,天苑四的视星等是3.73等,因此在地球上很难以裸眼看见它。
宇宙飞船距离天苑四只有55天文单位,这个距离几乎快要接近天苑四外围的行星带了,在这个轨道上借助利用天苑四的星系引力势能算是最好的位置。
宇宙飞船在距离天苑四55天文单位的轨道上高速绕着天苑四飞行,然后借助星系的引力势能加快宇宙飞船的飞行速度,再通过斗转星移的星系间位置切换而达到更远的位置。
李爱牛在驾驶宇宙飞船获得加速度的时候,他也是利用这个机会对天苑四和它的内部行星进行近距离的观测。
天苑四也算是个独立的星系,甚至在几十亿年后会成为第二个太阳系,因此对于天苑四的研究就是可以看到太阳系早期时候的情况,总之天苑四是太阳系外很重要的天体星系之一。
通过细致的观测,天苑四位于波江座北部,赤纬-9.45度。天苑四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85%,半径是太阳半径的84%, 然而亮度只有太阳的28%。它是继半人马座αB之后第二接近的光谱类型K型星,相较于太阳,这颗恒星拥有的原子序大于氦的元素比较少,在它的色球层中铁的含量只有太阳的74%。天苑四的磁场活动比太阳活跃,在光球层的9%深度的范围内发现的磁场强度是0.14泰斯勒,不过它的的磁场活动是不规则的。
通过对天苑四的自转周期测定,它的自转周期是11.10±0.03天,这是略短于太阳自转周期的一半。这时候的天苑四的转轴倾角是47°,根据磁场变化分析,它的转轴倾角应该在36°至62°之间。
天苑四空间速度的分量分别是U=−3,V=+7和W=−20公里/秒,在银河系内以平均银心距离8,800秒差距,离心率0.09的轨道上运转着。它的运行轨道和太阳轨道之间最近距离大约只有7光年,不过这样的近距离相遇缺需要上千万年。
最初从地球上观测天苑四只有一个行星,这次在近距离观测中发现它有三颗行星,除了已经命名的天苑四b,李爱牛又给其他的两颗行星暂时命名天苑四c与天苑四d。天苑四b是类似木星的大行星,它以2,500天的周期,在3.39天文单位的轨道上运行着。天苑四b的轨道离心率很高,大约是0.6,因此它的轨道与出现在3天文单位的小行星某个时候会非常接近,于是他会清除小行星带中一些靠近它的小天体。天苑四c和当初分析的有可能有一颗低质量的行星天苑四c位置差不多,这也证实了它的存在,不过它并不在40天文单位的距离上,而是在37天文单位处。天苑四c仅有地球46%大小,同时以0.3的轨道离心率在运行着。
天苑四d,这是一颗如月球84%大小的小行星,并且处在2.62天文单位距离上,这是李爱牛通过望远镜观测到的小行星存在。
第623章 毕宿五
李爱牛和科学技术团队人员一起分析,他们认为天苑四d应该是从外围进来的小行星,随后躲过天苑四b的碰撞而进入了内层的小行星带,后来受到天苑四的引力让它又从内部小行星带中脱离出来,于是成为了有单独轨道的小行星。不过在天苑四和天苑四b的共同引力作用下,天苑四d的轨道的偏心率也很大。
除了这三颗有单独轨道的行星,天苑四暂时再没有第四颗或其他小等级的行星存在这个系统内。
在天体宇宙中,恒星系里面适合人居住的行星必须要处在适居带范围内。天苑四的适居带展开在0.5至1.0天文单位之处,而天苑四d的轨道就在这个适居带内,不过未来天苑四d上出现生命体的机率不是很大。通过分析也许不久以后天苑四d会被天苑四b所捕获,从而成为天苑四b的卫星;还有可能随着天苑四d的速度变慢轨道变小,最后它被天苑四所吞噬。
现在天苑四的年龄是在初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适居带范围会不断的向外侧移动着,这种规律是存在在整个所有的恒星系。如果一颗大的恒星的年龄达到200亿岁时,适居带会扩张至0.6至1.4天文单位。
恒星系内在邻近适居带的附近有一颗高椭圆轨道的大行星存在,会使适居带内有轨道稳定的类地行星出现的机率降低。现在天苑四的外围有轨道离心率大的天苑四b的存在,因此天苑四b会对附近小行星带和小的行星造成摄动的效应,使得其中的一些天体会进入它的系统的内部,于是天苑四星系的内部很难再存在单独轨道的行星。
李爱牛本想对天苑四d进行着落勘察研究,可是考虑到天苑四d能成为适居的行星几率很小,因此他就取消了着陆天苑四d的计划。
此刻李爱牛所要做的就是利用天苑四星系的引力势能(引力弹弓效应)来加速宇宙飞船,在宇宙飞船绕着天苑四星系慢慢达到它的外围的时候然后在向大角星星系转移,从而实现星系间的斗转星移。
当宇宙飞船到达大角星星系的时候,这时候距离地球已经有36.71光年。
大角星属于银河系牧夫座,是牧夫座中最亮的星,也是北天夜空中第一亮的恒星,亮度为太阳的215倍,大角星表面有效温度为4100℃,比太阳表面温度5500℃要低。
太阳是主序星,现在宇宙飞船将要绕飞的大角星是不是和太阳相同的恒星,其实在以前已经进行了观测研究,研究认为大角星并不是红巨星。虽然大角星的体积是太阳的21倍,但在对“主序星”进行定义的时候,就把恒星的演变与质量联系到了一起。就拿太阳来说,太阳是一颗主序星,比太阳质量大100倍以上时,主序星才会膨胀成为红巨星。而大角星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04-1.16倍,与太阳的质量相差巨不大,所以大角星不是红巨星,它只是一颗K2III型橙色巨星,属于主序星阶段的大质量恒星。
大角星星系和天苑四星系差不多,这样的星系都不会有生命体的存在,天苑四星系是因为内部有着轨道离心率很高的天苑四b大类木行星的存在。而大角星星系由于其体积的庞大,还有温度的降低,因此在大角星星系内部即使有是适居带的行星,也根本无法孕育出高级生命体的所需条件。
于是李爱牛驾驶宇宙飞船在大角星星系没有任何的停留,他还是选择着向大角星星系和北河三星系之间的星系边缘处飞去。
宇宙中大多数星系的运动都是螺旋线飞行着,当宇宙飞船在两个星系之间做曲线运动飞行的时候,这时候就有了两个星系引力的弹弓效应,这种情况下宇宙飞船会获得极快的加速度,于是在斗转星移中几乎以光速飞行。
从地球出发,经历了两年时间,宇宙飞船终于来到了65光年的毕宿五附近。当宇宙飞船把消息传到了地球上,这让地球上各国的航天部门震惊不已,尤其这些天文科学家更是觉得不可思议。不过这些天文科学家很快就是平静下来,因为宇宙飞船在冲出太阳系的那一刻起,所有的奇迹就是会随时发生的。
本次宇宙飞船的航天飞行,相当于载人航天飞行器对于太阳系和银河系的实地考察,这对于地球人类的太空项目梦想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同样加入了地球上科技文明的发展。
李爱牛对于眼前的毕宿五不是太感兴趣,因为毕宿五是一颗红巨星,因此他还是像经过大角星那样的飞掠过毕宿五。
宇宙飞船的一路顺利飞行,这让四位工程师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观测经过的天体,这是难得一次的实地经过的飞行,因此在飞出太阳系以后,飞船内的四位工程师就是投入了繁忙的工作中。
常庆辉博士,张学博博士,谭小婷博士,李洛基博士,他们四人会分工的进行一个方向的观测,偶尔也会聚到一起交流一下。
这次到了毕宿五附近,毕宿五就成了重点的观测对象,于是常庆辉博士和张学博博士一起来到了李洛基博士的观测位置,因为李洛基博士面对观测的就是毕宿五。就这样他们三人集中到了一起来观测研究毕宿五,而谭小婷博士单独的去观测着外围的其他天体。
毕宿五是金牛座中最亮的恒星,是地球视角观测中的全天第13亮星,视星等0.85等,绝对星等-0.64等,其光谱与光度分类属于K5III型,呈橙色,表面温度3900开尔文。
毕宿五是毕宿星团中最大的恒星,这个星团中有三百多颗恒星,不过大多数的恒星都是过了主序星阶段,其中还有不少的红巨星。毕宿五位于黄道带内,在黄道面南方5.47度。因此,可以被月球遮蔽。当月球的升交点接近秋分点时,就会发生这种掩毕宿五的天象。
毕宿五从主序星演变成为红巨星,在它耗尽了核心的氢之后,恒星中心坍缩成为简并态的氦,并且点燃了核心外壳的氢,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样子。
常庆辉博士与张学博、李洛基博士,他们三人对毕宿星团以及毕宿五都进行了详细的观测,甚至连毕宿五的行星毕宿五b都是认真的做了观测。他们三人对毕宿五星系有着浓厚的兴趣,如果从星系上看这跟太阳系很相似,只是少了外围的星云层,于是他们三人认为目前毕宿五星系的样子就是未来的太阳系的最后面貌。
第624章 毕宿星团
毕宿五组成的星系比较特殊,毕宿五除了内部的两颗行星,它还有一颗伴星,那就是金牛座a—HG01的白矮星,毕宿五和这颗白矮星相互绕着运行。
宇宙中天体中的白矮星是一种低光度、高密度、高温度的恒星。因为它的颜色呈白色、体积比较矮小,因此被命名为白矮星。白矮星是演化到末期的恒星,主要由碳构成,外部覆盖一层氢气与氦气。白矮星在亿万年的时间里逐渐冷却、变暗,它体积小,亮度低,但密度高,质量大。通过对白矮星的探测研究发现,在银河系中已被发现的白矮星有数十万颗。
毕宿五和金牛座a—HG01白矮星都是经历着恒星的末期,而常庆辉博士在对金牛座a—HG01白矮星的光谱观测中又是发现了空间岩石碎片的信号痕迹,这就暗示着它撕碎过周围的行星。
毕宿五星系无疑就是恒星系的晚年时期,因此在之前的主序星阶段,它的周围会有着一定数量的行星绕转着,并且也会拥有着单独的星云层。后来随着它的演变,周围的行星渐渐的被它或者被大行星毕宿五b给撕碎了,又是某个时候附近的白矮星金牛座a—HG01进入了毕宿五星系,于是有了伴星的天象。
中低质量的恒星在主序星的后期阶段,氢聚变反应结束以后,将在核心进行氦聚变,即每三个氦核聚变成一个碳核,碳核再捕获另外的氦核而形成氧核,因此会膨胀成为一颗红巨星。现在的毕宿五就是这样的恒星,等待它的命运,最后的结果就是成为一颗白矮星。
红巨星成为白矮星的过程也是很漫长的,当红巨星的辐射压力不能平衡引力的时候,外部向外膨胀并不断变冷,而内部氦核受引力作用收缩坍塌,被压缩的物质不断变热,最终内核温度将超过一亿度,于是氦开始聚变成碳。经过几百万年,氦核燃烧殆尽,于是氦层内部就形成了一个碳球。碳球外面仍然是以氦和氢为主的混合物,这个时期整个碳球周围的核反应过程变得复杂起来,中心附近的温度继续上升,最终使碳转变为氧元素。与此同时,红巨星外部开始发生不稳定的脉动振荡,于是外层的氦氢层会被抛离出去成为新的类木行星或者外层星云,就这样在红巨星内部便诞生了一颗白矮星。
白矮星是恒星的最末期,它的内部不再有物质进行核聚变反应,因此不再有能量产生。这时的白矮星不再由核聚变的核能热来抵抗重力崩溃,而是由极端高密度的物质产生的电子简并压力来支撑。物理学上,对一颗没有自转的白矮星,电子简并压力能够支撑的最大质量是1.4倍太阳质量(钱德拉塞卡极限),许多碳氧白矮星的质量都接近这个极限的质量,有时经由伴星的质量传递,白矮星可能经由碳引爆过程爆炸成为一颗超新恒星。
白矮星和金牛座a—HG01和毕宿五作为彼此的伴星,二者很有可能最后结合到一起形成大爆炸,于是又一颗新的恒星即将诞生。不过还有一种可能,如果毕宿五不是在红巨星时期和白矮星金牛座a—HG01结合,当它也成为白矮星的时候,也许最后的结果它和白矮星金牛座a—HG01都会坍塌成为黑洞,再后期就是两个黑洞的合并。
如果按着天文物理学分析,白矮星的末期会成为黑矮星,因为白矮星没有能量的来源,因此它将会逐渐释放它的热量温度降低。经过漫长的时间,白矮星的温度将冷却到光度不再能被看见,而成为冷的黑矮星。不过宇宙中的黑矮星并没有被发现,也许是宇宙年龄的关系,现在的宇宙仍然太年轻(大约137亿岁),即使是最年老的白矮星依然辐射出数千K的温度,因此在宇宙中还不可能有黑矮星的存在。其实大多数的白矮星没有等到成为黑矮星的时候,它们就是在暗物质和暗能量的作用下而收缩坍塌成为了黑洞,或者它们遇到了其他的高能辐射红巨星,从而会合并成为新的恒星。
常庆辉博士与其他的两位博士一起观测研究了毕宿五周边的天体以后,接着他们又把目光投向了毕宿星团。
星团是指一堆恒星聚集成的集团,也就是相对来说恒星比较密集的一片区域,而且它们是源于同一片巨大的分子云,星团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较为松散的疏散星团,另一种是较为密集的球状星团,它们遍布了整个银河系。
疏散星团一般由最多几千颗恒星组成,由于恒星数量比较少,密度很低,它们之间仅仅靠着微弱的引力吸引着,如果周围遇到其它气体云或者引力扰动,很容易就被瓦解。所以大部分疏散星团的寿命都很短,一般只有几亿年,加上来自星团的辐射压,会慢慢地把周围的分子云吹散,因此疏散星团有了“恒星的摇篮”的名称。
疏散星团在银河系中不是很多,目前发现的只有一千多个,比较出名的像蜂巢星团、毕宿星团、昂宿星团等等。目前认为疏散星团是研究恒星演化的关键天体之一,首先,大部分恒星最初都来源于疏散星团;其次,因为同处于一个“摇篮”,这里的恒星无论是年龄还是化学成分都差不多。这些恒星就像刚出生的多胞胎一样,相互之间除了质量,其它参数几乎一模一样,因此给研究带来了方便。
球状星团,它内部的恒星通常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颗,尤其是中心区域,密度非常高,恒星和恒星之间通常距离很近。除了恒星数量上的区别外,球状星团还有很多和疏散星团不同的地方。球状星团的形状很规则,一般是比较完整的扁球形,而疏散星团的形状就不是很规则,毕竟相互之间的引力比较弱,容易形变。
疏散星团和球状星团除了形状区别外,它们出现在银河系中的位置也不同,疏散星团一般只出现在银河系的银河平面附近,而球状星团则不光会出现在盘面附近,包括盘面的上下各个地方都会存在。相比于疏散星团,球状星团整体的数量要稀少得多,目前在银河系内只发现了100多个,即使是河外星系的“仙女座星系”,它的内部也只有几百个球状星团。
目前对宇宙探索研究中,能确定的是在已观察到的这些球状星团里,还没有发现新形成的活跃恒星,也就是说,这里面的恒星往往都是些老年恒星。如果说疏散星团是恒星的“幼儿园”,那么球状星团就是恒星的“养老院”。
第625章 探索宇宙星团
虽然球状星团内恒星很多,但是探测发现来看,球状星团并不适合真正的生命形成,几乎不会有传统意义的生命存在。因为这里的恒星太过密集,行星的轨道太容易被周围的恒星干扰,很难稳定,没有稳定的轨道,用不了多久可能整颗行星都会直接撞到恒星上。所以说这里行星的寿命往往都很短,根本没有时间留给生命去演化。另外,这里几乎没有气体和尘埃,因为它们早就被这些密集的恒星给洗干净了。
在球状星团中,除了行星的轨道飘忽不定,恒星的运动也是变化莫测的,因为球状星团内的恒星间的相互作用交错复杂,每颗恒星都与周围N颗恒星有着交互作用,因此球状星团中的恒星很难拥有一颗自主的行星。
对于恒星团的探测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这也是宇宙探测重要的任务之一,其中研究最多还要属“毕宿星团”。这次能够近距离接触毕宿星团,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常庆辉博士和李洛基博士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毕宿星团的观测上。
毕宿星团距离地球的平均距离大约153光年,这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团,同时也被认为这里有可能存在类似地球这样的行星,因此很有可能存在生命体。
当常庆辉博士探测到毕宿星团中出现了岩质碎片元素分分布信息,这是系外行星被潮汐力摧毁后留下的物质证据,因而能够确认毕宿星团会有很多的类地行星存在。
地球上的天文学家长期一直在寻找可适合生命居住的系外行星,尤其是在距离地球较近的毕宿星团,不过碍于观测技术上的限制,对于系外类地行星的研究一直没有取得什么成果。
这次常庆辉博士在毕宿星团的白矮星集群中探测到大量岩质材料的信号,充分说明了过去的时期有着小行星绕着它们飞行,后来又被它们给“粉碎”了,而那些岩质的天体就是在毕宿星团中的行星。通过分析空间岩石碎片的信号发现这里曾经存在较大的系外行星,或许现在在某个恒星的周围还有类似太阳系的行星系统。除了对毕宿五的伴星金牛座a—HG01白矮星探测研究意外,在毕宿星团里面其他的100颗白矮星同样做了探测,结果显示这些白矮星周围同样存在岩质碎片的“污染”痕迹,这些都是证明毕宿星团里面有着大量的类地行星存在的证据。
其实这些数据结果很好理解,当恒星进入末期的白矮星阶段,通常情况下,白矮星的核心聚集了重元素而产生了巨大的潮汐力,这个时候它的系内行星或者系外行星进入恒星潮汐力的作用范围内时,强大的扰动就会将这些行星撕裂,变成无数的尘埃颗粒或者岩质碎片。当系内或者系外行星被粉碎之后,剩余的元素污染的白矮星的周围环境,比如硅、铁等元素,于是就可以探测到这些岩质碎片的光谱痕迹。
就在常庆辉研究团队对毕宿五星团内部的白矮星做探测的时候,他们意外的在金牛座θ1和金牛座δ3里面发现了两颗类地行星,其中在金牛座δ3毕宿二的附近这颗类地行星还有着灰蓝色的星云层。
常庆辉博士和李洛基博士又是做了细致的观测,然后就把这一情况告诉了队长李爱牛。
李爱牛听到了常庆辉博士的报告,他也是显得非常兴奋,在毕宿星团里面能够发现这样的类地行星不容易,根据星云层的颜色来看,应该这颗行星还是属于适居带的类地行星。
“李队长,你看我们是不是去近距离探测一下那颗行星,不知道您的意思是?”常庆辉博士试探性的询问着,他似乎也在等待着答案。
“这个……”李爱牛说着犹豫了一下,毕竟宇宙飞船达到现在的速度不容易,如果降速下来去探测或者登陆那颗类地行星上,那么就会影响了宇宙飞船的飞行速度。
“对了,李洛基博士,那颗行星有没有编号名称?”李爱牛突然问着站在常庆辉博士身边的李洛基。
李洛基博士随即回答:“李队长,我们地球上暂时没有发现这颗行星,因此没有编号和名称。”
“哦!我知道了。常博士,李博士,你先回去继续观测,我和苏队长再研究一下,然后再通知你下一步的打算。”李爱牛最后做了安排。
听了李爱牛的安排,常庆辉博士和李洛基博士还是很高兴的,毕竟李爱牛没有否定他们的想法,因此二人就是回到了他们的工作室。
随后李爱牛就和苏婉婷做了沟通,二人相互交换了看法。苏婉婷觉得那颗行星应该是一颗在适居带的行星,不过她认为在这颗行星上不会有什么高级生命体的存在。李爱牛也同意苏婉婷的看法,可是他还是有着他的单独见解,在他看来这次的目的虽然是飞往伽玛星球,但同时又是探索宇宙,发现文明。
李爱牛的想法,又是得到了苏婉婷的支持,因为人类的飞天梦想,不就是为了探索宇宙,发现文明吗?
“我觉得我们还是把宇宙飞船降速下来,然后达到那颗行星的附近进行进一步观测,当有了观测结果在做下一步打算。至于对宇宙飞船的速度影响,我认为不会太大,因为这个毕宿五星团就是最好的引力弹弓效应场,因此不用担心宇宙飞船的加速。”李爱牛说出了他的想法。
“那好的,我这就去将宇宙飞船降速下来。”苏婉婷同意的说着。
“对了,苏队长,不用通过宇宙飞船来减速,我们可以借助星团的引力势能来给宇宙飞船减速。”
“呵呵!李队长,你真聪明,我怎么没想到的。既然星团能够给飞船加速,当然就能给飞船减速的。”苏婉婷摇摇头笑着说着。
苏婉婷根据李爱牛提供的操作,她让飞船很快减速下来,然后就把飞船飞到了那颗行星的轨道上。
这时候李爱牛通过通讯联系,他把下一步所要进行的任务告诉了常庆辉博士,并让他们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到了这颗行星的轨道上,李爱牛也开始对这个行星和它周围的星系进行着观测。
果然这颗行星和地球有些相似,它所在的轨道恰好处在其恒星的适居带内,所不同的就是它还没有完全形成外围的大气层。
这颗行星所属的恒星系距离毕宿二很近,而且这颗恒星还是一颗主序星阶段的黄矮星,这可是跟太阳非常类似的恒星,只不过它的年龄大约只有七亿年,因此还是非常年轻的恒星。如果在地球上观测,由于受到红巨星毕宿二的遮挡,于是就观测不到这颗恒星的存在。
第626章 飞出了银河系
这颗恒星系简直就是太阳系的初年,宇宙飞船跟随着观测的行星绕着恒星转了三圈,最后李爱牛决定降落到这颗行星上。
首先李爱牛给这颗恒星做了编号:金牛座δ3—Bs02a,名称就是金牛3小太阳。同样那颗适居带内的行星编号就是金牛座δ3—Bs02a—b,名称自然成了金牛3小地球。
李爱牛选择降落金牛3小地球,一来可以通过研究金牛3小地球来了解地球的初年,二来就是为了以后星系移民做准备。如果金牛3小太阳系能够存在下来,也许再过十几亿年,这里完全就是可以成为第二个太阳系,而且拥有着高等生命体的。
能够在茫茫宇宙中停留在一颗类地行星上,这给飞船内的人带来异常的兴奋,脚踏实地的想法是每个星球上生长的人最真的感觉。
宇宙飞船选择降落在金牛3小地球的赤道位置,不过金牛3小地球上面的条件不适合人类直接接触,要想在地面上行走,必须要穿宇航服。经过探测分析知道,金牛3小地球的地表温度温差非常大,就拿赤道位置来说,白天的温度可高达120℃,到了夜晚就会降到零下117℃。这里的磁场和重力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三,和地球上相差不大,不过这里的大气压力很高,有7个大气压。
金牛3小地球的表面有一层不算太厚的大气层,大气层主要就是氧气和氮气组成,而且空气密度很大,这跟金牛3小太阳的早期的核聚变反应有关。金牛3小太阳形成的星云被抛离出去以后,然后就被金牛3小地球给吸引过来,从而成了金牛3小地球的大气层。
宇宙飞船里面,经过了一番安排,最后确定了五个人走出宇宙飞船进入金牛3小地球上面进行考察,这五个人是李爱牛,常庆辉,李洛基,张学博,魏小东。
五个人穿好了舱外宇航服,李爱牛和魏小东一起,另外的三个人在一起,他们分成两个小组对金牛3小地球的地表和大气进行探测和研究,同时采集样本。
在这个金牛3小地球上有着少量的水存在,不过不是以液态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以气态或者晶体状态存在。这里空气成分主要就是氮气和氧气,不过氧气含量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到百分之一,同时空气中还有更少的氢气和氦气。
金牛3小地球上的岩石大多数都是硅酸钙,而碳酸钙的岩石较少,不过这里的各种金属元素含量很丰富,尤其是铁铝的含量最多,然后是铜钒锌,至于其他的元素含量都是高于火星的稀有金属含量。
金牛3小地球的开发利用价值可是远远高于火星和月球的,唯一的劣势就是距离地球太远了,但是李爱牛心里已经有了打算,金牛3小地球是太阳系外首选的可以开发居住的类地行星,因此这是未来要实现的目标之一。
李爱牛等人的科研团队在金牛3小地球上停留了30小时,虽然没有找到生命体,但是金牛3小地球作为适居带内的类地行星,这就足以让所有的人感到开心了。
很快宇宙飞船就离开了金牛3小地球,随后宇宙飞船进入了金牛3小地球绕金牛3小太阳轨道,然后利用毕宿二的引力势能进入了毕宿星团的引力场内。
毕宿星团的距离地球大约在150光年,虽然疏散星团的引力弹弓效应不如球状星团,但是疏散星团有着连续引力场的弹弓效应,因此在多级的引力场弹弓效应下,宇宙飞船还是达到了0.7倍光速。
宇宙飞船只要遇到下一个星团,然后通过遇到的星团的引力场弹弓效应加速,同时跟着星团运行轨道的斗转星移,最后就会飞向银河系的边缘,飞出银河系。
银河系的范围非常大,它的圆盘直径有200万光年,而它中间的高度也有20万光年,但是在太阳所在的悬臂上,向北侧飞出银河系也有接近6.5万光年的距离。
又是经过了一年的飞行,宇宙飞船在星系的斗转星移中终于飞出了银河系。
仙女座星系和其他的河外星系不同,其他的星系和银河系之间不仅位置时刻变化着,而且还是不断的拉开了距离。仙女座星系似乎和银河系有着同步的螺旋线飞行,同时它们之间还是在渐渐的在靠近着,于是仙女座星系好像和银河系有着很大的缘分。
通过探测可以知道,目前的仙女座大星系大约以每秒300公里的速度在向银河系靠近,如果按着这个速度下去,也许30亿年后,仙女座星系与银河星系会碰撞融合到一起,到了那个时候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椭圆星系。
整个仙女座星系似乎比银河系大一些,而仙女座星系的形状和银河系很相似,唯一不同的是仙女座星系的中间圆盘的隆起要高处银河系。
从星系之间来观看,银河系像个圆饼状,而仙女座星系则像个两个合起来的圆盘状。两个星系看上去都像一个大漩涡在转动着,不过银河系已经被证明不是漩涡星系了,它是棒旋星系。
在地球上观测认为,仙女座星系就是漩涡星系,不过在近距离观测了仙女座星系以后,李爱牛觉得仙女座星系不是漩涡星系。
通过仔细的观测发现仙女座其实是一个内部有着三角形的三角旋星系,不过这个三角形比较小,因此在银河系的地球上几乎观测不出来,只有到了星系跟前才会发现的。仙女座星系的三角旋的三边并不是相逢的长度,而且三个角也大小不同,整个仙女座星系就是通过小三角形的旋转而产生的漩涡状态。
其实三角旋星系这是李爱牛单独提出来的星系名称,所谓的三角旋星系就是三个棒旋组成的三角形旋转星系。那个处在仙女座星系漩涡中心的小三角形就像整个漩涡的三角眼睛,似乎在不停的眨呀眨的看着外面。
仙女座星系内有着5000亿颗恒星,而且星系内部又有着很多很多的恒星系,伽玛星球处在天河系就是其中的一个恒星系。
要找到仙女座星系中的天河系,这就要去观测已知的天河系的形状,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天河系在仙女座星系里面的位置坐标。
仙女座星系内所谓的天河系如同银河系中的太阳系一样,但是天河系和太阳系的圆盘型星系不同,天河系却是有着类似的狭长河流状结构。不过天河系的真实形状不是这样的,这样河流状的形状是从后方观测的结果,其实从天河系的北极轴线上空来观测,天河系也是圆盘型的形状结构。
第627章 飞船意外遇险
在地球上观测仙女座星系,会发现仙女座星系中有三处类似河流状的星系。三处分别是SBb型M166,位于仙女座星系的左前上方;SBc型M167,位于仙女座星系的中心腹地偏下侧;SBn型M168,位于仙女座星系的后座下方。这三处独特的形状让仙女座星系坐标明朗起来,于是对于仙女座星系的观测就容易多了。
早期时候,李爱牛就观测到SBb型M166、SBc型M167和SBn型M168,这三处河流状的星系都是棒旋星系。后来又是确定了伽玛星球所在天河系就是SBb型M166,就是位于仙女座星系的左前上方的星系。
这次在仙女座星系的外围来观测天河系,能够发现SBb型M166的恒星M116—a,不过由于观测位置的原因,并没有发现M116—a的行星伽玛星球。
宇宙飞船距离伽玛星球所在的天河系(SBb型M166)大约有十万光年,因此宇宙飞船想要达到天河系,还是利用星系引力弹弓效应获得加速度,同时又要借助星系间的斗转星移来跨越超远的时空距离。
宇宙飞船从星系间再次获得了星系间的加速度,随后通过绕着仙女座星系转转的轨道找到了进入仙女座星系的切入口,只有通过这个切入口才能在以后的星系间的斗转星移中以最短的时间达到天河系。
宇宙飞船飞行的轨迹并不是直线距离,因为在星系间的斗转星移中,宇宙飞船的飞行轨迹就成了抛物线内的螺旋线的模式。其实这很好理解,宇宙中的引力场有时候如同登山的道路,如果一座山的道路角超过了50度角以上,那么开车沿着直线行驶一定没有通过盘山道登山快,这就是类似的螺旋线道路轨迹。还有当一个物体做离心力转行的时候,当它某个瞬间逃离离心力沿着切线飞出去的时候,它的后期飞行轨迹并不是直线的,因为它还会受到距离它最近的天体引力的影响,因此就是会做出抛物线轨迹飞行。
科学技术的尽头就是所有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有时候直线距离并不是用时最短的距离,同样以光年为距离的目的地,在宇宙中的某些条件下,时空的穿梭和转换往往就是很短的时间,并不是认为的需要的光年中的年。
几千年前,人类希望能够长出翅膀像鸟儿一样在空中翱翔,后来有了飞机人类终于可以遨游蓝天。
宇宙中的物理学就是天文物理学范畴,有时候这类的物理学现象不能和普通的物理学来比较,而人为的意识和观念更是难以去理解的。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当人类能够进入太空,人类能够登陆地球意外的星球,人类的航天飞行器进入茫茫的宇宙中,这个时候人类的梦想就成了现实。
因此人类的心有多高,科学就会发展有多高;人类的梦想有多远,那么人类的脚步就会达到多远!
宇宙飞船开始在仙女座星系里飞行。
宇宙飞船在仙女座星系里恒星系间穿梭着,这时候宇宙飞船又是飞行了一年时间。
这一天,在宇宙飞船经过一个星系的时候,突然间遇到了这个星系的两个恒星碰撞爆炸,巨大的恒星爆炸冲击波笼罩了周围的近距离的小天体,而临近星系边缘的宇宙飞船也受到了冲击波的波及影响,宇宙飞船的飞行路线都是发生了改变。
“不好!”反应过来的李爱牛大喊了一声。
李爱牛在去控制飞船的同时,飞船已经发生了路线偏移,这时候只能任由着飞船的飞行了。
巨大的恒星爆炸力,让宇宙飞船内的航天员无心去观测恒星的碰撞天象,这时候高速飞行的宇宙飞船有了一丝轻微的运行改变,就让飞船内的宇航员们受不了了,即使有着宇宙飞船的安全保护,可还是有一半多的人昏晕了过去。
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李爱牛不敢轻易的关闭宇宙飞船的核动力发动机,虽然宇宙飞船已经失控,不过如果遇到了相遇的小天体,有着核动力发动机的小小的驱动力,也许能让出现意外的时候改变一下飞行轨迹,以此来躲避会碰撞到的天体。
“苏队长,你怎么样?”
在操纵着飞船的李爱牛看了一眼旁边的休息的苏婉婷,不过这个时候,苏婉婷已经离开了休息的躺椅,而趴在了驾驶室的舱面板上。
苏婉婷已经这时候苏婉婷的嘴角也是渗出了血迹,就在李爱牛要把苏婉婷扶起来的时候,沈鹏飞步履蹒跚的走进了驾驶舱。
“李队长,我们这里很多人都是受到伤害,他们都是昏迷不醒了,目前我和卫国二人还能勉强坚持一下,卫国他正在内舱里面抢救着受伤昏迷的人。”沈鹏飞用手扶着过道的平台,然后气喘吁吁的说着。
李爱牛知道这次的意外情况很严重,其实他自己的内脏也是非常难受,还好他并没有出现内伤的情况。
“李队长,把飞船交给我,我没事的,你快去看看大家的。”
就在李爱牛迟疑的瞬间,苏婉婷则是爬起来坐到了驾驶位置,然后又对李爱牛摇摇手。
“嗯,那好的。苏队长,你先控制好飞船,注意飞行路线的小天体。”李爱牛点点头,这个时候他要做的还是抢救昏迷不醒的伤员严谨。
李爱牛跟着沈鹏飞进了飞船的内舱,发现有十人出现了昏迷,除了沈鹏飞和姜卫国的情况比较好,苏伟、于晓光、郑凯、秦丽丽,他们四人也算清醒,目前还可以自理。而钱大壮、魏小东、赵庆盛、范金明、陶昕、唐若曦、常庆辉、张学博、谭小婷、李洛基,他们十个人都是躺在内舱甲板上一动不动的昏了过去。
李爱牛立刻投入了对昏迷人员的抢救中,经过了一番针对性的救治,钱大壮、魏小东、赵庆盛、范金明、陶昕、唐若曦、常庆辉、张学博、他们八人倒是恢复了意识而且有了好转。
不过谭小婷和李洛基两人受到的冲击影响比较大,因此二人的情况不容乐观,这时候对二人进行手术治疗。
飞船内舱里面的一间屋子单独作为无菌的医务室,于是李爱牛就把谭小婷和李洛基两人抱进了医务室。
秦丽丽在部队后勤部门工作过,她又做过军区医院的护士,因此这次任务安排上就是考虑到了她的这个特点,这时候由她来做李爱牛的助手非常合适,于是二人就在医务室里面开始了工作。
手术进行的很顺利,加上李爱牛特殊的治疗手段,谭小婷和李洛基就脱离了危险,二人只要修养两个月就能康复了。
李爱牛忙完了谭小婷和李洛基的治疗,随后并没有休息,他又是对其他的病情轻微的人员进行了救治处理。
飞船的所有的人算是有惊无险的经过了一场噩梦。
第628章 躲过红巨星
经过了一场意外风波,飞船内总算是安稳下来。
由于飞船暂时出现了失控状态,李爱牛在救治完了受伤的宇航员以后,他又是回到了驾驶舱来驾驶宇宙飞船。
还好飞船有惊无险的和几个小天体擦肩而过,那几个小天体就是仙女座星系内的一些小行星,因此还不会对飞船造成太大的危险。
大家都在庆幸躲过了一劫,因此飞船内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李爱牛通过耳麦能够听到飞船内众人的交流说话声,他自己也是放松了一下心情,终于可以喘口气休息一下了。
李爱牛心情放松下来不到半小时,飞船的检测系统提示飞行轨道前方有一颗红巨星,而且警报提示有五个星闪,这是非常危险的预警提示。
预警提示出现了以后,李爱牛查看了一下预警的红巨星信息,距离前方的红巨星只有10天文单位,这可是非常近的距离了。
由于宇宙飞船上技术水平的限制,它的预警探测系统只能捕捉到周围10天文单位的危险距离的天体。其实如果按着飞船在可控的正常的飞行中,这10天文单位距离已经足够了,不过在此刻宇宙飞船近乎失控状态,又是近于0.8倍的光速速度,因此对于前方10天文单位出现的恒星,无疑就是灭顶之灾。
在天文学中,表示天体间距离的单位是光年。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一光年即光在一年的时间里所走过的距离,约等于94605亿千米,而一光年又等于63240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相当于14960万千米)。
10天文单位,大约就是土星距离太阳的距离(土星距离太阳是9.6天文单位)。
现在的宇宙飞船就如同在土星的位置,而前方未知的红巨星所在的位置大概就是在太阳的位置上,不过它的直径却有太阳的三倍,因此远远看上去就是有太阳的三倍大。
飞船的预警提示被苏婉婷发现了,她便神色紧张的看向了李爱牛。
“李队长,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李爱牛还是很镇静的摇摇手,然后把手放在了面部位置,这是示意着苏婉婷不要发出太大的声音。
因为刚才宇宙飞船上经历了一场风波,如果把眼前的危险情况再告诉给众人知道,也许会引发众人的慌乱情绪。
李爱牛对苏婉婷微笑了一下,他就是全神贯注的驾驶着宇宙飞船。
这时候宇宙飞船已经距离前方的红巨星有9.5天文单位,如果不让宇宙飞船改变飞行方向,那么宇宙飞船会在10分钟以后撞强前方的红巨星。
面对这种情况,李爱牛能做的就是极力控制着宇宙飞船,试着让宇宙飞船调整一下位置,然后再开启侧后方的核动力发动机驱动器,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改变飞船的飞行方向。
宇宙飞船又前行了三分钟,在李爱牛的操作下,飞船的飞行方向向左侧偏移了4度角,但是这个方位角还是不能躲过前方的红巨星,想要完全躲避过红巨星同时不被前方的红巨星引力场所吸引过去,飞船必须偏移出8度角才能安全躲过前方的红巨星。
于是李爱牛把核动力发动机的驱动器开到了最大,不过也只能偏移出6度角,这时候距离前方的红巨星只有五分钟了,也就是剩下5天文单位距离。
5天文单位就是木星到太阳的距离,这时候留给李爱牛去考虑的时间不多了。
苏婉婷由于紧张,她的脸上已经布满了汗水,她也知道此刻宇宙飞船在极快速度下的冲量和动能有多恐怖,在没有星系引力场的情况下想要去改变飞船的飞行轨迹简直是太难了。
就在李爱牛感到束手无措的时候,他的意识空间里有了白牛的声音。
“黑牛,我知道了当前的情况,你不要多想,保持镇静。”
“白牛,我刚才只想着怎么去躲避危险了,忘了跟你交流了。既然你知道了现在的情况,你说怎么办?”意识空间里,李爱牛焦急的询问着。
“黑牛,目前宇宙飞船想要完全躲避飞跃过红巨星是很难了,不过其他的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可以借助红巨星轨道内的其他的行星的引力场来改变飞船的飞行路线,如果没有遇到这样的行星可以利用,那么只能等着靠近红巨星一些,然后向红巨星发射核弹或者高能激光炮,飞船在反作用力的驱使下,加上核动力发动机驱动器的共同作用,那么飞船就能得到一个缓冲期,这样一来飞船就能像彗星一样的绕进恒星的近距离轨道,最后安全的绕飞过去。”
“白牛,你说的有道理。”
李爱牛听了意识空间里白牛的话,他立刻找寻着先前没有在意的绕行红巨星的行星,果然在左下方发现了一颗类木行星。
由于宇宙飞船飞行的路线方向和绕红巨星的行星轨道面有着30度角差,因此并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此时宇宙飞船距离那颗类木行星有2.5天文单位,这个距离也是和轨道上的类木行星最近的距离。
有了这颗类木行星的出现,让李爱牛感到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个时候飞船的飞行路线恰好会经过这颗类木行星的引力场,因此宇宙飞船一定会受到引力场的吸引。
类木行星的出现,这让李爱牛欣喜万分是有原因的,在星系里面的类木行星就是来清理意外飞进来的小天体。
不过这个时候宇宙飞船的速度太快,加上只是从类木行星的引力场边缘范围经过,因此类木行星的引力场并不能把宇宙飞船吸引进去。
如果宇宙飞船被类木行星引力场捕获那也是很危险的,那样的结局就是宇宙飞船不能撞向前方的红巨星,却是会被类木行星的引力场撕的粉碎。
此刻的宇宙飞船恰好处在类木行星的引力场边缘,虽然类木行星引力场会对宇宙飞船的飞行产生着影响,不过由于宇宙飞船的极快速度,因此产生的影响不是很大,也许只是轻微的改变了宇宙飞船的飞行路线方向。
这个机会难得,李爱牛在借助类木行星的引力场同时,他又是向类木行星方向连续发射了两枚重达三百公斤的核弹,当初准备携带这些核弹就是为了轰击遭遇的意外天体,因此这个时候排上了用场。
宇宙飞船很快飞出了类木行星的引力场,而宇宙飞船的飞行的路线角度发生了变化,正好进入了离心率为0.95的轨道上。
不是直线飞行的轨迹路线,就会出现离心率,那就会有离心率,而离心率和曲线形状有着一定的对照关系。高中的数学学过:离心率e=0,这是圆;0<e<1,这是椭圆;e=1,这是抛物线;e>1,这是双曲线。
目前的宇宙飞船已经进入了0.95的椭圆轨道路线内,于是宇宙飞船就会像一颗彗星那样的绕过红巨星。
第629章 飞船出现故障
宇宙飞船此刻仿佛成了一颗彗星,它保持着特定的轨道绕过了红巨星,而它的轨道近红巨星最近的距离仅仅有1.7天文单位,因此也是非常幸运的绕过了红巨星。
宇宙飞船绕过了红巨星,它就是沿着椭圆形轨道向另外的路线方向飞去。
由于宇宙飞船的椭圆形轨道面和红巨星的行星的轨道面有着37度的倾角,因此能够清楚的看到这颗红巨星的星系全貌。
飞船内已经身体好转的常庆辉博士和张学博博士,他们二人以为飞船就是这样的设定轨道飞行着,因此二人看到了如此近距离的红巨星,立刻就是投入到了观察研究之中。
不到八个小时,宇宙飞船遭遇了两次险情,几乎是一次比一次危险,还好总算是安全的度过了。
李爱牛和苏婉婷都沉浸在喜悦之中,此前宇宙飞船的飞行的确是险象环生,当真是正经历了一番生死时速的挑战,这让二人相互击掌庆贺了一下。
李爱牛观察了一下宇宙飞船在仙女座星系中的位置,坐标位置显示宇宙飞船已经脱离了当初选择的轨道路线,接下来需要重新调整宇宙飞船的轨道路线,这样才能用时较短的向天河系靠拢过去。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是在地球上的说法,其实宇宙中路线也是殊途同归,如果确定了一个方位目标最后也能也能达到那个确定的位置。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距离有远有近,同样宇宙中的路线更是相差甚远,因此只有最适合的路线才是最短的时空路线。
宇宙飞船在偏离了飞行路线以后,李爱牛试着调整着宇宙飞船,然后想让宇宙飞船进入另一个轨道路线。
就在李爱牛加速宇宙飞船核动力发动机驱动器的时候,意外的事件又是出现了。
飞船的警报系统再次预警:飞船的主驱动器出现了故障!
李爱牛顿时觉得不好,宇宙飞船的核动力主驱动器可是飞船的动力核心,如果主驱动器出现了大的故障,那么宇宙飞船就会失去了百分之四十的动力,这对于宇宙飞船的变轨飞行来说可是致命的打击。
“Oh,MyGod!”苏婉婷在发现了预警提示以后,她立刻惊呼了一声。
“不要紧,我检查一下系统的自检提示,看看主驱动器是什么故障。”李爱牛立刻淡定的说道。
其实这时候李爱牛也是无比的紧张,屋漏偏逢连夜雨,面对这样的预警,因此他的内心更是深深的不安。宇宙飞船刚刚经历了两次劫难,在幸运的度过劫难以后,想让脱离轨道路线的宇宙飞船重新调整轨道路线,却偏偏又是出现了主驱动器故障。
打开的预警警报中显示,核动力主驱动器的制冷循环管路出现了问题,因此主驱动器的引擎无法散热降温,这样主驱动器就停止了工作。如果强制让主驱动器工作,那么后果就是主驱动器损坏。
苏婉婷看到故障的原因后,她就是不解的问着:“李队长,怎么会这样呢?”
李爱牛想了一下,他就是解释说:“这个…这个应该是先前飞船为了躲避那颗红巨星,因此在开启主驱动器的时候,负荷量远远超过了最大的驱动力的负荷,这才有了主驱动器制冷循环管路的损坏。”
苏婉婷急切的问着:“那这样的故障能检修好吗?”
李爱牛则是沉思了一下,然后才说道:“这样的故障,现在只有查看了故障点,才知道能不能处理好。呵呵,最好是问题不大的。”
看到李爱牛放松下来的心情,也让紧张中的苏婉婷如释重负的点点头,“但愿是个小故障,维修一下就好了。”
接下来李爱牛让苏婉婷驾驶着宇宙飞船,虽然宇宙飞船的核动力发动机主驱动器坏了,不过这艏宇宙飞船一共有六台发动机驱动器,因此剩下的五台辅助和备用的发动机驱动器都是可以使用的。
本次探索任务,宇宙飞船上一共配备了四位维修人员,那就是苏伟、赵庆盛、于晓光和郑凯。其中郑凯就是液压和管道方面的专业维修技术人员,而于晓光是制冷设备方面的技师,因此对于主驱动器的故障管路维修,李爱牛还是要叫上二人一起去查看维修的。
经过了初步的查看,宇宙飞船的主驱动器的管路故障有了初步的判断分析结果,那就是主驱动器的制冷循环的换热器出了问题,从而造成管路堵塞,导致制冷循环无法顺畅工作。
由于宇宙飞船在极速飞行中,同时核动力系统也在正常的工作中,因此维修人员无法近距离靠近故障处,于是才有了初步的查看诊断结果。
对于宇宙飞船目前的故障点,想要进行检修只能让宇宙飞船的核动力系统停止工作运行,同时也让宇宙飞船减速到7.9千米/秒以下的速度,这样才能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才能对故障点进行正常的检修处理。
宇宙飞船关闭了核动力系统,对于宇宙飞船来说不会有什么大碍,因为宇宙飞船还有温度差能供电,同时也有很多的新能源储能电源装置(用来存储核动力的辅助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宇宙飞船的供电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让宇宙飞船减速下来以后,却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先不说周围的大天体的引力场的吸引,仅仅星系间的引力场的波动就能让宇宙飞船变成断了线的风筝,然后陷入引力波动的趋势中。
宇宙中的所有天体必须要有一定的速度,或者是处在高速飞行的载体上,当一个天体出现了速度的缓慢或者渐渐的停顿下来,那么这个天体就会其他的高速运行的星系或者大的天体撕的粉碎。宇宙中的天体只要出现了停止,那就是意味着死亡,因为宇宙中的情况变幻莫测,因此只有运动起来才能让无规律变得有规律。
天体的运动才让宇宙变得有了秩序。
此刻宇宙飞船要是减速下来,那就是如同停止下来一样,于是就成了宇宙运动家族中的不讲秩序的一员,因此就会受到惨重的代价。
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他认为当一个物体的速度等于光速的时候,这个物体所处的时空将会停滞。其实这是宇宙中的一个天象,运动的速度无法和光速比较,因此在光速中来观看这个宇宙世界无疑就是如同停止了一般。同时爱因斯坦也在相对论中的提到了静质量和动质量,以及质能方程。当一个物体有了接近光速的速度,那么它的动质量则是非常恐怖的存在,即使一颗小的彗星也会摧毁比它大上千倍的行星。
李爱牛虽然想到了维修飞船故障的办法,可是真的想去实施的时候,他就是犹豫了起来。
第630章 X207A—b类地行星
关键时候又是白牛出现了。
本次探索任务,白牛就是成了李爱牛的高参,李爱牛也是愿意听从白牛的意见,因为白牛说的都正确。
李爱牛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当然是和白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之所以敢于探索这次任务,除了他答应实现白牛的愿望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信任白牛能帮助他完成任务。
意识空间里,经过了白牛的指点,李爱牛得到了提醒,那就是让宇宙飞船进入某个恒哥或者行星的绕行轨道,这样就能跟随星体绕行着就能确保安全。当然了,白牛也给了最好的建议,那就是登陆一个类地行星上,就像上次登陆金牛3小地球那样,让宇宙飞船安全着陆在类地行星上。
白牛的建议让李爱牛眼前一亮,这的确是个最好的办法,如果能找到适合降落的类地行星,这可是最好的维修飞船方式,因为这样飞船可以完全关闭动力系统,这让维修和保养过程变得容易多了。
有了白牛的建议,李爱牛立刻信心十足的挥拳呐喊了一声。
“耶!”
李爱牛的举动让苏婉婷就是感到一愣,不过她知道一定是李爱牛有了主意和办法。
“李队长,是不是相出办法了呢?”苏婉婷试探性的问着。
“嗯!”李爱牛随即点头说道。
苏婉婷再没有回话,她看着李爱牛开始仔细的观测着雷达屏幕显示,就知道李爱牛已经开始实施他的办法了。
李爱牛通过光电望远镜的探测,终于发现了在右前方129天文单位位置处有个带有类地行星的恒星系,于是就向这个星系飞过去。
这个距离是非常有利于宇宙飞船的减速飞行,李爱牛只让宇宙飞船保持着原有的速度飞行着,而宇宙飞船的核动力发动机不作为推动力使用,只是用作方向的调整,以便让宇宙飞船进入到这个恒星系内的轨道内。
这个恒星系,并没有被发现,因此也没有名称。
意识空间里的白牛对于这个星系也是不熟悉的,虽然这个恒星系也在仙女座星系内,同时这个恒星系的位置有些特殊,它是处在三个大星系之间的位置,因此很容易被忽略了。
白牛虽然对这个恒星系陌生,不过他还是推断出这个星系的宇宙坐标位置,那就是在仙女座星系的SCn型M152的悬臂X207上。SCn型M152是仙女座星系三角旋臂之一,SCn型M152旋臂上有三个垂悬臂X107、X207、X307,发现的这个恒星系就是处在SCn型M152垂悬臂X207的上端。
既然这个恒星系有了坐标位置,于是李爱牛就把这个星系定义为仙女座SCn型M152—X207A,简称207A恒星系。
207A恒星系距离天河系只有8光年,不过二者之间却是隔了两个星系,而207A恒星系又是处在漩涡星系SCn型M152垂悬臂上端,由于同步旋转的原因,伽玛星球一直没有对漩涡星系SCn型M152做出探测研究,因此207A恒星系的具体情况,伽玛星球上的科学家是没有研究的。
随着宇宙飞船渐渐的靠近了207A恒星系,而宇宙飞船的速度也跟着减慢了下来,星系引力场既然能够做出加速的弹弓效应,同样也会有阻拦网一样的减速作用。
李爱牛正是应用了星系引力场的阻拦网减速效应,才让宇宙飞船的速度渐渐的减慢下来。宇宙飞船距离207A恒星系还有40天文单位的时候,宇宙飞船的速度已经减到了1200千米/秒。
宇宙飞船现在的速度非常合适进入207A恒星系,通过观测发现在207A恒星系的外围还有着一层很薄的星云层,同时里面还有着一层小行星带。
没想到207A恒星系有着和太阳系很相似的结构组成,正是这层星云层和小行星带的屏蔽效应,因此从外围来观测207A恒星系就是显得异常的朦胧。
星系外围的星云层和小行星带的双重作用,如同一层包围在恒星系外围的模糊凸镜,在内部看向外部还可以,单从外部看向内测就是非常朦胧的感觉。这种现象也是凸镜特有的特点,因为即使成像也都是虚像,加上星云层模糊的星云尘埃,更加观测不清楚星系内部的情况。
通过这次的观测,李爱牛明白了白牛曾经说过的凸镜现象,如果靠近恒星系外围层的时候,就会更加觉得黑暗,无论从内部看向外部,还是从外部看向外部,都是非常漆黑的感觉。
看来具有星云层和小行星带的恒星系就是一种独特的星系,正是这种外部无法观测才让这种恒星系显得神秘,其实这也是孕育出生命体的特征所在。
李爱牛判断207A恒星系内部应该具有生命体存在,而这个存在生命体的行星应该是在恒星与一颗大的类木行星之间的适居带内。
虽然普通的光学望远镜不能对207A恒星系内部进行直接观测,而射电望远镜又是观测的很模糊,但是宇宙飞船上的暗光波望远镜却能对207A恒星系内部扫描成像。暗光波望远镜就是把电磁波加载在暗光波上面,通过暗光波对天体星系的逐层扫描,于是就会有了电磁波的变化反应,如同医院的彩超一样看清楚人体内的病变。
暗光波探测望远镜的原理和暗光波信号发射与接收器原理差不多,不过二者性质上有区别,主要是载体上的区别。暗光波探测望远镜是电磁波加载在暗光波上,利用暗光波作为载体,因此通过暗光波温度差波动引起电磁波出现了不同的回频谐振,再通过扫描成像就能探测到超远处的天体情况。暗光波信号发射与接收器的原理和性质在以前火星上建设信号中转站的时候说起过,总之暗光波技术在宇宙的探测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经过暗光波望远镜的探测,李爱牛对207A恒星系内部的构造和组成已经有了认知,尤其是在207A恒星系内部的适居带内有一颗有着大气层的类地行星,这可是让李爱牛喜出望外的,这颗类地行星一定要登陆采访一下。
李爱牛给207A恒星系内部的这颗类地行星命名为M152—X207A—b,按着207A恒星的简称,于是M152—X207A—b就简称X207A—b类地行星。
虽然通过一些技术探测,在X207A—b类地行星上并没有发现人工的电磁波信号,不过却是发现了液态水,有了液态水的存在,那么X207A—b类地行星也许就是另外的“地球”。
宇宙飞船现在的速度正好适合飞过207A恒星系的外侧星云层,选择进入207A恒星系的切入口就是207A恒星系的南极轴线方向。
宇宙飞船在环绕207A恒星系的轨道上不断的调整着轨道的位置,一直到飞船进入了两极轨道面上,接下来只要宇宙飞船靠近了207A恒星系的南极轴线点,就会让宇宙飞船再次变轨直接飞进207A恒星系的南极轴线带的星云层内。
第631章 发现了外星人
李爱牛在宇宙飞船飞进207A恒星系之前把消息告诉了飞船内的宇航员们,这一下可是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骚动,能在茫茫宇宙中遇到有液态水有大气层的星球,这就是一次奇迹之旅。
虽然宇宙飞船之前登陆过金牛3小地球,那是金牛座δ3—Bs02a上的一颗小行星,它的行星编号就是金牛座δ3—Bs02a—b。那是宇宙飞船离开地球以后登陆的第一颗星球,但是金牛3小地球上面并没有适于人类生存的各种条件,但它却是优于火星上的环境条件。
飞船内宇航员们的在开心的交流着,他们都在期待着这次的登陆能够有所发现和收获。
宇宙飞船顺利的进入了207A恒星系的星云层。
207A恒星系的星云层可要比太阳系的奥尔特星云层薄多了,宇宙飞船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是穿了过去,接着207A恒星系的内部情况就是一览无余的呈现出来。
207A恒星系的小行星带范围不是很大,它像一个环状的暗带绕在207A恒星系的外围,正中的207A恒星发出光芒照射着整个恒星系,不过在外围看来,光线还是显得很暗淡。
随着宇宙飞船的不断靠近,整个207A恒星系的公转轨道平面一览无遗,可以清楚的观测到207A恒星系内有六颗行星围绕着轨道面上旋转着。
宇宙飞船没有进入207A恒星系之前,李爱牛探测到207A恒星系内有五颗行星,因此分别给命了名。那就是从里往外的207A—a、207A—b、207A—c、207A—d、207A—e,其中207A—d和207A—e是两颗类木行星,其他的三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
这时候多出的一颗小行星是靠近207A恒星在207A—a行星的内侧,由于它的体型很小,还没有月球的形状大,也许当时探测的时候,由于联星的原因并没有发现它的存在。但是这颗小行星有着它自己的轨道,于是李爱牛就把它做了命名——207A—f。
宇宙飞船进入了207A恒星系内,这时候便不能继续保持南极轴线方向的直线飞行了,否则在207A恒星的引力势能下飞船会越飞越快,因此飞船需要通过变轨进入绕207A恒星的轨道内。
目前宇宙飞船的飞行速度为620千米/秒,虽然飞船的核动力发动机的主驱动器出现了故障,但目前飞船的速度已经是宇宙飞船完全可控的状态。
宇宙飞船需要多次的调整轨道离心率,也就是从轨道离心率0.87调整到0.32,这样在不断调整轨道离心率的时候,同时也降低了宇宙飞船的飞行速度,到了最后飞船便会绕过207A恒星后进入到行星207A—b的绕207A恒星轨道内。
宇宙飞船最终进入行星207A—b的207A恒星轨道需要三个月时间,这三个月的时间主要就是放在了对行星207A—b的观测研究上。
通过观测,证明了最初的判断还是对的,因为在行星207A—b上发现了高大的树木,但是行星207A—b地表上的情况还不能探测清楚,随着宇宙飞船的不断向行星207A—b靠近,一切都是会被发现清楚的。
207A恒星系内最大的行星是207A—d,它是一颗类木行星,它的大小和太阳系的土星差不多,不过它并没有土星那种特殊的土星环。207A恒星系内的适居带中只有行星207A—b一颗行星,而行星207A—a和行星207A—c却是处在适居带的外围,因此也只有行星207A—b算是和“地球”相同的行星。
经过了三个月时间,宇宙飞船终于绕过了207A恒星来到了行星207A—b的绕恒星207A的轨道上。接下来宇宙飞船再次经过变轨便进入了绕行星207A—b的轨道内,此时宇宙飞船的速度降到了19千米/秒,而距离行星207A—b只有800千米。
这时候的宇宙飞船自然成了行星207A—b的卫星,虽然现在的绕行轨道有些远,不过随着不断的变轨调整,最后宇宙飞船会进入到500-800千米的轨道高度飞行,然后进一步对行星207A—b进行观测。
李爱牛的心情是非常兴奋的,毕竟宇宙飞船经过了接近四年的宇宙飞行,当时携带的很多的资源消耗的很多,尤其是水的消耗最大,几乎已经没有多少了。虽然液态水的制取还是很容易的,不过化学合成的水太过于纯净,如果人长期喝这样的水会导致人的人体所需元素缺失,最后人体的机能会受到影响。
当宇宙飞船进入行星207A—b的卫星轨道以后,随着轨道高度的不断降低,于是行星207A—b上的情况就被渐渐的看清楚了。
行星207A—b上的一天仅仅为三分之二个地球日,也就是16小时。通过计算行星207A—b的飞行速度,很容易算出它绕着207A恒星公转的时间是4512小时,也就是行星207A—b上的282天。
行星207A—b上空的大气层比地球上的大气层要小一些,行星207A—b的体积只是地球的五分之四左右,它的质量也是地球的五分之四。通过数据分析,行星207A—b上的大气压强约为0.7个地球大气压,由于行星207A—b的轨道倾斜角很小,因此星球上的温度变化不大。它的赤道地表温度最高约为52℃,而两极最低温度约为—66℃,因此行星207A—b上的条件还是非常适合人类生存居住的。
行星207A—b上的陆地和海洋是各占一半的面积,这个分布就和地球有些不同,加上行星207A—b没有天然的卫星,于是整个海洋不会受到潮汐力的影响,因此没有涨潮退潮的现象。
行星207A—b上除了两个大的海洋,还有五个大陆,不过其中的两个大陆是位于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上,其他的三个绿色大陆板块则是被不规则的两个海洋分开出来,其中有两个是南北方向的,如同地球上的南北美洲差不多,另一块大的大陆板块则是在对面。
行星207A—b上的海陆面貌组成已经有了观测结果,接着又是对山川、湖泊和盆地做了探测统计,在行星207A—b上有五条大的江河,十多个大型的湖泊,四个大的盆地。
当宇宙飞船在最近的500千米轨道飞行的时候,精密的望远镜已经可以看到陆地上的房屋建筑了。
有房屋建筑,这可是智能生物体的作品,因此在行星207A—b上是一定有人类存在的。
在宇宙中终于发现了外星人!
行星207A—b上有外星人,这个消息立刻让宇宙飞船上的宇航员们知道了,不过大家的心情各不相同,有人觉得这个星球上的人类会热情接待外来的朋友,但也有人担心他们会排斥外来的朋友。
李爱牛立刻组织众人开了一个临时会议,主要是讨论登陆行星207A—b的一些事情。
第632章 外星上的计划
李爱牛对此次登陆行星207A—b发表了一些看法,在他看来这个星球的文明程度不高,也就是相当于地球人类大唐时期的情况,因此面对登陆以后问题,他也觉得不可预判,因此才让大家一起讨论决定的。
虽然会议上各抒己见,不过最后还是达成了一致,那就是同意李爱牛的登陆计划,一切行动听从李爱牛的安排。
由于不清楚行星207A—b上的人类的生活习性,甚至还有他们的语言,因此李爱牛决定暂时不和行星207A—b上的人类直接接触,那就是把宇宙飞船降落在海洋里。
按着预订的计划,为了不和遇到的外星人直面接触,宇宙飞船降落在行星207A—b上有两种选择,一是选择降落在南极或者北极大陆上,二是选择降落到海洋里。
根据观测知道南极和北极两处地方还没有外星人类居住,不过考虑到天气比较高冷,于是就把飞船降落位置选择到了行星207A—b上北纬三十度的海洋中。这里的温度非常合适,加上宇宙飞船能够潜水,因此停泊在海里还是非常的安全。
宇宙飞船绕着行星207A—b上转了两天时间后,同时采集到了很多的信息,最后在一个晚上,宇宙飞船悄无声息的降落在选定的海洋里。
宇宙飞船停泊下来以后,飞船是潜入海里的,后来发现海上并没有过往的船只,于是便升出海面,停泊在海面上。
看来行星207A—b上的人类文明程度不高,地球上的人类是在15世纪开始的,如果按着地球人类的文明发展,这个星球上要想达到航海那一天,应该也需要六七百年的时间。
宇宙飞船降落到行星207A—b上,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维修飞船的主驱动器故障。
用了三天的时间,李爱牛和于晓光、郑凯两位维修人员就把飞船的故障点维修好了。
由于飞船外可以直接生存,不用穿宇航服,这样宇航员们能够到飞船外面感受一下。
宇宙飞船上配备着小船,于是众人可以轮流来到小船上。在飞船潜入海里的时候,发现海里有着类似鲨鱼和鲸鱼的大型海洋生物,不过飞船上装配了太多的武器,其中的高频噪声装置就是驱赶鸟类和其他动物的有效武器。高频噪声装置在不伤害动物的前提下,可以驱赶走靠近飞船的动物。
李爱牛和钱大壮一起在海里撒网补了一些鱼类,于是众人可以好好的享受一下美食了。
谭小婷博士和李洛基博士都已经恢复了健康,二人知道了登陆在一个和地球相同的星球上,二人都是提出了出访行星207A—b上的人类,然后同他们建立友好关系。
李洛基博士和谭小婷博士都是华夏科学院的高层领导,他们的意见自然是不能驳了面子,于是李爱牛考虑了一番,就对他们做出了答复。
“李博士,谭博士,你们的想法很好,不过据我观测知道的信息,似乎这个星球上正在发生着战争,因此这个时候去出访建立友好关系有些不合适,我觉得还是再观测一段时间,然后再说的。”
李爱牛说完了话,没等两位博士回答,李爱牛身边的魏小东却是笑了起来。
“哈哈……”
随着魏小东的笑声,屋子里的人都是看向了魏小东。
这时候魏小东不以为然的说道:“队长,要我说,按着我们知道的情报,目前这个星球的科技水平非常落后,因此以我们的武器装备,就是征服他们整个星球都不在话下,所以我们不用顾虑太多。”
魏小东刚说完,钱大壮也随声附和着:“是啊,队长,我觉得小东说的对。他们还拿着长矛打仗的,我们拿出任何一件武器都能让他们臣服的,我看直接占领这个星球就完了。”
李爱牛倒是没有去反驳魏小东和钱大壮二人,他听了二人的话只是摇了摇头。
魏小东和钱大壮看到了李爱牛的态度,二人就是知道了李爱牛不会同意的,因此二人就是相互一笑,然后躲到后面去了。
这时候李洛基接过了话题,他对李爱牛说道:“李队长,既然这个星球上正在发生着战争,那么以你的意见孩如何和他们接触交往呢?”
李爱牛想了一下,就说出了他的想法。
“我认为我们离开地球去探索宇宙,这是为了发现地外文明,因此我们我们是礼仪之邦,这也是华夏的礼仪传统。现在我们在仙女座星系内的SCn型M152垂悬臂X207恒星系内发现了207A—b类地行星,非常幸运的是行星207A—b上有我们向往的外星人,这可是我们寻找的星际文明的开始,因此我们一定不会错过和他们交好的机会。在我看来,我们可以有计划的和他们接触,再一步步的交往交好,最后成为友好的星际朋友。”
李爱牛的主张和想法得到了大多数宇航员们的同意和赞成,于是在李爱牛的建议下,一个交往计划便开始了。
这个计划是关于和行星207A—b上的人类建立友好关系的计划,这个计划的方案也很简单,那就是由李爱牛带着魏小东与沈鹏飞去往行星207A—b的陆地上,然后找机会和陆地上的外星人类来接触交往,等着和他们建立了友好关系,再让所有的宇航员们来到陆地上做客。
李爱牛安排苏婉婷代理队长职务,让她负责宇宙飞船的管理工作,同时安排钱大壮和姜卫国二人协助苏婉婷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宇宙飞船上有小的航天飞行器,新能源小艇,当然也有轻型裤带车,不过这个时候要从海里的宇宙飞船上去往陆地,也只能选择前面的两个交通工具。
李爱牛想了一下,他还是选择了新能源小艇。
到了晚上,趁着天黑,苏婉婷驾驶宇宙飞船向距离最近的岸边靠拢过去。
宇宙飞船在距离岸边还有七公里的时候停泊下来,接着从宇宙飞船上放下来新能源小艇。
李爱牛带着魏小东和沈鹏飞,同时拿了一些物品和工具,然后三人才上了新能源小艇。
苏婉婷看到李爱牛驾驶新能源小艇离开了宇宙飞船,她就是按着计划把宇宙飞船重新开回到最初的停泊位置。
当新能源小艇到了岸边,这时候还能听到岸边传来的阵阵擂鼓叫喊声,看样子是两军在交战厮杀的声音。
这个时候是半夜时分(207A—b星球自转一周是18小时),由于情况不明,李爱牛让钱大壮和沈鹏飞二人留守在新能源小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