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煦煦窗前宵剪灯
枕霞阁很久没这么热闹了,湘云又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巴不得姐姐妹妹都聚在一起才好。
然而过去将近两年时间,整个随园因为濯清出征在外,都显得死气沉沉,如今才算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妙玉是个外冷内热的性格,看着清冷,其实她见到濯清,内心无比欢喜,有意无意地帮濯清下赢了湘云这一局。
湘云嘟嘴道:“爱哥哥耍赖,让妙玉帮你,我哪里下的过你们两个人?”
濯清笑道:“下不过我就找借口,你才是赖皮王!”
三人又去围观岫烟和迎春的棋局,迎春棋力在岫烟之上,不过她性格温厚,下得棋四平八稳,攻击力不足,岫烟虽然处于下风,还能苦苦支撑。
傅秋芳问濯清:“到了金陵,咱们的时报和尚报还办吗?”
“当然要办,不过华夏时政不要涉及,以诗歌和章回小说为主,新闻多报道西欧和南洋。江南人文荟萃,咱们的报纸应该能有大发展!”
江南读书人多,报纸的受众和供稿作者相应就多,有利于时报和尚报的生存。
傅秋芳倒是把报纸看成自己的事业,投入精力最多,甚至比湘云还要更积极。
湘云听到濯清谈报纸,回头说道:“爱哥哥,林姐姐具体的事情都不管,全部丢给了我,你也要说说她,最好能责罚一番!”
濯清多聪明啊,听话听音,湘云的本意根本不是要责罚黛玉,而是说报纸的事情,黛玉和宝钗都不怎么过问,全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快夸我!
“原来这些事都是云妹妹和秋芳做的,我说现在报纸的内容怎么越来越详实,比以前更有特色了!原来都是云妹妹的功劳,回头让平儿多拨些银元给你!”
鸳鸯正好来枕霞阁串门,笑道:“谁又在编排我们家平儿?”
香菱笑道:“平儿那个财神没来,来了另一个财神,云王妃可以问她要钱!”
湘云哈哈一笑:“哈哈!你来的正好,爱哥哥说让你多拨些银元给我办报纸呢!”
鸳鸯两手一摊:“要钱也别问我要啊,老王妃那点体己家当,哪里比得上咱二爷?”
湘云假装生气:“哼!人都都说鸳鸯姐姐大方,我看不然,恐怕只对爱哥哥大方罢了!”
鸳鸯脸微微一红:“云王妃别拿我打趣,你要多了银元我没有,每个月百八十银元你也看不上啊!”
“那就给我百八十银元,你们还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我才不会嫌少!”
湘云每个月月钱就那么多,报纸收益也有限,她还时不时送些物资到库伦,给叔叔婶婶,她精打细算惯了。
濯清虽说在随园提倡节俭,他本人大手大脚惯了,对湘云说道:“鸳鸯那边能有多少油水,她有时候还要周济那些生病了的小丫头。
以后我每个月多拨五百银元给你和秋芳就是,前提是报纸要保持目前的水准!”
湘云笑道:“爱哥哥还是舍不得鸳鸯姐姐啊!我才一提向鸳鸯姐姐要银元,就心疼了!啊哈哈!”
湘云自己没说完就开始哈哈大笑,鸳鸯习惯了湘云这脾气:“我原以为云姑娘出嫁,成了云王妃,就会成熟稳重许多,谁知道是个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众人都笑了,黛玉位置高,又习惯独处;宝钗虽然面面俱到,但是喜欢清净;探春则是有些不怒自威,许多丫头都怕她。
她们只有在湘云这可以无拘无束,所以湘云在随园侍妾和丫头中,人际关系最好。
她又会拍老太妃的马屁,哄得老太妃开心,老太太经常送些小玩意儿给她,更让湘云地位稳固。
今天老太妃在姑母柳慧陪同下,去牟尼院敬香了。
老太妃知道鸳鸯天天跟着自己,难得有个休息,濯清回来了,就放鸳鸯的假,让她去陪着儿子。
鸳鸯到了潇湘馆才知道濯清来了枕霞阁,这才过来凑热闹。
濯清一直希望鸳鸯留在自己身边,她照顾人体贴入微,奈何老太妃不放人,孝字大过天,濯清只能忍痛割爱。
今儿见了鸳鸯,濯清心里开心:“马上我们就要去金陵了,你父母都在那边,以后可以常常见面了!”
鸳鸯从小就在都中长大,关于金陵的记忆都模糊不清了,鸳鸯淡笑道:“如今我们都是二爷的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父母兄嫂只要我有银子拿回去,才不管我的死活!”
鸳鸯的话让许多人都深有同感,尤其傅秋芳,她哥哥同样如此,把她当成了一种投资,只在乎收益,根本不在意她本人的意愿,要不是遇到濯清,说不定都跟着忠顺亲王死在府里了。
濯清岔开话题,笑道:“金陵的随园,我按都中样式复制,大家到了那边不会有生疏感!”
湘云则问道:“那都中这边园子怎么办?难道就这么荒了?”
“到时候让水浮找个合适的机会把园子卖了,所得银两都用来继续购买占城稻米,继续抑制都中的粮价,算是我对都中百姓一些补偿!”
湘云有些舍不得,毕竟在这里生活这么多年:“这么好的园子,真是可惜了!”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咱们到了金陵,随时都可以去苏杭游玩,你要是厌倦那些景色,我还可以带你下南洋!”
晚上,濯清当然留宿在枕霞阁,湘云比起新婚时,更加成熟高挑,尤其两条笔直的大长腿,更是让濯清眼馋。
春以桃花染性情,秋将桂子薰言语。
感离抚遇心怦怦,道是无凭还有凭。
沉沉帐底昼吹笛,煦煦窗前宵剪灯。
倏而晴兮忽而雨,悲欲啼兮喜欲舞。
玉萧倚月吹凤凰,金栅枕霞锁湘云。
……
湘云身体比黛玉强健,思想比宝钗开放,所以和濯清两人这番是旗鼓相当,战况激烈。
云歇雨罢,湘云躺着濯清怀里,摸着濯清新长出来胡须笑道:“爱哥哥,你都有胡子了,不再像小时候,我见到那般温润如玉了,你知道吗?我第一次见你,心就怦怦乱跳,世上怎么会有如此英俊的男人,那时候我就想嫁给爱哥哥了!”
第四百三十七章 计阻国丈入军机
濯清没想到湘云第一次见自己就有这么好的印象,他自己还觉得宝钗和湘云见自己,不像黛玉那般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那爱哥哥对我的印象呢?”
“就觉得挺亲切,性格开朗,非常爱笑,没想到你在那样的生活环境中,还能如此乐观!”
湘云刚准备和濯清再细说,门外传来脚步声,枕霞阁小丫头在外面说道:“小蚊子来找二爷,说前院来了三拨小太监!”
濯清一听,心里“咯噔”一下,皇上怕是不行了。
濯清连忙起身,香菱和翠缕从外屋披着衣裳进来了,一个掌灯,一个拿着濯清的衣服来帮他穿戴。
香菱帮濯清穿好贴身的棉衣后,又拿梳子给濯清梳头,翠缕则继续帮濯清穿戴蟒袍。
濯清见两人配合默契,笑道:“你们倒是心意相通!”
香菱笑道:“这本来就是我们分内之事,再做不好,那也太没用了!”
香菱嘴上说着话,手里没闲着,很快就帮濯清戴好了官帽。
湘云也打算起身帮忙,濯清只说了一句:“云妹妹,躺着容易受孕!”湘云便乖乖躺着不动了。
翠缕轻笑道:“只有二爷能治得住我家姑娘!”
湘云脸皮发红:“小蹄子,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濯清出了枕霞阁,小蚊子就候在外面,濯清问:“都是谁来西府了?”
“太子手下的曹公公,六宫都的夏公公,还有大太监张公公都派了贴身小太监来!”
“他们说什么了?”
“什么都没说,不过都是一脸焦急,估计皇上…”小蚊子不敢再说了。
濯清一边走一边说:“我知道了,你去找李长史,准备马匹!我要入宫,另外让他派得力的人去通知下姑父!”
到了前院,三个小太监要行礼,濯清一摆手:“现在紧急时刻,不要虚礼!你们一个一个说,还是一起说?”
三个小太监面面相觑,濯清立刻明白,他们不是一起商量好来的,对曹公公派来的小太监说道:“你先说!你们两个外面候着!”
那个东宫的小太监见另外两个太监退出去,才小声道:“太子殿下让我来请王爷入宫,他在紫宸殿侧殿等着王爷!”
“我知道了,我即刻入宫,你先回去复命吧!”
第二个进来的是夏守忠派小太监,他小心翼翼道:“干爹让我来告诉王爷,皇上已经昏迷好几天了,让王爷赶紧进宫!”
张成恩派来的太监说的大同小异,不过他带来一个重磅消息:锦衣卫派人去给王子腾下毒了!
濯清不知道张成恩怎么得到这个绝密消息的,但这个消息应该不假。
濯清打发走了三个小太监,立刻骑马赶往皇宫。
濯清没有去紫宸殿正殿,而是直接去了侧殿,估计正殿现在也进不去,龙禁尉和六宫都的太监都把大殿封锁了。
胤弘果然在侧殿等着濯清,胤弘一脸疲惫,看来很多天都没能睡个安稳觉了。
“二弟,你来的正好,父皇怕是熬不过今晚了,太医…都这么说!”太子声音略有些打颤,看来他对皇上还是有很深的感情。
这也难怪,太子一直地位稳固,皇上从来没有对他表达过不信任,这和当初太上皇对皇上是有天壤之别的。
中间胤昼执掌锦衣卫,更像是考验太子,而不是否定他!
“四哥,现在都中局势平稳,你也不要太过忧虑!”
濯清只能说说表面的话,现在他面对不再是那个发小胤弘,而是马上执掌帝国的皇储,自己也不是那个陪读的小孩子了。
“父皇任命了四位顾命大臣,我只信任二弟一人!王子腾我肯定要除掉,史益智和蒋亭锡都能为我所用。现在问题是,要不要让国丈李荣进军机处?二弟怎么看?”
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太子一方面依赖李荣支持自己,又担心没了王子腾制衡,外戚做大,将来恐会乱政。
濯清斟酌了一下说道:“四哥,锦衣卫目前在四哥手里,那些宵小就不敢轻举妄动。既然五城兵马司在国丈手上,那入不入军机处又有什么关系呢!”
濯清的意思很明确,既然你要除掉王子腾,那李荣就别重用,否则外戚干政不是不可能。
目前,锦衣卫、龙禁尉和虎禁尉都在太子手上,都中外围还有李鸿远的京营,李荣即使有野心也不敢轻举妄动。
濯清也要替自己考虑,将来万一李荣大权在手,说不定就会针对自己。王子腾还是自己的亲戚呢,李荣和自己可是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
即便是自己的岳父,胤弘同样不敢轻易把大权交给他,胤弘点头道:“二弟言之有理!那就让岳中其进军机处!”
军机处比内阁还要重要,太子当然要安插自己的亲信进军机处,这样胤弘和濯清加上岳中其,占军机处绝对多数,即便朝廷局势出现不稳定的局面,太子可以随时出台应对措施。
“我还打算把齐兆惠将军召回都中,西域暂时由策棱王爷和傅丹老将军共同掌管!”
胤弘觉得身边心腹还不够多,胤昼他是不敢重用的,只能召齐兆惠回京。
濯清点头:“二哥,那些封疆大吏都无需担心,两江、两广、湖广总督都是咱们的人,有了这些重要的省份,大局定矣!”
濯清知道,最近有很多总督都送礼去了东宫,表示效忠太子,开玩笑,现在还不押宝,等着掉脑袋?
太子拍濯清肩膀道:“幸亏有二弟帮我出主意,我刚才心乱如麻,现在思路清晰多了!”
濯清说道:“宫内曹公公升任大太监?那张成恩不如让他去守皇陵吧,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既然曹公公对濯清示好,濯清肯定帮他捎带一句。
胤弘点头:“小山子跟了我十几年了,别人我信不过!张成恩既然都求到二弟头上了,就让他去西陵吧!”
“夏公公,四哥打算怎么安排?”濯清顺口问了一句。
“他是六宫都的老人了,让小山子先跟着后面学着点,以后再让他去金陵守陵吧!”
第四百三十八章 世态炎凉下金陵
胤弘知道张成恩和夏守忠跟濯清关系紧密,当初他是收益者,如今自己要上位,肯定不能重用这两老太监。
胤弘还是看在他们曾帮过自己,又看濯清的面子,放他们去养老,已经算是仁厚的了。
不过他没想到濯清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濯清主要目标不是给张成恩、夏守忠他们求情,他是想把元春弄出宫。
濯清本来是想让元春在西陵呆一段时间,然后等胤弘忘了这事,再把元春偷偷送回金陵。
不过濯清突然来了灵感,他要在元春刚到西陵就制造一片混乱,胤弘忙着登基,肯定顾不上细查,说不定就能瞒天过海了。
濯清在几年前就在谋划这件事,他早就在西陵附近布置了接应人手。这件事能否成功,关键在细节。
就在濯清和太子还在讨论宫里老太监的去留问题,张成恩小步疾走地进来:“太子殿下,皇上…”
太子不等张成恩说完,立刻往紫宸殿正殿跑去。
濯清低声对张成恩说:“太子已经答应你去西陵守陵。”
张成恩露出了一丝笑容:“老奴能保住这条命,全靠王爷成全!只有下辈子做牛做马报答王爷了!”
濯清知道张成恩这些年捞了不少银子,虽然他没有夏守忠那么贪婪,但是他呆在大太监的位置上比夏守忠还要久。
不过他没有子嗣,那些干儿子们未必靠得住,将来这家产还不知道便宜了谁呢!
濯清说完话,紧跟上了胤弘的身影。
皇上已经驾崩了,胤弘没能见到皇上最后一面,不过对外宣称却是太子仁孝,一直守在皇上身边。
那边传来了王子腾暴毙身亡,整个王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胤弘召集了濯清、史益智、岳中其、蒋亭锡、胤昼等人,组成了新军机处,他们几个同时担任治丧大臣。
礼部尚书孙淦当然也是治丧大臣,只是他没能入军机处。
由于大家都有心理准备,各项事务都有条不紊地推进。西陵早就建好了,这让胤弘省了不少心。
濯清连续几天都在军机处办公,没能回随园,身边只有小蚊子伺候。
出殡那天,为了防止太上皇那次的事件重演,太子和濯清躲在其中一辆不起眼的马车中。
胤弘一脸疲惫,手揉着太阳穴说道:“你姐姐贤德妃,一心要去西陵守陵,朕怎么劝都不听!”
胤弘已经开始自称朕了,他虽然还有些不习惯,不过和濯清在一起,他没那么多顾虑!
“我曾劝过姐姐,她非不听,可能也是过于伤心!”濯清装作心疼的样子。
胤弘有些头疼,他虽然非常想削减濯清的权力,但不是现在,你元春要去守陵,不是让我这新皇帝背个过河拆桥的骂名吗?
“西陵条件比不上宫里的,让朕如何安心?”胤弘姿态还是要做的。
“皇上,富贵在天,生死有命,姐姐原来就喜欢吃斋念佛,说不定她乐在其中呢!”
元春原来要和濯清私会,老是去牟尼院,给胤弘的印象就是,
这个贵妃娘娘确实一心向佛。
“只要濯清你不怪朕就好!”胤弘继位后,不再称呼濯清为二弟了,哪有皇帝和大臣称兄道弟的。
就在群臣抵达西陵当晚,元春临时居住的侧殿突发大火,虽然随行的太监侍卫奋力扑救,然而,侧殿还是完全被烧毁,元春和贴身的侍女都被烧成了灰。
濯清假装去责问胤弘:“皇上,臣弟若有什么做的不到位的,陛下尽可以责罚,为何对臣的姐姐下手,她不过是个无辜的女子!”
胤弘开始还怀疑这是濯清捣得鬼,谁知道濯清竟然倒打一耙,胤弘脸都气白了:“二弟,朕在你眼中就是这样的人吗?你放心,朕一定派人查个水落石出!”
君臣两人不欢而散,濯清知道自己迟早和胤弘决裂,不如乘机让新皇帝贬自己去金陵,看在自己扶他上位的功劳上,胤弘应该不会对自己下毒手。
李荣、史益智等人巴不得濯清和皇上闹翻,军机处有濯清在,李荣都进不了军机处,史益智说话也没什么用。
元春和抱琴早就被濯清秘密转移上了南下金陵的商船。在西陵侧殿被烧成灰的是年龄身高相仿的女尸。
由于濯清演戏演得非常逼真,朝中大臣们都以为是新皇帝下的手。
胤弘则以为是哪个大臣想挑拨自己和濯清的关系,锦衣卫查了半天也没能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只知道是有人故意纵火。
但是濯清当面顶撞胤弘,确实让新皇帝心生不满,你们以为朕年轻,就不拿朕当回事,那朕就拿濯清开刀,看看谁以后还敢顶撞朕。
恰好此时,濯清上书请求去金陵养伤。皇帝顺水推舟,免了濯清军机大臣之职,同时为了面子上过得去,升了濯清为北静亲王,只不过世袭罔替还是郡王。
濯清的谋划全部实现了,甚至比他预想的还好,他没想到自己还能去金陵做个逍遥王。
胤昼没了兵权,成了和濯清一样的光杆王爷,他倒是看得开,得知濯清要去金陵,他特地来送行。
“二弟,还是你逍遥自在,我想去金陵,估计四哥不会同意!”
濯清不可能造反,这点胤弘看得清楚,但是胤昼想离开都中,恐怕皇上就会起杀心了,他宁可把胤昼软禁在眼皮底下。
濯清一家全部要搬走,光是随园的妻妾仆人,都有几百号人,濯清租了几十条大船,一路浩浩荡荡南下金陵。
以前濯清是太子党领袖的时候,来拜访濯清的大臣络绎不绝,等濯清明升暗贬离开都中的时候,满朝文武几乎都没有来送行的。
只有胤昼,姑父李鸿远还有贾政等人来码头送行。
濯清对此早有预料,黛玉还怕濯清想不开,伸出小手握住了濯清的大手。
濯清轻拍黛玉的手背道:“世态炎凉,我早就想通了,连傅试都不敢来给我送行,何况他人!”
傅秋芳对兄长如此行径颇为不耻,断然道:“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这个哥哥!”
第四百三十九章 直挂云帆济沧海(终章)
濯清倒是看得很开,新皇继位,第一个遭罢免的重臣,谁敢去触霉头?
丽娅生了一个儿子,按之前约定起名水杉。她目前还在坐月子,只是她身体好,并没有拖累大家的行程,反正只要不受风着凉就可以了。
王济仁也从太医院告老还乡,他选择跟随濯清去金陵行医,倒是比许多武将都有情有义。
秦关、隋远、戴亮他们是濯清要求别来送别的,他们目前都是边军的重要将领,也是将来自己子孙的保护伞之一。
王栋、张平等人都没来码头,这让秦钟非常不满,秦钟辞了军职,专心作起了濯清的侍卫长,这次去金陵途中护卫就是秦钟负责。
“人各有志,何必强求!”濯清倒不在意,只要不落井下石都还算正常人。
倒是薛蟠这次还特地先行去了金陵,帮濯清打前哨去了。
黛玉和湘云都有了妊娠反应,幸好船大,行驶缓慢还算平稳,两人都在静养。
每个院几乎都有一艘大船,像蘅芜苑和枕霞阁因为人多都有两艘船,那些纸鸢管理的美女也分成了两艘大船。
濯清本来有意放她们离开,她们很多是先帝的密探,新皇帝不会再启用她们。
只是这些美女也没有什么可投靠的对象,又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最后几乎所有人都愿意跟着一起去金陵。
濯清不介意多养活几个美女,自己园子大,房间多,太过空旷反而显得冷清。
再说自己很多贴身侍卫还都是单身,到时候给他们撮合撮合,也算是对身边人的奖赏。
香菱笑道:“几年前,我跟随二爷从扬州来到都中,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现在又回江南,像做一场梦一般!”
晴雯知道最近黛玉、湘云有了身孕,自己有了机会。
如果再拖一段时间,生下的孩子就肯定是在国孝期间怀孕的,会被“有心人”弹劾,所以她直接坐在濯清的怀里。
晴雯笑道:“好像谁不知道你是最早跟着二爷似的,要说早,雪雁还要更早呢!”晴雯和香菱关系一直不错,她也老欺负香菱。
濯清伸手拍了一下晴雯的屁股:“小蹄子,一天不挨打就痒痒,香菱只是有感而发,你别老欺负她!”
香菱见濯清帮自己,捂嘴笑道:“该!这小蹄子就是要收拾收拾!”
晴雯大概也有些受虐倾向,被濯清打了屁股之后,反而腻声道:“二爷!你老帮着香菱那小骚蹄子欺负我,打得我好疼!”
晴雯媚眼如丝,哪里像吃痛的样子,濯清知道晴雯发浪,他现在无官一身轻,不免也有些意动。
濯清伸手一拉香菱,也按在自己腿上,轻轻拍了香菱的屁股:“那我也惩罚惩罚她,帮你出气!”
香菱又急又羞,她和晴雯不同,人太老实了,又不敢忤逆濯清,只得求饶:“二爷饶了我吧!”
晴雯哈哈大笑:“让你小蹄子瑟,也被打了吧!”
晴雯话音未落,屁股又结结实实挨了濯清一个巴掌。
濯清一个上午就和自己两个贴身丫头玩着香艳的“游戏”,倒不负风流王爷的称号。
中午停岸休息,宝钗不知道是不是听说了濯清的荒唐之举,下午她带着莺儿待在了濯清的大船上。
晴雯当着宝钗的面,也不敢造次,只得暗暗腹诽。香菱反而有些忸怩,她一向老实,早上三个人太过荒唐,所以见了宝钗有些心虚。
宝钗像没事人一样,说道:“许久都没有听到哥哥的笛声,不如吹奏一曲,让姐妹们都静心一下!”
濯清笑道:“要不我们和林妹妹、云妹妹她们一起,今儿下午都乘一条船,我演奏几曲,大家都一起乐呵乐呵!”
宝钗原意是想守着濯清,怕他继续做“坏事”,没想到濯清竟然又要把两“情敌”拉过来,她又不能明着反对。
宝钗最近有些郁闷,两个对头势头很猛,接连都怀孕了,她想乘这个机会再怀上一个孩子,不然国丧又要等两年多。
黛玉和湘云最近心情不要太好,终于不让宝钗一个人独美于前。
今天濯清又把几个王妃都召到一起,在运河上吹奏新曲,终于实现了他寄情山水的理想。
那笛声悠扬,宛若天籁,回荡在运河两岸。
连偷偷跟着濯清的锦衣卫们都羡慕不已,这位王爷小日子过得可真舒服,早上和侍妾调情,下午和几个王妃吟诗作对,吹笛弹琴,真是神仙过得日子。
新皇帝胤弘看了锦衣卫传来的密报,都忍不住要嫉妒濯清。
谁不知道江南美,将来朕也要效仿太上皇,太上皇五下江南,朕就七下江南。
胤弘早把先帝临终前让他节俭的话丢到脑后了。
反正朕这个二弟有钱,到时候就住他园子里,让他掏钱,朕不动国库和内帑,总不会有大臣来反对吧?
胤弘现在完全不怀疑濯清是想当一个逍遥风流的王爷了,至于濯清违反“国孝”,与妻妾鬼混,在皇帝看来,这是小节,无伤大雅。
难道皇帝这两年多也不碰女人了?不过是采取一些措施罢了。
濯清如此做,当然是为了皇帝放心,但是这也是他一直想过得生活,操心朝廷这种劳心劳神的事情,就让胤弘去头疼吧。
老王妃当然开心,老人家都希望叶落归根,她也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回到自己习惯的南方,兴许能多活几年。
濯清还在和黛玉她们闲聊,薛蝌商队一位伙计带了一个消息,满剌伽的总督三个月前被人杀了,新任总督就是华夏驻满剌伽的大使莫西.尼尔森。
濯清笑道:“莫西果然要做她的女王了!”
濯清转头对黛玉说道:“妹妹若想去看看南洋的风土人情,我们可以乘海船南下!”
黛玉摇头笑道:“就这河里一些小风浪都觉得晕,可不敢去那海上颠簸,我倒是佩服三妹妹,她去安南不知道怎么吃得消的!”
湘云拍手叫好:“好啊!爱哥哥,我想去南洋看看!”
宝钗看濯清如此维护黛玉,便熄了争宠之心:“云妹妹难不成也想去南洋当个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