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王承柱汇报工作时,部分透露了自己可以一夜之间往返于晋冀两省数百公里的本领,没想到这件事记在了领队同志的小本本上。也不知道首长们达成了什么协议,他看到领队笔记本里的借调函时,整个人有点儿懵。
之前只当这是一件护送任务,沿途加入不少战士保驾护航,完成任务就返回原部队了。现在从教堂里思想动员课和领队同志的私下谈心来看,远不止留下来保护首长那么简单,可能有什么他不知道的情况即将发生。
第三百四十一章 在乎东洋侵略者
王承柱对本地抗战武装形势规模两眼一抹黑,挠了挠后脑勺,对领导的问题选择保持沉默。
领队注视着王承柱,直到后者在眼神飘忽中垂头丧气地说:“不知道。”
领队严肃的脸庞浮起一丝和善表情,打趣道:“原来还有侦察兵尖子不清楚的情况。”
王承柱心说,我哪是什么侦察兵尖子,那都是系统加持的辅助功能。我就是一个长在和平年代安逸环境的普通人,没有参军入伍的经历。生活的地方并不强制服兵役,甚至参军需要向武装机构托关系,或者具备高等教育资格才得以顺利入伍。
第三百四十二章 重压下的燎原火
领队指着远处的敌军据点,言语中带着坚定:“这些东洋鬼子对神州搞武装侵略,用派遣驻屯军和投敌汉奸对占领地区经济殖民,我们的人民每天都挣扎在生死线上。”
“领队同志,我在来这边出过几次任务,除了夜间袭击只看到敌人外,白天街道上挺热闹的。”王承柱说了一下自己这几天的见闻,想了一下补充道,“荷枪实弹的警戒哨卡通过速度还挺快,路边的田野上有很多农民在做农活,没看到过那些挣扎在生死线上的人民。”
领队让王承柱的大白话噎了一下,耐心解释道:“那是因为你看到的情况是结果,侵略者和他们走狗对辖区人民的剥削行为,让底层人民生活没有希望。”
第三百四十三章 从家长里短入手
“王同志,关于在这片地区发展队伍,你有什么想法吗?”领队抛出一个建设问题,准备考验王承柱的理解思考水平。
“领队同志,我……”
“称呼不用这么生份,我这次出来的化名姓白,叫我老白就行。”领队从称谓入手,准备拉近一下跟王承柱的对话关系。
第三百四十四章 游击战争的基础
王承柱回想了一下晚上在树屋书橱阅读过的书籍内容,认真回答道:“游击战的基础是本地人民群众。”
“对喽,相信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融入群众,是我军游击战争的底层方法论。”领队同志看到王承柱一点就透,是个可造之材,好为人师的情绪喷涌而出。
第三百四十五章 地图的正确用法
“王同志,有个问题,希望你可以跟组织交个底。”领队向王承柱提出一个要求。
“领队同志,您尽管提要求,我一定配合工作。”王承柱利落应道。因为他那一身本领,穿越来的意识算是驾驶员,迫击炮射击和步兵操练是身体原主人自带的,其余的属性状态和战斗技能几乎全是系统加持出来的。
“是这样的,你交给护卫队的三张地图,经过同志们反复研读,发觉不完全是手绘的。比例尺和等高线做的十分精细,质量比缴获的东瀛军用地图更突出,给你提供地图的人不一般。”领队摆出事实,看到王承柱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惊惧神情,心里稍稍放下他是高级特务之类的猜想,进一步提出要求,“所以,组织希望可以从你这里得到附近的地图集,作侦察和参谋用。”
“原来是这个要求。”王承柱吐出悬在喉头的一口气,清清嗓子反问道:“这个要求我答应,只是其中细节,还需要跟提出需求的同志沟通一下。”
“细节!什么细节?”领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一脸警惕地问。
王承柱一脸正经的表情,解释道:“领队同志,地图范围、比例尺精度、图例细节还有等高线梯度,这些需求的细致情况,我得跟具体提要求同志沟通,这样才可以提供符合要求的卫……围区域地图。”差点儿说漏嘴,卫星这个词在此时的亮剑世界跟人造卫星没什么关系,主要指月球这样的行星附属天体,因此倒也不需要担心改口后引起领队疑虑。
“这下捡到宝了。”领队听罢,心中一阵狂喜。他做得了一支护送首长的特别护卫队第一负责人,军事素质自然没得说。对于地图作业受过专业级教育,王承柱说的那些东西他完全听得懂。
第三百四十六章 无限猫头鹰快递
“领队同志,这事不为难。我去取您要的地图包,请稍等片刻。”王承柱笃定道,告了个假转身朝一棵树后走去。
领队疑惑的看着王承柱,他完全想不通后者怎么这样快就整出一份刚提出要求的成品。
第三百四十七章 列席参会往前坐
领队右臂夹着地图包,左手挽住王承柱,完全没有出来时散步的悠闲劲,急急往教堂方向走去。
进门前,领队松开王承柱,跟固定岗的哨卫打了个招呼,推开门活页便往里面走。
第三百四十八章 情报参谋的顾问
王承柱连忙摆摆手:“各位领导同志,我一个农民出身的战士,在部队参加扫盲班才学会识字看书,当不起什么情报专员。”开玩笑,做战斗员用的是枪炮师角色技能和系统加持,兼职侦察任务没有超出能力范围。情报专员一职听着就像专职搞情报的特务,他对于潜伏暗战暂时没有热情。
分管情报收集和传递的丁队长脸上有些挂不住,碍于情面没有开口指摘王承柱拒绝服从分配。前几天开会时,领导点名表扬王承柱,感谢他孤身深入虎穴,救回他丁某人手下的战士。
第三百四十九章 申请外勤和运输
王承柱注意到首长一脸愠色,便即住口。
马队长想给王承柱说两句场面话,欲言又止、止言又欲地张着嘴吭哧半天,却没发出一个音。后者是路过补充进他分队的,说话是情分,缄默是本分。面对明显惹得首长不愉快,保身避险人之常情,不给落井下石已经很不错了。
会场上十几秒没人说话,最终打破沉默的是领队:“王同志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讲出来,组织安排工作讲人情味的。有什么困难,摆到台面上来,一份困难分摊一下就没那么大的压力了。”
首长面色稍霁,借着台阶下了台:“王同志,对组织安排有什么想法,跟同志们说明白。就事论事,话说开了,别留下思想包袱。”
王承柱冷静下来,这里不是穿越前的工作单位,跟领导闹不愉快也不用担心饭碗被砸。这是亮剑世界的战争年代,而军队是最讲纪律和服从的地方。
第三百五十章 最终版工作安排
对王承柱的工作安排最终以“皆大欢喜”收场,当然这个收场的形容词是打引号的。他终究不是这位外派首长嫡系人员,用忠诚和才能理论来分析,就是有本事但需要培养关系的成分。领队没指望一番事前拉拢和言语器重,就收获一颗猛将的忠诚,走一步看一步吧。
后面的会议内容,王承柱没心情继续听下去了,唤出系统语音转文字功能做会议纪要,便开始明目张胆地开小差。
第三百五十一章 选址营建根据地
会议的最后一项议程是给护卫队或者说冀东根据地启动人马选几个半永久营地,用来组织训练、发展队伍和提供后勤补给。
照例,领队翻开笔记本领学了一遍《反对流寇主义》,接着讲了一下自己的阅读理解,引申到建立后备营地的重要性。最后掏出一本A4纸装订的地图集给众人传阅,其中几页折角的画页写着“预备营地选址”字样,征求实施意见。
王承柱看得一愣,那本地图册正是他交给领队同志的。没想到对方效率这么高,通知指挥员前来组织会议的空袭,就已经做了这么多功课。很快他就释然了,要不怎么说是领导呢,在林荫路上拿到地图册询问解读图例时,多半已经有腹稿了。
第三百五十二章 具现化建筑材料
会后,王承柱找到领队,直截了当地问道:“领队同志,有件事情找您了解一下?”
“别这么生份,叫我老王同志就好,虽然是化名,但是也算是本家关系。”领队笑容满面地说着,手里面也没闲着,替王承柱整理一下翘起的衣领,“有什么话尽管问,咱们是一个锅里搅勺子的同志,只要不涉密都可以讲。”
“我的团政委送别时说过,让我好好发挥能力。关于我的事情,王领队了解多少?”王承柱不是很确定对方的涉密级别,有意不说破具体什么事情。
第三百五十三章 预制板房样品房
领队带着王承柱离开会议室,一路步行到户外。垂手示意后者把那一捆具现出来的建筑材料放下,并开口让院子里围观比试扳手腕的战士们过来几个,准备搭把手搭建说明书上的预制房屋。
一听说有新鲜玩意,几名挤不到热闹看的战士连忙离开人群,凑到领队跟王承柱身前,七嘴八舌道着欢迎。
“嗨呀!领队同志有事?”
“这不是王同志嘛!”
“地上这包是什么东西?看上去有点儿蒙古包的意思。”
第三百五十四章 睡袋和军用速食
看到几分钟时间,院子里新起来一座小屋,原先看战友角力的战士里,有不少人聚拢到了领队身后来。光看热闹还不够,几个心思活络的战士开始猜测地上剩余物件用途。没有彩头的那种,毕竟打赌是违反纪律的,没有不看环境的人,硬是要给领导上眼药。
“这可不是门帘,这是一卷叠好的睡袋。”王承柱整理完活动板房的地锚,站起来走到看热闹的战士近前笃定的说。
放在地上的绿布卷包是一款睡袋,游戏里常见于夜间袭击战的卡勒特士兵使用。实际上,这是天族人的旅行常备物品,重霄枪炮师的辅助燃料包上有放置,用于户外宿营用。天界贵族拥有舰船和别院,机械师们各自装备着机械助手和旋翼机,大多数枪炮师和漫游枪手只有依靠帐篷和睡袋度过寒夜。天界的大气逆辐射作用极弱,没有合适的保暖御寒措施,让人失去知觉是家常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