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临时领到的任务
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这是王承柱在分派任务的战前军事会议上,听到领队讲话时的第一想法。
第二想法是自己被选入了一只怎样多面手的队伍,连配合冀西根据地里应外合解放县城这种活计,都有参与的机会。
至于为什么连过路部队需要借调,王承柱却没有往深处去想。亮剑世界的主旋律就是战争,军人一直处于极度稀缺、快速消耗和不断补充的循环境遇中。
这种情况称得上是当局者迷,军首长自从得知部队里发掘出一位特殊的战士,如何充分使用一直在不断争论中演进。王承柱同志是国内战争时期便参军入伍的老同志和自己人,虽然没有加入组织,但是在部队编制内,是端铁饭碗吃体制饭的一员。
仅仅是从他手里获取补给物资和武器装备,似乎有些大材小用。在动员军事主官抽调骨干战斗员参与护送四十二号首长的座谈会上,旅长主动提出可以派出王承柱同志参加行动。军参谋长立即接口同意下来,并要求借首长东进路途,盘活路线周边军事存在。
于是,在王承柱不知道的情况下,他和他的战友加入了一场为他量身定制的战役。
“包络同志,带领你的战斗小组。待天黑以后,进入县城西门附近房屋,埋伏等候进一步指示。在战斗打响后,第一时间夺取城关门楼。”
“王承柱同志,随领队活动。负责解除西门城关附近的敌军,以及压制城内敌守军对突破口的支援……”
第一百九十一章 战前的暗流涌动
分派完战斗任务,十几位参会人员陆陆续续地从开会地点有序分批撤离。
原本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周围人对人群聚集事件的敏感度。只不过这样的行为,在有心人眼里,反而成了突兀的现象。
坐在墙根下的“二呆”发觉,右前方一处不常有人出入的仓库连连有人走出来。随即留意观察起来,并用石片在身旁的泥砖上刻划正字,记录自己观察的这个方向走出来多少形迹可疑的人。
“二呆”在县城里做替人收账的营生,兼职华北政务委员会内务总署下派机关的办事员。数着王承柱他们开会的院子不时走出来十一个人后,站起身拍拍衣裤上的灰土,找联络站报告去了。
亮剑世界里,1940年3月底,汪陈政权正式取代维新政权,成为侵略者扶持的占领区伪政府民政主体。同时,华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在神州大地长城以南做起了侵略者的“牧羊犬”。
华北政务委员会名义上受金陵政府管辖,但实际上在升阳国华北派遣军支持下,有极高的自治权。不仅在沦陷区统治晋、冀、鲁三省和平、津、胶澳三个特别市,还管辖着豫北豫东地区,有相对独立的“华北治安军”供其调遣,配合侵略者作战。
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几乎全部围绕着侵略者服务,说这华北政务委员会是名副其实的傀儡政权,一点儿也不夸张。
实际上,为了维护伪政权的反动统治,委员会下设内务、财务、治安、教育、建设五总署。其中,内务和治安两部门根据职能,各自建立了特务机关和警察机关。
这“二呆”便是为内务总署工作的特务,平日里做些调查统计和消息收集工作,在县城里讨生活。今天,他敏锐察觉到城西一间仓库院落有大量不明人士出没,急急地赶去报告情况。
第一百九十二章 照明弹下的县城
天色渐渐暗下去,县城上方的穹顶有云飘过,丝丝缕缕的仿佛薄纱一般。星光透过卷层云点缀着天空,王承柱抬头看了一眼被星光晕染成白色的云幕,对领着他钻进一条无人小巷的领队同志说道:“我说队长,今晚这云层不够厚实,朦朦胧胧的还可以看到星星。组织同志们夜袭县城的风险,我感觉有点儿偏高啊!”
领队白了一眼王承柱,可惜一人多高的院墙阴影下,后者没有观察到指挥员的表情。领队轻声解释道:“王同志,这打仗不是请客吃饭,部队的伤亡接受程度和作战任务难度,有晋察冀边区作战参谋机关协调,我们只管执行。”
“队长同志,我不是这个意思。今儿二十五,下弦月在后半夜。看这云层厚度,天上挂着个白月牙,可能不利于同志们隐藏身形。”
第一百九十三章 移动武库枪炮师
这样子的巷战,是王承柱火力全开状态下倍感舒服的状态。如果不是身旁还有七八位随行同志,他可以开启潜能爆发增益状态,做一个更加高效的伤害投送源。可惜那橙光流溢的双眼在夜晚过于明显,他选择了低调做事。
“报告队长,观察哨送来消息。西南偏北方向,城墙上有南城门敌人的支援。”一名传令兵小步快跑到领队近前,低声转达情报。
“知道了,请回复:我部会尽快提供火力支援。”领队一面打发通信员,一面把命令下给王承柱,“王同志,这里暂时交给同志们做火力压制,你去西城墙上,阻击南门前来增援的敌人。”
“是,保证完成任务。”王承柱用浑厚而沉稳的声音应下来,从角色物品栏具现出十具四连发榴弹发射器,放在脚边交代给领队,转身朝城墙台阶飞奔过去。
第一百九十四章 火烧城墙十余垛
三名黄灰色军装端着装有刺刀的步枪前来增援,身后还跟着不少人。城墙下不时有枪声或爆炸声响起,遮掩了一些远处的响动。但王承柱凭借搭在城墙垛口的右手,感觉到了杂乱的脚步震动。
要来了。
王承柱深吸一口气,慢慢吐了出来。他不是第一次独立执行阻击任务了,却是第一次在缺少掩体的环境执行任务。心里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背靠城墙垛口,不住给自己打气:“没关系,我是有八万HP保底,几百万战斗力的英杰。这些土鸡瓦狗不是我的对手,速战速决就可以继续给同志们提供火力支援。”
王承柱口中的“土鸡瓦狗”,准确的说,是华北治安军某步兵旅驻军。看卫星定位技能标记是伪军某连八十多人,正在快步从城墙上向西城门方向增援。
看这架势,如果不是这步兵旅上下在吃伪政府和侵略者的空饷,就是跟亮剑世界大多数神州大地军事武装整编时,执行的部队的二二制有关。
王承柱的夜间读书学习时间,通过为藏书架增添内容,收集到不少军事知识书籍。其中就有关于自己所在部队的情况,原来王承柱生前被编入第八路军时,是师辖二旅、旅管两团的组织结构。只不过为了提高战斗力,第十八集团军组建了大量名为“补充团”的预备役军事组织。
军、师、旅三级除了编制内的战斗部队和后勤保障机关,增设了数十个团级单位。抽调军事指挥员和骨干战斗员搭建部队框架,通过征兵训练和整编吸收地方保安队、游击队,建立起有一定战斗力的武装部队。
钓鱼城政府对于第十八集团军在晋北察南和冀鲁豫地区的军队扩张,虽有所察觉,但对于组织在敌后的游击战和根据地建设情况了解不深。在高奴方面低调行事的基础上,并未对“为何存在两位数营团规模补充兵”风闻言事深究。
这是王承柱了解到自己一方的情况,相对于亲历者回忆录和解密档案,敌伪政权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民生文字记录,存世数量和整理出版量均较少。他的游戏内书籍盲盒里,只得到过两本文言文日记。好在先前有《古文观止》和《清实录》等文言文阅读经历,这种需要中学语文基础的文字组织结构,还真不一定看得明白。
“跟上跟上,注意西城墙的走道和垛口。”一名手举短枪的伪军军官丝毫不掩饰说话声音,大咧咧地催促手下行军,“营防官派活的时候交代过,西门城楼动静挺大,一直没有收到报信。让弟兄们留个心眼,防着点儿这帮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泥腿子。”
不远处的喊话声,把王承柱的注意力吸引回现实中。
战场上,思想开小差是大忌。王承柱一面自我反省,一面探出半只脑袋观察了一下距离,准备打来敌一个措手不及。却不料就这冒头一瞥,引来伪军一声呼喊:“连长,前面有人,我看到一个黑影晃动。”
本来天上薄纱状的卷层云就遮不住星光月华,敌人守城部队连续发射的照明弹,更是把这座县城照得亮如白昼。王承柱习惯性的目视侦察,恰好让一名眼尖的伪军士兵看到,叫破了行藏。
王承柱却不在意这一情况,因为敌人距离他已经不足二百米了。在这数华里长的砖石城墙走道上,这股敌人走了快一刻钟。现在终于可以开火射击了,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他忍不住握紧了挂在大腿外侧的手炮。
第一百九十五章 居高临下的炮击
处置完前来增援的伪军,王承柱前进几步,从西城墙踏上南城墙一面。发现卫星定位技能标记范围内,再无敌方单位被标记,这才松了口气。
虽然一直在使用药剂等消耗品维持HP值健康,但是受限于战斗环境,没办法大量使用可能破坏地形的伤害技能。王承柱身上的衣物和护具在战斗中,增添了几处破损。在闪亮的雷米援助治疗下,出血、中毒等异常状态被消除,外伤等战场纪念品却也一同平复下去了。
这让在意周围人目光的王承柱有些坐蜡,毕竟剐蹭破口跟弹头弹片侵彻破口,看上去差别还是蛮大的。
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来圆回逻辑,现在不是想这些事情的时间。王承柱伸手在一具半边身体挂在垛口上的伪军尸首上抓了把活血灰泥,暂且给上衣几处破口抹点儿伪装。这可是打仗,身上衣服一尘不染的样子,更像是一个异类。
之前西南两面城墙交汇处,又是光又是火的,给不少城里的观察哨看到了。王承柱无意打扫战场,也没有这个时间拾掇这十来具散发焦臭气味的伪军残骸。扒拉着身前的半只身体,探出头看了一眼城里的情况。
王承柱发现城内情势有不小变化,给他派任务的阻击小队已经变换了攻击阵地,转移到另一处预先确定的院墙内。看起来自己留下的压制火力好像消耗殆尽了,蓝色标记对象聚集处不时有枪焰闪动,却一直没有听到熟悉的榴弹爆炸焰火亮起。
不过王承柱不在意这个,同志们没事就好。随着调转观察视界,卫星定位技能扫描标记到六七百米外,正在跟之前指挥和向他分配任务的领队等人“激烈”交火。
这个“激烈”是要打引号的,因为虽然枪林弹雨你来我往的好不热闹,但是护卫队战士们开火的频率不甚密集,对面的敌人也是在象征性射击。进攻一方没有派突击队,防守方连手榴弹都省下了。
“唔,不对劲。”王承柱眯了眯眼睛,红色标记不只这对峙的二三十人,大量敌人在城区绕路。似乎有意走阻击小队的视野盲区,朝西城门围堵过去。
“重火器的破拆效果远超预期,以至于外面的同志还没有完全控制城门废墟。对于敌人增援部队阻击不力,本县反侵略地方武装会遭遇难以承受的人员伤亡。”王承柱喃喃自语道。
西城门连带北侧的城墙被王承柱轰塌了大半边,明清时期的护墙砖散落一地,连带黑黄相间的粘土条石城墙内胆也有几处豁口。西门南侧城墙损伤轻一些,护城砖部分剥落,城墙内胆爬上来数道闪电状裂纹。在亮如白昼的子夜,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城墙不投入人力物力修缮一番,来一场透雨就得坍塌。
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迫东逃的守军
王承柱一套技能甩出去,增援西门的守备部队被炸得人仰马翻。眼看事不可为,几名领头的伪军军官连忙向督战队小队长请求支援。
物理监督伪治安军积极战斗的侵略军宪兵队,在升阳国军队战斗序列里,属于二线部队。倚仗职权维持军纪跟基本治安没问题,协助战斗师团旅团控制占领区还行,真遇上战斗只有死马当活马医。
这一遇到夜袭,指挥官仿佛不要钱似的把常备照明弹陆陆续续全打了出去,把县城照的亮如白昼。
第一百九十七章 争夺县城的巷战
王承柱看到城外的部队陆陆续续出现,穿越城门城墙废墟进入县城西边的房屋区域,便知道自己的任务完成了。他接到的任务是阻击敌军增援西门,从南门城墙上和城内街道聚集过来的都算在这个范围内。派发任务的护卫队领队对王承柱比较看重,在发挥战斗员主观能动性方面给予了一定的自由空间。
王承柱在城墙上没有呆多久,就看到阻击小队里一位通讯员往他的位置跑过来。
有蓝色标记指示己方人员移动位置变动,王承柱不需要虚耗目力就可以观察到城内街巷相对昏暗的情况。待到来人摸到城墙脚下,顺着两人并肩宽的砖砌阶梯爬上了城墙。
“什么人!口令?”这时王承柱已经明确知道这人是冲自己来的,便不再做暗中观察状。于是,先一步开口询问来者情况。
“月黑雁飞高。回令?”来人很熟悉这套接头流程,没有废话介绍自己身份,而是直接对起了口令。
“大雪满弓刀。我是王承柱,请问你是哪位?来这里做什么?”王承柱回答完口令,忙问来人情况。
来人顺着城墙阶梯爬上来,对完口令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后,回答起王承柱的问话:“我是包络小队的通讯员,被派到领队这边接受攻击命令的。现在情况有变,领队叫我来找你去城里汇合,说是有新的作战任务。”
第一百九十八章 科学指挥减伤亡
王承柱在某本描述战争的图书中看到,夺城战中的街道战场被描述为,如同血肉磨盘绞肉机一般的存在。这个观点,对于交战双方都适用。
不管是城镇还是村落,一人高的围墙、窄巷宽街和错落构筑的房屋,抵消掉不少进攻方火力优势。作为防守方的民兵,围绕居所开发出“挑帘战”[1],在存放财物的家具处布置诡雷等措施,俱成为收入军教电影的素材。
眼下跟村落和城镇废墟攻防战有所不同,从城池内外同时发动攻击开始,以有心算无心,极大减少了攻击部队的伤亡。
突进城内的数百名地方民兵和游击队员,有组织的分成小队进入西门附近居民区,清剿王承柱击退的城防部队。运动到附近的主力部队进城后,联系上内应人员,沿东西走向大街道向城东城防司令部、武库等地进发。
连续承担攻坚、阻援任务的王承柱,在接到新命令后,忙不吝地快步跃下十多米高的城墙阶梯,往给主力部队引路的护卫队领队方向追去。
至于给他报信的通讯员,就没那样好的身手,可以快速跟上同行的脚步。王承柱第一波针对西城门的打击,对城墙建筑破坏不小,上城墙的台阶有相当一部分给震得活动龟裂开。小心翼翼地爬上来,跟平安走下去,是两门不同难度的手艺活。
不提这衰运接到传令任务的通讯员,在王承柱腾跃下楼梯把十余块台阶砖踩得松动剥落,回地面的道路愈加危险这档事。
在县城东西走向的街道上,王承柱朝城防司令部方向飞奔疾行。
第一百九十九章 攻坚队需重火力
等王承柱跟执行平靖任务的民兵道别,赶到县城驻屯司令部附近时,任务目的地已经乒乒乓乓热火朝天的打起来了。
从防守方的火力点构筑看得出来,侵略者的智商相当在线。城防司令部设置在原县城官衙,古色古香的围墙外用砖石加固了一层反斜坡围护。从围护外二三十米没有完全铲平的房屋地基不难看出,那些站在墙头沙袋后射击的守军脚下基座,和墙外围护建筑材料是从哪里获取的。
城防司令部院落百米见方,
第二百章 这是在变魔术吗
看着赶来支援的王承柱好像一位杂耍师傅,接连不断地从身后掏出一件件物品,端平后向向前方喷射出火舌跟炮弹。距离较近的几名指战员误以为自己看错了,眨巴眨巴被光焰晃得失去焦距的眼睛。发现自己没有看错,而某处院墙围护已经破碎出一道二三米宽的豁口。
“这同志是从哪里请来的,身上居然带了这样多的武器,可以接连不断地朝敌人方向倾泻弹药?”一名突击队员小声嘟囔着。
“注意战斗纪律和保密,不该问的别问。”站在一旁的突击队长严肃地提醒同行战友,接着转过脸岔开话题,“指挥员同志,现在可以进攻了吗?”
第二百零一章 一切缴获要归公
持续数分钟的破坏性输出,在二人多高的院墙上破开一道宽敞豁口。在王承柱支援到位前,不计牺牲的指战员们,终于冲进这座城防司令部院落。搜检过院落和房屋内以后,众人才发现残存的敌军人数跟尸体数量,并没有之前预想中的那样多。
战前虽然有收到情报,说县城中有调查统计员目击可疑人员非法集会,但是伪政府跟侵略者并没有亲密到推心置腹的程度。这样内容的情报,情报机关分析课每天可以收到多达尺许厚,验证处置是极耗人手和时间精力的工作。待到加工过的消息撰写成制式文件,送到驻屯军的城防长官桌案上,真真是黄瓜菜都凉了。
这次的情况就是这样,昨天下午战前军事会议走漏了行藏,却因为发动时间近,相关情报还没到战斗部队指挥官手里。一切军事布防一如往常,遇上临时有了王承柱这样的重火力战士,不破防的可能性变得小了很多。
于是,在城防中队派出宪兵督促伪军支援西门,而传令兵暂时没有从驻军兵营紧急集合,调遣常备部队支援到城防司令部的尴尬情况下,被快速攻进城内的混编部队分割包围。
县城职级最高武官是一名从前线调换过来养伤的中佐,陆大毕业的他在司令部望楼内,看到墙外攻击阵地上的王承柱火力凶猛。又是喷火器,又是枪榴弹连射[1],自己身边的勤务兵们哪是对手。赶忙拖着抱恙的身躯,招呼卫兵打开地道转进城外了。
在敌人核心场所里,向导的作用比较低,需要大量人手搜检房屋里和犄角旮旯处。为防范潜藏的敌人做困兽之斗,在场职级最高的指挥员积极调动部队。
随着冲进城防司令部院墙的战士人数越来越多,场面开始有失控的苗头。护卫队和主力团的纪律严明,给养水平得以糊口,指战员执行军事任务比较卖力。但是招来协助作战的部队分属相对杂乱一些,经过整训的县大队服从性过关,游击队跟保安队的队员就没有那么听招呼了。
一开始,进来的战斗员在听候指挥员分派接领任务,加之人多镇住了场面。等到院子里的正规部队分批进建筑群里索敌清剿,院子里纪律性相对略差一筹的战士,便争相拾取从院墙到地面上散落着失去主人的物品。
这样的行为出现时,没有人出面及时引导和阻止,让出手捡拾者错误的认为此类举动是被默许的。随着进到院落里的部队数量越来越多,看到不少人在收集战利品,一些自觉的游击队员手提铡刀马勺开始积极武装自己。
当加入“零元购”的无组织无纪律人员数量突破两位数时,僧多粥少的局面出现了。
在王承柱赶来攻坚破围前,城防司令部院子里仅有近百名警卫和勤务人员,在陆军中佐的指挥下依托围墙组织防御。跟奔袭部队打得有来有回,挫败了主力部队组织的两次抵近爆破攻势。
不过守军的好运气,在王承柱支援到位后便有消耗殆尽的趋势。面对一个强大的火力投送人员,部下手里的轻重武器却无法有效压制对方,指挥官颇为光棍的选择留惜有用之身,带领尚有战斗力人员积极转进。
于是,尴尬的局面出现了,不断增加的拾荒人员,很快捡完散落在地面上的遗留物,甚至把两具残缺不全的焦黑遗骸给扒了个精光。衣物虽然化成了灰,但是金属扣子和腰带洗洗还可以用。
散落在地的残羹冷炙被席卷一空,几名心思活络的战士无心做饼却有心分饼,把主意打到了清剿建筑战士们堆放到屋外院子里的战利品上。
无人看守的缴获物资仿佛自动贩卖机,一名衣不蔽体、两手空空的小战士走上前来,捡起一件黄绿色军装上衣就往身上套。有人带头示范,淘取物资意犹未尽的战士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然而这些堆放在院子里的缴获物资,仅仅是无人看守罢了。随着从建筑物里或抬或抱着收捡物资的战士陆陆续续走出来,看到自己的劳作成果如同市场择菜般任人挑挑拣拣,不由得心中升起一丝愤怨。
一名战士放下扛在肩上的米袋子,转身朝屋里走去。他个人处置不了这种不规范的物资缴获分配方式,但却可以通过上报给班长逐级提供消息。当他再次出现在院落里时,已经是得到连长口头命令,准备去院外找上级汇报情况。
很快,一支十多人的战士走进院落,把捡拾战利品的人员跟物品堆分隔开来。
“截至现在,县城里的敌军尚未清剿完毕,就开始有同志在摘取胜利果实了,这种行为是我们所不提倡的。”接受传话劝导任务的同志有不少合成作战经验,知道怎么说怎么做可以调动这些不属于自家直属部队的参战积极性,“我们的军事纪律一贯是缴获归公,战斗结束后重新分配。请各位自取物资的同志,自觉来登记一下,方便军务人员统一分配时做减扣。”
在政工干部不断劝导下,听说只需登记不用归还的战士,主动围住前者讲自己拿了些什么。看到自己工作初见成效,政工干部喊过来两名战士维持秩序,自己则掏出纸笔记录起面前这些人的姓名、单位跟预支战利品等信息。
而早知道这里虚实情况的王承柱已经被调往别处,协助入城部队攻坚拔除守军营地去了。
第二百零二章 再出击破袭军营
王承柱迈开大长腿,带领一路小跑跟过来的数名通讯员,绕过聚集在城防司令部院外的友军,直奔五百米开外的驻军兵营而去。
这地方,王承柱前一天下午在本地向导带领下认过路。跟卫星俯视照片一一对应过后,可以想见,他已然成为一位熟悉县城地标建筑的活地图。
第二百零三章 地脉震荡器再现
王承柱倚仗身体数据化这一优势,推了一把身旁某位离开掩体拖运伤员的战士。从流弹下保护战友安稳的同时,回手搂过小腿受伤的战士腋下,用力把后者躯干掫到牌楼矮砖墙后,算是初步解决了。
第二百零四章 敌我身份识别计
看到数名一同参与进攻的战士,在地脉震荡器的攻击范围内跌跟头,而其身旁的同志并无异样。王承柱多了个心眼,跟身边的同志交代一声,后者呼叫来更多战士,把几名跌倒的人员扶起来,攥着胳膊搀离战场。
在王承柱视界里的卫星定位技能标记,己方部队是蓝色的,敌方部队是红色的,而中间势力显示为白色或灰色。在他的系统滤镜视界看来,是七八名蓝色标记人员扶走了三名白色标记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