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宋之神箭无敌TXT下载大宋之神箭无敌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宋之神箭无敌全文阅读

作者:远征士兵     大宋之神箭无敌txt下载     大宋之神箭无敌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十章 智破蒙军

    智破‘蒙’军

    先说声抱歉!本书很久没更。现在是瘦身结局,大慨一万多字。

    士兵写的新书,已经有二十几万字了,书号:1501306。不一样的时代,同样的‘精’彩,敬请各位书友关注!

    ※※※※※※※※※※※※※※※※※※※※※※※※※※※※※※※※※※※※※※※※※※※※

    “呀……”

    缺少箭矢的新兵们举着腰刀与长枪朝山下冲去,自十余步高的断壁之上纵身跃入‘蒙’军群中。这完全便在与‘蒙’军拼人命,虽然在他们落地之前可以用手中的武器斩杀几名‘蒙’军,但这种高度,即使没有‘蒙’军将他们‘乱’刃分尸,也足以让他们手脚断裂。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减缓‘蒙’军进攻居庸关的速度,减轻它的压力。

    “叫他们停下。”我对朱五四说着,这种几近疯狂的自杀攻击行为,只会拼光居庸寨所有的人。‘蒙’军只纽璘军的人数就大大超过了我军,如此下去只有人寨尽失一种结局。

    “可是大人……”朱五四咬着牙说道:“我等还有更好的办法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玉’石俱焚!”

    “更好的方法?”望着一位接着一位往下跳的军士,我心急如焚地想着:一定有其它的办法,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他**的都用不着。火攻、水攻、斩首,等等斩首……

    “给我叫上一千骁骑军‘精’锐。”望了望南面不远处的‘蒙’古大营,我不由‘精’神一振:“知会王坚。使其务必坚守一个时辰!”

    “是!”朱五四虽是不知我葫芦里卖着什么‘药’,但还是片刻不停地转身执行我的命令。

    不过片刻功夫一千骁骑军就威风凛凛地站在我的面前,就在队伍的不远处,居庸塞军士们的撕杀声与惨叫声一阵阵地随着微风飘了过来,但他们脸上没有因此而显出半分怯意,反而个个咬牙瞪目的杀气大盛。

    这才是我想要的好儿男,我心中不由暗赞一声,心道眼前这些好汉又有哪个比不上那些‘蒙’古鞑子了,非是我大宋没有热血男儿,而是我大宋朝廷所用非人。

    “弟兄们!”我大声对面前这一千人喊道:“朝廷‘奸’臣当道,今‘欲’联‘蒙’灭我,我等赤胆忠心,以天下苍生为念,岂有坐以待毙之理!现今尔等随我前去杀了纽璘那厮,尔等敢否?”

    “敢!”那一千骁骑军一听他们此行是去杀‘蒙’军的主帅纽璘,个个眼睛都亮了起来。

    “我等此去杀身成仁,必是九死而一生,尔等敢否?”

    “敢!”骁骑军们大喝一声,震得军旗也不禁为之一颤,同时也增强了我此行的信心,有这等无畏的军士,又何窜杀不了纽璘?

    “犯我大宋者,虽远必诛!”我大喊一声就带着骁骑军顺着长城走去。

    长城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让来犯之敌无法包围,既然无法包围,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轻松的借长城脱离战场而绕到敌人的后方。

    正如现在我所做的一样,我带着那一千名骁骑军只顺着长城走了四、五里便完全脱离了‘蒙’军的视线。然后再走下长城,钻进了浓密的森林一路狂奔,这其间偶尔也有碰到几名‘蒙’军的阿赤勒斤,但很快就一个不剩的被骁骑军们‘射’下马来。

    我们只有一个时辰的时间,这也是我给王坚的时间。一个时辰!倘若我能在一个时辰内杀了纽璘,那么今趟还有活路,否则我等甚至是整个大宋都只有死路一条……

    一千骁骑军全副武装地在森林里狂奔着,甲片刮着身边的野草发出一阵阵悉悉簌簌的声音,让我又回想起在现代时特种部队里的丛林作战。其实这一回,似乎也就是一次古代的特种作战,称之为斩首行动着实也不为过。

    这时我突然听到几声马嘶和若有若无的喊杀声,连忙举起了右手,军士们很默契地停了下来,然后随着我的手势改为步行慢慢地朝前走去。

    我们已接近目标了,我可不想让敌人事先就有了防备把我们挡在森林里。

    不久就来到了森林的边缘,透过树木间的缝隙可以很清晰地看见外面的“贾”字大旗正迎着劲风烈烈作响,数十个白‘色’的‘蒙’古包前守着几千名身着宋军盔甲的‘蒙’古军士。

    见此我不由心念一动,转身对跟在身后的军士们‘交’待道:“稍倾尔等列队出去,需慢些动手,一切听我号令行事!”

    “是!”骁骑军们应了声,一个接着一个地把我的命令传了下去。

    于是在我的指挥下。一千名骁骑军便大摇大摆地列队朝纽璘所在的帅营走去。

    百步开外的‘蒙’军守卫远远瞧见了,很快跑进帐篷内通报,但是让一众骁骑军大感意外的是,那些‘蒙’军并不是像他们想像那样立刻就围了上来刀枪相对,而是从帐篷里屁颠屁颠地跑出一个书生打扮的宋人,对着我们大声喊道:“来者何人?”

    果然不出我所料,见此我心中不由一喜,暗道一声你们这些‘蒙’古蛮子跟贾似道合谋来算计我,今趟想不到反倒被我利用算计了一回吧!

    想归想我嘴上却不敢怠慢,连忙朝远处那位书生一抱拳喊道:“我等奉贾大人之命,前来参见散只兀将军,贾大人知贵军不擅攻城器具,特命我等前来相助!”

    “如此甚好!”那书生一听之下大喜过望,隔远叫道:“将军正愁对付不了郑言那厮,你等来的正是时候,快快随我前来!”

    “是!”我拱手应了声,然后朝跟在后方的骁骑军军士使了个眼‘色’,就快步跟了上去。

    千余名骁骑军只管跟着那书生走,一路上倒也没人阻拦也无人过问,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一个大帐篷前,这时两名‘蒙’军突然走上前来拦住了我们。

    “这是何故?”我不由疑声问道。

    “哦,多有得罪!”那书生对我一拱手道:“还请将军独自一人进帐,并卸下刀兵!”

    “唔!是我的不是!”我应了声就动手解腰间的腰刀,漫不经心地问道:“散只兀将军可在帐中?”

    “正是!”那书生点头回答道:“将军正与阔端王子在帐内商谈战事,将军可要小心应对!”

    “哦,还有阔端王子!”闻言我不由愣了一下,随后摇头对那书生笑道:“不想今日还得了个好彩头,郑言倒要谢过这位仁兄了!”

    “什么?”那书生闻言脸‘色’大变,瞪大了眼睛指着我说道:“你你你……你是……”

    “在下郑言!”话音未落便拔刀出鞘。只见刀光一闪那书生正惊愕的人头便滴溜溜地滚倒在地上。

    守在帐篷前的‘蒙’军见形势不对正要反抗却被骁骑军一拥而上‘乱’刀砍死,不等我下令骁骑军呼啦一下就把纽璘的大帐篷团团围住,上千人围一个帐篷,那还不是围得连个苍蝇都飞不出去了。

    事关整个战事的胜负而且我们也处在敌人的包围之中,战局随时都会发生变化,所以我也不敢懈怠,一举手中的钢刀下令道:“诛杀纽璘者,赏金千两,活捉阔端者,世代封候!”

    “喝!”骁骑军们大喊一声刀出鞘、弓上弦做好了战斗准备,几名骁骑军军士掏出三个霹雳火球点燃了掀开帐布就往里丢,随着轰轰的几声军士们大喝一声就冲了进去。

    只有我一个人站在原地不动,我训练过他们如何使用霹雳火球打巷仗,所以他们知道该怎么打,这回只怕纽璘就算有十条命,也活不过今日了。

    但让我意外的是这时帐篷内突然传来一阵金铁‘交’击的声音,然后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就有一个黑影自帐篷中冲了出来,慌忙中我举起腰刀一格,“铿”的一声两刀‘交’击在一起撞得我手臂一阵发麻,一个被面孔炸得漆黑的‘蒙’古大汗披头散发地出现在我的面前,他足足比我高了一个头,想来就是那被称为‘蒙’古之熊的纽璘了。

    “铿铿铿……”的几声,纽璘急于逃跑举起弯刀对着我一阵猛劈。只劈得我在手心一阵生疼,正当我在心里大呼受不了时,其余的军士很快就围了上来对他一阵‘乱’砍,霎时一名‘蒙’古勇士就在我面前被砍成了‘肉’酱。

    那些‘蒙’古军士动作倒也不慢,只这片刻工夫就把我们团团围住,我一把就割下了纽璘的脑袋高高举起,对着他们大叫一声:“纽璘已死,尔等还要再战么?”

    我的话他们是听不懂,但是我手中提着的那个血淋淋的脑袋他们还是会认得的,霎时个个都愣住了不知如何是好!

    有几个机灵的骁骑军军士更是引燃了霹雳火球往‘蒙’军阵营一丢,只听轰轰几声就把‘蒙’军炸得血‘肉’横飞‘乱’成一团。

    “杀!”骁骑军们大喊一声。挥起腰刀就朝‘蒙’军杀去,‘蒙’军见主帅已死,军心已失无心恋战,只挡格几下就四散逃去。而此时,正在进攻居庸关的‘蒙’军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依旧挥着弯刀死命攻打着王坚所防守的城墙。

    危机还没解除,我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如果这时让‘蒙’军攻破了居庸关,那结果还是一样,我该怎么做才能解居庸关之围呢?

    “置使大人!”见我有所迟疑,一名骁骑军军士着急道:“快令我等杀回居庸关吧,四面合围,便如瓮中捉鳖!让我等前去杀个痛快!”

    “不!”我摇了摇头,说道:“四面合围便是绝了‘蒙’军的退路,尔等可知若是如此结果会如何吗?那便是被围之‘蒙’军誓死反抗,居庸关破,大宋亡!”

    “属下无知,请大人恕罪!”那名军士大惊之下跪倒在地说道:“属下愚钝,差点害了大宋的江山社稷,做了千古罪人!”

    “无妨!”我摇头笑道:“如今之计,你等只需把纽璘这厮的头颅高高挂起,对着攻城的‘蒙’军大喊三声便可!”

    “是!”那名军士拱手一拜,接过我手中的人头就自去安排了。

    不一会儿纽璘的人头就被高高挂起,一千名骁骑军列好阵势朝居庸关‘逼’去,却又不把出口封死,有意为那些‘蒙’军留下了一条退路,队前还押着被炸得只剩下半条命的‘蒙’古的王子阔端,尔后千余人齐声对着正在攻城的‘蒙’军大声喊道:“纽璘已死,阔端被擒,尔等为谁而战?”

    ‘蒙’军虽说听不懂骁骑军们在喊些什么,但是回头一望之下个个大惊失‘色’,不一会儿就‘乱’了阵脚,再见宋军并没有把逃路封死,先是有几个将信将疑地朝出口逃走,之后见宋军没有动作,很快就有越来越多的‘蒙’军加入了逃跑的队伍,不过盏茶的工夫进攻居庸关内侧的‘蒙’军就逃得一干二净。见此情景。长城上的宋军只爆发出一阵高过一阵的欢呼声。

    居庸关另一侧的‘蒙’军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听着宋军的欢呼声也知道形势不妙,但他们还是不甘心地往城墙上进攻着,直到他们看到了城墙上丢下的纽璘的人头。于是很快长城外就响起了‘蒙’军撤军的号角,‘蒙’军们垂头丧气地骑着他们的瘦马,带着他们的伤兵灰溜溜地走了。

    “恭喜置使大人,贺喜置使大人!”王坚与朱五四领着众军士前来迎接我入城,在居庸塞前黑压压地跪倒了一片。

    “众将士请起!”扶起满身血迹的王坚与朱五四,我情不自禁地对围绕在我四周的将士们拱手道:“此战全赖将士们舍身杀敌保我江山,此后论功行赏,郑言必不亏待各位将士!”

    “谢置使大人,谢置使大人!”

    “恭喜置使大人!”朱五四对我拱手道:“此战‘蒙’古蛮子元气大伤,可保我大宋十年安康!”

    “呸,大宋!”王坚咬牙切齿地说道:“若不是那大宋,我军何至于危险至此!对了,还有徐大人的燕京之围。”

    “正是!”我也点了点头,心中杀心暗起,咬牙对王坚说道:“还请王将军召集所有骑军,带上所有的霹雳火球,与我一同前去解燕京之围!”

    “是!”王坚抱拳应了声,马上就开始召集属下准备马匹。

    贾似道!我咬牙暗恨,如果是你领兵的话,今趟我郑言一定饶不了你!

    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一回我要召集所有骑军并且带上所有霹雳火球的目的,又何止是解燕京之围这么简单,这回我不但要让‘蒙’军元气大伤,还要让朝廷为他所做的一切付出代价。

第五十一章 朱重九

    朱重九

    朱重九

    四千名骑军很快就召集到了我的面前。刚才那一仗虽是惨烈,但骁骑军却并未伤筋动骨,死伤不过千人,只是霹雳火球这种杀敌利器却用了许多,现在全军只剩下十几个,不过对付起那些宋军来却也已足够了。

    我与宋军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对宋军的战斗力自然是知根知底,他们攻城也许还有几下子,那也全赖宋朝攻城武器先进,攻城火箭、旋风炮对着城头一阵‘乱’‘射’、‘乱’砸,倒也可以给城墙造成不小的破坏,也可以对守军造成一定的伤亡,但要说野战,只怕这贾似道所领的五万宋军还不如五千‘蒙’军。

    燕京驻守着李程的一万忠顺军,此军原本在孟珙手下就可以与‘蒙’军硬拼,其战力自是不用多说,就算我不前去解燕京之围照想那些围城的宋军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宋军的目的,只是拖住那些忠顺军使他们不能对居庸塞派出援兵。他们在等,在等‘蒙’古人一举攻破居庸关,而后再助他们一同拿下燕京,于是我便如他们所愿……

    随我一声令下。四千‘精’骑便纷纷上马一路朝燕京直奔而去。只不过与往常有异的是,这四千‘精’骑骑的全是‘蒙’古马,且每人都如‘蒙’古人般带着两、三匹空马,这些上等的‘蒙’古马全拜攻打长城的‘蒙’军所赐,甚至就连打的旗号也是一个黑底白字的“贾”。远远一看就跟假扮宋军的纽璘军无甚区别。

    战马轻嘶,蹄声轰响,居庸塞距燕京不过半日余的马程,四千‘精’骑每人都带着两、三匹空马,路上换乘几次后,午时三刻就赶到了燕京。

    远远一望,城外“贾”字大旗星罗棋布,全副武装的宋军正将燕京团团围住,旋风炮对着城墙一阵‘乱’轰,炮手搬石拉绳,忙得不亦乐乎。此时他们见打着“贾”字旗号的四千骁骑军远远策马而来,竟以为是‘蒙’军已攻破居庸关前来助阵,个个朝着我们的方向振臂高呼……

    我两手左右一挥,骁骑军们便会意分成三路朝围城的宋军‘逼’去。那些宋军还不知所以然地对着我们招手,殊不知死神这时已慢慢向他们‘逼’近。

    “前面来的可是纽璘将军所属……”宋军阵营前跑出一名宋将对我等高声喊道,但很快他就觉察到有异愣在当场!

    “杀!”我‘抽’出腰刀对着虚空一指,四千骑军就高声呐喊着加快速度往宋军阵营狂冲而去。

    四千骑军每人带着三、四匹战马,合计便有上万匹,正是实际意义的万马奔腾,霎时骑军们便有如钢铁洪流般地朝宋军冲去。宋军毫无防备,甚至是以他们的后背对着高速冲击而来的马匹,是以双方卜一接触,宋军只来得急发出一片哀号便有如多米诺骨牌般地成片倒下。

    骁骑军腰刀出鞘借着马的冲势一阵‘乱’劈。却有如砍菜切瓜一般的容易;霹雳火球往敌阵一丢,立时便将数十名宋军炸翻在地。

    我策着马朝前疾驰,腰刀左右疾飞带起阵阵血光不说,便是在马背上也感觉到下方忽高忽低,马蹄下尽是宋军的惨叫。

    这时城内发出三声炮响,城‘门’一开李程便领着忠顺军自城内杀出,自此宋军已全线崩溃,作战意志早已让恐惧和逃生挤得一点不剩。

    这不是战争,这是屠杀,是一万四千‘精’锐部队对五万宋军的屠杀!

    虽则贾似道所领的这五万宋军也是朝廷的‘精’锐,否则也不敢以五万之数便前来合围威名赫的忠顺军。但是时,朝廷‘精’锐已与乌合之众无甚区别,好歹尽是挨刀的……

    有些聪明的宋军,便在此时丢盔弃甲轻装逃窜,但是他们的两条‘腿’又岂会跑得过我那四千‘精’骑?我领着骁骑军,携着对朝廷祸国殃民之恨,对败兵四处追杀,只杀得燕京城外十里之内血流成河、遍地尸甲,只砍得手中的腰刀都卷刃了方才作罢。

    此战宋军生还者不过千余人,只恨后来打听后才知道贾似道不在军中又让他逃了一命。我所不知道的是,朝廷为了配合‘蒙’军将我等连根拔起。也是‘精’锐尽出。这五万宋军竟是自京师临安所有驻军中选拔出的强兵,却不想在这一战便付之一炬。自此宋廷也是元气大伤,可战之兵寥寥,为其后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夕阳西下,我领着四千浑身是血的骁骑军回来燕京城内,立时便迎来了燕京军民的欢呼。

    “属下徐格,李程,拜见置使大人!”徐格与李程两人带着忠顺军前来迎接,上千名忠顺军紧张地拦着城内城外欢声雷动的百姓,里里外外都处都跪着全副武装的忠顺军将士,这场面让我有身为人君的错觉。

    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置使大人万岁!”

    之后全城的军民都跟着跪地高喊:“置使大人万岁!置使大人万岁!”

    我知道这“万岁”一词在古代是不能‘乱’喊的,只有皇上一个人才可以用,所以连忙举手阻止,但是群情‘激’昂下却是任凭我怎么阻止也没有用,最后竟连我身后的骁骑军也加入了高喊的行列。

    我没有察觉到的是,此时跪在地上的徐格堆着一脸‘奸’计得逞的微笑……

    ※※※※※※※※※※※※※※※※

    “属下等参见置使大人!”这一日徐格再次携王坚、朱五四一同来到行宫。

    “徐大人有何要事?”我一边把玩着手里的弓箭,一边装糊涂地问着。

    其实我哪里还会不知道他此来的目的,无非就是要让我称王,可是见过了那些宫廷内斗,我对做皇帝实在是没什么兴趣。

    “大人!”徐格对我深深一揖道:“下官些来是特来道喜的!”

    “哦?何喜之有?”徐格的话不禁让我有点意外,勾起了我一点好奇心,不想这却正合他所意。

    “大人!”徐格一‘摸’嘴角的三羊胡斯斯然地说道:“此前大人不‘欲’称王原因有二:一是担心称王之后大宋挥军来攻;二是担心‘蒙’古大军借此机会趁火打劫。现如今居庸关一役,宋廷‘精’锐尽去不说,便是那‘蒙’古小儿也元气大伤无力来犯。大人,此时不成霸业,更待何时?”

    “是啊!大人!”王坚也在一旁添油加醋道:“大人可以为天下苍生着想而不称王不与朝廷作对,但是宋廷‘奸’臣当道、小人得势,他们并不会因为大人不称王便能容得下我等,居庸塞宋廷与‘蒙’古结盟出兵便是明证!还请大人视此为前车之鉴。与其缚手缚脚的被那些小人欺凌,不若放手大干一场!”

    “好弓好弓!”我装作没听见他们的话,扬了扬手中的弓箭说道:“容我去试试箭法,久疏‘射’艺,不知还能开得此弓否……”

    说着拔‘腿’就往宫外走去。

    “大人!”王坚还要上来劝阻,却被徐格一把拦住。

    “王将军!”徐格低声说道:“容置使大人独自想想,我等不可‘逼’得太急……”

    走出宫‘门’见他们没有追出来,我情不自禁地松了一口气,心里好像去了一块大石般地一阵轻松,其实我也知道这时是称王的最好时机,是时居庸关一役正是宋廷勾结‘蒙’古的时候,有‘蒙’古鞑子的尸体弯刀为证,又有燕京千千万万百姓目睹,一时朝廷威信尽失,天下士子旦闻此事者无不痛心疾首。又闻我外拒‘蒙’古、内败宋军,更是让我的威望如日中天,前来投奔于我的文人、侠士络绎不绝。可以说只要我振臂一挥,便有江山易主之势了。

    只是我所担心的,却并非是能不能夺取江山的问题,而是这兵端一开,不知又会有多少百姓死于战祸,而且我也不愿意被人硬架着去做了一个皇帝,往后要我过那成天躲在皇宫里的生活。那还比死了还难受。

    信步朝宫‘门’渡去,守卫在宫‘门’外的军士一见到我纷纷抱拳行礼,这时‘门’外玩耍的一群小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其中一名孩童年岁虽是不大,但玩起行军打仗的游戏却是有模有样,十几名“孩子兵”在他手中排兵布阵竟也有一番样子。

    我心下不由暗自称奇,走上前去问道:“小朋友……”呃,这时代的叫唤小孩子似乎不是这样叫的,那该叫什么呢?平时还真没在意。

    “大人是要问小民的名字吧!”这小孩倒也机灵,显出与他年龄极不相称的老道对我作了个揖道:“小民叫朱重九,我爹是朱五四,正在宫内面见郑言郑大人!”

    “朱重九?”我怎么感觉这名字有点耳熟。

    “是啊!”那小孩子天真的一侧头。说道:“我爹没文化,第一个儿子叫朱重一,第二个儿子叫朱重二……一直到我最小,正好是朱重九,若是再多生两个,取名朱重十一就不好听了!”

    闻言我不由哑然失笑,不禁怜爱地‘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暗道朱五四好福气,有一个这么机灵的儿子,此子往后定然是个人物!

    “朱重九,朱重九……”回来的路上我一遍又一遍地念着这个名字,感觉就是在哪听过,可是就是想不起来。会不会是个在现代的时候听过这个名字?我认识的人里面都没有取这么怪的名的啊!那也许是在书里看到过的,说不定这小子还是个历史人物……

    这时我猛然浑身一振,突然想起来他是谁了,朱元璋又名朱重九,他是朱元璋,他就是朱元璋,想到这里我不由哈哈大笑起来……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五四是朱元璋的老爸,朱元璋的老爸在我手下供职……

    历史啊历史,我挡住了‘蒙’古人的进攻,让国人免于蛮子的屠杀,同时也让中国没有了元朝,但是最终历史的车轮还是要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吗?只不过绕过元朝,从而书就了一本无元世纪……

    这难道就是天命?

    想到这里我不由心情大好,所有的负担都放了开来,快步走回宫内对徐格等人说道:“不必称王,准备数月后随我挥师南下,一举灭了那朝廷便了!”

    “是!”众人齐声相应,个个面‘露’喜‘色’,心道若是挥师灭了朝廷,那可就不是称王而是称皇了!

第五十二章 灭宋

    灭宋

    本章六千多字,不求订阅不求票。只求各位书友能支持下士兵的新书——书号:1501306

    ※※※※※※※※※※※※※※※※※※※※※※※※※※※※※※※※

    四月之后正值雨季,大雨接连下了三天三夜也不见稍停,漕河之水跟着大涨三尺有余,正是顺流而下的好时机。

    旦随我的一声令下,三声号炮响起,数千艘各式战船便扬帆而动,在大雨中随‘激’流顺水而下。

    自从打定主意要南下灭宋之后,这三个月来我就为南下一仗做足了准备。召集大量的木客工匠制造各式大小战船自是不必多说,诸如火炮、火‘药’、霹雳火球、弓箭等作战物资也是大量筹备。

    我在成都所做的改革也是初见成效,炼铁权力下放到了成都互相独立的四大富豪身上让他们互相竞争,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炼铁量大增,而且质量也有所增长。这不但为我军提供了大量的军器,还保证了用于长城、燕京防守的火炮的需求。

    再加上林白木在成的都的制船厂不分昼夜的分批赶制战船,海鳅船、车船的数量也是大增,几乎每十余日便有数十艘满载着火炮、军器、粮草的战船自成都运往燕京。

    虽说这些战船、火炮、军器都要向那些成都富豪真金白银的购买,但我只不过是把燕京仓库里成堆成堆的金银财宝扫出一个角落而已。

    想到这里我不由苦笑一声,‘蒙’古人自大宋掠夺来的财物,想不到如今却被我用来攻打大宋。

    至于粮草,成都运上来的不说,是时正值夏稻收割之期,百姓所上缴的税粮足够充作数十万大军的军粮。

    只是在兵员上又是捉襟见肘。朱五四所领的新兵把守长城脱不得身。龙卫水师自新兵中挑选强者扩军为五万,虎威水师扩军至两万。忠顺军与骁骑军只因是骑军训练困难,是以人数未增,扣去战斗折损合计三万余人。

    全军也不过十万余人,虽说个个都是‘精’兵强将,但要前去灭宋仍不免显得有些寒碜。好在北面已有长城将‘蒙’古骑兵挡在塞外,襄阳再派重兵把守便失去意义,于是‘抽’调了原本驻扎在襄阳的十五万云翼军,便凑足了二十五万大军威风凛凛地挥师南下。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年‘蒙’元灭宋时兵‘逼’临安城下的正是这十五万云翼军打头阵。

    “置使大人!”王坚一上船后便大吐特吐,此时更是面‘色’苍白地在我面前叫苦道:“属下有一事不明,旦凡出征都是选在风调雨顺之时,为何大人却……”

    “这便是置使大人高明之处了。”徐格代为回答道:“所谓兵贵神速,雨季水急,可以加快行船速度,再加上一路顺流,只怕不出四、五日便可兵至临安城下了。”

    “正是。”我点头说道:“不过我此举还并非只此一着!”

    “哦,属下愿闻其详!”徐格脸上不由有些疑‘惑’。

    “徐大人可还记得,我等挥师北伐时‘蒙’军封江时的情景吗?”

    “记得。”徐格点了点头,随后又疑‘惑’地说道:“莫非大人是担忧宋廷封江阻止我等南下?但这与雨季又有何干系。”

    “自是有干系。”我轻轻一笑道:“此时正是夏稻成熟之时,各地上收的粮税都要顺漕河运往临安,是以朝廷不能封江,否则临安数百万人口便要面临断粮的危险。但朝廷也有些我等不敢小瞧之人,比如赵癸!”

    “正是。”徐格点头说道:“若我是赵癸,我必会沿途布置骑哨、烽火台小心防备,一旦发现有敌来犯便快马飞报,如若动作快。在我等前方设下千百条封江链也不是难事。”

    “只是这快马,会快得过我等的舟船否?”闻言不我禁嘿嘿一笑道;“正如徐大人所言,雨季水急,且又是顺风顺水,漕河长直且无险滩,我等船队便有如脱弦之箭般‘射’往临安,即便有快马快得过我等,只怕宋军也来不急布下几条封江链吧!且在这倾盆大雨之下,烽火台又如何能烽火传讯?”

    “原来如此!大人英明!”徐格不住点头称是,眼中尽是钦佩之‘色’。

    古时通讯设备极其简陋,烽火算快的,但在大雨之下却无法使用,其次便是快马,但如果我们的速度能快过那些快马,便能忽视一切!

    果然也正如我所料的那样,数千艘战船一路畅通无阻地开到了临安城下,当我再次在朦朦雨‘色’之中看到久违的临安时,不禁百感‘交’集。

    这是一座美丽而繁华的城市,但是这层华丽的外表下,隐藏的却是腐朽。它就像一棵表面看起来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其实树干早已被虫蚁蛀空。终有一日会轰然崩塌。我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将其锯倒,而后种上一棵新树!

    同时我也再次为南宋军队的素质感到震惊,我等数千艘战船开至临安城的天宋水‘门’,竟然还没有人发现,想来那些把守水‘门’的军士定是跑到哪里避雨去了。甚至在我们身旁还有几艘游船雨中游钱塘江,载歌载舞的一路自我们战船旁经过,只看得身披战甲手握钢刀的军士们啧啧称奇,他们在奇怪这哪有一点像战场了。

    也不理宋军有没有发现,我只管按部就班,先是用运兵船在岸边迅速放下忠顺军与骁骑军两支‘精’锐骑军排好阵势,派出骑哨,骑军只有在城外才能发挥作用,当然要先把它们在城外放下。

    而后再一批一批地放下五万云翼军作为骑军的掩护,而另十万云翼军却依旧在运兵船上待命,我准备直接将他们运入城去。

    我们只忙活了近半个时辰,这时城头上的守军才发觉不妥,在城墙上隔远了大叫:“来者何人!”

    “来者郑言!特来取尔等‘性’命!不知尔等欢迎否?”我高声朝城墙上喊着,引起了军士们的一阵哄笑。

    城墙上这才一片‘骚’‘乱’,雨幕之下出现了一堆凌‘乱’的枪头和旗帜,只看得我与徐格等人摇头苦笑不已。长驻京师之兵就这样子,也难怪当年‘蒙’军刚刚兵至城下,宋军就派出使者求和了。

    “放!”随着我一声令下,三声号炮轰响,预示着攻打临安的战争正式开始。

    “轰轰……”的一阵‘乱’响,首先出动的是海鳅船,这几个月来海鳅船的数目已猛增至两百余艘,每艘海鳅船上备了十‘门’火炮,也就是说只火炮便有两千‘门’。这时只第一个照面就劈头盖脑地对着城墙一阵猛轰,那成千上万的空心铁子带着可怕的啸声飞向城头,而后爆烈开来带起一片片腥风血雨。

    守在城头的宋军哪有见过这样的打法,他们初时见着海鳅船还不屑一顾,只道那么小的战船又能有多少弓箭多少投石头,不想那比他们见过的车船要少得多的海鳅船,进攻的武器却不是弓箭、投石车,而是火炮。

    只一轮的打击之下,城墙上的宋军就被铁子爆裂开来的弹片打倒了一大片,幸存的宋军怪叫一声掉头就跑,再也没有半点勇气登上城头再战。

    这回我倒不觉得这些逃跑的宋军可笑,因为这些经我改良后的火炮的杀伤力,不敢说已接近现代的火炮,但却也比得上解放前手榴弹的威力,这时成千上万的轰将过去,又哪里是人力所能阻挡得了的。

    “火‘药’船!”

    随着我一声令下,十余名水军就‘操’着两艘满载着黑火‘药’的小船朝天宋水‘门’靠去,天宋水‘门’上装的巨大铁栅栏早已被守军放下,但这等铁栅栏在黑火‘药’前又算得了什么!那两艘小船一靠上那铁栅栏,船上的水军便点燃了引线,然后一个翻身就跃入水中。接着只听两声巨响,一阵烟雾之后那有几个船身宽的铁栅栏便再也不见了踪影。

    不过一柱香的时间,大宋的京师临安外城便告破。

    “杀!”战鼓声响起。老天爷也像为我们助阵一般响起了一阵阵雷声,霎时电闪雷鸣,战鼓隆隆,运兵船就在数十艘海鳅船的开道下自天宋水‘门’开了进去。

    海鳅船一驶入城中,便用两侧的火炮对着两岸的守军一阵‘乱’轰,只打得宋军惨叫连天溃不成军。紧随其后的运兵船,也陆续将其上的十万云翼军在岸上放下,只是入城后河道并不宽敞,虽说运兵船放下兵员急为快速,但十万人毕竟不是少数。再加上还有许多攻城器具,是以待那十万云翼军在岸边排好阵势后。已是半个时辰之后了。

    接着只听一声令下,那十万云翼军便在海鳅船的掩护下黑压压地朝皇城杀去!

    正当我等一路高唱凯歌杀向皇城之时,一声响箭由岸上的骑哨‘射’上了船头,那是岸上骑哨与战船互通消息的方式,我知道必定是战局有变了。

    果然,不一会儿徐格就慌慌张张地跑上前来说道:“置使大人,置使大人,骑哨来报,赵昀在水师的护送下驾着战船数十艘自保安水‘门’逃往海上,骑军及城外的云翼军无从阻止……”

    “什么?”闻言我不禁大惊,这千算万算,怎么会把赵昀这条直接从皇宫挖往钱塘江的运河给忘了,这条运河是赵昀早就设计好的逃跑之路,本来是算好‘蒙’古只有骑兵而大宋却有天下无双的水师,只待‘蒙’古兵临城下时便由这条运河带着水师逃跑,这时却正好让他用上了。

    “徐大人!”我当际下令道:“此处便‘交’由你来指挥,务必功下皇城,郑言带一百艘海鳅船,去追那赵昀小儿!”

    徐格也知此事关系重大,略一沉呤便点了点头,只对我比了一个切菜的手势咬牙说道:“大人不可心软,务必斩草除根!”

    我匆匆忙忙跳上一艘小船就走,来到城外跳上刘整的战船,让林白木点上一百艘海鳅船带上十余艘补给船随后跟着,补给船带着粮草、淡水、弓箭,以及海锹船作仗所需的火‘药’、铁子等,由于担心一旦开战海鳅船铁子不足所以随船带着。

    百余艘战船在钱塘江上驶了好一会儿,也不见宋军船队的踪迹,只好顺着钱塘江一路狂追,但在这暴雨中能见度极差,始终也看不到宋军水师的影子,但我仍抱着一丝希望往前直追。直至追到了大海……

    在大海中要找一支船队,又能比捞一根针容易多少?我不由苦笑一声,难道是大宋气数未尽吗?难道这个腐朽的朝廷还要这样继续下去?这样下去还要死多少百姓?

    等等……这时我突然想起这赵昀流亡海上又跟南宋的灭亡是何其相像,历史上的南宋也正是被‘蒙’古人赶到了海上,然后在崖山一仗彻底亡国。

    崖山!对,就是崖山!

    想到这里我不由一拍手掌。问身旁的刘整道:“刘将军可去过崖山?”

    “不曾去过!”刘整不解地摇了摇头。

    “那么我若是要进军崖山,不知刘大人……”

    “这又有何难!”闻言刘整随手取出一张海图,找到崖山的位置笑道:“不出五日,便让大人看到崖山!只是不知……”

    “到了便知!”我知道刘整要问什么,他是想知道进军崖山的目的,在他的情报里,崖山不过是一座无兵把守的荒岛,又何来进军之说,但说实话我也没有把握今趟赵昀会逃到那。

    ※※※※※※※※※※※※※※※※

    五日后时值正午,雨过天晴。当我们的船队开到崖山时,正见数十艘战船零‘乱’地停泊在岸,岛上正有不少人筏木建房,不用想也知是赵昀等人。

    见此刘整不由大惊,骇然说道:“置使大人真乃神人,竟知宋廷会逃至崖山!”

    而我只是惨笑一声,任我十个脑袋也想不到,这‘蒙’元灭宋的崖山一仗,如今竟要我来打!

    这时岸上的宋军也发现了我们的船队,他们也不曾见与海鳅船‘交’战过不知海鳅船的威力。初时看到有敌来攻还吓一跳,后来看清不过是百余条小船便也不当一回事。不多时便有三十余艘战船张帆踏车、排着阵势朝我们迎了上来。

    “这是你们自找的,可别怪我!”我冷冷一笑,只一挥手便有五十艘海鳅船迎了上去。双方船队相对而行,又同是速度极快的车轮战船,不一会儿便到了百步开外的距离。

    只见宋军的车船一声令下,便万箭齐发,投石车也抛出了一颗颗巨石朝海鳅船砸来。但海鳅船都‘蒙’着生牛皮,而且船员皆藏身于船舱之内,弓箭丝毫不能伤着船内的军士。且其船体小速度快,投石车投出的巨石本就没有准头,想砸中海鳅船便更是难上加难了。

    几轮箭雨与巨石下来,除了一艘海鳅船被碰巧砸中外,无非便是掀起一朵朵巨*。

    此时双方战船‘交’错而过,宋军的噩梦跟着来临了。

    “轰轰……”,海鳅船两侧的火炮发出了震天的巨响,铁子在打得车船木屑横飞的同时,本身也爆烈开来大量杀伤立在其上的弓箭手,一时惨叫连天、鲜血四‘射’,竟染红了车船所处的那一整段海面。

    接着海鳅船灵活地转了个身,再次与车船‘交’错而过,再次发出一阵阵轰响……

    只两、三个回合,冠绝天下的大宋水师便再也没有半点反抗能力。而这时他们的噩梦才刚刚开始,在我一挥手之下,其余的海鳅船也跟着加入了轰炸的行列,接着很快就将目标转向了那些泊在岸边的战船,再转向了在岸上建房的宋军……

    “郑言郑大人可在!”这对面的一艘宋船上传来了一声大喝,我听着这声音似乎有些熟悉,于是便下令停止‘射’击。

    令战船驶近了些,便对着硝烟中的宋船喊道:“我便是郑言,你是何人?”

    “郑兄真是贵人多忘事!做了数月的西川置制使,便把当初的部下也忘了!”岸上传来一阵惨笑,倒也颇有几分豪气。

    “原来是你!吴‘欲’刚!”我终于想起喊话的人是谁了,但却也绝没有想到会是他,只因他现在的样子跟以前我所熟悉的吴‘欲’刚完全不一样了。

    硝烟中只听吴‘欲’刚惨笑几声,说道:“难得置使大人还能记得下官,幸甚!幸甚!郑置使,下官有一事不明,不知置使大人可否看在你我当日的情谊为下官解‘惑’?”

    “旦说无妨!”听着吴‘欲’刚的话里尽是挖苦的味道,我不由皱了皱眉头。

    “当初下官在置使大人帐下任职时,只知大人一心驱逐鞑子恇扶社稷!小官只对大人的一片忠心佩服得五体投地。”吴‘欲’刚放高了音量,似乎有意让所有的军士都听到:“但着实让下官想不到的是,如今前来攻宋者竟是大人你!大人保我大宋,莫不是意在‘肥’水不流外人田吧!大人驱逐鞑子,莫不是意在一人独霸中原吧!”

    “贼子敢尔……”刘整一听吴‘欲’刚这带刺的话就怒不可赫,张口就要开骂,却被我举手制止了。

    “吴统领!”

    “吴统制!”吴‘欲’刚冷冷地应了声。

    “吴统制!”我遥遥朝对面拱了拱手道:“郑言心中的社稷是我大宋百姓,是天下万民,而非一个迂腐的皇上和一个欺压百姓的朝廷,更何况若不是皇上不顾天下安危,勾结‘蒙’古‘欲’灭我郑言于居庸关,现如今郑言也不会站在这里!”

    “竟有此事?”闻言吴‘欲’刚却是一阵疑‘惑’,好似根本就不知道宋朝联‘蒙’攻打居庸塞一事。

    “原来吴统制竟不知此事!”闻言我不由摇头苦笑道:“不过想来皇上也不会告诉你这等事,吴统制不知此事也平常,当年丁大全为相时,襄阳被围数年整个朝廷还不是被‘蒙’在鼓里?此次领军联‘蒙’攻我的,正是贾似道!”

    对面一阵沉默,良久才传来一阵颤忧忧的声音道:“郑卿……”

    “赵昀!皇上……”一听这声音我心头不由一颤,虽说我也明知早晚会与他一会,但这时心里还是不免一阵发虚。

    “郑爱卿!”赵昀听起来有些虚弱,带着有些发颤的声音说道:“朕也是受‘奸’人所‘惑’,才会铸下此等大错,若郑爱卿肯助朕肃清朝廷‘奸’妄,朕必不亏待郑卿,朕这就立郑卿为相……”

    “皇上!”我不由有些无力地回答道:“皇上,你我都是明白人,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皇上以为郑言还有回头路可走么?”

    对面又是一阵沉默,良久才传来一声长叹道:“罢了罢了,今日我赵昀气数已尽,只盼郑言你能放过吴统制等一众将领,还有跟随联前来的宫‘女’、太监!”

    说着只听扑嗵一声,远远便瞧着一个人跃入了海中,宋军一片惊呼:“皇上!快救皇上……皇上跳海了!”

    “罢了罢了!”又听吴‘欲’刚叫道:“国破家亡,留下我这匹夫又有何用,倒不如追随皇上去了!”

    “吴兄!”闻言我不由大惊,正要出言阻止却也迟了,又听一声水响,接着对面宋军哭成一片。接着又随着几声叫喊,便有更多人往海中跳去,一时竟是水声不绝于耳,跳海之人数不胜数……

    “大人!”刘整见此情景一时也不知怎么办。

    “还愣着做什么?快去救人!”

    “是!”刘整应了一声转身便走,但我知道,这回我所带出来的都是海鳅战船,可以救人的小船就只有补给船带着的十余艘,而眼前这一个接着一个往海里跳的,却足有数万人之多,无论无何也是救不过来的。

    不知过了多久,硝烟渐渐散去,海上浮尸也现入了我的眼中,或许是因为军士身着盔甲浮不起来,是以船下尽是身着华服的太监、宫‘女’。船下不时会有死尸撞着了船体发出空空之声,并给船体带来一阵阵轻微的震动。而海鳅船旁的车轮,还不时地缠上几根宫‘女’身上的绸带……

    这,就是改朝换代的代价吗?

    我迈着沉重的脚步返回了船舱,再也不敢面对这悲惨的一幕。

    “回燕京!”我对刘整下令道。

    “但是大人,临安战局未稳……”

    “回燕京!”我不等刘整说完就加重了口气重复了一遍。

    “是!”刘整一愣之下便自去准备,而我,则一屁股坐在木‘床’上,再也没有力气站起来。我只想着远离刀兵、远离硝烟、远离杀戮……

第五十二章 大结局

    大结局

    大结局

    一回到燕京我就将自己锁在行宫之中不理政事,吩咐守卫任何人都不准放行,就算是其后徐格等人胜利从临安班师回朝我也是一慨不见。这可急坏了徐格、王坚等一众大将,只拿着刘整一路追问到底出了什么状况,但刘整想来想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让众人全都大‘惑’不解。

    我一人躲在行宫中闷闷不乐,如今形势可以说是一片大好,外拒‘蒙’古内平宋廷,那么接下来的,无非只是带着大军到处去砍一些残兵败将而已,但此时的我,却已不想再做下去了……

    但我又不能这么一走了之,因为现在我可以说是这数十万人马的龙头,我一失踪不要紧,这数十万人马归谁指挥就成了大问题,到时谁也不服谁只怕又要各自大战三百回合了。

    最终,我才下定了决心召来了徐格、王坚、张猛、朱五四、李伯渊等,甚至是远在西川打理武德军的李庭芝聚在一起开了一次会。

    这些人都是在军中极有威望之人,或是直接掌握了一支军队的将领,他们如果能达成共识,那么我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此次召众位将士前来,是有一事相商!”我直奔主题道:“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实不相瞒,数日之前郑言见赵昀投海而死,心中便想着有朝一日郑言会否也有那一日。”

    “大人……”

    “大人何出此言!”

    ……

    众将闻言不由大惊,有些甚至是‘激’动得站起身来。

    我举手示意众人坐下,众人这才稍稍平静,我继续说道:“众将军不必如此,我等大业未虽,但四方流寇尚存,难保会有忠于宋廷的侠士行刺郑言于帐下,而郑言膝下无子,所担心的便是后继无人,倘若有朝一日郑言有所不测,那么你等谁也不服谁,必会各自为阵互相屠戮,是以今日郑言邀众将士前来,实则便是决定郑言之后大权归属之事!”

    我这话一说出口,立时便在众将士中掀起了一道不小的风‘浪’。

    “大人!”徐格第一个起身出言反对道:“大人年不过而立,娶妻生子为时未晚……”

    “徐大人!”我摇头说道:“是时虽大局已定,但赵癸、赵范兄弟仍以重兵把守两淮,赵昀一死宋兵必定纷走投奔,我等今后征战沙场的日子必是少不了,倘若我郑言在娶妻生子之前便遇不测呢?徐大人难道便坐看郑言辛苦经营的基业便毁于一旦么?”

    “这个……”闻言徐格也无言以对。

    “不若这般。”李庭芝不愧是宰相之才,很快就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建议。

    “大人!”李庭芝斯斯然一揖说道:“大人可选定一人为辅佐,若真如大人所言,便由此人掌权,继大人之位。倘若大人有已出,我等便共拥大人之子为主,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正是正是!”众将都点头称赞成,我也点头表示同意,这建议似乎都没有反对的理由了。

    “那么大人!”徐格再次躬身问道:“不知大人意下的辅佐之臣是何人!”

    徐格此言一出众将士都不由一阵紧张,因为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我现在所选的辅佐大臣,将来很有机会便是皇帝。

    “不知郑言所选之人,众将士可心服?”我不答反问道。

    “心服!”众人齐声回答。

    “不知郑言所选之人,众将士将来会否全力助其完成大业?”我再问。

    “定当誓死效忠!”众人再次齐声回答。

    “好,如此郑言便放心了。”我点了点头,然后望着朱五四说道:“朱五四听令,先封你为辅佐大臣,若郑言无已出便有所不测,便由你来继郑言这位!”

    我这话一说出口,众将士全都呆愣当场,因为他们中多人与我深‘交’,任谁也想不到我心目中的辅佐大臣竟是与我只有数面之缘,且无甚战功的朱五四,便连朱五四自己也不信,半天也没有反应过来。

    “朱五四!”我再叫了一声。

    这时朱五四才反应过来,快步走到正中跪地道:“朱五四谢大人恩典,肝脑涂地无以为报!”

    “嗯!”我点了点头,对众人说道:“望众将士遵信守诺,若郑言无已出便有所不测,众将士当助辅佐大臣共成霸业,不遵此言者,余将共讨之!”

    “是!”众人纷纷跪地回答:“谨遵大从所言,若有不从者余将共讨之!”

    看着作揖跪地的众人,我呼了一口气,悬在心头上的那块巨石终于落地了。

    ※※※※※※※※※※※※※※※※※※※※※※※※※※※※※※※※※※※※※※※※※※※※

    觥筹丝竹之声,莺歌燕舞之美,是夜我邀徐格、朱五四、王坚三人一同乘舟夜游运河,明月当空把盏言欢,自是别有一番风味。

    “置使大人。”几杯浑酒下肚后,徐格说话便有些惺松起来:“置使大人,今晚为何不见张猛张大人?”

    “哦!西川正有一批火器运来,张大人正忙于接收!”我随意应了声,实际上我却是唯独不请张猛的,我心知张猛箭术超绝,等会若是他一箭……呵呵,那便大事不妙了!

    “来来!各位大人。”我举起酒杯叫道:“我等再痛饮几杯,今夜不醉不归!”

    “好!不醉不归!”

    ……

    正喝到兴头上,我举着杯便走到船舷边看着岸边一晃而过的夜景,看着不远处若隐若现的燕京城,心中不由百感‘交’集。平日里总想着逃开这座城市远离嚣硝,现在真要分别了,却又有几分不舍。

    这时岸边闪出一道苗条的黑影,我脸上不由‘露’出了一道微微的笑意。

    弓响箭啸,一枝雕翎箭划过夜空奇准无比地直奔我而来,船上的众人闻声不由大惊,徐格大叫一声:“保护大人!”

    但说时迟那时快,雕翎箭已不偏不倚地‘射’中我‘胸’口,我惨叫一声就朝运河翻滚下去,接着扑嗵一声我便掉进了运河之中,但一掉入运河我就伸展开四肢朝上游游去。

    那支箭是没有箭头的,‘射’我的人是翠莲,我秘密派人知会她来此演上一场戏,她此时正在上游为我准备好了一套干衣和车马,还有我亲手盖上大印的通关文书。此去居庸塞不过半日的车程,一出居庸塞便再也没有人会找得到我们了。而在塞外,燕儿和全由‘女’直人组成的数千族外军与一众待‘女’早已带着细软等着我们,我们将会在塞外开僻一块属于我们自己的天地。

    ※※※※※※※※※※※※※※※※※※※※※※※※※※※※※※※※※※※※※※※※※※※※

    数年之后,塞外黑山白水之间崛起了一座木城,这座城里的百姓以打猎、放牧为生,城中的‘女’子个个貌美如‘花’,曾经有几队强盗唾涎于她们的美‘色’而刀兵相向,但让人意外的是这些强盗却总是只进不出。

    那些强盗敢来,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这座城里的百姓,其实是一支军队,一支征战沙场多年的军队;同时他们也不知道这个城的城主,名字叫郑言,一个曾经在中原呼风唤雨的人。

    曾经,曾经而已,我舒服地躺在自制的摇椅上前后晃‘荡’着,翠莲正在教着她六岁的‘女’儿弹琵琶,她‘女’儿跟我打了个赌,发誓要在七岁之前在她老爸面前弹上一曲让他陶醉,所以我等着。

    燕儿则抚‘摸’着微突着的肚子在‘花’园里散步,脸上总是带着满足的笑容。

    “相公!”不一会儿燕儿走了回来轻轻地偎在我的身旁叫了声。

    “嗯!”我半闭着眼懒散地应了声。

    “相公。”燕儿在我耳边小声问道:“如果我们的孩子是个男的,相公让他跟我姓如何?”

    “唔?这又是为何?”我随口问了声,跟谁姓还不是一样,不都是我的孩子。或许古代人很在乎这个,但是来自现代的我对于这点很放得开。

    “因为,因为我想让他继续我父王的血脉啊!”燕儿终于鼓起了勇气说了出来。

    我不由哑然失笑:“燕儿你还在想着这个啊,便依你吧!”

    “太好了!”燕儿开心得跳了起来,不过很快又意识到自己不能做太大的动作,又重新坐了下来。

    “嗯,就跟你姓吧!”我说道:“那你姓什么呢?”

    说来惭愧,跟燕儿生活了这么多年,就一直叫她燕儿,从来就不知道她‘女’直人的姓氏。

    燕儿笑得合不拢嘴,开心地说道:“燕儿姓爱新觉罗,嗯,叫爱新觉罗什么好呢?”

    “什么?”闻言我不由一惊,从摇椅上跳了起来:“你说什么?你姓什么?”

    “爱新觉罗啊!”燕儿似乎被我吓了一跳,嘟起小嘴说道:“燕儿全名叫爱新觉罗启燕,这么多年了你都没问过燕儿……”

    我狠狠地一拍脑袋,心道历史这都叫什么事啊?我打下大大的一片江山送给姓朱的,接着再让爱新觉罗的后代去把他们抢回来,真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啊!

    ※※※※※※※※※※※※※※※※※※※※※※※※※※※※※※※※※※※※※※※※※※※※

    至此大宋之神箭无敌全书完!感谢所有看完本书的朋友,你们能耐着‘性’子把本书看完,就是对本书的一种肯定。

    容士兵再为自己的新书做个广告,书号:1501306。讲述一名记者穿越到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故事,以真实的朝鲜战场为背景,带各位书友一同游历志愿军战士走过的那血与火的援朝之路,敬请各位书友关注!

    再次表示感谢!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47710/ 第一时间欣赏大宋之神箭无敌最新章节! 作者:远征士兵所写的《大宋之神箭无敌》为转载作品,大宋之神箭无敌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宋之神箭无敌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宋之神箭无敌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宋之神箭无敌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宋之神箭无敌介绍:
特种兵郑言意外地来到濒临崩溃的南宋,开始了他的传奇故事。
宋朝是一个极度重文轻武的朝代,无数武将都因为一个相同的原因而被诬陷、排挤、杀害,这个原因就是手握兵权。其中还有不少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的忠臣义士,有骁勇善战的狄青、忠肝义胆几乎直捣黄龙的岳飞父子,还有百姓争相传颂的杨家将……
究竟郑言到了南宋后能不能扭转南宋的形势呢?郑言是否能逃得过一名武将的宿命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群号:27240139(已满)
群二:26637778(已满)
群三:17485401
群四:30521684
群五:35159188
大宋之神箭无敌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宋之神箭无敌,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宋之神箭无敌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