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击鼓鸣冤
“不管怎么说,我一定要救出你父亲。“张秀才转过头,看着心神不定的小五,正色道。
此时二人已经来到了城门口,看着矗立在头上的城墙,几人互视一眼,随后便走了进去。
四人并排行走在街道上,在这行人稀少的清晨甚是扎眼,更奇怪的是中间的一个人两只手还被绑住了。
三三两两的行人看到这一幕,纷纷低声议论了起来。
“他们是什么人?“
”他们怎么将那个人绑起来了?“
”难道他们是捕快?“
”那也不像啊,没听说这城里出了什么案子啊?“
行人们聚在一起,眼里满是疑惑。但张秀才一行人并不在意,只是静静地向前走着,不一会儿就消失在了众人的面前。
终于,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张秀才等人来到了衙门。
此时衙门的大门紧闭,门口连一个人也没有,张秀才看到这一幕皱了下眉头,随后问向身边的三舅道:“这里怎么没有值班的捕快呢?“
因三舅曾在衙门里当过差,所以对这里的规矩很了解,他看着张秀才叹口气道:”以前这里也有人值班,不过自从这个县令上任之后就取消了这件事。“
”为什么?“张秀才不解道。
“县令说衙门太穷了,养不起那么多的捕快,所以·····。“三舅苦笑了一下。
“竟还有这种事。“张秀才暗道。
随后张秀才转过身,看着小五义正言辞地道:“击鼓,鸣冤。“
小五呼出一口气,随后大步走到衙门的大门前,拿起摆放着的两根鼓槌,用力地敲向了大鼓。
“砰砰砰”的声音响起,不一会儿衙门口就聚集了许多看热闹的人。
此时,大门“吱”的一声开了条缝。
一个年轻的捕快伸出头,看了一眼人群,随后又看着正在敲鼓的小五,不悦地道:“这还是早上呢,敲什么鼓?”
“怎么,早上就不能击鼓吗?”没等小五说话,张秀才上前一步,怒道。
捕快一愣,显然他没想到竟有人敢这么跟他说话,一时之间竟有些哑口无言。
待到他反应过来后才又道:“你们有什么事?”语气里却没有了先前的那番嚣张。
“击鼓,当然是鸣冤了。”小五手拿着两根鼓槌,冷冷地道。
“鸣什么冤?”捕快又问道。
“等到县令升了堂,我们自然会告诉他。”张秀才看着他,大声地道。
捕快一听,心里顿时大为恼火,但此时的他却不敢说些什么。
毕竟面前有这么多老百姓在看着,如果自己不将此事报告给县令,恐怕就会落得个渎职的罪名。顿了顿之后,捕快才愤愤地丢下一句:等着。
说完之后便“砰”地一声关上了门。
见此情景,张秀才愤怒不已,虽然他事先已经料到了此次鸣冤一定会被衙门为难,但他没想到,这还没进去呢,就已经被如此刁难。
此时三舅慢慢走到张秀才的身旁,小声地道:“等着吧,一刻钟之内不会有人出来的。”
显然张秀才也料到了这一点。
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张秀才几人只能无奈地等待了起来。
然而足足等了半刻钟后,大门却依旧没有半点动静,此时看热闹的人群也已经等不及,全部都散去了。
而张秀才此时再也等不下去了,心急如焚的他不顾小五三舅的反对,大步走到了鼓槌旁,开始用力地敲起鼓来。
“砰砰砰”的声音再次响起,不一会儿,大门再次被打开了。
然而这次与上次不同的是,此时从里面一下子窜出了三四个捕快,各个横眉竖眼地站在张秀才身边怒道:“不是让你们等着吗?”
“我们在外面等了这么久也不见一个人出来,难道你们就是这么为老百姓办事的吗?”张秀才看着他们毫不退让,冷冷地反问道。
此时场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股火药的味道。
就在下一秒火药即将爆发的时候,三舅却突然跑到一个上了年纪的捕快面前道:“老刘,都是自己人,误会了。“
此时那名捕快转过头看着三舅,盯了他看了好一会儿后才用一种不屑的口气道:“原来是老陈啊,你怎么在这里?“
三舅干咳地笑了两声,随后尴尬地道:“我一个妹夫遇上了官司,现在正关在牢里呢。昨天我们查到了些线索,这不今天我们过来想禀报给县令吗?“
”哦,原来是这样啊。“三舅口中的刘捕快哼声道,随后他转过头斜着眼看了看张秀才,又冷冷地道:”那他是谁啊?“
”他是我一个远方家的孩子,今天想跟我们过来见见世面。“三舅陪笑道。
“那他也太不懂规矩了,不知道衙门里不准大声喧哗吗?“
“什么······?“张秀才刚想说出口,却被三舅一个眼神拦住了。
“他还是个孩子,不懂事,你别给他一般计较。“三舅低着头笑道。
此时张秀才与小五看着在这几个捕快面前低三下四的三舅,心里顿时难受不已,但此刻的他们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三舅在他们面前赔笑。
终于,一名捕快开口道:“走吧,跟我们进去吧,县令也应该起来了。“
说完之后几名捕快便走进了衙门。
三舅跟在身后,忙向张秀才几人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快进去。
几人穿过前门,来到衙门的院子里时,一名捕快道:“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去通禀县令。“
“好。“三舅忙点了点头。
站在三舅的身边,小五看着一脸疲惫的三舅道:“三舅,那人你认识?“
三舅点了点头,淡淡地道:”以前我在衙门里当差的时候,曾跟他一起办过案。“
“那为何他·····?“小五没有讲话继续说下去。
三舅听出了小五的意思,苦笑了一声道:“人走茶凉,我现在已经不在这里当差了,所以也没什么用处了。“
听到三舅这样说,张秀才与小五面面相觑,他们都没想到,为了这件案子,三舅竟然落得如此境地。
第一百三十六章:谁打扰了本官的清梦?
此时一直没说话的李长河突然开了口。
“你们能将我手上的绳子解开吗?反正我现在在衙门里,又跑不掉。”
听他这样说,小五看了一眼三舅,后者点了点头,随后他便走上前去,将李长河手上的绳子解开了。
看着此时一脸淡然的李长河,张秀才不解地问道:“进了这衙门,你怎么一点也不害怕呢?”
李长河张开嘴笑了笑,随后说道:“难道我说怕你们就会放了我吗?而且这衙门我也不是第一次来了,早已习惯了。”
话音刚落,一阵略带反感的声音响起,“是谁啊,大清早的打扰本官的美梦?”
众人扭头一看,此时,一个五短身材,一身肥肉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
“就是他们。”男人身后的捕快指着张秀才等人小心翼翼地道。
“他就是县令。”此时三舅看着张秀才与小五,小声地道。
看着眼前这个满身肥肉的男人,张秀才的心里顿时升起了一阵反感,他知道,凡是这种身材的当官者,绝对不是什么清白之人。
随后男人来到大堂里,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然后斜着眼睛看了一眼堂下的众人道:“你们大清早的来衙门到底有何事?”
三舅走上前一步,恭敬地道:“大人,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前几日衙门抓了一个叫姓郑的犯人?”
“姓郑的犯人?”县令皱了一下眉头,然后看向一边的师爷道:“有这回事吗?”
一旁的师爷思索了一会儿,然后凑到县令的耳边道:“就是那个杀牛案的犯人,大人你忘了,今天还是审判他的日子呢。”
听到师爷这样说,县令才想了起来,随后他不屑地道:“有这回事,怎么,你们是为这件案子来的?”
“没错。“三舅点了点头,随后又道:”大人,我们已经找到了新的证据,证明牛不是他杀的。“
“不是他杀的,那是谁杀的?”听到三舅口中的话,县令的眼里闪现出了一丝的阴翳。
此时他的心里已经开始不悦起来,因为他想起来了,那件杀牛案今天就要结案了。可现在却无缘无故来了几个人,说要翻案,这当然令他十分不快。
“这·······。”三舅犹豫了一下,接着看向一边的李长河道:“大人,不知你是否知道,那天夜里有一伙偷牛贼曾光顾过那牛的主人家?“
县令点了点头道:”我知道,还是那户主家来报的案呢,叫什么吴···吴老七。“
”没错大人,我们已经将那伙贼人之一捉拿归案了,就是此人。“三舅一边说着,一边看了看一旁的李长河。
“什么?你们抓到了偷牛贼?“县令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接着他站起身,来到了李长河的身边。
看着一脸无所畏惧的李长河,县令犹疑地道:“他就是偷牛贼?“
”正是,昨天我们在他家守了一夜,终于等到了他再次出手犯案。最终在郊区的一户人家里,我们三人将他抓了个人赃俱获。“
”那赃物呢?“县令看着他道。
“还在城外郊区的那户人家里,大人若不相信的话,我可带领衙门的捕快前去寻找。“三舅赶紧道。
听完三舅的话,县令转过头看着李长河,许久之后才问道:“他说的都是真的吗?“
李长河此时冷笑了一声,淡淡地道:“没错。“
接着县令又转过头看着三舅道:“你们怎么知道他就是那晚的偷牛贼?“
”因为他曾亲口承认过,大人若不信的话,可亲自问问他。“三舅道。
“那天晚上,出现在吴老七家的贼人是你吗?“县令看着堂下的李长河,冷冷地道。
此时张秀才的心开始悬了起来,他看着一脸平静的李长河,生怕他当场翻了口供。但幸好,李长河还算是一个说话算话的男人,当场点了点头。
见李长河承认了一切,县令此时站起身来,皱了一下眉头道:“可是我听说那天晚上有三个人,现在怎么就你一个人?“
没等李长河开口,三舅率先说道:”确实是有三个人,昨晚那二人也出现了,不过我们没能抓住他们,只抓到了此人。“
事已至此,案件算是真相大白了。
不过,正当张秀才暗暗松了口气的时候,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大人,那晚我确是偷牛贼不假,但那牛可不是我杀的。“沉默了许久的李长河突然地道。
听到李长河这样说,县令与一旁的师爷纷纷侧目,虽然张秀才三人也早有准备,但听到这句话时几人心里也暗自紧张了起来。
“你说牛不是你杀的?你怎么证明?“县令此刻看着李长河道。
“那天晚上我被人发现之后就直接跑回了家,再也没有去过案发现场。而且大人你想一想,杀了那牛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李长河道。
此时县令听到他这番解释顿时犯了难,一时之间不知该怎样反驳了。
一旁的师爷却开口道:“说不定你是因为被人发现了,一气之下恼羞成怒,返回去杀了那牛也说不定啊。“
听到师爷这样说,堂下的李长河顿时愤愤地道:“哼,大男人敢作敢当,如果你们找到我杀牛的证据,我就认你们处置,但要是找不到,就休想让我背这个黑锅。”
李长河说完之后,四周就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谁都听得出来,李长河的这番话不像是说了谎。
突然,县令看着三舅道:“你觉得那牛是他杀的吗?“
三舅一愣,显然没料到县令会这样问。
虽然他很想将一切责任都推到李长河的身上,早点将老郑救出来,但他却始终说不出那句话。
最终他还是淡淡地道:“大人,此事小人不敢胡乱猜测,还是请大人定夺。“
听了三舅的话,县令顿了顿,才又看着一旁的李长河开口道:“到底是不是你干的本官自会查个水落石出,不过现在本官要将你收监起来。”
说完之后一旁的两名捕快便走到李长河的身边,将他押解了下去。
第一百三十七章:你是何人?
待到李长河被带下去之后,大堂之下此时只剩下张秀才三人了。
看着堂下的众人,县令淡淡地道:“看来你们这个案子今天是翻不成了。”
“可是大人······。”三舅刚要开口,却被不耐烦的县令打断了。
“你们刚才也听到了,李长河说的不无道理,所以现在那名犯人现在仍然是最大的嫌疑人。”
此时的张秀才,知道自己该上场了。
“大人,就算牛不是李长河杀的,可也绝对不是那个郑姓邻居杀的。”张秀才上前一步,看着县令淡淡地道。
听见有人敢反驳自己,县令心里大为恼怒。定睛一看,却看到堂下那个一直一言不发的年轻人此刻却向前走了一步。
看着自己的威严被挑战,县令怒道:“你又是谁?”
“他是我一个远方亲戚。”三舅此时说道。
事到如今,三舅只得将这个谎继续说下去了。
看着稚气未脱的张秀才,县令“哼”了一声道:“你怎么证明不是他杀的呢?”
“大人此言差矣,难道我证明不了我无罪,我就是有罪的人了吗?按照大明律法,只有拿出证据,才能证明一个人是有罪的,反之就是无罪之人。大人应该知道,那头牛的主人因为田地的事情曾与郑姓邻居发生了矛盾,所以出了这事之后,他很有可能为了公报私仇,诬赖了此人。另外此案连一件物证也没有,更别提人证了,而且杀害那头牛的刀至今也没有找到。所以综合考虑来看,这个郑姓邻居根本就没有任何嫌疑。”
张秀才一口气说完之后,周围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此刻都看着他,仿佛他是一个外星人一样。
而县令此刻也傻了眼,他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竟会说出如此滴水不漏的话来,让自己一时之间根本无法反驳开来。
一旁的师爷此时更是睁大了眼睛,虽然他很想说点什么,但奈何张秀才的话有理有据,根本没有任何漏洞。
堂下的三舅此刻心里却乐开了花,他知道,仅凭着这一番话,就足以使县令对这件案子不敢轻举妄动了。
“这个张秀才,看来果然不是一般人啊”三舅此刻在心里喃喃道。虽然他与张秀才已经接触了几日,但除了从小五口中得知张秀才是一个教书先生之外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
“可是·····。”县令张开嘴,却一时之间不知该说些什么。
许久之后他才又道:“可是他有没有嫌疑不是你说了算,要本官调查之后才能知道结果,所以这个人现在还不能放。”
张秀才其实早已料到他会这样说了,不紧不慢地回道:“那今天的审判是不是就可以取消了?”
县令此时经过张秀才的提醒,心里已经明白了这件案子仍有许多的疑点,所以故作深思道:“嗯,此案仍有疑点未查清,那就往后推延几日再说。”
然后便站起身来,准备走出大堂。
没等县令出去,张秀才赶忙又道:“大人,我有一事相求,不知大人可否答应?”
“说。”县令皱了一下眉头。
“我知道大人公事繁忙,对此案可能力不从心,所以我想暗中调查此事,也好为大人分忧。”张秀才微微笑道。
“哦?”县令此时对张秀才这个人越发的好奇了,“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没有为什么,只是想早点将凶手捉拿归案,还郑姓邻居一个清白。不过······”张秀才犹豫了一下。
“不过什么?”县令好奇地道。
“不过我希望到时候我若找到了证明他清白的证据,大人能够放了他。”张秀才道。
“那是当然。如果你有证据的话,本官一定会放人。”县令道。
“那就多谢大人了。”张秀才向县令作了作揖,几人正要离去时,县令却突然道:“不过你们只有三天的时间,三天之后,如果你们还找不到证据,本官可就要开庭审判了。”
“够了。”张秀才转过头看着县令,肯定地道。
出了衙门的大门,张秀才三人与两名捕快一起,向昨晚的那户差点被盗的人家走去了。
因为他们曾答应过县令,会带他们一起去找赃物。
做完这一切之后,时间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此时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三舅看着二人,开心地道:“从昨天晚上到现在还没吃饭呢,我们先找个地方填饱肚子吧。”
很快,三人便来到了一个小饭馆里。
但小五此时却一点东西都吃不下,他皱着眉头,脸上写满了失望。细心的张秀才自然是发现了这一点,他也知道小五是因为什么不高兴。
随后他淡淡地道:“刚开始我也没想到,牛竟然不是李长河杀的,是我们想错了。”
“那怎么办?他们还是不会放过我爹。”小五急迫地道。
“急什么,我们不是还有三天的时间吗?”一旁的三舅此时说道。
“可谁能保证三天之后我们就能抓到凶手呢?”
“放心吧,张秀才那么聪明,一定会救出你父亲的。”三舅看着张秀才,微微笑道。
张秀才被三舅这一夸,赶紧摇了摇头,随后向着小五道:“其实从李长河口中得知牛不是他杀的时后,我就已经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了。不过还好县令给了我们三天时间,这就足够了。”
随后又道:“你也别太担心了,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们一定会有办法的。“
听着张秀才的安慰,小五的心这才稍稍放松了下来,突然他又皱起了眉头,淡淡地道:”既然凶手不是李长河,难道另有其人?“
听见小五的话,张秀才与三舅互视一眼,二人都明白,此案仿佛不是那么简单了。
吃完了饭,因三舅的家在城里,所以为了尽快将父亲的消息告诉母亲,张秀才与小五只得匆匆告别了三舅,飞快地向家里赶去了。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二人就到了家。此时家里只有妹妹一个人,母亲正在地里干活。
见哥哥回来了,等待了许久的妹妹赶紧向地里跑去,将母亲喊了回来。
第一百三十八章:查出他的底细
见到母亲,小五正要开口说话,却只听的母亲“啊“的一声道:”你脸上是怎么回事?“
听到母亲这样说,小五摸了摸脸颊,顿时感到一阵刺痛,这才发现原来左脸早已红肿了起来。
张秀才此时也才注意到这一点,他想了一会儿道:“会不会是昨晚我们抓捕李长河时,他打你的那两下导致的?“
小五苦笑着道:”可能吧,你要不说我都忘了。“
看着一脸担心的母亲,小五笑了笑道:“没事,过两天就好了。“
待到母亲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一点之后,小五才正色道:“我们昨晚抓到李长河了,不过经过我们的审问,牛并不是他杀的。“
听到小五的话,母亲与妹妹的脸色顿时变了变,许久之后母亲才失望地道:“那这样的话你父亲岂不是证明不了清白了?”
小五叹了口气没说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此时一旁的张秀才站出来道:“大娘,你别着急,虽然今天没能救出小五父亲,不过县令已经答应了我们,给我们三天时间抓出凶手。”
“那李长河现在在什么地方?”母亲道。
“昨晚他再次偷盗的时候被我们抓了个人赃俱获,早上我们已经将他送到衙门了。”张秀才淡淡地道。
几人正说着,突然,一个不速之客来到了门口。
“想好了吗?今天可是最后一天了。”吴老七站在门口冷冷地道。
众人看着门口的李长河,心里的怒火再次涌了上来。
没等母亲说话,小五快步地冲到他面前道:“哼,今天县令已经取消了审判,你没想到吧。”
“什么?取消审判?”吴老七露出一脸的不可思议状,仿佛他并不相信小五的话。
“我们刚从衙门回来,如果你不相信的话,去衙门问一问就知道了。”此时一旁的张秀才站起身,看着他淡淡地道。
吴老七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男子,眼里满是愤怒之色,顿了顿才道:“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昨天抓到了那天晚上的偷牛贼,并且将他送到了衙门。虽然他不承认牛是他杀的,但县令给了我们三天时间,让我们找出凶手。”张秀才道。
看着一脸得意的小五与张秀才,吴老七此时气愤不已,他没想到,自己的计划竟突然间被打乱了。
接着他盯了张秀才看了许久后才道:“哼,就算给你们三天时间你们也抓不到凶手。我保证,三天之后,你们一定会乖乖地来求我。“
说完之后吴老七便扭过头,愤愤地离去了。
但此时小五母亲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因为她心里明白,只有短短三天的时间,上哪去抓那个杀牛的人呢。
此时,在衙门里的一间偏僻的房间里,县令正皱着眉头,一言不发地看着窗外。
突然,他回过头,向一旁站立的师爷道:“你去查一查,今天那个年轻男子到底是什么来头?”
师爷点了点头,随后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思索良久才道:“大人,你今天为何不直接将那罪名推在那个姓郑的头上,而是又给了他们三天的时间呢?”
县令翻了个白眼,愤愤道:“难道你今天没听见那个人的话吗?如果我贸然宣判的话,一定会给此人落下口实。万一此人是上面派下来私访的话,那我岂不是自找苦吃?”
师爷听了县令的话,才恍然大悟了,但是随后他又皱着眉头道:“可吴老七那边,你怎么交代呢?”
“交代?哼,他一个普通老百姓,我向他交代什么?”县令突然勃然大怒道。
见县令发了火,师爷猛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赶紧低着头道:“大人我不是那个意思。”
待到心中的气慢慢消了,县令才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道:“你先出去吧,记住,一定要将那人的底细查清楚。”
师爷赶紧点了点头,向门外走去了。
刚走出门口,师爷却看见吴老七正向这边走来,于是他便赶紧迎上前去,没等吴老七说话,师爷便向他递了个眼色,小声地道:“县令今天心情很不好,你小心一点。”
听见师爷这样说,吴老七赶忙点了点头,随后小心翼翼地走进了屋子。
“小人参见县令大人。”站在门口的吴老七谄媚地道。
听见来人的话,县令转过头,眼睛一扫,便看见了门口的吴老七。
随后他不屑地道:“进来吧。”
吴老七看着此时仍旧铁青着脸色的县令,犹豫了一会儿,刚要开口说话,却听到县令突然问道:“今天的事你都听说了吧。”
吴老七赶忙点了点头道:“听说了,都怪那个张秀才,扰乱了大人的计划。”
“张秀才?你说今天那个年轻人莫非是个秀才?”县令转过头,看着吴老七道。
“没错。”吴老七点了点头。
“你还知道什么?”县令又道。
“恕小人无能,我只知道他是个秀才,好像是枫叶县人氏,其余的我就不知道了。”吴老七淡淡地道。
“枫叶县?不就在我们县城旁边吗?他来这里做什么?”县令皱了一下眉头。
“大人放心,这一点我会查清楚。”吴老七道。
县令瞥了他一眼,挥了挥手道:“不用了,此事我已经安排人去调查了。你今天来这里有什么事?”
听见县令的询问,吴老七赶忙道:“小人只是不明白,大人贵为一县之首,为何对这种杀牛偷鸡的小案件还迟迟不肯宣判,而且还给了那几人重新调查的时间?”
“哼,小案件?难道你不知道按照大明律法,私自杀牛严重者可判斩首吗。现在上边已经知道这件案子了,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条件下,我又岂能随便宣判?”县令看着面前的吴老七,冷冷地道。
吴老七被县令这一顿训斥,连忙吓的一句话也不敢说了。
此时四周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看着一言不发的吴老七,县令突然若有所思地道:“本官曾听你轻口说过,你那个郑姓邻居就是杀牛的凶手吗?是吗?“
听见这话,吴老七的心里猛然哆嗦了一下道:“没····没错大人,小人的确曾亲口说过。”
第一百三十九章:密谋
“你怎么这么确定?难道当时你亲眼看见了?”县令盯着他道。
“这个·······大人········,小人句句属实,怎敢欺骗大人呢。”吴老七此时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丝丝的密汗。
看着此时已经涨红了脸的吴老七,县令冷笑了一声,淡淡地道:“我不管你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现在没有证据,我就不能私自宣判,你明白吗?”
听见县令这样说,吴老七心里暗暗着急了起来,赶忙道:“可是大人,我那些银两·····。”
没等吴老七说完,县令猛然抬起头瞪了他一眼,吓的吴老七赶紧闭上了嘴。
许久之后县令才道:“你放心,本官不是那种收钱不办事的人。只不过此案现在半路上突然杀出了一个程咬金,变的不好办了。”
精明的吴老七自然是明白了县令话中的意思,等到县令说完之后,他赶紧凑上前道:“这事简单,只要此案成了,好处自然少不了大人的。”
“嗯。”县令得意地笑了笑,随后向吴老七招了招手,示意他走进一点。
待到吴老七将耳朵凑了过去,县令才小声地道:“要想尽快宣判也简单,只要你能拿出一些证据,让那个秀才没话说,此事就成了。”
“证据?可我上哪找证据啊?”听见县令的话,吴老七顿时为难道。
“笨蛋,找不到真的,难道还找不到假的吗?”县令翻了个白眼。看着吴老七恨铁不成钢地道。
“我明白了,大人。”吴老七听见这句话,顿时恍然大悟道。
心里有了底,吴老七赶忙向县令作了作揖,一脸坏笑道:“大人,那我现在就去给你找证据去。”
走出衙门的大门时,吴老七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接着,便向城里的一处宅院走去了。
十分钟之后,他来到县城西边的一处隐秘宅院外,随后敲了敲门,不一会儿,一个年轻男子探出头来。
接着男子向他示意了一下,吴老七便闪身进了院子。
不知过了多久,大门“吱”地一声被打开了。
此时吴老七怀中抱着一包东西,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从里面走了出来。
告别男子之后,吴老七便转身消失在了街角。
此时,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忙活了一天的张秀才与小五此时疲倦地坐在椅子上。
二人都没说话,似乎各有心事。
随后母亲走了进来,淡淡地道:“准备吃饭了。”
突然,小五站起身在房间里踱了两步后看向张秀才道:“秀才,你准备从哪里下手?”
张秀才听见这话,叹了口气后道:“牛是死在吴老七家的,所以我想到吴老七家里调查一下。可你们与吴老七闹得这么僵,他肯定不会答应的。”
随后又道:“而且········。”
“而且什么?”小五看着他道。
“而且我一直想不通一件事。”张秀才道。
“什么事?”小五赶紧道。
“你还记得那牛是被什么杀死的吗?”
“不是一把刀吗?”听见张秀才这句话,小五犹疑地道。
“没错,是一把刀,可那不是一把普通的刀,那是一把长一尺二寸的尖刀。”张秀才若有所思地道。
“这有什么奇怪的?”小五还是不懂张秀才的意思。
“你想一想,普通人家里怎么会有这种刀呢?”张秀才皱着眉头道。
“这个·······,可能是凶手故意到铁匠铺里订造的吧。”小五弱弱地道。
小五说完之后,张秀才的眼里突然闪现出一股精光,随口摇了摇头道:“有可能吧。“
二人说完之后便走到饭桌旁,此时小五母亲正将做好的饭端过来。
突然,门外传来了一声喊叫。
“小五在家吗?“
小五抬起头,犹疑地看了一眼张秀才,嘴里喃喃道:这个时候谁会找我呢?
接着他便起身走了出去,打算看一看到底是谁。
当小五走出门外,看见站在门口的男子时,心里的疑问这才解除了。
“原来是丁野啊,来,进屋坐。“小五笑着道。
“不了不了,我就是路过这里。听说我叔今天的审判取消了?“丁野问道。
“没错,此事说来话长,反正县令又给了我们三天时间查案。三天之后再开庭审理。“小五叹口气道。
“那不是很好吗?说不定三天之内你们就能找到线索救出你父亲呢?“丁野笑着道。
“哪有那么容易啊。“小五摇了摇头。
“哎。“丁野看着小五,随后低声道:”那天跟你在一起的那个人是谁啊?“
“哪个人?“小五皱了一下眉头。
“就是那天我在城里碰到你时跟你一起的那个人啊。“丁野重复道。
小五回想了一会儿,才明白丁野口中的那个人是谁。
“你说的是张秀才啊。”小五恍然大悟道。
“就是他。”丁野忙道。
“他是我的一个朋友,听说我父亲被官府冤枉了,就来跟我一起找线索,救出我父亲。”小五道。
“原来是这样,那今天他应该也帮了你不少忙吧。”丁野淡淡地道。
“没错,今天要不是他的话,县令绝不会宽限我们三天时间查案。”
此时,小五母亲也走了出来,见来人是丁野,忙笑道:“还没吃饭吧,进来吃点吧。”
丁野忙摆了摆手道:“不用了婶子,我刚刚吃过。”
接着他看了一眼小五,叹口气道:“那你们接下来打断怎么办呢?”
“还能怎么办,接着查呗。”小五摇摇头道。
丁野“嗯”了一声,随后道:“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张口,千万别客气。”
小五点了点头,随后丁野便离去了。
母亲与小五进了屋,此时张秀才正站在窗口,一言不发地皱着眉头。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母亲抬起头,看了一眼小五道:“自从你父亲出事之后,村里的人都变了。以前关系好的一些村民,现在都躲着我们。没想到丁野这孩子挺有良心,还知道来看看我们。”
听见母亲的话,小五叹了口气,然后安慰了母亲一番。
第一百四十章:神秘男子
“笨蛋,找不到真的,难道还找不到假的吗?”县令翻了个白眼。看着吴老七恨铁不成钢地道。
“我明白了,大人。”吴老七听见这句话,顿时恍然大悟道。
心里有了底,吴老七赶忙向县令作了作揖,一脸坏笑道:“大人,那我现在就去给你找证据去。”
走出衙门的大门时,吴老七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接着,便向城里的一处宅院走去了。
十分钟之后,他来到县城西边的一处隐秘宅院外,随后敲了敲门,不一会儿,一个年轻男子探出头来。
接着男子向他示意了一下,吴老七便闪身进了院子。
不知过了多久,大门“吱”地一声被打开了。
此时吴老七怀中抱着一包东西,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从里面走了出来。
告别男子之后,吴老七便转身消失在了街角。
此时,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忙活了一天的张秀才与小五此时疲倦地坐在椅子上。
二人都没说话,似乎各有心事。
随后母亲走了进来,淡淡地道:“准备吃饭了。”
突然,小五站起身在房间里踱了两步后看向张秀才道:“秀才,你准备从哪里下手?”
张秀才听见这话,叹了口气后道:“牛是死在吴老七家的,所以我想到吴老七家里调查一下。可你们与吴老七闹得这么僵,他肯定不会答应的。”
随后又道:“而且·········。”
“而且什么?”小五看着他道。
“而且我一直想不通一件事。”张秀才道。
“什么事?”小五赶紧道。
“你还记得那牛是被什么杀死的吗?”
“不是一把刀吗?”听见张秀才这句话,小五犹疑地道。
“没错,是一把刀,可那不是一把普通的刀,那是一把长一尺二寸的尖刀。”张秀才若有所思地道。
“这有什么奇怪的?”小五还是不懂张秀才的意思。
“你想一想,普通人家里怎么会有这种刀呢?”张秀才皱着眉头道。
“这个·········,可能是凶手故意到铁匠铺里订造的吧。”小五弱弱地道。
小五说完之后,张秀才的眼里突然闪现出一股精光,随口摇了摇头道:“有可能吧。“
二人说完之后便走到饭桌旁,此时小五母亲正将做好的饭端过来。
突然,门外传来了一声喊叫。
“小五在家吗?“
小五抬起头,犹疑地看了一眼张秀才,嘴里喃喃道:这个时候谁会找我呢?
接着他便起身走了出去,打算看一看到底是谁。
当小五走出门外,看见站在门口的男子时,心里的疑问这才解除了。
“原来是丁野啊,来,进屋坐。“小五笑着道。
“不了不了,我就是路过这里。听说我叔今天的审判取消了?“丁野问道。
“没错,此事说来话长,反正县令又给了我们三天时间查案。三天之后再开庭审理。“小五叹口气道。
“那不是很好吗?说不定三天之内你们就能找到线索救出你父亲呢?“丁野笑着道。
“哪有那么容易啊。“小五摇了摇头。
“哎。“丁野看着小五,随后低声道:”那天跟你在一起的那个人是谁啊?“
“哪个人?“小五皱了一下眉头。
“就是那天我在城里碰到你时跟你一起的那个人啊。“丁野重复道。
小五回想了一会儿,才明白丁野口中的那个人是谁。
“你说的是张秀才啊。”小五恍然大悟道。
“就是他。”丁野忙道。
“他是我的一个朋友,听说我父亲被官府冤枉了,就来跟我一起找线索,救出我父亲。”小五道。
“原来是这样,那今天他应该也帮了你不少忙吧。”丁野淡淡地道。
“没错,今天要不是他的话,县令绝不会宽限我们三天时间查案。”
此时,小五母亲也走了出来,见来人是丁野,忙笑道:“还没吃放吧,进来吃点吧。”
丁野忙摆了摆手道:“不用了婶子,我刚刚吃过。”
接着他看了一眼小五,叹口气道:“那你们接下来打断怎么办呢?”
“还能怎么办,接着查呗。”小五摇摇头道。
丁野“嗯”了一声,随后道:“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张口,千万别客气。”
小五点了点头,随后丁野便离去了。
母亲与小五进了屋,此时张秀才正站在窗口,一言不发地皱着眉头。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母亲抬起头,看了一眼小五道:“自从你父亲出事之后,村里的人都变了。以前关系好的一些村民,现在都躲着我们。没想到丁野这孩子挺有良心,还知道来看看我们。”
听见母亲的话,小五叹了口气,然后安慰了母亲一番。
突然小五问道:“丁野平日里不是住在城里吗?今天怎么回来了?”
“他啊,有时也会回他那老房子里住几天。那天晚上吴老七家的牛被偷时,我还看见他站在路边呢。”母亲道。
“原来如此。”小五微微道。
随后母亲又道:“这孩子昨天也来了,不过见你不在,跟我说了几句话就走了。”
“那天我在城里看见他时,都没有认出他来。现在他跟着他父亲天天杀猪宰羊的,应该很辛苦吧。”小五叹了口气。
“哪里。”听到小五的话,母亲忙打断道:“这几年你在外面你不知道,他跟他父亲卖肉可挣了不少钱。现在手底下光伙计就有四五个,根本什么都不用他干。”
随后又说道:“他现在在城里还置办了不少其他的产业,已经是个活脱脱的大老板了。”
“你说的是真的?”小五此刻睁大了眼睛,像是在听着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样。
“当然是真的。“母亲道。
此时小五苦笑了一声道:“没想到他读书不行,做生意挺在行啊。”
很快,众人便吃完了饭。
起身收拾碗筷时小五母亲向着小五与张秀才道:“今天你们俩应该累坏了吧,还是早点休息去吧。”
张秀才叹了口气,微微点了点头,随后便与小五一起向着房间里走去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屠户所用?
随后又说道:“听说他现在在城里还置办了不少其他的产业,已经是个活脱脱的大老板了。”
“你说的是真的?”小五此刻睁大了眼睛,像是在听着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样。
“当然是真的。“母亲道。
此时小五苦笑了一声道:“没想到他读书不行,做生意挺在行啊。”
很快,众人便吃完了饭。
起身收拾碗筷时小五母亲向着小五与张秀才道:“今天你们俩应该累坏了吧,还是早点休息去吧。”
张秀才叹了口气,微微点了点头,随后便与小五一起向着房间里走去了
站在窗户边,张秀才看着漆黑一片的夜色喃喃了一声:“到底是什么人会去杀一头牛呢,他到底有什么目的?”
听见张秀才的喃喃声,小五叹口气道:“算了别想了,还是先休息吧,明天还要查案呢。”
说完之后倒头便睡着了。
张秀才看着熟睡的小五,两眼若有所思地看向了窗外。
第二天一早,张秀才与小五便起床了。
吃完了饭,张秀才向小五道:“今天我们去城里走一走。”
“干什么去?”小五问道。
“去了你就知道了。“张秀才淡淡地道。
随后二人便告别了母亲,向城里出发了。
来到城里之后,二人先是去了三舅家一趟,却发现三舅家大门紧锁,根本不在家。
无奈之下二人只好离开了。
走在街上的时候,小五终于忍不住问道:‘秀才,我们第一步要怎么做?“
“先去城里的铁匠铺里打听打听。”张秀才道。
“铁匠铺?”小五皱了一下眉头,随后便明白了过来,“你是想问一问那把刀的事?”
张秀才没说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很快,二人路过一处街角时,终于听见了一阵“砰砰砰”的声音。
二人循着声音望去,此时只见一个草棚下,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正用力地挥舞着手中的大铁锤。
接着张秀才走上前去,笑着向老头问道:“大叔,你这里能造刀吗?”
老头抬起头,看了一眼张秀才道:“什么样的刀?”
“一尺二寸长的刀。”张秀才道。
听见张秀才的话,老头露出一种奇怪的目光看着张秀才,随后说道:“你要这种刀做什么?”
张秀才笑了笑道:“实不相瞒,大叔,我是在调查一件案子的。”
“你是捕快?”老头盯着张秀才道。
“不,我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随后张秀才便将杀牛案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头。
老头思索了一会儿,随后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一样向张秀才道:“你说的那种刀只有一种人能够用的到。”
“什么人?”此时一旁的小五忙问道。
“屠户。”老头淡淡地道:“只有他们才会用这么长的刀。”
“你说的是真的?”张秀才若有所思地看着老头道。
“当然,我干了一辈子的铁匠,什么刀没见过。”老头低下了头,继续挥舞起了手中的铁锤。
此时张秀才与小五互视一眼,眼里满含深意。
告别了老头之后,张秀才与小五又向着下一家铁铺寻去了。
但得到的依然是相同的答案。
事已至此,张秀才的心里已经明白了,此事一定与屠户脱不了关系。但与此同时他的心里也更加的疑惑了,看似简单的杀牛案怎么会有屠户参与呢。
此时小五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他想了许久,还是想不出答案。
看着即将到来的中午,张秀才只好暂时先回去了。
到了家之后,二人却看到三舅此时正在院子里站着。
小五忙走上前去问道:“三舅,你怎么来了?“
看着回来的张秀才与小五,三舅叹口气道:“我还不是放心不下这件案子,想来问一问有什么进展了。“
听到三舅的话,小五无奈地低下了头,失望地道:”我跟秀才今天在城里查了一上午,还是没找到什么线索。“
“不过·······。“小五呢喃了一下。
“不过什么?“三舅忙问道。
“不过我们今天去铁匠铺里问了一下,他们说杀牛的那把刀很可能是屠户所用的。“
”屠户?“听到这个词,三舅顿时皱起了眉头道:”怎么会这样?“
“我和秀才也想不通。“小五叹了口气道。
凭借着多年在衙门里当差的经验,三舅知道,杀死吴老七家的牛的人不出意外地一定是这个村子里的人,但是·······,三舅皱了一下眉头道:“村子里好像已经很多年没有屠户了。”
听了三舅的话,小五与张秀才不约而同地皱起了眉头,谁都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许久之后小五才抬起头道:“或许,这可能是凶手用来故意迷惑我们的吧,也许他是想让我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屠户的身上。”
“有可能吧。”张秀才思索了一会儿,无奈地道。
此时三舅站起身,淡淡地道:“我先回去了,有什么事再通知我。”
送走三舅之后,张秀才与小五回到房间里,此刻的他们,需要想一想下一步要怎么做。
“大人,查到了。”衙门里,师爷站在门口道。
“说。”县令转过头,紧紧地盯着他道。
“此人叫张怀远,今年刚二十出头,是个秀才。平日里靠着给村里学堂的学生们教书为生。”师爷走到县令面前淡淡地道。
“那他怎么会跟那个叫小五的人认识?”县令不解地问道。
“因为小五前段时间也去了那个学堂教书,所以他们就认识了。“师爷道。
“还有·······。“师爷犹豫了一下。
“还有什么?“县令看着他赶紧问道。
“这个张秀才似乎不是个简单的教书先生,听说他与枫叶县里的捕快们关系挺好的,就连他们的县令也与他关系不浅。“师爷小声地道。
“哦?“听到这里,县令抬了一下眼皮,疑惑地道:”这是为什么?“
“我特意安排捕快去那里打听了一下,听说这个张秀才是个断案奇才,前段时间一连帮他们破了两件命案,所以县令才特别重视他。“师爷道。
“原来是这样。“此时围绕在县令脑中的疑惑终于解除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冷静冷静
“怪不得此人让我给他三天时间呢,原来是想破案。”县令冷笑道,接着又道:“不过我还真小看此人了。”
“大人,那三天之后········。”师爷看着县令,若有所思地道。
“不用怕,我已经安排好了,就算他有天大的本事,三天之后也绝对查不到什么。到时候他拿不出线索,我看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县令道。
接着县令挥了挥手,一旁的师爷便识趣地退了出去。
“只要他不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就万事大吉了。”县令看着师爷的背影,嘴里喃喃道。
此刻,在一间狭小的房间里,吴老七正低着头,与一名上了岁数的老头低声交谈着什么。
“只要你在县令面前说你那天夜里看见郑富森从我家的院墙上翻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把刀,这桌上的银两就都是你的。”吴老七看着他,低声道。
听见吴老七的话,老头的眼睛里突然闪现出一丝紧张的神色,接着他又看向桌子上那堆银子,许久后才道:“这不是让我作伪证吗,而且大家都在一个村子里住了那么多年,让我怎么开的了口?”
听到老头这样说,吴老七冷哼了一声道:“怎么,你嫌少了?”
“不是不是。”老头连忙摇了摇头道:“万一这件事被衙门查出来了,我是要掉脑袋的。”
“放心吧,县令那边我早就打点好了一切,你只要照做就行了。”吴老七冷冷地道。
见老头仍旧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吴老七不耐烦地道:“你要是不想做我就找别人,村里有的是人。你可想好了,桌上的这些银子,你一辈子都挣不到。“
听了吴老七的话,老头狠狠地咽了一口吐沫,随后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一样道:“我做。“
见老头答应了,吴老七顿时兴奋不已,接着他又低下头,小声地道:”到时候你就········。“
交代好一切之后,老头就出了门,临走时吴老七眼露寒光地看着他道:“这件事只有咱俩知道,如果有第二个人知道了,你可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老头一听,顿时吓的连连道:“这个你自然放心。“
说完之后,老头走出门口,左顾右盼确定没人之后便赶紧离去了。
送走老头之后,吴老七看着外面的天空,随后又走到里屋,从柜子里取出一把刀之后便向城里走去了。
来到城里后,吴老七径直来到南城一处偏僻的巷子里。
在那里,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男子正等着他。
左拐右拐之后,吴老七终于看见了他的身影,刚走到他的面前,男子就道:“东西带了吗?“
吴老七没说话,而是向四周看了一眼,确定没人之后便将怀中的东西递给了男子。
男子将东西接过去,放在手里颠了颠后便迅速地装到了身上。
“记住,只要将这东西埋在他家的西墙根底下就行了,千万别埋错了。“吴老七看着他,叮嘱道。
“放心吧,小事一桩。银子呢?“男子不耐烦地道。
将银子递给男子后,吴老七似乎还不放心,又说道:“记住,半夜时分去,千万别被他们发现了。“
男子点了点头,随后便转身消失在了巷子里。
做完这两件事之后,吴老七长出一口气,同时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心里喃喃道:老郑,这次你死定了。
此时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张秀才与小五吃完晚饭,便走出了房门,二人在村里的小路上皱着眉头,心情似乎无比低落。
就在二人为了案子烦闷不已之时,突然吴老七出现在了村口。
张秀才与小五同时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不速之客,眼里同时冒出了怒火。
而吴老七自然也是看见了他们。
三人矗立在村里小路的两头,谁都不说话,任凭时间静静地流逝过去。
终于,吴老七的脸上绽放出了笑容,只见他慢慢走到小五的身边,冷笑道:“怎么样,查出什么了?“
看着一脸得意的吴老七,小五此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怒火,猛地向他扑了上去。
就在他冲上前的一刹那,眼疾手快的张秀才赶紧拉住了他,嘴里不断地道:“冷静冷静。“
此刻吴老七却更加得意地笑了起来,而张秀才怀中的小五也更加地愤怒了。
等到吴老七笑够了,他才又道:“就剩两天的时间了。两天之后就算我不去找你们,你们也会来找我的。“
说完之后便转身走了。
看着吴老七离去的背影,小五此刻就像一头即将发怒的狮子一样,恨不得立马冲上去将他撕个粉碎。
等到小五逐渐冷静下来之后,他早已没了力气,随后直接瘫倒在地上看着张秀才哽咽道:“你为什么要拉着我?“
看着小五这幅模样,张秀才的心里难受不已,顿了顿他才说道:“就算你把他打一顿又怎样呢,还是救不出你父亲,所以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找到线索。“
看着张秀才的眼睛,小五良久没有说话。
二人回到家后,母亲看着闷闷不乐的小五,皱着眉头道:“怎么了?“
小五没说话,而是径直向房间里走去了。
接着母亲又看向张秀才,但张秀才也是什么都没说。
此时母亲心里已经大抵明白了这是为什么,于是便不再说话了。
她知道,此时他俩一定为了这件案子而烦躁,所以索性不去打扰他们了。
进了房间之后,张秀才走到窗户边,看着外面已经黑下来的夜色道:“看来只有一个办法了。“
听到张秀才这句话,小五立马从椅子上站起来道:“什么办法?”
“夜访吴老七家。”
凌晨时分,看着外面空无一人的夜晚,张秀才与小五轻悄悄地出了门。
二人站在墙边,等到确定没人之后便向不远处的一处房屋走去了。
此时小五低声道:“秀才,你确定这样做有用吗?”
张秀才摇了摇头,微微叹口气道:“不这样做还有其他的办法吗?吴老七家是第一案发现场,除了那里能够找到线索外,我想不到其他的地方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一案发现场
“可万一我们被人发现了的话,事情就麻烦了。”
“那就不要被人发现。”张秀才淡淡地道。
听到张秀才这样说,小五便闭上了嘴。
对于吴老七刚才的得意,小五的心里依旧愤恨不已,所以他对于张秀才夜访吴老七家的做法也就没有加以阻拦。
此时张秀才正小心翼翼地走在前面,不知怎么回事,只要他看见张秀才在他身边,就觉得十分安全。
而在另一边,一个黑衣人此刻正悄悄地向小五的家走去。
寂静的夜空下,三个人各怀心事,谁都不知道下一秒将要发生什么。
走了没多远,张秀才与小五便到了地方,二人抬头一看,眼前正是吴老七的家。
此时,周围黑漆漆的一片,寂静无声的夜空下,月光照在二人的身上,让人莫名地感到一股恐惧。
“嘘”张秀才伸出食指放在嘴边向小五轻轻示意了一下,随后二人轻轻走到吴老七家的墙角边,紧接着张秀才向四周看了一眼,确定没人之后张秀才用力一跳,两手便扒上了吴老七家的墙头,随后用力一翻,便轻轻地落进了院内。
看着张秀才安然无恙地进去之后,小五那颗紧张的心此时才稍微轻松了一些。
随后“吱”的一声,小五便看见吴老七家的门从里面打开了,接着只见他身影一闪,便消失在了门外。
此时另一个黑衣人也已经进入到了小五的家。
只见他轻手轻脚地走到西墙边,随后向四周看了一眼,确定没人之后便蹲下了身子,从怀里掏出了一把小铲子,慢慢地在地上挖了起来。
随着地上泥土越堆越多,土坑也慢慢地深了起来,等到接近两尺深的时候,黑衣人便停下了手上的动作,随后又从怀里掏出了一个黑布包裹着的东西放了进去。
紧接着土坑便被填平了。
做完这一切之后,黑衣人迅速地从院子里翻了出来。
此时周围依旧是漆黑一片,连一丝月光也没有。
临走时,黑衣人回过头看了一眼小五的家,平静的脸上突然闪现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此时张秀才与小五正躲在黑暗的角落里观察着吴老七的家,二人慢慢走到院中,来到一处棚子底下。
“这里应该就是牛棚了”。小五看了一眼周围的环境轻声道。
张秀才点了点头,随后蹲下了身,仔细在地面上观察了起来。
但因为周围的光线太暗,二人几乎什么都看不到。不过还好,小五事先准备了一只蜡烛。
点燃了之后,小五将蜡烛放到地面上,此时,二人看到在地面的一角,隐约出现一块淡红色的印记。
看到这一幕,小五的脸上闪现处一丝的兴奋,他压低了嗓音道:“这应该就是那牛临死前流的血迹了。”
张秀才微微点了点头,随后更加仔细地检查了起来。
确定了这里就是第一案发现场之后,张秀才与小五起身,又向院子里其他地方走去了。
虽然他们发现了血迹,但还是没有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而张秀才的心里此时也开始迷茫起来。
随后二人又蹑手蹑脚地来到了窗户边,透过窗纱,张秀才看到房间里一片漆黑,根本什么都看不到。
二人偷偷看了许久,最终还是什么都没发现,无奈之下,便只好放弃了。
从吴老七的家出来之后,张秀才与小五来到一片没人的密林里,随后二人互视一眼,脸上皆露出一股失望之情。
顿了许久后小五才叹口气道:“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张秀才看了一眼漆黑的夜色,一句话也没说,只是轻轻地转过身,向家里走去了。
小五跟在他的身后,一言不发地走着,此时二人的心里皆感到一阵的失落。
走进院子之后,张秀才的后背突然一凉,似乎中了什么邪一样。
他转过头,眼睛扫过院子里每个黑暗的角落,却什么也没有看见。一旁的小五看见他这副模样,不禁皱着眉头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张秀才紧盯了黑暗处好一阵,才叹了口气,摇摇头道:“没什么,我们进去吧。”
随后二人便打开了房门,轻轻走了进去。
不一会儿,周围又陷入了深深的寂静之中。
第二天一早,张秀才与小五便起床了,虽然二人昨晚很晚才回来,睡了也没几个小时,但二人一夜里都没什么睡意,天刚蒙蒙亮时,便都起床了。
走到饭桌旁,母亲已经将早饭做好了。
看着脸色不好的小五,母亲叹了口气,轻轻地道:“你们也不要太着急了,实在找不到线索,我们就把那几块地卖给吴老七算了。“
听见这话,小五猛地抬起头,喝道:”那样的话,那我们这几天的努力不是白费了吗?“
”可你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父亲被关进大狱吧。“母亲坐在一旁,呜咽了起来。
母亲说完之后,小五顿时无言以对了。
他知道母亲说的没错,只剩下最后两天的时间了,如果还是找不到线索,那他们只有最后一条路可走了。
此时,狭小的房间内除了母亲的哭泣声安静极了。妹妹坐在角落里,红着眼睛看着哭泣的母亲,小五坐在饭桌旁,低着头,心里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而张秀才则站在窗户旁背对着大家,脸上不知是喜是悲。
母亲哭完了之后,独自擦干了眼泪,然后走到饭桌旁将饭盛好给大家。
众人一言不发地吃着早饭,谁都没说一句话。
结束之后,母亲突然抬起头看着小五一眼,淡淡地道:“你们昨天晚上去哪里了,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小五看了张秀才一眼,随后淡淡地道:”我们去吴老七的家了。“
“什么?“母亲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的诧异。
“张秀才说牛是死在他家的,可能会有线索,所以我们就去了。“小五轻轻地道。
“那你们查出什么了吗?“母亲又问。
小五摇了摇头,脸上闪现出失望的表情。
见此母亲便闭上了嘴,转过身走出了房间。
第一百四十四章:圈套
吃过早饭后,张秀才独自走出房间,在院子里徘徊着。
此时村子里的人们大多都已经下地干活了,透过篱笆,张秀才看到远处的田地里站着三三两两的人们,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他的眼前。
“吴老七“
张秀才定睛一看,果然是他。
因两家相隔很近,所以每个人出门时都免不了被对方看见。
不过那身影只是一闪,便很快消失在了村子里的小路上。
看着吴老七消失的背影,一个疑问突然出现在张秀才的脑海里。
想到这里,张秀才赶紧转身进了房间,来到小五母亲的身旁。
“大娘,我之前听你说吴老七平日里就是靠种地为生的,是吗?“张秀才皱着眉头道。
听到张秀才这样问,一旁的小五此时也走了过来。
“没错。”小五母亲转过头,看着张秀才肯定地道。
“那他家有几亩地?”张秀才又道。
“大概有三四亩吧。“小五母亲皱了一下眉头,思索了一下道。
“就凭这几块地,那他家里应该也不是很富裕吧。“听到小五母亲这样说,张秀才顿了顿道。
“那当然,他的家是村里有名的破落户,村里人都知道。“
小五母亲说完后,又道:“别看他长的五大三粗的,平日里却什么活也不干。他家的那几块地若不是他父亲给他打理,现在早就抛荒了。”
“既然这样的话,那他为什么又要买你们的地呢?”张秀才终于忍不住心里的疑问道。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小五母亲皱了一下眉头道。
此时的她,经过张秀才这一问,心里也开始纳闷起来,但她想了许久,也想不出吴老七为何要这样做。
随后她又道:“吴老七的父亲现在年纪也大了,根本种不了那么多地,那他买那么多地给谁种呢?”
听完母亲的话,小五此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他想了许久,也想不出答案。
而一旁的张秀才此刻终于说出了那个困扰了他许久的问题:“既然吴老七的家并不富裕,那他怎么有钱去买你们的地呢?“
”对啊,我们怎么把这点忘了?“小五此时在一旁猛然开口道。
“娘,他出了多少钱买我们的地?“随后他又赶紧转过头看着母亲道。
“十两银子。“母亲看着面前的二人怔怔地道。
“十两?他哪来那么多钱?“小五诧异道。
此时,越来越多的疑问涌进众人的脑海中,房间里此刻安静极了,谁都没有从刚才的震惊中恢复过来。
“如果我没说错的话,十亮银子应该是小五父亲没入狱之前吴老七开的价钱吧。“张秀才看着小五母亲道。
小五母亲点了点头。张秀才接着道:“可现在小五父亲被关进了大牢,那吴老七料定了你们会去求他,所以他便以此为要挟,让你们将田地卖给他,但这十两银子他应该不会给你们了。”
听完张秀才的分析,一旁的小五顿时感到愤恨不已,随后他冷冷地道:“可我们就这样让吴老七的阴谋得逞吗?”
三人正说着,院子里却突然响起了一阵呼喊声,抬眼望去时,却看见原来是三舅来了。
三舅走进房间,看着面色凝重的几人,心里自是看出了一丝的异样,随后赶紧低声问道:“怎么了?”
随后小五母亲便将张秀才说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三哥。
不出意外地,三舅此刻也是一阵诧异。
果然,他事先也没有想到这一点。
随后他看着张秀才低声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张秀才没说话,而是微微摇了摇头,虽然他知道这里面的事情不简单,但此时的他,却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沉默了许久之后,一旁的小五率先开口了。
“还有两天的时间就开庭了,如果我们还是找不到线索的话,那·······。”小五没有将话说下去。
“三舅,我之前听你说这个吴老七给县令送过礼。”张秀才看着三舅道。
“没错。这是我听衙门里的老捕快说的。”三舅赶紧道。
“那两天之后如果我们没有找到线索的话,县令一定会将杀牛案的罪名推到小五父亲的头上。”张秀才道。
随后又冷冷地道:“虽然这件案子还有很多疑点,可我想他们肯定不会管那么多的。”
“没错。”三舅皱了一下眉头,然后点了点头。
张秀才说完之后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看着面色凝重的张秀才,一旁的几人也不忍打扰他,众人也都陷入了沉思。
沉默了许久,张秀才重新抬起头,扫视了一眼众人道:“从一开始,吴老七就打算花十两银子从小五父亲的手中买走他的地,但小五父亲不答应,两人还发生了争吵。结果没过几天吴老七家就发生了盗窃案,蹊跷的是他家的牛却被人杀了。吴老七便认为是小五父亲杀的,于是他便以此为要挟,逼你们让出手里的地,不然的话就将小五父亲关进大牢。“
张秀才说完之后看了一眼小五母亲,随后又道:“所以我认为这有可能是······。“
“是个圈套。“张秀才还没说完,一旁的三舅猛然睁大了眼睛道。
“没错。“张秀才看着三舅点了点头。
二人的脸上同时闪现出一种无法相信的表情。
听了二人的话,小五此刻也恍然大悟了起来,喝道:“难道那起盗窃案是吴老七自导自演的,牛也是他杀的,为的就是将我父亲关进大牢,逼我们卖出土地?“
说完之后,三人同时看了对方一眼,皆面面相觑起来。
许久之后,众人才从震惊中恢复过来。
此时三舅率先说道:“那这么说,那个李长河与吴老七是一伙的了?“
”肯定是。“小五愤愤地道,”牛一定是他杀的,亏的我们那天那么相信他。“
“可是为了区区几块地,吴老七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心思呢,不仅将同伙送进大牢,还搭上了一头牛。“三舅不解道。
“可能是他们没想到我们会查到李长河身上吧,而且三舅你要知道,那个李长河并没有承认牛是他杀的,所以过不了几天,衙门很快就会将他放出来的。“小五皱着眉头道。
第一百四十五章:我说过什么?
二人分析到这里,事情似乎已经是水落石出了,三舅此时也站起身看着众人说道:“要不我们现在就将此事禀告给县令?“
正待小五起身之时,一旁一直一言不发的张秀才此时却突然道:“慢着,此事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听到张秀才这样说,小五与三舅同时向他看去,二人皆露出一股诧异的表情。
“怎么,难道我们分析的不对吗?“小五皱了一下眉头。
张秀才站起身,看了一眼小五,然后摇了摇头道:“不,你分析的很对,只是有一点我不明白,吴老七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心思要把你们的地搞到手。而且我觉得那个李长河说的不像是假话,牛绝对不是他杀的。“
“可是·······。“小五还没说完,三舅皱着眉头道:”你是说这件事跟李长河没关系?“
“对。“张秀才点了点头。
“李长河那天很有可能只是想着去偷点东西,但没想到被人发现了,于是他只好跑回家了。而吴老七将小偷赶走之后很有可能动了将牛杀死的心思,为的就是将此罪名推到小五父亲的头上,以此来要挟你们卖出手中的地。“张秀才接着道。
“照你这样说,那牛很有可能就是吴老七自己杀的了?“三舅低声道。
“没错,你们有没有发现,吴老七每次来找我们似乎都料定了我们找不到杀牛的凶手,为什么他能这样肯定呢?“张秀才巡视了一眼众人道。
“因为牛就是他杀的。“一旁的小五突然站起身,冷冷地道。
“但有一点我不明白,你之前曾说凶手用的是一把一尺二寸长的刀,那是屠户所用的刀。但吴老七不是屠户啊。“三舅走到张秀才的面前道。
“这一点也是之前最困扰我的地方,不过早上吃饭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小五母亲以前曾跟我说过的话。“张秀才微微笑道。
“什么话?“三舅与小五同时看向了母亲。
母亲也被张秀才的这番话说的愣住了,她看着张秀才嗫嗫道:“我都忘记我说过什么了。“
张秀才笑了一声,淡淡地道:“你曾说过吴老七年轻的时候曾做过屠户,是不是?“
“什么,你说的是真的?“三舅与小五同时惊道。
一旁的小五母亲此时却陷入了回想之中,过来好一会儿之后才道:“我好像说过。“
“这么重要的事你怎么不早点说?”三舅看着妹妹愠怒道。
“你们之前也没有问过我,我以为这不重要呢。”小五母亲此时像是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愧疚道。
“既然这样的话,那牛一定就是吴老七自己杀的,然后他将罪名推到了我父亲头上。”小五站起身,看着众人道。
“事不宜迟,那我们现在就去衙门,将此事禀告给县令吧。“小五紧接着道。
此时的小五,心里激动不已,但下一秒,张秀才却给他泼了一盘冷水。
“你有什么证据证明牛是吴老七杀的?”
此话一出,小五顿时噎住了,顿了顿他才道:“可是我们已经查到·····。”
小五还没说完,却只听的三舅道:“张秀才说的没错,我们现在没有证据,县令是不会相信我们的话的。”
看着好不容易查到的真相就这样被否定,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小五的心情此刻就像过山车一样,由高兴到激动又变成了愤怒。
许久之后张秀才才淡淡地道:“此案的关键就是那把一尺二寸长的刀,可现在我们根本不知道它的下落。”
一旁的三舅听了张秀才的话道:“如果我们猜的没错的话,那把刀现在一定就在吴老七的家里。”
张秀才点了点头,但随后又摇了摇头道:“也有可能他早已将他丢弃了,这么重要的凶器,他怎么会留在自己家里呢?”
“那我们怎么办,总不能任由吴老七的阴谋得逞吧。”小五此刻焦急地道。
小五说完之后,愤愤地走到门口,看着不远处吴老七的家,小五的眼睛里充满了杀意。
此刻已经是正午时分了,村民们大多都已经干完了农活准备回家,而吴老七家的大门依旧紧闭,连一丝声音也没有。
“小人拜见县令大人。”
衙门内的一处厢房内,一个中年男子跪在地上,谄媚地道。
“起来吧。”一个坐在不远处的红木椅子上的肥胖男子淡淡地道。
仔细一看,那跪在地上的男子正是吴老七,而那名肥胖男子便是前两天见过张秀才等人的县令。
紧接着吴老七站起身走到县令的面前,微微笑道:“大人,你吩咐我的事都已经办好了。”
“嗯”听了吴老七的话,县令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端起手边的茶水喝了起来。
看着沉默不语的县令,吴老七赶紧从怀中掏出了一包东西放在桌子上道:“大人,这是小人的一点心意,请大人务必收下。”
看着面前的东西,县令露出了一股意味深长的笑意,嘴上却说道:“这怎么行呢?”
“区区小钱,不足挂齿。”吴老七忙道。
随后又道:“大人,人证物证我都已经安排好了,到时候······。”
“这种小事,你待会和我手下的捕快们说就行了,只要后天审案的时候你们将证据呈上来,这件案子就算是板上钉钉了。”县令不耐烦地道。
“那就有劳大人了。”听见县令这样说,吴老七按捺不住心里的兴奋道。
“没什么事的话那小人就先退下了。”吴老七向县令作了作揖,刚要退出去,却被县令叫住了。
“慢着。”县令看着他正色道。
“大人还有何事?”吴老七赶忙站定了道。
“本官一直想不明白,你花那么大的银子将你那邻居送进大牢,到底是为何?”县令盯着他的眼睛,冷冷地道。
“这个·····。”吴老七的脸上顿时出现一股为难的表情,顿了许久后又嗫嗫地道:“大人,此事······。”
第一百四十六章:最后一个办法
看着欲言又止的吴老七,县令的表情从冷漠变成了淡然,随后淡淡地道:“算了,你不想说我也不逼你,只不过有一点你要记住,此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万一此事日后泄露了出去,你可是要掉脑袋的。”
听到县令这番话,吴老七吓的忙跪倒在地上道:“大人请放心,此事我一定烂在肚子里,旁人绝不会知道的。”
“嗯”县令再次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便挥了挥手,一旁的吴老七便识趣地退了出去。
此刻,在小五的家里,众人已经吃完了午饭,而三舅也回家去了。
张秀才眉头紧锁地站在窗户边,许久之后才转过身道:“不如我回家一趟,看看能不能找何捕头帮帮忙?”
听了张秀才的话,小五抬起头看着他道:“可现在找他还有什么用呢,他跟这里的县令也不熟啊。“
“那我们······。“张秀才一时哑了口。
“现在只有一个办法了。“此时站在门口的小五母亲看了一眼二人道。
“你是说将地卖给吴老七?“小五看着母亲道。
母亲没说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接着道:“我们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父亲坐牢吧。“
听见母亲这样说,小五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痛苦的表情,随后愤愤地道:“看来只能这样了。“
小五说完之后便走了出去,母亲随后也跟了出去。
房间里此刻只剩下张秀才一个人了,看着空旷的房间,张秀才的心里难过不已。
虽然这件事错不在他,但他仍旧觉得如果自己能够再细心一点的话,说不定就能够找到线索。而且自己曾三番五次地向小五保证过,一定会救出他的父亲,可现如今却只能眼睁睁地让敌人的阴谋得逞,而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想到这里,张秀才的心再一次地失落起来。
过了不知多久,小五从门外走了进来,他看着沉默的张秀才并没有说话,而是转身朝着里屋走了进去。
张秀才跟在他的身后,开口想说点什么,一时之间却不知该如何开口。
只得嗫嗫地道:“小五,我····我对不起你·····。“
听见张秀才的话,小五连忙开口道:“这事跟你没关系,你不用感到自责,我只是恨那个吴老七。“
”可是我曾答应过你,一定会将你父亲救出来。“张秀才低着头淡淡地道。
“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小五轻轻地道。
小五说完之后便轻轻拍了拍张秀才的肩膀,又故作轻松地道:“反正我们还有最后一条路,不是吗?“
很快,一天又过去了,当黑夜再一次降临的时候,张秀才躺在床上,脑子里没有一丝的困意。
他从没有像现在这样迷茫过,虽然之前帮何捕头查案的时候也遇到过这种找不到线索的情况,但每次走到绝境的时候线索总会再一次冒出来。
但这次却真的是不同了,自己绞尽了脑汁却仍旧找不到任何可以突破的地方。
想到这里,张秀才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随后他看了一眼旁边的小五,发现他此时也睁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随后张秀才淡淡地道:“虽然我们还有一条路可走,但我总觉得不甘心,这件案子我们查了那么长时间,换来的却是这个结果。”
小五扭过头看了一眼张秀才,道:“没错,最重要的是我们已经知道幕后凶手是谁了,但还是救不出我父亲。”
当张秀才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出了房门,张秀才看到小五此刻正站在院子里,一动不动地看着远方。
张秀才皱了一下眉头,随后走到他的身边问道:“想什么呢?”
小五摇了摇头,淡淡地道:“在想我们究竟还有什么地方漏掉了。”
张秀才叹了口气,微微道:“没用的,该想的地方我都想过了,根本没有任何能找到线索的地方了。”
突然,小五转过头,眼露精光地道:“你不是说牛是吴老七杀的吗,那我们不如就将他监视起来,就像监视李长河那样,我就不信,他不会露出马脚?”
听见小五的话,张秀才摇了摇头道:“可吴老七整天呆在房间里,我们能发现什么呢?而且我们监视李长河是为了等他再一次出手,可吴老七呢,他不可能再次动手杀牛吧。”
张秀才说完之后又道:“虽然那天晚上你父亲没有出门,但根本没有人能够证明这一点,县令也不会相信。总之,除非我们能够找到确凿的证据,否则的话,县令根本不会放人。”
二人正说着,母亲此时却走了过来,她看了一眼张秀才,又看了看小五,随后道:“今天是最后一天了,看来我们只能答应吴老七的条件了。”
母亲说完之后又看着小五道:“要不你跟我一起去吧?”
听见母亲的话,小五愤愤地扭过头,冷冷地道:“我不去,我看见他就想杀了他。”
“我和你一起去吧。”一旁的张秀才淡淡地道。
母亲知道小五此刻的心情不好,所以也没有强求他。
二人于是转过身,朝着吴老七的家走去了。
很快二人便来到了吴老七的家门前,看着空无一人的院子,小五母亲看着一眼张秀才,随后向里面喊道:“有人吗?”
足足过了五分钟后,院子里的大门才“吱”地一身从里面打开了。
张秀才定睛一看,出来的人正是吴老七。
此时吴老七像是刚睡醒一样微迷着眼,不耐烦地道:“谁啊?”
见无人吭声,吴老七气愤地走到院子里打开了大门,见来人是张秀才与小五母亲,吴老七突然愣住了,随后脸上却露出了一股奸笑道:“怎么,现在才来求我?”
听见吴老七的话,小五母亲顿时气愤不已,但她仍旧努力压住了心中的怒火,两眼死死地盯着吴老七看了起来。
“你们不是在找证据吗?找到了吗?”吴老七再一次嘲讽道。
第一百四十七章:出尔反尔
看着得意忘形的吴老七,张秀才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火道:“吴老七,你难道真的以为我们不知道你家的牛是谁杀的吗?“
听见张秀才的话,吴老七不屑地“哼”了一声,随后不怀好意地笑道:“谁啊?“
”你。“张秀才看着他冷冷地道。
“哼,你有什么证据?“听见张秀才的话,此时的吴老七脸色大变,心虚地指着张秀才愤愤地道。
“如果我们有证据的话就不会来找你了。“张秀才道。
随后张秀才又道:“不过你别得意,虽然我们没有证据,但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为今天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此刻的吴老七似乎被张秀才的这番话气坏了,两眼瞪着他,嘴里却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随后小五母亲开口了。
“你不就是想要我们家的那几块地吗?给你。”母亲冷冷地道。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吴老七将目光从张秀才的身上转移过去,看着小五母亲不屑地道。
“那老郑什么时候能放出来?”小五母亲赶紧问道。
“这可说不准,说不定明天就放出来了,说不定还要在里面关个一年半载的。”吴老七奸笑道。
“你什么意思?”听了吴老七的话,小五母亲睁大了眼睛,一脸不可思议地道。
“你之前不是说只要我们将地卖给你,你就放了老郑吗?”
“那是以前。现在我家的牛被杀了,你觉得这事就能这么算了吗?况且我又不是县令,这案子我说了可不算。”吴老七道。
“可是······。”小五母亲刚要开口,却听到吴老七又道:“等着吧,是死是活明天不就知道了吗?”
吴老七说完之后便转身进了院子,随后“砰”地一声,大门被关住了。
此时张秀才与小五母亲站在门外,二人面面相觑地看了一眼对方,皆感到大事不妙。
回去的路上,小五母亲看着张秀才,脸上依旧挂着愤怒的神情,过了一会儿说道:“秀才,回去之后这事千万不要跟小五讲,我怕他会惹出什么祸来。”
张秀才点了点头,随后叹口气道:“可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不知道吴老七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万一明天小五爹还是没有放出来可怎么办?”
听到张秀才的话,小五母亲没有说话,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到了家,张秀才独自走进房间,此时小五正在院子里发着呆,看见张秀才回来,他立马走了上去道:“怎么样?“
张秀才回想起小五母亲刚才交代他的事,随后淡淡地道:“明天就知道了。“
此时小五也没有多想,他以为只要将土地卖给吴老七就平安无事了,可谁都不知道,一场更大的浩劫在等着他们。
此时,吴老七独自一人在房间里不安地走动着,他看了一眼窗外,天色正渐渐地黑下去。
“要不还是去一趟城里吧。“吴老七紧皱着眉头喃喃道。
随后他打开了房门,左顾右盼了一番,确定没人之后便转身走出了村子。
半刻钟之后,张秀才来到城里的一栋宅院外,敲响了房门之后便走了进去。
“你怎么来了?“大厅之内,一个年轻人坐在正当中,看着此刻慌张不已的吴老七微怒道。
“今天小五母亲来找我了,她愿意将土地卖掉,来换小五父亲。“吴老七恭敬地道。
“哼,现在卖?已经晚了。“年轻人抬起头,眼露寒光地道。
听见此话,吴老七看了一眼面前的人,他突然觉得此人似乎十分的陌生,变的十分的冷酷无情了。
“你跟他们到底有什么仇呢?“吴老七忍不住问道。
“不该问的别问。“听见吴老七的话,年轻人猛地抬起头瞪了吴老七一眼。
随后又道:“你只要按照我说的去做就行了,银子少不了你的。”
“是。”提到银子,吴老七赶忙道。
“那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先走了。”
“慢着。”年轻人突然道。
随后他站起身,皱着眉头道:“县令那边你安排好了吗?”
“都已经说好了,明天在大堂之上只要将指控郑富森的证据呈上来,他就出不了衙门的门了。”吴老七赶忙道。
“嗯”年轻人点点头,满意地道。
突然,吴老七回想起了今天张秀才对他说的话。
他看着面前的年轻人,踌躇了许久后才开口道:“他们恐怕已经知道谁是杀死牛的凶手了。”
“什么?”年轻人看着吴老七,一脸震惊地道。
吴老七接着道:“今天那个张秀才亲口跟我说的,他说他已经查出来杀牛的人就是我了。”
“他还说什么了?”年轻人赶紧又问道。
“没了。我让他们拿出证据,他们说没有,不过他们说会让我付出代价的。”吴老七心有余悸地道。
“看来我真是小看他们了。”年轻人皱了一下眉头。
“我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会查到我的身上。”吴老七嗫嗫地道。
听到吴老七这样说,年轻人暗暗思索了一会儿道:“等明天审判结束的时候你就出城一段时间,躲一躲风头。只要你不在这里,他们就一点办法也没有。”
“没问题。”吴老七低声道。
“那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先走了。”吴老七又道。
年轻人点了点头,随后吴老七便走了出去。
此时偌大的大厅里就只剩下年轻人一个人了。
来回踱了几步之后,年轻人抬起头,眼睛里满是寒光,嘴里不断地重复一个人的名字:张秀才。
很快,晚饭便做好了。
母亲走进房间,向屋里喊道:“吃饭了。”
但小五并没有走出来,正当母亲准备进去找他的时候,张秀才却拦在了她的面前。
“他今天心情不好,不想吃饭。”张秀才淡淡地道。
听了张秀才的话,母亲长叹了一口气,随后便走了出去。
饭桌上,张秀才一言不发地吃着碗里的饭,对面的小五母亲和妹妹也都各自沉默着,谁都知道,明天将是最重要的一天。
等到妹妹吃完饭出去之后,小五母亲此刻开口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来到衙门
她看着张秀才小声地道:“万一明天小五爹没有被放出来的话,我真怕小五会去找吴老七算账。”
张秀才叹了口气,点了点头道:“我现在也正担心这件事呢。”
“要不,晚上我们再去找吴老七谈谈?”小五母亲突然说道。
“这个·····。”张秀才皱了一下眉头道:“我看没什么用了,吴老七那人你应该了解,他可不是什么好人。”
听见张秀才的话,小五母亲的眼神一下子黯淡了下去,过了许久后才道:“那要不明天不让小五去衙门了?”
“可明天小五父亲没有回来的话,小五不还是会知道一切吗?”张秀才皱着眉头道。
听见张秀才的话,小五母亲只好闭上了嘴,她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夜深了,张秀才看着窗外的月光,心情无比的低落。
此时的他,已经微微预料到事情正在往最坏的地步发展了,接着他回头看了一眼躺在床上的小五。
他并不打算将心里的预想告诉他,他怕他会做出什么傻事来。
一夜无眠,张秀才眼睁睁地看着天色从漆黑一片变成灰蒙蒙的颜色,等到院子里的鸡叫到第三遍的时候,张秀才便起来了,但与此同时,小五也睁开了眼睛,麻利地穿好了衣服。
虽然一夜没睡,但张秀才的精神依旧很好,一点也看不出像是熬了一夜的样子,但只有张秀才自己知道,他的心里此时有多么的忐忑不安。
像往常一样,小五母亲此时已经做好了饭在等着他们,几个人围坐在饭桌旁,全都一言不发地低着头,许久之后小五母亲才道:“吃饭吧,吃完之后小五和妹妹在家等着,我跟张秀才去衙门。”
话音刚落,小五猛地抬起了头道:“我也去。”
“你去干什么?”母亲瞪了他一眼。
“当然是去接父亲啊。”小五道。
“就让他去吧。”此时一旁的张秀才淡淡地道。
听到张秀才这样说,小五母亲看了他一眼,随后叹了口气,微微点了点头。
她其实知道,自己是拦不住小五的,所以也就答应了。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了,安排好女儿之后,小五母亲便与小五以及张秀才上路了。
路过吴老七的家时,几人注意到他的房门紧锁,里面没有一点动静。
小五看着他的家,暗暗咬牙切齿起来,此时的他,已经恨不得一把火将这一切烧成灰烬。
走在半路上,小五突然说道:“如果父亲知道我们为了救他,将家里的地卖掉了,不知道他会不会原谅我们?”
“放心吧,他一定会知道你们的苦衷。”张秀才在一旁淡淡地道。
母亲却没说话,她不知该说些什么,虽然她很想将事实告诉小五,但考虑许久之后她还是选择了沉默。
此时在去往县城的城门口,三舅正在等着他们。
来到城门口,三舅一眼便看到了他们三个,然后快步地走了过来。
“三舅,你怎么来了?”小五微微惊道。
“今天这么重要的事情,我怎么能不来呢?”三舅道。
随后三舅便跟在几人身边,一起向着衙门走去了。
此时大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一派繁华的景象,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但张秀才等人却是愁眉苦脸,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来到衙门之后,张秀才看到此时大门紧闭,连一个人也没有,随后他皱着眉头道:“都这个时候了,衙门怎么还没开门?”
一旁的三舅摇了摇头,苦笑着道:“还不是因为这个县令。“
看到如此懒散的衙门,张秀才冷哼了一声,随后便不再言语了。
众人等了许久,终于大门“吱“地一声打开了,随后一个捕快走了出来,站在大门口伸了个懒腰。
他看着门口的张秀才几人,不屑地道:“你们应该就是嫌犯的家人吧?“
三舅赶忙走上前去,恭敬地道:”正是。“
”跟我来吧。“捕快说道,然后转过身,向衙门里走去了。
张秀才等人赶紧跟了上去。
到了衙门的大厅,张秀才看到里面仍旧是一个人也没有,随后向那个捕快不解地问道:“县令呢?“
捕快看了他一眼,冷冷地道:“县令还在睡觉呢,等着吧。“
听到捕快这样说,张秀才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虽然他之前已经来过这里一次,领教了县令的办案风格,但他仍旧没有想到,今天这么重要的审案日子,县令竟然还在睡觉。
正当他要发火的时候,一旁的三舅赶忙拦住了他,三舅看着他小声地道:“等着吧,反正我们今天也没事。“
听了三舅的话,张秀才只好将心里的怒火暗暗压了下去,如果今天不是因为小五父亲的话,他才不会在这里受这种气呢。
几人等着的间隙,小五母亲来到三哥的身边,低声道:“三哥,我已经去找过吴老七了。“
三舅一听,皱着眉头道:”怎么,你打算将地卖给他了?“
小五母亲点了点头,三舅叹了口气道:”现在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只要将老郑救出来,一切就好办了。“
“可是······。“小五母亲犹豫了一下。
“怎么了?”三舅看见妹妹这幅表情,顿感不妙道。
“可是那天吴老七说,他不敢保证老郑一定会被放出来。”小五母亲弱弱地道。
“什么?怎么会这样?”三舅看着她,大惊失色道。
震惊的声音一下子传到了张秀才与小五的耳中,小五皱了一下眉头,正要走过去问问怎么回事,却被张秀才拉住了。
张秀才其实知道他们在说着什么事,但为了怕小五知道,所以他只能拦在小五的面前。
见张秀才这番举动,小五不解地道:“怎么了?”
张秀才尴尬地笑了笑,只得道:“没什么,县令快来了,我们就在这等着吧。”
而幸好小五也没有多想,也就不再去管母亲与三舅了。
此时小五母亲赶紧向三哥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小声一点。
随后说道:“小五现在还不知道这件事,我没有跟他说。”
而三舅显然还没有从刚才的震惊中恢复过来,过了好一会儿才道:“那等会审完之后他不还是会知道吗?“
第一百四十九章:传证人
“我现在就担心这件事呢。”小五母亲暗暗道。
二人沉默了一会儿,三舅又忍不住开口道:“当初你们不是说只要将地卖给吴老七,他就会让县令放了老郑吗?”
“对啊,他当初就是这样说的,可谁知道他却突然变卦了。”小五母亲愤愤地道。
二人正说着,突然却听到一声大喊“县令大人到”。
见此三舅忙示意妹妹闭上嘴,安静地等待县令的到来。
不一会儿,从大厅的一侧便走来了几个捕快,而那个肥胖的县令则走在最后面。
待到县令慢吞吞地坐定了之后,张秀才此时早已等不及了,但他还是将心里的怒火押了下去。他知道,这里不是枫叶县,在这里自己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而已。
坐在大堂之上,县令看了一眼堂下的张秀才等人,随后不屑地道:“将犯人带上来。”
话音一落,两个捕快便从大厅的走廊里走了出来,身边还押着一个看上去饱受折磨的中年男子。
“这应该就是小五父亲了。”张秀才看着他喃喃道。
而此时,身旁的小五则睁大了眼睛看着此人,情不自禁地喊道:“爹。”
语气中带着一丝的担心和愤怒。
小五母亲以及三舅也纷纷看向了他。
中年男子看着堂下的众人,突然流下了一行热泪,他张开嘴,微微哽咽道:“儿子。“
看的出来,此人在牢里一定受尽了折磨,脸上的伤痕以及颤抖的双腿都显示了这一点。
“安静。“县令突然拿起手中的惊堂木冷冷地道。
此时衙门的大门口已经聚集了一些观看审判的老百姓,人们指着小五父亲,口中不知在窃窃私语着什么。
此时吴老七也从衙门的一侧走了进来,他看着张秀才等人,脸上满是幸灾乐祸的表情。
看见他这副模样,台下的小五顿时愤怒了起来,张秀才看的出来,如果不是身边有这么多人的话,小五此刻一定会扑上去将他撕的粉碎。
待到台下彻底安静下来之后,县令才开口道:“本官宣布,审理郑富森杀牛一案现在开始。“
随后又看着张秀才等人道:“现在由被告人一方拿出证据。“
县令说完之后便看着张秀才,似乎真的在等他拿出证据。
但张秀才等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吴老七早已和县令暗地里说过了,张秀才等人根本没有找到证据。
听到县令的话,张秀才看了一眼小五和三舅,随即缓缓站起身道:“禀告大人,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证据,不过·····。”
张秀才话还没说完,却被县令不耐烦地打断了。
县令看着张秀才,语气中带着一丝的愠怒道:“没找到证据,那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然而张秀才也不甘示弱,冷冷地道:“但是现在也没有证据能够证明郑富森就是杀牛的凶手啊。“
“你怎么知道没有证据呢?“听了张秀才的话,县令愤怒地道。
随后县令便向一旁的捕快喝道:“传证人。“
此话一出,张秀才和三舅等人瞬间便愣住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此案竟还会有证人存在。
小五此刻更是睁大了双眼,因为他和张秀才对这件案子曾反复侦查过,根本就没有找到此案任何关于人证的线索。
此时,大堂上的所有人都转过头看向了大门口,跪在堂下的小五父亲也将头转了过去,每个人都睁大了眼睛,谁都想看一看县令口中的人证到底是何方神圣。
周围安静极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像是生怕惊动了什么似的。
随后只见两名捕快从大门口缓缓走来,二人中间还夹带着一个上了岁数的老头。
那老头看上去不过六十岁左右的模样,精神却是不太好,布满皱纹的脸上萎靡不振,像是刚刚生了一场大病一样。
小五父亲看见他的第一眼,脸上便布满了诧异的表情,脱口而出道:“老秦。“
他那还没从刚才的震惊中恢复过来的脸色此刻更加的阴晴不定了,因为在他的印象中,这个老邻居与他的关系一直不错,可他怎么也想不通,此人此刻怎么会来这里做起了人证呢?
而被称作“老秦“的老头则像是没有听见一样完全无视了他。
他慢慢地走到大厅中间,随后在小五父亲身旁跪了下来,恭敬地向坐在台上的县令道:”小人叩见大人。“
“起来吧。”县令看着他,淡淡地道。
此时只能在小五父亲身后的张秀才一脸困惑地看着身旁的三舅道:“这人是谁?”
“他是我们的邻居,姓秦。”站在三舅身边的小五母亲怔怔地道。
张秀才紧接着问道:“你们不是说此案没有人证吗?”
然而小五母亲的脸上也是一脸的困惑,她也万万没有想到,此刻竟会无缘无故地出来一个人证。
看着张秀才等人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站在一旁的吴老七此时暗暗兴奋了起来,他在心里喃喃道:哼,这次看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小五父亲看着跪在身边的老秦,一脸迷茫地道:“老秦,你怎么会在这里?”
然而老秦依旧无视了他,此时台上的县令又重重地拍了拍手边的惊堂木,喝道:“肃静。”
待到台下彻底安静之后,县令才又看着台下的老秦开口道:“证人秦某,将你那天看见的在这里再说一遍。”
“是,大人。“老秦道。
随后他微微咽了一口吐沫,然后转过头看了小五父亲一眼,淡淡地道:“一个星期前的夜里,我起来上厕所的时候看见郑富森手里拿着一把刀,慢慢地向吴老七家走去。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所以我就跟了过去,接着我看见他翻过吴老七家的墙头,过了一分钟之后,里面就传来了一阵牛叫声,没过一会儿,我又看见他从吴老七家翻了出来,那时那把刀还在他的手里。等他出来的时候,我看见他非常慌张,然后那时候我因为害怕,就跑回家了,剩下的我就不知道了。“
“你胡说。“老秦刚说完,一旁的小五父亲就睁大了眼睛向他咆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