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带座北平到大明TXT下载带座北平到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带座北平到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焱焱一生     带座北平到大明txt下载     带座北平到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08章吩咐

    王公公抓住李子明的手道:“李县令,你可要尽快地启程前往京师见万岁爷,万岁爷极想与你一见,了解一下杂交水稻的事。”

    王公公说着,脸色极为认真。

    “好,王公公,待我安排好县务,立时起程。”李子明当下不敢怠慢道。

    “好!好!李县令,那咱家就在京师等你到来了。”而后王公公极为放心地点了点头,就在一众卫士的护拥下,离开吉水县城,踏上前往京师之路。

    而王公公一众人离去后。

    胡知府等府衙官员也准备离去。

    李子明同样相送他们。

    离去时,胡知府也拉着李子明的手极为亲热道:“子明,你从京师回来后,一定要前往府衙伯父府上看看伯父啊,一定要记住,伯父还记得很多与你父亲当年历险的一幕幕,到时讲给你听。”

    胡知府说着,眼眶通红,泛起泪光。

    胡知府直到此时,依旧是想撮合自己千金与李子明的婚事,只是怕李子明到京师见驾,身份大涨后,会不前往府衙,就以与李子明原身父亲的经历来打动李子明。

    李子明虽然不知道胡知府心间瞬间转过的弯弯绕绕,但还是点了点头道:“好,知府大人,到时子明从京师回来后,一定前往府衙拜訪知府大人。”

    李子明说着,也是显得情真意切。

    “好,子明,那就这样说定了。”胡知府当下心下大喜,而后又朝着李子明道:“子明,那伯父这就与府衙官员回府城了。”

    说着,胡知府看向李子明。

    “好,知府大人。”当下李子明点了点头。

    而后李子明送胡知府等人离去。

    待胡知府等人离去后。

    李子明回到县衙中。

    此时正是午时末时份。

    天穹上赤阳高照。

    散发着炽热的光线。

    让天地大热。

    正是一天中最酷热的时份。

    县衙书房中。

    李子明同样将空调开启,调到23度的样子,书房中变得冰凉起,而后李子明唤来忠顺让他去叫肖县丞、赵主薄、丁典史等人到来。

    肖县丞、赵主薄、丁典史三人一入书房中,看到李子明,立时上前朝着李子明行礼,“见过县令大人,不知县令大人召我们前来所为何事?”

    说着,肖县丞、赵主薄、丁典史三人神态恭敬无比。

    当下李子明看了看肖县丞、赵主薄、丁典史三人道:“肖县丞、赵主薄、丁典史,昨天王公公前来传旨的事你们也知道了,明天本县就会带着忠顺前往京师见驾,所以我走后,这吉水县的县务就交给你们处理了。”

    李子明说着,脸色严肃无比地看着肖县丞、赵主薄、丁典史三人。

    当下肖县丞、赵主薄、丁典史三人齐都朝着李子明脸色一正道:“县令大人放心,我们定不负县令大人所望。”

    此时肖县丞与赵主薄、丁典史等人都知道自己人生的机遇来临了,随着李子明去京师见驾后,在官场中的地位会逐渐变高,而他们这帮最开始跟随李子明的官员,都有可能得到一些升迁。

    “好,那下去办吧。”而后李子明朝着肖县丞,赵主薄,丁典史三人点了点头,要他们下去。

    肖县丞、赵主薄、丁典史三人便听命退出书房。

    而后李子明前往内院中。

    一到内院。

    李子明就召来忠顺、如尘及如艳三人,对他们说起,“明天自己就要带着忠顺前往京师见驾。”

    而如尘及如艳一听,立时不高兴,都嚷嚷道:“少爷偏心,就带忠顺去京师见驾,不带我们去,我们不依!不依!”

    说着,如尘及如艳就闹了起来。

    这让李子明不由一阵头痛,而后李子明脸色严肃道:“如尘、如艳,并不是少爷我偏心,只带忠顺去,不带你们去,实是是此去京师路途遥远,女孩子儿家体弱,来往这么远的路程,容易吃不消,更何况我这次前往京师,是要见当今的圣上,带着女眷前往,太为不便,你们就在县衙里,等我与忠顺回来,我已经跟肖县丞他们说过,要他们好生照料你们的生活。”

    李子明说着,神情极为认真。

    听完李子明所说,如尘及如艳知道李子明说的实情,但还是委屈巴巴地道:“好了,少爷,我们知道了。”

    而后如艳又道:“少爷,我们就要分别了,而这一去京师,你们又要去一些时日,就让我与如艳做一頓丰盛的晚宴来为你们践行吧。”

    说着,如艳看向李子明与忠顺两人。

    而如尘也点头道:“是啊,少爷,就让我与如艳做一頓丰盛的菜肴给你们吃吧,这一去京师,你们想再吃到我与如艳做的菜肴只怕不容易了。”

    如尘也脸色极为坚定道。

    “好。”当下李子明点了点头,而后李子明又朝着如尘及如艳道:“不过我与忠顺也要来帮忙。”

    李子明说着,脸色严肃无比。

    “好啊,少爷,忠顺哥。”听到李子明所说,如尘不由极为高兴,拍手笑道。

    如艳也一副很是高兴的样子。

    申时中期时份,也就是相当于后世四点钟的模样。

    李子明四人就进入了灶房中。

    一入灶房中。

    四人就分工开来。

    由如尘进行摘菜,忠顺负责洗菜,而李子明则负责刀工、切菜等活,而如艳厨艺很好,就由如艳进行掌勺烧菜。

    而李子明四人仿佛天生有默契一样。

    配合得极好。

    本来只由如尘及如艳来做这頓晚膳的菜肴,起码要耗费半个时辰的时间。

    而有着李子明与忠顺帮忙。

    如尘及如艳只花了一炷香多点时间,就将晚膳的菜肴全部搞定了。

    而后李子明四人一起将这些烧好的菜肴端往膳厅的膳桌。

    当他们将这些菜肴在膳桌上摆好。

    李子明四人分别坐了下来。

    还是忠顺紧挨着李子明坐在一边。

    而如艳及如尘两人坐在李子明与忠顺两人的对面。

    而此时他们面前的膳桌上依次摆着八个精致喷香的菜肴。

    放在最中间的,是一个玉米排骨汤,汤汁极为浓稠,而且散发着浓浓的香气,传入李子明四人的鼻中,让李子明四人就有一种立时想盛上一碗吃的感觉。

    而在。

第209章夕阳无限好,只是入黄昏

    盛着玉米排骨汤的大瓷碗旁边,还依次摆放着七个精致的菜肴,分别是一大盆清蒸螃蟹,及一大盆小龙虾,可以让李子明四人吃一个过瘾。

    除此之外,还有一份红烧猪脚,正香气直冒,色泽极为鲜明,还有一个酸辣鸡杂,一个红烧鱼,一个蒜条炒腊肉,一个辣子鸡等菜肴,每一个菜肴都做着色香味俱全,让李子明四人看着,直咽着口水。

    当下李子明忙端起自己面前的小瓷碗朝着如尘、如艳,还有忠顺三人道:“来,别看了,用膳,再看下去,我们都要馋死了。”

    当下李子明便盛了满满一碗白米饭,就着桌上的菜肴大口吃了起来,吃得极为喷香。

    “好!”当下如尘及如艳,还有忠顺三人也不闲得了,都端起各自面前的小瓷碗,盛了一碗白米饭,夹着膳桌上自己喜欢的菜肴吃了起来。

    其中李子明与忠顺的吃样有点大块朵頣的感觉,而如尘及如艳即使也被自己四人做的菜肴馋到了,但也保持着女孩子独有的优雅及矜持,吃得极慢,让人看起来,有着一丝赏心悦目的感觉,看着是一种愉悦。

    李子明就着喷香的菜肴吃完一碗饭后。

    又盛了一碗。

    不过李子明却没有再吃。

    而是将手中盛着白米饭的小瓷碗放在面前的膳桌上,伸手向装着螃蟹的盆中拿了一只螃蟹吃了起来。

    而李子明一边吃着螃蟹,一边朝着如艳赞道:“如艳,你现在的厨艺可以说是真的很棒了,无论是做各种菜肴,还是螃蟹等海鲜,都有一套自己的做法,做的味道也极佳,可以说单凭厨艺已经不比少爷我差了。”

    李子明说着,朝着如艳竖起了大母指,脸色极贊。

    而如艳听到李子明如此说,心下也不由极为高兴,脸上有着颀喜之色,但如艳还是说道:“不,是少爷说笑了,如艳的厨艺虽然已经不错,但比之少爷还是差了不少,少爷才是天下间第一厨艺大师。”

    如艳说着,看向李子明的目光满是敬佩。

    让李子明心下不由失笑,“这妮子竟然这么恭维少爷我。”

    而此时忠顺正拿着一只小龙虾,只见忠顺手脚熟练地剥去虾壳,用筷子夹着虾肉往面前的蘸料碗中一蘸,而后一口送入嘴中,细细一嚼,忠顺脸上便露出一种享受的神情,而后忠顺也朝着如艳赞叹道:“如艳,少爷说得一点也没有错,你做的菜肴很好吃。”

    忠顺说完,如尘也点了点头。

    当下如艳心下更是高兴。

    而后李子明四人一边吃着喷香的菜肴,一边说着些话。

    可以说这一頓晚膳吃得极为愉快。

    而李子明他们刚开始吃晚膳时。

    不过是酉时初期时份。

    而到李子明他们吃完时。

    已快进入酉时中期时份,相当于后世的六点钟。

    此时夕阳已经沉入西面的群山之中。

    只余西面的天空还有着一丝火红的晚霞。

    让人看起来既有一丝绚丽之感,又难免升起一种“夕阳无限好,只是入黄昏”的感慨。

    而吉水县城的街道上也彻底地热闹起。

    百姓来来往往。

    街道两旁的那些摊位摊主们也开始手忙脚乱地迎接着来到摊位前的百姓。

    至于那些膳食摊位处的摊主们已经开始忙碌地做着各种膳食给落坐在摊位旁桌上的百姓吃,而那些百姓也一边吃着喷香的膳食,一边高兴地畅谈着自己遇到的一些琐事与见闻。

    其中不乏有关于京师王公公到县衙给李子明这位县令大人传旨之事,还有李子明这位县令大人正午在城门口相送王公公及府衙胡知府等官员一事,及李子明这位县令大人即将要前往京师见驾等等。

    可以说是,谈得好不热乎。

    而街道两侧的那些商鋪中,也有着很多的百姓进入,去买一些东西,让那些商铺中的掌柜与伙记好一頓忙活。

    可以说,此时的吉水县城是一天中最繁华时份。

    而县衙内院膳厅中。

    李子明四人也不得不说胃口很是强大。

    他们已经将满桌的八个菜肴,包括那一盆小龙虾及一盆螃蟹等都吃得精光,此时膳桌上一片狼籍。

    当下李子明站了起来,朝着如艳、如尘及忠顺三人道:“你们三人收拾膳桌,收拾好了,到院子中来,少爷我再给你们讲讲《西游记》的故事。”

    说着,李子明看向如尘及如艳,还有忠顺三人。

    “好啊,少爷,我们正好想听呢,而且少爷这一去后,我们又要好久听不到这《西游记》的故事了。”听到李子明说起,如尘及如艳当下都不由雀跃起,冲散了李子明明天即将带着忠顺离去,前往京师的伤感。

    “好!”当下李子明离开了膳厅,进入院子中。

    而忠顺、如尘及如艳三人也听从李子明的吩咐立时收拾起膳桌来。

    李子明一入院子中。

    他不由看向西面的天空。

    只见那里夕阳早已不见了踪影。

    只有在西面群山与天空接壤处,还有着一抹残红。

    一天已经到了结束之时。

    而后李子明前往自己的正房中搬了一把椅子,坐在院子中。

    陆续不久后。

    如尘及如艳,还有忠顺三人也都收拾好膳桌出来。

    他们三人也各自前往自己的房中搬了一把椅子来到院子中,三人成一圈围着李子明坐下,眼巴巴地看着李子明,想听李子明讲故事。

    而李子明看着如尘及如艳,还有忠顺三人坐好,便朝着他们道:“今天我会多讲几个《西游记》的故事,不过今天首先要讲的是《西游记》故事中的‘高老庄抢亲’,这个故事是讲唐僧取经四人组中的‘猪八戒’的,是猪八戒未加入唐僧取经队伍之前的故事,算是《西游记》故事的前期,这个故事是很有些喜感的。”

    说起“高老庄抢亲”的故事,李子明脸上不由泛起一丝笑意。

    毕竟对于熟知《西游记》故事的人来说,都知道猪八戒在《西游记》故事中担任的是喜感的角色。

    “讲猪八戒!好啊!少爷!”听到李子明说要讲“猪八戒”的故事,如艳当下不由极感兴趣,同时如艳想了想,又道:“少爷,《西游记》前期的故事,而且是猪八戒未加入唐僧取经组之前的故事,那岂不是说是在以前所讲的那些故事所有的前面。”

    如艳问着。

第210章因果劫数

    她看向李子明。

    而如尘及忠顺听到,也不由看向李子明。

    当下李子明点了点头道:“是的,正是前期的故事,在以前所讲的那些所有故事之前。”

    说着,李子明脸色一正,看向如尘及如艳,还有忠顺道:“我现在开始讲了,你们注意地听着。”

    说着,李子明脑海中简单地回忆起“高老庄抢亲”的故事。

    而如尘及如艳,还有忠顺则朝着李子明点了点头道:“好,少爷。”

    而后如尘及如艳,还有忠顺都露出一副认真倾听的神情。

    而此时李子明也回忆整个故事完毕。

    便讲了起来。

    “且说孙悟空与唐僧这日来到乌斯藏国界之地高老庄,这高老庄中有大半人都姓高,孙悟空与唐僧一到庄前,就听说了高老庄中的一件怪事,高老庄中有一高太公,在三年前招了一姓猪的勤勉后生为婿,本是一件好事,岂料那后生后来显露出猪怪之相,吓坏了高太公一家人。”

    “高太公便向那猪妖退亲,哪料那猪妖不但不肯退亲,还将高太公之女锁在后宅之中,令他们父女不得相见,期间高太公也请过一些法师,但都没能降住那猪妖,孙悟空听后,说他能降妖,要人带他前往见高太公,而高太公见到孙悟空后,却不太相信孙悟空能降了那猪妖。”

    “当下孙悟空便带着高太公来到后宅中,用金箍棒撬开了后宅的锁,让高太公与女儿得以相聚,而孙悟空则扮做高太公之女的模样在后宅中等那猪妖到来,猪妖到来之后,扮作太公之女的孙悟空恐吓那猪妖说‘高太公请了当年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来对付他’,那猪妖一听,登时害怕,就想逃走。”

    “最后孙悟空显露真身,与那猪妖大战起来,同时得知那猪妖竟然是当初天上的天蓬元帅,后因调戏嫦娥被贬到了凡间,而那猪妖听说孙悟空是随着唐僧前往西天取经后,也说自己也得到过观音菩萨的点化,要随同唐僧前往西天取经。”

    “孙悟空不太相信,便拨了三根毫毛将猪妖绑了起来去见唐僧,见了唐僧后,那猪妖说出观音菩萨点化他的过程,唐僧便让孙悟空松绑了猪妖,并帮猪妖取名猪八戒,法名悟能,一同前往西天取经……”

    讲到这里,李子明话叙停了下来。

    而后李子明看向围着自己而坐的忠顺、如尘及如艳三人,见三人还一副倾听入迷的样子,显然还沉浸在他所讲的“高老庄抢亲”的故事中。

    李子明便不由笑道:“如尘、如艳、忠顺,故事已经讲完了。”

    “啊!少爷讲完了,这就讲完了。”如尘及如艳,还有忠顺三人陡然被李子明的话从沉浸中惊醒过来,都不由脸露失望之色。

    “是的,讲完了。”李子明当下点了点头,而后李子明又道:“老规矩,与以往一样,我讲完故事后,你们都说说自己的感受。”

    李子明说着,脸色严肃地看向如尘及如艳、忠顺三人。

    在后世时,李子明的老爸是一名教师,在他少时,也曾讲过《西游记》的故事给他听,而且由于他爸是一位教师的缘故,所以每次讲完一个故事,都要李子明说下感受,以增强李子明的思考能力。

    而李子明自然而然也将这种习惯带到了这明末,讲给如尘及如艳,还有忠顺《西游记》故事听时,也要他们说一下感受。

    当然李子明这样做的含义,与当初他在后世时老爸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他只是想如尘及如艳,还有忠顺真实地参与到这则故事来,让这故事讲得更有意义一些,要不只是李子明讲故事,而如尘及如艳,还有忠顺三人听故事,未免就单调了很多。

    “少爷,我觉得猪八戒很可怜,当初他是天上的天蓬元帅,肯定是长得英俊潇洒,要多威风有多威风,可是贬入凡界之后,他竟然成了一副猪怪模样。”首先说感受的如艳,说着,如艳不由一副同情的样子。

    “不!少爷,我觉得最可怜的是高太公的女儿,想她一黄花闺女,嫁给猪八戒时,还以为嫁了一个好相公,却没想到嫁给了一头丑怪的猪妖,这想想都让人害怕,是一生的噩梦。”其次说感受的是如尘。

    如尘说着,露出一副有着后怕的样子,模样极为可爱,让李子明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微笑。

    最后说感受的是忠顺,忠顺神情不慌不忙,先是想了一下,而后才说道:“我觉得无所谓谁可怜谁不可怜,《西游记》是一部取经的故事,与佛有关,而佛家信因果劫数,所以无论是猪八戒贬入凡间,还是高太公之女嫁给化为猪怪的猪八戒,抑或是担惊受怕的高太公一家,这都是他们的劫数,不可避免。”

    忠顺说着,眼中有着一种别样的光辉。

    这听得如尘及如艳都不由眼神惊奇地看向忠顺,她们只觉忠顺这番讲解实在是不一般,大出她们的想法之外。

    而李子明听了,也不由眼有赞叹之色地看向忠顺,而后说道:“嗯,忠顺说得不错,《西游记》是一部取经故事,讲得是佛道,而佛道信因果,无论猪八戒,还是高太公一家的遇合,都是他们的因果与劫数。”

    说到这里,李子明看向忠顺的脸色更有着赞叹,只觉忠顺跟随他这段日子来,实在是成长了不少,无论是做事,还是说话,抑或是思考,都隐隐地独成一派,这让李子明极为颀慰。

    而后李子明朝着如尘及如艳,还有忠顺三人道:“现在时间还早,而明天我就要与忠顺离开县城,前往京师,有段时间不能与你们相见,更别说给你们讲故事了,所以今天我就多讲几个给你们听,我们今晚好好地畅乐一下。”

    李子明说着,脸色很认真。

    “好啊!少爷!”

    “好啊!少爷!”

    ……

    当下如尘及如艳听了不由极为高兴。

    但其实如尘及如艳内心因为李子明明天即将带着忠顺前往京师是极为伤感的。

    只是。

第211章不舍

    她们不敢流露出来,让李子明与忠顺知道,所以脸上装着一副极为高兴的样子,她们想让他们的离别,变得不是所有人伤感,而是有着一些喜庆,只是将这些许失落深藏于心底,只让自己知道就好。

    而忠顺听到李子明说讲故事,则是真心的高兴,要知这段时日来,忠顺没少听李子明讲的《西游记》故事,早就被里面玄奇而光怪陆离的故事所吸引,极想听到更多的故事。

    此时听到李子明所说,让他有种大偿所愿的感觉,而且忠顺明天是与李子明一同前往京师的,所以他并无如艳及如尘心中的那种伤感。

    “好,那我讲了,你们注意听。”当下李子明点了点头,就继续讲了开来。

    李子明这一讲就是三个故事,全别是《西游记》故事中的“四探无底洞”、“大闹天宫”及“真假孙行者”。

    而李子明讲故事的手法也是极其纯熟的,声调也很是抑扬頓挫,很容易渲染与感染人的情緖,所以哪怕此时如尘及如艳心中有着伤感,注意力不在故事之上,也被深深地吸引其中,忘记了伤感,而忠顺更是沉浸于其中。

    时间就在这样的故事讲叙中流逝。

    讲完“真假孙行者”的故事后,李子明又讲起一个“大战青牛精”的故事。

    而转眼间,到了亥时时份。

    天地一片暗色。

    远远地看去。

    只见到处一片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

    就连天穹上也是一轮残月照空,释放着并不明亮的光芒,虽也有一些寥落的星辰散布于天空中,但星光并不璀璨,反而只有着星光点点的感觉,让整个天地一片暗黑,并不明亮。

    不过好在县衙内院中的东西厢房与正房的廊道上的灯笼都已经点燃,散发着明亮的灯光与天穹之上洒下的并不明亮的月光与星光交杂在一起,倒也让整个内院中显得极为明亮,有着一丝灯火通明的感觉。

    而院子中。

    李子明四人坐在那里。

    此时李子明已经讲完了“大战青牛精”的故事,正坐在椅子上看着还沉浸在故事中的如尘及如艳,还有忠顺三人。

    此时三人都太过沉迷于李子明所讲的故事中,竟没有发现李子明已经讲完。

    当下李子明微咳一声,朝着如尘及如艳,还有忠顺三人道:“如尘、如艳、忠顺,故事讲完了,都去休息吧。”

    “啊!”

    “啊!”

    “什么?少爷!”

    ……

    当下忠顺、如尘及如艳三人都被李子明的话声从故事中惊醒,都不由齐都惊叫道,而后看向李子明。

    而且他们皆脸色有些不舍道:“讲完了啊!已经讲完了啊!”

    “嗯。”李子明点了点头,而后他看向暗黑一片的天穹,见那轮残月已经在天空中升得极高,便朝着如尘及如艳,还有忠顺三人道:“时间不早了,都去休息吧。”

    “好的,少爷。”如尘及如艳,还有忠顺三人虽然还想听李子明再讲几个《西游记》的故事,但看天色,确实已经很晚,而且他们想到明天一早,李子明与忠顺就要离开吉水县衙,出发前往京师,是不易太晚睡觉的,当下便齐都点了点头。

    而李子明也是个极为观察入微的人,从如尘及如艳,还有忠顺隐藏的情绪中,就知道他们极想再听几个故事,但显然是考虑到什么,而没有再如往常一样的要求他再讲几个,而以李子明的聪慧,也是猜到他们顾虑的是他明早与忠顺就要出发京师,不易太晚睡觉。

    当下李子明心下不由极为感动。

    而后李子明前往自己的正房中,拿了衣衫就入混堂内沐浴。

    而如尘及如艳,还有忠顺三人则将院子中的椅子搬往各自的房中。

    待李子明沐好浴。

    如尘及如艳也入混堂中沐浴。

    而后是忠顺。

    待各自沐好浴,便分别去休息。

    而此时天色更加黑了。

    天上的那轮残月显露得似乎多了不少,散发的月光也明亮了很多,就连天穹上本来寥落的星辰也瞬间多了一些,星光也大了很多,让整片暗黑的天地一下子变得有些蒙亮起。

    而李子明的正房中。

    此时灯架上的蜡烛燃烧的正旺,散发着噼哩啪啦的声响,散发着明亮的灯火将整个正房照得一片暖色,光亮可见。

    李子明将房门紧紧地关起,拿起空调遥控器将空调开启,调到26度的样子,房间一下子变得冰凉起。

    而后李子明就脱去外衫,只余留一件里衣,紧接着李子明吹灭灯架上的烛火,回到架子床上,一把躺上架子床,由于房中开启了空调,比较冷,李子明拿过身旁的衾被盖在身上,而后就进入沉沉的梦乡中。

    一夜无话。

    眨眼间天色大亮。

    李子明照例早早地醒来。

    而同时醒来的还有如尘及如艳。

    如尘则进来伺候着李子明梳洗。

    而如艳则前往灶房中开始做早膳。

    待到李子明梳洗好,做了一番准备后,与如尘走出正房,而此时如艳的早膳也已经做好了,已经端往了膳厅中。

    而此时忠顺也已经起来,进行洗漱。

    待忠顺也洗漱好。

    李子明四人便前往膳厅中,准备吃早膳,这也将是四人稍后一段日子来,最后一次聚在一起的用膳。

    膳厅膳桌处。

    忠顺紧挨着李子明坐在一边。

    如尘及如艳坐在两人的对面。

    此时膳桌上摆满着丰盛的早膳。

    最中间的是一大瓷碗小米粥,此时正热气腾腾,散发着香气。

    而在一大瓷碗小米粥旁,还用碟盛放着一些肉夹膜,看了让人极想吃,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如水豆丝、酸辣鸡爪、辣鸭脖、鸭翅膀等可口的配菜,看得让人有种想立时大快朵頣的感觉。

    当下李子明忙朝着如尘及如艳,还有忠顺道:“开吃!”

    而后李子明就端起面前的小瓷碗盛了一碗小米粥吃了起来,而如尘及如艳,还有忠顺也点了点头,分别端起面前的小瓷碗,盛了一碗小米粥也吃起。

    四人都吃得极为香。

    而李子明更是一边喝着小米粥,吃着肉夹膜,一边吃起那些酸辣鸡爪、辣鸭脖及鸭翅膀来。

    吃得好不爽快。

    同时。

第212章送别

    让李子明不由回忆起曾经在后世的生活来,在后世时,这酸辣鸡爪、辣鸭脖、鸭翅膀也是李子明极喜欢吃的食物之一,曾经,每当李子明下班,或者是休息日时,都会买些辣鸭脖、酸辣鸡爪、鸭翅膀等当零食时。

    而且每当过年除夕之夜时,后世李子明的妈妈也都会做一些酸辣鸡爪、辣鸭脖、鸭翅膀来作除夕之菜。

    而李子明他们一家除夕时,倒是很少吃酸辣鸡爪、辣鸭脖、鸭翅膀这些菜肴,但是每当春晚开始时,李子明就会与哥哥端着这些酸辣鸡爪、辣鸭脖、鸭翅膀坐在火炉旁,一边烤着火,一边看着春晚,吃起这些辣鸭脖、鸭翅膀、酸辣鸡爪来。

    可以说,这是李子明脑海中永远的幸福回忆。

    而如艳也确实是一位厨艺天才,所做的酸辣鸡爪、鸭翅膀、辣鸭脖等次数虽不多,但论好吃程度却还在曾经后世时,李子明妈妈从街上买到的味道之上,吃得让李子明更是充满着浓浓的回忆。

    当下李子明不由大声赞叹如艳厨艺真是了得。

    而如艳听了心中更是高兴。

    而后李子明四人一边吃着早膳,一边说着话。

    如尘及如艳都极为珍惜自己两人与李子明还有忠顺暂时在一起的最后一段时光,一边说着一些关心李子明两人的话,一边要他们此去京师一定要小心,保重自己。

    李子明当下点头说知道了,而且脸色郑重地要她们两人好好照顾自己,等他们回来。

    而后四人吃完早膳。

    李子明与忠顺前去各自房中收拾行李。

    而如尘及如艳则收拾起这膳桌来。

    待到李子明与忠顺收拾好行李。

    而如尘及如艳也收拾好膳桌。

    此时时刻已经到了辰时时份。

    天色已然大亮。

    东面的天空,太阳已经升起极高。

    散发着炽热的光线,照耀着天下。

    让天气开始有些热起。

    李子明与忠顺离开内院,前往县衙门口。

    而如尘及如艳相随着,要送别李子明与忠顺两人。

    县衙门口。

    李子明朝着如尘及如艳道:“如尘、如艳,所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你们不要送了,回去吧。”

    李子明说着,眼中有着一丝爱怜的神色。

    然则如尘及如艳却脸色倔强道:“不!少爷,这是我们与你暂时最后一段相处的时间了,我们一定要送送你们,送你们到城门口。”

    如尘及如艳说着,神色很是坚决。

    当下李子明无奈地点了点头道:“好吧!”

    同时他心中暗暗为如尘及如艳对他的依恋而感动。

    而后李子明与忠顺牵着马匹离开县衙,走在通往县城门口的街道上。

    而如尘及如艳紧跟在他们身旁。

    如尘及如艳极为珍惜最后一段与李子明与忠顺在一起的时光,向着李子明他们说着一些关心的话,要他们此去一路保重自己,早点回来,说到最后,如尘及如艳眼眶竟然通红起来,言语与神态间尽是不舍。

    让李子明看着更是怜惜他们。

    而此时街道上也很是热闹。

    要知道辰时时份的吉水县城可以说是一天中除去黄昏时份最热闹的时段,街道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可以说是川流不息,不但有推着独轮车装着货物而过的百姓,更有一些挑着箩筐而过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富贵人家的花轿,让本来就有些拥挤的街道更显得拥挤起。

    更少不了一些神情剽悍的妇人行走于街道上及一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娘子,成为这辰时时份吉水县城街道上的一抹靓丽的景色。

    而街道两旁的那些摊位更是热闹起,那些卖拨浪鼓小玩意及一些女性饰品,胭脂水粉的摊位旁,聚满着一些百姓及一些妇人和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娘子,至于那些早膳摊位旁的膳桌上更是坐满了正在吃早膳的百姓,。

    而那些早膳摊位的摊主们都忙碌地做着各种早膳,端给那些落坐在膳桌旁的百姓,而那些膳桌上的百姓一见到属于自己的早膳到了,就立时喷香地吃了起来,同时与同桌的一些百姓讲起一些听闻的八卦事来,说得好不开心,让这辰时时份的吉水县城更显热闹。

    而街道两旁的那些商鋪中,也是有着极多的百姓进进出出,看着一些货物与购买着,让那些商铺中的掌柜与伙记都好一阵手忙脚乱。

    而看着这辰时时分热闹的吉水县城。

    李子明心中也有着一丝莫名的颀慰。

    要知他李子明没有来到这吉水县任职时,这吉水县城的街道哪有如今的热闹,那时的百姓连吃穿都成问题,所以街道上很是冷清,可以说吉水县城繁华起来,完全是因为他李子明的到来与治理。

    所以李子明看着自己一手缔造的繁华县城,心中有着一丝莫名的骄傲。

    而街道上的那些百姓看到李子明与忠顺牵着马匹与如尘及如艳四人走来,便都一一自发地让在一边,让出一条道路来,让李子明四人经过。

    而李子明也朝着这些恭敬地给他让路的百姓点了点头,继续朝着县城门口而去。

    那些百姓看着李子明四人远去的身影,不由地都议论了开来。

    “县令大人这是要离开县城,前去京师见驾么?”

    “应该是了。”

    “好,我们都去送送县令大人吧,这些时日来,县令大人对我等百姓有大恩,如果没有县令大人,焉有我们如今的饱足生活?”

    “嗯,我们一起去送送县令大人。”

    ……

    这些百姓说着,都统一了下来,纷纷紧跟在李子明四人身后,也朝着县城门口而去。

    如尘及如艳看着街道上的百姓紧跟而来,不由齐都感到訝异,朝着李子明与忠顺道:“少爷,忠顺哥,这些百姓跟上来,是为了什么啊?”

    忠顺见了,立时明白这些百姓的心意,说道:“这些百姓肯定是见少爷要离开县城,前往京师见驾,而来送别少爷了。”

    李子明见状,却不由摇了摇头道:“百姓们不必如此的。”

    而如尘及如艳闻言,却一脸骄傲道:“少爷,这都是因为你这段时日来为县城百姓做下了太多的实事,百姓们感恩于你,舍不得你,才来送别的,这是你应当的。”

    如尘及如艳说着,更感自豪,看向李子明的目光充满着敬佩。

    县城门口。

第213章沿途乱象

    李子明与忠顺牵着马匹站在那里。

    身旁是如尘及如艳。

    稍远一些,是那些聚跟过来的百姓。

    当下李子明朝着身旁的如尘及如艳道:“如尘、如艳,你们送到这里就行了,快回去吧。”

    李子明说着,伸手揉了揉如尘及如艳的头上秀发。

    他眼中满是爱怜之色。

    对于如尘及如艳两人,李子明不只是单纯的侍女与主子之间的关系,而是有着一分真挚的感情,虽然说他对于如尘及如艳的这种感情谈不上是至死不渝,但也是极为上心的,很是欢喜。

    而如尘及如艳闻言,却脸色倔强道:“不,少爷,我们要看着你与忠顺哥离去才回去。”

    如尘及如艳说着,脸色极为坚决。

    无论是话语中,还是神情上,都透着浓浓的深情。

    这让李子明看着、听着,心中一片感动。

    而李子明也是知道如尘及如艳的性格的,是两个认死理的人,既然决定了,无论他怎么相劝也是没用的,当下李子明无奈地点了点头道:“好吧。”

    而后李子明与忠顺一同翻身上马。

    坐在马匹上,李子明又朝着那些聚跟过来的百姓挥了挥手道:“百姓们,谢谢你们来相送本县,都回去吧,你们的心意,本县心领了。”

    李子明说着,神色极为认真。

    然而那些百姓听了,却脸色一脸激动,齐都朝着李子明挥手:“不,县令大人,你对我们来说是再生父母,没有大人你哪有我们如今饱足的生活?而我们如今唯一能为大人做的,就是来送别大人,请大人允许我们如如尘及如艳姑娘一样,看着你们离去。”

    那些百姓说着,眼中有着恳求之色。

    听着这些百姓的话,看着这些百姓的神情。

    李子明心下也很是触动。

    这让李子明更加坚定自己要拯救整个大明王朝,让那些陷身于乱世中的百姓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而后李子明朝着忠顺道:“走!忠顺!”

    随后,两人挥动手中马鞭,坐下的马匹立时一声嘶鸣,载着他们疾馳而去。

    而看着远去的李子明与忠顺,如尘及如艳却不由泪眼婆娑起,口中喃喃自语道:“少爷,你可一定要早点回来,早点回来,我们等你!一直等你!”

    如尘及如艳的脸上满是依恋与深情。

    这深情的模样看着让人心疼。

    而那些百姓看着李子明两人离去,也齐都大声道:“县令大人,保重啊!保重啊!”

    他们的心中也尽是不舍。

    随后李子明与忠顺一路北上。

    先是到达南昌府。

    而后达到九江府。

    紧接着,李子明与忠顺到达湖广行省境内。

    而此时离李子明与忠顺离开吉水县之日,已经过去半个月时间了。

    可以说是时光如白驹过隙。

    而这一路行来。

    见识到如今大明天下的惨状。

    李子明与忠顺感叹良多。

    一路上。

    李子明他们见到的不是如吉水县城的繁华。

    而是一路饿…殍遍野,残坦断壁,到处一片荒凉与废墟,处处村落十室九空,路上李子明他们还见到很多一路逃难的百姓,这些百姓个个衣衫褴褛,面色饥黄,用以充饥的不过是挖来的草根,很多的百姓都倒在疫病中。

    路上李子明也可怜这些百姓,让忠顺拿出随身携带的干粮及经过一些城池买来一些干粮给这些百姓吃,可最后李子明才发现这样的百姓太多,他们带的及买来的干粮不过杯水车薪,只能救一些百姓一时,救不了他们长久,

    这让李子明更感觉到,想拯救这天下间千千万万的受苦黎民百姓,唯有振兴大明王朝,让大明王朝变得富足起来,而这样一来,更让李子明生出一丝赶快到京师见到崇祯皇帝的愿望,将杂交水稻推广到天下各地,以缓解天下的乱象。

    而李子明也知道以现在自己这一几之力,是救不了这么多的百姓的。

    而他们携带及买来的干粮经过散发给百姓,也所剩无几了。

    当下李子明便不再管这些了。

    继续与忠顺一路北上。

    这一日。

    李子明与忠顺来到湖广行省黄州府。

    而此时已经是夕阳西下时份。

    西面的天空一片红彤彤的,夕阳已经快要落下西面的群山之中了。

    远远看去,霎是美丽。

    让人着迷!

    而四周的景色却是一片荒凉,不但不见一个人影,就连一个村落也没有看过,所看到的,无非是高高的野草,及野草丛中时不时露出的白色人…骨,让人感到荒凉时又有一丝悚然。

    忠顺看了看四周的景色与天色,不由朝着李子明道:“少爷,天色马上就要入夜了,我们得找一个地方过夜了。”

    忠顺说着有些忧愁,以周围的环境来看,一时之间,是很难找到可以过夜的地方的。

    李子明也打量着四周道:“这附近根本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过夜,我们趁着天还未黑,加快点行程,看看路上可还有什么可以借宿之处。”

    李子明很快决断。

    “好的,少爷。”忠顺闻言点了点头。

    “驾!”

    “驾!”

    ……

    而后李子明与忠顺一起挥动手中的马鞭,鞭策着坐下的马匹朝前急馳,卷起一片土尘,马蹄声甚至传出去很远。

    也不知过了多久。

    夕阳已经全部落入西面的群山之中了,不见一点儿踪迹。

    只有在西面群山与天空之间,还有着一抹残霞让这漆黑的夜暂时不能降临。

    风吹拂。

    让四周的高高野草与远处的山峦中的一些树木摇摆起来。

    夜马上就要来了。

    这时急馳中的忠顺突指着远处朝着李子明兴奋地叫了起来,“少爷,你看,前面有一个村落。”

    忠顺说着,语调中透着高兴。

    李子明也循着忠顺指向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影影绰绰的可以见到是一个村庄,当下李子明也是神情一振道:“忠顺!走!”

    而后李子明与忠顺两人更加鞭策着马匹向前馳行,朝着那处村庄而去。

第214章荒郊废村

    来到村落前。

    整座村落的全貌立时全部落入李子明他们的眼帘。

    那是一座小村落。

    大概只有几十户人家的样子。

    全部是土坯房构造,而且有些土坯房的一些墙壁已经倒塌了,这让村落中显得有一些荒凉。

    此时李子明与忠顺都勒住了马匹,看着村落中的这一副景象,忠顺不由朝着李子明道:“少爷,这座村落只怕与我们这一路行来遇到的村落一样,没有人。”

    忠顺说着,有一丝发愁。

    “嗯。”李子明点了点头,而后他翻身下马,朝着忠顺道:“我们去看看。”

    说着,忠顺也下得马来。

    而后李子明与忠顺牵着马匹来到一座土坯屋前,李子明伸手往屋门上一推,正要问有人么?

    砰!那屋门竟然先是嘎吱一声,打了开来,而后整扇门脱落,直接轰然落在地上,激起一阵土尘,吓得李子明与忠顺一大跳。

    而屋内却没有回声。

    李子明再次大声问道:“请问有人么?”

    只是屋内却还是没有人回声。

    当下忠顺朝着李子明道:“少爷,我进去看看。”

    “好。”当下李子明点了点头,忠顺便走进屋内。

    忠顺在屋内察看了一遍,而后颓然地走出屋来,朝着李子明道:“少爷,屋内没有人,而且桌面上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灰尘,显然这屋内的主人已经有一段时间不在了。”

    “嗯,我们再去看看别家。”当下李子明点了点头。

    而后李子明与忠顺前往村落中的别户人家,只是让李子明他们失望的是,他们一共察看了七八户人家,都没有人存在,桌上都还积着厚厚的灰尘,显然这些屋内的人也已经走了很久了。

    这时忠顺不由朝着李子明道:“少爷,看来与我们所料的一样,这村子已经荒废了,没有一个人。”

    而此时西面天空中的那一抹残霞彻底地被夜色覆盖,天地之间,一下子就变得黑夜漆漆起来,有风吹来,带来呼啸声,让这黑夜下的村落有一丝诡异与令人悚然的感觉。

    忠顺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噤。

    在这样的环境下,就连李子明也若有所觉。

    而后李子明的目光突然定定地看着村子远处,朝着忠顺道:“忠顺,你看那里,那里有火光散出,这村子里还有人。”

    李子明说着,指着村子较远处,那里隐约有火光散出,他神情不由显得有些振奋。

    当下忠顺也忙顺着李子明手指的方向看去,果见远处,那里有着一点火光若隐若现,当下忠顺也不由极为高兴道:“村子里果真有火光。”

    但随后忠顺看了看周围黑漆漆的一片,及那呼啸的风声,还有那些树木与土坯房在月光下若隐若现的阴影,仿佛厉…鬼在张牙舞爪,他心间不由泛起一个凉意,似乎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他朝着李子明,脸色有些惊惧道:“少爷,这村子里,我们察看了那么多家,哪有半个人存在?那点火光会不会是厉…鬼发出来的?引我们前去,而后把我们吃掉!”

    忠顺说着,神色更有着惊惧。

    在古代,不似后世那么无鬼…神论,对于鬼…怪…神…魔是有着一种畏惧的。

    李子明闻言,却不由拍了拍忠顺的脑袋,笑道:“怎么可能是鬼?这天底下根本没有鬼,一定是有人还留在村子中,我们去看看。”

    身为后世21世纪的大好青年,无鬼…神…论信奉者,李子明岂会相信人世间有鬼…怪存在,这不过是人的杜撰之说罢了。

    当下李子明牵着马匹朝着远处有火光处走去。

    忠顺见状,虽然还是有些害怕,担心那是鬼…怪发出的,但见到李子明上前去,他也没法丢下自己的少爷,只得也牵着马匹跟了上去。

    李子明他们进入村子里的方向是西面。

    而那火光散发出来之处是村子的东面。

    可以说是两个极端。

    不过好在村子并不是很大,是一个小村落,即使夜间行路不太方便,但李子明与忠顺两人也只花了半盏茶左右的时间就来到了火光散出处。

    显露在李子明与忠顺眼前的是一处外形看起来还稍显完整的农家院落,门口有着两株碗口大小的树,整个院落被一道矮土墙围着,是一间正房,东西厢房与正房左右两间耳房的格局。

    院落的正房中有着火光散出。

    李子明与忠顺在村落西面看到的隐约火光,正是这院落的正房中散发出来的。

    当下李子明忙将自己马匹的缰绳绑在院落门口的一颗树上,而后朝着忠顺道:“走,忠顺我们进去看看,向人家借借宿,顺带吃些东西。”

    李子明说着,就朝里走去。

    忠顺也忙将自己马匹的缰绳绑在院落门口的另一颗树上,而后急步跟上李子明,同时忠顺小心翼翼地打量起这院落来。

    他只见这院落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唯有那正房中有着一点火光若隐若现,更让他想起关于鬼的传说,心头寒意直冒,更加跟紧了李子明的步伐,同时朝着李子明紧张地问道:“少爷,你说这院落正房中真的是有人住,而不是鬼!”

    说到鬼时,忠顺显得更加紧张了。

    李子明闻言,心下不由大乐,平常见忠顺长得极为魁梧,很有着英难气,就算上战场杀敌见血,也不曾半点发怵,可是此时身处这荒郊废村看着这院落中的灯光,却怕起来鬼来,说来不由得好笑。

    这更让李子明体会到,在古代,那些百姓对于鬼…神的敬畏。

    当下李子明忙回过头朝着忠顺道:“忠顺你放心吧,少爷我保证,这正房中的不是鬼,一定是人!”

    说着,李子明加快脚步,朝着正房走去。

    而忠顺虽然听到李子明的保证与肯定,但心下依旧有着一丝惊惧。

    此时李子明已经走到正房的房门前。

    李子明伸手敲起了房门,同时喊道:“请问有人么?我们是过路的,想借宿一晚。”

    李子明的话声刚落下,他与忠顺就看到正房中有着火光在移动,这让忠顺更是有些大气都不敢喘。

    而后嘎地一声。

第215章悲凉

    正房的房门被打了开来,借着微弱的火光,可见一张满是褶皱脸露在李子明与忠顺的视线中,加上那蓬乱的白发,在这夜间看起来,让人不由惊惧似鬼。

    “啊!”忠顺忙不由大叫一声,大退三步,眼神极为惊惧。

    忠顺惊惧的叫声及陡然出现的褶皱脸庞,让李子明也不由地一惊,退了一小步。

    而那张褶皱的脸陡见到李子明两人,及被忠顺的叫声一惊,也不由脸色有些惶恐起来,身体变得顫顫巍巍,手中握着的油灯也不由晃动起来,似乎随时会脱手落在地上,落得个灯油四溅,当下她不由脸有着些惊惧地看着李子明与忠顺道:“你们是谁?”

    那顫顫巍巍的声音虽然听起来显得有些微弱。

    但李子明却不由长吁了一口气,而后李子明打量起眼前的老人来,这是一个身材瘦弱,背有些微驼的白发老妪,她脸上的皱纹极深,只怕有着不下七八十岁的高龄,而且此时她看向李子明与忠顺的浑浊的眼神依旧有着一丝防备与不安。

    当下李子明忙不由朝着那老妪道:“惊动老人家了,我们是路过的,想在村里借宿一宿,不料村中一个人也没有,见到老人家这里有灯光,就过来看一下。”

    李子明说着,神色有着歉意。

    “唉,这年头匪寇四起,经常劫掠我们这些小村落,加上闹饥荒,朝廷的税收又太重,村子里的人都觉得活不下去了,都在一个月之前就陆续逃走了,老婆子我因为年纪大了,走不动,也走不到多远,才留在村子里苟活着。”那名老妪说着,眼中有着一丝深沉的哀伤。

    这让李子明看着、听着,心下极为同情这老妪的处境。

    同时他心情极为沉重地朝着那老妪说道:“都是这乱世累了老人家了。”

    李子明说着,有着一丝深沉的叹息。

    紧接着,李子明回过头来,朝着身后不远的忠顺说道:“忠顺,过来见过老人家,刚才你一惊一乍的,都吓到老人家了。”

    李子明说着,看向忠顺,话语中有着一丝怪责之意。

    而忠顺此时也不由地有着一丝尴尬。

    当下忠顺忙走上前来,朝着那名老妪一拜道:“老人家,刚才是忠顺无礼莽撞了,吓到你了,还望老人家你恕罪。”

    忠顺说着,也有着一丝自责之意。

    那名老妪一直以来被人无视惯了,此时见到忠顺上前来朝着她表示歉意,当下不由惊得手足无措,忙道:“小哥你严重了,是老婆子我惊到你们了,也望两位公子与小哥恕罪。”

    那名老妪说着,不由朝着李子明与忠顺两人福了一福。

    当下李子明忙不由道:“老人家你太客气了。”

    而后李子明又朝着那名老妪问了起来,“老人家,我们两人因为赶了一天的路,错过了宿头,不知能否在老人家府上借住一晚?”

    李子明说着,看向那名老妪。

    而那名老妪闻言,忙不由道:“两位公子与小哥,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借住一晚,没有问题,本来我老婆子一个人居住在村子里,没有一个人可以说话,本就气闷的很,今天有两位公子与小哥陪…我老婆子一晚,老婆子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来,两位公子与小哥随我来。”

    说着,老妪脸上的神色极为高兴,而后她拿着油灯就在前面带路。

    “那多谢老人家了。”李子明当下表示感谢,与忠顺一同跟着那老妪走去。

    而后那老妪带着李子明与忠顺两人来到院落的东厢房前,只见那老妪一把推开东厢房的房门,朝着李子明两人道:“这间房间是我儿子与儿媳妇平常住的,不过他们也在一个月前与村子里的人一起逃走了,所以空了下来,而我平常闲着没事,也会来打扫一下他们房间,就怕他们那天回来,需要入住,今天正好给两位公子与小哥入住。”

    那名老妪说着,拿着油灯走入了东厢房中。

    不过李子明却看见那名老妪的身躯行走间,微微抽动。

    这让李子明极为同情那位老妪,因为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抛弃,这对于任何一个母亲来说,都是极为深沉的伤痛。

    而那名老妪字里行间对于儿子深沉的溺爱,又让李子明极为感到人世间母爱的伟大,试想一个被儿子抛弃的母亲,还每天打扫儿子与儿媳住过的房间,只为他们有一天回来,可以再入住,这种爱何其伟大,而在李子明想来,也只有母爱唯此。

    而后李子明借着那老妪手中的油灯打量起整个房间来。

    房间是一个简陋的小房间。

    四面是斑驳的墙壁。

    还可见黄色的土坯。

    黄色的土坯墙上还可见一些小小的裂缝,让人有一种这间房间随时会有崩塌下来的感觉。

    拿李子明曾经生活的后世的话来说,这就是一间危房。

    房中还陈放着一些杂乱的东西,围着房间四面墙壁放置的有几张陈旧的条案,条案上也分别放着一些杂乱的东西,及一些装着衣物的樟木箱子。

    在房间的中央位置,还摆着一张略显破旧的小八仙桌,此时小八仙桌上放着一个陈旧的掌盘,掌盘中也放着一个略显陈旧的茶壶及几个陈旧的茶碗。

    围着小八仙桌摆放着的还有几张显得破旧的长凳,在房间的靠里之处,还有一个睡觉用的土坑,坑上还有着一席陈旧的被褥。

    整个房间看起来,确实很是寒酸。

    也可以看出,这老妪的家庭并不富裕。

    而那老妪看着房间中的布置,不由回想起自家儿子与儿媳曾经在房间中的一幕幕,霎那间,她眼中有着泪花。

    但那老妪却显得非常坚强,没有发出声来,只是用衣袖一把擦干眼中的泪花,强笑地朝着李子明与忠顺道:“两位公子与小哥,房间的条件有些简陋,有些委屈你们住下了。”

    那老妪说着,眼中有着歉意。

    这更让李子明看着,为老妪的悲惨遭遇而感到心酸酸的。

    同时李子明更明白。

第216章辛酸

    在如今的大明天下,如这老妪境遇的人只怕很多,而非独此一家,这更让李子明生出要赶快拯救大明王朝,让大明天下富足起来的愿望,让天下间所有的百姓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不再出现这样人间凄惨的事。

    而听到那老妪说起“条件太过简陋,委屈他们住下了”,李子明更是同情起这位心善的老妪来,当下李子明朝着那名老妪笑着说道:“老人家你说哪里的话?出门在外,有个落脚的地方就已经很好了,哪有什么委屈不委屈的说法?”

    李子明说着,吩咐忠顺将房间略微收拾一下。

    而自己却与老妪走出了房间。

    与老妪站在院子中,李子明抬头朝着天穹上看去,只见天穹黑漆漆的一片,不过明月已经升起较高,而且今晚的明月极为圆,散发着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天下,而且此时天穹之中的星辰也是极为繁多,颗颗璀璨耀眼,李子明从地面仰望向星空,只觉是满眼星光,璀璨绚丽无比。

    而那明亮的月光夹杂着璀璨的星光洒下,让这处在暗夜下的院落,如同披上了一层银纱,变得有些可以视物。

    这让李子明不由又想起曾经后世的生活来。

    曾经在后世时,李子明也曾与家人坐在自家房屋前的晒场中仰望星空,天穹同样一片暗黑,有圆而大的明月高悬于空中,散发着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天下。

    同样有着无数星辰闪烁,释放着璀璨的星光,更有着北斗七星在天穹之中连成勺子状,让整个天穹看起来绚丽无比,将整个暗夜下的天地照得明亮可见。

    只不过这样的生活已经离李子明很远了。

    只是曾经的记忆。

    但这种记忆已铭刻在李子明的脑海中,永远不会忘记,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某个特定的场景又会被激发开来,忆起!

    同时李子明不由再次想起后世时传颂的极为著名的唐朝诗人诗仙李白的《静夜思》诗句,并且心中默默地念了开来: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念颂着,李子明更是沉浸在曾经后世的生活中。

    只到好一会儿,李子明才从这种情緖中回过神来,而后李子明看向那名老妪,只见那名老妪此时神情奇怪地看着他,仿佛感受到了他刚才的那种情緖。

    当下李子明忙道:“老人家,你这里有吃的么?我与忠顺已经半天没有吃东西了。”

    李子明说着,看向那名老妪。

    那名老妪闻言,忙点了点头道:“有,公子你稍等,我这去拿!”

    那名老妪说着,她就拿着油灯走向院落中的一间耳房中。

    而这间耳房其实就是这处院落的灶房。

    在古代,一般灶房就是在耳房中。

    不一会儿,那名老妪一手拿着油灯,一手端着一个有些破旧的小瓷碗走来,不过由于端着小瓷碗,那老妪走路极为小心,仿佛生怕洒出这小瓷碗中的东西。

    待到那老妪走到李子明面前,她忙将手中的小瓷碗递给李子明,并且道:“公子,这就是吃的了。”

    说着,那老妪还留恋地看了眼递过去的小瓷碗。

    仿佛这瓷碗中的膳食对于她来说,是多么稀有。

    “谢谢老人家。”当下李子明点了点头,接过老妪递过来的小瓷碗。

    但当李子明看向小瓷碗中装的食物时,他整个人不由地呆了,眼晴瞬间发酸,看向那老妪道:“老人家,你平常就吃这些么?”

    那小瓷碗中装的膳食哪是什么膳食?而是一碗煮好的清水,加上几根未曾煮烂的黝黑树根,而就是这样的树根汤,那老妪递给李子明时,还是那么地留恋。

    这让李子明不由紧紧地握紧了拳头。

    “是的,我们村子经历过盗匪抢劫,又受了灾荒,还有朝廷的征税,早在一个月之前就断了粮,所以村子里的人都逃走了,我也只能挖些树根过日了,不过周围的树根也被我吃得差不多了,老婆子我也不知道能否熬过今年的冬天。”那名老妪说着,眼中泛起一丝灰色的神色,那是一种对生的绝望。

    这看着李子明心头更是大触。

    当下李子明朝着那老妪道:“老人家,你放心,有我在,你不但可熬过今年冬天,还可以熬很久,今天我就让老人家你吃一頓丰盛的晚膳。”

    李子明说着,眼晴有些通红。

    “吃一頓丰盛的晚膳!”听着李子明的话,那名老妪脸色奇怪地望着李子明。

    她实在想不到,这样荒废的村落,能做出什么丰盛的晚膳吃?她也想不出李子明话中的丰盛晚膳指得是什么样的。

    而李子明却朝着东厢房的方向喊道:“忠顺,出来帮忙。”

    “好的,少爷。”东厢房中的忠顺听到李子明的叫声,忙应道,而后走了出来。

    “走,我们去做一頓丰盛的晚膳给老人家吃。”看着忠顺,李子明说道,而后朝着院落中的灶房赶去。

    忠顺也赶忙跟上。

    灶房中没有灯火,一片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到。

    李子明忙从北平城中提取出一根巨大的牛油巨烛及一个打火机,随后李子明用打火机将牛油巨烛点亮,放在灶房中的一个破旧条案上。

    此时牛油巨烛散发着明亮的火光。

    将整个灶房照得明亮可见起来。

    而灶房的全貌也全部落在李子明与忠顺的眼中。

    当下忠顺与李子明打量起整个灶房来。

    灶房不算大,甚至显得有些狭小。

    在灶房中摆放着灶房所用的一些用具。

    在靠近灶房的一角,还堆着一些干树枝。

    当下李子明又从北平城中提取出一袋大米,及鸡鸭鱼肉,及一些蔬菜,还有油盐酱醋等菜肴调料来。

    而忠顺对此也见怪不怪了。

    待这一切提取完。

    李子明就让忠顺开始清洗着这些鸡鸭鱼肉及各种蔬菜,同时将洗好的鸡鸭鱼肉,还有蔬菜全部切好。

    而他自己则拿着这些干枯的树枝放入灶中用打火机点燃。

    而后李子明就着忠顺切好的各种菜,还葱、姜、蒜等各种菜料放在锅中炒了起来。

    不得不说。

第217章梦想中的

    李子明因为曾经在后世就是厨艺不错的原因,来到这个大明末年厨艺变得更好了,难怪连如艳都佩服不已,自认为不如。

    只见李子明烧菜肴的技巧极为纯熟,只不过半炷香多的时间,李子明就将忠顺切好的鸡鸭鱼肉,及一些蔬菜做成了喷香的菜肴。

    此时在灶房中的破旧条案上,已经摆满了各种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有喷香的啤酒鸭,及白切鸡,当然少不了李子明配备的蘸料,还有红烧鱼、闷猪脚、爆炒排骨,及一大锅鲫鱼汤,及拍黄瓜、生菜等菜肴。

    而此时恰巧煮的饭也熟了。

    李子明便让忠顺将东厢房中的小八仙桌搬到院子中,同时从北平城中再次提取出一些大蜡烛,让忠顺点亮一根放在小八仙桌上,而后就与忠顺将做好的菜肴与煮好的饭端到小八仙桌上。

    而此时李子明也上前朝着那名老妪道:“来,老人家,晚膳做好了,我们一起吃。”

    说着,李子明拉着那名老妪来到院子中的小八仙桌前。

    那名老妪来桌前。

    就着小八仙桌上点着的大蜡烛散发出来的光芒及天穹上洒下的明亮月光与星光,看到桌上摆满着各种菜肴。

    而这些菜肴,她没有一种吃过,每一种菜肴都是她曾经做梦中想象的菜肴。

    她只觉不可能!

    觉得自己是在做梦!

    要不,眼前怎么会突然出现这么多梦想中的菜肴?

    而且这老妪深知自己家中的状况,一粒米都找不到,要不她也不会为了一碗树根汤而那么留恋,更别说李子明与忠顺入灶房中捣鼓一通,就能做出这么一顿丰盛的菜肴来。

    当下那老妪不由伸出干枯褶皱的手揉了揉自己的双眼,她觉得自己就是在做梦。

    可是那老妪揉了一阵眼晴后,再次朝着桌上看去,那一桌子喷香的菜肴依旧存在,而且那些菜肴散发出的香味更是直钻入她的鼻中,让她生出一种想立时就吃的渴望。

    这些视觉、触觉、渴望无不一在提醒着她,她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眼前的桌上真的是有着一桌喷香的菜肴,她不是在做梦!

    可是,李子明与忠顺怎么可能从她空无一粒米的灶房中整出这么一頓喷香的菜肴来?这让那名老妪说什么也不敢相信?

    当下老妪神情顫顫巍巍地看向李子明道:“公子,这是真的么?”

    说着,那老妪眼中有着一种无法相信的神色,但却又渴望是真的,因为她自出生到现在,连一頓饱饭都没有吃过,更别说这样一桌丰盛的菜肴了,对于她来说,如果有生之年能够吃到这么一頓梦想中的菜肴,就算是立时死,也值了。

    见状,李子明却朝着那名老妪温和地笑道:“是的,老人家,来,你请坐。”

    李子明也极为同情这位老妪,也深知生活在这大明末年中的百姓,终其一生是不可能吃到一頓这么丰盛的菜肴的,这只是他们梦想中才会发生的事。

    所以老妪一直不敢相信也是对的,当下李子明扶着那名老妪在小八仙桌的上席坐下。

    而李子明与忠顺则分别坐在那老妪的两旁的两席。

    见状,那名老妪一个劲地说:“使不得!使不得!”

    李子明却脸色严肃道:“老人家,你是这里的主家,而且论年纪,你是我们的长辈,理应坐上席,不要再推辞了,再推辞下去,菜都凉了。”

    李子明说着,神色极为认真。

    “唉!好,那老婆子我今天就不要脸一回了。”听到李子明如此说,而且看到李子明与忠顺脸上的神色与架式,那名老妪就知道,今天她不坐这一回上席是不行了。

    此时李子明拿起一个小瓷碗装了一碗浓浓鯽鱼汤递给那名老妪,同时说道:“老人家,这汤不错,你喝喝!”

    李子明说着,脸上满是自信,他很相信自己的厨艺。

    “好!”那名老妪登时顫顫巍巍地接过,而后喝了起来。

    这一喝,那名老妪不由一呆,她只觉太好喝了,她这一生从未喝过这样好喝的东西。

    一下子,那名老妪这一生经历的苦楚生活经历一下子涌上她心头,她眼中不由泪水滚出,满了脸颊,掉入了碗中的鱼汤中。

    当下那名老妪不由抬起头来,朝着李子明与忠顺感激道:“谢谢两位公子与小哥,让我喝到这么好喝的东西,从此,我这一辈值了,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说着,那名老妪脸上泛起一丝幸福的光晕。

    此时她彻底地从被亲生儿子抛弃的伤痛中脱离出来。

    而李子明看着那名老妪这样的模样,更是心头隐隐发酸。

    同时李子明知道,在这个大明末年的天下,太多的地方如这处村庄的老妪一样,终其一生不要说吃上这么一頓丰盛的晚膳,就算是吃一頓饱饭,都是一种奢望。

    这让李子明更坚定,此次前往京师见崇祯皇帝,一定要将杂交…水稻在全大明天下推广开,让整个大明天下的百姓变得富足起,不再有贫困,人人都能吃起饱饭,吃到鱼肉,享受曾经他在后世的生活。

    这是李子明穿越到这个大明末年给自己定的愿望,也是他身为穿越者,想在大明末年做一番事业的目标,改变历史…轨迹,让所有贫困的百姓都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当下李子明朝着那名老妪道:“老人家,你喜欢喝就多喝点,还有别光顾着喝汤,还有这饭也不错,还有这些菜也别忘了吃了。”

    李子明说着,又拿起一个小瓷碗装了一碗白米饭递给那名老妪。

    同时往她碗中夹了些菜,如闷烂的猪脚,啤酒鸭肉等等。

    而且李子明也朝着忠顺道:“忠顺愣着干嘛,给老人家夹菜。”

    李子明说着,脸色一正。

    “好的,少爷。”当下忠顺点了点头,也帮那名老妪夹起菜来。

    不一会儿,那名老妪面前的装饭的小瓷碗上,就堆满了可口的菜肴。

    那名老妪忙朝着李子明与忠顺道:“两位公子与小哥,不用给我夹菜了,我自己要吃哪个,我自己夹,你们也吃吧,你们也快一天没用膳了,只怕也饿了。”

    那名老妪说着。

第218章足够她余生了

    她看向李子明与忠顺两人。

    当下李子明与忠顺两人都点了点头,也各自拿起一个小瓷碗装了白米饭就着桌上的可口菜肴吃了起来。

    而李子明他们显然确实饿了。

    吃得极为喷香。

    同时李子明与忠顺一边吃着,一边不忘着与那名老妪交谈,听她讲村子的来历,及这些年来村子的变化与变迁,还有对如今朝廷的看法及愿望。

    而李子明也认真听着那名老妪的讲述。

    因为从这名老妪的话语中,李子明可以清楚地体会到如今大明天下的变化,还有百姓阶层对于朝廷的看法与需求。

    这是非常重要!

    毕竟天下向来民为根本。

    根本动摇了,也就是百姓的需求没被满足,连饭也吃不饱,那么百姓推翻朝廷统治就是必然的。

    这不仅仅是体现在大明未年李自成等流寇崛起上,就算是华夏历朝历代那些朝廷的灭亡也莫不如是。

    而后,晚膳就在三人这样轻松愉快的谈论中度过。

    待到李子明他们三人吃完晚膳。

    天色已经变得更深了。

    而天穹上的明月升得更高。

    明月显得更大而圆了,就连星辰看起来也更加多了,星光也更加璀璨了,明亮的月光与璀璨星光洒下,让处在暗夜下的院落,变得更加明亮起来。

    而此时桌上的菜肴已经被吃了七七八八。

    当下李子明朝着那名老妪道:“老人家,你可吃饱了?”

    那名老妪闻言,忙不由道:“公子,我已经吃饱了,而且我也满足了,这一辈子能吃到梦想中的这一顿,老婆子我就是明天死了,也值了。”

    那名老妪说着,脸上满是满足的神色。

    这听得李子明更是心中一震。

    而后李子明朝着那名老妪道:“老人家,你不许说这种不吉利的话,而且我保证,就算我们离开了,老人家也能頓頓吃得好。”

    李子明说着,脸色极为认真。

    而后李子明让忠顺收拾桌上的一切,他则送那老妪回房休息,毕竟那老妪年纪大了,不能太晚入睡,加上在古代,百姓本就睡得早。

    送那名老妪回房休息后。

    忠顺已收拾好小八仙桌上的一切,只是还在灶房中的忙碌。

    李子明却坐在小八仙桌旁的一张破旧长凳上。

    他的心神沉入脑海中的北平城中。

    此时的北平城与这大明未年一样,也是在夜晚时份。

    北平城的夜空中,明月并不甚明亮,就连闪烁的星辰也很少。

    不过北平城中无数耸立的高楼大厦上的霓虹灯却闪烁着无数五颜六色的光芒,这么多的霓虹灯光芒交炽在一起,让整座处在暗夜中的北平城照的如同一座不夜之城,比之月光与星光照耀下的大明中的废弃村落中,不知明亮了多少。

    而北平城中的各处街道中,无数机动车在馳行,发出巨大的轰鸣之声,让整座北平城即使在夜晚,也很是喧嚣。

    一些红绿灯路口,有着不少男女在等待着,相较于大明末年的那些百姓戌时初时份,也就是后世七点钟左右就入睡。

    后世的人就算到了凌晨十二点依旧会进行活动,如去酒…吧行乐,或者一些摊位及一些档口处吃些烧烤、小菜与啤酒等等,总之后世的夜…生活是极为丰富的。

    而李子明的心神直接去了一家超市。

    此时是亥时末时份。

    拿后世的时间来计算,就是相当于快晚上十一点钟的样子。

    此时超市已经关门了。

    超市中一个工作人员也没有。

    一片黑漆漆的。

    李子明的心神来到超市内部,超市中的灯光就四处亮了起来,同时超市中的所有监控,一下子全部失效了。

    李子明的心神直接来到超市中存放大米的区域。

    此时大米区域中摆放着一包包优质的大米,足有二三百包之多,而在大米区域的旁边,还有着一些货架,这些货贺上则摆满着各种品牌的油,都是用那种塑料油桶装着。

    当下李子明忙朝着脑海中的北平城发出命令,“北平城,提取这里所有的大米及油到大明末年院落中的西厢房中。”

    随着李子明的话声刚刚落下。

    他脑海中就传来北平城苍茫的声音,“大米及油提取完毕。”

    而此时大米区域及放油的货架上都已经空无一物,一片空荡荡的。

    而后李子明又在超市中提取完那些油盐酱醋等物品。

    提取完这一切,李子明的心神就离开超市中,重新回到大明末年的那处院落中。

    此时明月升得更高了一些。

    月光也显得更加明亮。

    星辰也似乎更加多了,更加璀璨了。

    让整个暗夜下的天地更见明亮。

    坐在小八仙桌旁的李子明霎那间醒来。

    而后李子明拿起小八仙桌上燃着的蜡焊,朝着院落中的西厢房而去。

    李子明从北平城中的超市中提取的物品全部储存在西厢房中。

    来到西厢房前。

    李子明一把推开西厢房的房门,同时就着手中蜡烛的光芒朝着厢房内看去,只见本来只有一些杂物的西厢房中,此时已经堆满了李子明自北平城超市中提取而来的一包包大米,及一瓶瓶油,还有一些油盐酱醋等物品。

    而且在这些物品下,都垫放着踏板,都是李子明提取那些大米时,一起提取过来的。

    看着这满厢房的大米及油等物品,李子明不由点了点头道:“嗯,有了这么些大米与油等,足够那老人家过很长一段日子了,而且我会留一些杂交…水稻种子及一些菜种等给那位老人家,让她自己种一些,那她这一生就足可温饱了。”

    想着,李子明放心下来,心中极为高兴。

    而后李子明关上西厢房的房门,离开西厢房,复来到院子中。

    而此时忠顺也刚好忙碌完灶房中的一切,来到院子中,见到李子明,忙不由道:“少爷!”

    “嗯!”看着忠顺,李子明点了点头,而后说道:“走,忠顺,时间也不早了,我们也去休息吧,明天我们还要赶路。”

    李子明说着,神色极为认真。

    当下忠顺忙点了点头道:“好的,少爷。”

    而后。

第219章嘴角微翘,幸福忆事

    李子明与忠顺就离开院子中,来到东厢房中,他们俱都脱掉外衫,只余里衣,而后李子明一把吹灭屋中的蜡烛,与忠顺一起挤在房中的土炕上入睡。

    一夜无话。

    眨眼间天色大亮。

    李子明照例早早地醒来。

    而此时忠顺还在睡梦中。

    李子明不由推了推忠顺的身子,道:“忠顺,不早了,起来了。”

    忠顺却不由睁开朦朦胧胧的双眼看着李子明道:“少爷,这就天亮了啊。”

    “可不正是,快点起来!”见忠顺还一副将醒未醒,想继续睡的模样,李子明不由再推了推忠顺的身子,让忠顺快起来。

    当下忠顺无奈,只得起身,与李子明一起穿好衣服,朝着东厢房外走去。

    李子明与忠顺一到东厢房外,站在院子中。

    就看到此时天色已经大亮,东面的天空太阳已经升起,散发着暖红、暖红的光芒,将整个天地照得很是明亮,不过由于此时还未到辰时时份,天气自带一丝凉意,所以并不炽热。

    忠顺的目光不由看向院落中灶房的方向。

    只见灶房顶上,有着一缕缕炊烟袅袅升起。

    当下忠顺不由奇怪地指着灶房屋顶的袅袅炊烟朝着李子明道:“少爷,你看灶房上有炊烟,这好生奇怪啊,要知我们可是刚刚起来,难道这村落中还有别的人?趁着我们都还在睡觉,偷偷地进入灶房中做膳食。”

    忠顺说着,神情不由十分好奇。

    “嗯,是很奇怪,走,我们去看看,看看是谁?”此时李子明也感觉很是奇怪,想不到会是谁在灶房中做早膳?

    当下李子明与忠顺就朝着灶房方向走去。

    一到灶房门口。

    李子明与忠顺两人就看到灶房中有着一个人影正在忙碌着。

    只是看清那个人影时,李子明与忠顺都不由一呆,这灶房中忙碌的是一个白发苍苍,身子佝偻的老妪,可不正是这处院落的主人,那名老妪,当下李子明忙走了进去,一把接过那名老妪手中的铲刀(锅铲),朝着那名老妪道:“老人家,你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不多睡一会儿!”

    李子明说着,有着一丝责怪之意。

    看到是李子明与忠顺两人,那名老妪不由笑道:“我昨晚睡得早,而且我睡不了多长时间,很早就醒来了,闲来无事,就想着做頓早膳给你们吃,你们今天不是要离开村子,上路了么?”

    那名老妪说来,因为李子明他们今天就要离开,她脸色不由有着一丝黯然。

    这让李子明听着不由有着一丝感动,但李子明依旧说道:“但老人家你也不用起这么早,要知你年纪大了,要好好休息。”

    李子明说着,依旧有着一丝责怪之意。

    那名老妪却笑道:“老婆子的身体我自己知道,早起一次做这么一頓早膳要不了我的命,快!出去!把这里交给我,等着吃早膳就行了。”

    那名老妪说着,一把再次接过李子明手中的铲刀,同时将李子明与忠顺推出了灶房。

    李子明与忠顺无奈之下,只得退出了灶房,同时他们也知道这是这位老妪对他们表达感谢之情的方式,当下他们不再勉强那位老妪,他们俱都前往东厢房中,拿出自己随行行李中的牙刷及牙膏及毛巾洗起漱来。

    待李子明与忠顺洗好漱。

    那名老妪也将早膳做好,将早膳端到了院子中的小八仙桌上。

    同时那名老妪招呼李子明与忠顺过去吃早膳。

    李子明与忠顺便走上前去,分别坐在小八仙桌的两傍,同时再次坚持着要那老妪在上席坐下,那名老妪见没法,只得再次在上席上坐下,同时心中更加感激起李子明与忠顺来,这么多年来,只有李子明与忠顺如此尊重她。

    而此时李子明与忠顺也看到了小八仙桌的早膳。

    极为丰盛!

    中间的是一大瓷碗白米粥,此时正散发着热气,带着一股粥香,让人闻之馋涎欲滴。

    在那一大瓷白米粥旁边,还摆放着三个精致的小菜。

    分别是一个蒜子炒鸭肉,这鸭肉也是李子明昨天从北平城中提取出来的,由于昨晚没有炒完,还剩下不少,所以这老妪今早做早膳时,就切了来做,这老妪做的这道菜,鸭肉切得极细碎,与那蒜子炒在一起,给人一种极致的食欲。

    除了这蒜子炒鸭肉外,还有一个爆炒猪脚,这个爆炒猪脚肉也切得很细小,与一些红辣椒炒在一起,光是那视觉感,就极为引人想吃,更不要说这道菜散发出来的香气,让李子明与忠顺两人更是想大快朵頣。

    这最后的一道菜,也是一份拍黄瓜,不这份拍黄瓜却与很多细碎肉混合在一起,而这些细碎的肉明显炒过了一遍,混合着浓浓的黑色酱油,更是让李子明与忠顺极为有食欲。

    李子明轻轻地一闻这三道菜,就感觉到一股诱人的香气直冲入鼻中,他忙朝着那名老妪道:“老人家,你做的菜真香,快馋死我了。”

    李子明说着,脸色极为认真。

    忠顺闻之,也是认真地点了点头。

    那名老妪听到李子明与忠顺的话,不由极为高兴,忙朝着李子明与忠顺道:“觉得好吃,那就开始吃。”

    说着,李子明与忠顺,还有那老妪都盛了一碗白米粥吃了起来。

    就着这喷香的白米粥,李子明夹起一块拍黄瓜吃了起来,这一吃,李子明不由暗自砸舌,这老妪做的拍黄瓜与他做的手法不一样,但味道却比他做的还好吃,这吃得李子明不由连吃几块,而后他朝着那名老妪道:“老人家,你做的菜真是一绝,太好吃了。”

    李子明说着,又夹起另外两个菜吃了起来,也都觉得好吃极了。

    而忠顺也吃了起来,也觉极为好吃,赞叹起来。

    那老妪闻言,不由笑了起来,让本已苍老的面庞看起来不由年轻了几分,只见她笑道:“两位公子与小哥,你们别说,对于这厨艺,我老婆子还是很有自信的,在我们村子里,曾经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吃我做的膳食。”

    那名老妪说着,脸上不由泛起一丝回忆之色,嘴角微翘,脸上有着一丝幸福之色。

    而李子明与忠顺看着。

第220章余生准备

    他们心中也颇为感到感慨。

    而后李子明与忠顺,还有那老妪在一边交谈中,一边吃早膳。

    待到李子明他们三人吃完早膳。

    东面的太阳已经升起更高了。

    散发着炽热的光线照耀着天下。

    让处在阳光照射下的李子明三人都感到身体有着一丝热意。

    此时也已经到了辰时时份。

    而后李子明让忠顺自去收拾小八仙桌,与洗刷碗筷等。

    他则与那名老妪站在院子中,此时那名老妪有些不舍地看着李子明道:“公子,你们等下就要走了,别说,我老婆子舍不得你们。”

    那老妪说着,情緖流露,神情极真。

    李子明见状忙不由道:“老人家,其实我们也想多陪老人家你几天,可是有要事,不得不马上走了。”

    李子明说着,神色有些歉然。

    “知道!知道!我老婆子知道!公子两人都是做大事的人,岂能在老婆子我这里浪费太多的时间!”那名老妪登时连忙说道。

    “来,老人家,你随我来,我有些东西要给你。”李子明说着,引着那老妪朝着西厢房方向而去。

    当下那老妪不由极为奇怪地问向李子明道:“送我老婆子东西?公子要送老婆子我什么?金银珠宝什么的?老婆子我可用不着!公子就不用破费了。”

    那老妪说着,忙摆了摆手。

    李子明却不由笑道:“哈哈,老人家你放心,不是金银珠宝,你随我来就知道了。”。

    说着,李子明就引着那名老妪来到西厢房前。

    而后李子明一把推开西厢房的门,朝着那名老妪道:“老人家你请看!”

    西厢房的房门一被推开,西厢房中堆满的米袋与油登时全部露在那名老妪的眼中,那名老妪先是神情一呆,而后神情顫顫巍巍地走入西厢房中,抚摸着西厢房中的那些粮袋与油,朝着李子明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公子这是什么?”

    “老人家,这袋子里装的全部是大米,而那些油桶里面装的全部是食用的油,都是我为老人家你准备的,我想有了这些东西,足够老人家你吃段时间了。”李子明说着,神色极为认真。

    那名老妪听了,先是神色一呆,而后声音颤抖道:“这些袋子里装的全是大米,这些油桶里面装的全部是油,而且全部是给我老婆子的。”

    那名老妪说着,只是无法置信,呆呆地望着李子明,这也不怪她,终其这名老妪的一生也从未见过如此多的大米与油。

    “是的,老人家,这些全是大米与油,全部是我送给你的。”李子明当下点了点头。

    那名老妪不由脸上眼泪纵横,就要朝着李子明跪倒,无比感激道:“公子你对老婆子我太好了,请公子受我老婆子一拜。”

    说着,那名老妪朝着李子明跪去。

    李子明立时忙不由地一把扶住朝着地下跪去的那名老妪,朝着那名老妪道:“老人家,你万万不可如此,这只是我对你力所能及的一点心意,不算什么?更不要说论年纪你是我的长辈,应该是我向你跪倒,岂有你向行我跪倒之礼?你这样是会折我的寿的,快快起来!”

    李子明说着,脸色极为认真。

    而那名老妪却脸色极为激动道:“只是公子,你这送的礼物太贵重了。”

    那名老妪说着,看向西厢房中堆满的米袋与油依旧有些无法接受。

    李子明却笑着摇了摇头道:“老人家你收下即可。”

    而后李子明几步走入西厢房中,指着西厢房中那一袋袋大米旁边的几个绿色袋子道:“老人家,这里面分别是装着一些杂交…水稻种子及菜种,你平常挑个合适的时间种下去,就能丰收一部分大米还有菜,足够你今后的生活所需了。”

    李子明说着,此时才放下心来。

    而那名老妪听得却有些迷糊,对于菜种什么她倒是知道?可是杂交…水稻是什么东西?老是她在这个世上活了七八十年,也从未听说过杂交…水稻一词,水稻倒是知道,当下那名老妪不由朝着李子明不解地问道:“公子,这杂交…水稻是什么?”

    被那老妪一问,李子明才恍然想起,不由拍了拍头,这杂交…水稻是后世的产物,对于这个大明末年的人来说,是非常陌姓的。

    纵使他在吉水县及附近的几个县中推广了杂交…水稻,但也只是在吉安府,而这村落是处在湖广行省的黄州府境内,离吉安府路距千里之遥,试问这老妪怎么可能会知道杂交……水稻?

    当下李子明朝着那老妪笑道:“也是,老人家你是没有听过杂交…水稻的!”

    而后李子明朝着那名老妪解说开来,“老人家,这杂交水稻也是水稻的一种,这些袋子里装的大米全部是这杂交…水稻种子种出来的。”

    说着,李子明指了指这西厢房中堆满的米袋。

    “嗯。”李子明的解释很形象,那老妪登时一下子明白过来,此时那老妪心下极为感激李子明,可以说,李子明将她余生所需的所有物品全部准备齐了。

    当下那老妪朝着李子明神情哽咽道:“多谢公子为我这个身子已经快要入土的人花这么多心思。”

    那老妪说着,神情极为激动。

    李子明忙不由道:“老人家你严重了!严重了!”

    而后李子明复神色一正道:“老人家,时间也不早了,我与忠顺现在就要离开了。”

    李子明说着,看向那名老妪。

    那名老妪闻言,先是神情一黯,而后点头道:“好,我送送公子与忠顺小哥。”

    那名老妪说着,神色间有着不舍。

    “好!”李子明当下点了点头,而后与那名老妪离开西厢房中,出了西厢房时,李子明顺带将西厢房的房门关上了。

    而后李子明与那名老妪来到院了中。

    恰巧此时。

    忠顺也收拾好灶房中的一切,来到院子中。

    当下李子明忙朝着忠顺吩咐道:“忠顺,快去东厢房中将我们的行李收拾出来,我们现在就出发前往京师。”

    李子明说着,神色极为认真。

    当下忠顺点了点头,立即前往东厢房中收拾行李。

    不到半盏茶时份。

第221章立长生牌

    忠顺收拾好行李自东厢房中走了出来,忠顺收拾行李这么快,主要是李子明与忠顺昨晚并没有怎么打开行李。

    当下李子明朝着忠顺点了点头,而后朝着那名老妪道:“老人家,我与忠顺现在就要离开了,你不必送我们了,你年纪大了,还是保重身体为重。”

    李子明说着,话语中透着关心。

    那名老妪当下极为感激李子明,朝着李子明却脸色倔强地道:“公子,忠顺小哥,你们对我老婆子这么好,都安排好我老婆子后面的生活了,是我老婆子的大恩人,我不去送送你们,我这于心何安?”

    那名老妪说着,看向李子明与忠顺,神色极为坚决。

    李子明当下极感无奈,只得朝着那名老妪道:“好,老人家,但你送到村口就行了。”

    李子明说着,脸色一正。

    “好!”那名老妪点了点头。

    而后李子明与忠顺,还有那名老妪走出院落中,李子明与忠顺都解开绑在院落门口两颗小树上的马匹缰绳,而后牵着马匹朝着村口而去,不过他们行路极慢,主要是为了照顾那位老妪的步伐。

    一路行到村口。

    此时天色更加明亮了很多。

    太阳升起得更加高了。

    散发着更加炽热的光线,照耀着天下。

    让李子明、忠顺,还有那老妪三人都感到身体一阵热腾,几乎要闷出汗来。

    李子明朝着远处看去。

    只见远处山峦起伏,苍翠一片,有风吹来,仿佛万重绿涛朝着李子明三人涌来,气势极为壮观,让人心旷神怡。

    在那绿色山峦的上空,是一片碧空,白云朵朵,偶尔有着一二只飞鸟滑翔而过,让人有种空旷高远的感觉,有一种极致的魅力。

    而李子明他们视野四周的荒野,则是阡陌纵横,良田无数,可惜由于这村子里的人都逃光了,此时那无数良田都成了荒田,里面长满了野草。

    在李子明他们的身旁,也是长满着高高的野草,可见那高高的野草中有着一些大小不一的石块冒出,或者偶尔几块白色的人骨,让整个村落看起来更加荒凉。

    此时虽还在辰时时份,但已经不算早了。

    李子明回过头来,朝着那名老妪道:“老人家,我与忠顺这就去了,你不用再送了,要保重好自己。”

    李子明说着,不由极为担忧这名老妪,毕竟偌大的一个村子,只有这老妪一个人,一旦出了什么事,一个照料的人也没有。

    那名老妪却神情哽咽地道:“嗯,公子与忠顺小哥,你们去吧,路上要小心。”

    那名老妪说着,话语中也有着关心,同时有着一丝不舍。

    “好,老人家,那我们走了。”当下李子明与忠顺都点了点头,而后李子明与忠顺齐都翻身上马,转过身来,朝着那名老妪道:“老人家我们就此别过了,一定要保重好自己,我们回来时,如果路过这里,再来看望老人家。’

    “驾!”

    李子明说着,与忠顺一起挥动手中的马鞭,坐下的马匹立时撒开四蹄,狂奔起来,眨眼间,就远去。

    “好!”听着李子明的话,那名老妪眼中闪过一丝晶莹。

    而后她看着李子明与忠顺离去,眼中的泪不由流了下来,她朝着李子明与忠顺离去的方向使劲地挥着手,而后泪眼婆婆地道:“公子与忠顺小哥,你们这一路去,要保重,还有你们对老婆子我的大恩,老婆子我此生不忘,不过我已经年老,不能再为你们做什么,但我会在家中立下两个长生牌,日夜为你们祈祷,祈祷你们一生富貴安康。”

    那老妪说着,神色极为虔诚。

    而此时李子明与忠顺已经去得远了,那老妪视野中已经没有了李子明与忠顺的身影。

    那名老妪转身朝着村子里走去。

    上午的阳光照射在她身上,拖出一道倒影。

    显得是那样的孤单与荒凉。

    这或许就是明未时期,天地大乱,那些无依无靠真实的老人生活吧。

    其实在李子明后世生活的农村,随着大多的年轻人入城打工赚生活,留守在村中的孤寡老人也有着同样的境遇,这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怪不得谁?

    轮到谁?谁就得去接受!

    承受着去生活!

    而后李子明与忠顺一路北上。

    这一路上。

    李子明与忠顺看到更多的百姓迁徒离乡,可能这些百姓也不知道天地茫茫,他们要迁往何方?但他们只是知道,他们在原地已经活不下去的,不迁徒只是死路一条,在路上,他们都是挖草根及树根充饥的,使得原本就赤野一片的荒凉大地变得无比的凌乱起。

    让李子明与忠顺有种天地将倾覆的感觉。

    让更让李子明感到到大明末年乱世的惨酷。

    不时有着一些体弱的老人或者孩童死在迁徒的路上,甚至由于一些人的死去,产生氲…疫,传染着让更多的人死去。

    而李子明与忠顺没有再去赈济这些迁徒的百姓。

    实在是李子明与忠顺人力太单薄,他们拯救不了多少百姓,而且也拯救不了这些百姓多久,他唯一能拯救这些百姓的,就是尽快地前往京师,见到崇祯皇帝,在全大明天下推广杂交…水稻,这样才能让这些百姓富足起来,不愁吃喝,这始终是最重要的。

    而且这时离那王公公到吉水县传旨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如果李子明他们还在路上耽搁,不尽快前往京师见崇祯皇帝,说不定崇祯皇帝由此不喜,而降罪李子明,到时只怕李子明与忠顺性命都将不保,谈何振兴大明江山?让全大明天下富足起来?

    所以李子明强忍着心中的不忍,一路前行。

    这一路上,李子明与忠顺或落宿于荒野山林之中,或住于村落之中。

    如果落宿在荒野山林之中,李子明与忠顺就会寻一个背风之处,扎下一个帐蓬,在帐蓬周围燃满火堆,以防那些山间野兽的靠近。

    至于借住于村落之中。

    如果是没有一个人的废弃村落,李子明与忠顺就会寻一个相对较完整的房子,将里面打扫一下,将就着入住。

    如果是有人住的村落,李子明两人就会前往借住,但离开时,会给一定的米粮及银两回报,毕竟在这个乱世,每一个村民都是不容易的。

    而路上。

第222章临江仙

    李子明与忠顺也受到一些流寇的袭扰。

    不过李子明与忠顺都是极为机警的人,加之各自的武艺也很是强大,可以以一敌百。

    所以有些贼寇,李子明与忠顺机智地避开了,如果实在是避不开,李子明与忠顺就直接冲杀,而李子明与忠顺的武艺何等了得,特别是李子明,论武艺天下无双,那些流寇哪是李子明与忠顺的对手?不一刻,就被杀得人仰马翻,望风而逃。

    所以一路上盘踞的流寇中都流传着李子明与忠顺凶名,看到、听到李子明与忠顺两人到来,他们不再敢相拦,而是退避三舍,知道这是两个不能惹的煞星。

    而李子明与忠顺也就一路顺畅地路经湖广行省承天府,而后横穿整个湖广行省全境,最后进入河南行省。

    这一日,李子明与忠顺来到河南行省的开封府。

    开封府又称南衙,初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年间,也就是公元907年,是北宋第一首府,也被誉为天下首府,后世我们所熟悉的包公包拯包青天,就是任开封府尹。

    此时李子明与忠顺驻马于开封府城外的一个高高的土坡上,正眺望着远处雄伟高大的开封府城。

    而周围来往着的无尽人流,都朝着开封城而去。

    李子明与忠顺居于这么多的人流中,可以说是极为不起眼。

    在李子明与忠顺视线中的开封城,极大,城墙周长达60余里,城高5-6丈,羊马墙宽3-4丈,此时在羊马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站着一位穿着棉甲的守卫士兵。

    在正对李子明他们的方向的城墙之上,是一座城门楼,而在正对的城墙的两角,还有着两座角楼,可以说,开封城的守卫极为森严。

    在城门楼下,正对着李子明他们的方向,有着一座高大的城门,而城门外建着一座瓮城守卫着,在瓮城的城门处,又站着几名守城的士兵,此时正对着进城的百姓不时地抽查。

    在瓮城与李子明他们所在的土坡地面中间,是有着一条护城河蜿蜒而过,此时正波浪滔天,给李子明与忠顺一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浑感。

    而在宽阔的护城河上,还相隔着横跨着三座石质桥梁,此时正有很多的百姓通走石质桥梁,朝着开封府城门而去。

    看着这座在后世都极为有名的城池在明末时期的壮闊。

    李子明不由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而后他着忠顺道:“走,忠顺,我们进城。”

    “好,少爷。”忠顺点了点头。

    当下李子明与忠顺策着坐下的马匹朝着开封府城而去。

    到了横跨在护城河上的石质桥梁处时。

    李子明与忠顺下得马来,一起牵着马匹顺着人流走在石质桥梁上,同时感到耳旁不停的河水轰鸣声,及入眼处的一片白茫茫的壮阔,李子明更不由想起后世传颂的《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气势万千的主题歌也就是《临江仙》全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脑海中回忆着这首极具时代波澜气势的《临江仙》全词,李子明的神思不由飘到那已遥远的壮阔三国时代,在李子明曾经在的后世中,《三国演义》的电视剧是极受追捧的,可以说没有一个男生不喜欢。

    而李子明也是一位三国迷,在敬仰着曹操、刘备、关公、赵云等绝世豪雄的同时,也曾奢想过,要是有一天,自己能去到那波润壮阔的三国时代与那些绝世豪雄争霸天下,那是一件多么值得兴奋的事。

    而如今李子明虽没有来到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但也同样来到了波澜乱世的明末,而能在这明末乱世中建立一番丰功伟业,对于李子明来说,也是足够的。

    想着,李子明不由紧紧地握着拳,眼望着京师所在的方向,眼中闪烁着慑人的光芒,喃喃道:“这个天下,要由我说了算!”

    而后李子明与忠顺牵着马匹顺着人流跨过石质桥梁,来到开封城外。

    此时在李子明与忠顺面前已经排起了很多的百姓,都等着进城。

    不过好在开封城门口守卫的士兵并非一个个地检查进城的百姓,而是每隔一些人流检查一二个百姓。

    所以百姓进城还是很快的。

    不过一盏茶时份。

    就轮到李子明与忠顺了。

    李子明与忠顺牵着马匹就要与前面的百姓一样进城去。

    而这时,离李子明与忠顺不远的一名高大的士兵目光掠过李子明与忠顺两人时,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之色,手中的长矛一横,立时拦住李子明与忠顺进城的路,脸色陡然阴沉道:“你们两人站住!”

    李子明不由眉头一轩,疑惑地看向那名身材高大的士兵道:“军爷,什么事?”

    李子明说着,心下有一丝不详的预感发生,总觉这士兵叫住他,会发生一些什么事?

    “你们来自哪里?”

    “姓甚名谁?”

    ……

    “统统给我报上来!”

    看着李子明,那名士兵脸色阴沉道。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46682/ 第一时间欣赏带座北平到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焱焱一生所写的《带座北平到大明》为转载作品,带座北平到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带座北平到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带座北平到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带座北平到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带座北平到大明介绍:
新书《宦明日常》发布,还是这个号,很有趣的一本书,希望大家能移步一观《宦明日常》,谢谢!
一个现代青年带座城穿越明朝末年,搅风云,清宇内,重振大明江山的传奇故事。
书友裙号:六六三七八四八六三带座北平到大明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带座北平到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带座北平到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