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平凡的味道是什么TXT下载平凡的味道是什么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平凡的味道是什么全文阅读

作者:宿洪     平凡的味道是什么txt下载     平凡的味道是什么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155百分之四十的误诊率

    坛西医院骨科门诊。

    或许是周末的缘故,门诊并没有多少患者,一位年轻的女医生接待了文静。

    “怎么啦?”

    “苏思安满脸堆笑:“大夫,她昨天········”

    “让病人自己说!”女医生面无表情地扫了一眼苏思安,冷冷地打断了他的话。

    杨文静听医生近似呵斥的语气,心里有些不悦,“昨天摔了一跤,腿肿了。”

    “撩起裙子!”

    杨文静看了一眼苏思安,撩起裙子,露出膝盖部位。

    “再往上撩。”

    苏思安有些尴尬急忙别过脸去,隐约听到医生嘟囔了一句,“好了”,小伙子回头,见大夫提笔开了一张检查单,“怀疑骨折,去二楼做一个ct。”

    杨文静满脸诧异,“医生,您不再看一下?我的腿只是肿。”

    女医生见文静质疑自己的处置方式,毫不掩饰心中的厌恶:“你们这些打工妹呀,难道钱比腿更重要吗?”

    杨文静作为导游,烈日曝晒之下,皮肤难免有些粗黑,她并不介意被外人误解为打工一族,她只是反感那些瞧不起乡下人的自诩‘天子脚下’的城里人。

    “打工妹怎么啦,她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苏思安听杨文静话语中有些搓火,急忙扶她起身,“是该看看骨头伤了没有,做个检查心里也有底嘛。”

    一个小时后,门诊医生接过杨文静手中的检查结果,翻来覆去看了个遍,自言自语道:“从片子上看骨头没事呀。”

    想了半天说:“给你开一瓶红花油搽搽,一周后不见效果再来复查。”

    杨文静急忙摆手,“不用不用,昨天买了一瓶,就搽了两次。”

    二十块钱专家号,二百元检查费,换来一个模棱两可,杨文静心里那个气呀,这就是一个专家医生的水准呀?

    说归说,医生的话还是要听的,转眼三天过去了,杨文静搽了药的伤腿愈发肿胀的厉害,甚至黑紫色的表皮开始呈现溃疡的表现,姑娘的心情越来越发沉重,故而早上苏思安给她送早餐时,冷不丁便冒出了一句:

    “思安哥,我要死了。”

    苏思安笑了,心想女孩子受了伤,总得允许人家矫情一下,但是当姑娘提起裙裾露出受伤的膝盖时,苏思安还是心中一沉。

    “快,赶快去医院。”

    还是上次那间诊室,却换了一位男专家,或许是年龄大的原因,大夫仔细的观察了一下伤腿,看着片子摇摇头说:“骨头没毛病,最多就是个软组织损伤,我建议您呐,挂个皮肤科看看。”

    杨文静闻言心里又气又怕,“大夫您确定不是开玩笑?伤了骨头看皮肤科,风马牛不相及嘛。”

    面对文静地质疑,老大夫露出一抹遗憾的笑容:“看看嘛,或许根源真的是皮肤的问题呢?”

    苏思安的妹妹就是医生,知道大医院的医生看病多用排除法,既然医疗器械能够准确的判断病情,谁还会单纯的依靠经验判断?

    事实还就真的印证了骨科大夫的判断,当杨文静简短的复述了一下受伤的经过,并把患处展示给皮肤科大夫时,这位慈祥的像邻家奶奶的老专家无奈的笑了。

    “姑娘,您呐,就是个红花油过敏,过会儿让护士给您消消毒,不要见水,过几天就好了,但是皮肤会留个疤瘌呦。”

    杨文静一块石头落了地,左腿突然间灵巧了许多,起身给医生鞠了个躬:“专家奶奶,您是神医,不像那位骨科大夫,庸医害人不浅呐,我要投诉她。”

    老专家淡然一笑:“姑娘,您这话就有点以偏概全了,有数据证明,西方发达国家医院的误诊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而国内医院的误诊率在百分之四十左右,已经很好了。”

    误诊率达到百分之四十,还已经很好了?

    苏思安初闻此言心中异常惊诧,然而想到母亲患肺瘤十年,期间一次次误诊,或许真的不是医生故意为之,而是经验缺乏的缘故。

    但愿如此!

    想到这些,苏思安朝杨文静摆摆手:“走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说人家也不是故意的。”

    杨文静虽然不是个爱较真的姑娘,出了医院大门,依然有些愤愤不平。

    苏思安看她一脸的悻悻然,遂笑着安慰说:“行啦,没事就好。”

    杨文静瞪了一眼苏思安:“你呀,就知道息事宁人,你知道这三天我是怎么过来的?我都想到是不是需要截肢,我都想到买什么牌子的轮椅了。”

    “是吗?”杨文静的话让苏思安有些忍俊不住,“是不是还想到以后男朋友天天背你下楼啊。”

    杨文静见苏思安调侃自己,心中好不生气:“还笑、还笑,我就不信若是姐姐伤了腿,你还能笑得出来。”

    苏思安听文静拿初荷说事,突然正色道:“文静,咱也不是孩子了,有些话真的不能说。”

156她是你姐

    或许是这些天的煎熬让杨文静一时情绪有些失控:“你心里就只有一个她么,凭什么?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并不比你们少,为什么你心里只有她。”

    面对杨文静的突然失控,苏思安一时有些措手不及:“她是你姐,我们更早相爱。”

    “不,更早遇到你的是我,那一天,当你第一次踏进主题餐厅的大门,便立刻掳走了我的心,但是,后来的日子,你却带给了我无尽的悔恨,我恨白梅,我恨自己当时没能立刻走到你身边,因为我相信白梅是个见异思迁的人,她不会成为的你终身伴侣,后来你俩掰了,我满怀信心的期待,却等到了你和姐姐相爱的消息,我喜欢姐姐,我更爱你,但是我的爱太痛苦,太卑微了,我没有勇气向你诉说衷肠,却时时刻刻期望陪在你身边,我总是刻意寻找着每一个和你见面的机会,细细的咀嚼着陪在你身边的每一丝甜蜜和痛苦,但是这种感觉太折磨人了,我不敢对人诉说,更不敢让你知道,我害怕你会因为这份爱而远离我,这是一个无法解开的死扣。”

    “对不起,我真的不知道会更你带来这么多的困惑,我一直把你当做妹妹,我一直以为你就是个贪玩的孩子,如果我的某些行动引起了你的误解,我道歉。”

    杨文静的突然爆发,终于将苏思安逼到了墙角,这一刻他心乱如麻,除了道歉,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组织起一句有效的语言。

    “如果道歉有用,当年在看山人的窝棚里你就该给我一个了断,那一夜,你真的睡得心安理得了吗?我想告诉你,那一夜我没有一分钟能够入睡,我如醉如痴地想把自己完全交给你,我想挤掉姐姐在你心中的位置,但是,你的冷静让人绝望。

    既然上天注定让我的爱无疾而终,今天我索性把该说的话毫无保留的说出来,再见了苏思安,从明天开始我会成为你最纯粹的小姨妹,我将永远从自己的苦海中脱身了。”

    苏思安,亲爱的哥,你不该为我的新生活祝福吗?

    龙山镇南乡村南洼地,苏居安南下采购的毛鹃终于到了。

    天刚蒙蒙亮,众乡亲便急匆匆赶了过来,他们知道来自千里之外的毛鹃到货后,必须争分夺秒的上盆,这次他们不是单纯帮忙,因为这五车毛鹃有大半是村长为他们代购的。

    卸车,清点,车队队长石三友强打精神和花农们做完交割,打着哈欠对司机们说;“你们也赶紧回家睡一觉吧,三四千里路呢,太熬人了。”

    石三友两年前碰巧配货回了一次村子,发现乡亲们早已抛开了心中的芥蒂,是的,沂蒙山区淳朴的的汉子们,他们的目光永远都是向前看的,虽然石三友公车私用为自己掘取第一桶金,但是那是特殊历史环境下的权宜之计,后来人家也是全款买下了那辆破车。

    可是这件事对石三友而言,却是扎在心里的一根刺,当年为了躲避良心的谴责举家逃离故土,尝尽了世间的冷暖,在那些他以为再也坚持不下去的艰难困顿的日子里,他多想回到家乡,回到那块浸满了祖祖辈辈汗水和泪水的土地,但是他知道自己已经没了退路,他要挣钱!他要用一大笔钱偿还压在自己心头的南山一样沉重的负债。

    所以,当事业一步步做大做强,他觉得是时候回村子了,尽管此时的妻儿已经完全融入了城市的生活,尽管妻子极力的反对他回乡下,他还是固执地把城里的业务交给妻子,一个人搬回了南乡村的老屋。

    对于苏居安来说,石三友的回归,简直就是雪中送炭,这两年,村里每每采购花苗,他都会跟着石三友的车队去南方,那边欣欣向荣的花卉基地和吞吐量极大地苗木市场,以及花农们充满自信的笑脸,深深地刺激着他敏锐的神经,他多么希望有一天,他的南乡村也会成为一片开满鲜花的土地,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这份自信的笑脸同样挂满乡亲们充满沧桑的脸庞。

    但是,他深深地知道,要完成自己的梦想,绝不是依靠一个人,一个小小的南乡村能够轻易做到的。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这两年在秦玉换的指导下,先后引种成功了杜鹃花和仙客来,前者经过嫁接二年获利,后者当年开花卖钱,这极大地促进了村民养花的积极性,从而带动了整个龙山镇已经有过半的菜农转型养殖花卉,大棚菜菜的种植萎缩反而促高了蔬菜的价格,禹思安书记‘一手菜篮,一手花篮’的策略终于成功落地了。

157村里没有富余的土地

    眼看着村民们种花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苏居安心中却渐渐泛出一丝隐忧。

    想到五年前,正因为看到了大棚蔬菜可观的利润,村民一哄而上盲目种植,加上当时市场供求关系不透明,造成第二年蔬菜价格过山车般跌入谷底,幸好纪书记引导大家建市场,拉客户,最终带领村民摘掉了贫穷的帽子。

    现在,当一心致富的村民再次走到了关口,他首先考虑的是客户,是市场。

    客户可以积累,建市场却需要大片的土地和资金,他去过南方的那些花卉市场,那种连成片区的玻璃阳光房不光造价昂贵,没个百十亩地也成不了规模,然而,土地又是庄稼人最稀缺的东西······

    当年建菜市场,好歹还有一个火碱厂的烂厂址,这还是刘氏家族贡献的墓田,现在想要再找这么一片不长草的麻岗地也难了。

    这天正好是书记下乡的日子,对了,自打禹思安书记主政龙山镇开始,便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矩,为了更好的了解辖区舆情,在没有出差的情况下,每周下乡一次,也许去村民棚里走一走,也许去镇办企业看一看,总之,深入群众,准确把脉社会利弊,只有这样,才能尽快甩掉自己‘教授书记’的帽子。

    小车顺着龙山大道一路向北,禹思安透过车窗看着两侧海浪般起起伏伏的蔚蓝色的菜棚,一时心中大畅,突然看见公路边一个熟悉的身影,急忙叫停小车司机。

    “黄,后边是不是苏居安书记?”

    司机小黄视力好,看了一眼后视镜,说是他是他,倒回去?

    禹书记摆摆手,今天就到这里吧,我下车会会他。

    司机小黄急忙下车帮书记拉开车门,此时的苏居安也看到了停驶的小车,紧忙跑过来伸出手笑道:

    “书记下乡体察民情,去村委会?”

    禹思安这几年没少和苏居安打交道,笑着说:“县官不如现管,今天到了你的地盘,你是主人,不过我觉得这里视野更开阔,就在这田间地头拉拉呱?”

    苏居安知道书记是个随和的人,点点头站在书记身边。禹思安极目远眺,一时心潮澎湃,“居安哪,记得六年前,刚到这里履新的云扬书记曾经在党校向我描述过这里的贫穷,可现在,多么波澜壮阔的一副画卷啊,是我们勤劳朴实的乡亲,用双手把这片贫瘠的土地变成了长满蔬菜的宝库,铺满鲜花的海洋。我要致敬他们。”

    苏居安拍拍手:“书记一席话,诗情画意跃然纸上,好文采。”

    “是吗?”禹思安侧目看了一眼身边的苏居安:“我这个教授书记,可是让同事们说道了一年多,现在想起来,当初乍到这里是,确实书卷气重了些。”

    “有学问总比我们这些半文盲强许多,你的波澜不惊,您的运筹帷幄,正是我们这些没有文化的人最渴求的东西。”

    看苏居安紧缩的眉头,禹思安知道这个精明的汉子遇到难事了,庄稼活难不倒苏居安,他要是遇到事了,肯定就不会是小问题。

    “遇上难解决的事了?”

    “确实遇到了一件难事”

    “说吧,或许我能为你参谋参谋。”

    苏居安点点头:“这几年,在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村的花卉种植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可是随之而来的问题确实难倒了我们。”

    “销售,对吗?”禹书记看了一眼苏居安继续说:“其实作为一个农学教授,农产品的销售,一直是我最重视的一门课程,是的,我们现在的花卉种植刚刚开始,产品销售更趋向于小门小户,小打小闹,成不了规模,信息闭塞,这是所有的创业者共同面对的问题,所以,我们得找市场,但是,外面的市场掌握在别人手中,我们没有定价权‘自主权’,可反过来想想,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建市场,掌握产品的定价权和自主权呢。”

    “我们村委会想到过建市场,但是仅凭村财政的那点结余相差甚远,更没有富余的土地呀。”苏居安见书记也有建市场的意思,便直截了当的点出了村里的难处。

    “这倒是个难题。”

158杨乐春病退

    “去年春节前我去南方采购花苗,正是那边鲜花上市的时节,成片的的玻璃阳光房布置成展厅,各色鲜花争奇斗艳,置身其中,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所以你也想在村里建一个阳光房的大展厅?”禹书记走到苏家花棚前,坐上一卷刚刚撤下来的草苫问。

    “想归想,还是那句话,缺钱,缺地。”

    “是呀,困难不光难倒了你们,同样也是我们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大难题,今年年初,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大银行不约而同的采取了紧缩政策,到处都在缺钱,再说这土地的为题,十八亿亩的耕地红线不能逾越是国策,不容任何质疑。居安呀,是时候转变思路解决问题了”。

    “难呐,为这件事,我们王书记都急哑了嗓子,但是没有政府的支持,一切都是妄想。”苏居安摇摇头苦笑着说。

    “王连军吗?确实是个好书记,他清正廉洁,你善断多谋,你俩搭班子正好互补,只要遇事多商量,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提到王连山,禹书记眼前突然一闪:

    “上次开党委会扩大会议,王书记提了一嘴,好像说实在不行你们村委会可以改成花卉交易市场,我倒觉得你们不妨把市场开进花棚,把龙山路两侧的花棚稍加改造,各家按标准建个漂亮的门头,取个响亮的名号,客人来了直接引进花棚,即搞批发,亦可零售,亦农亦商,省时省力。”

    一语点醒梦中人,“书记您这是给我们出了个金点子呀,一字千金,一字千金呐。”

    再说一下苏家小妹苏扬吧,进入人民医院实习一年,二十二岁顺利升级为医师(苏家孩子都比同龄孩子入学早两年),为了避嫌,赵院长把她安排到同学们嘴里的‘最累最没出息’的急诊科,这姑娘能吃苦,处事果断,很快上学时‘小白扬’的名字便在急诊科宣扬开来。

    “小白扬大夫,上早班呐?”

    “接了两个急救病号,忙了一夜。”

    “小白扬医生,下班啦!”

    “小白扬妹妹,我的宵夜呢?”

    “小白扬······”。

    这天苏扬白班,电梯口遇到了匆匆赶来的杨初荷,亲亲热热打了个招呼,问:

    “初荷姐,身体不舒服吗?”

    杨初荷勉强笑了笑:“我爸爸这些日子办病退,不愿意面对招待所领导,差我替他跑腿呗”。

    苏扬知道杨乐春的情况,安慰道:“年龄大了,退了也好。”

    话是这么说,其实杨乐春的年龄远没到退休的年纪,只是招待所黄所长住院后,刘书记终于站到了前台,这些日子他一直在暗地里清查招待所的旧账,无奈杜大管家的账目做的太细致了,一时还没有找到多大的把柄,他又想从流水最大的餐厅着手,但是杨乐春是黄益贵的小舅子,这人不清除,总是个障碍。

    所以,杨乐春在招待所的日子越来越难熬,思前想后,与其把着这个开不出饭的餐厅,倒不如干脆病退算了。

    但是跑了几趟书记办公室,他实在不想看刘名臣那张小人得志的脸,正好今天姑娘休班,便让他帮自己走完最后一趟手续,老同事们问起来,就说病了。

    刘名臣隐忍了这些年,原想最后再看一眼杨大厨那张沮丧的脸,没想到这家伙差女儿来了,有心难为一下,想到这姑娘的未婚夫苏思安,人家可有位市委常委的姑姑,别没打着狐狸惹一身骚,不如干干脆脆给她办了,还能赚个宽宏大量的好名声。

    就这样,杨乐春的病退申请顺利通过,杨初荷这次是来医院还病例档案的。

159思安,咱爹殁了

    二零零二年十一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使得长江以北的地区比之往年更早进入了冬天,然而比之更加让人心寒的是招待所越来越破败不堪的现实。

    各大银行开始清算‘东苑股份有限公司’的旗下资产,却发现黄所长在任时先后创建的三个子公司,竟然都是‘没业务,没资金配套,没固定资产’的三无公司。

    一句话,空手套白狼,这些公司的建立,唯一的作用就是为了套取银行的贷款,甚至连公司驻地,位于东郊的那块地皮也被黄所长先后抵押了若干次。

    而黄所长自己,也因为公款装修私人住宅贪污十二万元人民币而入狱十年。

    同样事业单位的身份,使得各大银行无法冻结招待所名下的资产(其实招待所唯一值点钱的就剩下这块谁也不能搬走的地皮了),最后市政府一纸公告,宣布‘东苑股份有限公司’破产,保留‘BH市第一招待所’,望原招待所书记兼任所长刘名臣,带领职工奋进创新,再创辉煌······。

    但是,经过四年的反复折腾,招待所原有的技术人才早已流失殆尽,剩下的老弱病残,仅靠着驻京办的盈利下发基本工资勉强度日,真正能够实心实意为单位着想的又有几个?

    或许有人会问,一个小小的驻京办竟然承担了招待所职工的工资支出?

    是的,这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再次腾飞,老百姓手里有了钱,带动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BJ作为国家的首都,当然是游客出游的热门城市,依天真瞅准了商机,重新装修了三楼客房招待市里的领导,一楼二楼六十多间客房悉数对外开放,每天的流水顿时惊呆了会计刘文盛的双眼。

    依天真,一点也不天真!

    按苏思安老家乡亲们的说法,这女人,就是一柄搂钱的耙子。

    客房日日爆满,餐厅自然也不清闲,依天真两年前便另行招聘了一位厨师长,以便让苏思安一心一意的辅佐自己。

    她形象的把后勤部比作老太太的针线笸箩,零零碎碎却又缺一不可,而苏思安的事无巨细,正好胜任部长的工作。

    这天苏思安正在杨文静的办公室对接旅游团的接待流程(四海国际的‘首都三日游’几乎天天发团,杨文静干脆在驻京办租了间办公室),苏思安的手机响了,接通讲话后,大哥急促的话语中带着一抹浓重的哀伤:“思安,无论你现在正在干什么,无论你现在有多忙,赶快回家,咱爹···心脏病···复发了。”

    “啊?”一时间仿佛千斤巨石压向苏思安的胸膛,他开始大口大口的喘气,小腹一阵绞痛,“怎么就复发了呢,怎么就··复发了呢?”

    杨文静正低头整理着入住者身份证复印件,一抬头看见苏思安惨白的脸,失声问道:“思安,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我要回家,我爹病了,我要回家!回家!”

    杨文静从来没见过苏思安如此的失魂落魄过,她知道他这次一定遇到了一道极难逾越的坎。

    “我现在就去买车票,思安哥,你一定要镇定,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有个三病两灾,会好的,老人家会好的。”

    苏思安踉跄着站起身,像一个溺水的孩童死死地抓住杨文静的手,“不,这次不一样,大哥是个稳重的人,他都慌了,事情一定极严重,火车来不及了,我怎么办?文静,我怎么办呀?”

    “今天是周末,下午会有一班客机去北海,我们现在动身或许赶得上,思安哥你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事,有我杨文静在。”

    首都机场,拿到机票的杨文静搀着苏思安匆匆跑向登机楼,边跑边拨响了父亲的电话:“爸爸,一个小时后我需要一辆车,十万火急,您让司机加满油在北海机场等我!”

    终于到家了!

    小车缓缓停靠在苏家老宅门外,苏思安心情沉重的推开车门,突然听到院子里一阵低沉的哀嚎,原本黑漆漆的大门早已裱上一层雪白的纸······

    苏居安满面呆滞的站在门前:

    “思安,咱爹殁了······”。

160花卉上市了

    小荷:

    来信收到,之所以这么长时间没有给你回信,实在是这些日子我的心情非常低沉,我不知道怎么回复你的安慰,是的,父亲的离世对我的打击太大了,我也不知道自己这些日子是怎么过来的,还好我们有个好妹妹,文静这些日子一直找机会陪我聊天,这份亲情让我感到这个世界唯一的温度。

    想到了父亲,是的,虽然父爱已经躺进了家乡那块厚重的土地,但是无时无刻,我不曾忘记那份永远也不会消逝的记忆。

    我父亲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幼时,家里的生活已经开始捉襟见肘,最后只得依靠出售土地维持生计,(这倒为后来的土地改革赢得了一个好成分)祖父虽然不善营务,却很开明的送父亲读了六年学堂,这在他的同龄人中间非常难得,这也是父亲解放后能够进入银行工作的先决条件。

    记忆力他总是那么清清瘦瘦,不苟言笑,甚至我们兄弟都有些怕他,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瘦弱的身躯,却携手病弱的母亲把我们兄妹四人养大成人。

    相比于孩子对母亲的天然亲近,人们对于父亲的感受总是习惯性的忽视,父亲是靠山,他们习惯了把整个家庭扛在自己的肩头,但是,他们也有扛不动的那一天。

    对于父亲,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愧疚,但是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走了,这些愧疚已经无法弥补。

    可是,人啊,为什么总是在失去后才能后知后觉呢?

    大哥说父亲走的很安详,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等到我们结婚的那一天,是的,二十八岁,我们已经不再稚嫩,父亲生前嘱咐大哥,说不想因为他的离世耽误我们的婚期,他希望我们明年能够结婚,我想转过年来就打请调报告,我不想再等了,孝敬父母要趁早,结了婚,我们就能更方便的照顾三位老人,你觉得呢?。

    代我问候师傅师母,好好照顾他们。

    爱你的思安,二零零三年元月三日。

    思安,展信安:

    来信收到,看到你的心态开始慢慢好转,我心中大是宽慰,前天我陪苏扬回了一趟老家,娘身体也在慢慢好转,父亲的去世对老人家的打击太大了,还好有放了寒假的乐乐占去了她大半的闲暇时间。

    是的,世间的欢乐和痛苦像一对不离不弃的孪生兄弟,当我们沉溺于欢乐,痛苦就会不请自来,而当我们深陷痛苦之中,或许欢乐也走在来时的路上,重要的是,我们得打破心中的壁垒,勇敢地去拥抱它。

    文静确实是个好妹妹,有她在你身边我很放心,这些年,为了自己所谓的事业,我欠你的太多,我想弥补你,明年结婚是个好主意,是的,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思安,我爱你,无时无刻不在想你,半年后见,我们的新房已经虚位以待,回来吧。

    爱你的小荷,二零零三年元月十一日。

    龙山镇南乡村。

    过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开始蒸馍馍,做年糕,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父亲的离世,使得苏居安一度陷于深深地悲痛之中,但是日子还得继续,转眼间年关近了,花棚里,大量的杜鹃开始争芳吐艳,公里两旁,拉花的恒温车排成两排长长的队伍,等待着花农装车出发。

    经过这些年不懈的努力,南乡村的花卉产业终于进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苏居安心里也终于松了口气,正是因为他和禹书记的坚持,南洼地的花农才抛却犹豫,在公路两边建起一排排的展厅,这种类似于城里前商铺后作坊的营销方式,很快赢得了大批的客户,看来今年南乡村花农的收入水平,又要踏上一步新的台阶了。

161花博会

    苏父的去世,加上苏思安和苏杨各自留在单位加班,苏家这个年过得格外冷清,如果没有儿子时不时地叨扰奶奶几句,苏居安都不敢相信母亲怎么度过这个难过的年关。

    好在正月初二是姑娘回娘家的日子,大姐和二姐家里都有车,早早地赶了回来,随着两个家庭的加入苏家老宅突然变得热闹起来,临近半晌,纪姑姑的专车也到了。

    纪云扬自打接任了管委会主任一职,一年到头日程排的满满的,上次回南乡村还是为了参加苏鸿儒的葬礼,之后,多少次想回家探望寡嫂,却总是挤不出半天的功夫,一直挨到年初二,才急匆匆接上下了夜班的苏杨赶了回来。

    姑娘见了娘亲,兀自红了眼圈,秦玉美怕婆母伤心,急忙过来拉住苏杨的手进了院子:“妹妹瘦了,快回家,你哥特意给你炖了猪蹄膀,说那东西姑娘吃了更漂亮。”

    回头看了婆母一眼低声说:“妹子,咱娘这个年过得不欢气,今天大家都要起劲的笑,啊。”

    苏杨摘下眼镜,“嗯,嫂子,我明白,就是忍不住想哭。”

    “忍不住也得强忍着,幸好你二哥没回来,他眼窝子更浅。”秦玉美伸手替妹妹擦着眼泪,听到婆母大声的招呼起厨房里的儿子:“居安呀,别忙活炒菜了,招呼司机师傅屋里喝茶呀。”

    “好了,娘。”苏居安应着,擦着手走出厨房,却见纪姑姑回头对司机说:“小刘啊,你开车回市里吧,我下午坐赵院长的车回去。”

    司机小刘是个很灵活的青年,“谢谢书记关心,那我就走着?”

    纪云扬点点头,笑着说:“去吧,臭小子,心里巴不得了吧?”

    苏母听纪云扬让司机回去,急忙拉住他的手说:“孩子啊,来的都是客,都到街门口了,咋说也得吃口饭再走啊。”

    纪云扬笑了笑说:“嫂子,人家回家还要看老丈人呢,我也是为他着想哩。”

    饶是如此,苏母心里还是老大的过意不去,急忙招呼儿子去屋里搬了一棵盛开的杜鹃花装到轿车后备箱里,“孩子啊,婶子家里也没有稀罕物,把这棵花带给你父母,过年了,带个好啊。”

    苏家老宅不算宽敞,一家人坐的满满当当,正闲聊间,突然门外一个熟悉的声音传进纪云扬的耳膜,“婶子过年好,有功给您老拜年了。”

    推开门,常书记提了两盒点心走进来,纪云扬起身,“常书记来啦。”

    常有功满脸的惊讶,急忙放下点心伸出双手笑道:“哎呀,纪书记也在呀,谢谢您百忙之中莅临本县。”

    纪云扬知道常有功一定事先打听好了自己的行踪,今天来也一定有求于自己,笑着回道:“县太爷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呀,上次您来这里,苏家可是连个座也没让呀,今天您是苏家的座上宾,请上座呀。”

    常有功听纪书记话里有话,想到多年前,自己就站在这里被新上任的纪县长狠狠地上了一课,从此后历经图强,才一步步走上县高官的位子,今天被纪书记奉为座上宾,说明自己这几年的政绩在这位市委常委的心里还是有点分量的。

    “座上宾谈不上,只要老百姓还拥护咱,就得撸起袖子加油干。”话说间,苏居安搬了张椅子请常有功坐在纪云扬身边,常书记屁股还没坐稳,急忙问纪云扬道:“书记,听说您为咱市里争取了一个大项目,您看能不能向咱县里倾斜倾斜?”

    纪云扬心头一动,“你说的是花博会吧,咱县里有啥条件?”

    常有功没想到纪书记一点也没藏着掖着:“有啊,我们的龙山镇,特别是咱南乡村,家家有花棚,户户花卉做的风生水起,放眼整个BH市,谁家还能强过我们?”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46111/ 第一时间欣赏平凡的味道是什么最新章节! 作者:宿洪所写的《平凡的味道是什么》为转载作品,平凡的味道是什么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平凡的味道是什么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平凡的味道是什么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平凡的味道是什么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平凡的味道是什么介绍:
这不是一本专业的烹饪类书籍,却详细地记录了几百道名菜的制作方法,以及后厨秘不外传的制作秘笈。
这个厨师有点牛,四星级酒店为了等他可以推迟三年开业。
这个厨师有点傻,上亿资产砸头,竟然一笑而过。
这位农民不简单,二十二岁成了全县最年轻的村官。
这位农民不简单,一己之力带动一个村庄成为江北最大的花卉基地。
一位厨师,一位花农,共同撑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平凡不是他们的悲哀,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当爱情来临,你是否有勇气接受?为什么那些我们曾经挚爱的恋人最终成了一个梦萦魂牵的背影。
贫穷不是原罪,为什么当我们终于摘掉了贫穷的帽子,心中却依旧怅然若失。平凡的味道是什么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平凡的味道是什么,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平凡的味道是什么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