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到帝都初次学习(二)
苏离说完这些,拿起茶杯喝了口茶后继续说:“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
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人族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诗经·国风》是人族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在《七月》中,可以看到奴隶们血泪斑斑的生活,在《伐檀》可以感悟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向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大胆地提出了正义质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守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
至于“大雅”和“小雅”当从音乐分,“广大而静,疏达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六义”是《诗大序》最先提出,这个提法又是以《周礼》“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的旧说为根据,对《诗经》中作品的分类和表现手法所做的高度概括。
有人在《毛诗正义》中解释:“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
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和内容题材;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赋、比、兴的按表现手法分的。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人族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
简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接下来,我们先来说说第一点,也就是比。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这是在今天仍常常使用的一个主要修辞手法,包括比喻与象征。比喻可以使描述形象化。
如《卫风·硕人》写庄姜的美貌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因为有前后的一系列比喻,所以末尾的点睛之句才能使其形象跃然纸上。
比喻还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因为比喻都是取整体上差异较大,而某一方面有共同性的事物来相比,喻体与本体相同之处往往就相当突出。
因此,在比喻中,便常常有夸张的性质。如《硕鼠》,就其外形、生物的类别及其发展程度的高低而言,本体与喻体的差别是相当之大的;但是,在不劳而获这一点来说,却完全一致,所以这个比喻实际上是一种夸张的表现。
又由于喻体在人们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已获得了一定的情感意蕴,在某种程度上已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故根据与不同喻体的联系,可以表现不同的感情,如《硕鼠》、《相鼠》等。
《诗经》中用比的地方很多,运用亦很灵活、广泛。如《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前者用以比喻形体,后者用以比喻感情之变化。
第二点,兴,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
用兴的时候,由两种手法,一是情触于物而发为歌咏,二是借助某事某物起韵。
从文学发源的整个过程来说,兴是早期诗歌的特征,从诗歌作者的层次来说,它是民歌的特征,如从创作方式来说,它是口头文学的特征。
采用兴的手法的作品多在《国风》之中。汉代以后,虽《诗经》被视为经典,比兴之法被提到很高的地位,但如同《诗经·国风》一样单纯起韵的兴词并不见于文人的创作;而从引发情感的事物写起的兴,同比和赋的手法很接近。
兴包括“情触于物而发为歌咏”的情形,是指由于人们生活阅历各不相同,每个人的经历都会有种种偶然的情形,某些事物对一般人来说是漠不相关,但对某一具体人来说,就可能会勾起对旧的经历的回忆,引起很深的感慨。
接下来,是第三点,也就是赋。
《诗集传》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这里所谓“直言之”,是说不以兴词为引,也不用比的手法,并不是不要细致的形容描绘。
因此可以说:兴、比以外的其他一切表现手段,都可以包括在“赋”的范围之内。
作为一种写作手段,它包括得十分广泛。就《诗经》言之,它包括叙述、形容、联想、悬想、对话、心理刻画等。
《七月》、《生民》全诗都用赋法,无论对于弃儿情节的叙述,还是对于祭祀场面的描写,都极为生动。
《东山》、《采薇》二首,除《东山》第一章“蜎蜎者蠋,烝在桑野”外,也全用赋法。但这两首诗写行役征人之心绪,可谓淋漓尽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最上乘的写景诗。所以,《诗经》的赋法不只是指叙述,不只是所谓“直陈其事”,在抒情写景方面,也达到很高超的地步。”
第四百二十一章 到帝都初次学习(三)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诗经》的句式。
它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
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
《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诗经》中的重章,许多都是整篇中同一诗章重叠,只变换少数几个词,来表现动作的进程或情感的变化。
如《周南·芣苡》三章里只换了六个动词,就描述了采芣莒的整个过程。复沓回环的结构,灵活多样的用词,把采芣苡的不同环节分置于三章中,三章互为补充,在意义上形成了一个整体,一唱三叹,曼妙非常。
方玉润《诗经原始》卷一云:“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馀音袅袅,若远若近,若断若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除同一诗章重叠外,《诗经》中也有一篇之中,有两种叠章,如《郑风·丰》共四章,由两种叠章组成,前两章为一叠章,后两章为一叠章;或是一篇之中,既有重章,也有非重章,如《周南·卷耳》四章,首章不叠,后三章是重章。
《诗经》的叠句,有的在不同诗章里叠用相同的诗句,如《豳风·东山》四章都用“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开头,《周南·汉广》三章都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结尾。
有的是在同一诗章中,叠用相同或相近的诗句,如《召南·江有汜》,既是重章,又是叠句。三章在倒数第二、三句分别叠用“不我以”、“不我与”、“不我过”。
《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诗经》时代,我们人族的语言已有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为诗人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诗经》中数量丰富的名词,显示出诗人对客观事物有充分的认识。
《诗经》对动作描绘的具体准确,表明诗人具体细致的观察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如《芣莒》,将采芣莒的动作分解开来,以六个动词分别加以表示:采,始求之也;有,既得之也。
“掇,拾也;捋,取其子也。”“袺,以衣贮之而执其衽也。襭,以衣贮之而扱其衽于带间也。”六个动词,鲜明生动地描绘出采芣莒的图景。
我们现在常用的修辞手段,在《诗经》中几乎都能找:夸张如“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对比如“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对偶如“縠则异室,死则同穴”等等。
《诗经》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往往能“以少总多”、“情貌无遗”。但雅、颂与国风在语言风格上有所不同,雅、颂多数篇章运用严整的四言句,极少杂言,国风中杂言比较多。
最后,我们来说说诗经的价值与影响。
《诗经》的编集本身在春秋时代,其实主要是为了应用:
其一,作为学乐、诵诗的教本;其二,作为宴享、祭祀时的仪礼歌辞;其三,在外交场合或言谈应对时作为称引的工具,以此表情达意。
通过赋诗来进行外交上的来往,在春秋时期十分广泛,这使《诗经》在当时成了十分重要的工具。
赋诗言志的另一方面功用表现,切合了《诗经》的文学功能,是真正的“诗言志”——反映与表现了对文学作用与社会意义的认识,是人族文学批评在早期阶段的雏形。
《诗经》社会功用的另一方面,是社会(包括士大夫与朝廷统治者)利用它来宣扬和实行修身养性、治国经邦——这是《诗经》编集的宗旨之一,也是《诗经》产生其时及其后一些士大夫们所极力主张和宣扬的内容。
从历史价值角度言,《诗经》实际上全面反映了西周、春秋历史,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地记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
其涉及面之广,几乎包括了社会的全部方面——政治、经济、军事、民俗、文化、文学、艺术等。
后世史学家的史书叙述这一历史阶段状况时,相当部分依据了《诗经》的记载。
如《大雅》的《生民》等史诗,本是歌颂祖先的颂歌,属祭祖诗,记录了周民族自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到周灭商建国的历史,歌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等的辉煌功绩。
这些诗篇的历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们记录了周民族的产生、发展及灭商建周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记载了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大迁徙、大战争等重要历史条件,反映了周民族的政治、经济、民俗、军事等多方面情况,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虽然这些史料中掺杂着神话内容,却无可否认地有着可以置信的史实。
以上便是诗经这么长时间以来的意义与影响。
接下来,我们翻开诗经,来看看它的第一篇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当人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时,总觉得时间过得飞快,这不,苏离他们几人还没感觉学多少,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随着一声敲门声传来,苏离这才停止了授课。
他将书本放下,然后对着他的几个学生说:“走吧,我们去吃饭,吃完饭,今夜允许你们在帝都的街道上玩一玩。”
苏离这话说完,他的几个学生都欢呼起来。
从小地方来的他们,到了这么繁华的帝都后,心中总有一种去探索的欲望,包括苏离。
这长安城承载了苏离太多的期望,到了这里后,苏离也想整天都沉浸在游玩当中,可他知道,自己不能这样做。
第四百二十二章 帝都的端阳诗会(一)
长安城的权贵太多了,以他仅仅进士级别,在这长安城来说,还是不够看的。
虽说他的才华比起一般人来说,要好很多,可是,在别人眼里,他也只是个有些才华的蚂蚱一样,蹦哒不了多久。
他要想让自己的家人有更好的生活条件,他只能更加努力的学习,也许,等他成为大儒后,他就可以彻底放下心来,去和家人们一起享受生活。
不过,他们一家人既然已经来到了帝都,那就得抽出时间去帝都周围转转,比如有名的骊山,有名的潼关等。
正好,现在吃住都在客栈,他们要出去游玩也轻松。
所以,苏离决定在帝都租个府邸前,先去帝都周围好好玩玩。
两天后,也就是到了端阳节这天。
这天早上一起来,媚娘和几个丫鬟将她们这几天赶制出来的红绳给众人戴上,然后配合着客栈的小二在屋子的角落里洒上雄黄酒。
这些都是端阳节必须做的事情,他们吃完早饭后,客栈里就已经忙着准备中午的诗会了。
没多久,各种象征着节日的东西挂上了每一处地方,日上三竿,客栈里的人陆续起来。
能来帝都住在客栈里的读书人,都是大楚皇朝各地的进士。
这些人少说也有三十万人。
但是,他们当中能出类拔萃的,却没有多少。
所以,他们都需要机会,需要一个可以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便是这客栈举行的小型诗会。
所以,今天这种日子,他们怎么能错过呢?
就连一些平日里喜欢睡懒觉的人,也都在今天早早起来,当然,这其中一半的功劳要算在客栈小二的身上。
没有他们挨门挨户的敲门,说不准有些人照样会错过今天的活动。
很快,便临近正午了。
苏离和他的两个好友带着他的四个学生一同到了下面。
而媚娘他们则是留在楼上,她们可以在站在客栈的过道上向下看,一切都尽收眼底。
苏离他们下来后,找了个位置坐下来。
“苏兄,你说这次这个客栈举行的诗会,会给我们带来惊喜吗?”
“应该会吧,这里的人可都是大楚皇朝各地的才子,所以,肯定会有一些才华出众的人。”
贺一凡说:“论才华,苏兄任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贺兄过奖了,正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们人族有才华的人多了去了,不止我一个,所以,我们还是低调为好。”
“也是。”
聚贤居客栈的掌柜看到落座的人差不多了,于是走到了二楼中间的台子上。
这个台子很大,大概能同时容纳几十人,它左右两边的楼梯通往三层和一层。
“诸位来帝都的读书人,欢迎诸位在众多客栈中选择我们聚贤居,我们能相遇在这里,便是一种缘分。
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我叫吴闻文,是这聚贤居的掌柜,能为大家主持这次的诗会,是我吴某人的荣幸,感谢大家能参加这次的诗会。
今日,时逢端阳佳节,是缘分让我们共聚一堂,首先,让我们来举杯,这第一杯酒敬屈子。”
“敬屈子。”
第一杯酒喝完,这个掌柜的继续说:“今日正午,我吴某人为大家准备了美酒美食,大家可以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来作诗,当然,这种节日,怎么能没有歌舞呢?”
吴闻文说完,双手一拍,只见一群歌女舞女出来了。
众人看到后,纷纷拍手叫好。
在帝都,要请这么一群歌女舞女来助兴,起码得上千两银子,可见,这个吴掌柜为了这次诗会,也是花了心思的。
等到欢呼声停止,吴掌柜接着说:“这次的诗会没有题目限制,大家想写什么都可以,但是,是有时间限制的,时间限定为两个时辰,两个时辰过后,我们再论高低。
当然,本次诗会也是有奖励的,这个奖励便是……”
他继续拍了拍手,让几个小二将奖励拿了上来。
只见几个小二手里端着用红布盖住的托盘走了上来,于是,众人纷纷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
吴掌柜看到下面的众人交头接耳的谈论着,心里想:我保证你们猜不到我这里的奖励。
于是,他等到差不多的时候,示意让底下的人别说话了,自己要揭晓谜底了。
“诸位读书人最想要的是什么?无非是谋个好差事,或者求个好名声。
所以,这一次,本客栈为大家准备的奖励就是这两种。”
他说完,将其中一个托盘的红布揭开,然后拿了起来。
众人看到他的手上拿了一个红色的,类似于请柬的东西。
“这第一件奖励,便是六月将要举行的五大皇朝才子相聚会的请柬。”
他说完这话,底下的众人都呆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开口说话,只听他问:“吴掌柜,你刚才说,这张请柬可是六月五大皇朝才子相聚会的请柬?”
“没错,正是。”
得到确认后,底下的读书人瞬间沸腾了。
这个五大皇朝才子相聚会,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想要参加的聚会。
因为,这个相聚会将是五大皇朝才子的第一次交锋,场面定然壮观。
能到场的,除过五大皇朝的才子外,还有帝都数一数二的权贵。
这可是他们所有人的机会,一个能够亲自见到权贵的机会,所以,他们才会如此激动。
“太好了,太好了,如果我能在这次诗会中获得名次,就可以得到这个请柬了,到时候,我就可以见到那些大人物了……”
“喂,老兄,醒醒吧!别做梦了,天还没黑呢,要得也是我得,而不是你,就你那连镇国都做不出的人,还妄想得到这封请柬?”
……
这个吴掌柜看到这次诗会的气氛被这一张请柬给瞬间带动起来后,摸着自己的胡子,得意的看着下方的众人。
他等到差不多的时候,再次示意下面的人安静,因为,他要揭开第二个奖励了。
众人一看,第一个东西就这么好,那接下来的东西想必也差不到哪去吧!
于是,众人纷纷停止议论,随着吴掌柜的方向看去。
第四百二十三章 帝都的端阳诗会(二)
只见吴掌柜将第二个托盘的红布揭开,然后,他将里面的东西拿在了手里。
众人看到,他手里拿着的这个东西只是一个普通的信封,于是都有些失望。
这个吴掌柜自然注意到他们的失望,可他心里却想:哼,现在你们看到这个信封有些失望,可是要是你们知道这个信封里面的东西后,绝对会比看到第一个请柬的反应还要大。
底下有人在一阵唏嘘后,也都开始调侃起来。
“我说吴掌柜,你这第二个东西不就是一个普通的信封吗?这个信封还有什么不一般的地方?难不成它是圣人用过的信封?或者说你是想糊弄我等?”
“是啊,你是不是想糊弄我们?”
听了这话,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笑声。
吴掌柜也跟着笑了,他笑过后说:“非也非也,我既然能拿出来,那自然有我的道理,诸位且听我说。”
“哼,你今日要是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那之前的那个请柬可就属于我了。”
吴掌柜听了这话,笑了笑,然后说:“好,如果这个东西没有之前的那个请柬好,那之前那个请柬我直接做主,给你便是。”
这个人听到吴掌柜说的,面色一喜说:“好,看来这封请柬我是要定了。”
很明显,这个人认为没有东西能比之前的请柬还要珍贵,所以他才这么笃定。
吴掌柜听到这人这么笃定的认为,他没有说什么,而是微笑着说:“别看这个信封简陋,我想诸位也都知道,这信封里能装的东西是什么吧!”
“信封里能装的东西不就是信件吗?难道说,里面装的信能让我等见一面帝都的第一美人不成?”
这个人说完,人群中再次笑了起来。
“不过话说回来,能让我等见一面帝都的第一美人,倒也是值得的,诸位说是也不是?”
“哈哈哈哈……”
吴掌柜说:“帝都的第一美人别说你们想见了,我也想见,可我见不到啊!帝都的第一美人可不是你有银子和身份就能见到的。”
的确,这个帝都第一美人确实不好见到,传言说,这个第一美人数次拒绝了几位皇子,她连皇子都能拒绝不见,更别说他们了。
“但是,这个信封里装着的是吏部一位大人的承诺,而这个承诺便是,拿着这个承诺的读书人,可以给他安排一个能留在帝都任职的官职。”
听到吴掌柜说完,静,下面的人群静的可怕。
足足过了有两分钟的样子,底下的人群这才有了动静。
“怎么可能?”
这第一个发出的声音,就是这句话,怎么可能。
确实,在很多人眼里,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说吴掌柜,你该不会是骗我等的吧!这官职说安排就安排吗?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吗?而且,朝廷也必须要做到公平公正的啊!否则,怎么能让人去信服呢?”
吴掌柜听了这话,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暗道这个人也太不懂这里面的弯弯道道了,还以为官职都是由朝廷任命的,没有任何水份在里面,可是他也不好打击这个人,于是他摇了摇头。
这时,他旁边的人将他拉过去说:“我说这位兄台,你该不会天真的以为朝廷是多么的公正无私呢?我告诉你,这事要是放到以前,还有可能真的是真的无私的,可放到现在,那你可就太天真了。
这朝廷里面的弯弯道道多了去了,你要想早点得到官职,就得多去了解一下,否则,就你这样的,想得到官职?唉……”
这人一边说,一边摇头,觉得这个人没救了。
苏离他们听到这个吴掌柜的话后,也是愣了一下。
他没有想到,这聚贤居客栈的掌柜居然能得到如此宝贵的东西,看来,这聚贤居的掌柜也不是一般人。
现在,底下坐着的读书人,许多都两眼冒绿光的望着这个吴掌柜手中的信封,只要得到它,那自己就能得到官职,从此天高海阔,扶云直上。
他们这些人来到帝都后,为的不就是能谋个能留在帝都的差事吗?
如今,这个机会就摆在他们的眼前,他们怎么能不为之所动呢?
这些人中,有的人是和苏离他们一样,今年刚来帝都的,而有的人已经来了一年,两年,甚至是好几年了。
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们的愿望都没能实现,如今,却有个现成的机会摆在他们的眼前,他们怎么能不心动?
好东西自然有人心动,想要凭本事将其收入囊中,当然,也有人心生歹念,想要当众出手抢夺,毕竟这个吴掌柜只是个普通人。
可他们转眼一想,这个吴掌柜既然能拿出这东西,那他必然有什么手段,否则以他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有这种东西?
想通这点后,这些心生歹念的人也都平复下了心情,他们能成为读书人,自然在心智上要强于一般人,所以,最起码的克制力还是有的。
看样子,这东西只能在接下来的诗会中全力以赴的去拿了。
不过,要想在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众人看到前两件东西都这么好了,纷纷朝着第三件还没有亮相的东西望去。
第三件东西似乎有些大,因为,它的托盘要比其它托盘大很多。
这个吴掌柜走到第三件东西的旁边,没有直接去将其拿出来,而且先说:“这最后一件东西,它的价值可高可低,对于有的人来说,它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可对于有些人来说,它就是一文不值的废物。”
底下的人听到,这个吴掌柜居然拿出一件一文不值的废物后,瞬间不乐意了。
“什么?一文不值的废物?我说吴掌柜,这一次,你该不会是真的要用一件没啥用的东西来糊弄我们吧!”
吴掌柜说:“诸位,我之前拿出来的两件东西,让大家失望了吗?”
底下的人说:“自然没有。”
“好,既然没有让大家失望,那我这第三件东西会让大家失望吗?诸位想一想,我能真的拿出一件一文不值的废物出来吗?”
底下的人一想,还真的不可能,毕竟这么多人,他要是拿出一件废物出来,不是自己将自己聚贤居的招牌给砸了吗?
第四百二十四章 帝都的端阳诗会(三)
吴掌柜继续说:“所以,这件东西自然不会让你们失望的,只不过,我这第三件东西比较特殊,它的受众比较小,所以我才会说,对于有些人来讲,它一文不值,但是,要是对于它的有缘人来说,它可就价值连城了。”
吴掌柜说完这话,将托盘上的红布揭开,然后将托盘中的东西拿出来,让一旁的小二帮忙打开。
苏离看到这第三件东西似乎是一副画,于是,他也好奇起来。
当这幅画打开后,众人都疑惑的看着这幅画。
“吴掌柜,这不就是一副普通的画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难不成,它有什么地方和别的画不一样吗?”
“自然是有不一样的地方,你看不出来,就说明你与它无缘,所以,这幅画对于你来说,也就是一文不值,当然,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文不值。
首先,我来说一下,这幅画名叫山河图,顾名思义,画中画的就是山河,而这山河,可不一般,至于哪里不一般,我想能看懂这幅画的人自然明白。”
吴掌柜说完这话,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下面的人。
“苏兄,你看出这话有什么不一般的地方吗?”
苏离正聚精会神的看着这幅画,因为,他看到这幅画动了,没错,是动了,准确的说,他看到这幅画里面的山河动了。
他看出这幅画的不一般了,因为,他之前自己也有一副和这幅类似的画,但是,他的那副画是因为自己在上面写了一首诗后,达到的镇国级别。
可这幅画,上面却是没有任何诗文便能达到镇国级别。
所以说,这幅画要是在上面写一首诗上去,必然会成为高阶镇国的存在。
这种画,对于能看懂它的人来说,确实是价值连城,因为,它可以帮助人提高精神的强度。
读书人精神强度高了,则能帮助他在成为大儒的时候,让他的正气宫比别人要大很多。
所以,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当然,对于看不懂它的人而言,的确就是一张画了画的纸而已。
苏离正在看这幅画,突然听到有人叫自己,于是他转头一看,发现端木云和贺一凡带着疑惑的眼神看着自己。
端木云再次说:“苏兄,你难道看出什么地方不一样了吗?”
“没错,这幅画的确有它不一样的地方。”
贺一凡说:“苏兄,哪里不一样了,快告诉我们。”
“好,那你们听好了。”
只见贺一凡和端木云两人都看着苏离,想要知道答案。
“老师,这幅画为什么会动呢?”
苏离听到声音,转头一看,发现他的三个学生都看着他,而且,说这话的是苏林,但似乎张永夜和林天山两人也都看出这幅画会动了。
唯独苏六没有看出来,苏离想了想也就释然了,因为,现在苏六只是一个普通人,他没有打开正气宫,所以,他才看不出来的。
一旁的端木云两人听到苏离学生说的话后,疑惑的说:“动?画怎么会动呢?”
说完这话,他们两人再次朝着那副画望去,这一次,他们看的很仔细,终于,两人发现这话似乎真的不一样了,因为,再次看过去后,他们终于看到这画动了。
但是,两人也只能看到这画动了几下。
苏离正在考虑,到时候要不要将这幅画收入囊中,可就在他这么想的时候,有一个声音传来。
“吴掌柜,这幅画我愿出一万两黄金来买,不知道吴掌柜卖不卖?”
正在仔细观看的众人听到声音,朝着这个声音传来的地方看了过去。
只见一个大概二十五六的俊郎男子,身穿黑袍,目光炯炯的盯着吴掌柜手中的画。
吴掌柜听了这个人说的,心中也是一阵意动,毕竟这可是一万两黄金,一万两黄金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他当初买这幅画的时候,只花了五千两银子,可让他一阵心疼,如今,这画的价格翻了十倍,他能不心动吗?
可是,这画他今天拿出来后,就是想当做奖励的东西,如果他现在将这画当众卖了,那不是让人戳他的脊梁骨吗?
所以,这画,他不能卖,正所谓自己做的事,含着泪,忍着痛,也要将它做完。
压下心中的冲动,吴掌柜朝着这个人抱拳说:“这位公子,这画我吴某人既然拿出来,那就是打算作为奖品的,所以,这幅画不卖。
公子既然能出一万两黄金买这幅画,那想必自然是懂这幅画的人,正所谓高山流水遇知音,这幅画在我手里却是埋没了,而公子正是一位懂它的人。
既然公子懂它,何不用才华将其征服?公子想要它,只需在接下来的诗会中展示自己的才华,然后将其拿下便是。”
确实,吴掌柜都能压下心中的意动,仍然坚持将这幅画作为奖品奖给需要它的人,他们这些读书人又怎么能不遵守规矩呢?
这个黑袍俊郎男子听了这话,也是朝着吴掌柜抱拳说:“好,吴掌柜大气,既然吴掌柜都如此大气了,那我自然不能让吴掌柜破了规矩,所以,接下来,我便会用才华将其变成属于我的东西。”
“多谢公子理解。”
吴掌柜拿出的东西一共有五样,最为珍贵的也就是最前面的三件,后面的两件和前面的三件比起来,倒是差了些许。
等到将所有的奖品介绍完毕,这场诗会的气氛达到了一个至高点。
吴掌柜看到所有读书人的热情被自己带动起来,他满意的摸着胡子,心中却也期待起来。
他期待这次诗会能出几个真正有才华的人,这样一来,他的客栈就会更有知名度。
“来人,上香案。”
随后,香案被抬了上来,吴掌柜亲自点燃一炷香,然后对着众人说:“诸位,今日的端阳诗会正式开始。”
随着吴掌柜一声令下,众人纷纷动了起来。
苏离他们看到所有人动了起来,他们也动了。
只不过,他们不是立即就开始写诗,而是开始享用起桌子上的美食。
这一点和他们周围的人形成巨大的落差。
别人都在努力思考写什么,而他们却大快朵颐的吃起来。
第四百二十五章 帝都的端阳诗会(四)
有人看到他们的行为后,顿时摇着头说:“唉,真是几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人,这种场合居然不努力想该写什么,反而吃的这么香,看来,必然是几个没有什么才华的人。”
“是啊,今天这种场合是来吃东西的吗?放着这么好的奖品不如争取,反而不顾形象的大快朵颐,坐在他们旁边,真是感到丢人。”
苏离他们自然听到了,可是随后,他们几人互相看了看,一同笑了起来。
说他们没见过世面?开什么玩笑?
他们几人可都见过大儒,而且不止一个,而说这话的人呢?他们见过一个吗?
说他们没有才华,嗯……
这话说端木云和贺一凡两人还有些道理,可要是说苏离没有才华,那就不知道这里的人谁有才华了。
在三层楼上,媚娘抱着雅儿朝着下方看着,她看到苏离等人的吃相后,也是摇了摇头。
“娘亲,爹爹在吃什么呢?吃的好香的样子,雅儿也要吃。”
“你要吃的话,我们进屋去吃,现在,下面可不是我们去的地方,明白了吗?”
“哦,雅儿明白了。”
贺一凡看着周围的人对他们指指点点的,有些不好意思了,于是他说:“苏兄,我们这样好吗?你听听,周围的声音都是在议论我们的。”
“管那么多做什么?这好好的饭菜不吃可就凉了,这次的诗会不是有两个时辰吗?我们先吃饱再说!吃饱了才有力气去想要写什么。”
“嗯,还是苏兄考虑的周到,反正时间很充足。”
半个时辰后,他们几人吃饱喝足了,这才将自己的手和嘴擦干净,然后坐在那里一边品着酒,一边思考。
这半个时辰内,已经有人陆续写出诗词了。
这些诗词中,品级最高的是一首四尺六的镇国诗,品级最低的是一首两尺五的鸣州诗。
那个写出两尺五的人,他刚把这首诗写完,就羞愧的离开了这里,回到自己的房间好好钻研学问去了。
就算他不走,呆在这里也只是被人当做反面教材来说道而已,所以,他只能眼不见心不烦,别人在背后怎么议论,就让他们去议论吧!反正自己在房间里听不到也看不到。
就他这个水准,别说去争夺那最为被人看好的前三件奖品了,就连最差的那件他都每资格。
苏离目光炯炯的望着那个台子上的奖品,开口说:“端木兄,贺兄,你们两人看中了什么奖品?”
端木云说:“我觉着那副画不错,可以回去好好研究研究,可争那幅画的人也不少,所以我看,我还是算了吧!”
“贺兄,你呢?”
贺一凡说:“奖品?那种东西随缘吧!再说了,以我们两人的才华,估计与奖品无缘了。”
“端木兄,这奖品可是白拿的,不要白不要啊!你想啊,那个信封里的承诺,可是能让你留在帝都做官的,我看这个东西挺有用的。”
“有用归有用,可我也得有那个才华去争夺吧!就我,写出的诗词最高水准也只是个三尺过点的镇国,还是在苏兄你的帮助下写出来的,刚才已经有人写出四尺六的镇国了,我已经没戏了。”
苏离看到端木云无论自己怎么说,都是雷打不动的,也就放弃继续说了。
“苏兄,你说了半天我,你自己怎么不写一首出来呢?”
“我?刚才吃太多了,想不出来。”
“哈哈哈,苏兄真会开玩笑。”
其实不是苏离不想写,而是媚娘今天早上特意嘱咐过自己,不让自己出风头,所以,他才不写的。
“天呐,你们看,居然是五尺五的镇国诗。”
随着一个声音传来,众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
果不其然,他们看到一个人写的诗,浩然正气达到了五尺五,他周围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场景。
聚贤居的掌柜看到后,点着头说:“嗯,不错,五尺五,这个人应该能得到一件奖品了,只是不知道这首诗会不会是今天最好的一首呢?”
其实,他虽说是希望有人在他的客栈写出高等级的诗词来,可也没有奢求过多,毕竟,来住这中等客栈的,都是一些才华处于中下水平的人,很少会有高水平的来住这中等客栈。
高水平的人,一般都会住在帝都东南区域的客栈中,因为,以他们的才华,根本不缺那个银子,所以他们也都不会在意那些小钱。
而这些中下水平的读书人,很难有能写出高品级镇国诗词的人,有也会早早被人给选走,而不会落魄至今了。
他看着底下的人群,不禁生出一种感慨。
下面的读书人中,有些人已经是连续参加了好几年的客栈诗会了,这也意味着他们来到帝都好几年都没有得到官职,这几年来,这些人的花销很大,虽说他们是读书人,可银子也经不起这么花。
有的人为了能在帝都待下去,就靠写诗然后卖了付住宿费,长久以往,他们难免会出现灵感枯竭的状况。
所以,也就会有一些读书人因为没有银子付住宿费而被客栈给赶出去的场面发生。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都是追名逐利的心态,如果他们不去追名逐利,而是能够安安稳稳的生活,那他们一辈子都会衣食无忧。
可是,人往往就是这么固执的存在。
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每个人都想要成为人上人,所以,为了满足他们心中的欲望,他们不得不去追逐名利。
再说了,读书人哪个在年轻的时候能把名利放下的?
包括苏离,他都做不到。
要是能够真正放下名利,那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在追逐名利的路上,吃了亏,彻彻底底的败了,没有任何希望了,那他或许会放弃已经不可能的事情。
然后在往后余生中,只追求平淡,只追求平凡的生活。
比如董大儒。
他在看到楚皇不可救药后,心中对于大楚皇朝的执念也彻底破碎了,于是,他直接辞官去各地游玩,享受茶水花海,坐看日落月升。
当然,他也是幸运的,在他彻底明悟后,他反而找到了更进一步的机会,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第四百二十六章 帝都的端阳诗会(五)
苏离自从来到帝都后,就被这帝都的繁华给彻底吸引了。
能在这个时代形成这种规模的城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来到帝都后,很想写一首诗,可他却迟迟没有动笔。
正好,今天是个好机会,既然媚娘不让自己出风头,那他完全可以写一首级别比较低的诗出来,也就不算出风头了。
“端木兄,贺兄,你们两人来到帝都后,难道就没有任何感想吗?”
贺一凡说:“有啊,当然有了,不过,感觉除了震惊外,再没什么了。”
的确,一般人来到这里后,除了震惊外,再没什么了,如果非要再说有什么的话,那便剩下看花了眼吧!
“好,既然你们不写,那我就写一首。”
两人听到苏离要写,顿时来了兴趣,眼睛瞬间睁大。
“好,苏兄,你快点让我们开开眼界吧!”
“什么开眼界,我这首诗,估计品级不高,只是一般的感受罢了。”
“苏兄写的诗,再差能差到哪里去?”
苏离听了这话,笑了笑,什么都没说。
他拿出自己的文房四宝,当然这一套文房四宝,是他特意准备的一套进士级别的文房四宝。
端木云和贺一凡两人看到苏离拿出进士级别的文房四宝,瞬间明白,苏离的确是不想出风头。
随后,苏离提笔开始书写。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苏离写完这首诗,觉得自己心中的某种情感终于得以抒发出来,于是,他哈哈大笑,抓起酒壶痛饮起来。
没多久,他这这首诗的内容飞到了空中。
“你们看,那里又有人写出镇国级别的诗词了,我们去看看。”
“走,过去看看。”
“你们看,这是首七言绝句,第一句是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嗯……
不足夸,不足夸,哈哈哈哈,不足夸,呜……”
他一旁的一个人看到这个人突然哭了起来,不解的说:“唉,你个大男人,读了一句诗,好端端的,为何哭起来了?”
“哭?我为何哭?呜呜呜……我也不知道啊我为啥哭啊!可我他娘的就是想哭啊!”
“好,我倒要看看你看了什么而不顾自己的身份,竟然当众哭了起来。”
随后,他也朝着空中的诗句看了过去。
“嗯,好一个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此诗一开头就直抒自己的心情,叙述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
诗的前两句把困顿的往昔和得意的今天对比,一吐心中郁积多年的烦闷。此时的人是扬眉吐气、得意洋洋。
而后面的一句则是说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纵马帝都,觉得一切都无限美好,连路边美丽的花朵都无心细看了。“一日看尽长安花”仿佛说自己在这一天赏尽了世间美景,让这首充满豪气的诗有了明朗轻快的结尾。
在这首诗里,写诗的人,情与景会,意到笔随,不仅活灵活现地描绘了自己来到帝都之后的得意之态,还酐畅淋漓地抒发了得意之情,明快畅达而又别有情韵。
总得说来,这首诗的确是一首好诗,只是不知道浩然正气能达到什么程度。”
随后,众人在浩然正气停止后,一看,这首诗的浩然正气达到了四尺九的程度,然后苏离周围出现百花齐放的场景。
“天呐,仅凭一首七言绝句就能让浩然正气达到四尺九的程度,此人的文采真是不一般,而且,这首诗竟然能引起别人心中的情感喷发,实属绝句中不可多得的一首好诗了。”
他在解读这首诗的时候,周围人群中,有好几个人都哭了起来,所以,他才会说这首诗能引起人们内心情感的喷发。
他们大楚皇朝的读书人,从小小年纪就读书,为的不就是能有朝一日能到这帝都来吗?
来了这帝都,当然是要春风得意,去好好欣赏一下帝都的风景,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不负初心。
当浩然正气回到了这首诗的纸上,苏离放下了酒壶,将这首诗收了起来。
随后,苏离他们旁边的人也都走了。
这首诗在目前来说,只能排在第五,因为,这里是帝都,不是小地方,这里的人,汇集了大楚皇朝各地的人,他们虽说才华处于中下层次,可也有人能写出一些好的诗词来。
现在,距离这场诗会结束还有差不多半个时辰,这半个时辰中会有无数的可能,所以,苏离写出的这首诗,可以说是与奖品无缘了。
端木云与贺一凡两人看到苏离写的诗后,也是一阵感同身受。
于是,他们两人也都来了灵感,最后两人也各自写出一首三尺过点的镇国诗词,这一次,他们是独自写出的,没有靠苏离的帮助,这可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于是,两人写出来诗词后,也都敞开了肚子开始喝酒,正如苏离这首诗所写的一样,人生有的时候也需要春风得意,而不是一味地去克制什么。
之前那个身穿黑袍的俊郎男子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酝酿后,也是准备提笔书写。
只见他写到:
——胡万毅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之前一直关注他的几人,看到他所写的诗后,才知道他的名字。
“原来,此人名叫胡万毅。”
“胡万毅?我好像在哪听说过此人,只是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了。”
“唉,算了,别想了,我们还是看看他写的这首诗吧!”
“嗯,也是。”
随后,一个人说:“这首七律的首联总揽长安全景。
在一个深秋的拂晓,写诗之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
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第四百二十七章 帝都的端阳诗会(六)
他接着说:“颔联写仰观。“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
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
这两句是说:晨曦初见,西半天上还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写诗之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寻声望去,在那远处高高的楼头,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
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婉:是在喟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
吹笛人,你只管在抒写自己内心的衷曲,却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这样地使闻者黯然神伤吗?
颈联写俯察。
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
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上面三联所写清晨的长安城中远远近近的秋色,无不触发着诗人孤寂怅惘的愁思。
末联则抒写胸怀,表示此人毅然归去的决心。此人说: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
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
特别是颔颈两联的写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合起来,景语即是情语。
雁阵和菊花,本是深秋季节的寻常景物,南归之雁、东篱之菊又和思乡归隐的情绪,形影相随,此人将这些形象入诗,意在给人以丰富的暗示;加之以拂曙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嗯,这位兄台解释的极为合理,此人的这首七律的确是写的非常好啊!只是不知道能不能达到高阶镇国呢?”
苏离他们也看到这里的情况了,苏离看了看这个人写的这首七律,忍不住赞叹道:“这首七律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一首好诗。”
“能得到苏兄的夸奖,那这首诗必然不错。”
端木云说:“嗯,苏兄的眼光自然是没有问题的,让我们来看看这首诗到底能达到何种程度。”
“我的天,居然达到了八尺镇国级别。”
“什么?八尺镇国?”
随着一连几声尖叫声传来,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这里发生的事情了,于是,整个客栈爆发出阵阵喝彩声。
吴掌柜看到这一幕,也是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望着那足足八尺的浩然正气。
“太好了,太好了,在我的客栈中,居然能出现一首品级如此高的镇国诗,哈哈哈,太好了,从比以后,我这聚贤居可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聚贤居了。”
高等镇国,意味着荣誉,意味着真正的有才华之士。
如今,吴掌柜做梦都想发生的事情终于实现了。
“此人叫胡万毅,嗯……这个名字越想越熟悉,到底在哪里听过呢?”
“哦,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这位兄台,你知道什么了?大呼小叫的,这么多人的好心情都被你给打断了。”
“我知道了,他是胡万毅,他是胡万毅啊!”
“我们当然知道他叫胡万毅了,你没看到他的落款吗?难不成你以为我们瞎吗?”
“胡万毅啊!他就是那个前几年在帝都有名的胡万毅。”
“什么?你说他就是那个胡万毅?”
“是啊!他就是那个胡万毅。”
“兄台,这个胡万毅难道有什么名气不成?看你们的样子,似乎都很惊讶一样?能不能告诉小弟一下,小弟是今年才到帝都的。”
“哦,这也难怪了,你今年才来,不知道胡万毅也就不足为奇,这样吧,我来给你说说这个胡万毅的事情。”
“小弟洗耳恭听。”
“这个胡万毅据说是四年前来到帝都的,他刚来帝都的第一年,也是不显山露水的,看不出什么来,可随后他在第二年做出了一件震惊帝都的事情。”
“什么事情?”
“当初,他挑战帝都十公子中的第十位,你们猜是什么结果?”
“什么结果?”
“结果就是,他赢了。”
“赢了?那他不顺势将第十位公子取而代之?”
“是啊!”
“这一点也正是让所有人都震惊的事情。当初,这个胡万毅赢了第十公子后,他拒绝成为新的第十位公子。
因为,在这之前,胡万毅他也了解过,帝都十公子虽说是二品官员,可这二品是有水分的,因为它没有实权。
而这个胡万毅一心想要为大楚皇朝效力,想要得到一个有实权的位置,结果,吏部的人却只给了他一个从四品的散官。
因为,此人当初心高气傲,正是他的这个心高气傲,导致他得罪了吏部的官员,所以,吏部的官员就给了他一个散官来羞辱他。
这胡万毅也是个不能受气的主,他当时一气之下没有接受吏部给他的那个从四品官职,因为,他认为,只要给自己的不是从二品以上的官员,就是瞧不起他。
从那以后,他就很少在帝都露面了,没想到啊!今日居然能在这聚贤居碰到这位胡公子,胡公子写出八尺镇国诗,也不足为奇了,因为,他当初战胜第十位公子的时候,可是写出了一首八尺四的镇国诗。”
“原来如此,多谢这位仁兄告知。”
苏离他们也听到这个缘由了,苏离在听到后,眼睛眯起来,若有所思,不过,他却在心中为这个胡公子在抱不平。
在这帝都,一个真正有才华并且想要为大楚皇朝效力的人才,却得不到重用,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悲哀的事情吗?
如此看来,大楚皇朝吏部的官员,可真是腐朽到了骨子里。
第四百二十八章 带着家人骊山行(一)
这样的吏部,早就该整改了,而且是大整改。
至于是谁来完成这个巨大的改动,苏离不知道,反正他知道,不会是他就行了。
“这首诗写完,恐怕是他最后留在帝都的一段时间了,用不了多久,他应该就要离开帝都了,他那首七律中的最后一句,不就是流露出这种情感吗?”
“苏兄,真是可惜了一个人才了,这吏部的人,可真不是什么好东西。”
“端木兄,慎言。”
“苏兄,你瞧我,这一生气,就管不住自己的嘴了。”
“生气,是啊,肯定有很多人很生气吧!可是,我们生气有什么用呢?人家胡万毅自己都想开了,我们又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嗯,苏兄所言甚是。”
随着这首诗出来,意味着苏离也没有资格去拿到这里的奖品了。
果然,在这首诗出来后,许多人也都放弃了继续写诗,最后,时间到了。
吴掌柜看到香燃尽了,于是,他走到台子上,对着下面的读书人抱拳说:“诸位,时辰到,多谢诸位公子今日出色的表现,尤其是这位胡公子,八尺镇国真是让我们大家大开眼界了。
胡公子,您是今日诗会的第一名,所以,您有权利来第一个挑选奖品。”
吴掌柜说完,做了个请的动作,等着胡万毅上来挑选奖品。
胡万毅也是没有矫情,他上来后,将之前自己看中的那副画拿上,然后朝着吴掌柜客套了两句后,便拿着画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排第二的那个人,紧张的看着胡万毅上去,生怕他将那封信给拿走,当他看到胡万毅只是拿了那副画后,他也算是松了口气。
接下来的一切,都按照顺序有序的进行着,这次的端阳诗会可以说是完美谢幕了。
随着所有的奖品被领完,众人回房间的回房间,攀关系的攀关系,苏离他们一行人也是上楼回了房间。
在这客栈下面坐了几个时辰,早就累了,苏离回到房间后,直接躺在木榻上,这才轻松了。
他看着一旁早就睡熟的雅儿,欣慰的笑了笑。
“媚娘,我可是听了你的话,没有出风头。”
“嗯,那就好,我们刚来到帝都,人生地不熟的,尽量别给自己添麻烦。”
“好,我知道了。”
“相公,难道你们读书人读书,都是为了做官吗?”
“嗯……或许吧!”
“什么叫或许吧?”
“因为我也不太清楚,所以不能给你一个肯定的答案。”
“嗯……那相公做官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什么?我做官是为了什么?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再然后便是为了天下苍生吧!”
“相公,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够好了,再好,我就不知道还能好到什么程度。
天下苍生?我觉得相公没必要那么累,天下人那么多,你怎么能管的过来?”
苏离笑了笑,没有说话。
媚娘到底是女人,只希望自己的家人平平安安就好了,没有什么大的志向,而他却不一样,他既然来到了这里,就得去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去奋斗。
虽说,他的理想很难实现,可是,在这个世界中,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人就是这样,凡事只要能有一线希望,就想去试试,不试试又怎么知道自己不能成功呢?
随后几天,苏离他们都呆在客栈中学习,很少外出。
这些天来,老何与西三北四三人将帝都的主要街道给弄清楚了,而且,他们还打听到一个很有用的消息,那就是在帝都的东南处,有对外出租的府邸。
这个府邸不小,是个三进的府邸,里面有假山、花园、水榭亭台,当然,它的租金自然也不会便宜,一年的租金达到了万两银子。
不过,万两银子能租到一个合适的府邸,倒也是不亏。
所以,这个府邸老何打听到后,就将这个府邸告诉了苏离,苏离也是带着媚娘亲自去瞧了几眼,看的出来,媚娘也很喜欢这里。
但听到这里的租金后,媚娘有些犹豫了。
她什么时候花过这么多银子?而且一年光住就要花掉一万两银子?如果再算上自己一家子人的日常开销,一年到头,起码两万两银子起步。
一万两黄金也只够他们一家花五年的。
足以看的出来,帝都的物价是真的贵。
这些银子如果放在雍州城,足够他们生活一辈子的,可在这里,却只能生活五年。
不过,最后还是苏离做出了决定,给这个府邸的人付了定金,将这个府邸给定了下来,让他将这个府邸给他们留着,他们一个月后就搬过来,然后再付一年的租金。
他们回到客栈后,苏离就派老何他们去外面打听骊山的情况了,毕竟他们过几天后,就要去骊山游玩了。
因为现在已经到了夏季,所以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他们在客栈中呆着都能被热的受不了。
终于,在五月下旬的这天,他们下定决心,启程前往骊山了。
去骊山一是为了欣赏骊山的美景,二是为了应付越来越热的天气,三是为了换个心情。
毕竟长久呆在客栈中也不是一件舒服的事,客栈又不是自己家,待久了难免有些无聊难受。
苏离的女儿雅儿如今正是闹腾的年纪,在客栈呆了这些天下来,早就嚷嚷着要去外面玩了。
自从坐上马车后,雅儿这才高兴了起来,一路上,到了休息的地方,她下了马车就蹦蹦跳跳的,好不欢快。
骊山位于帝都的南部,所以,他们这次是在朱雀大街直接前往明德门出的帝都。
骊山之所以叫骊山,是因为这里是西周时骊戎国国地,所以才被称为骊山。
骊山之所以这么出名,是因为骊山风景秀丽,相传周幽王在此建骊宫,秦始皇时改为骊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同时,又有人说秦始皇将他的陵墓也修建在了这里。
当然这一个说法也只是一个说法而已,至于究竟是不是,谁也不知道。
谁又能保证这不是这里为了出名而故意散布出去的话呢?
所以,一切都有待考证。
不过,这里的景色确实是秀美无比,千年以来,引得无数人慕名而来。
第四百二十九章 带着家人骊山行(二)
苏离一家人与他的两个好友从出了帝都后,历时一天半,总算是到了骊山脚下。
骊山相较于其它的山来说,并不高,只有一千三百多米高,这个高度在“山”里面来说,算是低的了。
虽说山不高,但却占据了地利的关系,让骊山很是出名。
这里地处秦岭,气候宜人,景色也更加宜人。
苏离他们一行人来到骊山脚下,下了马车,他们抬头,朝着整座骊山望去。
因为夏天来临的缘故,让整座山看上去郁郁葱葱的,如今已是中午的原因,让这座山少了些神秘感。
如果是早上来的话,放眼望去,整座山都被包裹在云雾当中,看上去仙气十足,神秘感十足。
他们抬头望着这里通往山上的台阶,忍不住想要上去看看。
不过,他们还是在马车里吃过了午饭后,这才动身爬山。
这台阶是在秦汉时期就被人打造出来的,到现在都整齐如一,可见,当初打造这台阶的时候,下了大功夫。
毕竟这里当初是皇族专用地,这台阶都是按照皇族的规矩来打造的,质量上自然不敢有任何差池。
上山有台阶路三千余米,先来到骊山半山腰斑虎石处,便可以看到一处无名的亭子。
过后,可往西直上山峰至晚照亭。
站在亭的北侧,整个温泉池近在眼前,一目了然。
再往前便到西绣岭第三峰上的老君殿。
老君即老子,为骊山著名道教官观。
由老君殿转往东,就到西绣岭第二峰上的“老母殿”。
此殿是为历史传说中的女蜗而建的。
再往东便到西绣岭第一峰上的烽火台。
历史上“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
他们一行人一路走,一路停,边走边看。
爬山嘛,就要边爬边欣赏景色,爬的快了,可就错过了一路上的风景。
这里的景色,很多都没有经过修饰,所以,都是非常自然的美景。
这一路上,他们也能偶尔碰到一些不认识的人,这些人大多数都是读书人,而且许多都是来自帝都的人。
他们都想借助爬山来增加自己的灵感,好让自己写出新的诗词来。
可以说,读书人在成为进士后,不是在找灵感,就是在去找灵感的路上。
灵感对于读书人来说,太重要了,如果没有灵感,很难写出诗词来,这样也就很难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再加上最近已经到了五月下旬了,其他四个皇朝的人也都已经动身前往大楚皇朝了,据说六月底会有一次欢迎会。
这一次,是五国皇朝的才子进行的第一场交锋,第二场则是七夕佳节,第三场则是中秋佳节,一共三场。
所以,很多人都想在这之前多积累一些灵感,这样他们也能有机会在第一场交锋的诗会中露个面。
而这些人也都是才华处于中上的人,才有机会参加第一次与第二次的交锋,而第三次交锋,完全是最为顶尖的几人进行。
每个皇朝来的才子会有几十到一百不等,这些人,都是每个皇朝中最为拔尖的一部分人,所以,他们的交锋一定会很精彩的。
苏离他们望着这些人,只是以为他们在找灵感,而不知道他们为何找灵感。
他们毕竟还是太过于没什么名气了,像这种对于帝都的读书人来说,算是非常大的事了,可他们几人居然都不知道。
名气这东西对于苏离来说,是他自己不想太过于招摇的,他想低调,所以,他才会到了帝都都快一个月了,都没人知道。
否则,他要是在帝都说自己就是苏离,那个写出传天下级别诗词的苏离,那他绝对会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
毕竟他们很多人都听说苏离的事迹了,都想亲眼看到一个活生生的苏离,想看看这个苏离究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的,是不是有三头六臂?
要不然,凭啥他能写出传天下级别的诗词?而帝都所谓的十公子中,都没有人能写的出来?
苏离他们一路上并没有停太久,因为他们只是醉心于欣赏美景,而不是去找寻灵感。
在这骊山之上,设有一座供人休息的地方,到了夜晚,他们可以在这骊山中休息一下,等到了第二天可以继续前行,算是比较人性化的设计了。
毕竟这里从西周开始便是皇室的园林,既然是皇室的园林,里面又怎么会没有供人休息的地方呢?
这里自从到了如今天下五分的时代,才向所有人族中的有志之士开放了,所以,他们才能来这里欣赏美景。
经过两个时辰的攀爬,他们总算是到达了休息的地方。
来到客栈,他们订了房间,不过,苏离他们并没有着急回房间休息,因为他们是读书人,体力要比普通人好太多了。
不过,媚娘雅儿还有跟来的几个下人都是普通人,他们的体力可比不了苏离他们,所以,他们就直接回客栈休息去了。
“苏兄,那里有个亭子,我们过去坐一坐,顺便饮上几杯小酒,欣赏一下骊山的日落之景如何?”
苏离听了说:“好,这个提议不错,我去找小二要一壶好酒,你们先过去。”
“那就劳烦苏兄了。”
苏离拿到酒水后,提着酒壶和酒杯朝着端木云与贺一凡所在的亭子走去。
他进来后,将酒杯放到石桌上,然后给他们每个人倒满。
“来,诸兄,我们一起喝一杯,这第一杯,敬骊山。”
“嗯,敬骊山。”
苏离喝完酒,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的吐出。
“这骊山之上的空气都感觉新鲜了不少,我有种感觉,如果能常年呼吸这样的空气,可能会多活几年。”
“哈哈哈,苏兄这话可真是有意思,不过,也的确有道理,这里地处郊外,景色宜人,常年生活在这里会让我们心胸开阔,心情时刻保持在良好的状态,这样一来,的确是可以延年益寿。”
苏离听了贺一凡说的,有些惊讶的说:“咦?贺兄,没想到你居然知道这些?你是在哪里看到的?”
贺一凡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说:“这都是我闲暇时间在一些医书上看到的。”
端木云笑着说:“医书?难不成贺兄还想当郎中不成?还在闲暇时间看医书?”
第四百三十章 冒出个帝都五霸(为书友夜加更)
贺一凡听了说:“我这纯属个人爱好,喜欢看医书难道不行吗?”
端木云说:“行,怎么不行了,爱好这东西属于个人,谁也管不着嘛!”
苏离说:“嗯,的确,我们读书人在闲暇时间养成一些好的习惯与爱好也是一件好事,毕竟贺兄的这个爱好总得说来,算是一个比较好的爱好了,研究的多了,将来还能在生活中用到。”
这时,苏离看到天边的太阳,于是他说:“太阳快要落山了。”
“是啊,一天又结束了。”
“不过,今天算是很有收获的一天。”
“的确,美酒配美景,这种场合,让人有种微醺的感觉了。”
就在他们几人沉醉于夕阳西下的美景时,外面走过来几个身着,嗯……怎么说呢,骚包,对,就是身着骚包的人。
几个大男人,居然穿的花花绿绿的衣服,而且上面还绣的五颜六色的花,可谓是一看就知道几人骚气十足。
“勋贵兄,我们这次出来已经数日了,是不是该回去了?”
那个被称作勋贵兄的人听了这话,扭过头看了一眼说话的人,然后说:“嗯?怎么?如翔兄难道怕了?”
“可不是嘛!你也知道我老爹的德行,我这一次可是偷着跑出来的,这都六天没回去了,回去后,估计我老爹会把我的屁股给打开花的。”
“嗯,以你老爹的那个臭脾气,是有可能将你打的屁股开花的,不过,这和我们有啥关系呢?诸兄说说,是也不是?”
几人听了这话,纷纷大笑起来。
“你,你们,你们几人居然不为我着想,居然还笑话我?”
“哈哈哈哈……”
听了这话,几人笑的更大声了。
随后,那个被称作勋贵兄的人再次说:“你什么德行,我们也知道,你老爹把你打的越狠,你叫的越欢不是?我看,别让你老爹打了,我们几人帮你老爹来将你打一顿得了,你带着伤回去,你老爹也就不会打你了。”
“这个……勋贵兄好主意啊!不过,晚上再说,晚上再说。”
“好,那你晚上可要洗干净了,等着我们几人好好临幸你才是。”
“一定,一定。”
“哈哈哈哈……”
“勋贵兄,你看,我们几人御用的亭子被人占了。”
“什么?大胆,居然有人敢占我们的亭子?走,过去给他们几人点颜色瞧瞧。”
几人说完,嚷嚷着来到苏离他们所在的亭子处。
“唉,我说你们三个是什么人?从哪来的?懂不懂规矩?敢占用我们几人御用饮酒的亭子?”
苏离他们三人听到声音,转过头来,看到五个身着花花绿绿衣服的人,几人一看就是纨绔子弟。
“嘿,他娘的,问你们话居然不回答,哑巴了?”
苏离看到这五人嚣张的样子,有些生气了,本来,他们三人正欣赏着美景,突然被别人打扰了心情,你说气不气?
“我们是什么人,需要告诉你吗?还有,你说这亭子是你们几人的,你叫它一声,如果它答应,我就承认是你们的如何?否则,哪里凉快给我滚哪里去。”
“呦呵,勋贵兄,此人居然不给你面子,不给你面子那就是不给吏部尚书大人面子,勋贵兄,这能忍?”
“他娘的,老子从生出来就没受过这种气,小子,告诉我,你是谁。”
苏离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苏离是也。”
吴勋贵听了这话,转头问其余四人道:“你们可曾在帝都听过苏离这个人?”
“苏离?没听过,这朝廷中的官员,哪个有我等不知道的?”
吴勋贵听了这话,顿时底气更足了,于是他说:“你连朝廷官员都不是,既然你们能来帝都,那必然是为了求官而来。
那你们知道,如今你们要求官得经过谁的同意吗?”
苏离问:“需经过谁的同意?”
吴勋贵听了这话,大笑着说:“当然是得经过我爹,也就是吏部尚书吴三桂的同意,而我,则是吏部尚书吴三桂的独子,哼,你们几人今日惹怒了我,还想来帝都求官?我看你们几人还不赶紧收拾东西滚回你们那小地方去。”
吴勋贵说完这话,得意的看着几人。
一旁的一人听了补充说:“就是,我们五人可是帝都五位尚书大人的儿子,我们可是号称帝都五霸的存在,惹怒了我们,有你们的好果子吃。”
像平常,他要是说完这话,来帝都求官的人可都立马被吓一大跳,然后跪下来求自己,于是,他正准备等着这个结果出现。
可等了一会儿,他发现,眼前几人居然没有跪下来,这让他有些意外。
听了吴勋贵说的这话,苏离是没有任何反应的,可端木云和贺一凡两人却是有些震惊的。
苏离看到后,对着两人小声说:“端木兄贺兄无须害怕。”
苏离看到眼前几人只不过是区区举人,就敢如此口出狂言,于是决定好好修理一下几人。
“你刚才说这个亭子是你们几人御用的,那我想问一下你们几人,你们知道御用这个词的意思吗?”
“知道如何?不知道又如何?”
“好,那我就来告诉你们,御用这个词的意思。
御用,乃当今皇上的专用词,难不成你们几人以为自己是当今楚皇不成?”
“啊?什么?勋贵兄,这个词是这个意思吗?”
“谁知道啊!我他娘的只知道女人的肚皮有多白,哪里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几人听到苏离说出这个词的意思后,有些慌了,毕竟只是几个纨绔子弟而已,仗着自己爹是朝廷命官而如此狐假虎威,有什么本事?
“你,你修的口出狂言,你可别往我们头上扣帽子。”
这几人自诩自己比肩当今皇上,可是他们却也是害怕楚皇的,毕竟楚皇的手段可不是他们能承受得起的,就算是他们几人的爹,也都得在楚皇面前战战兢兢的。
这些年以来,楚皇只是沉醉于炼丹而不管朝政,将朝政完全交给手下的大臣处理而已,放楚皇亲自掌管朝政的时候,谁敢在帝都放肆?
他们几人小的时候,可是没少吃苦头,所以,他们怕了。
第四百三十一章 没有标题的一章(为书友夜加更)
“就是,你别给我们乱扣帽子,我们什么时候说过那个词?诸兄,我们有说过那个词吗?”
“没有,没有,我们当然没有说过那个词。”
几人到底是稍微读过书的人,还不能完全算是蠢货,所以,几人害怕归害怕,还是反应了过来,一口咬定自己没有说过,苏离他们能拿自己几人怎么样呢?
苏离听了说:“哼,看来还是有点脑子的东西,不完全是蠢货。”
“什么,你居然说我们是蠢货?他娘的,你给我等着,等到了帝都,有你好看的。”
苏离说:“哦?那我等着。”
“走吧,诸兄,今日的雅兴被这三人给搅和了,我们明日到了帝都再说。”
他们五人只是举人,平日里仗着自己老子的身份在帝都如鱼得水,今天他们算是碰到不给他们面子的人了,所以,几人也不敢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只能等到了帝都再说此事。
到了帝都,那里可就是他们的天下的,以他们几人老子的身份,要想赶走几个进士级别的读书人,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几人恶狠狠的放下狠话,回客栈去了。
“苏兄,这样做,会不会有些不妥?”
“无妨,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保证不会连累到你们的。”
“苏兄,你知道,我们不是这个意思,听这五人的口气,他们的爹是朝廷官员,而且这个官职还不小。”
“唉,这几个纨绔子弟,如果他们到了帝都不来找我的麻烦,那算是他们聪明,还没有蠢到无可救药,如果他们到了帝都来找我们几人的麻烦,我自有办法对付他们,所以,你们就不要担心了。”
“嗯,苏兄可是楚皇钦封的从二品官员,就算他们的老子是什么尚书大人,那也是从二品而已,同是从二品官职,谁怕谁啊!”
“嗯,所以我说不用怕他们,他要是敢为难你们,我自有办法让他们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那就劳烦苏兄照拂我等了。”
“哈哈哈哈……”
随着太阳完全落山,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骊山随着太阳落山,也逐渐恢复了它的神秘色彩。
夜晚一到,气温也逐渐降了下来,山上的气温到了夜晚要比其他地方低,所以晚风袭来,倒是凉爽的紧。
晚风吹着树叶,沙沙作响,山林里偶尔传来几声落栖的鸟叫声,给这略有些安静的夜晚带来些灵动感。
“苏兄,这晚风习习,好不快哉!”
“是啊,真想就这么呆在这里,无忧无虑,做个山野俗人,不去计较得失,不去被世俗所累。”
“哈哈,想不到苏兄竟然能在这个风华正茂的年纪说出这话来,真是让我端木云有些意外啊!”
“是啊,你我皆是风华正茂,如果不趁着年轻时去有一番作为,真是白白辜负了这大好的年华啊!”
“所以,苏兄,今后可要看你的了,入了朝廷,让我们知道你要做的事情,我们一定会站在你的身后。”
“好,我必不会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
轰隆隆……
随着一阵雷声传来,随后便是哗啦啦的雨下了下来。
苏离他们三人身处亭子当中,借着微弱的烛火,静静地看着外面的大雨。
夏天的雨就是这样,说来就来。
“老师,下雨了,师娘叫您早点回屋。”
这时,外面传来一个声音,苏离转过头一看,发现是张永夜手里拿着伞过来了。
“好,这就回去。”
这客栈中的一个房间里,那所谓的帝都五霸正聚在一起谋划着什么。
“该死的,本来打算明日回帝都的,可今晚却下雨了,真是计划比不上变化。”
“勋贵兄,今日那个叫什么苏离的,他刚说完他的名字,我一时没有想起来,可回到客栈中,我再次想了想,好像对这个名字有点记忆。”
“哦?如翔兄,你想到什么了?难不成这个苏离还是个大人物不成?”
“大人物?不清楚,我也不知道在那里听过这个名字,有那么一点熟悉,到底在哪里听过呢?对了,我好像听我爹说过这个名字,至于他说的什么,我啥时候听过呢?嗯?哈哈哈……”
“别哈哈了,赶紧想,如果这个苏离没什么特别的地方,那我们就可以随意下手了,如果他有什么地方不一般的,那可就得好好斟酌一下再下手。”
“鹏飞兄,在帝都,只要我们不把天给捅破了,又有什么害怕的呢?”
“哈哈哈,勋贵兄说的是。”
“咦?我好像想到了。”
“想到什么了,快说。”
“嗯……我好像想起来我爹当初说一个叫苏离的人,写诗非常厉害之类的话,再然后我就不记得了。”
“写诗非常厉害?这帝都中,写诗厉害的人多了去了,一个区区进士,居然敢如此对我们说话,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我就不是吴三桂的儿子。”
“你不是吴三桂的儿子你是谁的儿子?”
“滚,一边去,我看你是皮痒了。”
“嘿嘿,我就是皮痒了,要不,勋贵兄给我松松啊!”
“他娘的,你这个受虐狂,正好今晚下了雨,凉快了许多,我就来满足你这个愿望。”
帝都,三皇子的府中。
“你回来了?”
“是,殿下,属下回来了。”
“好,说说看吧!”
“是。
属下这段时间一直在夏府门外盯着,夏四海和他的学生两人这半个月来,没有出过门。”
“哦?”
三皇子听了这话,有些惊讶,于是他放下了手中的信件,站起身来到窗外,看着屋檐上连成线的雨水。
“好,既然他们没有什么动作,那今后就可以不用去盯着他们了,那夏四海也是大儒,而且他能凭借着自己成为大儒,看来是有些本事的,说不准,他也知道你的存在。”
“什么?那这样一来,岂不是说,属下暴露了?”
“无妨,暴露又何妨,他也知道,是孤派你去的,这一次,既是告诉他让他不要做出什么对孤不利的事,也是警告他们师徒二人,孤的东西可不是随便拿的。”
三皇子说完这话,就想起那滴半圣心血,不禁有些肉疼。
第四百三十二章 准备迎接相关事(今天第四更)
半圣心血,可不是有银子就能买到的,就和传天下级别的诗词一样,有价无市。
不过,为了他的计划,他只能用掉这滴半圣心血。
用掉了,也就没有了,而且今后会不会再有,他也不知道。
如今人族中,已经近百年没有出现过半圣了,以后还会不会有,谁能说的准呢?
不过目前看来,这滴半圣心血用的似乎是有些价值的。
“也不知道二哥有没有听我的建议,这五国的才子们,马上就要有第一轮的碰撞了,不知道这次父皇会不会亲自到场,父皇,你所谓的病,也该好了吧!”
他说要这话,双眼一眯,然后深吸一口气,继续盯着外面成线的雨水。
雨水落在台阶上,发出一阵阵连续的声音,让他的心有些乱了。
随后,他的视线朝着远处望去,远处,是一座小湖,雨水落在里面,水面发出阵阵涟漪,偶尔有几条鱼从水里蹦哒出来呼吸新鲜空气。
三皇子看到这几天跳出水面呼吸的鱼,觉得自己就像是一条鱼一样,他也是在不断的从水面里跳出来,妄图多呼吸几口新鲜的空气,好让自己能活下去。
皇权,是残酷的,也是血腥的,无论是谁坐上那个位置,其他人都不会有好下场,至于谁能坐上那个位置,谁又能知道呢?
但是,不放手搏一把,又怎么知道自己没有那个机会呢?
所以,他想搏一把,成了便成了,整个天下都是自己的了,败了则和这个世界彻底的说再见,正所谓成王败寇。
可能,跟着自己搏一次的人也会受到连累,但是,他们也都是抱着赌一把的心态来参与到这场纷争中的,就算是最后输了,他们也都不后悔。
再说了,自己也没有亏待过跟着自己的人。
“帝都风云将起,至于鹿死谁手?走着瞧!”
“你回去吧!半个月没回去了,回去后好好喝点酒,顺便给我带句话。”
“殿下请讲。”
“要起风了。”
“是,属下一定将这句话带到。”
三皇子举起手摆了摆,示意他下去,随后,这里便只剩三皇子一人,就连负责伺候的下人都没有。
“龙生九子,各有千秋,可为了能成为真正的龙,哪怕背后是血流成河,又有何妨?哈哈哈哈。
都说三十而立,明年,孤就三十了,而立……而立……不,孤要要在自己三十岁时,给自己一份大礼,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孤自己。”
他说完这话,伸出手,望着远处的景色,然后将伸开的手慢慢的攥紧,似乎要将自己所看到的地方全都攥到自己的手中一样,包括整个大楚皇朝。
今夜,由于下雨的缘故,长安城中的街道上,人流量稀少,朱雀大街上,一辆奢华的马车在疾驰着。
它疾驰的方向,正是皇宫所在的位置。
来到皇宫门口,赶马车的人从自己怀里拿出一个令牌,守门的侍卫看到后,不敢怠慢,赶紧将宫门打开放行,然后跪下恭敬的望着马车继续疾驰而去。
等到马车的身影彻底消失在雨幕中,几个侍卫这才从雨地里起来。
马车来到皇宫后,经过小半个时辰,总算是到达了它的目的地。
负责赶马车的人将马车停下,跳下马车,从一旁将一把油纸伞撑开,然后对着马车里的人说:“殿下,到地方了。”
里面的人听到后,睁开眼睛,站起身,弯腰走出了马车,随后走进了车夫撑着的伞下。
他慢慢的,一步一步走上了台阶,到了大殿门口,他转身对着车夫说:“你,在外面等着。”
“是,殿下。”
看着车夫走下去,他推开了大殿的门,进去了。
“儿臣楚雨沫求见父皇。”
“进来吧!”
“谢父皇。”
楚雨沫走进去后,看到楚皇正坐在书桌前,处理着一些折子,听到他进来后楚皇抬起头。
“沫儿,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
“儿臣有事禀报父皇。”
“哦?什么事,说吧!”
“是,父皇。如今已然五月下旬了,而今年的五国诗会在我们大楚皇朝举行,如今,儿臣在大楚皇朝的街道上,已经能看到来自其他皇朝的才子了。
这不,马上六月就来了,在六月底,按照往常的规矩,会给其他几个皇朝的才子举行一个欢迎仪式,不知道今年的这个欢迎仪式,父皇会不会亲自到场?”
楚皇听了这话,想了想说:“哦?今年的五国诗会在我大楚皇朝举行?”
“正是。”
“时间一晃可真是快啊!转眼便是十五年过去了,十五年前,朕还亲自为五大皇朝的才子举行欢迎仪式,那一年,各国的才子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那一年,我大楚皇朝还勉强拿了个第二名,可是,在那之后,我大楚皇朝几乎每次都是垫底的存在,让朕真是又气又笑。
十五年前,朕的身体还非常好,可没想到,十五年后,朕的身体已然不复从前了。”
“父皇,您如今的身体依旧是春秋鼎盛。”
“唉,老了,老了。”
楚皇站起身,走到书桌前,望着窗外的雨,没有说话。
“沫儿,你今年也有三十了吧!”
“父皇,您的记性可真好,儿臣今年正是三十整了。”
“嗯,唉,也罢,该到你们年轻人去经历风雨的时候了。”
楚皇说完这话,心里面开始盘算起来。
楚雨沫恭敬的站在自己父皇身后,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地看着。
“沫儿,今年的五国诗会朕就不去了,你和你大哥替朕去吧,替朕好好招待一下五大皇朝的才子。
不,你和你三弟两人去吧!你大哥他就算了。”
“是,父皇。”
“从今日开始,你们就着手准备,缺什么,就和朕说,切不可怠慢了五大皇朝的才子,让人说我大楚皇朝小气,从而丢了我大楚皇朝的脸面,明白了吗?”
“儿臣明白了。”
“好了,你回去吧!不,你今晚就留下吧,你去你母亲那里,替朕向你母亲问声好,看看她的身体怎么样。”
“是,父皇,儿臣告退。”
楚雨沫出了大殿,脸上的喜悦再也忍不住了,他冒着雨,走下了台阶。
第四百三十三章 雨幕下思考人生
如今,雨水打在他的身上,他都感觉雨水似乎变得那么温柔一般。
他父皇这次让他和老三来负责这次迎接的任务,就是让他能提前熟悉做皇帝的感觉。
当五大皇朝的人到齐后,他在五大皇朝才子们的注视下代表着大楚皇朝皇帝出场时,那不就是告诉五大皇朝的人,他楚雨沫就是今后要继承大统的那个人吗?
这次的五国诗会也就相当于给他造势,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二皇子楚雨沫,而不是大皇子。
车夫看到他下来,赶紧跪下说:“殿下,小人该死!”
“不,没什么,起来吧!今夜孤高兴,想淋淋雨而已。”
车夫听了这话,一阵语塞,这都是什么事啊!高兴了居然想淋雨?这车夫严重怀疑自己这位主子的脑子到底正常着没。
可他也只敢在心里真的埋汰一下,就算打死他,他也不敢说出来。
“走吧!我们去我母亲那里。”
“是,殿下。”
楚皇等到楚雨沫走后,心中想自己这么做到底是对是错。
按道理来讲,大皇子才是最有资格继承大统的人,所以,今年的五国诗会理应由大皇子替他去招待五大皇朝的才子,可是,自己却让老二和老三去招待。
这样一来,必然会让大皇子心有不满,对自己怀恨在心,可是,他要的不就是这样的结局吗?
老二和老三两人自有办法去应对大皇子,哪怕他的背后是兵家,但,那又何妨?
百圣世家不得插手五大皇朝的事情,他们兵家为了能帮大皇子坐上皇位,率先破坏了这个规矩,兵家的人以为楚皇不知道,其实,楚皇早就知道这一切了。
既然如此,那他就偏偏要让兵家的如意算盘给落空,要想解决这件事,就要先将大皇子逼到绝路上,让他和他背后的力量跳出来,只有这样,大皇子从此以后就没有机会去角逐皇位。
这样,他最为中意的二皇子才能顺利继承大统。
雨沫,这一次,朕给你一个代表朕的机会,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才是。
如今已然快五月底了,醉梦楼那里办事的人现在是越来越不尽人意,到现在居然敢糊弄朕了,这样下去可不行,既然如此,那就找个时间,朕亲自去看看。
朕倒要看看你醉梦楼的掌柜到底是想如何,还是以为朕真的病入膏肓了,可以随意糊弄了?
这场雨下的很及时,它将这段时间来的炎热全部带走了,同时也将许多人心中生出的些许烦躁也带走了。
天一热,人肯定会烦躁,一烦躁,就无法静下心来去读书,去思考。
这场雨一下,长安城中的许多读书人都站在窗前观看着,看着雨滴落下,看着远处的一切在雨幕中变得模糊,看着它们逐渐变得朦朦胧胧。
第二天早上,雨依旧在下,而且丝毫没有要停下的意思。
苏离他们早上起来吃过早饭后,便撑着伞来到了客栈外面。
他望着在雨幕下宛若仙境般的骊山,不禁陶醉在其中。
“苏兄,看来一时半会儿我们是回不去了。”
“是啊,不过,能在这山中多呆两日,倒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嗯,在这山中,正好可以调整一下心态,思考思考人生。”
“哦?端木兄在思考人生?”
“苏兄,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啊,其实从昨天晚上就开始思考人生了。”
“哦?那端木兄思考出什么了吗?”
“嗯……有所收获吧!”
“那端木兄不妨说出来,让我和贺兄听听?”
“昨夜,我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外面一片茫然的天空就在想,我等读书人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来帝都的,是为了功名利禄还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你们也都知道,在别人眼里,我们读书人要比普通人高不止一等,普通人碌碌一生,无非是为了活着而努力,再多也就是为了子女能过上好生活而努力。
而我们读书人呢?
成为读书人后,自然是衣食无忧,既然衣食无忧了,那自然要做些其他的事情。
正所谓饭饱思**,肚子吃饱了,自然是要做些其他的事情,比如自己的欲望。
我们读书人在读书之初,都曾立志要成为和圣人比肩的存在,可是,经过时间的打磨,又有几人能记得当初的志向?
让我们放弃当初志向的原因,有来自于自己的,也有来自于别人的,更有来自于其他地方的。
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无非就是自己知道了自己的斤两,不再去做什么成为圣人的美梦,懂得知足常乐,懂得知难而退。
这是一种成熟的表现,同样也是一种悲哀。
而来自于别人的,则是自己交了一群狐朋狗友,整日纸醉金迷,迷失在贪婪的欲望当中。
我们人都是贪婪的,尤其是在心中的贪婪之心战胜理智的时候,这种醉心于欲望的冲动,就更加明显了,也无法去控制了,这也就会做出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出来。
比如当初我们雍州城中的那位洪大人,还有那位举人。
当然还有其他的,而这个其他的是什么呢?
就比如我们昨日遇到的那五人,他们五人自称自己是什么帝都五霸,还放狠话到了帝都要给我们好看,还要将我等赶出帝都。
身处下位,受到了来自于上位之人的压力,我们会不会萌生出退意呢?
当我们面前站着的是一座无法望见顶的山峰时,是想我们还是早点离去呢?还是想我们去试图攀登一下这座山,去挑战一下山峦,让山峦知道我们的决心与恒心?
面对这种山峦之时,我们在其面前也只不过是一片树叶一般,飘飘欲坠,或者说就和无根之萍般,风往哪里吹,我等就要往哪里飘一样,做一个没有骨气的任人摆布的傀儡?
我从昨夜想到了现在,都没能想明白,我等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来到这帝都。”
两人听了端木云说的,都陷入沉默,这个问题很沉重,而且也不好回答,因为,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不同的看法一样,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也就造成了多种答案的诞生。
第四百三十四章 将你夫人让与我
开放式的题目看似简单,实则往往要比固定式答案的题目要难很多。
因为无法去给出一个让所有人都信服的答案出来,这也就让这种题目存在了太多的争议。
听了端木云说的这话,苏离明显能感觉到,他萌生了退意。
官场很复杂,只要自己踏入其中,就很难做到明哲保身,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一个阵营,少部分人会选择观望,做墙头草,只有极少部分有实力的人,才能保持中立。
苏离想了半天,没想出什么,于是他抬起头,看着远处一座看起来比较高的山峰,终于,他想出该如何解释了。
“端木兄,贺兄,你们看远处的那座山峰。”
两人顺着苏离指的地方看去,看到了远处一座看起来稍微高一些的山峦。
苏离接着说:“看到那座看起来要高一些的山峰,有没有一种要征服其的欲望?”
“自然是有。”
“那泰山呢?蜀道呢?都说登泰山而小天下,足以说明泰山很高,但是,高怎么了?高就能让人在山下望而却步吗?高就能让人放弃吗?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去攀登泰山的?
我想应当是数不胜数吧!难道他们就因为泰山高而停下脚步吗?没有吧!
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依旧有人冒着危险去攀登蜀道的。
为的不就是寻求一种征服后的快感吗?
再说,只有真正站在山顶上的人才有资格去发出感慨,才有资格去一览群山,才有资格去藐视一切,难道我们就甘愿一辈子做一个被人藐视的存在吗?
我们身为读书人,心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抱负,可是,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就要去退却吗?就要放弃抱负吗?
说到底,我们的敌人永远都不是外界的,而是我们自己,因为,做出放弃这个决定的,永远都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端木云与贺一凡听了苏离说的,心中豁然开朗。
“是啊,真正能够说放弃的,是我们自己,别人?去他娘的。”
“哈哈哈哈……”
苏离听到自己的劝慰起了作用,总算是松了口气。
“端木兄,贺兄,问你们一下,你们是想留在帝都做官呢还是去其他地方?”
听了苏离问的,两人都愣了一下,等他们反应过来,便陷入思考当中。
能留在帝都固然好,可是,凭他们两人的才华,就算能留在帝都,最多也只能混个六七品左右的官职,这样的官职,在帝都连个自己的住处都没有,只能住在官府的驿站里。
这样一来,他们就长期不能和家人见面了,为了能做上官,而放弃了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这是两人不能接受的。
去了其他地方到还好,可以自己拥有自己的府邸,还可以把家人接过去,所以,两下一比较,自然是去其他地方任职较好。
“我们选择去其他地方任职,这样一来,也能和家人团聚。”
苏离说:“嗯,这点确实,无论我们到了哪里,只要有家人陪伴,就不会觉得孤单了。”
所以,这也是苏离走到哪都将自己家人带上的原因。
临近中午,雨终于停了,随后便是雨过天晴。
太阳出来后,远处的山间出现了彩虹。
苏离第一个发现,于是他对着他的好友说:“端木兄,贺兄,快看那里。”
两人也看到了彩虹,他们的心情也因为雨过天晴而再次变得好了起来。
“都说经历过风雨后才能见到彩虹,这话可是一点儿都没错。”
“苏兄,既然雨过天晴了,我们下午就继续我们的旅途吧!争取这两天将骊山的美景看完,回到帝都稍作休整,再去其他地方。”
“嗯,好,就这么办。”
中午,他们吃完饭,没有休息,而是带上东西下了楼。
没想到,他们一行人在楼下碰到了那帝都五霸。
帝都五霸自然也看到了苏离他们一行人。
“他娘的,又是这几人,这一次,我可是将他们都记住了,到了帝都,好好收拾他们。”
苏离他们当然听到这几人说的话了,苏离心中想,你们别来招惹我算你们识趣,如果敢来招惹我,我自然不会放过你们的。
“鹏飞兄,你看那个女人,那不正是你喜欢的类型吗?”
这个被称作鹏飞兄的人听了这话,朝着那个方向看过去,正好看到了媚娘,于是,他瞪大了眼睛,嘴里喃喃到:“他娘的,没想到能在这骊山碰到如此极品,此行不亏,此行不亏矣。
不行,如此极品怎么能放过呢?这种极品就算是在帝都也找不到几人,诸兄,今日一定要助我将这个女人拿下。”
“鹏飞兄,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助你的。”
他得到几人的支持后,壮了壮胆子,走到苏离他们前面,然后对着苏离他们说:“这个女人是你们什么人?”
苏离听了这话,皱了皱眉头,媚娘是他的逆鳞,可如今却有人妄图触碰他的逆鳞。
“她是我的夫人。”
“夫人?可惜了,没想到她已经嫁为人妇了,不过,我更喜欢了,这样吧,这位……哦不,你叫苏离是吧!”
“正是。”
“苏离,我和你商量个事。”
“你说。”
“我叫尹鹏飞,我爹是刑部尚书尹杰伦,现在,我们算是认识了,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那就直接开门见山了。
如果,你能将你夫人让与我,我就可以和你保证,我们帝都五霸从此以后便不会找你们几人的麻烦,而且还能帮助你们在帝都当上官,而且是回去后立马办理此事。
你可要知道,来帝都多少读书人,做梦都想在当年就被委派官职的,现在,就有这么一个机会摆在你们面前,就看你们会不会珍惜了。”
这间客栈中的人听了尹鹏飞说自己几人是帝都五霸,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居然能在帝都碰到这五个灾星,一个个都有些意外。
可当他们听到尹鹏飞接下来说的话后,都松了一口气,看来,今天他们算是没什么事情了,但是,眼前的这几人可就不一定了。
而且,这个尹鹏飞居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要让别人将自己的夫人让与他,嗯……这可是一大奇闻,同时也是一件值得凑一凑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