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章爪牙
长公主说到做到,郅都虽然得了窦太后的赏赐,可长公主轻飘飘的几句话,就让他丢了中尉这个官职。
长公主说,“中尉疏忽,让野猪进到皇帝身边,就是失职。”
刘启觉得她说的对,郅都带了那么多侍卫,还调用了北军的士卒,还带了猎犬,竟然还是让野猪进到自己的跟前,这就是失职。
长公主还说,“中尉惜命,故而不听皇帝的话,不肯出手去救贾姬。”
这话说的就更对了,当时自己那么拿眼神示意他,他竟然装作不明白,显然就是惜命,不肯去救自己的美人。
就这样,皇帝把郅都免职了。
当然,皇帝没有说郅都是因为上林苑发生的事情惹了自己,而是说,“朕有一个爱子,一心想养马,听说你对养马一事甚是精通,你就去帮他养马吧!”
于是,郅都就成了刘彘的舍人,专门负责养马的舍人。
郅都对养马的事情其实是一窍不通,但他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情惹到了皇帝。所以,他见到刘彘以后,就直接说自己根本不会养马,只是因为不出手救贾姬,皇帝认为他惜命,故而才免了他的官职。
刘彘却毫不客气地说道:“汝为堂堂七尺男儿,身为中尉,还兼领北军,又带着佩剑,见到女子有难却不肯出手相救。你这不是惜命,而是你没有半点侠肝义胆,毫无英雄之气,枉为我大汉男子。”
说完,刘彘让司马相如抱自己上战车。
郅都愣了,心说自己够直的了,在朝堂上也是和那些大臣们硬怼,没想到这位小诸侯王更直,直接说自己不是男人。
上车后,刘彘又说道:“还有,你不要轻视女人,她们发起狠来,你根本招架不住。”
郅都汗颜,他也一直觉得皇帝免去他的官职,定然和后宫那些美人有关。
现在想想,自己在上林苑说的那些话确实有些过分。虽然窦太后喜欢,还给了赏金,可毕竟后宫美人甚多,她们知道自己说的那些话以后,必然不会罢休。
“喂,你走不走,今日要评选马匹,你这个专门养马的舍人怎么能缺席。”看到郅都还愣在那里,刘彘就冲他喊道。
这是郅都第一次见到刘彘,现在他明白了,为什么那些大臣给他送马不说,而且说起这位小诸侯王的时候,一个个也是很兴奋的样子。
这小诸侯王好像很明白事理啊,给他做舍人,好像也不是什么坏事。
于是,郅都上马,跟在战车后面一起去往上林苑。
刘彘数次扭头看郅都,心说还是要开导一下他,从中尉的官职上下来,做这个诸侯王的舍人,想必心里落差还是有的。
“卫公,当初我阿父让你给我做舍人,你说实话,当时你愿意不?”
卫绾正在驾车,听到这话后就说道:“臣先是服侍孝文皇帝,后来又服侍今上,现在又来服侍您,臣只是尊崇皇帝之命,哪里来的愿意不愿意。”
嗯,不愧是老臣,就是明白事理。
刘彘转过身去,看着郅都说道:“舍人,听到卫公说的话了吧?”
郅都点头,说道:“听到了。”
刘彘又说道:“这才是一个做臣子的本分,那就是听从命令,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心里不要总是想着自己以前有多厉害。岂不知此一时彼一时,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才是正道。”
郅都顿时一脸黑线,心说这小诸侯王厉害啊,这么小的年纪,竟然就懂这么多的道理。
看看曾做过太子舍人,后来又做过御史大夫的卫绾,此时也是心甘情愿地给这位小诸侯王驾车。郅都就想着自己当初是中尉,官不如卫绾大,此时做胶东王的舍人,好像也不丢脸。
“大王,臣以后听从大王吩咐就是,但凡需要臣出手,臣必然不会惜命。”
吃一堑长一智,郅都变聪明了。
刘彘很高兴,招手让他过来。
郅都打马向前,走到离刘彘很近的地方。
“舍人,我现在就有一件事交给你做。”
郅都点点头,道:“大王尽管吩咐,我照做就是。”
刘彘看看司马相如,说道:“太傅,过来一起听听。”
司马相如也打马过来,两人就一左一右看着刘彘。
刘彘说道:“一个月前,本王就说要举办选马仪式。现在一千多匹马养在七苑已经一个多月了,每天耗费巨大,我真的有点吃不消了。”
司马相如点点头,说道:“大王说的是,该赶紧把选马仪式办了,不然,大王的财力吃不消啊!”
刘彘笑了笑,看向郅都,说道:“舍人来的很是及时啊!我阿父说你精通养马,故而把你派给我,帮助我养马。”
郅都赶紧摇头,说道:“臣真的不善养马,陛下也不知是听谁说的,说是我精通养马,实在是……”
刘彘瞬间变脸,说道:“实在是什么?你敢说我阿父没长眼睛吗?”
郅都赶紧说道:“不敢不敢,既然陛下说我精通养马,即使我不精通,我也可以学。”
刘彘乐了,心说你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舍人。谁生下来就会养马?不都是学着养嘛!
想到那个说郅都精通养马的人就是自己,刘彘看着他,突然就哈哈大笑起来……
郅都不解,赶紧在脸上摸了一下。
刘彘说道:“舍人,你说那些匈奴人为什么就会养马?天生的,还是后来学的?”
郅都道:“怕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吧。”
刘彘拍了一下车厢,道:“舍人说得对。匈奴人没有马则无法生存,故而一代一代养马,后来就有了养马的本事。我汉多农耕,对马的需求不大,故而养马就不是主业。”
郅都道:“大王说的是,没想到大王如此年纪,竟然也懂这些事情。”
刘彘看向卫绾,又看了看司马相如,然后一脸坏笑的说道:“本大王懂得多,都是因为有卫公这样的舍人,还有相如这样的太傅啊!”
正在驾车的卫绾,还有旁边的司马相如,听到刘彘的话后,瞬间都是挺直了腰杆,颇为得意的样子。
看到他二人这个样子,郅都好像明白了什么,赶紧对着刘彘拱手行礼,说道:“大王,明君自有贤臣来辅佐,我愿意做这样的贤臣,请大王吩咐吧,让我做什么?”
刘彘乐了,心说知道你是一个明白人,这响鼓不用重锤敲,只让你看到给我做手下是一件有脸面的事情,你就会心甘情愿的听我的话。
哼,苍鹰,你应该是我手下最厉害的爪牙!
第077章舍人郅都
刘彘其实是坑了郅都一把,然后就让郅都来做了自己的舍人。
刘彘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当初刘彘向那些权贵们要马的时候,卫绾曾说过,“郅都有才,且是大才”。
后来,出了上林苑贾姬遭遇野猪一事,刘彘就把郅都弄到自己手下做了舍人。
但这人被人称做“苍鹰”,可见是不好相处,且比较刚的人。
不过刘彘不怕,他认为刚人自有刚人的用处。比如说,自己弄的那个选马仪式,因为自己承诺太多,现在就有点麻烦。
选马仪式赋上写的明白,要在所有参选马匹里,选出五匹上等好马。这五匹上等好马的主人,刘彘不但要给赏金,还要由太仆颁发证明。
明明说的是只选五匹上等好马,可刘彘已经许诺出去十多匹了。
赏金刘彘倒是不担心,因为他许诺的那些人,都答应给刘彘倒找钱。
也就是说,如果那些人的马匹被评为上等马,刘彘这边不但不需要付出赏金,还能挣钱。
刚开始刘彘也不想干这种暗箱操作的事情,可事与愿违,做着做着最后就出现这么一个结果。
想想也是无语,怎么就会这样了呢?
想到这里,刘彘忍不住在心里骂道:乃公也是信了你的邪,说好认真评选,自己趁机借马下崽的,怎么现在竟然出现这么一个状况。
好在现在有了郅都,这些事都可以交给他来处理。
苍鹰啊,长安城里有几个人不怕他。
刘彘呵呵一乐,对郅都说道:“我阿父让你帮我养马,你就是养马舍人……”
“养马舍人?”郅都愣了一下。
“嗯,这马养好了,就是你的大功劳。不过,现在要办的是选马仪式,具体怎么办,我的太傅会告诉你。”
说完,刘彘转过身去,单手抓住那支长戈,虎视眈眈的看着前方。
郅都见了,一面在心里感叹这位小诸侯王如此年纪便有这样的气势,一面想着那个选马仪式不就是选出几匹上等好马吗?
这有什么难的,自己虽然不精通养马,可选马,自己还是有那么一点眼光的。
司马相如打马过来,与他并排走着……
“郅公……”
郅都曾为九卿当中的中尉,所以司马相如尊称他为郅公。
“大王说的那件事,其实麻烦的很……”
等司马相如把刘彘许愿十几家的事情说了后,郅都已经是气的脸都红了。
性直,没办法,眼里就是这么容不得沙子。
打马走到战车旁,郅都说道:“大王,事先说好的上等马只选五匹,可大王却许愿十几家,叫我等如何办理?”
刘彘看也不看他,只是目视前方,说道:“舍人,若是此事好办,我会让你办吗?拿出你苍鹰的气势,把此事办好。”
郅都碰了一个钉子,只好勒住马,等战车走远后,才对司马相如说道:“大王坑人啊!”
司马相如笑了笑,心说大王坑人不假,可他必然会施恩于你。
想着自己的俸禄已经到手,司马相如的心情就格外的好。
“郅公,不要总想着大王坑人,这大王做的事情,可是为了我汉的千秋大业。好好做事吧,大王必然不会亏待于你。”
千秋大业?这千秋大业就是养马吗?
郅都摇摇头,打马跟了上去。
今日,原本十分冷清的上林苑却是十分热闹。原因是刘彘让卫绾找了许多养马的人来这里,这些人便早早地就到了。
这些人里面,有些是大户人家的马奴,也有乡间专门养马的人,还有皇室各处厩苑的养马人。
他们今日来这里,是要在七苑这一千多匹马里面,选出百十匹马,然后再从这百十匹马里面,选出上等马五匹,中等马十匹。
想想吧,一千多匹马里面,只选出五匹上等马。这五匹马的价值,该是何等的高。
不仅仅如此,若是某人骑着这么一匹上等马,那又是何等的有面子。
以前吧,刘彘只要来上林苑,都会看着这些马匹,一遍遍的在心里说着,都是好马啊!若是都是自己的该多好呀!
想想也是不可能,但想到那二百多匹母马都已经受孕,刘彘还是很高兴。
优中选优啊,栾树带人从这一千多匹马里面,选出了最好的公马,然后和七苑那二百五十匹母马交配。
这样,十多个月以后,自己这边就会有二百多匹品质优良的小马出生。
数量虽然不多,但可以以此为事实,让皇帝重启三十六处厩苑,然后借种下崽,把大汉的军马提高一个档次。
这些都是种子啊,是我汉强军的种子。
十年大计,今日迈出第一步,可喜可贺啊!
想想就有些激动,以至于栾树在他面前说了些什么,刘彘都没听清楚。
“大王,是否去那里一看?”
“什么?去哪里一看?”
栾树这才知道,刚才自己那些话都是白说了。
“大王,那铁网上挂住一只野猪,现在还在那里挣扎不止,大王是否过去看看?”
铁网,就是前些时候刘彘让少府做的铁丝网。那些铁丝网做好后,刘彘就让栾树等人在七苑南边,也就是靠近树林的那一边,在栅栏外面又布下了一道铁丝网,防备那边有大兽进入七苑伤了马匹。
没想到,今日却挂住了一只野猪。
想想这野猪的样子一定很惨,刘彘就没有打算过去看。
可转身看到郅都,刘彘就笑着说道:“舍人,那边铁网挂住一只野猪,舍人是否有心情去看一眼。”
一听是野猪,郅都顿时就是两眼冒火。只见他“刷”的一声拔出佩剑,然后就让栾树带他去挂住野猪的地方。
栾树认识郅都,知道他是中尉,却不知道为何刘彘称呼他为舍人。
可想到卫绾曾是御史,现在也做了大王的舍人,便想着这郅都大约也和卫绾一样,现在成了大王的舍人。
看到郅都一听说挂住了野猪就拔剑,栾树顿时想起前几日发生在昆明池那里的事情。
只听说出现了一只野猪,当时皇帝和贾姬都在那里,好像这位郅都也在那里。
“郎官,为何发愣?快些带我去挂住野猪的那地方------”
郅都挥舞着长剑,脸上是一副凶巴巴的样子。
第078章精骑三十万
看到郅都挥舞长剑,又是一副恶狠狠地样子,栾树觉得大王新找的这位舍人脾气有点爆,就赶紧带了他骑马去往七苑南边走去……
刚刚绕着栅栏转过去,郅都就看到七苑南边,除了那道几乎是一人高的木头栅栏外,还有一道半人高的铁丝网。
这东西郅都是第一次看到,他就有些好奇的问栾树,这东西是做什么的。
栾树指着铁丝网说道:“此乃铁网,是大王让人打制的,防野兽用的,好用是好用,就是用铁甚多……”
郅都跳下马来,走到铁网旁边仔细看着,还拿手在那些铁刺上摸了摸。
栾树喊道:“郅公当心,那野猪就是被这铁刺挂住的。”
郅都瞪了他一眼,心说你是把我当做野猪了吗?
“快些带我去挂住野猪的地方。”
说着,郅都翻身上马,率先朝前走去。
几人顺着铁网又走了很长一段路,远远地听见前面有野猪的嚎叫声,而且那叫声听上去很是吓人。
栾树打马快走,没一会,就看见前面站着几个人,一个个张弓执弩的,还有两人拿着刀围在那里。
在他们对面的铁丝网上面,一头体型很大的野猪被铁网上的铁刺挂住了,此时还在一个劲地挣扎着嚎叫着。
随着野猪的挣扎,这一段铁网都在哗啦啦的晃动着,可见这野猪的劲头很大。
几个人围在这里,估计是正在等栾树带大王来看。看到栾树带来一个新面孔,几人就朝旁边闪开,让出一块地方来。
但是他们手里的弓弩依然对着那头拼死挣扎的野猪,眼里也是十分警惕的样子。
栾树喊了一声“郅公”,指指野猪,然后也闪到一边去了。
栾树的意思很明白,是让郅都去杀死这头野猪。
临来的时候,他看到郅都那副凶巴巴的样子,觉得这位舍人若是见了这野猪,估计会活剥了这头野猪的皮。
这会真的面对一头青面獠牙,身上也满是血迹,而且是一头随时会挣脱铁网扑上来拼命的野猪,郅都顿时有点怂了。
“郎、郎官,它不会挣脱吧?”
栾树吓唬他说:“不好说,先前挂住的只是鹿羊一类的小兽,这野猪还是头一次挂住。”
郅都赶紧后退了一步,手里长剑也是有点哆嗦。
栾树见了,心说临来的时候,大王说这位舍人和野猪有血海深仇,现在有了一个报仇的好机会,这舍人竟然是不敢上前,真是个怂货。
不是说这人是苍鹰嘛,怎么也会怂啊?
栾树暗自笑了笑,催促道:“郅公,若是想杀它就要快些动手,不然等它挣脱束缚,我等就难办了。”
看到栾树一个劲的拱火,养马舍人郅都知道此时若是怂了,以后自己在这些人面前,那就别想抬起头来了。
到底是苍鹰,只见郅都定定神,平端长剑,大喊了一声,“啊……”然后就向野猪冲了过去……
野猪似乎是知道了什么,也猛然嚎叫一声,可接着就听到“噗”的一声,郅都手中的长剑已经是刺进野猪的身体------
一道鲜血瞬间喷出,当场就给郅都来了个猪血喷头。
旁边看着的栾树等人直接傻眼了,他们也没想到这位舍人竟然是如此猛。
原本是可以射死这头野猪的,栾树手下那些人手里有弓弩,来一次齐射就可以了。谁想到栾树只是说了几句,这郅都就跟疯了一样朝着野猪下手了。
这时候,只听野猪又嚎叫了几声,最后就是慢慢没了声息。
而郅都一头一身的猪血,却一直握着长剑,直到野猪没了声息以后,才慢慢拔出长剑。
看到他一身的血迹,栾树赶紧说道:“郅公,那边有水,郅公可先去洗洗。”
郅都一脸猪血,此时眼睛就显得更是黑白分明。他瞅瞅栾树,收剑入鞘,然后就大摇大摆的朝着栾树指的方向走去……
这边栾树赶紧招呼人把野猪取下来,又牵过一匹马来,把野猪搭了上去。
“郅公勇猛,剑刺野猪,吾等见了大王,一定要照实禀报。”
那些人齐声答“诺”,然后就等着郅都回来,好一起回去见大王。
这日午时,刘彘等人一边烤着野猪肉,一边说着郅都刺死野猪的事情。
估计是刺死野猪后,郅都觉得心里舒坦了许多,心情也就变得好了些。
只见他一边把穿在树枝上的猪肉放在篝火上烤着,一边说这个办法好,省事不说,味道也好。
刘彘在另一边吃的满嘴流油,听到郅都说烤肉味道好吃,就说道:“舍人,匈奴人打仗的时候,如果宿营,就是这样吃饭。若是来不及,则用干肉充饥。”
郅都眯眼看向他,心说这位小诸侯王知道的事情挺多啊!
“大王,先前你说养马是为了给汉军换马。我先前统领的北军多是步卒,而南军多骑军,且马匹还算是可以,不知大王养的这些马,是供给那支军队使用。”
刘彘看了他一眼,道:“要想打败匈奴人,必须有三十万骑军。我这些马就是给这三十万骑军养的。”
郅都不语,心说幸亏你小,若是你再大些,真的养了三十万骑军,陛下定然第一个杀你。
诸侯王养精兵三十万,即使不造反也该死。
郅都又说道:“大王,与匈奴人打仗,非举我汉全国之力不行。只是胶东一小国,弹丸之地,可养不起三十万精骑。”
刘彘白了他一眼,道:“你看不起我的胶东国是不是?张公来信说,前胶东王刘雄渠在胶东国有一处养马岛,上面还留有很多马。”
刘彘又说道:“等这里的小马出生后,我就将这些小马送往那里,再和那边的好马交配,这样,可以脱离近亲繁殖……”
“至于我为什么一定要精骑三十万,而不是四十万五十万,实乃是因为当年高祖皇帝平城被围时,匈奴人出动的骑兵就是三十万------”
刘彘说的这些,卫绾司马相如这些人早已经听习惯了。所以,刘彘说的时候,他们依然在大吃大喝,跟没听见一样。
郅都就不一样了,他可是第一次听一个孩童说这些,直接把他听的是目瞪口呆,以至于手里的肉已是烤糊了,他都没有察觉。
正听的有些迷糊的时候,就听刘彘喊道:“舍人,糊了。”
“哦,糊了?”
郅都赶紧看手里的肉,发现穿在树枝上的野猪肉已经开始冒烟了。
第079章跟着大王有肉吃
王美人曾说过这样的话,说是“以命令要人做事,和以利驱之做事,后一种显然比前一种高明。”
刘彘认为想让一个人死心塌地的为自己做事,应该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以人格魅力影响他,让他觉得跟着自己做事有前途。
可一个六岁小屁孩儿想要有什么人格魅力那是很难的。所以,刘彘一直是各种办法都用,其中洗脑加忽悠也是他常用的办法之一。
现在,刘彘就是在给郅都洗脑。
吃饭的时候,刘彘说了一大堆话,再次让郅都刷新了他对刘彘的看法。
有那么一瞬间,郅都突然觉得皇帝让他来给刘彘做舍人,好像真的是看重他,想让他好好扶持一下这个天生异象的小诸侯王。
可刘彘说的那些话,又让他对自己的想法产生了很大的怀疑。
好像这位小诸侯王不用自己教啊,他的所作所为所想,很多是自己也达不到的高度。
这样一来,这只苍鹰就觉得在刘彘面前,自己只是一只猫头鹰罢了。
“舍人,今日我把杀死这头野猪的机会给了你,听栾树他们说,你下手的时候很是凶恶,猪血喷了你一脸,你都没有躲。”
郅都点头,说道:“吾心里甚是恨那野猪,恨不得生食其肉,饮其猪血……”
正说着呐,郅都突然发现四周安静了下来,栾树等人都不吃了,而是一个个都恶狠狠地盯着他。
更有甚者,已经有人把手握在了刀把上,好像随时会抽刀的样子。
而这个时候,刘彘把一块血淋淋的猪肉扔到他面前,更是把他吓了一跳。
郅都看看那块还在冒血的猪肉,惊讶地问道:“大王,这是何意?”
刘彘冷冷地说道:“你不是想生食其肉吗?喏,给你,吃吧。”
郅都愣了一会,随之想起眼前这位小诸侯王的名字,顿时觉得当着他的面说自己这样恨野猪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想到这里,郅都赶紧站了起来,跪地说道:“大王恕罪,臣不是那个意思,臣……”
看到郅都脸都急的红了,刘彘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而栾树等人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那几个想抽刀的人也收手了。
这时,刘彘说道:“舍人何以如此,我不过是看舍人手里的肉烤糊了,想让舍人换一块而已。”
说完,刘彘又大笑起来,而栾树等人也是一边笑一边继续吃肉,就好像刚才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
郅都真的有些懵了,心说这胶东王是在戏弄我吗?还有他的这些手下,竟然是不许别人说一句大王的坏话。
这时候,刘彘又是一脸诡异的说道:“舍人,你已经刺死这头野猪了,那件事就算是过去了。今后安心做你的舍人吧,放心,跟着我有肉吃。”
郅都想想也是,不管今日刺死的是不是昆明池那里遇到的那头野猪,但今日自己亲手杀了一头野猪,也算是可以放下那件事了。
这小诸侯王说的对,自己从此以后还是安心做这个舍人吧,有没有肉吃不要紧,要紧的是帮着这位小诸侯王实现他的千秋伟业。
想到这里,郅都起身,郑重的给刘彘行礼,然后说道:“大王,我明白了,大王让我刺死那头野猪,实乃是为了给臣疏解心结。臣想明白了,今后臣就跟着大王,有肉吃没肉吃无所谓,只要有事做就行……”
听完郅都的话后,刘彘很是满意。满意之余,他拍了拍司马相如的肩膀,说道:“太傅,你看看人家郅公,再看看你,一日无肉便不欢,俸禄晚来一些日子做事便拖沓。我问你,我让你写的战马赋写好了没有?”
司马相如赶紧放下手里的肉,起身行礼说道:“臣今日回去便写。”
刘彘摇摇头,转脸对郅都说道:“舍人,你看到了吧,这就是我的太傅,做事还得我催着才行,我真是难啊!”
郅都瞥了他一眼,心说你这是敲山震虎啊,想让我以后做事勤快点罢了。
“大王尽管放心,臣做事不用催,凡事自然都会尽心做好。”
刘彘点点头,满意的说道:“郅公做事,本大王早有耳闻,故而评选马匹一事,本大王才会托付于你。你尽管放心做事,栾树等人自然会听从你的调遣……”
不知为什么,这时候郅都突然有一种落入圈套的感觉。
想想那个选马仪式,再想想这位小诸侯王给那些权贵们许下的愿,郅都觉得此事交给他办,就是大王坑他。
可事已至此,刚才自己还信誓旦旦的保证,自己凡事都会尽力做好,总不能把自己说出去的话当成放屁吧?
咬咬牙狠狠心,郅都说道:“大王,这选马仪式嘛,臣定然会办好。”
刘彘乐了,看了看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从怀里掏出一卷竹卷,然后走过去郑重地放在郅都手上。
“大王答应的那些人,都写在了这上面,舍人当好好办理,千万不要让大王为难。”
郅都拿着竹卷,心说好人都是大王做,恶人就让自己来做吧。
“请大王放心,此事臣自然会做好,断然不会让大王为难。”
这话说的斩钉截铁,顿时让刘彘等人觉得那只苍鹰又飞回来了。
“好,诸位,吾等当以水代酒,预祝选马仪式成功举办。”
说完,刘彘端起水碗,高高的举过头顶。卫绾、司马相如等人也赶紧举碗,一帮子人就这么干了这碗水。
趁着刘彘他们说话的工夫,郅都把竹卷打开,看到那上面首先就写了周亚夫的名字。
再看名字下面,写着一等马两匹,然后是一万金的字样。
郅都明白,这是大王和周亚夫达成的交易,给周亚夫家送来的两匹马评为上等,周亚夫会私下里给刘彘一万金。
郅都觉得这交易其实是不错的,大王搞这个选马仪式,其用意并不是真的想选出那些上等马,而是想借马下崽。
可是现在看来,好像搞这个选马仪式更实惠一点啊!
这大王也真是的,早知如此,当初就说选成百上千匹上等马好了。这样,大王就不至于为此事为难不说,还能得一笔钱财。
可转念一想,这上等马多了,必然就会不值钱不说,也就无人肯出大价钱送给大王了。
这是贿赂啊!虽然这事本朝从来没有过,可大王若是这么干,那也是妥妥的收取贿赂。
第080章钱和马崽子都要
想了又想,郅都决定帮大王收下这些贿赂。
这在苍鹰的做官生涯中还是第一次有这个想法。
想当年,郅都离开家乡出来做官时说过,“吾为官,当以公事为重,自然就顾不得家里的老老少少了------”
想来这人也是一个专心为大汉做事的人,他不但想把自己交给大汉,还认为大汉的事情比家事要重要的多。
重国事轻私事,这是一个好官的标准。所以,郅都做官的时候一点也不徇私情,处处以国事为重。
心里无私,做事就刚。可刚来刚去,竟然从九卿之位最后成了诸侯王的舍人。
这事没地方说理去,郅都也不想找地方说理,他觉得刘彘说的对,还是安心做这个舍人吧。
看这位小诸侯王的劲头,好像一个小小的胶东国是不够他玩的。
此子妄言要养三十万精骑,然后用这三十万精骑为高祖皇帝一雪平城被围之耻。
好吧,你有这般豪情壮志,我就有助你一飞冲天的翅膀。谁叫我是苍鹰呢,苍鹰就是要带你飞的。
还有,我要让那些人看看,我苍鹰依旧是苍鹰,不管做什么,还是苍鹰。
摸了摸自己略微带点鹰钩的鼻子,郅都又看向下一个名字,竟然是丞相陶青。
名字下面也有注解,写的是陶青送来了三匹马,想让其中的两匹选为上等马,另一匹选为中等。下面也写了好处,也是一万金。
郅都点点头,继续朝下面看去,结果,宗正、太仆、少府,太常、还有新任廷尉等人都和刘彘有私下里的交易。
郅都看的有点懵,心说这位胶东王不简单啊,竟然能把这些朝廷重臣都骗了。
再仔细看看,这些大臣都曾和自己同朝为官不说,还都曾经给刘彘送过马。或者说,是刘彘找他们要过马。
竹简上写的这些三公九卿当中,唯独没有自己的名字。
大王没有去找自己要马,故而就和自己没有私下里的交易。
但现在看来,这位大王好像又坑了这些大臣们一次。
一个上等马名额,卖给他们竟然是五千金,这大王岁数虽小,可坑起人来真的是心大啊!
郅都合上竹卷,看到刘彘正和卫绾他们说的热火朝天的,就不由得摇了摇头,心说自己要么是倒霉,要么就是走了狗屎运。
跟着这样的大王,要么被那些大臣打死,要么就会……郅都没有想下去,毕竟在朝中混了多年,有些感觉还是比较准的。
这小诸侯王天生异象,今后的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眼下,自己应该做的,就是帮大王坑人。
这时候,郅都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大王,臣已经看着这名册,臣认为------”
刘彘摆摆手,示意他先不要说。
郅都点头,然后专心吃烤肉。
吃过饭以后,郅都就要带着栾树等人,还有卫绾叫来的那些专门养马的人,从那一千多匹马里面,选出他们认为的上等马。
第一次会选出一百多匹,然后,这一百多匹马要进入第二轮挑选。
第二轮挑选的时候,就要面对所有的马主人。
这是刘彘定下的程序,也是刘彘给郅都出的难题。
吃过饭以后,刘彘和卫绾司马相如留在了七苑旁边的房子里,郅都则带人去了马厩。
一千多匹马,要想一匹匹看过去,显然需要很长的工夫。而郅都已经想好了,先把周亚夫等人的马挑选出来。
“郎官,先把太尉家、丞相家,宗正家------”
栾树带人去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把那些马带了来。
郅都绕着这些马转了一圈,虽然他不懂养马,可他家中也有马啊,属于没见过猪跑,但吃过猪肉的那种。
可他看过这些马以后,心里就觉得有些纳闷。
这些马都是好马,身高身长都是很标准。可看上去却是没什么精神,好像是刚刚跑过很远的路一样。
它们都经历了一些什么啊?郅都指着那些马,看着栾树问道:“郎官,这些马可是太尉等人家的?”
栾树点点头,然后就笑着说道:“这些马甚好,故而这一阵子做的事情就多。”
说完,栾树挤挤眼,然后指了指另一处马厩方向。
郅都明白了,这些马都做过种马。
借马下崽,用了人家的马不说,还想要人家的钱。
郅都摇摇头,心说就这些马现在的样子,它们的主人见了,必然会怀疑大王没有好生对待这些马。
可大王也说了,这选马仪式马上就要搞,他已经没有多余的饲料喂它们了。
用完了就丢,都不肯好好调养一番,这大王做事也太那个了。
郅都再次摇头,然后让栾树把这些马牵到另一边去。
栾树他们牵马的时候。郅都数了数,确实是十八匹马,和怀里的竹卷上记得一样。
十八匹上等马,想来也不算多。可先前广为人知的选马仪式赋上,说的却是只选出五匹上等马,这才引得那些人一个个都把马送了来。
现在看来,这多出来的十三匹,就要自己想办法了。
否则,大王拿不到那些钱不说,那些大臣还要指责大王说话不算数,说不定回去皇帝那里告大王欺骗他们。
这时候,栾树回来了,问道:“郅公,是否还要牵别的马来?”
郅都摇摇头,说道:“就看这十八匹马,其它的马不看也罢。”
栾树笑了笑,心说别的马也有好马,只是配种后也是这般德行,不看也罢。
“郎官,别的马都无所谓,只是这十八匹马,你等要好好梳理它们的皮毛,要把它们弄得------”
郅都也不知道该怎么弄,才能让这些整日在母马身上操劳的马儿看上去好看一些。
栾树懂啊,只见他笑了笑,,然后喊过一个乌孙人来,对着他说了几句,那人就带人忙活去了。
郅都再次摇头,心说到了大选那日,怕是还会有麻烦的。
借了别人的马用,还想要钱,这种钱和马崽子都要的大王,显然是贪婪的很啊!
而自己就是帮凶,一定要帮着大王拿到那些大臣的钱不说,还要让他们面对自家的瘦马时,无话可说。
想罢,郅都去到那处房子里,见到刘彘后说道:“大王,臣已经选出十八匹马,俱是上等好马。臣认为,这十八匹马精壮有力,且都是来自西域的好马------”
刘彘一听乐了,十八匹,不正好是自己答应的那些人的吗?
如此说来,自己不仅可以得到那些人说的钱,还不会被人指责把他们的马养瘦了。
郅都不是说了嘛,这十八匹马都是精壮有力的啊!
第081章甩锅
郅都选出的这十八匹几乎被榨干的好马,就算是在刘彘的授意下内定为上等马了。
其实,要不是栾树他们看它们过于优秀,而把它们用的太狠,这些马就是公开评选,也可以选上上等马。
用的太狠也没关系,好好调养一段日子,这些马就可以恢复如初,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个个都是毛发失去光泽,无精打采的样子。
可刘彘不想出这个钱。这样的一匹好马养一日,就抵得上养五名精壮大汉的费用。
养马很费钱,虽然早就有这个心理准备,可真的养起来,刘彘面对每日的巨额花费,还是肝疼。
“卫公,这次借马下崽,耗费甚大啊!”
卫绾点点头,道:“大王现在知道此事不易了吧?”
刘彘“嗯”了一声,道:“现在,我知道我大父为何要建三十六处厩苑,也知道我阿父为何让那三十六处厩苑慢慢废弃了。”
卫绾笑了,说道:“大王,孝文皇帝也不想让匈奴人欺负,故而建三十六处厩苑,想让我汉的骑兵与匈奴人无异。
为了养马,孝文皇帝也是节俭躬行,就是他喜欢的美人,平日里也是穿的与寻常百姓无异。想起来,真是让人心酸啊!”
刘彘说道:“我大父是个好皇帝。”
卫绾点头,道:“嗯,孝文皇帝确实是好皇帝。”
刘彘又说道:“我阿父呢?他算不算好皇帝,毕竟三十六处厩苑是在他手里慢慢废弃的。”
卫绾拉住缰绳,战车慢慢停了下来。
“大王,今上也是好皇帝,陛下之所以废弃三十六处厩苑,无非是看到养三十六处厩苑的花费,与和匈奴人和亲的费用相差巨大,和亲花费的要少的多罢了。”
“嗯,是少的多,公主不值钱是吧!”
卫绾摇摇头,开始继续驾车。
刘彘站在后面想着,大汉与匈奴人和亲其实是没什么用的。最近听周亚夫说,匈奴人一边派人迎亲,一边在雁门关那边调集人马,很是反常。
刘彘觉得,只要这边迎亲的人离开,雁门关那边必然会打起来。
周亚夫也说有这种可能,还说匈奴人无信义,这种事肯定干的出来。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养马,养好马,然后杀入匈奴人那里,永绝后患。
“卫公,我阿父说,只要我弄到一万万金,他就下令重启三十六处厩苑。卫公,我如何能弄到这一万万金?”
怎么弄到这一万万金?卫绾听了也很头疼。不过,他知道就是大王把城里的权贵们坑死,也弄不到这一万万金。
“大王,只靠出卖上等马的名额,想必是无法弄到这一万万金的。”
“我知道,这出卖名额的事情,不是意外嘛。我也不想这样,可事情走到这一步了,我只好勉强为之。好在此事甩锅给郅都了,他是苍鹰,这城里的人都怕他,他必然会把此事办好。”
对郅都的办事能力,卫绾还是有信心的。现在听刘彘这么说,他就点了点头,说道:“大王趁着郅都在上林苑出了那么一档子事,就把他弄来做舍人,是不是早就想到有今天啊?”
刘彘摇头,道:“真的是意外啊!我原本只是想借马下崽的,可后来却发现,那些人很是在乎自家的马是否能评上上等马。早知如此,我就把上等马的名额放宽,搞个百八十匹,这样我就不为难了。”
卫绾摇摇头,心说百八十匹,怕是只这赏金你就拿不出来。不过不要紧,你不用给他们赏金,他们会给你钱,让你把他们的马选为上等马。
可人多嘴杂,此事必然会泄露。到时候,大王的名声,还有陛下对你的追究,怕是你吃不了兜着走。
想罢,卫绾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的说道:“大王,这名声很重要啊!大王不可因小失大,大王今后的……”
“好了好了,卫公,若是我这面子值钱,能换来一万万金,我就不要面子了。”
卫绾摇头苦笑,心说这大王养马都养魔怔了,连面子都不想要了。
刘彘扭头看到司马相如骑在马上很悠闲的样子,就朝他喊道:“太傅,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弄到一万万金。”
司马相如瞥了他一眼,道:“刮地皮啊!胶东国的地皮……”
不等他说完,刘彘就喊道:“太傅想逼我的子民造反耳?”
司马相如道:“大王让臣下给张公去信,信上不是说让他狠一些,总要多弄来一些钱吗?”
刘彘瞪了他一眼,道:“太傅,我的意思是让张公办案的时候,对那些犯案之人狠一些,总要从他们身上多弄到一点钱。你是怎么写的,让张公刮我胶东国的地皮吗?你我还想不想去封国了?你就不怕前脚踏上封国的土地,后脚老百姓就会吃了你吗……”
刘彘狂喷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确实懵了,心说难道我理解错大王的意思了吗?难道不是大王说的让张公狠一点,拿出当初做廷尉的架势来,好好地在那里搜刮一番民财。
难道大王当初说的是搜刮那些犯案之人的?想不起来了,看来是我理解错了,大王必然不会让张公搜刮民财,而是从那些犯案之人身上榨取钱财。
“大王大王,回去后我就给张公写信,让他只榨取犯案之人的钱财,莫要搜刮民财……”
刘彘恶狠狠地盯着他,过了一会儿才说道:“怕是晚了,估计张公已经把胶东国的地皮搜刮了一遍了。”
司马相如愣了一下,说道:“张公去往胶东国做相,不过才短短的两个月,难道……”
刘彘摇头叹息,道:“你是不知道张公的手段,你别看他在这里时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你别忘了,他毕竟是做过廷尉的人,有的是收拾人的手段。”
司马相如想想也是,张欧做廷尉,每个案子必然亲自过问,然后才送往皇帝那里。
像张公这等做事细心的人,不做事便罢,若是做事,必然很厉害。
可那些话是大王说的吗?还是我理解错了?
难道,这口张公搜刮地皮的锅,最后就是我来背了吗?
再看那位大王,此时正背对着自己连连叹息,好像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司马相如确定,当初自己确实理解错大王的意思了。来往书信皆是我经手,若是出错,那就是我的错。
“大王,臣错了……”
第082章怨我呗
哦,承认是你错了,这就好办了。
刘彘暗暗高兴,心说终于把这口黑锅甩出去了。
张欧在胶东国很是厉害,短短的两个月工夫,就从那里弄到了一大笔钱。这样,前任胶东王留下的那处养马岛,才得以顺利恢复养马。
可告张欧的奏本也很多,都是胶东国的官员联名告他的。现在,这些奏本有的在皇帝那里,也有的就在猗兰殿刘彘的住处。
这口黑锅总要甩出去才行,不然,等阿父发怒,就会影响自己的养马大计。
刘彘看着司马相如,说道:“太傅,显然是你误会了我的意思。现在还不知道张公把胶东国搞成了什么样子,估计现在的胶东国官员和百姓都已经恨死他了。”
司马相如做羞愧状,只是低头不语。
刘彘又说道:“你是我的太傅,你错了就是我错了。若是我阿父怪罪下来,我当一力承担,必然不会牵扯到太傅。”
司马相如抬起头来,心说大王仗义啊!可凭着对大王的了解,他知道大王不会无故这么仗义。
果然,刘彘又说道:“我担心的是,就怕我阿父牵连无故,到时找太傅的麻烦就不好了。”
司马相如眨眨眼,心说大王确实够仗义。不过大王直说吧,想让我做什么?
果然,刘彘又说道:“太傅,为安全起见,我想让你离开这里一段时日……”
刘彘说完后,司马相如总算是明白了,大王是想让他去梁国。
去梁国倒是无所谓,那边好友甚多,梁王这人也够意思。可大王让自己去梁国做的这件事,就有些难办了。
司马相如面带难色,刘彘见了就问道:“太傅,此事很难办吗?”
司马相如瞅着他,心说不难办吗?此事就是你亲自出面,估计也很难办到。
司马相如咬咬牙,说道:“大王,可以一试。”
刘彘不高兴了,嚷嚷着说道:“太傅,你整日说你在梁国的时候,我仲父对你有多好,把你当亲信对待不说,还与你同乘一车。我看你就是在是吹牛,根本就不是这样。”
“吹牛?”
“嗯,就是说大话骗人。”
司马相如急了,赶紧辩解道:“吾在梁国时,梁王确实待吾很好,也确实曾同乘一车……”
不等他说完,刘彘就说道:“那你去啊,去找我仲父,就说我要借钱,借一万万金。”
司马相如也是服了,大王要借钱,不自己去找梁王,却让我去。我去也不要紧,可开口就是一万万金,如此狮子大开口,让我如何对梁王开口?
“大王,非臣不愿意去,只是臣觉得,就是臣去了也借不到这么多钱,臣的面子没有那么大……”
等他说完后,刘彘转身拍拍卫绾的肩头,说道:“卫公都听到了吧,太傅整日对你说他在我仲父那里有多好多好,我仲父又是怎么尊重他的,可你看看,我让他去找我仲父借钱,他却说他没有这么大的面子。可见,太傅平日说的那些话,就是骗我等的。”
卫绾呵呵一乐,说道:“大王让太傅去借的可是一万万金,请问大王,这天下何人有这样的面子,可以从梁王那里借来一万万金?”
刘彘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道:“吾有。太傅你听着,这次去找我仲父借钱,只要你照着我说的做,我仲父必然会借钱给我。可有一样,太傅不可再次领会错我的意思,不然,我仲父肯定不会借钱给我。”
卫绾和司马相如听了后,都是呵呵一乐,心说刚才你说别人吹牛,现在看来,是大王在吹牛啊!
梁王是你仲父不假,可你见过他吗?梁王上一次来觐见,你怕是还在吃奶吧!
“太傅,我现在就口述一信,你照我的话如实写,到时候你带给我仲父。”
司马相如答曰:“诺。”
刘彘又说道:“太傅这次可不能出错了,你可是做过错事的人。这时候让你去见我仲父,实则是为了你的安全,不至于让我阿父处罚你。”
刘彘这样一说,司马相如就知道这一次自己非去梁国不可了。
想到就要去梁国,马上就要见到梁王,司马相如竟是有些激动。可想到大王派给他的差事,司马相如顿时觉得有些灰心丧气的。
这时候,刘彘又说道:“还是太傅好福气啊!惹了祸事可以一走了之。我和卫公就可怜的很,说不定要面对皇帝陛下的毒打……”
司马相如再也忍不住了,说道:“大王莫说了,我去,我一定去。”
“去是肯定要去的,不过,希望太傅不辱使命,能把钱借来。”
司马相如简直要疯了,心说我来长安面见陛下,就是有辱梁王的使命,不好意思回梁国,故而才答应做你的太傅。
现在你派我去梁国,若是我再次有辱使命,那我定然不好意思回来了。
想来想去,司马相如觉得自己真的是命苦啊!自己这一辈子,怕是就要受这父子兄弟三人的折磨了。
司马相如原先是皇帝刘启的奉骑常侍,因为写的辞赋不受刘启喜欢,故而一气之下随着梁王刘武去了梁国。
后来,梁王命他来给刘启进献辞赋,刘启依然不喜欢司马相如所献的辞赋。好在刘彘遇到了他,就让刘启命司马相如做了自己的太傅。
刘启和刘武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刘彘是刘启的儿子,故而司马相如觉得这一辈子都逃不出这父子兄弟三人的魔爪了。
对借钱这件事,司马相如几乎没什么信心。那个梁王他了解,平日里很是任性妄为,怕是不会借钱给这个从未谋面的侄儿。
况且,一万万金,那梁王肯定不会借出去这么多钱。
“太傅,你听着,信上你就这么写,仲父,你我素无谋面,可仲父在我心里,那是神一样的存在……”
“慢着慢着,大王,容我准备笔墨,大王说的甚是难懂,相如要一字一字记下来,才不会出错。”
刘彘拍了拍卫绾,让他停车,然后说道:“太傅不合格啊!虽然人们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太傅的记性也太不好了,肯定是酒肉吃的太多,让太傅的脑子变坏了。”
司马相如一边准备笔墨,一边敷衍着说道:“大王说的是,我就是跟着大王酒肉吃的太多,故而这记性就差了许多……”
刘彘一瞪眼,吼道:“怨我呗?”
第083章胶东王的图画
这次司马相如学聪明了,他要当着刘彘的面,记下刘彘说的每个字每句话。
以前刘彘都是把意思对他说明白,然后司马相如回去后就写下来。可出现甩锅这件事,司马相如觉得还是当面写明白为好。
三人就在路边停了下来,司马相如从战车上拿下一张草席,铺在地上就来了个现场写信。
刘彘慢慢说着,司马相如在竹简上写着,没多久,这封信就写完了。
刘彘从腰间解下一只锦袋,打开后拿出一颗铜印。在竹简上用过印以后,这封信就算是正式完成了。
“太傅明日就启程吧。”
司马相如心说这么急吗?我总要和他人告别吧。
“太傅千万不要磨蹭,走晚了我怕出意外。”
司马相如暗暗骂了一声,心说自己还有两只肥羊,一头野鹿没有吃完呢!
这天回到猗兰殿后,刘彘一进门就看到刘启和王美人坐在大殿里,看样子好像是在等自己。刘彘看了看他二人的脸色,突然转身就要跑……
可宣室殿的两名内侍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到了他身后,刘彘转过身接着就撞在了他们身上……
“哎哟!”刘彘喊了一声,随后就趴在了地上。
内侍慌了,赶紧把他扶起来。可刘彘就像是得了软骨病一样,内侍松开手后,他又滑倒在地上。
这边刘启看了王美人一眼,王美人就低头笑了一下。
刘启叹了口气,起身来到刘彘身边,说道:“起来,莫要装死,我有话问你。”
刘彘躺在地上,紧闭着眼睛,一副死了的样子。
刘启看了一眼那名内侍,内侍摇摇头,然后垂首后退了一步。
刘启伏身仔细看了看刘彘的脸色,然后就起身笑着说道:“彘,听说你明日要办选马仪式,朕也想去看看……”
不等刘启说完,刘彘已经睁开眼睛了。
看到他这个样子,刘启骂了一声“竖子装死吓唬人”,然后就回到王美人那边坐了下来。
刘彘坐起来后,说道:“阿父,阿母,孩儿刚才只是撞晕了,并非装死,这会已经好了,阿父有话就说吧。”
刘启瞪了他一眼,说道:“前几日胶东国官员上奏,告胶东国相张欧,说是胶东王要重启养马岛,故而需要增加赋税,弄的百姓怨声载道,此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那些奏本到了的时候,皇帝当时就让人送到这里来了。估计是看到刘彘没什么反应,故而今日亲自来过问一下。
虽说他们告的是胶东国相张欧,本来不需要胶东王处理。但张欧表面上是汉朝廷派去的,实际上却是刘彘让长公主找了刘启,这才让张欧去的胶东国。
这样一来,刘启觉得告张欧的事情,有必要让刘彘知道。
那些奏本就摆在那里,刘彘已经看过了,上面都是告张欧的话,言辞激烈,看上去胶东国的官员们真的生气了。
刘彘指指摆在几案上的奏本,然后用手在地上画了起来……
刘启和王美人觉得奇怪,两人就伸长脖子朝那边看着。
不一会儿,刘彘画完了,然后指着地上的画图说道:“我胶东国在这,隔海相望之处,也就是大海的那一边,则是匈奴右贤王所部。”
刘启和王美人都是愣了一下,随后纷纷起身来到刘彘面前,只见刘彘在地上画的是地图。
“阿父,阿母,从我胶东国乘坐舟楫,一日之内就可去往匈奴右贤王的领地。”
说着,刘彘在两地之间画了一条直线。
王美人蹲了下来,指着刘彘刚刚画的那条线,问道:“彘,这就是你说的海?”
刘彘点点头,又指着胶东一地说道:“我准备倾胶东一地的全部财力人力物力,在胶东国养精骑十万,然后乘坐舟楫,突然杀入匈奴右部。这样,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出其不意就把右部匈奴灭了。”
刘启盯着地图看着,王美人则瞪大眼睛,有些惊讶地看着刘彘。
刘彘又指向一处,说道:“匈奴主力有三部,一部威胁我汉燕地,一部威胁我汉代地,还有一部离我汉甚远,暂时威胁不到我汉。若是我出奇兵于海上,直捣匈奴右部,威胁我燕地的匈奴就可崩溃。这样,我汉面对的只有威胁代地的匈奴了。”
说完,刘彘箕坐于地,笑嘻嘻的看着他们。
这时候,刘启也蹲了下来,仔细的看着那地图。
只见他看了又看,还用手指顺着刘彘画的那条线划了几遍。最后,他抬头看着刘彘,问道:“你是如何知道这些的?问了太尉,还是你的太傅舍人?”
刘彘摇头,道:“我是看过三坟五典的人,知道这些不奇怪吧?”
其实是很奇怪的,三坟五典刘启也看过,那上面可没有这个。
但刘启已经不想知道这个了,他对刘彘的这个计划更感兴趣。
照这个虎子的说法,只要十万精骑就可以灭了匈奴右部。十万精骑自己有啊,是不是可以……
他看向刘彘,脸上很是兴奋。
刘彘好像知道他在想什么,摇了摇头,说道:“阿父,不行,现在不行。我汉现在最厉害的军队莫过于南军,南军此时正在拱卫护安,而且雁门关那边的匈奴人也在搞事,现在不是出兵的好时机。”
刘启有些失望,看了一眼王美人,然后就坐了回去。
王美人问道:“彘,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刘彘指指脑袋,说道:“自我那日生病醒过来后,我这里就不断的出现一个声音,那就是养马养马,然后打匈奴。阿母,你说我有什么办法?我没钱,还要养马,只好让张欧在我的封国搜刮民财,好有钱养马……”
王美人看向刘启,喊了一声“陛下”。刘启不语,把那些告张欧的奏本打开看着。
这边刘彘又说道:“阿母,我想好了,我的胶东国虽然不算富足,可我打算让张欧在那里刮地三尺,将刮来的钱全用在养马养兵上。然后,用我胶东一国全部的人力物力,换匈奴人的右部灭亡。这样,牺牲我胶东一地,为我汉灭一处大患,我觉得值。”
王美人将刘彘从地上拉了起来,然后牵着他的手走到刘启面前,说道:“陛下都听到了吗?彘如此年纪,就可为陛下分忧啊!”
刘启其实也有点激动,他不是不想收拾匈奴人,而是实在没有能力突进千里草原大漠。现在大汉只能等着匈奴人来进犯,然后反击。
可一直这样被动挨打,终究不是个事啊!
第084章宁做太子乎
刘启看向刘彘,发现他因为刚才趴在地上装死,脸上蹭了一些灰土不说,身上的衣服也脏了。
再看看他鼓着腮帮子,眼里带泪的委屈样子,刘启心中顿时冒出一股柔情来。
朕错怪我的虎子了。如此年幼,就一心想着养马打匈奴,因为没钱,就让国相搜刮民财,扬言牺牲胶东国,也要灭了匈奴右部,这是何等的豪情壮志啊!也就是我的虎子敢这么想,敢这么做。
想着,刘启走到刘彘身边,伸手给他擦了擦脸上的灰土。
“彘,朕错怪你了。”
“阿父,没事,谁叫我没钱啊,没钱只能让胶东百姓受苦了。”
一说到钱字,刘启顿时想到了什么。他仔细看着自己这个儿子,心说你弄出这么多事情,不会是想让我给你一些钱吧?
“彘,你真的缺钱吗?”
在刘启的印象里,诸侯王是不缺钱用的。毕竟,整个封国的钱都是诸侯王的,这诸侯王怎么会缺钱呢!
“阿父,我缺钱啊!我的胶东国并不是很富庶,连太傅和舍人的俸禄都不能及时发放。不像我仲父,坐拥四十余城,钱多马多。我就常常想啊,同样是诸侯王,这差别也太大了……”
刘启听不下去了,挥手打断他,说道:“胶东国真的穷成这样了吗?就是你的太傅和舍人都没有俸禄?”
刘彘说道:“那倒也不至于,张欧去了以后,他们的俸禄就有了。只是,我养马的钱,却需要张欧费些事了。这不,张欧刚刚弄到一点钱,可这告状的奏本就来了。阿父,做事难,做正经事更难啊!”
刘启走回去坐下,说道:“说到钱,你到底从李少君那里要了多少钱?”
刘彘伸出十个手指,笑着说道:“李少君还是很大方的,一次就给了我十万金。”
刘启点点头,说道:“看来李少君这种谷得金的本事确实厉害,我这就让人再给他十万斤的谷种,让他再种出十万金来。”
刘彘乐了,心说上次从李少君那里要钱,已经是一个月以前的事情了。这一个月估计李少君又骗了不少钱,是应该再割一次韭菜了。
不过,十万金太多,容易把韭菜连根拔了。
“阿父,我觉得李少君上次撞车以后,这本事小了许多。让他一次种出十万金来,怕是有些为难他。”
“哦那你说多少合适。”
“五万金,阿父,我觉得五万金合适。”
刘启说道:“行,就照你说的,明日朕让人给他送五万石谷种。”
刘彘赶紧谢过他,王美人在旁边看着两人的这番操作,顿时是惊得一愣一愣的。
这李少君也是倒霉,竟然被这父子二人惦记上了。不过不要紧,长公主说李少君种谷得金的本事大得很,五万金估计是小钱,毕竟给他谷种了。
王美人甚至想着,哪天自己也给李少君送些谷种去,让他多种些金子出来,也好给刘彘养马用,省的他在胶东国的落个不好的名声。
这边刘启父子心照不宣的又坑了李少君一把后,两人都挺高兴的。这下刘启不用给儿子钱了,刘彘又可以打着皇帝的旗号,从李少君那里要钱了。
这么一高兴,刘启就不想追究胶东国官员告状的事情了。
不过,刘启对那个十万精骑的事情,还是挺感兴趣的。想着只一个小小的胶东国,想养活十万精骑肯定是不行。
再一个就是,即使胶东国有财力养活这十万精骑,刘启也不可能让这十万精骑属于胶东国。
刘启可是读过贾谊的《治安论》,他知道要想让这些诸侯王老老实实的当诸侯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让这些诸侯王手里有强大的军力。
既不能让这十万精骑成为胶东国的军力,又要让这十万精骑在胶东国成军,且在胶东国训练,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胶东国除国。
这样,胶东国就是大汉的一郡,这十万精骑就是大汉的军队。
可除国这件事,非得这胶东王犯错不可。
刘启看向刘彘,看到他此时正拉着王美人的手,说是肚子饿了,要吃饭。
好一个天真无邪的样子,这样的胶东王此时能犯什么错呢?倒是先前他授意手下放跑上林苑那些大兽的时候,自己倒是可以趁机除去他的封国。
就在刘启摸着下巴想计策的时候,刘彘突然说道:“阿父,其实从胶东出兵匈奴右部,最关键的还是舟楫之利。胶东百姓多以捕鱼为生,造船航海自然不在话下。可要是载运马匹和士卒粮草,非大型楼船不可。”
刘启一乐,心说楼船军大汉有啊!不过,此时楼船军都在南方。
“阿父,我汉的楼船军多习练于江河之上,要想载运马匹士卒去往匈奴左部,那就要去胶东国的海边,提前熟悉大海的水性,预知潮起潮落……”
刘启惊呆了,他没想到刘彘竟然还懂这些。
谁教给他的?刘启看向王美人,王美人也同样是惊呆的样子。
刘彘嘴里的大海,还有可随月亮的圆缺而潮起潮落的大海,还有什么风向暗流,在他们听来,都是十分遥远的事情。
刘彘说完后,王美人惊声问道:“彘,你如何知道的这些?”
刘彘微微一笑,说道:“阿母宁可信李少君能种谷得金,而不相信我大病一场后便知道了这很多事情,可笑乎。”
王美人无语,瞪了他一眼后,看向刘启。
刘启微微皱着眉头,也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刘彘说的这些话。但刘启明白,自己这个儿子真的是异于常人。
除国是不可能除国的了,刘启又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
“彘,朕相信你说的这些。”
刘彘乐了,朝着王美人炫耀般的一笑。
刘启却是面色凝重,看着刘彘说道:“彘,宁做太子乎?”
此话一出,王美人顿时如遭雷击,身子竟然是颤动不已。
再看刘彘,却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很随意的说道:“阿父,做太子是天命,吾没有这个天命。吾宁愿做一个诸侯王,好好地护佑天子,为我汉守护一方疆土……”
这话说的,顿时让人觉得他是一个乖巧的诸侯王。
第085章第四位太子
大汉立国七十余年,一共有几位太子?
答案是三位。
第一位太子是刘盈,后来做了皇帝。
不过,要不是他的阿母吕后、还有当初的大臣们给力,他就是第一个废太子。
第二位太子是刘启,现在也顺利做了皇帝。第三位太子就是刘荣。
可现在的情形是,刘荣怕是要做第一位废太子了。
刘启问刘彘愿不愿意做太子,并不是他一时被刘彘的那些话所打动,而是早就有了这个意思。
长公主但凡见到刘启,就会叨叨彘儿有多好,彘儿有多懂事,彘儿有厉害……
如此灌脑,就是刘彘是一泡屎,在刘启这里也是一泡有香味的屎。
再一个让刘启有了更换太子想法的是,前一阵子刘启生病,各宫的美人们都去看他。刘启也是闲的无聊,就跟来看望他的美人开玩笑。
第一个来看望他的是栗姬,也就是太子刘荣的阿母。刘启先是和她说了一会话,然后就说自己百年之后,不放心自己的那些儿子,就委托栗姬照顾自己的儿子。
这话虽是刘启用开玩笑的口吻说出来的,可愚蠢的栗姬真的把这些话当成了开玩笑,就回话说,“陛下百年之后,吾才不会管你的这些儿子呢!”
纯纯的找死啊!气的刘启当场就把她轰走了。
要是栗姬聪明一点,平时没事的时候看看老刘家的历史,就会发现汉高祖刘邦死后发生的一件事。
那就是高祖皇帝死后,吕后诛杀高祖皇帝儿子的那件事。
刘启不想让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他死后。而且,刘启认为刘荣性格懦弱,一旦当上皇帝,最后把持朝政的就是这个栗姬。
而栗姬对后宫的那些美人向来不喜,若是她成了太后,这些美人和她们的儿子,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而王美人去看望他的时候,面对这个问题则回答的滴水不漏。
“陛下的儿子是轮不到我照顾的,倒是臣妾和彘,还要他们照顾才行啊!”
这让刘启看到了一个永远默默地站在后面,从来也不争权夺利的王美人。
在刘启看来,谁当太子都无所谓,反正都是自己的儿子,重要的是以后谁是太后,这一点才更是重要。
是不是有点奇怪?不都是争太子之位吗?怎么到了刘启这里反而不重要了?
但事实上刘启就是这样想的,他对以后谁继位根本就不在意。
很早之前,他为了哄窦太后高兴,竟然说自己百年之后,就由弟弟刘武继位。
当然,大臣们得知此事后,就轮番上奏,说是陛下又不是没有儿子,为何要让弟弟继位。后来,刘启就立长子刘荣为太子了。
现在也是一样,他依然不看重谁继承皇位,而是更在乎谁是将来的太后。
而谁是太后,谁的儿子就是现在的太子,将来的皇帝。
前有强势的吕后,后有瞎了眼睛,依然跟没有瞎眼一样,整日盯着未央宫这边的窦太后,都让刘启认为将来谁做太后更重要。
长乐、未央,两宫都主政,这其实是刘启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掣肘,处处掣肘。刘启可不想自己的儿子继位以后,也要面对一个强势干政的太后。
现在,刘彘说的“吾宁愿做一个诸侯王,好好地护佑天子,为我汉守护一方疆土……”的话,让刘启觉得这个儿子可以做一位好的诸侯王。
不过,这样的虎子,做太子也是不错的。
不争不抢,一心只想着为大汉出力,这样的儿子要不是太子那就太可惜了。
更重要的是,他的阿母也是不争不抢的人,也从来不说“母以子贵”那样的蠢话。
那个栗姬就不行了,她向来信奉“母以子贵”一说,可她就不想一想,若是你儿子都不贵了,你岂不是会卑贱如奴?
看到刘彘说的随意,好像对太子之位丝毫也不动心,刘启更是在心里坚定了让刘彘做太子的决定。
再看王美人,此时已是惊得呆若木鸡,刘启就笑了笑,说道:“娡,此子若为太子,你不高兴吗?”
王美人再也绷不住了,立即伏身在地,哭泣着说道:“臣妾和此子做了什么,让陛下如此看重我等。”
刘启站的笔直,左手在前右手在后,一副君临天下的样子。此时他只是微微笑着,并不多言。而在他的心里,此刻却是思绪万千,波澜惊起。
自他上位以来,被他杀掉的大臣屈指可数,而位列三公九卿的官员,那更是一个也没有杀过。
可就在来猗兰殿之前,他却下令杀掉了一个位列九卿的大臣。
那人的官职是中行,也就是上次刘馀去封国的时候,主持仪式的那位大臣。
这人也不知道是脑子抽筋还是怎么了,大清早跑到宣室殿,说是母以子贵,既然刘荣为太子,其母栗姬就应该是皇后。
刘启被他气的差点当场晕过去,心说皇后虽然被废,可也轮不到栗姬来做这个皇后啊!
就算她儿子是太子,她就一定是皇后吗?
现在刘启很讨厌那个栗姬,这个大臣又不长眼,此时跑到这里来说这事,那就是耗子给猫拜年,找死。
一气之下,刘启命甲士当场就把那位大臣打死了。
大臣被打死后,刘启就有些后悔了。于是,他匆匆处理完手头上的事情,然后就来了猗兰殿。
最近他来的很勤,有那么一点来这里寻找心灵慰藉的意思。王美人在他面前的人设就是温柔可人,且无所求,顶多就是让他找机会教训一下刘彘。所以,刘启很愿意来这里。
就这样,事情就从处理胶东国官员告状开始,最后直接转进到刘启下定决心要更换太子。
事情反转的过大过快,让王美人一时半会有些吼不住了。
看到王美人还在伏地哭泣,刘启轻轻说了声“起来吧”,然后就离开了猗兰殿。
大殿里,母子二人面面相觑,都觉得刚才的事情有些诡异,或者是过于魔幻。
刘彘是知道的,阿母和长公主为了让自己成为太子,那是几乎天天见面商讨计策。
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样快,也这样突然。
看到阿母依然是泪眼婆娑的样子,刘彘走过去一边给她擦泪,一边说道:“阿母,阿父的意思是,让我做太子吗?”
王美人说不出话来,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刘彘想了想,突然问道:“那我大兄呢?他出什么事了吗?”
王美人没有回答,只是把他揽进怀里,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彘,明日我和你一起出宫。”
“阿母,何事要出宫啊?”
“莫问,到时候和我一起出宫就是。”
第086章擅自做主
一辆挂着黄色帷幕、由三匹毛色一样的马儿拉着的安车,此时正行驶在长街上。
安车的后面,还跟着一辆战车。战车后面,郅都取代司马相如的位置,骑马跟在战车的后面。
安车前面有甲士开道,街上的百姓见了,都是纷纷避让。
安车里,刘彘靠在王美人怀里,竟然能听到王美人的心跳声。
不过,这次刘彘听到的心跳声,好像比以前听到的急促一些。
阿母有些紧张啊!刘彘翻身坐了起来,看着阿母的脸,说道:“阿母,究竟是何事让阿母出宫?”
王美人脸色凝重,她看着刘彘,突然叹了一口气。
“阿母,何事为难,告诉我,我给阿母分忧解难。”
王美人微微摇头,道:“彘,先前为你做太子的事情,我和你姑母整日想着办法。后来,我得知栗姬去看望你阿父的时候,说了一些不合适的话,我就……”
王美人说不下去了,脸色也显得很难看。
刘彘没有追问阿母到底做了什么,但看阿母的脸色,刘彘知道那件事一定很不好。
重新躺进阿母的怀里,还把阿母的手拉过来放在自己的大胖脸上。
“阿母,无论你做了什么,都是为了我。天下的阿母都是这个样子,为了孩子可以去做很多违心的事情。阿母不必介意,天下很多事情没有对错,只有合适不合适。”
王美人再次被刘彘的话震撼了,她心说自己到底生了一个什么?怎么如此年幼,说的都是大人的话。
早熟?长公主家的阿娇也算是早熟了,估计也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王美人摇摇头,心说不管自己生了一个什么,但他就是自己的儿子。
想罢,王美人说道:“阿母做的这件事,对你来说合适,可对那人就不合适了。”
刘彘仰脸问道:“阿母说的那人是谁啊?”
“不用多问,到了就知道了。”
安车继续西行,最后停在了一座宽大的宅邸前。
侍从过来,在下车的地方摆了矮几,等着搀扶王美人下车。
刘彘撩开门帘看了一眼,发现这户人家正在办丧事。
刘彘愣了一下,随后就明白这是谁家了。
“阿母,为何要来他家?”
刚才刘彘撩开门帘,王美人已经看到外面的情景。此时,她的脸色更是难看不说,还是一副犹豫的样子。
自己去这户人家到底合适不合适?在决定来这里之前,王美人已经在心里不知道问了自己多少遍了。
这会安车已经到了门口,王美人还在犹豫着。
外面已经有人跪在安车旁边,王美人依然没有想好到底要不要下车。
刘彘昨日就已经知道中行被杀的事情,而现在安车停在中行家门口,刘彘便想着中行的死,会不会和阿母有关。
想到阿母刚才说的那些话,还有阿母现在犹豫不决的样子,刘彘便猜着中行的死,真的和阿母有关。
阿母很是善良,若是中行的死与她有关,她必然会自责不已。
想到这里,刘彘对外面的侍从说道:“进去通报,就说胶东王来探视中行家眷。”
王美人一愣,正待说什么,刘彘扭头又说道:“阿母,天大的事情我来抗。阿母不必下车,我会对他们说,阿母因我年幼,故而陪着我来的。”
长安的官员和百姓都知道,这样用三匹毛色一样的马拉着的安车,定然是后宫那些美人们坐的。
况且,安车旁边有內侍服侍,前面还有甲士开路,人们都会猜到车里坐着的一定是后宫的某个美人。
王美人犹豫着点了一下头,刘彘便撩开门帘露出头去。
安车旁边,此时已经跪着很多人。他们个个都是披麻戴孝,低头跪在地上。
刘彘对侍从说了声“抱我下去”,侍从赶紧把他抱下来。
刘彘走到那些人面前,对他们说道:“吾是胶东王,替代我阿父阿母前来探望你等,你等起来吧,我有话要说。”
那些人抬头看着他,都是有些愣怔的样子。
昨日家主被皇帝下令打死,今日派了这么一个小诸侯王来探望,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刘彘又说道:“起来说话。”
这些人才慢腾腾的站了起来。
“吾当先去拜祭中行,请带路……”
进入灵堂,刘彘按照他人的指引,祭奠了一番死者。
刘彘做的很认真,倒是让死者家眷很是动容。
拜祭完后,刘彘对着这些家眷们说道:“中行死前并未免职,故而,你等还可享受国恩……”
只这几句话,顿时就让这些失去亲人的人们痛哭流涕、感恩戴德。
也就是这个时候,刘彘对皇帝这个位置有了新的认识。
打死你是对的,让你家人世代享受皇恩还是对的,怎么都是对的,因为我是皇帝。
出来后,刘彘却有点犯难了。因为此时他还不是皇帝,甚至还不是太子,刚才就给那些人如此说,就怕是皇帝知道后不高兴啊!
属于擅自做主了。算了,不管了,反正这样做阿母会心安一些。
回到车上后,刘彘把自己说的那些话对王美人说了一遍,然后又说道:“阿母,我这样做也不知道妥当不妥当,也不知阿父知道后会不会生气。”
王美人倒是还没想这些,她觉得刘彘刚才做的很好。
人死了,死的有些憋屈,那就给他家人一些安慰才对。
“彘,先不要管你阿父愿意不愿意,我觉得你做的对。”
刘彘点点头,算是安心了。
王美人接着又说道:“中行的死,与我有关。我只是让他选一个合适的机会,去给你阿父讲那些话,就是母以子贵,当封栗姬为皇后。谁曾想,你阿父竟然会暴怒,竟然当场让人把他打死了……”
原来是这样啊!刘彘再一次刷新了对阿母的认识。
果然中行的死与阿母有关,也可以说,是阿母把中行害死了。
“阿母,阿父脾气暴躁你不知道吗?当年为了下棋这样的小事,他都可以把别人打死,你让中行去说阿父不愿意听到的话,阿父一怒之下,没有亲自动手打死他,已经算是好的了。”
王美人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也没想到会是这样。总以为那事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他的脾气会好一些,谁曾想,他还是那样啊!”
安车走在回宫的路上,母子二人也吐槽了一路。
第087章郅公做事我放心
从中行家回来的当晚,王美人就去见了刘启。然后,王美人就把刘彘去看望中行家眷,还有当时说的那些话,就是中行死前没有免职,故而家眷依然享受国恩的事情说了。
王美人还说,彘如此处理此事很是妥当,这样,中行的死就算是一个意外。
意外?刘启听后心里一动,顿时觉得压在心里的那块石头落地了。
其实一气之下打死中行以后,刘启心里就一直不痛快。他觉得当时过于冲动了,这才打死了倒霉的中行。
事情过去后,他很后悔,却一直没有想出补偿的办法。
总不能前脚打死人家,后脚就说自己做错了了吧?
若是这样,皇帝的面子还要不要了,难道大臣们就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规矩了吗?
皇帝的面子很重要,大臣没有规矩也要收拾。可一气之下就让人打死乱说话的大臣,也有失妥当。这样一来,以后就没人敢说话了。
想明白这件事以后,刘启便懊悔不已,就一直想着如何妥善处理此事。而这个时候,皇帝的儿子刘彘出面探望死者家眷,捎带着安抚一下他们,就很是合适。
这样,皇帝的面子不但保住了,皇帝心里也不是那么堵的慌了。最重要的是,那些乱说话的大臣以后会守规矩,也不会在这件事上说三道四的。
好办法,真的是好办法。于是,皇帝下诏,让中行家眷继续享受国恩。
他们要享受的国恩,便是中行的列侯爵位,他的长子依然可以世袭。
事情到了这里,王美人这才真正觉得心里轻松了许多。
而刘彘的作法,也再一次让刘启对他刮目相看。
他在心里想着,此子处理此事十分妥当,已是有了处理朝政的能力。
中行被打死后,其他大臣要么当面哑口无言,要么说中行该死,却没有一位大臣想一想,中行的死真的是意外。
自己也不想打死他啊!这就是意外。
一直想着该怎么善后才好,没想到此子一句中行死前并未免职,家眷依然可以享受国恩,就把此事妥善处理掉了。
如此处理,中行的家眷必然会感恩戴德,而那些大臣们也就没什么话说了,真的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啊。
如此甚好,刘启心里高兴起来。高兴之余,他觉得是时候办那件事了。
不过,在办那件事之前,他要找长公主商量一下。
凡事就和长公主商量,已经是刘启从很久以前就养成的习惯。
小的时候,刘启不受阿母窦太后的待见,阿姊长公主就经常带着他玩。这种从小养成的依赖性,直到他做了皇帝也没有改变。
长公主很快就来了,刘启把要废了太子,另立刘彘为太子的事情对她说了。
长公主听了后倒是很镇静,没有像王美人那样,得知自己的儿子要做太子了,顿时就是一副呆若木鸡的样子。
长公主只是笑着说道:“陛下英明!”
长公主早已想到了会有这么一天。先前她和王美人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不就是为了这个结果吗?
刘启又说道:“此为大事,还要朝议。”
换太子这样的大事,自然要和那些大臣们商量一下。说是商量,其实就是通个气,看看他们的反应。
不过,刘启和长公主都断定,肯定有大臣会反对。
立长不立幼,俨然已是规矩。而太子刘荣又没有犯错,大臣们一定会以此为理由反对。
刘启早已想到了这些,这次深夜让长公主进宫,主要就是想和她商量如何面对大臣们的反对。
两人商量了一会,也没有商量出一个更好的办法。
眼看夜色已深,长公主觉得这样商量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就说道:“陛下,明日彘儿那个选马仪式要在上林苑举办,我听说很多大臣都要去。不如陛下也去,趁此机会探探他们的口风也好。”
刘启想了想也是,那种场合不是朝堂,大臣们估计不会和在朝堂上一样,不是绷着便是拿捏着,估计更容易试探出他们的真实想法。
于是,刘启说道:“善,明日你就和我一起去往上林苑,看看彘的这个选马仪式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晚,长公主夜宿皇宫。
第二日一早,长公主就随着刘启一起去往上林苑。
而刘彘去的更早。刘启还没有启程之前,他已经带着卫绾和郅都,出现在城门那里。
城门开启后,战车便飞快地朝着上林苑驶进。刘彘站在战车上,身子随着战车的颠簸摇晃着。
他经常这个样子,起初卫绾和司马相如还提醒他,让他坐好。而刘彘却说,“他日若是上了战场,遇到颠簸之处便坐着,如何杀匈奴人?”
两人听了这话后顿时摇头。刘彘接着又说道:“匈奴不灭,吾何以安坐?”
这话说的,顿时让二人哑口无言。
好吧,你愿意站着便站着吧,反正颠的肉疼的不是我等。
不过,也是怪了,刘彘这么小,竟然能在疾驶的战车上站稳。
卫绾是打过仗的人,知道站在这战车上是什么滋味,又是多么难以做到站稳。所以,他每次看到刘彘都是从头站到尾,且稳的很,就常常会在心里生出这位大王果然是天生异象的想法。
到了上林苑后,刘彘看到栾树等人已经等在了这里,就高兴地喊道:“郎官,准备好了没有?”
栾树行礼道:“大王,昨日就准备好了,就等大王来了。”
刘彘很高兴,下车后说道:“我阿父今日也要来,你等要瞪大眼睛,万万不可出错。”
栾树一惊,道:“啊!陛下要来?”
“嗯,我也是昨晚才知道的。”
栾树看了看刘彘,又回头看看那些手下,最后把目光放在了郅都身上。
郅都倒是没这么紧张,他和刘启很熟,不像栾树一样,一年到头也见不到皇帝几次。
“郎官,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慌张什么。”
说完,郅都指着昆明池的方向说道:“陛下要来,自然是在那边观看这选马仪式。郎官,就按照我事先说好的,把选马仪式放在昆明池那边举办就行。”
栾树赶紧说道:“诺,就按照舍人吩咐的做。”
说完,栾树给刘彘行礼。刘彘挥挥手,让他去做事。
栾树走后,刘彘转身看着郅都,说道:“郅公,今日这事都拜托你了,若是你做的不好,我阿父恼怒,你尽管往我身上推就是。我是万万不能让我的舍人受委屈的。”
郅都看了他一眼,心说要不是司马相如走之前和我喝了一夜的酒,我就真的信了你了。
不过,郅都说出来的话却是,“大王尽管放心,一切都在臣的掌控之中。”
不愧是苍鹰,他敢这么说,说明他已经有了办法。
刘彘乐了,笑道:“郅公做事我放心。”
第088章王霸之气
在昆明池的北面,有一处很大的空场,估计上千人站在这里,也是显得丝毫不拥挤。
这里平时是皇帝带人来射猎时停车驻马的地方,今日就成了刘彘搞选马仪式的地方。
在这处空场的北面,有一座凉亭。凉亭两边都有走廊,走廊上面有顶,可以遮蔽阳光和雨水。走廊里则可以铺上草席,供那些来这里的人小憩。
刘彘的战车停在了凉亭外面,刘彘下车后,战车便离开了。
因为皇帝要来,郅都和栾树就带人就把这里收拾的很是整齐。而那些来参加选马仪式的人,也在凉亭两边的走廊里坐好了。
再看远处,栾树的手下牵着几十匹马,正等在那里。
刘彘看过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还和早已来到这里的熟人们打了个招呼。
没多久,就见通往这里的那条道路上,远远地出现了一支队伍。
华盖车,还有旌旗,那些坐在凉亭里的人知道是皇帝来了,便纷纷起身来到在凉亭外面跪了下来。
又等了一会儿,皇帝的銮驾到了。
刘启的銮驾停下后,他看到这里已经来了这么多人,而自己的那些大臣,但凡有头有脸的,几乎都在这里,就心说这虎子的选马仪式搞得挺大啊,竟然把自己的这些大臣也招惹来了。
刘启的銮驾后面,是一辆装饰的十分豪华的安车。这辆车人们都很熟悉,知道这是长公主的车。
刘启下车后,紧接着王美人也下车了。
大臣们伏地跪拜,这时候,长公主也恰好走到皇帝身边。
大臣们抬头看到长公主,接着又拜了一次。
长公主和刘启对视一眼,两人都是心照不宣的样子。
这时候,刘彘走到前面,行礼道:“参见阿父,参见阿母,参见姑母。”
三人都笑着看着他,刘启说道:“彘,朕今日要看看,你到底选的那些马是什么样子。”
刘彘仰脸说道:“阿父,孩儿今日选出的这些马,个个都是神骏,堪称马中翘楚,人中------哦,反正都是好马,不差起阿父的那些马就是。”
本来想说人中龙凤的,可面对阿父阿母,总不能把他们和那些马儿相比吧。
刘启点点头,然后指着凉亭说道:“好,朕就在那里坐着,看你选的那些马怎么样,是不是真的是马中翘楚。”
刘彘道:“阿父放心,今日负责选马的是我的舍人郅都,他必然会秉公办事,不漏下一匹好马,也断然不会让一匹劣马混到好马里面。”
刘启一听今日负责选马的是郅都,顿时就笑了,心说今日有好戏看了。
郅都是怎么办事的他清楚的很,此人做事从来不徇私情,向来是直来直去的。
听说今日只评选五匹上等马,可看来这里的人,位列三公九卿的就有十多个,还有很多列侯,哦,他舅舅也在那边。
刘启看了一眼王美人,发现她也正朝着田蚡那边看着。
刘启转过脸去,小声说道:“彘是不是也管田蚡要马了?”
王美人点点头,咬牙小声说道:“竖子对我说,他去拜访舅舅,还带了礼物。舅舅喜欢他,一高兴就给了他五匹马。”
刘启一听乐了,心说竖子连他舅舅也没有放过啊!
一转脸,看到魏其侯窦婴,就赶紧招呼他过来。
刘彘看到窦婴朝这边走过来,就赶紧说道:“阿父、阿母、姑母,我那边还有事,就不陪着您们了。”
说完,不等那三位有什么表示,刘彘就快速迈动小短腿,一溜烟的跑了。
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也就是刘启的表弟,因为平定七王之乱时有功,被封为魏其侯。
“参见陛下,参见长公主,参见王美人。”
刘启道:“免礼。魏其侯,怎么今日你也来了?”
窦婴起身说道:“陛下,臣也有马参选。”
刘启“哦”了一声,突然问道:“胶东王去过你家吗?”
窦婴点点头,说道:“那日胶东王到了我家,说是对我平定七王之乱的事情甚是感兴趣,故而臣和他说了许久。”
刘启有点诧异地问道:“只说话吗?”
窦婴点头,道:“嗯,只说话,谈的甚是投机。不过,临走的时候,臣送给胶东王两匹好马,算是奖励他的见识------”
刘启哼了一声,转脸看向王美人,说道:“听到了吗?朕的外戚也没放过啊!”
王美人苦笑着摇摇头,说道:“可臣妾的外戚,他也是一个都没放过啊!”
一听这话,刘启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不过,他就想不明白了,这竖子怎么就能做到不走空,家家都能要到马的?
不管是位列三公九卿的那些大臣,还是这些外戚列侯,这竖子都要了一个遍。
几乎都没有空手而归啊!
刘启对刘彘的所为所为早有耳闻,故而专门派人问过那些大臣。结果,他发现刘彘确实厉害,可以哄得那些大臣们心甘情愿的把马送给他。
当然,也有那么一两个大臣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可到最后都会送给他马不说,还得搭上几只羊。
这就奇怪了,原以为他是打着自己的旗号要马,可问过那些人以后,发现他要马的时候,一次也没有打着自己的旗号。
当然,谁都知道他是胶东王,是朕的儿子。可朕的儿子多了,有几个不打着自己的旗号,就能从那些大臣们手里要出马来的?
朕的虎子就是厉害,你等不是他的对手。今日他可以从你等手里要出马来,它日,他就可以把你们玩的团团转。
为帝王者,无非就是行王道霸道。虎子六岁,已是显露王霸之气。
想到这里,刘启更是高兴了,正待领着王美人和长公主去往凉亭那里,就听一直没有说话的长公主突然说道:“陛下,彘儿也去过我的府邸,却没说要马。”
刘启愣了一下,心说这虎子竟然还漏下一个,竟然没去他的姑母家要马。
“不过,我听说彘儿要马是为了给汉军改良马种,我就让人把家中最好的几匹马都送给他了。不过,彘儿不应该这么见外,大臣们的马要了,外戚的马也要了,怎么就不去我那里要呢------”
刘启听了后只是笑了一下,便一手拉着王美人,另一手拉着长公主,朝着凉亭那边走去------
第089章选马仪式开始
有人这样形容郅都,说他鹰钩鼻,鸟喙,身形甚高,走路时双臂微微展开,宽袍大袖如鹰翼……
不要认为只是这样就让郅都有了一个“苍鹰”的外号,长安一地的人们称呼他为苍鹰,更多的是因为郅都断事如神,眼光犀利,手段强硬,奸恶在他面前无所藏也。
郅都曾为济南太守,他做太守不到三年,济南一地就被他治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豪强与盗贼皆远遁。
后来他到了长安,做了中尉,长安一地的不良子也被他收拾的苦不堪言,纷纷是闻郅都的名,皆鸦雀无声。
总之一句话,郅都是个狠人。这狠人今日是选马仪式的主管,就让那些权贵们很是诧异。特别是那些和刘彘私下里有交易的人,更是觉得奇怪了。
他们都在心里想着,让郅都做选马仪式的主管,那交易还能不能做成?
郅都今日着高冠,腰配长剑,看谁都是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站在那里手臂微微张开,一阵风刮过来,就如秃鹫一样。
刘彘看到他这个样子,就去王美人那里说了声什么,然后就躲了起来。
刘彘对阿母说的话是,“阿母若是如厕,尽管去。”这样一来,王美人大约就知道他躲在哪里了。
还有,自己如厕的时候,肯定不会遇到野猪等大兽。
我儿心细如发啊!王美人在心里想着。
自从出了贾姬如厕遇到野猪一事后,但凡来这里的人,特别是这些美人们,都是小心翼翼的。
看到皇帝等人已经坐好,郅都就走过去禀报过皇帝,然后就宣布选马仪式开始……
栾树带人开始展示那些马匹。当然,这些马匹都是前几日郅都让他们预选出来的。
一千多匹马,如果挨个让大家看,估计没有三四天是看不完的。所以,现在让大家看的,都是事先选出来的那些马。
第一匹马走过来了,坐在离凉亭最近处的周亚夫顿时眼前一亮,说道:“吾的,吾家的马。”
可接着,周亚夫就以为自己看错了。就在这时,凉亭另一边坐着的丞相陶青则说道:“虽是第一个牵出来的,未必就是第一名啊!”
周亚夫转头朝着那边喊道:“丞相这话是何意?难不成丞相家的马就是第一吗?”
陶青正待反击,就看见凉亭里坐着的皇帝、王美人、长公主都在看着他。
陶青赶紧行礼,便转过脸去了。
刘启看了看右侧坐着的长公主,长公主也是会意一笑。这种默契只在他二人之间,两人都明白,一个小小的选马仪式,就让这些大臣们之间的矛盾爆发了。
为帝王者,当左右牵制重臣,既不能让他们过于和睦,也不能让他们不和睦。如此,才能让他们相互制约。而皇帝用起他们来的时候,他们才肯出力,而不至于让他们联合起来反制皇帝。
“来人,告诉郅都,不必一匹一匹的牵来了,可一次多牵几匹。”
侍从答应一声去了,这边周亚夫和陶青都是有些不好意思。刚才两人争执,皇帝故而让一次多牵几匹马来,不至于为让谁家的马先来,谁家的马后来而争执。
两人都是朝着皇帝的方向低头行礼,刘启则朝着二人分别点了点头。
郅都得到命令后,一次就让人牵来了五匹马,依次排开,让众人观看。
而卫绾请来的那些专门养马的人,则围着这些马看着。他们手里都拿着一把竹签,若是觉得哪匹马属于上等马,他们就会把竹签交给牵着这匹马的人。
这是刘彘说的办法,最后得到竹签最多的五匹马,就是本次选马仪式选出的上等好马。
可这是最初的想法,现在刘彘私底下早就内定了十八匹上等马,现在这些人也就是走走过场,把竹签平均分给那十八匹马。
把竹签平均分给那十八匹马的主意,是郅都想出来的。他一心想帮刘彘,是断然不会让刘彘失信于人的。
既不能让大王失信于人,也要拿到那些大臣许下的钱财,这就是郅都的想法。
郅都这时候正在找刘彘,看了一圈后也没有看到刘彘,郅都就在心里想着,怎么没见到大王啊,也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没必要躲的,有我苍鹰在,万事可平。
刘彘去了哪里?此时,他带着卫绾真的去了茅厕那边。
卫绾也是服了他,此地这么大,哪里不好躲,干嘛非要来茅厕这边。
刘彘却不管这些,不断地捡起石头投向那些草丛茂盛的地方。
卫绾知道他是何意,就一边帮他捡石头,一边说道:“大王不必如此,此地栾树等人已经搜过多遍,定然没有大兽隐藏于此。”
刘彘瞪眼说道:“大兽没有,万一有蛇鼠之类的呢?就是吓着我阿母也不行。”
卫绾没办法,只好把捡的石头也扔向草丛。两人就这样,围着茅厕边走边扔石头,不远处站着的那些甲士都觉得这二人有点奇怪。
另一边的选马仪式继续举行,五匹马一起牵过来,选马的速度就快了很多。
不过,这些马牵到皇帝等人面前展示的时候,不仅仅是那些权贵们,就是皇帝也是微微皱眉。
这些马的体型都没有什么毛病,只是这精神头好像不对劲啊!一个个看上去无精打采的不说,还一个个像是被掏空了的样子。
看到这些马,刘启就想起每次长公主送美人进宫,那个第二天起不来的自己。
转头看向长公主,长公主正饶有兴趣的看着那些马,看到皇帝看她,就笑着说道:“都是好马啊,彘儿的眼光不错。”
刘启一乐,心说确实是好马。
长公主根本不懂马,她只是看着那些马在她面前转来转去的,然后时而卧倒,时而站起来,还有骑在马上的人,不断地让马儿做出各种动作,长公主就觉得好玩罢了。
那些坐在凉亭里观看的人,看到这些马都是这个样子,已经是有些不愿意了。
他们都想着,不过才一个月的工夫,自己的马怎么就这个样子了?那胶东王是如何养马的?他到底会不会养马?
这些人心有疑虑,先是小声说着,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大,说话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刘启听到这些喧闹声,顿时就皱起眉头来了。
第090章就这
走廊里,大臣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虽是嘈杂,可刘启也听了一个大概。
他看向长公主,长公主也听到了这些嘈杂声,便指了指周亚夫那边。
刘启点了一下头,便大声说道:“太尉,何事喧哗?”
周亚夫正指着自己那匹马,和旁边坐着的一人说着什么,听到皇帝喊他,便赶紧起身行礼,然后对着皇帝说道:“陛下,臣等说的,是这马……”
周亚没有说下去,只是扭头看了看那匹马。
刘启问道:“那马怎么了?”
周亚夫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陛下,臣记得这匹马送来的时候,皮毛光亮不说,这神采也是好的很。可陛下请看,现在这马却是风一吹就要倒了的样子。”
刘启看向那匹马,心说不至于吧?现在这样子还行,无非就是被掏空了。
“哦,太尉,这马看上去是弱了一些。不过,养几日就会好的。”
周亚夫偷偷瞄了他一眼,心说不是你的马,你不心疼是吧?这匹马我可是费了大力气才弄来的,有人出百金我都没卖。现在好了,别说评上上等马了,就是牵回去也怕是废了。
“陛下,胶东王让臣送马来此,说是评选上等马,这马现在是这个样子,怕是已经废了。”
不等刘启说话,另一边坐着的陶青也说道:“陛下,我家的马也是这样,怕是也废了。”
陶青的话音刚落,左右两边都有大臣喊道:“我家的也废了……”
刘启左右看了看,发现喊自家马废了的,大多都是三公九卿的官员。
刘启觉得有点奇怪,心说竖子到底是做了什么,怎么专门招惹他们?
刘启有些生气,心说朕今日来此,还想着问问这些人你做太子的事情。这下好了,你把人都得罪光了,他们怎么会为你说话。
越想越气,刘启就喊道:“胶东王何在?把他叫来。”
侍从刚要走,长公主却碰了刘启一下,说道:“陛下,莫要急着找他,今日这这选马仪式不是郅都管着吗?”
刘启一想也是,这时候把刘彘叫来没什么好处。于是,刘启让侍从退下,然后高声说道:“诸位莫要喧哗,先看看这选马仪式的结果如何再说。”
皇帝都这样说了,那些站起来的大臣只好坐了下来,继续看着。
另一边,刘彘很快就知道大臣们不高兴了的事。他看看卫绾,说道:“卫公,都怪栾树,就盯着这十几匹马用,就不知道换着用用。现在好了,那些人非赖上我不可。”
卫绾看了他一眼,说道:“大王,栾树这么做,还不都是听了你的话,说是找最好的马,配出最好的马驹子。这些马里面,就那十几匹最好,栾树他们不用它们用谁?”
刘彘想了想也是,这十几匹好马,恰好就是周亚夫陶青等人家的。
谁知道这么巧啊?可见,官越大,家里的马越好。
好在自己找了郅都,现在这些麻烦事都有人顶着。
“卫公,也就是周亚夫他们会闹一闹,别的人还不至于闹,相信郅都能顶住。”
卫绾摇摇头,说道:“郅都再厉害,怕是也顶不住条侯他们。”
刘彘却是一副不在乎的样子,说道:“没事,他顶不住了,不是还有卫公你嘛。”
卫绾顿时一脸黑线,心说大王是不想让我在长安混了吗?
刘彘又开始丢石头了,只见他左面丢一块,右面丢一块,茫无目标。
而这个时候,一百多匹预选出来的马匹,都已经在众人面前展示过了,马上就要到了数竹签的阶段。
郅都看到那一百多个牵马的人,每人手里都掐着一捆竹签,心说这样一个个数下去,说不定要数到天黑。
于是,他让那些人相互比较,看看谁手里的竹签多。于是,那些人便掐着竹签相互比较,看看谁手里的多,然后那个少的便主动退到后面去了。
没多久,郅都面前就只站着十八个人,正是栾树和他的手下。
看到这十八个人,郅都心说一切都在掌控中啊!
大致数了数,这些人手里的竹签都差不多一样多,都是五十根左右。
郅都也不想弄的过于细致,那样,会被人认为有暗箱操作的嫌疑。
随后,郅都命他们去牵马。等他们牵马过来后,郅都便走向凉亭那边,对着皇帝行礼……
“禀报陛下,臣等已经选出十八匹马,得到的竹签数都是一样。”
刘启愣了一下,想了想后说道:“朕记得那选马仪式赋上说,是选出五匹上等马。你选出来十八匹,是什么意思?”
郅都说道:“陛下,早先说好的,是只选出五匹上等马。可陛下已经看见了,确确实实有十八匹马得到的竹签数一样。”
刘启明白了,这十八匹马并列第一了。
刘启看看那些大臣,心说不知道你们的马选上没有。
“郅都,既然是这样,依你之见,现在该怎办?”
郅都说道:“大王曾交代过我,说是若出现并列第一的事情,就请皇帝陛下定夺。”
天地良心,刘彘没有这样说过。但郅都明白,不把此事退到皇帝身上,今日的事情就不好解决。
刘启想了想,就对郅都说道:“把那十八匹马牵过来,朕再好好看一看。”
郅都答“诺”,然后招手示意牵马过来。
依然是栾树牵着第一匹马走在前面,这匹马还是周亚夫家的。周亚夫看到自家这匹马竟然还没有淘汰,顿时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随后,他就跟想起什么来似的,赶紧闭嘴,只是默默看着自家那匹虽是很瘦,但体型依然很大的西域良马。
第二匹马是丞相陶青家的。陶青看到自家这匹走路都费劲的马,现在竟然入选了上等好马,同样是有些吃惊。
接下来,桃侯刘舍家的,太常袁盎家的------
十八匹马都是位列三公九卿的大臣家的,却一个个都是毛色黯淡无光,跟生过一场大病似的-----
连刘启都看不下去了,指着那些马儿喊道:“就这?这就是我长安一地最好的马?”
可奇怪的是,那些位列三公九卿的大臣们却一个也不吭声。倒是那些送马来参选,却没有选上的马主,此时却跟炸了锅一样,纷纷叫嚷起来------
“不公不公,明明吾家的马要胜过这些马许多,为何没有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