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复生冒出这一句,史弥远想了想,没敢在对方面前说谎:
“刚才我出去时,碰到一个京城的好友,从他那里知道一些周大人之事。周大人所做之事看似胆大妄为,实如一位神医,要治我大宋衰弱糜烂之病,就得下猛药。否则就算是华佗再世,也无法治愈其疾。”
周复生非常惊讶,这话要是辛弃疾、陆游等人说他还不觉得奇怪。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居然有如此认识?
“史大人见识远非常人,不错,现在的大宋虽平静,商人大户、帮派社团,有几个买朝廷的账?朝廷政令也难到达?对外军队是什么样我虽不清楚,自愿当兵者非常少。就算被强迫去,他们又有多少战力?再不下猛药,要不了多久,我大宋怕是有亡国之危。我选择的这条路最容易得罪人,一个不好恐怕就会有性命之危。”
史弥远一脸激动,二话不说跪在周复生面前:
“自古做大事者,谁不是在过独木桥?走通既是大道,摔下万丈深渊。下官已为官二十几年,到现在不过七品。早已看清朝廷腐败,官场黑暗。今有大人这一盏明灯,下官愿跟随大人,为复兴我大宋尽心尽力。就算最后失败,下官也绝无怨言。”
史弥远说得并不虚伪,他以后怎样不说,现在的确混得很惨。没有巴结上官,打点专营。从政虽早,到现在才混到一个七品,都还是去年才升的官。
周复生难得遇到一个好同志,亲手将史弥远扶起来,给这位好同志下达第一个命令:
“我来这里有一件很重要之事要办,明天去丰台村迁三座坟到京城。明天早上以前,你给我找几个这方面的道士。”
“迁坟?”史弥远有些发呆,周复生加了句很重要之事,要不然他还以为周复生在开玩笑。
“大人现在是钦差,做这种事怕会惹人非议。要不大人给我说迁那些人的坟,待大人走后,我一定为大人将此事办好。”
史弥远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周复生是去迁自家的坟。周复生很感动,惹人非议方面的事他没想过。想了好一会,决定将真相给史弥远说出。
“唉!我的事非常麻烦,你不是外人,我就给你说吧!我在朝廷补办的户籍是金州梅县莲花乡人。但我真正的家乡是柴桑县丰台村。”
周复生说完,刚好门被推开,赵佳和刘樱走进来。两人陪周复生在外面逛了一圈后,回来才洗完澡。可能这里是周复生家乡的原故,洗完澡后精神恢复。知道周复生在这里和史弥远说事,到这间包下的客栈小厅过来看看。
她们推开门,见周复生看着她们,史弥远看起来非常吃惊。看她们来后,起身朝赵佳一礼:
“拜见和靖郡主。”
赵佳暂时没答话,看向周复生,周复生笑着说:
“大家都不是外人,以后不用如此拘礼。”
两小口现在已经心有灵犀,知道周复生已将史弥远当成自己人,朝对方挥了挥手:
“史大人不用见外,坐下慢慢说。”
“我去让小二打几杯热茶来,”刘樱一听对方不是外人,想得颇为周到。
史弥远有些急:“大人为何要办假户籍?这事可大可小,要是被有些人抓住不放,怕是会引来不小麻烦?”
史弥远再聪明,也没有周复生那种天马行空的想法。
“此事我能应付,你觉得要是被人知道我是这里人,最大的麻烦是什么?”
周复生的担心,赵佳也不知道。见周复生连这种事情都给史弥远说出,没有当听众,参预进来:
“相公是不是担心那些人用孝义来指责你?”
周复生摇摇头,孝义的确可以成为对方说词。他现在来迁坟,大不了以后出钱将祖坟全修成别墅级的,这些事他并不担心。
史弥远的脑袋差了沈荣一筹,见赵佳说的孝义被否决,想了想说:
“大人是不是担心一些人拿此大做文章,说大人包藏祸心?”
这种事情能一下子想到的人,可能真只有军师级才行。周复生没再考他们:
“都不是,我是怕他们会有这种认为。以前我在家乡默默无闻,人也不怎么聪明。去到京城后,仿佛变了个人。”
“啊!”赵佳惊声叫出,她从未考虑过这方面。下意识以为周复生一直就是天才,天才被骗去差点成了太监,她居然也没怀疑过。
史弥远脑中那扇闸阀被打开,思绪源源不断涌出,一下子考虑的事情非常多,艰难忍住没问出。赵佳没避史弥远:
“相公,你不说我都没朝这方面去想,你为何会一下子变聪明的?”
这正是周复生最大的麻烦,没有哪个白胡子老头,能让他几个月脱胎换骨。况且要是被人深挖出来,还没有几个月。从皇宫逃出,到他设计童车办厂,连一个月也没有。后来那些喇叭、游乐工具、自导自演的查案、扫黑除恶那些大手笔,这些绝非是一两年就能学会的。
原本他想说被马车撞伤,被胡纮治好,不知怎的就越来越聪明,这种鬼话就算是刘樱,恐怕也不会相信。就算人有可能被撞后慢慢变聪明,他变聪明的速度也太快了,何况再聪明的人,也不可能撞出来他设计的那些东西来。
周复生没想到怎么说,只好不说:
“这些事我以后再告诉你们,就因为这些事,才不想让其他人知道我是这里人。”
“大人最好还是不要隐瞒,”史弥远想得很明白:
“听说大人在朝中得罪不少人,他们去金州打探很容易。要是打探出大人不是那里人?会引出一连串的麻烦。就算大人能找到说词应付过去,这里迁坟之事一定无法隐瞒。很容易引起他们怀疑,将大人那些亲人或是邻居带去,到时候恐怕再难找到说词。”
史弥远不愧是要大周复生十几岁,有些事周复生并未想过。他想了好一会,终于下定决心:
“史大人说得是,明天我们就去丰台村,不再隐瞒此事。”
……
赵佳几人走后,吴氏三人十分不习惯。还好小布丁几个小孩没去,吴氏虽没将小布丁收为义孙,喜爱程度已经差不多了。
庆王府主人没几个,丫鬟很多,后花园一直打理得非常好。这天在处处新芽催长的后花园,传来一阵阵欢快的笑语声。
“奶奶,是不是春天暖和,许多花才会在春天开放?”
说话之人不是小布丁,魏清兰站在一枝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前,问出一个非常高深的问题。吴氏三人太过寂寞,让这些小孩都叫她们奶奶和娘,随着小布丁那样叫。
这个问题现在能回答正确的人,恐怕两只手也数得过来,绝不是吴氏三人。钱氏说:
“可能吧!春天不冷不热,人喜欢,花也喜欢。”
这里只有五个小孩,稍大些的小孩,要么在学习,要么在学习做事。这几个太小,吴氏几人舍不得她们太累,一天有半天时间在陪她们玩。
坐在推车上的赵兰,见小布丁好一会没说话,一个人站在凉亭外,看着远方发呆,走过去问:
“小布丁你怎么哪?”
小布丁转过身来,拉着赵兰的手:
“兰姐姐,哥哥他们已去了十多天,什么时候回来?”
“他们要将事情办好才回来,想来也快了。”赵兰的话刚说完,侧面小路上,丫鬟钱芬带着一人匆匆赶来。
“拜见钟妃娘娘,”
“大家不要多礼,”来人是钟淑娟。人还未坐下,急声说出:
“王婶,昨天朝堂上说复生之事,你们可曾听说?”
钟淑娟说出周复生,几个不想拢边的小孩全跑过来。吴氏朝两个媳妇看了一眼,摇摇头:
“不知道,说复生什么了?”
“你带她们先去玩一会,待会再来。”钟淑娟拍了拍小布丁的肩膀,几个小孩不甘走出凉亭。
“也不知是谁在调查复生,昨天有金州梅县县令许重上朝,说梅县并无一人叫周复生。他将复生的画像也拿去辨认,无一人认识。”
三人呆了呆,吴氏将要说话的王氏打住:
“皇上是什么意思?”
“陛下开始非常生气,下令八百里加急,招复生和给他办户籍的胡纮胡大人回京。今天皇后娘娘知道,我和她劝了陛下一阵,他的气消了不少。但复生的身份他一定要查清,可能等会就会来这里。王审,你们要是知道,别再隐瞒了。只要复生是我大宋子民,陛下不会怪罪他的。”
吴氏三人哪知道后面带来的一连串麻烦,就不算周复生现在在赵扩心中的地位,只凭庆王府,这种假户籍之事也很容易摆平。欺君之罪虽常被一些人挂在嘴边,唐宋真正以欺君而问罪之人,几乎一个都没有。
四人在这里商量好一会,钟妃离开没过多久,赵扩和韩仪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