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宋帝国风云录TXT下载大宋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

第四十五章 皇帝的决策

作者:猛子     大宋帝国风云录txt下载     大宋帝国风云录全文阅读
    如果不和叛军决战,那西京守不守?能不能守住?

    “弃守西京。”萧奉先很有魄力,大嘴一张,把皇帝和一帮大臣们吓了一跳。

    弃守西京?弃守西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五京俱失。很明显,如果辽军不战而退,把西京留给李虎,那李虎马上就能占据山后九州,然后越过居庸关和紫金关,调过头来再打燕京。

    ‘女’真人正在打中京,如果李虎指挥叛军东西夹击燕京,耶律淳肯定守不住。五京俱失,大辽江山等于丢掉了一大半,只剩下一片万里大漠。契丹人依靠这片万里大漠和大漠上的蕃种诸族,能够东山再起吗?

    答案是否定的,若想东山再起,势必登天还难。

    “就目前形势而言,最现实的,也是最可行的保住大辽国祚的办法,就是三分辽东。”萧奉先倚仗皇帝的宠信,张嘴就把别人不敢说的话说出来了。

    这句话皇帝不爱听,不高兴了。你叫我保存实力,不战而退,我可以接受,但你说保住大辽国祚的办法就是三分辽东,未免太过分了吧?

    萧奉先当然不会惹皇帝不高兴,他接下来的一句话马上就让皇帝相信这个世上对他最忠诚的人就是萧奉先。

    “大宋的军队至今没有动。”萧奉先说道,“三年前,我们就知道大宋皇帝主动结盟‘女’真,要联金攻辽,三年后,辽东形势已经天翻地覆了,按道理大宋军队应该北上攻击了,但为什么迟迟没有动静?”

    皇帝和大臣们面面相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的确,大宋的举动太反常了。大宋不可能放弃这么好的机会放弃北伐,唯一的解释就是它蓄势待发,正在等着最佳的攻击时刻。

    “大宋北伐。几十万军队一拥而入,请问我们守得住燕京,守得住西京吗?”萧奉先问道,“虽然我们有意割让山前七州给大宋,以此来换取大宋的援助,但此时此刻。大宋会上当中计吗?不出意外的话,此计最多只能延缓大宋北伐,而根本无法阻止大宋北伐。”

    “大宋地地军队进来了。它地实力最强。不管是我们。还是李虎。或者是‘女’真人。都不是它地对手。如此一来。燕云丢失。我们和‘女’真人两强对峙。请问。以我们目前地实力。挡得住‘女’真人吗?”

    皇帝心中畏惧。沉默不语。萧得里底和耶律马哥等人则是一脸不屑。对萧奉先这句话嗤之以鼻。在他们看来。大辽五京才失其二。大辽还有二十多万军队。依旧有能力和‘女’真人决一死战。但前提是。非要把你们这帮无耻地主和派杀掉才行。

    “更为严重地是。当我们和‘女’真人在北方大漠上互相厮杀地时候。大宋却可以坐山观虎斗。等到我们和‘女’真人奄奄一息了。就轮到大宋人出手。实现中外一统之大业了。”

    皇帝和大臣们霍然醒悟。知道大宋为什么迟迟没有北伐了。大宋地目标不是燕云。而是中外一统。所以大宋人认为最佳地攻击时机还没有出现。里。走到了地图旁边。对皇帝说道。“对于大辽来说。当务之急是保存实力。忍辱负重。等到实力恢复。机会来临。我们再夺回五京。重拾山河。”

    机会?什么机会?皇帝疑‘惑’不解。

    萧奉先详细解释。

    李虎得到西京,马上就会打燕京。耶律淳守不住。肯定要撤。如此可解耶律淳兵权,诛杀耶律淳及其党羽,整肃宫帐,内外齐心。

    李虎占据了燕云,‘女’真人占据了东北路,辽东形成三分格局,三足鼎立,互为牵制。

    大宋此刻怎么办?辽东突然出现三分格局,肯定让他们大吃一惊,于是匆忙北伐。大宋人首先就要打李虎,以便夺回燕云,重建中原屏障。李虎若亡,北方辽金两国随即受到大宋的威胁,因此都会竭尽全力帮助李虎。我们远在大漠,可以给予适当的支持,而‘女’真人就不行了,他们的地盘紧邻幽燕,‘唇’亡齿寒,不打也得打。三国在幽燕‘混’战,这时候就是我们复国的机会。

    反之,如果我们现在和李虎决战,赢了固然是好,但赢了则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皇统和耶律淳。皇统不解决,耶律淳不解决,大辽宫帐一直处于‘混’‘乱’状态,这个胜仗打了也是白打,将来不过白白便宜了大宋人和‘女’真人而已。

    输了那就全完了,不但西京丢失,大辽国祚也是岌岌可危,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输了陛下手上就没有兵力了,而耶律淳则可以带着十几万大军撤到大漠,请问那时陛下怎么办?任由耶律淳肆意宰割吗?

    所以仔细权衡得失,这个仗不能打。只要陛下有军队,有实力,又有万里大漠,那大辽的国祚就不会崩溃,陛下就永远是大辽地皇帝。

    皇帝面‘露’笑容,频频点头。

    萧得里底和耶律马哥又惊又怒,心中极度绝望。这一仗只要皇帝有决心,胜算非常大,一旦打赢了,那辽东形势就完全不一样了,但狡诈而又怕死的萧奉先却利用了皇帝至死不愿放弃权柄的心理,三言两语,就把皇帝说服了。

    皇帝已经在护步达岗输了一次,结果把江山输掉了一小半,如果这次又输了,他就要输掉整个国祚,所以他不敢冒险,也承担不起战败地责任,因此他听从了萧奉先的建议,不战而退。

    皇帝下令,宫帐军先撤,北上出长城,直奔西南路。萧奉先、耶律马哥等大臣随行护驾。

    耶律佛顶率军于长城一线阻击叛军,以免叛军随后追杀。

    西京留守耶律撒八则率军坚守西京,把叛军牢牢拖住,给皇帝北上争取时间。

    枢密使萧得里底,北院大王耶律马哥等大臣苦苦劝谏,但皇帝心意已绝,命令耶律马哥,集结宫帐军,连夜离开西京。

    八月二十三,义军前锋军攻克弘州。

    八月二十四,义军全部渡过桑干河。李虎下令,渤海军和虎烈第二军组成前锋军,由其亲自统率,以最快的速度直杀西京。

    八月二十六,李虎带着前锋军越过青陂道,冲过白登台,顺利杀到西京城下。

    这一切太顺利了,顺利得让李虎和一帮将帅们惶恐不安,派出大量斥候四处探查,寻找辽军主力,唯恐中了辽军的‘奸’计。

    西京就是大同,它地处内外长城之间,“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居边隅之要害,为京师之藩屏,”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么一个重要的地方,辽军却任由义军长驱直入,任由义军杀到城下并包围它,的确匪夷所思。李虎想不明白,高宝龙和阿巴顿等人也想不明白,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大辽皇帝根本不在这里,或者,大辽皇帝指挥大军挖好了陷阱,正等着义军往里面跳。

    李虎带着一队铁卫顺着城池绕了一圈,又和高宝龙、阿巴顿商量了半天,为了稳妥起见,他命令董小丑和铁鹰率主力大军暂时屯驻于青陂道,以防中了辽人的埋伏,等到把西京周围的情况‘摸’清了,再考虑是否围城攻击。

    八月二十七,云朔军到达西京。赢秦和他地一帮马贼兄弟再次回到家乡,非常兴奋,自告奋勇,各自带着一队马军呼啸而去,探查敌情。两天内,赢秦和他的马贼兄弟们把大同方圆百里之内的地方跑了个遍,终于在长城外面找到了辽军主力,这个消息让李虎松了口气,不过,他并没有把主力全部调到西京城下,而是让侯概和‘毛’军带着飞云军和虎烈三个军潜伏于采凉山附近。

    八月二十九,董小丑和铁鹰率怨军和虎烈第三军赶到西京城下。

    现在没办法攻城,辽军主力就在长城外面,距离西京只有一百里。如果义军攻城,辽军主力必然‘逼’近,这样反反复复,时间就耽误了。

    李虎和一帮将帅们驻马城下,望着远处的城池,一筹莫展。

    “大漠上到底有多少辽军?他们什么时候能集结完毕?”李虎叹了口气,“辽国的皇帝肯定到大漠召集军队去了,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董小丑沉‘吟’良久,慢慢说道:“我看,这个城不能攻了。”

    李虎看看他,笑道,“决战?”

    董小丑郑重地点了点头,“决战。”
本章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45466/ 第一时间欣赏大宋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 作者:猛子所写的《大宋帝国风云录》为转载作品,大宋帝国风云录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宋帝国风云录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宋帝国风云录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宋帝国风云录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宋帝国风云录介绍:
北宋末年,靖康之役,让原本孱弱的宋帝国雪上加霜,摇摇欲坠。李虎,一个穿越者的后代,横空出现在这个动荡不安充满变数的年代,试看他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改写这段宋帝国的耻辱史。
从三人建军,到麾下千军万马;从一个众人欺凌的傀儡,到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霸主。李虎,以超越时代的前瞻性,直面闪烁在北宋末年历史天空上的众星。岳飞,宗泽,李纲,金兀术,耶律大石,秦桧,这些在李虎父亲故事里流传的人物,悉数登上时代的舞台。
这里有被金人叹为“撼山易,憾岳家军难”的岳家军;有壮志饥餐胡虏肉,谈笑渴饮匈奴血的豪情壮志;更有马踏联营,千骑卷平冈的壮丽战争场面。
正所谓胜百人者为豪,胜千人者为杰,胜万人者为英雄,群雄竞逐天下乱,风起云飞定江山。操戈被甲,万骑呼啸,尽在《大宋帝国风云录》。
大宋帝国风云录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宋帝国风云录,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宋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