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百官跪迎
“可惜啊,这么聪明的人,不能一直用了!”
贺元盛的感慨,让叶雨梦十分意外,不解的问道:“为何?”
“新朝建立之后,定然要大封群臣,以钱勇的功绩,最少也是个伯爵。
若是让他以伯爵的身份,兼任锦衣卫指挥使,恐怕会彻底做大。”
贺元盛的疑心不重,可身为一个上位者,必须要保持一定的警惕。
哪怕是手下的心腹,也要提防一二。
毕竟人是会变的,久掌大权之后,心态更会发生变化。
锦衣卫指挥使,又是一个特殊的职务,若是钱勇以伯爵的身份,一直坐在这个位置上,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能一手遮天。
“那老爷打算?”
叶雨梦能理解贺元盛的心思,毕竟任何一个上位者,都不会让特务头子,有太高的官位。
“再过几个月,把林涵三抬出来,准备接掌锦衣卫吧!”
贺元盛做出了决定,毕竟林涵三的能力也不错。
更主要的是,此人是钱勇一手提拔起来的,顺势接班,非常合适,也不会让人觉得,贺元盛卸磨杀驴。
关于官员认命,叶雨梦不好多嘴,当即转移了话题:“明日百官迎接之时,老爷要如何应对。”
“既然台子都搭好了,自然是按部就班的走下去!”
钱勇、赵文煜等人的安排,非常稳妥,贺元盛根本不用多做什么,只要把姿态做足就行。
二人交谈之时,南京城,内阁中,赵文煜也在跟张怀,争辩着什么。
“收复故都,功在社稷,百官跪迎,不是很合理吗?”
张怀开口道,语气非常坚定。
“可事情已经安排好了,若是临时改动,万一有什么差错……”
赵文煜有些担忧,一副不赞同的样子。
“又不用更改太多,只要明天郊迎之时,你我带头跪拜,我就不信,有人敢闹事。”
“这!”
赵文煜犹豫起来,神情也不停的变化着。
二人说的,是明天的迎接大典。
本来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当当,可张怀突然提出,明日迎接之时,百官行跪拜礼。
如此一来,事情自然有了些变化,毕竟百官跪迎,只有天子能受。
“若是真出了意外呢!”
赵文煜还是想要稳妥一些,因为按步就章,不容易出问题。
哪怕如今的局面大好,贺元盛登位、也是大势所趋,他还是非常谨慎。
“朝中百官的态度,已经摸得差不多了,应该不会有问题。
就算有人想要闹事,也要考虑后果,本阁就不信,真有人不识相,宁愿赔上身家性命,也要闹一闹!”
张怀的语气,非常自信,让赵文煜也有些动摇。
因为百官跪迎,并不影响大局,还会直接把贺元盛的地位抬高,让改朝换代的进度,更快一些。
“那就这么定了。”
思索了一会之后,赵文煜终于点了点头,张怀也露出满意之色。
这时,就听赵文煜继续开口:“不过我们还是要小心一些,免得真出了岔子,措手不及。”
“首辅打算如何?”
“让锦衣卫,混在官员之中,以防万一。
万一有什么变故,也可以及时善后。”
这个提议,张怀不反对,毕竟再有把握,也要以防万一。
很快有一个书吏,离开内阁,前往锦衣卫衙门。
一个时辰之后,钱勇出现在内阁,与二人见面。
“我会派一些机灵的锦衣卫,混在官员之中,监视一切。”
听完了二人的想法,钱勇马上表态,一点也没有反对的意思。
毕竟此事有利无弊,唯一的隐患,就是会有人闹事。
可在钱勇看来,若是这点小小的隐患,都不敢面对,那么之后的事,就更无法面对了。
因为改朝换代这种事,哪怕考虑的再周全,也容易有意外之事发生。
三人商议的时候,没有发现,内阁的一个守卫,悄悄的观察这一切,并传出去一个消息。
第二天清晨,贺元盛就收到了情报,脸色顿时严肃起来。
“老爷,出什么事了?”
看着贺元盛的脸色、有了一些变化,叶雨梦心中一惊,担心出了什么问题。
“张怀又要搞幺蛾子了,想来一个百官跪迎。”
“百官跪迎!”
叶雨梦非常意外,没想到在这个时候,还会出现一些变化。
“倘若此事安排妥当,也不是一件坏事!”
思索了一会,叶雨梦开口道,脸上还带着几分浅笑。
“可事情安排的多了,出意外的可能,也更大一些!”
这次的事,要是操作不好,将会怡笑天下,所以贺元盛才如此谨慎。
“既然提出了这个建议,他们就会安排妥当,老爷不必担心。”
叶雨梦倒是不担心,毕竟赵文煜跟张怀,都不是傻子,钱勇更是十分精明的人,没有几分把握的话,不会贸然行事。
叶雨梦的话,让贺元盛放松一些,也不在考虑此事。
反正南京那边,已经做了准备,真有什么意外,见招拆招就是。
当天下午,贺元盛的船队,驶入码头。
码头一带,已经全部戒严,以赵文煜、张怀为首的文武百官,皆在码头等待。
当船只停稳以后,贺元盛在一队亲兵的护卫下,走下甲板,来到码头上。
“内阁首辅赵文煜,率领文武百官,恭迎长宁侯归京!”
语毕,赵文煜撩衣服跪倒,恭恭敬敬的施了个大礼。
“内阁辅臣张怀,见过长宁侯。”
赵文煜开口之后,张怀也当即跪倒。
紧接着,被提前通知的一些文武官员,纷纷跪倒。
这种情况,让那些不知情的文武官员,有些傻眼。
可大部分官员,都是聪明人,略微思索一下,就明白该如何做了。
“见过长宁侯,恭迎长宁侯归京。”
“……”
呼啦啦的,码头上的文武百官,全都跪倒。
哪怕不那么聪明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也会下意识的随大流。
而贺元盛,好像也被这种情况惊住了,在百官全都跪拜之后,这才反应过来。
“首辅为何行如此大礼。”
在说话的同时,还紧走几步,来到赵文煜的身前,想要将其搀扶起来。
可赵文煜,却没有起身,继续开口道:“侯爷率兵北伐,驱除鞑虏,收复故都,实乃功在社稷之事……”
说了一堆歌功颂德的话,最后开口说道:“老臣代天下百姓,叩谢侯爷。”
说完,再次给贺元盛叩头。
“叩谢侯爷!”
赵文煜的话一说完,张怀也不甘落后,同样叩了个头。
紧接着,码头上的官员,纷纷开口:“叩谢侯爷……”
声音虽然不太整齐,但贺元盛却非常满意,因为这第一步,已经算是非常圆满了……
第四百三十八章 首次请命
“驱除鞑虏,收复河山,本就是贺某应尽之责……”
说了几句冠冕堂皇的话,贺元盛再次动手搀扶赵文煜:“首辅还是快点起来吧,这个礼数,可太大了!”
赵文煜也觉得时机差不多了,顺势被贺元盛搀扶起来,开口道:“侯爷有功于社稷,这些都是您该受的,也是我等官员的意愿。”
贺元盛笑了一下,在赵文煜说话的时候,又一把扶起了张怀,同时开口道:“大家快起来吧,本侯这点微末之功,实在担不起如此礼遇……”
而其余的文武官员,倒是没用贺元盛搀扶,纷纷站起身来。
接下来,就是一番寒暄,然后准备返回南京城。
这时,一辆华贵的马车,在六匹骏马的牵引下,来到码头。
“侯爷请上车!”赵文煜开口道。
看着这辆马车,贺元盛的眼睛,微微一眯。
马车虽然华贵,却不算什么,毕竟再好的东西,贺元盛也见过。
不过用六匹骏马牵引,这里面,就大有说道了。
因为古代,只有天子出行,才可以乘坐六匹骏马牵引的车驾。
好在文武百官,都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贺元盛这才满意,上了马车。
很快马车跑动起来,向南京城出发。
其余的文武官员,也不在逗留,上轿的上轿,骑马的骑马,跟着队伍,返回南京。
码头距离南京城门,有几里地,不过这一段道路,遍布着官兵。
道路两边,密密麻麻的全是百姓,当贺元盛的车辆,经过之时,百姓纷纷跪倒,高呼:“万岁……”
声音震天,气贯长虹,简直是十里可闻。
车内,贺元盛面带微笑的看着这一切,低声自言自语:“这一天,总算是要倒了!”
队伍在人群的欢呼中,很快到了南京城门,这时,亲兵统领宋志,开口道:“侯爷,城门前,跪着几十位长者。”
宋志的话音一落,贺元盛马上知道,这是另一出戏了,当即拉开了车帘。
映入眼前的,是几十个白发苍苍的老者,颤颤巍巍的跪在南京城门前,每一个人的手中,还举着一件东西。
等到距离越来越近,贺元盛终于看清了,这些老者手中之物,是万民表一类的东西。
队伍此时也停了下来,而且距离几十个老者,非常近,一看就是安排好的。
“各位长者,为何在此拦路?”
贺元盛下了马车,来到一众老者的面前,装成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开口询问。
在说话的同时,还上前几步,亲手扶起前面的几位老者。
毕竟这些人,年纪都要超过七十岁,而在古代,这个年纪的人,可以见官不拜。
一众老者,也很识相,顺势起身。
毕竟这里的人,都是安排好的,怎会给贺元盛找麻烦。
“侯爷,我等是来送万民表的。”
起身之后,为首的老者,回应一句,接着继续开口:“元朝南侵,山河破碎,无数百姓死于战火。
幸得侯爷力挽狂澜,驱除鞑虏,整顿河山,使我中华大地,不至沦丧异族之手……”
一番慷慨激昂的话,从老者口中说出,只是上了年纪,气势不那么充足。
“长者此言,实在让贺元盛汗颜!”
待老者说完,贺元盛略带尴尬的回应一句,语气非常客气,还带着几分恭敬。
“老朽此言,发自肺腑。”
顿了顿,再次跪倒,恭敬道:“我等几人,皆是江北人士,正因为侯爷赶走元人,才能活到现在。
如今皇上驾崩,时局不稳,未免天下动荡,请侯爷登基为帝,以安天下民心。”
话音一落,其余的老者,纷纷跪倒:“恳请侯爷登基为帝。”
“长者,你……”
贺元盛好似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有些措手不及,不知该如何应对的样子。
这时,也不知道是谁先带的头,周边的百姓,纷纷开口高呼:“万岁,万岁……”
“侯爷登基,顺天应人,还望侯爷顺应民意,登基为帝。”
老者继续开口,样子十分坚定,一副你不答应,我就不起来的样子。
“贺某身为人臣,怎能如此。”
简单的说了一句,贺元盛略显狼狈的回到马车上,好似要躲开这一切的样子。
不远处,披着斗篷的叶雨梦,正在看着这一切。
等看到贺元盛,佯装狼狈的跑进马车时,开口笑道:“还挺会演戏的!”
声音非常低,再加上百姓的喊声震天,几乎没有人能听到。
只有跟在她身边的小丫鬟环儿,一直在注意叶雨梦,才能听到这句话。
只是这一切,让她很不解,不由得问了一句:“小姐,奴婢不明白,这都是为什么?”
“这些东西,你不用明白。”
叶雨梦没有解释,笑着回应一句,就不在理会环儿。
又过了一会,有几个官员出来,劝说一众老者。
好半天的功夫,事情这才平息,队伍这才进入南京城。
入城之后,贺元盛没有回府,而是先入了宫,祭拜小皇帝。
如今的小皇帝,已经死了二十多天,哪怕尸体被冰镇着,也有些腐坏。
灵堂中,时不时的传出一些尸臭味,即使有浓重的熏香,也不能完全遮掩。
做了一番表面功夫,贺元盛这才来到内阁,与文武官员,商议政务。
“本侯离京不久,皇上为何遭遇不测!”
贺元盛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愤怒。
“唉!”
赵文煜叹了口气,这才开口回答:“都是李善才等奸佞,蛊惑皇上,……”
把得出的结论,重新讲述一遍,最后开口道:“如今李善才已被下狱、抄家,一众奸党,也在监禁在家,等待侯爷处置。”
说完,又拿出了一本名单,上面是赵文煜列出的奸党人员,以及罪名。
名单有几十人,罪名大小不一,不过有一个共同点,全是朝廷中的浙党官员。
“唉!”
看过之后,贺元盛也长叹一声,略带感慨的说道:“一个内阁次辅,竟然愚蠢至此,被人利用而不知。”
“侯爷,这些奸佞要如何处置?”
赵文煜开口询问,毕竟此事拖了不少时日,应该定下了。
“皇上身亡,这些人责无旁贷,主犯更是罪不可赦。
李善才,凌迟,诛九族。
至于其他人,全部殉葬,让他们到地下,去给皇上赔罪吧。”
贺元盛下了狠手,毕竟这次是情况不同,若是从轻处置,不利于以后的局势……
第四百三十九章 为了自己
贺元盛的决定,让在场的所有官员,都有些心惊。
因为以前的贺元盛,从未下过如此狠手,哪怕上次政变,也留有余地。
尤其是诛九族之事,更是贺元盛主政以来,第一次出现。
“禀长宁侯,虽然李善才罪无可恕,却是被人利用,诛其九族,是否有些不妥。”
大理寺的一名官员,站出来反对,只是语气非常小心。
“有何不妥?”
没等贺元盛回答,张怀马上开口:“若非李善才,皇上岂会驾崩,就是将其九族尽灭,也有些不够。”
“可这毕竟不是他的本意……”
“哼!”
官员还要再说什么,可没等他说完,张怀冷哼一声,道:“不是本意又如何?”
一句反问,让官员说不出话来了,毕竟在古代,跟皇帝之死有关,的确是大逆不道之罪,再怎么严惩也不为过。
无奈之下,开口的官员,只能退回去,不在开口。
毕竟此人不是浙党官员,之所以求情,也是不想杀戮太甚。
“禀长宁侯,李善才死有余辜,九族被诛,也是自找的。
可其余人,却是被他牵连,以奸党之罪,全部处死,未免有伤天和。”
又有一个官员,站出来反对,想要保全其他官员。
“请侯爷开恩,从轻处置。”马上有人开口附和。
“侯爷开恩!”
“……”
接下来,又有十几个官员,跪倒求情。
毕竟这次涉案的官员,有五十多人,全部给小皇帝殉葬,触及了官员们的底线。
甚至赵文煜,张怀二人,也默许了官员们求情。
“这些人虽然不知内情,可没有他们,与李善才沆瀣一气,也出不了这么多乱子。
尤其海事衙门,还因此丢了一百万两税银,岂能轻饶。”
赵文煜跟张怀二人,没有站出来,贺元盛只能亲自出马。
“这些官员,不知内情,只是被人利用,实在不该处死!”
先开口的人,出口反驳,语气很坚定。
“请侯爷开恩!”
官员们继续求情,一副不肯罢休的样子。
这让贺元盛有些意外,因为求情的人,皆是中立派的,跟浙党无关。
尤其是赵文煜跟张怀二人,以及贺元盛一党的人,都不开口阻拦,就更让他奇怪了。
毕竟在这种情况下,袖手旁观,就代表着支持官员们的求情。
思索了一番,贺元盛决定妥协一二:“既然百官求情,本侯便从轻处置。”
顿了顿,继续开口:“将名单上的人,分为三等,核心奸党,诛,次者,流放。
至于牵扯不多,又没什么罪恶的,罢官为民。”
贺元盛的话一说完,官员们纷纷开口:“侯爷英明!”
“内阁照此办理吧!”
说完,便把手中的名单,丢到赵文煜面前。
这种举动,代表着有些不满,让赵文煜默默一叹。
“侯爷,皇上已经停灵二十余天……”
看到贺元盛有些不满,张怀站出来,转移话题。
小皇帝死了二十多天,也该准备下葬之事,贺元盛当即开口:“皇上的丧礼,按照惯例办理即可。”
顿了顿,继续开口:“不过皇帝中毒而亡之事,民间的传说太多,内阁准备一下,将此事的内情,公告天下。”
小皇帝的死法,虽然有些丢脸,可对贺元盛来说,这是一件有利的事,自然不会帮其隐瞒。
“诺!”
在这一点上,没有人跳出来反对,事情也就定下来了。
接下来,贺元盛跟朝臣们,又商议了几件紧急政务,这才返回长宁侯府。
“恭迎老爷回府!”
府内,赵婉仪带着所有下人,迎接贺元盛。
贺元盛也有一些轻松之感,在赵婉仪的陪伴下,进入侯府。
先是拜见了史氏等几个长辈,走了一番流程,这才回了正房。
“终于回来了!”
到了自己的房间,贺元盛坐在椅子上,发出一声感慨,感觉有些心累。
因为古代的规矩,实在让他头疼。
毕竟史氏是他很不待见的人,可碍于规矩和名声,却不得不第一时间,去见这个名义上的长辈。
“还不是老爷非要领军出征,若是派别人去,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赵婉仪温柔的回应,在说话的同时,还走到贺元盛身后,给其按摩。
“不去不行啊,不过这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了。”
改朝换代之后,身为帝王的贺元盛,自然不会继续统兵。
毕竟大乾王朝,还有几个合格的将领。
若非几代帝王,昏聩无能,急功近利,恐怕这天下至尊,也轮不到贺元盛来坐。
“老爷不会骗我吧!”
贺元盛的话,让赵婉仪异常欣喜,她真没想到,会有这个结果。
毕竟在一个女子眼中,征战沙场,是再危险不过的事。
哪怕贺元盛是三军主帅,可刀剑无眼,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
“我骗你干什么!”
轻声回应一句,贺元盛站起身来,走到赵婉仪身边,轻懒着她的腰肢。
“征战这么多年,也该歇歇了!”
自从来到这个时期,贺元盛还未彻底放松过。
如今总算权倾天下,即将登上至尊之位,自然不用继续辛劳。
反正以他的见识,只要指引好方向,把握大局,就可以了。
“真是太好了,妾身总算不用担心受怕了!”
靠在贺元盛怀中,赵婉仪轻声道,眼中还留下几滴欣喜的泪水。
看着一向清冷的妻子,这中反应,贺元盛也有几分感动。
之后二人述说了一阵衷肠,很自然的去了床榻之上。
一帆云雨之后,夫妻二人沉沉睡去。
第二天,天刚刚亮,贺元盛就去了书房,处理一些政务。
毕竟朝中的很多事,都要他来决定。
等处理的差不多了,突然想起了昨天的事,以及赵文煜、张怀等人的反常行为。
“来人!”
“侯爷!”
“请二夫人过来。”
“诺!”
片刻之后,叶雨梦来到了书房。
“老爷有何事吩咐。”
“昨天晚上,在内阁中……”
把发生的事说了一遍,最后开口道:“你说这些人,为何会替浙党官员求情,还有赵文煜等人,又为何一言不发。”
“竟然有这种事?”
叶雨梦也有些奇怪,当即仔细思索起来。
过了半晌,这才开口道:“老爷,奴家猜测,这些人之所以开口求情,不是为了浙党,而是为了他们自己。”
“为了自己!”
贺元盛的神情,有了一些变化,好似联想到了什么……
第四百四十章 敲打
“不错!”
回应一句,叶雨梦继续开口:“老爷这次一反常态,大开杀戒,在官员们眼里,是一件是十分危险的事。
若是开了这个先河,以后官员们,就要小心了。”
“原来如此!”
有了叶雨梦的提点,贺元盛自然想明白了,此间内情。
“现在奴家总算明白了,老爷为何打压赵文煜,又为什么要大力培养新人了!”
顿了顿,继续开口:“乾朝旧臣,使用起来虽然方便,可在利益冲突之时,他们绝对不会站在老爷这一边。”
“唉!”
贺元盛叹了口气,开口道:“张怀还是不错的。”
昨天的事,只有张怀曾经开过口。
虽然最后的事,他没有站出来,可贺元盛也能理解。
毕竟任何一个朝臣,都不愿意自绝于同僚。
在满朝文官,人人反对的情况下,的确不好站出来说话。
“那这一次,老爷就妥协了吗?”
叶雨梦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冷意。
在她看来,这次退让,会降低贺元盛的威信,也会让一些文官,得寸进尺。
“只是一点小事,也不算什么!”
贺元盛不是乱杀之人,多杀几个,还是少杀几个,他真不在意。
之所以做出那个决定,也是做给天下人看的。
毕竟皇帝中毒而亡,若是轻飘飘的揭过,容易让人多想。
而有了百官求情,事情就不一样了,贺元盛有了充足的理由,退让一步。
“就怕某些人,不知好歹!”
对朝堂上的文官,叶雨梦的印象,并不太好。
而且读过不少史书的她,也知道限制皇权,是文官的潜规则。
无论是什么朝代,只要皇帝略微软弱,文官就会崛起、掌权。
“大局为重!”
如今的形势,改朝换代在即,若想顺顺利利做好此事,在某些地方,贺元盛定然要稍稍让步。
否则的话,文人的那张嘴,很能鼓动人心,还真容易搞出些乱子。
毕竟大乾王朝,统治天下两百余载,哪怕失去人心,也未必没有忠心之人。
更主要的是,贺元盛要以防万一,毕竟任何时候,都会有一些野心家。
若是某些隐藏极深的野心家,看到机会的话,说不定会出多少乱子。
“老爷还是这么谨慎!”
贺元盛的回答,让叶雨梦有些无奈,在她看来,根本不需要这么谨慎。
毕竟贺元盛掌握着局势,兵权也抓的很紧,没有任何人,能搅动局势。
“小心为上。”
贺元盛之所以如此小心,也是几个教训,深深警醒着他。
比如近代的袁大头,汉代的王莽,哪一个不是掌握着局势。
可一步走错,立刻就是一败涂地,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
贺元盛的情况,虽然比这两个人,要好得多,也不得不提高警惕。
因为官绅一体纳粮的新政,触及的可是官员跟士绅阶级的利益。
而这两个阶级,又掌握着古代的话语权,他怎能不防备一二。
哪怕一场战火,让北方大部分都的士绅,灰飞烟灭。
可长江以南,大部分的土地,还在士绅阶级手中。
这些人,定不甘心失去特权,一旦贺元盛势弱,他们自然会跳出来,搞风搞雨。
叶雨梦虽然读过不少史书,为人也很精明,却没有贺元盛的眼界,自然想不到这么多。
可一心为贺元盛着想的她,却不愿意让文官们太过得意,当即开口道:“老爷既然有了决定,妾身就不多说了。
不过这次的事,也不能让文官们,太过得意,必须要敲打敲打。”
“敲打敲打!”
贺元盛不自觉的点了点头,思索着要怎么做。
“比如,来一个杀鸡儆猴,把领头之人,处理了!”
叶雨梦提出了一个建议,十分简单粗暴。
“我自有主张!”
回应一句,贺元盛提起笔来,写了一封信,让人送给钱勇。
锦衣卫衙门,收到贺元盛指示的钱勇,眉头顿时一挑。
“看来是要敲打一下那些文官了!”
低声的自言自语响起,钱勇的脸上,也露出几分了然之色。
很快锦衣卫行动起来,开始调查昨天领头官员的情况。
当天下午,关于此人违法乱政的事,摆在了贺元盛面前。
略微看了看,贺元盛还真挺意外的,因为此人虽有小错,却不算什么大事。
在这个文官贪腐成风的朝堂上,都算得上半股清流。
不过这样的人,也没有什么用,贺元盛根本不会重视,也不会留情。
“宋志。”
“侯爷。”
“你亲自去一趟内阁,把这个,送过去。”
说完,就把未做处理的罪证,递给宋志。
宋志也没有多问,接过之后,转身离开。
半个时辰之后,宋志出现在内阁。
“两位大人,这时侯爷让我送来的!”
赵文煜跟张怀,不敢怠慢,马上接过来。
看过之后,二人的神情,都有些变化。
“告辞!”
语毕,留下东西,转身离开。
“唉!”
宋志走后,张怀发生一声叹息,开口道:“这是在敲打我等啊!”
赵文煜也明白其中深意,略带无奈的说道:“侯爷的手段,是越来越高明了。”
不亲自处理,反而把事情交给内阁,明显是一石二鸟。
即敲打了二人,又让他们处理此事,给贺元盛背锅,隐晦的在二人与中立派官员之间,制造一丝裂痕,不让官员们团结一致。
沉默了一会,赵文煜开口道:“如何处置?”
“公事公办吧!”
宋志亲自过来,代表着贺元盛的态度,内阁必须要给出一个答复。
至于公开反对贺元盛的意见,二人还没有这个胆子,何况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
“唉!”
一声叹息响起,代表着赵文煜也认可了这个答案。
之后又看了看罪证,发出一声感慨:“有些可惜了!”
在赵文煜眼里,锦衣卫查出来的这些罪证,根本不算什么。
毕竟当官的,哪一个人身上,都有些龌龊事。
“算他倒霉吧!”
张怀也发出了一声感慨,因为这些罪证,的确不大。
日落之前,内阁发出诏令,以锦衣卫提供的证据,将昨日带头求情的官员罢官。
这个决定,让很多官员们意外。
倒不是带头求情之人、被罢官之事,而是这道诏令,是从内阁传出来的。
不过南京城的局势,异常微妙,此事只是一件小事,自然不能引出什么波澜。
唯有一些精明的官员,看出了此间内情,暗自提高了警惕……
今日一更
感冒了,好难受,欠一更,还望读者们谅解。
第四百四十一章 第二步
时间很快又过了几天,赵文煜跟张怀等人,安排的第二步计划,也开始了。
再一次早朝之上,正主持朝会的贺元盛,突然收到密报,得知有千余学子,正在向宫外赶来。
“终于来了!”
心里面嘀咕了一句,贺元盛继续主持朝会,一点异样的表情,都没有。
小半个时辰之后,宿卫宫廷的锦衣卫百户,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禀告长宁侯,有上千学子,来到宫门前请愿。”
此言一出,气氛顿时有些微妙,因为所有官员、都能猜到一些内情。
“学子们请愿,为了什么?”贺元盛不动声色的问道。
“为了……”
锦衣卫百户,吞吞吐吐的了半天,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有什么事,直说!”
“学子们请求侯爷登基为帝,以安天下民心。”
语毕,锦衣卫百户,跪倒在地,不在说话。
“岂有此理!”
有些恼怒的说了一句,而后把目光,看向赵文煜:“首辅,你去处理此事,让学子们都回去。”
“诺!”
赵文煜立刻点头,然后离开大殿。
小半个时辰之后,赵文煜略带焦急的跑了回来:“侯爷,学子们非常激动,不肯离开啊。”
顿了顿,继续开口:“他们还说,除非侯爷答应登基,否则……”
说到这里,赵文煜不继续了,可意思却很明显。
“岂有此理,竟然敢威胁朝廷!”
贺元盛恼怒了,恶狠狠的说道:“立刻告知众学子,再不退下,朝廷会革除他们的功名……”
“侯爷不可!”
张怀立刻站出来阻止,正色道:“士林学子,关心国事,合情合理,怎能无故革除功名。”
“难道就让他们堵着宫门!”
声音有些高昂,表示贺元盛的愤怒。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演戏,做给朝臣们看的。
张怀也知道内情,所以敢于跟贺元盛硬顶:“侯爷,学子无过,只能安抚,不能强硬镇压。”
“那你说该如何!”
“侯爷跟百官,一同出去安抚。”
“唉!”
长叹一声,贺元盛装成无奈的样子,开口道:“走吧。”
说完,带着朝臣,走出大殿。
宫外,千余学子,堵住了宫门,不过却没有做出,任何过激的举动。
毕竟这些学子,都是安排好的,知道该如何做。
尤其是十几个领头人,都是赵文煜等人的学生,自然不会闹出乱子。
“万岁,万岁……”
当贺元盛一出来,几个为首的学子,立刻高呼起来。
“万岁……”
有人带头,其余学子,自然知道该怎么做,马上跟着高呼。
见此,贺元盛默默的一叹,暗道,一点新意都没有。
可他还是立刻做出反应,让麾下的锦衣卫,去制止这种行为。
待情况稳定,这才开口道:“众位学子的爱戴,贺元盛不胜感激,可国家大事,自有朝廷官员做主,列为还是好生读书,以待金榜题名,做个国家栋梁……”
贺元盛的话一说完,马上有领头的学子,开口回应:“国不可一日无君,长宁侯功在社稷,登基为帝,应天顺人,还望侯爷顺应民意,早登大宝。”
此人的话一说完,马上有人开口附和。
而读书人的嘴皮子,都很厉害,一套套的大道理,说的贺元盛应接不暇,好似不知该如何应对一般。
最后贺元盛恼了,开口道:“围堵皇宫,实乃大罪,看在你们关心国事,情有可原的份上,这次本侯就不追究了,现在立刻散去。”
这番威胁的话,没有任何作用,毕竟来此的学子,心中有底。
双方很快僵持下来,贺元盛无奈之下,想让锦衣卫驱赶学子。
“侯爷不可!”
张怀再次站出来阻止,十分坚定的说道:“学子们关心国事,一片赤诚,若是强行镇压,会伤了人心。”
“那你说该这么办?”
“好好安抚。”
“哼!”
贺元盛顿时冷哼一声,一甩袖子走了,不在理会此事。
张怀见此,不由得暗自一笑,看了赵文煜一眼,开始领着朝臣,安抚人心。
此事闹得虽然不大,可持续的时间很长,直至当天晚上,学子们这才散去。
“这第二步,倒是很累人啊!”
政事堂,赵文煜跟张怀,相对而坐,谈论着白天的事。
“不过倒是挺值得的!”
张怀回应一句,而后继续开口:“有了这一出,声势算是造足了。”
“下一步,什么时候进行。”
“怎么也要再等几天,否则就太假了。”
赵文煜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之一,反正事情已成定局,早一天、晚一天,区别不大。
这时,突然想到了什么,略带凝重的开口:“百官请命这一环节,是最重要的,可有几个人,态度不明,是否要将他们,赶出朝堂。”
最近一段时间,二人一直在密谋此事,也试探了所有官员的态度。
可有几个老夫子,却没有给出正面答复,所以赵文煜有些担心。
毕竟百官请命,要是有几个人,不肯配合,就显得不那么完美了。
“这几个人,皆有些名望,若是能一起请命,事情会更圆满一些。”
张怀有些犹豫,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
被二人惦记着的几个老夫子,此时也聚在一起,悄悄议事。
不过他们的人数不多,只有四个,皆是翰林官员。
为首之人,五十多岁,叫做卫华,也是一个古板的老夫子。
“贺元盛篡位之心,已经昭然若揭,最近赵文煜等人,又频频的试探我等,你们觉得,该当如何。”
卫华的话一说完,马上有人接口:“贺元盛势大,即使我们阻止,也是螳臂当车,无辜送死罢了。”
其余两个老夫子,也点了点头,赞同这个意见。
毕竟他们都是翰林官员,只能动嘴皮子,没有半点实权。
最主要的是,自从永昌帝登位之后,那种忠心耿耿的强硬之人,都被杀的一干二净,留下来的,都是圆滑一些,善于明哲保身的那种。
“可我们若是附逆的话,这名声!”
卫华有些担忧,但不是担心皇室丢了天下,而是担心自己的名声。
毕竟这些老夫子,能够在朝堂上立足,依仗的就是经营多年的好名声。
一旦跟别的朝臣一样,支持贺元盛上位,苦苦经营的好名声,必然会受到影响。
毕竟改朝换代,办的在怎么圆满,也摆不脱篡位的事实。
第四百四十二章 把柄
卫华的话一说完,其余三个老夫子,都露出愁容,毕竟这是他们最担心的事,而且没有办法解决。
过了一会,其中一个老者,开口道:“实在不行,只能不支持、不反对了!”
此言一出,另外两个人,立刻点头。
倒是卫华叹息一声,开口道:“没那么简单。”
顿了顿,话锋一转:“据老夫所知,百官已经全都表态,只有我们几个老家伙,还没有给出答复,你说赵文煜、张怀等人,会放心吗?”
“实在不行、我等辞官不做!”
刚刚提出建议的人,再次开口,语气中带着点气恼。
不过这句话,纯属气话,若是真有辞官之心,这些老夫子,早就离开朝堂了,何至于进退两难。
其余几个人,也没有理会此人,气氛顿时沉默起来。
过了片刻,还是卫华开口,打破沉默:“老夫这里倒是有一个想法,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什么想法?”
其余三人,异口同声的问道,一副非常急切的样子。
“想个办法,离开南京一段时间,脱离这个漩涡。”
这个办法,让三人眼前一亮,好似想到了什么。
几个老夫子悄悄商议对策,全然不知道,锦衣卫的几个密探,正在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他们商议的一切,也被密探们得知,并把消息送到钱勇手中。
“哼!”
得知几个老夫子的想法,钱勇冷哼一声,自言自语道:“想要出京,哪这么容易!”
语毕,拿出几分卷宗,仔细观看起来。
这几份卷宗,都是卫华等几位老夫子的把柄,有的是本人犯的错,有的是家人犯的错。
虽然里面的内容,没有什么过火的,可一旦暴露出去,这几个人的名望,无疑会受到巨大的打击。
不过钱勇却没有马上出手,而是耐着性子、等待时机。
第二天,卫华等人,给内阁上奏,找出了几个理由,想要离京。
此举让赵文煜,十分烦躁,当即去找张怀商议。
“这几个老东西,太狡猾了,打算离京,避开这个漩涡。”
语毕,把几个人的奏本,递给张怀。
“还真是够狡猾的!”
这两个人,都是老狐狸,怎能看不出卫华等人的目的。
可事情如何处理,张怀却有些为难。
毕竟这几个人的名望不小,带着他们一同请命,声势会更大些。
但几个人的理由,又非常合理,内阁也不好拒绝他们的要求。
更主要的是,张怀担心,如果强行留人,在百官请命之时,会出什么岔子。
“几个老东西,虽然有些名望,却不是什么不可或缺之人,我看,干脆让他们离京算了,免得出了岔子。”
赵文煜提出了一个建议,毕竟大势已成,哪怕少几个老夫子,无非是不太圆满而已。
“这几个人的名望,要超过你我,若是一同请愿,作用很大。”
“可这几人不知好歹,该当如何?”
赵文煜也知道,张怀的想法是对的,否则早就把几个老夫子,踢出朝堂了。
就是为了让事情圆满一些,才忍着他们,哪怕卫华等人,一直不表态,也没动用什么手段。
“既然他们不知好歹,我们也不用客气了,想必锦衣卫,会有办法,让他们赞同此事的。”
思索了一会,张怀给出了这个答复,语气非常冷。
毕竟软的不行,只能来硬的,而锦衣卫的手段,异常犀利,事情只要交给他们,就绝不会出错。
唯一要倒霉的,就是这几个老夫子了。
“交给锦衣卫!”
赵文煜有些犹豫,因为在改朝换代一事上,他们跟钱勇,各有心思,也都想拿首功。
所以把事情交给钱勇解决,赵文煜有些不愿。
看着赵文煜的反应,张怀默默的叹息一声,开口劝说:“大局为重!”
“唉!”
赵文煜也叹息一声,默认了这个结果。
很快,张怀提笔写了一封信,将卫华等人的态度,做了说明,让钱勇便宜行事。
“哈哈哈……”
锦衣卫衙门,钱勇看完了张怀的信,发出一阵兴奋的笑声。
毕竟内阁解决不了的事,锦衣卫能解决,明显是压了他们一头。
更主要的是,这封信,代表着张怀请求的态度,那么在某些时候,内阁必须要让步。
毕竟双方的约定,就是内阁负责官员、以及士林学子,锦衣卫负责民间。
现在张怀主动请求,这个约定,也就有了空子。
“如此一来,钱某第一个上表,当殿请命,谁也说不出话来。”
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钱勇找来几个手下,对他们耳语了一番。
当天晚上,卫华刚刚归家不久,一个下人走了进来:“老爷,有一名锦衣卫百户,在府外求见!”
“不见!”
毫不犹豫的开口拒绝,毕竟卫华这种老夫子,最讨厌的,就是锦衣卫。
“诺!”
下人答应一声,就准备离开。
“等一等!”
没等下人出去,卫华再次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凝重。
“让他进来吧!”
“诺!”
答应一声,下人转身离开。
片刻之后,一名锦衣卫百户,在下人的引领下,来到卫华的面前。
“你要见老夫,有什么事?”
卫华率先开口询问,语气非常冷淡。
“奉我家指挥使的命令,来给大人送一件东西。”
说完,百户从怀中,拿出了一份卷宗,递到卫华的面前。
“这是什么东西!”
虽然在询问,可卫华的脸色,却有些变化,心中也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毕竟锦衣卫是做什么的,这些朝廷官员,怎能不了解。
现在一个百户,拿着一件卷宗,其中的含义,可太明显了。
“大人过目之后,不就知道了?”
百户笑呵呵的回应一句,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哼!”
虚张声势的冷哼一声,卫华一把接过卷宗。
等看过之后,卫华的脸色,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这份卷宗上,记录着他的几件隐私,若是暴露出去,他的名望,就要毁于一旦。
“你们这是栽赃陷害!”
老夫子站起身来,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再也没有半点镇定之色。
“是不是栽赃陷害,大人自己心中有数。”
接着话锋一转:“若是大人以为,只要不承认,就可以抵赖的话,大可试一试。”
百户的话一说完,老夫子顿时没了脾气,身子一软,瘫坐在椅子上,露出一副落寞的样子……
第四百四十三章 威胁
过了一小会,卫华这才开口问道:“你们到底要怎么样?”
语气中,夹杂着一丝无奈,再也不复之前的强势。
“要怎么样,难道大人不知道吗!”
意味深长的回应一句,接着继续开口:“我们指挥使说了,大人只要好好配合,做自己该做的事,这些东西,就会一直封存着,对您没有任何影响。”
这个答复,不出卫华的意料,毕竟他也是在宦海中,沉浮多年的老狐狸,怎能猜不出锦衣卫的目的。
可答应锦衣卫的条件,名声也会受到影响,这是卫华不愿意接受的。
“唉!”
思索了一番之后,卫华长叹一声,开口道:“老夫知道该怎么做了!”
权衡利弊之下,他还是做出了选择。
毕竟老夫子明白,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若是不答应的话,不仅会身败名裂,恐怕还会有牢狱之灾。
“下官告辞!”
得到了明确的答复,百户也不在逗留,当即告辞离开。
不止卫华一人,受到锦衣卫威胁,其余的三名老夫子,几乎在同一时间,被锦衣卫登门。
他们做出的决定,也跟卫华一样,毕竟这些老夫子,没有一个是傻子,自然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做好了这一切,钱勇这才满意,暗自思索着,要在什么时候,公开上表,请求贺元盛登基。
另外一边,神京城,李宗廷父子,也在谈论着此事。
“事情发展的越来越快,要是还找不到像样的祥瑞,恐怕我们父子,真要错过这次机会了。”
李宗廷率先开口,神情中也带着几分烦躁。
“祥瑞之物,本就难找,还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实在太难了!”
李成思开口回应,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唉!”
李宗廷再次叹了口气,接着话锋一转:“草原上,还没有消息吗?”
祥瑞之物找不到,李宗廷自然把希望,寄托在韩勇身上。
毕竟抓住叶赫真以后,可以当成一个吉祥物,送去南京。
“没有任何消息!”
顿了顿,继续开口:“而且孩儿觉得,就算真抓住了叶赫真,恐怕韩家兄弟,也会避开我们父子,直接送去南京。”
此言一出,李宗廷下意识的皱了皱眉。
可仔细一想,这种情况,还真有可能出现。
因为韩勇、韩武二人,虽然受他节制,可抓到叶赫真之后,的确可以送往南京城。
毕竟身为总兵的他们,有一定的自主权,不用事事跟李宗廷请示。
而抓住叶赫真,代表着一件大功劳,谁也不愿意与人分享。
想到这里,李宗廷更加忧愁了,无奈的说道:“难道你我父子,真会错过这次机会。”
“唉!”
李成思也叹了一口气,却没有任何办法。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急匆匆走了进来,对李宗廷道:“总兵大人,有人在山海关附近,发现了一只白色老虎。”
“当真?”
李宗廷顿时站起身来,神情也有几分激动。
“不敢欺瞒将军!”
“好!”
回应一句,李宗廷看了其子一眼。
李成思立刻点头,脸上也露出几分轻笑。
在李家父子交谈之时,草原上,韩勇韩武二人,也抓住了叶赫真的尾巴,双方的距离,只有二十几里。
“总算找到你的下落了!”
韩武激动的开口,看着远方的目光,是一片坚定。
“这一次,绝不能让他跑了。”
韩勇开口附和,在说话的同时,还派出了大量的探马,去前方侦查情况,锁定叶赫真的位置。
毕竟草原一望无际,若不一直跟着,很快就会失去,叶赫真的身影。
“叶赫部距离我们,虽有二十多里,可绝对甩不开我们的探马!”
韩武开口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
因为草原上,虽然四通八达,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没有什么遮掩物。
只要乾朝的探马,跟住叶赫真的大队,就不会失去他们的下落。
唯一麻烦的,就是双方都是骑兵,速度差不多,想要追上叶赫真的残兵败将,需要不少时间。
另外一边,叶赫部也察觉到,他们被乾朝探马发现了。
“皇上,乾朝探马发现我们了,估计他们的大队,很快就能赶到。”
叶赫熊开口道,语气十分担忧。
毕竟在这种情况下,被乾朝军队追上,只有死路一条。
“随我来,将乾朝的探马斩杀!”
叶赫真立刻做出决定,因为不除掉乾朝探马,他们会十分危险。
很快叶赫部残兵败将,向乾朝探马的冲了过去。
不过探马的任务,是锁定叶赫残部的位置,自然不会与之硬拼。
双方一追一逃,很快跑出去三四里地,可叶赫部骑兵,除了射死两三个探马外,什么战果也没有。
相反的,乾朝的探马,还越来越多。
“皇兄,不能继续追了!”
叶赫熊开口建议,因为眼前的情况,若是继续追赶,很有可能遇到乾朝骑兵主力。
“该死的!”
叶赫真狠狠的骂了一句,可还是下令,停止追击,向另外一个方向撤退。
他们身后,乾朝探马,继续尾随,就这么不紧不慢的跟着。
“皇上,该这么办!”
这种情况,让叶赫熊急了,毕竟无法摆脱探马,早晚会被追上。
“往西一百里,有一个野狼谷,等到了那里,我们可以利用地形,干掉这些探马!”
野狼谷的地形,非常简单,两座小山中间,是一条小路。
而叶赫真,打算利用这条小道,解决乾朝的探马。
不过叶赫熊却有些担忧,他担心,没到野狼谷之前,就会被乾朝主力追上。
因为双方的距离,可不算远。
可事已至此,叶赫熊也没有办法,只能按照叶赫真的交代,前往野狼谷。
叶赫熊的担心,很快成为了现实,在当天下午,大队的乾朝骑兵,出现在他们身后。
乾朝骑兵的出现,让叶赫部的残兵败将,到了崩溃的边缘。
连叶赫真本人,也有一种心若死灰的感觉。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距离,也在不停的拉进。
好在叶赫真的运气不错,在他们快要被追上时,太阳缓缓西落。
又过了一会,天色彻底黑了下来,叶赫部的残兵败将,利用夜色,摆脱了乾朝骑兵。
不过叶赫部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这种摆脱,只是暂时的,用不了多久,他们还会被追上……
第四百四十四章 抛弃
草原上,暂时摆脱追击的叶赫部残兵,正在休整。
只是这千余残兵败将,士气低落的厉害,甚至清点人数之后,居然少了一百多人。
这种情况代表着,有人私下逃跑,否则的话,双方没有交战,不可能少这么多人。
“叛徒!”
叶赫真恨恨的骂道,语气中充满了怒意。
倒是一旁的叶赫熊,没有太大的反应,毕竟草原上的规矩,就是弱肉强食,现在叶赫部明显要完了,心思不坚的人,悄悄逃走也很正常。
“皇上,我们虽然摆脱了追兵,可这只是暂时的,我想用不了多久,他们还会追上来。”
叶赫熊的话,让叶赫真沉默下来,脑海中也在思索,要怎么办。
可他想了半天,也没有什么办法,最后开口道:“只能尽力躲避了!”
虽然这么说,可叶赫真的心里,却一点把握都没有。
因为如今的情况,对叶赫部来说,太过险恶。
甚至停下来休整时,他们也要小心翼翼的,连火都不敢点。
毕竟双方的距离,太近了,还有大量的乾朝探马,在寻找他们的下路,若是点起了火把,很容易被乾朝探马发现。
“我们的距离,实在太近,根本躲避不开!”
双方的距离,实在太近,叶赫熊都能看到,十几里外的火光。
那些火光,非常明显,就是乾朝骑兵休整之处。
“六弟有什么想法。”
“这……”
叶赫熊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他心中还真有一个想法,只是不好对叶赫真明说。
而且刚刚的那一段时间,他已经跟一些将领,悄悄交流过了,算是取得了共识。
可能是看出了什么,叶赫真直接开口:“有什么想法,就直说吧,没必要遮遮掩掩的!”
看了一眼麾下的残兵败将,叶赫熊一咬牙,略带惭愧的说道:“皇兄,事到如今,也只能分兵了。”
此言一出,叶赫真的脸色,顿时变了。
草原上四通八达,若是分兵,摆脱乾朝骑兵的机会,会大大增加。
可这么做的话,只是其他人的机会大些,对叶赫真来说,情况反而非常不妙。
毕竟他是元朝皇帝,也是乾朝骑兵、最主要的目标,一旦分兵,会更危险。
因为身边的人少了,乾朝的探马,可以直接纠缠他们。
“你说什么?”
叶赫真咬着牙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愤怒,也带着一丝心冷。
“皇兄!”
叶赫熊也不愿意这么做,可看着眼前的残兵败将,只能狠下心来,开口道:“我们被乾朝追击,距离又这么近,连生火都不敢。
若是不想办法,改变处境,待体力耗尽,定会被乾朝人追上。
既然如此,还不如早点分兵,也许能逃走一些人。”
这时,听到兄弟二人对话的其余将领,也围了归来。
只是这些将领,都在站叶赫熊一边,虽然没说什么,可意思却很明显。
见此,叶赫真的心,更冷了一些,苦涩的问道:“这也是你们的意思?”
将领们都不说话,可在这种情况下,沉默就代表着同意。
只有叶赫真的亲兵队长,怒气冲冲的喊道:“皇上以前,是如何待你们的,你们现在居然这样。”
“皇兄,这也是为了大局,若是我们都死在这,叶赫部也就完了!”
叶赫熊略带无奈的说道,脸上的表情,也带着几分不忍。
“朕明白了!”
接着话锋一转:“明日一早,朕会带着亲兵,脱离大队,向北出发,至于其他的事,你们自行商议。”
此言一出,一众叶赫部的将领,都露出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连叶赫熊也是如此。
唯有他的亲兵队长,激动的喊道:“皇上……”
“好了,就这么定了!”
没等亲兵队长说完,叶赫真打断了他的话,然后把目光,看向了叶赫熊。
“叶赫部,以后就交给你了!”
语气非常低落,可隐隐还夹杂着一丝解脱。
“皇兄……”
叶赫熊有些惭愧,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倒是叶赫真,已经看开了,毫不在意的说道:“宇文氏威望不足,再加上战场上的厮杀,与各个部落结下血仇,你可以利用这一点,缓缓的发展叶赫部。
切忌,不可在羽翼未丰之时,再次与乾朝交战。”
说到这里,叶赫真长叹一声,略带落寞的说道:“几次大败,让草原大伤元气,恐怕十年之内,是无力与乾朝抗衡了。”
这番话,让叶赫熊更惭愧了一些,可他还是没有改变主意。
因为继续跟着叶赫真,这千余人,恐怕会全军覆没。
而这千余人要是没了,正在不断迁移的叶赫部族人,早晚会被别的部落吞并,叶赫部也会彻底消失。
另外一边,韩勇韩武二人,也带着麾下骑兵休整,距离叶赫部的残兵败将,大约十五里。
“就差一点点。”
韩武十分不甘的开口,脸上也是一片恼火之色。
因为这一次,他们已经抓住了叶赫真的尾巴,却让对方在眼皮子底下逃走,火气自然很大。
“放心,他跑不远!”
韩勇淡淡的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
因为双方的距离不远,方圆几十里,都有乾朝的探马,只要天一亮,就能找到线索。
“叶赫真诡计多端,我真担心,他会利用夜色跑掉。”
“夜色虽然是个掩护,可想要趁着夜色跑远,还是做不到的。”
韩勇的话,倒是让韩武微微安心。
第二天一早,叶赫部的残兵败将,迅速分兵,向不同的方向逃跑。
这一逃跑,马上被乾朝探马发现,立刻追了上去。
同时还有人,向韩勇汇报。
“竟然分兵了!”
对这个结果,韩勇有些意外,思考着叶赫真有什么阴谋。
倒是一旁的韩武,立刻开口:“我们有数万人马,还怕他分兵吗?”
此言一出,韩勇立刻点头,抽调了更多的探马,去打探消息。
可叶赫部的残兵败将,分的很散,以至乾朝的探马,跟丢了几个目标。
这让韩勇有些恼火,担心这是叶赫真的脱身之策。
倒是韩武脑子,略微差些,直接开口道:“管他怎么分兵,我们只要盯住叶赫真就好。”
这句话,起到了提点的作用,韩勇当即传下命令,让大部分的探马,盯住重点目标。
如此一来,大量的乾朝探马,都在追着叶赫真,倒是给其他人,留下一丝生机……
第四百四十五章 枭雄末路
草原上,叶赫真带着百余名亲兵,向北飞奔。
在他们身后,是几十名前朝探马,不停的追赶。
更远一些,还有数万骑兵,顺着烟尘追赶,不过距离越来越近。
“皇上,这样下去,我们早晚会被追上!”
叶赫真的亲兵队长,开口道,语气非常急切。
“啪!”
回应亲兵队长的,只是一声鞭响,叶赫真加快了速度。
见此,亲兵队长也不在说什么,因为眼前的形势,除了逃跑,什么也做不了。
百余名元朝骑兵,都是叶赫真的亲信,也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战士。
按照道理来讲,是能甩开追兵的,毕竟草原人是在马背上长大的,有着天然的优势。
可这一行人,被追杀的时间太长,又不能好好休息,已经人困马乏,所以双方的速度,基本相同。
双方一追一逃,很快跑出了几十里,时间也到了中午。
这时,叶赫部的百余名残兵败将,有些支持不住了。
尤其是叶赫真,因为年纪大了一些,入主中原之后,又过了一阵奢靡的日子,身体已经大不如前。
所以过了中午,这位草原皇帝,一个不慎,从飞驰的马匹上,率了下去。
“皇上!”
亲兵队长见此,大吃一惊,以精湛的马术,调转马头,来到叶赫真身边。
翻身下马之后,快速来到叶赫真面前,急切的问道:“您怎么样?”
在说话的同时,还想扶起叶赫真,继续逃命。
可这一次,叶赫真摔的有点惨,废了很大的力气,这才站起来。
“你们走吧,别管我了!”
站起来之后,叶赫真开口道,还摸了摸腰间的佩刀。
叶赫真的话,让亲兵队长一愣,吃惊的说道:“属下怎能丢下皇上。”
说完,拉过自己的马匹,想让叶赫真上马。
“皇上,您快上马吧,他们就要追来了?”
这时,十几个忠心耿耿的亲兵,也折返回来,来到叶赫真的身边。
至于其他的人,见势不妙,已经四散奔逃。
“我走不了了,与其让你们跟我一同战死,不如能走一个是一个。”
叶赫真已经看开了一切,因为眼下的形势,他被抓住,是早晚的事。
可这些亲兵,都是忠心耿耿之人,宁愿陪着叶赫真战死,也不愿独自逃生。
见此,叶赫真有些欣慰,略带感慨的说道:“想不到此时,还有你们陪着我。”
昨夜晚间的事,让叶赫真知道,自己已经被部族抛弃,所以这十几名将士的做法,让他异常欣慰。
不过欣慰也没有用,乾朝的探马,很快追了上来,开始围杀这十几个人。
这十几个人,都是叶赫部的精锐,在这个时候,也有了搏命之心,几十个探马,还真没法拿下他们。
直至大队人马,快要赶到之时,叶赫真的亲兵们,还在抵抗。
“乾朝还真是看得起朕啊!”
看到数万骑兵,即将到达眼前,叶赫真发出了一声感慨,而后拔出腰间的弯刀,想要自尽。
可不远处的韩武,却发现了叶赫真的异常,立刻弯弓搭箭,对准了叶赫真的胳膊。
“嗖。”
一支利箭飞速射出,正中叶赫真的肩膀。
“啊!”
一声痛呼,叶赫真的弯刀,掉到了地上,再也无法自裁。
“施罗德,杀了我!”
无奈之下,叶赫真只能向亲兵队长求助。
“皇上!”
施罗德,也就是亲兵队长,有些不忍。
“快点,朕可不想成为南蛮子的俘虏。”
叶赫真高声喊道,语气非常坚定。
这句话,也让施罗德知道,该这么做了。
可他被乾朝探马围攻,想要抽身,非常艰难。
好不容易靠近了叶赫真,却突然飞出几支箭矢,让他无法动手。
很快大队骑兵,抵达战场,将叶赫真的亲兵,全部杀死。
“总算抓到你了!”
局势以定,韩武打马上前,笑呵呵的看着叶赫真。
“哼!”
叶赫真冷哼一声,直接闭上了眼睛,摆出了一副,任人处置的样子。
“带走!”
喊了一声,很快有人上前,将叶赫真绑了起来,然后挂在了马背上。
在叶赫真被抓之时,山海关的西北方向,大约二十多里的山林中,李成思正带着百余名士兵,不停的寻找什么。
跟他们在一起的,还有几名经验丰富的猎户。
找着找着,突然一声虎啸传来,让所有人,都露出喜意。
“快,去发出声音的地方!”
李成思开口道,紧接着,加快了脚步。
其余的士兵,连忙跟上,一点犹豫的意思都没有。
毕竟一些猛兽,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是个威胁。
可对这些精锐的将士来说,也就那么回事。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一个猎户,发现了一点痕迹,而后对李成思说道:“将军,要小心了,那只白虎,就在这附近。”
李成思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然后派人,去跟其他队伍联系。
半个时辰之后,山林中,突然刮起一阵微风,隐隐有些腥臭之味。
紧接着,一支白色老虎,出现在李成思等人的眼前。
“终于找到你了!”
看到白虎出现,李成思欣喜的说道,感觉这一段时间的辛苦,没有白费。
毕竟白虎这种东西,百年难得一见,属于不打折扣的祥瑞。
老虎虽然是猛兽,智商也有限,可面对这么多、拿刀佩剑的士兵,也不会上前,立刻向另一个方向逃跑。
老虎的速度,比人要快的多,又是山林中的王者,很快消失不见。
不过李成思没有任何担心的意思,因为附近的区域,遍布着士兵,无论白虎去哪,都会被赶回来。
大概过了一个时辰,这只白虎,终于被李成思捕捉到了,关入准备好的笼子中。
同一时间,南京城中的贺元盛,正在跟赵文煜等人,商议小皇帝下葬之事。
因为小皇帝停灵的时间,已经快要到了,不能继续耽搁下去。
可在这一点上,赵文煜等人,都有些忧愁。
按照惯例,小皇帝的葬礼,应该由新君主持。
现在新帝为立,很多事情,都没有先例,也不好处理。
最后贺元盛直接提出,由赵文煜主持葬礼,一切从简。
有了贺元盛的话,赵文煜知道该怎么办了,事情也不紧不慢的进行着。
到了小皇帝发丧的日子,在赵文煜的主持下,文武百官一起送丧,将小皇帝的棺椁,运至南京城外,准备好的帝陵中……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大结局
随着小皇帝下葬,南京城的情况,再次发生变化,所有官员都知道,改朝换代的时刻,就要到了。
毕竟这一段时间,赵文煜等人的所作所为,官员们都看在眼里。
而贺元盛的态度,从表面上看,是不置可否。
可真实的情况,怎能瞒过朝廷官员。
在这个时候,贺元盛收到了韩勇发来的加急奏本。
“好!”
看到叶赫真落网,贺元盛激动的喊了一声,神情也有些振奋。
因为这个消息,来到太及时了,也让改朝换代之事,更远满了一些。
“老爷,什么事这么高兴?”
看到贺元盛如此兴奋,叶雨梦开口问道,脸上还带着几分好奇。
“韩勇不负众望,于草原上,活捉叶赫真,如今正在送往南京。”
此言一出,叶雨梦的脸上,也露出几分喜色,轻笑着开口:“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恐怕南京城,都要震动了。”
元朝虽然一败涂地,可在几年之前,却打的大乾王朝迁移都城。
更主要的是,叶赫真这个元朝皇帝,一直被大乾王朝,视为心腹之患,没有捉到他,总有人会担心。
如今此人被抓,即将押送南京,可以想象这个消息,会给人带来多大的震撼。
“马上把这个消息,通知朝臣!”
贺元盛做出决定,脑海中也开始思索,该在什么时候,改朝换代。
当天下午,叶赫真被抓,即将送往南京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
普通百姓对此,倒是没有太大的反应,毕竟升斗小民,关心的是衣食住行。
可士林之中,却引发了巨大的波澜。
“叶赫真被我朝抓捕,足以说明长宁侯是天命所归。”
“的确是天命所归,否则怎能抓住这个元朝皇帝。”
“……”
士林学子,议论纷纷,几乎是一面倒的支持贺元盛。
这其中,有之前的引导,更主要的是,元朝南下之时,无数大族被灭,自然让学子们痛恨。
毕竟这个时期,大部分的读书人,都出身世家大族。
就在这个时候,钱勇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公开上奏,请求贺元盛登基为帝。
这道奏本,起到了带头的作用,贺元盛的嫡系官员,很快跟着上奏。
“反应到是快!”
看着钱勇奏本,贺元盛的眼底,流漏几分满意之色。
他真没想到,第一个上奏的,竟然是钱勇。
毕竟这种事,一般都是文官挑头,现在被钱勇占了先,谁都会意外。
“老爷,钱指挥使的奏本,已经把事情挑明了,你打算怎么做。”
钱勇的奏本一上,局势彻底明朗,贺元盛再也没有拖延的理由。
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的道理,世人皆知,继续拖下去,说不定会有什么麻烦。
“想必朝臣们,很快就会请命,到时候,我顺水推舟就是了。”
此言一出,叶雨梦顿时露出动人心魄的笑容,后退一步,轻声道:“妾身见过皇上。”
“哈哈哈……”
贺元盛也发出了一阵畅快淋漓的笑声。
同一时间,内阁中,赵文煜跟张怀,相对而坐。
“真没想到,钱勇竟然来了这一手!”
赵文煜略带不甘的开口,脸上也是一片郁闷之色。
“谁能想到,他的速度这么快啊!”
张怀也发出一声感慨,觉得有些可惜。
顿了顿,继续开口:“还有一件事,更让我担心。”
“什么事?”
“你说钱勇会不会抢在我们前面,向侯爷请命。”
此言一出,赵文煜的目光,凝重了不少,冷冷的说道:“他敢。”
“他为何不敢?”
接着话锋一转:“反正已经得罪了我们,得罪的深一些,又能如何。”
赵文煜顿时沉思起来,脸色也在不停的变化着。
若是普通的官员,自然不敢做这种事,赵文煜也不用担心。
毕竟内阁辅臣的首功,不是好抢的,强行出头,恐怕得不偿失。
可钱勇的情况却不一样,不说他是贺元盛的亲信,就是锦衣卫指挥使这个身份,也让其无惧文官。
更主要的是,锦衣卫跟文官集团,天然站在对立面,钱勇这么做,合情合理。
“看来只有提前行动了。”
百官请命之事,虽然安排的差不多了,却还没到时间。
可钱勇的做法,让赵文煜有了紧迫感,决定提前请命。
“是该提前行动了!”
张怀也赞同这个意见,毕竟再等下去,首功就全是钱勇的了。
很快二人行动起来,秘密联系自己的党羽,准备在明日的大朝会上,公开请命。
二人的举动,没有瞒过钱勇,他不屑的一笑,自言自语的道:“就算你们的速度再快,也是为我做嫁衣啊!”
这次的事,钱勇是铁了心的,要立首功,因为他太想混个好爵位了。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钱勇非常聪明,知道锦衣卫指挥使这个位置,危险性太大。
所以才想借着,改朝换代的机会,要个保险。
毕竟成为勋贵之后,没有特殊的情况,是不会有死罪的。
之后钱勇也写了几封信,秘密安排一番,就耐心等待着。
一夜的时间,很快就过了,到了第二天早上,贺元盛起身,前去参加大朝会。
大殿中,百官皆在,耐心的等待贺元盛的到来
当贺元盛出现之后,赵文煜马上准备出班上奏。
可早有准备的钱勇,却比他快了一步,高声道:“禀侯爷,先帝去世,已经月旬,如今大位空虚,人心不稳,还望侯爷上顺天意,下顺民心,早登大宝。”
钱勇的话一说完,卫华站出来附和:“国不可一日无君,还望侯爷早登大宝。”
紧接着,几个受到钱勇威胁的老夫子,纷纷站出来附和。
不过这些人的话,都很简单,其中还夹杂着几分惭愧、懊恼……
钱勇的请命,以及几个老夫子的附和,让赵文煜怒不可遏。
可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办法,还必须跟着一块请命。
毕竟事情已经安排好了,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元朝南侵,山河破碎,幸有侯爷力挽狂澜,以至江山不失。
如今皇室血脉以断,侯爷继承大统,顺天应人……”
一番冠冕堂皇的话,从赵文煜口中吐出,一副贺元盛必须当皇帝是样子。
紧接着,文武百官全都跪倒,集体请命。
“列为臣公的话,实在让贺元盛汗颜!”
先是谦虚了一句,而后继续开口:“贺元盛虽有微末功劳,却才疏学浅,统兵尚且勉强,何况登基为帝。”
“论功劳,侯爷有驱除鞑虏,重整山河之功。
伦学识,侯爷亦是不弱于人,登基为帝,实乃天下百姓之福……”
张怀马上站出来反驳,恭维的话,不要钱的从嘴中吐出。
等张怀说完,其他的大臣,也纷纷开口,找出了种种、让贺元盛登基的理由。
此举让贺元盛有些感慨,暗道,文官的嘴皮子,还真利落啊!
又看了钱勇一眼,总算明白了,他为何要抢先请命的原因。
毕竟锦衣卫出身的钱勇,在嘴皮子上,差了文官不止一筹。
若是不提前请命,恐怕在这个场合,他连冒泡的机会都没有。
正想说什么的时候,一名锦衣卫,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禀侯爷,李宗廷总兵,派人送来急信。”
“李宗廷的急信!”
贺元盛有些意外,神色也发生了变化,还以为北方出了什么事。
等看过了信件之后,这才露出如释重负的样子,脸上也是一年轻松之色。
“侯爷,不知北方出了什么事!”
李宗廷是北方的最高统帅,送来急信,定然不是小事,所以赵文煜有些担心,生怕在这个时候,出了什么岔子。
“你自己看吧!”
说完,就把信件,递给了赵文煜。
此举让赵文煜轻松不少,感觉不是坏事,否则贺元盛不会如此轻松。
“恭喜侯爷!”
看过之后,赵文煜立刻跪倒,神情异常激动。
毕竟古代讲究天命所归,现在祥瑞现世,改朝换代之事,也更完美了一些。
其余的朝臣,都被赵文煜的举动,弄楞了。
张怀更是上前一步,接过赵文煜手中的信,仔细观看。
“白虎现世,此乃天降祥瑞,侯爷理当顺应天命,登基为帝……”
看过信件,张怀也同样跪倒,请求贺元盛登位。
等到消息传开,所有的朝臣,纷纷跪倒,开口请命。
就连被钱勇威逼的那几个老夫子,态度也诚恳了一些。
这让贺元盛异常感慨,暗自想到,李宗廷这一手,玩的倒是真漂亮。
不过贺元盛还是没有立刻答应,毕竟做戏要做全套。
经过了几次推拒之后,贺元盛好像迫于无奈,终于答应登基。
贺元盛松口之后,朝臣们立刻高呼“万岁,”彻底敲定了此事。
接下来,改朝换代顺理成章,毕竟贺元盛不是皇室子弟。
新朝的国号,很快定了下来,取一个“雍”字,贺元盛自称武帝,大封群臣。
跟随他多年的嫡系,以及有功之臣,皆得到了不小的爵位。
之后贺元盛大力改革,发展工商业,使雍朝发展的飞快,百姓也过得丰衣足食。
在发展工商业的同时,贺元盛也不忘发展海贸、海军,踏上了,征服世界的征途。
几十年后,贺元盛垂垂老矣之时,整个天下,几乎都被他征服,他这才心满意足,觉得没有白穿越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