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钉马掌
“哦,原来如此,确是谡疏忽了,还好邓将军属下之工匠果是经验丰富,短短半日时间就想出此方法,只是最终确定下来之尺寸,还要稍稍放宽一点,因为每个人的脚掌大小尽皆不同,而马镫此物,乃是用来马上借力,只要保证脚掌能穿进去就可,故此就吾看来,宁长莫短,宁宽莫窄。”
“马参军所言确有道理,请在此稍候,芝去去便回。”说完,邓芝就走了过去,跟那几个还在敲打马镫及围在马匹周围的工匠说了一会话。
过了大概半刻钟左右,邓芝便回来了,然后带着我继续往下一个地方而去,走了一会,我们便到了打造马掌的地方。
而这里,也有一匹马被绑在那里,可能负责钉马掌的工匠新手上路,胆量和技术不足,只见那匹马却是用一个木架捆得结结实实,应该是防止马匹挣脱及暴起伤人的了。
然后一名工匠将马腿提起,绑住,扶稳,另一名工匠就拿着马掌和钉子及锤,将马掌钉在那匹马的马蹄上面。
看着两名工匠前后忙碌,用了差不多两刻多钟,才终于将马匹的四个马蹄都钉上马掌,我和邓芝就在一旁默默看着他们的动作从手忙脚乱到稍有默契,等到他们做完手上的工作,我还特意上前看了一下,发觉这两名工匠的手工还是不错的,马掌钉得颇为结实。
于是我就点了点头,退后几步,转身一看,那两名工匠带着一个人走上前来,向我说道:“马参军,且再退后数步,容吾等试骑一下此匹马,看看马掌是否合用。”
我听了此话,便再退后,看着他们解开那匹马身上的绳子,然后跟随工匠上前的那人就翻身上马,策马慢慢在附近走了一圈。
看着马匹那悠闲的脚步,听着钉上马掌后马蹄落地那种声音,我却联想到一件事情,那就是马掌如果用手工锻造的话,要造出钉孔有的是方法,但是如果在地上直接挖制模坑的话,要预留钉孔的话,就有难度了。
就我的想象中,如果在模坑里面直接捏出一个小小的圆柱作为钉孔,由于体积过小,我估计铁水一冲就会没了。
于是我就站在那里开始思考有什么方法,最后倒真的有了一些想法,那就是试一下在模坑里面插上木条或者铁条,不过这些都只是推想而已,究竟哪个办法可行,倒是要逐一尝试过,才能有真正的结论了。
思考完毕,我就转了一下头,然后听到邓芝的声音道:“马参军,此处如是没有其他问题,芝就带马参军再往别处了。”
估计刚才我在发呆思考,邓芝以为我发现这里有什么问题,于是我就笑道:“那就麻烦邓将军了,请带路。”
邓芝于是便带着我离去这里了,走远了一点,我就拉了一下邓芝的衣袖,示意他停下,邓芝疑惑地望了我一眼,也没有多言,就停了下来。
我就走往一旁僻静处,邓芝看了这样做,就知道我有事想向他说了,于是便跟着我,看我有什么话说。
等到邓芝站定,我就将刚才想到的要在马掌模坑里面加点东西,看看能不能预留出来钉孔的事情跟邓芝说了一遍,然后还说了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届时只能在为马匹钉马掌的时候再临时加工,造出钉孔了。
邓芝默默听我说完后,就说道:“马参军如此吩咐,芝及后定必督促工匠试用此法,不知马参军可还有别的吩咐?”
我想了一下,还真的又想到了一些其他东西,既然说起了,我也就在脑中组织一下,然后再向邓芝说明一下吧。
第一百二十九章 炒钢
其实也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就是我方才看了那些工匠用实物量度的方法确定马镫和马掌的尺寸,心有所想,我跟邓芝说的模坑铸造之法,还真的没有考虑到尺寸问题。
如今既然那些工匠已经代劳了,我便向邓芝说道,马镫模坑的大小,就根据那边工匠实际测量出的尺寸来挖制吧,而马掌那方面,却又不一样了。
因为说真的,马镫是借力之物,只要人的脚掌能穿过,就可以蹬着了,所以就算尺寸略大一点,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马掌就等于马的鞋子,过大或是过小都不行,一定要大小适合。
过大的话,马掌就无法在马蹄上钉牢,而过小的话,就会使得马匹变成踩着高跷奔跑,肯定会无法平衡,迟早摔倒。
不过钉马掌的时候,铁匠肯定会根据马匹马蹄的大小,重新修整一下马掌,然后才在马蹄上钉马掌的,而我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令到铸造出来的马掌,有这个修整的余地,不然就等于白白浪费人力物力了。
想了一下,这个也是简单,按照我的估计,马掌的厚度是一寸左右,那么我可以将模坑铸造出来的马掌设计得略厚一点,到时那些钉马掌的铁匠就可以随意修整了。
想好对策,我就将自己的想法向邓芝说了一通,邓芝就表示定会将我的这些想法一一落实,届时还要我来巡视一番,看看是否有问题。
说完这些事,我就让邓芝继续带路,向最后一个负责锻造马刀的地方走去,到了地方,这边的工匠可谓井井有条,丝毫没有忙乱的感觉,估计他们也是惯于打造兵器的了,如今只是变换了样式,锻造手法和步骤略为不同而已,大致还是差不多的了。
而这个时候邓芝也向我说了一下情况,这些工匠都是锻造兵器的老手,打造马刀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只是如今方处于摸索阶段,要慢慢摸清马刀这种新兵器的受力点,这样才能知道哪里要施锤,哪里不能施锤,哪里要锤多点,哪里要锤少点,哪里要用力锤,哪里要小力锤,如此种种,要一一摸清楚,这样才能锻造出坚固耐用,锋利无比的兵刃。
我一听,就知道这些工匠新制兵器,肯定是先造一批精品出来,估计就算不是百炼刀这种水平的兵刃,也起码是五十炼了。
不过这也是古时候的通例了,在这个时代,百炼刀估计是军中大将一级才有资格配备的,五十炼的话就应该是千人将一级配备了,至于十炼的话就是百人将这级了,一般士卒的话就只能配备制式装备了。
而我想出的模坑铸造之法,所铸造出来的就肯定是制式装备了,这种兵器的话,能够经历一场大战而没有破损的话就是合格了,可以经历三场大战还能使用就是精品了,而按照我的估计,一次成型用钢水铸造出来的马刀,应该可为精品了吧,总比那些工匠随便锻造一下而造出来的兵器耐用吧。
看了一会,感觉这边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了,我就让邓芝带我去看看模坑铸造那边的情况了,邓芝欣然应诺。
到了地方,只见两拨工匠各自围着一个熔炉,两个熔炉都有一个领头之人指挥,那些工匠各有分工,有些在鼓风,有些在领头之人的指挥下搅拌熔炉中的铁水。
邓芝可能见我驻足旁观,便向我解释,工匠们正在炒钢,待炒好后,便会验看钢水之质量,若是质量尚可,就会倒进之前挖制好的模坑内,看看是否如我所言,能铸造出合格的器物。
第一百三十章 甘为辅助
听了邓芝的解释,我大为放心,看来邓芝这个人能得到诸葛老大的信任,之前让他任赵云的副将(由于赵云年纪颇大,其实估计很多事都是交予邓芝负责的,算是有计划培养邓芝了),也是相当可靠的了,还是甚有担任副手的自觉的。
如今既然邓芝已经算是安排好之后的事情了,为了表现出我对他的信任,我也不便再多问,只是看了一下四周,没有看到有哪里挖出了模坑,于是便问邓芝,马镫和马掌的模坑,可已经挖制一二以作试验,现在何处。
邓芝听我如此问道,就向我述说了一番,原来邓芝听了我对模坑的设想后,觉得模坑虽然比木范方便许多,不过就这样在地上挖制,却是有一样致命缺憾。
那就是怕水,如果遇到大雨,被雨水一泡,那么挖制的所有模坑就肯定全部泡汤,如果再重新挖制的话,可不是两三天就能够完工的。
所以邓芝就命人搭建了两个大营帐,然后一个营帐内挖制马镫的模坑,另一个营帐内就挖制马掌的模坑,到时钢水炼好,就推入营帐中倒模铸造便可。
我听完邓芝一番诉说,思索了一会,明白到邓芝虽然这样说,防水故是其中一个原因,其实还有保密这个因素存在,不过此处人多,邓芝自不会将这个原因宣之于口。
不过我既已想到这个原因,顿时对邓芝充满了赞赏,果然姜是老的辣,有邓芝这种经验丰富的老将存在,确是能够查漏补缺,免去许多损失。
于是我深深望了邓芝一眼,然后就说,自己此行奉诸葛老大之名,只是尽监督之责,一应具体事务,还是听任邓芝自主处理的。
而邓芝得我这样表态,便再向我说道,营帐只是阻挡雨水直接淋湿,如果一旦积水,那些模坑还是会被泡坏的,所以他打算在这两个营帐外,再浅浅挖一圈壕沟,然后再挖几条引水沟,一旦遇到下雨,就能将雨水全部引到低洼地方,防止这边积水了。
邓芝的思虑甚是周密,我既然说了各种事务让他自己决定,所以便点点头,表示知道就可以了,然后邓芝就带我进去营帐查看一番了。
进到营帐,只见几名工匠围着一个土坑,挖几下就停下,站起来观看一会,然后就继续挖,如此数次,就挖出一个马镫形状的模坑,一眼望去,地上已经有了十个八个左右的模坑。
我却是有点奇怪,不是说先试验一下,等确定这个方法造出来的装备没有问题再大量挖制模坑的吗,怎么现在就已经开始批量挖制模坑了?
于是我就向邓芝问道:“邓将军,此是?”
邓芝见我如此疑惑,就回答道:“马参军,虽则吾等之前有言,待模坑铸造之装备试用过后,可堪一用再挖制一批模坑以作大量铸造之用。
只不过经吾考虑,骑兵装备列装之事,乃是越快越好,若到彼时方挖制其他模坑,颇有费时失事之感,况且如今此帐内之工匠,亦无他事可做,故吾方命其继续挖制模坑。”
原来是这样,就是说这些工匠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所以邓芝就提前让他们做好准备工作,一旦此法能行,就可以即可投入使用。
但是我有想到了一个问题,于是就直接向邓芝问道:“邓将军,之前谡向汝所言之事,却又如何处理?”
“嗯,马参军所言尺寸之事,却是易矣,马参军所想模坑之法,岂非正是方便整改之法?”
啊,邓芝这说话,当即提醒了我,就是啊,真是钻了牛角尖,这种模坑,都是泥土挖制,增减尺寸容易之极,不过就是加点泥去点泥而已。
第一百三十一章 巡视守卫
这边铸造装备的诸般事项算是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等待各种成品的出炉了,于是我便跟邓芝说,我准备巡视一下装备打造区域四周的防务是否完善,让其留下继续督促那些工匠的工作了。
邓芝依言没有继续跟着我,而是留下来指点那些工匠有什么应该注意的,我则领着马坤,继续往外围走去,打算看看栏栅是否已经布置好,负责巡逻的士卒是否配备妥当。
去到外围区域,只见栏栅已经搭建好了,数名士卒正在拼装简易鹿角,看样子是准备用鹿角将出入口堵上,以防有人未经查核便进入工匠们所在的区域。
而栏栅外面,已经按照我之前和张苞商议的一样,搭起了四个营帐,三个出入口有四个营帐平均分布,营帐外负责守卫的士卒再加上在出入口上看守的士卒,这个防卫怎么算都是到位了。
守卫既然已经是妥善,我就没有多言,而是领着马坤往中军大帐走去,打算找张苞询问一下,看看营外巡逻用来防备细作密探的士卒是否已经配备完毕。
若然还没配备,就要催促一下张苞了,毕竟那些工匠已经开始作业了,如果不尽快在营外布置好守卫士卒,万一真的被敌军探知我们正在打造什么,诸葛老大一旦怪罪下来,我就真的没地方说理去了。
如果营外的守卫已经配备好了,我就打算向张苞讨要一份手令和凭证,出去看看那些负责守卫的士卒是否尽职,顺便了解一下他们如何布置防卫。
去到中军大帐,经过帐外守卫的通报,我顺利见到了张苞,寒暄了数句,我就直接进入正题,将我此行的目的说了一遍。
张苞就说道,营地北面已经派驻了一千精兵,应该足以应付任何的细作密探的了,我想想也是,毕竟细作密探一般就是单人或是几个人行动,遇到大股士卒的话,要不就是束手待毙,要不就是逃之夭夭。
守卫既然已经到位,我就向张苞讨要手令,打算去实地看看那些守卫的士卒安排得怎样,是否会有防守上的漏洞让人有机可乘。
张苞见我如此,也没有什么异议,就爽快地写了一份手令给我,另外还递上一支令箭,凭此令箭我就可以自由出入大营了。
我接过手令和令箭,就当即向张苞告辞,转身出了营帐,让马坤带着令箭去领两匹战马,我则带上手令往营门处等候他。
在营门处稍稍等候了约莫一刻钟,马坤就带着两匹马与我汇合了,营门的守卫验看过我手上的令箭后,就打开营门,放我和马坤出去了。
我就领着马坤,沿着大营营墙,向着北面绕行而去,到了北面营墙的转角处,为了测试那些负责巡视守卫士卒的能力,我就领着马坤离开营墙远去,打算从外围慢慢接近大营,看看到哪里才会被负责巡视守卫的士卒发现。
离开大营约莫三里后,我就带着马坤重新向大营北面接近,到了离大营营墙约两里的地方,我和马坤就被一个十人队拦截下来了。
那队人马严阵以待,不过可能见我和马坤都是汉军装扮,所以没有立刻对我们两人拔刀相向,而是派一个人上前查问,其他人就各依方位散开戒备。
看到他们的一干反应,我心中暗暗点赞,看来张苞所说的精兵果然没有掺杂水分,这些人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如此我也大是放心。
确定了这些负责守卫士卒的能力,我就掏出怀中的手令和令箭,让这队人马带我前去找他们的统领。
第一百三十二章 听其言而观其行
见到了那名率领这一千名士卒的统领,该统领并无闲话,而是先问我拿过手令和令箭,逐一细细查看一番。
验看完毕,估计是没有问题了,那名统领就交还手令和令箭,然后垂首肃立,听候我的命令,我也就毫不客气,直接询问他现时这些守卫如何安排,可有十二时辰不间歇巡查。
那名统领就报告说,现时一千名士卒,分成三班,每班三百人,一班巡查,一班候命警戒,一班休息,如此就形成了三班轮值,确保全天都有人负责巡查四周。
而巡查的那班,会编成十人一队,共三十队,分前方、左方、右方三个方向各自巡查,而后方就是大营所在,自是不用留意了。
那就是每个方向各有一百人、十队分布在各自防区,以这个防卫密度来看,应该是足够了,看来张苞派来的这个人也是有点本事的,编排防务倒真的有一手。
不过算了一下,一千人只是编排了九百人,还有一百人呢,于是我就直接向那名统领问道,剩下的那一百人如何安排。
那名统领就答道,剩下的一百人,乃是本部亲兵,平日随其巡视各队布防情况,休息时充作预备队,若有任何异状,就是镇压全局之关键。
我听到这名统领如此有章法,就点了点头,表示已经明白了,既然现场检视过布防情况,又听了这名统领的种种安排,我觉得可以放心将这边的巡防交给这名统领负责了。
于是我就吩咐那名统领好好巡视四周,莫要大意,然后就离开防区,返程回大营去了,在回去的路上,我脑中联想到了一句话,那就是“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句孔子所说的话。
连孔子都说了,看人的话,除了要听他所说的话外,还要观察他的行动,这样才能知道他是否言行一致,刚才那名统领说得不错,但是我也不能就这样如此放心啊,看来之后还要不时亲自或遣人前来观察一下,看看是否真如那名统领所言的一样,布防安排得井井有条。
心中做好如此打算,我就驱马一路径直回营去了,回到大营,我先到中军大帐,向张苞说了我这次的所见所闻,向其大赞了那名统领,并多谢张苞派了如此得力之人助我。
张苞对我如此给面子,大是高兴,当即表示此乃应有之义,让我无须如此客气,然后我两人就闲聊了一会,我就以那边还要督促工匠落实工作为由,向张苞告辞了。
张苞见我如此说,也不便挽留我,与我就此别过,然后我就转身离去,掀帐而出,出到帐外,我命马坤先去交还两匹战马,自己则慢慢踱步返回营帐去了。
走至半路,马坤就跑步追上我了,我就领着他继续往我们营帐那边走去,到了营帐外围那里,看到那些守卒已经将鹿角做好了,并安放在出入口处。
我和马坤经过出入口处,那些守卒还询问了我们数句,看我们没有什么异常,这才放我们两人进去。
我打量了一下这里的布防情况,脑中又有了一些想法,那就是其实我这边这个工匠打造区,其实防御重点并不是防御敌军大规模袭击,那是张苞应该考虑的问题,而是防备细作密探之类探听情报。
虽然现时外面已经有了一千名士卒布防巡视,不过我这里面也可以增加一些防备工事啊,没错,我想到的就是望楼,反正现时那些骑兵装备还处于试制阶段,抽出部分工匠应该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想到这里,我就向一旁的马坤吩咐,一会回去营帐后,让他去请邓芝到来我的营帐,我有事与邓芝商量一下。
第一百三十三章 张苞试马
我在自己的营帐中等到邓芝到来,就向他说了一下自己新的想法,邓芝表示完全没有问题,反正现时还有不少工匠空闲,就让他们这两天内搭起两座望楼。
邓芝既然如此大包大揽,我自是当即点头,全权交给他去处理了,我正好乐得清闲,多读读书,最近读《孙子兵法》正是入味之时。
次日上午,邓芝就来邀我,说马镫和马掌已经锻造成功,并且已经装到一批战马上,让我前去观看一番,果然是技术到了,只是差了概念,经我轻轻一捅,一切自是水到渠成,那些工匠当然能够轻轻松松就锻造出来了。
既然成品已经出来了,我自是无有不允,于是欣然跟着邓芝前往,去到锻造区域,这里已经有几名工匠等着,一名骑兵牵着一匹已经装上马镫和马掌的战马在旁。
我和邓芝近得前来,等候的人连忙上前见礼,邓芝就向我问道,是否可以开始演练,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看看效果,当然不会拒绝,就让邓芝安排一切,立即开始吧。
邓芝当即就向那些人示意,那几名工匠就立刻上前围着那匹马查看一番,估计就是检查马掌和马镫是否完好无损吧。
不一会,那些工匠退后数步,让出位置,那名骑兵就踩着马镫翻身上马,然后策马围着这片地方慢跑了一圈。
我和邓芝就看着那名骑兵策马,邓芝就靠近我问道:“马参军,此马镫与马掌,汝看是否合用,可有何问题?”
邓芝这问题问得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好了,马镫和马掌虽然是我提出的,不过我只是从后世的资料中知道这些东西对骑兵有大用,但要说出一个所以然来,还真的不会说了,不过我这时候自然不能这样说,于是我就避重就轻回答道:“邓将军,以吾观之,此两件装备完成得甚好,如此,吾便去请兴国前来,让其试用一番,以定此等装备之优劣。”
“既然如此,吾便在此等候张将军到来了。”
“嗯,吾去去便回。”说完,我就转身离开,带着马坤前去中军大帐找张苞去了。
到了中军大帐,将我前来的目的跟张苞说了一通,张苞听了,对我们这么快出到成果也大是高兴,于是也不多言,就表示要跟着我回去看实物了。
回到地方,等张苞看了一轮那名骑兵的演示后,我们就问张苞感觉如何,这些装备对骑兵可有大用。
张苞就说了,光是这样看的话,很难说作用究竟如何,我连忙追问,那要如何才能知道这些装备对骑兵作战的作用大小。
张苞当即淡然一笑,说让他亲身尝试一番,就自然明白这些装备的作用了,我听了张苞此话,才心中暗暗惭愧,倒是忘记了张苞自幼得其父亲张飞教导,就算没有达到张飞那种万人敌的程度,也是一名优秀的骑将,只要让其亲自骑一下这匹装备齐全的战马,就可以验证这些装备是否有用了。
看来诸葛老大之前安排张苞负责镇守城外大营,协助我们打造这些骑兵装备,也应该是有考虑到这方面的了,毕竟有张苞这种开国功臣之子背书,这些装备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肯定,如此才能够说服陛下啊。
于是我就让邓芝去命那名骑兵下马,让出位置,等待张苞策骑一番。
而张苞策骑起来,转了数圈,熟悉了装备和战马后,还炫起技来,在马上人立起来,慢跑了一段,然后才停下来,翻身下马了。
等张苞下马站稳,我和邓芝就立刻上前,问他感觉如何,这些装备可有效果。
第一百三十四章 骑兵至宝
张苞当即缓缓说道,经他试骑一番,感觉马镫和马掌都有不错的作用,马镫借力效果明显,他方才在马上能够站立起来,就是靠这两个马镫,以他估计,有了马镫,骑兵在马上更易取得平衡,而且能够更好地挥舞武器作战,挥动武器的力量起码比没用马镫前多了三分之一,这可是不得了的估算,等于说攻击力平白提升了百分之三十啊。
这个数据我可不敢大意,连忙追问张苞,可有估计失误,以前没有马镫的骑兵,看上去攻击力也是不俗,怎么说提升就提升如此多呢。
张苞当即回答我说,骑兵一般的攻击,不是用枪就是用矛,都是借助马匹跑起来的冲击力杀伤敌人,除非是骑术十分了得的骑兵,不然是不会用刀剑砍劈敌人的,因为砍劈这种动作,幅度太大很容易摔下马,就算是骑术了得之人,砍劈之时也不敢太过用力,杀伤力自是有限,因此骑兵除了冲锋之时有充分的杀伤力外,一旦冲进敌军之中,基本就丧失了攻击手段,只能沦为靶子,活生生被敌人杀死。
所以说古代能够在马上进行单挑这种高难度作战的人,莫不是一时良将,普通骑兵的话,想都不用想可以做到,能够在冲锋的时候紧抱枪或矛,不摔下马就是精锐骑兵了。
而一旦用上马镫这东西,骑兵在马上就能轻易取得平衡,自是能够放心大胆用力劈砍,按张苞所说,提升三分之一只是最少的估算,是用普通骑兵的程度来说的,如果是精锐骑兵的话,可能达到提升一半的攻击力呢。
这我倒是明白的,犹如驾驶汽车一样,一般司机的话,就算你给一辆法拉利跑车给他驾驶,他最多就开到一百多公里时速,顶天就一百五十公里时速了,但是如果给一个赛车手驾驶的话,他随时能开到二百公里时速,甚至如果是在赛车场内,条件许可的话,开到三百公里时速也是分分钟的事情啊。
驾驭装备的始终是人,这个真理还真是从古至今都是如此颠破不变,只有适合的人才能将装备的性能发挥至极致,古今如是,中外如是。
这样想来的话,马镫果然真的是骑兵至宝啊,有它的骑兵和没它的骑兵,真的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兵种啊,能够发挥的作用也是天壤之别了。
没有马镫的骑兵,只能作骚扰、突袭、追击之用,如果冲击敌阵的话,就只可以挑布阵薄弱的敌军冲击,如果敌阵厚重的话,冲进去就很难凭自己的力量杀出来,一旦深陷敌阵,就随时会全军覆没啊,就算友军救援及时,也会有严重伤亡,对于这个时代组建困难的骑兵来说,就可以说是得不偿失了,如非必要,基本是不会有将领选择这样做的。
但是如果骑兵有了马镫,自身由于居高临下,杀伤力本就高,加上马镫轻易取得平衡,那么对上步兵的话基本上就是屠杀了,如此算来的话,冲阵就算失败,基本上都能杀出来,死伤起码会比没有马镫的骑兵减少一半到三分之一,这样就会成为一个可以接受的死伤率了,那么很多将领就会果断地投入骑兵冲击敌阵,骑兵的作用顿时就不一样了。
得到了张苞的解释,我总算对马镫的作用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前还是低估了马镫这东西对骑兵的作用啊,看来往后对这边工匠营区的保卫,还要继续加强啊。
这个还要取得张苞的支持,不过张苞今天既然亲身试过了马镫的作用,估计他也会充分重视这边工匠的保密和安全了,料想不难取得他的协助。
第一百三十五章 测试
于是我顺势向张苞提出增强工匠区域这边的守卫,张苞闻言沉吟了一会,就表示同意了我的请求,不过他就跟我说道,其实现实工匠区域这边的防卫已是甚为严密,如若再增添防卫手段,例如砌上石墙的话,反而会更是引人注意,完全不像一般军中工匠打造兵器了。
我想了一会,也觉得张苞的意见确有道理,于是就问张苞,那么有什么好的建议,张苞就说道,既然现时防卫手段已经足够,那么其实可以从人手方面考虑。
张苞给出的建议就是,大营外面的巡防士卒,具体编排不变,不过就划归多一千名士卒给那名统领,如此的话,那名统领就可以每半月轮调一次这些士卒,这样的话就能保证巡防士卒的精神和体力充足,大大减少了防御漏洞。
而工匠区域外围负责看守出入口和巡逻的士卒,也是这个道理,张苞计划将现时的四百名士卒提升为六百名,同样会预备多六百名士卒作为轮调之用。
我心中暗暗点头,张苞这个安排确是不错,于是我就出言附和,言明十分赞成张苞这个安排,经我们两个人同意,工匠营区这边的防御就算是正式提升了。
此事算是了结,我就继续追问张苞,马掌的功效如何,可有什么感觉,张苞却是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默不语起来。
好一会,张苞才说道,装备上马掌的战马,其策骑起来感觉比没有马掌的马更稳定,按照他的估计,应该能够提高马的速度,不过由于刚才只是在营内慢跑,实在难以确定。
因此张苞建议,一会其将策骑这匹装备上马掌的战马往营外奔跑一圈,以确定马掌的实际作用,看看是否如马镫此装备一样,对骑兵作用甚大。
这次我却没有赞成张苞的提议,因为就算张苞这样做,也难以确定马掌对马匹速度提升的幅度究竟有多大,所以我就想出了另外一个方法。
那就是先在营外选定一个地方,让张苞骑一匹没有钉上马掌的战马前往这个地方,期间我们会用漏壶计算时间,等到张苞返回之后,我们就将所用时间记录下来。
然后再为这匹战马钉上马掌,同样由张苞骑上这匹战马前往同一地点,最后将这次到达同一地点的时间记录下来,与前次没有钉上马掌的时间对比,就能清楚知道马掌对马匹奔跑是否有帮助,以及帮助究竟有多大了。
当然,为了数据客观真实,我还提出了一点,就是战马必须保持体力充沛,这样才能保证前后数据对比确实有效,所以我提出,今天让张苞骑上没有钉上马掌的战马跑一次,然后回来就为这匹战马钉上马掌,给一夜时间让马匹充分休息,回复好体力,也顺便让马匹适应马掌,到了明日再让张苞骑上这匹战马跑一次,这样的话,前后数据对比才是真实有效,方有对比的意义。
这种后世常见的科学数据对比法,其实只算是粗疏,只能是排除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不过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已经算是耳目一新了,所以张苞只是呆呆地听着。
直到我一口气说完自己打算采用的对比方法,以确定马掌的实际作用,张苞还是沉吟不语,想必在思考我的方法是否适用,并努力接受我的说明。
过了差不多一刻钟,张苞才从沉思中醒来,然后向我表示,他十分赞成我的想法,觉得用这个方法,确是能够测试出马掌对马匹的实际作用。
既然我俩都同意了这个测试方法,我和张苞就向邓芝等人说明了这个测试方法了,不过现时时间有点仓促,我们就决定先准备一切测试用的东西,等午饭过后半个时辰,大家再在这里集合,一起观看测试过程。
第一百三十六章 加速百分之十
一切商量妥当,众人便各自散去,准备各自需要用到的东西去了,午饭过后,众人依时齐集,张苞也骑着马,手上牵着另一匹马来到了。
我看到全部人已经到齐了,便与张苞和邓芝一起商议了一会测试的细节,细节商定后,邓芝便让这里的数个工匠听我吩咐行事,然后他就和张苞一起离开大营,出去寻找一个方便辨认的地方作为张苞骑马跑去的地点了。
之后各人按照我的计划,完成了一次测试,然后我就吩咐那些工匠为这匹马钉上马掌,还让一名骑兵牵着这匹马四下溜达一下,好让这匹马尽快适应马掌的存在。
等到那些工匠中的一人,将此次测试数据一式四份抄好,我和张苞、邓芝每人各持一份,那些工匠手上留存一份后,各人就此散去,各自回帐休息,约定明日巳时在此继续进行第二轮测试。
次日巳时,众人依照约定准时集合,我和张苞、邓芝聚在一起碰了碰头,我们三个人都觉得昨天的测试没什么问题,那么就决定按照昨天的流程再走一趟就是了,只不过今日测试的战马钉上了马掌而已。
毕竟昨日已经操作过一次,今日一切照旧,众人都熟门熟路开展手上的工作,等到张苞骑马回来,负责的工匠记录好数据,然后邓芝也回来了,于是我们三个就拿着数据走到一旁商议起来了。
看着手上的数据对比,我对马掌的作用也算是有了重新的认识,按照数据,虽然马掌没有马镫的作用那么夸张,足可提升骑兵百分之三十的攻击力,但是也提升了百分之十的速度,这也是十分明显的提升了。
而且这只是短途奔跑的数据而已,如果长途奔袭的话,由于马掌保护了马匹的马蹄,避免了马蹄的磨损,也就是使得战马奔跑的时间增加了,如此算来的话,速度提升的幅度应该会更大。
再加上减少战马受伤的机会,马掌的作用可就不只是我们现在手上这份测试数据表现出来的这么简单了。
我将我心中的想法向张苞和邓芝说了一通,他们两人先是沉思了一会,显是思考我的说法是否合理,良久,他们两人就抬起头来,与我对望一眼,如此沉重的面色,想必也是想到我和诸葛老大如此郑重其事,对此次打造骑兵装备这么重视的原因了。
于是张苞当即表态,说下午就增派人手,落实之前与我商议的防御改善计划,邓芝也跟着表示,之后定会用心督促那些工匠,争取尽早打造好所有骑兵装备,亦会细心留意这些工匠日常的一举一动,以防他们之中有人向外人传递这些骑兵装备的情报。
听到张苞和邓芝两人如此说法,就表示他们两人已经将此处工匠营区的保密和安全当成一件大事看待了,这样最好,总比我老是自己一头热,他们只是奉命协助我为好。
毕竟自己主动想做好一件事,总比听从别人的建议,然后去做好一件事的效果要好,因为一个人就算再想办好一件事,总会有所遗漏的,始终还是要几个人,最好是一群人同样想办好一件事,那样群策群力的话,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我和张苞、邓芝口头落实了各种增强防卫和保密工作的手段后,我就让邓芝继续留在这边督促那些工匠尽快造出马刀。
等邓芝往工匠那边方向走去后,我就拉着张苞商量,如今骑兵装备已经做出了两样,而且效用也基本确定,我们两人最好还是回长安城内军营,寻诸葛老大报告一番方是正理啊。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日之约
张苞听了我的建议,表示十分赞同,然后他让我稍后先去营门处等候他,他回去中军大帐安排一下军务,就会汇合我,一起回长安城找诸葛老大汇报这边的一切。
我当即同意了张苞的安排,然后就去巡视了一圈工匠区这边的情况,跟着吩咐马坤和马巽领人好好留意工匠区域,若有任何问题,就让马坤立刻进城寻我禀报。
安排好这边的事情,我就去到营门处等候张苞了,一刻钟左右,张苞便来到营门处,于是我便跟着张苞离开大营,往长安城中去了。
回到城中军营,我带着张苞直往中军大帐而去,到了中军大帐门外,我让帐门处守卫进去通报诸葛老大,然后就先进去向诸葛老大汇报一应情况,留张苞在帐门外等候一下了。
进到中军大帐内,我就将现在骑兵准备的锻造情况和我们对马镫、马掌的测试情形向诸葛老大作了详细的报告。
诸葛老大听了我的汇报,十分满意我和张苞、邓芝的努力,然后对张苞亲身做的测试十分在意,当即让人出去呼唤张苞进帐汇报。
张苞进来后,诸葛老大就对张苞展开了详细询问,无外乎都是问张苞骑上有马镫和马掌的战马后,做了哪些动作,做这些动作的时候,感觉与没有马镫和马掌的时候有什么分别。
我听了一会,终于确定诸葛老大真的没有白费自己的一副好身体,他还真的是一名“真儒”,对君子六艺中的“御”应该有不错的造诣,当然了,到了这个东汉时代,“御”已经不止只是驾驭战车了,还包含了骑术这个技能。
诸葛老大和张苞的交谈,很多对我这个骑术平平的人,都是一知半解而已,等他们两人交谈完毕,诸葛老大就问我,既然马镫和马掌已经打造出来了,那么最后一件装备马刀,还需要多久才能打造出来。
我当即向诸葛老大说道,按照那些工匠所言,由于打造兵器的技术相对比较复杂,其中一些工序还要好好摸索,故此不能与马镫和马掌这些相对简单的器物相比,依照工匠的估计,这两天应该就有马刀的成品打造出来了。
诸葛老大点了点头,对我的用心表示了赞赏,然后就跟我和张苞说道,既然全部骑兵装备,两天之后就齐备了,那么他决定,三日之后,到我们那里的工匠营区,亲身观看全套骑兵装备,并吩咐到时由张苞演示一遍,看看这些装备的真正效用究竟如何。
我和张苞当即应诺,并言说自己回营后,定当全力督促那些工匠,保证一定如期打造出马刀,届时于营内恭候诸葛老大的到来。
诸葛老大对我们两人表达了赞赏之意,让我们两人回去继续努力,并大赞了邓芝和其属下一众工匠的努力,并吩咐我们回去一定代为传达。
我和张苞两人当即大礼拜谢,并代邓芝和一众工匠谢过诸葛老大的赞赏,然后诸葛老大就示意我们无事就退下,回去好好办事。
我和张苞便会意告辞,缓缓转身向帐门处退去,等出了中军大帐,我和张苞就商议了一番,张苞回去当即落实工匠区域的防卫增强工作,而我则回去紧盯着工匠的进度,并向邓芝说明诸葛老大的安排,切莫到时掉了链子。
我们两人商量定当,便策马原路返回城外大营去了,回去的路上,我骑着没有马镫和马掌的战马,当即有了一些担心,于是便向张苞言明,马镫和马掌这些骑兵装备的保密工作,务必要落实到位,除了在工匠营区作为实验的战马外,绝对不允许于其他战马上装备,更不要说骑着有马镫和马掌的战马出营了。
之前为了测试这些装备的性能,只是无奈之举,日后绝对不可以再有这种情况发生的了,张苞听了我的说话,当即连连点头,表示绝对同意我的说法。
第一百三十八章 邓芝的对策
我和张苞商定了这个最大也是最基本的保密框架,然后继续商量,敲定了一些细致规定,例如工匠营区内,除了我和邓芝外,一律不得单独离开工匠营区,而且除了我和邓芝外,工匠营中任何人如向张苞要求离开大营,张苞都不得放行,还要立刻遣人知会于我。
如有外来物资运至工匠营区,一律不得直接运到营区里面,只能在出入口处交给那些守卫的士卒,然后再由这些士卒运进营区内。
如此种种,我和张苞还陆陆续续商定了多项事宜,总之就是最大限度地保证工匠营区内的情形不会被外面来的人探知。
回到城外大营,张苞就和我道别,自己回去中军大帐落实之前我们两人商定的各种事情和处理自己的军务,而我就返回工匠营区去了。
回到自己的营帐,我就让马坤立刻寻来邓芝,就说我有要事与邓芝商议,马坤当即不敢怠慢,急步往帐外走去。
半刻钟左右,邓芝就来到我的营帐了,我请邓芝坐下,等他坐稳后,先向他询问现时马刀的锻造进度,邓芝就向我述说,估计今日内就会有初次打造成功的马刀样品了。
不过初次打造出来的样品,一般都会有缺憾,还需经过多番试用,要试验是否耐用,还顺便寻找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按照正常的锻造时间推断,一般三五日左右才会有最终的成品造出,我一听,顿时大急,这可是赶不上进度啊,三日之后,诸葛老大就会来查验这些骑兵装备啊,我可不想再次进长安城,要求诸葛老大改期啊,这可是身为属下之大忌啊。
于是我就连忙向邓芝说了我和张苞之前进长安城中向诸葛老大汇报情况,诸葛老大对邓芝和一众工匠大加赞赏。并定于三日后来这里观看骑兵装备的试用情况。
邓芝听了我的说话,先是大喜,然后就和我一样大急起来,诸葛老大已经定了到来的日期,当然最好就是在诸葛老大来的时候顺便呈上马刀这件骑兵利器,如此方是尽善尽美啊。
不过邓芝毕竟是管理军中后勤和这些工匠多时,经验相当丰富,只是思考了一会,就想出了对策,那就是现时共有五名工匠带领其余工匠负责锻造马刀,到时等马刀样品锻造出来后,邓芝打算让这五名工匠轮流带领一批工匠试用马刀,以寻找可以改进的地方。
如此的话,等于十二个时辰不间断有人试用马刀样品,相信定能于后天打造出马刀的最终成品,再经张苞这名猛将亲手试用一番,如无不妥之处,就可以于大后天呈上给诸葛老大过目了。
我听了邓芝的建议,当即大大松了一口气,还好邓芝这人确是有本事,这么快就想出了方法解决这个燃眉之急,于是我就表示同意邓芝这个建议,并让他速速回去安排一切,莫要耽误了,要尽快完成马刀样品,最好就是今晚开始试用流程。
邓芝点了点头,也是明白了这件事的重要性,于是也不多作盘桓,立刻就向我告辞了,我也知道现在是争分夺秒之时,也不愿意所说废话,连忙送邓芝出帐离去了。
目送邓芝走远了,这时马坤就奉上饭食,我看看天色,原来已经是午时已到了,于是我就接过马坤递过来的饭食,然后示意马坤也下去吃饭,让其准备一下,饭后我们就去巡视一下工匠营区外围的守卫。
马坤下去自己吃饭,我也并不矫情,直接将食盘放在地上,然后盘膝而坐,大口吃喝起来。
第一百三十九章 验货
饭后我就带着马坤去巡视营区了,先是在锻造区那边看到邓芝正在监督马刀的锻造,于是我就放心走开,去模坑营帐那边巡视了。
途中还看到马巽领着两个人正在巡逻,马坤就顺势向我说道,现时马巽领着二十名士卒,其中有十名是我带来的亲兵,另外十名则是诸葛老大增派给我的,马巽带着这些士卒,已经负责其营区内的巡防任务,所以我和马坤才能在营区内各个营帐之间自由进出。
我听了马坤的汇报,便将马巽叫来,打算听一下马巽究竟如何安排这些士卒,马巽过来,先向我低头施礼,然后就详细向我报告了现时的安排。
马巽加上其手上的二十名士卒,总共是二十一个人,他将这些人分成七队,每队三个人,其中六队负责巡逻营区,分为三个班次,每个班次就是两队共六个人,十八个人轮流巡逻确保十二个时辰都有人当值,剩下的一队人,也分成三个班次,轮流负责看守我所在的营帐。
如此一来,万一有事,我那边也有人手可以负责通知马巽,我对马巽这些安排十分满意,就赞了他两句,然后就让马巽自行退去,继续巡逻营区了。
马巽离去后,我就和马坤继续往模坑所在的营帐走去,到了营帐那边,自然有领头的工匠过来向我报告,然后我就从他的口中得知,现时模坑的挖制,由于已经知道了合适的尺寸,已经开始大量挖制,以备以后之用,而钢水已经出了一批,他已经用钢水试制了马镫和马掌各十个出来。
我听了这名工匠的报告,想不到他们的效率真心不错,已经有成品出来了,于是我便让他拿几个成品过来我查看。
接过递上来的马镫和马掌细看,感觉外观不错,与锻造的也相差不大,只是不知道质量如何,于是我就问了那名工匠。
那名工匠随即回答,凭他们数名工匠的经验判断,质量绝对没有问题,说着,他还将自己手上的马镫相互敲击一下,发出“叮”的一声清脆的声音,他还煞有介事地点点头。
虽然我在后世的时候,也曾经看过一些视频和资料,说那些熟练的匠人,能够光听自己打造出来器具敲击的声音,就知道是否精品,但是我却完全没有点亮这个技能啊。
不过我虽然不会这个技能,但是我知道,作为我的亲兵统领的马坤,应该有自己的办法确认这些铁器的质量究竟是好是坏,所以我就以目示意一下马坤,然后将手上的东西交给马坤。
马坤接过我手上的一对马镫,也是互相敲击一下,然后放在自己的耳旁用心倾听,好一会才向我点点头,表示这对马镫的质量不错。
如此的话,我就放下心来,看来铸造这件事还是有前途的,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批量生产的东西,还是要注意质量问题啊,于是我表扬这名工匠一番,并命他以后还要继续留意铸造出来成品的质量,如果以后成品得到陛下及诸葛老大的认同,我自然会为他请功。
那名工匠听了我如此说,当即激动地拍着胸口承诺,以后一定万分注意,定不让铸造出来的成品有劣品出现。
我看了他满面通红的激动神色,心中暗暗点头,看来这人不错,有机会要向邓芝提一下,不要轻易调离这人,好多事情就是这样,有熟悉的人一直处理,就没有问题出现,一旦换了新人处理,马上就问题多多了。
这些骑兵装备可是有大用的,一定要保证其没有问题,成功列装到一众骑兵之上啊,我心中暗自想到,看来以后还要多点巡视营区,尽量熟悉这些领头的工匠,不要被撤换了都不知道,万一出现问题就麻烦了。
第一百四十章 马刀
这边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我就和马坤离开营帐,然后就去到营区外围查看了,到了外围,发觉守卫的人员应该是增加了,因为原来的营帐由一个变为两个,每边出入口的两边都各有两个营帐了。
而且在营墙边及外围栏栅的角位,已经竖起了望楼,总共就是四座望楼了,而我也在每个出入口负责的队率面前,亲自任命了马坤作为他们的统领,除了我的命令外,他们全部都要遵从马坤的命令。
这样的话,工匠营区就有了大营守卫、外围守卫、内部守卫共三层守卫了,可算是毫无防卫漏洞的了,应该可以高枕无忧了。
巡视了一圈,发觉守卫已经算是布置得一丝不漏了,于是我便留下马坤让他尽快熟悉外围这边的守卫,起码都要混个面熟,认识得一部分守卫,万一真的出现什么意外,也能在没有那些队率的情况下,能够拉起一支骨干守卫。
当然了,这些说话我是不会在那些守卒面前跟马坤说的,只会在走远一点,只有马坤能够听到的情况下跟马坤述说一番,毕竟这些在后世算是稀松平常的方法,在这个时代来说,都算得上是家门秘传了。
嘱咐了马坤一通,我就回到自己的营帐中,看了会书,就稍稍歇息一会了。
次日,邓芝就来找我,说马刀已经锻造出样品了,现时正由那些工匠试用,如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明天上午就能将此样品作为成品,若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的话,就要明天下午才能有成品出炉。
听了邓芝如此说,我总算是放下心头大石,总算能够及时赶在诸葛老大来到之前赶制出马刀,不用再担心到时无法交差了。
既然邓芝来到了,我亦顺便提了一下,说模坑那边负责的工匠颇为认真负责,而据那些工匠报告,马镫和马掌的铸件已经试制出来了,如无问题的话,我希望后天诸葛老大来的时候,就将这些铸件呈上给诸葛老大观看,届时由邓芝呈上并解说这些铸件。
邓芝当即大喜,连连向我谢过,然后就拍着胸口保证定会督促那些负责挖制模坑的工匠,让他们多作准备,一旦诸葛老大认可这些骑兵装备的功效,需要大量制造的时候,定然不会掉链子的。
我笑着点了点头,就让邓芝回去继续监督那些工匠工作了,等邓芝走了约一刻后,我就再次带着马坤,去巡视模坑所在的区域,打算好好认识一下那几个领头的工匠。
巡视了一圈,在马刀模坑那边,从领头的工匠口中得知,马刀铸件也已经造出了,正在由几个工匠轮流磨制,估计下午就可以将马刀磨制好。
我听了这个好消息,当即大加赞赏,然后让他带我去看看工匠磨制马刀的情形,到了后面区域,只见一名工匠正在磨刀石上用力磨刀,刀锋处的铁料,逐渐变薄。
看着那名磨刀工匠用力的样子,我心中都替他辛苦,不过这却是没有办法了,在这个时代,还真的暂时没有办法代替这种手工磨刀的方式啊,毕竟电砂轮这种逆天的工具,以这个时代的科技,可算是遥不可及了,只能继续用这种耗费人力的笨办法了。
看到马刀果真铸造出来了,我就叮嘱了那名领头工匠两句,让他多多留心,莫要出了纰漏,然后就和马坤离开了。
到了营区外围,我就继续留下马坤熟悉守卫士卒,自己则往中军大帐而去,打算找到张苞,向他述说这边马刀打造的情形,顺便也约他明天过来帮忙测试马刀的性能。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切妥当,明日试刀
到了中军大帐处,跟张苞说了我来找他的目的,张苞自是一口应允,只是我还要等邓芝的汇报,才知道是明天上午还是下午进行马刀的使用,所以我就跟张苞约定了,下午会遣马坤过来,跟张苞进行时间上的落实。
张苞表示知道了,并言若其下午巡营未回,可让马坤告知其在中军大帐外守卫的亲兵,那两名亲兵自然会转告他知道的了。
既然此事已经落实了,我就跟张苞道别,然后返回工匠营区那边了,路过出入口的时候,马坤自然上前向我报告,我随即吩咐他要安排好在望楼上瞭望的人手,重点要瞭望营区北面的情况,如果外面负责巡防的士卒有何异动,一定要来向我报告。
马坤当即应诺,表示一定按照我的吩咐去做,我见马坤已经答应下来,就让他继续待在这里熟悉情况,我就回去营帐看书和歇息去了。
吃过午饭,我就自己一个人去巡营了,去到锻造区域,正好碰到邓芝,邓芝就向我汇报,说马刀经工匠们的一番试用,暂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如此的话,只要下午那些工匠继续试用,还是没有发现问题的话,就可以作为成品,明天上午拿来试用,以确定马刀的实际作用了。
听了邓芝这样说,我就让邓芝回去继续督促那些工匠工作,自己则去外围出入口那边,打算寻到马坤,让他去中军大帐通报一声给张苞知道。
绕着外围栏栅一圈,走了两个出入口,才算找到马坤,于是我就命马坤前往中军大帐,通知张苞明日早上过来工匠营区这边了。
马坤欣然领命,就急步往中军大帐那边小跑而去,要将我的口信转达给张苞知道了,我则勉励了出入口这边的守卒数句,然后就往模坑所在的营帐而去了。
巡视了这边一圈,特意寻到今天见过的负责马刀铸造的工匠,向他询问马刀可能于今天内磨制好,他当即回答,定能于今日内完成磨制。
我点了点头,赞了一声好,然后就让他于马刀磨制好后,立刻向我报告,并呈上磨制好的马刀给我过目。
那名工匠答应了一声,于是我就离去了,再去周围巡视了一圈,就回去自己的营帐小憩一下,顺便等候邓芝、马坤和那名工匠的消息了。
回到营帐一刻钟后,马坤就回来报告,说已经将我的口信转达给张苞知道了,我点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就让马坤继续回到外围处带队巡防,顺便继续熟悉守卫。
马坤走后,我在看书和休息的循环中有度过了一个时辰,然后那名负责铸造马刀的工匠就来汇报了,说马刀已经磨制好,特拿来让我过目。
我便让他拿来我看,那名工匠便双手捧上来,我仔细一看,那名工匠还算用心,马刀已经配上刀鞘了,虽然只是普通的皮制刀鞘,不过这个时代也算不错了。
我抽出马刀细看,磨得甚是锋利,可惜我对兵器缺乏品鉴能力,只能等明天张苞来到,顺便拿出来让他品评一番了。
想到这里,我就将马刀重新插进刀鞘,然后就打发那名工匠离开了,让他继续努力挖制马刀铸造用的模坑去了。
等那名工匠离去后,我就将马刀顺手放在案上,然后继续边看书边等候邓芝的消息了,不过马坤和那名工匠都来了,邓芝还没有来,估计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但是一日没有邓芝到来汇报的消息,我一日还不能大意,于是我静下心来,耐心等待。
到了申时末刻,邓芝终于来到了,他向我汇报,说马刀的使用,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明天可以如期进行试用。
我听了这个消息,顿时放下心来,然后就拿起案上那把铸造出来的马刀,递给邓芝观看,并向邓芝言明,明日已经邀请张苞到来,一并试用锻造和铸造出来的马刀。
第一百四十二章 铸造之法的优劣
邓芝拿过马刀,抽出来观看了一会,也点点头,表示这也是理所当然,毕竟马刀和马镫、马掌并不相同,马镫和马掌只是辅助装备,只要保证坚固耐用就没有问题了,但是马刀可是主力兵器,可是由骑兵手持,与敌军手上兵器及防具相互碰撞的,不但要坚固,还要锋利,而且还要顺手、省力,总之一句话,每一把铸造出来的马刀,一定要经过人工试用一番,手持一下才能知道是否合用啊。
看到邓芝同意我的想法,我也暗自松了一口气,虽然现在名义上我属于邓芝的上级,不过其实我还是要十分依仗邓芝的,如果硬要邓芝同意我的想法,闹僵了的话,之后的事情就麻烦了,现在这个结果却是最好的了。
于是我就让邓芝同时查看一下锻造出来的马刀和铸造出来的马刀,比较一下它们有何不同之处,顺便也借助邓芝的经验,粗略判断一下两者的性能。
邓芝当即如我所言,将两把马刀同时放在自己面前,细细观看起来,然后逐一拿起来端详一番,还用手指甲弹一下,认真倾听两把马刀的声音。
如此一番施为之后,邓芝就向我说道,初步估计,锻造出来的马刀算是三十炼的兵器,铸造出来的马刀大概只有十炼,性能上来说,锻造出来的马刀自是远远优胜,只是铸造的话,一天可以造五十把以上,只要钢水的产量能跟上就行,但是锻造的话,需要数名工匠轮流打造一整天才能造出一把。
按照这个计算的话,要列装大量骑兵的话,自是铸造这个方法更胜一筹了,邓芝这个判断,也与我的猜想大致一样,本来铸造出来的东西就不是以质量取胜,而是以数量为王的,只要质量尚可的话,就要肯定这个方法了。
正事已经谈完,推算一下时间,也应该是酉时了,正是用膳时间,于是我就唤出面守卫的亲兵进来,问其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那名亲兵回答说,现在已经是酉时过半了,并问我是否要将饭食彭上来,我就趁机邀请邓芝留在这里陪我一起用饭,邓芝立马答应了,于是我就让那名亲兵去奉上两份饭食。
不一会,那名亲兵就拿着食盘上来,就两份饭食各自放在我和邓芝面前,然后就离开让我们两人自己进食了。
我便招呼了邓芝一下,然后我们两人就各自捧起碗来,大口吃起饭来,中间还不时说上两句,大致都是说一下明天的安排。
现时军中自是不备酒水,所以我俩吃饭也甚是快速,只是一刻钟多点不够两刻钟的时间,我俩就各自吃完饭了,于是邓芝就告辞而去,我也将其送出帐外了。
送走邓芝后,我便让那名亲兵找来马巽,并让马巽带两名巡营士卒一同前来,约一刻钟过后,马巽就带人到来了,我便吩咐马巽,让他带人跟着我去巡视营区。
马巽自是领命,然后出帐招呼自己的手下,等候我出去,我特意缓了缓,约一盏茶的时间再出去,让马巽好好吩咐自己手下。
出帐后看到马巽已经领着两个人肃立一旁,我便示意一下,然后径自往前面走去,马巽便领着自己的两名手下紧随我身后。
在营区内转了一圈,发现工匠们都已经歇息去了,营区内四处静悄悄的,只有零星巡营士卒的脚步声,没有了白天“叮叮当当”的锻造之声。
回忆起白天的声音,我突然想到,铸造这个方法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没有响亮的锻造之声,试想一下,一处营帐如果不分昼夜都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那么就算几里外也能知道这里肯定有不寻常之处,想要保密就真的是难了。
看来,这也可以成为一个说服诸葛老大使用铸造之法的理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