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章:田庆之用计调兵,曹子孝中伏败逃
“将军,都埋伏好了。”
离当阳约有五十里的一处山道上,余江拱手对着田瑜说道。
余江乃是田瑜从军中提拔的副将,兄弟两人,弟弟名叫余涛。
昨日田瑜和徐庶议论取襄阳的事宜,田瑜提议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让士兵们结队而出,每队留一两人在外,剩下的再与后面的结队而回,以满过曹军的眼线。
而留在城外的士卒约有万人,其中大半皆是白袍军,由田瑜率领往襄阳而来,在路上伏击曹仁。
至于出城的白袍军则是由魏延率领的普通士卒身披白袍迷惑曹军眼线。
田瑜听到余江的话,回过神来,说道:“命将士们找东西堵住战马嘴巴,切不可发出声响。曹军到时,放其前军过去,待其兵马过去一半时,听我号令再出。”
余江拱手说道:“诺。”说完缓缓退下。
“等一下。”田瑜看着天空,转过身喊住余江。
余江停下脚步,说道:“将军还有何吩咐?”
田瑜道:“你吩咐人抓些鸟雀来,记得抓活的。”
余江虽然不解,还是应道,而后缓缓退下。
……
“快,加快脚步。”
曹仁骑着马在路边来回奔跑喊着。
这时一旁副将催马来到曹仁身边,说道:“将军,将士们从出襄阳便一路急行军,大多都已疲惫不堪。而且其中多是归降不久的荆州兵,如今还要加快速度,恐怕会?”
曹仁叹道:“我亦知你担忧,但是田瑜比我们先出兵。而且江陵离丞相更近。如果不加快行军速度。恐怕会来不及啊。”
副将闻言,拱手道:“末将明白了。”
曹仁在马上问道:“如今是何地界了?”
副将说道:“此地离当阳还约有七十余里。”
曹仁沉吟一下,说道:“既如此,到当阳时便修整一刻钟,再行出发。”
副将应诺一声,催马往后赶去,大喊道:“加快速度,将军有令,等到了当阳时就可以休息了。”
曹军士卒闻言,大多精神一震,速度亦是提升不少。
……
山道两旁的树林里,万余士卒静静爬伏在草丛里,等待着曹军的到来。
余江小跑到田瑜身边,说道:“将军,探子回报说曹军离此只有十余里了。”
田瑜闻言,精神一震,说道:“好,让士卒们打起精神,勿要暴露了。若曹军放箭,就将抓到的鸟雀放飞。”
余江应诺一声,转身传令去了。
……
“停下。”曹仁一抬手,喊停大军。
副将催马赶到,问道:“将军何事,为何喊停?”
曹仁指着前方说道:“此地颇为险要,若有伏兵,则我大军危矣。”
副将迟疑一下,说道:“如今南郡除了江陵,皆为丞相治下,何来伏兵?”
曹仁道:“可能是我多想了,不过还是小心为上。让弓箭手往两旁密林里射击一阵。”
副将应诺一声,传令而去。不一时,曹军阵中走出一队弓箭手,引弓搭箭,往山上树林里射去。
“嘎,嘎,嘎。”随着一阵箭雨落下,树林里飞出一群鸟雀,直往天上飞去。
副将见此,说道:“鸟雀齐飞,树林里应是无人。”
曹仁见此点了点头,说道:“继续前进。”说罢催马缓缓向前而行。
“将军,曹军前军已经过去了。”余江趴在田瑜身边小声说道。
田瑜点了点头,起身喊道:“放箭。”
唰,唰,唰。
一时间箭如雨下,曹军措不及防之下,被射倒大片人马。
“有埋伏,举盾,往山上杀去。敌军在、呃~”一位曹营将领话还未说完,一支利箭直直插入他的喉咙。
曹仁正在前方走着,忽闻后方一阵混乱,急忙喊道:“发生了何事?”
这时一位将领催马赶来,喊道:“将军,山上有伏兵,我们中埋伏了。”
曹仁闻言,急忙下令让前军回头往后方赶去。
曹仁赶到时,只见曹军一片混乱,急忙大喊:“盾手举盾掩护,全军向后突围。”
这时一道声音响起:“后方道路被敌军用石块堵死了,出不去。”
这时曹军前军回防,后军后路被堵,只能前冲,一时间两方堵在一起,一片混乱。
曹仁见此大喊:“不要混乱,叶全,王韬你二人率一支兵马向两边山上杀去。其余人随我向前冲。”
曹军闻言,兵马分为三部,两部向两旁山上杀去,一部随曹仁向前突围。
田瑜在山上见曹军已经杀到山腰,大喊一声:“杀。”
“杀~”
喊杀声响起,山上伏兵提起兵器,向山下杀去。
双方短兵相接,曹军一路奔波而来,早已疲惫不堪,这时又中了埋伏,伤亡过半,士气低落。而江陵军以逸待劳,士气高涨。一时间将曹军杀得节节败退。
曹仁率军向前突围,正要脱出埋伏圈,忽然从山坡上杀下来一队人马。
田瑜在山上见曹仁向前方突围,便带领一支兵马前来拦截。此时见曹仁快要突围而走,急忙大喊:“田瑜在此,曹子孝休走。”
曹仁见了田瑜,不由怒火中烧,大喊一声:“田瑜小儿休狂,今日便要你为子廉偿命。”
说罢,拍马向田瑜杀来。
田瑜见此,手中双枪一挥,亦是挺枪杀来。
田瑜一支枪挡住曹仁大刀,另一支枪直刺曹仁心窝。曹仁见此急忙向后仰去。
双方错马而过,曹仁调转马头,手中大刀自下而上,直往田瑜坐下战马砍来。
田瑜见此,急忙勒马向上躲过曹仁攻击。待战马前蹄落地之时,右手短枪自上而下直刺曹仁面门。
曹仁见此大刀回拉,举在身前,挡住田瑜进攻。此时田瑜左手枪直往曹仁脑袋上抡去。曹仁急忙俯身躲过。
一时间二人枪来刀往,僵持不下。
未过五十回合,曹仁副将喊道:“将军,切不可恋战,突围重要。”
曹仁闻言,环头四顾,见曹军已经伤亡惨重,有心脱战,却被田瑜死死缠住。不由心中焦急。
双方战了七十余合,曹仁被田瑜一枪打掉头上兜鍪。曹仁心知今日怕是难以脱身,便下令让副将率兵突围。
这时忽有一人冲入二人战圈,手中大刀直直往田瑜面门劈来。
田瑜见此,急忙招架。
来人喊道:“将军速速突围,俺牛金为你断后。”
曹仁闻言,迟疑不决。牛金见此,急忙大喊:“将军还不速速突围,在晚一会,就都走不了了。”
曹仁见此,说道:“此人枪法了得,牛将军定要小心。”说罢,拍马离去。
田瑜见此喊道:“想走,问过我了么。”手中双枪直奔曹仁后心而去。
牛金见此,急忙挥刀拦下:“你的对手是我。”
田瑜见走了曹仁,不由大怒:“敌将猖狂,便先斩了你,再斩曹仁。”
第二八章:牛金救将遭阵斩,田瑜用计诈城门
却说田瑜眼见走了曹仁,不由大怒:“敌将猖狂,便先斩了你,再斩曹仁。”
说罢,挺枪拍马向牛金杀去。
牛金大喝一声:“来的好。”亦是挥刀迎上。
双方枪来刀往缠斗在一起,牛金只是为了拖住田瑜,给曹仁争取时间,所以只以防守为主,只在见田瑜想抽身后退时攻击一下田瑜。
田瑜见此,大喝一声:“好贼子,既然你找死,我便成全了你。”
说着,手上攻势不由又快了几分,直打的牛金毫无还手之力。
双方斗了四十余合,牛金便是防守也吃力起来。牛金暗暗叫苦:“这敌将果然了得,今日怕是要命丧于此了。罢了、罢了,今日便是拼了这条命也要让这敌将知道知道我的厉害。”
心中想着,牛金便一转大刀,转守为攻,抢先向田瑜攻去。
田瑜见此冷哼一声:“哼,你若一直防守,十合之内还拿不下你,此时却是自寻死路。”
说着将左手的枪,勾开了牛金大刀,同时将右手的枪、豁的一声,直向牛金前心刺来。
牛金见此急忙就要回刀招架,可那里还来得及,被田瑜一枪正中心窝,跌下马来,死于非命。
“尔等主将已逃,跪地投降者免死。”田瑜大喊一声。
曹军士卒闻言,迟疑了一会。碰,一道声音响起,一位曹军士卒扔下手中的兵器,跪地说道:“我投降,别杀我。”
见有人带头,不一会曹军士卒大都跪地投降。不愿意投降的也被田瑜手下士卒斩杀。
……
余江浑身染血,来到田瑜身边说道:“将军,俘虏都已经处理好了。这些俘虏多是荆州人,对曹军没什么归属感,所以比较好招降。”
田瑜点了点头,说道:“让兄弟们赶快处理一下后方的石块。还有将现在曹军里的领头带过来。”
余江拱手退下。
不一时便又回来,身后跟着两个曹军降将。
“将军,人带到了。”余江来到田瑜身边,拱手说道。
田瑜轻嗯一声,看着二人说道:“你二人叫何名字,在曹营任何职位?”
二人闻言,紧忙拜道:“禀将军,小人名叫叶全(王韬),原本乃是刘荆州麾下。曹操率军南下,留下守襄阳的多是荆州军,因此我二人便在曹仁手下,任裨将一职。”
田瑜闻言厉声喝道:“既为刘荆州麾下,何故降贼?来人,把这背主之人拉下去斩了。”
二人听到田瑜所说,急忙跪在地上拜道:“冤枉啊将军,我二人对曹贼亦是深感痛恨,只是刘综开城投降,我二人也是无法啊。还请将军饶命啊,还请将军饶命啊。”
田瑜道:“既然如此,便给你二人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就看你二人抓不抓着住了。”
二人急忙掉头道:“请将军吩咐,我等定然万死不辞。”
……
夜色漆黑,襄阳城外,一支乱哄哄的军队向襄阳奔来。
襄阳城头上的士卒见此,急忙去禀报夏侯惇。
待城外大军靠近襄阳之时,城头之上乱箭射下。叶全、王涛二人见此,急忙停下脚步喊道:“我等乃是曹仁将军麾下,在路上中了埋伏,拼死突围而出。快开城门放我们进去。”
城头上的士卒闻言,皆是面面相觑,一位军官模样的人喊道:“我等已经通知夏侯将军去了,你们且在城下稍等片刻。”
不一时,夏侯惇和蒯越联抉而至。
夏侯惇开口问道:“你们是那一部兵马,到此何事?”
叶全、王韬对视一眼,王韬上前一步喊道:“禀夏侯将军,我等乃是曹仁将军麾下,随曹仁将军支援丞相的路上中了埋伏,我等拼死方才突围而出。还请将军打开城门放我等进去啊。”
夏侯惇听到曹仁中了埋伏,急忙问道:“可知是何方人马,曹子孝如今何在?”
王韬回道:“领军之人自称田瑜,想来应是江陵的人马。我二人率军压后,中伏之时曹将军命我二人向后突围,他自率军向前突围。如今却是不知如何了。”
夏侯惇闻言不由大急,连忙问向蒯越:“异度先生,如今之计如何是好。”
蒯越拱手道:“还需小心行事,不如先让他们在城外扎营,待天亮之后再做打算。”
夏侯惇道:“可是曹子孝如今情况不明,我心中实在不安。不如我带一千兵马前去探查一番。”
蒯越道:“万万不可,将军,如今还需以襄阳为重,城内多有对丞相不满之人,将军一走,何人制之。”
这时城下的王韬见城上没有回应。想起田瑜说的话,急忙大声喊道:“城上可是异度先生,我乃王家王韬啊,还请快快打开城门放我等进去啊。”
蒯越闻言,在城上回道:“原来是王子略(王韬字子略)啊,如今天色已晚,未免扰民,还请子略带人先在城外扎营,待天亮后自会放子略入城。”
王韬闻言,急忙说道:“异度先生,我等中了埋伏,拼死才突围而出,营帐早已在混乱之时丢下,如今正值三冬之季,城外寒冷异常,还请先生大发慈悲,放我等入城啊。”
这时城下士卒亦是响声四起
“快开门,我们要进城。”
“凭什么不让我们进城啊。”
“兄弟们,这些世家大族根本不管我们这些人的死活,我们自己冲进去。”
“说的对,再不开门,我们就自己冲进去。”
“开门,开门,开门。”
城上夏侯惇和蒯越对视一眼,夏侯惇道:“异度先生,这些士卒方才中了埋伏,此时突围而出,又被自己人拦在门外,恐会激起兵变。不如先放他们入城吧。”
蒯越闻言,沉吟一下,缓缓说道:“王子略乃是城内王家之人,确实是在曹仁将军麾下任职,想来应是无碍。只是我心中不知为何隐隐不安。”
夏侯惇道:“可能是最近事情太多,先生劳累过度所致。”
蒯越点了点头:“但愿如此吧,既然如此,先放他们进来吧。”
“开城门。”
随着一声吆喝,襄阳城门缓缓打开。
第二九章:双枪将夜取襄阳,盲夏侯丢城逃命(打赏加更)
襄阳城门缓缓打开。
王韬大喝一声:“兄弟们,进城。”
城外士卒缓缓进入城内。待城外士卒完全进入城内之后,襄阳城门缓缓闭上。
城墙之上的夏侯惇、蒯越看到并无意外发生,不由松了口气。
夏侯惇道:“异度先生,我们也下去看看吧。”
说罢,二人缓缓走下城墙。
夏侯惇二人来到王韬面前,蒯越说道:“子略与我详细说说中伏之事。”
王韬诡异一笑,说道:“正有此意。”说着,手中大刀直向夏侯惇砍去。
二人见此,瞳孔一缩,夏侯惇就势一滚,躲过王韬大刀。起身后急忙拔出腰间长剑。
蒯越道:“子略这是何意?”
这时一道声音从城外进来的士卒里响起:“哈哈哈,夏侯惇,可还识得我么。杀~”
一时间,喊杀声四起,进城的士卒纷纷挺起武器,杀向城内士卒。
夏侯惇闻言,急忙看去,一看之下不由大怒:“是你,田瑜小儿。”
田瑜手中双枪挥舞,直朝夏侯惇杀来。
夏侯惇急忙挺剑招架,这时一旁的蒯越在士卒的守护下往城内撤去。
蒯越边走边朝着夏侯惇喊道:“将军莫要恋战,速去召集兵马为紧。”
夏侯惇闻言,想要脱身而去,却被田瑜缠住,走脱不得。
田瑜一边缠斗夏侯惇,一边大声吩咐道:“余江率三千士卒前往城内军营,狙杀城内兵马。叶全同去,看可否招降。余涛和王韬率人控制四门。”
夏侯惇被田瑜缠着,眼见城内士卒一片混乱,节节败退,不由大急。
夏侯惇虚晃一招,急忙跳出战圈:“拦住他。”
城内曹军士卒闻言,急忙向田瑜围来,夏侯惇趁此机会连忙向城内赶去。
待田瑜冲出曹军士卒包围,那还有夏侯惇身影。
田瑜见城墙已经被余涛拿下,便领了一千人马往城内大营而去。
等田瑜赶到大营时,大营已经是一片混乱,火光冲天。只见夏侯惇正率领人马在阵中左突右冲。
田瑜抢过一位曹军骑兵的战马,拍马直奔夏侯惇而去。
夏侯惇见到田瑜杀来,咒骂一句:“小儿欺我太甚。”说罢,拍马领军向外突围而去。
田瑜见此,暗叹一声:“且先拿下襄阳为主,便先放其一马。”心中想着调转马头,向曹军阵营中杀去。
……
襄阳蒯府
蒯越被士卒护送回来之后,急忙回到蒯府。
蒯府管家见蒯越回来,急忙问道:“老爷,你回来了,外面发生了什么,怎么一片响声。”
蒯越快步向着内院赶去,边走边说道:“有敌军攻来了,你速速去通知府内其他人,收拾东西,我们出城。”
管家闻言,急忙应声一声。去通知去了。
蒯越刚进内院,蒯越的夫人便迎了上来:“老爷,发生什么事了。”
蒯越拍了拍夫人的手,说道:“有兵马打进来了。你快去收拾东西,我们去樊城。”
……
曹营士卒被田瑜一阵冲杀,阵型大乱,田瑜大声喝道:“投降者不杀。”
这时叶全也是喊道:“荆州的兄弟们,我们本就是刘荆州麾下,如今大公子和刘皇叔在赤壁大败曹军,襄阳也被刘皇叔麾下的田将军拿下。你们何必再为曹操卖命,放下手中的武器。跪地投降,可免一死。”
曹军士卒闻言,大多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田瑜吩咐余江收拢降卒,自己带兵往襄阳北门而去。
田瑜领着兵马赶往襄阳北门的路上,正遇见夏侯惇领着一支兵马护着一队家眷往北门赶去。
……
却说夏侯惇从大营冲出后,便急忙向府衙赶去,等夏侯惇赶到府衙时,蒯越早已经等候在那里了。
夏侯惇见到蒯越,急忙问道:“异度先生,如今如何是好。”
蒯越道:“我已经吩咐人去往樊城求援去了,如今可领军前往北门,依城墙而守,等待樊城援军。”
夏侯惇道:“如今只有三千余兵马,如何能守。”
蒯越长叹一声:“能守则守,不能守便撤往樊城吧。只是若是一走,再想回来就难了。”
夏侯惇闻言,亦是长叹一声,然后说道:“府衙诸位先生何在?”
蒯越道:“我已经让他们先行赶往北门了,我自在此等候将军。”
“既然如此,那我们便速速赶往北门吧。”
……
田瑜看到夏侯惇领兵往北门而去,急忙率军追赶。
“夏侯惇休走,田瑜来也。”
田瑜大喝一声,催马先行追上夏侯惇。
夏侯惇见此,说道:“异度先生先走,我来断后。”说罢率领一千人马向田瑜杀来。
田瑜接上夏侯惇,向身边一个校尉吩咐道:“速速追击,不可走了前方家眷,但是切莫伤了他们性命。”
夏侯惇闻言,急忙说道:“拦住他们。”
田瑜笑道:“夏侯惇,你还是先担心担心自己吧。”说着手中双枪直扎夏侯惇要害。
夏侯惇急忙招架,二人斗了六十余合,夏侯惇见身边士卒已经所剩无几,心生退意。
夏侯惇虚晃一招,拍马边走,田瑜见此急忙追去。
待田瑜赶到北门时,只见两方士卒正在混战,田瑜见此催马杀入阵中。
未过不久,余江率军赶到,夏侯惇见此,知道大势已去,便向蒯越说道:“异度先生,大势已去,不如退往樊城吧。”
蒯越道:“为今之计,只好如此了。”
夏侯惇闻言,率军冲向襄阳城外。
田瑜见此,大喊一声:“休走了夏侯惇,骑兵随我追击。余江控制城门。”
说罢,田瑜领着骑兵追去。
夏侯惇见田瑜追来,留下五百人断后,带着蒯越等人继续往樊城而去。
夏侯惇等人被田瑜一路追击,待赶到汉水(沔水)时,天色已经放亮,此时早有樊城兵马在此接应。
夏侯惇回顾身后,见只有蒯越和零零散散几骑人马,其他人皆被冲散。
夏侯惇不禁长叹一声:“自我南下以来,连连败于田瑜小儿之手,先在江陵城下折了十五万大军,如今又丢了襄阳。莫不是此子天克我也。”
一旁蒯越闻言,不由说道:“将军切莫灰心,胜败乃兵家常事。如今还是先去樊城吧。”
夏侯惇点了点头,一行人向岸边走去。
待田瑜赶到汉水南岸时,夏侯惇已然坐上船往汉水北岸而去。
田瑜看着远去的船只,不由叹息一声:“这盲夏侯倒是命好,三番两次从我手下逃脱。罢了、罢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回襄阳。”
第三十章:桓阶归降刘皇叔,田瑜襄阳讽二贤
田瑜率军追赶夏侯惇到汉水南岸,见夏侯惇已经坐船离去,便只能无奈返回襄阳。
“将军,你回来了。”余江正在指挥人手处理城门处的尸体,看到田瑜回来,急忙来到田瑜面前。
田瑜点了点头,问道:“方才截回来的家眷在哪里?”
余江道:“安排到府衙去了,余涛正在看着。”
田瑜说道:“我去看看,这里就交给你了,务必守好城门。有什么情况及时通知我。”
余江一拱手:“诺。”
……
襄阳府衙
大堂的角落里,一帮老弱妇孺围在一起,时不时还能听到哭泣声,和妇人的安慰声。
大堂一旁的座椅上,三位文士端坐在此,其中两位中年文士正在侃侃而谈。
“伯绪兄好似一点都不担心?”座位靠近门外的那个文士端起手中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问向另一位文士。
那文士哈哈一笑:“仲宣不也不急不忙嘛。”
先开口的文士,也就是仲宣说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着急又有什么用。”
“哈哈哈,我看仲宣是成竹在胸。”伯绪哈哈大笑道。
仲宣笑了笑,看了一眼一旁一言不发的文士,说道:“公悌为何一言不发。”
那文士看了一眼仲宣,说道:“生死操控与他人之手,何必多说。”
仲宣二人闻言,皆摇了摇头,随后便又交谈起来。
二人正聊的火热,门外传来一个声音。
“将军,你回来了。”
二人闻言,对视一眼,尽皆闭口不语,拿起手中的茶杯,喝起茶来。
田瑜走进大堂,看了看堂内情况。待看到大堂内端坐的三人时,不由眉头一挑。
大堂角落的一群妇孺看到田瑜进来,不由又靠的紧了些。哭泣声也是消失不见。
田瑜朝着几人拱了拱手,说道:“颍川田瑜,见过诸位。不知诸位如何称呼?”
那两个文士闻言,对视一眼,起身拱手道:“长沙桓阶(山阳王粲)见过将军。”
这时那一言不发的文士亦是起身道:“北地傅巽见过将军。”
田瑜闻言,心中一阵恍惚:“怎么是这三人。”
心中想着,田瑜急忙说道:“原来是仲宣、伯绪、公悌三位先生,瑜久仰大名了。”
三人闻言,知道是田瑜客气,皆是拱手道:“不过将军阶下之囚而已,何来大名。”
田瑜道:“手下一群武夫,不识礼数,却是怠慢三位先生了。”
三人道:“怠慢却是不曾,不知将军打算如何处置我等。”
田瑜闻言道:“哈哈,三位先生皆是天下闻名之人,何来处置一说。还请三位先生入后堂稍等,待瑜处理好事情,在与三位先生长谈。”
三人道:“不敢。”
田瑜对着门外喊道:“余涛,领三位先生去后堂歇息,不可怠慢。”
余涛在门外听到声音,走进大堂,手一伸说道:“三位先生请。”
三人对着田瑜拱了拱手,便随余涛前往后堂去了。
待三人离去,田瑜向一旁角落里的妇孺走去。
那群妇孺见到田瑜过来,不由抱在一起。
田瑜拱手道:“在下颍川田瑜,不知各位是?”
这时从人群中走出一位妇人,四十来岁,脸上皱纹隐约可见。
妇人躬身行了一礼,说道:“老妇蒯李氏,见过将军。我等乃是荆州蒯家的人,我家老爷正是蒯越。”
田瑜道:“原来是蒯氏族人,夫人还请放心,有道是祸不及家人。夫人可领族人先回贵府,一切等我主回来再说。我自会派人保护诸位安全。”
蒯氏闻言,亦知保护为假监视是真,但如今已是阶下之囚,能保全姓名已是不错,便躬身说道:“多谢将军。”
田瑜拱了拱手,喊来门外侍立的侍卫。交代两句后,便去往后堂了。
……
后堂,王粲三人被余涛领进来之后,便静静等候田瑜到来。
未过不久,一阵脚步声传来,三人扭头看去,只见田瑜快步而来。
田瑜走进后堂,拱手道:“怠慢三位先生了。”
三人起身回礼道:“不敢。”
田瑜走到上首,说道:“三位先生请坐。”说罢,率先落座。
三人见此,亦是各自回到座位坐下。
田瑜道:“久闻三位先生大名,不曾想今日得以相见。”
三人拱手道:“我等不过一腐儒而已,那里比得上将军,不知将军准备如何处置我等?”
田瑜道:“三位先生乃是大才,何不归于我主麾下。我主求贤若渴,若是得知三位先生相投,定会欣喜若狂。”
三人闻言,皆是沉默不语。
田瑜见此,也是不急,端起茶杯来,轻轻喝了一口。
未久,傅巽开口说道:“老夫年龄大了,如今只想安度晚年,怕是要辜负将军好意了。”
王粲亦是说道:“粲不过一无用书生,平时写写文章还行。出谋划策,治理一方,皆非粲所长。刘皇叔麾下人才济济,粲实不敢班门弄斧,唯恐届时辜负将军厚爱。”
田瑜闻言,心里冷笑一声。看向桓阶。
桓阶见田瑜望来,急忙拱手说道:“阶早闻刘皇叔仁义之名,如今又得蒙将军厚爱,敢不从命。”
田瑜闻言,哈哈笑道:“伯绪先生果真没让瑜失望,我主若知伯绪先生相投,想来恨不能飞来与伯绪先生相见。”
田瑜说罢,看向王粲二人。心里不由思绪翻飞:“本想好言相劝你二人,不曾想你二人如此不识抬举。既然如此,莫怪我先礼后兵了。”
王粲二人见田瑜望着自己也不说话,不由开口道:“不知将军准备如何处置我二人。”
田瑜闻言,“嗯”了一声,轻轻摇了摇头,说道:“不好意思,刚才想到些事情,走神了。”
二人道:“不敢。”
田瑜对着三人说道:“三位先生可知瑜刚才想到什么了。”
桓阶三人摇头道:“不知。”
田瑜道:“瑜却是想起左传中所说‘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之言。却不解其意。伯绪先生博学多才,不知可否为瑜解惑一二。”
桓阶闻言,看了看王粲二人,只见二人面色微红。
那里还不知田瑜意思,于是说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帝王有烦心的事情,做臣子就应该感到耻辱,帝王受到侮辱,是臣子没有做好应该做的事情。”
田瑜闻言,轻哦一声,说到:“原来如此,那伯绪先生你说,若是有敌人来犯,做臣子的为了自己的性命和前途,劝主子投降,从而使主子丢了性命。这是不是不忠呢。”
桓阶拱手道:“此与卖国之贼无二,乃大不忠。”
田瑜拱手道:“多谢伯绪先生,瑜受教了。”
田瑜说完,看向王粲二人,说道:“不知二位先生有何教我。”
傅巽冷哼一声,说道:“教导不敢当,将军既知君忧臣劳,君辱臣死,何以敢以下犯上。如今曹丞相奉天子之令征讨四方,刘备既为皇叔,则为汉臣,何故反抗天兵。莫不是有二心乎?”
这时王粲亦是说道:“傅公悌之言甚是。”
田瑜闻言,仰头大笑:“哈哈哈哈。”
王粲二人见此,不由眉头一皱:“你笑什么。”
田瑜说道:“我笑天下人皆有眼无珠,世人皆道傅公悌,王仲宣世之良才,博学多识。如今看来,世人皆被骗矣。曹操囚禁天子,杀害董贵人,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天下有识之士莫不知之。可笑你二人如此推崇曹贼,可见不过尔尔。”
田瑜说完,心中不由一阵暗爽:“你们不是提大义嘛,那我就咬着曹操杀害董贵人不放。他就是汉贼,你能如何,哈哈哈。”
王粲二人闻言,面色涨红。
傅巽一甩袖袍,说道:“量你这竖子不过一粗鄙武夫,懂得什么。”
田瑜嘿嘿一笑:“嘿嘿,就是我这粗鄙武夫将你们口中的丞相,手下大将夏侯惇打的损兵折将,丢城而逃。而你二人亦成了我阶下之囚。”
“你…你…,竖子无礼。”
田瑜两手一背,说道:“好了,既然你们不愿归降我主。那就在这待着吧,等我主回来,是杀是埋都与我无关喽。伯绪先生,我们走吧。瑜还有事情向先生讨教呢。”
桓阶拱手道:“请。”
“二位大贤就在这待着吧,我这粗鄙武夫便无礼一次,不请二位去襄阳大牢住了。放心,吃喝不愁。”
田瑜向外慢慢走去,嘴角微微上扬,:“哼,粗鄙武夫,我让你知道知道什么叫秀才遇到兵。”
今天无更
脑袋疼,脑子里乱哄哄的,写了快一个小时,才写了五百字,写了删,删了写。所以今天可能无更了,兄弟们等明天吧,不好意思。
谢谢大家的支持。
感谢飞影孔明的2000起点币打赏。谢谢支持
第三一章:曹孟德训话众将,荀公达细说襄阳
襄阳
田瑜拿下襄阳后,便发布通告,以免百姓恐慌。同时派人通知徐庶,让徐庶派马良和冯习领五千人马前来。
接下来的几日田瑜便是在处理襄阳的琐事。这让田瑜一阵头大,还好有桓阶在一旁帮忙。为田瑜解决了不少难题。
……
却说曹仁中了田瑜埋伏,幸得牛金拼死相救才得以逃脱。
曹仁逃脱之后,收拢兵马,只剩不到两千人。
曹仁长叹一声:“本欲率兵接应丞相,未曾想还未见到丞相便损兵折将。”
一旁副将道:“将军,如今当如何是好。”
曹仁道:“派人回襄阳将此地消息告知元让,我们继续前进,接应丞相。”
副将迟疑道:“探报说江陵约有一万人去拦截丞相,如今我们只剩不到两千人,如何能敌?
曹仁叹道:“即使不敌也要前去,不然万一丞相出了意外,我等万死难辞其咎。快去整顿兵马吧,一路多派探子。切勿再中了埋伏。”
副将应命一声,拱手离去。
……
却说曹操兵败赤壁之后,便率军前往江陵,准备汇合夏侯惇。
曹操一路往江陵而去。路上先后遭遇赵云、张飞、关羽三人拦截。若非关羽念及旧情,恐怕已然命丧黄泉。
这日曹操行至竟陵境内,前方开路的张辽来报:“丞相,前方有兵马至矣。”
曹操闻言说道:“可知是那方兵马。”
张辽道:“旗帜为曹,想来应是元让派兵前来接应了。”
曹操闻言,不由松了一口气。
未久,兵马来到,正是曹仁。
曹操见是曹仁,不由惊讶道:“子孝何故在此?”
曹仁翻身下马来到曹操身边拜道:“闻丞相兵败,特来接应。”
曹操闻言,不由叹道:“此次南下,本欲一举荡平江东。未曾想一朝大意,败于周郎之手。”
曹操说完,又问向曹仁:“子孝不是在襄阳嘛,为何是你前来,元让何在?”
曹仁闻言,不由疑惑问道:“丞相未曾接到元让军报吗?”
“嗯?”曹操闻言,疑惑一声,说道:“元让有何军报?却是未曾接到。”
曹仁沉吟一声,说道:“想来是元让信使与丞相错开了。”
曹仁说罢,叹了一声:“丞相却是不知,元让于江陵城下大败而归,十五万大军只剩不到万人,更是折了程仲德和李曼城。我率军前来接应丞相,未曾想又中了田瑜埋伏,四万人马只余不到两千人。”
曹仁将曹操分兵南下之后发生的事细细说于曹操。
……
曹操听完曹仁所讲,仰天哈哈大笑。未笑两声,右手扶头身子一阵摇晃。
一旁众人见此,急忙上前:“丞相,丞相。”
曹操抬起左手轻轻摇了摇,示意众人无事,右手轻按太阳穴。
“天不助曹啊,可笑我数十万大军南下,未费一兵一卒便拿下荆州。正欲一举歼灭孙刘,荡平江东。不曾想竟败于孙刘麾下二瑜之手。
嘿嘿,好一个江东周郎。好一个颍川田瑜。好一个苦肉计。果真是新人胜旧人。”
曹操身边众将闻言,皆是羞愧的低下头颅。
曹操看了一遍身边众将,说道
“怎么一个个的垂头丧气的。”
众将闻言,皆拱手道:“我等惭愧。”
曹操见此,知晓是此次大败,让众将失了心气。于是训斥道:“将者如医者,医者,医过的人越多,医术越高明,将者,如果不经历几次败仗,如何能够知道怎么去打胜仗。
这世上从来就没有百战百胜的将军,只有败而不殆,败而亦勇,并且最终取得胜利的人。
我们数十万大军挥师南下,却败于孙刘八九万军队,为何?我看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最近这些年,我们胜仗打得太多,兵骄将怠,文恬武嬉,轻敌自负,尤其是我与元让,居然连一个小小的苦肉计,都未能识破。
由此看来,我们是到了该吃一个败仗的时候,失败是个好事,失败能教我们如何成功,失败能够教我们如何取胜,一个人要想成事,就得拿得起放得下,打仗也是如此,要胜得起,也要败得起。
此番大败。诸将皆当引以为戒,以后莫要小瞧了这天下英才。”
众人抖擞精神,拱手道:“诺。”
曹操道:“好了,且去整顿兵马,先回襄阳。”
众将拱手缓缓退去。
曹操看着身旁的荀攸,说道:“公达欲言又止,可是有何事情。”
荀攸闻言,迟疑一下,说道:“禀主公,攸恐怕此时襄阳已为田瑜所夺。”
曹操双眼一眯:“哦,何以见得?”
荀攸道:“据子孝所言,其乃是探得田瑜出兵前来拦截丞相,所以才出兵接应,路上中了埋伏。
而江陵城内兵马想来不会超过三万,但是子孝说前来拦截丞相的兵马约有万人,埋伏他的兵马亦有万人。
那么江陵城可就只剩不到万人了,丞相可别忘了,田瑜可是刚大败元让十五万兵马,所得俘虏恐怕亦不会低于三万。
若是这些俘虏得知城内不过几千人时,届时若不生乱还好,若是生了乱子。而且我们这一路行来也未曾遇到过那一万人马啊。”
曹操轻轻捊了捊胡须,说道:“你的意思是前来拦截我的兵马是个幌子,田瑜的目标是前来接应我的曹仁。”
荀攸道:“没错,江陵对于田瑜来说不容于失,所以前来拦截丞相的兵马想来已经回了江陵城。
而田瑜的目标准确的来说应该是襄阳。襄阳乃是荆楚门户,襄阳在丞相手中,则刘备即使拿下荆州,也少了一道防线,那么刘备守荆州的难度就大了不少。
而若是襄阳在刘备手中,则刘备退可以襄阳为据点,依汉水而守。进可北上攻宛城、洛阳,直捣中原腹地。往西北可攻益州袭汉中,进而出汉中攻略雍凉。
也只有襄阳才会让田瑜舍弃丞相。不过襄阳易守难攻,所以田瑜才会设计引子孝出城,然后设伏去埋伏子孝。”
曹操放下捊胡须的右手,双手背在背后,看着襄阳方向说道:“公达所言甚是,襄阳危矣。如此一来,我们便不能回襄阳了,不然岂不是送上门去。”
荀攸道:“丞相所言正是,而且如果襄阳真被田瑜拿下了,那么我们如今的行军路线也不安全了。还需另做打算。”
欠更声明
昨天和同事聚餐去了,本想着回来码字,结果喝多了。不好意思,这章先欠着,改天补回来。
不好意思。感谢大家支持。
更新说明
看到有好多书友问是不是太监了,我回答一下,这本书不会太监的,最近只是想歇歇,我每天码字要到两点,早上八点就要起床收拾上班,实在是扛不住了。这本书以后更新可能就不稳定了,实在是对不住书友们了。
对不起书友们,感谢你们的支持。放心,不会太监
第三二章:曹孟德退守南阳,刘玄德进驻襄阳
襄阳城府衙
田瑜正在和桓阶等人商议事情,有探子来报,说樊城中驻守的曹军皆退出樊城,前往南阳去了。
田瑜挥手示意探子退下,然后看了看众人,说道:“如今曹军退出樊城,不知是何用意?”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皆都低头沉思起来。
未久,桓阶拱手说道:“将军,阶以为想必是曹操已经到了樊城。如今荆州已经被刘皇叔拿下,樊城已然变成了一座孤城。既然现在已经接应到了曹操,那再守樊城,等刘皇叔缓过手来,樊城顷刻可下,得不偿失,所以不如早早归去。退守南阳。不过曹操深得用兵之道,未必不是阴谋。”
田瑜闻言点了点头,说道:“伯绪先生所言有理,既然如此,那我们就静观其变,待主公到荆州后,再做打算。”
田瑜停顿一下,笑着说道:“不过曹操倒是运气好,竟然已经到了樊城,看来我所做布置皆成无用之功了。”
下首众人闻言,皆是笑了笑。
桓阶说道:“曹操手下多有智谋之士,能看穿将军所做布置亦不足为奇。”
田瑜闻言,笑了笑,说道:“我亦知伯绪所言,看来是我太贪了。既如此,那就让曹操的头颅暂寄其身上,改日再取。”
众人闻言皆是哈哈大笑。
……
却说刘备与诸葛亮在周瑜大败曹军之时,便在曹操败退的路上设下天罗地网。
奈何关羽颇重情义,一时不忍放曹操过去。
诸葛亮得知消息便要斩首关羽,幸得刘备等人求情,方免一死。
刘备说道:“如今虽然走了曹操,但是庆之在江陵大败夏侯惇,如今江陵已经无忧。吾等也算是有了一处安身之处。”
诸葛亮闻言笑了笑,说道:“江陵之战可谓让庆之声名鹊起。昔日我过江前往江东,周公瑾言江陵必不能守,待破了曹操之后。那方先攻下江陵则江陵归那方。如今庆之不止守下江陵,更是大破夏侯惇,不让于他周公瑾啊。”
刘备闻言亦是笑道:“庆之果真没让我失望,如今还需快快前往江陵。”
诸葛亮道:“主公所言极是,可让众位将军整顿兵马,明日便启程前往江陵。”
……
江陵城外
徐庶等人扶手而望,只见一队人马缓缓而来。
待人马走近,徐庶等人拜道:“吾等见过主公。”
这队人马正是从江夏赶来的刘备等人。
刘备见此,急忙下马快步而来:“诸位快快请起。”说着,双手扶起徐庶。
众人闻言,皆是起身而立。
刘备看了看众人,不见田瑜,急忙问向徐庶:“为何不见庆之,可是受了伤。”
徐庶闻言,笑着说道:“主公莫忧,庆之无碍。庶先恭喜主公了。”
徐庶说着,拱手一拜。
刘备闻言,不由迷惑道:“元直此言何意?”
徐庶闻言,不由哈哈大笑。
身后众人见此,亦是面含笑意。
这时诸葛亮等人也是走了过来。
诸葛亮说道:“你个徐元直啊,莫在这里打哑谜了。”
徐庶闻言,收起笑容,对着刘备说道:“恭喜主公,襄阳已经被庆之拿下了。”
刘备闻言,不由一愣,说道:“元直说襄阳被庆之攻下来了?”
诸葛亮闻言亦是微迷双眼。
徐庶说道:“正是。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主公一路奔波,不如先进城,庶细细说与主公。”
诸葛亮闻言说道:“元直所言甚是,主公先进城吧。”
……
江陵府衙
徐庶将魏延、向朗等人一一介绍给刘备。
刘备自是礼贤下士一番。
接着徐庶便将守江陵与取襄阳之事细细说与刘备等人。
刘备听完徐庶所讲,不由笑着对诸葛亮等人说道:“庆之真是给我一个惊喜。哈哈哈,彼孙权有周公瑾,我有庆之,可匹敌矣。”
关羽听到刘备所言,摸着胡须的手不由一顿,随即暗叹一声。恢复如初。
一旁张飞大笑道:“哈哈哈,庆之真丈夫也,早知如此,俺当初还不如跟庆之一起来守江陵呢。”
众人闻言,皆是哈哈大笑。
这时诸葛亮笑道:“恭喜主公。如今襄阳已下,只待来年,遣诸位将军取下荆南四郡,则荆州除南阳和江夏少数分属曹操与孙权外,尽归主公所有。大事可定矣。”
刘备闻言,亦是面露激动之色,不由握紧了拳头。
漂泊半生,如今总算是有了一处属于自己的安身之处。
……
襄阳
田瑜正在校场训练士卒,一旁桓阶在一旁看的啧啧称奇。
士卒休息期间,田瑜向桓阶走来,“伯绪先生看我麾下士卒如何?”
桓阶拱手道:“将军练兵之法真是让阶大开眼界。令行禁止,步履如一,一动一静之间莫不含阵法精奥。深得兵法所云‘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之言。果真是天下精锐。难怪夏侯惇十五万大军会败于将军。”
田瑜闻言笑道:“哈哈哈,先生过奖了。今日请先生来便是想请先生指点一下其中不足之处。”
桓阶摇头苦笑道:“将军折煞我也,今日观将军练兵之法,想来就算是孙、吴复生,白、韩再世。也不过如此了。”
田瑜闻言不由笑道:“瑜岂敢与先贤相比。伯绪先生莫要打趣瑜了。孔夫子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先生莫要过谦了。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桓阶拱手道:“将军如此说,阶再谦让,却是阶的不是了。不过赐教不敢当,阶与将军互相学习。”
“哈哈哈,这才对嘛。”田瑜笑着拉着桓阶的手,向一旁休息的地方走去。
田瑜自从领兵之后,便越发的喜欢上领兵打仗的感觉了。
所以田瑜一有时间便向这些在历史上留名的人请教。
以前在刘备身边时还能向诸葛亮、徐庶等人请教。现在诸葛亮等人都不在,所以只好拉着桓阶了。
田瑜正在向桓阶请教阵法,马良忽然走了过来。
“将军,刘皇叔已经到襄阳了。如今正在府衙。”马良走到田瑜身边,拱手轻声说道。
田瑜闻言一惊,急忙站起身说道:“主公已经到襄阳了。为何我没接到消息。”
田瑜说着,看向桓阶:“伯绪先生,看来今日只能到此了,不如与我同去见我主。”
桓阶道:“正有此意。将军请。”
“请。”
第三三章:刘备发布招贤令,田瑜抓阄取长沙
襄阳府衙
刘备、诸葛亮等人正在大堂之内谈笑风生,忽听门外传来喊声。
“主公,主公。”
众人向门外望去,只见一个白袍身影快步跑来,身后跟着两位文士,白袍身影正是田瑜。
刘备见到田瑜,急忙从上首起身向田瑜快步走来。
田瑜来到刘备面前,躬身拜道:“瑜见过主公。”
刘备双手扶起田瑜:“庆之快快请起。”说罢,右手握住田瑜双手,左手拍了拍田瑜肩膀。
刘备上下打量了一下田瑜,说道:“消瘦了许多,这段时间真是辛苦庆之了。”
田瑜嘿嘿笑了一声:“主公来襄阳怎么不提前差人告知瑜,瑜好迎接主公啊。”
刘备说道:“一些虚礼,要他作甚。”
田瑜笑了笑,随后说道:“我为主公引荐一下,这位乃是桓阶桓伯绪。”
桓阶对着刘备见礼道:“见过刘皇叔。”
刘备见此连忙扶起桓阶:“伯绪先生大名,备早有耳闻,奈何一直不得相见,未曾想今日得以如愿。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桓阶道:“阶亦早闻刘皇叔仁义之名,蒙皇叔不弃,愿为帐下一小吏。”
刘备抓住桓阶的手,说道:“先生大才,岂能添为一小吏,让天下人知道,岂不笑我不识贤才。先生且先随备入内,今夜备与先生促膝长谈,还望先生多多指教。”
随后几人走进大堂,刚进堂内,田瑜便听见一声大笑响起。
“哈哈哈,庆之杀得好啊。俺听到消息直后悔没跟庆之一起去江陵啊。”
田瑜抬头看去,只见张飞大笑着走来,来到田瑜面前拍了拍田瑜。
田瑜笑道:“三将军要是来了江陵,那就没有瑜什么事了。三将军早已名扬天下,还是给瑜留点机会吧。哈哈哈。”
“哈哈哈,你这小子。”张飞笑着锤了田瑜一拳。
田瑜对着大堂两边拱了拱手:“见过诸位先生,将军。”
众人皆是笑着拱手回应。
随后刘备又将桓阶介绍给众人,几人自是一番见礼。
众人认识过后,尽皆落座。
这时诸葛亮笑着说道:“可算见到我们的大功臣了,庆之拒守江陵时,主公在江夏可是一直担忧庆之,唯恐庆之出现意外,听闻庆之大败夏侯惇,主公方才放下心来。从江陵来襄阳的路上,主公可是一直催促我等啊。”
田瑜闻言,对着刘备拱手道:“劳烦主公担忧了。”
刘备说道:“我听闻夏侯惇十五万大军围攻江陵,唯恐庆之出现意外,未曾想庆之竟然于江陵城下大败夏侯惇,如今更是攻下襄阳。真乃是当世良将。如今曹操于赤壁大败,曹军退出荆州,我等也算是有了安身之地,庆之当得首功啊。”
田瑜道:“全赖诸将奋勇,三军用命,瑜不敢当功。”
刘备笑道:“庆之莫要谦虚,诸将自是功劳不少,然庆之当得首功。只是如今荆州尚未安稳,待稳定荆州后,自当论功行赏。”
随后刘备看向诸葛亮:“军师,如今荆州已经拿下,后续当如何?”
诸葛亮回道:“曹操于赤壁大败,短时间内已无力南下,可使一将进驻新野,防备北方。赤壁一战,曹操败退,主公得荆州,东吴必不甘心,不得不防,可使一上将驻守江夏,防备东吴。庆之败夏侯惇取襄阳时得不少降卒,这些降卒多为原荆州士卒,只需稍作训练即可用之。只待来年,遣众位将军取下荆南四郡,届时只需修养一两年,当可得钱粮无数,兵马十数万,然后在谋后计。”
刘备道:“就依军师所言。”随后看向众将:“尔等这段时间当勤练士卒,只待来年用兵,取下荆南四郡。”
众人拱手道:“诺。”
……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冬
自曹操赤壁大败,退守南阳后,刘备占据荆州。
而被田瑜所俘程昱、李典、王粲、傅巽等人。李典被田瑜劝降,被任命为田瑜手下白袍军副将。
王粲、傅巽二人被诸葛亮说服,归降刘备。
程昱宁死不降,被斩首,消息传到许都,曹操悲痛之下,头风复发,卧倒在床。
刘备占据荆州后,表刘琦为荆州刺史,然刘琦忽患恶疾,长卧不起,荆州大小事物有刘备代为管理。
刘备管理荆州期间,命麾下众将招兵买马,勤练士卒。同时听从田瑜的建议发布招贤令,提倡唯才是举,命诸葛亮起草招贤令。
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变得而用之。
先后得向朗、和洽、高翔、傅肜、辅匡、廖立、蒋琬、董厥、留赞、赵咨等人,又得王粲举荐好友裴潜。
自此,刘备实力大增。
……
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
襄阳府衙之内,刘备麾下文武尽皆立于两侧,等待刘备到来。
“这大哥传话我们来大堂议事,我们都到了一会了,大哥怎么还不来?”张飞站在关羽身旁,忍不住问道。
关羽双眼微眯,听到张飞所言,说道:“三弟稍安勿躁,大哥想必稍后就到。”
张飞嘿嘿一笑,说道:“这次大哥这么大的阵仗,是不是要打荆南四郡了,嘿嘿,俺可是早就等不及了。”
张飞话音刚落,便见刘备与诸葛亮走了进来。
众人见此,皆是拜道:“见过主公。”
刘备走到上首,说道:“诸位请起。”
待众人起身,刘备看了看麾下一应文武,说道:“今日传诸位前来,却是商议荆南四郡之事。”
张飞闻言,急忙说道:“大哥,是不是要打荆南四郡了,这次俺做先锋。”
刘备闻言,与诸葛亮对视一眼,诸葛亮笑道:“三将军莫急,若打荆南四郡,必有三将军的事做。”
张飞笑道:“那就好,那就好。”
刘备说道:“如今荆州已定,天气已然回温,正是用兵之时,是时候收回荆南四郡了。军师,便有你来安排吧。”
诸葛亮躬身应道:“诺。”
随后看向众将,说道:“这次攻打荆南四郡,便有关张赵田四位将军领兵,兵分四路,各取一郡。不知四位将军意下如何。”
四人拱手应诺。
随后问道:“军师,不知我四人各取那一郡啊。”
诸葛亮微微一笑,走到上首,提笔写了四支竹签。随后转过身说道:“四位将军不妨抓阄决定如何。”
四人对视一眼,说道:“自无不可。”
随后各自上前抽取一支竹签。
田瑜翻过手中竹签,只见上面赫然写着‘长沙’二字。
第三四章:长沙城韩玄议事,兵马交李典斩将
襄阳府衙
却说田瑜四人各自抽签攻打荆南四郡。
关羽取零陵,张飞取武陵,赵云取桂阳,田瑜取长沙。
诸葛亮见四人已经抽签完毕,说道:“四郡之中,其他三郡无事,只长沙郡有一员大将,姓黄名忠,表字汉升,如今虽然年近六十,却有万夫不挡之勇。庆之万万不可轻敌。”
田瑜拱手道:“军师放心,瑜记下了。”
……
是日,襄阳城门大开,田瑜四人各引五千人马往荆南四郡而去。
襄阳通往长沙的官道上,一队身披白袍的人马缓缓而行。
当先一员大将白袍银甲,两只手各自握着一杆四尖枪,身后背着四杆短枪,坐下战马一旁悬挂着角弓箭矢,正是田瑜。
身后跟随两员亦是身披白袍,手持长刀的大将,乃是前段时间归降的李典和刚投奔不久的留赞二人。
李典自在江陵被魏延俘获后,便一直被关在江陵大牢,期间田瑜曾劝降过李典,但是李典担忧家中族人,不愿投降。田瑜也未再多讲。
直到田瑜拿下襄阳,刘备到襄阳后,劝降所俘众人。田瑜与其说可用蒯越族人换回李典族人,李典方才松口。
不过李典不愿与昔日旧主为敌,得田瑜承诺后,方才愿降。于是便在田瑜手下担任副将,田瑜让其统领白袍军骑兵,这也让李典心中颇为感激田瑜信任。
至于留赞,原是会稽郡郡吏,听闻刘备发布招贤令,又颇为仰慕田瑜与其手下白袍军,所以便来投奔。扬言非白袍军不入,田瑜试了其一番本领,见其颇通兵法,便让其统领白袍军步卒。
田瑜回头看了看身后二人,见李典心不在焉,于是说道:“曼城可是有心事?”
李典正在马上沉思,听见声音愣了一下,随后急忙拱手道:“劳烦将军担忧,末将无事。”
田瑜轻声笑了笑:“哈哈,曼城说谎的本领可不如领兵的本领啊,曼城可是还在担忧族人?”
李典迟疑一下,说道:“瞒不过将军,末将确实心忧族人。”
田瑜放慢坐下战马,拍了拍李典,说道:“曼城莫忧,曹操已经答应用蒯越族人换你族人,想来等从长沙回来,曼城便可见到族人了。”
李典应答一声,随后叹息一声:“典蒙丞相看重,委以重任,不想今日却是,唉~”
田瑜闻言说道:“曼城莫要多想,昔日夏侯惇不听你劝,方才大败。若非曼城你替他入城,夏侯惇已成刀下亡魂,也算是报了曹操知遇之恩。”
李典闻言,叹息一声,不再言语。
田瑜知其一时解不开心结,也不多说,拍了拍李典后,便催马前行。
……
长沙
长沙太守韩玄得知田瑜领兵杀来,急忙召集众人议事。
韩玄在府衙之内来回走动,说道:“诸位,刘备差田瑜领兵杀来,那田瑜武力过人,颇善用兵,曾在江陵城下以三万兵马大破夏侯惇十五万大军,又用计星夜攻取襄阳。如今当如何是好啊?”
这时一旁一位须发白了大半的老将拱手说道:“哈哈哈哈,主公莫虑,任那田瑜如何过人,凭某手中这口刀,这张弓,让他一千个来,一千个死。”
韩玄闻言,心中稍定,说道:“好,好,一切就看黄老将军了。”
这时一旁一员大将出列说道:“何劳黄老将军出手,末将愿领兵前去迎战田瑜,定将其擒拿,来见主公。”
二人回头看去,乃是管军校尉杨龄。
韩玄闻言大喜:“好。便有将军领一千人马出城迎战,会会那田瑜。”
杨龄领命而去。
待杨龄走后,黄忠拱手道:“主公,你既知田瑜勇武过人,为何还要杨校尉领兵出战?”
韩玄笑道:“汉升莫急,难得诸将士气高涨,我怎可打击诸将。便先让杨校尉试试那田瑜本领也好,看看其可是浪得虚名之辈。”
……
“报~”
一骑快马大喊着奔来。
田瑜见此,举起手示意兵马停下。
“禀将军,有队人马从长沙城内往我军杀来,人数约有千人。此时离我大军不足二十里了。”
田瑜挥手示意探子下去。
随后笑着对着李典、留赞二人说道:“我本以为韩玄会畏惧我名,拒城不出。未曾想我军未到。他便已差人马杀来。一千人,看来是未曾将我放在眼里啊,当杀一杀其锐气。”
李典二人闻言亦是面露笑意。
“曼城与我领骑兵冲杀敌阵,正明率步军押后。”田瑜吩咐一声,催马向前赶去。
李典二人应诺一声,李典率一千骑兵随田瑜而去,留赞领四千步卒后行。
……
却说杨龄领兵杀出城外约有五十里,见早有一支兵马等候在此。
杨龄见此,出阵骂道:“田瑜小儿何在?还不快快下马跪地请降,你家杨爷爷一高兴说不定还能饶你一命。哈哈哈哈。”
田瑜闻言,怒笑道:“无知之辈,大放厥词。”
李典说道:“将军,末将去斩了这狂妄之辈。”
田瑜点了点头。
李典见此拍马杀去,杨龄急忙提起武器招架,未过十合,杨龄不敌,被李典一刀斩于马下。
田瑜见此,大喝一声:“杀。”
随后拍马直冲敌阵。
……
长沙府衙
一名士卒急急忙忙跑进府衙:“主公,不好了,杨校尉战死了,敌军杀过来了。”
正在大堂内等候的韩玄闻言,急忙来到士卒面前:“你说什么?”
那士卒单膝跪地说道:“主公,杨校尉领兵迎战,未过十合便被敌将一刀斩于马下,如今敌军正朝长沙杀来。”
韩玄闻言,急忙来到黄忠面前,说道:“黄老将军,这可如何是好?不如紧闭城门,先暂避锋芒吧。”
黄忠道:“不必如此。”
韩玄道:“为何啊?”
黄忠笑道:“哈哈哈哈,因为天下没有第二个长沙,人间也没有第二个黄忠。主公莫忧,待我出城会一会那田瑜。”
说罢,快步走出大堂。
……
田瑜见李典斩了杨龄,便率军朝敌军杀去,长沙军不能抵挡,一路溃败。
田瑜领兵一路杀到长沙城外,见早有一支兵马等候在此。
当先一员须发白了大半的老将,手持九凤朝阳刀,坐下战马一旁悬挂着八宝麒麟弓。虽已年过半百,然一身气势丝毫不减,当真是威风凌凌。
田瑜见此,喊停大军,随后拍马而出。
“前方可是黄汉升黄老将军?”
黄忠闻言,看向说话之人,只见此人白袍银甲,手握两杆六沉四尖枪,背后背着四杆短枪,坐下白马一旁悬挂着角弓箭矢。当真是少年英雄,器宇轩昂。
黄忠内心暗赞一声,随后拍马上前两步,大声喝道:“正是,既知我名,安敢犯境!”
第三五章:田瑜大战黄汉升,韩玄听谗疑忠臣
长沙城下
黄忠大喝一声:“既知我名,安敢犯境?”
田瑜闻言笑道:“老将军何出此言,韩玄不听刺史调令,据长沙割据一方。我奉大公子荆州刺史之命前来讨伐叛逆,何来犯境之说。”
黄忠大笑一声:“哈哈哈哈,一派胡言,我主乃是朝廷所册封长沙太守,何来叛逆之说。”
田瑜道:“老将军名忠字汉升。可见乃是忠义之辈,心向汉室之人。岂不知如今朝廷被曹操把持,曹操软禁天子,肆意杀害后宫嫔妃。朝堂之上已经成为其一言堂,所作所为与当年董卓何异?如今天下凡心向汉室之人,莫不想将其除之而后快,解救天子。老将军何必要助曹为虐。”
黄忠道:“小儿郎牙尖嘴利,你我多说无益,且让某看看你有何本事。”
说罢,黄忠拍马提刀向田瑜杀来。
田瑜见此,叹息一声,亦是催马挺枪迎上。
黄忠提刀杀来,大刀自上而下直劈田瑜,田瑜双枪交错,挡住黄忠大刀。
黄忠见状抽回大刀,一个回旋,大刀斜劈而来,直奔田瑜腰间。
田瑜压低坐下战马,俯身躲过,起身后左手枪直刺黄忠面门。黄忠抽回大刀,竖于身前。六沉枪正中刀身。
田瑜见此,右手枪当做棍使,直往黄忠头颅轮去。黄忠急忙后仰,躲过田瑜杀招。
二人错马拉开,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战意。
两人握了握手中兵器,再度向对方杀去。
黄忠大刀在腰间回旋一下,重重向田瑜砍去,田瑜举枪招架。
“当”的一声,二人手中兵器碰撞之后,忽又弹开。
田瑜只觉虎口一麻,来不及多想,左手一拍战马。身体腾空而起,双腿向黄忠踹去。
黄忠见此将手中大刀横在胸前。田瑜双脚踹在黄忠刀杆上。黄忠身体一晃,就要落下马去。黄忠急忙将大刀杵在地上,撑住身子。
田瑜身体腾空旋转,落回马背上,随后再度挺枪杀去,黄忠急忙挺刀招架。
二人一个手中双枪好似两条闹海蛟龙,一个掌中大刀好似下山猛虎,枪来刀往,一时间难分胜负。
……
田瑜阵中,李典抬头看了看天上太阳,随后问向留赞:“正明,多少回合了?”
留赞闻言说道:“二百三十余合了。”
李典惊叹道:“昔日我与夏侯元让、于文则三人战将军不下,不曾想这老将军年过半百,竟然与将军斗了两百三十余合不分胜负。当真是老当益壮啊。”
留赞亦是附和道:“是啊,来的路上将军曾言长沙有位老将,一身本领不弱与他,更是有一手百步穿杨的好箭术,我还以为是将军谦虚之言,不以为意,如今看来将军所言不虚,是某小看天下英雄了。”
李典道:“不知还要多久才能分出胜负。”
留赞道:“想来快了,这老将军到底年龄大了,体力不如将军。你看,放才二人还是你攻我一招,我攻你一招,现在这老将军攻少守多,想来用不了多久就能分出胜负了。”
李典点了点头,随后二人看向交战的两人。
……
田瑜、黄忠二人战了二百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但是黄忠毕竟年过半百,体力不如田瑜,出招之间已见乏力。
田瑜见黄忠攻势不如方才,便知黄忠乏力,便将手中双枪直直朝黄忠左右胸刺去。
黄忠急忙将手中大刀旋转,想要以攻代守,将田瑜手中双枪扫落。
田瑜见此,嘴角微微上扬,手中双枪快速抖动,一上一下朝黄忠手中大刀夹去。
“碰。”
三杆兵器相交,田瑜见双枪夹住黄忠刀杆,两只手上下使力,用力一拧,黄忠身体一晃,双手把持不住,手中大刀被田瑜绞落马下。
待黄忠回过神来,田瑜枪尖已经抵在他咽喉处。
黄忠暗叹一声,说道:“你胜了,我这颗头颅你拿去吧。”说罢,闭上双眼。
田瑜见此,微微一笑,收回六沉枪,催马离去。
黄忠听到声音,睁开眼睛,看到田瑜正在催马回阵。问道:“你这是何意?”
田瑜听见声音,转过马头,说道:“老将军忠心为主,年过半百还能和瑜战上两百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瑜佩服老将军忠义,更惜老将军武艺,实不忍痛下杀手。归去之后,还望老将军好生思量瑜战前所言。瑜实不忍今日一别,他日再与老将军沙场相见。”
说罢,田瑜在马上拱手一拜,随后调转马头,催马回阵。
黄忠看着田瑜离去的背影,心生敬佩之意,随后似是想到了什么,面色纠结,暗叹一声后,催马回长沙城而去。
田瑜回阵之后,下令大军后退十里,安营扎寨。
……
田瑜营寨
大帐之内,田瑜坐在上首,手持兵书,读的津津有味。
下方的留赞看了看田瑜,又看了看一旁的李典,纠结一阵后,对着上首的田瑜拱手说道:“将军,今日阵前为何不杀了黄忠。那黄忠乃是我等攻取长沙的最大阻碍,只要黄忠一死,长沙顷刻可下啊。”
田瑜闻言,抬头看了看留赞,随后放下手中兵书。
叹息道:“我又岂不知黄忠乃是我等攻取长沙的阻碍。只是此人忠贞可嘉,更兼武艺过人。我实不忍对此等英雄人物痛下杀手啊。”
留赞闻言道:“我亦颇为敬佩黄老将军,只是此人在,我等如何进长沙啊。”
田瑜道:“且容我再想想吧。”
……
长沙府衙
自黄忠战败归来之后,韩玄便颇为不安,此时正在府衙内唉声叹气,只听见一声喊叫。
“主公,主公。”
韩玄抬头看去,见是手下谋士何越。便问道:“孟博何事?”
何越拱手问道:“主公为何唉声叹气啊?”
韩玄闻言叹道:“那田瑜果真勇武过人,今日黄忠亦是败于他手。如今还有谁能挡此人啊。”
何越摸了摸颌下胡须,说道:“主公啊,如今最紧要的事还不是城外田瑜啊。”
韩玄闻言,轻“哦”一声,问道:“还有何事比此更重要?”
何越上前两步,小声说道:“主公啊,你且想想,今日那田瑜明明能杀了黄忠,为何却又放其一命。要知道,只要杀了黄忠,那长沙就没有人能挡住他了。”
韩玄听到何越的话,眉头微微邹起。
何越见此,急忙又说道:“还有。今日阵前,我看那田瑜与黄忠交谈甚欢。难保此二人没有勾结啊。”
韩玄邹眉沉思一会。随后摇头道:“不会,黄忠素来忠义,他绝不会叛我。”
何越闻言说道:“诶呦,主公啊,这害人之心不可有,可是防人之心也不可无啊。若是黄忠真与田瑜有所勾结,那长沙危矣啊。”
何越说着,捋了捋胡须,又靠近韩玄说道:“主公再想想,这黄忠有百步穿杨的本领,为何今日阵前,只与田瑜用刀,而不放箭啊。这若无勾结,怎会如此啊。”
韩玄闻言,眉头紧蹙。
沉思良久之后。韩玄说道:“这样,明日再战,我下严令命黄忠射箭。以黄忠百步穿杨的本领,只要放箭,定能射杀田瑜。而若是他与田瑜真有勾结,那就会虚张声势,这一箭就射不准了。是忠是奸,明日一看便知。”
何越闻言,竖起大拇指,谄笑道:“高明,主公此计甚是高明啊。”
韩玄闻言,仰头微微一笑。
第三六章:各为主黄田斗箭术,心折服英雄惜英雄
翌日,长沙城外
田瑜看着对面缓缓拍马出阵的黄忠,叹息一声后,拍马出阵。
田瑜来到阵前,拱手说道:“昨日瑜放老将军归去之时曾言,不想再与老将军沙场相见,未曾想今日便又与老将军阵前争锋。瑜实于心不忍。”
黄忠闻言,面露愧色,随后叹息一声说道:“黄忠食主俸禄,自当为主分忧。头可断,志不屈。只要有我一口气在,将军就休想进长沙。今日你我战场相交,将军勿需留手,以全黄忠报主之情。”
田瑜叹道:“老将军虽然年迈,却尽忠职守,令瑜佩服。既然如此,那瑜便成全老将军。老将军且放马过来吧。”
黄忠面露难色,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将军小心。看刀。”
说罢,黄忠拍马挺刀向田瑜劈来。
田瑜横枪挡住黄忠大刀,左手用力向上将黄忠大刀拨开,右手枪顺势向黄忠胸前刺去。
黄忠身体后仰,躲过田瑜手中六沉枪,双手交错将大刀回旋一圈。
顺势左手一拉坐下战马缰绳,战马前蹄悬空,右手紧握刀尾,人借马力,大刀从身后从下向上轮个半圆。当头向田瑜劈来。
田瑜双枪交叉在头顶上方,“当~”黄忠大刀正中田瑜手中双枪。
黄忠见田瑜挡住大刀,也不回撤,双手用力下压。
田瑜见此,亦是双手用力,二人一番角力,互相奈何不得。
黄忠见借力亦不能压住田瑜。心知自己年迈,长久角力非己所长,便将大刀回拉。
田瑜见黄忠大刀回拉,手中双枪一前一后向黄忠刺去。
黄忠手中大刀回转,挡住田瑜双枪。
二人错马拉开,各自一拍坐下战马,再度向对方杀去。
田瑜手中双枪忽左忽右,上下翻飞,尽显双手兵诡异。
而黄忠手中一杆九凤朝阳刀亦是舞的虎虎生风。任凭田瑜双枪如何诡异,其自巍然不动,见招拆招。
二人枪来刀往,一时间难分胜负。
……
长沙城头
韩玄站在城头上,双手搭在城墙上。看着下方激斗的二人,不由说道:“这个黄忠在干什么,为什么还不放箭。”
一旁何越急忙拱手道:“主公,我就说这黄忠定然与那田瑜有所勾结。昨日争斗其已然败在田瑜手中。今日出战主公早已吩咐其射箭射杀田瑜。如今其又与田瑜马战,可见又想如昨日一般。”
韩玄一脸不耐,说道:“好了,好了。且再看看。”
……
城下
田瑜二人已经交手一百余合,今日黄忠一改昨日,五十合之后便只守不攻。
田瑜见此,虽想快速拿下黄忠。然而黄忠不愧为历史上蜀国的五虎上将,一杆大刀舞的滴水不漏。
任凭田瑜如何露出破绽,其都不上当。完全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
但是正所谓久守必失,二人交手一百五十回合之后,黄忠一时不察,被田瑜挑飞手中大刀。
黄忠见大刀被挑飞,急忙俯在马背上,躲过田瑜手中六沉枪,
随后勒马回身,向城门处奔去。
田瑜见此,急忙催马追赶。
城墙上观战的韩玄见此,挥舞着双手大喊道:“放箭,放箭啊。黄忠,快放箭。”
黄忠见韩玄在城墙上挥手大喊,虽然听不清在喊什么。但也能猜到是让自己放箭。
黄忠回头看了一眼身后追赶自己的田瑜,面露纠结之色。
“昨日其饶我一命,我怎好恩将仇报,放暗箭伤他性命。”
黄忠心中如此想着,再看了看城墙上挥手的韩玄。心中叹息一声,摘下战马一旁悬挂的八宝麒麟弓。
“嘣~”
弓弦声响起。
田瑜早知黄忠有百步穿杨的本领,追击之时便一直在暗暗防备。
此刻听到弓弦声,急忙闪身躲避。然而却只闻弓响,不见箭矢。
……
城墙上的韩玄见黄忠引弓回射,兴奋的一拍城墙。
然而等见到黄忠只虚拽弓弦,未曾放箭时。面色瞬间阴沉下来。
黄忠看到再次追来的田瑜,再次虚拽弓弦。
“嘣~”
田瑜闻声,再次闪躲,看到仍没有箭矢射来,知是黄忠感念昨日不杀之恩。
田瑜勒停坐下战马,随后大声说道:“黄老将军且住。”
黄忠听到身后喊声,面露疑色,随后勒停战马,调转马头问道:“将军何事?”
田瑜道:“瑜早闻老将军箭术无双,有百步穿杨之能。今日老将军两次虚拽弓弦,瑜知是老将军感念昨日之恩。然你我各位其主,瑜岂敢让老将军左右为难,今日老将军两次虚拽弓弦,也算是报了昨日之恩。还请老将军不必再手下留情。”
黄忠听到田瑜所说,心中敬佩之下不由面露愧色。
随后拱手说道:“将军之仁义令黄忠敬服。只可惜你我各为其主,只得沙场争锋。可惜此地无酒,如若不然忠定与将军痛饮一番。”
田瑜闻言笑道:“哈哈哈,这有何难。”随后对着后方军阵大喊一声:“李典。”
李典听到田瑜喊声,急忙催马赶来,拱手道:“将军,不知唤我何事?”
田瑜对着李典道:“且去将我营帐之内的烈酒拿来。”
李典闻言,面露诧异之色,看了一眼田瑜,又看了看黄忠,随后拱手道:“诺。”
……
未过不久,李典催马赶来。
“将军,酒来了。”说着。将手中水囊递给田瑜。
田瑜接过水囊,挥手示意李典退下,随后催马向黄忠走去。
田瑜走到黄忠身边,将水囊递于黄忠。
说道:“此乃来长沙的路上山中一猎户所赠。虽是农家土酿,却也别有一番滋味。”
黄忠接过水囊,毫不犹豫的便拔掉塞子仰头痛饮。丝毫不担心田瑜在酒中下毒。
黄忠痛饮一番后,说道:“好酒。”说罢,将水囊递给田瑜。
田瑜接过水囊,亦是仰头痛饮。
随后二人对视一眼,皆是大笑。
“哈哈哈哈~”
田瑜将水囊挂在马上,随后摘下弓箭说道:“还请老将军不必留手,让瑜一睹老将军箭术。”
黄忠见田瑜摘下弓箭,面色一动。随后便听见田瑜所言。亦是摘下弓箭,说道:“好,还请将军小心了。”
田瑜对着黄忠一拱手。
随后二人各自催马向两边赶去。
待二人距离约有百步时,不约而同的各自回头引弓搭箭。
“嘣~”
弓弦声响起,两支羽箭各自破空而来,向对面疾驰而去。
“咔~”
断裂声响起,两支羽箭竟于半空中相遇,互相折断。
黄忠见此,内心暗叫一声:“好。”
随后二人一拍坐下战马,两只战马平行着奔跑起来,二人在马上各自引弓搭箭。
随后二人各自引弓,箭矢不停向对方飞驰而去,却都奈何不得对方。
黄忠见此,知道田瑜箭术亦是不弱,便从箭袋中取出三支羽箭,三箭齐发,一前两后朝田瑜疾驰而去。
田瑜见此,快速从箭袋中抽出三只羽箭,亦是三箭齐发。
“咔,咔,咔。”
三道声音响起,六支羽箭于半空中落下。
两方军士见此,不由各自呐喊。
“好,好,好。”
黄忠见此,再次从箭袋中抽出三只羽箭射出。
随后又快速抽出四支羽箭。手腕轻轻抖动,四支羽箭脱弦而去,四支羽箭虽没有前三支离弦早,却后发先至,追平前面三支,七支羽箭携带着破空声朝田瑜疾驰而去。
田瑜见此,快速射出三箭,然后又出三箭。待再射时已然来不及,急忙闪身躲开第七支羽箭。
待田瑜回过神来,又有一支羽箭疾驰而来,田瑜见此瞳孔一缩。
却是黄忠七箭射出之后,又快速射出一箭。
“咻~”羽箭带着破空声从田瑜耳边穿过。插入田瑜身后的空地上。
田瑜见此,苦笑一声。看着催马缓缓而来的黄忠。拱手说道:“多谢老将军手下留情。老将军箭术神出鬼没。瑜不及也。”
黄忠笑道:“哈哈哈哈,哪里哪里。将军箭术亦是天下少有。”
说罢,催马赶到先前被田瑜打落的大刀处,拔出大刀向长沙城赶去。
田瑜看着黄忠的背影,不由喊道:“老将军,韩玄生性多疑,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实非明主。今日老将军多次手下留情。待归去后其必然问罪。”
田瑜说着,迟疑一下。翻身下马。来到黄忠身前弯腰拱手拜道:“瑜实佩服老将军。”
说罢,田瑜起身,双眼看着黄忠,说道:“老将军,随我回营吧。瑜再与老将军痛饮一番。”
黄忠看着面前的田瑜,待看到其眼睛中流露的认真时,瞳孔微缩,神情变得复杂了起来。
随后一声叹息响起:“将军请回吧。”
田瑜闻言,面上闪过一丝失落。随后再次弯腰拱手一拜。
黄忠见此,眼底闪过一丝欣慰。随后催马缓缓走过田瑜,向长沙城而去。
今天朋友过生日,明天更
今天朋友过生日,没有更新了,明天再更,不好意思。
第三七章:韩玄听谗斩黄忠,桓纂开城迎田瑜
长沙府衙
黄忠刚进府衙大堂,便听到上方传来一道声音:“拿下。”
随着声音响起,大堂外走进两位士卒,将黄忠压下。
堂内众将见此,皆是一脸茫然。
黄忠被压下后,大声喝道:“黄忠何罪?”
“哼。”韩玄冷哼一声,说道:“你有何罪!你与田瑜勾结,意欲献长沙以为进身之阶。你说你有何罪?”
黄忠闻言大喝:“我黄忠岂是背主求荣之人。主公言我与田瑜勾结,可有证据?”
韩玄道:“前番你与田瑜交战。那田瑜明明能斩杀你,却放你归去。今番你二人再次交战,我曾有言在先,让你放箭射杀田瑜,你却两次虚拽弓弦,不见箭枝。如若你二人没有勾结,何须如此。你还有何话说。”
黄忠闻言,闭目叹息一声,说道:“黄忠无话可说,然我黄忠绝非背主求荣之人。”
“哼。”韩玄一甩衣袖:“拉下去,斩首示众。”
堂内众将见此,急忙上前求情:“主公,黄老将军绝非背主之人。望主公明察啊。”
韩玄见此,大声喝道:“谁再为黄忠求情,同罪论处。”说罢,向后堂走去。
……
长沙城
府衙后堂
韩玄对着身后跟来的何越说道:“这个黄忠,死到临头还在嘴硬。他黄忠绝非背主之人,岂不是说我韩玄昏庸无能,冤枉于他。”
何越闻言,急忙说道:“主公何必与这将死之人怄气。只待斩了黄忠,震慑众将。让他们再不敢生出异心。届时长沙上下一心,区区田瑜,不足为惧。”
韩玄捋了捋颌下胡须,点头道:“嗯,孟博所言极是。”
“报~”
这时门外传来一声急报。
韩玄闻言,眉头一皱,向大堂内走去。
“逛逛张张,成何体统。”
韩玄人还未到,便呵斥道。
传令兵见到韩玄。急忙拜道:“禀主公,城外田瑜大军开始攻城了。”
韩玄闻言,不由大吃一惊:“这,怎么会如此快。”
这时何越道:“主公,定是那田瑜知晓了主公要斩黄忠,所以等不及了。”
韩玄闻言,恍然大悟,说道:“定是如此,这黄忠还说没与田瑜勾结。若无勾结,田瑜怎会如此急忙攻打我长沙。”
何越道:“主公,此时当急招众位将军前去守城。万不可让田瑜攻下长沙。”
韩玄闻言,点了点头。随后对传令兵道:“速去传令众位将军,让他们速去守城。”
传令兵应诺一声,急忙传令去了。
韩玄沉吟一声,随后对着何越说道:“孟博,你速去刑场,监斩黄忠。然后提黄忠头颅前往城门处,将头颅送与田瑜。”
何越闻言,应诺一声,前往刑场而去。
……
长沙城外
田瑜心忧黄忠性命。归阵之后便令大军攻打长沙。
此时田瑜正指挥兵马攻城,忽见长沙城城门打开。不由面露疑惑之色。
身旁的李典、留赞二人亦是一脸疑惑:“将军,这是什么情况。莫不是有诈?”
田瑜沉吟片刻,说道:“既然韩玄敢开城门,那我便敢进。任他有何诡计,我自以力破之。”说罢,吩咐李典在外接应,便与留赞引一千人前往城门处。
待田瑜领兵到城门不远处时,便见城门处早已一片混乱,双方士卒正在争夺城门。
田瑜见此,一挥手中双枪。便朝城门处杀去。
待田瑜赶到城门处,一个被一群长沙士卒护着的少年急忙大喊:“可是田瑜将军。我乃桓阶之弟桓纂,听闻将军攻打长沙。特来打开城门接应将军。”
田瑜闻言,面露恍然之色。
待田瑜赶到那少年处时,那少年急忙拱手道:“桓纂见过将军。”
田瑜抬手道:“不必多礼。”
桓纂起身说道:“将军,黄老将军与将军斗将归来之后。便被押往刑场。我二兄听闻消息已经带领门客前去营救。将军还请快去支援我二兄。”
田瑜闻言,顾不得多问,便让留赞与桓纂控制城门,同时差人让李典引军前来接应。便引五百人前去刑场营救黄忠。
……
长沙刑场
黄忠被两个士卒押在铡刀之下,想起田瑜所言,不由暗叹一声。
赶来的何越看了看黄忠,不由面露嘲讽之意。随后说道:“斩。”
刽子手闻言,举起砍刀正要砍下之时,一枝利箭正中胸口。
一群身着布衣,手持兵器的人冲了进来。
当先一青年大声喊道:“黄老将军素来忠义,长沙军民无所不知。韩玄嫉贤妒能,暴虐无常,实非人主。刘皇叔求贤若渴,仁义之名布于四海,如今遣人来攻。诸位何不弃暗投明,顺应天时归降刘皇叔。”
刑场上的士卒闻言,皆是面面相觑。
何越闻言,不由喝道:“大胆,那来的刁民在这里妖言惑众。
随后对着身后的将领说道:“快快给我把这劫刑场的刁民拿下。”
那将领闻言,应诺一声,随后拔出腰间长剑,一剑刺向何越胸口。
长剑透体而出,何越瞪大双眼,一脸不可置信的模样,鲜血从嘴角流出:“你…你~”
那将领抽出长剑,喊道:“弃暗投明,归降刘皇叔。”
场上的士卒闻言,沉默片刻,纷纷喊道:“弃暗投明,归降刘皇叔。弃暗投明,归降刘皇叔。”
那青年见此,嘴角微微上扬。随后前往刑台之上,为黄忠松绑。
……
城门通往刑场的路上,田瑜忽然停下。
一旁的余江见状问道:“将军,为何停下。”
自从李典、留赞二人来了白袍军之后,余江、余涛兄弟二人便成了田瑜的亲兵首领。
田瑜身子微侧,俯身在余江耳边密语两声。随后拍了拍余江的肩膀:“去吧。”
余江对着田瑜拱了拱手。便引二百人去了。
待田瑜赶到刑场时,便见一布衣青年正领着兵马从里面出来。
双方见面,皆是微微一愣。
那青年看了看田瑜的装扮,随后拱手道:“可是刘皇叔麾下田瑜将军当面。”
田瑜拱手道:“正是。不知先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