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凭什么
随着黎仲康话音落下,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黎仲康身上,这家伙胆子也太大了一点吧,万一惹得先生不喜,将他比试的资格取消,那样岂不是因小失大?
不过黎仲康却并不这样觉得,要知道就算是三位先生,他们也并不敢徇私舞弊,大不了就将这件事情闹大,反正就算到了崇明府,也没有什么怕的,自己的表舅舅可是在崇明府衙中当差的,就算是县令陈大人也要给他们家三分薄面,更何况学堂中的三位先生?
况且他今天只是想要寻一个公道,同样参加培训,肖初这小王八蛋凭什么就可以提前晋级?难道是三位先生暗中收了这小鬼什么好处?
那天培训完的时候,他可是亲眼见到肖初与三位先生在一旁说着什么东西,有说有笑的,说不定里面便有一些猫腻在其中。
张景年以及靳项城两人站在黎仲康身边,对于黎仲康的行为倒是没有太过诧异,甚至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想来这件事他们三人都已经商量好了。
主位之上,三位先生听到黎仲康之言,明显一愣,显然没有想到黎仲康这个家伙竟然会突然出现这么一句话。
而就在黎仲康话音落下不久,场中众人再次开始议论起来。
“对呀,虽然说肖初有些天赋,可是先前已经说明,六个名额要通过比试竞选而出,他凭什么可以提前晋级?”
“这明显就是不公平。”
“很可能是三位先生收了肖家什么好处,有一天我看见三位先生与肖初在内堂有说有笑,这里面定然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没想到三位先生德高望重,也能做这样的事情?”
学堂中所有人都小声议论起来,场中开始逐渐呈现出一片喧闹之势,俨然多数人对于肖初直接晋级的事情都开始变得不满起来。
而黎仲康则是在眼神中闪过一丝得意的神情,两个泥腿子,现在场中所有人的情绪都变得不满,我看你们怎么办。
靳项城与张景年两人也是满脸兴致的望着场中情况,很显然,这种情况是他们非常想看到的,能够让肖氏父子产生一些麻烦,倒是让他们心情好了不少,若是事情闹大,肖初这小东西无法去参加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那就更好了,也省的自己等人废力,到时这一对穷酸父子,还不被自己等人永远踩在脚底下?
面对场中所有人的质疑与议论,肖初则是不为所动,反正出了什么状况还有这三位先生顶着呢,就算到时候闹到县令大人那里,自己也不怕。
肖长安坐在肖初的一旁,神色有些紧张,虽然说他早已经知道肖初这个名额是内定的,但是见到学堂中众人这般反应,还是忍不住有些心惊,毕竟,自己父子两人可是势单力薄,怎么应付的了众怒?
主位上面的李志远站起身来,朝学堂中众人挥挥手,示意众人安静一下。
学堂中诸多才子见到李老先生起身,尽皆将目光落向李老先生,毕竟李志远在定远县的名声可不是众人得罪的起的,且看看他如何解释,若是理由不能让他们满意,再行定夺也不迟。
“定远县诸位才子,安静一下,请听我说。”李志远目光扫视众人。
场中所有人听到李志远的话语,顿时安静下来,无数双眼睛紧紧盯着李志远,等待他接下来的话语。
“诸位才子,对于肖初直接晋级一事,我想我有必要在这里做出一些说明。”
李志远淡淡一笑,将场中所有人都看了一遍,见众人满脸期待的盯着自己,继续道:“想来对于肖初直接晋级一事,大家都会有些疑问,甚至还会有人怀疑是否为我们三个人徇私舞弊,其实这些事情大家都不必担心,我们三人作为县上的私塾先生,在信誉方面想来还是可以保证的。此事,正是县令陈大人今早特地前来通知我们的,肖初作为我定远县的神童,此次崇明府文学比试交流会,肖初一定要去参加。”
李志远语罢,再次扫视众人,只见方才还有些群情激奋的众人有些发懵,呆呆的立在原地,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是什么情况?
陈县令可是定远县内难得的清官呀,他做事的时候一向公正,不曾出现偏颇之处,怎么今番突然偏袒起肖初?
难道是三位先生说谎?
不过,随即众人又将这种想法给驱逐出去,三位先生在县上教书多年,门人弟子无数,想来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而说谎。
只不过,陈大人为何会如此帮助肖初?众人想了很久想不通。
对于李志远的话,黎仲康则是有些嗤之以鼻,对于陈县令的为人,他还是清楚的,作为一县父母官,他怎么可能做这种事情?定然是李志远说了谎。
“老先生,您所说,可否属实?”黎仲康一脸审视的模样,上下打量这李志远,朝着他质疑道。
对于黎仲康这种略显突兀的问题,李志远有些意外,不过还是点了点头:“自然属实。”
就在黎仲康想要再次发问的时候,后方许久未言的许子游出声呵斥道:“黎仲康,你放肆,先生在定远县教书多年,门生桃李满天下,就连县令陈大人都要敬畏先生三分,你一个小小书生,哪里来的资格质问先生?”
黎仲康被许子游说的哑口无言,先前自己的确被愤怒给冲昏了头脑,心里只想着该怎么为难肖初,现在细细一想,方才自己言辞确有不妥。
“黎仲康,你必须要给先生道歉,要不然我等李先生门下所有学子,必将视你为敌人!”许子游声色俱厉,眼神狠狠瞪着黎仲康。
作为李志远先生的门生,对于黎仲康这等行为,许子游自然是不能忍受的,今天若是黎仲康不道歉的话他自然不会罢休。
对于场中发生的一幕,肖初则是颇有兴致的望着两人,以前见许子游都感觉他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没想到这家伙竟然也会有发火的时候?
第104章 肖初的潜力
黎仲康神情严肃,紧紧盯着许子游,虽然自己方才的言辞有些不合礼数,但是他却没有想到会引起许子游这么大的反应。
见到许子游也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黎仲康有些心虚,毕竟这件事情是自己不对在先,但自己若是道歉了,岂不是说自己的怀疑错了?难道这件事情就这么算了?
随即黎仲康开始陷入到极度的纠结当中,到底该怎么办?
对于眼前这一幕,肖初则是一脸玩味的样子,他倒是要看看黎仲康怎么处理今天这事情。
处在后面的靳项城见现场陷入到尴尬当中,赶紧走上前来,朝着许子游道:“子游兄,这件事情未免太过小题大做了些吧,仲康兄先前只是心中有疑惑,方才开口一问而已,既然李老先生所言属实,那此事就此揭过,如何?”
靳项城脸上满是笑意,望着许子游,想来凭借自己在定远县中的名声,这许子游也不会不给自己面子。
主位上面三位先生望着场中众人,只感觉一股沉闷的气息将整个学堂给笼罩而下。李志远想要上前阻止,不过却叫顾长卿给拦了回去。
对于此事,顾长卿隐隐间感觉并不是表面那般简单,很明显黎仲康以及靳项城两人是站在同一边的,他倒是想要看看这两人到底想要做一些什么。
许子游听完靳项城的话,不为所动,眼神仍然紧紧盯着黎仲康,见到黎仲康久久没有道歉的意思,继续道:“黎仲康,今日你对我恩师无礼,若是道歉还则罢了,不道歉的话,我许子游今日定然不会与你干休。”
许子游话音落下,眉宇间尽是怒色,他生平最为尊敬的人便是先生,无论在读书还是做人方面,李志远老先生都是他要学习的榜样,没想到今日却徒遭黎仲康这小人的怀疑,这是对恩师名声的一中污蔑,作为学生的他,怎么能忍受这种事情?
本来就有些心虚的黎仲康听得此言,彻底败下阵来,没想到许子游这个书呆子竟然如此坚决,看来今天自己不道歉是不行了。
旋即黎仲康又在心中自忖道:李老先生是定远县中德高望重的夫子,想来也不会因为肖初这小东西而徇私舞弊,自己方才之言确实有些冒失了,哎,道歉便道歉吧。
在学堂中众人的注视下,黎仲康走上前去,立在李志远面前,朝着黎仲康施礼,诚挚道:“李老先生,方才之言,那是学生情急之下脱口而出,还请先生谅解,小生在这里给您赔罪了。”
学堂中众人在听得黎仲康之言后皆是将目光转向李志远,等待李老先生的答复。
许子游同样将目光望向李志远,对于这件事情,还是要先生亲自定夺,至于是否接受黎仲康的道歉,就要看先生的意思了。
李志远见到黎仲康满脸真诚的向着自己道歉,摇了摇头,道:“些许小事,不必太过在意,子游你也要学会大度些,这等小事我们就不要计较了,现在最为要紧的事情便是选出一些具有真才实学的才子,只要能在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上面取得更好的成绩,即便是被人误会,那也算是值了。”
众人听得李志远先生之言,自心底由衷升起一抹敬佩之意,先前遭受到黎仲康的质疑,不但没有一丝的生气,竟然还在关心定远县能否在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上面取得好成绩。
果然啊,李老先生在定远县中并不是徒有虚名,为人谦和又有容人之量,如此德才双馨的夫子,当真是定远县之福啊。
众皆感叹于李老先生所表现出的大度,甚至在看向黎仲康时候的眼神也逐渐变的不善起来,这黎仲康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忒地可恨。
黎仲康感受到了场中众人向自己所传来的不善目光,将本来已经准备好的话语咽了回去。
哎,谁让自己方才情绪太激动呢,只顾着打击肖初,说话并未经过脑子,造成现如今这个被动的局面,如今只能忍着了。
黎仲康现在颇有些‘有苦说不出’的意味,讪讪的向后退了几步,躲在最后面。此时他深深知晓,如今这种局面,自己还是不要出声为好,要不然可能会招致更大的敌视。
许子游则是满脸憧憬的望着李志远,向李志远行了一个学生之礼,道:“先生之大度,令学生佩服,学生受教了。”
许子游再次朝着李志远鞠了一躬,恭敬站在一旁不在出言。
陈长学向学堂中众人扫视一周,见到众人对于此事好像都没有什么异议,满意一笑。
其实,众人也没有什么必要不满,毕竟以肖初的才学,想要在众人当中谋取一个名额,也不算是太过困难的事情,现在只不过是让肖初提前晋级了而已。
但县令陈元年亲自前来为肖初说话这件事情,倒是令陈长学有些诧异,按理来说,就算是陈大人极其看好肖初这小鬼,也应该按照程序走啊。想这种类似于开小灶的做法,还是第一次见到。
毕竟,陈元年在定远县为官多年,其在处事期间公正廉明,从来不曾偏颇,这是众人都知道的事情,只不过,为何到了肖初这件事情上面,陈大人要这般做法?
当真是奇哉怪也。
陈长学思虑许久,未果,随即也不再想,反正原本这名额就要有这小家伙一个的,现在只不过是提前将名额给了肖初而已。
主位之上,另外两位先生也与陈长学一般想法,想不到陈县令竟然会在肖初的事情上面产生偏颇,难道肖初的潜力真的这么大吗?竟然能让县令大人投下如此血本?
须臾,待到学堂中才子的议论声音停了下来,顾长卿便走上前去,朝着众人宣布道:“在场众人,你们都是我定远县中饱读诗书的有识之士,今天将要在你们当中选出前去参加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的人选,无论成败,诸位才子需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这才是我定远县读书人的风骨。”
随着顾长卿话音落下,场中所有人都是满脸期待的样子,接下来最终比试就要开始了,在这场选拔比试中的成败将会直接关系到他们个人能否代表定远县出战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
众人寒窗苦读多年,像现在这种扬名的时刻可是并不多见的,虽然说在众多人中只选择五人,那么谁有能敢说选到的人不是自己呢?
肖初嘻嘻一笑,也不管众人那紧张的样子,只是抓着手中的一本书,胡乱的翻动着。
第105章 捡到宝贝了
场中所有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三位先生身上,等待着三位先生接下来的发言,同时每个人的神情中也充满了一丝的紧张之色,毕竟,三位先生接下来所出的题目可能会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代表定远县去参加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
顾长卿扫视众人,淡淡一笑,继续道:“场中诸位学子,此次,为了测试诸位学子在诗词楹联方面的水平,我们共设置了诗、词、楹联三道题目,对现场诸位在各个方面的水平进行综合测试,表现好的人,将会有机会脱颖而出。”
随着顾长卿话音落下,场中众人眼神中尽是火热之色,满怀期待的望着顾长卿,等待顾长卿接下来的话语。
黎仲康也是一扫之前的颓态,要知道选拔比试马上就要开始了,现在最为主要的就是全力以赴这场考试,至于肖初这小王八蛋,还是要留到以后来对付他。只不过,黎仲康的眼神还会时不时向着肖初那边瞄上几眼,见到肖初满脸悠然的样子,黎仲康眼神中的憎恶之色更浓。
靳项城与张景年两人在一起,眼神中满是期待的盯着主位上面的三位先生。对于肖初直接晋级一事,虽然两人同样颇有微词,但是有李志远老先生站出来澄清的缘故,两人也没有什么办法再为难肖初,只好全身心应付接下来的选拔比试。
靳项城朝着肖初狠狠瞪了一眼,见到肖初那有些悠闲的样子,呸了一声,不屑的瞥了几眼肖初。
“小东西,你给我等着吧。”靳项城眼神恶毒,想来之前茗月轩的事仍然被靳项城铭记于心中。
陈长学则是笑眯眯的望着场下众人,先不说成绩如何,定远县中诸多才子这一股竞争的势头便是好事。
“有竞争力才能有进步啊。”陈长学一叹,欣慰道。
对于场中众人即将开启的选拔比试,肖初则是没有太大的期待,不过他却是悄悄的挪到了肖长安的身边,朝肖长安嘻嘻一笑:“紧张不?”
肖长安则是满脸尴尬,嗔怪的望了肖初一眼,你小子,有点过分了啊,竟然敢调戏你的老爹。
随即肖长安凑到肖初耳边,小声道:“小家伙,别忘了你可是答应为父的,看你今天帮不帮我。”
肖初则是讪讪一笑,帮就帮呗,不过我可不保证三位先生出的题我都会。
片刻过后,顾长卿扫视众人,笑眯眯道:“诸位才子,本次考核的主要目的便是要选拔出参加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的人选,所以每个人的考题都是一样的,我们三人每人只出一题,在诸位学子作答之后,会依据他们作答的程度给予其相应的评分,最后综合三项评分的总和,分数在前五名中的人胜出。”
顾长卿话音落下,眼神盯着众人。
而学堂中诸位才子则非常激动,对于今天这种比试来说,通过分数的方式来评选是相对来说比试公平的选拔方式。
顾长卿见到众人跃跃欲试的样子,很是满意,继续道:“第一题便是楹联,将由城南私塾的陈先生命题。”
话音落下,顾长卿将目光转向陈长学。与此同时,场中所有人的目光尽皆落在陈先生那边,满怀期待的样子。
听得顾长卿此言,陈长学起身,走了两步,向众人施礼,随后道:“诸位才子,楹联这一项考察,便由老夫来主持了,我的考察题目也很简单,诸位才子无需紧张,只需要将自己最为真实的水平发挥出来便可以了。”
随即陈长学便在众人的注视下来回踱了几步,仰头轻轻吟道:“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
陈长学语罢,向着场中众人扫视一圈,淡淡一笑,这上联便是自己苦思几个昼夜想出来的妙联,此上联的妙处在与无论从正面读还是反面读,都是一样的意思,即:“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所以场中诸位学子若想要对出此下联,定然是要花费一番功夫了。
在座众人,听得陈长学此上联,先是一愣,旋即体味了一下上联中的奥妙之处,片刻后,众人皆是皱起眉头来。
陈先生果然不愧是思维巧妙之人,这一上联更是独具妙处,只不过,上联的难度,却也太高了一点吧?
若是众人对不上来,那岂不是很尴尬?
不过陈长学却并没有这样的觉悟,毕竟此番是在选拔前去参加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的人选,此事关乎到定远县在崇明三县中的名声,定然不可能放一丝的水。
见到学堂中诸多学子皆是蹙着眉头,陈长学皱了皱眉,虽然自己这上联有些难度,不过却也不至于全军覆没吧?
若是这样的话,那还参加什么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干脆还是直接认输算了。
所有人都是满脸思考的样子,虽然陈先生这一轮中的考题难度较高,不过没有到最后一刻,他们是不会放弃的。
须臾过后,处在人群中的沈沛白首先站出来,朝着三位先生施了个学生之礼,淡淡道:“学生沈沛白,愿意试对先生上联。”
众人见沈沛白满脸笑意从后面走上前来,有些意外,只知这沈沛白是顾先生门下弟子,不过却并未见识过这家伙的才学。
沈沛白眼望众人,缓缓吟道:“山西落月岭月落西山”。语罢,沈沛白眼神扫视众人,见到众人朝自己投过来敬佩的目光,颇为得意。
后面的肖长安脸上满是焦急,将目光不住的投向肖初,似乎是在等待肖初的援助。
而肖初则是丝毫不在意,饶有兴致的望向沈沛白,见到这家伙脸上满是得意,给了他一个白眼,不就是对了一个下联嘛?至于这么得意吗?
随即肖初又在心中冒出了一个想法,自己要不要将“大波美人鱼人美波大”这样的句子给对出来呢?
须臾,肖初又在心中否定这个想法,这样的淫词秽语定然是上不了台面的,若是说出来的话,指不定会引起多大的反应呢,万一众人将自己父子两人给当成淫贼给赶出去那就不好了。
肖初尴尬一笑,然后便在众人不经意间在肖长安的耳畔低语几句,而后便见到肖长安眼神一亮,想来定然是有了满意的下联。
片刻后,肖长安脸上满是笑意,朝着肖初投去一双赞赏的神色,这样难度的上联你都能对出来,小鬼,你厉害,我服你!
肖长安甚至已经忍不住在心中为自己这个小儿子竖起了大拇指,看来当初听刘氏的话,将这小家伙给捡回来是对的,幸亏当时刘氏坚持了。
哪里是捡了个弃婴?
这就是捡到宝贝了呀!
第106章 分数就是比你高
肖长安盯着主位上面的三位夫子,狡黠一笑,想来就算自己在这楹联比试环节中无法大放异彩,但至少也能得一个平均分数吧。
肖初看了一眼肖长安那满脸得意的样子,白了他一眼,竟然还得意忘形了?一会我不帮你,看你怎么办。
主位之上,陈长学望着志得意满的沈沛白,淡淡一笑,随即说道:“这位才子的下联对仗较为工整,但是下联中的‘山’字与‘落’字却是与上联产生了重复,总结来说,还稍微欠了一些火候,不过,却也算的上是一副妙对。这下联,便给六分吧。”
沈沛白闻陈长学之言,立马在面部涌现出一抹颓然的样子,不过联中的问题确实如陈先生所说,给六分也属正常。可是尽管自己绞尽脑汁,却也没有想出更为工整的下联来,这倒是叫沈沛白有些懊恼。
旋即沈沛白又向着众人扫视一圈,见所有人都没有想出下联,又有些得意,六分就六分吧,总比他们那些想不出来答案的人要强很多。
众人听得陈先生只给沈沛白六分,一阵感叹,陈先生给分倒是极为公正,并没有因为这家伙是顾先生的弟子而产生偏颇,虽然他们没有对出下联,不过对于沈沛白的下联他们还是可以品评的。
确实如陈先生所言,下联中有两字与上联重复,给六分倒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一个问题忽然在众人心中升起,多少分是满分?若一百分是满分的话,这六分倒是有些尴尬。
“那个,陈先生,学生有个疑问,想要问问,您老评分,多少分为满分?”
出口之人显然有些尴尬,不过却也硬着头皮将问题问出了口,毕竟还是先搞清楚多少分是满分为好,这样心里才会有一些底气。
对于这人的问题,陈长学倒是有些诧异,不过随即一想,原来是自己方才忘记说了,轻咳一声,将自己眼神中的尴尬掩饰而下,道:“自然是十分。”
听得此言,众人释然,不过却在心中朝着那开口问话之人投过去赞赏的目光,这家伙胆子也忒大了些,所有人都疑惑,却只有你敢开口发问。
强,不是一般的强!
随即那人便在众目睽睽之下,朝陈先生施了一礼,道:“学生张安信,资质拙劣,不过却也想要试对先生上联,还请先生指导。”
陈长学点点头,朝着张安信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张安信嘴角微扬,随即在原地踱了几步,吟道:“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
一对落下,张安信淡淡一笑,想来对于自己这下联颇为满意,虽然说自己这下联的‘山’字也与上联重复,但是总好过沈沛白那一下联。
场中才子见到张安信一联落下,不禁一阵感叹,哎,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啊,先前的沈沛白以及张安信都是经历过外出游学之人,怪不得见识这么广,将山西的景物都给搬了出来。
陈长学满意一笑,淡淡道:“这位才子的下联也颇为巧妙,不过重复一字,这下联我给你七分吧。”
闻得此言,张安信一脸满意的样子,七分也好,反正比那个沈沛白高了一分,接下来还有两轮,到时候自己在好好表现,不愁拿不到分数。
见到已经有两人对出下联,学堂中诸位才子开始感觉到紧张起来,要知道,晋级的名额一共只有五个呀,看来自己等人也要抓紧了。
人群中的靳项城时不时将目光望向肖长安这边,见到肖长安不慌不忙的样子,眼神中掠过一抹不屑的神色,上联这么难,他可不相信这泥腿子能对的出来,随即靳项城便向前走了两步,朝陈长学施礼,轻吟道:“黄山落叶杉叶落山黄”。
靳项城也曾游学,去过大夏国不少地方,不过现在他能想起的也只有黄山的落叶杉了,虽然与沈沛白的下联犯了同样的错误,但是好歹也能让自己得分,对于现阶段的自己来说,晋级才是最重要的。
不出意外,对于靳项城的下联,陈志远同样给了六分。
对于此,靳项城则不是太过在意,反正得了分就预示着有机会,万一若是一味追求完美而没有得到分数的话,那么再完美又能怎么样的?
随即又有几位才子上前对了陈长学的上联,不出意外,所得的分数都是六分或者是七分,这倒是让众人一阵诧异,想来在陈先生这里,众人若是想要得高分,还真是有些困难。
在以上众人中,只出现了一个高分,那便是李志远先生的得意门生许子游,他的下联为“人过大佛寺佛大过人”,这一下联在众人异曲同工的下联面前倒是显得格外新颖,而陈先生也是极为欣赏许子游这独特的构思,给了他一个破天荒的八分。
到目前为止,八分可以算是全场最高分了。
见到场中前来对答的人逐渐少了下来,陈长学朝学堂中众人扫视一眼,随即便将目光落在肖长安身上,这家伙,到了现在还一直没有发言,这般沉稳可不符合他的性格,难道是没有想出完美的下联?
当然,这一切都是肖初授意的,用肖初的话来说,要么第一个作答,要么最后一个作答。这就如同面试一样,要么第一个,要么最后一个,中间的人很难给面试官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本身出彩自然不在此列。
肖长安似乎意识到陈长学的目光望向自己,随即也不再拖沓,站起身来,朝前方走过去,向陈长学行了一礼,随后道:“学生肖长安,愿意试对先生上联。”
陈长学点点头,并未多言,只是示意肖长安开始。
肖长安面色从容,在原地来回踱了几步,缓缓吟道:“湖南乌篷船篷乌南湖”。
语罢,肖长安也不拖沓,直接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面,等待着先生的评分。
陈长学一叹,肖长安这下联也算是颇为工整,山东对湖南较为恰当,只不过乌篷船对落花生,好像有点不太搭边吧。
不过好歹肖长安的下联也算是独树一帜,且未与上联产生重复字样,便给八分吧。
随着陈长学的八分出口,场中所有人再次一阵意外,迄今为止,算上肖长安可是只有两个八分呀。
黎仲康与张景年两人望向肖长安的眼神中则充满了不屑,自己两人也才得了六分而已,你个泥腿子,凭什么八分?
肖长安的下联好像也没有太过出彩吧?
肖初坐在最后面,淡淡一笑,他同样注意到了黎仲康与张景年向自己两人所投过来的不善目光,不过却并未太过在意。
肖初白了两人一眼,心道,你厉害你怎么不对一个更好的下联呢?
分数就是比你高,怎么了?你来咬我呀!
第107章 我就不告诉你
靳项城同样满脸不甘,甚至有些懊悔自己当初怎么就没有好好思考一番呢,没想到竟然让肖长安这泥腿子给压了下去。
靳项城越想越气,时不时朝着肖长安白上几眼,在这等级别的比试大会上面,让肖长安这样的人给压下去,想来不管怎么说都不算是光彩的事情。
“你就得意吧,看你能得意到几时。”靳项城眼神微眯,心中自忖道。
肖长安也注意到靳项城、黎仲康以及张景年三人向着自己所投过来的眼神,有些莫名其妙,自己和他们三人并无太大过节呀,怎么就时时处处针对自己呢?
肖长安有些发懵,不过却也不理会他们三人,反正肖家现在可是与安国公大人扯上了关系,安国公是何人,在整个怀远省内,恐怕也就只有总督大人可以与他平起平坐吧。
那自己还怕他们三人作甚?
想到此处,肖长安将腰板挺的更直,不就是定远县中的乡绅大户吗,还能大过知府大人?要知道,现在知府大人都要对他们肖家以礼相待,更何况张景年他们三人?
有了这一层关系,肖长安的胆气也壮了不少,甚至有的时候他们几人目光相接之时,肖长安还要与他们对视一番。
这一幕倒是叫三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肖长安的家境他们是知道的,只不过是郑家村中的普通农户,他哪里来的勇气,竟敢与自己等人对视?甚至在气势方面丝毫不输给自己等人。
这泥腿子,难道是有什么依仗不成吗?
不过见他们父子两人身上尽是粗布麻衣,怎么看也不像有钱的样子,更不会认识什么有势力的亲戚了。
这家伙莫不是傻了?
三人有些不知所以,不过却也不再管肖长安他们父子两人,专心准备接下来的比试才是正途。
第一轮落下,陈长学满意一笑,在第一轮中得到分数的人竟然达到了十三个,本来按照陈长学的预估,这一轮将会淘汰一大部分人,可是却没有想到有这么多人都拿到了分数。
“看来今年我定远县定然可以在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上面取得不错的成绩。竞争强是好事啊!”陈长学自忖道。
学堂中诸位学子,第一轮得到分数的人显得很是高兴,不过没有得到分数的人也并没有太过沮丧,谁又能保证在第二轮和第三轮中不会出现第一轮这样的情况呢?
万一再次产生没有得到分的人,那么自己的总分排名便有可能靠前。学堂中所有人都抱着如此心态,反正死马当活马医了,大不了就是淘汰了呗。
肖初坐在肖长安旁边,将眼神望向三位先生,又时不时瞄向靳项城他们三人那边,毕竟自己还要在“众人不经意间”小小的“帮助”肖长安一番,这些事情,总归有些见不得人的,所以还是要注意一下。
第一轮中,成绩最好的便是肖长安以及许子游两人,因为只有他们两人构思巧妙,得到了八分的好成绩。
待到陈长学将成绩宣布完毕,顾长卿便走上前来,朝众人道:“诸位才子,第一轮笔试已经完毕,相信众人都已经取得了属于自己的成绩,第二轮的笔试便是作诗了,这一轮的比试由我来主持。”
语罢,顾长卿扫视场中众人,见到众人不管是得到分的,还是没有得分的学子都是满脸斗志昂扬的样子,一抹欣慰之色涌现而出。
不骄不躁,这才是我定远县学子该有的风气。
顾长卿长叹一声,朝众人道:“这一轮的比试也算是简单,春天将至,万物复苏,众位才子便写一首咏春诗吧。”
话音落下,顾长卿微微一笑,坐回到座位上面,来回打量着场中众人。
所有人在听得顾长卿之言后,一阵窃喜,这咏春诗还算不上困难,看来这一题并没有太过为难众人。
但是,毕竟这是现场作诗,还是有那么一点难度的,要知道灵感并不是随时都有的,万一若是偏偏这个时候没有灵感,作不出来的话,那岂不是尴尬了。
坐在最后面的肖初在听得顾长卿之言后,眼睛一亮,咏春诗?好像自己前几天在崇明府的时候还吟了一首呢。
诸位才子皆是满脸思考的样子,虽然题目难度不算高,但毕竟是现场作诗,难度还是有那么一点的。
须臾过后,张安信首先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朝主位上面的三位先生施了一礼,道:“学生张安信,愿意在此抛砖引玉,还请各位先生指导。”
随后张安信便在众人的注视下踱了几步,轻轻吟道:“定远城外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语罢,张安信满脸笑意望着众人,显然对于自己这诗句颇为满意,毕竟自己是第一个站出来的,这岂不是代表其他人都没有自己才思敏锐嘛。
想到此处,张安信得意一笑,然后将目光望向顾长卿。
顾长卿品评过后,淡淡一笑,随后便道:“中规中矩,不过本诗的描写却有些荒凉,与春回大地的生机盎然有些相驳斥,不过总体来说诗句韵脚倒是工整,便给七分吧。”
听到顾先生给了自己七分,张安信也不在意,走回到座位上面,静静看着众人,如今得分才是最为重要的。
随着张安信一诗落下,众人再次陷入沉寂,努力的思考。
片刻后,靳项城自人群中走出,向三位先生施礼,随后缓缓吟道:“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暖日晴云知次第,东风不用更相催。”
靳项城的一诗落下,所有人都将目光落向靳项城,这靳项城果然不愧是定远县中的才子,如此短的时间内便可以想出这般好的句子,倒也算是一号人物。
顾长卿淡淡一笑,没有过多言语,道:“此诗在咏春诗中算是好句了,便给八分吧。”
听得此言,靳项城嘴角涌现出一抹微笑,八分,这可是上一轮中的最高分了,不过想来在这一轮中应该也不算低。
肖长安则是不住的将眼神投向肖初,似乎是在请求肖初援助。
对于此,肖初一阵无奈,这个还要再告诉你一遍吗?上次在崇明府的一首咏春诗你不是知道吗,还要我提醒你?
而肖长安则好像是丝毫没有察觉的样子,仍然不停的向肖初使眼色。
肖初白了肖长安几眼,笨死你得了!
同时肖初也注意到了,靳项城时不时向着自己两人这边投过来的不善眼神,仿佛要把自己父子两人给吃掉一般,这倒是叫肖初更加奇怪了,至于吗?
第108章 最高分
对于靳项城的目光,肖长安仿佛没有察觉一般,仍然满脸期盼的样子望着肖初,等待着肖初的援助。
眼看着上台作诗的人一个接着一个,肖长安哪里能不着急?
哎,笨死你得了,这事情若是被揭穿了,自己两人还不直接被赶出去?
随即肖初再次鄙视了肖长安一下,心道:就不告诉你,看你能笨到什么时候。
不能动动脑子吗?若是这种情况的话,恐怕就算拿到了名额也是去丢人的。
肖初不住的朝着肖长安投过去白眼,这倒是叫肖长安有些纳闷,之前说的好好的,这小鬼怎么就变卦了呢?
而靳项城在发现这父子两人用眼神交流之后则是有些搞不懂,他们两位怎么眉来眼去的,这是干嘛呢?距离这么近,直接用语言交流不好吗?
主位之下,许子游走上前去,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完全没有了刚才那剑拔弩张的气势,这倒是叫众人看的奇怪,你刚才对付黎仲康时候的气势哪里去了?
许子游朝着三位先生行了一礼,道:“学生许子游,请三位先生指导。”
场中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许子游,期待上一轮的第一名可以做出什么样的好诗来。
而靳项城则不然,他满脸得意的望着肖长安,见肖长安脸上尽是局促的样子,朝着肖长安瞪上几眼,乡巴佬,我看你是黔驴技穷了吧。
顾长卿朝许子游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许子游开始。
而许子游则是朝三位先生再次行一礼,随即轻声吟道:“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吟罢,许子游将目光落向三位先生,等待先生的评分。
众人明显可以见到三位先生在听到许子游诗句的时候眼睛一亮,同时众人听罢也是一阵感叹,这许子游不愧是李志远老先生的得意门生,只此一诗,便叫现场众人无不敬佩。
“好好好!”
顾长卿在品评过后,连道三声“好”字。
听得此言,众人便知晓许子游这首诗定然又要得高分了。
“子游此诗,可得九分!”
此言落下,四座皆惊,九分!
在本次比试中,九分可以说是相当高的分数了,没想到许子游竟然能得九分?众人又再次品评了一番许子游的诗句,点点头,许子游此诗得九分,到也合理。
许子游淡然走回到座位上面,并未因为得到九分而洋洋自得,相反却是一脸谦恭的望着场中众人。
学堂中许子游的一举一动都被李志远看在眼中,脸上漏出一抹满意之态。
随后张景年、黎仲康、沈沛白等一众学子都上前展示了自己的诗句,而他们的得分也都稳定在六七分左右,期间并没有出现太过出彩的诗句。
主位之上陈长学扫视众人,见到肖长安满脸局促的样子,似乎还没有什么头绪,不由的皱了皱眉,肖长安这家伙到底在搞什么鬼?怎么每次都要在最后才肯出场?
不过观其样子,到了现在似乎还没有想要上前的意思,他是在干什么?
莫不是肖长安到了现在还没有作出一首合适的诗来?
肖长安脸上紧张之色越发浓重,他也感受到了陈先生的目光在朝自己这边投过来,随即便将他那求救的眼神望向肖初。
对于此,肖初并不在意,朝着肖长安摊了摊手,其中的意思很是明显:这件事你自己解决。
见到肖初的举动,肖长安一下子心凉了半截,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还是清楚的,若是自己做的诗句恐怕能得出全场最低分。这可怎么办呢?
顾长卿站起身来,望了望场中诸位学子,见到没有人想要走上来的意思,便问道:“诸位才子,可还有人?若是没有的话,我可要宣布结束了。”
听得此话,肖长安更加紧张,在第二轮得不到分数的话,那么若是想要拿到名额,那可真的是难了,不过在紧张之余,肖长安忽然脑子中灵光一闪,随即立马站起身来。
众人见到肖长安起身,皆是将目光望向他,这家伙,先前那么久的时间你不站出来,偏偏要在将要结束的时候起身,这不是存心耽误功夫吗?
肖长安走到主位之前,朝三位先生道:“学生肖长安,愿意再次试作一首,还请先生品评。”
顾长卿在听得此言之后却并没有因为他耽误时间表现出任何愠怒的样子,而是面色平静的朝肖长安点点头,毕竟对于今天的比试,他们三人还是对肖长安抱有一丝希望的,这家伙在先前文学交流会中所展现出来的实力倒是叫三人叹服。
见到肖长安站起身来,陈长学也松了一口气,想来肖长安应该是只擅长楹联一项,在作诗方面应该与他的楹联功夫稍差一筹。不过陈长学倒是开始期待起来,肖长安到底可以做出什么样的诗句。
随即肖长安便在众人的注视下踱了几步,然后开口轻吟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肖长安所吟的诗句自然便是肖初当时在崇明府时候接受总督大人考核时候的七言绝句,虽然这首诗为肖初所作,不过肖初不说,又有谁知道呢?
肖长安则是满脸无耻的样子:自己只是拿过来应应急嘛,反正在座的三位先生以及众位才子都不可能知道肖初曾经吟过此诗句。所以嘛,这首诗在此刻就变成了肖长安的了。
肖长安啧啧的想着,丝毫没有抄袭的觉悟。
但就在肖长安诗句落下之后,场中众人则是满脸惊异的样子,这首诗,是他作的吗?不单读起来朗朗上口,就连诗中所描绘之景物,生机勃勃,将春天那种生命力惟妙惟肖的展现了出来。
陈长学望着肖长安,这个家伙,每次都要在最后出场,但是偏偏有能拿出出彩的作品,果然是有点厉害啊。
顾长卿愣了片刻,随即品味了肖长安的这一首七言绝句,连连拍手道:“好好好,妙妙妙!”
“肖长安此诗,可得十分!”
随着顾长卿话音落下,学堂中所有人都变得瞠目结舌,十分?从比试开始到现在,竟然还能出现十分?
没想到肖长安还有这般才华?怎么以前一点都没有听说过呢?
第109章 你又要输了
在肖长安的一首诗吟罢之后,学堂中便陷入到一种极为安静的气氛中,所有人都在品味他的七律,感受着诗句中所描绘的景物。
就连主位上面的三位先生都忍不住有些惊叹,肖长安这诗句的质量,当真是很高啊。
肖初望着肖长安,舒缓了一口气,可算是开窍了。在这个世界上面,听过这首诗的也就那么几个人,而知道此诗的那些人,都是在座众人所接触不到的,所以也不用担心会被人发现了。
对于场中所有人都表现出来的震惊,这是另肖初想不到的,不就是一首诗吗,至于这么激动吗?
随即肖初又感叹了一句,哎,好诗就是好诗,即便换了个世界,由其他人品评,那也一样是好诗。
肖初感触颇深,古人所留下的千古名句自然有他的道理,能够经历时间的洗礼,岁月的打磨,呈现在后世面前的都是精髓中的精髓。
现在的肖初有些后悔,当初自己怎么就没把唐诗三百首都给背下来呢?要不然自己穿越之后是不是也就成为风流才子了?
座位上面的靳项城紧紧盯着肖长安,满脸嫉妒,甚至在眼神中还透露出一抹憎恨的眼神,这泥腿子当真有此才华吗?方才靳项城一直在盯着肖长安,这家伙前一刻还是一脸局促的样子,难道瞬间就想出了这么好的诗句?
靳项城有些不解,肖长安在这一轮得到十分,那岂不是代表肖长安又将自己给压了下去?
靳项城眼神中有些不甘,但是毕竟人家成绩摆在那里,所以也不敢过多言语。他方才也品味了一下肖长安的诗句,顾先生给他十分,确实无可厚非。
一旁的黎仲康以及张景年两人同样朝肖长安投过去不屑的眼神,你个泥腿子,有什么好得意的!
肖长安面对着学堂中众人朝自己所投过来的赞赏目光,故作谦虚的样子,坐回到座位上,随后向三位先生回以感谢的眼神。
李志远眼神微凝,望了望肖长安,又望向肖初,这两父子竟然都有这般高的才学,肖家祖上积德啊,竟然出此优秀的后世子孙。
想到肖初,李志远又再次感叹一番,以肖初的才学,恐怕并不会在定远县长留,甚至还有可能会在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上面获得进入到崇明府学馆的资格,到时候这小鬼自然不可能再来到县上私塾读书了。
当然,这也是他们三人决定提前将奖学金给肖初的原因之一,万一肖初在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过后便进入到崇明府学馆去读书,那自己等人岂不是白忙活一阵了,所以还是尽早吧奖学金给这个小家伙,将师徒名分坐实,这样不管以后肖初发展到哪一步,他们三人始终都是肖初的蒙学先生。
不过,令李志远想不到的便是,肖初早就已经将去崇明府学馆读书的机会给拒绝了,甚至就连怀远省学馆以及太学的邀请都无法打动肖初,以上的邀请拿出来任意一份,恐怕都会让无数学子趋之若鹜吧。李志远如果知道这件事情的话,定然会向着肖初竖起大拇指,感叹一声:大哥,你牛掰!
肖初坐在座位上面,饶有兴致的打量众人反应,见到李志远的眼神也向着自己父子两人这边瞄过来,一阵诧异。不过当两人目光相接之时,则是相互对视一笑,随即又将目光移开。
过了片刻,顾长卿回过神,站起身,再次朝众人问了一遍:“场中诸位学子,可还有想要作诗之人?”
久久没有回应,然后顾长卿便宣布此轮比试结束,在这一轮当中,拿到分数的人也有十多人,不过高分却并不多,只有许子游的九分以及肖长安的十分。其余大部分人都稳定在六七分左右。
肖长安眼神中满是笑意,望着主位上面三位先生,要知道,他现在的得分可是全场最高分,就连李志远先生的得意门生许子游都排在自己之后,这在以前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想到此处,肖长安感激的望一眼肖初,还真是多亏了这个小鬼,幸亏上次新春文学交流会将他带上了,要不然还真不一定什么时候才能发现肖初这小家伙的天赋。
第二轮完毕之后,李志远老先生站起身来,脸上满是笑意,朝着众人道:“在座诸位,相信经过前两轮的比试,大家都已经发挥出了自己的正常水平,接下来的一轮就由我来为大家主持,这第三轮也是决定诸位能否拿到名额的一轮,不过,我倒是希望大家不管成绩怎么样,都要好好发挥,只要展现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便可。”
随着李志远的话音落下,场中所有人皆是目光火热的样子,不知道在这一轮中李老先生会出什么样的题目。
李志远感受到众人的注视,呵呵一笑,仰头望了望窗外的明月,道:“马上便是正月十五了,恰逢月圆,今天便以月为题吧。要求为:只能填词,不可以作诗。诸位才子,请吧。”
话音落下,李志远坐回到座位上面,饶有兴致的打量场中众人,他倒是有些期待在这一轮中会有什么精彩的作品产生。
肖初听得此言,眼神一亮,便在众人思考问题间向着肖长安嘀咕了几句。
肖长安听罢,瞬间来了精神,然后满脸不可思议的望着肖初,自己这个小儿子,已经不能用神童来形容了。此时的他都开始怀疑,肖初到底是否真的是文曲星君转世下凡。要不然这小鬼在如此年纪便有这么高的才华,当真是解释不通了呀。
靳项城一边思考,一边将目光瞄向肖长安这边,见到肖长安满是淡定的样子,有些惊异,这家伙难道是已经搞定了?不过,这也太快了点吧?难道这泥腿子真的比自己强?
不过靳项城也不在此事上面纠结,此时得分才是最为重要的。
肖初饶有兴致的望向靳项城那边,也见到靳项城向自己这边瞄过来,随即一笑,心道:哎,虽然搞不懂你为什么总是针对我们,但是有一个事实我不得不告诉你一下,这一局,你可能又要输了。
第110章 最终比试
主位之上,李志远扫视众人,脸上尽是笑容,这一轮的填词比试,以月为题倒是有些应景,只是不知道这些家伙究竟能发挥如何。
场中众人皆是满脸思考的样子,不过任凭他们如何绞尽脑汁却还都没有什么头绪。
肖初望着学堂中那些苦思冥想的才子,嘻嘻一笑,穿越到古代来看才子比试也是蛮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嘛。
见场中众人苦思无果,陈长学一阵无奈,难道我定远县才子会在这填词的一项考察中全军覆没?应该还不至于吧?
肖长安则是满脸镇定,毕竟他早就有了成品的答案,但现在他也不着急表现,反正自己不是最后一个就好。
当然,肖长安的行为也是肖初授意的,用肖初的话来说,保证名次就好了,出风头的事情,还是少做为好。
须臾过后,众人只见许子游自人群中走了出来,朝主位之上三位先生施了一礼,随后便道:“学生许子游,愿意先作一首,还请先生品评。”
李志远望着许子游,淡淡一笑,没有说话,朝着许子游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许子游再次向李志远恭敬行了一礼,“既如此,学生便献丑了!”
话音落下,许子游便在原地来回踱了几步,随后轻吟道:
“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
许子游吟罢,淡然一笑,将目光望向李志远,似乎是等待李志远老先生的评分。
坐在最后面的肖初见到许子游的样子则是有些好笑,这到底是什么习惯呀,怎么每次吟诗作对之前都要踱上几步?
这是什么情况?
难道踱步之后就会灵感大开,太白金星附体?
想到此处,肖初嘻嘻一笑,也搞不懂这些所谓的文人墨客到底为何如此,不过前世自己电视剧也没有少看,在电视剧中也没有见到这种镜头啊。电视剧都是假的,他们一定是骗人的。
嗯,就是这样!
肖初在心中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不过旋即又一笑,此次穿越还真是不虚此行,不但见识了这么多的文人墨客,将军知府,而且自己还能时不时扮演一下才子,当真是有趣。
想到此处,肖初再次一笑。不知不觉间,肖初便陷入到了自己的思维当中,浑然忘记外面的比试还在继续。
且说李志远,他在听得许子游所填之词后,淡淡一笑,面部涌现出一抹满意的神色,很好,不枉费自己的一番栽培。
“此一轮,子游可得八分。”李志远满是笑意,扫视众人,随后便道。
此言落下,场中众人一惊!
八分,这也算是高分了,综合许子游在前两轮中的表现,想来拿到一个名额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想到此处,所有人望向许子游的眼神中都充满了羡慕之色,许子游身为李志远老先生的高徒,此次又拿到了去往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的名额,若是在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上面再取得一些成绩,那么他在定远县中的名声也会愈发强盛啊。想来以后的发展一定是无可限量的。
许子游朝李志远施礼,向先生表示感谢,随后便回到自己的座位,自始至终都是满脸谦恭神色,没有因为得到好的分数而洋洋自得,同时也并未因为自己即将得到名额展现出任何的骄纵之气。
这一点倒是让李志远颇为满意,不骄不躁,方才是读书人的本色。
学堂中众人见到许子游那谦恭样子,对于他的敬佩之色更浓,不愧为李老先生的得意门生,果然是德才兼备。
就在许子游一词落下不久,场中再次走出一人,这人便是在前两轮中表现不错的张安信,众人只见张安信朝三位先生行礼之后便开口吟道: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随着张安信话音落下,场中众人也朝张安信投过去极为羡慕的眼神,这张安信在三轮比试中的表现也算是不错,若是此番再能拿一个高分的话,便有很大机会得到一个名额,只是不知道张安信的作品能得到几分?
旋即众人品味了一番张安信的作品,然后点点头,看来张安信在这一轮中应该也能得到一个不错的成绩。众人虽然说在填词方面有些困难,但若是品评他人所填之词,倒还是没有问题的。
顾长卿以及陈长学两人点点头,随即相互对视,微微一笑,显然对于张安信的作品很是满意。
李志远在品味张安信所填之词后,同样点头,然后呵呵一笑,望向张安信,道:“此作品,可得八分!”
李志远老先生的话音落下,场中所有人再次朝着张安信投过去羡慕的眼神,要知道,综合起张安信在前两轮比试中的表现来看,那五个名额之一,很有可能便被张安信给占据一席。
不过当众人想到那名额仅仅只剩下三个之后,开始产生些许紧张之色。甚至有的人已经在祈祷,若是有人在这一轮中发挥失常就好了,那么自己也应该会有那么一些机会。
见到场中所有人都陆续走上前来展示自己所填之词,李志远老先生眼神中的笑意则是更加浓厚,定远县能有此读书风气,想来我定远县的发展也是无限的。
没过多久功夫,便已经有五六人都上前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虽然说有的人分数较低,不过总算是在比试中展现出了自己的水平,即便是选不上,那也无憾了,因为只有让更厉害的人去参加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才有可能帮助定远县取得更好的成绩,到时候才能让定远县在崇明三县中扬眉吐气。
肖长安见到上前展示的人越来越多,心中也开始焦急起来,不过没有肖初的指示他也不好意思随便动,于是便将目光落向肖初。
可肖长安发现,肖初这小家伙已经走了神,思绪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第111章 扬眉吐气的肖长安
“喂,小家伙,想什么呢?”肖长安见肖初有些发愣,赶紧拍了拍正在思考中的肖初,如此重要的场合,况且可是最后一轮了,你怎么能走神呢?
能不能获得到名额,可全看这一轮比试了。
被肖长安这么一拍,肖初瞬间回过神来,不知道肖长安叫自己干什么,满是疑惑之色望向肖长安。
肖长安则是一个劲的朝着肖初使眼色。
肖初望了望肖长安又望了望场中不断上去展示作品的才子们,立马便知晓肖长安的意思,原来他这是有些着急了。
随即肖初便点了点头,示意肖长安随时都可以上前。
得到肖初同意,肖长安则是满脸惊喜,自己若是出去晚了的话,恐怕场中诸位才子都已经展示完毕了。
现在的肖长安对于肖初的话可是绝对的信任,要知道,上次新春文学交流会,若不是肖初的帮助,自己哪里能夺得魁首?反正自己只要是听他的,肯定吃不了亏就是了。
想到此处,肖长安脸上瞬间自信满满,总而言之,今天自己还是有很大可能会拿到一个名额的。
主位之上,三位先生望着不断上前展示作品的才子们,眼神中尽是欣慰之色,定远县有此学风,当真是定远县的造化呀,若是以后能出现一个状元那就真的是天佑我定远县了。迄今为止,定远县中还没有出过任何一个进士,最好成绩也就是举人,至于状元,那就更不敢想了。
虽然三位先生的眼神中皆是欣慰之色,不过眉头却并未舒展,每次评分完毕都要向着场中再望一望,扫视一番。因为,到了如今,还没有出现过什么太过出彩的作品,虽然众位才子所填之词都极为工整,不过却并未给他们那种心头一震的感觉。
上过场之后的学子,除了许子游以及张安信两人之外也没有得过什么高分,就连一向以才子自居的靳项城也堪堪得到了七分而已。
对于此,靳项城颇有微词,不过碍于三位先生的面子,也不好说什么,现在看来,自己能不能拿到名额还不一定呢,若是确定到时候拿不到名额的时候,再站出来与他们争辩也不迟,范不着现在得罪他们。
随即靳项城便冷冷的站在一边,观察场中局势,在心中偷偷计算着自己的分数。
学堂中,上前展示作品的人越来越少,三位先生的表情同样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但是在这份平静中却隐隐间可以见到一抹失望之色。因为,比试已经接近尾声了,他们依然没能发现可以扣人心弦的出彩作品。
陈长学在心中长长一叹:“哎,若是如此的话,恐怕此次我定远县在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上面的局势堪危呀!”
顾长卿同样暗自摇头,虽然说定远县诸多学子所展现出来的这股学风很是积极,但是以如今的水平好像并不能在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上面挑起大梁。
就算是最高分的许子游与张安信两人的作品都不能算是出彩的作品,想要让他们在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上面挑大梁肯定是不可能了。
难道今年我定远县在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上面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须臾过后,他们三人心中同时想到一人,那就是肖初,难道这一届就要靠一个小孩子吗?不过,仅凭肖初一人,恐怕无法力挽狂澜呀。若是最后再次羽纱而归,定远县可是连续多年在崇明三县中居于末座了,到时候就不是颜面扫地那么简单了。
三位先生眼神中皆透露出些许担忧之色,不住的将眼神投向学堂中的诸位学子,期待满布。
刹那间,他们想起了在前两轮中表现都极为优异的肖长安,这个家伙总是喜欢在最后时刻出场。若是一会他能拿得出精彩的作品,那就太好了,到时候他们父子两人联手,相信定然可以带领定远县诸位才子在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上面取得更好的成绩,至少,也要脱离倒数第一的名次吧。
随即三位先生都将目光落在肖长安身上,等待着肖长安的回应。
坐在位置上面的肖长安,本就想要走上前去展示作品,不过当他感受到三位先生尽皆将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时,则是满脸诧异之色。
三位先生这眼神,是对自己充满了希望呀!
这在肖长安读书十几年的生涯中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要知道,自己一直以来可都是较为平庸的读书人,从来没有获得过这般重视。
这倒是叫肖长安颇有面子,甚至感觉自己连腰板都挺了起来。
不过,肖长安也知道这一切的功劳都要归功于肖初,若不是有肖初的话,想来自己还是那个一无是处的读书人。但尽管自己所有的作品都是来源于肖初,可肖长安却并没有多少的惭愧之色,反正又没有人知道,权当是父子两人的“小秘密”了。
肖长安啧啧的想着,随即便在三位先生的注视当中站起身来,向着主位之前走过去。
而三位先生见到肖长安起身,则是满脸期待的盯着肖长安的每一个举动,要知道,肖长安这一首词的质量,可能会关系到定远县在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上的成败。
粗略来说,若是肖长安此番表现仍然良好,那便证明他确实有真才实学,想来他父子两人定然可以带领定远县诸位才子在崇明府文学笔试大会上面取得更好的成绩;若是此番肖长安表现不佳,那便说明肖长安虽然有些才学,但也不是那种可以挑起大梁的人物,定远县在过几天的文学笔试大会上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几率便会小很多。
肖长安来到主位之前,朝三位先生鞠躬,随即也不拖沓,原地踱了几步,然后轻声吟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肖长安吟罢,朝三位先生施礼,然后便直接走回到座位,并没有像其他才子一般等待着三位先生的评分。
场中所有人,在听完肖长安所填之词后,尽皆愣在原地,在肖长安开口之前,他们谁都不曾想到,这为看上去相貌平平、粗布麻衣的书生竟然可以写出这等大气磅礴的句子!
这也太厉害了吧?
很显然,肖长安与在场众人,根本就不是一个水平的呀。
第112章 选拔结束
学堂众人在肖长安一首词落下之后陷入到一种极为安静的气氛当中,有的人陶醉在肖长安的句子中,有人目光呆滞望着肖长安,满脸不可置信的样子。
主位之上,陈元年紧紧盯着肖长安,眼神中有些惊喜,有些意外,还有些不敢相信,这一首词,完全刷新了他对肖长安的认知。
在他以前的印象当中,肖长安并没有这般才华,虽然经过了新春文学交流会一事之后有所改善,但是也仅仅改善了一点而已。不过,此刻陈长学对于肖长安的看法则是完全改变了,这个家伙平时不显山不漏水,没想到在这种关键的时候便可以站出来,完美展现自己的才华。
只此一首词,便叫陈长学对肖长安刮目相看。
“肖家有肖长安以及肖初两人,定然前途无量!”陈长学在心中暗自忖道。
肖初同样注意到场中众人那惊诧的表情,不过却并没有太过在意,要知道,这首《水调歌头》就算是放在现代那也是极为出名的,若是他们不惊讶就不正常了。
肖初将眼神望向三位先生,见到三位先生皆是满脸震颤的神情,可以想象这一首词在他们三人的心中掀起何等波澜。
李志远满脸激动,甚至就连面部的皱纹都开始颤抖起来,这不就是自己三人一直在等待的出彩句子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好句,好句啊!”李志远在心中暗自叹道。
顾长卿坐在位置上面,竭力遏制自己内心当中的激动之色,毕竟,自己身为私塾先生,还是要在学子面前装的淡定一些,可顾长卿却发现,不管他怎么努力都无法压抑中体内不断涌现而出的震惊之感。
“仅凭此句,这肖长安便有资格称为我定远县第一人!”顾长卿长长一叹,身躯有些颤抖,眼神间充满火热之色,仔细打量着肖长安。
对于场中众人的表现,肖长安倒是极为满意,要知道就在自己刚刚听到这首词的时候也是吃惊了半天,没想到肖初这小家伙竟然可以写出这等大气磅礴的句子。
虽然肖长安心中很是得意,不过在定远县诸位才子面前,尤其是主位上面的三位先生也在盯着自己,所以还是要表现出谦恭的姿态。
一阵沉默过后,李志远老先生从座位上面站了起来,激动道:“肖长安此作品,可得十分!”
随着李志远声音落下,全场一片哗然!
静!
学堂中所有参与比试的才子都屏住了呼吸!
又是十分?
这肖长安竟然有如此才华?
这可是他第二次得到十分了呀!
场中才子皆是瞠目结舌,十分,代表着什么,这便说明肖长安的作品是无可挑剔的!
同时,肖长安在这一轮中再次夺得十分,也预示着他将会拿到一个去往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的名额!
想到此处,所有人都满脸羡慕的望着肖长安,但众人旋即又品位了一番肖长安在上一轮中所作的诗以及方才所填的词,点了点头。
肖长安此人,果然才华甚高,能让他拿到通往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的名额也在情理之中!希望他能带领着定远县取得更好的成绩吧!
而坐在最后面的靳项城看向肖长安的眼神中则是满脸怨毒之色,这个泥腿子,怎么会有如此高的才学?自己在定远县成名已久,为何从来没有听到过有肖长安这一号人物?
不过虽然靳项城这么想,但是对于肖长安的作品他也是极为服气,那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算是自己读起来都只感觉心潮澎湃。
“原来是我一直小看了这泥腿子!”靳项城眼神微凝,打死他都想不到自己今天竟然会让肖长安这个泥腿子给压下去。
张景年以及黎仲康两人同样满是憎恨的望着肖长安,他们也知道肖长安在此轮比试当中获得十分预示着什么,不过随即他们又想到自己两人的分数,看来此次想要获得名额是有些困难了。
黎仲康与张景年两人想到此处,望向肖长安的眼神则更加不善,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想到在此次比试中会让肖长安这个泥腿子处处占尽先机,出尽风头,如今又让他拿到了去往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的名额,当真是可恶至极。
须臾过后,场中众人稍微回过神来,不过却对肖长安的才学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感。肖长安有此才华,想来定然可以帮助我定远县在崇明三县中扬眉吐气。
第三轮比试中,在肖长安一首词落下之后便再也没有了人上前展示,毕竟大部分人都已经展示完毕,名次也差不多定了下来。
李志远老先生见到学堂中不再有人上前展示作品,便走上前去,直接宣布第三轮比试结束!
片刻之后,便有童子走上前来,将一个小册子递到三位先生面前,那是专门记录本次比试中众位才子得分情况的本子。
三位先生在册子上面扫视一番,眼神中颇为满意。
三人看罢,顾长卿站起身来,笑意满满的走到众人面前,宣布道:“定远县主位才子,三轮笔试已经结束了,想来大家都拿到了适合自己的分数。我希望,不管大家对于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以及是否拿到名额,都可以在以后的读书生涯中再接再厉,为自己,为父母,为我定远县,创造出一片美好的明天。”
顾长卿话音落下,所有人都一片火热的望着顾长卿,不过其中也不乏有沮丧之人,因为经过他们自己的估计,获得名额肯定是没有什么希望了。
此时肖初也望向顾长卿,他知道接下来便要宣布去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的人选了,不过他倒没有太过着急,想来凭借肖长安的成绩,拿到一个名额是没身么问题的。
顾长卿淡淡一笑,继续道:“在此次比试中获得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名额的人有:肖初、肖长安、许子游、张安信、靳项城以及沈沛白六人,恭喜你们。”
话音落下,所有人都将目光落向他们几人,羡慕之色满布。
第113章 全看你了
肖长安满脸笑意,感受着场中众人的火热目光,有些得意,不过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也不敢将自己那得意的神色给表现出来。
而最后面的靳项城眼神则是有些怪异,虽然自己也拿到了名额,不过在先前的比试当中,自己可是被肖长安给压了好几局,这倒是让靳项城有些不爽。随即靳项城又想到肖初在茗月轩中对于自己的侮辱,不由的怒火中烧。
“你们两个泥腿子,给我等着吧!”靳项城在心中暗自忖道,眼神中一抹凶光掠过。
不过靳项城目光中的凶狠之色仅仅是一瞬之间便消逝而去,毕竟有这么多人在盯着自己,若是被人给看出了端倪,那就尴尬了。
处在靳项城一旁的张景年以及黎仲康两人的表情则是有些难看,望向肖长安的眼神中同样凶光涌动,肖长安,你就尽管得意吧,我看你能得意到几时?
随即在张景年以及黎仲康两人同时一抹怨毒之色闪现而过,不过也很快便退去,然后两人又相互对视了一眼,阴险一笑,也不知道在盘算些什么。
许子游、张安信以及沈沛白他们三人脸上则满是镇定的样子,虽然心中有些小激动,不过他们也曾经听先生说过,能够获得名额,是一种能力的认可,但是却不可以将这当成是一种荣耀,反而,这是一种责任。
也就是说,从他们得到名额开始,他们便肩负起了定远县在崇明三县中的荣辱。
想到此处,三人心中开始产生些许紧张,若到时候发挥不好,自己岂不是成为了定远县的罪人?
片刻后,三人长长舒缓了一口气,也不想太多,毕竟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候只要自己等人努力发挥便是了。况且还有肖长安呢,以他的才华,想来在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上面也不会太过平庸。
顾长卿望着场中五味陈杂的众人,暗自一叹,希望这场比试不要打击到他们,随即便朝场中宣布道:“诸位才子,名额已定,我们明日一早便要出发前去崇明府,希望拿到名额的才子在比试大会上面可以帮助我定远县取得更好的成绩。没有入选的才子也可以在明天前去崇明府观看,为我定远县加油助威!”
“我等必定竭尽所能!”众人齐齐回应道。
名额选拔考试已毕,众人便散去,其中不乏有人在这个选拔考试上面受到了较大的鼓舞,发誓回家之后要发奋苦读,想来以后在定远县也能谋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不过也有的人受到了一些打击,从私塾中走出来的时候都是魂不守舍的样子。
肖长安以及肖初两人同样走出了学馆,如今他们两人都拿到了名额,肖长安自然乐得开心,果然自己这个小儿子就是个宝,先是帮助自己拿下新春文学交流会的魁首,今天又帮助自己取得去往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的名额,这一切事情还真都是这小家伙的功劳。
“看来以后要与这小鬼搞好关系呀!”肖长安自忖道。
靳项城、黎仲康以及张景年他们三人盯着肖氏父子离去的背影,相互对视一眼,脸上满是阴险之色。
“两个泥腿子,你们给我等着吧。”黎仲康狠狠道。
靳项城与张景年望着黎仲康,问道:“仲康兄,这次计划好了?”
黎仲康赶紧点点头,眼角涌现出一抹狠毒之色,道:“项城兄,景年兄,我之前是没有料到肖初这小东西竟然会提前晋级,不过这次我想的办法定然天衣无缝,你们就等着好消息吧!”
两人望着黎仲康眼中的凶狠之色,点点头,同样狡诈一笑,似乎对于黎仲康的计划很是期待。
......
定远县衙内堂。
“大人,这是李老先生那边差人送过来的选拔名单。”一名小厮将一本册子呈给陈元年,随后便退了下去。
陈元年将那册子接过,随手翻开,见到除了肖初之外,肖长安的名字也在其上,这倒是让陈元年有些诧异,肖初的才华他是知道的。不过肖长安也这么厉害嘛?
虽然肖长安夺得了新春文学交流会的魁首,但那个文学交流会的范围毕竟有限,仅仅是定远县中的少部分才子。面前全县才子的选拔,肖长安竟然也能脱颖而出?
这父子两人的才学都如此之高?这倒是叫陈元年有些诧异。
随即陈元年的脸上变得满是期待,今年有了肖初这小家伙,我定远县在这文学比试大会上面将会取得何等成绩?想来应该不会再次居于末座了吧?
想到此处,陈元年不由的哈哈一笑。
“肖家有此二人,将来的发展前途无量啊!”陈元年一叹,不过却也庆幸定远县可以出此人才。
看来以后要与肖家多多接触一番了,且不说肖家能出肖长安以及肖初这两个能人,单凭肖初与安国公大人之间的关系,这肖家便值得自己接触。
陈元年啧啧的想着,颇有些老奸巨猾的意味。
“老张,老张!”
陈元年朝着外面喊了两声。
话音落下没过多久,便见到捕头老张从外面匆匆跑了进来,朝着陈元年行礼,随后问道:“大人,不知您有何吩咐?”
“你去准备一下车马,明天是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了,本县令要亲自前去送我定远县才子到崇明府!”
陈元年脸上满是笑意,朝捕头老张吩咐道。
捕头老张在听得陈元年之言后,则是有些奇怪,不就是一个文学比试大会吗?往年也有,怎么没有见你亲自去送?
不过捕头老张也知道定远县在这个文学比试大会上面的名次不高,也没敢多问,生怕惹的大人不喜,虽说自己与陈大人算是多年的好友,不过这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还是要顾忌一些的。
陈元年也注意到了捕头老张的疑惑神情,不过也没有想要解释一番的意思,只是淡淡说了一句:“你尽管去准备就是了。”
捕头老张也不敢迟疑,赶紧应了声‘是’,便下去为陈大人准备马车。
陈元年眼神一凝,随即便在口中喃喃道:“我定远县在崇明三县中能否扬眉吐气,便看此举了呀,肖初,本官倒是要看看你究竟有多高的才华!”
第114章 再到崇明府
崇明府,街市上面人来人往。
今天正是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开始的日子,崇明三县中所选拔出来的才子都会在这一天赶到崇明府来参加文学比试大会,天刚蒙蒙亮,便已经有一辆又一辆的马车不断驶入城中,生怕耽误了比试。
同时,崇明府中的不少才子也会参加此次文学比试大会,各个地方的才子之间可以彼此交流在读书方面的心得,展示自己的才华,与其说这个文学比试大会是一个比试的盛会,更不如说其属于一个类似于交友的大会。
来自崇明府所辖各个县的才子都会在这个文学比试大会上面交上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也不乏有一些人,他们来此的目的便是想要取得好的成绩,从而为自己所在的县城争光。
当然,虽说这个文学比试大会的主要目的便是交友,不过谁都不想自己所代表的县城成绩落在最后面,所以总体来说,每一年的文学比试大会的竞争也算是颇为激烈。
肖初以及肖长安一众人等已经早早的来到了崇明府,不过在出发之前,他们却极为意外的见到了县令陈元年大人,这倒是叫众人感到奇怪,往年崇明府也举行过文学比试大会,可却并没有见到县令大人亲自相送的情况,众人想了半天也没有想明白陈大人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
不过见到陈大人邀请肖初与他同乘一车,众人便隐隐间猜到了一些什么端倪,陈大人可是堂堂的县令大人,正而八经的朝廷命官,竟然会与肖初这样的一介草民同乘一车,当真叫众人有些奇怪。
在来的一路上,靳项城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朝着肖初那边瞪上几眼。
“肖初一介草民,一个泥腿子,凭什么获得陈大人的如此青睐?”靳项城在心中不断的暗骂肖初,不过又想到黎仲康已经有办法来教训肖初,随即也不再与肖初计较。
肖初,你就给我等着吧!
对于陈大人的邀请,肖初倒无所谓,不就是坐同一个马车嘛,有什么了不起的,坐就坐呗。想当初自己还曾经坐过自己大学校长的奥迪呢,那叫一个气派。
不过肖初旋即一想,便也明白了陈元年的意思,自己与萧泰认了干亲的事情他早就知道,此举定然是想与自己打好关系。
想到此处,肖初淡淡一笑,饶有兴致的望了望陈元年。
众人到达定远县上的时候,天已经泛白,进入崇明府,众人一刻也没有耽搁便直接来到了预订的会场。
会场设置在距离崇明府府衙不远的地方,这里是一片较为开阔的地带,为了准备此次的文学比试大会,知府卢庆之早就命人在这里圈出一块地方用作会场,最前方也早已经搭好了高台。
来到会场,肖初放眼望去,只见高台上面各种彩球、红绸等方面的装饰品早已经布置妥当,会场当中也有不少人已经到来,在高台上面还安排好了评委坐席以及观众坐席等。
肖初一叹,这场地布置还算可以呀,与现代的风格差不多,还极为贴心的为参赛才子设置了休息区。
定远县诸位才子在陈元年以及三位先生的带领下来到了自己等人的休息区,那里有专门的人伺候着,还有各种的水果以及茶水功参赛才子取用。
“还挺贴心。”肖初一叹。
陈元年将众人安置好了之后便径直离开了休息区,他身为一县父母官,出现在休息区自然不太合适,所以便直接离开了。
三位先生带领着肖初以及肖长安他们六人在场地中休息,经历一早上的赶路,众人也有些倦了。
“长学兄,你们来的挺早呀。”从不远处传来一道声音,直传入到众人的耳中。
陈长学听得那到声音寻声而望,随即呵呵一笑,道:“秉瑜兄,许久不见,没想到啊,你也这么早。”
出声之人便是定博县的私塾先生,陆秉瑜,定博县去年在崇明三县中的成绩居中,为第二名,不过他们与定珍县倒是有一争之力。
陆秉瑜望向陈长学,随即又朝着肖初他们六人扫视了一眼,道:“长学兄,这次文学比试大会,你们准备的怎么样?”
陈长学淡然一笑,道:“还算是可以吧,秉瑜兄,看来你们今天是有备而来呀。”
陆秉瑜摇摇头:“什么有备而来,应该是背水一战,总当个万年老二有什么意思?”
陆秉瑜这一句话颇有些不愤的意味,不过又想到定远县在三县比试中是万年老三,意识到自己有些失言,赶紧转移话题道:“长学兄,这位是?”
话音落下,陆秉瑜将目光落向肖初,他早就注意到在陈长学的队伍当中有肖初这样一个小孩子,不过不知道这小孩是来干什么,所以便有此一问。
陈长学见陆秉瑜将目光望向肖初,脸上满是疑惑之色,朝着陆秉瑜解释道:“他叫肖初,使我们三人的弟子,此次也是才赛人选。”
哦?
陈长学话音落下,陆秉瑜一阵奇怪,三人的弟子?这是什么情况?
要知道,在大夏国内,读书人之间还是比较注重师承之说的,但是眼前这小家伙同时被定远县三位先生收为弟子?这是要闹哪样?
这三位先生脑子出问题了?
随即陆秉瑜又将目光落向李志远以及顾长卿他们两人,对于他们两人,陆秉瑜也是极为熟悉,每年的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都是由他们三人带队,虽然没怎么说过话,但是彼此之间还是相互知道姓名的。
陈长学见到陆秉瑜眼神怪异,便知晓他在想什么,随即道:“此事说来话长,不过这小家伙确实为我们三人共同的弟子。”
随着陈长学话音落下,李志远以及顾长卿两人点点头,算是回应。
这倒是叫陆秉瑜更加纳闷,这是为什么?
难道这小鬼家世显赫?给了三位先生不少好处,才同时拜三位先生为师?
但陆秉瑜若是知道肖初拜三位先生为师不但没有给三位先生好处,还要每年从三位先生那里拿走不少银两的事情,非要惊的狠吐几口鲜血。
想到此处,陆秉瑜又将目光落向肖初,但是见肖初一身粗布麻衣,一点也不像有钱人家的孩子。
这倒是奇了怪了!
第115章 嘲讽
陈长学将陆秉瑜眼神中的疑惑之色尽收眼底,不过却也没有要为他解释一番的想法,毕竟此事确实说来话长。
单单一个奖学金制度,恐怕就要让陆秉瑜理解一炷香的功夫。
陆秉瑜见陈长学并未在此话题上面多做停留,索性也很识趣的没再发问。
反正今天最为重要的事情便是全力以赴做好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其他的事情可以以后再谈嘛。
“秉瑜兄,不知你们定博县今年可有把握赢得定珍县?”陈长学见陆秉瑜久久无言,随即便问道。
“五五开!”
陆秉瑜斩钉截铁,没有一丝多余的言语,反正做了这么久的老二,再多一次也不算什么了,不过还是要拼一把的,就算定珍县再次拿第一,也不可能让他们这么轻松。
陈长学点点头,然后在心中盘算了一下自己这边的胜算,结果很不乐观,但是自己这边存在一个变数,那就是肖初这小家伙,这小鬼总是能在人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人以特别的惊喜,看来今日定远县能否咸鱼翻身,还是要看肖初啊。
陈长学长长一叹。
“呦,这不是长学兄嘛,在这里叹什么气呢?”
众人寻声而望,朝着声音的那一边望过去,那出口说话之人正是定珍县的私塾先生,于博彦。
众人看了于博彦一眼没有说话,这家伙在定远县的私塾先生当中是出了名的喜欢争强好胜,以前每年定远县以及定博县输掉比试的时候,少不了这家伙的一顿嘲讽。
见众人没有说话,于博彦走上前来,笑道:“秉瑜兄也在呀,你这是在与定远县的三位兄台商量事情吗?”
路秉瑜瞪于博彦一眼,“与你有关吗?”
于博彦哈哈一笑,随即道:“商量一下也好,你们两县商量好了,今年谁坐第二名的位置,以免有些人永远居于末座,传出去也不好听啊。”
于博彦笑容得意,他这一句话,顺带这将定博县万年老二以及定远县永远末座的事情给点了出来,语气中皆是嘲讽之意。
听得此话,陆秉瑜有些愠怒,哼了一声,道:“于博彦,你不要得意的太早了,今年指不定谁是第一名呢。”
语罢,陆秉瑜便拂袖而去,不再理会众人,回到了定博县的休息区那边。
定远县三位先生在听得于博彦此言之后同样涌现出一丝怒意,没想到这个家伙竟然敢公然对他们发起嘲讽,当真是有些可恶。
不过旋即一想,人家每年的成绩都摆在那里,自己没有反驳他的理由,也不再说话,更不理会于博彦。
于博彦见到定远县三人都没有什么反应,心中颇为得意,不过却也没有再次出言相讥的意思,毕竟方才他的主要目的便是要告诉定博以及定远两县,他们两县在今年同样是不可能赢自己的。
既然目的已经达到,再说其他也没有什么意义。
“长学兄、志远兄、长卿兄,既然没有什么事情,我这便回了。”语罢,于博彦也不管他们三人作何表情,转身直接走回到定珍县的休息区。
转头之时,于博彦也不忘再次来一句:“我期待你们定远县在文学比试大会上面的发挥,最好是成绩能有所突破,拿个第二名,到时候我定然率领我定珍县全体学子为你们恭贺。”
话音落下,于博彦发出一声大笑,头也不回。
肖长安一众人等坐在休息椅上面,对于几位先生的对话也没有听到什么,不过却见到那两人走后,三位先生皆是眉头紧蹙。
这一切都瞒不过肖初,虽然他们的声音很小,但还是一次不少的落在了肖初耳中,随即肖初便凝神望向于博彦。
只见定珍县由于博彦一人带队,后面坐着六个尽是书生气的才子,在自己的位子上面,彼此间谈笑风生。
对于于博彦这种人,肖初并不陌生,脑残喷子嘛!不过他们的成绩确实摆在那里,人家嘲讽几下也算是正常,但肖初却发现不管自己怎么看这个于博彦都有些不爽。
这个死老头,还真有些令人讨厌。
三位先生彼此之间相互望了一眼,尽皆注意到彼此之间的担忧之色,似乎在一瞬间便明白了每个人心中的想法,然后三人不约而同将目光落向肖初。
肖初立马感受到了三人的注视,旋即肖初赶紧将自己的目光收敛,胡乱拿起桌子上面的一枚果子,自顾自吃了起来。
我跟你说,你可别指望我啊,我就是一个来混经验的,还有,肖长安你也别指望了,我发挥不好,他更白扯了。
三位先生似乎感受到肖初是在刻意躲避他们的目光,不过却也不在意,毕竟比试在即,也不能给这小家伙太大的压力,就算无法取得成绩,那也怪不了这个小家伙。
随着定远、定博、定珍三县才子的到来,场中的人也都陆陆续续进场,崇明府之中的才子也进入到自己的休息区。
这些崇明府中的才子皆是来自崇明府学馆,对于这个文学比试大会,他们每年都要有一些人来参加,不过这些人并不参与排比名次,他们更多的目的便是来此交友。
观众席之上的人也都陆陆续续坐满了,肖初向着观众席那边扫视一眼,见到果然有不少定远县的才子到了,并且大部分都是熟面孔,其中有很多人肖初在昨天的选拔中还见到过。
想来定博县以及定珍县也来了不少人。
肖初朝着高台上面望了望,见到上面有几个位子是空着的,不用说,这些一定是那些评委的位子了。
不过肖初又一叹,为什么这些评委都喜欢迟到呢?
见到场中的人来的差不多,李志远老先生转过身来,朝众人道:“诸位才子,比试应该一会便开始了,你们到时候千万不要紧张,将你们的真实水平发挥出来便可,即便成绩不尽如人意,那也不要紧。”
众人点点头,舒缓一口气,有了李老先生这一番战前动员,他们几人本来有些紧张的情绪开始慢慢放松下来。
“来了!”随着陈长学话音落下,肖初等人的目光尽皆朝着高台的方向望过去。
肖初看了一下,旋即心中一笑,这不是知府大人嘛。
第116章 比试开始
会场中所有人皆注视知府大人所来的方向,只见在知府大人身后还跟着定远县令成员年,其余还有三位先生打扮模样的人。
随即那三位先生便坐到评委席的地方,而陈元年以及卢庆之两人则是朝着嘉宾席方向而去。
望着高台之上的陈元年以及卢庆之两人,肖初心道:“怪不得陈元年这老头并未与我们坐在一起,感情是早就找好了座位。”
等到众人入座完毕之后,便有一人从台下走上来,只见那人白衣胜雪,面容姣好,头顶还别了一根翠绿的玉簪子,莲步轻移,尽显娇魅之态。
待到那人上台之后,便向众人宣布道:“诸位才子,欢迎你们的到来,我是本次大会的主持人秋荻,下面我宣布,本届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正式开始!”
“她就是叶秋荻?不愧是叶老先生的千金,一颦一笑间,尽是大家闺秀之态呀!”
“早就听说过崇明府秋荻姑娘之名,今日有缘一见,简直是三生有幸。”
“漂亮,实在是太漂亮了。”
台下众人见到叶秋荻上台主持本次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眼神中爆发出无尽的欢喜之感,这叶秋荻乃是崇明府学馆叶先生的独女,素有崇明府第一才女的称谓,众人没想到竟然会在此刻得见。
叶秋荻也不理会台下众人的议论纷纷,朝台下扫视一圈,随后继续道:“本次文学比试大会旨在促进我崇明府以及下辖三县的文学交流,特地举办此盛会,参与比试的人一共分为四个队伍,崇明三县,定珍、定博、定远三县各一个队伍,崇明府一个队伍,希望诸位才子在交流会上面抱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心态,也预祝每一人都能在这个大会上面有所收获。”
随着叶秋荻的话音落下,台下众人爆发出一片热烈的掌声。
“本次大会,我们很荣幸请到了两位嘉宾,那就是我们崇明府知府卢大人以及定远县令陈大人为我们做公证。”
会场中众人目光尽皆落在两位大人身上,他们两人是崇明府中远近闻名的清官,自然比较受到众人欢迎。
等到叶秋荻将两人介绍完毕,一片更加热烈的掌声响彻而起。
“原来这家伙是嘉宾,怪不得非要送自己等人前来,竟然是顺路,白感动了。”肖初在心中自忖道。
若是陈元年知道肖初的想法,定然会大叫冤枉,他真的是专程来送肖初他们的。只不过,身为朝廷命官,坐在才子们的休息区似乎有点不太符合礼数,况且让众人看了也不太好。
陈元年本想就地折返,他心里也打了个小算盘,万一定远县成绩不佳,自己不在现场也省的丢人。
但是谁料,刚刚一出门便偶遇了知府大人,这个卢庆之非要邀请自己一起做什么嘉宾,说是全场就他一个嘉宾太过孤单!
陈元年有理没处说呀,无奈只好随卢庆之来到了嘉宾席上。
叶秋荻眼望众人,一抹微笑跃然而出,道:“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本次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的规则。”
语罢,叶秋荻扫视一眼参加比试的四个队伍,见到众人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这边,道:“本次比试大会,共分为三个环节,将由崇明府内德高望重的三位先生来命题,届时就看众位才子的发挥了。”
叶秋荻再次向场中扫视一圈,不过这次在她的表情中却流露出些许诧异之色,因为她见到在定远县的休息区中竟然还有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
这是什么情况?
这小孩子,也是来参加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的吗?
叶秋荻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回过神来,现在是她在主持,场中所有人都在盯着自己,自己表现太过惊讶的话,岂不是失了礼数?
随即叶秋荻再次朝着众人宣布道:“下面,我宣布,第一轮比试正式开始,有请第一轮比试的出题者杨老先生。”
在众人的掌声下,评委席中一位须发银白的老者缓缓走到台上,道:“崇明府以及崇明三县的才子们,大家上午好,鄙人杨先之,十分有幸作为第一个出题人,我这一题很简单,相信大家苦读十余载,对于楹联应该不算陌生,第一轮中我的考题便是楹联。”
随着杨先生的话音落下,场中众人开始期待起来,杨先生在崇明府中是出了名的楹联高手,在这等比试大会上面也不知道会想出什么高难度的对联来。
四组参与比试之人同样将目光紧紧盯着杨先之,要知道这可是比试中的第一题,能否在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上面拿一个头彩便全看各个队伍在楹联方面的发挥了。
“比试开始之前,还请每个队伍中的才子坐到考试区域。”语罢,众人便见到杨先之的手指了指高台正中央,随即便有小厮为众人准备好了座椅,每个队伍中的人分为一块,一共四个区域。
肖初嘻嘻一笑,这是要防止私塾先生帮助学子作弊呀。
台下观众都明白了杨先生的意思,随即也释然,往年的比试学子们都是坐在休息区中接受考试,各个队伍的领队,也就是私塾先生,也在休息区中,这样便有可能会出现先生帮助学生作弊的情况。
虽然说每个先生都饱读诗书,崇尚圣贤之道,不过也不排除有个别先生藏有私心,产生帮助学生作弊的行为。
杨先生这一招倒是高明,将作弊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对于此,杨先之也很是无奈,原本崇明府创建这个大会便是为了促进崇明府各个县读书人之间的交流,没想到后来却变成各县之间切磋的平台了。
既然不能改变,那便要给予每个队伍中的学子最为公平的待遇,以免有个别的先生藏私心。
定远县三位先生见到杨先之此举之后则是无所谓,上台就上台呗,怕什么?
定博县的陆秉瑜同样满脸不在乎的样子,摊了摊手,那意思好像是再说,反正在哪里比都是一样的。
不过定珍县于博彦的面色却有些不太好看,眼神怪异的盯着杨先之,要知道每年定珍县在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上面的成绩都是第一名,杨先之这样的行为,岂不是表明对定珍县的成绩有所怀疑?
第117章 白皙小生
杨先之也注意到于博彦那颇显怪异的眼神,也不知道这家伙到底为何这样看自己,不过自己作为出题人,也没有功夫理这个家伙。
众所周知,于博彦是出了名的争强好胜,在定珍县中也会每隔半年或者一年搞一次各个私塾间的比试,当然,每次拿到第一名的都是于博彦的私塾。
“诸位才子,请上台吧!”
随着杨先之话音落下,四个队伍中才子尽皆向着高台上面走去。
崇明三县中,每个队伍中人数为六人,而崇明府队伍中人数则为三人,因为他们不参与名次排比,所以前来参与的人数也很是随意。
不过,台下观众席在看到走上高台的人群中竟然还有一个六七岁小孩子的时候,一阵诧异,这是什么情况,小孩子也能来参加这种比试了?
“喂,不是吧,那六七岁的小孩子也是来参赛的?”
“我没看错的话,那小孩儿好像是定远县队伍中的人。”
“定远县搞什么鬼,难道已经没落成这个样子了吗?竟然要一个六七岁小孩子来参加这种比赛?”
“哈哈哈,笑死我了,我倒是要看看这小鬼有什么能耐,竟然敢来这里献丑。”
台下观众席见到定远县队伍中的肖初,开始议论纷纷起来,很明显都是对肖初的质疑之声,毕竟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来参加崇明府文学比试大会,当真太滑稽了些,索性众人以为是定远县油尽灯枯,选不出更好的学子才这样做的。
不过观众席当中也有不少定远县之人,听见其他人的质疑声音,随即便反驳道:
“你懂什么,那可是我定远县的神童,百年才出一个呢。”
“对呀,肖初确实是我定远县的神童,他可是获得了三位先生以及县令大人的看中呢。”
“你们这一群无知的人,就等着打脸吧。”
定远县之学子反驳的声音传到众人耳中,不过却引来了所有人一阵鄙视与白眼。
“我倒是要看看这个毛都没有长齐的小鬼能有什么才华。”
“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就算他在娘胎中开始读书,能有多高的才华?”
“就等着丢人现眼吧!”
观众席中的议论甚至比高台上面即将要开始的比试还要紧张,不过在议论了一阵之后,众人也不再出言,反正说太多也没有什么作用,口水战只是徒劳,还是等最终的比试结果吧。
不过观众席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并未见过肖初之人,此番争论过后,他们更是特意关注到肖初,专门等着这家伙出丑的时候,这样也好打一打定远县观众的脸。
不过,须臾之后,观众席中又爆发出一阵哗然之声,今年是流行儿童参赛吗?在崇明府的队伍当中竟然也有一个看上去不到十岁的少年。
只不过,那少年面容白皙,相貌清秀,身材也有些消瘦。
这是什么情况?
卢庆之望着入场之人,淡淡一笑,正当他见到那白皙小生之时,摇头一叹,道:“哎!”
陈元年倒是看得有些奇怪,“卢大人,您认识那白皙小生?”
卢庆之哈哈一笑:“何止是认识!”
不过卢庆之也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将自己泡好的茶为陈元年倒了一盏,道:“来来,元年贤弟,尝尝我刚泡好的普洱。”
陈元年不再追问,喝起了卢知府为自己倒的茶,将目光落在肖初的身上,不知道这小鬼今天又会有什么出彩的表现。
高台之上,白皙小生也注意到肖初,心中有些奇怪,这是何人,怎么也能来参加这种大会?不过他也没有在肖初的身上太过在意,他来此之前,先生已经交代清楚,此次比试只是为了交流情谊,崇明府之学子,不许参与到崇明三县的争斗中。
四个队伍在高台上面两两相对而坐,将杨先生围在中间,身处高台,他们的一切动作都会被众人看在眼里,所以也不担心会有什么作弊行为产生。
这倒是叫杨先之颇为满意,既然你崇明三县非要竞争,那就要保证竞争的绝对公平。
杨先之扫视一眼台上前来参赛的众位才子,当他看道那白皙小生之后,明显一愣,这个家伙,怎么也来了这里?
随即杨先之又无奈摇摇头,自忖道:“贪玩的小家伙。”
不过,当杨先之望向定远县队伍时,他很惊诧,因为他又发现了一个与白皙小生年龄相仿的孩子——肖初。
这倒是叫杨先之很不理解,难道如今流行小孩子参赛了?
还是说定远县年年居于末座已经不抱希望了,随便选一个小孩就来参加比试?
难道这个小家伙也是某个富家或者官家子弟非要来这里玩闹一番?
杨先之愣神片刻,想了很多种可能,都有些想不通,只能向肖初投过去疑惑的神情。片刻后,杨先之又朝着台下定远县三位先生那里望了望,之间三位先生满脸期待的样子,看起来好像定远县并没有自暴自弃。
看来这小鬼一定是某个官家或者是富家的公子哥,不过这样一来可是浪费了队伍中的一个名额呀,难道在定远县中的队伍中有那种实力超群、顶大梁的人?
想到此处,杨先之又打量了一番,但是他猛然发现,肖初这小鬼全身上下尽是粗布麻衣,一点没有富家子弟的样子,想来自己又猜错了。
杨先之不解,也不再想这事,将目光转向众人,道:“诸位才子,我这一上联颇为简单,你们队伍之间可以商量,也可以单独思考,只要对出下联便可。”
众人心里一松,原来队伍之间还可以商量。
肖初淡然一笑,既然可以商量,那就好了,你们加油吧!旋即肖初将目光落向自己的那几个队友,只见他们都望着自己与肖长安两人。
我的天,我们父子两人还成了队伍中的领头羊了?
尴尬,还真是尴尬。
自己想偷个懒都不行了。
片刻后,只见杨老先生接过小厮呈上来的卷轴,随后直接打开向众人展示,只见卷轴之上用娟秀的行楷写着: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