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真假随侯珠
“启禀大王!”
“宫外有一自称苏子的人,自称是为了‘随侯珠’而来,说想进宫面见大王您!”
这时突然缪贤又来报信了。
“苏子?”
“是苏秦要见寡人吗?”
赵王不禁询问。
“当然不是苏秦先生了,苏秦先生我们怎会不识得呢?”
“不过那人长的似乎确实有苏秦有三分相似!”
“奴婢知道大王您正在为‘随侯珠’犯愁,奴婢为此也很是忧心,刚好送那赵奢出宫时,就碰到了这人,
这人便提出向我提出它是为了‘随侯珠’而来,要入宫见大王您!”
缪贤回应。
“它说是为了‘随侯珠’而来?”
“寡人也没有让人去寻找辨别‘随侯珠’的人啊!”
“怎么这么快就有人自告而来了,这不免有些巧合吧?”
“寡人到底见还是不见呢?”
赵王显得有些犹豫。
“既然大王您正愁没人识得‘随侯珠’,如今又有人是为了这‘随侯珠’而来,您不妨见一见它呢!”
赵胜建议。
“好,那寡人就见见这个苏子吧!”
赵王同意了。
随后一个五官端正,留着一捋长须,
但是身材却不及七尺的男子来到了赵王面前。
“你叫苏子?”
“你说你是为了‘随侯珠’而来?”
赵胜首先代赵王对其询问。
“是的,‘随侯珠’本是我苏子传家之宝,我是来向赵王您索要回我传家宝的!”
苏子马上回应。
“什么?”
“你说‘随侯珠’是你传家之宝?”
“‘随侯珠’最早得自随侯,后来传到楚国,一直在楚王手中,最近才流传出来!”
“又如何成为你家的传国之宝了?”
赵胜立即对其质问。
“是吗?”
“难道你没听说过‘随侯珠’多年前属于过楚国令尹昭阳吗?”
“而且自从楚王把‘随侯珠’赏赐给昭阳以后,这‘随侯珠’就消失了近四十年,最后又出现在了秦王手中,你不觉得蹊跷吗?”
苏子辩解。
“蹊跷?”
“有何蹊跷的?”
“秦国与楚国这些年来一直打打合合,随侯珠从楚国流入秦国不是很正常吗?”
“我看‘随侯珠’成为你传家之宝才是蹊跷呢?”
赵胜觉得这苏子有些信口雌黄了。
“这哪是我家的那个传家之宝‘随侯珠’啊,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不蹦再普通的绿宝石而已!”
“这种绿宝石我想邯郸城的商人手中恐怕都可以随意买得到!”
“既然不是我家的传家之宝,那我苏子就告退了!”
苏子说完就准备离去。
“你这厮简直不知道天高地厚,居然污蔑寡人的至宝‘随侯珠’是假的?”
一旁沉默许久的赵王终于忍耐不住了。
“这珠子难道不是假的吗?”
“我那颗传家之宝可是发着白光的,反而这颗珠子却尽是暗淡的绿光,而且丝毫看不出其有宝珠之像!”
“如果赵王您不信,尽可从你们邯郸城中找一识货商人来,一看便知!”
苏子丝毫没被赵王吓到。
“好,缪贤,你现在就去找几名识货的商人进宫,
寡人还偏偏不信了!”
赵王其实心里也已经预感到这苏子说的可能是真的,
但还是不敢确信。
如果‘随侯珠’真是假的话,那赵王自己明白着就是被秦国忽悠了,这传出去可是天大笑话。
但是不得出这结果,赵王当然也是不死心的了。
于是没过多久,缪贤就领来了三名邯郸巨贾,分别是郑名,陈鱼,贾奎。
“你们帮寡人看看,这珠子有何不同之处?”
待三人向自己行完礼后,赵王便直接指着桌上‘和氏璧’中间的那颗‘随侯珠’几人说道。
“大王,这珠子与我家所售卖的珠子似乎并无异同之处!”
“而且相比之下,似乎还不如我家珠子来的珍贵!”
郑名这时从自己怀中掏出了一颗与桌上‘随侯珠’极其相似的绿珠。
赵王一眼看去,对比郑名拿出的珠子,桌上‘随侯珠’不禁成色不如郑名之珠,光芒更是较郑名之珠更次。
但是赵王还是不愿相信,便等待其他两商人的解释。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和氏璧’啊!”
“可惜这壁中之珠,确实无法与其相配…无法与其相配啊!”
随后陈鱼走过来,不禁惊叹了一句。
赵王脸色这时明显已经出现不悦之状了,不过只有贾逵偷偷注意到了。
“这和氏璧内的珠子莫非就是‘随侯珠’?”
“这‘随侯珠’虽然看似平常,
就像天下间很多其他宝物一样,
也是看似平常,其却确实是天下至宝啊!”
最后贾逵走过来,不禁说道。
“你说的对……你说得对!”
“这确实是‘随侯珠’与众不同之处!”
赵王忍着泪夸赞了一番贾逵。
“哪像这两个完全不识宝的愚商,看你们活着也没什么用处了!”
“来人把郑名和陈鱼拖出去处理了!”
赵王心里此刻已经清楚了,这‘随侯珠’不过就是一假珠子。
但是为了隐瞒住真相,让自己不至于日后被人笑话,赵王只能杀了郑名和陈鱼,堵众人之口了。
贾逵由于自己谨慎,善于察言观色,保住了一条性命,随后长吁了一口气,离开了王宫,也不敢再提假‘随侯珠’之事。
而苏子因为此事,被赵王命人关押了起来。
这苏子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喜欢女扮男装苏紫姑娘。
此来赵国是因为苏紫受到了苏秦的邀请,两人在邯郸附近相聚了一番。
当苏紫从苏秦那得知赵王获得‘随侯珠’消息后,自己瞬间不开心了。
毕竟这‘随侯珠’可是苏紫当成自己信物一样交给魏遫的,如今居然到了赵王手中,这还得了。
所以苏紫便坚持入赵宫想知道真相。
苏秦当然不希望看苏紫冒险了,便雇了辆马车,想把苏紫送去大梁。
但是没想到马车刚出邯郸没多久,苏紫借车夫方便的时机,自己悄悄驾着车回到了邯郸,然后直奔王宫,要去见赵王。
苏紫等了一个下午,最后碰到了路过的缪贤,苏紫从路人口中得知缪贤乃是赵王身边最宠幸的宦官,便上去各种向缪贤求情,最后更是编出了‘随侯珠’是自己传家宝的事。
因为此时赵王正在为‘随侯珠’之事而烦忧,而这人自称识得‘随侯珠’,所以缪贤便同意了苏紫请求,去向赵王通报了。
180.蔺相如劝赵王
“启禀大王,河西传来急报!”
“急报!”
赵王此时正在与平原君商议,该派谁去秦国质问秦王假‘随侯珠’之事呢,没想到突然外面有一伤痕累累的将领冲进来报信了。
“河西传来急报?”
赵王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启禀大王!”
“秦……秦军趁我军从河西撤兵不足两日,就突袭了我方洛阴,如今秦军正沿南北两方向攻打我们赵国的元里城以及阳晋!”
“恳求大王您现在速派援兵前往河西进行支援!”
“不然,恐怕不出一个月,
整个河西就将丧于秦国了啊!”
这将领原来是来求救兵的。
“秦国真是太过分了,不仅拿假随侯珠来欺骗我赵国,居然还趁我赵国不备,进行偷袭!”
“这等下流无耻之行径,实乃为天下人所不齿,不齿啊!”
赵王这时气的身体都颤抖了起来。
“王兄,您现在可一定要冷静……冷静啊!”
“我先让人去把蔺相如请来,想必蔺相如它一定会有办法的!”
赵胜一边安抚赵王,一边让人去请蔺相如了。
不一会,蔺相如来到了赵王面前。
“大王,怎么回事?”
“是秦军进犯我河西了吗?”
蔺相如看赵王和平原君一脸愁像。
“可不是吗?”
“刚前线将领赶回来报告,如今秦国趁我赵国撤军突然越过洛水,攻打我们赵国了!”
赵胜向其解释。
“秦国派的何人攻打我们河西?”
“现在秦军攻打我们河西的有多少兵马?”
蔺相如询问。
“秦国派的武安君白起领军,据前线来报有十万以上精锐!”
赵胜回应。
“那看来这次河西救不得了!”
“不如我们即使止损,趁河西还未完全失守,立刻派人去与秦国讲和吧!”
蔺相如思索了一番。
“这个时候与秦国讲和?”
“秦国不仅拿假‘随侯珠’欺骗我赵国,还侵犯我赵国土地?”
“难道就这样算了,寡人还得卑躬屈膝去向秦国求和?”
“这是何等说法?”
赵王十分的不悦。
“大王,您冷静想想、冷静想想!”
“如今秦国兵锋正盛,而且我们赵国如今又无良将可用,赵梁军队刚撤,即使回去恐怕也再无斗志,与其这般不如暂避其锋芒!”
“如果意气用事和秦国去打,不仅得不偿失,而且还会导致整个河西之地皆丧于秦啊!”
“所以臣建议大王您暂且忍一时风平浪静,我蔺相如愿意替大王您去秦国做这说和之事!”
蔺相如向赵王解释并自荐。
“可是秦王拿寡人当傻子一样耍,
这气谁受的住啊!”
“寡人也是一国之君,寡人赵国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啊!”
赵王怒不可揭。
“君子报仇十年未晚,只要大王您暂且忍耐住,待我蔺相如去一趟秦国,让秦王暂时止兵戈后,我相信我们赵国日后迟早有向秦国报仇的机会的!”
蔺相如相劝赵王。
“是啊,王兄,蔺相如说的也不无道理!”
“王兄您可还记得当年楚王,就是因为一时冲动,被秦国挑拨而举全国之力伐韩!”
“最后结果呢?”
“楚国就是因为伐韩那一战,虽然把韩国打的近乎灭国了,但是却让魏国找到了崛起的机会!”
“魏国不仅因此吞并了韩国,还大败楚军,把楚国打的一蹶不振,彻底丧失了与魏国争霸的实力,如今的楚国被魏国联合秦国打的都快灭国了!”
“难道大王您想重蹈如今楚国的覆辙吗?”
赵胜受蔺相如影响,也开始相劝赵王了。
“好,秦国这笔账我赵国记住了!”
“寡人记住了!”
赵王勉强憋下了一口气,随之派蔺相如去往秦国求和了。
东海一荒岛。
岛上如今雾气弥漫,
犹如仙境一般。
这时岛上出现了一群陌生的人,为首的是一位年过三旬的中年男子,左边跟着一年约二十左右的仆人,右边是一年约十六的少女,身后二十来名手执兵戈的士兵。
这群人正是魏遫与范雎、小十,和一众保护自己的护卫。
“小十姑娘,你恩师真在这座山上吗?”
魏遫询问一旁小十。
“我也不清楚,一年多前,我恩师与我从郢都分别后,便告诉我,它要回这东海山中归隐了!”
“据我恩师描述,那座山云雾缭绕,犹如仙境,而且山上草药遍地,毒蛇也多,是曾经我师祖(扁鹊)居住过的地方!”
小十回忆了一番。
“遍地草药,而且毒蛇也多?”
“小十姑娘,既然你从小学医,那你应该看得出来,哪座山草药和毒蛇多不多吧?”
范雎便问。
“对了,范雎你不提醒草药和毒蛇,我自己还差点忘了呢!”
“我先去探路试试!”
于是小十便先自己一个人带了两个护卫,先去探路了。
魏遫与范雎等人便暂且找了个树荫之下,先歇息起来。
“范雎啊,你说寡人这次一下子离开大梁这么久,国内会不会出现什么大事呢?”
魏遫想想自己现在离开大梁,转眼已经三个多月了。
“国中如今不是有公子圉坐镇吗?”
“公子圉如今十六了,而且您宫中不也是也托付给那湘女了吗?我看那湘女绝对是适合做一国之母的!”
“最后再不济,不是还有苏秦、黄歇先生吗?而且你不是把乐毅将军也安排回了大梁吗?”
“所以大魏国内肯定不会出事的,您尽可放心就是了!”
范雎回应。
“之前寡人在齐地好像有听闻秦王得到了‘随侯珠’,而且把其送到了赵国之事!”
“这就让寡人有点难以理解了,这真的‘随侯珠’不就在寡人手中吗?”
“那秦王又从哪弄来一颗‘随侯珠’呢?”
“莫非天下间有两颗‘随侯珠’?”
魏遫回忆着沿途听闻之事。
“‘随侯珠’既然是天下至宝,天下间当然不可能有两颗了!”
“如果秦王得到了‘随侯珠’,那就只有一个可能,那秦王手中‘随侯珠’一定是假的!”
“如果秦王把这假‘随侯珠’送到赵国去,毕竟赵王可是有真的‘和氏璧’的!”
“到时候赵王肯定会发现那‘随侯珠’是假的,那时候秦、赵必然会有大战了!”
“而大王您刚好又不在大梁,就跟当年楚国举国伐韩时一样,说不定等到大王您这次回去,我们大魏又能捡到大大的好处呢!”
“哈哈……哈哈!”
范雎说着、说着,笑了起来。
“是吗?”
“天底下真有那么多好事吗?”
魏遫倒不觉为然。
181.寻访蛇岛
“启禀大王!”
“我们刚才在这座岛上到处巡视了一番,发现这座岛上似乎并没有发现毒蛇之物,而且草药也甚为稀少,也没有人到往的痕迹!”
“看来这座岛必然不是我恩师所隐居之岛了!”
小十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向魏遫禀报了。
“既然这座岛没有你恩师踪迹那我们去下一座岛上寻吧!”
于是魏遫带着众人回到了船上,开始继续寻找下一座仙岛。
魏遫所乘坐的这艘大船长近十丈,乃是齐地最大的一座船只,原是曾经齐王为自己所建的游船。
船上有木舍十余间,
竹舍一间,船夫数百人,还有专门服侍魏遫的齐女三十余人。
大船后面还跟有四艘略小一些的船只,运载着食物和专门保护魏遫安全的一千余名士兵。
就这样,五艘船只开始前往了下一座岛屿。
魏遫当然也不甘寂寞了,便从齐女中先挑了两姿色上乘的来竹屋中给自己侍寝。
到了半夜三更时,
魏遫正与两齐女尚沉醉其中呢,突然船只居然剧烈摇晃了起来。
“大王……大王!”
“不好了……不好了!”
“风暴来了,
风暴来了!”
突然外面有人大声提醒起来。
魏遫还好及时推开了身边齐女,
所幸保住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
不然恐怕就差点跟那一千多年以后的南宋皇帝赵构一样,在船上宠幸女子,结果遇到风浪,导致那宝贵的东西都断了,以至于以后都无法再宠幸她人了。
“怎么回事?”
“到底怎么回事?”
“你们船夫不是说这几日不会有风浪的吗?”
“怎么突然间就来了?”
由于船只还在一直摇晃,魏遫赶紧包好自己衣服,向外质问。
“回大王的!”
“这风浪毕竟变化难测啊……变化难测啊!”
“大王我们可以进来吗?”
“可以吗?”
随后是范雎与小十的声音传来了。
“进来吧……进来吧!”
毕竟魏遫这时与齐女都已经有了遮挡之物了。
随后小十首先踉踉跄跄进来了,而后范雎也跟在后面,两人进屋后,分别靠在了魏遫两旁不远处,齐女依然在原来地方。
这时明显看到旁边小十似乎一脸红通通的模样。
“小十姑娘,你怎么了?”
魏遫便问一句。
“我没事……我没事!”
“大王您刚才没事吧!”
小十话一说完,突然船只又摇晃了起来。
随后范雎被晃到了旁边一名齐女身边,而小十则被晃到了魏遫怀中。
由于船只摇晃一直未停,突然一阵风袭而来,导致魏遫和那两名齐女覆盖住的片叶一下子都被风吹走了。
而小十则被魏遫搂在怀中,脸更红了。
一旁范雎飘入云间的双手,
瞬间就触及到了两处高山之巅。
当风浪逐渐趋于稳定后,魏遫不经意间吻住了小十。
小十开始倒是有点拒绝,不愿意顺从于魏遫的入侵,但是当小十睁开眼看了眼旁边,发现一旁的范雎与那两名齐女居然……!
而魏遫这时趁机带着小十走到了山涧溪流之处,由于景色之美,魏遫瞬间开始沉醉于此景之中。
随之小十也受魏遫之影响,逐渐沉醉到了其中。
随着风浪一片片袭来,树上的鸟儿逐渐清理掉鸟巢中的落叶后,开始进入枝头上的鸟巢,随着树枝的摇晃,一波接一波,在鸟巢之中玩的不亦乐乎。
转眼到了天亮时分。
“大王……你……你?”
小十突然睁开眼一看,发现自己居然身无片叶躺在魏遫怀中,两人身上正同盖着一床被子,明显感觉自己身体似乎有什么不对劲。
“昨晚发生了什么吗?”
魏遫这时也醒了,睁开眼一看是小十与自己正贴在一起。
其实魏遫也不记得昨晚与小十那些了,只依稀记得自己跟两齐女发生的之事。
魏遫这时突然想起,昨晚差点步那宋高宗赵构后尘了,赶紧看了看自己宝贝,
发现居然还在,
还是正常的,只不过却是被小十藏起来了。
“大王,我……!”
小十这时明显也很是羞涩。
“小十姑娘,既然都这样了!”
“寡人回大梁会给你名分的!”
魏遫昨晚可是没尽兴呢,便趁机把小十搂的更紧了。
随后树枝上的鸟儿又开始不停摇晃起来,直到鸟儿最终飞离枝头。
待风平浪静后,船只终于逐渐靠近了另一座岛,明显眼前这座岛屿似乎更大。
“小十啊,你说这座岛会是你恩师居住的那座岛吗?”
魏遫这时正牵着小十的手,望着岛上方向。
“不知道啊!”
“不过这座岛上好像树木挺多的,还有三座那么高的山峰,景色还是挺不错的啊!”
“那岛即使不是我们要找的那座岛,我们也可以在岛上休息一番嘛!”
小十似乎很享受现在的感觉。
随后船只逐渐靠到了岛上。
“蛇……蛇……蛇!”
“好多蛇……好多蛇!”
“大王,这岛上全是蛇……全是蛇啊!”
突然范雎在一旁指着前方不远的滩头处大叫了起来。
“啊……还真是蛇!”
“怎么会有如此之多的蛇呢?”
魏遫赶紧顺着范雎所指望去。
发现前方滩头果然全是密密麻麻的毒蛇,这些毒蛇似乎正在滩头上晒着太阳。
“那边也是!”
“大王您看那边!”
“全是蛇,全都是啊!”
范雎又指了指另一边滩头,惊叫着。
这时船只已经接近靠到了滩头。
“大王,我们需要靠近吗?”
“这岛上全是蛇,我们恐怕无法登岛啊!”
魏肴过来询问了。
“是啊,这么多蛇,我们如何上的了这个岛啊?”
魏遫其实也是有点怕蛇的,突然看到如此多之蛇,不免有些胆战心惊。
“大王,我有办法!”
小十这时从自己衣物中掏出来了一小陶瓶。
“莫非你这瓶子能驱蛇?”
魏遫便有些好奇。
“这瓶中之物如果涂抹在身上,能防止蛇的攻击!”
“不如我先自己一人上岛试试吧!”
“毕竟我从小曾经与恩师一起养过一些毒蛇,倒是不怕它们!”
“大王,您让人回避一番,毕竟要涂抹这药水,上岛后是不能穿任何衣物的,毕竟人的衣物有气味,恐会引发那些毒蛇的不适!”
小十说完,便开始准备下船上岛了。
魏冉也下令所有人不得相视,毕竟这小十如今可是自己的女人呢。
182.蔺相如使秦
秦国咸阳。
“在下赵使蔺相如拜见秦王!”
蔺相如这日终于见到了秦王。
“蔺相如?”
“莫非就是上次渑池之会时,赵王身边那条会咬人的狗吗!”
秦王对上次之事还是耿耿于怀的。
“咬人的狗怎么了?”
“难道贵国先主非子曾经不也是周天子身边一条忠实的狗吗?”
“最后承蒙周天子的怜悯,赏了那条狗一碗饭吃,才成就了贵国的如今!”
“既然秦王您的先主是周天子身边的狗,我蔺相如也是赵王身边的狗,那我们现在又有何区别之说呢?”
蔺相如说话似乎也丝毫不给秦王留情面。
“你敢污蔑我秦国先主,难道你不想活了吗?”
“来人,
给我把这赵国来的恶犬拉出去!”
秦王哪堪先主这般受辱,自然动怒了。
“有句话,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秦王难道真像世间传言那般,乃是一无信无义之君吗?”
“谁先恶语交加的,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我蔺相如不过是为了反驳而已!”
蔺相如赶紧为自己辩解。
“拉…出去……!”
秦王突然大喝一声。
“我蔺相如刚才确实有冒犯贵国先主之举,我现在向贵国先主非子献以真诚的道歉!”
“但是秦王您也不能因为我蔺相如一句失言就杀了我啊!”
“我可是赵王派来的使者!”
“你杀了我蔺相如,
我们赵王肯定会不惜一切,
想办法联合魏国来报复你们秦国的!”
蔺相如发现秦王真的怒了,
知道自己刚才言论确实过激了。
“慢,带回来!”
“把它带回来!”
秦王见蔺相如有些服软了,才渐消了些气。
“你说你们赵王会不惜一切联合魏国来报复我们秦国?”
“难道你不知道现在魏国与我们秦国才是正在的盟国,而你们赵国在魏国心中,不过是一颗最大眼中钉而已?”
“你觉得魏国会帮助你们赵国对付我们秦国?这不是笑话吗?”
“哈哈……哈哈!”
秦王说着,嘲笑起了蔺相如。
“谁说魏国不会帮助我们赵国了?”
“如今这大争之世,表面亲密算得了什么?最后不得是以利益为主吗?”
“如果我们赵国被你们逼的没有选择了,那我们赵国要是把齐国的麦丘以至东海方圆百里之地献给魏国,以换取其出兵援助,那秦王您要是魏王,难道您不会对此感兴趣吗?”
“那魏国出兵帮助我们赵国了,难道您的秦国还敢与我们魏、赵两国同时交战吗?”
蔺相如大声询问秦王。
“我是魏王我确实会为了麦丘之地而帮助你们赵国!”
“我们秦国如今就算加上你们赵国恐怕都不一定是魏国对手,又何谈抵抗你们赵国和魏国联合呢?”
秦王当然有自知之明了。
“既然秦王您都看的如此之透,何不止住兵戈,与我们赵国联合起来,先去削弱魏国呢?”
“难道秦王您希望跟我们赵国这样打的两败俱伤,
最后给魏国渔翁得利吗?”
“如果不出蔺相如所料,我们这次秦赵开战,
一定离不开魏国国相苏秦的挑拨吧?”
蔺相如直接说出了苏秦。
“魏相苏秦确实来过我们咸阳,而且还说你们赵国出兵河西要准备攻打我们秦国,寡人才被迫出兵防御的!”
“莫非它也去过你们赵国?”
秦王回忆起了苏秦来秦之事。
“既然秦王您都怎么说了,那事情不就明了吗?”
“我们赵王出兵河西就是苏秦的主意,苏秦就是希望我们赵国与您的秦国在河西打起来,给魏国有利之计!”
蔺相如揭破了苏秦的计策。
“但是如今河西已经打成这样了,本王想一时撤兵恐怕也找不到说法!”
“除非你们赵国把和氏璧、随侯珠、湛卢剑、鱼肠剑都交给我们秦国,那本王才会有撤兵的理由啊!”
秦王可不想白白撤兵。
“秦王,您未免太过贪婪了吧?”
“居然想一次索要我们赵国的四件宝物?”
蔺相如没想到秦国居然这般狮子大开口。
“本王贪婪?”
“难道你们赵国就不贪婪?”
“你们赵王不贪婪又如何能得这四件宝物?”
“而那‘随侯珠’本来就是本王的,你们赵国只不过是归还给本王而已!”
秦王为自己辩解。
“秦王,您还好意思提随侯珠?”
“您难道不知道您给我们赵国的‘随侯珠’是假的吗?”
蔺相如说起了‘随侯珠’之事。
“什么?”
“本王给你们秦国的‘随侯珠’是假的?”
“怎么可能?”
秦王一副不可相信的模样。
“就是因为你们秦国不仅给假珠子欺骗我们赵国,还趁我们赵国不备,对我们赵国河西进行突袭!”
“惹得我们赵王大怒,我们赵王不得已才会考虑把麦丘之地交给魏国,好让其帮助我们赵国来对抗你们秦国的!”
蔺相如言语间很是激愤昂扬。
“好,‘随侯珠’之事,本王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至于河西,
除非你们赵国愿意答应现在的边界,不然我们秦国是不会停止进攻步伐的!”
秦王态度很是明确。
“你们秦国这样未免太过欺人太甚了吧?”
“不仅抢占了我们赵国土地,不立刻归还,
还要继续?”
“如果秦王您这般不讲道理,那我只能回报我们赵王,让我们赵王立刻去一趟大梁了!”
蔺相如当然不想让步了。
“好,那你让你们赵王去大梁吧!”
“本王也干预不了你们赵国和魏国之间的事!”
秦王毕竟自己在战场上占优势呢,又怎会轻易让步。
“秦王,您又何必这般损人不利己呢?”
“您想想,如果你们秦国占领了我们赵国河西,我们赵国日后能善罢甘休吗?”
“依天下之局势,已然三国并立,我们赵国加上你们秦国或许勉强能与魏国抗之,我们赵国如果与你们秦国一直这样打下去,我们两国迟早都会被魏国一起灭亡的啊!”
“所以我们赵国与你们秦国现在乃是唇亡齿寒之国啊,如果我们赵国与您的秦国,两个弱国这样一直打下去,那结局可想而知!”
“难道你希望最后看到魏国先灭亡我们赵国、燕国,最后再灭亡您的秦国吗?”
“所以我们两国如今唯一办法就是止住兵戈,努力恢复元气,以对抗魏国!”
“到时候我们赵国与您的秦国一起灭了魏国,平分天下又有何不可被?”
“更何况我们秦赵两家都是出自同一祖先的国家,就像亲兄弟一样,亲兄弟打起来给外人可乘之机,这恐怕是我们共同祖先都不愿意看到的结局吧?”
蔺相如为了劝说秦王,可是不惜一切了。
183.赵胜见魏圉
魏国大梁。
“赵国公子胜拜见魏国太子!”
赵胜为了以备蔺相如使秦无果,被赵王派到大梁来了。
“太子?”
“我魏圉何时成太子了?”
已年满十六岁的公子圉此时满脑子的问号。
毕竟魏遫让公子圉暂时监国,可没有正式立其为太子呢。
“如今魏王东行了,魏圉公子您又是魏国的长子,被魏王任命为监国之人,当然理所应当是魏国的储君,太子了!”
赵胜当然对魏国现在情况进行了一番了解的。
“好……就冲你这句话!”
“你现在给本公子提个要求,
本公子必将满足于你!”
公子圉拍了拍胸脯,明显十分的高兴。
“公子,您可不能这么冲动,不能这么冲动啊!”
“怎能轻易就这样答应一外臣呢?”
一旁黄歇赶紧小声对其提醒。
“难得今日有人让本公子这么开心,黄歇先生您就别多管这些了!”
“我自有分寸……自有分寸!”
公子圉回应。
“好……好,魏国太子果然是爽快之人!”
“我其实也没有其它要求,就是想和太子您交个朋友……交个朋友!”
赵胜想试探一下这公子圉。
“交个朋友,那当然好啊!”
“能跟赵国的国相平原君做朋友,乃是我公子圉之幸啊!”
“不过平原君啊,你可别再称我为太子了,我魏圉可是无福消受啊!”
公子圉回应。
“公子,您可千万不要被那平原君耍了啊!”
“它年纪轻轻就当上了赵国的国相,可不是一般人啊!”
黄歇马上在其耳边提醒公子圉。
“唉……黄歇先生啊!”
“您真是多虑了,我公子圉身为堂堂大魏国的公子,难道就是一般人了吗?”
“先生,您不是要去迎接乐毅将军吗?”
“那您还不去呢?”
公子圉觉得黄歇此时在自己身边有点多事了。
“好,那我就去了!”
“公子您可千万要谨慎……谨慎一些啊!”
黄歇又在其耳边提醒一番后,便离去了。
此时这殿中只剩下了公子圉与赵胜,还有一群宫人。
“公子,不如我们下棋如何?”
赵胜这时便提议。
“可以啊!”
于是公子圉让人摆上了棋盘。
赵胜首先让手握弓箭的棋子开始前进,魏圉马上以殳手棋子进行反击。
随后赵胜派出手执长矛的棋子阻拦,魏圉立刻派出戟手棋子来迎战。
赵胜弓手棋子再前进,立刻被魏圉的戈手棋子吃掉,随后魏圉趁机五枚棋子直攻赵胜主帅所在,赵胜随后主帅被杀,
输掉了一局。
“没想到公子圉年纪轻轻,棋艺居然如此之精湛啊!”
赵胜不禁对魏圉进行夸赞。
“没有平原君你的想让,
我魏圉又如何能侥幸赢下呢?”
“平原君你千里迢迢来我们大梁,绝不是只为了与我魏圉交朋友的吧?”
魏圉借机询问赵胜来意了。
“既然公子这番询问,那我就实话实说了!”
“我来贵国……!”
于是赵胜把赵、秦两国最近发生的事与魏圉介绍了一番。
“哦……这样啊!”
“看来秦国可真是没把贵国放在眼中啊!”
公子圉当然也听出了赵胜意图了。
“秦国何止是不把我们赵国放在眼中,更是把你们魏国也没放在眼中啊!”
“难道公子您忍得下这口气吗?”
赵胜明显想先借机挑拨魏国与秦国了。
“秦国又没侵犯我大魏?”
“平原君您说这秦国没把我大魏放在眼中,到底是何意呢?”
公子圉当然看出来了赵胜想挑拨秦、魏。
“难道公子您不知道我们赵国的河西与贵国的河东乃是唇齿相依之地吗?”
“如果我们赵国的河西丢了,那秦国下一步目标不就是贵国的河东吗?”
“这些年来,就是因为有我们赵国的河西在此牵制秦国,秦国才不敢东出函谷关,更不敢侵犯贵国的土地!”
“不然秦国的下场,不就是跟上次与贵国在宜阳交战时一样,免不了大败而归了吗?”
“而如果我们赵国的河西丢了,那日后秦国将无所忌惮的攻打贵国!”
“那日后,秦国西出函谷关,向北越过黄河,攻打贵国都将是一马平川,反而贵国攻打秦国,却要经过阴晋、华山等险阻之地,
这可是对贵国大大不利的啊!”
“所以贵国要是不救我们赵国河西,那贵国的河东迟早都是秦国手中的一块肥肉啊!”
平原君逐渐进入了话题。
“是吗?”
“平原君,
您觉得以秦国的实力如今敢挑衅我们魏国吗?”
“我就告诉你,
即使秦国再发展个三十年,也不是我魏国的对手!”
“因为我魏国如今可不是以前的那个魏国了!”
“土地之丰,兵力之盛,国内之富余,有谁比得过我大魏?”
“本公子就算让我大魏的一名商贾去与秦王比财富,恐怕都不是那西垂之国的秦王能比拟的?”
魏圉对如今大魏可是自信满满的。
“难道公子您就真没有危机感吗?”
“如今你们魏王为什么东巡?”
“你们魏国为什么重兵全驻扎在齐地?”
“还不是因为齐地民心不稳吗?”
“如果秦国这次攻下我们赵国河西以后,对我们赵国紧追不放,而您的魏国又不支援我们赵国,那我们赵国最后没得选择,只能去依附秦国了!”
“当我们赵国依附秦国的那一天,秦王必然会野心膨胀,联合我们赵国、燕国、继而挑拨齐民,到时候公子您的魏国,难道真的就毫不惧怕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赵胜继续叙述秦国的威胁。
“这不是还没到那一步吗?”
“我们魏国都不急,平原君您又急什么呢?”
“如果你们赵国真想我们魏国出兵援助也可以!”
“除非你们赵国能把齐国济北方圆三百里之地,全部交给我们魏国!”
魏圉可不是傻子,不然也不会被魏遫临时命来监国。
“济北方圆三百里之地?”
“公子圉,我没听错吧?”
赵胜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
“是的!”
“就是济北方圆三百里齐地!”
“如果赵国肯给,那我们魏国就能出兵帮助你们攻打秦国!”
魏圉表情十分确定。
“公子圉,你这可是比你父王还要贪婪啊!”
赵胜不禁说了一句。
“这算得了贪婪吗?”
“本来我们魏国与秦国就是盟友之国,你赵国让我们魏国破坏与秦国的盟友之邦交,去攻打秦国,这样会严重损害我大魏的声誉!”
“而且我们魏国如果援助你们赵国还有调动大量兵马,消耗大量物质,你们赵国补偿给我们魏国方圆三百里济北之地不是应该的吗?”
“如果平原君您觉得不妥,那这事也就没得谈了!”
魏圉态度很是明确。
毕竟魏圉最近可没少受到两位师长苏秦与黄歇的影响呢,又如何不熟悉天下之事呢。
184.赵奢出战河西
赵胜本以为监国的魏公子圉是个容易说话的人,没想到其比魏王更加贪婪,最终大梁之行徒劳无功而返。
“平原君,如今魏国不愿意帮助我们赵国,秦王又咄咄逼人,我们赵国如今到底该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啊!”
赵王此时一脸焦急的模样。
“如今我们赵国河西主要是无良将对抗秦将白起的原因,实在不行,
我赵胜建议大王您把防御燕国的公子豹调回来去河西吧!”
赵胜向赵王提议。
“把赵豹调回来,万一燕国趁机进犯我赵国济北、中山之地怎么办?”
“如今赵豹决不能被调往河西!”
赵王也知道中山和济北相比河西当然对赵国更重要了。
“哦……多了,那日缪贤不是向寡人举荐过平原君你府中一个叫赵奢的吗?”
“我看这人挺懂些兵法的,不如让它去河西试试吧?”
“不知平原君你觉得如何呢?”
赵王突然想起了赵奢。
“赵奢确实对兵法很是熟练,王兄您可以一试!”
赵胜见赵王提起赵奢,当然支持了。
本来赵奢以前就是平原君的人,正好这时赵王提起,自己顺水推舟,还可以让赵奢欠自己一个人情,
有何不好的呢。
如果赵奢能取得胜利,那平原君自己威望肯定更高了,如果赵奢兵败也不会连累到自己,毕竟说赵王主动提起赵奢的。
“赵奢、赵奢!”
“喜事,大喜事啊!”
“大王终于同意让你做河西主将,抵御秦国了!”
缪贤当然第一个来通知好友赵奢了。
“真的吗?”
“大王真的答应了让我赵奢赴河西前线御秦吗?”
赵奢突然觉得有些不敢相信。
“是的!”
“我缪贤什么时候欺骗过赵奢你呢?”
缪贤拍了拍赵奢肩膀,对好友表示支持。
“感谢缪贤,真是谢谢你给我这个领兵的机会!”
“如果我赵奢以后能扬名立万,我绝不会忘了缪贤你的!”
赵奢激动的抱紧了缪贤。
“你不用感谢,你应该感谢平原君,这次是你家主平原君举荐的你!”
“所以你一定要打胜仗回来啊!”
“你不能辜负了平原君、大王、乃至整个赵国对你的期盼啊!”
缪贤鼓励赵奢。
随后,赵王又调拨了五万军队和大量物质,让赵奢带领着,开始奔赴河西战场。
此时的河西。
由于秦军的一路猛攻,元里、杜平等城池皆已被秦军攻破,赵梁已经退守夏阳,整个原魏长城与大河之间的土地,
只剩下了临晋一座孤城。
这时白起并没有急于攻打阴晋和夏阳,而是沿着洛水北上,接连拿下了雕阴、洛都、定阳等地,扫除了赵国对秦军北面的威胁。
赵奢接掌赵国河西军权时,河西俨然已经是一块大部分土地丧失,三面皆处于秦国威胁之下,只能背依大河进行防御的局面了。
此时赵奢与一众将领开始讨论起了战事。
“如今秦军士气高昂,我们河西大部分土地已经尽失于秦了,正好将军您带来了援军和物质,而我们赵军士气也算提起来了,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立刻就反攻秦军!”
叫赵康的将领向赵奢提议。
“本将军来河西之事,秦军必然早已经知道了!”
“秦军现在肯定会严阵以待我军的反击呢?”
“所以我们一定不能太操之过急了!”
赵奢回应。
“可是我听闻秦将白起现在正亲自带军队准备越过大河,对我们赵国离石等地进行攻击,断我军后路呢!”
“如果那白起真的攻下离石等地了,那我们这河西将成为一座孤岛了啊!”
“不如我们直接沿大河北上去迎战那白起吧?”
副将牛力提出了自己想法。
“现在白起自带三万军队,在北面丁阳威胁我军后方!”
“另有七万秦军在我军夏阳城外,对我军进行严密布防着!”
“南面还有四万秦军正在围攻我军临晋城!”
“如果那白起真想攻打临晋和这夏阳城,恐怕我们这两座城早就被秦军攻破了!”
“而那白起此刻却放弃攻打我们这两座城,
想绕道定阳断我们后路,这实在属于太过贪心冒险之举!”
“既然这白起如此贪心,
那我们就先出其不意,
给它点教训吧!”
赵奢分析着秦军布置。
“那将军我们该如何给秦军教训呢?”
“是啊,赵奢将军,您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这带军作战可不是只懂得兵法才行的啊!”
“秦军都把我们防成这样子了,我们哪还有出其不意的机会呢?”
毕竟赵奢第一次领军,这些将领们还是有些对其带有质疑的。
“百密必有一疏,只要我们想办法,秦军就必然能暴露出其破绽的!”
“而且我觉得白起这次冒险要断我军后路,就已经是暴露其破绽了!”
“难道白起能断我们赵军后路,我们就不能断它秦军后路吗?”
“诸位看,我们现在想断秦军后路只有两条,一条是向西翻越山岭,取衙城,占领汪地!”
“另一条是借道魏国,从魏国阳晋渡河,这样不仅能解临晋之围,还能借机夺回洛阴!”
赵奢这时指着地图一番指导。
“翻越山岭,取衙、汪这条道实在太难行了,而且我们的战车根本通过不了!”
牛力首先提出了异议。
“是啊,不仅翻山越岭取衙、汪这条道行不通,借道魏国更不可能,这个时候魏国是绝不可能借道给我们军队的!”
赵康也反对了。
“既然你们都觉得不可能,那这就更应该是我们大军的机会了!”
“我现在就亲自去一趟河东边的魏军驻地,与魏军商讨一番借道之事!”
“如果魏军实在不同意借道,那我们就只能选择翻山越岭,攻取衙、汪,这一条计策了!”
“魏军要是同意借道,那我们就兵分两路,我亲自带人翻山越岭去攻打衙、汪!”
“而赵康你就负责借道魏国阳晋,去援助临晋,攻取洛阴!”
“反正我们如今是绝对不能坐以待毙的,不然我们这不就是辜负了大王对我们期待了吗?”
“不冒险又如何有机会打败秦军收复河西呢?”
“如果你们觉得我赵奢不懂兵事,那你们可以不用领军,在这夏阳城防御就是,我赵奢自会有其他安排!”
赵奢也知道自己新帅上任,这些人不一定服从的了自己。
185.赵奢战白起
夏阳城南十里。
曾经魏长城一处瞭望台上。
“武安君让我们严防赵军突袭!”
“可是听探子来报,那赵国新主将赵奢都到了这河西一个多星期了,为何还见不到赵军有任何动静呢?”
将领王信望着远方赵军夏阳方向,不禁说道。
“那赵奢应该是惧怕我们秦军了,毕竟听闻这人以前不过是一收租的!”
“赵国让一个收租的来当主将打仗,这不是笑话吗?”
一旁右更胡阳大笑着。
“也是,一个收租的哪会打仗呢?”
“估计现在那赵奢现在肯定都吓得躲在夏阳城中不敢出来了呢!”
王信听胡阳一说觉得也有道理。
“不过我们还是不能太轻敌了,
一定要紧盯着赵军,只要等我们武安君拿下离石之地断了赵军后路,那我们就可以进攻赵军了!”
“可是这都半个多月了,还没有武安君的消息传来,都不知道武安君在壶口山北面是不是遇到什么阻拦了呢?”
“真想现在立刻就去攻打那赵奢,一口气把赵军在这河西的残余之众全部消灭了!”
胡阳似乎也有些等的着急了。
壶口山。
“禀报武安君,赵军在对岸孟门山埋伏有近千人!”
“我们现在是否需要立刻渡河进攻呢?”
一将领来询问白起。
“不急……不急!”
“我们先看情况吧!”
“对了,现在赵国在龙门、夏阳那边防御情况如何?”
白起询问。
“赵军新调来了五万军队,
加上河西残余的军队,汇聚在龙门到夏阳之间的赵军全部加起来应该有近十万之多!”
将领汇报。
“哦……那龙门有多少守军呢?”
白起又问。
“据探子来报,应该不足两万吧?”
将领回应。
“不足两万?”
“赵军在龙门的守军居然不足两万?”
“我们与其冒险渡河去断赵军后路,我们何不直接沿河南下攻打龙门呢?”
“你c现在立刻吩咐下去,我们不渡河了,我们直接南下攻打龙门渡口去!”
“然后让人立刻通知胡阳,让其想办法牵制住夏阳的赵军主力!”
“如果赵军前来支援龙门,那胡阳就可以顺势拿下夏阳、繁庞,继而我们就可以把赵军逼在龙门进行围歼了!”
白起瞬间改变了攻打北屈、离石的计划。
夏阳。
“赵奢将军,您去联系魏军的结果如何呢?”
副将牛力见赵奢去了河东三日终于回来了,便急不可耐的询问。
“我已经求过魏军了,但是魏军坚决不同意!”
“看来我们为今之计只能越过阴山去攻打衙、汪二城了!”
赵奢知道这时似乎只有这一个选择了。
于是赵奢把军队全部集合了起来,命这些人卸下了全部的重型盔甲,几乎只携带武器,轻装简行,趁着夜间开始翻越崇山峻岭突袭秦军后方去了。
为了迷惑秦军,赵奢也在夏阳城墙上命人故意做了一些身披盔甲的草人,以假乱真。
赵奢为了下决心,
更是把自己赵国在河西的粮草辎重几乎全部焚烧了,而士兵们都只带了四日的口粮。
几日后。
“禀告右更!”
“据前往探子观测,夏阳城的赵军似乎不见了踪迹!”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王信来见胡阳了。
“赵军撤退了吗?”
胡阳也有些不敢相信。
“是的!”
王信回应。
“正好我今日刚收到武安君的密令,说他准备攻打龙门渡口,让我严密监视夏阳城的赵军!”
“如今赵军撤退,恐怕是因为武安君攻打龙门的原因了!”
“那现在立刻吩咐下去,我们全军进攻夏阳,然后北上与白起将军汇合!”
胡阳下令了。
龙门渡口北十里。
“禀告武安君!”
“前方不远处就是龙门渡口了!”
一将领向白起报告。
“真累……!”
“可算要到龙门渡口了!”
“前方赵军动向如何?”
白起长吁了一口气,毕竟从壶口山北面到这里,已经足足走了几天几夜了。
“赵国守军似乎并没有发现我们,而且在龙门北面也没发现赵军探子,看来赵军根本想不到我们会翻越这么多山岭来到这龙门渡口!”
将领回应。
“好,命人立刻整军待发,我们要一举拿下龙门渡口,断了赵军的后路!”
白起也下令了。
随后白起亲自冲在最前方,开始带领两万多军队进攻龙门渡口附近的赵军。
龙门渡口赵军此时完全没有任何防备,随即被秦军打的大败,这个时候胡阳的军队也突然赶到了。
而后秦军合力全歼了龙门渡口赵军,而赵军存活的俘虏也都被白起命人全部杀死投入到了大河之中,
血染了数里长河。
晚间秦军开始摆起了庆功酒。
“武安君,没想到您果然有妙计,居然越过山岭来袭击这龙门的赵军,不然我们不会这么轻易就消灭了这整个河西的赵军!”
胡阳首先向白起敬起了庆功酒。
“我们消灭了整个河西的赵军吗?”
“莫非那赵奢已经被你们打败了?”
白起不禁询问。
“我们是收到白起将军您的密信,所以我们才进军来这龙门渡口的!”
“而且我们一路而来都未曾见到那赵奢的主力军队啊!”
“难道赵奢不是来支援这龙门渡口了吗?”
胡阳也一脸疑问。
“什么?”
“你们这一路都没遇到赵奢军队?”
白起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是的,我们一路攻破三城,并没有发现赵奢的主力!”
胡阳回应。
“那赵奢可有撤回河东?”
“或是从你们眼皮子底下南去?”
白起赶紧询问。
“河东魏军将领与我们秦军关系不错,它们是不可能会答应让赵军东渡的!”
“赵军想南下,更不可能了,我们大军在南边可是布下了天罗地网,赵军若南下是插翅难飞!”
胡阳答复。
“不好……不好!”
“赵军肯定是效仿我翻山越岭去袭击我们后方了!”
“现在让所有人赶紧收拾一番,我们立刻南下援救后方去!”
白起似乎猜到了什么。
而这个时候,赵奢的军队轻装简行,已经一路沿着洛水南下,围住了洛阴城。
由于秦国再洛阴城防守薄弱,守军不过数千,很快被赵奢拿下。
洛阴城破后,赵奢命一部分军队开始前往救援临晋,围攻临晋的秦军本就不过三万余人,这些秦军突然见到赵军突然间出现在自己面前,瞬间慌了,被赵军打的大败而逃。
而赵奢的大军则是向西彻底阻断了秦军的补给,抢夺了秦军在后方的几乎全部粮草辎重。
瞬间白起的秦军被阻隔在了河西北面,陷入了缺粮的境地。
186.秦赵讲和
秦国咸阳。
秦王收到前线战况急转直下的消息后,赶紧召来了还在咸阳等待的赵卿蔺相如。
“你们赵国是要与我们秦国讲和,是吗?”
秦王这时态度明显转变了。
“讲和?”
“我们赵国可没说过!”
“我们赵国只是希望秦王您止兵戈,不要再侵犯我们赵国了,而且我们赵国现在一切都是被迫的!”
蔺相如虽然在咸阳,但也是无时无刻都在关注着河西战况。
“既然你们想要我们秦国止兵戈,那可以!”
“只要你们赵国现在立刻把‘随侯珠’、‘和氏璧’、‘湛卢剑’、‘鱼肠剑’这四件宝物交给我们秦国,
我们秦国便立即退兵!”
秦王并没有退步的意思。
秦王这次召蔺相如进宫的目的,其实就是想迫蔺相如尽快答应自己要求。
“既然秦王您还是这般咄咄逼人,那我们两国就没得谈了,而且我蔺相如今晚就得启程回邯郸去了!”
蔺相如当然猜到秦王想法了。
“先生,您为何这么急着回赵国?”
“何不在咸阳多住些日子呢?”
秦王这个时候可不想放蔺相如离开。
“既然秦王您没有谈判的诚意,我蔺相如在这咸阳待着又有何意义呢?”
蔺相如回应。
“好吧,既然先生想回邯郸了,
那先生就说说你们赵国的要求吧!”
秦王明显态度变化很大。
“我们赵国要求就是你们秦国立刻退出我们赵国河西,然后把‘随侯珠’交给我们赵国!”
“还有,
为了保证你们秦国以后不再侵犯我们赵国,我们赵王希望秦王您把你们秦国的长公子倬送到我们赵国邯郸居住!”
毕竟赵国现在处于优势,蔺相如的要求自然增多了。
“‘随侯珠’本王不是给你们赵王了吗?”
“怎么可能会是假的呢?”
秦王当然不相信自己给赵国的‘随侯珠’是假的了。
“但是我们赵王收到的就是假的!”
“难道秦王您自己心里没数吗?”
蔺相如明显比之前更有底气了。
“好,那这‘随侯珠’之事,本王今日就帮你们赵国去查一查!”
“至于公子倬想不想去邯郸,本王还得去询问一下它的意见!”
秦国已经开始有服软之势了。
毕竟河西战事明显已经对秦国大大不利了,秦王这时最希望的就是与赵国立刻讲和。
待蔺相如离开后,秦王立刻让人召周最了,毕竟当然替自己带‘随侯珠’去赵国的人正是周最了。
没多久,周最就匆匆来到了秦王面前。
“不知君上召我周最来有何要事呢?”
周最见秦王似乎很是不悦,便垂着头询问秦王。
“本王明明把‘随侯珠’给你周最带去赵国了,为什么到了赵王手中就成假的了呢?”
“今日你必须给寡人一个说法,不然寡人是不会轻饶了你的!”
秦王厉声说道。
“这……这!”
“我周最交给赵王的‘随侯珠’不是君上您委托国相交给我的吗?”
“这……怎么可能是假的呢?”
周最一脸不可思议模样。
“如果赵王手中‘随侯珠’是真的,那蔺相如又何必来我秦国,赵国又怎会不惜一切与我秦国在河西交战呢?”
“而且寡人把‘随侯珠’交给国相时候就是真的,而且寡人相信国相也不至于会换一个假的‘随侯珠’让你带去赵国!”
“一定是你路上出了差错,被人掉包了!”
“所以寡人限你十日之内必须找出真的‘随侯珠’,
不然到时候寡人不会放过你的!”
“来人,给我去把周最的妻儿全部看管起来!”
秦王对周最有了很深的猜忌。
于是秦王第二天就把自己儿子公子倬交给了蔺相如,随其去往了邯郸,还许诺一个月之内把真的‘随侯珠’找出来送去赵国。
就这样秦赵在河西罢兵讲和了。
但是赵奢打了胜仗回到邯郸后,却并没有被封为将军,反而是被赵王委任为田部令,掌管田地租税去了。
毕竟赵王此刻对赵奢曾经的身份还是有些顾忌的。
清晨的东海蛇岛,云雾缭绕,犹如一片仙境。
“小十会不会出事了啊”
魏遫在船上等待小十已经有三日三夜了。
“不会的,既然小十姑娘敢那样上岛,定然就不会有事的!”
“大王您宽心等待就是!”
范雎也在旁边
“可是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魏遫不免有些心急了。
“可是现在岛岸之上全是毒蛇,我们也上不了岛啊!”
“除非有办法把这些毒蛇全部杀死!”
“对了,蛇都是怕火的,我们不如放火把这些毒蛇全部烧死吧!”
“那这样我们就可以登岛找小十了!”
范雎想到了一个主意。
“把毒蛇烧死,就怕破坏了岛上的平衡!”
“如果这座岛真是一座仙岛的话,那我们这样不就破坏了岛上的灵气吗?”
魏遫也不是一个好杀生之人。
“可是我们若不杀这些毒蛇又如何知道小十姑娘安危呢?”
“要是小十姑娘现在正在岛上等着我们去营救呢,难道大王您忍心吗?”
“而且您还等着小十姑娘给您续命呢,只要大王您能长命百岁,
这才真正是我们大魏之福啊!”
范雎当然知道小十在魏遫心中此时是很重要的了。
“好吧,
那就让人准备柴火,把岸边的毒蛇都烧死吧!”
魏遫想了想觉得范雎说的也对。
于是士兵和船夫们都开始点燃了火把,
准备投到岸边焚烧这些毒蛇了。
“烧……!”
随着范雎一声令下。
士兵和船夫们的火把开始纷纷投入到了河滩之上。
随即河滩上无数的毒蛇纷纷被大火焚烧而死。
随后,魏遫开始命人开道,准备继续焚烧前方挡路的毒蛇。
“大王……大王!”
“大王,不可……不可再焚烧了啊!”
没想到这个时候突然传来了小十的声音。
“暂且停下……停下!”
魏遫马上命人停止了焚烧。
“小…十……你…没…没事吧!”
“你…没…事吧……!”
然后魏遫又朝声音传来之处大喊。
“我没事!”
“大王,您不用为我担心!”
“不用……!”
“再等一个时辰,我就能回来了!”
“大王,您千万不可再伤害这岛中灵蛇了!”
马上又传来了小十的提醒之声。
187.魏遫入蛇岛
魏遫听到小十提醒后,便示意所有人全部回到了船上,也不在招惹这岛中毒蛇了。
果然过了一个时辰左右,小十终于回来了,不过小十这时已然穿上了一袭白色的长裙,头发也束起了,随风飘舞,
显得如仙子一般。
当小十走过来之时,明显看得到这些毒蛇纷纷开始给其让道。
不一会,在小十走来的路上形成了一条三丈之内,已经看不见任何毒蛇身影的宽道。
而这时,小十身后不远处出现了一个白发老者,老者杵着一根拐杖,
拐杖之上似乎正缠着一条眼镜王蛇。
老者旁边跟着两个七八岁左右的孩童,
两个孩童手中各挽着一个竹篮,
竹篮之中插满了鲜艳的花朵。
“来者可是魏王吗?”
只听见老者苍老的声音传来。
“是的,我正是魏王遫,特地拜会老先生您的!”
“老先生您可是扁鹊先生的传人?”
魏遫立刻回应。
“既然是贵客来了,那就请上山吧!”
随后两名名孩童走过来迎接魏遫了。
但是范雎等其他人却被小十拦在了后面。
“这是为何?”
魏遫便问小十。
“我恩师不喜欢被太多人打扰,如果大魏您相信我,就让范雎先生等人在这等你便是!”
小十回应。
“那我们大王要去多久呢?”
范雎见魏遫似乎准备上岛了,便询问不远处小十。
“一个月左右吧!”
“你们不用太过担心,有我在,大王不会有事的!”
“毕竟大王上岛是为了延年益寿,这是需要时间的!”
小十回复范雎。
随后魏遫跟随这老者上了岛上最中间的一座山。
待到了半山腰处,不远处出现了一座石洞,石洞下是一道石门。
魏遫自己本来就很怕蛇,所以一直尽量避开着老者,毕竟老者拐杖上可是有一条眼睛王蛇呢。
来到石洞前后,魏遫见老者一直停滞在石洞前,口中不知道在默默念叨着什么。
不时还发出‘吱吱’、‘吱吱’之声。
“恩师这是在作何呢?”
“莫非是传闻中南蛮的巫术?”
魏遫不禁有些好奇的小声询问小十。
“这是我恩师与蛇王在交流呢?”
小十小声回应魏遫。
突然老者拐杖上的眼镜王蛇,突然钻入到了石洞一处缝隙中,随后石门自动开启了。
随后那条眼镜王蛇,
又爬回到了老者拐杖之上。
“魏王,请入内!”
老者这时开始亲自邀请魏遫进入石洞内。
魏遫看着这幽深又黑暗的石洞,其实是有些害怕的,不过魏遫这时想起了自己随身携带而来的‘随侯珠’,便立即把其掏出来,当做了照明灯。
但是没想到那眼镜王蛇看到魏遫手中珠子后,似乎很是不安,甚至还朝魏遫发出了攻击。
魏遫一下子吓得滑倒在地,把珠子都丢在了地上,还好老者即使抓住那条眼镜王蛇的身子,才阻止了其对魏遫的攻击。
“魏王,刚才冒犯了,没想到我这蛇王对您手中那宝物居然如此的惧怕!”
老者赶紧向魏遫道歉。
“这都怪我……怪我!”
“是我惹怒了蛇王!”
“我也没想到这蛇王见我这‘随侯珠’居然反应会这么大!”
魏遫被小十搀扶起来,长吁了一口气。
“什么?”
“随侯珠?”
“大王,您手中那颗珠子真的是‘随侯珠’吗?”
老者明显有些吃惊。
“是的,它便是天下至宝‘随侯珠’!”
魏遫把随侯珠放在了老者面前。
“难怪!”
“既然是‘随侯珠’我这蛇王有过激反应也正常!”
老者表情明显有些异样。
“莫非老先生,您知道这“随侯珠”的秘密?”
魏遫不禁有些好奇了。
“不知魏王可否把‘随侯珠’借我一观?”
老者提了要求。
“当然可以了!”
于是魏遫把‘随侯珠’交给了这老者。
老者接过‘随侯珠’后看了一眼,似乎露出了一丝冷笑。
“大王您可以细看一下这颗‘随侯珠’!”
“看看里面是不是装着一颗类似蛇胆之物?”
老者把‘随侯珠’还给了魏遫。
魏遫一细看随侯珠,
这时才看清珠子里面居然有一强大的发光之物,
而且这发光之物似乎像是一枚蛇胆。
“这……这‘随侯珠’莫非是蛇胆变化而成?”
魏遫不禁询问。
“是的,那里面的蛇胆,就是万蛇之王可以发光的胆,这‘随侯珠’最早的主人便是我先祖!”
“我先祖……!”
老者讲述起了一段故事。
原来老者的先祖是一个养蛇的蛮人,在五百多年前这个蛮人突然抓到了一条通体发白的蛇王,于是大喜,便把其豢养起来。
但是这白蛇王却有个爱好,只爱吃同类,导致蛮人所养的蛇几乎全被这白蛇王吃光了。
蛮人本来就是靠养蛇为生,居然养了个祸害,自然忍不住了,便在某一日忍不住,终于把这白蛇王杀死了。
但是当取出白蛇王的胆后,发现这蛇胆居然是一个会发光的硬物。
蛮人开始不以为然,见蛇胆咬不动,便把这蛇胆放在火堆上想烤烤试试,但是没想到这蛇胆却越烤越硬,直到成了一颗圆形的珠子。
而这珠子到了晚间居然还会异常的明亮,蛮人也知道这珠子是个宝物,便把其放在家中照明了。
但是没想到蛮人有一颗宝珠的消息最后传到了随侯耳中,随侯自然也想得到这宝珠了,便派人来蛮人家中抢夺。
最后蛮人被随后派来的人杀死,但是蛮人的一个儿子却偷偷逃走了。
随后蛮人这儿子为了报仇,开始世代跟随巫师学习巫术。
直到楚昭王时期,蛮人一个叫蛮禹的后人,终于巫术大成,开始投奔了楚国,开始谋划为先祖报仇。
蛮禹投奔楚昭王时,当时正处于吴国攻破楚国郢都之时。
而秦国这时也开始出兵援助楚国了,蛮禹便这个时机,召唤来了狂风暴雨,使得吴军被水淹没,继而大败。
由此蛮禹开始深受楚王宠幸,而蛮禹也把随侯有宝珠之事告知了楚昭王。
由于此时楚国强大,随国势弱,最终楚昭王便强取了随侯的宝珠,而且随国也正式成为了楚国的附庸。
蛮禹也算报了祖先之仇,但是蛮禹并没彻底解恨。
直到蛮禹的后人蛮冰当上楚国大巫师后,此时已经是楚宣王时期了,这时楚国已经无比强大了,而随国比之前更加弱小了。
于是蛮禹便亲自请求楚王出兵帮自己彻底灭亡了随国,报了当年先祖被夺珠之仇。
而后蛮禹也从楚国消失,不知去向了。
188.楚国大巫师
“莫非老先生您就是当年楚国大巫师蛮冰?”
魏遫听到这,不禁对老者身份已有大概了解了。
“魏王,您觉得我要是那个大巫师,我至于拜在恩师扁鹊门下吗?”
老者继续讲述。
大巫师蛮冰当时离开楚国时,已经是到了楚威王时期,这时正是楚国最为强盛时期,而楚威王的国策也是交好秦、齐弱三晋。
大巫师离开前还给当时楚威王作过预言,
建议其立齐女生的次子熊向为继承人,以此保证楚国与齐国的世代盟友关系。
但是楚威王觉得大巫师想干预自己立储之事,居心不良,所以没有听大巫师的话。
果然熊槐继位后,没过几年,楚国与盟友秦国、齐国纷纷决裂,
最终导致楚国到处树敌,屡吃败仗,国力也彻底衰弱下来。
大巫师离开楚国后,
带着全家人东迁,这途中自然就结识到了名医扁鹊了。
于是大巫师借机让自己其中一个儿子拜了扁鹊为师,这儿子便是如今的老者蛮休了。
而大巫师与其家人的动向从此是不知所踪,就连蛮休自己也不知道。
“楚国确实可惜了,本有取天下之势,却是落得如今之下场!”
“我大魏以后是绝不会像楚国这般的!”
魏遫不免也为楚国觉得惋惜,也为大魏充满信心。
“魏王,既然我们相识一场,我可为您的大魏占卜一番!”
“请……!”
蛮休邀请魏遫往前方继续前行。
不一会,几人到了一往上的台阶处。
走到台阶尽头时,前方出现了一块巨石,巨石中有一水池,池中养着一大龟。
于是蛮休把水池旁的一块木头刻满奇异数字,然后投入到了水池中。
没想到大龟突然把木头叼了过来,还给了蛮冰。
“魏王,
您的大魏离统一天下不远了,您的大魏如今国祚尚有三百年!”
蛮冰接过木头,望着木头上的龟齿印和数字,对着魏遫说道。
“三百年?”
“未免太短了吧?”
魏遫当然觉得大魏只有三百年,是远远不够的了。
“魏王,请把您手伸出来!”
蛮冰示意魏遫伸手。
这时大龟又过来了,突然张着口就要要魏遫的手。
“这……这是作何?”
魏遫吓得赶紧把手缩了回来。
“大王,不用怕,神龟是给你测寿命的!”
“这只龟乃是神龟,能测天下一切之寿!”
“不然它刚才又如何能测出您大魏三百年国祚呢?”
一旁小十走过来安抚魏遫。
魏遫得知这龟是神龟后,终于没那么害怕了,不过还是闭着眼睛伸出了手。
“啊……啊!”
“我被咬了……!”
“我被咬了啊!”
魏遫居然感觉手指一凉,一番钻心之痛传来。
“不用怕……大王不用怕!”
“这是为了您好!”
“马上就好了……就好了!”
小十继续安抚魏遫。
随后,神龟终于放开了魏遫的手,魏遫手指已然被咬破了四根。
“魏王,您寿命不足四年了!”
蛮休望着魏遫流血的手指。
“寡人还有四年寿命?”
魏遫便问。
“您看,您的手指,每个不是分三节吗?”
“最上面一节在神龟心中代表最个位年数,中间的代表十位年数,下面的代表百位年数!”
“而神龟咬破了您最上面的四根指头就代表您的寿命也就只有四年了!”
蛮休解释着。
“四年?”
“我魏遫如今尚不到四十的年纪,
怎么能只有四年寿命呢?”
“这太短……太短了!”
“我魏遫靠这仅仅四年,又如何能使得天下一统呢?”
“我必须要想办法延寿,
我必须要延寿才行!”
魏遫自然不甘心自己只能活四年了。
“魏王,您若想延年益寿,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找一血脉相似的人换血!”
“就是把魏王您身体中的血液一半交给那个人,然后那个人把他的血一半也交给魏王您!”
“不过魏王您并不是只换这一次血,而是每隔十年都得换一次,所以魏王您与那人的命运从此也会这样绑定在一起了!”
蛮休说出了解决办法。
“我魏遫不能长寿,莫非是因为我身体的血液有问题吗?”
“这……这难怪的!”
“可是寡人如今去哪能找到这换血之人呢?”
魏遫不禁说道。
“若欣、伍犬、徐福!”
“先让为师看看你们的血是否适合魏王?”
蛮休便示意几人滴血检查了。
魏遫这时才知道小十的名字叫若欣。
待对比了一下血液后,蛮休摇了摇头。
“我船上如今尚有数千随从之人,不妨试试它们吧!”
魏遫当然懂意思了。
“可以,不过得去船上取,不可让它们上岛!”
“既然魏王您已经知道换血延寿之法,我最近也需要去远方寻访我曾经的父母家人了,就不能陪伴魏王您了!”
蛮休说出了自己要离去的想法。
于是魏遫、小十与蛮休告别后,回到了船上,一边试血,一边开始返回中原。
“徐福?”
“是那个徐福吗?”
“难道那个童子徐福就是为秦始皇出海寻访仙药的那个徐福吗?”
“而真正有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仙药的莫非就是这蛮休?”
“看来这蛮休就是传说中的仙人……仙人啊!”
“看来只要寻到能与我魏遫换血之人,我日后必能长命百岁……长命百岁啊!”
魏遫晚间躺在卧榻上,回忆起了今日之事。
“大王,我是小十!”
突然外面传来了若欣的声音。
“进来吧!”
魏遫示意其进门。
“大王,您身体还算不错!”
若欣走过来后,便先替魏遫把了下脉。
“大王,您现在也算知道我恩师身份了吧?”
“会不会因此而以后害怕小十我啊?”
若欣说道。
“当然不会了!”
“你恩师乃通巫术的神人,又不是坏人,怕什么呢?”
魏遫回应。
“那就好……那就好,我还怕因为这样,以后会被大王您嫌弃呢!”
若欣突然出现了一脸委屈的样子。
“不会的……不会的!”
“若欣这名字比小十好听,以后你还是叫若欣吧!”
魏遫顺势搂住了若欣,对其安抚起来。
“大王,这次回到宫中后,恐怕那些姐妹以后肯定会对我异眼相看的!”
“唉……!”
若欣似乎有些担忧。
“这怕什么?”
“以后你就是寡人的女人了,宫中谁敢轻视你呢?”
“如果你实在不愿意做寡人的妃嫔给,做寡人的大巫师也行啊!”
魏遫突然间露出了笑意。
“难道大魏也需要大巫师吗?”
若欣立刻询问。
“当然了!”
“楚国当年都有大巫师,我大魏为何不能有呢?”
魏遫回应。
“好,那若欣我以后就做大王您身边的大巫师!”
若欣一下子脸上也出现了笑意。
“好……好,那大巫师今晚就得先给寡人侍寝了!”
魏遫嘴角满是坏笑按住了若欣。
“不要……不要!”
“你这个坏人,连大巫师也敢碰!”
“你可真是胆大包天了!”
若欣动作明显是欲拒而还。
“是吗?”
“大巫师怎么了?”
“大巫师也是寡人的女人!”
魏遫可不想放过她呢。
189.鲁内史奔魏
鲁国屈阜。
“启禀国君!”
“魏王从东海而返,如今正经过我们鲁国,国君您是否该邀请魏王来我们鲁国做客啊!”
一叫许亭的鲁国官员来见鲁公姬贾了。
“魏王经过我们鲁国不是很正常吗?”
“邀请魏王干什么?”
“要是魏王来了,我们鲁国又得花费不少钱财,不用邀请!”
姬贾回应。
“可是我们鲁国如今已经四面被魏国包围了,魏国如今强大如虎,我们鲁国却犹如一只鹿,
如果国君您不讨好魏王,那我们鲁国恐怕长久不了啊!”
许亭赶紧劝说姬贾。
“那又怎样?”
“我们鲁国乃周公之后,如今天下礼仪之都,难道它魏王敢冒天下之大不违来侵犯我们鲁国吗?”
姬贾丝毫不担心样子。
“国君,您可不能这样想啊!”
“曾经天下七雄争霸,那时候确实没人敢轻易触碰礼仪,冒犯我们鲁国!”
“但是如今不同了,魏国已经连续灭了齐、韩、宋、西周四国,楚国也已经濒临灭亡了!”
“现在天下间就连秦王、赵王都开始争相要侍奉魏王了,我们鲁国难道还要坐以待毙吗?”
许亭很是为鲁国担忧。
“秦王是秦王,赵王说赵王,跟我鲁国有什么关系!”
“你许亭如果想侍奉魏王,那你自己侍奉去,寡人绝不挽留于你!”
鲁公似乎还有些不悦了。
“好,这可是国君您自己说的!”
“我许亭今日开始就不在这鲁国呆了!”
“望国君您好自为之!”
许亭说完,气冲冲而去。
“国君,您怎么能放许亭去魏国呢?”
“难道您不知道许亭在我们鲁国当了这么多年内史,手中可是有很多关于国君您的秘密啊!”
不一会,又一鲁国官员前来了。
“那又如何?”
“难道他还能把那些史书带走吗?”
“无书无凭,你以为魏王会相信它?”
“要是寡人杀了它,不免还落个杀史官的骂名,何必呢?”
“所以它爱去去哪,随它吧!”
鲁公丝毫不在意样子。
许亭见完鲁公后,就气愤的回到了家中,
开始让家人收拾起了东西。
“父亲,您这么急着收拾东西作何?”
许亭的儿子许芳有些好奇。
“鲁国将亡矣,我们也没有必要在鲁国待下去了!”
“所以你赶紧跟为父一起收拾东西,
我们离开鲁国吧1”
许亭回应。
“可是我们许家世代在鲁国作内史,我们若这样离开鲁国了,还能去哪呢?”
许芳似乎不愿意离开。
“你如果不想离开,那为父我自己离开!”
许亭一边收拾行李,一边吩咐下人准备好了马车。
结果最后许亭的家人都不愿意离开鲁国,只有许亭带着自己小儿子乘坐马车而去。
但是许亭刚过鲁国边境时,突然就听到了鲁国边境士兵告知自己,许亭的家人在鲁国全部被杀害了的消息。
本来许亭只是气愤鲁公不听自己的劝谏,不懂得变通,才一气之下想离开鲁国,去拜访好友,顺便休息一段时间。
当听到自己家人居然被鲁公全部杀害的消息后,许亭瞬间怒了,直接带着小儿子直奔大梁而去。
魏国大梁。
“恭迎父王归来!”
“恭迎父王!”
魏圉和魏无忌两兄弟这时都亲自出城来迎接魏遫的归来了。
魏遫先抱起了六岁的魏无忌,然后牵着魏圉开始步入大梁城中。
“父王,听说您这次去了东海访仙寻长生不老药,可有见到仙人和神药呢?”
路上,魏无忌突然问了魏遫一句。
“哈哈……哈哈!”
“无忌你也知道仙人和长生不老药啊?”
魏遫笑了起来。
“这都是乐毅将军告诉我的啊!”
“父王您到底有没有见到仙人吗?”
“无忌我也好奇那仙人长什么样呢?”
魏无忌一脸天真的表情。
“无忌你看,
这不就是仙人吗?”
魏遫指了指一旁,已经一身巫师装扮的的若欣。
“这……这不是小十姑娘吗?”
“她怎么打扮成这样了?”
魏圉这时抢过了话。
“以后就没有小十姑娘,她叫若欣,以后你们叫她大巫师就行了!”
魏遫介绍着。
“大巫师?”
“父王您不是说的仙人吗?”
“怎么成巫师了?”
“莫非巫师就是仙人?”
魏圉一脸不解之色。
“哈哈……哈哈!”
“巫师乃是快接近仙人之人,真正仙人连我这个大巫师都没见过呢?”
“你们父王怎么可能见过仙人呢?”
一旁若欣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那父王您的长生不老之药?”
魏无忌又问。
“世上本无长生不老之说,又何谈长生之药呢?”
“我们县回宫……回宫吧!”
魏遫毕竟一年多没回大梁王宫家中了,当然挺是兴奋了。
魏遫回到王宫到处转悠一圈中后,果然整个王宫此时都是焕然一新的了。
宫女和宦官比以前看起来都更加懂礼节了,而且王宫中也听不到任何吵闹和不安分之声了,让魏遫有种到了新环境中的感觉一样。
于是魏遫便把湘女单独叫到了自己面前。
“湘女,感谢你帮助寡人打理这王宫,真是辛苦你了!”
魏遫夸赞其。
“奴婢帮大王您打王宫,这是应该的!”
湘女很谦虚。
“以后别再奴婢……奴婢的了!”
“湘女,如果寡人想让你当我大魏的王后,你愿意吗?”
魏遫早就有此意了。
“大……大王!”
“您……您让我当王后?”
“这我可受之不起……受之不起啊!”
湘女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了。
“怎么了?”
“难道你不愿意嫁给寡人吗?”
魏遫有些不解了。
“我湘女和宫中所有女子一样,都是就是大王您的女人,哪有愿不愿意之说呢?”
湘女突然间脸红了。
“哈哈,你还知道你是寡人的女人啊!”
“既然你心里这么清楚,那寡人让你做我最大的夫人,不是更好吗?”
“而且有了这名分,这样你以后才能更容易的给寡人打理这后宫啊!”
魏遫说着、说着搂住了湘女的腰身。
湘女的身材、长相、人品,能力自是不必说了,毕竟这是魏遫遇上的最适合当王后的女了。
“大王,您……您打算什么时候……!”
湘女此时脸色更加通红了。
“你是问寡人何时册封你为王后吗?”
魏遫便问。
“是……是的!”
湘女回应。
“三日后,寡人将在宫中举办一场大婚!”
“你就先回去准备准备吧!”
魏遫当然想再体验一次新婚之喜了。
魏遫便放开了怀中湘女。
190.百姓求魏遫代天子
魏国大梁。
一场国君的婚宴再次举办了起来。
因为魏遫不想太过奢侈,所以也没有做太多准备,也只是邀请了在大梁的官员及其妻妾们。
随后魏遫便带着自己新婚王后湘女,一道乘坐鸾车在大梁城中与民同乐。
“那边百姓还没有!”
“这边也没有!”
“多给百姓发点!”
“寡人要与民同乐!”
“与民同乐!”
魏遫一边坐在鸾车上,一边指挥身边的宫卫向大梁百姓发放做好的食物。
这些食物都是煮熟了,用荷叶草绳包裹起来的,为准备这些食物,
魏遫可以请了数万火夫,而且耗费国库不少粮食呢。
毕竟如今的大梁城经过这几年又一番大肆扩建,尤其是邹衍帮助魏遫挖通了两条水道后,已经使大梁成为了一座外墙长宽皆十余里,城内水系遍布,方圆超百里的超级大城郭了。
城中及周围户数更是超过了四十万,人丁已经达到了两百万之巨。
毕竟魏遫这些年为了让大梁从此成为天下之都,可是付出了不少心血的。
大梁不仅有魏国各地百姓迁入,
也有来自楚国、秦国、赵国、燕国的商人定居,尤其是经过改革后四郡中一部分百姓的迁入,俨然成为了一座如今世界上最大的都会。
“各位乡亲们,感觉我们如今的大梁城怎么样呢?”
“大家尽可道出实话,不必顾忌太多!”
“今天是寡人和整个大梁的大喜日子,寡人不会怪罪于大家的!”
魏遫陪着王后走到了一处,命令车夫暂时停了下来,询问一旁百姓。
“大梁城如今确实热闹,但是人真的太多、太多了!”
“是啊!”
“人真的太多了,我们每日想进城买些东西都得排太久的队了!”
“希望大王能多建些城门吧,如今四座城门加上两座水门实在太过拥挤了!”
果然有百姓开始提建议了。
“可以!”
“那以后大梁城建十六座陆上城门,十座水上城门,三十个码头如何?”
魏遫便向百姓许诺,毕竟这些都是魏遫与邹衍早已经商议好的,只是一时间还没开工而已。
虽然如今大梁城还是比不上后面的唐长安城规模,但是人口之多,繁华之盛早已经超过了那长安城。
大梁虽然有水患之危,缺少防御优势,
但是相比唐朝那长安城,发展起来更容易,毕竟大梁可是深处中原腹地,也是交通要道,可不是处西垂的唐长安城可比的。
“夫君,您把天下间巨贾和百姓大量都集中到了大梁,就不怕以后其他地方没有百姓了吗?”
一旁湘女突然询问一句。
“寡人把这些人集中到大梁也是为了我大魏更加强大啊,毕竟现在天下还未一统,大梁更是大魏之根基,根基强大了,国家才会更加强大啊!”
“而且四郡改革已经成熟,各地也不缺这些人了,到时候寡人如果征兵正好可以在这些人中征集,也不用劳费那些耕种的百姓了!”
魏遫回应。
“可是万一周边列国入侵我们魏国怎么办?”
湘女又问。
“我们大魏不是有强大的常备军队驻守在边地吗?而且寡人还打算以后施行军垦制,把那些边境无人耕种的土地划给军队自行耕种,这样以后就可以减少军费用度了!”
魏遫当然想好了以后了。
“难道夫君您这样不会让军队像当初周室分封诸侯一样,自立为封国吗?”
湘女也是读过不少书的,当然懂得也多了。
“夫人,
你就放心吧!”
“寡人不会让这样事情发生的,而且寡人虽然让军队自耕,但是也制定了军队五年交替的制度,不可能出现所谓各方军队做大的事情的!”
“而且现在最重要的可是要一统天下呢!”
魏遫当然对自己策划很是自信了。
“启禀大王!”
“有一位自鲁国来,自称是鲁国内史的许亭,要见大王您!”
突然一官员来向魏遫禀报了。
“难道你不知道今日是大王的大喜之日吗?”
“让那鲁国内史先候着吧!”
一旁魏肴出来阻拦了这官员。
“鲁国内史?”
“苏季子,你怎么看呢?”
“可是寡人今日大喜,确实不想关心这些列国之事啊!”
魏遫得到消息后,把眼光转到了一旁苏秦身上。
“这鲁国内史这个时候还敢冒险要见大王您,必有要事!”
“大王您如果不嫌其扰了您兴致,见见也无妨!”
苏秦回应。
“夫君,您就听苏秦先生的,见见那鲁国内史也无妨啊!”
一旁湘女也劝说一句。
“好吧!”
“就召那鲁国内史过来吧!”
“看它有什么要事吧!”
“寡人就在所有大梁及四方各地商贾百姓面前,会见一番外国臣子吧!”
魏遫也懒得回宫了,正好向所有百姓展现一下自己这当今魏国处理国事的能力。
不一会,鲁国内史被带到了魏遫面前。
“听说贵使是从鲁国来的,是吗?”
待一番礼节过后,魏遫主动对其询问了。
“我不是鲁国使者,我是来向魏王您揭发鲁公姬贾毫无人性,为非作歹,武逆天道,意图灭亡您魏国行径的!”
许亭满脸的激愤昂扬。
“鲁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又是曾经周公之后,我魏国也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你要揭发鲁公之恶行,当去洛邑找周天子才合适啊!”
魏遫在这么多百姓面前当然得表现自己形象了。
“魏王,世人如今谁不知周天子早已经没有任何威信了,而魏王您才是这天底下最有威信的君王,如今您不能为我许亭做主,那就没人敢为我做主了啊!”
“试问这些周围乃至天下所有的百姓如果有莫大冤屈,都没有一个人愿意挺身而出为我们主持正义,那这天底下还有什么正义之说,什么伦理道德,不都是笑话、笑话了吗?”
“哈哈……哈哈……哈哈!”
“可笑……可笑……真是可笑啊!”
“如今这天道轮回,果然没有一个有正义的君主了……!”
“以后天下苍生去哪寻正义……去哪寻正义啊!”
许亭说着不禁仰天大笑起来。
“这……这!”
魏遫没想到突然间有个这么好的演员过来了,当然得配合了。
“大王,您就听听许内史的吧!”
“听听许内史有何冤屈吧!”
“如果大王您都不能为许内史主持一番正义,以后又如何为我们天下间所以百姓主持正义呢?”
“是啊,大王!”
“现在如今周天子已无威信,而大王您更应该代替周天子威信天下啊!”
“如果您不能取代周天子,以后我们这些百姓又该何去何从呢?”
“求魏王取代周天子吧!”
“求魏王了!”
“我们恳求魏王您了!”
这时一堆百姓全部自觉的伏在了地上。
191.清明上河园
“乡亲们,各国的子民们!”
“如今天子尚在周王畿,如果你们觉得天子在周王畿无法为大家主持公道,寡人可以挑个时日把天子邀请来大梁。”
“到时候大家如果有任何需要做主之事,都可以随时来大梁城中找周天子了,我相信周天子一直会为大家尽力解决难处的,不知大家觉得可否呢?”
魏遫暂时觉得取代周天子还不是时候。
“好!”
“好,
我们支持天子到大梁来!”
“我们支持天子到大梁!”
“我们现在就去迎接天子、现在就去!”
大梁城中一众百姓开始纷纷往洛邑方向而去了。
这些人中,自然就有黄歇和其早已经收买的一批人了。
而且这些去往洛邑迎天子的百姓,沿途可都有一堆的好心人给其赠送吃喝的。
晚间时分,魏遫来到了自己与王后湘女的新房。
此时湘女头顶着红布,身穿红袍,手戴连串的金环,脚蹬玉鞋,
宛如神秘的仙女一般坐在床榻之上。
“夫人,
你知道吗?”
“你是寡人真正第一个真心娶的王后!”
魏遫走到湘女面前后,
先抚摸了下其如玉般白皙的手。
“是吗?”
“难道夫君您曾经两次大婚的夫人,都不是你真心喜欢的?”
湘女不禁问着。
“第一次大婚是被我父王逼的,我也对她并无感觉!”
“第二次大婚是为了国家利益,寡人才娶的,最后不是寡人对她无情,实在是她让寡人太过失望了,完全没有一国之母的风范!”
“哪像夫人你啊,贤惠善良,行为得体,容貌绝佳,寡人能遇上夫人你,可是这辈子老天给寡人最大的回报了!”
魏遫向湘女解释。
“对了,夫君,今日那么多百姓突然都要去周王畿迎接天子来我们大梁,这事怎么让我感觉迷糊的呢?”
湘女转移话题了。
“哈哈……哈哈!”
“其实这都是范雎和黄歇替寡人出的主意,你没发现那些人群中有不少熟悉的面孔吗?”
“哦……对了,我好像看到一个带头吵闹的老者挺像黄歇先生的,
莫非……?”
湘女想起来了。
“可不是吗?”
“就是寡人让他们扮成百姓,然后把百姓都号召起来,去周王畿迎周天子的!”
“毕竟要是寡人亲自去迎,日后传出去,会被人说成寡人挟持天子的!”
魏遫解释着。
“咯咯……咯咯!”
“夫君,您这明明不就是想携天子嘛,咋还伪装起来了啊?”
湘女突然发出了一阵阵笑声。
“寡人不仅要携天子,还要携夫人你呢!”
魏遫说着,突然揭开湘女的红头巾。
湘女此时在昏暗烛光下显得异常妩媚,尤其是在金玉珠冠下,那涂抹的红唇以及白皙略显红润的脸庞。
使得魏遫不经意间就吻了上去。
“夫君,你好坏啊!”
“人家害羞!”
湘女此时脸更红了。
“原来表面上文质彬彬,在宫人面前一副女王气质的湘女,如今也会害羞了啊?”
魏遫脸上出现了笑意。
“夫君,您说要是那周天子到了我们大梁,您准备怎么安置它啊?”
湘女又转移话题了。
“你说周天子啊?”
“周天子到了我们大梁后,寡人把王宫让给它住呗!”
“毕竟它可是周天子,名义上依然是天下共主,寡人可不能轻待了它!”
魏遫回应。
“可是我们把王宫让给周天子,
那我们又住哪去了?”
湘女露出不解表情。
“我们还怕没地方住吗?”
“西都新郑不也可以住吗?”
“再不济我们去临淄住着也无妨啊!”
“而且我们魏国王宫这么大,
不怕没住的地方!”
“我们王宫西侧不是新建了一座清河宫,
马上也要完工了吗,到时候让宫中这些人愿意去新郑的就去那边,不愿意去的,就住清河宫吧!”
“反正寡人以后也打算搬清河宫去了!”
魏遫其实早就想好了的。
“清河宫?就是夫君您之前扩建大梁城时,让人预留兴建的那座花园吗?”
湘女便问。
“是的!”
“寡人本来打算建一座清明上河园的,如今清河宫也算要竣工了,就差上明宫没有建了!”
“毕竟这次扩建大梁城,又修水渠、建郑梁驰道耗费人力物力太多了,寡人也于心不忍,所以等缓两年再建上明宫吧!”
魏遫当然也想跟着自己记忆中的清明上河图的样式,建造一座与其相当的园林宫殿。
毕竟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不就是多少年后的大梁城吗?
“是啊,毕竟虚耗这么多劳力钱财,还不如把其留着给夫君你到时候统一天下用呢!”
湘女也不禁说道。
“难得夫人你这么体贴寡人呢!”
“今日寡人必须好好给夫人补偿补偿!”
魏遫说着说着,把湘女抱起来丢在了床上,然后扑了过去。
“不要……不要!”
“夫君……夫君,您怎么能这么坏呢?”
只听湘女一阵不情愿声音。
“女人说不要,不就是要吗?”
“你越说不要,寡人越要!”
魏遫可管不了那么多了。
洛邑周王城。
“启禀天子!”
“如今外面来了无数的百姓,而且都在高喊着要天子您去往大梁呢!”
东周公来到了周天子面前。
“什么?”
“这些百姓让予一人去大梁?”
周天子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
“可不是吗?”
“这些百姓说天子您住在这周王畿太偏僻,无法施展天子您的威信,而如今大梁居中原之中,才是适合周天子您居住的地方?”
东周公回应。
“威信?”
“魏王真的愿意帮予一人找回曾经周室的威信吗?”
周天子有些不敢相信。
“可是那些前来的百姓都是这样说的啊!”
“说只要天子您去了大梁,以后必定威德四方,自此也没人会再敢轻视天子您了!”
东周公解释。
“予一人去了大梁,可能威信真的高了,但是予一人以后我就不是成为了魏王的傀儡了吗?”
周天子心里倒挺是清楚。
“天子,您想想,您若不去大梁,那魏王恐怕会不悦,那我这东周国恐怕就难保了啊,那样谁以后还能帮天子您照顾周室的宗庙社稷呢?!”
“如果您去了大梁,等到时候您威望高了,说不定还有机会像先王成王那样从周公、召公手中夺回权利一样,以大梁为根基,重现周室辉煌呢?”
东周公当然明白,如今天子要是不去大梁,自己东周国必然就会被连累了。
192.携天子称皇帝
“魏遫恭迎天子驾临大梁!”
“以后天子您尽可把这大梁城当作您的家,就像我魏遫以后也是天子您的家人一样!”
这日周天子车鸾终于到了大梁城外,魏遫也是亲自出城迎接。
“没想到予一人多年未到大梁,这大梁城变化竟然如此之大了?”
周天子到大梁城外后,见到大梁城城郭之巨,人潮之多的景象,瞬间也惊讶到了。
毕竟周天子在多年前曾经受魏襄王之邀,
到过大梁城,那是的大梁虽繁华,可不是如今能比拟的。
“可不是吗?”
“天子你这些年整日待在成周和王城也没出来走走,哪里能体会到天下的变化之大呢?”
“就犹如我们这大梁城一样,曾经城郭仅与您的王城相当,但如今可不是您那王城加上成周能比得了的了,
不然又怎么配的上天子您这样身份的人以后居住呢?”
魏遫对此时自己扩建的这大梁城当然自豪了。
“是啊!”
“想我周室曾经的洛邑是多么繁华,但是没想到如今的洛邑却是萧条无比,这都怪予一人无能……无能啊!”
周天子不禁说道。
“如今天子你呢居住在这大梁不正好能重新振兴周室吗?”
“而我魏遫寡德,
只想像当年周公一样,在天子身边辅佐于您足矣了!”
魏遫显得很谦虚。
“魏王,您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
“予一人以后在这大梁可得指望着魏王你呢了啊!”
“予一人一定不会忘记魏王您对予一人如今这番收留之恩的!”
周天子说着、说着似乎泪珠都流出来了,不知道是为自己如今感动流涕,还是为自己以后未卜的命运而流泪呢。
于是周天子在魏遫和魏国臣子、大梁百姓相迎下,正式进入了魏宫。
三日后。
周天子在大梁举行起了第一次朝会。
参与朝会的人中大部分都是魏国官员,还有少量从周王畿随周天子而来周室人员。
“启禀天子!”
“如今您已在大梁重新建立周室,是否应该邀请秦王、赵王、燕王、东周公、卫君、鲁公来大梁朝拜呢?”
苏秦第一个出来向周天子提出建议了。
“这邀请诸……诸国君来……来大梁朝…朝拜之事,这……这妥当吗?”
周天子这可是刚上朝,没想到就遇到了苏秦给自己提出的一个大难题,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了。
“天子,您不是一直都想重新树立周室威信吗?这次邀请诸国君来大梁朝拜,可正是提升天子您威信的大好机会啊!”
“天子您难道觉得不合适吗?”
苏秦询问周天子。
“是……是好事!”
“好事!”
“那就邀请列国国君来大梁吧!”
周天子说话间明显一直看着一旁魏王的表情。
“启禀天子”
“在下内事卿范雎有事要奏!”
范雎马上出来了。
“准奏!”
周天子回应。
“如今天下不安,原因在于九鼎缺失!”
“而如今有民夫在泗水彭城已经相继打捞出了当初大禹所造,沉没于当地的冀鼎、荆鼎、扬鼎三大鼎!”
“请问天子是否要继续发掘其他六鼎呢?”
范雎提议。
“九鼎在泗水彭城,有这事吗?”
周天子听到这消息,一脸惊愕表情。
“莫非周室官员有向天子您刻意隐瞒此事的吗?”
“天子您居然不知道九鼎在四十多年前沉没于泗水之事?”
范雎回应。
“这……这?”
周天子看了看一旁周室官员,
似乎还是一脸茫然之色。
“看来你们这些人是刻意向天子隐瞒九鼎之事,这明显就是无视我们天子,欺骗我们天子之举!”
“这等大逆不道之行径,如何能做天子之臣?”
“来人,把周室四十年前所有参与过九鼎之事的官员全部抓起来!”
范雎突然大声叫道。
随后十多名年近七旬的周室官员,包括周太史在内全部被带下去,送入了大狱。
周天子这时一下子被吓得手都哆嗦了起来。
“天子,您不用慌张……不必慌张,您乃是天下之主,您得有天下之主的样子啊!”
一旁魏遫小声提醒周天子。
“启禀天子!”
“臣内事左卿黄歇有事要奏!”
黄歇随后也出来了。
“准……准奏!”
周天子明显还没从刚才紧张情绪中恢复。
“如今楚蛮已被驱赶至大江以南,但是残余势力依然猖狂,还好楚蛮之臣景鳌甚为明事理,愿意真心效忠天子您!”
“所以臣建议天子您晋封景鳌为新任楚王,与天子您的军队以及属国秦的军队,一起消灭楚蛮之残余!”
黄歇提议。
“楚蛮历来不服我周室,如今能消灭之甚为妥当、妥当!”
“景鳌深明大理,让其以后掌管楚蛮之民也不失为一良策!”
“准了!”
周天子也没有刚才紧张之举了。
“启禀天子!”
“如今各诸侯皆称王,而天子您依然以周王称之,
实乃不妥!”
“所以臣建议天子您该以三皇五帝居之,
以后称之为‘皇帝’!”
“只有这样才能显得我们周室的尊贵,
好让那些诸侯从此以后也不敢再轻视我们周室了!”
苏秦随之又提议。
“让予一人以后称‘皇帝’?”
“予一人如今能与三皇五帝比之呢?”
“这……这……这合适吗?”
周天子明显额头都冒汗了。
“天子,
如果您这天底下您不称皇帝,谁又有资格称皇帝呢?”
“皇帝曾经就是威德四海,天下之共主!”
“要是天子您不称皇帝,天下间那些诸侯百姓谁又会前来臣服于您呢?”
苏秦又建议。
“魏王您……您看这?”
周天子又把眼光转到了魏遫身上。
“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滨莫非皇臣,所以只有天子您称皇帝,那您才有资格号令天下啊!”
魏遫大声回应。
“好……准了!”
“以后予一人就是当今天下的皇帝了!”
周天子点头示意同意。
“启禀天子!”
“如今您亲自治下有河东、三川、颖川、上党、西河、中原六郡!”
“而齐、宋、楚新征之地尚未设郡!”
“所以臣民事卿邹衍建议您在宋地设睢阳郡,管理原宋国陶邑、睢阳以及齐国临淄以西的济西之地!”
“在宋地东南设彭城郡,管理整个泗水流域以及淮东、江北的全部土地!”
“在原楚国陈、蔡等淮西之地设新陈郡,管理整个淮西!”
“在楚国汉水流域设江汉郡,管理整个随、唐、襄、宛、鄂等地!”
“在齐国临淄以东,设东海郡,管理即墨、临淄、莒城等地!”
邹衍也来提建议了。
“好,准了!”
周天子回应。
193.周最的结局
“启禀皇帝!”
“臣乃鲁国内史许亭!”
“请求皇帝为我许亭申冤!”
许亭这时趁机来向周天子上奏了。
“你是鲁国的内史?”
“为你申冤?”
“你有何冤屈之事呢?”
周天子一脸茫然之色。
“启禀皇帝!”
“鲁公姬贾在鲁国施行暴政,随意杀害百姓,私抢人妻,淫乱姑嫂、蔑视天子,狂妄自大、这等为非作歹、惨绝人寰、毫无伦理纲常之人!”
“实在天下之大不幸……大不幸!”
“如果让姬贾再这般为非作歹下去,恐怕鲁地的百姓以后都将生灵涂炭啊!”
“所以臣恳求皇帝您现在就派兵讨伐鲁公姬贾,以还天下、还臣一个公道啊!”
许亭说话间老泪纵横不停。
“这鲁国乃周公之后,
礼仪之邦,如今鲁公居然行此暴行?”
“这……这?”
“真有此事吗?”
周天子似乎有些不敢相信。
“皇帝,我既然是内史,我当然懂得内史的职责就是记录事实!”
“既然我敢说出来,我自然就有证据了!”
“只要皇帝您能批准我去鲁国,我便能找出鲁公姬贾的罪证!”
许亭对鲁公杀自己全家的仇恨,早已经深深印入骨髓了。
“好,
那予一人就批准你去鲁国彻查此事吧!”
“要是鲁公之罪真的成真,
那就对其严惩不怠吧!”
周天子同意了许亭的请求。
秦国咸阳。
“君上,
听闻周天子被魏王请到了大梁,如今居然还自称起了三皇五帝!”
“您怎么看呢?”
魏冉来见秦王了。
“哼……!”
“寡人已经收到周天子派人送来的消息了!”
“周天子还邀请寡人去对它进行朝拜呢?”
“这不是笑话吗?”
“相父您觉得寡人能去吗?”
秦王一脸不屑的样子。
“周天子敢自称皇帝,必然是魏王的主意!”
“而周天如今定居大梁,无非是魏王想携天子以令诸侯!”
“不过君上您也不必着急,我们可以先看看赵王的态度,如果赵王去大梁参加对周天子的朝拜,我们就去,赵王不去,那我们也没必要去!”
魏冉建议。
“相父说的对,就这样办吧!”
“对了,相父最近可有周最的消息?”
秦王转移了话题。
“周最?”
“大王您不是让它去找‘随侯珠’了吗?”
“莫非君上您找不到它了?”
魏冉便问。
“是的!”
“寡人怀疑这周最携珠而逃了!”
秦王表情有些不悦。
“携珠而逃?”
“它居然敢如此大胆,连君上您都敢欺骗?”
“它难道不担心他妻儿的死生了吗?”
魏冉有些不解。
“寡人当时确实想把周最妻儿扣押起来,但是当时寡人派去的人回来报告说它的妻子病重了,孩子也不过五岁,
寡人一时于心不忍,就没有扣留它妻儿!”
“没想到这厮居然……居然离开之后,
它妻儿也跟着不见了踪迹!”
“寡人气……气啊!”
秦王一脸气急败坏的模样。
毕竟自己居然被一个臣子耍了,哪里能接受的了呢。
“好,那臣现在托人帮君上您去找一找这叛臣周最吧!”
魏冉答应了。
赵国晋阳。
城南五里一村落。
“周最先生,这是今日从秦国那边给您送来的信件!”
一村民把一枚简犊交给了周最。
“秦王居然让魏冉派人来抓我周最了!”
“看来这晋阳我待不下去,我必须得逃往九原的深山中去,才能保住我和妻儿的性命了!”
“真是多亏了恩公魏丑夫,要是没有魏丑夫给我这些帮助,恐怕我周最全家最终必在咸阳都死无全尸了!”
周最自言自语一番后,赶紧回去叫上妻儿,直接往西北九原深山中去了。
这给周最送信之人正是魏丑夫派的人了。
毕竟魏丑夫害怕秦王查出假‘随侯珠’的事情,自己自然脱不了干系了。
所以魏丑夫在周最被秦王派出去查找‘随侯珠’之前,就秘密去见了其一面。
“即使你找到真的‘随侯珠’,秦王也不可能放过周最,因为秦王始终会把假‘随侯珠’的罪责推到你身上!”
“所以你不如直接逃走,还能保全自己和家人性命!”
魏丑夫更是对周最劝说。
周最自然相信了。
所以周最自己先假借着替秦王去寻‘随侯珠’的机会,先去往了赵国。
临行前也与魏丑夫一番商议后,安排了自己妻子装病的假象,由魏丑夫在宫中的一名亲信,去向秦王述说,
秦王出于同情果然放过了周最的妻儿。
随后魏丑夫又安排人偷偷把周最的妻儿送出了咸阳,让其与周最在赵国团聚了。
这日周最带着妻儿来到了孟狼城东面的一座山地中。
三人在满头大汗的一颗树下开始歇脚了。
突然迎面走来了三名猎人。
“你就是周最吗?”
其中一猎人询问一句。
“你们是何人?”
周最在这荒郊野地居然碰到认识自己的人,
不免有些吃惊。
“是有人托我们来保护一个叫周最的人和它妻儿的!”
猎人回应。
“这样啊!”
“那你们定然是魏恩公派来的了吧?”
“魏恩公对我周最可真是用心了啊,我周最一定不会忘了魏恩公的大恩大德的!”
周最猜到这些人是魏丑夫派的,自然也放下了戒心。
“周最先生您后面有只羊,看我把它射来送给您做的吃了!”
那猎人突然说了一句。
周最于是往后方望去。
这时突然前胸一凉,三根箭簇突然一齐从周最前方穿膛而入,周最立刻哗然倒地。
随后猎人又一箭射死了周最的儿子,而其它两名猎人则是趁机冲上去控制了周最的妻子。
随后周最的妻子被三个猎人压在地上轮番蹂躏,最终也惨死在了荒野。
秦国咸阳一旧宅中。
“周最一家处理的怎么样的?”
一蒙面的黑衣人询问着三名猎夫。
“处理了,很干净,连他妻子都被我们三个人轮流玩死了呢!”
一名猎人回应。
“好……好!”
“这是给你们的赏釿!”
“你们以后该去哪去哪,一定不要出现在咸阳了,不然你们会有性命之忧的!”
黑衣人拿出一袋钱财给予三人,顺便提醒。
随后三名猎人拿着钱财离开了咸阳,从此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