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从亮剑开始崛起TXT下载从亮剑开始崛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从亮剑开始崛起全文阅读

作者:我的头像是猫     从亮剑开始崛起txt下载     从亮剑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87章

    “哼。”

    远征军驻地,训练场内一群士兵正在紧锣密鼓的训练,在灰色衣服的独立团教导员带领下,走着整齐划一的正步,看着这一幕,远处的一位团长冷哼一声:

    “我还以为这独立团多厉害呢,不过是仗着装备之利。”

    “是啊。”

    他身边,也是一个团长:

    “全员普及半自动步枪,班用通用机枪,子弹人均达到三百发,手雷人均五个,每个排配属一门手炮,一挺大口径重机枪,连配属两门60迫击炮,营配属两门82迫击炮,团配属四门120重型迫击炮。”

    “旅一级就有十几门105重炮了,还有专门的后勤营负责运输炮弹。”

    “美国人的嫡系部队也就这个架势了。”

    “有这个火力,对上鬼子想输都难。”

    “就是。”

    第一个团长也说话了:

    “要是咱们有这个火力,早就把鬼子赶回老家了。”

    两人语气酸溜溜的,继续嘀咕着,羡慕着,嫉妒着···

    “哼。”

    两人十几米外,恰好路过的方立功看了一眼两人,大步迈向训练营,期间冷哼了一声:

    “两个废物,蠢货。”

    这两人浑然忘记了,在出来之初,远征军拿着优势装备,有着不弱的火力,却被鬼子揍了好几顿的事。

    几年前,当时三五八团和独立团还比邻驻扎,那时候,他的想法也和这两个蠢货一样。

    那时候,他也是一个蠢货。

    以为独立团的强大,核心在于那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如果失去了这些,独立团就什么也不是,那个李云龙也会平平无奇。

    但在赵家裕周边接触那么多,以及后续见识独立团和鬼子多次作战,他的想法发生了一些改变,认识到,一支部队单单凭借先进武器,真不一定能强大。

    最后是三五八团参加豫中会战,一路向南向山城撤退,以及扩编进入远征军,接受李云龙支援,得到了和独立团相同的武器。

    虽然只是轻武器。

    但此时,方立功认清了一个事实。

    哪怕。

    李云龙没有任何外部支援,独立团全靠自己解决武器装备后勤给养,也必然是响当当的一直部队,一支让鬼子咬牙切齿却无可奈何的部队。

    这个团,还有这个团所在的部队,和自己这群人,真的不一样。

    方立功逐渐走到了训练场。

    相比于机场,训练场的建造简略了很多,坑道,壕沟,散兵坑···一些常规的训练障碍物和掩体,靶场,以及经过简略压实的操场。

    此时,正在训练的这个营已经停止了正步,正在训练操场尽头休息。

    而在训练场操场尽头,竖立着一块块黑板,一位身穿灰色军装的教官正在一字一句的教导士兵学习识字。

    虽然参加远征军的部队都是精锐,但这部分精锐主要是军官,基层士兵,依旧是从各地招募来的壮丁——大字不识几个。

    教导这一群人,比教小孩还难,但这位教官依旧充满耐心,一字一句的教导,有任何问题也十分耐心的解答。

    从简单的数学,识字,以及复杂的国际局势,都仔细解答。

    “哎···”

    方立功长叹一声。

    自己这边的部队,除去教导总队这些特殊部队,基层士兵绝大部分是壮丁,是炮灰,从未被人正眼看过,没有人管他们的想法与需求,甚至还压榨基层士兵。

    哪怕是中央军嫡系。

    而李云龙那伙人,每一个士兵都感受到了重视。

    都被当做人对待。

    顾及他们的想法,解答他们的疑惑,引导他们的道路。

    在战场上,两者之间的差距想都不用想。

    “我们的部队,哪怕是一支杂牌师,放在对面中磨砺一段时间,也是一支铁打的部队。”

    方立功有些明白,自家团长这句话的意思了,也明白,为何要主动要求李云龙派这些‘政伟’教导员来训练教导自家部队了。

    “7团。”

    方立功来到在训练场的七团团长身边,传达了楚云飞的命令:

    “后天,由你们进攻鬼子在小指山的前沿阵地。”

    部队训练一个半月之后,要开始对鬼子发起进攻了。

    “是。”

    七团团长挺起胸膛。

    ····

    同一时间。

    东京。

    地下首相府。

    “关东军局势如何?”

    米内光政语气带着虚弱。

    石原莞尔离开后,他一个人独自支撑,但次大陆被切断,东南亚也被切断,帝国几乎失去了半岛和民国之外的物资来源。

    而本土依旧在遭遇大规模轰炸,国内矛盾愈演愈烈。

    天蝗多次勒令他打通通道,以及解决物资缺乏问题,重臣们也联手施压,给了他极大的压力。

    如果不是关东军那边,准确的说是田中勤以及伊藤小太郎等人加大了对本土的粮食,糖等必须物资的运输,使得国内局势稳定了一些,他早就被迫下台了。

    所以,此时米内光政十分重视田中勤的消息。并顺便的,将伪满地区的指挥权彻底交给田中勤,甚至从半岛调集了一些部队前往。

    “田中将军电报,其已经集合了帝国八成的部队,以常春为中心组建了多道大纵深防御阵地,暂时挡住了敌人的进攻。”

    “另外,他建议在保证运输线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向北后撤,借助北方的影响迫使独立团暂缓进攻。”

    前来的人回答。

    “哟西。”

    米内光政大松了一口气。

    总算有好消息了。

    “回复田中将军,就说我同意他的计划。”

    米内光政想也没想,直接同意。

    “伊藤将军电报。”

    汇报的鬼子继续说道:

    “最新一批十万吨粮食已经启程运输,预计五天后到达本土。”

    “哟西。”

    米内光政再次微笑起来。

    ·····

    与此同时。

    摩斯科。

    “你去警告他们一下。”

    大胡子叼着烟斗,语气不善:

    “军队不要靠近国境线,不然···”

    最后,大胡子的威胁话语没能说出来。

    他倒是想放狠话,但尽是不用往日。

    如今自己这边都内忧外患。

    小胡子突然吃了大补药,在冬天发起疯狂进攻,再次攻下了大批地盘,并重创了己方部队,如果不是他眼见不妙撤退的快,怕不是基辅会战要被重演。

    还有这次胜利,不仅仅造成了部队损失,地盘丢失,还有恐惧。

    敌人在冬天也赢了,摩斯科的冬天不再是天堑了。

    得亏有源源不断的物资运输过来,损坏的工厂也得到修复,小胡子钟情于轰炸邱胖子,没有轰炸他后方,不然他是真的撑不住了。

    所以也放不出什么狠话。

    如今的远东军,已经是空壳了。

    而小胡子新一轮的即将带来,他只能尽全力应付,剩下的那点空壳他都想调去东线了。

    “他们主动联系了我们。”

    屋内的人回答:

    “我正要汇报这件事。”

    “他们向我们保证,绝对会克制,不会和我们近距离接触,以避免产生误会。”

    “很好。”

    大胡子脸色瞬间开心起来,甚至吧嗒了一口烟斗:

    “看来,我们对他们还有很有影响力的。”

    主动汇报并保证,这明显是低姿态的做法,以至于让大胡子认为对方是示弱了。

    “毕竟,他们很多人都在我们这里学习过,而且我们才是中心。”

    桌子下面的人接话:

    “我们是不是可以要求他们提供一些物资?”

    此人说的是要求。

    “你去安排。”

    大胡子点了点头,随后他加重了语气:

    “不,你亲自去。”

88

    “求援?”

    来自北面的那条消息最终落在了李大团长手里,而且由李大团长的直系上司兼任‘天敌’亲自转交。

    位置,是个很复杂的东西。

    资历,能力,人脉,影响力····很多因素组成。

    此时的独立团,赵政委比之大老粗李云龙要好很多,建设大队计划,大力普及九年教育,修路、建设工厂、建设农场发展经济,使得全部人民都不在挨饿。

    吃饱之后,大家兜里也多少有点钱,可以置办点衣物,可以买点其他东西,甚至逢年过节吃点新鲜肉,日子不再紧吧。

    能力强,办了很多事实,发表了很多对于未来的规划性理念,构建了现代根据地综合体系,影响力巨大,人脉上,很多人都支持他,话语权颇高。

    但资历上有些偏科,这一点减分很多。

    李大团长也是。

    虽然打的鬼子嗷嗷叫,部队建设的很好,机械化部队都组建出来了,单单独立团歼灭的鬼子就需要七位数来计算了,但资历差是个硬伤。

    这事本来就不应该两人做主。

    但是。

    但是!

    那些扎根于整个根据地的达到一个满编团的大师傅,以及那位神秘古怪的陈老板,这个根据地强大的根源联络人只有李大团长和赵政委。

    让所有人都无法忽视。

    再加上赵政委无论是做事还是自身都无话可说,以及李大团长虽然一大堆毛病,但都是小毛病,在当年那些老上司的人帮助下,两人便得到了这次决定权。

    尽管有些人反对,要求尽一切能力,但根本没人理会。

    “这是求人的态度?”

    看完手里的文件,李大团长冷笑一声。

    “那群人还没从过去醒过来吧。”

    赵政委也是冷笑一声。

    双方数千公里陆地边界交汇,除非有一个共同的强大的敌人,不然绝对不可能联合在一起,这是什么也无法更改的现实。

    他们不会主动损害别人,但也绝对不会损己利人。

    无条件帮助,全力帮助,甚至帮助作战,联络陈老板停止援助······也亏那群蠢货想的出来,还以为自己是圣人?一群被人卖了还给数钱的蠢货。

    “怎么回复?”

    赵刚看向李云龙。

    虽然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毕竟这么久的老搭档了。

    “想要支援,当然可以。”

    李云龙嘴角一勾:

    “咱么库存的那些老式步枪,机枪多了去了。”

    “坦克,大炮也是,主力部队换装最新式的坦克,新式火炮,一部分老四号也可以换下来。”

    “不过。”

    看着老赵一副早已猜到的表情,李大团长顿了顿,语气突然一变,带着少许得意:

    “咱们不能白支援,得付钱。”

    “付钱?”

    赵政委一愣:

    “他们还有钱?”

    战争打到现在,他们还有钱?

    而且,租界法案只不过是现在免费而已。他一开始以为,李大团长会要求别人用资源,矿石等来交换,或者采矿权等等。

    “没钱?”

    李大团长嘿嘿一笑:

    “这个简单,咱们可以贷款,可以分期还款,分期咱们还能给利息优惠。”

    “当然,得是咱们自己的钱。”

    “哈哈哈·····老李,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

    赵刚顿时哈哈大笑。

    李大团长想出了这个主意,属实出乎他预料之外。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李云龙居然也懂了一些经济,但不得不说,这个主意和他不谋而合,是最好的办法,没有之一。

    贷款。

    国与国之间的贷款,和人与人,公司与公司之间的截然不同,不仅仅是数量差距,影响力上也有巨大差距,尤其是当使用自己货币贷款的时候。

    当‘粮食券’被借给别国,然后别国用粮食券来购买枪支,弹药,粮食,坦克,大炮等物资,还有药品等,表面上看,属于多此一举。

    但眼界要放宽。

    被借出去的‘粮食券’只能在自己这边采购物资,因为大部分购买的物资都是从部队流出来的,等于印的钱又回到仓库,不会引起贬值。

    少部分会流入市场,但只要放出这次大采购的消息,就反而会引起市场对信心,使其更加坚挺。

    他们贷款越多,卖出去的军事物资越多,对根据地经济就越有利,因为战争还在继续,对方还需要源源不断的粮食,军火,以及其他物资。

    发展经济,想要红火,需要货币流通起来。

    不仅仅是自己的地盘上流通,形成内部循环,还需要和外部流通,形成外部循环。这是老赵从书本学到的经验,从陈老板哪里听到的道理,以及自己总结出来的理论。

    离开李云龙的办公室,赵刚走着走着,突然掏出一张‘十元’的‘粮食券’。

    如今虽然叫粮食券,但正式名称早已改变,锚定也从单单的粮食,变成了粮食,石油,药品等等,只不过外形未变多少,以及叫顺口而已。

    不得不说一句,抓捕‘战犯’任务如火如荼,出去能换来工业技术人才之外,还能获得石油资源。

    一如既往,陈老板的价码很大方,而且这一次,大方超级加倍。

    “世界货币。”

    捏了捏手里的‘纸币’赵政委陷入沉思。

    在和陈老板的日常闲聊中,他逐渐有了一个大梦想。

    统一世界很难,或者说在如今这个民族思想崛起的时代,已经根本不可能了,但统一货币,难度系数就低了很多很多。

    “楚云飞。”

    老赵语气轻快。

    他的大梦想,实行计划和步骤也有了。

    ······

    在此次谈话的一周。

    建设大队十五个工程队携带者各种机械设备向被开进,开始建设北方公路,将其从原本的一条土质单车道扩展为沥青多车道公路。

    与此同时。

    大量的物资,武器装备也通过这条公路源源不断的输送向北方,为那头熊输血。

    就如同当初的滇缅公路。

    也是在同一个星期。

    遭受轰炸的美利坚通过的新法案,军队规模进一步扩大,尤其是陆军,为了缓解人力不足,甚至开始从后花园招募士兵。

    大英帝国也开始从各英联邦加大征兵。

    虽然失去了皇冠,但不得不说,日不落的底蕴是真的厚实,大批新兵源源不断的涌入英伦本岛,经历短暂的新兵训练之后就被编入正式部队。

    小胡子的轰炸即便让英伦三岛损失惨重、霸王计划受阻,几百万部队被挡在几处人工港进不去、第八航空队与大英帝国轰炸机部队的战略轰炸也因为小胡子的喷气式飞机以及Vt炮弹损失巨大。

    就连直布罗陀都建立起了十几座防空塔,迫使英美两流氓在意呆利的进攻直接停止,没办法,补给都是通过地中海运输的,没了直布罗陀,只能走红海,距离上活生生绕了一万多公里。

    效率大降。

    运河还时不时遭遇小胡子的轰炸机轰炸,时断时续。

    如此局势,大嘤帝国其实已经就有人私底下和小胡子联络过了,想结束战争,奈何歇斯底里患者认为此时局势一片大好,出价之高堪称要了日不落帝国九条命。

    没办法,只能拼老命了。

    至于美利坚,此时已经没有退路了。

    那群土哈哈崛起,亚洲已经失去,如果再失去欧洲,非洲,别说世界霸主了,到时候架在欧亚之间,被两面围攻,死的绝对很惨。

    一旦有了外来力量支持,后花园分分钟长出一群背刺。

    更何况,国内的经济也允许这场战争在这里停下。

    也是同一周。

    在瘸子和邱胖子加大力度之后,小胡子也加大了力度,开始大规模征兵,新兵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其他欧罗巴的人。

    通过充裕的物资,大撒马克,借助经济,小胡子已然控制了整个欧罗巴,滚滚大势下,一直若即若离保持中立的两牙也加入‘马克’。

    西红柿小说

    ------题外话------

    只能这么写了···叹气

89章

    “我不明白。”

    伊比利亚半岛西海岸,一处小港口,暮色下,一艘小船悄无声息的靠岸,几个美国人从船上了下来向港口内走去,期间其中一人喋喋不休:

    “他们怎么敢投靠德国人?”

    伊比利亚半岛位于欧洲最西,南面是直布罗陀海峡,这里就不用多介绍了,谁都知道这里的重要,大英帝国死也不肯放手的地方。

    其北面是伊比利斯山脉,继续向北就是法兰西。

    这里有两个国家,蒲涛牙,西般牙,曾经的海上霸主,不过已经是老黄历了,现在的两牙日落西山,老本吃光,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所以这个美利坚牛仔才不明白,这两货怎么敢投靠小胡子?

    不要经济了?

    “不知道。”

    领头的人摇了摇头。

    伊比利亚半岛西邻大西洋,两牙都有长长的海岸线,在南美洲有着不少利益,但美洲是美利坚的后花园,所以工业拉胯的两牙在经济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美国。

    战争中站队的核心因素之一,是经济。

    战争爆发后,物资短缺,物价飞涨,货币贬值,两牙之所以能坚持,是因为英吉利还是美利坚都大力援助两牙,尤其是毗邻直布罗陀的西般牙,两国更是堪称慷慨。

    所以他也不明白。

    这两国家怎么敢投靠小胡子的。

    没了英美的援助,两过经济必然崩溃,不管什么统治者都会非常头大棘手,之所以罗斯福总统有现在这么大的声望,也是因为其解决了国内的经济问题。

    当然,站队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局势,比经济中重要。

    如果盟军败绩已定,他还能理解。

    但目前局势未定,虽然小胡子突然发力,掏出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发起一轮又一轮反击,但联军也不弱,谁胜谁负还不好说,这个时候站队是不是太急了?

    这两个可是中立国来着。

    不符合正常操作啊!

    在联络员的带领下,一行人继续向港口内走去,一路来到了小港口的居住区。

    此时夜色已经降临,但今夜月光浓郁,照亮夜色,一行人极目眺望,可以在视野尽头见到一栋巨大的,正在修建的建筑。

    还亮着灯光。

    “防空塔。”

    领头的人嘴角一抽。

    这东西最先出现在柏林,主要用于防空,由于火力凶猛且强大,装甲还强,非常难对付,所以轰炸机群都是尽量避开。

    好在一开始只有三四座,几乎可以无视。

    但自从去年六月开始,德国人就被上帝加成过,到处建设这种防空塔,和搭积木一样,短时间就铺满了整个齐格飞嘞防线。

    甚至还加强了。

    钢筋混凝土更厚,高度增加,体积直接大了一圈。

    火力更强。

    功能也多了。

    对空对地都极强双联装128防空炮从四门增加到六门并配属封闭式装甲炮塔,新增加了十二门88毫米高炮,小口径防空炮增加了一倍,甚至还部署了两门203/305口径的重炮。

    霸王计划早期,法国西海岸,曾经有五个师和这种防空塔交战。

    联军兵力未两个步兵师,两个装甲师,还有一个摩托化步兵师,以及一个攻击机大队,对手是两座相邻的防空塔,两个团的步兵。

    攻击机大队携带为贯穿战列舰装甲设计的重型穿甲弹。

    战斗持续了三天。

    至于结果,攻击机大队被解散,五个师回英国本土修整,官方也没有关于这次战斗的通报,然后,已经四个月过去了,这五个师再也没有出现过。

    而那两座防空塔,炮声依旧。

    在同一个月,瑟堡也因为有十几座这种防空塔,导致有着数艘战列舰的舰队都铩羽而归,那几艘战列舰也船坞待到现在。

    自此之后,联军再也没有对防空塔展开过进攻。

    现在,这里也有两座,看那样子,估摸着都快建设完毕了。

    也就是说,没七八个师,没有海军重炮支援,想都别想。

    “难道是被强迫的?”

    这位美利坚人心理浮现一个可能性。

    霸王计划受阻,几百万大军被挡在齐格飞勒防线外不得寸进,东线盟友也再度惨败,有一次丢失了大片领土,而且是在冬季被击败。

    美利坚本土遭遇轰炸,北极熊本土遭遇轰炸,大英帝国遭遇轰炸!

    第三帝国如日中天,一如四年前。

    霸王计划之后,德国佬在法兰西部署了超过一百个师的兵力,两牙和法兰西就隔着一道并不高的伊比利斯山脉,凭借军事实力,压服两牙轻而易举。

    想到这里,这位美利坚情报人员心里便松了一口气。

    强压是没有好结果的!

    “就让我们来给德国佬找一点麻烦吧。”

    这伙人的头头,美利坚军官心里豪气万丈。

    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进入两牙,集合当地反抗力量发动游击队,给德国人后方搞事,分散德国佬的力量,支援霸王计划的前线战斗。

    防空塔再强又如何?他们避开就行了。

    他们一组或许不能掀起多少浪花。

    但是。

    此行,为美利坚和英伦联合行动,一共派出了数百组经过训练的小组进入两牙,当数百朵浪花集合起来,足以形成滔天巨浪。

    “那边是我们的联络点,你们的身份我已经安排好了。”

    联络员说道。

    得益于之前的收买,虽然没能拉拢进入同一阵营,但也布置下了大量情报力量,再加上两牙本身实力弱,德国人进入时间也不长,所以他们的潜伏非常轻松。

    “小镇里面的人呢?”

    安顿好之后,小组的组长问道。

    此时才七点左右,虽然冬季这个时候天已经漆黑,但今夜满月,气温也还算温暖,他一路走来居然没有看到几个人。

    这不正常。

    “都去防空塔那边了。”

    联络人回答。

    “都被抓去做苦力修建防空塔了?”

    组长眼睛一亮。

    有压迫的地方就有反抗。

    现在德国人强横,这些反抗很微弱,但没关系,他来了,等他把这些反抗集合起来,就能形成一股不小的力量,最后全国的力量集合起来,配合前线部队,绝对能掀起巨浪。

    “是修建防空塔去了。”

    联络员看了一眼新来的组长,根据山头命令,他也要听从这位的指挥:

    “不过,不是被强迫的,而是自愿的。”

    “自愿?”

    组长感觉有些不妙。

    怎么会自愿呢?怎么可能自愿呢?如今美利坚国内那些民众如今都有些不自愿了,这里居然自愿了!还是为敌人修工事。

    “对。”

    联络员语气忧虑:

    “德国人招募人手修建防空塔,每天给1马克工资,这周围很多村子的人都去了。”

    “每天1马克工资。”

    组长眉头皱起。

    这个数额可不低。

    他回想起了来之前看到的资料。

    德国佬物资非常充裕,在美利坚本土都在管制的燃油,在其本土都是充足供应,甚至包括占领区的法兰西,也有足够的燃油,粮食价格更是比战前都便宜一点。

    如果这是真的,那麻烦就大了。

    战争打了这么久,整个欧洲都苦不堪言,民众早已厌倦,这个时候,不管是谁,只要能让民众吃穿不愁,给工作,给出稳定的物价。

    绝对能获得直接支持。

    可他不理解。

    工业农业强如美利坚,在战时状态,政府介入之下,如今国内粮价也是飞涨,他德国佬都被打烂了,怎么能做到降低粮价充足供应的?

    “德国佬来之后,这里物资就变得非常充裕。”

    联络员继续说道,他的语气愈发忧愁:

    “粮食,衣物,燃油,药品供应都非常充足,尤其是粮食,价格比战前还要低三成左右,还可以直接通过马克购买。”

    “甚至可以买到汽车,只要你马克足够。”

    “所以,我们在这里很难争取到支持,甚至,有很多年轻人都打算参加德国佬的部队。”

    说完,这个联络员补充了一句:

    “全国都是这样!”

    “怎么会这样。”

    组长喃喃自语。

    事情发展到这样,道理他都懂。

    两牙,尤其是他此时所在的国家,之前就经历了一场战争,民众日子过得非常不好,再加上世界战争打了这么久,物价飞涨,生存艰难。

    这个时候,突然有人让他们能吃饱穿暖了,兜里有钱了,生活有保障了,自然视为解放者,有些人狂热支持也很正常。

    但为什么。

    为什么,德国佬能掏出这么多物资?

    他想不通。

    ·····

    汉堡。

    “法兰西,蒲涛牙,西般牙,波澜,罗马里亚,何兰,比利是····等都已经和帝国签订新经济与军事合约。”

    凯塞林受到了最新的消息,有狼保转发。

    “知道了。”

    挥了挥手,凯塞林元帅并不怎么高兴。

    新经济与军事合约,帝国掌控欧洲的利器。

    借助仓库内充足到不可思议的物资,粮食,棉花,常见药品等全套生活物资,低价向各国出售,用以稳定各国局势。

    还有燃油,以及仓库内普通车辆。

    并使用马克,向各国下达大量订单,服装,养殖业等这些仓库内没有的商品,形成经济循环。

    因为仓库内的物资都是零成本,只需要付出运输成本,而欧洲铁路通畅,敌人轰炸被阻断之后,运输成本很低,所以这场经济循环中,帝国受益极大,经济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军事上,则是从各国招募士兵。

    通过经济压力,附带军事压力,再加上帝国多次挫败英美进攻,东线也是大胜,各国都被迫妥协,同意和帝国签订条约。

    自此,帝国彻底整合了整个欧罗巴的力量。

    但在凯塞林看来,这真的不是好事,隐患太大了。

    这一切局势,都来源于那十座诡异的仓库。

    那里面,现代社会大部分物资,钢筋,水泥,铁轨,火车头,粮食,燃油,棉花,食用油,药瓶,枪支,弹药,飞机,大炮,坦克,汽车,卡车都应有尽有。

    等于帝国有了超过美利坚的工业和农业生产能力,除了造船业。

    但如果有一天,这个仓库失效了怎么办?

    虽然他和老狐狸以及施佩尔全力建设仓库,存储物资,但因为前线战争牵扯了大量力量,新经济和军事合约出台后,物资消耗倍增,而且仓库物资似乎是无限的,但十座这个数量,却限制了出货的速度,导致进度缓慢。

    照着目前的限制,再过半年时间,存下来的最多供应全帝国使用一年半,供应全大陆就更短了。

    那时候,因为仓库物资,以及战争需求,而急剧萎缩的工业和农业根本无法支持的帝国需求,帝国怕是会很快崩溃。

    他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这个危机。

    包括元首。

    但,他们没有选择了。

    盟军大军压境,双方整体实力依旧有差距,德意志只能继续加强自身实力,轰炸也不能暂停,不能给英吉利恢复的时间。

    “必须尽快结束战争。”

    凯塞林厉芒一闪,随后他叫来几个空军高层:

    “加大对其他国家飞行员的招募,重点招募那些对英美有仇恨的人,训练后编入轰炸机大队。”

    “争取在三个月之内,将轰炸机规模提升到一千五百架。”

    ······

    与此同时。

    “一点五亿美元。”

    赵家裕,赵政委对着美利坚过来的人员竖起了两根手指,其中一根手指慢慢弯曲到一半:

    “只需要一点五亿美元,我就可以立刻交付一百枚重型混凝土钻地炸弹,并提供全套生产技术资料,以贵国的工业能力,只需要十天时间就能生产。”

    “这种炸弹能击穿五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可以轻易击穿那些防空塔,并消灭内部的敌人,贵国目前的俯冲轰炸机可以轻易携带。”

    “一点五亿美元。”

    听到这个报价,美利坚过来的将军一阵头晕。

    好家伙,直接一艘顶级战列舰的造价了。

    报价太高,这位将军自然不肯当冤大头,一阵砍价还价,奈何赵政委死不松口,哪怕开出了不少好处,答应培训一大批飞行员,技术人员,留学生名额之后,以及放弃一部分国外逃难的技术人员之后,也只把价格压缩到一亿美元。

    “我需要和国内联络。”

    最后,美利坚军官这样说道。

    钻地弹原理其实并不难,设计制造也不难。

    说白了,就是个穿甲弹而已,美利坚合众国其实早就研究出来了,依靠炮管改造的一千磅,两千磅钻地弹已经通过验收服役了。

    但问题是。

    这两种钻地弹无法击穿德国佬的加强版防空塔。

    即便组织了大量专家组成团队研究,预计明年才能拿出能击穿德国佬防空塔顶部混凝土的炸弹。

    而霸王计划即将再次推行,前线大战一触即发,他们急切的需要能用的钻地弹,于是便找上了这伙人。

90

    白宫。

    会议室内。

    “我们需要这种钻地弹。”

    一位陆军将军语气坚决:

    “‘小戴维’重炮预计还需要最少五个月才能服役,自己研制类似的炸弹需要一年甚至以上时间,我们等不了那么久。”

    别说五个月,再等三个月,恐怕大英帝国就没了。

    大英帝国可不是欧洲大陆。

    作为一个城市化比较高的岛国,对于轰炸天生抵抗力差,每天超过一万吨炸弹落下来,是致命的,在直布罗陀丢失后,整个国家已经出现大量不稳定因素。

    没了作为桥头堡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再强,也打不赢小胡子。

    “一亿美元。”

    有人不甘心:

    “这太贵了,全套研制费用也就两千多万美元。”

    对美利坚来说,钻地弹其实并不复杂,关键的空气动力学,材料,引信,这些技术都是现成的,无非是差一点,以军方需求稳步推进就可以。

    但哪怕再简单,技术突破也需要时间。

    而现在联军最缺少时间。

    “对方不肯降价。”

    陆军将军继续说道:

    “无论是东线,还是西线,局势都不容乐观,进攻计划无法推迟,甚至可能要提前,我们没时间等‘小戴维’和自己技术突破。”

    “比起十几个师的伤亡,一亿美元很便宜,而且便宜非常多。”

    将军的语气饱含无奈。

    包括机器设备在内,全套研究费用不超过两千万美元的钻地弹技术,开价一亿美元,这是被人当猪宰了,他何尝又甘心?

    但能怎么办?

    “混蛋,猪猡,黄猴子····”

    会议室内,响起一片骂骂咧咧。

    十几分钟后,一份联合签名的文件被递交给了总统先生。

    半个小时后,一份电报从白宫直接传递到赵家裕,同一时间,美国财政部通过了一份一亿美元的拨款,还有一份关于加大留学生以及人才培训援助的文件也通过了签字。

    三天后,三架满载一亿美元的运输机(十发轰炸机改装)从美利坚起飞,一路飞向河源县。

    “好大的飞机。”

    看着远去的三架大飞机,前来送行的美利坚将军语气羡慕。

    美利坚都没有这么庞大且先进的飞机。

    “该死的猴子。”

    随后,这位将军光速变脸,骂骂咧咧。

    这种飞机和德国佬的轰炸机有些类似,整体结构相同,发动机布置也相同,但螺旋桨不同,还多了四个喷气式发动机,速度更快。

    外形也有明显的区别。

    根据飞机专家的说话,这种飞机,比德国人的空气动力学更好,更省油。

    有这种好货,财大气粗的美利坚自然出价购买,但赵政委也不是省油的灯,直接开出一架六千万美元的价格,还坚决不讲价,吓得原本准备买个百八十架的山姆大叔最后只买了十架用于研究。

    其实山姆大叔只想买五架的,奈何人家十架起售!

    当然,最后也不亏。

    其携带的喷气式发动机让美利坚的喷气式战斗机项目加速,并解决了一部分喷气式发动机的技术难题,推力更大,故障率更低,油耗也更少。

    性能提升了三五年。

    初步达到和被加强后的德意志同一水平。

    机体空气动力学结构,星型发动机,也让最新的b36进度提升一大截,不过因为前线战争的急迫性,目前b29足够用,

    ······

    一周后。

    “这一批一共五百三十七个各国技术专家,按照您的要求,其中机械和化工类最多。”

    随着一架架改装为客机的十发轰炸机,双发运输机,四发运输机降落在平安县,河源县机场,一个个金发碧眼的人从舱门中走出,一份报告汇总也递交到赵刚的办公室。

    “有人待家属么?”

    赵刚说道。

    随着美国的一亿美元到位,以及美利坚同意根据地在其国内招募国外流浪的技术人员,他加大了对技术专家的招募。

    虽然对人才的吸引力度,根据地远远不如美利坚,大部分国外技术专家都选择前往美国,在哪里扎根,毕竟在外国人眼中,这里是一片蛮荒之地,而美利坚是自由与民主的土地。

    不过这问题不大。

    四年过去了,世界大战不仅仅没有消停,反而愈演愈烈,各方都在招兵买马,大肆扩军,可以预见,更加惨烈的大战即将爆发。

    所有人都闻到了空气中的硝烟味道。

    那些有能力的人才,纷纷脱离交战区,前往‘自由’的美利坚躲避战火。

    但,自由与民主,需要金钱才能享受,这一点,只要在美利坚待上几天,就能深刻体会,而那些逃难的人们,兜里有钱的可真不多,美利坚因为涌入的人太多,卷的飞起,再加上战时状态,富裕的机会可不多。

    只要钱给的足实,大批大批美元撒下去,多得是来淘金的人才。

    如今的根据地,外汇方面可不是一般的富裕。

    只有‘平安’药业能生产的数百种药品,零散军事技术的出口,每个月最低都可以为根据地带来接近一亿美元的利润。

    是利润而不是收入!

    而未来,随着陈老板那边的技术解锁,收入会更多。

    此时根据地不需要引进技术,陈老板的比国外好多了,都是汉字说明书不说,还附赠大师傅这种顶尖技术专家,就是少了点。设备也不需要从国外购买,陈老板应有尽有,还转让全套技术设备。至于少量低端的可以自己设计制造,顺带磨砺工业能力消化技术。

    仓库的存在,粮食券的发行,根据地商业的发展,也使得修路,建造工厂,建设学校等也不缺资金。庞大的人口,庞大的根据地,庞大的物资已经初步形成循环。

    所以全部美元都可以用来招募人才。

    这个时期,一位美利坚飞行军士长也才两百多美元一个月,算上各种补贴,合计不会超过三千五百美元一年,这已经是高薪了。

    根据地给出的价码比这高得多,干活卖力还有丰富的奖金,可想而知,这比资金能招募到多少人才。

    “很少,只有三十二个带了家属,其中有一半是国人。”

    汇报的干事回答。

    “不错。”

    老赵很满意。

    绝大部分人都是来淘金的,准备干个一短时间捞一笔就走。

    这没关系,他也不在乎,过个几年时间,等自己培养的人才起来了,就不需要这些人了。

    但也有一部分人,打算在这里一直干下去,有的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强大,有的则是单纯的找个地方定居或者其他原因。

    这一部分人需要也值得认真对待。

    “安排好他们的家属····”

    老赵仔细叮嘱着。

    ······

    当天。

    白宫。

    “他们在我国大量招募技术人员,主要是化工和机械类。”

    一份报给递交给了轮椅上的总统。

    结果那份厚厚的报告,总统先生仔细翻阅起来。

    得益于来自平安药业的药品,以及各种先进的治疗方案,但但从气色看,就能判断出,此时这位轮椅上的总统身体明显比之前好了很多。

    身体倍棒。

    吃嘛嘛香。

    唯一痛苦的就是,每天三顿都要吃一堆药。

    以及,每一颗药都会让那伙人赚数百美元,这更让这位美利坚总统特别不爽。他已经知道,这种药物成本一瓶不会超过十美元,甚至更低,但卖给他的是一瓶一万美元。

    “按照预定计划,提高入籍门槛。”

    关上资料,总统叫来了一位移民局负责人。

    全世界人才都涌向美利坚,所以美国并不缺少人才,被那群人招募一些也没关系,至于顶尖人才,美利坚也不会给机会。

    相比于溢出的人才,美利坚需要的是资金。

    虽然美利坚全球最富裕,但世界大战愈演愈烈,直接参战的前线军队已经超过八位数,维持如此庞大的部队,数亿美元撒下去也就是一个小水花,他必须想办法收拢一些资金。

    那些移民,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那伙土哈哈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技术,每个月就从美利坚赚取超过一亿美元,随着战争的继续进行,这个数量甚至还会逐渐增加,然后用这些钱招募世界各地人才,发展化工业等。

    但肤色,民族,信仰,习惯等,注定了这里绝大部分人都无法长期留在哪里。

    如今世界,除了美利坚,没有安全的地界了,所以那群人最后必然回到美利坚,只有这里才适合他们居住和生活,那么·····

    想到这里,这位总统心情格外愉悦。

1 暗流 (上)

    吉临。

    二十五军第十七师团驻地。

    鬼子的军一级属于特定任务临时组编,并没有固定的编制规模,以最驻山西第一军为例,巅峰时期下辖六个作战师团,全员满编,总兵力超过十万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抽调大量主力师团,青黄不接时期,总兵力甚至一度低于三万。

    二十五军是为了保卫伪满,对抗丁大团长指挥的独立团主力大军,保卫帝国最后的生命线。

    在纳土纳航空基地建立,预警机和‘冥河’导弹部署后,鬼子除了东南亚群岛和菲律宾之外,其余地区与本土的联络基本被切断,唯一能为本土提供大量物资的就只有民国大陆了。

    任务艰巨。

    所以规模也是前所未有。

    二十五集合了关东军几乎全乎残余主力,半岛驻军主力师团,部队本土师团主力部队,以及从太平洋战区调集来的主力师团。

    总兵力超越华北方面军巅峰时期。

    至于为何不直接以关东军参战,是为了方便指挥。

    关东军是老牌方面军,在伪满经营十几年,一堆遗老遗少,山头林立,日军历来讲究资历,而被寄予厚望的田中勤是个新晋军官,资历不足,人脉不足,很难指挥这群人,所以大本营便干脆将关东军架空,只留下新编杂牌师团装场面,老牌主力部队全部以师团或者旅团打散编入二十五军。

    此时,一座大队级军营内,一位额头上带着膏药旗的中尉看着碗里稀疏的玉米碎米糊糊,眉头一皱:

    “八嘎,怎么这么少了。”

    虽然一路丢盔弃甲,节节败退,但这大半年来,鬼子伙食还真不错,甚至比前几年还要好,仅次于开战之初的前两年。

    大米饭团,玉米蔬菜增味汤,面饼管饱,偶尔还能吃上肉罐头。

    但从半个月前开始,伙食质量直线下降,一周前还能吃个饱饭,到现在,就剩一碗稀饭了,倒是能吃饱,但不需要一个小时就会饿。

    不让吃饱饭,怎么和敌人作战?

    这不是帝国和天蝗的罪人!

    罪大恶极。

    该死!

    “师团长不是说了么?”

    一旁的一个鬼子兵瞟了一眼自家小队长额头上的膏药旗,嘴角扯了扯:

    “天蝗和首相联合下令,要求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将每月收集的粮食数量提升两倍,为了达到天蝗陛下的命令,司令官将我们的军粮也运回国一部分了。”

    “命令都贴出来了。”

    “天蝗。”

    鬼子中尉一愣,随后默默的低下头开始向嘴里倒浠水。

    额头上带着膏药旗,这鬼子中尉显然是一个铁杆武士道鬼子,典型的少壮派军官,一心只想为天蝗尽忠,脑子里都是武士道。

    所以当天蝗压出来的时候,他本能的不敢反对。

    饭闭,这个鬼子小队长摸了摸肚子,眉头一皱。

    只有七分饱。

    他高估了这碗稀汤了,也低估自己的胃口了。

    吃完饭,他带队去修建工事。

    敌人即将进攻,他们需要修建反坦克壕沟,防炮洞等等,因为缺乏材料,所以必须尽量深挖,工程量巨大。

    当天傍晚,当鬼子中尉前胸贴后背来到食堂的时候,分到他碗里和中午一样多。第二天中午,看着碗里更少的稀汤,他再也忍不住了。

    “八嘎。”

    他端着狗盆不顾阻拦直接冲进联队部,打算质问军需官。

    “联队长·····”

    看着自家联队长碗里那比他还要少的稀汤,这个鬼子小队长一肚子话被憋在心里。

    “特殊时期,忍一忍吧。”

    鬼子联队长将一勺稀汤塞进嘴里:

    “天蝗帝国需要我们做出牺牲。”

    “你强闯联队部的事我就不追究了,下去吧。”

    “嗨。”

    鬼子小队长低头应是,脸上满是愧疚。

    然而这个鬼子中队长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离开后,这位联队长骑马进入师团部,里面摆满了一桌丰盛的菜肴,甚至还有清酒。

    师团长和一众联队长们正在开怀畅饮。

    另一边,回到食堂的鬼子小队长喝完一口稀汤,精神受到鼓舞的他抄起兵工铲,就带着自己小队冲进了还为完工的掩体和工事。

    然后。

    一周时间过去了,瘦了整整十斤的鬼子小队长看着碗里比上周更少更溪的稀汤,以及贴在食堂外的天蝗命令电报,沉默许久之后,默默的扯掉了头上的膏药旗。

    而当天,他没有带队去修工事和战壕。

    这个消息也传递到了联队长耳朵里。

    “哟西。”

    正在啃鸡腿的联队长微笑点头:

    “中队长的计谋效果真不错。”

    此人正是和前田吉利一同掏出山西的三个鬼子之一。

    ······

    洛杉矶。

    “包括奖金每月一千五百美元,还是税后,甚至还包吃包住。”

    一个从法兰西人从正在看自己校友兼任同时寄过来的信件,当读到里面的信件里面的工资数量时候,他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这个数额,是他工资的十倍还多。

    他和他同时两人小时后在一个乡村,大学都在巴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甚至在同一家煤化工厂工作,担任技术工程师。

    但在美利坚,这个因为全球移民人才济济的国度,硕士一捞一大把,煤炭化工又不是紧俏行业,他一个新人,能找到一份税后月入一百二十美元已经非常幸运了。

    比参军士兵高了三倍。

    是进入工厂的五倍。

    能轻松养活全家五口人,但想过上好日子,就有些难了。

    这里哪儿都需要钱,物资都在涨价,消费也比较高,兜里没钱,寸步难行。他一家五口目前还居住在一栋狭窄的出租屋内。

    “一千五百美元。”

    收好信件,这位巴黎大学毕业的化工硕士陷入沉思。

    他的同学邀请他前往那个民国工作,并保证,只要认真干活,并教导那些中国人徒弟,他来到之后也能得到每月一千五百美元的收入。

    甚至还能更高。

    不过,得先学习一点汉语。

    信件里面也有提到,那边有免费的汉语培训班,对于他们的学习能力而言,这个不难。

    想到家里的两个小孩,想到正式入籍美利坚需要数万美元固定资产,这位化工硕士咬了咬牙,最终决定出去闯一闯。

    他毕竟是巴黎大学毕业的化工硕士,等在这里熟悉起来,工资达到一年三千多美元不是问题,甚至能更高,但比起每个月一千五百美元,依旧是巨大的差距。

    为了家庭,为了能入美利坚国籍,他决定出去闯一闯。

    ·····

    “美国佬这新政策真不错啊。”

    平安县,建设大队办公室内,政委看着手里的报告,笑的合不拢嘴。

    “是啊。”

    一旁的一位递交报告干事语气同样开心:

    “最近半个月,到咱们根据地的技术人员比之前多了一倍。”

    “不过,为什么要颁布这样一份法案?”

    干事心里非常不解,美利坚是一个移民国家,主要人口由移民构成,提高入籍门槛,要求有一定的资产,不是等于把移民往国外赶么?

    而且这一次白种人都无法避免。

    “为什么?”

    赵政委继续笑着,但语气带了一点鄙视:

    “为了美元。”

    虽然美国佬家大业大,富得流油,但人家摊子也大,超过八位数的军队,海陆空都需要养活,一架飞机十几万美元,一艘战列舰一亿多美元,又没有仓库这种无成本全能工厂,国外也需要大把大把的援助,这些都不能停。

    十几亿美元撒下去,等于毛毛雨。

    老赵心里很清楚。

    如果没有仓库,让根据地自己养活部队,就算是建设到现在的根据地,一个纳土纳海空基地的花费就能让根据地直接破产。

    搁现在,一波空运的消耗,比以前,也就是陈老板还没出现的时候部队一年部队的总消耗还多了。

    但堂堂地球最富裕国家,居然盯上了移民手里那点钱,还是很让政委不屑和鄙视。

    “政委,照着现在的速度,咱们的资金要不够用了,要不····”

    干事转换了话题。

    虽然里月入一亿美元,而且只用于招募人才,但根据地底子实在是太差了,需要的人才太多,工资又开的非常高,再加上美国人各种捣乱,开销也是非常的大。

    所以他寻思,是不是降低一点开销?

    比如,给那群专家的奖金少一点,人均少每月个一百两百美元,没有任何影响,依旧比美利坚高太多了。

    “没关系,钱我们有的是。”

    老赵嘿嘿一笑:

    “按照预定计划,继续提高收入,吸引人才。”

    “嗯?”

    干事非常不解。

    粮食券在国内流通,以及周围一些地方也能勉强流通,但在国际上也就那么一回事,远远不如美元,英镑,也不如马克。

    这些都是老牌工业强国,有自身强大的工业能力为货币兜底,而自家这边确实还差了一点,时间太短了。

    给那些国外的技术人员只能是美元,或者英镑,其他的人家不要。

    难道说,政委又有新的赚钱路子?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赵政委卖了一个关子。

    这批人才,尤其是从美国本土招募的人才,不仅仅涉及到根据地的复兴,还设计他的有一个计划。

    一个针对美利坚的计划。

    准确的说,是针对美利坚经济的计划。

    ·····

    从会议室出来,赵刚一路走向后勤部大楼,因为涉及仓库,独立团的后勤部高度机密,有专人管理并有专门的部队警戒,具体数字只有李云龙或者他清楚。

    在后勤部门口,他遇到了一同过来的李云龙。

    “老赵,你小子又在打什么坏主意?”

    看到自家搭档的表情,李云龙就知道了,自己这搭档心里在冒坏水。

    “哈哈哈···”

    赵刚哈哈一笑,避开话题:

    “抓捕多少鬼子战犯了?”

    陈老板的生意,击毙或者抓捕鬼子战犯审判,能获得价码,一开始价码是先进技术和白银。

    技术的作用已经展现出来了,提升了根据地的知名度,尤其是赵家裕大学组建的那十几座实验室,被誉为世界级科研中心之一。

    大量的白银还存着,准备冲击一些美利坚的白银法案,给美国佬放一放血,估摸着那海量白银放出去,白银价格最少下跌数倍,美利坚财政部最少亏损个三四十亿美元。

    这可不是小数目。

    以目前每月一亿美元的收入,根据地得赚四年。堪比美国GDP的五十分之一了,一旦引爆,会对美利坚经济造成不小的影响。

    45年春节后,价码出现了变化,不仅仅有白银,还出现了黄金,天量的黄金。

    春节大轰炸,干掉不少鬼子战犯,石原莞尔,土肥圆闲二等人被击毙,收获很足实。

    “最近收成变少了。”

    李大团长颇为可惜。

    鬼子是越打越少咯!

    从李云龙手里拿过‘仓库’物资清单,赵政委越过那庞大的武器装备,粮食物资数量,直接翻到最后。

    白银!

    黄金!

    如果说白银大贬值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是小规模的,那么,黄金呢?

    黄金这玩意,除了装饰之外,其实并没有多少实际作用。

    但因为珍稀和以保存,当前世界各国货币锚定黄金,虽然因为经济危机,美各国都实行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各国货币和黄金不如几十年前那么直接锁定,但连接依旧很深。

    国际上大宗交易经常直接用黄金支付,黄金外流依旧会极大的影响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

    当黄金大贬值,变成原本价值的几十分之一,制造业又面临根据地的直接竞争,在陈老板的帮助下,他们的产品,质量更好,价格更地,那么·····

    规定每盎司黄金三十五美元的,世界最强工业国美利坚合众国,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题外话------

    晚上还有

    终于解放了,该死的疫情。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44477/ 第一时间欣赏从亮剑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作者:我的头像是猫所写的《从亮剑开始崛起》为转载作品,从亮剑开始崛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从亮剑开始崛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从亮剑开始崛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从亮剑开始崛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从亮剑开始崛起介绍:
陈凡:李团长,收购坂田信哲,死活不论,三十吨武器弹药。
狗作者幼儿园未毕业,被毒死概不负责。从亮剑开始崛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从亮剑开始崛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从亮剑开始崛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