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敢怒不敢言
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快马加鞭的朝着家里赶,终于在二月十八这天赶回了上阳县。
今年的生辰格外简单,路边支撑着一口锅,然后段家宏帮着抓了一只兔子一只鸡,兔子烤着,野鸡炖着,就这样过了十四岁生辰。
回到上阳县的时候,整个村里的气氛有些不对,那些人看他们的目光有些怜惜也有怜悯。
阿雯心里升起一种非常不安的情绪,就怕家里人收到什么伤害。
快速的回到梁家,见面厂居然关着门,走到梁记厂房也关着门,阿雯心里不安的气氛更重了。
从梁记开业开始,从未有过一天关门。
从三班制度以来,梁记更没有关过大门。
她才走多久,不到一年的时间,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敲响往日热闹的梁家大门,现在却萧条得无人。
红色的大门中间,一把明晃晃的的铜锁格外引人注目。
梁嘉华皱着眉头盯着自家门口,有些深思。
之后她们一路驾驶去了书院,发现书院的门也关着了。
一时间兄妹两人心慌慌的,连忙去找村长。
陈大安见着兄妹来了,近来的忧愁总算是可以诉说了。
“你们游历后,村里一直都是正常发展,是快过年的时候,忽然来了一群人,凶神恶煞,去到面厂见人就打,见东西就砸,工坊也不例外,最后连梁家都多次登门骚扰。”
“你爹见此,吩咐大家搬去书院暂时歇息一段时间,不想,那些人连书院都不放过,最后连书院都不得不暂时关上。”
“阳县令呢?他不是县令吗?不管这个地方了吗?”阿雯急切的看着村长,把心里的疑问说出来。
村长苦笑,像是经历了沧桑一样:“上头说,我们这里不能批为县城,不能仅仅因为人口达标了,就批示为县城。阳县令...被召回了。”
梁嘉华望着一脸苦涩的村长,心中有一股气,他垂下的双手握得紧紧的,牙齿咬得蹦蹦响。
不用过多猜测,梁嘉华便知道这是何人所为。
既没有杀人,又没有放火,恐怕连幕后指认人,都不能清楚的指认,这样没有证据的说辞谁信?
忍,必须忍。
敌人必须一击即中,否则后患无穷。
“我爹他们去哪里了?”梁嘉华努力平和自己的情绪,让他看起来波澜不惊。
只有他知道,此刻他的心中恨意冲天。
段家宏感受到梁嘉华的气息转变,眼眸一暗,望着一旁神伤的阿雯用手拍打她的肩膀安抚着。
村长望着梁嘉华,看着他那黑漆漆的眼睛,总感觉眸色更深了,他轻轻说着:“他们觉得这样烦不胜烦,在廖知府来信后,答应去了和庆县。”
在知晓家人无碍后,阿雯的犟脾气也上来了。
“清河县县令不管了吗?”
村长说起这个就生气,冷哼:“估计是欺软怕硬的,听到上阳县被撤销,他直接说,已经是一个县城规模了,不再属于他管控了,所以,这些人登门骚扰你家人,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
------题外话------
第二更
第407章 跟县太爷去喝个茶
事情已经差不多很明确了,就是隔岸观火看虎斗。
阿雯当即就要去清河县拜访一下这个县令大人。
就算上阳县被撤销了县的资格,那也属于清河县管理,属于他管理。
如何能推脱责任说不属于他管控了呢?
“哥,我们去跟县太爷喝喝茶,爹爹估计没喝成。”
按照阿雯对梁长鹤的了解,估计跟县令喝茶的时间都没有。
廖广来的信件如此及时,难道他能未卜先知,又或者故意做出一种表面的假象给为人看?
“好呀,反正我这个举人老爷也是要去拜访一下县太爷的。”
段家宏看着这兄妹二人眼里闪着同样的笑意,心里有些不舒服,可那是人家的哥哥,他还是觉得不舒服。
马上他就要回到边关,他已经申请调到明处,暗处的事情不是他接手,很多信息都不会那么快知晓,他不想回去,但是又不得不回去。
未来的生活,他必须博一个好的前程,好的名声回来。
来到县衙,段家宏跟阿雯说了一声要回家去看看父母,毕竟这次的假期难得,以后不会有了。
这么多年没有回家,二老也不知道身体好不好。
兄妹二人带着大力叔大摇大摆的出现在县衙门口。
两边的人都有些发愣,看到梁嘉华,一人连忙进去通报县太,一个带着两人去了一旁的会客厅。
毕竟梁嘉华也算得上半个官了,他们也不好强硬呵斥推赶。
谁知道,什么时候他就考中了。
做事留一线,日后好想见。
这是廖县令说的,现在应当是廖知府了。
姚继征正在睡觉,最近一段时间忙着农耕,太累了,这才刚睡着,就来了一位客人。
他手忙脚乱的穿衣服,眉峰紧紧的皱着,就知道,跟梁家扯上关系准没有好事。
那位明确的告诉了他立场,他一个小小的县令能怎么办。
来到门口,他一步一步的走着,摆足了县令的架子。
“梁举人游学回来了,这应该刚回来吧,瞧这浑身风尘味,来人,替梁举人兄妹收拾间屋子,洗漱一番。”
梁嘉华看着姚继征装腔作势的样子,很是好笑,随即点头:“也好,那就谢谢大人美意,正好,我们兄妹二人还没有地方住,占住你这县衙客房一段时间,可好?”
可好?自然是不好啊,好个屁。
姚继征脸色微僵,扯着嘴笑着:“瞧我,又乱说话,梁举人家可是上阳县的富户,哪里需要我这点小地方,举人来找姚某人有何事?”
梁嘉华看着姚继征不自然的圆过话,笑着:“我们家情况,大人又不是不知道,不必卖关子,我只想知道,大人管不管上阳村。”
姚继征面色发苦,一副如何管的苦逼:“举人想必知道,之前上阳村已经划分出去了,既然划分出去了,那么便不在本官的管辖范围。”
梁嘉华眯着眼看着装纯善的姚继征,脸色有些不好看,这人摆明了推卸责任。
阿雯从来县衙门口,就袖子里面掏出一张字,在一旁一字不落的写下了两人对话的全部,现在听着他如此说,阿雯只得拿过来给姚继征看,把他看得一愣一愣的。
------题外话------
第三更
第408章 哥哥已经长大了
“这是何意?”
阿雯笑着行礼,解释:“大人几人说上阳村已经分割出去了,不属于清河县管理,那么大人敢不敢签了这张纸。”
姚继征仔细再仔细的看了几遍,都只是他跟梁举人的对话,并无添加其他的话语,这是实情,他有什么不敢签的。
加上他的背后还有人给她撑着呢。
姚继征呵呵一笑,很是得意:“这有什么不敢签的,笔墨伺候。”
阿雯翻个白眼,从手里吧笔地给他。
当看着姚继征签署了他的大名,还把印鉴盖了,阿雯自己都楞了,这是姚县令生怕他们在县衙闹事啊。
签完后,姚继征还炫耀的吹了一下纸上的名字,一脸得意:“我这一手字写得漂亮吧,当时还得过大学士的夸奖呢。”
阿雯:大学士估计不会愿意看见,他夸奖过的人会是个欺软怕硬的人。
一行三人走出县衙,呼吸着外面的空气,感觉整个人都舒服了不少。
阿雯想去嵩山书院看看,上阳书院的关门,让上阳书院好不容易起来的名声也跟着跌落谷底。
梁嘉华望着嵩山书院,一步一步的向前,步子很稳,步伐很大。
“阿雯,哥哥会成长起来的,安心。”
阿雯知道梁嘉华在安慰她,但她一定也不觉得有什么,就算全世界没有了,都没有关系,她还有他们。
只有有他们在,什么都可以重来。
“哥哥只管读书,阿雯能解决。”
梁嘉华停下步伐,转过身望着一脸明亮的阿雯,退去了冬日的棉袄,衣服的曲线也跟着身材呈现,不算绝世大美女,但也是个清透的小佳人。
灵动不失灵气的双眼,圆溜溜的转动,给人一种灵气逼人的感觉,整个人都因着那双眼睛靓丽了三分。
“阿雯,哥哥已经长大了,不再是以前那个,只会躲在妹妹身后死读书的小子了,女孩子就该安安静静的长大,前面的是是非非皆有我们。”
梁嘉华伸手如同小时候一样摸了摸阿雯的头发,经过这接近一年的游历,梁嘉华的身高又窜高了不少,五官更加明朗,笑着时候如同邻家大哥哥,不笑的时候很冷冽却不至于吓到人。
他长得很想朱氏,高挑、俊朗、白皙,有书生的书卷气,也有男子的英气。
“好。阿雯辅佐哥哥。”阿雯听到梁嘉华的话,心里自然是高兴的,被人保护跟保护人是两回事。
谁不希望躲在背后安稳睡觉,谁又喜欢每天算计来,算计去的。
走到嵩山书院,听到里面的读书声,阿雯跟梁嘉华都松了一口气。
这里没有跟着关闭就好。
他们没有进去,就在门外听了一会,然后回了上阳村。
梁嘉华没有弄明白,为何廖伯伯会接大家去和庆县,而不是让爹爹以他们这种方式解决。
廖广来既然都能接大家过去生活,想必也不会在意得罪不得罪的问题,既然都不在意,又何必多此一举?
一路上,梁嘉华的眉头都是紧锁,丝毫理解不了。
这点问题,他爹都解决不了,考取这一身功名何用?
------题外话------
第四更
第409章 我们就三人
回到上阳村,兄妹二人直接把大门上的铜锁撬掉,院子有一段时间没有打扫了,落了一些树叶。
四周确实有被砸过的痕迹,梁嘉华眼里闪过冷意,他会让这些人付出代价的。
第二天一大早,梁家来了三个人,阿雯刚舀好的粥,这些人毫不客气的直接端着就喝。
阿雯看着脸色发青的盯着这些人,梁嘉华眉头也是紧紧的皱着,这些人不像是清河县人。
“你们是何人?”
赖四一张坑坑洼洼的脸从碗里抬起来,望着梁嘉华,小小的眼睛眯起来:“小白脸,问赖四爷的时候,用上礼貌。”
尖尖的嘴巴把碗里的粥喝了个干净,手一松,碗掉落在地,一声清脆,碗已经摔得稀巴烂。
他砸了砸吧嘴,回味粥的味道点头:“你们赶快喝,还不错,喝了好干活。”
身边二人快速的喝着碗里的粥,赖四望着梁嘉华,啧啧咂嘴:“你这身皮囊老子倒是很喜欢,可惜啊。”
梁嘉华眉峰不停的跳跃,他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这句喜欢让他瞬间抛弃了理智,一拳砸在赖四的脸上。
赖四一个不查被揍了个踉跄,他里面来火了,摸着被揍的脸颊,已经开始红肿,愤怒的朝着梁嘉华冲去。
“老二老三,给老子上。”
大力叔见此,想要帮忙,梁嘉华制作了,他也想看看自己现在武学到什么程度了。
段家宏那个变态,他只能在他手里过几十招,还是放水的状况。
现在一对三,对他虽然不利,但同样能检验他的反应以及学到了多少。
赖四虽然混,人却是精明的,看着三人对付一个人都还拿不下,就知道这个人有几下子。
加上这几个月的观察,这位估计就是外出游历的梁家大公子,梁嘉华。
他不是书生吗?怎么会功夫?
梁嘉华在赖四愣神的时候,给他右脸也给了一拳,两边刚好对称。
赖四吃痛的捂着脸,恶狠狠的使唤两人:“给我狠狠的打。”
老二老三都有些吃力,他们完全不是梁嘉华的对手。
一场打斗下来,赖四一方三人,完败。
梁嘉华揉了揉脸上的伤,冷哼:“你们是何人指使?”
赖四三人已经被打的鼻青脸肿,听见梁嘉华问话,连忙摇头:“不知道,是一个中年人,拿钱给我们弟兄三人,让我们爱怎样就怎样,只要梁记不正常运作就成。”
阿雯一脚踢到赖四身上,满脸怒意:“你们其他人呢?靠你们三人怕是赶不走我父亲他们。”
赖四一脸懵:“我们就三人啊。”
梁嘉华看着赖四的眼睛,不像是撒谎的样子,他的眉峰又皱了起来。
“滚,有多远滚多远。”
赖四爬起来,飞快的跑出梁家,一脸心有余悸。
这钱可真不好挣。
阿雯看着地上的碗,也没有心情吃早饭了,全被赖四给搅合了。
按理说,当时家里是有镖师的,不至于被这三人给吓得要去廖大人那里去躲着,难道还有其他人?
阿雯看梁嘉华一眼,他也正巧在看着她,兄妹两人相视一笑。
------题外话------
第一更
第410章 我这练手呢
要知道,梁记背后靠着的可以说是太子殿下,谁那么大的胆子动?
必定是京城发生了巨大的变故。
可惜,他们没有渠道知晓。
廖大人或许知道什么。
白天打了赖四三人,晚上又来了四个黑衣人,身材魁梧,满脸遮盖,俨然不想让人知道他们的身份。
但他们绝不是杀手。
梁嘉华跟阿雯对视一眼,就知道会是这样个情况,晚饭都早早的吃了,以免发生大早上的事情。
这些黑衣人也不攻击人,就是把家里的东西都给扔了,砸了,弄得乱七八糟的。
阿雯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
父亲他们大约也是被这些人折磨烦了,加上清河县县令不管事,干脆把梁记关门,先去投奔廖大人。
这一招不可谓不损,一来,不论梁家人生活还是其他,都受到了影响,二来,他们没有杀人放火,告到官府估计也会算成民事纠纷。
谈不上多大的事情,却让梁记没有了来源,甚至名声都会慢慢的消磨掉。
再有,现在的上阳村,清河县县令已经不管了,这些人更是堂而皇之的登门闹事。
梁嘉华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白天,他一个人打了三个人,那三人一看就是无赖,没有功夫。
晚上的这四人不一样,四人身材魁梧,一看就知道是练过的,他一个人怕是搞不定。
于是乎,阿雯躲得远远的,大力叔跟梁嘉华一人对付两个。
黑衣人都有些愣神,刚刚砸东西的时候,没有见他们动手,怎么东西砸了,他们还动上手了呢?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些人居然还手了。
要知道,从过年后,他们打得最厉害的那一次,估计就是梁家反抗那次。
不能闹出人命,那就只能在人数上占绝对的优势,那一次出动了大约一百人,连续三天登门,梁家不就不反抗了嘛。
这才几个月,这梁家是不是忘记了之前的教训了。
管家可是吩咐过,不能闹出人命,不反抗则不动手,反抗者打成残废也是活该。
黑衣人面露凶光,狠狠的盯着梁嘉华,这小子的身手还真不错。
段家宏见了父母,心中很是欣慰,父亲对他也是夸赞,让他忍不住骄傲。
晚上接到消息,让他马上归队,他则打算去上阳村一趟,上次没有跟阿雯讲一声,这次说什么都要说一声。
这一次回去后,他将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回来,然后风光的把她娶进门。
想着心里就美滋滋的,因为这么美好的愿望马上就要实现了。
刚到梁家门口,他就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暴脾气的他一把,把大门踹开,看着两个黑衣大汉正在攻击梁嘉华。
他黑眸一眯,顿时露出杀气,战场上厮杀下来的人,就算在如此隐藏气息,暴虐的因子总会还有。
黑衣人见到段家宏,心脏收缩了一下,自然的惧怕,这个人是从何处来的,如此骇人。
有了段家宏的加入,四人很快被擒住,梁嘉华有些责怪的看着段家宏:“我这练手呢,还没有熟,你就一把抓住了。”
------题外话------
第二更
第411章 她是喜欢
段家宏白了他一眼,不客气的补刀:“等你练熟了,黄花菜都凉了。”
梁嘉华摸了摸鼻子,一脸无奈。
段家宏朝着阿雯走去,检查了她无事后,这次放心下来。
他望着阿雯,一天不放心:“你说你,让我如何放心去拼搏。”
阿雯脸有些红,这话说得好生无理。
“咳咳,你把人抓住不就行了。”
段家宏一脸认真的点头,然后一身青衣的他走去了黑衣人面前,扯开面纱,长得也不好看,他有些嫌弃的问:“说吧,何人指使的?”
黑衣人很有骨气的闭嘴,冷冷的看着他。
段家宏来兴趣了,他看着梁嘉华笑着:“借你屋子一用。”
说完随手拖着两个黑衣人走了。
是真的拖着走的,腿在地上摩擦,皮都擦烂了,阿雯还看着两个黑衣人额头冒着冷汗,估计是疼的吧。
没有被拖着走的黑衣人,脸上有着庆幸。
那个年岁不大的少年到底是何人,为何有如此浓重的杀气,让他们忍不住心中胆寒。
很快,段家宏出来了,笑眯眯的看着外面绑着的两人:“何沿、何角。”
黑衣人惊愕的看着段家宏,一脸吃惊,何五居然把他们给卖了。
看着两人吃惊的表情,段家宏点头,证明里面的两人没有骗他。
他就稍微用了点手段,什么都交代了。
“晚上大家休息一晚,明天我去把这个指使之人抓来。”
阿雯看着被弄乱的家里,认命的收拾了一番。
好在都还能用,将就睡一晚也是可以的。
段家宏来到阿雯身边,帮着她一起收拾,直到最后一处收捡好,他站直身子,一脸不舍的望着她:“我这两天就要走了。”
阿雯身子稍微顿了一下,然后点头:“你自己注意安全。”
段家宏望着她,有些犹豫,脸上带着纠结之色。
娘说男人就要大胆一点,不然以后洞房靠媳妇,多丢人。
他脸上瞬间变换,带着一种坚定,小心的朝着阿雯靠去。
房间里面已经被阿雯稍微整理了一下,段家宏瞥见被子面上还有点泥土,用手指着那处:“你看这些杀千刀的,好好的被子又弄脏了,真是混蛋。”
阿雯点头,伸手摸了摸被子脏的地方,心里同样气愤,这可是她才从县城买回来的,新的。
段家宏见阿雯被转移了注意力,一不做二不休,快速的在她脸颊上亲了一口,滑滑软软了,他还想再亲怎么办?
“咳咳,我去休息了,你也早点睡。”
阿雯神色僵硬的望着逃跑一样的段家宏,她有些石化。
这是被偷亲了?
还用上了声东击西的兵法,这是对自己有多么的不自信啊。
阿雯眉眼染上了笑意,心口那如鼓一样的跳动声,让她明白,她喜欢上这个男孩子了。
最开始只是为了相帮,但现在,她却有些期待以后。
每年生辰都能收到他的礼物,阿雯心里是高兴的,除去父母家人,他是第一个把她放在心里的人。
只要他不背叛她,她会考虑跟他携手走这一世。
------题外话------
第三更
第412章 哥哥是书生
次日,段家宏跟梁嘉华两人早上很早就走了,还带着晚上捣乱的四人。
阿雯望着太阳都爬上半山高了,依旧没有看到他们回来,心里忍不住为他们担忧。
去清河县的时候,阿雯发现梁记饭馆也锁上了,如今,梁家算彻底没有了来源。
如果一年后哥哥去考试,她拿不出足够的资金,不论是路途上还是打点上,都有些困难。
这是不是就是闻家的目的?
本就属于太子一派了,断掉梁家的两位举人考试,便会断掉太子培养心腹的打算?
阿雯觉得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太多了,她还是只想过一个农家生活。
简单、快乐。
可同时她也明白商人的地位比较底下,她还好一点,梁家是绝对不能贴上商人的标签的。
快中午的时候,两人勾肩搭背的回来了。
确切的是段家宏手搭在梁嘉华的肩膀上,两人一路边走边笑,心情很是要好。
回到梁家,段家宏一脸喜悦的告诉阿雯:“你的工坊这些收拾收拾,都开起来吧,最好开遍大江南北,然后多捐赠一点给边关,我也能分得到那么一点东西。”
阿雯诧异的看了一眼段家宏,然后又望着梁嘉华,见他没有反对,有些无语:“你说开遍就开遍啊,不要精力人力啊。”
段家宏对于做生意这块仅限于父母亲,此刻他挠着后脑勺一脸尴尬:“那,你想怎样开就怎样开,县令哪里我去打了招呼了,至少不会出现昨晚那样的人,而他不管了。”
阿雯更惊讶了,昨天县令才跟他们签订了不愿意管上阳村的事情,怎么今天又要管了?
午饭后,段家宏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梁家,踏上了他的征途。
他砸吧了一下嘴,媳妇的脸蛋跟鸡蛋一样滑,让他亲了忍不住再亲,走之前他如愿的再偷亲了一下。
走到上阳村外,那里有着一匹马,他霸气的骑上,扬起马鞭快速的奔跑起来。
前方是他的战场,也是他需要的荣耀。
阿雯愣愣的望着段家宏离开的方向,她抿了抿唇,心里多少有些失落。
梁嘉华见了,笑着调侃:“这人刚走就开始思念了,羞也不羞。”
阿雯转过头看着梁嘉华,明明相同的年纪,却生生比段家宏矮了那么半个头:“哥,你说你怎么光长脑子,不长个子呢?”
梁嘉华脸黑的瞪着阿雯:“你哥哥是书生,书生懂吗?”
秒懂的阿雯当即点头:“就是说段家宏是莽夫了嘛。”
梁嘉华脸色更黑了,这话让段家宏听到了,估计又要找他切磋了。
“对了。”梁嘉华正色道:“这次是段家宏用他的身份,威胁姚县令关押那群人,并且还不能告知任何人,这件事情现在就你我,段家宏以及姚县令知晓。”
“京城那边具体发生了什么,我们不清楚,但是我们的生意属于正当生意,不能荒废,加上你每月都在捐赠,少了那么一两月,必然不会引起什么轩然大波,但是如果你捐赠的东西没有到将士们的手里呢?”
------题外话------
第四更
第413章 竞争关系
阿雯心中一愣,连忙解说:“可是每次捐赠的东西都是跟着太子派来的人啊,那个吴大人看起来不像是奸猾之人。”
“知人知面不知心,画虎画皮难画骨。”
“哥哥的意思呢?”
梁嘉华眉色一冷,忽的一笑:“自己组建一支送往边关的队伍,亲自交给边关将士,所有的人都看着,总不敢私自吞下吧。”
“可...”阿雯秀气的眉毛皱着,有些为难。
“放手做吧,清河县以及廖知府会帮你的。这是积攒名声的好事,他们也会跟着帮扶的。”
梁嘉华一脸肯定,双眼中的漩涡是如此之深,让人见了心生惧意。
人,不再天真的以为自己努力就行了,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慢慢的就学会了成长。
长大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长大了要面临的事情太多,很多事情已经超出了他的掌控。
梁嘉华羡慕的望着天边刚刚走的某人,他不用考虑很多,只需要好好的积累功绩就行,说不定过两年他的官职就已经在他这个举人之上了。
问他后悔娶公主吗?或许后悔吧。
不然这些人也不会明目张胆的祸乱梁家。
如果不是上阳县这两年夺了圣上的两份目光,或许梁家就不是这番光景了。
姚县令碍于玉麒麟的身份,同意暂时收押四人,但作为交换条件,玉麒麟不得上告清河县县令的罪责。
如果不是段家宏知道姚县令包养着一位风尘女子,并且还有一位儿子,他都不敢想象,一位看似清廉的县令,居然也会做出如此罔顾枉法的事情来。
在大历国,风尘女子是不允许官员沾染的,发现者一律割去官职,前朝便出现过落难的风尘女子生下皇子,并且还策划篡位的事情。
当今天子登基后,便严令禁止风尘女子与官员的关系。
阿雯请了村里之前做工的妇人帮着把工坊面访收拾开来,打算尽快开业,毕竟她手里的银票也不算很多了。
大柱叔几人见到阿雯回来,都高兴了,很多妇人也都高兴,因为她们很快又会有收入了。
隔得近的纷纷赶来帮忙,人多八卦也就多。
很快,阿雯就知道了一件事。
很多之前在她这里上工的妇人,因为这几个月的事情去到了另外的地方,做的还是相同的东西。
第一反应,阿雯想到的就是闻思阳,那个混蛋阳公子。
只是这一次,人家是以正常商人的步伐一步一步的做起来的,阿雯根本没有办法去指责什么。
能做的就是把梁记做大,更大,让上头的某人给庇佑一下。
阿雯更是抽出一天空闲,特意去看了一眼跟梁记打擂台的秦氏作坊,她不由得眉心一皱,不应该是闻家吗?
这秦家又是什么来头?
现在不论是谁,都跟梁记形成了敌对关系,就算不是闻家,这秦氏作坊也跟梁记形成了竞争关系。
康远县县令因当初没能守住城,有过,但功过相抵,现在他依旧还在任康远县县令。
阿雯想着既然来了,那就去拜访一下。
她跟县令家姑娘也还算有几分相熟。
这些年两姑娘偶尔也通信,阿雯还有些感慨,缘分这东西还真是很奇妙。
------题外话------
第一更
第414章 不能围着男人转
去年跟着哥哥娶游学了,两人这才断了联系。
加上梁记出现了这么大的问题,估计信件也原路返回了。
郭县令已经连任了五年了,兵变后,郭县令主动要求留下重建,他觉得愧对百姓,他本身也没能守住城门,算失职。
这些年康远县的发展自然算不得特别好,但是也初见规模,郭县令也算对得住一方百姓。
阿雯望着街道上人流流动,心里想着,无疑,郭县令真的是位很不错的县令。
来到县衙后门,她让人递上拜帖,独自站着等待。
大力叔已经驾着马车去一旁停车了,她无聊的踢着地上的小石子。
也不知道段家宏现在走到哪里了。
县衙后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从里面走出一名挺着大肚子的孕妇,阿雯抬起头看着大肚子的郭婷婷,满脸惊讶。
“你成亲了?”
郭婷婷头上带着步摇,瓜子脸的她此刻看起来更加娇小,听着阿雯的话,眉眼柔和的笑着:“去年成亲的,当时我还给你发过请柬呢,当时你爹爹回信说,你跟着你哥去游历了。”
阿雯圆溜溜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她肚子:“去年是跟着我哥去游历了一番,你这肚子几个月了?看起来好吓人。”
郭婷婷走到阿雯身边,把她吓得额头都快掉冷汗了。
“快五个月了。”
阿雯望着抱着她胳膊的郭婷婷,余光憋向她的肚子,两人朝着后院走,每一步阿雯都感觉胆战心惊的。
觉察到阿雯的小心翼翼,郭婷婷翻着白眼:“家公说我这肚子健康着呢,不用这般小心翼翼。“
”你这么大的肚子,怎么跑回县衙住,你婆婆呢?“
郭婷婷认真的看着阿雯好几眼,这才确定她压根不知道她嫁给了谁?
”你可还记得当初带着百姓对抗庆国士兵的陶诚。“
阿雯在大脑里面翻找了一下,点头:”认识,他还是医治我爹大夫的儿子呢。“
”我嫁的人就是他。“说着,郭婷婷还羞涩一笑,这时候刚刚走到会客厅,两人便坐下聊天。
丫鬟上了茶后,郭婷婷便让人退下了。
阿雯听到郭婷婷的话,有些意外,不过那人确实是位不可多得的痴情人。
”你不介意他为未婚妻参军?“
郭婷婷笑得一脸甜蜜,手摸着肚子,感受着孩子的跳动,笑着说:”如果不是这样,我估计还不愿意嫁给他呢。
这样的男子有血性,要么一心一意,要么谁也不娶,不像大多数的男人,喜新厌旧。“
这话,阿雯也很有同感,特别是这个时代,所以,她让朱氏学习做饭,学习管理,女人不能只是围着一个男人转。
”今天还算是赶巧了,不然我还真不知道去哪里找你。“
郭婷婷也笑着点头:”可不是赶巧了吗,今天我回来处理点我的私事。“
她说着笑容也慢慢变淡了,很勉强。
阿雯不好再问下去,连忙说着:”我难得来,你不得请我出去吃一顿饭啊。“
郭婷婷正要答应,一道尖利的声音顿时传来:”出去吃多贵啊,在家里吃也一样,老爷的俸禄就那么点,够吃几顿啊。“
------题外话------
第二更
第415章 胡小莉的信
阿雯见郭婷婷脸色很是不好,猜想这人身份必定不简单,她连忙起身告辞。
”既然今日不便,那就改日,我做东请你。“
郭婷婷笑着点头,脸色的笑容很勉强,一看就知道是强颜欢笑:”要不了多久,你就要请我了,我打算搬去清河县,那里才是我现在的家。“
阿雯点头,笑着说:”到时候记得提前告诉我,我好登门蹭吃蹭喝。“
阿雯走了,后面还传来若有若无的声音,那是郭婷婷气急败坏的声音:”你别以为爬上了我爹的床,以后就万事大吉了,我告诉你,最好期待你肚子的孩子是我爹的,不然我饶不了你。“
阿雯听到了,吓得连忙大步踏出县衙后门,这也太惊悚了吧。
郭县令的为人她也还算了解一二,怎么就让这个一个尖酸刻薄的女人爬上了榻呢。
真是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啊。
阿雯找到大力叔,两人吃了午饭便会了上阳村。
梁嘉华已经写信给廖大人了,相信不久,他们就会回来了。
阿雯一个人忙碌这么多事情还真有些够呛,好怀恋大姐在家的日子。
这天,阿雯收到了一封信,她以为是段家宏寄来的,很是高兴的打开,里面的类容让阿雯吃惊。
她快速的拿着信找到梁嘉华,两人谨慎的看向四周,没有任何特殊人后,关上书房的们仔细看信。
信件应当是请人代笔,本身没有什么,但是里面提到了棉城雷家。
雷家在他们走的时候已经有官府的人接手了,为何寄信的人还要强调雷家呢?
上面写的完全符合家书的味道,可涉及到雷家那么便不再特殊。
且署名是胡小莉,那个差点跟舅舅成亲,差点成为他们舅母的人。
”你在棉城见过她?“
阿雯点头:”当时她被人关在笼子里面,像商品一样买卖,我不忍心,就把她买了下来,后来给了她一百两,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了。“
梁嘉华眉头深深的看着这封信:”信中说,在雷家买的棉花到了,让你去她家给钱。“
阿雯也弄不懂这胡小莉话里的意思,但她不相信她无聊到给她买点棉花。
最后还有一句:”你让我帮忙买的棉花已经买了,你的人情我已经不欠了。“
梁嘉华拉着阿雯,立马驾着马车朝着桐岭村去,直觉告诉他,这胡小莉定是知道些什么。
平心而论,胡小莉的长相也算得上小家碧玉,稍微打扮一番也还是有几分风韵的,但是她的心眼有些多,总是给人一种要算计人的错觉。
阿雯也觉得这里面有文章,就算欠人情还了,东西也不该是寄去她家啊,又或者说她明确的知道她们没有回去?
终于在半下午的时候,大力叔带着两人赶到了桐岭村,事情过去了好几年了,两方人见到面还是有些别扭。
胡母见到二人,一脸冷意,但是她知道他们是来给钱的,脸色这才好些。
“跟我来,也不知道那丫头给你们捎这么多棉花干什么,都不知道给老娘一点,要不是交代了你们会来给钱,我才不给你们留着。”
------题外话------
第三更
第416章 大家都回来了
阿雯冷眼看着胡母,就是这位刻薄的妇人,重男轻女的思想,让一名花季少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折磨与屈辱。
这样的母亲还能称之为母亲吗?
已经进入四月了,从棉城发出东西,必定要历时三个月,岂不是他们还在棉城的时候,她就已经发货了?
为何不直接给她呢?
这样兜兜转转的,到底为何?
棉花被压得很紧实,没有被人动过的迹象,毕竟棉花只有冬日才需要,都快入夏了,也不冷了,也就不需要了。
不过按照胡母的性格,估计是真的未来钱才没有去动,不然还能留到现在,早八百年就拿出去卖了。
胡母见二人看到货了,立马把胡小莉的信拿出来,拿给阿雯:“喏,我们家小莉说了,这是一百斤的棉花,从棉城运回来花了不少钱,你们需要给辛苦费的,一共五百两,不二价。”
阿雯磨牙的看着信件,这母女果真还是母女,两人都是一样的吸血。
阿雯气愤的看着信件,确实说是五百两,只不过后面还有一句,那就是这五百两是她作为女儿给父母的后半生养老,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从这句话中,她能感受到胡小莉的冷漠,从父母把她给卖了开始,她的心就冷了吧。
阿雯人命的掏出五百两递给胡母,便让大力叔把棉花搬到马车上。
来都来了,自然要去看望一下表姐,如今的表姐日子过的不错,丈夫疼爱,公婆喜爱,儿女双全,算得上幸福了。
早早的吃了晚饭,大力叔驾着马车,一行三人踏着清冷的月光朝着上阳村回去。
这两年老天爷还是很给面子的,大多数的庄稼都得到了很好的收成,大大的减少了难民的数量。
谁又愿意背井离乡讨生活呢,还不是被逼迫的没办法活了,才会离开自己的家乡。
回到梁家月亮都快走到当中了,三人各自洗漱后,纷纷歇下。
阿雯每天都忙着工坊的事情,基本上脚不沾地,梁嘉华却还记着棉花的事情。
他望着拉倒三房屋里院子的棉花,眉头深思,大老远的不会就为了敲他们一竹杠吧。
本来因为两家没有结成亲,就有一点小矛盾,不至于为了这点矛盾给他们下套吧。
梁嘉华最后还是好奇心胜过了推理,他一个人慢慢的把棉花分别放进一间客房,都快垫底了,丝毫没有看到有什么特别的。
他失落的拍打着手,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找到什么。
村民们都开始插秧苗了,梁家的地都还没有耕种,没办法,大伯不在,家里的地都荒废了。
阿雯只好请人耕田,顺便把买了一些人家没用完的秧苗插上。
红薯也快种植了,一天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四月十六,梁家这一大家子终于是回来了。
朱氏把儿子丢给梁长鹤后,奔向女儿,一把抱住阿雯,眼泪都流了出来:“死丫头,真是担心死我了。”
阿雯笑嘻嘻的搂着朱氏的胳膊,笑得一脸讨好:“这不是好好的吗,我这次出去跟着哥哥长了好大的见识呢。”
梁长鹤不屑的哼哼,再大的见识有去京城见识大吗?
当初他们被叫到皇宫的时候,他的脚都是软的。
------题外话------
第四更
第417章 怎么复合的?【加更】
二伯娘带着堂弟笑容满面的让小嘉明叫人,小嘉明现在已经四岁了,看着虎头虎脑的模样,阿雯心中欢喜。
她从兜里摸出一颗糖,笑着:“小嘉明,叫雯姐姐。”
小嘉明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没有见到阿雯了,有些生疏,二伯娘连忙拍打他:“她是雯姐姐,怎么不叫人呢?”
小嘉明扁扁嘴,不情不愿的叫了一声:“雯姐姐。”
二伯娘一脸不好意思的看着阿雯:“这孩子被窝惯坏了。”
阿雯笑笑,没说话,她转过头看着另外一位堂弟跟自己弟弟站在一起,弟弟比堂弟大,身高却比堂弟还要矮。
她伸手想要抱阿俊,阿俊看了她两眼,然后抬起头,圆溜溜的眼睛望着她问着:“你是我姐姐阿雯吗?”
阿雯一愣,点头:“我是。”
“那你抱吧。”
阿雯:“......”这什么逻辑。
小嘉庆也跟着要抱抱,现在这两个几乎是形影不离的。
阿雯抱过两个弟弟后,朝着他们身后一看,几乎有点不相信眼睛。
那是大姐吧,扶着她的是廖青柏吧,大姐的肚子很大,廖青柏一脸紧张的扶着她身边。
大伯最后一个,他把马儿卸了下来,牵着一旁马坊放着吃草。
阿雯呆呆的跟大姐打招呼,这两人怎么和好的。
貌似,黄鹏当初很努力的登门,要求娶大姐的啊。
梁嘉华看着呆愣的妹妹,有些无奈的摇头,他则进去跟大家聊天去了。
阿雯拉着要进去的大伯,一脸八卦的目光看着他:“大姐跟廖青柏怎么走到一起的?”
梁长海摇头,望着阿雯笑着:“这个你得去问你大姐。”
他一个男人,怎么知道闺女心中怎么想的,当初是闺女自己来找他,说他愿不愿意再接受廖青柏,他有什么不愿意的,主要是闺女愿意就行。
阿雯有些无奈,这个大伯真是一点感情细胞都没有。
就不能跟她稍微讲解一下,是廖青柏登门求复合的,还是大姐矮下身段去求复合的。
不过,按照她对大姐的了解,应当不会是大姐先开口。
或许朱氏会知道一点点。
她实在好奇,就跟猫儿抓心一样,想知道个不行。
一路跑去房间,看着朱氏正在整理房间,她上前拉着她,一脸好奇:“大姐跟廖青柏怎么复合的?”
朱氏笑着敲打了她额头一下:“没规矩的丫头,那是你大姐夫。”
阿雯捂着头,忙点头:“对对对,大姐夫,他们怎么复合的,之前黄鹏不是来提亲了吗?看着还挺有诚意的,怎么转过头,就跟大姐夫复合了?”
朱氏拉着阿雯坐在床沿,摸了莫阿雯的头发,一个人在家又是胡乱扎头发,她一边解开她的头发,乌黑亮丽的发丝倾斜在肩膀,让阿雯少了几分稚嫩,多了几分成熟。
“他们两是缘分,这次去和庆县廖大人那里,一、是因为他觉得愧疚,这才庇佑我们。二、因为惜才,你爹爹是举人,偶尔帮着他做点事,以后就算没有了姻亲,也能帮扶一二。三、莫先生也是他的老师,打断骨头连着筋,所以,他也是希望我们能记得这次的恩情。”
------题外话------
求票票。感谢仙女的票票,爱你哟!
第418章 明显的针对
“廖青柏至从跟你大姐和离后,每日以酒消愁,廖夫人给他介绍了许多名门闺秀,他愣是都没有看中,唯一一个看中的,还带着三分你大姐的相貌,廖夫人把这事情跟廖大人说了后,他们一致决定,趁着这个机会撮合一下这对小年轻。
实在不合适,廖青柏也就死心了,去到廖府后,阿芬很少出去,但是廖青柏却变着花样送东西进来,不是吃的,就是用的,他的心思昭然若揭。
阿芬的动容,娘亲是看在眼里,可能阿芬觉得她真的配不上廖青柏吧,让他一次一次的失望,直到一次淋雨生病了,阿芬担忧他,去看望之后,两人就慢慢放开了。”
阿雯惊讶的看着朱氏:“廖夫人同意?”她可是听说,廖夫人可算得上是名门闺秀,会让儿子娶一个乡下妇人?
之前的事情,八成跟她也有关系,不然她怎么一点反对意见都没有?这完全不合常理。
朱氏也叹息:“廖大人估计跟她谈过吧,现在她虽然做不到对女儿那般对待阿芬,但是只要她不苛待阿芬就行,加上还有你大姐夫在呢。”
阿雯听懂了这句话的意思,只要廖青柏足够喜爱大姐,那么廖夫人将不是问题。
原以为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私奔戏码,哪里知道,就这么简单。
不过想想也是,大姐那么要面子的人,怎么可能跟人私奔?
就是黄鹏可惜了,人家都登门好几次了,愣是一点希望不给他。
不过这也是他该,当初不好好珍惜,现在后悔晚了。
梁记已经从新开张,但是人手却少得可怜,就是钱大嫂都被人以高价聘请走了。
细数现在的订单,估计也只有吴大人手里的订单了,阿雯不确定他什么时候能来,毕竟已经过了规定的期限了。
大柱叔这两年做伞也有了一些心得,在研究雨具上面意外的顺手。
如果不是因为闻家人捣乱,或许防水的鞋子都已经做出来了。
回来这么多天,她一直忙忙碌碌,都忘记问大姑家如何了,真是有些不孝顺呢。
在朱氏的话中,阿雯知晓了二表姐也嫁人了,是经常去店里吃饭的客人,姓方,清河县人,做点小买卖,也算小有成就。
在有人闹事后,大姑辞退了请的妇人,门一锁,带着梁嘉静回来了。
现在梁嘉静被廖夫人留在了和庆县,打算出资开个饭馆呢。
自然,梁嘉静是掌勺的那人。
四叔一家人,现在杳无音信,当初听到有人闹事之后,他们就不见了踪影,村里的人只知道他们回来过一次,之后再没有回来。
阿雯也不去评判四叔一家子,人都是先考虑自己的,这点没有错。
工坊已经开工,面厂也在工作,产量虽然不够高,但是可以去谈客源了。
同福酒楼哪里,阿雯特意去找李掌柜谈论了一下。
根据李掌柜的话,让阿雯觉察到了很大的危机。
”您说秦氏作坊给了比我还要低三分的价钱给你?“
李掌柜点头,秦氏作坊给的价钱太低,这很明显就是在针对梁记。
------题外话------
第一更,求票票。
第419章 是幸福的
阿雯彻底嗅到了来至敌人的战书。
同福酒楼的订单依旧指定梁记,之前是因为梁记没办法供货,这才选择先与秦氏作坊合作。
加上,梁记跟同福酒楼的渊源颇深,不能忘本啊。
价格上自然得再优惠一点,不然他也交不了差。
阿雯从同福酒楼出来后,没有立马坐车回去,她去饭馆看了看,之前人流密集的梁记饭馆,现在门口少得可怜。
掏出钥匙,打开店铺,望着已经铺满灰尘的桌椅板凳,她微微叹口气。
以往的欢声笑语好似还在眼前,可如今去已经物是人非了。
大姐成亲了,二姐嫁人了,表姐也嫁人了,一时间好像大家都长大了。
她再一次看了一眼店铺,然后出门锁门。
既然长大了,那么就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市场既然已经出现了竞争者,那么也就不怕多几个了。
梁记所有配方开始出售,一时间所有的人都觉梁记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不然自家的配方怎么就卖了?
方圆几个县城的大户纷纷吸引而来,本来居住在上阳村的大户们也纷纷观望。
这些人很多都是冲着上阳书院来的,这忽然被关闭的书院,让大家一时间都有愤怒,谁家还没有几个亲戚。
只不过,这件事情并未涉及人命,加上,梁家人有意避让,大家伙都不好替她们说话。
梁记的关门,从开,一度让上阳村搬来的一些大户都在观望着,能不能站起来,这需要靠梁家自己,她们最多不去落井下石。
梁家在这一代的名声还算是不错的,所以,大家也愿意梁家站起来,日后,说不定还能帮到自己。
梁记的配方出售,不代表梁记不做了,相反,阿雯希望多一些人做。
她依旧只做批发,零售也做。
重心已经不再这上面了,又或者说,她要开发新的东西。
既然对方觉得梁记是靠吃食起家的,那么她就要开发出更多的吃食,就是不知道人家跟不跟得上。
梁长鹤跟梁嘉华把莫先生从嵩山书院接了回来,上阳书院也再一次开课。
开课当天,很多的学子都去了,但就读率却很低。
莫先生也没有说什么,梁长鹤父子再一次搬进书院,这一次还把廖青柏也给拉去了,他们要备战明年的春闱。
让阿雯意外的是,廖青柏也去了读书。
她拉着大姐一脸稀奇的问着:“真是看不出来,大姐夫为了你,居然能下定决心去读书。”
梁嘉芬也是笑得一脸的甜蜜,摸着圆滚滚的肚子,笑着:“我也没有想到,跟他的缘分会是这样。”
她庆幸自己放开了心,接纳了他,他对她的情,她自己都没有想到有这么重。
为了她,或者是她们,他答应了婆婆去考试,并且考中进士回来,这一番话对她的刺激可不小。
这番话,足以说明她的重要性,她的心是满足的,也是幸福的。
本身两人就对相互存在一定的好感,只是那层窗户纸一直没有捅破过,这次因为躲避捣乱的人,又因廖大人诚心相邀,这才去了和庆县。
------题外话------
第二更
第420章 她也有私心
没有,这次去,或许她永远不知道,那个她心中一直都是翩翩公子的廖公子,会变得跟个乞丐一样。
她承认,当时看到他的那一刻,她的心疼了一下。
但人家有父亲,有母亲,轮不到她一个外人指手画脚。
直到那天,有一场很大的雨,他也坚持送花给她,她见雨实在是太大了,便收了花,可他回去后,还是听说生病了。
当时她觉得都是她的错,如果没有送花给她,或许就不会生病了,她有些自责。
心里的谴责让她一天都不安生,晚上的时候,她过不了心里的不安,悄悄的他的房间,探望一眼,当时只是想着看一眼就回来。
毕竟算是因为她生病的,她有一定的责任。
去到他的房间,看着他脸颊通红,额头滚烫,一边拉扯被子,一边叫冷,她在房间里面不停的找被子,可被子也只有一床。
没办法,只能拿一些衣服盖在他身上。
望着他发红的脸颊,她忍不住埋怨:“就不知道爱惜一下自个的身子,病了怎么办?”
本以为没有回应的梁嘉芬,听到了廖青柏的话,他说:“病了,你才会来看我。”
梁嘉芬心中坚硬的城墙瞬间破防,她有些磨牙:“你是故意的?”这话已经很明显了,她要是不明白就是个傻子。
廖青柏生怕她生气,抓住她的手,一脸诚恳,眼里带着化不开的柔情,他说:“阿芬,我们试着真正的相处一下好吗?如果你真不喜欢我,我会退出的。”
梁嘉芬看着他眼里的小心翼翼,情不自禁的点了下头。
她看到了,如孩子一样高兴的廖青柏,心中的郁结冲散,病情也好得飞快。
后来,她才知道,这个男人笃定了她当晚回去,并支走了所有的人。
阿雯看着一脸甜蜜的大姐,心中真心为她开心,人这辈子只有嫁对了人,才不枉此生。
大着肚子的梁嘉芬被阿雯抓了壮丁,依旧管理着两个厂的事情,以及售卖配方的问题。
如果是富一点的,稍微给点银子,如果是穷一点的,可以选择后面给银子。
也就是先学习,后给钱,又或者如以前四叔一样,先给一定的货去卖,卖出去之后再给钱。
当然赊账的人,不能多于二十两。
同时还需要叫上当地的村长,里长作保才行。
这样的决策让梁记得到了很多的赊账用户,但出货量也提升了不少。
阿雯腾出了一块靠近面厂的地,开始让大柱叔修建宿舍楼,让来梁记上工的工人都能免费住。
消息一出,更引得许多修不起房子的人家来做工,先不论讨媳妇的事情,只要有工钱,有住的地方,还怕以后没有钱娶媳妇吗?
要知道,梁记的工钱虽不是绝对的高,但是福利待遇确实绝对的好。
就是后起之秀秦氏作坊都不能做到这点,加上梁记是本地的,有一定的信誉度,秦氏属于外地的商户,工钱虽然高,待遇这些却没有办法比。
阿雯这样做也是有私心的,她希望梁记的招牌说出去,是人人称赞的,而不是人人喷的。
------题外话------
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