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以你的意愿为前提
廖青柏有些好笑的看着这两人,同时对她们的姐们情深羡慕。
“无碍,中午吃得比较撑,现在还不饿。”
阿雯看着这厚脸皮的廖青柏脸色有些不好了。
梁嘉芬心里暖暖的,看着两个妹妹,满眼柔和:“没事,上来吧,我们快些回去,咳咳。”说完梁嘉芬喉咙一痒,咳嗽了两下。
阿雯注意到了大姐头发都还有些湿湿的,衣服也是换过的,难道发生了什么事?
她朝着车里的廖青柏看去,因车里有些暗,看不清他头发是不是湿的。
“既然大姐都说了,我们就麻烦廖公子了。”没听见刚刚段家宏唤他廖同学,既然是段家宏的同学,自然也是哥哥的同学,坐一下他的车也无事。
阿雯拉着梁嘉莉爬上马车,段家宏见了也跟着爬上马车,他可不放心由廖青柏送三个姑娘家回去,他跟着一道放心点。
这样才不负梁嘉华的嘱托。
廖青柏见一下子上来三个,马车一下子就变得拥挤,三个姑娘家一边,他跟段家宏一边。
阿雯上马车后,特意注意过廖青柏的头发,虽擦得很干,到底还没有干透,依旧能看得出来是湿的。
大白天洗头?阿雯不觉得这个有什么奇怪的。奇怪的是大姐的头发也是湿的,大姐离开的这段时间必定发生了什么事。
马车的速度可比牛车、驴车快多了,驴车、牛车用半个小时的时间,马车只用得了二十分钟。
甚至更快,因考虑到马车上有女子,车夫把速度放得很慢,可再慢也一刻钟左右也到了。
村里看到有马车朝着梁家去,心里也很羡慕,那些在梁家做工的人更骄傲。
廖青柏把三姐妹送到梁家,出于客气梁嘉芬笑着挽留一下:“叫公子进屋喝杯茶吧。”
“好。”廖青柏也想知道这个即将要与他生活一年的媳妇家里是怎样的。
梁嘉芬有些奇怪的眼神落在他身上,廖青柏装作若无其事的说:“马儿跑了这么久,给他喝点水休息一下。”
梁嘉芬心里了然,确实应该让马儿歇息一下。
车夫有些懵逼,这才跑多远?正想说话被廖青柏瞪了一眼。
然后老实的呆着,等着马儿歇息一下。
阿雯看了看那匹精神抖擞的马儿,对这个睁眼说瞎话的廖青柏一点好感都没有。
她拉过梁嘉莉在她耳朵边嘀咕。
廖青柏被请进了大房,大伯娘见到梁嘉芬回来,那眼睛一红,泪水眼看就要滑落了,梁嘉芬却率先跪在了她面前。
“娘,是女儿的不孝,日后女儿必定听娘亲的。”
大伯娘把梁嘉芬拉起来,摸摸她有些发白的脸颊,心疼道:“你要知道没有不疼自己孩子的父母,你爹跟我自然是以你的意愿为前提的。”
大伯娘绝口不提黄家的事,就怕伤到孩子的自尊心。
看着陌生的男子还以为又是来找阿雯进货的,笑着擦点眼泪,忙道:“公子来订粉条还是其他,阿雯呢?不是一起回来的吗?”
梁嘉莉一直跟着梁嘉芬身边,见母亲问阿雯,连忙说:“阿雯去拿红薯粉去了。”
------题外话------
第三更
第137章 大姐居然要去当妾
阿雯刚刚拉着她嘱咐一定要跟在大姐身边,顺便观察这个男人与大姐有什么关系。
可不能刚出了个黄鹏,又来个廖鹏。
阿雯则去拿点红薯粉给段家宏,表示感谢今天一下午都陪着她们俩。
红薯粉?怎么那么耳熟呢?廖青柏看着梁嘉莉一脸深思。
大伯娘点头,看着梁嘉莉:“那你把这位公子带过去,让他先看一下产品,要什么先登记。”
梁嘉芬这才反应过来,她娘把廖青柏当成了拿货的客人了。
他是客人不假,却不是拿货的客人。
“娘,我有话对你说。”
梁嘉芬拉着大王氏去了自己房间,梁嘉莉自然也跟在后头,至于堂屋的客人,不好意思,没空招待。
梁嘉芬回到自己的房间,心里的转变还是有的,差点她就回不来了。
“娘,外面的公子叫廖青柏,他是县令家的儿子。”
大王氏一听大脑一懵,手脚都不知道放哪里,一脸焦急:“那怎么能让人家一个人呆着外面,我去招待他。”
大王氏说着脸色急切的就要往外走,被梁嘉芬一把抓住手腕:“娘,你先坐下听我说。”
梁嘉芬把大王氏拉着扶着坐在床边,而她自己一把跪在了地上,把大王氏吓了一跳。
“怎么又跪,快起来。”
大王氏连忙去扯梁嘉芬,但是她没扯动,梁嘉芬双腿如钉在了地上。
梁嘉芬望着一直操劳的母亲,眼角都有纹路了,从小到大母亲虽然一直忙着活计,努力为这个家挣钱,却是舍不得给自己多买两身新衣服。
父亲跟母亲一样,都是节约再节约,以前没有分家的时候,两人节约,分家后两人更节约,因为没有生下儿子,母亲一直觉得对不住父亲,可是父亲并不在意的。
她跟阿莉偶尔还能穿上新衣服,虽然料子也只是廉价的麻料,但终究是穿上了的。
梁嘉芬头慢慢放在大王氏膝盖上,想着如果一年后廖青柏给她田地,她或许会接受吧。
大王氏慈爱的摸着梁嘉芬有些湿润的头发,心里虽有疑惑这是在什么地方洗的头,却也没有当即发问。
“阿芬,怎么了?”大王氏能感觉到大女儿的情绪中带着伤感,她声音都不敢大声说。
梁嘉芬伸手揉了一下眼睛,抬起头来面带笑容:“娘,我要嫁人了。”
摸着梁嘉芬头顶的双手一僵,眼睛紧紧的盯着梁嘉芬,生怕听错了。
看着梁嘉芬一脸坚定,大王氏非常严肃的不同意:“他黄鹏已经娶妻了,你去做妾?我王氏再如何穷,也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去当妾的。”
大王氏脸色铁青的盯着梁嘉芬,浓浓的怒意表达了她的不赞成。
梁嘉莉也惊呆了,刚刚大姐说外面的人是县令家公子时候她就被吓得一哆嗦,此刻更是被大姐的言语给吓到了。
大姐居然要去给黄鹏当妾?
她对黄鹏的感情已经深到这个地步了吗?就算人家娶妻了,她也愿意去当妾吗?
要知道妾就是给正妻端茶倒水的丫鬟,一辈子都得在正妻眼皮子底下讨生活。
------题外话------
第四更
第138章 你要嫁县令公子?
如果丈夫是个懂得珍惜的人,或许还能跟正妻一同生活,可明显黄鹏就是个软弱无能的人。
他不能摆脱黄家的束缚,依旧也摆脱不了媳妇的束缚。
“大姐,爹爹不会同意的,梁家不会要一个去给人家做妾的女儿,三叔是有功名的人,将来阿华也会去科举,爹爹不会让这事成为他们的笑柄。”
梁嘉莉也被梁嘉芬的话吓得不轻,连忙给她分析,希望她能回头是岸。
那黄鹏有什么好的,那就是个渣男。
渣男自然是听到阿雯骂黄鹏,她觉得很贴切也跟着骂上了。
梁嘉芬一时有些哭笑不得,同时也很暖心,这就是流淌着一样血脉,会为对方着想的家人。
“你们想哪里去了,莫不是认为我跟着三叔读的书都读到狗肚子去了?”
大王氏看了一眼小女儿,又低着头看着大女儿:“难道不是?,那你要嫁谁?”
大王氏在脑海里搜索,并没有其他男子与阿芬接触,唯一的男子黄鹏还是去县城卖豆腐认识的。
梁嘉莉也在想,除去黄鹏她也并不知道还有其他男子出现在大姐的身边。
也不待她们多想,梁嘉芬轻咳一下,说着:“我…我要嫁给廖家公子。”
廖家公子?谁呀?忽然大王氏跟梁嘉莉同时睁大眼睛,梁嘉莉甚至用手捂住自己的嘴巴。
“你你你,说要嫁个外面那个县令家公子?”大王氏被大女儿吓得都结巴了。
县令诶,他们这些小老百姓有几个人见过的。
梁嘉莉跑到梁嘉芬身边蹲下,一脸吃惊:“大姐,你疯了吗?那可是县令家的公子,我们家能配得上吗?”
别看梁嘉莉只有十二岁,对于门第她还是懂的,就比如黄家,不就是嫌弃她们是土里刨食的泥腿子吗?
大王氏紧接着又说:“你妹妹说得在理,那公子我们高攀不起,改明儿个,娘去帮你找媒人看一个门当户对的,这样你嫁过去不会被看轻,娘是过来人,不会害你的。”
“大姐,你就听娘的。廖公子送了我们回来,我们应该感谢他,我去找阿雯给他也装点红薯粉。”梁嘉莉说着跑出房间。
在堂屋坐在体验农家气氛的廖青柏忽然被跑出来的梁嘉莉给瞪了,他有些不解,准备开口询问,梁嘉莉朝他哼哼给了他一个背影跑开了。
廖青柏摸了摸鼻子,有些莫名其妙。
屋里的梁嘉芬看着妹妹跑出去,也有些无奈,她看着大王氏依旧坚持自己的婚事。
见大王氏被她气的快冒烟的时候,梁嘉芬把自己如何落水,如何被救一五一十的说给了大王氏听。
她是母亲,为了女儿的名节她有些踌躇,再加上女儿刚遭遇感情背叛,这马上成亲,她怕女儿是赌气。
“这件事我需要跟你爹商量一下。”
大王氏把梁嘉芬拉起来走去了堂屋,她眼神有些复杂的看着面前这相貌堂堂的男子,心里依旧有些哆嗦,到底是官老爷的儿子,她还是差点底气。
廖青柏见她们出来了,便知道梁嘉芬跟家里说了,他朝着大王氏弯腰行了个大礼。
------题外话------
第一更
第139章 明日登门拜访
“明日巳时晚辈登门拜访。”
大王氏机械的点头,她到底是个妇人,梁长海去田里干活了,现在还没回来。
明显的这县令家的公子是等不到的。
梁嘉莉跑到厂房的库房里面,找到了正在叫人装红薯粉的阿雯,一脸怒气的跟她说:“那个廖公子也不是什么好人,怎么嵩山书院的学生都是这副德行,品行不端的学子莫把老师的脸丢光了。”
一旁躺枪的段家宏无辜的瞪着眼睛,他可品行端正得很呢。
阿雯好笑的看着她:“他怎么惹你了?”
梁嘉莉语气有些冲的朝门外喊,生怕大房堂屋里的廖青柏听不见一样:“那就是个人面兽心,不就是送了我们回来嘛,居然让大姐嫁给他。还读书人呢,书都读进狗肚子里了,就是三叔开蒙的小子都比他光明磊落。”
在大房堂屋里的三人面色各异,大王氏则有心担忧廖青柏会不会生气,他生气了县令大人还能饶过她们一家吗?
梁嘉芬心里不觉得有什么,毕竟她跟他约定一年后和离的,这一年他终归会接触她的家人,现在知道妹妹的性格也好。
至于廖青柏他无辜的眼神怎么看都不像骗婚的人,再有他如果品行不端,不光明磊落估计她家大姐就得消失。
廖青柏心里吐槽未来小姨子只会看表面,真是个不懂得察言观色的丫头。
阿雯带着各抱着一包红薯粉的段家宏跟梁嘉莉出来,看着站在院子里等着段家宏的廖青柏,眼神有些审视。
大姐必定有事情瞒着她们,这个男人一表人材,门第比黄鹏还高,突然就要娶大姐,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可关键梁家并没有什么值得这些大户人家觊觎的东西。
她在跟段家宏去库房取红薯粉的时候,她就打听到了廖青柏的身份。
廖青柏一脸坦然的接受阿雯的眼神洗礼,并不觉得自己有做错什么,他跟梁嘉芬就是,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一年以后他们就会解除关系,至于到时候自然由梁嘉芬向自己家里人解释。
他可提前跟梁嘉芬说过这段婚姻是因他父亲的原因,她不必瞒着家人。
看着这满是关心梁嘉芬的家人,或许她决定是对的。
廖青柏眼神微闪,笑着招呼段家宏:“段同学可以走了吗?”
要不是要等着段家宏一同回县城,他已经走了,免得在这里接受那个小丫头片子的洗礼。
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小丫头眼神有点犀利,看得他有些想要躲闪。
段家宏跟着廖青柏走去马车,梁嘉莉这时蹿出来,直接气呼呼的把手里的红薯粉砸在廖青柏怀里,把廖青柏砸得一个踉跄。
“阿莉!给廖公子道歉。”大王氏立马呵斥梁嘉莉。
“我不。”梁嘉莉一脸倔强,瞪着廖青柏。
她可不怕他那县令公子的身份,敢逼迫她姐姐嫁他,她就敢跟他正面刚。
大王氏急得连忙替梁嘉莉道歉:“廖公子,不好意思,小丫头不懂事,你莫要生气。”
廖青柏看着卑微的大王氏,又看着倔强的梁嘉莉,心里忽然又些明白梁嘉芬为何要瞒着了。
------题外话------
第二更,求票票。
第140章 明天娘亲陪你去
母亲看似农妇,心智却是不俗。如果知道他跟梁嘉芬约定的一年之约,肯定想尽办法的阻止。
加上一个倔强的小姨子,另一个精明的小堂妹。廖青柏庆幸梁嘉芬的决定,不然他爹就等着吃官司吧。
“伯母,没关系。我们就先走了。”
廖青柏吃力的抱起一包红薯粉,少说得有十斤吧。可见这梁家的感谢还是挺重的。
走到马车边,立马把怀里的红薯粉交给车夫,手一下就轻了,一旁的段家宏看着他这模样有些嘲笑。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话自然说得很轻,这梁家可还有读书人的。
廖青柏一脸不赞同,他家爹不就是读书人吗?人家当了县令管制一方。
“有本事去我爹面前说说。”
段家宏被廖青柏一噎,哼了声爬上马车。
廖青柏带着得意的笑,也跟着爬上马车。
吃瘪的段家宏脸色有些臭臭的,远离了廖青柏,闭着眼睛不理他。
回到县城,廖青柏把段家宏送回他家,然后高高兴兴的自己回家了。
到家刚好吃上晚饭,他一脸喜悦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让坐在主位的两人忍不住侧目。
县令廖广来一脸疑惑的看着高兴的儿子,这么晚回来还这么高兴?
“儿子,你高兴啥,说出来老子也高兴高兴。”今天他可是烦死了的,自己儿子当众亲人家,说大了那是在救人,可其他人会自动屏蔽救人的问题而往其他方面延伸。
廖夫人也笑着等着,她也很好奇的,加上今天送那姑娘回去,到底谈得怎样她也是不知的。
“儿子,你跟那姑娘谈得如何。”廖夫人朝着廖青柏挤眉弄眼,可不能把一年约定说出来,不然他们家大人会翻脸。
说起这事,廖青柏连忙朝他爹乖巧懂事的夹了一筷子菜:“爹,明天我聘媒人去梁家提亲。”
廖广来眉毛一挑,看着儿子的脸,不像撒谎,安慰他道:“你也不要觉得委屈,日后好生待她,我今日打听过她家,家里出了秀才的,也算耕读之家,日后出仕与你也能守望相助。”
廖夫人不在意官场这些,她一脸高兴的看着廖青柏,笑着连连点头:“明天娘亲陪你一同去。”
大事落定,不仅仅廖广来心情舒畅,就是廖夫人心里也有劲,伸手拿过汤勺给廖青柏装了一碗滑肉:“这个滑肉不错,你多吃点。”
廖广来也点头:“同福酒楼也不知道在哪里寻得高人,做出了个叫什么红薯粉的,混着肉烧汤就命名滑肉,不过也确实挺滑溜的。”
廖夫人也点头,她是喜欢吃,更喜欢自己身材,一大碗滑肉汤都里面了父子俩的肚子。
红薯粉?他忽然就想起小姨子砸给他的红薯粉:“高人就在梁家。”
廖广来夫妇都惊讶了一下。
这梁家不是耕读之家吗?怎么又在做生意了?
廖青柏也有些奇怪,不过上次来送豆腐的就是梁嘉芬,可见她是一直都在县城卖豆腐的,再有她也询问过约定的这一年能不能出去做生意。
难道她还打算卖豆腐吗?
------题外话------
第三更
第141章 大丈夫不能言而无信
他倒是不觉得有什么,母亲估计也不会说什么,这本来就是她的注意,他偷眼看着父亲严肃的脸,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
廖广来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有事说事,偷偷摸摸做什么。”
廖青柏组织了一下语言,端正的坐在凳子上:“爹…你儿媳妇以后可以出去做生意吗?”
廖广来拿着个青碗朝着廖青柏砸过来,被他扭头躲过,青碗落在地上传来一阵清脆的声音。
“你不怕丢面子就让你媳妇去外头抛头露面。”廖广来气狠狠的瞪着他儿子,怎么就是个不开窍的,他有见过那个大户人家的媳妇去外面抛头露面的。
更何况他还是一县县令,儿媳妇公然抛头露面这不是打他的脸吗!
廖青柏被自己爹吓到了,有些诺诺的小声说:“可我已经答应她了,男子汉大丈夫可不能言而无信。”
廖广来气的伸手再抓了个青碗砸过去,廖青柏麻溜的躲过跑了,跑之前给母亲一个求救的眼神。
意思说,我都牺牲了终生大事,你得帮我搞定你丈夫。
廖夫人一脸黑,她不还不是为了这个家。
“你说说这小子想干什么?儿媳妇去做生意?这怎么说都说不过去,我们家又不是没吃的,需要儿媳妇去挣钱,你明天好好跟他说说,再有,记得给梁家下聘下重点,表示我们家看重这门婚事,让那些造谣给我都闭嘴。”
廖广来气狠狠的说完就走了,一副被儿子气死的节奏。
廖夫人看着这俩父子,揉揉眉心,真是烦死了。
她也想撂挑子不干。
晚上梁家大房很热闹,有大房的人,也有三房的人。
就连刚下学的梁长鹤都是直接背到大放来的。
梁长海听到大王氏说的那些,他只感觉到头晕,脚都有些虚。
这是对当官的天生的害怕。
他一时间也没有主意,朝着家里最有出息的梁长鹤求助:“老三,你说这个事怎么办?大丫头摆明了要嫁县令家公子,可我怕啊。”
梁长鹤明白梁长海做父亲的心,如果今天换成阿雯,他想他也会如此担忧的吧。
加上大丫头还是在受了情伤当天做出的决定,这让大家都觉得有赌气的成分在。
可刚刚大嫂那欲言又止的表情表示这里面是有隐情的。
“先看看廖家的态度再说吧。”
众人散去,听到消息的梁长江看着自己八岁的梁嘉静心里叹息,他家丫头怎么不早出生几年呢!
阿雯在廖青柏走后一直在梁嘉芬的房间,她肯定大姐有事情瞒着,只是她如何追问大姐都只是笑笑,并不告诉她。
阿雯气馁了,在爹爹回去后也跟着回去了。
最近因爷爷的病,她都懈怠了许多,又因大姐的事越来越懒,真怕他爹忽然抽查。
不过每天晚上教导母亲做菜的事情没有发生改变,她计划找到卤料就去县城找个便宜点的摊位。
朱氏现在做的小炒可是色香味俱全,不敢跟大酒楼去比,她也没打算去跟大酒楼争生意。
人家都是实力雄厚的商家,她去不是找虐吗!
------题外话------
第四更,求票票
第142章 不算偷听吧
阿雯打算做小食肆,也就是小饭店。
翻看书籍的阿雯,看到了一道扣肉,大脑立即反应出一些炒肉的配菜。
让她最先想起的是红薯粉搅拌成浆糊摊成饼,然后捞出来切成块炒肉的做法。
这在农家算很普通的,有时候菜没有成熟的时候,大人们就会这样做。
吃起来软软糯糯的还带着肉香,阿雯想着就有些流口水了。
“娘,晚上我想到了个新鲜吃法,我们等会试试。”
此刻她坐在灶前看着菜谱,看着在米汤的朱氏眼睛发亮的说。
朱氏自然以女儿为主,加上最近生活好了不少,油水也多,丈夫脸色不似以前那么瘦弱,阿雯也蹿高了一节,就是她自己都能感觉蹲着久一点起来,头没以前那么晕了。
这都是阿雯的功劳,自然是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阿雯把红薯粉里面敲打了一个鸡蛋,加了点盐,端在锅边思索着怎么摊成饼。
朱氏见了有些好笑,这摊饼有什么难的。
她伸手拿过阿雯手里的碗,用锅铲先舀了一点点油把锅热上,手伸进锅里感觉温度差不多了,她用勺子舀了一大勺均匀的浇在锅里面。
阿雯掌控着火候,不能太大不然就糊了,看到下面的红薯摊饼变了颜色,朱氏立马用锅铲给其反面,等两边都熟了,就被捞了起来。
一连摊了好几张,自己一家肯定吃不完,朱氏便吩咐阿雯给大房送点。
可又想到只给大房的话有些不合适,朱氏又搅拌了一些红薯粉来摊饼。
然后阿雯开始一家一家送,就一院子,也就几步路功夫。
先送的自然是爷爷奶奶的老屋,辈分在哪里,一个孝字压下来能把人肩膀压弯。
之后阿雯又回来端两份出去,一份给大房,一份给二房。
去到大房听到大伯娘在厨房跟大伯说着大姐为什么要嫁给廖青柏的原因。
她就那么凑巧听到了,无辜的眨眨眼,这不算偷听吧。
看到大伯沉闷的烧着火,阿雯实在是不忍心看到大伯这般愁眉苦脸:“大伯,大伯娘,我跟我娘做了这个红薯摊饼,你们也吃吃看。这个可以炒肉吃,当然也可以清炒,就是味道没有炒肉好吃。”
大伯娘看着阿雯端的红薯摊饼笑着骂道:“你这丫头就知道吃。”
“嘿嘿,我不吃怎么能捣鼓出吃的来。”阿雯义正严辞的为自己好吃辩解。
大伯也乐呵呵的看你的阿雯耍宝。
送完了大房,阿雯就去送二房。
二房的厨房里气氛有些冷寂,烧火的是梁嘉静,掌勺的是大着肚子的小王氏。
至于二叔,他在一旁坐着干等。
不知道他是还在生二伯娘的气,亦或者他就不愿意做。
阿雯看着小王氏那肚子都感觉心惊肉跳的,生怕宝宝就忽然出来。
有许久没有见到梁嘉静了,此刻看着她有些沉稳的坐着烧火,心里不免替她有些难过。
或许爷爷说的是对的,梁嘉静其实是个好孩子,只是遇上了这样的父母。
没有好生教导却处处指责她的错处。
------题外话------
第一更,求票票
第143章 到时候我招赘
只要她不学坏,看在血脉一样的份上,她未来的夫君她会帮忙把把关的。
晚饭后,阿雯躲进空间继续她的抄书,抄书的钱对于她来说已经不是重要来源了。
她最近抄了一些书库里面的美食书籍,打算下次给周掌柜送去。
至于理由,刚想好了,她觉得县令家公子送的书籍周掌柜应该不会去特意问吧。
当然她不会直接去这样说,要说的模凌两可的感觉最是让人相信。
直到眼睛累了,手腕酸了,这才放下毛笔。
之前给祠堂来的小孩抄书耽搁了一些时间,不然早就要交了。
次日一大早,大伯娘把大伯拉起床开始打扫卫生。
今天可是县令家公子要来,可不能像昨天那样满屋子乱糟糟的。
就是两个女儿都被大王氏拉起来做苦力。
梁嘉芬还好,认真听大王氏指挥,梁嘉莉可是一脸的不情愿。
大王氏伸出大巴掌拍了梁嘉莉后脑勺一下,虽然不疼,但也是有威慑的。
“你再敢像昨天那样对待人家,你看我不收拾你。”
梁嘉莉朝着大王氏撇撇嘴:“有什么了不起的,以后大哥也会做官,说不定还会比他爹高呢。”
大王氏又瞪了梁嘉莉一眼:“就算阿华日后做官了,那也是以后的事,现在你就得给我佝着。”
梁长海也在这时候搭话:“阿莉,你脾气直,现在在家里都不好好收敛,日后怎么找婆家。”
梁嘉莉对着自己爹跳跃的思想有些无力了,再怎样她都还有三年,三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
“爹,到时候我招赘。”
梁长海忽然大笑:“你招赘?你爹我可养不起你哟。”
“爹!”梁嘉莉气的跺脚,这简直就是在说她吃得多,且还要带着一个累赘。
大王氏也笑了,梁嘉芬也笑着看这父女俩斗嘴。
廖青柏来得比他说得早,同来的还有一位媒人,一位贵妇人。
廖夫人今日特意穿得简朴一些,就怕梁家觉得她家太富贵了不同意这门婚事。
这婚事黄了,等同于他夫君的官位也快黄了。
媒人请的官媒,不论是里子面子都要做得足足的。
大王氏夫妇接待了提着东西上门的几人,连忙迎着她们。
媒人嘴巴就跟抹了蜂蜜,说得话就像黄鹂的声音一样好听,听得人心花怒放。
“大哥大姐大喜,公子俊俏,姑娘娇俏可谓天生一对。”
大王氏跟梁长海听到媒人夸奖女儿心里很开心,自己的丫头自己知道,自然是个好的。
“院子里敞亮,媒人与夫人就坐在院子里说说话吧。”
媒人自然不会说什么,做媒的最是喜欢两家商量好了过来走走过程。
廖夫人也觉得屋里光线不如院子好,也同意坐在外面,倒不如她嫌弃泥土房子,是屋里的光线真不大好。
院子里梁长海早早就搬了张桌子椅子,此刻大家入座后,大王氏叫着梁嘉芬:“阿芬,去把茶端来。”
因阿雯要捣鼓茶叶蛋,家里都是有备着一些劣质茶叶的,他们家什么条件人家都知道,茶叶虽然劣质依旧是茶叶。
------题外话------
第二更
第144章 商量婚事
梁嘉芬去了厨房却没有端出劣质的茶叶水,她重新烧了开水,把以前找到的藿香丢了一点在里面,这藿香清热解毒可比那劣质茶叶好多了。
天气虽然已经凉快,此时喝点藿香茶也是无妨的。
加上送上来都还是热的,等热度降下去后,喝点热茶很舒服的。
廖夫人看着散发着热气的茶,心里有些不想喝,但是看见儿子都喝了,也就跟着喝了一口。
嗯,还不错,她心里想着,这个丫头倒是个有七窍玲珑心的人。
如果不是她生在农家,她一定会非常喜欢这丫头的吧。
懂礼仪、知进退。很有大家姑娘的风范。
加上因为丈夫的乌纱帽,他们家对她也是有愧疚的。
廖夫人给媒人递了个颜色,端着藿香茶碗小口小口的喝着。
“大哥大姐不必麻烦,我们今天来是给你家大丫头提亲的,这是男方家的诚意。”媒人说着把身边提着首饰盒放在桌子上。
正巧刚吃了早饭的阿雯走过来看着一夹子首饰暗叹廖家好大的手笔。
梁嘉芬看着这一夹子首饰吃惊的看了眼廖青柏,廖青柏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
梁嘉莉已经被廖家的大手笔给吓到了,她脸色不那么臭了,嘴角甚至还带着浅浅的笑容。
给得多证明廖家看中大姐,她心里那点小别扭也就不存在了,只要对她姐好比什么都好。
“如此贵重,我们不能收。”大王氏足梁长海对视一眼,心里对廖家心里满意了三分。
媒人又笑着推回去,调侃:“又不是送您的,你收了不顶用,得你们家姑娘说了算。”
梁嘉芬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廖夫人这时候站起来,笑着把首饰盒拿在手里,走在梁嘉芬面前拉着她的手笑着:“这算我给儿媳妇的见面礼。”
长者赐不可辞。
梁嘉芬望了一眼廖青柏,又看了看大王氏对着廖夫人行了个礼收下了。
这东西在明面上她得先拿着,过了给回廖夫人就是。
梁嘉芬收了礼,两家人也慢慢的相谈甚欢。
中途梁长鹤也送回来了一次,廖夫人见梁长鹤腿脚不便还在村里教书很是敬佩,便决定已廖青柏名义捐助一些书籍。
梁长鹤自然感激,同时也对廖家有了新的认识。
两家经过这次相处也对对方有些认识,大王氏与梁长海也不在唯唯诺诺,口齿清晰的讨论起女儿的聘礼问题。
廖夫人本以为农家人见钱眼开会狮子大开口,她都是做好了准备的,不想大王氏开口只要十两。
在农家十两彩礼也算是天价了,但是人家是贵公子,自然不能比的,但大王氏夫妻还是得表明态度。
她们是嫁女儿,又不是卖女儿。加上女儿自己也认同这门婚事,那么他们能做的就是祝福这小两口。
虽然这段婚事里面有些一些名声要挟的成分在,既然廖家做出了决定,他们家也得拿出态度。
两家人商量十一月初一来下聘,廖夫人带着廖青柏以及媒人心情愉悦的走了。
------题外话------
第三更
第145章 赠书
次日,廖夫人排廖青柏送来了一箱子书籍。
有抄的,也有旧的,更有新的。
一到学堂,学子们都沸腾了。
梁长鹤感谢着廖青柏,也感谢县令。清河县有廖县令这样的好官,有廖夫人这样的行善之人,何愁。
梁长海跟大王氏连忙招待,这个即将成为自家女婿的廖青柏,对于捐书,两口子心里明白这是在变相的表明态度。
不过这廖夫人有这心,她也就放心了。至少大丫头嫁过去不会有个恶婆婆压着。
对于廖青柏这个女婿那就更满意了,长相不必说,一表人材,比那什么黄家人好多了。
性格也好,见人就笑,认不认识的都笑着打招呼。
这些大王氏哪里知道是廖青柏在村里刷好感,他也怕这婚事黄了。
昨晚他爹告诉他,近些日子上头就会有人来巡查工作,最近不能出差错。
尤其是他的婚事,这关系的是整个廖家。
阿雯见廖青柏坐着车马车送了一箱子的书籍去祠堂,她也跟着跑去看热闹,跑到祠堂看着书籍有新的,她偷偷看着大家都在忙,跑到车上把书库的书也拿了些出来。
她还在说学子们后期的书怎么办呢,这惊喜来得太突然了。
在外面搬书的廖青柏把手里书籍搬进祠堂,又爬上车去搬,看着依旧堆得满满的书,眉头一皱,他刚刚不是搬了很多出去了吗?这怎么感觉又涨了呢?
车上的阿雯拿着一把本比较励志的故事书看着,觉察到廖青柏的视线依旧面不改色的翻页,余光看到他去搬书后,阿雯才大大的松了口气。
应该没有被发现吧?她一下子是不是拿出来多了,看来下次要一点点拿。
这次书籍有很多,足够孩子们学到考试童生,甚至秀才。
解决了书籍的问题,阿雯觉得上阳村的私塾已经算办成功了。
她心情特好的拿着一本书慢悠悠的走回去,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私塾办好了,厂也办好了,就等着来钱把身上的账还掉。
阿雯回到院子门口的时候,发现许春花带着四叔在商量办多少桌。
忽然大脑闪出四叔要成亲给爷爷冲喜这么个事。
梁有根的病慢慢在往好的方面发展,至少他现在已经能下床走动走动。
之前卧床大约心里不舒服,懒得动。后来却是没办法下来,太虚弱了,加上又生病了,心里不得劲。
可见县城里的大夫还是有几把刷子的,许春花打算就近选一个好日子,把杨氏娶进门。
大王氏已经跟她说过十一月一号在大房吃饭。大丫头的婆家要来下聘,所以她才跟四富找了个人算了最近的好日子。
十一月八号大吉,诸事皆宜。
现在母子二人就在商量拜多少桌,请那些人,得把这些事情都办了。
小儿子的婚事很急,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老伴身体慢慢恢复,她也希望这喜事能把老伴身上的霉运冲走,快速康复。
阿雯没有打扰许春花母子,她到时候只管吃,其他的事情不需要她操心。
------题外话------
第四更
第146章 话本
回到房间看到梁嘉莉也在房间里,见她回来一脸兴奋的跑过来抓着她:“这个廖青柏果然不一样,比那个黄鹏好太多了,大姐这次绝对没选错。”
阿雯看着兴奋的梁嘉莉只想呵呵哒,大姐跟廖青柏两人忽然就成亲,这不是摆明了有蹊跷嘛,这个二姐脑回路怎么长的。
再加上她听到大伯娘说给大伯的话,她敢拿自己私房钱打包票,这两人绝对有秘密。
说不定这廖家就是觉得她们是农家人好欺负,就以名誉要挟大姐嫁他家。
但是从二姐话里话外这门婚事大姐都是求着大伯娘的。
阿雯有些搞不懂了,她丢开这些事情,问梁嘉莉:“你字练好了?”
梁嘉莉高兴的笑脸瞬间变成了苦瓜脸:“没。”
“正巧我翻译也没译完,要不……”阿雯朝着梁嘉莉挤眉弄眼。
“走。”梁嘉莉拉着阿雯的手,一下子就奔跑出去,速度快得在厂房里的朱氏眼睛一花。
在大房做客的廖青柏看着手拉手跑出去的两个小姨子,眉头一挑,大王氏则有些哭笑不得。
梁嘉芬也在堂屋,羡慕的看着两个妹妹,廖青柏见了心里愧疚连忙跟准岳母讨福利。
“伯母,我今天没什么事,能否让阿芬带我走一走,了解一下村里情况,到时候我也好跟我父亲反馈一下。”
大王氏本就越来越喜欢这个准女婿,反正两家都是订亲了的,也就不怕外人说什么了。
“也好,让阿芬带你看一看村里,除去上次洪水让村子遭了灾,我们村都是顶顶好的。”
梁嘉芬带着廖青柏走出梁家老远,见四周无人,低声说道:“你我本就是做戏,这出来走走逛逛是不是有些不妥。”
廖青柏摇头,看着山中方向,一片绵延起伏,青青郁郁:“这样才能让你家人觉得我们是真的,对你才能更放心。”
看着依旧情绪不高的梁嘉芬又道:“毕竟你才受到过伤害。”
梁嘉芬抬起头看着这个男子,一身白色月牙长袍,头系着蓝色发带,脸色柔和,声音醇厚,那种由内往外的关怀让梁嘉芬心中微微有了点暖意。
她忽的一笑,带着洒脱:“他都成亲了,我再念着又有什么用,不如看当下。”
廖青柏点头,这话说得是没错,可感情如果那么容易忘记那就不是感情了。
二人漫无目的地走着,在一大堆草垛下发现了刚刚跑出来的小丫头。
梁嘉芬正想上前被廖青柏抓住了手腕,两人都一愣,廖青柏手迅速松开,不自然道:“别去喊,她们两这样的情况我们书院多的是,压力大了,看一些话本也无碍。”
廖青柏看到阿雯手里的书,不正是她在他搬书的时候在车上拿的吗!
这家里不敢看,躲在这里来了。
既然两位小姨子喜欢看话本,他就投其所好多送点过来就好。
两姐妹正看得津津有味,这小说对于阿雯来讲自然是有多少看多少,可是她没办法光明正大的拿出来啊。
这下好了,有个县令家公子送的书籍做挡箭牌,她就能拿很多不同类型的书籍给二姐看。
------题外话------
第一更,求票票。
第147章 已经是有钱人了
廖青柏留下吃了午饭才回县城,下午又来了一位客人。
走商的楚子言来了,他一来就提着东西给阿雯,笑得是那样狗腿。
“阿雯,这是哥哥送你的。”楚子言把手里的布料放在阿雯怀里,得有她半人高了。
阿雯吃力的抱着,这送的礼是不是有点重,虽然说送礼给生产商也是一种态度,可这是不是太贵重了。
一旁的梁嘉莉见阿雯吃力的抱着,也赶紧帮忙。
她看着楚子言一脸风餐露宿的楚子言,梁嘉莉发现他就跟书中主人公一样,为了自己的事业努力奋斗。
楚子言也不废话,拉着阿雯的小衣袖就去厂房:“你这里存货有多少?”
“什么存货?粉条还是红薯粉。”阿雯跟着楚子言身后走,感觉慢走一步就损失一百两银子一样。
在楚子言眼里,可不就是这样嘛,他之前拿回去的五百斤红薯粉条刚到的时候还是新货,大家都处于观望。
他也不着急,一次他带着这东西去了趟京城的酒楼,本来也算熟人,给他免费试用,结果这一发不可收拾。
然后楚子言就在里面嗅到了商机,他本身也没拉多少回来,自然是谁钱给得高他的货就给谁。
然后自然就赚得盆满钵满,通体舒坦的压了对手一下。
“都要,这次要十万斤。”
“多少?”阿雯简直要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
“十万斤。你没听错,你这个市场就得占先机,这东西出来后就会有人模仿,所以我这次要十万斤。”
楚子言自然明白生意的先机多重要,要在这还没有打开市场之前占据有利商机,不然日后利润可就薄了。
阿雯对楚子言竖起大拇指,这才是真正的商人,敢于去堵。
库存也就几百斤,距离十万斤可差远了,阿雯立即叫大伯娘开始找人手,加上楚子言要得急,还得去收红薯。
这收红薯的问题就直接交给了大伯去办,顺便帮着把外婆那边的红薯粉都收上来。
阿雯看着楚子言就那样眼巴巴的望着厂区,有些好笑,这一时半刻哪里做得出来他要得量。
楚子言也不气馁,直接把仓库里面的货先提走了。
可是仓库里面还有一百斤李掌柜的货啊。
“你这么强盗,小心被李掌柜知道了扒了你的皮。”
楚子言笑得一脸嘚瑟,毫无惧意:“没事,皮这东西只要李掌柜要拿去便是。”
几百斤的货物运出,楚子言没有跟着回去,他吩咐手下一定把一东西送到家,自己却留了下来。
阿雯无语,这是打算监工吗?
至于银两,楚子言直接把十万斤的钱都给付给阿雯了,看着人一箱一箱抬着的银元宝,阿雯也是醉了。
这人怎么就这么大胆呢。
这可是好几百两呢。
按照之前的价格楚子言订购了十万斤,一共是六百五十两。
这银子放在阿雯面前,她才发现原来她已经是个有钱人了。
“知道你可能会用钱,我直接提现银子一百五十两,这另外给你一张五百两的汇通银票,只要在汇通都能取现。”
------题外话------
第二更
第148章 还债
说着还一脸快夸我聪明的表情。
阿雯确实需要钱,她计划买个马车,实在不行牛车、驴车也能将就。
还打算给爹爹做个轮椅,这样就可以不用别人天天背着去祠堂教书,而是推着去祠堂教书。
天天背着会让梁长鹤觉得他就是个累赘,心里伤害很大,如果有个轮椅那又不一样,他可以自己慢慢滑着去。
梁家到祠堂这条路还是很平坦的,所以阿雯才计划做个轮椅。
又想给母亲开个饭馆,一手的好厨艺可不能浪费了。
加上练习了一两个月,不算大成也有小成,慢慢营业慢慢吸取客户的需求。
这钱来得很及时。
除去还账应该还能剩下不少。
当即阿雯叫来朱氏,两人就拿着个篮子装着厂里出产的豆皮、豆干,拿上钱直奔村长家。
“二爷,这里有厂里新做的吃食,您给试试。”阿雯小嘴甜甜的说着话,让村长都不好意思不收。
没听她说是送来试试的吗?必然是试看看好不好吃,到时候要跟她反馈信息的。
村长收了阿雯递过来的篮子交给自己婆娘,然后笑着问着:“今天怎么来了?有什么二爷爷能帮忙的。”
阿雯看着笑得乐呵呵的村长点头:“确实需要二爷爷帮忙,这是五十两银子,麻烦二爷爷帮我把地契办下来。”
村长一脸惊讶,这才多久就把地皮钱给攒齐了。
“阿雯啊,二爷爷这里不着急,族里也不着急,你还是先把之前欠的钱还了吧。”
阿雯笑着把钱放在村长手里,笑着:“村长放心,借过钱给我家也一并去还。”
阿雯的话村长听明白了,也就是这小丫头发了,既然已经发了他也就不客气的手下。
然后阿雯又拿出五两银子放在村长面前:“之前借过钱的几家二爷爷都知道,这五两麻烦二爷爷帮着给一下,我找不开。另外,我们厂还差人,二爷爷可以帮忙张罗一下吗,至于工钱一百文到两百文不等。”
本身就该朱氏带着阿雯一家一家去归还,但是实在是没有那么多散钱,由村长帮着给了,日后三房单独请众人吃一顿也算三房的心意。
加上,她的作坊生意来往不少,日子也在慢慢变好,再不还钱估计村里的那些人会生埋怨。
本是好心借钱,发现挣钱了不还,这样的心情任何人都很会气愤。
所以,阿雯不打算去挑战大家的底线,毕竟谁家也都不富裕,都是紧巴巴的在过日子。
次日,阿雯把楚子言的马车借用,拉着给孩子们放假一天的梁长鹤去陶大夫的门诊。
朱氏也想去,家里的活计也是需要人的,加上又有村民来应聘,她也就没时间跟着去了。
楚子言为了守着货也是够拼的,直接就在大哥的房间里面住下来了。
阿雯甚至还在想以后是不是要建个大点的砖瓦房,以备不时来的客人。
梁长鹤指挥着路,走了大约一个时辰,来到县城的一家跌打损伤的医馆,梁长鹤看着这里有着恍如隔世。
他来两次都没有这次来得轻松自在,果真是无债一身轻。
他看着一脸看稀奇的女儿,心里很是感激,同时也更坚定要科举的决心。
------题外话------
第三更
第149章 爹没事儿子就放心了
如果不是女儿鬼主意多,他们家如今的生计都难以为继吧。
他必须鞭策自己,只有考上了进士,扬眉吐气,家里的人才能水涨船高。
女儿亦能觅得锦绣良缘。
一个穿着棉麻衣服的小子出现在阿雯眼中,她兴奋的大喊:“哥,哥。”
梁嘉华听到有人唤他,那声音很像妹妹阿雯,他皱眉有着不相信的转过头,见着坐在马车上从马车窗口都露出半个身子的阿雯吓了好大一跳。
“阿雯,快回车里去。”然后他丢下东西就跑过来,生怕这个丫头摔了。
跑到马车窗子边上斥责她:“你露出半个身子这很危险的,万一马儿跑了,你就会直接摔下马车,指不定摔个手残脚残的。”
阿雯听着梁嘉华的念叨吐着舌头认错:“我知道了。”
“阿华,你辛苦了。”梁长鹤看着脸色晒黑了的儿子,心里也是愧疚的,为了他的腿瞧把这个家弄成什么样了。
梁嘉华这时听到梁长鹤的声音也高兴的咧嘴:“爹没事儿子就放心了。今天是来复查吗?是哪里不舒服吗?我记得还差一点时间的才换药吧。”
梁长鹤笑着听着儿子的话,准备开口说话,被女儿一阵挤眉弄眼。
“对呀,爹爹的腿就是还有点不舒服,所以我就向来订货的商户借了马车来看看。”
梁嘉华一听立马两步走到马车少年,提着腿就要往上爬。
看着转进马车的儿子,梁长鹤无奈的瞪了眼阿雯。
“爹,我背你去里面等,陶大夫还要等一会。”
梁长鹤点点头,顺着儿子的力道趴着他背上,阿雯紧跟着两人。
梁嘉华把梁长鹤背进屋里,一股刺鼻的气味传进阿雯的鼻子,让她立马不舒服的打了好几个喷嚏。
梁嘉华笑着帮梁长鹤两人端了一杯水,然后又出去忙去了。
阿雯看着梁嘉华穿梭在这些病人中间,有时候递个东西,有时候帮着绑个胳膊,有时候帮着拿点药。
这是她忽然就明白了为何陶大夫愿意帮父亲治腿,还同意赊账。
这个时代读书是真的贵,一个家庭供养那么一个读书人就能把家底掏空,所以读书人很少。
对于药铺,不论是什么药铺都得识字,不然如何给人写处方,如何看懂药材名。
梁嘉华识字就能清楚的认识是什么药材,只要药材没有摆错,一般都是处方怎么开,他就怎么称。
阿雯两人等了大约半个时辰,陶大夫一脸疲惫的走进来。
陶大夫大约五十岁左右,头发有着淡淡的斑白,下巴留着斑白的胡须,穿着一身棉服,看着很和气的一个人。
陶大夫先端着茶喝了好几口,这才放下茶杯看着梁长鹤:“哪里不舒服,药都坚持吃了吗?”
“都有坚持,双腿一点感觉都没有。”梁长鹤看着自己的双腿感觉了一下说着。
陶大夫点点头,在梁嘉华拿过来的湿毛巾上把手后,蹲在梁长鹤脚边把他的裤脚卷起来用手捏了捏。
检查之后,陶大夫点头:“恢复的还可以,晚上记得叫家人多帮你按一下促进血液循环,我另外再帮你开十幅药,一幅三天,一个月后,试着做一些简单动作。”
------题外话------
第四更,求票票哇。
第150章 买头牛
梁嘉华立马把笔墨纸砚奉上。
待陶大夫写完处方后,阿雯站在他身边,先是给陶大夫行礼:“多谢陶大夫。”之后仰着头看着这个老人,笑着:“麻烦陶大夫把帐一起算了。”
陶大夫斑白的眉毛一抖,这丫头说的可是他理解的那个意思?
“丫头,你说得可是所有帐结清?”
阿雯点点头,认真的看着陶大夫:“如果哥哥不是读书的料,到时候来给陶大夫做个药童也是不错的。”
陶大夫看着一旁的梁嘉华点头,这小子还真是不错,他说的话他能很好的理解,做事也很认真,个性也沉稳,是个不错的苗子。
梁嘉华却有些愣了,妹妹哪里来的钱,那可是几百两,父亲也只是在一旁笑看着。
陶大夫见梁长鹤都是老神在在,他也不墨迹,吩咐梁嘉华取来算筹打得噼里啪啦响。
“一共五百二十两。”
阿雯看了一眼梁嘉华,哥哥不是说是两百两吗?难道有利息涨价了?
梁嘉华无奈的苦笑:“当初在家里是哥哥少说了三百两。”
梁长鹤心里难受的看着儿子,这可是五百两啊,要不然阿雯有出息,他这得做多久的工抵账。
怀里揣着五百两银票,还差二十两,阿雯忙跑出医馆找到马车,幸好她把钱都藏在空间里面,不然一时间还真没有。
阿雯吃力的抱着二十两出马车,车夫见了忙帮忙。
五百二十两当场结清,陶大夫还有些感慨,这刚用顺手的药童就这样走了。
坐在马车上好梁嘉华也是懵懵的,就这样还清了。
阿雯心里很肉痛啊,这刚到手的钱还没捂热乎呢。
梁长鹤看着阿雯的小模样就乐呵:“日后爹爹赚了钱都给阿雯。”
梁嘉华回过神来也紧跟着一句:“哥哥赚钱了也给阿雯。”
阿雯看着梁长鹤跟梁嘉华,扯着嘴:“我就是觉得一下子给这么多心痛。”
“长痛不如短痛。”梁长鹤又来了一句。
阿雯点头也不纠结了:“对了哥,你下午去吧当初借你钱的人家都还了吧。”
说着阿雯从怀里掏出五十两得银子。
梁嘉华立马拒绝:“要不了那么多,分家有二两,爹娘有五两,我有二两,你有一两,我们家一共借了三十二两,你给三十两给哥哥就好。”
阿雯拧不过他,就给了三十五两。
反正村里的钱她已经还了。
摸了摸就剩下接近五十两银子的怀里,阿雯长叹,钱好用不好挣啊。
不过阿雯还是打算去一趟卖牲畜的市集,现在也不考虑买买马了,买头牛或者驴都行。
梁长鹤跟梁嘉华都不懂也就给不了意见,还是外面的车堵跟她说,如果家里有天地就买头牛,忙的时候能帮着做活,闲的时候可以拉客或者拉货。
阿雯想了一下觉得有理,跟梁长鹤与梁嘉华就商量买头牛,配上板车也能坐人也能拉货。
牛就由外面车夫帮着挑选的一头刚成年的牛宝宝,价格也对于揣着几十两的她不算贵,不过对于其他家庭也算贵了。
一头刚成年的牛就要五两银子呢。
------题外话------
第一更,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