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八零发家致富---她应该为亲人,做些什么
贺岚把一本《创业史》,放在了父亲的床头柜上,这是一部经典性的史诗之作。
这个时代的人,都对这样的小说,充满了无限的热情跟期待。
果然,一本小说,就安抚住了父亲总想要起来走走的躁动的心。
贺岚又塞给大表哥几本小人书,不出意外,也安抚住了大表哥总想要去街上见见世面的好奇心。
大表哥,也是上过初中的。
不过,如今已经二十五岁的大表哥,离开校门已经十年了。又早已娶妻生子,如今估计也就只剩下小学的文化程度了。
文化素养太高的小说,他不是看不懂,而是不怎么看得进去。
小人书,倒是挺合适的。
不过,这个大表哥人还算聪明,上学的时候成绩还不错。一个班五十来人,他可以考千十名。
不错的了,作为家里的长子,每天放学之后,都有干不完的家务活,还得去地里浇菜,还得照顾弟弟妹妹。
除了在课堂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时间预习功课,就连在课堂上,也会因为太过疲劳而打瞌睡。
还有大表哥的大姐,也就是大表姐,也是差不多这样。
大表姐,也是初中毕业,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
如果不是成绩优异,舅母压根就不会让她上初中,而且上初中的学费,也是大表姐自己砍柴去卖挣来的。
而且,大表姐的人特好,勤劳善良又很是聪慧,跟贺岚的母亲非常亲近。从贺岚有记忆开始,这个大表姐,对她就跟嫡亲的大姐一样,带给贺岚许多的温暖关怀。
想到这样的表哥表姐,还有无比慈祥善良的外婆,想起古代母亲记忆中的这些亲人,想起母亲的那些遗憾,贺岚的心里不禁微微一动。
或许,她应该为了这些亲人,多做点什么。
不然,岂不是辜负了穿越这样的奇遇跟福分,也辜负了几百年时光之外的母亲?
主意一定,等父亲顺利做完了手术,过了危险期,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好多了的时候,贺岚就叮嘱大表哥照顾好父亲。
今天,她打算出去一整天。
一大早,她就出发了,逛遍了省城的几大废品收购站,以及几大书店,还有最大的百货公司跟几个路过的供销社,还有两个路过的邮局。
甚至,还在几个大型的社区,给转悠了一下。
如此,等她踏着晚霞,往旅馆走的时候,已经收获了三套初中到高中的教材,还有两套数理化自学丛书,五本崭新的字典,三本在收购站淘换来的七八成新的英语词典,一百来本小人书(其中有二十本,是在书店买的),五十多张的邮票(这些全都是在收购站淘换的,后世无比珍贵的)。
以及五六十斤的细盐,十来斤糖果,二十多斤核桃酥,十几个记事本,五支钢笔,十只圆珠笔,二十几支铅笔,十个橡皮擦,十瓶墨水,二十沓信纸,五板崭新的邮票。
她背着一个自制的大背包,走进旅馆,洗头洗澡之后,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然后,就从种植空间里取出六个苹果,六个梨,三十个大白兔奶糖,装入背包里,去医院看望父亲。
她一走一天,父亲该着急了。
果然,父亲躺在床上,正眼巴巴的看着门口的方向。
第14章 八零发家致富----遇上贵人了
父亲一见她,就道:“你这孩子,怎么一去就一整天啊?天都快要黑了,你这才回来,急死个人了!”
对上父亲满脸的焦急关怀,贺岚的心里不禁一暖,乖巧的点头:“爹,就这一次,以后都不会了!”
说着,把背包放在椅子上,将包里的东西一一取了出来,放在床头柜里。
贺长远又忍不住有点心疼:“你这孩子,你自己挣点钱多不容易,往后别乱花了。爹在医院里,吃的是病号饭,营养也足够了!这苹果,你带回旅馆自己吃,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苹果好!”
“没事,我在旅馆里还留了几个,这些你跟表哥对半分!”贺岚连忙笑着解释。
大表哥连忙摆手:“我二十多岁的人了,又不用长个,都留给姑父吃就好!姑父这么瘦,又刚做了手术,得好好养一下才行!”
贺岚看着如今还一脸憨厚的表哥,满意的点了点头:“不用,吃完再买就是了!我认识一个果农,她家的苹果卖的都不贵,吃完再去买一些,顺便带一些回家给娘跟弟弟妹妹吃,还有给外婆带一些回去!”
提起娘,她不禁有点担心,也不知道她跟弟弟妹妹,在家可好?
所幸,已经分家了,不用担心娘会被强制干苦活累活了。
对的,如今古代母亲的二弟跟三妹,都已经出生了。
二弟贺睿,如今五岁了;三妹贺芳华,如今也满了两岁了。
贺芳华,就是古代母亲觉得自己多有亏欠的人,也是这个家最有出息的、最有爱心的人。
贺长远每天都很挂念妻子,还有两个幼小的儿女,很着急想要早点出院回家:“小岚,要不明天爹就出院,咱们早点回家去?”
除挂念家人,他还担心花费太多,女儿贺岚幼小的肩膀承受不住。
“出什么院啊?住够十天再说出院的事情!而且,出院之后,也不能急着回家!我今天出去转悠的时候,帮了百货公司一个售货员的小忙,她家就是城郊的人。听她说,她家有一个四合院,整个东厢都可以出租出去!”
其实,就是她各卖了三支品相很好的三七跟天麻给人家,解了对方一个大难题。聊天的时候,她提起想要租个房子,给父亲养伤。
人家一听,病人不过是腿断了,不是什么大病。
所以,就热心肠的,说可以把自家闲置的东厢房,都出租给她。价钱很公道,不高也不低,就是市场价。
贺岚听那人一描述,知道那是个一个刚起两三年的青砖瓦房,条件很不错。而东厢房,是那姑娘的家里,专门为她三哥修建的。
只不过,她三哥在部队上,一年都难得回来一次。
所以,就长期闲置。而那三七跟天麻,都是她三哥急要的。
那姑娘是个热心肠,对贺岚印象很好,觉得贺岚唉干净又很有素养。另外,又觉得这就是缘分,所以才这么热心的主动提起租房这事。
贺岚觉得,她这是遇上贵人了。
这年头,遇上这么心思单纯,又热心肠的人,可真不容易。
第15章 八零发家致富----女儿的苦心
“不是,你这孩子,你难不成还想要在省城呆多久啊?租房,也是要钱的。爹答应,在医院住够十天,然后就回家吧!”
贺长远看着女儿稚嫩的小脸蛋,既欣慰又心疼,连忙插话道。
贺岚看着父亲,态度很是坚决:“爹,你听我说,租金我都付了一个月的了。不去住的话,人家也不会退了!而且,那是农村,青菜瓜果都便宜的很。吃鱼的话,还能自己去小溪里捞,都不用花钱!至多,就是跟村里人,买上一些鸡蛋,要花一点钱!”
大表哥虽然也很想要早点回去,但是他也不是个不懂事的,就帮着劝说:“姑父,小岚说的很对,路上要转好几次车,你的腿现在不方便这样转车。医生交代了,一个月之内,都不要出远门,脚也不能落地!”
不然,日后没法恢复如初,遇上刮风下雨的天气,就有点苦头吃了。
而且,还不能挑重担。
可是,姑父如今就是个农民,不能挑重担了,自己都养不活自己。
贺长远也想到了这一些,终于妥协了。
农村的重担,跟医生说的重担,可是有不小的区别的。
医生的重担,是一挑东西,超过八十斤,就是重担了。
可是,这样的重量,村里一个半大的小子就可以轻易挑起来,不能算是重担。
贺岚这才欣慰的笑了,着实放心不小。
父亲愿意术后,在医院再呆十天,实在再好不过。
要不是医院病房紧张,她跟主治医师沟通过,人家说呆十天就得出院,把病房空给需要的人。
不然,她都想让父亲在医院住上一个月,等父亲的脚可以稍微落地走动再说。
那个农家四合院,跟最近的邻居家也相隔了二十来米的距离,中间有一个低矮的小丘陵。
这是一个很小的红砂岭,坡度低缓,只长了几棵松树,几棵柏树,还有不多的灌木跟荒草。
站在庭院里,还能隔着红砂岭,跟最近的邻居家隔山相望。
而且在村口的向阳位置,宽敞明亮,庭院里没有养鸡养猪,很是干净。
想象中的,苍蝇蚊子乱飞,在这里并没有看到。
站在庭院里,还能看到不远处苍翠的青山,以及不远处蜿蜒而过的河流。
又在村里转悠了一圈,跟不少人叙了一会话,还见过了村长跟村支书。
没有发现几个极品的人(就那么一两个),村干部也都是有正义感的人,三观挺正的人。
贺岚很是满意,当即就写了一份简单的租赁合同,一下就付了三个月的租金。不然,担心一个月后人家反悔,不想继续出租了。
之前,说早就付了租金,是哄骗父亲的说法。
而她打算的,也不是住一个月,而是出院后住三个月。毕竟,不但要转几次车,而且来的路上,那车上的人都挤的满满当当的,就没有一个空隙的地方。
转车的时候,要下车上车,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一不小心,极有可能就会造成二次伤害。
这个风险,她可不敢冒,也不愿意去冒。
伤筋动骨一百天,若是有专车送回去,她也不会打算在这里租房子住。
这一住,就是一个月,女儿还没有半点要走的意思。
贺长远顿时就急了。
第16章 八零发家致富---有样学样
“不是啊,小岚,你到底打算住多久啊?”
贺长远急得不行,他可是听房东的小孙子说过了,这东厢房女儿一租就是三个月!
“再住两个月,住满三个月,你去医院最后再复诊一次,如果医生说以后都不用来这边复诊了,咱们就回家去!”
贺岚很认真的回答道。
“不是啊,你娘如今都快五个月了,身子眼看着就很重了,咱们不回去,谁照顾她啊?”
贺长远想起妻子,不禁很是心疼。
“爹,你放心好了,我早已写了书信给舅舅,请外婆去照顾我娘!咱们一离开家,外婆第二天就去照顾娘了!”
贺岚慢悠悠的道,眼里满是笑意。
很好,这一世的父亲,是个知道心疼妻子的人。
要知道,搁现在的农村,大部分的孕妇,不到生产的日子,都还得下地里干活。
甚至,有不少人,还把孩子生在路上,生在地里。
靠山村有一个嫂子,明天就是预产期,今天还得上山割茅草。然后,挑着一担茅草回家,把孩子生在了回家的山路上。
当然了,这样是极个别的,是婆家的人跟丈夫都太不靠谱,太狠心肠了。
贺长远很是吃惊:“不是,你舅母,能答应?”
当初,让小岚的大表哥水生一起来省城,小岚的舅母就不乐意。也不知道小岚许了她什么好处,那个小气巴拉的女人,竟然答应了。
来了这么长时间,水生也没有表现的很焦虑,似乎不是非常着急想要回去。
可见,一定是小岚跟舅母协商好了,许了好处的。
不然,水生也不敢在这里呆这么久。
“爹,没事,不用担心,我许诺,外婆去照顾我娘一个月,就给舅母十块钱!等我们回去,还会带一条红纱巾给她!”
为了让父亲安心养病,别老想着回去,她只好实话实说。
“唉,这样也好!”贺长远不禁叹了一口气。
孩子的舅母啊,老了的时候,一定会吃亏的。
她这个样子,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如何能有资格让儿媳悉心照顾啊?
他还真没有想错,贺岚的这个舅母晚年的时候,非常的凄凉。
儿子一家人开开心心的,住二层的乡间小别墅,她一个人住阴森森的、破旧的老宅。
她为人很不妥,很刻薄,很斤斤计较。又对自己的婆婆,从来没有好脸色,从来不孝顺。
所以,当她老了的时候,需要人照顾了,她的儿媳对她不孝,村里人都没有一个人为她出头,为她伸张正义。
她的儿媳妇,不过是有样学样罢了。
贺长远养伤的日子,闲着无聊,在贺岚的鼓动下,他开始从初一的教材,一一复习、巩固。并且,还带着水生,一起复习。
贺岚甚至还请了村里的知青,给他们补习高中的知识,这个知青是高中毕业生。上学的时候,是学霸,在省里最好的高中,也能考年级第一名。
贺岚给的报酬,十分丰厚,每天晚上来补习三个小时。一个月二十块钱,二十个鸡蛋,五斤大米。
唯一的条件,就是希望他可以倾囊相授,并在六个月之内,教完高中的课程。
如果二人都进步很快,学习效果很好,那么一个月她还会再给一份丰厚的奖励。
第17章 八零发家致富----他表示,有点为难啊
知青很是为难:“不是啊,贺岚,六个月学完高中课程,这不现实啊!”
贺岚:“我知道,这确实有点难度。不过,你事先备好课,只教基础的东西就好,那些太过难的知识点,全部略过!”
她对父亲跟大表哥的期望,也只是考上一个市里的中专,这样就可以了。
没有要求太高,也不敢要求太高。、
毕竟,娘跟表嫂,如今都在村里干活,是地地道道的村妇。若是爹跟表哥跑的太远了,站的太高了,对家庭的幸福稳定会很不利,十有八九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对的,她就是这么自私!
她不希望,自己有一个破碎的家庭。
再说了,如果没有她的努力,她的督促,她的帮助,父亲跟表哥,连参加明年的高考的念头,都压根不会有。
毕竟,连高中都没有上过,谈何高考啊?
所以,她一点也不觉得亏心,理直气壮的很。
知青又为难的道:“如何判断,学的只是基础的东西,哪一些又是不用学的啊?”
他表示,有点为难啊!
“嗯,这么说吧,一百分的试卷,如果可以考七十分,就证明基础知识还算扎实!又比如,高中毕业如果去参加高考,可以考上市里的中专,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就好了!”
“中专啊?我想一想。”知青自言自语:“名牌大学的重点本科、普通大学的本科、大专,然后才是中专。”
他认真想了想,就道:“好,我知道了,你其实说的很对,如果每次考上能考上七十分以上,就差不多大可以达到中专生的水平。不过,要想保证可以考上中专,估计得八十分以上,才比较保险!”
“行,你看着办吧!反正,那些很深的知识,可以略过不学!”
贺岚点点头,没有就这个问题,纠缠不清。
以八十分为标准,也不是不可以,最多就上个市里的大专。没有八十五分以上,连省里的大专,都是考不上的。
不然,高考升学率,为啥那么低啊?
肯定是,会限制录取率啊!
而且,八十五分都考不上,这样的成绩,实在没有资格,说是好是优异的成绩。
转眼,三个月很快就过去了。
父亲的腿已经好的差不多,完全可以下地走动了,回家就成了势在必行了。
在这三个月里,贺岚也会时常进山,去寻找种植空间里没有的花草树木,以及粮食、蔬菜瓜果的种子。
种植空间,又慢慢的解锁了一部分,又多了一亩庄稼地,出现了一棵苹果树,一棵枣树。
临走前,贺岚利用手中的苹果跟枣子,在省城一中,设法找了一张六三年的高考卷子。
然后让知青抄写了两份,给父亲跟表哥,测试了一下。
结果,还算是喜人的。
父亲的成绩,上市里的中专,稳稳的。再努力一下,还可以冲击一下省里普通大学的大专。
表哥呢,也还行,往后好好努力,不要偷懒,市里的中专,还是有希望考上的。
贺岚没有食言,给了知青三斤红枣、两斤大米、五个又红又大的苹果,以及三十块钱,作为奖励。
并好心的提醒了一句:“你也不要放松,我相信,总有一天,一定会恢复高考的!”
这人嘴巴很严,而且为人很是正直真诚,不然她也不会多嘴。
第18章 八零发家致富-----在市里悄悄置业
知青很明显愣了一下,猛然醒悟过来:是啊,这一天,肯定是迟早会到来的!
他没有想过,有这么一天,会被一个小姑娘给点醒。
“好的,谢谢,我知道了!”
从这一天开始,他努力用功,查缺补漏。
幸好,这几个月以来,为了教导学生,他自己把所有的课本,都硬生生的啃了一遍。然后,分门别类,归纳总结,把基础知识、重点、难点,都给梳理的井井有条。
基础知识,在教学之中,他早就已经过了好几遍了。
所以,给人做家教,也不是没有好处。
教学相长啊,他如今可算是有了非常深切的体会了。
如今,他只要把重点、难点,都攻克下来,一旦高考恢复了,他就很有把握,可以考入一等学府!
在不久的将来,他如果如愿以偿,从此把贺岚当成了恩人。
要不是她的提点,他最多也就能考个省里的普通本科大学,说不定只能上大专。
毕竟,离开学校快十年了,也很多年都没有看过高中的课本了。很多东西,其实都忘的差不多了。
来年的十月份,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贺岚稍微一提,父亲就立刻下定了报名参加高考的决心。
还有两个月,就是高考的日子。
而提起学了快一年的贺长远,那是信心满满,对贺岚这个女儿也很是满意,甚至是感激。
要是,女儿当初,没有那样安排的话,机会来了,他也是根本没法抓住的。
从此,他对这个女儿,又好了几分,信任了几分。
贺岚在这个小家庭里,越发的有话语权了。
走出考场,贺长远的心情是激动的。
很不错,保守估计,可考上市里的中专。
大表哥也喜滋滋的,大半的题目他都会做,考上一个市里的中专,应该还是有希望的。
一个月后,高考成绩公布。
不出所料,父亲考上了市里的师范学校,表哥考上了市里的农业学校。
父亲是大专,表哥是中专。
市里离山前村,坐汽车的话,也就三个小时这样。
这个时候不存在塞车的问题,可惜的是还是泥巴路,坑坑洼洼的,路况不好。
若是水泥路,或者柏油路,估计两个小时就完全可以到达。
父亲答应家人,一个月回来一趟。
贺岚却不动声色的,在师范学校附近的农村,买了一个非常破旧的一进四合院。
师范大学,本就在市郊三里左右的小镇上,这个村子又是在小镇的郊外两里左右的地方。
这个村子,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就叫五里村。
五里,就是相对市里来说的。
四合院很破旧,也没有关系,贺岚直接让人推倒重建。
而且,这个四合院后面的那将近一亩的荒地,竟然都属于四合院的一部分。
一千块钱买下这个宅子,贺岚觉得真是赚到了。
这样的位置,这样的面积,不用等九十年代末房价飙升,再过个两三年,等知青大返城的时候,这个宅子的市价就得有三千以上了。
她以母亲的名义,偷偷的买下,除了她自己,谁都不知道。
重返校园的贺长远,如饥似渴的沉浸在了学习之中,没有时间去想东想西,也没有时间去搭理那些灼灼的目光。
第19章 八零发家致富----把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
三个月之后,学业上了正轨,不用那么勤奋努力了,有那个闲心思,参加班里、年级的聚会、班会跟郊游什么的,自然就免不了,会被别有用心的女生给盯上。
年轻貌美,又有才华的进步的女学生,那么热情,那么主动,那么青春洋溢,活泼可爱。
而立之年的他,也是免不了会有一丝心动。
如果长期不回家,跟妻子长期分居的话,夫妻二人的感情跟婚姻,都将会面临巨大的危机。
所幸的是,这个时候,贺岚在市里的新宅子,已经修建好了。
为了父亲在下雨天的时候,也方便回家,找不到不回家的理由,贺岚还特意定做了一辆带篷的人力三轮车。
房子修建好了,装修好了,又置办齐全了家具摆设跟被褥,以及厨房用具。
庭院里,也栽种了各种果树、观赏植物,以及花卉。
在后院的一角,还开辟出了几块小菜地,靠墙的地方,还栽种了一排的苦瓜、黄瓜、冬瓜、以及南瓜。
围墙砌的很高,得有两米高,最上面还铺了一层水泥防水。水泥上面,赫然还有一排尖锐的瓦片。
在这三个月里,贺岚还不遗余力的,给母亲敷面膜,给母亲煲养颜美容的营养又美味的汤。
每天晚上,又执意带着母亲修炼木系功法。
这一世的家人,也只有母亲跟三妹(也就是古代的那个母亲)有灵根,而且都有木系灵根。
虽然,二人都是三灵根的废材,也就是木灵根有29,其余两个灵根一个11,一个16.
但是,没有关系,贺岚有种植空间啊!
如今,种植空间里的那口水井,终于可以用了。
而且,井水里的灵气蕴含的浓度,已经高达10%左右。对于凡人来说,很够用了!浓度再高一点,就必须稀释之后再用了,不然承受不住。
而且,之前种的蔬菜瓜果,早就长大了,可以采摘来使用了。种植的野果,也有不少开花结果,果子也成熟了。
有了空间井水跟那些蔬果的滋润,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贺岚的母亲的体质快速的提高了不少,人眼看着年轻了五六岁的样子。
头发乌黑柔顺,富有光泽;眼角的皱纹淡化了一大半,不仔细看根本就发现不了;皮肤白嫩了不少,干裂粗糙的双手,也变得柔嫩白皙了起来。
一双大眼睛,因为过度劳累,原本总是充满疲惫,没有什么精神。
如今,也变得神采奕奕,清澈之中闪耀着光芒。
而且,早在五岁那年,她就开始教母亲读书识字。
也不着急,一天就认三个字,做几道简单的算术题。
几年下来,母亲已经具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水平。
父亲考上大专,去了学校读书之后,贺岚更是强行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
下地挣工分,她以母亲在哺乳期,不允许母亲领满工分的活了。甚至还塞了礼物给队长,拜托队长,给母亲分了放羊的活儿。
放羊虽然也不是什么轻松的活儿,但是刮风下雨,可以不去。天气好的时候,放羊的过程之中,顺便割一些青草回来晒干备用。
刮风下雨的时候,羊就吃这干草。
第20章 八零发家致富---互相帮衬
而几个弟弟妹妹,贺岚更是出钱,请了村里一个阿婆帮忙照顾。
这个阿婆六十多岁了,可以不用下地干活了,本人也爱干净,勤快又善良,还很会照顾小孩子。
一个月,贺岚答应给她二十块钱,再给五斤大米,五斤面粉。春天跟冬天,各一套衣服,一双鞋子。
另外,还包午餐,每天都可吃一个苹果,几个枣子,只是不能带走(主要是空间出品的,带走怕惹事)。
唯一的条件,就是要她尽心尽力的照顾好弟弟妹妹,也要注意卫生,把孩子打理的干干净净的。
阿婆就一个儿子,远在省城,是个白眼狼,娶了媳妇不要娘。
是真的不要,一年就五一或者十一的时候,回来一次。每次回来,就带那么一斤白糖,半斤糖果,一斤猪肉,一点感冒药,几瓶清凉油,然后再给二十块钱。
每隔三五年,才给老娘买一件外套,或者是一条裤子。
一家五六口人,回来住上三两天,老娘当贵客招待。
把一年辛苦养的鸡鸭鹅,各斩上一只,一个人辛辛苦苦的做给这一家城里的体面人吃。
城里的媳妇,连碗都不帮忙收拾一下,就连换下的衣服裤子,也借口不熟悉村里的井在哪里,还是老娘帮忙洗。
一年,就这么点孝敬,回来大吃大喝,走的时候还要带走一只收拾好的鹅或者鸭子,以及早就交代老娘拿粮食去跟人家淘换来的五斤花生油。
儿子一家每回来一次,阿婆一年的积蓄,就要空空如也。
每一年,都是这样,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那城里的体面媳妇,以及孙子孙女,还都一副我们一家回来陪你几天,不嫌弃你的厨艺不如国营饭店的大厨,赏脸吃你的喝你的拿你的,那是看得起你,你一个农村老太婆应该感恩才是的样子!
孙子孙女,甚至都不愿意喊她一声“奶奶”,私底下还会称呼她为“乡下老太婆”。孙子孙女亲近的,是儿媳的娘家人,并没有把她这个奶奶当亲人。
一次两次三次,阿婆的心里有点不舒坦,有点失落伤心;五次六次七次,阿婆的心渐渐的凉了。
十年过去了,阿婆的心彻底的寒了。
这两年以来,她已经不太搭理这家人了。
回来的话,儿子一家带回来什么肉,她就做什么菜。
爱住不住,爱吃不吃,衣服爱洗不洗。
临走的时候,想要大包小包的,想要白得纯天然的花生油、没有打农药的蔬菜、粮食,不给钱休想白占。
至于儿子恼羞成怒,说她这样的话,就不给她养老了,她死了也不会回来。
这样的话,她已经不会放在心里了,也不会在意了。
这个儿子,她早就彻底的没有指望了。
所以,贺岚请她帮忙照顾孩子,又给那么高的报酬,她求之不得,满心的感激。
自然,就会全心全意的,照顾好孩子。得空的时候,还会主动帮忙打扫卫生,给孩子洗洗尿布什么的。
有阿婆的帮衬,贺岚的母亲,就轻松多了,不再那么总是一副疲倦的样子。
这一天,市里的宅子一切都安置好了之后,贺岚把母亲跟弟弟妹妹,还有阿婆,一起带去了市里。
第21章 八零发家致富----作为母亲,她总不能啃女儿吧?
翻建好的宅子,分了前院跟后院。
大门正对着的,是五间正房,中间是堂屋,两边是卧室。
有左右厢房,也各有五间。
左边是小仓房、磨坊、柴房、厨房跟餐厅;右边是冲凉房、两个卧室,两个书房。
左右厢房跟正房之间,都修建有相连的游廊,下雨天也可以随意走动。
另外,正房跟右厢房相连的地方,有一条小路,通往后院。在这条小路上面,也搭建了遮雨棚,一直延伸到后院的尽头。
在这里,修建了两个卫生间,男女分开。
翻建宅子后的后院,比之前稍微小了一点,大约有个八分左右的样子。
被几条鹅卵石的小路,分成了一块块的区域。
有晾晒场,有专供孩子玩耍的小草坪,有辣椒地、白菜地、油菜地、豌豆地。
在犄角疙瘩,见缝插针的,种植了小葱跟大蒜、紫背菜、韭菜、藤菜。靠墙的地方,种植了各种瓜,有黄瓜、苦瓜、冬瓜、南瓜,以及长豆角、四季豆、刀豆。
“这谁家的房子?你怎么有钥匙?”
贺岚带着母亲跟弟弟妹妹,参观了一圈,母亲这才想起这个问题。
“你的,你名下的产业!日后,就是你的嫁妆了!”
贺岚微笑着道。
“我的?这是怎么回事啊?”
“娘,我给你买的,我挣的钱,给你买的!”
贺岚一字一顿,说的掷地有声,无比的认真以及肯定。
“你给我买的?以后,咱们一家都搬来市里住?”贺母听了,眼眶一下就湿润了。
天知道,自从丈夫来市里上学之后,她有多担心,有多不安啊!
丈夫长相英朗,有文化,夫妻又长期分居。
她真的很担心,自己的这个小家庭,会有分崩离析的那一天。
不然,她也不会那么配合女儿,养颜美容,挑轻松的活干。
当然了,这其中,也有女儿进山一趟,就能收获颇丰,可以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的原因。
不然,若是她不干十个公分的活,儿女都要饿肚子,她说啥也不会配合女儿的。
“是的,娘!从今天开始,一直到父亲毕业为止,咱们一家就在这市里居住!当然了,父亲毕业之后,如果留在市里工作,咱们也依然会一直住下去!”
“岚儿,娘谢谢你!”贺母拉着女儿的手,不禁泪如满面,心里既喜又悲。
悲的,是自己没有本事,还要年幼的女儿为她操心,还要女儿扛起这个家。
“娘,不用谢,我是你的女儿啊!为你着想,孝敬你,不是再应该不过的么?往后,你要自信一点,不要想太多!再怎么样,一切有我,我永远都不会丢下你跟弟弟妹妹不管的!”
这一番话,就跟那定海神针一样,安抚住了贺母依然有点不安,依然迷茫的心。
“好,娘知道了。”贺母努力舒展笑容,跟女儿商议:“岚儿啊,娘总不能就呆在家里,混吃等死吧?”
丈夫上学,那些补贴只能够他自己花用,岚儿要上学,睿儿很快也到了上学的年龄了。
作为母亲,她总不能啥都不干,啃女儿吧?
第22章 八零发家致富----母亲的职业规划
听她这么说,贺岚表示很欣慰。
很好!这一世的母亲,非常不错!
“娘,我有朋友需要大量的野菜,价钱还非常不错。天气好的时候,你就去挖野菜回来,晒成菜干。每隔几天,就会有人来跟我收购,娘就有了不小的进项。而且,挣的钱,绝对比去村里干十个公分的活,要划算很多!”
贺岚真心觉得,让母亲以挖野菜为事业,绝对是最佳选择。
一来,星际小朋友那里,野菜再多都不会嫌多,一定是多多益善。
二来,弟弟妹妹都还小,挣工分、工资,或者是去做个体户,都不太适合。
毕竟,阿婆年纪大了,又是外人,贺岚还没有缺心眼到,对她百分百的信任。
所以,母亲接送弟弟妹妹上学、放学,每天多一点时间跟精力陪伴弟弟妹妹,那是必须的。
挖野菜,是比后世的那些自由职业,还更自由职业。一天,只要挖够一个小时,就够母亲养活自己跟弟弟妹妹,并且吃香喝辣的。
如今,老百姓的日子已经越过越好了,最起码野菜这东西,已经没有什么去挖了,田野里多的是,根本就没有竞争者。
贺母却不太相信:“岚儿,你说的是不是真的?该不会,是在哄我吧?”
这世上,还有人特别喜欢野菜?愿意用高价收购?
“是真的,没有哄你!不过,那野菜必须去没有污染的地方挖,最好是不会沾染到农药的地方!不然,人家发觉不对劲了,往后价格就会下降,甚至不再从我手里收购了!”
贺岚很认真的叮嘱。
“好,我知道了,不就是你常说的,那什么有机蔬菜跟绿色食品么!”贺母听她说的多了,自然明白,那什么身份贵重的人,是不吃打过农药的蔬菜的。
不说身份贵重的人,如果有那条件,她也不想吃打过农药的蔬菜跟粮食。
她又有点发愁:“这春天跟夏天,倒是有好多野菜可以挖,可是到了秋天跟冬天,去哪里挖野菜呢?”
秋天跟冬天,也不是说没有,但是要少多了。
“娘,春天跟夏天,可以多挖一些啊!还有啊,春天的时候,可以挖的野菜多了去了,比如婆婆丁、荠菜、车前草、马齿苋、马兰头、鱼腥草、艾草、香椿芽。另外,还可以采春笋、榆钱、槐花。
夏天的时候,马齿苋、荠菜,也可以大量挖;秋天的时候,马齿苋、荠菜,也都还有,而且还可以采摘木耳菜、鱼腥草;冬天的时候,也可以挖荠菜,白蒿跟折耳根。”
不说不知道,这么一说,她猛然发觉,原来一年四季,野菜都可以上餐桌。
尤其是小根蒜,简直就是她的最爱。
小根蒜炒鸡蛋也好,炒腊肉也好,或者仅仅是小根蒜炒辣椒,都是一道美味佳肴。
还有就是,小根蒜青椒炒地皮菜,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贺岚对小根蒜跟地皮菜,倒不是跟熟悉,就问母亲:“娘,你知不知道,什么时候采挖小根蒜跟地皮菜最好?”
第23章 八零发家致富----上山砍柴,就作为惩罚吧!
贺母在农村生活了几十年,自然清楚的很:“春天的时候,是小根蒜大量采挖的季节。夏天跟秋天,也可以采挖。地皮菜一年四季都有,一般在春秋季雨后的地皮菜最为新鲜,尤以春季3-5月、秋季9-10月为最佳采收期。”
贺岚又问:“娘,你喜欢做衣服么?”
她觉得,挖野菜这事,只能当个副业来做。娘要想在社会上有地位,有价值,还是得有一门手艺,还是得去干点别的事情。
学会做衣服了,往后市场开放了,她来设计图纸,娘来做衣服去卖。当然了,卖衣服,她可以去雇人卖,不用娘一个人去大街上为生活奔波,被小混混骚扰。
因为,只要生意好,肯定会被人眼红。
“喜欢啊!只是,娘只会缝衣服,不会裁剪。”
听她的意思,似乎对不会裁剪衣服的人,很是遗憾的样子。
贺岚听得不禁暗暗叹气:父亲不是很会么?
然而,父亲母亲结婚这么多年,难不成都没有教过母亲?
看来,父亲跟母亲的感情,还是要好好经营啊!
“没事,我给你找一个手艺好人品也好的裁缝,你跟人家学上一段时间,就会裁剪了!另外,我再给你买一台缝纫机,也省得用手工缝了!”
贺岚想了想,就鼓励道。
至于让娘给爹学,她已经不这样去想了。
爹的闲暇时间,就让他跟过去那样,上山去砍柴火吧!
娘喜欢做衣服,不相信爹一点都不知道。
既然知道,却不主动教娘,那么上山砍柴,就作为惩罚吧!
谁让他瞧不起娘呢?
虽然,他平日里没有表露出来,对娘似乎挺不错的。但是,从做衣服这事上,可见一斑。
他还是,打心底里,没有太瞧得起娘吧?
“啊?你爹也会裁剪,不让你爹教啊?”贺母很明显的,愣了一下。
自家人会裁剪,不让教,反而出钱去求别人?
“娘,爹不过是个野路子,自己自学的,并不专业!你也别觉得,去求别人教不自在,我会多给人家一点学费,就当是出钱去上学,没啥不好意思的!”
贺母沉思了一会儿,就点头:“行吧,就听你的!”
她想的是,丈夫上学任务重,回到家里,就让他好好歇一歇。
贺长远没有想到的是,在他被美女同学送秋波、献殷勤的时候,在他被才貌双全的年轻姑娘撩拨动了心弦的时候,妻子跟女儿,已经干成了两样大事。
贺岚帮助母亲,找到了一个手艺十分了得的裁缝师傅,这是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师傅。人品跟手艺,都十分过硬,在市里的声誉很好,堪称裁缝界的顶级大师了。
一个月三十块钱,十斤大米,五斤小米,十斤青菜,这样的大价钱,一下子就把生活窘迫的老师傅给打动了。
当然了,最主要的是,贺母辛兰香的善良、温柔、勤劳,以及上进心,让她很是满意,觉得非常投缘。
每天上午,辛兰香去学裁缝,下午去挖野菜。
并且,她当天晚上,就收到了贺岚“转交”给她的十块钱。
第24章 八零发家致富----辛兰香喜极而泣
“娘,我跟人家商议了一下,如无意外,野菜还是一天一卖。如此,也省得咱们去晾晒了!”
一天一卖,当天就可以收到钱,这对于辛兰香这样心里没有多少底气的人来说,将会是莫大的鼓励。
“一天,就有十块钱啊?那明天,我挖多一点!”
辛兰香惊喜万分,顿时就喜极而泣,含泪笑了。
天知道,这一个月以来,她是怎么过的。
就在几天前,丈夫回家的时候(那个时候,贺岚还没有带母亲跟弟弟妹妹来市里),她明显感觉到,丈夫对她冷淡多了。
一个月不见,丈夫都不主动,也不热情。她主动亲近,他就跟完成任务一样,很是敷衍。
离开家的时候,再也没有过去的恋恋不舍,反而迫不及待的想要离开。就跟学校里,有什么好事等着他,有什么人吸引他一样。
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学校里去。
作为十来年的枕边人,她这点敏锐度,还是有的。
“岚儿,娘也可以挣钱了!就算不下地干活,也可以挣钱了,可以挣钱养活自己,养活你们姐弟三人!”
辛兰香对着尚且年幼的女儿,不禁泪花闪耀,非常的激动。
一颗忐忑难安的心,渐渐的平息了一些。
“娘,机会难得,一旦错过,就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机会了!那个姚师傅,估计在咱们整个省,甚至是全国,都是一等一的裁缝。”
“什么?一等一的裁缝?”辛兰香很明显的,有点惊讶,她原本以为,那就是个很不错的好师傅。原来,竟然这么不凡啊!
“是的!所以,你要好好跟她学,就算觉得困难,也要咬牙坚持住!不求成为她那样的顶级大师,哪怕是学到她的三成功夫,往后娘在裁缝界,也会有一席之地!”
说到这里,贺岚不禁在心里冷冷一笑,一字一顿,掷地有声的道:“到时候,爹那样的半桶水,跟你一比,压根就不够看!”
到时候,就不是娘仰望爹了,而是爹仰望娘了!
这男人啊,就是贱!得到的,永远不知道珍惜;没有得到的,或者得不到的,就是白月光!
虽然,爹还是好爹;但是,离渣爹,也不会太远了!
最近,她可是偷偷的,去师范大学观察过,爹似乎对有年轻漂亮的女学生亲近、讨好、爱慕,很是受用,很是骄傲自豪。
虽然,他表现的很隐晦,表面上都一直跟那些女同学保持距离,没有应和。但是,离应和,也不会太远了。
如果是她的话,这样的丈夫,一定会毫不留恋的一脚踢。
可是,她不是娘,娘断然是无法舍弃的。
如果被抛弃了,娘估计会伤心欲绝,郁郁寡欢。这辈子,估计都不会感到幸福跟快乐了。
再说了,如今的爹,还不是渣爹,还可以挽救,还可以原谅。
还有,站在女儿的立场,她必须挽救自己的父亲。就算不为自己想,也要为弟弟妹妹着想。
这年头,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自各方的伤害,是为成年的孩子,难以承受的住的。
辛兰香听了女儿的话,心里不禁震撼了一下,抬头看了看女儿。
第25章 八零发家致富----女婿么,自然是外人了
“娘,你听我说,一个人想要别人爱自己,在乎自己。那么,首先,得自己爱自己,自己在乎自己,并且有值得骄傲的资本!这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辛兰香听得不太明白,疑惑的看向女儿。
“娘,换言之,就是娘也得有自己的事业,不能一味的围着丈夫儿女转,在社会上也要有一定的身份跟地位!这样的话,将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天都塌不下来!日子,都可以继续好好的过下去,不至于会觉得天塌地陷!”
有那么一些女人,为什么会在被男人抛弃之后,就觉得天塌地陷,活不下去?无非,是没有自己的社交圈子,一心都扑在了丈夫的身上。没有自己的事业,自己养不活自己,没法自强自立。
其实啊,这世上谁离开谁,地球都照样转。
一个人啊,只要自己能养活自己,只要自己单纯依靠自己,也能过得不错,也能活得滋润。那么,即便婚姻遭遇危机,也不是什么过不去的坎。
说不定,离婚了,还能遇上一个万里挑一的好男人呢!
辛兰香多少听明白了,就点点头:“好,我都听你的!往后,好好跟姚师傅学手艺,努力挖野菜,也会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好好把你们姐弟几个抚养长大!”
岚儿的意思,是说她只要做到这些,日子就一定可以好好的过下去?是吧?是这个意思吧?
岚儿,似乎对她的父亲,也有不满呢。
岚儿,似乎是在跟她表明,她是站在她这个母亲这一边的。
如此,就好!
辛兰香的心,一下子就放宽了不少。
有女如此,当娘,别无所求了!
“娘,你放心,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是娘的依靠!”
贺岚伸手,抱了一下母亲,眼底的有了一丝欣慰的笑意。
母亲,似乎明白了她真正想要说的意思。
果然,读书使人明智呢!
空间的井水,以及蔬果,也有一部分的功劳。
此时,离父亲一个月回家一次的时间,还有二十多天。
贺岚也不着急去找父亲,她想要给母亲一点成长的时间跟空间,慢慢的去培养自信心跟胆略。
每天晚上,她也会十分耐心的,给母亲、弟弟妹妹讲述各种益智故事,以及天文地理,以及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闻的故事跟趣闻。
晚上,是贺岚带着母亲跟弟弟妹妹,一起学习文化知识、一起进步的时间。
辛兰香每一天,都过的很充实,累并快乐着。
每天的睡眠都好的很,基本上都是一觉到天明。
难得的是,阿婆很是知进退,嘴巴也严,从来不跟邻居碎嘴,不问既然来了市里,为何不去找贺长远之类的事情。
她牢记贺岚跟她说的这样一句话:“阿婆,只要你一心一意照顾好我弟弟妹妹,做好我娘的好帮手,你养老的问题,就交给我了!”
不愁吃喝,养老也不用愁,她还有啥不知足的呢?
自然,得把兰香跟她的儿女,都当成自己最亲的亲人了。
贺长远,充其量,就是女婿的位置。
女婿么,跟兰香母女几个相比,自然是外人了。
老人家,虽然没有啥文化,可是却自有为人处世的智慧。
第26章 八零发家致富---不能多想,细思极恐啊!
至于师范学校那边,贺岚当然没有放任不管,而是“买通”了学校里的花草树木,请它们帮忙监管并阻止父亲的不应当的行动,以及那些女同学花痴的行动。
一旦情况不妙,立刻出手制止。
比如,小草绊住花痴或者父亲的脚,让花痴摔个狗啃屎,把门牙给摔掉,看她们还有什么脸面去父亲跟前表白爱意。
比如,绊住父亲的脚,不让他跟花痴之间的距离,超过三步,杜绝一切肢体的接触。
比如,树上的树枝掉下来,砸在花痴的头上。
比如,请树上的小鸟,在花痴的头上拉屎。
比如,花痴路过树下,树枝忽然伸出来,勾住她的头发。
比如,父亲心弦被撩动的时候,请小鸟在他的头上拉一泡屎。如此,看他还有什么脸面,跟别的女人眉目传情。
所有消息,也请花草树木,通过它们的邻居,一一传送过来。
反正,师范学校离家也不远,而且这一带最不缺的就是花草树木,以及庄稼。
庄稼跟花草树木,也是近亲,语言思维上都是相通的。
借助花草树木跟庄稼,可以说,贺岚把父亲的言行举止,都掌握的清清楚楚的。
自然,也狠狠的教训过好几次那些不知羞耻的女人。
父亲有妻有子了,那些人不可能不知道。
毕竟,父亲都三十出头了,又定期回家。有点脑子的人,都会明白,这人肯定不是单身汉了。
都知道了,还这样,那就不可原谅了。
父亲也曾说过,他的同学老师,都知道他娶妻生子了。每个月回家一趟,也是回家跟妻子儿女团聚。
当然了,如果他说谎了,没有让老师同学知道,那么不可原谅的,就是父亲了!这人,就必须好好敲打敲打。
贺长远百思不得其解,为啥每当他想要走近含情脉脉的女同学的时候,总是会被小草给绊住脚。
分明,那小草,就几厘米长啊!
十分诡异的是,这么点长的小草,竟然还能把他的双脚,给绊的牢牢的,压根就迈不动脚步。
这一点,不能多想,细思极恐啊!
更加诡异的是,对面的女同学,见他不过去,就急着想要过来。无一例外的,每当这个时候,那女同学的脑袋上,不是被树枝勾住了头发,就是被小鸟拉了一泡屎在头上。
不然,就是被树枝砸在头上,砸的头昏眼花。
而有的时候,女同学路过的地方,分明没有树木。那树木,离女同学,起码有五米远啊!
场面,既诡异,又十分的惨烈。
几次三番过后,女同学咋样他不知道,反正他自己的心里是惴惴不安的。
于是,就老实了许多,又把大部分的心思,都花在了学习上。周末,不回家的日子,他就一头扎进了图书馆,沉浸在了知识的海洋里。
这个星期六早上,又有女同学给他送早餐,这人年方十八,长的非常漂亮不说,英语成绩还十分的优异。
也是所有追求他的女同学之中,他最中意的人,给他的早餐一看就是肉包,以及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
这么善解人意的姑娘,给他买这样美味的早餐,又含情脉脉的看着他,试问有哪一个男人拒绝得了?
第27章 八零发家致富----这一定是老天爷的惩罚!
他刚伸出手,想要去接装早餐的盘子,不想一根树枝穿透屋瓦,正好砸在了他伸出的那只手上。
而那个女同学的头上,以及那一只盘子上,赫然落了一坨热烘烘的鸟屎。
这下,可把他吓坏了!
一定有古怪!一定,是老天爷的惩罚!
他当即被吓得,啥花花肠子都没了,下定了决心,上完课就赶紧回山前村去!
他觉得,他必须回家去,回去帮妻子干活,上山去砍柴。不然,他良心难安,于心难安!
这一刻,他无比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不应该,动了那不该动的心思。
是,没错,二十出头的、才貌双全的、水灵灵的姑娘,确实很有吸引力!
不过,就冲她们明知他是有夫之妇,还主动勾引他,甚至纠缠不休,就不是什么好人!最起码,人品不行,心灵不美!
想当年,兰香刚嫁给他的时候,也是水灵灵的大姑娘。二十岁都不到,也算得上是当地的村花。
至于没有什么文化,这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如今兰香不正跟着岚儿,学的很起劲么?
没有文化怕什么,只要心灵美,那就比什么都好!
没有文化,可以慢慢的学嘛!
一个上午,他都心神不宁的,都不知道老师到底讲了什么。
放学之后,他连午饭都顾不得吃,飞奔回宿舍,带上背包,就大步流星的出了校园。
谁知,忍饥挨饿的回到山前村,却发现自家的大门紧闭,铁将军把门。
他早已渴的不行,无奈之下,只能去跟隔壁邻居家讨一碗水喝。
邻居大婶诧异的问:“不是啊,长远,你家兰香带着几个孩子去了市里。都走了十来天了,你怎么一个人回来啊?”
“什么?兰香带着孩子,去了市里?我不知道啊!”贺长远顿时吓得不行,满脸的惊恐:“兰香没有去找我,该不会,是路上出了什么意外吧?”
婶子连忙安慰:“应该不会,就在前几天,你家岚儿还打了个电话给队长,说是请队长帮忙在村里收购锥栗呢!”
贺长远安心了一些,婶子却又扔下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哦,对了,你家岚儿还跟队长说过,她在市里买了一个宅子,打算在市里上学。所以,打算把户籍迁过去,请队长帮忙开证明什么的。”
“我都不知道。”贺长远彻底的懵了,不禁喃喃的说了一句,后背直冒冷汗。
难不成,兰香跟岚儿,早已知道他在学校里,对女同学动了心思?
不,应该不至于啊!
毕竟,他就对一个女同学真正动了心思,而且也没有表露出来。
或许,就除了那个女同学意会到了,别的同学十有八九都是没有察觉到的。
婶子听他这样说,不禁摇摇头:“长远啊,你是不是跟兰香吵架了?是不是,做了对不起她的事情啊?要不然,她都去了市里,怎么不去找你啊?”
她没有说的是,就在前天,她的小孙女,还收到了岚儿的一封书信。在信中,岚儿叮嘱她的小孙女,一定要去上学,不能当文盲。
她原本想说的,但是看贺长远心神恍惚的样子,又担心说出来,会让他受到更大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