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十年生死两茫茫
跟定国公府走的很近的那几户人家,无一例外的,都在明年这个时候,被抄家流放了!
很不幸的是,江渐暖的亲爷爷家,就是其中的倒霉鬼之一。
对了,无论是洪灾,还是旱灾,对于江氏家族那些家大业大的人家,都没有伤筋动骨。
因为消息灵通,也因为有大量的马车牛车,这些人家除了损失了不少田产跟店铺之外,其余积攒了几辈子的家财,大部分都及时的转移到了州府的宅子里。
受苦受难的,基本上都是普通的老百姓,以及无权无势没有多少家财的旁支。
比如,江渐暖家这样的人家。
所以,江渐暖非常迫切的,想要带着父母跟兄弟姐妹,还有三叔一家,脱离江氏家族。
三叔,是父亲一母同胞的弟弟,一家人的日子过的还没有她的家人好。
还有她嫡亲的祖母,也就是祖父的良妾梁姨娘。
在离江家村三里的小镇上,江渐暖给了镖局赵坚三十两的银子,让他带着那十几个人以及镖局的人,在小镇租一个宅子,暂且住下。
她就带着那对会点武功的半大小姑娘,也就是十二岁的桔梗,以及十岁的木槿,前往江家村。
这是一对亲姐妹,父母双亡,差点被亲戚卖给心术不正的人牙子。姐妹二人不肯,被打的半死的时候,江渐暖去那个村子借宿的时候,偶然遇到,就出手救下。查证没有问题之后,就应承了姐妹二人的请求,收下做了她的丫环。
而且,还是在姐妹二人的坚持下,签了死契。
原本,她是打算签十年的活契的。
无奈,这姐妹二人说什么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只有签了死契,心里才能安心一点。
她也就顺水推舟的应下,这样也好,她也能更放心一点。
在村口,非常意外的,见到了自己的嫡亲的大哥江沐风。
十年未见,她依稀还记得大哥的样子。
当年离开的时候,大哥已经十五岁了,如今二十五岁的他,样子没有变多少。
只是,当年稚嫩的少年,如今已经成长为了稳重的青年了!
然而,她的样子,却变了太多太多。
江沐风见到一辆马车,远远的就迎了上来。
江渐暖撩开车帘,正好跟大哥的目光对上。
江沐风有点不敢认,怔怔的看着她,嘴巴张了张,似乎想要喊她,最终还是什么也没敢说。
万一,认错了,怎么办?
“大哥!”江渐暖含泪大喊,车夫不用她说啥,马上机灵的停下了马车。
江渐暖跳下马车,大步向前,一把抱住江沐风的胳膊:“大哥!”
大哥,这是她嫡亲的,血脉相连的大哥!
这一声大哥,跟喊江沐霆的感觉,很不一样。
喊江沐霆的时候,虽然也觉得亲切,觉得温暖,但是更多的是感动,是感激。
而喊自己的亲大哥,心里涌起来的,更多的是心酸,是思念,是悲痛。
十年生死两茫茫啊!
更何况,还隔了一辈子!
“大哥!”江渐暖含泪的呼唤,让江沐风猛然惊醒过来,他伸手抚摸了一下她的头顶,也忍不住哽咽了:“渐暖,你终于回来了!”
第28章 何止十年不见这么简单啊!
自从接到消息,说渐暖要回来之后,他每天都在村口等一阵,也会安排孩子们来这里等候。一直等了好些天了,今天终于给等到了!
“渐暖,好久不见!十年不见了!”
江沐风不禁泪如雨下,哽咽难言。
何止十年不见这么简单啊?
他这个妹妹,是被人强行夺了去,送进了那吃人的深宫里,吃苦受罪!
而且,他跟爹娘几次想要进京城,去看望渐暖。
可恶的是,定国公府的人,竟然勾搭族里的人,限制他们一家人走出这个县!
就连他去府城参加科举考试,都有十几个人跟着他,不错眼的看管着他。
考完试,他试了好几个办法,想要摆脱控制,去京城一趟。然而,没有一次是成功的。
为了阻扰他们一家,去京城看望渐暖,族里竟然阻止他去京城参加春闱。
说是担心他们一家人,会跟渐暖说三到四,破坏渐暖跟国公府的关系。
就为这,他的亲爷爷,竟然就坚定的,站在定国公府那一边!
十年啊,十年生死两茫茫!
如今,渐暖终于安然回来了,终于回归自家这个小家庭了!
被除族了,那又如何?!
求之不得啊!除族好啊!
渐暖,竟然还立了女户!
立女户好啊!渐暖在深宫受了十年的苦,可是也历练出来了!都有勇气,使唤国公府的人,给她办理女户了!
“渐暖,回来了就好!”江沐风含泪笑了,爽朗开怀的笑了。
“大哥,咱们一家人,都还好吧?”江渐暖含泪笑问。
“好,爹娘都好,咱们一家人都好!你安然回来了,咱们一家人,就大团圆了!”
江沐风擦了一把眼泪,让笑容看上去更加灿烂了一点,牵着妹妹的手,把她送上马车。
然后,他自己跟车夫一起,坐在了车辕上。
“渐暖,如今咱们搬家了,买下了外祖家附近的一座宅子!咱们家,如今被除族了,不再是千年世家江氏家族的人了!”
他说着,有点不安,担心妹妹会失望会难过。
毕竟,妹妹如今二十岁的人了,如果不是世家贵女,婚事都会成老大难的问题!
“没事,除族就除族!求之不得呢!”江渐暖也爽朗的大笑了起来,快言快语的:“除族好啊!原本,我还很是苦恼,不知道要如何劝说父亲,脱离江家呢!”
“哈哈!”她俏皮的一笑,就跟占了多大便宜似的:“如今,瞌睡正遇上送枕头的,实在是太妙了!呵呵,也跟天上掉馅饼似的,多美的事情啊!”
“好!你不难过就好,你喜欢就好!”江沐风顿时就放心了,搁在心里许久的大石头,也彻底落地了。
外祖家,住在离江家村十来里的一个小镇上,也是当地的高门大户。
一整条的巷子,外祖家就占了一半这么多。
江家(江渐暖家)的新宅子,跟外祖家的大宅,就隔了一条巷子。
马车停在了一个敞开着的大门口,门槛上坐着一个十来岁的少年,之前一直不错眼的看着马车来的方向。
此时,立马就站了起来,上前牵住了马笼头。
第29章 田语兰跌跌撞撞的扑了过来
“来生,这是三小姐,从京城回来的三小姐!”
江沐风跟守门的小厮介绍道。
来生连忙行了个大礼:“奴才来生,拜见三小姐!三小姐吉祥如意!”
这头一回拜见主子,是要行跪拜大礼的。
小子来生,也顾不得是在大门口,就这样跪在青石板上,对着江渐暖,恭恭敬敬的行了个大礼。
“起来吧!”江渐暖亲手递给他一个中等的荷包,里面有一两银子,和气的笑着道:“拿去买糖吃吧!”
“谢谢三小姐!”来生很有礼貌的,双手接了过去。
此时,家里人已经闻声走了出来。
一阵又一阵,十分急切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江渐暖这才进了大门,还没有走几步路,就对上了父亲跟母亲含泪的、激动的双眸。
“我可怜的女儿啊!”田语兰跌跌撞撞的扑了过来,一把将江渐暖搂进了怀里,嚎啕大哭了起来。
“娘,我回来了,往后都不会离开你们,别难过了!”江渐暖也忍不住泪如雨下,也很想要嚎啕大哭一场。
可是,她不能!
家门口,已经有邻居围了过来,有的人关切的询问,有的人纯粹是看热闹,更有的人干脆冷嘲热讽。
二十岁,未出嫁的姑娘,当众嚎啕大哭的话,那可真的是很不妥当。
江沐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连忙将几个邻居劝走,把大门关上,拦住了外面各种目光。
二姐江渐欣,已经走了过去,扶住自己的母亲:“娘,三妹远道回来,一定又渴又累。赶紧让三妹去后院,好好洗漱一下,吃口热饭,慢慢再叙!”
田语兰一听,顿时就醒悟过来,连忙拉着江渐暖的手,快速的往后院走去。
江家的宅子,是一座二进的宅子,第二进就是后院,第一进就是前院。
几天前,田语兰就亲自收拾出了一间宽敞明亮的屋子,作为女儿江渐暖的闺房。
“暖儿,咱家匆匆搬进来,也不过五天。没能收拾的更好一点,你将就着先,日后咱们慢慢添置收拾!”
田语兰担心女儿在皇宫住久了,会不习惯这乡下的屋子,毕竟听说皇宫的地板,都是用金子铺的。
她这么想,不由自主的,就说了出来。
江渐暖忍不住笑了:“娘,那地板确实是金砖,不过不是金子做的,而是澄泥做的。”
金砖又称御窑金砖,是华夏传统窑砖烧制业中的珍品,古时专供宫殿等重要建筑使用的一种高质量的铺地方砖。因其质地坚细,敲之若金属般铿然有声,故名金砖。
“啊?不是金子做的啊?”田语兰闹了一个笑话,有点不好意思。
“不知道也没啥,这民间大多数的人,都是不知道的!”江渐暖笑着安抚母亲。
家里人的人听她这么说,也很是好奇。不过,却也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大家对她的心疼爱护,远远超越心中的那一点好奇心。
二姐江渐欣走了过来:“三妹,饭菜好了,赶紧去吃饭吧!这一路上,饿坏了吧?”
“还行,之前吃了一个烧饼,垫了垫肚子。谢谢二姐啊!”江渐暖对二姐灿烂一笑,在大家的簇拥下,来到了桌前。
满桌的美味佳肴,全都是她小时候爱吃的。
她的眼泪,不期然的,涌了出来。
第30章 共商大计
吃饱喝足,已经是半下午了。
外祖一家人,也闻讯赶了过来。
外祖母自然,又抱着江渐暖,大哭了一场。
今天人到的很齐,除了一个表弟在外地上学,没能赶回来之外,其余的人全都到了。
江渐暖决定,趁机把自己的打算告诉几个长辈。
“姥爷、姥姥,爹、娘,还有大舅二舅、大哥,我有很重要的话,要跟你们说!”
江渐暖很认真、很严肃的,对大家道。
被点到名的,跟她一起去了书房,江沐风还叮嘱弟弟江沐勇,搬一张椅子坐在门口,一边看书,一边放风,以免有外人突然闯进来。
“你说吧!有什么好,尽管说,不要有任何的顾忌!”姥爷坐下之后,就慈爱的看着她,和气的说道。
江渐暖压低声音:“定国公府以及族长一家,都参与到了夺嫡之争中,而且定国公府明年这个时候,一定会倒大霉!抄家流放,都是轻的!搞不好,一家子人,都要掉脑袋!”
听了她的话,所有的人,都不禁吓得心惊胆战。
“这消息,确切么?”姥爷强制镇定,急切的追问。
“姥爷,夺嫡之争,站队的人家,哪里有几家会是赢家啊?就算是被支持的皇子赢了,下面的小卒子,也极有可能被迁怒被清算!定国公府倒霉,是注定的,即便定国公支持的人赢了,定国公府也一样会倒霉!”
这话,江渐暖说的非常肯定,非常坚定!
这是她根据前世种种,分析出来的。
如果不是她在宫里周旋,定国公府就不是抄家流放,而是上断头台了。
当然了,她之所以肯费心周旋,并因此陷在了宫里,没法出宫归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是为了岭南的江氏家族,为了她以为的值得拼死守护的血脉亲人。
然而,她错了,大错特错了!
江氏家族的人,她确实是护住了。
可是,她自己的父母跟兄弟姐妹,包括外祖家,都过的不好,过的很不好!
那些她牺牲一生的幸福,去守护的人,一边享受着她带来的安宁,一边却很死里欺负她的家人!
而她一直到死,都没能摆脱“江依兰”这个强加在她身上的名字,以及定国公养女的身份!
众人的脸色煞白,都十分难看。
姥爷只觉得后背都满是冷汗,他喃喃自语:“幸好,幸好你们一家被除族了!幸好,你们一家,跟千年世家江氏家族,再也没有半点关系了!”
姥姥也吓得浑身发抖:“也幸好,定国公府,把暖儿给赶出家门了,除族了!”
田语兰忍不住捂住嘴巴,呜呜的哭了起来:“我,我可怜的女儿暖儿,差一点,就陷在京城,孤立无援!”
哪怕是要上断头台,也要一家人在一起啊!
“姥爷、爹、大哥,一个月之内,把绝大部分的的产业,都给卖了吧!就留下一个田庄,供咱们两家的日常所需,其余的产业,包括住的宅子,全都卖了吧!”
江渐暖连忙转移话题,母亲再哭下去,眼睛就要成一条线了!
她真的很担心,这样下去,会哭瞎眼睛。
第31章 忽悠
“都卖了?要搬走么?”姥姥很不安心,连忙问道。
大舅也连忙问:“就是啊,暖儿,你不是打算劝大家搬走吧?”
“是的,我打算劝大家,搬去东北!”江渐暖就道。
“东北?啊?不要吧?那个地方,又冷又荒凉,咱们国家那么大,好地方多的是,为什么要搬去那里啊?”二舅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她为什么要选择东北。
“暂时不走,一个多月后,看情况再决定以什么时候走!所以,要先把家产卖了,全都换成黄金!”江渐暖就道。
“暖儿啊,你还没有回答,为什么要去东北啊?”姥爷看着江渐暖,提醒道。
“姥爷,姥姥,东北这个地方,不是我随口说的。而是,我在宫里的时候,遇见过一个世外高人。那高人说,再有一个多月,咱们这地块会发大洪水,洪水之后就是大旱灾!”
“世外高人?该不会是骗子吧?”姥爷眉头紧锁,不敢相信。
一个月后,会有大灾难?!
这真的是,没法相信,不敢相信,也忍不住心生惶恐。
“是啊,暖儿,世外高人这事,可不能轻易相信啊!这里是咱们的祖地,咱们的根都在这里呢,怎么可以轻易离去?”
大舅也忍不住劝说,很担心这孩子是不是被人蛊惑了,被人欺骗了。
“大舅,咱们两家真正的祖地,并不在这里,而是在中原呢!江家的十代老祖,就是从黄河边跋山涉水,迁移过来的!”
江渐暖好笑的摇摇头,祖地什么的,她并不怎么看重。
她看重的,是挚爱亲人们的安全,是亲人们是否可以长命百岁!
“其实,除了世外高人的指点,我在遇见世外高人之前,还时常做一个同样的梦。就是梦见一个多月之后,咱们这里发大洪水,洪水之后又是大旱灾!然后,就是朝廷出面,让咱们这整个县的人,都集体迁移到东北去安家落户!”
姥姥心疼的安慰她:“暖儿,那不过是个梦,梦大多都是反的,你不要太过担心了!”
虽然,她有点相信梦的事情,但是不忍心让外孙女担惊受怕,只好装着不在意的样子。
“可是,那样的梦,一模一样的梦,我接连做了十几次这么多!”江渐暖为了说服大家,不惜拿梦说事:“而且,在梦里,江家的人在洪灾跟旱灾上,没有伤筋动骨。
但是,咱们两家因为被江家拖着、挟裹着,没能及时响应朝廷的号召,去东北安家落户。最后,被朝廷强制迁往东北的时候,好的土地都被人占了。
咱们两家,最后落得个在偏远贫瘠的地方安家落户,比人家早去的人差远了!人家最早就响应去东北的那一批人,地方可以随便挑,土地可以随便划拉。想要开垦多少亩地,就可以开垦多少亩地,而且那地三年之内都不用交任何的税!
这还不算,第一批的三百多户人家,朝廷每家还会补贴三十两修建宅子的费用!后面去的,一个铜板都没有不说,地方要由朝廷安排,每家每户限制开垦一百亩土地,不能再多了!就算是给钱,也不能随便开垦了!”
第32章 祖母去了哪里?
大家都不由得怔住了。
她说的太过有鼻子有眼的,由不得他们完全不相信,此时此刻,大家都已经半信半疑了。
江渐暖见状,继续添了一把火:“上辈子,定国公支持的人落败了,生怕被新皇清算。于是,就哄骗威胁我继续留在宫里,为定国公府跟江家拼死奔走、求情。最终,原本要上断头台的定国公府,被网开一面,抄家流放!”
说到这里,她的眼里满是恨意:“而岭南江氏家族,所有在朝为官的,官职跟功名全都被一撸到底。没有出仕为官的,功名也都被撸了。三代之内,不得再参加科举考试。江家村的人,涉案不深的,因为我的拼死相救,也都被轻判了!”
她说着说着,不禁冷冷一笑:“可惜的是,我牺牲了自己一辈子的幸福,一生都陷在那吃人的深宫里,每天都过着如履薄冰的凄苦日子,我拿命去守护的族人,却依然责怪我不够尽心尽力,对咱们一家跟外祖一家,各种打压欺辱!”
她抬眸,看着自己的父亲:“女儿的梦,说是梦,可是女儿却觉得,似乎不仅仅是梦,而是女儿的上一辈子!那一次,在宫里我被人在寒冬里推落潭水之中,昏迷之中就有了梦中的记忆!”
她很认真的看着大家,一字一顿,说的非常清晰:“我总觉得,那其实是我前世的记忆,而不仅仅是一场梦!不然,为什么会那么的清晰,那么的让人疼切心扉?!”
她再次看着自己的父亲:“爹,此时此刻,听了女儿的这一番话,你的心里,还对江家、对我那个无情无义的渣爷爷,还有不舍、不忍之情么?!”
她明白,自己的这个父亲,太过重情重义了,太过念旧情了!
这是优点,又何曾不是一个非常要命的缺点?!
对上女儿犀利的眼神,江越泰不禁有点窘迫,也有点难过,有点惭愧。
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当真复杂到了极点。
他心疼自己的女儿,却也没法彻底割舍掉对江家人的亲情,尤其是对自己父亲的不舍。
江渐暖忽然发现了什么:“对了,我嫡亲的祖母呢?怎么,她没有随你们搬出来?我怎么好像听说,祖母也被除族了?她现在在哪里啊?”
江沐风有点郁闷:“祖母她,去田庄住了,说被祖父驱逐,她没脸见人!”
“啊?怎么这么糊涂啊?”江渐暖实在忍不住,脱口而出。
话一出口,就忍不住懊恼的叹了口气。
这话,她不应该当着长辈的面说,尤其是不应该当着父亲的面说。
江越泰没有责怪她,反而赞同的点点头:“是啊,确实糊涂啊!”
他对自己母亲的行为,很是有些埋怨,也有些失落跟伤感。
江渐暖有点不好意思,连忙安慰:“爹,别难过,祖母也是一时想不开!等时间长了就好,等咱们搬去了东北,离江家的人远远的,祖母就会慢慢看开的!”
姥姥也点头:“就是,等去了新的地方,周围没有太多熟人了,你娘估计就会想开的!”
第33章 问心无愧就好!
二人这么一劝,江越泰一下子就坚定了去一家子,都搬去东北的决心。
不管有没有洪灾、旱灾,既然女儿打算去东北,那就去好了!
起码去了那个地方,他坚信,环境的艰苦,会让自己的母亲尽快从“悲春伤秋”之中走出来。
生活的艰难,会让母亲顾不上去挂念自己那个无情无义的父亲,他也不会允许江家的人再靠近!
都被无情的除族了,就因为女儿渐暖,得罪了贵人。定国公怕被连累,麻利的把女儿赶出了家门;这还不算,又给了族长一封书信。
族长接到书信,就做出了把他们一家人除族的决定,自己的那个父亲竟然还热烈响应。把他们一家除族,他似乎比别的族人,别的长老,还要坚决,还要热切!
“好,我这就去安排,处理一下产业!”江越泰说完,就看着自己的长子:“沐风,你去处理一下你娘的嫁妆,还有你媳妇的嫁妆!”
江沐风点头应下:“好,我这就去跟我媳妇商量一下,看看她是什么意思。”
一家人准备逃难,又或者说是逃荒,也不知道孩子娘,是否会坚定不移的,跟着他走?
“好,是要跟你媳妇商议一下,看看她的决定。”江越泰点头赞许,又叮嘱他:“不过,夺嫡之争这样的事情,不能跟她透露半分,只说暖儿得到的消息,定国公以及江氏族里的人,不会容忍咱们一家跟你外祖家,在这里好好的过日子。所以,咱们打算全家一起搬去很远的地方。”
“爹,我知道,那是要命的大事,但凡泄露半点,就会把一家人的性命都给赔上!我二十五岁了,知道轻重了,爹放心好了!”
江沐风说着,忽然想起了什么,反过来叮嘱:“爹,那事你可别跟祖母说,她知道了,祖父很难不知道!对祖父,你也要守口如瓶,最多劝说他不要跟定国公府以及族长那几家走的太近!可以的话,把五长老这个身份给辞了,族里的庶务也别管了!”
江渐暖插嘴:“如果可以的话,最好祖父带着咱们这一支的人,全都分宗单过!再不济,也是不要管理庶务了,不要担任五长老这个职务了!这些年以来,父亲你自己想一想,祖父到底得到什么好处了?恐怕,是弊大于利吧?”
祖父这人,真是让她没法理解。
管理那么繁杂的庶务,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好处,还被国公府以及族长那一脉的人,看得很轻贱。
可是,他却乐此不疲,实在让人琢磨不透。
“好,我知道,我会尽量劝一劝你们的祖父!”江越泰很是心累,有心想要不管那个老顽固,可是对方毕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不说养恩,生恩总是有的,况且在他幼年的时候,亲娘得宠的日子里,父亲还是给过他几年宠爱跟温暖的。
“爹,凡事尽力了就好!只要尽力了,对方依然执迷不悟,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尽力了,问心无愧了,就好,就可以了!”
江渐暖开解了一下,她见不得自己的父亲,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
“就是,尽力了就好!”姥爷跟大舅,都异口同声的热烈附和。
第34章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好,我知道,我不会再愚孝,不会再自己折磨自己了!尽力了,他不听,那就是他的命了!”
江越泰终于想清楚了,有些人有些事,不是你着急,不是你愿意为对方付出、着想,对方就会领情的。
如今在父亲的眼里,他这个儿子,这个极有可能会招致定国公府的人,以及宫里的贵人狠狠报复的儿子,不但一钱不值,还是个包袱,是个累赘。
他说的话,父亲能听进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他为父亲做的、付出的,在父亲的眼里心里,估计一点价值都没有!
果然,他所料没错,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抓住一切机会,劝说了自己的父亲很多次。
然而,每一次,他的话父亲都压根就没有听进去。反而,每一次,都会把他给骂的狗血淋头。
一个月之后,在江渐暖说的,大洪灾就要来临之前的十天,他劝说父亲脱离江氏家族,跟他以及他的家人,一起搬去府城的时候,父亲直接拿木棍,狠狠的打了他一顿:“滚!我没有你这个儿子!往后,就是路上遇到了,也别跟我打招呼了!”
后来,他再去求见,父亲已经不见他了!
不但如此,还让门房泼了他一身的脏水。
如此,他只能就此打住了。
话说,江越泰这一天,说是去处理产业。
一出门,就转身去了城郊的田庄,找自己的三弟江越山去了。
江越山,比他小两岁,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这一次,也被赶出了家门,被除族了。
如今,三弟一家,陪他的亲生母亲,在田庄暂住。
到了田庄,他把弟弟叫去了山野里,一边挖野菜、捡柴火,一边跟弟弟长谈。
他把女儿江渐暖说的话,删减了一部分,告诉了弟弟。
洪灾跟旱灾的事情,他没有说,毕竟这太够玄幻了。若是被有心人听到,女儿渐暖,就有天大的麻烦。
要不,就是被当写邪祟烧死;要不,就当祥瑞,被权贵甚至是宫里的人,给限制了人身自由。
总之,不会有什么好事。
梦中示警也好,前世记忆也罢,都不是等闲之事。
所以,对于嫡亲的弟弟,他也不敢就这样大喇喇的说出来。
饶是有所隐瞒,江越山听了,也不禁十分震惊,忍不住心生惶恐。
他沉默了一会儿,就道:“哥,你有什么打算?”
“我决定,带着一家人,跟田家的人,一起去东北安家落户!”
“好,那我跟你们一起走!”江越山没有过多的犹豫,就做出了决定。
从小到大,他跟自己的哥哥相依为命,互相支撑着慢慢长大。兄弟二人之间的感情,非常的深厚,也都是彼此可以把性命想托的兄弟。
“好,那今天咱们就一起,去把名下的产业都给卖了!弟媳的产业,你也跟她商量一下,看看她有什么打算!”
自己嫡亲的弟弟,愿意跟他共同进退,江越泰还是很欣慰的。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我想,她应该不会反对,应该会跟着一起去东北!”江越山对自己的妻子,还是了解,她跟大嫂一样,都是善良贤惠的女子。
第35章 追求不一样
zhuiqiu
江沐风回了自己住的小院,跟妻子长谈了一番。
“你有什么打算?是留下,还是跟我们一起去东北?”
“我自然是要跟着你,以及孩子们,一起走的!你们去哪里,我就去哪里!我的嫁妆,也拜托夫君,帮我给处理了!”
潘兰香毫不犹豫的,就做出了决定。
“好!既然你如此相信我,这辈子,我绝对不会辜负你!一定会,竭尽所能的,让你过上你想要的好日子!”
“嗯,我相信相公。”潘兰香的心里甜滋滋的。
去东北算什么?只要相公对她一心一意,不纳小妾,不收通房丫头,不让别的女人碍她的眼,挖她的心。
那么,无论是哪里,无论要吃多少苦,她都不怕!
她跟自己的两个妹妹,追求的不一样,她追求的是夫妻同心,恩爱到白头;而不是跟妹妹那样,追求的是富贵荣华,是那表面的风光跟表面的体面。
所以,不说逃荒、逃难了,哪怕是流放,她也会舍命相陪,绝不抛夫弃子!
几个舅舅家,也是这样,舅母们无一例外的,都下决心跟着丈夫孩子,一起去东北,一起离开这个伤心地。
要不是东北那地方,实在太寒冷,这南方人难以适应,几个女眷都想劝说自己娘家的人,跟着一起离开算了。
话说,姥爷姥姥的眼光都不从错,教养出的儿女,,无论是人品还是能耐,都是不错的。挑选的几个舅舅,以及女婿,在人品个性方面,都没有大的问题。
江渐暖知道了,就劝说大家:“嫂子、舅母,你们听我说,你们其实可以先去劝说一下各自娘家的人。成不成,劝说一番再说。东北那地方,虽然很寒冷,但是那里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我在京城,听人家在东北呆过几年的人说,那里的黑土地十分广袤。”
说到这里,她就不说了。
大嫂很机灵的接过话茬:“黑土地?是不是不管种什么下去,只要管理的好,产量就不会低?”
“是的,没错,大嫂说的很好,就是这个理!”
江渐暖很认真的道:“所以啊,东北那个地方,冷是冷了一点,但是并不是什么贫瘠的地方。至于天气,适应一下、克服一下就好,这段日子,大家都跟着我,一起习武吧!只要有武功傍身,就不会那么怕冷了,路上也多个保障!”
关于习武,大家都非常意外的,没有一个人反对。
就连姥姥、姥爷,也举双手赞成,跟着江渐暖,认认真真的,从扎马步开始。
时间紧迫,江渐暖也不能慢慢的教,而是扎马步、一招制敌的招式、点穴的功夫,一起教给大家。
时间过得很快,在江越泰带着儿子变卖产业,劝说父亲,以及走访几个至交好友之中,悄然流逝。
还有十来天,就是江渐暖记忆中的大洪灾到来的日子,几家人(江渐暖家、三叔家、外祖家)终于坐上马车,去了县城。
三家人最后商定,家财先送去府城的宅子里,各家派一两个顶事的人,带着老弱妇孺住下,等待汇合的日子。
第36章 风雨欲来
其余的人,年轻力壮的,其余当家人、当家主母,自然是要留在县城的宅子里。如此,就不会引起别人的猜忌怀疑。
县城的宅子,自然是租的。
老人、妇孺在府城,就假托在府城瞧病、游玩,除了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谁也不会盯住你家不放。
留在县城的人,各自都随身一个大包袱,早就打包好了,搁在了衣柜里。
到时候,打开衣柜,背起包袱就走。
包袱里,有衣服鞋袜,也有耐放的干粮,还有可以止渴生津的干果。
江渐暖,也跟着留了下来,紧守在自己母亲的身边。
姥姥、姥爷,还有祖母,如今都留在了府城的宅子里。
祖母不乐意,可是由不得她任性,被强行送上了马车。
她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小妾,在江家大宅的时候,过的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后宅生活。一年到头,连去庙里上香的机会,都没法拥有。
如此,被送上马车,送进府城的宅子里,她无可奈何之下,就老实了下来,安分了下来。
没有了后顾之忧,留在县城的人,在大洪灾预警的第一时间,就奔走各处,把跟自己交好的人家,给劝说去了县城暂住。
县城地势比较高,比大多数村落的地势,都要高。
这还不算,江渐暖跟父亲、大哥、四弟、三叔,以及几个舅舅,几个表哥表弟,还在最初的时候,就骑着快马,快速的走访了六十多个村落,劝说大家尽快往县城的方向撤退。
来不及的,离县城太远的,就往靠谱一点的高山上撤。撤退的时候,不要什么都带,就带上必要的衣服被褥,还有一口小锅,以及火折子、盐巴,以及够吃十来天的粮食就好了!
关于骑马这事,江氏族里出身的男人,骑射功法其实都还可以。
外祖家是大富商,几个舅舅、表哥表弟,都是会骑马的。而且,几乎每人都有一匹属于自己的马。
反倒是江渐暖,是个没有骑过马的。
不过,因为有武功傍身的原因,胆子比较大;也或许,是因为马儿也被她的气场给震撼到了。所以,回来之后,不过几天的功夫,她的骑术就已经很不错了。
家里原本没有那么多的马,在各人都开始习武之后,几个当家人商议决定,又通过外祖家的人脉,很快买到了足够多的好马。
所以,大家才能起心思,去各个村子游说村长、村民,及时避开大洪灾。
不然,谁有这个胆子啊?
这大洪灾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会是没顶之灾,江渐暖也没法给个确切的时间。
这样,谁不担心,谁不怕啊?
江渐暖只记得,整个县,除了地势高的县城,以及那些山头之外,都变成了一片汪洋的日子,就在某一天,某个时辰。
就这,她还是在前世的时候,听定国公亲口说的。后来,她在宫里有了足够的人脉之后,也托人亲自去东北给家人送钱送物。父亲在信里,给她描述过这事,特意提到过,那个时点。
第37章
江渐暖一个姑娘,冒着巨大的危险,骑着快马,奔走在乡间小道上,来到陌生的村落,只因为担心大家,想要尽量保全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
还真别说,她的这个举动,感动了许多人。
如此,有那么两个村落的村长,以及好些村民,都十分信任她。她没有怎么费口舌,就把大家劝服了,有的当即收拾了细软跟必要的生活用品,以及粮食,带着一家人就往县城的方向赶去。
江渐暖跟大家说,第一选择,还是县城为好!
因为,困在高山上,万一生病了,那可就麻烦了!而且,粮食吃完了,怎么办?
衙门里,也抽不出那么的人,往各处救援。
而且,除了住在大山里的人,大部分的村落,往县城方向走,越走地势就越高。
换言之,即便洪水就在后面跟着,也是越走就越安全!
当然了,也有非常顽固不化,觉得她别有用心,心思不轨的村长,以及村民。
遇上这样的村子,她也不跟人废话,而是转身上马就走。等到了村口,她用自制的大喇叭,喊上一阵话。
无非,就是给大家提几个醒,至于有没有人愿意听,就看这个村里,是否有明白人了!
喊上一阵,也就是把话说上三遍,在村里人大量涌到村口之前,她早已打马跑远了。
还真别说,她这样毫不犹豫的跑掉,压根就没想纠缠不休,反而取信了一些人。
当即,就有几户人家,快速的收拾了行李,紧跟着出了村子。
而这人啊,都有从众的心理。
这么一来,就带动了不少人,也等于救了许多人的性命。
上辈子,许多还来不及走出村子,就被洪水包围,甚至是淹没、冲走了的人,这辈子,活下来了不少。
这可是天大的功德,也是江渐暖一家、外祖一家,日后在东北能很快站稳脚跟,那最大的依仗!
活命之恩,大于天!
江渐暖武功最好,她负责通知的村落,都是离县城最远的!
而且,每次去村里见村长,她都会带去一张纸条,写明要带的必需品。其余的,她建议,没有车辆的人家,一样也最好别带,轻装出行的好。
她武功好,骑术好,以一人之力,就走遍了三十来个村落。
最后,她来到某个村落的时候,通知完了村长,又打马围着整个村子跑了一圈,用喇叭喊了三遍话。
临走的时候,还捎带上了两个孤儿,八岁的女孩,六岁的男孩。
父母进山打猎,一去不回,已经整一年了。
跟着祖父母,以及大伯家过日子,被欺负的跟小白菜似的。就在前天,大伯母还打算把女孩山菊卖给深山里的人,男孩山岩打算卖给人牙子。
江渐暖问他们,愿不愿意跟着她,一起去逃荒去东北。不用做下人,签十年的活契就好,十年期满,还是自由人。
十年后,山菊才十八岁,山岩才十六岁。
山菊没有说啥,非常爽快的应下:“行,我愿意,谢谢**姐的大恩大德!”
第38章 她很乐意对值得帮助的好人,伸出援手!
山岩却有点犹豫:“可是,十年后,我姐姐都十八岁了,都是老姑娘了!如果在十八岁之前成亲,还不是自由身的话,那肯定是嫁不了自由人!”
“满了十八岁成亲生子,才不容易难产,对产妇跟孩子都更好!所以,十八岁不成亲,根本就不能算老姑娘!”江渐暖这样开解道。
想了想,又道:“如果你们踏踏实实做人,对我足够忠诚,那么山菊如果在十八岁之前遇上了合适的人,想要成亲了,我也可以提前放人!”
山岩当即拉着姐姐,一起给江渐暖跪下:“小姐在上,请受小的三拜!小姐请放心,小的跟姐姐这辈子,都绝对不会背叛小姐!日后,即便离开了小姐的身边,不再是小姐的家仆,小的跟姐姐也绝对不会辜负小姐,不会做对不起小姐的事情!”
他一边说,一边“砰砰砰”的,给江渐暖磕头。
山菊自然也跟着弟弟,一起磕头,一起表明自己绝对不会背叛的态度:“奴婢山菊,这辈子,都会把小姐当成自己的主子跟救命大恩人,无论何时何地,都绝对不会背叛小姐!”
年仅八岁,以及六岁的孩童,说话这么老练,这么有板有眼。
“都起来吧!”江渐暖不禁吃了一惊,亲手把姐弟二人给扶了起来,诧异的询问:“你们姐弟二人,都上过学堂?”
奇怪了,这山沟沟的地方,连个私塾都没有,距离最近的镇上,走路都要三个小时。
而且,一路走来,她可是发现,光是小河就有三条,山涧十来条。山林里还隐藏着猛兽,路上危险的很,哪里有上学的条件?
“没有,不过小的认识字,是小的娘教的!”山岩很坦然的道,也没想隐瞒什么:“小的的娘,是落难的县令千金,外祖家被政敌给陷害落难了,流放去了东北。娘被爹救下,嫁给了爹,娘上过几年女子学堂,琴棋书画跟女红都不错。”
山菊也连忙道:“启禀小姐,奴婢的女红也还行,刺绣也可以,可以给小姐做衣服鞋袜。”
“好,非常不错!要好好活着,这样才不会辜负你们的爹娘!”
江渐暖欣慰的点头,忽然想起了什么,又连忙道:“不久之后,我们一家也打算前往东北,等到了那里,时机合适的话,我会让人去找一找你的外祖一家,看看你们能不能跟他们团聚!”
又问:“你们,想要找到你们的外祖一家么?”
如果外祖家不是好的,估计山菊姐弟二人,是不乐意去找吧?
但是,如果是好的,这就等于除了彼此之外,还有别的亲人了!
即便对方处境不好,没法成为依靠,但是在心灵上好歹也会多个寄托,多个希望,多个安慰。
江渐暖前世过得很苦,心里苦不堪言。
老天爷眷顾,得以重生一世,她很乐意对值得帮助的好人,伸出援手!
“愿意,愿意,太愿意了!”山菊山岩,又扑通一声,跪下磕头。
山菊说:“奴婢的娘经常说,外祖一家人都很好,和善又正直!对亲人很好,很有人情味。外祖也是因为不愿意跟人同流合污,这才得罪了人,被人给害了!”
第39章 江老爷子悔恨万分!
外祖家,就在东北!
而救命恩人说,不及以后,也会去东北安家落户!
这么好的美事,怎么就让他们遇上了呢?
这,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啊!
江渐暖带着大家,竭尽全力的,跑遍了能跑的村落、镇子。
这一天,江渐暖终于喊停,带着家人,速速离开了县城,赶往府城自家的宅子里。
临走前,出于人道精神,江渐暖陪同父亲、大哥一起,又去了一趟江家村。
三人分头,一一拜访了好些人家,见到人啥话也不讲,直接让人不要轻易离开县城,去乡下乱逛。
也有听劝的,有礼貌的说一声谢谢。
自然,也有满脸嘲讽不屑的,说什么山洪暴发,只有深山里才有。
说什么,大洪灾,千百年以来,也不知道遇上多少次。而江家村的地势也不低,就比县城稍微低了那么三两尺。从来就安稳的很,没有受过大的冲击。
而如今,洪水确实是发了,但离江家村,还远着呢!
江越泰父女三人,也不好说啥,只能苦笑离开。
所幸,也有那么十几户人家,把他们的话听了进去。
人家父女三人说的很对,说是本县的河堤、江堤,基本上都是年久失修的。如今,这样连日来的暴雨,虽然雨水小了一点,但是那河堤、江堤,被雨水浸泡之下,用不了几天,估计就会决堤的!
而且,据可靠消息,其实有些小山村,已经被掩埋在了泥石流之中。
可惜的是,好些人没有亲眼看到,总喜欢心存一丝侥幸心理。
江渐暖一行,离开县城不到一天,洪水就包围了县城。
水位线,只差一寸,就浸了县城的街道。
而此时此刻,雨水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不过又稍微小了一点。
这还是,县令多少听进去了江越泰的建议,在暴雨来了的第二天,命人冒雨把县里的下水道清理了一遍。
把堵塞在下水道的泥沙、石头跟垃圾,都还算及时的清理干净了。
县城被洪水包围,看不到道路,这个时候,就算想要撤离县城,也是不容易了。
毕竟,县城地势高,无论从哪一个方向走,几乎都是下山的路。要是一脚踩空,滚入下山崖,或者深的沟渠,在这洪水肆虐的时节,可是极其危险的。
此时此刻,江家村,早已被洪水包围,甚至是水浸屋。
半大的小孩,站在卧室里,水都快到膝盖那么高了。
江定良,也就是江渐暖的祖父,此时此刻,他看着满屋的水,看着自己积攒了一辈子的家财,一下子就损失过半,不禁悔恨万分。
他怎么就,怎么就那么瞧不上老二,怎么就被浆糊迷了眼睛,迷了心窍,怎么就那么听那老婆子的鬼话呢?!
他自己的亲生儿子,怎么可能会设下陷阱害想要害他?!
如果说,老二老三,恨不得他们的嫡母去死,他还是多少相信的。毕竟,那死老婆子,对老二老三可真的很不好,对他们的生母也很不好。
可是,他这个当父亲,除了这一次除族的事情,可没有什么很对不起他们的地方。
埋怨,甚至是怨恨,估计都有。
但是,想要他这个做父亲的去死,以老二老三的心性,都绝不可能!
第40章 行了,我心里有数
与此同时,江渐暖跟家人,在府城的宅子里,舒舒服服的呵斥吃瓜子。
江越泰有点忧心忡忡,心里到底还是惦记自己的父亲,以及那些一起长大的童年小伙伴。
江渐暖没空搭理他,祖父那样的父亲,他还要惦记担心,她也是没话可说了。
要知道,除族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可是十分严重的事情!
被除族的人,一般来说,不是作奸犯科之人,就是忤逆不孝之人。
被除族的人,前程堪忧,没有什么人敢亲近、信任。
儿孙的前程、婚姻,也要被耽误。
所幸,江越泰还没有愚孝、糊涂到底,在除族的问题上据理力争。而江家的人,也担心江渐暖知道之后,会动用宫里的人脉,报复江家。
最终,达成共识,不作除族处理,而是分宗。
把江渐暖的家人,以及三叔一家,分宗另过。
并且,允许江渐暖的亲祖母,一起分宗出来,跟着儿子过日子。
而在其中,江渐暖的这个祖父,一分力都没有出不说,还默认那便宜祖母各种捣乱,跟着使绊子。
这样的祖父,不知道惦记,不知道再去牵挂!
江渐暖没有跟过去那样,去安慰、鼓励自己的父亲,而是把大哥以及弟弟妹妹,都给拉走,一起为即将到来的逃荒之路,做好必要的准备。
“首先,是衣服鞋袜跟帽子手袜的问题;其次,是药材的问题,最好能买多一点成药;然后,就是干粮、干果、粮食的问题!”
江渐暖主动提出:“药材、成药,以及干果,就由我来准备,其余的事情就交给你们!”
药材跟干果,她的空间里都有。
自从有了空间之后,她在宫里的最后那两年,利用人脉,买了许多值钱的好药材,以及干果。
宫里采买的东西,哪里敢有假货?
内务府的人,最多不过就是提高物价,却不敢在质量上做文章。
贪污事小,让宫里的贵人吃质量有问题的东西,那可就是不可饶恕的大罪!
所以,江渐暖很放心的,存了不少药材跟干果。
不过,她还是走出家门,跟药材商以及干果货栈,采买了不少药材跟干果。然后,取了一些空间里储存的,混在一起,打包装箱。
兄妹三人,都只用了一天的时间,把各自负责的东西准备好了。
在焦急的等待之中,时间悄然过去三天。
第四天一早,守候在县里的镖师赵坚,终于亲自回来传递消息:“江姑娘,朝廷下令,茂山县的人,集体迁徙到东北去安家落户!”
这一天,终于等到了!
江渐暖深深的呼吸了一下,从容淡定的站了起来,对江越泰道:“爹,我跟大哥回一趟县里,响应迁移的号召!你带人等在府城,随时做好准备,到时候,我跟大哥会来跟你们汇合!”
“行,你们去吧,万事要小心一点!”江越泰除了点头应允,还能干啥啊?
他自己去县里?不说他没那个信心,可以一路淌水过去,就是女儿渐暖,也不会答应的。
“暖儿,到了县里,帮爹去看望一下你祖父啊!”
等江渐暖走出庭院的时候,他实在不放心,又追着女儿的背影,喊出这么一句。
“行了,我心里有数!”江渐暖头也不回,往后摆摆手。
第41章 县令大人已经急的上火了
江渐暖跟大哥,在赵坚的带领下(路被浸了,要探路)赶到县里的时候,正遇上衙门的人在张贴布告,号召众人迁移去东北安家落户。
谁知,布告一出,顿时就惹了众怒。
“我不走,咱们这里山清水秀的,气候好,物产丰富。种稻子,还能一年两熟呢!东北那地方,天寒地冻的,我可受不了那气候!”
“就是啊,我也不去!这人啊,离乡命贱,我可不会那么傻!”
“没错啊,离乡背井的,可不是那么好的事情!”
“我也不走,我宁愿在家乡讨饭,也不去逃荒!”
“没错啊,谁爱去谁去,反正我是打死都不会去的!”
“是的啊,等洪水退了,去山上砍树割茅草,搭建个茅草屋就是了!咱们南方,树木多了去了,缺啥都不会缺盖房子的树木跟茅草!”
“是的啊,到了那东北,想要砍树建房子,能跟咱们这里方便么?咱们这里到处都是大山,满山的大树,竹子也随处可见!不想建树屋,还可以建竹屋啊!”
“对的,用竹子建吊脚楼,我看就挺好的,也不用花一个铜板,就可以搭建起来!”
江渐暖没有急着去县衙,而是找了一个茶楼,坐在二楼临窗的位置上,观察外面的动静。
这个茶楼,一共有三层楼,二楼是肯定没有进水的。所以生意非常的好,人头涌涌,热闹极了。
听着大家的各种议论声,江渐暖有了主意。
“大哥,咱们先等着,明天一早再做打算!”对上大哥疑惑的眼神,她稍微压低了一点声音,跟江沐风说:“一天过后,还没有人报名去东北安家,官府就会提出,给第一批的人一些福利待遇!咱们跟外公、三叔这三家人,就要做那第一批的头三户人家,肯定还会有额外的奖励!”
“哦,明白了!”大哥惊讶的瞪大了眼睛,继而又了然的笑了。
暖儿过去十年,在宫里吃的苦受的罪,看来没有白受!也没有因为吃苦受罪了,人就变得古怪,或者变得愚笨,变得扭曲。
反而,变得灵动、睿智又可爱,难得的是依然跟过去那样,与人为善,依然有一颗善良的心。
但是,却一点也不愚孝,不懦弱,不软弱。
她的善良,不是那种“人善被人欺”的善,而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欺我一尺,我也还你一丈,甚至是两丈三丈!
哦,对了,用暖儿的话来说,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这一个晚上,江渐暖出了高价,让茶楼的东家答应他们在茶楼的二楼打地铺,呆一个晚上。
被褥什么的,江渐暖离开府城的时候,就带了好几床过来。
茶楼的二楼是木地板,如今只是深秋,南方的深秋并不算很冷,打地铺也没啥。
而且,东家看在钱的份上,给他们开了两个雅间。
江渐暖一人一个,江沐风跟赵坚以及其余一个镖师,三人一间。
一夜安睡,吃过早饭,已经是日上三竿的时分了。
三人慢悠悠的来到县衙门口,县令大人已经急的上火了,都这个时候了,竟然还没有一户人家,乐意去东北!
就连衙役的家人,也没有人来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