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她发布了第一个通知:“明天一早,天微微亮的时候,小辈们都跟着我去跑步!顺着山前村到这里的那一条山路,跑一刻钟过去,然后折回来再跑一刻钟。”
“不是,小禾姐姐啊!”顾光明忍不住大喊一声,不赞同的道:“来回就是半个小时,要老命啊,不行啊!”
江小禾白了他一眼:“你又不习武,不用跟着跑步!”
随即,又跟大家解释:“是慢跑,很慢很慢的跑,而且那段路除了很小的一段路,有点崎岖之外,其余的地段都还算可以。有点崎岖的地方,可以停下来走,不用跑,”
二舅点头:“嗯,小禾说的没错,就算有点崎岖的地方,也是没有危险的。不存在悬崖峭壁之类的路段,崎岖的地方,即便在那里摔到了,也是摔进草丛里,没有什么危险!”
顾国庆提出异议:“小禾姐姐,慢跑的话,效果不大吧?”
还有五个月,就是征兵的日子,他担心到时候锻炼的效果不明显,优势很小。
“很好,知道动脑筋,也知道着急,这样就很不错,值得表扬!”江小禾看着他,赞许的点点头:“没错,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效果肯定不会很好!不过,锻炼的事情,要循序渐进。不然,会损伤身体,反而起到反作用!”
“循序渐进?”顾国庆慢慢的,品味着这个词语的意境,不耻下问:“小禾姐姐,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要慢慢的来么?”
“是的,意思是按一定的顺序、步骤逐渐进步!”江小禾点点头,又道:“从明天开始,大家跟着我,把小学的课本快速的过一遍!国庆跟前进,在两个月之内,去参加一下小学的毕业考试,一定要把小学毕业证给拿下来!”
“啊?还要学习,还要去考毕业证啊?”被点名的二人,都不禁有点懵,有点发憷。
“是啊,不久前,我才考取了初中毕业证!接下来,还会考取高中毕业证!我对你们的要求,就是考取初中毕业证!如今,当兵也是要有文化的。没有文化的人,在各行各业,绝大部分的人,都是肯定不会有什么前途的!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话你们没有听过么?”
没有文化的人,有前途的,能出人头地的,只是个别的。这些人,也不能说人家没有文化,这小部分的人,脑子肯定很灵活,在自己的行业里,肯定是有某个特长的。
有特长,就不能说人家没有文化1
文化知识,除了来源于书本,还来源于生活。
在生活之中,学到的东西,其实也是文化知识的一种!
二舅吃够没有文化的苦,第一个站出来,热烈附和:“听小禾的话,小辈的每一个人,往后都一定要考下小学毕业证!最好,是把初中毕业证也给考下来!”
他可是听小禾说,如今是特殊时期,原则上是允许没有上过学堂的人,去参加考试。成绩八十分以上的,可以领取毕业证。
正常来说,按部就班上学的学生,六十分就是合格,就可以领取毕业证。
为了公平起见,空降的考生,合格成绩提高到了八十分。
这种优待,也不知道啥时候,就会取消。
所以,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免得将来后悔。
第64章 不能辜负
顾国庆眉头紧皱,深深叹了口气:“唉,初中的知识,好难哟!那什么物理化学,就跟天书一样!”
江小禾忍不住笑了:“你都没有学过,自然觉得跟天书一样。日后有夜校可以上,有老师讲解,慢慢的就会了!”
想了想,就又提出建议:“小学的知识很简单,你们两个都快十八岁了,如果在三个月之内,可以考取小学毕业证。那么,我那边事情解决了,就再来这里住上两个月,给你们辅导初中的知识!”
顾国庆愁眉苦脸的,他真的觉得,物理化学实在是太难了。
可是,小禾姐姐一片好心,他也不能辜负不是?
“国庆啊,进了部队,如果连初中文化都没有,是没有什么发展前途的。你想要一辈子,都可以留在部队,初中文化水平那是最起码要有的!”
她也不说什么高中水平了,毕竟太过为难人家不是?
“好的,小禾姐姐,我知道了,谢谢你的指点!”顾国庆是个明事理的人,挡酒下定了决心,要听她的话,努力学习,争取把初中毕业证也给拿下来。
咬咬牙,应该可以考上。就算看不上,那么学习一下初中的文化知识,也是好的!
“嗯,小禾姐姐说的很对!有机会的话,我还想要去上夜校,拿个中专文凭!”顾前进比顾国庆好一点,毕竟他的父亲靠谱一点,打小经常叮嘱他要努力读书。
他虽然也只上过两年学,但是不上学之后,他还时常看书看报。这几年,弟弟妹妹上学了,他有时候也会看看他们的书本。
并没有跟一天没个清闲的顾国庆那样,把学的东西,都给忘得差不多。
“嗯,有志气,值得表扬!”江小禾很是欣慰,但愿这个表弟,会成长为一个很有出息的人。
能帮衬、提携一下外祖家,她还是很开心的。
也只有你身边的人过好的不错,来日你若是落难了,身边的人才有能力拉你一把。你付出过,在需要的时候,才有可能得到回报。
帮助十个人,哪怕有一个人,愿意回报一二,就足够了!
江小禾踏踏实实的,教了外祖家的人半个月之久。
每天清晨,亲自带队跑步、训练,读书识字。
从一开始的,每天一早半个小时的慢跑,到一个小时的中等速度的跑步,再到加速跑。
从每天晚上半个小时的蹲马步、半个小时的修习炼体术,到一个小时的蹲马步、一个小时的修习炼体术。
每天一早一晚,江小禾都会抽时间,给大家上一节二十分钟的课。从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开始讲起,会的就当复习,不会的就加紧学习。
另外,还会重点关照国庆跟前进,每天晚上都会给二人多讲一个小时的功课。
她要离开的时候,早上跑完步之后,还有修习一刻钟的炼体术,再加十分钟的仰卧起坐。
每天,她都会用空间的灵泉水,煲一锅鸡汤。隔个五六天,还会煲一锅人参鸡汤。
除了大舅母跟大舅,其余顾家的人,每次都会喝上一碗。
其实,就连大舅跟大舅母,其实都厚着脸皮赖着不走,喝过一次。
姥姥姥爷的身子骨,好多了,眼看着似乎年轻了一些,没有那么苍老了。过去的小病小痛,也似乎减轻了许多。
第65章 欣慰、释怀
一家人下地干活的时候,似乎有劲多了,不再有累得半死的感觉。累是累,但是程度轻了一些。
大家都没有多想,只归功于人参,以及吃的好吃的饱。
毕竟,这半个月里,整整用完了一支人参煲汤。
每天江小禾都会进山几个小时,带回来了大量的核桃、锥栗、菌菇等山货,以及山鸡野兔。
有一次,甚至还打了一只野猪,给了一半村里人,其余的自家做成了油底肉跟熏肉。
离开之前一天,江小禾终于对又找上门来,想要跟她和解的大舅、大舅母,有了笑模样。
并且,给大舅一个刮胡刀,一个水壶,两把牙刷,一支牙膏。给大舅母一条纱巾,两把牙刷,两个皮筋。
“小禾是个好孩子!”大舅有点羞愧,心里有些触动,对自己的爹娘多了几分孝心跟耐心;对自己的弟弟,也友善了许多,和气了许多。
至于大舅母,倒是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但是也不再胡说八道、胡搅蛮缠了。而且,也知道帮忙干点重活,对二老多了一分恭敬。
如此,晚饭的时候,大家都默许了二人的存在。
离开前一天,小辈的,全都请了半天的假。
下午的时候,江小禾帮大家又过了一遍书本知识,从一年级的到五年级的。
不懂的,就抓紧时间问。
江小禾重点考察了顾国庆跟顾前进,这两个表弟各自做了一份试卷,这试卷是姥爷出面,拖队长跟镇上的完小要来的上一届的小学毕业考的试卷。
二人的成绩都不错,顾国庆语文六十三分,数学六十五分;顾前进语文七十六分,数学七十三分。
“还行,继续努力,再好好复习两个月,然后托队长帮忙去申请考试!”
江小禾还算满意,毕竟学习的时间很有限,能考上这样的分数,她已经有点惊讶了。
这些日子以来,国庆跟前进,既要下地干活,又要晨练、习武,还要学习。说实话,够苦够累了!
要不是有灵泉水煲的鸡汤滋补,估计这二人,早就给累趴下了
这天清晨,江小禾在姥姥跟姥爷、二舅的陪伴下,踏上了旅途。
二舅送他们去往山前村,这是第一站。
橘花婶母女三人,早已在十三天之前,先行一步,回到了山前村。
江小禾把家里大门跟厅堂的钥匙,给了橘花婶一把,橘花婶回到山前村,每隔三天,都会去帮她开门开窗,透透气。并且,带着两个女儿,帮忙打扫一下卫生。
姥姥、姥爷跟二舅看到那青砖青瓦的新宅子,不禁很是感慨,小禾这孩子可真能干啊!
她凭一己之力,就起了这么好的一座宅子,哪怕就是梨花让她伤心失望,不进江家的门,她也能把日子过好!
姥姥跟姥爷对看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欣慰跟释怀。
“姥爷、姥姥,二舅,我想了想,还是在这里住几天再走吧!这段日子,你们可以去调查一下钱家的事情,把真相搞清楚。这样,去见江家的人的时候,心里也有底气一点!”
江小禾站在庭院里,看着钱家庄那边的方向,做出了一个决定。
第66章 这样,确实不行啊!
姥爷吃了一惊:“啊?我们去调查啊?不等梨花了?”
江小禾用力点头:“是的,你们先去调查一下,你们调查来的结果,梨花姨会比较相信!”
姥爷不禁有点为难:“可是,我们人生地不熟的,要怎么调查啊?”
二舅也点头:“是啊,小禾,钱家的人那样恶劣,我们无权无势,就这样去调查,人家也不会相信啊!”
江小禾微微皱眉,这说的也是!
除了无权无势,除了人生地不熟,外祖家的三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山里人。对上山外的人,天生,就有一种怯意。
还没有开始交锋,气势上,就低了人家一大截!
这样,确实不行啊!
她忽然脑子里灵光一闪,想起了自己的大哥江逸风,就问:“那么,你们有没有江家的联系电话?”
姥爷连忙道:“有,我们有梨花单位的电话,也有你大哥逸风单位的电话!”
“这就好!”江小禾的脸上有了喜色,高兴的道:“姥爷,你们打一个电话给大哥,就说有十万火急的事情,需要他帮忙。让他悄悄的来一趟,让他亲自来调查清楚,免得咱们去江家之后,那江美丽会走漏风声,对调查不利!”
姥爷想了想,就点头应下:“这个主意好,反正从隔壁省过来,也不用多长时间。逸风请三天假,也就足够了!”
“好,明天一早,我就带你们去县里打电话!”
江小禾压在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一半。
大哥江逸风,如今是隔壁省某个县里机械厂的小技术员,刚好这个县跟山前村所属这个县,又是紧隔壁。
换言之,就是在交界线上的县。
不说坐汽车了,就是骑自行车,十个小时也就足够了。
大哥不在市里上班,没有跟父母住在一起,请假几天,家人里也不会知道。
江逸风接到电话,听了姥爷的话,不敢置信的瞪大了眼睛:“什么?姥爷,你说什么?”
“江美丽,不是你的亲妹妹!你的亲妹妹,现在就跟我在一起!我等着你回来,调查取证,然后带着亲妹妹一起去见你爹娘!”
姥爷叹了口气,按照刚才跟江小禾商议好的,干脆直接跟他说了实话。
把人骗来,不是什么明智之举,会起到不好的效果。
姥爷连忙叮嘱:“逸风啊,这事你不要告诉家里人先,你先来这边,调查取证之后再说,免得打草惊蛇!”
“不是啊,姥爷,你这话什么意思?难不成,家里还有奸细?”江逸风大吃一惊,心里暗暗猜测:莫非,说的是妹妹美丽?
“是的,江美丽,其实早就知道她自己的身世了!”
姥爷一咬牙,干脆这样回了一句。
虽然,他知道不该听信一面之词。
不过,小禾那么好,那么真心善良,他没有理由去怀疑她说谎!
“你也知道,你娘多么宠爱江美丽,江美丽又多么会哄骗你娘!若是被江美丽知道了,想要查出真相,就会有难度!钱家的人,当初可是恶意调换了你亲妹妹,这些年又一直虐待你妹妹!”
第67章 这不科学啊!
江逸风听得心惊肉跳,果断的做出了决定:“好!姥爷等着我,我这就去请假!一个小时之后,我就出发,大概傍晚时分可以到达!”
姥爷连忙报了山前村,小禾家的地址。
半下午的时候,二舅跟姥爷,就去了村口,守候江逸风的到来。
傍晚时分,江小禾家,果然迎来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
此时,江小禾在厨房做饭菜,姥姥跟姥爷等候在了庭院的门口。
“逸风!”姥姥激动的迎了上去。
“姥姥,姥爷!”江逸风有点吃惊,也有点激动,“姥姥、姥爷,你们怎么似乎比三年前,年轻了起码五六岁的样子?”
这不科学啊!
姥姥骄傲的笑着解释:“这都是小禾的功劳,她在深山里得了一株人参,每隔几天就给咱们煲一锅人参鸡汤。然后,每天也都会进山去,打山鸡野兔回来,给大家补养身子!”
“真的啊?小禾这么厉害,这么有心?”江逸风不禁很是吃惊,也很是欣慰开心。
姥姥跟姥爷,都不是会说谎的人,而且姥爷看人的眼光还算不错。
这个小禾,就说不是他的亲妹妹,应该也不是什么坏人。
“真的,小禾这孩子,好的没法说!”姥姥担心他不相信,也连忙为江小禾说好话。
江小禾听到陌生人的说话声,连忙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江逸风只看了一眼,心里就笃定:这个姑娘,十有八九,就说自己的亲妹妹!
她长的,跟娘有七八分像,跟娘年轻时候的照片,相似度达到了九成!
就这样,还不是他的亲妹妹?
“小禾,这就是你大哥江逸风!”姥爷连忙介绍。
“江大哥好!”江小禾很有礼貌的,友善的笑着跟他打招呼。
“小禾好!姥姥姥爷,多亏你费心照顾了!”江逸风对他的好感,节节攀升,这个姑娘说话的声音,都跟娘十分相似!
他已经可以肯定,这个小禾,就是自己嫡亲的妹妹了!那个江美丽,不出意外,就是冒牌货了!
江小禾淡淡一笑:“在我心里,他们就是我嫡亲的姥姥姥爷,对他们好,照顾他们,那是应当应分的!”
“那也得你是个好姑娘,有这个孝心才是!”江逸风对她赞许的点点头,见她是个爽快的性子,干脆也很直截了当的道:“明天,我就去趟县里,找公安局的同志一起,去调查取证!你的身世问题,不出三天,肯定会水落石出!”
他其实,恨不得明天就把事情查清楚。
“没事,慢慢查!不求速度,但求一清二楚,没有半点漏洞!”江小禾的心情舒缓了下来,对于身世问题的彻底解决,不再跟过去那样,有紧迫感了。
大哥江逸风,年纪轻轻,就给她一种很稳重、很可靠、很有魄力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大哥对她似乎非常友善,非常关心,也非常真诚!
如此,她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只要大哥坚持,即便是亲生父母想要偏心那个冒牌货,估计也不敢做的太过了。
更何况,根据前世的信息,以及眼前这个大哥的人品个性,以及对她的态度。如此,可以判断出:她的亲生父母,虽然人很善良,但是一点也不愚蠢,反而十分睿智。
那样的人,不太可能做下亲者痛仇者快的糊涂事。
第68章 针锋相对
晚饭,江小禾做了好几个拿手好菜,好好招待了一下这辈子初次见面的大哥。
一碟油炸花生米,一碟酸辣萝卜丝,一碟酸藠头,这是开胃小菜。
江小禾想着大哥估计饿坏了,连忙先端了这三样上来,
“江大哥,你饿了吧,先跟二舅一起喝杯小酒!”江小禾又热了一壶糯米酒,放在了桌上。
“好的,谢谢,你辛苦了啊!”江逸风眼里的欣慰喜悦,又多了几分。
这个妹妹,确实很不错,比骄横又懒惰的江美丽,实在是好太多了。
糯米酒,是江小禾亲自酿的,里面加了灵泉水。
江逸风一杯米酒下去,只觉得浑身说不出的舒坦,一路奔波的疲惫都消散了许多,甚至脑子都似乎清醒灵活不少。
“好酒啊!这是我喝过的最好喝的酒了!”
他忍不住赞叹出声,喜逐颜开。
“嗯,确实好的很!这是小禾自己亲自酿的!”姥爷也眉开眼笑,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又拿起一个杯子,倒了小半杯,对妻子道:“你也喝一点,这度数很低,不会醉人!”
“好!听你们这么说,我也忍不住嘴馋了!”姥姥笑眯眯的接过杯子,喝了一小口,顿时眼睛就亮晶晶的,“嗯,确实是好酒,比我过去喝过的米酒,都要好许多许多!”
感觉,喝了这米酒,有一点跟喝了那人参鸡汤的效果。别的不说,反正整个人都很是舒坦。
而且,这酒的味道好极了,十分醇香。
这一顿饭,大家都吃的很是尽兴。
江小禾跟江逸风兄妹二人,初次见面,彼此的印象都很好。
晚上,江逸风留宿江小禾的家里。
江小禾跟姥姥住二楼,姥爷、二舅跟江逸风,就住一楼。
一楼的卧室,大概有三十平米这么大,中间用一个大衣柜隔开。
里屋跟外屋,都摆放了一张一米八的大床。
二楼虽然是阁楼,但是这个阁楼跟一般意义上的不一样,高度达到了两米一。而且,宽敞明亮,干净整洁。
春天回潮的时候,住二楼的话,完全回潮的烦恼。
安全系数也很高,把通往二楼的楼梯口那个盖子从里面锁上,晚上一个人住一个宅子,也不用害怕。
江逸风参观过阁楼之后,不禁赞叹出声:“小禾挺不错,聪慧又睿智!”
反正,比家里那个江美丽,要好太多太多了!
赞叹之余,又不禁很是心疼这个妹妹。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有亮,他就去了县里,打了好几个电话,找了江家的人脉关系,一天的时间,就把江小禾的身世给查的一清二楚。
并且,十分干脆利落的,把罪魁祸首钱大壮夫妻二人,给抓进去吃牢饭。
至此,没啥好隐瞒了。
江逸风带着妹妹小禾,在姥姥、姥爷的陪伴下,回到了江家。
这个时候,正是晚霞满天的傍晚。
上学的、上班的,都回到了家里,整个市府大院热闹非凡。
“什么?你说什么?你这个贱人,你胡说八道!”
江美丽惊恐万分,情急之下,指着江小禾,破口大骂。
“我说,你是冒牌货!关于这一点,你心里不是早就清楚了么?!到底,谁才是贱人,你心里也清楚的很!”
江小禾对上疯婆子一样的江美丽,表现的十分从容淡定。
第69章 说大话,也不打一下草稿
“什么?美丽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世?!”梨花大吃一惊,满脸的不敢置信。
“怎么回事?逸风,你知道多少,跟我们说一下!”江茂生也非常震惊,不敢相信这样残酷的现实。
江逸风目光锐利的看着江美丽,眼里是毫不掩饰的憎恨、轻蔑以及厌恶。
“爸爸,妈妈,江美丽确实一早就知道,她自己的身世来历!而且,还跟她的亲生父母,暗暗见过好几次了!”
江美丽惊恐万分,白着脸狡辩:“没有!爸爸妈妈,我没有!我没有跟钱家的人来往过!就算是抱错了,那也是无意的,绝对不是存心的!”
江小禾冷笑:“怎么不是存心的?!你的亲生父母,已经承认了,他们就是故意掉包的!”
江美丽:“不可能!怎么可能是故意掉包的?我是女孩,你也是女孩,有什么值得掉包啊?!”
梨花听了她这话,就不禁有点迟疑,有点动摇。
是啊,女孩子,掉包来干什么?若小禾是男孩子,她还能深信不疑。
“小禾,你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孩子被换了,估计是无意的吧?”
江小禾忍不住叹气,语气就有点严厉:“你呀,心软跟善良,也要看对象啊!也要看,这人值不值得你心软,值不值得你善良!善良是优点,可若是用在坏人的身上,那就是致命的缺点了!”
姥姥也紧跟着责备:“梨花啊,小禾说的很对,你呀什么都好,就是有的时候,心太软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江小禾对姥姥赞许的点头一笑:“姥姥说的很对,对敌人心软跟善良,就是对自己跟亲人残忍!”
梨花被说的满脸羞惭,有点不知所措。
江茂生见状,有点不忍,就道:“岳母,梨花心地善良,这不是什么坏事。不过,你们说的也对,也不能对什么人都心软都善良。往后,我会看着她,她也会改的。”
江小禾目光锐利的扫视着江美丽,语气里满是鄙夷跟愤怒:“你的亲生父母之所以要掉包,就是为了让你过上富贵人家的好日子,然后从你这里捞好处!这些年,他们从你的手中,要了不少财物吧?!”
江美丽吃惊的瞪大了眼睛,她没有想过,连这都被发现了?!
不,她相信,她的亲生父母,是不可能会承认的!
不然,如果要他们赔偿,简直就跟姚挖他妈的心肝一样!如何舍得,如何甘心,又如何愿意啊?!
她想都不想,就断然否决:“没有,我从来就没有给过他们东西!我也从来没有主动找过他们,都是他们找去我的学校,也不过就是去看看我过的好不好!”
江小禾冷笑:“说大话,也不知道打一下草稿!我可是记得很清楚,钱家收到过最少十来次大包裹,都是从这个城市寄出去的!还有,钱大壮夫妻二人又懒又馋,一大家子的人,几乎都是靠我种地养活。可是,居然建得起五间青砖大瓦房,这钱从哪里来的?!”
江逸风也冷笑:“事情,都调查的很清楚,这些年以来,你一共给了钱家三百块钱,十九罐麦乳精,五十六尺布,七件半新的军大衣,还有几十件旧衣服,上百罐的罐头等等!”
第70章 欢迎回家!
梨花震惊、愤怒又伤心:“好呀!原来是这么回事!江美丽,你可真是好本事,欺骗江家的人,说是那些吃的穿的去做善事!”
江茂生冷哼一声:“叫什么江美丽!从这一刻开始,没有什么江美丽了,只有钱美丽!逸风,你现在就去一趟公安局,把她的姓给改了!户口,扔回她亲生父母家里!”
江美丽满脸的绝望,歇斯底里的喊道:“我不!我可是市里的人,是城里人!我可以不做江家的女儿,可是请不要把我的户口迁走,求求你们了!”
不久前,她刚定了亲,如果户口被迁去那乡下了,这门亲事肯定就要保不住了。
梨花就有点不忍,想要说的什么。对上丈夫那凌厉的目光,以及江小禾眼里的失望,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江茂生断然拒绝:“迁走!立刻迁走!并且,连夜把她送去那钱家庄,允许她带两套换洗的衣服以及三十块钱!其余的东西,一样都不准她带走!”
又吩咐自己的妻子:“你去给她收拾衣服,切记不可心软,否则我连你也赶出家门!”
梨花什么都好,就是不该心软的时候,常常心软,被人给利用欺负了都不知道。
这个时候,一直插不上话的江小竹,主动请缨:“爸爸,我去给钱美丽收拾衣服吧!爸爸请放心,这些年妈妈给她的那些外婆家祖传的东西,我一样都不会便宜她!”
“嗯,你去也好!”江茂生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又道:“这是你姐姐江小禾,往后她就是你的二姐,你要跟你二姐好好相处!”
小竹连忙欢喜的跟江小禾打招呼:“二姐好,我是小竹,今年十三岁了!二姐,欢迎你回家!”
刚才,她没有主动打招呼,是不知道实情。不知道这个小禾姐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亲姐姐。
此时,爸爸都这样说了,她还有什么好顾忌的?
自然,是要欢天喜地的认下这个姐姐了!
江美丽这人,压根就没有半点姐姐的样子,她一点也不喜欢。
嘿嘿,万万没有想到,这人居然是个冒牌货!
她江小竹的亲姐姐,善良、温柔又果敢,正对她的脾气!
“二姐,我很高兴有你这么个姐姐,你是我的姐姐,我做梦都会笑醒!”
小姑娘兴奋又激动,浑身上下,都洋溢着喜悦之情。
“小竹子好,我叫江小禾,今年二十岁了!我也很高兴,有你这么一个活泼可爱的好妹妹!”
江小禾笑逐颜开,也是满满的喜悦开怀。
妹妹不排斥她,融入江家,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不看一旁的那个十来岁的小男孩,正一脸激动开心的看着自己,几次想要上前打招呼。无奈,小竹子太过激动了,一时之间,他竟然插不上话。
“二姐你好!我是你弟弟小凌,欢迎你回家!”
少年江小凌连忙凑了上来,一脸激动喜悦的跟江小禾打招呼,眼里不见半点排斥抗拒。
很好,一家人都欢迎她的到来,认亲的决定果然没有做错!
姥姥忍不住抹泪:“这就好!这就好!这下,满天的乌云都散了!”
美丽,这个心灵一点都不美的姑娘,果然是冒牌货,这简直是太好了!
老天爷,对梨花不薄啊!
第71章 英姿飒爽
江茂生,如今是市公安局的一把手,为人正直,一心为老百姓办实事,声誉很好。
梨花,是市纺织厂的工会主任,也是个有能力、人品人缘都很好的女干部。
大哥二十二岁,还没有结婚。
三妹江小竹,十三岁,如今正在市一中读初二。
小弟江小凌,十岁,如今正在市一中附小读小学五年级。
大哥在县里的机械厂做技术员,完全是靠自己的本事考进去的,而且还是厂里的技术骨干,没有动用家里半点的人脉。
妹妹跟弟弟,也都是三好学生,在年级里可以考前五名。
唯一的烦恼,就是爸爸在战争年代,受过几次重伤,身体留下了不少隐患。
不过,如今都不算什么,江小禾有灵泉水,可以帮他把身体调养到最佳状态。
跟家人相处了五六来天,彼此都有了很深的了解之后,江小禾开始每个三天,就煲一锅人参灵泉水鸡汤。
每隔五天,都会进山里一趟,把各种山货往家里搬。
就这样,一年之后,江茂生的身体,一点点的修补好了。身体里的隐患,基本上消除了,原本花白的头发,也黑了不少,没有那么扎眼了。
江小禾跟着家人,一起留在了市里,就在这边的高中,考取了高中毕业证。
毕竟,去那边的省城,还是太远了。
每个月,都要去省里参加月考,还有各种运动会,各种大的集体活动,确实很不方便。
这这边的市里,她插班进去上全日制的高中。
她踏踏实实的,跟着老师,把基础知识打的非常扎实。每次考试,基本上都是年级前三名。
江小禾不是什么大美女,即便有灵泉水的加持,她也就只能算得上是个清丽佳人。
但是,她气质好,非常耐看。
而且,为人的处世,落落大方,英姿飒爽。
这样的姑娘,谁不喜欢,谁不欣赏?
这人啊,就怕比较。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江茂生一家,以及他们的亲朋好友跟同事、同窗,都深深觉得,钱美丽跟江小禾完全没有可比性。
就好比,一个是那燕雀,一个是那鸿鹄。
话分两头。
钱美丽被赶出江家,因为她之前并没有参加工作,属于无业游民。所以,江家没有半点阻碍的,把她的户口落在了钱家庄。
要是她参加了工作,这迁移户口的事情,还真不会那么容易。而且,人家既然有工作,江家也没法把人赶回钱家庄去。
所以这人啊,靠爹靠娘,都不如靠自己!
钱美丽为啥没有参加工作?还不是怕苦怕累,打算找一个金龟婿,结婚之后当个逍遥自在的家庭主妇。
谁知,定亲对象了解清楚事情的真相之后,很快就跟她解除了婚约。对方的家境背景都跟江家差不多,当家人又没有江茂生那么和善,钱美丽也不敢纠缠,只能把苦水往肚子里咽。
高中毕业证拿到手之后,江小禾不顾家人的挽留,坚持回到了山前村。
队长要给她安排进小学校当老师,她没有答应:“队长叔,我一天可以拿十二个工分,当老师才八个工分,整整少了四个工分呢!”
四个工分看着好像不多,但是一年累积下来,得多多少粮食啊?
第72章 你爱咋地咋地
再说了,如今是1957年了,离旱灾没有多久了。
粮食,非常重要!
她虽然有空间,但是粮食总不能老是凭空出现吧?
那样,空间的秘密,迟早会被发现。
队长很是无奈:“唉,你这丫头!你又不缺那一点钱,成绩又那么好,怎么就不考大学?哦,就算不考大学,也可以留在城里上班啊!你去工厂,考个干事,也不是难事!”
唉,这丫头,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
这乡下地方,有什么好呆的?
“队长,我喜欢种地,喜欢进山打山货!”江小禾一本正经的看着他,很认真的解释:“队长,城里人心眼多,去工厂上班,难免勾心斗角的,我不喜欢!”
队长白了她一眼:“随便你,你爱咋地咋地!”
这丫头,怎么就不听劝呢?
其实,江家的人对她回农村种地,更加不理解。
但是,苦口婆心的,劝了又劝,她还是不肯听。
没有办法,也只能由得她了。
只是,婚姻问题,要怎么办才好啊?
这个,江小禾也是有主意的。
前世的时候,她有一个大恩人,就是县公安局的一个公安。
邓观,25岁,退伍军人,隔壁村子的人。
高大英挺,为人正直,勤劳果敢。他因伤退伍,不贪恋权势,原本可以在市公安局任职,可是他却选择回到了县公安局。
很巧的是,他在年少的时候,江小禾也曾经对他有过救命之恩。
那个时候,十五六岁的他,就对江小禾心生了朦胧的情愫。
可惜的是,等他确认了自己的心意之后,江小禾已经出嫁了。
这个男人,上辈子等了她十多年,这才结婚生子。
可是,他很不幸,遇上了一个渣女,一个不是好女儿,不是好妻子,也不是好母亲的女人!
这辈子,既然她重生了,就不会让这些悲剧再次发生!
她挽救自己的人生的同时,也要挽救他的人生,带给他幸福快乐。两人一起,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只是,还不等她采取行动,邓观就让人媒人给她透话,说是想要上门来提亲。如果她愿意的话,他就带着礼物,去她的父母家里提亲。
又或者,她的父母过来这边一趟,在这边提亲也行。
江小禾非常吃惊,没有想过,邓观竟然对自己有意思。
“行!就在这边提亲吧!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我家里人都回来这边过节!”
“这么说,你也看上邓观了?”媒婆其实不是专业媒婆,而是小橘的娘,也就是橘花婶子。
“是的,我觉得他人很不错!”江小禾微微一笑,声音里满是喜悦:“只是,我没有想过,他会选择我!”
有那么多未婚的黄花大闺女,他竟然会选择她这个离婚的女人,在这五十年代的社会背景里,实属难得。
这让她对于自己定居山前村的决定,更加的坚定。
不过,江小禾还是给父亲打了电话,告知他这么一回事。如此,也好让家人有个心理准备。
江茂生听了女儿对邓观的简明扼要的介绍,心里还是很认同的:“嗯,是个不错的人选,要努力争取一下!”
第73章 提亲
他一直很担心,女儿会找一个没有文化的庄稼汉。
不是说瞧不起农民,而是站在父亲的角度,他觉得小禾这样自强自立、文武双全的女儿,应该找一个可以跟她比肩的好男人。
小禾不喜欢带着大城市,说什么在山前村,喝的水都是山泉水,可比大城市的自来水健康多了。
话说如此,但是古往今来,不喜欢大城市,反而喜欢农村的姑娘,也确实罕见。
不说别的,单单是茅房以及卫生条件,就完全没有可比性。
他自己也是农村出身,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不过嘛,等他带着一家子,来到了山前村,来到了女儿的家,不禁意外又惊喜。
干净宽敞的大院子,窗明几净的厅堂、卧室、厨房,还有屋檐下那整齐的一排腊鸡、腊鱼、腊鸭,看得他眼花缭乱,心生欢喜。
那茅房,比城里的还干净卫生。
还有那淳朴善良的左右邻居,可比他在市里的邻居,实在要好太多太多了。
市里的左邻,有个刻薄刁钻的母亲;右邻的妻子,爱占小便宜到了让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其余的邻居,虽然大部分都是好的,但是勾心斗角似乎无处不在。着实,让人头疼又厌烦。
这么看,还是小禾的生活环境,让人觉得舒心又轻松。
一家人都来了,江小禾安排了一下:女的住二楼,男的住一楼。
“嗯,非常不错,一室一厅,也够住了!”梨花非常满意,尤其是对那“阔气”的阁楼,赞不绝口。
宽大、够高、干净卫生、防潮,尤其是安全系数很高。
“唉,可惜!在城里,这样的阁楼没法拥有!”
江小禾笑了:“妈妈,等我挣了钱,给你买一个独门独户的院子。然后,把旧屋推倒重建,就可以有这样的阁楼了!”
关键是,得有钱啊!
钱不是万能,但是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
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行!那我就拭目以待,等着享我女儿小禾的福!”梨花笑语盈盈,心情开朗舒畅。
第三天,等江家的人修整的差不多,邓观就带着丰厚的礼物,在小橘娘跟自家大伯、大伯母的陪同下,提亲来了。
由于媒人是小橘娘的关系,队长叔,也一起来了。
所谓丰厚的礼物,就是比一般人家提亲时候带的礼物,起码要重五倍以上。
不可谓,不是厚礼!
诚意十足,这让江茂生跟梨花,都不禁有几分满意。
对方是未婚小伙子,就比小禾大个三岁,且相貌堂堂,高大英挺。
听说,还立过不少功劳,为人正直、果敢又勤劳。
这样的女婿,很合他们的意!
邓宽的大伯跟大伯母,也非常满意。
小禾姑娘虽然是二婚,但是还是黄花大闺女,又长的很不错。最重要的是,这闺女人品好不说,还十分的能干。
听说,能文又能武,简直就是万里一挑一啊!
大伯母跟大伯找了一个借口,在后院的凉亭说了一会悄悄话。
“我觉得行,非常不错,咱们可以留下吃午饭!”大伯母对大伯说。
这地方的规矩,相亲的时候,若是觉得对方可以,有意结亲的话,就会留下吃午饭。反之,则不会留下。
而女方,若是觉得行,也会留对方吃午饭。不然,则会“端茶送客”。
第74章 不知凡几
大伯点头赞同:“没错,确实是个很好的姑娘,小观若是能娶到小禾,那是他的福分!”
大伯母高兴之余,又有点担心:“唉,就是不知道,人家是不是看上小宽了。”
大伯也有点担心:“是啊,你担心的对!江家那么好的条件,也知道,会不会看得上咱们乡下人。”
自家侄儿虽然各方面都很不错,不过毕竟只是个上过初中的糙汉(邓观长的很高大,不是小白脸那一种,自家大伯认为,邓观就是一个糙汉子),跟凭一己之力,就能修建这么好的青砖瓦房的江小禾相比,似乎还是差了一些。
事实上,不止他这样想,江家的人也是疑惑不解。
按说,在市里小禾认识的青年才俊,不知凡几。
市府大院的,军区大院的,纺织厂大院的,以及其余的机关大院的,都有不少江茂生的好友。如此,逢年过节,江茂生带着一家子去串门的时候,或者好友带着家人来江家串门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江小禾就认识了不少青年才俊。
糙汉也好,小白脸也罢,都多了去了。
这丫头,怎么就一个都没有看上呢?
他们不知道,江小禾跟邓观的渊源。
若不是渊源颇深,江小禾也不会这么死心眼的,一定要回到山前村定居了。
大可以随便在父母工作生活的那个市,找一个不远不近的小山村,在那里定居就是了。
邓观,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是她这辈子必须努力去争取跟守护的人。
婚事很是顺利,三天之后,邓家正式来下聘。
婚期,定在了三个月之后。
“太快了!要不,半年之后?”梨花很是不舍,又有点不快。
江小禾:“不算快,我跟邓观认识十多年了,在十来岁的时候就生死相依过!”
对的,与其说,江小禾曾经救助过邓观,还不如说,两人生死与共过。
当初,江小禾被钱家夫妇逼迫加哄骗,去深山里找什么珍贵的兰花。不巧的是,在山里遇上了身受重伤的邓观,救了他一命。
不过,刚把人安顿在山洞里,就遭遇了极端的暴风雨天气。那一天,意外频发,猛兽暴走。
若不是邓观跟她拼死互救,二人都可能活不下来。
说是生死与共过,一点也不为过。
在前世,她几次遭遇困境,无助而绝望的时候,都是邓观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
她都不由得恨过去的自己,怎么就那么傻那么愚孝,这么好的人,竟然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抓住去争取。
反而,每次在对方想要靠近自己的时候,她都拒人于千里之外。
好好的新时代的女性不做,便要死心眼的,去当那离婚不离家的封建女性的典范。被人卖了,还傻乎乎的、乐呵呵的,帮人数钱。
婚期定下,邓观就急忙忙的,在县城买了一个独门独户的小院。
三间正房,两间东厢房,两间西厢房,带一个五十来平米的小院。
庭院东南角,一口水井,西南角一棵桃树。
又挨着江小禾的家,修建了三间正房,两个二房,前院跟后院,跟江小禾家保持一样的格局。
然后,在两家中间的围墙上,开了一个月亮门。
第75章 你的心意我领了!
为什么在这里,还要修建一个宅子?
邓观给江小禾的解释:她那边的宅子,房屋太少了,结婚之后,若是有了孩子,就不够住了!
还有,结婚之后,肯定免不了人情往来。
到时候,来个客人,都没有地方住不说,还会打扰到江小禾的生活。
他知道,她喜欢安静,不喜欢跟极品来往。
可是,这人生在世,亲朋好友之中,总是免不了,会有人的家人,是很不受待见的极品。
“小禾,往后来了客人,就往这边带。你那边,就不让人去多打扰,最多参观一下。”
邓观很诚恳的,很认真的对她道。
“谢谢,我知道了,你的心意我领了!”
江小禾挺感动的,她这人虽然对人也算热心肠,但是真的不喜欢没有距离的来往。
就是说,她觉得,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打招呼,就直接上门,或者干脆往人家卧室闯,她确实非常不喜欢。
而偏偏,乡里很多人都不以为然,都觉得这样才不见外,这样才显得亲近。
邓观新起的宅子,也跟江小禾的宅子那样,有堪比二楼的阁楼。
结婚摆了两次酒席,最先就是在山前村邓观起的宅子里,宴请江小禾在村里交好的人家、邓观的同事、好友、邓家的亲朋好友,还有隔壁村江氏家族跟江茂生关系不错的族人。
一次是在父母所在的城市,摆了三桌,宴请父母的亲朋好友,以及江小禾在那边交的好友,还有高中的几个关系不错的老师。
远在省城的水家的人,也远道而来,参加了在村里这边的婚宴。
两次酒席,都很低调,并没有大张旗鼓。
不过,低调却也还算隆重。
二人的婚姻,得到了众人真心的祝福。
十个月之后,她就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此时,正好是58年的九月,这一年夏天,好些地方干旱严重,粮食大减产。
地里的野菜,几乎都被挖光了。
城里人的日子也不好过,大家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幸好,山前村这边,水之源丰富。不缺喝的水,也不缺浇地的水,野地里的野菜挖光了,还可以进山里挖。
自从五月开始,江茂生就忧心忡忡,很为身怀有孕的女儿担心。
“梨花啊,当初小禾决定回村里去,现在看来这个决定非常正确!”
要是女儿留在城里,吃的喝的用的,都会紧巴巴的。
“是啊,不说别的,就她那个每天都要洗澡的习惯,在这个时候就没法实现!”
梨花的心里,也不禁很是庆幸。
“嗯,山前村山好水好,小禾跟邓观都有一身好本事。每次进山,都能有不小的收获。这大半年,每隔十天半个月,小禾都会邮寄一些野菜干、蘑菇干跟肉干给我们,可见他们自己的日子应该过的不错!”
江茂生言语之间,都是庆幸跟喜悦。
“是啊,小禾住在村里,独门独院的,又跟邻居相隔有一些距离。想吃的好的,把院门一关,隔壁邻居都不太容易知道。若是在这城里,天天吃香的喝辣的,那些碎嘴婆子跟小心眼的人,都能把小禾逼得不敢吃肉了!”
梨花这么一想,只觉得心有余悸。
小禾去村里定居,实在是个明智之举。
第76章 小蓝
自从孩子满月之后,江小禾干活就更加勤快了。
她出钱,请了村里一个七岁的小姑娘,专门帮她带孩子。
这是一个失去了父母,跟哥哥姐姐相依为命的可怜的姑娘,大哥也不过才十五岁。
如此,就没有办法,供她上学了。
兄妹三人的父母,都是善良本分的人,教养出的三个儿女,人品也都很不错。
江小禾上辈子,也多少受过这兄妹三人的恩惠。
这一生,她必然是要回报一二的。
而且,小蓝兄妹三人,都是善良、勤劳又爱干净的人。
她承诺,只要小蓝帮她把儿子好好的带到两岁,就资助她上小学五年的学费跟书本费。
小蓝帮她带孩子期间,包中午这一顿饭,一个月给三块钱,一年给做一套秋装,一套冬衣。
并且,每天午饭过后,都会花半个小时,根据小学的课本,教小蓝一个章节的知识。
今天是语文,明天就是数学。
傍晚回来,也会花十来分钟,把中午学的知识,再巩固一下。第二天一早,去地里干活之前,再抽五分钟,复习、抽考一下昨天学的东西。
她去地里干活的时候,小蓝在闲暇之余,自己复习、自习、写作业。并且,用小木棍在地上写字,练熟了,再在本子上用铅笔练字。
江小禾特意请木匠给孩子打造了摇篮,小睡床,以及小推车。
所以,小蓝基本上不用抱孩子,也就是给孩子换换尿布,拉了的时候给孩子用温热的湿布擦一下小屁股。
守在小床前,或者摇篮前,哄一哄孩子。
若是天气好,就把孩子放在推车里,推去庭院里转一转,晒晒太阳,看看风景。
孩子在小床上睡熟了,就帮忙扫扫地,擦擦桌子,洗洗菜。
半中午的时候,江小禾都会骑自行车回来,给孩子喂一次奶。
顺便,生火蒸饭、煲汤,让小蓝帮忙看着火,差不多就把柴火给抽了,摁在灶灰里灭了。
江小禾中午干活回来,她会亲自炒菜,一荤一素,快的很,不会耽误下午上工的时间。
七岁的农家小姑娘,绝大部分都会煮饭,很多人还会炒菜。
小蓝在自己家,虽然不用她炒菜,但是时常会帮忙煮饭、看着灶火。
所以,只是让小蓝帮忙看着火,一点问题也没有。
饶是如此,江小禾也是叮嘱了又叮嘱。跟她说万一不小心着火了,别的都不用管,只管把孩子用推车推出去,离的远远的,然后再跟人求助。
江小禾每天出门的时候,都会把小推车放在了屋檐下,以免门槛太高,小蓝没有办法搬出去。
农村干惯了活的七岁小孩,把婴儿从小床或者摇篮上,抱去推车上,这点力气还是有的。
“嗯,小禾姐姐,我知道了!你放心好了,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以宝宝的安全为主!”小蓝很是懂事的点头,并跟她做出保证。
邓观工作不忙的时候,每天傍晚下班后,都会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回山前村。
一家人,一起吃顿晚饭,进一步加深、维护一下感情。
第77章 这样的日子,江小禾觉得很美
每天清晨,邓观都会在蒙蒙亮的时候,出去晨跑。
这个时点,江小禾则蒸包子、下面条,煮两个煮鸡蛋,煲一砂锅的菜粥。
厨房里,一共有一个大灶,三个小灶。
蒸包子用大灶,其余都是小灶。
统筹时间,前后下锅,倒不用花太多时间。
烧的都是木材,也不用守在灶前,时不时的添柴火。
利用这个空挡,她就在庭院里,面向着那青翠的大山,蹲马步,练拳脚,练体术。
与此同时,木系异能,也吸收着这清晨山林里的草木精华,飞速的运转,一点点的精进增长。
神识,时不时的,还会扫过卧室里小床上的宝宝,以及厨房里的灶火。
邓观跑步回来,第一时间,就是去给宝宝把屎尿,用温水给小家伙洗一洗小屁股,换一件干净柔软的连体衣。
然后,再把小家伙送到江小禾的怀里,让小家伙美美的享受一顿滋补美味的早餐。
等小禾喂完奶,把宝宝安置在摇篮里,夫妻二人吃过一顿温馨的早餐,邓观又会麻利的把碗筷收拾好,这才告别妻儿,骑上他那辆二八大杠,一路聆听着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火速赶往县里上班去了。
中午回到家里,庭院跟厅堂,以及厨房,都被小蓝打扫的干干净净,几乎是一尘不染。
小宝宝的尿布,也被小蓝洗的干干净净,整齐的挂在太阳底下的晒绳上。
早上出门之前,她在后院里摘的蔬菜瓜果,已经被小蓝洗干净了,也打理好了。只需要切一下,就可以下锅了。
小宝贝干干净净的,奶香奶香的,十分可爱!
傍晚,邓观回到家里,也会帮忙带孩子、洗衣服、给宝宝洗澡,甚至是去菜地里浇水。
吃过晚饭,夫妻二人一起推着小推车,带着小宝贝在庭院里散步看风景。自家的前院跟后院都挺大的,又特意打造了一条可供锻炼、散步的林荫路,一家三口漫步在这只属于自家的小路上,闻着那淡淡的花草树木的清香,说不出的温馨怡人。
若是她身体稍有不适,邓观就主动会包揽所有的家务,不让她动手,也不让她去地里干活。
这样的日子,江小禾觉得很美,非常满意。
农忙的时候,江小禾总是坚持,一个人包干一整块的地。在她的提议跟坚持下,队里宣布在农忙季节,彻底的实行多劳多得的劳动制度。
于是,精力充沛、力大无穷的江小禾,创下了一天三十个工分的最高记录。而第二名的社员,也是队里最能干的壮汉,只得了二十六个工分。
当然了,三十个工分,对于江小禾来说,其实还是被她有意控制下的结果。若是放开手脚干活,她一天,至少可以得一百个工分!
不过,那样的话,就太吓人了。
干活高调一点可以,不过她不想过于高调。
而三十个工分的劳动量,其实队里至少有二三十个壮劳力,如果愿意拿出比赛的劲头来干活,都是可以达到的。
三十个工分,就刚刚好。
本地的庄稼,都是一年两季。
也就是说,一年有四个农忙的季节---春种夏收,夏种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