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顺手而已
就在这时,书局掌柜的一脸惊慌的跑过来,
“怎么了这是?谢大郎君,您还好吧,有没有伤到哪里,要不要在下给您请大夫来?”
与此同时,二楼响起一阵脚步声,几个年岁差不多的郎君一脸惊恐的冲了下来,看着扶梯口的人,连忙上前询问。
“谢大郎君,你怎么样?”
“你可吓死我们了,好好的咋就踩空了呢?”
“幸亏没事,要不然,在下等真是难辞其咎。”
随着一连串的问候,那位谢大郎君的眼睛终于动了。
他看着跟下来的人,还不等开口,就看到一人手握着扇子,身穿湛蓝衣衫的郎君,缓缓的走下楼梯。
两人的眼神在空中碰撞,噼里啪啦的一阵雷鸣带闪电,之后那人站在第二节楼梯上,刷的合起扇子,嘴角微勾,居高临下的看着面前的人,
“大哥,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滚下楼梯了,兄弟我可是不惊吓的,大哥要是有点什么事儿,弟弟我怎么跟父亲交代啊?”
白云溪看着两人的眼神,听着这个当弟弟的语气,两人定然不对付。
特别是这个弟弟,一副茶里茶气的样子,看着就不舒服。
同样,这个谢大郎君看着弟弟,眼神也不对,“我刚才差点踩了二弟的脚,怕伤着二弟才往后退一步,没想到失足跌落楼梯。”
众人听着大郎君的话,神色均是一愣。
“谢二郎君,你们真是兄弟情深啊。”
“这份情谊让我等佩服。”
伴随着几声恭维,也有人不屑的撇撇嘴,抱着膀子倚在廊柱边看热闹。
谢二郎君眯着眼,扫了一圈,最后依旧落到自己大哥身上,
“大哥是为了我才跌落楼梯的?二弟我竟浑然不知,真是愧疚。”
“无所谓,你从小就反应迟钝,大哥不怪你。”
谢大郎君看着他,勾了下唇角,感觉自己平复了心情,才转头看向白云溪以及她身后的雯幽,往前走了一步,拱手抱拳。
“在下谢瑜,多谢姑娘救命之恩。”
“救你是顺手,怕你砸着人。”
雯幽拎着文房四宝,清冷的开口,听的白云溪嘴角一抽,这孩子,说话也忒直了些。
果然,此话一出,众人均是一愣,看着雯幽的眼神,就跟看傻子似的。
“咳~,人没事就行了,一切都是巧合,遇见都是缘分。”白云溪回头看了眼雯幽,拉着她往外走。
“大娘留步,敢问尊姓大名,改日谢某定登门致谢。”谢瑜看着两人要走,连忙开口,再次拱手。
“我们姓白,登门致谢就不必了,都是巧合,遇见了总要伸把手的,不必放到心上。”
白云溪回头看了他一眼,
“虽然今儿没有摔倒,但我还是建议你去看一看大夫,抓副药安神汤喝一喝。”
看个书都能从楼梯上摔下来,不是被人算计了就是个被人欺负的倒霉蛋。
她能指望这人怎么报恩?
“多谢白大娘提醒,谢瑜无碍。”
谢瑜拱手致谢,看着白云溪两人的背影,眼里都是疑惑,县城内什么时候出现这等高人了?
第五百六十六章 别把福气耗光了
看着两人的穿戴也不是特别好,但那姑娘的伸手,却是个厉害的。
她们这小小县城,可容不下这号人。
他从小在这县城长大,城内居住的官宦乡绅商贾之家,他多少都是熟悉的,刚才那俩人完全陌生,今儿是第一次见,除了穿戴,两人的气质丝毫不比那些正室娘子差。
“大哥你做人不地道啊,那对主仆救了你,你应该把人迎到府上,当座上宾,好好感谢一番才是。”
说话间,谢二郎君刷的一下展开扇子,摇着走到谢瑜面前,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
可惜两人已经融入人群,看不到了。
“怪不得府中人都说大哥是有福之人,遇险总能逢凶化吉,这话我越来越相信了。”
谢瑜转过头,盯这眼前人,微微弯起唇角,
“谢理,我是家里的长子,就永远是你大哥,自然是有福气的。”
碰触这双深不见底的眸子,谢理有一瞬间的呆愣,抬起扇子挡着自己的嘴角,轻笑一声,
“大哥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听说福气这东西,越用越薄,大哥还是谨慎些,别过早耗光了。”
说着,他轻笑着摇着扇子,低头凑近谢瑜耳边,
“其实我一直好奇,大哥这一身福气,还真是诡异,一出生就没了母亲,莫非你的福气太大,你母亲受不住才会难产而亡?若真是如此,那你就是害死自己生母的凶手啊?”
“谢理,看来你面壁思过的还不够,需要我再禀明父亲吗?”
谢瑜眸中酝酿着暴风雨,要不是大成广众之下,他真想暴揍这货一顿,让他直到,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谢理看着他,嘴角的笑意也不达眼底,摇着扇子大摇大摆的走出书局,背着他摆了摆手,
“时候不早,先走一步。大哥若是忙完了,也早些回去吧,省的让父亲担心。”
卑鄙的家伙,就知道告状。
身后瞧热闹的人看着兄弟俩你来我往的样子,都默默的后退一步,保持了沉默。
直到谢理先行离开,他们才连忙凑过去招呼一声,各自散去了。
幸亏这位大郎君没摔出个好歹要,真若有个意外,县令大人岂会绕过他们?
眨眼间,整个书局就剩下谢瑜和掌柜的站在门口,面面相觑。
李掌柜看着他,一揖到地,
“谢大郎君受惊了,您真不用找大夫过来瞧瞧?”
万一有事儿,他担待不起啊。
谢瑜摇摇头,
“我选的两本儿书还在楼上,这就去拿下来。”
说话间,谢瑜转身上楼,片刻后手中握着两本书,刚走到楼梯口,一个书童装扮的小子从外面跑进来,差点刹不住车。
小书童站在谢瑜面前,握着他的胳膊,上下打量片刻,
“大郎君,您怎么样了,可别吓小的?小的正排队给您买糕点呢,就听到路过的王家郎君说您从楼梯上摔下来了。小的吓得魂都飞了,立马就跑来了。”
谢瑜拍掉他的爪子,“宜风,别听风就是雨,你看我像有事儿的样子吗?行了,去楼上收拾东西,我们也打道回府。”
“哎~,”
第五百六十七章 想赚钱
等书童蹬蹬地上楼,谢瑜才把书递给掌柜的。
“李掌柜,请结账。”
看着递到眼前的两本儿书,李掌柜连连摆手,陪着笑脸,
“今儿大郎君在我书局受惊,这两本书就算是给大郎君压惊了,只要您没事儿,下在就阿弥陀佛拜菩萨了。”
今儿真是惊心动魄,也差点把他的魂儿吓飞了,谁不知这位是县令大人的爱子,万一这位祖宗在他这里出了事儿,县令大人怕是要扒了他的皮。
“李掌柜客气了,就算要谢,你也该谢刚才那位白大娘,是她的婢女救了我。”
“大郎君所言极是,也是我吓迷糊了,竟然忘了这一茬。”
李掌柜一拍脑门,可不是嘛,要不是她们,这位不摔断胳膊也得摔断腿。
“等下次再遇上那位白大嫂,在下一定好好感谢一番。”
“掌柜的知道就好。行了,把我这两本书的账结了吧。”
李掌柜拗不过他,只能给他结账,直到主仆拎着东西离开,李掌柜才抬手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
一个个的都是难伺候的祖宗,他一个也惹不起。
不过,谢大郎君说的也没错,他确实应该感谢那位姓白的大嫂,若不是她的丫头及时出手,这位祖宗还真就出事儿了。
那对主仆好像买的一套文房四宝,家里定然也有读书人,日后总有相见的时候。
到那时,他再好好感谢一番,大不了以后她们买书,都给便宜些,算是报答。
想到这点,李掌柜也就不着急了,吩咐小二去楼上打扫台面。
白云溪带着雯幽走在大街上,看着两侧林立的铺子,每个铺子里都有三三两两的客人,热闹的很。
看着身边川流不息的人群,还有这些人的穿戴,明显比镇上好了很多。
如今,家里也不愁吃穿了,但想若想赚更多的钱,还得适当的做点营生,弄个铺子什么的。
做生意比种田来钱快,而且,家里的小四好像对这一块儿特别有天赋。
若是把他培养起来,也是家里的一员助力。至于做什么,她还得好好打算一番。
尤其是县城这个地方,集中了周围村镇的人口,最是繁华热闹。
人多,需求量定然也五花八门,单看这里的铺子就知道了,很多物件她都没有见过。
若是她们能在县城立住脚,自然比待在镇上好。
心里冒出这个想法时,白云溪摩挲着手指,想在这里大展拳脚,必须得好好谋划一番才行。
而且,不管如何做生意,都不能影响她们的农籍,不能耽误小五科考。
这是大事,马虎不得。
路过西城畜牧行时,白云溪眉头一皱,这里的味道真是不咋地,家禽畜牧的售卖,好像都在这一块。
当路过畜牧行大门时,白云溪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就发现院子里围着一群人,有人指指点点,有人摇头叹息,也有低沉的哭声。
“咋能生病呢,我一直养护的很好,它吃的都比我们吃的好,眼看三个月了,咋就生病了呢?”
第五百六十八章 耕牛的重要性
那人蹲在牛犊子身边,伸手抚着它的背,眼睛泛红,一脸的无措,
“为了把它养大,长得壮一点,我们把自己的口粮都让给它了,咋就养不住呢?”
“唉,小牛犊子不好养,生病也没啥奇怪的,我劝你趁着有口气赶紧卖了,等死了就不值钱了。”
“是啊,虽然可惜了,但趁着有口气卖掉,多少能得一些钱。好在它还没长成,生病也常见,不用担责任。”
听着众人的劝解,那人哭丧着一张脸,呜呜的直抹眼泪,
“我舍不得啊,家里的母牛快老了了,本以为这个养几年就可以替代了,这下好了,算是鸡飞蛋打了。”
哭诉间,那人猛地抱住旁边一个老者的腿,满脸祈求。
“梁大夫,我求求你,再帮我想想办法吧,我实在是舍不得,费了那么多心血,如今眼睁睁的看它死去,跟要我命差不多了。”
“唉,犊牛得了咳疾,已经深入肺腑,救不了了。老夫是兽医,不是神仙,无能为力。”
梁大夫看着他,叹息一声,甩开他的手,转身走了。
就在这时,旁边一人捋着胡须走过来,轻哼了一声,
“你最好快点做决定,趁着还有气,我出一贯钱,若是死了,一贯钱我也不收,没人愿意吃死牛肉的。”
这个时期的牛肉属于特殊肉类,限时供应,价格也是官府定的,生牛肉四十文一斤,熟牛肉因为损耗大一百文一斤。
这种价格对于一般百姓而言,属于天价。没人舍得买,但是对于那些富裕人家,根本不值一提。
“我这牛少说也有二百多斤,一贯钱,是不是太少了?”
“嗤~,你这牛病了半月,瘦的就剩骨架子了,目测最多能出八十斤肉。我折腾一圈,就赚点辛苦费罢了,你愿意,我就掏钱,不愿意自己抱回家。”
那人说着,讥笑一声,
“但丑话说到前头,官府有规定,不准私自屠杀耕牛,你这个虽然是牛崽子,但也不是你能承担的。自己好好想想,想通了给我送来,只要有一口气,我依旧出一贯钱收了。”
那屠夫说罢,转头大摇大摆的走了。
“威胁人。”雯幽拎着木箱子,冷声开口。
“他有这个资格,有屠牛资格的人都是官府认定的。”
白云溪看着那屠夫的背影,又看了看蹲在地上一脸苦涩的中年汉子,默默的同情他一把。
这个时期的牛是都是家庭的重要财产,但凡家里有耕牛的人家,都属于中产阶级,但耕牛得在官府备案。
报备之后,不能自私宰杀,宋国有律令,自私宰杀耕牛着,没收不法得利,杖责七十,徒一年。
严格说来,这种惩罚算是比较重了,就算正值壮年的年轻人,七十杖一般人也承受不住,再加上徒一年,差不多等于要命了。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但凡耕牛老迈,生病,受重伤,失去劳动能力后,经官府批准,方可送去宰杀,但牛筋必须上缴,牛筋属于军需品,可制弓箭一类。
第五百六十九章 青霉素冒出来了
但像这种牛犊子,若养不住死了了,去官府消了备案便可。
看着这凄惨的场面,众人摇摇头,又劝说了几句,便散开了。
一人一牛,一卧一蹲的在院子中央,看着凄凉的很。
白云溪看着那只牛犊子,除了脑袋和腿部有一块白毛,其余的全是黄毛,标准的耕牛模样。
此时小牛犊子呼吸有些困难,急促,每喘一次,肚子都一鼓一鼓的,看着就费力,还有鼻涕。
而且,它的眼睛沉郁,精神萎靡,有粘性分泌物。
这样的症状,放到小孩子身上,就是肺炎。
若是对症治疗,也不是不能好,就是有点费时间。
曾经,她记得有个中药方子,叫麻杏石甘汤就是专治犊牛肺炎的,虽然没有西药好的快,但吃中药除了治肺炎,还能提高抵抗力。
就在这时,那人抹了把眼泪,拍了拍牛背,用力把它拉起来,
“走吧,是我们没缘分。”
路过门口时,白云溪看着蹒跚走路的牛犊子,轻声开口,
“我多出五百文钱,你将牛犊子卖给我如何?”
一贯钱,确实有点欺负人了。
听着白云溪话,那人猛地回头,上下打量白云溪,“你真的愿意多出五百文?”
“自然,我就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看看能不能治好,治不好我认倒霉。”白云溪看着他眼里的光亮,轻声开口。
“你有法子治好它?”
听着这询问,还有他眼里闪烁的光泽,白云溪摇摇头,“我不会治,你若是卖给我,我带到镇上找大夫给它治病。”
中年汉子一听,眼神顿时就暗淡了,县城都治不好,镇子就更不靠谱了。
“这个病太凶猛,治不好的。梁大夫是县里有名的兽医,他都治不好,镇上的兽医就更没办法了。”
“只要你愿意卖给我,治不治得好,风险都是我自己担。你愿意我们就一手交钱,一手交牛,不愿意就当我没说。”
白云溪看他一眼,深色淡然。
中年汉子盯着白云溪打量片刻,沉默一会儿,一咬牙,点点头,
“成交。”
就这样,白云溪花了一千五百文钱,买下一个病牛犊子。
雯幽一手拎着木箱子,一手牵着缰绳,深色呆愣的看着白云溪。
“白姨,这牛崽子看着真的快死了。”
“我知道,我猜测它是肺炎……这事儿回头再给你细说,我们先出城。”白云溪接过她手中的木箱子,让雯幽单独牵牛。
两人废了半个时辰,才把牛弄出城,找了个柳树下歇脚。
“好了,这牛崽子不适合长时间走路,你去车坊租一辆牛车来,我们坐车回去。”
雯幽看了眼大喘气的牛崽子,点点头,“好,”
看着雯幽转身回城租车,白云溪坐在石头边伸手抚着牛头,
“你争气点,我回去抓药给你吃。”肺炎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消炎,要是有西药就好了。
想法一出,蹭一下,虚拟屏幕自动弹出来了。
新的兑换窗口在眼前闪烁,青霉素,一支需要十积分。
第五百七十章 亲自打针
白云溪眨眨眼,看着兑换窗口发呆片刻,立马点击兑换,眨眼间手中出现一支青霉素,一支肌肉注射针头。
看着手中的东西,系统这么人性化,买一赠一?
白云溪惊喜之余,左右看了看,幸亏没人。
即便如此,她也犯难,肌肉注射她也没干过啊。
心里虽然没底,但这种事别人也代替不了,白云溪敲开青霉素,把药水吸进针管,放空空气,站在牛崽子身边。
“听说你们牛的智商很高,能听懂人话,我现在给打针,一针你就不难受了,别乱弹腾啊。”
白云溪摸了摸它的臀部,最后还是决定打在颈侧中部,以她外行人的视觉,这里距离它的肺近一些。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怕它踢后腿,伤着自己。
小牛崽卧在地上,眯着眼看着白云溪拿着针管比划来比划去的,呼吸哼哧哼哧的,看着越发费劲了。
白云溪鼓了鼓勇气,找准位置,噗的一声扎进去,慢慢的把药水推进去。
一针打下去,牛犊子除了哆嗦一下,倒没别的反应。
白云溪心里也没底,这么弱,也不知能不能救活?
她死马当活马医,也就是想贪个便宜,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得逞。
家里的田地越来越多,她早就有买耕牛的想法,但一头成年耕牛张口就四五十贯钱,太贵了,她舍不得。
一个健康的半大牛犊子也七八贯钱,同样不便宜,今儿也算是凑巧,捡个漏,但也同样担风险。
治好了就赚了,治不好等于丢了一千五百文。
小牛打了针后,也不知是不是疲惫了,闭着眼睡着了。
等雯幽带着车夫赶过来时,就看到白云溪坐在旁边石头旁,刚买的犊牛子趴在地上,要不是肚子一鼓一鼓的动着,她差点以为死翘翘了。
车夫看着地上的牛犊子,摇了摇头,“看着病得不轻。”
两人合力把牛犊子弄上车,白云溪和雯幽也坐上去,
出发,回家。
牛车慢,晃晃悠悠的到镇上,用了一个半时辰,路过保和堂时,白云溪让车夫停下车,
“你们靠边稍等我一下,我去拿副药。”
“咳~,大嫂子,若是给牛抓药,我觉的你应该去找兽医。”车老板看着白云溪,好心提醒。
“多谢提醒,我知道。”白云溪下了车,活动了下腿脚,进了保和堂。
“白大娘,你来了。”程小春看到白云溪,眼睛蹭蹭亮。
“小春回来了?你们回来,证明战事已经彻底结束了。”
白云溪看着小春比之前又壮实不少的样子,温和一笑,
“出去游历大半年,应该收获不小吧?”
听着白云溪的询问,陈小春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我跟了师傅一起出门游历,由他老人家带领着,我倒是没感到不适,也确实增长了不少……要不是我师傅被流箭所伤,我们早就回来了。”
听着小春的语气,白云溪一愣,
“你师傅受伤了?”
“可不是嘛,再一次救治伤员时,那些被打散的敌人又折返回来,我们来不及撤退,师傅是为了保护我才中了流箭。幸亏箭上没毒,要不然我师傅那条胳膊就该废了。”
第五百七十一章 治病救牛
程小春说着,脸色一胯,这件事应该对他打击很大,就连叙述时,白云溪都能看到他眼中的惧怕。
不等白云溪开口,就听到门帘一响,程大夫一脸严肃的走了出来,瞪了眼徒弟,
“胡说什么呢?一点擦伤,值得你大惊小怪,话多。”
程小春看到师傅出现,脖子一缩,立马不说话了。
白云溪看着他们师徒俩,忍不住轻笑一声,才转向程大夫,
“战场上风云聚变,本就风险巨大,能安全归来便是好的。”
“白大嫂所言不差,确实如此。”
程大夫点头附和一声,又转头瞪了眼徒弟,才冲白云溪供了拱手,
“不知白大嫂今日来是买药还是?”
混小子,但凡进药铺的人,哪有闲聊的?
接触到师傅的眼神,陈小春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对不住了白大娘,我就是觉得出门时间长了,回到家乡特别亲切,见到您就想多唠两句。您今天来药店是卖药材还是抓药啊?”
听着小春泛红的脸颊,白云溪想着自己来的目的,
“我能现场给你写副方子再给我抓药吗?”
“当然可以。”
说话间,程小春已经把笔墨摆到了她眼前。
程大夫倒是没说什么,自从他们第一次相遇,他便知道,这位大嫂子脑子里装了不少好东西。
白云溪想了下,握笔,蘸墨,用小楷,在纸上刷刷的写了一个药方子。
等墨迹半干时,才拿起吹了吹,放到程小春面前。
“就按这个方子抓。”
“麻杏石甘汤?这是什么方子,我怎么没见过?”程小春盯着方子看了几眼,一脸疑惑的转头看向师傅。
程大夫拿起方子看了一遍,眉头一皱,
“白大嫂,这?”这剂量,看着不像人喝的。
看着师徒俩盯着自己,白云溪心里咯噔一下,她要是说这是给牛喝的,会不会得罪人?
“咳~,怎么了,药材不够吗?”
“这倒不是,看方子属于风邪犯肺,化痰止咳,就是觉得你这剂量,有些不合适。”他是大夫,有疑问,自然得提出。
看着两双眼睛盯着自己,白云溪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咳~,我这个方子不是给人喝的,准备抓来喂小牛。”
此话一出,两双眼睛瞪的更圆了。
白云溪指了指外面病牛崽子,
“我也是死马当活马医,刚好知道这个方子可以治牛犊肺炎,就想试一试。”
程大夫:“……”
这位大嫂子真是……真是让他无言以对。
听着程大夫的心声,白云溪脸色讪讪,跑到保和堂为患畜抓药,她应该是头一个,人家无言以对,她可以理解。
“赶紧抓,要五天的。”白云溪趁着程大夫沉默,连忙冲小春摆手。
毕竟是少年人,接受能力强,回过神,就开始麻利的干活了。
五天的药包好,白云溪付了钱,把药包放到车上,又从篓子里拿出一包饴糖返回药店,递给程小春。
“大娘也没别的方法了,就想着治病救人跟治病救牛只一字之差,应该也是可以的。”
说完这句话,白云溪也不看程大夫颤抖的小胡子,转身快速离开。
第五百七十二章 就不怕鸡飞蛋打
程小春看着手中的饴糖,又看了看离开的牛车,转头看向沉默的师傅,“师傅,我觉得这位白大娘的性格真是好,说话随和,还还有见识。”
程之平回过神,看了眼徒弟手中的饴糖,哼了一声,
“一包饴糖就把你收买了?”
明明是因为来药店抓兽药不好意思了,就他这傻徒弟还以为他招人喜欢。
又是被师傅嫌弃智商的一天,小春脸色一红,梗着脖子昂着头,
“我没说错啊,白大娘本来就很好,反正我每次见她,都是笑呵呵的,可慈祥了。”
“废话真多,趁着这会儿没病人,赶紧把我给你布置的课业背会了,要是还弄不懂那几个方子的用量,晚饭就不用吃了。”
说着,程大夫伸手弹了下徒弟的脑瓜子,愁死人了,要不是有点天赋,就他这懒散劲儿,学到胡子发白也出不了师。
“知道了师傅,别再打头了,会越敲越笨的。”
程小春揉揉脑门,噘着嘴,剥了块饴糖塞进嘴里。
两人一牛到了村口,白云溪把车钱给人结了,就让人回去了,给小牛打了青霉素,又睡了一路,小牛的精神头明显比刚买来那会儿好多了。
雯幽牵着缰绳,眼神疑惑,白姨抓的药还没吃呢,怎么看着要康健的意思?
难道是回光返照?
“牛是非常聪明的家畜,或许是听说前主家要把它卖去屠宰,心里绝望。所以才看着半死不活,咱们把它买回来,是当成家庭成员养护的,心情自然不一样。”
白云溪敛下眸中的笑意,伸手抚了抚牛头,
“好好长大,以后家里的耕地就靠你了。”
雯幽:“……”
看着牛犊子忽闪的大眼睛,真能听懂?
牵着牛进了院子,天色已经黄昏,看着家里突然多了个牛犊子,众人惊喜的围着小牛转了一圈又一圈。
“娘,你咋买了个牛犊子?”
“是啊,要买也得买个半大的,养一年半载就能干活了,这个看着有点太小了?”
白安焱摸着小牛的背,
“咋这么瘦,感觉就剩骨头架子了。”
“你说的没错,小牛病了,我已经给它抓了药,一会儿你把草药磨成粉,一剂药分两次灌给它。”
白云溪把手中的药包递给老二,看着他惊掉下巴的样子,挑眉。
“就因为是头病牛,所以才便宜。”
“……可是,若是养不住,再便宜都白搭啊。”
白老二不可思议的看着白云溪,他娘不是贪便宜的人呐。一头牛啊,可不是一只鸡,死就死了,大不了炖了吃,这牛犊子,可是大物件啊。
真不怕到最后鸡飞蛋打?
“哎呀二哥,你大惊小怪的做啥,娘连药都抓了,定然是有办法治好的。”
小四挤开二哥,打量了下小牛,
“娘,几贯钱拿下的?”
“一千五百文。”
白云溪得意了下,加上草药钱,也没超过两贯钱,很划算的。
“杜氏,先给它用小黄米熬点粥,养养胃,方便喝药。”
“哎~,”
杜氏抽抽嘴角,婆婆真是舍得,竟然给牛喝小米粥,这要是让人知道,定然说他们不会过日子。
第五百七十三章 腰包鼓了
“小牛的鲜草我包了,保证都是水灵的嫩尖尖。”小四拍着胸脯,一脸保证。
白老二心里纠结了一会儿,算是认命了,赶紧去杂物间收拾出一片空地,当做临时牛棚,等明儿再给它搭个新棚子。
跑了一天,白云溪吃了晚饭,洗漱一番就睡下了了。
李氏几个拉着雯幽聊了好一阵,询问她们在县城发生的事儿,要不然,咋就突然买回一头牛呢,还是病牛。
看着几人瞪着眼睛盯着自己,雯幽想了下,把县城的发生的事儿给几人叙述一遍,语气平淡,听着没什么滋味。
不像小四,从镇上回来,就能眉飞色舞的给丫丫讲半天的故事。
第二天。
白云溪签了到,又在商店对了一支青霉素,准备好,存在储物间,找到机会给小牛打下去。
吃完早饭,白云溪把买来的文房四宝递给小五,
“这是咱家给宋杰准备的贺礼,你给他送去,咱们虽然不去参加宴席,但心意还是要到的。”
小五接过箱子,打开看了一眼,点了点头,
“娘放心,我这就去送去。”
杜氏系着围裙,一边擦手一边笑,“娘,今儿早,小牛喝了半盆粥,看这胃口,应该没啥大事。”
“如此就好,只要按时吃药,养好了,一年半后,就能耕地干活了。”
有她兑换的青霉素,怎么会不好?
“娘放心,我定然好好喂养。”
耕牛呢,可不是一般家畜,就她们柳树湾,也就三奶奶家和宋家各有一头,其余的人家可养不起耕牛。
全村人都说婆婆有福气,果然不是胡诌的,一头病牛被娘廉价买回来才一天,就精神抖擞了。
吃过早饭,老二两口子下田,给水稻撒最后一次肥,小四带着丫丫去河边割草了。
杜氏忙活完,去三奶奶家借花样子。
雯幽拿着一只桃木剑,在院子里强身健体。
白云溪背着手,溜达到杂物间,看着卧在地上的小牛,掏出针管,
“老实点,打针了。”
感受到白云溪靠近,小牛瞪着眼珠子看着她,晶亮的鼻头上,还有挂着青黄鼻涕。
有了第一次,第二次下针的时候,白云溪心里负担小了很多,一针下去,慢慢的把药水推进去,之后把针管收进储物间,
“好了,用不了几天,你就能活蹦乱跳了。”
白云溪抚了抚扭头,转身出来,坐在廊下晒太阳。
随着入夏,天气越来越热,大家都换上了单衣。
经过一个月的喂养,小牛犊子消耗了一袋小黄米,至于杂粮草料也消耗了不少。
虽然有些浪费,但小牛被他们养护的精神抖擞,肉眼可见的开始长肉了。
听说牛两岁半成年,等明年这个时候,也算是青少年了,可以干活了。
随着芒种夏收,秋收冬种,白云溪的腰包又鼓了不少。
也不知是不是战后后遗症,粮价一直没落下来,白云溪除了留够自家吃的,其余的都卖了。
入冬时,小四突然跑到眼前,又是倒水又是捏肩捶背,一阵殷勤之后,才把自己的目的说出来。
第五百七十四章 小四要做生意
他要跟杜顺一起做生意,需要五贯本钱。
小四搓着手,不好意思的看着白云溪,“娘,我跟顺子租了一个门面,专做咸货,那玩意容易保存,不坏。”
“哦,说说看,都是什么咸货?”
听着小四的打算,白云溪倒是没什么意外,这小子,一到空闲就跑的没影,原来跟顺子一起捣鼓生意呢。
“嘿嘿……咸货多了,咸鱼,咸肉,各种咸菜。”
说到这里,小四讪讪的看了娘一眼,
“为了减少成本,我把娘钓鱼的技术也用上了。我钓鱼,顺子制作咸鱼,已经存货三百多斤了。”
白云溪一愣,“顺子会制作咸鱼?”
“嗯,他跟大师傅学的,味儿可好了,我带回两条,中午让大嫂做了,娘尝尝就知道了,我保证您不会失望。”
看着小四一副自信十足的样子,白云溪还真是好奇。
“好啊,既然要开店,口味若是差强人意,我可不买账。”
“这个自然,顺子跟着大师傅学了两年,绝对是真传。”
小四拍着胸脯子,信心十足,
“顺子有手艺,我提供货源,今年我准备养几头猪崽子,再挖个鱼塘。”
白云溪:“……”
志向还蛮大的吗?
“我可告诉你,两人合伙做生意,容易出矛盾,你得有心理准备。尤其是分配钱财方面,稍微不慎,好朋友就能反目成仇。”
白云溪看着他,年轻人,心高气傲,难免意气用事,但浸淫在生意场上久了,再多的义气也抵不住钱财。
听着娘教导,小四点点头,
“娘,这点我知道。我们会提前弄个分成文书,签字画押。若是日后仍旧因为钱财闹别扭,就分开,各做各的。这些话我跟顺子提前都说了。”
“而且,我想着他有手艺,我就出钱出力,所以找到铺子后,我多出两贯钱,表示我的诚意。”
听着小四的打算,白云溪倒是不反对,
“所以,你想养鱼养猪,提供货源,也是想弥补自己的短板?”
“没错,他有手艺,我就提供货源,五五分成,谁也不吃亏。”
小四昂着脖子,誓言旦旦的开口。
白云溪看着他,不忍心打击他的积极性,都是壮志踌躇的少年郎,就该有股子拼搏劲儿,摔了跟头也不怕,哪跌倒的哪爬起来就好。
成长的路上,谁还不摔两次跟头?
“成,娘尝一下你们的手艺,只要大家都说好吃,娘就支持你。”
“谢谢娘支持,保证不让您失望。”
小四嘻嘻一笑,又给捏了一会儿肩,就跑去找杜氏商量着怎么把咸鱼咸肉做好吃了。
白云溪不知道两人怎么嘀咕的,中午的饭桌上,多了一条豆豉蒸咸鱼,一盆咸肉炖干笋,还别说,味儿还真不错。
腌制过的咸肉咸鱼,更有嚼劲不说,也下饭。
“怎么样怎么样?好不好吃?”小四端着碗,眼巴巴看着众人,等着大家开口评价。
“咸香,下饭,我觉得不错。”白安焱端着碗,夹了一筷子笋塞进嘴巴,这饭适合他。
第五百七十五章 出孝期了
“确实下饭,还有嚼劲。”李氏附和一句,夹了一块咸肉送进嘴里,细细的品尝。
“鱼肉搭配豆豉,味足。”白云溪尝了下,唯一的缺点就是累牙,饭后得喝水。
“好吃是好吃,有点咸……”白安静吃了快鱼,看着四弟轻声开口。
小四一默,咸货,不咸算哪门子咸货?
“娘,你觉得我们做这个生意咋样?”
“咸货铺,耐储存,可以补充冬季缺菜,也适合当干粮,像镖局和脚力这种长途奔波的人应该更喜欢,这个生意可做。”
“嘿嘿……我就知道,娘一定会同意的。”
小四高兴的直跳脚,恨不得立即去镇上跟顺子报告好消息。
儿子第一次创业,白云溪没打击他的积极性,直接给他十贯钱,让他去准备,
“娘,这些用不完……”
不等他说完,就被白云溪摆手打断了。
“既然是做生意,用钱的地方多的是,手中富裕点好办事,等你赚了,再还给我就行。”
“哎~,娘放心,我一定努力的。”
看着小子抱着钱跑回自己房间,至于他怎么做生意,白云溪并不准备参与。
就是去镇上的时候,遇见杜管事,那人笑呵呵的表扬了小四几句,说他有股子冲劲,以后说不定能成为大商人。
对此,白云溪只能客气的寒暄几句,都是小孩子打打闹闹,能走到哪一步,且看着吧。
而且,她只想让儿子管理家中庶务,并不想让儿子成为商人。
接下来的日子,那小子家里镇上两头跑,天天忙的不见人影。
期间,宋家又闹了一场,因为宋杰中了秀才,宋家两兄弟不甘心,又不想分家了,说是宋杰考上秀才也有他们的功劳。
不能因为分家了,他们就沾不上一点光。
这个时候,宋王氏直接站出来反对,说他们只会拖累儿子学习,分家了就没有在合并的道理。
最后叫嚷了一场,宋王氏最大的让步就是让两家的田地挂靠在宋杰名下,帮他们免赋税。
其余的一切免谈。
若是以前,两兄弟定然会闹的天翻地覆,但现在却不敢得罪宋杰,只能捏着鼻子答应了。
宋国,秀才可以免五十亩田的赋税,一人徭役。
宋家能把田挂靠在他名下,已经算是沾光了。
春去秋来,踌躇间又是一年。
白云溪掰着手指头算了下,她来这里三个年头了,这具身体也三十九岁了。
季夏来临,白家的孝期也守完了。
白云溪看着素净三年的孩子们,直接让雯幽套了牛车,带着闺女媳妇去一趟县里,大手一挥,每人一身新衣裳,一支银簪,一副银耳饰。
杜氏喜欢沉稳素净的颜色,自己选了孔雀绿的布料做衣裙。
李氏喜欢颜色鲜艳的,选了杏红色的布料,就这还嚷嚷着让小姑子帮忙绣几朵大红芍药花搭配花色。
闺女胆子小,不好意思选,白云溪便把她一直看盯着的碧青色买了下来,绿中带蓝,给人一种清澈纯净之感。
至于雯幽,依旧是冷色调的鸭蛋青色,她说穿习惯了,喜欢换颜色。
第五百七十六章 去县里消费
这个时期的人,崇尚红男绿女,绿色是所有女人都钟爱的颜色。
看着年轻人选的颜色,白云溪抹了把自己的脸,又低头瞅了瞅自己,默默的把眼神从亮色系的颜色上挪开,违心的给自己选了黛紫色,默默的安慰自己,深紫色衬皮肤白。
没办法,她现在除了是婆婆,还是奶奶,哪能跟闺女媳妇争颜色?
各自都选了自己喜欢的颜色,白云溪又给孙女选了几块粉色,杏色,花蕊黄色的布匹,娇娇艳艳的小姑娘,就该穿这么浅嫩的颜色。
至于老二几个,白云溪就比较随意了,直接选两匹靛蓝色,靛蓝也叫靛青,最适合男娃子。
来一趟县里,虽然花费一大堆,白云溪痛并快乐着。
这一两年,世道虽然趋于稳定,粮价也回落了,但比之刚来的七八文一升的价格,回落至十二文一升,价格还是很高的。
但针对普通百姓糙米,还算友好,七文一升,跟以前一样。
她家六十亩的田地,被她科学养护了三年,即便是旱地,也很肥沃。
一年收获两季粮食,冬麦,春麦,早稻,晚稻,交换着种植,每到收获季,她都能笑的合不拢嘴。
再加上小方庄的收租,每年大约可以收获三百石粮食,这可都是哗哗响的铜板。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这也是她舍得大手笔给孩子购置以上的原因。
日子好过了,不再因为粮食饿肚子,她自然不会委屈自己和孩子们。
采购一车,每个人都满意的不行,白云溪又带着她们下了趟馆子,尝了大厨的手艺。
“还别说,饭庄的饭菜样式好看,花样足,但口感嘛,我觉得还是大嫂做的好吃。”
李氏夹了一块红烧鱼,明明油亮亮的,看着不错,但真没大嫂做的好吃。
“原来二嫂也有这种感觉,我也觉得大嫂做的好吃,就是没好意思说。”白安静拿着帕子擦了把嘴,脸色微红。
白云溪看着几个人,忍不住笑了起来,
“早知道你们这么嫌弃饭庄的菜,我就不花这冤枉钱了,直接买几张大饼回家多好?花了钱还没让你们吃满意。”
白云溪此话一出,李氏有点不好意思了,她摸了一下新买的耳坠子,
“娘,我可没说谎,确实是大嫂做的饭好吃。”
“我赞同二婶儿的说法,我也觉得我娘做饭好吃。”
丫丫举着手,露出手腕上一个银铃铛手镯,笑嘻嘻的开口。
看着她们争先恐后的卖乖,白云溪伸手捏了捏丫丫的小鼻子。
“你们啊,嘴巴都被养叼了。不过,你们大嫂确实手艺好,简单的菜也能做出好吃的味道,这是天赋,也是她的本事。你们呀,且得好好学着呢。
杜氏听着众人夸赞的语气,连连摆手,
“哪有你们说的那么好,都是家常菜而已,是你们吃习惯了才会如此。”
杜氏抚了抚发烫的脸颊,看着众人。
“我也没别的本事,只能做做饭,洗洗衣。谁让我没二弟妹的力气,也没三妹的女红好呢。”
第五百七十七章 一颗老母亲的心
杜氏看着两人,脸颊泛红,被众人一起夸赞,她真的不适应。
“被你们这么一说,我这脸都不知往哪放了,怪不好意思的。”
白云溪看着羞红的脸颊,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好吃就是好吃,天赋这个东西,可不是谁想有就有的。”
经过三年的相处,杜氏那种过度敏感的心思已经好了,遇到事儿也不再紧张兮兮了。现在的她,已经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嫂,再过些时日,掌家定然不在话下。
除了她,改变很大的还有白安静,为此,她也算是费了不少心思,以前那种自卑敏感随着生活都消弭的差不多了,只要不遇到重大挫折,便不会暴露性格缺陷。
“大嫂,娘说的没错,你就是有做饭天赋。你放心,以后你做饭我就烧火,给你打下手,坚决不再给你添乱。”
李氏握着她的手,笑嘻嘻献媚了一句。
以前她想着,总吃现成的不好意思,一直让大嫂做饭,就跟她有多懒惰一样。
所以,每过几天她都会争着抢着做一顿饭,但她也发现,只要她做饭,大家吃的都很慢,就连她自己,也如同嚼蜡。
也是从那时,她知道自己做饭不如大嫂。
杜氏看着她不好意思的眼神儿,用帕子捂着嘴轻笑起来,
“你不用觉得不好意思,我除了做饭,其他的可都不如你。力气没你大,田里的活都是你和二弟在忙活。做点儿饭对我来说算是最轻松的活儿了。”
“而且,娘也说了,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或许我就适合生活在灶房里,而弟妹你则适合生活在田地间。”
白云溪听着,赞同的点点头,符合一句,
“这话没错,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所擅长的事儿自然也不一样,只要努力勤奋,做自己擅长的,总能为家里添光加彩。”
被人连番夸赞,李氏眼睛亮亮的,下意思的挺起胸脯,跟只骄傲的喜雀似的。
“嘿嘿……这话我爱听,我就是力气大,但脑子笨,不适合做细法活儿。但出力气的活找我准没错。”
说着,李氏昂着头,眼神明亮。
看着她干劲十足的架势,惹得众人一阵哈哈大笑。
雯幽看着这一家人,嘴角微微弯起,连带眼梢都带着笑意。
一眨眼,跟她们生活在一起也两年了,虽然是平凡的百姓生活,但一家人和和乐乐相处轻松愉快,是她有生以来最舒服的一段时光。
偶尔夜深人静时,她总会想,世人都喜欢安逸的生活,只要有安逸的日子,下意识的就会贪恋。
而她就贪恋这种粗茶淡饭的生活。
白云溪坐在椅子上,笑呵呵的看着孩子们说笑,心中同样感慨。
跟孩子们相处的三年时光,孩子们适应她的管教,同样,她也在这三年中适应了新的身份。
这三年,她认为自己成长的并不比几个孩子少。
现在的她,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老母亲,操心孩子们的成长,关心她们的吃喝穿戴和前程。
第五百七十八章 有人赠菜
偶尔,她也会觉得自己这种变化有一点太快,也有点认命,但看着一家人都盯着她,以她为中心的那种感觉,她觉得自己就是他们的母亲,如假包换。
当然,刚开始她也为自己这种错觉感到可笑,但过日子嘛,总要一步一步的走,饭也得一口一口的吃。
好在,她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老天对她们这个重组的家庭不薄,现在不但吃喝不愁,手中还有盈余。
简单平和的日子,她很满意。
至于以后,她没有奢望太多,也没想大富大贵,只要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事儿做,吃喝不愁,安逸愉快,也就知足了。
就在她沉浸思绪时,小二端着一盘香味十足的烧鸡走了过来,往桌子中间一放,笑呵呵的说了一句。
“这是本店新出的烤鸡,请几位品尝。”
听着小二的介绍,众人都愣怔了,齐齐的看向白云溪,她们啥时候点烤鸡了?
白云溪看着小二笑眯眯的模样,又看了看桌子上金黄焦脆的烤鸡,挑眉,
“我们好像没点这个菜。”
这么大的饭庄,难道还要强买强卖?
“这位大娘请放心,这个菜是楼上雅间的郎君送的,不要钱。”
听到这话,白云溪更好奇了,她来县城的次数屈指可数,怎会有熟人送他菜?
几人坐的本就是临窗的位置,白云溪仰起头,刚好看到雅间的门,但看不到里面的人。
小二看她们一脸迷惑的样子,后退一步,拱了拱手,
“大娘只管品尝,这是我们饭庄新出的烤鸡,是我们大师傅调试很久的新口味,跟其他家绝对不一样。”
小二说着,又往楼上看了看,想到那位的身份,下意识的昂起下巴。
“雅间的郎君让小的转告大娘一句话,救命之恩,莫齿难忘,请大娘不要客气。”
听到这句话,白云溪眉头一皱,她啥时候对人有救命之恩了?
看着儿媳闺女都好奇的盯着自己,白云溪扭头看了眼雯幽,心里一动,莫非是那个人?
就在她想着要不要去楼上雅间确认一番时,李氏拿着帕子擦了擦手,看着婆婆,
“娘,别人送的食物咱们可以吃吗?”
主要是味儿真的好香啊,一看就是刚出炉的。
听着李氏的询问,还有其他人好奇的眼神,白云溪忍不住笑了起来,
“自然是可以吃的。”
大庭广众之下赠菜,哪有害人的想法?
再说,她们一家子很少涉足县里,哪来的仇人?
白云溪看了眼雯幽,
“请小二哥领我们去二楼一趟,感谢雅间客人赠菜之情。”
听着白云溪的提议,小二愣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雅间的方向,稍作犹豫就点头答应了,那位郎君也没说不让人上来感谢,应该不介意的。
“大娘这边请,小心台阶。”
小二领着人,直接上了二楼,先一步去敲门。
开门是个十六七岁的随从,看着白云溪两人,躬身行礼,
“我家郎君请大娘进去说话。”
白云溪一进门,就看到一张温和的眼眸,也就一瞬间,就确定了心里的猜测。
果然是他。
第五百七十九章 偶遇谢大郎君
对门坐着一位身穿银鼠色绸衣的年轻男子,高挺的鼻子,薄薄的嘴唇,剑眉星目,鬓角落下的几缕乌发,轮廓英俊,面容白皙。
一头黑发被高高束起,用玉簪固定着,起身时,腰间垂下一块羊脂白玉牌,缀着青色穗子,举手投足,透着一股从容优雅。
“谢瑜见过白大娘,白姑娘。”
谢瑜站起身,拱手一礼,自从上次一别,他就派人查了,没想到今日又遇上了,看着一家人高高兴兴的样子,心里羡慕之余,就吩咐小二给他们那桌先上一只烤鸡。
“原来是谢大郎君,好久不见,没想到你还认得我们。”
确定了人,白云溪倒也没什么负担了,一只烤鸡,吃也就吃了。
“白大娘此话,谢瑜惭愧。救命之恩,谢瑜一直铭记于心,从未忘记。没想到今日再次遇到白大娘,证明咱们之间有缘分。”
谢瑜温和一笑,再次躬身一礼,
“白大娘请坐,容谢瑜先敬您一杯。今日见到白大娘一家其乐融融,心里羡慕之余,又不忍打扰,只能给白大娘添个菜。”
话音一落,立在他旁边的随从立马拎起酒壶,斟了两杯酒。
谢瑜邀请人坐下,端起酒杯冲着白云溪雯幽,举杯,
“既然今日凑巧在饭庄遇上,先让谢瑜敬两位一杯,聊表心意,还请大娘给晚辈一次感谢的机会。”
听着谢瑜自称晚辈,白云溪一愣,
“谢大郎君客气了,我就是一介农妇,当不得郎君的长辈。”
看这人低调奢华的穿戴和举手投足间的从容,必然是富贵窝里养出来的郎君,她一介农妇,确实跟人家不匹配。
而且,据她所知,她们庆县的县太爷也姓谢,就是不知道眼前这位跟县令大人是不是一家。
谢瑜听着白云溪的语气,直接摇头,
“白大娘不用跟晚辈见外,当初若是没有白姑娘伸手搭救,我这条命还在不在还另说。您不求报答,但晚辈不能做那忘恩负义之人。”
说着,谢瑜又冲雯幽拱了拱手,“多谢雯幽姑娘救命之恩,请受谢瑜一拜。”
雯幽看他一眼,手掌一托,谢瑜愣是没有拜下去。
“白姨说了,不用客气。”
这些文人真是麻烦,从进门寒暄到现在,烦人的很。
听着雯幽吐槽的心声,白云溪弯了下嘴角,“当时也是碰巧,顺手而为,确实用不着谢大郎君的报答。”
人家说的是场面话,她听着就是了,若是当真,反而可笑了。
不过,喝杯酒倒是不值什么,这个时期的酒,度数本身就低,又添加了各种花酿之类的文雅之气,灌个一两斤都不成问题。
想到这点,白云溪端起酒杯,看了眼雯幽,直接仰头喝下,
“那就多谢谢大郎君赠菜之情了。”
雯幽也端起酒杯,仰头灌下,把酒杯放到桌子上。那位随从刚要再次倒酒,就被问有点挡住了,
“我不善饮酒,不宜多饮。”
随从一愣,脸色顿时有点不好,不等他说什么,就被谢大郎君摆手打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