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积(2023.1.26)
人是有积累财货的欲望的,相较于少,更喜欢多。这是一种不安,有时是优点,有时是缺点。
找工作的人积累技术,生怕面试的时候一问三不知。受饥的人喜欢积累食物,吃东西从来不拖延,因为没东西吃的日子不好过。
其实金钱是买不来什么什么的,要不然为什么不能像商品一样量产东西呢?珍贵的东西只靠工时与技术获得,钱买的是这两者。钱遇懒惰,那就如对牛弹琴,劳而无功了。有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一点不差,确实如此。然,钱却代表不了一切。钱无罪过,自然是多多益善,但是钱有朋友,却是狐朋狗友。
高考结束后就想扔字典,爸妈不让,之前觉得确实没什么,直到后来,开始对文字着迷,幸亏没扔,没事拿来看看也不错。
突然发现文字的数量一直是个迷,因为文字服务于沟通,能沟通的话,一切皆可为文字,所以我认为文字的数量是模糊不定的,但确实需要学一些。
很多金字旁的字与金属有关,不学生物化学都用不到呵!属于专用字。
《人生何处不欢喜》(2023.1.24)
人生的意义,无论是谁,都难免不了去询问,去找寻。
人生的意义吗?在于,在于承担该承担的事情吧!就像居民房就是提供金币的,战士去打僵尸,其他人生产铁,粮食,电什么的,把整局玩完,这些环节相互配合,共同迎接胜利。
我大致都懂得,这本书呢!很真实吧!是一本比较容易理解的对人生的思索的书。
在季羡林先生看来,社会还是向前进步的,我也是这样觉得。但是对于发展走向或其终点的看法,可能稍微有些不一样。我更趋向于中庸喜忧参半,动态平衡,光与影之间的战斗,永远也不会停歇,因为一旦草原里没有了狼,羊群同样会变得脆弱。
我自然没有那么高的位置,说话也不会极致的批判。但我相信,没有一个人是无意义于世间的,与它们喜欢吃什么,喜欢抽什么,喜欢玩什么无关。
差得太多,自然会呲毛。读书还是读完再去把握。写了这么多随笔,确实是太浪浮了,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全然没有散文的样子,主旨模糊不清,文字彼此矛盾攻击,让人看不出个数来。
智力竞争,是高等的竞争,是进步的战争,同样残酷,我若以庄子的学说来看,自然觉得不舒服,但若以儒家思想观之,竞争产生的进步对全人类的积极意义巨大,而个体在这场风浪之中,无论是胜是败,都积累了一份厚重,一份实力。
毕竟是绿叶,谁见这初生的模样,会不欢喜呢?
我更趋向于有两面性来描述这些问题。可能注重实践的人不喜欢吧,不过要是空泛地思考一番,这种思路还是不错的,兼听则明呗。不论是什么人,都会有看不到的地方,所以我写作几乎不引用例子来说,因为我没资格且,即便引用了例子,证明起来依然枯燥乏味,索性后来就不总结什么道理了,随便写写就算了。
文字的力量不在于文字本身。
不想做笼子里被养着的猪,也不想做野猪,觉得散养猪不错,既落得个宠物的地位,又有自由可言,吃得自己找,睡觉有地方,说不愁又愁,于我而言这是最好的了吧。
确实,文字不能针对什么,只是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尽信书不如无书,书的作用还是督促大家独立思考的,不搞什么什么的,就是玩乐而已。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写文字而不是说,说的味道固然冲,然而就像虫子的信息素一般,挥散得太快,只用文字可以供人反复把玩揣摩。
你的向往,恰恰是别人的不向往。不能因为自己没有,就说别人的葡萄甜,也不能因为自己嫉妒,就说别人的葡萄酸,因为其实说它甜也好,说它酸也罢,都没什么用,吃到了才有用。而吃到并且腻烦了,饱胀了,无论什么味道,都会被厌烦。
但依然,不能因为厌烦就说葡萄难吃吧。不吃就不吃好不好。
我很少用绝对的口吻,即便它被证实,被相信是的的确确的真理,我也尽量用劝说的口吻,否则总觉得写的东西太硬。而自然这就是和吃东西一样,有人喜欢硬的,有人喜欢软的,上哪里说理呢?
丝瓜的思考吗?考得是光照导致生长素在尖端以前浓度不均匀,从而使生长速度不一定而转弯。为什么是这样,我更倾向于是超大样本实验,一点一点凑出来,陷入了局部最优解,最后就进化成了这个样子吧!这是生物与环境共同作用下的表现形式。
果然人是需要学一点科学的,虚也好,实也罢,总是不至于把文字写得太干涩。
当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也确实会回忆起熟悉的气味,熟悉的触感,熟悉的声音,熟悉的人。
一本书的好坏之分,是显而易见的,但孔子有一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善为镜,以不善为戒,或许效果会更好一点吧。自然,因人而异,把坏的变成好的,相当于北冥,要倒着经脉修炼,很抽象。
比起来,我更喜欢美感。我说不出什么是美感,但当我看到她时,她一定不会让我失望。
一切事物到最终极的状态,都会变模糊,禅也好,就连自动化也是如此,凭借感性与理性的结合,经验之谈。而理性材料从来都出自感性材料,谁能说这不是事物进步的一个环节呢!
人生从小说里来最有滋味,在诗词里也足够浪漫,在散文里,总感觉不够深切,像是隔衣搔痒。可我这么说更像站着说话不腰疼了,我是如此自由,早已忘了不自由时的艰辛了。我体会不到闭门写禁文的快感了,但现在也能体会到别的快感来。
我总换座右铭,感觉是因为博学?可能又是因为自己不专一,听风就来个雨,东倒西歪,东拉西扯。最后也不什么座右不座右了,既然喜欢就全背下来呗。我同时也感觉,无论是什么句子,都有局限性,所以最后也就不推崇座右铭了,像是在给自己上枷锁。
日出千言,不损自伤。说话太多自是不好的。
双偏都不是创新或者有思想的表现。有思想,那就得去找一个自己认为最好的地方,而不是人云亦云。
服老的话,确实,得科学服老。从零开始,从心出发,也是最快的进步方式。老年的生活方式嘛!不该封闭自己,可我,年轻的时候就基本封闭自己了。但要说封闭也没那么绝对,我知道社交的重要性,只是不善于罢了。社交的确是让自己保持与世界潮流接轨的最好的方式,但有时也不太必要。不多不少挺好的。
自然不是史学家,我也不去想古人的心里在思考什么,我相信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读东西多了,杂了,古今对比一下,发现没什么不同,从仕从学,三更灯火五更鸡。纯实用主义也好,儒学也罢,其实都是为了维护一个秩序,激励人们进步,或者获得最高效率,大抵如此吧。
其实这种模式,不,每一种模式都不可能什么弊端没有,专用的通用性不强,通用的误差又大,因地制宜又冗废过多,实在是无可奈何,需找一个最公平的方式,也就如此了。最后的确是要归于实用主义,也就是金钱,无可厚非。
一个人为什么失眠?想不开是一方面,没做到是另一方面,毕竟想要和得到间还有一定差距,而且不是靠焦虑就能填平的,该睡睡吧兄弟。
所有的快乐都靠自己想象吗?嗯,给个素质三连,再加五个“你这”。
先生说文学要有艺术性,没错啊!我也向着这个方向前进!冲!
勾当吗?我确实想干,毕竟现在血气方刚。也读出来一定道理来,人不服老,往年轻那边靠,没毛病。不过也确实,二十来岁就如同初生的幼子一般,还没到出力的时候(这里的出力是了不得的大力,不属于小的工作),现在是跌打的时候,要走南闯北,干些事情,多读书,多学习的年龄,敢爱敢恨的年龄,年轻时不多积累,老了也就心气不足了,现在就得卯足劲,闷下头,死干!
我更趋向于晚熟,晚熟的人一般都早熟。我觉得我是你,你是我,所以,是不是也不打紧。
谈到了老龄化问题,我很赞同先生的看法。其一就是应该提高老年的定义年龄,因为平均年龄确实在上升,这是大势所趋。其二老人不一定是社会的包袱,有人说岗位不够是老年人不退休,我不太赞同这个看法。有些很有深度的工作是需要大量的工作经验的,年轻人见识不足,技能也欠缺,挑大梁还是费些力气。又不能很好继承,别的方面嘛!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是年轻人的摆渡人。若是没有的话,毫不客气的说,人类濒临灭绝,实为唇亡齿寒。
先生所担心的,正在发生,也正在被解决,我相信,我们会成功的。
先生的养生之术为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无为中包含着有为。但我觉得作为年轻人,还是有必要提高体力最大量表的。有时间还是锻炼锻炼。最大的收益,还是二者平衡,比如5*5=25,1*9=9,均衡的重要性差不多如此吧。
谦虚谨慎啊!不要骄傲,要继续努力啦!
大道理都是相通的,主要还是看怎么做。礼,自重,先做再说吧!压力得给到了。说是闺内之事,不要放在大庭广众,想想也如是,玩耍或者读书,做学问,都该默默无闻。
我也觉得,沉默是金,一旦说出来,怎么吧唧,也差了原味。
作家写作也确实会写出相似的文章,一是不得百变,二是验证了积累到头来是有用,但是缺点就是,不能形容什么都用一样的形容词,要贴切也得变化,要不然审美疲劳。
我想,更重要的是怎么复现当时的心情,最少量地把现在的一些想法加进去。很难。
想看陶渊明诗集,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走远了,如春宵的轻梦,没经过,自然不懂,经过,自然不忘。
人过了一定的年纪,就得学着忘掉,放下,不放下,心就老了,累了,装不下新东西,放不下,也回不去了,放下,自己舒服,别人也少点尴尬。别去想会怎样,自己又没做坏事,只是花会枯萎,逝者如斯。
先生的文集很多,这本书都是这些集子的序。年轻人,要知道天高地厚。
为何有一种情到深处,生死便置之度外的感觉呢?
借您吉言,但愿人长笑,千里共婵娟。
爱情,这次听您讲,我洗耳恭让。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不论。
温度降下来就发现全文都是谬论,然而还是让人忍不住相信,于情的来与去,谁都无话可说。
什么是情烈烈?如火焰一般,如美酒一般?叹惋!
只要是好文字,不会尘封的,它一定会先震撼我的心灵,随后抚慰我躁动的灵魂。
水的高度超不过源头,人不是。
我也希望会越来越好,晚安!
梦(2023.1.27)
一做梦就是打打杀杀,要不就勾心斗角,弄得身心俱疲。一月马上要结束了,时间过得太快了,好多书还没看呢,抓紧吧。
不知什么时候,我觉得学习也成了奢侈品,在这座巨大的金字塔法则之中,不是最基础的环节,都压着什么,也就是凭借着什么,被支撑着才能往上爬。一将功成万骨枯。得了,可能是我太敏感了吧。
唱歌(2023.1.28)
一直在练,可是我听自己的唱的东西,怎么听怎么难听,烂橘子就是烂橘子,不找借口。
可能一直会练吧,但难听的事实必须得接受,谁会喜欢这么难听的歌声呢?
烂木头禁不起雕琢,好木头少得可怜,我不算有天赋,所以别把自己刻坏了。点到为止。
《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2023.1.12)
失去挚爱与不能和爱的人在一起,这两个事件所包含的痛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死别,没有什么念想了,那个人会一直留在心底,透骨钻心,但不会去再找了。那样的痛只会让人远离曾经的地方,去旅行,去流浪。阴阳分界,让距离变成了无限大;后者是生离,虽然距离不是无限大,可效果与无限大也差不了多少,更多的是遗憾,不舍,占有欲在作祟,自怜,自卑,自恋,自以为是填充着内心,依旧牵肠挂肚藕断丝连,去寻着,去想着,其实没死和死掉也没有多大分别,只会让人去徘徊,去彳亍,去盘旋,去等待,去抓狂。
要是没有这一切,爱情的美感自然就不复存在了。我还是坚信,这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来得都不会太轻松,它必须是稀有的,而且,就如爱一般,是不能被占有的。爱是阳光,它会照在你身上,而你,只能在沐浴于阳光时,享受它的温暖,而不能求得它,不能占有它。
我想,这是爱的魅力,也是一切美的东西的魅力,无法机械地复刻,只能静静地等待它的绽放。
我也知道,不会再有第二次了,所以把握着。我也知道这东西的生存期太短,所以,现在只能尽全力地享受着。
开幕雷击,走的那条路已经有了既视感。白墙,丝杉,大铁门,而我的记忆里,是兔笼,菜园子和房后的景色。
只看了几行,那种痛苦惆怅的感觉扑面而来。我真的不知道我能不能看完这本书。
生与死都是大事,岂可齐彭殇为妄作,蛮烦得让人头皮发麻,同时又让人沉重得说不出话来。
同样是背影,其实感情也同样,只不过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
摊开的故事书也未必能把里面的故事述说得明明白白。
上山游玩相比是痛快的。我没有足够的勇气,没有那么野,没有那么爱,然而我也希望能稍微接触这个自然,为了一点宁静吧!其实宁静是随处可得的,只是烦恼也如风般不时刮来。
“你说,在以后,会有一个好端端的女孩子,会愿意嫁给我吗?”这个问题,不光是读书的,不读书的,是男孩,都曾经问过这句话,而他,必定会深深地恋着一个姑娘。
读书苦,不读书也苦,就连什么都不做也苦,苦从求而不得而求之得来,我们都是苦人。但这话经不起反面说,因为我们也都是幸福人。
关于三毛没有张开口劝说读书这件事,其实一直都是有案例的,孙权劝学,因为吕蒙是大将军,自然要学习才能带兵打仗,而这个朋友是木匠,看书,就会在灵魂里多了一份痛苦。难道我们要无痛的领域里,以无知作为围墙吗?这是最深的矛盾,无论是谁,也解不开这样的结。
睡不着的时候回去冒险,好一个率性洒脱的女子。
很真挚的友谊,一般作家总会和作家成为好朋友。金钱上的苦难,生存的法则,总会让我们头痛,可我们还依然活着,有滋有味地活着。
其实你我都明白,我写的东西在这世界上是没有价值的。这句话真的很痛,很痛。
抄一个句子:世上的事情本来便是恩怨一场,怎么算也是枉然,不如叫它们随风而去吧!
三毛的短篇能力真的很强。
所以,为了不割裂自己,不要太多情,也是因为多情总被无情扰之故吧!舍不得的会是什么呢?我是一个宅男,但也依然看得清,那就是,忘不了爱过的人,忘不掉动情的瞬间。
“不回头,眼睛始终向着前面迎来的苍穹。”
我开始觉得民间的烟火之气热热闹闹了,以前的我怕人,喜欢独处,而现在,依旧喜欢独处,但也是个人来疯。
当快要走到终点,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喜悦,反倒是怅然若失。
是啊,做出了一些精美的东西,到头来又不向别人展示,这样也挺寂寥的吧!但同时自己的内心也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如此也足够了。
又谈到了死亡,这是一个我十分不擅长的话题。我没有想过,但我知道它一定会和心爱之人、心爱之物紧紧地相容。生的触感更加真实了,自身的价值,在于存在,不在于恶意。
独是什么意思呢?独就是你,只能完成最基础的东西而没有承受失败的抵抗力。即便说的是少而精,实则只是一厢情愿罢了。所以我不会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
做过的梦都记得,是一种天赋,也是上天不眷顾,又快乐,又痛苦。
没有五官,苍白的脸,正缓缓地离我而去。无他,只是把眼前的东西揉碎,吸收,再写出来。
谈梦,无处追寻。她的语气里有我梦中的声音,看来灵魂是共鸣了。可这真实里,多了梦幻,让我记不清。
如果这些作家可以做朋友,彼此遇见,可能就不会这么寂寞吧,因为人生是一场无人相伴到底的旅行,这世间的来来去去,由不得自己,只有自己陪着自己,向前走。
不是自己开车,自然喜欢坐了,安逸地看着不停变化的景色,确实是一件美事。
接站:
那一滴泪,也是我的一滴泪。
大家先是激动,而后变得沮丧,不知谁又打破了这种氛围,又开始没心没肺地笑了起来。打打闹闹像是回到了过去的某一瞬间,但显而易见,每次对过去的模仿,都会让脆弱的心再添一道伤疤,爱得越深,伤得越深。回头发现忽略了一些小细节,也无所谓了。
有些悲伤我无法理解,但似乎只是因为没有用心思体会。
看了沙漠中的生态系统,被这些生物的生活技巧所折服,生存需要食物,需要水,也就需要竞争,需要杀戮。在如此严苛的环境下依然有百花齐放的时候。再贫瘠的土壤,都会败于这炙热的生命。
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相遇与别离,一场场萌发与枯萎,绽放时,情尽情去灿烂。
小时候不费什么练习簿,现在,一个月好几个本,一只笔,比以前更费。不只是瞎划拉,还是真的开始勤奋学习了。
幸福安逸的环境下,不设防的心理,突然听见了一句晴天霹雳,是会摧毁人的理智的。我对这种情感的认知上了一层,但不知道会不会太迟。
结婚六年买了一块表,那份心意,也只能用幸福得要死去了来形容了,而如今,一切来的太容易,都没有那种味道。而事实是,我们拮据,欲望却填不满,同时,不知感恩,也不知道一天脑袋里都在想什么。可能我又开始偏颇了,还是不想不说。
人生路如此艰辛,但似乎越艰辛越浪漫,丝毫没有甜腻的幸福感,失去之后的伤心也几乎无声起来,无法用文字描述之痛。
摘一首优美的诗,真的很美,很凄美,但还是省略吧,毕竟不是我的:“……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欠缺的慰籍,当我们有一个缺口,有一点点空间,都想着把它填满,但以空为满,则无所不满。
安详多了,就变成寂寞。在深蓝的苍穹下睡去。头一次,这个形容词碰上这个自带形容词的名词,像是天作之合一样,达到了最想要的效果,再恰当不过的修饰,多一点少一点,都不够美。
往昔在我的脑海里渐渐远去,可心里,再也不会有伤痛了。
很多分别都是永别,我是真心,或不是真心,真的区别不大,唯是图自伤罢了。
心静下来,世界也就安静了。
对不起!
进教室故意弄声音的剧情可以说是非常生动形象了,用于塑造人物再好不过了。
男生一直都是害羞的一批人,为什么呢?因为优秀的男孩子太少,还是被伤害的男孩子太多呢?其实内向的我很难理解外向的生活,所以不论。
遇到的人多了,才知道这世间的甜与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灵魂,我很期待,与这些人相见,虽然我不可能喜欢全部,但是,你好,我叫,梁。
一般认识一个人需要三次,第一次是外貌,然后是衣着习惯与性格,其三是举止。虽然这三者不足以评价一个人,但足以记住一个人,插一句,人是不能被评价的。可以不喜欢,但请尊重。
春天不是读书天,可是我不读书还能干嘛呢?读吧!读吧!书中的春天也很温暖。
其实我也有过如沐春风之时,只可惜春风不能常在,一次又一次的别离让我心变硬了,却也学会了珍惜。不是我的东西,我也就不必去珍惜。
大喝一声!烦恼都死去吧。
过去的已是永恒,不需要再回答了。
两片叶相撞,它们会惊讶于彼此的相似,而随后,各自随风而去。
我拿什么怀念你?是你的语气?还是你的脾气?你的傻气?都不是啊。是你独坐在墙角读书时,我最爱的书生意气。可那是我要丢掉的东西了,我最爱的东西。我觉得,那个我失去的地方会开满鲜花,即便我再也看不到了。
我死了。我还活着。
若是爱了,真爱了,再想起,那的确会是闪着泪花的感激。
太多太繁杂,况且,有一个我最深爱的地方,所以,只能张开想象的翅膀,傲游于这浩瀚的文字间。
出个集子,就写一些过去。
我想如果那人是我,我也会觉得害羞,同时幸福。
三毛走到哪里都是朋友,但是不难看出,那灵魂是孤独的,一如每一个灵魂,都是孤独且坚不可摧。
为什么自己的回忆会复苏?我想忘记,可以吗?
我记得,我的热情并不是做作的,它真诚而又似拒人于千里。而背后又是随手一扔,并不珍惜。因为我知道,这世间的情感太多,多得数不完,要是为情而愁,那可早早让人白了头。送上祝福,祝你们兔年快乐,我这一个,只敢在文字里偷偷纪念的人呵!最窝囊了。
房与人,都藏着我们的一段时光,它走了,带着我们的回忆,远离我们,倒是感觉我们没动,是岁月在一步一步往后走,不时地摩擦着我们,用它的,我们没接触过的部分,于是我们被过去的种种打磨着,学会了接受失去。
我的描写还不够破败,还可以更破败。写到深处要切屏,但也要连贯,就像电视剧一样。
不要太痴,去窥探什么呢?有缘而来,缘尽而去,流下一分欢喜,一分残梦,剩下的,就不要了。
书里的故事很精彩,让我焕然一新。每个悲伤的故事,必然要在最后放一个豪迈的句子。时光单行,就让这一切,
随风吧!
最脆弱的人,居然是我自己。
哈哈哈!不论。
烀土豆(2023.1.29)
以前打不出来乎是哪一个乎,现在输入法真的强大。是火字旁的这个烀。
长大的我,也没法避免地和小时候的自己站在了对立面,很多事不是想的那样简单。
可是读得懂与读不懂有什么差距呢?你得按规矩办事,况且你又改变不了什么。庆幸的是,还有可以追逐的,知足了。
人生是插队的人生,上一秒你还在骂别人插队,下一秒你就把别人插了。
没什么值得吐槽的,普天之下,没什么新鲜事。
揢(2023.1.30)
这个字也常用,记得是揍谁的意思。说揢(ke二声)谁。本意有两个,一个是卡住,二是刁难。
当然啦,揍人还有一个字,剋(kei一声),挨剋,就是这个字了。不好好学习就得挨老师剋。
可能是晚了,这么大年纪才开始学这些,可是现在开始,就是最早的时间。
侉(三声)穿衣服土的那种感觉,要是方言有这个字,会下意识说出来。
我上来的时候只有这一条路啊!可能别的路我没看见吧。
深呼吸(2023.1.31)
每次做梦,情感都是最真实的。真实到不曾认为自己失去过。即便醒来,依然固执。
天真,善良。也是我学着学着就会的东西。去帮助别人,不知道为什么,虽然真的没帮上什么忙,但是忙忙活活的架势,在森林里穿梭,拎着个小布袋捡东西,这些,都很好。
我在上课,一边紧张,怕老师问我问题,一边又极度兴奋,毕竟在学着我最喜欢的知识。喜欢的人也在附近,飘飘欲仙。
我听见他的呼唤,比我还较真,让我找东西。我也丝毫不客气,拿上袋子就出发,卡在一个角落。那个角落人很多,我就暂且休息。而,我忘记他已经走了好久,在我心里他始终没走,而醒来了,梦散了,我依然觉得,他只是在一个什么地方藏着,我找不到而已。
玩着游戏,是真实的,孩子的游戏。这是我的天赋吧。无论有玩具也好,没玩具也罢,我可以和自己玩好久,我可以想象剧情,我可以创造玩具,创造玩法,把一切归于数学,计算。把脑袋填满,是游戏的全部意义。
人有七情六欲,我不例外,可是我对于得不到,心里不起丝毫波澜,苏轼有句话叫,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随后选择安慰自己,但是我明白,那种安慰,外强中干。实则,我也不出揣度吧。
我也匮乏,但可能安于现状,变懒了,这七情六欲开始没法奈何我这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心了。
我们确实会回忆过去,哪怕过去做过的梦,梦里总去的地方,那个拐角,那个城市,那个房间,那些人,好像都没变,该高的高,该危险的危险,该难过的难过。
唔,打字比写字快太多了。这节约了很多时间,科技让我们可以做更多的事,但是一内卷的话,就像动画片里,反派和主角都升级了机甲,和没升级就一样了。
但我还是喜欢,现在。
深呼吸,写完,再睡。
无事(2023.2.1)
嗯。一般学习新技术加工作的时长要少于用老办法复制粘贴,磨刀不误砍柴工。当工作量越大,这种差距就越明显,二者结合,在局部使用老方法,在大批量的地方使用新方法,效率会更高。
当你还用方轮子走路时,别人建议你用圆的,你不能嫌弃圆的不稳,你得思考一下,圆的走得快是优点,其次是不稳。
很多词难以考究。不常用,记忆起来耗费太大,即便是用到了,去搜一下就好了。很多次的意思与表象意思相反,那深挖可就没完没了了。
不提(2023.2.2)
梦是一面镜子,能照出我肮脏的内心。我所想的,在梦里毫无保留地展现。
梦是什么内容?无非就是那几个。不提也罢了。
细胞(2023.2.3)
为什么村子不能大。这和细胞差不多,村子大了,相同的耕种土地需要下,平均要走的距离就远了,那耗费变大,收益变小。
而当人们的耕种能力上升,就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在土地上了,人们解放出来,扑向别的需要劳动力的地方,去了大细胞,制作蛋白质。
《第七天》(2023.1.29)
若是看完一本书也写不出来什么东西了,那就是真的是宠辱不惊了。彻彻底底融入剧情,就好了。
是死亡体验卡。是一堆灵魂,即便地去了,也分三六九等。
死了还要嫌丑,非要整个容才好意思去殡仪馆。呵!
墨家思想将就薄葬,为的是活着的人,大家都厚葬实为浪费资源。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因为人们对死亡的定义不一样吧。
突然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作品了,它也对死亡有所描绘,如果如他所言,那确实厚葬要舒服些。
所以这是一个孔子都不敢谈论的问题,死亡。可却又是所有生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凋零。
角度切的好,死与生都是大事,可以对此没有意识地接受。
可能是致敬一下当年墓地贵的问题吧。
我又想起炼铁废耕的故事了,如今,似乎是不同。
读余华的书得有心里准备,很至郁。
其实有些不舒服的时,真正的艺术作品只给那些过得还不错的人看,而真正活在故事里的人,却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心情去看。我们很像,很像窗户上的七星瓢虫,活着的避开死去的,散发出的,带有危险意味的信息素,然后找吃的,活着。死去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死去,不知道失去后,自己还有什么价值,死去的,只知道它死了。
我梦见和你结婚了。(阿里嘎多美羊羊桑)雄鹰迟早是要往天上飞的。
我们不能因为这世间冷,就否决一切它给予我们的温暖。
有一种感觉,叫,幸福得要死去。有一种快乐,叫,泪流满面不忍擦去。
这样长度的小说是我最喜欢的,短小精悍。当然,又不至于太短。我想,最先构思这样的小说。
不知如何说,该想想自己如何做吧。这一生,只做好一件事,足够了。
有一份工作可真是幸福的事啊!如今,如今,我该勇敢面对了。
如何形容孤独,只被雨雪簇拥,却不被湿润。而沐浴在这虚拟的华彩里的我,似乎把一切看做真实,实为虚幻的真实
没关系吗?有关系?都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还是活在幻觉里,做梦吧。
第七天,让我想起了《摆渡人》。
心只有被摧毁才会复苏,希望我明天起来,复苏吧。
看完了,希望能忘记一切。
学习(2023.2.4)
一些美好的景色可以用来形容友人,有顺便介绍的环境,节约字数,有内涵,不错。
我是菜(2023.2.5)
我又有大胆的想法了,去那个书库里面看了看,啧啧,文笔没得说啊!写东西是要查资料的,还要多用心思才行。
我是垃圾。
但其实也看题材吧!也看要写什么,我还是相信自己的实力的。加油,我要用我的手实现我的梦想了,很激动。
鸿沟(2023.2.6)
在鸿沟之间建一座桥,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要分段,找大家能接受的地方先架起来,然后一点一点地,翻译过去。可以吸引很多人参与,把这个鸿沟填补。
循序渐进,逐步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