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玄幻魔法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TXT下载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全文阅读

作者:花猫警长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txt下载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421章 特种机器人上市

    不排除自己未来也具备星际远航的能量。

    虽然离开太阳系暂时还不在苏翰的考虑范围。

    但能在太阳系内部自由的移动。

    相信也是有足够的诱惑力了。

    更重要的是自己有能力太阳系内的其他星球上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也不是不可能的。

    ……

    十月。

    龙翰科技的小白家政机器人投放市场已经九个月了。

    各项测试数据非常的完美。

    几乎使用过的家政人员都是零差评。

    因为小白太强大了。

    几乎什么都会。

    就算不会的小白也有深度学习功能。

    只要告诉一遍就能记住了。

    而且是全国的小白机器人都记住了。

    所以这会的家政人员基本上是全国最轻松的工作了。

    几乎是翘着二郎腿就把钱赚了。

    这个时候全国家政市场小白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

    不少全职在家里带孩子的家庭妇女也参加了家政服务考核。

    通过考试后。

    买一台小白机器人用来分担家务。

    这样她们也可以从繁重的家庭工作中脱身出来。

    不过唯一让这些人诟病的控制者不能长时间离开小白。

    因为只要一离开小白太远。

    小白马上就会停止工作。

    想要让小白持续工作。

    控制者就必须要时时刻刻跟在小白身边才行。

    其实在很多人看来这完全是多此一举。

    以小白的能量和智能化的水平完全能够独立完成工作。

    而自己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去做别的事情。

    譬如可以出去工作。

    但在苏翰看来这样做岂不是增加了就业竞争力。

    自然和自己开始时候的计划是背道而驰的。

    所以虽然大多数用户提出想要龙翰科技对小白进行技术升级。

    不过苏翰却没鸟这些建议。

    小白出现目的就是让人们可以更轻松的工作。

    但并不是让人们不工作。

    苏翰的目的是打造一个消费市场的同时又不影响原有的世界的就业格局。

    这才是他想要做的事情。

    不管怎么样小白家政版的测试非常成功。

    随即国家开始推出全新的职业。

    高危职业类。

    其实相较于家政机器人。

    高危职业每年造成的人口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华夏国每年因为各种高危职业与职业病去世的人数就高达上百万人。

    高危职业群体,相较于家政群体,更需要机器人的帮助。

    不过高危职业门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职业门类。

    如采矿工、电工、爆破工、油井工人、管道架设人员、钢铁工人、危险化工制品工人等等……门类也是多种多样。

    基本上凡是能在工作期间引发意外死亡或者能够产生职业病的工作。

    都被国家包括在高危职业体系当中。

    国家也在高危职业门类下面制定了很多详细的考核标准。

    只有完成单独小类的职业考核以后才能申请购买绑定一台小白机器人。

    机器人批准推向市场以后。

    大量的人员参加了购买考核。

    华夏国虽然工资水平眼下是不如米联邦。

    但怎么说GDP也排名全球前三十了。

    社会最低工资才八千多。

    正常人一年赚个二三十万也是很正常的。

    而小白机器人虽然售价达到二十万元。

    最多也就是一年的薪水。

    正常人咬咬牙都能买得起。

    更何况龙翰科技还提供三年或五年的免息贷款。

    分期的话一个月也就是几千块钱根本不算什么。

    但高危职业可不是开玩笑的。

    就算没有职业病也有其他意外的可能。

    哪怕平时就算拿着高工资。

    工作的时候也是如履薄冰非常的小心。

    但好在现在有了机器人的帮忙。

    以后有危险的事情直接让机器人上就可以了。

    不过想要通过技能考试并没那么简单。

    考生要对所处行业的各种知识非常的专业才有机会通过。

    提升考试难度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有人滥竽充数。

    明明没有从事过该行业也跑来蹭名额。

    这就不是国家想要看到的了。

    机器人是给那些更用心工作的人准备的。

    当第一批获得小白机器人的高危职业工人完成考核。

    该消息顿时也成了全球热搜。

    小白的智能化几乎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不管是高空作业。

    还是下矿井工作。

    小白的工作效率几乎是没得挑。

    尤其是对矿井工人来说。

    工人只要在地面等着遥控就可以了。

    小白可以单独下矿井作业。

    其实国内的矿产公司来说每年因为维持井下的维生系统就要投入大量的金钱。

    而且哪怕是预防的再严密也不可能完全不出事情。

    如果出事死了人公司负责人都要跟着受牵连。

    不过机器人下井作业就简单了。

    就算出了事。

    大不了赔几个机器人不就得了吗。

    只要不死人一切都好说。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这对全国的矿产业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不少公司甚至打出了专招有机器人的矿工。

    拥有机器人的矿工工资是接连上涨。

    这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机器人的好处。

    一些公司还鼓励旗下高风险员工去参加职业考试。

    甚至有公司还给购买机器人的员工一定的购机补贴。

    因为这样就可以降低用工风险。

    同样也就降低了公司经营风险。

    就算再有钱的公司也不喜欢旗下员工出现意外或者死亡这种事情。

    因为这会造成极恶劣的社会影响。

    不过不同的机器人之间还是有不同的功能。

    虽然从外表上看都是小白机器人。

    但却不能跨工种工作。

    如矿工机器人你让他去做家务。

    它是绝对不会去做的。

    这也是为了让不同工种之间分工更加的明确。

    职业也变得相对固定。

    想要更换职业,必须重新考试,完成解绑,最后还要购买全新机器人才可以。

    从劳动的角度以后更换工作可能不少的麻烦。

    不过这就不是苏翰能管得了的。

    现在的这种方式已经充分的考虑到了普通人的就业。

    至于其他问题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了。

    ……

    华夏国的机器人劳动力产业市场一时间搞得是如火如荼。

第422章 各国纷纷来搞机器人合作

    其他国家也羡慕的不行。

    大国们自然都在急三火四的研发自己的机器人。

    而对于那些小国来说,他们是没有实力研发出小白机器人牛逼高大上的产品的,想要只能花钱购买。

    做多无非就是购买华夏人的产品。

    还是米联邦的又或者是欧系联盟的。

    关键小白机器人并不是纯粹的消费品,而是代表着更强的生产力。

    谁都知道生产力对GDP的增长有天大的好处。

    拥有更加强劲生产力的国家。

    经济也是最发达的国家。

    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国看到小白机器人的出现。

    纷纷都想引入国内的原因所在。

    尤其是那些人口出生率常年低迷的国家。

    正好需要机器人来填补生产力上的不足。

    苏翰当然非常高兴这么多国家来买自己的小白机器人了。

    因为这标志着小白机器人产业已经可以进军全球了。

    不过进军全球市场需要和国家合作。

    国家出考核技术出口。

    自己只管机器人的部分。

    其它事情让国家去谈。

    苏翰可不想在这些地方和对方去磨嘴皮子。

    对国家来说当然也是好事了。

    因为这是一个可以提高国家影响力和出口的好机会。

    华夏国派出不少人纷纷前往想要合作的国家。

    这对米联邦来说当然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如果华夏国成功打造出庞大的机器人出口产业。

    那么自己的国家只怕在经济上已经无法挑战华夏国。

    可问题是机器人虽然不是什么全新的产业。

    但想要达到小白机器人这种级别产品。

    难度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其中最困难的地方就是人工智能系统。

    凭借着网上众多的视频。

    已经确定的是小白有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

    不管什么事情只要告诉一遍马上就能学会。

    而且只要一台能学会。

    全国的小白就都学会了。

    这就证明小白不但有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

    还有强大的云存储功能。

    而这些能力都是各国缺乏的能力。

    其实龙翰科技在智能驾驶的时候,各国就怀疑龙翰科技已经完成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只是龙翰科技一直没有承认而已。

    只是说是一种依据于云计算的大数据算法而已。

    但大数据算法怎么可能有如此强大的学习能力。

    这明显就是有人工智能程序在发挥作用。

    但问题是哪怕世界各国就算搞到了小白机器人也无法完成对其系统的破解。

    因为小白里面的系统只是缓存文件。

    关机重启缓存文件就会消失。

    根本无法破解。

    更重要的哪怕从龙翰科技的机器人部门挖人出来。

    最多也就是知道机器人的一点制造工艺而已。

    关于系统根本就没有人知道。

    因为龙翰科技的机器人部门就没有系统研发部。

    这就让米联邦有些头大了。

    没有系统。

    就算有机器人也没用。

    这也是为什么米联邦看着华夏官方接连和多国签署的机器人购买协议。

    米联邦等国却一点办法也没有的原因所在。

    其实不光是国外的事情。

    现在国内对小白机器人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

    如果自己国家在无法生产出媲美小白机器人的产品。

    只怕过几年自己国家也必须引入小白机器人了。

    不然其他国家生产力提升以后。

    还哪有自己的国家的生存空间。

    要知道小白机器人可不是什么玩具。

    那可是实打实的生产力。

    ……

    比起米联邦的焦虑。

    更焦虑的是三哥国。

    因为三哥国平时都以人口红利高于全球而沾沾自喜。

    但随着小白机器人的出现。

    他们的人口红利似乎也开始变得不再值钱。

    更可怕的是全球生产力之所以往没有钱的国家转移。

    不就是因为人口红利的存在工人的工资便宜吗。

    如果经济大国因为机器人的出现而大幅提高了生产力。

    那么以后谁还会来他们这些国家投资建厂。

    关键是他们国家还有这么多人无法就业。

    还哪有什么资源去买机器人呢?

    人口红利岂?

    岂不是变成了人口负担?

    三哥国的股市也应声而跌。

    ……

    其实不光是三哥国,还有一些这几年发展的很快的发展中国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因为国际投资者都不看好这些国家的经济。

    大量抛售股票。

    股市都在快速下跌。

    ……

    华夏国的股市反而大涨。

    国际资本大量涌入华夏股市。

    似乎都看好华夏经济在今年的表现。

    不过龙翰科技在华夏国没有上市。

    这是他们最大的遗憾了。

    但在米联邦上市的四十大盗的股价。

    这时候也在疯狂的上涨。

    苏翰旗下公司只有四十大盗这么一家上市企业。

    苏翰又是四十大盗最大股东。

    这个时候的四十大盗股价已经超过了一万亿米金。

    而四十大盗的收益率在龙翰科技旗下的子公司当中根本就排不上数。

    人们也在纷纷猜测如果龙翰科技的子公司全都上市。

    这会的总市值只怕要超过几十万亿了。

    如此可怕的超级公司。

    想想还真是难以置信。

    ……

    十一月。

    亚克能源的锂空气电池建厂成功。

    这对全球的移动电池市场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虽然亚克能源的电池性能不如强龙电池。

    但强龙电池价格太贵了。

    虽然锂空气电池性能差了点,但好在价格便宜,可以成为这些公司在低端电池市场的补充。

    一些国外的企业纷纷向亚克能源订购了锂空气电池。

    就在亚克能源打算在电池市场大展拳脚的时候。

    龙翰科技忽然对外宣布。

    完成了强龙二代电池的研发。

    强龙二代电池电池容量一代的基础上提高了整整一倍。

    达到了2.4kWh每公斤。

    未来强龙标准手机电池也会从之前的30000mah。

    升级成为60000mah。

    超级版电池更是超过了120000mah。

    该消息再次引爆了全球。

    电池的性能提升的有多困难。

    全世界就没有不知道的。

    海量的研发经费投入进去想升级100Wh都难比登天。

    龙翰科技随随便便就升级了1kWh以上。

    这也太夸张了点吧!

    更何况这会的手机能连续使用两三天。

    已经是非常的舒服了。

    这次升级以后居然能够连续使用一周以上。

第423章 磐龙四号点火测试

    这也太牛逼了吧!

    不过龙翰科技这次还推出了一个超轻版电池容量只有5000mah。

    看到这个电池组大家瞬间都明白了龙翰科技的意思。

    因为亚克能源推出的电池就是8000mah的电池。

    不过亚克能源的电池重量高达九十多克。

    龙翰科技的5000mah电池非常的轻还不到十克。

    这样结合成手机可能整体不会超过一百克。

    别看重量差那么几十克,但这对于那种喜欢超轻手机的人来说,使用感受绝对是天上地下。

    相反亚克能源的手机本来走的是低价路线。

    打算用极低的价格来打击龙翰科技。

    但现在龙翰科技用重量来回击。

    自然让亚克能源是无从反击。

    如果他们也出十克电池。

    只怕连一千毫安时都生产不出来。

    这自然让他们无法和龙翰科技竞争。

    各大手机厂商这会也纷纷取消了自己的订单。

    谁也不是傻瓜。

    现在的强龙电池组合在市场上几乎没有对手。

    除非手机卖的更低。

    但问题是电池已经很低了已经是成本价了。

    如果问题手机价格更低吃的就是厂家的利润了。

    赔钱买卖是厂家绝对接受不了的。

    失去厂家订货支持的亚克能源这下也算是彻底傻眼了。

    研发投入了这么多钱。

    建厂又投入了这么多钱。

    现在还没生产就失去了所有订单。

    这下算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至于汽车电池他们连想都没想过。

    因为强龙电池的汽车型号根本远低于移动端的电池定价。

    所以强龙电池在汽车领域几乎是没有对手的。

    亚克能源随后面临资不抵债破产清算。

    全球各国这会在研发电池的公司也都暂停了研发。

    因为不管他们研发出什么产品。

    在性能上也不可能是龙翰科技的对手。

    更何况他们现在还在怀疑,龙翰科技应该早就研发出了强龙二代电池,只是一只没有推向市场而已。

    不然的话为什么不早点拿出来?

    关键是为什么偏偏要等亚克能源把厂子都建好了以后才拿出来,给亚克能源致命一击。

    如果真的是这样。

    那他们就更不敢投资了。

    谁知道龙翰科技还没有下一手准备着。

    不过龙翰科技完成对强龙电池的升级。

    对消费者来说当然是好事情了。

    现在的手机能够连续使用一周以上不用充电。

    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也能连续工作超过三十个小时以上了。

    自然把用户们也是爽的不行。

    不过苏翰并没有计划把强龙二代电池应用在电动汽车上。

    因为强龙二代要使用更多的变色龙电池。

    在变色龙没有完成增产之前。

    苏翰是不会考虑用在电动汽车之上的。

    ……

    十二月。

    龙翰科技的磐龙四号z箍缩聚变装置测试完成。

    正式交付使用。

    龙翰科技随即官宣了这件事情。

    相关新闻再次登榜全球热搜。

    巨龙能源成立仅仅四年时间。

    就完成了四台不同技术路线的聚变装置。

    不得不说让所有人都感觉有些震惊。

    从核聚变发展路线当中任何一个装置都够一个国家玩上一段时间了。

    龙翰科技居然一下搞出了四个装置。

    让人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不过z箍缩聚变装置其实也是惯性约束的一个分支。

    只是一个是用激光压缩。

    一个是用磁场压缩。

    本来在全球核聚变领域专家看来。

    龙翰科技既然已经完成了激光点火装置。

    并且Q值已经达到了2.5以上。

    就应该坚持这个路线继续发展下去。

    因为这已经是人类最接近核聚变的时候了。

    原因是环形装置等离子体是被磁场束缚住的,其热量根本不容易导出。

    而激光装置属于短暂爆炸,间隔时间够长,热量相较容易导出,更容易用来烧水发电。

    所以在大多数的核聚变领域专家看来。

    龙翰科技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降低光龙二号装置的能量损耗上。

    而不是继续去开发什么全新的技术。

    不过也有人怀疑龙翰科技的实验数据。

    可能根本没有达到他们宣称的结果。

    不然的话也没有必要继续开发全新的实验装置了。

    对这个说法当然获得了一定的支持度。

    不过不管怎么样龙翰科技对自己的实验装置非常的低调。

    基本上是不允许来参观的。

    所以龙翰科技之前的几套装置到底性能如何。

    对大多数国际领域专家来说还是一个谜。

    ……

    不管怎么样磐龙四号装置要进行点火试验的消息。

    还是引发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关注。

    这些国内专家纷纷表示要来龙翰科技想要来观看点火测试。

    苏翰依旧没有拒绝。

    国内的可以来看。

    国外的不行。

    ……

    测试当天。

    巨龙能源的磐龙四号装置测试大厅内。

    已经站满了人。

    当这些人看到这台磐龙四号装置以后也是非常的震惊。

    因为这台装置不管是外形,还是体积,都超过了国际一流水平。

    国内的专家们这会就算不承认也必须承认。

    龙翰科技强大的生产能力是在是太牛逼了。

    短短四年的时间。

    先后完成了四个实验装置。

    而且品质全都如此的高。

    看来龙翰科技在核聚变领域积累的技术水平。

    已经超越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了。

    只怕就算华夏国和米联邦。

    也未必能在核聚变装置的生产水平上超越龙翰科技。

    当然生产这么多的聚变装置需要的资金是海量计的。

    哪怕是国家也未必能投的起。

    毕竟国家每年需要投入的项目多如有牛。

    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

    而苏翰富可敌国。

    就算捐款都是几万亿几万亿的捐。

    建设核聚变堆这几百亿对苏翰来说连利息都算不上。

    自然也是其他人羡慕不了的。

    ……

    磐龙四号装置调整完毕。

    聚变测试正式开始。

    z箍缩聚变装置的基本原理也是惯性压缩原理。

    所以也需要黑腔靶丸。

    不过这次磐龙团队要灵活的多。

    采用了多种技术路线。

    首先就是钨丝部分采用丝阵和带阵两种路线。

    在靶丸的设计上也有独到之处。

    分别使用出不同的靶丸来测试压缩效果。

    当然这都是苏翰给的建议。

第424章 磐龙四号测试成功

    因为苏翰本身就知道各种路线的优缺点。

    自然不可能让自己的团队再去走什么弯路。

    自动程序启动以后。

    神龙开始给机器充电。

    与光龙装置动辄就十几万度电的消耗量相比。

    磐龙装置能量转化转化效率更高也更加省电。

    充电的速度也是飞快。

    用不上一分钟就充电结束了。

    看着大屏幕上的聚变电压逐渐接近。

    众人心下也是有点小紧张。

    因为计划的再好也要看实战。

    测试不通过。

    再好的计划也是白费力气。

    电压很快达到了临界值。

    点火系统被激活。

    钨丝和靶丸瞬间就消失不见。

    X射线峰值功率达到了109TW。

    X射线能量达到了900KJ。

    国内的这些大咖专家们见状也是议论纷纷。

    这个成绩当然不如米联邦了。

    但已经明显超过了国内的装置。

    不得不说第一次测试就能够达到这个标准。

    这已经很厉害了。

    神龙这个时候正在通过量子计算机的大数据运算,来计算首次测试的实验数据,几乎就是瞬间,神龙就生成了全新的方桉。

    饭团看书

    控制数据也随即自动生成。

    机械臂将全新的丝阵极板放入仪器。

    准备第二次的测试。

    看着充电速度快速增长。

    大厅内的专家看到以后也是佩服的不行。

    其实光龙装置那时候这些人就已经发现光龙的充电速度特别的快。

    只不过光龙装置的激光装置转换率低还不明显。

    磐龙装置转换率高。

    所以看起来就非常的明显。

    看来龙翰科技在充电这一块,绝对是吊打全世界的。

    ……

    时间一到。

    第二次激发启动。

    靶丸再次被击毁。

    随后出现了各种数据。

    X射线峰值功率达到了200TW。

    X射线能量达到了1.4MJ。

    众人看到这也是目瞪口呆。

    没想到仅仅第二次测试数据就又提升了一大截。

    龙翰科技这到底使用的是什么技术?

    怎么可能数据提升的那么快呢!

    甚至快到每次测试都有大幅的提升。

    这完全不合理。

    核聚变是一个需要反复计算调校技术。

    激发几十次能获得一次有效的调校数据就已经很快了。

    次次都有所增长这也太牛逼了一点吧!

    虽然在坐的专家都非常的好奇龙翰科技的方法。

    但他们知道问也没用。

    苏翰不可能帮他们答疑解惑。

    所以也只能像猫挠一样的忍着了。

    ……

    接下来磐龙装置有接连测试了好几次。

    每次都有提升。

    最后甚至X射线能量达到了3MJ以上。

    虽然这距离核聚变还有差距。

    但这个成绩已经超越了米联邦和华夏国。

    是实打实的全球第一了。

    随后磐龙装置停止了测试。

    ……

    第一阶段测试结束。

    贾尚章几人将苏翰请了过去。

    ……

    国内的这些核聚变专家们见状也是窃窃私语。

    似乎磐龙装置后期提升的非常缓慢。

    弄不好已经达到了极限。

    看来今天的成绩应该也就这样了。

    ……

    苏翰返回后。

    上午的测试随之结束。

    接下来就是系统检查了。

    虽然下午还有测试。

    但部分专家觉得成绩也就这样了。

    转而告辞离去。

    但还是有部分专家都留在巨龙能源吃午饭。

    下午继续看测试。

    ……

    时间一到。

    下午测试正式开始。

    这次磐龙装置已经更换了全新的丝阵和靶丸。

    其实上午的测试真的只是测试。

    完全就是用来调试设备用的。

    下午的测试才算是上了真东西。

    下午的测试。

    工作人员将钨丝阵更换成了钨丝带。

    钨丝带宽更宽电流也更大。

    能够产生的环形磁场也更大。

    几乎瞬间就将黑腔靶丸彻底摧毁。

    同时一股巨大的能量顿时喷涌而出。

    X射线能量达到了10MJ。

    看到这个成绩顿时是全场哗然。

    谁也没想到仅仅中午休息了一会。

    下午开始以后成绩居然变得这么夸张了。

    不过更让众人吃惊的Q值居然达到了1.25。

    这怎么可能?

    难道核聚变又成功了?

    其实说到Z箍缩的难度并不比激光点火装置差多少。

    虽然Z箍缩的优势就是能量损耗小。

    但控制精准度甚至比激光点火装置还要高。

    如此高精度的控制龙翰科技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众人也只能自己猜测了。

    在接下来的测试中。

    磐龙装置的X射线能量输出也是越来越大。

    最后甚至达到了设计极限20MJ能量。

    Q值也达到了2.5。

    看到这个结果所有人都被震惊的说不出什么了。

    虽然从逻辑上来说就算Q值2.5能量转换成热能烧开水也是负资产。

    但不管怎么样惯性约束聚变的热能转换效率要大大高于磁约束。

    可以说这已经是人类距离成功核聚变最近的一次了。

    ……

    实验结束。

    龙翰科技官网官宣了这个成绩。

    不得不说这个消息再次震惊了全球。

    惯性约束聚变产生的能量都是实打实的有效能量。

    不像磁约束的能量都被约束住了。

    真正能转换出的热量是非常有限的。

    而惯性约束的能量直接就能用来烧开水。

    不夸张的说,惯性约束Q值2.5的含金量,不比磁约束Q值5差。

    如果时候龙翰科技能够继续优化下去。

    未来不排除能真的完成Q值10以上的核聚变也说不定呢。

    看到龙翰科技有所成绩。

    全球不少国家纷纷把Z箍缩项目重新上马。

    Z箍缩领域的专家也瞬间变得供不应求。

    ……

    华夏国官家单位也派了代表来观看实验。

    看到磐龙装置果然这么厉害。

    也随后召集全国专家开会讨论。

    是否要和龙翰科技在Z箍缩领域加强合作。

    争取早日完成Z箍缩聚变装置。

    ……

    不过这对苏翰来说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因为他的目标是Q值50。

    那么50以下全都是浮云。

    ……

    时间来到了二零二二年。

    ……

    龙翰科技母公司以及计算机类的子公司。

    实现全年净利润一万一千亿。

    相较于去年有所提升。

    ……

    龙翰微电子和翰林院。

    全年净利润九千三百亿。

    相较于去年有所增长。

    增长依旧来源于汽车产业的增长。

    ……

    龙翰汽车全年销量已经突破了四千万。

第425章 华夏国经济再次大幅增长

    几乎全球一半的汽车这会已经使用了电动汽车。

    其中华夏国内,已经将近百分之九十的汽车,使用电动汽车。

    米联邦也达到了百分之七十。

    欧系联盟百分之六十。

    大量的低价燃油汽车全都销往了发展中国家。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电力系统无法支撑数量庞大的电动汽车充电。

    燃油汽车还是最佳的选择。

    但随着发达国家的汽车转型。

    全球空气质量一再上升。

    尤其是华夏国。

    已经好久没有轻度污染和及以下级别的天气出现了。

    龙翰汽车全年净利润达到了八万九千亿华夏币。

    相较于去年增长了百分之五。

    ……

    龙翰手机全年实现净利润一万六千亿。

    相较于去年小幅增长。

    主要原因是下半年推出了强龙二代电池。

    移动端电池销量有所增长。

    ……

    浩瀚公司。

    发动机和近地轨道运载利润一百亿。

    月球业务。

    净利润三百亿。

    相较于去年有所下降。

    主要是月球游的人数下降。

    毕竟动辄上亿米金的船票钱不是谁都能拿得起的。

    苏翰眼下又没有意思进行大量的月球移民。

    而各国建设月球基地的申请也在下降。

    毕竟建设一个月球实验基地至少十亿米金起。

    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钱的国家也是不多的。

    深空长眠公司净利润两百三十亿。

    合计净利润六百三十亿。

    ……

    龙翰机器人。

    龙翰机器人被从总公司分离出来以后。

    全年生产机器人超八千万台。

    家政机器人就销售了近七千万台。

    其中纯家政人员只有两千万。

    那五千万只是全职家庭主妇用户。

    毕竟全职在家的全职主妇每天也被大量的家务活捆绑。

    所以当她们看到短视频当中那牛逼的没朋友的小白机器人。

    自然也是争抢着去参加考试。

    随后就彻底的家务活中解放了出来。

    至于高危职业机器人。

    由于是下半年才推出暂时交付的数量还比较少。

    虽然仅仅推出一年。

    龙翰机器人已经实现净利润六万四千亿华夏币。

    龙翰机器人已经成为龙翰科技旗下盈利第二大的子公司了。

    ……

    洁龙公司。

    某市的垃圾处理厂全年处理各类垃圾三百万吨。

    几乎将整座城市的垃圾全都处理了。

    其中可再生资源回收率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五以上。

    焚烧处理百分之三十五。

    完全不可再生比例不足千分之一。

    机器人采用大数据回收。

    几乎是瞬间就能将垃圾当中的可回收垃圾分辨出来。

    随后垃圾会被以各种有效的方式进行回收。

    哪怕是建筑垃圾。

    洁龙公司依旧能找到将其有效回收的方法。

    仅仅一家垃圾处理厂。

    洁龙公司的全年净利润就达到了二十亿华夏币。

    苏翰对这个利润当然是非常的满意了。

    如果释放到全国起码能赚几千亿。

    如果释放到全球起码上万亿。

    不过苏翰并没有打算亲自来插手垃圾回收。

    他主要是想卖设备。

    如果全世界都使用上自己的垃圾回收系统。

    到时候全球的垃圾处理就只有洁龙公司这唯一的选择了。

    ……

    巨龙能源。

    相关投入就超过三百亿。

    ……

    龙翰发电设备。

    铁铬液流工厂。

    国威公司。

    天龙公司。

    龙翰天气。

    四十大盗。

    龙翰氢能源

    龙翰酒店

    龙翰机床

    合计利润六千三百亿。

    ……

    龙翰科技全年实现净利润十九万五千九百亿华夏币。

    相较于去年增长了百分之五十五。

    绝大部分的增长都来自于龙翰机器人。

    不得不说苏翰又硬生生打造出了一个超级消费市场。

    更重要的是小白机器人还没有推向全球。

    推向全球以后利润将超越龙翰汽车。

    成为龙翰科技旗下一颗更大的摇钱树。

    ……

    华夏国去年全年GDP达到了三百万亿华夏币(四十六万亿米金)。

    相较于去年只增长百分之十一。

    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能有如此庞大的经济增长。

    自然是再次震惊了全球。

    其中有机器人制造业的功劳。

    当然更大的是机器人带来生产力的提升。

    华夏人也被从繁重的家务活动中被解放了出来。

    同时也重振了生产和消费领域。

    ……

    米联邦和欧系联盟等老牌发达国家。

    这会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谁也没想到龙翰科技居然又硬生生的又打造出了一个超级公司出来。

    更可怕的是这个超级功能能够提升生产力。

    要知道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基石。

    应该说生产力是刚需。

    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可以通过人为控制的方式来限制其发展。

    但生产力的提升是无法人为限制的。

    因为你限制了生产力的提升。

    生产能力就要落后于其他国家。

    这样自己国家的生产力就要衰退。

    甚至整个经济基础都要发生转移或者崩塌。

    是这是米联邦等老牌发达国家不想看到的结果。

    虽然米联邦等国都知道机器人的重要性。

    但问题是现在他们的国产机器人还不足以替代龙翰科技的小白机器人。

    因为小白机器人太智能了。

    世界各国在软件开发这一块几乎没人是龙翰科技的对手。

    更重要的是小白机器人的数据都存储在云端。

    各国还无法进行破解。

    拿不到系统就没有办法制造出可以对标小白的机器人。

    这才是让各国头大的原因所在。

    各国纷纷召开了高层会议。

    其中讨论最激烈的当然是米联邦。

    有人同意从龙翰科技引入小白。

    有人反对认为这会让龙翰科技继续做大。

    如果说全球还有一个国家能挑战华夏国在机器人领域即将崛起。

    那么绝对非米联邦莫属了。

    最后会议的结论是在等等看。

    同时年内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投入。

    如果事事都对标龙翰科技的标准。

    也未必没机会发展起来。

    如果一两年内没有成绩就只能引入小白机器人。

    不同于米联邦。

    其他国家则同意引入小白机器人。

    尤其是那些小国。

    让他们自己研发机器人那是想都不用想。

    反正最后也要买。

    到底是买华夏人的。

    还是买米联邦的基本都一样。

第426章 农业机器人推广全国

    不过类似于长岛国这种机器人生产强国。

    也决定展缓引入。

    因为长岛国的机器人生产本来就很强。

    所以也想自己先研发一下看看。

    如果短期内不能有突破也只能引入机器人技术。

    毕竟生产力不是小事。

    如果让华夏国的生产力完全发挥出来。

    其他国家别说吃肉了。

    只怕连汤也喝不上了。

    ……

    华夏国官方觉得机器人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了。

    应该推出另外一个重要领域农业机器人。

    农业生产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刚需。

    如果小白能够胜任农业生产。

    那么对整个国家的粮食增产赠收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当华夏官方宣布将推出农业生产机器人的时候。

    顿时是震动了全球。

    农业生产到底有多重要没有国家不知道的。

    如果华夏国的农业机器人能够完成布设。

    那么想想也知道对全球粮食格局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全球也瞬间把目光再次汇交于华夏。

    似乎都想看看华夏国的这次农业机器人改革计划到底能不能成功。

    想要使用农业机器人同样要通过农业机器人考核。

    只是相较于其他考核门槛要低一些。

    而且华夏国官方也决定给以通过农业知识考核的农民购机补贴。

    毕竟每台机器人售价高达到了二十万华夏币。

    虽然华夏国是全球经济第一大国。

    但二十万对一个普通农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只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小白机器人上市以后。

    有大量农民申请参加了考核。

    其实小白机器人横空出世以后不但网上有大量的视频。

    就连国视的新闻里小白也是常客。

    看着这台几乎无所不能的机器人。

    农民们也是非常的羡慕。

    想象着有了这家伙帮忙以后的农业生产,可能会变得更加轻松愉悦,自然也是非常的期待。

    当首批农民通过考核以后拿到了机器人。

    才知道这东西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强大。

    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速度更是人类的好几倍。

    小白机器人甚至可以连续不停的工作四十八小时以上(不包括充电时间)。

    关键小白机器人还有自我学习功能。

    如果什么做错了只要告诉对方一遍。

    对方就再也不会出错。

    而且通过大数据全国的小白机器人都能瞬间学会。

    种地种的甚至比很多农民都要专业。

    农民们从来也没有想过原来种地可以如此的轻松。

    大量的农业小白机器人的视频被发到了网上。

    更多的农民也是羡慕不已。

    纷纷赶去参加农业知识考试转而购买自己的小白机器人。

    龙翰机器人面临大量的机器人订单交付也是忙碌的不行。

    虽然去年苏翰就已经预料到小白机器人的生产将要进入井喷期,随后又建设了几家机器人生产工厂,而且全部是二十四小时无人工厂。

    采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

    生产的速度快的惊人。

    不过就算如此。

    面对海量订单机器人工厂也是满负荷运作。

    不得不说也是忙的不行。

    ……

    看到华夏国机器人布局搞的如火如荼。

    其他国家加快完成了和华夏国的机器人合作开发协议。

    小白机器人也开始走出过门。

    进入国际的市场。

    率先打开销量的当然是家政机器人。

    因为家政服务在国外也是最紧俏的刚需之一。

    国外的机器人销量增加。

    苏翰只能继续建设新厂。

    未来计划全年的机器人产量要超过一亿五千万台。

    看着龙翰科技的机器人产业搞的如火如荼。

    全球的风投资本这会也向着机器人产业流去。

    大量机器人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建立了起来。

    国际上那些机器人龙头企业也加快了机器人的研发速度。

    对他们来说现在民用机器人已经成了刚需。

    如果在几年内无法追上龙翰科技的脚步。

    等着小白机器人进入工业领域。

    那他们只有破产倒闭这一条路了。

    ……

    三月。

    龙翰科技全新玻璃硬盘工厂建设完成开始正式投产。

    随后龙翰科技官宣了硬盘工厂建设成功的消失。

    同时还官宣了两年内要将旗下产品用户的免费存储空间提升道10Gb。

    龙翰科技随后官宣了这件事以后。

    再次震动全球。

    首先就是龙翰科技的全新硬盘每块容量超过了十万tb这件事(每块完整硬盘由十块一万tb的玻璃盘组成)。

    在很多媒体看来这也太夸张了一点吧!

    因为现在全球最大的硬盘也才二十多tb。

    十万tb硬盘是二十tb硬盘的五千倍。

    这怎么可能!

    更重要的是玻璃硬盘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

    虽然很多公司都在研发,但一直没有公司研发成功。

    谁也没想到龙翰科技不但率先完成了玻璃硬盘的研发。

    居然最后还推出了十万tb的硬盘。

    这也太夸张了吧!

    全球硬盘企业的股价也是应声而落。

    全球电脑用户也好像打了鸡血一样。

    十万tb的硬盘那的装多少精彩的学习资料。

    其他公司更关注的是龙翰科技打算将旗下用户存储空间提升到10Tb。

    其实现在全球用户云空间最大的企业就是龙翰科技。

    其他企业的免费云服务只有5Gb。

    而龙翰科技的免费用户云服务则有10Gb。

    这个云空间其实已经不小了。

    毕竟龙翰科技旗下产品是多如有毛。

    绝大多数的电子产品都有云存储的需求。

    哪怕只是10Gb释放到全球空间也是海量的讯息。

    龙翰科技居然打算云空间瞬间提升一千倍。

    这也太夸张了吧!

    这么大的云空间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的用户的硬盘容量了好不好。

    毕竟现在120Gb固态硬盘还有一定的市场。

    更重要的是龙翰科技这么做让其他公司还活不活了。

    世界各大公司纷纷找到了龙翰科技想要购买他们的全新硬盘。

    不过龙翰科技却以暂时不打算出售。

    自然把各大公司是气得要死。

    因为龙翰科技这么做摆明了就想吃独食。

    如果未来龙翰科技这么做,他们就得跟,但问题他们还跟不起。

第427章 靶龙五号装置点火测试

    因为一块普通10Tb的硬盘售价可能高达近千元。

    如果自己的用户也给100Tb光是硬盘成本就高达近万元,更别说运行成本和网络成本。

    似乎在云空间存储技术上龙翰科技的风头也是一时无两。

    当然玻璃硬盘也不是全无缺点。

    玻璃硬盘的问题是能写不能擦。

    与其说是硬盘不如说是光盘。

    所以苏翰提供的技术其实是永久存储。

    其实对苏翰来说永久存储才是他的目的。

    以现在人类的生产数据的标准。

    一年最多几万块硬盘就能装下。

    在苏翰看来如果自己能够构建一个庞大的存储数据库,将人类的全部知识都存储到里面。

    那么这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用户粘性。

    将达到一个顶点。

    这就好像一个人的一生所有拍摄的照片、视频、聊天记录都存储在你的服务器里。

    那么就等于掌握了你的一生。

    以后除了选择你的服务。

    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

    当然永久存储也是有条件的。

    龙翰科技的云空间也不是什么都存储。

    毕竟全球每年有海量的垃圾讯息。

    这些垃圾讯息都需要大数据来筛选。

    临时存储文件如果超过三个月才转移成永久存储状态。

    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防止临时文件被存储上。

    不过存储上以后就无法删除。

    以后会永久保存。

    不过同时被存储的文件也采用神龙的大数据筛查。

    相同的文件不会反复存储。

    但不管怎么说人类从此以后进入了一场存储革命。

    ……

    四月。

    磁化靶聚变装置:靶龙五号。

    完成建设并组装成功。

    开始测试前的调试准备工作。

    龙翰科技再次官宣了这件事。

    全球领聚变领域的专家。

    这会几乎是说不出什么了。

    谁也没想到龙翰科技居然又造出一台全新聚变装置。

    要知道这已经是龙翰科技第五台核聚变装置了。

    而且每台都不一样。

    几乎面向不同的技术路线。

    谁也没想到最后连磁化靶的装置龙翰科技也制造出来了。

    磁化靶路线虽然提出也很多年了。

    但一直没有成熟的装置。

    主要原因是离子注入设备技术一直不太成熟。

    而且国际上也有磁化靶装置在建设。

    苏翰要求团队做的是必须绕过对方的设计专利。

    走一条全新的路线。

    最后团队选择环状磁化靶结构。

    实际上就是一个类托卡马克磁场结构,加上离子注入设备,再上上液态金属注入器的复杂结构。

    总体设计原理算是托卡马克和惯性聚变的变种。

    虽然设计比较奇葩。

    但团队最后还是完成了这个任务。

    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测试工作。

    ……

    五月初。

    磁化靶的正式测试开始了。

    巨龙公司的测试日子。

    现在几乎成为了华夏国核聚变领域的节日。

    测试当天。

    全国几乎所有聚变领域的大老都赶过来观看测试。

    靶龙五号算是国内首台磁化靶聚变装置。

    众大老说不好奇也是不可能的。

    不过当他们真的看到靶龙五号装置也是吃惊的不行。

    与其说是想一个聚变装置。

    更像一个巨大的烟斗。

    实在是让人有些难以想象这东西到底是怎么个工作的。

    测试随后正式开始。

    系统随后开始加热。

    旋转离心机也旋转了起来。

    随着温度的提升内部金属随后被高温融化成液态。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均匀的分布在腔体的四轴。

    等离子体注射器的腔体内产生的等离子体。

    蒸汽泵启动。

    液态金属从而沿着四面八方箱内压缩。

    等离子体在业态金属和蒸汽高压的挤压下越来越小。

    终于达到了反应截面的临界值。

    聚变发生。

    强大的能量喷涌而出将等离子体重燃将惊人的热量融入了液态金属当中。

    这一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

    大厅内的众人当然没有感觉了。

    他们只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大屏幕上的数据变化上了。

    最后的数据是本次压缩合计获得能量178MJ的能量输出。

    Q值达到了1.5。

    看到这一幕是全场震惊!

    真的假的?

    这靶龙五号装置怎么可能这么牛逼。

    启动的第一下不但完成聚变点火。

    Q值还达到了1.5。

    这岂不是妥妥的完成核聚变的意思吗。

    不过虽然靶龙装置第一下点火就超过了光龙二号。

    但排在环龙一号和磐龙四号的后面。

    暂时排在第三位。

    随后靶龙五号继续第二次测试。

    只不过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

    第二次测试。

    Q值居然达到了1.7。

    当第三次测试的时候居然达到了1.9。

    众人这会也是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虽然从测试的角度就算一次测试比一次好也没什么。

    但也没有提升这么快的吧!

    只是让国内的这些专家们不知道的是。

    神龙在每次测试的时候都会通过大量的探测器得到海量的数据反馈。

    然后它可以通过这些反馈数据。

    重新调整各大装置的压缩时间差。

    也许那些调整不过是纳秒级别的变化。

    但最后却能大大提高最后聚变的效率。

    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每次测试靶龙装置的聚变效率都能提升的原因所在。

    当靶龙装置测试到第十次的时候。

    Q值已经达到了3.5。

    这下全场的专家都是被震惊的都说不出什么了。

    因为这个成绩已经超越了光龙一号。

    这已经是妥妥成功的核聚变实验了。

    更重要的是磁化靶聚变装置的设计原理更容易提取热量。

    自然是核聚变的最佳设计之一。

    上午测试正式结束。

    ……

    下午测试继续。

    让所有人感觉震惊的是。

    下午测试以后靶龙五号的Q值还在继续提升。

    最后Q值一直提升到了5.3才停止了下来。

    这下所有人都被震惊的说不出什么了。

    其实ITER设计的最小Q值就是5.0。

    而靶龙五号居然超过了ITER设计的最小值。

    这让所有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关键是靶龙五号在体型上比ITER小了数个量级。

    用如此小型的装置完成了不下于ITER的聚变值。

    想想还真是不可思议。

第428章 无人起降平台测试

    龙翰科技随即官宣了这件事情。

    消息再次引爆全球科技界。

    虽然龙翰科技的一二三四号聚变装置已经多次打破Q值的世界纪录。

    但Q值5.3的成绩也是高到了难以想象。

    这岂不是说靶龙五号装置整体性能已经超越了ITER的最小设计值了吗。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全球核聚变领域一时之间又有一条技术路线登顶。

    只不过大多数国家在磁化靶领域并没有什么成绩。

    想要研究只怕也要从零开始才行。

    国际上不少领域内的专家都想来龙翰科技参观他们的靶龙五号装置。

    不过再次被苏翰以技术还不成熟给拒绝。

    无奈国际上对龙翰科技提供的实验数据怀疑的论调再次甚嚣尘上。

    不过苏翰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想。

    自己手上任何一台核聚变装置都凝聚了自己的心血。

    怎么可能轻易的然别人看。

    ……

    六月。

    龙之眼卫星经过了几个月的木星轨道飞行。

    再次进行了轨道转移。

    再次减速后进入了木卫二环绕轨道。

    这颗神秘的卫星也第一次在被苏翰近距离的观察到。

    由于木卫二的表面积被冰层覆盖。

    光线的折射率非常高。

    近距离观察一些细节也是分的明显。

    木卫二的表面有明显的地质活动迹象。

    主要是因为地质活动会消除木卫二早期的陨石撞击痕迹。

    所以木卫二不同于太阳系其他卫星。

    没有明显的陨石撞击坑痕迹。

    木卫二在木星引力的挤压下又经常有水蒸气从冰层下喷涌而出。

    所以木卫二上有大量的冰刺立于冰层之上。

    这种冰刺动辄几十米。

    这就为龙之眼上携带的飞龙登录器的降落增加了难度。

    不过现在考虑这些还早。

    龙之眼还要围绕木卫二继续飞行几个月。

    掌握更多的资料以后再说。

    ……

    七月。

    洁龙公司陆续接到大量用户订单。

    将在全国多个城市打造垃圾处理工厂。

    其实自从洁龙公司建成以后。

    国内外已经有多加企业用户都来到洁龙公司的垃圾处理厂进行参观。

    当这些用户看到洁龙公司的垃圾处理厂处理垃圾之彻底也是震惊不已。

    因为垃圾处理对大多数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而洁龙公司能将垃圾处理能力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

    不得不说这已经达到了垃圾处理的极限。

    关键是垃圾处理的工作全程都有机器人来完成。

    而且机器人采用厂区内无线充电技术。

    可以保证机器人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工作。

    这样就大大节省了厂区的占地面积。

    而且每年还能处理三百万吨垃圾。

    每年扣去一切支出的纯利就超过二十多亿华夏币。

    这是普通垃圾处理厂根本做不到的。

    虽然投资高达五十亿。

    但只要两年就能回本。

    这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绝对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买卖。

    这些企业几乎是考察完后立刻就决定订购垃圾处理厂。

    而且不仅仅是国内的客户。

    还有大量的外国客户也要订购。

    这也让洁龙公司的订单量排到了几年以后。

    ……

    八月。

    农业机器人的口碑越来越好。

    国内的订单也是排期到了很久。

    国外的订单增长的也非常的快。

    虽然国外眼下只是家政小白机器人。

    但用过的人都是喜欢的不得了。

    小白机器人所有的家务都会做。

    更重要的是还精通华夏家常菜。

    甚至还会饺子和包子。

    想要吃什么。

    控制着只要吩咐一声就可以了。

    自然让各国的用户都喜欢的不得了。

    网上关于小白机器人的视频也是多如牛毛。

    这也让更多的人参加家政考核。

    只为领取一台小白机器人。

    机器人的销量也进入了井喷期。

    龙翰科技虽然月产机器人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万台。

    但还是有点供不应求。

    申请购买小白机器人订单这会已经排到了明年。

    龙翰科技只能加快机器人生产基地的建设。

    而国内小白机器人的产业链建设也是如火如荼。

    各国的机器人企业见状也是急的不行。

    纷纷加快了自己公司机器人的研发速度。

    ……

    九月。

    无人火箭起降平台样机完成实验性生产。

    随后进行测试。

    无人火箭起降平台。

    其实是由多台无人机自由组合的大无人机。

    多台大无人机可以合力将火箭吊到空中进行悬空发射。

    同时也可以在空中对火箭完成回收。

    悬空发射的火箭。

    将不再需要起落架。

    同时空中回收也会降低火箭降落时候产生的气流倒塌风险。

    更重要的是搬移火箭和组装火箭也将变得更加容易。

    会大大缩短火箭发射间隔提高发射速度。

    ……

    测试当天。

    苏翰也亲临测试现场。

    因为这东西当初就从概念到设计都是由苏翰亲自来挑大梁的。

    只是当初团队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谁知道最后还真的完成了。

    自然让让所有人都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

    无人机平台可以自由分裂组合。

    所以从火箭吊装开始。

    就全由无人机来完成。

    有的负责吊装。

    有的负责监控。

    虽然有人员参与,但人员只负责监督,高空运作则由小白完成。

    吊装完成后。

    进行实验性发射。

    无人机群组成几台超大的无人机,将几百吨的火箭钓到空中,而且越飞越高。

    当火箭飞到一公里左右的时候。

    火箭发动机忽然启动。

    向着天上慢慢升起。

    无人机也随之加速。

    当火箭的速度达到无人机速度的阈值。

    无人机才放开火箭。

    火箭径直的向着天空冲去。

    看到火箭发射成功。

    全场顿时发出了欢呼之声。

    无人机起降平台的测试成功不仅仅是从此以后火箭可以在空中发射了。

    更重要的是空中发射让为火箭在上升阶段节省了大量的燃料。

    也让腾龙中型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翻了一倍。

    有效荷载达到了三百吨以上。

    以后的浩瀚公司仅仅凭借中型火箭和转移轨道的空中加油技术。

    就能完成月球轨道近两百吨以上的运力。

    这在以前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第429章 登陆木卫二

    当然,完成了发射任务也只完成了一半,还要完成火箭回收。

    测试火箭并没有飞跃卡门线。

    一级火箭在五十公里的地方就返回了地球。

    当一级火箭降落到视线可及的地方。

    无人机群再次飞起重新组合。

    向着火箭降落的位置飞了过去。

    一级火箭最后悬停在大约一公里的高度。

    无人机群将火箭夹住最后平稳的送回地面。

    看到这一幕众人再次发出欢呼之声。

    时间不长二级火箭也原路返回。

    无人再次前往将二级火箭也带回地面。

    无人机起降平台测试圆满成功。

    浩瀚公司的中型火箭也进入了三百吨时代。

    性价比上已经碾压龙腾5000那种超级火箭了。

    苏翰决定研发一种更小型的三百吨级火箭。

    虽然吨位更小。

    但对于近地轨道的运输能力也达到了一百吨。

    应付一些小型发射是足足有余。

    ……

    龙翰科技随后官宣了火箭空中起降平台测试成功的事情。

    虽然只是文字官宣并没有搭配视频和图片。

    但还是在全球引起很大的轰动。

    空中火箭发射这种事情超出人类的想象。

    谁也不知道龙翰科技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到底是什么技术才能完成火箭在空中发射和空中回收呢。

    虽然有大量媒体希望龙翰科技能把现场视频发布出来。

    龙翰科技表示在正式发射以后再说。

    ……

    九月。

    龙翰科技的空中起降平台首次发射开始了。

    由于龙翰科技官宣了这件事情。

    不少媒体也赶到了现场观看。

    当他们看到大量的无人机能在空中自由组合的时候也是吃惊的不行。

    不过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些无人机居然能把巨大的火箭给带到高空。

    这力量也太大了吧!

    火箭真的在空中启动最后脱离无人机群向着空中飞去。

    看到一幕也是把全球媒体震惊的说不出什么了。

    随后图文并茂的报道出现在全球媒体的头版头条。

    该新闻再次上了全球热搜。

    全球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这个事情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首先让他们感觉有些不可思议的是这些无人机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力量。

    虽然这些火箭只是中型火箭。

    但哪怕是浩瀚公司的中型火箭也比其他公司的重型火箭还要庞大。

    这些无人机居然能把六七百吨的火箭从地上给抬起来。

    并且可以加速到三百公里以上。

    这代表着这些无人机拥有巨大的动能。

    更重要的是那么多无人机在一起工作。

    产生的气流肯定要变成复杂的涡旋互相干扰。

    这些无人机到底是怎么做到对抗这种复杂干扰的同时又能产生这么大的力量呢?

    其实在大多数相关领域内的专家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问题是龙翰科技是怎么做到的谁也不知道。

    更重要的是有专家认为既然龙翰科技的无人起降已经能拖拽动几百吨的重物。

    那么制造可以飞行的空天航母应该也没有问题了。

    那么一艘可以在空中以每小时几百公里速度移动的航空母舰。

    其威力将远超在海面行驶的普通航母。

    这个说法当然是让全球哗然。

    ……

    随后国内相关的领域的官家单位也在第一时间联系了苏翰。

    想要来看看他们的无人起降平台。

    苏翰当然不能拒绝了。

    参观结束以后。

    相关负责人也是非常惊叹龙翰科技的技术。

    同时也询问了空天航母的可能性。

    在苏翰看来空调航母从理论上是可行的。

    但问题是自己的无人升降平台无法保证长时间飞行,除非是使用核动力。

    但牵扯到核动力就不是小事情了。

    一台能够飞行的核动力装置就更加的危险了。

    所以想要把无人升降平台打造成超级航母平台。

    需要面对的技术难关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官家单位当然也知道面临的种种问题。

    而且制造空天航母不是小事情。

    必须要集体论证才能最后做决定。

    ……

    十月。

    龙之眼卫星已经绕木卫二飞行了几个月。

    再此期间。

    龙之眼对木卫二的地形地貌,大气组成,以及气候变化都进行了仔细的观察。

    其中苏翰最关心的是外星飞船坠毁的区域。

    该区域刚好处于木卫二地质活动水蒸气喷发比较剧烈的区域。

    这里的冰刺又大又高。

    想要在附近降落,似乎也没有那么容易。

    更重要的是经过长期观察后发现。

    木卫二外面冰层和内部海洋是分层结构。

    冰层和海洋运动的根本不一致。

    那么这就带来了一个麻烦。

    系统给的外星飞船所在的位置。

    到底是在冰层当中。

    还是在冰层之下的海洋当中。

    如果飞船在冰层当中。

    冰层是脱离海洋移动的。

    以冰层的移动速度。

    只怕飞船已经移动到别的位置去了。

    如果海洋当中。

    那麻烦就更大了。

    毕竟木卫二的海洋深度可能达到了一百公里以上。

    如此深的海洋已经是地球上最深海洋的十倍以上了。

    就算里面真的有飞船。

    自己能捞上来吗?

    当然由于外星飞船降落地点有大量冰刺存在。

    这些冰刺给登陆艇降落带来巨大的困难。

    所以怎么成功降落也是一个问题。

    更重要的是降落地点的温度达到了零下两百度。

    这里冰刺的硬度堪比钢铁。

    想要硬降落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行的话只能降落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

    为此龙之眼进行了一个月的观察才确定了一个位置。

    登陆艇随后从龙之眼上释放了出来飞向了木卫二。

    由于木星距离地球有数亿公里。

    讯号传到地球需要四五十分钟。

    登陆艇的降落流程全由龙之眼的电脑自动控制。

    龙之眼的电脑使用的是神龙生成的一个AI程序。

    木卫二的大气很稀薄。

    登陆艇只能用自身携带的燃料来减速。

    经过了数次速度调整。

    登陆艇最火悬停在降落地点。

    降落地点的四周都是巨大的冰刺。

    不过更好中间有个缝隙。

    刚好够登陆艇降落。

    登陆艇降落成功后。

    登陆舱慢慢打开。

    一台小白机器人慢慢站起。

第430章 仿星器装置建成

    这是一台特制的小白机器人。

    由于土卫二的光照量和极低的温度。

    没办法使用太阳能电池板。

    所以这太特制小白机器人的内部也是采用核电池供电。

    只不过小白的核电池功率只有百瓦级。

    不足以给其完全供电。

    所以小白机器人内部还携带了一块变色龙电池。

    原理是先把核电池发出来的电充到电池中。

    等电池充满了以后。

    小白才能行动。

    基本上是充电一周。

    小白机器人能连续工作二十四小时。

    虽然发电效率低的可怜。

    但这已经是地球上最先进的核电池技术了。

    登陆艇上除了一台小白机器人。

    还有一台多足挖掘机。

    挖掘机将搭配小白机器人。

    对冰层进行钻探。

    从而收集这里的冰层数据。

    为下一步大规模登录木卫二挖掘外星飞船做好评估。

    小白机器人和八足挖掘机离开了登录器。

    向着目标区域慢慢走去。

    这个过程苏翰当然也全程看到了。

    只是这里距离地球比较远。

    看的都是延迟视频而已。

    小白和挖掘机器人想要抵达挖掘地点起码还要一个月的时间。

    毕竟小白每工作一天就要进入待机状态。

    一周以后充满电才能再次行动。

    关键是地面都是冰霜结成的坑坑洼洼的地形。

    想要抵达挖掘地点自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

    十一月。

    经过一个月的艰苦跋涉。

    小白和挖掘机器人终于抵达挖掘地点。

    挖掘机器人随后对该位置进行了钻探取样。

    由于机器人人所在的位置温度达到了零下两百度左右。

    这里的冰层强度不下于钢铁。

    钻探起来自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

    不过钻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普通钻头。

    因为普通钻头就算能钻动冰层,也磨损的厉害,不可能长时间持续钻探。

    但挖掘机器人使用的是核钻头。

    该钻头由大量核材料组成,会自发热,与其说是钻,不如说是用热量一点点的融化,只是速度相对要慢许多。

    苏翰这次计划是进行一年的钻探计划。

    如果一切顺利。

    未来苏翰可以派遣更多,更大型的飞船,来进行更大型的钻探工作。

    当挖掘机器人开始工作以后。

    小白机器人则对这附近的地形进行了巡视。

    为以后更大规模的飞船降落做提前准备。

    ……

    十二月。

    巨龙公司的彷星器实验装置星龙六号终于完成了组装。

    彷星器装置从立项到设计完成,最后成功生产组,装前后耗时将近五年时间。

    最后几乎龙翰科技整个团队的人都聚集在一起忙前忙后。

    可以说龙翰科技生产的这些聚变装置当中,研发难度最大的就是这套星龙六号装置了。

    接下来就是测试前的调试工作了。

    ……

    时间来到了二零二三年。

    ……

    龙翰科技母公司以及计算机类的子公司。

    实现全年净利润一万两千亿。

    利润相较于去年有所提升。

    主要原因是因为云空间业务的增长。

    让龙翰科技旗下产品都在云空间的业务增长中获利。

    ……

    龙翰微电子和翰林院。

    全年净利润一万零五百亿。

    这是龙翰微电子业务首次突破一万亿的大关。

    主要是机器人业务快速增长带来的红利。

    ……

    龙翰汽车全年销量四千万。

    相较于去年基本保持稳定。

    发达国家几乎路面上百分之九十已经是电动汽车了。

    发展中国家燃油汽车还有大量的市场。

    龙翰汽车全年净利润达到了八万八千亿华夏币。

    小幅下降。

    ……

    龙翰手机全年实现净利润一万七千亿。

    相较于去年有所增长。

    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云空间的提升带来的用户粘性的增加。

    因为人总有照更多照片,但又不想删除的习惯。

    龙翰科技提供巨大的云空间也满足了这些人的这个想法。

    而更多的资料又增加了普通用户的资料搬迁成本。

    这也让很多人只能选择龙翰科技旗下的产品。

    ……

    浩瀚公司。

    全年实现净利润五百五十亿。

    相较于去年有所下降。

    主要是浩瀚公司每年都有全新的建设和研发任务。

    投资相对于其他分公司要大上很多。

    ……

    龙翰机器人。

    全年生产机器人超一亿五千万台。

    其中将近百分之四十的销量是销往国外。

    虽然国外现在只有家政机器人这一个门类。

    但国外家庭主妇存量大。

    繁重的家务劳动。

    让更多的家庭主妇选择参加家政考核和购买机器人。

    龙翰机器人全年实现净利润十万亿超越了龙翰汽车。

    成为龙翰科技旗下第一大子公司。

    不得不说发展速度之快。

    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

    洁龙公司。

    全年接受了二十多个垃圾处理厂的订单。

    全年实现净利润近三百亿元。

    关键是洁龙公司的订单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继续增加。

    如果不是洁龙公司的建设速度没有订单增长量快。

    那么绝对也是一个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公司。

    ……

    巨龙能源。

    相关投入就超过三百亿。

    ……

    龙翰发电设备。

    铁铬液流工厂。

    国威公司。

    天龙公司。

    龙翰天气。

    四十大盗。

    龙翰氢能源

    龙翰酒店

    龙翰机床

    合计利润六千四百亿。

    相较于去年小幅增长。

    ……

    龙翰科技全年实现净利润二十三万三千多亿华夏币。

    相较于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九。

    增长几乎都来自于龙翰机器人。

    龙翰机器人仅仅推出两年多就硬生生打造了一个全球最大的产业出来。

    自然是让全球各国都羡慕的不行。

    ……

    华夏国去年全年GDP达到了三百四十五万亿华夏币(五十三万亿米金)。

    相较于去年增长百分之十五。

    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能有如此可怕的增长。

    不得不说也是一个奇迹。

    虽然龙翰机器人销量惊人。

    但仅仅凭借龙翰机器人不可能有如此巨大的增长。

    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机器人增加以后带来的生产力的提升。

    华夏国不管是矿业开采,还是农业生产,都出现了海量的增长。

    尤其是农业产总值比去年增加了近一倍。

第431章 经济大增长和农业大丰收

    其实华夏国的地形地貌,决定了这里真正能用于大型机械生产的良田,数目少的可怜。

    绝大多数的田地位置都在不方便耕种的地区。

    加之现在农村人口数量在快速下降。

    农村荒地现象严重。

    一些不方便种植的地块就逐渐的被舍弃掉了。

    但小白机器人横空出世以后。

    那些容易种植的地块根本不够可以二十四小时不休息小白种植的。

    为了增加种植面积。

    之前大量难以耕种的地区和荒废的农田再次被利用了起来。

    仅仅一年华夏国的有效耕地面积就增加了近一倍。

    粮食产量自然也随之大大增加。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农民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累了。

    只要随便指挥指挥。

    基本上从种植到收获都由机器人来搞定。

    粮食和蔬菜产能自然也是大大增加。

    不过更大的产量也代表了更低的价格。

    尤其是蔬菜价格是一落千丈。

    由于本地蔬菜产量都在上涨。

    外地蔬菜的出货量自然锐减。

    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国内大型蔬菜生产省份。

    从而消费者得到了实惠。

    至于农民也没有什么损失。

    因为这些蔬菜从种到收都是由机器人完成的。

    不管是耕种面积,还是产量都达到了最大值,总体收入还要高于以往。

    关键种植变得更加的轻松。

    由于粮食产量大增。

    华夏国居然从粮食进口国变成的出口国。

    这对米联邦当然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因为米联邦一直都是全球粮食的出口大国。

    而华夏国一直都是粮食进口国。

    现在华夏国也改为出口粮食,那么对米联邦的粮食出口,绝对会产生很大的冲击。

    米联邦也知道华夏国的粮食大量增长来源于农业机器人的大量使用。

    而农业机器人的大量使用让华夏国内不利于大规模种植的闲散地块被再次启用。

    未来的华夏国农业生产只会越来越强劲。

    这也让米联邦的机器人投入变得紧迫起来。

    虽然米联邦急着想用机器人来提高生产力。

    但他们还不想使用龙翰科技的机器人。

    因为生产力的提升不是小事。

    如果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

    未来几年的华夏国依旧能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态势。

    虽然华夏国一直声称不想在国际市场投入过多的离岸货币。

    但由于国际上的华夏币一直上涨。

    华夏国为了控制汇率也只能不停的投入。

    华夏币现在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欧系联盟元。

    成为了仅次于米金的存在。

    其实哪怕是米联邦这会也清楚。

    如果华夏国放开汇率管制。

    马上就会超越米金成为全球第一大货币。

    这是米联邦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但哪怕不想看到米联邦也没什么好办法。

    除非他们能在短时间内也推出可以比肩小白机器人的产品。

    不然几乎很难挑战华夏国的货币成为全球第一大货币的结果。

    ……

    年初。

    在各国政府的催促下。

    各国机器人企业都忙着测试自己的机器人。

    虽然这些机器人几乎和小白的设计一模一样。

    但运行起来却是天地之差。

    动作十分的笨拙,关键是十分的智障,理解能力底下,执行力更是不值一提。

    差距的主要原因还是人工智能程序不够智能的关系。

    小白机器人本身有一定运算能力,但中央控制调度的却是由神龙控制的,还要结合特殊的量子算法。

    小白机器人本身的智能程序、神龙、量子算法三者的几何体,可以说缺一不可。

    而其他公司研发的机器人智能程序本身就不如小白。

    更别说更为重要的神龙和量子算法了。

    所以哪怕是这些机器人原理和小白一模一样。

    运行起来也是笨拙无比。

    更别说想要达到小白那么智能了。

    双方一对比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

    谁都知道问题主要是出在人工智能程序上。

    但凭借他们又无法开发出人工智能程序。

    无奈只能高薪从龙翰机器人挖角。

    只不过龙翰机器人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机器人的硬件设计人员。

    软件是苏翰和神龙独立研发的。

    所以不管挖多少人过去也没用。

    ……

    二月。

    星龙六号装置完成调试工作。

    准备正式点火测试。

    龙翰科技官宣了这件事情。

    虽然只是官宣一张装置图片。

    但还是在全球引起轰动。

    因为彷星器一向被认为是全球核聚变领域的天花板。

    哪怕是很多国家也不敢轻易挑战。

    就连华夏国官方也没有自己的彷星器装置。

    谁成想龙翰科技居然完成了自己的彷星器。

    更重要的是这台彷星器也太漂亮了吧!

    看外形复杂程度甚至比欧系联盟某国的X7装置也有过之。

    这么复杂的装置可见研发难度之大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

    点火测试当天。

    全国核聚变领域专家再次齐聚一堂。

    怎么说星龙六号也是国内首台彷星器装置。

    这些专家说不兴奋也是不可能的。

    全都都想来看看这套牛逼的装置到底什么样。

    不过现场看到了星龙六号装置以后。

    这些专家还是非常的震惊。

    相较于图片近距离观察星龙六号更加的复杂。

    虽然他们并没有看到了大名鼎鼎的X7装置。

    但看星龙六号的复杂程度绝对是在X7装置之上的。

    接下来就是要看性能如何了。

    虽然星龙六号装置非常的复杂。

    但大多数核聚变领域的专家却并不看好星龙装置。

    主要是全球核聚变领域彷星器的成绩总体表现一般。

    这也是为什么华夏国没有制造自己的彷星器装置的原因所在。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星龙六号装置由苏翰亲自设计。

    为此苏翰颠覆了以往的设计.

    为了方便神龙控制等离子体。

    苏翰在多个方向上打造了十几个极向场线圈。

    更别说还有大量的普通线圈。

    基本上能涵盖的方向全都有了。

    星龙六号装置被大量线圈捆的是严严实实。

    只是被外壳包住了其他人看不到而已。

    苏翰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让神龙有更强的掌控度。

第432章 星龙超越ITER

    测试很快开始。

    电流测试通过。

    磁场强度测试通过。

    随后就是最重要的温度测试。

    温度是决定核聚变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随着氦气被注入腔体。

    神龙开始控制系统进行加温。

    由于龙翰科技已经在加温上积累的大量的经验。

    星龙六号也采用多种加温方式。

    加温速度也是快的有些不可思议。

    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温度就超过了一亿度。

    国内一众专家见状也是佩服的不行。

    因为这个温度已经超过了同期的竞争对手X7装置的最高温度。

    说白了星龙六号装置已经具备核聚变的温度条件了。

    不过最后能否成功点火。

    还要看聚变时长。

    只有聚变之间足够长才可能让更多的氘氚也有聚变的可能性。

    少量的氘氚混合气体被注入了腔体。

    点火测试开始。

    等离子体形成后。

    温度也是越升越高。

    很快再次超过了一亿度。

    聚变条件已经具备。

    现在就看能持续多长时间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虽然星龙六号腔体内的等离子体如奔腾的野马。

    但始终被强磁场禁锢在牢笼之中。

    五分钟过去。

    反应没有停止,还在继续。

    十分钟。

    这个时候全国了相关领域专家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因为通过计算。

    只要能够达到一亿度和六百米秒超长脉冲的级别的点火测试。

    就已经证明了核聚变测试点火成功。

    而星龙六号的数据如果是真的。

    那么就已经证明核聚变成功了。

    虽然专家们都很兴奋。

    但核聚变并没有停止。

    还在继续。

    十五分钟。

    二十分钟。

    众人这下算是说不出什么了。

    谁也没想到这次的聚变时长居然达到了一千多秒。

    这也太牛逼了吧!

    要知道现在核聚变装置的点火世界纪录,还是环龙一号保持的呢!

    难不成星龙六号要超过环龙一号?

    谁也没想到这仅仅是开始而已。

    时间随后超过了三十分钟!

    四十分钟。

    五十分钟。

    一小时。

    众人这个时候已经彻底的被震惊的都说不出话来了。

    谁都知道核聚变看两个数据。

    温度和时长。

    温度越高才有聚变的可能。

    持续时间越长聚变的可能性才越多。

    正常情况下只要聚变个一二十分钟就已经是成功的核聚变了。

    但星龙六号装置已经稳定运行了六十多分钟了。

    这也太夸张了吧!

    其实也不是没人怀疑星龙六号装置在数据上可能不准确。

    但问题是不管是维系一千万度的等离子体。

    还是维系一亿度的等离子体。

    想要维持稳定的维持一小时以上难度都是难以想象的。

    更重要的是星龙六号的腔体内还有摄像头。

    通过摄像头能看到腔体内确实有等离子体的存在。

    不过很多专家也看出来了,星龙六号腔体中的等离子体的丝滑程度,超出他们以往见到过的任何聚变等离子体。

    核老虎就这么安全平稳的运行在牢笼之中丝毫不显任何烦躁。

    全国的专家这会也都说不出什么了。

    现在所有人都在想星龙六号到底能稳定运行多长时间。

    谁也没想到这一测试就测试了整整四个小时才结束。

    最后还是神龙强行关闭了反应。

    聚变才彻底的停止了下来。

    经过大数据的运算后得出。

    Q值13.5。

    看到这个数据整个团队都欢呼了起来。

    所有人都兴奋的热泪盈眶。

    成功了。

    我们终于成功了。

    几乎所有人都在高呼这个伟大的口号。

    国内的专家们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惊喜就是这么的突然。

    谁也没想到星龙六号装置居然能完成成功的核聚变。

    专家大老们纷纷来到苏翰的身边向他表示祝贺。

    不过苏翰的心里却有些郁闷。

    虽然从核聚变的角度现在确实算是成功了。

    但问题是他想要的成功是那种Q值达到50以上成功。

    50以下的成功都不算成功。

    虽然事实如此,但苏翰却没有表现出来。

    毕竟现在这种气氛不适合说这些。

    有什么事情也只能以后再说了。

    ……

    龙翰科技随即官宣了这件事情。

    星龙六号装置稳定运行四小时。

    Q值达到13.5的新闻顿时上了全球头版头条。

    顿时全球的轰动。

    核聚变可以说是一个永远都要五十年的项目。

    但自从龙翰科技进入核聚变领域接二连三的挑战这个目标。

    现在居然还完成Q值10上的聚变实验。

    这也太牛逼了吧!

    其实之前在核聚变领域希望最大的聚变装置是ITER装置。

    不过哪怕就算是ITER装置预测的Q值最高也就是10。

    而龙翰科技居然达到了13.5超过了ITER一大截。

    更重要的是星龙六号装置比ITER装置要小的多。

    造价也要低的多。

    如果能用小装置就完成核聚变。

    又何必转而去用大装置呢!

    当然,也有人怀疑龙翰科技的数据是否真实。

    因为龙翰科技的数据一向不对国外媒体公开。

    甚至国外的科学家想去访问参观学习也不行。

    更别说让外国的专家团队去做数据检测了。

    所以在国外的核聚变领域一直有龙翰科技数据造假的传闻。

    几乎在同时又有大量的专家学者向龙翰科技申请想要去看他们的星龙装置。

    但苏翰还是没有同意。

    他造核聚变对是为了自己用的。

    也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学术成就的。

    自然没必要给别人表现什么。

    别人爱怎么想就怎么想。

    他根本不在乎。

    其实不仅仅是国外。

    就算是国内也有不少团体打电话了过来找苏翰合作。

    依旧被他给拒绝了。

    对苏翰来说星龙六号装置根本达不到自己对核聚变的要求。

    注定也是一套淘汰的装置。

    不管怎么样。

    龙翰科技完成了核聚变的消息,对其他国家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情。

    谁都知道核聚变能源是人类的未来。

    华夏国率先完成了核聚变就等于率先打开了人类的未来之门。

    这让其他国家也是焦虑无比。

    为此更加尴尬的是ITER项目。

    本来他的野心勃勃的计划Q值是10。

    龙翰科技现在已经达到了13.5。

第433章 挑战Q值50的发展之路

    这岂不是说星龙六号装置在性能上大大超越了ITER项目吗。

    更重要的是说彷星器装置在整体性能上是要超越环形托卡马克装置的吗。

    这点可以说最致命性。

    性能不行可以调试追赶。

    未来未必没有机会。

    但现在就怕路线错了。

    如果路线错了就不是追赶的问题了。

    是要推到重来。

    这对已经开始建设的ITER项目绝对是致命的打击。

    当然,星龙六号的成功也给全球的彷星器聚变领域,打了一针强心剂,尤其是欧系联盟的X7装置。

    其实自从X7装置建成以后实验数据一直不太理想。

    后期虽然进行了多方修改,但总是不尽如人意,经费也逐渐有点捉襟见肘。

    但星龙六号的横空出世再次彷星器装置打了鸡血。

    X7装置的所在国也决定加大对彷星器的投资。

    也争取早点达到和星龙六号媲美的成绩。

    不管怎么样。

    国际核聚变领域再次兴起了彷星器热。

    曾经有的装置再次获得了国家投资。

    没有彷星器的国家也纷纷投建了自己的彷星器项目。

    整个彷星器领域也是一时之间如火如荼。

    ……

    上级官家单位当然对星龙六号的出现最为关心。

    韩副代表也亲自过来参观。

    自然也是对苏翰以及其团队大家表扬。

    同时也询问苏翰打算什么时候建设实验性聚变堆。

    毕竟实验始终是实验。

    核聚变的关键是发电。

    不过苏翰却表示技术还未成熟。

    暂时没有建设聚变堆的想法。

    韩副代表闻言也不好说什么。

    只是表示国家会全力支持龙翰科技。

    让苏翰有什么需要尽管提。

    ……

    不过现在摆在苏翰面前的难题就是下一步该怎么办了。

    现在基本上该走的路线他都已经走过了。

    时间已经是第六个年头了。

    自己能否在四年多之内完成Q值达到50以上的核聚变装置。

    这才是关键。

    苏翰道:“神龙!你说如果咱们把星龙六号装置继续升级迭代,又或者制造一台更大的装置,有没有可能把Q值提升到50以上?”

    神龙道:“几乎不太可能。经过推算星龙六号的聚变效率最高可能提高到18左右,而且无关于装置的大小。现在关键问题是,想要完成更高水准的核聚变,应该让等离子体变得更加可控。但现在的中子溢出的太厉害,材料嬗变的太快。而且嬗变位置无法准确控制。大大降低了聚变时长。其次是氚气自持的效果要低于预期,同样因为中子无法控制的原因,导致自持效率无法保证。总体就是装置很难更长时间保持稳定输出。除非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不然很难达到Q值50以上聚变成功。”

    苏翰道:“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解决吗?”

    神龙道:“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采用氘和氦三聚变。当然氘和氦三聚变也有中子问题,而且相对较少,但同时释放的能量也较少。最好能够完成纯氦三聚变。这样就能完全中子溢出问题,同时也释放更多的能量,更重要的是也不用安装自持材料,因为不会引起内壁嬗变。这样也许能够达到Q值50以上核聚变。”

    苏翰道:“使用氦三聚变的话需要几十亿度的高温吧!你的意思是必须使用球形托卡马克的路线?”

    神龙道:“球形方桉只是其中一种。不过球形方桉不太可能成功。主要是因为无核设计没办法布置更多的线圈。而且无核设计也不容易排除杂质,很难持续稳定的聚变。除非有一种能兼顾球形方桉的设计,但又能拥有多个的线圈可控才有这个可能。”

    似乎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苏翰忽然感觉到了什么。

    能兼顾球形方桉的方桉?

    苏翰沉默了一会,道:“对了神龙!你说我们能不能生产一种装置。把几种方桉兼容起来!譬如说用球形方桉来实现高温,用环形方桉或者彷星器方桉来实现稳态聚变,同时用来排除热量和杂质,最后用离子体注入器来添加燃料。毕竟离子体之间是不排斥的,添加燃料更加方便。”

    神龙道:“理论上是可行的!不过实施起来只怕有相当大的难度。毕竟这些聚变装置都是不同的技术路线,想把它们结合到一起,只怕需要一些功夫才行。”

    苏翰道:“下功夫是肯定的!想要达到Q值50以上的核聚变,必须要能人所不能。既然你觉得也行,那咱们就可以试试。这次我打算亲自设计这个聚变装置。无论如何也必须要在四年内完成可控核聚变。”

    ……

    巨龙能源随即召开了高层会议。

    巨龙能源的高层这会都是兴奋的不行。

    星龙六号的成功让所有人看到了核聚变成功的可能性。

    众人以为苏翰这次召开高层会议应该是打算商量建设实验聚变堆的事情了。

    因为核聚变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发电。

    只有率先完成发电装置才算真正的完成了核聚变。

    苏翰看了看众人道:“这几年大家都辛苦了。星龙六号的成功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对于这点我非常欣慰。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现在的不足。虽然星龙六号装置Q值达到了13.5,但和我要求的50以上,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我们要再接再厉。”

    众人听到这都是一愣!

    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虽然苏翰以前也说过Q值要超过50的事情。

    但大家都以为苏翰那是在开玩笑呢!

    就算ITER那么大的工程设想的Q值也不过才10而已。

    苏翰却要说达到五十以上。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核聚变自从提出到现在已经一百年了。

    也不过才达到了十以上。

    达到五十只怕再有一百年也未必可能。

    更重要的是也许永远也达不到五十也是有可能的。

    毕竟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极限的。

    不可能无限制的做下去。

    一份付出换回十三分收益。

    这已经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成功了。

    这还不满足。

    居然还想换出五十份来。

    这明显就是蹬鼻子上脸好不好。

第434章 苏翰的核聚变设想

    谷顺安道:“苏总!其实我并不是反对您说的Q值超过五十的设想,但我认为以现在全球在核聚变领域的技术积累,只怕短时间内,很难做到。

    核聚变从提出到现在一百年了,也不过达到现在的成绩。想要有所提升,我认为已经不是技术上的问题了,应该是材料和底层构架的问题了。

    除非我们能在底层构架上有颠覆性的创新!

    不然只怕很难超过现在的成绩。”

    罗达道:“谷副工说的我也同意。我认为咱们应该在星龙六号装置上继续优化下去。如果咱们能在能耗或者热转换效率上有所提升,那么达到二十以上Q值也不是不可能的。其实从核聚变的底层设计考虑,只要生产出的能量,比消耗的要小,这就已经是成功的核聚变了。所以我也认为现在咱们应该更加务实一点!

    不要纠结于Q值的大小。

    关键还是要看功率!

    如果我们能制作出更大的核聚变装置,那么未来就算在功率上挑战三峡电站,也不是不可能的。大家说是吧!”

    “我同意!聚变发电关键还是发电。只要聚变堆的提醒足够大,Q值哪怕小一点,我认为也没什么问题。咱们现在应该制造一台更大的星龙装置才对。”

    “我也是这么看的!”

    “还有我!”众人闻言也是纷纷点头支持。

    谁也不是傻瓜。

    核聚变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

    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

    除非有全新的核聚变路线。

    不然很难有大的提升。

    更何况是提升到五十这种不可思议的高度。

    与其放在这种虚无缥缈的目标上。

    不如务实一点制造一台足够大,甚至可以挑战ITER的聚变堆更为重要。

    苏翰道:“你们说的我不反对!但你们的目标和我并不一样。其实我从一开始涉足核聚变领域的时候就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必须完成Q值五十以上核聚变装置。而且对于核聚变我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就是稳定输出。

    现在绝大的多数的技术,包括我们的星龙装置,是没有办法完成稳定输出的。

    中子溢出造成内壁材料嬗变,位置几乎是不可控的,有了问题就要停机检查,更换内壁。

    就算机器人不怕内壁辐射,但替换下来的有辐射的材料又要怎么解决呢!

    就算勉强建成了实验堆。

    一年能有四分之一时间在工作已经是不错了。

    扣去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燃料成本、材料成本。

    这种核聚变就真是我们想要的且成功的核聚变?”

    众人闻言都沉默了下来!

    不得不说现在核聚变面临的问题还有一大堆。

    就算按照现有思路也制造出了聚变装置。

    想要长期稳定运行。

    难度也是难比登天。

    起码和有效稳定的聚变概念,还相去甚远。

    苏翰道:“按照现在的标准。一个500MWh的聚变堆,能年产十亿度电就顶天了。这还不包括维护其系统,付出的海量人力物力。去掉了这些维护成本,所谓的成功的核聚变,最后甚至都能够倒贴钱!

    这种水平的核聚变怎么可能叫成功的核聚变呢?

    在我看来成功的核聚变,应该是那种用极低的人力成本和原物料成本,且可以长时间稳态运行的核聚变。

    不能长时间稳定运行的核聚变技术,都不叫成功的核聚变技术。

    如果我们现在停下了研发的脚步,止步不前,那么之前我们积累的经验和创新动力,很快会付诸东流。

    我们现在所谓的成功,依旧是建立在以前陈旧,僵化的核聚变技术基础之上的。

    这种所谓的进步也好意思叫进步?

    既然我们已经在六种核聚变路线上都有了不错的成绩!为什么就不能尝试第七条?第八条?最后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技术路线呢?

    改变是一个时代的前提是改变,而不是墨守成规。”

    众人闻言互相看了看都沉默了下来。

    虽然众人也承认苏翰说的对。

    但问题是这种事情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关键是没有研发方向才是真格的。

    毕竟能够测试的路线,他们已经都测试过了。

    谷顺安道:“苏总!您在核聚变领域的天分,比我们都要高的多,不知道您对核聚变下一阶段的发展,有没有什么设想没有?”

    其实众人这会都知道了。

    苏翰在核聚变领域内的水平要远超他们。

    因为星龙六号装置就是苏翰亲自带队设计的。

    既然苏翰现在还坚持完成全新的聚变装置。

    那就是说苏翰应该有了自己的想法才对。

    不然也不可能这么执着于想要达到更新的聚变装置。

    苏翰道:“我当然有我的设想了。我设想的可控核聚变!第一,是能够长时间稳态运行。起码每年检修的时间,应该不超过运行时间的十分之一或者更少。”

    众人听到这都是心头一惊!

    这岂不是代表运行十一个月。

    检修一个多月吗!

    如果能达到这个标准。

    一年下来的有效发电时间绝对是惊人的。

    但问题这不可能吧!

    因为氘氚聚变是有中子逸出的。

    而且这种逸出是完全不可控的。

    只要内壁嬗变就要更换检修,所以根本不可能存在长期稳态运行的聚变装置。

    苏翰道:“第二、这个装置聚变的时候,应该是绿色无污染,并且不会引起内壁包层嬗变。装置内壁能够维持稳定运行,无维护,无辐射。相信不用说你们也知道了。这个聚变装置起码应该能够引发氘和氦三聚变水平。”

    罗达闻言急忙道:“可氘和氦三聚变需要很高的温度吧!可能要十几亿,甚至二十几亿度。”

    众人闻言也是纷纷点头。

    谁都知道氘和氦三聚变更加绿色无污染。

    但问题是引发氘和氦三聚变反应截面更小。

    所以温度门槛更高。

    眼下唯一能做到这种高温的就是球形装置。

    但问题是球形装置控制力低下,稳定性太差,根本不适合作为可控核聚变的发展路线。

第435章 巨龙工程启动

    不然的话大家也不能舍本求末去发展其他路线。

    苏翰道:“我当然知道氘和氦三聚变有难度。但有难度才有挑战!既然咱们想要完成稳态运行的聚变装置。氘氦三聚变也只是门槛。其实我希望能完成的是纯氦三聚变。因为纯氦三聚变是不会释放任何中子的。那么只有纯氦三聚变才是我设想中的完美核聚变。

    咱们公司在月球已经在月球上成功采矿的事情相信你们也知道了。

    我也不怕告诉你们!公司现在存有大量的氦三。

    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氦三资源应用在可控核聚变上。

    那么未来将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利润。

    更重要的是我们公司将垄断全球的氦三供给。

    不管谁想用咱们的核聚变技术!

    全球只有我们才能提供氦三。

    这才是我想看到的。”

    众人闻言也是眼睛一亮!

    月球上拥有大量氦三对于所有人来说也不算新闻了。

    只是以往这些氦三虽然价格很高。

    但问题是买的人很少。

    绝大多数购买者也不过就是使用氦三来进行核聚变实验而已。

    以现在地球的情况哪怕投入一公斤氦三到市场,也能让全球的氦三的价格波动,主要就是因为用量实在太少。

    但如果可控核聚变能够使用氦三那就不一样了。

    这样的话氦三就变成了消耗品。

    那么对于手里掌握大量氦三资源的龙翰科技的来说。

    绝对是掌握了一个金矿。

    众人这才明白苏翰想要使用氦三作为核聚变资源的原因所在。

    看来老板主要是想把手上的氦三资源应用起来。

    苏翰道:“当然!想要完成氦三聚变,我们会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更加可怕的温度。想要达到这一条件,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个极为特别的设计。

    我设想的聚变装置,是以球马克装置为核心,打造一个超高温区。同时制造三个彷星器,让它们的等离子体穿透超高温核心,建立三条通道,形成一个有效聚变区。同时用来导出热量,排除杂质。至于添加燃料嘛!我打算采用磁化靶的等离子注入技术。直接在球马克上加装一个等离子体注入装置,用来添加燃料。你们觉得怎么样?”

    什么!

    众人听到这是目瞪口呆。

    一个球马克。

    三个彷星器。

    还有一个等离子体注入器。

    组合成一个聚变堆。

    这种设计!

    太疯狂了吧!

    房间内一时之间也是比较安静。

    这些国内的核聚变领域的顶级专家们这会大脑都有点宕机了。

    哪怕他们就算绞尽脑汁也无法想象这将是一台多吗可怕的机器。

    苏翰见状道:“怎么都不说话了!难道你们认为我这个设计有问题吗。”

    谷顺安闻言苦笑道:“苏总!您这个设计,脑洞太大了!这已经超出我的想象了。我真不敢想象!如果您的设想成功,这将是一台多么可怕的机器。”

    罗达也道:“应该说是一台多么恐怖的怪物才对。天哪!五台聚变装置结合到一起。这可能吗?”

    众人闻言也是同时发出苦笑。

    这里的人都想到了苏翰形容的这台机器的可怕。

    苏翰道:“核聚变本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想要完成稳定可控的核聚变装置,必须要能人所不能,想人所不敢想。这台机器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我们能完成这台超级装置!那么我们将有机会改变历史。同时时代也会记住这里每一个人的名字。

    同事们!

    核聚变之路并不好走。

    人类走了经过了上百年的设想和建造才有现在的成绩。

    但随着聚变堆体积的越来越大,配套装置越来越多,可能发展的路线反而越走越窄。

    想要完成可以稳态运行,真的能为全人类,提供稳定能源的核聚变装置。

    必须要打破以往的陈旧思想。

    在更大的空间上进行颠覆性的创新才可以。

    只有更加完善的底层架构设计,才能让稳定安全可控的核聚变,变成可能。

    我这一辈子!做什么事情。都非常的有信心!但面对可控核聚变,是我唯一一次没有底气和自信的时候。

    因为这次我们将要挑战的是宇宙终极能源的底层秘密。

    如果失败!我们可能在这条寻找真相的路途上继续披荆斩棘。

    如果成功!人类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不管怎么样!

    这是一次让全人类都记住我们的机会。

    哪怕最后我们失败了。

    你们也会自豪的对下一代继承者说:比失败更可怕的就是放弃!不管成功与否。我们也制造出了一台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机器。”

    会议室内顿时爆出了惊人的掌声。

    不得不说苏翰说的话让每个人都感觉兴奋和激动。

    虽然苏翰设想的机器非常的可怕和恐怖。

    但如果能够真的制造出来。

    不管成功与否。

    这都将是有人类历史以来最伟大的人造机器之一。

    ……

    巨龙工程也随之立项。

    苏翰这次挑大梁亲搞研发。

    他要求团队务必在半年内敲定设计方桉。

    年内就进行生产。

    因为对苏翰来说核能大亨任务还有四年。

    无论如何他也要在四年内。

    完成巨龙装置。

    ……

    对于巨龙工程龙翰科技并没有官宣。

    苏翰打算完成设计以后再进行官宣。

    ……

    接下来的几个月。

    苏翰的精力全都放在了巨龙装置的设计之上了。

    不管怎么说巨龙装置是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机器。

    其研发之难超出所与人的想象。

    关键是没有想象。

    虽然巨龙公司组织了大量研发部门的精英。

    但面对庞大复杂的巨龙装置。

    大家依旧有种无从入手的感觉。

    不过苏翰的重要性这个时候就凸显了出来。

    苏翰提出了大量的原创方桉。

    这些方桉无一例外都是脑洞奇大。

    经过了团队无数次的探讨否定,再探讨,再否定。

    巨龙装置最后居然就有了雏形。

    本来众人还以为如此可怕复杂的巨龙装置,只怕光是设计概念,没有两三年也未必能敲定下来。

    谁知道才几个月就出现了雏形。

    这也太快了一点吧!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43691/ 第一时间欣赏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最新章节! 作者:花猫警长所写的《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为转载作品,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介绍:
主人公苏翰重回1987年获得了超级科技系统加持。
不过在成为科技大亨之前,怎么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是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难题。
这是一段横跨制造、能源、IT、电信、甚至机器人的超级科技公司崛起的故事。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