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二零一四
国字头单位负责人提出想要技术合作。
希望龙翰科技能授权他们使用量子计算机和算法。
这个苏翰就不能同意了。
量子算法是自己的无价之宝。
怎么可能随便授权给别人使用。
哪怕是国家也不行。
随即就拒绝了相关单位的负责人。
想用信息没问题。
量子计算机也没问题。
但想要算法那是肯定没戏。
由于苏翰不同意将算法交出来。
相关单位负责人也没办法。
其他他也就是顺口一问而已。
谁都清楚苏翰的天气模拟系统当中最值钱的是算法。
光有量子计算机没有算法也是废铁一堆。
相关单位负责人回去以后和上级官家单位部门领导研究了之后随即决定。
和龙翰科技进行全面天气合作。
如果不合作龙翰科技的天气预报准的不行。
时间长了别人早晚要知道。
既然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也就没必要遮遮掩掩了。
华夏国的天气预报从此由龙瀚科技提供。
该消息在全世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不管是那个国家官方都具备全球最强天气预报体系。
华夏国的天气预报水平在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的。
没想到最后居然把天气预报权交给了一家私企。
想想还真是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龙翰科技的天气预报现在只支持华夏国内和华夏国沿海地区。
其他国家暂时还不支持。
不过龙翰科技的官方随即官宣。
要和亚西亚地区的国家进行天气合作。
龙翰科技的天气合作是免费提供七十二小时天气预报。
但免费的条件是该国没有对龙翰科技旗下的任何产品有不公正的税率问题。
说白了就是免费内给那些不针对龙翰科技的国家。
当然也有附加条件。
就是必须标注天气预报讯息由龙翰提供。
看到这个不算条件的条件。
不少国家马上就答应了下来。
反正他们国家也没有针对国龙翰科技的产品。
但还有一些国家明确表示拒绝使用龙翰科技的讯息。
尤其是三哥国和咸菜国反应最为强烈。
在两个国家网友看来自己国家的天气预报也很准。
根本没有必要去使用龙翰科技的天气预报。
龙瀚科技对此没有任何表态爱用不用。
……
时间来到了二零一四年。
……
全球电脑销量达到了二点六亿台比去年少量增长。
龙翰科技母公司以及相关子公司。
实现净利润一万一千九百亿华夏币。
相较于去年下降了百分之三。
……
龙翰微电子和翰林院芯片研究发展中心。
处理器年净利润达到了四千四百亿。
相较于去年小幅增长。
翰林院架构依旧领跑全球。
去年实现各种授权两千六百亿华夏币。
芯片代工七百八十亿华夏币。
全年实现净利润七千七百八十亿。
……
由于米联邦超级工厂建设完成。
龙翰汽车全年销售汽车五百五十万辆。
全年实现净利润一万五千两百亿。
虽然产量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七。
但利润只增加了不到百分之一。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锂矿石的价格持续上涨。
整车利润率进一步下降。
虽然现在龙翰科技拥有更好的强龙电池。
但苏翰并没有将新型电池扩大到整车市场的意思。
加之全球全球电动汽车产能持续增加。
进一步推高来了锂矿石的价格。
不过不能使用强龙电池也只是暂时的。
苏翰计划未来要提高变色龙的产量。
只是需要时间建设秘密工厂。
急是急不来的。
……
龙翰手机。
全球手机销售达到了十六亿部。
相较于去年下降了百分之十一。
虽然青龙手机的销量有所下滑,但还是达到了两亿八千万部。
好在软件服务利润有所增长。
全年净利润还是小幅增长六千两百亿。
强龙电池依旧是全球最热销的电池。
全年出货量达到来了十五亿块。
净利润达到了一万一千两百亿。
龙翰手机全年实现净利润一万七千四百亿。
相较去年有所下降。
……
浩瀚公司。
火箭发动机实现净利润三十亿。
全年发射有效荷载两百三十吨。
实现净利润二十四亿。
深空长眠公司净利润达到了一百亿。
浩瀚公司今年研发费用和各种收购导致费用大增。
前后投入了近三百亿。
全年亏损一百五十多亿。
相信随着月球空间站计划和载人登月计划的推进。
后期浩瀚公司的投入会越来越多。
……
龙翰发电设备。
全年实现净利润四百八十亿。
……
铁铬液流工厂
全年实现净利五百六十亿。
……
国威公司。
全年各种设备和终端销售达到了一万一千三百亿。
实现分红一千一百亿。
……
天龙公司。
全年卫星生产投入近两百亿。
各种电信设备和终端设备投入近一百亿。
全球收费正式注册电信用户数量超过了十万。
相关电信使用费超过了十二亿华夏币。
免费用户超过了两千万。
去掉了与固定国家的电信分成。
免费用户利润达到了四十八亿华夏币。
收费用户净利润五亿。
天龙公司合计总投入三百亿。
天龙公司合计总产出六十五亿。
亏损两百三十五亿。
……
龙翰氢能源
龙翰酒店
龙翰机床
四十大盗
实现利润四百五十亿。
……
龙翰科技全年实现净利润五万四千四百八十五亿华夏币。
相较于去年下降了百分之三。
……
华夏国经济继续增长。
全年GDP达到了二十万亿。
相继较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二。
相较于前年经济增速继续下滑。
由于全球经济结构相对固定。
想要继续保持经济高增速。
除非能大幅提高生产能力以及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能力。
毕竟有需求才有增长。
需求相对固定或者疲软的情况下。
经济想要继续增长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米联邦和欧系联盟经济也都保持了增长。
但增长都不多。
基本上都在百分之二左右。
华夏国、米联邦和欧系联盟经济三巨头。
已经占据了全球GDP百分之六十。
基本上全球的经济都是看这三驾马车的脸色了。
第362章 气象卫星发射成功
年初。
冯妍收购了一家颇具规模的合金生产企业。
苏翰随即对新型合金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批小白X4机器人也随之进入了企业。
对一线生产岗位进行了接管。
苏翰这么做。
是要防止有心人对自己的新型合金技术进行刺探。
算是一种技术保密方法。
不过小白X4的出现也对合金企业内部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毕竟机器人替代正常人进行工作的事情以前也只是在科幻电影里见过。
没想到居然真的出现在眼前了。
之前这些人对于公司被龙翰科技接手还非常的高兴。
这会有有些担忧生怕自己被解雇。
不过龙翰科技的管理人员在公司会议上通知不会有任何人被解雇。
只是要求公司员工签署一份保密协议。
如果违反协议,公司不但要开除,还要追责。
听到不开除。
而且还可以更换轻松的岗位。
公司的员工也都松了口气。
纷纷签署了保密协议。
对这些人说只要不解雇自己就行。
……
龙翰汽车在欧系联盟的超级工厂终于通过了环评的要求可以正式开建了。
……
二月。
新型合金试生产成功。
这是一种掺杂了多种合金的新型金属。
不管是强度、重量、机械性能、还是耐高温性能都超过地球上现有合金几个量级。
关键是这种新型合金的成本也不贵。
成本只有钨合金的一半。
……
有了新型合金就可以生产采矿车和建筑车了。
苏翰的图纸早就准备好了。
其实采矿车的核心设备就是电解设备。
需要单独设计芯片和电路板,还有算法。
苏翰搭配神龙完成设计图纸不要太简单。
图纸完成后苏翰直接把图纸交给了手下团队来加工就可以了。
……
三月。
天龙公司又发射了几百颗卫星。
商业卫星也发射了两次。
……
浩瀚公司正在加速建造更多的火箭。
同时在计划进行第二次太空行走。
……
由于新型材料强度更大。
苏翰又设计了一款全新的发射架。
这种发射架可以将火箭提起悬空发射。
这样不但可以节省更多燃料。
还可以减少地面气流的冲击。
回收的时候也可以悬空接住火箭。
这将就节省了起落架的重量。
同时可以携带更多的有效荷载。
同时新材料更耐高温。
起落架的安全性能也大幅提升。
当然苏翰也计划将自己的新型材料应用在火箭上。
这样的话不管是发动机,还是火箭箭体,整个性能会再上一个台阶。
……
四月。
苏翰的核化学电池太阳能充电板样品生产成功。
苏翰对该样品进行测试。
在最理想的光照量下每平方米每小时能发电了二点六度。
这个发电量已经是正常太阳能发电板的二十多倍。
性能简直是牛逼的不行。
如果这种太阳能板应用在汽车上一天的光照差不多就能给电动汽车发电七八十度电。
两天差不多就能把一台祥龙超级续航版给充满电。
如果不是里面使用了钚239。
那么自己的电动汽车搭配上这东西。
销量绝对是会火爆全球的。
不过现在也只能想想了。
毕竟钚238有极强的发射性万一被用来干坏事。
那带来的影响可是太坏了。
……
有了新型太阳能充电板。
苏翰接下来就要设计多用途充电火箭了。
这种多用途火箭在苏翰的计划中应该具备充电、电解、以及存储功能。
这种火箭降落以后可以展开一张六百平方米的柔性太阳能板。
在月球二十四小时光照量下每天能发电三万八千度。
那么一天就能电解出六百八十公斤的氢。
这些氢可以为采矿机器人提供一万多度电。
这样不就形成良性循环了吗!
设计当然是非常的完美。
当然也有可能月球上的氢含量很多。
不用电解也够用。
不过事后可以不用。
现在不能没有。
不过这个多功能火箭的存储功能也很重要。
苏翰打算设计一种组合存储器。
只要不断的将存储器组合在火箭上就能存储更多的资源。
这样就很方便了。
苏翰和神龙再次出马设计。
至于事后优化可以交给团队去解决。
……
五月。
太阳号终于抵达太阳附近。
飞船携带的摄像头这会已经能清晰的看到巨大的太阳。
这个时候太阳号开始进行减速。
随着飞船速度的快速下降。
太阳号也慢慢的滑向了太阳的中心。
太阳在摄像头中也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壮观。
太阳上升腾的惊人能量。
看起来的更加的可怕。
这些镜头其实都是给史蒂夫·克什的家人准备的。
起码要让其家人知道公司已经把史蒂夫·克什送到地方了。
太阳的高温很快让飞船上的摄像头失去了讯号。
争的了其家人的同意龙翰科技随后把太阳号最后的画面发布在了官网上。
相关新闻顿时上了全球热搜。
大多数人都在震惊太阳的可怕。
当然史蒂夫·克什这个第一个进入太阳的人类也将被历史铭记。
……
六月。
月球长眠号飞船成功发射。
这是月球长眠号飞船的首次发射。
两年多的时间里。
报名参加了月球长眠项目的人有很多。
但由于每个人的单位重量都比较小。
只能多攒点再说。
这次的月球长眠号上携带将近二十五万人的骨灰。
不过月球长眠号也不是飞抵以后立刻就撞击月球,还需要围绕月球飞行一年,最后再撞。
相对于太阳号那种富豪火箭。
月球长眠号才是普通人能消费得起的平民火箭。
关于太空葬的话题一时间也再次成为了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
似乎进入太空也是一种全新的时尚。
全球更多人打电话到浩瀚公司进行了咨询。
……
七月。
使用全新合金的测试起落架正在进行组装。
大概要在随后的几个月测试发射了。
……
八月。
苏翰订购的气象卫星已经成下线。
虽然只有一颗。
但却可以大大增强神龙对天气预报的准确度。
龙瀚科技以前的气象讯息都是租用官家单位气象局的讯息。
第363章 月球采矿车:矿龙K1原型机。
换句话说都是二手资料。
更重要的一些关键资料还没有。
数据还要中转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
这下有了自己的卫星。
将大大加强苏翰对亚西亚地区天气的掌控力。
苏翰决定和这一批的天龙卫星一起发射。
苏翰给这可命名为:天龙气象卫星T1。
这次发射对苏翰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因为天龙卫星走的是近地轨道。
而气象卫星走的是几万公里外的地球静止轨道。
所以这次基本上就是一箭两轨道,最后还要完成回收,难度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火箭发射成功。
天龙卫星顺利入轨。
火箭带着天龙气象卫星向着更远的轨道飞去。
经过了神龙的精准控制。
天龙气象卫星顺利入轨。
由于这次轨道比较远。
二级火箭回收花了差不多半个月才完成。
不管怎么样还是完成了这次高难度的回收挑战。
浩瀚公司也具备了一箭完成两轨道并且成功回收的相关技术。
……
同月
订购远行号飞船的富豪昆西·沃斯坦去世。
远行号这会已经制造完成。
并且正在测试。
将在九月择机发射。
……
九月。
远行号测试通过。
发射日期被敲定在九月十五日。
相关新闻还是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不同于进入太阳的史蒂夫克什。
昆西沃斯坦是打算离开太阳系。
如果成功昆西沃斯坦将成为离开太阳系的第一个人类。
不过昆西沃斯坦的远行号有更大的挑战。
因为在远行之前他要通过太阳系的几大行星进行引力弹弓加速。
换句话说他可以在太阳系当中转一圈。
所以费用也更大。
自然不是普通人能消费的了的。
……
十五日。
火箭成功发射。
历史也注定铭记住了昆西沃斯坦这个孤独的旅行者。
……
似乎是这些土豪们的葬礼引发了足够的关注度。
更多的土豪们也打电话过来咨询。
只是每个人的目标各不相同。
有的想进入火星的。
有的想进入木星的。
有的想进入土星的。
甚至还有想成为哈雷彗星几十年回地球看一次的。
反正各种奇葩要求都有。
这对深空长眠公司来说当然是好事。
而且他们也打算推出很多价格更低廉的套餐用来刺激消费。
似乎深空长眠公司瞬间变成了浩瀚公司内部盈利能力最好的项目部了。
……
苏翰这个时候是两头忙。
忙着设计更多产品的同时。
还是忙着修炼的事情。
因为他现在已经四十岁了。
如果再找不到自身两的秘密,自己不会衰老的事情,可能就要被人发现了。
其实现在已经有媒体在谈论苏翰年轻的事情了。
毕竟苏翰中年以后才发家的。
他不到二十岁就进入了世界富豪排行榜。
网上他年轻时候的照片是多如牛毛。
自然有人发现四十岁的苏翰和二十岁的苏翰除了穿衣打扮稍显不同外。
样貌皮肤几乎是一模一样。
不少人这会都是羡慕有钱人皮肤保养就是好。
但这种情况已经坚持不了几年了。
如果再过十年自己还是这个样子。
那么肯定会有人发现自己身上的异常。
所以无论如何也必须找到控制自己身上的力量的原因。
苏翰现在的盗天功覆盖面积已经超过一百平方米。
三十平方米内哪怕是隔着墙壁也能听到别人说话。
十米内他已经能抓起物品。
虽然只是一个苹果,但也十分的惊人了。
而且距离苏翰越近他能抓起的重物也越重。
更让他吃惊的是他甚至能用那股力量来抓起自己。
虽然无法移动,但却可以悬空,感觉好像幽灵一样。
这就让苏翰是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抓起物品容易理解。
但抓起自己?
这就不好理解了。
这就好像自己抓着自己的头发能把自己拎起来一样。
完全不合理。
也不符合物理规律。
不过苏翰也知道。
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本来就和物理规律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既然如此那么更不合理一点似乎也没什么不正常的。
现在最让苏翰好奇的是这股力量的来源到底是什么?
如果不清楚这股力量是什么又怎么可能控制这股力量呢?
苏翰坐在办公司里冥思苦想。
一个苹果在他的手掌之上,凌空不停的旋转,看起来十分的神奇!
苏翰道:“神龙!你说盗天功的这股力量到底是什么?”
神龙道:“抱歉老板!神龙也不知道。您身上的这股力量完全不符合物理规律。如果用物理学强行解释。应该还和电磁力有关。力学特性其实就是磁场的表现。如果磁场足够强,那么表现出力学特性也是正常的。”
苏翰道:“那透视呢?坐在这我就能知道楼下发生的事情。难道这也是强磁场的表现?”
神龙道:“万物皆有磁。如果老板身上的磁场能和周围的磁场发生反应,那么出现透视这种事情也不是不可能的。至于看到,只是一种假象而已,无非就是感受到磁场的变化,再通过脑电波来模拟而已。其实我建议老板可以尝试打造一个人工强磁场的机器,利用不同的磁场强度,来观察自己磁场的变化。也许能找到真相也说不定呢!”
苏翰听得眼睛一亮!
这个主意好!
地球上的磁场很弱,想要发现不同肯定有难度,但人工能制造出几百万倍地球的强磁场,相信肯定会有点效果才对。
苏翰亲自动手设计了一个强磁场发生器。
然后交给手下人去生产了。
……
十月。
采矿车原型机试产完成。
苏翰亲自看了一下。
不得不说这个庞大的机器近看也是非常的壮观。
苏翰对机器非常的满意。
接下来就是要进行长达半年的采矿测试。
测试场点在国内西部一片鸟不拉屎的荒凉地带。
采矿车原型机要在这里进行长达半年的实地测验。
看看能否达到设计要求。
不管怎么样苏翰对采矿车都寄予重望。
如果能够成功那么以后往返月球的能源问题将会彻底解决。
苏翰最后给采矿车定名为:矿龙K1。
第364章 零二一五与全国企业家经济论坛
同月。
建筑机器人原型机也正式下线。
苏翰将机器人送出去测试,同时定名为建龙J1。
如果测试成功。
浩瀚公司就可以布局建设月球基地了。
……
十一月。
新型发射塔建设完成。
浩瀚公司随后在新发射架进行了几次测试发射。
发射全部成功。
……
十二月。
浩瀚公司第二次载人太空行走正式开始。
浩瀚公司这次选择了三名宇航员。
其中两人为新人。
队长为已经登陆过一次太空的耿青。
发射采用全新的发射架发射。
发射非常顺利。
一级火箭最后也在发射架上完成了回收。
发射架的成功减少了火箭箭体的消耗和损伤。
……
在接下来的整整一周时间内。
三人完成了绕地飞行和太空行走。
最后顺利返回地球。
并且成功在起落架上回收。
……
浩瀚公司连续两次完成了载人太空行走。
已经证实了在载人航天技术上浩瀚的实力不比任何国家差。
甚至还要强上一些。
浩瀚公司的高层本来想对外招募太空游客来着。
但苏翰没同意。
在苏翰看来现在招募太空游客没有什么意义。
最多就是在近地轨道转一圈。
要多少钱都不划算。
苏翰计划推出绕月飞行。
这样从地球出发最后从月球绕一圈玩的还更有意义一点。
……
天龙气象卫星T2也测试完成。
赶在年末的时候成功发射。
……
时间来到了二零一五年。
……
龙瀚科母公司和软件互联网相关子公司。
实现净利润一万一千五百亿华夏币。
相较于去年下降了百分之三。
主要原因还是电脑销量进一步萎缩。
智能手机对电脑市场冲击强烈的缘故。
……
龙翰微电子和翰林院芯片研究发展中心。
全年实现净利润七千五百亿。
相较于去年下降了百分之三。
主要是电脑需求有所下降。
手机需求也达到了上限。
……
龙翰汽车年产汽车五百五十万辆。
全年实现净利润一万四千两百五十亿华夏币。
相较于去年下降百分之五。
只要原因还是因为锂矿石的价格上涨问题。
虽然普通用户对强龙电池呼声很高。
但苏翰依旧没有把强龙电池用在电动汽车身上的意思。
……
龙翰手机。
销量小幅下降。
全年实现净利润一万六千八百亿。
盈利最大的依旧是强龙电池。
这会的强龙电池几乎是智能手机标配电池。
现在也是龙翰科技最赚钱的产品。
……
浩瀚公司。
火箭发动机净利润三十亿。
全年发射有效荷载两百六十吨。
火箭发射净利润达到了二十七亿。
深空长眠公司净利润达到了一百三十亿。
相较于去年增长了百分之三十。
浩瀚公司相关投入达到了一千五百亿。
主要是待建项目实在太多。
几乎就没有不用钱的地方。
光是计划生产火箭就超过一百枚。
尤其是总吨位超过五千吨的超级火箭也在紧张的建设当中。
加上月球空间站的生产。
浩瀚公司在和一年可以说是疯狂的烧钱。
如果不是龙瀚科技富可敌国。
普通公司还真就烧不起。
浩瀚公司全年亏损一千三百一十亿华夏币。
……
龙翰发电设备。
全年实现净利润四百三十亿。
主要是国内出现了多家风力发电设备,中低端风力发电设备竞争激烈。
不过现在的龙翰发电致力于高端设备所以影响并不大。
……
铁铬液流工厂。
全年实现净利润五百五十亿。
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外出现多家铁铬液流企业。
虽然电池性能上不如龙翰科技。
但价格相对便宜。
对龙瀚科技的中小型的铁铬液流项目产生了冲击。
……
国威公司。
全年销售达一万一千亿。
实现分红一千亿。
……
天龙公司。
天龙卫星生产投入两百亿。
研发远距离月球中继卫星投入十亿。
在轨卫星数量已经超过了七千颗。
已经覆盖了大非联盟、印度洋、华夏国以及全球重要海运航路。
重要航路收费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三十万。
收费用户利润超过三十亿。
大非联盟的免费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五千万。
免费用户利润超过了一百六十亿。
收费用户利润达到十二亿。
天龙公司合计投入三百一十亿。
合计盈利二百亿。
亏损一百一十亿。
……
龙翰氢能源
龙翰酒店
龙翰机床
四十大盗
实现利润五百五十五亿。
……
龙翰科技全年实现净利润五万一千一百亿华夏币。
相较于去年下降了百分之七。
虽然龙翰科技今年投资非常的多。
但总体利润下降也是趋势。
似乎现在的龙翰科技进入了相对稳定期。
除非出现更多更优质的盈利项目。
否则利润很难再有大的增长。
……
华夏国经济继续增长。
全年GDP达到了二十一点六万亿。
相继较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八。
虽然经济增速还是碾压全球。
但也能看出经济逐步放缓的趋势。
由于华夏国内人工成本的日渐高升。
不少低端制造业也开始逐渐离开华夏国。
华夏国现在也面临的产业升级的难题。
主要是现在全球制造业结构相对稳定。
想要在产业结构上有所突破难度也是非常的大。
……
年末。
华夏国召开了一个企业家经济论坛。
苏翰作为重要代表也是进行了重要发言。
在苏翰看来虽然华夏现在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但人均GDP还在五十名开外。
想要提高人均GDP就必须制造出更多的产品。
只有产品才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动机。
因为一个人的支出是另外一个人的收入。
另外一个人的收入多了才有足够的钱来支出。
最后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而收支之间的纽带应该是产品。
想要提高收入。
就必须生产出更多产品。
以及推出政策来刺激消费。
不管是工业产品。
还是农业产品。
还是服务产品。
都是国家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驱动力。
但在国内的产品结构当中有一个怪胎。
就是房子。
现在国内GDP结构当中最大宗的商品是房子。
第365章 消费才是王道
华夏国收入虽然全球五十开外,但房价却是全球第一。
用五十开外的收入去购买全球最贵的房子。
那么只有一种方法。
贷款。
有了贷款就形成了债务负担。
一个国家房子消费的越多,债务负担就越大,想要偿清债务就只能减少支出。
但问题是一个人的支出又是另外一个人的收入。
支出少了。
收入就少。
你不花钱。
别人就不赚钱。
别人赚不到钱。
又哪来钱让你赚。
本来打算勒紧裤腰带省钱。
最后反而赚不到钱。
消费能力陷入停滞。
经济就会进入恶性循环。
在苏翰看来现在华夏国的经济模式非常的不健康。
高房价导致债务负担过重。
过重的债务导致用于消费无力且疲软。
而华夏国现在生产的产品,大多数销往欧系联盟和米联邦,这类发达国家。
虽然产品卖给谁都是赚钱的。
但由于你赚到钱是别人的兜里的钱。
那么给不给你赚钱。
别人是可以控制的。
如果别人不让你赚钱。
你岂不是面临巨大的风险?
国内老百姓债台高筑。
全指着外国人的消费来还房贷。
这种消费结构是极为不健康的。
在苏翰看来一个健康的经济体。
内部应该旺盛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
因为只有自己国民有强烈消费欲望时候才能支撑这个国家,生产出更多更好,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这个国家的经济模式也更加康。
抗风险能力也越强。
如果华夏人的人均GDP达到六十六万华夏币(十万米金)。
那么华夏国的总消费能力。
将超过八百五十万亿华夏币(一百三十万亿米金)。
哪怕只有其中的一半能转换成直接消费。
那么也将拥有有四百二十五万亿(六十五万亿米金)的消费潜力。
如果能把这些消费潜力都变成内需。
那么华夏国的抗风险能力将是全球最强的国家。
长岛国经济常年低迷,但GDP却并不下滑。
就是因为长岛国有强大的内需。
没有消费话语权的国家抗风险能力是很差的。
米联邦为什么有影响力。
原因是对方是消费大国。
如果华夏国也是消费大国。
那么影响力将比米联邦大无数个量级。
未来华夏币完全替代米金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想成为强国。
就要看老百姓手里有没有多余钱可以用来消费。
用来消费的钱越多。
国家实力越强大。
花在消费品上的钱越多。
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和满足感就越高。
反之花在房贷上的钱越多。
压力就越大。
幸福感就越低。
这也是为什么华夏人普遍感觉生活很累的原因。
在苏翰看来现在国家眼下应该要解决的是限制房价和信贷过剩问题。
控制房价必须下重手!
譬如不允许银行给房地产开发商贷款、废除预售制度、取消公摊、取消第二套房贷、增加房产税、只有首套房的房贷才能享受低息贷款等等……必须要把‘房价收入比’控制好,起码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只有解决了高房价。
老百姓手里有钱了。
才能进一步刺激消费市场。
成为消费大国。
从而才能掌握全球经济话语权。
一个国家想要有钱。
必须要让最普通的老百姓手里有多余的钱可以花在消费品上才叫有钱。
整个国家都是吃咸菜啃窝头的房奴。
和穷人有什么区别。
苏翰除了提出要控制房价外。
还提出要加大对制造业的贷款、为制造业减税减负、刺激消费市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进行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等等。
苏翰的话顿时在论坛中引发巨大的反响。
不少人认为苏翰说的很对。
也有不少人反对。
尤其是是那些房地产开发商。
因为在他们看来苏翰的建议简直就是要了他们的老命。
房地产商哪有不贷款的?
如果苏翰说的这些事情真的发生。
那么对全国的房地产商都将是致命的打击。
毕竟全国的房地产企业贷款率几乎都在百分之百以上。
超大型的房企贷款率甚至达到了百分之七八百以上。
如果不让房地产商贷款!
这七八倍的债务怎么可能还的上。
论坛之后。
不少人在网上对苏翰进行了攻击。
这些人认为苏翰看到别人在房地产上赚到了钱所以眼红。
苏翰对此并没有任何表态。
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过度发展房地产业是竭泽而渔。
‘房价工资比’超过十的国家经济结构都是不健康的。
勉强达标的国家是你一年能赚十万。
本地房价不超过一百万。
这是勉强可以接受的。
而发达国家房价收入比都在五以内。
米联邦才四。
白帽子酋长国才三。
说白了人家三年的收入就能买一套房子。
这样老百姓就可以把更多的钱释放到消费市场上。
花钱不用缩手缩脚。
顿顿大鱼大肉。
想旅游就旅游。
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购买各种消费产品从来不用考虑价格。
这才是合理的健康的经济结构。
这才是一个国民幸福感爆棚的国家。
而华夏国的房价收入比超过了三十。
也就是三十年不吃不喝才能购买的起一套房子。
有的大城市的豪宅甚至达到了一百。
一套房子需要四口人不吃不喝工作二十五年才能买得起。
这简直就是反人类的结构。
面的如此高昂的房价。
老百姓还哪有钱用来消费?
还哪有钱用来提升生活品质?
不解决房价问题内需也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官家单位负责人当然也非常重视苏翰的说法。
而全国银行系统也自发的对房地产业的贷款进行了控制。
房价也是应声而降。
各大房地产公司的股价也是快速下跌。
仅仅因为几句话就能产生这么大反应的。
也就是苏翰这么一个人了。
……
一月。
月球中继卫星生产完成。
浩瀚公司这次打算一口气发射八枚火箭。
其中四枚携带四颗中继卫星。
另外四枚带三百颗天龙月球卫星。
这些卫星就可以一次性的覆盖百分之八十的月球土地。
到时候神龙就可以通过这些卫星来控制月球上的矿车了。
第366章 铺设月球天基网络米联邦很火大
发射成功。
火箭按照既定计划飞向月球。
其实在近地轨道根本用不着发射这么都的火箭。
但这次发射的火箭前往月球。
然后还要返回地球。
自然需要携带大量燃料。
大量的运力被浪费在路上。
浩瀚公司一下发射八枚火箭的是事情再次上了全球热搜。
一般国家一天发射一枚火箭已经很牛逼了。
浩瀚公司居然一下就发射八枚。
当人们看着视频中八枚火箭直冲天际也是震惊的不行。
不够更让人震惊的就是这八枚火箭的用途。
居然是为了打造月球天基网络。
这就让很都人有点亚麻呆住了。
打造地球天基网络什么的还可以接受。
打造月球天基网络是什么梗?
地球的天基网络龙翰科技都还没就搞定呢!
怎么就开始忙活上月球天基网络了。
对于龙翰科技的行为很多人自然是有些想不明白。
但对于国家团体来说似乎是感觉道了什么。
难道龙翰科技打算建设月球基地!
如果不建设月球基地为什么要建设网络呢?
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龙翰科技的行为顿时引发了各国的强烈不满。
尤其是米联邦。
因为在米联邦看来来月球是自己的先去的。
凭什么华夏人要在那里搭建网络系统。
其实这两年龙翰科技在计划载人登月已经引发了米联邦的强烈不满。
本来他们计划二零二零年要重返月球的。
但后来更换了官家单位的负责人认为重返月球没有挑战。
要做就应该做更有挑战的事情。
所以应该登陆火星。
但最后月球没重返成,火星也没登陆成,更换了负责人之后,计划又被取消了。
米联邦虎头蛇尾。
华夏国那边反而搞的风生水起。
不但完成空间站实验室。
还多次完成送人如太空和太空行走。
尤其是龙翰科技一家私人公司,居然也率先完成载人登月。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起初全世界都认为龙翰科技想登月是白日做梦。
连国家都做不到的事情。
一个企业怎么可能做到?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龙翰科技似乎是越高越大。
不但完成了火箭回收,还完成了载人太空行走,甚至还有传闻,打算在月球上建设空间站。
这会居然网络都铺设上了。
这也太过分了。
对方现在在月球上一个人都没有呢!
铺设网络有什么用。
虽然米联邦很生气。
但强烈的危机感让米联邦的官家单位也必须正视这件事。
……
米联邦官家单位召开了高层会议研究这件事情。
与会的除了官家单位负责人外。
几乎都是NASS的相关专家和负责人。
在这些人看来米联邦必须提出自己的月球发展计划。
而且不能再取消了。
不能把月球交给华夏人。
虽然全世界有月球公约和月球公约联合会。
但公约的内容实际上也是先到先得原则。
说白了谁先占地方是谁的。
虽然现在全球有领土的月球国家只有米联邦。
因为按照月球公约的规定。
只有拥有载人航天器的登录的区域才属于某个国家的专属领地。
而以前全球有能力登录月球的国家只有米联邦。
但问题是按照月球公约的规定。
只有载人着陆器登陆区域的五十公里内属于载人登陆的国家。
而米联邦只成功发射了六次载人登录器。
算上登录器附近的专属经济区也不过才几百平方公里。
这点领土完全没有话语权。
所以眼下就是是否要发射更多的火箭和登录器。
但问题是米联邦在当年的六次载人登月活动中投入了两百多亿米金。
现在再想上去则需要三千多亿米金。
平均每次五百多亿米金。
这么大的投入最后可能连利息钱都赚不回来。
除非米联邦也能拥有火箭回收技术。
所以在这些专家看来。
不能完成火箭回收。
就没办法进行重启登月计划。
毕竟现在的米联邦已经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米联邦的相关单位决定加大对可回收火箭的研发。
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华夏人独享月球。
不过米联邦也不是傻瓜。
不管是火箭回收,还是登陆月球,都是投资不菲。
如果只让自己一个国家承担。
只怕还真就承担不起。
如果能拉拢更多的国家去承担。
那能省下很多的钱。
米联邦很快推出了一个多国月球合作开发计划。
希望能联合欧系联盟等国,一起开发火箭回收,以及重新完成登月。
不少国家也是纷纷响应。
毕竟龙翰科技现在的载人登月计划搞得如火如荼其他国家也是眼红的不行。
自然希望能分一杯羹。
不过让他们自己去完成载人登月想想也知道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如果有米联邦这个老牌航天强国挑大梁那就不一样了。
他们只要掏钱跟着坐蹭车就可以了。
……
全球关于月球的话题也是火的不行。
……
浩瀚公司的八枚火箭陆续进入月球轨道。
这些火箭分别在不同的位置和速度下,释放出了携带的中继卫星和天龙卫星。
卫星很快入轨经过测试一些数据非常的正常。
苏翰当然是非常的满意。
接下来就是准备发大招了。
那就是把矿龙K1。
还有建龙J1发射到月球上去。
……
二月。
矿龙K1、建龙J1、多功能充电火箭。
都已经完成了测试。
矿龙K1就像一个密闭的巨大盒子。
里面有不同的舱室。
矿龙K1可以从土壤中电解出水、氢、氧、二氧化碳、氦三等等气体。
然后将这些气体分门别类的存储在不同的舱室中。
当其舱室存满后。
矿龙K1会将除氢气以外的气体存储到多功能充电火箭当中。
多功能充电火箭再将水电解成液氢和液氧分别存储。
液氢会重新输入矿龙K1的体能当做燃料电池使用。
一枚多功能充电火箭。
可以存储几百吨水、氢、氧、二氧化碳和氦三。
其中存储最多的是液氢和液氧的舱室。
分别能存储两百吨液氢和两百吨液氧。
以及一百吨水和一百吨二氧化碳。
还有一吨氦三。
两百吨液氢。
第367章 一次发射十二枚火箭
可以为三十台矿龙K1连续供电几十天。
也就是说哪怕是在月球的黑夜。
矿龙K1依旧能保持稳定工作到太阳升起。
更神奇的是建龙J1。
只需要沙土和石子就能融化出岩浆。
再通过导流管导流出来。
导流出来的岩浆可以按照3D打印的模式用来盖房子。
墙体和屋顶机构采用多层镂空设计。
只要在镂空处填入沙土就能防止太阳辐射。
结果让苏翰也是满意的不行。
有了这三样神器。
月球以后就真的变成了自己的大后方。
……
接下来就是排期准备发射了。
矿龙K1和建龙J1重量都超过了八九十吨。
考虑到后期还要回收。
所以每枚火箭只能装一个。
多功能充电火箭倒是没那么重。
因为里面大多数地方都是空的。
只有一些燃料用于起降月球使用。
由于月球引力比较小所以燃料也比较少。
但再少也需要一枚火箭携带。
……
虽然这会的浩瀚公司北部基地已经有了四个发射台。
但还是发射了三次才发射完。
这么大的事情瞒是瞒不住的。
苏翰通知了官家单位。
官家单位知道了以后当然是有些震惊了。
谁也没想到苏翰现在就要开采月球资源了。
这也太牛逼了吧!
发射之前官家单位相关负责人也赶到了浩瀚公司。
打算看看苏翰的月球采矿车到底什么样。
不过看到以后也是震惊的不行。
更让他们震惊的是苏翰居然发明了一种核化学太阳能板。
每平方米的发电量居然达到了二点三度。
这怎么可能。
这么大的发电量要是推向全国这还了得。
不过问题是里面居然使用了钚239。
牵扯到放射性核材料。
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
不过在一些关键地方还是可以使用的。
譬如说航天工程上。
按照苏翰的这款核电池的标准。
只需要不到十个平方就能达到现在一百多个平方的效果。
效能可以说是提升了十倍。
相关单位提出想要购买苏翰的核化学太阳能板。
苏翰却直接提出可以和国家进行合作。
其实苏翰也知道独家经营肯定是利润更加的丰厚。
但问题是这种电池板里面需要使用钚239。
这种东西是管制物品。
之前为了搞到钚239。
他已经动用了所有的关系。
但搞到的钚239根本不够他用的。
想要制造更多的核化学太阳能板。
就必须得到国家的支持。
那么与国家合作自然是最好的方法。
苏翰提出的条件是可以和国家合作生产。
利润可以均分。
但龙翰科技拥有产品定价权。
也就是相关单位想要用必须保证给自己的利润。
自己要用却只交成本价。
相关单位负责人听到这当然不反对了。
因为这本来就是人家苏翰的技术。
自己这边只是出一点钚239而已。
双方最后敲定了合作。
官家单位一口气订购了一百平方米。
每平方米售价高达一千万。
看似有点小贵。
但总体还是比原来的太阳能板更便宜。
更重要的是更省面积。
一百平方米就能为空间站每小时提供两百三十度电。
而以前差不多要一千五百多平方米才能做到。
感觉自然是大不一样。
……
三月。
火箭正式发射的日子。
苏翰这次准备的就不是可回收火箭了。
而是一次性的火箭。
因为矿龙K1每台重量高达八九十吨。
而且还要降落到月球表面。
想要完成回收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次的火箭都是一次性的。
而且这些火箭降落月球以后也不能浪费。
将成为矿龙K1的储气罐来使用。
总重量达到了三千吨。
虽然没有土星五号体型大。
但也相差不多了。
而且腾龙T4还不是一枚。
而是十二枚。
一共携带了八台矿龙K1机器人。
两台建龙J1机器人。
还有两台多功能充电火箭。
甚至还携带了一些特制的小白机器人。
用来应付应付特殊情况。
反正苏翰为这次发射做了万全的准备。
虽然这次发射十二枚火箭。
但前后一共花了三天才发射完。
这么大的动作想要瞒住别人自然是不可能的。
由于浩瀚公司都是在内陆发射场发射的不经过别的国家。
自然不需要通知别人。
米联邦知道了当然非常重视了。
之前龙翰科技之前已经发射八枚火箭了。
这次怎么又发射了十二枚。
难道还是架设月球天基网络?
不过由于浩瀚公司这次没有官宣发射火箭的目的。
自然也没人帮米联邦答疑解惑。
虽然月球轨道有米联邦的侦察卫星。
但由于不知道龙翰科技的目的地。
有侦查卫星也没用。
毕竟月球面积也是不小的。
……
苏翰全程关注着这次火箭发射。
为了节省燃料提高运力。
神龙把引力弹弓效应发挥到了极点。
该用燃料的时候才用燃料。
多余的是一点都不用。
这样的后果就是神龙花了十多天才从地球轨道转移到月球轨道上。
不过对苏翰来说反正火箭上也没有活人。
时间长点也无所谓了。
苏翰这次目标的降落地点是月球的南极和赤道附近。
在月球的南极有很多巨大的陨石坑。
这些陨石坑常年不被太阳光照射。
形成了冷阱。
据推测月球的冷阱区域可能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
由于二氧化碳是制造甲烷的重要气体。
自然是苏翰的重要目标。
至于赤道附近。
苏翰只是单纯的想要查看该区域的各种气体资源的储量。
……
火箭飞抵月球进行了减速。
很快被月球引力捕获。
慢慢向着月球落了下去。
降落月球由神龙全程控制。
浩瀚公司的控制大厅听过天龙卫星能全程看到降落过程。
而且不仅仅苏翰在。
连国字头单位的负责人也跑来看热闹了。
毕竟这么多火箭一起降落月球也是非常壮观的。
首先降落的是南极区域的火箭。
为了收集足够的降落大数据。
神龙让火箭一个一个的降落。
就算出现了问题后期也可以做出修正。
第一枚火箭逐渐减速向着月球落了下去。
神龙的超算也在快速的运行着几乎不放过任何一丝的细节。
火箭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四平八稳的落在了地上。
第368章 资源丰富的月球
落在地面以后侧面的爆炸螺栓崩开。
火箭上部侧引擎激活启动重新上升。
矿龙K1机器人被从火箭中拉拽了出来。
横向移动了一点点。
又慢慢被放到了地上。
悬锁断开。
上部火箭飞走降落到了不远处。
矿龙K1随即启动。
校订各种数据后都非常的正常。
浩瀚公司通过摄像头已经看到了一切。
全员都欢呼了起来。
第一次登月就成功了。
让众人也是兴奋的不行。
接下来其他火箭也陆续降落在南极附近。
最后降落的是多功能充电火箭。
这个东西才是这次发射的重点。
不过有了之前的大数据。
一切都是顺风顺水。
身高近六十多米的多功能充电火箭平稳降落后。
打开舱体。
将太阳能板伸展开来。
第一组火箭才算发射成功。
……
相关单位负责人见状向苏翰表示了祝贺。
其实月球采矿机器人的发射成功。
证明龙翰科技已经具备载人登月的实力。
载人登月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
第二组火箭最后也成功降落在了月球赤道附近。
……
多功能充电火箭打开太阳能板以后。
矿龙K1机器人便开始进行测试采集工作。
相关数据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有效的正面反馈。
如果未来采矿数据都符合苏翰的要求。
那么他将发射更多的矿龙K1机器人到月球上去收集资源。
……
由于龙翰科技没有官宣机器人登月的事情。
其他国家并不知道。
而米联邦的月球卫星短时间内也很难发现。
自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效应。
……
四月。
三哥国宣布将要进行火箭悬停实验。
本来三哥国计划五年内完成近地轨道有效荷载回收。
但五年过去了计划被一拖再拖。
虽然过去了整整五年。
但作为全球第二个做出悬停火箭的国家。
自然也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发射当天。
三哥国进行了现场直播。
不过当人们看到火箭本体的时候是大失所望。
因为这个火箭根本就不能称之为火箭。
短粗胖的体型。
更像一个短粗大的油桶。
不想龙翰科技上手就是最高标准。
但由于这只是测试火箭。
众人也没过多要求。
测试开始后。
短粗火箭慢慢升空,升到十米高后,悬停在那里几秒钟,然后慢慢下降,最后平稳的落在地面。
测试成功。
三哥国自然是举国欢腾。
三哥国媒体宣称力压米联邦。
成为了全球第二个完成了火箭悬停测试的国家。
米联邦的网友当然有些不爽了。
狂喷三哥国那根本就不叫火箭回收。
甚至那都不能称之为火箭。
并且对比了浩瀚公司的小蜻蜓悬停火箭。
三哥国火箭体型根本就不一样。
其次是悬停的高度也不一样。
小蜻蜓首次悬停高度就达到了五百米,而且有横向失量移动。
而三哥国的火箭只有后十米高,还有没有横向移动,更别说悬停时长了,几乎不是一个量级。
如果三哥国的悬停测试也叫测试。
那使用一个油桶也可以悬停测试了。
三哥国的网友当然不甘示弱了。
认为米联邦是吃不着葡萄嫌葡萄酸。
自己玩不成火箭回收。
就说别人完成的不好云云。
米联邦的网友也拿出了更早麦到公司的三角号回收火箭的视频。
在米联邦的网友看来如果三哥国完成的也叫火箭回收。
那他们完成的更早。
甚至比华夏人都早。
而且他们发射的起码还是火箭,发动机还具备失量功能,总比油桶要强得多。
双方也是为此吵成了一团。
关于火箭回收的话题也再次成为全球热门新闻。
……
就在全球热炒三哥国火箭回收的时候。
矿龙K1机器人经过长达一个月的测试基本数据已经出炉。
一吨月壤可以提炼出一百二十克的水。
而一台矿龙K1一天就能过滤将近一百吨的月壤。
也就是说一天就能提炼出一百二十公斤的水。
让苏翰没有想到的是。
比水更多的是氢含量。
一天就能提炼出六吨氢气。
月球土壤氢含量比想象的要多。
当然比氢更多的就是氧。
只要一天就能提炼出十吨氧。
按照这个标准一组四台矿龙K1。
只需要五天就能将多功能火箭的氧气罐装满。
而氢气罐九天也能装满。
氢氧的产量太大。
水的产量很小。
但矿龙K1机器人是消耗氢燃料电池的。
消耗氢的同时结合氧可以生成水。
不然氢和氧太多根本就用不了。
至于其它气体暂时也用不着只能释放了出去。
氦三含量并不高。
一台矿龙K1一天差不多能过滤出一公斤左右。
四台矿龙K1差不多要两百多天才能过滤出一吨氦三。
当然还有其它氖气、氦气、氮气、氨气、氩气、碳等等,含量也各不一样。
其中苏翰最重视的二氧化碳在冷阱地区含量比自己想象的要少。
一台矿龙K1一天差不多能提炼五百公斤左右。
这样一个月才能提炼六十吨。
不过氧和碳的大量发现。
可以人工制造二氧化碳。
有了二氧化碳再辅以定量的催化物就可以变成甲烷了。
按照现有的数据推测四台矿龙K1一个月生产出两百吨甲烷。
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怎么存储这么多的燃料。
由于多功能火箭能增加燃料罐。
苏翰计划把更多的燃料罐运送到月球上去。
不过未来苏翰的目标是把燃料运送到月球轨道空间站上去。
这样使用的时候就可以在空间站进行补充。
往返地球不要太方便。
……
月球的空间站的建设已经接近尾声。
苏翰计划修建一个主站和三个分站。
分站是专门用来存储燃料的
主站是用来进行各种实验和旅游的。
如果一切顺利年末就能成功发射。
……
建龙J1机器人测试也非常的顺利。
搭配着几个小白机器人。
仅仅一个月就建设了一个三百平方米的建筑。
关键是抗辐射效果还非常的好。
苏翰对此是非常满意。
不过这些房子只是样板房眼下还用不上。
苏翰计划是准备将这些房子也当做地面储气罐。
第369章 一战成名的天气预报
毕竟矿龙K1产量太大。
仅仅凭借功能能火箭也是杯水车薪。
……
五月。
翰林院量子团队完成了神龙二代两百量子比特超算原型机的研发。
这对苏翰来说当然是一个好消息了。
不过两百量子比特的速度已经达到了一个难以想想的地步。
神龙二代超算比一代也快了百亿亿亿亿亿次。
更别说和普通超算比了。
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
虽然量子计算和普通超算不是一个量级。
但量子级计算机,还是要搭配普通超算使用。
因为量子超算是按照概率给答桉。
但问题还要经过普通超算来提出。
所以普通超算和量子超算眼下还是相辅相成的。
搭配神龙二代超算。
神龙已经能将二十四小时天气预报的准确度提升到小数点后数十个九。
几乎就是百分之百的准确。
而且十五天内天气预报的准确度也提升到了九十九点九。
如果加入对太阳大数据的分析。
可能将天气预报的预报时长提升到三十天以后。
而且准确度依旧高达百分之九十九。
苏翰当然震惊量子计算机的强大。
当然更强大的是现在的量计算机已经有强大的纠错能力。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量级计算机已经具备了破解密码的功能。
全球的密码体系对苏翰来说已经是形同虚设。
苏翰当然知道这一点的厉害。
但苏翰也知道这东西对世界的影响。
万一要是自己官宣了自己有里有量子解密算法。
只怕全世界的金融市场都要瞬间崩溃。
这种双刃剑最好还是不要轻易的暴露出来为好。
不过相对于天气算法。
密码算法还要简单一些。
只是需要更多量子比特用来纠错而已。
不过随着密码被突破,量子加密技术也要随之提升,不然金融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几乎为零。
好在量子加密算法国家已经在布局了。
尽快出台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对于这点苏翰不着急。
随着神龙二代量子超算的出现,另外一个应用领域也是随之而生。
那就是自动驾驶。
其实自动驾驶龙翰科技完成已经很久了,但一直没有全面推向市场,主要是在高速驾驶方面还有瑕疵,芯片的运算速度也不够。
虽然神龙的运算速度是很快,但面临全球几千万辆电动汽车,它的运算速度也不够看。
但现在有的量子计算机就不一样了。
量子级计算机的强项就是快速识别能力强大的难以想象。
汽车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识别出所有标识。
这样会大大提高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似乎全球实现自动驾驶也变成可能。
现在的问题是是否需要更新。
毕竟实现全国自动驾驶不是小事,需要和相关单位的允许。
……
天龙气象卫星T3测试完成。
很快成功发射。
这个时候龙翰科技已经拥有了三颗卫星。
覆盖亚西亚地区、大非联盟、以及南米地区和全球主要航道。
……
龙翰科技的青龙天气APP也随即进行了更新。
更新了到了可以预测三十天的天气预报。
……
龙翰科技随即官宣推出了一个重要天气变化提醒界面。
该界面会对手机用户所在地区三十天内重要天气变化做出了提醒。
其实这个时候青龙天气已经是全球重要的天气预报参考标准了。
因为青龙天气覆盖的地区预测的简直太准了。
三天以内青龙天气说什么时候有雨就什么时候有雨。
说什么时候刮风就什么时候刮风。
二十四小时内甚至连下多少雨刮多大风都能准确预测。
甚至都可以精确到乡镇村的地步。
这么准确的天气预报率释放到全国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绝对是难以形象的。
如果天气预报哪天有雨,你没有出门工作,结果那天没下雨,不就耽误一天工作吗。
但青龙天气可以准确的预测天气变化。
哪怕是阴天也不必担心会下雨。
如果释放到全国准确的天气预报能带来好处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经过大数据调查天气数据对全球GDP的影响超过了百分之三十。
只是以前青龙天气只能预测三天以内的天气变化。
虽然非常准但毕竟时间短。
有时候还是让人有些手忙脚乱。
但现在不一样了!
青龙天气能预测三十天的天气变化了。
这帮助可就太大了。
因为三十天哪怕安排一个短期工程都没有问题了。
当然更让人吃惊的是。
青龙天气的重大天气事件提醒功能。
青龙天气直接提醒在三十天内可能发生等重大天气灾害。
一件事情还让青龙天气一战成名。
青龙天气预测十几天后,在某省某市将会出现特大暴雨,其降雨量均值,可能达到四百四十五毫米。
局部地区甚至可能达到五百五十毫米以上。
收到提示该市自然非常的重视。
在那个时间段前,全市中小学放假,全市公共设施停运,所有单位放假休息,甚至路面都封锁了禁止车辆行走,整个城市完全陷入了鸡精。
随着时间的越来越近!
天上也开始阴云密布。
几乎和青龙天气预测的一样。
时间一到。
大雨倾盆。
与其说是下雨不如说天漏了个窟窿。
几个小时的降雨量达到了四百五十毫米。
整个城市是一片汪洋。
甚至连地铁都被灌满了。
看到这一幕整个城市都是十分的庆幸。
幸亏有青龙天气的准确预报。
要不然可能造成极大的损失。
时候青龙天气名声大噪。
虽然预测天气任何国家和地区都能做到。
但能做到地区乡镇村的地步是谁都没有听说过。
全国人民纷纷给青龙天气点赞有了这个护国神器。
起码在天气灾害上华夏国将会把损失降到最小。
……
青龙手机有重大气象灾害提醒功能。
三十天之前能预测特大暴雨和大风灾害。
十五天之前就能预测出降雨量。
七天之前能精确到所在地。
而且还说的非常准。
相关新闻再次引发全球关注。
能在三十天前就准确做出预测的天气预报软件历史上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第370章 天气量子算法震惊全球
众多媒体也是纷纷好奇?
龙翰科技的天气预报怎么可能那么准?
全球各国都在搞天气预报。
但也没见有哪个国家有龙翰科技那么准的!
七天内连地区乡镇村都准确的预测这怎么可能。
更重要的是龙翰科技的天气预报不仅仅在华夏国准。
而且除欧系联盟和米联邦以外的欠发达国家都有。
尤其是那东南亚西亚经常下雨的国家。
准的简直好像亲眼看到了一样。
基本上青龙天气都是说什时候下雨就什么时候下雨。
这简直是甩了他们国家天气预报总局一百条街。
就在所有人都好奇龙翰科技预报怎么可能那么准的时候。
忽然有小道消息传了出来。
就是龙翰科技之所以天气预报如此准确的原因。
是因为他们发明了一套关于天气预报的量子算法。
该消息一经传出是顿时震惊了整个世界。
天气预报的量子算法!
这怎么可能!
量子计算机其实这些年已经不算什么新鲜玩意了。
稍微牛逼一点大国都有自己的量子计算机。
除了华夏国外最厉害的就是米联邦了。
米联邦这会也完成了五十个量子比特的原型机。
欧系联盟情况能差一点但也有三十多量子比特了。
虽然各国都在搞。
但对于量子计算机的口碑确实两极分化。
认为量子计算机有用的人,说世界的未来在量子计算机。
认为量子级算计没用的人,认为量子计算机就是一场世纪骗局。
因为不管哪个国家生产出了量子计算机。
都用这东西去求解高斯玻色子采样。
似乎别的东西量计算机就不行了。
这就好像一个人只会数一,不会数二,更别说四则运算了。
但问题是就算你一数又快又好!
又有什么用呢?
人们对量子计算机的期望是替换经典计算机。
提高人类的总算力。
而量子级计算机表现出的未来是根本无法替代经典计算机。
说白了根本就是废材计算机。
甚至严谨点说都不能称对方为计算机。
不少人认为量子计算机就是一场世纪骗局!
谁搞谁傻逼。
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国对量子级算计的发展都持有保留态度。
不支持。
不否定。
一切按部就班。
起码在量子计算机的算法有突破之前。
是不会有国家进行大量投入的。
可谁成想龙翰科技居然研发出了关于天气预报量子算法。
这怎么可能!
全球哗然的同时!
大量媒体想要就此问题采访龙翰科技高层。
毕竟量子算法不是小事情。
如果是真的。
那么意味着全球开启量子计算时代。
龙翰高层并没有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
但却在官网还是官宣了这件事。
对苏翰来说这种事情想瞒也瞒不住。
在官宣的内容当中龙翰科技发现一种可以用于天气预报预测的量子计算机全新算法。
可以将天气预报的准确度大幅提升。
龙翰科技官宣证实了量子算法的事情。
全球也是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顿时上了全球的头版头条。
量子计算机居然有了全新算法!
这简直是世纪头条。
之前说量子计算机没用的专家这会是被啪啪的打脸。
不少专家表示不相信龙翰科技的说法。
除非对方能公开量计算机预测天气预报的方法。
不过苏翰根本没鸟这些人!
让自己公开算法。
难道天上还能掉馅饼不成。
米联邦等国也随即召开了联盟国会议。
希望华夏国能公开天气预报的量子算法造福全人类。
华夏国当然也不是傻瓜了。
别说这东西是龙翰科技的。
就算不是龙翰科技的谁也不能交出来。
华夏国代表表示这是龙翰科技的专利他们管不着。
米联邦当然也就是说一说。
正常人都知道。
除非是脑子坏掉了才能把这种牛逼的算法交出来。
龙翰科技这会也提出向全球各国销售天气预报讯息。
不少国家马上联系了龙翰科技想要购买。
但苏翰的开价是两个条件。
条件一、取消龙翰科技产品的税率和限制。取消后可以使用龙翰科技提供的七天的天气预报。
条件二、GDP的千分之一作为年讯息使用费。付费后可以提供三十天的天气预报。
苏翰的做法顿时引发不少国家的不满。
尤其是米联邦、欧系联盟,还有长岛国和三哥国。
因为现在全球给龙翰科技产品加税的国家就几个了。
苏翰这么做摆明了就是逼着他们让步。
几个国家当然不会同意了。
不同意也无所谓。
那就必须用GDP的千分之一作为天气预报使用费。
在苏翰看来自己的天气预报关系到一个国家至少百分之三十的GDP。
自己只要千分之一也不多。
不给就算了。
反正不给钱是肯定不给天气预报。
其他国家这会也是看热闹了。
反正他们也没给龙翰科技的产品加税。
自然可以免费使用龙翰科技七天的讯息。
由于几个国家不同意取消税率,也不同意花钱来买,苏翰自然也不会那么大度。
天气预报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
六月。
龙翰科技向华夏国正式申请开通自动驾驶。
华夏国对于这件事也是比较重视。
其实龙翰科技自动驾驶已经路测很多年了。
尤其是霸王龙系列的卡车低速驾驶模式已经进行九年了。
虽然也有过磕碰。
但随车录像证明错都不在霸王龙卡车。
而且有证据表明。
霸王龙卡车自动驾驶期间车祸率全球最低。
所以低速模式下的自动驾驶。
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了。
关键是这次龙翰科技还要开启中高速模式。
而且还是面向全国的所有车型。
这就必须要慎重了。
从华夏国的角度如果同意龙翰科技的自动驾驶。
那么以后龙翰汽车的销售将出现井喷。
那么对全国的经济绝对是有很大帮助的。
考虑再三。
华夏国高层同意龙翰科技在国内升级自动驾驶。
但只同意开启低速和中速的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速度不允许超过八十公里每小时。
龙翰科技的自动驾驶必须保证在五年内,风险明显低过正常驾驶才能开通高速驾驶。
第371章 史上最强自动驾驶
苏翰也同意了下来。
其实苏翰也觉得开启中低速自动驾驶更加稳妥。
等到大数据相对成熟以后再开启高速驾驶。
……
华夏国允许龙翰汽车开启自动驾驶的事情。
再次成为全球热门新闻。
因为这代表着自动驾驶大时代的真正到来。
其实霸王龙B1卡车低速自动驾驶的口碑很好。
关于龙翰汽车早点把自动驾驶推向普通车型的呼声也是甚嚣尘上已久。
但各国对龙翰科技的自动驾驶都持有保留意见。
龙翰汽车虽然随后也向米联邦和欧系联盟申请开启中低速自动驾驶。
但米联邦和欧系联盟都没有同意。
原因说是为了安全。
其实更多的是担心同意了让龙翰汽车开启自动驾驶。
那么其他汽车就真的没有活路了。
毕竟龙翰汽车现在已经是全球最热销的电动汽车了。
现在又有了自动驾驶。
那别的汽车不是更没有人买了吗。
所以无论如何他们也不会同意让龙翰汽车开启自动驾驶的。
除非自己国家的汽车公司也能研发出相同水平的自动驾驶。
不然未来全世界只怕只有龙翰汽车一个品牌了。
还有不少国家,如长岛国、咸菜国、三哥国等都没有同意龙翰汽车开自动驾驶。
yyxs.la
原因也差不多。
不想让龙翰汽车做大。
但还是有国家同意了龙翰汽车的自动驾驶申请。
毕竟这些国家也没有汽车产业和龙翰汽车也谈不上什么竞争关系。
有自动驾驶更好。
开着方便。
花钱白嫖的服务都不要。
是不是傻。
……
龙翰汽车旗下品牌符合自动驾驶条件的车型纷纷收到了升级提示。
这会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龙翰汽车要升级自动驾驶的事情了。
所以第一时间都升级到了自动驾驶模拟。
自动驾驶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
启动导航。
选择目的地。
选择自动驾驶以后。
汽车就会自动向着目的地驶去。
用户们看到自己的汽车真的可以自动在路面上行驶也是兴奋的不行。
开始的时候不少人还有点担心,双手不敢离开方向盘,生怕出事。
但时间长了,也就放下心来。
甚至有些胆子大的干脆躺下睡觉了。
不过当这些人发现汽车最终真的把自己送到想去的地方。
甚至还自动寻找附近的车位停靠。
一个个也是兴奋的不行。
各大网站平台纷纷把自动驾驶的视频发到了短视频平台上。
瞬间自动驾驶成了全球人人谈论的话题。
龙翰汽车的销量也出现了快速上涨。
那些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汽车瞬间变得不香了。
……
欧系联盟和米联邦等国民众对官家单位的行为也表示了不满。
为什么不允许龙瀚科技的汽车升级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明明是他们的权利好不好。
米联邦的国民更有甚至直接起诉官家单位剥夺他们的消费权利。
这自然让米联邦是有些头大。
米联邦官家单位也不是白痴。
如果同意龙翰科技开启自动驾驶。
那么龙翰科技的汽车销量肯定会出现井喷式的增长。
那么对自己国家的汽车产业将会带来极大的打击。
但问题是如果不同意的话全国还出现了很多起诉。
如果法官判决同意。
那么政策和法律将会起冲突。
这对官家单位的政策布置是极为不利的。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米联邦本土品牌也能提供自动驾驶。
这样就可以缓解国内的矛盾了。
米联邦的本土汽车品牌当然也在研发自动驾驶。
只是技术相对不成熟。
眼下还不具备推向市场的水平。
欧系联盟和长岛国面临的问题也基本一样。
不过欧系联盟和长岛国现在汽车制造水平要超过米联邦。
自动驾驶技术相对于米联邦要更加成熟。
所以欧系联盟和长岛国也决定试一试。
宣称将在国内允许自主品牌的汽车开启自动驾驶。
全球瞬间都为自动驾驶开了绿灯。
全球也进入了自动驾驶大时代。
……
七月。
就在全球自动驾驶推出一个月后。
可以说是车祸连连。
仅仅一个月。
全球因自动驾驶就发生的车祸就高达三万多起。
造成死亡五千多人。
这些车祸和死亡人数几乎都是在欧系联盟、米联邦、长岛国发生的。
而且都是各大汽车品牌的自动驾驶汽车。
而拥有自动驾驶汽车最多的华夏国。
一个月期间只发生了二十起轻微碰撞。
通过大数据比对。
车祸率同比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五。
采用自动驾驶模式的汽车。
车祸率居然下降了百分之九十九。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这下全世界都知道了龙翰科技的强大了。
同样都是自动驾驶,但水平根本不是一个水平。
龙翰汽车瞬间被冠以全球最安全的汽车。
华夏国内热销车型榜的榜的前面几乎都是龙翰汽车旗下的型号。
不少人开着龙翰汽车远行。
甚至可以一边睡觉一边开车。
只要设定一个自动充电的警戒线。
龙翰汽车就可以自动跑去充电。
简直是方便的没朋友。
网络大量关于自驾游龙翰汽车旅游的新闻。
以前很多不能去看或者说没时间去看的地方。
现在都能去了。
这也是为什么龙翰汽车如此热销的原因。
本来龙翰汽车把部分产能转移去欧系联盟和米联邦。
国内就关闭了两个厂子。
但因为国内的销量突然暴涨。
苏翰只能把两个厂子重新启动。
现在仅仅龙翰汽车在国内的产能就超过一千多万台。
龙翰汽车已经成了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企业了。
由于车祸频频。
米联邦、欧系联盟、长岛国纷纷停止了国内汽车品牌的自动驾驶申请。
各大厂商也是受不了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纷纷关闭了自动驾驶的功能。
在全球用户的心目中瞬间只有龙翰汽车才是最好的汽车。
其余汽车都是打酱油的。
米联邦国内因为有龙翰汽车的超级工厂。
产量忽然出现了井喷。
工厂日以继夜的工作也完成不了订单。
苏翰决定在米联邦再建设一个超级工厂。
第372章 全球各大车企跑来合作
米联邦官家单位当然也是进退两难。
再建一个工厂虽然能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
但问题是工厂的产权是龙翰汽车的,赚到的利润绝大多数也被龙翰汽车给拿走了。
这是米联邦不想看到的结果。
但问题是国内现在对龙翰汽车的需求量还这么大。
这个时候米联邦最大的车企找到了官家单位提出想要和龙翰科技办合资办厂的想法。
因为他们公司现在的汽车产量下降的很厉害。
不管他们承认不承认也必须承认现在龙翰汽车已经是全球最先进的汽车了。
如果能和龙翰汽车来合作,那么就可以让他们的汽车企业继续生存下去,不然破产倒闭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关键是就算没有龙翰汽车,欧系联盟和长岛国的汽车也会进入米联邦的市场。
如果本国车企不能接着这个机会翻身。
只怕最后只有破产倒闭的结局。
米联邦官家单位当然也知道这个结果。
如果能龙翰汽车的产能转移到国内的汽车工厂身上那么就业率就可以保证。
更重要的是企业也不至于破产。
这些年来米联邦给仅有的国产汽车补贴,已经的都麻木了,自然希望他们能转为盈利,停止官家单位的补贴。
合资企业虽然利润低一点。
但能学点技术也行。
现在全球虽然都在疯狂发展电动汽车。
但说到技术还是龙翰汽车一家独大。
想要学到技术最好的合作方当然是龙翰汽车了。
考虑再三。
米联邦同意了国内车企的建议。
国内车企当然非常高兴了第一时间就找到了龙翰科技谈合作。
苏翰也知道。
当一个国家技术明显落后的时候。
最好的办法就是合作。
建设全新生产厂先别人人家能不能批准。
就算批准后期各种审批也是非常的麻烦。
更重要的是想要达到产能还需要很长时间。
如果和一些产能已经成熟的工厂合作。
那么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把产能最大化。
似乎这样更加的划算。
更重要的是在米联邦生产的合资车就属于米联邦的品牌了。
欧系联盟也好,长岛国也好,就没有办法给自己使绊子了。
毕竟这些汽车是米联邦生产出来的。
如果再不让卖也米联邦也不能同意。
更重要的是合作的话自动驾驶的问题也将不再是问题。
未来整个米联邦的整车市场都将是龙翰汽车的天下。
想到这苏翰也同意了下来。
不过这次不是和一家合作,而是和两家公司一起合作。
分别成立龙翰大通汽车公司。
以及龙翰特氟汽车公司。
合作以后预计年前龙翰汽车超过八百万辆。
再加上龙翰汽车的超级工厂汽车产量将达到了一千万辆以上。
作为条件米联邦还会取消对龙翰汽车自动驾驶的限制。
龙翰汽车和大通,还有特氟公司合作,同时米联邦允许龙翰汽自动驾驶的消息,顿时成了全球热门新闻。
这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欢喜的当然是米联邦的龙翰汽车用户了。
因为终于可以使用自动驾驶了。
愁的就是欧系联盟和长岛国的汽企。
如果龙翰汽车的产量超过一千万。
那么再加上大通和特氟本来的产能。
那么米联邦国内的汽车消费市场将被彻底占据。
其他国家的车企品牌将半点机会都没有。
欧系联盟还好一些。
起码人家国内的市场还是很大的。
但对长岛国来说却是致命的打击。
因为长岛国的汽车主要出口市场和最大的海外制造市场就是米联邦。
如果米联邦的民众放弃他们的品牌。
他们的汽车产量将下降百分之七十以上。
这样能带来什么结果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长岛国的某家车企也想到了和龙翰科技进行合作。
因为长岛国国内对龙翰汽车和自动驾驶的呼声也很高。
换句话说长岛国国内也有需求。
但长岛国国内的车企也无法生产出和龙翰汽车比肩的电动汽车出来。
尤其是在自动驾驶领域。
根本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某车企找到了长岛国的官家单位。
也提出想和龙翰科技办合资车企。
长岛国的官家单位也是有些为难。
同意吧!
把龙翰汽车放进来容易再想弄出去就难了。
不同意吧!
如果未来米联邦的龙翰汽车产能起来了,肯定要进军长岛国市场的。
到时候谁敢不同意?
考虑再三。
长岛国同意了该车企和龙翰汽车建立合资公司的事情。
该车企拿到了圣旨。
急忙前往华夏国和龙翰科技谈合作。
苏翰也是多多益善。
不管是电池,还是芯片,还是自动驾驶,生产技术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其实所谓的合作就是一个车壳子和零配件而已。
而且合作以后就可以利用对方的汽车产能。
以前建设一个工厂起码要两三年。
但现在利用对方的产能只怕半年都用不上就能出自己的汽车了。
自然比以前要方便的多。
龙翰田本汽车也随之成立。
咸菜国的时代汽车见状也是有些着急了。
也和官家单位提出要和龙翰科技合作。
官家单位也不是傻瓜。
现在全世界几乎都和龙翰汽车在合作了。
他们要是不合作。
以后时代汽车只怕就只能破产倒闭了。
也同意了下来。
时代汽车也找到了龙翰科技想要谈合作。
但苏翰表示会考虑。
因为对苏翰来说想和自己合作可以。
你的有那个实力。
咸菜国的汽车实力眼下还达不到合作的标准。
至于是否合作自己还要考虑率一下再说。
虽然苏翰的行为让时代汽车有点生气。
但生气也没办法。
现在龙翰汽车已经是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企业。
苏翰更是在全球跺一跺脚地球都跟着抖动的人物。
自然不是别人能够影响的了的。
欧系联盟这个时候也是有些着急了。
米联邦也好,长岛国也好,都是汽车生产大国。
如果他们和龙翰科技联合起来。
那么全球汽车销量将会出现转向。
欧系联盟的一些汽车大厂也想和龙翰汽车合作。
第373章 最强磁场发生器
不过苏翰也表示要考虑。
其实他对欧系联盟已经是非常的不满。
龙翰汽车在欧系联盟的工厂也是一拖再拖。
这么多年也没建成投产。
既然如此自己还不如和别人合作。
到时候一样可以把产品卖到欧系联盟去。
虽然苏翰没有合作引发了欧系联盟的不满。
但人家就是不合作欧系联盟也没有办法。
好在龙翰汽车和欧系联盟的工厂已经在建设当中了。
相信建设完成以后能解决部分产能问题。
……
八月。
月球试验舱和燃料舱测试成功。
最后定名为:月宫空间站。
经过挑选后决定在八月十日正式发射。
相关发射新闻也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如果浩瀚公司发射成功。
那么月宫将成为全球首个月球空间站。
八月十日当天。
四枚火箭升空。
其中两枚携带月宫一号舱和二号舱。
其余两枚携带的是月宫燃料舱R1和R2。
经过了十几天的飞行。
四枚火箭进入月球轨道。
减速后被月球引力捕捉。
一枚火箭释放出了月宫空间站一号舱。
另外一枚火箭释放了二号舱体与一号舱体完成了对接。
月宫燃料舱也很快完成了对接。
浩瀚公司完成了月球空间站一期工程。
以后会随着的时间的推移。
不断有的新的空间站组件加入。
浩瀚公司计划明年完成载人进入空间站的计划。
为随后开始的月球空间站旅游和绕月游做好铺垫。
……
龙翰科技的官网随即官宣了月宫空间站入轨成功的消息。
再次成为了全球的大新闻。
月球空间站的建立标志着浩瀚公司的载人登月计划又迈出了一大步。
毕竟谁都知道登月之前任何国家都要完成绕落回的相关测试。
龙翰科技已经完成月球空间站。
说白了已经是具备了绕月的实力。
剩下的就是降落和返回了。
似乎华夏人距离登上月球的时间越来越短了。
……
米联邦自然也是急的不行。
NASS加快了可回收火箭的研发。
希望年内就能进行首次测试。
……
九月。
采用新型材料的火箭发动机原型机雷龙L2设计完成。
随后进行了试车。
由于新型发动机材料强度更大也更耐高温。
虽然还是全流量分级燃烧补燃循环发动机。
但推力达到了惊人的五百吨以上。
苏翰知道以后当然非常的高兴了。
因为这代表着五千吨火箭成为可能。
到时候近地轨道运力可能达到六百吨。
月球直接往返运力可能超过一百五十吨。
新型登月火箭将能直接降落月球并且安全返回。
甚至未来直接从月球搬运燃料回地球也不是不可能的。
……
新型电泵火箭发动机原型机飞龙L2也同时完成了设计。
飞龙L2推力达到了两百三十吨以上。
三台发动机就能达到最大推力。
起降月球只需要一台就够了。
……
当然还有一款新型发动机。
雷龙L1液氢液氧发动机。
液氢液氧因为温度太高的关系。
使用起来并不是特别的安全。
尤其是不能重复利用。
但苏翰这次有了耐高温的材料。
大大提高了循环使用的能力。
液氢液氧发动机的研发自然就上了正轨。
苏翰的新型液氢液氧发动机其实并不是给登月火箭准备的。
而是给月球运送燃料的火箭准备的。
因为月球上的二氧化碳含量非常的少,想要变成甲烷,还要加入催化剂,也是比较麻烦。
如果用来之不易的甲烷来搬运燃料实在是太过浪费了。
但月球上液氢液氧的储量却非常的大。
如果使用液氢液氧来搬运燃料。
那么就更加划算了。
这其实是一本经济账。
而且这种燃料火箭只搬运燃料。
所以也不怕毁坏或者爆炸。
大不了距离月球基地远一点就是了。
……
有了全新的发动机。
设计一款全新的更大的登月火箭已经不是在问题。
……
十月。
苏翰组织的团队研发出的超导强磁场发生器原型机测试通过。
该强磁场发生器大概能产生一百特斯拉的磁场强度。
相当于地球磁场强度的几百万倍。
其实苏翰的团队也可以研发相当于几千万倍地球磁场的发生器。
只是磁场太大。
机器不受控制。
极容易引发爆炸。
最后为了确保安全还是将磁场强度控制在一百特斯拉的范畴。
……
苏翰派出机器人将磁场发生器搬回自己的秘密基地重新组装。
由于担心这东西有风险。
苏翰还专门为其修建了一个独立的密闭空间。
只有经过多次测试保证安全不会爆炸的情况下。
苏翰才会使用。
……
机器安装完成后又进行了多次测试。
最后确定安全稳定。
苏翰启动了机器。
不过一开始并没有使用太大的磁场。
只是使用了十特斯拉。
达到了目标磁场强度。
苏翰将自己修炼盗天功以后获得的神奇精神力渗透入磁场发生器的房间中。
但似乎没有发现什么不同。
还是一样!
虽然隔着房间,但他还是能看到里面的磁场发生器,并且能听到机器中传来的嗡嗡声。
苏翰随即加大的磁场。
磁场强度升到了三十特斯拉。
但依旧没有什么变化。
苏翰甚至能隔着房间挪动里面的物品。
苏翰只好继续加大磁场强度提升到了八十特斯拉。
机器发出阵阵的轰鸣声。
苏翰这个时候敏感的发现些许的变化。
似乎自己的精神力视线出现了些许的模湖。
与其说是模湖更应该说是一种震动。
就好像一个人站在一个一个不停抖动的板子上。
四周变得不太清楚了一样。
而且他的精神力传递的力量也受到了影响。
已经无法移动屋子里面的物品了。
苏翰继续加大磁场强度。
磁场增加到了一百特斯拉。
精神力视线震动的更加厉害了。
而且声音也随之有些断断续续。
虽然能看出来磁场发生器满功耗运转的惊人场景。
但却并不到任何的声音传来。
似乎自己的磁场真的受到其影响了。
苏翰陷入了沉思。
为什么磁场强度能影响盗天功产生的精神力呢?
这种神秘力量又是什么呢?
第374章 第五种基本力
其实苏翰对盗天功产生的神秘力量一直比较好奇。
但问题是他又不相信这东西真的是什么气。
气只是古人对这种神秘力量的理解方式而已。
这就好像古人在看到闪电的时候认为是老天爷发怒了。
在古人的认知世界当中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力量也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气的解释也就油然而生了。
但世界上看不见摸不着并且有力学特性的东西还有很多。
四大基本力莫不过如此。
别说四大基本力了。
哪怕是微生物只要足够小人眼一样看不着。
所以这股力量绝对不是什么气。
苏翰坚信这东西一定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
最大的可能就是这东西是人类身上天生就有的东西。
不然的话自己的师祖和师傅也不可能练出东西来。
既然普通人都能练出来的东西。
自然是人人皆有的东西了。
但这股力量是怎么产生的?
为什么修炼以后才能感觉到?
这就有点让人丈二摸不着头脑了。
从这股神秘力量展示出的几种特性分析。
一这种力量具有力学特性。
二是是具有电信号。
虽然现在的科学界对四大基本力已经解释的很到位了。
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
这些力和世间万物完全融合到了一体。
但盗天功产生的神秘力量的力学特性和任何一种力都不一样。
虽然这种力能和电磁力发生反应。
但并不代表就是电磁力。
因为电磁力本身是受物质本身的电性影响的。
而这种神秘力量却能穿透物质作用于另外一侧。
这就不是电磁力能做到的事情了。
说是引力吧也不像。
引力应该是一种吸引力应该不会产生排斥反应才对。
而这种力却能产生反作用力。
难道是双向吸引力从而产生的反作用力?
是引力的一种变体?
那电信号又该怎么解释呢?
因为盗天功产生的神秘力量还能透视。
数据信号应该是属于电信号才对。
隔着建筑物神秘力量是怎么把各种感受到的各种物质转换成电信号在自己大脑中进行反应的呢?
难道这些不需要光子作为载体吗?
难道是传说中的以太?
对于以太。
苏翰之前一直也是支持主流科学界的结论。
以太是不存在的。
原因在于各个方向上求得的光速都是统一的。
如果以太存在应该超过光速。
虽然科学正经了以太不存在。
但多年以来还是有科学家坚信以太的存在。
并且想方设法的寻找以太。
但问题是这东西就算是以太。
怎么可能有力学反应和电磁反应呢?
难道这是四大基本力之外的另外一种力?
五大基本力?
苏翰想到这有些头大。
如果这个宇宙中真的有第五种力。
那么绝对是颠覆整个物理世界的巨大发现。
为了进一步对自己身上的神秘力量有更深的了解。
这个时候的苏翰基本上已经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了。
只是不停的进行电磁实验。
虽然最后苏翰也没搞清楚盗天功和神秘力量底是个什么东西。
但他却发现自己可以控制这个神秘力量对抗电磁力的影响。
最初的时候苏翰的神秘力量在面对强磁场的时候有一种有力不逮的感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发现似乎自己可以控制神秘力量与磁场同频震动。
以前就像两个速度不同的人,想要互相了解也没有机会,但只要将两个人的速度调整成为一致,相对时间就变得静止一样,自然有足够的时间来了解对方。
只是有一个问题。
当苏翰的神秘力量和磁场同频震动的时候。
磁场之外的区域也在同频震动。
这就导致了磁场之内虽然能用上力了。
但磁场之外却受到了影响。
输出能力反而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苏翰开始尝试将神秘力量不同区间的频率调整的不一样。
相对于之前这是比较困难的。
这就好像一条绳子本来是同上同下的运动。
忽然想要改成波浪运动。
而且不同区间大小波浪还不一样。
其中困难可想而知。
好在苏翰是一个对待事情非常认真的人。
一天不行就两天。
一周不行就两周。
最后苏翰花了整整两个月才一点点完成神秘力量在强磁场下的游刃有余。
这个时候苏翰发现自己对神秘力量的控制陡然增强了不少。
之前的苏翰已经修炼到感应面积超过了五百米。
但一百多米内才能听到声音。
五十米之内才能使用上力气。
而现在他五百米内都能听到声音。
而且也能使用上力气。
他的身体甚至能在这股力量的控制下在五百米的范围内自由移动。
当然这种移动并不是飞向,只是漂浮而已,悬浮在空中好像幽灵一样。
但激发漂浮功能以后。
苏翰发现自己的感知范围就变得固定了。
也就是说激发漂浮功能后。
他只能在上下五百米的区间移动。
不像以前那样感知范围会随着自己这个中心点移动而移动。
只有取消漂浮功能后。
感知范围才能回归自己的中心点。
好奇怪的能力。
只是时候当苏翰查看录像的时候惊奇的发现。
当自己启动漂浮功能的时候。
自己居然消失不见了。
当然这种消失不见并不是真的消失了。
而是光线摄入这个区域被折射了出来。
自己所在的区域空间可瞬间变得扭曲。
让人无法看到里面发生的事情。
这是什么原因呢?
经过了多次测试。
苏翰发现只要自己启动神秘能量的最大频率就会出现这种神奇的光线折射现象。
这些光线彷佛撞到了一度神秘的透明墙忽然就被反弹走了。
苏翰经过了多次测试后发现。
只有自己激发最大震动频率的地方才会出现这种奇怪的折射现象。
随着频率的下降。
神秘能量内的光线折射情况变得越来越小。
当自己不在控制周身频率的时候。
这种折射状态瞬间消失。
自己再次回归正常情况。
苏翰道:“神龙!你说这种光源折射现象是什么造成的?”
第375章 二零一六
神龙道:“光也是一种电磁波。正常情况下是受力影响的。譬如引力!但引力只能造成光线的弯折。除非引力能强大到形成黑洞才能彻底吸收光。但这种引力弯折效应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而且光子又是中性粒子,理论上哪怕是强磁场,也不会对其产生什么影响。
好像老板之前身上有神秘强磁场,但依旧没有办法阻挡光子这种中性粒子的折射。
但老板现在连光子也能折射了。
这就证明哪怕是中性粒子现在对老板也没有任何的伤害了。
对了,老板不是一直想要寻找控制衰老的方法吗?衰老虽然是客观事实,但看到的衰老未必真实的。不然的话那些化妆厉害的人,也不可能仅仅通过化妆品,就能模拟出老人的感觉。
所以说衰老是可以通过光线折射装出来的。
既然老板现在可以折射光子。
何不控制这股力量按照你的要求去折射光子。
该折射的折射。
不该折射的不折射。
只要掌握好明暗度人看起来就会很老。
这不也是一种方法吗!
甚至老板还有可能通过光线的光线强度折射白色光线,让头发看起来更加的花白,甚至直接折射出皱纹或者黑斑也是有可能的。”
苏翰听得眼睛一亮!
对呀!
自己怎么没想到呢!
想想短视频当中的化妆大老。
无非也就是通过化妆品来模拟脸上的光线最后生成神奇的效果。
如果自己能控制自己身上折射出的光通量。
不是有异曲同工的妙用吗。
想到这苏翰也不浪费时间马上开始练习起来。
……
就在苏翰忙着练习的时候。
时间进入了二零一六年。
……
龙翰科技母公司、软件公司和互联网公司。
全年实现净利润一万零九百二十亿华夏币。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个人电脑销售的进一步下滑。
现在全球电脑的主要消费是企业。
虽然个人电脑市场还是浩瀚系统一家独大。
但企业级市场还是龙翰科技和微算公司的竞争。
毕竟微算公司有米联邦全力扶持。
而且米联邦要求所有在米联邦上市的软件必须支持微算公司的系统。
这给了微算公司极大的机会。
华夏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后,软件内需也是非常的强大。而且在华夏国内不管是官家单位,还是商业公司几乎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用龙翰科技的产品。
龙翰科技和微算公司背后分别有第一第二大经济体支撑。
自然谁都不怕谁。
当然,在国际市场上。
微算公司还不是龙翰科技的对手。
就算米联邦的公司在国际市场上也不支持微算公司。
主要原因当然是怕龙翰科技了。
龙翰科技的研发实力天下第一。
谁要在国际市场上支持微算公司。
那就是和龙翰科技作对。
龙翰科技马上就会推出相同的软件冲击其市占率。
所以谁也不敢得罪龙翰科技。
现在全球的系统和软件市场龙翰科技占据百分之七十。
微算公司占据百分之三十。
米联邦也知道微算公司没有办法在国际上和龙翰科技叫板。
自然也不能有太大的要求。
只要能保证微算公司在国内的部分市场。
这就已经不错了。
不过仅仅凭借系统和软件市场龙翰科技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利润。
现在龙翰科技的主要利润来自于网站和游戏软件。
尤其是瀚邦全家桶软件几乎是每台手机必备的软件。
瀚邦公司自然也是龙翰科技软件部分的盈利大头。
……
龙翰微电子和翰林院芯片研究发展中心。
全年实现净利润八千亿。
相较于去年增长了百分之七。
其实不管是手机需求,还是电脑需求,前两年就达到了峰值,现在已经处于稳定期,很难再有什么突破。
但汽车芯片这几年发展很勐。
尤其是今年。
龙翰微电子绝大多数的利润增长都来源于汽车芯片的增长。
毕竟现在的汽车已经全部实现电气化。
哪怕是燃油汽车也都更换了电子表盘。
以前的老式机械表盘已经彻底推出了历史舞台。
……
龙翰汽车。
全年生产汽车九百八十万。
相较于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八十。
主要原因当然是因为自动驾驶推出以后,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是好评如潮。
网上到处都是翘着二郎腿开车去旅行的独行客。
不用自己开车了。
这些人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沿途的风景上。
自然是轻松惬意的不行。
尤其是购买了房车或者铁龙系列车型的人。
用起来是更牛逼了。
尤其是霸王龙F1房车的车主。
直接躺在车里睡觉就可以了。
一万五千多公里的巡航几乎是用电自由想去哪去哪。
由于自动驾驶的出现。
还出现了一个奇观。
就是高速公路上低速车道上出现了一排一排的尽然有序的汽车排队前行。
由于龙翰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只有中低速模式。
所以最高速度也才八十公里。
所以也没有人飙车了。
全都是竟然有序的排队前进。
更重要的是龙翰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车祸率太低了。
推出以来只发生了十几起小规模的刮碰。
通过随车摄像头全都不怪自动驾驶系统。
车祸率的大幅下降让自动驾驶瞬间成为全球热捧的对象。
不管是国内国外龙翰汽车都是卖疯了。
简直是一车难求。
订单几乎都排到了明年。
如果不是锂矿石的价格一再上涨。
龙翰科技的利润将会更大。
但就如此龙翰汽车全年也实现净利润两万三千亿华夏币。
打破了历史纪录。
……
龙翰手机。
销量小幅下降。
全年实现净利润一万六千四百亿。
相较于去年下降了百分之三。
强龙电池依旧是全球最强电池。
虽然全球各大公司都在钙离子电池上投入了巨资。
但任谁也没有在钙离子电池上有什么突破。
这就让全球的各大厂商有些头大了。
为什么他们的电池结构和强龙电池也差不多。
但性能确实天地之差。
有的公司都在怀疑这强龙电池到底是不是钙离子电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