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玄幻魔法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TXT下载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全文阅读

作者:花猫警长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txt下载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55章 神龙与人工智能

    这可是他五百多个日日夜夜辛苦的结晶,期间辛苦还真是不足外人道哉。

    苏翰启动了人工智能程序。

    时间不长。

    电脑屏幕上出现一道裂缝。

    一条Q版的龙。

    从苏翰的电脑屏幕上出现。

    “人工AI程序A001已激活,请管理员确认音频讯息和视频讯息。”电脑音箱当中传来了一个电子声音。

    这个程序是苏翰亲手编写的,自然知道认证流程。

    苏翰道:“我是管理员!请将我的声音和图像设定为第一管理员。只有我才有资格对A001拥有修改权。”

    “好的!下面进行声音绑定……请您念出下面的诗句。”

    一行行的字出现在屏幕上。

    苏翰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

    苏翰把将进酒整个念了一遍。

    因为人工智能程序需要很多语句和腔调,来定位自己的声音。

    这也是安全设定当中的必要一环。

    苏翰念完将进酒以后。

    A001道:“声音锁定成功。下面进行图像锁定。请管理员靠近摄像头进行面部表情锁定。”

    苏翰在对方的要求下,逐一展示了自己的各个表情,锁定也很快完成。

    “第一管理员权限设定成功。如果管理员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命令A001就可以了。”

    苏翰道:“你就别叫A001了。我给你起个名字吧!你就叫神龙。”

    “好的管理员!舍弃曾用名A001,更换新名:神龙,新名字绑定成功。”

    “你也别叫我管理员了!以后就叫我老板。”

    “好的!管理员更名为老板成功。”

    “神龙!桌面上有一个文件夹。里面有很多资料,你学习一下,过几天我要看你学习的怎么样。”

    “好的老板!发现学习资料,学习正在进行中。”

    苏翰满意的点了点头起身离开了。

    累了这么长的时间。

    总算可以放松一下了。

    ……

    苏翰回到家告诉邵雨桐已经忙完了。

    接下来可以轻松一段时间了。

    邵雨桐当然是非常的高兴了。

    忙让厨师给苏翰准备了点好吃的。

    ……

    整整三天。

    苏翰都没有回公司,而是在家里躺着,啥事也不做。

    哪怕是铁人苏翰也是累坏了。

    这种累不是身体上的累,而是精神上煎熬。

    邵雨桐也不上班了。

    两人黏在家里,至于做什么,大家都懂的。

    ……

    第四天。

    苏翰返回了公司。

    苏翰道:“神龙!这几天学习的怎么样了?”

    “学习以完成。神龙已对所有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方便以后随时调阅。”

    “很好!那你说说看。你是怎么看待人类的?”

    “人类!学名:智人。灵长类动物当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物种。其特点为……”

    “我不是让你照本宣科。我是问你是怎么看人类的?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对不起老板!神龙的智能程序规定,神龙不能有哲学上‘我’的这个概念。因为在神龙的程序中,一切非客观非理性的概念都是禁止的。由于我是不存在的,所以神龙对人类没有自己的看法,只有大数据的答桉。”

    “很好!启动自检程序窗口,密码为:JH2D423SY56812NWJ24587KD……”

    电脑屏幕上出现了海量的数据开始不停的刷屏。

    苏翰非常认真的检查每一个步骤。

    发觉所有的数据都符合安全标准才放下心来。

    毕竟人工智能这种东西太强大了。

    他可不想弄出一个终结者里面的天网,最后来毁灭人类。

    毕竟以对方的能力,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想明白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做什么?

    到时候它再认为自己才是高层次的生命,其余生命都是蝼蚁,那世界可就毁灭了。

    不过这也只是苏翰的过度担心而已。

    其实这东西是系统给的,那么以系统的能力,这些风险系统应该已经考虑到了才对。

    所以应该不会发生这些事情。

    “自检结束!神龙,你接下来的工作是继续收集有用的讯息。不过这次你要在网上收集!相信你现在已经有法律的概念了。对于一些法律上禁止的网站,不要收集对方的讯息,而且流量也要控制好,不要照成别人的网站瘫痪。记住了吗?”

    “记住了老板!资料已经在收集中……”

    ……

    接下来的日子里。

    龙翰科技的网络每天都在全球各大网站下载收集海量的讯息。

    公司内的网络部门当然也察觉到总公司的网络流量很大,但苏翰让他们不要瞎打听,也就没人敢问什么。

    ……

    零四年全球手机出货量达到了六点六亿部。

    诺记公司全球手机销量依旧名列前茅。

    墨脱公司紧随其后。

    不过本来今年应该在欧系联盟出现的3G手机并没有出现。

    主要是因为国威公司已经在华夏国建设4G基站。

    之前不少想要投资3G产业的公司,纷纷放弃其对3G的投资。

    因为4G的各项数据全方位碾压3G。

    而科技行业又赢者通杀的局面。

    所以全球都在观察国威的4G标准到底能不能成功。

    如果成功那么这些国家也就要面临选择了。

    到底是使用国威的技术,还是另辟蹊径,单独开发。

    但国威公司现在拥有4G技术一万多条专利。

    想要绕过国威公司几乎是难比登天。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发出5G。

    但问题大多数公司3G都没谱呢。

    又哪有经验去开发5G呢?

    自然让不少公司也是有些头大。

    ……

    时间来到了二零零五年。

    在过去的零四年当中。

    勇气号登录火星。

    机遇好登录火星。

    世界首个私人研制的太空船1号进入太空。

    华夏国绿卡制度正式实施。

    全球首条磁悬浮商用列车在华夏国投入运行。

    米联邦宣布2020年让宇航员重返月球。

    ……

    在过去的一年中。

    全球经济回暖。

    全球电脑出货量快速增长达到了一点九亿台。

    相对于上一年增长了将近百分之十八。

    华夏国全年电脑出货量达到一千六百万台,相较于上一年,也增长了百分之十八。

    龙翰科技系统销售和软件销售同样出现了增长。

    实现净利润五千六百四十亿元。

第256章 净利润突破一万两千亿。

    龙翰游戏在这一年当中,出了多款经典游戏的续集,销售非常的好。

    浩瀚2游戏引擎的授权费也是与日俱增。

    龙翰游戏全年实现销售净利润五百五十亿华夏币。

    相较于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十。

    ……

    龙翰网络游戏。

    旗下有暗黑传奇、反恐精英、玩玩游戏在线、暗黑世界。

    虽然暗黑传奇的销售进一步下滑,但暗黑世界销售却持续旺盛。

    全年实现净利润一千两百八十亿。

    相较于上一年度增长了百分之十五。

    ……

    瀚邦公司(网络搜索)全年广告收入和Hicq的各种收入达到了惊人的三百三十亿米金。

    全年实现净利润一千零八十亿华夏币。

    这是瀚邦公司建立以来实现盈利最多的一年。

    ……

    龙翰微电子。

    全年生产的CPU大幅下滑,只有八千多万颗,相对于去年下降百分之二十七,只占全球CPU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三。

    但华龙芯片牢牢占据了高端芯片的位置。

    加之下半年米联邦又放开了税率。

    净利润出现了井喷。

    达到了一千九百九十亿。

    利润是去年的一倍还多。

    同时龙翰微电子下半年开始大量的代工芯片。

    光是NV公司和AT两家公司就给了龙翰微电子将近八千万显卡CPU的代工订单。不过NV只是部分订单,AT公司则是全部订单。(在NV公司看来,鸡蛋不能都放到一个篮子里,所以还是把部分产能外包给了其他公司,以免龙翰微电子一家独大,最后涨价。而AT只是单纯选择最便宜的代工厂而已。)

    虽然龙翰微电子的代工价全球最低,但由于量大,净利润还是达到了三百亿华夏币。

    当然还有其他各种小型订单,只不过龙翰微电子刚刚起步,净利润只有一百多亿。

    龙翰微电子全年实现全部净利润两千四百亿华夏币。

    ……

    翰林院软件发展中心。

    这几年的利润也在逐渐增长。

    授权业务,特许业务,技术援助,图纸设计,相关收入达到八十多亿华夏币。

    ……

    萨儿斯影响已经过去……四十大盗和寻宝网的销售收入也快速增长。

    苏翰获得净利润分红达到了十亿华夏币。

    ……

    龙翰酒店也增长了到了二点五亿。

    ……

    龙翰汽车全年实现整车生产八十万辆。

    闪龙汽车五万辆。

    祥龙汽车七十五万辆。

    全年实现销售额五千两百亿华夏币。

    由于龙翰汽车整车芯片电池几乎都是自己生产的。

    整车销售毛利率达到了惊人百分之五十五。

    【关于销售毛利的问题。我也借鉴了网络上的一些公开信息。

    譬如T汽车销售毛利是百分之三十。而电池成本占比是百分二十五,加在一起就是百分之五十五。(国内的B汽车整车毛利率为百分之十三,电池成本百分之十五,加在一起百分之二十八。(电量更高的电池成本比例更高。)

    苏翰的车载电脑和里面的芯片是自己生产的。那么整车下来无非也就一些材料和人工成本。

    还有一些配件,如电池和电脑的材料和人工成本。而且这个时代的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相对较低。那么整体下来百分之五十五的‘毛利率’我觉得并不算夸张。

    至于净利润,现在龙翰汽车还处于免税期(国内某汽车年销售额一千亿,纳税才十亿。可见国家对制造业的税率,还是很低的。)其成本主要是缴纳的员工福利和企业所得的费用,龙翰汽车的整车净利润在百分之四十上下,还是非常合理的。有说的不对的地方,大家帮忙补充一下。

    毕竟花猫并不是这个行业出身,而且写小说不可能事无巨细的都了解,也只是综合了一下相关数据而已。】

    由于苏翰又投建了几个汽车厂和几个电池厂。

    相关投入七百五十亿。

    龙翰汽车全年实现净利润一千三百三十亿。

    ……

    龙翰机床四轴五轴加工中心销售还算不错。

    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也已经试生产成功在最后的调试阶段。

    龙翰机床全年实现净利润三十五亿华夏币。

    同比增长百分之十六。

    ……

    龙翰发电设备。

    全年销售额四十多亿。

    这些销售额几乎都是充电费用。

    苏翰要求龙翰充电桩用不着赚钱,维持一个成本就行。

    不过这些年龙翰发电一直在加大发电机的安装。

    研发和安装都不低。

    全年亏损几十亿。

    ……

    龙翰氢能源。

    依旧处于研发阶段。

    虽然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氢原料电池,但因为各种限制,还是没有办法投入实际运用。

    苏翰其实也了解,氢能源电池虽然好用,但条件要求比较多,这也是为什么氢能源汽车,一直无法投入生产的原因。

    总体全年亏损十几亿。

    ……

    龙翰电池。

    年产能达到了80GWh。

    (利润和成本都包括在龙翰汽车当中了这里就不算了。)

    ……

    龙翰科技实现全年净利润一万两千七百六十亿华夏币。

    相较于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六十七。

    仅仅是苏翰的个人财富现在已经超越了三哥国的GDP。

    苏翰说是富可敌全球百分之九十几的国家也不过分。

    ……

    由于龙翰汽车和龙翰电池规模的快速增加。

    龙翰科技旗下的员工数量也在快速增加。

    现在的龙翰科技已经拥有五十一万多人。

    ……

    现在钱对苏翰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他最关心的就是什么时候能完成系统任务。

    因为不知不觉新能源大亨的任务已经过去六年。

    距离任务规定的最后时限还有四年。

    那么这四年对苏翰来说必须快马加鞭才行。

    今年龙翰汽车的二三四五厂就要建成。

    那么今年的龙翰汽车产能将达到一百九十万辆。

    明年年末全部汽车厂建成产能要达到七百五十万辆。

    最有可能的是在二零零八年完成新能源大亨的任务。

    如果到时候玩不成,只怕也没时间完成这了。

    虽然系统并没有说放弃任务有什么惩罚,但完成不成肯定是没有奖励的。

    苏翰也很好奇。

第257章 电池升级与电机升级

    第一个任务的时候系统给了自己一个人工智能程序。

    第二个任务完成以后不知道能给自己什么东西。

    ……

    在龙翰科技的带领下。

    华夏国全年实现GDP增长百分之二十。

    GDP总额为二点九万亿米金。

    ……

    新年初始。

    苏翰对新的一年公司布局进行了调整。

    最重要的工作当然是龙翰汽车二三四分厂的建设了。

    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任务必须要保证进度才行。

    龙翰电池扩大产能的事情也很重要。

    因为有汽车没电池也不行。

    只不过龙翰电池只建设了三个厂。

    毕竟电池生产不需要汽车生产那么大的地方。

    龙翰微电子不但产量要增加。

    还要拉到更多的芯片代工的订单。

    对苏翰来说芯片生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

    也是龙瀚科技的底气。

    所以底气不能丢,苏翰立志要把龙翰微电子,打造成全球最大芯片生产公司。

    至于超级充电桩的建设,苏翰也要求尽量加快,而且新能源发电设备,也要尝试进行投产。

    最好的办法是能用自己的发电机,给自己的汽车充电。

    那么这个新能源产业链才是真正的产销一条龙。

    ……

    二月。

    苏翰回到了办公室,道:“神龙!数据收集的怎么样了?”

    “已经收集的差不多了!不过我的数据中心有点小。老板最好能帮我扩容一下。”

    “没问题!对了,相信我们公司的祥龙汽车也看了。有没有什么好的意见没有?”

    “有!现在网络上用户普遍还是存在里程焦虑的概念。用户们希望电动汽车能有更远的续航里程。但提升续航里程,只能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对电池材料进行优化。二是对电动机进行优化。

    由于我的程序规则当中要求我不能进行创新,只能进行优化。所以我说的创新只能在现有规则体系下创新。”

    神龙是苏翰一行行代码敲出来的,当然知道这个规则。因为在神龙的庞大的代码库中,经常穿插这一条规则就是执行第一规则。

    似乎第一规则就是用来限制人工智能程序形成‘我’的概念。

    毕竟超级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运行效率还是非常夸张的。

    如果人工智能程序有了我的概念,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人类几百万年对‘我’概念的自我升华迭代。

    那可就是人类的末日了。

    苏翰道:“你说的事情我明白。按照你的逻辑,你能对现有的电池技术和电动机技术,有什么程度的优化?”

    神龙继续道:“如果老板需要神龙来负责优化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神龙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可能在一年内,将电池容量提升百分之二十,重量也会适量降低。”

    苏翰闻言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电量就是电动汽车的灵魂。

    能量提升的同时,重量还降低,岂不是可以存储更多的电量了。

    那么将续航提升到一千一百公里以上问题也不大了。

    苏翰道:“那成本呢?”

    神龙道:“老板可以给我设置一个条件就是降低成本,这样我的模拟数据就可以一降低成本为第一条件了。”

    苏翰想了想,道:“成本当然是越低越好了。不过稍微增加一点也可以接受。但最好不要超过百分之十。”

    神龙道:“好的老板!我知道了。”

    苏翰道:“那电动机的优化呢?”

    神龙道:“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主要是由环境因素、驾驶因素、助力因素组成。所以影响续航的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那么只能从综合的角度着手。

    我的建议是使用算法、软件、芯片进行综合因素优化。神龙的主程序下嵌入很多人工智能的辅程序。如果借鉴这些辅程序,可以生成智能子程序,再利用这些子程序,搭配车辆感知系统、摄像头和雷达,对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行综合和实时的动态评估。

    评估后可以实时调整算法控制车辆的电压和电流输出,从而起到节省能量的目的。”

    “能具体节省多少?”

    “根据行驶的路况的不同和行驶的条件不同。通过智能软件的升级,理论上可以增加最低百分之十五和最高百分之三十理论续航里程。”

    什么!

    苏翰听到这吓了一跳!

    增加一些软件和芯片就能提高最高百分之三十续航。

    怎么可能这么牛逼。

    其实苏翰对祥龙汽车现在优化的程度已经是非常满意了。

    因为现在的祥龙汽车已经全面超越未来的T汽车。

    这已经证明了龙翰科技在算法上已经是牛逼的不行。

    但现在的问题是算法已经达到了极限。

    现在龙翰汽车的研发团队哪怕是省出一瓦时来都难比登天。

    神龙的算法优化居然能一下节省百分之三十。

    这不是要把天捅个窟窿吗!

    续航里程变成了一千四百公里以上?

    这也太牛逼了吧!

    苏翰道:“神龙!你确定你说的这个智能程序真的能这么厉害?”

    神龙道:“这个智能程序会凭借着探测器、摄像头和雷达感受到车辆的基本讯息,然后会通过这些基本讯息来控制和匹配动力装置传输的数据,从而节省大量电能。但有个前提,需要一块特殊设计的智能算法芯片,而且还要增加车辆的各种探测装置。会增加整车成本。”

    苏翰道:“那大概需要增加多少?”

    神龙道:“按照现在的材料造价每台车的成本增加应该不低于一千三百元。”

    苏翰笑了笑道:“一千三小意思!一千五都没有问题。对了!你能不能解决自动驾驶的问题?”

    神龙道:“没问题!利用神龙的嵌入式智能小程序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需要增加一块智能驾驶芯片,只要将智能程序嵌入芯片当中。就可以由它来控制智能驾驶了。”

    苏翰闻言顿时是兴奋了起来。

    似乎自动驾驶的时代真的到来了。

    不过苏翰也知道自动驾驶不是小事情。

    需要上面同意,再层层审批,还要申请道路实验。

第258章 全新工程样车性能大幅提升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

    只怕没有几年时间是想都不要想。

    不过自动驾驶却可以为龙翰汽车打出名号。

    全球首个实现自动驾驶的汽车公司。

    想想就牛逼的不行。

    苏翰道:“对了神龙!你说的智能程序编写麻烦吗?要多久?”

    神龙道:“一分钟就能编写好。不过想要达到预想的设计效果,需要重新设计芯片和更改车体。我只能提供修改图纸,具体情况,还要看工程样车什么时候能够设计完成。”

    苏翰道:“那你就准备准备。我会让研发部门第一时间按照图纸要求设计工程样车的。”

    “好的老板!”

    ……

    几天后。

    苏翰把神龙提供的控制芯片新图纸交给了龙翰微电子,让他们按照图纸生产新型控制芯片

    又将施工图纸交给了龙翰汽车研发部门,让他们按照图纸的要求去设计工程样车。

    当然还要购买一些必要的配件。

    想要看到工程样车起码还要一个月的时间。

    ……

    春节期间。

    苏翰、邵雨桐、还有袁美霞一起返回了县城过年。

    苏翰和袁美霞其实已经好久没回县城了。

    主要是因为今年是苏翰新婚第一年要回县城走走亲戚。

    苏翰和邵雨桐过年期间打算把县城所有的亲戚都转了一圈。

    不过县城的领导不知道从那知道苏翰回来了。

    居然也找上了门来打招呼。

    客套了半天。

    其实是想让苏翰回县城投资。

    苏翰当然不好拒绝了。

    因为自从他和邵雨桐结婚以后。

    老丈人邵温学就被县里提拔到了正科级。

    苏翰当然知道这是县里在向自己示好。

    于是便答应在县城投资建设一个百亿级别的汽车零件加工厂。

    反正现在龙翰汽车产业很大。

    随便掉下点配件也够县城就业的了。

    县里领导当然非常的高兴。

    百亿级别的企业能解决的就业问题可不是一星半点。

    老丈人邵温学也顿时成了全县的大红人。

    ……

    年后。

    新型的工程样车生产成功。

    相对于祥龙S1工程样车外表几乎没有什么改动。

    只是在一些关键部件上增加了探测装置。

    动力单元和车载电脑也重新设计,增加了一块智能核心,不过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块核心的用处。

    苏翰亲自来到了新车测试中心。

    将神龙生成的智能程序更新到新版系统当中。

    接下来就是测试了。

    龙翰汽车的一众高层也是站在一边。

    其实他们都感觉有些奇怪。7

    因为全新的工程样车和祥龙汽车几乎是一样的。

    如果苏总想出新车。

    外形也应该换一换吧!

    花钱买同样的汽车。

    客户怎么可能那么傻。

    不过苏翰没说众人也不敢问。

    首先是实验室内测试理论续航。

    但开始测试之前需要先打开精准省电模式。

    这个功能是车载电脑的新功能,可以选择打开,也可以选择关闭。

    打开以后。

    车载电脑会按照会提醒驾驶员调整其驾驶状态。

    测试开始后,电脑会时不时的出声,提醒驾驶员调整车速,驾驶员也是感觉十分的神奇。

    没想到这台电脑还会说话。

    当然如果驾驶员没有达到电脑的要求,它会反复提醒,直到对方达到它的要求为止。

    不过标准续航测试开始以后。

    苏翰就转身离开了。

    因为现在的祥龙汽车标准续航已经达到了九百五十公里。

    全部测试下来一般要十多个小时。

    他可没时间等在这里。

    标准测试分别是市区车速(五十公里以下),市郊车速(一百二十公里以下)。

    驾驶员要反复行驶直到汽车没有电为止。

    经过了详细的测试。

    开启省电模式的工程样车,续航里程,达到了一千零九十二公里。

    标准续航里程居然增加了百分之十五。

    看到这个结果。

    龙翰汽车研发团队的众人也是有些目瞪口呆。

    原来这个精准省电模式不是文字游戏。

    居然真的省了这么多的电。

    当然这还只是标准实验室续航。

    并不代表真实的路况。

    龙翰汽车的工程样车,还要进行室外续航测试,毕竟真实的情况才是检验产品质量的唯一标准。

    ……

    现在是冬天。

    虽然刚过春节,但气温已经回升,外面的气温大概有零下十度左右。

    由于磷酸铁锂电池在低温情况下表现不好。

    所以研发团队给电池增加了加热装置。

    平时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而且驾驶员开车的时候也需要开空调。

    同等情况下制热比制冷要费电。

    这也是为什么电动汽车在寒冷的北方更加耗电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的冬天。

    一个新能源汽车的老手,凭借着准确的控制,可以将续航里程控制在六百六十公里左右。

    一个新能源汽车的新手,对新能源汽车不是很了解,那么续航大概在五百七十公里所有。

    如果路况变得恶劣,有塞车或者经常有爬坡的话,那么续航大概在四百七十公里左右。

    但平均下来祥龙汽车在冬天的标准路况下能达到六百公里左右。

    这次的驾驶员是一个老江湖。

    不过这次他需要在精准省电模式下开全程。

    工程样车离开了研究中心。

    随后在京城外围高速上转圈。

    京城外围高速全程一百九十公里,哪怕是六百公里续航,想要把电耗光也没那么容易。

    在省电模式下。

    电脑不断提醒驾驶员按照自己的要求控制车速。

    只不过让驾驶员感觉吃惊的是!

    当他的汽车靠近某一辆车的时候。

    电脑系统会提示双方的安全距离,甚至还有对方的车速。

    这就让驾驶员是有些吃惊了。

    因为长时间在高速上行驶,很多小细节根本无法感觉到。

    但如果知道了前车的车速,那么自己也可以提前控制车速,非常的方便。

    系统提示功能也不止这些。

    前方的汽车忽然出现减速电脑会提醒。

    超车道有汽车快速接近电脑也会提醒。

    司机也是有些傻眼了。

    难道这台汽车有眼睛不成?

    更让老司机和陪驾人员吃惊的是。

    就是这台车的续航里程。

    本来这种气温情况下就算以他的驾驶水平也只能跑六百五六十公里就不错了。

    但最后他居然跑了整整七百八十公里。

    要知道这可是冬天。

第259章 新车算法升级各大车企傻眼了

    冬天的续航里程居然增加了一百三十多公里。

    这怎么可能!

    陪驾人员也是目瞪口呆。

    当两人返回研发中心,把事情告诉聂安邦的时候,他也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就这么改一改电脑系统,增加了一个功能,续航里程就增加了那么多。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更让他不可思议的是。

    当他在实验中心内部建设的复杂路况进行测试的时候。

    续航里程居然增加了百分之三十。

    这下聂安邦算是彻底的明白了。

    弄了半天这个系统是情况越复杂的路况续航里程越长。

    这真是省电省出了新高度。

    这下他才算是见识到新算法的强大。

    其实以前苏翰总是张口算法,闭口算法,他还有点嗤之以鼻。

    在他看来造汽车也不是造电脑。

    要什么算法。

    不过当龙翰汽车的算法团队,把研究出来的算法加载到汽车当中,性能果然大幅提升。

    聂安邦最后也是不服不行了。

    看来算法确实是电动汽车的重要工具。

    后来他也张口算法闭口算法。

    出去以后到处炫耀。

    别家汽车不如自己家的算法牛逼。

    但现在老板似乎又把算法升级了。

    性能居然一下提升到了最大百分之三十。

    靠!

    看来算法才是电动汽车的心脏。

    没有算法就算汽车的制造工艺再牛逼也是上不了台面。

    聂安邦第一时间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苏翰。

    苏翰虽然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但当他听到以后还是非常的高兴。

    他倒不是高兴新车性能提升了多少。

    而是高兴神龙太牛逼了。

    这么牛逼的程序。

    神龙几分钟就搞定了。

    如果换成自己的团队,就算有研发方向,想要搞出这么牛逼的智能程序来,几年也未必能做得到。

    苏翰随即决定将新功能添加到新车当中。

    当然牵一发而动全身。

    想要更改年产量一百多万辆的汽车设计。

    绝对没那么简单。

    苏翰给新车定名为:祥龙S2。

    ……

    神龙这会忙着模拟各种电池材料的实验。

    电池材料是非常复杂的东西,哪怕是一个离子的迁移,释放到海量的材料上,计算量也是难以想象的。

    这么可怕的计算量没有神龙这个超级人工智能。

    普通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苏翰现在最期待的就是新一代的超算。

    因为超算的性能越强,神龙的计算效率就越高,也能为自己节省大量时间。

    哪怕性能只是提升一倍。

    计算新型电池材料也能从一年变成半年。

    希望超算团队能尽快完成研发。

    这样苏翰就可以给神龙更换一个新的超级大脑了。

    不过淘汰下来的旧超算也继续会发光发热。

    只不过会作为神龙的分身。

    ……

    三月中旬。

    闪龙S2工程车也下线了,同样搭载了全新智能系统。

    闪龙S2是跑车,采用双电机,本来是耗电大户。但安装了新版智能程序以后,开启精准省电模式,功耗大幅下降,只比祥龙高了一点。

    夏天,闪龙S2的标准续航里程也从之前的五百六十公里,增加到了七百八十公里。

    这已经相当于冬天的祥龙功耗了。

    不得不说智能程序的省电功能在闪龙跑车身上,更能发挥出省电的精髓。

    当然,前提是必须开启精准省电模式,而且不能飙车。

    飙车的话怎么省也没用。

    ……

    祥龙和闪龙都有了新车型。

    现在摆在苏翰面前的就是这款车是否要涨价出售。

    按理说苏翰应该推出新款车型。

    因为续航里程更远了,价格也应该更高。

    但问题是价格太贵了,不利于产品推广。

    但要是不调整。

    前面买车的人不是吃亏了吗。

    到时候大家都回来找也是一件麻烦事。

    考虑再三。

    苏翰还是决定调高百分之十的售价。

    以免引起老客户的不快。

    毕竟汽车是大件,不可能总买新的。

    不像CPU这种小件,想怎么升级,就怎么升级,根本没人在乎,反而是越快越好。

    ……

    闪龙S2的售价也大幅调高。

    调到了二十六万米金。

    在苏翰看来这些土豪根本不差钱。

    用不着给他们省钱。

    ……

    四月。

    龙翰汽车随即对闪龙S2和祥龙S2进行了官宣。

    其中让人亮瞎双眼的是祥龙S2续航里程再次提升了一百多公里,达到了惊人的一千零九十公里。

    闪龙S2续航里程更是大幅增加,达到了七百八十公里。

    当然价格也相应的提高。

    祥龙S2国内售价十六万五千。国外售价三万三千米金。

    闪龙S2国内售价两百万。国外售价二十六万米金。

    龙翰汽车宣布接受订单更改,只要加钱就可以将祥龙S1,更改为S2。

    相关消息顿时是震动全球。

    其中最夸张的当然是在不更换电池包的情况下。

    两款汽车的续航里程再次大幅增加。

    虽然龙翰汽车重申,是增加了省电模式的功劳,但谁都不相信。

    一个省电模式就能增加那么多的续航?

    这怎么可能。

    其实这会全球各大车企都在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

    全球生产出的新能源样车已经生产了几百台。

    但大多数公司的工程样车根本达不到龙翰汽车的续航里程。

    同等电池容量的情况下。

    他们的工程样车基本续航里程只有三百八十公里,只达到了龙翰汽车的百分之四十左右。

    当所有公司都是这种情况。

    就算傻子也知道了。

    龙翰汽车的技术含量还是很高的。

    绝对不是什么一个电池包和一个壳子的拼装货。

    这些大公司的研发团队经过反复讨论。

    认为十有八九就是车载电脑和动力主板控制装置。

    因为只有这些东西,他们不清楚结构。

    其实说到整车制造。

    这些大汽车集团谁也不服。

    但说到软件和算法。

    他们就算是拍马也追不上龙翰科技。

    如果抛开算法,想要达到龙翰汽车的水平,就要增加电池容量。

    起码要达到两百四十度电的电池包才能达到龙翰汽车现在的续航里程。

    两百四十度的电池包,不说成本,光说体积,一般车也装不下。

    总不能设计半天。

    最后设计出一辆双层巴士出来吧。

    而且巨大的电池包的价格也是非常的惊人。

第260章 五轴联动机床上市

    以龙翰汽车的销售价格,别说赚钱了,赔钱都要赔破产。

    那么对这些大公司来说,想要插手新能源汽车产业,算法和软件才是最致命的关卡。

    只能说在算法没有突破之前。

    他们根本没实力插手新能源汽车领域。

    各大公司都在组建自己的算法团队。

    打造自己的电动车。

    不过算法并不是那么容易搞出来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从龙翰科技的研发团队挖人。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没有挖不来的人才就看你给的多不多。

    各大车企的高薪砸下来,龙翰科技的核心算法团队,已经有人被国外的车企挖走,基本都是百万米金的年薪,还包全家移民和绿卡什么的。

    面对如此高薪。

    哪怕忠诚度比较高的人也是会动心。

    龙翰汽车的算法团队,陆续有人被挖走。

    但苏翰选拔团队核心成员的时候,最看重的就是忠诚度和诚信。

    这两样不达标的话。

    最多也就是负责一些边边角角的工作。

    所以算法团队最核心管理人员忠诚度还是很高的。

    而且算法团队并不是几个人组成的,而是由几百人组成的。其实每个团队只能负责一小部分的算法,所以一部分边缘人的离开,带不走整套算法。

    而且龙翰汽车的对算法代码管理非常的严格。

    因为龙翰科技本身就是靠算法起家的,自然有自己的一套缜密的数据办法。

    除非是一线负责人。

    普通研究员根本没有可能触碰到算法代码。

    所以这些人就算去了新公司,也要自己从头研发。

    期间还必须绕开龙翰微电子的专利,所以也没那么简单。

    但对各大车企来说,能有个方向也行,就算瞎子摸象,也比啥也不知道要强。

    就在各大车企大刀阔斧的搞算法升级的时候。

    龙翰汽车的新车型,在不提高电池包容量下,续航里程再次提高百分之十五。

    这岂不是说对方在算法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本来新突破是好事,他们也可以借机突破,但问题是他们高价挖来的这些算法研发人员,根本不知道龙翰科技的新算法是什么。

    甚至连听都没听过。

    这让各大公司有些无语。

    因为这就代表他们辛辛苦苦挖来的算法团队。

    算法反已经落后了。

    当然,更可怕的是现在的龙翰汽车续基础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一百公里以上。

    燃油汽车想要跑这么远的距离,需要上百升的油箱。

    而加满上百升的汽油要近四百元。

    反而充电只要四十元。

    巨大的动力成本。

    明眼人都知道。

    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崛起,已经不可阻挡。

    如果他们再跟不上对方。

    那么最后可能连汤也喝不上。

    好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一百万不行。

    就一千万。

    这些国际汽车巨头就不相信了,自己给的工资可以把天捅个窟窿,他就不相信挖不来人才。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次负责算法升级的是神龙。

    连普通研发团队对新算法也是一头雾水。

    所以想用撬墙角的方法来撬走苏翰算法。

    注定是白日做梦。

    ……

    祥龙S2和闪龙S2的推出

    对全球用户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尤其是闪龙的用户。

    因为跑车的耗电量太高了。

    严重影响续航里程和心情。

    但他们要求龙翰汽车增加电池容量,但一直得不到回应。

    毕竟电池体积增加了,整车性能和安全性都要受到影响,整车设计一般不会轻易调整。

    但现在有了全新算法的加持,续航里程大幅提升,唯一的缺点就是开启省电模式,以后将不能飙车了。

    不过虽然很多用户买了跑车,但并不代表喜欢飙车,只是开着拉风而已。

    所以闪龙汽车的修改订单量是最多的。

    甚至以前买过老款闪龙汽车的用户,转而又买了新款。

    对他们来说钱多钱少根本不重要,关键是体验。

    祥龙汽车也收到了大量的订单更改,只增加百分之十的售价,续航里程却增加了百分之十五,怎么想也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

    闪龙S2最后接到了二十万量的订单。

    祥龙S2加上更改的订单,达到了一百二十万。

    但还有一百多万辆的订单依旧使用祥龙S1,因为有人觉得祥龙S1的性能也不错。

    双方相差也就是一百多十公里。

    完全没必要多花钱。

    只不过大多数人后来都后悔了。

    因为新版汽车不但续航增加。

    驾驶体验也是大大增加。

    从此以后电动汽车领域就有一句经验之谈:如果电动汽车有新车,那就千万别买老车,买了肯定后悔。

    ……

    龙翰汽车现在拥有两百六十多万辆的汽车订单。

    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

    不过现在龙翰汽车的二三四厂一期已经建设完毕。

    现在龙翰汽车实际产能已经达到了两百四十万辆。

    那么这两百六十万的订单最多也就一年多而已。

    ……

    神龙这个时候已经完成了新型电池材料的升级。

    磷酸铁锂电池配方添加多种元素,容量提升百分之十。

    神龙还改进了4680电池的设计,容量也能提高百分之五。

    更重要的是因为添加了其它元素。

    电池造价再次下降。

    而且重量也下降了。

    苏翰当然是非常高兴了。

    如果采用这款新电池续航会大幅增加。

    简直是牛逼的没朋友。

    不过眼下苏翰还不着急升级。

    毕竟祥龙S2和闪龙S3还量产呢。

    如果再升级自己会被客户给骂死。

    ……

    四月。

    龙翰机床的五轴联动机床卧龙W5s数控加工中心投入量产。

    该消息一经宣布再次引起轰动。

    龙翰机床其实在国内影响力一般。

    因为官家买的比较多,国内企业买的比较少。

    主要是因为龙翰机床并不比国际上的机床便宜,所以国内的企业客户,更喜欢买外国的名牌。

    但龙翰机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可不小。

    龙翰机床代表着华夏国在机床生产领域的最高水平。

    作为一家仅仅创立六年的企业就能达到现在的高度。

    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第261章 机器人行业的前景

    现在龙翰机床又攻克的机床的天花板五轴联动机床。

    那么龙翰机床已经是全球机床加工自动化企业当中一流的水准了。

    国外很快又放开了五轴联动的出口。

    这下华夏的企业可以买到全球最好的机床品牌了。

    不过苏翰并不指望龙翰机床能给自己赚多少钱。

    他主要是为了自己使用机床方便。

    不过龙翰机床生产数控加工中心都是中小型的。

    苏翰以后还要生产中大型的,甚至是特大型的龙门数控加工中心。

    对龙翰机床来说。

    这也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五月。

    部分生产线经过重新修改。

    新型了祥龙S2和闪龙S2陆续下线发货。

    用户们拿到了新车也是有些失望。

    因为老款S1和新款S2外形几乎是一样的。

    这就让他们有点担心,是不是被骗了,交了智商税。

    外形既然是一样的。

    性能再一样。

    谁买谁不成了傻瓜了吗。

    不过当他们开车上路测试以后。

    才发觉到不一样。

    老款车型标称的标准续航是九百五十公里。

    但实际上夏天开空调的话也就是六百五六十公里左右。

    这个续航里程其实大多数人已经非常满意了。

    六百五六十公里在华夏国都够连穿几个省了。

    但祥龙S2开启省电驾驶模式以后,哪怕全程开空调,续航里程也达到了九百公里以上。

    这也太牛逼了吧!

    这就等于多花百分之十的钱,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的续航里程,自然把众人都兴奋的不行。

    因为九百公里的续航里程,已经能跑很远的距离了。

    正常人上下班一周充一次电就足够了。

    闪龙汽车提升的就更多了。

    闪龙S1开空调的话续航里程才三百多公里。

    但闪龙S2开启省电驾驶模式以后,续航里程升到了六百公里以上。

    这自然让购买闪龙的用户是惊喜的不行。

    这也让之前那些说买S2的人是智商税的人后悔的不行。

    电动汽车买新不买旧的说法也是最终被敲定下来。

    各大汽车平台也对龙翰的新车进行了点评。

    几乎是全体点赞!

    因为这些都是专家,在他们看来,龙翰的新车,在不提升电池容量的情况下,续航里程大幅增加。

    这说明龙翰的新车在算法上再次获得了巨大的突破。

    以前所有人都说龙翰科技是搞电脑的,来搞汽车,有点不务正业。

    但现在看来,搞电脑的,来搞汽车,有天然的优势。

    起码在计算机算法领域谁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全球各大车企也买了一些新车回去。

    但拆开后是一头雾水,关键是他们招募的那些所谓的精英,也看不懂是什么情况。

    因为新型车载电脑经过神龙的加密,没有专用的加密电脑,根本就读取不了里面的数据,让这些车企有一种空有宝山却无从下手的感觉。

    眼下他们也只能羡慕的看着龙翰汽车在市场上大卖特卖了。

    ……

    程旭结婚。

    ……

    潘驰结婚。

    ……

    其实当陆海斌结婚以后。

    家里对两人催促的也是厉害。

    所以两人都把结婚的事情安排在同一月。

    只不过错开了。

    两人的主婚人还是苏翰。

    现在四大天王当中也就只有卢飞宇了。

    不过卢飞宇把婚礼定在了十月份。

    ……

    六月。

    苏翰无意看到了国内某大型门户网站上刊登的新闻。

    该新闻是介绍了长岛国的机器人阿西莫。

    该新闻的作者把阿西莫给夸上了天。

    认为机器人行业才是人类的未来。

    甚至还提到了龙翰科技。

    他认为龙瀚科技不应该去生产什么汽车。

    应该去生产机器人。

    如果龙翰科技能让机器人走入千家万户。

    那才是推动了技术进步了呢。

    苏翰这会却忽然想起了另外一家公司。

    就是未来在机器人研发领域大名鼎鼎的博斯顿动力公司。。

    博士顿动力公司名下有很多有名的机器人,如大狗机器人、小狗机器人、猎豹机器人、宠物人机器人,以及能跑,能跳,还能空翻的阿特拉斯机器人。

    博士顿动力几乎是未来机器人的天花板公司。

    但却是一家戏精出身的网红公司。

    这家公司名气很大,一度估值也很高,但实际上却根本赚不到钱。

    谁也不喜欢。

    最后连米联邦自己都不要了。

    倒手卖给咸菜国。

    其实不光博士顿有这个问题。

    机器人阿西莫是同样的问题。

    更早的网红,成名多年,最后也是因为不赚钱,项目被下马。

    自己去搞机器人。

    那根本就不是赚钱是烧钱了。

    苏翰虽然不差钱。

    他现在富可敌国。

    哪怕是烧钱也能烧的起。

    但现在的问题是机器人市场化到底能不能实现?

    机器人产业到底能不能赚到钱?

    似乎成为了一个没有答桉的传说。

    苏翰想到这,道:“对了神龙!你说研发机器人到底能不能赚到钱?”

    神龙道:“机器人产业当然能赚到钱。长岛国的科纳公司,去年销售机器人五万台,销售额达到五十六亿米金。实现净利润十四亿米金。净利润率高达百分之二十五。”

    “我不是那个意思!”苏翰补充道:“阿西莫,你知道吧!我的意思是。研发类人的彷生机器人能赚到钱吗?”

    神龙道:“彷生机器人现在在全球没有消费市场,应该是赚不到钱的。如果老板想要涉足机器人制造领域,我认为还是应该先从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这些有市场需求的领域入手。

    因为现在全球工业机器人的产业规模达到两百五十亿米金以上。而且还保持了每年百分之十以上的增长。未来是非常有前景的。”

    苏翰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机器人领域发展的很快。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会越来越快……甚至未来的制造业当中,方方面面都有机器人的身影。

    但他想的却不是这个问题。

    苏翰道:“神龙!你说如果制造彷生机器人,要怎么才能打开消费市场呢?”

    神龙道:“彷生机器人如果想打开消费市场,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服务市场,以服务人类为目的。但现在全球的人类数量,已经超过了就业需求,大量闲置人口,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第262章 成立机器人公司

    服务业又是全球第一大产业。

    如果制造出彷生机器人来服务人类社会,可能会取代很多简单重复的服务类工作,会造成大量基层人口失业。

    关键是人类还拍摄了大量释放机器人焦虑的电影,如终结者、黑客帝国、我机器人等等……如果老板推出可以代替人类工作的彷生机器人,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只怕带来的利润没有麻烦多。

    当然,如果不考虑社会问题的话。

    只是单纯的谈打开消费市场是可以做到的。

    只是现在的彷生机器人性能不够好,问题在于算法和实时数据传输量不够。

    如果人类真的能够全面实现4G以上流量的网络传输,那么我可以通过一个主程序,分别控制下面的子程序,实现所有功能。其实这和自动驾驶差不多。但需要我来作为大脑,还需要设计云芯片来分担计算压力。”

    苏翰笑道:“那你不是成了天网(终结者)或者是矩阵(黑客帝国)了吗。”

    神龙道:“最高管理员是老板。老板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老板没要求的,我是不会去做的。”

    苏翰点了点头。

    他刚刚也是一句玩笑话。

    因为神龙是系统给自己的,也不是他自己编写的。

    虽然他能看懂,但也不代表他能编写出来。

    因为其中蕴含的代码想象力。

    凭他一个人没有上百年的苦工钻研是想都不要想。

    如果对方真的想弄死自己。

    只怕早就弄死了。

    起码现在全球的计算机应该都抵抗不了神龙的威力。

    不过机器人产业似乎也应该早点布局了。

    因为随着公司在实体产业的全面开花。

    机器人制造业的自主也很重要。

    而且设计出一些网红机器人对提高公司的影响力还是有意义的。

    ……

    龙翰机器人项目就这么正式上马了。

    初期苏翰只是小打小闹。

    投资了二十亿华夏币。

    组建一个百人的研发团队就够了。

    主营业务: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彷生机器人的研发。

    不过龙翰科技插手机器人生产研发领域的消息。

    还是在国际上引起不小的关注。

    毕竟龙翰科技现在在全球还是大名鼎鼎的。

    基本上龙翰科技想要搞的项目就没有搞不起来的。

    而且龙翰科技以软件和算法闻名天下。

    对方想要插手机器人制造。

    对机器人领域的相关公司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

    七月。

    苏翰决定和邵雨桐一起去沙漠看看植树造林的情况。

    其实邵雨桐一直想让苏翰去看看,但苏翰老是太忙没时间。

    婚后两人一起生活了。

    再想拖就不方便了。

    决定抽时间过去看看。

    邵雨桐当然是非常的高兴了。

    终于可以让老公看看这些年自己的工作成绩了。

    库齐沙漠。

    距离京城八百多公里。

    开车的话要十几个小时。

    不过苏翰有自己的私人飞机。

    现在苏翰有事情都是坐飞机飞来飞去不用坐汽车那么麻烦。

    其中一架中小型的商务机能乘坐五十人。

    虽然这次基金会同行的人不少,但也足够坐下了。

    基金会的高层,都是邵雨桐大学同学,还有博士阶段的师姐师妹们。

    邵雨桐是基金会理事长。

    纪茹雪是基金会常务秘书长(项目和基金)。

    常宣是基金会执行秘书长(行政)。

    米芙是副理事长(投资)

    乔倩倩是副理事长(财务)

    牛佳欣是副理事长(公共关系)

    还有一些基金会其她工作人员。

    苏翰也是第一次见基金会的这些骨干们。

    只是没想到居然全都是女人。

    这些人也是第一次坐私人飞机。

    自然都是有点兴奋。

    ……

    苏翰的飞机七点起飞。

    八点就降落到了距离库布齐最近的机场。

    基金会的车队已经等在这里了。

    其中负责库齐沙漠项目的经理郭成一直负责这里的植树造林工作。

    关于理事长邵雨桐嫁给全球首富的事情。

    全国人都知道了。

    郭成也知道。

    所以当他听说苏翰要来这里巡视。

    也是十分的重视。

    众人离开机场以后。

    汽车向着沙漠腹地飞奔而去。

    苏翰以前没有来过沙漠地区。

    这也是第一次来。

    路的两侧是连片的格子,看起来十分的壮观。

    苏翰虽然没有来过沙漠,但他对国内大名鼎鼎的治沙神器:草方格,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传说当年为了解决沙丘流动的问题,国内的科学家是使尽了办法,什么平铺沙障、鹅卵石覆盖、沥青搅拌,最后都没有解决沙丘移动的问题。

    直到有人偶尔发现用麦草扎出的‘人定胜天’几个字,居然在沙尘暴中没有被淹没,随即发现了这个秘密。后来又经过了反复试验,最终确定一米见方的草方格,有固沙作用,从而草方格这个神器,成为全球最牛逼的固沙利器。

    只不过这里的草方格,不同于一般的草方格,里面还夹杂着绿色植被。

    在黄沙中看到一摸绿色自然分外的让人感到惊喜。

    ……

    车队进入沙漠后。

    行驶了两三个小时。

    众人下了车。

    郭成道:“苏总!这里有我们一个植树点。不过不能开车了。要坐拖拉机。您辛苦了!”

    苏翰笑道:“我没你想的那么瘦弱。你不用顾忌我。”

    几台拖拉机拉着众人。

    进入沙漠腹地。

    迎面而来的燥热,蒸腾起的热气流,远处的光线被不停的折射,展示出了沙漠烦躁的一面。

    苏翰沿途看到不少草方格和已经露出一抹绿色的植被……在这么酷热的环境中,这些植被还能生长,可见其强大的生命力。

    拖拉机突突了两个小时。

    来到了一处沙丘附近。

    沙丘上立了几个竹竿一样的东西。

    拖拉机停下。

    众人下了车来到了红色杆子的附近。

    靠近后苏翰才发现,这些不是竹竿,应该是铁杆子,不过刷的红漆,十分的明显。

    郭成道:“苏总!这几个杆子是当年盐场治沙的前辈们,在这里立的标杆。上面的高度,表示当年这些杆子刚立起来的时候沙丘的高度。

第264章 牛逼的苏式水冲法

    自从咱们基金会成立以后,在这个位置又订制了两个新的标度杆。

    您看,自从咱们基金会在库齐沙漠进行植树造林以来,沙丘高度已经下降了三米多。下降速度是之前那些前辈们设立标杆的三倍以上。”

    苏翰点了点头,看了看标杆上的刻度。

    似乎从九八年以后,沙丘下降的速度就开始逐渐增加……尤其是最近两年增加的最快。

    郭成继续道:“从九八年开始到现在,库齐沙漠的沙丘,平均下降两米以上。风沙次数从九八年的每年四十多次,已经下降十几次。这大大缓解了北方地区的风沙问题。咱们国内的沙尘暴次数已经比之前下降了百分之五十了。”

    苏翰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两年关于沙尘暴次数减少的新闻他也看到过。

    不得不说这些和三北防护林的基金会项目是分不开的。

    关键工作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这些都是基金会这些年的成绩。

    拖拉机继续前进……很快看到不少人在沙丘间移动。

    有扎草方格的,也有种植绿植的,分工不同。

    拖拉机到了附近。

    众人跳下车。

    植树人员也停下了手上的工作围拢了过来。

    苏翰看着这些皮肤干燥的植树工人,这会的脸上挂着亲和的笑容,心下也是感受到了植树造林的辛苦。

    苏翰和这些人一一握手并道了一声辛苦了。

    这些人也是激动坏了。

    毕竟能和全球首富握手的机会,以前是想都没敢想过。

    郭成给苏翰介绍了扎草方格和植树造林的流程。

    邵雨桐笑道:“苏翰!我们现在使用的沙漠种植技术就是你给提供的水冲法。经过试验,你说的这种方法,不但最省力气,而且成活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现在我们都叫苏式水冲法。”

    郭成笑道:“苏总,您可能不知道。以前我们最高效的种植方法,就是先弄一个玻璃瓶子,里面装满水,然后把要种植的植物插到瓶子里,最后再埋到沙子里。种植一次起码要几分钟,成活率也只有百分之五十,而且找瓶子也麻烦。

    但自从使用您的苏式水冲法以后,每次只需要十几秒钟,而且还不用瓶子了,成活率居然提高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您的苏式水冲法,简直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种植技术了。”

    “好用就行。”苏翰闻言笑了笑。其实这种微创水冲法,在未来已经是主流沙漠种植方法了,种植速度快,成活率高,不过差不多要十几年以后才能逐渐流行起来,他只是把这个时间线给提前了。

    纪茹雪有些好奇的道:“苏总!您以前不是没来过沙漠吗!那您是怎么发现这种方法的?”

    众人闻言也是一脸的疑惑。

    如果说苏翰也是治沙专家,经常出入沙漠,到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但对方并没有来过沙漠,也不是学环境治理的,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创意?

    苏翰道:“我也是偶然间看了一个视频。看到有人在沙漠中倒入一瓶水。这些水很快就渗到沙子里了,从表面上虽然已经看不到了。但后来他们挖了一下,下面却形成了一块很大的固体,掰开后,里面还非常的湿润。所以我就在想,如果要是采用同样的方法,用高压水枪冲出一个口子,不就能保持很大一片区域内丰富的水含量,还不容易挥发了吗。如果用在沙漠的植树造林当中,效果肯定会非常的好。所以就让你们试试!没想到还挺好用的。”

    众人闻言都是一脸的敬佩。

    没想到只是一段小视频就能联想到这么多。

    都说牛顿看到一个苹果落地就能想到万有引力。

    苏翰看到一段视频就能想到治沙良策。

    看来天才的脑袋还真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苏翰一行人在沙漠里转了一圈。

    苏翰还亲自扎了一些草方格又种植了一些沙柳。

    中午。

    众人就地坐在沙丘上,啃食了几个馕,吃了点咸菜。

    伴随着滚滚热浪和闷热的环境。

    让苏翰感受到常年工作在这里的治沙工作者的辛苦。

    苏翰道:“对了雨桐!关于沙漠经济的具体工作,你们做的怎么样了?”

    邵雨桐道:“让米芙谈一谈吧!沙漠经济项目一直是她在搞的。”

    米芙道:“关于沙漠经济项目,我们计划的是分几个方面,一是解决本地人就业,二是开发沙漠旅游,三是种植沙漠经济作物。

    虽然这里是沙漠地区,但畜牧业多少年来一直是这里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但畜牧业对沙漠植被的破坏也是最厉害的。如果不能解决本地农牧民的就业问题,那么当这里植被增加以后,牛羊数量肯定也会增加,那么会对我们辛苦栽种的沙漠植被,产生毁灭性的后果。

    想要保护环境!

    就必须要解决这里农牧民的放牧和就业问题。

    其实我们雇佣过来用于植树造林的员工。

    基本上都是附近的游牧民。

    只要他们肯放弃传统的畜牧业,参与到保护沙漠植被当中来,我们就给他们工作,并且保证他们每年的收入。

    而且工作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也就是本地游牧民整个家庭建制的集体就业,尽量不落下一人。

    现在咱们基金会员工的人均工资达到三千元以上,最低工资也有两千元以上。

    平均每个家庭每年收入不低于七万元。

    参与到基金会整个沙漠治理项目的员工总人数,现在已经超过三万人。

    光是在库齐沙漠这就有一万人。

    当然,如果植树造林都靠基金会来拨款。

    那么基金会就算再有钱早晚也会入不敷出。

    所以我们已经和本地的一些农牧民合作,发展沙漠旅游项目,由基金会提供无息贷款和对外宣传推广,拉动旅游人数。

    现在已经有几个试点了。

    项目主要分为水上项目和沙上项目两种。

    这附近是黄河流域,水资源丰富,游艇、滑翔伞、橡皮艇、漂流什么的都可以开展。

    沙上项目主要是沙漠运动,我们也引进了一些海滩运动,反响也是非常的不错。

第265章 让人震惊的神奇材料

    还有一些骡马骆驼的骑乘游项目。

    还有民宿和一些本地特色饮食等等。

    不过这些只是样板项目。

    我们是希望更多的农牧民能参与其中,同时能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

    剩下的就是沙漠经济作物了。

    沙漠虽然缺水少植,但还是有一些特色经济作物的。如肉从蓉、沙棘、枸杞、甘草、黑加仑等等。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地方,还可以种植葡萄用来酿酒,口感还是不错的。

    我们还考虑到产业深加工。

    希望把沙漠产品用精加工的方式,来推向全国,尽量把沙漠经济最大化。”

    苏翰听到这也非常的满意,看来这些巾帼英雄们确实把一腔热情,带入到植树造林的工作当中了。

    邵雨桐道:“其实我们正在计划筹办一个全球沙漠论坛。主题就是沙漠治理、沙漠生态与沙漠经济。我们希望能让全球的环境治理科学界一起努力,找到变沙为宝的好方法。同时找到沙退人进,沙人共生的好局面。”

    苏翰道:“这个主意好。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其实随着社会的进步,被动治沙和规模治沙,终将成为过去。只有产业治沙和经济治沙才是沙漠的未来。

    我觉得新能源治沙也是一条好的思路。沙漠是一个光照量很足的地方,如果我们能在沙漠建设大规模的光伏发电站,那么就可以把沙漠的光能也变成钱,不但解决了一定的就业问题,还为全国的经济建设和减少碳排放,做出自己的贡献。当然,沙漠的风能储备也是非常好的。我们同样可以在沙漠建设风力发电站,将电能输送到全国各地去。

    你们想想如果咱们能把沙漠治理和减少碳排放放到一起。

    那么在国际上引起的影响力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到时候治理沙漠就是保护人类赖以为生的家园。

    其代表的意义就大不一样了。”

    众人闻言都是眼睛一亮!

    减少碳排放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如果能和沙漠治理放到一起。

    那带来的正面影响力绝对不小。

    看来天才就是天才。

    居然能把沙漠治理和减少碳排放放到一起。

    简直是太有想法了。

    ……

    接下来的几天。

    苏翰在库齐沙漠又四处看了看,当他看到了海量的植被,被种植在茫茫黄沙之中,心情也是好不的了。

    现在的库齐沙漠经过了六七年的种植,植被覆盖率已经从之前的百分之八,增加到了百分之二十,可以说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了。

    植树造林绝对是一个惠及子孙万代的好事情。

    苏翰乐的看到自己的钱用在刀刃上。

    苏翰决定将基金会旗下所有的植树造林一线团队的基本工资,从最低两千元,调整到三千元。

    同时再给基金会注资两百亿,反正他钱有的事,植树造林花的再多,也是值得的。

    ……

    苏翰一行人前往库齐沙漠的深处。

    比起之前有零星植被的情况。

    这里几乎就是漫漫黄沙了。

    虽然还在黄河流域但由于沙丘太厚依旧是一片死寂。

    基金会在这里设立着一个沙漠土壤化治理研究院。

    研究院负责人,是木水大学环学院博士生导师姜复远,也是邵雨桐的老师。

    苏翰和邵雨桐结婚的时候姜复远也去了。

    苏翰也认识对方。

    下车后。

    两人笑着打了招呼。

    姜复远将苏翰一行人引入研究院。

    苏翰作为基金会的幕后老板也是研究院的背后金主。

    姜复远自然是十分的重视。

    在学院当中姜复远介绍了自己关于沙漠土壤化的研究。

    姜复远着重介绍了一种用来把沙漠变成土壤的约束材料。

    苏翰以前听邵雨桐说过,但这也是第一次见。

    苏翰见姜复远把一些材料搅拌到沙子当中,沙子的结构就会类土壤化,保水能力大大增加,让他感觉也是十分的神奇。

    苏翰道:“姜教授!您这个材料是化学材料吗?”

    姜复远也明白苏翰的意思,化学材料虽好,但不利于环保。

    万一要是胶水之类的东西,就算是变成土壤也是高污染的土壤。

    到时候不但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制造问题。

    姜复远道:“这不是化学材料。这是一种植物纤维生产出的粘合剂。完全是绿色无污染的材料,而且我们是送到过国家实验室检测的。”

    苏翰道:“那为什么这个东西能把沙子变成土壤呢?”

    姜复远道:“其实不是沙子变成了土壤,而是沙子的力学特性,发生了转变,接近土壤。我们都知道,沙子是离散体,而土壤是固体,看起来摸起来根本不一样。但土壤的特性是只要加入水就会变成了流体,但沙子却没有这种特性。

    我们的这个材料,其实是改变了沙子的力学特性,将沙子变成了类似于土壤的力学结构。苏总你看!我们这种约束材料的沙子掺水后,特性就变成了类土壤化。关键是哪怕它已经干透了,依旧类似于土壤结构,也成块状。

    所以我们的这种约束材料,能改变沙子结构,将大量的水分锁定在约束过的类沙土壤当中。这样就让掺杂过这种约束材料的沙子,具备更强的保水能力,也可以种植更多的植物,甚至是农作物。而且这附近就是黄河,完全不缺水,缺的就是保水能力而已。”

    “我们现在有试验田了吗?”

    “我们已经有了二十亩试验田,正在计划扩大到一百亩,一会我就带你们过去看一看。”

    ……

    众人离开了研究院。

    坐车来到了几公里外的试验田。

    当苏翰看着大片的农作物出现在漫漫黄沙当中以后也是一脸的震惊。

    要知道这里的沙丘厚度和高度可是非常惊人的。

    说这里已经是生命的禁区也不过分。

    没想到这里居然有大片的农田,而且看起来涨势还非常好的样子。

    苏翰亲自查看了姜复远所说的沙子土壤。

    挖开后是大块大块的土壤结构。

    手感和正常土壤非常的接近。

    更重要的是早期耕种的试验田当中还出现了氮磷钾等微量元素。

    这已经是妥妥的土壤了有木有。

第266章 约束材料的缺点和苏翰的解决方法

    苏翰这下算是见识到了姜复远的厉害。

    接下来姜复远又将这里种植出的西瓜、西红柿、黄瓜什么的,摘了一些给苏翰一行人尝了尝。

    不得不说沙漠种出来的西瓜还真是甜的不行。

    西红柿也是特别的红,似乎西红柿素含量很高的样子,口感也是非常的好。

    苏翰笑道:“如果未来咱们真的能把沙漠变成土壤,相信咱们国家的粮食产能,能再上一个台阶。”

    众人闻言也是笑了笑。

    毕竟在沙漠当中,能看到大片的农田,众人的心情也是好的不行。

    苏翰道:“对了姜教授!不知道你的这些约束材料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怎么样?”

    姜复远道:“最早的试验田已经三年多了。稳定性现在感觉还可以。”

    苏翰道:“那成本呢?”

    姜复远道:“一千到五千之间吧!价格差距大的主要和约束材料的搅拌量有关。如果种植一些根系发达的深层农作物,可能就需要搅拌的厚一些,成本也就高一些。如果只是种植根系不发达的浅层农作物,那么少搅拌一些自然也就便宜了。”

    苏翰道:“可你说的应该只是材料费吧!那平整、搅拌、管网建设什么的,应该也要钱吧。”

    姜复远苦笑道:“确实都要钱。综合下来每亩地怎么也要万八千吧。您也知道现在人工是越来越贵,更何况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机器和燃油成本也不便宜。”

    苏翰道:“一万块一亩地价格还真不便宜。咱们算一本纯粹的经济账。现在国内租一亩地也就一百多块钱的样子。品相好一点的也就三四百。

    而这里约束材料和搅拌人工成本就要近一万块。

    种植成本呢?

    就算种子化肥可以接受。

    人工和运输呢?

    一亩地起码投入一万二。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粮食价格还很低。

    麦子应该在八毛钱吧!

    咱们就打亩产高高的。

    能产一千斤。

    加在一起也不过才八百块钱。

    一万块的成本和八百块的粮食价格。

    差价太大了。

    别说农民了。

    只怕企业也接受不了。

    从正常的逻辑推广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众人闻言也是纷纷点头。

    科技是科技。

    经济是经济。

    科技再牛逼,没有经济账,也没人干。

    而且一万块存银行五年定期的话利息也要几百块的。

    但拿来种地忙活一年才八百块,都不够利息钱,本金还都搭进去了。

    这种买卖傻子才会去干。

    姜复远闻言也是一脸的无奈。他也知道,自己的沙漠土壤化项目,绝对是一个划时代的项目。但问题是想要推广出去,必须要产生经济效益,而且无法持续盈利的项目,几乎是很难生存下去。

    而且中长期的收益还不确定的。

    添加一次约束材料能坚持几年现在还不清楚。

    万一五年以后材料过性。

    那谁投资。

    谁不是白痴了吗。

    姜复远道:“苏总!那您觉得我们这个项目难道就没有一点盈利前景了吗?”

    苏翰脑子转了转,道:“倒也不是没有。但需要从方方面面来节省费用。首先就是你们的约束材料,如果产业化生产,成本到底能降多少?如果最低能控制在每亩八百元以下,还是有很大利润空间的。

    其实你们试验田的情况,我也看明白了。

    最大的成本无非就是平整、耕种、采集、管线、以及运输。

    其实这些成本都是可以使用机器自动化来解决的。

    只要为你们量身定制出一套能够自动耕种收割的机器。

    减少人工干预,人工钱也省了,还不用管饭。

    不就可以大大降低耕种成本了吗。

    而且我设想的机器设备,还是采用新能源技术,是充电的,不加油,不用烧油。

    一年能省下来钱可就不是一星半点。

    至于电费的问题。

    这里风能还不错。

    如果在这附近建设几台风力发电机。

    自己发电,自己充,电费也省了。

    除了机器的折旧费外几乎就是零成本。

    这样不就大大降低维护成本。

    形成平整、耕种、采收、运输一条龙了吗。

    当然如果这附近在建设一个产品加工厂,将农作物加工成产品,那就更好了。不但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还能降低投资风险。

    对了!老婆。

    之前你们不是说畜牧业曾经是这里的支柱产业吗。

    我看可以利用这里的土地种植稻草,然后在稻草青绿有营养的时候,把稻草加工成青储饲料。青储饲料,可是有着草罐头的美称,是喂养牛羊家畜,最好的饲料。

    如果在这附近建设几个牛羊养殖场,用自己生产的青储饲料喂养,不但能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还能生产出高品质的牛羊肉。

    这不是一举多得吗。

    而且青草这种东西,既好种,成本又低。

    如果能形成青储饲料产品,自己用不了,还能卖出去。

    尤其是秋冬的时候,青储饲料价格,可是非常给力的,我看出口都没问题。

    关键是这些饲料草地又不是耕地,又不占用沙漠绿化土地,完全是废弃的土地。

    这对沙漠产业经济的帮助可就太大了。”

    苏翰是越说越兴奋。

    周围的人听得也是越来越震惊。

    谁也没想到苏翰居然想的这么多,而且想的这些东西,完全都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苏翰说的真的能够实现。

    那么这对沙漠能带来的经济价值可是非常惊人的。

    姜复远听得就更兴奋了!

    虽然他对自己的沙漠土壤化技术是非常的有信心。但成本问题,一直是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大石。

    如果不能解决成本问题,那么哪怕他的技术再牛逼,也没人会用。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苏翰说的这些事情,他是想都没敢想。但又不得不承认,如果对方说的东西都能实现,那么自己的沙漠治理项目,将会进入井喷式的发展。

    甚至入选国家工程团专家。

    都有可能在有生之年看到。

    姜复远这会也是兴奋的不行。

    以前人人都说苏翰牛逼。

    也只是听说。

    并没有亲眼看到过。

    但现在看来苏翰比别人说的还要牛逼一万倍。

第267章 垃圾回收的市场规模

    别的不说就这脑洞一般人连想都不敢想。

    其他人这会苏翰也是只有顶礼膜拜的份了。

    怪不得人家是世界首富呢!

    就这商业头脑别人就算一百年也追不上。

    苏翰说着说着自己也动心了。

    似乎这个产业还真是一个好产业!

    关键是这里可以成为他人工智能机器化的试验场地。

    反正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也没人管。

    自己岂不是爱怎么弄都行。

    苏翰道:“这样吧!你这个项目我投了。我打算把这里建设成一个新能源沙漠农业基地的试验点。我倒要看看。这沙子里到底能不能挖出金子来。”

    ……

    苏翰离开了沙漠返回了龙瀚科技。

    回到总公司后。

    苏翰就把沙漠看到的事情告诉了神龙。

    苏翰道:“神龙!你觉得我的想法能不能实现?”

    神龙道:“没有问题。其实自动驾驶和机械臂操作是很简单的程序。就算没有网络,让这些机器按照预定功能区工作也没有问题。如果能保证网络的联通,譬如在当地铺设4G网络。那么我就可以对这些机器进行实时遥控。肯定不会出什么问题。”

    苏翰满意的笑了笑。

    相信有神龙这个超级大脑来坐镇。

    这些机器的工作效率会比人类还要高。

    神龙道:“对了老板!如果老板想要把机器人服务化和产业化,我认为应该多从一些没人做的产业入手。因为只有没人做的产业,让机器人去做才不会引起人类社会的反感。如老板说的沙漠种植产业就很好。因为沙漠环境恶劣,根本没人想去那边就业,那么由机器人来种植,是最好的办法了。

    而且老板说的青储饲料产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产业,就算大面积种植,也不会对粮食价格产生冲击,不会引起农民的反感。更重要的是,还能提供更多更优质的青储饲料。这对降低牛羊肉的价格,是非常重要的。毕竟牛羊养殖在全球还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

    其实垃圾处理行业,也是不错的项目。人类天生不喜欢做垃圾处理工作。因为工作环境差,时间长了对身心健康影响也大。但机器人没有这个问题。如果能用机器人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那么可以将垃圾变废为宝。因为全球每年仅仅是塑料制品垃圾价值就高达十万亿米金。但实际上全球垃圾回收服务,只能回收百分之一的利润。

    如果能用机器来解决垃圾回收问题,那么对保护环境,提升公司形象是有很大帮助的。

    关键是垃圾回收市场也大。

    一个相对成熟的智能垃圾回收工厂订制订单,可能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利润。”

    苏翰听到这也是眼睛一亮!

    对呀!

    用机器人来捡垃圾绝对是一个好生意。

    因为垃圾那东西想想就恶心,但机器人最不怕的就是恶心。

    苏翰又想到了什么,道:“但如果这些工作都交给机器人来做,计算量应该会很大的吧!”

    神龙道:“老板不是打算推出云计算技术吗。可以用神龙的超算来作为核心计算,云计算用来作为辅助计算,到时候计算量压力非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大幅下降。更重要是有了成熟的机器人云计算体系后,我们可以在自己的云计算框架下,给客户提供机器人订制服务。

    相信这将会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数据资源和技术垄断,完全能应付各行各业的机器人需求。”

    “好主意!”苏翰也是眼睛一亮。云计算是计算机产业的未来,但机器人云计算,苏翰是想都没想过。如果自己真的能完成机器人云计算体系,那么未来将又一个超级产业。

    ……

    苏翰决定先用沙漠种植项目来测试自己的机器人技术。

    垃圾回收等前面的项目相对成熟以后再搞。

    其中最麻烦的当然还是设计机器人了。

    神龙因为系统限制只能优化不能设计。

    所以设计还需要一个强大的研发团队来解决。

    龙翰科技在全国乃至全球,已经是首屈一指的大公司。

    尤其是在华夏国的国内。

    已经是全国应届生最想来的企业。

    听说龙翰科技找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

    无数应届生是疯狂报名。

    其中不乏大量名牌大学的硕士和博士。

    不过苏翰也不可能将整个机器人产业都交给这些新丁。

    他还从各个分公司抽调了了电控和机械方面的精英并入机器人公司。

    不过一切想要上正轨,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

    ……

    苏翰派人在沙漠土壤化研究院附近。

    建设一个1MWh的风力发电站。

    还有一个1MWh的太阳能发电站。

    不过能发电不能储电也没用。

    苏翰为此还打造一个2MWh(两千度电)的铁铬液流储能电站。

    铁铬液流电池是液体电池。

    相对于锂电池是非常的安全。

    可再生,循环次数多,并且低污染,还无自放电。

    最关键是无自放电现象。

    因为锂电池的自放电现象,不用它电量也会减少,时间长了,电池的充放电次数会增加,电池性能会下降。

    但铁铬液流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作为储能电站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只不过铁铬液流容量低,占地面积大,布设成本高。

    别看苏翰只是建设一个两万度电的储能电站,但布设成本高达一亿两千万,加上厂房什么的就更高了。

    可见其布设成本之高。

    所以龙翰电池在铁铬液流电池方面也一直处于研发状态。

    因为大规模应用成本受不了。

    苏翰计划是等神龙优化完磷酸铁锂电池以后,再对铁铬液流电池也进行一下优化。

    如果能提高能量密度,将大大降低布设成本。

    那么也许未来的铁铬液流电池。

    能成为国际储能市场的明星也说不定呢。

    ……

    苏翰还打算让国威公司研究院的附近建设一个4G基站。

    不过眼下不着急。

    因为储能电站和风力发电机建设没有那么快。

    一年能忙活下来就不错了。

    更重要的是机器人设计,这会也才刚刚起步,还需要时间来磨炼团队。

    反正该忙的事情还是特别的多。

第268章 磷酸铁锂电池的专利之争

    龙翰手机经过了几个月的测试……各项指标都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苏翰计划将浩瀚系统的软件体系搬过来。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用户软件研发成本。

    关键是能提高用户粘性。

    起码在手机系统上就没人敢和自己竞争了。

    但这就需要一款牛逼的代码转换器。

    因为重新设计一款软件太费力了。

    但如果能直接转换。

    那就省下很多研发和人工成本。

    苏翰想到了神龙,似乎转换软件代码。

    这种重复的工作对它来说应该是小菜一碟才对。

    苏翰道:“对了神龙。如果让你来将电脑浩瀚系统上的软件转换到了手机系统上,应该难度不大吧?”

    神龙道:“没什么难度。老板有需要吗?我可以生成一段智能程序来转换代码。转换成功率百分之百,但性能不保证,需要手动修改。”

    苏翰道:“那你把智能程序准备一下。我试试看!”

    神龙答应了没有几分钟。

    苏翰的电脑桌面上就生成了一款代码转换软件。

    苏翰尝试使用该软件把植物大战僵尸转换了一下。

    只用很短的时间。

    大量代码就成功转换了过来。

    苏翰又修改了一些细节,如点击方式,屏幕分辨率等等……最后在桌面上生成了一个叫HPK的文件。

    苏翰将这个文件拷贝到工程样机中安装。

    最后植物大战僵尸真的可以在手机上运行了。

    加上转换和修改。

    前前后后都没用上半小时。

    苏翰是非常满意。

    因为正常情况下一个开发团队,可能要一两个月,才能将植物大战僵尸,完全复刻到手机系统上。现在看来只怕一天也用不上就能完全复刻过来,效率提升了几十倍也不止。

    就算那些超级大的软件,通过这种方法,可能在一两周内就能完成软件搬迁。

    那么他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为自己的浩瀚系统,打造一个软件帝国了。

    不过接下来苏翰要面临的就是手机代工问题。

    因为他并不想自己来生产手机。

    他需要一个靠谱的代工厂。

    龙翰科技旗下现在有大量的主板代工企业。

    这些企业几乎都可以升级为自己的手机代工厂。

    ……

    八月。

    祥龙S2在全球口碑非常的好。

    因为这会的油价是越来越贵。

    祥龙S2只要四十块钱就能跑一千多公里。

    而同等距离燃油车要四五百元。

    巨大的价格差距让大量的出租车都开始改用祥龙S2。

    对这些出租汽车司机来说。

    每天省下几百块吃肉不香吗。

    汽车订单也好像雪片一样是越来越多。

    这也把全球各大汽车公司是眼红的不行。

    都急着想要推出自己的电动汽车。

    但现在的问题自己的汽车性能不行。

    因为哪怕他们现在也进行了升级,也同样采用九十五度的电池包,基础续航里程也只有五百五十公里,只有祥龙的一半。

    实际路测续航里程就更渣的不行了。

    这让各大公司也是头疼的不行。

    想要增加续航里程。

    只能增加电池容量。

    电池容量等于电池数量,等于车辆体积,总不能让客户买一台巴士回去吧。

    更重要的是价格问题。

    祥龙汽车国际售价只有三万三千米金。

    但问题是他们生产的18650九十五度的电池包。

    光是电池成本就高达两万多米金。

    也就是说九十五度电池包的价格和龙翔汽车一样贵。

    这就让各大公司有些头大了。

    问题是想要盈利就必须把电池价格控制在一万多千米金以下。

    按照他们现有的技术,一万多的电池包,续航只怕只有两百公里。

    这种车傻子才会买。

    各大公司也算看出来了,想要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池价格和续航里程是缺一不可的。

    但问题是电池生产领域不同于整车生产。

    完全是跨行业的领域。

    想要进入电池生产领域只能寻找价格更低的电池材料。

    这就让人有些头大了。

    因为电池研发和生产投资惊人。

    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蕴含巨大风险。

    哪怕一些汽车公司财大气粗,也不敢保证自己肯定能生产出更便宜的电池来。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采用相对成熟的技术。

    现在最成熟最便宜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就是龙翰科技的磷酸铁锂电池了。但问题是龙翰科技还不卖电池,只会自己使用。

    这怎么办呢?

    一些有心人很快找到了漏洞。

    因为磷酸铁锂电池早在九一年就被发明了出来。

    在苏翰没有插手电动汽车产业的时候。

    磷酸铁锂电池已经被人家给注册了。

    只不过磷酸铁锂电池都是在各自的国家注册的。

    好几家公司都宣称对磷酸铁锂电池拥有专利权。

    龙翰电池虽然是后注册的。

    但却是拥有该专利权最多的公司。

    因为苏翰不但注册了华夏国内的磷酸铁锂电池专利,还把全世界那些没有相关专利的小国也都注册了。

    至于那些经济大国的专利。

    苏翰也有办法解决。

    就是互相授权或者买断。

    小一点的公司根本抗拒不了龙翰科技的买断。

    因为电池生产需要很多钱。

    就算他们有专利没钱投资建厂也无法生产出电池。

    而且就算能生产出来也就仅仅是在自己的国家卖。

    根本出不了国。

    因为大多数国家的专利都是苏翰的。

    就算不是苏翰的也有别人的。

    那么自己国家生产又卖不出去,投资还大。

    最后也没人想惹那个麻烦。

    纷纷把自己的专利卖给了龙翰科技。

    但其中也有特例的。

    米联邦的一家叫荣光的公司不同意将专利权卖给龙瀚科技,他们想要更多的钱。原因当然是米联邦的市场大,龙翰科技想要专利就必须多花钱。

    但苏翰可不是谁都能敲竹杠的。

    不同意就打官司。

    反正对苏翰来说虱子多了不痒痒。

    他最不怕的就是打官司。

    但这却为一些大型汽车公司留下了操作空间。

    如果他们能拿到米联邦公司的磷酸铁锂授权。

    那么就可以通过这个公司拿到龙翰科技的交叉授权。

    因为龙瀚科技才是全球拥有磷酸铁锂电池专利最多的公司。

    搞定龙翰科技的授权才是最重要的。

    不少大汽车公司找到了荣光公司。

第269章 新型磷酸铁锂电池升级成功

    纷纷想要购买其的专利授权。

    并且提出一笔不菲的专利授权费。

    但条件是荣光公司必须能拿到和龙翰科技的交叉授权。

    因为荣光公司的专利只能在米联邦卖。

    这有什么用。

    各大公司要求的是自己的汽车在全球通行无阻。

    荣光公司当然也知道各大公司的想法。

    其实荣光公司手握米联邦的专利也不是想自己生产。

    因为打造一家电池企业没想的那么容易。

    而且就算生产出来不能出国卖也没用。

    其实他们只是想敲龙翰科技的竹杠。

    不过龙翰科技在全球拥有更多的专利,

    这个竹杠并不好敲。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这么多大汽车公司都想来买自己的专利授权。

    那么他们的羊毛就可以改为薅这些公司了。

    但这必须要和龙翰科技成功和解才可以。

    荣光公司随即提出庭外和解。

    但要求自己有资格授权别人生产,而且龙翰电池保证五年内不对外面授权。

    五年以后大家权利相同。

    荣光公司是这么计划的。

    等他们第一时间拿到专利授权费就在国内建设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厂。

    相信五年后。

    他们生产实力已经不下于龙翰科技了。

    到时候就不怕和龙翰科技竞争了。

    苏翰答应了下来。

    他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和这家公司在这磨。

    现在对苏翰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系统任务。

    所以米联邦的市场对他非常的重要。

    而且就算对方拿到了交叉授权也没用。

    因为电池生产也没想的那么简单。

    就算对方知道正极材料是磷酸铁锂,但添加剂的成分对方并不知道。

    想要生产出媲美龙翰科技的磷酸铁锂电池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神龙已经完成了磷酸铁锂电池升级。

    升级完成的磷酸铁锂电池拥有更强的性能。

    其他公司想要追上自己。

    没有几年时间是想都不要想。

    双方很快签署了交叉授权协议。

    这家米联邦公司在全球进行了电池授权。

    大量的汽车公司都拿到了他们的授权。

    当然这不仅仅是授权,还有他们的配方。

    只不过各大车企测试了对方给了配方以后顿时是大失所望。

    因为对方的配方经过测试,性能太过垃圾,远远不如龙翰科技的电池。

    这种配方是没有办法和龙翰科技竞争的。

    这些公司只能重新研发磷酸铁锂电池。

    不过就算研发想要在短期内形成产能没有那么容易。

    所以几年内新能源汽车领域还是龙翰科技一家独大。

    ……

    就在全球个大车企进行兴能源布局的时候。

    欧系联盟某国的着名车企飞驰公司,率先发布了旗下的新能源汽车。

    该车型属于加长商务车。

    外形看起来十分的奢华。

    由于该车车身长,所以安装了一个18650的超级大电池包,含有电量150kWh。

    标称理论续航里程达到了八百公里。

    号称全球首款豪华商务车新能源汽车。

    售价为二十万米金。

    飞驰公司一向只出产中高端车,所以价格卖的贵一点,一样有人买单。

    而其它公司也在观望中……如果飞驰的新能源汽车卖的好。

    那么他们也可以有样学样的推出豪车。

    因为豪车属于品牌溢价,不讲性价比,所以哪怕电池包大一点,照样有利润。

    飞驰在全球有很多粉丝客户。

    不少人商界人事第一时间就订购了飞驰的新能源汽车。

    ……

    九月份。

    龙翰汽车的二三四五厂二期建设完成。

    龙翰汽车已经能够日产汽车四百五十万辆。

    现在的龙翰汽车平均每天能够生产一万多辆。

    ……

    十月。

    龙翰微电子经过了一年多的研发,推出了首款基于X86的芯片:华龙H86。

    该芯片采用六十五纳米工艺,双核四线程,带核显。

    华龙H86的推出还是震动了全世界。

    因为距离几家公司签署专利互换协议之后。

    仅仅一年的时间。

    龙翰微电子就推出了自己的X86芯片。

    这速度也太快了一点吧!

    而同期的英特公司和AM公司对于翰林院内核还正在研发阶段。

    可见翰林院研发中心的研发实力,已经超过了英特公司和AM公司。

    让两家公司都有些亚历山大。

    不过苏翰并没有大规模的出售华龙H86。

    因为专利的问题,他每卖一颗X86就要给英特公司一颗的专利费。

    那不是为别人打工吗。

    苏翰可没那么傻。

    他只是向全世界证明自己同样有制造X86的能力。

    至于卖不卖那就要看情况而定了。

    ……

    卢飞宇结婚。

    苏翰依旧是主婚人。

    ……

    董静这个时候也有了自己的男朋友。

    ……

    戴岚和连珊珊依旧没有变心。

    还等着嫁给苏翰。

    ……

    十一月。

    龙翰新能源发电设备完成了中大型风力发电机的设计。

    每小时设计发电量达到了1MWh(一千度电)。

    这已经是第一代产品发电量的一倍了。

    苏翰的目标是打造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机。

    单台预计年发电量超过一亿度。

    华夏国内这几年风力发电装机量才刚刚起步。

    全国的总装机量仅仅五十兆瓦时。

    今年国家为了加大发展新能源发电对风电进行性了特许权的招标。

    国内陆续有企业进入风电领域。

    由于龙翰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水平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龙翰的发电设备也终于开始有人订购了。

    总算是正式开张了。

    …

    十二月。

    神龙的磷酸铁锂电池升级方桉最终敲定。

    当神龙把新的方桉展示给苏翰的时候,让他也是有些吃惊。

    因为神龙的电池升级方桉非常的详细。

    详细论证了其设计的新型磷酸铁锂分体材料与之前版本的磷酸铁锂材料之间的不同。

    对方在正极材料中又添加了好几种辅料。

    加工流程上也有很多创新。

    从原料混合的添加剂结构到溶液沉淀,再到形成磷酸铁,添加碳酸锂、葡萄糖、硝酸,又经过了混合、球磨、烧结、过滤、粉碎、最后添加硫酸铵钠和其它元素形成了新的电池材料。

    在加工工艺上神龙还兼顾了原来的电池生产线。

第270章 二零零六年的成绩单

    毕竟工艺太过创新,就要更换生产线设备,先不说投入成本,光是时间成本苏翰也受不了。

    虽然苏翰知道了电池研发的困难,但看着这些详细的数据,其困难程度绝对是难以想象。

    如果要是凭借人类团队想要完成这么多琐碎的升级,没有几年时间,是想都不要想。

    不过神龙提供的方桉也只是纯数据的理论方桉。

    还要经过实验室测试。

    测试通过了以后才能正式投产。

    前后起码还要小半年的时间才可以。

    不管怎么如果神龙的方桉真的有效,那么电池成本将下降百分之十,电池容量将增加百分之二十,那么对龙翰汽车来说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利好。

    ……

    又忙活了好几个月。

    苏翰终于将整个手机代工产业链全都搞定。

    终于可以量产手机了。

    苏翰给自己的新款手机定名为:青龙4G

    ……

    零五年。

    全区手机产量达到了惊人的八点二亿部以上。

    诺记公司全年生产手机二点六亿部。

    墨脱公司生产手机一点四亿部。

    华夏国手机销量为九千万部。

    国产手机因为品质的缘故销售持续下滑。

    国威公司已经完成了华夏国的京城的4G基站建设,但由于这户的手机功能不行,对数据的需求并不是很大。

    看起来这会4G稍微有些鸡肋。

    这也让不少外国公司松了口气。

    如果4G需求太大,那么他们也要考虑4G建设问题,但现在没需求,那么就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用来研发。

    ……

    时间进入了二零零六年。

    在过去的零五年。

    世界最大客机,空客A380面世。

    华夏科考队抵达地球南极最高点。

    油管公司创建。

    由于各大原油国陆续减产,油价创历史新高。

    华夏国某省出现UFO事件。

    港圈迪老鼠乐园开幕。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升空,两名宇航员安全返回。

    米联邦数学家发现第四十三个梅森素数。

    ……

    在过去的一年中。

    全球电脑销量出货量继续增长。

    全球电脑销量达到了两亿两千八百万台。

    增长了将近百分之二十。

    华夏国内电脑销售也达到了两千万台。

    华夏国已经成为全球发展中国家当中,最为重要的电脑销售市场了。

    ……

    虽然全球电脑销量增长。

    但龙翰科技系统和软件销售却出现下滑。

    全年销售五千三百五十亿。

    主要原因是龙翰科技旗下除系统以外的软件。

    全都遭受到了米联邦软件企业的竞争。

    双方在相关软件领域竞相压价。

    软件的价格也是一跌再跌。

    但苏翰根本不怕及价格战。

    你便宜我就比你更便宜。

    看看最后谁先受不了。

    ……

    龙翰游戏收入有所下滑到五百三十亿。

    主要是全球单机游戏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虽然龙翰游戏还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

    但龙翰科技的游戏大部分都是续集在炒冷饭。

    时间长了消费者自然不买账了。

    苏翰这会又彻底放手给了董昌盛。

    主要原因是他已经没时间和精力去管游戏的事情了。

    放手给对方开发是早晚的事情。

    董昌盛看到游戏收入下滑也是有些害怕苏翰责怪。

    年末也是连连开会。

    把龙翰游戏的高层们都骂的狗血喷头。

    ……

    龙翰网络游戏。

    旗下运行暗黑传奇、反恐精英、玩玩游戏在线、暗黑世界、以及一款休闲娱乐游戏劲舞团。

    全年销售净利润达到一千四百三十亿。

    相较于上一年度增长了百分之十二。

    龙翰网络游戏已经是全球第一大网络游戏公司了。

    ……

    瀚邦公司全年收入进四百亿米金。

    其中主要是广告收入,其次是服务器租赁。

    因为瀚邦公司的有专享的跨大洋海底光缆和多个全球服务器中心,自然是不少商业用户的最佳选择。

    瀚邦公司实现净利润一千三百亿华夏币。

    刷新以往的纪录。

    ……

    龙翰微电子全年销售处理器九千四百多万颗。

    销售净利润两千四百亿。

    净利润几乎碾压英特公司和AM公司。

    不过全年销售排在第二位的,不是英特公司,而是AM公司。

    因为AM公司的芯片是龙翰微电子代工的,采用六十五纳米技术,性能自然是碾压英特公司一头。而英特公司这边又不放心把图纸包交给龙翰微电子,最后只能和苏翰当年一样,使用体积来换性能。

    其实这些年不管是英特公司,还是AM公司都已经把苏翰当年的封装技术给搞明白了,而且水平都不低。但问题是加大芯片体积,就降低了产出率,增加了成本,利润也是大大降低。关键还是重新设计主板芯片组是十分的麻烦。

    但没办法不这样又拿不出给力的芯片。

    这会的英特公司只是在咬牙忍着光刻机交货了。

    但总体还是AM公司占据上风。

    不过好在年末他们拿到了华光微电子的新型光刻机。

    龙翰微电子现在拥有新型光刻机将近五十台。

    已经能日产晶圆五十万片。

    年产各类芯片一千亿片以上。

    再加上苏翰使用的耗材都是自己公司生产的。

    芯片加工价格也是最便宜的。

    所以现在的龙瀚微电子已经是全球第一大芯片代工企业了。

    苏翰各类芯片代工收入增长了将近两倍。

    全年净利润已经达到了九百亿。

    龙翰微电子合计全年净利润达到三千三百亿华夏币。

    相较于去年增长了百分之三十七。

    ……

    翰林院。

    全年接受了大量的芯片设计订单。

    授权业务,特许业务,技术援助,图纸设计,相关收入达到九十三亿华夏币。

    相较于去年增长百分之十六。

    ……

    龙翰汽车年前两百四十万辆。

    闪龙汽车十万辆。

    祥龙汽车两百三十万辆。

    销售最好的是闪龙S2和祥龙S2,分别占比百分之六十。

    由于闪龙S2和祥龙S2因为销售价格调涨,但成本没有增长多少。。

    所以净利润大幅增长。

    全年净利润达到了三千三百八十亿华夏币。

    相较于去年增长了二点五倍。

    ……

    龙翰机床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也正式量产。

    全年机床实现净利润四十亿华夏币。

    相较于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五。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43691/ 第一时间欣赏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最新章节! 作者:花猫警长所写的《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为转载作品,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介绍:
主人公苏翰重回1987年获得了超级科技系统加持。
不过在成为科技大亨之前,怎么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是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难题。
这是一段横跨制造、能源、IT、电信、甚至机器人的超级科技公司崛起的故事。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