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章 尾声2
此时在京津地区,关东军虽然拥兵甚众,可既要防备远东的苏联军队,也无力南下打通与华北方面军的联系。及至年底,陆续服役至飞行队的潜龙3型战机已经达到9个多中队。虽然北方的地面大型作战告停,不过西北的航空兵活动却更加频繁,日军陆航的隼式战机虽然一定程度缩短了与飞龙,腾龙战机的差距,但在性能上仍然落后于这两种战机,而遇上潜龙基本上难逃一死。
随着山西,绥远,还有河北大部的光复,西北的防空压力骤减,更多原本用来西北防空的飞行编队抽调至前线,参与作战,此时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西北航空都已经稳稳压倒了日军陆航。
在大量腾龙战机全程护航的情况下,西北重轰飞行队,扩大到近两百架的战略远程鲲鹏战队空袭日本自从甲午海战之后就开始控制的旅大。这座北方最大的港口几乎五成以上的设施都被摧毁。重轰编队的行动并未停下来,轰炸旅大之后,经过短暂的休整与维修,鲲鹏战队再次轰炸奉天,日军花费十余年,耗资上亿重建的奉天兵工厂,被炸成了一片废墟。
成功的摧毁了奉天机场,毁掉了奉天兵工厂大量的建筑,设备,数千名日本技师,技工直接死于轰炸之下,旅大,奉天轰炸,也是第一次有日本平民直接死于战火。一片哀泣声中,西北的轰炸机群三天后再次光顾了奉天兵工厂,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轰炸之后,日军控制的奉天兵工厂已经丧失了其基本的职能,即失去了给华北方面军,还有关东军补充弹药,武器的能力。关东军,华北方面军消耗的弹药不得不从国内运道运过来,才能保证其继续作战的能力。
旅大,奉天的惨重损失打击的是关东军的再生能力,使得此时在华日军的高层不得不哀叹西北航空兵已经左右了整个北方战场。
由于西北军在北方的空前强势,原本还有点想骑墙当两面派的川军头子潘文华也彻底倒向了西北。与江文浩川北集团军一部联军十五万人,走鄂西,顺江直下,直扑宜昌,荆门。
一年之内,在华作战的局面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华北方面军,关东军直接阵亡十五万余人,被迫降近三万人,算上伤员,华北方面军损失超过了三分之一。而此时腾出手来的王铁汉部于学忠51军,与晋绥军一部南下,与赵铁树第2集团军,张治邦第9集团军,张楚九独立第16军,东出潼关的西北军各部合计八十余万人,从鲁北,豫东,豫东南,皖北的漫长阵线上向剩下四十万出头的华北方面军反攻。
兵力捉襟见肘的华北方面军此时已经陷入恶性循环,不断地从后方抽调大量兵力填充到前线,以抵挡西北军的攻势,而日军败势已成,后方的游击活动,反正的伪军将日军后方搅得一蹋糊涂。粮食,弹药的补给再一次被拖沓。
华中方面军此时也面临杨虎城,潘文华近四十万人的反扑,杨虎城用孙立人第13军作前锋,一口气打过了骡河,驻马店,信阳,随州。在1942年除夕夜来临时,已经陈兵孝感,与武汉三镇,也只有一江之隔了。
而此时的蒋系中央军担心西北军抢太多的地盘,也组织起麾下的部队各线反击,牵制了大量日军的力量,同时,为了拉拢列强的支持,在入缅作战上十分顺从英美的意见。只是此时的蒋委员长大概也清楚,哪怕他再顺从英美的意思,也比不上西北用实力说话,现在他也百思不得其解,姜立到底施了什么法,原本在北面占据优势的日军竟然在一年的时间里几乎就遭遇到了全线溃退。西北军打的两个大歼灭战直接就歼灭了十万日军,这对于中央军,简直是个无法想象的数字。
哪怕此时的蒋系中央军也发动了大量的反击,但火力严重缺乏,更没有空中掩护的**在日军的防线面前撞得头破血流。若不是此时松井石根的华中方面军开始抽调大量的兵力防堵东出的川军,还有南下的杨虎城集团军,恐怕**在日军趁势反击之下便已经死伤惨重。
面对空前恶化的在华战场,田俊六,松井石根,关东军司令官都纷纷向大本营发电,建议立即结束对华作战,否则在华派遣军的兵力将在急速扩张的西北军反攻下损失殆尽。尽管此时在日本高层与蒋委员长联系上了,不过哪怕是此时的国党,也不愿意充当这个众矢之众的,这几年日军给民国带来了如此惨重的伤亡与磨难,现在又想结束战争,还想保留东北地区,哪有这么好的事。而西北的态度更彻底,直接拒绝接见日本使者。南北两方的态度意味着这场战争会以一方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此时的大陆对于日本来说已经成为烫手的山芋,食之无味,华中与华北也还罢了,只是放弃统治了十多年,已经进入良性循环的东北地区,对于日本来说,自然是不愿意的,更何况东北的煤铁资源也是日本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来源。只是这就意味着日军必须要与西北军死磕到底了。只是在华的日军指挥官都知道,在华北与华中的作战面临西北与**的反扑绝不可能再长久。日军大本营痛定思痛下作出了一个应急预案,即撤出华北,华中战场,抽调这两部兵力,还有华南的一部分日军,一部分进入东南亚,一部队进入东北,防止最重要的东北地区被西北军攻克。
这一重要情报被乔君柃木及时的送到了姜立的手里,一旦日军完成布置,在东北地区的日军可能直接多达一百几十万,在如此庞大兵力的重点防守下,西北军想要收复东北的困难程度,无疑将会上升数倍。而且必将损失大量的兵力。
不过好在华北方面军与华中方面军加起来还有好几十万人,不是说撤就能撤的,此时日本大量从南洋运输物资与兵力,短时间内也不具备这个运力。不过这份计划终究还是让西北高层得到提醒,于是在红色势力的宣传下,在无数百姓人拖马拉下,硬是将大量的武器弹药重装备,军队补给输送到了前线。一场规模浩大的冬季攻势也随之拉开了,此时的长江以北的空域彻底成了西北航空兵的天下。
稍微沉寂后的北方战场再次变得喧嚣,虽然西北军克制着不打北平,但日本大本营的计划却让西北军没有多少耽误的时间,必须在华北,华中,华南方面日军抽射出来之前打到东北。大量的坦克,突击炮形成的钢铁洪流一路向天津冲杀过去,虽然民国的天津在经济上是北方最大的城市之一,不过两相其害取其轻,西北军也只有拿天津的日军开刀了,在大同,归绥一带初步休整过后的李杜第5集团军与18集团军,还有王铁汉第6集团军主力,并被分开使用的晋绥军。
在兵力上虽然占不到太多的优势,不过经过这段时期以来的交战,特别是在奉天兵工厂被轰炸了两次之后,经过日军的抢修,也仅恢复到了全盛时期的四分之一,将关东军的底气顿时打下去了一截。而此时的日军除了凭险死守外,完全失去了与西北军在野外对决的实力,在并不算广阔的战区,西北军包括雪豹装甲车在内一千五百多辆钢铁堡垒形成的装甲洪流一路冲击,在不计伤亡的情况下,日军顽强的抵抗,在为期三个月的作战里,击毁了西北军超过四百多辆战斧坦克,突击炮,雪豹装甲车。
只是这几个月时间里,西北军补充到前线的坦克,突击炮便超过了400辆,而雪豹装甲车也超过了180辆。日军付出了十多万人的伤亡,给西北军也造成了重大的杀伤。不过相对来说,西北军是在用坦克,突击炮的牺牲,尽量保全战士的性命,再加上航空兵的掩护下,作为进攻方的西北军伤亡比起日军还要低上不少。而西北军补充的速度比起日军击毁的速度还要来得更快,以至于前线西北军的火炮与装甲部队越打越多,这样的结局,无疑对前线作战的日军士气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十万人的伤亡,仍然没能阻止西北军的北进,随着天津的收复。王铁汉指派晋绥军一部,另外加强了一支炮兵,装甲兵进占廊坊,与18集团军分出来的一个军,监视北平的日军,自己则挥军继续北上,攻打蓟县,并与第5,18集团军成功会师。
南面于学忠指挥加强过后的十万余人扫荡鲁北,攻占济南,一路南下,与赵铁树,发动了第三次徐州会战。不过进展最大的反而是张治邦的第9集团军,攻占毫州,蒙城之后,分兵一路北上攻打徐州,一路南下,进攻蚌埠剑指淮南地区。
华北方面军主力在数十万人西北军的南北对进的围攻下,迅速消耗的兵力与弹药根本得不到及时的补充,田俊六经过反复斟酌,为了保证华北,华中方面军的退路,留了两个师团固守徐州,自己则率主力南下,保证两个方面军的退路不被西北军切断。两个师团,完全丧失了制空权的日军,很快被淹没在西北军的狂轰滥炸中。
于学忠挥军东进攻向青岛,烟台,山东光复!北平陷入西北军的包围,松井石根面临蒋系**与杨虎城,潘文华的全面反扑,在后路快要被切断的情况下,收到大本营电令的松井石根开始组织部队分批东撤。杨虎城部在空军的掩护下,用组织的大批渔船渡河,抢先一步占领了武汉三镇。
南方进展颇快的同时,东北的局势也发生了巨大的转机,集结了三个集团军主力的西北军,还有超过2200架各式飞机,1500辆各式坦克,突击炮,在乔君柃木这个素有功绩的参谋本官官高临危受命之下,出任关东军参谋长一职,协助关东军司令指挥作战,得到这一情报姜立几次从梦中笑醒。原本计划付出巨大代价收复的东北地区,因为乔君柃木这个家伙的出现,变得事半功倍,以前一直养着的乔君柃木在此时也获得了超额的回报。
在乔君柃木的安排下,伪满军一个师的部队反正,协助再次空降的西北伞兵成功控制了营口至大石桥一带,拦截了日军运输军火弹药的几节火车,并成功爆破。日军用船运将上海接出来的华北方面军五万余兵力,船刚抵达港口,士兵还未抵岸,近两百架鲲鹏战机如同黑云一般压在大连港口上空,再次将这里化成一片血与火的世界,五万多日军,二十余艘大型运兵船,还有大量的军械弹药,眼看着快送到了港口,就要成功登陆,但却被及时赶到的轰炸机群直接送进了大海。
前线,几十万西北军不计伤亡的情况下,接连攻占锦州,朝阳,盘山一带,在伞兵快要被日军围歼的危急时刻,打通了与伞兵的联系,巩固了初期的战果。辽西南站住阵脚的西北军疯狂涌进。田见龙的独立装甲师在日军内奸的带领下,有如神助的连夜驱驰,攻占辽阳,再次切断南满路。西北派出去的特战大队在乔君柃木有意的帮助下,连夜成功截获了一辆从朝鲜开往丹东运炮弹的列车,列车在铁路桥上轰然爆炸。朝鲜通往奉天省的通道暂时中断,短时间内根本没有修通铁路桥的可能了。
关东军被西北军的一连串的大动作打得晕头转向,日军就算是再傻,也知道这一连串的巧合不是偶然。不过很快关东军司令部便得到了乔君柃木坐飞机叛逃的消息。暴跳如雷的梅津美治郎发誓一定要活剐了这个叛徒。当即派出两个中队的隼式战机追击。只是日军为数不多的战机很快遭遇了西北的潜龙3中队。
乔君柃木成功降落在西北军控制的机场,并且带来了大量关于731部队,还有关东军,参谋本部的大量情报,还有奉天战线日军的详细布防图。
依靠这些珍贵的情报,西北航空兵如同长了眼睛一般,摧毁了日军隐藏的几个油料,弹药库。再加上之前被摧毁的补给,使得七八十万关东军的弹药一度下降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
担任过日军参谋本部次长,关东军总参谋长的乔君柃木的叛逃,被英美等列强赞为战争史上最有价值的一次策反。以疯狂突进的速度打开了在东北的局面。动用策反,特种兵爆炸,航空兵轰炸港口,伞兵突降等多样化的联合战术运用,也被英美,哪怕此时得到消息的德国将领推崇为世界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也是情报战,特种兵作战,航空,装甲兵作战发展到现代化联合运用的巅峰之作。
八十几万关东军,兵力庞大,一个足以让东南亚英美军都都为之胆寒的数字,同样也意味着庞大的消耗。由于此时的西北军在辽西,辽南已经站稳脚跟。西北军并没有急着与日军火并。
前进机场的西风式俯冲轰炸机见缝插针,800多架西风轰炸机保持着高度的出勤率,与400多架花猫对地攻击机只要在天气许可的情况下,攻击着奉天省日军一切具有威胁的目标,航空兵在战争中的作用被高志航运用到了极致。
八十多万关东军向旅大,向凤城,丹东的主要补给通道都被截断,此时哪怕全部撤出去,都成为了一种奢侈。同之前的山西五万余日军一样,此时的关东军弹药也是越打越少,兵力越打越少,而涌进东北的西北军,坦克,飞机却是越来越多。
东北,大局已定。在北平的三万余日军仍在苦苦支撑,不过原本他们紧持的信念已经轰然垮塌。而在江苏收复的时候,冯庸在美国那边控制的船厂,便抽调了一批技术骨干绕道印度,碾转数万里前来原来的江南造船厂旧址,开始东拉西扯,极力恢复江南造船厂的生产。为民国的造船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反攻东北一开始,西北军的攻势如同石破天惊,不过取得了大量的进展之后,西北军的速度却变得龟速起来,唯一活动频繁的便是来往纵横的航空兵。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煎熬着八十几万关东军。实际上在东北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西北的注意力已经南移。张治邦与赵铁树两个集团军主力攻入安徽,江苏全境,收复南京,上海,并且扩散到江浙部分地区。1943年,这一年,对于民国注定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年底,八十余万关东军,在补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弹药严重缺乏。战死十六万余人,十几万人翻山越岭,或者是乘小船进入朝鲜北部,旅顺大连的日军乘船撤走,超过五十万人因为被西北军咬得紧,在东北被无条件迫降。一直在北京苦苦坚持的三万余日军,失去了最后的信念,于11月7日投降。北平未经战火洗礼,和平收复。华南方面日军全部投入了东南亚作战,在华日军虽然惨败,但在东南亚的日军却因为全面退出民国之后,兵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使得在东南亚战斗的英美反而打得颇为辛苦。仅管英美一再催促,不过在西北打定了主意先解决内部矛盾,拒绝了苏联,英美的出兵邀请。西北军的态度让德国看到了一丝争取的希望,不过德国请求出兵攻打苏联远东的请求同样也被拒绝。不过由于日军的压力总体上减轻了不少,德国所面临的压力更大,只是这个时候德国得到了一份莫名其妙的情报,在德国北部,竟然有着几个储量不等的石油矿藏,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德国的地质工作者反复勘测之后,竟然真的发现了几个石油矿藏,这使得战争资源日趋馈乏的德国又打了一针强心剂。
次年二月,领袖宣布改北平为北京,定都都京,已经发展到四百多万人,各式飞机4300余架,其中潜龙战机160余架,坦克,突击炮3500余辆,各式火炮上万门的西北军相继迫降了浙江,江西,湖南等省的**。云南龙云宣布加入红色势力。桂军宣布改入红色势力。4月,杨虎城集团军进驻广州。分裂多年的民国初步一统。
5月,领袖改国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致电苏联,要求其履行革命先躯列宁许下的诺言,归还沙俄时期侵占华夏的广大领土。同时18集团军正式进入外蒙,踏上了这被分裂多年的国土。解放军的动向一度引起了盟国的恐慌。虽然此时中国的工业实力还不强,但却拥有着远东最强大的装甲部队,有着最能吃苦耐劳的军人,最先进,也是此时唯一一个成规模装备了喷气式战机的国家。更拥有着这个时代无与伦比的人力优势,在战乱中统一的中国,击败了日军的政府,表现出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东南亚的盟军相继受阻于日军之前时,西北军这边却是以雷霆之势横扫了大陆的一百几十万日军。
一时间,盟国,德国的使者云集北京。而苏联更是惊恐不已,当初日军南下之后,斯大林便抽调了远东军的精锐奔赴欧洲战场,此时的远东,对于苏联来说是无比薄弱的。现在来了一个比日军更旨的威胁,一旦在远东发难,苏联将彻底陷入两头作战的困境。在陆空军的战力和战争潜力上,西北军表现出来的实力都已经远超日本。对于此时的德国来说,中国的重要性甚至已经超过了日本。
鉴于中国在远东的重要地位,更是在轴心国与盟国之间,直接能决定到苏德战争的成败。英美也不想在此时得罪中国否则哪怕是中国撤回入缅作战的军队,英美守住印度都具有相当大的压力。未完待续。
601章 尾声(完)
最终,在丢失俄欧本土,还是归还沙俄侵占民国大片土地的痛苦选择下,斯大林还是选择了后者,不过斯大林也存了打发了德国之后再回头收拾中国的念头。不费一兵一卒,一份军事论诈便从苏联索要回了一百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使得华夏的领土几乎恢复了近代以来的全盛时期。潜艇制造从重庆迅速转移至了江南造船厂,四艘艇顺利下水,派兵进苏联移交的土地之后,领袖迅速宣布增兵东南亚,算是彻底了却了英美的担心,至于国内与苏联的不和,反而是他们愿意看到的,真要是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搅到一起去,才是资本主义世界最不愿意看到的。
不管苏联到底如何作想,随着潜龙战机的装备规模逐渐加大,而兼并了**之后,仅管充斥着大量的杂牌,但解放军的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五百五十多万,中华百废待兴,再加上要建设海军。考虑到飞机坦克,炮兵在未来作战中的重要性,高层一致决定暂时不再增加普通步兵的数量,加强装甲,航空兵,炮兵所占的比重。
而未来的中华在远东并没有太强大的敌人,暂时不需要如此多的步兵。再加上接收了日本在东北并未被完全破坏的工业基地之后,国内的钢铁产量在短时间内突破了六百万吨,与战时的苏联也相差不远了。作为新中华加入盟国的条件,中华获得了美国大笔的低息贷款,使经历了这么多年战乱的民国,在此时大陆已经息止兵戈的情况下,经济,建设都开始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复苏。
进占了苏联移交的一百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收复了外蒙,解决了北部的疆域纠纷之后。新组建的南方野战军团八十余万人,分几路同时向缅甸,越南等线向东南亚的日军进攻。原来在东南亚蛰伏多年的数千特战队员充当了向导的角色。让南方野战军团省掉了大量的琐碎事务。
中华的战机也是第一次出现在东南亚,潜龙3编队也是第一次在英美的面前露出锋利无比的爪牙。此时仍然让英美头痛无比的零战,在一百多架潜龙3,上千架飞龙,腾龙系列战机的扑杀下,在东南亚战区上空,已经很难再看到日军战机成群结队的身影。
而此时的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便崭露出来了,在潜龙,腾龙的护航下,庞大的美国轰炸机编队扑天盖地一般在日军头顶上肆虐,航弹不要钱一样的扔下去。日军在联军绝对优势的地面部队,还有空中火力的优势下,日军在越南,缅甸,泰国方向节节败退。就在英美,尤其是英国喜于形色的时候,越南,泰国,缅甸等地,冒起了几支本地年轻头目撑起来的民族独立军,数量不大,但也有几千人,协助解放军攻打日军,并且迅速在本地组织政权。英国十分懊恼地发现,这些所谓的民族独立军里面,竟然有大量华人。毫无疑问,这几支本地力量根本就是解放军扶持起来的。而且东南亚的独立反日运动,也受到了中华的支持。英国人再不甘心,在此时越,缅,泰等地,已经失去了充分的话语权,此时姜立辞去了国联部长的职务,在领袖,周总等人的要求下,兼任了国防顾问一职,并且就任南洋总督。负责国内在南洋的事务。
事实上确实如同英国人预料的那样,这些本地的年轻头目根本就是西北早年在这里训练起的特战队员填充进去的。还有大量西北派过来的特战队员也在独立军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际上,这些新兴的政府也确实是由华人,或者说是暗地里由中华所控制,英美此时反应过来,但在布局上已经落后中华太久,而且也没有中华直接驻军这一带的便利。
不过新中华作为一个刚统一的政权,综合实力比起美国还差了不少。向美国作出承诺,出动地面部队帮助美国收复菲律宾,并且绝不插手菲律宾的独立运动。在英国方面,新中华作出未来派兵欧洲,帮助击败德国,并且击败德国之后,帮助英美制约苏联。虽然中华在东南亚的问题上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扩张意识,但总体上跟英美没什么利益冲突。态度又较苏联更为开明。所以英美也变相地承认了未来中华在东南亚的主导地位。毕竟让中华全面加入盟国是有代价的。由于中华的空前强势,再加上日军的节节败退,美国的潜艇已经能在青岛,旅顺等地获得补给。这对于日本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德国获得了新的油田之后,军力更强盛了几分。怎么看都不像强弩之末,于是英国虽然不怎么愿意,也改变不了美国先亚后欧的战略。
打通了滇缅公路,铁路之后,日军已经被挤压到了马来半岛的最南方。紧接着盟军的轰炸机群轰炸了婆罗州油田。熊熊燃烧的大火断掉了日本坚持下去的大半希望。在东北休养了一段时间的几个集团军,在这半年的时间里,重新修通了丹东通往朝鲜的铁路桥,并且另外又搭建了可供坦克通过的浮桥。六十多万解放军,加上大量的飞机,大炮向日本在亚洲大陆最后的殖民地碾压过去。经过半年的激战,解放军占领朝鲜半岛。
经过几次对婆罗洲油田的轰炸,还有美国,中华新下水的型潜艇开始打击日军脆弱的补给线,联合舰队虽然强大,但并没有能力对每支运输舰队进行护航,甚至抽调不出足够的军舰对至关重要的运油船护航。中华的潜艇部队也在历次的出海袭击中开始缓慢的成长。
此时的日本开始向盟国提出有条件投降,不过在中华强硬要求彻查当年参加过旅顺大屠杀,济南,济阳惨案,南京惨案,还有在香港进行过暴行,等所有参战士兵军官。并且解散联合舰队,还有巨额的战争赔款之后,日本表示无法接受,因此战争得以继续。盟军联军强渡马六甲海峡,在中华飞行兵团的掩护下,美国的舰队运送了大批的军队强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相继收复海南,台湾。并且美中联军成功收复了原来的荷属东印度,菲律宾。冲绳。西北的鲲鹏重轰编队与美国的17,29重轰编队从朝鲜半岛,以及航母上起飞
44年底,中华涅磐计划成功,原子弹在西北沙漠地区试爆,不过计划仍然秘而不宣。涅磐计划立即进入到第二阶段,开始研制威力更大的氢弹。中华第一艘航母东征号成功下水,同时两艘航母,一艘重巡洋舰,两艘轻巡,5艘驱逐舰相继溏沽,马尾,江南造船厂等厂在英国技师,的帮助下施工。
虽然美国不愿意中华太早拥有成规模的舰队,但这方面与英国的冲突并不算大,未来德国战败之后,英国需要中华来与其联手制约陆军最为强大的苏联。平衡西区局势,帮助其取得在西欧的主动权,以便在战后获得更大的利益。
另外在琉磺岛,冲绳遭遇的激烈战斗中,美军损失了一定数量的士兵,对于想要登陆日本本土,彻底占领日本,美军显然不太热衷。考虑到强行登陆日本的损失太大,而此时华军也在英美舰队的帮助下占领了济州岛与对马,冲绳,以这几处为基地,华军暂时也放弃了立即登陆日本的想法,不过却并没有放弃对日本本土的封锁,这一年多下水了四十多条潜艇,另外不断的还有艇下水,重轰编队不断地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特别是对日本工业区的轰炸,导致日本工业出现大幅度的后退,由于日本本土石油产量太低,粮食也不足以供给本国的需要,再加上美中联军不断的对其进行轰炸,仅剩下的几艘日军军舰也因为少油不得不趴在军港里生锈,所有的工业区都遭到了轰炸机群的洗礼,大量木质结构的建筑在燃烧弹下焚为一片灰烬,裕仁的皇宫也被炸成了一片废墟,此时狂热的日本民众终于尝到了战争的苦果,只是世上没有后悔药。华军开出的投降条件再次变得苛刻,几乎将已经下野,还有在野的九层日军官员,所有到华侵略过的军队都列为要枪毙的战争犯,是此时的日本高层根本无法接受的。
此时在日本已经没有下海的船只,下海便意味着被击沉,八成以上的城市充斥着废墟与难民,饥民。在极度的饥饿下,不断地产生暴动,然后被军警镇压,之前立志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日本,此时算是再也没有翻身的能力。
由于美国先亚后欧的战略,另外德国获得了北部的油田之后,比起历史上坚挺了许多,给苏军也造成了更大的杀伤。
45年1月,在英国的一再催促下,华军七十万远征部队,各式腾龙,飞龙战机,轰炸机两千余架,仅管中华已经陆续有了改进的潜龙5与潜龙6战机,不过仍然只派出了10个中队的潜龙3战机,各式坦克,突击炮1500余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并非是中华抽调的精锐,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兵力,虽然此时领地内不再有战争,不过在这段宝贵的时间里,国内仍然在全力生产各种武器,装备的各式潜龙系列战机七百余架,飞龙,腾龙系列战机3000余架,各式轰炸机3000余架。战斧,新生产出来的主炮口径为105的黑熊坦克近两百辆,战斧系列坦克跃升到了近2300辆,剑式突击炮3100多辆。
在远征军与美军一起出征在北非的时候,国内的主要精力都在重建上,虽然这些技术兵种跟苏联相比,仍然失色不少,不过此时每个月兵工厂生产出来的坦克已经达到了近300辆,由于坦克数量的增加,剑式突击炮改进型下降到了不足200辆。飞龙,腾龙战机的月产量达到了400余架,潜龙战机的产量达到了50架,各式轰炸机,花猫对地攻击机月产合计也有700多架。
这样的产量比起此时的列强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不过在质量上,相当一部分的战斧坦克已经装备上了88坦克炮,而在战机上,此时英国的流星,还有德国的262都还未彻底解决技术故障。国内仍然是唯一一个批量装备了喷气式战机的国家。喷气式战机需要大量的时间解决里面的技术故障。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国内这样宝贵的时间积累。国内这一两年在击退日本的过程中,占领了太多的地方,都需要大量的兵力去巩固。更需要提防以后的苏联。经过这一年的努力,国内的钢铁产量阶段性的达到八百万吨,并且随着国内其他一些铁矿的开发,仍然还在上扬。为军工的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物资基础。另外华北胜利油田也已经开始进入开采阶段。婆罗洲的油田,国内也控制了其三分之一的份额。石油的产量也一直在钢铁之上。
到1945年的德国已经是强弩之末,特别是面临英美苏华几国的围堵,兵力资源上都处于绝对下风。仅仅坚持了不到六个月,美,中,苏几国便包围了柏林。几国刮分了德国这些年以来的科技成果,分别抢夺了大量的珍贵资料与科学工作者。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鉴于苏联一路打过来在德国的各种强奸,打杀事件,德军还有大量科技工作人员选择向美中两方投降。
苏联所获与其付出不太成正比。鉴于苏德战争期间,国内逼迫苏联交还一百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有华军在德所获。并不甘心的苏军与华军起了点小摩擦。双方一度剑拔弩张,对于远征欧洲的华军来说,客场难免被动一点,不过国内强势的在蒙古行省省会库伦举行了大行的军演,再加上英美的调解,才使得这一场冲突并没有发生。
发生了这次事后,国内没过多久就调回了远征军。西欧大陆因为德意志的解体,面临大量的势力洗牌,中华插不上手,不过与之相对的,之前在东南亚训练的一些黑人,却悄然被送回了非洲,另外一些白人则被送至了南美,开始了国内新的非洲战略,东南亚的训练营也再次变得充实起来。
1946年3月,西欧利益基本被分配完毕,苏联三百余万军队,坦克,装甲车近两万辆,各式飞机一万五千余架陈兵苏中边界,要求重新议定两国边界问题。国内从44年开始便已经没有战火,经历了两年多的休整,又获得了东南亚的人口,天然橡胶等资源,还有婆罗州油田三分之一的份额,在物资上已经不比苏联差多少,人口上更有着巨大的优势,同样陈列了大量的兵力在边界。
双方战火一触及发,国内向苏联发出严正声明,警告苏联不要入侵华夏土地,否则将全力反击,并且恐吓苏联一旦苏联入侵之前议定的疆界,国内虽然遵循不主动对国外动用核武器的原则,但会在自己的国土内进行核爆实验。只不过国内的恐吓并没有吓住苏联军队,对德战争的胜利已经让苏联成为亚欧大陆当之无愧的霸主,至于国内虽然取得了对日作战的胜利,但日本对于欧美来说,只是个不入流的二等国家,而且日本的海军还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解决的。此时已经抽出手来的苏联并未多看得起国内。因为此时国内仍然没有东渡打进日本本土的打算。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苏联认为自己被讹诈的广阔地区,国内的防备意识十分薄弱,并没有派多少军队驻守。近最的军队也有近两百公里,这给了苏联钻空子的想法,随着苏联的滚滚钢铁洪流进驻这些区域,国内再次宣布将在这些地区进行核爆实验,敦促苏联撤军。只是这样的警告在苏联看来多少有些好笑,要是能核爆,以国内跟日本之间的仇恨,早就在日本本土扔下几颗了。何必等到现在一直望洋兴叹,迟迟不登陆日本。就连英美等国对于这样的恐吓也冷嘲热讽,高傲的美利坚认为此时只有自己拥有核武器。
只是就在前线的将领自豪的向斯大林宣布收复这些失土的时候,十几朵蘑菇云却在不同的地方,一个小时之内陆续腾空而起。数十万苏军也在全世界都为之噤声的时候蒸发。大批的潜龙,飞龙,腾龙战机从机场起飞,蝗虫过境一般的机群与起飞的苏军战机交手。虽然苏军的拉5,拉7系列战机与飞龙,腾龙都接近了活塞发动机的极限,但此时的潜龙6最高时速已经突破了九百公里。一千多架潜龙全部被调到了作战前线,苏联空军也遭遇到了苏德战争以来的第一次惨败,特别是地面部队因为核爆损失了数十万精锐的装甲兵,防线上出现了巨大的缺口,国内整装待发的装甲集群,在大量的俯冲轰炸机协助下,长驱直入,攻入苏联境内,接连打掉了二十几个苏军前进机场,将还未来得及起飞的好几百架飞机悉数摧毁。在苏军打败了德军最强盛的埋藏,打出了和德军一样闪电战。在十多天的时间里,便歼灭,迫降了七十多万苏军,俯冲轰炸机摧毁了苏军近五千辆坦克。不过国内并无意将战线拉得太长,再跟苏联打一场持久的消耗战,取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后,面对已经稳住阵脚的苏军,解放军撤回了大部分兵力,不过唯独截断了贝加尔湖西伯利亚铁路的军队没有撤回。而当初收回外蒙之外,国内的铁路这两年内就迅速延伸到了库伦并且一直向北直接到了中苏边境。有铁路的支撑,解放军的补给线比起苏联还要短一些,庞大的苏联,在远东也因为贝加尔湖被截断,势力无法再大规模调入远东一带。
解放军强大的反击,还有核弹让所有国家一时间为之噤声,一口气能拿出十几颗核弹头,就是傻子也知道国内研造出核弹已经不是一两日了,希特勒那个狂人没有搞出的末日武器,竟然在远东这个看上去相对落后的地方诞生,多少让人有些难以置信。好在国内的胃口在洋人看上去并不算大,没有像希特勒那个狂人一样势图大量攻战苏闻国土。不过国内的步步为营,还有底蕴之深,也再次让洋人开了眼界,原子弹的研发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国内至少从事了六七年,甚至更久的研究,国外竟然一无所获,又一次成功的战略欺诈,被西方誉为东方古老的谋略。
很快国内动用了大量的资源将外蒙的铁路与西伯利亚铁路接通,并且调用了大量的资源在贝加尔湖外围修长了大量的永备工事群,贝加尔湖以东的广亵地区,由以前的俄占区变成了争议地带。
苏联经过这一次空前的军事失败,也开始正视远东这个新崛起的对手,而国内爆发出来的军事实力,也让苏联意识到,从俄欧本土远道数千公里调集大军,装备过来在远东与这样一个强敌进行一场终级对决是多么的不智。而国内也没有继续扩大冲突的意向,双方从军事冲突变成了军事对峙,再到口头上的扯皮。
接下来的几年里,虽然对峙规模一直不减,不过世界的格局也发生了严重的变化,成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双方开始了争霸之旅。国内没有加入其中的任何一方,只是国内迅速膨胀高达六七亿的人口规模,还有成长起来的工业规模是任何一方也无法忽视与轻易挑衅的,六七亿人口,几乎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恐怖兵源。
仅管国内没有明面上成立任何类似的组织,但美苏仍然将国内列为强劲的对手,并将以国内为核心的远东,与东南亚划为东亚联邦区。
虽然几大地区在军事上的投入一直没有停止过,但和平仍然是世界的主旋律,攻击性较强的北约与苏约想要称霸,但都不敢擅自开启一场规模更浩大的世界大战,在亚太地区,以国内为首的,呼吁停止军备竞赛,避免再次陷入全球混战的局面。亚太地区的呼声也赢得了一些饱受二战战乱民众的拥护。虽然霸权主义者的军备竞赛一时间停不下来,但终究是再也打不下去了未完待续。
完本感言 (新书公告)
本来按锤子的意愿,钢铁风暴这本书还是想继续写下去的,毕竟到现在字数上来,写到一百四十万字,后面还有大量的故事可写,收复全国,击灭关内日军的战役,收服国*军。再围歼关东军,出兵东南亚,出兵激战欧洲,尾声再战苏联,这一系列写下来,怎么也得两百多万字了。
钢铁风暴收入虽少,总还算能混个生活费了。但没办法,民国文这段时期的太敏感了。一不小心就会触雷。
再详细的,也不想说了,之前说得已经够多了,这里要感谢书友,感谢编辑。不是编辑的指正,也许这本书触线更厉害,早就被*封了。现在虽然虎头蛇尾,好歹算生存了下来。
也许这本书更新很慢,不过好在做为一份兼职,从发布第一天起,一直到完本没有断更过,对于锤子来说,是一种突破,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现在开始说重点了,锤子开新书了,书名《仕商风流》,古代的,有过以前的教训,这次走轻松路线的,军旅文还是太沉重了。存了一点稿子,一般不出特殊情况不会断更。成绩再差,也会坚持完本。希望书友们继续支持。
锤子的要求也不高,搞点点击,推荐,再搞点收藏。
另外写到这里不得不感慨单章500个字真的很难凑齐,这一句加上上一句,还有下一句重复的,终于特么的搞齐五百个字了。
嗯,锤子开新书了,“仕商风流。”
嗯,五百字齐了,欧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