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ry203
2020.12.31
吃中午饭的时候,想明白了,宗仁为啥生气了,原来是他发完要封皮之后,我又发了个不要封皮。
我当时只顾着把不要封皮的消息,发给大家了,没看消息,就让宗仁不高兴了。
我的错。
还有一个,就是我问问题也不会问。老师给我讲的时候,我总是打断他的话。而且我问问题,问完A老师,老师给解答之后,还当着A老师的面问B老师,还当着B老师的面问C老师。
我的天,我发现我,,,,,
下次记得先看消息,在决定自己说的话!
还有不要打断老师的讲话!
还有不要问一个问题,问很多老师!
还有
别人给的东西,要吃,要要,不然别人会认为你不给他面子。
别人对你的好你要记住,即使他对你有点误解。要会感恩,尽快解除这个误解。
晚上请宗仁吃了顿饭,宗仁对我挺关照的,感谢一下。
都放元旦假了,开心。
晚上我有把游戏卸了,改成毒药。
diary204
2021.1.1
玩了大半天游戏,感觉很难受。于是就给卸了
晚上聊天,问看小说软件,最后又给卸了,睡觉了。
反反复复
diary205
2021.1.2
收拾好了,跟张家慧一起回去,她是汝南埠的,很近。
在焦作站遇见了同学,
驻马店到正阳要好长时间,都赶不上5:30王勿桥的末班车了,
做了下乡的的士,回家了,家里冷,没空调,学校有。
diary206
2021.1.3
想买洗衣机,想买冰箱,想买柜子,还想买衣服。
不要那么急
慢慢来。
diary207
2021.1.4
周一我姑见到我回来了,就说军军回来了,杀个鸡给你。
感恩。
晚上,我家还买了一个铁柜子:说专门让我和我弟弟的衣服,被子什么的。
其余都是玩,还熬夜玩了。
diary208
2021.1.5
在学校上课的也都考完试了,放假了都。
父亲说,他银行卡打不上钱了。
客服询问了一番,才知道资料没有填完整,填完整就可以用了。
其余还是玩,
diary209
2021.1.6
读书学习群—专门升本的同学加的,导员建起来的微信群。
毒药换了换hero出装,看了看连招。
无事
diary210
2021.1.7
博士生薛晶晶老师如是说:
富兰克林刻意练习写作的方法
《观察家》杂志
1他开始观察,一旦他忘记了文章中一些句子的措辞,他便以最为接近的方式重写那些句子。他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几篇文章,然后写下对每个句子的简单描述,只要能够让他回想起句子讲的是什么意思就行。
2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写完文章后,找到最初的文章,将它们与自己写的文章进行对比,并在必要时纠正自己写的版本。这样他就学会了如何正确且中肯地表达观点。
3如何积累词汇量
他希望自己在写作时可以做到“文思泉涌,信手拈来”,针对自己词汇量不足,他通过写诗这种方式来迫使自己想出大量其他不同的词语。
具体的做法是:
他在《观察家》杂志找到一些文章,并将它们改写成诗句。接下来,当最初记下来的诗句和措辞在他的记忆中已经消失时,他再把诗句改成散文。
这使他形成了一种习惯,就是要找到正确的词汇,并且增加对词汇数量的积累,这样他就可以迅速从记忆中调用这些词汇。
4完善文章的总体框架和逻辑
他找来《观察家》杂志的一些文章,并为每一个句子都写下一些提示线索。但他把线索写在另外一张纸上,并且故意打乱顺序,使词汇完全处于无序的状态。然后,当他自己完全忘记了最初文章中句子如何措辞以及词汇的顺序,再一次复写文章。
他找来从某一篇文章中摘抄下来的、没有按顺序排列的提示线索,并按他认为最符合逻辑的顺序来排列,根据每条线索写下一些句子,并将自己写的结果与最初的文章进行对比。这样的练习,迫使他小心翼翼地思考怎么样在文章中理清思路。如果他发现,在文章的某些地方,他整理的思路与原文作者的思路不一致,他会纠正自己,并试着从这些错误中学习。
富兰克林通过刻意练习,在没有导师指导的情况下,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
一教我们每天一个小技巧
二jiao我们写作
三讲自媒体
四解答问题
五自我介绍,我是薛晶晶,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博士。我每年所有的假期都会回新加坡。
六我家孩子4岁,现在孩子上幼儿园了,我终于可以把自己的经历放在工作上了,也希望我的所学可以帮助大家。
感谢感谢。
diary211
2021.1.8
老师一天一个小技巧
昨天—刻意写作《刻意练习》
今天—翻译一句自己想说的话《罗辑思维只要五步》
为了激励我们学习热情,薛晶晶老师说打卡有红包,董蒙蒙老师说加德育分。
英语依次是是单词、短语、作文。
单词,不要一个一个的记,要连词成句的计。所以就用到了小技巧—每天翻译自己想说的话。
打卡:Mobilephonesputersareourtools.
叶叶又星期了。
diary212
2021.1.9
王者毕业了,卸了,注销了,以后不玩了
想着以前爱奇艺的一起看,找了找,发现没有了,就又看起了快手。
无事
diary213
2021.1.10
一直在刷快手。
diary214
2021.1.11
开始玩手游赚。微博打卡。
还是玩之前的全民主公。
老师分享了五分钟学习法。
1就是你今天不管做什么,看哪一本书或者哪一科内容先给自己定5分钟的闹钟
2这5分钟需要你专注在面前的这本书或者这张卷子或者这几个单词上
3然后闹钟响了之后,就立马停下来
4接下来:你需要回想一下刚刚看了哪些内容,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5然后小声地说一遍:我刚刚看了哪些内容,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6接下来,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刚刚你出生念出来的内容写下来
7写完之后,你再念一遍写的内容,读的通就ok
8好了,这一个5分钟的学习就结束了
diary215
2021.1.12
老师分享了改变思维方式
#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指导我们行动的地图#
史蒂芬·柯维博士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的第一部分“由内而外塑造自己”分享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思维方式是指导我们行动的地图,要想确定我们可以到达目的地,首先必须保证这份地图是正确的,否则我们的行动很可能跟预计目的地南辕北辙。
在书中史蒂芬·柯维博士讲述了他其中一个儿子的故事。
这个儿子学习成绩很差,还不会与同学交往;又瘦又小,动作也不协调,在打棒球的时候,往往投手还没有投球他就已经挥动了球棒,这总招来他人的嘲笑。
刚开始,史蒂芬·柯维博士夫妇俩本着要做完美父母的念头,尝试用积极的态度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比如经常这样跟孩子交流:“加油,孩子,你能办到,我们知道你行!”只要他稍有进步,他们就大为夸奖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干得好,孩子,继续。”
但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依然会招来他人的嘲笑,孩子还总是哭着说:“我永远也学不好,我根本就不喜欢棒球!”
所有的努力看起来都是徒劳的,史蒂芬·柯维博士夫妇俩心急如焚,但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最后他们放弃了这种看起来积极的方式,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
在他们分析问题的过程中,终于发现问题出现在自己身上,他们对儿子其实是言不由衷的。
在他们心目中,这个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孩子确实有失颜面,他们要维持自己完美父母的模范形象这一念头压倒了对孩子的关切。所以不论他们多么注意自己的态度与行为,效果都是有限的,因为表面的言行终究掩饰不住其背后的信息,那就是:“你不行,你需要父母的保护”。
史蒂芬·柯维博士说: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我们自己;想要改变自己,就要先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他们接下来是怎么做的呢?
一、他们不再研究跟孩子交往的技巧,而是从客观的角度去发现和了解孩子的特质、个性和价值。
二、他们不再拿孩子跟他人比较,同时相信他有能力应付人生挑战,也就不再急于保护他免受外界的嘲笑了。
父母改变了,孩子会立马跟着改变吗?
当然不。
因为孩子已经习惯接受父母的保护,一开始仍然表现的畏畏缩缩。他向父母求助,父母会认真聆听,但不一定会如他所愿做出回应。
这其实传递出一个信号:“父母不用保护你,你自己没问题的!”
几个月过去了,孩子渐渐有了信心,开始自我肯定,以他自己的速度与步调发挥出了潜能。后来他还当选学生社团领导、州运动员,成绩优秀,同时锻炼出坦诚、热心的性格,与人相处融洽。
这个故事中孩子最终取得的成绩,自动自发的因素要远远大于外界的影响。
回到我们自己身上,我们手上是什么样的地图,就会把我们带到什么样的目的地。
如果目的地跟我们预想的差别很大,那不妨跟着史蒂芬·柯维博士先审查一下我们大脑中的地图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也许你不经意间的转变思维就会带来柳暗花明的意外收获。
diary216
2021.1.13
老师按时上午分享。
史蒂芬柯维博士说: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升本考试都考哪几门呢?英语+高数
要怎么复习呢?自学、网课或者参加培训班
英语都考哪些内容呢?单词、短语、单选、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作文。
你需要从哪一步开始呢?从自己做薄弱的地方做起来。
每天要学多长时间?根据你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来安排。
怎么来判断自己的复习情况呢?学完之后做习题,整理习题
万一考不上怎么办?还没考试,这个问题等到考完之后再说
高数的复习跟英语类似
diary217
2021.1.14
老师讲:规律的做事,事半功倍。一张图很乱,里面的数从一到五十四。让按照顺序去数,一分钟能数多少个?
把图划分为几个方格,之后再去数,是不是更快了?
像这样更好的处理事情,有七个好习惯。
积极,目标,要事,双赢,知彼,团队,进步。